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9 科別.眼部
搜尋
急診
共找到
2764
筆 文章
-
-
2021-01-19 新冠肺炎.回首SARS
回首SARS/如果早一點處理和平醫院 張上淳:當年或許能避免院內感染
【編按】中國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擴大,世界各國都紛傳確診病例。2003年SARS帶給台灣劇痛,但台灣也在防疫面有了經驗與進步。元氣網摘錄2009年財團法人歐巴尼紀念基金會出版的《回首SARS》、《走過SARS》二書部份摘文,讓大家借鏡,避免讓過去SARS的慘痛經驗再次上演。審視當年抗煞功過,張上淳認為,如果當時疾管局可以早一點處理和平醫院,或許後續就不會出現如此嚴重的院內感染,讓台灣陷入一場前所未見的傳染疾病驚恐中。好萊塢電影「魔戒三部曲」劇情緊湊,引人入勝,在抗煞過程中,SARS病毒就像是肉眼看不見的隱身魔王。而深入第一線的醫師護士如同各方戰士,一定要深入魔王的領土,才能在末日火山摧毀邪惡的根源。宛如劇中的魔戒遠征隊將領,台大醫院感染科主任張上淳帶領著醫護人員奮勇殺敵,站在第一線,冒著生命危險,抵抗著鬼魅般的黑騎士(病毒)歷經這場慘烈戰役,他整整瘦了15公斤,甚至兩度以為自身發燒染煞,自我隔離。在國內出現第一起確定SARS個案之後,張上淳多次參與行政院內部會議。他表示,剛開始台灣表現確實不錯,維持了一個多月的「三零」,不管這是否為政治宣傳,單從防疫角度上來看,在上半場,確實打了一場好球。可惜後來「台灣防疫網破洞了!」張上淳指出,和平醫院爆發院內感染時,他擔任疾管局相關委員會委員,在編號149之前的個案,似乎都排除了染煞可能。新光醫院曾與他討論這個149病例,他也認為是這應該是第一例本土確定個案。審視檢討當年的抗煞功錯,張上淳認為,如果當時疾管局可以更謹慎地看待此個案,早一點處理和平醫院,或許後續就不會出現如此嚴重的院內感染,讓台灣陷入一場前所未見的傳染疾病驚恐中。傳統醫界講究輩分倫理,為了防治SARS病毒蔓延,張上淳曾經在一場會議上,正氣凜然地質問各大醫學中心院長「大家是否愛台灣?」因為和平醫院、仁濟醫院相繼淪陷,但與會的醫界大老們卻遲遲不願出于援助。張上淳回憶說,那時被列為SARS專責醫院的國軍松山醫院已經人滿為患,需要其他醫院協助收容病人,在一個周五下午疾管局找來北部各醫學中心院長級大老們開會協商,幾乎沒有醫院代表主動表達願意立即收治SARS患者,大家都推說,等到下周一再說吧。各大醫院開會質問「大家是否愛台灣?」張上淳指出,在開會中,突然接到電話通知,署立台北醫院感染科認為,仁濟醫院已經失守了,因為署北急診室突然來了不少從仁濟醫院轉診來的患者。結束通話之後,他無奈地告訴大老們,不只是和平醫院出事,現在連仁濟醫院也保不住了。「大家是否愛台灣?」他義憤填膺地問著與會每一個人,一時之間,鴉雀無聲。不久後就做成決議,各大醫院隔天(周六)就開始動用人力,為收治SARS患者做準備,星期天就開始」運作。當時在醫療領域上,各大醫院之間瀰漫著一股各掃門前雪的消極態度,就連政治上也出現了政黨之間的角力猜忌,影響了防疫上的合作。「中央與地方的不同調,讓第一線防疫人員戰得更辛苦!」張上淳坦言,防疫作戰不應該有黨政色彩,應該齊心協力地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更多是非。張上淳透露了一個秘密,那就是和平醫院封院究竟是誰做的決定?他指出,和平醫院爆發院內感染的前兩、三天,疾管局成立了一個由中央單位及台北市衛生局所共同組成的小組委員會,透過視訊與和平醫院聯繫'只見院內人心惶惶,一片混亂。會議結束時,決定立即召回和平醫院的醫師及護理人員,會去過和平醫院就診,且發燒的患者也必須立即向和平報到;疫調人員迅速進入和平,展開疫調工作。只可惜,這些措施都沒有開始執行,和平醫院就封院了。原來是台北市政府內部己考慮封院,消息不知怎麼傳至疾管局及行政院,中央立刻要台北市派代表至行政院開會,希望將封院一事拉到中央層級,由中央來宣布。中央地方猜忌 削弱防疫力量連封院一事,中央與地方都搶著宣布,可見當時兩者之間存在著多深的歧見,遑論相互支援,攜手合作來抗煞。這些中央與地方的猜忌,對日後的防疫工作有著負面影響。幸好前衛生署長李明亮即時加入團隊,擔任總指揮。張上淳表示,SARS初期,係由國科會副主委陳建仁來帶領防疫工作,但陳身兼數職,隨著疫情的惡化,必須找一個專職的指揮官來協助疾管局。多次參與行政院內部會議的張上淳指出,原本一開始希望前副署長黃富源可以擔任重責大任,不過,黃富源推薦李明亮。而李明亮是資深醫界大老,又擔任過衛生署長,確實是最適合的人選。抗煞團隊有了總指揮,有助於穩定混亂的時局。但身為台灣醫界龍頭的台大醫院,此時內部卻有些動盪不安,因為台大竟然也發生了院內感染。談起此事,張上淳語氣中多了一些無奈與沈重。事後報告顯示,台大醫院共有17名護士、檢驗師、傳送人員不幸被病毒感染,多名感染科醫師也險些被感染,出現不明原因發燒,住進負壓隔離病房。爆院內感染 臺大創院來最大危機張上淳坦承,那時不少收治SARS病例的醫院都出現死亡個案,唯有台大保持著零死亡的紀錄。不少疑似染煞的患者都搶著進台大,其他醫院也將台大視為最終收治場所,直接將病人往台大急診室送,估計當時收治了上百名疑似SARS病患,確定個案則高達七、八十人。由於超過負荷,人力空間嚴重不足,隔離病房也有限,大部分病人只好擠在急診室,很容易就被病毒給攻陷,釀成了台大醫院創院以來最大的危機。事後發現,台大醫院這波感染源應是一名去過和平醫院就診的獨居老人,因肺炎至台大急診室就醫,卻隱匿病史,在急診室暫留的那幾天,將病毒傳給了其他病人及家屬,甚至是醫護人員。不過,台大畢竟是台灣第一流的醫學中心,張上淳自豪地說,17名被病毒感染的院內同仁沒有一個人死亡,而接受插管治療的,也只有一個人。這感染個案是個櫃檯掛號人員,以為隔著一片櫃檯玻璃,就不會感染病毒,於是沒有戴上口罩,因此,病情最為嚴重。怕不怕自己也成為SARS個案,住進隔離病房,被插管急救?張上淳苦笑著說,自己又不是金剛不壞之身,與SARS病毒的對抗期間,曾經兩度不明原因發燒,採取自我隔離。他只能祈禱上天,讓他保持健康,才有能力救治別人。「說完全不擔心,是騙人的!」張上淳說,不管是確定或是疑似病例,急診室每天都湧進了一大批發燒咳嗽的病人,當病患越來越多,心裡就開始發毛,擔心要是醫療過程中有個疏失,就可能被傳染。張上淳解釋,從流感、登革熱等傳染疾病來看,每個人在罹患病毒之後,症狀不一,有人症狀嚴重,有人則是相當輕微。那時SARS病毒傳散途徑還不清楚,也還沒釐清典型症狀,一時之間,人人自危,風聲鶴唳。他很擔心部分院內同仁早就被感染,但症狀輕微,而不自知,成為了傳染源頭。那時一名疑似染煞發燒的WHO專家,身體不適,出現發燒症狀,在飯店自我隔離,等著專機接回美國。當張上淳得知這個消息之後,頓時之間,整個人有點傻住了,因為他多次與該名專家面對面地討論疫情,一起用餐。一度發燒 自己「祕密」隔離兩天就在此時,張上淳也覺得不對勁,體溫偏高,身體有些熱熱的。因此,當天並末回到家裡,想到岳父岳母位於台北的住所沒人居住,於是到那住了兩天,沒與外界接觸,心中暗自祈禱著,自己千萬不要染上SARS病毒,幸而只是虛驚一場。如果SARS捲土重來,或是爆發禽流感大規模傳染,台灣可以安穩地度過嗎?對此,戴著金框眼鏡的張上淳,鏡片後的雙眼充滿了自信。他認為,國內醫療體系在上次與SARS病毒對抗戰役中,學到了許多寶貴的經驗,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未來一定能處理地更好。張上淳指出,五年前爆發SARS疫情時,許多醫護人員連N95口罩都不會聽說,但有了這一次經驗,現在連一般民眾都知道N95口罩,個人衛生習慣也加強了許多。當時不敷使用的負壓隔離病房,這幾年來,也陸續增設。萬一文爆發疫情,就不用擔心疑似或確定患者沒有地方可安置。他相信,只要團結一致,捨棄本位主義,再邪惡的魔王,也會被摧毀,再險峻的病毒傳染疫情,都能儘速平息。(本文摘錄自財團法人歐巴尼紀念基金會2009年出版《回首SARS》)
-
2021-01-19 焦點.元氣新聞
年輕人怎會猝死? 醫師點出最大的致命風險
我國心肌梗塞登錄研究發現,在35歲以下發生急性心肌梗塞者,四分之三抽菸,盡管年輕,罹患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比偏低,但心臟仍「罷工」,抽菸就是禍首。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名譽理事、馬偕醫院總院副院長葉宏一表示,年輕人猝死原因可能都跟抽菸脫不了關係。「戒菸永遠也不嫌晚」葉宏一強調,英國研究發現,抽菸者比沒有抽菸者壽命短10年,如果在30歲以前成功戒菸,可以把這10年壽命「拿回來」;若50歲才戒菸,則能拿回一半,別因年紀大就放棄戒菸,任何時候戒都有幫助。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戒菸是避免心血管疾病發生或復發的關鍵因素,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於2018年與國健署署合作,鼓勵心臟內科醫師投入戒菸服務;2019年獲得台灣腦中風學會支持,神經內科醫師加入菸害防治陣容。2020年又增加了新陳代謝科醫師生力軍,慢性病患者在看診時,也能接受戒菸服務。為了積極推動戒菸,中華民國血脂動脈硬化學會去年舉辦「獎勵提供心血管疾病病人戒菸服務競賽」成果,共有459名醫師參賽,在短短幾個月協助3716名患者戒菸,3個月戒菸成功率達34.7%。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楊鈞百榮獲這次「戒菸服務王」金獎,他說,不論是心臟病或是腦血管疾病,患者發病後,急診、住院,歷經生死交關,增加戒菸動機和成功率。但仍有不少病人「鐵齒」,即使多次發病,在鬼門關徘徊數回,還是不想「離菸」。50幾歲林先生就是典型個案,菸齡數10年,歷經兩度中風,右手右腳無力癱軟,但他還是堅持用左手抽菸,一次回診時,楊鈞百忍不住說,「再繼續抽就沒有手了!」,若一直不願戒菸,壽命可能縮短10年,以後小孩的婚禮就缺了主婚人。林先生這才聽進醫師的建議,為了參加孩子婚禮,下定決心戒菸。楊鈞百說,研究發現,如果只靠個人意志力戒菸,成功率約3至5%;若加上戒菸藥物幫忙,可以讓成功率增加至3到5成,戒菸成功的機會增加10倍。因戒菸不單單是習慣改變,需要戒癮治療團隊介入,才能事半功倍。成大醫院心臟內科團隊榮獲「戒菸成功王」銅獎,心臟內科主任趙庭興表示,這次是以獎勵金、辦科內競賽的方式,鼓勵全科14名醫師投入競賽。住院或門診病人若想戒菸,團隊、衛教師就會給予協助,在完善照護之下,大幅降低心內病人急性心肌梗塞風險及死亡率。
-
2021-01-19 養生.聰明飲食
火鍋湯底能喝嗎? 醫告誡「10種人」小心隨時痛風
台灣人喜歡吃火鍋,街上各式火鍋餐廳林立,許多民眾喜歡在冬天吃鍋暖身,尤其當天氣溫度驟降,大家聚在一起吃著熱滾滾的火鍋,著實是種享受。南投一名45歲陳姓男子也是如此,近日與朋友連約了幾攤聚餐,放肆享受海鮮鍋、麻辣鍋,搭配著啤酒,還把精華的火鍋湯喝光,結果隔日右腳大拇指腫脹難耐,抽痛、無力,痛到無法入睡,半夜趕緊掛急診,血液檢驗發現尿酸指數高達8.9mg/dl(正常值在3.7-7.3 mg/dl),是急性痛風發作。普林代謝異常 易致痛風發生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家醫科詹德欽醫師表示,痛風是因為體內的普林代謝異常,導致血液中尿酸濃度上升,使尿酸鈉鹽沈積在關節的滑囊液中,造成關節腫脹發炎和變形;腳趾、腳踝、膝關節及手關節都有可能發生。急性痛風 10情況都是高風險群 詹德欽醫師指出,火鍋湯頭經過相當多種海鮮、肉類等食物滾煮後,會越來越濃郁,湯裡頭的普林含量也會隨著煮的時間而逐漸增加,如果喝太多,誘發急性痛風的機率也會提高;另外,家族史、肥胖、長期飲酒、劇烈運動、減重、高普林飲食、腎臟疾病、代謝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也皆是痛風的高風險群,需多加留意,降低痛風發作的機會。預防痛風發生 日常生活這些細節要做到當急性痛風發作時,可透過藥物控制及飲食調整,來改善症狀。詹德欽醫師提醒,痛風是會復發的,建議平時可進行適度的運動,每日補充充足水分,如果曾經痛風發作過,那飲食上應控制熱量攝取,少吃脂肪類及高普林的食物,例如內臟、海鮮、酒類等。(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痛風關節一定會病變嗎? 沒錯!避免發作,常做這些行為要注意 痛風什麼時候該開刀治療? 千萬別等!骨科醫師點名3個時候
-
2021-01-18 科別.眼部
高速羽球傷人!高市男子被擊中 視力剩0.1急開刀
近年高雄市郊區羽球館林立,許多上班族或退休人士熱愛打羽球健身。高雄市一名六旬男子與友人相約打球,右眼被對方回擊的羽球擊中,眼前頓時只能看見自己的手影,視力約剩0.1,經醫師診斷竟有虹膜斷裂、外傷性白內障等症狀,手術後視力由0.1恢復至0.4。醫師說,羽球廝殺時速度可能高達300、400公里,運動時要做好安全防護。高市一名60歲男性在打羽毛球時受傷,羽球直接傷害右眼,視力立刻模糊到只看見手影,前往高雄長庚醫院急診室就醫。長庚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姜威宇發現,傷患的眼睛前房出血、虹膜斷裂,出現外傷性白內障且脫落、後房玻璃體也有出血,出血消退後,醫院摘除白內障、虹膜修復、玻璃體切除,最後置入人工水晶體,術後一個月,視力恢復至0.4。姜威宇表示,羽球對眼睛的殺傷力大有兩個主要原因,第一、羽球大小剛好越過眼眶骨保護,會直接傷害眼球。其次,羽毛球在殺球時的時速可達300、400公里,若不幸擊中眼球,會導致眼睛前房出血,外傷性白內障或脫位、玻璃體出血、視網膜剝離,更嚴重可能造成外傷性神經病變。姜威宇說,羽球是普及運動,建議運動時戴上護目鏡,若本身有戴眼鏡,最好選擇安全鏡片,以免眼鏡破裂傷害眼睛,周遭群眾也要注意安全,若不幸被羽球擊傷眼睛,務必盡早就醫檢查。
-
2021-01-18 該看哪科.婦產科
醫病天地/劇烈胸痛 孕婦主動脈剝離救回
心臟主動脈剝離好發於動脈硬化、三高、肥胖、先天性結締組織病變等患者,典型症狀為劇烈性胸痛,致死率雖高,但只要及時治療,多數情況仍可救治,懷孕9個月的劉姓女子日前無預警劇烈胸痛、瀕臨休克,被緊急送至台北慈濟醫院急診,診斷因主動脈根部動脈瘤內膜裂開,導致主動脈剝離,先取出胎兒後,再進行動脈瘤置換手術,歷經16小時終於救回劉姓孕婦母子。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醫師蔡貴棟表示,孕婦併發急性主動脈剝離的案例極少見,若是伴隨先天性主動脈血管壁異常,風險將大大提升,如劉女的情形,幼兒時期因主動脈瓣逆流做過主動脈辦膜修補手術,後又罹患7公分大的主動脈根部動脈瘤,更加劇主動脈剝離的危險性。慈濟醫院心臟外科團隊評估,劉女先前做過心臟手術,所形成的沾黏或可延緩心包膜填塞產生時間,與婦產科合作先進行剖腹產手術,確保無產後出血等症狀再執行主動脈剝離手術,產後的修復期間,劉小姐病情急遽惡化,二度瀕臨死亡,醫療團隊緊急裝置葉克膜,再執行逾16小時的升主動脈及主動脈根部動脈瘤同時置換手術,術後經過1周復健,順利出院。蔡貴棟呼籲一般民眾要養成運動習慣、調整規律作息、避免抽菸喝酒,如突然出現胸痛、呼吸困難應盡速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
2021-01-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分流分艙為何仍有院內感染? 專家:照會醫師難免跨艙
北部某醫院發生醫護染疫事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證實已有一名醫師、兩名護理師感染,醫師曾照顧過確診重症患者,但兩名護理師並未照顧確診者。一名為確診醫師之同住女友,另一名曾與確診醫師在工作地點接觸,指揮中心證實兩人有大約一小時在同一護理站工作,研判為此時發生傳染。指揮中心去年3月起規定國內醫療院實施分流分艙,人員依工作內容劃定一定範圍,減少院內感染發生時互相牽連。這次發生照顧確診病患與未曾照顧確診病患的醫護互相傳染,引發外界擔憂醫療院所其實並未落實分艙分流的規定。分流分艙的規定,理想上應如何落實?台大醫院醫療品質管理中心主任陳世英表示,分流是第一步,進入醫院才是分艙。分流是根據就醫民眾的狀況,安排不同就醫流程。例如正在居家檢疫者,會透過衛生局安排就醫,有獨立動線。有旅遊史或接觸史且具輕微症狀者,台大醫院會先安排到獨立的疫病門診,如果症狀較嚴重或沒有疫病門診時則安排到急診。到了急診也不會立刻進到急診裡面,得先在戶外篩檢站進行先行採檢和初步評估,再依照其風險評估收治到不同區域。醫院收治患者之後,就要分艙。陳世英表示,分艙是按照不同風險,安排病人在不同區域,每個區域就是一個艙,艙間工作人員和病人不會互相接觸,以保護醫院也保護民眾。舉例來說,如果感染風險最高的確診者,就是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如果有旅遊史但採檢陰性,還不能完全排除感染的,則安排在另外一區,有別於確診者,但也不會與一般病人收在一起。如果是沒有旅遊史的不明原因社區新冠肺炎,因為很難說是不是社區感染的第一槍,也會有所區隔,要安排入住治療肺炎的病房。陳世英表示,分艙考驗醫院空間安排及人力調度,因為得準備很多不同的空間,病室就算沒收滿,也要空著,等到有符合條件的患者才能收進來,會吃掉很多原本醫院可用的空間。不同艙室的人員要避免交流,這樣排班和人力安排的難度也較高,通常護理人員因工作繁重,都會固定在同一個艙,通常是人力吃緊才會從外部單位調人力進來支援,不會把照顧確診者的護理師調出去支援其他單位。陳世英表示,護理師通常可以做到完全分艙,醫師就比較難,特別是跨科照會的醫師,否則醫院的醫師會不夠用。當環境被汙染、病毒被醫護人員帶著走,就會發生院內感染,就算是台大醫院,SARS當年也發生過,這部分很難去苛責。
-
2021-01-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灣要進入「大規模社區感染」? 專家列十點:關鍵看這
指揮中心昨(16)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為我國20多歲女性(案852),是案838同醫院工作的護理師。而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今天清晨也整理本土個案事件的發生時序10大點,指出與案852同住的4名家人中,有2人已出現症狀,若隔離採檢結果確定4人染病,接下來就是決定是否擴大成大規模社區感染的關鍵。謝宗學凌晨在粉專「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發文,列出新冠肺炎本土個案事件的時序整理,共有10大點。其中前7點是到目前已確認的事件整理;第8點後是尚未確認但可能發生的事件。1. 冬天氣溫下降病毒活性大增2. 世界其他國家疫情大爆炸3. 台灣境外移入病例大增4. 醫院、醫事人員照護治療負擔增加5. 本土單一院內感染事件 (案838:照顧確診病例醫師)6. 院內感染相關單一本土社區感染事件 (案839:案838同住護理師)7. 院內感染第二個案 (案852:案838 院內接觸護理師),院內感染群聚事件確立8. 案852同住4位家人確定染病 (目前2位家人出現症狀,在醫院隔離採檢中)9. 染病醫事人員和其接觸感染者造成侷限社區疫情10. 侷限社區疫情進展成大規模社區疫情謝宗學指出,關於第8點時序是否成真,將在今明兩天有初步的結果;目前的關鍵是第9點,他表示,去年某醫學中心爆發院內感染群聚事件時,也造成同住家人染病事件,幸好隨即將疫情圍堵,沒有演變成真正侷限型社區疫情,停留在第8個時序。謝宗學說,這次院內感染群聚事件亦是相同,即使走到第8個時序,亦是感染源明確的新增確定病例,但是不用太驚慌,只要和去年一樣做好個人防護,確實執行勤洗手、戴口罩、少去無法保持社交距離的地點,相信一樣可以撐過這段艱難的時間。謝宗學也暖心鼓勵,冬天很漫長,現在只是開始,夏天到來前勢必還有許多考驗,「過去一年我們在顛簸中度過,未來幾個月的路更是崎嶇,只要團結一心,再難走的路也能克服,繼續在風暴中挺住、持續前進,等待晴天的到來」。
-
2021-01-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醫護感染擴大 黃立民:社區恐有隱藏個案
北部某醫院醫護染疫事件擴大,新增一名護理人員被感染,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不論在社區或醫院有確診者,都代表院內感染惡化,農曆新年將至,對於新的本土案例出現,必須嚴陣以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主任顏慕庸表示,去年已經有處理院內感染的經驗,民眾不必太過驚慌。黃立民表示,醫護染疫又見新確診者,不論是染疫醫師引發感染,還是院內其他醫護人員因照顧病患感染,「那就代表這一波比較麻煩,有點擴散出去了。」因為染疫醫師在確診前也不知道自己感染,還在社區活動,可能社區中還有隱藏的個案。農曆年將至,一旦該疫情有新確診者出現,疫情恐有擴散疑慮,黃立民認為,年節民眾南來北往多,以過去流感防控經驗,疫情可能南傳北、北傳南,醫院門急診都會塞滿流感患者,同理,此次國內新冠疫情對民眾風險就會增加,「這是個不好的狀況,大家要提高警覺。」昨天桃園市舉行罷免市議員王浩宇投票,若個案可能出沒投票等大型活動,更增風險。黃立民表示,以馬來西亞、美國為例,國境內本土疫情大增,推估與首長選舉有關。雖中選會規定,北部某醫院擴大採檢者不可出席投票,但他認為,人潮聚集的活動就是有風險,應提高警覺。顏慕庸表示,對於院內感染不妨正面看待,去年院內感染就曾發生,大家已有過一次處理經驗,這次桃園某醫院雖然是第一位醫師院內感染,因應上,比較不像社區那麼需要緊張。顏慕庸比較擔心社區感染,他表示,若是社區感染,就怕擴散開來的骨牌效應。去年十一月,他曾在中華民國醫師全聯公會討論社區分流準備,呼籲醫療酒精、口罩都要透過社區分流因應,即使是出現社區感染,仍是樂觀以待,畢竟防疫一年多,大家一起努力。
-
2021-01-16 新聞.元氣新聞
桃市流感疫苗剩1.5萬劑 桃市呼籲民眾速打
入冬以來寒流一波波,桃園市上周流感與類流感急診就診人數達2331人次,加上其他縣市出現今年首例流感重症個案,為1名未接種疫苗的77歲老婦,她所感染型別為H3N2,正好與今年度流感疫苗株相符。桃園市衛生局表示,目前桃園市流感疫苗剩餘1.5萬劑,由於近日氣溫變化大,呼籲民眾儘速施打以預防流感上身,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家人。桃園市衛生局指出,衛福部疾管署上周公告的流感重症個案(77歲婦人)雖非桃園市個案,但桃園市上周流感與類流感急診就診人次達2331人次,顯見近日氣溫變化大,絕對不可輕忽對流感的防護,感染流感後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如細菌性及病毒性肺炎,多見於老年人、嬰幼童及慢性疾病患者,而接種疫苗就是預防流感最好的方法。市府衛生局統計,目前流感疫苗剩餘1萬餘劑,為擴大保護市民,市府另添購5千劑疫苗開放設籍桃園市的市民不限年齡免費接種,請市民攜帶身份證及健保卡,儘速前往13區衛生所接種,流感疫苗接種問題可洽防疫專線0800-033-355或市民熱線1999。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平息,桃園市衛生局也呼籲民眾,疫情期間更須注重健康保養,按時接種流感疫苗增加免疫力,可減少罹患流感的機會,並減少醫療就診與住院,尤其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屬流感的高風險族群,更應每年施打流感疫苗。衛生局提醒,呼吸道疾病易透過飛沫及接觸傳染,民眾應儘量避免出入人潮壅擠、空氣不流通公共場所,並加強個人衛生防護,務必正確戴口罩,落實社交距離並注意咳嗽禮節及生病在家休息等個人衛生防護,減少病毒感染機會,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如就醫時務必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TOCC)。
-
2021-01-15 新聞.杏林.診間
我的經驗/心跳高達180幾下 直奔醫院一次處理2種心病
六年前大年初三午夜,突然感覺心臟跳很快,量血壓縮收壓超過200mmHg,心跳高達180幾下,立刻搖醒太太打119叫救護車,直奔高雄長庚醫院掛急診。診斷為「心房顫動」急診室量血壓、測心電圖後,接下來是漫長的等待,期間全身一直發抖,心想醫師應該會開藥,但等到抖動都停止,仍未有醫護人員處裡。太太問護理師才知醫師有開藥,護理師忘了給藥,後來我還是把藥吃了,過了一段時間後醫師檢查,開藥後回家,隔日看到診斷為「心房顫動」,並建議看心臟科門診。原本我就有一種會心悸的沃夫巴金森懷特症候群(又稱WPW症候群),心臟科醫師曾建議以心導管燒灼手術處理,我卻一直沒能下決心,總覺得用藥控制就好,只是常心悸發作,我另掛心臟科的醫師也建議燒灼手術,評估我中風風險比一般人高,太太也贊成手術一勞永逸。只有一個可報健保因此我再看原來的心臟科醫師,建議一次把二種疾病都處理,但只有一個可以申報健保,另一需自費,若都要申報健保須分兩次做,我選擇一次處理。於是安排手術及相關檢查,如抽血、電腦斷層掃描、食道心臟超音波等,手術採全身麻醉,預定住院三天兩夜。住院第一晚醫師巡房,要我們再確認並簽好同意書,雖然手術成功率很高,但還是無法保證絕對成功。天亮護士通知九點手術,不久就被推去進手術室,醫護人員在我前胸與後背貼了約20、30片的電極,讓我躺上手術台,麻醉後,我很快就睡著了。術後不再有悶壓感醒來後聽到太太及兒子叫聲,我口很渴並問兒子時間,他說三點多,原來我已睡了五、六個小時,當時感到心臟位置非常輕鬆,不像以前有悶壓感。在加護病房觀察24小時,因情況良好提早隔日中午前轉到一般病房。一般病房中再過一段時間,醫師就簽出院通知書,並開藥及預約一周後回診,辦妥出院手續回家,一切如原計畫,三天兩夜完成。回診後,醫師開長期處方箋,三個月回診一次,藥劑中有早上定時服用及心悸發作時備用藥,至今一切順利。
-
2021-01-14 失智.新手照顧
生活照護/失智者易中暑 留意家中長者是否有3項危險因子
時序進入5月,愈來愈熱,三軍總醫院一周內竟接獲三名失智患者中暑路倒病例,他們都出現肝腎衰竭、橫紋肌溶解等症狀,其中兩名患者肛溫超過40度。三總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提醒,夏天剛開始,大家都還在熱適應期,家有認知異常長輩更要注意,別讓他們在大熱天獨自外出。朱柏齡說,5月3日周日下午陸續接獲兩名患者,都因高溫導致昏迷而被通報送醫,周三又有一位女性失智症患者穿毛衣、戴毛線帽出門,忘記回家的路而走失,因天氣太熱路倒被發現,經救護員送到急診室治療後,才逐漸恢復意識並由家屬接回。朱柏齡指出,家屬應留意家中長者是否有慢性疾病、體型胖或體能差、使用藥物等三項危險因子,勿讓他們在大熱天獨自外出,以免天氣過熱而體力不支,形成中暑危機。民眾若在路上遇到疑似中暑者,可藉由補充水分、吹電扇、全身噴水等方式,來幫助患者及時散熱、體內降溫。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家屬可在患者身上放置水瓶、配戴愛心手鍊、縫上愛心布標、每天拍照等方式,以防患者真的走失時,也能較快尋獲。湯麗玉說,家屬無法時時刻刻陪同外出,建議也可向鄰近社區商家告知,設置杯水、椅子等簡易物品,若發現有民眾走路緩慢、搖晃、眼神不對等情形,可給予幫助或留下歇息,如同友善商店概念,來減低家中長者走失,甚至中暑的風險。
-
2021-01-14 科別.消化系統
連續寒流!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增 醫師:有症狀快就醫
寒流不斷,許多人都注意要保暖防止心血管出問題,台中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張歐高奇醫師提醒,不只心血管,臨床已經發現,上消化道出血而接受緊急胃鏡治療的病人也跟著寒流而變多。醫師張歐高奇表示,門診許久未見的老病人在幾波寒流中出現在急診,緊急接受胃鏡處理的個案增加,尤其是原本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的病人,惡化成上消化道出血情形越來越多,他說低溫環境下,因為體內多種內分泌激素分泌異常,導致血管收縮,使胃酸分泌增多,導致消化性潰瘍面加大、加深,侵蝕周圍的血管,就出現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出血。一名85歲老翁長期背痛及腰痛,平時服用止痛藥治療,這波寒流來襲,一天清晨上廁所突然解了大量黑便,同時出現頭暈症狀,家屬緊急送到醫院急診,醫師評估檢查發現是上消化道出血,緊急經過內視鏡處置後才恢復。張歐高奇指出,病人出現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狀,常以解黑色大便表現;更大量出血時,大便會呈現暗紅色,有時會嘔吐出鮮血或咖啡色渣物質;也有病人伴隨出現頭暈、心跳變快、臉色蒼白、四肢冰冷、冒冷汗、呼吸困難等情況。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主要以藥物治療和內視鏡治療為主,張歐高奇表示,依不同出血部位及原因,內視鏡可以進行注射血管收縮劑、電燒止血、機械性壓迫止血法(如內視鏡止血夾)、血管結紮,或進行血管攝影的栓塞治療,到最後的手術治療,都依據病人狀況採取不同處理。他提醒老年人、服用消炎止痛藥物病人、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的病人、長期酗酒、肝硬化及洗腎病人、幽門桿菌感染及之前有過潰瘍病史的人,都是上消化道因天冷而出血的高危險群;他也呼籲,屬於高危險群的人一定要做好保暖,避免酒、咖啡、濃茶、辛辣等刺激性飲食;平時保持充足的睡眠、勿熬夜;盡量紓解工作壓力,避免三餐不定時及暴飲暴食,並少吃不必要的止痛藥,降低出血危機,如出現消化道出血症狀,務必早就醫。
-
2021-01-14 科別.腦部.神經
服降血壓藥止血壓上升?一種情況可能進一步惡化
寒流來襲,各地急診腦中風病人明顯增加,中風發生時間以冬季時節最多。老年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巴金森氏症候群等自主神經功能不良患者,更要小心防範腦中風。衛福部統計,腦血管疾病是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第三名,腦中風更是造成身障的主要原因。除了天氣變冷會造成腦中風患者明顯增加,「自主神經功能不良」也是導致腦中風發生的重要原因。自主神經功能是調節血管收縮及舒張的重要調控因子,當腦血管已有動脈硬化時,不適當的血管收縮或舒張可能進一步造成腦血管堵塞而引起缺血性腦中風。研究顯示(2014年Journal of neurologic science),腦中風病人自主神經功能明顯不良,特別是腦部大血管堵塞的病人約八成自主神經功能不良,腦部小血管堵塞的病人也有約六成自主神經功能不良。 自主神經功能不良在臨床上較容易被忽略,舉凡心血管疾病患者、有腦中風病史、年紀大、糖尿病、巴金森氏症候群、脊髓損傷病人及遺傳或後天性神經病變疾患等,皆為高危險群。急性腦中風常會造成血壓明顯上升,有些病人會自行服用降血壓藥物,此舉對腦中風的改善不但沒效,若病人患有自主神經功能不良,更可能因動脈硬化的血管無法舒張,血壓下降進一步導致腦部大片缺血,反而造成不可回復之永久殘障。自主神經功能不良者,常見頭暈、腹脹、眼乾、心悸、四肢冰冷或感覺異常、黑矇症等症狀,很容易為病人甚至醫師所忽略,經常是病人暈倒才被發現有自主神經功能不良,可經神經學儀器檢查心律變異、皮膚交感神經測試及傾斜床等檢查進一步確診。腦中風症狀通常發生很突然,研究顯示,腦部血管堵住在1至2分鐘內即會出現神經學症狀。臨床上常見為口齒不清、面部及肢體的無力或走路更加困難、突發性的頭暈,若為自主功能不良高危險群,須小心為腦中風的症狀。腦中風症狀若在小於三小時進入急診,接受血栓溶解劑治療評估及住院治療,即可有效降低永久性殘障發生率。
-
2021-01-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確診醫在插管時被感染?童綜合急診部主任魏智偉:插管絕不是單純sop
新冠肺炎首起有醫護人員染疫,醫師在插管時感染,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在電視節目上說,染疫醫師應立即通報,警覺性不足,童綜合醫院急診部主任魏智偉說,他在急診12年氣管插管功力,也沒有自信可百分百成功,因為臨床狀況多,插管絕不是單純的sop。染疫醫師在為確診病人插管時感染,楊志良在電視節目中說,染疫醫師沒主動實行防疫sop,還說:「假如我是院長,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他開除」。童綜合醫院急診部主任魏智偉今天在臉書寫著,他在急診12年氣管插管功力,也沒有自信可以百分百成功,因為臨床狀況千變萬化。絕對,不是一句話可以解釋,他說插管,也絕不是單純的SOP。他舉自己曾插管急救案例,一個被歹徒割喉的19歲男子,在急診口鼻一直冒血,病人瞬間窒息失去意識,只能先插管維持呼吸,當時打開病人的嘴,只看見泉湧的鮮血,完全看不到聲帶,不知道氣管內管要如何放入氣管,他請護理師備刀片和氣切管,插管失敗,就要從脖子下刀。他盯著冒血的口腔抽吸管有吸不完的血,看不見氣管,還好這時血泊中,冒出了一個氣泡,因此大膽的將氣管內管插入那個位置,病人血氧開始上升,最後成功,他說短短5到6秒,自己經歷了極大的壓力,因為眼前就是一個年輕生命。
-
2021-01-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台北醫院檢驗新冠肺炎 一站式篩檢快速安全
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今天表示,提供一站式篩檢新冠肺炎(2019新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流程,希望幫民眾快速完成篩檢、取得報告、統整諮詢窗口,並希望確保檢測人員安全。衛福部台北醫院今天透過新聞稿表示,疫情持續延燒,每天有數十名民眾致電醫院,詢問新冠肺炎要如何檢測、收費標準、獲悉檢測結果的時間,問題多到讓護理師、醫檢師電話接到手軟、忙得不可開交。台北醫院檢驗科主任洪忠志表示,愈來愈高的檢驗量能與急迫性,使醫檢師的工作負荷及責任變多,讓醫檢師備感壓力,如何在最短的時間提供最準確的檢測報告,減少民眾奔波及維護防疫動線,都是各大醫院的課題。台北醫院建立一站式篩檢新冠肺炎流程,希望幫民眾快速完成篩檢、取得報告、統整諮詢窗口,並減少溝通耗損、確保第一線採檢及檢測人員,都能在安全防疫下執行篩檢任務、維護社區安全。洪忠志說,一站式篩檢流程的優點是,可透過電話掛號或網路預約檢測,其次,報到、檢查、繳費、發報告都在急診指定地點。另外,民眾可透過急診掛號櫃檯取得最完整的資訊,醫院並提供24小時急件與48小時一般件的選擇方案,民眾可依急迫需求選擇。急件為篩檢後24小時可取報告,一般件則是篩檢後48小時可取報告。院方表示,一站式篩檢,除可節省民眾原需在批價掛號櫃檯、診間、檢驗科各地點奔波及等待的時間,也能讓有急迫需求的民眾,能在最短時間內取得報告。洪忠志說,目前檢測方式有病毒核酸檢測、病毒分離培養、病毒抗體檢測等。醫檢師為避免操作感染,都在有負壓設備的安全操作櫃中,配戴包含護目鏡、防護衣、口罩、雙層手套等完整的防護裝備下檢驗。各大醫院都採用病毒核酸檢測,此種檢測方式病毒的特異性及敏感度都相當高。
-
2021-01-14 科別.兒科
7月大女嬰吞洗衣球急送醫 醫:洗衣球像糖果小心誤食
南投縣名間鄉一名七個月大女嬰,昨趁大人不注意誤食洗衣凝膠球,送醫後發現縣內醫院設備不足無法收治,急向鄰近警所求助,警方以警車跨縣急送,原本1小時車程花25分鐘就送達彰化基督醫院,女嬰經治療無礙,今天已經出院。彰基指出,女嬰到院時衣服還沾有部分洗衣精,不知道女嬰已吃下去多少不知道,經抽血、檢查腸胃,在相關數值結果出來,判斷臨床狀況穩定,提供正確衛教後已經出院。彰基兒童醫院急診主治醫師陳亮任說,因市售市的洗衣球外觀顏色鮮艷,容易被小孩子誤認為糖果而誤食,但洗衣球較大顆,小孩不會整顆吞進去,通常會先咬破,所以吃下去的量不至於太多,洗衣球裡面含有介面活性劑酵素,可能引發呼吸道、腸胃症狀,成分雖沒有立即致命危險,但仍會引發不適,家長應該將洗衣球放置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較為安全。
-
2021-01-13 科別.消化系統
老翁誤食暖暖包 醫師籲不要催吐儘速送醫
一名老翁把暖暖包當成食物調理包,將暖暖包剪開放入麵裡拌一拌吃下肚,外籍看護工趕緊送老翁掛急診,觀察後無大礙出院;南投醫院指出,如誤食暖暖包不要催吐,趕緊送醫治療。衛福部南投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蔡金記向記者表示,最近暖暖包因寒流來襲大缺貨,但日前卻有一名80歲老翁誤把暖暖包當成食物調理包,將暖暖包剪開送入麵裡拌一拌吃下肚,外籍看護工見狀,趕緊阻止老翁繼續吃麵,並將老翁送往南投醫院急救。蔡金記指出,老翁誤食的量不多,他們幫老翁進行胸部、腹部X光檢查,也使用胃鏡檢查,發現老翁胃部發炎,住院觀察2天,確認無大礙後就讓老翁出院。蔡金記說,暖暖包內裝有鐵粉、活性碳、鹽類及吸水性樹脂,可以持續釋放熱能,有的人誤食後不一定會有症狀,也有人會出現嘔吐、腹痛等症狀,提醒民眾如有誤食的情形,記得不要催吐,以免造成更大傷害,應儘速送醫治療。蔡金記表示,有時民眾為了保暖,也會把暖暖包貼在身上導致燙傷,呼籲民眾使用暖暖包應隔著衣物,使用時間也不要太久;老人及兒童使用時,應有成人在旁協助,免生意外。
-
2021-01-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醫護染疫匡列隔離130人 桃市衛生局長:未來2周是關鍵
我國新增2起本土案例且為醫護人員染疫備受矚目,桃園市衛生局長王文彥今天在市政會議上報告提到,匡列接觸464人,居家隔離人數119人,其中包含醫護39人,因為持續疫調,匡列居家隔離人數會略增至130人,由於疫情有升溫,王文彥強調「未來兩周是關鍵期」,保守一點觀察若10天內沒有事,應可順利躲過這次疫情,請大家謹慎。王文彥說,台灣先前在睽違253天後出現本土案例,又再度相隔20天後,出現2起本土案例,從世界各國疫情趨勢觀察,全世界都出現如此趨勢,經過一定時間的潛伏之後,在秋冬時節疫情要再度攀升,顯然疫情須更為小心,執行秋冬防疫專案有意義。「至少到2月底前都要非常小心!」王文彥說,秋冬時節疫情不斷變化,這幾個月需要格外謹慎小心,目前桃園市累計確診106例,最新的案838及案839確診案因持續晴調查,今天還會再增加居家隔離者,並強調未來2周是關鍵期,希望大家謹慎以對。市府衛生局也說,在獲悉案838及案839確診後,前天晚間就偕同CDC(疾管署)至醫院進行風險評估、連夜完成匡列接觸者及安排採檢,共匡列醫院接觸者共464人,均已採檢,皆為陰性;社區接觸者共56人,已採檢14人,1人陽性為案839、13人檢驗中,42人採檢中。其中匡列居家隔離119人、其中39人醫護人員,居家隔離者今還會增加。 衛生局指出,市府在第一時間即啟動應變機制,衛生局落實與統籌市府防疫措施,第一時間連夜進行疫情調查及風險評估、消防局執行救護車後送機制、環保局擴大場域消毒、警察局密切配合警政署執行疫調,衛生局在相關活動地點完成環境消毒作業。至於該醫院的防疫應變採取分艙分流機制,並啟動防疫應變計畫有6大措施,分別為執行分艙分流照護、暫停收住院病人、暫緩常規手術及門診手術、禁止探病、陪病僅限1人與急診待床者協助轉院等防疫措施。
-
2021-01-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北部醫院感染2醫護確診!林靜儀:知來源就不用恐慌
繼去年2月29日北部某醫學中心出現9例群聚確診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親上火線證實,北部某醫院出現第二起院內感染,新增2例本土確定病例。對此,民進黨前立委、醫師林靜儀在臉書發文,點出3重點,呼籲民眾不用恐慌,「請給努力緊繃工作了一年多的醫療人員最溫暖的支持體諒」,並建議民眾配合防疫,平安度過疫情。PO文一出,引起包括立委莊兢程、何欣純等政治人物與網友留言,為醫護加油打氣,紛紛留言「不要恐慌、團結守護台灣」、「向第一線醫護致敬」、也有的「保持警戒,但絕不是無腦恐慌」等。林靜儀在「林靜儀醫師」臉書粉專中PO文表示,前三個重點:「知道來源就不用恐慌」、「是院內感染,但是不是「爆發」,而且醫療人員都已經盡到應有的防護」、「是照顧確診感染的病人,不是什麼不明來源的急診也不是關島來的 (關島已經「關島」很久了)」。林靜儀表示,醫療人員從疫情初始就有明確防疫措施與程序,也幸好去年二月之後防護裝備就都充足。所有醫療人員都知道對待病毒的態度就是 #謹守防疫程序 #絕對謹慎 ,此次在醫療照護過程受感染的醫護辛苦了;你們已經很小心了,加油,祝福早日康復。一般民眾要知道什麼?林靜儀呼籲做到以下四點:1. 不要群聚,戴口罩勤洗手。2. 你不會跟感染者去同一個賣場就被感染。3. 不可能有什麼「社區感染隱匿」,這個病毒的傳染力如此之強,怎麼可能到處都是無症狀感染者還不會爆掉。4. 請給努力緊繃工作了一年多的醫療人員最溫暖的支持體諒。
-
2021-01-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北部醫護染疫引熱議 院方致電里長籲宣導「不要驚慌」
北部一間醫院傳出有醫生、護理師感染新冠肺炎,我國一口氣出現2起本土案例,引起民眾關注,由於該間醫院就醫、出入人潮眾多,確診消息立刻在地方傳開,不少人透過群組發訊提醒「沒事少到醫院」,今下午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後,該醫院附近多名里長也陸續接到院方人員致電,請里長協助向里民宣導「不要驚慌」。台灣昨晚傳出有北部醫院疑似有院內感染情形,由於中央今天下午2點宣布相關事宜,又陸續公布桃園有3處確診者的活動軌跡,有居民相當擔心,還憂心地傳訊給里長問說「要怎麼保護孩子?」也有議員認為,直到現在都未對外公布是哪家醫院?許多選民都在猜是在桃園北區還是南區?感嘆訊息應該公開,不透明反而會亂成一團。有里長形容爆發本土疫情,尤其在醫院內部,大家猶如草木皆兵,不少老人家都怕到不敢到醫院就醫,也擔心會延誤到領取慢性藥時間。桃園市政府指出,案838屬於院內感染、案839屬於社區感染,院內感染目前僅1例,因此醫院防疫應變計畫為第一級採分艙分流機制,暫時停止收治住院患者,以及暫緩常規手術以及門診手術,禁止探病、陪病親友僅限1人等措施,市府也協助該院急診待床患者轉院。由於該院落實分艙分流機制,因此門診照舊,請民眾放心。有里長也提到今天下午2點多接到該間醫院人員來電,提到院內有確診1例,但有高標準進行管控,若有里民打電話給里長或里辦公室,請里長多加宣導、傳達不要驚慌,該名里長也說,第一次接到院方來電說明這樣的內容,感受到院方的「積極」。
-
2021-01-13 科別.消化系統
潰瘍性腸炎症讓人狂拉肚子 前日本首相也受害
腹瀉不可預期,造成生活困擾。醫師提醒過於頻繁的腹瀉需要留意,南投縣50歲陳姓男子腹瀉持續數星期,剛開始以為是吃壞肚子,不過每天幾乎都在廁所度過,甚至拉出血便,才到醫院急診,經大腸鏡及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大腸直腸嚴重發炎、潰瘍,經抗生素治療及靜脈輸液治療後才出院,並回門診持續追蹤治療。潰瘍性腸炎症狀與腸胃炎、腸躁症類似,容易被忽略。除了持續腹痛、腹瀉之外,還可能出現體重減輕、發燒甚至血便、貧血等症狀,疾病時好時壞,但發炎往往會持續多年,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南投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許家榮醫師說,潰瘍性腸炎都是腸道黏膜慢性發炎所導致的疾病,成因不明,可能與免疫系統失調、家族史、感染、生活壓力等有關。潰瘍性腸炎需盡早就醫控制,且需要長期治療,與疾病和平共存,降低併發症。若控制效果不佳或不規則治療時,疾病會有惡化的可能,嚴重時恐需手術治療,也不排除有癌化的可能性。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也罹患潰瘍性腸炎多年,並因反覆發作,在去年辭掉首相職務。許家榮提醒潰瘍性腸炎患者,應聽醫囑、持續治療、定期追蹤,維持正常作息,才能保有良好生活品質。
-
2021-01-13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台首例醫師因公確診新冠肺炎 至少可領35萬補償
台灣再度發生新冠肺炎醫院感染事件,衛福部次長石崇良今天說,該醫院環境安全,門急診照常。確診醫師因照顧病人染疫,將可領補償金至少新台幣35萬元。台灣今天有2例新冠肺炎本土個案,為北部某醫院醫師跟其護理師女友。兩人病況目前是輕症,但核酸檢驗Ct值低,研判剛發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該確診醫師曾在醫院接觸確診者,為目前最有可能的感染源;另一名本土確診者雖為護理師,但並非在職場染疫,而是因與醫師在社區有密切接觸而感染。石崇良下午在記者會後表示,北部某醫院並沒有發生院內群聚,而是院內感染事件,醫院環境上還好,因此門診急診可照常執行。但近日是關鍵期,要看後續有沒有被採檢的醫護發病,若有影響層面大,但如果都沒問題,醫院很快會如常運作。石崇良表示,目前該醫院清空病房是為了清潔消毒,因住院病人需要改為一人一室,收治量能相對會變少,但空間不是問題,比較大的問題應是醫護人力,因有接觸確診者的醫護都要居家檢疫14天,可能會影響人力調度。較大影響的可能是急診需住院的患者,但應不會影響太久。至於醫師是因公染疫,石崇良說,因公確診者至少可領35萬元補償金。明天會重新開會討論調整,若病況嚴重要插管,補償金額會增加。但護理師並非因公染疫,是否給補償會個案認定。
-
2021-01-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北部某醫院爆院內感染 禁探病、全院員工安排採檢
因應北部某醫院爆院內感染事件,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表示,昨日下午接獲該醫院通報後,昨晚間及今日召開會議,決議全院員工於3天後再次安排採檢,門急診可照常,但住院病人只出不進,取消所有探病,陪病限1人並實名制。指揮中心匡列個案醫院接觸者共464人,均已採檢,皆為陰性;社區接觸者共56人,已採檢14人,1人陽性(案839)、13人檢驗中,42人採檢中。 39名醫護相關接觸人員匡列居家隔離,移動相關病患至單人病室隔離觀察14天。外界關注指揮中心是否公布醫院名稱,但陳時中說,「雖然大家都知道地方,但還是維持我們的態度,對可掌控部分不公布」,其醫院足跡,皆是在病房間移動,下班活動都在掌握中。有一層樓病房已陸續清空,病人移到另一層樓單獨隔離。另一層樓是相關高風險區域,除非全防護的醫護人員才能進去,與隔離病房管制相同。陳時中說,該醫師照顧確診這案染疫,沒有辦法判定是直接飛沫或間接接觸感染,但本次採用策略是先消毒後檢驗,院內環境都是是乾淨的,「對我們院內感控比較重要。」個案在桃園社區曾移動過,各處已經開始消毒,目前桃園風險相較大,陳時中也認為,「這是重要的國門」,但目前也沒看到有特別的社區群聚現象,都是零星個案。
-
2021-01-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我驚見第二起新冠肺炎院內感染 陳時中保證不封院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親上火線證實,北部某醫院驚現第二起院內感染,確診者為一名醫師及護理師,成為我國首位確診醫師,已展開疫調及採檢隔離,陳強調,目前醫院無疫情擴大情形,完全沒有封院的考慮,醫院分艙分流感控都很有水準,隔離病房一人一是可以做好感染管控。陳時中說,醫院採檢的464人,這裡面包含院內員工260人,其中密切接觸員工29人,病人、陪病家屬從62人擴大到175人,有足跡經過可能接觸者也匡列234人。其中39名醫護相關接觸人員匡列居家隔離,全院員工於3天後再次安排採檢。目前位於北部的該醫院的住院病人只出不進,門急診照常,但取消所有探病,陪病限1人並實名制,移動相關病患至單人病室隔離觀察14天。指揮中心去年2月29日公布,北部某醫學中心案34成為院內群聚指標個案,確診者包含醫院清潔員及3名護理師,3名陪病家屬及1名病人,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當初本報專訪時曾說,無法保證台灣不會因新冠肺炎發生大型院內群聚,唯一能確定的是不會「封院」。衛生單位第一時間要求關閉住院病房,環境清潔消毒,更將住院病患,全數搬離,安置於指定單人病室隔離、工作人員則須採檢陰性且隔離期滿後才能上班。張上淳當時說明,即使未來出現嚴重院內感染,可封閉整棟醫院大樓,不讓新患者入院,將住院病患全數安置指定區域採檢,撤離醫護人員隔離採檢。張強調,封院和封城不一樣,會讓支撐醫院的醫護畏懼、情緒崩潰,進而造成照護崩盤。
-
2021-01-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北部醫院驚傳院內感染!院內感染再度出現,5招教你自保
新冠肺炎台灣又出現重大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2)證實,北部某醫院驚現第二起院內感染,確診者為一名醫師及護理師,成我首位確診醫師。這也是繼去年2月29日北部某醫學中心出現九例群聚確診者,再一次的醫院院內感染。事實上過去有感染科醫師認為,入冬以後可能疫情再起,可能會從院內感染開始,屬於「最壞劇本」。指揮中心曾就此提醒,在社區及醫院,一定要落實保持社交距離,無法保持距離就要戴口罩,相信就可將秋冬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可能性降到最低。2003年SARS疫情期間曾發生和平醫院院內感染導致封院,就是因為一名染病清潔工在醫院各區活動,造成多名接觸者遭感染、隔離。面對院內感染再現,現階段一般民眾該如何自保?一、戴口罩進出醫院一定要全程戴口罩。平常在室內及密閉空間,及搭大眾運輸工具,也需戴口罩。並特別注意不要觸摸眼鼻口。二、勤洗手、消毒隨時隨地勤洗手,並定時用酒精消毒。進出醫院,如有在醫院拿出使用的物品,例如健保卡,回家後也應消毒。三、減少進出醫院沒事不要去醫院,盡量減少探病,最好不要到急診室,以減輕醫院負擔。若有必要需求進醫院,一定要配合量體溫、消毒、戴口罩的措施。四、人潮擁擠處勿入避免參加大型活動,減少進出人潮擁擠的場所。五、提升自身免疫力不論是要防新冠肺炎,還是哪種疾病,治本的保健之道還是要在平常就要顧好自己的健康與提升免疫力,以在病毒來時盡量減少傷害。
-
2021-01-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北部醫院一醫一護染疫 指揮中心啟動醫院社區調查防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本土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案838)及本國籍20多歲女性(案839)。指揮中心表示,案838為北部某醫院醫師,曾照顧新冠肺炎確診個案,1月8日起陸續出現咳嗽、發燒症狀,1月10日就醫採檢,11日檢出陽性,於今日確診。案839為案838同住接觸者,也是上述醫院之護理師,但未接觸或照顧新冠肺炎確診個案,1月9日起陸續出現咳嗽、發燒症狀,11日進行接觸者採檢並檢出陽性,於今日確診。因應本起事件,指揮中心已匡列個案之醫院接觸者共464人,均已採檢,皆為陰性;社區接觸者共56人,已採檢14人,1人陽性(案839)、13人檢驗中,42人採檢中。 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昨(11)日下午接獲該醫院通報後,隨即安排疾管署防疫醫師、同仁至該院進行調查,同時由專家諮詢小組張上淳召集人到場指導;另分別於昨日晚間及今日召開會議,針對疫情及防治作為進行討論,採取措施包括:一,住院病人只出不進;二,39名醫護相關接觸人員匡列居家隔離;三,門急診照常;四,取消所有探病,陪病限1人並實名制;五,移動相關病患至單人病室隔離觀察14天;六,全院員工於3天後再次安排採檢。
-
2021-01-12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長期困擾於氣喘 中年男以中醫調理改善多個「老症頭」
一名45歲男子患有嚴重氣喘,還伴隨胸悶與咳嗽,到新竹市一間中醫診所求診,希望能藉由中醫治療擺脫長期的西藥控制,由於診所醫師蔡宗璟兼具中、西醫執照,經把脈及臨床診斷,發現男子是「脾胃失調」及「風寒束表」導致「肺氣不降」而氣喘,經幾次調理後,男子除氣喘症狀獲得控制,就連濕疹及香港腳等「老症頭」也獲得改善。蔡宗璟說,該男子氣喘發作時會喘、胸悶與咳嗽,腸胃也有脹氣的不適,初診時發現他須服用的西藥種類較多,許多藥也會忘記服用,所以請男子直接停掉化痰及鎮咳類西藥及制酸劑,並開立中藥處方治療,西藥類固醇吸入劑則維持早晚使用。經過一週中藥調理,男子回診時咳嗽及喘的症狀大幅改善,過去經常氣喘發作跑急診室的情形也消失,夜間不再因氣喘頻頻驚醒,由於男子本身在學校授課,氣喘的改善也讓教學的過程不再中斷。蔡宗璟說,第二次回診時,男子表示到西醫胸腔科門診回診,做肺功能測試時發現氣喘明顯改善,連胸腔科醫師也覺得滿意,主動調降西藥類固醇吸入劑劑量。第三次回診,男子說原先的胃食道逆流「火燒心」及下腹部脹氣也明顯改善,甚至常年的香港腳也減少了脫皮與搔癢。蔡宗璟表示,中醫相較西醫,治療不同處在於中醫治病具有整體觀,許多疾病間其實互相有關聯,例如該男子在中醫的診斷是「脾胃失調」及「風寒束表」導致「肺氣不降」而氣喘,治療上調理脾胃可改善食道逆流的不適,除濕則可以改善香港腳的水泡與搔癢,疏風散寒則改善氣喘與咳嗽。中醫治療強調系統性的統合與臟腑間的協調,而不是以器官作為治療的分際,民眾如果出現多重疾病症狀,應該用中醫做跨臟腑的調理,讓健康得到全面的改善。
-
2021-01-12 新聞.元氣新聞
今年起58個偏鄉可遠距會診 民眾仍得先到當地院所就醫
健保今年起給付58個山地離島地區的遠距醫療,先開放衛福部遠距醫療試辦計畫包括的眼科、皮膚科、耳鼻喉科及急診,總額已為此編列一億元。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科長張作貞表示,服務運作前,需要在地與遠端兩方的醫療院所或衛生所先議定好,再來向健保署申請,偏鄉民眾只要先到當地的診所或衛生所,就能得到專科會診或急診。不過,目前服務模式還有一些限制。例如,在地端必須是醫療院所,不包括在宅醫療;民眾如果是在在地端沒有提供服務的時間需要急診,還是得親自去急診;健保署目前僅以重返急診率、轉診率、看診人次作為遠距醫療服務指標,尚無其他有關病情控制、治療成效、病人安全等醫療品質指標。張作貞表示,健保給付上,在地端可申報醫療費用,例如診察費、藥費等,遠距端則可申報專科門診遠距會診費,給付每人次500點或是每診次5000點;遠距急診診察費給付則視檢傷分類而定,每人次507到2340不等。相較於實體門診2602點診察費、實體急診診察費依檢傷分類390到1652點,遠距醫療有加成,大約三成。張作貞表示,目前健保署為遠距醫療設定的監測指標包括24小時重返急診率、轉診率、看診人次。健保署希望讓病人在安全環境中獲得診療服務,未來將逐步實施並且滾動檢討。目前以此三專科、58個地區先行上路,是經衛福部試辦計畫確認可行性,也經西醫基層共同擬定會議同意,未來不排除納入更多科別,也可以討論在地端納入在宅醫療團隊,也會訂定更貼切的品質指標。
-
2021-01-11 科別.耳鼻喉
醫病天地/鼻竇炎引發 國中生險失明
13歲楊姓國中生有鼻子過敏體質,長期受鼻塞所苦,因此不以為意,日前因右眼疼痛到眼科診所就診,醫師判定為結膜炎,不料用藥後並未改善,且右眼腫脹伴有發紅、頭痛、高燒等症狀,家長帶他到台北慈濟醫院急診,發現右眼球轉動異常,立即安排電腦斷層檢查,診斷為篩竇鼻竇炎引發眼窩蜂窩性組織炎及膿瘍,若惡化恐失明,緊急住院治療10天才康復。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部醫師吳秉昇說,兒童鼻竇炎依病程長短分急性及慢性,急性鼻竇炎病程約在1個月之內,慢性鼻竇炎可能持續3個月以上,感冒與過敏是誘發兒童鼻竇炎的2大原因。吳秉昇表示,人體有4對鼻竇,鼻竇內黏膜會持續分泌腺體,滋潤及過濾吸入的空氣,正常情況下鼻腔暢通,分泌物能自行排出,若鼻黏膜腫脹,造成鼻竇開口堵塞使鼻液滯留,就可能因病毒、細菌增生引發鼻竇炎,常見症狀包括鼻塞、黃綠鼻涕、鼻涕倒流、口臭、頭痛等,長期下來會影響睡眠,導致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等情形。吳秉昇說,若發炎情形惡化、擴散,恐引發眼窩或顏面蜂窩性組織炎、海綿竇栓塞等併發症,除了失明,更會危及生命,一般而言,鼻竇炎治療會以口服抗生素及鼻噴劑為主,若為鼻息肉導致的慢性鼻竇炎,或服藥後症狀未見改善,就需考慮內視鏡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