小兒尿道感染
尿道感染是指泌尿系統的任何一組織器官受到細菌感染,尿液中出現細菌反應,並有發炎情形,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尿道感染是幼兒常見疾病,常會反覆發生,嚴重時會對腎臟造成傷害,須終生洗腎。
- 症狀: 膿尿 發燒 食慾不振 哭鬧 腹脹 腹瀉 頻尿 排尿疼痛 排尿灼熱感 尿急 腹痛 腰痛 生長遲緩 嘔吐 抽筋 排便習慣改變 尿失禁
- 併發症: 腎臟纖維化 高血壓 慢性腎衰竭 敗血症 急性腎盂腎炎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尿道感染是指泌尿系統的任何一組織器官受到細菌感染,尿液中出現細菌反應,並有發炎情形,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尿道感染是幼兒常見疾病,常會反覆發生,嚴重時會對腎臟造成傷害,須終生洗腎。
大腸息肉是指大腸黏膜表面長出的突起物,是因表皮不正常增生所形成。大腸息肉演變為大腸癌的可能性很高,應定時追蹤檢查。
當位於肛門直腸旁的肛門腺體,與肛門周圍皮膚異常相連,形成管狀通道,即稱為肛門廔管。一般來說,其疾病進程,是由肛門腺體感染開始,再發展成膿瘍、隱窩炎,最後形成肛門廔管。依照廔管位置不同,又可分為:皮下型、括約肌間隙型、穿透括約肌型、高位括約肌型、括約肌外型…等數個類別。
腸躁症是指腸道的構造正常,但是功能異常,是常見的腸道功能性障礙疾病。腸躁症可分為腹瀉型、便秘型和腹痛型三類,也可能會多種症狀同時反覆發生。
血便大至上分肉眼可見及非肉眼可見,肉眼所見是指上完廁所後,發現馬桶內有鮮血,或是擦拭的衛生紙上沾鮮血,由於血便的情形輕重不一,有時候是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時發現陽性,才被告知有血便情形,這屬於肉眼看不見的血便。 但無論何種情形,血便就代表消化道可能有某處正在出血,包括上消化道的胃部、小腸前端或下消化道的小腸後端與大腸直腸的疾病所引起;下消化道疾病是造成血便的主因,尤其是大腸直腸或肛門出血佔比達80%至85%。 另外,血便的顏色,也跟出血點有關係,若是鮮紅色糞便,比較是下消化道疾病造成,離肛門越近的疾病顏色愈深,越遠就會轉為暗紅色。如果糞便中的血是一滴滴的或噴射方式濺出,與大便呈現分離的狀況,或在衛生紙上沾有一大片血跡,通常與痔瘡或肛裂關係較大,仍要留意是否由直腸炎、直腸癌引起。 至於比較黑的糞便像柏油狀 (Tarry stool) 或是黑便 (Melena),主要是由於上消化道出血引起,常見如:胃潰瘍等,嚴重時會合併有吐血的情況。 由於血便發生原因很多,一般來說,若因糞便較硬、排便不順而出血時,有可能是肛裂或痔瘡所引起;但若同時有排便習慣改變、糞便黏液變多、大便變細、體重下降或發燒、腹痛等其他症狀時,就可能是更嚴重的大腸直腸癌或憩室炎等疾病,應盡快就醫診治。 因此,必需找出問題才有辦法對症下藥,而而治療的方式,也因疾病而不同,若痔瘡,嚴重者(符合開刀適應症)需開刀治療,若是癌症則看癌症期別,手術化療放療都有可能;至於其他感染性或的腸道問題,則多以藥物治療為主。 在診斷部份,判斷是否為癌症引起,經過詳細的問診跟肛門指診之後,若有懷疑是大腸或直腸出血,可以建議做大腸鏡檢查,排除是否因大腸直腸癌的造成的血便。 預防端會建議改善生活習慣,要維持多蔬果少紅肉,維持好的腸道健康,並養成運動習慣、戒菸戒酒。若本身有大腸直腸癌病史或有大腸瘜肉的民眾,則必需定期進行大腸直腸鏡追蹤檢查,降低罹癌風險。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的護腸四重點,「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定期篩檢、確診後定期治療」。五十歲以後除了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更建議至少做過一次大腸鏡檢查。
大腸直腸癌發生的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尤其是右側的大腸癌,初期只會出現大便潛血,根本一點感覺都沒有;而左側的大腸:包括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長出的癌症中後期後比較會有大便習慣改變和血便等症狀,可是一般人又很容易把這些症狀誤認為痔瘡,因此延後就醫。 不幸的是,當症狀嚴重就醫時,常常已經末期,也就是已經有淋巴腺、肝臟、肺臟或甚至骨骼轉移。事實上,大腸直腸癌幾乎都是從良性息肉演變而來,經過10年的時間慢慢從良性的息肉演變成惡性疾病甚至轉移,所以基本上大腸直腸癌癌細胞惡性度不像胃癌、肺癌或是肝癌那麼高,所以是一種治癒率較高的癌症。 如我在第1期就發現、治療,則存活率可高達90%;第2期和第3期的大腸直腸癌若及早手術治療,平均治癒率也有80%以上;廣泛轉移的大腸直腸癌,平均也可以活2年半的時間。因此衛福部針對50-74歲的年長者,有每2年一次的糞便潛血篩檢(iFOBT)補助,以期及早診斷出大腸直腸癌並治療。 大腸直腸癌可以分為0-4期共5期。第0期時,大腸直腸癌仍在腸黏膜上,透過大腸鏡即可切除;第1期時,腫瘤已入侵黏膜下層及肌肉層;第2期時,腫瘤已鑽入腸壁,而更進一步侵犯漿膜層;第3期是指癌症擴散進入鄰近的淋巴腺,但尚未轉移到其他器官;到了第4期,癌細胞已擴散、轉移至其他器官,如肝臟、肺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