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9 科別.心臟血管
搜尋
手術
共找到
4835
筆 文章
-
-
2020-12-09 該看哪科.婦產科
孕媽9成有痔瘡困擾! 5方法緩解
痔瘡是肛門疾病中常見的毛病,常在排便用力時,肛門附近的血管叢會膨起脹大向外突出。俗稱「十男九痔」,但十個孕媽也是九個痔?根據統計,大約八、九成的孕媽咪會有「痔瘡」困擾,且症狀會越來越嚴重。孕媽咪為何容易痔瘡發作?懷孕時子宮越來越大,腹內壓力變大,造成直腸肛門處壓力上升,肛管內軟組織,如痔瘡,就可能因此脫垂出肛門。懷孕期間也會因骨盆腔血流增加,導致痔瘡靜脈叢血流量增加,使痔瘡組織內的血管曲張。越接近生產日期,為減少胎兒分娩阻力,骨盆腔肌肉變得鬆弛,再加上黃體素升高,腸壁肌肉放鬆,腸道蠕動因此變慢。子宮變大後,會往後壓迫直腸,這些情形都會讓媽咪們在懷孕後期越來越難排便,同時也會使痔瘡組織更鬆弛脫垂,痔瘡腫脹更嚴重。以下是孕媽咪對抗痔瘡的建議:1.每日溫水坐浴可緩解疼痛每天採用溫水坐浴,每次約5至10分鐘,可以促進肛門部位血液循環,讓痔瘡腫脹組織消腫,以減緩疼痛。2.避免過長排便時間減少出力排便,過長出力時間會讓痔瘡組織更容易脫垂,建議不要超過10分鐘。3.避免久坐久站日常培養規律活動或散步,可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血栓形成。可練習凱格爾運動,訓練骨盆腔和肛門的肌肉收縮,促進肛門附近的血液循環,減緩痔瘡靜脈叢血液循流不佳問題。4.左側躺下腔大靜脈是人體血液回流到心臟的主幹,位於體腔的右後側,當平躺姿勢時,子宮會壓迫下腔大靜脈,讓回心血流變慢、痔瘡靜脈曲張加重。建議可以多採取左側躺姿式,改善血液回流。5.良好的飲食習慣懷孕媽媽飲食可提高纖維質,尤其可多吃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如芹菜、韭菜、蘿蔔、地瓜、玉米等,並養成多喝水習慣,可刺激腸道蠕動。但應注意忌口,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和調味品。痔瘡要手術處理嗎?懷孕過程中,不宜手術,可使用溫水坐浴和塗抹藥膏來緩解症狀。若症狀不嚴重,可觀察一至兩個月,再視狀況是否需要手術。若嚴重第四級痔瘡、痔瘡脫垂卡在肛門外造成腫脹疼痛無法正常生活者,建議以手術方式治療。現今有微創減痛痔瘡手術,比起傳統痔瘡手術,可以盡快回到正常生活。
-
2020-12-09 新聞.健康知識+
防疫戴口罩皮膚變差!「痘痘貼」的用法你用對了嗎?
隨著季節變化加上防疫期間長期佩戴口罩,許多人臉部冒出痘痘及粉刺,市售的「痘痘貼」該如何使用?就讓食藥署為大家說說分明。痘痘貼列為一般及整形外科手術類別的「親水性創傷覆蓋材」醫療器材管理,若其中含有抑菌、藥品等成分(如:六次甲基雙醋酸氯啶(Chlorhexidine)及水楊酸等),是屬於二等級醫療器材,若不含抑菌、藥品等成分,則屬於一等級醫療器材。痘痘貼選購三步驟:1認2看3會用痘痘貼可敷蓋於傷口上吸收傷口分泌物,隔絕外界髒污,提供良好濕潤的癒合環境。使用前一定要徹底洗淨雙手,並且按照產品說明書使用,如果吸收組織液到飽和時(由透明變白色狀),就要換一片新的使用。由於痘痘貼屬於醫療器材,必須有衛福部核發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因此在選購痘痘貼時,請牢記醫材安心三步驟:1認2看3會用。1.認:先認識痘痘貼屬於醫療器材。2.看:選購痘痘貼時,請記得至有販賣業藥商許可執照的店家,勿於來路不明的地方購買,並在購買時確認是否標示衛福部核發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並注意是否有完整標示內容,包括廠商名稱、地址、品名及製造日期等資訊。如欲查詢是否為領有許可證的合格醫療器材,可至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搜尋(食藥署首頁→業務專區→醫療器材→資訊查詢→醫療器材許可證資料庫)3.會用:使用前務必詳閱產品說明書,了解正確使用方式及有無使用限制等。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0-12-09 醫療.牙科
智齒幾歲長出來?一定要拔?醫揭智齒痛症狀及必拔標準
你有拔過智齒嗎?是不是也聽過「智齒最好及早拔除比較好,免得引發腫脹、疼痛」的說法呢?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現在智齒好端端的,為何要去拔呢?智齒真的非拔不可嗎?如果要拔,什麼時候拔比較好?第三大臼齒稱之「智齒」 總共有4顆牙醫師林鴻津表示,所謂智齒,就是從上下顎牙齒的中心點,也就是正中門牙的牙縫間隙開始算起的第8顆牙齒,正式名稱為「第三大臼齒」;智齒是口腔中最靠近喉嚨的牙齒,如果全部都生長出來,上顎、下顎、左、右兩邊各1顆,總共有4顆智齒。相較於嬰幼兒時期的乳齒及兒童時期更換後的恆齒,第三大臼齒通常是在18歲以後才長出來,這時候人類的心智比較趨於成熟,也應該已經比較有智慧,所以,習慣上將第三大臼齒稱之為「智齒」。不是每個人都會長智齒 恐與遺傳基因有關雖然智齒通常是在18歲以後才長出來,但每個人智齒的生長狀況差異很大,有的人在18歲前就已經長出來了,有的人到了40、50歲還長不出來,這些都是常見的現象。而這4顆智齒也不見得全部都會長出來,且不必然能夠長整齊,有些人的智齒可能只長1或2顆,有些人的智齒甚至長到一半就不再長了,甚至有些人完全沒有長智齒。也有人的智齒是屬於多生型態,也就是在長出第8顆牙後,又冒出來第9顆,多長了一顆所謂的「多生第四大臼齒」;這種大臼齒多生的案例十分少見,尤其下顎的多生型智齒案例很少,偶爾可以看得到上顎的多生型智齒。現代的人類並不是人人的智齒都能夠長得很整齊,林鴻津指出,部分因素可能與遺傳基因改變有關,若先天缺少智齒,當然就不會長出智齒;另一部分因素,則可能是因上下顎骨頭退化的緣故,造成上下顎的齒槽骨體積縮小,但牙齒卻沒有跟著退化,雖然是同樣的智齒,卻因沒有適當的萌牙空間而長不出來,或雖然長出來了,卻因空間不足而長在不正確的位置。 8成智齒無會長在正確位置 易引發發炎、腫脹、疼痛等後遺症根據相關研究統計指出,大約有80%的智齒無法長在正確的位置。智齒若只是多餘的、不礙事,若真的不具咀嚼功能也還能接受,令人頭痛的是,常因長出智齒而產生無窮的困擾。林鴻津提及,由於智齒長在最裡面,空間狹小,往往因為萌發空間不足,推擠鄰近牙齒而出現疼痛現象,加上日常刷牙不容易清潔乾淨,除了本身容易產生蛀牙、牙周病,甚至會侵犯相鄰的第二大臼齒,出現擠壓疼痛、牙周病、蛀牙,甚至引發牙髓炎等各種不舒服症狀。由於智齒不一定都會長出來,很多的下顎智齒,常會出現埋伏阻生或長得歪斜,沒有適當的咬合功能,造成上顎的智齒由於沒有適當的下顎對咬牙,因而導致上顎智齒過度萌發,以致於影響咬合功能,甚至造成咬合傷害。不僅如此,由於很多下顎智齒會呈現前傾阻生狀態,常可看到智齒就頂在第二大臼齒的遠心牙面,形成一個牙冠夾角,非常容易嵌塞食物,由於不容易清潔乾淨,而導致反覆性的發炎。而嚴重的反覆性發炎,有可能會引發蜂窩性組織炎,這對於有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是相當嚴重的潛在危險;所以,當智齒本身出現牙周組織發炎、蛀牙,或影響鄰牙導致蛀牙或牙周病時,若身體狀況良好,一定要趕快拔掉,以防無窮後患。 防範於未然 沒症狀也應拔智齒 有些人擔心拔了智齒,恐怕會造成前方的牙齒「失去後盾」,導致大臼齒向後傾斜或骨頭會缺了個大洞。而若智齒已出現不健康的狀況,當然要趕快拔除,但是,若智齒沒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狀,也需要拔嗎?林鴻津說,為避免日後衍生更複雜的口腔症狀,造成更大的後遺症,站在防範於未然的預防角度,即使智齒現在沒有出現任何症狀,還是會建議盡早拔掉,而且是愈早拔愈好。林鴻津補充,拔除智齒在20歲左右時拔掉比較好,因為在20歲之前,牙根尚未完全長好,骨頭也還未硬化,齒槽骨較軟也有彈性,智齒比較容易拔除,手術傷口較小,術後也比較不會有嚴重腫脹、疼痛的後遺症。一般人年過25歲之後,骨頭開始變硬,此時下顎智齒的牙根,也幾乎都會變成既彎曲又倒鉤,這時才要拔下顎智齒,大多數的傷口會比較大,術後的腫脹、疼痛也大多相當嚴重,所以,不要拖到智齒牙周發炎了、腫脹了,才急著要就醫拔牙。年紀大拔牙風險高 術前應經過醫師審慎評估 門診中常會有人問到:「年紀大的人能不能拔牙?」林鴻津透露,年紀愈大的人,拔牙的風險當然愈高,但是年紀大小不是唯一決定因素,除非身體狀況非常不穩定,在一般的健康狀況下,高齡者還是可以拔牙。此外,若患者有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史,由於這些慢性疾病很容易在拔牙過程中或術後引發嚴重的併發症,拔除智齒的手術就要更小心、慎重;術前一定要先經過仔細的評估,必須把全身性的系統疾病控制在穩定狀態後,再來拔牙比較安全。 延伸閱讀: 單次拔牙幾顆以內算正常? 專業牙醫師給答案了 牙齒黃怎麼變白?居家、冷光美白怎麼做? 快戒掉這些讓牙齒變黃的習慣 
-
2020-12-09 新聞.元氣新聞
美眉左耳小鑽耳環不見了 竟被肉包在耳垂裡切開才找到
高雄一名年輕女孩和媽媽到大同醫院看診,覺得自己左耳垂有東西,摸起來怪怪的,壓了還會痛。整形外科主治醫師賴雅薇表示,患者耳朵外觀雖無太大異樣,但仔細觸診內有異物,消毒細切開患部,竟然是顆小鑽耳環。女孩說,幾個月前穿了耳洞,後來耳環就不見了,沒想到是被包在耳垂肉裡。「耳環被耳朵包覆的情形不是那麼常見!」賴雅薇說,女孩大概是在10個月前到一家店裡穿耳洞,因為怕新穿的耳洞會癒合,就天天戴著耳環,後來發現左邊的耳環不見了,當時也不以為意,後來就一直覺得左耳怪怪的。賴雅薇在進行觸診時,發現女孩左耳垂有硬物感,懷疑是不是耳環?在局部麻醉、消毒後,將耳垂以手術刀輕輕劃開,裡頭真的就是女孩以為不見了的耳環,於是清創並將異物移除。賴雅薇表示,可能這名女孩本身的體質,加上反覆性的發炎感染,肉芽組織會增生,再加上耳環的樣式較小顆,後續並沒有及時再做處理,肉芽就會將異物包覆在裡面。耳環大概包在裡面3個月。賴雅薇提醒愛美的人,穿耳洞最好還是在醫療院所進行,使用無菌器械,如果隨便在器械消毒不全的地方穿耳洞,可能會引發細菌感染,或是其他血液性傳染的疾病。至於這名女孩還敢不敢再去穿耳洞?賴說,小朋友都還是滿美漂亮的,但之後應該會找比較正規的方式再穿吧。
-
2020-12-09 新聞.健康知識+
歷史教會我們的事:為何大規模隔離對疫情可能沒想像中有效?
【文、圖/選自台灣商務《大流感:致命的瘟疫史》,作者約翰.M.巴瑞】對於新的大流行病,我們做好多少準備了?來談談這些年來人們做對的事:首先,世界衛生組織和多國政府已發展出良好的監測網。問題在於監測網還不完善──還有很多國家並未參與其中──此系統也得仰賴各國政府相互配合。二○○三年,監測網也注意到 SARS 病毒(原被視為新型流感病毒),並將其列入監測範圍;不過 SARS 比流感好控管多了。雖然如此,世界仍因中國陷入危機:中國起初謊報情勢,隱瞞疫情。相較之下,中國如今已大為坦白,但訊息透明度仍有待加強。況且合作起來不情不願的還不只中國。監測網顯然很重要,因為這麼做最能及早發覺潛在大流行病的徵兆,從而加速疫苗製造──疫苗效力雖有不足,卻仍是抵抗大流行病的最佳防護。就算只超前部署幾週,效益也會大為不同。二○○九年大流感的疫苗,效力和最好的季節性流感疫苗相當,但遲遲在第二波疫情中才製成。加緊監測以外,也漸有資金投入改良、加速疫苗製造技術。研發疫苗的方式,逾七十年來都是先在雞蛋中培養病毒、收成病毒、殺死病毒(這道程序可產出少量減毒活病毒疫苗)再純化,至今開發疫苗仍是採用此做法。可是以雞蛋培養病毒製作疫苗,製程進展極為緩慢,而且病毒還會因為適應雞蛋的環境而變異──這也是疫苗在人體內沒那麼有效的原因。二○○九年起,疫苗開發終於漸漸轉採另外兩個技術,效果更好,製程更快。一個做法是在哺乳類細胞中培養病毒。第二個作法則採用分子生物學重組技術,將血球凝集素抗原植入完全無關的病毒中,接著在昆蟲細胞中培養病毒,再收成血球凝集素。不過,就算以最樂觀的角度設想,就算有了新科技,要做出大量疫苗還是得花好幾個月。而且,供應美國所需的疫苗大都是在海外製作;若遇上致命的大流行病,其他國家政府是否會在其國民得到疫苗保護前准許出口,是個大問題。小量使用某些抗病毒藥物可減輕患病症狀,尤其是奧司他韋(oseltamivir,商品名為「克流感」〔Tamiflu〕) 和扎納米維爾(zanamivir,商品名為「瑞樂沙旋達碟」〔Relenza Rotadisks〕);若預防性服用則可降低患病風險,但只有服藥期間有效。不過,這些藥的效力仍有限,而且病毒還是可能產生抗藥性。因此,依靠現有藥物難以解決大流行病問題。那麼,還有什麼辦法呢?過去數年許多政府都在研擬非藥物介入措施──也就是透過公衛手段減輕大流行病的影響。這個議題沒有簡單的解方。流感病毒透過空氣傳染,因此可被吸入體內,這似乎也是其主要傳播方式,但病毒也能在物體表面生存──例如門把或罐裝啤酒──存活時間至少幾個小時,若溫度、濕度合宜,也可能生存數天。如此一來,要是有人開了門,稍後打哈欠時用手掩住口鼻,病毒也可能傳入人體。避開病毒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大流行病爆發、肆虐社區的六至十週間,採取不收貨運和郵件、不外出等行為準則,將個人完全隔絕於社會之外。這種做法行不通,就像某個社區要完全自閉於世界之外那麼不可行;想將社區隔離出來,得要條件異於尋常才辦得到。(一九一八年,有幾個島嶼和社區曾這麼做;但時至今日,應沒多少社群能隔離成功。)因此,不管是由政府下令施行還是個人主動執行,非藥物介入措施也不是那麼實際好用,效果有限。就算這些措施在有限程度內頗有成效,那也得要持續進行。為大流行病建構模型的人員詳加研究美國城市一九一八年時採用哪些防範手段;他們得到的結論是,「疊合」幾個措施──大都是不同的「社交距離」維持法──至少可以延長當地社區流感爆發的時間,減輕醫療體系的壓力。運用在部分模型的歷史數據其實有缺陷,而且評估關閉學校等一九一八年採行措施時,這些模型並未考量到,經歷過春季疫情的城市,居住人口很可能已有一定程度免疫力,這也會影響模型的效果。不過,非藥物介入措施還是唯一可依賴的辦法。有個沒效的做法,就是大規模隔離。隔離對某些疾病來說是合理的措施,理論上,甚至在某些條件下也對流感有效──但就只限於理論上而已。一份未發表的一九一八年軍營研究證實了這點。國軍手上有一百二十個軍事訓練營的數據,其中九十九個軍營實施隔離,二十一營未採取相同手段。但採行隔離的軍營與未隔離的軍營,兩者間的死亡率和罹病率沒有差異;甚至連流感傳遍整個營地所費的時間也沒有差別。這個故事說來其實沒那麼簡單:進行研究的流行病學家不只注意數字,也觀察當時的實際做法;他們發現九十九個實施隔離的軍營裡,只有六個左右嚴格執行。那幾個軍營確實從嚴苛之中獲益。但若戰時大多數軍事基地都沒辦法實施嚴格有效的隔離,承平時期的公民社會當然更沒辦法了。關閉國界也沒有好處。停止貿易、阻止公民返國等等做法根本不可行。那等於是要終止一切經濟活動,而且禁止進口──包括與健康照護相關的進口貨品,如藥物、注射器、手術袍等眾多醫療用品──還會讓供應鏈問題倍加嚴重。就算做到這地步,根據模型顯示,若邊境封閉執行度達百分之九十,也只能延宕疫情散布幾天,至多就拖一個禮拜;執行度達百分之九十九的話,頂多能拖一個月。對個人而言,這點時間根本不夠大家準備防疫,只能做點日常防護,洗洗手之類的。日常防疫要做得條有理,一回又一回、一日再一日、一週復一週,紀律嚴明地持續實行,實有難度。但紀律很重要。SARS 爆發就是明白的例子:死亡案例大都是醫護人員,而且他們很有可能是因為沒嚴格遵守醫護人員都熟知的安全準則,才會讓自己染病。討論非藥物介入措施的第一場會議,香港一所醫院感染控制處主任(他們的醫院安全紀錄最佳,遠優於他處),便特別強調他曾嚴加確認所有人員都嚴守安全準則。(醫院院內傳染的狀況,大致都是如此;感染控制紀錄最佳的醫院,院內工作人員對細節都極為注重,絕不抄捷徑。防疫成功在於嚴格執行、強調宣導、遵守紀律。)除非符合極有限的條件,否則醫療口罩幾乎沒什麼用,口罩主要在家庭環境才有幫助。讓病人戴口罩是最有效的防疫手段,因為口罩可以防止飛沫在室內噴散──一九一八年的實驗證實了這點。就算戴口罩會使孩子更加不適,家長也願意讓病童戴上口罩嗎?或許吧,要是爸媽明白讓孩子戴口罩可以保護其他家人的話。甚至連緊密接觸病患的人戴上口罩再嚴加洗手,也能得到些許保護。這種情況下,使用 N95 口罩更為適合,也能保護配戴者,但前提是口罩尺寸要適當,配戴方法也要正確。要戴好口罩,說的比做的容易。有項研究的調查對象是群專業人員,他們配戴 N95 口罩避免吸入有毒黴菌,結果顯示其中逾百分之六十的人未以正確方式配戴口罩。再者,N95 口罩戴起來非常不舒服。對特定的少數人或情境來說,N95 口罩是合理正確的選擇,但就一般大眾而言,要戴上好幾週的時間並不合適。其他的建議措施大體上都很直白簡明:像是讓生病的小孩留在家中別去上學──很合乎常理的應對方式;以及讓生病的大人留在家中別去工作──這就不那麼合乎常理了。另外還有落實「咳嗽禮節」──咳嗽、打噴嚏時,要以手肘內側遮掩口鼻,而不是用手掌來擋,因為手掌終究會碰觸門把。遠端工作顯然也是個做法,雖然所謂的「最後一哩路」難以負荷大幅提升的網路用量。若遇上嚴重的致命大流行病,國家與地方政府可能採取更強硬的手段,例如關閉戲院、酒吧,甚至取消體育活動──一九一九年的時候連冰球的史丹利盃(Stanley Cup)決賽都取消了──還有教會服事活動。最有爭議的非藥物介入措施大概是關閉學校──之所以最有爭議,是因為上述的強硬手段只在事態真的很緊急時才會出現。關閉學校這個做法,在情勢沒那麼嚴峻時就可能被提出,也因此難以判定其優劣。支持關閉學校的理論如下:成人曾暴露在其他流感病毒之下,得到的交叉保護(譯註:「交叉保護」(cross protection)指的是一病毒先感染生物體後,可阻止其他相似病毒感染宿主。)較孩童多,孩童受病毒攻擊的比例因而較高。而且小孩子執行防疫措施都比較粗心隨便,要他們好好丟棄擤鼻涕的衛生紙、把手洗乾淨等等,都比較有難度,因此兒童會持續散布流感和其他傳染病──不只在小孩之間傳播,也會傳給成人。(讓孩童接種肺炎疫苗,使老年人患肺炎的比率下降了百分之三十八至九十四──這層保護對孩子的祖父母起了作用。)學校無疑在一九五七、一九六八、二○○九這幾年的大流感傳播中扮演要角,季節性流感風行時亦同。但關閉學校會給有工作的家長帶來經濟負擔,因為閉校和其他措施一樣,一執行就會花上好幾星期。在致命性大流行病發生時,接受這樣的經濟負擔看來合理,但病症不太嚴重時,可就不是這麼回事。二○○九年,美國疾管中心起初建議──他們沒有下令執行措施的權力,只能提出建議──如果學校有一個確診個案,那就要關閉兩週。公衛專家亨德森博士(Dr. D. A. Henderson)對疾管中心的建議大為反彈(亨德森博士曾執行世界衛生組織計畫,致力將天花從世上消除,也因此獲得極大聲望);疾管中心後來的說法便逆轉了,表示關閉學校對防疫「沒什麼幫助」。我支持這次逆轉。現在疾管中心只在嚴重大傳染病的時候會建議關閉學校。這是正確的決定。一些研究數據都有違兒童是流感「超級傳播者」的推論,也就是關於一八八九年、一九一八年及一九二○年一次大流感再爆發的研究。三組不同的研究人員在英格蘭、波士頓、底特律做了四個不同的研究,結果顯示百分之八十至八十五的家庭中,先確診的病例是成人而非兒童。底特律的那份研究還顯示,雖著時間推進,成人佔確診病例的比例漸小,兒童則漸高──這表示成人將疾病傳染給兒童,而非兒童傳染給成人。不幸的是,我把這件事告知一位疾管中心的研究人員,他回應我:「我不相信這數據。」那可稱不上正確回應。這份數據幾乎可篤定準確無誤,研究結果可能是離群值、統計學上的異常,但資料卻是由優秀的流行病學家統整而出。他們的發現應被進一步好好研究、理解,背後的政策意涵(譯註:所謂研究有「政策意涵」(policy implications),指的是研究成果帶來新知,對於設計、修改政策有參考價值。)極為重大。(有個解釋是,一八八九年及一九一八年的病毒與先前在成人間流傳的病毒太過不同,因此成人並未享有交叉保護之便,兒童與成人的免疫系統是站在同一起跑線。當時的狀況等同完全沒人感染過這些病毒。一九二○年狀況則相反,幾乎所有人都接觸過這些病毒,所以大家的免疫系統又處於相同層級了。)最後,非藥物介入措施若要發揮效益,得要大眾遵守建議,而且還要持續配合。這是道難題。以二○○九年墨西哥市的狀況為例,政府當局建議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配戴口罩(這是幾乎沒用的防疫手段),還發放免費口罩。恐懼高峰期,口罩使用率竄升至百分之六十五──四天後就下降到百分之二十七。而持續監控病毒則是絕對必要的行動。病毒展現行為一有變動──例如一九一八年第一波至第二波疫情之間的變化──應對措施也要跟著變動。監控行動不只對超前預防來說重要,在疫情期間也極為關鍵。
-
2020-12-08 新聞.元氣新聞
醫材極端值竟變建議售價 醫改會:七成品項直接漲到頂
健保署原訂定八大類差額醫材收費天花板,引發醫界反彈後,改由醫學會訂定極端值為上限,健保署並承諾會公佈漲價歷程,不過後續未公開。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自行調查比價網上531個差額醫材品項,結果發現半數都漲價,高達67.7%漲價品項直接漲到極端值,其餘三成漲價品項也趨近於極端值,極端值儼然變成「建議售價」,呼籲健保署應說明。另外,真正用過比價網的民眾僅5%;調查也發現民眾最想知道的事情是自費醫材到底哪裡好,醫改會呼籲衛福部應苦民所苦,修正現有醫病共享決策機制的不足,保障民眾知情權。醫改會在健保署9月公布相關政策之後開始分析,11月完成531個品項的價格變動情形。醫改會執行長王梅影指出,半數品項(54%)提高價格,漲價品項中近七成(67.6%)直接提高到極端值,另外三成也是直接趨近於極端值,代表極端值已經變成建議售價。其中一家醫院之人工髖關節,價格從1萬1960元直接漲到4萬2200元,漲幅高達252%,使用率第二高的塗藥支架和生物瓣膜也是漲價多、降價少,支架漲價39項、降價36項;瓣膜漲價29項、降價14項。王梅影表示,健保署九月曾說要公佈漲價歷程,後來卻跳票,結果靠民間團體自己調查,才釐清有上述情形,這其實是政府責任,呼籲健保署應善盡說明義務。另外,醫改會針對533名近三年曾經自費就醫的民眾進行調查也發現,健保署和醫學會雖然立意良善,設計了比價網和極端值,希望民眾不要多花冤枉錢,但民眾根本不買單,就算醫材定價風波被媒體熱烈報導,僅5%民眾曾經用過。另外,雖然各界常提到私人保險有助民眾負擔自費,醫改會調查發現,只有不到一成民眾,因為私人保險給付而選擇自費,反而有近一半(47.8%)民眾因自費醫療費用造成自己和家人的經濟負擔。對於同醫材在不同醫院的費用比較,民眾並不那麼感興趣,民眾優先考量的其實是自費品項是否適合自己?自費到底哪裡比健保更好?預估收費金額是多少?自費品項的副作用和風險?自費同意書的內容是什麼意思?台灣病友聯盟常務理事吳鴻來表示,沒人希望手術失敗,病人最在乎的未必是價錢,反而更想知道如何做出對自己比較好的決定。現在坊間自費醫材同意書,有的是太過簡略,連中文品名都沒有,另外則是有些太過專業,密密麻麻的專業術語,民眾根本看不懂。吳鴻來指出,很多需要考慮差額醫材的病人,是在緊急就醫、措手不及之下要做決定,沒有時間可以查閱資料,結果長久下來病人習慣被動接受,不扮演更主動的角色,這非常可惜,其實很多醫病溝通的誤會是可以避免的。呼籲民眾也要積極了解醫療的不確定性,政府也應該更積極教育民眾如何看病,促成良好的醫病溝通、共享決策的機制。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表示,健保署應確實查核比價網資料的真確性,並且提出醫材比價網極端值訂定的「影響評估」,例如這次漲價多的是哪些品項、哪些層級的醫院、幅度是否合理,如果使用量大或是病人多的公立醫院,應該要進一步商榷和討論漲價的合理性。劉淑瓊也建議,健保署應該、逐步將自費或差額使用率高、符合效益的項目逐步納入健保給付,才能真正促進民眾使用新醫療科技、減輕治療負擔。
-
2020-12-08 癌症.乳癌
男生也會得乳癌 他不菸不酒確診已是第三期
男性也會得乳癌!苗栗縣通霄鎮55歲陳先生1個月前還以為只是良性脂肪瘤,最近到大千綜合醫院求診,發現是有轉移到淋巴的第三期乳癌,醫師安排全乳房切除及腋下淋巴結清除,術後安排接受化學治療及荷爾蒙治療,少見病例提醒男性朋友注意。大千醫院指出,陳先生平日不抽菸、不喝酒,生活作息正常,1個月前發現右乳頭有小硬塊,當時診斷可能只是良性脂肪瘤,因此沒有在意,近日因硬塊變大且有壓迫感,到醫院就診,經超音波檢查發現,硬塊雖直徑只有1公分,但密度高且邊緣不規則,疑似惡性腫瘤,經切片檢查後確認是男性乳癌。醫師為他安排全乳房切除及腋下淋巴結清除後,發現竟是有轉移到淋巴的第3期乳癌,因此手術後安排接受化學治療及荷爾蒙治療。大千醫院外科主任馮啟彥表示,多數民眾都認為乳癌是女性才會發生的,其實男性也有乳腺組織,也可能出現癌細胞變化而導致乳癌,雖然男性發生的機率是女性的百分之一,但因為缺乏警覺性,一旦確診時多數都已晚期,加上男性脂肪組織較少,癌細胞容易轉移,因此早期發現及治療是提高存活率的主要關鍵。一般常見的男性乳癌症狀有乳頭凹陷、皮膚有脫屑或紅疹、乳頭有異常分泌物、乳房硬塊等;高風險族群則有家族乳癌遺傳基因、幼年時曾接受胸部放射線治療、抽菸、罹患肝功能疾病、飲酒過量,及肥胖等因子,如陳先生作息正常卻罹患乳癌,實屬少見。馮啟彥提醒男性朋友尤其是乳癌高風險族群者,不要輕忽乳癌的威脅,平日應該養成乳房自我檢查的好習慣,並定期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一旦出現乳癌症狀,應立即就醫診斷治療,才不致延誤病情。
-
2020-12-08 科別.耳鼻喉
女大生唾液腺結石下巴腫如蛙 內視鏡術不留疤還她自信
一名21歲大學三年級女生,因唾液腺結石造成唾液腺炎;目前正值實習階段的她,經常需要接觸人群,為了兩側下巴經常腫一團,讓她十分羞於見人,並影響工作。檢查後,原本要進行下頷腺切除手術治療,但擔心術後頸部留疤並傷及顏面神經,後來改採「唾液腺內視鏡手術」終於順利取出結石,讓她恢復自信。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部醫師許哲綸表示,患者初訪門診時面露困惑及徬徨,兩側下巴反覆腫脹的情形已嚴重影響生活,雖然經諮詢其他醫師,清楚自己的狀況是因唾液腺結石所致,但因需透過下頷腺切除手術治療,擔心術後留下頸部疤痕及傷及顏面神經等風險,令她相當擔憂而打退堂鼓。但因唾液腺結石造成下巴腫脹問題頻繁發生,尤其腫脹時機點捉摸不定,令愛美的她相當困擾,經來院諮詢溝通,決定改採唾液腺內視鏡手術治療,不但順利將唾液腺的結石取出,外部也絲毫不留疤痕,術後恢復狀況甚佳,隔天即辦理出院,令她終於放下心中的大石。許哲綸說,唾液腺是一種消化腺體,會分泌唾液濕潤口腔、維持口腔清潔,並幫助消化,但當唾液腺因結石而阻塞,就會影響唾液分泌功能,出現疼痛、唾液腺腫脹等時好時壞的症狀,若患者因感染而發生唾液腺炎,就會使唾液腺疼痛及頸部腫脹更加惡化。他說,唾液腺內視鏡手術是經由唾液腺分泌的自然孔,藉著逐步擴張撐開,或局部切開方式進入,使用約1.6釐米的半硬式內視鏡,搭配藥劑沖洗和各種取石儀器和鈥雷射介入,有機會避免頸部的疤痕、減少手術相關的神經併發症,更能保留原本腺體的功能,對於反覆發生唾液腺炎的患者,可提供另一種替代治療方式。許哲綸提醒,由於受限於唾液腺結石的大小、位置及影響腺體,唾液腺內視鏡手術仍有其侷限性。此外,透過攝取足夠水分以及避免抽菸,能維持唾液管道暢通,減少發生結石的機率,建議若有手術需求的民眾仍應諮詢醫師,以期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
2020-12-08 科別.消化系統
長期腹痛、腹瀉要小心 5大警訊可能是克隆氏症
腹痛、腹瀉是相當常見的症狀,但如果經常出現這種情況,甚至是合併其他症狀,要特別小心,可別以為只是一時緊張或吃壞肚子,因為這很有可能是克隆氏症。 腹痛、腹瀉合併3症狀 當心可能為克隆氏症 長庚紀念醫院腸胃肝膽科系李柏賢醫師表示,腹痛、腹瀉一般而言最常直接聯想到的就是腸胃炎,時間較為長期的也會想到腸躁症,但若合併出現了血便、貧血、體重減輕3大症狀,並且持續了3個月時,就應特別留意可能是自體免疫失常造成發炎的發炎性腸道疾病。 發炎性腸道疾病可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兩種,兩者侵犯的範圍不同,前者只侵犯大腸;後者是從嘴巴到肛門都有可能侵犯,臨床控制、治療都會相較困難些。兩者原因目前還有待研究,根據目前的研究推測可能跟基因、飲食、食品添加劑有關。這些因素可能造成腸道長期反覆性發炎,造成廔管、穿孔等情況,也因此患者常見需要反覆接受治療的情況。 李柏賢醫師分享,日前就有一名38歲男性的克隆氏症案例,起初被認為是盲腸炎開刀治療,但後來又出現了腸子通到皮膚的廔管及肛門附近的廔管,前前後後開了七次刀,最後甚至小腸破洞,身心俱疲,一度放棄治療。好在後續嘗試了生物製劑進行治療,把疾病控制了下來。 常見合併腸道外症狀 克隆氏症應盡早改善 馬偕紀年醫院腸胃肝膽科章振旺醫師指出,克隆氏症是一種免疫性的疾病,症狀不僅出現於腸道引起相關不適,腸道外也常見合併出現關節炎、虹彩炎、結節性紅斑等症狀。且值得注意的是,克隆氏症的症狀和嚴重程度未必成正相關,並非情況較嚴重時才可能出現腸道外症狀。章振旺醫師就表示,臨床上有3/4的案例是在確診克隆氏症後,陸續開始有相關的腸道症狀出現,但有1/4的案例卻是在診斷之前就有,民眾不可大意。 許多患者會因為自己有相關不適症狀進行大腸鏡檢查,但卻也在沒有發現異狀後輕忽。李柏賢醫師指出,克隆氏症最常出現的部位是在大腸銜接小腸的末端迴腸,大腸鏡需進入到此部位才檢查得到;另一方面,克隆氏症從口到肛門都可能侵犯,因此胃鏡檢查也是必要的。其他視情況也可能需要進行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重組的腸道攝影,以利清楚觀測小腸是否有發炎的情況,並以膠囊內視鏡、氣囊輔助式小腸鏡確認小腸發炎的情況。 如何治療急性克隆氏症?確實確認黏膜癒合是重點 章振旺醫師表示,克隆氏症急性期的治療重點會先放在緩解患者的症狀,此階段可能就會以類固醇藥物進行治療。在患者得到緩解後,腸道黏膜癒合則是治療目標,疾病控制得宜的情況下,將來便有利改變病程,甚至可以減免產生廔管、腸道切除後產生副作用的可能。 在患者症狀緩解後,接下來常見則會運用到免疫製劑,以此延長治療效果。而當疾病出現惡化的情況時,治療的方式也會有所提升,就有可能使用到生物製劑。章振旺醫師表示,每種生物製劑都會有不同的優缺點,在進行治療之前醫師會詳細跟患者多做討論,患者可以放心治療。 黏膜癒合是克隆氏症的治療目標,但值得注意的是,沒有症狀並不代表目標達成。李柏賢醫師指出,克隆氏症的臨床症狀和黏膜癒合並非正相關,臨床上許多病人已經沒有出現任何症狀,但經檢查還是發現潰瘍,此情況後續復發甚至需要接受手術的比例高。醫師表示,唯有治療到內視鏡檢查沒有發炎及潰瘍等情況,才能助改變患者的預後,後續也才不用進入到需要切腸的地步。呼籲患者應定做內視鏡追蹤檢查,確實確認是否達到黏膜癒合的目標。 避免克隆氏症及復發 留意3大誘發因子 李柏賢醫師表示,壓力、感染、飲食是發炎性腸道疾病最常見的誘發因子,因此若要避免克隆氏症及復發,應盡可能保持生活作息正常,多運動、早睡早起、適當紓壓、避免不潔的飲食等。 除了良好的生活作息外,正如前述所提到,克隆氏症雖然目前確切還有待研究,但目前推估可能和飲食及食品添加物有關,因此醫師也建議飲食方面應盡量避免食品添加物,並也避免高油、高糖的飲食習慣,以及不必要的保健食品。 克隆氏症在妥善的治療下,患者是可以回歸正常生活的,因此章振旺醫師也呼籲,除了注意3大誘發因子外,民眾若持續腹痛、腹瀉一段時間,並且合併前述相關症狀時一定要盡早前往檢查,以利及早治療。 《延伸閱讀》 .腹瀉原因不明?當心發炎性腸道疾病來攪局 .沒有腹瀉就不是腸胃炎?諾羅病毒&急性腸胃炎10大迷思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2-08 養生.健康瘦身
國內每2人有1人肥胖 恐增罹這些疾病的風險
● 肥胖使男性精子品質及數量減少,增加不孕風險● BMI超過37.5,或超過32.5且有肥胖相關合併症,即為病態肥胖● 多數病人可因體重減輕而減少關節、心血管負荷,改善活動能力肥胖近年已快成為「國安問題」,不僅可能造成不孕,也無法在軍營服役,衛福部國健署調查,國內每二人就有一人肥胖。過去民眾面對「不可承受之重」,有人選擇減重手術,近年健身風氣風行,之前最常接受減重手術的40歲以下族群減少,55歲以上患者接受減重手術比率增加。輕忽肥胖 增加不孕風險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體重管理中心主任王偉表示,別輕忽肥胖帶來的風險,研究顯示,肥胖會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中止症、退化性關節炎等,也會使男性精子品質及數量減少,增加不孕風險。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6年全球18歲以上成年人中,約19億有過重及肥胖困擾,平均每4人有1人肥胖;我國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於2015年至2018年報告顯示,18歲以上成人過重及肥胖率由45.4%提高至47.1%,每二位成人就有一人肥胖,肥胖率還在增加中。王偉觀察,近年減重手術趨勢,2007年40歲以下接受減重手術的患者占七成,其中30歲就有三成,但2010年後開始變化,40歲以下占整體六成六,55歲以上患者從2010年的2.6%增加到2014年的5.4%。肥胖年輕人 多採健身自救王偉分析,年輕人接受減重手術的比率降低,恐與健身風潮有關,肥胖的年輕人先尋求運動自救,再採取手術治療;55歲以上患者增加,恐與健保放寬對肥胖手術標準有關,年齡從原本55歲上調至65歲,BMI值的限制也從35改為32.5,提升中高齡患者意願。王偉表示,千萬不要忽視「肥胖」,唯有減重才有辦法找回健康人生,一旦屬於病態型肥胖或是肥胖體重難以控制者等,都應該要尋求專業意見,根據統計,接受減重手術後,患者平均可在術後一年,減下23公斤的脂肪,幫助患者重拾健康。術後兩年 病患減63公斤北醫附醫體重管理中心日前舉辦感恩音樂會,邀曾動過手術的病友與會,25歲的謝任鎧從事音樂表演,曾赴日本音樂學校就讀,在校時健檢出現警訊,讓他正視體重問題。在北醫接受胃袖狀切除手術後,身高180公分的他兩年後體重由138公斤減至75公斤,BMI由44.7降至23.1,站上舞台更有型。體力改善 唱全場沒問題 謝任鎧說,自己從小吃飯速度快、食量大,三個大披薩可在一到兩小時吃完,體重一路破百至138公斤;體型讓他體力受限,上台演唱半小時就需要休息,有時還會喘不過氣,很不舒服。他笑說,術後食量變小,以前一周餐費4000元,現在可吃一個月,體力明顯改善,現在唱完全場沒問題。
-
2020-12-08 癌症.頭頸癌
40歲壯男吸菸嚼檳榔得口腔癌 手術取小腿骨與皮膚重建
40歲壯年男子阿龍(化名)在工地上班,平日工時長為提振精神,常吸菸、嚼檳榔提神,多年前開始,只要吃略刺激性食物,口腔黏膜即有灼熱感,卻未就醫檢查,直到日前才診斷為第四期口腔癌,經清術手術、化療,取一段小腿骨與部分皮膚重建口腔功能,術後恢復狀況良好。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醫師白馨表示,口腔癌為我國25-44歲青壯年男性,最易發生的癌症,平均死亡年齡為54歲,較其他癌症早10年以上,菸酒檳榔都是危險因子,同時有抽菸、喝酒、吃檳榔習慣,罹患口腔癌機率為一般人的123倍,呼籲民眾戒除菸酒檳榔,定期做口腔檢查。她說,像阿龍發現口腔癌時已是第四期,和第一、二期相比,切除範圍更大,為將惡性腫瘤拿乾淨,除頸部接受淋巴廓清術,還要截掉一部分下顎骨,並且取一段小腿骨與部分皮膚,重建口腔功能,術後還需接受放射線治療與化療,不僅影響外觀、說話、咀嚼。白馨說,所幸患者手術後恢復狀況良好,做重建手術改善外觀與口腔功能,進食,講話都沒有問題,只需要定期回診追蹤即可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即日起至12月31日,提供口腔癌篩檢送口罩活動,民眾攜帶健保卡至醫院一樓癌症篩檢中心掛號,醫師進行口腔癌篩檢,若發現癌前病變(如白斑、紅斑等),都能盡速做切片檢查。醫院也有戒菸門診和戒檳榔單一窗口,相關諮詢可洽癌症篩檢中心,電話專線05-2756322
-
2020-12-07 科別.心臟血管
男子雙腳發麻竟罹罕見「茉莉氏症候群」 恐致勃起困難
花蓮一名60歲林姓男子長期腳麻無力,因洗腎廔管問題就醫,意外發現腹主動脈阻塞,其造成的原因竟是罕見的「茉莉氏症候群」所致。門諾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黃振銘表示,該症候群因血液不易進入下肢,會出現勃起困難、腳麻跛行,呼籲民眾切勿輕忽,儘早治療。林男經常覺得走路雙腳會無力、發麻,由於腰椎曾經動過手術,認為是腰椎神經的問題,沒有進一步的檢查,直到今年4月,因突然急性腎衰竭開始洗腎,後因廔管問題求診於心臟外科,赫然發現原來罹患「茉莉氏症候群」,不僅出現粥狀動脈鈣化、硬化,甚至逐漸讓血管腔變窄、堵塞,才會造成雙腳無力、發麻。心臟外科主任黃振銘表示,「茉莉氏症候群」是腹主動脈骼骨動脈阻塞的疾病,典型的症狀有跛行、勃起困難、雙下肢脈搏下降。黃振銘說,透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患者從骼骨動脈就開始堵塞,遠端腹主動脈也塞住,甚至上腸繫膜動脈開口也有近40%的狹窄。如果沒有治療,預估明年患者的上腸繫膜動脈就會完全堵塞,出現大範圍腸缺血壞死,需要把全部腸子切除。醫師決定用微創、支架置放的手術方式,從雙股和左手臂進入,前後花了3個多小時,成功的幫病人打通了所有血管,讓血流可以順利的流到雙腳。黃振銘說,相較於傳統手術復原期長、有傷口,微創、支架置放的手術方式不僅幾乎無傷口,身體復原也較快速。他提醒,如果民眾容易出現腳麻、發冷、行動時雙腳會無力或僵硬等症狀,除要檢查神經或骨頭的問題外,也可能是血管狹窄或阻塞,可進一步尋求心臟科醫師診療。
-
2020-12-0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生,可以幫我一個忙嗎?有沒有什麼藥可以讓我直接死去?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臨床醫師做醫療決策時的面面觀。陳醫師分享他在長期照顧一位年老內科病人所面臨的家屬與病人不同意見的困難,劉醫師以他在急診處的經驗,發現更多的挑戰是在急救復甦之後,才開始的如何在倫理上扮演病人權利的最後防線。而最後兩位學者醫師共同由這幾十年來「實證醫學」以及最近「醫病共同決策」的興起,寫出「實證醫病共同決策」的倡議與展望。希望這幾篇文章可以使醫病雙方更了解醫療決策的各種困難,並鼓勵社會大眾主動與親友討論個人對生命末期的看法,以避免在緊要生死關頭時,因為家人不了解,而引起意見紛爭,並過度使用沒有必要的醫療,而延長病人的痛苦與親友日後的後悔。林阿姨,今年四月洗澡的時候,在腹部摸到硬塊,來醫院接受腹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罹患第四期肝內膽管癌,腫瘤已經向外吃到了腹部的肌肉。當我在門診跟她講述這個結果時,出乎我意料之外,她竟然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臉上露出ㄧ絲笑容跟我說:「醫生,可以幫我一個忙嗎?有沒有什麼藥可以讓我直接死去?」這位林阿姨在二十幾年前,因膽道狹窄,有肝內膽管結石,開過很多次刀,但都沒有完全解決她的問題,後來她的主治醫師就直接幫她用經皮穿肝膽道引流管,解決了膽道阻塞的問題,也因為這樣她的生活從此有了巨大的改變,每隔一段時間,都得回醫院換管。有一次,來醫院換管才回去沒多久,就因為發燒被家人送來急診,診斷為急性膽管炎,需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那一次住院我剛好就是她的主治醫師,或許因為是同鄉的關係,我們很快建立了互信的醫病關係,出院後,她一直在我的門診追蹤,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風塵僕僕地從鄉下搭車來到大城市看病,換完管子後,又再自己搭車回家。每回看她走進診間,衣服裡藏著一個小袋子,都會替她覺得難過。但這樣的日子,她已經過了十幾年。或許因為體質的關係,這支肝內膽道引流管的壽命都不長,大概一個多月,就會塞住,而每次只要袋子沒有膽汁流出,她就會擔心是不是又要發燒來住院了。有一次門診,我忍不住問她:「阿姨,你有考慮換肝嗎?」 她一聽到換肝,馬上就搖頭回絕我的建議。當我追問這其中的原因,起初,她不太願意跟我說,但熬不過我的再三追問,她才說:「我小孩都成家立業了,都是人家的爸爸或媽媽,每個小孩都有事業,我不想要麻煩他們,就先維持這樣就好…」就在今年四月的回診,她問我:「醫師,我這裡硬硬的,可不可以麻煩你看一下有沒有什麼問題?」我觸診之後,馬上幫她安排了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有顆大腫瘤,接著就幫她抽血檢查,並安排腹部電腦斷層掃描。腹部電腦斷層很快地就完成了,解釋報告那天,她神情自若,非常鎮定,好像她自己已經有了初步的答案。我按照往例,打開影像系統,點開她的電腦斷層,並且開始解釋到底在肝臟裡面發生了什麼事情。聽完我的解釋後,她馬上就要求我讓她可以跟傅達仁一樣,快點結束這一切。她的女兒聽到媽媽的想法,馬上就回她:「要提早結束,得要先有六百萬。」接著她女兒就跟我說:「醫師,不要聽我媽亂講,我們大家的意見都是要讓她接受治療。」以這種腫瘤來說,若能接受開刀,那絕對會是一個最好的處理方式,但在此前,我曾詢問外科醫師,討論林阿姨是否能夠用開刀來移除這個腫瘤,外科醫師看了電腦斷層的相片後,含蓄地說:「也許要找其他的方式來治療比較妥當,例如放射治療、免疫治療或是化學治療。」在診間裡,我跟阿姨說:「如果不接受治療,這個疾病不會使妳馬上離開這個世界,反而會慢慢地折磨妳,會讓妳度日如年,如果妳接受放射治療,除了可以延緩腫瘤生長速度外,也有機會篩選出生長更快的腫瘤,這樣就可以符合妳目前的期待,妳覺得如何?」阿姨想了一會兒,才勉為其難答應接受放射治療。在接受放射治療期間,有一點點不舒服,但都還在她可以忍受的範圍。好不容易完成了整個療程,腫瘤變得比較小,且大部分的區域都已經壞死,此時趁勝追擊,接受化療應該可以得到不錯的控制。在完成放射治療後,阿姨定時會到我的門診追蹤,並安排膽道引流管置換,在診間裡,不論我怎麼勸說她接受化療,阿姨就是搖頭不願意接受,最主要的癥結點就是治療這段時間,她覺得自己很麻煩她的小孩,每個小孩都有家庭,這樣麻煩他們,她很過意不去,再者接下來的治療,如果只是為了要延長壽命,卻讓自己很難過或不舒服,她實在不願意繼續這種沒有品質的人生。又經過了幾個月,阿姨回來置換管路的時候,跟我抱怨上腹痛與喘,抽血檢查,並沒有發現感染的跡象,但之前她也曾經這樣,後來住院診斷為急性膽管炎,因此就安排她住院接受進一步檢查與治療。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癌細胞除了擴散到整個肝臟外,也轉移到了心臟,並且有心包膜積水。治療與不治療之間,要如何選擇,考驗著醫師、病人與家屬的智慧。醫師如同一齣劇的導演,要如何在家屬期待與病人的願望中找到一個平衡點?為阿姨及她的子女們召開家庭會議,開誠佈公地讓彼此互相理解各自的想法,並清楚地知道目前可以做的治療與必須面對的併發症,以及最後的底線,應該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在家庭會議中,大家一邊看著最新的電腦斷層圖片,一邊聽我解說,每個來參加的家族成員,漸漸明瞭目前所面對的問題與困境,每個處理方式都有它的優點與必須面對的缺點或風險,在大家沒有說出自己可以接受的底線前,我只能聆聽每個人的想法,默默的在心中整理各路人馬的意見,從中為他們找出相互的交集點,並在腦海中計劃著可行的治療方案。阿姨本人嘴裡說沒有什麼意見,但最掛心的其實是接下來的治療會不會造成她更痛苦,甚至會連累她的家人。她的小孩們分成兩種意見,一種是尊重媽媽的意願,另一種則是只要有機會,都要努力去嘗試。姑且不論病患及家屬的意見,單就醫學專業來說,眼下最需要拆除的炸彈莫過於心包膜積水,但直接引流或抽吸危險性都太高。我心裡思忖著,用手術的方式直接打開心包膜,讓水流到肋膜腔,再由肋膜腔放置引流管,應該是個可行的方案。過了這關,接下來到底要化療、標靶治療、放射治療,或免疫治療才有得商量。在這個家庭會議的最後,我提出了這個治療建議,跟阿姨說這個治療是要解決她的疼痛與喘的問題,開刀的風險都不用考慮,開刀若是遇到什麼意外,我就負責說服她的小孩們放棄積極急救;但如果開刀成功,我們就會有更多時間來談未來的癌症治療,因此不管是哪個結果,對病人來說都是贏。在這個敘事邏輯下,成功說服病人接受開刀的安排。開完刀後,接下來呢? 也許那才是挑戰的開始。
-
2020-12-07 科別.心臟血管
只有膽固醇過高才會動脈硬化?醫師公開10個意想不到的傷「心」元凶
一名63歲李太太近日與兒子、媳婦反應胸口覺得悶痛,偶爾伴隨喘不過氣,有宗教信仰的她,還跟媳婦說:「該不會是自己無意間招惹鬼神,自己被鬼壓床了。」日前在兒媳的陪同下到醫院進行健康檢查,透過心臟冠狀動脈血管攝影(CTA)檢查發現,心臟管狀動脈左前降枝中段已出現明顯鈣化以及有粥狀斑塊阻塞的現象,其阻塞程度將近90%,後續立即到醫院經專科醫師安排進行安裝支架手術。冠狀動脈血管阻塞 多因膽固醇、糖尿病控制不佳所致北投健康管理醫院蔡聰聰醫師表示,冠狀動脈血管阻塞主要是心臟供應養分的冠狀動脈因長時間膽固醇及糖尿病控制不佳,形成不規則粥狀斑塊堆積,讓動脈硬化、堵塞,導致心肌缺氧壞死,嚴重時堵塞冠狀動脈,阻斷血液流動並造成冠心症,還可能引發急性心肌梗塞。蔡聰聰補充,有三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人,若長期控制不佳,未改善生活型態,就容易造成動脈粥狀硬化,形成冠心症。糖尿病不易發現冠心病疼痛感 冠心症9大族群要當心若有糖尿病問題罹患冠心症的機率是一般人至少2倍以上的風險,男性會增加2~3倍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女性則增加3~5倍;且糖尿病患較不容易發現冠心病所引發的疼痛感覺,因此不容易發覺自己是否罹病,所以積極預防和定期安排檢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相當重要。一般大多人認為只有膽固醇過高問題才會造成動脈硬化,冠心症的危險族群還包含40歲以上男性、60歲以上女性、肥胖、停經後女性、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生活壓力大、有冠狀動脈家族史者及長期抽菸者。日常生活養成好習慣 出現胸悶、胸痛須留意蔡聰聰提醒,近期正值入冬之際,日夜溫差略大,血管也較容易收縮,若出現胸悶、胸痛需提高警覺;建議平日應養成規律運動、健康飲食、正常生活作息、維持理想體重、戒除抽菸習慣以避免血管硬化,降低冠狀動脈疾病發生。延伸閱讀: 吃膠原蛋白會胖嗎?膠原蛋白補充有用嗎? 營養師告訴你哪些可以吃、哪些不能吃 吃蛋會讓膽固醇過高? 是錯的!營養師告訴你蛋吃太多真正可怕在哪裡
-
2020-12-07 科別.心臟血管
醫病天地/靜脈曲張 抬腿改善效果不大
「靜脈曲張」讓許多女性腿部冒出一條條像蚯蚓般的青筋,影響外觀也造成困擾,坊間傳言指多抬腿,可以預防或改善,南投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莊鑫雧提醒,靜脈曲張不只影響腿部外觀,也會導致靜脈血液無法順利回流,嚴重可能有血栓等致命併發症,應尋求治療避免惡化。莊鑫雧醫師說,靜脈曲張是靜脈系統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長久站立工作者、懷孕女性、體重過重都易罹患;性別上20%的男性及30%的女性患靜脈曲張,女多於男。曲張主要發生在大隱靜脈,分布於內踝、小腿內側直到鼠蹊部,小隱靜脈也可能有。主要在小腿外側進入膝膕靜脈。有可能是原發性,或次發性淺靜脈及隱靜脈系壁擴張,或瓣膜關閉不全導致靜脈蜿蜒曲張,多數人為先天上病患的瓣膜及靜脈管壁較為脆弱。莊鑫雧表示,靜脈曲張輕微症狀包括下肢疼痛不適、搔癢、腫脹。嚴重會導致血栓靜脈炎、出血;醫師提醒外傳抬腿與按摩可改善,但其實效果不大,正確治療方式包括穿彈性襪壓迫治療,或雷射、硬化劑及手術治療,但所有的治療都只是治標或部分治本,仍須適當術後照顧,預防復發。
-
2020-12-06 養生.健康瘦身
他兩年減掉63公斤 過去一天的餐費現在可吃一周
肥胖近年已快成為「國安問題」,肥胖不僅可能造成不孕,也無法在軍營服役,衛福部國健署調查,國內每二人就有一人肥胖。過去民眾面對「不可承受之重」,有人選擇減重手術,近年健身風氣風行,之前最常接受減重手術的40歲以下族群減少,55歲以上患者接受減重手術比率增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體重管理中心主任王偉表示,別輕忽肥胖帶來的風險,研究顯示,肥胖會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中止症、退化性關節炎等,也會使男性精子品質及數量減少,增加不孕症風險。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6年全球18歲以上成年人中,約19億有過重及肥胖困擾,平均每4人有1人肥胖;我國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於2015年至2018年報告顯示,18歲以上成人過重及肥胖率由45.4%提高至47.1%,每2位成人就有1人肥胖,肥胖率還在增加中。王偉觀察,近年減重手術趨勢,2007年40歲以下接受減重手術的患者占七成,其中30歲就有三成,但2010年後開始變化,40歲以下占整體六成六,55歲以上患者從2010年的2.6%增加到2014年的5.4%。王偉分析,年輕人接受減重手術的比率降低,恐與健身風潮有關,肥胖的年輕人先尋求運動自救,再採取手術治療;55歲以上患者增加,恐與健保放寬對肥胖手術標準有關,年齡從原本55歲上調至65歲,BMI值的限制也從35改為32.5,提升中高齡患者意願。王偉表示,千萬不要忽視「肥胖」,唯有減重才有辦法找回健康人生,一旦屬於病態型肥胖(BMI大於40)或是肥胖體重難以控制者等,都應該要尋求專業意見,根據統計,接受減重手術後,患者平均可在術後一年,減下23公斤的脂肪,幫助患者重拾健康。北醫附醫體重管理中心日前舉辦感恩音樂會,邀請曾經動過手術的病友與會,25歲的謝任鎧從事音樂表演工作,曾赴日本音樂學校就讀,在校期間健檢出現警訊,讓他正視體重問題。在北醫接受胃袖狀切除手術後,身高180公分的他兩年後體重由138公斤減至75公斤,BMI由44.7降至23.1,站上舞台更有型。謝任鎧說,自己從小吃飯速度快、食量大,三個大披薩可在一到兩小時吃完,體重一路破百至138公斤;體型讓他體力受限,上台演唱半小時就需要休息,有時還會喘不過氣,很不舒服。他笑說,術後食量變小,以前ㄧ周餐費4000元,現在可吃一個月,體力明顯改善,現在唱完全場沒問題。
-
2020-12-04 科別.心臟血管
輕忽下肢周邊血管疾病 小心嚴重併發症找上門
根據統計,超過55歲的成人20%都有潛藏的下肢周邊血管疾病問題,發生率高卻容易被忽略,尤其糖尿病及洗腎病患,每3至5人就有1人合併下肢周邊血管狹窄或阻塞問題;另外,下肢周邊血管疾病除嚴重時會併發感染、截肢之外,發生心肌梗塞或腦中風的風險也比一般人高出6倍,因此針對高風險族群的篩檢與早期診斷治療非常重要。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楊智鈞表示,下肢周邊血管疾病包括慢性動脈阻塞性疾病與慢性靜脈阻塞性疾病2種。動脈阻塞會造成下肢血流不足,導致下肢缺血;靜脈阻塞則是血液回流不順,造成腿部腫脹。此外,這2種疾病的臨床症狀、治療方式、好發族群都不同,因此需要醫師專業診療。他指出,過去診斷下肢周邊血管疾病必須進行侵入性的血管攝影,檢查需要血管穿刺及打顯影劑,過程較不舒適,現行非侵入性下肢周邊血管檢查非常簡單,不需禁食或其他特殊準備,只要躺在診療床上接受機器測量即可,快速又無不適感。因此,只要臨床有疑似下肢周邊血管疾病,可先透過非侵入性的檢查確認,如果沒有,可後續定期追蹤,如檢查確診,再以侵入性血管攝影治療,視病況植入支架或手術處理,可以避免病人一開始時就要接受侵入性檢查的不適。楊智鈞提醒,55歲以上且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或腎衰竭等高風險族群,應該盡早接受檢查及進一步治療,以預防下肢周邊血管疾病帶來更嚴重的狀況。
-
2020-12-04 科別.心臟血管
下肢靜脈栓塞 血栓抽吸術快速恢復
89歲的蔡爺爺早上去參加失智共照的活動,下午到復健科復健再前往附近的公園散步,下午五點回到家,準備洗澡時,發現左腳整個腫起來,幾乎是原來的兩倍大,家人趕緊載他掛急診。急診安排血液檢查、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發現整條左下肢深部靜脈嚴重栓塞,緊急會診心臟血管外科醫師,經診斷為急性血管栓塞。於是安排兩天後施行血栓抽吸手術,在加護病房持續觀察兩天順利拔管,轉普通病房後平安出院,整個治療過程不到一周。出院後,蔡爺爺又恢復往常趴趴走的生活。下肢靜脈嚴重栓塞,傳統治療多數使用溶血栓或抗凝血藥物,治療時間較長,至少數周以上才開始改善,但效果有限,並有其他部位出血風險,當血栓形成塊狀更難以治療,若以外科手術清除,傷口較大,風險高,也不見得能清除乾淨。採行「物理性血栓抽吸術」則是利用白努利定律,由抽吸導管局部噴水柱破壞血栓結構,同時血管腔內產生強力負壓,接著血栓碎片順著負壓方向而吸入導管內,藉此,血栓碎片也不易漂至更遠處,使其他器官造成傷害。物理性血栓抽吸術是血管栓塞的新選擇,安全且更有效率,傷口小,尤其對於血栓發生的黃金治療期2至3周內,可快速有效消除腿部腫脹情形,對病患來說,增加了治癒的機會,不僅降低血栓併發症的發生,同時也縮短了病人住院天數,不再錯失第一時間治療的良機。久坐不動、患有糖尿病、惡性腫瘤、自體免疫疾病、女性懷孕時或服用口服避孕藥等,都是靜脈血栓形成相關的危險因子,深部靜脈栓塞雖然不像動脈栓塞會有立即性的生命危險,但拖延未治療,容易併發蜂窩性組織炎引起敗血症,血栓若脫落流回心臟,甚至會造成肺動脈栓塞,危及生命。
-
2020-12-03 新聞.元氣新聞
7旬翁中天電視台前自焚 全身60%燒傷 恐失明
一名70多歲老翁昨晚在中天電視台前自焚,急送三總救治。三總醫師指出,患者全身60%面積三度燒傷,頭部、五官最嚴重,未來恐有失明風險,今天將緊急做清創,盼儘早穩定病情。一名70多歲老翁昨晚7時許在中天電視台大樓門口點火自焚,緊急送往三總救治。據院方指出,病人意識雖清醒,但頭部與上半身36%三度燒傷,插管後已住進加護病房治療。不過,一名因事涉敏感不願具名的醫師今天透露,經一晚觀察,患者燒傷狀況相當嚴重,上半身和頭部有多達60%的三度燒燙傷,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插管治療,並給予止痛和鎮靜藥物,讓患者睡眠休息。該醫師表示,患者燒傷最嚴重的位置在頭部,臉部、脖子、胸部和手部也很嚴重,都是具有重要功能的部位,另像是雙眼、雙耳也嚴重燒傷,未來可能有失明風險,也可能導致眼睛無法閉合,耳朵因軟骨受損,外觀可能變形、缺損。醫師指出,目前患者的血壓雖然還算穩定,但由於傷勢較嚴重,今天將緊急做清創手術,後續也需要更密切的觀察,若未來1到2週在傷口處理、加護治療上能將傷勢穩定下來,將有利預後。
-
2020-12-03 科別.新陳代謝
紓壓猛嗑鍋 關節腫大 痛風發作
50歲許先生為房屋仲介,由於近期房地產正夯,工作量暴增,加上時序進入冬季,與朋友相約吃鍋暖身,成了舒緩工作壓力的最佳方式,日前右腳大拇趾產生劇痛、關節腫大,根本無法穿鞋,赴醫檢查確診為「痛風石」所致,經手術治療後,才能重新穿鞋,也嚇得他再也不敢肆無忌憚嗑鍋。許先生有痛風家族史,加上飲食沒控制、缺乏運動,年輕時就經常痛風發作,只要吃藥就能緩解症狀,但隨著年紀增加,生活及工作壓力大,痛風發作頻率日益頻繁,右腳大拇趾甚至長出結晶石,不但影響外觀,也導致行走困難、穿不下鞋,令他苦不堪言。痛風石是高尿酸造成的結晶現象,容易發生在痛風控制不佳的患者身上,痛風石可能出現在皮下、關節、軟骨、耳朵、內臟器官等處,從皮膚表層可看到顆粒物突起,摸起來堅硬如石頭,若沒有接受治療,可能造成關節和內臟器官損害,若不慎磨破皮膚,更有細菌感染的風險。根據臨床經驗發現,有痛風石的患者,如果等到關節變形、腫脹至皮膚破皮才決定開刀治療時,手術中容易破壞表面皮膚的血液循環,造成術後關節周圍皮膚壞死、關節暴露,影響傷口癒合,嚴重時可能面臨截肢,因此會建議在痛風石初期結晶階段,已影響到關節活動,且無法透過藥物溶解時,應尋求開刀治療。對於痛風石初期結晶階段的患者,建議可採用旋轉刮刀清除痛風石,也就是使用高速水震動來震碎結石,手術時間短、傷口小,能降低皮膚組織破壞的機會。如果痛風石既大且硬,則必須以傳統手術治療,但因容易破壞皮膚表面血液循環、骨頭、韌帶及肌肉組織,因此恢復的時間長,也較難癒合。痛風是全身的代謝性疾病,且痛風石手術治標不治本,術後若沒有調整飲食習慣、適度運動、多喝水,並搭配長期口服降尿酸藥物治療,仍有可能再次引起結晶堆積關節,而需要再次動刀,不可不慎。
-
2020-12-03 科別.骨科.復健
婦人罹患五十肩 穿衣、睡覺都疼痛
一名65歲婦人近半年左側肩膀疼痛,穿衣,睡覺都得避開左肩疼痛處,甚至揮手角度幾乎只能平舉,醫師檢查發現她罹患關節沾黏及滑囊炎合併五十肩,所幸透過「關節囊擴張合併關節鬆動術」 才獲改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醫師林琮凱指出,患者最初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旋轉肌袖受損、鈣化,雖接受復健、中醫、體外震波等保守治療半年,但改善程度並不明顯,尤其手臂活動角度有限,如手臂朝前平舉向上僅稍微超過90度、前臂內轉60度、外轉30度,使左手活動度嚴重受限,幾乎無法自理生活。他說,婦人輾轉到骨科門診檢查後,確診為五十肩合併滑囊炎;五十肩又稱冰凍肩,醫學上稱「沾黏性肩關節囊炎」好發於長期需使用肩關節勞力、反覆肩部疼痛發炎、肩部骨折或曾接受肩部手術後的病人。另外,甲狀腺機能異常、帕金森氏症及糖尿病,也有可能引起五十肩。五十肩主要是因肩關節囊內沾黏,使得原本可以活動自如的關節,猶如被膠水黏住一般,進而出現手臂向前向上舉角度有限、睡覺壓到肩膀會痛、天冷時肩膀不舒服、女性穿脫內衣有困難等,使得許多患者愈怕痛,愈不敢活動,導致肩部沾黏更嚴重。林琮凱建議,五十肩患者若接受復健、藥物、中醫等保守治療後卻無明顯改善時,可考慮藉由非傳統開刀且無傷口的「關節囊擴張合併新式關節鬆動術」治療,醫師會先讓患者熟睡,經局部施打藥液將肩關節囊沾黏處撐開,再以特殊手法鬆動肩關節,拉開沾黏的軟組織,術後配合復健治療維持括動度。
-
2020-12-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麻省理工研發演算系統 發現「室內戴口罩才能有效防疫」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科學家已研發一套演算程式,可計算出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對室內空間的其他人造成感染風險的機率為何。入秋以來國內疫情持續升溫,民眾尤其多半聚集在室內空間活動;麻省理工日前推出一項線上演算工具,幫助民眾釐清家中、辦公室或學校若有人感染,則自己被感染的機率又是多少。該網站可針對任何大小或形式的空間,搭配一人至100人的容量,計算出其中一人若不幸感染新冠病毒,其他人與感染者待在同一個空間,多久時間內是安全的。該網站提供的互動式工具,可讓使用者自行選擇空間坪數的大小、使用何種通風設備、聚會的人帶什麼類型的口罩、口罩政策是否嚴格執行,以及人們說話的聲量和交集的程度等參數;此外,還可針對假期到來調整聚會場所的系數,例如家中的客廳或飯廳。這套網站也透露一項訊息,那就是空間大小或形式與感染機率的相關性關係並不大,反而是口罩的種類和通風系統才是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的關鍵。以天花板高八呎和四周牆壁長15呎的標準房間來看,若聚集10位戴著手術用口罩的年輕人,即使天冷不開窗的情況下,大夥仍可安全的在此空間中相處交談兩個小時。然而,如果是一個10人的家庭聚會,其中以長者居多又沒有人戴口罩,加上大家聚集在標準密閉的飯廳內用餐,每個人你來我往的熱烈交談下,該系統演算的結果顯示,此空間內安全的時間只長達三分鐘。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還使用流體力學,推測帶有感染原的飛沫分子在環境中如何運動,計算一般人在特定時間內曝露於風險中的感染機率為何。儘管目前該程式只允許假定一人受到感染的情況,而且不適用於如超級市場等人數太過龐大的集會場所,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發對一般參加小型聚會活動的民眾仍有許多幫助。參與該系統研發的科學家表示,雖然聚會空間的物理參數相當重要,但防疫關鍵仍在於與會者的行為,尤其是口罩的品質是否能有效預防病毒。
-
2020-12-03 科別.骨科.復健
手麻、頭痛、尿失禁小心都是滑手機惹禍! 醫師教你怎麼滑不傷頸椎
一位52歲的男性病人,四年多前因脖子痠痛,而且還會順著肩膀、手臂到手指產生麻痛感,嚴重時甚至牽連側邊頭痛,經西醫影像及神經學檢查,診斷為頸椎症候群,建議手術或復健治療,病人因擔心手術的風險性而選擇復健,療效不盡理想,痠痛及頭痛仍如影隨形,幾乎每天須服止痛藥控制疼痛,不但影響工作,生活品質及睡眠也大受干擾,導致個性變得易怒暴躁。2個月前至北市聯醫中興院區中醫科求診,經針灸與舒筋手法治療三周及衛教正確姿勢後,頸部痠痛感大幅減輕,疼痛指數從7分降到1分,手臂到手指的麻痛感及側邊頭痛皆已消失,再也不需服止痛藥,重拾良好的生活品質。 長時間低頭滑手機、工作 當心頸椎症候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李維哲指出,像這類病人頸、肩、上背連至臂及手指的痠、麻痛感常源自於長時間低頭滑手機或工作負重太過造成,使頸部肌肉與韌帶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椎間盤壓力升高,導致頸椎退化加速,甚至有脫位、突出及長骨刺的現象,而病人的頭痛也是由頸部問題所引起,臨床上稱為「頸因性頭痛」,與一般偏頭痛不同,頸因性頭痛常由頸部動作及頭部姿勢改變所誘發,當姿勢不當,頸椎活動度受到限制,周邊的韌帶與肌肉僵硬時,就會引發肌筋膜的傳導痛,甚至刺激神經而產生頭痛的症狀。綜觀此為病人「頸椎症候群」症狀,就是中醫所謂的「痺證」,常因慢性勞損、外傷或體弱導致氣血運行失常,經脈痺阻不通,進而誘發肢體筋骨出現疼痛及麻木的症狀。 頸椎症候群擾生活 中醫針灸止痛助復原李維哲表示,像此位病人的問題皆源於頸部附近的肌肉韌帶長期緊繃,針灸處方以頸項局部取穴為主,常取選擇風池穴、完骨穴及頸部的華佗夾脊穴放鬆局部緊張肌肉,再依據病症部位的經絡走向特點,配以特定穴位;舒筋手法的運用,則是針對頸肩條索狀筋結處選用中醫傷科的按揉彈撥的手法,並調整頸椎關節的小錯位,逐漸恢復頸椎正常的曲度。經針灸與舒筋手法治療後,病人頸肩痠痛減緩許多,手臂到手指的麻痛感及側邊頭痛已無,並停用止痛藥,不再為痛所困惱,心情也逐漸舒展開來。 避免「頸椎症候群 6大方法不惡化 李維哲提醒,避免「頸椎症候群」惡化須注意以下事項:1. 平時需多注意頸部的姿勢,避免長時間處於前傾狀態,建議可微收下巴矯正。2. 避免過度負重,提背過重的背包或長時間背背包於同一邊。3. 若工作需要常使用電話,不要用脖子夾著話筒,可考慮用耳機式聽筒。4. 避免躺在沙發或床上滑手機。5. 儘量不要維持同一姿勢過久,超過30分鐘最好伸展活動筋骨。6. 若肩背痠痛症狀超過半年,上下肢麻、痛或無力持續,且伴有排尿困難或尿失禁等症狀時,則表示頸椎病變較嚴重,建議一定要到醫療院所接受進一步影像檢查及治療。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滑手機也會滑出雙下巴! 「這個動作」就是脂肪堆積主因 還沒30歲脖子卻先老! 6個習以為常的動作都是在自殘
-
2020-12-02 醫療.整形美容
不科學的火辣美波 隆乳手術再進化
滿街網美的時代,有火辣身材讓成名更加容易,而波濤洶湧不一定是天生麗質,後天加工的例子其實比比皆是。整形外科醫師陳振坤指出,隆乳手術越來越普及,除了歸功於技術進步提升手術品質以外,植入物的穩定性也功不可沒,植入物發展至今已經相當成熟,無論是尺寸或形狀都更加完善,甚至也已經完成了10年臨床研究報告,讓整體療程都有實證根據,對醫病而言都是利多。日前引進台灣的新一代水滴植入物,在國外也已使用10多年,來自美國醫藥大廠的新一代水滴,不僅穩定性高,精密尺寸區分讓罩杯選擇性更多,骨架小的紙片女孩也能擁有客製美胸。早期的植入物多為鹽水袋,雖然鹽水流進體內不會傷身,但破了會當場消風,甚至長期使用也可能慢慢滲漏,使患者的乳房越變越小,術後效果難以長遠維持。也由於鹽水袋在填充飽滿時摸起來偏硬,因此雖然不少人偏愛水袋強烈的晃動感,但在現代幾乎已被安全性較高,手感又柔軟的矽膠材質取代,讓隆乳者的術後保養更加便利。陳振坤分析,隆乳的選擇已由圓形單純加大罩杯的概念,逐漸演進為使用水滴形狀精密客製每一寸的乳房弧線,突破以往隆乳大小受限於乳房寬度的極限。水滴型能依照患者乳房的長寬和挺度做更細膩的手術設計,模擬自然乳房的特殊形狀,讓隆乳後南半球渾圓飽滿,北半球的線條依然平順自然,更加貼近天生大胸的外觀,不至於發生患者最擔心大胸就像籃球奶的窘況。不只外觀,材質也更加進化。水滴形狀的植入物採用霧面科技,霧面材質上的微絨毛與身體貼合度高,能減少莢膜攣縮的可能性,相較於傳統的鹽水袋或圓形的植入物,水滴型的併發症機率較低,無須按摩的特性也讓術後照顧也更為便利,因應現代人忙碌的生活,術後輕鬆照護,已成為隆乳市場的主流訴求。至於幾年前風靡一時的自體脂肪隆乳,陳振坤認為和植入物可以相輔相成,但不適合完全取代植入物,因為脂肪的立體度不佳,無法重新塑形乳房外觀,再加上脂肪只有大約50%的存活率,但一次施打太多又會增加鈣化機率,安全範圍內,每次大約只能長大一個罩杯。因此,這幾年強調最天然的自體脂肪隆乳在植入物更加安全性及穩定性的狀況下,已有退燒跡象。不過,陳振坤也認為,自體脂肪和植入物搭配,作為複合式隆乳是未來的趨勢。脂肪可做觸感及線條的微調,先使用植入物撐起理想尺寸,再使用少量脂肪做修飾,讓人摸不到假體,呈現真實柔軟觸感,乳房邊緣也看不出人工感,達到以假亂真。而能隆多大,很多醫師也認為必需依個人體型而定,但網美世代來臨,已呈現愈大愈好的流行趨勢。陳振坤提醒,隆乳必需兼顧美感,醫師負責的是安全隆乳的概念,由於胸下緣及胸外側都有韌帶及神經,堅持要做超乎標準的尺寸讓,不只乳房會有麻木感,植入物也容易移位,不可不慎。而隆乳是否可以永久維持呢?陳振坤表示,隨著年紀增加,皮膚自然老化鬆弛後,很有可能讓植入物下滑,特別是追求過大尺寸的患者,植入物下滑的風險性較高。很可能在年輕時還能維持的不錯,但年紀增長皮膚鬆弛以後,重量重的植入物更容易下滑,可能就得視狀況進行提乳手術或重新調整。談到未來隆乳材質還能怎麼再進化?在整形外科醫師的眼裡,未來的材質及柔軟度一定會再進步,例如仿真水滴型可以兼具柔嫩手感;而自體脂肪也有可能可以塑形,屆時就會出現更「真」的假體效果了。
-
2020-12-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挑戰新冠疫苗/周志浩:新冠肺炎疫苗先以公費供應為主
澳洲航空已經宣佈,未來疫苗廣泛上市之後,搭乘國際航班的旅客必須先打疫苗才能登機。未來的世界,是否人人都需要一本疫苗護照,才能暢行世界呢?食藥署新冠肺炎疫苗臨床試驗之專家討論會議主席鍾飲文醫師建議,由於目前仍不知疫苗的效力有多高,因此,即使打了疫苗出國,建議回國仍需要隔離。對於不是優先接種對象,可是急須打疫苗的民眾,疾病管制署長周志浩說,因為疫苗非常有限,會優先以九大類對象為主,而且以公費供應為主,可是考量急需出國,或有特殊需求的民眾,又沒有被列入九大類對象者,確實有在考量少量的自費市場。台大副校長張上淳指出,全世界疫苗都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國內的公費疫苗都恐怕不足夠,因此應考量優先施打對象,再有餘力的時候,才考量其他族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九類優先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對象,包括:第一:醫事人員(估33萬人)第二:中央、地方、機場之防疫人員(估14萬人)第三:維持治安的警察及憲兵(估9萬人)第四:長照及社福機構的工作人員及受照顧者(估15.8萬人)第五:為維持國家安全的軍人(估20萬人)第六:64歲以上長者(估348.5萬人)第七:19到64歲具重症高風險相關疾病者(384萬人)第八: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者(3.5萬人)第九:50到64歲成年人(530萬人)至於未被納入試驗對象的民眾,則不建議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包括:ㄧ、疫情控制不穩的慢性病患二、免疫功能低下或有免疫系統疾病者三、最近一個月接受大手術者四、癌症正在療程或是將接受治療者五、嘗試受孕或懷孕正在餵母乳的女性
-
2020-12-02 科別.牙科
單次拔牙幾顆以內算正常? 專業牙醫師給答案了
日前嘉義1名34歲女性拔牙20顆回家後,隔日昏迷死亡,家屬質疑與拔牙有關,檢察官解剖初判為「右肺吸入性肺炎」,實際死因是否與拔牙相關仍有待認定。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鄭信忠表示,鮮少單純因拔牙死亡,大多數伴隨慢性病等因素,拔牙其實是不得不的手段,感染非常嚴重的牙齒,才會選擇拔除。 拔牙風險不在多少顆 慢性病與身體狀況才是關鍵鄭信忠解釋,在一般正常狀況下,單次口腔治療要拔幾顆牙,基本上都不會有問題,手術完成在傷口上咬住棉花止血,病人回家按照醫生指示休養,如果有開立藥物,跟著處方把藥服用完,原則上就能恢復,但拔牙前一定要與醫生有完善溝通,身體有慢性疾病或特殊狀況,一定要讓醫師知道,以便評估風險。鄭信忠補充說明,如果醫生決定拔除牙齒,大多是最後治療手段,執行前一定會與病人和家屬討論,了解病患有沒有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有可能讓傷口不容易癒合,也會增加手術後風險。同時醫師也會要清楚掌握,病人是否有藥物過敏記錄,對於特定麻藥使用有沒有危險性存在。牙齒嚴重感染發炎 必須拔除到底什麼狀況下必須拔牙呢?鄭信忠強調,如果牙齒感染病菌導致牙齒周邊發炎,包含牙髓質、牙齦牙肉、牙顎骨都可能會被感染,由於口腔嚴重感染很容易有全身性影響,醫師很可能選擇把牙齒拔除,否則都會希望協助病人保留真牙。術前一定會與病患和家屬完善溝通,相互討論可能風險後,才會執行治療。失去功能不易清潔 也會考慮拔除另外鄭信忠也說,當醫師發現某顆牙齒已經失去功能,不容易清潔容易發生蛀牙,也考慮拔除那顆牙齒,例如牙齒斷裂與智齒就很常見,當智齒長不正就難清潔,也無法發揮牙齒功能,為避免發展到蛀牙感染,可能會預先拔除,但假使智齒長出來沒什麼問題,可以發揮功能也可以清潔乾淨,就不一定要拔掉。拔牙後持續疼痛、發燒、流血 應立即回診鄭信忠提醒,拔完牙回家後,有幾種情況應特別注意,假使傷口持續流血,有停不下來跡象、持續疼痛似乎沒有好轉舒緩、傷口周邊越來越腫、甚至體溫上升開始發燒,都必須特別注意,最好立即回到牙科讓醫生檢查,如果在假日或牙科診所休診期間,醫院多會有牙科急診,協助立即處置可能的惡化狀況。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口臭是牙周病主要徵兆! 飯後40分鐘就形成,這動作是牙菌斑大敵...舌苔積太多也不OK 牙齒黃怎麼變白?居家、冷光美白怎麼做? 快戒掉這些讓牙齒變黃的習慣
-
2020-12-01 新聞.健康知識+
麻醉之前為什麼要禁食?可以請家人幫我去麻醉諮詢嗎? 7大麻醉常見疑問,麻醉醫師替你解答!
麻醉的需求始於人們對免於恐懼與痛楚的追求,作為現代的麻醉專業人員,我們不僅解決最基本的疼痛問題,更致力於為病患把關手術安全,並提供安心舒適的醫療體驗。如果將麻醉圍術期(Peri-operative period;手術前、中、後期)比喻為一趟飛行,開始的麻醉誘導、術中維持一直到結束的催醒,就像飛機的起飛、航行與降落,旅程中可能遭遇的亂流及惡劣天候,都有賴專業的麻醉醫療團隊來處理。當外科醫師評估病患需要進行手術時,也會安排麻醉的術前評估,這是麻醉科醫護人員第一次和前來諮詢的民眾接觸。為了能夠安全並且舒適地進行手術,麻醉醫師會詢問一連串的問題,以做出最適合病患身體狀況以及手術需求的麻醉計畫。究竟麻醉醫師在一連串的問題之後有哪些考量,而預計要進行諮詢的民眾又能提供什麼資訊來輔助麻醉計畫的進行呢?讓這一篇文章在一問一答中為你說明:麻醉醫師到底在想些什麼?問題1:我能不能請家人朋友幫我去麻醉諮詢呢?藉由觀察諮詢民眾進入診間時的活動與談話,醫師可以評估病患會不會輕微活動就氣喘吁吁、是否有左右姿態不平衡的神經學症狀,或是經由目視判斷病患的呼吸道會不會是困難插管;另外,聽診與氧氣濃度的檢查在評估麻醉風險時,也可以提供非常重要的資訊。所以除非行動不便或需要密切觀察的重症病患,親自前往麻醉諮詢,是讓麻醉醫護為您量身定做安全麻醉計畫的最佳方式。問題2:為什麼詢問我以前的手術經驗?跟這次麻醉有什麼關係嗎?過去接觸麻醉的經驗,可以評估身體會不會對特定的藥物或成分產生不良反應,並且在這次麻醉中予以避免。部分病患容易在麻醉之後感覺噁心想吐,其中又以女性、非抽菸者、曾有術後暈吐經驗的人較容易發生。藉由詢問過往的手術及麻醉經驗,醫師可以在麻醉計畫中加入預防噁心嘔吐的藥物,讓民眾享受更舒適的麻醉體驗。如果曾經接受過外科手術的治療,評估臟器解剖構造的改變和組織沾粘的可能性,可以讓醫師事先準備適合您的輸液管路及血品,讓身體在麻醉時接受最安全適當的照顧。問題3: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與心血管/腦血管疾病對麻醉有什麼影響?手術侵襲與麻醉處置對於身體來說都是外在的刺激,如何讓病患平安度過挑戰並完成治療,都有賴麻醉的專業照顧。長期的高血壓與高膽固醇會造成體內血管退化、彈性降低,血管壁上的退化性斑塊則可能造成血管狹窄,導致器官發生缺血性傷害,如:缺血性中風、心肌梗塞、腎臟功能損傷;而糖尿病導致的自主神經病變,對於手術中心跳血壓的穩定控制,更是一大挑戰。藉由詢問「爬樓梯到三樓」或「快步走十分鐘」等中度活動,是否會造成胸口感受如重壓的悶痛,或短暫休息無法緩解的急促呼吸,醫師便能初步評估心肺功能,或轉介心臟內科進行進一步檢查。具有心血管及腦血管疾患病史的病患在手術中可以藉由置放動脈導管,以連續性的血壓監測來避免太高或太低的極端血壓,降低主動脈剝離甚至腦溢血的可能性。充分讓醫師了解您目前的三高病史與控制情形,可以盡可能降低相關併發症發生的機會!問題4:我有氣喘的情形,這會影響到我進行麻醉嗎?氣喘成因是免疫反應引發的慢性呼吸道發炎,當遇到過敏原或物理性刺激時會形成「呼吸道過度反應」,會以喘鳴或是慢性咳嗽表現。為避免進行手術與麻醉時對於呼吸道的處置誘發氣喘發作,麻醉諮詢時會詢問近期氣喘發作頻率、需要使用藥物頻繁程度,及對於睡眠與日常生活的影響程度,用以判斷病患的控制情形。亞東醫院麻醉部與胸腔內科合作,轉介氣喘病患至「氣喘評估門診」,在手術前將病患的氣喘症狀調理到最理想的狀態。對於有氣喘煩惱的病患,麻醉計畫中會加入預防性的氣管擴張藥物,並且在需要進行氣管內管置放的麻醉中,使用減少呼吸道刺激的「影像輔助插管工具」來為安全性把關。問題5:哪些疾病還會影響到呼吸道處理的安全性呢?吸菸增加呼吸道分泌物產生、支氣管管徑變窄、肺泡坍塌,導致術後感染或肺部併發症的發生。另外,吸菸者對於麻醉中常用的鴉片類止痛藥敏感性較低,相較於非吸菸者會需要更多的藥物才能達到一樣的止痛效果。因此麻醉前如果能禁菸12小時,就能改善肺部的氧氣供應,降低手術中缺氧情況;若禁菸達4至8週,更可以減少呼吸道分泌物,降低手術後肺部併發症機率。患有僵直性脊椎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患,分別因為頸部關節活動度低及穩定性不佳,在氣管內管的置放時更需要麻醉醫師最嫻熟的呼吸道處理專業。因此,建議在諮詢時主動告知醫師相關的病史,讓我們能夠依照評估為您準備進階的「光纖支氣管內視鏡」或「影像輔助插管工具」,保障您的氣管內管置放順利與麻醉安全。問題6:我有肝臟疾病或腎功能不理想 可以麻醉嗎?麻醉圍術期使用的藥物依照藥理特性分為肝臟代謝、腎臟排除、肺臟呼吸排除,以及其他非關肝腎的化學排除方式(例如非去極性肌肉鬆弛劑cisatracurium 經由霍夫曼消除反應(Hofmann elimination)排除)。麻醉前先行評估病患的肝腎功能異常,可以在藥物種類與劑量選擇上最佳化。例如腎功能不理想的病患,止痛藥物的選擇就會避免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麻醉鎮定藥物如Midazolam也必須做減量調整;除了免除腎臟功能的惡化,也加速麻醉後的恢復。在麻醉諮詢的把關下,如果發現嚴重的肝臟功能異常或是腎功能衰竭,可以即時會診相關的專家,評估是否有需要進行處理或透析治療。問題7:麻醉之前為什麼要禁食?進行全身麻醉時,胃部與食道的括約肌張力會較平時來得低。如果胃內充滿食物,容易逆流至口腔並嗆入氣管,造成危險性非常高的「吸入性肺炎」,其中胃食道逆流、吞嚥失調、腸阻塞、消化道沾黏等疾病患者更是高危險族群。根據美國麻醉學會的建議,麻醉前攝入的食物種類與禁食時間:◎清澈液體(2小時):開水、無果粒的果汁、不含牛奶的茶◎母乳(4小時)◎配方奶與牛奶(6小時)◎無油脂、低蛋白質固態食物(6小時):吐司、餅乾◎正餐或富含油脂的食物(8小時):便當、炸雞排在手術之前空腹並不是一個舒適的體驗,不過這小小的不便,能為麻醉病患帶了最大的安全保障。
-
2020-12-01 科別.心臟血管
腿部青色蚯蚓 靜脈曲張不只影響美觀還有致命風險
靜脈曲張讓許多女性感到困擾,腿部冒出一條條像蚯蚓的青筋影響外觀,但大多認為多抬腿可以預防或改善。南投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莊鑫雧提醒,靜脈曲張不只影響腿部外觀,也會導致靜脈血液無法順利回流,嚴重可能會有血栓等致命併發症,應尋求治療避免惡化。莊鑫雧醫師表示,靜脈曲張是靜脈系統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長久站立工作的人、懷孕女性、體重過重都容易罹患。性別上,20%的男性及30%的女性患靜脈曲張。主要發生在大隱靜脈,小隱靜脈也可能發生。大隱靜脈分佈於內踝、小腿內側直到鼠蹊部。小隱靜脈分佈於小腿外側進入膝膕靜脈。靜脈曲張包括原發性或次發性淺靜脈及隱靜脈系壁擴張,或瓣膜關閉不全導致靜脈蜿蜒曲張。下肢靜脈曲張確切成因目前仍不明。基本原因可能為先天上病患的瓣膜及靜脈管壁較為脆弱,因大部分病患沒有症狀,許多患者容易忽視靜脈曲張嚴重性而沒有就醫。靜脈曲張輕微症狀包括下肢疼痛不適、搔癢、腫脹。嚴重症狀包括血栓靜脈炎、出血,莊鑫雧說,外傳抬腿與按摩可改果,但其實效果不大。正確的治療方式,有壓迫、雷射、硬化劑及手術治療。壓迫治療即是穿著彈性襪,減少病變靜脈擴張。雷射治療是用血管內雷射光束燒灼,阻斷曲張的靜脈血流,或以血管外雷射去除細微的蜘蛛靜脈曲張。硬化劑治療是將硬化劑注射到曲張的靜脈,破壞血管內膜,使其封閉後癒合消失。手術治療包含高位結紮術、隱靜脈摘除術、局部靜脈抓除術及筋膜下穿通枝結紮術。莊鑫雧醫師提醒所有的治療都只是治標或部分治本,仍須適當術後照顧預防復發。
-
2020-12-01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懶人包/打了疫苗就可以出國嗎?COVID-19疫苗接種前,你該知道的9個實用小知識
輝瑞藥廠與德國BioNTech生技公司合作開發的COVID-19疫苗宣稱預防效果超過90%,若藥廠能如預期供給,美國政府計畫從十二月起開始替民眾施打。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與牛津大學合作研發的COVID-19疫苗,臨床試驗卻出現瑕疵,英國政府要求評估這款疫苗是否符合取得緊急授權的資格。而台灣,指揮官陳時中日前則表示「手中已經確定有1500萬劑」,保守估計明年中可開打。但無論哪一國哪一種疫苗,大眾對新冠疫苗仍多有疑慮,安全性沒問題嗎?打了就可以出國了嗎?以下咨詢專家意見為你釋疑。Q1:打COVID-19疫苗還會得新冠肺炎嗎?A:有可能,每一個人的免疫反應不同,目前還不知道保護力是多少,需要更多的證據。(食藥署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臨床試驗之專家討論會議主席鍾飲文醫師)Q2:COVID-19疫苗打了一次之後,就一輩子不會得新冠肺炎嗎?A:不知道,COVID-19可能流感化,就像流感病毒一樣,每年都會有一些變化。(食藥署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臨床試驗之專家討論會議主席鍾飲文醫師)Q3:為什麼COVID-19疫苗需要超級冰箱保存?A:環境中充滿RNA水解酶,導致mRNA疫苗失效,因此部分國外研發的mRNA疫苗需要超低溫保存。(食藥署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臨床試驗之專家討論會議主席鍾飲文醫師)Q4:哪些人應該優先接種COVID-19疫苗?第一:醫事人員(估33萬人)第二:中央、地方、機場之防疫人員(估14萬人)第三:維持治安的警察及憲兵(估9萬人)第四:長照及社福機構的工作人員及受照顧者(估15.8萬人)第五:為維持國家安全的軍人(估20萬人)第六:64歲以上長者(估348.5萬人)第七:19到64歲具重症高風險相關疾病者(384萬人)第八: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者(3.5萬人)第九:50到64歲成年人(530萬人)Q5:哪些人不應該接種COVID-19疫苗?A:ㄧ、疫情控制不穩的慢性病患二、免疫功能低下或有免疫系統疾病者三、最近一個月接受大手術者四、癌症正在療程或是將接受治療者五、嘗試受孕、懷孕、及正在餵母乳的女性(以上民眾因為不在臨床試驗的收案對象,因此無法預知會有何反應,因此目前不建議接種。)Q6:接種covid-19疫苗真的安全嗎?要注意哪些副作用?A:目前各家藥廠發表的臨床試驗,副作用以發燒、倦怠、接種部位疼痛等為主,至於有些藥廠會產生嚴重頭痛,是因藥廠第一次做RNA疫苗,為了讓疫苗穩定,會添加很多傳統疫苗不同添加的物質,這部份的原因仍待未來更多研究分析。至於有藥廠發生嚴重的脊髓炎,仍屬單純個案,但施打疫苗仍比一般發生率高一些。(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司徒惠康)Q7:我接種covid-19疫苗要付錢嗎?要付多少錢?A:未來被政府列為需要施打者,將是公費支付,至於一般人有無自費施打的機會,短期內藥廠應該生產不及,多餘的疫苗供應自費市場有困難,但在考量中。而目前已有航空公司規定得施打疫苗才能搭機,未來當疫苗生產量大時,應該會有出差出國者自費施打。(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疾管署署長周志浩)Q8:如果感染過COVID-19肺炎的人,還需要再接種疫苗嗎?A:若感染過的人有相當的保護力不見得立即施打疫苗,另外,這也需要看未來更多研究分析,屆時國際上疫苗接種的建議。(疾病管制署署長周志浩)Q9:打了COVID-19疫苗就可以出國,並且回國不隔離嗎?A:由於目前仍不知疫苗的效力有多高,因此,即使打了疫苗出國,建議回國仍需要隔離。(食藥署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臨床試驗之專家討論會議主席鍾飲文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