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6 養生.人生智慧
搜尋
心態
共找到
839
筆 文章
-
-
2021-12-23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李靚蕾指王力宏「性成癮」,花心和性成癮的差別?心理師:多與童年有關,嘗試控制人生!
王力宏與李靚蕾離婚事件繼續延燒!李靚蕾指王力宏曾被診斷「性成癮(Sex Addiction)和自戀型人格(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的問題。」究竟是性成癮還是花心?性成癮的成因又是如何?雖然此為李靚蕾說法尚未證實,但可從心理師對成癮行為的研究中,看到童年對成長後行為的重要性!李靚蕾除了一一反駁認識時間,也點出財產分割問題,最後還秀出了醫生證明,「關於你活在恐懼,勒索,和威脅之下,事實是相反的」,她提到王力宏曾被診斷有「性成癮(Sex Addiction)和自戀型人格(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的問題。」李靚蕾也提到,王力宏之所以換了5個醫生,主要是因為,「心理師說你會一直想要換心裡師,直到你可以找到會被你說服你太太是瘋子的心理師」。事實上,王力宏口中的五位醫生,其實只有兩個是有真正諮詢到的,其他只有試上。性成癮真實存在嗎?好萊塢影業或者明星曾經以此當作不當性行為的擋箭牌,舉凡外遇不忠、性騷擾等。好萊塢明星諸如大衛・杜考夫尼(David Duchovny)與老虎伍茲(Tiger Woods)都曾承認自己性成癮並接受治療,更近期的名人則像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和凱文・史貝西(Kevin Spacey)都因為遭指控有不當行為而發表了類似的聲明。麥可道格拉斯則在2012年出版的自傳裡,坦承自己不但是酒鬼,還是個性成癮者。他的第一段婚姻因劈腿而結束,據說還影響了他與凱薩琳麗塔瓊斯的婚姻關係性成癮量表,是太花心還是性成癮?心理諮詢師林萃芬《從習慣洞察人心:學會識人術,解決人際關係的所有煩惱》一書中提供了性成癮量表:※ 性成癮量表⑴隨時隨地想著令其上癮的事情,例如會一直想去夜店尋找一夜情。是□ 否□⑵曾經試圖戒掉這個習性,可惜宣告失敗。是□ 否□⑶會跟家人朋友隱瞞自己成癮的事情。是□ 否□⑷對成癮的事情具有「強迫性」,非做不可,否則就會渾身不舒服。是□ 否□⑸「需求性」越來越高,「耐受性」也變得越來越強,例如嗑藥者藥量會越用越強, 酗酒者酒會越喝越多。是□ 否□⑹會對人際關係造成嚴重的干擾,很難跟固定對象發展長期的親密關係。是□ 否□⑺在戒除的過程中會覺得痛苦難耐。是□ 否□做完上面的測驗後統計一下總共有幾個「是」,回答「是」越多代表性愛成癮的狀況越明顯,需要尋求心理專業的治療。我看過不少性愛成癮者會被周遭人誤以為是「太花心」或「不專情」,經過諮商評量之後才發現是性愛成癮。「性成癮」與「太花心」最大的差別是,能不能夠自我控制?如果發現自己有「性成癮」,最好盡快找心理專業協助,這是因為成癮後要終止行為會有戒斷狀況,情緒變得特別焦躁不安,需要透過心理專業人員協助,一方面可以探索成癮的根源,另一方面也能有效降低身心的不安。性成癮不是為了找尋愛,而是為了逃避親密關係所衍生的痛苦,嘗試控制人生!性成癮常被用來描述對性愛癡迷的狀況。有此癮的人在必要時,會為了達到性歡愉,而傷害自己和對方,甚至違法亦在所不惜。蕭姆伯格在《難言之癮:認識性癮者的掙扎》一書中提出:「但千萬不要以為性成癮乃是當事人試圖尋找真實親密關係而有的行為,其實這是在逃避親密關係所常衍生的痛苦。事實上,性成癮者會與他控制得了的事物或人(譬如:圖畫、電視螢幕裡的演員或妓女),締造虛幻不實的關係。」簡單來說,性成癮行為的基本目標就在於避免嚐到關係上的痛苦──也就是在嘗試控制人生。「我們即可從中揭開問題的核心。當人開始覺得不再能控制生活時,就會產生性成癮。當成癮者沉溺在性愛時,就會陷入嚴重濫用性愛的危險中,並在試圖避免感情的痛苦過程中,喪失對性行為的控制能力。」在正常的情況下,避免痛苦的慾望是一種健康的反應。但當我們因此脫離真實親密關係的正軌,致力於避免受傷的心態時,可能使我們更落入有害並失控的行為,反而會助長性成癮。性成癮跟兒時經驗、權力支配未受滿足可能有關在匹茲堡私家執業的心理學家珊卓拉・戴維斯(Sandra Davis)表示,她曾治療過有著各種性相關疾病的患者,包括色情成癮和難以自抑地不忠。「我們現在談論的是一種即使深知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卻依舊無法克制自己『追求個人歡愉』的行為。」戴維斯說:「而我們確實看到這種現象在性方面出現。」她表示,多數情況,這些不能自制的情況會與過往的心理創傷有關,通常是兒時的經驗,或者與權力、支配地位或未受滿足的情感需求相關。她說,受性成癮所苦的人,可能無法抵抗對伴侶不忠、冒險的刺激或者各種不恰當舉措所帶來的快感。」加拿大成癮專家博爾·馬泰則有個理論:「所有的成癮都跟創傷(trauma)及童年經驗有關」、「成癮不是一種選擇,而是迴避傷痛的一種方式。改變的關鍵是如何找到是什麼創傷造成的。」馬泰在分析自己工作狂、收集癮的這兩大成癮時說,自己之所以是工作狂, 是因為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潛意識中覺得自己不討人喜歡,於是就拼命要通過工作來證明自己。不論王力宏是否真如李靚蕾所說明的,是被診斷的「性成癮」患者?身為爸媽,我們除了吃瓜,更能在這婚姻風暴中得到一個珍貴的啟示:「記得傾聽孩子」。不論是手機成癮、煙酒上癮、愛上癮、工作狂、購物癮、收集僻……這社會有各種上癮。如果我們花心思好好傾聽孩子,或許在未來,孩子就能減少成癮的可能。※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李靚蕾指王力宏「性成癮」,花心和性成癮的差別?心理師:「成癮多與童年有關,嘗試控制人生」※更多文章請見媽媽寶寶,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1-12-22 退休力.理財準備
退休力大調查2021/社會連結…退休數位力 串起新學習
疫情造成當代世界前所未有的社會孤立,但數位科技帶來新的連結與可能。專家指出,疫情讓原本需要數年才會發生的改變在短時間內發生,而且也回不去了,如數位轉型。數位力的重要性與日俱增,疫情下對數位科技的掌握學習、人際連結,更可視為退休準備的及早檢測與預習。線上進修 已成疫情常態根據聯合報與元氣網進行的「疫情下的退休力應變大調查」,逾五成四的人曾在三級警戒期間參加線上課程或會議、近五成二的人用手機看疾管家、二成五的人曾和朋友、家人視訊,上串流平台追劇的二成二,嘗試遠距醫療的也有百分之五,顯見數位連結與學習是疫情下的新體驗。社會觀察者李明璁在疫情時有個瘋狂的點子,他從歐美去年經驗發現,疫情讓每一個自我在身體和心靈及「人我關係」都有些變化,公視身為公共媒體,應該為台灣在此時「留下些什麼」,著手製作、主持帶狀節目「保持聯絡」,以切片的方式記錄常民百姓在疫情下生活的氣味。維繫交流 人們重新練習「疫情有點像是給我們一個練習的機會,重新衡測自我和他人的關係。」李明璁說,因為疫情,人們重新不斷練習:「既獨處,但試著保持聯繫」。這次疫情對人際關係及相處仍讓他看到希望,雖然被隔離,幸好網路科技讓大家連結起來。「如果在廿、卅年前,大家就被鎖在家裡,頂多只能打電話,可能就更疏離了」。學習和使用社群工具,其實是許多人在疫情下的新嘗試。社群工具 增互動新功能陽明交通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張立鴻發現,疫情期間必須在安全距離下互動,社群工具的重要性被凸顯,加上現在強調互動,社群工具開發出許多互動新功能,例如即使是在線上,也能夠表達舉手、鼓掌,或透過表情貼圖、濾鏡等,增加趣味性。五十五歲單身女子宋婉寧一年前從職場退休,她努力學習台語,想成為鄉土語言師資,原本報名社區大學,五月疫情嚴峻時,社大課程轉為線上,她一口氣參加三個讀書會,從實體面對面轉為用googlemeet討論,只要有網路可用,就能安穩家中坐,上網學習,還有海外同好加入,有種「天涯若比鄰」的凝聚感。手機比電腦 更常被使用WaCare遠距健康平台執行長潘人豪認為,數位力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調查發現,許多長輩家中同時有電腦和手機,但手機比電腦更常被使用,主要是手機裡的App、推播,操作方便直覺,而且生活已經數位化,例如到哪兒都要掃實聯制、用LINE聯絡等,我們對數位工具的倚賴愈來愈深,也必須持續學習。科技門檻 包括習慣心態不過,李明璁做了「保持聯絡」後發現,科技的穩定性不但不可控,還可能是「門檻」,這個門檻不只是技術,還包括心態和習慣,不同行業的人有著不同的數位落差,有人對著鏡頭講話不自在或連線遇到問題無法解決。另外,人們還是渴望各種真實的互動,即使「網路原生代」也渴望走出網路世界。張立鴻認為,這次疫情是提前檢視退休準備的好時機,例如大家手機的社群軟體裡有很多群組,建議盤點一下,除去工作,到底還有那些?有人還有嗜好或信仰等其他連結,若只有工作群組,退休後一退出,與他人的連結變少,社會支持力可能不足。如同學習新的數位能力,要主動並有意識的加強自己的能力。
-
2021-12-19 養生.家庭婚姻
王力宏風暴 諮商心理師:步驟都顛倒、男方需要同理心
王力宏前妻李靚蕾發文揭露王力宏私生活及自身委屈,王父今出面護子,李靚蕾一一回擊並對王力宏發出「今下午3時公開道歉」的最後通牒。「離婚五個步驟,這次都倒過來了!」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媒體公關委員林萃芬說,親友不宜介入離婚,目前男方需要有人幫助他理解,真正令女方不平衡的,是長期受誤解、被「潑髒水」的冤屈;女方心裡強烈的不平衡,也需要諮商專業協助。林萃芬表示,兩個人要走向離婚,理想的步驟有五個。首先是心理要準備好,這包括心態的獨立和平衡,這部分預備好,離開婚姻的心裡衝擊會比較小。李靚蕾的文章可以發現她受到很深的委屈和誤解,深感不平衡和不對等,作為一個能力強的現代女性,可能早在被要求簽署婚前協議時,就開始累積被貶抑的不舒服感受。第二個步驟,是要減少對孩子的衝擊。林萃芬表示,孩子對於家庭氣氛、父母一舉一動、父母有無感情流動,都是非常敏感的,父母要分離時,孩子也會有高度的分離焦慮。因此離婚時要考慮好,如何跟孩子說明,並且在雙方相處時顧及孩子的狀態、思考未來父母參與孩子成長的方式。如果雙方交惡、形同陌路、王不見王,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會有很大的影響。第三個步驟,開始走向離婚時,雙方親友不應干涉。林萃芬表示,親友的介入越少越好,因為沒有人能夠真正知道兩個人相處的種種。第四步驟是財務分配的討論和處理,最後第五個步驟,才是法律程序的完備。林萃芬表示,可以看到這次事件,是把以上五個步驟都顛倒過來進行,已經離了婚,才發現還卡在第一關心理的預備。觀察很多過去協助的個案,會發現離婚之後,比較沒有準備好的一方,還有一些想說的話,這時如果另一方的想法是「婚都離了,你應該自行消化,我沒有義務聽」,這會很傷人,可能更激發對方情緒,加重對方的不平衡。林萃芬說,男方很需要有同理心的朋友,幫助他真正的理解女方,如此才有可能就實質、心理、情緒這三方面,給予對方恰當的回應。現在男方為了自保而提出實質條件例如房子,但錢或房子並不是女方在意的,只是男方的自我投射,女方在意的是自己被潑髒水、不被理解的冤屈,所以提出這個條件,只會讓負面的後座力越來越強。「如果所說所做反而激發對方更多情緒,那就是走錯方向了。」林萃芬表示,這是一個最簡單的判斷標準。該怎麼做才能停止甚至化解負面情緒?林萃芬說,痛苦的一方,都會需要對方理解自己的痛苦,唯有真正的理解、同理、接納對方在意的點,才有可能化解;如果持續忽略、逃避、拒絕理解,這通常會導致雙方都要承受更大的後果,因為「冤屈的感受是很強大、很難遞減的。」林萃芬表示,不平衡和悲憤的感覺需要去化解,否則對於身心健康都會有實質的損耗,例如會出現睡眠障礙、強迫性負面思考而無法控制。男方今天如果要道歉,不是說個「對不起」就好了,也要知道道歉的意義是什麼,在理解對方的情緒和感受的前提下去道歉,才會到位。
-
2021-12-19 醫療.自體免疫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與病共處的漫漫長路 自體免疫病友的真心話
自體免疫疾病是一種無法被根治,將伴隨病友一生的疾病。無論是身體長時間的不適,或是擔心其他器官遭到攻擊的恐懼,都使許多病友徬徨無助,這條與病共處的漫長路究竟如何好好走?邀請十位病友、家屬與我們聊聊他們的想法。Q:自體免疫疾病對生活與家庭最大的影響?張姐〡類風濕性關節炎20年病友生病給我最大的遺憾,是造成家人間的疏離感。以前我親自為家人做飯,後來因關節腫痛,做飯力不從心,從此家人共聚一堂用餐的機會減少了。這個病有一天能夠痊癒是我們最大的希望,我也努力讓自己其他器官可以一直健健康康。小俠〡乾燥症15年病友我應該更早前就生病了,很多症狀多年來像滴水穿石般攻擊我的身體。一開始發病時因為身體發炎,容易覺得累,可以隨時睡著,當時看著同齡的朋友下班後聚會玩樂,我不解為何他們都有這種體力,我卻不行,沒有意識自己原來生病了。Q:平常會如何照護自己的健康狀況呢?胡小姐〡乾燥症1年病友我跟小俠是大學同學,沒想到又因病相繫,我自己會持續追蹤肺功能,想告訴大家的重點是,要跟上一次「自己的」數據比較,我們的標準一定比一般人低一些,所以隨時觀察自己的身體各數值有沒有異常變化,才是最重要的。林大哥〡硬皮病12年病友一開始知道硬皮病會攻擊肺部,危害生命,我就牢牢記得醫師告訴我的:心態要正常樂觀,病情和人生才會改善。冬天到了,硬皮病病友的手腳會僵,一定要注意保暖,然後「適度」運動,我們的肺沒有一般人健康,千萬不要過度運動。Q:與病共處這麼長的時間,最深刻的是什麼呢?包姐〡類風濕性關節炎50年病友我是台灣第一個換人工關節的人,術後醫師告訴我手術失敗了,因為變形的手沒辦法恢復原樣,但我還是很開心,因為不痛了就已經非常好。我最大的心願是醫療愈來愈進步,以後罹病的病友可以不用再受我們受過的苦。龔姐〡紅斑性狼瘡40年病友紅斑性狼瘡可能會有乾燥症、類風濕性關炎和硬皮病等共病,讓我感到最可怕的是肺部病變,一旦纖維化成了菜瓜布,就回不去了。所以只要身體出現特殊狀況,回診時我一定會告知醫師。我們也要永保樂觀心情,認識和接受疾病,和平共處。Q:有沒有特別想給病友的鼓勵或提醒?陳大哥〡多發性肌炎病3年病友患病初期,因為在國外忙碌而忽略,直到後來體力衰退嚴重,連上下床都困難,緊急返台直接從機場進醫院,確診是皮肌炎。提醒病友不要太恐慌,我想告訴大家,治療過程中,醫病互信最重要,我非常信任我的主治醫師,一切交給他。林小姐〡病友家屬我母親的特發性纖維化發病時來得又急又快,緊急送醫後確診是特發性肺纖維化,但所幸媽媽符合健保給付用藥,很幸運地在治療後重回正常生活。醫師告訴我們,罹患這種「沉默的重症」一定要趁早治療,想辦法保留肺功能。聽聽醫師怎麼說免疫疾病患者 應留意肺部警訊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林聖皓醫師「肺纖維化可以稱它為沉默的重症」,由於肺纖維化是一種不可逆的肺病,但初期症狀為久咳或喘,很容易被輕忽,通常急性肺纖維化的患者一來到診間,就知道肺部狀況可能無法逆轉了,且過去沒有藥物能夠治療,五年存活率甚至比許多癌症來得低。所以一旦確診肺纖維化,愈早配合醫師治療,愈能延緩肺功能惡化的速度,保留較多肺功能及生活品質。林口長庚醫院風濕免疫科╱方耀凡醫師「重視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肺部健康,已是風免科的趨勢。」多數合併肺炎的患者,一開始會咳嗽,但很難有警覺心,接下來會出現明顯的喘。疾行個短短幾十公尺,就喘到上氣不接下氣。提醒不論有無疾病,都要定期關注自己的肺部狀況,不要忽略任何小徵狀,尤其免疫疾病患者最好每半年做聽診後背下肺葉、肺部X光檢查與肺功能檢測;如有發現肺功能異常,每年至少進行一次HRCT電腦斷層掃描。【相關內容精彩影音看更多】【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
-
2021-12-19 養生.家庭婚姻
王力宏推80歲父扛罪成爸寶 專家:讓孩子從小學會承擔
「優質偶像」王力宏前妻李靚蕾發5千字毀滅文,讓王力宏的形象跌落谷底。沒想到王力宏的父親王大中凌晨突然發表手寫信為兒子澄清,不但反遭網友譏諷王爸爸是提油救火,王力宏是躲在爸媽後面的「爸媽寶」。專家表示,必須從小讓孩子學會承擔挫折,以免養成下一個「爸媽寶」。許多人會以為交往時遇到的另一半只是「孝順」,每想到最後才發現竟是「媽寶」、「爸寶」。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孝順」和「爸媽寶」不同,「孝順」是尊重父母親的意見,但還是有自己獨立的思考;「爸媽寶」則是事事以父母的意見為依歸,且遇事不會負責任。楊聰財說,會出現「爸媽寶」是因為家長從小到大總是替孩子張羅、規劃好生活許多事情。尤其現在少子化,可能父母親更加疼惜小孩,而不自覺當了「直升機父母」,也就是過份介入、保護或是干預兒女生活,就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兒女身邊。楊聰財表示,青春期正是開始獨立、成長的時候,應從國中開始就讓兒女懂得得失、學會承擔各種選擇的後果,才不會凡是碰到問題就找爸媽處理。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葉啟斌則表示,承擔挫折、學習負責沒有一個標準說「從幾歲開始」,而是從小就要抓緊每一次的機會點讓孩子學習。許多父母因為想幫忙下一代的心意,而總是用指導、預防跌倒的心態處處幫孩子「收拾善後」,反而扼殺孩子遭逢挫折的機會,延遲成熟的機會。葉啟斌說,因為每個孩子的個性、學習能力都不同,因此與其聽專家的意見不如父母觀察孩子的狀況,適時調整挫折承擔強度。可以用三種狀況調整,一是幫忙處理一些,多數時間在旁觀看;二是爸媽部分參與;三是爸媽只在旁邊看孩子處理,不插手,如此一來既不會讓孩子「一跌不起」,也不容易養成另一個「爸媽寶」。
-
2021-12-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獨/為何要兩層手套?專家解析P3實驗室眉角、連個性都要挑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P3實驗室前助理染疫,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初步報告調查結果,發現不只這名確診助理,還有其他實驗室人員穿脫防護裝備過程不符合規定,三人在實驗室疑似未穿鞋套,還在中控室換鞋;個案遭咬傷時也沒依規定戴雙層手套,未在生物安全櫃中操作小鼠。林口長庚檢驗醫學部副主任黃瓊瑰表示,防護不全、順序不對、操作地點也不對,實在匪夷所思。以兩層手套的規定來說,黃瓊瑰表示,在P3實驗室一定要全程戴兩層手套,如果接觸過生物安全櫃裡面的東西,就要換掉外層手套,才能去拿安全櫃以外的東西。脫掉防護衣的時候也是,要先脫跳外層手套,卸除其他防護,最後再把內層手套丟掉。如果個案只戴一層手套,生物安全櫃以外區域污染的風險就會提高。至於鞋套,黃瓊瑰表示,防護衣有包住腳、未包腳兩種,如果是後者,一定要穿鞋套,否則就會把病毒踩到乾淨區、甚至是實驗室外面。從中研院的報告來看,不確定他們在中控室換鞋子是何情境,但理論上中控室是乾淨區,不可以有髒鞋子踩進去。這名助理從其他單位調動過來,在P2實驗室待了三個月,就到P3實驗室實戰,期間曾經與主管發生不愉快事件,兩個月後離職。黃瓊瑰分析,上述資訊顯示,這名助理的能力應還不足以在P3實驗室工作,個性可能也不適合。「做高風險的實驗,最怕過度自信的人格,」黃瓊瑰表示,林口長庚P3實驗室的新進人員,都要經過半年以上的觀察,先在P2操作一年以上,確定可以恰當操作流感等一般病毒。另外,進P3的人需要對於規範及標準流程有較高的服從性,如果觀察到過度自信或有不照SOP做事的性格,有經驗的主管就會知道要避免安排在P3的職務。黃瓊瑰表示,P3實驗室的設備、動線、流程,都要通過中央主管機關的審核,才能啟用,但光有這些還不夠。更重要的是,流程要落實、動作要精熟、心態要時時刻刻保持小心謹慎,還要每年接受再教育以及嚴格考核。黃瓊瑰以林口長庚P3實驗室工作人員為例,除了每年都必須滿足一定上課時數,還必須通過實戰考試,從十幾種情境中隨機抽考,沒有人能事先知道會抽到哪一題。例如標準穿脫流程、會在防護衣上噴灑螢光標記,如果卸除裝備後,發現不該污染的地方例如手上,竟然有螢光反應,就算失敗、不通過。意外事件處理也會考。例如,不小心在安全櫃裡面打翻病毒,該如何動作;離心管破裂導致病毒在離心機裡散開怎麼辦。如果考不過就要補考到過為止,否則就不能進實驗室。
-
2021-12-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Omicron台灣現蹤 專家籲:必要時縮短第三劑間隔
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出現三名為Omicron病例,分別來自史瓦帝尼、英國及美國,且都曾接種過兩劑疫苗,屬於突破性感染。國內感染科專家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警示,Omicron每天以「五個國家」速度擴增,無論從哪一國入境的確診旅客,都要預設可能是Omicron,尤其施打兩劑AZ者防範Omicron幾乎無效,必要時應再縮短第三劑施打時間。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內科教授暨感染科主任陳宜君表示,根據WHO資料顯示,Omicron以每天增加「五個國家」速度擴散,已逾六十三個國家現蹤,且歐洲國家也發現,從南非以外入境的旅客也確診Omicron,顯示Omicron不僅在南非,或許已在歐洲存在一段時間,又帶到其他國家。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指出,Omicron已在英國造成社區感染,美國確診個案也增加,現在無法只針對某些國家,必須預設「每個國家都有Omicron」。英國近日最新發布,分析數百例施打兩劑AZ者的血清,對於Omicron的免疫生成性研究,發現施打兩劑AZ產生的中和抗體,對Omicron幾乎無效。邱政洵表示,該份英國研究雖為初步數據,但是一個警訊,尤其台灣較多民眾施打兩劑AZ,Omicron很有可能逃脫疫苗的保護,因此國內開始推行施打第三劑,民眾只要第二劑滿五個月,即可施打第三劑莫德納半劑量。他表示,過去研究顯示,兩劑AZ產生免疫反應較其他廠牌疫苗弱,若邊境壓力擴大、越來越多Omicron,中央有必要考慮縮短隔三個月施打第三劑,不用堅持等五個月。我國目前將南非、波札那、納米比亞、賴索托、史瓦帝尼、辛巴威等六國列為重點高風險國家,陳宜君表示,指揮中心可重新思考邊境管制是否需調整,尤其接下來春節返國潮,先前開放春節專案,除了住滿十四天外,亦可選擇「7+7」或「10+4」專案,她呼籲,不論在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或居家檢疫,檢疫民眾與家人都要自律,確實遵守防疫規定,避免僥倖心態產生防疫破口。陳宜君強調,Omicron看似傳播力高,但目前資料不齊全,重症、住院比例沒增加,因此各國也持續關注。除了施打疫苗外,包括戴口罩、手部衛生等防疫作為仍不可鬆懈,避免讓病毒有機會逃脫,或影響到無法打疫苗的民眾,如長者或12歲以下孩童、嬰幼兒健康。
-
2021-12-09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幫助疲累大腦休息 葉北辰教最簡單卻重要的一件事
● 現代人壓力大,易產生疲倦、憂鬱、焦慮等不適● 了解壓力源,調整心態● 練習專注,感受呼吸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資訊爆炸,許多人壓力大到幾乎喘不過氣,被疲倦、憂鬱、焦慮等不適感所籠罩,但若能早一點察覺,掌握調整的小技巧,就能自救將這些不舒服解放出來。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副理事長葉北辰表示,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壓力源、對壓力的反應,進而學習適合自己的放鬆方法。其中,最簡單卻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生活中暫停片刻,好好專心感受幾個呼吸。」常見4大壓力來源1.重大的生活事件:這是最常見的壓力源,但不見得是天災人禍,有時喜事臨門也令人壓力爆棚。2.自我要求高:像完美主義者自我要求高,壓力都很大,或是生活中的角色要求,例如升遷、離職、成為新手爸媽、從兒童的父母轉變為青少年的父母,也是壓力大。3.常被輕看:許多小事情也會帶來壓力,國外研究顯示,日常瑣事對於心血管健康的影響力,比其他生活重大事件還要嚴重,這些小事包括擔心體重、身體外觀、家庭成員健康、消費品漲價、家庭開銷、事情太多太忙、忘記或遺失東西、家務整理、投資或稅務問題、訴訟問題等。4.用腦過度:現代生活環境充斥大量吸引人的訊息,人們習慣隨時一心多用,大腦不停地快速切換,這樣久了,大腦會非常疲累也容易出錯;或是常會想著過去或未來的負面事件,就會讓大腦深陷於憂鬱和焦慮的壓力狀態。紓壓減壓2方法1.肌肉放鬆訓練身體和心理都會對壓力做出反應,葉北辰強調,要察覺這些反應,就是學習放鬆的開始。例如:很多人壓力大的時候,會不由自主握緊拳頭、肩頸緊繃、抬高眉毛、咬牙切齒,這些不自主地用力,甚至會連帶導致頭皮緊繃引起頭痛,或是讓肌筋膜沾黏成痛點。放鬆緊繃的身體部位,有助於減輕壓力的感受。葉北辰說,現代人常見肩頸緊繃問題,建議可以使用按摩球和牆面,利用身體重量去按壓激痛點,把它揉開,或是善用肌肉用力收縮後的放鬆反射,進行肌肉放鬆訓練,例如聳肩到最高點,再完全放掉,如此重複幾次,也能讓肩膀稍微放鬆。2.正念減壓 呼吸練習要改善製造壓力的用腦習慣,葉北辰建議,可以從「正念減壓」練習開始。許多研究證實,「正念減壓」有降低血壓、改善慢性疼痛、促進心血管健康、提升免疫力等多重的好處。「正念減壓」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非正式練習,比如等電梯、等捷運時,閉上眼睛,專心地感受三次呼吸時的身體感覺,像是吸氣呼氣時肚子的起伏,盡量什麼都不想,純粹感受呼吸的當下,如果中間分心注意力跑掉,也沒有關係,只要再輕輕把注意力帶回呼吸即可。葉北辰表示,除了呼吸,吃飯時專心吃飯、好好感受食物每一口味道的變化,也是練習「專注當下」,能夠幫助疲累的大腦休息、身體回到自然狀態。
-
2021-12-05 養生.人生智慧
維持腦力、體力、社會力 快樂熟齡從不服老開始
創立台北協和婦女醫院、創辦台灣第一本專業婦幼類雜誌《嬰兒與母親》……人生上半場過得豐富精采的林經甫,第三人生對他而言,也是一段從抗拒、面對到放下的過程。2017年,他當起「時尚老人」YouTuber,用自己的例子打破大眾對於「老」的框架,想告訴大家即便身體有病痛,依然可以擁有感受快樂和幸福的能力,挺直胸膛、自信優雅地走到人生最後一刻。有人說,「人生的10%,在於如何創造;剩下的90%,在於你如何接受。」可我認為剛好相反:「人生的90%,在於如何創造;剩下的10%,在於你如何接受。」面對「老化」這件事也一樣,當你選擇「活躍老化」、「優雅老化」時,首先就要建立「不服老」的信念。為高齡化找解方 維持三力生活、避免失能臥床我們該如何找到一個積極有效的方法來改善健康、延緩老化、降低疾病風險,才能避免臥床、成功地老化,為台灣高齡化問題找出解方?我開始往預防醫學的方向思考,歸納出三個亟需重視的要素:維持體能、訓練腦力、活絡人際關係,也就是我一直在推動的三力生活:腦力、體力、社會力。第一個是腦力。老人失智症是臥床原因的第一名,所以要想辦法避免腦力退化,有一個信念是:保持好奇心、樂於學習,什麼都可以去嘗試。生活中有太多可以經驗、思考、學習,心態上要永遠把自己當成學生,不斷地探索學習、延伸生活觸角,投入你所熱愛的事,自然能延緩大腦退化,為你的人生創造更多可能性。第二個是體力。中高齡者發生跌倒或者肌肉、關節、脊椎有狀況的人太多了,要預防這些狀況,就要強化體能與肌力,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設定運動目標,並開始認真執行。要活就要動,運動是延緩失能與老化的良方,不管到幾歲都不要停止。最後是社會力。社會力就是社交活動、人際關係,包括:家人、朋友、夫妻、親子、同事、社群等關係。社交生活對年長者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透過社會連結的過程,可以結交朋友、拓展人際關係、增強個人資源,同時獲得自信、快樂、成就感及自我價值感。研究證實,社交活躍的人通常擁有較佳的健康狀態、智力及記憶力,可降低失能或失智的風險。可見社會力、體力、腦力三者互為影響,缺一不可。誰沒有病痛?積極控管疾病 享受每一天人不用要求自己都不生病,50歲以上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病痛,重要的是,學會與疾病共存。很多人看我精神奕奕,都以為我身上沒什麼疾病,事實上,幾年前我才動過心臟、腰椎手術,這些都算是職業病。我也有糖尿病,糖化血色素(HbAlc)曾飆破10(正常值為4∼5.6%),後來使用胰島素、運動加上飲食控制,幾年下來,糖化血色素、飯前血糖值都很正常,最近半年,糖化血色素甚至從8.4%降到6.2%。這讓我更確定高齡者是可以與病共存的,力行三力、心情愉快,是老人生活最重要的健康基礎。身體有病痛,依然可以擁有感受快樂和幸福的能力,活出好的生活質量。不不是有病,天就會塌下來,即使今天你坐在輪椅上,還是可以好好生活,但切記不要讓疾病擴大,導致需要仰賴他人的照顧,能夠自主照顧自己是最重要的目標。老人健康與否的定義,不是看慢性病的數量,而是生活自理的能力。我的觀念是:積極生活、實踐三力就好,預防本身就是一種治療。從預防醫學角度,已有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不管你是癌症或其他慢性病,都不要太在意自己生了什麼病,診斷一旦確立,就從生活中去面對,只管認真地走三力的方向,好好生活,就可能逐漸康復、不再惡化。面對糖尿病,我很清楚自己的方向。因為甜對我依然有致命的吸引力,人家在吃提拉米蘇,為什麼我不能吃?所以我和醫師商量:「我不是要治療糖尿病,而是要生活。」他很同意我的觀點,我們的約定是,只要我的指數不超過多少就及格,在這個標準下,我依然能好好享受美食。並不是有糖尿病就不能吃自己喜歡的食物,而是在量上控制,並多選擇對血糖控制有益的食物。在與疾病和諧共存的過程中,我找到屬於自己的健康生活法則,從而更懂得感恩,更珍惜活著的每一天。美國新一代作家羅伯特.M.德瑞克(R. M. Drake)說:「在發痛的身體裡面,存在著更美好、更強大、更真實的東西。」饒是如此啊!
-
2021-11-2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陽光下的陰影:失智症照顧者的身心壓力
【編者按】醫病平台本週的主題是「失智症」,有別於一般談到失智症的報導大多著重於「病」與「病人」,這三篇來自國內某頗負盛名的「失智治療與研究中心」的個案管理師與諮商心理師共同寫出他們所關心,但少為社會所知的照顧這種病人的家人、長照人員所負荷的壓力,並發出誠懇的呼籲,希望「失智症照顧者的身心壓力被看到」,也勉勵照顧者,「照顧好自己是一輩子的功課」。對於照顧者,我們應該注意「關係重於指導,肯定大於建議」的態度,並幫忙照顧者了解失智病人偶發的暴力行為。非常遺憾「醫病平台」一向秉持避免寫出團隊、醫院的名字,以免落入「置入性行銷」之嫌,尤其是這團隊的靈魂人物王醫師百忙中鼎力協助,在此誠摯致謝。那些沉重無法說出口的照顧身心壓力自從進入失智症個案管理師的領域後,每天身邊圍繞著許多不同類型的失智症照顧者,這些不同類型的失智症照顧者有個很大的共同點是「照顧壓力負荷大」,覺得自己在照顧失智的家人快喘不過氣,每次諮詢照顧者時,他們眼神流漏著無助的眼神,有氣無力地無奈地描述照顧上的困境和壓力多麼緊繃。身為失智症個案管理師的我,主要針對照顧者目前的照護狀況進行諮詢和提供適合照顧者的資源協助外,更在諮詢過程中,感受到照顧者的情緒隨著談及照顧的歷程而有所起伏。大多數照顧者們談到對病人的照護多半感到無所適從或被病人語言或肢體攻擊等各式各樣的照顧壓力,以及日常生活中甚少有可宣洩情緒和情緒支持的管道,導致在長期忍耐下照顧者心理壓力負荷日益漸增外,也伴隨著身體和心理健康出現危機。每當與照顧者們諮詢的當下,時常感受到照顧者於照顧失智症者的心理歷程中的艱辛與疲累,龐大的照顧壓力影響心理壓力影響生活品質,甚至有一部份的照顧者也因此累出病來,但又礙於現實層面的考量,無法予以自己放鬆或喘息的機會,最常見的照顧壓力的傾訴,首當其衝為直接影響的經濟層面,若照顧者累倒了,家裡的經濟該如何是好,經濟的負擔對照顧者來說,是躲也躲不了的問題;其次是在照顧失智症病人中會遇到的行為精神症狀照護困難,讓照顧者感到手足無措和備感壓力;再來是照顧責任與人力分不均問題,多數失智症照顧者白天需上班,若家人彼此之間的協調照顧分配不順利,或是部分家人對於照顧病人採不予理會的態度,也會讓照顧者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況發生,而其他因素像是病程變化、家庭角色的轉換與衝突,照顧心力的耗損、無法接受家人生病的事實和照顧體力耗損等因素,都是會讓照顧者在照顧歷程中最真實的問題,但可能礙於其他因素考量無法說出口,並讓照顧者感到身心疲乏。失智症照顧者的身心壓力需要被看見上述提到為照顧者們較常遇到的照顧困難,而這些困難也讓大多數的照顧們身心面臨危機,加上目前在這世代下的失智症照顧者們極大部份為台灣中年世代的中年人,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當父母確診失智那一刻起,便開始逐漸面臨長期照顧壓力和責任,使得讓這群中年世代的照顧者們更加心力憔悴,而處在失智症照護第一線的我,看到此現象,不禁思考身為失智症個管師,除了提供諮詢和相對應的資源協助外,也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協助照顧者們一步一步看見自己在照顧上的情緒,但大多數的照顧者們對於自身的照顧壓力和情緒較為壓抑,更看有一部份照顧者們會認為目前尚無需要其他資源的協助或是不覺得自己有需要外界的資源協助和幫忙,另一部份的照顧者則是詳盡地陳述病人的生活樣貌,並透露出自己在照顧過程中感到身心壓力,甚至在對話中發出「我撐不下去」、「我不曉得還能怎麼做」或「我自己也生病了」等求救訊號,這些訊號的背後更是伴隨著在照顧上的焦慮和憂鬱的情緒,也因此讓照顧者的身心狀態開始出現問題,使照顧者們身心狀態雪上加霜。照顧好自己是一輩子的功課承上述,照顧者的照顧狀態,若從生理、心理和社會的角度來看,生理和心理會相互影響,壓力、情緒的調適對於維持照顧者的良好身心狀態是相當重要的,若能協尋相關資源求助幫忙,或是找到適合的自我照顧方法,否則很可能還沒照顧好病人,照顧者自己就先倒下,況且在照顧歷程中,照顧者所經歷到的情緒相當複雜,這與涉及到的照顧面向、病病變化、自我情緒調適等因素相互牽扯,種種的因素都有可能讓照顧者們感到身心俱疲,進而影響身心健康是否能穩定的發展。要如何照顧好自己這件事,說難也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在目前失智症的照護資源系統已逐漸發展成熟,在這之中有著許多的照護資源能讓照顧者使用,但重要的是回到照顧者自己,當自己願意開始嘗試做些讓自己可以休息、放鬆的事情時,其實就已經在照顧自己的路上了。可能看到這裡,或許身為讀者的你會問「什麼是照顧好自己?」,我時常在諮詢的結尾跟照顧者說:「請您好好照顧好自己,哪怕是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都好,重要的是練習找到適合自己喘息放鬆的方式,讓自己休息,而當自己把自己照顧好了,才會有力量繼續再往前走。」1.照顧好他人的首要修件是先照顧好自己。2.若自己無法有好的照護心態和心情,被照護者也會感覺到照顧者的情緒。3.角色轉換和家人間固有的印象和關係,常是失智照護上最困難和最需要被改變的的部分。放下之前的固有印象,好好重新理解失智者過去的經驗如何發展成現在的他/她和現在的自己,可能是解決壓力的解方之一。4.失智者到後期可能無法瞭解照顧者的話語,但仍能感受到照護者的表情、肢體語言和情緒。王培寧(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
-
2021-11-24 養生.聰明飲食
天氣冷颼颼!5大最愛火鍋料排行出爐,每吃一口熱量皆爆表,3種配角熱量也不低
氣象預報,今天清晨北部最低溫僅12.3度,專家預計明晨因輻射冷卻的關係,溫度恐怕會更低。天氣轉涼,不少民眾開始準備要大啖熱呼呼的火鍋,而吃火鍋最大重點除了鮮美的湯頭外,更少不了選擇豐富及花樣多變的火鍋料。網路媒體大數據關鍵引擎就曾做過調查票選統計網友最愛的火鍋料,前5名依序為蛋餃、豆皮、魚卵捲、魚餃、貢丸。火鍋料大多屬於加工食品營養師潘富子表示,其實不難發現火鍋料大多都是屬於加工食品,而加工食品在製作過程中為了要維持口感及味道,都會添加上較多的油脂及鹽或其它調味料。在攝取的份量上就得留意,千萬不可因火鍋料看起來小小的,就忘了要控制攝取份量,避免開心吃鍋,卻不小心造成熱量爆表、鈉含量超標。最受網友歡迎的前5名火鍋料的熱量與鈉含量1.蛋餃:一顆熱量約22大卡、鈉含量為57毫克。2.豆皮:一份豆皮(20克),熱量約95大卡、鈉含量為5毫克。3.魚卵捲:一顆熱量約8大卡、鈉含量為63毫克。4.魚餃:一顆熱量約24大卡、鈉含量為31毫克。5.貢丸:一顆熱量約54大卡、鈉含量為128毫克。加工火鍋料熱量前3名排行榜另外補充分享常見加工火鍋料熱量前3名為小三角油豆腐(每個約76大卡)、魚子球(每顆約72大卡)、芝麻麻吉燒(每個約60大卡)。潘富子提醒民眾,尤其是吃到飽的火鍋,民眾常會有抱著一種要吃回本才划算的心態,而忽略熱量及鈉含量的控制。以去吃到飽可能吃到的份量估算來說,一餐可能會攝取到近2800大卡,遠超過成年人中餐或晚餐的建議熱量600~800大卡,相當於60公斤體重的成人,慢跑(8公里/時)需約5.7小時才消耗的掉。 湯底的選擇也很重要潘富子提醒,想維持健康體態若以正常體重 60 公斤的靜態工作者,建議攝取量每日建議熱量攝取1,800大卡,而不論哪種體態的人鈉含量更要注意每日建議鈉攝取量上限2400毫克。建議民眾可運用「我的餐盤」運用「拳頭」及「掌心」來估計食物攝取量,也可以在吃火鍋時可以比平常吃更多蔬菜以增加飽足感;火鍋湯底選擇番茄、昆布或柴魚等原味湯底可避免吃下過多的脂肪與鹽分。延伸閱讀: 。常吃火鍋小心誘發痛風! 醫揭「代謝異常關鍵」 :愛喝湯先踩雷 。火鍋湯底能喝嗎? 醫告誡「10種人」小心隨時痛風
-
2021-11-20 養生.人生智慧
「你過的是你的人生嗎?」 第三人生對李偉文來說是禮物,也是追求夢想的另一個起點!
如果65歲退休,按現在平均壽命81歲計算,大約還有近20年的時光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好好過!熱愛生活的李偉文,早已啟動退休進行式,秉持著「一生玩不夠」的座右銘,第三人生擘畫了玩樂藍圖,其中也包括學習、放下,依著自己步調,在每個當下都怡然自得。採訪這天,李偉文笑著說:「今天是我的60歲生日!」在很巧合的時間談人生下半場,感觸特別多。這位集眾多角色於一身的牙醫,與自然生態攝影家徐仁修聯手催生荒野保護協會,同時身兼親子教育作家,很早就開始推廣「提早規畫退休」的理念。「退休」指的是一種進行式,不管任何年紀,都要抱持退休的心情來過生活,做好財務規畫、安老居住,唯有提前準備,才能開創美好第三人生。追劇放空也很好 保持作息規律李偉文觀察,因為社群媒體發達,民眾看到親朋好友退休後過得光鮮亮麗,擔心自己沒有繼續活出精采,反而變得不快樂。「千萬不要有比較的心態!」他認為第三人生的重點是重新探索自己,而非活在他人的標準,退休並不是人生的結束,而是迎向另一美好階段的開始。「退休後要做什麼?」是許多上班族的煩惱,李偉文建議培養多元興趣,或重拾年輕時的愛好,避免生活頓失重心、無所適從。日本電影《退而不休》描述一名白領菁英退休後,面對身心理的各種轉變,調適過程有諸多不順,反映熟齡族邁入第三人生的現狀。電影非常寫實,雖然退休後完全自由,可以隨興起床、吃飯和睡覺,但懶散度日久了,容易產生自我懷疑:這樣日復一日有什麼意義?李偉文笑說追劇放空的日子也很好,但要保持作息規律,感覺每天活得有意義,千萬不要毫無計畫地虛度光陰。莫在意別人眼光 重新探索內心「你過的是你的人生嗎?」李偉文點出退休族的迷惘,退休的生命轉折讓人感到不安,因為失去工作上的角色後,也少了原來的社會認同。他以阿德勒心理學說明:「每個人都有人生的課題,沒有必要去在意別人怎麼看我們,做好自己、做個自己喜歡的樣子,重塑態度觀看世界的角度就會變得不一樣。」進入到熟齡期,應該回到探索內心,而第三人生有了許多時間自我覺察,再次啟動對生活的喜悅和熱情。這是一個溫故知新的階段,退休後還能做好多事,朝著喜歡的方向挖掘自己,未來還有無限可能。人可老心不能老 提早5年準備退休是門需要學習的課題,李偉文經常分享自己的觀點,高齡化已是全球趨勢,早在大學時期就已經思考熟年社會、退休規畫、朋友共老等議題。他建議大家在退休前5-10年開始著手準備,免得退休這天真的到來,反而不知道該做什麼事。「我看過很多人剛退休時,變成『沙發馬鈴薯』,短暫放縱一下還可以,懶散久了容易對周圍事物失去興趣。」李偉文以朋友為例,把「喜歡旅遊」當成興趣,玩了一年半載,心靈漸漸空虛,不知不覺陷入衰老的歷程。歲數可以變老,但心態不能老,人生積存的美好歲月不應白白浪費。「好好經營朋友」 好友揪團自建老人公寓活了大半輩子,曾經庸庸碌碌忙著工作,來不及欣賞身邊的美好;退休後,正好有大把時間享受生活。李偉文鼓勵大家,除了心情放鬆、視野放寬,不妨也追求自我實現,退休後是再學習的黃金時期,參與活動有機會交到志同道合的新朋友。不論參加什麼活動,沒有好壞的定義,只有回饋的價值。李偉文不斷提醒自己珍惜生命時光,致力追求「慈悲與智慧」,透過大量閱讀啟發自己,號召朋友一起當志工、從事社會服務,雖然常被朋友笑不務正業,但這些都是創造自我價值的關鍵心法。退休只是職涯的結束,並非生命的終點,長達20年的退休時光,除了財富與健康計畫,也要好好經營朋友。李偉文提倡好友揪團預備退休,人際關係是豐富老年生活的泉源,人世間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與家人、好友一起慢慢變老。50歲後,他和朋友組成「蝸行」團隊,共同集資,自建一棟老人公寓,為老年的理想生活做準備。蝸行團隊偶爾相約出遊,聯繫在地公益團體邊玩邊回饋捐款,「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有價值與意義,人生隨時充滿正能量!」第三人生對李偉文來說,是禮物,也是追求夢想的另一個起點。
-
2021-11-1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換個方式跟病人溝通 變成可以聊天的朋友
【編者按】這星期收集了一位年逾八十,回國已經二十幾年,仍舊認真照顧病人、教導醫學後進、關心醫療大環境的醫界前輩,最近三個月來在疫情下,在台灣、短期回美探親、剛回國所陸續寫出的三篇文章。希望以他年輕時長期在美國教學醫院行醫以及回國服務多年的經驗,冷眼旁觀台灣的醫療,以及回顧過去在美國、台灣照顧病人的一些想法,希望可以引起國人省思,我們更歡迎醫界更多的回應。名人來掛我的門診看病我在紐約的醫學院工作時 ,有一位當地的病人來掛我的門診看病,當其他的同事看到這位「有點名氣」的病人掛我的門診時都有點驚訝。這位病人在紐約開了一家很出名的酒莊,同時也有自己的葡萄園及釀酒廠。因為他的經商環境,在當地的媒體也會報導這位有點名氣的「名人」資訊,所以當這位「名人」要來當我的病人,有些同事很警訝。當這位名人來門診時,我也直接問他什麼人介紹來的。談話中,他告訴我説他曾經看過很多在紐約的名醫,大多都是各醫學大學的名敎授,這些名醫都是很出名的肝膽腸胃科大師。原來這位「名人」是因為喝了很多酒而引起肝臟功能的異常,因為這種問題是飲用酒精引起,解決這問題的最佳方法是戒酒。這位「名人」是賣酒又釀酒的人,加上自己從來的創業就在這方面很成功,所以過去的醫師們出自專業的角度去處理這位病人的問題,要他戒酒來緩解生理上的問題也是正確的。這位病人還想另外找一位不是大師級的醫生照顧他的身體健康。當這位病人告訴我他過去的就醫經驗時,我就很敏銳的發現,如果我跟其他「大師級」醫師來同樣的話來回應他的問題,這位病人也會再換另一位醫生來以安慰身心上的矛盾。我就改變了詞句,談了他最內行的「酒」的歷史,及社會上需要及存在的事實,也順便強調每人對酒精的反應、吸收量的不同,對身心有不同的影響。跟病人變成可聊天的朋友我認為對一位酒精飲料有習慣性「需求」的人,要一下子戒酒是不可能也不容易,所以用討價還價的方式勸說減量。如此一來,我們建立了相當不錯的醫病關係,也變成可以聊天的朋友,每逢年節,他都會寄送整箱的美酒來作禮物。一般的醫病關係,尤其在傳統的環境,醫護人員多少站在權威的立場,發號施令式的向「被動」及「弱勢」的就醫者用比較多的專業詞句說明病情及治療計劃。尤其在亞洲社會,病人及家屬也相當尊重專業,而以似懂非懂的心態面對醫療的建議。這種情況,相信在病人求診於「醫學中心」,尤其面對「專家」、「主任」級等大名醫的情況下更常見。人與人之間,如果面對面的溝通,多少會「見面三分情」,也許較容易建立好的溝通及信任。目前因爲有冠狀病毒的流行,很多醫療作業改為網路視訊服務,如果在醫病關係已經建立好了,或許醫師與病人之間的溝通還是可以維持。但對於初診或求診是追求第二意見的時候,少了「面對面」的溝通,是否會有不足或缺乏安全感及信任的缺點,值得探討。
-
2021-11-11 養生.家庭婚姻
醫師夫外遇年輕護理師 老婆提「天價離婚費」他全忍痛吞下
情同意合的兩人即使結了婚,但也不保證就能從此長相廝守。而若是雙方感情決裂,走向離婚一途時,彼此之間的財產分配更是非常現實的問題。最近日本媒體,就報導了一則離婚的官司案件。根據日本媒體「マネー現代」報導,一位化名沼田德子的40多歲女士,丈夫沼田義男(化名)是一位50多歲的醫生,兩人有一位剛進醫學大學的女兒。德子約在半年前,發現義男在醫院和一位30多歲的護理師出軌,因此要求該護理師賠償400萬日幣(約相當於新台幣98萬)的慰問金。沒想到對方賠償過後,卻沒有結束與義男的外遇關係。多次交涉未果下,德子只好轉向和義男離婚一途。當時義男的年收入約有2000萬日幣(約相當於新台幣493萬元),房產也是掛在他的名下,並且還剩餘3500萬左右的房貸(約相當於新台幣862萬元)尚未繳清。面對不肯放棄小三的義男,德子提出幾項要求:包括要求房貸繼續由義男負責繳清,但離婚後算起的20年間,要無條件承認德子的居住權,以及女兒的學費也必須要由義男出錢,並每個月額外給予60萬日幣(約相當於新台幣14萬)的養育費等等。由律師的觀點看來,這樣的離婚賠償金額,其實遠遠超過一般的行情。沒想到最終義男除了在部分項目的金額有極小幅度殺價以外,其他條件幾乎照單全收。律師認為,這是因為義男是法律上認定的配偶,但心態上又急著要離婚的關係,結果就必須吞下對自己不利的條件。如果能稍微放緩一點協調,說不定不用賠償那麼多錢。並指出在這樣的局面,正和「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完全符合。
-
2021-11-0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全民健保」讓人人可享受就醫及治療 該如何維持醫術與算術的平衡?
【編者按】這星期收集了一位年逾八十,回國已經二十幾年,仍舊認真照顧病人、教導醫學後進、關心醫療大環境的醫界前輩,最近三個月來在疫情下,在台灣、短期回美探親、剛回國所陸續寫出的三篇文章。希望以他年輕時長期在美國教學醫院行醫以及回國服務多年的經驗,冷眼旁觀台灣的醫療,以及回顧過去在美國、台灣照顧病人的一些想法,希望可以引起國人省思,我們更歡迎醫界更多的回應。戰後日本開辧了醫療保險制度,家父去日本也訪視一些舊日由台北醫學校回日本執業、開業的一些朋友,後來日本醫師參與設計了「健康保險」來給付就醫費用的制度,就需要學習如何申請醫療服務費用,以得到付款來「維持」醫務費用及服務。此制度用醫療相關的服務及內容的規定,來判斷醫師的服務「價值」,另外安排的檢查、醫藥價、住院的費用等等另外訂定價格來給付給醫師及醫院。他們在日本執業的朋友為了要申報的工作的服務內容,必須先了解成本,以便可收到照顧病人的費用來維持醫務,因而創了新的必修「功課」,就是如何做好連結「醫術」與「算術」。醫師及醫院的醫療作業及器材的使用都得「精算」來減少虧損,或是找些方法來調整報價以求得好的給付。今台灣的健保制度建立後,大部分的醫療照顧都由健保的規定付費給醫院或醫療診所,是依據醫師及醫療單位代表與健保局共同訂立的收費標準。分析了不同階級醫院的門診、住院成本,再設計給付及限制,不同等級的藥品、醫療作業的費用,甚至連檢查及處置都以不同點數來設定,然後以醫療保險的總額計算各點數的價格來給予。幾年前在天下雜誌也刊登了一篇文章,其主題是「醫術變算術」,當時各醫院因論量計酬的給付下,各醫院提出醫生無底薪制,更引發了衝量的執業。各醫療機構也為了讓病人信服而創立很多「次專科」及「科主任」來吸引病人「消費」及相互轉介。同時也增加貴重儀器或特殊技術的檢驗,並增加使用貴重藥物。最近有一篇登在「健康名人堂」的文章指出台灣有些企業投資設立的醫院在目前的健保制度下經營很難有「利潤」。當醫院行政的人須面對投資、設備、人力及日新月異的醫療器材籌備經費來維持作業,有些企業投資的醫院,甚至於用「租賃」公司的模式經營,因而醫療服務就得為支付「租賃」的費用而調整作業。因爲有這些的外在因素及不同的營運需求而不得已調整作業的模式來計算以維持收支平衡。因此所牽涉的經營「算術」就更加複雜,無形中就把算術加入醫療行為中。其實這種醫院的「投資」,會間接或直接影響醫院的運作模式及醫療品質,也會影響醫療工作人員的心態,連帶也會影響醫療行為及態度。年終經過健保預算的計算後,各醫療機構有時候會回收到「點數」,這些作業就牽涉到算「數」。如果在「全民健康保險」的模式下讓大家都可以享受的就醫及治療,如何維持支付與受益者之間平衡,或許要把醫療及算「數」雙方帶入討論,來找出醫師及病人都可接受共識。近來社會都同意應提供民眾好的醫療服務,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社會的醫療福利是正面或是負面的經濟值得大家討論。一般民眾要求方便、高品質、又便宜的醫療照顧,問題是醫療服務要好,其成本是很昂貴的。硬體的設施、提供服務的人力、物資都花費很多成本。如果大家要求愈多愈好的醫療,成本就愈高,這些都需要在「醫術」及「算術」之間精算。病人及家屬在求醫時也有許多心態是以「經濟」的角度去考量。例如住院的病房等級、使用貴重的自費藥物、貴重儀器的檢查或治療等等,都需要在上述兩個「術」之間思考。當然有些醫療人員也有人在經濟利益上推銷。這些現象在醫療科學進步的過程中,希望可以有客觀的判斷、評估來平衡,同時在醫學教育上,我們也要深思,如何加強習醫者的人文關懷與道德倫理,而不要讓「算術」凌駕於「醫術」之上,而使得新一代的醫療服務者看不到為病人治病解憂、起死回生的這種專業才能享受到的「意義」。
-
2021-11-05 養生.聰明飲食
沒節食瘦22公斤三高都沒了 全靠這招瘦身又健康
民眾減重常開玩笑說「明天開始減,今天先吃了再講。」可見美食當前,減重非易事,彰化縣54歲周姓男子改變飲食習慣,過去3個月光靠「吃飯配菜」變成「吃菜配飯」,都沒節食也能減重22公斤,好消息脂肪肝炎和高血壓都回歸正常,降血壓藥也停了。周男身高174公分、原來體重97.6公斤,長期慢跑健身,就是無法減重,3個月前參加衛福部彰化醫院的健康生活養成班,從課程中學到健康飲食方式,例如每周至少1天蔬食,每餐進食依序是蛋白質、蔬菜、優質澱粉類,從「吃飯配菜」變成「吃菜配飯」,以營養健康取代吃飽。周男說,過去3個月他沒有「節食」,每餐都有蔬菜和雞胸肉、水煮蛋等6種食材,但每天三餐的份量遞減,早餐吃得最豐富,午餐在外不方便煮,於是選擇清淡便當,並以青色蔬菜為主,地瓜等根莖類取代米飯,晚餐盡量早吃,份量比中餐再少一點,如果自煮就吃多少煮多少,而不是煮多少吃多少。周男表示,本來抱著嘗試心態做飲食控制,1個月4次課程,照著飲食原則進食,第一個月減了10公斤,維持不變,3個月共減22公斤,他回醫院體檢,脂肪肝炎和高血壓都回到正常,醫師說他可以停止服用降血壓藥。彰化醫院個管師洪雅琳說,學員3餐吃的東西都要LINE到群組,相互監督、約束、鼓勵,醫師、心理師、個管師即時回饋,以「減重有伴不孤單」方式支持減重者建立正確生活習慣,周姓學員第一個月減重10公斤,接下來兩個月減重12公斤,體脂從30.4降到20.9,再搭配運動,使身體肌肉更結實,不至於因減重而肌肉皮膚鬆垮;彰化醫院下期健康生活養成班11月17日晚上開課,可洽(04)8297430諮詢。
-
2021-11-02 名人.相性幸福
為何很持久反而讓人開心不起來?癥結點在出不來
近3年來,為了射不出來而困擾的案例,可是慢慢持續攀升中,讓來諮詢個案們總是尷尬的說:「我很持久,可是出不來。」想像打噴嚏但是打不出來,或者是用上大號來比喻,應該沒有人會開心的說:「我好喜歡便秘」吧! 笑不出來的原因射精困難最直接面臨的困擾是「生小孩」,由於無法在陰道內射精,想當然爾就無法自然受孕。再來就是「感情危機」,常聽到伴侶的抱怨是:「他是不是對我沒有興趣,所以才無法射精?」、「我那裡不緊嗎?」、「他是不是不愛我?」……你所想到能懷疑自己的台詞,大概87%都會出現在診間。男方則是很沮喪且無奈的說:「我也不想這樣子,但就是找不到想射的感覺……」。漸漸的,兩個人的感情因為這樣而開始有了疙瘩,每次的性行為對雙方來說既是期待,又是一次次的失落。如何簡單初步判斷延遲射精造成射精困難的原因仍然可以先概分成器質性和心因性的,最簡單粗略的判斷如下:1.有夢遺嗎?或是自慰的時候能夠射精嗎?你的答案如果是「yes」,那就可以先排除是器質性(生理)所導致的射精困難。2.是勃起功能障礙還是射精困難?傻傻分不清蠻多人會搞不清楚自己是勃起功能障礙還是射精困難。差別在於勃起功能障礙與陰莖的硬度有關,當你硬度不足夠,中途變軟(消褪)的時候,是很難持續性交來達到射精(這裡就先不討論未硬就射精的例子);但射精困難的勃起狀態多數是可以持續維持至少3級以上的硬度(可在陰道內活塞),卻一直到不了高潮期而射精。而在DSM-5中對於遲射(Delayed Ejaculation)定義是,性行為時,在個人無意拖延下,有顯著的射精拖延及顯著的不常或沒射精,這樣的情況持續至少6個月以上。所以,當發現自己來的時候都很正常,但跟伴侶性行為時,卻遲遲無法達陣,這樣的狀況長達6個月以上,就需要提高警覺了。擺脫遲射體質 練習Let it be 假使面臨這樣的困擾該怎麼辦呢?在臨床上,排除生理或是服用藥物所引起的射精困難,觀察到延遲射精的人常會有的特點就是框架很多。框架包含了對行為的框架,像是自慰的時候有一些特定的條件,刺激哪個部位、怎麼刺激,還有搭配什麼環境條件等,一旦換到了兩人之間的互動時,就什麼都不對勁了;除此之外,還有認知的框架,指的是有預設的想法,例如:做愛時間愈久愈好、要女性高潮就是要持久……;再來就是情緒的框架,常聽到的有競爭的心態,不想輸給其他男性,什麼都想比較。如果說早洩要學習控制射精,那麼想要擺脫遲射體質,就是找到影響的因素,練習Let it be!
-
2021-10-29 性愛.性福教戰
只要遵守「三不」原則,孕期也能享受完美性愛!
性愛,是夫妻雙方皆能獲得生理與精神滿足的美好行為,即使懷孕期間,只要能遵守三不原則:「不壓迫」肚子、「不過分深入」、「不耍花招」,都能愉悅地享受性生活,在孕期探索更為敏感的性愛體驗。懷孕期間是否可以有性行為莫衷一是,部分男性由於擔心其生殖器在進入陰道後,會頂到胎兒的頭頂,因而不敢與妻子發生性行為,但其實女性陰道與子宮間還隔著子宮頸,因此不會有碰到胎兒的行為發生。懷孕期間性行為最大好處在於不需要避孕,加上孕媽咪身體較為敏感,對於性愛的反應會較好,加上懷孕初期胸部變大、陰道彈性佳,連行房時從陰道口流出的透明黏液(又稱為愛液)都會分泌較多。第一孕期:第一孕期孕媽咪體態沒有明顯變化,身上器官的顏色也沒有變,性慾容易高漲,生理學上在性愛是加分,但由於心理上會有壓力,所以許多男性第一孕期都乖乖不敢碰老婆,但如果2個人都有意願,理論上性的滿意度會更高。第二孕期:第二孕期則是夫妻性生活最加分的時刻,因為胎兒已經穩定,心態上比較放心,加上生理變化沒有這麼大,只有胸部變得更為豐滿,所以孕期最佳性生活的時間點是懷孕13~26週的期間,這時候各種姿勢都能隨心所欲。第三孕期:到了第三孕期時,由於子宮已經漲大,傳統的傳教士體位已經會壓迫到孕媽咪的腹部,多數都必須要採取後背體位、側臥體位或騎乘體位,但35~36週開始肚子變得很大,媽咪若有不舒服就應避免性行為。基本上若無特別情況,孕媽咪只要遵守「不壓迫」肚子;「不過分深入」、撞擊子宮頸;且「不耍花招」、變換太多體位的三不原則,孕期全程都能夠享受性愛。7種狀況應避免性行為但若是有以下7種狀況的孕媽咪都應儘量避免性行為,曾經早產者應避免懷孕後期做愛,曾經流產者則應避免懷孕初期行房。1.陰道出血2.有流產或早產的相關病史3.早期破水4.前置胎盤或子宮位置過低5.胎盤早期剝離6.子宮頸閉鎖不全7.多胞胎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2021-10-24 名人.林靜芸
林靜芸/胡思亂想的人比較快樂
我是在美國進修整形外科的時候,學會「想像」的。美國的教授一星期只作一個手術。教授要我們術前充分準備,所謂準備就是寫出手術的細節,包括手術床怎麼擺,病人怎麼躺,人員怎麼站,器械怎麼上,其他還需要注意麻醉安全,手術流程,避免併發症等等;如果只有一般性的描述,教授不會欣賞,必須努力讀書並竭盡腦汁胡思亂想,點出可能發生什麼意外,或是可能碰到什麼狀況,可以如何應對,才能得分。所謂「模擬手術」對於實際手術有很大的幫忙,例如手術一般是見到流血,才開始止血。有模擬手術的話,會先控制可能流血的血管,所以術中不會出血。又例如手術當中,發現與術前診斷不同,手術可能必須暫停,但是模擬手術會設想意外狀況,就可以從容應付。神經科學家很早就認為「想像」能幫忙「行動」。1930年代美國芝加哥小熊隊就加入想像練球,贏得比賽。今年五月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台灣進入三級警戒,高爾夫球場關閉,練習場也停業,我在家裏,看職業選手比賽影片,靠想像找出自己的缺點(我的問題是右半身常沒有穩住),在腦海中練球。等到七月微解封,高爾夫球場重新開放,我的球技不但沒有退步,還有了進步。今年的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美國拿到113面獎牌,遠超過總獎牌數88的第二名。根據紐約時報報導,選手得獎的祕訣是大腦訓練。選手平常除了體力、體能、專長等等運動場的訓練,還加上想像。心理教練讓選手穿運動服想像在運動,或聽賽場聲音想像在運動,各式各樣大腦想像。雖然沒有身體的動作,卻能突破運動場上得分的焦著。如果是有對手的競技,想像的運動能夠克服心理壓力,更是有幫助。沒有壓力之下,人們的大腦平均50%的時間在漫遊。心理學家鼓勵人們多多漫遊,一般人的思緒容易陷入後悔或是憤恨,此種反芻性的思考有害身心,可能變成憂鬱或焦慮,並不健康。胡思亂想指的是讓大腦放空漫遊,不專注的思緒,從一個主題跳到另一個主題,穿越不同的時空。其間沒有重點,可以非常自由。能夠胡思亂想的人比較快樂。放鬆的時候,例如在渡假村發呆時,或是作簡單重覆的運動時,例如在公園走路,就有助於進入胡思亂想的心態。加拿大卡加利大學認知神經科學家茱利亞的實驗,以腦波偵測,當受試者胡思亂想時,大腦會出現α波,此α波與人們運用創意解決問題時,大腦額葉出現的α波相同。天馬行空自由的思考,例如疫情當中被困在國內,可以想像到綠島去浮潛,碰到大海龜,被載到海底,看到各式各樣魚類,自己也長了魚尾巴,變成美人魚……游到冰島上了岸,要去爬山,魚尾巴又變成電動腳。可以跳,可以跑,這樣的漫遊會讓人身心都充電。有些人短視認為胡思亂想浪費時間,其實是錯誤的,我們的社會對於工作及產能非常重視,身為勞動者的我們,大腦時時被搾空。我們需要記住,大腦是自己的,多多胡思亂想,才可以保持大腦的敏銳。
-
2021-10-22 癌症.乳癌
那些數據教會我的事/比生小孩還痛? 三成女性未主動做乳癌篩檢
乳癌長期是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名,每年有近2000人死亡,但篩檢率卻不到四成。國健署過去針對全體國民進行問卷調查,發現有三成女性回答未主動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其中害怕檢查過程會痛是原因之一。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 40歲以上要注意乳癌防治過去一向是女性重要的健康議題,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更顯示2020年乳癌已超越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的癌症。相較子宮頸癌近年發生率逐漸下滑,乳癌對台灣女性的威脅仍位居第一,平均約每37分鐘就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每年更有近2000人因乳癌過世。最新數據顯示40歲以上女性有較高風險罹患乳癌,但年輕型乳癌患者(35歲以下)近年也有增長趨勢。政府自2003年起推動癌症防治法,2010年擴大癌症篩檢,呼籲國人定期篩檢,關心自身健康。比較擴大篩檢後2010年及2018年乳癌發生率數據,發現各年齡層均有增長,其中年輕型患者與65歲以上的高齡患者增加幅度較大,因此不分年齡都應重視自己的乳房健康。目前國健署針對45 至 69 歲女性、40 至 44 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女性,提供每2年1次乳房 X 光,鼓勵女性主動篩檢,達到早期發現與治療的目的,其他年齡層患者則可以透過平時觸摸乳房是否有硬塊、或至診所進行超音波檢查,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或是向醫生詢問合適的診治方式。三成女性未定期篩檢 太忙、怕痛是主因雖然乳癌對女性威脅大,但只要提早發現、治療,早期存活率高達95%以上,大幅降低死亡率。目前乳房x光攝影是實證上最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檢查過程中會將乳房夾緊,減少乳房組織重疊,以獲得較清晰影像,雖然會有些微的不適,但可以獲得較準確的檢查成果,包含尚無症狀的第0期乳癌都能發現。但研究顯示多數女性仍對乳癌篩檢存有負面印象,相較子宮頸癌篩檢率達58%,乳癌近年篩檢率很少超過四成。探討可能原因,除了缺乏定期檢測的健康意識,乳房攝影很痛的印象也是女性不願主動篩檢的原因之一。衛福部2017年訪問紀錄結果發現,約有三成女性未定期接受乳房X光攝影篩檢,多數女性感覺身體健康、或因為忙碌而忽略檢查外,其中約有15%女性是因害怕疼痛不敢篩檢。台大2019年針對乳房篩檢調查也發現,部分女性因為第一次篩檢疼痛高於預期,內心有了陰影,就不願意再次檢查。據聯合報報導,中山區松江里長蔣築諠曾表示,過去一直有聽聞身旁女性友人說乳房攝影很痛,連鄰長也表示「比生小孩還要痛」,讓從未做過檢測的她很驚恐,但實際篩檢後發現,檢查儀器多為改良式,讓不適感減輕許多,「完全不痛」。許多人都像這位里長,未有篩檢經驗、也未諮詢醫生,僅從身邊親友聽聞檢查過程很痛的描述,因此害怕、抗拒進行篩檢,但事實上近年診療儀器及方法已有改善,大幅降低女性的不適感。且因為害怕而錯過發現與治療的最佳時機,反而是得不償失。生活習慣、篩檢缺一不可 免於乳癌威脅根據統計,每年經篩檢發現的乳癌個案中有超過六成為早期乳癌,相對存活率高達九成五,反之,若晚期才發現,相對存活率只剩下約三成。建議平時就要養成觸診檢查的習慣,搭配乳房超音波與兩年一次的X光攝影檢查,便能及早發現與治療。除了定期篩檢,遠離危險因子、養成健康生活習慣,也是免於乳癌威脅的不二法門。乳癌的危險因子包含: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30歲後才生第1胎、未曾哺乳,以及具有乳癌家族史者、得過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等;後天危險因子則包含:抽菸、飲酒、不健康飲食及缺乏運動等,而這些後天因素,可以透過健康的生活型態加以預防。一旦發現罹患乳癌也不必擔心,早期發現不僅存活率高,也可以做乳房保留手術,以積極、正面的心態面對乳癌治療,癌後人生一樣可以多采多姿。🔎 「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粉絲專頁,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歡迎加入吸收新知、分享自己的故事。
-
2021-10-22 癌症.乳癌
年輕型乳癌易增生轉移 醫籲「抗癌3招」提升生活品質
台灣乳癌年輕化,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不到50歲新確診乳癌人數突破5千人,其中「極年輕型」35歲以下者超過400人,不到40歲確診者更高達1200人。醫師提醒,年輕型乳癌普遍具有腫瘤較大、惡性度高、易轉移等特性,憂心新冠疫情下,更難早期發現、治療,呼籲民眾掌握「3招」,包括勇敢面對、了解自身疾病與治療計畫、尋求心理支持。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統計,2020年乳癌患者首度超越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癌症,在新冠疫情影響下,乳癌篩檢與就醫意願大幅降低,篩檢量相較去年同期減少17.4%。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部長曾令民表示,根據臨床研究,年輕型乳癌普遍具有腫瘤較大、惡性度高、增生力活躍且易轉移等特性,也憂心復發或轉移,特別是35歲以下的「極年輕」乳癌患者,復發或轉移的治療預後,相較停經後患者較為不良。今年44歲的乳癌病友Tiffany,因家族史與乳房纖維囊腫,10多年來定期追蹤乳房檢查,因結婚生子暫停定期篩檢,沒想到4年前準備嘗試第3次人工試管時,竟發現確診乳癌。歷經二次乳房切除,才發現腫瘤擴散至內乳淋巴結,經過多次化療放療,今年8月又發現乳癌轉移至雙肺、骨頭與右頸淋巴,面對二次侵襲,她樂觀面對,加上參與病友社團,女孩互相打氣,了解很多治療選擇,減少擔憂與害怕。曾令民表示,原本許多穩定控制的年輕病患,突遇復發或轉移,在告知檢查結果時,醫護也感到相當心疼,近期受惠乳癌各亞型治療選擇的多元與進步,鼓勵年輕病友別放棄,並掌握抗癌「3招」與癌症和平共存。第一招:「勇敢面對」。經確診乳癌復發或轉移,雖難免恐懼、挫折,但「唯有自己才能戰勝自己」,現有完善醫療團隊及多元照護建議,病友若迅速整頓心態,能正向、勇敢地迎接長期抗癌作戰。第二招:「了解自身疾病與治療計畫」。乳癌治療包括化學治療、抗賀爾蒙治療、卵巢抑制、標靶治療與免疫療法,依據不同亞型打造個人化治療計劃,有助於延緩化療時間或疾病惡化時間,維持工作與日常生活,緩解經濟壓力、完成生命中更多重要的事。第三招:「尋求支持」。專為年輕乳癌病友創立的「花漾女孩GOGOGO」,年輕病友對於生活、人際交友、懷孕生子、工作發展等,有更多不同的顧慮與心情。有一同作戰的夥伴相互扶持、傾訴,更多資源與經驗談分享,年輕女孩們與癌和平共存非難事。「花漾女孩GOGOGO」今年邀請金馬實力派演員郭書瑤擔任年度衛教大使,攜手年輕病友米娜、凱西與貝拉共同拍攝首支乳癌勵志衛教影片「閃耀花漾人生,我作主」,細膩闡述年輕女性於新婚、實踐夢想的路上,一旦罹癌人生計畫重新洗牌,陷入乳癌復發轉移的長期陰影與困境。花樣女孩GOGOGO創辦人潘怡伶分享,許多病友正規劃結婚生子、求學工作與理想實踐,一旦遭遇乳癌復發或轉移,從原本「一期乳癌」跳級成「乳癌四期生」,被迫暫停所有規畫,面對關係改變、無法生育、經濟負擔,過去治療有限,副作用讓人苦不堪言,讓年輕病友更加重視「生命延長後的生活品質」。郭書瑤鼓勵病友面對乳癌不要害怕,透過審慎了解、積極面對自己的治療選擇,不斷更新治療趨勢的新知,尋求專業醫療團隊協助,不輕易停下治療腳步,我們仍可繼續延續並閃耀自己的花漾人生,自己作主。閃耀花漾人生完整版線上看: https://youtu.be/ldgtSc8f2E4
-
2021-10-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市接種量能吊車尾 專家批:打悲情牌凸顯團隊無能
被喻為史上最複雜的第12期公費新冠疫苗接種,同時開打三種疫苗,北市接種名額幾乎秒殺,毒理學家招名威怒批,各縣市均開設約8成接種量能,只有北市第一階段沒開出該量能,中央還協助增設5接種點,「真的不要再有『千錯萬錯都是別人錯的心態』,打悲情牌只會凸顯自己團隊的無能」。招名威指出,中央表示過去實際預約人數均達符合預約人數的8成,等於各縣市都可開設約8成接種能量,但第12期第一階段,「台北市自行設置預約接種能量,均未達到8成」,北市BNT疫苗為5萬6672人,約為符合預約資格人數40%、莫德納2萬1607人,約預約人數20%、AZ為6萬2700人,約預約資格人數49%。中央18日協調北市新增5處BNT疫苗接種站,分別為衛生福利部1樓、交通部1樓、華山西二館、中正紀念堂一展廳以及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增加4萬5280劑BNT預約數,目前北市BNT總預約量能為10萬1952人,已預約7.5萬人。招名威批評,很清楚,中央沒有不協調北市疫苗施打的問題,「台北市長想要自己搞預約平台,搞到最後還說是唐鳳不肯開放平台、中央不可協調」,大家都很努力,「真的不要再有千錯萬錯都是別人錯的心態,『打悲情牌只會凸顯自己團隊的無能』」。
-
2021-10-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獨/中央地方衝接種量 北市醫護快被逼瘋「人力掏空大半」
被譽為史上最複雜的第12輪公費新冠疫苗接種將於10月22日登場,同時要打莫德納、AZ、BNT三種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數據指出,台北市開出的BNT接種量能僅能滿足39.5%符合資格者;經中央協調加開五個接種站,增加4萬5280劑,才能滿足71%符合BNT接種資格者。這對民眾可能是好消息,但北市公立醫院基層醫護人員擔憂,人力被掏空大半,醫院病人誰來顧?包括北市聯醫、北榮、台大醫院明顯受到市府要求增援第12輪接種的壓力,正拼命擠出人力。北市醫院基層醫護表示,中央和地方好像都忘了,光有疫苗和接種站還不夠,得有醫療和行政人員,才能把針劑安全地注射到民眾手臂上。「全台北市除了打疫苗,都沒有別的醫療需求嗎?」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祕書長陳亮甫表示,現在醫院已經沒有降載,病人比以前更多,但為了衝施打率,仁愛院區每天要派十個專科護理師、十五個醫師出去,等於是內科半數主治醫師都被叫出去,連剛畢業不久的PGY(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計畫)都得去,還有醫師值班一夜沒睡,但隔天就被指定要去支援。北市聯醫企業工會秘書高若想指出,花博接種站主要由市聯醫仁愛院區支援,該站開設以來遇到很嚴重的人力調度問題,因為醫院不再載,門診、夜診都開了,卻得每天都要擠出上百人支援,每個病房都要擠出兩個護理師。醫院只能用更少的人照顧病人,照護品質下降、威脅病人安全,「但市府現在就是僥倖心態,要把醫護人員操到極限,賭賭看會不會出事!」高若想表示,工會接獲大量相關申訴,每個院區、各職類都有,不只是醫師、護理師。雖然檢驗師、放射師、行政人員依法不能下針,也會被叫去做核對健保卡、確認身份、人流引導等工作。工會認為,這些不需要醫事人員資格也能做的行政工作,衛生局應設法從醫院以外調度,不能便宜行事,要求市立醫院概括承受。台大和北榮的壓力,雖然沒有北市聯醫那麼大,但也確實受到影響。台大院內人士透露,雖然台大目前還沒有要去支援外站,但來自市府的拜託從來沒停過,比如希望台大重開體育館和會議中心作為接種站。面對這些需求,目前台大以提高院內接種量來因應,增派人力加開接種線,把接種量能從600人拉高到1200人。負責疫苗接種的台北榮總家庭醫學部社區醫學科主任陳育群說,北榮將在10月23日至11月3日負責中正紀念堂展場接種,團隊共約12位醫師、護理師逾30名,因為該接種站場地較寬敞,一天量能可打5100劑,比起前幾輪單日1400劑的量能,壓力相對大一些,不少護理人員熱心自動銷假協助接種。臨危受命,是否影響常規醫療及護病比?陳育群表示,一接獲指派,院方採正面態度,並且全力支持擴大接種;對於北榮而言,護病比受影響並不高。
-
2021-10-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衝疫苗、搶藥還不夠 專家:與疫共存的最大心結是3+11
新加坡宣布擴大「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適用範圍,從現行的德國及汶萊,增列美、加、丹麥、法、義、荷、西、英,南韓,上述11國完整接種兩劑疫苗者,出入境做兩次PCR可免隔離。國內專家建議,台灣兩劑疫苗覆蓋率達到六成甚至七成、備足抗病毒藥時,也可考慮比照國際放寬邊境。不過,目前要邁向與病毒共存的最大問題,恐在指揮中心能否解開「3+11」心結,並凝聚社會共識。南台科大講座教授、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表示,新加坡跟著英國的腳步,以科學精神務實面對疫情「流感化」。期盼指揮中心走出「3+11」的陰影,帶領社會大眾調整心態,跨越從「清零」到「流感化」的鴻溝。若能在今年底或明年初達成「兩劑覆蓋率八成」的國際共識標準、買足抗病毒藥物,台灣也能漸開邊境、重回正常生活。蘇益仁表示,全世界都在疫苗覆蓋率強化下,宣布朝向流感化的防疫政策。新加坡和英國就是代表,因為疫苗完整覆蓋率都已超過八成,突破感染都是輕症,死亡主要為少數不願接種疫苗的年長者。蘇益仁分析,相較於其他國家從「有疫情」進入「流感化」,台灣要從「沒疫情」跨越到「流感化」,確實難度更高,且最大關鍵是指揮中心要走出「3+11」的陰影,並與社會大眾及在野黨達成共識。他也提醒必須做到五件事,才能一步一步走向與病毒共存的正常生活。首先是新冠疫苗覆蓋率至少要達到一劑八成,兩劑六成,且高危險族群必要時施打加強劑。再者必須儲備足量的抗病毒藥物,秋冬之後才能透過快篩和抗病毒藥物這兩項利器,有效分流並治療流感和新冠肺炎的病人。達成上述前提後,邊境可考慮比照國際作法放寬商務和旅遊,境內可降級但維持戴口罩,並以疫苗或檢測作為參與群聚的通行證;同時要維持檢測及醫療分艙分流的量能。台灣現行規定,旅客須持登機前三日內陰性證明,入境後在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隔離14天,再加上自主健康管理7天,上述21天期間共要做兩次PCR、一次家用快篩。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邊境防疫最重要的基礎是檢測,主要目的是防堵高病毒量的隱性感染,而居家快篩正是能辨識高病毒量的好工具。陳秀熙建議,台灣兩劑疫苗覆蓋率達到七成才能考慮放寬邊境,可依照接種疫苗的程度,分成兩條路徑。已接種兩劑疫苗的旅客,入境後還要做一次居家快篩,陰性者可放行;尚未完整接種的旅客,則要提供出入境共兩次PCR陰性證明,再加上每周一次家用快篩、連做兩周。至於境內,陳秀熙表示,要完全不戴口罩、不遵守社交距離,兩劑疫苗覆蓋率至少要達到九成。達到七成覆蓋率可考慮開放某些行業或群聚場合不戴口罩或不遵守社交距離,但前提是必須加上檢測。
-
2021-10-10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用歡迎和感謝 迎接眼前的每個瞬間
面對疫情起伏,許多朋友因為未來充滿不確定而擔憂,也容易悲觀沮喪。這是難免的,對生活裡的限制或阻礙,哪怕只是還未成形的預測,人很難不受影響。在全球受疫情衝擊的這兩年,我都透過線上活動和全球各角落的朋友一起淨化、沉澱身心,希望支持更多人平衡而穩重地走下去、不要被外在動盪帶走。去年全球有一萬人和我們一起,許多朋友在海外受疫情影響嚴重,他們告訴我這種共修反而是一生中最放鬆快樂的時候。今年,更有一萬五千位朋友參加。我用三個月的時間,每天提醒大家隨時用「歡迎、好、是」的心態來面對生命的不確定。這樣的提醒,只要能落到心裡、落到生活的點滴,無論未來環境如何變化,都是我們失落不了的珍寶。當然,這種肯定的念頭,和感恩心是分不開的。今年,我與長庚生技同仁持續推廣感恩創作活動已進入第十五年。看著四面八方寄來的幾萬件作品,在工作中盡力活出「歡迎、好、是」的正向和肯定,這樣的精神,足以陪伴他們一生充滿信心走下去。外在的世界不平安,隨時都有衝突和對立。然而,我們可以從這些感恩創作的作品看到一種化解衝突的篤定、平安和喜悅。或者說,是愛和感激。今年的畫有許多在表達對防疫人員的感謝,就像圖中所表達的,謝謝他們環抱台灣,讓我們過著正常的生活;也有朋友傳達動保專家照顧受傷的動物;郵差帶來訊息、期待和希望;大家同心協力幫助擱淺的海豚;也看見我們可以透過飲食和周遭生命達到和諧共存。生命,可以是一趟充滿讚美、感恩與愛的旅程。而這趟旅程,是我們主動選擇。面對眼前,哪怕再困難,我們還是為自己打氣,鼓勵自己隨時肯定、隨時接受,隨時用正向去接待、去歡迎。樣樣平等,都可以用愛對待,我們回顧一生,也就沒有遺憾。
-
2021-10-09 養生.人生智慧
老後的家(養老機構)該怎麼挑選、會不會很貴? 4種類型的「高齡宅」詳細介紹一次看
在高齡化和少子化趨勢下,長者對養兒防老漸漸改觀,不再依賴兒女,嘗試接受有別過往的「高齡宅」。目前國內養老機構大致可分為4種類型,該怎麼挑、會不會很貴呢?且看本篇介紹。1.養生村適合條件:健康狀況佳、預算闊綽者養生村又以位於桃園龜山的長庚養生文化村聞名,開放給年滿60歲者申請入住,但須通過長庚醫院健檢合格;園內有健身房、泳池等設施齊全,且結合長庚醫院醫療資源,入住保證金25~40萬元,住宿費另計。另外,由潤泰集團打造的潤福生活新象館,位於新北市淡水,是國內第一座銀髮住宅,入住資格為年滿50歲以上,採押租金制度或短期租賃方案申請入住,入住保證金達700~1500萬元,門檻不算低。2.老人公寓適合條件:能自理生活、60或65歲以上者老人公寓由各縣市社會局設立,屬於公辦民營機構,因此收費較為親民,國內知名機構如陽明老人公寓、朱崙老人公寓、中山老人住宅、大龍老人住宅、五股老人公寓、嘉義市長青園、高雄市崧鶴樓等。部分縣市提供中低收入戶、獨居長者和無自用住宅者優先入住;月租金落在約1萬至2萬5000元左右。榮民之家自2017年起,也開放一般65歲以上民眾,需要安養、養護,或是失智照顧的民眾,可申請入住接受照顧。3.共居宅適合條件:心態開放、不排斥與年輕人共住效仿國外高齡住宅精神,落實「世代共好」,民間企業推出青銀共居出租宅,注重居民情感交流或生活體驗。由日勝生打造位在新北市中和的樂陶居,就是熱門的青銀共居混齡宅,其中7成為租賃型住宅,月租2萬多元起。由合勤建設打造的台中烏日合勤健康共生宅,強調讓高齡者透過共學、共創、共遊、共好、共食,享受生活,除擁有日照中心、心靈療癒機構外,更有餐廳、咖啡廳等。預算不多的也可考慮公立的共居宅,像是高雄市政府設立的青銀共居住宅,每戶14坪,租金約7千元起。4.安養中心&養護中心適合條件:照護需求高、生活無法自理者全台各地有不少自費安養中心,如新北市三芝的雙連安養中心、台南關廟的悠然山莊、台北市則有公辦民營的至善老人安養護中心、兆如老人安養護中心等,多屬於併設型機構,同時提供安養、養護,甚至有些機構的服務範圍還包含失智症照護,可以提供多層次的老人照護。不論是哪種類型的樂齡宅,除了針對身體狀況的限制不同外,還得考量自身經濟,參觀時多注意環境整潔度、設備齊全度,與空間是否寬敞、方便年長者進出等,入住前貨比三家,才能找到最適合的老後住所。載入中…
-
2021-10-08 養生.人生智慧
獨居10年卻無暇感受寂寞!88歲「故宮一寶」不願打擾孩子:擁「五老」就幸福
拍照前,孫若澂詢問是否需要補個口紅?她就著小收納盒裡的鏡子補妝,一抹淡雅唇色搭配同色系的指甲油,襯得一頭華髮更顯嬌俏、精神。陪她同來採訪的女兒笑說:「我們家的媽媽不是一般老人,她有自己的Gmail信箱、LINE帳號,非常獨立自主。」 獨居10年,88歲孫若澂將日常安排得井然有序:每周到故宮博物院擔任導覽志工,周間參加樂齡組織舉辦的律動、肌力課程。教書多年的她,近來也在松年大學開課,加上不同時期的同事、學生、親友聚會,鬧得她無暇感受寂寞。 「老實說,我從小沒有別的嗜好,就是喜歡看書,故宮有太多東西值得鑽研,所以不寂寞。」孫若澂擔任志工超過20年,是故宮最資深、亦是最年長的志工,不但曾在2016年獲得全國績優文化志工金質獎,更因豐富生趣解說,獲得「故宮一寶」的讚譽。 提及此事,她謙稱:「我的一生沒有遠大目標,但做一個工作就要負責任,而且全力以赴。」20歲入杏壇,從國小教到國中,41年職涯樂在其中,即使民國80年代掀起教師退休潮,她也不改其志。 只花5分鐘,就簽下退休申請書 但當時,已退休年餘的先生卻渴望陪伴,「他大概有一點寂寞,我覺得男人比女人更不懂排遣生活,其實我沒有退的意願。」有一天,人事室貼出退休申請公告,突然打動她的心,「我就這麼猛然覺得:好吧!」放下正在批改作文的筆,她起身就到人事室辦了手續。 「我的退休是5分鐘決定,所以完全沒有規劃。」孫若澂大笑。初時跟著退休同事一起爬山,隔年又被僑委會派到菲律賓、泰國培訓華文教師,2年間就去了3趟。鬆緊之間,她體認生活需要重心,但不必給自己過大壓力,正好1998年故宮招募志工,便一路做到現在。 「工作總歸是忙碌,休息一下順理自然:早上起來不必趕時間,看看電視、出去走走,多好啊!但我相信那種愛好是短時間,大概1、2年就可能覺得厭倦。」 退休後為人生定錨,標的不用遠大 她認為,退休後仍須為人生定錨,標的不必遠大:當志工、學習新事物都好,但一定得有規律,無論是每天或每周,都能提醒自己:「這件事我一定得去做!」 「這個目標會給你指引方向,給你生命的活力,生活有目標、有動力,就不會空虛、無助。」即使是顧孫也是好的,只要立下目標,就不至於整天無所事事,「吃得下、睡得著、動得了,身體就會健康。」 而她則自嘲:「人之患在好為人師」(一個人最大的毛病,在於喜歡作別人的老師)」,這不是件好事,但慶幸自己能成為與教師性質相近的導覽志工,得以重拾教書樂趣。 「每次觀眾問我專長是什麼?我都會問:你們想看什麼?」她開放遊客任意選擇導覽方向,故宮歷朝文物都能朗朗上口,「這是逼不得以!因為你負責導覽,能不懂嗎?」孫若澂俏皮笑道。 發現新事物,仍擁孩子般興奮感 她說自己雖是國文系畢業,但是對青銅、玉器、陶瓷未曾深入瞭解,只好多下一點苦工,「有時候有了新的領悟,也會有一點成就感,原來它是這樣啊!」 她眼睛發著光,流露孩子發現新事物的興奮感:「這就是我的動力,我會很開心!」反倒是之前疫情升級、故宮休館,讓她悶得慌:「一天在家沒事做,坐得腰酸背痛,好累!」 年輕與老,從來就是心態,無關年齡。 孫若澂一個人住、生活自理,運動之外也追劇,把日子過得生猛有力。 她常與老同事聚會,本來都是各自帶菜到她家吃飯,如今懶得洗碗,大夥索性在外聚餐,再到她家打小牌消遣;另有一群老友固定相聚,每月必撥出一天聊到盡興。 老人的幸福是「擁有五老」 「有人問我:老人最需要什麼?我覺得老人最幸福是有『五老』:老伴、老友、老本、老健、老居,其中老友最重要。」 孫若澂說,「老伴最貼心,但像我來講,是已經失落了。」 另一半在10年前離世,她開始獨居生活。原本兩個孩子也打算接她同住,但她認為現在居所離故宮近,同事、老友也常到家裡聚會,不願打擾孩子起居。「老人總要有個窩,不能說沒有立身之處,每月輪流住到兒子家,這對老人的心態來講,好像有被遺棄的感覺。」 至於老本,年輕時就要累積,老健、老友則是另種無形積蓄。「人到老沒有朋友,就算風景再好,又有什麼好玩的呢?」她認為若無老友,親友也可以,重點是改變心態走出去。 住家附近有間教堂設有樂齡課程,孫若澂規律上課活絡筋骨,也能與人交遊。 如今記性差,記不得班上同學名字,但每回出門遇上熟悉面孔,彼此點個頭、打聲招呼便暖上心頭,「有了朋友就不會孤單、不會與世脫離,這也是我給老人的建議。」●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享受獨處,發現高級的自己!6位孤獨達人:如何度過孤單時間,會決定你的偉大程度.丈夫升主管常出差,竟外遇希望離婚!1故事體悟:外遇,是夫妻之間最深沉共謀.抱怨、與世界為敵有什麼用?中年後明智選擇,是用所有力氣變美好、義無反顧走下去
-
2021-10-05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中風後憂鬱常被忽略 尋求篩檢治療
中風居國人十大死因前五名,隨著生活型態、環境及飲食習慣改變,愈來愈多30至50歲的腦中風患者出現,中風有年輕化趨勢。腦中風後肢體無力是最顯見症狀,但「中風後憂鬱」卻是常被忽略的隱性症狀。中風後第一年約三分之一患者有中風後憂鬱。中風後導致肢體偏癱或輕癱,讓原本可以獨立自主完成日常生活起居的人,一夕間變成需要他人協助,不管是只能臥床、需要輪椅協助等,都讓患者有失去自我的低落感,出現憂鬱情緒。引發中風後憂鬱的原因很多,中風後腦神經細胞的損傷,可能引起腦中神經傳遞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或神經滋養因子(BDNF)缺乏,抑或是傷到腦中特定的神經迴路,造成情緒的症狀。研究指出,特定部位的中風如前額葉與基底核,也與憂鬱有關。中風後造成的障礙程度與發生中風後憂鬱有關,通常愈嚴重者、需要他人協助愈多者,容易造成較大的壓力。像青壯年期中風,可能面臨經濟壓力是潛在因素,社會與家庭支持系統的程度也是因素之一,愈缺乏支持系統的患者,產生憂鬱的比率較高。另外,過往的人格、病史,例如再次中風、多重慢性病及曾有憂鬱症等,也可能是中風後憂鬱的危險因子。如果懷疑有中風後憂鬱時,應該尋求醫療團隊的協助,在旁照顧的家人或看護提供有用的觀察,同時透過醫師端一些篩檢的問題或量表協助診斷。研究指出,服用抗憂鬱藥物調節腦中血清素、正腎上腺素或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有助改善憂鬱症狀,穩定服藥後可讓患者的情緒穩定,重拾復健的動力。親友的陪伴支持與鼓勵也格外重要,可讓患者感受到被關懷,一起面對生活的改變,慢慢調適心態與重建心靈,化解憂鬱帶來的負面影響。面對憂鬱的患者,醫療團隊成員也能幫忙改善,例如復健治療時可以調整訓練方式,採用一些吸引患者的方式;如果有需求時,也可以透過臨床心理師協助心理諮商,協助處理情緒問題。許多照顧家屬也可能有憂鬱與焦慮的情緒障礙。研究指出,照顧時間愈長、醫療花費支出愈多,家屬的情緒障礙問題比率愈高。建議尋求可近的資源協助、加入病友團體,都能幫忙調解情緒,重建身心健康。
-
2021-10-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聞眼/莫德納在哪 指揮中心像放羊孩子
多名高鐵員工佯裝一到三類接種對象,成功「闖關」打到莫德納第二劑疫苗,引發爭議,儘管外界將矛頭指向員工或是通融施打的醫護人員,不過疫苗不足才是一切的禍根。國內至今仍有八○萬已施打滿一劑疫苗滿十周者,正苦候第二劑接種機會,但何時能打、有多少人可以打,始終說不清、道不明,指揮中心應為這些疫苗亂象負起最大責任。國內莫德納疫苗短缺情況嚴重,數十萬人遲遲等不到下一劑,擔憂疫苗保護力失效。同樣面對疫苗短缺的情況,韓國派代表團赴美抗議莫德納兩度延遲交貨;反觀號稱最懂「超前部署」的指揮中心卻沒有任何具體作為,說「任何事都願意做」的指揮官陳時中,也未見在莫德納疫苗交貨上做了「任何事」。近期AZ、BNT疫苗不斷抵台,高端疫苗也已開放到第二劑,但莫德納何時到貨、到貨多少,陳時中永遠是神神秘秘的一句話「有機會到貨」。但一直說有機會,疫苗卻沒來,指揮中心成了「放羊的孩子」,已讓苦候疫苗的莫德納孤兒們失去信心。追根究柢,害怕成為「孤兒」的高鐵員工,想鑽漏洞、取巧的心態是源頭,但若國內疫苗充足,民眾何必鋌而走險,陳時中應好好正視疫苗問題,否則類似情況只會層出不窮,政府應該是安民心,不是疫苗「射後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