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張上淳
共找到
402
筆 文章
-
-
2020-11-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疫苗搶先打 我臨床試驗即起開放登記 五類人不適合
新冠肺炎疫苗被視為解決新冠肺炎疫情希望之光,衛福部食藥署建立「COVID-19疫苗臨床試驗意向登記平台」,將於109年11月11日至109年11月30日開放登記,盼登記人數達2萬人以上,但慢性病患、免疫功能低下者、近一個月大手術者、化療者、孕婦及母乳媽媽都不適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宣布招募新冠肺炎臨床試驗志願受試者,陳說,本土疫苗廠商第一階段臨床試驗將陸續完成,接下來二期臨床試驗需更多受試者,希望符合條件的人可來登記,強調登記不見得就會列為志願者,也不見得所有都會接種疫苗,屬於雙盲試驗。食藥署署長吳秀梅進一步說明,目前我國三家藥廠已進入第一期臨床試驗,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後,每家至少需3500人,強調完成登記不等於成為受試者,登記名單都須經由廠商評估。另外,民眾保有最終決定權,接種前都可以放棄加入試驗。吳秀梅說,平台登記對象預計至少2萬人,包含20歲以上成年人(除受監護宣告或輔助宣告者)及12歲以上未滿20歲的未成年人(需取得法定代理人同意),都可以自今天起直到11月30日前登記,填寫包括電話、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但吳秀梅提醒,若民眾有以下情形,較不建議登記,包含疫情控制不穩的慢性病者、免疫功能低下或有免疫系統疾病者、最近一個月接受大手術者,癌症正在療程或即將接受治療者、嘗試受孕或懷孕正在餵母乳的女性。吳秀梅解釋,參加試驗的好處是,可助國產疫苗及早取得施打機會。國家疫苗研發,需要了解相關潛在風險。如果有不適要趕快通知計畫主持人,都會給予恰當醫療措施。針對參加疫苗人體試驗二期者,是否有金錢補助,不良反應的救濟方案是否更優厚,吳秀梅表示,一定是先試驗機構都會適當告知,所以對於受試者該保護的都會做到,發生一些不良副作用也會得到照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也說,臨床試驗包含頻繁往返醫院的車馬費,抽血也可能有營養費補助,如果有因疫苗出現一些狀況,試驗單位這些醫院會無條件給予所有醫療照護,都會有保險,萬一有傷害可以負責理賠相關事項。
-
2020-10-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頻被日本檢出「台灣輸出病毒」 張上淳點出其中癥結
指揮中心今公布,日本又檢出三例自台赴日確診新冠肺炎者,台灣近日頻繁被日本檢出陽性個案,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台灣到日本抗原檢測通報陽性者,很多五到七天後再做PCR檢測都為陰性,研判日本真陽性只有73%左右,所以才會有高偽陽性問題。張上淳說,日本在選擇使用抗原試劑作為機場採檢試劑前,曾有一項試驗,30個抗原試劑陽性個案,再進一步做PCR檢測只有20人是陽性,推測日本所使用的抗原試劑,恐有偽陽性狀況,我國正積極透過管道、希望日本允許使用取得檢測試劑說明書。陳時中說,每個國家的檢驗政策不一樣,日本好像除了第一次檢驗外,也會做第二次採檢,不論是境外移入或出境驗出來,都和剛剛強調的一樣,「陰陰陽陽這樣在走,這也讓我們看到檢驗的局限性」,所以還是要把口罩戴好才是自保之道。
-
2020-10-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肺炎疫苗重複投資在所不惜 國產疫苗拚明年中量產
台灣東洋日前宣佈取得德國新冠肺炎疫苗台灣代理權,為台灣新冠肺炎疫苗帶來一線曙光,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會多方投資,重複投資也在所不惜,不僅付了covax訂金,其他的疫苗廠商也持續接洽,相當有進展,持續努力中,國產疫苗拚明年第二季至第三季量產上市。陳時中說,新冠肺炎疫苗策略上,因為不見得每個疫苗都會成功,供應時序難以掌握,為了快速取得,重複投資有其必要性。快速取得疫苗不見得要快速打,也有餘韻可動態調整。陳時中強調,對於國產新冠肺炎疫苗仍寄與厚望,希望國內生產能夠穩定,因應疫情常態化之後可能需要定期施打,國內自製疫苗的量能變得很重要。「國內外兩條路線我們都關注希望能成功。」針對東洋進口部分,陳時中說,商業面如何與外商溝通談判是商業活動一環,是否有中資、生產地在哪,這些是商業談判要注意的,指揮中心也提醒東洋。「我們會禁止疫苗在中國產製,至於中資判定權責屬於其他主管機關評估。」如血液製劑疫苗等中國製沒有開放進口到台灣。陳時中說,所有疫苗需要經過食藥署查驗登記及看過相關報告才能進口。分為商業和專業審視兩部分都要符合,各大疫苗廠都需要先訂一定的量才能有效率地進行分配,至於疫苗需要冷鏈技術,東洋需要準備建廠,未來在運送和分配的佈建,指揮中心也在積極協助中。疫苗冷鏈技術倉儲需要兩到四個月建置,各界關注明年第一季就有疫苗來建置是否趕得及?陳時中認為,最快需要在本周討論出相關方向,儘速建置,台灣有部分設備可達到負六十度保存,但因未來存放疫苗用,需確保溫度穩定性,冷鏈技術協調,由行政院副院長召集各部會研。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東洋進口該德國廠製新冠肺炎疫苗採多國臨床試驗模式,目前進入三期臨床試驗,但未在台灣執行,該臨床試驗預定召集超過四萬人,強料如果疫苗要進口也是用國外的臨床試驗結果,送來台灣FDA進行審查。
-
2020-10-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兒科急診病床占床100% 張上淳:國人防疫確實鬆懈了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各國籠罩在第二波疫情的陰霾中,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於臉書上提出警訊,兒科病房要滿床了,是疫情爆發以來「前所未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臨床上,患者以及住院病患已經恢復到過往,顯示民眾比過往鬆懈,呼籲民眾一定要維持防疫新生活的建議。謝宗學於臉書粉絲團「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PO文,今天是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兒科病床占床率史上最高,達到100%,兒科住院患者多是急性感染症,與成人科多是慢性病不一樣,兒科病房的「超高佔床率」代表著民眾的個人衛生防護習慣開始鬆懈,且鬆懈到疫情之前的水準。謝宗學提醒,冠狀病毒、流感、腺病毒和諾羅病毒等,都喜愛低溫的環境,而冬天也快要到了,兒科病房的高佔床率是一個值得警戒的信號。張上淳表示,台大近幾日就診人數已經回到「過往的盛況」,人潮擠滿大廳,看診及住院人數也與過去同期相當,完全是回到過去的模樣,疫情初期,許多民眾都戴上口罩、勤洗手,讓腸病毒等疫情幾乎消失,從近期就診或住院率來看,確實看見國人對於防疫鬆懈,呼籲國人一定要好好戴口罩、勤洗手,才能防堵疫情。
-
2020-10-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川普康復太快? 張上淳:我國也有重症用氧氣快速恢復
染上新冠肺炎的美國總統川普,5日晚間自行宣布出院,但我有感染科醫師認為川普應是重症患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台灣臨床上,確實也是有看到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用了氧氣很快就恢復,但沒有掌握實際狀況,沒辦法講太多。張上淳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於新冠肺炎重症定義,只要感染者血氧層下降至94%以下,就能定義為重症,不過也只能根據白宮記者會上提供的訊息判斷,「要說他曾是重症是沒錯的,因為這是針對WHO的定義,至於要說醫療團隊給予的治療讓川普變好也是ok的。」三總感染科主任葉國明也說,沒有親自會診患者,無法輕易判斷川普是否為重症患者,但因為新冠肺炎重症定義與其他傳染病不同,只要血氧下降,稍微使用氧氣治療都歸類於重症。葉國明也提到,以台灣臨床分析,重症患者雖病程變化也會有症狀輕微、嚴重區別,所以才會有川普出院後直播好氣色的狀況發生。但川普四天出院一定有政治考量,台灣一定不會發生,「在台灣就算是無症狀感染者也要關好多天。」
-
2020-10-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五月天」戴國慶口罩 提前祝中華民國生日快樂
雙十連假將近,國慶口罩更是話題性十足,指揮中心今天舉行的例行記者會與平時不同,人稱「防疫五月天」的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副指揮官陳宗彥、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及發言人莊人祥戴上比特殊色口罩還搶手的國慶口罩,提前慶祝中華民國生日。雙十連假,民眾將再次大量外出旅遊,陳時中再次提醒,民眾出入醫療照護機構、大眾運輸、賣場市集、教育學習場所、展演競賽場所、宗教場所、娛樂場所及大型活動等人潮擁擠或密閉場所時,請務必佩戴口罩,並應落實勤洗手、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習慣,以降低感染風險。陳時中呼籲,民眾自國外入境時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應主動通報機場及港口檢疫人員,並配合防疫措施;返國後應落實居家檢疫,期間如出現疑似症狀,請即聯繫衛生局或各縣市關懷中心,並依指示就醫,切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就醫時請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TOCC),以供及時診斷通報。
-
2020-10-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廈門檢出台入境「血清總抗體陽性」個案? 張上淳釋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表示,接獲中國官方通報檢出1名自我國入境廈門之新冠肺炎陽性無症狀個案。但其9月21日起經歷多次採檢,而在9月22日出現IgM、IgG皆陰性,但血清總抗體為陽性情形。外界好奇什麼是血清總抗體?對此,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血清總抗體為檢驗不區分IgM、IgG時,即稱為血清總抗體。指揮中心表示,該個案今年8月19日與妻子一同返台,9月21日一同前往廈門,並於9月21日至28日間多次採驗PCR及血清抗體。其中個案9月22日採驗血清抗體之結果為IgM、IgG皆陰性,但血清總抗體為陽性(與個案6月14日於廈門當地採驗血清抗體結果相同);9月21日、22日、24日及26日採驗PCR,僅26日檢出陽性;27日、28日採驗結果尚未取得。張上淳說,該男在中國的相關檢驗中,可能是有不同廠牌的試劑在檢測,有些廠牌試劑可區分IgM、IgG,有的廠牌試劑無法區別IgM、IgG。他猜想上述情況應是某廠牌試劑無法區別IgM、IgG而所驗出來的狀況。而針對是否感染過SARS就可能會使新冠抗體檢驗呈現陽性一事,張上淳說,不同廠牌做出的試劑,有些會有交叉反應,其特異性好不好,會影響偽陽性機率,也包括民眾若感染過其他冠狀病毒就會有抗體,但對這個試劑也有反應時,就是所謂的交叉反應,就可能形成偽陽性。
-
2020-09-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菲律賓屢揪自台入境新冠肺炎陽性 專家抱持懷疑
菲律賓驗到自台入境的新冠肺炎陽性個案,一口氣暴增18例。專家張上淳說,菲律賓相較於其他國家,驗到自台灣入境的陽性率高出數十至數百倍,對此無法理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表示,近期分別接獲菲律賓及日本官方透過國際衛生條例國家對口(IHRNational Focal Point),以及民眾主動通報,共18名菲律賓籍民眾及1名日本籍民眾自台灣返回母國時,檢出(COVID-19,俗稱新冠肺炎)陽性。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經分析發現,6月1日至9月20日從台灣出境到鄰近國家檢驗陽性率,菲律賓累計檢出25例,陽性率達0.48%(8月0.39%、9月2.00%),明顯高於從台灣到中國大陸的境外陽性率0.005%及到日本的0.055%。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在記者會表示,從今年6月開始陸續傳出台灣出境到周邊國家被驗出陽性個案,台灣都會先認定是否本土有狀況,抱持懷疑態度進行疫調。到目前為止的個案接觸者採檢都是陰性、抗體也是陰性,且追蹤14天也都沒有症狀。張上淳說,先前11個境外被驗出的個案中,經專家小組研判,有5例是偽陽性、有3例是在當地感染機會大;有1例是在美國感染機會大,且這些個案在台灣都沒有造成傳播。至於菲律賓突然暴增多例自台入境陽性個案,張上淳表示,「專家眼中抱持有點懷疑態度」,可以持續追蹤、了解最後結果。張上淳會後受訪時表示,台灣出境到其他國家,菲律賓驗出的陽性率比其他國家高出數十、數百倍,「無法理解」。莊人祥先前曾在記者會表達對菲律賓入境篩檢準確度的疑慮,他下午在記者會表示,經詢問菲律賓採檢相關事宜,答案都很模糊,其檢驗外包紅十字會、實驗室有認證,但有關判定的問題都沒回覆,會持續了解。
-
2020-09-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流感恐秋冬同時大流行 張上淳籲做好防疫措施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未歇,秋冬流感季又將到來,有醫師認為,流感與新冠肺炎恐同時流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從南半球國家的經驗來看,其實流感接種率沒特別提高,但發生機率都非常低,主因就是有做好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但即便如此,民眾仍應謹慎、盡量接種流感疫苗,不可掉以輕心。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大兒醫院長黃立民表示,新冠病毒已經流感化,傳染方式、效率和流行感冒差不多,新冠疫情「今年秋冬不能避免」。而國際研究發現,施打流感疫苗不但減少流感威脅,也降低已罹患新冠肺炎患者重症與死亡率。而台灣今年度疫苗情況,自費加上公費疫苗,總共僅800萬劑,即便如此,過往仍有三成民眾不會去施打,呼籲民眾應踴躍接種來確保健康。指揮中心今下午召開疫情記者會,對於秋冬流感與新冠肺炎可能同時流行,張上淳表示,有一些資料顯示,如果流感疫苗接種越高,接種個案發生新冠肺炎感染時,嚴重度或死亡度會降低,對於發生感染有幫助,因此希望越多民眾接種越好;不過根據南半球國家經驗,其實接種率沒特別提高,可是流感發生機率都非常低。這代表預防新冠的措施,也預防了流感。張上淳說,而從台灣1、2月經驗來看,去年流感接種率也沒有特別高,但到3月時社區流感發生幾乎降到非常低,代表用其他的作為,也能把流感發生率降到最低。換句話說,除了流感疫苗接種外,新冠肺炎包括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等防範,都是降低發生流感的機率,張上淳說,對於秋冬來時,除了疫苗接種外,個人衛生習慣避免傳播的情況如果保持,其實也有助避免病毒上身。
-
2020-09-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搶新冠疫苗策略 陳時中:從「緊急授權製造」轉向「預購」
英國藥廠與牛津大學合作的新冠肺炎疫苗傳出受試者出現不良反應,而停止試驗。而我國之前也與牛津大學洽談這支疫苗在國內緊急授權製造,如今疫苗試驗出問題,是否會影響我國疫苗布局?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我國的疫苗策略早已從「緊急授權製造」漸漸轉向「向國際預購」。陳時中說,由於各國緊急授權製造所要求的量都非常大,台灣難以消化,就算未來要出售或是贈送,都還會剩很多,以容易把台灣疫苗生產的量能占滿,因此疫苗政策漸漸趨向國際預購或透過Covax平台爭取,以及扶植國內廠商。至於國外疫苗出狀況,是否也連帶影響我國採購國外疫苗?陳時中強調,不論我國製造或是向國際採購疫苗,都充滿不確定性。但策略首先要掌握安全性,再來是時效性。在談判方向上,則是願意冒「比較大的投資風險」,但「避免商業風險」。陳時中解釋,由於疫苗研發的不確定性大,但只要在學理上有可能的,就算最後可能不成功,都先去投資,但最後在談判交貨時,則會留意契約的保障和履行。政府會隨時提高警覺,各種方式都在進行。而針對英藥廠疫苗出現受試者不良反應一事,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這家公司已在大規模的二、三期臨床試驗,發現有個案出現脊髓炎,因此暫停試驗,釐清嚴重不良反應是否和疫苗接種有相關後,才會再開始進行,而這是臨床試驗非常重要的一環。
-
2020-09-1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牛津團隊疫苗試驗暫停 陳時中:安全性漸獲重視
牛津團隊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臨床試驗,因受試者出現脊髓炎不良反應而喊停。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近期國際大廠對於緊急授權態度漸趨保守,安全性獲重視。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延燒全球,疫苗研發是讓全球恢復正常生活的一線希望。其中,牛津大學和國際知名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合作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已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被認為是目前最有可能搶先問世的疫苗,昨天因一名試驗參與者出現無法解釋的疾病,已暫停疫苗試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天在記者會表示,在臨床試驗的過程中,是否有副作用、不良反應本來就是監測的一大重點,該項臨床試驗主要是看到一例個案出現脊髓炎的嚴重不良反應,為了安全起見,才會先暫停臨床試驗,釐清不良反應和疫苗是否有關。張上淳強調,這是疫苗臨床試驗中相當重要的一環,釐清後再由專家小組評估是否繼續進行,國內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也會密集監測是否出現不良反應,一旦碰到同樣會暫停。陳時中表示,臨床試驗本來就是為了發現問題、確認效果而設計的程序,有問題發生並不意外,但如何謹慎處理相關案情或有無隱瞞,是外界更關心的。陳時中說,前陣子大家對緊急授權使用都很感興趣,但近來可以看到各國態度漸趨保守,認為安全性需要被考慮,台灣在審查相關計畫時,都秉持一定標準進行,僅行政程序給予幫助來加快進度,但對於實驗跟研究本質都沒有放鬆。張上淳指出,國產新冠肺炎疫苗臨床試驗計畫都經過食藥署審查,通過後就按照計畫執行,其中分為三期,執行時會密切注意安全性問題,尤其是全新的疫苗,必須在第一期就釐清要打多少劑量,才可以產生抗體,直到第二期受試者人數破千,除了能了解安全性,也能更清楚抗體產生狀況,最後還是要經專家評估安全性、有效性,確認都夠好,才能在緊急狀況時供民眾使用。此外,有美國醫師認為,年底前新冠肺炎疫苗第三期臨床試驗恐無法如期完成。張上淳說,臨床試驗計畫提出時都會設定時程,但因受試者人數很多,收案狀況將影響計畫是否能照原訂時程完成,例如計畫原訂要收案3萬人,就要收好收滿,究竟能否如期完成,他無法評論。
-
2020-09-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英疫苗出現不良反應 陳時中:台灣安全期觀察會長一點
牛津大學與英國藥廠合作研發新冠肺炎疫苗,已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原被認為是目前最有可能搶先問世的疫苗,但由於一名受試者出現不良反應,實驗暫時中止。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臨床試驗如看到不良反應都會先暫停,我國臨床試驗也會非常密切觀察是否有不良反應。日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若「大膽一點」的話,明年一月便可緊急授權使用,將讓需要國際移動的人員、醫護人員、慢性病患者優先施打。張上淳表示,國內目前主要都是進入第一期臨床試驗,第一期最重要目標的就是安全性,且這是全新的疫苗,也要嘗試釐清多少劑量可以出現多少抗體。第二期後人數就會超過上千人,除了安全性,也會看到比較多個案資料,整體狀況還是會經專家委員會審查,安全性夠好應該就是可以提供給國人。陳時中則表示,所有提出計畫的疫苗都經過食藥署審查,恰當才會去執行。而臨床試驗就是要確認效果或發現問題,這也不是意外,這家廠商願意告知大家並停止實驗是負責任態度。以往疫苗都是要數十年研究,但因這次是緊急事件的關係而各國改變政策。緊急授權製造就是跳過三期,但像疫情越不嚴重國家,如台灣,就會對安全期觀察長一些,而像是疫情嚴重國家就會以快速方式,那跟以往取得藥證是不一樣。依當地情況取得最合適的判斷而這隻疫苗停止試驗是否影響疫苗問世時程?張上淳表示,臨床試驗有一定的時程,因為量很大,都是很多中心同時進行,每個中心願意參加的受試者,如果說要收到三萬人,就一定要收到三萬個,收案、試驗狀況會影響時程,我們沒辦法瞭解他們確切的臨床試驗進度。
-
2020-09-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國廠藥救新冠肺炎重症 張上淳:僅單一成功個案待觀察
生華科今日發重訊表示,美國時間29日有一位ICU新冠重症患者接授生華科新藥Silmitasertib(CX-4945)治療,第五天患者已完全康復,預計明天出院,但指揮中心專家咨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認為,這僅是臨床試驗單一成功個案,需完整科學報告出爐,才會討論納入治療指引可能性。張上淳表示,新藥Silmitasertib(CX-4945)是一種開發中癌症藥物,近期在體外實驗中發現該新藥可抗新冠肺炎病毒,上月27日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緊急人體臨床試驗(EIND)。據生華科表示,這名患者曾經接受過包括瑞德西韋、地塞米松、兩種抗生素和抗凝血劑等藥物治療都沒有效,Silmitasertib大幅縮短患者康復和出院時間。繼瑞德西韋、地塞米松後,Silmitasertib新藥是否有機會成為下一個治療新冠肺炎新希望,張上淳認為,這只是初期成果,Silmitasertib具抗病毒及免疫調節功能,若新冠肺炎患者感染早期病毒量多,可以抑制免疫風暴,但是否成為國內治療指引,仍需等該臨床試驗完成,才有機會進一步評估。
-
2020-08-30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9月起機場改驗唾液 指揮中心:不影響防疫安全
對於媒體報導,桃園機場在9月1日起新冠肺炎核酸檢測採檢從原來的「咽喉拭子」改為「深喉唾液採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過去一個多月已經比對過兩者的檢驗結果,發現一致性高,採行後檢疫天數及症狀採檢原則不變,並不影響防疫安全。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年4月時曾說,這是SARS時用過的方法,對於採檢人員來說感染風險相對較低。莊人祥表示,桃園國際機場於7月2日至8月24日期間,對1226名旅客同時採集「深喉唾液」與「咽喉拭子」檢體及送實驗室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發現,深喉唾液及咽喉拭子檢體皆陽性共12人、深喉唾液為陽性但咽喉拭子為陰性有8人、深喉唾液為陰性但咽喉拭子為陽性有4人、兩者皆陰性計1202人。經分析統計。兩者檢驗結果一致性高(Kappa值0.66)。不過由於深喉唾液採檢並未定義黃金標準,故不特別計算敏感性。指揮中心說,機場入境旅客「深喉唾液」採檢陰性的旅客,於入境檢疫14天期間,若症狀未改善或持續, 依現行作業將還是會被通報及再次採檢,不會影響防疫安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年4月曾經表示,香港很早就有報告指出唾液檢體可以得到陽性結果,台大也從第二個照顧到的確診個案開始試用類似方法。作法是用漱口的方式,讓病人含10至15毫升生理食鹽水,盡量漱到喉嚨部位,並吐到無菌容器,再進行檢測,確實有驗到病毒。張上淳說,這個方法早在SARS期間有試用過,可避免咽喉採檢,以及病人作嘔造成醫護感染風險。但唾液檢測的敏感度是否百分之百,還需要經過驗證。「我們從香港的報告中發現,是可以用唾液的檢體,也可以得到陽性結果。而台大醫院照顧第二個案開始,也有曾經利用漱口水法,讓病人含著生理食鹽水,漱口到喉嚨比較後面的部位後,再吐出在無菌的罐子內,再來做檢測,是可以得到陽性的結果,而這樣的檢測方式,也曾經運用在SARS當中。」張上淳表示:「因為採集喉嚨檢體時,患者容易不適咳嗽,很容易增加飛沫噴出來的機會,讓醫護人員覺得相對危險,但利用漱口的方式是可以取代掉其他的採檢方式,但只是敏感度是否有到100%還需要經過驗證。」
-
2020-08-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國光新冠疫苗一期臨床試驗 詹啟賢:本周已有受試者且已施打
衛福部食藥署上周宣布有條件核准國光生技,針對新冠肺炎疫苗進行第一期臨床試驗計畫。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今表示,一期臨床收案人數約70人,且本周已有受試者且已進行第一波施打,可望於11月底進入二期臨床試驗。國光生技今舉行新冠疫苗最新進程媒體說明會,會上宣布,自主研發的新冠疫苗本周已順利進入一期人體臨床試驗,在國際新冠疫苗競賽中,加入前20%領先群。國光生技副總邱進益表示,此疫苗一期人體臨床試驗與台大感染科合作,現正台大醫院收案中,計畫主持人為台大醫學院教授張上淳,收案對象為20至60歲的健康成年人,目前預計收案人數約70人。後續二、三期臨床試驗規畫將密切與食藥署討論,若一切順利,最快可望於年底前開始量產,提供國人安全保障。詹啟賢表示,若一期臨床試驗順利,預計11月進入二期臨床試驗,國光生技希望配合政府法規及防疫需求,陸續規畫量產新冠疫苗,以期能在明年中旬提供全民接種新冠疫苗,帶動全台解封,讓全民共享台灣防疫超前部署的成果。對於未來的目標,詹啟賢笑說「疫苗研發經費很貴!」目前已超出預算很多,雖然疫苗研發是個時間漫長又得經歷很多測試的過程,不過在疫情不斷發展的當下,若能及早成功量產,讓國人獲得安全保護,一切都很值得。他也提到,若計畫一切順利,預計明年農曆過年前會先生產一批約150萬劑疫苗,優先讓第一線的醫護等相關人員施打,增加防疫力。
-
2020-08-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病毒變異與疫苗進度 張上淳:有改變 疫苗臨床試驗中
近日傳出香港一名男子在確診4個半月後二度感染新冠病毒,讓外界好奇病毒是否會不斷變異,及是否影響後續疫苗研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病毒確實有在改變,而疫苗部分已得到許可,正進行臨床試驗中。指揮中心今下午舉行記者會,有媒體問到新冠肺炎病毒是否出現變異情形,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新冠的RNA病毒基因序列會持續變異,從一月至今看到的資料至今也是如此,學界最關心的是棘蛋白部分,因它是會接到ACE2受體與細胞結合的關鍵,抗體也是在阻擋這部分。不過演變上也得看新舊病毒的整個序列的變化。張上淳說,專家最關心棘蛋白的改變,是否就意味容易進入細胞、使病毒複製,國內的病毒檢測是看中和抗體的狀況,目前看來,此改變並不會改變其中和抗體的效益,應不會影響疫苗的效益,但還得再觀察。至於二次感染的狀況,他說這裡面牽涉前面第一次抗體是否能維持很久,而可能產生二次感染,且第一次抗體是否對變異病毒沒抵抗力,這都得在了解,但現在資料還不夠多,還需更多研究資料來了解對後續疫情效應。有關台大與國光合作疫苗的臨床試驗部分,張上淳表示,有關疫苗研究,目前在臨床試驗當中,指揮官也說過已得到許可進行中,他不方便講太多。
-
2020-08-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抗體研究疑違法還發表?專家:教育部及台灣大學失職
台大公衛學院詹長權教授團隊與彰縣衛生局、彰基合作的萬人血清抗體研究計劃,遭檢舉未依照研究倫理委員會(倫委會)通過之內容執行,可能根本未經審查。衛福部醫事司已展開調查,詹長權團隊迄今尚未依法提供資料給衛福部。調查結果未明之下,明天上午研究團隊卻將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大陣仗攜手公布現階段結果,引起外界批評不合理,並直指台灣大學與教育部失職。受試者保護協會前理事長郭英調批評,這時公布研究結果,就像是已知殺人是不對的,還把殺人手法詳細公佈,非常不合理。他也質疑,或因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身兼台灣大學副校長,所以至今無人追究台灣大學及教育部的監督之責。郭英調表示,人體研究法規定,對於人體研究有監督之責的單位有二,首先是研究人員所屬機構,再者是研究案送審的倫委會。現在大家都在追查到底是哪個倫委會審過此案,沒有一個倫委會承認,卻遲遲沒有人把台灣大學「拖出來打」。他質疑會不會因為是張上淳身為副校長,所以沒人敢碰。郭英調說,這次事件鬧大了,大家都在關注,相關部門有沒有負起自己在人體研究法規定中相對應的責任。教育部應該要追究台灣大學的責任,衛福部也應該要追究衛生局、醫院的責任。現在衛福部有在查,如果教育部和台灣大學毫無作為,就是失職。郭英調表示,如果申請通過的研究案是要做A,卻自己偷偷把B(例如抽血)加上去,這個B就不是一個合法的研究,根本不應該做。做的時候就屬於違法的事情,已經夠嚴重了,還拿來公布,就像是明知道殺人是不對的,還公開詳細說明殺人手法一樣,非常不合理。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表示,周一已發文給台大公衛,限期三天內,也就是明天下班前,研究團隊必須將研究計畫、輪委會同意書、受試者同意書送上來,接受進一步調查,才知道這算不算一個研究計畫。石崇良表示,人體研究高度仰賴研究者自律,人體研究法沒有禁止尚未結案的計畫發表階段性成果,「如果他們認為他們的倫理沒問題就可以發表。」但是衛福部仍會持續依照人體研究法相關堆定進行調查。如果後續調查發現有違法事實,例如研究過程對受試者權益有侵害、告知同意過程有瑕疵、或是沒有按照核准的計畫內容實施,可處以罰鍰,或是勒令中止或終止研究。
-
2020-08-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國光新冠疫苗補件通過 一期試驗首批將收案70位受試者
新冠疫苗國內研發有新進展。衛生福利部8月17日時,有條件核准國光生技公司新冠肺炎疫苗第一期臨床試驗計畫,但仍有部分資料需補齊;食藥署今表示,該公司於昨日補齊前述函文要求之技術性資料,經衛生福利部審查通過,可實際施打於受試者。食藥署表示,日前於8月16日召開之國光公司「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臨床試驗審查專家會議」中,與會專家建議有條件核准該第一期臨床試驗計畫,即要求該公司須補齊部分技術性資料,國光公司昨日補齊資料後,醫藥品查驗中心立即啟動資料之審閱評估,於當天報告完成後通知食藥署,經衛福部審查通過,可實際施打於受試者。國光生技今也宣布,將立即在台大醫院啟動一期人體臨床試驗。這不但是台灣自主研發的新冠疫苗首度獲准人體使用,也讓國產新冠疫苗挺進全球新冠疫苗競賽領先群 。國光生技六月率先提出新冠疫苗一期人體臨床試驗申請案,期間經CDE及食藥署每周二次與國光團隊密集開會討論及補件,在台大及國衛院協助下,陸續完成臨床前病毒中和試驗、動物攻毒試驗和毒理試驗,資料齊備終獲衛福部核准進入人體試驗。其臨床試驗計畫主持人為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教授,一期收案約70人,將在台大醫院啟動受試者收案及疫苗接種計畫。國光生技說明,今年一月新冠疫情爆發時,國光以自有資源投入新冠疫苗的研發及製程發展,選定次單位重組蛋白疫苗,並且在台大張淑媛教授的病毒實驗室進行疫苗抗體中和試驗證實疫苗有效,可引發高力價中和抗體、有效抑制病毒,而倉鼠攻毒試驗也獲得相同結果;在安全性方面,動物試驗也未見不良反應。國光生技強調,根據WHO統計,目前全球約有180個新冠疫苗研發團隊,但多數在臨床前階段,進入人體試驗階段的僅約二成。台灣此次防疫超前部署,國光生技配合政府防疫 佈局,在疫苗研發及製程上全力衝刺,進度與全球頂尖研發團隊亦步亦趨,國光希望能遵循法規,早日提供安全、高品質疫苗,信守全民防疫、台灣優先的承諾。
-
2020-08-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18歲以下陸生可入境 父母可陪同需採檢
無症狀者隔離期滿仍免採檢、即日起開放18歲以下陸生申請入境!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9日表示,找來獨立、第三方的政風單位調查地方與中央不同的採檢政策,並非預設其為犯罪立場,而是為釐清狀況。他另宣佈,即日起18歲以下陸生可申請入境,父母能陪同返台,但需進行14天隔離檢疫,期滿後採檢。一般旅館不收檢疫中央疫情指揮中心19日舉辦例行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宣佈無新增確診。至於近來頻頻出現從台灣入境他國者確診,包括寮國、越南及上海都有案例,陳時中說:「昨天晚上有接到3個通報,都正在做疫調。」他也表示,之後統一只有防疫旅館才能讓檢疫隔離者入住,「集中管理,降低出差錯的機率。」 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則表示,先前的在他國確診的比利時工程師、香港台女、日籍工程師等案件,評估對台灣社區內的影響應不大。他說:「這些案例都找不到感染源,且接觸者都沒有感染現象,因此推估都是在境外感染的,不過也不是百分之百確定。」「正面看待本土感染風險。」陳時中則補充,看到零個案及零本土都很高興,但零本土不代表零風險,「風險代表可能性,我們會以正面的態度去看待。」他再次強調,社會中一定會有一些無症狀感染者,找出來沒有意義。但他表示,自己持開放態度,「面對病毒有太多未知數,我們會在病毒面前謙卑。」政風調查非犯罪對於近期疫情升溫掀起的口罩購買熱潮,陳時中說,儲備量一定夠,必要時也能很快恢復產能。「幼幼口罩、4到8歲的小童口罩,實名制都可以買得到。」他也宣佈,即日起開放18歲以下陸生申請來台,爸媽可隨行,為了避免校園歧視及霸凌現象,「檢疫期滿會做PCR檢驗,避免校園發生群聚感染造成恐慌。」日前指揮中心表態要對地方政府採檢無症狀者進行「政風調查」,陳時中強調,不是以犯罪行為當前提調查,「只是必須掌握狀況,為使調查透明公開及釐清細節,才請來非下屬單位的政風處獨立調查。」但他也表示,居家檢疫者無症狀仍不會統一採檢,除非從陽性確診率高或疫情資訊不透明的國家地區入境。【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8-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八月五例「台灣輸出」病例 張上淳:懷疑他國陽性結果
不小心從「台灣輸出病毒」病例截至目前共七例,從六月現返日女大生確診、七月有返泰移工確診,八月出現日籍工程師、馬來西亞歸國者到昨天的越南移工及上海返國確診者,及今天出現的寮國籍學生。近來為何這麼多自台灣出境、國外測出陽性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日籍女學生PCR值很高加上抗體陰性、泰籍移工也是Ct值高且後續為陰性,「好幾例都不在我們自己手上,有的是懷疑是真陽性嗎?」有關日籍工程師回日本被檢測CR陽性者,張上淳說,但後續我方都沒得到其相關資訊,疾管署仍找出104名接觸者,執行PCR跟抗體都是陰性,沒找到任何可能染源,個案已超過14天、疫情沒有擴散出去,對台灣社區應沒有造成感染。另外,日前香港一例自台返港的女性國人確診個案,由於其在港居家檢疫期間曾逃跑,港方將其列如境內感染,張上淳說,其8月4日PCR檢測為陽性,我方8月6日被通知。據港方資料,該女於8月5日PCR結果陰性、8月6日變成陽性、8月7日又恢復陰性,「整個過程跟正常感染不太一致」,且37名接觸者PCR跟抗體也都是陰性,在有限資訊下很難判定情況,但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感染源也沒傳給任何人,離境至今已超過14天結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雖近日常見他國通報自台入境旅客檢出新冠肺炎陽性,但其周遭的人沒有被傳染到,也沒有傳染源被擴大,「國內一定有無症狀感染者」但要怎麼找出來,以及其成本效益、怎麼做才好,我們都持開放態度,唯有在病毒面前謙卑,才能做最好防護。陳時中提醒,民眾個人衛生維持、口罩防護、勤洗手仍重要,6月7日初步解封,如果超過國人仍達到八成口罩與衛生遵從,形成社區傳播可能性低,強調發覺事實,就既有事實去設定防疫方式,不可能只靠單項,也不可能做100分,多項一起就形成防護網。
-
2020-08-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比利時籍工程師感染地不在台灣 張上淳分析原因在這裡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8月1日公布,中部從事離岸風電產業的比利時籍工程師確診新冠肺炎,接觸者採檢470人血清抗體及核酸檢驗都是陰性,其換氣功能出現變化,但沒有出現肺部浸潤現象,肺部病毒應該已存在三個月以上,研判是入境台灣前感染比較高。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比利時工程師自費採檢,7月29日PCR檢出陽性,就住到醫院,其Ct值都在35、36左右,此外做了抗體檢測,igm陰性、igg陽性,8月6日再採檢一次抗體毒值下降中。張上淳說,疫調發現,該名比國工程師來台前在英國、比利時兩地工作,3月第二周出現秀味覺異常,但當時沒做檢測,個案到醫院X光檢查也沒看出肺部浸潤現象,「至少7月底到8月上旬他住院期間也沒看到病程特別出現變化。」張上淳說,但在換氣功能變化上,比利時工程師確實有變化,「這在我們很多新冠肺炎病人來說肺部都有變化」臨床胸部專家認為,這是新冠功能變化,工程師的肺部內應該已存有三個月以上的病毒,研判是入境台灣前受的感染比較高。張上淳重申,因在其他佐證資料分析,比國工程師不會是最近的感染,其相關473名接觸者抗體檢測也都是陰性,也找不到其他感染狀況,所有資料加起來,應該是在入境前感染機會比較高,「但不是百分之百,是推估來看。」
-
2020-08-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彰化衛生局遭政風處調查 名醫:指揮中心面子掛不住
彰化縣衛生局採檢無症狀者,意外發現十多歲自美返台少年確診新冠肺炎,卻遭衛福部政風處介入調查,外界懷疑中央鐵腕手法是因疫情間彰化縣三度逆時中,從公布白牌司機確診者足跡、社區普篩,到採檢無症狀感染者,再再挑戰指揮中心「逆鱗」、「逆時中」,成為第一個被殺雞儆猴地方政府。疫情爆發以來,指揮中心將確診者足跡視為最高機密,但彰化縣衛生局公開首例新冠肺炎死亡個案「白牌車司機」足跡,詳列醫院及餐廳名稱,引發獵巫行為,這也展開彰化縣衛生局與指揮中心恩怨情仇。社區普篩是指揮中心最忌諱議題,彰化縣政府卻在六月一日與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啟動萬人新冠肺炎血清抗體調查,當時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只送一句「祝他們成功」;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則說,台灣盛行率太低,試劑有偽陰陽問題,誤差可能很大,對防疫沒幫助。在指揮中心不以為意的「祝福」下,彰化縣萬人新冠肺炎血清抗體調查如期展開,八月八日父親節當天,原本保密的調查內容,突然被各媒體大作,更傳出初步抗體檢驗發現,百分之一至二呈陽性反應,且部分受檢者有「中和抗體」,顯示對新冠病毒已有保護力。對此,指揮中心再次冷回應,「有待後續結果再來解讀」。八月十七日彰化縣政府多事採檢無症狀居家檢疫者,意外找到確診者,指揮中心終於反襲,下令政風處介入調查。中國附醫感染科主治醫師王任賢認為,少年是指揮中心認為不用篩的人,「面子掛不住,震怒才讓政風處查。」王任賢向指揮中心喊話,別因為被觸到痛點,就責難他人,居家檢疫結束採檢本來就是該做的,中央地方本是合作關係,既然都為了台灣好,不應用這麼嚴厲的態度去指責地方。疾管局前副局長施文儀更用「啼笑皆非」形容出動政風處一事。他研判,彰化縣萬人血清抗體可能證實有隱形感染者,衛生局才會做試驗,「也算是一種防疫。」
-
2020-08-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外籍人士自台返國確診 張上淳:零星偶發事件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天表示,外籍人士從台灣返國後傳確診新冠肺炎是「非常零星偶發的事件」,也可能是實驗室操作產生的「偽陽性」。張上淳今天上午出席台灣大學舉辦的學術研發成果記者會,會後接受媒體採訪,他強調,即便入境時無法100%將無症狀的感染者都篩選出來,但經過居家檢疫14天、自主健康管理7天,已經不會傳染給任何人,「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們資料顯示是這樣的。」最近頻傳從台灣出境的外籍人士,返國後被監測到感染,張上淳認為,雖然外界看起來好像頻率很高,一個接著一個來,但仍是非常零星偶發的事件。張上淳表示,實驗室的檢驗結果,可能因操作產生「偽陽性」。近來日籍女學生、工程師、泰國移工的案例,指揮中心都有所懷疑,如果是在台灣,可在實驗室多做一些確認。不過張上淳也說,雖然可能是「偽陽性」,但指揮中心都先把他當成是真的確診,認真一一檢視在台的接觸者,確保對台灣的社區沒有影響和威脅。外界關注這些外籍人士是在台灣被感染,還是在國外?張上淳說,判斷感染源需要嚴謹的科學證據,要確定接觸者的病毒檢測是不是一模一樣,否則其他的判斷,都只是某種程度的「機率問題」。至於這些案例是否可能是在飛機上感染,張上淳說,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潛伏期有5到7天,近來外籍人士的案例,並不知道確切的發病日期,因此也很難判斷。另外,就算是機上感染,下機後立刻檢驗到陽性,可能性趨近於零。至於昨天教育部本打算開放陸生學位生來台,政策臨時喊卡。張上淳說,他沒有參與到這部分的討論,但指揮中心的防疫思維,當然是盡可能確保安全,如果有任何的風險,要有一些方式來避免或減少風險。例如入境14天的居家檢疫、7天的自主健康管理措施,就是要把風險降到最低。
-
2020-08-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地塞米松與瑞德西韋 張上淳說明異同
疫情指揮中心專家會議決議將地塞米松列入新冠肺炎診療暫行指引,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天說,地塞米松與瑞德西韋都有能減少病人死亡的效果,但作用機制並不相同。新冠肺炎準新藥瑞德西韋全球瘋搶,所幸國際間發現類固醇老藥「地塞米松」也能降低重症、中重症患者死亡風險,指揮中心昨天召開專家會議,決議列入新冠肺炎診療暫行指引。外界多將地塞米松視為瑞德西韋的替代藥,但張上淳今天在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說明兩者異同。張上淳指出,兩種藥物都已有報告說對病人有幫助,特別在重症或是需要氧氣幫忙的個案,可以減少死亡機率。張上淳說,昨天專家諮詢小組會議,也針對國內臨床處置指引討論這個議題,把地塞米松列入國內治療指引建議使用藥物,建議在有需要氧氣治療或是插管病人上使用。不過,張上淳也說,地塞米松看起來好像跟瑞德西韋有點類似,但兩個是不同類藥物,瑞德西韋是抗病毒藥物,作用是減少體內病毒量、殺死侵入體內的病毒,讓治療能得到效果並減少死亡,而地塞米松則是抗發炎藥物,減少體內因為發炎而造成的傷害,進而降低死亡機率。張上淳說,兩種藥物各有效用,但作用方式不同,不能稱作完全替代藥物,只是都有對病人減少死亡的效果。
-
2020-08-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二波疫情 台中台南擴大戴口罩
國內檢出外籍人士感染新冠肺炎,地方首長不敢掉以輕心。台南市重新要求無法保持社交距離的室內須戴口罩,宣導兩周後開罰;台中市今起也啟動KTV等五場所口罩及實名制。新北市長侯友宜再度呼籲入境全面篩檢,他說,再不趕快做就為時已晚。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指揮官陳時中日前已宣布,在電梯、補習班、電影院、K書中心、KTV等五大場所,務必戴口罩。指揮中心支持地方政府擴大戴口罩的規定,呼籲民眾配合。不過,對於多位地方首長要求入境全面篩檢,莊人祥說,目前防疫策略仍不會調整。另外,對於比利時工程師一案,擴大採檢接觸者共四百卅七人,其中三百廿八人核酸檢測陰性,一○九人仍檢驗中;血清抗體已驗五十二人,都是陰性。等於暫時找不出感染源,也暫時沒有新增感染者。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專家警告隨時可能有第二波疫情,今起台南市室內場所如未能保持社交距離,須戴口罩,宣導兩周後取締,違規業者將被罰款或停業;下一步,可能考慮對娛樂場所實施更高強度限制。台中市長盧秀燕也宣布啟動專案,針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的KTV等五個加強戴口罩的場所,進行防疫加強措施與實名制。她說,這麼做是要把防疫的線再拉緊一點、再加強一些,以免大家心情鬆懈。新北市長侯友宜多次呼籲入境者全面普篩,一直未被中央接受。侯友宜說,如果阻絕於境外沒做好,萬一境外移入造成第二波攻擊,後果不堪設想。盧秀燕和黃偉哲也呼籲,不論國人或國外商務客入境,除居家隔離,還要強制篩檢防疫。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普篩要用哪一種普篩?這涉及專業,還是交給專業解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昨天參加座談指出,即使入境後五天、七天採檢,還是有社區傳播的風險,就像最近這些「被漏掉」的案例,若民眾不能接受,政策無法執行。
-
2020-07-30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談防疫下半場 張上淳:台廠疫苗8月進第一期臨床試驗
台灣大學今舉行「新冠病毒政策對應研討會」,台大副校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擔任第一位演講者。張上淳會後受訪時表示,下半場最重要的就是疫苗,台灣疫苗廠8月可能進入第一期臨床試驗,未來可望發揮功效,但目前還是以圍堵和減災為防疫重點。曾迫切呼籲政府盡快讓境外生回台的台大校長管中閔會後則說,已準備好全力協助境外生復學,防疫旅館都接洽好了。張上淳說,全世界現在最期待的,就是安全有效的疫苗被開發出來,而且有足量疫苗供大家接種,如此一來就不用擔心感染,對疫情控制有很大幫助。目前已經看到國際間許多疫苗廠都已經有不錯的進度,國內也有進度,並非沒有進度,預計8月可能就會進入第一期臨床試驗。張上淳表示,雖然不是可以立即得到疫苗,但可以期待在疫情下半場當中,疫苗將是控制疫情的關鍵,藉由疫苗的作用,全球疫情就不致像現在這麼嚴重。面對外界詢問台灣是否會有第二波疫情,張上淳表示,台灣現階段還是採取「阻絕於境外」的圍堵策略,除了圍堵以外,也還有減災,試圖讓疫情衝擊降到最低、感染人數降到最低,各項應變和準備都在一直維持著。管中閔表示,對於要回來的學生,台大會落實安心就學方案,以確保銜接學業沒有問題;對於尚未能回的學生,台大也有準備遠距線上課程,但終極目標都是希望儘可能減少學生當中「有人實體、有人遠距」的落差。為了符合政府對於隔離檢疫的規定,學生返台後不能在宿舍集中檢疫,所以台大選擇利用防疫旅館,很多地方都接洽好了。
-
2020-07-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香港疫情延燒源於病毒變異? 張上淳這樣看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昨天單日確診人數就高達48例,有當地專家指這個現象可能源於病毒變種、傳染力增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一個地區的病毒傳染力與社區防疫措施、民眾配合度等多種因素有關,另有專家表示香港病毒變種並非近期的事,意指可能是近期港人較疏於防疫,才導致疫情再度流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召開例行記者會,會中談及香港近來疫情嚴峻,有一說是源於病毒變種,造成傳染力大幅增加。對此,張上淳說,歐美等許多國家均觀察到新冠肺炎病毒有變異或變種情形,香港報告也顯示病毒中有胺基酸變化,這一變化更易感染人體細胞。不過,病人體內的病毒可以傳染給多少人,實際上受到許多因素影響。他說,病毒變異是一種可能因素,社區防疫措施及民眾配合度也是一大因素,一旦防疫配合度低,病毒就更易散布社區。香港也有其他學者提過,很早就看到當地的病毒變種,之所以到現在才大幅傳染,有可能是當地民眾的防範措施鬆懈了。張上淳說,新冠肺炎在台灣一直沒有發生本土流行,台灣病例多從國際帶入,因此目前的台灣並沒有流行哪一種病毒的疑慮,民眾持續依照指揮中心指示作好防疫新生活即可。
-
2020-07-15 養生.健康瘦身
減肥開心吃!!營養師推薦6大減重HAPPY FOOD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但仍有多位專家認為,疫情將有很大機會於秋冬再起。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事實上,新冠肺炎疫情的下一波現在就開始了。他提醒,預防新冠肺炎的關鍵在於,防護要夠完整,不能有所鬆懈,必須力行防疫新生活。除此之外,提升自己身體防禦力也是非常重要。上一波疫情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張上淳就以從確診個案觀察發現,「肥胖」恐是感染新冠肺炎(COVID-19)和導致重症的高風險因素之一,雖然目前仍未有確切的研究論文佐證兩者的相關性,但肥胖的確診者,其病程發展快速、重症機率高。根據英國媒體《Food Navigator》報導,英國保健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的統計顯示,截至3/19的196名確診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中,有56例的身體質量指數(BMI)為25~39.9、58例BMI指數為30~39.9、13例BMI指數為40以上,佔所有重症患者的64%。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解釋,世界衛生組織用BMI數值定義肥胖程度,超過24就已是過重。再對照英國確診統計數據,共有127例重症確診個案BMI指數皆超過24,顯示「肥胖」是染疫且導致重症的危險因素。而在經過大半年的防疫生活,迫使民眾無法外出活動,使許多人面臨肥胖危機。潘富子建議,再這個疫情趨緩的時間點,就應該好好為下一波疫情做好準備!不妨多攝取以下6大類食物,幫助舒緩焦慮心情,還可減少熱量攝取,避免肥胖問題發生,別成為疫情候選人。毛豆最常被來當下酒菜的冷凍毛豆仁,100g熱量僅135大卡。具有豐富植物性蛋白質及膳食纖維,並含有可輔助生成安定神經的GABA神經傳導物-色胺酸,能抑制中樞神經系統過度興奮,對腦部有安定作用,進而促進心情放鬆及消除緊張感。建議攝取量:若把毛豆仁當零食的話,建議50公克為1日的份量,取代部分蛋白質來源。深綠色蔬菜菠菜、芥菜、韭菜等深綠色蔬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具有降低飯後血糖及控制胰島素分泌的作用;其熱量極低,適合用來控制體重,對想減重的人來說,是最佳的食材選擇。此外,深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B群,可安定神經、幫助入眠、減緩壓力、撫平情緒。建議攝取量:每天應攝取3~5份,每一份約1/2~2/3碗飯的量。香蕉香蕉富含膳食纖維、果寡糖、色胺酸、維生素B6、鉀、磷、鐵等多種營養素,可促進腸道蠕動,使排便順暢;也可幫助放鬆情緒、舒緩神經;穩定血壓,降低高血壓及預防心血管疾病等。但必須提醒,香蕉屬於「中升糖指數」的水果,隨著熟度越高(表皮出現大片黑色斑點),升糖指數也會跟著上升。而高升糖指數食物含有會大量快速釋放型的碳水化合物,造成血糖急速上升,刺激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接著血糖又突然下降,容易感覺到飢餓。建議攝取量:若想減重,建議不要選擇熟透的香蕉,且須注意水果分量的控制,即一天的份量建議吃2根小香蕉即可,當點心分餐次食用。奇異果100g的奇異果熱量約56大卡,還含有大量膳食纖維、奇異果蛋白酶(酵素)、多酚類、維生素A、B、C、E、鈣、鎂、鐵、鋅等營養素,除了可幫助腸胃蠕動、安定神經,其絕佳的抗氧化效果,還可幫助肌膚修復,解決減重時因缺乏部分營養所導致的肌膚問題。建議攝取量:適量且適當的食用。但兩種人須要少吃:脾胃虛寒者應慎食,消化不良者少時,且奇異果不宜空腹食用,建議飯後再吃。黑巧克力建議可挑選70~90%的「無糖」黑巧克力,富含多酚類抗氧化物質可預防心血管疾病及活化腦部細胞。另含豐富的鎂、鉀、維生素及C及可可鹼,都有不錯安定神經的效果,其中可可鹼可使人情緒興奮、抗抑鬱的作用。建議攝取量:適量攝取。燕麥含有豐富的可溶性膳食纖維-β-葡聚糖,是白米的膳食纖維12~15倍,可以幫助腸道蠕動。燕麥的麩醯胺酸可合成GABA使腦部放鬆。燕麥吃下去後燕麥纖維會吸收水分在腸胃裡膨漲,增加飽足感及延長排空的時間。但需提醒燕麥熱量並不低,100g的即食燕麥片熱量為406大卡。建議攝取量:若想吃燕麥減肥記得要挑選無糖及注意攝取的份量,可用燕麥粥兩碗來取代一碗白米飯。
-
2020-07-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病毒空氣傳播? 陳時中:社交距離、戴口罩不變
國內六月七日起大解禁,解封已滿月,世衛組織證實新冠肺炎可空氣傳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待進一步證據,目前並未考慮修正社交距離、戴口罩等防疫規定,觀察發現民眾個人防線逐漸鬆懈,不排除調整政策強度可能性。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現行國內防疫模式早已將空氣傳播納入考量,例如,醫院醫療處置應避免製造更微小的氣溶膠分子,人員於負壓隔離病房戴N95口罩與全身防護衣等,甚至連各大型考試考場應開門、開窗,藉此降低空氣傳播風險。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認為,假設新冠病毒可空氣傳播,社交距離、禁足令就無法阻止疫情蔓延,但過去半年各國經驗證實,上述防疫策略都有用,研判特定環境才會出現「類空氣傳播」感染。大同醫院院長、高醫大熱帶醫學暨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陳彥旭說,歐美研究均顯示保持社交距離有效降低感染風險,新冠病毒仍以飛沫或接觸傳播為主要途徑。陳時中強調,民眾應更具警覺性,國際新冠肺炎疫情仍緊繃,台灣除大眾運輸外,夜市等人潮較多地點,幾乎沒人戴口罩,「防疫變隨便,不用等到冬天,第二波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