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0 養生.保健食品瘋
搜尋
工作時間
共找到
109
筆 文章
-
-
2024-11-17 養生.生活智慧王
想不花大錢搭商務艙?旅遊達人分享省錢招又能累積超高里程數
出國旅遊想搭商務艙犒賞自己,直飛來回機票想必不便宜,旅遊達人分享如何用一招省下大把鈔票,並藉此累積出破百萬飛行里程數。需注意的是這招帶有風險,買票前要做足功課,也建議行程時間充裕時才使用。旅遊達人德里斯(Jonathan DeLise)在商業內幕發文表示,他的搭機里程數超過150萬英里,最愛買「外站機票」(positioning flight),用更實惠的價格搭商務艙。 「外站票」是指先購買一張飛往其他地點(外站機場)的機票,然後從那裡正式展開行程,飛往最終目的地。德里斯表示,這跟「跳機」(skiplagging)不同。假設你想從台北飛洛杉磯,但直飛機票太貴。於是你買更便宜的台北經洛杉磯飛墨西哥城機票,但在洛杉磯下機,放棄飛墨西哥這段。這樣做是「跳機」。這種方式之所以可行,是因為航空公司的票價計算邏輯不完全基於距離,而是市場需求。例如,某些城市之間的票價競爭激烈,因此價格會更低。「跳機」乘客利用這個價差,但風險是會違反航空公司規定,可能導致扣除積分,回程被取消,甚至會員帳號被封鎖。買外站票不違反航空公司規定。但與標準的轉機不同,外站票的整趟行程不會列在同一張機票上。風險之一是飛往外站的航班延誤,導致錯過後續前往目的地的航班,麻煩就大了。德里斯表示:「多年來,我利用外站票從埃及、突尼西亞、希臘和菲律賓等地出發,享受較低的商務艙票價。我發現這些國家通常每天有大量航班,但商務艙需求較低,因此票價更具吸引力。」舉例來說,他計畫明年一月從倫敦飛雅加達來一趟10天旅行,搜尋到的商務艙直飛來回票價,最低在2600美元到3500美元之間。但假如以突尼斯為外站,從那搭商務艙飛印尼?他找到來回票僅約1230美元,價格不到倫敦直飛的一半。接著再找倫敦飛突尼斯,來回票不到220美元。這樣加起來,他還省下超過1000美元(約台幣32000元),「雖然這樣更浪費時間,但我能省不少錢」。德里斯承認,外站票不適合所有人,搜尋眾多航班組合可能很累,也不是每次都能找到優惠,但如果有多餘時間,可能會物超所值。他本身的工作時間較有彈性,才能靠外站票累積超高里程數,也順便探索意料之外的旅遊去處。他提醒有意用這招的旅客,加入航班數愈多,遇到延誤或取消的機會就愈高。中途飛經多個國家時,也建議仔細確認簽證規定,準備好後續航班的票證截圖,好在轉機機場出示給移民官。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27 退休力.活躍好學
2024退休力論壇/台灣高年級生勞動參與率低!企業啟動「職務再造」計畫
台灣明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企業如何因應人口結構變遷、善用高齡勞動力,成為當前重要議題。美惠曾在美商半導體公司工作21年提早退休,從會計師回歸家庭後,又因孩子長大後再度就業,現為IKEA內湖店餐飲部經理。她提到,「儘管進入了一個全新產業,但工作所需的細心與責任感是不變的,這也是我能在短時間內融入新環境的原因。」高年級勞參率 台灣未5成面對超高齡社會的到來,「缺工」問題正式浮上檯面,55歲至64歲的「高年級」勞動參與率在許多國家超過6成,但台灣卻不到5成,顯見企業如果不正視這個趨勢,未來可能會面臨人力短缺的困境。IKEA台灣人才與文化總監李佳潔表示,年輕一代可能嚮往自由職業或自媒體等工作形式,這使得中高齡員工在勞動市場顯得更為重要。這些員工並不是因為經濟壓力而重返工作崗位,而是希望透過工作,保持生活中的活力和社交連結,他們擁有豐富的職業和生活經驗,能為團隊帶來更多元的視角和智慧。互相學習理解 跨世代合作二度就業的美惠擁有豐富的會計與行政主管經驗,在公司被併購後,她選擇提前退休。她說,「退休後,我先陪孩子考完大考,但隨著孩子長大離家,開始覺得日子變得無聊。」這時,她看到招募中高齡員工的職缺,決定挑戰自己,重新返回職場。作為一名資深會計師,美惠運用過去的專業經驗,協助團隊進行流程優化,特別是細節管理和數據處理方面。另外,她也扮演著「職場媽媽」的角色,「一位年輕同事因為失戀來找我哭訴,感覺自己就像她的媽媽一樣。」後來同事結婚,也邀請她參加婚禮,這種跨世代的關係,讓美惠在職場中找到歸屬感。然而,美惠也曾遇到代溝產生的挑戰,她曾幫忙整理展示區,卻發現年輕同事因此生氣。「我當時不明白為什麼他這麼在意,後來才了解這是他的『地盤』,我無意間傷害了他的自尊心。」美惠說,這些經歷讓她理解到,不同世代之間的確存在文化差異,也讓她更有耐心地與不同背景的同事相處、彼此包容。李佳潔提到,跨世代合作的關鍵,在於互相學習與理解。「中高齡員工常常會帶自製點心,甚至滷一大鍋肉分享給年輕同事,這樣的溫馨互動,讓整個團隊感覺就像一個大家庭。」更打趣道:「我們企業可是六代同堂呢!」職務重新設計 輔具能幫忙為了讓中高齡員工能更輕鬆地融入工作,IKEA進行職務再設計。李佳潔解釋:「我們對許多工作進行重新設計,確保每個員工能根據自身體力和興趣選擇合適崗位。」例如,對於需要長時間站立的工作,提供可調整高度的工作站和輔具設備等,讓高年級生根據自己的需求調整工作時間。聯合報「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將於11月9日登場,「北基宜花金馬區銀髮人才資源中心」將在現場擺攤,進行中高齡者職務再設計、中高齡就業諮詢,並提供申請補助及就業輔具。什麼是中高齡者職務再設計?中高齡及高齡勞工因年齡增長可能面臨生理或心理功能限制,導致工作困難和不便。透過職務再設計的專業評估,可以協助事業單位建構友善、安全的職場環境,使在職勞工穩定就業,繼續發揮職場優勢。補助額度、適用方式、申請方式這邊看2024退休力論壇延遲轉大人──XYZ的人生使用說明書 時間:11月9日(六)上午10時到下午4時地點:政大公企中心 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門票:888元報名:02-8692-5588轉2622或5616udn售票網購票連結(現場憑門票享千元好禮):https://tickets.udnfunlife.com/application/UTK02/UTK0201_.aspx?PRODUCT_ID=P0O0JKP3
-
2024-09-23 焦點.健康你我他
缺牙怎麼辦?/出動果汁機 蔬果用喝的
幼年時,常聽長輩說動物骨頭的蛋白質成分高,多吃會長得快,長得又高又壯,因此我特別喜愛啃骨頭。其次是愛啃甘蔗,有時一天不啃上兩、三支絕不罷休;再來是愛啃芭樂,記得當時自家後院有顆石榴樹,我經常爬上樹,三兩下摘了芭樂往身上擦便開始啃,連芭樂心也不放過,沒咬碎就往肚裡吞,即使經常鬧便祕,還是樂此不疲。成年後踏入社會,有幸進入大貿易商就業,經常在全國出差或到東南亞各國住飯店,使用飯店的簡易牙刷、牙膏。因工作時間緊湊趕時間,時常隨便刷牙,久而久之就引起牙周病。之後雖經醫師正確指導,但為時已晚,從50歲起便開始掉牙做假牙,至今年近80歲,已是無齒之輩、吃軟不吃硬之徒。無奈現在吃水果,全靠果汁機打成汁用喝的;青菜先燙熟,再用果汁機打成汁,喝青菜汁。此外,我會多吃魚少吃肉,若要吃肉,就要用刀剁成肉末,用電鍋煮飯時一起蒸,或用小火燉爛為止;同時少吃飯多吃麵,若吃饅頭、麵包,就會浸豆漿或牛奶,軟化後再進食。遇上喜宴場合,多半只送禮不參加,或請內人出席,否則坐在喜桌旁看人吃,只能乾瞪眼。誰教我年輕時無知,不懂護牙之重要,自作自受。在此請年輕朋友以我為鑑,將來若想要有快樂的老年生活,千萬要好好的護牙。
-
2024-09-07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talk/吳子鈞:什麼都帶不走,只有健康是自己的!訓練肌力吃七分飽養生
77歲的宏恩醫療體系總院長吳子鈞,是一名神經外科醫師,在1972年創立台中宏恩醫院,如今已邁入第52個年頭。之後因應社會需求,陸續創設龍安分院(精神專科醫院)、2家護理之家、2家康復之家,員工數300多人。醫院順著政策走,落實醫療分級,重視「生活化醫學」。吳子鈞是彰化鹿港人,兒時搬到台中,因父親飽受胃穿孔接受3次切胃手術的病痛折磨,因此立志要當醫師,也順利考取中山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即進入台中澄清醫院服務,主攻神經外科專科。當年吳子鈞看診接觸的多為中低階層病患,感受到窮人貧病難以負擔醫藥費的痛苦,立志要蓋窮人醫院協助弱勢,於是在1972年創設宏恩醫院,附設護理之家,約一半患者為中低收入戶或申請補助個案。為精神病患設分院2002年因為高中同學、時任台中市衛生局長林瑞欣的一句話,「中部缺精神專科醫療機構,患者只能遠送東部,仍一床難求。」吳子鈞思考當時社會氛圍,民眾不願與精神專科醫院為鄰、少有醫院願意投入,有迫切的需求,因此創設龍安分院為精神專科醫院,並於2004年營運,總床數184床。吳子鈞指出,某年除夕夜,他和妻子林豐麗探視龍安分院留守的醫護人員,發現一名40歲男病友沒回家圍爐,患者說「家裡的床早就被家人丟掉了!」夫婦倆聽了很心酸,為了讓無家可歸的精神病患者有個「家」,於是在彰化芳苑購買一甲地捐給宏恩基金會,並募集善款興建150床的慢性療養機構「喜願家園」,於2018年4月營運。養生秘訣/訓練肌力吃七分飽吳子鈞一輩子省吃儉用,西裝褲、外套縫縫補補十年同一件,開的是平價的汽車。為了防跌,他每周固定抽出1小時進行肌力訓練,也因每日工作時間長,在醫院時會盡量爬樓梯或快走運動;飲食清淡,平時二菜一湯,吃七分飽,偏好吃魚、水果,喝白開水或靈芝茶,讓他活力滿滿。閒暇時,吳子鈞喜歡閱讀醫學、管理、勵志、財經等文章或報導,欣賞畫展,聽老歌及古典音樂,如世界三大男高音、奇異恩典等;也喜歡旅遊,看沿途風景、建築、招牌,還想學攝影及唱歌,但因為工作實在繁忙,每天除了睡眠外,都在看診,時間都給病人了,難有休閒時間。家庭醫師著重衛教醫院經營首要落實醫療分級,吳子鈞說,宏恩醫院屬於地區醫院,應扮演好「家庭醫師」角色,協助重症患者轉診到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治療輕症患者,並著重「生活化醫學」,很多疾病是生活習慣不好造成的,透過衛教,讓民眾從生活中進行保健。吳子鈞指出,宏恩醫院肩負預防醫學責任,積極推動社區健康促進、舉辦健康講座,也添購高階健康檢查設備,例如肺癌篩檢的低劑量電腦斷層、大腸癌最新式篩檢的NBI290型內視鏡等。提供員工醫療資源醫院管理方面,吳子鈞充分授權,他認為,重點是把員工當成家人,多鼓勵員工,「員工的事就是我的事」,員工要進修、小孩升學、眷屬遇到的困難等,他都會盡力協助,並享有宏恩醫療體系看病免掛號費、住院費用優惠,讓同仁享受最好的醫療資源。行善設置喜願家園「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是吳子鈞的座右銘,「行醫助人是興趣也是工作」,他樂此不疲。執業至今,他以醫院為家,24小時待命,就為了方便看診,時間都留給病人。多年前夫妻倆投身公益,也因兒女都是醫師,經家庭會議取得共識,將全部資產投入慈善事業,不留給兒女,設置宏恩會福利慈善基金會附設「喜願家園」。吳子鈞小檔案●年齡:77歲●現職:宏恩醫療體系總院長、宏恩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學歷:中山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國立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台大農學院「植物工廠應用技術研習班」第一屆畢業●經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副教授、中央健保署中區分局醫審專家(審核委員)●專長:神經外科、高階健檢、醫美、減重、社區健康●給病人的一句話:什麼都帶不走,只有健康是自己的。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9-06 ESG.健康與ESG
攜手醫療院所共創永續發展的新契機!正視少子化、高齡化的衝擊
從2023年3月起,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開始針對醫院推動永續發展。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已成功爭取近50家公私立醫療院所、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以及台灣醫院協會等組織的熱烈響應,紛紛簽署「醫院永續發展倡議書」,而且不光只是正向回應國家淨零轉型目標,更願意在環境保護、醫院治理、社會共融等方面實踐永續發展,善盡醫院的社會責任。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大使,應邀以〈氣候變遷對健康永續的挑戰與機會〉發表專題演講, 對於全台越來越多醫療院所認同、支持並推動永續發展,他表示讚許。他說,今天全世界最大的潮流之一就是氣候變遷,醫療院所如何做好節能減碳來保護地球,應從三個方向著手:一是醫院治理要做得成功到位;二是社會扶持要做好;三是要落實淨零減碳、環境保護的工作。如何做好醫院治理?如何做好醫院治理?簡又新董事長表示,包括醫師和護理人員的福利、工作時間、精神壓力等等,都要想辦法關注或解決,這就是公司治理的概念。健全的財務更是醫院治理重要的一環,醫院治理也必須跟利害關係人,包括政府、醫生、護士等維繫好關係,才能知道短期和長期風險是什麼,以及如何因應避免或降低衝擊。正視少子化、高齡化的衝擊好比,台灣嬰兒出生率愈來愈低,但死亡率比韓國、日本都還高,這是非常不好的現象,要檢討出了什麼問題,少就算了還死亡率高,這對醫院而言是雙重打擊。簡又新董事長說,少子化讓很多學校關門,大家早在2000年就已知曉,但始終拿不出對策,同樣的,少子化、高齡化對醫院會產生很大的衝擊,醫院永續一定要有中長程計劃,該計劃必須是全院工作人員和利害關係人一起討論。 此外,簡又新董事長提醒,地球溫度升高之後,以前沒有的疾病,現在都可能出現,而且高溫造成的死亡人數可能遠比傳染病還多,聯合國因而愈來愈重視氣候變遷所引起的醫療、健康和新的疾病等問題。就以台灣為例,過去每年夏天在高雄、屏東發生的登革熱疫情,也因氣溫升高而往北跑,這是以前不曾發生的狀況,必須從醫療面和環境面雙管齊下設法解決。 再者,全世界醫療體系產生的溫室氣體,平均佔比達4.4%,台灣是4.6%,美國高達7.6%。簡又新董事長說,乍看之下,4.4%沒有什麼稀奇,不過如果相較航空業的飛機每天繞著地球飛來飛去,一年產生的溫室氣體僅佔3%,輪船也只產生3%。若再以服務業的用電量來看,台灣用電量第一名是醫院,占16%,第二名是交通事業,約14%,醫院用電量比台鐵、高鐵、捷運、公路系統加總起來還多。「每當我講到這些數據時,醫院都很緊張,醫療體系和交通體系都是二氧化碳的大戶,如果要飛機、輪船減碳,醫療體系才更應該率先減碳。」TAISE積極培訓ESG人才過去,台灣的醫療院所談ESG(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時,大部分只談S,但光講社會責任是不夠的,光做好S不會是夠好的醫院,這是簡又新董事長到醫院倡議永續發展時,很容易被接受的原因。他接著表示,現在談ESG,企業、大學和醫院都重視,整個風潮起來了,但他發現ESG的人才還不夠,所以TAISE開了很多培訓班,如企業永續證照班、企業氣候變遷證照班、永續金融證照班等,還打算開設健康永續管理證照班,教導醫護人員如何跟得上世界潮流,加入節能減碳行列。簡又新董事長有感而發地說,以前倡議ESG,最初到企業可說費盡口舌,他是踽踽獨行者,大學則努力跑了五、六年才有成績,唯獨到醫療體系倡議,進展特別快,這也讓TAISE更想協助醫療體系加快學習腳步,讓能力不斷往上提升。展望2024年的ESG,簡又新董事長揭示六大趨勢,包括:永續揭露準則、價值鏈、永續投資與綠色金融、社會共融、數位化與人工智慧以及淨零排放等。他呼籲各企業組織、醫療院所與國際接軌,進而創造永續發展的新契機。
-
2024-07-27 焦點.健康你我他
一年一度退休力今年是幾分?/求知求新又求變 盼未來健康更好
我今年第一次填答聯合報推出的「你的退休力,今年有幾分?」測驗,在台灣的工作競爭壓力與日俱增下,退休年齡已有愈來愈年輕的趨勢,不一定要等到適退年齡,盡早規畫才是良策。在金融業工作的我,生理及心理都處於抗壓狀態,早已對「退休」二字了然於胸,因此測驗結果是「王者獅子」,分數是差強人意的67分。這歸功於我的職業的敏銳度,自己不斷求知、求新、求變,也能降低未來人工智慧(AI)所取代的程度。我每天固定讀5份報紙、每周3份雜誌,常將所見所聞之心得寫在社群軟體上,也經常投稿於各媒體。因為職業的關係,對於財經議題、理財項目都有著手規畫;對於歷史、政治、經濟、體育都有濃厚的興趣,也在臉書上成立粉絲專頁,讓更多人加入。由於我是基督徒,做禮拜、去教會,為人禱告、與人互動,更是我將來退休後人際關係的基石。在健康的部分,我只拿到45分不及格的分數。平常極少運動的我,也因工作時間的緣故,比較不注重飲食,當然對健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還好每年的體檢都是正常的,雖然總體檢測出的動物是「獅子」,但總感覺自己是「弱雞」。「退休」是一門學問,現在更成了「必修」的顯學,這次是我第一次填答,以後會年年作答,希望我明年「健康」會更好。
-
2024-07-17 焦點.元氣新聞
丟三落四、反應變慢!思緒清晰只吃銀杏夠嗎? 2024市售5大銀杏推薦
工作忙碌、日理萬機,你是否也經常丟三落四、反應慢半拍?平時和朋友聊起「初老」狀態,總是彼此打趣說「該吃銀杏了!」但你知道什麼是銀杏?銀杏真正的功效有哪些嗎?什麼樣的族群特別需要開始補充銀杏?讓我們進一步釐清「吃銀杏」的正確觀念!銀杏是什麼?一次搞懂銀杏的營養成分銀杏(Ginkgo biloba)是中國古老的藥材,又名「白果」,被記載於《本草綱目》中,也被達爾文稱之為「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物種之一。銀杏葉包含「萜類」與「類黃酮」兩大活性成分,這些成分有助抗氧化和幫助循環。銀杏除了在東方是常見的保健食品補充劑,也於1970年代傳入歐洲,銀杏葉萃取物被廣泛用於德國和法國醫學界,除了能幫助思緒靈活、反應靈敏,還有許多養生保健的功效。銀杏的功效有哪些?大多數人對銀杏的認識,就是能幫助思緒清晰,尤其是中高齡族群,經常找不到老花眼鏡在哪裡、到超商買東西,付了錢就把東西留在櫃台上…,適時補充銀杏,有助運轉順暢不當機,活化生理功能,解決迷糊帶來的困擾。除此之外,銀杏還有以下功效:● 提升專注力,增加工作效率● 思緒有條理,幫助表達流暢● 幫助循環,調節生理機能● 幫助改善情緒,提升正能量誰適合吃銀杏? 除了上了年紀的長輩,一般年輕人或六、七年級生,適合補充銀杏嗎?其實,銀杏不只長輩需要吃,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速、工作高壓、每天都有一大堆待辦事項,需要額外補充營養、維持思緒靈活。尤其是以下幾個族群,特別適合補充銀杏:● 步入中年,感覺力不從心的壯世代● 工作時間長、需要提升專注力的上班族● 學習壓力大、有海量英文單字要背的學生● 每天和時間賽跑、分身乏術的三明治族群● 經常需要做決策、深度+快速思考的專業人士銀杏該怎麼吃才正確?吃銀杏會有副作用嗎?生吃銀杏或食用未經特殊處理的銀杏種子,可能會導致中毒,建議補充經過專業處理的銀杏葉萃取物會比較好。據研究指出(註1),每日銀杏攝取量超過120毫克,可作為日常保養,若想有感調整注意力,建議每日攝取240毫克以上,持續服用至少5個月。中高齡族群消化機能較弱,建議餐後服用,懷孕婦女、哺乳媽媽、使用抗凝血藥物者,在使用前要先諮詢專業醫師,有手術計畫者,至少於一週前停止使用,癲癇患者應避免使用。不只銀杏!這些也是重要的「心智營養」除了銀杏以外,現今普遍被使用的益智營養有「綠薄荷萃取物」,能幫助提升專注力、敏銳度 ,給你活力滿滿的一天。而俗稱「腦磷脂」的「PS磷脂醯絲胺酸」常用於高齡益智和兒童保健品,能幫助集中注意力,提振表現。此外,益生菌家族中的「比菲德氏菌」,據研究顯示也能幫助思考靈活度,強健運算功能,緩解壓力。銀杏保健品怎麼挑?雖然很多人都知道要吃銀杏,但對銀杏保健品的品質、功效仍「霧煞煞」,究竟挑選銀杏保健品時,該注意些什麼?【銀杏挑選要點1】選擇複方搭配,功效更加乘銀杏搭配綠薄荷萃取物、PS磷脂醯絲胺酸、益生菌、葉酸、維生素B、E等思路關鍵營養素,複方加乘效果更全面。其中,每日攝取900毫克的綠薄荷萃取物有助增加專注度,特別要留意多酚成分含量,才能更有感保養。PS磷脂醯絲胺酸是近年新興的保健原料,可選擇擁有國際大廠專利、高濃度的PS磷脂醯絲胺酸,讓人更加安心、思緒有感。【銀杏挑選要點2】國際專利認證,品質可信賴保健品需長期吃,才能看得見效果,功效也因人而異,因此挑選擁有國際專利認證、經專科實證的產品,代表它的成分經過嚴謹的實驗與安全測試,是功效和品質的有力證明。【銀杏挑選要點3】 通過第三方檢驗,安心有保障每一家產品都說自家的最好,通過第三方檢驗合格的產品,在成份內容、穩定性、安全性方面都備受肯定,使用更安心。5大市售銀杏保健品推薦 !【銀杏推薦品牌1】 大研生醫好記易PS銀杏薄荷葉膠囊● 成份:9合1複合配方,包含:銀杏果萃取粉、綠薄荷萃取物 、磷脂醯絲胺酸 PS 、比菲德氏菌 、維生素群 、葉酸等。● 專利認證:原料有國際專利認證+頂規大廠雙重保障● 第三方檢驗報告:有台灣大廠牌,專業、有感、口碑卓越,嚴選美國大廠Neumentix®專利水萃綠薄荷,多酚成分為市售最高,幫助敏捷不遺漏,國際專利大廠高濃度 70% 磷脂醯絲胺酸,辨識傳遞 UP 升級;雙FDA官方GRAS認證比菲德氏菌,有助提升思考靈活度 ,增加營養因子活躍。不僅添加銀杏萃取物,還有維生素B、E、葉酸輔助,9合一複方提供全方位思緒營養。通過第三方檢驗,不含塑化劑、重金屬、農藥殘留、西藥。這裡買【銀杏推薦品牌2】杏輝蓉憶記膠囊● 成份:專利成份AIE2● 專利認證:多國專利認證+國際期刊發表● 第三方檢驗報告:有杏輝醫學集團20年研究結晶,成分並未添加銀杏,僅有專利成份AIE2,由「沙漠珍寶」管花肉蓯蓉淬取,是常保思維敏捷的關鍵,有助傳導、代謝、學習,產品獲得7 國獎項肯定,也是榮獲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及SNQ國家品質標章雙重肯定之健康食品,並通過419項安全性檢驗和毒理試驗。這裡買【銀杏推薦品牌3】永信HAC 銀杏果錠● 成份:銀杏果粉 、葡萄籽萃取物 、紅葡萄葉萃取物、大豆卵磷脂粉、冬蟲夏草菌絲體。紅葡萄葉有前花青素(OPC)、白藜蘆醇,可以幫助調整體質,順暢不糾結。「葡萄籽萃取物」+「銀杏果萃取物」,雙重質量升級,完整攝取,健康維持。六合一順暢配方,加倍健康好循環。這裡買【銀杏推薦品牌4】得意人生 升級版銀杏膠囊● 成份:銀杏果萃取物、紅景天、西伯利亞人參、精氨酸、柑橘生物類黃酮、碳酸鈣。PLUS升級版銀杏膠囊,美國原料進口,配方升級,有助增強循環、思緒不卡、提升關鍵思維、維持健康,適合銀髮族、壓力族、上班族、熬夜族。這裡買【銀杏推薦品牌5】美國Mega 銀杏果膠囊● 成份:銀杏果、西伯利亞人蔘、山桑子、大豆蛋白粉● 第三方檢驗報告:原廠通過美國FDA、GMP、NPA等多項認證來自美國加州的營養品牌,天然草本配方,銀杏果能幫助調整體質,促進新陳代謝,再搭配西伯利亞人蔘、山桑子,滋補強身,精神旺盛,幫助思路清晰,適合長青族、上班壓力大者、循環不佳者使用,是中老年人的最佳營養品。這裡買了解更多:B群推薦怎麼挑?醫師說明維生素B群功效、攝取量註1:Effects of Ginkgo biloba on dementia: An over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 - PubMed (nih.gov)
-
2024-07-08 焦點.健康知識+
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我都不會喘,怎麼會有氣喘?變異型氣喘症狀多元,夜咳、晨咳都是
「醫生驚治嗽!做土水驚抓漏。」門診常常會遇到很多慢性咳嗽的病患,動輒咳上一兩個月以上,原因五花八門,細細數起來就可能有20種以上,本系列文章,將可能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和疾病簡單的做一些介紹,讓久咳不癒的患者可以掛對科,看對人!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之二:不喘的氣喘【建議掛號科別】胸腔內科「醫師,可是我都不會喘啊!」二十幾歲的設計師不可置信看著醫生,堅決不相相信自己有氣喘。這位年輕的先生穿著黑色襯衫,全身都是名牌的行頭,是一間設計工作室的老闆,平常接案量很多,工作時間不是很固定,最近兩個月咳嗽一直不會好。常常半夜咳到醒過來,吵得女朋友難以入睡,才來看門診。仔細詢問起來,這位先生小時候並沒有氣喘病史,但是一感冒就會咳很久,以至於對咳嗽咳很久這件事情習以為常,要不是女朋友威脅他再不看醫生,他就自己準備去睡客廳,他也覺得沒甚麼大不了,不過是乾咳,再過一陣子就會好了。因為工作壓力不小,他偶爾會有胸悶的症狀,通常離開工作室去運動一下就會改善,對於自己體能很有自信,怎麼都不敢相信自己有氣喘。「醫生,我運動是跑全馬都不會喘耶!怎麼可能有氣喘啦!」「你們家有其他人有氣喘、過敏性鼻炎或是異位性皮膚炎的體質嗎?」「我媽媽是有過敏性鼻炎、我自己有一點,但最近鼻子都還好!」我詳細的告知這位先生異位性體質的遺傳性,以及氣喘呼吸道敏感性和時常變化的特質,這些狀況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好的時候跟正常人一模一樣,但只要一開始咳嗽就會反覆久咳不癒。最後,再解釋了肺功能報告,先生做得是支氣管擴張試驗,我問:「你剛剛噴了支氣管擴張劑,吹第二次時,有沒有覺得咳嗽比較沒那麼緊,呼吸比較順?」這位設計師想了想,點點頭,確實覺得比較舒服,他才接受氣喘這個診斷。氣喘的治療最重要的是病患對自己疾病的理解和遵從醫囑的用藥,用藥兩周後,他的咳嗽症狀緩解,不再會半夜乾咳醒來,也少有胸悶的情況,他才跟醫師說,他去年感冒看不好,診所醫師也跟他說氣喘,他不信,所以其實用兩天藥就不用了,但這次終於了解原來氣喘真的可以只有咳嗽,看來是他錯怪前一位醫師了。咳嗽變異型氣喘症狀表現多元,不一定會喘咳嗽變異型氣喘,在許多氣喘症狀較輕微的患者,可以看到以夜咳、清晨咳嗽、乾咳、胸悶症狀表現,不一定會有喘的症狀。這些症狀嚴重性發作與否會隨時間變化,常有季節性、地域性,甚至和工作環境有關,有些患者只要一離開公司就不會咳,代表他可能對公司環境某些物質過敏。氣喘的環境過敏原不只是塵螨、蟑螂、花粉之類的東西,有些人對溫度濕度也一樣敏感,所以有些患者一搬到國外,症狀就完全好了。當然氣喘也和壓力有關,高壓的工作和生活都可能會讓氣喘容易發作。異位性過敏體質通常是氣喘遺傳原因,父母若有一方有過敏體質,小孩子有一半的機會會有,如果父母都有,則小孩子會有八成的機會有,這裡的異位性過敏體質包含:氣喘、過敏性鼻炎或是異位性皮膚炎。也就是說,爸爸氣喘,小孩子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或者過敏性鼻炎,不一定是同一個疾病。這是因為這些過敏體質共用了一些相似的機轉,只是過敏的位置不一樣,過敏性鼻炎顧名思義就是鼻子過敏,異位性皮膚炎是皮膚過敏,而氣喘就是呼吸道的過敏。氣喘治療兩大精神:風險管理和症狀控制因為是過敏,如果沒有相應過敏原誘發時,很多人都會是沒有症狀的狀態,過敏原可以是病毒細菌引起的感染後持續過敏狀態,或是剛剛提過的環境過敏原以及溫度濕度敏感,也有一些人是運動誘發,或是吃到一些特殊藥物。每個人過敏的原因不盡相同,因此氣喘治療的兩大精神就風險管理和症狀控制,風險管理最重要的就是避免過敏原,良好規律的用藥習慣,減少其他共病的因子。慢性咳嗽的三大可能,氣喘、過敏性鼻炎、胃食道逆流本身也常常是同時存在的共病,患者如果三個問題都有,只處理其中一樣,常常無法解決他的症狀。症狀控制部分則是醫師會根據不同氣喘的嚴重度,給予不同的藥物治療,達到良好的氣喘控制,這部分患者的是否規律用藥有很大的影響。其實氣喘治療最大的障礙,往往是患者對這個疾病的認知,當患者不認為自己有氣喘時,通常不太可能配合治療。這在臨床非常常見,因為大部分的氣喘患者沒有發作時,跟常人是沒有兩樣的,就像是過敏性鼻炎沒發作時,也不會有人意識到自己有鼻子有問題。然而,氣喘本身即便沒有明顯發作,呼吸道還是持續在發炎和過敏,因此對於肺功能已經有改變,或臨床症狀明顯的病人,規律用藥相當重要,而要讓患者理解這些重要性,詳細的衛教和讓病人提高對自己疾病認知的健康識能,是首要之務!(本文經作者授權,原文部落格連結、作者臉書專頁)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7-08 退休力.理財準備
如能更早削減5種不必要開銷 他就不用工作到83歲才退休
科羅拉多州丹佛(Denver)的鮑伯(Bob N.)一直工作到83歲才退休,活力十足的他雖正享受晚年生活,但他希望自己在幾十年前就能更認真地削減某些開銷。現年85歲的他分享說,如果能這樣做,就可早些年退休,「也算是學到了」。理財網站Go Banking Rates報導,鮑伯最希望的是能在早些年就調整不良的消費行為,而不是讓「慣性」左右自己。他說,一旦習慣某種生活方式,就很難再減少花費,他最大的遺憾就是在年輕時未約束自己控制開支。所幸鮑伯的社安金與為數不多的退休儲蓄還夠用;他說,他不富有但還過得去,80多歲才退休也不是世界上最糟的事。事後回顧,鮑伯希望自己能削減以下五項開銷,以便早點退休。1. 有線電視套餐鮑伯說,他一直讓自己相信每個月花150元購買大量有線電視套餐是合理的。他始終保留他的付費頻道與昂貴的捆綁套餐,直到五年前才取消。他說,本來他可早點透過串流媒體省下數千元,雖然那也會越來越貴;現在他改看「冥王星電視」(Pluto TV),「那是免費的」。2. 圖方便的外食鮑伯在就業時因工作時間很長,常以此為外食的藉口。他說,方便的外賣是個「錢坑」。據他估計,工作期間他每月花在餐廳外賣的錢高達500元。他說,如果提前準備好餐點,他的健康與錢包的狀況都會更佳。3. 追求品牌忠誠度鮑伯多年來持續購買同樣品牌但價格不低的生活必需品、保養品及家居用品。他說,在品牌忠誠度上,他一向是花錢勝過理智。直到70多歲,他才開始改用商家自有品牌,他怪自己為何這麼久才知道多數普通商品的品質也一樣好。4. 團體手機方案鮑伯的手機多年來一直使用family方案,即使孩子們搬出去後,每月也要支付200元的費用。他說,他純粹是因為懶,才沒降級到更便宜的個人方案,「真是浪費錢」。5. 訂閱服務年費和許多人一樣,鮑伯每年都為幾乎用不到的訂閱服務付費,例如雜誌或串流媒體,經年累月下來也是不小的費用;他希望自己能更早地削減這些自動續約的訂閱費用。(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4-06-06 養生.家庭婚姻
少子化是年輕人養不起?月薪多少才能生小孩?網友公認「超過x萬」才敢生
隨著物價、房價上漲,年輕人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許多上班族的薪水連養活自己都很勉強,更別說再養家庭跟小孩,這樣的現況導致結婚生子的意願普遍偏低!對此,元氣網在臉書粉絲專頁詢問大家意見「少子化是因為年輕人養不起?你認為月薪要多少才能生小孩」,引發了許多網友表示自己對於生小孩與財力的看法。少子化是因為年輕人養不起?月薪要多少才能生小孩?此問題引發廣大迴響,許多網友紛紛留言年輕人不生小孩的看法。「什麼都漲..哪敢生,薪水沒漲卻物價一直漲,真的非常扯」、「如果下一代是來複製你的貧窮,不生也是一種慈悲」、「現在少子、長照、租屋房貸、低薪,處處都有問題」、「沒有錢,不婚不生就是一種善良」、「都要工作沒人幫忙帶小孩」、「不是薪水的問題,是房價高物價高,社團動蕩不安,神經病滿街跑」、「不是豬有得吃就好,需要花時間陪伴教育,不要生產出一堆詐騙集團工具人」、「很多人養得起也不生,每個人都有權利過自己想要過的生活」、「是窮苦人太多,生了也只能繼承貧窮」、「不是薪水養不起而是單身快樂更有性價比」、「生小孩來幫忙繳稅金跟勞健保?現在大環境房價物價高、學校霸凌課綱亂;再來小孩制度不齊全,就拿為什麼都是小孩,原住民或單親的福利比較好?可上公托什麼都有補助」、「人類進化了不婚不生一人幸福100分」。部分網友針對月薪要多少才能生小孩,發表自己的看法。「雙人至少要月薪12萬以上」、「不只薪水趕不上物價,一個月不到15萬根本無法養小孩和房貸,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導致不敢生孩子」、「10萬生一個小孩一個老婆才能擁有比較好的生活品質,扣掉要自己買房買車那些,品質品質懂嗎!不是為了單純的活著而已~亞洲人都習慣把過勞當正常」、「現在的物價至少要20萬才夠」、「有房的人薪俸要5萬,無房的人要8萬的薪俸才敢養小孩子,必竟父母的年齡增長又會生病,薪資低根本無法負擔的起日常生活的」、「應該不是月薪問題!而是要考量雙方家庭狀況!薪水多少都可以生」。也有網友表示其他看法。「想要生的怎樣都養的起,很多人只想自己爽,當然養不起」、「執政黨只會顧財團及養外國小孩,自己的產業不提升只會空頭話」、「生來給政客、富人作工的」、「事實上是,大多數人不願犧牲自己生活跟花時間在小孩上,而不是收入又多少」、「不生!當人類變保育類動物再來煩惱就好了」、「世紀末過好自己就好」、「高消費的社會當然養不起,如果國家栽培到高中都不需要學費,人人都養得起,希望國家能體會人民的辛苦」、「小時候家裡更窮,爸媽也生養5個小孩啊!現在個個都是退休軍公教」、「養不起是藉口,當父母的人潛能無限,撐著撐著孩子就長大了」、「小孩生了就養得起」。整理上述網友們的看法,年輕人不生小孩的原因主要來自於經濟壓力和生活品質的考量。隨著物價和房價不斷上漲,許多年輕人的薪水僅能維持基本生活,難以負擔養育孩子的高成本。許多人認為要有穩定且較高的收入才能考慮生育,否則可能會繼續面臨經濟困境。此外,社會環境的不穩定、教育和育兒支援系統的不足,也讓年輕人對生養子女感到望而卻步。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少子化現象的普遍存在。5個改善年輕人不生的方法針對台灣年輕人不敢生小孩,5個方法助改善,增加年輕夫妻生小孩意願:1.提供經濟支援:政府可以推出財政政策,例如提供育兒津貼、減免學費或稅收優惠等,以減輕年輕夫妻生育的經濟負擔,增加他們的生育意願。2.降低住房壓力:政府可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提供多元化的住宅選擇,包括建設公共租屋、推動長期租賃市場發展等,以降低年輕人購房的壓力。3.優化工作環境:企業應提供更彈性的工作時間和工作制度,鼓勵工作與家庭生活的平衡。同時,建立友善的職場文化,禁止對待孕婦或育有小孩的員工的歧視,以促進年輕人生育的決策。4.加強育兒支援:政府和社會應建立完善的公共育兒設施和服務,提供高質量、可負擔的托兒所、幼兒園,減輕年輕父母在育兒方面的負擔,增加生育意願。5.增進教育品質:提高教育品質,包括提供優質的學校和教育資源,減少家長為子女教育負擔的壓力。此外,也應加強性教育和生育知識的普及,讓年輕人對生育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準備。這些改善方法的目的在於從經濟、住房、工作、育兒支援和教育等方面提供支持,解決年輕人不生育的問題,並創造一個更有利於年輕夫妻計劃生育的環境。同時,政府、社會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也是解決少子化問題的關鍵。大部分年輕人不生小孩的原因主要來自於經濟壓力和生活品質的考量。你認為,造成年輕人不想生小孩的原因是什麼?月薪要多少才能生小孩?歡迎跟元氣網分享。延伸閱讀:.養兒防老反被啃老?他直指:窮人沒資格生小孩,6點評估你是不是合格父母.二寶媽曝坐月子血淚經驗!第一胎在家簡直人間煉獄 坐月子3方式如何挑選?.網紅列出16個「不想生小孩的理由」引共鳴,但想生的原因只需一個就夠!
-
2024-05-22 養生.家庭婚姻
親密殺人原因揭密,伴侶不忠竟排第二!心理師揭外遇引發的9種失落,如何避免悲劇上演?
新北市泰山區發生了一起震驚社會的事件。19歲的許姓憲兵因不滿同為憲兵的女友提出分手,並懷疑她劈腿,在爭執中殘忍地悶死了她。案發時,許姓憲兵刻意拖延送醫一小時,導致女友最終不治身亡。這名嫌犯過去被視為愛家孝順的乖兒子,卻在這次事件中展現出冷血的一面。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在她的新書《從外遇洞察人心:療癒創傷與重建信任》中提到,有國外學者研究發現,在伴侶外遇後,受害者會經歷九種失落感,包括:失去自我認同感、被珍視的感受、自我價值感、自尊、對身心的掌控、生命秩序與宇宙正義的基本感受、對宗教的信心、與他人的聯繫,以及求生意志。 被伴侶背叛後的失落,別讓悲傷吞噬了你曾有一位朋友,在先生外遇之後,她最初的情緒非常大量,夜夜難以入睡,不斷地問先生為何如此對待她。突然有一天,她對先生及周圍的家人說:「我想通了,沒關係了。」家人聽後非常高興,認為她終於走出陰霾,但沒想到,她卻陷入了自我傷害。被伴侶背叛後除了可能會自我傷害外,也有可能會導致親密暴力的急性危險因子,根據統計,國內親密殺人案件中,因為伴侶不忠而殺人的比例高居第二位,這是因為感情不忠、外遇背叛,會傷害到伴侶的自尊心與適應力。 男性親密殺人的四個歷程,從思維到後悔的悲劇國內犯罪研究學者邱獻輝曾邀請十位「認定伴侶不貞的男性親密殺人者」進行深度訪談。此外,他也審閱了這些男性親密殺人者的判決書、社工紀錄及犯罪紀錄。他的研究揭示了男性從最初的想法到最終行動的「四個歷程範疇」:第一個歷程是「思維:關係主義的男性貞節信念」這個階段指的是某些男性對感情忠誠和道德貞節的堅定信念。例如,一位男性可能堅信他的伴侶應完全忠於他,對任何可能的不忠行為無法接受。第二個歷程是「遠因:角色默契消逝的伴侶衝突」在這階段,長久以來伴侶關係裡建立的默契和相互理解逐漸瓦解,引發了衝突與矛盾。舉例來說,一對夫妻可能曾共識彼此的工作時間和社交活動,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分默契開始消失,最終導致雙方的不滿與爭執。第三個歷程是「近因:信任崩解後的敵意湧現」當信任關係崩潰後,夫妻雙方可能開始產生敵意,對對方的行為或動機抱有疑慮。舉例來說,即便缺乏確切證據,一位丈夫可能開始質疑妻子的忠誠,這樣的不信任和猜疑逐漸加深,有可能進一步加劇兩人的關係緊張。第四個歷程是「爆發:親密暴力質變、憤恨殺害伴侶」,以及殺死伴侶後的「回首:後悔」這個階段是整個過程的高潮和終點。由於累積的不滿和衝突達到極點,可能導致一系列暴力行為,包括殺害伴侶。這種行為通常在極度情緒激動和憤怒下發生。然而,行為過後,情緒平息時,行凶者常感到極大的後悔和自責。急性壓力引發悲劇,激情崩潰導致殺害這些男性親密殺人者中,有些人是屬於反社會性格傾向,他們通常伴有犯罪、暴力傾向、酒精與毒品濫用的狀況;然而,也有一些並無人格異常,他們在遇到急性重大危機時,出現嚴重的身心症狀,卻因缺乏適時適當的介入協助,有可能發生殺害伴侶的憾事。殺死不忠伴侶者常見的心理與情緒特徵包括:他們在殺害伴侶前,通常已經承受了過度的負面情緒和急性壓力,而在情緒崩潰的激情性危機中,雙方的激烈衝突頻率和強度急劇上升,最終惡化成殺害伴侶的行為。關係惡化引發悲劇,嫉妒與衝突導致殺害也有的親密殺人者呈現依賴或邊緣性格傾向,在跟伴侶爭吵失和,雙方關係結束;或是在性關係上的猜忌,彼此猜忌加上敵意不斷惡化,以致信任崩解,產生強烈的嫉妒等分離因素出現後殺害伴侶,且常在殺害伴侶後自殺。其中也有男性親密殺人者是「以家庭為重、子女優先」,將「自我情感需求」放在後面,為了照顧子女的需要,而勉強與不忠的妻子維繫關係,但因互動過程中彼此衝突不斷,對妻子的憤恨不斷累積,最終導致悲劇發生。家務育兒引發的憤怒情緒,伴侶外遇後的高風險警訊此外,這些男性親密殺人者最常抱怨外遇者的地方,大多在指責伴侶未盡家務、育兒之責,才會讓他們忍無可忍,採取激烈的毀滅行為。伴侶外遇後,受傷者常會出現高強度的被拋棄創傷歷程,進而引發他們產生極度的羞辱感與敵意,導致危及自我的警訊。通常這時候他們的注意力會很窄化、僵化,若出現情緒失控、行為衝動,演變成親密殺人的機率就可能會大幅升高。研究推測,「信任崩解後的敵意湧現」可能是惡化親密暴力的原因之一。因此,無論雙方未來是選擇「離婚分開」還是「修復關係」的方向,都應建立「溝通對話」的平台,以避免悲劇的發生。本文節錄:《從外遇洞察人心:療癒創傷與重建信任》一書延伸閱讀:.婚姻幸福男比女易出軌!比利時兩性專家:我們對外遇誤解,遠比想像的多.《淚之女王》糖衣包裹的殘酷婚姻真相:為什麼相愛的人結婚後反而不愛了?.妻婚後默默付出,卻換來夫外遇找小三!專家點出婚姻手原因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1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請對護理人員給予應得的尊重
【編者按】:醫病平台在春節過後,邀請到兩組護理人員就他們的不同位階分享他們對護理教育以及護理工作的感受與心聲。在第一組(2/19,21,23)的護理系師生寫出他們對「護理工作的學與教」的看法,第二組(3/18,20,22)護理系畢業後在國內經歷過不同的臨床職場訓練,而走入不同生涯規劃的心路歷程。他們分享護理工作的心得,也發出希望提高「友善職場環境」的呼籲。感動之餘,我們邀請了兩位醫師發表他們對護理師需要得到尊重的看法。一位當過兩個大醫院的行政首長又是護理界傑出領導人物的夫君,寫出護理人員的奉獻以及他們應得的尊重。衛福部王必勝次長寫出政府對護理人員的肯定以及正在改善的政策。本人也從醫學教育的角度指出國內外護理人員在臨床醫學教育的重要性。 醫院裡照顧病人的人員中,最多的是護理師;與病人相處時間最長的,也是護理師。她們接受醫師的醫令,指揮護佐,親切的照顧病人,還要面對家屬。最大的願望就是讓病人順利恢復健康,回到家庭及社會。她們所獲得的報酬及尊重,遠比醫師低。我內人周照芳1964年台大護理系畢業,進入台大醫院服務:從初級護理師、督導、副主任到主任。我1964年台大醫學系畢業,服兵役一年,1965年進入台大醫院任職,從住院醫師到主治醫師,也擔任台大醫學院教員:從講師、副教授到教授。曾任台大醫院副院長。兩人在台大任職三十多年,於1997年從台大退休,到恩主公醫院擔任創院正副院長。兩人並肩從事臨床醫護工作,可以深深體會護理工作的辛苦及對醫療的奉獻:護理師長時間接近病人,不分晝夜,照顧病人及家屬,對醫療的貢獻,不亞於醫師,但是護理師所受到的尊敬、感謝及待遇,則遠低於醫師!我們兩人白天一起去醫院上班,到下班時,她很少能準時下班,我只好等她下班 ! 她的工作時間比我長,待遇則比我低。我們兩人到恩主公醫院後,成功的實施全院全責護理:照顧住院病人的工作,全部由護理師與醫院聘任的護理佐理員(護佐)負責,家屬不必親自來照顧或出錢請照顧服務員(照服員)來照顧病人;家屬只來問候病人即可。因為護佐穿紫色衣服,被病人暱稱為紫衣天使。照顧的結果,深受病人及家屬的感謝。出院病人寫給院長的感謝函,首先感謝紫衣天使,其次為白衣天使,最後才感謝醫師。我們的護理師走到菜市場,常會受到感謝!可見實施全責護理,可以提升護理師的社會地位。照芳因為推動全責護理,感動周大觀基金會的創辦人周進華伉儷,而贈給她「全責護理推手」的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在她多姿多采的護理生涯中,看到她盡心盡力,為提升護理品質,改善護理工作環境及人員的待遇而努力。她退休後,仍跑遍全台灣推動全責護理!希望提升台灣的護理品質到達國際水準。 欣聞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蔡淑鳳司長提出護理人力政策整備12項策略計畫:「這項計畫每年所需的經費約為180億,並需跨部會協力辦理。接下來,將透過投資護理人力培育及留任的奬勵與建立規範機制,促成資源到位,達成2030年需增加5-7萬護理人力,以確保病人安全、護理留任、醫院永續及全民共好的目標。」期待這項計畫能夠提升社會對護理師的尊敬,並且提高護理師的待遇薪資。讓整個社會能普遍尊重及感恩護理師的奉獻!延伸閱讀:2/19 護生看醫療環境2/21 我的護理志業2/23 護理友善職場環境維護,沒有局外人——將心比心的教學3/18 有護理師在,真的讓我們很安心3/20 感謝護理職涯中的你/妳,成為我持續在護理工作努力的養分3/22 由護理臨床教育反思護理專業與自我成長4/15 請對護理人員給予應得的尊重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3-25 醫聲.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台灣癌症基金會陪伴癌友家庭重建信心 提供回歸職場充分支持
隨著醫學進步,癌症患者的存活率逐年提升,青壯年與癌病共存成為趨勢。台灣癌症基金會癌友服務組主任游懿群提到,在2022年進行「癌友回歸職場需求調查」,發現許多癌症病友及家屬在重返職場時,面臨諸多困難和恐懼,6成癌友因康復後體能不佳或被貼上癌友標籤,覺得重返職場困難;近5成的癌友,希望加強企業友善職場的宣導,消弭對癌友工作的負面觀感。台灣癌症基金會發現,罹癌勞工人數從2004年至2015年,平均罹癌年齡為49.7歲,顯見罹癌年輕化已成趨勢。基金會推出「癌友家庭回歸職場就業支持計畫」,透過第二職業培訓、心理輔導、營養建議以及職業諮詢等一系列服務,幫助癌友和家屬重建信心。游懿群強調,針對癌友需要彈性工作時間的需求,台灣癌症基金會開設第二職業技能培力訓練,以適應癌症家庭特殊情況為主,提供長照的「照顧服務員」、「精油按摩」、「居家整理師」及「SOHO族的能力培養」等課程,讓癌友和家屬不僅能夠掌握一技之長,更有機會自主創業,為需要定期回診或治療的癌友,提供了極大的自主性,使他們能夠在照顧健康的同時,也不失經濟來源和社會參與。台灣癌症基金會期盼,未來能通過與政府、企業及社會各界的合作,推動實施更多支持癌症家庭的政策和措施,例如提供靈活的工作安排、增設必要的工作場域調整,以及提升職場對癌症患者的認知和理解,並減少癌症患者在職場上可能遭遇的偏見和歧視,讓他們在重返職場的道路更為順暢。「友善抗癌,心願大聲說」:政府和醫療團隊、社區組織,應合作提供全方位服務,確保病友獲得必要支持,共創全社會友善照護環境。更多內容請點2024癌症論壇線上策展網頁
-
2024-03-23 焦點.元氣新聞
默克照顧不離職 為員工做最佳工作安排
在台灣人口高齡化的趨勢下,愈來愈多人因為必須照顧家庭而被迫離開職場,但仍有企業積極營造友善職場環境,幫助有需求的員工不因此中斷職涯,默克(Merck)便是其中佼佼者。「照顧員工是默克的企業DNA。」台灣默克人資長周世嘉表示,默克集團成立至今超過350年歷史,長期耕耘醫療保健、生命科學、電子科技事業,其中醫療保健事業體攸關身體健康,以提升生命品質為目標,因此,透過良好的HR政策提供員工兼顧家庭生活的工作環境,一直是默克的企業文化。未來工作模式 最佳工作安排默克於2022年開始導入的「未來工作模式」提供彈性工時、彈性地點以及部分工時等三個主要做法,員工透過填寫表單即可申請,周世嘉強調填申請單主要是公司想了解員工情況,實際上運作只要員工跟主管溝通討論好即可。適用使用彈性工時或地點辦法的員工中,目前大約九成員工使用。彈性工時和地點可以並行,核心工作時間是早上十點到下午四點半,便於團隊溝通合作,其他時間可以進行彈性安排,只要能完成工作交付即可。此外,通勤的距離與時間可能是許多人選擇工作的重要考量之一,假設企業可以提供每週幾日彈性地點上班的措施,就能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或留任,「有一名跨縣市通勤的同事,因生產完哺乳很累,興起辭職念頭,主管提議她暫時遠距工作而成功留才。」台灣企業較少見「部分工時」的設計,默克以員工個人需求為出發,例如需要同時照顧家人或計劃學習進修,但又不想中斷職涯,便可提出討論。「默克為員工提供更大彈性,讓主管和員工經過雙向討論後,做出最佳工作安排。這樣一來,當員工需要照顧家人時,除了留職停薪或辭職之外,還能有其他可以兼顧家庭與職涯的選擇。」周世嘉進一步分享默克集團在國外的案例,一名員工因父親過世、母親罹癌需要照顧,因此申請在家工作,讓他在不用辭職的情況下,能夠陪伴母親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家庭照顧有薪假 優於勞基法默克於2023年獲得首屆天下人才永續獎,獲獎原因之一是提供優於勞基法的假勤制度,其中包含有薪的家庭照顧假以及有薪助孕假與生殖輔助治療福利。現行勞基法的家庭照顧假請假天數是併入事假計算,一年內最多以七日為限,雇主可以不支付工資,台灣默克的家庭照顧假則是一年有五天,以全薪計算,這項福利新增於2022年4月,周世嘉表示,默克集團會依照各國情況來調整制度,「有薪的家庭照顧假」就是由台灣默克員工於會議中共同討論而設。台灣默克於1989年成立,深耕台灣超過35年,至今有超過1100名員工,平均年齡在三十至四十之間,但實際年齡涵蓋範圍很廣,有二十幾歲的應屆畢業生,也有五六十歲的中年員工,照顧需求各有不同,以往家庭照顧對象以育兒為主,隨著少子高齡化的人口結構趨勢,愈來愈多員工需要照顧父母或同居伴侶,「根據台灣默克內部統計,過去一年來,員工申請有薪家庭照顧假的時數已達九千多個小時。」台灣默克落實在員工福利上,提供有薪助孕假,女生進行人工生殖療程,一個週期可以有兩天假,假設一年做十次即提供二十天假,並提供62.5萬的人工生殖補助,採實支實付方式。主管扮演關鍵角色周世嘉表示,當員工有照顧需求,首先可以到企業內部網站用關鍵字搜尋相關資訊與規範,若覺得資訊不夠清楚可以找HR的事業夥伴諮詢,「只要員工對公司的信任感足夠,就會願意提出需求。」照顧員工是企業長久形成的文化,其他人看到同事的照顧需求獲得解決,當自己遇到困難時就會願意尋求幫助。在新政策實施前,人資部門須做好溝通工作,其中最重要的關鍵是主管,「通常員工最擔心的是,當自己提出需求時,主管會改變對他的看法,進而影響到自己未來職涯發展,也擔心造成團隊裡其他同事不愉快。」因此,人資應先找主管階層溝通,針對他們在管理上的疑問充分解答,先讓主管安心,新政策實施後團隊才能有效溝通。默克的「未來工作模式」包含未來主管領導能力,例如員工申請彈性地點上班,很多主管會產生疑問「員工不在眼前如何管理?」周世嘉提醒,公司賦能主管,主管應再賦能員工,主管要管的不是員工日常,不需停留在管理庶務階段,而是提升能力帶領員工往大方向、大目標前行。當然主管本身也會有照顧家庭的需求,也都可以提出申請,例如該如何在照顧家庭的同時,跟團隊達成默契、彼此合作。照顧不離職 讓企業留住人才儘管「照顧不離職」的觀念在台灣已漸為人所知,但照顧失能父母或親人而被迫辭職的情況還是屢見不鮮,可見台灣職場文化還是較難兼顧家庭與工作。默克在2021年與全球頂尖照顧者組織發起「擁抱照顧者計畫(Embracing Carers)」倡議,提升社會大眾對照顧者重要性的認知。周世嘉表示「擁抱照顧者計畫」定義很廣,不會侷限在照顧對象,企業以極大化的彈性模式,提供員工盡可能的協助。在全球缺工的困境下,台灣默克一直維持很高的留任率,員工向心力很強,足證提升職場彈性對公司的好處,「同仁在這裡工作會很安心,因為他們知道如果家庭有照顧需求時,一定能獲得公司的支持。」引導員工自發性支持台灣默克接下來將引導員工自發性彼此支持,員工資源團體(employee resource group,ERG)將是今年的重要目標,「ERG有點像是社團,以員工需求為導向選定主題,不定期舉辦聚會交流經驗。今年預計將組成科技女力的ERG,因為科技業以男性為多數,我們想透過ERG鼓勵這個領域的女性相互支持,打破行業天花板。」只要對主題有興趣的員工都可參與,不限性別,男性主管亦可藉此了解女性員工的想法以及需要哪些支持。企業應塑造照顧員工的文化照顧員工是企業成熟度問題,只要公司領導者有意願,就可以實施,周世嘉建議,「台灣企業主比較擔心要付出較多成本,但一開始可以先選一個最適合自己公司的作法,對員工來說,即使只是一點點改變,也是有感覺的,有時候可能只要讓員工感受到關心,就是很重要的留才,一旦開始改變,就能漸漸地塑造照顧員工的企業文化。」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05 焦點.杏林.診間
專治沙啞、失聲 耳鼻喉科醫師張智惠用美聲溝通讓患者更聽話
「我的皮膚比較白皙,可能因為媽媽是韓國人,這應該是遺傳,蠻感謝爸媽的。」振興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張智惠有著亮麗的外表,聲音更是甜美。令張智惠感動的是,病人除注意她的外表,更注意她的聲音,也因此在講解病情、治療方針時更有說服力,讓病人印象深刻,建立良好醫病關係。自己愛唱歌,更能同理有嗓音困擾的人。張智惠說,她是專門治療嗓音的醫師,病患多是生活上常用到嗓音的族群,包括歌手、老師、主播、表演者等,這類患者用聲需求比一般人多,也對自己聲音的敏銳度較高,一旦出現些微變化,就會尋求醫療。另外,也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打呼等病人。「我很喜歡唱歌,因此對喜歡唱歌,或聲音沙啞、有嗓音困擾的病人,會多一份同理心。」張智惠說,她外表看起來比較年輕,向年輕的病人解說時,溝通比較順暢;相對的有些長者有刻板印象,認為有經驗的醫師應是頭髮灰白,難免擔心她經驗缺乏,但經她詳細解釋病情、溝通後,都會說「醫師看起來很年輕,但看診經驗很豐富。」醫師也是聲音耗損行業,自我保養下足功夫。病人除了注意她的外表,更會注意她的聲音,常會說「希望我的聲音可以治療到像醫師一樣好聽。」她說,聽到病人這樣說還滿開心的,如果因聲音好聽而建立起良好的醫病關係,對病人也會比較有說服力。張智惠曾收治一名60多歲女性,喜歡打扮、化妝,也愛唱歌,但因聲帶老化、萎縮,導致聲音沙啞,希望獲得改善。她會提醒患者,聲帶也是需要保養的,而利用微創手術治療,也能讓聲帶回春。張智惠有令人羨慕的美聲,其實下足功夫。她說,醫師也是職業用聲族群,門診常需連續說話4至5小時,一整天下來,聲帶也會疲勞,如果用聲方式不對,最後可能鎖喉而發不出聲音。她回想剛成為主治醫師時,一天下來說太多話,造成聲帶、咽喉負擔。後續經振興醫院嗓音醫學中心語言治療師的建議,自我進行語言訓練,增加聲帶的彈性與耐力,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用聲方式。南韓出生但中文無礙,提醒民眾注意「燒聲」問題。媽媽是南韓人的張智惠,在南韓出生,但從小在南韓都是讀台灣學校,中文完全沒有問題,直到大學前才回到台灣,並考上陽明大學醫學系。張智惠說,她的個性屬於「快、狠、準」,喜歡開刀,快速解決病人的問題,成就感較高,且她喜歡唱歌,因而選擇耳鼻喉科的嗓音治療。新年度對自己工作的期許?張智惠說,希望更多人知道,振興醫院設有嗓音醫學中心,因為很多民眾喜歡唱歌,嘶吼一整晚後常「燒聲」、「失聲」、喉嚨不舒服而喝澎大海、枇杷膏等,但唱歌後一周若還是聲音沙啞,應就醫檢查,及早治療,縮短聲音沙啞的時間。保養美聲晚上7點後不進食,咖啡等飲品絕不過量。醫師工作繁忙,如何維持外在與內在最佳狀態?張智惠說,平時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一直看診、開刀,心情容易疲乏,在非工作時間會讓自己多休息,每一季會出國旅遊一次,緩衝一下,調適心情,心情輕鬆,工作效率會更好。皮膚白皙的她,平時如何保養?張智惠說,主要是擦保養品,而因她同時是醫院美容特別門診的主治醫師,有時會利用音電雙波,讓自己的皮膚保持彈性。「我很喜歡睡覺,但醫師工作又必須早起。」張智惠說,平時生活習慣是,盡量在晚上10點半睡覺,早上約6點半起床,如此身體代謝、修復都會維持穩定,維持年輕、健康、心情愉悅。此外,三餐定時、少量,而餐間會吃水果,晚上7點前吃完晚餐後就不吃東西,原因是她比較早睡,為避免皮膚浮腫、胃食道逆流影響嗓音,也可以讓腸胃道早一些休息。「吃的部分,我是蠻小心的。」張智惠說,為保養嗓音,不會過量飲用咖啡、氣泡水、酒類,而她喝紅茶容易卡痰,喉嚨不舒服,因此會避免。建議民眾也可以多注意自己吃了什麼、喝了什麼會讓喉嚨不舒服,就要盡量避免。張智惠醫師小檔案.現職:振興醫院耳鼻喉部、嗓音中心主治醫師.經歷:振興醫院耳鼻喉部總醫師、住院醫師.給患者的一句話:職業用聲者、喜歡唱歌者、年長者聲音沙啞,不要覺得沒有救,現在有多元治療方式,能讓你回到年輕的聲音。.臉書粉專:韓系美聲女醫 張智惠醫師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08 養生.人生智慧
買廉價服裝是節儉行為?百萬富翁告訴你不值得奉行的3種節儉習慣
勤儉持家是種美德,但並不是每種節儉習慣都是值得的。個人理財網站GO Banking Rates採訪了兩位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瞭解他們試行過哪些節儉習慣,發現有些並不符合他們的價值觀。以下是兩位百萬富翁認為不值得奉行的三種節儉習慣:三種節儉習慣不值得奉行1. 購買廉價服裝達文波特(John Davenport)與妻子都是創業成功的百萬富翁,他們擁有一家名為Three Crosses Distilling Company、曾獲獎的手工釀酒廠,還投資了房地產。這對夫婦曾嘗試養成的一個節儉習慣就是購買廉價、沒品牌的服裝;但他們很快發現,起初省下的錢最後還是得不斷花在購買品質更好的衣服上。達文波特說,折扣店或大型連鎖店的非便宜服裝並不適合他們;這些衣服會褪色、縮水或走樣,最終還是得用那些省下的錢去買品質更好的衣服。2. 購買廉價家電另一位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Stellar公關公司執行長克莉絲坦森(Brenda Christensen)多年來嘗試了許多節儉習慣。她說,以前她會購買省錢的便宜家電,但她很快便發現,購買品質不佳的家電會導致更換頻率更高、花的錢反而更多。這個結果讓克莉絲騰森學會調整自己的做法,她說,與其只購買廉價家電,不如選擇耐用的產品,這才是更好的策略。克莉絲騰森說,長期來看,投資高品質的耐用產品,即使價格稍高,卻更划算;減少維修與更換的頻率,省去麻煩,投資回報更佳。3. 自己動手維護庭院與清潔泳池自己動手從事家庭維修和改善工作,是個相當普遍的節儉習慣。許多人認為,既然可以自己修剪草坪或填補浴室瓷磚縫隙,為何還要花錢請人做?克莉絲騰森說,有一段時間,她自己動手美化庭院景觀和清洗泳池,認為是省錢的好方法,但她很快就發現,自己做這些事情太耗費時間,尤其是相對於她工作時間的價值;於是她調整了這個節儉習慣,將園藝和泳池清潔工作交給他人。克莉絲騰森說,她很感激這些工作有他人可以代勞,讓她省下大量時間,能更有效率地把這些時間花在事業上。節儉固然重要,但必須在時間效率、長期成本效益與整體生活品質間取得平衡;有時在初期多花些錢或將某些工作委外,長遠來看,可以節省更多開支、提高工作效率。
-
2023-12-03 退休力.社會連結
2023退休力論壇/中高齡入職場帶更多價值 統一超經理林宸碩:產生「三心高人」效應
中、高齡族群進入職場,好處多多!統一超商人力招募經理林宸碩參加聯合報、元氣網舉辦的「2023退休力論壇-以防萬一,活到一百歲」論壇中分享道,他在執行該公司「樂齡專案」,鼓勵全台7-11門市多雇用中高齡店員時觀察到,中、高齡族群若進入職場,可幫助「防大腦老化、失智」、「防退休金不夠」、「防無聊」,也可「防缺工」,無論對高齡者本身、對整體就業市場,都能帶來更多不同好處、價值。林宸碩表示,在2018年12月該公司推行樂齡專案時,許多店家招募新進人員,還是以年輕人為主,但透過樂齡專案,希望可以開啟另一個人力資源市場。經過兩年的努力,林宸碩也觀察到,45歲以上中、高齡族群進入職場,可以產生「三心高人」正面效應,所謂三心是指中、高齡族群往往比較有「耐心」、「同理心」,也常對客人「主動關心」,且「穩定性高」,不少更是「銷售達人」。林宸碩舉例,曾有超商店長分享,有一名中高齡女性店員很會賣東西,曾一個月賣出七十多台氣炸鍋,銷售數量之高,令人印象深刻,詢問之後才了解,這名女性店員有在經營社區媽媽群組,她常使用氣炸鍋烹煮超商冷凍食品,也常分享使用心得,因此吸引許多社區媽媽的注意。對於「如何創造對中、高齡族群更友善的職場環境?」議題,林宸碩認為,針對中、高齡族群,可進行職務再設計,且工作時間也可控制在4到6小時,擬定學習計畫表時,也可從簡單、單純項目開始,再進階到複雜項目。在統一超商收銀櫃台,也有設減壓墊,當店員需要久站,膝蓋也比較不會痛。其他像逐步引入自助收銀機、AI導入ibon多功能事務機等,都是很友善的設計。期待更多中、高齡族群加入職場行列,也希望雇主、店長可以多給中、高齡族群一點機會,讓職場環境共榮、共好,市場缺工問題也可大幅改善。
-
2023-10-28 養生.抗老養生
名人養生/如同治理公司,退休生活也有計畫且規律的執行!5個堅持讓92歲張忠謀容光煥發
7月底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落成啟用,邀請了7月10日剛過92歲生日的創辦人張忠謀出席並致詞。台積電刻意在張忠謀生日月舉辦盛大的落成啟用典禮,當作他的92歲大壽生日大禮,也向他致敬。張忠謀自從2018年裸退後,已顯少參與工作,此次出席並致詞,氣色仍顯精神,不像一位9旬高齡的長者。退休前的張忠謀,工作講求效率,非不得已不加班、不應酬。退休後,寫作、旅遊、打橋牌、閱讀,他的人生態度及養生法則,如同他治理公司一樣,都靠著毅力,有計畫且規律的執行。工作態度「台灣半導體教父」張忠謀,從創立台積電到2018年6月宣布退休,擔任台積電董事長逾三十年,在這個足以左右台股指數、被稱為護國神山的重要企業任要職,如果你以為他每天都工作到三更半夜,那就錯了!張忠謀過去受訪時自述,他從20多歲開始就秉持不加班精神,因不喜應酬,每月應酬不超過兩次,且一定於1個半小時內結束,好讓自己早睡早起、作息規律。他也以此要求員工,增進工作效率和成效,能不加班就不加,希望員工們都能兼顧家庭生活,有健康、平衡的生活。「健康而平衡的生活」 張忠謀反對員工長期過勞原報導刊載時間:【2012-11-24/聯合報/記者高宛瑜報導】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透過公司內部網站談話,希望員工努力工作以外,兼顧家庭生活、運動等,擁有健康、平衡的生活。他反對員工長期超時工作,即使自願加班,「每周工時最好不要超過五十個小時」。張忠謀以影片方式,對員工發表「工作時間」談話,提出兩個原則、兩個贊成和三個反對。他說,近幾年,台積電的技術推進到與世界最強大的半導體公司競爭的地位,有這個地位,是員工的努力和大量資金注入,以後要保持這地位,甚至更進步,需要大家繼續努力;所以,原則一「努力工作是必要的」。但「工作究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原則二希望員工都有「健康而平衡的生活」,工作之餘有家庭生活、運動、個人興趣和社交生活。張忠謀表示,基於這兩個原則,公司贊成主管與員工共同思考,如何增進工作效率和成效,「工作效率與成效往往比工作時間更重要!」也贊成在主管和員工雙方同意下,如果要加班,應依照勞基法規定,請領加班費或申請補休。張忠謀說,他不反對同仁因對工作有興趣,自願下班後工作,以強化自己的實力,但不希望同仁每周工時超過五十個小時。另外他堅決反對主管要求員工加班,但又不核發加班費或不給予補休;反對即使有加班費,同仁卻長期超時工作;反對同仁受主管或同儕影響,「感覺非要長時間待在公司不可」。養生哲學多年前張忠謀曾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公開他的五大養生祕訣,作家李偉文在談論健康退休的書《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2:50+的自在活,健康老》評論:這些道理講起來都不難,難在真正做到;真做得到,就會活出健康又令人羨慕的人生。較特別的是,張忠謀的養生是兼顧身心靈,用閱讀及音樂為心靈「排毒」。關渡醫院院長、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陳亮恭,為張忠謀的養生策略打了120分超高分。張忠謀五大養生祕訣:●第一,早睡早起,作息規律。這一點最重要,但也最難做到。●第二,不加班,不應酬。有道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點除非是專業人士或自己就是大老闆,不然也不容易。●第三,持續運動,飲食清淡,維持一魚一肉的簡單菜色,烹調少油低鹽。●第四,閱讀搭配音樂紓壓。媒體稱這是張氏獨門祕方,在一天的不同時段讀不同類型的資料與書籍,搭配不同的音樂。●第五,有系統有計畫的終生學習。我猜所謂的有系統,大概是指大腦必須費點勁的困難學習。近年科學研究證實,只有這種挑戰大腦的認真學習,才會產生較多的神經連結,又稱「認知儲備」,能為大腦存摺多添點資產,以備將來大腦神經退化(失智症)時,有多的餘裕可以應付。張忠謀養生招數 醫師也說讚原報導刊載時間:【2017-02-01/聯合報/記者鄧桂芬報導】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年逾80,但目光有神、思考犀利,而讓他能持續率領企業壯盛的背後原因,就是貫徹養生之道,作息規律、天天運動,更用閱讀及音樂為心靈「排毒」。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現職為關渡醫院院長、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陳亮恭為他的養生策略打120分超高分,他強調,張養生兼顧身心,最難能可貴的是執行力十足,令人佩服。張忠謀曾接受媒體訪問,講述養生之道。他從20多歲開始就秉持不加班精神,因不喜應酬,每月應酬不超過兩次,且一定於1個半小時內結束,好讓自己早睡早起、作息規律;且每周至少6天快走40多分鐘運動。特別的是,他將音樂和閱讀當作心靈排毒法,釋放一整天下來的壓力。陳亮恭說,張的養生策略不複雜,重要的是實踐能力,一般人難天天執行,更何況張還在職場,而非退休在家。可貴的是,張不忘關注心靈,部分長輩會隨著年紀愈大,愈發失落及憂鬱,利用閱讀益智、音樂鑑賞,有效穩定情緒防失智。伉儷情深張忠謀與夫人張淑芬都是二度婚姻,2001年結婚,20年來感情甚篤,經常不管公事私事,都是出雙入對、形影不離。張忠謀在七十歲時重新步入禮堂,找回幸福。美滿的婚姻、有可以牽手走一輩子的伴侶,也是讓人心境開朗的關鍵。他說她溫柔體貼 她說他善體人意 相識15年終決定攜手一生原報導刊載時間:【2001-02-10/經濟日報/曹正芬】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和新婚夫人張淑芬,2月2日晚間首次在圓山大飯店攜手亮相;張忠謀形容張淑芬,「溫柔體貼,一個人如果有伴侶,對心境、健康都有幫助」。張忠謀選農曆年在加州完成結婚儀式,婚宴僅有張忠謀高達90歲的母親、女兒,及女方親屬參加,只請了兩桌,儀式很簡單,1月29日,台積電部分員工才知道張忠謀在美結婚。張忠謀與妻子張淑芬1月30日刊登結婚啟事。張忠謀和張淑芬相識時間逾十年。「伊莉莎伯」是張忠謀中學時寫的小說中的女主角,伊莉莎伯長的漂亮,性格活耀,頗具交際手腕,在男女感情中有主導權; 認識張淑芬的人亦是如此形容她,張淑芬英文好,個性活耀,長於社交。7月生的張忠謀是巨蟹座,根據星座學來看,巨蟹座的人敏感、多情,感情細膩並執著,也相當戀家,對感情品質很挑剔。張忠謀過去從不提張淑芬的姓名,相識逾十年才結婚,顯露出張忠謀對感情的深刻。張忠謀很嚴肅,不苟言笑,有時還會罵人,但張淑芬眼中的張忠謀,很和藹可親,也為人著想。張淑芬說,張忠謀很關心台積電的員工或朋友,但他從不讓別人知道,這讓她很感動。最讓張淑芬感動的是,當她生病,身心痛苦時,張忠謀很著急,分分秒秒都在她身邊照顧著她。讓她覺得張忠謀是可以共度一生的人。張淑芬和張忠謀認識十幾年了,在工研院時,張忠謀是張淑芬的長官,工作上是從屬關係,當時張忠謀的火爆脾氣在工研院是出了名,張淑芬「很害怕、很尊敬」張忠謀,她說,那時候她對張忠謀還沒有產生情愫。兩人交往密切,是這半年內的事。張淑芬說,雖然她和張忠謀在十年前相識,兩人有很多共同的朋友,因此兩人除了在工作場合上碰面,就是在應酬場合,或家中聚餐時碰面,離開工研院後,兩人聯絡機會就少了。張淑芬以前看張忠謀,是部屬看老闆,因此會敬畏他,但現在,她眼中的張忠謀是一般的男人,如同一般太太看待自己的丈夫,感覺截然不同。張淑芬剛剛搬家,此刻她最想做的,就是陪在張忠謀身邊照顧著他。退休生活張忠謀在退休前就規畫好,退休要立即做四件事:完成自傳、打橋牌、旅遊與閱讀,但2018年中剛退休,就又立刻接下APEC領袖會議重擔,一刻也不得閒。而他年輕時在國外的大學生活階段培養了許多興趣,包括聽音樂、看歌劇、打橋牌等,這些興趣一直到他退休了也還一直維持著,甚至還與隊友組隊參加橋牌世界盃長青組的比賽,退休生活仍精力充沛。身心靈全面退而不休,讓張忠謀得以一直保持精神抖擻、容光煥發的狀態,絲毫看不出是已近百歲的高齡長者。張忠謀談退休 三件事都做了原報導刊載時間:【2019-11-03/經濟日報/記者簡永祥報導】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昨(2)日參加台積電運動會,他以「回家」的愉快心情與媒體分享他退休後生活。他說,日前已完成自傳下冊第一篇針對「德儀盛衰」7.5萬字手稿, 接下來會專心撰寫約10萬字的第二篇「台積奇蹟 」,並保證明年一定出版; 夫人張淑芬則很開心說她現在最快樂。張忠謀說,去年6月5日他退休時,提出退休後會做三件事,依序是撰寫自傳下冊、參加橋牌比賽及與太太一起旅遊。下冊將分為兩大篇及一段職涯插曲,從1964年在史丹佛念完博士開始寫,包含在德州儀器待了25年,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原本預計這一篇幅字數5萬字,但最近完成初稿,寫了7.5萬字,這幾天可以開始準備寫插曲約3,000字;第二篇主軸是「台積奇蹟」,估計10萬字。他說,原本預定自傳下冊今年3月前能出版,但時間已延誤了,現在不講出版時間了,但會積極寫,希望明年底前一定出版。至於參加橋牌比賽,張忠謀認為他和隊友報名世界盃的長青組,他的隊伍在24隊循環賽中,一連打了八天,順利進入前八強,打敗很多世界級高手,雖然他在進入決賽的前八強中被淘汰,隊伍獲第五到第八名,但他已相當滿足,因為是世界賽,被打敗的選手中有好幾個以前都是世界選手。至於旅遊,他和太太過去旅遊很多次,但印象最深刻是最近去巴黎看趙無極畫展,五天的旅程中走了四個博物館,吃了好幾家米其林新餐廳,特別的是看畫展時兩人牽著手,有朋友從背後拍下這個畫面,這張照片也讓張淑芬畫了第二幅執子之手。另一旅遊的大體驗是兩人搭郵輪暢遊南澳十多天,飽覽南澳美景。張淑芬則表示,她的生活很簡單,有三個工作,當張太太是第一,她也花了更多時間運動,讓身體保持健康,能更好地照顧張忠謀;第二就是做慈善;第三是持續畫畫。張淑芬表示,張忠謀退休後的這段時間是她最開心的日子,因為先生終於回到家庭、回到她身邊,不必為了台積電煩心、平靜的張忠謀,給了她很多安全感。她說,張忠謀不鼓勵她做任何事情,但給她很多空間,很謝謝他。(本文不提供合作單位轉載)
-
2023-10-12 焦點.健康知識+
與失智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皆有關 日夜顛倒的生活對健康影響有多大?
讀者Jack Liu在2023-9-27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您好,請問因為工作上需要輪班,一個月有4-6天日夜睡眠顛倒,雖然之後可以補眠。請問這樣是否對身體不好,影響未來增加大腦認知功能退化等相關大腦疾病的風險,或是影響自身免疫力呢? 因為現在有不少工作-便利商店,科技業,交通運輸航空以及大醫院等,都是24小時要有人輪班,似乎違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規則。謝謝」根據2023-1-27發表的Shift Work Hazards(輪班工作危險),雖然「輪班工作」的定義存在變異,但普遍認為是指傳統工作時間(大約上午 9:00 至下午 5:00)之外的工作時間。有關輪班工作的醫學論文可以說是相當多。用“shift work”在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搜索,會出現5690篇,而光是2023年的就有282篇。把“shift work”的搜索限制在論文標題後,還是有1860篇,而光是2023年的就有85篇。很遺憾的是,在這麽多的論文裡,我沒看到有任何具有實質意義可以緩解「輪班工作對健康的影響」的辦法。我個人認為,唯一的辦法就是,不要從事輪班工作,但這顯然是風涼話,說了等於沒說。有關輪班工作對健康的影響,Shift Work Hazards這篇論文共提出四類需要關注的問題:1.睡眠和疲勞:輪班工作者的失眠盛行率在 29% 至 38% 之間,而一般人群的失眠盛行率約為 6%。2.職業表現和事故:交通、製造、醫療保健和其他領域的輪班工作相關事故對輪班工作者和整個社會構成危險。3.身體健康:輪班工作與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肥胖、2型糖尿病、胃腸道紊亂、氣喘、勃起功能障礙、月經不規則、懷孕併發症、乳癌、攝護腺癌和大腸直腸癌之間存在關聯。4.心理健康:輪班工作者的倦怠、憂鬱、焦慮、過度嗜睡、失眠和自殺意念的發生率增加。我現在把幾篇2023年發表的相關論文分類列舉如下:失智症:Impact of shift work on dement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輪班工作對失智症的影響:系統性回顧與劑量反應統合分析)。輪班工作可能是未來失智症的危險因素。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hift work exposure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among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Results from the Canadian Longitudinal Study on Aging (CLSA)【中老年人輪班工作與認知障礙之間的關係:加拿大老化縱貫研究(CLSA)的結果】。輪班工作造成的晝夜節律紊亂對中老年人的認知功能有負面影響。The association of night shift work with the risk of all-cause dementia and Alzheimer’s disease: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245,570 UK Biobank participants(夜班工作與全因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風險的關聯:一項針對 245,570 名英國生物銀行參與者的縱向研究)。總是夜班工作的人罹患全因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較高。Shift work is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dementia: A meta-analysis study(輪班工作與失智症呈顯著正相關:一項統合分析研究)。輪班工作和長期夜間工作與罹患失智症的較高風險有一定關係。心血管疾病:Shift Work as a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 A Narrative Review(輪班工作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敘述回顧)。輪班工作與頸動脈斑塊發生率增加、動脈僵硬度增加和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有關,所有這些都表明輪班工作會導致動脈粥狀硬化的進展。糖尿病:Night and shift work patterns and incidence of type 2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i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healthcare employees(一項針對醫護人員的前瞻性隊列研究中夜班和輪班工作模式以及2 型糖尿病和高血壓的發生率)。長期夜班和頻繁的下午和/或夜班與次年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有關。Shift work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and elevated RBP4 level: cross sectional analysis from the OHSPIW cohort study(輪班工作與 2 型糖尿病風險增加和 RBP4 水平升高相關:來自 OHSPIW 隊列研究的橫斷面分析)。輪班工作與2型糖尿病 風險增加和 RBP4 水準升高有關。 (註:RBP4是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視黃醇結合蛋白 4)代謝綜合症:Shift Work and Metabolic Syndrome Updates: A Systematic Review(輪班工作和代謝綜合症更新:系統回顧)。輪班工作會干擾睡眠-覺醒週期和飲食模式,造成重要的生理變化,進而導致代謝症候群。Association between Shift Work and Metabolic Syndrome: A 4-Year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輪班工作與代謝症候群之間的關聯:一項 4 年回顧性隊列研究)。輪班工作是代謝症候群的潛在危險因子,特別是在輪班工作時間長(>20年)的人。非酒精性脂肪肝:Association between night shift work and NAFLD: a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281,280 UK Biobank participants(夜班工作與非酒精性脂肪肝之間的關聯:對 281,280 名英國生物銀行參與者的前瞻性分析)。夜班工作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發生風險增加有關。乳癌:The association between night shift work and breast cancer risk in the Finnish twins cohort(芬蘭雙胞胎隊列中的夜班工作與乳癌風險之間的關聯)。與白天工作的女性相比,輪班工作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高出 1.58 倍。肥胖: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mong health professionals with shift work schedules: A scoping review(輪班工作的衛生專業人員中超重和肥胖的盛行率:範圍界定審查)。輪班工作可能是這些專業人員超重和肥胖的一個重要風險因素。原文:輪班工作對健康的影響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8-23 焦點.元氣新聞
年輕人準時下班、有假就休!被老主管酸沒職業道德 網:幾世紀了以為僱長工簽賣身契?
每個年級的職場生態都不一樣。現在八、九年級生的年輕人堅持平衡工作與生活,普遍追求準時下班、有假就休,不為公司做任何犧牲,給多少錢做多少事!而五、六年級生相較之下,則是比較任勞任怨,會為了公司而犧牲奉獻。對於年輕人的工作態度,你的想法為何?年輕人想準時下班 被老主管酸「缺乏職業道德」一名八年級生上班族表示,自己的工作原則是,每天都準時下班、拒絕提供免費勞務的加班、有假就休,不為公司做任何犧牲,若遇到不合理的要求,會為自己的權益爭取到底。針對年輕人的工作態度,老主管感嘆道「年輕人缺乏職業道德、沒任感,只想到自己」,他回憶起過去,常在辦公室加班度過的夜晚。對於年輕人與資深老員工的工作態度差異,元氣網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詢問大家的看法,引起多數網友討論,大部分網友都反對道德綁架的加班文化。加班就要給加班費 給多少錢做多少事有網友是追求利益派,給多少錢做多少事。「在上班期間專心不摸魚混時間,而且沒有遲到早退常要請假紀錄,個人認為準時下班應該不為過」、「給多少錢做多少事,上班期間把工作完成,為何不能準時下班?加班?可以啊!加班費要算」、「好好上班,好好下班,好好生活」、「勞工覺醒,不再慣老闆了!休想壓榨」、「正常吃喝休息,我領的是工作的精神心理賠償費」、「我只是讓老闆知道一分錢一分貨的效率,沒錯啊」、「領多少錢做多少事,錢到位我什都會」。有網友反問,為公司犧牲,那公司又給多少福利呢?「拿多少錢做多少事不是正常嗎?我是去工作又不是去賣命」、「只給香蕉當然請到的就是猴子囉」、「憑啥為公司犧牲?每天我付8小時的時間,公司付8小時薪資,有啥沒職業道德」、「不是年輕人不願意為公司犧牲,而是不願意白白犧牲。為公司犧牲把事情做好,公司賺錢的時候員工也沒有多分到,那幹嘛白白犧牲?」、「要人為公司奉獻,那也看公司給了員工多少?」、「如果老闆捨得分紅給員工,那我就願意奉獻心力給公司」、「有些老闆,可以開一瓶洋酒幾千元。對員工的幾百元加班費斤斤計較」。有網友說時代不同年輕人觀念不一樣。「現代年輕人想法確實不同,主管要與時俱進才不會代溝」、「年輕人說你們不懂生活…」、「至今還是有一堆慣老闆,都幾世紀了?你以為還在僱長工賣人力?」、「是去上班又不是賣身, 休假是權利,工作交接好休假又什麼不對。時代變了,思維也要跟著調整啦」、「賺錢有數,生命要顧。一旦身體累垮,任何事都不用講,以前那一套愚忠的模式實在要淘汰了」、「年輕人辛勤的工作,國家卻給他們低薪高房價高物價的惡劣生存環境,看不到未來的年輕人到底要何去何從」。但也有網友支持老闆觀點。「常告訴女兒,要易位思考。比老闆要求的多做一些,不會吃虧的!」、「職位不同、想法不同、角度不同、薪水更是不同」。也有網友酸公司吃相難看,「遲到1分鐘扣薪水,加班要超過1小時才開始算」、「員工如果年底有分紅且很多,那就不一樣了」、「給的薪水也沒職業道德啊」、「只要錢到位,什麼犧牲都有」、「簽的是勞動契約,想找長工請簽賣身契」。準時下班不加班的5方法在追求準時下班、不加班的目標下,這裡有幾個方法可以幫助年輕人維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1.有效時間管理:優先處理重要的任務,合理分配時間,避免因拖延而需要加班。使用工作工具、行事曆和提醒功能,確保工作流程順暢。2.設定界限:學會在工作和個人生活之間設定清晰的界限。一旦下班,關閉工作郵件和訊息,專注於自己的休息時間。3.合理規劃工作量:與主管討論和協調合理的工作量,確保能在正常工作時間內完成任務。避免在短時間內承擔過多的工作。4.提前準備:提前做好計劃,確保會議和工作項目的順利進行,減少臨時加班的需要。5.溝通和討論:與主管和同事進行開放的溝通,分享自己的工作進度和時間表。如有需要,請求支援或重新調整工作分配。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年輕人在保持工作效率的同時,確保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享受自己的生活。透過良好的時間管理和溝通,可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個人需求。延伸閱讀:.八年級生好敢?他驚年輕人整治職場 「躺平族」親揭現況:你們都奴慣了.李安:「我從不教孩子孝順」,孝順是一種情緒勒索? 面對情勒6方法解套.富養VS窮養,見證階級複製!網友嘆:沒錢不要生,小孩不是養老機器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8-16 養生.家庭婚姻
富養VS窮養,親眼見證階級複製!網友嘆:沒錢不要生,小孩不是你的養老機器
在物價、房價萬物皆漲、物價節節攀升的世代,越來越多年輕人不生,原因是怕養不起小孩。但還是有許多夫妻懷孕生子,迎接新生命的到來。一名網友表示身邊有2個朋友各自生了一個孩子,但因各自的濟能力不同,讓小孩所擁有的教養資源也差很多,讓她親眼見證階級複製,不禁感嘆不管有多少愛,階級複製真的是出生那一刻就無法避免!貼文一曝光,引起多數人討論「財力與養小孩」的關聯。朋友財力不同 孩子出生後「親眼見證階級複製」一名網友在dcard上發文表示,有2個從學生時期到現在認識超過10年的好朋友,最近都各自生下一名小孩,大家偶爾有空就會約出來閒聊育兒情況。但因為朋友A跟朋友B的經濟狀況不一樣,他們的育兒觀念也大不相同,讓原PO不禁感嘆「自己親眼見證階級複製」。.朋友A的情況:夫妻倆月收20萬左右,在婚前已有自己的房和車,雙方本身家境都不錯,標準的門當戶對,也很恩愛。.朋友B的情況:夫妻倆月收7萬左右,沒有房和車,目前是租屋。朋友B的老公家境不太好,賺的錢一部份要給自己家裡,朋友B則是普通家庭可以不用給家裡錢,兩人很恩愛。而朋友B的雙方父母沒辦法幫忙帶孩子,先生則是工作關係偶爾要在外地不回家,導致她一下班就必須衝去接孩子,自己要打理小孩的一切。生活上也是以省錢為主,因為要負擔的很多,一些開銷能不花就不花,孩子的玩具少部份是她自己買的,大部份都是其他人送。原PO和她們聚餐時常在旁邊聽她們聊小孩的話題,像是小孩用品或是幼兒園等。從對話中可以感受到A可以讓小孩有很多選擇和發展,對小孩的未來考慮較多,而B比較偏向現階段所需用品、哪間托兒所比較便宜,然後期望小孩健康就好。以上情況的比較,讓原PO腦海總是會出現「階級複製的聲音」,雖然朋友A和朋友B都很愛她們的小孩,都能給小孩滿滿的愛,但是相較之下,B的孩子的成長過程,注定會比A的孩子辛苦一點,怕不久的將來現實會一棒打碎B孩子的未來。但面對這樣的養育情況,生活較不富裕的朋友B竟表示近期想再生一個小孩,認為有愛能克服一切。讓原PO相當傻眼,不禁感嘆,不管有多少愛,階級複製真的是出生那一刻就無法避免的吧。該富養還是窮養?小孩不是你的延續,也不是養老機器此篇貼文引發廣大迴響,網友們紛紛留言表達看法。有網友表示沒錢真的不要生小孩,「月收7萬養什麼小孩,這根本窮養」、「養一個小孩可能還好,兩個真的超預算了吧」、「以前房價多少現在房價多少?以前有努力有機會改變,現在做到死有機會?現在小孩出生已經地獄難度了,沒錢還硬要生」、「那種自己都快養不活的拜託不要生,一堆愛生說自己愛小孩的,小孩子一點都不想要被生下好嗎超級自私。更恐怖的是還有那種生下來以為多偉大,瘋狂情勒」、「說覺得小孩不太需要富養的根本就是在羨慕吧?有錢就是贏在起跑點,有錢小孩的資源也會特別多。至少不會因為沒錢就吵東吵西,貧賤夫妻百事哀」、「窮人真的不應該生,當你小孩想學音樂跳舞想去補習,你出不起,連個興趣都不能讓他嘗試時,真的不要生!小孩不是你的延續,也不是養老機器,他們應該擁有至少不要拖累自己的起跑線」。有網友表示選擇投對胎比努力更重要,「只能說與其努力不如投對有錢家才是」、「最大的努力就是在精子時期要選好落點」、「決定等等就去重新投胎」、「老實說如果有得選擇,我不會想出生在低收家庭…一生註定痛苦」、「出社會才知道,光是愛真的不能解決一切」。也有網友表示誰說小孩不能窮養一定要富養,「其實要看小孩自己怎麼想吧,有些很樂觀反而不會去比較」、「窮養有什麼關係嗎?為什麼小孩一定要富養?」、「我覺得窮養是不是問題倒是其次,而是在窮的環境下要怎麼教導你的小孩正確的觀念跟健康的心理」。6點評估你適不適合生小孩現代人生活成本上漲,生小孩後會導致生活品質大幅下降,導致有人認為窮人不應該生小孩,否則孩子將會受苦。面對這樣的生活壓力,以下6點幫你評估是否準備好迎接新生命:1.經濟能力:檢視個人或家庭的經濟能力是否足夠養育小孩,包括照顧和教育的費用、房屋和生活費用等。2.生活方式:檢視個人或家庭的生活方式是否適合養育小孩,包括工作時間、社交生活、旅遊計畫等。3.身心狀況:檢視個人或夫妻的身心健康狀況是否適合懷孕和養育小孩。4.教養觀念:檢視個人或家庭的教養觀念是否符合對小孩的需求,包括如何培養孩子的價值觀和社交能力等。5.生活環境:檢視個人或家庭的生活環境是否適合養育小孩,包括家庭和社區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等。6.未來規劃:檢視個人或家庭的未來規劃是否能夠包容小孩的需求,包括職業規劃、教育規劃和退休計畫等。以上評估方法可以幫助個人或夫妻更全面地考慮是否要生小孩。除了經濟、教育和生活等方面的因素,也需要考慮個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最終的決策應該是根據個人和夫妻的整體情況做出的。延伸閱讀:.年輕人為何不敢生小孩?眾人點破3原因:養兒防老觀念害慘年輕人.李安:「我從不教孩子孝順」,孝順是一種情緒勒索? 面對情勒6方法解套.拒給1萬孝親費挨譙「不孝」 社會新鮮人嘆:待業還被罵廢物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8-09 醫聲.醫聲要聞
20%男性也有產後焦慮 專家給爸爸們「3個建議」因應
今天就是父親節,對於剛升格當新手父親的男性朋友來說,內心壓力不小。根據國外研究顯示,不只女性有產後憂鬱,有將近五分之一的新手爸爸也會有憂鬱症狀,男性會產生壓力與焦慮、憂鬱等負面情緒,大多來自未知、不了解父親角色的擔憂。英國倫敦國王學院護理和助產學院學者進行系統回顧研究,日前發表於《JBI EVIDENCE SYNTHESIS》期刊。研究以351位新手父親為對象,追蹤從懷孕開始到寶寶出生一年內,轉變成父親的過程其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經驗與需求,整合出7項結果,包括:1.新手父親的認同2.新手父親的競爭挑戰3.負面情緒和恐懼4.壓力和因應5.缺乏支持6.新手父親的需要7.新手父親的積極面研究結果顯示,影響初為人父者在角色過渡期間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3個主要因素,為「父親身份認同的形成」、「父親角色的競爭與挑戰」,以及「與此身份相關的負面情緒和恐懼」。研究指出,父親們常以「否認」或「逃避」來因應壓力,尤其當缺乏適當資源、資源及專業人員認可時,如果有伴侶的支持,以及做好對父親角色的準備,有助於父親在過渡期做調適,以及更佳的心理健康。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邱弘毅表示,根據一項系統性文獻回顧指出,約有2.4%至18%的父親會有產後焦慮症狀,父親角色壓力來源,可能是由內、外在多重壓力的作用。而2023年的一項研究也指出,針對父親的心理健康,至今仍然被低估,他提醒,「家庭成員增加」本質是一個家庭事件,尤其華人社會,男性的心理健康更需要家人、親友及社會更細心觀察與陪伴。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根據一項由瑞典隆德大學發布的研究指出,不光是女性有產後憂鬱,將近五分之一的新手爸爸也會有憂鬱症狀。從上述研究可以發現,男性會產生壓力與焦慮、憂鬱等負面情緒都源自於對「未知」、「父親角色」資訊的不夠了解與擔憂,建議男性朋友在伴侶懷孕時,就共同學習「父親角色」的知識,像是上網查閱或請教有經驗的人、一起上媽媽教室,主動詢問伴侶的需求,多一些了解,就能減少初為人父的不安與恐懼。研究也顯示,男性適應新角色的過程,會採用抽菸、延長工作時間這種否認或逃避的活動來因應,但這可能會造成更多的衝突與壓力。建議男性朋友可採取三個方式來因應:1.建立有效的紓壓習慣,例如運動。2.安排適切的獨處時間,到戶外走動至少20分鐘或是從事自己喜歡的興趣。3.接受與尋求幫助,讓別人知道自己需要協助,並不是「示弱」而是獲得協助的開始。葉雅馨提醒,伴侶和身邊親友要對新手父親展現支持與關心,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重要性,能夠彼此合作與理解,度過育兒的挑戰。
-
2023-07-08 養生.家庭婚姻
三餐費只有100元!窮養長大卻被要求給孝親費,合理嗎?女兒嘆:沒錢不要生小孩
在物價、房價萬物皆漲,薪水追不上漲幅的世代,許多人連自己都養不活,更別說還有心力養小孩,這也造成年輕人不敢生小孩。但還是有人沒有評估自身經濟條件,認為小孩生下來後就養得起,讓小孩被窮養長大。一名15歲網友以過來人身份分享童年悲慘經歷,表示小時候家境貧困,父母無法負擔她的教育費及生活費,每日餐費更只有100元,只能吃白吐司、白飯、小菜、罐頭度日,讓童年過得非常痛苦,他藉此向大家呼籲「沒錢不要生小孩」。沒錢不要生小孩:一天只有100塊吃飯一名女網友在Dcard幫15歲的鄰居妹妹代發文,以「一天只有100塊吃飯」為題,呼籲大眾沒錢不要生小孩。女孩表示,爸媽本身就沒有什麼錢,媽媽是家庭主婦,家裡的經濟來源是爸爸工作的收入。由於是跟父母同住在阿公阿嬤家,導致家裡沒有達到低收入戶的門檻,不能申請任何補貼和減免。因為家境拮据,從小到大連補習和學才藝的錢都沒有,也沒有額外買教科書的錢。每天的餐費只有100元吃飯錢吃三餐,早餐靠一包白吐司撐五天、午餐一碗白飯加一個菜、晚餐一碗白飯加小菜三樣50,有時候就加個肉罐頭。就這樣從小吃到15歲,長期營養不良導致「活像個瘦骷髏,一直都吃不飽不健康」。女孩表示自己連文具也是用最便宜的10塊文具,「要什麼沒什麼」活在一個比底層還底層的生活。看著同學們有錢可以出門社交,自己卻因為經濟問題一直都沒有朋友,就連畢業旅行和戶外教學也無法負擔。「每次看到同學的生活都很羨慕,父母卻要自己以後背學貸、賺生活費,還要給孝親費。」女孩藉著自己的生長經歷,呼籲現在想生小孩的人好好想清楚。生育是本能,養育是責任,但若父母沒辦法負擔孩子的生活費和教育費和其他費用,拜託不要生下來讓他們跟我一樣痛苦,不要覺得孩子可以窮養,這樣只會造成小孩心態上的不平衡而已,每天活著都要為了錢而煩惱。「如果沒有辦法養好孩子給他一個好的環境成長,請不要生下來」。沒錢不要生小孩 出生即被階級複製此篇貼文引發廣大迴響,網友們紛紛留言表達看法,「出生就來受苦的,直接被階級複製,長大還要親情勒索照顧爸媽」、「這幾乎是每一代小孩的悲歌,自私的大人自私的生下小孩,然後要他們自生自滅,沒那個能力真的不要生小孩啊」、「太慘了,還沒長大就被要求贍養父母!只能跟他們說你給我怎樣的水平養育我,我也只能用同樣的水平贍養你」、「物價真的漲很快…10年前的100塊真的好用很多,現在100元買不到一個雞腿便當」、「畢旅多少,幫你出不要錯過畢旅了」、「老公的爸媽一直喊我跟先生趕快生小孩,說窮養也能養的很好,我真的不要我的小孩那麼可憐」。6點評估你適不適合生小孩現代人生活成本上漲,生小孩後會導致生活品質大幅下降,導致有人認為窮人不應該生小孩,否則孩子將會受苦。面對這樣的生活壓力,以下6點幫你評估是否準備好迎接新生命:1.經濟能力:檢視個人或家庭的經濟能力是否足夠養育小孩,包括照顧和教育的費用、房屋和生活費用等。2.生活方式:檢視個人或家庭的生活方式是否適合養育小孩,包括工作時間、社交生活、旅遊計畫等。3.身心狀況:檢視個人或夫妻的身心健康狀況是否適合懷孕和養育小孩。4.教養觀念:檢視個人或家庭的教養觀念是否符合對小孩的需求,包括如何培養孩子的價值觀和社交能力等。5.生活環境:檢視個人或家庭的生活環境是否適合養育小孩,包括家庭和社區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等。6.未來規劃:檢視個人或家庭的未來規劃是否能夠包容小孩的需求,包括職業規劃、教育規劃和退休計畫等。以上評估方法可以幫助個人或夫妻更全面地考慮是否要生小孩。除了經濟、教育和生活等方面的因素,也需要考慮個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最終的決策應該是根據個人和夫妻的整體情況做出的。延伸閱讀:.李安:「我從不教孩子孝順」,孝順是一種情緒勒索? 面對情勒6方法解套.年輕人為何不敢生小孩?眾人點破3原因:養兒防老觀念害慘年輕人.拒給1萬孝親費挨譙「不孝」 社會新鮮人嘆:待業還被罵廢物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28 焦點.元氣新聞
年輕人為何不敢生小孩?眾人點破3原因:養兒防老觀念害慘年輕人
台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出生率比死亡率少,自2020年起連續三年人口數呈負成長。這樣的現象導致從學校到企業,缺人、缺工問題層出不窮,已成嚴重的社會問題。有民眾在網路上發文提出疑問「為什麼大家都不敢生小孩?」,網友們紛紛點破導致現代年輕人不敢生小孩的主因。為什麼大家都不敢生小孩?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表示,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出生率比死亡率低「生不如死」,造成私校有一堆要退場或被輔導評估、補習班也衝擊很大,一堆企業傳統製造業都缺工,人口不足的情況導致從學校到企業,都有許多缺人問題。對此,該名網友好奇發問「為什麼大家都不敢生小孩?爸媽那年代說自己月薪很少也生兩三個」。此問題引發廣大迴響,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表示自己不敢生小孩的原因,無非就是責任、花費、生活品質的關係,但其中最大原因就是因為「沒錢」。「生了要對生命負責」、「自己都養不活了,要有家才能成家,現在年輕人怎麼買一個家?」、「以前生一堆是房價低,除了房貸還可以應付。高房價根本買不起直接躺平,你房價砍低肯定一堆人生」、「上一代養兒防老觀念非常重,才不管老了有沒有錢拼命生,所以現在一堆沒錢老人等著下一代養」、「養不起幹嘛生,階級複製害慘小孩子」、「薪水中位數才4萬多,養什麼小孩」、「作人要有良知,沒錢就別亂生」、「光生就幾十萬要噴掉了,後面還要養」、「買車、買房,快把一輩子的積蓄花光哪來的閒錢養小孩」、「就是錢啊!生活品質差很多」、「房貸負擔太重,小孩的開銷很大,而且生活品質又會降低,這樣生下來會讓人覺得是虐待自己」、「現在什麼都比以前貴,而且貴很多,重點就是沒錢」。也有網友表示「應該先問自己為什麼要生小孩吧?」、「養小孩不如養隻貓狗」、「我同學結婚十年也是決定不生,倒是養一堆貓咪夫妻也高興」。年輕人不生孩子的5大主因以上網友提出年輕人不生孩子的主因,可以總結如下:1.經濟壓力:生活成本上升、房價高昂和教育費用昂貴是年輕人不敢生孩子的重要原因。他們認為自己養不起孩子,生活品質會降低,無法承擔孩子的經濟負擔。2.職業壓力:現代女性更加重視事業發展,生孩子會影響工作和職業發展。女性懷孕或照顧小孩在職場上可能會受到歧視,導致她們不願意生育。3.家庭壓力:現代家庭的雙薪模式使父母們承受著巨大的工作壓力,無暇顧及孩子的撫養。此外,月子中心的費用昂貴也是一個因素,家庭經濟負擔更重。4.未來不確定性:長期的房貸負擔、孩子的開銷以及未來的經濟前景不確定,使年輕人對未來感到無望,缺乏生育的動力。5.社會觀念的改變:傳統觀念的轉變也對年輕人不生育產生影響,現代人更注重個人的自由和發展,不再將生育視為一種義務或責任。5個改善年輕人不生的方法針對台灣年輕人不敢生小孩,5個方法助改善,增加年輕夫妻生小孩意願:1.提供經濟支援:政府可以推出財政政策,例如提供育兒津貼、減免學費或稅收優惠等,以減輕年輕夫妻生育的經濟負擔,增加他們的生育意願。2.降低住房壓力:政府可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提供多元化的住宅選擇,包括建設公共租屋、推動長期租賃市場發展等,以降低年輕人購房的壓力。3.優化工作環境:企業應提供更彈性的工作時間和工作制度,鼓勵工作與家庭生活的平衡。同時,建立友善的職場文化,禁止對待孕婦或育有小孩的員工的歧視,以促進年輕人生育的決策。4.加強育兒支援:政府和社會應建立完善的公共育兒設施和服務,提供高質量、可負擔的托兒所、幼兒園等,減輕年輕父母在育兒方面的負擔,增加他們的生育意願。5.增進教育品質:提高教育品質,包括提供優質的學校和教育資源,減少家長為子女教育負擔的壓力。此外,也應加強性教育和生育知識的普及,讓年輕人對生育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準備。這些改善方法的目的在於從經濟、住房、工作、育兒支援和教育等方面提供支持,解決年輕人不生育的問題,並創造一個更有利於年輕夫妻計劃生育的環境。同時,政府、社會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也是解決少子化問題的關鍵。延伸閱讀:.養兒防老反被啃老?他直指:窮人沒資格生小孩,6點評估你是不是合格父母.二寶媽曝坐月子血淚經驗!第一胎在家簡直人間煉獄 坐月子3方式如何挑選?.網紅列出16個「不想生小孩的理由」引共鳴,但想生的原因只需一個就夠!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17 焦點.健康知識+
週休幾日才合理?重症醫曝紐西蘭研究:「週休4日」員工生產率提高20%
「BLUE MONDAY」是絕大多數上班族的夢魘,該如何提升上班意願,歐美有部分企業投入實驗「週休三日」。根據英國上個月公布的實驗結果,總計有61間企業2900多名員工參與,實驗期間與往年同期相比,公司的平均收益增加,員工的離職率也減少,而有參與的公司有高達9成2願意繼續實施週休三日。而台灣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週休三日的國家」的連署,誓言要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週休三日」的國家,目前已有5736人附議,引發各界熱議。對此,醫師黃軒在臉書粉絲團「黃軒醫師 Dr. Ooi Hean」整理了從古至今,各國週休一日、週休二日 、週休三日、週休四日,過去科學研究的相關報導,來看看究竟週休幾日才合理?各國週休的演變 週休幾日才合理?「你知道,一天工作8小時,是如何產生的嗎?」,黃軒表示這要從沒有任何週休的工業革命開始說起:A.沒有任何週休:工業革命之前,1760年前在工業革命(1760年)之前,人類每週工作近100小時是很常見的,輪班時間可以為10到16小時,而每週也可工作到7天。在古代人的農業時代,根本也沒有什麼週休假日的概念,累了就不做就是了,就依照「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作息生活!B.「週休一日」的開始:1900年在工業革命下,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工廠,有的工廠開始引入了8小時工作制(人類的每天工作8小時就此開始),這樣的8小時工作制吸引更多的工人來工廠上班,但此時大多數人仍然每週需要工作6天。C.「週休二日」的開始:1926年1926年,另一個人類救星來了!美國福特汽車的創始人亨利·福特,硬是將工人工作時間減少1天,「每週工作5天,從這時開始了」。當時他將工作時間從每天8小時每週6天,減少到每天8小時每週5天,他發現自己的工作效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因此他積極地每週工作5天,即每週工作40小時。而現今實行的「週休二日」,要感謝福特成功激勵了當時美國各地製造商,實施40小時工作週,一直影響到現在!D.規定「每週只可工作40小時」:1938年到了1938年,美國頒布了《公平勞工標準法》,規定雇主必須向所有每週工作超過44小時的工人,支付加班費。兩年後,又被調降修改為每週40小時。從此「法律規定每週工作40小時」,全球也都如此追隨著。E.「週休三日」的開始:1974年開始從1974年開始歐美有些國家實行,每週工作約4天、或者是每週工作35小時。‧英國:1974年英國試行四天上班制時,發現生產率僅下降了6%。(英國🇬🇧研究)‧法國:從2000年到2008年,法國將每週工作時間控制在35小時,調查發現,超過一半的工人更快樂,更有效率完成工作。研究人員進一步表示,員工的工作進度和日常生活的事情,更可以取得平衡處理,而不會一直都在工作,而無空理家庭的生活。(法國🇫🇷研究)‧冰島:冰島在兒童保護部門試辦每週35小時工作計劃,這些員工,都是壓力特別大的工作場所。實驗中有66名參與者,工作時間從每週40小時,減少到每週35到36小時,但工資不變。實驗結果顯示,即使將每週40小時的工作時間縮短為35小時或36小時,生產率或服務並沒有下降,參與者的加班時間,也沒有因此而明顯增加。(冰島🇮🇸研究)‧比利時:比利時正計劃允許每週工作四天,以提高 COVID 後的工作靈活性工作。工人可以選擇繼續每週工作五天,或者每週工作四天,而不是增加每天加班的工作時間。員工還可以嘗試每週工作四天,持續六個月,如果覺得不適合自己,還可以每週恢復工作五天。(比利時🇧🇪計劃)F.「週休四日」的開始:每週工作約3天,或每週30小時 : 2018年‧紐西蘭:紐西蘭的金融服務公司Perpetual Guardian,從2018年11月開始,進行了一項每週工作三天實驗,同時保持240名員工,他們的工資不變。研究人員發現,當轉換為每週工作三天後,員工的生產率提高了約20%。提高了員工的領導力、興奮度、信心和責任感方面...所有積極的相關分數。而員工的壓力降低,工作與生活平衡得到了改善。(紐西蘭的研究)以上都是國外科學研究人員,針對工作時間(週休一日、週休二日、週休三日、週休四日)作出的相關研究。黃軒表示,古人沒有工作時間的概念,他們依自然生態平衡去生活;反觀現在有了很多人工科技,而人類生活品質因人工法律規範,又會有什麼不同呢?人類生活,不是爲了工作而活,而是為了活才工作!你覺得「每週要工作幾天?每天工作多久」才是你的生活目標呢?黃軒打趣表示「我還想週休7日呢😜」。但他提醒,不管想週休幾天,記得先得徵求老闆的同意喔,畢竟發薪資的人是他!延伸閱讀:.「錢往哪裡去了?」賺千萬卻沒有儲蓄 吳淡如悟理財優先做這事.上班像坐牢,資深老鳥曝真相!專家分享「投資理財心法」.是什麼偷走了你的時間和自由?心理諮商師:改善拖延從2方面著手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14 醫療.皮膚
戴安全帽會導致禿頭?你更要小心這2種病才是!
清明節過後,逐漸轉為濕熱天氣,夏天即將到來,長期配戴頭帽的工作者很擔心,頭上的毛髮因為長時間悶住,是否會造成禿頭狀況。專家提醒,導致禿頭的因素百百種,雄性禿與遺傳、荷爾蒙有關,配戴頭帽並不會造成禿頭,但要小心脂漏型皮膚炎、毛囊炎上身。引起男性禿頭的兩大主因不少男性對於頭上的髮線愈來愈後退的情況緊張,尋遍各醫師、偏方,希望能夠挽回頂上風光。更有一說,現代人長期配戴安全帽,導致掉髮情形加重,但這說法其實是一個迷思。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常務理事、台北醫學大學皮膚科兼任副教授蔡仁雨表示,禿頭成因相當多元,最常見的是雄性禿以及休止期落髮。雄性禿大多是基因遺傳導致,跟體內荷爾蒙分泌有關;休止期落髮則大部分與壓力有關。常見外送員工作時間長,戴安全帽是其標準配備,他們很擔心戴久了會禿頭。蔡仁雨說,不少求診的病患都以為是因為戴安全帽導致其落髮,事實上,外送員年齡分布廣,大多在20至50多歲之間,正是「雄性禿」的好發年齡,該年齡層有三分之一男性會出現禿頭,加上壓力掉髮因素,約有一半的男性會開始落髮。避免脂漏性皮膚炎、毛囊炎 安全帽這樣挑蔡仁雨指出,長期戴安全帽、頭帽等雖不會造成禿頭,但卻會增加脂漏性皮膚炎、毛囊炎發生的可能性,由於長時間悶住頭皮,毛囊沒辦法透氣就會產生發炎反應,尤其配戴「全罩式」安全帽的民眾更要注意。如何避免脂漏性皮膚炎、毛囊炎上身?蔡仁雨說,安全帽雖然不是導致皮膚炎的直接因素,但卻是「加重因素」,建議民眾減少熬夜的機會;安全帽的內襯可墊透氣的墊子,避免頭皮直接貼在帽子內又悶住,或選擇具有網狀透氣設計的安全帽;每天洗頭好好清潔,避免長期間配戴頭帽又未妥善清潔,頭皮自然容易發炎;定期清潔安全帽內襯,保持乾爽、潔淨。新冠肺炎疫情下,落髮問題更嚴重新冠肺炎疫情下,很多民眾在確診康復後,發現自己落髮問題變得更嚴重。蔡仁雨指出,掉髮因素很多,產後、化療、減肥都會造成掉髮。目前台灣約有三分之二的民眾都確診過新冠肺炎,如果將落髮與確診連結在一起看待,也能找到一些治療的方式,由於新冠改變的體內的免疫反應系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機轉。蔡仁雨表示,新冠確診後的休止期落髮,大約兩三個月至半年會停止,臨床上最長是掉髮症狀持續一年才好,雖目前尚無法證明有相關性,但新冠確實會導致許多皮膚疾病的「病程延長」。脂漏性皮膚炎、毛囊炎預防方法• 飲食清淡,避免多脂多糖或刺激性的飲食,多吃蔬果。• 養成規律生活作息和良好衛生習慣,睡眠充足,排便通暢。• 減少工作壓力及焦慮或興奮等不穩定的情緒。• 適度的清潔皮膚和毛髮。• 宜使用不含酒精性的保養品、化妝水,避免對皮膚造成刺激。• 留意頭皮護理,洗頭多用溫水,以指腹輕輕按摩頭皮,避免大力抓扯造成頭皮受傷或發炎,也要避免用過熱的風吹頭髮。• 當皮膚出現傷口時要謹慎處理,減少細菌入侵的機會。• 不過度倚賴類固醇治療疾病,以免造成皮膚抵抗力的降低。資料來源/元氣網疾病百科(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14 醫療.懷孕育兒
養兒防老,反而被啃老?他直指:窮人沒資格生小孩,6點評估你是不是合格父母
【本文重點】對於現代人生小孩的想法,有人認為窮人不應該生小孩,否則孩子將會受苦。他解釋說,生活成本不斷上漲,生小孩後會導致生活品質大幅下降,可能會面臨「養兒啃老」的問題。他認為,若生下註定會受苦的孩子,為何不讓他們避免這種命運呢?其他網友對此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養育孩子是個人選擇,也有人認為解決房價問題能改善這個問題。--by ChatGPT現在生小孩的人到底在想什麼?養育下一代實屬不易,有網友以「現在生小孩的人到底在想什麼?」為題發文,認為不建議窮人生小孩,並表示自己的觀點不希望讓孩子來到這世界受苦,網友則有不同看法。原PO在Dcard上表示,一般的工薪階級因應不斷上升的生活成本日子就不好過,生小孩之後又要面臨生活品質的大幅度下降,若是以養兒防老的觀點出發,更有可能遇到的是「養兒啃老」,並強調「哪怕找得到工作在階級複製愈發嚴重的情況,微薄的薪資可能養活自己都困難」。窮人不要把生小孩當做「抽獎」他說明,窮人不要把生小孩當做「抽獎」,若只是單純不讓孩子餓死其實也不需花費太多,但窮人的孩子要多麼的自律或要有多少的天賦運氣才有翻身希望,指出「如果孩子生下來註定受苦,為什麼不放過他們呢?」原PO補充,若有錢人生小孩就算了,他們的孩子大可以踩著墊腳石往上爬,並表示「我能做的只是不讓我的孩子來到這世界受苦,做奴隸就請做到我們這一代為止」。有網友認為,台灣是生育率最低的地區,所以一般人不會沒事亂生,但台灣也不是最貧窮的地區,要不要養育孩子都是個人選擇。也有人認為,生小孩的原因在於想撫養一個生命,教導他認識這個世界。其他人留言表示,「解決房價問題就能改善了吧,養小孩的錢現在都拿來養房東了」、「想那些不生小孩的人到底在想什麼」、「不要妄想投胎,有很大機率投胎到中國大陸、印度」、「現在應該不會有窮人把生小孩當抽獎」、「應該有一部分人是被惡長輩所逼」。6點評估你是不是合格父母現代人生活成本上漲,生小孩後會導致生活品質大幅下降,導致有人認為窮人不應該生小孩,否則孩子將會受苦。面對這樣的生活壓力,以下6點幫你評估是否準備好迎接新生命:1.經濟能力:檢視個人或家庭的經濟能力是否足夠養育小孩,包括照顧和教育的費用、房屋和生活費用等。2.生活方式:檢視個人或家庭的生活方式是否適合養育小孩,包括工作時間、社交生活、旅遊計畫等。3.身心狀況:檢視個人或夫妻的身心健康狀況是否適合懷孕和養育小孩。4.教養觀念:檢視個人或家庭的教養觀念是否符合對小孩的需求,包括如何培養孩子的價值觀和社交能力等。5.生活環境:檢視個人或家庭的生活環境是否適合養育小孩,包括家庭和社區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等。6.未來規劃:檢視個人或家庭的未來規劃是否能夠包容小孩的需求,包括職業規劃、教育規劃和退休計畫等。以上評估方法可以幫助個人或夫妻更全面地考慮是否要生小孩。除了經濟、教育和生活等方面的因素,也需要考慮個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最終的決策應該是根據個人和夫妻的整體情況做出的。延伸閱讀:.二寶媽曝坐月子血淚經驗!第一胎在家簡直人間煉獄 坐月子3方式如何挑選?.網紅列出16個「不想生小孩的理由」引共鳴,但想生的原因只需一個就夠!.為何已婚男說30萬住月子中心很值得?網:安太座一世平安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07 失智.失智資源
失智照顧需要建立安全網
聯合報在二月份的「陽光行動」中,如何預防長照殺人是該系列的一個重要議題,這也是目前及未來高齡化社會中,需要好好面對的社會挑戰。筆者以從事失智症照護和關注國內外長照趨勢多年的經驗,提出相關的分享。2022年12月在台北舉辦的亞太區國際失智症大會中,韓國失智症協會Okjin Rhee博士說:以她的國家為例,社會迅速的高齡化,讓失智症人口盛行率已經達到10.5%。而韓國針對失智症照顧者壓力的研究中,有下列幾項發現:1.在2018年的調查中,照顧者中有14%必須要辭職,33%減少工作時間。2.自2011年以來就有18個失智症照顧者因為照顧壓力而殺死了罹病的配偶。3.2019年的報告指出: 失智症的照顧者有49%面臨經濟壓力,16.5%的人有情緒挫折,14.5%的人健康不佳。4.2019年發生1381件失智長者受虐,占全部長者受虐案件的26.3%。其中50%的施暴者是照護機構,43%是家人。以上是很有系統的國家調查彙整,可以清楚了解失智症照顧者在歷程中,不論生理、心理和經濟上所面臨的困境。而依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推估,國內的失智症人口已經超過30萬。在失智的家庭悲劇中,最近發生的案例就是2023年2月3日,新北市中和一位高齡母親和兩個兒子相繼去世,獨留84歲失智父親的人倫遺憾;而近幾年發生過的案例則包括女兒和女婿將80多歲大小便失禁的失智長者,關在陽台,逝世時還光著身子;還有92歲的失智爺爺誤認外傭在他的藥中故意下毒,所以刺殺了她;以及兒子照顧失智的父母,由於父親一向對媽媽有暴力行為,兒子在照顧壓力和無法再忍受父親的長期施暴下,失手殺了爸爸。在家庭暴力中,相關的家人普遍存在著家醜不可外揚,所以常常會壓抑而不去通報。或者已經是暴力的高風險家庭,即使專業人員勸說通報,還是會被拒絕,因為背後可能有糾結的家庭關係和問題。還有一些是弱勢或老老照顧的家庭,不知道如何向外求援。因此,當事件再次發生時,有時很不幸就會釀成無法挽救的傷亡。所以,榮民總醫院失智症治療和研究中心的黃婕寧在上述的國際會議中,分享了他們針對失智症的個案管理,會進行失智症的確認、家庭訪問、風險評估、介入模式、處置流程和結果分析。尤其在面對面或是線上諮商的過程中,都會先判讀當下的求助者,是不是正處於高風險的狀態。因此,有些案例更需要和失智症共同照顧中心、醫院的急診處、家庭暴力防治中心或社會福利主管單位,一起討論如何分工合作。包括:家庭的危機處理教育及自我保護、施暴者的管理、受虐者後續的治療、是否需要住院或強制就醫、社區端的資源連結、申請長照服務,或者是安排入住養護機構等,這些都會以失智者和照顧者的需求和現況作為接下來協助的相關事項。不論是韓國和台灣的研究,都包括了照顧的虐待、壓力堆疊後的反撲、失智長者認知錯誤下的暴力等。以及沒有列入但是容易被忽略的,長期照顧所導致的過勞死。這些所需探究的原因其實是廣泛而複雜的,但也都是社會安全網中的破口。我們發現:施暴者可能是失智者,也有可能是一個以上的家庭照顧者或是家人,甚至於機構的照顧者。如果能透過正式通報,得到專業的介入和社會資源的提供,反而可能是家庭危機的轉折點。社區的民眾或家人,一旦發現鄰里中的家庭有安全上的威脅時,可以向警政系統、社會福利主管機關求援,或是上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的網站,連絡居住地或鄰近的家庭暴力防治中心協助。由於失智症的照顧歷程,從8年到15年以上不等。所以,整體的防治環節更需要仰賴醫療和非藥物的治療、社區鄰里的連結、社會體系的機制,以及媒體的探討等,來正視失智者和照顧者在漫長病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如此才可以進一步督促安全網的環節和合作平台的建立,也可以強化家人關係和社會支持,同時減少暴力和悲劇的發生。
-
2023-02-23 焦點.健康知識+
快傳給老闆看!一周工作4天測試:員工效率不減,公司收入還略升!
周休二日實施多年,多數人都已習慣一周工作五天,也習慣了不斷積累的工作量與疲累感。根據英國一項研究試驗,每週減少一天的工作時間,可以解決倦怠和高壓,而且工作效率還不比一周工作五天差。英國測試:周休3日,員工及雇主都受益英國一項研究針對61家公司測試,雇主同意在2022年6月至年底的6個月期間減少20%的工時而不減薪,但設定與每個人每周工作40小時時相同的生產率目標。與試驗開始時的感受相比,受測的員工指出,當有一個額外的周末時,他們的倦怠和壓力水平有所降低。員工的結論並不令人驚訝,但測試結果連雇主也從中受益,絕大多數人仍達到生產率目標,重點是公司收入還略升1.4%。工作倦怠造成離職率大增職場員工想離職的原因是什麼?除了工作內容不適合、人事問題,現在愈來愈多人因為工作壓力產生倦怠,或壓力導致生病而離職。根據《CNBC》報導,美國聯邦數據顯示,2022年就有超過5000萬名工人因戒菸問題及工作壓力而辭職。而現今職場上普遍情況大致相同,工作量大、工時長、工作與生活的不平衡,都是容易讓員工身心倦怠的原因。工作倦怠造成哪些疾病許多上班族都有職業倦怠(又稱工作倦怠),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在2019年就將工作倦怠(burnout)納入全球疾病與傷害的分類,正式承認是一種疾病,定義為「一種症候群,來自於未被成功處理的職場長期壓力」,常見的症狀是精疲力竭、出現消極負面思想以及生產力下降。容易出現工作倦怠的職業包括健康照護、社工、警察、教師、律師以及客服等,這些職業都有長期處在高壓環境的特徵。職業倦怠(工作倦怠)工作倦怠3特徵:.感覺精疲力竭.對工作產生倦怠感或忿忿不平.專業效率降低可能產生疾病:.失眠、焦慮、酒精和物質濫用,嚴重者引起憂鬱、躁鬱症狀。.頭痛、感冒、肌肉痠痛等綜合症狀的慢性疲勞症候群。.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沒時間浪費!職場媽媽是「時間管理大師」對於經常有時間冗長的會議要參加、爆滿的email和糟糕的工作流程,許多員工在每天例行的工作之下可能都已經習慣與麻痺。Alex Soojung-Kim Pang 博士觀察受測研究對象,指出由於各種因素的分心和打擾,員工每天大約會浪費2~3小時的工作時間。但如果一周只剩四個工作天,員工們自己會有很大的動力去解決那些拖累生產力的因素。Soojung-Kim Pang更指出,周休三日對職業婦女,特別是職場母親而言,更是利多與轉機。因為職業婦女經常因為家庭關係需準時下班而倍受歧視或指責,而當每個人都減少一個上班日的話,每個人就必須齊心協力加緊完成工作,不再背負「總是準時走」的污名。事實上,在現有實際周休三日的公司裡,職業婦女就因家庭壓力,面對工作必須超有效率,其協作能力與時間管理能力特別受到青睞。一周工作4天的好處.激勵員工尋找解決問題和做事的良方。.員工對工作的自主權更大。.工作壓力減少,與生活的平衡較佳。一周工作5天的壞處.員工每天大約浪費2~3小時工作時間。.工時長造成壓力大。.工作倦怠造成離職率大增。.工作倦怠造成各種身心疾病【資料來源】.Could a 4-Day Workweek Be the Answer to Job Burnout and Stress?.過勞列身體病況 世界衛生組織首度承認.慢性疲勞症候群 像感冒纏身.工作有倦怠感 身心發出警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