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張上淳
共找到
219
筆 文章
-
-
2020-10-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頻被日本檢出「台灣輸出病毒」 張上淳點出其中癥結
指揮中心今公布,日本又檢出三例自台赴日確診新冠肺炎者,台灣近日頻繁被日本檢出陽性個案,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台灣到日本抗原檢測通報陽性者,很多五到七天後再做PCR檢測都為陰性,研判日本真陽性只有73%左右,所以才會有高偽陽性問題。張上淳說,日本在選擇使用抗原試劑作為機場採檢試劑前,曾有一項試驗,30個抗原試劑陽性個案,再進一步做PCR檢測只有20人是陽性,推測日本所使用的抗原試劑,恐有偽陽性狀況,我國正積極透過管道、希望日本允許使用取得檢測試劑說明書。陳時中說,每個國家的檢驗政策不一樣,日本好像除了第一次檢驗外,也會做第二次採檢,不論是境外移入或出境驗出來,都和剛剛強調的一樣,「陰陰陽陽這樣在走,這也讓我們看到檢驗的局限性」,所以還是要把口罩戴好才是自保之道。
-
2020-10-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肺炎疫苗重複投資在所不惜 國產疫苗拚明年中量產
台灣東洋日前宣佈取得德國新冠肺炎疫苗台灣代理權,為台灣新冠肺炎疫苗帶來一線曙光,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會多方投資,重複投資也在所不惜,不僅付了covax訂金,其他的疫苗廠商也持續接洽,相當有進展,持續努力中,國產疫苗拚明年第二季至第三季量產上市。陳時中說,新冠肺炎疫苗策略上,因為不見得每個疫苗都會成功,供應時序難以掌握,為了快速取得,重複投資有其必要性。快速取得疫苗不見得要快速打,也有餘韻可動態調整。陳時中強調,對於國產新冠肺炎疫苗仍寄與厚望,希望國內生產能夠穩定,因應疫情常態化之後可能需要定期施打,國內自製疫苗的量能變得很重要。「國內外兩條路線我們都關注希望能成功。」針對東洋進口部分,陳時中說,商業面如何與外商溝通談判是商業活動一環,是否有中資、生產地在哪,這些是商業談判要注意的,指揮中心也提醒東洋。「我們會禁止疫苗在中國產製,至於中資判定權責屬於其他主管機關評估。」如血液製劑疫苗等中國製沒有開放進口到台灣。陳時中說,所有疫苗需要經過食藥署查驗登記及看過相關報告才能進口。分為商業和專業審視兩部分都要符合,各大疫苗廠都需要先訂一定的量才能有效率地進行分配,至於疫苗需要冷鏈技術,東洋需要準備建廠,未來在運送和分配的佈建,指揮中心也在積極協助中。疫苗冷鏈技術倉儲需要兩到四個月建置,各界關注明年第一季就有疫苗來建置是否趕得及?陳時中認為,最快需要在本周討論出相關方向,儘速建置,台灣有部分設備可達到負六十度保存,但因未來存放疫苗用,需確保溫度穩定性,冷鏈技術協調,由行政院副院長召集各部會研。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東洋進口該德國廠製新冠肺炎疫苗採多國臨床試驗模式,目前進入三期臨床試驗,但未在台灣執行,該臨床試驗預定召集超過四萬人,強料如果疫苗要進口也是用國外的臨床試驗結果,送來台灣FDA進行審查。
-
2020-10-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兒科急診病床占床100% 張上淳:國人防疫確實鬆懈了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各國籠罩在第二波疫情的陰霾中,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於臉書上提出警訊,兒科病房要滿床了,是疫情爆發以來「前所未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臨床上,患者以及住院病患已經恢復到過往,顯示民眾比過往鬆懈,呼籲民眾一定要維持防疫新生活的建議。謝宗學於臉書粉絲團「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PO文,今天是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兒科病床占床率史上最高,達到100%,兒科住院患者多是急性感染症,與成人科多是慢性病不一樣,兒科病房的「超高佔床率」代表著民眾的個人衛生防護習慣開始鬆懈,且鬆懈到疫情之前的水準。謝宗學提醒,冠狀病毒、流感、腺病毒和諾羅病毒等,都喜愛低溫的環境,而冬天也快要到了,兒科病房的高佔床率是一個值得警戒的信號。張上淳表示,台大近幾日就診人數已經回到「過往的盛況」,人潮擠滿大廳,看診及住院人數也與過去同期相當,完全是回到過去的模樣,疫情初期,許多民眾都戴上口罩、勤洗手,讓腸病毒等疫情幾乎消失,從近期就診或住院率來看,確實看見國人對於防疫鬆懈,呼籲國人一定要好好戴口罩、勤洗手,才能防堵疫情。
-
2020-10-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川普康復太快? 張上淳:我國也有重症用氧氣快速恢復
染上新冠肺炎的美國總統川普,5日晚間自行宣布出院,但我有感染科醫師認為川普應是重症患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台灣臨床上,確實也是有看到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用了氧氣很快就恢復,但沒有掌握實際狀況,沒辦法講太多。張上淳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於新冠肺炎重症定義,只要感染者血氧層下降至94%以下,就能定義為重症,不過也只能根據白宮記者會上提供的訊息判斷,「要說他曾是重症是沒錯的,因為這是針對WHO的定義,至於要說醫療團隊給予的治療讓川普變好也是ok的。」三總感染科主任葉國明也說,沒有親自會診患者,無法輕易判斷川普是否為重症患者,但因為新冠肺炎重症定義與其他傳染病不同,只要血氧下降,稍微使用氧氣治療都歸類於重症。葉國明也提到,以台灣臨床分析,重症患者雖病程變化也會有症狀輕微、嚴重區別,所以才會有川普出院後直播好氣色的狀況發生。但川普四天出院一定有政治考量,台灣一定不會發生,「在台灣就算是無症狀感染者也要關好多天。」
-
2020-10-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五月天」戴國慶口罩 提前祝中華民國生日快樂
雙十連假將近,國慶口罩更是話題性十足,指揮中心今天舉行的例行記者會與平時不同,人稱「防疫五月天」的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副指揮官陳宗彥、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及發言人莊人祥戴上比特殊色口罩還搶手的國慶口罩,提前慶祝中華民國生日。雙十連假,民眾將再次大量外出旅遊,陳時中再次提醒,民眾出入醫療照護機構、大眾運輸、賣場市集、教育學習場所、展演競賽場所、宗教場所、娛樂場所及大型活動等人潮擁擠或密閉場所時,請務必佩戴口罩,並應落實勤洗手、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習慣,以降低感染風險。陳時中呼籲,民眾自國外入境時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應主動通報機場及港口檢疫人員,並配合防疫措施;返國後應落實居家檢疫,期間如出現疑似症狀,請即聯繫衛生局或各縣市關懷中心,並依指示就醫,切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就醫時請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TOCC),以供及時診斷通報。
-
2020-10-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廈門檢出台入境「血清總抗體陽性」個案? 張上淳釋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表示,接獲中國官方通報檢出1名自我國入境廈門之新冠肺炎陽性無症狀個案。但其9月21日起經歷多次採檢,而在9月22日出現IgM、IgG皆陰性,但血清總抗體為陽性情形。外界好奇什麼是血清總抗體?對此,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血清總抗體為檢驗不區分IgM、IgG時,即稱為血清總抗體。指揮中心表示,該個案今年8月19日與妻子一同返台,9月21日一同前往廈門,並於9月21日至28日間多次採驗PCR及血清抗體。其中個案9月22日採驗血清抗體之結果為IgM、IgG皆陰性,但血清總抗體為陽性(與個案6月14日於廈門當地採驗血清抗體結果相同);9月21日、22日、24日及26日採驗PCR,僅26日檢出陽性;27日、28日採驗結果尚未取得。張上淳說,該男在中國的相關檢驗中,可能是有不同廠牌的試劑在檢測,有些廠牌試劑可區分IgM、IgG,有的廠牌試劑無法區別IgM、IgG。他猜想上述情況應是某廠牌試劑無法區別IgM、IgG而所驗出來的狀況。而針對是否感染過SARS就可能會使新冠抗體檢驗呈現陽性一事,張上淳說,不同廠牌做出的試劑,有些會有交叉反應,其特異性好不好,會影響偽陽性機率,也包括民眾若感染過其他冠狀病毒就會有抗體,但對這個試劑也有反應時,就是所謂的交叉反應,就可能形成偽陽性。
-
2020-09-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菲律賓屢揪自台入境新冠肺炎陽性 專家抱持懷疑
菲律賓驗到自台入境的新冠肺炎陽性個案,一口氣暴增18例。專家張上淳說,菲律賓相較於其他國家,驗到自台灣入境的陽性率高出數十至數百倍,對此無法理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表示,近期分別接獲菲律賓及日本官方透過國際衛生條例國家對口(IHRNational Focal Point),以及民眾主動通報,共18名菲律賓籍民眾及1名日本籍民眾自台灣返回母國時,檢出(COVID-19,俗稱新冠肺炎)陽性。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經分析發現,6月1日至9月20日從台灣出境到鄰近國家檢驗陽性率,菲律賓累計檢出25例,陽性率達0.48%(8月0.39%、9月2.00%),明顯高於從台灣到中國大陸的境外陽性率0.005%及到日本的0.055%。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在記者會表示,從今年6月開始陸續傳出台灣出境到周邊國家被驗出陽性個案,台灣都會先認定是否本土有狀況,抱持懷疑態度進行疫調。到目前為止的個案接觸者採檢都是陰性、抗體也是陰性,且追蹤14天也都沒有症狀。張上淳說,先前11個境外被驗出的個案中,經專家小組研判,有5例是偽陽性、有3例是在當地感染機會大;有1例是在美國感染機會大,且這些個案在台灣都沒有造成傳播。至於菲律賓突然暴增多例自台入境陽性個案,張上淳表示,「專家眼中抱持有點懷疑態度」,可以持續追蹤、了解最後結果。張上淳會後受訪時表示,台灣出境到其他國家,菲律賓驗出的陽性率比其他國家高出數十、數百倍,「無法理解」。莊人祥先前曾在記者會表達對菲律賓入境篩檢準確度的疑慮,他下午在記者會表示,經詢問菲律賓採檢相關事宜,答案都很模糊,其檢驗外包紅十字會、實驗室有認證,但有關判定的問題都沒回覆,會持續了解。
-
2020-09-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流感恐秋冬同時大流行 張上淳籲做好防疫措施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未歇,秋冬流感季又將到來,有醫師認為,流感與新冠肺炎恐同時流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從南半球國家的經驗來看,其實流感接種率沒特別提高,但發生機率都非常低,主因就是有做好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但即便如此,民眾仍應謹慎、盡量接種流感疫苗,不可掉以輕心。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大兒醫院長黃立民表示,新冠病毒已經流感化,傳染方式、效率和流行感冒差不多,新冠疫情「今年秋冬不能避免」。而國際研究發現,施打流感疫苗不但減少流感威脅,也降低已罹患新冠肺炎患者重症與死亡率。而台灣今年度疫苗情況,自費加上公費疫苗,總共僅800萬劑,即便如此,過往仍有三成民眾不會去施打,呼籲民眾應踴躍接種來確保健康。指揮中心今下午召開疫情記者會,對於秋冬流感與新冠肺炎可能同時流行,張上淳表示,有一些資料顯示,如果流感疫苗接種越高,接種個案發生新冠肺炎感染時,嚴重度或死亡度會降低,對於發生感染有幫助,因此希望越多民眾接種越好;不過根據南半球國家經驗,其實接種率沒特別提高,可是流感發生機率都非常低。這代表預防新冠的措施,也預防了流感。張上淳說,而從台灣1、2月經驗來看,去年流感接種率也沒有特別高,但到3月時社區流感發生幾乎降到非常低,代表用其他的作為,也能把流感發生率降到最低。換句話說,除了流感疫苗接種外,新冠肺炎包括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等防範,都是降低發生流感的機率,張上淳說,對於秋冬來時,除了疫苗接種外,個人衛生習慣避免傳播的情況如果保持,其實也有助避免病毒上身。
共
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