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戴口罩
共找到
3111
筆 文章
-
-
2021-11-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Omicron讓檢測測不準? 羅一鈞:國內不受影響
新冠肺炎變異株Omicron因為比Delta變異株有更多棘狀蛋白突變,讓外界憂心現有篩檢工具受影響,不論PCR或快篩辨識可能篩檢不出來。對此,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國際上少數以S蛋白為標的的篩檢工具可能會受到影響,但國內並非使用這些工具,所以毋須擔心檢測不準的問題。羅一鈞表示,Omicron變異株不論是30至50個突變都發生在S蛋白,至於N蛋白突變點,根據歐盟和南非的分析都未看到可能影響檢測的跡象。PCR則是RdRp、N、E等三個基因作為檢測標的,並非使用S或N蛋白,所以不會受到影響,不過後續還要看更細的分析結果才能比較。而國際上有少數廠牌以S蛋白作為標的可能受到影響,但國內沒有使用這些快篩,所以不用擔心檢測不準。而針對外界不斷質疑我國為何「不鎖國」,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大家覺得其他國家都在加緊鎖國,但我們為何沒動作,因為我們一直都嚴守邊境」。他說,居家檢疫一直都必須14天,只是隨春節有不同形式的變化,就算「7+7」也是在集中檢疫所待七天再回家待七天,且過程中都會進行嚴密的加強篩檢。ACIP召集人李秉穎則表示,台灣疫情控制好跟邊境管制一直成功有關,「7+7」的風險不是因為變異株出現,面對變異株應該平常心。「很多人以為大魔王擋不住,但我不認為是嚴重問題」,李秉穎說,因為台灣實施戴口罩、社交距離,要求勤洗手、不摸眼鼻口,確實做到防疫措施,所以「7+7」就是要落實才不容易有漏洞,前陣子的漏洞很多都是跟沒有確實自主管理,還去群聚有關,這樣就會有漏網之魚,因此「如果親友正在自主健康管理就不要去找他了」。
-
2021-11-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變異毒株Omicron 中榮醫:症狀與原本變種病毒沒大差別
南非發現新冠病毒新的變異毒株,世衛組織正式命名為Omicron,歐洲多國已查出毒株感染者,全球高度緊張。台中榮總感染科主任劉伯瑜今指出,從現有資料來看,它的症狀包括發燒、肌肉酸痛、倦怠、咳嗽等與原本的變種病毒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民眾不必驚慌。劉伯瑜說,至於疫苗的效力,很多國家正在做進一步實驗,還有待有最新的結果才能確定。他說,新的變種一定會繼續發生,重要的是如何把公衛習慣維持下去,還未打疫苗者應趕緊接種,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都是仍需要注意的。
-
2021-11-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Omicron來勢洶洶 中醫師用「這一招」助你提高免疫力
新冠變異株Omicron來勢洶洶,各國陸續傳出有確診案例,國內多位醫師也說有「山雨欲來」的感覺。三總中醫部主任黃怡嘉表示,觀察台灣經歷不同變異株,即使國外大流行,可能礙於人種、基因,感染力以及傳播力都會受到影響,國內目前尚未有相關案例,面對Omicron,仍建議先提升自身免疫力,防範於未然。新南非變異株B.1.1.529,已被正式命名為Omicron,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其列為高關注變異株,國內的防疫策略也可能因此受其影響。台北醫學大學與衛福部聯合舉辦「2021年中藥本草文化節」,邀請民眾認識「民間英雄」清冠一號,介紹清冠一號對抗新冠肺炎的效果。從武漢株、Alpha、Delta再到近二日引發全球關注的Omicron。黃怡嘉表示,國際大流行的變異株,在不同的人種或不同的基因之下,不一定會產生相同的感染力。舉例來說,今年年中,國外曾發表一項嚴重,不同血型的人感染新冠肺炎的比例不同,其中以A型感染的機率相對高,研究顯示,可能是A型人帶有不一樣的基因,導致相對容易被感染。黃怡嘉表示,面對變異株國人不用過度恐慌,做好基本的防護措施,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現在正值秋冬之際,是病毒活性較強,提升自身的免疫力仍是必要的一件事。黃怡嘉表示,很多人會誤將清冠一號當作「預防」罹患新冠肺炎的保養品,他強調,清冠一號濃度高,且是處方用藥,隨意亂用,對於腸胃道或是身體仍會有傷害。想要提升免疫力,可以使用「防疫茶」提升免疫力。不過,有自體免疫疾病者,如紅斑性狼瘡等,則不建議使用,過強的免疫力反而會引起免疫風暴。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研發的「防疫茶」,配方為黃耆三錢、桂枝二錢、桑葉三錢、薄荷三錢、魚腥草三錢、生薑三錢、紅棗五枚(揑破)、甘草二錢。其功效為,益氣護衛、固表防疫。製作方法是,藥材置鍋中加入2000到3000mL的水,用大火煮沸,改小火熬煮約15分鐘即可熄火,濾出藥汁,當茶飲用。黃怡嘉表示,中藥對抗新冠病毒的成效佳,如果以治療用的清冠一號來看,當初對抗武漢株的研究結果,平均7到9天,可以讓感染武漢株的確診患者,三採陰。今年5月中旬的疫情,目標是不讓患者進入重症,以三總的案例而言,近7成,有使用清冠一號的患者,可減低重症的機率。
-
2021-11-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歡樂耶誕城恐受變種病毒波及?新北市府:依CDC指引調整
新北歡樂耶誕城將在12月3日開城,但國際出現新變種病毒,是否會對耶誕城開城及相關活動有所影響,新北市觀光旅遊局長蔣志薇表示,面對變種病毒的應對措施,一切均以市民健康為第一考量,會依據疫情走向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引,滾動式調整防疫工作。新北歡樂耶誕城今年以「樂高」為主題,除了打造獨家3D樂高雷射光雕投影秀,還將展出全台最大的14米高LEGO耶誕老人。今年耶誕城規劃了包含:新北市市民廣場「樂高耶誕城」、板橋車站站前廣場「樂高歡樂薑餅村」及萬坪公園「樂高耶誕奇幻小鎮」三大燈區,以充滿樂高童趣的裝置藝術,打造獨一無二的耶誕奇幻世界。觀旅局近日在市民廣場試燈,到了晚上,耶誕樹閃爍著紅、綠、藍的燈光,也照亮一旁的樂高耶誕老人,成為夜晚最亮焦點,即便不能出國,也能透過耶誕裝置體驗偽出國的氣氛。不少民眾經過此處,都被吸引目光,拿起手機開始拍照,搶先跟耶誕樹合影放上社群軟體分享。對於國際出現新變種病毒,耶誕城是否會受到影響,蔣志薇表示,一切均以市民健康為第一考量,會依據疫情走向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引滾動式調整防疫工作。蔣志薇說,新北市歡樂耶誕城活動的防疫措施總計6點,包含:設定管制範圍,民眾僅能從管制口進出,進入採實聯制、體溫測量、手部酒精消毒後蓋上手章識別;全程戴口罩及禁止邊走邊吃,現場規劃飲食專區;擴大活動場域內相關物品與器材消毒;攤位人員工作均配戴面罩及口罩;透過記者會、新聞稿持續宣導防疫規定,並建議有身體不適的民眾,應避免參與活動;活動期間持續於活動官網、社群網站粉絲專頁「新北旅客」等宣導相關防疫資訊及規定。
-
2021-11-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變異株Omicron更勝Delta? 醫師不安警告:山雨欲來、恐再次封城
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將最近在非洲南部出現的新變異株「B.1.1.529」,正式命名為(variant of concern)。對此,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指出「Omicron 變異株有兩個重點值得觀察」,他也透露,過去Alpha 變異株或 Delta 變異株出現時,他沒有這麼感到不安,這次 Omicron 變異株突變位點之多,讓他有種山雨欲來的顫慄感。謝宗學在臉書「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臉書指出,南非出現新 COVID-19 變異株:Omicron 變異株。因為突變的位點多和增加傳播力相關,所以「目前推測傳播力比 Delta 變異株高」。他表示,雖然實際增加傳播率的數字尚未研究出來,但從南非豪登省等地病毒株分析報告發現,Omicron變異株快速取代 Delta 變異株成為當地主流病毒株,「幾乎可以確定傳播力比 Delta 變異株大幅增加」。謝宗學提出兩個Omicron 變異株觀察重點,分別為「重症率有無增加」和「疫苗保護力有無下降」。他解釋,若重症率明顯增加和疫苗保護力明顯下降兩者同時出現,各國恐將重回封鎖邊境和封城生活,宛如去年三月爆發疫情時的慘況。謝宗學透露「Alpha 變異株或 Delta 變異株出現時,我沒有這麼不安,這次 Omicron 變異株突變位點之多,讓我有種山雨欲來的顫慄感。」謝宗學警告,世界各國過去幾個月以來,因為疫苗施打率攀升相繼解除防疫政策,「Omicron 變異株很有可能早已在社區潛伏,若不當機立斷採取嚴格的邊境管控和限制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很快的2 到 4 週內,新一波的疫情很有可能大規模爆發癱瘓醫療體系,死亡率將可能快速飆升。」他預測,絕大多數的國家在現階段不會採取嚴格的邊境管控和封城手段,因為疫苗施打好不容易逐漸恢復的經濟活動,當權者很難斷然下決定貿然中斷,但就是這樣的遲疑,新疫情很有可能再次襲捲全球,更嚴重癱瘓經濟活動。最後,謝宗學提醒,台灣目前社區很乾淨沒有病毒,仍然必須持續堅守個人衛生防護,若 Omicron 變異株襲捲全球,台灣很難置身事外,經濟股市很難和世界脫鉤,但我們自己的健康卻可以自己掌握,勤洗手、戴口罩是不變的原則,只要能持續堅持,即使未來出現再多變異株,我們依然可以安然度過。
-
2021-11-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二劑覆蓋率突破五成!青少年二劑仍暫緩 一情況例外
國內今日疫苗覆蓋率首日突破五成,然而有醫師認為明年二劑覆蓋率頂多六至七成,加上春節檢疫專案有隱憂加上病毒變異,民眾現階段是否仍無法脫下口罩。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現階段即便二劑覆蓋率達八至九成國家,若沒有加戴口罩,仍無法避免疫情傳播。至於國內12歲至17歲青少年仍暫緩施打第二劑,但18歲以上成人,可至指定院所施打第二劑疫苗。莊人祥表示,根據ACIP會議,呼籲暫緩的專家認為,不用每個人都打第二劑,所以有關校園接種或預約都先暫停,但如果有高風險族群或特殊需求,有強烈意願要打的就不阻止。他說,「會讓家長知道接種第二劑的風險,如果還是要帶小孩去醫療院所接種,在了解風險下,就可自行帶去接種。」針對國人整體第二劑接種規畫,目前預計12月中,可達到二劑覆蓋率六成,至於春節的返鄉檢疫部分,無論採行「14+0」、「10+4」或「7+7」皆採檢疫十四天,規定沒有放鬆,請大家放心。至於國內醫護是最早打疫苗的族群,現已施打完二劑疫苗間隔六個月,加上美國認為會將「施打三劑疫苗」視為完整接種,在十二月是否會先施打第三劑加強劑?莊人祥表示,第三劑規畫會於十一月底進行討論,但是否為間隔六個月、施打時間仍沒定案。美方對於第三劑視為完整接種說法,也尚未定案。
-
2021-11-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居家檢疫者完整接種疫苗 外出奔喪、探視放寬為每次4小時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即日起有條件放寬完成疫苗接種之居家隔離/檢疫者,申請外出奔喪或探視時間。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過去居家檢疫期間,無論有無接種疫苗,外出規定一次就是2小時,新規因應人道需求,若有親屬重病等需緊急外出,完整接種疫苗的居檢民眾,可以外出四小時。陳時中表示,放寬居家隔離檢疫期間外出規定,已完成接種滿14天的外出時間,從2小時放寬到4小時。相較過去沒有接種疫苗的規定,外出每次2小時,當中不包括車程、不得在外過夜。考量疫苗接種評估,有親屬重病等人道需求,需要緊急外出者,每次採檢效期是2天,外出是每天1次,每次4小時。指揮中心即日起有條件放寬完成疫苗接種之居家隔離/檢疫者申請外出奔喪或探視時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表示,為因應居家隔離/檢疫者因親屬身故或重病等社會緊急需求,須外出奔喪或探視等,前已規定於居家隔離/檢疫第1天(含)以後且無症狀,可向地方衛生單位提出申請自費檢驗COVID-19;並於取得核酸檢驗陰性報告且於採檢2天內,由地方衛生單位安排外出。現基於國內疫情已逐步趨緩,為兼顧民眾需求與防疫,且考量完成疫苗接種可降低感染風險,即日起有條件放寬居家隔離/檢疫者外出奔喪或探視時間,相關規定說明如下:1.已完成COVID-19疫苗應接種劑次並達14天以上者,取得核酸檢驗陰性報告且於採檢2天內,每天外出1次,每次4小時為原則(不包含車程);且不得過夜。2.未完成COVID-19疫苗接種或已完成應接種劑次但未達14天者,取得核酸檢驗陰性報告且於採檢2天內,每天外出1次,每次2小時為原則(不包含車程);且不得過夜。3.倘仍有外出需求,可再循前開程序提出申請,次數不限1次。4.有關上述對象疫苗認可範圍,不論於國內或國外接種,疫苗種類須為世界衛生組織緊急使用清單(WHO EUL)或我國核准緊急授權使用或專案製造,由民眾出示接種紀錄或證明認定。指揮中心提醒,考量醫院或奔喪地點易人群聚集且具傳播風險,為加強外出時之防護措施,確保大眾安全,籲請申請人需配合填寫防疫檢核表,探病者需先取得該醫院同意後才可探視,並應遵循居家隔離/檢疫期間外出探視、奔喪或辦理喪事次數與時間限制,及外出時不得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落實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及落實手部衛生等規定。更多資訊可參閱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醫療照護機構感染管制相關指引項下「開放民眾自費檢驗COVID-19申請規定」(網址: http://at.cdc.tw/52xFiL )。
-
2021-11-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本土確診+0、境外5例 自美國、印尼、新加坡入境
國內新增5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日無本土確診病例,境外移入個案有5例,有3例自美國入境,另2例分別自新加坡及印尼入境。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為1例男性、4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分別自美國(3例,案16651、案16652、案16654)、新加坡(案16653)及印尼(案16655)入境,入境日介於今(2021)年11月10日至11月21日,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4,362,664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4,345,303例排除),其中16,544例確診,分別為1,900例境外移入,14,59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11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48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6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2例、台北市321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2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1-11-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混打副作用有哪些?比打2劑AZ發生率高?專家分析效果及不良反應
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因新冠肺炎(COVID-19)已經有超過2億5千萬人感染及超過500萬人死亡。除了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及對高風險族群進行檢疫隔離外,提供大規模疫苗施打以產生群體免疫力,仍然是控制COVID-19疫情最根本的方法。疫苗混合接種 臺大研究團隊試驗AZ與mRNA為了瞭解新冠疫苗混合接種的成效,臺大研究團隊於臺大醫院及衛福部桃園醫院招募健康志願受試者(醫療人員)參加本臨床研究,受試者年齡在20至65歲之間,比較混合接種AZ疫苗與mRNA(Moderna)疫苗對於產生新冠肺炎病毒抗體(SARS-CoV-2 IgG)、中和抗體之效價分析與副作用比較。AZ混打莫德納 對抗Alpha和Delta效果優2 劑AZ對於Alpha和Delta變異株中和抗體的部分,參與者對Alpha變異株之中和抗體效價皆高於對Delta變異株之效價。接受至少一劑Moderna疫苗(第2、3、4組)的參與者對Alpha和Delta 變異株的中和抗體效價均明顯較第1組(AZ/AZ)為高。第2組(相隔8週混合接種)相較於第3組(相隔4週混合接種)在第二劑疫苗接種後第28天有較好的Alpha和Delta變異株中和抗體反應。AZ混合莫德納 副作用比例高有關不良反應的部分,混合AZ/Moderna疫苗接種比AZ/AZ疫苗有較高比例出現副作用,如注射部位紅腫熱痛、發燒、畏寒、頭痛、肌肉痠痛、疲倦等,但是大多數皆為輕微至中等程度的短暫反應,於28天的追蹤期間並無嚴重不良反應出現。(推薦閱讀:莫德納第二劑副作用強! 2天持續「6種症狀」快就醫:胸痛、心悸極危險)而根據臺大醫院「COVID-19 疫苗 知識就是力量」其中針對是否可第一劑打AZ,,第二劑打ModernaQ&A顯示,依臨床試驗(RH Shaw, CombiVacS, D Hillus, Hannover, Saarland)及專家建議,加拿大NACI於2021/06/01更新疫苗mixing-matching建議,考量有疫苗不足、VITT風險、增加短期免疫反應,可於第一劑AZ/COVISHIELD疫苗後間隔8-12週施打mRNA疫苗(BNT/Moderna),但是會增加輕度到中度的不良反應;若第一劑接種mRNA疫苗則可混打他種mRNA疫苗,但是第二劑不建議改為AZ/COVISHIELD疫苗`。後續Com-COV研究針對AZ/BNT混打也有類似的結果,混打可增加抗體表現,且似乎並無相關嚴重不良反應。瑞典針對AZ/Moderna混打也有增加抗體表現、副作用較多的情形(但無統計學上差異),似乎對南非變種有較好的保護力;法國針對AZ/BNT混打方案在55歲以上的醫護人員中提供了更強大的抗體反應。(推薦閱讀:BNT第二劑副作用注射部位痛、疲倦、頭痛最常見? 解析「成年、青少年第二劑反應」)副作用多在一週內 皆為輕微至中等症狀因此,研究結果顯示,AZ/Moderna前後兩劑疫苗混合接種比AZ/AZ兩劑同種疫苗接種提供更高的免疫抗體反應,其效果與Moderna/Moderna兩劑疫苗接種相當。雖然混合疫苗接種比兩劑皆接種AZ疫苗有較高的副作用發生率,但是大多數發生在注射後一週內且皆為輕微至中等程度之短暫副作用,顯示混合AZ/Moderna疫苗接種也是具有相當的安全性。延伸閱讀: ·AZ混打BNT保護力高、副作用強? 研究解析疫苗混打效果 ·AZ第二劑副作用有哪些?莫德納、BNT副作用躲不掉? 重點解析「疫苗第二劑」
-
2021-11-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台大醫院最新研發噴鼻疫苗上市有望 指揮中心樂觀其成
台大醫院今天公布最新研究成果,為了發展預防Delta病毒株的疫苗,研究團隊設計製作出Delta病毒株RBD三聚體做為抗原,並成功大量製造。研究計畫主持人、台大醫院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初步動物實驗發現,此研究同時發展噴鼻疫苗與中和抗體快速檢測,而中和抗體快速檢測原型試劑,甚至有望在1至2個月內完成。外界關心,台大醫院今公布噴鼻疫苗在動物實驗效果好,往後指揮中心有無納入噴鼻疫苗的可能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就他的了解是,台大醫院發表第二代新冠疫苗,研究出可能用作後續研發疫苗的抗原,並與中和抗體檢測跟未來疫苗發展息息相關,後續要看臨床應用,是否可研發適合的檢測技術、試劑或相關疫苗,指揮中心都是樂見的。至於,指揮中心採購的次世代疫苗會不會在春節前到貨?目前許多國家及台灣均採行新冠疫苗混打,但仍都有突破性案例,不過這些個案都為輕症,這些人若要追加第三劑,指揮中心有沒有需要特別注意什麼地方?指揮官陳時中說,次世代疫苗若要上市的時間,約要到明年下半年,現在大家發現現有的幾款疫苗效果與次世代疫苗效果並無差異,所以沿用現在的疫苗來追加。施打疫苗最大作用是降低重症與死亡,至於要避免感染,戴口罩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兩件事都要做好,對防疫會比較好一點。
-
2021-11-23 該看哪科.感染科
四價疫苗不夠用!腦脊髓膜炎嬰幼兒死亡率達四成
新冠疫苗疫情趨緩,潛在流行性感染性仍虎視眈眈,醫師提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多好發在入冬之際,有近三成感染者為嬰幼兒,致死率高達40%,現有四價疫苗未必足以因應,但明年一月預計將有B型腦脊髓膜炎疫苗可施打,為預防兒童重症超前部署。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馬偕兒童醫院醫師邱南昌指出,全球每年250萬遭受腦膜炎危害,有23萬人因腦膜炎死亡,台灣每年約有十來位個案病發個案,感染後早期症狀跟流感、感冒相似不易察覺,在11月入冬到隔年4月期間要特別小心。根據台灣流行病學調查,國人每十位有一位無症狀帶菌者,且會透過鼻咽喉分泌物、飛沫和家庭接觸者傳染,他指出,在嚴重惡化下,在24小時內會從發燒頭痛、噁心嘔吐,轉而出現頸部僵硬、出血性紅疹等,最後導致敗血症、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馬偕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紀鑫指出,民眾認知新冠肺炎近五成感染者為50歲以上族群,且年紀越大,重症機率越高,但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有近三成為4歲以下嬰幼兒,因抵抗力弱,被感染機會較常人多500至800倍,重症死亡比例可達四成。他表示,嬰兒若感染後,每三位倖存者中有一位會出現長期併發症,如腦性麻痺、智力損傷、聽力喪失、抽蓄癲癇、腎衰竭、引發截肢等,現階段二個月嬰幼兒可以接種腦膜炎雙球菌疫苗,避免重症及死亡。邱南昌指出,國內現行的四價疫苗對A、C、Y和W- 135型等四型腦脊髓膜炎有效,但對於歐美、台灣最大宗的B型腦脊髓膜炎效果有限,「B型疫苗研發難度高,但經過國內實驗、食藥署查廠審核之下,國內預計明年一月可望上市使用。」同時他也呼籲,新冠疫情趨緩後,最擔心其它病毒的反撲,目前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四價疫苗,僅能在旅遊門診施打,但好比英國、澳洲都已經將各血清型的疫苗,列入幼兒常規接種項目中,盼台灣引進B型疫苗後,也能公費接種。紀鑫提醒,有五大風險族群須接種疫苗或提高警覺,如前往腦脊隨膜炎盛行率高的國家旅行、先天無脾臟或切除脾臟者、HIV感染者或免疫缺損者,還有嬰幼兒或軍營等群聚生活者。此外若嬰幼兒出現發燒、嘔吐、躁動不安、活動力差等症狀,成人出現劇烈頭痛、高燒不退、噁心嘔吐、神智不清,都須要盡快就醫觀察,平時也應該維持勤洗手、戴口罩、,避免長時間處於密閉空間或接觸呼吸症狀患者,或接種疫苗,提升自我保護力。
-
2021-11-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三劑接種規劃 莊人祥:11月底ACIP討論
許多國家陸續接種第三劑新冠肺炎疫苗,我國感染專家邱政洵建議,應先從第一到第三類高風險族群、長者和慢性病患等免疫力差的人提早接種第三劑。但對於第三劑的規畫,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11月底將舉行ACIP專家會議,針對第二、三劑間隔等進行討論。莊人祥表示,針對高風險優先族群或所有打過二劑的人,各國有不同作法,會將各國實行情形和第三劑用法,於專家會議時報告,最後再請專家作出建議;屆時第三劑的規畫也與接種第二劑後達六個月的人數有關。而指揮官陳時中今早於立法院表示,第三劑接種以同品牌為原則,但其他國家也有建議打mRNA疫苗。莊人祥則表示,不論是打AZ、BNT、莫德納疫苗,指揮中心都會與廠商洽談第三劑或次世代疫苗的購買計畫。目前已確定購買莫德納第三劑或次世代疫苗2000萬劑,因此明年第三劑接種有這麼多疫苗數量的準備,AZ、BNT也還在洽談。至於青少年第二劑BNT疫苗接種計畫是否已定案,莊人祥則表示,一樣會在11月底的ACIP專家會議討論。另外,針對歐洲疫情再起,莊人祥表示,疫苗的確對於疫情控制很重要,但不是主要因素,戴口罩等非藥物介入措施也非常重要。目前我國仍嚴守邊境,雖有春節「7+7+7」、「14+0+7」或「10+4+7」也都是在邊境嚴守下保持適度放寬,因此歐洲疫情上升,仍用檢疫措施阻絕國外疫情進入國內。
-
2021-11-22 新聞.元氣新聞
社安網破很大!超商兇手曾精神就醫 朝野立委怒凍預算
桃園一名超商店員勸導顧客戴上口罩,結果店員被惱怒顧客持刀刺死,而這已經是從9月底的屏東超商挖眼案以來,第四起勸導戴口罩引起的暴力事件。國民黨立委蔣萬安堅持凍結預算並怒批,屏東挖眼案專案報告才開沒幾周,但類似不幸事件仍層出不窮,民眾都很恐慌,政府部門到底什麼時候才要重視?府院黨說要補好社會安全網,何時才不只是嘴巴講講而已?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上午審查衛生福利部主管預算,「社會安全網第二期」編列高達122億元,多位委員關切口罩暴力事件,並提案凍結相關預算。衛生福利部部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次刺死店員的嫌犯,確實有診所就醫紀錄,但精神狀態只是有失眠或什麼,不屬於列管的病人。店員身為一般民眾,沒有責任要讓顧客一定要戴口罩,這主要還是要由警察執行相關業務。如果提醒之後發生問題,可以做相關通報,或許可即時報警,就像勸導排隊、打架勸架,都要量力而為。蔣萬安指出,衛福部2017至2020年心理衛生報告顯示,台灣精神疾病嚴重病人數量高達7809人,但據台灣精神醫學會指出,目前精神疾病嚴重病人之「強制鑑定強制社區治療審查會」所審查案件量偏低。「強制住院」審查案件由2017年818件降低至2020年僅604 件;「強制社區治療」2020 年審查案件數更僅有52件。蔣萬安表示,這名嫌犯有精神科就醫紀錄,也凸顯精神關懷訪視人力嚴重不足。台灣2020年全年需要定期訪視之精神病患個案高達12萬5319人,其中一級和二級人數也有為3萬5740人,關訪員卻僅有約188人,案量比高達1比190。美國及荷蘭追蹤服務精神病人個案服務案量比約在1比15至1比29,衛福部「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關訪員規劃顯然無法達到先進國家標準。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諶立中表示,去年底精神病關訪員僅99人,今年已增加80人,預計2025年精神病關訪員可達到1050人,加上自殺關訪員共有1288人。再加上督導、心理衛生社工等其他人力,預計2025年人力可初步達成目標,社安網確定可增加3000人力。不過諶立中強調,類似桃園案涉及層面廣,不見得是單獨檢討精神病人相關制度就可以處理。不只國民黨立委看不下去,民進黨自家立委也砲火隆隆,民進黨立委賴惠員表示,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將分家,分別成立心理健康司與口腔健康司,衛福部將成為設置十個司的最大規模部會。組織調整在即,卻未見衛福部積極推動相關法規配套研擬,亦未成立專責辦公室推動並規劃配套措施。民進黨立委吳玉琴表示,全國71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需協助的個案甚多,工作繁複,需要系統性提升工作效率。民進黨立委范雲則提案提案,要求衛福部研擬提高精神衛生社區照顧、 支持及復健之資源,例如提高對機構的補助、委託社區方案等具體規劃,並要求於三個月內提出書面報告。蔣萬安兩提案加上吳玉琴一提案,總共凍結150萬,民進黨立委蘇巧慧也支持凍結上述預算。
-
2021-11-22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醫病天地/糖友防疫4妙招 掌握自身健康
疫情仍維持二級警戒,民眾應配合防疫勤洗手、戴口罩,但糖尿病患者更應注意自身健康管理。北市衛生局提醒,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不僅容易出現併發症,出現重症比例與致死率皆提高,提醒防疫4妙招。衛生局表示,第1招建議病友居家監測血糖,記錄相關數值,掌握身體狀況;第2招病友可憑醫院或診所開立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優先至社區健保藥局領藥。第3招維持均衡飲食、多喝水,透過簡單安全的居家運動加強自身防護力;第4招定期回診追蹤,優先選擇社區診所照護。另外,聯合醫院眼科部主任蔡宜倫表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易引起併發症,造成視網膜、血管、神經及腎臟等相關疾病。網膜病變會造成視力模糊外,嚴重者可能導致失明。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2016至2019年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9.82%,其中男性10.96%、女性8.69%,2019年更是台北市十大死因的第5位。北市也建置糖尿病照護網絡,共有168家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醫療院所,糖尿病患於這些醫療院所就醫,可透過醫事人員認證的專業團隊進行定期檢測糖化血色素、空腹血脂、尿液微量白蛋白及眼底等檢查,預防併發症發生。
-
2021-11-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陪病住院、入住長照機構 符合兩條件可免篩入院
國內疫情趨緩,多數行業及場所維持實聯制、戴口罩等措施皆可暢行,唯獨部分場所如醫院探病、陪病及長照機構仍須要進行管制篩檢,盼能鬆綁。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重申,若完整接種二劑疫苗,都可以免篩入院。針對民眾就醫、探病、陪病及住宿型長照機構等免篩檢條件, 只要符合完整接種二劑疫苗滿14日,或確診病例陰性解隔離,且距發病日三個月內,都可以免篩檢入院。至於未符合條件者,在進入醫院場所探病者,必須出示探親前3日陰性快篩證明或PCR證明,若屬陪病者在入院前3日或入住病房前,進行PCR篩檢或抗原快篩檢測,每名住院病患提供一名陪病者可進行公費篩檢。
-
2021-11-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新危機!「細菌抗藥性」比例增3倍 未來恐無藥可醫
你分得清楚「細菌感染」、「病毒感染」嗎?新冠疫情下,疫苗、抗病毒藥物短缺問題備受矚目,而治療細菌感染的抗生素也面臨危機,近年發現「細菌抗藥性」比例增加,甚至疫情期間增加3倍。感染科醫師呼籲,民眾應有正確使用抗生素觀念,政府、醫藥界應重視引進與研發,勿讓國人未來碰上「無藥可醫」窘境。抗生素是一種可抑制細菌生長、殺死細菌的藥物。近年醫界觀察,細菌抗藥性增加,導致治療難度提高、住院時間拉長及醫療支出增加等。然而新冠疫情之下,部分細菌抗藥性比例增加3倍,若新冠肺炎患者加上抗藥性細菌感染,可能導致住院時間延長3至5倍。台灣感染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表示,國內監測近10年加護病房感染個案,有4種抗生素抗藥性細菌比例增加。他提醒,多重抗藥性問題廣泛,國衛院近期觀察,除了住院、高齡族群病人外,問題也延燒到門診、小兒科病人。王復德說,衛福部也預估,若抗生素抗藥性(AMR)未能控制,2050年台灣每年恐有3.3萬人因此死亡,相當於每5位死者中,有1位是因抗藥性細菌感染所致,將導致我國GDP損失2%,每年經濟損失恐達3000億台幣。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陳宜君表示,美國學者發表文獻,新冠疫情期間美國疫情嚴峻,醫護投入防疫而忽略基本感控措施,沒有落實區分院內乾淨區及污染區,文章也呼籲,應有足夠資源來執行感染管控,否則一但產生抗藥性,病人預後狀況通常不好。陳宜君提到,我國本土疫情時,政府採取讓醫院降載、延後非急迫性醫療等,動員醫護收治新冠病人,而大多民眾重視勤洗手、戴口罩,的確減少感染流感機率,但留在院內的病人大多是癌症、重症等,身體狀況不好,本身就容易感染,感染機率高、抗藥性也隨之增加。根據國內調查,有高達7成的國人對於抗生素使用存在錯誤認知,不知道抗生素用來對抗細菌。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陳宜君舉例,普通感冒多半由病毒引起,而抗生素是針對細菌,通常抗生素對普通感冒無效。此外,根據《感染控制雜誌》2020年發表調查,近9成受訪感染科醫師認為,常需合併2種以上抗生素治療、或改用廣效型抗生素,但7成以上醫師表示,因此可能導致副作用增加、住院時間拉長、預後較差等。陳宜君表示,專業醫療人員也可能因為「抗生素認知不足」、「避免醫療糾紛」等原因,面臨不當使用抗生素的困境。且在缺乏誘因下,僅少數藥廠願意投入抗生素研發,未來恐面臨「無藥可對抗」的狀況。呼籲全民應一同努力,民眾也要熟記「四不一要」抗生素觀念:1.「不」主動要求抗生素2.「不」隨便自己買抗生素來吃3.「不」吃他人的抗生素4.「不」要隨便停藥5.「要」遵守醫囑使用抗生素陳宜君呼籲,醫師應遵守開立抗生素原則,避免開立過量、不適當或不必要的抗生素。也盼政府支持研發、或引進新藥的友善環境,讓患者得到更好的醫療照護,減少抗藥性細菌感染症的發生。
-
2021-11-18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肺阻塞易與感冒混淆 咳痰喘逾三週要注意!醫教「一分鐘登階」檢測肺功能
新冠肺炎襲捲全球,全民肺部健康意識抬頭,其中肺阻塞(COPD)對於肺部的威脅不容忽視!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每十秒鐘就有一人死於肺阻塞,每年死亡人數高達三百萬人,遠超過新冠肺炎一年內近兩百萬人的死亡人數。呼籲常暴露於菸害、廢氣、空汙、粉塵等危險因子的族群應提高警覺,日常可透過「一分鐘登階」自我檢測肺功能,若一分鐘無法爬完80階階梯(約四層樓),且合併持續三週以上的咳、痰、喘症狀,則可能有肺阻塞風險,建議盡快至醫療院所就醫安排X光及肺功能檢查,確保肺部健康。 肺阻塞如同身處廢氣中 及早就醫延緩肺功能下降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暨台大醫院內科部王鶴健理事長表示,肺阻塞疾病照護在政府及學會推廣疾病衛教及肺阻塞之整合型照護計劃下,已從十大死因排行中下降至第八位;根據統計,台灣四十歲以上國人肺阻塞盛行率約6.1%至9.5%,但就診率僅2.1%。為了讓民眾更了解肺阻塞,學會除了發展「一分鐘登階」評估肺阻塞風險,今年更邀請民眾票選具象化視覺,最終以「肺阻塞如同隨時身處在汽機車廢氣中,讓人喘不過氣」讓民眾最有感,提醒大家只要有相關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 以為只是單純老化?你認識肺阻塞嗎?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公共事務召集人、台大醫院內科加護病房暨呼吸照護中心主任古世基表示,最新調查發現,逾4成民眾不認識肺阻塞,有近5成出現持續三週以上咳、痰、喘等疑似症狀也不會尋求醫療協助。多數民眾認為症狀沒有很嚴重、不會影響日常生活,甚至視為年紀增長的正常現象。 由於肺阻塞初期較無明顯症狀,甚至容易和一般感冒混淆,但感冒的症狀並不會持續出現;此外因應疫情期間大家有配戴口罩的習慣,在日常運動、走路、爬樓梯都可能會有戴不住口罩的問題,而肺阻塞患者因肺功能相對較差,配戴口罩時較一般人更容易出現頭暈、頭痛等症狀,導致難以長期配戴口罩。 一分鐘登階+咳痰喘初步評估 遠離肺阻塞威脅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呼吸道疾病委員、彰化基督教醫院林慶雄副院長指出,肺部功能一旦損傷幾乎無法逆轉,當肺阻塞發生重度急性惡化,兩個月內死亡率更高達20%。現行肺阻塞診斷主要以肺功能機器進行檢測,較耗時且需專業人員操作,為了幫助肺功能篩檢能更為普及,學會目前正積極發展肺阻塞簡易篩檢方式,希望找出更多早期患者,及早介入治療。鼓勵平時透過「一分鐘登階」進行自我肺功能檢測,若一分鐘無法爬完80階階梯(約四層樓),且合併持續三週以上的咳、痰、喘症狀,則可能有肺阻塞風險,務必及早就醫檢查開始治療。 30階以下:若爬不到30階就喘到爬不下去,可能是肺阻塞高風險族群,建議盡快至醫療院所適當科別檢查 30-50階:可能是肺阻塞中度風險族群,請持續注意肺部健康 50-80階:是肺阻塞低風險族群,請繼續往超越80階邁進 《延伸閱讀》 .喘咳痰3周當心肺阻塞避免肺功能惡化醫:及早就醫、正確用藥是關鍵 .咳、痰、喘小心肺阻塞?1分鐘自我測試肺功能好壞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1-17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集中檢疫所今上午10時開放預約 12項Q&A一次看
因應春節大量返國旅客入境,集中檢疫所今天上午10時開放預約,採兩階段分流預約,預計提供2萬1600間量能供民眾預訂。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整理出多項Q&A春節入境者及同住家人參考。Q1.哪些人可以預約集中檢疫所入住?符合「7+7」檢疫條件的兩項資格者:一、已完成二劑疫苗接種滿14日,疫苗品牌須為WHO EUL認證疫苗,如輝瑞、AZ、莫德納、嬌生、國藥、科興、Covishield、Covaxin,以及取得我國EUA的國產高端疫苗。二、居家檢疫後七天,須符合一人一戶或一人一室,且在台同住者須完成接種疫苗且在滿十四天者,且須配合進行7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7天自主健康管理。Q2.請問集中檢疫所種類有哪些?可以選擇嗎?集中檢疫場所使用場所包含公立訓練所、宿舍、旅館…等,設有49處集中檢疫場所,分布台灣北、中、南等三區,由指揮中心分配且無法任選。Q3.何時可以開放預約集中檢疫所?第一階段預約:2021年11月17日上午10點開放,2021年12月14日至12月31日止入境訂房。第二階段預約:2021年11月23日上午10點開放,2021年12月14日至2022年2月5日止入境訂房Q4.該如何預約、入住及返家?擬預約者,須於航班預計抵台48小時前至入境檢疫系統預約、繳費,以取得預約訂房識別碼。「春節專案」返鄉專案人員入境後,將引導搭乘防疫計程車,直接前往集中檢疫場所檢疫。7天檢疫結束後,自行安排防疫計程車(費用自付)返家。Q5.請問可以在集檢所接受14天的檢疫嗎?集中檢疫所僅提供7天檢疫留宿,後7天為在家檢疫,集中檢疫所無法提供續住。Q6.「2022年春節專案」集中檢疫所費用怎麼算?如何付款?若預定後,改住其他居所可以退訂嗎?入住集中檢疫場所之收費為每人每日新台幣1500元整,將於線上刷卡繳費預定,經刷卡付費完成後,如無法入住恕不予退費,故訂集中檢疫所時請審慎考量。Q7.入境後有幼童和寵物可以一同入住嗎?目前未提供寵物入住集中檢疫場所。受限於集檢所硬體設施設備,故檢疫均採一人一室,若有未滿12歲幼童或照顧需求者,請改訂防疫旅館。Q8.集中檢疫所是否有提供網路?可否使用電話及視訊?集中檢疫場所有提供網路、電視等相關設備。入住檢疫所者可使用自己的手機電話與外界聯繫,無需申請。Q9.入住集中檢疫所可否到房門外或開窗?檢疫者活動範圍以自己的檢疫房間為限(可開窗),未經許可不可離開自己的檢疫房間或進入其他檢疫者房間,且必須於自己的房間內用餐,倘違反規定未經許可離開自己的檢疫房間,將依法處以罰鍰。若因疾病或特殊狀況需暫時離開房間,應依循檢疫場所分流管理規範,並佩戴口罩,且不可與其他檢疫者及工作人員有近距離之接觸與直接交談,如有絕對必要,必須保持1.5公尺以上距離。Q10.請問飲食如何處理?親友可以送食物嗎?集中檢疫場所會提供三餐,餐飲於固定時間送到檢疫房間外,再由檢疫者自行取用至自己的檢疫房間內用餐。入住本場所之檢疫期間不得外出,並禁止外來訪客會面。如有家屬需協助送交物品(一天限一次),由工作人員與家屬當面點交確認後,再轉交予當事人。※因安全考量,恕無法轉交菸、酒精類飲品、高耗能電器及其他危險物品,如打火機、刀等。Q11.請問集中檢疫期間,是否可以申請外出奔喪或探視?該如何申請?基於人道考量,針對隔離/檢疫者,因親屬身故或重病等社會緊急需求,需申請外出奔喪或探視之規定,調整為自隔離/檢疫第1天(含)起,無症狀者可向地方衛生單位提出申請。Q12.我是持居留證可入境的外籍人士,請問我是否也可以預訂集中檢疫所?可以。【入住集中檢疫所資訊專區】https://sp1.hso.mohw.gov.tw/ccqs/index.php【集中檢疫所訂房】https://eservice.mohw.gov.tw/flypay?RAN=RAN&ArDate=20211231
-
2021-11-15 失智.長期照護
醫病天地/接長輩回家照顧 不要對衝
疫情期間,有些在日間照顧中心或護理之家的長輩被帶回家裡照顧,但因家人缺乏照顧經驗,造成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疲累不堪。國立陽明交大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張丞淯建議,遇到情緒問題時,先不要與長輩對衝,順著對方情緒先轉移其注意力,帶著他做別的事,有些長輩一下子就忘記了。日照中心或護理之家的長輩多少都有些失智,有時重複問一些問題,又不愛戴口罩,有人在家看電視新聞擔心疫情,使自己情緒更緊張,也造成照顧者的壓力。張丞淯說,長者平常在日照中心都有DIY、肢體運動、音樂或畫畫等課程,讓老人家有事做消耗體力,有助於課程結束後回家好入睡;可是當長輩回家被照顧時,每天不見得有這麼多活動課,造成有些老人家呆坐客廳或重複問問題,晚上不睡。張建議,可以增加長輩白天的活動量,晚上才好入睡,例如帶他共同打掃清理、種花種草等,如果外出耕種,也可帶著長輩去坐在田邊,曬曬太陽也不錯。有些失智長輩可能會堅持要去哪裡、或要去做某件事吵鬧不休,張丞淯說,此時嚴厲跟他講不行,只會造成情緒對立,倒不如順著對方心情,建議先去換個衣服、洗把臉或吃完點心再去,通常長輩做完這些事就忘記先前堅持要做的事了。至於疫情趨緩,還是得注意防疫,如果長輩不愛戴口罩,可透過他所熟悉的老電影或電視人物進行角色扮演,勸對方戴口罩,或換不同圖樣的造型口罩,也可以增加新鮮有趣感及佩戴意願。
-
2021-11-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覆蓋達9成5才安全? 莊人祥:兒童占1成難達成
新冠肺炎已延燒近兩年,雖然許多國家都陸續接種疫苗,但有倫敦流行病學專家認為,歐洲的感染人數仍持續上升,但整個歐洲目前只有不到五成打完兩劑疫苗,應達到九成五才安全。但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我國疫苗接種要達到九成以上很難,但可靠非藥物介入措施(NPI)降低傳播。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截至11月12日我國疫苗第一劑接種覆蓋率為76.06%、第二劑為41.30%。但有國外專家認為疫苗接種覆蓋要達到九成五才安全。國內也有醫師認為,歐美疫情爆發、而日本疫情受到控制,差別就在口罩,也顯示「與病毒共存」不是一件輕鬆的事;而「在Delta大帝之前,解封是一件愚不可及的事」。莊人祥表示,由於我國12歲以下民眾就占了一成,且新冠肺炎疫苗無法在兒童身上接種,因此疫苗覆蓋率無法達成九成五的目標。但就算未達成此目標,也可透過非藥物介入措施,包括戴口罩、人流管制等,都能降低感染傳播。莊人祥也說,未來是否還是流行Delta病毒株也還要觀察,國外疫情是否會在年後降溫,也都影響開放措施。
-
2021-11-1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為什麼新冠疫苗要打2劑? 7大QA一次了解
國內疫苗涵蓋率逐日提升,根據指揮中心最新數據顯示,國內第一劑涵蓋率76.06%,第二劑為41.3%。不少民眾疑惑,什麼是疫苗接種後立即性過敏反應?又為什麼新冠疫苗(COVID-19疫苗)要打兩劑?疾病管制署整理相關QA,希望幫民眾解惑。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萬6479例確診,分別為1835例境外移入,1萬459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11例移除為空號。施打COVID-19疫苗後,仍需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什麼是疫苗接種後立即性過敏反應?接種後立即性過敏反應是施打疫苗後數分鐘至數小時內,由免疫球蛋白E(IgE)造成的第一型過敏反應。症狀包括臉部潮紅、全身紅疹、血管性水腫、聲音改變、咽喉腫脹、哮喘、心跳加快,甚至可能呼吸困難、血壓降低、休克及意識改變等。●什麼是嚴重過敏反應(Anaphylaxis)?立即性過敏反應中最嚴重者為嚴重過敏反應(Anaphylaxis)。為突然開始且症狀快速進展的全身性過敏反應,症狀包括呼吸困難、血壓降低、休克及意識改變等,可能導致休克及死亡。●如果發生立即性嚴重過敏反應,應如何處理?疫苗接種後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的機率極低,但為能即時處理接種後發生的嚴重過敏反應,接種後建議休息及觀察30分鐘。若有嚴重過敏反應的症狀,由醫療人員快速識別、評估生命徵象,並給予腎上腺素。●接種第一劑疫苗出現嚴重過敏反應,還可以打第二劑嗎?若接種第一劑COVID-19疫苗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第二劑可經醫師評估後考慮接種不同製程的疫苗。●接種COVID-19疫苗為什麼需要打兩劑?接種第一劑疫苗後人體會啟動免疫反應,但這些反應可能無法持續太久,故有些種類疫苗需要在適當時機接種第二劑,讓人體再次啟動免疫反應,以加強與延長疫苗保護力。●COVID-19疫苗兩劑須間隔多久?需接種兩劑的COVID-19疫苗,兩劑接種間隔時間需依照臨床試驗資料及仿單建議為主,提早接種或延後接種都可能影響疫苗保護力。●接種COVID-19疫苗後與其他非COVID-19疫苗要間隔多久?目前尚無資料顯示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對免疫原性與安全性的影響。為避免一旦發生不良事件時無法釐清歸因,COVID-19疫苗與其他疫苗的接種間隔,建議間隔至少7天。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
2021-11-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本土+0! 境外4例 有2例突破性感染
國內新增4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今日4例境外移入個案,有2例為突破性感染,分別接種二劑AZ疫苗及二劑莫德納疫苗。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4例境外移入個案,為2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50多歲,分別自英國(案16587)、印尼(案16588)、菲律賓(案16589)、日本(案16590)入境,入境日介於今年10月28日至11月11日,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4,190,36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4,172,536例排除),其中16,479例確診,分別為1,835例境外移入,14,59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11例移除為空號。 2020年起累計848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6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2例、台北市321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2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1-11-13 新聞.元氣新聞
遭爆大減薪、績效「看院長心情發」 成大醫院出面駁
成大醫院日前爆出大二學生代刀替胸腔科手術病患縫合傷口,11日又遭爆院方在疫情期間,大幅減薪,主治醫師1年至少減50萬元,甚至績效獎金要「看院長心情」發放,導致有科別醫師爆發離職。院方今天中午出面說明,澄清爆料內容與事實不符,基本薪資都按政府規定、人員流動是常態,不過因紅利獎金的部分要醫院有盈餘才能結算,這段時間在配合政府防疫政策情況下,營運受衝擊是全台醫院共有的現象。成大醫院副院長李經維指出,成大醫院是公立醫院,員工基本薪資都按照政府規定辦理,在每月1日發放,不會受其他因素干擾;疫情期間,非常多成本更動,包括船運改變、成本增加,尤其在配合政府減載的要求下,各醫院的營運都有受到衝擊,並花費許多人力、物力、空間做防疫接種、篩檢、保護院區安全,過去這段時間成醫業績下降約25%。另方面,李經維說,紅利獎金是醫院有盈餘才能結算,健保局是每一季撥款,所以在整體營運下降之下,當然會受到衝擊,這是全國共有的現象,成大並沒有置身其外。李經維表示,成大醫院是訓練中心,各方面人才需求會從成大優先招攬,醫生離開幅度每年2.2%以下,甚至去年整體醫師總數沒有減少,反而是增加,流動是常態性的。「爆料內容和事實不符」,李經維說,人員有底薪及各種獎金,加起來才是每月薪資,公家體系對於預算都有精準控管,一毛不會減少,薪資沒有變動,「紅利是醫院有盈餘才會按情形分發,所以不是減薪」。李經維表示,因為疫情期間大家都戴口罩,這段時間上呼吸道感染的相關門診患者明顯下降,例如耳鼻喉科、小兒科等與日常感染最相關的科別,業務量都有受到影響,但醫院整體營運都很正常,在疫情還沒落幕之前,重要的心力會放在健康防護上。
-
2021-11-12 焦點.元氣新聞
要戒菸? 陳時中:「你管的比我太太還嚴」慎重考慮中
中央流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被爆出去年聚會飲酒、唱歌,昨再被爆出在室內抽菸,恐違反菸害防制法。陳時中昨說,他有抽菸習慣,但當日是否在室內抽菸實在記不起來。今於疫情記者會上,再被媒體問及會不會戒菸?並當國健署戒菸大使?陳時中笑說,你管得比我太太還嚴,對啦!太太有跟他講,他現在慎重考慮中,這問題要訪問他們兩位當事人。陳時中昨於疫情記者會被問及是否在室內吸菸。陳回應「大家都知道我有抽菸,不過那天有沒有抽菸,實在記不起來」;陳時中表示,抽菸壞習慣確實應該要改,不過改很久也改不掉。外界關心,這次餐會影片流出是黨內人士做的?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說,後面有好戲上場?您真的不認識陳識中嗎?陳時中說,在聚會前不認識陳識中,但名字記住,事後也沒再見面,「這名字你提起,我是記得住」,但這種片子也沒什麼好看,有這類問題請自己看影片。至於,餐敘室內唱歌可以不戴口罩,旁人沒帶沒違規?會擔心影響自己專業形象?黨內外認為陰謀論?陳時中說,你們越問,我壓力越大,越感覺陰謀的感覺,還是要強調,去年那次6月7日有些新聞寫錯,那時連續56天沒本土疫情是解封形態,呼籲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勤洗手、實聯制,而餐會當下絕對超過1公尺,重疊影像會覺得沒有,而台上都是藥界人士,我是在跟他們謝謝啦。外界說,影片是內湖牛排館,不是私廚,甚至有收賄醫生,對岸官員與會,還原清白?陳時中說,沒有什麼好證明清白。與會的人我昨天講過,都是第一次見面,除了帶我去的,昨天有人問到聚會地點是否在大同區、萬華區或酒店,我說不是,你說內湖那可能就是一個餐廳。發生餐會這樣的事,對類似聚會邀約會避嫌或謹慎參加?有人說影片是女陪侍拍的?陳時中知道嗎?陳時中說,他當然不知情,事實上這也沒什麼,每次我出席拍影片、照片人很多,那場合我去,但不知是什麼場合,大家都是基於禮貌進行相關社交活動。
-
2021-11-12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肺阻塞、新冠肺炎「雙重打擊」 50歲男肺結疤、戴鼻管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每10秒就有1人死於肺阻塞(COPD),好發族群為40歲以上男性,危險因子包括菸害、空汙、粉塵、廢氣等。而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若本身肺阻塞又確診新冠肺炎,對肺部即是「雙重打擊」,肺部幾乎纖維化,醫師提醒,若民眾出現三周以上咳、痰、喘問題,應儘速就醫,且應儘早完整接種新冠疫苗,降低重症死亡機率。11月17日為世界肺阻塞日,國民健康署攜手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舉辦「每年近5000人慢性肺阻塞疾病死亡 立即戒菸 遠離咳、痰、喘」記者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台大癌醫中心副院長王鶴健表示,根據統計,國人40歲以上肺阻塞盛行率約6.1%至9.5%,但就診率僅2.1%,仍有許多潛在患者流連在外。2021年「後疫情時代咳痰喘」調查,針對1112名40歲以上且有暴露於危險因子的民眾,調查結果顯示,有4成高風險族群不認識肺阻塞。而有6成高風險族群曾連續3周出現咳痰喘症狀,當中近5成的人沒有尋求醫療資源,認為症狀沒有影響日常生活、年紀大很正常。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公共事務召集人、台大醫院內科加護病房暨呼吸照護中心主任古世基表示,肺阻塞初期較無明顯症狀,容易和一般感冒混淆,但感冒症狀不會持續出現。肺阻塞患者因肺功能較差,戴口罩更容易頭暈、頭痛,更容易「罩」不住。肺阻塞依照風險、症狀及惡化病史,分為四種族群,GroupA為症狀少、風險低,GroupB症狀多、風險低,GroupC症狀少、風險高,GroupD症狀多、風險高。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呼吸道疾病委員、彰化基督教醫院副院長林慶雄指出,肺部功能一旦損傷,幾乎無法逆轉,且肺阻塞發生重度急性惡化時,兩個月內死亡率高達20%。古世基表示,一名66歲退休病患,過去為了應酬每天2包菸,菸齡超過20年,退休後出現咳、痰、喘症狀,尤其天氣變化呼吸更急促,運動、生活日常嚴重影響,就醫診斷為肺阻塞合併過敏體質,透過藥物、肺復原運動及戒菸,肺功能獲得改善,運動耐力也提升。古世基說,若肺阻塞又確診新冠肺炎,等於是「雙重打擊」。他分享,一名50多歲男性個案,本土疫情爆發時確診,他本身肺阻塞輕微,但確診新冠一周後呼吸衰竭,送急診插管進加護病房,經2周治療後拔管,肺部仍結疤、纖維化,即便出院,一活動仍容易掉血氧到85%,低於最低正常值90%,這類患者需門診、肺復原協助復健,也建議家中準備血氧偵測儀,若血氧過低需戴氧氣鼻管,絕不可能恢復到過往狀態。王鶴健指出,為落實肺阻塞篩檢生活化,鼓勵民眾平時透過「一分鐘登階」進行自我肺功能檢測,若一分鐘無法爬完80階階梯、約四層樓,且合併三周以上咳、痰、喘症狀,可能有肺阻塞風險,建議盡快到醫療院所就醫,安排X光及肺功能檢查。林慶雄說,依照患者風險程度給予整合性照護,以藥物與非藥物治療(如戒菸、營養補充、運動、肺復原運動)雙廣齊下,維持患者肺功能。古世基表示,以國際統計來說,確診新冠肺炎的危險因子,除了高齡外,排序第一為心血管疾病,第二名則是糖尿病,第三則是慢性呼吸道疾病、肥胖等,呼籲民眾「疫苗一定要打」,可減低重症機率。一分鐘登階指標:1.「30階以下」:若爬不到30階就喘到爬不下去,可能是肺阻塞高風險族群,建議盡快至醫療院所適當科別檢查。2.「30至50階」:可能是肺阻塞中度風險族群,請持續注意肺部健康。3.「50至80階」:是肺阻塞低風險族群,請繼續往超越80階邁進。
-
2021-11-12 新聞.元氣新聞
陳時中去年無罩高歌 游淑慧:還是違反了自己的防疫規定
衛福部長陳時中未戴口罩、高歌喝酒影片瘋傳。衛福部昨晚回應表示,這段影片為去年6月15日,當時陳時中臨時去一個餐會會場,唱了兩首歌就、30分鐘離開了。台北市議員游淑慧質疑,陳部長自己還是違反了自己的防疫規定。游淑慧指出,109年6月7日起,餐廳防疫規定,「每桌至多 8 人,並採取下列至少 1 項措施,例如座位隔板區隔、餐點加蓋、公筷母匙、專人分菜、個人餐。但影片中,顯然部長在、無所謂。另外,光是出現的人數就超過8個,更別說座位隔板區隔、餐點加蓋、公筷母匙、專人分菜、個人餐等。更重要的,不管是否防疫時期,陳時中是公務員、官員,官員和企業界飲酒作樂、接受招待、現場更疑似有女陪侍,有沒有違反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不是簡單一句朋友邀約就能解釋。游淑慧說,喜歡政風調查別人的陳時中,這次要不要啟動政風調查?衛福部重要官員陸續被爆出「都是時間管理大師」,感覺應該內鬥很嚴重 。她說,她很好奇接下來,還有無Part2影片「極樂阿中、慾望必勝,勞逸結合,才幹過人」,依公務員服務法18條公務員不得利用視察、調查等機會,接受地方官民之招待或餽贈;「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第7點,公務員不得參加與其職務有利害關係者之飲宴應酬。游淑慧指出,公務員受邀之飲宴應酬,雖與其無職務上利害關係,而與其身分、職務顯不相宜者,仍應避免。如邀宴者係黑道大哥、股市作手或邀宴地點係有女陪侍之場合等,均與公務員之身分、職務顯不相宜。游淑慧指出,部長最好誠實點,這段影片中的部長,看起來超嗨、也有點醉,只到半個小時就能這樣「極速嗨」,實在才幹過人。
-
2021-11-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11月16日至29日維持二級警戒 有條件開放有陪侍八大
國內今天持續無新冠肺炎本土個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雖然本土疫情相對穩定,但境外部分仍然有疫情延燒,且境外移入似乎有增加趨勢,因此維持11月16日至11月29日維持二級警戒。不過,有條件開放有陪侍服務的合法休閒娛樂場所復業。調整或維持相關措施及規定如下:一、維持現行戴口罩規定,外出時應全程佩戴口罩,但符合以下情形,得免戴口罩:(一)下列場合得免戴口罩,但應隨身攜帶口罩,且如本身有相關症狀或與不特定對象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仍應戴口罩:1.於室內外從事運動、唱歌時。2.於室內外拍攝個人/團體照時。3.單人或多人進行直播、錄影、主持、報導、致詞、演講、講課等談話性質工作或活動之正式拍攝或進行時。4.農林漁牧工作者於空曠處(如:田間、魚塭、山林)工作。5.於山林(含森林遊樂區)、海濱活動。6.於溫/冷泉、烤箱、水療設施、三溫暖、蒸氣室、水域活動等易使口罩潮濕之場合。(二)外出時有飲食需求,得免戴口罩。(三)於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或活動,如符合相關防疫措施,得暫時脫下口罩。二、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維持應遵守實聯制、量體溫、加強環境清消、員工健康管理、確診事件即時應變。三、11月16日起有陪侍服務之合法休閒娛樂場所,符合下列防疫措施者,得開放營業:(一)符合共通性原則:實聯制、量體溫、除飲食等例外情形外,全程戴口罩、從業人員健康監測、良好通風、充足清消設備、每日至少2次環境/物品清消等。(二)從業人員之接種篩檢1.均應至少接種1劑疫苗滿14天。2.首次服務前應提供3日內的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或PCR檢驗陰性證明。(三)提出申請並經地方政府核准提供餐飲、民俗調理、美容美體、視聽歌唱等服務或營業項目者,須另依相關指引辦理。(四)復業後管理1.未完整接種2劑疫苗滿14天之從業人員,須每週1次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或PCR檢驗。2.完整接種2劑疫苗滿14天之從業人員,則無須每週1次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或PCR檢驗。3.顧客進場應提供至少接種1劑疫苗證明,且滿14天之證明。
-
2021-11-1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陳時中沒戴口罩喝酒高歌 衛福部回應了
今晚網路傳出衛福部長陳時中參加一場聚會的影片,影片中陳時中高歌喝酒,有網友質疑,此影片為三級警戒時期拍攝。影片傳出也立刻上了爆料公社、Youtube。對此,衛福部回應表示,此段影片為去年6月15日,當時部長陳時中為下鄉宣導防疫新生活時期,當宣導防疫行程結束後,接獲北上高雄友人的邀請,臨時去一個餐會會場,唱了兩首歌就離開了。據了解,正崴集團董事長郭台強在影片中與陳時中互動熱絡,兩人還彼此敬酒,而在場每個人都沒有戴口罩,也沒有社交距離。衛福部長陳時中昨晚親自回應,該聚餐時間為去年6月15日,當時受友人邀請前往,原因是去年5月8日解封後,有些企業人士想幫他打氣,「這絕對不是三級警戒時期的活動」,當然他自己有自己要檢討的地方,但若外界質疑是在三級警戒期的活動,這樣就不好了,因為時空完全不同。陳時中說,當時他的心情很高興、比較輕鬆,因此動作稍微大了一點,這也是人之常情,現場的人都是第一次見面,只認識邀請他的友人,其他企業友人就是幫他打打氣。●衛福部長陳時中也於昨晚發出聲明:對於今日網路傳播本人參加一場餐會影片,部分解讀與事實不符,為免誤解,本人在此鄭重澄清:一、聚會的時間在去年6月15日,非三級警戒期間。二、此聚會為友人臨時邀約,到場時間已晚,故僅短暫致意,唱2首歌即離開。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1-11-10 失智.新手照顧
生活照護/防疫少外出 失智長者認知、社交功能下降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失智症患者或長輩,因「怕染疫」減少外出、參與實體活動,導致認知功能、語言能力下降。醫師建議失智症家屬,除了讓長輩施打疫苗外,也可多帶長輩外出,只要戴好口罩、攜帶酒精消毒、在適當時間點外出,可讓長輩逐步恢復規律生活步調。台灣失智症人口約28萬人。北市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指出,近期失智症長輩約八成陸續回診,明顯發現,長輩活動力降低、社交技巧下降、進食量減少等,不只失智者,連一般長輩也明顯退化,呼籲中央做防疫宣導,應同時宣導國民健康,讓長輩重拾「對環境的信心」。劉建良建議,若長輩狀況允許,盡量施打疫苗,外出也都要戴口罩,室內場所除了口罩可加上眼罩、面罩及隨身攜帶酒精消毒,就能達到很好防護力。此外,不同季節應調整長輩外出時間,秋冬建議中午至下午3點前外出,天氣較溫暖也避免著涼。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指出,未來20年每年平均增加1.8萬名失智者,應加速預防失智,讓社會大眾了解失智症,建構失智友善社會。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社工主任陳俊佑表示,基金會也致力推動從生活型態預防失智,包括運動、飲食、睡眠等面向。失智友善推廣教師麥建凱表示,社區、鄰里對失智症認知仍不足,若有失智者購物忘了付錢,恐被當偷竊,因此與郵局、賣場等人員宣導,加強職員對失智症認識,並多給予失智症者協助。失智者走失問題也須重視。根據警政署統計,65歲以上失蹤人口中,失智症患者走失佔4成。台灣失智症協會研發新型預防走失輔具「緊急聯絡卡」,兼顧美觀及收錄關鍵資訊,可增加失智者配戴意願,縮短協尋時間。湯麗玉呼籲「走失協尋三不七要」,「三不」包括不用等、不用跑、不用錢;「七要」為配戴緊急聯絡卡、更新身分證照片、愛的手鍊、指紋捺印、愛心布標、GPS定位、鄰里守望相助等,協助失智者找到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