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息肉
大腸息肉是指大腸黏膜表面長出的突起物,是因表皮不正常增生所形成。大腸息肉演變為大腸癌的可能性很高,應定時追蹤檢查。
- 症狀: 血便 排便不淨 腹痛 便秘 噁心 嘔吐 腹瀉
- 併發症: 大腸癌 腸阻塞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大腸息肉是指大腸黏膜表面長出的突起物,是因表皮不正常增生所形成。大腸息肉演變為大腸癌的可能性很高,應定時追蹤檢查。
膽囊息肉是指膽囊內壁黏膜上突起的增生組織,在超音波影像上,呈小結節狀或乳頭狀隆起物,多數病患沒有不適感,通常在例行健檢或是膽結石術後才發現膽囊息肉。可分為良性或惡性病變,大部分的膽囊息肉為良性病變,部分尺寸較大的息肉可能是惡性腫瘤。
子宮頸息肉是婦科的常見疾病,為慢性子宮頸炎的表現之一,好發於已婚女性。子宮頸息肉為多發性,即患者可能不只會生長一個息肉。息肉多屬良性腫瘤,息肉較小時,患者通常無症狀;息肉較大時,可能引起不正常的陰道出血、白帶夾雜血絲、性行為和排便後異常出血等症狀,若已影響正常生活,可考慮手術切除。另外,息肉發生在超過45歲或更年期前後的婦女身上,癌症病變的風險較高,亦可考慮切除。但息肉復發機率高,患者必須定期追蹤。
子宮內膜息肉是子宮腔上皮組織的黏膜細胞,異常增生所導致的良性腫瘤,附著於子宮腔內壁,以30~60歲的女性為好發族群。若息肉過大,會造成女性經期不正常出血、月經不規則、經血量增加等症狀,嚴重則可能導致流產或不孕。子宮內膜息肉通常是在超音波檢查時被發現的,治療方式大多採子宮內膜刮搔術,或使用子宮腔內視鏡切除。雖然息肉多屬良性,但因與子宮內膜癌的病情相似,所以需要做切片檢查確認,以排除病變的可能。
大腸直腸癌發生的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尤其是右側的大腸癌,初期只會出現大便潛血,根本一點感覺都沒有;而左側的大腸:包括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長出的癌症中後期後比較會有大便習慣改變和血便等症狀,可是一般人又很容易把這些症狀誤認為痔瘡,因此延後就醫。 不幸的是,當症狀嚴重就醫時,常常已經末期,也就是已經有淋巴腺、肝臟、肺臟或甚至骨骼轉移。事實上,大腸直腸癌幾乎都是從良性息肉演變而來,經過10年的時間慢慢從良性的息肉演變成惡性疾病甚至轉移,所以基本上大腸直腸癌癌細胞惡性度不像胃癌、肺癌或是肝癌那麼高,所以是一種治癒率較高的癌症。 如我在第1期就發現、治療,則存活率可高達90%;第2期和第3期的大腸直腸癌若及早手術治療,平均治癒率也有80%以上;廣泛轉移的大腸直腸癌,平均也可以活2年半的時間。因此衛福部針對50-74歲的年長者,有每2年一次的糞便潛血篩檢(iFOBT)補助,以期及早診斷出大腸直腸癌並治療。 大腸直腸癌可以分為0-4期共5期。第0期時,大腸直腸癌仍在腸黏膜上,透過大腸鏡即可切除;第1期時,腫瘤已入侵黏膜下層及肌肉層;第2期時,腫瘤已鑽入腸壁,而更進一步侵犯漿膜層;第3期是指癌症擴散進入鄰近的淋巴腺,但尚未轉移到其他器官;到了第4期,癌細胞已擴散、轉移至其他器官,如肝臟、肺臟等。
從胃任一部位發生癌變,長出來之惡性細胞的腫瘤都被稱為「胃癌」,包括腺癌、淋巴癌、惡性肉瘤等,不過由胃黏膜腺體細胞長出的腺癌佔了絕大多數,因此一般通稱胃癌指的就是胃腺癌。
膽囊的主要功能是儲存膽汁,膽汁則可以幫助油脂食物的消化,膽囊癌非常少見,大部份的膽囊癌在發現時都已很難治療處理,若是膽囊癌已到末期,也無法將膽囊切除治療。
消化道可分為「上消化道」及「下消化道」。上消化道是指口腔、食道、胃到十二指腸。下消化道是指十二指腸以下到直腸。當其中任一器官發生病變而導致出血時,就是消化道出血。
月經失調是指女性月經週期、經期、出血量異常,是常見的女性疾病。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道、胃、十二指腸,發生的出血,稱為「上消化道出血」。
脂肪瘤是一種皮膚良性腫瘤,由成熟的脂肪細胞過度增生而成,外觀軟軟圓圓,最外層包有一層薄薄的纖維膜,內含許多纖維束,有時還包含不同比例的血管、肌肉、軟骨、骨髓細胞、汗腺、胸腺、甲狀腺等伴隨增生,腫塊的邊緣清楚,可推移,最常見於四肢或軀幹等皮下的軟組織層,但也有生長在人體內的器官,如胃腸壁、腹腔、筋膜等,所以依照不同的部位又可細稱為皮下脂肪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腎錯鉤瘤、肝錯鉤瘤等。一般長在軟組織層的脂肪瘤,較少發生惡性病變;但如果長在內臟或是後腹腔就要定期追蹤,一旦發現脂肪瘤突然變大或邊緣變得不清楚,就有可能是其他病變導致脂肪瘤惡性變化,或是良性脂肪瘤轉為惡性腫瘤。 腫瘤數目若只有一個,稱孤立型脂肪瘤,兩個以上的則稱多發性脂肪瘤。通常感覺不痛不癢,但如果剛好長在血管或神經密集處,就可能因為血管自然收縮或壓迫到周圍的神經與牽動組織,引發明顯的觸痛現象。臨床上,脂肪瘤最小有一公分,最大可能逾十公分以上。多發性脂肪瘤可進一步追溯出家族病史,若懷疑有惡化的可能、局部疼痛不已、或瘤體特大影響美觀及生活,便要就醫處置,可採取手術摘除,或以打洞抽脂的方式將脂肪瘤用碎之後,由洞孔抽除。
血便大至上分肉眼可見及非肉眼可見,肉眼所見是指上完廁所後,發現馬桶內有鮮血,或是擦拭的衛生紙上沾鮮血,由於血便的情形輕重不一,有時候是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時發現陽性,才被告知有血便情形,這屬於肉眼看不見的血便。 但無論何種情形,血便就代表消化道可能有某處正在出血,包括上消化道的胃部、小腸前端或下消化道的小腸後端與大腸直腸的疾病所引起;下消化道疾病是造成血便的主因,尤其是大腸直腸或肛門出血佔比達80%至85%。 另外,血便的顏色,也跟出血點有關係,若是鮮紅色糞便,比較是下消化道疾病造成,離肛門越近的疾病顏色愈深,越遠就會轉為暗紅色。如果糞便中的血是一滴滴的或噴射方式濺出,與大便呈現分離的狀況,或在衛生紙上沾有一大片血跡,通常與痔瘡或肛裂關係較大,仍要留意是否由直腸炎、直腸癌引起。 至於比較黑的糞便像柏油狀 (Tarry stool) 或是黑便 (Melena),主要是由於上消化道出血引起,常見如:胃潰瘍等,嚴重時會合併有吐血的情況。 由於血便發生原因很多,一般來說,若因糞便較硬、排便不順而出血時,有可能是肛裂或痔瘡所引起;但若同時有排便習慣改變、糞便黏液變多、大便變細、體重下降或發燒、腹痛等其他症狀時,就可能是更嚴重的大腸直腸癌或憩室炎等疾病,應盡快就醫診治。 因此,必需找出問題才有辦法對症下藥,而而治療的方式,也因疾病而不同,若痔瘡,嚴重者(符合開刀適應症)需開刀治療,若是癌症則看癌症期別,手術化療放療都有可能;至於其他感染性或的腸道問題,則多以藥物治療為主。 在診斷部份,判斷是否為癌症引起,經過詳細的問診跟肛門指診之後,若有懷疑是大腸或直腸出血,可以建議做大腸鏡檢查,排除是否因大腸直腸癌的造成的血便。 預防端會建議改善生活習慣,要維持多蔬果少紅肉,維持好的腸道健康,並養成運動習慣、戒菸戒酒。若本身有大腸直腸癌病史或有大腸瘜肉的民眾,則必需定期進行大腸直腸鏡追蹤檢查,降低罹癌風險。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的護腸四重點,「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定期篩檢、確診後定期治療」。五十歲以後除了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更建議至少做過一次大腸鏡檢查。
子宮頸糜爛是婦科常見的診斷之一,可分為生理性及病理性二類,大多數生理性的子宮頸糜爛沒有症狀,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變化,不需治療。若是慢性子宮頸炎所造成的子宮頸糜爛,陰道會出現黃色或黃綠色的分泌物,且常伴隨異味,應該用藥治療。 子宮頸糜爛並不是指真的潰爛,而是子宮頸口連接陰道的部位,如破皮般呈現出粗糙、充血發紅的表皮,故以糜爛來形容。實際上,子宮頸糜爛大多是因為子宮頸外翻造成,用「子宮內頸外翻」來稱呼此疾病可能更為恰當。女性服用避孕藥、懷孕、生產等原因,都可能造成子宮頸有類似糜爛的現象。
陰道分泌物俗稱白帶,正常的陰道分泌物具有清潔及保護陰道功能,青春期後分泌物會隨月經周期變化,一般在排卵前後量會變多,也變得較清澈且富有延展性,有潤滑功用以助精子通過,之後變得較濃較混濁。停經後則稍微減少。正常的白帶應該是乳白到透明無色、稍具黏性、無異味。 當分泌物有以下特徵時,建議就醫治療: .聞起來臭臭的,像魚腥味。 .顏色呈現黃綠色、綠色、血色。 .樣態呈現乳酪狀、泡沫狀、濃液狀。 .下體紅腫、疼痛、搔癢難耐。 .小便時或性行為時有灼熱剌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