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4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心臟病
共找到
1638
筆 文章
-
-
2019-12-04 科別.心臟血管
秋冬好發心梗!注意心臟4核心症狀,減少運動性猝死
案例一:保一總隊第一大隊51歲張姓警務員,2019年10月31日下午在三峽營區內運動時,忽然昏倒休克,他到院前失去呼吸心跳,急救後不治。據了解,張疑有心血管疾病,血壓時高時低,他今天下午在營區內自主運動時,忽然昏倒。其他同仁見狀立刻通報救護人員,但他送醫後仍回天乏術。案例二:警政署保五岡山園區,代為訓練2018年特考班學員,1名37歲的黃姓學員,2019年9月30日上午6點多進行晨訓時,跑1,500公尺,10分鐘後突然昏倒緊急送醫,到院時已經沒有呼吸心跳,搶救2個小時後宣告不治,讓家屬非常錯愕。案例三:高雄捷運公司賀姓副總經理於2019年9月28日清晨跑步後突然趴倒在地,經搶救送醫仍宣告不治,疑心肌梗塞!近期已發生多起跑步猝死的事故,有不少跑步愛好者有些疑惑,為什麼看起來很健康的人,跑步也會猝死呢?其實跑步時猝死為運動性猝死,其原因及可能潛在疾病有冠狀動脈疾病造成心肌梗塞、肥厚型心肌病、突發的惡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顫動)、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炎、大面積肺栓塞、以及主動脈破裂等。運動本身會增加心臟負荷,長期運動的人群較普通人群,心臟的負荷比較重,這會形成心臟肥厚,易造成心肌缺血猝死比一般人群確實要高很多,但規律運動又有益於心血管。猝死前,身體發出哪些警訊?以心因性猝死而言,平常一些心臟疾病的潛在徵象,包括:氣促、胸悶、暈厥、心悸等,當意識到有可能會面臨猝死的問題時,就不能不對我們心臟的「四大核心症狀」有所了解,並隨時加以留意猝死發生前的警告徵象。這些徵兆正在提醒我們,要儘早就醫做進一步的檢查。預防猝死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找出可能引起的原因並加以矯正,而上述的警訊正在對我們透露「心臟」肯定存在著結構性的問題,可能是先天或是後天所造成。有可能是心肌梗塞等大結構的問題,使得心臟的收縮功能產生變異也可能是一些小結構出現了問題,如血管裡有非常微小的阻塞,必須進行基因分析等詳細檢查才會發現。在先前的研究中,與運動有關的心因性猝死的發生率在每10萬人年0.6至2.1之間,但平時沒症狀者確難事先辨別出;若運動時有異常症狀如胸口不適、頭暈、異常氣促等,必須赴醫院檢查是否有潛在疾病,已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家族病史等)者,在接受運度訓練前最好能先至醫院檢查是否已有心血管疾病,並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運動性猝死發生。面臨秋冬之際更是心肌梗塞好發季節,運動前需先有暖身活動,運動後也需注意保暖,以減少運動性猝死發生。
-
2019-12-04 新聞.健康知識+
研究:罹患這疾病患者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有心臟病風險
由於飲食習慣的改變,台灣罹患糖尿病的人口越來越多,現在有1項新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最終死於心臟病的比例,女性比男性來得高。根據研究表示,心臟病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女性,研究刊登在《歐洲心臟病預防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研究人員提到,根據統計數字顯示,全世界女性死於糖尿病的人數約為210萬,而男性則為180萬。在糖尿病患者中,心臟病問題又以冠心病最為常見,也最為致命,女性糖尿病患死於冠心病的風險,比未罹患的女性高出1.8倍;相同情況下,男性糖尿病患者風險則是高出1.5倍。如果不幸罹患了周邊動脈阻塞疾病,還可能導致截肢,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見併發的心臟病初期症狀,女性的發病率是男性的1.8倍。第2常見的是心臟衰竭。根據統計,女性糖尿病患者得到心臟衰竭的風險,是其他女性的5倍,而男性糖尿病患者則是其他男性的2倍。作者指出,預估到2040年,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會躍升至6.29億人,健康的生活是預防糖尿病的關鍵,如果已確診糖尿病,預防心臟相關併發症就更顯重要。研究人員將進一步探討女性糖尿病患者為什麼比男性更容易有心臟問題。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的Joline Beulens解釋,隨著社會肥胖人口增多,糖尿病的患者比例急劇上升,且已知與生活方式有關,期盼可以藉由行為的改善遏制糖尿病的發生。★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9-12-03 新聞.健康知識+
定期全身健檢無法減少死亡率?醫師4點詳盡分析
近日演藝圈最大的新聞是,男星高以翔不幸在工作時猝逝。其中有個報導的標題是:「高以翔驚傳猝逝!經紀公司老闆痛哭:才剛做健康檢查」。坦白說就算不是剛做完健檢,這樣年輕健康的人突然猝逝很難不令人感到意外。但這篇新聞的下標確實點出了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定期身體健康檢查,是否真的能降低死亡率呢?健檢到底有沒有用?這個問題不僅很難三言兩語下結論,而且也非常敏感。筆者本人平常也會在醫院的健檢中心工作。如果說健檢當然有用,好像是在變相推銷。但假如說健檢沒用,引起的爭議就更大了。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主題並非健檢是否絕對必要,而是試著解答前面這個單純的問題。當然在最後,我們會根據問題的答案,給大家一個行動的參考。定期健檢與總死亡率:鐵證如山我們做健康檢查的目的,不外乎就是八個字:「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小問題早點解決,才不會變成大問題,在病入膏肓之前阻止一切惡化的機會,這很合理吧?既然人人都是因為「怕死」才做檢查,所以當我們要給健康檢查的績效給一個標準,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死亡率。如果接受檢查的人,死亡率可以獲得改善,那就代表健康檢查提供了正面的保護作用。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不難找,因為已經有很多醫學文獻探討過了。在 2012 年,權威的考科藍系統回顧(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做了一篇收錄 14 篇研究,多達十八萬參與者的統合分析(全文連結在此),結論是不論是總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比如心臟病、腦中風)、甚至癌症死亡率,三者都缺乏顯著的差異。如果細看資料,這些指標不只是沒有達到統計學的顯著,風險值(risk ratio)都只在 0.99 到 1.03 之間,可以說基本上是有做沒做都完全一樣。而在這個研究中,接受健檢後最顯著的變化則是得到的診斷增加了 20%。這個意思是說,大約每五個人就有一位,在做完健康檢查會被告知有建議要追蹤處理的「異常」。即便如此,這個成果卻無法因而改善死亡率。看到這邊大家可能會想,所以健檢做跟不做都沒差囉?甚至還會有人忿忿不平的覺得這些錢好像都丟到了水裡。上段我們只交代科學研究的結論,但我們還需要去考慮背後的理由,才能知道之後該怎麼做。之所以健檢沒有辦法減少死亡率,有幾個主要的原因:1.百尺竿頭,難以進步:通常做健檢的人都以中年以下族群為主,而且經濟也比較好,可以說這些人身體本來就相對健康。在一次檢查中,找到性命攸關的問題,並且剛好又能夠處理,這樣的機率並不高。2.不是每種病都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這段話其實有兩個前提,就是這個病很容易被早期診斷,而且發現後還能夠有效治療。以大腸癌為例,早期大腸癌很容易藉由糞便檢查與大腸鏡探測得到,也可以經由內視鏡或手術切除痊癒。但像是許多人聞風色變的胰臟癌,目前醫學上仍然沒有一個公認的定期檢查可以有效篩檢。即使是相對早期的胰臟癌,也比大腸癌難對付的多;而且胰臟癌手術更是大刀中的大刀,這些因素使得胰臟癌並不存在早診早治的條件。3.人都會死,但死因各有不同:糞便潛血與大腸鏡可以減少大腸癌的死亡率,這是有堅實科學證據的。但即使躲過台灣排名第一的癌症,後面還有十幾種癌虎視眈眈;而惡性腫瘤雖然是十大死因第一名,但排行榜上也還有九種磨刀霍霍。用另一個方式來比喻,,我們不能因為買了一張樂透,就期待變成郭台銘。4.最簡單的道理做起來最難:事實上,健康檢查確實可以提醒我們許多重要的事情,但如果知道自己血壓偏高、開始有糖尿病,卻不願意在生活或醫療上做出相對應的改變,那意義仍然有限。很少有什麼健康的問題是簡單一場手術就解決,反而常常需要嚴格的自律才有效。前面看起來好像要降低死亡率難如登天,但其實比如戒菸、減重,這兩個動作就能確實有效的降低總死亡率,比任何補藥或健康食品更有效,只是說來容易做來難。理解「健檢」與「篩檢」的不同:前者像保險,後者能保命說了這麼多,也要平衡報導。筆者認為健檢就像是個人保險,只要能根據自己的需要跟預算去做安排,就會發揮它最大的作用;但如果期待靠買保險來賺錢,那很可能會因此失望。保險公司定價前早就精算過,大多數人買了特定保險可能永遠不會有需要理賠的那天;但對於買保險的個人,期待的是萬一天塌下來有得撐住。我們一定都聽過,身邊的朋友家人有在做了健檢之後找出問題成功治療的案例。和茫茫人海相比,這種故事發生的比例可能無法撼動統計上的趨勢。但如果真的遇到了,這種價值也不是當初檢查的費用可以衡量。秉持合理的期望跟心理準備,在可負擔範圍內去安排檢查,對個人來說還是很有意義的。還有一點必須特別強調。前面提到的健檢是大範圍,針對整體健康狀況的概略檢查;但對於有特定風險的民眾,確實存在一些可以大幅減少特定死亡率的篩檢措施。這就好像騎車戴安全帽、開車繫安全帶;針對特定的場合有些方法可以大幅提升安全跟意外的存活率。這種篩檢其實不少,比方:●50 歲以上民眾的定期糞便篩檢●21 歲以上女性接受子宮頸抹片●45 歲以上女性接受乳房攝影(有乳癌家族史則提前)●有 B 型、 C 型肝炎帶原、或是慢性肝病,在門診追蹤肝功能與超音波並治療這些措施在台灣都有健保給付或政府補助,幾乎不用付出什麼代價,卻可以減少相關疾病的死亡率。有點像是統一發票,不用付一毛錢,還有機會抽到大獎(只是還要花時間對發票,而且我從來都沒中過大獎)。認真的說,如果對健康在意的朋友,應該要非常重視這些篩檢。當然上面提到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比方對長期吸菸的中年人,低劑量電腦斷層也能增加早期肺癌的偵測率;這部分並沒有固定健保給付,但在自費健檢卻沒有任何限制。這邊做個小結,個人化、針對風險與經濟狀況量身打造的健康檢查,有它一定的價值,但也有它的極限。任何人都可能遇到不幸的意外事件,壽命也常常受到體質和基因的約束。但大多數的狀況,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自律,還有在真正遇到狀況時願意做出改變的動機,才是常保健康的最佳心態。有些看似毫不起眼的定期追蹤或篩檢,也可以小兵立大功,達到救人一命的效果。原文:葉人豪醫師部落格
-
2019-12-02 新聞.健康知識+
天氣轉冷注意保暖 醫師提醒吃飯配紅、黑色食材助暖身
天氣明顯轉冷,醫師提醒,年長者、有心血管病史者,應格外注意保暖,起床後先喝溫開水、運動務必先暖身。中醫師則提醒,吃飯配些辛香料、紅色和黑色的食物,都可助暖身。中央氣象局指出,受到大陸冷氣團影響,今天北台灣愈晚愈冷,氣溫一路下降,入夜到明晨為此波冷氣團威力最強時候,台南以北及宜蘭將出現攝氏12、13度左右低溫,其他地方也只有14、15度。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林志學上午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低溫與早晚溫差大都會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林志學說,老年人的體溫調節能力相對較差,應多注意保暖;天冷時容易突發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有相關病史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病人,務必記得按時服藥,且要定時量測生理數據。林志學也表示,早上起床後可先喝一杯溫開水,幫助血液循環;如果有運動習慣,一定要做好暖身運動,且衣著要保暖。開業中醫師吳明珠則說,天冷的時候,除了保暖、多加衣物,圍巾、帽子、口罩都要準備。在飲食方面不要再吃冰品、少吃生冷食物,且食物可搭配辛香料,如蔥、薑、蒜、辣椒等,促進血液循環。吳明珠說,冬天格外要注意心血管問題,以中醫來說,紅色可護心,可適當吃牛肉、番茄、紅莧菜、紅鳳菜、帶皮蘋果、枸杞等;紫洋蔥、芹菜、黑木耳有助穩定血壓、降膽固醇。此外,吳明珠也表示,天氣冷時著重補腎,黑色的食材可以幫忙,如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可以幫助血液循環、溫暖身體。吳明珠表示,老年人和幼童在天冷時可能容易有氣管問題,可靠食材補肺氣,如西洋參、黃耆、白朮、防風等,煮成茶湯喝;或選擇市面上常見的四神湯,也是很好的食補。天冷時,流感病毒也蠢蠢欲動。林志學說,今年因公費流感疫苗分批接種,年長者的公費疫苗12月8日才開打,建議開放後即時接種,若不想等,也可先自費接種,且常伴隨流感而來的肺炎,也有疫苗可防範。
-
2019-12-01 新聞.健康知識+
未來罹患癌症風險可能增7倍!研究揭這些患者有隱憂
對於在心臟病發作中倖存下來的人來說,有一些令人擔憂的消息。1項新的研究表示,與心臟健康的人相比,曾經有過心臟病發作、心力衰竭或心律不整等疾病的人,罹癌風險增加了7倍以上,研究結果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年會。這些發現基於1項長達數10年的研究,持續追蹤居住在麻州弗雷明翰小鎮居民的心臟健康。波士頓麻省總醫院的心臟病專家Lau和她的同事們注意到,許多心臟病患者同時也在對抗癌症。研究初期追蹤了12,700多人,這些人既沒有心臟病也沒有罹患癌症;但在研究的15年間,總共發生了1,670例癌症病例,主要與胃腸道癌、乳腺癌、攝護腺癌和肺癌有關。研究人員發現,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性別、高血壓和抽菸習慣等,皆與癌症有相關性。未來10年內,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的罹癌可能性多出3倍以上。再者,在研究期間發生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心力衰竭或心室顫動的人,與沒有心臟臟疾病的人相比,其罹患癌症的風險增加了7倍以上。同樣的,BNP(1種用於診斷心臟衰竭的指標)較高者更容易罹患癌症。西奈山Blavatnik家族切爾西醫學中心醫學助理教授Nicholas Rohs博士雖然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但他補充說明心臟病患者患有許多炎症、免疫系統失調的機率也比較大,體內的激素變化多以及血氧含量比較低,這些問題都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Lau則表示,這個研究提醒了醫師們,應該要積極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不僅要預防心臟病,同時也要考慮未來罹患癌症的風險。★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9-11-29 科別.心臟血管
天涼心肌梗塞風險增 男女症狀大不同
氣溫直直落,心肌梗塞風險也增加。國健署強調,心肌梗塞症狀男女有別,男性包括常見的胸悶、呼吸困難、暈眩等;女性則較常有噁心、手麻、背痛、呼吸不順等,務必立即送醫。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長王英偉今天表示,天氣轉涼,低溫與早晚溫差大均會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增加心臟病、中風急性發作機會,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三高疾病患者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年長者等族群,從溫暖的被窩起床後,務必做好保暖,避免疾病上身。王英偉提出自保4招給民眾參考,他表示,由於長輩對於環境溫度變化反應較不敏銳,建議晚上睡前先將保暖衣物放到床邊隨手可拿到的地方,不管是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都要記得先添加衣物保暖後再進行活動。起床後別急著換衣服或運動,最好先補充溫開水,等到身體漸漸暖和以後,再慢慢開始一天各種活動。針對有早起運動習慣的民眾,王英偉則建議冬天千萬別太早出門,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以後再出門運動,或是改在室內運動,衣著上可採洋蔥式穿法,方便隨著溫度變化穿脫衣物;有三高、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應避免單獨爬山、單獨泡湯,盡量攜伴活動,以便相互照應。此外,慢性病患者務必規律服藥、定期回診並控制飲食,避免氣溫變化起伏增加疾病發作風險;更重要的是,一旦出現心肌梗塞、中風徵兆,務必儘速就醫,可減少死亡及病後殘留失能的嚴重程度。王英偉說,心肌梗塞徵兆包括胸悶、左前胸或上腹部有壓迫感、胸痛、呼吸困難或感覺消化不良、心悸、冒冷汗,合併暈眩、疲倦無力、噁心、嘔吐等症狀,心肌梗塞症狀男女有別,女性則常會出現噁心、手麻、背痛、呼吸不順等,恐危及生命,務必立即送醫。王英偉也提醒有心臟病史的民眾,任何時間都要隨身攜帶病歷卡與緊急用藥以備不時之需。
-
2019-11-29 科別.心臟血管
身體愈健康,反而猝死機率較高?醫師分析原因
藝人高以翔昨(27日)在大陸錄製節目昏倒後猝死,醫院宣布死因為「心源性猝死」,35歲的年輕生命驟逝,令許多人慨歎嘆萬千,而高以翔經紀公司老闆丘秀珠也相當錯愕表示,高以翔前陣子才剛做了體能檢查,身體狀況一直都很好,沒想到卻突然猝逝。事實上,我們可能都曾聽過身邊親人朋友同事等,平常身體都很健康,卻突然傳出猝死消息。當然猝死的原因很多種,而在心血管方面,開業心臟外科醫師甘宗本就曾於節目《醫師好辣》指出,造成猝死的心臟病,大概有一半是沒有病史的。甘宗本回憶還在當住院醫師時,老師跟他說的,若一個健康的人他的心臟完全沒有缺血過,某天突然一條血管堵住了,三條血管堵一條,就像椅子三隻腳少一隻腳,一定要跌倒的!反觀那些老病號長期在堵塞,心導管做好幾次、支架放好幾支,他們已經習慣於缺血,甚至已經產生側支循環,這些側支循環反而較能讓他維持生命,這類病人反而猝死的機率不高。醫師進一步指出,這種情形如果發生過1次、2次後,確實耐受性會比較好。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專任主治醫師蕭成儀昨日接受《聯合報》訪問指出,心源性猝死的患者有二大類,一為心血管疾病、多重慢性疾病的患者,又以心血管疾病為最大宗;二為先天心律不整患者,這類患者常發病後才被察覺。而年輕型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多數都不曉得自己有心臟疾病,特別是先天性心律不整患者,幾乎都是曾經發病過才知道自己有心律不整情況。
-
2019-11-28 名人.蘇一峰
蘇一峰/天氣冷空汙嚴重時,進行激烈運動:其實與自殺無異!
昨日(28日)的頭條大新聞,應該是形象良好又陽光健康的男模明星高以翔,凌晨在中國大陸錄製節目《追我吧》時突然倒下,心跳一度停止送醫搶救,上午十時許浙江新聞證實,高以翔搶救無效去世。男星正當青壯年時期,平時也無心臟病史,為何會突然倒下心跳停止,變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疑問!?而背後的隱藏殺手很有可能就是:當天的氣溫+空氣污染指數!!我時常強調,很多人不看空氣品質,紅紫爆時仍出門跑步,「這樣子其實跟自殺差不多」我們一天不運動時的呼吸換氣量就有1萬公升,當人體劇烈運動,尤其是有氧運動時,換氣量更是平時的10至20倍,空氣不好時在戶外運動,吸進體內的髒汙超乎想像。以下這是浙江寧波當天的即時空氣指數可以得知當天的天氣是:PM2.5與PM10橘紅爆的狀況,PM2.5最高到達將近100左右!!(圖中紅色框)而更慘的是當天還迎接三天來的低溫,溫度下降到10度以下!(圖中藍色框)此時的心肺功能都已經因為天氣冷+空氣污染來到緊繃的狀態了!如果此時又進行高強度的運動,一面增加心臟負擔,另一面又大量換氣吸入大量的懸浮微粒(PM2.5與PM10)造成心血管系統極大的負擔,就算是平時心血管系統正常的年輕人,也有可能在此時突然出問題!如果當天又是熬夜的過勞狀態,加上大量使用提神飲料,會大幅增加心血管意外事件發生的機會!(編輯推薦:跨國研究發現只吸一天空氣污染會怎樣?答案是:會死!)NEJM的這一篇研究告訴我們,只有一天的空氣污染就能立即地造成心肺死因的增加!許多人對於空氣污染仍存有姑息的心態,想說只是短短吸一下髒空氣會怎樣嗎?而在八月22刊登在世界最頂尖的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雜誌NEJM"上的跨國研究告訴你『如果只吸一天髒空氣會怎樣嗎?』NEJM研究回答:『可能會死!』分析的結果發現,每天的空氣汙染指數平均PM2.5上升10ug,死亡率增加0.68%PM10上升10ug,死亡率增加0.44%簡單來說你本來住在台北,PM2.5平均只有15你飛到某個PM2.5平均95的國家大城市去旅遊 or 發大財此時你每天的死亡率會增加 8*0.68% = 5.44%空氣太差,別在戶外運動!雖然空氣汙染幾乎無所不在,但在戶外活動仍有自保的方法:1. 戴口罩:蘇醫師建議大家平日戴醫療外科口罩就行,不要戴棉布或不織布材質的口罩,因為完全無法抵禦PM2.5;另外,活性碳口罩也不建議,因為其原理是吸附,但汙染粒子太多,一下口罩就「吸滿」了。2. 挑對時間、地點運動:台灣近年興起路跑、馬拉松風潮,但當心挑錯時間跑,可能不僅與運動帶來的好處抵銷,甚至還對身體有害。蘇一峰醫師強調,我們一天的呼吸換氣量有1萬公升,人體劇烈運動,尤其是有氧運動時,換氣量更是平時的10至20倍,空氣不好時在戶外運動,吸進體內的懸浮微粒數量超乎我們的想像。如果空氣污染嚴重時,還是想要好好運動,該怎麼辦?蘇一峰醫師建議,可改成在室內運動,如果要在室外則建議選擇空氣較好的地方,例如:公園,才不會還沒獲得運動的好處,反而傷了身體。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胸腔重症蘇一峰醫師,原文請點此
-
2019-11-28 科別.呼吸胸腔
高以翔死亡背後真正原因 胸腔醫師認為是這個
藝人高以翔在大陸參加節目時突然倒地不治,震驚各方,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認為,表面看起來是心肌梗塞,背後的隱藏殺手很有可能是當天的氣溫+空氣污染指數。市立聯合陽明醫院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發文指出:男星正當青壯年時期,平時也無心臟病史,為何會突然倒下心跳停止,變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疑問!?而背後的隱藏殺手很有可能就是:當天的氣溫+空氣污染指數!!我時常強調,很多人不看空氣品質,紅紫爆時仍出門跑步,「這樣子其實跟自殺差不多」我們一天不運動時的呼吸換氣量就有1萬公升,當人體劇烈運動,尤其是有氧運動時,換氣量更是平時的10至20倍,空氣不好時在戶外運動,吸進體內的髒汙超乎想像。從浙江寧波當天的即時空氣指數,可以得知當天的天氣是:PM2.5與PM10橘紅爆的狀況,PM2.5最高到達將近100左右!!而更慘的是當天還迎接三天來的低溫,溫度下降到10度以下!此時的心肺功能都已經因為天氣冷+空氣污染來到緊繃的狀態了!如果此時又進行高強度的運動,一面增加心臟負擔,另一面又大量換氣吸入大量的懸浮微粒(PM2.5與PM10)造成心血管系統極大的負擔,就算是平時心血管系統正常的年輕人,也有可能在此時突然出問題!如果當天又是熬夜的過勞狀態,加上大量使用提神飲料,會大幅增加心血管意外事件發生的機會!國外研究告訴我們,只有一天的空氣污染就能立即地造成心肺死因的增加!許多人對於空氣污染仍存有姑息的心態,想說只是短短吸一下髒空氣會怎樣嗎?而在八月22刊登在世界最頂尖的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雜誌NEJM"上的跨國研究告訴你,如果只吸一天髒空氣會怎樣嗎?NEJM研究回答:『可能會死!』分析的結果發現,每天的空氣汙染指數平均PM2.5上升10ug,死亡率增加0.68%,PM10上升10ug,死亡率增加0.44%簡單來說你本來住在台北,PM2.5平均只有15,你飛到某個PM2.5平均95的國家大城市去旅遊 or 發大財,此時你每天的死亡率會增加 8*0.68% = 5.44%空氣太差,別在戶外運動!雖然空氣汙染幾乎無所不在,但在戶外活動仍有自保的方法:1.戴口罩:蘇醫師建議大家平日戴醫療外科口罩就行,不要戴棉布或不織布材質的口罩,因為完全無法抵禦PM2.5;另外,活性碳口罩也不建議,因為其原理是吸附,但汙染粒子太多,一下口罩就「吸滿」了。2. 挑對時間、地點運動:台灣近年興起路跑、馬拉松風潮,但當心挑錯時間跑,可能不僅與運動帶來的好處抵銷,甚至還對身體有害。我們一天的呼吸換氣量有1萬公升,人體劇烈運動,尤其是有氧運動時,換氣量更是平時的10至20倍,空氣不好時在戶外運動,吸進體內的懸浮微粒數量超乎我們的想像。如果空氣污染嚴重時,還是想要好好運動,該怎麼辦?蘇一峰建議,可改成在室內運動,如果要在室外則建議選擇空氣較好的地方,例如:公園,才不會還沒獲得運動的好處,反而傷了身體。
-
2019-11-28 養生.聰明飲食
專家的養胃建議:早晚餐內容、時間「反著吃」
“早餐吃得像國王,晚餐吃得像乞丐。”這個說法你可能聽說過,但現實中,不少人卻是忽略了早餐,晚餐反而吃得豐盛。《生命時報》邀請專家,提醒你早餐、晚餐應該“反”著吃,並推荐一份“黃金早餐食譜”。早晚餐時間“反”著吃吃飯這件事,很多人沒有時間觀念:有的人餓了就吃,不餓就省頓飯;有的人一起床就吃,晚飯卻拖到八九點。實際上,這些錯誤做法都會悄悄拖垮你的胃,影響健康。早餐晚餐的進食時間大有講究,過早過晚都不宜。早餐:晚點吃人在睡眠時,絕大部分器官都得到了充分休息,而消化器官卻仍在消化吸收存留在胃腸道中的食物,到早晨才漸漸進入休息狀態。早餐吃太早,勢必會干擾胃腸的休息,使消化系統長期處於疲勞應戰的狀態,擾亂腸胃的蠕動節奏。建議早餐稍晚點吃,尤其對於習慣早起的老年人來說,7點左右起床後20~30分鐘再吃早餐最合適,因為這時人的食慾最旺盛。早餐與中餐間隔4~5小時為好,也就是說早餐最好在7~8點之間吃。早餐也不能不吃,否則極易引發低血糖,還會擾亂消化系統,導致肥胖。長時間不吃早餐,胃酸以及各種消化酶會腐蝕胃黏膜,引發胃潰瘍等疾病。晚餐:早點吃與早飯要晚點吃相反,晚飯盡量早點吃。生活中,年輕人經常加班到忘記吃飯,或忙碌了一天很晚才開始吃飯,一頓晚餐拖到七八點成了常事。美國賓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曾研究發現,晚餐吃得晚可能增加患糖尿病、心臟病的風險。一般情況下,水在胃內停留10分鐘即可消化,碳水化合物類食物需2小時以上,蛋白質和脂肪類食物相對較慢。一日三餐多是混合飲食,因此胃腸排空時間大概4小時以上。按照晚10點最佳睡覺時間計算,專家建議晚餐最好18點左右吃,最遲不要超晚過19點。不得已吃得太晚,也不要馬上睡覺,間隔至少2個小時後再入睡。早點吃晚飯不光能改變胃飢餓素、瘦素等激素水平,還能延長飽腹感,避免過量飲食,減少患病機率。上班族如果需要加班,可以提前吃晚餐,再繼續工作。早晚食“肉”量反著吃愛吃肉的人會陷入一個誤區:把“好”的留在最後,因為不少人習慣晚上“大魚大肉”。實際上,將早晚的吃肉習慣換一下,或許你會發現身體更健康了。早餐:多吃點肉一日三餐中,不少人都把“肉”留到了晚上,卻忽略了早上吃它。其實,一頓合格的早餐不光是主食、蔬菜、水果,還應該包括蛋白質豐富的肉類。這種“肉”不光是瘦肉、醬牛肉等動物肉,還可以是豆腐、豆乾等植物肉。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大早就吃動物內臟或吃高脂肪性肉類(炸雞等),否則容易使血清膽固醇更高,誘發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或加重。早上吃點肉主要有以下兩點好處:1.增加飽腹感、營養均衡肉中蛋白質更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如果早餐一點肉都不吃,不但容易在中午沒到之前就產生飢餓感,還可能造成營養攝入不均衡。2.有利於減肥美國密蘇里大學堪薩斯分校一項研究表示,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肉、雞蛋等,能增強大腦中調節食慾的化學物質含量,有助控制體重。研究人員表示,吃富含蛋白質的早餐可大大減少對鹹味或高脂肪食物的渴求。若不吃肉,這種渴求可能會持續一天,導致這一天中人們對高脂肪食物的攝入量過多,反而導致人們發胖。晚餐:少吃點肉從健康角度,晚餐可以按照這個黃金比例安排,蔬菜:肉:飯= 2:1:1,也就是說多吃菜少吃肉。這裡的蔬菜不包括馬鈴薯、山藥等澱粉類蔬菜,肉類可以用豆製品(比如豆腐、豆乾等)和海產品替換,飯代表所有澱粉類食物,比如雜糧米飯、地瓜等。如果早餐和午餐沒有攝入足量蔬菜,晚餐的蔬菜、肉、飯比例可以增加到3:1:1。多吃蔬菜還可以有效控制熱量,增強飽腹感,防止攝入過多熱量。晚上經常大魚大肉,不但會引起脂肪堆積,還容易增加胃腸負擔,增加消化系統疾病。吃好早餐,學會這套“加減法”好早餐最基礎的條件是要有主食、蛋白質食物和蔬菜水果這幾大類食物。如果你能學會“三加四減”,多“加”一些有助健康的食物,“減”掉一些不利健康的食物,就是一份金牌營養早餐。“加”粗糧如雜豆粥、小米粥、黑米粥、燕麥粥、全麥饅頭、全麥麵包、地瓜、鮮玉米等。光吃大米、白麵的話,就不能滿足營養需求。“加”低脂肪的高蛋白質食物如水煮蛋、茶葉蛋、牛奶、優酪乳、豆漿、豆腐、醬牛肉、瘦肉等。這類食物營養豐富,在提供優質蛋白質的同時增加飽腹感,讓你不至於11點就餓肚子。“加”新鮮的蔬菜水果特別是深顏色的營養更豐富,還有助控制體重。炒、生拌或蒸都是早餐烹製蔬菜的好方法。“減”多油脂的精製穀物油條、油餅、蛋黃派、餅乾、泡麵、起酥麵包、點心等添加了很多油脂的精製穀物。它們營養價值低,脂肪含量高,雖然方便、好吃、“抗餓”,但不利於營養均衡和身體健康,應少吃或不吃。“減”高脂肪蛋白質食物油煎雞蛋、培根、火腿、煎牛排、炸雞腿(漢堡)等高脂肪的蛋白質食物。它們雖然營養價值不低,但脂肪含量太高,經常或過量食用不利於健康,應該少吃。“減”高鹽食物醃製蔬菜、鹹菜、榨菜、醬菜等高鹽食物。它們營養價值很低,僅能起到刺激味蕾的作用,還含有大量的鹽,對控制血壓不利。“減”飲料蔬果飲料、牛奶飲料、乳酸菌飲料等各色飲料。它們喝起來口感很好,看上去似乎也很有營養。事實上,那隻是糖、香精和其他食品添加劑調製出來的,真正蔬菜、水果和牛奶的含量很少。本文轉自生命時報微信(ID:LT0385)
-
2019-11-28 養生.抗老養生
平均比其他美國人多活10年 加州長壽市養生秘密曝光
加州聖貝納迪諾郡羅馬林達(Loma Linda)市位列世上最長壽、最健康的五大原始「藍區」之一,信奉「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居民年逾百齡還耳聰目明是常事;根據對他們的兩次研究發現,這批長者普遍素食,不抽菸,少喝酒,多運動,熱心助人,所以體健心寬,社區和睦,極有益於長壽。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日前報導,羅馬林達市是世上安息日會信徒聚居最集中地區之一,該教派敦促信徒過著健康、服務社區及教會的生活方式,在在促進他們長命百歲。事實上,羅馬林達社區居民,比起一般美國人,平均要多活八到十歲。比如2015年接受採訪的外科醫生魏爾漢(Ellsworth Wareham)便表示,他毫無壓力,就他而言,壓力是人為產出的東西;他信奉這樣的哲學:人做最擅長的事,而無能為力的事,乾脆壓根也不想。所以他到95歲還能動刀,與團隊合作進行心臟病手術。當時百歲高齡的他還能在前院除草,直到2018年他104歲時逝世。研究人員兩次對安息日會信徒長壽進行探密,第一次始於1990年代,最近又做一次。結果發現,安息日會社區裡,一成吃全素,另三成吃奶蛋素,另有8%吃魚而不吃別的肉。研究發現,安息日會信徒就算吃肉,年食用量也不到46磅,相比之下,美國農業部統計,2018年美國人平均食用紅肉及禽肉為222磅。其他有助長壽的因素還有:安息日會社區裡,僅1%居民抽菸,酒則很少甚至不喝,每天在大自然新鮮空氣裡運動。另出力當志工,做人道及教會工作習以為常,而培養出社區歸屬感。附屬研究「宗教與健康身心研究」(Biopsychosocial religion and health study)成果合撰人凱莉‧莫頓(Kelly Morton)指出,宗教對社區居民生活至為關鍵,讓他們膳食更健康、更常運動,心情安寧,較少抑鬱。
-
2019-11-28 橘世代.健康橘
變胖不是必定發生 關鍵在「肌肉」
對於年齡增長,最令人沮喪的其中一件事就是,體重隨著年齡增長而上升,縱使少吃多運動,保持體重也是個不小的挑戰,但不要氣餒,老化可能無法避免,但變胖也不是件必定發生的事。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指出,大約4成美國成人受肥胖影響,估計人數有9330萬人,包括年輕人和中年人,這使得第2型糖尿病、心臟病、中風跟某些癌症發生的風險升高。梅奧診所醫學院預防醫學和營養學副教授唐納·韓斯魯德表示,隨著年齡增長,體重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肌肉日漸減少,每年約流失1%,導致基礎代謝率下降,也就是休息時燃燒卡路里的速度。代謝率愈低,燃燒的卡路里愈少。韓斯魯德還說:「將平均80歲的肌肉質量跟平均20歲的相比,這情況變得更加顯著。我們的肌肉質量愈大,休息時的代謝率就愈大。」他並指出,除運動以外的自發性體力活動,通常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弱。「一般來說,跟平均20歲的人相比,平均80歲的人在一整天的大大小小動作都會減少,且日常活動以外的運動量也可能減少。」醫療服務機構貝塞斯達的營養師潔西卡·穆蓋提歐也表示,許多患者都承認,整體運動量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建議想減肥必須做的首件事就是,增加重量訓練來減緩跟年齡相關的肌肉流失,每周至少2到3天,同時增加心血管運動。穆蓋提歐鼓勵患者每天達成走1萬步目標,而不是自健身房返家後就整天坐著,而這也會影響到代謝率。」立即加入FB社團!面對人生下半場,橘世代要優雅過好日!所以,我們創立了【健康橘】社團,從現在開始,邀請各位一起提前為第二人生準備,讓身心活得更健康、自在又任性,打造亮麗熟年。加入>>
-
2019-11-27 橘世代.時尚橘
掌握10訣竅 即使老,也能像瓶好酒愈陳愈香
許多年紀漸長的人希望自己能優雅地老去,這並不是指外表看起來要像廿幾歲的年輕人,而是要盡可能的享受生活,保持身心健康。就像一瓶好酒,經過正確保存會愈陳愈香。美國healthline.com網站指出,想要優雅的變老,最好能遵循以下這10個訣竅。1.善待皮膚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善待它,可以保護人體免於各種元素侵害。為了使皮膚外觀和功能達到最佳狀態,在戶外要塗防曬霜並穿上防護服裝、在抗老護膚程序中堅持使用溫和產品及保持水分。2.運動規律運動可降低心臟病和癌症等疾病風險,也有助於長久保持活力。運動也可減輕壓力、提升睡眠品質、促進皮膚和骨骼健康。美國衛生部建議成年人,每周進行2.5至5小時的中強度運動,或1.25至2.5小時的有氧運動,也可以兩者結合。3.注意飲食健康飲食是優雅老化的途徑。美國飲食指南推薦,食用蔬果、瘦蛋白質如魚肉和豆類、每天吃至少85克的全麥穀物、麵包、米飯和麵食。此外,要攝取三份含維生素D的低脂或脫脂乳製品,如牛奶、優格或起司。健康脂肪也很重要。另外,最好遠離加工食品、精緻糖分和不健康油脂,少攝取鹽分,使血壓下降。4.心理健康保持心情愉悅和減輕壓力,可以過得更好。不妨多花時間和朋友及家人在一起、接受自己的年齡和做自己喜歡的事。養寵物、多親近大自然、培養新嗜好或是當志工,都能減輕壓力、降低血壓和寂寞感。5.保持身體活躍許多研究顯示,久坐的生活習慣和慢性病風險增加及早逝有關。你可以透過走路、健行、度假和參加團體運動課程保持活躍。6.戒菸並少喝酒菸酒都被證實會導致早衰和提高疾病風險。可以和醫生討論如何戒菸。至於酒精,攝取量要低於建議量以避免健康風險。7.充足睡眠良好睡眠對身心健康很重要,也能改善皮膚狀況。充足睡眠可降低心臟病和中風風險、減輕壓力和憂鬱、有助避免肥胖、減少發炎反應和提升專注力。8.喝足夠的水喝足夠的水有助於保持身體機能和大腦功能,還能幫助皮膚更健康並減少衰老跡象。每個人的飲水量取決於口渴程度、活動水平、排尿量、流多少汗及性別。9. 照顧口腔健康不愛護牙齒會提高罹患牙齦疾病風險,這也和心臟病、中風和細菌性肺炎有關。除了適當的口腔護理,定期看牙醫也很重要。美國牙醫學會指出,牙醫可以發現營養缺乏、感染、癌症和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的跡象。他們建議每天刷牙2次、用牙線清潔1次並使用漱口水。10. 定期就醫定期就醫有助於早日發現身體問題並防患未然。就醫頻率取決於年齡、生活型態、家族病史和身體狀況。隨著年齡增長,該多久進行一次身體檢查應詢問醫生。立即加入粉絲專頁!「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19-11-2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分享老人醫療照顧的經驗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老年人的健康照護」,我們非常高興有三位醫學專家發表他們的看法:一位是許多醫學生景仰的基礎醫學老師在自己步入老年的養生心得,一位是對老人醫療頗有心得的資深家醫科醫師提出的幾點老人尤其需要注意的醫療常識與生活態度,一位是長年在美國行醫的台灣醫師與我們分享他十幾年來在西雅圖為銀髮族成立的社區健康活動團體。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帶給更多的台灣老人知道如何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我們期待可以有更多的讀者願意在「醫病平台」分享這方面的心得。一、 前言根據內政部2017年的統計,台灣人口的平均壽命是80.4歲。男性77.3歲,女性83.7歲。由於台灣人口的壽命延長,慢性病也隨之增加,難免要長期服用藥物來治療,同時年紀大了,各個器官也退化,因此醫生的處方和病人的服藥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宜注意長期服用藥物所引起的副作用,例如:傷到胃、肝臟或是腎臟等。話說年紀大了難免有慢性病,但如果能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加上良好的醫療照顧,老人家還是可以享受平順快樂的生活。在此分享個人在基層醫療照顧老人家一些經驗。二、老人家不要吃太多藥——注意長期服用藥物之副作用病情摘要:病人,女性,九十幾歲。初診時,由家人陪伴來看診。來時一直吐口水,約隔半分鐘就吐一次。之前不曾看過這樣的症狀,覺得很奇怪。進一步問診和檢查後發現,原因是吃了很多藥。這位阿嬤,被診斷有腎臟病、胃炎、心臟衰竭和便秘。除了吃醫生開的藥之外,她的家人很孝順,買許多營養食品給阿嬤吃,例如:克補、鈣片、維骨力、卵磷脂等。進一步X光檢查肺部無異樣;超音波檢查肝膽系統也沒問題,最後診斷是「藥物引起的胃炎」。 治療上,吩咐她營養食品和會傷胃的藥都先停下來,並加開腸胃藥給她。吐唾液的症狀就有明顯改善。阿嬤的小便發現有尿蛋白,加上抽血檢查後發現腎功能指數BUN(尿素氮)和Creatinine (肌酸酐)偏高,表示腎功能不好,可能藥物服用太多,傷到腎臟了。敘述醫學:現在因為醫學進步,壽命延長,老年人口越來越多,但身體器官因為退化容易出毛病。像這位病人就是腸胃、腎臟、心臟不好,吃了很多藥物和營養食品,因為長期服用而傷到胃腸和腎臟。建議患者除了醫生開的藥之外,營養品不要吃太多,應注意藥物副作用是否會傷到胃、肝臟和腎臟。三、述說Aspirin和Metformin的故事病情摘要:病人七十幾歲的男性,因為腹脹不舒服到一家大醫院看病且住院,治療一個多月症狀沒有改善,因為吃不下、體重下降了四公斤,病人及家屬開始慌了, 醫師甚至告知可能有生命的危險,經友人介紹到門診就醫。除了例行了解病史外,透過雲端去看病人用藥的情形,發現病人 一共服用九種藥物。檢視九種藥物,其中有兩種藥物Aspirin及Metformin,會引起病人腸胃不適,就將這兩種藥物停掉。結果經過兩次門診治療,病人腹脹不舒服的情形明顯改善。診斷 : 病人腹脹不舒服,其原因是藥物Aspirin及Metformin所引起的副作用。敘事醫學:老人家腸胃有問題要先看用藥情形,現在透過健保卡雲端就可查出病人的用藥情形。門診時,年長者腸胃不舒服,時常發現是服用這兩種藥物Aspirin(俗稱伯基Bokey)及Metformin副作用所引起的。Metformin是糖尿病的第一線用藥;而病人有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醫生常會開立Aspirin來預防血栓。這位老阿伯兩種藥都有服用,所以容易引起腹脹腸胃不適,只要找出原因把藥換了就好了。反之,沒有停藥或換藥,即使開最好的胃腸藥,也沒辦法解決病人的腸胃問題。四、 雖有慢性病但仍可過健康快樂的晚年病情摘要:患者六十多歲女性,從2005年開始陸續來就醫,至今2019年已經十四年了。主要的疾病為糖尿病、高血壓及心臟病。起初,病人會喘、喘到晚上睡不著,腳也有水腫,照胸部X光檢查和心電圖,發現病人心臟擴大,過去有高血壓的病史,診斷為高血壓性心臟病,併發心臟衰竭。 給予強心和利尿劑治療,心臟衰竭的現象即漸漸改善,心臟也恢復正常大小。病人有輕度糖尿病,靠口服降血糖藥即可控制,最近一次抽血,空腹血糖是105mg/dl,糖化血色素6.5%,沒有視網膜、腎臟、末稍神經病變等併發症。病人定時回診,診所給予持續的追蹤及治療。病人本身生活規律、固定運動、工作不會太累、睡眠充足,病情控制相當穩定。敘事醫學:台灣由於現代醫學的進步,以及健保制度的實施,國民的平均壽命延長,老年人口越來越多。隨著年歲增長,身體老化,慢性病也隨之浮現,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衰弱和高血脂症等等。這位病人從2005年開始,即因慢性病的症狀接受治療。雖然有慢性病,但在生活上依然過著健康快樂有品質的生活,偶爾也可以和家人出去旅遊。這個例子可以給上了年紀的人做參考。心裡要瞭解,年齡的增長隨之而來的身體退化是很自然的,已經是中古車,甚至是老爺車了,身體上難免多少會有毛病。要緊的是,應注意生活起居、規律運動、均衡飲食、不要太勞累、睡眠足夠、和醫師保持連繫、按時服藥。如此老年家仍然可以享受平順快樂的晚年。( 取材自 拙著「敘述醫學」,第2版,2017 )
-
2019-11-26 新聞.健康知識+
加重病情?研究顯示心臟病患者獨自住院的死亡率高
孤獨且缺乏社交的人生,除了對心理健康不利之外,也會連帶影響身體健康及導致死亡。新的研究發現,對於心臟病患者來說,1個人孤單的住院,死亡機率會比仍保持社交的人更高,研究刊登在《心臟雜誌》(Heart)。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醫院的首席研究員Anne Vinggaard Christensen表示,他與研究團隊一共蒐集了13,400名心臟病患者於2013至2014年間出院後的數據。並針對其身、心理健康、生活品質及焦慮或憂鬱狀況進行問卷調查。研究人員從中發現,與不覺孤獨的人相比,感到孤獨的人產生焦慮沮喪感的可能性高出3倍,相較之下,生活品質也比較低。同時發現,1年之後,女人因為寂寞的死亡機率多出3倍,而男人則是2倍。研究人員指出,孤獨與健康狀況的關聯很複雜,沒有社交生活可能會帶來許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抽更多的菸、沒有運動習慣、沒有按時服藥等。Anne Vinggaard Christensen說明,保持社交有助驅使人們健康的生活,同時也可以緩解壓力。此外,孤獨的人體內荷爾蒙濃度較高,免疫力較低。孤獨感的影響不僅限於心臟病患者,對一般人同樣有害健康。★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9-11-26 科別.心臟血管
血脂高沒不舒服無須就醫?高血脂常見4大錯誤迷思
高血脂症對人體造成最主要的影響就是「動脈硬化」,動脈硬化若發生在腦部會造成腦中風、發生在心臟會造成心肌梗塞、發生在四肢則會造成周邊動脈阻塞,所以,高血脂症的影響觸及全身器官,應是需要被關注的全民健康議題!雙和醫院心臟內科邱淳志醫師表示,許多高血脂症患者在自行停藥後,原本已控制的膽固醇就可能會再次回升,而當膽固醇超標時,將造成體內的血管慢性發炎,容易形成血管內的血栓,進而增加急性腦中風或是心肌梗塞的機會,所以不建議隨意自行停藥。而有些高血脂患者則希望透過改變生活型態、適度運動,來降低膽固醇指數,然而此方法並非適用所有人,若經由非藥物的方式仍無法有效控制膽固醇數值時,應透過藥物治療,且高血脂症亦屬慢性病的一種,應該遵從醫囑規則服藥控制,停藥前應該先與醫師討論為宜。何謂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LDL?邱淳志醫師解釋道,低密度膽固醇屬於膽固醇的一種,低密度膽固醇的作用主要是把膽固醇從肝臟運到全身細胞之中運用。當低密度膽固醇過高時,就有點類似垃圾車,把這些過剩的膽固醇全部運送到血管壁堆積,造成血管狹窄。垃圾車對身體來說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數量過多的時候,血管會被塞入過多的膽固醇造成動脈硬化影響血管健康。根據許多跨國的研究結果,對心肌梗塞或中風等高危險群而言,若能把血中低密度膽固醇降得比較低,便能降低未來復發的機率。後來更進一步發現,針對之前沒有發病過的高危險族群,若能降低血中的低密度膽固醇數值,未來發生心肌梗塞與中風的機會也會降低。所以,根據實證醫學的觀點,當我們能控制低密度膽固醇不超標,可以減少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機會。至於數值要控制到多低,根據每人狀況不同,標準會因人而異。若為一般高血壓或糖尿病沒有其他風險因子的病人,希望低密度膽固醇控制低於130 mg/dl;如果曾經中風、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患者,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的建議是降到低於100 mg/dl;如果曾經發生過心肌梗塞或是心臟血管有阻塞的患者,目前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的建議是把低密度膽固醇降到低於70 mg/dl。 最新2019年歐洲心臟學會發布的高血脂症治療指引,將某些極度高風險的病人壞膽固醇建議值由原先的70mg/dL下修至55mg/dL,顯示膽固醇數值降低的重要性。如何控制壞膽固醇?面對膽固醇過高,治療方式分為「非藥物」及「藥物」兩種方式。「非藥物的方式就是飲食均衡、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等健康的生活行態,讓低密度膽固醇下降。」邱淳志醫師表示,「藥物治療是使用口服藥,這類的藥物主要是在肝臟促進低密度膽固醇的代謝。服用口服藥的時候,有些人會出現肌肉痠痛的狀況。」怎麼辦?我每天都有規則服藥,為什麼壞膽固醇還是降不下來?治療過程中,部分患者可能會遇到每天都有規則服藥,飲食也很節制,但是壞膽固醇還是居高不下的狀況。邱淳志醫師說明道,因為每個人體內膽固醇代謝的狀況不太一樣,除了飲食攝取之外,另一部分的膽固醇是由身體製造的,當合併有其他代謝疾病,像是糖尿病、甲狀腺問題、腎臟功能不好,這些患者體內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的濃度就會很高。還有一部分患者是與遺傳有關,家族成員都有膽固醇偏高狀況,即使規則用藥,膽固醇指數仍不容易降下來。這時就要考慮增加口服藥物劑量或合併使用新型降血脂藥物PCSK9抑制劑針劑治療,以及改變生活型態、增加運動量、調整飲食,才有機會進一步降低膽固醇指數。若於一年內曾發生過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患者,就屬於「高危險族群」,我們需要更積極地降低患者的膽固醇,以避免復發,所以可以考慮使用PCSK9抑制劑針劑合併治療或單獨治療來幫助降低膽固醇。高危險族群最好趕緊把壞膽固醇降到低於70 mg/dl以下,才算達標。若患者罹有心血管疾病合併糖尿病,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可以考慮把壞膽固醇降低到55 mg/dl以下。邱淳志醫師表示,PCSK9抑制劑針劑的作用是幫助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回收到細胞內,不再於血管中遊走,能有效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的數值,無論原本是否有服用降血脂藥,針劑的使用可以讓壞膽固醇濃度降低50%以上,最高可達到60%左右的降幅,幫助患者達到治療目標。針對PCSK9抑制劑針劑臨床使用,一般會建議合併口服藥物,口服藥的劑量有機會可以減少。有些對口服藥物過敏或無法忍受副作用的病人,才會單純使用針劑來降低血脂。針劑目前主要作為口服藥物的輔助,加強治療效果。和傳統口服藥物比較,針劑較少產生肌肉痠痛、肝臟功能受損等副作用。哪些人為高血脂症的高危險族群?是否有家族遺傳可能性?邱淳志醫師指出,高血脂的高危險族群包括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慢性腎臟病等病患。有些高血脂症有家族遺傳的可能性,很多高血脂症的病人,可能家族裡成員的膽固醇都有偏高的狀況;比較嚴重的狀況像同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Homozygous FH,HoFH)相當罕見,目前為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患者的膽固醇濃度是一般人的4-6倍,低密度膽固醇可能高達500-1200 mg/dL,會大量增加動脈粥狀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關於高血脂症常見的四大錯誤迷思迷思一:血脂高,但身體沒有不舒服,就可以不接受治療或者停藥?做完健康檢查,病友看到血脂指數的紅字,可能會想說:「我又沒有不舒服,應該沒關係吧!」這樣的觀念其實是有危險的,因為高血脂是影響全身的慢性疾病,長期高血脂會影響血管的健康,引發動脈硬化,導致腦部,心臟以及其他器官的傷害。因此,即使病友們覺得目前自己沒有不舒服,還是得考慮治療。降低膽固醇是一個長期保護血管的方式,最好要和醫師合作以生活型態調整加上藥物積極的達到治療目標,而不是不管它,在身體埋下未來健康的未爆彈。邱淳志醫師提醒道,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並不會因為年輕就不會生病,所以要及早治療這些危險因子,預防才是最好的治療。迷思二:膽固醇降太低,會不會有副作用?根據目前最新的臨床研究,某些壞膽固醇降得很低的患者,並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的副作用。同時,根據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的研究發現,將病人的膽固醇降到跟新生兒的水平一樣時可以降低約1/3的心臟病發作,中風及其他致死性心臟病的風險。另外有些先天遺傳基因缺陷的人,體內缺乏一種蛋白質PCSK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ilisin/kexin type 9),PCSK9與膽固醇的代謝有關。天生缺乏PCSK9的人,血中的膽固醇維持在很低的濃度,和一般人比較,這些膽固醇偏低的人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會低很多,且他們並沒有因為膽固醇偏低造成內分泌的問題,一樣能結婚生子,並不會因為膽固醇過低就影響身體的機能。因為我們所謂的膽固醇降低,其實是血液中的膽固醇降低,不代表身體裡面不存在膽固醇,只是膽固醇被移到細胞裡運用,而不是留在血管中造成動脈硬化。迷思三:美國修改飲食建議,不限制蛋黃的攝取,所以就能肆無忌憚地吃?修改飲食建議不代表「吃東西就可以肆無忌憚」。邱淳志醫師進一步說明,體內膽固醇一部分來自飲食攝取,大部分是身體裡面自己合成。雖然日常飲食不是影響血中膽固醇最主要的因素,但假如吃了太多對健康有不良影響的食物,像是反式脂肪、紅肉、高溫油炸及燒烤的食物等等,不僅會影響膽固醇數值,像是血糖上升和其他的食品添加物也會增加其他疾病發生的危險。所以,別以為美國不限制蛋黃攝取後,飲食上就能不受限制地一直吃,平時還是要依照國民健康署的每日飲食指南的建議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以原型食物為主,避免過度加工的食品。迷思四:膽固醇過高可以單靠飲食、運動,以及吃健康食品來控制?很多病友在調整生活型態、吃健康食品之後,會發現膽固醇下降幅度仍有限。畢竟如果健康食品的降脂效果很好,它就會被當成「藥物」而不是「健康食品」。如經生活型態調整後膽固醇控制如未能達標,最好還是要根據醫師建議,適時服用藥物來改善自己的血脂狀況。患者常詢問的「紅麴」,因紅麴菌素的結構類似他汀類藥物,通常不建議與降血脂藥物合併使用,以免產生交互作用及增加肌肉痠痛與無力等副作用的風險。邱淳志醫師提醒,服用健康食品要特別留意,應先和醫師溝通和了解,以免花了錢,沒有促進健康,反而增加非預期的副作用,得不償失。原文:關心膽固醇,迷思要破解!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1-24 科別.兒科
兒童怕看牙 舒眠麻醉解夢魘
鑽牙聲響個不停,看牙連大人都害怕,更遑論小孩。四歲的小凱,平常愛吃糖,從小又有夜奶習慣,導致小小年紀就一口爛牙,但小凱每次看牙聽到鑽牙聲就哭鬧不休、躁動不安,看牙變成夢魘,後經舒眠麻醉下進行兒童牙科治療,一覺醒來完成治療,揮別小孩看牙的夢魘。收治小凱的國泰醫院兒童牙科醫師謝宗慈表示,不少小孩害怕看牙,且嘴小又無法配合治療,會加重治療的困難與危險性;因此若小孩需進行全口或根管治療等較複雜療程時,建議考慮接受兒童牙科舒眠麻醉治療,以降低小孩看牙時的恐懼及治療過程的危險性。謝宗慈說,舒眠麻醉治療在國外為常見、國泰則引進約六年,是透過兒童牙科、麻醉醫護團隊構成,她與另名馮醫師都各自前往國外進修,因此有一定的默契。小患者治療前多會進行兩次會診,包含照X光、確認狀況、術前評估並擬定治療計畫。而後在家長的配合下,由麻醉師先誘導小孩喝下含有麻醉成分的果汁,待藥物作用15至20分鐘,小孩開始出現嗜睡、反應遲緩狀態後,再幫小孩血管注射點滴、給予持續性的靜脈麻醉藥物,並於舒眠麻醉全程使用進階生理與呼吸監測儀器,以準確觀察小孩的生理狀況是否穩定再行治療。曾為兒童牙科麻醉,專赴日本進修的國泰醫院麻醉科醫師馮育斌表示,麻醉過程中,他與兒童牙科醫師間會隨時討論治療進度,並依治療刺激強度做麻醉藥物劑量調整,最長可至兩小時。待療程結束,停用靜脈麻醉藥物後,小孩約半小時內就會清醒,且護理師會持續監測小孩的生理狀況,直到恢復情況達到標準才可返家,來避免突發狀況及降低鎮靜麻醉風險。說起麻醉風險,馮育斌說,孩童使用的麻醉藥物過敏風險相當低,只是恢復後當下偶有嗜睡情形;但若有嚴重先天性心臟病、顱顏異常等小患者則不建議,仍採插管方式治療為佳。
共
5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