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1 新聞.杏林.診間
搜尋
復發
共找到
1601
筆 文章
-
-
2020-04-29 科別.皮膚
影/胸部長皮蛇痛到不想穿內衣出門 斬皮蛇禁忌是錯誤
彰化粘姓婦人一年前曾在腰部長出帶狀疱疹,日前又在右胸復發冒出帶狀疱疹,痛到連內衣都無法穿,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皮膚科主任郭峰昇說,得過帶狀疱疹病患九成以上不會再復發,旦若再復發,就要檢視自己是不是免疫力持續低下,應及早治療,才能能避免病程拖更久。今年61歲的粘姓婦人日前洗澡時察覺右胸乳暈旁有搔癢的感覺,且持續了三天,不過每次抓了抓之後就不癢了,以為是一般皮膚問題而已,索性就放任不管,結果第四天開始竟冒出一點一點的紅斑,原本發癢的地方也伴隨些微的刺痛感,經檢查又是帶狀疱疹。粘姓婦女說,因為衣服常常摩擦到患部,當時連走路都會痛,連帶影響到工作表現,為了減少皮膚接觸到衣物的機會,期間更是連內衣也不穿就出門,只求能減少疼痛。粘姓婦人說,一年前她在腰部就長過一次帶狀疱疹且面積相當大,治療兩個多月才痊癒,當時醫師說,長過之後要再復發的機率很低要她不用擔心,沒想到才過一年又被「蛇」纏上。彰化醫院皮膚科醫師郭峰昇說,帶狀疱疹和水痘病毒相同,只要曾得過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就會潛伏在體內神經中,等到人體免疫力低下時,藏在神經中的病毒就可能被激活,進而以帶狀疱疹形式發病。郭峰昇說,或正在接受化學治療。粘婦說,當時同事看到她痛得連路都走不好,就說要帶她去找師父斬皮蛇,還一直誇讚師父有多厲害多神奇,她不相信,還告訴同事「另一名同事被你帶去斬了五、六次了,蛇還不是長得好好的!」郭峰昇說,民間有俗稱「斬皮蛇」的療法,不外乎都是透過儀式,象徵性地斬掉皮蛇的頭部,再敷上草藥,但來路不明的藥物可能會引起皮膚不適形成反效果;另外長輩常告誡長帶狀疱疹不能吃蛋,因為蛇愛吃蛋,會把蛇越養越大,這也是錯誤觀念,引起帶狀疱疹的成因多半是免疫力下降,這時還刻意避開某些食物反而會營養不均衡,這樣病程可能拖得更久。帶狀疱疹病毒潛藏於人體神經中,有可能在身體任何一個部位冒出,郭峰昇說,要注意的是,若長在眼鼻周圍可能會影響到視力,若長在私密處的話恐引起大小便失禁,都應盡早就醫。郭峰昇說,現在針對帶狀疱疹的患者有提供最多7天的健保給付藥物,如果症狀嚴重還可選擇自費藥物,效果更顯著,越早服藥越能大幅縮短及減低帶狀疱疹帶來的神經疼痛,更能避免後遺症的產生。
-
2020-04-2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什麼是善終? 一位護理師母親和死亡的相遇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喪親之痛」。一位老醫師分享自己如何在父母過世時,以文章宣洩心中鬱積的回憶與遺憾,而走出憂傷深谷;一位安寧照護的資深護理師細數年輕的女兒過世前,自己在護理師和母親的角色中「拔河」的心路歷程;長期旅居國外的學者則在經歷一年之間父母雙亡的打擊,寫出他的心得。2019年10月我的女兒因紅斑性狼瘡合併敗血症過世!孩子住院期間,我不斷地在護理師和母親的角色中拔河,閉上眼,孩子受苦的模樣歷歷在目,我無法想像自己讓孩子經歷我在護理職涯中最無法接受的狀況——插管、洗腎、葉克膜、電擊、全身水腫皮膚破損,四肢末稍發紺壞死,最後肺出血離開。 我問自己什麼是善終?為什麼我讓自己的孩子經歷這些臨床上痛苦的醫療處置?孩子剛過世的第一個月我不斷檢討自己,每天做夢的情境都是在加護病房,耳邊都是生理監視器的警示聲;這一個月我很少哭,因為我覺得身為護理師我沒把孩子照顧好,直到某天早晨我在女兒房間窗外,看見陽光與藍天白雲時,我才停下來感受陽光,如同孩子的名字—家晨—家裡第一個晨起的陽光,充滿溫暖和希望。而此時窗外的陽光和白雲,似乎告訴我——孩子妳一直都在……我慢慢停下苛責自己的聲音,進入時光隧道回想過去陪伴病人經歷死亡的一切……大三暑假實習時,我照顧一位不知道病情的末期肝癌病人,在照顧病人的一個月中,我花了很多時間跟家屬溝通,終於家屬願意讓我跟病人談談病情,於是我跟病人約定下一次實習時到空中花園散步喝咖啡;實習前,多次和指導老師沙盤推演如何跟病人談病情,如何在病人情緒低落時陪伴病人。但病人在約定的前一天因為食道靜脈曲張出血而死亡;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與死亡擦身而過的巨大威力,我為不能赴約而充滿遺憾,更遺憾病人來不及跟家人說再見。因著這份遺憾,畢業後,我進入安寧病房工作,也期許自己未來可以讓每位病人能遠離痛苦,當疾病無法治癒時,病人和家屬能做好心理準備,彼此能互相道愛、道別後再離開,在安寧病房工作的自己,與團隊一起為每一段即將進入死亡的旅程做準備,雖然病人的離開仍讓我不捨,但是當病人在家屬陪伴下平靜的闔上雙眼時,我都感謝上天給我機會成為護理師,有幸參與每個病人和家庭最重要的時刻。此時,我覺得死亡可以在醫療團隊努力下成為一段美麗而平安的旅程。 護理師職涯的第二階段,我進入血液腫瘤科與血液幹細胞移植病房,在這裡的死亡常讓我措手不及,曾經我和醫療夥伴們為家屬的盼望,違背病人的意願,勸一位18歲的大男孩插管,家屬期待插管後有機會跟淋巴癌賽跑,讓移植的抗腫瘤效應產生效用;我也曾在病人簽署DNR後,因家屬在病人突然停止呼吸時,跪下來哭著要我們救病人,於是,啟動急救團隊開始急救,當壓著病人胸口同時,我的心也在淌血,心裡不斷吶喊對不起,也懇求老天爺讓家屬願意喊停;但這過程讓我在最後面對病人死亡時,心裡充滿著自責與矛盾。這段期間是我護理職涯的黑暗期,我無法接受自己在病人虛弱的身上執行這些侵入性治療。我常想家屬為什麼捨得病人受苦,我覺得來不及說再見的遺憾讓死亡變得好悲傷。 2015年,單位的護理師因診斷白血病進行血液幹細胞移植,但移植過程並不順利,長達三個月的三至四級急性排斥,讓她好幾次想放棄治療,她開始想簽署DNR,不要讓先生在面臨緊急的關頭要做困難的決定;但是,當她想到7歲的女兒時,求生的鬥志油然而生,交雜的複雜思緒突然找到支撐點,她決定為了女兒和先生放手一搏。還記得在她肺部出血的前一天,我們一起聊著孩子和她的未來和理想,隔天早上就因著大出血插管進加護病房,雖然她的先生很不捨她受的苦,也來不及說再見,但是我知道這是她想要的,因為她隨時為死亡做準備,也隨時為侵入性治療做預備。我陪著她經歷診斷、復發以及移植,最後和她的先生、以及所有她帶過的護理師們陪伴著她——我們的好夥伴,眼見著不斷地從氣管內管冒出的血,以及逐漸流逝的生命,在旁的我們不斷在她耳邊輕聲道別,直到monitor上的心跳停止;到現在每一個畫面仍在我腦海裡深深印記著。 溫暖的陽光把我的記憶拉到孩子進加護病房前的情境,意識混亂的孩子勉強唱完一句讚美的、孩子最喜樂的詩歌,接著拉起我的右手跟我打勾勾,不斷向著我比愛心……當時的我好害怕,因為孩子好喘、意識很混亂,我好害怕失去孩子,於是我也不斷告訴孩子,天父爸爸很愛你,媽媽好愛你,爸爸和弟弟都好愛你,孩子還是不斷比著愛心,直到意識昏迷。在加護病房中,孩子的血壓非常不穩定,但是孩子意志堅定地努力著,但是後續止不住的肺出血,再度讓我好害怕。孩子雖然血壓很低,還是努力回應著我和爸爸,我能做的就是在每次有限的會客時間裡,不斷在孩子的手心寫著愛,不斷跟孩子說媽媽跟爸爸好愛你,不斷為你禱告,孩子努力到最後一秒,當醫師宣告孩子的心跳停止時,我看著如同沈睡中的孩子,表情沒有恐懼……我知道此時孩子帶著爸比和媽咪的愛回到天父懷裡。 我想因著孩子的努力和勇敢,我不想放棄所有治療的可能,這麼痛的處置都沒有讓我的孩子放棄,我怎麼可以輕言放棄,雖然加護病房的護理師們勸我放手,拿著DNR要我考慮,但是我仍然堅定的決定努力到最後一刻。經歷女兒生病的歷程後,靜下心來回顧過去面對死亡的經驗,我想我對善終有了重新的詮釋和想法。坦白說,失去女兒的傷痛是一輩子無法抹去的,但是女兒的生命歷程告訴我,我們應該站在病人與家屬的角度思索生命的意義,此時全程的陪伴與同理反而至關重要,因為病人可以在醫療團隊支持中選擇自己想要的姿態與家屬彼此陪伴,雖然死亡看起來是結束,但是支持和陪伴可以讓生命的故事持續延續。孩子喜歡寫詩,她留下來的作品讓我驚豔,也是每天支持我的重要力量:青衣裡的那片白鳥兒群飛,他是跟隨在旁的朋友。天空泛著蔚藍,他是零星點綴的彩紙。宛若縷縷輕煙,宛若朵朵木棉花,白如凝脂,灰如塵,掉下晶瑩淚珠,染上一抹紅, 透出一片霞妖嬈至月明。抬頭看著陽光和白雲時,我知道愛藍天白雲的孩子,可能頑皮的幻化成朵朵木棉花,有時如同晶瑩淚珠,或是美麗的彩霞,在每天的每一時刻活在我的心裡,陪著我直到某天我們相見的時刻。
-
2020-04-28 癌症.肺癌
肺癌死亡率下降 台癌拚2025存活率破五成
肺癌是國病之一,國健署統計,肺癌已連續10年高居台灣癌症死亡原因之首,每年有超過9000人死於肺癌。不過台灣癌症基金會發現,近五年內台灣肺癌死亡率有下降的趨勢,五年存活率也接近三成,從原先的10%成長至27%。台癌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今年四月初,台灣獨步領先亞太區健保相關體系國家,有一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用藥納入部分一線治療健保給付,讓台灣肺癌治療更精進,不僅幫助更多肺癌患者外、治療品質也提升。未來目標希望在2025年時,達到肺癌存活率倍增、突破五成,幫助更多肺癌患者。賴基銘表示,台灣自2011年起,肺癌男女性死亡率皆高居十大癌症第一,根據衛福部2018年最新統計,肺癌死亡率女性為每十萬人口29.3人、男性為50.5人 ;要讓肺癌死亡率下降有三關鍵:包含生活及飲食預防、定期篩檢早期診斷、加上最好最新的精準治療。他說,肺癌病患想要的是擁有好的治療,並提升存活率、改善生活品質。肺癌治療方式日新月異,包括手術、化療、放療、標靶及免疫治療等,且依不同的分期與其治療上有差異;而四月一日起,台灣肺癌治療有新突破,健保署將第三代晚期肺癌用藥納入給付,不僅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醫師也有更多的治療利器來幫助肺癌病患。病友曾小姐今現身,其家屬蕭先生代表發聲,他說妻子為晚期肺癌患者,於2018年底至2019年初檢查出肺癌,期間進行多次化療與臨床免疫治療,甚至做了切除手術,一開始雖看似無病灶,但去年11月卻再度復發。蕭先生說,因擔心無法負擔高昂的醫療費用,曾一度拒絕標靶治療,甚至改看中醫、吃中藥,導致腫瘤再度變大,直到確定上述新藥納入健保給付,生活才出現了一道曙光;「我們只是平凡家庭」,蕭先生說,現在妻子病情能維持穩定,他很感謝健保署的德政。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前理事長高尚志表示,由於肺癌患者發現時多為晚期,因此早期檢查很重要,除須留意家族史、廚師等高工作危險群,在早期檢查上,可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等方式進行,可揪出早期肺癌患者;而晚期肺癌可透過基因篩檢找出突變點來決定治療方式,如搭配美國國家癌症指引,針對EGFR突變治療建議,對肺癌患者落實精準醫療。高尚志說,而上述晚期用藥納健保,讓台灣成為亞洲健保給付國家中,第一個通過晚期肺癌用藥部分一線健保給付的國家,跟上最新的國際肺癌治療趨勢、與世界接軌。
-
2020-04-25 新聞.科普好健康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精準醫療現生機
口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葉士芃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出現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在成年人的白血病中最為常見。台灣過去近20年,大於65歲的AML病人平均存活期只有3個月,因為過去40年從沒出現新藥。但從3年前第一顆標靶藥物上市後,讓AML進入了全新的治療領域。在以往,年長病患因為身體耐受性差,剋癌武器有限,治療成效差,只好不停反覆嘗試其他化療藥物,或依賴更安全的輸血方式,進行血液幹細胞移植,尋找生機。即便如此,病患的生存機率依然非常渺茫,病患平均存活時間僅0.62年。全球已有8個標靶藥物隨著精準醫療發展,分子醫學的進步,幫助醫師對疾病的診斷分類愈清楚,就愈了解疾病的基因變異,AML病患便是精準醫療時代的受惠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葉士芃表示,2000年後,專家們開始掌握AML的基因變異特性,藥廠也投入標靶藥物的研究,直到2017年,第一顆標靶藥物才出現,但至今全球已有8個標靶藥物上市。這也讓AML治療真正進入精準醫療,藥物得與病人配合,使用條件也變得更精準,葉士芃指出,「標靶藥物的作用原理,是阻斷某些特定基因和蛋白質增生,進而殺死癌細胞」。特定基因突變 可採抑制劑因此,有一類標靶藥物需要先檢測基因,葉士芃舉例說明,約20至30%AML病患有FLT3基因突變,使用FLT3抑制劑,可讓存活率增加;約10%病患有IDH1與IDH2突變,就能用相對IDH1與IDH2的抑制劑,為了讓效果更好,一些年輕患者在使用標靶藥物時,皆須再搭配化學治療。另一種標靶治療型式則是BCL-2抑制劑,可阻殺特定的蛋白質增生,適合年長有共病,且難以化療者。這類藥物經臨床二期三期試驗顯示,70%年長且不適合化療者在接受標靶治療後,兩個月內血球值恢復正常,其中有一半病患一年內沒有復發。日前,就有70歲的病患,不適合化療改採標靶治療後,病情緩解時進行骨髓移植,重獲新生。標靶藥物並非萬靈丹AML治療進入精準時代,也讓患者充滿期待,不過,葉士芃也提醒,「標靶藥物並非萬靈丹,多數很難完全治癒」,因此有些病患會再加上化療,兩者機轉不同,互相加乘,提升治療成效。不過,AML屬於多基因突變,現有標靶藥物短期雖然有良好成效,日後仍可能有其他基因突變,可以預期未來仍會有新的標靶藥物出現,改善這個隨著老化病人愈來愈多的疾病。
-
2020-04-24 性愛.性病防治
預防菜花,戴保險套有效嗎?泌尿科醫師:利多於弊
文:侯鎮邦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長庚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尖型濕疣,一種由人類乳突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染感引起的皮膚及黏膜病變,其病灶外觀像群簇的花椰菜,名間俗稱菜花。人類乳突病毒有許多亞型,其中最為人熟知的HPV 16.18跟子宮頸癌的形成息息相關,而HPV 6.11則跟菜花的產生較為相關,其實HPV有超過一百種亞型,其中也不止HPV 6.11會造成菜花,目前已知跟菜花相關的亞型超過30種。菜花高危險群為何?什麼樣的人屬於菜花高危險群呢?由於菜花屬於性行為傳染疾病,想當然爾,不安全的性行為、過度活躍的性生活、過多不同的性伴侶等都是相關危險因子;此外年輕族群尤以20-40歲者亦屬於高危險族群。菜花潛伏期約2-3個月,初期幾乎沒有什麼症狀,多半不痛不癢,但疣狀物會越來越多,且會增大,之後引起的症狀以癢、不適感、出血和異味為主。菜花的傳染主要跟性行為相關,病灶接觸到粘膜便有可能造成該處感染,換句話說,口腔區域的感染可能跟口交相關;陰道以及龜頭陰莖的病灶可能跟一般的性行為接觸有關;肛門區域的感染可能跟肛交相關。值得一提的是,民間常聽到泡溫泉接觸到疑似不乾淨的石頭或是溫泉水而感染菜花,真得有可能嗎?當然我們不能把話說死,確實有那樣的機率,但菜花的感染還是與病灶的直接接觸較有相關性,且人類乳突病毒多半感染黏膜為主,皮膚較厚處較難穿透,鮮少會有菜花病灶。菜花的治療與預防方式:治療方面可以選擇局部塗抹藥膏達到腐蝕燒灼效果,或是雷射燒灼除去病灶,或是在麻醉的狀況下進開刀房電燒除去病灶,一般來說病灶除去後塗抹藥膏數禮拜便會痊癒,然而菜花復發率高,建議追蹤數個月甚至半年,以排除復發的可能。俗話說預防勝於治療,那菜花有什麼預防方式呢?最實際的就是安全性行為、注重個人衛生習慣、有保護的性行為如戴保險套,不過保險套對於菜花的預防還是帶有質疑的,確實它能阻斷一部分的接觸,但對於預防菜花這個議題,學界對於保險套能否有效降低菜花發生機率仍然持有保守態度。預防的精髓在於不要造成太多無效醫療,雖然我們無法明確證明戴保險套一定能降低菜花罹病率,但這樣的作為仍是利多於弊,除了可能降低懷孕率以及不適感外,沒有實際的壞處。因此在預防菜花上,保險套的使用確實仍為一個可行的方式。健康為首,有異狀應盡快尋求專業協助:此外施打子宮頸疫苗也是可選擇的預防方式,市面上的子宮頸疫苗目前有三種,分別為嘉喜4 (Gardasil 4)、嘉喜9 (Gardasil 9)以及保蓓 (Cervarix)。保蓓為HPV 16.18的保護性疫苗,主要用處在於預防子宮頸癌,嘉喜4比起保蓓多了HPV 6,11的保護力,除了子宮頸癌預防外亦具有菜花預防效果;嘉喜9則是近年剛上市的新型子宮頸疫苗,它提供了HPV 6,11,16,18,31,33,45,52,58的保護力,除了增加子宮頸癌保護率外同時也有菜花預防效果,因此不論男女,施打嘉喜子宮頸疫苗皆為有效的菜花預防方式。最後提醒大家,雖然傳統東方社會對於性行為傳染病較為保守,好像得到該病即等同於自身不潔或是過度縱慾,家人親屬的輿論確實要顧,然而自己的健康才是最該放在首要考量的,如果發現有類似症狀或是生殖道出現異常疣狀物,即應尋求醫療協助,讓專業的醫師評估,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機。【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侯鎮邦醫師】罹患「菜花」的高危險群為何?小心不安全性行為】
-
2020-04-24 癌症.其他癌症
工作過勞骨頭疼痛 竟是多發性骨髓瘤
為了經營餐廳的吳阿姨,年近60歲,受不了脊椎骨頭持續性疼痛,進而求診,沒想到原本以為是工作過勞引起,醫師認為「不妙」,轉至血液腫瘤科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由於吳阿姨治療後復發,目前接受新一代抗CD38標靶藥物臨床研究,至今已穩定控制超過5年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葉士芃表示,多發性骨髓瘤是血液惡性腫瘤的一種,較難治癒,也容易復發,且每次復發都讓治療變得更困難。根據國健署公布的105年癌症登記報告,多發性骨髓瘤當年度新增625人,而與10年前的發生人數386人相較,增加6成5。葉士芃表示,多發性骨髓瘤好發於60到70歲左右,過去的認知是西方人發生率較高,然而,近年觀察到台灣的發生人數持續增加,這與人口老化的趨勢有關,也有可能也受到飲食西化的影響。根據臨床觀察,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多因骨頭疼痛或骨折就醫,檢查後才輾轉發現罹患多發性骨髓瘤,此外,也有患者是因為症狀類似慢性疾病而輕忽,因此也延誤了就醫時間。葉士芃表示,多年前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選擇不多,只能靠化療,疾病緩解的效果有限,病患存活率僅能延長一至二年左右,後來出現第一線治療可使用的標靶藥物,若搭配造血幹細胞移植,可延長治療的時間,平均可達二年到三年,不過,疾病仍會復發。近年來發現,因為多發性骨髓瘤細胞上帶有大量的CD38抗原,鎖定CD38抗原作為標靶,在治療上即可有更精準有效的成果,幫助延長患者存活時間,成為國際上的治療趨勢。葉士芃表示,過去抗CD38標靶藥物需要自費使用,對許多病人是很大的負擔,健保署日前核准抗CD38標靶藥物用於與現行療法,併用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第二線治療,預估能讓400位患者受惠,患者能省下約230萬元醫療費。
-
2020-04-21 癌症.血癌
最難纏的血癌 AML治療現曙光
四月廿一日是國際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一種最為難纏的血癌,平均存活率不到五年。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血液腫瘤內科主任蕭惠樺表示,現已有標靶藥物等精準治療,年輕病患如果積極接受治療後,存活率可提高近一倍 ,他鼓勵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不要灰心。愈老愈難醫 罹病因子不明白血病分為急性及慢性白血病,再細分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以成人為主,好發於年長者,隨著年紀增加發生率愈高,但年齡愈大治療效果卻愈差。國內AML盛行率每十萬人中有兩至三人,近年有微幅上升趨勢。蕭惠樺說,罹病原因可能與環境汙染源有關,例如接觸有機化學溶劑、輻射等,導致骨髓細胞的染色體變異,發生血癌,但多數病患仍找不到確切罹病因子。不分早晚 發病至死僅數月蕭惠樺指出,血癌沒有所謂「早期」、「晚期」之分,發育不成熟的血球細胞會隨血液循環到全身,所以發病一開始就是全身性疾病。骨髓有癌細胞,直接影響白血球、紅血球和血小板的數量和功能,間接出現症狀,因此急性白血病患者必須立即接受治療,否則數月甚至數周內就會死亡。病患因為白血球數量異常,容易引發肺炎等感染症;紅血球減少,容易貧血、頭暈、爬樓梯會喘;負責止血功能的血小板減少,容易大出血、皮膚瘀青等。另外,有些病患會出現精神不佳、發燒等,一旦有疑似症狀,建議應到醫院進行血液檢查,檢查白血球、血紅素和血小板,進一步透過骨髓穿刺切片檢查來確診。化療辛苦 半數病患仍復發化學治療是目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最主要治療方式,但病人很辛苦,相較其他癌症,AML癌細胞占滿骨髓下,必須用高強效、高密集的化療,殲滅癌細胞,必須忍受噁心、嘔吐等副作用,蕭惠樺估計,六到七成病患接受化療能穩定病況,但其中五成病患有機會再復發。基因檢查配標靶藥 獲新生過去的四十年都沒有新藥出現,但近年來,白血病治療的發展非常快,特別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從2017年開始,AML已進入全新治療領域,有許多創新的藥物出現,提供了不同的治療選擇。部分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患的染色體有特定變化,確診後透過FLT3、IDH1、IDH2等基因檢查,協助醫師了解病患預後狀況,甚至搭配可用的標靶藥物,延長存活率。標靶藥物合併化療使用,可提升治療成效,減少復發和副作用。蕭惠樺說,一位30歲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女病患剛生完小孩,接受化療後的一年,癌症復發,原本用二線化療藥物,仍無法控制病情,後來改採口服標靶藥物,控制住病情,延長生命,最終等到適合的骨髓移植,如今過著幸福的家庭生活。
-
2020-04-20 科別.婦科
「好朋友」一來頭就痛 中醫師:別忽略、可緩解
不少女性深知生理期經痛之苦,卻不知道經期將至時的頭痛是「另類經痛」,而這類型偏頭痛,輕者太陽穴隱隱作痛,重則頭昏腦脹、噁心想吐,月經來潮後緩解,但下次經前又復發,南投醫院中醫師建議,可透過治療及按摩減緩經前症候群。衛福部南投醫院指出,經前頭痛與乳房脹痛、肌肉關節痠痛、青春痘、情緒焦躁緊張等都是經前症候群常見症狀,多發生在月經週期的黃體期,即月經來潮前的2周內,通常月經來潮後獲得緩解,但下次「好朋友」一來就又痛的周期性症狀。而多數西醫認為,經前症候群與女性體內荷爾蒙變化有關,中醫則認為「肝鬱」的表現;南投醫院中醫科醫師賴卉蓮表示,肝在中醫理論裡主要的功能是「調節身體氣機」,就是調整體內能量的運行,讓身體維持在平衡的狀態。但女性因有生理期、懷孕、哺乳等生理狀態,較男性易出現「陰虛」體質,又碰上熬夜等後天失調行為,更會耗傷陰血;而當陰血虛時,身體能量不足,肝調節氣機無法順利進行就易出現氣滯,甚至血瘀狀態,產生頭痛、冒痘等經前症狀。若經期前周期性症狀明顯,且影響情緒或生活,賴表示,別忽略相關症狀,且可尋求中醫科依症狀藥物治療,並透過按摩四關穴、合谷穴、太衝穴及三陰交穴等減緩經期前不適,或按風池穴、太陽穴、印堂穴、率谷穴等緩解頭痛症狀。南投醫院也提醒女性朋友,日常飲食應維持正常飲食習慣,避免攝取過多鹽分,減少咖啡、辛辣食物及酒的攝取,可適度補充維生素B及鈣片,保持充足睡眠及維持運動習慣,都有助於減緩經前症候群。
-
2020-04-20 科別.消化系統
每個人身上都有不用擔心?醫師告訴你良性腫瘤是什麼
【文、圖/選自聯經出版《斷食3天,讓好菌增加的護腸救命全書》,作者李松珠】不久前,我認識的一對居住在美國的夫妻回到韓國。美國的醫療費用出了名的昂貴,檢查費用也很高,如果想定期接受健康檢查,會帶來很大的經濟壓力。所以不少人會特地為了做健康檢查回國,一方面可以探望好久沒見的親戚,還能接受健康檢查,可說是趟一石二鳥的旅行。這對夫妻雖然不是為了健康檢查回國,但也在親友建議下接受了健檢。做檢查時他們並不擔心,先生的肚子雖然有點大,但體重還在標準範圍內,整體來說感覺是健康的。血液檢驗結果也很不錯,所有的數值都在正常範圍內。但超音波與內視鏡的檢查結果,卻相當令人意外。先生的胃和大腸裡有許多瘜肉,甲狀腺和心臟也有水泡。身上的腫瘤多到幾乎可以說,他全身上下都有腫瘤。在我說明先生的身上到處都是腫瘤後,他們才注意到這件事。很多人一發現自己身上有腫瘤,通常會擔心腫瘤是否為健康問題所致,但其實很少人身上是完全沒有腫瘤。當然,像這位先生一樣內臟裡有腫瘤的情況並不常見,但根據統計資料,接受綜合健康檢查的人,有八○%都會發現超過一個以上的腫瘤,腫瘤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會有。一開始因為腫瘤而擔心的人,只要聽到醫師說:「不是只有他身上會長,每個人身上都可能會有。」就會比較安心。而且良性腫瘤和癌症引發的惡性腫瘤不同,在尺寸比較小時不會有什麼症狀,也不會危害到生命。所以醫院通常都會安慰患者,表示良性腫瘤無礙,好讓患者放心。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良性腫瘤都沒關係。良性腫瘤中,部分會製造分泌物、產生分泌腺的腺瘤,就有可能演變成癌症。除了腺瘤,包括胰臟、膽囊、骨頭、荷爾蒙腺體等地方長出的瘤,也都不能輕忽。胰臟或膽囊長出的瘤,很難只透過檢查判斷是良性還是惡性,骨頭或荷爾蒙腺體長出的瘤即使是良性,也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問題。除了這幾種情況外,大部分的良性腫瘤都不會有任何症狀,也不會對健康有害。但身上長了腫瘤真的不會有任何問題嗎?我們沒辦法斷言說一定是這樣。因為即使腫瘤不會立即危害健康,沒有發展成惡性腫瘤的可能性,但身體某個地方長了瘤,還是需要小心。長瘤的原因目前雖然尚未有結果,但「腫瘤」確實是在告訴我們,身體目前並不是處在最佳的健康狀態。高脂、高油食物,是長瘜肉的主因很多人做完大腸內視鏡之後,會發現大腸裡面長了腫瘤,我們稱為「瘜肉」,通常在做大腸內視鏡時,會順便把小的瘜肉清除。大腸瘜肉大多都是大腸黏膜上的上皮細胞突起增生而成,和腺體組織產生的腺瘤不一樣,不太可能會發展成癌症,但基本上還是應該要清除。如果透過組織檢驗發現腺瘤,就必須要在更短的時間內進行追蹤檢查。但有時候會在數年後再做大腸內視鏡檢驗時,再度發現瘜肉。明明就已經清除瘜肉卻又再長出來,那就表示長出瘜肉的原因依然存在。大腸會長瘜肉的原因很複雜,通常是遺傳和環境因素交互影響而產生。環境因素主要跟「飲食習慣」有關,尤其是高脂肪飲食與酒會帶來最大的影響。得知朋友的先生長了很多腫瘤之後,她婆婆便語帶責備地問她:「妳到底都給老公吃些什麼啊?」因為婆婆有「家人的飲食起居都必須由女人來打理」的傳統觀念,所以才會這樣質問我的朋友。雖然婆婆的觀念並不妥當,但似乎也點出了先生長瘜肉的原因。朋友的先生到美國生活之後,便徹底改變了飲食。主要食用油膩的肉類等高脂食物,因為工作忙碌,也經常以薯條、漢堡等速食果腹,在外也經常喝酒。幾年下來,大腸被這些高脂食物影響,再加上酒精的刺激,便長出了瘜肉。即使切除瘜肉,但若不改善飲食習慣,瘜肉當然會再復發。如果能放棄以高脂飲食為主的歐美飲食習慣,改吃低脂及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就可以減少瘜肉,或在切除後減少其生長的機率。雖然還沒確定成因究竟是什麼,但也有很多人認為可能是壓力或吸菸造成的。高脂飲食、壓力、酒精、吸菸等都是腫瘤的成因,同時也是危害健康的主要因素。因此,如果這些危害健康的因素成了腫瘤的成因,那就可看成是健康亮紅燈的警訊。雖然還沒發展成疾病,但已經是處在亞健康狀態,這一點大家必須要有自覺。良性腫瘤只需定期追蹤、觀察就好。雖然我們確實是要持續觀察腫瘤是否繼續變大,或發展成惡性腫瘤,但不能只做追蹤而已。應該要回顧自己的生活作息,想想是否有讓自己長腫瘤的習慣?是否喜歡吃麵粉做的食物、高脂及高熱量食物?或是生活壓力太大等,並努力矯正這些錯誤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只要改變飲食和生活習慣,腫瘤就會消失嗎?」這是不少人的疑問。如果腫瘤是因遺傳所致,那當然沒有辦法,但環境因素只要努力就能解決。尤其是大腸,應該要盡量避免高脂食物,多喝水、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以清潔腸道,光是這樣就能有很大的改變。確實也有很多例子告訴我們,只要補充能清潔腸道,及維持腸道健康所需的營養,即使不切除瘜肉,它也會自動消失或變小。腫瘤(良性腫瘤)等同於是亞健康的產物,也是過去不愛惜身體的證據。如果知道體內長腫瘤,就要盡快開始改善生活,了解過去連自己也不知道的問題,並努力解決,這就是從亞健康回到健康的第一步。
-
2020-04-19 癌症.卵巢.子宮
中國附醫/免疫治療搭化療 卵巢癌病患反應良好
在卵巢癌治療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一年前將免疫細胞治療引進國內,配合化學治療使用,病患反應成效良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婦癌科主任洪耀欽說,中國附醫每年新增卵巢癌約95例,目前化療加上標靶藥物維持治療,以及針對BRCA遺傳基因突變的藥物治療,成效顯著。洪耀欽指出,對於復發病患,除了考慮盡量以手術摘除病灶,給予救援性化學治療,另外透過檢測病患腫瘤全基因,篩選最合適的化學治療用藥,可以提高對藥物之反應率。近年來,末期卵巢癌則可搭配HIPEC(高溫熱腹腔內化學治療,結合外科腫瘤團隊手術治療),或是最近受關注的免疫細胞治療,更見治療曙光。洪耀欽說明,在免疫細胞治療上,根據國際文獻報導,針對卵巢癌第四期或第一至三期治療後復發的病患,配合化學治療,可提升卵巢癌無病存活率及總存活率,是目前治療一大利器。中國附醫一年前引進國內,目前約有10例卵巢癌病患已接受免疫細胞治療,病患反應成效良好。中國附醫透過每月定期舉辦婦癌團隊會議,結合婦癌科、放射科、放射腫瘤治療科、血液腫瘤科、病理部、中醫部,經專家詳盡討論,使婦癌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療與全人照護。中國附醫統計,卵巢癌患者五年存活率,第一期88%、第二期81%、第三期41%,第四期38%。
-
2020-04-19 癌症.卵巢.子宮
和信治癌中心/婦癌團隊分工精細 院長參與卵巢癌案例討論
和信治癌中心是國內少見以癌症治療為主的醫院,雖然規模僅為區域醫院,但在卵巢癌治療領域上,表現優異,不輸給許多醫學中心。例如,在手術件數上,位居區域醫院之冠,在化療癌友人數上,則在全國醫院中,排名第六。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血液腫瘤科副主任鍾奇峰表示,和信醫院相當重視婦癌,團隊分工精細,人員編制包括三名外科醫師、兩名化療內科醫師、一名放射科醫師,另外多名專責護理師、藥師、社工及個管師。更特別的是,院長黃達夫擔任婦癌團隊顧問,每周四早上參加醫療團隊早會,參與討論每一個卵巢癌病友的情況,針對用藥效果、如何避免復發等提供意見。鍾奇峰說,大部分卵巢癌患者確診時已到晚期,腹膜轉移,由於上腹部接近肝臟,增加手術難度,目前建議先行化療,讓腫瘤變小,以增加手術成功機率。外科手術後,仍須持續化療,但日後復發機率相當高。鍾奇峰指出,通常直接告訴病友,如果在六個月內復發,則代表病情較難控制,換成其他化療藥物,治療成效恐也不盡理想。近幾年,標靶老藥「癌思停」被證實可延緩復發機率,一個月藥費約七至八萬,建議使用一年至一年半。近來又有口服標靶藥物問世,雖是卵巢癌治療的大突破,但費用驚人,絕非一般家庭所能負擔。
-
2020-04-19 癌症.卵巢.子宮
台大醫院/卵巢癌晚期患者多 團隊手術經驗豐富
健保大數據分析108年卵巢癌所有手術治療人數,台大醫院居冠。台灣大學醫學院腫瘤醫學研究所教授、婦產部主治醫師鄭文芳表示,至台大醫院求診的卵巢癌患者以晚期居多,治療難度較高,醫療團隊累積經驗,在開刀技術上確有不錯的成績。鄭文芳指出,在治療上,不管晚期或早期,均以手術切除病灶為第一優先,盡可能透過外科手術清除病灶。相較於其他腫瘤,卵巢癌體積較大,有些早期個案腹中腫瘤就有一、二十公分大,無法透過腹腔鏡取出體外。如果是良性腫瘤,透過腹腔鏡手術,可在體內打碎腫瘤,再將其吸出體外。但卵巢癌以惡性為主,一旦腫瘤破裂,癌細胞散布四處,進入腹腔各組織,一瞬間「早期變成晚期」。鄭文芳說,國內卵巢癌患者確診時極高比率已到晚期,至台大醫院求診的癌友晚期比率更高,院內卵巢癌病友七、八成均為晚期,不少癌友特地從中南部北上就醫。「如果能手術切除病灶,是最好的治療。」鄭文芳說,一般建議手術後必須持續化療,藉此降低日後復發風險,延長存活期。四、五年前,抗新生血管抑制劑被用來持續性療法,在化療結束,接續使用,效果良好。近一、兩年來,又有新標靶藥物問世,預防復發效果更好,但藥費驚人,一年約需200萬元,如持續用兩年,就得花上400萬元,絕非一般家庭所能負擔。
-
2020-04-19 癌症.卵巢.子宮
可能同時罹患乳癌、卵巢癌 醫師提醒要注意這項變化
乳癌、卵巢癌都屬於婦癌,前者在胸前,後者在腹腔內,看似無關,但台灣婦癌秘書長、馬偕醫院婦產部婦科癌症學科主任張志隆指出,如BRCA1、BRCA2兩大特定基因突變,同一位女性可能罹患這兩種癌症。兩大特定基因 與婦癌關係重大隨著醫學的進步,癌症與基因的關係愈來愈密切,張志隆指出,原本作為治療目的的癌症基因檢測,也可成為重要的用藥指引。以BRCA1、BRCA2為例,如為前者突變,則終其一生罹患卵巢癌機率高達六、七成,如是後者突變,則機率也有三至四成。張志隆曾經收治一名40多歲卵巢癌患者,治療過程中,竟也確診乳癌,擔心為家族遺傳基因所致,建議妹妹到醫院接受基因檢測,果真證實她也屬於BRCA1、BRCA2基因突變。家族成員受檢 僅第一位費用較高張志隆指出,如果家族中有一名女性成員基因篩檢報告顯示是BRCA1、BRCA2基因確實突變,其他成員在接受基因篩檢時,至少節省兩、三萬元檢查費用。張志隆解釋,BRCA1、BRCA2基因屬於很大的基因,因為基因結構複雜,且序列很長,必須透過次世代定序檢測,才能掃過全部的基因定序,因此,一次檢測費用超過兩、三萬元。如果家族成員中,有人先接受檢驗,就可以得知是哪一段基因發生突變,此時,其餘女性親人就只需檢驗那一段基因,通常只需要一、兩千元,費用便宜許多。張志隆建議,年輕乳癌患者,以及家族有女性成員罹患乳癌、卵巢癌,或是自身罹患乳癌或是卵巢癌,都應該考慮檢驗BRCA1、BRCA2等兩大基因,如果不幸帶有致癌基因,建議定期回診追蹤,或在醫師評估下,積極面對,接受手術,進行預防性切除。基因檢測 也可當用藥指引除了作為研判日後罹癌風險依據,BRCA1、BRCA2也是選擇卵巢癌用藥的重要參考依據。台灣婦癌醫學會前理事長、中國附醫婦科主任葉聯舜指出,美國「卵巢癌治療最新指引」建議所有卵巢癌病友均接受基因檢測,目的就是找出基因突變異常的癌友,給予最新標靶藥物,有效延長存活期。葉聯舜解釋,化療屬於「普遍性毒殺」,除了癌細胞之外,也會損及正常組織,如癌友體內BRCA1、BRCA2基因突變,染色體異常,容易癌化,此時新式標靶藥物發揮作用,直接抑制癌細胞修補,讓癌細胞死亡,而周圍正常組織可毫髮無傷。化療反應率不錯 但復發者多張志隆說,卵巢癌患者在手術切除病灶之後,都需接受化療,以降低復發風險,一般來說,化療反應率都不錯,可達八成,但平均三至四年後,約七、八成患者復發,部分癌友甚至提早復發轉移。近一、兩年來,治療卵巢癌的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終於問世,特別針對BRCA1、BRCA2兩大基因突變患者,不管為遺傳或是非遺傳,只要基因突變,透過此新藥可以修補受損的DNA。張志隆以「革命性用藥」來形容「PARP抑制劑」在卵巢癌治療領域上的突破,他指出,國外研究發現,BRCA1、BRCA2兩大基因突變的卵巢癌病友在結束化療療程後,接著口服「PARP抑制劑」,就能有效避免復發轉移,效果優於原先的抗新生血管抑制劑。部分臨床實驗發現,即使卵巢癌患者BRCA1、BRCA2基因並未突變,化療後服用「PARP抑制劑」,也具有一定效果,可以延長存活期。
-
2020-04-19 癌症.卵巢.子宮
拉長卵巢癌病情穩定期 標靶新藥可提高5年存活率
相較於其他癌症的新療法,被認為是「無聲殺手」的卵巢癌,臨床醫師手上的治療工具相對比較少,加上患者發現時多數是晚期,加上不斷復發,讓卵巢癌的預後不好。還好,近年已有新的標靶藥物上市,是全新的作用機轉,可延長晚期病人復發時間達1.5年到3年。治療目標 穩定病情、減少復發談到卵巢癌病人的預後情形,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婦科主任、同時也是台灣婦科醫學會理事長的陳怡仁嘆了口氣:「由於卵巢癌沒有有效的篩檢工具,有至少一半的患者發現時都屬於第三、四期,由於病人長期反覆化療、手術,不斷的換藥,還要一直擔心復發,心理壓力非常大,這幾年有新藥上市後,才讓五年的存活率提高到50%。」卵巢癌治療的新觀念是「維持療法」,就是希望可以拉長病情穩定期,減少復發。在癌症治療已大幅改善的情況下,卵巢癌的治療目的卻是減少復發,就知道卵巢癌的治療多麼棘手。維持療法 術後有三種選擇陳怡仁指出,目前的治療方式,還是以手術為優先,把腫瘤組織盡量切除乾淨。至於晚期病人,在使用化療後,初期約有七成反應,但在這中間又有七成的患者平均一年內會復發,因此,在病人手術或化療後有反應者,會提供維持治療。目前維持療法有三種,一種是繼續追蹤,等到復發後開始治療,第二種是術後合併化療,只要病情緩定,就可以採取單一化療藥如紫杉醇繼續治療,或是選擇標靶藥物如血管新生抑制劑、口服PARP抑制劑等。藥物選擇 依個人情況而定至於病情維穩藥物的選擇,陳怡仁認為,看病人可以接受的副作用而定。單一化療藥物約治療一年左右,可延長復發期約18個月,但副作用會有掉髮及手腳發麻狀況,有些女性在意有無掉髮,那麼化療藥可能就不適合。而針劑的標靶藥血管新生抑制劑,則可以減少癌細胞的血管新生,切斷癌細胞營養,另外,也能減少腹腔積水情形,治療期長達一年,且須自費。血管新生抑制劑也能讓病情穩定不復發達18個月,不過,副作用就比較多元,包括高血壓、蛋白尿及影響傷口癒合。因此,治療期間得追蹤血壓及腎功能,若有高血壓的患者就得合併血壓藥治療,腎臟病人也不適合。另外,若需要進行手術,也必需先停藥四到六周。標靶新藥 須先做基因檢測另一個新的口服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是比較新的作用機轉,是抑制癌細胞DNA修復的標靶藥物,目前國際上已有三、四種藥物上市。陳怡仁表示,由於癌細胞複製很快,在複製過程中,DNA有可能受損,就需要靠PARP蛋白質來修復,因此把這個蛋白質抑制住,就能阻斷癌細胞複製。不過,使用PARP抑制劑的前提,需要先進行BRCA基因檢測,有突變者才適用,有此基因變異者,在卵巢癌患者中大約占一至兩成。而目前的臨床試驗數據顯示,服用PARP抑制劑的卵巢癌患者追蹤三年,病情穩定未復發者可達60%,沒有服藥者約26%,兩者相差了兩倍之多。陳怡仁說,PARP抑制劑必需吃兩年,每次口服兩顆,一天兩次,不過,每個月的藥費也比較貴。副作用有白血球下降、腸胃症狀及疲倦,若患者出現較嚴重的副作用,就會依狀況調整藥物。
-
2020-04-19 癌症.卵巢.子宮
卵巢腫瘤組織易破 開腹手術為主流、微創僅少數適用
微創手術廣泛運用於婦科疾病當中,唯獨對卵巢癌的適用性較具爭議。婦產科醫師表示,卵巢癌手術能否將惡性腫瘤摘取乾淨,攸關預後,一個不小心將腫瘤弄破就可能使癌細胞四散。因此,目前手術治療以傳統開腹手術為主流,大範圍視野有利醫師掌握手術情形,僅IA期(第一期A)與IB(第一期B)且分化良好的腫瘤,才建議讓有經驗的醫師以微創手術處理。淋巴結拿不拿 視尺寸而定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理事長、衛福部立雙和醫院副院長賴鴻政說,卵巢惡性腫瘤第一期到第四期均要透過手術切除,醫師眼睛所見的病灶統統都要切除,切得越乾淨,預後越佳。不過,近年對於淋巴結切除的觀念轉變,有臨床研究顯示,如果患者術前影像檢查顯示淋巴結不大、醫師開刀時也確認淋巴結不大,手術過程是否拿掉淋巴結,預後都差不多。為減少拿光淋巴結造成日後下肢水腫不適,同時為避免患者有朝一日需要免疫治療,拿光淋巴結後的治療效果可能不佳,因此倘若淋巴結尺寸小,目前標準治療建議不必切除。務求切乾淨 多使用開腹手術健保署統計資料顯示,卵巢癌手術以傳統開腹手術為主流,以108年數據為例,執行卵巢癌相關手術的人數共計1659人,其中1507人接受傳統手術,201人接受腹腔鏡手術。三軍總醫院婦癌科主任王毓淇說,傳統手術需用刀劃開肚皮15至20公分,傷口大且容易出血、沾黏、疼痛,而微創手術則是在腹部打四個小洞,醫師將器械深入患者體內,再眼觀電腦螢幕進行手術,患者不易疼痛且傷口美觀。腹腔鏡有爭議 僅建議IA與IB期不過,微創手術雖廣泛運用於婦科疾病當中,唯獨對卵巢癌上的適用較具爭議。因為卵巢惡性腫瘤組織易破,微創手術視野狹窄、弄破造成四濺的機率更高,因此一般僅建議IA期與IB期且分化良好的腫瘤,可讓有經驗的醫師以微創手術處理。賴鴻政形容,卵巢癌微創手術使用原則是「要嘛不出手,要嘛一定要拿乾淨」。臨床上會慎選腫瘤較小的患者,依據腫瘤尺寸,可經由手術器械攜帶適當大小的塑膠「標本袋」,進到患者體腔內,將腫瘤裝起來再處理,避免腫瘤組織破裂四濺。是否保留生育 依個人病況決定部分年輕患者想保留生育,不過這得視個人罹病情形而定。賴鴻政說,只有第IA期、惡性腫瘤只長在單側卵巢的患者有機會作保留生育的手術。手術過程會將單側卵巢切除、保留另側卵巢,同時於肚內腹膜採樣、確認腹腔內其他地方沒有癌細胞後,有時建議加作幾次化療,再請患者盡快懷孕。手術之後IC期以上建議化療 接受放療者不多一般來說,第IC期以上的患者術後均建議進行化學藥物治療。如果復發病灶只有一顆,且病灶位置並不在重要器官旁,才會建議搭配放射線治療,否則放射線恐怕未能精準消滅病灶,就先損傷其他重要器官,副作用更甚。因此接受放療的患者並不多,以108年健保數據為例,以卵巢癌為主診斷的患者當中,僅266人接受放療。癌症治療方式推陳出新,近來有種新興療法是將放療與免疫治療作搭配。賴鴻政說,如果患者體內腫瘤多處轉移且化療失去作用,此時可嘗試藉由放療集中火力攻擊單顆癌細胞,讓癌細胞碎片四散、釋放抗原。免疫細胞吃下癌細胞碎片、學會認識癌細胞碎片,這時就有能力辨識與攻擊其他顆癌症腫瘤,目前臨床上已有一名患者試驗療效佳。
-
2020-04-19 癌症.卵巢.子宮
卵巢癌患者該怎麼選醫師?可優先考慮婦癌專科醫師
卵巢癌的發生曲線相較其他癌症緩和,但因不易早期發現而被稱為「沉默殺手」。有鑑於此,婦產科醫師提醒,年過40歲的女性應每年進行一次腹部超音波或陰道超音波檢查,以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四分之三 屬上皮性細胞癌三軍總醫院婦癌科主任王毓淇說,卵巢專司生育,每月排卵的同時會引起大量上皮發炎反應,長期的發炎反應與長期的基因病變累積,可能使部分細胞漸漸癌化。因此,女性如果初經早、停經晚、未生育而讓卵巢長期勞累工作,或者隨著年齡漸長累積較多發炎反應與基因病變,罹患卵巢癌的風險便會隨之提升。林口長庚醫院婦癌科副主任趙安琪說,不同來源的癌化細胞可能演變為不同組織型態的惡性腫瘤,其中,漿液性腺癌源於輸卵管內細胞癌化再轉至卵巢,黏液性腺癌與腸道細胞有關,子宮內膜樣瘤及明亮細胞癌則與子宮內膜異位症有關。發生率變化小 推估與環境關係不大衛福部國健署105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卵巢癌(卵巢、輸卵管及寬韌帶惡性腫瘤)發生率與死亡率排名均位居女性第七位。不過,健保數據顯示,近五年卵巢癌的發生率看似持平且無明顯年輕化趨勢。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理事長、衛福部立雙和醫院副院長賴鴻政說,許多癌症伴隨大環境變化而增加,像是肺癌可能因空氣汙染、乳癌與子宮內膜癌因塑化劑暴露而使發生率上升,但卵巢癌發生率相對穩定,原因不明,或許它的發生與大環境較無直接相關。卵巢癌發生率未明顯增加,但同時,它也沒有好的早期篩檢工具,早期病人不易自覺,往往等到腹部有症狀才輾轉就醫。衛福部健保署統計,我國104年至108年的主診斷為卵巢癌的患者所執行的檢驗檢查,以血液檢查腫瘤指數CA-125為最大宗,108年檢查件數總計25546件;其次為婦科超音波與陰道超音波以及電腦斷層,分別為7710件與6779件。腫瘤指數CA-125 準確率不高賴鴻政說,婦科的腹部超音波與陰道超音波都是臨床上常用的檢查工具,這兩種工具利用聲波與回聲原理偵測病灶,再透過儀器轉換成影像供醫事人員作為診斷參考。如果發現異常腫瘤,一般會追加抽血檢驗腫瘤指數CA-125。不過CA-125數值高或低的可能性多元,女性正值排卵期、罹患子宮內膜異位或卵巢癌時的數值可能升高,但卵巢癌患者測得的數值未必高,據統計,高達七成的早期患者測得的數值不高,即使是第三期以上患者,也有近半數人的數值不高。40歲以上 每年一次婦科超音波臨床上經常輔以電腦斷層檢查,評估癌細胞是否轉移至淋巴結與腹腔各處。少部分醫師會使用杜普勒超音波,藉由聲波檢視血管流速與阻力,惡性腫瘤新生血管往往阻力較小。少部分醫師會透過腹腔鏡進到肚內確認病灶與切片。賴鴻政表示,健保數據顯示,高達八成以上的卵巢癌患者年紀在40歲以上,因此年過40的女性應每年進行一次婦科超音波或陰道超音波檢查,以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怎麼選醫師?婦癌醫學會專科醫師 可優先考慮卵巢癌治療該怎麼選擇醫院與醫師?根據健保署資料,六成五的民眾選擇赴醫學中心進行手術,三成民眾選擇區域醫院,僅有百分之四選擇地區醫院。接受化學治療時,七成一的民眾選擇醫學中心,二成八選擇區域醫院,約百分之三選擇地區醫院。接受放射線治療時,六成八的人選擇醫學中心,兩成九選擇區域醫院,約百分之四選擇地區醫院。三軍總醫院婦癌科主任王毓淇建議,卵巢癌患者選擇手術醫師時,可優先選擇婦癌醫學會專科醫師。在考慮作傳統剖腹手術或腹腔鏡手術時,可諮詢擅長同樣術式的另位醫師意見,綜合評估再作最後決定。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理事長、雙和醫院副院長賴鴻政補充,病人與醫師互動的感覺也相當重要,「感覺有緣、氣味相投最好」。另外,部分醫院有提供跨院合作,雙和醫院就針對部分居住較遠的卵巢癌患者,將其術後化療期間的追蹤交由其他地區醫師執行,血液檢查結果再回傳給主治醫師,如此有助減少患者舟車勞頓。不過趙安琪認為,卵巢癌復發率高,患者選定主治醫師後,盡量全程跟著該名醫師接受治療,如此醫師較能掌握患者病況,適時提供適切治療方式。
-
2020-04-19 癌症.卵巢.子宮
健保大數據/卵巢癌症狀不明顯 4成2患者確診已晚期
卵巢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且缺乏有效篩檢工具,因此逾四成患者一確診就達第三期以上,而在她們之中,每十人僅約四人能存活超過五年。近年新興的卵巢癌標靶藥物為患者帶來一線契機,不過昂貴的自費價格令多數人卻步,對於癌症患者以及資源有限的全民健保都是難題。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深入分析卵巢癌患者就醫數據,作為女性醫療選擇參考。50~59歲女性高危險族群衛福部健保署統計,我國104年至108年主診斷為卵巢癌的新增人數波動不大,自2305人微幅上升至2434人,其中以50歲至59歲為大宗(占率約兩成八),40幾歲與60幾歲族群次之,占率均為兩成左右。若將各年齡層發生數除以內政部統計的各年齡層人口,50歲以上民眾的發生率增幅相對明顯。衛福部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相對於其他癌症,卵巢癌的發生人數不高,但已知好發於50幾歲的女性。因此接近這個年齡就要特別留意婦科或腸胃道症狀,並定期接受檢查。年輕一點的女性同樣可能罹病,因此也需要定期健檢來了解自身健康狀況。腹脹不適 常被誤為腸道問題定期檢查相當重要,醫師指出,卵巢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往往誤以為腹脹不適是單純的腸胃道問題,多次就醫發現不尋常,輾轉至婦產科確診時經常已是晚期。以105年癌症登記報告為例,當年度的新發個案當中,高達四成二患者的病理期別達第三期或第四期,癌細胞已侵犯到腹腔內組織或後腹腔淋巴結,甚至已轉移至其他器宮,難處理且容易復發。近年治療方式持續進展,其中,適用於BRCA1與BRCA2基因突變患者的一款標靶新藥PARP抑制劑,其臨床試驗成績亮眼,有六成的患者三年內並未復發,而對照組患者僅兩成七未復發。其臨床使用時間還不夠長,但對於患者而言仍是存活契機。新藥有成效 病人卻難負擔不過,如同許多癌症新藥,它要價不菲而讓多數人無法受惠。臨床醫師表示,患者一個月的治療費用約新台幣25萬元,用藥兩年須支付約500萬元,「有的病人賣房求生,但更多病人因付擔不起而未選用」。李伯璋回應,目前這款藥品業者已向健保署送案建議納入健保,近期健保署將依程序提請把關資源的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簡稱共擬會議)加以討論。讓使用者付費 仍需深入研議面對昂貴的癌症新藥,過去有病友團體倡議讓癌症患者與政府共同分攤費用,李伯璋個人表示支持,「使用者付費最實在,民眾從口袋裡拿錢出來買不是真正必要的藥品時,一定會慎重考慮。然而,哪些癌症、哪些治療方式分別應如何讓病友部分負擔,並不容易討論。」李伯璋表示,我國健保藥品支出連年升高,伴隨而來的健保財源與重分配問題,可能需要等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後,才有機會好好討論。現階段,健保署將優先節省不必要的資源浪費,省下來的錢就有機會用於癌症病友身上。健保署去年第一季針對醫療院所重複用藥扣了五千多萬點,醫療院所警惕,因此第三季與第四季被扣回的點數陸續減少,分別為四千多萬點與三千多萬點。「類似的浪費減少了,才有錢提供癌症病人好的癌症治療。」給付基因檢測 或可減少用藥支出部分癌症精準治療需要先透過基因檢測找出適用對象,基因檢測是否有機會納健保給付也受到關注。李伯璋表示,如果每個患者都作基因檢測,健保支出一定相當可觀,但如果精算後發現,基因檢測能找到對藥物有反應的人、減少其他人不必要的用藥成本,進而使整體健保支出下降,就值得考慮納保。
-
2020-04-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三度「0確診」是警訊?楊志良:台灣未來情勢恐不樂觀
台灣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下防疫有成,本週已迎來第三日零確診,讓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終於鬆口坦言:「疫情有趨緩」,令台灣民眾歡喜不已。不過,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卻感到擔憂,他認為台灣雖感染人數少,但這也意味著有「抗體」的民眾不多,恐怕無法有效防止疫情傳染。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於本月16日上電台節目「POP搶先爆」受訪,他在節目中表示,目前最先控制住疫情的國家為中國,儘管可能有黑數,但在大規模感染後,大多數的人都已具備免疫力;楊志良坦言,「台灣將來也很危險,因為我們感染的人很少,代表我們有抗體的人很少」,就算有藥物問世,也無法有效控制病毒傳染。楊志良認為,最先恢復經濟產能的國家可能是中國,對比疫情仍嚴峻、防疫物資缺乏的美國,「假如中國先恢復生產、美國持續這樣下去,今年全球的GDP雖整體下調,但中國可能會變成第一」,若中國果真強勢崛起,恐怕對台灣有不利的影響,因此他認為國安會應先思考疫情過後的因應對策。針對全球疫情的發展,楊志良仍抱持著憂心的態度。儘管中國部分城市有疫情復發的情況發生,但他認為相較於歐美,中國對於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還是比較好。楊志良也透露,自己對台灣的防疫相當有信心,但對於台灣未來的發展情勢並不樂觀。
-
2020-04-16 科別.腦部.神經
「公主病」作怪 痛會跑來跑去
「我的肩頸痠痛已經好久了,時好時壞的,有時候痛脖子,又有時候痛背部,很多時候腰背也會跟著痠痛」,一名中年婦人門診向醫師抱怨,大多是痠軟疼痛,也會有抽痛甚至抽筋,痛會跑來跑去,睡不好時痠痛特別明顯,做事或運動的時候好像都不見了或剛睡醒比較痠痛,動一動就會比較好。苗栗頭份為恭醫院中醫部醫師彭柏翰診斷很可能是俗稱公主病的「纖維肌痛症」上身,公主病好發於女性,表現多樣化,沒有明確特定治療藥物研究,中醫治療提供針灸、按摩等選擇。彭柏翰說,客家話諺語「食得、做得、尞毋得」,就是描述公主病的困擾,往往日常活動不會感到不舒服,或者即便有不適感,活動後疼痛就消失,當睡眠不足、勞累過度或壓力過大等身體狀況不好時, 痠痛就會特別明顯,也有人稱「現代人的文明病」。公主病痛點在肩背、頸部、手臂、腰臀或膝蓋,與關節炎、肌肉韌帶發炎最大不同,外觀不會有明顯的紅腫,此外,天氣變化、工作或環境壓力大、睡眠障礙等狀況發生,疼痛會更加明顯,熱敷、泡溫泉、運動可以改善疼痛,但過陣子疼痛再度復發。彭柏翰指出,中醫的治療提供許多選擇,包括運動、針灸、按摩和拔罐,會依不同症狀調整治療方式,也有運用雷射與中醫穴位的結合,發展出另一套治療選擇。
-
2020-04-14 癌症.乳癌
乳癌治療不用怕 醫生幫你破解迷思
近年來乳癌發生率逐漸上升,乳癌的治療選項也愈來愈多元,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外科主任莊捷翰醫師表示,確定診斷後醫師會根據癌症分期與患者的期望來擬定治療策略,總體來說乳癌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荷爾蒙治療。患者不見得一定要先進行手術,或先進行化學治療,醫師會考量患者的腫瘤、健康狀況而做不同的建議。由於治療選項越來越多元,若患者及早治療並與醫師密切配合,有機會達到不錯的治療成效,早期乳癌的五年存活率已經可以超過九成。乳癌手術的常見副作用有哪些?適合乳房保留手術嗎?莊捷翰醫師指出,乳房是重要性徵,過去的乳癌手術會將整個乳房和腋下淋巴摘除,對外觀影響較大,常對患者造成心理壓力,且因疤痕、淋巴水腫使上肢功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目前台灣的乳癌手術,大約7成左右為乳房保留手術,是近年來乳癌治療的趨勢。患者能否接受乳房保留手術,醫師需評估以下條件。首先,是否能成功地切除病灶,且不影響乳房的外觀,患者乳房之體積較小且腫瘤佔整個乳房的比例過大的情況下,直接進行乳房保留手術會有難度,可以考慮先用化學治療或標靶治療,腫瘤若能縮小到一公分甚至更小,就有機會做乳房保留手術。再者,乳癌腫瘤位置若位在乳頭正下方或乳頭邊緣,容易影響到整個乳管,乳頭可能需要進行切除,較不適合乳房保留手術。另外,乳房保留手術不適用於多發性乳癌患者,若同一個乳房有多顆乳癌,可能就要進行乳房全切除手術。乳癌手術不只有針對乳房,還有處理腋下淋巴結,當所有腋下淋巴結都被清除後,患者上肢很容易淋巴水腫,其比例高達10-30%。為了減少諸多併發症,醫師目前會進行前哨淋巴結採樣,也就是在手術當中以染料或輻射線偵測,找出乳癌最有可能轉移的幾顆「前哨淋巴結」。經過病理科醫師檢查後,若前哨淋巴結有轉移的癌細胞,就進行淋巴結廓清,若前哨淋巴結沒有轉移的癌細胞,就不需將腋下淋巴結完全清除。這種作法能讓淋巴水腫的機會大幅下降,有助維持患者生活品質。哪些患者適合荷爾蒙治療?哪些患者適合標靶治療?莊捷翰醫師解釋,我們把乳癌癌細胞拿出來後會檢測三個很重要標記,分別是雌激素受體(ER)、黃體激素受體(PR)、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根據這三種標記,可以把乳癌分成三類:第一類是荷爾蒙接受體陽性的乳癌,它的ER或者PR其中一個或者是兩個都是陽性,這種乳癌與荷爾蒙刺激有關係,所以在手術以後無論是否進行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醫師都建議患者接受抗荷爾蒙藥物的治療,並持續五年至十年。第二類乳癌的HER2是陽性,我們可以使用抗HER2的標靶治療,來減少復發或轉移的機會。第三類乳癌的ER、PR、HER2皆陰性,稱作「三陰性乳癌」,在過去三陰性乳癌只能靠手術和化療治療,近年來針對轉移性三陰性乳癌可考慮免疫治療,有助提升存活率。化療的常見治療副作用有哪些?如何緩解副作用所帶來的不適?莊捷翰醫師說明,乳癌化學治療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白血球下降,造成患者抵抗力較弱、容易感染。治療期間可能會出現發燒、口腔潰瘍、喉嚨痛等不適症狀。化學治療在攻擊癌細胞時,對同樣具有快速生長特性的正常細胞也會受到波及,可能導致患者掉頭髮、噁心嘔吐及食慾不振等副作用。患者周邊神經、肌肉受化學治療影響,而感到麻木及痠痛,甚至有下肢或者組織水腫等情形。化學治療是乳癌治療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乳癌容易經由淋巴、血液轉移到全身,除了開刀把腫瘤切除乾淨之外,血液裡也不能有殘存的癌細胞。針對風險較高的患者,醫師都會建議採用化學治療,也會協助克服相關副作用,以完成療程。目前對於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白血球下降等副作用,有一些藥物或食品可以幫忙。某些藥物可以提振食慾或減少副作用,倘若食量很少,會建議使用一些營養補充品,讓患者不需要攝取大量飲食即可獲得較多的營養。癌友治療期間飲食方面需要注意哪些?「在接受化療之間不可吃生食!」莊捷翰醫師強調,「生食容易帶有細菌,可能造成感染,生魚片、生菜沙拉都要避免。」有些人平時飲食的口味較重,但在口腔黏膜破損的狀態,不適合吃太刺激、太辛辣、太重口味,以免造成不適。身體需要利用胺基酸來修復組織、維持免疫系統運作,飲食中一定要有足夠的蛋白質。營養補充品如核苷酸、精胺酸、魚油、麩醯胺酸、多醣體等,近年也常被討論的褐藻醣膠為海中多醣體,台灣目前有多項醫學臨床研究小分子褐藻醣膠,可能對調整體質、增強體力有幫助,患者對於化療的承受度、耐受性會好一點。乳癌迷思要破解迷思一:會得乳癌是因為吃了什麼東西嗎?正解:莊捷翰醫師解釋,患者常有些錯誤觀念,認為得癌症是因為吃了什麼、或者是得癌症以後就不能吃什麼、吃了什麼就容易造成癌症惡化,這些都是錯誤觀念。人體各個器官都需要充足營養才能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正常時候要均衡攝取醣類、蛋白質、脂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生病的時候更需要完整的營養。建議從治療前就要好好補充營養,治療中能吃就要盡量吃,治療後也要好好維持。患者、家屬要跟醫師、營養師、個案管理師進行溝通,了解在接下來的療程可能會面臨哪些副作用,營養師會給予適當的飲食建議,讓患者獲得足夠的熱量、蛋白質,才能維持體力,度過治療。迷思二:有摸到乳房硬塊才需要檢查?正解:平時除了要養成乳房自我檢查的習慣,還得定期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因為乳癌初期幾乎都摸不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助提升乳癌存活率。迷思三:沒有乳癌家族史就不用檢查?正解:台灣每年新增一萬三千多例乳癌,三、四十歲的患者相當多,大多數患者沒有乳癌家族史,所以無論是否有家族史都要定期檢查。醫師建議大家要盡量避免乳癌危險因子,例如體重過重、飲酒過量、缺乏運動等,但是無法完全避免乳癌發生,因此定期檢查非常重要。多管齊下,攜手抗乳癌莊捷翰醫師回憶道,曾經有位五十歲左右的婦女,雖然發現乳房有硬塊,但一直不願意面對,直到肺部積水、很容易喘,才來就診,那是因為乳癌轉移到肺部,屬於第四期乳癌。接受化學治療後,患者白血球下降、發高燒、且變得更喘,於是就替她插管使用呼吸器,並給予抗生素控制感染。當時患者很瘦,僅39公斤,狀況很差。當時陸續使用了全靜脈營養、水解配方等多種營養補充。後續總共在醫院作了四次的化療,住了四個月,才能租用簡單的呼吸器回家。患者長期使用抗荷爾蒙藥物維持了七年多,後來因為肺部轉移復發所以又接受標靶治療。莊捷翰醫師提醒道,隨著乳癌治療方式愈來愈多樣,治療成效有相當的進步,患者要與醫師密切配合,治療過程中務必要把營養照顧好,養足體力,一起對抗乳癌!原文:乳癌治療,迷思破解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0-04-10 科別.消化系統
膽出問題可能是4種疾病,其中這2種惡性高!
65歲的陳先生近日右上腹經常悶痛,尤其飯後更明顯,擔心是不是長了「壞東西」,到醫院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原來是膽結石作崇,醫師建議他開刀切除膽囊。他跟朋友老王一談起,沒想到老王說他前陣子也因為檢查出膽息肉去動了切膽手術。陳先生才知道,原來這麼多人都有膽疾的困擾啊!要了解膽囊相關疾病,得先了解這個器官。膽囊是像氣球一樣的袋狀器官,屬於膽道的一部分,位於人體的右上腹部、肝臟的旁邊。廣義來說,膽道包含肝內膽管、肝外膽管以及膽囊。成人肝臟一天可製造、分泌出500至750c.c.的膽汁,透過膽管流通儲存於膽囊,當食物進入腸胃後,膽囊收縮、分泌出膽汁注入腸道幫助消化。膽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膽結石、膽息肉,最嚴重的就屬膽囊癌、膽管癌了。整體來說這4種疾病互有關聯、症狀類似,多以發燒、黃疸、腹痛表現,不容易分辨,若有不適症狀應就醫檢查,以對症治療。若是高危險群應該定期接受健康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病情。【膽結石】與膽汁鬱積有關膽結石是最常見的膽囊疾病,成因是膽囊沒能將膽汁排除乾淨,而使膽汁鬱積在膽囊中,時間過久,膽汁濃縮,在膽囊內形成結石。一般來說,膽結石好發於女性,尤其是懷孕次數較多的女性。另外,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藥物、有膽結石的家族史、60歲以上長者、肝硬化病人、飲食太過油膩或含太高的膽固醇、快速減肥、食物中的纖維含量太少,以及糖尿病、肥胖患者,都屬於高危險群。一旦發炎疼痛或結石太大建議切除膽結石多半沒有明顯症狀,8成以上的患者有膽結石卻不自覺,通常是定期健檢或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時無意中發現。一旦症狀發作,通常是右上腹或上腹部鈍痛,特別是在飽食之後、膽囊收縮時更易發生。疼痛可能放射到右背或右肩胛骨,疼痛持續的時間約1~5小時,不會因為排便、姿勢改變、服用制酸劑或嘔吐而減輕疼痛。有時會合併打嗝、嘔吐、腹脹等症狀,嚴重時因為結石塞住膽囊出口使膽汁無法排出,因而有膽囊腫大、發燒、黃疸、灰白便、甚至細菌感染引發敗血症等急重症。有症狀的膽結石應該考慮手術切除膽囊。沒有症狀的膽結石,只要觀察即可,每年發作產生不適的機率僅1%,以下情況建議切除膽囊:◎結石大於2公分。◎膽囊沒有功能或膽囊出現鈣化,有這些現象的病人,是膽囊癌的高危險族群。◎脊椎損傷,腹部沒有知覺的病人。◎鐮狀細胞性貧血病人,無法分辨疾病造成的疼痛或膽囊發炎。◎容易有手術併發症的病人,提早切除為宜:如肝硬化病人、兒童和糖尿病患者。【膽息肉】良性居多若超過1公分建議切除膽囊「膽息肉」就是膽囊內長息肉,好發於肥胖、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60歲以上、血清膽固醇濃度高、有代謝症候群的族群。大多沒有症狀,除非部分脫落的組織阻塞膽管,才會造成發炎疼痛、急性膽囊炎、阻塞性黃疸和胰臟發炎等症狀。膽息肉大多數為良性,最常見的是「膽固醇息肉」,通常小於1公分、大多為有細柄的息肉(sessile polyp),常見為多發性,非單一顆,通常不會轉變成惡性腫瘤。另外有一種屬於「發炎性息肉」,與膽結石有關,膽結石不斷刺激膽囊壁,造成黏膜增生,這種類型的息肉多小於1公分,轉變成惡性腫瘤機率低。不過若當膽囊壁發炎反覆、上皮細胞不斷增生,也有可能變惡性,要加以留意。一般觀察,如果息肉的底部寬、沒有柄,直接吸附在膽囊壁上,多數是膽囊壁細胞病變增生,較有惡性可能,且多數是單一顆。如果是很多小小顆(小於1公分),有柄、類似女王頭那種形狀,良性的機率高。膽息肉大多沒有症狀,通常是透過影像學檢查,如超音波、電腦斷層和內視鏡超音波等,或膽囊切除後的病理檢查發現。如果膽息肉小於1公分,看起來不像惡性,也沒有症狀,可以追蹤就好,建議6至12個月追蹤一次超音波。至於已有症狀、或息肉超過1公分、或合併有膽結石或原發性膽道硬化症的病人,以及合併其他惡性膽息肉的危險因子如膽囊鈣化、單一息肉、息肉底部沒有細柄、有糖尿病者,或是追蹤起來息肉有愈來愈大趨勢者,則會建議切除膽囊,避免癌化。【膽囊癌】無聲無息 發現多已晚期膽囊癌的原因並不那麼明確,有可能是膽結石或膽囊炎,長時間形成膽囊黏膜上皮增生癌變。早期的膽囊癌大多沒有症狀,很多早期發現膽囊癌的患者是開膽結石、膽囊切除時意外發現,這類「幸運」的患者因為能夠開刀、預後較好。目前醫學上治療膽囊癌以手術切除膽囊為主,不過由於大多數膽囊癌都是晚期才發現、癌細胞已經由淋巴擴散轉移至肝臟或其它器官,難以手術清除乾淨,許多患者更因為腫瘤過大阻礙膽汁排放,併發嚴重黃疸,處理上以緊急置放支架引流,減輕黃疸後,再採取化學治療和放射線治療,但預後多半不佳。醫學歸納膽囊癌的危險因子如下:1.膽結石過大:70~90 %膽囊癌病人都合併有大於3公分、有症狀、時間長的膽結石。2.膽囊腺瘤和膽囊腺肌增生症:近年來很多資料已公認膽囊腺瘤是膽囊癌的癌前病變,約有10%~30%的膽囊腺瘤可以演變成癌,特別多見於直徑大於1.2公分的腺瘤。3.膽囊鈣化:易伴發膽囊癌。4.原發性膽道硬化症。5.膽囊慢性發炎。6.慢性感染沙門氏菌或幽門螺旋桿菌。7.先天性膽道囊腫。8.不正常的膽管胰管接合:這會使胰液長年倒流到膽囊,造成慢性發炎。9.經常曝露於致癌物之中:例如多氯聯苯、戴奧辛等致癌物,也有研究顯示吸菸與膽囊癌有關。10.肥胖。11.高血糖臨床上會建議,若檢查出過大的膽結石或有惡化傾向的膽息肉,或膽道先天結構異常者,建議「防患未然」切除膽囊,如果又合併上述危險因子,更該積極處理。【膽管癌】輸送膽汁的通道長腫瘤膽管癌雖少見但卻十分惡性。膽管是膽汁運送的通道,依據所在位置,又分為肝外膽管、肝門膽管與肝內膽管,因此發生於這些部位的癌症統稱膽管癌,癌變的原因與膽管的反覆發炎有關。肝內膽管癌因位置在肝臟內,初期症狀不明顯,多半腫瘤很大才有症狀,預後較差;肝外膽管、肝門膽管癌則因為位置的關係,腫瘤長到1、2公分就可能出現黃疸,相對之下較易早期發現。膽管癌的症狀包括黃疸、皮膚癢、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發燒和腹痛。治療方式以手術切除為主,將遭受癌細胞侵犯的膽管及周遭器官組織切除乾淨。對於有復發疑慮的病人,再輔以化學治療、放射治療。但因難以早期發現,能開刀的病患不多,不能開刀的患者5年存活率約只有20%。若有以下情況者,可能是膽管癌的好發族群,建議定期接受健康檢查:1.罹患容易反覆造成膽道發炎的疾病如潰瘍性大腸炎、膽道結石等。其他容易造成膽管炎的疾病還有:原發性膽道硬化症、膽道囊腫、肝硬化、肝臟寄生蟲等。2.膽道與胰臟接合處異常。3.接觸戴奧辛、亞硝胺、多氯聯苯等有害物質,在橡膠工廠、汽車廠等工作的員工特別要注意。4.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5.酒精濫用。6.糖尿病。7.肥胖。8. 60歲以上的長者。9.有膽管癌家族史。膽管癌的檢查以影像學檢查為主,包括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內視鏡逆行性膽管攝影、經皮穿肝膽道攝影。也可以抽血檢驗腫瘤指數CEA和CA19-9,不過僅能供參考,準確率只有2至4成。膽囊切除後 建議少油、少量多餐若基於上述疾病必須切除膽囊,很多人都會擔心,膽囊沒了會怎樣?其實膽囊切除後的症狀因人而異,膽囊最大的功能就是儲存膽汁,一般來說,切膽後因膽汁缺乏膽囊的調節,初期會容易腹瀉,所以飲食上要注意低油、低膽固醇、高纖維、避免含高濃度咖啡因及糖分的飲食,盡可能少量多餐。一段時間後身體適應了,大多數就會恢復正常,即便「沒膽」也能夠健康生活。〔Q&A/疑惑解除補給站〕Q:聽說膽囊癌是很惡性的疾病,那麼預先切除膽囊是否就不會罹患膽囊癌?有人這麼做嗎?A:膽囊對消化有幫助,如果沒有危險因子,不建議預先切除,畢竟手術本身也有風險,且拿掉膽囊的患者有部分會腹瀉、消化不良,影響生活品質,所以臨床上不會隨便拿掉膽囊。Q:膽管癌是肝癌的一種嗎?A:膽管癌是肝臟原發性癌症的一種。但是膽管癌與肝細胞癌(一般俗稱的肝癌)不同,癌細胞型態不同,藥物反應也不同,肝癌細胞多數經由血液循環擴散、膽管癌主要是經由淋巴系統擴散。【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心肝會刊》第78期(2017-04-15出版),原文連結】
-
2020-04-09 養生.聰明飲食
水果該飯前還飯後吃?專家:這7種不宜飯前食用!
水果該在飯前吃還是飯後再吃比較好?部分營養師主張水果應該飯前吃,能避免飯後吃水果時攝取過多糖分,但卻有人因此引發胃痛及眩暈。到底哪些水果在空腹時最好別吃?針對有眩暈症病史的患者,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則建議,飯前最好避開吃荔枝、甘蔗等含糖量過高的水果。主張飯前吃水果的理論,在於有利於腸胃吸收,另一方面還能控制正餐時進食的熱量,但營養學界歸納出番茄、柿子、香蕉、橘子、山楂、甘蔗和荔枝等7種水果,不宜在飯前食用。像是橘子和山楂富含果酸等有機酸,易產生胃食道逆流症狀;空腹吃柿子易引起胃石症;空腹大量吃香蕉,會使血液中含鎂量突然升高,對心血管產生抑制作用;其中含糖量過高的荔枝和甘蔗,不但容易刺激胃酸分泌,空腹食用更可能因為肝臟轉化酶來不及將水果中的果糖轉換為葡萄糖,導致體內血糖突然飆升,引發頭暈目眩,不可大意。通常罹患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代謝性疾病及心臟血管疾病或頸椎關節黏連症等疾病患者,較常因椎基底動脈循環不全症,引發眩暈、嘔吐或兩側性耳鳴。李宏信指出,部分糖尿病患因為感染、腹瀉或攝取過多糖分高的食物,導致體內血糖急速飆升,而出現頭暈現象。 一般而言,眩暈主要是因內耳淋巴液積水腫脹所造成,壓迫內耳前庭及三半規管內的神經,進而引發平衡失調,若有如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等新陳代謝疾病或長期抽菸者,內耳血管更容易因膽固醇或血脂肪沉澱,造成血管硬化而阻塞或血流不通暢。若是再加上生活壓力大,身體無法順利調適,也會促使內耳血管過度收縮,一旦血流不順暢,就會造成組織缺血壞死,最終內耳神經萎縮,引起眩暈症狀。 若出現突發性眩暈情況,應多加留意盡速就醫。李宏信說明,臨床上急性期多以利尿劑來排除體內多餘的鹽分和水分,以降低內耳壓力。發作時應保持心平氣和、穩定的心理,且勿使頭部轉動,以免促使眩暈症更嚴重,待病情穩定下來,再給予促進血液循環藥物,來提升內耳細小血管的血流供應。長期治療會加強患者神經營養活化、血管擴張及增加血液滲透作用為主,幫助內耳循環以增加氧氣及養分之輸送,防止細胞老化,促進內耳功能恢復正常,降低日後復發的頻率。 眩暈患者只要持續服藥控制,內耳的循環功能都能獲得改善,建議多補充維生素B群補充能量,有助神經細胞修復。家醫科李政道醫師提醒,眩暈屬於文明病,睡眠不足、作息不正常,壓力過大及飲食習慣等,都是造成眩暈的因素,尤其調味過油、過鹹、過甜的食物皆易導致新陳代謝變差,影響內耳三半規管正常機能,飲食應特別留意禁忌,並應戒除菸酒,以免不慎誘發眩暈症狀。★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20-04-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影/搶14天9片口罩?台中藥師曝原因:有人忍好幾天
今天起全國藥局無償代售實名制口罩,調整為每14天購買,可任選成人9片或兒童10片。台中市各地藥局都大排長龍,北屯區日盛藥局在今天早上9時代售,很多民眾最早上午7時就來排隊、領號碼牌。排隊人龍有超過一百公尺。台中市健保特約藥局創會理事長、日盛藥局藥師陳金火說,主要是很多民眾預期心理,以大人口罩來說,一周買三片變二周買九片,份量增加了,有的民眾忍著到今天才買,加上健保卡要過卡、民眾領慢箋,以致大排長龍。王姓市民說,他在七點多就來排隊,排到第二號,還自帶板凳。陳姓市民說,今天買,份數從7天3片變14天9片,他也是早上七點多就來,順便幫女兒買,想說一定很多人,就早點來。 因應政府宣布室外社交距離至少1公尺、室內至少1.5公尺,進入藥局一次限一人,進入戴口罩、雙手消毒,藥局在民眾排隊等候領號碼牌時宣導安全社交距離,隊伍看起來更長了 。很多早上九時以後來購買的民眾傻眼「怎麼那麼多人?」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祕書長、藥師邱建強說,全國六千多家健保藥局無償代售實名制口罩二個月,上個月底估算全國口罩涵蓋率約占人口數的3成,評估疫情增溫,防疫進入社區防衛戰,提案口罩實名制從7天延長到14天、2周,原本買得到口罩者在第一周購買後,讓買不到口罩的民眾可以在第2周買得到口罩,口罩涵蓋率可因此倍增,可望超過7成。台中市健保特約藥局創會理事長、日盛藥局藥師陳金火說,健保藥局共體時艱,配合口罩實名制義務代售口罩,日盛藥局是熱點藥局,原本每天供應成人口罩300人份、900片,兒童口罩40人份、200片,今天起改為成人口罩200人份、1800片,兒童口罩20人份、200片。陳金火指出,很多民眾無法了解那麼多,這幾天,他們一直解釋,說明新制實施狀況,還是有民眾霧煞煞。昨天口罩整箱寄來,由於數量倍增,原本藥袋快裝不下,他和同為藥師的妻子只能等藥局打烊後,二人要花一個半小時包完。陳金火說,他早有心理準備,因為口罩可購買數量增加,以大人口罩,原本7天3個,今天起為14天9個,很多民眾說要等到今天來買,加上他的藥局原本口罩份數300人份,今天起全國各藥局都一樣,降到200人份,所以他早就預期購買人數會增加,藥局今天恢復發放號碼牌,一名大人可幫一名大人代領或幫三名兒童代領。
-
2020-04-08 科別.婦科
偏方治子宮內膜異位症 囊腫三個月竟激增2倍大!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0歲的未婚女性小周(化名),三個月前因經痛難耐到醫院婦產科就診,經檢查卵巢內有一顆4公分的巧克力囊腫,並合併有子宮腺肌症和肌瘤,不料上週回醫院追蹤,發現囊腫在短短三個月內竟暴增到8公分!醫師詢問後,小周才坦承這段期間並沒有服用醫師開立的藥物,反而自行尋求偏方治療,不僅經痛症狀沒有好轉,還加速囊腫長大的速度,錯過了黃金治療時間,只能接受手術治療。醫師提醒,若有經痛、骨盆腔疼痛(非月經期間疼痛)、性交痛或異常出血等症狀,應儘早就醫檢查,切勿將症狀合理化。別輕忽「經痛」 把握子宮內膜異位症黃金治療時間接獲該案例的萬芳醫院婦產部王樂明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生育年齡女性常見的疾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經痛,門診中常碰到經痛患者長期過度依賴止痛藥,最後止痛效果不佳,疼痛難耐才到婦產科求診,錯過最佳治療時間。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容易造成腸胃不適,從輕微的消化不良、胃痛,到嚴重的胃潰瘍、胃腸道出血都有可能。提醒習慣使用止痛藥的經痛患者,若發現使用頻率變高或止痛效果變差等情況,建議應盡快至婦產科尋求其他治療方式!子宮內膜異位症須長期抗戰 新型口服黃體素成治療新趨勢王樂明醫師說,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與荷爾蒙相關的疾病,持續影響女性直到更年期,因此須將子宮內膜異位症視為「慢性疾病」來規劃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好發於25-40歲女性,考量到患者未來仍有生育需求,國際治療指引建議先以藥物治療,除非病灶過大、懷疑惡性腫瘤或藥物治療沒有改善時,才會採取手術治療。不過手術治療並非一勞永逸,5年內將近7成患者會復發,高復發率不容小覷!建議手術後搭配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長期使用2年復發率趨近於零。王樂明醫師補充說明,過去口服藥物常使用雄性素類藥物治療,但容易產生體重增加、皮膚出油等副作用,導致患者排斥服用而影響治療效果。目前新型的口服黃體素副作用較輕微,病人接受度高,大幅改善經痛問題,提升生活品質,成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的治療新選擇。【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
2020-04-07 癌症.食道癌
食道癌最愛這3樣東西! 除了戒掉 日常還要做這些事預防
56歲李姓茶農為了務農提神,40年來香菸、檳榔、酒精不離身,導致胃潰瘍、吐血及腹痛接連而來,兩年前經胃鏡細心檢查發現罹患早期下咽癌,雖透過化療和放療後痊癒,日前追蹤又發現早期食道癌上身,所幸發現得早,醫療團隊採取「內視鏡黏膜下切除術」(ESD)治療後沒有復發跡象。食道癌為國人十大死因第9位,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曾晟恩表示,常見的食道癌細胞型態可分為鱗狀上皮細胞癌和食道腺癌,前者發生於食道內面表層細胞,為台灣人好發的食道癌類型,通常為吸菸、喝酒、嚼檳榔等引起,因此罹癌風險比一般人高123倍;後者是分泌黏液的腺體細胞病變而致,多與肥胖、胃食道逆流等有關。然而,早期食道癌幾乎沒有症狀,但當出現吞嚥困難、聲音沙啞、咳嗽、體重減輕、食物逆流、貧血、頸部異常腫塊等症狀時,代表病程已進入中晚期,且在消化道癌症中,食道癌存活率並不高,故若能早期偵測癌細胞並接受治療,預後效果比較好,但若於疾病晚期發現,通常會使用放療、化療和手術治療,但治療效果通常並不佳。由於食道癌早期不易發現,曾晟恩建議,有食道癌家族史、抽菸喝酒嚼檳榔習慣超過十年者,或是曾經罹患頭頸癌的民眾,每年應定期接受胃鏡檢查,非高危險族群者,可視個人情況,每2至3年接受胃鏡檢查即可。除了戒除香菸、酒、檳榔外,日常飲食多攝取深綠色蔬菜、少吃加工醃漬類食品、維持適當體重與口腔衛生,都能降低罹患食道癌的機率。延伸閱讀: 食物趁熱吃才好吃 但超過「這溫度」恐燙出癌! 戒掉「菸檳酒」還不夠! 防食道癌8飲食習慣也要做到
-
2020-04-07 科別.消化系統
腎結石手術失敗婦人不以為意 復發後竟腰痛血尿
60歲的吳姓婦人數年前因腎結石到醫院做兩次體外震波碎石,手術皆失敗,結石還是存在,但因沒有其他症狀,吳婦不以為意,沒想到今年結石復發變大,不只腰痛難忍還出現血尿,經醫師施以「迷你腎臟鏡碎石手術」,結石只剩不到0.6公分,後續再以沒有侵入性的體外震波碎石手術處理,目前結石已完全清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泌尿科醫師羅敏誠表示,腎臟結石多半沒有症狀,結石一旦掉到輸尿管就會造成劇烈疼痛,若造成輸尿管阻塞就會產生腎臟積水,會有劇烈的腰痛、腹痛、血尿、噁心、嘔吐、冒冷汗等症狀,或導致泌尿感染,可能造成腎臟衰竭,甚至導致洗腎。羅敏誠說,針對石頭較大顆、位於低位腎盞、震波效果差,或是軟式輸尿管鏡難以抵達的腎結石,可嘗試接受「迷你腎臟鏡碎石手術」。不同於「兩階段」治療,放射科在術前一天或手術麻醉前,須先在病患身上放好導引管,隔天再由泌尿科醫師從導引管進入腎臟手術。「迷你腎臟鏡碎石手術」是採用一階段手術,先透過超音波定位進入腎臟找到腎結石位置,放置一個約半徑0.3公分的管鞘後,腎臟鏡進入把結石處理掉,比起傳統的標準腎臟鏡手術,傷口小且流血量不多,復元較快。羅敏誠也建議病患養成良好的飲水及排尿習慣,大約每天喝2至3公升的水,若天氣熱、發燒、運動後更應增加水分攝取,增加尿量來稀釋尿中容易結晶的成分,搭配均衡的飲食及規律的運動,才能有效地預防結石復發,跟結石說掰掰。
-
2020-04-07 科別.骨科.復健
下背痛與脊椎有關! 7種疾病都可能出現腰痠背痛
根據統計,80%的人在一生當中曾經有過下背痛的經驗,其中1/4的人疼痛會持續超過1個月。因為下背痛的比例很高,所以只要稍微留意一下,不難發現身邊經常有人喊:「腰痠背痛」。追根究柢下來,許多人的下背痛與脊椎疾病脫不了關係,所以下背痠麻痛就是受傷的脊椎在發出求救的警訊。除了造成年輕人和老年人下背痛的椎間盤突出和脊椎退化引起的疾病之外,新竹國泰醫院復健科主任江東懋則指出,引爆下背痠麻痛的其他脊椎疾病也不少:1、脊椎側彎:不論是坐整天的上班族或辛勤做家事的媽媽,甚至每天運動的阿公、阿嬤,如果常感覺下背疼痛,甚至無法走太遠的路,或是走久了大腿會痠麻痛,有可能都是脊椎退化性側彎或滑脫,造成神經壓迫惹的禍。2、脊椎狹窄症:神經管徑受到硬組織或軟組織占據空間,脊髓遭受包圍壓迫而產生的神經症狀。硬組織像是骨刺或先天性脊椎狹窄;軟組織則有椎間盤、黃韌帶或增生纖維組織等,會造成下背疼痛、兩臀或大腿、小腿的轉移痛。嚴重時,還會有大小便失禁的狀況,典型的症狀是「神經性跛行」,所以許多脊椎狹窄症病人,走一走會腳沒力或是腳抽筋。3、壓迫性骨折:跟老人家的骨質疏鬆症有關,人體的骨質35歲以後,破壞的速度逐漸大於重建的速度,每年以0.25~1%的速度流失。尤其女性更年期之後,骨質加速流失的速度可達每年2~5%,就容易導致骨質疏鬆症的發生;骨質疏鬆的病人以前臂骨、股骨及脊椎骨最容易骨折,脊椎若發生骨折就稱為壓迫性骨折。4、脊椎關節間退化性關節炎:包括脊椎關節間的關節發炎或是在關節處骨骼邊緣多長出來不該長的小骨頭(俗稱骨刺),如果骨刺長在脊椎前面,只會感覺到腰痠背痛,但如果骨刺長在脊椎後面,就會使脊椎孔狹窄,加上老化的韌帶壓迫到神經,就會引起老人家常見的坐骨神經痛。5、僵直性脊椎炎: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屬於血清陰性脊椎關節發炎的一群疾病中的一種,因為骨盆腔內的薦腸關節、脊椎關節以及關節週邊組織發炎而導致。症狀通常是在早上起床時,下背感到疼痛僵硬,連走動都有困難,往往在持續一段時間,大約是超過1個小時後疼痛才會緩解;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脊椎僵直變形,所以稱為僵直性脊椎炎。6、脊椎惡性腫瘤:如果有不明原因的腰酸背痛,甚至痛到睡不著、坐立都難安時,要檢查是不是有脊椎惡性腫瘤,千萬不要忽視這個可能性。7、攝護腺癌的骨轉移:年長男性若下背痛,排除脊椎問題之外,還有可能是攝護腺癌的骨轉移,雖然病例不多,但也不可忽視。江東懋指出,下背痛的原因複雜且相當多元,因此如果長期有腰酸背痛問題,應接受醫師檢查,診斷出真正原因,藉由藥物、物理治療減輕疼痛,進行肌肉骨骼柔軟度、肌力以及脊椎穩定訓練動作,同時矯正錯誤姿勢,養成良好習慣、保持正確的姿勢,就能夠避免再度復發。延伸閱讀: 下背痛到難彎腰? 防椎間盤突出平時有3妙招 連假後下背痛到站不直? 日常保養2秘訣趕緊學 從下背痛到腳麻 醫師告訴你為何會坐骨神經痛
-
2020-04-05 癌症.抗癌新知
父母罹癌卻拒絕治療怎麼辦?醫師建議找出背後原因
Q當癌症有治療的機會,父母卻消極不願接受治療,該尊重他嗎?如何溝通?醫師建議:找出父母焦慮源,想辦法溝通、開導、動之以情。面對長輩生病,如果有一線曙光,孩子都會鼓勵爸媽不要放棄治療。但若爸媽拒絕接受治療,子女會感到擔憂與不解,不知是否該尊重老人家的想法。羅東博愛醫院腫瘤醫學中心副主任王新芳表示,父母罹癌,其實不只為人子女心裡著急,病人心中更有說不出口的害怕與焦慮,因此建議在診斷確立後,先給予爸媽一點時間消化他們的想法及整理心情,因為無論是疾病本身或是治療手段,對罹病的長輩來說都是壓力與衝擊。對父母來說,「生病的人不是你,怎麼懂得我的感受?」是罹癌長輩普遍的心情。在身心脆弱的情況下,子女能做的就是溝通,但這個溝通,必須貼近長輩的心情去了解與探詢,例如:「爸,你的擔憂是什麼?」、「你害怕治療嗎?」、「擔心費用的問題嗎?還是失能的問題呢?」唯有設身處地為爸媽解除心中的疑慮,動之以情,讓爸媽說出心中的想法,才有機會找出他們拒絕的原因並加以處理。Q對癌症相關治療有疑惑,可尋求什麼資源?醫師建議:健保給付「癌症治療計畫諮詢」,可向醫師提出。除了家人的事前溝通,王新芳也提醒,在醫療端,家屬可向醫師提出「家庭會議」,就是「癌症治療計畫諮詢」。該項目是由健保專為初次癌症確診的病人與家屬所給付,讓病人與家屬能夠清楚了解病情及治療的大小事。與會成員除病人與家屬外,醫療端包含主責醫師、病情相關他科醫師、營養師、心理師、護理師與個管師等。會議中透過醫師解說,了解長輩的疾病現況、做與不做某項治療有什麼影響,以及長輩擔憂的後遺症會不會發生等,家屬與病人都能夠透過會議,將想問的問題提出,由各領域的專業人員予以釋疑,讓整個醫療團隊成為癌症家庭重要的後盾,同時也有利於癌症家庭在面臨困境時,取得必要的協助與資源。Q父母不斷聽親友的建議找偏方怎麼辦?正規治療之外,可以嘗試其他可能的療法嗎?醫師建議:了解偏方內容,先向醫師諮詢,適度讓父母嘗試。在特別艱難的時刻,長輩也許會想在接受正規治療前,用其他方式為自己奮力一搏,父母的想法與堅持,是可以理解的。但子女可先觀察父母欲採取的偏方內容為何?然後先諮詢主責醫師,如果醫師認為不會耽誤醫療時程、花費嚇人、可能傷害器官功能,乃至危及生命健康等,就讓他們保留一些平日的習慣。王新芳建議在與長輩溝通時,應盡量軟言相勸,透過關心,了解為何父母如此堅持採用偏方,也許在抽絲剝繭下,子女有機會了解父母堅持背後的焦慮,進而有機會撫平他的焦慮,使他放下某些堅持。Q不斷找第二、第三意見,重複檢查諮詢,會否讓父母更辛苦?醫師建議:可尋求第二意見,但不宜永無止境地尋求。一旦被告知身體出狀況,病人想尋求第二或第三意見是正常的行為。但最怕的是第二意見、第三意見還不足夠,病人寧可忽視疾病,也要尋遍可以給他「心中想要意見」的醫師。王新芳表示,通常長輩這樣的行為,來自於對疾病的焦慮與抗拒,此時前述所提的「癌症治療計畫諮詢」就變得十分重要。透過家人事先的溝通,彙整病人與家人的需求與期待,在專業解說與隨時可和個管師保持聯繫、解決病人心中所有疑問的情況下,就有機會讓病人穩定下來,並認可最親的人與專業醫護的建議,停止逛醫院行為,願意正視疾病與接受治療。Q完成階段治療後,如何協助父母面對癌症復發的壓力?醫師建議:確保定期追蹤,多走出去參與活動。階段性治療結束後,許多長輩心裡還是會有害怕復發的焦慮。王新芳提醒,除了確保父母都有定期回診追蹤外,子女應盡可能鼓勵長輩往好處想,因為他們已成功打完第一戰了!若有任何疑問,應與個管師保持聯繫或釋疑,避免被太多的擔心與疑問打擾日常生活。另外,也可以鼓勵爸媽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無論是運動、參加社團、癌友活動、成為志工或持續參與宗教活動等,都有助於讓長輩保持正向心情。也可能反而因為癌症,讓他們重新走出人生有意義的一段路。
-
2020-04-04 癌症.飲食與癌症
癌症術後怎麼保養 營養師教你吃出元氣精神好
文/郭岳潭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45期 癌症原來稱作是「絕症」、「不治之症」,拜現代醫療科技不斷精進,罹癌存活時間不斷拉長,病患的生活品質也逐步提升;2006年起,世界衛生組織重新定義為「癌症是一種慢性病」,是可以治療、控制,甚至能夠治癒的。4成癌患死於營養不良,發炎是原因根據研究發現,高達4成的癌症病患,最終因為營養不良而過世,而非死於癌症本身。文獻統計就發現,大約有52~79%的癌症病患有「惡病質」,也是癌症病患營養失衡及體重下降的常見原因。現今的研究證據證明,癌症與發炎反應之間彼此影響,發炎會造成癌友出現厭食、發燒、失眠、惡病質、增加化療藥物中毒機率等症狀,同時也會導致營養不良的發生。台北市營養師公會居家照護營養師、私人家庭營養師程涵宇表示,惡病質會造成細胞激素活性增加、胃腸功能降低、代謝率增加、肌肉蛋白分解上升、肌肉蛋白合成降低,以及放化療等治療反應下降,最終增加癌症死亡率及其他併發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家庭醫學科專責營養師洪若樸指出,惡病質是造成癌症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臨床症狀包括厭食、體重減輕、貧血、消瘦憔悴等。 體重減少5%,降低癌症存活率根據研究顯示,高達50%的癌症病患在診斷出癌症時,已經出現體重下降的情形。洪若樸表示,當病情進展到一定程度的癌症病患,營養不良是相當普遍的現象,只要體重減少5%,治療耐受力就會變差,同時會增加術後併發症,造成存活率下降。程涵宇觀察發現,癌症病患可能因為放化療而產生治療副作用,例如口腔潰瘍、牙列不良、腸蠕動速度降低、腸阻塞、便秘、腹瀉、噁心、嘔吐、疼痛、味覺及嗅覺改變等,容易造成進食量不足而營養不良。抑或是容易聽信偏方,又缺乏正確的食物營養、份量,以及營養品選擇觀念。洪若樸也觀察到,不少癌症病患會迷信「飢餓療法」,認為可以「餓死癌細胞」,不能吃得太營養,以免癌細胞容易長大;事實上,營養攝取不足,反而會造成營養不良,更容易導致體重減輕、體力變差,甚至死亡。 癌症病患建議高蛋白飲食根據美國癌症協會建議,癌症病患吃什麼都可以,最好是營養均衡的多樣化飲食。洪若樸表示,癌症病患的蛋白質攝取量要比罹癌前增加50%,熱量也要多增加20%,在治療期間攝取的營養充足,不但可以維持體重,也較能承受治療帶來的副作用,同時具有減少感染風險、加速傷口癒合、促進復原等好處。程涵宇說明,高蛋白飲食有助於促進癌症患者的肌肉合成,可以維持體重及肌肉量,一般建議癌症病患的熱量需求,每天每公斤體重至少25~30大卡,蛋白質攝取量則為每天每公斤體重1.2~1.5克,可以幫助維持體力及肌肉量,也是合成體內白血球、紅血球重要的營養素。6種食物降低癌症復發風險程涵宇建議,癌症病患除了攝取高蛋白質飲食外,根據美國癌症研究所的研究發現,飲食攝取富含各種蔬菜、水果、全穀類、豆類,以及其他植物性食物,更有助於降低罹患多種癌症及復發的風險。◎花椰菜效果:花椰菜含有能抑制癌症的胺基酸及蛋白質,泛稱為「異硫氰酸鹽類化合物」,特別能對抗乳癌、肺癌,還能減少化療毒性,加強免疫反應;富含的蘿蔔硫素外,也含有強效的抗癌物質。其他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甘藍菜、芥蘭菜、羽衣甘藍、大頭菜、高麗菜、蘿蔔等。降低癌別風險:口咽癌、喉癌、肺癌、乳癌。◎胡蘿蔔效果:胡蘿蔔富含類胡蘿蔔素、維生素A、酚酸。根據研究發現,血液中的總類胡蘿蔔素及β-胡蘿蔔素較低,與整體癌症風險有關;經常食用富含類胡蘿蔔素的食物,可能會降低癌症風險。降低癌別風險:口腔癌、咽癌、鼻咽癌、喉癌、食道癌、肺癌、胃癌和結直腸癌(厭氧消化道)等癌症。◎藍莓效果:藍莓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C、花青素、黃酮醇、酚酸及維生素K。根據多項研究發現,食用藍莓可以增加血液中的抗氧化活性,且具預防DNA損傷的潛力。降低癌別風險:口咽癌、喉癌、肺癌。◎蘋果效果:蘋果具有與腸道微生物結合的膳食纖維及多酚化合物,富含黃烷醇、黃酮醇,果皮中有特別的三萜類化合物,有助於形成降低癌症風險的環境。研究發現,蘋果對於降低乳癌風險的效果特別好。降低癌別風險:大腸直腸癌、口腔癌、喉癌、肺癌、乳癌。◎櫻桃效果:櫻桃是褪黑激素含量最高的食物之一,且富含花青素、膳食纖維、酚酸、維生素C、β-胡蘿蔔素、黃烷醇、紫蘇醇,研究發現具有預防癌症的潛力。降低癌別風險:口咽癌、鼻咽癌、喉癌、食癌、胃癌、大腸直腸癌等消化道癌症。◎黃豆效果:黃豆富含大豆異黃酮、皂苷、酚酸、植酸、酶調節蛋白、鞘脂。異黃酮為植物性雌激素,具有抗癌的效果;皂苷可降低血中膽固醇及預防癌症;酚酸能阻止癌細胞擴散;植酸為抗氧化物;鞘脂則可調節細胞生長,讓異常細胞自我破壞。根據研究證實,全豆食品富含膳食纖維,可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每天吃一份全豆食品,例如:黃豆20公克、毛豆50公克、豆腐80公克、無糖豆漿240毫升,平均可攝取到7公克蛋白質及25毫克異黃酮,可降低罹患乳腺癌的風險。降低癌別風險:乳癌、大腸直腸癌。癌症營養補充3觀念我們從飲食攝取到3大營養素(醣類、脂質、蛋白質),經過重重化學反應,最後產生能量及熱量,提供我們的身體使用。根據研究顯示,癌症病患早期的營養支持非常重要,不但可提高化放療法的完成率,還可以減少住院天數,平均從13.5天減至3.2天。洪若樸建議,根據《2017歐洲臨床營養與代謝學會營養指南》,癌友們除了熱量與蛋白質要補足之外,應該加強補充能幫助抗發炎的營養素,例如N-3脂肪酸、魚油EPA。另外,針對手術的上消化道癌症患者,則建議在手術前7天均衡營養外,應加強補充魚油、核苷酸、精胺酸等免疫營養素,可顯著抑制癌細胞發炎因子產生。◎抗發炎營養素: 魚油、N - 3 脂肪酸(EPA)效果:對於正在接受化療且有體重減輕,或營養不良風險的晚期癌症患者,建議補充魚油或長鏈N-3脂肪酸,魚油或長鏈N-3脂肪酸的主要成分為EPA與DHA,研究顯示,EPA才可合成抗發炎因子,且同時抑制促發炎物質的生成,透過雙重機制來幫助降低發炎反應、改善食慾及穩定體重脂肪占比。另外,坊間常見的藻油與魚油EPA並不相同,藻油主要提供的為DHA,對於降發炎的幫助並沒那麼大。洪若樸補充,若是「純素」癌症患者,可選擇藻油來取代魚油,以補充EPA、DHA及Omega-3。根據大型研究顯示,晚期肺癌患者每天補充2.2公克的魚油EPA,較能維持體重、肌肉量,以及較少發生厭食、疲倦、神經毒性;每天補充1.5克的長鏈N-3脂肪酸EPA,可改善食慾、降低減輕體重及術後發病率,並能維持較好的生活品量。怎麼吃:每天補充4~6公克的魚油或1~2公克的EPA。◎醣類占比:精製糖少吃,但醣類攝取要足量效果:醣類食物富含維持身體機能正常運作、延續生命不可或缺的碳水化合物,也含有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部分癌友誤信網路謠言,認為癌細胞愛吃醣,只要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取,就能降低癌細胞活力。然而當能量來源不夠,會轉從蛋白質與脂肪分解能量並搶走營養,因此,不吃醣根本餓不死癌細胞。根據著名期刊《TheLancet》最新一篇針對15428人,持續追蹤25年的研究顯示,低醣飲食(占總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