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6 橘世代.好野橘
搜尋
失能
共找到
1072
筆 文章
-
-
2020-02-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全民防疫何去何從?感染科醫師:2個準備3個迫切點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台灣已有30例確診,1人死亡,國中小今天開學,校園防疫大作戰,未來全民防疫何去何從?嘉義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王盈翔提建言:「兩個準備、 三個迫切點」防疫策略。王盈翔說,防疫面要有兩個準備:(一)轉進「減災模式」準備:政府認真防疫,依科學證據採取有效措施,在國際上表現可圈可點,亦獲得多數民眾信賴與認同。擴大篩檢政策仍屬圍堵思維(雖然有些積極的專家學者,已喊話政府要提早轉進「減災模式」)。他認為台灣目前篩檢量能(採檢端及實驗室端)也還OK,就配合政策盡可能找出可疑個案,未來若出現:(1)台灣確診個案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2)「送檢量」遠超過「篩檢量能」負荷時。擴大篩檢自然就會喊停,然後全面轉進「減災模式」,防疫重點也會隨之改變。若在不對的時間點,隨意改變防疫焦點,非但對我們沒有好處,還可能有害處。(二)轉進「季節性流感模式」準備:病毒具「無症狀帶原者」、「輕症多、死亡率低」、「發病前就具傳染力」,類似季節性流感病毒的特性,要像SARS一樣圍堵它很難。再思考目前「居家檢疫14天」民眾已超過1萬人,若不考慮斷航情況下,這種圍堵策略還能維持多久,長期下來一定拖垮台灣民生經濟。況且繼續圍堵策略,很多專家提出警告,病毒找到破口進入社區也只是時間問題,他認為「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千萬不要陷入SARS時期強調「三零」的迷思,也不必執著於「無社區傳播」的虛榮,提早整備才是解脫之道。尤其開學後,病毒或將循季節性流感傳播模式,以學校為感染源頭,經學童陸續帶回家庭內,造成「社區大量感染病患」,這時候的減災重點就進入「季節性流感模式」。由「確診者隔離、接觸者居家管理」轉進到「治療重症、輕症自主健康管理」,所以「重症治療準則及藥物」務必儘早確立下來。既然無法圍堵,未來就用「nCoV疫苗」來降低人群易感性,這就是所謂「季節性流感模式」。如果上述防疫面推想沒錯,感管執行面就有三個迫切點:(一)醫療體系保全:此次疫情,湖北省死亡率特高,醫療體系崩潰應該是主因,使得COVID-19病患得不到好治療,甚至其他疾病治療也停擺。湖北醫療體系崩潰,肇因於病毒另一特性「確診病人的病毒排放時間相當長」,導致確診病人住院時間拉很長,這不全然是病人治療需要,有些輕症甚至已恢復正常的病人,只是因防疫需求而被隔離在醫院,要等體內病毒陰轉後才能出院,因此醫療機構是被這類輕症住院病人拖垮的。台灣目前雖僅有30例確診個案收治,但也發現了上述問題,所以規畫「防疫專責醫院」,收治這類隔離為主的輕症病人,避免他們拖垮台灣各大醫療院所,是「減災模式」的第一個迫切點。疫情一旦進入「季節性流感模式」後,「防疫專責醫院」就可功成身退,輕症就留家中自主健康管理就好,只有重症才需住院治療。(二)避免醫療機構院內感染:醫院及長照機構是人口密集機構,住院病人又是最虛弱的族群,萬一不幸感染COVID-19,其致死率或致殘率會比健康族群高。醫院如何籌劃感管配套措施,好好保護他們,「分流」、「集中管理」與「有效監測院內異常感染事件及快速因應」豪無懸念是第二個迫切點 。「減災模式」時,到醫院的疑似病人數爆增,住院端設「檢疫病房」方便集中管理、門診端設「防疫門診」方便分流病患,皆可降低交互感染機會。疫情一旦進入「季節性流感模式」後,因為輕症不住院,「檢疫病房」可先功成身退,醫院留下「防疫門診」即可,這時候基層診所就要接棒,承擔像流感一樣「社區防疫門診」的責任,進一步實現「輕症社區就診、 重症醫院就診」的病患分流。此外醫院發展病患即時監測系統,能主動即時掌握院內異常感染事件,並快速佈署因應對策,譬如「醫護分組上班、劃定工作區域」,能阻止院內感染事件擴散,也是當務之急。(三)防止社會失能:減少社區群聚是重中之重,否則「武漢封城」之窘態將殷鑒不遠。「圍堵」思維要轉進成「防堵」思維,可適度減少大型聚會活動,在不影響社會運作和經濟損失最低下,也可適時停班停課。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環境接觸而導致病毒感染是防治重點,最新研究發現,武漢新冠病毒可在環境中存活長達9天,因此繼「口罩」之後,「落實手部衛生」、「減少揉眼、搔鼻、碰唇」、「環境重點清消」,是家戶社區、學校、公司行號的第三個迫切點。政府也應善用媒體網路溝通平台及村里社區功能,持續加強民眾衛教知識、保持健康生活來提昇民眾免疫力,平安度過這次疫情。鑒於這陣子台灣疫情嚴峻,許多專家學者紛紛跳出來,猜測台灣未來疫情可能走勢,提出防疫策略要超前佈署。他從醫院感管實務端觀察,提出個人看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2020-02-25 醫療.自體免疫
乾燥症婦憂防疫狂喝中藥補氣、吃薑黃素 醫籲:母湯
56歲曾女士因罹患乾燥症,必須服用免疫調節劑藥物,她擔心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新冠肺炎風險,為了是否服藥夜夜失眠,一度還狂喝中藥補氣湯,以及號稱抗炎的「薑黃素」,但醫師陳書怡提醒,免疫系統失調的患者千萬不可自行停藥或亂服藥,若有任何疑慮,應尋求專業醫師意見。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陳書怡說明,自體免疫功能亢進患者,自行服用坊間常見以當歸、黃耆為主的補氣湯品,反而更容易助長自體免疫細胞的攻勢,口乾、關節疼痛可能更加嚴重,此外,號稱抗炎的「薑黃」,性味辛、苦、溫,除了對於關節無力痠痛可能有些微幫助外,也會加重免疫疾病的嚴重程度,故使用前應諮詢合格中醫師。陳書怡說,防疫成全民運動,口罩、酒精幾乎是出門的標配,許多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不免擔心「這樣真的夠嗎?」,尤其乾燥症、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都屬於自體免疫疾病,是因免疫系統紊亂,導致免疫細胞將自家的黏膜、內臟、關節當成攻擊目標,造成組織發炎失能,必須使用免疫調節劑治療。陳書怡指出,除了基因、賀爾蒙外,細菌病毒的感染都有可能引發或加重自體免疫細胞的異常狀況,所以常見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或是泌尿道發炎,常常會加重這類病人的病情,因此防疫、抗病毒,對自體免疫疾病患者而言更需謹慎。陳書怡強調,國人奶蛋魚肉蔬果樣樣不缺,營養不足造成免疫力低下實在少見,臨床上常見的患者反而是過敏、免疫系統「亢進」的族群居多,一般民眾常言「免疫力差」,其實是免疫系統失衡,與真正免疫力低下族群(常見如移植、免疫不全患者)相差甚遠。
-
2020-02-21 焦點.用藥停看聽
超過38℃發燒了!感染科醫師解析退燒藥正確使用時機
發燒是人體發炎反應所造成的現象,是身體發出的警訊。80%的發燒是由外來的感染引起,另一則是體內異常細胞導致發炎反應所致,如痛風、免疫風濕疾病、癌症等。這些感染源會使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心,將原本的體溫設定點調高,於是身體就會開始發燒了! 醫師通常會將38℃定義為發燒,是指耳溫或肛溫達38℃,而口溫37.5℃、腋溫37℃以上亦可能是發燒了。人體許多部位皆可測得體溫,但有些微差距,其中,耳溫與肛溫接近人體中心體溫,但因為新生兒不適合測量耳溫,所以肛溫是嬰幼兒的首選。而測量腋溫及口溫時受影響的因素較多,如衣物多寡、剛喝過水,都會影響到;耳溫槍則因操作方便、迅速且準確,所以普遍成為居家測量體溫的工具。 耳溫槍主要以紅外線測量耳膜的溫度,因為耳膜的位置接接下視丘,也就是體溫調節中樞,且與頸動脈的血流相通,所以耳溫可說相當於人體的中心體溫,但是人體的耳道是彎曲的,使用於3歲以下的幼兒時,要把耳朵向下向後拉,3歲以上的孩童應把耳朵向上向後拉,所測得的溫度較準確。 台北馬偕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郭建峯表示,一般感冒也就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燒,只要多喝水、多休息,保持良好免疫力即可,但如果發燒造成身體愈來愈不舒服,變得虛弱、開始打寒顫、意識不清,就有可能是細菌感染引起,因此建議就醫治療,投予抗生素以縮短病程。 使用退燒藥的時機是,當病患燒到38.5℃以上,且因伴隨的頭痛、肌肉痠痛、疲累而無法忍受時,就可考慮服用退燒劑,來減輕不適。 普拿疼、阿司匹靈、非類固醇解熱鎮痛劑都是常見的退燒藥物,但21歲以下禁止使用阿司匹靈。退燒藥主要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形成,使大腦體溫中樞所設定的溫度能暫時降低,並刺激血管擴張,以達到發汗來幫助體表降溫的效果。經由以上的藥物,體溫多會暫時性的下降,但可能藥效消失後,體溫又會恢復高溫,這是因為致病源尚未解除,服用退燒藥只是治標不治本,讓身體感覺舒服一點的症狀治療藥物。 退燒藥物應依醫囑使用,不可自行將劑量增加或多服幾次,否則超過安全劑量可能出現傷肝、傷腎及失溫的情形,使用過量的退燒藥會讓病患的中心體溫過低,反而會刺激大腦更積極地產熱,導致全身發冷、顫抖,此時應再加強保暖並補充水分。 另外,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陳永綺提醒,即使服用退燒藥仍可能無法降至正常體溫,這也是正常的,通常使用退燒藥2小時後,可讓體溫降低1℃左右,發燒處置不以快速降溫為原則,只要維持在38℃左右就可以。但在給予病患足夠藥量的退燒藥後,體溫仍無法下降時,可以用物理性的方法輔助降溫,但建議是在服用退燒藥30分鐘後再進行。 溫水拭浴是常用的降溫法,用毛巾沾37℃的溫水擦拭身體,可讓皮表的血管擴張,將體表溫度散去。因為嬰幼兒的體表面積較大,所以用此法的效果較好;不過,禁止用冷水或酒精拭浴,此種方法會讓體表快速降溫,反應太過劇烈反而可能造成抽搐,讓病患更不舒服。 泡溫水澡也是同樣的原理,但要注意水溫需維持在38℃~40℃左右另外,建議不要對無表達能力的幼兒使用冰枕、退熱貼,以免造成局部過冷或體溫過低。  陳永綺提醒,身體藉由發燒來提醒我們「有狀況了」,只要處置得宜,記錄發燒的程度、觀察合併症狀是否加劇,若沒有失能狀況出現,其實不需太過緊張,重點是在找出發燒的原因為何,才是看待發燒、治癒疾病的根本之道! 延伸閱讀: 高燒不退會燒壞腦? 想太多!家醫科醫師破解迷思 發燒別急著吃退燒藥! 分3階段處置才能加速康復 
-
2020-02-21 橘世代.好野橘
買了好多保險卻賠不到?熟齡族這樣買最到位!
台灣人有多愛買保險?根據壽險公司調查,國人持有保單位居全球之冠,但也造成一個特殊現象就是,手中保單一大堆,卻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買了什麼,甚至出現許多保障重疊,真正需要的保障卻未補足。台灣人最愛買保險 卻不一定買到位根據法國巴黎人壽2019年的調查,全球26個國家的消費者平均持有2.3張保單,亞洲消費者平均擁有2.2張,但台灣人則持有高達3.3張,位居全球之冠。但許多國人仍認為購買的保險保障不足,到底是真的不足,還是買的不到位呢?錠嵂高雄營業處襄理陳慈徽表示,過去多數人買保險以壽險為入門款,現在隨著風險意識提高,保險配置也更加多元。但哪些保險是一定要有、哪些是可以有餘裕時再補足的呢?陳慈徽認為,以55歲上下的熟齡族來說,最關心的是健康議題,為了不造成未來家庭的負擔,一定要有醫療險和長照險,因應未來可能面臨的龐大醫療支出,或長照費用。有餘裕時,可考慮加買年金險或投資型保單,提供每個月的現金流,讓退休後的生活品質不打折。魔鬼藏在細節裡 醫療險最常有爭議保險業務員離職,或是不記得年輕時買過哪些保險,導致手中保單一大堆,這也是常見的狀況之一。陳慈徽透露,想知道過去投保了哪些保險,可以到「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網站,本人或親屬都可以申請查詢。陳慈徽分享,過去遇到的案例,醫療險較容易遇到爭議。舉例來說,手中有2張實支實付的醫療險,生病住院後要申請理賠時才發現,2家保險公司都需要收據「正本」才可理賠。但醫院費用收據正本僅提供一份,這時候就出現打架的狀況,非常棘手。應該如何解決呢?「一般來說,收據正本會以先投保的那家保險公司優先,另一家則要看理賠條件,是否能將實支實付折換為日額給付。」陳慈徽說。很多保戶在投保時都忽略這樣的細節,導致申請理賠時才發現權益受到影響。因此,建議民眾應該在不同階段定期檢視保單,像是出社會、結婚生子、買房或退休前等有較大經濟結構改變時,先檢視保單再根據財務規劃來做調整。【延伸/你不知道的保險大小事↘↘↘】。保險業務不願說的秘密 長照險、失能險怎麼買?。人人都適合買「儲蓄險」?這三種人先別買!。儲蓄險大改版 橘世代該如何打算?。退休後還能月月領錢?用保單加值退休金 社群理財平台正夯! 【好野橘招募中】想退休還能年年出國玩?!50歲以後的理財首重退休規劃,好野橘社團網羅最適合熟齡族的投資心法,提供理財計畫、經濟趨勢,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歡迎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2-19 橘世代.好野橘
退役基金操盤手自白:「存錢比投資更重要!」
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在報章媒體的宣傳下,好像在這年代不投資理財就落伍了!筆名為上流哥的退役基金經理人李憲彥卻提出另一番見解,操盤公募基金9年以來的心得,現在最想提醒投資人的是「存錢比理財更重要!」。股齡19年的上流哥,去年離開基金經理人的位置,現在出書、演講開始為自己工作,早在2012年以前就已財務自由的他,目前資產已經超過2000萬。在股票市場身經百戰的他,為什麼到頭來強調「存錢」才是理財的重點呢?存不了錢就無法「錢滾錢」多數人認為理財就該以錢滾錢、以小搏大,利用槓桿將小錢放大,達成資產翻倍的目標。對此,上流哥透露,他觀察周遭的親友,理財計畫不順利的原因,多半是因為「口袋破洞」造成。加上,錢滾錢的重點在於本金要夠力,才能達到有感的效果,因此存錢當然很重要。「在奢華狂潮的衝擊下,很多人都消費過度,所以存不到錢。」上流哥分享,他能這麼早達成財務自由,存錢有道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他透露,以前家附近有2家豆漿店,但他都會走到比較遠的那一家,因為豆漿每杯只要5元,他會一次買3杯分3次喝;而且身價千萬的他,到現在都沒有買過一台車,省功一流。退休族重壓股票 疫情吞噬退休金很多人羨慕上流哥透過存錢加投資,年紀輕輕就能夠財富自由,但他其實對未來的經濟環境抱持悲觀的想法。上流哥表示,目前美股和台股都來到歷史高點的水位,未來15年要再創新高的難度只會愈來愈高,風險變高、投報率變低,將會是常態。尤其退休族在理財時,更應該以非常保守的態度操作。上流哥分享,最近一位60歲的讀者向他求救,本來計畫3到5年內退休,手中資產有400萬,有200萬是現金,另外200萬放在股票,而且其中100萬還重壓在某檔投資在大陸的影視股。最近遇到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的衝擊,娛樂事業一落千丈,股價重挫3成,讓這位讀者眼睜睜看著退休金快速流失,焦急的坐立難安。上流哥對此也無奈地說,這樣的案例實在難解,現在股價在低點要砍也不是,未來也不排除會持續下挫,只能用時間去等待股價回穩。最終他建議這位讀者延後退休的時間,才能為退休帶來更多保障;保守的他也提醒,假設60歲規劃退休,最好能準備好未來25年的生活費和應急費用,才是比較保險的作法。【延伸/你所不知道的理財保險指南↘↘↘】。人人都適合買「儲蓄險」?這三種人先別買!。別再只買儲蓄險!2020理財新計畫 一步驟放大退休金。退休到底要準備多少錢?超詳細算法一次讓你看個夠!。保險業務不願說的秘密 長照險、失能險怎麼買? 社群理財平台正夯! 【好野橘招募中】想退休還能年年出國玩?!50歲以後的理財首重退休規劃,好野橘社團網羅最適合熟齡族的投資心法,提供理財計畫、經濟趨勢,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歡迎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2-17 橘世代.好野橘
保險業務不願說的秘密 長照險、失能險怎麼買?
隨著醫療進步,國人對於「長壽風險」的意識愈來愈普及,長照的議題成為退休族關心的話題。常被拿來比較的長照險和失能險,到底有什麼不同?應該如何選擇呢?失能險CP值高 賣贏長照險9倍「在業界失能險一年的銷售是長照險的9倍!」磊山保經業務總監汪柏堯不諱言的透露。為什麼呢?第一,失能險的價格比長照險便宜很多;第二,失能險的理賠條件相較長照險更加寬鬆。因此,失能險被大家認為是CP值 (性價比) 很高的保單。談到規劃長照,汪柏堯認為可以考慮三種保險,分別是長照險、類長照險和失能險。長照險的照顧範圍在於,當被保人失去「自理生活能力」時,會定期給付保險金,當中包括行為能力和認知能力。判斷的方式是根據「巴氏量表」和「臨床失智評估量表」的符合項目來理賠。失能險是保障因意外或疾病而喪失工作能力,根據1到11級的失能等級表來支付理賠金。類長照險則是長照險的衍生性商品,可透過加保來補足長照險較難理賠的缺口。失能險趁健康買 長照險65歲後不能買透過以上的解釋,保戶可能很難有感,但透過實際疾病來舉例,就可以體會到實際的差別。汪柏堯說,要請醫師開出巴氏量表其實不容易,需評估患者的進食、如廁、移位等各方面狀況,標準嚴格。也因此常常出現買了長照險,卻不符合巴氏量表的資格認定,以至於難以申請理賠的狀況。此外,長照險每年都要認定一次身體狀況,第一年可理賠、第二年後拿不到的情況也時有所聞。失能險在理賠條件上相對寬鬆,一般人以為一定要殘廢才能獲得理賠金,但其實在1到11等級的失能表中,很多疾病都可以申請理賠,例如失智、洗腎、類風濕關節炎等,根據等級輕重可獲得的理賠金也不同。比較之下,是否買失能險就對了?汪柏堯透露,失能險應該趁年輕、健康時及早投保,因為大部分保險公司都會要求「健康體」才接受投保。長照險在接受投保的標準相對失能險寬鬆一點,但60歲之後才買,保費相當昂貴,而且大多保險公司在65歲後就不接受投保。【橘世代理財指南看這邊↘↘↘】。儲蓄險大改版 橘世代該如何打算?。【熟齡生活大調查】邀請您的參與!最高致贈車馬費3,500元。大齡女子買房不是問題! 二二三三理財法幫她達標。定期定額也有致勝關鍵 用這個方法挑最好!。長照談錢傷感情?「家庭照顧協議線上工具」開啟對話橋樑 社群理財平台正夯! 【好野橘招募中】想退休還能年年出國玩?!50歲以後的理財首重退休規劃,好野橘社團網羅最適合熟齡族的投資心法,提供理財計畫、經濟趨勢,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歡迎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2-17 名人.楊志良
楊志良/「第三家庭」 攜手共老新解答
國際上將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14%及20%,分別稱為「高齡化社會」(進行式)、「高齡社會」(完成式)及「超高齡社會」。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且國人平均餘命已達80.7歲,其中男性77.5歲,女性84歲,雙創新高。另依「世界人口綜述(World Population Review)」網站列出2019年的各國出生率排名,在全球200個國家中,台灣排最後一名,平均每個婦女僅生下1.218個孩子。少子化導致人口分母縮小,壽命延長,分子不減,老年人口比率必然上升,兩者高度相關。據衛福部2018年9月編印的「中華民國106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65歲以上有配偶或同居者占66.09%,其他33.91%(喪偶29.32%、離婚或分居3.22%、未婚1.37%); 在有偶率低及老化衝擊下,失去家庭相互陪伴、支持及照顧功能的孤獨老人,當會日愈增加。下流老人 台灣也可能出現日本社會學者藤田孝典於2015年出版新書「下流老人」,描述由於年金制度即將崩壞、缺乏長期照護人力等原因,會有越來越多的老人身陷貧窮漩渦而無法自拔。部分養老院、照護中心、簡易旅舍等,以低價吸引「下流老人」入住,但提供的環境、膳食、服務品質都非常惡劣。有些商人甚至將「下流老人」請領的生活年金全部侵吞,2014年向日本國民生活中心告發的類似案例高達1454件。許多老人院和照護中心的衛生品質惡劣,照護人員霸凌老人,老人被迫寫遺囑轉移財產,還有老人院收了錢不久就惡性倒閉等,各種狀況層出不窮,這種現象未來在台灣也有可能出現。各級政府雖提出建立長照服務體系、居家照護、強化社區照顧據點等對策,但因孤獨所帶來的自閉、憂鬱、躁鬱,甚至失能、失智等身心官能症的困擾,還是難以避免。英國更因此在梅伊擔任首相時,新設「孤獨大臣」(minister for loneliness), 以因應此迫切問題。醫學進步和公衛普及,讓人類平均餘命在100年間,從50變成80,整整增加了30歲,有人稱其為「第三歲月」(The Third Age); 愛爾蘭成人教育學家Edward Kelly也發起「第三人生(The Third Act)」, 認為長壽已改變我們的生活視野,因此更應該持續成長、進化去思考人生第三幕,追尋內心最想擁抱的生活樣貌。保障第三家庭 待共同努力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成亮,更進一步以其服務都會社區基督教會及原住民部落的互助模式,認為台灣不婚、不生的現象,將導致第一家庭及第二家庭(夫妻及子女組成的家庭)不斷減少,將來社會運作一定要依賴血親、姻親之外的社區人士,或者職場上的好友互相支持,組成如家庭般的連結,因而倡議「第三家庭」,希望無依的老年人能互相提供有品質、品味的陪伴、照顧。而第三家庭的家人要用心學習認識自己、介紹自己,同時學會彼此傾聽、接納、肯定、欣賞,並接受必要的培力課程與活動,特別是提升人際、群我關係的品質與修練,俾一起攜手圓一路好走的美夢,讓自己能老身隨心、老伴貼心、老居安心;更重要者,如何立法保障及鼓勵第三家庭,則有待各界共同努力。
-
2020-02-15 橘世代.健康橘
照顧父母誰之責?媳婦「重擔一肩扛,想人生重來」
當父母逐漸老去,誰該扛起照顧責任?聯合報《橘世代周報》進行「民意大聲公—照顧是誰的責任」網路調查發現,超過9成民眾認為照顧是子女或全家人的責任;但也有人認為,「自己照顧自己」才是少子化社會之道。問卷題目包含「請問您認為照顧父母是誰的責任」及「請分享自己的家庭照顧經驗並提供照顧技巧」等,吸引219位民眾填寫,女性占179人。調查結果顯示,多數民眾仍然認為「照顧」是家人的責任。其中32.27%認為照顧是子女的責任,30.93%認為是大家(兒子、女兒、媳婦、配偶)的責任。表達意見的讀者雖有不同的觀點,但至少讓我們聽到她或他們的心聲。《橘世代周報》挑選7則真實故事,故事所反映的現象難論對錯卻發人深省。故事1 屏東縣張女士手足不管事 害夫妻失和「照顧父母是應該的,但長久下來心中難免不平衡」,之前照顧公婆責任都落在她和先生身上,夫妻常因照顧意見不合爭吵,尤其是當手足都無法幫忙時,心中更是不快,甚至和長輩起爭執。她坦言,靜下心反省時會對長輩覺得愧疚,所以還是努力將心比心,做就對了,希望能成為小孩的榜樣。當然,若能尋求長照服務是不錯的選擇,至少能減輕一些壓力。故事2 高雄市葉小姐有姊妹相扶 減心理負擔葉小姐為家中次女,5年前媽媽生病入院,期間家人因不捨由外人照顧,她便與父親、大姊和小妹討論後決定輪流照顧媽媽。葉小姐說,當時恰巧她放長假,可隨侍在媽媽身旁,「慶幸有姊妹可互相討論並做治療決定,我才不需要承受太重的心理負擔」。葉媽媽住院2個月後離世,葉小姐說,回頭看當時的情形,如果照顧時間再拉長,家庭壓力和經濟一定會有問題,她深深覺得健全的長照制度很重要,「即便只是緩緩情緒的喘息時間」。故事3 苗栗縣謝小姐照護還被嫌 抱怨轉感恩謝小姐是和聘僱的移工看護一起照顧失能的婆婆。她說,照顧婆婆1年多,雖然移工薪水是婆婆付的,但大小雜支都是她和先生包下,其他子女卻一通關心電話也沒有,只會罵「怎麼顧我媽的」。婆婆最後4個月入住機構,病情急轉直下,也只有她們家前往探視。不過,最後她把抱怨轉為感恩,慶幸婆婆和家裡緣分最深,而那些「天邊孝子女」,只要在靈堂前多擺些蘭花、多摺些紙蓮花,有心就好了。故事4 桃園市林小姐父送安養院 心痛的決定「父親是每位子女的」,林小姐說,她沒有出嫁,就必須承擔照顧臥床父親的責任。家中經濟不允許聘請看護,她只能尋求合格的養護中心照顧父親。「父親會問我什麼時候可以回家?當下聽了心痛死了」,林小姐說,她偶爾也自責為何要把父親丟了,但現實面她也需要工作賺錢,才能支付父親的照顧費用。她只能回答父親:「身體好點就接你回家。」林小姐感慨,「久病床前無孝子」真是如此;希望政府真的有好的措施,不要讓照顧父母的問題、家庭,到最後都以「沒錢」、「我需要工作」等推辭,搞到沒人要照顧,責任落在一人身上。故事5 宜蘭縣游女士重擔一肩扛 想人生重來游女士說,自從嫁給老公後,照顧婆婆就成了她的責任,照顧20多年直到老公生病後才停止,換成老公的哥哥們來顧婆婆。沒想到,老公現在成為兄弟口中「最不孝順的兒子」,讓她覺得這幾年很不值得。游女士說,若人生可重來,會請老公的5位兄弟一起分攤照顧責任,而不是她和老公2人扛,至少別人工作賺錢時,他們也能工作,不會到現在又老又窮。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藥,只能轉念「善有善報」,老天都知道。故事6 彰化縣蔡女士樂觀向前看 照顧不孤單蔡女士婚後與公婆同住,28年來只要公婆生病,都是她在照顧。先生退休後有協助交通接送,這2年也聘請移工看護協助。只是照顧失智的婆婆讓人無奈,公公也跟著躁鬱,連先生情緒也憂鬱起來。但她仍相當樂觀。她說,日子總是要朝正向走;她也特別喜歡聯合報的失智網站分享,這讓她覺得不孤單,所有失智症照顧者的經驗讓她得以正向面對,甚至報名參加照服員訓練,希望將來能夠利己利人。故事7 彰化縣張女士陪伴比失智藥更有效「全家一起照顧才是最好的方式」,張女士說,母親從疑似到確診失智,她和哥哥與孩子、孫子們一起努力讓媽媽每天過得快樂,每周末都會安排外出旅行,協助媽媽多接觸戶外。她說,媽媽對失智症藥物過敏而沒有用藥,但因為有子女們的陪伴,確診失智症4年了,症狀仍可有效延緩,連主治醫師也認同陪伴比藥物有效。「陪伴能讓媽媽開心,也是回報養育恩情的最佳機會!」看更多報導:《橘世代》【延伸/家庭關係指南專輯↘↘↘】。面對長期照護的壓力 試著降低門檻放過自己也放過家人。【熟齡生活大調查】邀請您的參與!最高致贈車馬費3,500元。突破長照困境 石頭湯模式啟動新未來!。面對「家庭老化」 父母與孩子該如何獲取平衡? 填問卷抽好禮 吳若權曾說:「照顧父母就像在照顧未來的自己。」、張曼娟在專訪中分享:「可以成為父母的照顧者,是我今生最榮耀的身分。」因為愛而成為照顧者,邀請您花5分鐘的安靜時光進行填寫。《照顧者生活調查》立即填寫:https://bit.ly/34VTdP4
-
2020-02-01 橘世代.好野橘
想老小兼顧 三明治族年終獎金怎麼花?
52歲的小陳辛苦一年總算領到年終獎金,2個孩子都還在念書,一個半月的年終獎金對他而言,是筆重要的「年度收入」,繳稅、孩子學費都得靠年終獎金支應。小陳的狀況也是許多家庭的寫照,專家表示,40歲以上的上班族,若想減輕接下來這一年的壓力,的確要好好分配年終獎金,建議可採「3分法」原則,視領到的金額多寡與需求的緩急配置運用。3分法配置 訂優先順序40歲以上的上班族,通常上有老、下有小,也就是俗稱的「三明治」世代,這年紀的族群多少會有財務上的壓力,所謂「3分法」原則,分別是繳款壓力、保障配置、投資配置。繳款壓力:一般指的是貸款壓力,最常見的就是房貸、車貸。繳款壓力每人不一樣。目前央行基本利率還維持在相當低的水準,且已停滯一段時間,年終獎金領到後可適度還些本金,但不需急著把全數獎金都拿去還款。保險配置:三明治世代多是家裡經濟支柱,人有旦夕禍福,要有萬一發生意外,仍可保障家人的準備。短時間緊急備用,要讓家庭支出至少可撐6個月以上,之後再衡量,家庭可以維持基本生活多久,5年還是10年,這還牽涉到撫養與教育,希望保障孩子到怎樣的教育水準。投資配置:可以衡量市場氛圍是否適合加大投資,以2020年來說,看起來是相對審慎樂觀的一年,若繳款與保障配置的壓力不大,可分配部分年終獎金在投資理財上。台新銀行執行副總黃培直指出,四、五十歲者投資配置不外乎2大目標:子女學費、退休規畫。排序上,孩子學費通常會先發生,接著才是退休,這時就要衡量領到的年終獎金多寡。有些人可能還款、保險配置就用掉大部分,再加上儲蓄小孩教育費就沒有了。對40歲到50歲的「三明治」世代來說,建議教育儲蓄優先,行有餘力才做退休配置。50歲以上的,小孩教育應已準備得差不多,建議進行退休理財配置。3種橘世代 退休金準備有別中信銀財富管理產品處副總阮麗璇則表示,「橘世代」可簡單分為「青皮柑橘」、「成熟柑橘」、「黃金柚」3種類型。青皮柑橘:壓力較大,通常子女正值國高中、房貸等責任重擔夾雜其中,領到年終獎金首先要盤點應付帳款或是負債,清償部分債務,降低未來一年的每月支出,接著為子女學費準備,最後是預做退休準備,強迫提撥部分金額單筆或每月定期定額投資。成熟柑橘:因子女已陸續獨立或離巢,領到年終獎金可累積退休金流準備,保障上針對高齡醫療照護與失能補貼補強。黃金柚:為自己準備永續金流不可少,每年可藉年終獎金發放之餘盤點退休金流準備。看更多報導:《橘世代》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1-30 醫療.精神.身心
春節飲酒過頭、創傷症候群 醫師呼籲小心成酒癮要就醫
衛福部立嘉南療養院發現,春節等年節期間不少民眾飲酒作樂,有人就養成了喝酒習慣,尤其跑業務的為了業績連續假期更是加倍「飲落去」,年紀輕輕形成酒癮;也有人因遭逢意外,過年歡樂氣氛反而引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每天借酒澆愁,中年就腦損傷,造成自己與家人陷入困境。嘉南療養院成癮科主治醫師王紹丞舉年前公視播出「我們與惡的距離」為例,劇中女主角「電視台副總監宋喬安」囿於喪子之痛,變得冷漠、自責且成天酗酒,劇中人很明顯罹患了創傷症候群,因為太難過回家喝酒緩解情緒,「其實,創傷症候群就醫是可以改善的,靠著酒又衍生另外問題」。王紹丞說,劇中人酗酒已造成整個家庭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酒癮患者讓家庭首當其衝,長期酗酒伴隨的失序行為,家庭的成員往往是最先受到影響的,其次是病人的工作能力不彰且逐漸喪失,到了工作和社會功能損傷時,距離健康無法恢復的情況也不遠了。他說,酒精性失智症造成患者只能簡單對應生活,工作所需的判斷能力與執行能力都已經永遠的失去了,有些嚴重酒癮病患因失智、失禁等生活無法自理,若早來治療,也不會落到這種境地」。王紹丞表示,協助戒酒癮用藥今年「多了兩項新利器」,看來患者回應不錯,過去最令醫師擔憂的是「病患的回診率」,過去只能使用「雙硫崙」發泡戒酒錠治療,「很多病人為了要再貪杯,乾脆停藥也不回診了」。他說,今年多了兩種藥選擇,「10個個案中,有一半定期回診」,讓人欣慰的是,有人反映吃了一周就有效果,「病患很開心的說,喝酒的量減少了,也比較能控制自己喝的量了」,因為有效也讓他們樂於回診、繼續治療下去。衛福部今年准許37間醫療機構使用「專案」進口Naltrexone「納曲酮」與 Acamprosate「阿坎酸」兩項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目前核准的口服藥物,供酒精使用障礙症患者選擇,「新藥頻傳捷報,病患回診率倍增」。嘉南療養院有不少肝硬化、胃出血的患者,王紹丞表示,酒癮的病人常常合併糖尿病、肝硬化、心臟衰竭、胰臟炎等疾病,但這類病患常常等到病況嚴重才到內科接受治療,很少及時轉過來治療酒癮,「若他們早一點有自覺,來接受酒癮治療,就不至於喝到全身器官都壞光光」,王紹丞感慨,「為何不早一點來就醫!」不希望再看到很多人喝到失智、失禁、失能患者,請酒癮患者、家人、朋友幫助及早就醫,脫離酒的危害,有需要的民眾可電06-2795019查詢。
-
2020-01-26 橘世代.健康橘
不可忽視的熟齡肌少症 利用「2」指 教你如何看肌力
你有肌少症嗎?有體衰的情況嗎?專家教你可透過3個檢測,快速了解是否有肌肉流失、衰弱的情況,並藉由運動及飲食改善。肌肉會隨年齡增加而減少,而身體衰弱也和肌力的流失息息相關,增加跌倒、失能的風險。台灣衰弱症盛行率7.8%,衰弱前期則高達50.8%;肌少症的盛行率男性為23.6%、女性為18.6%。台大醫院分院院長詹鼎正表示,衰弱症前期徵兆可能出現感覺疲憊、腰痠背痛、駝背、活動量低、體重減輕、莫名腿軟、走路不穩健等,若未加改善,可能造成未來長期臥床的嚴重後果。可以透過3個快速方法檢測:一、體重非計畫性減輕測量體重是最初步、簡單的檢測方法。65歲以上銀髮族若在在非計畫性減重的情況下,體重在半年內減輕5%或3公斤,就要留意可能有衰弱或其他疾病傾向。二、小腿圍別太細雖然很多人都希望小腿可以看來又細又長,但小腿皮下脂肪較少,與肌肉量呈正相關,若是太細則是警訊,小於以下標準便要注意。男性:小腿圍34公分。女性:小腿圍33公分。量測方法為坐在椅子上,腳放鬆踩在地板,大、小腿呈現90度,由他人用量尺測量小腿最粗的位置即可。或是將雙手的食指與姆指圈成一個圓,放在小腿最粗的地方,圈不起來,表示肌肉流失的風險較低;若是圈起來還有空隙,表示風險較高。詹鼎正說,65歲之後每年會流失1%至2%的肌肉量,但如果肌肉因老化或缺乏身體活動而減少,將影響生病痊癒的能力。三、由握力看肌力詹鼎正表示,握力與其他身體部位的肌肉力量具有一定的相關性,低握力也是患者預後不良的有力預測指標,例如住院時間較長、功能不足、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和死亡質量皆會較差等。男性:握力26公斤。女性:握力18公斤。沒有握力儀的話也可以利用開寶特瓶瓶蓋、開罐頭瓶蓋或扭毛巾來進行檢測,若有打不開或很辛苦、費力的情況就要當心了。若是上述的檢測方法發現自己低於標準,最好到醫療院所進行精密的檢測,以預防肌少症和衰弱症上身。但詹鼎正表示,肌少、衰弱無藥物可醫治,最有效的方式是透過飲食和運動等生活方式改善、延緩。維持肌肉量、預防肌肉流失需要蛋白質,可多攝取如雞蛋、雞肉、牛肉、豬肉、黃豆製品、乳品、核桃等。運動則最好兼顧有氧與阻抗運動,因此除慢跑、游泳、騎單車等有氧運動外,應搭配舉啞鈴、彈力帶等阻抗運動。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1-25 科別.腦部.神經
78歲嬤中風後言語很負面!醫:傷到「這部位」易憂鬱
一名78歲王奶奶個性開朗,也時常到公園與鄰居聊天,但三個月前腦中風後,不僅常常嘴上掛著像人生沒希望等負面言語,與他人互動也越來越少,就連食慾也變差;林貝芸醫師表示,這樣的情況其實又稱為「症」,主要因腦中風影響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造成快樂賀爾蒙也就是賀爾蒙低下,導致情緒不穩。腦中風引發憂鬱 可透過抗憂鬱劑治療中風後的患者,因受到腦部損傷促使腦內訊息傳遞和神經傳導物質的改變,加上中風後行動受限的不便、生活功能下降的失落等其他因素,導致容易引發憂鬱症,根據統計,腦中風患者平均約有30%在中風後五年內出現憂鬱症狀;高雄小港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貝芸指出,有研究指出,若中風部位在左腦額葉及左腦基底核,引發憂鬱比例更高,尤其又以女性、有糖尿病史、焦慮及憂鬱病史等為高危險族群。減輕中風患者憂鬱症狀 親友應多給予陪伴林貝芸醫師進一步解釋,治療上建議可至精神科門診諮詢,透過醫師評估,給予合適的抗憂鬱劑治療,不僅能幫助患者改善心情,也能降低中風後失能及未來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除了透過藥物,親友的陪伴也是關鍵,平時應多給予病患陪伴以及鼓勵,尤其若能讓患者適時將心中鬱悶情緒抒發出來,將有助於減輕憂鬱症狀。憂鬱易使復健意願降低 應尋求醫師協助腦中風病發後的6個月是復健的黃金時期,但患者合併出現憂鬱症現象時,會使復健的意願降低,因此這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師協助;林貝芸醫師呼籲,面對疾病來襲,不僅患者得承受病痛,對於家屬也是心理上的負擔,這時若能透過專業精神科醫療團隊介入協助,有助於減輕負擔,也能幫助患者復健。
-
2020-01-23 橘世代.好心橘
退休守護慢飛孩子 高年級志工花時間慢磨出成長
雲林縣身心照護協會長期幫助成年身心障礙者,64歲的協會社工呂素姮,從公務員退休後,就讀社工專長讓自己更知道如何協助身心障礙者;另位60歲的社工黃琡珺,離開傳統工廠,也輾轉來到協會幫忙,兩人盼用愛來守護這群慢飛大孩子。協會創立14年,多年來成立小型作業所,讓30多位16到65歲的身心障礙者,摺金紙、茶包包裝等代工,給他們領補貼金,學習工作技能、自力更生。也設置「樂福農場」,讓這群大孩子種植洛神花、香草,希望透過園藝治療,讓他們接觸大自然穩定身心,並有英文、運動等課程也延緩失能。在協會裡可看見呂素姮、黃琡珺,帶大孩子上課念書、戶外運動,除教導簡易工作技能,還得照看他們飲食、健康情況,呂、黃兩人可說是協會重要幕後推手。呂素姮是彰化人,8年前從國庫署退休,因為兄長在協會服務,她便義務幫忙當起會計,但跟孩子朝夕相處的她,想更進一步去了解大孩子們,於是利用閒暇之餘上社工相關課程,成為社工一分子。「原本只想享清福」呂素姮說,以前在公部門面對洽公民眾,互動都較公式,但在協會跟學員有了情感,不過「要實際接觸,才知道需求在哪裡」。她表示,像20歲凱凱沒辦法融入大家,但後來學會香草茶包的製程,得秤重拿捏每個茶包,慢慢訓練凱凱專注力和手部力量,精神也不會不穩,更敞開心房和大家相處。心智障礙孩子改變,是一點一滴不斷累積而成,這些需要愛與耐心。同樣是彰化人的黃琡珺,因為興趣就讀社工專科,以前在傳統工廠工作,後來希望發揮所長,因緣際會來到身心照護協會。她說,來協會服務4年多,看見孩子成長,讓她覺得當初決定是對的,有位小文不擅口語表達,只會搖、點頭,但慢慢帶著小文念書、運動,雖然沒辦法跟一般學生進步神速,但有次她咳嗽,小文開口關心讓她大感窩心。黃琡珺表示,身心障礙孩子,沒有心機、純潔無瑕又善良,她在相處期間,把每個人當成自己小孩看待,多數家長認為孩子可能只有這樣,但其實還有很多潛能,她希望用愛陪伴他們到人生退休。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1-23 失智.新手照顧
生活照護/玩好玩、吃好吃 失智長者過好年8秘訣
快過年了,小嘉難得有假期可以好好陪伴媽媽,但媽媽已經有輕微失智,假期的安排也備受考驗。小嘉壓力很大,深怕外出用餐擔心菜色不好下嚥,媽媽會噎到,出遊又怕一個閃神沒注意,媽媽就走失。醫師提醒,陪伴失智長輩過年,飲食和出遊其實只要各注意四個小原則,其實失智長者和家人都可以過個好年。台北慈濟醫院院身心醫學科醫師暨失能服務中心主任李嘉富表示,李嘉富提醒,年齡越大,發生失智的比例越高,目前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失智盛行率達3%以上,且年齡每增加5歲,罹患機率就會增加一倍,如果發現長輩有不尋常行為,例如出現重複行為或情緒起伏,應避免責備,也不要在第一時間和長輩爭執。過年期間兒女返鄉,失智長者看見不熟識的家人、環境改變之刺激,可能出現不安全感,加上認知功能的退化、無法準確表達,原本的症狀可能加劇。提醒,家中若有失智長者,突然頻繁的人際互動與飲食調整,可能造成其身心上的不適,所以針對家中失智長者,年節的飲食與出遊都要事先規劃,避免加劇失智長者症狀。飲食方面,李嘉富建議可以安排失智長者和家人同樂,例如引導患者做懷舊拿手菜,透過親手料理記憶美食的過程,可望改善病症。因應長輩咀嚼功能退化,年糕、麻糬、湯圓等較黏稠的食品應先切成小塊,以免發生意外。零嘴包裝中的防潮包或乾燥劑都要記得取出,避免長輩誤食。最後就是餐與餐之間要遵照醫囑,定時服用藥物。出遊的時候,建議可讓長輩穿色彩鮮艷、容易辨識的衣服、配戴愛心手鍊,或在衣服上繡姓名及電話,以利走失協尋時使用。帶失智長輩出門,儘量要至少有兩位親友一起陪同長輩,因為一個人比較容易沒注意到長輩走失,如果出入地點有兩個以上出口,要格外小心。李嘉富提醒,大約四分之一失智長者在天黑後到入睡前,會有昏昏欲睡或混亂的症狀,因此行程安排最好要在傍晚以前回家。外出時間較長的話,車上可準備紙尿布或尿壺,以備不時之需,也可攜帶失智長者熟悉的隨身用品,增進安全感及穩定情緒。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1-15 新聞.長期照護
家有聘僱外勞不能用長照?衛福部:大錯特錯
不要再認為家中有聘僱外勞就不能使用長照2.0的服務了!衛福部長照司表示,家中聘僱外勞者,除了不能使用長照四包錢中的照顧服務,其餘服務都可以申請,僅專業服務的額度比一般人少,為30%,其餘服務申請的額度都比照符合資格的一般家庭。長照司簡任技正吳希文說,長照2.0擴大服務對象,也擴增服務項目,並廣布服務資源,擴大服務對象時,就已將家中有聘僱外勞者納入服務對象中,但大多民眾對於長照2.0的理解,仍停留在有聘僱外勞,就不能使用長照的觀念。根據勞動部統計,台灣目前約有25萬人使用外勞,吳希文說,有聘僱外勞並同時有使用長照服務者,107年約有2.8萬,108年1到11月約有4.9萬人,從比例來看,使用比例仍相對少,初步分析應該是民眾不瞭解有此服務。吳希文表示,長照2.0提供的四包錢服務,第一包錢照顧及專業服務、第二包錢交通接送、第三包錢輔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第四包錢喘息服務,僅有第一包錢的申請與一般符合長照申請資格者不同,其餘的申請方式以及額度都相同。吳希文解釋,第一包錢中,包含照顧服務以及專業服務,其中照顧服務,家中有聘僱外勞者,不得申請。主要是既然家中已有聘僱外勞,其工作內容與居服員的照顧內容相似,因此不再服務提供的範圍內。但是第一包錢中的專業服務,聘僱外勞者就能夠申請,但是申請的額度與一般符合長照申請資格者有所不同,僅有一般人的30%。目前可以申請長照服務者,失能等級為二到八級,每一個等級都有不同可申請的額度。吳希文說,一般第二級每個月可申請的額度為10020元,有聘僱外勞者就是10020元的30%,為3006元;專業服務的內容分為許多項目,若以復能而言,一個組合可做三次,每組費用4500元,若以失能等級二來舉例,雖然申請者每個月額度為3006元,但不限縮在一個月內使用完畢,可以跨月服務,若是在兩個月內做完,其額度就為6000元,民眾就無需額外付費。吳希文說,家中有聘僱外勞者並想使用長照服務,仍需要請照專至家中評估,通常可聘僱外勞的長輩,其失能狀況至少從第四等級起跳,因此能享有的服務額度也會提高,根據目前有聘僱外勞且有使用長照服務者分析,最多仍是以使用交通接送,以及專業服務為主,民眾若有任何需求都可以撥打1966詢問。表/聘僱外勞者申請專業服務額度失能等級 一般戶額度 聘僱外勞者額度二 10020元 3006元三 15460元 4638元四 18580元 5574元五 24100元 7230元六 28070元 8421元七 32090元 9627元八 36180元 10864元資料來源/衛福部長照司 製表/陳雨鑫聯合報
-
2020-01-15 新聞.長期照護
長照住宿機構補助 1.7萬人還沒申請
衛福部去年宣布補助住宿機構民眾,衛福部長照司呼籲,108年度補助申請至2月15日為止,目前仍有1萬7000多人尚未申請,呼籲民眾可委託住宿機構或持入住機構契約書、繳費收據等,向最近一次入住機構所在地之直轄市、縣市政府申請。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表示,經推估去年符合資格者為5萬1000多人,訊息發布後,目前已經有3萬多人申請,仍有1萬7000多人符合資格卻未申請補助;補助金額依照綜合所得稅稅率級距0至5%、12%採階梯性補助,一年最高6萬元、5萬4000元或4萬5600元。對於目前仍有1萬7000多人尚未申請,周道君推估,可能是是不了解申請流程,或未接收到訊息,衛福部後續將持續宣傳,109年度補助申請期限將於近期公布,民眾若有相關需求可致電1966。住宿式機構補助針對去年入住依法設立之一般護理之家、精神護理之家、老人福利機構,除安養床外、身心障礙機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所屬榮譽國民之家,包含自費失能養護床、自費失智養護床、兒童及少年安置及教養機構及提供住宿式服務之長期照顧服務機構,累計90天以上,排除綜所稅20%者。
-
2020-01-15 科別.腦部.神經
健康殺手腦中風 醫師:血管內治療新技術爭取救治時間
腦中風影響中老年人健康,嚴重的會造成病患死亡與失能,安南醫院腦神經外科醫師張哲肇今天說,「機械式取栓」血管內治療技術,在國外臨床試驗中進展到了部分病人可接受治療時間延長到16至24小時,也延長發作時間超過6小時,如睡眠中發生中風病人,可以接受治療,這部份雖未有健保給付,但符合治療條件的病人,仍有改善預後和減低病情惡化的機會。張哲肇表示,2015年起,陸續發表在知名醫學期刊的幾個大型臨床試驗,顯示以「機械式取栓」進行血管內治療技術,來打通大腦的大血管阻塞,可增加治療成功的機率,改善病人的預後,也因為使用取栓支架打通後,可降低嚴重腦水腫發生機率,降低嚴重中風病人的死亡率。張哲肇說,此一治療技術將可接受治療時間,延長到中風發作後6小時內,健保署也順應國外最新治療建議,自2017年2月1日起將「機械式取栓」用的支架與抽吸導管納入健保給付範圍。不過,血管內治療技術需要有具相關技術認證執行醫師,醫院必須有可進行特殊檢查的儀器設備,台南市僅有安南醫院、永康奇美醫院、成大醫院能進行血管內治療。安南醫院說,該院位處台南市兩大交通樞紐,即國道1號中山高速公路與國道8號間,病人可由國道快速轉送,過去安南醫即已具備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的中風緊急處置能力,為幫助在地與可經由國道快速送達的病人,去年底爭取成大醫院醫師張哲肇加入安南醫院團隊,已經啟動血管內治療技術團隊的運作,完成數例病例的治療技術,爭取中風病患就醫的時效性。
-
2020-01-14 新聞.長期照護
長照機構住民補助最高年領6萬 1.7萬人還沒申請
衛福部推住宿式機構住民補助方案,補助金額依所得稅級距不同,最高一年可領新台幣6萬元。不過,申請期限2月15日到期,推估逾1.7萬人符合資格還沒申請。衛生福利部在民國108年度推出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方案,減輕失能住民及家屬的經濟負擔。補助金額按綜合所得稅稅率級距0、5%、12%採階梯性補助,可領取一年最高6萬元、5萬4000元或4萬5600元補助。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說,該補助方案預估108年受益人數5.1萬人,申請期限到今年2月15日止,且逾期無法受理。但截至今年1月2日,推估有近4成符合補助條件的民眾尚未提出申請,約有1.7至1.8萬人的權益可能因錯過申請而受損。補助方案只要民眾於108年1月1日起至108年12月31日止,入住依法設立的一般護理之家、精神護理之家、老人福利機構(除安養床外)、身心障礙機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所屬榮譽國民之家(自費失能養護床、自費失智養護床)、兒童及少年安置及教養機構(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委託安置且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證明者)及提供住宿式服務的長期照顧服務機構。入住累計達90天以上,且使用機構者106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資料為累進稅率未達20%、非按20%稅率課徵基本稅額者,即符合補助條件。周道君說,推估目前還沒申請的民眾可能是因為不清楚相關資訊,希望符合資格者務必於申請期限截止前提出申請,填申請書並檢附入住機構契約書、繳費收據(或繳費證明)及申請人存摺影本等相關文件,快向最近一次入住機構所在地的直轄市、縣(市)政府提出申請。
-
2020-01-14 新聞.長期照護
亞東醫院免費居服 新北4區可申請
台灣邁向高齡社會,但現階段居家照顧資源不足,許多家庭須獨自面對失能家人。亞東醫院針對新北市板橋、中和、土城、樹林等地中低收入戶、失能家庭,執行「愛長照,陪伴零距離」的居家服務計畫,提供7500小時免費居家照顧服務,幫助家屬學習專業技巧,服務結束後,也會協助轉介其他資源。亞東醫院社區護理居服員林岱嫺今年24歲,是公益計畫裡最年輕的居服員,她照顧70歲有肺疾且腰部退化的鄭爺爺,「爺爺長年臥床,四肢僵硬,身體衰弱。」鄭奶奶因不知如何照顧而不知所措。後來在林岱嫺每天照顧下,鄭爺爺可以漸漸坐上輪椅外出,奶奶也學會換尿布等技巧。亞東醫院從去年七月啟動「愛長照,陪伴零距離」居家服務計畫,到十二月底已服務797人次,服務時數達1443小時,預計到今年底將會提供7500小時免費服務。亞東醫院表示,計畫具以下特點,包括「衰弱」即可申請;沒有年齡限制;「近貧」即可申請;照護無縫接軌,從住院到出院直接到宅服務。亞東醫院院長林芳郁表示,為幫助未領有政府照顧補助,又真正需要幫助的近貧家庭、身障貧困家庭和近貧照護困難家庭,未來公益時數7500小時用完之後,已確定會有其他公益基金投入這場愛心接力。亞東醫院表示,會依據中低收入戶、失能程度等資格評估,輕度有50小時服務時數、中度70小時、重度則是90小時。亞東醫院「愛長照,陪伴零距離」目前服務地區為板橋、中和、土城、樹林,通常由服務員到個案住處接送到醫院,或直接在個案家中照護,因此率先選擇距離醫院30分鐘的地區;服務結束後,也會協助轉介其他資源。符合條件的民眾,可洽專線02-7728-2879。
-
2020-01-12 養生.抗老養生
長命也要好命!專家提醒3個檢測指標了解健康狀況
銀髮族不只要長壽,更要延長健康餘命、提昇生活品質,而這些都是要在步入老年期之前就要打好根基,才能降低老化相關疾病的發生率。在台灣65歲以上銀髮族衰弱症的盛行率為7.8%,衰弱前期則高達50.8%;衰弱可能因老化及急、慢性疾病引起,且會加速疾病及相關情形的惡化,造成惡性循環。肌少是衰弱的其中一項表徵,銀髮族肌少症的盛行率男性為23.6%、女性為18.6%。肌肉不足會造成肌力下降,進一步造成身體活動困難,使身體活動不足;其與跌倒、骨折、失能、生理及精神疾病、死亡都有關係。身體衰弱與肌力的流失息息相關,前期徵兆可能出現感覺疲憊、腰酸背痛、駝背、活動量低、體重減輕、莫名腿軟、走路不穩健等,若未加改善,可能造成未來長期臥床的嚴重後果。董氏基金會建議3個可讓65歲以上銀髮族自行了解健康狀況的檢測方法:1、 體重:不應有非計畫性(非刻意減重)的減輕體重是在居家生活了解自身體型及健康狀況最初步、簡單且直接的方法,臺大醫院竹東分院詹鼎正院長表示,若是65歲以上銀髮族在非計畫性的情況下,體重在半年內減輕5%或3公斤,就要留意可能有衰弱或其他疾病的傾向。2、  小腿圍:別怕蘿蔔腿小腿皮下脂肪較少,與肌肉量呈正相關,且測量簡易,65歲之後每年會流失1~2%的肌肉量,詹鼎正說明,小腿太細是警訊,正常男性小腿圍為34公分,女性則為33公分,小於以下標準便要注意。肌肉是體內最大的蛋白質儲備,當遇到重大傷害時,肌肉可以分解以產生能量,但如果肌肉因老化或缺乏身體活動而減少,將影響生病痊癒的能力。3、  由握力看肌力低握力是患者預後不良的有力預測指標,例如住院時間較長、功能不足、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和死亡質量皆會較差等。2019年刊登在《Age and Ageing》的文獻指出,握力與其他身體部位的肌肉力量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因此可作為替代檢測手臂和腿部力量的可靠指標。除此之外,與檢測身體組成的高端儀器相比,也是能簡易執行、較便宜的檢測方式,詹頂正指出,男性握力應為26公斤,女性則是18公斤,若小於以下標準便要留意。另外,2015年刊登於《Lancet》的一項前瞻性大型的流行病學研究甚至發現,當握力每降低5公斤,全因死亡率的危險比高了16%、且心血管死亡率也高了17%。不過,一般家庭並不會備有握力儀,故一般銀髮族也可以利用開寶特瓶瓶蓋、開罐頭瓶蓋或扭毛巾,若有打不開或很辛苦、費力的情況便要注意了。詹頂正提醒,衰弱、肌少目前並無藥物可醫治,最有效的方式是透過飲食和運動等生活方式改善、延緩症狀,失能可以避免及延後,老化無可避免但能延緩,因此讓銀髮族看不出年齡、看得出活力的方法便是要檢視自身的飲食品質和運動習慣。延伸閱讀: 老了怕肌肉雪崩式下降? WHO建議做這4種體能鍛練 肌肉為百病之源! 一張表檢測你的肌少症危機
-
2020-01-12 新聞.長期照護
長照不推保險制活得下去? 學者:長遠應參考健保經驗
台灣人口急速老化。據衛福部統計,2018年3月底台灣老年人口比率超過14%,正式成為「高齡社會」,預計2026年會與日韓及歐洲部分國家同列為「超高齡社會」。有鑑於此,「長期照顧服務法」在2015年5月5日於立法院三讀通過,長照十年計畫(長照2.0)更自2017年起實施,由原規劃的保險制改為稅收制,長照基金來源包含遺贈稅、菸稅、房地合一稅、菸捐、政府預算撥充等。但依照衛福部最新「長照服務發展基金收支報告」顯示,我國失能人口在2026年超過百萬,2027年時,現有的長照基金難以支應長照制度,恐面臨破產。也引發外界議論,長照不推保險制活得下去嗎?有學者表示,長照目前的服務量仍不高,經費短期內看似夠用,但未來照護需求一定上升,為求長遠發展,仍建議保險制並可參考健保經驗;但也有學者認為,長照目前稅收仍算穩定,真要討論制度,應留待選後討論。前照護司長、台大護理系兼任副教授鄧素文表示,台灣已是高齡社會,每個家庭中都有長輩,疾病、失能、失智免不了。她認為現在的服務量並不高、執行率低,預算看似充裕,是因為有些長輩不符補助條件、或仍是由家人照顧, 但未來長照相關需求只會越來越大,且照服員等專業人員的不足就會顯現。鄧素文說,目前長照基金來源是靠菸稅或政府預算等,但政府各類補貼大,仍會用在刀口上,如果稅源沒有增加,經費早晚用罄。相較之下,台灣目前的健保經驗相對可靠,長照若採保險制,雖增加民眾負擔,但可確保基金穩定,政府、雇主、民眾負擔比例可再討論、需尋求社會共識外,也落實使用者付費概念。此外,補助時應設訂出更好的排富機制,中低收入者則由政府支付,讓照顧真正落實。家總常務理事、文大社福系教授陳正芬表示,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在立院報告時曾表示,目前長照稅收穩定,應至少五年無虞,而這也是蔡英文總統的政見之一。陳正芬說,保險可分擔風險,長照保險制一直以來都是討論的選項之一,保費由於是透過人民納保機制,便可保證財源穩定,亦落實保費收支連動機制,可使國家財政預算不因此過度排擠。但檢視世界各國,長照的財源來源不一,並非全都採保險制度,因此仍建議經費運用應量入為出外,制度上真有疑義,可留待選後再討論。
-
2020-01-07 養生.抗老養生
老人無故跌倒 要靠有氧肌力訓練
長命不一定好命,台灣人在晚年,平均有將近10年的時間,深受身心疾病所苦!董氏基金會6日召開記者會指出,許多銀髮族無緣無故跌倒,原因在於衰弱症和肌少症,但兩種疾病都無藥可醫,只能靠飲食和運動預防,在飲食方面必須均衡且多樣化,至於運動方面,有氧和肌力訓練缺一不可。老人別怕蘿蔔腿「若是65歲以上的老人莫名腿軟、走路不穩健,很有可能是衰弱症的前兆!」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詹鼎正指出,台灣65歲以上衰弱症的盛行率為7.8%,而「肌少症」為衰弱症的其中一項表徵,肌肉量不足會造成老人無緣無故跌倒,據統計,六分之一的銀髮族在一年內有跌倒經驗,輕則骨折,重則失能、甚至撒手人寰。對此,詹鼎正提供3個衰弱症和肌少症簡易的檢測方法,第一,「老人胖未必是壞事」,若體重在半年內減輕5%或3公斤,則要留意是否有衰弱的傾向,而65歲以上正常的BMI為27至30。第二,「別怕蘿蔔腿」,因小腿的皮下脂肪較少,可呈現較真實的肌肉量,將雙手的食指和拇指圍成一個圓,放在小腿最粗的地方,若有空隙就是肌肉流失的警訊。第三,男性的「握力」最好高於26公斤,女性則是18公斤。飲食運動缺一不可「衰弱和肌少症目前無藥可醫,最有效的方式是飲食和運動!」詹鼎正表示。在飲食方面,董事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建議,每天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全榖雜糧、蔬菜、豆魚蛋肉、乳品、水果、油脂與堅果種子),每一類食物都要多樣化,每天攝取15種以上的食物(不包括零食)。據統計,8成7的銀髮族未達標。65歲之後每年會逐漸流失1至2%的肌肉量,許惠玉強調,65歲以上老人更需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以防肌肉流失,最好是「兩個掌心大的肉加上一顆蛋」。此外,熱量也必須攝取足夠,才得以維持肌肉量。在運動方面,許惠玉強調「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兩者缺一不可,她建議每周最好從事5天以上有氧運動以及2天的肌力訓練,每次最少30分鐘,前者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憂鬱症等風險,後者可預防衰弱症與肌少症。董氏基金會終身志工陳淑麗示範適合老人的肌力訓練,這個運動不只訓練到股四頭肌(大腿前側),也伸展到背闊肌。(Photo by 林祐任/台灣醒報)【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1-04 橘世代.好野橘
想以房養老又不願給銀行抵押?可考慮「留房養老」
想要以房養老,卻不喜歡將房子拿去向銀行辦理抵押「借錢」,有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嗎?答案是:有。如果你想「活化」房產來養老,可考慮「留房養老」安養信託,預先做好規畫,讓名下不動產按照適合自己的方式運用,自我照顧老後生活。保全房產 有專人包租代管相較於「以房養老」是屋主把房子抵押給銀行,再由銀行按月提供生活費;「留房養老」則是把房產交付信託,由銀行自行或委託不動產管理業者出租管理,把租金當作安養資金的來源。「留房養老」是最新的以房養老方案,推出還不到兩個月,目前市場反應還待觀察。好處是屋主不用出售房子,也不用負擔銀行貸款利息,但有個重要的前提是,這種模式較適合有部分財力的民眾。提出「留房養老」新方案的銀行,目前也僅有兆豐銀行,為什麼兆豐會有這種想法?兆豐信託處處長邱玉玫表示,現行銀行安養信託是以金錢及有價證券為主,不動產信託通常只是保管產權,銀行不會協助處理招租及維護管理等事宜。隨著政府大力推動包租代管,相關資產管理產業愈來愈健全,兆豐才會起心動念,與中華建築經理公司異業結盟,由銀行做為受理平台,中華建經協助代租代管的留房養老信託,為國內銀行首例。邱玉玫強調,留房養老的安養信託,是為填補安養信託與以房養老之外的高齡者需求,「應該會有市場」。她分析,台灣房屋自有率高,但許多人目前居住的房子不見得適合養老,例如離醫院太遠、沒有電梯上下樓不方便等等,有些民眾想入住安養機構或養生村,一旦入住,房子閒置相當可惜,出租的租金可支付養生村全部或部分費用。另種情況是,手上有幾間房子,除了自住,其餘的都已出租,是名副其實的「包租公」、「包租婆」,這類的民眾多數已有一定的年紀,雖然目前還能自行管理,但未來可能面臨失能失智無法管理房產的風險。因此,兆豐銀推出「留房養老」安養信託,可保全房產且在需要時協助房產管理及充分運用租金收益,以因應高齡化的市場需求。彈性處理 依個案量身訂製兆豐這一新產品,多數民眾並不了解,兆豐信託處副處長徐紹彬指出,信託業務的特色就是彈性很高,每個方案都是量身打造。銀行要先了解委託人不動產的使用狀況,釐清法律關係,以及租金用途。若委託人還能自行管理,銀行只收取信託管理費用並協助處理金流,若委託人無法自行管理,則委由中華建經代租代管,依管理程度及內容按次計費。徐紹彬表示,「留房養老」安養信託案件,每年信託管理費,每戶為2萬4000元;目前個案信託管理費5折特價為1年1萬2000元起,優惠至2月底止,另視資金管理需求及交付物件個案調整。租賃事務的收費,依據代管項目,單次處理費用約1000至4000元,以實支實付為準。開辦一個多月,詢問度非常高。預防被騙 也避免子女爭產徐紹彬說,留房養老安養信託就是先預做好準備,讓自己的不動產多一層防護網,不會被詐騙、挪用或盜賣,自己不想管或不能管的時候,也有專業可靠的銀行來協助處理,不必依賴子女,也避免不必要的紛爭,還可設計自益或他益信託,做好傳承的安排。他舉例,高齡者有3間房子安排未來留給3個子女,可辦理留房養老安養信託,信託存續期間租金收入用於支付自己的生活安養費,確定「自己的財產自己用」,可安享晚年的尊嚴及生活品質,並透過他益信託架構分別指定3間房子信託結束後要給誰,避免離世後子女紛爭。-*-【以房養老解惑全攻略系列7】。有錢拿、有房住 牢記1件事 以房養老不吃虧。以房養老若鑑價低、月領少 不如直接把房賣了。南部房子不值錢?以房養老也有城鄉差距【以房養老解惑全攻略系列6】。用信託留房養老 包租婆另一選擇。看護費、住安養院…都從你的租金付【以房養老解惑全攻略系列5】。銀行建議:以房養老房子價值超過貸款 繼承較有利。搞清楚8大疑問 以房養老繼承免負債【以房養老解惑全攻略系列4】。利率最多高出1倍 以房養老前要精打細算。未來想要以房養老該怎麼做?4守則不可不知。粉刷、裝修未必有用 選對區段才能提高房子「貸相」看更多報導:《以房養老可靠嗎?像長照照顧一輩子》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1-04 橘世代.好野橘
留房養老安養信託 看護費、住安養院…都從你的租金付
兆豐銀首創的「留房養老」安養信託,對多數民眾仍相當陌生,《橘世代周報》整理出民眾可能有的疑問,以QA方式請兆豐銀做進一步說明。Q1.什麼是「留房養老」安養信託?A:高齡者將可出租的不動產交付信託,產權由銀行管理,銀行則依信託契約的約定,將租金收益用於指定用途。租賃事務可由高齡者自行管理,或委由銀行合作的業者辦理代租或代管。Q2.「留房養老」申請對象及資格有限制嗎?A:委託人須年滿55歲(註:子女委託不受此限)。有可出租的不動產(共同持有的也可以)。已受監護宣告或輔助宣告的高齡者,須由監護人或輔助人協同辦理。Q3.租金收益可以支付的項目有哪些?A:與高齡者生活、照護相關均可支付,如醫療、安養院費用、看護費用或生活用品購買等。Q4.房子若還有貸款可否申辦?A:可以。交付信託不影響原貸款的抵押權設定,但租金收益須優先用於還本付息。Q5.申請到核准簽約需要多久作業時間?A:約15個營業日。簽核期間除KYC(認識你的客戶)程序,銀行會各方了解委託人的安養需求,如日常生活所需、緊急情況的處理和財產傳承的各方面規畫。Q6.如果委託人(即受益人)於信託存續期間往生,要如何處理?A:委託人死亡時信託財產即成為遺產,依遺囑和民法辦理。Q7.如果委託人(即受益人)於信託存續期間失智或失能,要如何處理?A:(1)由監護人或輔助人續依原信託契約代理委託人指示受託人(銀行)。監護人或輔助人不得任意終止信託契約,如需變更信託契約的約定,也須經受託人及信託監察人的同意。(2)配合民法新增的「意定監護」制度,委託人得於信託契約簽訂時預先簽訂「意定監護契約」,經公證後陳報法院,於失智或失能情形發生時,得由委託人選任之人擔任監護人。Q8.違章建築可否申辦?A:違章建築如附屬於合法建物,原則上仍可出租以及交付信託。但因違章建築情況不一,如於租賃期間因遭舉報而拆除,銀行須依法配合辦理。此外,如違章建築已達被認定有危害公共安全之虞,屬於即報即拆的對象,不建議申辦。Q9.除了房子,委託人還可併同交付哪些財產?A:金錢、有價證券及保險金(如長照險)都在受理範圍。Q10.「留房養老」收費項目包括哪些?A:(1)信託簽約費、信託管理費及契約修改費等項目;契約修改無次數限制,但需支付契約修改費,至於契約變更的範圍要銀行可執行。(2)依委託人的需求,租賃事務可自行與代租代管業者商議,或同意由銀行合作的代租代管業者簽訂委任契約,收費項目以實支實付為主。舉例:若房子坐落地點的租金行情只有每月4萬元,卻要受託人負責找到每月5萬元的承租戶,銀行就不會受理。Q11.如果子女想要將自己名下房子租金收益用於父母的照護上,可以辦理安養信託嗎?A:可以。子女可將自己的不動產交付信託,將租金收益用於照護父母,且不受須年滿55歲的限制。-*-【以房養老解惑全攻略系列7】。有錢拿、有房住 牢記1件事 以房養老不吃虧。以房養老若鑑價低、月領少 不如直接把房賣了。南部房子不值錢?以房養老也有城鄉差距【以房養老解惑全攻略系列6】。用信託留房養老 包租婆另一選擇。看護費、住安養院…都從你的租金付【以房養老解惑全攻略系列5】。銀行建議:以房養老房子價值超過貸款 繼承較有利。搞清楚8大疑問 以房養老繼承免負債【以房養老解惑全攻略系列4】。利率最多高出1倍 以房養老前要精打細算。未來想要以房養老該怎麼做?4守則不可不知。粉刷、裝修未必有用 選對區段才能提高房子「貸相」看更多報導:《以房養老可靠嗎?像長照照顧一輩子》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19-12-29 養生.家庭婚姻
早療資源難尋 孩子六歲了等不到語治課程
台灣人生得少,能生下來的也不一定生得不好。據衛福部統計,每年通報發展遲緩孩子約有二萬多人,近六成於當年確診,包含早產兒、多重障礙等因素所致,家庭中若育有遲緩兒,照顧負擔不亞於照顧失能長者,我國早療資源普遍不足,其中以語言治療最為嚴重,從聯評到上課,至少半年起跳,有些孩子則是等到快六歲仍等不到資源,早錯過早療黃金期。 ・永遠等不到的語言治療 早療變慢療「哎!誰也不希望自己孩子發展遲緩,但我從未放棄我的孩子,卻被社會先放棄」小孩已經5歲半的葉媽媽說,孩子出生時的腦傷,使得他有多重性障礙、聽損,經評估需接受物理、職能、語言治療,以提升認知、感統,但從把小孩送出去治療的第一步就被拒絕。葉媽媽帶著被認定需要早療的孩子到醫院尋找資源,當年孩子僅一歲左右,卻屢屢被醫院退貨,最常聽到的是「才一歲先回家教,別占用資源」,使得他兩歲多才開始接受早療,步入早療市場後,卻是噩夢的開始。 家庭資源有限的她,需犧牲工作,下午請假帶孩子上課,每天請假讓公司就受不了,被迫換工作,早上兼一份差、晚上再上另一個班,下午短短三小時,全花在陪孩子上課,家住基隆的她,必須奔波台北、新北,就為了上每次半小時的課,其中語言治療卻怎麼也排不上。她笑說「幾乎每周二都留下給語治,但通知的電話卻從未響起過」,孩子已經五歲半,想吃飯、想上廁所仍不會表達,當然知道以孩子情況而言,早療介入有限,但這社會卻一點機會也沒給,靠自己在網路上搜尋資訊,費盡所有的時間幫忙刺激孩子,最近終於會講爸爸、媽媽了,但再過幾個月孩子卻也快六歲了。 ・排上語言治療後 隨時都可能被停課兒童語言治療資源有限,家長即使排上了,也可能隨時被停課,擔心課程無法延續,家長到處排隊幾乎成了「必備動作」,語言治療師坦言,為紓緩語治塞車情形,多數醫院安排孩子上滿半年就會先停課,好讓新生進來,醫院雖會提前通知停課,但無法協助媒合,家長只能自救,若沒排上恐永遠被踢出語治市場。 台北市語言治療師公會秘書長王佩怡說,早療的孩子從聯評到報告出爐、上課,約要等候三個月到半年,才會安排固定的治療時間,各醫院的語言治療人數普遍不足,且語治師多以治療長輩為主,即使語治師一天最多可服務到14位孩子,兒童語治仍舊塞車。雅文基金會也說,多數家長也反應「外面想上語言治療統統都要等」。 王佩怡說,台灣對於早療相對不重視,反而老人可以得到相對好的照顧,但需要早療的孩子愈早介入治療,愈能復健成功,幫助孩子回到正常軌道,未來60年到70年的歲月裡,毋需家長、社會照顧他們一輩子,投資報酬率相對於老人更高,且遲緩兒帶給家庭的照顧負擔不亞於照顧失能長者,可是國內明顯不重視這塊。 ・塞車兩大原因:患者等級未分流、醫院開缺少馬偕醫學院聽語系主任、馬偕耳鼻喉科資深主治醫師林鴻清說,懷疑有發展遲緩的孩子,經聯評後,粗估至少有一半需要語言治療,而接受語言治療的患者,孩子的狀況也分不同等級,有嚴重身障、智能不足,或是只是構音不好臭乳呆的孩子,另外成人也同時都在競爭語言治療的資源,而孩子的語言治療也分為刺激語言以及協助改善構音,卻沒分等級,統統擠在一起。林鴻清說,有些醫院會把成人的語治與小孩的部分分開,殘酷的是語治師,多希望能接簡單的案子,願意花愛心及時間相形之下較少,再加上醫院不願重視語言治療師,幾乎沒開缺,即使每年畢業生可多達到200人,也是被迫到外創業或是離開語言治療領域。 林鴻清建議,語言治療應該分等級,有些孩子只是構音的問題可以上幼兒園後調整,也建議政府應該要比照國外,醫療端治療因疾病所需的語言刺激治療,學校端也應該強制設置語言治療師,協助構音或是延續早療孩子的後續治療。・每十萬人僅有4.2名語言治療師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去年底為止,全國有993位語言治療師,每十萬人口僅有4.2位語言治療師可照顧國人,而根據衛福部社家署統計,每年通報發展遲緩的孩子約二萬多人,通過評估鑑定後,其中有六成的孩子需早療協助,多數皆需要語治介入,但台灣語治師人數稀少,執業分布也極為不均。以登記執業的縣市來看,台中市最多有202名語言治療師,新北市居次有157位、台北市139位、高雄市112位,其餘縣市的語治師人數統統跌破百人,以離島資源最少,連江縣零位、金門澎湖各自僅有三位,本島以嘉義縣、台東縣最慘僅有六位,基隆居次僅有九位。台北市語言治療師公會秘書長王佩怡說,語言治療在早療中扮演重要角色,從聽覺刺激腦部發展,再幫助發聲,若是有聽損的孩子,希望能在三歲前介入,透過配戴助聽器,或是其他的方法刺激表達,但現實是以台北市資源最豐沛的縣市,語治都是「卡滿」的情況。 衛福部醫事司科長吳淑慧表示,語言治療師是從民國97年開始培育,教育部每年培養260位語言治療師,語言治療師正逐漸布建中,過去沒有語言治療師時,主要是由特教老師協助,目前特教老師的資源還在,加上正在布建的語言治療,應足以協助有需要的孩童,目前教育體系應與衛政體系協力整合。
-
2019-12-28 新聞.健康知識+
上了年紀食物咬不動?小技巧讓牙口差老人也能享美食
你也時常聽到長輩說「食不下嚥」、「食物太硬咬不下去」等在飲食上的問題嗎?高齡者因咀嚼功能退化、飲食習慣和多重用藥等,造成飲食不均衡、營養攝取不足等現象,這不僅是「吃」的問題,嚴重者還可能有肌少、衰弱等情形發生。 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 一般人認為不好咬的肉排、芹菜等,其實透過小技巧就可以改變軟硬度。像肉類食材先以肉槌槌打、去除肉片筋膜,如果能把國產新鮮鳳梨打成汁加入醃製,就可大幅嫩化肉類質地;一些纖維多、質地較硬的蔬菜,洗淨切好先冷凍1-3天,拿出直接烹,質地不但變柔軟且不影響色澤。 此外,長庚科技大學樓迎統校長分享,只要利用家中常用的筷子、湯匙和叉子等餐具,就可以輕鬆瞭解食物軟硬度是不是有符合長者需求。 王英偉強調,高齡者的「呷飽沒?」要建立在「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三好一巧新觀念,靈活運用「我的餐盤」均衡飲食的口訣和手勢,加上適當處理食材,注意質地軟硬度,才能用食物為他們的營養打好基礎。 為了照顧高齡者的營養,國民健康署也參考國際作法,並根據我國的飲食習慣和在地食材,發展高齡營養飲食質地衛教手冊,希望透過食材的挑選、改變切割烹煮技巧,並以家中常用餐具檢測,就可自己做出適合高齡者「軟硬度」的飲食,天天「吃得下」,營養跟著來。 高齡營養飲食質地分為「容易咬軟質食」、「牙齦碎軟質食」、「舌頭壓碎軟食」、「不需咬細泥食」、「均質化糊狀食」、「中濃稠流動食」、「低濃稠流動食」、「微濃稠流動食」,每種質地飲食都有不同的適用對象,高齡者可以先諮詢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的營養師或是其他專業醫事人員,依其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質地種類。 延伸閱讀:長輩疑似失智了 去醫院該掛哪一科?衰弱當老化? 5指標檢視家中長輩失能風險
-
2019-12-27 橘世代.健康橘
還在沒時間運動? 小心肌少症找上門!
運動對身心健康有益,也能因著肌力增加預防跌倒失能,但不少人總是感嘆「沒時間」。「怎麼會沒時間?」64歲的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每日上班前步行虎、豹、獅、象等四獸山,走1圈約1個多鐘頭,腳程比許多年輕人快;若當天早上事情多,可能改至下班後再爬。衛福部國健署提倡「每日1萬步,健康有保固」,簡文仁則日行約17000步,還加上一套自創的肌力訓練體操。他說,運動益處多,特別是銀髮族肌肉與行動力佳,才能談獨立快樂生活,因此在尚未退休的年紀,就應該為預防肌少症作點準備。許多人感嘆沒時間運動,其實,每天爬山時也可以想工作、規畫事情、甚至接聽電話,「時間不會浪費的!」有些人的工作或生活型態無法撥出完整的一、兩小時來運動,「那也沒關係,就將肌力訓練融入生活當中」。簡文仁說,訓練肌力必須要作阻力運動,阻力運動簡單來說就是讓肌肉能用力收縮的運動,「散步太慢不算,游泳每划一下就漂很久也不算,得有點速度」。平日裡,可將步行速度加快、走路墊腳尖走、在廚房作菜洗碗時微微半蹲著作、邊看電視邊深蹲,如此均能訓練到小腿與大腿肌力。核心肌群的訓練同樣重要,核心肌群包括背肌與腹肌,沒有練好容易腰酸背痛、體態走樣。要練腹肌,平日可找點空檔練習仰臥起坐,邊看電視邊坐在椅子上將雙腳平行舉高與放下,邊看電視邊坐在椅子上讓雙腳踩腳踏車般轉動,入睡前躺在床上將雙腳平行舉高與放下,「最簡單的就是走路縮小腹、隨時縮小腹,不僅練到腹肌,還能修飾體態!」簡文仁提醒,要提升身體肌肉量,除了訓練肌力,還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素食者與節食者尤須注意。依據衛福部國健署「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每日熱量需求在1500大卡、1800大卡、2000大卡的人,豆魚蛋肉類食物所需份量分別為4份、5份與6份。●一份豆魚蛋肉類是多少?= 黃豆(20公克)或 毛豆(50 公克)或 黑豆(25公克)或 無糖豆漿1杯= 傳統豆腐3格(80公克) 或 嫩豆腐半盒(140公克 )或 小方豆干 1又1/4 片= 魚(35公克)或 蝦仁 (50公克)= 牡蠣(65公克 )或 文蛤(160 公克)= 雞蛋1個= 去皮雞胸肉(30公克)或 鴨肉、豬小里肌肉、羊肉、牛腱(35公克)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26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膝關節痛腫2周以上 當心類風濕性關節炎
一名年約50歲的眼鏡行老闆,數月前膝蓋關節腫痛,四處求醫未找出病因,持續服用止痛藥,症狀卻惡化,痛到不良於行,得依靠輪椅代步。最後轉診至過敏免疫風濕科就診,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透過藥物及生物製劑治療,病情才獲得控制。成大醫院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翁孟玉說,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的自體免疫疾病,好發於中老年女性,由於免疫系統失控,攻擊自身關節滑膜造成關節紅、腫、熱、痛。若延誤就醫,關節會嚴重變形導致失能,甚至引發心血管、肺部病變等致命併發症。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症狀與其它關節炎、運動傷害、痛風類似,容易延誤就醫。翁孟玉表示,若有關節對稱發炎、早上起床特別僵便、疼痛的「晨僵」現象,且持續兩三周以上,最好到免疫風濕科就診釐清病因。在治療上,翁孟玉說,第一線藥物為類固醇、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及抗風濕藥物等,若效果不彰則考慮生物製劑治療。生物製劑眾多,可單獨使用、不需搭配口服藥物的生物製劑,依患者個別情況用藥。翁孟玉以「從木棒變原子彈」比喻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藥物的進步,療效顯著、副作用低。目前健保有條件給付生物製劑,依照醫囑治療,有機會達到「幾乎感覺不到疾病存在」的目標。翁孟玉說,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停經後婦女,正好是骨鬆症高危險群,長期服用類固醇會加速骨質流失,骨折機率大增,一旦發生髖部骨折,一年內死亡率20%,不可不慎。
-
2019-12-26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關節紅腫熱痛持續兩周以上 小心得了這個棘手疾病
一名年約50歲的眼鏡行老闆,幾個月前膝蓋關節腫痛,四處求醫未找出病因,持續服用止痛藥,症狀卻惡化,痛到不良於行,得依靠輪椅代步。最後轉診至過敏免疫風濕科就診,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透過藥物及生物製劑治療,病情才獲得控制。成大醫院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翁孟玉說,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的自體免疫疾病,好發於中老年女性。由於免疫系統失控,攻擊自身關節滑膜造成關節紅、腫、熱、痛。若延誤就醫,關節嚴重變形,導致失能,甚至引發心血管、肺部病變等致命併發症。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症狀與其它關節炎、運動傷害、痛風類似,容易延誤就醫。翁孟玉提醒,若有關節對稱發炎、以及早上起床特別僵便、疼痛的「晨僵」現象,持續兩三周以上,最好到免疫風濕科就診,釐清病因。在治療上,翁孟玉說,第一線藥物為類固醇、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以及抗風濕藥物等。若效果不彰或疾病來勢凶猛,則考慮生物製劑治療。目前生物製劑眾多,例如可以單獨使用、不需搭配口服藥物的生物製劑,醫師依照患者個別情況選擇用藥。翁孟玉以「從木棒變原子彈」來比喻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藥物的進步,療效顯著,且副作用低。目前健保有條件給付生物製劑,患者「達標治療」不是夢,只要依照醫囑治療,都有機會達到「幾乎感覺不到疾病存在」的目標。翁孟玉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停經後婦女,正好是骨鬆症高危險群,長期服用類固醇會加速骨質流失,骨折機率大增,一旦發生髖部骨折,一年內死亡率高達20%,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