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安慰劑
共找到
227
筆 文章
-
-
2020-10-03 科別.精神.身心
抗憂鬱藥物吃了還是好憂鬱? 精神科醫師曝關鍵原因
醫學研究的結果可應用到哪種病患身上,能用到哪種程度,會有其限制,許多醫師都深諳此理。醫師要面臨的困境是,在設計十分理想的研究情境中所得出來的結論,往往不是實際臨床上所遇到的狀況。 輕的憂鬱症 藥物只有安慰劑的效果於2010年1月6日出刊的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研究結果指出,抗憂鬱症藥物只有對於病情最嚴重的患者效果顯著,也就是說,對較輕的憂鬱症而言,藥物只有安慰劑的效果。然此研究針對的是重鬱症的病人,選擇治療上只使用一種傳統的抗鬱劑,以及另一種新一代的抗鬱劑來分析,而且只探討急性期的效果。因此,藥物對其他種類的憂鬱(如精神官能性憂鬱症)的效果如何?未知;其他種類抗鬱藥(目前新舊藥物加起來約有十幾種)是否可能結論不同?未知;重鬱症的持續治療與預防階段(重鬱症的治療如果只注重急性期,其實無法真正改善病人長期的生活品質)的治療策略?未知。然而,這篇研究的確提醒了我們藥物的有限性,但卻不應就此對藥物的作用蓋棺論定。 治療除了要藥物 病人的個別差異性也是關鍵其實,治療除了要看藥物的效果外,與病人對治療的選擇、醫師能提供的技術、以及醫療體制下的限制都很有關,所以醫師在面對病人時,除了考量醫學研究所提供的實証數據外,如何依病人的個別差異性,擬定個人化的治療策略也不可忽略。譬如,雖然知道對於輕度憂鬱症來說,心理治療的效果不錯,也可因此免去藥物的副作用,但病人卻不願意接受心理治療。而其理由,是因為無法撥出每週一次,每次一小時的時間來醫院,因為他僅有的時間必須去兼數份工作養家,好扛起家中的經濟重擔。試問此時該如何幫他?醫療,不是死板板的數據,很多病人也很厭惡醫師只跟他們談數據。對病人的了解、關懷、熱忱與彈性運用科學數據的醫療藝術,才可能真正幫到一位掙扎於病痛中的人。 (文章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作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文章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作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延伸閱讀: 台灣每年近4千人自殺死亡! 微笑的背後可能就是憂鬱,臨床心理師教2招防心病 一碰到雨天、天氣漸涼心情就鬱卒? 常有6大現象小心是季節性情緒疾病
-
2020-10-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沒有「10月驚奇」 莫德納疫苗最快11月25日送審
生技藥廠「莫德納」(Moderna)執行長班塞爾(Stephane Bancel)30日向「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透露,疫苗最後臨床試驗階段的資料尚未齊全,最快要到11月25日才會向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申請批准;該公司先前曾表示,有機會能在10月前公布疫苗是否有效,也被川普總統視為連任選戰的「10月驚奇」,如今看來希望渺茫。班塞爾在金融時報的醫藥與生技會議上說明:「即使要動用緊急使用授權,最快也要到11月25日才能蒐集到足夠的數據,之後才會送到FDA進行審核。」莫德納的候選疫苗mRNA-1273已進入最後臨床試驗階段,有多達3萬名志願者接受測試;若該公司能證明mRNA-1273的有效性高達70%,則據班塞爾表示將有機會通過緊急使用授權,讓高風險族群優先接受該疫苗。根據該公司早期的實驗數據,年長者使用該疫苗的結果大多安全;莫德納於28日公布的報告也顯示,56歲以上的受測者在接受疫苗後,大多都只有輕微的副作用。雖然莫德納已將製程規模擴大,號稱未來每年可生產5億支疫苗,甚至可望達到10億,但班塞爾提醒,儘管疫苗能提前通過緊急使用授權,仍至少要等到明年春天才能將產能提升至每位民眾都有疫苗使用的程度。此外,疫苗的有效性必須比安慰劑高兩倍才算合格,依照目前官方的規定,在150位受測者中,成功以疫苗抗疫的人數必須是安慰劑的兩倍;但據「紐約時報」報導,FDA官員有意提高這項標準,並延長第一劑疫苗的追蹤期至兩個月,之後才能施打第二劑,使疫苗要在11月3日前通過許可變得難如登天。由川普總統任命的FDA局長韓恩(Stephen Hahn)向金融時報坦承,該機構確實有意願提高標準,這項消息無疑對川普總統是一個打擊,也可能影響所有藥廠的疫苗研發進度。
-
2020-09-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臨床研究證實卡介苗減少呼吸道感染 防新冠效果待證實
卡介苗是否有助人們對新冠肺炎的免疫力,國際間有許多研究;最近「Cell」(細胞)期刊發表相關研究顯示,接種卡介苗對老年人呼吸道感染有防範效果。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目前認為卡介苗對所有感染症皆有效,是否對新冠肺炎有防治效果,需要更多驗證。在「Cell」發表的研究,針對一九八名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出院時隨機接種卡介苗和安慰劑,並進行十二個月追蹤。結果發現,安慰劑組的呼吸道感染率為四成二、卡介苗組為二成五;接種卡介苗老人出院後,再次感染時間也比安慰劑長者晚五周。不過,研究也指出,卡介苗是否對新冠肺炎有防範效果,尚待證實。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以來,各國無不在尋找解方。四月初澳洲發表研究顯示,亞洲、非洲因卡介苗接種率較歐美高,確診、重症個案相對少,認為卡介苗或可成為新冠肺炎的解方之一。目前也有許多廠商針對卡介苗對抗新冠肺炎的效果進行臨床試驗,但目前尚未有進一步的成果。黃立民表示,卡介苗主要產生非特異性免疫增強效果,在仍有保護力的狀況下,對所有感染症都有效。但卡介苗施打後,其特異性免疫增強效果會在兩年內消失,除非補打,否則對一般成人對抗新冠肺炎的效益不大。黃立民說,除非世界衛生組織(WHO)或歐美等國發表相關報告,確切指出卡介苗對新冠肺炎的防治成效,否則不考慮在新冠疫苗研發成功前,對老年人或高風險族群全面施打卡介苗。
-
2020-09-10 癌症.卵巢.子宮
卵巢癌易復發 標靶藥物助延緩
卵巢癌為「最棘手的婦癌」,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因此難以早期發現,部分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且治療後復發率高。患者經歷手術搭配化療後約有七成會在三年內復發,之後深陷不斷治療與復發的循環中。如何延緩疾病復發是醫療上一大課題。近年癌症治療走向精準醫療,目前已有針對BRCA基因突變的卵巢癌患者研發出標靶藥物,延緩復發時間從5.5個月延長至19個月,整體存活率也從35個月延長至51個月。一年半後面臨疾病復發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秘書長暨三軍總醫院婦產部部主任張正昌表示,卵巢癌初期僅會有類似腸胃道症狀,如腹脹、腹痛等,常讓女性忽略,當腹脹、腹痛嚴重到影響生活並長期存在,意外發現到的卵巢癌幾乎都是晚期。張正昌表示,等到卵巢癌蔓延腹腔產生腹水或遠端轉移,通常都已是第三、四期,這類患者在臨床上幾乎是超過一半以上。卵巢癌標準治療以手術為主,先透過手術減少腫瘤體積,再做化療,結束療程後,大約有一年半的時間享有不錯的生活品質,但一年半過後,通常會面臨到疾病的復發。癌症治療走向精準化張正昌表示,治療後礙於體內已產生抗藥性,距離下一次復發的時間會隨著復發次數增加而縮短;三軍總醫院婦產部婦癌科主任王毓淇表示,多數患者復發到第三次時,生命亦即將走向終點。卵巢癌的治療,臨床上要克服的就是「延長復發時間」,讓卵巢癌成為慢性疾病。近年癌症治療走向精準化,是指透過基因檢測,瞭解患者體內是否具有特定基因的突變,以致後續的治療上「投其所好」。王毓淇表示,以卵巢癌為例,已發現與BRCA1及BRCA2突變有關。據統計,我國約有二成的卵巢癌患者帶有BRCA基因突變。帶有BRCA1基因突變的女性,會有四成的機率罹患卵巢癌,而帶有BRCA2基因突變的女性有二成的機率發生卵巢癌。PARP抑制劑治療成效佳王毓淇表示,卵巢癌的治療方式,除了手術、化療與血管新生抑制劑外,還有近年上市的口服PARP抑制劑。PARP抑制劑透過抑制癌細胞的修復路徑以延緩疾病的復發,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且具有BRCA基因突變的患者治療成效更佳。王毓淇說明,根據國外臨床研究顯示,接受過手術及化療的患者,且有BRCA基因突變,使用口服PARP抑制劑治療,連續追蹤三年,高達六成疾病未復發,相對於服用安慰劑僅兩成患者未復發,顯示效果極佳;張正昌表示,現在無論是接受第一線治療或是復發後的卵巢癌,完成標準治療流程後,再使用標靶藥物以延緩復發來「維持戰果」已成為主流觀念。年度健檢可做陰道超音波張正昌呼籲,女性面對卵巢癌,必須要有「預防」的觀念。建議年度健檢時,可以做陰道超音波,尤其是家族有乳癌或是卵巢癌病史的民眾更應定期檢查,若能早期發現,可以透過手術達到極佳的治療效果。
-
2020-09-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第三期試驗無結論 賽諾菲藥品治療武漢肺炎喊卡
法國大藥廠賽諾菲(Sanofi)今天表示,旗下關節炎藥物Kevzara用於治療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重症患者的第三期國際臨床試驗無結論,因此終止試驗。法新社報導,第三期臨床試驗通常是獲得官方批准使用前最後一次試驗。賽諾菲在聲明稿中表示,Kevzara的第三期試驗和對照的安慰劑相比,結果未達首要和次要評估標準,而兩組試驗都是和既有醫院治療方式做比較。賽諾菲表示,他們和合作研發Kevzara的美國藥廠雷傑納隆(Regeneron),都不考慮對這種藥物用於治療COVID-19進行進一步臨床試驗。不過,賽諾菲全球研究主管利德(John Reed)說,Kevzar雖然「沒有產生我們期望的結果,但我們對自身團隊所做的努力引以為傲」。武漢肺炎已在全球奪走80多萬條人命,並重創經濟,引發各國爭相研發疫苗和有效治療方式。賽諾菲也是諸多研發武漢肺炎疫苗的藥廠之一。
-
2020-08-27 養生.保健食品瘋
改善哮喘、預防卵巢癌風險?又2則維生素D神話破滅
三個禮拜前(2020-8-5)才剛發表維他命D:又一神話破滅,這一個禮拜來又有兩個維他命D神話被戳破。事實上,有關維他命D神話的一個又一個的破滅,我已經寫到手軟,所以我今天乾脆就把最近發生的這兩個,寫在一起。昨天(2020-8-25)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發表Effect of Vitamin D3 Supplementation on Severe Asthma Exacerbations in Children With Asthma and Low Vitamin D Levels(補充維他命D3對低維他命D哮喘兒童嚴重哮喘加重的影響)。這篇論文先介紹說,過去的許多研究發現維他命D不足與兒童哮喘有正相關性,但服用維他命D補充劑卻似乎並不能改善兒童哮喘。所以,這項新的研究是希望通過一些實驗條件的調整(例如參與對象的篩選和維他命D的劑量),來看維他命D補充劑是否能改善小孩子的哮喘。這次的研究是由包括加州大學和哈佛大學的7個美國醫學中心共同參與,篩選招募了共192位年紀在6到16歲之間的小孩,其中半數的小孩每天吃4000單位的維他命D3,另半數的小孩則每天吃安慰劑,總共吃了將近一年(48週)。結果,維他命D的那一組有36個小孩出現至少一次嚴重的哮喘,而安慰劑的那一組則有33個小孩出現至少一次嚴重的哮喘。另外,維他命D的那一組發生嚴重哮喘的時間點是平均240天,而安慰劑的那一組則是253天。也就是說,就單純的數字而言,維他命D的那一組反而表現較差。當然,就統計學來說,這兩組是沒有有意義的差別。基於這樣的數據,這篇論文的結論是:在患有持續性哮喘和低維他命D水平的兒童中,與安慰劑相比,補充維他命D3並未顯著改善嚴重哮喘加重的時間。 研究結果不支持使用維他命D3補充劑來預防兒童的嚴重哮喘加重。一個禮拜前(2020-8-19)歐洲臨床營養學期刊發表Association between vitamin D/calcium intake and 25-hydroxyvitamin D and risk of ovarian cancer: a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meta-analysis(維他命D /鈣攝入量和25-羥基維他命D與卵巢癌風險之間的關聯:劑量反應關係的薈萃分析)。這項薈萃分析也先介紹說,過去的許多研究發現維他命D不足與卵巢癌罹患率有正相關性,但服用維他命D補充劑是否能減低罹患卵巢癌的風險卻無法確定。這項薈萃分析共篩選出21篇已經發表的相關論文,而所涵蓋的調查對象高達將近一百萬人。如此龐大的分析結果是,維他命D的攝取不能降低罹患卵巢癌的風險。維他命D大約是在100年前為了治療小孩子的佝僂病而發現的。在這100年裡,什麼抗癌,抗憂鬱,防老人癡呆,控制血糖,降血壓,減肥,護心,護骨,無所不有的實驗都做過了,甚至連最近的新冠肺炎,也都做過了(請看維他命D抗新冠,一張嘴巴兩個洞)。結果,維他命D是連最起碼的護骨功效都沒有。請看史上最大宗分析:維他命D無用。有關維他命D研究的來龍去脈,以及它是如何一個接一個的神話破滅,請看我在3月發表的新書維他命D真相 。如果您比較喜歡看影片,那就請看我最近發表在YouTube的維他命D能抗啥。這個影片是我最近一次演講你是在科學養生嗎的片段。原文:又兩個維他命D神話破滅:卵巢癌,哮喘
-
2020-08-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瑞德西韋+貝塔干擾素 美國治新冠肺炎新研究
新冠肺炎治療研究將邁入新階段,聯邦研究團隊擬在治療新冠肺炎實驗性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中,加入一種專門攻擊病毒和抑制發炎的貝塔干擾素(β interferon),試圖強化瑞德西韋的功效,並實際測試患者能否加速恢復。由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贊助的臨床實驗研究指出,雖然由吉利德科學產製的瑞德西韋無法降低死亡率,但能將恢復時間縮短至少四天;而貝塔干擾素早已是一種廣泛應用的消炎藥,經常被用來治療硬化症。美國聯邦政府將加快瑞德西韋臨床實驗計畫(ACCT)的速度,使用瑞德西韋搭配不同的藥物後,比較兩者之間的成效速度,表現較佳的藥物即可進入下一階段的臨床實驗。這項實驗已進入第三階段,將有1000名患者接受測試,分別使用瑞德西韋搭配他種藥物,和瑞德西韋搭配干擾素進行比較。舊金山加大(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傳染病醫學專家陳子平(Peter Chin-Hong)的研究團隊,提供加入第三階段試驗的藥物選項;他們提供的第一項實驗藥物為口服藥物EIDD-2801,和瑞德西韋一樣屬於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的第一階段臨床試驗始於今年2月21日,當時僅以瑞德西韋和安慰劑進行比較;該實驗在4月19日測得超過1000名以上的患者後截止,由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院(NIAID)在同月27日公布初步結果。第二階段臨床試驗則於5月8日開始,將瑞德西韋搭配安慰劑,與瑞德西韋搭配抑制發炎的抗風濕性藥物Baricitinib,兩者進行比較;研究人員使用Baricitinib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患者的免疫系統出現「防禦過當」的反應,產生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的症狀而不慎喪命。目前欲參加第三階段臨床試驗的患者可在本月開始報名,舊金山加大和舊金山綜合醫院(San Francisco General)表示,已有九名患者登記參加。
-
2020-08-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巴西批准嬌生疫苗最終試驗 將對7000人進行測試
巴西衛生機關表示,他們已經批准嬌生集團進行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最終階段臨床試驗,是在這個疫情嚴峻國家進行廣泛測試的第4支疫苗。法新社報導,巴西國家衛生監督局(Anvisa)昨天表示,嬌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旗下的楊森藥廠(Janssen)將對巴西7個州共7000名志願者進行測試,而全球共有約6萬人接受這支疫苗的試驗。監督局表示,這項隨機、安慰劑控制、雙盲的第3階段大規模人體臨床試驗,是獲得主管機關核准前的最後一步。監督局官員孟迪斯(Gustavo Mendes)在機構網站上的影片表示:「已經有另一項疫苗研究被批准,這是很重要的進展。」巴西巴拉納州(Parana)政府上週也簽署協定,核准測試和生產俄羅斯的「史普尼克V」(Sputnik V)疫苗。「史普尼克V」疫苗是全球首支獲核准的疫苗,但也充滿爭議。巴西是全球武漢肺炎病例第2多的國家,共350萬人感染,11萬人死亡,都僅次於美國。
-
2020-08-18 養生.保健食品瘋
蔓越莓和甘露糖哪個能預防泌尿道感染?結果令人意外
讀者劉先生在2020-7-16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您好,我是貴網站的忠實讀者,很感謝教授透過科學驗證的角度來分享大眾關於醫學相關的知識。我冒昧有個問題想請教教授,因為近期身邊的女性友人有反覆泌尿到感染的問題,有尋求醫師的協助在使用抗生素治療。然而,在網路上搜尋資料的過程有看到許多保健食品添加蔓越莓聲稱可預防泌尿道感染,也有看到文章說甘露糖的有效。這些資訊讓我朋友也很想試看看,因為她吃抗生素會有腸胃不適的問題,因此想冒昧請教教授是否能針對這兩個成分撰文分享。感謝教授!!!有關蔓越莓及甘露糖之用於預防或治療尿路感染,的確是有一些科學根據,尤其是有關蔓越莓的論文,數量還算蠻多的。蔓越莓之用於預防尿路感染是至少有百年歷史的民俗療法,而其作用機制在早期(1920年代)被認為是由於蔓越莓所含的強酸能在尿路防止細菌感染。但在一篇1989年發表的通訊論文裡,有人首次提出蔓越莓所含的A型原花青素(A-type proanthocyanidins)應該才是能有效抑制細菌(大腸桿菌)粘附至尿路的化合物。這個論調直至目前還是最被廣為接受的。由於市售蔓越莓汁種類繁多,成分不一,所以不適合用來做臨床試驗。有鑑於此,美國的健康研究院在2003年創設了一個標準化的蔓越莓汁,以及一個對應的安慰劑,而兩年後這個組合就首次被用來進行一個隨機雙盲的臨床試驗。發表於2012年的結果顯示,飲用蔓越莓汁的人是比飲用安慰劑的人較少發生尿路感染,儘管差別並沒有達到統計學上的顯著意義。這個實驗結果之所以未能達到統計學上的顯著意義,有可能是因為蔓越莓汁所含的有效成分劑量過低,所以有一個新的臨床試驗就改用濃縮的蔓越莓膠囊,而其結果的確就達到了統計學上顯著的差異。請看2015年發表的論文。可是,有一篇2016年發表的臨床試驗論文則表示,使用蔓越莓膠囊並不能減低尿路感染的發生率。所以,直至目前,蔓越莓(不管是果汁,膠囊,還是其他形式)到底能不能預防尿路感染,還是沒有定論。有三個相關的醫學會(美國泌尿協會,加拿大泌尿協會,及尿動力學,女性盆腔醫學與泌尿生殖系統重建協會)在一份2019年共同發布的指南裡說,基於C級的證據(確定性低),醫生可以建議患有復發性尿路感染的婦女服用蔓越莓產品。甘露糖是化學結構類似葡萄糖的單醣,而它是廣泛存在於各種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儘管甘露糖對我們的生理運作很重要,但我們並不需要從食物攝取甘露糖,因為我們的身體可以將葡萄糖轉化為甘露糖,也可以將甘露糖轉化為葡萄糖。過多的甘露糖會從尿液排出體外,而由於甘露糖的結構類似尿路上皮糖蛋白受體的結合位點,因此它是細菌粘附的競爭性抑製劑。 當尿液中甘露糖的濃度達到適當水平時,它會導致細菌黏附素飽和,從而阻止細菌附著到尿路上皮細胞。此一機制已經獲得動物實驗的支持,但是,截止目前為止,臨床試驗仍然無法確定甘露糖是否能預防尿路感染。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1)不同的實驗採用不同的劑量或不同的療程,(2)絕大多數的實驗採用複方,而非僅僅是甘露糖一項。而就是因為這樣的變異性,使得綜合分析結果無法達到統計學上的顯著意義。請看一篇2019年發表的綜述論文。在那一份2019年共同發布的指南裡,甘露糖雖有被提起,但卻沒有被建議使用。也就是說,蔓越莓的確定性已經是很低了,但甘露糖還又更低。所以,讀者劉先生的朋友也許可以試試這兩種方法,但會不會有效,我就沒把握說了。原文:蔓越莓,甘露糖,尿路感染
-
2020-08-12 養生.聰明飲食
吃什麼能增強記憶,減少心血管風險?不妨看看這些研究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飲食,不僅是人類最原始的慾望,也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需要。攝入的食物,除了果腹,還有補充營養、改善健康的作用。旨在改善健康和福祉的營養研究不斷發表,探索了食物對人體健康影響背後的科學。我們結合近兩年受到關注的一些研究,分享其中食物與人體健康的新見解。葡萄、藍莓與記憶力增強有關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葡萄和藍莓中所含的多酚類化合物可能有助於改善一些老年人的記憶力衰退。來自法國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員針對215名60-70歲的受試者進行了為期6個月的試驗。受試者被隨機分為安慰劑組和提取物組,提取物組每天服用600mg富含多酚的葡萄和藍莓提取物,其中含有258mg的黃酮類化合物。試驗開始時,受試者接受了認知能力測試,包括配對聯想、視覺空間、情景記憶和言語等測試。6個月後,研究人員發現,雖然受試者的認知表現都有所改善,但兩組之間並沒有差異。不過根據試驗前的成績基礎不同,認知能力下降最嚴重的受試者,服用提取物後認知年齡相當於逆轉了近14年,而安慰劑組的改善約為5.5年。食用植物蛋白與死亡風險降低有關由日本國家癌症中心和公共衛生中心研究人員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發表的一項前瞻性研究顯示,植物蛋白可能對健康有益,用植物或魚蛋白,替代紅肉和加工肉類可以延長壽命。從1995年1月至2016年12月,研究人員對70696名平均56歲的受試者進行了平均長達18年的隨訪,以了解他們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變化。研究人員發現,食用植物蛋白與降低總死亡風險有顯著相關性,與食用植物蛋白最少的人相比,食用最多的人總死亡風險低13%;用植物蛋白代替紅肉中3%的卡路里(大約相當於半斤大豆等高蛋白食物),總死亡風險降低34%、癌症死亡風險降低39%、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42%;用植物蛋白代替加工肉類,總死亡風險降低46%、癌症死亡風險降低50%。由於該研究是一項觀察性研究,結果只能顯示相關性,而不能證明食用植物蛋白可以降低死亡風險。類黃酮或可預防癌症與心髒病死亡伊迪絲·考恩大學醫學和健康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對來自丹麥的飲食、癌症和健康隊列數據進行了分析,這些數據評估了23年來56048(新聞與研究中不一致)名丹麥人的飲食。據研究人員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顯示,經常食用富含類黃酮的食物,如蘋果和茶,死於癌症和心髒病的可能性較小,對於那些因吸煙而患有慢性疾病的高風險人群以及每天飲酒量超過標準2倍的人群,其保護作用似乎最強。值得注意的是,攝入類黃酮並不能完全抵消因吸煙和酗酒而增加的死亡風險。每天攝入約500mg總類黃酮的受試者,癌症與心髒病相關的死亡風險最低。類黃酮在食物中並不少見:一杯茶,一個蘋果,一個橙子,100g藍莓和100g西蘭花將提供種類繁多的黃酮類化合物和超過500mg的總類黃酮。影響心血管代謝疾病的食物蘑菇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生物活性化合物(例如多醣),據傳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不過,根據哈佛大學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這還缺乏科學支持。研究人員對兩項大型、前瞻性、長期隊列研究——護士健康研究和衛生專業人員隨訪研究進行了分析,涉及67139名女性和43541名男性。根據受試者吃蘑菇的頻率,研究人員評估了他們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指標,結果發現多吃還是少吃蘑菇,患心血管疾病或2型糖尿病的風險沒有差異,蘑菇可能無法預防這兩種疾病。在2019年美國心髒病學會(ACC)中東會議和第十屆阿聯酋心髒病學會會議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高纖維飲食可以改善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壓、膽固醇水平和空腹血糖水平。研究人員對200名患有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的成年人,進行了為期6個月的追踪研究。試驗開始前,受試者每日熱量攝入為1200-1500大卡,每日纖維攝入量為24-30g,低於美國國家營養研究所和印度醫學研究委員會指南建議的每天攝入40g/ 2000大卡。試驗期間,受試者在堅持低血糖飲食的同時,研究人員將其每日纖維攝入量提高20%-25%,稱為“高纖維飲食”。6個月後,那些堅持飲食調整的受試者各方面有顯著改善,其中收縮壓降低15%,血清膽固醇降低9%,糖化血紅蛋白降低15%,空腹血糖降低28%。研究人員解釋道:“膳食纖維通過與消化系統中的膽固醇顆粒結合,並在人體吸收前將它們排出體外,從而降低整體膽固醇,間接地干擾了膽固醇的吸收。高纖維飲食還有助於增加飽腹感,減少飲食攝入,降低血糖。”一項發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研究顯示,多吃植物性食物和少吃動物性食物,可能與改善心臟健康和降低因心梗、中風或其他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風險有關。研究人員查閱了ARIC(社區動脈粥樣硬化風險)研究的數據庫。該數據庫收集了1987年至2016年期間1萬多名美國成年人的食物攝入信息,這些人在研究開始時沒有心血管疾病。研究人員發現,總體上食用植物性食物最多的人罹患心髒病、中風、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16%;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32%;與那些食用植物性食品最少的人相比,全因死亡風險降低25%。研究團隊建議,「想要預防心血管疾病,人們應該多吃蔬菜、堅果、全穀物、水果、豆類,少吃動物性食物。」新研究接連不斷,但落到日常生活,大多離不開均衡飲食的原則。《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應食物多樣,穀類為主,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週25種以上;多吃蔬果、奶類、大豆,每天攝入300-500g蔬菜, 200-350g新鮮水果;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少鹽少油,控糖限酒;同時要吃動平衡,保持健康體重。(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8-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打臉川普 FDA專家:疫苗年底前問世可能性低
川普政府為求快速擺脫疫情,於今年6月共贊助40億元協助六種疫苗的研發計畫,希望能在2021年1月產出3億支疫苗,該計畫被稱為「神速任務」(Operation Warp Speed)。川普5日接受福斯新聞網(Fox News)晨間節目「福斯與朋友」(Fox & Friends)的訪問時,稱該計畫正順利進行,並說:「我把流程簡化了,原本需要三年或四年的時間才能達到我們現在的進度,但我相信我們只需要一年,今年年底之前就能有結果。」儘管如此,疫情仍持續延燒,如今已有超過487萬人確診,位居全球之冠,近16萬人死亡;而距離大選只剩下100天不到,川普的連任之路看似危機重重。先前曾為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提出防疫建議的賓州大學教授歐費特(Paul Offit)日前表示,雖然自己對於疫苗的研發樂觀其成,但他認為可能沒辦法趕在今年年底完成。歐費特說:「要在今年年底以前完成疫苗開發,我認為並不實際;依照目前的狀況來看,現正研發中的疫苗都是兩劑的,這些都需要三階段臨床測試,包括量化生產、前瞻性測試(Prospective Testing)和安慰劑對照測試(Placebo-Controlled),而這些測試都才剛開始。」此外,歐費特還在6月替「紐約時報」撰文,提到為川普對疫苗研發的預測過早而感到憂慮。歐費特強調:「如果三階段臨床測試都能順利完成,受測者也能達到1萬5000人至2萬人,足以證明疫苗安全無虞,那照這樣發展下去是沒有問題的;但我們不希望看到的是,在『神速任務』的要求下,還要應付幾百萬的量產需求,準備不全的情況下就將疫苗釋出,這將會是個錯誤。」
-
2020-08-06 養生.保健食品瘋
又一神話破滅?哈佛研究:維生素D和預防憂鬱症無關
昨天(2020-8-4)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發表Effect of Long-term Vitamin D3 Supplementation vs Placebo on Risk of Depression or Clinically Relevant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on Change in Mood Score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長期補充維他命D3與安慰劑相比對憂鬱或臨床相關憂鬱症狀風險以及情緒得分變化的影響:一項隨機臨床試驗)。大約20年前美國出現一位維他命D萬靈丹之父,而在他的大力提倡之下,維他命D被用來預防和治療全身上下幾乎每一種病,連縱然是精神上的疾病,例如憂鬱症,也都包括在內。事實上,在這篇最新論文發表之前,早已經有13項隨機臨床試驗探討維他命D是否真的能預防憂鬱症,而結果是12比1,即12個說無效,一個說有效。這次的實驗是由哈佛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Olivia Okereke醫生帶頭,另外還有12位研究人員共同參與。這項實驗是雙盲的隨機臨床試驗,規模龐大,共調查了18353人(平均年齡67.5歲,男女約各半)。這些接受調查的人在一開始都是沒有憂鬱症,然後其中半數的人每天吃2000單位的維他命D3,為時5年,另外半數的人則是每天吃安慰劑,也是為時5年(註:他們都不知道自己吃的是維他命D3或安慰劑)。5年後,吃維他命D3這一組人裡有609人罹患憂鬱症,而吃安慰劑這一組人裡則有625人罹患憂鬱症。也就是說,在吃維他命D3這一組,每年每一千人裡有12.9人罹患憂鬱症,而在吃安慰劑這一組,則是每年每一千人裡有13.3人罹患憂鬱症。也就是說,吃維他命D3跟吃安慰劑,在統計學上並沒有《有意義的差異》。維他命D大約是在100年前為了治療小孩子的佝僂病而發現的。在這100年裡,什麼抗癌,抗憂鬱,防老人癡呆,控制血糖,降血壓,減肥,護心,護骨,無所不有的實驗都做過了,甚至連最近的新冠肺炎,也都做過了(請看維他命D抗新冠,一張嘴巴兩個洞)。結果,維他命D是連最起碼的護骨功效都沒有。請看史上最大宗分析:維他命D無用。有關維他命D研究的來龍去脈,以及它是如何一個接一個的神話破滅,請看我在3月發表的新書維他命D真相。如果您比較喜歡看影片,那就請看我最近發表在YouTube的維他命D能抗啥。這個影片是我最近一次演講你是在科學養生嗎的片段。原文:維他命D:又一神話破滅
-
2020-08-02 養生.保健食品瘋
「硒」是抗癌之王?教授引述臨床研究論文批醫師胡扯
昨天在網路搜索資料時,赫然看到一篇《健康2.0》2020-1-6發表的「硒」是抗癌之王!5大神級食物這樣吃就對了,真是感慨萬千:一個標榜提供健康資訊的電視節目竟然會搭配醫師,散播害人的健康資訊。這篇文章引用江坤俊醫師說:「正常的細胞要變成癌細胞,大致可分為幾個步驟…而硒元素在各個階段都能發揮作用,守護人體免於癌症侵害,因此保持體內硒濃度充足是相當重要的。」這篇文章也引用江守山醫師說:「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曾進行一項為期10年的介入性研究,服用硒補充劑的受試者,比起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組,整體癌症發生率少了50%,死亡率則降低17%;其中腸胃道腫瘤、乳癌、肺癌、攝護腺癌、淋巴癌的發生率皆較低。」只不過很不幸的是,二十多年來反覆的研究已經確定硒補充劑根本不能防癌,而近幾年來的研究更顯示,硒補充劑反而會增加癌率,會增加死亡率,以及會增加得糖尿病的風險。我在三年前(2017-6-5)就已經發表抗癌四大營養密碼?,駁斥《硒,維他命D,大蒜,茶是抗癌四大營養密碼》的論調,而其中有這麼一句話:「這34年來,數十個臨床研究已經證實了,硒補充劑非但不能防癌,反而會增加癌率。不信的話,我就隨便抓五篇最新的研究報告,供讀者參考」。由於當時我這篇文章同時要駁斥4個所謂的營養密碼,所以我就只列舉了5篇關於《硒補充劑是否能防癌》的臨床研究論文。在今天這篇文章裡,我會列舉所有這方面的論文(請看附註)。江守山醫師所說的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是發表於1996年(請看附註),而這篇論文就是《硒是抗癌之王》這個胡扯的源頭。這項研究本來是要調查硒補充劑是否能預防皮膚癌,結果發現不能預防皮膚癌。可是,它卻順便意外地發現,硒補充劑似乎能預防肺癌、攝護腺癌、和大腸癌。(附註:江守山醫師所說的《其中腸胃道腫瘤、乳癌、淋巴癌的發生率皆較低》,是信口開河,絕無這樣的研究)這個順便意外的發現引發了一系列的研究,而到了2017年最後一篇論文發表為止,總共有21篇相關的論文發表。在這21篇論文裡,只有兩篇是認為硒補充劑似乎能預防癌症,其他19篇則不認為。考科藍資料庫(Cochrane Library)是一個致力於提供基於科學證據的醫學資料庫。它在2018年發表Selenium for preventing cancer(硒之用於預防癌症),而其結論的重點是:1.設計良好並且進行良好隨機對照的試驗表明,硒補充劑在降低癌症風險方面不具有益作用。2.一些隨機對照試驗發現服用硒補充劑的人較容易患攝護腺癌和2型糖尿病。3.總體而言,沒有證據表明通過飲食或補充營養來增加硒的攝入量可以預防人類癌症。有關硒補充劑會增加患2型糖尿病機率的論文是這兩篇:2016年:Selenium Supplementation for Prevention of Colorectal Adenomas and Risk of Associated Type 2 Diabetes(硒補充劑之用於預防結直腸腺瘤和伴發2型糖尿病的風險)2018年:Higher Plasma Selenium Concentr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Odds of Prevalent Type 2 Diabetes(較高的血漿硒濃度與2型糖尿病的患病機率增加有關)有關硒補充劑會增加死亡率的論文是這一篇:2018年:Effect of long-term selenium supplementation on mortality: Results from a multiple-dos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長期補充硒對死亡率的影響:多劑量隨機對照試驗的結果),而它的結論是:在硒水平中等偏低的國家,連續5年每天服用300微克的硒會增加10年後的全因死亡率。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應避免硒總攝入量每天超過300微克。附註:所有有關《硒補充劑是否能防癌》的臨床研究論文(共21篇):大腸癌2017年:Colorectal Adenomas in Participants of the SELECT Randomized Trial of Selenium and Vitamin E for Prostate Cancer Prevention2016年:Selenium Supplementation for Prevention of Colorectal Adenomas and Risk of Associated Type 2 Diabetes2006年:Selenium supplementation and colorectal adenomas: an analysis of the nutritional prevention of cancer trial膀胱癌2016年:Phase III randomised chemoprevention study with selenium on the recurrence of non-invasive urothelial carcinoma. The SELEnium and BLAdder cancer Trial2012年:Evaluation of vitamin E and selenium supplement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bladder cancer in SWOG coordinated SELECT攝護腺癌2016年:Selenium- or Vitamin E-Related Gene Variants, Interaction with Supplementation, and Risk of High-Grade Prostate Cancer in SELECT2013年:Phase 3 clinical trial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selenium supplementation in men at high-risk for prostate cancer2011年:Phase III trial of selenium to prevent prostate cancer in men with high-grade 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SWOG S99172011年:Progression from high-grade 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to cancer: a randomized trial of combination vitamin-E, soy, and selenium2010年:Oral selenium supplementation has no effect on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velocity in men undergoing active surveillance for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2009年:Effect of selenium and vitamin E on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and other cancers: the Selenium and Vitamin E Cancer Prevention Trial (SELECT)1998年:Decreased incidence of prostate cancer with selenium supplementation: results of a double-blind cancer prevention trial子宮癌2015年:The favourable effects of long-term selenium supplementation on regression of cervical tissues and metabolic profiles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甲狀腺癌2014年: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lenium and other micronutrients and thyroid cancer incidence in the NIH-AARP Diet and Health Study肺癌2013年: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III chemoprevention trial of selenium suppleme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resected stage I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ECOG 55972002年:Selenium supplementation and lung cancer incidence: an update of the nutritional prevention of cancer trial皮膚癌2003年:Selenium supplementation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nonmelanoma skin cancer in a randomized trial1996年:Effects of selenium supplementation for cancer pre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of the sk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Nutritional Prevention of Cancer Study Group不分類的癌2014年:Multicenter, phase III trial comparing selenium supplementation with observation in gynecologic radiation oncology: follow-up analysis of the survival data 6 years after cessation of randomization2002年: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ffect of selenium supplementation on cancer incidence i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a summary report of the Nutritional Prevention of Cancer Trial1997年:Reduction of cancer mortality and incidence by selenium supplementation原文:硒是抗癌之王?醫師害人的胡扯
-
2020-07-2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莫德納疫苗猴子試驗 成功降低傳染風險
美國生技公司莫德納(Moderna)研發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實驗型疫苗,在猴子實驗中成功產生強勁的免疫反應,且防止病毒在鼻腔和肺部內複製。法新社和路透社報導,莫德納這次猴子實驗最關鍵成果,在於這款代號MRNA-1273的疫苗成功防止病毒在鼻腔內複製,有助於降低傳染風險。另一款由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與英國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合作開發的疫苗,則未看到相同成效,即便疫苗成功防止病毒進入動物體內,進而防止重症。根據發表在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的研究,莫德納疫苗的動物實驗對象為24隻恆河獼猴,分為3組之後,分別接受安慰劑和兩種不同劑量-10或100微克的疫苗。實驗中,兩組施打疫苗的獼猴,體內都產生高濃度中和抗體。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動物體內的抗體濃度,高於人類感染痊癒後體內所含抗體濃度。研究作者說,這款疫苗同時能誘發另一種免疫細胞的生成,也就是有助提升整體免疫反應的T細胞。猴子在4週後施打第2次疫苗,研究人員同時直接用管子將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送進猴子鼻腔和肺部。10微克和100微克疫苗均成功防止病毒在猴子肺部內複製、引發肺炎;但100微克疫苗不僅防止動物鼻腔出現病毒複製的情形,8隻猴子在暴露於病毒兩天後,甚至完全偵測不到病毒濃度。相較下,安慰劑組的8隻猴子體內持續出現病毒。與莫德納合作開發這款疫苗的美國衛生研究院(NIH)表示:「在非人類的靈長類動物實驗上,首次有實驗性疫苗能夠在上呼吸道快速控制住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若可以防止病毒進入肺部,將有助避免疾病加劇;而若能阻止病毒在鼻腔內複製的話,就有助減少傳播。2019冠狀病毒疾病肆虐,路透社統計全球迄今有超過1676萬人染疫,65萬9413人病故。有效疫苗被視作是結束這場大流行的關鍵。莫德納公司昨天展開涵蓋3萬名健康受試者的最後階段臨床試驗,若經證實有效,最快可望年底前通過批准與廣泛使用。
-
2020-07-23 科別.心臟血管
百憂解治中風無效 反增骨折機率
百憂解不能治中風!過去許多動物或小型人體實驗顯示,抗憂鬱藥物—百憂解(fluoxetine)有助於中風患者恢復大腦功能。不過近期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進行一項大型的人體臨床試驗,結果發現,百憂解其實對中風患者大腦的康復無益,反倒增加骨折機率。根據《Medical Xpress》報導,每年全球有超過1400萬人中風,其中有一半的人會留下永久性的傷害。過去動物實驗曾發現,使用百憂解藥物有助中風動物的腦部形成新細胞,後來也有小型的人體臨床試驗將百憂解與中風的康復做出連結。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研究團隊於是進行更大型的人體臨床來確認上述說法是否成立。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研究包括了2014年10月到2019年6月間,來自瑞典35間醫院的1500名中風患者,是瑞典目前為止與中風有關,最大的隨機對照試驗。其中一部分患者連續6個月均服用百憂解(20毫克),另一組則服用無效藥物(安慰劑)。研究團隊最後用雷氏修正量表評估受試者的大腦功能是否有變化。結果發現,百憂解對中風康復沒有幫助。除了中風治療外,研究團隊也同時針對百憂解對憂鬱症的療效與副作用進行觀察,計畫主持人倫德斯特羅姆表示,百憂解的確減緩了受試者的憂鬱症,但研究團隊也發現,受試者骨折機率同時提升了。根據《News Break》報導,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研究團隊與其他兩個研究團隊進行合作,三者均針對百憂解之於中風的療效進行研究,最終結果將包含大約6000名受試者,且預計今年就會出爐。而畢竟百憂解有其副作用,倫德斯特羅姆建議,先不要將百憂解作為中風後的治療藥物。【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7-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美國研究:羥氯奎寧治療武漢肺炎輕症無效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發現,美國總統川普倡導可用來治療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的瘧疾用藥羥氯奎寧,對於武漢肺炎輕症患者並無療效。路透社報導,在這項研究中,約24%以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治療的病人,14天後仍有症狀;至於接受安慰劑治療的病人,14天後還有症狀的比例約30%。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研究人員表示,這兩項數據在統計學上並無顯著差異。研究人員在今天刊於「內科醫學年鑑」(Annalsof Internal Medicine)的文章中寫道:「在未住院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初期患者中,羥氯奎寧無法隨著時間大幅減緩症狀嚴重性,或降低患病率。」這項隨機對照實驗的研究對象共491人,皆為未住院成人,症狀發作不超過4天。他們經過檢驗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或是未經篩檢確定染疫,但過去14天內曾密切接觸確診患者,之後也出現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症狀。由於美國篩檢量嚴重不足,參與研究的病患中僅58%受過篩檢。紐約醫學院(New York Medical College)醫師施盧格(Neil Schluger)對此研究發表評論,表示這項研究「提供有力證據,顯示羥氯奎寧對輕症患者沒有益處」。
-
2020-07-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莫德納疫苗受試者全產生抗體 月底展開最後試驗
美國生技大廠莫德納公司(Moderna Inc.)研發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實驗性疫苗,在受試45人身上全都出現抗體反應,即將於本月27日展開臨床試驗的最後階段。莫德納5月在官網透過新聞稿發布第一階段試驗的「初步結果」,顯示疫苗在8名患者身上產生免疫反應。而最新結果發表在今天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疫苗劑量多寡才有效 兵分三路測試法新社報導,莫德納將45名受試者分成3組,每組15人,每組疫苗注射劑量依序為25微克、100微克與250微克,並於28天後注射第2劑。施打第1輪疫苗後,接受較高劑量的患者體內抗體也較多;注射第2輪之後,受試者體內抗體數量不但高於多數染疫患者,還會自行產生抗體。超過半數的受試者出現輕、中度副作用,包括疲勞、發冷、頭痛、全身痠痛與注射部位疼痛,不過,沒有嚴重到必須取消試驗。有3名受試者沒有注射第2劑,其中一人隸屬最低劑量的25微克組,雙腿都有皮疹;另外兩人分別為25微克組與250微克組,都因出現新型冠狀病毒症狀而錯過注射機會,但之後的篩檢結果都呈陰性。研究結果 專家看法解析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NIAID)主任佛奇(Anthony Fauci)稱試驗結果為「好消息」,還說研究未發現嚴重有害結果,且疫苗產生用來殺死/中和病毒的抗體數量「相當高」。沒有參與研究的英國卡地夫大學(CardiffUniversity)傳染病專家傅利曼(Andrew Freedman)說,研究結果顯示,這款疫苗「可讓身體產生抗體,並隨著劑量增加而增加」。他又說,重要的是,在實驗室條件下,「身體產生的抗體可以中和病毒」。他說:「在有了其他疫苗後,逾半受試者所出現的副作用相當常見;不過,接受最高劑量的3名受試者出現的不良反應也較重,可能代表劑量太高了。」新類別疫苗 用的是遺傳物質莫德納這款疫苗是使用遺傳物質的新類別疫苗,是以核糖核酸(RNA)的形式,將病毒棘蛋白資訊編碼到人體內部,誘發身體免疫反應。棘蛋白是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一部分,不過,棘蛋白本身相對無害。這項技術的好處在於,它省去實驗室一道製造病毒蛋白的手續,進而加快量產速度。然而,這種技術平台的疫苗過去從未取得監管批准過。最後階段試驗費時2年 地點達87處路透社報導,據莫德納今天列入美國醫療數據庫ClinicalTrials.gov的資訊,公司打算在本月27日展開臨床試驗最後階段,研究地點達87處,全都位在美國。這款實驗性疫苗將在30個州與華府進行試驗,研究地點約半數位在美國疫情最嚴峻的幾個州,如德州、加州、佛羅里達州、喬治亞州、亞利桑那州、北卡羅來納州與南卡羅來納州等。法新社報導,接下來的第3階段試驗會招募3萬名志願者,分為兩組,實驗組取得100微克的疫苗,對照組則取得相同劑量的安慰劑。研究人員將追蹤兩年,除了觀察受試者是否取得保障、免於染疫,也觀察受試者如果染疫,疫苗是否可避免他們出現症狀。研究應會持續進行至2022年10月27日,但初步結果應該早就會出爐。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造成1320多萬人染疫、57萬人身亡,發展有效疫苗為當務之急。
-
2020-07-05 新聞.健康知識+
別急著上網Google 5個日常習慣避免大腦衰弱萎縮
1.試著想起來 別急著Google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想不起某位明星的名字,馬上Google查一下就有,但就是這樣的習慣,助長了所謂「數位失憶症(digital amnesia)」。根據網路安全公司卡巴斯基實驗室的一項調查,這就是半數人在不用手機通訊錄下,就無法打電話給親友的原因,已經很少有人記得住對方的電話號碼。加州大學歐文分校認知科學副教授Sara Mednick博士說:「大腦是個不用就會壞掉的機器。」當我們學習新事物,並時時複習,大腦的海馬迴和前額葉皮層會受激發,這是與記憶密切相關的大腦區域。相反的,當我們依靠外部資源幫忙記憶,例如頻繁使用網路和通訊錄,大腦的相關區塊就會變弱。下次當你想不起某個演員的名字時,別急著上網搜尋,試著給自己一點挑戰,相信自己的大腦知道答案,你只是需要一點時間蒐尋。Mednick博士說,同樣的,嘗試不用導航找到目的地,如果覺得這樣的挑戰太高,可以先從選擇一條新的下班路線開始。思考和嘗試新穎方法的次數愈多,大腦投入的時間就愈多,也更健康。2.小睡一下 大腦有效率重整要讓大腦思維敏捷,良好的睡眠不可或缺。每天夜裡,當我們從慢波(slow-wave)睡眠進入快速動眼期(REM)睡眠期間,大腦記憶會將我們整天學到的資訊,轉化為實際的工作知識。這樣的過程要花上七、八個小時。但其實你可以利用午睡,更有效率地完成這項工作。「在90分鐘的午睡中,一樣會在慢波和REM睡眠中循環,比例與整夜的睡眠相同,但每個階段的時間會更有效率。」Mednick博士說。因此,在記憶整合、創造力和生產力方面,小睡90分鐘的效益,可以和夜間睡眠媲美。如果很難安排90分鐘的午睡,30分鐘也會有不錯的效果。3.每天運動 刺激神經元生長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大腦。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長壽中心主任Gary W. Small說,血液充滿了供應大腦使用的氧氣和營養,運動還可以刺激身體產生一種蛋白質,它對大腦的作用就像肥料一樣,刺激神經元萌生分枝,更有效地進行交流。伊利諾大學研究人員要求120名年齡在55至80歲之間的成年人,有些人每周三天快走40分鐘,有些進行拉伸。結果發現,一年後,步行者大腦的記憶中心(海馬迴)比拉伸組大2%。Small博士說,這個百分比聽起來很小,「但足以從根本扭轉在同一時期內因自然衰老引起的大腦萎縮。」即使一次性的鍛鍊,也足以立即提升認知。一項2019年的小型研究發現,進行30分鐘固定自行車運動的人,比起其他休息的人,具有更好的記憶力。4.避免多工 減少大腦壓力一次同時處理很多事情,通常讓我們覺得自己很有效率、生產力,但事實上相反。「人類大腦的設計,無法同時處理多任務。」Small博士說,當我們同時執行多任務時,大腦會感受到壓力,而且可能因此犯更多錯誤,最終降低效率(中斷四秒鐘,會讓你在執行任務時,增加三倍的犯錯機會)。無論本身是否意識到這種壓力,它都會觸發激素釋放,從而干擾短期記憶。這就是為什麼與人交談時,如果被電話打斷,常常想不起剛剛說到哪裡。為了大腦健康,進行單任務處理時,建議把手機放在看不見的地方,改掉強迫性檢查電子信箱、社交軟體的習慣。5.抗氧化食物 防止大腦生鏽營養對日常記憶力和注意力有顯著影響。每天,自由基在大腦中不斷形成、累積,紐約威爾康奈爾醫學院阿茲海默症預防診所副主任Lisa Mosconi博士說,自由基在大腦引起的反應,就像生鏽一樣,會導致神經元衰老得更快。漿果類如覆盆子、蔓越莓富含花青素,這類抗氧化劑會進入大腦、抓住自由基,「就像警察誘捕犯人一樣。」即使少量也可以提供幫助。甜菜富含硝酸鹽,在血液中會轉化為一氧化氮,使全身血管鬆弛、促進血液流動,到達大腦的血液愈多,腦袋就會愈靈光。近幾年火紅的香料「薑黃」,富含薑黃素,是一種有效抗發炎物質。在一項小型研究中,讓沒有阿茲海默症的人,每天服用90毫克薑黃,結果顯示,與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組相比,服用薑黃者表現出更好的記憶力和注意力。食用大量印度食品或咖哩的人,在認知測試中,往往比不吃這類食物的人表現更好,薑黃素可能是原因之一。另外,阿茲海默症在印度的罹病率,遠低於美國。專家也提醒,千萬不要讓自己常處於飢餓狀態,「太長時間未進食,血糖降低會損害記憶力和決策能力。」心理學家Susan Albers說。因為大腦需依靠葡萄糖運轉,缺乏食物會讓大腦處於當機狀態。資料來源/美國《預防》雜誌
-
2020-07-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歐盟批准使用瑞德西韋 治療新冠肺炎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今天批准使用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治療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歐盟衛生與食品安全執委凱瑞亞基德斯(StellaKyriakides)發表聲明表示:「今日批准首個治療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藥物,在對抗這種疾病上邁出重要的一步。」凱瑞亞基德斯指出:「我們在藥物申請提交後不到一個月內就同意批准,清楚表明歐盟的決心,要在每當有新療法可用之際迅速做出反應。」至少已有兩項美國主要研究顯示,瑞德西韋可減少染疫患者的住院時間。美國政府於5月1日批准瑞德西韋的緊急使用,日本、韓國等多個亞洲國家隨後跟進。瑞德西韋原先意在用於治療伊波拉病毒(Ebola)。歐盟藥品管理局(EMA)於上週建議有條件批准瑞德西韋,以治療患有肺炎及需要額外氧氣的12歲以上患者。歐盟藥品管理局指稱,該單位的評估主要基於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NIAID)贊助的一項研究資料。這項研究於5月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顯示瑞德西韋注射比安慰劑更能加速染疫患者康復。平均而言,瑞德西韋能讓染疫患者的住院時間從15天減至11天。
-
2020-07-03 癌症.卵巢.子宮
中年發福、小腹變大不以為意? 當心「沉默殺手」找上門
中年婦女若發現自已的腰圍,忽然增大「發福」千萬別掉以輕心,小心可能是卵巢癌。一名60多歲陳太太(化名)是三期末的卵巢癌患者,剛開始只覺得腹脹、肚子變大,前往門診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後,發現竟是卵巢癌,手術開刀後又復發,所幸以口服PARP抑制劑進行維持療法,成功延緩疾病進展,目前控制情況相當穩定。收治這名病患的大林慈濟醫院婦產科主任許鈞碩表示,卵巢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初期症狀並不明顯,總覺得肚子脹、腹痛,很容易與其他疾病混肴,到了後期,即使患者腹部突然變大,也會誤以為是發胖缺乏危機感,因此常在診斷後,已有50%的患者是晚期卵巢癌。許醫師說明,晚期卵巢癌以手術切除及化療為主,但困擾的是,第一線化療後仍有70%會在2、3年內復發,且復發時距一次比一次短,最終產生抗藥性,晚期治療成效相對不佳,病人甚至因一再復發,反覆受化療之苦,使疾病進展更快;所幸針對BRCA基因缺損的卵巢癌患者,使用口服PARP抑制劑來消滅腫瘤細胞,效果明顯,更有助延長無疾病惡化存活期。在台灣,帶有BRCA基因缺損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約占15-20%左右。上皮性卵巢癌其中一種高度惡性的漿膜性卵巢癌約44%有BRCA基因缺損。許鈞碩醫師指出,人類DNA是雙股機制,當細胞遇到攻擊時,會透過酶去修復細胞的DNA。帶有BRCA基因缺陷的細胞,在修復的過程容易癌化。針對已經癌化的細胞,透過PARP抑制劑去壓抑修復腫瘤細胞DNA的酶(PARP),使腫瘤細胞無法修復DNA斷裂,癌細胞會自然凋零,即是標靶藥物治療的概念。 根據國外大型臨床研究發現,帶有BRCA基因晚期患者經手術及含鉑藥物化療後,使用PARP抑制劑做為一線維持治療2年,與安慰劑相比,死亡風險下降七成,無疾病存活期從11個月延長到29個月,追蹤3年後,6成無復發情形,到了第4年,約50%的病人沒有疾病進展。許醫師提及,一名56歲多次復發的李太太(化名),起初也是突然間腹部變胖,有腸胃不舒服等症狀,沒想到一經診斷後,就已是卵巢癌第三期且轉移至肝臟,透過手術切除及化療,過了4年竟又復發,接著再以化療治療延長半年,不幸再度復發。為免除化療後白血球下降、掉髮等副作用,去年11月使用PARP抑制劑,延緩復發機率,同時兼顧生活品質。 美國FDA核准的PARP抑制劑,用於復發的卵巢癌、輸卵管癌、腹膜癌,及對於含鉑化療藥物敏感病人,做為一線維持治療藥物,台灣也於2018年核准使用。口服PARP抑制劑每天早晚一顆,副作用相較輕微,僅有腸胃不適、噁心或肚子痛等狀況,許鈞碩醫師提醒,接受標靶治療仍須定期回診追蹤。許鈞碩醫師說明,口服PARP抑制劑突破晚期卵巢癌的治療困境,提高病人存活希望,維持一線生機。同時他也提醒婦女朋友,每年除了子宮頸抺片檢查以外,也要進行超音波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特別是卵巢癌高風險族群,包括初經早、停經晩的女性;以及有卵巢癌及乳癌家族病史的婦女、或是不孕症者,皆需謹慎留意。 (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年過30身材就開始走鐘? 關鍵原因藏在這! 叫媽媽不要再撿菜尾了! 當心變胖還會招惹婦癌頭號殺手上身
-
2020-07-01 科別.消化系統
照胃鏡減少不適感!麻醉之外 可適當用止痛藥
嘉義縣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醫師謝毓錫日前針對110名曾做過胃鏡且有不舒服經驗的患者做研究,探討除了接受麻醉,是否還有其他選擇可降低胃鏡檢查的不適感,研究結果顯示,給予少量止痛藥肌肉注射,能減少病人不適。謝毓錫團隊研究結果顯示,接受止痛藥物的患者可顯著減少內視鏡通過喉嚨時的不舒服,檢查過程中患者的心跳、血壓因不舒服而上升的程度較少,顯示對患者心肺壓力也較小,執行檢查醫師對檢查過程也較為滿意,因為患者不會反胃導致胃收縮,提升檢查品質。謝毓錫表示,西方國家胃鏡檢查多是麻醉進行,但在臺灣及其他亞洲國家,胃鏡大部分是在沒有麻醉的情形下進行,雖有一部分病人可輕鬆完成檢查,但有約4成病人卻覺得很不舒服,會因害怕檢查出現強烈的嘔吐反射反應,甚至因此無法完成檢查或拒絕後續的追蹤,影響到病情的診斷及治療。但有研究指出,有一半以上的胃鏡併發症是與麻醉有關,表示麻醉會增加胃鏡併發症風險,為尋求更好的解決方式,謝毓錫與團隊進行隨機對照研究,收集110位做胃鏡較敏感的患者,由電腦隨機分成2組,每組人數55人,一組接受安慰劑,另一組接受止痛藥物。謝毓錫表示,止痛藥除了止痛,也有鎮定及抑制嘔吐反射的作用,研究結果已發表於聯合歐洲腸胃科雜誌(United European Gastroenterology Journal),希望透過研究結果,讓害怕做胃鏡檢查的患者,有多一種選擇,增加做胃鏡的意願,才不至於耽誤病情。
-
2020-06-29 名人.精華區
張鴻仁/祕方關起門,專利集眾力
聽到祖傳祕方,很多人第一個印象就是有「神奇功效」才會代代相傳至今。這雖然不是華人持有,但是國人相信秘方的歷史之久,信念之深,非西方文化能比。祕方的第一個特點就是愈古老愈神秘,如果冠上「御用」兩字就更吸引人。秘方的極致和武俠小說的精神一樣,愈是來自古代,最好是失傳已久,愈有神奇的效果。通常主角是摔下懸崖,被樹擋住而得救,同時旁邊有一個山洞,裡面發現一本古籍,如果是武功,像九陽神功,練成後天下無敵;若是醫書,學成之後可治百病。祕方的缺點:無法驗證祕方的缺點在於使用者只能相信,無法驗證,因為一卸下神祕外衣,其想像空間消失了,效果也沒了。在醫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安慰劑,意思就是病患如果相信有療效,吃進去的藥丸即便只是麵粉做成,常常也會有效果。許多人都有過經驗,看到醫師病就會好一半,也是同樣的道理。過去的傳統醫學比較重視祕方,一九八○年代,當時的衛生署接到「國民大會」指示,要求全面收集祕方並加以研發,希望成為國家重要資產。這裡面很多是「老兵」從家鄉帶回來的,當時共收到上萬件申請案,經過衛生署所屬主管中醫藥發展專責單位中醫藥委員會清查,絕大多數祕方在傳統古籍都找的到。這個結果代表什麼?祕方因為無法公開,所以別人無法驗證,許多家庭祖傳祕方,治療一些常見疾病也很有效,但家族中如果不學醫,不會知道傳統古籍有記載,所以常常敝帚自珍,傳承幾十代。專利的精神:公開驗證相反的,西方的專利精神,在於「公開」,專利就是公開了發明後,在一定期限內,通常是廿年,有市場獨占權,最大的好處是發明公開後,可被其他人驗證來確定他的發明是否有原本宣稱的效果。公開之後,別人也不一定照抄,還可以改進,但是,在這樣的制度下,科學會一直進步,因為那是集眾人之力。反之,包在祖傳祕方的神祕外衣下,再好的發明只能在一個家族裡關起門來研究,幾百年下來,兩種制度造成的結果立判。祕方文化的最大問題是,好像所有偉大的發明都只會發生在古代。我常開玩笑說,難道華陀、扁鵲、李時珍都是外星人?過了那個時代,我們沒有「外星人」 協助,就不再有能力寫出一本現代「醫書」?領先世界千年以上的傳統中醫藥,到了廿世紀,在我們生活中慢慢成為輔助角色,實在可惜。
-
2020-06-28 養生.保健食品瘋
高劑量魚油可護心,但吃多影響消化蠕動!專家建議多吃這食物也有幫助
外電報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於2019年12月核准一種主要含EPA(Eicosapentaenoic acid)成分的魚油新藥上市,用於治療三酸甘油酯偏高者。FDA顧問委員會參考了2019年1月3日發表的臨床研究REDUCE-IT,該研究以8179名使用史他汀類(Statins)藥物後,三酸甘油酯仍偏高且具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患者作為受試者,其結果顯示,該藥與安慰劑相比,能夠有效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nvents,簡稱MACE,係指心血管死亡、非致命心肌梗塞及非致命性腦中風等)風險將近25%。但也有幾項副作用,包括心律不整、內出血。多年來,國內外營養專家都建議,魚類因富含天然Omega-3脂肪酸,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Omega-3脂肪酸主要是由3種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所組成,包括存在於豆腐、黃豆、芥子油與堅果類的「α-次亞麻油酸」,以及主要由攝食魚類與其他海洋生物所獲得到的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等3種必需脂肪酸。這3種脂肪酸都無法由人體自行合成,必須從食物攝取,也因此使得魚油在保健食品中大行其道。要證明吃魚能否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並不容易,過去的研究多為觀察性的報告,直到近兩年,國際知名期刊連續刊登了3篇以EPA成分為主的魚油濃縮製品相關的臨床試驗,才算有了定論。高劑量魚油可減少續發之心血管疾病美國核准魚油新藥上市,是根據2019年1月3日一篇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論文,該研究以8179名具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病患為對象,其中71%的受試者攝取含EPA魚油作為續發性預防,因為他們曾經發生過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或做過心導管、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等;另外29.3%的受試者則沒有心血管疾病。該研究發現,使用以EPA成分為主的高劑量魚油(每天4公克),對於原本有心血管疾病的受試者,可降低25%的續發心血管風險,包括減少心血管疾病導致之死亡、缺血性心臟病、非致命性中風發作等,都有明顯的作用,尤其對年齡小於65歲、三酸甘油酯超過150 mg/dL者,效果特別顯著。但對於一般沒有心血管疾病者的預防,雖有效果但沒有達到統計學上的差異。該研究可說是首次指出含EPA高劑量魚油對於已有心血管疾病者,確實有預防效果。低劑量魚油 對糖尿病患預防心血管病無效另一篇2018年10月的研究,同樣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則以一萬五千多名糖尿病患為對象,該報告顯示,若每日使用一公克魚油(omega-3),對預防心血管疾病並沒有顯著效果。該論文與前篇論文比對判讀,可以推估魚油劑量太低的話,對於有糖尿病或有高血壓的病患,預防效果不彰。每天一公克魚油 心肌梗塞發生率下降另一個VITAL(VITamin D and OmegA-3 TriaL)的臨床試驗也很有代表性,共有兩篇論文,發現高劑量魚油對於有心肌梗塞的病患來說有明顯的效應。該研究對象有兩萬五千多人,樣本數非常大,而且是一般沒有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研究分成四組,一組吃維生素D、一組吃魚油(omega-3)、一組兩種都吃、一組兩種都沒吃。觀察對心血管疾病及癌症預防是否有效果。研究發現,每天補充兩千單位的維他命D並沒有降低發生心血管事件與癌症之風險。但是每天補充一公克的魚油,雖然沒有減少主要心血管事件及癌症的新發生率,但對於心肌梗塞的發生及死亡風險確實會下降,對於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療法,以及所有冠心病的發生率皆有顯著下降。報告指出,心肌梗塞可降低28%,需做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者可降低22%,對於心肌梗塞死亡率則可降低50%,但在減少中風方面沒看到效應。總括來說,若從2018年到2019年所刊登的3篇重要臨床試驗結果可發現,低劑量魚油對降低心血管疾病確實有一些效果,在糖尿病患則沒有明顯效果;高劑量魚油的效果則較明顯可見,且對於已經有心血管疾病者,效果更明顯。 國內研究發現魚油可降三酸甘油酯國內2013年由臺大醫院發起,由國內八大醫學中心共同參與的臨床研究,共收治了253名三酸甘油酯超過200 mg/dL的病患,當中有40位病患超過500 mg/dL。給予病人純化魚油(Omacor? Pronova BioPharma),一公克魚油中,含有460 毫克 EPA 及 380毫克 DHA。將病患分成3組,一組一天2公克、一組一天4公克、另一組為安慰劑,治療持續8星期。結果發現,魚油確實可降低三酸甘油酯,一天4公克組的病患可降低32.1%、一天2公克組的病患則可降低29.7%,對於三酸甘油酯更高的個案,能降低的幅度更可達48%~50%。由此可看出,無論是服用2公克或4公克,降三酸甘油酯的效果都不錯。因此,以台灣的研究結果而論,是否一定要吃足4公克,是需要進一步斟酌的。魚油做成藥物,需經過除汙(農藥、重金屬)、純化、淨化(去氧化物質)等多道步驟,在臨床上確實有降血脂(主要是降三酸甘油酯)的作用,通常使用1~2克的劑量,效果就不錯,但並非適用於每個病患。有些病患的三酸甘油酯可能高到兩、三千,是基因因素加上飲食習慣造成,超過1000 mg/dL以上就常有乳糜血症(血漿呈現混濁的乳白色),也很容易發生急性胰臟炎,反覆發生就是胰臟癌的候選人,還可能合併有糖尿病。胰臟一旦受損,後續要面對很多疾病的問題,所以對於這類型嚴重高三酸甘油酯症病患,會建議使用魚油做輔助治療,因為傳統用藥已經幫不上忙了。此外,長期使用降血脂藥物,病患的腎功能會受影響,若血中肌酸酐數值已達異常,可將降血脂藥物稍微減量、加上魚油補充,讓腎功能恢復正常,三酸甘油酯也能保持在500 mg/dL以下。許多研究都顯示,魚油的效果與吃的劑量有關,劑量越高效果越好,問題是,吃太多時,過多的魚油會影響胃腸的消化與蠕動,會有噁心感、肚子會不舒服而難以下嚥,而且有魚腥味,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一週吃3次不同種類的魚 分散風險所以,一般人若想預防心血管疾病,建議多吃新鮮的魚即可。美國心臟醫學會在2013年就建議,一般人每週應攝取至少兩至三次魚肉,一次約100公克,且選擇應多樣化、並以深海魚種(Fatty fish)為優先,包括Omega-3含量高的鮭魚、沙丁魚、鯷魚、鯖魚、鱸魚、鱒魚、旗魚、鱈魚、秋刀魚等。而在吃法上,煮魚湯、吃烤魚都會比油炸或油煎料理方式更為健康,魚種的選擇上也儘量交替食用不同種類的魚,以分散風險,減少魚類遭受環境、重金屬與環境荷爾蒙污染所帶來的健康威脅。至於若想額外補充EPA及DHA膠囊,應該先與心臟科醫師討論,尤其是三酸甘油酯過高的人,雖然建議每天可食用2至4克的EPA 與DHA補充劑,但仍應在醫師的指示下服用。魚油經過濃縮提煉過程變成藥物後,除了價格昂貴外,也只適用於部分高血脂病患;而市售魚油保健食品,也無法確定其品質,雖然都叫魚油,但成分、含量、製程仍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從新鮮魚類攝取魚油,既天然也不用花太多錢,才是對健康最好的選擇。 Q:魚油為什麼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機轉為何?A:根據文獻,魚油可抗發炎、降血壓、降三酸甘油酯、降血栓。一些發炎指標會下降。也有文獻提到魚油有幾種機轉:可抑制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合成,減少原脂蛋白B(Apo B)的合成,加強極低密度脂蛋白的轉換速率,降低飯後血脂濃度。另外,魚油不會使血糖惡化,還可稍微降血壓。最重要的角色在血液凝固方面,魚油可減少血小板凝集和延長凝血時間,這是魚油被認為可減少冠狀動脈疾病的主要原因。【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健康雜誌》第52期(2020-04-15出版),原文連結】
-
2020-06-26 新聞.健康知識+
為什麼我們對臭味避之唯恐不及?哈佛化學博士這麼說
【文、圖/摘自商周出版《手機、咖啡、情緒的化學效應》,作者阮津玫】臭味實驗室氣味屬於機化學的研究範疇。不僅芳香味化合物與調味料屬於有機分子大家庭,臭味也是。化學課將有機化學(Organic chemistry)簡稱為OC。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卻讓人又愛又恨,因為修這個科目的時候必須死背很多內容。從前有一次,我一邊動手畫著化學結構式一邊記誦,室友說:「你真是金頭腦耶,還記得住這些結構式!」我倒是認為,真正厲害的是研究出化學分子結構特徵的科學家,因為化學分子根本「無影無形」,如何去研究它們的結構形狀呢?從這一點看來,化學真的是一門出類拔萃的科目啊!除了學習理論之外,化學系學生必須花很多時間做實驗。我們稱之為實習,雖然這個說法可能引起其他專業科系的誤解,但化學系還是保留這個習慣說法。有機化學實習很難,不僅讓人喪氣地只想轉系,甚至還會導致心情低迷懷疑人生。另一方面,它卻超級有趣,例如有機化學裡相當重要的一環就是合成(Synthese),亦即「從零開始」製作新的化學分子。用自己的雙手實驗合成出肉眼不可見、甚至連最棒的顯微鏡都無法一窺其美妙的分子……這感覺多麼酷啊!自己彷彿神奇地晉身魔術大師之列!不過,有機化學實習超血汗的,並且百味雜陳。如果你臨時找不到有機化學實驗室的位置,只需要按「味」索驥就可以找到,而且靠的不是香氣,而是臭味。從前我做完有機實驗之後,在搭車回家途中總是薰暈了車上一票乘客。唉,真是不堪回首話當年!超丟臉的!今天公車裡的汗臭哥應該跟我當年一樣,都相當無奈啊!TMHS屬於有機化合物分子。很多人體部位都會發臭。停,暫停一下!請先想想,化學家究竟如何得知臭味分子的化學式呢?透過理論推演嗎?絕對不可能!當然是藉由實驗來確定臭味分子的化學組成。讓我來告訴大家一個特別好笑的故事:一九九八年,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斯有位科學家研究十六名受試者的胃脹氣問題。受試者必須在實驗前晚及實驗早上各多攝取兩百克豆類與時此克乳果糖(Lactulose)。乳果糖有助於腸道益生菌迅速繁殖;腸道細菌分解乳果糖的時候會產生氣體,導致放屁。實驗當日,受試者必須收集自己排出的氣體。實驗結果以氣相色譜法等方法分析。值得注意的是,這項實驗還邀請兩位「好鼻師」來鑑定收集到的氣體惡臭特徵。為什麼只請兩位?唉,替科學實驗做臭氣鑑定的人才數目很有限的。此外,他們的嗅覺必須非常厲害,方可進行科學的精確評估。這兩位好鼻師的工作經歷業已證實其高超的嗅覺能力,可對氣體臭味做出「量化分析」與「質化分析」。量化分析指的是例如:以〇(無味)到八(惡臭)等級來判定氣體樣本的臭味強度。質化分析指的是:精確地描述每種單一氣體的特徵,聞起來像有硫化物的味道?臭雞蛋的味道?還是臭甜味?如果只將該氣味描述為很「噁心」,則顯得不夠具體。放屁所排出的氣體多半是氫氣、氮氣、二氧化碳,這些氣體都沒有味道。科學家發現,真正有臭味的氣體絕大多數是硫氫化合物(聞起來像臭雞蛋),然後是甲基硫醇(聞起來像腐敗的蔬菜),以及二甲硫醚(臭甜味)。這類知識有什麼用處呢?哎呀,科學研究並不一定具有實用價值。研究工作的核心在於更進一步瞭解這個世界,當然也包括瞭解這些氣體在內。上述研究還有續集,而且相當有趣:研究者請受試者穿上防水褲,以強力膠帶黏緊,並以修補腳踏車內胎的方法確定褲子百分之百密不透風。防水褲上面有個連接管,負責收集全數的排氣以供分析。防水褲裡裝有活性碳塗層濾墊,因此可吸收硫化氫之類的分子。所以,活性碳濾墊的用途在於防止產生臭氣!這項實驗計畫主持人測量剩餘的臭味分子,並測量活性碳濾墊的除臭功效。科學家甚至以普通濾墊當做「安慰劑」濾墊,藉以保證研究方法的正確性。這項實驗的結果又是如何呢?活性碳濾墊防水褲真的具有除臭效果。活性碳濾墊能夠吸收九成以上的硫化物氣體。最重要的事一定要在這裡告訴你們:這個濾墊的大小43,5 X 38 X 2,5公分,大概就跟枕頭一樣大!難怪紡織業遲遲未應用這項科學發明結果,試想誰願意在褲子裡塞個枕頭,僅僅為了去除屁味?不過,這就是科學研究。成功的科研結果與實際應用之間無法畫上等號,甚至經常隔著天壤之別。幸好,號稱「天下無敵臭」的分子並不存於大自然裡,而是由人工合成。這個小分子看起來一副無害單純模樣,卻是臭氣沖天,化學學名是硫代丙酮(Thioacetone)。硫代丙酮的化學結構式雖然很簡單,製備卻不容易。通常必須先製作它的「三聚體」(trimer),亦即由三個相同的硫代丙酮分子化合生成的產物,然後再透過高溫讓硫代丙酮三聚體進行裂化反應,以製備硫代丙酮。剛剛不是說過硫代丙酮「天下無敵臭」嗎?那麼還有人會想去製備硫代丙酮嗎?的確有!第一批在化學實驗室裡製作硫代丙酮的化學家來自於德國芙萊堡大學。他們在一八八九年的實驗日誌記錄著:我們小心謹慎地進行蒸餾,再以水蒸氣降溫。剛剛製成的硫代丙酮瞬間就「臭」傳千里。在距離實驗室八百公尺遠的地方及鄰近社區裡,都瀰漫著這股臭味。實驗室附近的居民抱怨說,有人聞到臭味之後覺得噁心、嘔吐,甚至昏倒。噁心惡臭都無法遏阻當年那批科學家的好奇心。由此可見,他們一心想追求科學真相,無疑是一群貨真價實的科學家。後來迫於鄰居抗議連連,研究者只好中止實驗。該項研究並無任何應用可能(臭味或可當作武器?)。硫代丙酮的純化分離過程非常困難。僅僅如此,就完全值得「以身試險」了!科學就是在於挑戰可能之極限。當年芙萊堡大學的故事證明:在那麼多的化學家裡面,最瘋狂的就是有機化學家。至少我個人如此認為,搞有機化學的人工作最勤奮。我家老爸就是有機化學家,湊巧後來轉去研究聚合物。他的博士論文題目探討香味,包括研究剛出爐的麵包香味在內。媽媽常說,老爸那時候下班回家時全身都香噴噴的。我先生馬修也主修有機化學;他讀博士班的時候,我卻沒像我媽那麼幸運。他的研究室就在實驗室裡面,而且完全沒有隔間。雖然我自己唸博士班的時候也在實驗室裡有張書桌,但我們研究室不搞毒物化學。相反的,馬修和其他五位同事都專攻有機化學。唉!他們不僅日以繼夜地在工作台上做著有毒物質的合成實驗,還坐在書桌旁一直呼吸著有毒氣體。雖然實驗室裡有抽風設備,盡量降低他們與化學物質的接觸機會,但多多少少還是會沾染到一些有毒成分。所以,馬修一回家就必須把實驗衣與上班時的衣物脫在特定的洗衣籃裡,然後立刻洗澡,不然不准碰我。他身上幾乎每天都充滿著有機化學的味道。如果連在家的我都聞得到,那麼他在實驗室裡究竟吸入多少毒氣呢?這讓人覺得憤怒,真想破口大罵馬修的指導教授兼老闆、罵有機化學研究所以及整所大學。德國既然是先進國家,為什麼不能提供化學所博士生實驗室以外的研究空間呢?在大自然裡,臭味傳遞的訊息就是「趕快離開」,例如:路人甲散發出陣陣臭味,表示他可能有傳染病或細菌,其他人應該儘速遠離。如果臭就是毒、毒就會臭,倒也實際並且容易辨認。可惜,有害物質通常都很不顯眼。事實上,發出臭味的成分未必有害,同樣的,有害物質未必臭氣沖天。剛開始唸化學系的時候,酸性物質簡直是我們的頭號大敵。酸鹼中和(Acidbase titration)實驗的材料之一就是鹽酸。同學們都提心吊膽,害怕皮膚碰到鹽酸會被腐蝕。後來,大家很快就適應得很好,實驗態度變得既有自信更熟練,而且大家對鹽酸的恐懼變小了,因為知道皮膚碰到酸性物質時會馬上有感覺,能夠立即反應沖洗以降低傷害。毫無存在感的化學藥品才可怕,因為它們可能多年後才導致癌症病發。有機實習的時候,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結晶紫染色劑的合成實驗,最終產物是一種金屬般發光的銅金色結晶。極少量結晶溶於水之後,就會變成所謂的「紫藥水」,可用於消毒殺菌。但此項實驗的最主要目的並不在於製備染色劑,而是讓我們體會到清洗實驗器材的千辛萬苦。結晶紫不僅顏色很濃烈,脫色難度更高。我們一直不停地刷洗,但所有實驗器材的顏色卻越變越深。那時候我們才瞭解,原來這就是實驗室抽風設備以及實驗衣每天必然遭受的悲慘命運。當時我和同學們都還是實驗菜鳥,不太懂得清洗染劑的技巧,因此好幾個星期過去之後,抽風設備以及實驗衣上面都還會赫然出現紫色的痕跡。後來我情願處理有毒成分,也不想再碰有色染劑。擔任科技記者之後,我反而懷念起實驗室的工作。來找汀娜的時候,我總是表現出對於舊日時光的依依不捨。汀娜有點生氣,認為我不應該對實驗室還存著浪漫的想法。的確,化學系的大學生及碩士生在寒暑假必須實習,毫無假期可言,唸博士班的時候更沒有休假機會。這代表,我生命中整整九年的時間都貢獻給了化學實驗。無論春夏秋冬,我都必須全副武裝地在實驗室裡奮戰,有時候夏天流汗流到眼鏡鏡片都起霧看不清楚了。相較之下,離開化學實驗室工作的我現在正享受著夏天的愉快氛圍,穿著涼鞋輕鬆地散步回家。我應該慶幸自己辭去了化學研究室的工作。你問我想不想念當年?不想,絕對不想!
-
2020-06-21 養生.保健食品瘋
「天然的」鈣補充劑是防骨鬆最有效方法?教授這麼說
讀者郭先生在2020-6-8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聽說「海藻鈣」是最好的鈣質,因為它是天然鈣,吸收使用率又最好,是真的嗎?https://www.vitabox.com.tw/healthinfo/calcium上面的連結打開的是一篇2018-2-5發表在一家叫做Vitabox(維他盒子)保健品公司網站的文章,標題是:專家幫你一次搞懂鈣的功效好處…。這篇文章沒有作者,而內容也沒有任何人名。所以,所謂的專家大概就是保健品公司本身吧。這篇文章很長,但它所要傳達的訊息其實是非常簡單,那就是,一、所有人都需要補充鈣,二、最好的鈣補充劑是Aquamin品牌的海藻鈣。好笑的是,這位專家竟然是如此糊塗,一方面秀出圖片顯示Aquamin品牌是愛爾蘭原廠,但文字內容卻說它是英國原廠。不管如何,這篇文章天花亂墜地給了一大堆要買Aquamin品牌的理由,而其中最重要的不外乎是《天然的》及《高吸收率》。有關《天然的》這個常見的行銷噱頭,我早在4年多前就已經發表天然就是好?,告訴大家《天然的》非但不見得就比較好,而且還可能是很危險(如毒蘑菇)。我也在兩年前發表維他命,天然?,告訴大家美國FDA沒有對《天然》下定義,而科學上也一樣無法定義什麼是「天然」。縱然是從動物或植物萃取出來的營養素,在萃取,純化,及製劑的過程中,一定是需要使用一些物理或化學處理。所以,儘管源頭是天然,但最後的產品卻可能已經遠遠偏離天然了。如果您還是堅持要《天然的》,那請問,有什麼東西是比食物及飲水來得更天然呢?可是,偏偏就是有人一方面花錢把天然的鈣去除,然後另一方面再花錢買非天然的鈣來吃。這就是所謂的《追求天然》?(請看硬水會造成腎結石?)。至於所謂的海藻鈣具有《高吸收率》,這篇文章又天花亂墜地給了一大堆數據,但偏偏就是沒說出數據是從何而來。它也說碳酸鈣是最不好的,因為它是合成的,吸收率也是最低的。可是,信譽卓著的梅友診所卻說,如果有需要補充鈣的話,碳酸鈣是首選。我到Aquamin這個品牌的網站去搜索,沒看到它有說海藻鈣的吸收率是最高,但卻很諷刺地看到它說海藻鈣就是碳酸鈣。所以很顯然,海藻鈣有高吸收率這個說法,是台灣這家保健品公司自創的。Aquamin這個品牌的網站有列出13篇與它相關的論文,而其中只有一篇是有測量骨密度的。它是在2014年發表,標題是Supplementation with calcium and short-chain fructo-oligosaccharides affects markers of bone turnover but not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補充鈣和短鏈果糖低聚醣會影響停經後女性的骨轉換指標,但不會影響骨礦物質密度)。從這個標題就可看出,服用Aquamin海藻鈣不會增加骨密度。事實上,過去已經有很多研究發現,服用鈣補充劑不會增加骨密度,也不會降低骨折發生率。例如:2015年:Calcium Intake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鈣攝入和骨礦物質密度: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結論:從飲食來源或通過服用鈣補充劑來增加鈣的攝入量會導致骨礦物質密度的少量非漸進性增加,但這不太可能導致臨床上骨折風險的顯著降低。2015年:Calcium Intake and Risk of Fracture: Systematic Review(鈣攝入與骨折風險:系統評價)。結論:飲食中鈣的攝入與骨折風險沒有關係,並且沒有臨床試驗證據表明增加飲食中鈣的攝入可以預防骨折。 鈣補充劑預防骨折的證據微弱且不一致。2017年:Association Between Calcium or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and Fracture Incidence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鈣或維他命D補充與社區居住的老年人骨折發生率之間的關聯: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結論:在這項隨機臨床試驗的薈萃分析中,與安慰劑或不進行治療相比,使用含鈣,維他命D或兩者的補充劑與社區居住的老年人骨折的風險較低無關。 這些發現不支持在社區居住的老年人中常規使用這些補充劑。詳情請看鈣或維他命D不會降低骨折風險。哈佛大學的網站有一篇2018-2-12發表的文章,標題是Calcium, vitamin D, and fractures (oh my!)【鈣,維他命D和骨折(天哪!)】。我們建議人們從食物中獲取鈣。鈣的飲食來源無處不在,包括牛奶、酸奶、綠葉蔬菜,如羽衣甘藍,豆類食品,如黑眼豌豆,豆腐,杏仁,橙汁等等。比起服用鈣或維他命D補充劑,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更有效地保持骨骼健康和降低骨折風險,例如規律的體育鍛煉。詳情請看防止骨質疏鬆最有效的方法。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網站有一篇文章,標題是Calcium Supplements: Should You Take Them?(鈣補充劑:您應該服用嗎?)。它有一個小節的標題是The Best Calcium Supplement Is None(最好的鈣補充劑是沒有)。它引用Erin Michos醫生說:「多項研究發現,服用鈣補充劑對預防髖部骨折幾乎沒有益處。 另一方面,最近的研究表明鈣補充劑與結腸息肉(可能會癌變)和腎結石的風險增加有關。此外,鈣補充劑可能會增加心臟動脈中鈣積累的風險。」(註:有關補鈣增加心臟病風險,請看補鈣傷心?)原文:鈣:天然的?需要補充?
-
2020-06-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研究:羥氯奎寧防疫效果和安慰劑差不多
美國科學家今天發表臨床試驗結果:在接觸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確診患者後立刻服用瘧疾治療藥物「羥氯奎寧」,在預防感染上沒有統計數據的顯著效果。美國總統川普一向提倡「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作為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用藥,他還自曝自己也有服用。法新社報導,美國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Minnesota)研究人員針對美國和加拿大821名受試者的實驗顯示,服用羥氯奎寧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效果和安慰劑差不多。研究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研究人員徵求成人受試者,在2公尺距離內接觸確診病患長達十多分鐘。受試者中有719人沒有戴口罩和護目鏡,被視為「高風險」暴露;其餘受試者有戴口罩但未使用護目鏡,是為「中度風險」暴露。所有受試者在4天內隨機投以安慰劑,或者瘧疾、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紅斑狼瘡的治療用藥「羥氯奎寧」。研究人員發現,在414名服用羥氯奎寧的受試者中有49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率11.83%;安慰劑組的407人則有58人感染,感染率14.25%。然而鑒於受試者數量的實驗規模,約2.4%的絕對差異並不被視為統計上的顯著意義,這意味可能因機率而產生差異。羥氯奎寧組出現副作用的比例為40.1%,安慰劑組則為16.8%,但都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研究作者寫道:「這項隨機試驗並未呈現,羥氯奎寧作為暴露後預防性投藥(post-exposureprophylaxis,PEP)的明顯益處。」
-
2020-05-2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我們能對病人說謊嗎?習醫過程的反思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習醫之路」。兩位剛踏入醫院開始接觸病人的醫學生寫出他們對病人與家屬之感受的敏感度:由病人的眼神看出他的焦慮,但卻因為經驗的不足而感到惶恐;由家屬出自對病人的愛所提出的要求,引發他對過去所學的醫學倫理更進一步的深思。最後是一位已經畢業,並完成臨床訓練的總醫師回顧自己如何從學生時代的習醫過程,摸索出讓自己能成為一個「易感、有溫度、讓人暖心的醫者」的心得。「醫生,你們可不可以把止痛藥的劑量直接調高,然後不要跟我太太說?」查完房後,陳先生隨著我們走出病室,有點難為情的說出了這句話。眼睛佈滿血絲的他,已經好幾天沒有睡好了,緩緩吐出這句話的他語氣充滿著躊躇,可以想見這對陳先生來說是個充滿掙扎的請求。56歲的陳小姐患有進展迅速的乳癌,已經轉移到骨頭和肝臟,這次住院是為了疼痛控制與治療腎臟的急性損傷。陳小姐是一位非常有活力且幽默風趣的女士,對健康及調養很有一套自己的理論,再加上身體對藥物非常敏感,因此對於門診或住院的治療計畫都會積極的與醫療團隊討論。身為主要照顧者的先生總是隨伴在側,很細心的照顧陳小姐,半夜陳小姐因疼痛痛醒時他總會替她按摩,直到能夠再次入睡,但幾個禮拜下來對體力也是不小的耗損。醫療團隊協助緩解陳小姐的疼痛的策略起初是以嗎啡為主,我們從較低的劑量開始,每天觀察她的副作用及疼痛減輕的程度,再進一步的調整。對藥物敏感的陳小姐剛開始使用嗎啡時有很大的副作用,再加上對於嗎啡的一些擔憂(成癮性、副作用等等)有一些反彈,不過仍然很配合醫療團隊的決策。我們曾與陳小姐提過只要還會痛,就要與護理師反應,這樣我們才能確定目前的劑量是否足夠,但可能是基於上述的擔憂,陳小姐總是要等到完全無法忍受的時候才會跟護理師說。連日的疲憊,加上對於太太如此疼痛的心疼,陳先生最後才對我們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希望我們自行調高止痛藥的劑量,並且不要特別跟陳小姐說明。這句請求對我造成蠻大的衝擊,每天的觀察下來陳小姐的疼痛不只造成她自己的不適,其實也造成先生的負擔,但在討論的過程中「照顧者」往往沒有太多的主控權,我相信陳先生是在了解妻子的個性、身體狀況,再加上自己的身心俱疲之下才提出這樣的請求。那我們可以就真的默默的調整嗎啡的劑量嗎?甚至在陳小姐問起的時候可以不要清楚而完整的說明我們做的處置嗎?經過一段時間醫學倫理訓練的我們可能會反射性地認為這種問題根本連思考的必要都沒有,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是現代醫療的價值核心,再加上越來越被重視的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任何醫療決策最理想的情況都應該是醫療人員完整的提供病人及家屬資訊之後,兩方以對等的權力高度做出具有共識的決策。但現實世界中不可能總是可以有如此高品質的決策。當醫療人員深知一個醫療決策會對病人(以及照顧者)帶來顯著的好處(例如稍微調整嗎啡劑量),但病人卻沒有完全同意的情況下,我們要完全順應著病人的決定嗎?還是我們可以經過審慎的考量,確定這樣做可以增進病人與家屬的福祉(well-being),然後違逆病人的意願,或是用某種較為含糊的說法告知病人後執行醫囑?幾經思考過後,我並沒有一個好的答案,因此在醫院為醫學生教育定期舉辦的「醫學人文討論會」中提出這個疑問。討論會中有醫學生、病人的主治醫師與對於醫學倫理經驗豐富的教授醫師,短短一個半小時的討論中有許多具有啟發性的討論與碰撞。有部分的醫學生認為病人的自主權應該具有最高的優先順序,在我們完整且全面的溝通之後,病人如果仍然這樣決定,那我們應當尊重,因為只有病人知道什麼對他是最好的、最重要的。但是另一部分的醫學生認為醫學說到底仍然是門專業,醫療團隊有其專業的判斷,如果我們有足夠的信心這樣的醫療處置能達到好的效果,某種程度上是需要介入的。主治醫師也有類似的想法,他認為在充足的溝通及良好的醫病關係的前提下,我們也需要保有我們的專業判斷與處置,有些原則是必須要比較堅定的。兩位教授醫師的意見進一步拓展了思考此問題的縱深,他們認為病人在一個時間切點的決策並不是一個斷面,而是一個長時間個人生命經驗的總合,當我們在溝通的時候必須考量這件事,病人抗拒嗎啡真的是因為她陳述的那些原因嗎?有沒有可能她之前有過什麼不好的經驗?或是其他的事讓她最後得出這個結論?當我們回溯病人的生命經驗,是有可能伴著他們一起梳理出問題的癥結,並且針對那些擔憂作進一步的說明或是調整我們的治療策略的。至於要不要對病人有任何形式的說謊?大家一致的共識都是除非迫不得已,我們應該堅守對病人的誠信與坦承,這樣的互信是良好的醫病關係中最重要的基礎,不應該被輕易的撼動,就算我們說謊是為了病人好,這在道德層面上就是不該被鼓勵的。不過這時就會觸及到一個值得思考的議題:那醫生可以給予安慰劑(placebo)嗎?所謂的安慰劑就是治療效果主要是仰賴病人的信念,而非藥物本身的生理藥理作用,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指出安慰劑的功用,包括神經痛、憂鬱症、甚至免疫功能都會有影響,安慰劑的作用不只是心理性的,更是生理性的。那在諸多證據及臨床試驗都顯示安慰劑有某種療效,醫生可以提供病人安慰劑嗎(同時說謊是無可避免的)?經過討論後大家仍持保留立場,如果有更好的選擇那安慰劑可能不是首選,但某些特殊的情況時經過審慎考慮可能還是可以嘗試。根據這個問題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MJ)提供了一個清晰的臨床指引:一、醫生在給予安慰劑時的立意必須是良善的,而且在作決定時唯一的考量須為病人的福祉,該決定不能被經濟、專業或情緒上的利益左右。二、給予安慰劑須懷著緩和病人受苦的精神,而非單純地平息病人、使病人不再抱怨或藉此不積極的處理病人的痛苦。三、當安慰劑被證明無效時須立即停止,因為這時安慰劑不僅無用,還可能影響病人對於之後治療的期待與反應。四、當醫生認為有另外一種更有效用的藥物存在時,不應該給予安慰劑。只有在病人對於標準治療無用、無法忍受其副作用或是標準治療不存在時可以考慮安慰劑。五、當病人問起安慰劑的性質及預期會有的效應時,醫生應該誠實的回答。六、如果安慰劑能幫助到病人,在沒有更有效用的治療下,停止安慰劑是不道德的。這指引的安慰劑其實可以代換成任何對於病人的資訊保留或是修飾(甚至是不告知全盤真相),也許在真的沒有更好的選擇下,這麼做是道德上容許的。隨著認知神經科學的發展,我們越來越了解心理與生理錯綜複雜的互動關係,許多研究都顯示安慰劑、甚至醫師充滿同理的話語等等都會造成顯著的生理影響,其效用甚至不亞於藥物治療,而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我們更應該思考在藥物、手術之外,我們要如何真正的用「心」照顧病人。
-
2020-05-25 養生.聰明飲食
加強食物口感!大廚告訴你5個該幫食物加點鮮味時機
【文、圖/選自臉譜《調味學》,作者貝琪.瑟林加特】鮮味的起源2009年,有一份科學綜論確認了人類具有麩胺酸的專門受器,因此,鮮味應被視為第五種正式的基本味,也加入了鹹、甜、苦、酸的行列。聽到這個消息日本人當下反應大概是「嗨,很高興各位終於想通了—整個日式料理王國就是以鮮味為中心建立起來的呢」。來認識一下鮮味的真正發現者池田菊苗博士,或者不妨也跟我一起稱他為:美味博士。1908年,池田菊苗認定,昆布(還有昆布煮的湯)的味道之所以與其他幾種基本味不同,關鍵就是麩胺酸,他稱之為鮮味。然後,味之素公司便開始生產MSG(monosodium glutamate,麩胺酸納)。到了50年代,另一位科學家國中明博士發現,麩胺酸含量高的食物會和鳥苷單磷酸(GMP)與肉苷單磷酸(IMP)含量高的食物產生協同作用。鮮味與食材的協同作用現在我們來跟前人的視角對焦一下,一同看看最初啟發了鮮味研究的食材—「出汁」(dashi),也就是日本料理核心的日式高湯。它是用富含麩胺酸的昆布,加上富含IMP的柴魚(乾燥的煙燻鰹魚)片所製成。這是一種很容易製作的高湯,能讓加了它的一切變得更美味、濃郁、飽滿。來自這對協同作用搭檔的濃烈鮮味,是我們可善加利用的強大烹飪工具。素食者可以用富含GMP的乾香菇代替柴魚,製作出就算不完全一樣、但也非常相似的高湯。類似的協同作用組合還包括:● 湯裡的捲心菜和雞肉● 帕馬森乳酪和番茄醬汁與蘑菇● 凱撒沙拉裡的鯷魚和帕馬森乳酪● 乳酪漢堡裡的乳酪和肉番茄,而且單只有番茄,就已經是鮮味界的資優生。藏在包裹種子那膠凍狀果肉中的,既有胺基酸也有核苷酸,我們能知道這項知識, 都要感謝赫斯頓. 布魯門索(Heston Blumenthal)—位於倫敦近郊著名的肥鴨餐廳的主廚暨經營者。他注意到膠凍狀果肉有濃郁的鮮味,於是跟科學家合作證明了這件事。研究發現,膠凍狀部分的鮮味是果肉的四倍,口味評比小組也認為從膠狀部分感受到的酸味和鹹味都比較重。自從知道這件事以後,我就再也不管廚藝學校教的那套「把番茄的膠狀部分和種子都挖掉不用」。什麼時候該幫食物加點鮮味1.你已經解決了鹹、酸、甜、苦和油脂的問題,但還希望菜餚再更帶勁些;換言之,若再加鹽就會讓菜變得太鹹,那就放膽交給不是醃或漬(因為會太鹹)的鮮味食材上場吧,例如番茄膏或香菇。2.你覺得質地太單薄,想要加強食物的口感。3.你在幫執行低鹽飲食的人做菜,鮮味也可以讓食物吃起來感覺上比較鹹,但整體加入的鈉其實比較少。再次提醒,請確認用的是不鹹的鮮味食材,如番茄和乾香菇。4.想讓素食比較有肉感。可用蘑菇、陳年乳酪、番茄、醬油、味噌和/或海帶入菜,這樣就會萬事順利了。5.你用的食材不如預期的那麼有味道,希望增加食物的可口度。鮮味感覺挺神奇的,一旦大家搞清楚鮮味能為食物加入些什麼,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掌廚人會開始滋長的癮頭(第一個跡象:把魚露當古龍水來用)。研究顯示,當湯裡加了鮮味時,低鹽的湯喝起來會比未加鮮味時更好喝。有加鮮味的時候,品嘗者也會把低鹽的湯評為較接近他們理想中鹹度的料理 。除了可口性這項因素以外,鮮味甚至能讓你在吃東西的時候覺得比較滿足。研究顯示,富含鮮味的食物能激起飢餓感,但飽足感也會隨之增加,這表示在吃到有鮮味的食物時,會比較快覺得滿足和吃飽了。因此,鮮味可能有助食欲控制的說法就更可信了。這多少也算常識吧—如果吃得心滿意足,就不太可能很快又想吃別的東西。幾種富含鮮味的關鍵食材1.魚露:這種醬料可以(也應該!)用於各式料理中,絕不僅限於亞洲菜。在湯、醬汁和沙拉醬裡加個幾滴—如果你是我,那就隨時隨地、什麼菜都加一點吧。不要加太多,免得你做的菜吃起來有鯷魚味,但量要加得夠,才能創造出質地和深度。也可以使用半「原始狀態」的魚露,那就是鹹鯷魚。做義大利麵醬時可以先融一隻在橄欖油裡,這種魚的美妙風味絕對能驚艷四座。2.帕瑪森乳酪:無論在何種菜餚中,都可以磨一些這種乳酪並撒上去。把乳酪皮加到湯、燉菜和豆類菜色裡,能讓食物更有層次。食物煮好後,把乳酪皮撈出來,轉身背對在場的其他人,用牙齒把經過熬煮、釋放出來的那層融化乳酪刮乾淨。3.番茄膏:在一大盤烤蔬菜中加一匙番茄膏;在煮湯或做醬汁的時候和洋蔥一起炒;做肉泥跟沾醬時也可以用。4.蘑菇:乾香菇是超方便的鮮味來源,你的食物櫃可以常備著。加進蔬菜清湯、濃湯、快炒菜色裡,都能讓美味升級。也可以打牛肝菌粉:用香料研磨器把乾的牛肝菌磨成非常細緻的粉末,可加進快炒的洋蔥,或是用來沾裹牛排。5.味精:等等,什麼? 你震驚了嗎? 別急,繼續讀下去。味精的祕密味精—有人稱為MSG,或麩胺酸鈉,是一種食物添加劑與風味強化劑,利用細菌發酵製作而成,類似做優格或乳酪的方法。味精的名聲不太好,是因為有些人說他們在吃了味精之後有過敏反應,但就跟糖之類的精製食品添加物一樣,適量與否是個關鍵。事實上,味精就跟精製砂糖一樣不天然,也就是說,你不太可能走進森林裡時,不小心摔進一堆味精中;同理,你也不可能跌進所謂天然的糖堆中。當然這兩種東西都不是什麼健康食品,我自己是比較喜歡利用天然食材,從源頭取得鮮味,而不是訴諸添加物。但科學畢竟是一翻兩瞪眼的:自述吃了味精後會產生副作用的民眾,接受了有安慰劑對照組的雙盲測試,結果顯示味精其實沒有這種不良影響,適量攝取的話也無損人體健康。(再說清楚一點,我並非質疑有人真的會過敏,但科學並未把味精判為凶手。考慮到這份資料所表達的訊息,我們只能得出以下結論:或許是其他某些成分引起了副作用,而不是MSG本身。)無論如何,雖然我偶爾也會吃多力多滋,或是吃到其他加工食品裡的MSG—廠商會用一些狡猾的名稱如:自溶酵母、酵母抽出物,或者是任何「水解」字樣來標示。最理想還是從肉類、蘑菇和乳酪中取得天然的鮮味(另外我也喜歡用水果或蜂蜜一類的糖來做菜)。總之,如果想怨恨MSG就請自便,但至少也該一視同仁地怨恨你手中那塊酥皮點心、或早上那杯咖啡裡的糖才公平。
-
2020-05-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川普吃奎寧防疫 感染科醫師:一般民眾不建議
連川普都吃奎寧類藥物預防新冠肺炎。美國總統川普昨日在白宮答覆記者提問時主動透露,他正在服用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用量為一天一片,以避免感染新冠肺炎,且已服藥約十天左右。讓外界不禁好奇,吃奎寧類藥物是否有助益、是否任何人都適合吃?感染科醫師表示,奎寧類藥物用在治療新冠肺炎上,以目前國外臨床研究來說並無顯著效果,但若以「預防」來說的確有些助益,不過因長期服用奎寧類藥物會有心律不整等副作用,若要使用,可能要以新冠肺炎確診者的相關接觸者來作為預防,且應需醫師專業評估,一般民眾則並不建議。川普早前曾推薦羥氯奎寧,聲稱可用來治療新冠肺炎。不過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今年三月在白宮例行的疫情簡報上,則強調在沒有對照臨床試驗前,不能下定論;美國目前也正在進行雙盲隨機分組有安慰劑的萬人試驗,研究奎寧對於「預防」新冠肺炎的效果,該研究仍在進行中。對此,林口長庚醫院教授級主治醫師、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表示,奎寧類用藥用在新冠肺炎上,應分為預防與治療兩層面來談,預防方面,除美國上述研究仍在進行中外,也已有其他實驗室以體外細胞進行實驗,顯示的確有部分預防效果。而在治療上,包含中、法等國家,日前也曾有臨床治療研究,如法國曾有對約30名確診個案治療的臨床研究,初期雖看似有效,但最後證實並無明顯效果;另外,巴西更有提早終止相關研究的情形。黃玉成說,因日前新聞也有報導,川普身邊幕僚曾傳出確診消息,故川普以相關接觸者身份來預防性服用,他認為是合理的。不過黃玉成也強調,奎寧原本是瘧疾用藥,服用後可能出現心律不整的副作用,臨床醫生必須知道患者有沒有慢性疾病史,如心血管、腎臟病等慢性病患者,基本上都會避免使用奎寧類藥物,以免嚴重副作用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