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4 醫療.新陳代謝
搜尋
失眠
共找到
1223
筆 文章
-
-
2024-04-01 焦點.健康知識+
9個傷肝NG壞習慣!吃太好營養過剩、愛生氣都很傷
有句話說:「肝若好,人生是彩色的;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可見肝臟之於人體的重要性。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臟器,有「體內化工廠」之稱,擁有人體生命活動不可或缺的3大功能:代謝、解毒、形成膽汁。 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約1萬3千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肝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擔負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舉凡排毒、製造消化酵素、幫助膽固醇的製造與排出、製造荷爾蒙等,都需要肝臟的幫忙;不過,肝臟卻是人體最沉默的器官,只有病到無法再負荷,才可能出現症狀,也因此,許多人發現肝臟疾病時,都已經為時已晚了。 哪些習慣容易傷肝?常聽到長輩告誡,經常熬夜很傷肝,的確,熬夜的話,肝臟無法在需要修復的時間點,得到完整的修復;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表示,其實除了睡眠不足之外,喝酒、吃太多藥、飲食不拘、暴飲暴食、吸到二手菸、吃不新鮮的食物等,都是常見的傷肝行為。 1、飲酒過量過去經常聽到小酌有益健康一說,不過,陳詩婷說明,2023年刊登在《美國醫學會網路開放期刊》(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指出,少量飲酒並不能防止各種原因的死亡,只有將飲酒量降到零,才能避免酒精對身體的危害。 陳詩婷更說,過量飲酒會導致肝細胞損傷,長期喝酒,輕者會引發脂肪肝,重者則演變成酒精性肝硬化,最終發展成肝癌。尤其是缺乏乙醛去氫酶(ALDH2)的民眾,無法將有毒的乙醛代謝成乙酸,導致臉紅、心跳加速、頭痛、宿醉等狀況,造成的傷害還是全身性的。 2、有抽菸習慣或常接觸二手菸香菸含尼古丁、焦油等致癌物,會影響紅血球的帶氧能力,導致人體的新陳代謝受到很大的干擾,進而影響肝臟的健康;陳詩婷說,菸還含有N-亞硝基降菸鹼、甲醛、乙醛等有毒及致癌物質,會對身體的免疫反應產生改變。國內外許多流行病學研究資料顯示,若有抽菸習慣,未來變化成肝癌的機會,比不抽菸的人高出1.2至2倍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經常接觸到二手菸、三手菸的人,同樣也可能會造成肝細胞的癌化;也會對B型肝炎、C型肝炎的治療有很大的影響,原因就是香菸減緩體內鐵離子的運輸,以及紅血球的帶氧能力,進而影響肝炎的治療成效。 3、常吃加工食品加工品通常添加許多防腐劑、人工色素、人工甜味劑等食品添加物,這些物質通通都需要肝臟代謝,譬如一種名為蔗糖素的人工甜味劑,就被證實會傷肝;常見的防腐劑如苯甲酸和己二烯酸,也被證實,會導致肝臟和腎臟損傷;而去水醋酸則可能增加致癌風險。 4、常吃油炸物愛吃油炸物也是非常傷肝的行為。陳詩婷解釋,油炸物一來油脂含量高,很容易讓身體吃進過多熱量,導致脂肪肝;二來,因為食物與高溫油炸的交互作用,很容易產生致癌物質,肝臟就得花好一番功夫來解毒;假使一周內有吃到四到五次的油炸物,通常肝臟就已經開始無法負擔,長期下來,則會進展成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5、營養過剩現代人飲食太過豐富,三餐經常大魚大肉,經常會在不知不覺間,吃進很多高熱量、高糖的食物,反而缺乏膳食纖維及微量元素的補充,而這些過剩且精緻化的熱量,經常會在肝臟堆積成脂肪肝,嚴重的脂肪肝,更會損害到肝臟的功能。 6、藥物吃太多尤其是脂溶性的藥物,譬如人工荷爾蒙、類固醇、止痛藥、避孕藥、雌激素、抗生素、降血壓藥、降尿酸藥、安眠藥等藥物,通常都會存在一定程度的肝毒性;長期吃西藥的民眾,最好每隔3個月做一次肝功能檢查,尤其本身有B型或C型肝炎帶原、長期飲酒等族群,更建議每個月做一次檢查。 7、長期睡眠不足中醫認為,肝系統有兩個作用,一是收藏血液,二是幫助調暢全身氣血運行;《黃帝內經》記載:「人臥則血歸於肝」,晚上的11點到3點間,正是肝膽兩臟腑氣血最旺盛的時間。 換言之,人在睡眠時,人體有較多的血液回流肝臟,促進肝臟的新陳代謝與排毒;熬夜時,肝臟的血液滋養相對不足,長時間下來,就有可能造成肝過勞,引起虛火上炎症狀,例如牙齦腫痛、易生口瘡、心慌、口苦、眼睛乾澀、眼白發黃、失眠等狀況。所以,建議晚睡族應盡量調整作息時間,最好每晚11點前入睡,以便讓肝臟有效排毒。 8、常吃不新鮮或發霉食物台灣氣候比較潮濕,如果乾料沒有保存好,很容易造成黴菌感染,尤其黃麴毒素的孳生,是目前所知最強的生物致癌劑,僅僅只需1毫克的黃麴黴素就具致癌效果,特別是肝癌的發生。陳詩婷說,黃麴毒素最容易來自變質的穀類、玉米、豆類、堅果類、咖啡豆等食物,甚至是竹筷沒有清洗乾淨,都被發現有黃麴毒素的感染;所以,如果發現豆穀類、堅果類味道聞起來不太對或是味道發苦,也最好別碰,因為這個苦味的來源,就是來自發霉的黃麴毒素。 很多人以為煮熟,黃麴毒素就會被消滅,其實這是錯誤的認知。因為黃麴毒素有極高的熱安定性,儘管高溫200℃,還是無法被消滅;所以,選購食品時,特別是穀類、堅果類,務必確認味道新鮮,包裝完整,一旦發現味道不太對勁,甚至有肉眼可見的發霉,為了安全起見,最好整包丟掉,因為黃麴菌的黴菌孢子可能早已汙染整包食物了。 9、愛生氣、發怒或心情不好情緒的穩定和身體的狀態息息相關。中醫認為,人體每個臟器都有自己的特色,透過升降來維持身體的平衡,而生氣、發怒等壞情緒,會讓身體運行的氣往上衝,導致腦部血管壓力增加、刺激交感神經,並使腸胃的血流量減少,而影響全身的健康。 正所謂「怒傷肝」,經常發怒、愛生氣對肝臟的傷害最大。因為肝臟的血除了幫忙調和血液外,也會幫助各臟腑的氣疏通,要是經常生氣,肝氣長期積壓阻滯的狀態下,除了傷肝,更會造成內分泌紊亂、免疫系統下降,以及罹患各種腸胃疾病。(本文摘自493期) 延伸閱讀: ·春天吃「4種食物」對關節好!復健科醫激推 這1款菜還有助鈣補在對的地方 ·不只打噴嚏!「春季過敏12跡象」曝:流鼻血、胸悶中了 醫推每天起床喝1飲品
-
2024-03-31 醫療.巴金森病
看不見的巴金森病症狀 三總病友會細談非藥物治療助一臂之力
五十多歲的龐女士罹患巴金森病,除了手抖症狀非常嚴重,無法處理生活大小事之外,也有經常想吐,有便祕狀況,即使使用藥物治療也難以控制。 巴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的神經系統疾病,其主要病因是中腦黑質的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導致無法產生足夠的多巴胺。典型的症狀包含:📍靜止性顫動📍肌肉僵硬📍運動遲緩📍平衡失調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中樞神經科宋岳峰主任指出,除了這些動作症狀外,巴金森病患者還經常出現一系列的非動作症狀,包含:📍睡眠📍自律神經📍認知📍情緒📍幻覺📍衝動控制📍知覺障礙有些症狀可能在動作障礙出現前10年,甚至前30年就出現,而這些症狀對於患者的生活品質影響往往比動作症狀更大,不僅影響了身體的基本功能,還潛在地影響了患者的心理和社交健康。 非動作症狀與對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一、睡眠障礙:除了常見的失眠問題外,患者可能會遇到日間嗜睡、睡眠呼吸障礙及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出現與夢境相關的肢體動作)等。這不僅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還可能加劇其他症狀,如疲勞和情緒不穩。二、自律神經功能障礙:包含低血壓、消化問題、尿失禁、性功能障礙、嘴巴乾及手腳冰冷等。三、認知障礙:巴金森病患者出現認知功能障礙或失智症的機率比非巴金森病患者增加了4至6倍。相較於阿茲海默症,巴金森病造成的失智偏向於思考反應變慢,尤其是空間視覺、專注力與執行能力的下降。四、情緒障礙:約有4成的巴金森病患者有憂鬱症,其他症狀包含焦慮、易怒和情緒波動。這些情緒障礙可能是大腦病理變化或生活中的困擾所導致。五、幻覺:幻覺的產生原因跟藥物的副作用及病程進展有關係,若疾病初期即出現幻覺,要排除是否為路易氏體失智症。六、衝動控制障礙:常與使用「多巴胺受體促效劑」有關,包含衝動性消費、賭博、暴食、性慾增加、囤積症等。七、知覺障礙:包含視覺/嗅覺退化、不寧腿症候群及各種疼痛等等。 針對非動作症狀我們可以做什麼?除了藥物治療以外,巴金森病的非藥物治療包含有蒼白球燒灼術、加馬刀立體定位手術、深腦電極刺激術(DBS)及重複性經顱磁刺激術(rTMS)。國防醫學院院長陳元皓教授表示,目前對於難治型的憂鬱症狀,可以考慮以重複性經顱磁刺激術(rTMS)治療。而深腦電極刺激術(DBS),除改善巴金森病患者的運動症狀效果明顯,研究顯示DBS也對非動作症狀有一定的幫助,對於睡眠障礙、疼痛及自律神經失調可能產生正面影響。也提醒不同病患適合的非藥物治療亦不同,不論何種治療方式,都需要先諮詢主治醫師,進行充分溝通。龐女士發病滿5年後決定接受腦深部電極刺激術(DBS),術後恢復十分良好,從完全不能動到與一般人走路無異,僅花了2至3週就恢復。如今已過了2年,龐女士說,雖然現在還是站不久,需要每半小時就休息一下,但是可以做許多自己想做的事,例如出門買菜、煮飯,或從事最喜歡的織帽子、打毛衣,讓心情變得輕鬆愉悅不少。 三總病友會邁入第六年 醫病線上即時互動國內有如幸福巴士Facebook社團等多個巴金森病病友協會及病友團體,透過舉辦多元的講座,提供專業的諮詢服務,幫助病友及其家屬更深入了解巴金森病相關議題。幫龐女士治療的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每年也都會舉辦巴金森病病友會,今年更已邁入第六年。活動每年都邀請嘉賓分享巴金森病相關主題,例如藥物新知、復健運動,甚至是結合中醫的治療,並藉由活動促進病友之間的情感連結,另三總巴金森病友會同時也建立了Line官方帳號,不僅提供最新醫學資訊,更透過即時回覆解答病友與家屬相關問題,使溝通更加方便迅速。這種即時的互動不僅能夠讓巴金森病患者得到更多的溫暖與關懷,同時也有助於提升病友的生活品質。【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4-03-28 寵物.寵物故事
「最想念過世寵物的1件事」網友回答充滿洋蔥!6方法幫助毛孩爸媽走出寵物離世之痛
隨著人口高齡化及少子化盛行,愈來愈多人飼養毛孩(貓、狗),視寵物為家庭成員的一份子,陪伴彼此度過人生的幸福時光!但毛孩的壽命終究比人類短暫,有不少飼主都經歷寵物離世之痛,會感到痛不欲生、陷入憂鬱低潮、不停哭泣、無法接受毛孩離開的事實,開始回憶跟毛孩相處的點點滴滴,慢慢從失去寵物之痛中走出來。對此,元氣網在臉書粉絲團詢問有經歷寵物離世的飼主「最想念過世毛孩的一件事是什麼?」,勾起大量網友留言對離世毛孩的珍貴回憶。最想念過世毛孩的一件事是什麼?一但決定養毛小孩,就要愛牠、照顧牠一輩子。但毛孩的壽命終究比人類短暫,許多飼主都有經歷毛孩離世的痛苦過程,會不停哭泣、憂傷、失眠、自責,嚴重還會有罹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而走出痛苦最好的方法是回憶與毛孩的相處時光,透過回憶慢慢花時間與寵物道別。網友紛紛分享自己最想念過世毛孩的一件事:延伸閱讀:走出傷痛,時間能帶走一切?心理師教3重點讓你真正走出陰霾!🐶狗寶貝:「每個六禮拜看到我回去都很興奮一直撒嬌,午睡時會躺在我身邊,2年了還是好想妳(笨狗)」、「我家的狗狗總會在我身邊安心的睡覺!」、「跟前跟後靜靜地在我旁邊然後我摸摸抱抱」、「在客廳裡亂尿尿……」、「我唱歌它也會跟著唱,現在只有懷念」、「無止盡的想念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一起散步,毎天下班都熱情迎接要抱抱,只要在家就一直黏著我」、「跟屁蟲跟前跟後⋯會保護我!又可以吐心聲」、「回家後歡迎的尖叫聲」、「想念握著牽繩的時刻」、「不挑食不護食,散步緊緊跟著不亂跑。點點滴滴藏心頭」、「任何事情都想念,只要有一起玩過、度過、陪伴過的都很想念」、「看我流血受傷她好傷心添我傷口又嗚嗚叫」、「一起騎機車兜風和爬山」、「趴在門口等我的畫面,永遠烙印在我腦海」、「出門回來他就會對你一直親一直親好像說我很想你」。🐱貓寶貝:「下班的時候討抱抱」、「陪伴孩子們長大♡」、「最後一口氣在我手裏嚥下」、「我家球球往生的前一天,從客廳跑進房間內歪著小腦袋在看我」、「還保留離開那天仍趴在浴室外等我的那張地墊;好想她」、「用濕濕的鼻子嚕我的手,叫我起床或接電話」、「每天陪我睡覺」、「咪咪趴在我身上咕嘟咕嘟」、「跟我形影不離,下班一聽到我樓下開車回來,就會在2樓就聽到瘋狂愉悅的叫聲迎接我,聽力真好黏TT的」、「快樂傷心難過都有她的陪伴,有她在的地方就是家」、「曾經每天生活點滴」、「待在床邊叫自己起床」、「總是陪伴心疼著我,一起相依為命17年」、「躺在肚子旁邊一起蓋暖被睡覺」、「每天在門口迎接你下班,比小孩還貼心!」、「想念咕嚕每次逃跑都差不多路線,以為頭看不見就露個屁股,每次眼神飄忽傻愣愣,凌晨運動會,把自動餵食機挖到當機」。也有網友分享自己對寵物無盡思念的心情。「心很痛,就像自己父母親不在身旁的痛」、「不知道現在過的好嗎?不要說一件事,每分每秒每年每月無時無刻的陪伴都會在失去後無時的想念」、「你在那邊過得好嗎,謝謝你當我的寶貝兒子」。6方法幫助爸媽走出毛孩離世之傷痛當寵物過世時,飼主大多會經歷一段非常悲痛的時刻,會想到毛孩就忍不住流淚、一直走不出來、陷入憂鬱低潮、自責與懊悔....,這是一個非常難過和痛苦的時刻,建議毛爸、毛媽通過以下幾個方法來幫助自己走出悲傷:1.允許自己悲傷和哀悼:悲傷是一個正常的反應,不要壓抑自己的情緒。給自己時間去悲傷和哀悼你的寵物,這對於治愈是非常重要的。2.與他人分享心情:找到理解和支持你的人,可能是家人、朋友、或者其他有同樣經歷的人。與他們分享你的感受可以幫助你感到支持和安慰。3.創造紀念讓回憶永存:紀念你的寵物,可以是製作一個相冊、畫一幅畫、種一棵樹,或者捐款給動物慈善機構,這樣做可以幫助你將你的愛和回憶永遠保存下來。4.尋找新的活動和興趣:嘗試尋找新的活動或興趣,這可以幫助你轉移注意力,並且讓你重新建立起生活中的愉悅和意義。5.尋求心理諮詢協助:如果你感覺自己無法走出悲傷,或者你的悲傷影響了你的日常生活,考慮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的協助。6.把「愛」傳下去:雖然不可能完全取代你失去的寵物,但可考慮再養一隻寵物,把對毛孩的愛傳遞下去,這麼做能幫助你重新感受到與動物的連結和愛。當寵物過世時,人們經常感到極度悲傷,但透過允許自己悲傷、與他人分享情感、創造紀念、尋找新興趣、尋求專業支持以及與其他寵物建立聯繫等方法,可以幫助他們走出悲傷,重新找回生活的平衡和意義。重要的是給予自己時間和空間去面對悲傷,並記住寵物在心中永遠存在,留下美好的回憶和愛。說說你最想念過世毛孩的一件事是什麼?延伸閱讀:.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追蹤六年研究發現:長期養寵物者「可防止認知功能下降」.如果有一天我們比寵物先走 遺物整理師告訴你遺留寵物的孤獨死現場.愛牠就要養牠一輩子!我的寵物我來寵,那些陪伴生病毛小孩治癒的日子
-
2024-03-23 焦點.用藥停看聽
汪小菲指控大小S濫用的「使蒂諾斯」是什麼?曾經號稱助眠神藥,為何如今取得不易
汪小菲和大S離婚後風波不斷,昨天晚間再衝警局控大小S濫用藥物。兩年前,汪小菲的母親張蘭也曾指控小S每天吃20顆「思諾思」。思諾思即是「Stilnox」,台灣稱作「使蒂諾斯」,是治療失眠的短效藥物,上市時是號稱不容易產生依賴,因此被很高的期待,但上市後使用發現,仍可能成癮且有戒斷症狀,有人使用後還會失憶。「使蒂諾斯」是什麼?「使蒂諾斯(Stilnox)」主要成分為ZOLPIDEM TARTRATE,是一種非苯二氮平類安眠藥,雖然在臨床經常使用,但必須有醫師處方,在國內屬於第四級管制藥品,並不容易取得。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張家銘表示,過去認為非苯二氮平類安眠藥比較不會成癮,但上市後的臨床經驗發現,並非如此。張家銘說明,早年使用的安眠藥是巴比妥類,因為副作用強,現在已經不再用於治療失眠。近年較最常被使用的鎮靜安眠藥物是苯二氮平類(BZD),安全有效,也可以用來治療焦慮、恐慌等,但長期使用可能會有依賴性、耐受性,不用則會出現戒斷症狀。非苯二氮平類安眠藥是短效安眠藥,同時也快速發揮藥效,張家銘說,過去的安眠藥必須服用後廿到卅分才發揮藥效,吃了之後,「要等一陣子」才會睡著。但非苯二氮平類安眠藥不同,服用後很快就入眠,加上又是短效,可以不用每天吃,也不容易產生依賴和戒斷症狀,一開始被認為是理想的安眠藥。非苯二氮平類安眠藥 長期使用未必比較安全不過,根據藥品上市後資料,發現有人服用後還是產生了依賴性,張家銘說明,因為速效,所以大腦很快就關機,有人對這種馬上就能夠入睡的感覺產生了依賴;再加上藥效短,大約一至三小時,有人睡醒之後又吃第二顆、第三顆,甚至愈吃多愈多顆。還有人睡到一半起來吃東西,打電話找朋友、回信電郵,甚至夢遊,但自己完全不記得,出現失憶症狀。有人醒來發現床邊怎麼有吃了一半的食物,有人被朋友告知半夜曾經通過電話。張家銘說,後來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非苯二氮平類安眠藥長期使用未必比較安全。曾經號稱助眠神藥,為何如今取得不易張家銘表示,考量患者使用安全,經過精神科醫學會與健保署多次研商,目前臨床醫師開立使蒂諾斯有所限制,每位患者每天用量最多不能超過兩顆,醫師如果想開更多的量,醫院電腦隨即跳出警示,醫師就算想多開都不行;也無法重覆拿藥,如果在A醫院已經拿到藥物,到B醫院就無法再取得藥物。張家銘指出,國內醫療院所對管制藥品管理嚴格,使蒂諾斯屬第四級管制藥品,取得不易。網路上有人以Stilnox為名販賣「藥品」,但根據我國法令,藥品不得在網路販售,更別說是制藥品,民眾切勿購買,以免購買成分不明的藥物,不但沒有藥效,還可能傷身。根據食藥署「食藥好文網」,說明鎮靜安眠藥物依藥效時間可以分為短效、中效、長效型三大類,每個人需要的安眠藥類型都不同。很難入睡,但睡著後可以一覺到天亮的人,適合服用短效安眠藥;若是夜裡多次醒來或者太早醒來,無法維持正常的睡眠長度,比較適合使用中效或長效型安眠藥。安眠藥種類短效安眠藥・功能:發揮作用時間快、藥效短,適合用來幫助入睡困難的人提前入睡。・商品名舉例:使蒂諾斯(Stilnox)・作用時間:服用後約0.5小時發揮作用,半衰期約2.4小時。・副作用:夢遊、健忘。・注意事項:(1)部分使用者會在服藥後無意識地做一些事情,例如吃東西、打電話,甚至出門遊蕩,但是隔天清醒後卻完全記不得。基於安全考量,應於臨睡前坐在床上服藥,並確保之後7至8小時的睡眠期間不受干擾。(2)不宜長期使用。(3)禁用對象:睡眠呼吸暫止症候群者、嚴重肝功能不全者等。參考資料:藥物百科/使蒂諾斯、食藥好文網「安眠藥這樣吃,有效又不傷身!」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22 焦點.元氣新聞
她喪子差點壓力過大心碎致死 心碎症候群背後藏「身心議題」
「心碎」真的可能致死。一名50多歲女子,正經歷喪子之痛,天天以淚洗面,某晚突然胸悶暈厥送醫,女子心肌酵素上升,急診判定「心肌梗塞」,送進導管室治療,放置導管後,竟發現冠狀動脈並未堵塞,左心室卻呈現章魚壺狀,結果為罕見的「心碎症候群」,經投藥治療後,所幸救回一命。心碎症候群、心肌梗塞症狀難辨別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劉力瑋表示,心碎症候群又稱為「壓力性心肌症」,患者多數因情緒壓力引起,九成患者為女性,特別是更年期過後的女性,最容易引起心碎症候群,學界推測與女性荷爾蒙缺失有關。除了該族群以外,罹患憂鬱症、焦慮症、有抽菸、酗酒等習慣者,也屬於高危險群之一。劉力瑋表示,心碎症候群的表現方式與心肌梗塞相似,初期會感覺到胸悶不適,有時伴隨「劇烈疼痛」,心碎症候群的患者送到急診時,醫療人員難以透過症狀辨別是心碎症候群還是心肌梗塞,甚至連心電圖、檢測心肌酵素,兩者表現都完全一致,僅能透過導管手術釐清心臟冠狀動脈釐清,是梗塞還是心碎症候群。劉力瑋表示,當被判定是心碎症候群時,僅能透過支持性療法,改善症狀,並且投以心臟衰竭的藥物,如血管張力素轉化酵素抑制劑、鹽皮質類固醇、乙型受體阻斷劑、利尿劑等,心臟功能約能在一周至八周左右開始好轉。心碎症候群與心肌梗塞一樣都具有危險,據研究,心碎症候群是患者處於嚴重高壓時,腦內邊緣系統異常,交感神經過度活化,血壓快速升高,讓左心室變大,且會呈現如日本傳統捕捉章魚的「章魚壺」形狀,因此,心碎症候群還有另一個名稱為「章魚壺心肌症」。呈現章魚壺的狀態下,心尖收縮能力變差,血液難以被運送到全身,患者有機率會休克,有些則會誘發致死風險極高的肺水腫、心衰竭、心律不整等。據統計,心碎症候群的患者約有1%到3%的機率死亡。正經歷重大創傷 增心碎症候群發生率劉力瑋表示,蠻多心碎症候群的患者發病時,正經歷生命中,重大的創傷,如喪親、失婚、失戀等。患者多數藏有「身心」課題,若遇到心碎症候群的患者,也會同身心科醫師,透過長時間的心理調適,才有助於預防心碎症候群再次發生。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劉育嘉表示,現代人生活繁忙,時常疏忽情緒,累積許久就會成為壓力,心碎症候群的患者如果被診斷具有身心問題,醫師會嘗試協助患者逐步與情緒共處,先理解再排解。第一步建議,讓自己認識情緒,學習觀察以及了解發生什麼樣的事情會產生各類不同的情緒;第二步是不要排斥負面情緒,生氣、難過、悲傷對於人類來說都是重要的情緒,背後都代表著身體反應的訊息,情緒沒有對錯,迎接情緒需要花時間練習。第三步則是表達情緒,理解自己的情緒背後代表的原因後,開始慢慢表達情緒,學習去描述,不只幫助自己了解當下的狀況,也能讓身旁的人可以理解自己,讓溝通更有效率;第四步是調節情緒,當得知自己會受情緒影響,可透過練習幫助自己調節到舒適的程度。劉育嘉表示,這些步驟看似簡單,但每一步都很難,特別是踏出的第一步是最難的,不過當患者有意識要面對情緒,就已經做到「自我察覺」,也就是踏出第一步,如果已經進入第一步,再往下認識自己的情緒開始卡關,建議可以尋求醫療或是心理諮商的協助,由專業人士的帶領可達到事半功倍效果。劉育嘉表示,情緒是一座大山,這個山是讓人生豐富的資源,只要妥善認識,能大幅降低壓力對於人類的傷害,也能避免心碎症候群等其他身心疾病的發生率。劉育嘉醫師小檔案現職: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學經歷:成大醫學系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總醫師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專科醫師台灣精神醫學會精神科專科醫師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專科醫師專長:失眠、焦慮症、憂鬱症、恐慌症、強迫症、自律神經失調、創傷後壓力疾患、失智症、躁鬱症、思覺失調症、器質性精神病劉力瑋醫師小檔案現職: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台南市立醫院師資培育中心主任學經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台大醫院心臟科總住院醫師台大醫院內科部住院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科住院醫師專長:高血壓、高血脂、心衰竭、瓣膜性心臟病、冠心病、末梢血管疾病、糖尿病、冠狀動脈旋磨術、頸動脈支架術
-
2024-03-19 焦點.用藥停看聽
用藥助眠勿任意自調藥量 藥師提醒服安眠藥須知3大注意事項
現代人常因為壓力、環境或自身疾病等因素,產生睡眠障礙,多會使用安眠藥這類藥物來協助解決,不少人稱這類藥物為「睡覺藥」或「愛睏藥」。但提醒民眾使用治療睡眠障礙藥物時,有3大注意事項不可不知。重點1:當醫師開立多種安眠藥物時,不可只吃自己覺得有效的那顆藥物。一般來說,失眠治療藥物有2種,一是抗焦慮藥物,二是鎮靜安眠劑。醫師會根據每個病人的失眠狀況及自身精神狀態來開立適當藥物。常見難以入睡、睡眠難以維持、容易早醒等3種失眠型態,若是難以入睡者,醫師可能選擇速效的安眠劑;為了避免白天感到精神不濟或有昏沉現象,則會選擇在體內代謝較快或不具活性代謝物的藥物。醫師開立多種藥物是希望改善病友睡眠狀況及提供更好的睡眠品質,建議民眾除非出現明顯的藥物不良反應外,否則應遵從醫囑服藥,不要自行調整藥量。重點2:可透過認知─行為療法(CBTs)、建立良好睡眠衛生習慣方式改善睡眠品質。1.認知治療:避免產生影響睡眠的想法,例如不去想「我就是睡不著」;或限制自己在特定時間內思考令人煩心的事。2.行為改變:建立規律的睡眠與起床時間,或進行身心放鬆治療,如瑜伽、伸展肌肉。3.嘗試「矛盾意向法」:在無法入睡時,不要強烈告訴自己要馬上入睡,反而要不斷有「保持清醒」的想法,有助於減緩睡不著覺的焦慮感。4.睡眠衛生習慣:包括限制咖啡因、酒精和其他刺激物質的攝取、避免午休時間過長(大於1小時)、於晚餐前運動(避免靠近睡覺時間)、保持安靜、黑暗且舒適的睡眠環境、不要查看時間,以及避免在睡前進食大餐。重點3:家中如有過期或用不到的鎮靜安眠藥物,不可任意丟棄。此類藥品可能有成癮性以及濫用的風險,被歸列為四級或以上的管制藥品,需要特別管理,不可任意丟棄。如果家中有多餘藥品時,可至附近社區藥局或醫療院所進行回收。同時,也要注意藥品過剩的原因,是否因為病人服藥順從性不佳,在下次就診時可和醫師討論,以避免藥物囤積及健保資源的浪費。民眾在就診時,應多與醫師討論自身病況與用藥情形,或向藥師諮詢。即時做好藥物調整,讓自己每天都能精神奕奕更加健康。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3-16 醫療.精神.身心
睡眠不足會降低積極感、增加焦慮!從事「這些行業」風險高
缺乏適當的睡眠不僅會讓人感到疲憊和昏昏欲睡,還可能對心理健康產生重大的影響。1項最新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會降低積極感,還會增加焦慮的風險。睡眠不足恐引負面情緒增加 晚睡1小時也會影響這項由美國心理學會發表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50年間的154項研究數據,其中共有5715名參與者,這些參與者因為一夜或多夜睡眠被打擾,在睡眠中斷後,研究人員便開始評估參與者至少1項與情緒有關的變數,包括他們自述的情緒狀況、對情緒刺激的反應,以及憂鬱和焦慮的狀況。該團隊研究了3種形式的睡眠剝奪:第1種是讓參與者保持清醒一段時間,第2種則是讓參與者的睡眠時間短於平常,至於第3種是在夜間定期喚醒參與者。分析結果後顯示,3種類型的睡眠不足都與正面情緒減少有關,如喜悅、幸福和滿足感,並使所有參與者的焦慮感增加,如出現心跳加快和擔憂情緒。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來自蒙大拿州立大學(Montana State University)的卡拉·帕爾默(Cara Palmer)表示,即使是短時間的睡眠不足,比如晚睡1、2個小時,或者只是失眠幾個小時,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另外,研究人員還發現,睡眠不足會增加焦慮症狀,並減弱對情緒刺激的反應;不過,研究中觀察到的憂鬱和負面情緒的症狀,如悲傷、擔憂和壓力,則較小且不太一致。然而,此項研究有1個限制是,參與者症狀缺乏年齡的多樣性,大多數參與者都是年輕人。睡眠不足已成多數人的日常 應制定政策保障這些職業的睡眠卡拉·帕爾默表示,在這個大多數人睡眠不足的社會中,量化睡眠不足對情緒的影響至關重要,因為睡眠充足有助於促進心理健康。這項研究是迄今為止,探討睡眠和情緒的關聯性最全面的1項研究,並提供了充分的證據證明,長時間清醒、睡眠時間縮短,以及夜間醒來等睡眠障礙,對人類的情緒是有不利的影響。此外,卡拉·帕爾默補充說明,研究發現,有超過30%的成年人和高達90%的青少年睡眠不足,在這個多數人睡眠嚴重不足的社會中,個人和公共衛生方面的影響是相當可觀的,其中容易睡眠不足的行業,如急救人員、飛行員和卡車司機等,應制定和採納優先考慮睡眠的政策,以減輕對日間功能和健康的風險。★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資料來源:Sleep Loss May Reduce Positivity, Increase Your Risk Of Anxiety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14 養生.聰明飲食
紅棗跟黑棗有什麼不同?哪種比較營養?專家教你正確食用及如何挑選紅棗、黑棗
洪媽媽最喜歡拿紅棗來燉雞湯,燉出來的湯頭甜而不膩,非常爽口;吳太太則習慣用黑棗燉排骨湯,更喜歡優美的色澤與豐厚的口感。似乎紅棗、黑棗都有各自的支持者,到底這兩種之間各有什麼不同?營養價值有差別嗎?紅棗、黑棗怎麼區分?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旺全指出,無論是紅棗或黑棗,在中醫的分科裡都屬於大棗類,是鼠李科植物棗的果實,兩者的差別主要在於產地不同、加工方式不同,但營養價值幾乎完全一樣。一般來說,大棗曬乾後就成為紅棗,而黑棗則是經過低溫烘培過後,令果皮顏色較深而稱為黑棗。「通常在民間的使用習慣上,是將紅棗用於藥物上,黑棗則再加工處理製造,參蜜製成蜜餞或用於燉湯等料理上。」陳旺全解釋,紅棗通常具有補心、養脾功效,在中醫用藥中,所稱的大棗指的就是紅棗,是取其可「助十二經,和百藥」的功效,表示加入紅棗後,能調節各種藥材的功能,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至於黑棗則多做於食療進補使用。大棗類的營養價值陳旺全指出,紅棗在中藥之中屬於甘草國老之類,可說是藥物中的皇后,一直以來被當作養生藥膳的最佳食材,這是因為它除了能讓藥物甘甜之外,還對劇烈藥物有緩和的作用。尤其近幾年,民間普遍喜歡喜歡吃新鮮紅棗來助養顏美容。研究指出,鮮棗中的維生素C成分,甚至高於水果維生素C之王--番石榴,每100公克中就含有300~600公克不等。也因此,鮮棗在中國有「活的維生素丸」之稱。紅棗不僅可以養氣補血,更有醫學證實具有保護肝臟、增強體力的作用。不只維生素C的含量高,紅棗還含有高量的維生素P、鐵質與單寧酸,同時也有蛋白質、脂肪及多種礦物質元素,並有大量的醣類物質,如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對人體的免疫細胞有強化的作用。至於黑棗則有兩種,民間常見的多屬鮮棗的乾製品,營養成分與紅棗類似,含有蛋白質、脂肪、醣類與多種維生素等,其中又以維生素C與鈣質、體質最多,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通常使用在補血及做為調理藥物上,對於貧血、血小板減少、肝炎、乏力、失眠等都有相當的幫助。如何正確使用?不過,即使紅棗、黑棗的營養價值很高,陳旺全仍建議不宜食用過量,因為棗皮的纖維含量高,吃多了容易脹氣,會引起腸胃不適,尤其是腸胃功能較弱的人或者有便秘現象的人更不能多吃。此外,由於棗類的甜度高,如果吃太多又沒有喝足夠的水,容易產生蛀牙。一般來說,無論是紅棗或黑棗,在中藥的使用上會根據疾病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用法,陳旺全舉例,如有胃食道逆流者,光吃紅棗絕對不行,還需加入生薑才能達到效果;至於更年期有睡眠障礙的人,則以酸棗仁湯更為有效。此外,有產後憂鬱症的婦女,除了可以紅棗、當歸、枸杞當水喝外,也可加入甘草與小麥,也就是所謂的「甘麥大棗湯」來助養血、紓眠。要提醒注意的是,如果發現紅棗的蒂頭發霉,或是籽的顏色已經呈現黑色時,最好丟棄不用,因為保存不良的紅棗容易出現黃麴毒素,這時不但不能護眼,反而會傷眼、害肝。購買的紅棗或黑棗,務必選擇表皮完整、沒有皮屑者,最好不用購買來源不明的散裝,以真空包裝為挑選重點,且包裝外一定要有製造日期,通常半年以內都算新鮮,若已經開封,則可放在冷凍庫的門上保存,且最好3個月內食用完畢,才能確保棗的品質。陳旺全提供一個辨識紅棗、黑棗新不新鮮的方法,就是在食用前,先撥開去籽後,一方面方面烹煮食用,一方面也能順便觀察籽的顏色,來判斷果實是否仍然新鮮。如何挑選紅棗、黑棗?市面上的紅棗大多來自中國,但台灣本地也有雞心棗生產。台灣棗的果核通常尖而細長、果實也偏乾,在選擇上可從果皮顏色偏紅、蒂有凹陷,且皮薄肉厚為佳,通常果皮皺摺細密者屬於良品,此外,顏色也應偏鮮紅。好的黑棗外皮應該要烏亮有光澤,微微透露出紅色且型狀短而圓整,表皮皺紋要細淺,選擇時要特別留意是否有蟲蛀、破頭或腐爛的情形。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補血除了紅棗枸杞還可以吃什麼?這種食物效果也奇佳.紅棗怎麼吃?了解紅棗的功效,但這5類人不宜多吃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13 焦點.用藥停看聽
安眠藥一吃就回不去了嗎?貿然停藥才危險 遵從醫囑不怕藥物成癮
Q:根據健保署統計,國人安眠藥用量有上升趨勢,2022年高達453萬5千多人使用健保安眠鎮定類藥物,這還不包括民眾自行到藥局購買助眠藥物。究竟安眠藥該怎麼吃?有哪些禁忌?過量會上癮嗎?A:安眠藥主要分為苯二氮平、非苯二氮平兩大類,需要醫師處方箋的管制藥品;一般藥局販售的助眠藥則屬於抗組織胺、肌肉鬆弛劑,作用範圍小。過去電視常上演主角服用大量安眠藥輕生的劇情,其實是錯誤觀念,現行安眠藥安全性極高,但仍要注意服用時間,避免與酒精、其他慢性病藥物並用產生交互作用。安眠藥的種類有短效型、中效型和長效型,須經由醫師評估開藥,並遵循處方劑量,勿擅自增減數量,貿然停藥可能出現焦慮、失眠、頭痛等戒斷症狀。有睡眠障礙的人,應於睡前15至30分鐘服用安眠藥,服藥後馬上躺床睡覺,不要再走來走去,以免藥效發揮時發生跌倒意外。許多人擔心吃了藥就回不去了,害怕藥物成癮,建議可與醫師討論適當的減藥或停藥,並找出失眠原因解決根本問題,經由專業睡眠諮詢,建立健康睡眠習慣。(責任編輯 葉姿岑)
-
2024-03-13 醫療.中醫
改善頑固性疼痛! 中醫用「1法」告別50歲婦人肩頸僵硬
一名年逾五十的女性,因車禍受傷造成頸部椎間孔狹窄,壓迫到脊椎神經,出現肩頸肌肉緊繃、左手臂麻木無力等症狀,手臂屈伸活動都有困難。疼痛感造成難以入眠,翻身也會痛醒,白天疲累不堪而影響日常生活。改善頑固性疼痛 用「1法」告別肩頸僵硬經磁振造影(MRI)檢查後,奇美醫院中醫部骨傷科主任任東輝施以小扁針及美式整脊(AMCT)脊骨神經活化療法,經過四周療程治療(每周一次),患者肩頸部緊繃痠痛減輕許多,手臂麻木無力也明顯改善,晚上不再失眠。任東輝說明,椎間孔狹窄是常見的脊椎病變之一,受損部位受到壓迫的神經痛困擾許多病人。椎間孔狹窄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車禍、搬運重物等外傷,以及基因、長期久站或久坐、老化、家族史......其病症好發在青壯年族群、以及生活型態緊繃且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久站的勞動者更容易發生。組織沾黏是身體痠痛元兇因外傷、扭拉傷或者長期姿勢不良、過度使用肌肉導致椎間孔狹窄,引起肌肉韌帶損傷,身體產生急、慢性發炎,進而形成局部的軟組織沾黏。久了會因氣血阻塞不通而全身痠痛,嚴重則會壓迫神經造成麻木無力、關節活動困難。小扁針(小針刀)是痠痛解方,可以直接鬆解沾黏處,疏通氣血、恢復關節活動功能。任東輝指出,小扁針是利用寬度0.45mm的扁形刀刃,融合「針」與「刀」的特色及優點,於特定部位進行軟組織的鬆解,是衛福部認定有效而安全的治療方法,屬於技術性治療。小針刀的治療時間短,約數分鐘,不需留針在身上,也不需住院和臥床休息,但施針處會有一些痠脹痛感,建議服用藥液包「消腫退癀湯」四至六包,效果會更好。小針刀療法有效改善疼痛若害怕扎針,建議可搭配美式整脊(AMCT)脊骨神經活化療法,經評估脊椎錯位後,用活化槍以快速度、低力道、穩定的脈衝推力矯治脊椎錯位,使神經不再受到壓迫,可治療脊椎錯位所導致的痠痛與各種疾病。小針刀可用於椎間孔狹窄引起的神經痛、坐骨神經痛、手腳麻木、膏肓痛、五十肩、網球肘、關節炎等,以及各種筋骨痠痛新傷、舊傷,改善頑固性疼痛。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08 癌症.抗癌新知
治療癌症就像動畫「葬送的芙莉蓮」一樣,打倒魔王後才開始新旅程,癌症治療後必須注意的「3件事」!
第一事、抗癌的篇章有時是從打倒魔王(癌症)後才開始。現正熱播的日本動畫「葬送的芙莉蓮」,主體故事是從勇者打倒魔王之後,主角再次開始了新的旅程。在現代醫學的幫助下,許多癌友的人生故事篇章也有相似的展開。戰勝癌症而存活是癌友的目標,也是癌症治療團隊的目標。現代醫學的進步,各種癌症的存活率逐年提升,長期治癒愈來愈常見。近年資料顯示台灣口腔癌的五年存活率持續超過五成。相較於以前「罹癌就等於判死刑」的印象,現在患者面對的不是近期的生命威脅,而是治療後遇到的合併症、失去部分身體功能還要繼續生活的一場長期抗戰。所以,生命不僅僅有長度這一個衡量尺度,癌症治療後的生活品質和身心功能決定了接下來的生命質量。這代表癌症的醫療不僅只有「如何治癒?」,還有「如何療癒?」。而「如何療癒」便是癌症復健團隊會與患者一同努力的目標。第二事、逃避雖然可恥,但是有用。………真的嗎?從被宣布罹患癌症的那一刻起,震驚中的情緒中,患者和家人的生活規畫和對未來的展望,就被硬生生地扭轉了。接下來長達一兩年的治療期,患者必需常常出入醫院、與病人病床為伍。手術治療後會永久失去身體的一部分,也許是半個肺,也許是一個乳房,也許是1/4個臉龐。放射線治療中後期,皮膚像大面積灼傷,但無法逃避每日的曝曬。明知化療有毒性、有副作用,也必需酷刑似地一次次忍過。好不容易身體恢復了,又要面對下一次化療,月復一月,直到髮禿膚黃。 經過這一連串長達6-12個月的治療,幾乎所有的患者都會感到痛苦、茫然、失落、憂鬱,根據統計,甚至有高達25~33%的患者,負面情緒強烈到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特別是年紀較輕的患者,或是慣用逃避策略來因應壓力(avoidance coping strategy)族群。因為癌症造成的威脅無可逃避,被迫長期活在壓力下,常使患者出現PTSD的症狀,例如:失眠、變瘦超過5公斤、焦慮、記憶力下降、決策困難、性格改變、失去原有的生活興趣和社交活動、甚至無法維持原有的生活功能。此外,儘管現代的癌症治療一直在進步,也有愈來愈多的罹癌幸運兒可以使用低副作用的療法,然而,「曾經罹患癌症」彷彿巨大的陰霾,永遠籠罩住抗癌重生的人生。患者有如驚弓之鳥,各種追蹤檢查指數的浮動都擔心是病情惡化,任何身體的疼痛都害怕是癌症轉移, 烏雲揮之不去,安心成了一種奢望。第三事、陪伴及運動乃是良藥,和各種治療一樣重要抗癌過程,家人也非常辛苦,好不容易陪伴患者走過癌症療程,終於鬆了一口氣,回歸正常的生活節奏。殊不知,當陪伴者都回歸正常生活了,才是病人孤獨抗癌歷程的開始。如果陪伴者還心有餘力,癌症治療告一段落後,能持續一個月2-4次的陪伴,對患者慢慢走出癌症的創傷,將有很大的助益。此外,患者若想自救,那運動將是最好的良藥。運動對健康有益,盡人皆知,近年來台灣民眾運動風氣逐漸盛行,但也只有34%的健康族群有規律運動的習慣。癌症患者體能虛弱,重建運動習慣更是比想像中的困難。然而,只要有毅力,就能嚐到運動後身體健康的果實,包括:精神飽滿、睡眠改善、酸痛變少、代謝變好、肌力進步、氣色紅潤、四肢循環增加。運動菜單要均衡,就像食物的各種營養都要攝取一樣。肌力、肌耐力、心肺、柔軟度、協調,各種運動最好輪流做,只做一種運動,就像偏食,久了以後容易堆積運動傷害,身體素質也不會改善。運動進度要溫和,不追求進步很快、不和別人比較,只要求自己要動一動、喘一喘、流流汗。運動頻率要穩定,一週3-5次最理想,最少也要兩次,每次不要太長,20-40分鐘就足夠。身體虛弱的人運動難免會受傷,不要忍痛運動,如果有小傷,休息三天可以好,就可以持續運動。如果休息5-7天沒有好,或是每次運動都受傷,建議找骨科、復健科醫師診查一下,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經治療完成或確認沒有特殊需處理的狀況,建議可以找合格的運動教練或物理治療師做運動指導與帶領, 提升自我運動的能力 且預防再次受傷。 對癌症患者而言,能夠自由自在地運動,是重新找回自信及肯定自我生命價值的重要一步。結語現在就開始運動吧!想想自己曾經最喜歡做什麼運動?想想自己最想做而還沒做的是什麼運動?想想自己最快樂的是什麼運動?走出門,跨出第一步,離開癌症的陰影,運動的30分鐘內,拋開所有的治療、檢查、生活瑣事,全心全意地為自己呼吸! 如此一念,讓生命有機會不同了。文章作者: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復健中心主任 徐紹剛 醫師超越復健診所 王薏茜 醫師 有詳細的說明,為大家解答!點我觀看原文 台灣復健學會成立IG囉!為了推廣至更多用戶,提升社會對復健醫學的認識與瞭解,也可以經由我們分享的正確知識資訊來安心閱讀!歡迎追蹤並且關注我們❤️🏥👉 更多復健小知識-🔎主頁連結🔗台灣復健醫學會網站網站IGFB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3-08 醫聲.Podcast
🎧|失眠吃安眠藥,種類分哪些?要怎麼吃?掛哪一科?睡眠專家一次告訴你!
國人失眠問題日益嚴重,根據健保署最新統計,2022年有453.5萬人使用安眠藥,等同每五人就有一人使用,一年總用量更突破11億顆,專家表示,若沒有遵從醫囑使用安眠藥,恐有成癮、夢遊、反彈性失眠等副作用;另研究指出,有需要時再使用安眠藥,可減藥一半以上,用藥更安全。🎧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暨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指出,數據如此呈現,可從供需角度開始思考,台灣安眠藥管制較國外寬鬆,雖有利於睡眠障礙患者就醫,但無形中可能造成濫用;根據社區流行病學,安眠藥使用人數的增加速度大於失眠人數,且即使是短期睡眠障礙,民眾依舊偏好使用安眠藥。失眠要找根本原因 嚴重者找睡眠專科、身心科、神經內科醫師「只有一成五左右的失眠患者找不到原因,其餘一半是跟精神情緒有關,另一半則是身體疾病所致。」李信謙說,失眠患者最需要自助,可透過睡眠日記紀錄一天做的事、睡眠狀況等,確認真正問題所在,像是曾有位長輩聽聞沒有睡飽八小時會導致失智,因此即便原先自然睡就已七小時,仍使用安眠藥長達六年,結果久了反而對安眠藥上癮。若民眾真有失眠等睡眠障礙,可至各醫療院所就醫,狀況嚴重者更能直接向睡眠專科醫師求助,但若安眠藥所需劑量大,就得由身心科或神經內科醫師開立。李信謙表示,第一代安眠藥屬於巴比妥鹽類,極易成癮,且有效劑量與毒性劑量相近,也就是吃一顆有效果,兩顆就會致死。而目前常見的安眠藥則分為苯二氮平類(BZDs)與非苯二氮平類(non-BZDs),前者雖不易致死,但也容易成癮,不僅可能越吃越多,長期吃也會傷腦、傷智力,影響白天的運動能力與精神;後者安全性較高,屬於短效藥,半衰期短、效果迅速,服藥後短時間就能睡著,但同樣有成癮問題,且曾有夢遊者不可再使用。另一種新安眠藥「食慾素受體(Orexin)拮抗劑」,可阻斷食慾素系統活化產生的清醒反應,達到安眠的效果,成癮性低,但相關副作用待觀察;常見於感冒藥的抗組織胺僅能解決短暫、輕微的失眠;民眾補充標榜入眠的保健食品則需多注意,「真的有完成嚴謹臨床試驗的不多。」對嚴重失眠患者較無幫助。安眠藥使用要遵從醫囑 需要時使用可減少用量「民眾如果沒有遵從醫囑使用安眠藥,可能出現藥物習慣性,安眠藥越吃越多,戒斷時更可能有生理或心理的症狀。」李信謙說,戒斷症狀裡較擔心反彈性失眠,意即患者已經到了沒有安眠藥就睡不著的程度,必須要靠醫療介入。李信謙指出,使用安眠藥除了遵從醫囑,也以使用時間短為目標,如要長期使用,劑量越低越好,甚至國外研究顯示,在隔天有重要會議等必要時刻才使用,將可減藥一半以上,有助於睡眠品質及避免成癮;此外,使用安眠藥時,不可與酒精、其他藥物一同服用,睡眠呼吸中止症或重症肌無力患者更不可再使用安眠藥,否則反而讓呼吸受阻。3/15世界睡眠日 每天多睡15分鐘改善睡眠品質也減碳為提倡睡眠的重要性,每年會將日夜等長的春分前後訂定為世界睡眠日,今年落在3月15日,「我們發現失眠患者不是不能睡,而是生活緊湊,不甘心睡覺。」李信謙鼓勵民眾每天多睡15分鐘,不僅可改善睡眠品質,也能幫助減碳,讓睡眠不再是難事,還能一舉兩得。李信謙小檔案現職: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研究中心主任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暨專任主治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副教授學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 碩士臺北醫學院醫學系學士經歷:雙和醫院精神科主任臺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臺北醫學大學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周佩怡音訊剪輯:周佩怡腳本撰寫:周佩怡音訊錄製:許凱婷特別感謝: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
2024-03-07 養生.聰明飲食
適度咖啡因可控體重、降關節疾病風險!咖啡因多少算過量?7症狀出現應減量
咖啡對健康的好處很多,如降低患糖尿病前期和肝病風險。根據一項研究調查指出,咖啡因也可以降低罹患肥胖和關節疾病的風險,但仍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入不超過400毫克的咖啡因,以免產生負面影響。適量咖啡因好處多除了水之外,含咖啡因的咖啡跟茶堪稱全世界最多人喝的飲料。有人只是單純為了好喝想喝,更多人則為了提神而喝。喝咖啡其實有許多好處,除了國內外許多研究揭露過的降低患糖尿病前期和肝病風險之外,根據之前一項發表在BMC Medicine上的研究指出,長期食用咖啡因可降低關節發炎和罹患骨關節疾病的風險,更棒的是,還有助防止體重增加。該研究作者訪問骨科醫師、醫學博士Steven Fiore指出,咖啡因具有抗發炎特性,可緩解關節炎症狀。另咖啡因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可促進新陳代謝及脂肪細胞的分解,有助於體重管理,降低肥胖風險。咖啡因多少算過量?7症狀出現應減量適度喝咖啡對健康有幫助,但攝取過量還是會有副作用。每天攝入多少咖啡因是安全的呢?其實是依照族群年齡而不同。營養師Reda Elmardi引用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建議:成年人每天最多攝入400毫克咖啡因,約四杯8盎司的咖啡;我衛福部食藥署參照營養師建議:成人不超過300毫克、孕婦不超過200毫克,12至18歲的青少年則應在100毫克以內。更重要的是,每個人對咖啡因的耐受性不同,應觀察對身體的影響,才能訂出自己的每日安全攝取量。《mayoclinic》建議,如果你依照專家建議的安全攝取量喝,但出現以下這些症狀時,就得考慮減量攝取。1.頭痛2.失眠3.神經質4.易怒5.過於頻尿6.心跳加速7.肌肉微顫咖啡因含量怎麼算購買含有咖啡因的包裝飲料,產品外包裝上常會以mg/100 mL(毫克/100毫升)為單位標示咖啡因實際含量。可由此換算出所喝到的咖啡因總量,以控制咖啡因攝取。例如:每100毫升咖啡因低於20毫克的飲料可標記為20 mg/100 mL以下,每100毫升低於2毫克者可直接標示「低咖啡因」。衛福部訂有「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並以顏色區別每一杯咖啡因的含量:.紅色含有201毫克以上.黃色含101-200毫克.綠色則低於100毫克的咖啡因。成人若每天喝3杯「綠色」標示的咖啡,尚不需要擔心咖啡因過量;若喝一杯「紅色」標示的咖啡,則已接近一日上限,不宜再喝其他含咖啡因的飲料。【資料來源】.《healthline》Caffeine May Help Prevent Weight Gain and Reduce Risk of Joint Diseases .《mayoclinic》.衛福部食藥署.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3-05 醫療.精神.身心
長期睡不好可能導致肥胖、憂鬱!助眠6方法 其中1項最關鍵
人的一生中,約三分之一時間在睡覺,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全台有10分之一人口飽受慢性失眠症所苦。聯安診所家醫科醫師陳采汎表示,造成睡眠品質不佳原因相當多,如工作壓力、家庭責任、疾病等。如果長期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不佳,會增加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風險,也可能導致肥胖、憂鬱、認知功能下降與免疫力下降,危害身體健康甚巨。陳采汎指出,腦部各部位與各種神經傳導物質參與睡眠的不同階段,會影響人體的生理與心理,包括休息與修復、學習與記憶。我們或許無法全面掌控及改變干擾睡眠的因素,但應主動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以提升良好的睡眠品質,遠離失眠的困擾。建議可採取以下6大助眠方法,其中睡前儀式感是關鍵。居家助好眠6方法方法1:充足睡眠時間,成人至少7小時成年人每日至少有7小時睡眠,也就是在起床時間前的7個半至8小時就寢,才有充足的睡眠時間。規畫規律的就寢與起床的時間,能強化體內的清醒睡眠循環。方法2:營造好眠環境,睡前儀式感不可少安裝遮光效果好的窗簾,戴上耳塞、打開風扇、將手機調成靜音等,營造涼爽、安靜、黑暗的外在睡眠環境,有助增加深層睡眠時間,提升睡眠品質;可透過泡澡、伸展、熱敷、寫日記等練習,讓身心可全然地放鬆與平靜。可以設定鬧鐘,保留睡眠前一個小時進行讓身心平衡的睡前儀式。方法3:注意飲食選擇與時間,咖啡酒精Out越靠近睡眠時間,越需要避開消化困難或份量太大的飲食,更要避免攝取會干擾睡眠的抽菸與咖啡因(咖啡或其他含咖啡因的飲品與補充品)。酒精雖然容易讓人入睡,卻會干擾後續的睡眠品質,不建議飲用。方法4:限制白天睡眠時間,一小時內剛剛好白天睡眠時間不超過一小時,理想的午休小憩,建議安排20至30分鐘之間,若太長,會干擾晚上入睡與睡眠品質。方法5:規律運動習慣,強化清醒睡眠循環規律的運動,有助強化體內的清醒睡眠循環,並改善深層睡眠。但應避免睡前進行激烈的運動,而破壞睡前所需要的平靜與放鬆。方法6:壓力管理,放鬆身心助好眠主動管理壓力,在睡前讓擔心與憂慮安頓下來,有助於維持好眠的發生。可以從練習或試著從最基礎的方式開始,例如:整理思緒與感受,設定優先順序,做任務安排等。冥想活動也有助於舒緩焦慮,是可以主動練習並有助於睡眠的放鬆技巧。
-
2024-03-02 醫療.耳鼻喉
打呼不代表睡得好!醫師曝經常打呼一定要留意是否有這疾病
「那是一個五十幾歲的男士,長期有失眠的問題,導致情緒不穩定,而且在駕車經過高架橋時都會感到很恐慌。」馬偕紀念醫院胸腔內科劉景隆醫師指出,「進一步檢查發現,原來他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晚上都會嚴重缺氧。」 確定診斷睡眠呼吸中止症後,便建議患者在睡覺時使用呼吸器。劉景隆醫師說,使用呼吸器改善缺氧之後,患者的睡眠品質大幅改善,整個人變得神采奕奕,安眠藥的劑量也可以減量使用。 失眠是國人相當常見的狀況,造成失眠的原因也相當複雜,常見的有環境因素,例如太冷、太熱、太吵、太亮而影響睡眠;有心理因素,例如緊張、焦慮、擔憂等;有生理時鐘改變,例如時差、輪班等;有飲食因素,例如在睡前攝取刺激性食物、飲料;有精神疾病,例如憂鬱症、焦慮症、思覺失調等;有身體疾病,例如咳嗽、鼻塞、疼痛、夜尿、睡眠呼吸中止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由於失眠的成因相當複雜,所以在遭遇失眠的狀況時,必須仔細尋找原因,才能採取適當的解決方式。眾多失眠的原因中,有些原因造成入睡困難,有些原因導致睡著之後容易醒來而影響睡眠品質。劉景隆醫師說,睡眠呼吸中止症便是會嚴重干擾睡眠的因素之一。 大家可能會以為,一個人睡到打呼代表睡得很好,其實並非如此。劉景隆醫師說,如果經常打呼,一定要留意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的患者往往打呼聲有大有小,而且睡覺時的呼吸聲會中斷。當呼吸中止導致血中氧氣濃度過低時,患者就會驚醒,一個晚上會發生數十次、甚至數百次,早上起床的時候會覺得頭痛、口乾舌燥等症狀。 因為晚上的睡眠一直被打斷,所以白天就容易打瞌睡、工作不能專心、記憶力衰退、暴躁易怒、心情低落。劉景隆醫師說,由於精神不繼,患者駕駛的安全性也須受到重視。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危險因子包括肥胖、男性、老年、家族病史、使用酒精或鎮靜劑等。部分患者的呼吸道肌肉較鬆弛,睡著之後便可能造成呼吸道塌陷,導致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從盛行率推估,台灣至少有100-200萬人患有呼吸中止症,但大多數患者都不曉得自己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劉景隆醫師說,通常是身邊的人發現患者打呼很大聲、呼吸聲明顯中斷,才會提醒患者就醫。 「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只會發生在成人,兒童也有機會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而在夜間哭鬧、翻來覆去。」劉景隆醫師說,「因為睡眠品質很差,兒童可能常打瞌睡、活動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憂鬱、夜尿等,對小朋友的發育也有負面影響。」 經過檢查確認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時,建議要根據病因接受治療,或是在睡覺時使用陽壓呼吸器,改善缺氧以及睡眠品質。劉景隆醫師說,部分患者在初期配戴陽壓呼吸器時,會因不習慣而影響睡眠品質,所以可以使用安眠藥物來輔助。 慢性阻塞性肺病也容易影響睡眠。劉景隆醫師說,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因為支氣管有慢性發炎的狀況,患者白天就容易喘,睡著之後換氣減少,缺氧會更加嚴重,所以很容易醒過來,相當痛苦。 謹慎使用安眠藥物 如果有失眠的狀況,請務必就醫檢查,千萬不能擅自服用安眠藥。劉景隆醫師說,因為部分安眠藥具有抑制呼吸的作用,可能會讓呼吸中止的狀況更嚴重,或讓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體內堆積更多二氧化碳。 劉景隆醫師說,由於苯二氮平類安眠藥物會改變睡眠結構,長期使用後,部分患者會覺得記憶力受到影響。另外,部分苯二氮平類藥物具有呼吸抑制的作用,呼吸中止症患者也需特別留意使用此類藥物。 目前較新的機轉安眠藥是透過節抗食慾素受體改善失眠症(Orexin receptor antagonist),劉景隆醫師解釋,因為透過不同的機轉發揮作用,較不會影響睡眠結構,較符合生理需求,對失眠症患者的睡眠有助益。相較於傳統安眠藥物,食慾素受體拮抗劑比較不會有生理依賴性,也不會造成呼吸抑制,因此臨床上讓呼吸中止症病人或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多一個選擇。 失眠的成因很複雜,患者一定要跟醫師詳細討論,選擇合適治療與安眠藥物。 筆記重點整理 1、如果經常打呼,一定要留意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往往打呼聲有大有小,而且睡覺時的呼吸聲可能會中斷。呼吸中止會導致血中氧氣濃度過低,患者就會頻繁驚醒。 2、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白天容易打瞌睡、工作不能專心、記憶力衰退、暴躁易怒、心情低落。由於精神不繼,患者駕駛的安全性也須受到重視。確認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時,建議要根據病因接受治療,改善睡眠品質。 3、如果有失眠的狀況,請務必就醫檢查,千萬不能擅自服用安眠藥。因為部分安眠藥具有呼吸抑制的作用,可能會讓會讓呼吸中止的狀況更嚴重,或讓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堆積更多二氧化碳。 4、苯二氮平類藥物是常見的安眠藥物,有呼吸抑制的作用,呼吸中止症患者或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也需特別留意使用此類藥物。 5、食慾素受體拮抗劑透過不同的機轉發揮作用,對失眠症患者的睡眠有助益。相較於傳統的安眠藥物,比較不會有生理依賴性,也不會造成呼吸抑制,因此臨床上讓呼吸中止症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多一個選擇。原文:
-
2024-03-02 焦點.健康知識+
早睡增加死亡風險?胸腔重症科醫曝真相!每天「睡滿x小時」讓你更長壽
大家都知道熬夜對身體危害大,早睡早起身體好。但近期有一個國外研究發現「睡得越早,會死得越早」,真的是如此嗎?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告訴你早睡與死亡風險的真相。早睡會增加死亡風險?黃軒指出,根據一篇研究在2021年4月,發表在權威期刊雜誌《Sleep Medicine(睡眠醫學)》的研究發現,睡得越早會死得越早!這是一份對全球21個國家、112198名個案,隨訪時間長達9.2年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研究者根據參與者作息時間不同,將其分成三組,「早睡組:晚上6點到10點睡覺」、「正常組:晚上10點至12點睡覺」、「晚睡組:晚上12點以後才睡覺」;研究結果發現,與睡眠時間正常者(晚上10點至12點)相比,早睡和晚睡者都有較高的死亡或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早睡者風險增加了29%,晚睡者風險增加了11%;也就是說,早睡比晚睡的危害可能會更大。雖然研究結果如此,但其實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黃軒認為,這篇文章只是一個流行病學研究,這類研究只能表示研究人員觀察到某種「相關性的現象」,並不能證明相關事件之間有明確的「因果關係」。而這個研究涉及了21個國家,包括發達的北美及歐洲國家,以及非洲一些不發達國家。在發達國家中,早睡和晚睡的人較少,只有28.5%和17.3%;非洲國家則絕大部分人都在早睡組,佔92.6%(沒水沒電當然很早就去睡了),而非洲國家的經濟水平和醫療資源缺乏,自然是死亡率上升的區域!所以真相是,非洲人佔了早睡人群92.6%,當然造成了這一組「早睡組」,看起來死亡率就增加的陷阱!並不是真的睡得越早會死得越早。睡眠太長,也可能會增加早死風險除了早睡晚睡會影響死亡風險,睡眠時間也會影響。黃軒表示,很多人覺得睡得越久身體休息時間越長,對健康越好,其實不然,睡眠太長也可能會增加早死風險!根據英國基爾大學醫學科技研究所聯合利茲大學、曼徹斯特大學和東安格利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對300萬多人有關睡眠與健康的74項研究報告,進行綜合性分析發現,平均每晚睡眠時間超過10小時的人,與平均每晚睡眠8小時的人相比,早死風險可能會增加。其中死於中風的危險增加56%,死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增加49%。綜合以上2研究的結論發現,不能單純地認為睡得越多就對身體越好,早睡跟晚睡的死亡率都會增加。要「睡多久」多才最安全?究竟要睡多久才對身體最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公佈的數據顯示,每日平均睡眠時間在6-7.25小時者的平均壽命最長。不過黃軒也表示,不同人對睡眠的需求也會不同。對於有些人來說,如果睡6個小時就能保持整天精神抖擻,不會犯睏,那就是最適合他的睡眠時間,沒必要一定睡夠8小時。但黃軒提醒,每天至少要睡滿6小時,因為這是身體一日基本所需的睡覺時數。我們通常只要睡醒以後,能夠疲勞消失,精力、體力充沛,第二天可以正常學習、工作,不會呵欠連天,無精打采,那也是你最適合自己的睡眠時間。而除了每天要睡滿6小時,睡眠也要「規律」,發表在Sleep Research Society研究指出,睡眠時間異常短或長均與過早死亡有關,「睡眠太多或者太少,對身體來說,就是一種不規律」,長期違反了自然生理規律,當然死亡率就可能會上升!看完以上研究,知道該怎麼睡覺才健康嗎?首先,你要有規律的作息,然後在自己的固定生活中,維持睡眠時間在6-7.25小時,才是對自己身體最佳的睡覺時間,這樣的睡眠習慣才能讓你更壽命,降低死亡風險。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
-
2024-03-01 醫聲.Podcast
🎧|打呼、嗜睡是猝死前兆?8成國人打呼不自知,嚴重恐演變成睡眠呼吸中止症
有位身高163公分、體重破百公斤的31歲男性在夜市賣雞排時突然中風倒地,經過急救後幸運脫險,後續除了需用藥、減重外,更因睡眠期間有70餘次長時間的呼吸中止,而需配戴呼吸器入睡,避免器官反覆缺氧受損。專家表示,台灣約200多萬人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它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猝死風險,疾病前期會出現打呼現象,但高達八成國人不知道自己睡覺會打呼。🎧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台北榮民總醫院睡眠醫學中心執行長周昆達表示,做惡夢、夢遊、磨牙、夜間不寧腿症等皆屬睡眠障礙,其中最常見的是失眠症及睡眠呼吸中止症。一旦民眾睡不好,不僅影響隔天表現,長期下來也會出現憂鬱、暴躁等情緒障礙,或增加高血壓、腦中風、心臟衰竭等心血管疾病風險,睡眠呼吸中止症更可能導致猝死。全台約200萬人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民眾可至睡眠門診檢查「打呼越來越嚴重,就會變成睡眠呼吸中止症。」周昆達說,嗜睡、夜尿、睡眠中嗆醒、記憶力及性功能減低等也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症狀,好發於中年以後的男性,因其神經控制能力、肌肉鬆弛度隨年紀退化,若再加上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心衰竭等高風險因子,將容易造成睡眠時舌頭塌陷,氣流阻滯而呼吸中止,通常是患者枕邊人最先發現異常,當患者自行察覺時,病況多已中重度。周昆達推估,全台約200多萬人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卻不到1%獲得診斷,如果民眾擔心,除了請枕邊人留意自己的睡眠狀況,也可填寫愛普沃斯嗜睡量表,透過檢測八大情境下嗜睡程度,判定睡眠品質以及是否需要醫療介入,「民眾可至睡眠門診接受健保給付的睡眠檢查,疾病越早診斷、治療越好。」睡眠呼吸中止症如何治療?老化不可逆,需持續治療依照熟睡期間呼吸暫停的次數得來的呼吸中止指數,可將睡眠呼吸中止症分為輕、中、重度,輕度患者可藉由側睡、手術切除扁桃腺或整形懸雍垂、戴止鼾牙套或口內負壓儀器等方式改善症狀;中重度患者則需配戴單相正壓呼吸器(CPAP),「雖然國際指引建議一確診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就需配戴呼吸器,但目前台灣健保尚未給付,需先由醫師開立處方箋,民眾再自費購買儀器。」周昆達也提醒,即使呼吸中止指數偏低,若出現心血管疾病、情緒障礙等,得更積極接受治療;而身體功能老化不可逆,「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可能治癒,只能延緩惡化。」失眠需找病因 這幾種方法幫助入眠另一個常見的睡眠障礙是失眠,好發於年輕女性、個性神經質、壓力大者,短期可靠安眠藥幫助入睡,但長期失眠患者需找到病因解決,如因攝護腺肥大而夜尿多、關節疼痛或憂鬱症而難以睡著等。睡前環境營造也很重要,周昆達建議,白天需適當活動,減少午睡時間,下午五點後就不運動、不喝提神飲品,睡前燈光昏暗、不使用3C用品,都有助於入眠;20分鐘內沒睡著不須強迫自己,可直接起來做事,等睡意來襲再睡也行。周昆達小檔案現職: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台北榮民總醫院睡眠醫學中心執行長台北榮民總醫院 胸腔部臨床呼吸生理科主任學歷: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國立陽明大學醫學士經歷: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一般胸腔科主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重症加護專責醫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周佩怡音訊剪輯:周佩怡腳本撰寫:周佩怡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台北榮民總醫院、台灣睡眠醫學學會
-
2024-02-27 醫療.新陳代謝
75歲男3個月暴瘦21公斤!驗血查出是「這原因」 醫師提醒:短期內體重減輕要當心
1名75歲男性近3個月來體重從原本76公斤暴瘦到55公斤,變得虛弱無力且易喘,醫師抽血檢查發現,原因出在甲狀腺亢進,所幸經過幾個月的藥物治療,體重終於慢慢回升,曾有的心悸、失眠也獲改善。短期內非意願性的體重減輕要當心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家醫科醫師吳佾璇說,體重減輕是門診很常見的問題,不過有意義且非意願性的體重減輕,目前並沒有公認的標準。常用的定義是指體重在6個月內降低至少5%,就會視為異常。造成體重減輕的原因很多,大部分都可以經由醫學檢查找出根源。她說,最常見造成體重減輕的原因為腸胃道相關疾病,惡性腫瘤則約佔四分之一。另外,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等內分泌疾病、慢性感染或發炎如肺結核、愛滋病、自體免疫疾病等,以及心、肺、腎、神經系統的疾病、藥物的副作用,皆有可能導致體重減輕。值得注意的是精神疾病,特別是憂鬱症,約佔所有原因的十分之一,這個觀點與中醫所說的「肝木剋脾土」不謀而合,反映了情緒對於食慾及消化功能的影響。吳佾璇說,若家中長輩暴瘦,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可能是咀嚼與吞嚥功能退化,影響食物營養攝取,或者因行動或社會問題而備餐困難。另外,老年憂鬱症也經常以身體症狀,而非情緒症狀呈現。養成定期量測體重習慣她說,民眾應養成定期量測體重的習慣,如出現體重減輕的症狀,可先自行評估是否有食量或進食頻率減少,或者活動量增加而無相對應的增加飲食等,若排除刻意減重,應積極就醫尋找體重下降的原因。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24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Talk/黑咖啡防癌防失智症!黃元德早餐喝黑咖啡,餐餐有蔬菜養生
60歲的黃元德行醫33年,疫情期間赴武漢參與包機接回台胞任務,令人印象深刻。行政經驗豐富的他,愛好走動管理、帶領員工正向思考,在院內名言就是「問題不大」。因經營衛福部嘉義醫院成效出色,去年12月履新接任衛福部台中醫院院長,透過拓展整合醫療、強化急重症,以及注入新血,為百年老店級醫院帶來新氣象。養生秘訣/早餐喝黑咖啡 餐餐有蔬菜黃元德年輕時就喜歡爬山,透過大自然森呼吸紓壓,但婦產科醫師休息時間不固定,隨時待命接生,所以休閒主要是到車程一小時內的步道走走看風景,後來擔任行政管理階層更不能跑太遠,改為走路、爬樓梯,在醫院到處看看可以知道員工在想什麼、病人需求是什麼,採「走動管理」兼運動。談到飲食養生,黃元德每天早餐只喝一杯黑咖啡,讓他有精神應付忙碌工作,黑咖啡還有防癌及預防失智症作用;因為家族有肥胖體質,他也少碰蛋糕、麵包等甜食,不吃零食,每餐都吃2種青菜,因此妻子每天都要採買青菜。接生上萬寶寶 見證生育率黃元德的媽媽是護理師,從小就立志從醫。實習時因當時婦產科生得多,且迎接新生命多為喜事,充滿朝氣祝福,因此選擇婦產科行醫。1992年到1996年住院醫師時,每月科裡約接生150到200名新生兒,每天眼睛睜開就是接生,曾經一夜接生10多名新生兒,至今接生的孩子超過萬人。隨著少子化,接生數明顯減少,近年接生平均每月約10人。中國醫藥大學畢業的黃元德,當兵時抽到外科醫官,在野戰醫院服役,後來到署立豐原醫院急診室服務3年,因有急診和婦產科雙專業,疫情期間時任嘉醫院院長的他,獲派赴大陸武漢接回台商。台中醫院成立128年,名列台灣百年老店級醫院,屬於都會型醫院。黃元德說,由於台中外來人口多,醫院應朝全面性、完整性的發展,醫院強項在老人照護上,未來將注入新血,讓年輕人進入醫療團隊,讓醫院年輕化,對急重症、核心醫療處理可以做得更好,能夠達到精準的現代治療趨勢。從搖籃到墳墓 打造一條龍他計畫慢慢提升醫院內小兒科、婦產科,讓年輕人敢生、願意生,把醫院從過去偏重長照,拓展為全線完整的醫療服務。「從搖籃到人生終點能連成一串,讓都會的社區民眾可以得到更好、更完整的照顧。」黃元德說,過去公立醫院較為封閉,有很多需要加強與社區結合。醫院未來將透過網站、媒體,盼能把正確醫療訊息,無論是健康的概念、疾病治療、醫療新知,以及疫情、冬天中風高峰期需注意的時事保健議題等,由醫院專家執筆,讓社區民眾都可以知曉,達到預防保健目的。他有特殊嗜好是喜歡做簡報演講,既工作又是樂趣,樂此不疲。以前年輕時常自己畫圖,兼任行政工作後就在電腦上畫圖、設計、做PPT,常常去演講就可以用上。「人生為了工作而工作,其實很累,如果把工作視為一種娛樂,心情就會愉悅。」他說,像接生、看診也很有樂趣,看診時與病人話家常,候診的病人還會問:「為什麼來看個病好像在跟醫師聊天?」「健康最重要是笑口常開,保持愉快的心情。」黃元德常跟同仁說,工作要做得好,第一個要保持正向思考,要有健康的心態,就是高興去做、快樂去做,不要把它當成負擔。因為人一有負擔就有壓力,失眠、高血壓等疾病就會跟著來,所以放輕鬆很重要。院內名言就是「問題不大」,事情都有它解決的方法,沒有太大問題值得困擾。黃元德小檔案.年齡:60歲.現職:衛福部立台中醫院院長.學歷: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博士、中國醫藥大學醫務管理學碩士、中國醫藥學院醫學士.經歷:衛福部立嘉義醫院院長、部立台中醫院副院長、署立豐原醫院婦產科、急診科主治醫師、醫務秘書、台北市立忠孝醫院主治醫師.專長:高危險妊娠、腹腔鏡手術、婦科腫瘤、更年期保健、難產處理、醫院管理、社區健康.給病人的一句話:笑口常開,要有健康心態、正向思考,迎接快樂人生。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23 醫療.心臟血管
更年期失眠問題找到了!心跳慢夜夜失眠 裝節律器變好睡
更年期,是每一個人都必經的生命歷程,有的人輕輕鬆鬆Pass,我則是熱潮紅、盜汗、暈眩、胸悶、失眠等症狀的集合體。尤其是跟失眠纏鬥了數年,到中醫看診通經絡、針灸;西醫看診開立安眠藥,婦科則採荷爾蒙補充療法,所有醫師說的、書上寫的,不管吃的、喝的都徹底試驗,因為失眠實在太痛苦了。正常心跳70下 我每分鐘36下有一年,泡湯時感覺不適,導致頭暈、昏厥,豈能等閒視之。立刻到心臟科做超音波、心電圖、運動心電圖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心跳太慢、每分鐘只有36下(正常約70下),屬於心律不整,也是我的失眠原因之一。進一步做完心導管檢查後,就裝置永久性心律調節器幫助心臟跳動,每半年定期回診。心跳恢復正常後,10多年的睡眠障礙也煙消雲散,夜夜好眠真幸福。心臟節律器心跳設定每分鐘70下,10年來都沒更動,也沒有不舒服。直到最近一、二年,晚上躺臥時覺得心臟怦怦跳、心悸,有些喘,呼吸不順暢,無法入睡,睡眠品質極差。利用回診時向醫師諮詢,醫師建議我將心跳次數調降為60下(bpm)試試看,不行的話,一個月後再調回來。為了消除我的疑慮,還讓我看其他個案,也都是設定心跳60下。調整心跳次數 不舒服都解除很奇妙的是,心跳從70下降為60下後,我的所有不舒服都解除了。我看了一篇報導,在醫學上心跳速度每分鐘60至100下(bpm)之間都算正常,如果70至80歲,其實一分鐘60下也就夠用了。最近因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卻因為裝的是傳統心臟節律器,無法接受核磁共振檢查,是否需要更換為「智能速率心臟節律器」來改善上述缺點?心臟疾病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心血管疾病不容小覷,我會更小心,培養「養成好習慣,定期做監測」的概念,才能維護心臟與身體健康。專業觀點/心臟節律器 新式有抗磁場保護【諮詢╱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冠群 整理╱記者黃妙雲】「心律不整」會有胸悶、暈眩、昏厥等身體不適症狀,因此容易導致睡眠障礙。若屬於心跳太慢的心律不整,就必須裝置「心臟節律器」,以維持心臟正常平穩的跳動。50至70歲心律不整患者的心臟節律器心跳頻率設定,是依據每個人狀況而設定,一般人的心跳頻率是每分鐘60至100下,因此心跳過慢年長患者的心跳經檢測可調升至60下、70下。早期的心臟節律器的心跳設定是定速的,患者必須依賴心臟節律器維持平穩的心跳,不過,人會有休息、運動或活動的時刻,以致心跳的次數並不一定,因此新式的心臟節律器會因應身體活動狀況而適時調節心臟的跳動,不干擾原心跳的運作。早期的心臟節律器無法做核磁共振檢查,會因磁場干擾到節律器的心跳運作;新式的心臟節律器有抗磁場的保護,因此在接受核磁共振檢查前,先進行節律器的感應器功能關閉或調高心跳的頻率,結束檢查後再打開感應器功能或回復心跳的運作。一般心臟節律器使用年限是10年左右,使用早期心臟節律器的患者可以更換新式的心臟節律器。
-
2024-02-21 性愛.性福教戰
「抱抱睡」可讓感情升溫! 心理師分析:關鍵是味道,氣味相投關係較能長久維繫
一位女網友表示,與前任在一起7、8年,同居末期因「各睡各的」走向分手;反觀與現任相處,幾乎每天相擁入睡,很喜歡對方的味道,每天都睡的安穩,甚至失眠狀況都因此改善。她網路論壇詢問「有誰跟我一樣是抱抱魔人?」引發廣大迴響。諮商心理師分析,觸覺及親密關係確實是維繫情感的關鍵,效果卻因人而異;喜歡對方的氣味,在演化結果上是關係維繫的關鍵。「抱抱睡」可讓伴侶間感情升溫女網友表示,與現任在一起後,對方很愛至自己家中「抱抱睡」,且對方身上味道自己非常喜歡,香香暖暖的好舒服,原本難以入睡的情況,直接變為「秒睡打呼」,連嚴寒的冬天都不冷了;若對方不在,還會抱著留有氣味的衣服,滿是想念,「習慣抱抱睡之後真的回不去了。」心理師分析:親密行為是維繫感情的一大重點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藍挹丰表示,親密行為是維繫感情的一大重點,品質良好的擁抱、親密關係,對增進感情有正向助益,若情侶之間長時間對親密關係沒有共識,也未進行良好溝通,確實會影響感情發展,但這並非唯一條件,也有夫妻認為同床共枕反而不舒服,分房睡多年感情也未失合。藍挹丰表示,擁抱、性行為對親密關係的正向影響,是會促進賀爾蒙平衡,加上觸覺等加成,會對感情發展帶來幫助,但臨床觀察,效果因人而異,反而是網友提到的「身體氣味」,從演化結果來看,伴侶之間是否「氣味相投」,互相喜歡對方身上的味道相當重要,若在氣味上相合,關係較能長久維繫。延伸閱讀:.愛愛如何更持久?專家授「1分鐘速解法」延長做愛時間.女人事事自己扛,當心關係亮紅燈!專家曝「好的親密關係離不開相互麻煩」.情侶該同居嗎?優缺點分析看同居是甜蜜加分還是分手溫床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19 焦點.健康你我他
新年健康新祈願/疲憊讓紅血球不足 新年祈願睡好睡飽
去年達成捐全血超過一百次目標,過程卻一波三折。染疫後的幾次捐血都有紅血球不足問題,護理師說可能是睡眠不足、太疲憊,建議多吃含鐵質、蛋白質和維生素C的食物,增加血紅素。幾次被「退件」後,隔幾周再去捐則通過了,猜想主要差別可能在睡眠品質的良莠。若真的睡不著怎麼辦?有些人習慣藉由喝酒或吃安眠藥助眠,但是所獲得的睡眠,本質上是不同於正常睡眠的。酒精的睡眠是片斷化的,會讓人在夜裡醒來數次,也不會作夢;安眠藥的睡眠,除了安眠藥多屬成癮性藥物外,有些安眠藥甚至會消除記憶。若有失眠困擾,應先從失眠認知行為治療開始,例如:規律的睡眠、運動、遠離咖啡因、睡前少喝東西、多曬太陽、睡前少用3C產品等。睡飽的隔天,我們會吃得比較少、吃得較健康,頭腦較靈活、心情較輕鬆、較積極樂觀,人際之間的互動較順利,能事半功倍的在短時間內完成較多工作。我的新年健康祈願,就從睡好、睡飽做起。
-
2024-02-19 醫療.牙科
不只是火氣大,口臭味道藏警訊!口臭吃什麼?7食物消除口腔異味
口臭原因有85%~95%是來自於口腔,少數口臭是由呼吸道引起,主要是因口中殘留的食物經細菌腐化作用後,產生揮發性的硫化物,進而發生口臭問題。長期口臭原因有哪些?口臭要吃什麼?怎麼解決?本文一次整理口臭原因及解決辦法。口臭原因有哪些?口臭是因為口腔內的微生物在分解殘留食物時,經細菌腐化作用後,產生揮發性的硫化物,如硫化氫、甲硫醇等等,進而引起口臭。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王志堂指出,唾液含有的抗菌物質也具有沖洗作用,可幫助清除食物殘渣及清理已壞死細胞,唾液減少會造成口腔細菌滋生,進而增加口腔異味的可能。以下整理可能引起口臭的原因:·口腔疾病:蛀牙、食物殘留口腔或牙縫、牙周病、假牙清潔不當、毛狀或苔狀舌、裂溝舌、口腔潰瘍等等口腔問題皆可能引起口臭,也是導致口臭最主要的原因。·口腔乾燥:如上述說明,唾液減少會造成細菌滋生,增加口臭的可能。緊張、失眠或恐慌等等情緒壓力下,可能引起口乾現象。除此之外,王志堂表示,服用某些安眠藥或降血壓藥物、缺乏維生素B群者,以及常用嘴呼吸者也可能有口乾問題。·呼吸道疾病:呼吸道感染可能會產生呼吸異味,如慢性鼻竇炎、鼻咽發炎、喉炎、扁桃腺炎、也可能引發口臭問題。·其他疾病因素:因疾病而導致身體異常代謝物,隨著血流循環被帶至肺部,當呼氣排出體外會發現有不正常的氣味,如:糖尿病併發食物代謝異常、尿毒症、肝衰竭等等。·胃食道逆流:桃園鴻林診所腸胃科醫師鄭泓志指出,發生胃食道逆流時,胃酸會沿著食道上升滲入口腔或咽喉,而胃酸是一種強酸性液體,可以殺死細菌但也會破壞口腔內的平衡造成酸鹼度降低,提供有利於細菌生長的環境,當細菌分解食物殘渣或唾液時會產生硫化物,而且胃食道逆流還會讓唾液分泌減少,增加口臭的可能。·食物、抽菸:大蒜、洋蔥、韭菜、酒、飲用大量牛奶皆可能引起口臭,而吸菸會使尼古丁殘留口中,進而引起口腔異味。·發燒:根據奇美醫院衛教指出,發高燒時,口腔內的唾液分泌會減少且舌頭作用減低,會使得沖洗細菌產物的作用相對降低,進而發生口臭。口臭味道藏警訊想確認自己是否有口臭問題,知名中醫師王大元表示,可以用舌頭舔手背、用湯匙觸碰舌頭或刮舌苔、手指磨擦齒齦後、講電話或手機後、使用口罩後聞聞看物品有無異味殘留。口腔隨著環境與生理變化,也會使味道出現變化,以下根據王大元中醫師說明整理5種口臭味道原因: 爛蘋果味:糖尿病酮酸症阿摩尼亞味:如:洗腎患者、腎衰竭、腎病症候群等腎臟有問題者。因為無法將尿素排出體外,而出現類似阿摩尼亞味的尿騷味。垃圾腐爛味:牙周病、蛀牙臭酸味:胃食道逆流魚腥味:鼻竇炎而引起,因感染或過敏而引起鼻黏膜腫大、鼻竇阻塞,當分泌物久滯在鼻腔,進而形成黃綠膿痰,造成魚腥味。其他味道:乳癌患者口腔易有醃蘿蔔等 口臭吃什麼?7食物消除口腔異味大家都知道吃重口味食物會造成味道殘留口中,營養師余朱青表示,酒精飲料、含糖飲料、乳製品、肉類、大蒜、洋蔥及糖皆容易造成口臭問題。那口臭究竟要吃什麼呢?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分享美國赫芬頓郵報網站之撰文整理7種食物有助降低口中氣味,包含蘋果、口香糖、維生素C食物、低脂優格、全麥麵包、肉桂及綠茶。口臭看什麼科?怎麼解決?引起口臭最常見的原因為牙周病、口腔清潔不當等口腔問題,建議有口臭問題,應先至牙科檢查,若長期口臭未改善則可至耳鼻喉科進一步確認是否為其他原因所致。以下整理幾種日常方法有助於降低口臭發生及解決口臭問題:1.定期檢查牙齒,每半年洗牙一次。2.以牙線、牙間刷清潔牙縫,刷牙後使用漱口水。3.飯後刷牙,尤其是有吃肉類、乳製品及含糖食物。4.多喝水、多吃蔬果。5.口乾或唾液分泌減少時,可吃無糖口香糖,透過咀嚼增加唾液分泌。口臭是因為火氣大?中醫消口臭辦法許多民眾認為口臭是因為火氣大,但其實口臭只是火氣大症狀之一,火氣大並非一定會引起口臭。若以中醫觀點來看,王大元中醫師表示,不同口臭屬於不同臟腑的問題,要抑制口臭問題,想要快速緩解口臭,可以按壓迎香穴、合谷穴、內關穴及勞宮穴,以及針對不同口臭,可參考以下幾種漱口消口臭方法: 肺熱:以藿香、薄荷各5克泡茶漱口 胃熱:口含生甘草片或丁香除去口腔異味 肝熱心火:菊花、金銀花各5克泡茶漱口或飲用 抽菸者:無糖的茉莉花茶或桂花綠茶漱口參考資料: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彰濱秀傳牙科部、奇美醫院、元氣中醫師 王大元、書田診所、你的腸胃科醫師 鄭泓志 內科 慢性病、余朱青 營養師、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延伸閱讀: 天啊!原來「生癌的胃」長這樣,長期脹氣打嗝、消化不良...你還只是吃胃藥打發嗎? 大魚大肉才會「痛風」?錯!其實我們每天在喝的●●,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兇手
-
2024-02-17 養生.保健食品瘋
葉黃素、B群、益生菌、鈣片... 這些保健品你吃對了嗎!該怎麼吃?哪些人需補充?營養師解惑
對工作忙碌、營養不均的現代人來說,藉由補充保健食品來維持身體健康機能成為一種選擇。長時間使用3C產品,擔心影響視力時,有人會補充葉黃素來保健眼睛;加班熬夜、勞累不堪時靠維生素B群來補充體力;或是長期有排便困擾、過敏體質的人補充益生菌來調節腸道菌叢及免疫系統……。這些常見的保健食品到底有何功用?該怎麼吃?哪些人需要補充?雙和醫院營養室營養師陳薏丹從專業角度為你一一解惑。葉黃素 3C電腦族防黃斑部病變由於葉黃素無法靠人體自行合成,因此飲食是葉黃素唯一來源,深綠色及黃綠色蔬果,如菠菜、地瓜葉、南瓜、玉米等為富含葉黃素的食物來源,但根據2013至2016年國民營養調查,大部分的人蔬果量皆攝取不足,加上使用3C產品的時間過長,因此可藉由補充保健食品來攝取葉黃素。市售保健食品的葉黃素可分為「游離型」和「酯化型」2種,游離型葉黃素可直接在小腸被吸收,而酯化型葉黃素則需透過腸道酵素輔助分解才能吸收,因此建議於飯後補充,與食物中的油脂混和消化,以增加吸收率。葉黃素的補充重點在於持續性而非劑量高低,日常保健補充劑量只需6毫克就夠,除了注意補充劑量外,葉黃素需長期且穩定的補充才能提高血中葉黃素濃度。主因黃斑部獲得葉黃素的速度非常慢,因此短則2個月才能增加、半年期濃度才能維持有效穩定。維生素B群 女性、熬夜、素食者必需維生素B群含有8種水溶性維生素,包括B1、B2、B6、B12和B3(菸鹼酸)、B5(泛酸)、B9(葉酸)、B7(生物素),主要的食物來源包括魚、蛋、牛奶、瘦肉、深綠色葉菜等。維生素B群的主要作用是擔任輔酶參與能量代謝,就是將食物裡的營養轉化成身體所需能量。也因此維生素B群攝取不足時會造成代謝能力下降,身體就會感到虛弱無力。由於人體需求量不高,只要每天飲食均衡,不致造成維生素B群缺乏。不過還是有些人需額外補充維生素B群,像是吸收能力不好的老年人、長期吃全素者,還有生理期時容易貧血、頭暈的女性,以及經常熬夜、作息不正常的人,需要補充維生素B群提升代謝力。維生素B群的補充劑量以產品標示為主,且因維生素B群為水溶性的維生素,過量的維生素B群會隨著尿液排出,因此過度補充對身體無益。若擔心吃了維生素B群晚上會失眠,建議可於白天補充。益生菌 調整腸道健康和過敏體質者益生菌是腸道內有益菌的統稱,只要是有益健康的細菌都可稱為益生菌。益生菌是許多家庭的必備保健食品,不同的益生菌菌株可達到不同的保健效果,如調整腸道健康、調節免疫功能等功效。通常家長會給孩子補充益生菌,多因小孩便秘和過敏問題,不過小孩如果不愛吃蔬菜,缺乏膳食纖維,還是無法在體內養出好菌,如能多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做為益生菌養分,就能提高養成腸道好菌功效。臨床顯示洋蔥、蘆筍、蘋果、香蕉、牛蒡、黃豆等食物富含膳食纖維,有助益生菌生長。選購益生菌產品時,民眾可以評估自己的需求,並選擇對應功效的益生菌菌株,並連續補充6個月,才能達到保健功效。鈣片 更年期女性和素食者慎防骨鬆日常飲食中可從乳製品、豆製品或堅果種子類等補充鈣質,隨著年齡增長,人體骨質就開始像溜滑梯一樣,慢慢下滑流失,至中年以後骨質會逐年減少0.3至0.5%,因此攝取足夠的鈣可減緩因年長而流失骨質的速度,特別是更年期女性以及素食者,更需注重鈣質的補充。市售鈣片種類眾多,其中碳酸鈣、磷酸鈣、檸檬酸鈣和胺基酸螯合鈣有什麼差別?又該如何選擇?碳酸鈣和磷酸鈣的鈣含量為40%,不過腸胃不好的人吃了容易脹氣、便秘,檸檬酸鈣的鈣含量為20%,胺基酸螯合鈣的鈣含量也約是20%。但吸收率相比,胺基酸螯合鈣的吸收率高達90%,其次則為檸檬酸鈣,吸收率為35%,而碳酸鈣和磷酸鈣的吸收率為25至30%。要讓鈣質能有效吸收,還得有維生素D的幫助,因此每天可在陽光下散步10至15分鐘幫助維生素D生成,也可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鮭魚、黑木耳以及菇類等),促進鈣質吸收。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建議,青少年、成年人及年老者每日建議鈣攝取為1,000至1,200毫克,但因每次的鈣吸收飽和量為500毫克,建議依照產品標示分次服用,以達到一天所需的量。魚油 一週吃魚少於3次可額外補充魚油的主要成份為Omega-3脂肪酸,其中包括DHA、EPA。DHA與腦部和眼睛血管相關;而EPA能抗發炎、降低血脂。日常飲食可選擇鮪魚、鰤魚、鯖魚、秋刀魚、鰻魚、沙丁魚和鮭魚等富含魚油的深海魚類、海藻或藻油作為攝取Omega-3脂肪酸的來源。孕婦和哺乳中的媽媽每日需要200毫克DHA,每週攝取1至2份的魚類即可滿足需求量。由於魚油為脂溶性,與脂肪一起補充較能吸收,因此建議餐後或隨餐吃,效果更好。有些人會擔心魚油是否有重金屬殘留?由於市售魚油多為小型魚萃取製成,不致有重金屬殘留問題;選購時也可多注意產品的重金屬檢驗報告說明。衛生福利部建議每日魚油(DHA+EPA)攝取應小於2克,因此民眾購買市售魚油商品時應查看其標示避免補充過量,而且魚油具有抗凝血的特性,不能與凝血功能異常、或者服用相同藥理功效的藥物一起食用,如果民眾本身有凝血功能不全、懷孕32週以上或近期有開刀者,則不建議補充魚油。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16 醫療.皮膚
GPP放大鏡/皮膚9成潰爛 類天皰瘡、全身型膿疱性乾癬 家庭關係陷危機
「我希望兒孫圍繞在身邊聊天,可以不是一種奢侈。」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60歲陳大姐,一年前皮膚冒出大片水泡,皮膚劇癢合併傷口劇痛難忍,確診為類天皰瘡。使用類固醇後導致血糖上升,造成失眠、情緒暴躁。與家人產生嚴重衝突後,甚至一度放棄治療。直到惡化到全身超過9成大面積破皮緊急送醫,進入燒燙傷加護病房治療。除類天皰瘡,還有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 GPP)等皮膚重症患者,常因疾病影響家庭和睦,不只身體承受巨大折磨、心靈上也無法獲得支持…類天疱瘡勿信偏方 傷口感染恐致命高雄榮總皮膚科主治醫師魏楷哲表示,類天皰瘡是一種自體免疫水泡病,病程易有復發可能。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生,但以中老年人居多,臥床或患有如腦神經疾病、中風等多重慢性病的族群,另有服用特定藥物(如:糖尿病治療的DPP-4抑制劑、利尿劑)也可能增加罹病的機會。典型症狀包括皮膚會出現大小不一的水泡與紅色斑塊;會出現類似蕁麻疹樣的浮腫紅疹,合併皮膚搔癢,水泡可能會破裂形成傷口,嚴重發作時會引起大面積傷口與疼痛,可能導致傷口感染,甚至死亡。另外,類天皰瘡的治療藥物(例如:口服或注射的類固醇、免疫抑制劑)雖然能有效治療疾病,但也可能會增加其他身體疾病的風險(例如: 高血糖、高血壓、骨質疏鬆)以及降低免疫力,增加嚴重感染的風險。「只要治療設定好目標,多數的類天皰瘡症狀可獲得緩解。」魏楷哲說,類天疱瘡常使病患與家屬在治療上費盡心力,甚至會因為擔心治療的副作用或不願長期治療而自行停藥或尋求偏方、非傳統治療,如服用號稱能增強免疫力的保健食品、中草藥等,反而可能惡化疾病,長久下來不只增添家庭經濟壓力,也可能因照護分工等問題重創家庭關係。他也分享,陳大姐在加護病房處理好急性症狀後,透過調整類固醇劑量搭配生物製劑使用,並和新陳代謝科醫師共同改變糖尿病用藥後,類天疱瘡和血糖皆獲得控制,順利回歸家庭。GPP痛不欲生 家庭關係同樣受傷同樣屬少見重症自體發炎性皮膚病,發作後有致命風險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皮膚會出現膿疱伴隨癢感、斑塊,常被誤以為是藥物過敏;嚴重急性發作時,強烈疼痛的膿疱會合併全身發炎反應,如高燒;皮膚破損時會增加感染風險導致敗血症、心肺功能衰竭或造成體內水分、營養及電解質流失,甚至急性腎衰竭。60歲的林大哥出身特種部隊,10年前確診GPP,每年都因急性發作住院治療5-6次,只要稍微運動或曬太陽就會發作,皮膚出現刺痛膿疱後破皮潰爛。身經百戰的他,每次換藥都仍痛到大聲尖叫。家人無法理解,更難接受「鐵漢父親」形象的轉變,林大哥也因此變得整日緊張不敢運動或流汗,整日將自己關在房間或躺在床上,生怕任何動作又引起疾病復發。因此體重暴增到110公斤,肥胖、糖尿病、心衰竭等慢性病隨之而來。經過適當的診斷與溝通後,林大哥了解疾病並採用生物製劑治療,膿疱症狀獲得緩解,也開始願意下床走動運動。隨著疾病逐漸穩定,疾病雖然偶而會復發,但是住院頻率減少至1-2年一次,也逐漸修復與家人間的關係。皮膚重症治療控制 首重正常作息GPP沒有單一診斷標準,魏楷哲說,GPP診斷仰賴病患的臨床表現並輔以病理切片。隨著醫療不斷地進步,近年也已發現GPP其中一個關鍵致病機轉介白素IL-36,並且發展出相對應的生物治療製劑,研究顯示相關治療能快速消除急性期發作的膿疱,幫助病人回歸生活正軌。許多自體發炎性或自體免疫皮膚病不僅會影響生活品質,嚴重甚至可以導致死亡。魏楷哲呼籲,病患及家屬應主動認識了解疾病知識,也須體認到許多皮膚病可能是一種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般,應長期治療與追蹤,勿聽信坊間療法或偏方,且隨著醫藥發展愈趨進步,就算是無法治癒的疾病一樣可以妥善控制,目標是回歸健康、不影響日常生活與家庭關係經營。「其實,正常生活、飲食且穩定治療,就已經是重要且第一步的保養策略了」📌還有哪些皮膚重症疾病?點這裡看更多📌GPP放大鏡系列專欄,深入了解看更多▶渾身痛癢 升遷被喊停…慢性蕁麻疹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 留意身心危機▶滿身潰爛…天疱瘡、全身性膿疱性乾癬 被迫放棄退休旅遊夢▶皮膚流膿飄異味 皮膚重症疾病斬斷愛情夢📢GPP策展頁新上線📢GPP是什麼?我會遇見GPP嗎?遇見GPP會怎麼樣?我想對GPP病友說...👉最完整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大公開別忘了在網頁中的加油站留下一些分享或鼓勵的話!【加入臉書社團】👉 GPP情報站[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慢病好日子創建專屬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的空間,是資訊站也是一個安全私密的討論區。📌提供GPP病友關於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診斷,治療用藥及生活保養的完整資訊。📌最即時地分享新治療發展訊息,包含管理疾病、減少復發等趨勢時事。更希望病友面對身上的紅斑痕跡、脫皮,加上總是無預警復發的劇痛與高燒,還有再也不想回想的感染致命壓力時,不再感到孤單。
-
2024-02-15 性愛.性愛後遺症
「性愛分離」的交往,可行嗎?醫師提出真愛三部曲,戀愛挫折時應注意「這疾病」!
台劇「愛愛內含光」在春節期間上映,劇情中「性愛分離」的交往關係,反應年輕世代感情、交友觀念,引發高度討論。不過,即使以「肉體關係」起頭,最後暈船陷入感情漩渦的人也不在少數。到底應該如何尋找到真愛?如何建立穩定、長久的親密關係?正常尋找真愛的過程有公式嗎?聽聽專家的解析與說明。性愛真能分離?為什麼「肉體關係」開始仍是陷入感情漩渦?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長吳孟璋指出,追求性關係反映人對親密關係的渴望,要停止暈船、終止不斷循環的短暫肉體關係,臨床上需要花上很長的時間,幫助個案梳理過往的經歷。美好性行為奠基於良好的親密關係,要與一個人發生關係,對方外觀須讓自己看得順眼;性愛過程中不大可能都不講話,所以對方談吐也須符合胃口,在外觀、內在都符合個人喜好的情況下,炮友就可能因此暈船。若雙方價值觀差距過大,卻因性而開始的戀愛關係,依經驗,最終會有一方在這段感情中受傷。「性與愛本就難以分開。」吳孟璋指出性愛分離曾在早期嬉皮等次文化盛行時備受推崇,根據長期臨床觀察,人們對穩定關係仍有需求,看似瀟灑的享受性愉悅,不甩情感包袱,但觀察行為的背後,反應出的是人類對親密關係最底層的追求。吳孟璋說,對於無法建立穩定、長遠親密關係的個案,臨床上往往要花較多時間才能克服心結,例如有些個案能夠快速與人建立關係,卻一個換過一個,關係不易維持,這可能藏有深層的恐懼,如曾有不愉快的交往經驗,或童年經歷的創傷等,必須找出癥結點逐一梳理,才能跳脫不斷循環的肉體關係,才能與人締結穩定、長久的關係。戀愛中何謂「真愛三部曲」?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指出,戀愛時,情緒常會多變不穩,患得患失,原因為腦內分泌多巴胺等化學物質,使人無法維持平常的理智及判斷能力。真愛三部曲為「激情、親密及承諾」,激情階段的保鮮有效期等多一個月,許多人在網路約砲、一夜情,充滿激情刺激,只是性愛互動,關係很難維持一個月。一旦感情升溫,就進入親密期,少了激情,多了牽掛,常會想著「對方正在做些什麼?」,此階段有效賞味期為一年。要是能繼續撐下去,就能進入承諾期,擁有同居、婚姻等長久關係。什麼是「愛情斷鏈症候群」?哪族群最容易發生?楊聰財解釋:「愛情斷鏈症候群」就是在真愛三階段中遭逢重大挫折,一旦遭逢挫折,容易反應異常,甚至引發身心問題。其中又以單戀最為常見,單向的愛情鏈就像拿錯鑰匙或走錯房門,經常是自己一頭熱,盲目追求。以處理過的案例說明,某銀行經理搭機時認識小他25歲的空姐,一時驚為天人,發動銀彈攻勢,大方贈送名貴首飾或名牌包,但空姐卻態度冷淡,拒收禮物,明白告知沒感覺。該男子不死心,透過該名空姐的大學學姐,轉送禮物傳達愛意,但空姐仍不為所動,此時,擔任雙方傳話筒的女生居然動心向他示愛,一時之間,感情世界混沌不明,讓他身陷憂鬱情緒,最後出現手抖、焦慮等症狀,求助於精神科醫師。身心醫師建議如何尋找真愛儘管交友管道眾多,真愛確實難尋,現代人對於愛情渴求越來越強烈,臨床觀察發現,因感情因素導致焦慮、睡眠障礙等問題就診的個案明顯增加。楊聰財建議想要順利走至真愛三部曲第1點:不應該嘗試約砲、一夜情、速食愛情,因為激情過後,降溫速度相當快,好少能走至親密期,修不成正果。第2點:單戀是不健康的,如果因感情因素導致焦慮、失眠,持續一段時間,就應就醫。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2-15 名人.好食課
紅茶、那提及美式咖啡,哪杯咖啡因高?一圖看懂咖啡因及熱量含量
開工想喝點咖啡因提神?好食課營養師先喊個暫停!其實咖啡因無法幫忙提神,只能「不讓你睡」,所以想要一早就有好精神,還是少吃高碳水食物,多喝水暖暖筋骨較實際!但如果真的想來點咖啡因!營養師也提醒,咖啡因會刺激神經中樞亢奮,過量可能導致焦慮、失眠及胃食道逆流,因此建議成人咖啡因攝取每日不超過300毫克,12歲以下孩童更是應避免攝取!而衛福部也因此有訂定咖啡因紅黃綠標示!紅:咖啡因201毫克以上,每日飲用一杯即快達上限。黃:咖啡因101-200毫克,每日限飲2杯以下。綠:低於100毫克的咖啡因,可飲3杯。*以下列出咖啡店常見飲品咖啡因及熱量標示,數據參考星巴克官網,除星冰樂為冰飲外,其餘皆以大杯(473毫升)熱飲做計算:.美式咖啡:咖啡因301毫克,熱量22大卡。.紅茶那堤:咖啡因277毫克,熱量279大卡。.英式紅茶:咖啡因260毫克,熱量8大卡。.抹茶那堤:咖啡因253毫克,熱量443大卡。.摩卡:咖啡因228毫克,熱量576大卡。.卡布奇諾:咖啡因195毫克,熱量190大卡。.焦糖瑪奇朵:咖啡因182毫克,熱量344大卡。.那堤:咖啡因182毫克,熱量295大卡。.焦糖星冰樂:咖啡因130毫克,熱量587大卡。.經典巧克力:咖啡因48毫克,熱量727大卡。【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一張圖懂吃】開工想來點咖啡因?一圖看清咖啡因誰高誰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2-13 醫療.新陳代謝
22症狀告訴你五臟積毒了!肝臟、腎臟之外還有一個意想不到器官,3大天然排毒器官必保養
我們經常從報章雜誌或網路資訊中看到「排毒」兩個字,但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指出,不論是西醫或傳統醫學中,並沒有現代所講的「排毒」這個名詞,在傳統醫學上稱之為「解毒」,而一般中醫師所說的解毒中藥,是指具「清熱解毒」作用的藥材。 中醫對於「毒」的定義很廣泛,舉凡對身體有害的都稱為「毒」,例如火氣大、發炎、過敏等症狀,或中醫常說的熱毒、寒毒、濕毒等,甚至化學毒素、魚蟹毒、蟲蛇毒等都是。就現代醫學來說,導致身體老化、致癌的自由基,也是毒物的一種,這些所謂的毒物若長期積聚在體內,將會造成身體負擔而引發疾病。 毒素累積五臟的表現 22症狀告訴你五臟積毒了陳潮宗指出,在中醫診療上,當患者出現口臭、便祕、青春痘、舌苔黃、牙齦腫脹、嘴破、眼睛通紅等症狀時,就代表體內累積了過多的毒素,身體便以這些症狀來告訴主人,需要注意自己的健康了,倘若總是置之不理,就可能引發各種疾病,甚至是癌症的發生,而毒素累積在身體不同的部位,各有不同的表現。.累積在心臟(1) 心臟有內火或是火毒的時候,舌頭容易出現潰瘍,也就是嘴破的現象。(2) 額頭部位狂長青春痘。(3) 睡眠時不安穩,容易發生失眠的狀況。(4) 常有胸悶或是胸部有刺痛的感覺。.累積在肝臟(5) 指甲表面,有凸起的稜線,或是指甲有向下凹陷的痕跡。(6) 因乳腺增生的關係,導致月經週期之前,有明顯的脹痛感。(7) 情緒常常容易感覺抑鬱。(8) 經常性的偏頭痛。(9) 每個月都會發生經痛。(10) 臉部兩側的部位,會長青春痘。.累積在脾臟(11) 臉部出現色斑,通常女性臉上有斑點的時候,就代表消化系統變差。(12) 女性朋友容易有白帶過多的狀況發生。(13) 脂肪容易堆積在體內,脂肪在中醫稱為「痰濕」,主要是因為脾臟消化功能減弱,導致毒素無法排出而堆積。(14) 容易有口臭情況發生。(15) 嘴唇週圍容易長青春痘或是發生潰瘍。.累積在肺臟(16) 皮膚呈現黯淡、沒有光澤的狀態。(17) 常常有便祕情況發生。(18) 比較常有情緒化的狀況發生,或容易多愁善感且常常感覺悲傷。.累積在腎臟(19) 女性月經量會減少、經期變短,經血的顏色偏暗。(20) 身體容易有水腫狀況發生。(21) 臉部下頜部位容易長青春痘。(22) 常常感覺疲倦、想睡覺,且四肢常會有無力感。必保養!3大天然排毒器官上帝在造人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毒物對人體的危機了,因此,設計了一套天然的解毒系統,能夠自動自發地將體內的毒素清除乾淨,進而預防疾病的發生。而我們的肝臟、腎臟以及皮膚,就是這套解毒系統主要的排毒器官。 肝臟肝臟是人體中最重要的解毒器官。肝臟細胞中蘊含著豐富的酵素,不論是藥物、激素、微生物產生的毒素等,不管是內生性或是外生性的有毒物質,通通都需要靠肝臟來分解,以減少體內毒素的累積。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指出,肝臟狀況不好的時候,就會造成毒素在血液中循環,間接導致皮膚狀況變得比較不好(因為皮膚下有許多細微血管),皮膚粗糙、黯淡、長痘痘、長瘡……等肌膚問題頻生。中醫理論認為, 晚上11點到凌晨1點及凌晨1點到3點,是肝經與膽經排毒的時間,但是必須在熟睡的狀況之下,肝膽才能夠順利排毒,因此,在這段時間之內一定要睡覺,才能讓肝臟做好解毒的工作。腎臟腎臟主要的功能就是排泄廢物,包括多餘的水分、電解質、尿素、藥物成分等的代謝產物,都是藉由腎臟、膀胱、輸尿管等的排泄系統,並以尿液的方式排出。 因此,如果腎臟功能不好的話,降低尿液的排泄量和次數,就會讓這些毒物(廢物)一直停留在體內。所以,每天尿液排泄很重要,要多喝白開水、多排尿,。要提醒的是,現在正值炎熱夏天,很多人會以含糖飲料來取代白開水,應該盡量避免,以免含糖飲料造成身體外另外的負擔。皮膚皮膚是身體抵禦細菌、微生物、病毒等侵襲人體的第一道防線,還能夠防止體表的水分蒸發與散失。此外,皮膚中汗腺的主要功能就是排汗,汗水是由鹽分、尿酸、尿毒等廢物所組成,所以才說皮膚也是解毒系統的一部分。我們可以透過每天固定且適量運動來讓身體流流汗,藉由汗水把毒素從皮膚排出來。另外,皮膚的清潔對排毒來說,也不可少,一定要注意。(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名中醫師盤點泡澡後必按摩5大排毒穴位 。針灸後有這些狀況,恐蜂窩性組織炎、癱瘓、死亡,找對醫師很重要
-
2024-02-12 醫療.精神.身心
過年報復性熬夜,作息打亂恐成失眠一族!治療師授「做好6件事」助一夜好眠
俗話說:「初三睏甲飽。」春節連假從小年夜開始忙碌,到了初三,總算可以睡晚一點,但是熬夜打牌、追劇導致生理時鐘紊亂,明明很累卻睡不著,或是躺下沒多久就中斷睡意,成了失眠一族。怎麼做才能夠一夜好眠?破壞睡眠節奏 失眠惡性循環許多人以為撐到周末假期可以補眠,消除累積的疲勞,但結果可能不是如此。起辰聯合治療所職能治療師林儒宜說,熬夜會傷身、打亂作息之外,若有不良的補眠習慣,還可能造成下一波失眠,變成惡性循環。多睡、少睡、晚睡、午睡都會破壞身體的睡眠節奏,損耗的細胞無法進行修補,增加罹患慢性病、失智症的風險。據統計,一般人平均睡眠時間約6至8小時,不建議睡超過9個小時。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可能是慢性病、藥物、呼吸中止症,以及壓力大、吃太飽、睡前仍無法靜下心等,只要出現失眠問題,建議就醫檢查、找出問題,才能對症治療改善。調作息調飲食 睡前不要興奮想要揮別惱人的失眠困擾,維持良好睡眠品質,林儒宜說,可透過生活作息調整、飲食調理、泡澡、正確用藥及營造睡眠好環境等方法改善,尤其要平衡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前者負責啟動身體、後者可讓身體恢復到放鬆狀態,因此,睡前應慢慢提升副交感神經的作用,試著大口深呼吸、冥想,做簡單舒展運動,能降低焦慮幫助入眠。林儒宜強調,睡前應避免誘發神經變得興奮,平常要養成規律的作息,尤其不要睡超過中午,控制晚上的就寢時間,才能調整好自律神經功能。即使是過年,也不要太放縱「報復性熬夜」,一旦打亂睡眠規律,要花更多時間調回來。責任編輯:陳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