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5 醫療.呼吸胸腔
搜尋
態度
共找到
1831
筆 文章
-
-
2024-09-24 慢病好日子.深度報導
地方名人堂【新北市】各區需求不同 陳潤秋:醫動養為主軸 政策因地制宜
新北市為直轄市之一,人口突破400萬居全國之冠,但幅員遼闊,有山有海,且醫療資源隨人口集中於地勢平緩的西半部,人口樣貌與需求不同,考驗治理模式多元性。對此,新北市衛生局推動「新北醫動養」政策,以「智慧醫療顧健康、運動營養保活力、在地安養更安心」為主軸,協助市民健康促進、疾病管理,再依地方特性調整。醫:導入智慧科技 推動永續醫療、未來衛生所「台灣醫療體系的碳足跡佔全國總排放量4.6%,是排碳大戶。」新北市衛生局局長陳潤秋說,新北市府今年4月率先全台,與轄內12家大型醫院共同簽署「醫院永續發展倡議書」,醫院督導考核也比醫院評鑑先一步將ESG納入試評指標,鼓勵醫院發展永續醫療,例如亞東醫院回收尿布重製為名片,雙和醫院回收廢棄藥罐再製成醫療垃圾袋。醫療結合智慧科技,亦能協助減碳。新北市108年起陸續建置智能衛生所,民眾透過智慧生理量測設備、智能運動設備等智慧科技產品,所得的數據上傳至雲端平台整合,AI技術分析後,再傳輸數據資料給保母醫院,不僅讓民眾養成監測習慣,也減少往返醫院的交通辛勞和碳排放、醫事人員負擔。計畫最先以樹林為示範場所,接著推廣到汐止、鶯歌、新店、五股、八里、金山、深坑等地,政策也因地制宜調整,例如林口串連新創產業,成為未來城市大數據應用實證場域;平溪老年人口比率最高,衛生所任務較著重建立失智友善社區、遠距照護。陳潤秋表示,預計119年29家衛生所皆導入智慧資訊科技,之後更將融入「衛生所再設計2.0」概念,打造「未來衛生所」。動:運動營養APP 養成自主健康管理習慣肥胖與代謝症候群是導致慢性病的主要危險因子,對此,新北市開發「新北動健康APP」,民眾可輸入記錄每日飲食、運動及生理量測數據,隨時監控身體狀況,也可藉由運動等健康促進行為,獲得「健康幣」兌換商品。為提升使用趣味性,APP亦提供多樣化的運動方案,推動「處處都是運動場」的概念,吸引民眾漸進式培養基本運動習慣,增加進入運動中心的意願,例如仿效寶可夢抓寶,鼓勵民眾到公園運動打卡;規劃融入各區特色的「健康大步走」路線,像是運動指導員帶領長者在林口三井OUTLET進行北歐式健走;好友或同事間可揪團,做每日步數的小組競爭,陳潤秋笑說,「衛生局同仁都有加入競賽,我下班後也會貢獻一點。」截至今年六月,APP會員已逾47萬人,公園打卡累計逾229萬人次,上傳運動步數累計逾447億步,效果十分顯著;未來將擴充心理監測功能,照顧市民的身體與心靈健康。養:都會、鄉村在地安養 從失智做起根據統計,新北市65歲以上長者已超過75萬人,居全台之冠,然分布不均,高齡長照政策須有所調整。以失智照護為例,平溪地處偏遠,長者比例高達33.6%,其中失智症人口推估佔10.2%,意即每10位老人中,就有一位失智症患者,因此新北市109年起將此區作為失智友善示範社區。陳潤秋說,衛生局積極宣導失智友善識能,提升社區居民對失智者的友善態度,減少失智症污名化,鼓勵失智者共融參與社區活動,並邀請各商圈、協會、公會及商會加入「失智友善守護站」,必要時協尋社區內走失個案及預防走失案件。但人口數最多的板橋,鄰里較少有互動,因此以亞東醫院共照中心為核心,結合鄰里共同推動長照網絡,建立都市型失智友善社區,例如在社區辦理失智友善教育訓練,里長等在地人物亦可提出需求,共同擬定策略,並邀請其他醫療院所、藥局與銀行企業等加入失智友善守護站。除了固定站點,陳潤秋表示,衛生局106年起成立全國首創的樂活健腦巴士,搭載一群職能治療師巡迴偏鄉,帶領長者進行認知促進活動,預防延緩失智失能,並至社區中發掘疑似個案,轉介給衛生所後續追蹤及就醫。衛生局也與文化局、交通局、工務局及台北捷運公司跨局處合作,改善亞東醫院周遭人行道路,包含放大指標指引、延長行人號誌燈、道路設計優化,未來也將推廣到各區。一系列因地制宜的積極作為,讓新北市112年超前達成2024失智友善777的成果,更榮獲聯合報2023年失智友善城市調查第一名,成為失智長者最能安心居住的城市。
-
2024-09-18 癌症.卵巢.子宮
許家蓓子宮內膜癌病逝!別以為只是月經亂,內膜癌患者九成有「這症狀」
北市議會民進黨團總召許家蓓於9月18日凌晨2點25分罹患子宮內膜癌病逝,民進黨台北市黨團已發布新聞稿證實。醫師指出,婦癌首惡子宮內膜癌九成會異常出血,女性只要有異常的出血,或是月經不順就需要就醫,才能早期檢查早期治療。根據聯合報報導,民進黨團表示,許家蓓於今年5月確診子宮內膜癌,並在馬偕醫院接受治療,許家蓓議確診癌症後,全心全意投入治療。抗癌的過程即便辛苦,但她仍以樂觀態度面對、不放棄治療。子宮內膜癌是什麼?跟子宮頸癌有什麼差別?子宮內膜癌屬於子宮體癌的一種,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女性癌症前10名中,乳癌和子宮體癌分居第1、5名。子宮內膜癌常見症狀:.停經後出血.異常子宮出血.腹部疼痛.月經不規則.子宮積膿.貧血而一般我們較常聽到子宮頸癌,它跟子宮內膜癌有點不太一樣。子宮內膜癌跟子宮頸癌雖然都發生在子宮,但是發生部位不同,子宮頸癌發生在陰道與子宮交接區域,而子宮內膜癌發生在子宮內部的子宮內膜。此外,子宮頸癌主要是因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而子宮內膜癌則是子宮內膜上的細胞出現變化。由於子宮內膜癌的癌細胞通常長在子宮深處,子宮頸抹片可能檢不出來。‧子宮內膜癌:女性子宮腔內覆蓋著一層上皮稱為子宮內膜,包含有基質與小腺體,子宮內膜癌是子宮內膜上的細胞變化長出癌細胞。‧子宮頸癌:是由於「人類乳突病毒」(HPV病毒)長期慢性感染子宮頸上皮細胞,導致上皮細胞化生不良,進而癌化。早期的子宮頸癌可能完全沒有症狀,後期的子宮頸癌的症狀則因侵入或擴散的器官而有所不同。子宮內膜癌九成會異常出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血腫科主任簡采汝曾受訪指出,過去子宮內膜癌好發於40至60歲,但近年來子宮內膜癌病患年齡層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已成婦癌首惡,必須警覺初始症狀。簡采汝指出,沒有生產經驗的人和有經驗的人相比,罹患乳癌、子宮內膜癌的機率較高,子宮體相關癌症發生率在我國婦女中居第5名,超越第10名的子宮頸癌、第7名的卵巢癌,而早期的子宮體癌症狀不明顯,患者容易誤以為是月經紊亂,往往未能及時求醫確診,容易錯過治療時機。子宮內膜癌高危險族群:.不孕症或停經後的婦女.初經較早或停經較晚的女性.從未生育過或月經不規則的女性.家族病史有子宮內膜癌、乳癌、大腸直腸癌及卵巢癌的女性,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也會愈高。.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賴瓊慧曾於聯合報主辦的「2022癌症高峰論壇」指出,相較於其他婦癌,子宮內膜癌九成會異常出血。女性只要異常出血,例如月經跟平常的規律性不同,或是兩次月經中有不正常出血、月經期拉得特別長,另外更年期的亂經或停經又出血而且是咖啡色,都需要去看婦產科就診。所幸它沒有其他婦癌惡性,只要有異常的出血,或是月經不順就要就醫,才能早期檢查早期治療。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主任黃澤宏曾受訪表示,乳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與雌激素、黃體素等女性荷爾蒙有關,各種環境荷爾蒙,如塑化劑、雙酚A等,透過食物進入人體,干擾內分泌系統,增加婦癌風險,市售漢方草本中藥飲內中藥劑量未知,應謹慎服用,務必注意中藥應由中醫師診療開立,以符合病患個別的體質。【參考資料】.元氣網疾病百科.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9-17 焦點.健康知識+
秋天養肺!中醫師教「簡單2動作」養陰潤燥:深呼吸強肺、放鬆心情
不知不覺夏天就過了,秋天到了,秋天是天氣逐漸轉涼、乾燥的季節,對人體的影響也相對明顯。中醫認為,秋天是屬於肺的季節,應注重養陰潤燥,以維持身體的平衡。 秋天養肺 養陰潤燥2健康操對此,中醫診所艾莉絲院長分享,中醫秋天的養生健康操:1、深呼吸與腹式呼吸深呼吸與腹式呼吸能有效幫助調節呼吸系統,增強肺部功能,並有助於放鬆心情。·操作方法:找一個舒適的位置坐下或躺下。閉上眼睛,雙手放在腹部。深吸一口氣,感覺腹部緩慢地向外擴張。慢慢地呼氣,感覺腹部逐漸回縮。重複此過程,每次進行5-10分鐘。2、擴胸運動擴胸運動可以促進肺部擴張,增加肺活量,同時有助於舒展肩頸部位,減少肩頸痠痛。·操作方法:站立或坐著,雙腳與肩同寬。雙臂向前伸直,掌心相對。吸氣,雙臂慢慢向兩側打開,這時候你應該會有胸部擴張的感覺。呼氣,雙臂恢復原位,重複此動作10-15次。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9-17 醫療.精神.身心
憂鬱症患者治療該不該住院?精神科醫師:出現3狀況應考慮
「當人陷入明顯的憂鬱之中,要他靠自己去好起來,是件很不公平的事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精神科及精神官能症病房主治醫師唐守志如此表明。多數的憂鬱症患者對治療是有一絲憂慮的,因此當他們願意尋求幫助時, 臨床上醫師需要了解病人的病識感處於何種程度,才有助於雙方溝通,建立醫病共享決策,當然需不需要住院治療,患者的動機及對治療的期待也是影響評估準則之一。憂鬱症治療該不該住院?病人的病識感成為關鍵因素大部分的憂鬱症患者知道自己狀況不好,也會盡量想要維持正常,但對於是否要治療卻會有很多擔心和猶豫,唐守志分析,病人的擔心和猶豫包含了現實的考量及大眾偏見,例如精神疾病的污名化,藥物是否有副作用,甚至是一旦服藥就成了精神病的想法。同時憂鬱還會影響患者的判斷能力,唐守志指出,「其實憂鬱症患者能感覺到,『我很憂鬱』、『我需要被幫助』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憂鬱讓人缺少了能量,加上想法受憂鬱情緒影響,總難以下定決心,所以能夠來看病治療的患者,其實都是經過一番天人交戰才踏入診間。當患者願意尋求幫助,從知道自己生病,再細膩到自我選擇治療的方式,這些也是影響治療動機與合作態度的關鍵因素。然而選擇門診或住院治療,又必須要仔細的權衡!唐守志坦言,身為臨床醫師要小心避免,在治療過程中不小心剝奪病人的自主性,住院除了提供安全的環境,針對病情的臨床觀察給予適當的治療外,也是讓人從原本的生活處境當中脫離出來,有助於隔絕壓力,一方面卻也要注意,恐變成患者逃避事情的方法。唐守志提到,有些病人會在意有住院經歷,認為這好像是一個人生的汙點,可能從此一蹶不振。但若因為擔心疾病的汙名化,寧願忍受疾病的痛苦,也不肯好好治療,身心反倒容易受到憂鬱症影響,失去正向的能力,讓自己走上更辛苦的路。患者住院及出院如何評估?精神科醫師提出3面向參考精神疾病發作有3個層面因素:第1是生理的因素,包括遺傳、體質、基因等,可從家族史先觀察;第2是心理因素,與人格特質和人際衝突有關,像是不良應對方式、逆境經驗、內心衝突或創傷經歷皆可能為影響原因;第3是社會因素,主要受外在環境包括經濟、工作、意外事件、壓力等情況影響。通常這3大面向是造成疾病發作的原因,只是比例上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而醫師在治療時,也會根據患者的發病原因給予適合的處置,例如藥物、心理治療或是住院治療等。關於憂鬱症住院治療方面,唐守志表示,當患者已經無法自己處理,或利用其他周邊資源來改善疾病帶來的困擾,這時就是醫療介入的時機點,例如有些憂鬱症較為強烈會導致患者想法扭曲,容易變得負面思考,對世界沒有任何希望,就像戴上一副灰色的眼鏡來看世界,如果不把眼鏡摘下來,那麼看到的世界都是會灰色的。當憂鬱的病症更嚴重發展下去,可能會出現脫離現實的情況,臨床上稱為精神病性的憂鬱症(Psychotic depression),開始出現幻覺、缺乏判斷能力,生活上容易發生危險,這類型的人就需要住院。唐守志說明,一般憂鬱症的住院及出院評估主要會看3面向:1.判斷疾病的嚴重程度:當症狀強度高時會讓病人思考很負面、對事情判斷很扭曲,降低他對疾病好轉的期待。通常大部分輕度和中度的憂鬱還可以透過門診的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來處理,然而更為嚴重的憂鬱症可能連日常生活都出現困難,家人朋友也較難去照顧,因此住院的安排就可考量。2.評估患者的狀態是否存有危險性:憂鬱症患者易有負面思考,出現無助、無望、無價值等想法,再加上罪惡感和死亡的意念,為了不想繼續痛苦下去,因此產生傷害自己和結束生命的念頭就會提高很多。住院能提供密切的觀察,制定治療的方針,同理憂鬱的痛苦,支持和鼓勵治療的進行,重新灌注希望。3.觀察患者利用其他資源是否能協助改善疾病:治療的進展是復原力和疾病之間的拔河,如果運用了自身和週邊的資源來幫助自己,但仍不見症狀改善甚至更嚴重,這時候就需要更專門的治療。北市聯醫松德院區調查 憂鬱症患住院治療平均日數28天根據台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調查,自108年至112年6月底,因精神疾病住院的患者平均1年約有8499名,其中憂鬱症為1812人,占約21%,患者平均年齡為43歲,平均住院日數是28天。唐守志分析,從憂鬱症患者住院次數來看,有約72%是1次住院,15%是2次住院,也就是說有7成的憂鬱症住院患者,只住過1次院後就沒有再住院;總共有接近9成的病人是2次住院後就沒再住過院。因此,多數患者住院後都可以改善病情的嚴重度,不用再住院。對於部分憂鬱症患者來說,住院可能是相當排斥的事情,但關於住院治療的用意,唐守志宣導,住院讓病人必須離開原本生活的環境,可以暫時隔絕所有的活動、人際交涉所帶來的影響及壓力,也能讓他在這段時間重新建立正確的日常生活作息。尤其憂鬱症患者常有失眠、入睡困難、早醒等睡眠障礙,有些人可能是因為生活提不起勁導致整日躺床,等到晚上該睡覺時就容易睡不著,錯誤的習慣只靠門診開藥幫助入睡,是無法找出根本問題解決的。唐守志也提到,患者在住院期間,醫護人員可以仔細觀察包括體力、作息、飲食、睡眠、心理等方面的狀況來擬定個別治療計畫,例如重新調整藥物、建立規則用藥的習慣、給予心理治療等協助。由於憂鬱症從精神醫學上來看屬於一個通稱,病人在此狀態下可能會同時有不同疾病引起情緒問題,因此住院也便於檢查,判斷病人身上是否有其他狀況,例如甲狀腺疾病、糖尿病控制不好、免疫疾病等症狀,揪出原本門診中未發現的因素。現今傾向社區精神治療 憂鬱症患者不需長時間住院以台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為例,主要根據住院評估標準,當患者疾病的嚴重度、危險性較高時,會先安排入住一般急性病房穩定病況,如果有心理衝突或人際議題,也可經過轉介和評估,再轉入精神官能症的病房。唐守志描述,院內的精神官能症病房主要可幫助患者克服心理、社會因素導致的疾病影響,提供像是團體心理治療及個別心理治療,來進行心理社會處遇,病房內除了有5、6位心理治療師長駐,1周的5天會安排運動、放鬆、心理團體、人際互動、園藝藝術治療等,讓患者認識情緒,學習使用不同方式調解憂鬱情緒和人際互動模式。唐守志強調,患者本身若是受疾病症狀影響太大,參加療程活動反而會造成壓力,對調整病情無益,因此等到病況穩定、本人有動機和願意改變並配合治療,再轉介至精神官能症病房才比較有辦法吸收後續的療程。另外,有些門診患者也會因病情需要,在經醫師評估危險性及配合度後,而入院治療。關於憂鬱症患者可能會擔心,住院耗費時間長恐打亂原本生活,唐守志指出,現今醫學發展傾向社區精神治療,已不再需要長時間的住院,社區心理中心、相關醫療的復健機構設置,皆有助於患者回歸正常生活後,能定期追蹤病情。住院治療只是人生跑道中1次進廠維修,重新調整後能夠再返回正常跑道。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9-1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與病人珍貴的互動
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長期追蹤病人的心得分享」。一般而言,在醫學院最後兩年的臨床實習都是每一到三個月就換一個臨床科,所以往往沒有機會讓學生看到病情的演變以及建立理想的醫病關係。在一所醫學生有六個月內科與外科連續實習的教學醫院實習的機會,我們鼓勵學生與病人及家屬建立良好關係,並且在病人出院後,回來看門診或再住院時,能夠與病人見面,這樣才會有機會了解「疾病」的全貌以及病人與家屬因病所苦的感受,也唯有如此才能讓醫學生學到照顧病人所需要的「知識」、「技術」與「態度」。透過這三位醫學生的分享,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在最初遭遇病人或家屬的冷漠或拒斥,透過耐心與關懷,發展出彼此尊重信任關懷的醫病關係,並讓學生對疾病有更深入的認識。我原本以為實習對我來說更多的是了解醫療決策實際上的運作,但沒想到卻在與病人的互動之間了解到更多更深層次的東西,而那是我在這半年學習中得到最珍貴的東西。第一次遇到H先生是在病房的過道上,那時他正站在護理站的櫃檯前方準備辦理住院程序,而我當時還不知道他就是學姐剛剛說要上來的病人,看到他時我只想著:「恩,應該是陪家人來住院的陪伴者吧!」但也不能怪我這麼想,畢竟H先生從外觀上看起來完全不像一個生病的人,他講話時總帶著燦爛的笑容,伴隨一頭烏黑濃密的頭髮及明顯經過鍛鍊的身材,任誰都無法將他與一個罹患癌症且全身擴散轉移的人連結在一起。因此當我要去到病房詢問病史時,一推開門看到是他坐在床上,心中的震驚如海浪般洶湧,腦海中也一直想著是不是我走錯了房間。H先生一看到我進來,便用著招牌的笑容跟中氣十足的聲音說:「嘿醫生,怎麼了嗎?」,我連忙澄清我只是醫學生,離醫生還差得很遠,他只是笑笑著說:「很快啦,你再待個幾年就是啦,好好加油啊!」。在這時我早就從震驚的情緒轉換成茫然,沒想到連病史都還沒問到,就被病人照顧了一番。當下我與H先生就開始用著近似老朋友的語氣開始聊天,同時我也開始瞭解到他的病史的離奇之處。H先生從小就是一個健康且活力十足的人,一路從屏東讀到台南最後到台北來念大學,大學畢業後就旋即投入科技業工作。過程中雖然辛苦,但也一路過關斬將地當上了主管,同時結婚後還有了兩個可愛的小孩。然而這本該是幸福美滿的劇本卻在2022年的一次公司檢查有了轉折,當時報告上顯示有一項癌指數超標,他心裡想著應該不是什麼嚴重的事情吧,但仍來到我們醫院檢查。殊不知,一查便發現肺癌已經蔓延開來,經過正子攝影後更發現癌細胞早已擴散到全身,只剩下腦部依舊是一片淨土而已。幫他做檢查的醫生十分好奇的問他,「難道你全身上下沒有地方會不舒服嗎?」H先生也是滿臉茫然地說「我完全沒有任何症狀阿,要不是健檢有紅字不然我根本不會來檢查。」。雖然H先生笑著跟我述說這段過程,但我能從他不時的停頓中感受出在得知全身轉移的當下他的心情究竟經歷了多大的起伏。H先生說他後來即使不願意接受現實,但也乖乖地接受手術及藥物治療,「畢竟我還有兩個年幼的孩子要養呢!」H先生苦笑地跟我說,好在經過手術後H先生的疾病就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並且經過3個月的休養又能夠重新回去上班了。但或許是命運的玩笑,經過治療後的6個月,H先生在一天下班的路上發現他會看不清紅綠燈的顆數,並且耳朵不時會出現嗡嗡嗡的雜音。他當下想說會不會是最近看電腦螢幕太久了,因此就先去了家裡附近的眼科診所檢查,但醫生跟他說並沒有看到任何問題。但他的症狀卻沒有隨著時間過去緩解,反而出現的越來越頻繁,因此他最後決定要來我們醫院再檢查一次。沒想到,在核磁共振上看到他的腦部已經有許多細小的轉移,並且有一部分的癌細胞似乎早已侵入他的腦內,因此醫生連忙將他轉到我們病房接受更進一步的檢查並且準備開始接受放射線治療。跟他聊完他的病史之後,H先生突然換成小心翼翼的口氣問我:「我大概最快可以多早出院阿?我很急著回去上班欸。」我當下沒想太多就回答說:「至少要先確定你的狀況並且擬定好治療計畫,應該不會太快喔。你公司最近有很多案子要急著處理嗎?」,H先生這時就面露難色的說:「也沒有啦,就你知道的,我兩個小孩現在都還在讀小學,我想說是不是能多賺點錢讓他們以後可以過得好一點。」。在那個瞬間,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一閃即逝的焦慮與憂愁,並且這樣的情緒是被他深藏在心中且不輕易被別人發現的。我突然能明白為什麼他對於治療會不會影響工作那麼介意,並不是H先生對於工作有多大的熱愛或是企圖心,而是因為知道自己的生命不一定足以看到小孩長大成人,因此更希望能藉由剩下的時間為小孩搏出一個無憂無慮的未來。了解到這件事,我強作歡笑的跟他說:「現在重點是要把病治好啦,治療完你想做多久就做多久,不要讓家人擔心才重要吧」,H先生笑著說:「也是也是,是我自己太著急了,那就看你們怎麼安排囉!」。後續我又與H先生聊了很多,要離開病房前我笑著跟他說是「那先這樣啦,我明天早上再來找你啊!」他也笑著跟我揮手說好。但在走出病房後,我趕緊找了個地方坐下穩定情緒,我明白他的擔心及焦慮,但讓我不能明白的是為何他在這樣的壓力面前依舊能保持樂觀的一面對待所有人事物,難道是家人的力量讓他得以撐過這一切嗎?我苦思而不得其解,但我能知道的是,在此時此刻,他早就已經不在乎自己的生與死,他唯一在乎的就是他摯愛的妻子及兩個年幼的孩子,無論治療或工作多麼艱辛,他能義無反顧地承擔一切,只為了給他的家人撐起最後的一片天空。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9-13 慢病好日子.慢性腎臟病
洗腎15年巴毛律師曝 透析時看DVD、坐躺椅「讓我們像正常人」
「我曾不想讓人知道自己生病,希望像正常人一樣,不因病被特殊對待。」權麒法律事務所所長陳宇安(巴毛律師)卸下網路上犀利且專業的律師身份,分享她與紅斑性狼瘡和洗腎共處15年的心路歷程。由於常年出入洗腎室,她觀察台灣洗腎室較缺乏隱私,易為病患帶來壓力。她赴日旅遊時,發現當地洗腎室不僅可借DVD,也不用躺病床而是坐躺椅,環境貼心且尊重隱私,讓她感到自己像普通旅客般自在,她希望未來台灣的洗腎室能提供病患更多尊嚴。在25歲那年,陳宇安因為持續的嘔吐和胃痛,而去醫院檢查,診斷後發現腎功能衰竭,接近要洗腎狀態。一開始,她並未出現紅斑性狼瘡的典型症狀,像是:關節痛、皮膚起紅斑,反而是因為腎臟問題,引起醫師回溯病情檢查,最終才確診為紅斑性狼瘡,也同時開啟了洗腎人生,她坦言:「當時才25歲,根本不知道洗腎是什麼?」 努力邁向律師夢,盼勿對她的疾病「另眼相待」經歷病情的反覆,陳宇安陸續住院一個月,得先服用大量類固醇,使她的身體迅速腫脹變形,也出現譫妄症,伴隨無法控制的幻覺,不得不先暫時放下律師國考的準備,對於年輕的她來說,這無疑是一段身心俱疲的經歷。在病情穩定後,她重拾律師夢,也開始對烘焙產生濃厚興趣,還一度想轉行當烘焙師傅,當時想著「無論是律師還是烘焙師,總要拿下一張證照。」她笑稱,「我認真考慮過,如果律師考不上,可以開家小店,或去蛋糕店打工。」陳宇安回憶道,「每次麵包出爐,家人就是我的試驗品,結果他們都胖了三公斤,只剩我沒胖。」美好回憶亦成為紓壓方式,後來陸續考上法院的錄事及律師執照,媽媽怕她辛苦還勸她不要執業,當錄事就好。為何一開始不願意公開病情?陳宇安坦承,許多人一旦知道她需要洗腎,便會以過度關心的態度對待她,不管是放上吃大餐照片、或出遊照,都會被提醒「這個你能吃嗎?」「那個能做嗎?」她表示,「這些看似關心的話,其實反而是一種壓力。」不希望因為疾病而被特殊對待,雖然患有慢性疾病,但她依然有能力過著積極且充實的生活。15年的生病體悟,學會「該放手就放手」由於當年發病時才25歲,也讓她與當時年齡相仿的住院醫師成為朋友,直到現在都還會請益醫師相關醫療意見,對方也建議她可以使用新型人工腎臟進行洗腎。與疾病和平共處已多年了,但唯一讓陳宇安感到困窘的是,「台灣的洗腎室因為文化型態的關係,對於個人隱私的部分稍微缺乏,對於透析時想休息的她,是比較不習慣的地方。」 她提到赴日本旅遊的經驗,除了事先做好功課,並請當地友人幫忙預約洗腎室,洗腎室的環境也讓人安心,不會將洗腎患者當成「病人」,還會提供DVD或是些靜態娛樂,讓她感受「正常人」的待遇。陳宇安也歡迎大家可以跟她交流,「真的很歡迎網友來問我,國外該到哪洗腎?」熱愛旅遊的她,唯一惋惜的是,還無法到歐洲旅遊,因為長時間的出國在外,對於需要洗腎的她還是不太方便。對於那些同樣在與慢性疾病抗爭的病友,陳宇安鼓勵:「既然疾病已經發生了,就不要再糾結於過去,應著眼於未來,過好每一天。」現在的她,一週會儘量運動一至兩次,強調「適當的運動對腎友來說滿重要的。」談到曾經以為「這輩子大概無法結婚」,但還是很幸運的遇到現任老公,她強調,不論是戀愛、結婚、工作還是旅行,病友只要心中有目標,身體的限制就不應該成為阻礙,她以自己的經歷為例,希望病友們不要因為疾病,而放棄追求生活中的快樂與夢想。延伸閱讀三明治族腎友好忙碌...如何縮短洗腎後恢復時間、增加生活品質?腎移植前透析品質維持好 助腎友復歸生活
-
2024-09-11 醫療.牙科
植牙能使用20年都不會壞?牙醫師帶你破解植牙4大常見迷思
植牙的療程長、自費價格不斐,病人常形容如同在口腔內「裝了1台車」,難免抱持較高期待,希望成果能一勞永逸,然而一旦植牙過程不如預期順利時,也很容易引發爭議。高雄市牙醫師公會常務理事陳吉龍醫師將植牙比喻成1輛車,車要能開得久,除了車子合格出廠,上路後也必須靠車主維持良好的駕駛習慣和定期回廠保養,而植牙「這輛車」也必須靠醫病合作、順暢溝通,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以下陳吉龍醫師將針對四個植牙常見的迷思,進一步解析。迷思1|植牙能夠一勞永逸嗎?不會壞?【解答】植牙壽命取決於病患的使用習慣以及健康狀態。陳吉龍醫師指出,植牙是取代拔掉的自然牙,不代表功能比較強大,如果沒有做好清潔,或刻意去咬很硬的食物,勢必會降低植牙的使用壽命。他比喻若駕駛常常急煞車,或刻意開崎嶇的路來操這輛車,也沒有按照既定里程數回廠保養,「再好的車也是會壞的」。身體健康狀況也會影響植牙的效果,比如罹患牙周病、骨質疏鬆、糖尿病或頭頸部癌症,或是鄰近牙齒有蛀牙、發炎等問題未處理,雖然不是直接損及植牙,但容易破壞植體的支撐環境,如同樹木的地基被淘空導致傾倒。陳吉龍醫師說,牙醫師完成植牙後,追蹤1年內都正常使用,這是醫療端定義的手術成功。然而要達到病人希望的一勞永逸,醫病必須建立植牙維護的合作共識,臨床上有人植牙可使用20年以上,要訣就是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以及保持身體健康。反之,也有人植牙沒幾年就出問題,往往是衛生習慣不佳、沒有定期追蹤保養,或是身體出了狀況而不自知。他曾遇過病人的牙周病遲遲未改善,懷疑不只是牙齒的問題,提醒病人要去做其他檢查,才發現原來是糖尿病惹禍,這時就必須先治療糖尿病,才能避免植體持續受破壞。迷思2|修補為什麼要付費?【解答】修補植牙的耗材並不在保固範圍內。修補植牙是否要付費,也是常見的爭議來源,部分病人認為既然植牙有保固,後續也應該要免費修補,不過陳吉龍醫師表示,一般植牙的保固僅限人工牙根,上面的牙冠一使用就會開始磨損,這類耗材不在保固範圍,「就像車子的保固範圍主要是引擎,但輪胎、剎車皮屬於耗材,如果有必要更換時,仍需要付費。」要避免這類認知落差,陳吉龍醫師建議,除了完整的術前告知和病人的知情同意外,最好能仿照合約精神,於治療計畫載明保固範圍與條件、雙方權利義務,以及使用的植牙系統品牌和型號,「項目愈清楚愈能促進雙方拉近認知,也能減少後續爭議。」迷思3|遇到不滿意的醫師就直接換掉?換醫師?【解答】建議不要,因為不同醫師所採用的植牙系統有所大不同。國內就醫可近性高,更換不同醫師看診是家常便飯,但在植牙過程中,「換醫師」對病人來說恐非首選的解決方式。陳吉龍醫師分析,每位牙醫師使用的植牙系統均不同,品項高達上百種,牙醫師光靠目測看不出來,因此換牙醫師很可能需要「從頭來過」。除了植牙前應與醫師充分討論治療計畫,陳吉龍醫師強調植牙畢竟是外來物,適應期需要幾周到1、2個月很常見,病人若感覺卡卡的、會痛等不適感,一定要立即反映,讓熟悉這套植牙系統的原醫師協助處理或調整。此外,陳吉龍醫師提醒病人必須清楚自己的植牙系統品牌,並妥善保存紀錄,有助於後續的維修。他指出,植牙數十年後,往往已過了病歷的法定保存期限,亦可能遇到診所歇業或醫師離世,若病人自己沒有留存相關紀錄,恐成為難以維修的「植牙孤兒」。迷思4|不舒服才看牙醫?植牙感到不適,才需要去看牙醫?【解答】植牙後需要維持定期檢查,才能延長植牙壽命才能長久使用。陳吉龍醫師呼籲民眾不要不舒服時才看牙醫,應定期檢查牙齒,避免小病灶拖延成大問題,有助於延長自然牙的使用;植牙後的牙齒保養方式,其實就跟自然牙一樣,維持衛生習慣、正確使用、定期回診,這是延長植牙使用的不二法門。現在資訊發達,透過網路搜尋可以找到許多植牙的資訊,不過陳吉龍醫師認為,諮詢身邊有植牙經驗的親友,詢問對方與該牙醫師互動的過程與感受,會比網路評論來得真實。他進一步建議民眾最好有固定的牙醫師,好處是較熟悉自己的口腔狀況、疾病史,且植牙需要較長的療程,醫病雙方在有互信基礎下,溝通植牙的細節更容易建立共識,有助於提升植牙的滿意度與使用期。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9-1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抱持樂觀的態度
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長期追蹤病人的心得分享」。一般而言,在醫學院最後兩年的臨床實習都是每一到三個月就換一個臨床科,所以往往沒有機會讓學生看到病情的演變以及建立理想的醫病關係。在一所醫學生有六個月內科與外科連續實習的教學醫院實習的機會,我們鼓勵學生與病人及家屬建立良好關係,並且在病人出院後,回來看門診或再住院時,能夠與病人見面,這樣才會有機會了解「疾病」的全貌以及病人與家屬因病所苦的感受,也唯有如此才能讓醫學生學到照顧病人所需要的「知識」、「技術」與「態度」。透過這三位醫學生的分享,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在最初遭遇病人或家屬的冷漠或拒斥,透過耐心與關懷,發展出彼此尊重信任關懷的醫病關係,並讓學生對疾病有更深入的認識。「美女,好久不見!你特地來看我喔」 L先生馬上認出剛走進病房的我,此時此刻他剛做完腰椎穿刺沒多久,還在病床上進行嚴格的「平躺4小時」,但難以忍受的腰痛讓他無法克制地扭動身體,即使L媽媽阻止了100萬遍,他仍然淘氣的討價還價。L先生今年才40歲,在菜市場工作,身體健壯,一顆看來無害、藏在左腳底的黑痣不動聲色的在他體內移轉、侵蝕,等這個駭人聽聞的黑色素瘤(melanoma)在今年四月被他查覺到時,已經在鼠蹊部淋巴結長成肉眼可見的一顆球,不久後也在肝臟發現轉移,他在短短的幾週內被宣判為第四期黑色素癌病人。五月底,我剛開始新一個月的外科課程。還記得第一天認識他那天是5/27號,理應是門診日,卻在早上得知當天有急診刀。L先生原本預計要在週三開刀,卻沒想到他左鼠蹊轉移的淋巴結在一個月內增大得又快又猛,上面覆蓋的皮膚已非常薄,同時可能在裡面化膿,導致他發燒了兩天。那個下午令人震撼,老師除了將原發的腳底腫瘤拿掉、再做植皮外,也把那個快爆開的化膿淋巴結拿掉、同時放引流管。他不可能做完全的左鼠蹊淋巴結廓清,因為早已多處轉移,多拿對他並沒有幫助、甚至造成併發症,在當初確定診斷時已註定是姑息性手術(paliative surgery)。手術中看到的淋巴結已經變成可怕的黑,在刀房的那幾個小時,忍不住地想「還那麼年輕阿…」,大概每個人看到L先生的狀況都會出現這個沉重又難過的感嘆。看到在手術台上奮戰的老師,頓感臨床醫師的不容易,行醫過程中常常要面對疾病的沉重、有時甚至是無奈,但同時要保持堅強、和病人一起並肩作戰,而這當中最辛苦、最不容易的是病人本人。L先生術後住在四樓的外北病房,每天晨會前自己先訪視病人時因為順路,都第一個找他,問他今天好不好、腳痛不痛、吃睡如何……他術後恢復良好,把大腿黑色的巨大化膿淋巴結拿掉後舒服多了、也沒有再發燒。老師早上查房都會帶著我在床邊幫他看傷口、換藥,起初我連拆彈繃都拆得七零八落,常常慌慌張張、忘記推換藥車,但L先生和L媽媽很包容我的笨手笨腳,不時鼓勵我、或是在換完藥抬起頭時收到他比的「讚」。我和他們在這個每天7點的「你今天好不好」來回互動中漸漸變得熟悉,他們有任何問題或狀況不吝於向我分享或詢問,我總是怕說錯話、常常附加「我還是學生、講的話不太可靠」,L媽媽會用台語混著國語跟我說「沒關係啦、大家一開始都這樣,實習要好好跟老師學」。一個禮拜五下午,我去病房看他們,L媽媽跟我聊起了她的家鄉台南、她的姊妹、還有她獨自養大三兄弟的心路歷程,剛睡完午覺、在床上滑手機的L先生也加入話題,不知何時就聊到了他們家附近有名的臭豆腐和麻油雞,還搜尋了圖片跟教我怎麼點菜,就這樣我們三個東聊西聊,從麻油雞聊到他在菜市場的工作,突然之間,他以很輕鬆的語氣問: 「我這個病是不是很難啊,已經轉移了,有辦法到過年嗎? 」這個問題讓我的大腦在一瞬間如五雷轟頂,慌張地無法思考,「我也不知道……我只是學生,但我知道好像是很難……」後續講的細節我也忘了,只記得我們聊了一下後,我提到了以前跟診時看到的病人,乳癌轉移骨頭,到現在追蹤十多年;卵巢癌末期的奶奶,手術化療到現在六年沒有復發等等。我真是犯了大錯,這些都是不同的癌症,疾病的治療和預後都有極大的不同,但我在不經思考的情況下、毫無脈絡的向他描述。不能給病人無根據的、沒有evidence的「希望」,那反而是傷害,是一種鄉愿,而且醫學、生命的廣袤難以測量,謙卑和謹慎是絕對必要的。後來的醫學人文討論,我也提出了這個問題和大家討論,最重要的學習是:學生不能在沒有主治醫師在場時向病人病解、告知病情。我們還不是醫師,還沒完成訓練也還沒有執照,而在臨床現場都是真實的病人,很多的approach必須要有監督,因為病人安全永遠是第一。老師隔天便帶我去L先生病房,先在門外教我一遍後,再讓我去bedside向L先生重新說明、老師再及時修正我:客觀地傳達事實,像是實證醫學目前的研究結果,同時分享一些老師自己病人的故事鼓勵病人,因為的確有超越EBM的miracle,即使千萬分之一,也不知道他會不會是那一個,但要記得是親眼見證的例子。L先生住院兩個禮拜,傷口恢復得很好,除了左腿的傷口、引流管、還有為了保護腳底傷口打的石膏之外,其實看不出來他是個病人,還會跑去門口抽太難戒的菸,他後來就出院了,而我兩週後也結束了外科實習。一個多月過去,我已經從外科轉到內科,但我偶而還是會點進去L先生的病歷看他最近在接受什麼治療。7月某天,看到他已經入院了幾天,入院病摘和病程紀錄詳實記載了他的情況,一個月不見,L先生已被發現骨頭轉移,疼痛開始侵蝕他,一次次升級的止痛藥將他承受的痛推到我無法想像的光譜範圍。去探望L先生的念頭馬上被點起,但L先生已在腫瘤內科治療,不是在教學病房,也不是我的主要照顧對象,要向主責主治醫師詢問目前情況是否適合去看這位病人。就這樣,我查到那位主治醫師email、寫好一封郵件,但那封郵件躺在我的電子信箱裡,裡面的稱謂和措辭都被我修改許多遍,幾天過去我仍遲遲沒有寄出;我也在食堂看到那位主治醫師兩次,但也遲遲沒有向他詢問,每次都想:「老師在吃飯,好像不太適合打擾……」在遠處一番天人交戰後就默默飄走。並不是那位老師長得很兇(老師看起來人很好)、也不是email壞掉,只是我太害怕了,生命的脆弱、癌症的兇猛、還有伴隨的痛苦光透過病歷看起來都那麼真實了,而那個很年輕、講話有點台灣國語、熟起來很好聊的L先生就在樓下的病房經歷這些。已經大五了,但我還是止不住地想:一個月前人還很好……怎麼變化那麼快……我就這樣拖呀拖,有一個下午看見那位老師,急忙上前(不給自己糾結的時間)向老師說明我是誰、想去看望L先生,老師欣然同意,整個過程花不到1分鐘,卻被我拖了一百年!同時也從老師口中得知他這幾天出院了,要等下次入院。又過了一兩週,某次早上跟查房,我看到L媽媽經過,原來L先生那天又住院了。那個週五下班後,我吸了好幾口氣,敲敲門走進他的病房,於是就有了開頭的對話。他看起來更不好了,左半臉顏面神經麻痺,講話有點不清楚,還放著導尿管,因為無法解尿,而手邊是自控式的止痛,病況進展的速度之快,我完全被嚇到了。L先生跟我聊了他這次入院前發生的事情:下計程車時雙腿無力、跌到在地,後來回家要爬樓梯也走不動,更不用說那個失控的疼痛。「你看,又長出來了。」他指了指左大腿,漂亮癒合的手術疤痕上端,又冒出一大顆黑色的腫瘤,已長在表皮外,而疤痕下緣有許多隆起,看起來也是蓄勢待發的腫瘤。「大哥出頭,現在小弟也要跟上了」,L先生還是維持一貫的風格開著玩笑。他像我述說著這個月經歷了各種不適、疼痛,而我卻不知道該怎麼回應他,想說什麼又說不出來,因為說什麼好像都不對,只能看著他,不時的應和,偶而輕拍他的肩膀。我們東聊西聊,他和L媽媽跟我聊到了颱風,關心我的家鄉是不是還好、聊到了病房的冰箱最近壞掉了、聊到他最近吞嚥也出現困難,需要用增稠劑喝水,好多的update。突然,L先生說起他很痛很痛的時候,脾氣很不好,會痛到想打人,他拉著L媽媽的手,說他生病以來很對不起也很感謝,第一次看到一直以來都說自己看很開的L先生哽咽,我也忍不住眼淚,但不想被發現,只好轉頭趕快擦掉。我很害怕我的來訪會是打擾或是暗示了任何訊息。在L先生病房的半小時,我一直忍不住跟他們說對不起,「對不起上次你住院沒去看你」、「對不起我幫不上什麼忙」,「不會啦、大家都很忙的,謝謝你來看我」我還是想一直說對不起,但很感謝L先生這麼跟我說。道別前,L先生說我在外科照顧他的時候很幹練、很棒,大概是第一次有人這麼形容笨拙的我,L先生和L媽媽就像我的第二位、第三位老師,讓我從他們身上學習,甚至收到鼓勵。我和他約了有空再來找他聊天,然後互道加油、擊拳。Hope for the best.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9-10 名人.謝向堯
謝向堯/同情心與同理心 醫病譜出交集與共鳴
從前我在醫學中心服務。那裡總是人滿為患,常遇到來自各地的疑難雜症。患者行動再怎麼不便,泰半的家屬也會想辦法掛到號,設法將他們帶來門診,只為尋求「最好的醫療」。直到我轉任地區醫院,才發現不同地區的風土民情有很大的差異,而患者的期望也不同。有位六十多歲的男子,體型中廣,講話慢慢的,撐四腳拐杖走進門診。他初次掛號時,主訴「近一年來常常跌倒」。他並沒吃什麼可能引起精神不好或頭暈的藥物;問他跌倒前有沒有頭暈目眩、視力模糊、腳軟等等症狀?他也說沒有。不過我注意到他的舊傷遍布在身體很多地方,如頭部、腿部、臀部……表示跌倒不是偶發事件。造成跌倒的鑑別診斷很多。從視力不好、膝蓋或下肢關節退化;到全身性疾病如貧血、新陳代謝問題導致頭暈或全身體力退化都有可能。而神經科疾病,如帕金森氏症候群、水腦症、脊髓病變、周邊神經或肌肉病變等等都需要考慮,要一一排除得費一番功夫。最直覺的判斷是,如果一般重心不穩向前撲倒,傷口會在前額或臉部;如果是癲癇發作時抽搐則常往後仰,傷口通常在後腦勺或背部;至於血液循環不好或其他原因昏厥、中暑等等,則得看患者發生當下站姿而定,可能側倒、也可能偏任何方向,比較難猜。患者這次傷口是在頭頂,這點我想不明白。他當時並非下樓梯,難不成前空翻而頭頂朝下跌倒?細問之後才知道,他這次其實還是向前倒,只不過正前方剛好有個矮櫃,頭不偏不倚撞在矮櫃側邊的直角。想來一定很痛!我先找了外科醫師,幫他頭頂傷口縫了幾針,然後收他住院檢查。他目前獨居,所有的資訊只能問本人。儘管兩天後有朋友來探視他,但感覺也不算熟。原來大家都叫他阿七,因為他上頭有五個兄姊,父母還另外收養了一個乾姊姊。這些兄姊們有的還在、有的過世了。但據說,有兩位哥哥生前也曾經如同他一樣,常常跌倒。倘若消息屬實,那麼他罹患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可能性就大增了。阿七平時眼神呆滯,回答問題得想較久,認知功能應該有些許問題。肌肉力量其實並不差,但是手腳和軀幹有輕微僵硬,並非典型的帕金森氏病。他從床上要站起來會顯得吃力,就算撐著四腳拐杖,站起瞬間仍會稍微晃動且前傾。我研判他平日核心肌群就無力,於是叮嚀護理人員注意他的活動狀況。數天後來了一位女性訪客,短髮、不多話,竟然是他前妻,名喚阿雲。他們離婚已兩年,但阿雲聽見鄰居轉達消息後,還是來照顧他。或許阿雲是他現在唯一能依靠的人了吧?阿七住院後的抽血檢查沒甚麼大問題。不過他有姿態性低血壓,這可以解釋為何改變姿勢時容易搖搖晃晃而跌倒 — 除了重心不穩,也不排除因為腦部暫時缺血而導致肢體無力。此外由阿雲口中得知,他的記憶力比起兩年前更衰退些,有些詞也要想一下才能講出來。其他症狀還包括吞嚥不好,眼神看往上下左右時很不靈活。他的腦部MRI影像則顯示,腦幹與腦皮質比同年齡者更加萎縮,及相對擴張的腦室。住院近一星期,阿七並沒辦法完全符合我從前遇過的任何一種典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所以我寫在病歷上的鑑別診斷還是有好幾項。然而疾病總是這樣,尤其是神經退化疾病,臨床表現能如教科書範本的相對少數;百位患者往往有數十種樣貌,醫者只能大抵選出最接近的診斷。我向阿雲解釋,綜合阿七目前所有的症狀,比較近似於一種多重系統退化的「進行性核上肌群麻痺(progressive suprabulbar palsy;PSP)」。這類疾病有的可以問出家族遺傳史,但較多是個體基因的異常;診斷上主要還是得靠臨床症狀和影像。退化疾病 無藥物可根治我緩緩說,如果阿七真的是我所推測的疾病,那麼和絕大多數神經科退化疾病一樣,都沒有藥物可以根治。比方說傳統帕金森氏病的病程較為良性,可以撐到十至二十年才逐漸不良於行;諸如阿七這類退化疾病比較不樂觀,常常發病一至三年內就得臥床了。阿雲靜靜地望著坐在床沿的阿七,眼神異常的平和。在我看來那可能是淡定?或是早就熄滅的希望?我不確定。沉吟之後,我還是決定挑明說清楚現實的預後。這類患者最後會危及生命的原因,通常是反覆的跌倒造成顱內出血或骨折、或是被食物嗆到而造成吸入性肺炎;少數則因為自律神經失調造成突發性休克或心臟停止,進而猝死。我說明,會先開立一些帕金森氏症的藥物,看阿七的肌肉協調能力能不能改善、並減少跌倒機率。但足夠的復健訓練、小心進食,還是很重要的。阿雲淡淡地說:「那就多麻煩醫師了!」語調聽不出一絲憂慮。聽見她的道謝,我心裡嘆了口氣。不僅同情阿七,更覺得有些慚愧。因為我心知肚明,以後能幫的忙將會很有限。觀察幾天,我覺得阿雲挺牢靠的。她幫阿七刮了鬍子、陪他去復健、餵他進食;我交代的事都有確實做到。復健幾天之後,阿雲告訴我,阿七初站起來的晃動有減少。或許因為感慨自己在這領域的經驗不足,我自顧自地眼神飄向牆角,念著:「假使你們願意,出院後我可以介紹你們到我原來服務的醫學中心去評估。那裏前輩們經驗較豐富,可用的藥物也更多,也許能夠讓阿七的狀況更改善。」阿雲客氣的說:「不用了!醫師已經很幫忙了。目前這樣就很足夠了。」每天查房,我問起阿七站立時頭暈的情況,阿雲總是淡淡笑說:「他復健之後,好很多了!」法律上不是伴侶,相對的不必負擔那麼多責任,我也無法強求阿雲做多少。然而阿七如果沒人照顧,是鐵定不行的。雖然我不知道阿雲是否仍舊單身?能照顧阿七多久?卻很替阿七欣慰。他們家在舊公寓五樓,沒電梯,日後出入會是很大問題。這幾乎是醫院附近住民的普遍環境。我請社工聯繫台北市的長照資源,看看能否在經濟上提供補助;心下更是祈禱阿雲有辦法多幫阿七一些。出院之後,阿雲第一次帶阿七回門診,我試著叫他站起來。儘管他由輪椅起身仍有些費力,不過已經不會剛站起來就往前傾倒。阿雲表示阿七平時難以下樓,都是在家裡練習坐與站。有次看診,閒聊之間氣氛良好。我語意深遠的向阿雲提出,應該帶阿七去作病人自主權利法的「預立醫療決定(AD)」。萬一以後他身體出狀況,可以預先打算,而不至於手忙腳亂。阿雲仍然惜話如金:「我們會考慮的。謝謝醫師總是替我們著想。」彷彿這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就算泰山崩於前,仍然可以面不改色。我當下想,自己是否心急了些?費盡心思想幫她們忙,卻好似作了煞風景的事?哪壺不開提哪壺?不禁擔心他們因此對我有成見。家屬送自家菜 令我感動但次回門診,上次的陰霾馬上煙消雲散。阿雲居然提了一袋空心菜與茄子來送我。她對我說:「這是我家自己種的蔬菜,醫師請務必收下,不要嫌棄才好。」我訝異之餘連忙道謝。感動都來不及了,怎麼會嫌棄呢?這對夫婦的態度讓我印象深刻。也讓我重新思索,甚麼叫做「最好的醫療」?醫療的理念就算再神聖,終究不是慈善事業。我得依賴自己專長來扛起一家生計,用既有資源來救治病患。何謂最好醫療 陷入長考在地區醫院,我遭遇了一些以前在醫學中心可以眾人通力完成、但在這裡卻不能做的事。有時我感到有心無力,覺得可用武器太少。於是給患者更多的建議,提供我信任的後援。例如因中風而住院的患者,除了急性期盡力處理腦損傷之外,我診斷出患者的顱內血管有狹窄,建議他出院以後可以去其他醫院評估是否能做血管支架,「一定」可以減少再度中風機會。又譬如癲癇的患者,除了藥物控制,我建議轉醫學中心做更進一步腦部檢查或長時間腦波記錄癲癇型態,「搞不好」有機會用外科手術治療?「一定」可以改善她的生活品質。這類念頭,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我的心裡糾結。但是患者或家屬的反饋,卻常常不是我想像的。我開了轉診單,有些人卻沒去;我鼓吹他們進一步治療,有些人卻說:「醫生,現在這樣治療就很好了。」不是用我心目中最好的藥物與技術,細心的治療,才算得上仁心仁術嗎?或許對某些患者及家屬來講,就醫便利、經濟許可、生活品質(病情)有改善而沒大病痛,就算是良好的醫療吧?二十幾年前,在我剛升任主治醫師時,曾經寫過一篇文章『當醫師遇見SIKI』。緣由是我在住院醫師時期拜讀過神經科界的醫學人文前輩賴其萬教授的書。而『SIKI』的原意是原住民話「你關心我、我關心你」。那時我憑著一股熱誠,還有自己罹病後一路跌跌撞撞的經驗,發願要幫助所有經手過的患者們。儘管不能盡如人意,行醫多年卻也問心無愧。現在我變成中生代醫師,並且換了行醫環境。我維持信念與經驗,奈何有許多受限於人力、設備之處,得適度妥協。反之如阿雲,或許仍有她的期待,但也不企求更多,只要阿七有進步、活在當下就夠了。我們各自依存本性「做自己」。做自己需要很多勇氣,但也容易被諸多外在條件影響。我以長年的思維來診治,有時仍感嘆現下做得不夠理想;不過她們的反映卻真摯且滿足。未曾想過,同情心與同理心能夠以這種方式產生交集與共鳴。沒有抱怨與質疑,只有體貼與感謝。我還有一些隱約的鴻溝需要慢慢跨越,但這將會是我往後行醫路上得持續學習的課題。
-
2024-09-0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溫暖的陪伴病人
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長期追蹤病人的心得分享」。一般而言,在醫學院最後兩年的臨床實習都是每一到三個月就換一個臨床科,所以往往沒有機會讓學生看到病情的演變以及建立理想的醫病關係。在一所醫學生有六個月內科與外科連續實習的教學醫院實習的機會,我們鼓勵學生與病人及家屬建立良好關係,並且在病人出院後,回來看門診或再住院時,能夠與病人見面,這樣才會有機會了解「疾病」的全貌以及病人與家屬因病所苦的感受,也唯有如此才能讓醫學生學到照顧病人所需要的「知識」、「技術」與「態度」。透過這三位醫學生的分享,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在最初遭遇病人或家屬的冷漠或拒斥,透過耐心與關懷,發展出彼此尊重信任關懷的醫病關係,並讓學生對疾病有更深入的認識。在八月的某一個早晨,開啟追蹤清單,才發現那位病人的病歷號前面的小人變成灰色了。我心中彷彿清脆的掉了一拍,好像按下了重播鍵,與那位病人相處的一切又歷歷在目。那位病人就稱她鄭阿姨吧!想到第一次與她初次見面並不是那麼愉快。那時候是我到醫院實習的第二天,我就接了她,她那時因為腫瘤轉移壓迫到氣管,喘到血氧下掉而住院的。初次見面,我還很不會接內科病人,問題還不精簡,只記得鄭阿姨對於我的問題回答得草率,並且都在看手機,接著很快的就問我:「問完了嗎?」我有點不知所措,覺得自己似乎打擾她了。我加緊腳步精簡問題,問完的時候,還記得鄭阿姨一直咳嗽,瘦弱的身軀已經難以承受如此劇烈的咳嗽,我趕緊扶著她、拿了衛生紙讓她可以接住痰,她終於看了我一眼,說了句:「謝謝妳。」這就是我們第一次見面,感受到似乎她沒有那麼歡迎實習生。後來放了連假,中間一度喘到住進加護病房,本來老師說可能會因此離開,想不到後來情況又轉好,回到一般病房,而且開始了後續針對壓迫氣管的腫瘤進行放射治療。在這個時候,和個管師學姊討論才知道,這位鄭阿姨之前對於我們的態度其來有自。原來,她其實對於自己的疾病有她的價值觀,她認為應該順應生死,不需要多餘的治療,之所以這次會來,只是抱持著來看看的心情,大多還是不信任。就這樣,以鄭阿姨還需要氧氣支持同時需要做放射治療的狀況下,一時半刻都無法出院,所以我也就一直照顧她。或許事情常常會來到我們都沒想過的轉機。隨著放射治療的進行,鄭阿姨喘的情況居然也漸漸改善了!這樣快速的改善效果,也令老師和我們都感到鼓舞。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那幾天,我一如往常地走進病房看鄭阿姨的時候,她有一次就問我:「我是不是放射治療有效了?」看著她的喘真的改善、影像也有所證據,我就告訴她:「是的!」想不到,她突然很興奮的舉起她沒有太多的力氣的手,握住我的手,相當激動的說:「真的嗎?真的嗎?太好了!太謝謝你們了!」那一幕,鄭阿姨炯炯有神的雙眼和那欣喜的語氣,至今對我來說都相當深刻,因為那一刻開始,一切都開始不一樣了。接下來,我每一次去看鄭阿姨的時候,她和過去冷漠的樣子完全不一樣了,同時也隨著照顧時間真的很長,所以也開始有更多的對話。她意外的問起我幾歲,突然發現我和她的大女兒年紀一樣,這一刻,她和我都覺得特別親近。她開始和我說更多她對於疾病的看法,還有最近她的轉變。原先她是認為癌症對於她來說,只需順應生死就好了,治療對於她來說只是帶來更多痛苦,並沒有更多的助益。但是在和信住的這段時間,她真的感受到很多的關心和溫暖,在這裡,她一點都不孤單,更好的是,她的疾病雖然沒有獲得改善,但是有急性症狀的緩解,讓她整體更加的舒適。她現在更想好好面對她的疾病了,她也主動的問起她是不是還有其他的治療方法?鄭阿姨的轉變,讓我隱約開始感受到陪伴與溫暖的力量。雖然,我們都知道,鄭阿姨其實沒有其他治療方法了。在這中間,照顧鄭阿姨的都是她的姐姐,我在這段照顧鄭阿姨的時日裡,也和鄭阿姨的姐姐更加的熟絡。我們都知道沒有更多的治療方法,也讓鄭阿姨以及鄭阿姨的姊姊都知道這件事,同時也說後續會進行的安寧醫療。他們對於這些,從最一開始的有些抗拒,但在日復一日的陪伴下,也轉為接納。但鄭阿姨的姊姊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後來發生的事。在照顧鄭阿姨的那一個月裡,也和鄭阿姨的姊姊變熟,同時她也會關心詢問我關於醫學生的學習等等,也和鄭阿姨的感受一樣,覺得我和他們孩子年齡都相仿,到後來隨著熟悉,更是無比接納我做理學檢查等等,希望可以讓我多學習一些。真的非常感謝他們!這個月後,鄭阿姨順利出院了,但約莫過了兩週,因為肢體無力又住院了,而這次,鄭阿姨被懷疑有更嚴重的腦部轉移導致。這一次,雖然鄭阿姨已經不在我在的照顧團隊裡,但和同學又去看她。一樣的,身邊還是鄭阿姨的姊姊,而這次,鄭阿姨已經不認得我了。但鄭阿姨的姊姊一看到我,就覺得相當有熟悉感,我的存在,也讓同學接鄭阿姨的時後更加順利,我也和鄭阿姨的姊姊聊了起來,就像以前一樣,雖然不是自己照顧的病人了,但這股溫暖似乎隨著時間堆疊成更細水流長的陪伴。直到後來,七月的時候,鄭阿姨真的離開這個世界了。非常感謝我在實習的一開始就有這個榮幸可以照顧和陪伴鄭阿姨那麼長的時間,她讓我看到更多每個人對於生命價值觀的不同、看到溫暖與陪伴隨著時間而成的那股堅定,同時,也讓我知道,病人雖然永遠的離開了,但不只是我會記得這段緣分、她的家人也會記得和我們的這些緣分。雖然離別是遺憾的,但能夠被這樣的溫暖包裹著,似乎又成就了周遭的人的生命,直到很久以後。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9-07 養生.聰明飲食
「狐臭」女竟比男多!茶、咖啡恐是造成原因,刮毛、少吃這些食物...6大改善方法一次看
狐臭是由於汗腺分泌的汗液與皮膚表面的細菌作用而產生,狐臭通常出現在腋窩、陰部等多汗部位。夏季將至,許多人開始擔心「狐臭」這個腋下異味影響生活品質和自信心。到底狐臭的原因有哪些、該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狐臭、狐臭要如何改善?一文解析。狐臭原因有哪些?狐臭是由於汗腺分泌的汗液與皮膚表面的細菌作用而產生,狐臭通常出現在腋窩、陰部等多汗部位。全身汗腺約可分成大、小汗腺兩種,小汗腺遍佈全身,分泌物呈水狀並無特殊異味,但與皮膚上細菌作用,加上表皮角質分解,會發出「汗臭味」;大汗腺又稱頂漿汗腺,主要分布腋下及泌尿生殖區,分泌物豐富蛋白質與表皮上細菌作用,進而分解排泄出強烈異味的合成物質,即是造成「狐臭」主因。 什麼狀況容易有狐臭?狐臭以遺傳居多,且女生較男生多一些,進入青春期時,由於荷爾蒙分泌,促使汗腺成熟,漸漸冒出狐臭味,隨著年齡增長,狐臭的程度可能會逐漸減輕。.遺傳:若父母親都有狐臭,子女患狐臭的機率高達60~80%。若父母中僅有一位有狐臭,子女患狐臭的機率大約為50%。.耳垢:頂漿腺也分布於外耳道,因此有濕潤耳垢的人通常狐臭較明顯。.生活習慣:飲食、精神狀態和腋下毛量等生活習慣都可能影響狐臭的嚴重程度。根據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的理事廖怡華醫師指出,年輕人早期出現腋下問題可能與荷爾蒙的提前激發汗腺有關,而女性受荷爾蒙的影響比男性更明顯,因此女性的就診率也較高。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狐臭?現在,高達七成的青少年曾察覺自身或身邊的同學有腋下問題,卻不知如何適當表達,甚至用開玩笑的方式來讓對方知道,就有可能造成孩子潛在社交障礙及心裡焦慮憂鬱。另,皮膚科腋下清新門診中,未成年的青少年就診人數大幅增加,這都顯示Z世代青少年對於氣味、外在及認同需求越來越重視。 孩子或自身想了解是否有狐臭、又或是是否要就醫,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皮膚部副部長黃耀立醫師提供了一個簡單易記的口訣,可以幫助提前察覺腋下問題。這個口訣是「聞、望、問、切」,如果出現類似情況,就應該及早就診,尋求專業的醫療建議和治療。.聞:嗅聞腋下是否有特殊異味。.望:觀察腋下衣物上是否有濕黃汗漬。.問:詢問家族中是否有狐臭遺傳史。.切(Check):檢查是否有濕耳垢。狐臭如何改善?1.做好清潔:清潔是減輕狐臭問題的關鍵。衛生福利部恆春旅遊醫院外科醫師周則中指出,使用殺菌或抑菌沐浴產品時請注意,建議「不要長期使用」,原因是我們應該想辦法改善菌叢而不是殺光他們,另有些人會使用浴鹽,浴鹽本身有調理皮膚菌叢的功能,可稍微停留在身上5分鐘再沖掉效果更佳,沒有浴鹽用食鹽也可以。2.除毛:修剪、刮除腋毛,減少附著在毛髮上面的異味油脂。3.使用止汗劑、除臭劑:止汗劑是鋁鹽化合物,可幫助暫時阻塞汗腺管的開口,而體香劑和止汗劑的成分類似,有些體香劑含酒精成分殺菌或含硫酸銨鋁抑制細菌生長,膏狀和液狀的止汗劑和體香劑都可使身體盡量不排汗,以避免汗水和微生物作用產生體臭。使用上建議可於出汗前先擦,效果比出汗後使用好。4.選擇透氣衣物:穿著透氣性好的衣物可以幫助汗液迅速蒸發,降低細菌生長的機會。另,也可選擇抗菌織品,包括毛巾、貼身衣物及襪子,並且勤於更換。5.避免食用刺激食物:整形外科醫師李秉勳醫師曾在粉專分享,容易造成狐臭的五種食物有辛辣食物(如辣椒、薑、蒜)、酒精、海鮮類(蝦、蟹、貝類等海鮮)、紅肉、咖啡和茶(咖啡因、茶鹼等成分可能會刺激汗腺分泌汗液,增加體味的問題)。6.就醫治療:對於嚴重的狐臭問題,可以考慮尋求專業醫療治療。醫師可能會建議使用外用藥「氯化鋁」來幫助止汗,或者進行手術切除汗腺。參考來源:汐止國泰醫院、衛福部台中醫院、新光醫院 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9-0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在教學中成為更好的人——住院醫師在醫學教育的角色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的臨床教學」,這次我們要特別著重於醫學院畢業以後最初幾年的「第一、二年不分科住院醫師」(PGY 1 ,2)以及臨床科部「住院醫師」暨「研究醫師」(R, CR, fellow)的年輕醫師在教授、主治醫師的指導之下,參與醫學生的臨床教學。這些年輕醫師在病房直接參與病人的照護,而且與醫學生的接觸也遠比教授、主治醫師來得頻繁,因此這幾十年來國內外醫學教育界都非常重視這些年輕醫師在醫學生的臨床教學所扮演的角色。我們希望由各教學醫院分享這方面的經驗,尤其是聆聽這些年輕醫師分享他們對教學的熱忱,以及老師對他們的期待,可以讓社會大眾更加了解台灣各大教學醫院對臨床醫學的用心,並且更能接受醫學生參與他們的照護,將來才會有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可以照顧他們的子孫。作為一名住院醫師,每天在病房、診間、手術室和急診之間來回奔波,很多時候都覺得要準時打卡下班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然而,在這種緊張的節奏裡,我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教導學弟妹們——這其實是我們生活中的另一種挑戰,但同時也是成就感的來源之一。我們為何而教?「教學相長」這句話我想再耳熟能詳不過了,但在住院醫師階段,這個概念變得格外有意義。教學並不僅僅是把我們知道的知識灌輸給醫學生,更多的是一個雙向互動與回饋的過程。教學不僅幫助了學弟妹們,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成長。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教學經驗,是第一年不分科住院醫師訓練時,在精神科輪訓時遇到的。就我的觀察,第一次接觸精神科病人的實習醫學生們總是驚慌失措。這種緊張的情緒,其實有一部分是源自對病況、對病人反應不熟悉所帶來的恐懼,與醫學生本身的能力優劣完全無關。說實話,當初我在實習時第一次與精神科病人會談也有同樣的感受,所以更能感同身受他們的無助。隨著一次次在查房中的會談引導,我幫助學弟妹們學習如何在練習專業會談的同時拉近與病人的距離,以順利獲取我們所需要的病況資訊。漸漸的,對於接觸陌生病人的恐懼不再成為學習的阻礙,學弟妹與病人會談的時間增長了,臉上也多了幾許自信。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位大六學弟在結束精神科兩週實習時告訴我,他對精神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希望未來能成為一名精神科醫師。這是我蠻有成就感的經驗。站在住院醫師的角度而言,雖然教學有挑戰,但它帶來的收穫也是很明顯的。在每一次的教學過程,藉由嘗試更精確的表達,我能感覺到自己的思路變得更加清晰。當醫學生提出各種問題,在一問ㄧ答中,對於知識與技術的探討也更加深入。而當學弟學妹們通過我們的指導,逐漸變得更加自信和成熟時,那種成就感更是難以言喻。教學讓我領悟到,醫學不僅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精微的藝術。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和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病人的關懷和對學弟妹們的耐心。這些不是在書本裡能夠學到的,而是在每天的實踐中慢慢體會出來的。我們在教什麼?當學弟妹剛進病房,我會讓他們跟著我診視病人。並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觀察與疑問。等學弟妹有自己的新病人時,我會鼓勵學弟妹們先去看病人,然後告訴我她們問到了什麼?身體檢查時觀察到了什麼?然後給他們一些指導與回饋,確認聽診有沒有聽到該聽的、怎麼開抽血單、怎麼結構性的問診、怎麼判讀抽血數據,以及討論想開什麼藥,背後的診斷與思考邏輯是什麼?這些都是我們在實踐中學到的「招數」。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我們在教的不僅僅是醫學知識,學弟妹其實也在潛移默化我們對病人的態度。比方說,在跟病人及其家屬溝通的時候,我們需要特別注意語氣和措辭,因為這可能直接影響病人對我們的信任度,尤其是我們可能長得太幼齒,而容易被懷疑專業能力不足時,這些應對進退中展現的專業能力與態度就顯得更為重要。我會帶領學弟學妹們看到這些細節,然後再跟他們討論這些做法背後的原因。這些經驗與觀察,不是在課本裡能學到的,但卻是成為一名好醫生的基本功。教學的挑戰當然,教學不是一件輕鬆的事。首先,我們的時間非常有限,每天都有處理不完的工作,要在這樣的情況下抽出時間來教學,確實需要一些技巧和時間管理。比如說,我會利用自己訪視病人的時候,順便跟學弟妹們講解病人的情況,或者在等待檢查結果與治療的時候,和他們討論鑑別診斷和治療方向。這樣一來,就不需要特別騰出帶狀時間進行教學,卻又能讓學弟妹學到如何照顧病人。另外,學弟妹們的提問有時候會讓人感到措手不及,有些問題可能超出我當下的知識範圍,需要去查資料找答案。這種時候,面對難以回答的問題,我會選擇誠實地告訴他們:「我也不確定,但我們一起來找答案吧!」這樣的態度不僅能讓他們感受到好奇心的重要性,也讓我們能一起在醫學的學海中持續成長。未來的期望展望未來,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住院醫師意識到教學的重要性。這不僅是對學弟妹們的幫助,更是對我們自身能力的鍛鍊——教學不僅僅是一項工作任務,而是一個讓我們成為更好的醫師的過程。透過教學,我們傳承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對醫學、對病人、對專業的態度。這是我們這個職業最珍貴的部分,也是在醫學教育中,我們住院醫師不可替代的價值所在。
-
2024-09-05 活動.精彩回顧
【免費活動】2024 第11屆公益路跑 心聲·新生 New Life, Send from My Heart
👉 立即點選「我要報名」填寫報名資訊,並邀請親友一起來參加吧!💪(額滿將會提前關閉表單,報名從速)📅 日期:2024/10/12 9:00-12:00(8:00開放報到)📍 地點:大安森林公園兒童小舞台區📍 距離:約2公里(繞大安森林公園1圈)🗓️議程:每年10月第2個星期六為「世界安寧日」,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和醫療觀念的演進,安寧緩和議題亦逐漸受到關注,安寧緩和不僅關乎病人生命最後階段的品質,也涉及到個人在醫療過程中的自主權,提升民眾對於醫療自主權和安寧緩和的認知,是當前醫療體系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今年,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以"心聲·新生New Life, Send from My Heart"做為路跑活動的主軸,其不僅帶有溫暖與關懷的念想,更鼓勵大眾深入探觸醫療自主權和安寧緩和這兩個議題的核心價值,並將它們融入日常生活中,讓每個人對生命價值重新思考或定位⚓️,且以尊嚴和自信的態度面對自己的健康問題,以凸顯對生命的珍視與尊重❤️。「新生」不僅意味著新的開始,更象徵著對生命的重新詮釋和肯定,安寧緩和不僅關乎疾病的治療,更重要的是讓患者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擁有尊嚴、舒適和無憾的過程。這正是今年活動所要傳達的溫暖與關懷,讓每一個人都能夠在被尊重的體系下,獲得新生般的體驗和感受。透過本次路跑活動、闖關互動及精彩表演,期望提升民眾對安寧緩和的認知,可以讓更多人在面對末期或嚴重疾病時有更多選擇,並得到適切的支持和關懷,也唯有充分了解自己的權利和責任,才能夠建立起健康、公正、和諧的醫療環境,實現醫病共贏的目標,且讓我們一起為營造正向思考醫療自主權的意識和文化氛圍而努力!📌指導單位:衛生福利部📌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
-
2024-09-0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終生作個醫學界的學徒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的臨床教學」,這次我們要特別著重於醫學院畢業以後最初幾年的「第一、二年不分科住院醫師」(PGY 1 ,2)以及臨床科部「住院醫師」暨「研究醫師」(R, CR, fellow)的年輕醫師在教授、主治醫師的指導之下,參與醫學生的臨床教學。這些年輕醫師在病房直接參與病人的照護,而且與醫學生的接觸也遠比教授、主治醫師來得頻繁,因此這幾十年來國內外醫學教育界都非常重視這些年輕醫師在醫學生的臨床教學所扮演的角色。我們希望由各教學醫院分享這方面的經驗,尤其是聆聽這些年輕醫師分享他們對教學的熱忱,以及老師對他們的期待,可以讓社會大眾更加了解台灣各大教學醫院對臨床醫學的用心,並且更能接受醫學生參與他們的照護,將來才會有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可以照顧他們的子孫。R17就字面上應該是「第十七年住院醫師」,堪稱史無前例,這是黃老師以其「終生學習」的觀點自稱。如果要介紹醫師的養成到底是什麼回事,我會從十多年前的一個場景說起。那時候我是醫學系七年級的實習醫師,正在內科的風濕免疫病房實習。某個週日,我跟大我一屆的內科第一年住院學長(簡稱R1),泰半時間都在處理一位病人突然飆到破千的肝指數及突然變差的凝血功能。我們一起追蹤抽血、討論、查資料、輸血跟作各種處置,希望把病人安全的在週一交給原本照顧的團隊。週一早上,我在抽晨血,發現這位病人跟我講話的反應變得怪怪的,我一邊想說等一下要跟總醫師(簡稱CR)報告狀況,一邊加緊腳步想把晨血抽完。過一會兒,晨會還沒開始,病房喊了9595,正是那床病人。經過氣管插管及心肺復甦術(CPR),病人年輕的心臟一度恢復跳動。當我們送病人下加護病房時,我的手一直摸著病人的脈搏。在電梯裡,病人的心跳再度停止,我跳上推床跪坐在病人旁邊開始CPR。我們在加護病房努力了一個多小時,病人終究沒有救回來。我到現在都還記得那一天,加護病房門打開時,家屬的哭聲,因為病人是一位生完小孩、還未滿月的母親。那一天我一直纏著CR學長,我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我們要知道哪些事,才有機會在下一次,把這樣的病人救回來?那是我第一次知道catastrophic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syndrome(災難性抗磷脂抗體症候群),我從來沒有忘記過這個疾病。過了兩年,我是家醫科的住院醫師。輪訓到精神醫學病房,有個病人因為疑似急性精神病發作而住進精神醫學急性病房。我發現病人的認知功能異常並不典型,沒有常見的妄想、幻聽,但她會說:「我看電視新聞的時候會覺得很奇怪,不曉得她們為什麼這樣說。」我想起實習時風濕免疫科CR的教學,及照顧病人得到的經驗——我知道像紅斑性狼瘡(SLE)、抗磷脂質抗體症候群都可能會影響到腦部。我特別問了風濕免疫相關病史:病人以前從未有過精神疾病的病史,且家族病史有乾燥症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所以我默默在精神科的抽血裡,夾帶了幾項風濕免疫方面的檢查。結果被我猜對了!抗核抗體及抗磷脂質抗體檢查結果呈陽性,我會診了當初的CR學長(這時他已經是主治醫師了),病人經過大劑量類固醇治療後,認知功能完全恢復正常了。 時間快轉十多年,兩個月前,我在安寧緩和病房,醫學生開始作文獻報告沒多久,院內廣播突然傳來9595的呼叫,而且就來自只有兩層樓之遙的精神科病房。醫學生們轉頭看向我,我說報告待會兒繼續,病人是不等人的,帶頭就衝了(跑CPR的時候是沒人在走樓梯的)。一到現場,我熟門熟路的擠進病人旁邊,邊了解病人狀況邊觀察CPR的進行,伺機找可以幫忙的地方。轉頭發現四位醫學生不見了。原來因為病室裡人多,醫學生們不敢硬擠進來。身為現場最資深的我,當然把他們叫進來,請他們戴上手套準備幫忙接手CPR。在大家的同心協力下,四位醫學生只有兩位幫忙做到壓胸的動作,病人就恢復自發性的呼吸心跳了。走回病房的路上,一位同學很興奮的跟我說,真實病人胸口的回餽力道跟壓安妮是一樣的耶!「當然啊」,我說,「人家有用心製作耶,不過,安妮不會告訴你肋骨斷掉的手感是什麼。有一天你們如果壓斷了,自然就知道了。」 「不過這件事情除了要檢視自己的施力點是否壓在正確的位置與角度外,有時候跟病人的年齡、身體狀況有很大關係。所以我們要觀察病人病況的走向,預先智慧的討論與判斷,什麼樣的CPR該做?什麼樣的病人要先簽好DNR。」醫學的訓練是很特別也很迷人的過程,從懵懂無知的新兵戰士,到病床邊成熟的指揮官,或者抽絲剝繭找出病人問題的名偵探柯南,就是得透過這些過程——一次次的值班與CPR,一次次鼓起勇氣讓管路、針線穿過人體皮膚及孔道的過程,醫師點點滴滴的成熟,學會在壓力下沉穩應對,並保持冷靜、理性與溫暖。我特別喜歡帶醫學生去參與CPR,因為這是醫師訓練過程中最戲劇、最震撼的場景,可以快速的幫助醫學生成熟,我會提醒他們:「一、兩年之後,也許你就是深夜裡現場唯一的醫師,你準備好了嗎?」不論治療的結果是成功或失敗,醫師在過程中都有收穫。同樣的邏輯也可以套用在人類的每段感情、親情,或探索自己才能與嗜好的過程。不論成功或失敗,總在一次次的探索中,我們越來越了解自己,變成更成熟、更好的人。我很喜歡宋瑞樓教授的一句話:「秉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態度,終生作個醫學界的學徒。」我還記得,宋教授在八十幾歲於病房教學時,還會對我們醫學生說:「謝謝你們告訴我這件事情,我今天又學到了新的事情。」如果一位八十幾歲的老師可以如此,我們年輕人更該一直保持著住院醫師的熱情。在不斷的教學與學習之間,最幸運的是自己,可以一直保持心靈的探索、好奇與純真!
-
2024-08-31 養生.聰明飲食
醫公開自己每天的早餐菜單:「1食物」絕對不碰!不怕吃胖、脂肪肝上身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疑問:「明明吃的不多,為什麼就是瘦不下來?」麵包愈鬆軟油加愈多 早餐1改變身體有變化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說,自己這時候都會問:「你早餐吃什麼?」,而大多數人的回答不是「三明治」就是「麵包」,這2樣都是屬於高熱量的精緻澱粉食物。對此,錢政弘指出,吐司和麵包是用油去揉麵粉做出來的,越鬆軟好吃的麵包,油加越多,早餐要換吃別的,例如水煮蛋、雞胸肉、花椰菜、地瓜等。他分享曾經有一位70 多歲的老太太就告訴我,自從半年前早餐停止吃三明治之後,體重陸續降了7 公斤,脂肪肝也消失了!雖然午餐和晚餐吃的量也有減少,但是她認為早餐的改變影響最大。因此,錢政弘便請教她現在早餐改吃什麼?老太太回答:「我是買大賣場的燕麥當早餐,每天在家自己煮,像煮稀飯一樣煮燕麥,加上一點青菜和絞肉或是蛋,煮成像鹹粥。」燕麥屬於非精緻澱粉 餐後血糖上升慢你是不是覺得這個食譜真的很簡單?錢政弘表示,對大多數的媽媽來說,煮一碗燕麥粥肯定沒什麼難度,只是以前真的不知道早上都吃「含油澱粉」會造成脂肪肝。燕麥雖然也是澱粉,但燕麥屬於非精緻澱粉,接近天然植物原型,食用後血糖上升慢,不像白飯和麵包容易讓人發胖。醫師早餐這樣吃!避開甜的、軟的麵包至於不少人也會想問醫師的早餐都吃什麼?錢政弘提及,我的早餐很簡單,每天早上我要幫小孩準備早餐,時間有限,最常吃水煮蛋,不是真的水煮,而是用電鍋蒸熟,沒有調味,再加上全麥麵包或腰果饅頭。有時間的話就去外面買吃豬排起司蛋餅、豬排飯糰等,基本上不會吃甜的軟麵包當早餐,以上提供給大家參考。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30 醫療.婦產科
月經週期與月亮週期有關?外國研究曝「關聯性」真相
民間謠傳月亮週期與女性月經週期的時間相近,卻一直沒有研究能證實,如今國際期刊《科學》(Science)日前發表1篇研究,發現月經週期主要受到生物時鐘調控,但月亮的陰晴圓缺、月球遶行地球的週期,和女性月經週期有微弱且顯著關聯,不同時區產生的關聯性也不同,例如歐洲女性的月經常於上弦月(約農曆25日)開始;北美女性則於滿月(約農曆15日)開始。月亮週期影響女性月經? 研究:有關聯但非主因國際期刊《科學》(Science)於台灣時間4月11日凌晨2時發表1篇法國里昂大學、美國猶他大學與馬凱特大學合作的研究〈Evidence that the woman’s ovarian cycle is driven by an internal circamonthly timing system〉,分析北美(美國猶他州與威斯康辛州、加拿大)與歐洲(英國、義大利、法國、德國、比利時)共3,024位、多為35以下女性的月經週期紀錄,而這些資料分別來自義大利帕多瓦大學及過往其他團隊的2篇研究。研究結果發現,女性月經週期是受到自我體內的生物時鐘的主調控,但月亮的陰晴圓缺、月球遶行地球的週期,和女性月經週期有微弱仍顯著的關聯,且不同時區產生的關聯不同,如歐洲的數據顯示,上弦月與月經週期起始時間有關,北美則顯示滿月與月經週期起始時間有關。雖然該研究無法得知為何月亮週期和月經週期有關,但作者根據文獻推測較可能的機制是,生命起源於海洋,潮汐會是影響生物繁衍週期的因素,而類似的系統在生物演化的過程中,仍被保留在不是生活於海洋的生物體內。作者認為研究結果有助於了解生理時鐘與排卵異常或障礙的關係,未來可進一步研究如何評估排卵週期,並找到治療不孕症的有效方法。影響生理週期因子多 除了外在環境還有人為因素根據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報導,慈濟大學醫學院副院長謝坤叡對於該研究的想法及解析,他指出這篇研究很難得的收集了相對較大規模的數據,分別有1960年到1997年歐洲女性的月經週期紀錄,包括了2,303名女性的26,912個週期;及1990年到2013年北美涵蓋多個不同群體的研究資料,包括了721名女性的4,786個週期。研究者將懷孕或月經週期超過60天者的資料予以剔除,盡可能在眾多干擾因子的情況下研究出結果。謝坤叡說明,研究證實女性月經週期的確與月亮週期有關,但月亮週期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調控月經週期的是女性體內的生理時鐘,生理時鐘與地球自轉相關,但並非一分一秒不差,月經週期約略與陰曆或月曆相似的天數而來,也不一定很精準。再加上人種、氣溫、緯度、營養等因素,都有可能會影響初經與月經週期,因此如同研究作者所述,還需要更大規模的族群研究,例如與亞洲、非洲等不同區域合作研究,才能更進一步知道是否在其他地區、國家的女性月經週期也與月亮週期有關,但也有可能在更廣泛的收集資料後,發現女性月經週期與月亮週期無關,或是關聯性更多、更顯著。針對研究所述,女性月經週期在歐洲更常於眉月(大約是農曆25日左右)開始,而在北美則在滿月(大約是農曆15日左右)開始,謝坤叡也認為,其代表著人種相近、緯度相近,但不同大陸的環境下,月經週期卻有差異,顯示還有未知或是尚未納入此研究的因素,與人體是否會受自然或環境的影響有關,例如飲食、文化、宗教、社會的不同,甚至因2個大陸的數據橫跨不同年代,所以還無法得知年代的不同,是否會影響研究結果。謝坤叡提到,現今有越來越多的人為干擾,例如夜晚過度光照暴露、輪班工作、跨洲旅行,甚至環境污染等等,都可能影響到人體生理時鐘、女性月經週期,因此除了自然環境的週期,還有許多新的人為因素影響,但目前還不知道仍需要累積研究,才能更認識女性生理,也才可能發展各種協助或醫療。★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28 養生.聰明飲食
番茄營養多!5道入菜食譜,烤西瓜、番茄薯泥湯,含有滿滿茄紅素
一般營養素經加熱後,都會出現流失現象,導致吃進去的營養素成分大減。但茄紅素卻剛好相反,由於它在植物成分中相對穩定,即便加熱也不會有流失的疑慮。曾有研究發現,採收後的西瓜分別保存於溫度5℃、13℃、21℃,結果保存於21℃的西瓜,茄紅素含量最高,保存於5℃的西瓜含量最低,證實茄紅素在室溫下反而更多。 存在於天然蔬果中的茄紅素屬於反式結構,不易被人體吸收,但只要加熱後,就能成為人體好吸收的順式結構。因此,烹煮過的番茄會比天然番茄更具好吸收的茄紅素,且屬於脂溶性的茄紅素,當飯後胃中進食油脂後立即吃水果、烹煮時加入一點油脂,或果汁內加入牛奶一起喝,都能將茄紅素完全釋出,並且幫助腸道吸收。一、烤西瓜材料(6人份):西瓜去籽 600g、去皮切丁牛番茄 6顆、番茄泥 10大匙、黑胡椒 1大匙、碎開心果半杯、紅酒醋半杯、海鹽半小匙、橄欖油3大匙。作法:1.將去籽西瓜切成2.5cm的形狀。2.以橄欖油熱鍋,拌炒牛番茄丁,以黑糊椒及海鹽調味,最後放入番茄泥拌炒。3.將料理完成的番茄醬汁塗在西瓜上約2cm高,再灑上碎開心果,放入預熱至180度烤箱約3~5分鐘,最後淋上老紅酒醋。營養小常識:清爽多汁的西瓜搭配番茄,加上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堅果開心果,淋上紅酒醋及橄欖油,清新可口,營養加分。此道開胃菜含豐富茄紅素、鐵質與鈣質,有助男性攝護腺的健康。二、什錦蔬菜沙拉(4人份)材料:義式紅酒醋(巴沙米醋Balsamic vinegar)、紅洋蔥20g、羅蔓萵苣50g、鬚苣50g、紫萵苣50g、紅甜椒50g、黃甜椒50g、小黃瓜75g、番茄1個、特級純橄欖油25g。作法:1.將生菜、鬚苣、紫萵苣清洗乾淨,瀝乾水分,用手撕成小塊。2.小黃瓜去皮對切,用湯匙將籽取出,切成斜片。3.番茄去皮、去籽後切片;洋蔥橫切片。4.紅、黃椒切成條狀。5.將處理好的沙拉全部放在沙拉碗中。6.特級初榨橄欖油,加入海鹽、鮮蘑黑胡椒誠義式紅酒醋醬汁。7.待食用前將醬料淋在蔬菜上,一起拌勻即可。營養小常識萵苣富含的鐵質高於菠菜,且其中所有的維生素A及b-胡蘿蔔素能避免皮膚乾燥、保持皮膚水嫩;甜椒含高量維生素C,有助於皮膚美白及膠原蛋白的合成。其他還有富含脂溶性的維生素A、D及K、b-胡蘿蔔素、香豆素(coumaric)及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具有高度的抗氧化能力。三、葡萄柚原汁材料:葡萄柚2顆、柳橙1顆。作法:1.直接將葡萄柚及柳橙對切。2.使用榨汁機,不需再額外加水。營養小常識:新鮮葡萄柚中含有許多對身體有益的營養素,如維生素C、茄紅素,經常食用具有降血脂、肝臟排毒、抗癌、抗氧化、抗發炎等功效。另外,因維生素C有助於膠原蛋白合成,可幫助保持彈性、白皙透亮。四、番茄薯泥湯材料:橄欖油20g、法式麵包100g、聖女番茄200g、西芹10g、鮪魚罐頭75g、馬鈴薯50g、薑10g、礦泉水800g、鮮奶油2大匙。調味料:青蔥粉1大匙、鹽、糖、胡椒粉各半匙。作法:1.先將番茄、西洋芹、薑 馬鈴薯薯片切碎,將食材用食物調理機攪打細碎。2.加入油橄欖油 蕃茄醬2大匙炒熟熱。3.加入鮪魚罐頭。4.加入礦泉水續煮。5.加入鹽、糖、胡椒粉略煮開即可盛出。6.灑上蔥粉。7.沾麵包食用。營養小常識:橄欖油含有豐富的脂溶性維生素A、D、E、K等,不飽和脂肪酸omega-6含量高,屬於人體必需脂肪酸,可控制肥胖、高血壓、心臟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五、乳酪焗茄子材料:鹽50g、九層塔切碎10g、特級純橄欖油10g、麵粉40g、帕梅善起司粉40g、莫扎雷拉起司40g、洋蔥切末30個、茄子200g、大蒜2個、番茄去皮去切碎200g;鹽、胡椒適量。作法:1.將橄欖油倒入鍋中,以中火炒香蒜至金黃色時,取出棄置不用。放入洋蔥翻炒變軟時,加入番茄並撒上鹽和胡椒。2.用中火將作法1煮約20分鐘,隨時攪拌並加入九層塔,數分鐘後即可盛出備用。3.將茄子洗淨切片,撒鹽後將其置於濾網上晾30分鐘,再用水洗淨,並以紙巾拭乾水分。4.鍋內倒入適量的橄欖油加熱,茄子沾上麵粉,放入鍋內將兩面煎至金黃色撈起,並用紙巾將油吸乾。5.烤盤刷上橄欖油,鋪上作法2的醬料,依序排上茄子、帕梅善起司粉,再鋪一層莫扎雷拉起司,重複此步驟,直到材料用完。6.用錫箔紙蓋住烤盤,放入預熱至180度的烤箱中,烤約30分鐘,拿掉錫箔紙,繼續烤至起司呈金黃色。營養小常識:茄子內含有維生素A、B1、B2、C、P等,維生素P可防止維他命C被氧化而被破壞,並增強毛細血管壁,增強人體細胞的黏附力,保護血管並增強血管健康及使其滲透性運作正常,保持微血管的堅韌性,減低碰撞時肌肉容易出現瘀傷、出血的情形。,其中富含的果膠能有效的降低膽固醇,而前花青素及花青素則具有抗氧化的功能,防止微管破裂及血管硬化的功能。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27 養生.聰明飲食
減肥必看!「哈佛蔬菜湯懶人級料理」可減肥、抗癌、防高血壓、降膽固醇
號稱可以減肥、抗癌、防高血壓、降膽固醇的「哈佛蔬菜湯」,最近在網路爆紅,只熬煮高麗菜、南瓜、洋蔥、紅蘿蔔等4種食材,作法簡單,不需何調味料,湯頭清甜,營養師表示,哈佛蔬菜湯可補充現代人缺乏的營養素,且有飽足感,因此,具有控制體制的效果。哈佛蔬菜湯懶人級料理 減肥、抗癌、防三高日本醫師高橋弘醫,長期在哈佛大學進修,專注於癌症與免疫功能的研究,常鼓勵病人,於藥物之外搭配飲用蔬菜湯食療,因此,研發出「哈佛蔬菜湯」,因為作法簡單,可說是懶人級料理,且營養豐富,而大受歡迎。「哈佛蔬菜湯」食譜如下:▸食材:高麗菜100公克、南瓜100公克、洋蔥100公克、紅蘿蔔100公克、水1公升▸料理3步驟:(1)切塊:清洗食材後,將高麗菜、洋蔥、紅蘿蔔及南瓜分別切成適當大小的塊狀。紅蘿蔔和南瓜不要去皮,一起下鍋煮,以獲取最完整的營養。(2)加水:把切好的蔬菜均勻放入湯鍋中,接著倒入1公升的水。(3)煮滾:開大火,等水煮沸後轉小火繼續煮約20分鐘,直至蔬菜軟爛入味。高麗菜、南瓜、洋蔥、紅蘿蔔均為具有高營養的天然食材,煮成一鍋,料理充滿「植化素」,可對抗身體發炎、增強免疫力。此外,高麗菜含有豐富維生素K,有助於維生素D及鈣質吸收,可預防骨質疏鬆。另含大量的膳食纖維,促進腸道健康,正常蠕動。南瓜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及澱粉、維生素 A、B1、C、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等營養素,有助於增強抵抗力。洋蔥含有膳食纖維、維生素C和各類植化素(如槲皮素),可促進新陳代謝。紅蘿蔔則有大量的β-胡蘿蔔素,具有不錯的抗氧化功效。在4項食材中,南瓜屬於全榖雜糧類,其餘為蔬菜類,製成料理,吃起來相當有飽足感,如果想減重,建議於「餐前喝」,可增加飽腹感,減少正餐食量,並抑制血糖值上升。「哈佛蔬菜湯」熱量低、營養高,但除了蔬菜之外,人體還需澱粉、蛋白質,以維持正常運,尤其是年長者和癌症患者需要足夠的蛋白質,這是「哈佛蔬菜湯」較難以提供的營養素,建議可以加入雞肉、豆腐、雞蛋等含有優質蛋白的原型食物。此外,料理「哈佛蔬菜湯」時,可以添加黑色香菇、紅色番茄,讓顏色更漂亮,增加營養成分。值得注意的是,蔬菜湯含豐富的鉀離子,不適合腎臟疾病患者飲用,攝取過量的鉀,可能對腎臟造成不必要的負擔。★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27 醫聲.高齡社會
台灣將迎超高齡社會 老盟秘書長張淑卿:長者5權不平等
台灣即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老盟)秘書長張淑卿表示,長者在行動權、交通安全、就業權、社會參與權、終生教育權、健康權和居住權等「五權」仍面臨諸多不平等,政府應多鼓勵支持高齡者學習第二或第三專長,並積極規畫退休後的「第三人生」。隨著平均壽命延長,活到百歲已不是難事,意味著長者退休後,應重新思考和設計屬於自己的「第三人生」,積極規畫健康、財務、人際關係和娛樂等生活。張淑卿強調,今年是老盟成立30周年,並聚焦「安全、安心、安養、安定、安居」五安,呼籲社會共同關注長者的權益與生活品質。大眾運輸設計 不符需求張淑卿指出,長者在「五權」方面仍面臨許多不平等。例如,在行動權、交通權上,現有的大眾交通工具設計常見不符合高齡者的需求或數量規劃上明顯不足,例如低底盤設計公車有利於長輩,但卻有數量不足的問題;在社會參與上,雖然鼓勵長者擔任志工,但許多志工計畫的意外保險設有年齡限制,使得高齡者參與受限;就業權方面,憲法雖保障每個人的工作權,但高齡者往往在求職市場上被忽視,難以獲得工作機會。應支持學習第二專長教育權也是未來的重要課題,張淑卿呼籲,政府應設立針對高齡者的入學管道,支持他們學習第二或第三專長,並積極參與終身學習。在居住權方面,老盟將持續關注高齡者的居住安全問題,並推動適合高齡者的友善住宅政策。張淑卿提到,當前社會對高齡者認知需轉變,長者不應被視為社會負擔,而是潛在的資產。尤其65歲以上的長者已高達438萬人,若他們能積極參與社會、發揮第二或第三技能,將為社會帶來新的動能和價值。「退休後 才是最美好開始」77歲的林玉燕,現為新北市社會局關懷據點的講師,她表示,「變老不代表變弱」,年長者需要家人和社會的關心,哪怕只是一句關懷的話語,也能帶來很大安慰,與長者溝通需要耐心,對於不熟悉3C產品的長輩,年輕人的指導和陪伴非常重要。她以自身經驗為例,在公共場合有時因聽力問題感到不便,這些困難需要更多包容與理解,社會應多提供讓長者參與的活動,並鼓勵長者多出門,參加社交活動,有助於增進健康和心理的舒適感。「退休後才是生命最美好的開始。」林玉燕說,因為可以全心全意投入自己的夢想,追求更豐富人生。她60歲退休,先到美國探親,之後前往法國與小女兒同住,但她並未止步於此,回台後,積極學習並考取證照,成為衛福部延緩失智失能的講師。這些經歷讓生活變得充實而有意義,健康狀況也隨之改善。保障長者權益 迎長壽時代林玉燕在關懷據點帶動長者學習與互動,並鼓勵大家培養興趣與休閒,從而延續活力與熱情。她堅信,退休依然可以充滿活力和樂趣,她以「幫助別人,可以成就自己」鼓勵長者,只要不斷學習,就能夠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張淑卿強調,老盟將繼續倡議建立無齡社會,呼籲政府、社會及家屬共同努力,創造一個自主、自立及共融的健康長壽時代,讓每位長者都能在第三人生活得精彩,成為國家的資產,而非負擔。
-
2024-08-2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成為長照補手:醫院的營養師關注的不只是營養專業,家屬比我想像中堅強
【編者按】:本週三篇文章的共同點是「醫療溫馨的一面」。一位長照營養師分享一位病人的女兒在她的指導下成功地加入照護母親的表現。一位童年時感染腦炎,引起頑固型癲癇與重度智障病人的母親分享她如何在醫師的鼓勵下,全家人首次一起出國旅遊,成功地走出陰霾,而領悟了一位心理諮商師說的一句話:「別讓擔憂限制了我們的人生。」一位台灣醫學院醫學人文老師敘述她到北印度公立醫院所見所聞,分享在地知識與跨文化理解的心得,並親眼見證台灣年輕學生參加海外服務的熱忱。一如往常的上午,我接到了來自出院準備服務的照會通知,然而這是一個特別的出院服務飲食衛教個案。照著既定的服務流程,我先上系統並查詢先前的紀錄,了解個案目前飲食狀態及出院適合的營養建議。統整這些照護資訊以後,我帶著出院飲食建議表單上了病房。一踏出電梯門時,迎面遇上的是出院服務組的學姐娟,她一見是我,連忙把我拉到旁邊小聲的告訴我說:「營養師這個病患是外籍配偶,照護者的後援幾乎沒有,主治醫師說病人中風的情況不樂觀,出院後建議安置到機構,但家屬拒絕,他想自己學照顧技巧,自行回家照護。」經由娟學姐對病人背景的介紹,我的腦中大致掌握病人的疾病輪廓以及後續照顧的規劃。當我踏進病房,見在病床旁陪伴病人的是一位看起來稚氣的年輕小女生,我禮貌性的問候和詢問後得知小女生是病人唯一的小孩。經由面對面的訪談中,對我而言,眼前的母女處境,不再是前一刻我僅用腦接收娟學姐口頭交班的資料。在訪視中,小女生告訴我他剛從專科畢業,目前家裡有2位家人,分別是躺在病床的媽媽及高齡正在接受長照服務的爺爺。我語帶心疼的問她:「回家後照顧媽媽沒有問題嗎?」她的回答讓我更不捨了,她說:「這不是第一次,以前我爸爸、我奶奶我都顧過,但現在他們都不在了,換成我顧媽媽。」當下,我微笑地望著眼前的女孩,但內心卻是震驚的,我聯想到的是這樣稚嫩的小孩如何擔起母親日後沉重的長照工作呢?照護的開銷和費用從哪裡來呢?他的人生才剛要開始啊!瞬間,我的腦中為病人和小女孩擔憂的好多想法竄流不停地跑來跑去。唉!有別以往,我這次出院飲食衛教是在一個充滿不捨與驚訝中完成。離開病房後,我帶著沉重的情緒回到辦公室,身為一位營養師我還能為這個家庭做什麼呢?但這股沉重感催逼著我去找出院準備服務的學姐交流女孩家中的情況,一起共商如何協助案家。述說過程我的眼淚不自覺的掉下來,以母親的角色來說,我不捨孩子的遭遇。雖然,我們不知道能為這個資源薄弱的家庭解決多少照顧問題,但當我再次走出營養室辦公室的門,邁出的步伐代表我跨了領域,嘗試為案家的需要連結我所陌生的資源和照護系統。我與娟姐盡力幫忙這個孩子照會社工、聯繫慈善團體等,同時,請他帶媽媽回醫院來持續復健。病人出院1個月後,在某日,娟姐跟我說孩子有問題想找我諮詢,於是我請他有空來諮詢門診。女孩一進門,我問她:「最近好嗎?」他簡單的說:「很好。」接續我問:「媽媽呢?」她說:「媽媽已經不再昏睡,可以自己睜開眼睛也可以吃粥了。」我進一步追問幾個問題評估她母親的營養狀況,再提供給她適當的建議,以及分享給她一些樣品。完成這些營養諮詢服務後,我開口誇讚她並跟她說辛苦了,她回答我說:「這是我媽媽,不辛苦,一點都不辛苦!」在我們的對談中得知孩子對於長照有興趣,也覺得有成就感,未來想當照服員幫助別人。於是我鼓勵他,若有天成為照服員可以用自己的經驗給予別人最好的照顧。最後我祝福她說:「孩子,你真的很棒!阿姨祝福你一切順利、平安。」孩子靦腆地回了聲:「謝謝。」孩子回應雖簡單,但從他對未來職涯規劃以及對母親悉心照顧的態度,讓我看到她的勇敢與堅強。而照顧者的成長與病人的進步,無疑的也釋放了我這個營養師的擔心與掛心。從協助此案家的過程中,讓我更深地體察到在快速老化和少子化社會裡,失能者的長照需求不是單一家庭以自己之力足以面對,若是發生在照顧功能薄弱的家庭中,長照的壓力與問題更是雪上加霜。此時,醫院的醫療照顧團隊在病人出院之前,能與案家同負一軛,主動敏於發掘和評估高風險家庭的長照需求,並協助連結與整合長照與社會資源,將能幫助案家發展出因應長照對生活造成壓力的能力。此外,見到病人和家屬出院後,因醫院照護團隊追蹤關懷,持續與案家取得照顧關係的連結,如同一雙補手可成為案家承擔長照任務的後盾,讓他們不致陷入孤軍奮鬥的窘境,更可貴的是,提供案家超越家庭危機及賦權機會,就如案家中年輕照顧者對照顧角色的認同,並選擇個人職涯發展的志業。這樣的結果對在高壓醫療環境中的醫療人員而言,何嘗不是一股滋養人心的動力呢!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25 醫療.精神.身心
強迫自己持續好習慣也是一種壓力 專家告訴你不會積累壓力的訣竅
雖然壓力難以被覺察,但仍會對身心造成某些影響。我們只要在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就能發覺壓力的跡象。首先,「睡眠」的變化是十分常見的壓力累積跡象。其中,失眠算是比較好理解的徵兆,其他像是做惡夢、磨牙、睡相變差,甚至是睡太多,都有可能是壓力引發的跡象。尤其是在生活作息規律,且沒有時差症候群、身體疾病或攝取咖啡因,睡眠環境也沒有變化的狀態下,仍然睡不著或睡太多,就很有可能是由某種壓力所引起的。不會積累壓力的訣竅是,凡事不要太追求精確。提到「不會累積壓力的習慣」時,會聯想到什麼呢?我想大家腦海中應該會浮現這些內容:每天都在固定的時間起床、一周運動三次以上、一天三餐飲食均衡、每天睡六小時以上,或是不做不想做的事。那麼,只要養成這些習慣,就能成為完全不會累積壓力的人嗎?答案是不行,與其說這樣太過精確的生活會讓人疲憊,倒不如說光是要實際執行就不太可能了。如果各位是平常就能實踐這些習慣的人,應該從一開始就不會入手這本書了。這些習慣當然全都很重要,但是會拿起這本書的讀者,應該也存在著那些無法保有睡眠時間、暴飲暴食或是做著不想做的工作的人,為此我想分享給他們一些不必勉強自己就能避免壓力累積的習慣。漸進式設立目標,才不會負荷過重。「stretch」這個單字含有「拉長」的意思,其實它和壓力「stress」這個單字的來源相同。壓力如果像被拉長一般,持續處於負荷過重的狀態下,壓力便容易積累,因此要從平時開始注意不過度施加負擔,才能邁出養成不累積壓力的習慣第一步。如果能夠自然而然地做到早上在固定時間起床、一周運動三次以上、留意飲食營養均衡等等事情,那就沒有問題,但如果這些事造成的負擔過重,反而會讓持續下去這件事變得壓力重重。因此,如果要養成某種習慣,只要設定比自己目前的狀態「稍微高一點點」的目標就好,先等到能輕鬆達到這個目標後,再設定接下來的目標。在此基礎上,希望大家注意這兩件事:「決定什麼事不做」與「改變面對不想做的事的態度」。決定什麼事不做,先從戒掉壞習慣的最低標準做起。人們打算養成某種習慣時,通常會決定「要做的事」,例如每天要走三十分鐘、一周要去一次健身房等等。但是,如果決定了要做的事,要是中途有一天沒有達成,通常就會難以養成習慣。 因此我推薦大家「決定什麼事不做」,也就是要改善自己生活中的負面行為。但請大家注意,絕對不要考慮將這些行為直接減至零發生。例如想停止暴飲暴食時,不要想著「不要暴飲暴食」,而是要想「一周最多只能暴飲暴食一次」。透過訂出想要戒掉的行為的最低標準,當做出這種行為時,罪惡感會減輕,且更重要的是你會較容易繼續戒除此行為。上述方法還可以運用在其他不健康的習慣上,例如抽菸、熬夜或亂花錢等等,請把這個方法當作改變壞習慣的契機,試著採用看看吧。隨著壞習慣減少,生活中的混亂能獲得改善,也能減輕壓力,最終便容易走入良性循環。改變面對不想做的事的態度,把壓力想成「對自我的成長有幫助」。任何人都會遇到必須做「不想做的事」的情況,當下我們要將這個情況想成「對自我的成長有幫助」。例如,突然被派了繁瑣的工作時會感到壓力,然而,如果只是將它認定為壓力,則身心靈的負擔會變得更重。請試著在感到壓力後,稍微喘口氣,並且思考看看「做這件事會帶來什麼好處呢?」時常聽到有人說「為了在公司做出一番成績,要先喜歡上工作!」但我對這種思考方式並不是很贊同。無論是什麼事,不擅長的事就是不擅長、討厭的事就是討厭。如果有人和我說要喜歡上某件事我就能立刻喜歡上,那日常生活中應該也就不存在什麼煩惱了。因此就算不擅長或不想做也沒關係,只要想成是為了成長而做就好。用體育活動來思考會比較好懂,本身就喜歡跑步訓練或柔軟體操的人相對較少,但正是因為知道這些基礎項目可以帶來更優秀的成果,所以才能堅持下去。即便是不想做的事情,只要賦予它一些意義,感受到的壓力程度便會降低。感覺到壓力時,請稍微喘口氣,並試著思考這件事會為自己帶來什麼吧。盡量習慣這種思考方式後,對於壓力的感受應該會完全不同。
-
2024-08-24 養生.聰明飲食
豆漿降膽固醇又助減肥!專家驚揭「5種人」小心喝:有脂肪肝的人竟也中
豆漿是一種由大豆經過浸泡、研磨、煮熟製成的飲品,是許多人喜愛的素食飲品之一。相較於牛奶,豆漿的營養價值更高。豆漿營養價值豐富 常見作用一次看對此,台大生物產業學系教授洪泰雄分享豆漿的營養素:1.豐富的植物蛋白質:豆漿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質,是素食者的重要蛋白質來源之一。2.降低膽固醇:豆漿還含有鈣、磷、鐵等礦物質,其中鐵的含量是牛奶的25倍。另外又富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大豆皂苷、異黃酮、卵磷脂等數十種對人體有益的物質,豆漿中的植物固醇能降低膽固醇水平,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3.預防乳腺癌:豆漿中含有異黃酮,這是一種植物化學物質,有助於預防乳腺癌。4.維生素豐富:豆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和維生素E,有助於增強身體免疫力和保護神經系統。5.有益消化道:豆漿中的大豆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6.幫助減肥:豆漿中的大豆蛋白質是優質蛋白質,消化時間較長,能夠讓人感到飽足,有助於減少進食量,達到減肥的效果。非人人適合飲用豆漿 這5種人當心然而,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飲用豆漿。洪泰雄指出,以下是不宜飲用豆漿的人群:1.腎臟功能不良者:豆漿中含有一定的鈣、鉀等礦物質,對於腎臟功能不良的人來說,可能會增加腎臟的負擔。2.甲狀腺機能亢進者:大豆中含有一些物質可以干擾甲狀腺的功能,因此甲狀腺機能亢進者不宜飲用過多的豆漿。3.體內有荷爾蒙依賴性疾病者:大豆中含有一些植物雌激素,對於體內有荷爾蒙依賴性疾病(如乳腺癌、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的人來說,可能會對疾病產生影響,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飲用。4.脂肪肝患者:豆漿中含有一定的脂肪,對於脂肪肝患者來說,可能會加重病情。5.過敏體質者:有些人可能對大豆蛋白質過敏,建議先做過敏試驗,確認自己是否對大豆蛋白質過敏。總體而言,豆漿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種健康的飲品,但仍有一些人需要注意不宜飲用,如果有任何疑慮,建議先咨詢醫生的建議。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2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網路媒體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媒體對精神健康的影響」。這次很榮幸能邀請到「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教授就這重要的議題,由他邀請關心這議題的學者分別寫出他們的看法。胡董事長本身以「精神病理學」的專長點出沈浸於「數位網路媒體的資訊大海」對精神健康的影響,並提出個人「精神樂活」的觀點。→想看本文基金會精神健康指數組召集人楊聰財醫師肯定媒體在健康和精神健康報導的關鍵角色,但更強調其責任不僅僅是提供信息,更是要以負責任和倫理的方式來影響和引導公眾的健康行為和態度。大學通識中心的張松年教授以從事教學與輔導的觀察,點出網路媒體對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他語重心長地指出:「停止嘲諷批評,結合有志之士,同道中人,找到這些需要幫助的學子,提供真實、安全與溫暖的連結機會,使他們重新擁有自信、人際與目標,自然能抵擋網路的負面誘惑,進而再影響更多需要幫助的年輕生命。」在現代網路科技創造的自媒體時代,媒體結合手機、網路科技的力量,影響力已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隨時隨地取得想要的資訊,看似是方便的事,但我們常忘了人類的慾望是個無底洞,當面對網路透過演算法為你量身打造的海量資訊世界,很難有理性選擇的招架之力。以筆者在大學的教學經驗就發現,網路沉迷的學生,往往在「線下」真實的課堂教室沉默寡言,缺乏反應,甚至連分組討論時間,也發現全班靜悄悄,因為即便坐在同張桌子,也用Line文字溝通,放棄語言交流。這樣奇異的現象不禁令人憂心。 青少年期是自我概念發展的關鍵,克服成長問題的成功經驗,將會有助於發展出良好的自我,為心理健康打下基礎。台大醫學院胡海國名譽教授提出的「精健道」中有精闢的見解,他認為「自我,內含心理與腦兩個成分」,「人與環境之連結,推動腦與心境之互動」,這樣的互動歷程就會得到所謂的成長經驗。「融入越多的環境元素,經驗就越多,腦細胞連結愈多,思考愈多元,自我就愈豐富。」而負面的環境元素,如課業成績不佳,同學的排擠、父母的叨唸、身材外貌的比較、缺乏興趣或專長等壓力,引發的情緒需要紓解,問題更需要時間思考、學習、試誤練習與反思,心與腦有如此理性的互動歷程,問題才能獲得改善,自我才能獲得成長,更能適應社會環境。然而青春期的大腦正是情緒發展最豐富,但掌管理性思考的前額葉皮質尚未成熟無法對其有效控制的階段。網路媒體的優勢,就在於它能以豐沛的資源,快速的回應青春期大腦多變情緒的需要,以虛擬的環境取代了真實環境的連結,使腦與心境互動的歷程經驗,與真實的社會環境元素有很大差異。這些差異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產生的影響有:一、從網路媒體看到的世界相對窄化與膚淺,青少年易沉溺於片段的資訊洪流無法自拔:網媒透過演算法程式不斷推播相類似的資訊,看似豐富的資訊,卻並非多元,甚至是窄化的,且資訊量太多,無法細看,更別說思考判斷,因此資訊長度往往愈來愈短,短視頻當道,也就無法談深入的議題,只能追求趣味。青少年不斷追求趣味,卻不思考,或精準地說無法思考,變成反應機器。結果就是花了一大堆時間,接收了一些光怪陸離的資訊,卻不知意義在哪裡?網路世界下線後,失落感、罪惡感更嚴重,若在真實世界又缺乏有意義的連結(如追求生涯目標、良好的人際關係等),就會又退縮回網路世界,繼續飲鴆止渴。因此,筆者認為網媒透過演算法的「餵養行為」應該要立法加以約束。二、從網路媒體看到的世界相對虛假與誇大,社會比較效應下更覺得自己真實生活無趣:本來網路媒體就一切以「吸引眼球」衝高流量為最高宗旨,虛假與誇大成為常態,有了AI以後,許多訊息更難辨真偽,於是現實生活中不曾出現的帥哥美女,在網路上層出不窮;從未體驗過的奢華生活,在網路上比比皆是;奇蹟式的成功經驗,在網路上四處傳播,讓青少年在社會比較的效應下更是自慚形穢,自信低落。故個人認為網路媒體的AI濾鏡或影像生成功能,如果無法管理至少要有標示才能區辨。三、從網路媒體獲得的肯定相對簡單又快速,真實環境自尊低落的青少年更易依賴其中:課業成績不佳的挫敗,需要花費許多心力思考,付出努力累積實力,才能有一點的進步。但在虛擬的網路世界,只要多花一些功夫的在電玩中練功即可獲得勝利,失敗還可輕易滿血復活;貼張美美自拍照就能得到許多的愛心;甚至在網路上誇張的酸言酸語或譁眾取寵的故事,也可以獲得許多大拇指按讚。這使得其線上與線下的自我意象,有很大落差。如果青少年更喜歡網路上的自己,自然就不會願意在真實世界付出更多的心力來努力創造更好的自我。雖然,有些人際關係不佳,性格孤僻,處於團體邊緣的青少年,可透過網路媒體與社群,找到歸屬、支持與肯定,重新點燃其對生命的熱情。但也可能因社群媒體傳遞的負能量,同病相憐,相互取暖,更難走出自我封閉的世界。如果香菸可以課徵菸品健康福利捐,手遊或社群媒體APP,或許也可以課徵心理健康福利捐,增加網媒之社會責任。以筆者從事教學與輔導的觀察,網路媒體對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對於那些本來就已具備有高自信、有與自信匹配的能力、良好的人際關係與生涯目標的學生而言,影響尚輕,但對不具前述條件的學生,網路媒體正好擴大了負面影響。如胡教授所言:「不用心汲取環境元素,經驗就貧乏。」 「不用心汲取環境元素,是由於:不關心、不專注生活,忽略環境元素或者對環境場景,只是反應它,而不汲取它。」現在我們的確看到許多缺乏自信、人際關係與生涯目標的年輕學子只關心網路環境,不在意實體環境,只是反應,而不汲取,無怪乎有某大學教授形容大學生上課有如「人形墓碑」。可惜的是嘲諷無法激勵他們放棄與虛擬世界的連結,甚至適得其反。我們能做的事是,停止嘲諷批評,結合有志之士,同道中人,找到這些需要幫助的學子,提供真實、安全與溫暖的連結機會,「三五成群、溫暖人心」,使他們重新擁有自信、人際與目標,自然能抵擋網路的負面誘惑,進而再影響更多需要幫助的年輕生命。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2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由精神健康的觀點論台灣媒體的影響和責任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媒體對精神健康的影響」。這次很榮幸能邀請到「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教授就這重要的議題,由他邀請關心這議題的學者分別寫出他們的看法。胡董事長本身以「精神病理學」的專長點出沈浸於「數位網路媒體的資訊大海」對精神健康的影響,並提出個人「精神樂活」的觀點。→想看本文基金會精神健康指數組召集人楊聰財醫師肯定媒體在健康和精神健康報導的關鍵角色,但更強調其責任不僅僅是提供信息,更是要以負責任和倫理的方式來影響和引導公眾的健康行為和態度。大學通識中心的張松年教授以從事教學與輔導的觀察,點出網路媒體對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他語重心長地指出:「停止嘲諷批評,結合有志之士,同道中人,找到這些需要幫助的學子,提供真實、安全與溫暖的連結機會,使他們重新擁有自信、人際與目標,自然能抵擋網路的負面誘惑,進而再影響更多需要幫助的年輕生命。」媒體對一個人健康或精神健康的影響媒體對個人健康和精神健康的影響是多方面且複雜的,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面:A=正面影響1. 教育與信息:媒體可以提供有關健康和疾病預防的教育信息,例如健康飲食、運動和預防疾病的方法。2. 支持和社區:社交媒體平台可以幫助人們找到支持群體,分享經驗和感受,這對於那些面臨健康挑戰或心理問題的人來說尤為重要。3. 心理健康支持:通過宣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媒體可以減少心理健康問題的污名化,鼓勵更多人尋求幫助。4. 娛樂和放鬆:娛樂節目和電影可以幫助人們放鬆和減壓,提供一種逃避現實壓力的方法。B=負面影響1. 身體形象和自尊心:媒體經常展示理想化和不切實際的身體形象,這可能導致觀眾(尤其是年輕人)對自己的身體感到不滿意,進而影響自尊心和心理健康。2. 焦慮和抑鬱:持續接收負面新聞或暴力內容可能增加焦慮和抑鬱的風險。此外,社交媒體上的虛假信息和霸凌行為也可能對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3. 睡眠質量:過度使用電子設備和媒體(特別是在晚上)會干擾睡眠,影響身體和心理健康。4. 成癮:媒體和數字設備的過度使用可能導致成癮,這會影響工作、學習和人際關係,進而影響整體健康。C=綜合考量1. 信息過載:過多的信息(尤其是矛盾或不一致的信息)可能導致心理壓力和信息疲勞,影響決策能力和心理健康。2. 行為影響:媒體中的廣告和內容可能影響個人的飲食、消費和生活方式選擇,這些選擇可能對健康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了解這些影響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管理媒體使用,並減少其潛在的負面影響。同時,促進正面的媒體內容和使用習慣可以幫助我們改善整體健康和幸福感。媒體對一個人或者是社會整體身心情緒精神健康的重要性媒體在現代社會中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對個人及整體社會的身心情緒和精神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首先,媒體作為信息的主要傳播途徑,能夠快速廣泛地影響公眾的思想和情緒。正面報導可以提升人們的士氣和信心,而負面新聞則可能引發恐慌、焦慮和抑鬱。媒體對個人精神健康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信息過載與焦慮:隨著社交媒體和24小時新聞頻道的普及,人們無時無刻不在接收大量信息。這種信息過載常常讓人感到疲憊和焦慮,尤其是當信息中包含大量負面或衝突性的內容時。持續暴露在這些信息中,容易讓人產生焦慮、無助感和抑鬱情緒。2.社交比較與自尊心:社交媒體上的完美形象展示,往往讓人們不自覺地進行社交比較,這可能會降低自尊心和自信心。看到他人的成功和快樂,可能讓一些人感到自己的生活黯淡無光,進而引發抑鬱和焦慮。3.資訊可信度與心理安全感:媒體傳播的信息是否真實、可信,直接關係到公眾的心理安全感。假新聞和誤導性報導不僅會誤導公眾,還會破壞社會信任,造成社會恐慌和不安。4.正能量的傳播:儘管媒體常常被批評過度報導負面新聞,但它也有能力傳播正能量和希望。積極向上的報導可以激勵人們,鼓勵他們面對挑戰和困難,從而提升整體社會的精神面貌。5. 對於整體社會來說,媒體的影響更為深遠。媒體報導可以塑造公眾輿論,影響政策制定,進而改變社會結構和運作。例如,關於公共衛生、環境保護和社會公正的報導,可以喚起公眾意識,促使政府和相關機構採取行動。另一方面,媒體也可能因不負責任的報導而加劇社會分裂和對立,破壞社會和諧。因此,媒體在現代社會中扮演著雙刃劍的角色。媒體對一個人健康或精神健康應有的責任媒體對於個人健康或精神健康的責任是一個複雜而重要的議題。以下是一些主要方面:1. 準確報導媒體應確保所傳遞的健康信息是準確且經過驗證的。這包括引用可信的來源和專家的意見,避免傳播未經證實的謠言或錯誤信息。2. 避免誇大其詞媒體在報導健康議題時應避免誇大其詞或引發不必要的恐慌。誇大的標題和內容可能導致公眾過度焦慮或錯誤行為,從而影響其健康和精神健康。3. 平衡報導在報導健康議題時,媒體應該提供平衡的觀點,不僅展示問題的一面,也應該展示解決方案和正面的例子。這有助於公眾全面了解問題並積極應對。4. 隱私保護在涉及個人健康和精神健康的報導中,媒體應尊重個人的隱私,避免披露敏感信息或進行不必要的曝光,這可能對當事人造成二次傷害。5. 教育和提高認識媒體應利用其影響力來教育公眾,增進他們對健康和精神健康的認識。這包括傳遞正確的健康習慣、提供心理健康支持的資源和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6. 支持弱勢群體媒體應特別關注並報導那些在健康和精神健康方面處於弱勢地位的群體,幫助他們發聲,並推動相關政策和社會支持系統的改善。7. 鼓勵尋求專業幫助在報導涉及精神健康問題時,媒體應強調尋求專業幫助的重要性,並提供相關的資源和支持信息,幫助受眾找到合適的幫助途徑。結論媒體在健康和精神健康報導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其責任不僅僅是提供信息,更是要以負責任和倫理的方式來影響和引導公眾的健康行為和態度。延伸閱讀2024/8/19 尋尋覓覓媒體資訊大海中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8-20 養生.心理學解密
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心理師:換成「這樣想」充滿無限可能
生活中有時可能會出現「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或「活著有什麼意義?」等想法,特別是長期遭遇挫折、或是幾經思考下覺得一切根本都沒意義等等。立翎心理諮商所郭禺廷諮商心理師提出觀點,也分享可以如何尋找。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先看集體意識賦予的意義。 世界賦予的意義:郭禺廷心理師表示,這個世界充滿賦予目標,有人視為夢想、有人視為競爭,就像一座蓋好的燈塔指引人們向前,讓人有個方向、形成一種生活的意義,到達後確實可能讓人快樂,而這快樂也是普遍的一種意義的存在。 當世界賦予的意義缺乏可能性:不過這也有可能讓人覺得「沒想達到那個目標顯得沒意義」,例如「人就是要XXX,人生才有意義」,那麼不這麼覺得的人可能就會感到「我不這麼覺得,那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又或者可能出現「達成了,然後呢?」。又或是侷限於快樂。 受到祝福的侷限?郭禺廷心理師也舉例,其實常聽到的「要開心喔」、「要幸福唷」雖是出自美意、雖不用事事都這麼正確,不過也可以觀察是否對自己出現制約般的暗示,例如「我現在只是平穩,沒有到很幸福,是不是不好?」。 是不是太急著定調了?郭禺廷心理師也表示,其實當個案、親友敘述生活的一件事讓自己感覺相當有意義,例如喝杯奶茶,便會稍停於那時再多細嚐一下那份感覺。不過,若是很明確地定調自己活著的意義時,雖會很為對方開心有個目標,但也會不禁想知道是什麼使得如此確信?是什麼原因直接定錨?也會有些許的擔憂,這個意義達成了之後呢?如果這個意義沒達成或消失了呢? 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來看獨立思考呈現的意義。 獨立思考能看到...郭禺廷心理師表示,其實不論什麼原因而出現「活著有什麼意義?」、「活著的意義是什麼?」,都是一種思考的體現,可以看得越來越多、越來越廣,越來越多可能性。 也像潘朵拉的盒子:不過也因為如此,思考有時也像潘朵拉的盒子一般,看到、思考到許多當下較難以承受的事情或各種風險,因此陷入僵局,有得甚至深陷其中找不到出口。這對許多人而言是危險的,因此可能好好跟著社會的思維前進就好,不需要多想,畢竟前人都是這麼走的。 思考本身就是一種意義:不過回過頭來看,光是思考「活著有什麼意義」、「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其實就是一種相當不錯的意義呈現方式。正如「我思故我在」,因為獨立思考而更了解自己、更深刻地感覺到個人存在,雖然會有負擔的代價,但也能讓可能性越來越多。 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換成「這樣想」充滿無限可能! 「活著的意義」的本質: 郭禺廷心理師表示,活著的意義從本質上來看,可為各種體驗下自我認同的呈現,可如喜怒哀樂等各種感受,沒有特定的答案。如前述可以被賦予、也可以有方法的探索,也可說是趨近於無限大,因為充滿各種可能性。 原來這些都可以是意義:其實生活的意義不單單僅限於實現目標所帶來的感受,設立目標、實踐過程也都可以是意義,當中的各種情緒、想法也都是。 就像享受規劃、旅程、目的地,即便是走錯路、抵達其他地點。設立目標可以循著世界、也可以慢慢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沒有也無所謂,也可以是邊走邊看。實踐過程可以是好好享受當下,同樣也可以持續邊走邊看,也可以換條路走。而實現目標之後的快樂往往相當明確,不過若感到空虛這其實也是一種意義,可能意味著「我不屬於這裡」也意味著「或許可以走走看其他的路」。就像享受規劃旅程,享受旅途過程、路途阻饒,享受到達目的地或走錯目的地看到預期外的景色,這些都可以是意義。 不用怕推翻過去的思維、不用特別說明思維變化。就算推翻過去自己的思維也不用感到害怕,因為這正是可能性的體現,往後也可能再出現更新的思維。也不用特別在意或向他人說明、證明,因為可能性本就是會時常變化、日益更新,而較難理解、較難說明。 換個方向想:「我有哪些可能性?」在思考「活著的意義」時,或許可以換成這樣想,同樣的意思,但也更具有方向性,而且具有彈性,不論是世界賦予的意義,或是獨立思考的意義,不論在哪個階段以哪個方向進行,都能讓思考在進入僵局時,讓可能性帶出新的意義。 負面思考活著的意義時,先休息,這也是一種前進: 郭禺廷心理師表示,負面情緒容易出現負面思考,這種情況下建議就先想著可以怎麼好好休息就好,雖然是休息但也是在前進,正如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就算沒前進也無所謂。可例如耍廢、逛街、看電視等等,任何能讓自己休息的事情,以利沉澱、避免負面思維抹去了各種可能性。也可多和能夠理解、試著理解的朋友聊聊。待狀態恢復後再繼續思考也不遲。 卡關了?讓專業的幫你引導、梳理!也鼓勵若是持續感到困擾、悲傷、找不到答案、陷入僵局、看不到可能性等等,可與受過專業訓練的心理師、諮商師聊聊,透過專業引導、梳理思緒,幫助自己可以看到屬於自己的答案、以及更多可能性。 《延伸閱讀》 .我會成功嗎?大家怎成功的?心理師4步驟「從心」相信自己! .「感謝」能帶來更多好運?!怎麼感謝有方法!心理師深度解析。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1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尋尋覓覓媒體資訊大海中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媒體對精神健康的影響」。這次很榮幸能邀請到「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教授就這重要的議題,由他邀請關心這議題的學者分別寫出他們的看法。胡董事長本身以「精神病理學」的專長點出沈浸於「數位網路媒體的資訊大海」對精神健康的影響,並提出個人「精神樂活」的觀點。基金會精神健康指數組召集人楊聰財醫師肯定媒體在健康和精神健康報導的關鍵角色,但更強調其責任不僅僅是提供信息,更是要以負責任和倫理的方式來影響和引導公眾的健康行為和態度。大學通識中心的張松年教授以從事教學與輔導的觀察,點出網路媒體對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他語重心長地指出:「停止嘲諷批評,結合有志之士,同道中人,找到這些需要幫助的學子,提供真實、安全與溫暖的連結機會,使他們重新擁有自信、人際與目標,自然能抵擋網路的負面誘惑,進而再影響更多需要幫助的年輕生命。」早期到日本旅行,看到日本人人手上一本書,當時有人說台灣人不如日本人用功。事隔幾年,在日本旅行發現日本人人低頭看手機,時至今日的台灣,不管男女老少,不管是在飯局中或坐捷運、搭公車,人手一機,低頭看手機是非常普遍,不輸日本人了。精神病理的觀點:看來當代數位、網路媒體訊息的流通通暢,資訊跨時空,在寰宇裡通行無阻,時時刻刻抓住人的注意力。連走在斑馬線上,走在馬路上,也都專注且認真看手機的資訊,甚至邊看邊聽耳機,阻斷對外界危險信息的警覺,把自己陷入意外事件的高危險群,也不自知。更有甚者,晚上捨不得睡覺,而拼命看手機,尋覓於媒體資訊大海中,使自己陷入無止境的忙碌狀態,剝奪應有的休息與睡眠時間,腦力耗竭,腦的精神功能受損而不自知。正如抽煙喝酒一樣,這種專注重複行為,俱有好奇心滿足感,也會有愉快感受。這種專注的行為,主要是觸動腦內的酬賞系統,在腦神經細胞與神經廻路的可塑性塑造下,會形成一道強而有力、具固執性的酬賞性、追求快速愉快的神經迴路。這種強化的神經迴路,包含「愉快反應中心」的活性。這種愉快感受易與消退,所以要趕快再加碼刺激(繼續專注看手機,尋覓資訊),才能得到原來所期待的愉快感受。為維持這種煙火般,一見即逝的愉快,就得花長長的時間,才能維持那所期待的愉快。這就是網路成癮了。這是在數位媒體資訊大海中尋尋覓覓,最不友善的後果了。在數位網路媒體上資訊大海中尋尋覓覓的時間增長了,容易在尋覓的過程中,碰到動心的訊息,而容易受詐騙廣告或詐騙投資或其他詐騙訊息的誘惑、恐嚇,造成無可挽回的金錢損失。有些人在人生失意,心情低落,對人生充滿負性思考,若在網路上花太多時間尋尋覓覓的當下,就可能會碰到同樣俱負面思考的訊息,觸發負性思考的共鳴,而相約集體行動,不但無法獲取溫暖而正向的導引,反而增強負性思考的強度,而無法自拔呢!時而有所聞的集體結束生命的聚會,大概就是這種情況的後果了。在網路上尋尋覓覓時,對有長期身體不適或精神困擾如失眠,則最容易被一些健康食品那「似是而非」的廣告說詞所吸引而不得不去多加注意,最後付諸行動,損失不少錢財。服用所謂的許多健康食品,不只病情沒有好轉,甚至失去早期就醫、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機。在數位網路媒體的資訊大海中尋尋覓覓時,很難避免受假訊息的迷惑、吸引,因而特別注意這些訊息,進而吸收、相信,然後運用這些假訊息於日常生活中,而隨假信息起舞,不只害己也害人。例如,在COVID-19爆發時,接受新冠病毒疫苗注射相關的假訊息,致使不少人不打疫苗,而失去身體保護力。也有政治或社會活動相關的假訊息,例如台灣COVID-19初爆發時在國際上購買疫苗,在網路上流傳官員行賄的似是而非的網路假訊息,在廣為傳遞之下,造成社會攪擾不安的社會事件。這些也常常在假信息的洗禮中,引導一個人表現出盲從的行徑,事後造成無限遺憾。據研究(Science科學雜誌,2024年384期,p959到960、p978到979)顯示「似是而非地錯誤引導他人思考與判斷」的假信息比「完全捏造」的假訊息,更具有影響力。在數位網路資訊大海中尋尋覓覓時,那些似是而非的信息,值得我們更加小心,以免被誤導。這也是數位網路時代的當代人,要多多加強心智操練,以標認普遍的「似是而非」的信息,這是當代人為求明智生活,求得平安幸福,避免被假訊息所騙或傷害的新挑戰囉。根據衛福部2024年7月16日公布「數位網路性別暴力狀況調查報告」有驚人的發現。近六成以上的上網民眾,有過性別暴力的受害經驗,其中又以「騷擾、羞辱、攻擊、跟蹤或肉搜」等樣態最普遍。其中八成受害網民的身心狀況,因此受到不良影響。這也是花太多時間,在數位網路媒體資訊大海中尋尋覓覓的可能傷害呢!人生有限,一天可資知運用的時間也有限。一個人一天要工作8小時,睡眠8小時,其他8小時要有多樣的人生活動,包括做工作的準備與家人、朋友聚會、身體照顧和健康活動以及適當休息,另外當然也要有上網尋求媒體資訊的時間。因此實際上可資用在數位網路媒體尋覓資訊的時間也是有限的。但我們常常聽到一般人說每天上網幾個小時甚至5到6小時。可見因為上網在數位媒體資訊中尋覓尋尋覓覓,會佔用平常生活中太多的時間,因而減少了人生中與家人、朋友互動,功課的準備,小說的閱讀,個人衛生健康照顧,運動等等的時間。這大概是生活中一直感到時間不夠用,每天匆忙過日,行事匆忙,製造性急反應、過度壓力感受,凡事不能從容,易於不耐煩,人際互動容易不協調,甚至在人際互動中失落,精神功能失調,精神不集中,工作表現不如預期,喪失信心,情緒低落。或許這就是當代社會,甚至青少年,好發憂鬱現象的潛在原因吧!精神樂活的觀點:出生在網路媒體時代的人,擁有豐富的網路資訊,好似散步在滿滿果實的森林中,口渴了、飢餓了,隨時伸手可得到可以解渴、可以充飢的果實,真是實質的富有。然而一個人面對這種富有,可以有兩種反應。其一、是對這種滿滿的富有感到十分的滿足,靜靜的享有這種滿足,而人生止步,虛度歲月,停滯不前。其二、是把這種資訊的富有,看作人生發展的資源與工具,他因而一生中裝備齊全,構建人生道路(可能是曲曲折折的道路),開疆闢土,資源豐富,勇往直前走出自我的一片天。最近在媒體資訊裡很轟動的「范斯」先生,他出生於網路時代,頂著悲苦的年幼歲月,但是他抬頭挺胸,踏實地走出人生的每一步,現在更是美國副總統候選人之一。顯然,他出生在網路資訊豐富的時代,而他能善用豐富媒體資訊,在煙花似的網路媒體時代,沒有迷失,而能把持自我人生方向,走出堅實人生道路的典型案例。以我的經驗來說,難免我也和所有人一樣好奇於多元豐富的數位網路媒體資訊,它既豐富又方便。我使用的機會也很多。我在生活步調上,一直順從自然法則,也就是每一天生命有24小時可用,一年就是365天(精健道第6道)。我也深深體會在有限的生命裡,要構建一個有節奏的生活(精健道第3道),每天生活有充實的各種項目的活動,但是維持在從容不忙的生活腳步中。為要每天生活的節奏是美妙的,除了「定時上床起床」外,也要能隨時體會時時刻刻當下的「定與靜」,使我的心境能「寧靜致遠」而心境不亂。為了要每天生活的節奏是豐富的,我努力用心生活,對週遭也多加專注關懷,能把自己和週邊生活環境建立連結,豐富自我的人生內涵和意義(精健道第9道)(參考資料 1)。下面是依我的人生態度與看法,面對數位/網路媒體豐富的資訊環境,我所採取的「要與不要」的做法,或許可以給讀者做一些參考的切入點。畢竟有這麼豐富的資訊,我們身在其中,如何善加利用也是當代人的一種重要的生活技巧。如果沒有良好的生活技巧,我也建議讀者或許要,多加思考,並進行行為的改變,來適應於現代資訊豐富的時代。這種「思考與行為改變」,也就是我常常在提倡的精神健壯之道(精健道)的心腦操練(參考資料 2)了。面對資訊大海時,我的「要與不要」如下:一、我每天要看一份報紙(放棄娛樂版)。在文字報導中,細細思索,與撰文記者的心聲產生互動,對種種社會事件多加體會,我偶爾會把心得放在我的fb上和朋友們分享,一起討論。報紙的文字報導,也可以和網路上所獲得的相對應訊息互作印證。二、我安排每天中午、下午和晚上三個大約30分鐘左右的時段,利用手機或iPad上網進行下列幾項活動。(一),社交群組信息的互動,在fb上發表一些生活點滴的經驗和感想,作為提升精神正向發展的見證,也提供網路上有緣認識的朋友們參考和討論,助益精神生活豐富性與精彩度。(二),在網路資訊大海中尋覓一些世間的新鮮事,盡可能地了解網路媒體上關注的社會或世界事件,和某些有趣逸事,地方采風⋯等等。(三) 另外,在工作的時候,會碰到一些資訊的需求,我也會隨時上網,查一下所需資訊的內容,達到隨時解惑的目標。心情也因而感到通暢呢!三、我會在晚間電視媒體看一段世界與台灣的新聞報導,使自己和週遭的社會與世界有心境上的連結(避免新聞的單一來源)。四、晚間我也會看一段(不必看完整片)電影影片,尤其喜歡拍片場景有地景風光的電影(而不只是在房間裡面拍攝的電影),也喜歡故事內容是有關人文風情、家庭故事或傳記類型的內容,讓心境多一些影音藝術的激發,使生活不落入現實生活的庸俗性。五、在一天充實的活動安排中,若在活動的轉接空檔有較長時間,或者在有空閒的時候,我會喜歡閱讀一些書籍來的資訊,包括宗教的、人文化的、哲學的、腦與人生相關的、文學的、傳記的、甚至於武俠小說的篇章,也是很有趣的資訊上之體會。六、我會嚴格的要求自己不要用手機的時段是:在平時與家人用餐的時間、出外聚會或者和朋友聚餐。我盡量全神貫注在當下的餐飲風味與當下的話題。我會專注在家人間、朋友間相互的情感交流,享有那一份溫暖與互相的給予,盡量體會家人、朋友相聚時,話題上的互動,達到生活上經驗的分享和情感的交流。如此,可以有效地豐富自我人生內在的感受,這是在數位網路媒體資訊大海中尋尋覓覓,所得不到的。當然,為安全起見,我絕不在走路中,看手機。七、我也絕不想經由數位網路媒體資訊出現的方便性與誘惑性去追求財富。要的話,就要找銀行裡的投資理財專業人員。八、我對數位網路媒體資訊所提供的有關種種報導(包括種種社會事件),我不會單線性的接納,我不會直接轉傳朋友或家人。我會以多元性的分析、整合,再做整體性的了解,避免陷入「似是而非」假信息的中毒陷阱。綜合上述,在數位網路媒體資訊很豐富的時代,我們每天生活在這樣的場景裡,我一直認為,每一個人要保持著鮮明的自我人生生活態度與方向,才可以發揮善用媒體資訊的方法,不只擁有資訊的豐富性,更可以把資訊轉為自己人生的資產與人生發展的工具。我一向的生活態度是,在有限人生中,每天生活有節奏,生活充實而不忙;在節奏生活裡的片片刻刻,均可以隨時感受定與靜,而心思不亂。在節奏的生活裡,隨時關心周遭環境人事物,建立與工作環境,社會和大自然環境的心境連結,拓展人生的寛廣度。在這樣的人生架構裡,當代數位網路豐富的資訊,是我經營豐富人生的資本,是我經營精彩生活的工具。我也建議讀者們,可以試著以這種正向的態度,來面對眼前數位網路媒體時代的多元、豐富資訊之海。参考資料1:胡海國,精健道。精神健康基金會,2022年5刷。2:胡海國,心腦操練-人生新主張。精神健康基金會,2012年07 初版。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8-18 養生.營養食譜
鴻時代/重見後山日先照
再次拜訪花蓮,少了遊覽車團,褪去了吵雜與窮忙,總算可以靜下心來慢慢享受一趟山海戀。跟藝術留白的意境一樣,留白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人生態度。花蓮市在都市更新後去蕪存菁的香謝大道,入夜後像時空走廊,邊走邊聊很是浪漫,周遭凝聚人文咖啡館及高端聚會場所,我挺喜歡現在重新洗滌過靈魂的花蓮印象。將軍府重現往日美好,a2水岸環繞異國風情。迴繞在大山大海間的聚落,充滿日式風味的木造建築,讓人彷彿漫步在日本京都。位在美崙溪畔的日式建築群,為建於1930年代的軍官眷舍,在日治時期隸屬於臺灣步兵第二聯隊第三大隊,二戰後作為中華民國國軍眷舍。這個日式建築群耗費多年修繕後,終於在今年得以重現昔日美好。被賦予新生命的老社區,臨近美崙溪的出海口,向晚時分在地人常常來這裡散步。此宿舍群又被在地民眾稱為「將軍府」,結合園內的百年老樹,移步易景,姿態萬千,有一秒到京都的感覺。走訪將軍府內的「定置漁場三代目」餐廳,木結構房子工法繁複,都是匠心獨具的心血結晶。建議在有天光的時候,來此品茗或用餐,更能感受木造房舍光影之美。這家餐廳以海鮮聞名,「龍蝦西施泡飯」湯鮮味美,夾帶米香,每天都有新鮮的魚獲送到主廚手中,是名符其實的產地即餐桌的美味料理。另一個新的花蓮網美景點,是位在壽豐鄉的a2水岸景觀園區。園區可乘船遊湖,遊艇在湖中央如一葉扁舟,寧靜致遠,河道兩旁植滿落羽松森林,湖面倒映遠山近林,很有異國風情,坐落其間猶如童話小屋的星巴克咖啡館,引眾人朝聖。社區媽媽的魔法料理,鮮食不必濃妝豔抹。太平洋是花蓮人的冰箱,除了平常少見的原住民料理,也有符合大眾口味、隱藏在巷弄裡面的美食據點。開店超過20年的「莊太太家常現炒小吃店」,是花蓮吉安鄉在地人公認最紅的私廚,由莊太太親自掌廚煮炒,兩個兒子默契十足成為最得利的助手,遞上一道道滿滿媽媽味道的料理。這裡的菜色強調不需用濃油赤醬濃妝豔抹,嚴選食材、新鮮誠食的品質是唯一口碑。連原住民喜歡的巴吉魯(麵包果)和情人的眼淚(雨後菇),平常大城市難得一見的在地食材都吃得到,煮湯或清炒都野味十足,不吃肉也可以很享受。紅喉和白斬閹雞是要預訂的必點限量人氣招牌菜,紅喉蒸破布子肉質鮮嫩媲美豆腐;炒海瓜子不用太多醬油奪味,只用點糖色讓貝類的鮮甜呈現純甜然的味之素;鮮蚵仔湯用的是雞湯。每一道菜都是同中求異,簡單卻又不尋常。在這裡,還有最經濟的五星級什錦麵,一人食也可以不寂寞。飯後沿著溪流慢步,很有在日本福岡博多運河旁怡情自然的感覺,到花蓮跟當地人學著過優質的慢生活,自在又快活。花東縱谷打造友善耕作環境,為土地重新把脈。「東豐拾穗」是由返鄉十大傑出青年曾國旗與太太王宜蕾為地方創生的食農作物品牌,玉里鎮是花蓮地區種植水稻面積最大的鄉鎮,由於鎮內無工業及人為汙染,氣候條件適宜,所生產稻米廣受全國各地民眾喜愛。玉里鎮稻米(有機米)產銷班第一班是該區唯一生產有機米的產銷班,配合良好的環境、優良的栽培技術及嚴謹的生產履歷制度,稻米品質一直名列前茅。以完全的友善耕作,為土地重新把脈、養生調息。除了有機稻米,還有黃豆、黑豆、黑麥等雜糧,將花東縱谷打造成有機生產的第一品牌。有趣的是,很多年輕人都是因為喜歡他們家生產、獲獎無數的柚香黑麥啤酒,才重新開始認識這個品牌。旅行中喚醒五感,在濃濃檜木香中入睡。出外旅遊認床導致睡眠品質不佳是很多人有過的經驗。位在吉安的「檜木居」,負責人王幸麗與夫婿因緣際會從嘉義移居花蓮,從木材工廠二代轉型的精緻民宿,因為懷念從小熟悉的扁柏精油氣味,以台灣檜木打造房間,走進室內就被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檜木精油包覆,充滿香氣。最讓我驚訝的是,洗沐是自有品牌,也充滿濃濃檜木香,成分單純台灣製造。民宿主人深知睡眠品質的重要性,選用比照五星級酒店高品質床墊、純棉質料的寢具,難得一覺到被鬧鐘叫醒。檜木居讓我體驗五感喚醒的重要性,主人擅於園藝,在庭院廊道種滿鹿角蕨,如置身森林。
-
2024-08-17 養生.生活智慧王
你有定期清潔地毯嗎?地毯細菌比馬桶座墊還多5.7倍!美國肺臟協會建議「每x天」吸塵1次
裝飾居家環境,用地毯可能會比光滑的層壓板、瓷磚或硬木地板,來得舒適又溫暖,但是,地毯卻存在不利於健康的因素。HomeAdvisor.com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了一些關於地毯細菌的驚人統計數據。調查結果普通地毯具有:▸比冰箱把手多30.2倍的細菌▸比手機多16.4倍的細菌▸比馬桶座墊多5.7倍的細菌美國肺臟協會不建議使用地毯,並表示地毯可能會吸附塵蟎、寵物皮屑、蟑螂過敏原、鉛、黴菌孢子、殺蟲劑、灰塵和污垢等污染物;甚至連空氣中的有毒氣體,也會附著在地毯上的絨毛中。根據HomeAdvisor.com表示,雖然他們測試的地毯樣本充滿病原體、皮膚細胞和真菌孢子,但大約4分之1的受訪者表示,掉在地板上的食物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吃掉,無論地板是否舖有地毯。美國肺臟協會建議每3天吸塵1次更糟糕的是,受訪者表示,平均至少有15個月沒有用清潔劑或蒸汽來清潔地毯了。美國肺臟協會建議每3天吸塵1次,但調查發現,一些房主表示,他們以經連續22天都沒有清掃或吸塵舖有地毯的臥室地板,而男性的得分略低於女性,男性表示有24天沒有吸塵地毯。HomeAdvisor.com的專家Mallory Micetich指出,保持一個乾淨的家不僅僅是美觀,更重要的是要確保良好的空氣品質,並讓生病的風險降到最低。而地毯上的髒汙不僅僅是污垢和頭髮而已,地毯中有95%的生物體都是細菌,它們將會導致嚴重的感染和疾病,而且這些細菌很容易被忽視和遺忘,因為我們仍舊看不到它們的存在。Mallory Micetich表示,有很多方法可以減少積累家中的細菌,尤其預防很重要,像是當你從外面進來家裡時,可以把你的鞋子放在前門外,而不是將鞋子穿進家中走來走去。另外,定期清潔和維護地毯非常重要,定期吸塵和深度清潔將有助於清除進入的細菌,並有助於防止未來出現問題。在選擇新地板時,Mallory Micetich建議在走廊、入口和廚房等人流量大的區域使用易於清潔的材質,像是使用木材和瓷磚等材料,比地毯更容易保持清潔。★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1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科學與藝術的結合——醫學教育與招生的新時代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台大醫學系招生政策的改變」。一位非醫師的醫院行政人員以他在醫院的觀察,寫出他認為醫師的培育,不只需要傳授科學知識與技術,更要讓醫學生學會同理心、關心別人的痛苦,並說出他對日前台大醫學系申請入學將採計社會科的讚許。→想看本文這篇文章引起兩位關心醫學教育的台大醫學系校友注意到母校招生政策向前跨一大步的深思,各自寫出他們對這招生政策的期許。→想看本文今(113)年6月台大宣布,醫學系自115學年起,繁星推薦、申請入學採計將移除學測英文考科、納入社會考科,引起了醫界與民眾的討論與注意。這就讓我回想起大四上臨床醫學概論的時候,第一節課老師提到「醫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當時覺得醫學就是科學的我,無法理解為何醫學是一門藝術。成為家庭醫學科住院醫師後,最琅琅上口的,就是「以生物、心理、社會及靈性的全人醫療照護模式」來照顧病人,但那時總覺得僅是口號。直到成為主治醫師,承擔起指導醫學生和住院醫師的責任時,才發現原本以為的口號,其實是醫病關係最基本的技能,行醫日久,逐漸體會到醫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或甚至稱為「科學的藝術(scientific art)」也不為過。即使再客觀的醫學知識,應用到具體病人時,不同病人、不同的原生家庭,對於同一疾病,會有不同的思考、價值觀與決策;即使同一個病人,不同時間罹患相同疾病,心境、歷練及共病性的不同,所作的決策也未必相同。如何達到最佳的治療,最基本的除了醫師的溝通能力外,尚需結合敏感度、同理心、思辨能力、心理素質等特質,透過知情同意或是和病人共同完成醫療決策的過程才能達成。即使同一個病人,不同時間罹患相同疾病,心境、歷練及共病性的不同,所作的決策也未必相同。如何達到最佳的治療,最基本的除了醫師的溝通能力外,尚需結合敏感度、同理心、思辨能力、心理素質等特質,透過知情同意或是和病人共同完成醫療決策的過程才能達成。這部分的能力與素養,自然須結合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訓練。自然科學的訓練讓醫學生、醫師具備專業知識,並以客觀實證醫學的方式應用相關知識;社會科學的訓練,可以讓醫學生、醫師學到如何洞悉人們在群體中所扮演的角色與行為差異,讓其在提供醫療服務時能夠更全面的考慮病人與自己的社會背景和需求,培養全人醫療照護的基本技能,並幫助醫學生、醫師瞭解健康照護系統與該系統在社會中的地位。社會科學同時也是醫學人文的一環。醫學人文(medical humanities),包括與醫學教育和實踐相關的人文、行為與社會科學,人文包括文學、歷史、哲學及藝術等,社會行為科學包括倫理、法律、性別、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等。具備醫學人文的素養,不僅是醫療實務上的必須,也是學術發展的基礎,其重要性與日俱增,自然也影響了醫學教育和醫學院招生。筆者曾多次參與台灣醫學院評鑑(TMAC)的準備及醫學系招生,TMAC評鑑醫學教育品質的項目中,醫學人文佔了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比重,也是在評鑑中最不容易準備完整的地方;醫學系的招生,也非常重視醫學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不少學校以多元微型面試(MMI, multiple mini-interview)作為口試,題型強調醫病溝通、邏輯推理、應變能力、倫理思辨、團隊合作、情緒管理、學習態度、以及社會責任等,題目也都強調社會行為科學(醫學人文)的面向,採用多元微型面試的最主要目的在於找出不適合就讀醫學系的學生。從醫療實務與醫學教育的面向觀察,台大醫學系將社會科學採計為學測的項目,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同等重要的隱喻,筆者深表認同與佩服。筆者行醫至今27年,深感只要將醫學知識應用於病人身上,就會充滿各種的不確定性,如何可以達到全人照護的目標,這方面需要具備醫病溝通(含傾聽與同理心)、跨文化能力(敏感度與避免歧視)、倫理能力(思辨、價值判斷與利益衝突)、社會責任(利他精神)以及專業認同(含自我期許)等素養,這部分都與社會科學的訓練息息相關,也是醫學界常說的醫學人文專業素養。這些素養不僅僅是理論上的認識,未來也需要在醫療場域實際的操作與反覆應用,才能真正內化成為醫師的核心能力。正因如此,將社會科學納入醫學系招生的考量,不僅能夠提升醫學生的綜合素質,或能培養出更具同理心和社會責任感的醫療專業人才,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唯有關注病人的全人需求,才能真正實現醫學的目的。延伸閱讀2024/8/12 醫學系為什麼要採計社會科2024/8/14 一個令我振奮的台大醫學系招生政策的改變責任編輯 吳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