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3 養生.樂齡保養
搜尋
夫妻
共找到
1227
筆 文章
-
-
2024-10-28 養生.家庭婚姻
41歲太太月經遲來確診更年期不能生小孩 丈夫批「妳不再是女人」果斷離婚
一般來說,更年期是指女性停經前後幾年,多數女性在49~52歲之間進入更年期。更年期伴隨著女性荷爾蒙下降、卵巢活動減少,最終迎來「月經永遠結束」。許多女性經常忽略了自己正處在更年期,甚至沒有意識到它可能影響了日常生活。根據日媒網站《Hint-Pot》報導,一名女性在 41 歲時經歷了更年期,並因此與丈夫離婚。40歲後遲遲未懷孕 求醫後得知的「悲慘事實」採訪對象是一位化名「佐佐木女士」的上班族,居住在千葉縣的她今年45歲,她表示自己在41歲時進入更年期,先是發現經血量逐漸減少,月經也逐漸不規律。佐佐木女士於38歲那年認識比自己小9歲的丈夫,並沒有考慮太久就決定結婚,婚後前幾年都處在很幸福的狀態,因為丈夫想儘快有個孩子,她也開始去家裡附近的婦產科問診。剛開始夫妻倆對於懷孕這件事都很樂觀,當時婦產科也告訴佐佐木女士「還好啦,放輕鬆!」但一、兩年過去了,她仍是沒有懷孕。佐佐木表示:「當我月經沒來時,我會自己做懷孕測試,但都沒有結果。」她的月經開始來得越來越晚,不規則的情況更加嚴重,40歲的她感到驚慌和焦慮,於是去了一家專門治療不孕症的診所。 「我以為是月經失調,但好像不只是這樣……」在診所接受各種檢查之後,醫生告訴她這就是所謂的「更年期」,並且同時有骨質疏鬆的症狀,這對當時的佐佐木女士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41歲被診斷再也不能生孩子,丈夫果斷離婚佐佐木表示,正因為除了月經不規則之外,身體和情緒上都沒有感到任何不適,因此沒有察覺自己正邁入更年期,然而讓她震驚的是丈夫得知消息後的反應。「什麼?妳不能生孩子嗎?不是女人了嗎?這樣我結婚就沒有意義了嘛!」當時丈夫對她說出這句話。雖然佐佐木女士現在已經能帶著笑容回憶這件事,但她表示當時簡直就像是世界陷入一片漆黑,她人生中是第一次經歷這種感覺。看到丈夫的反應後,她立刻決定離婚,而丈夫也爽快的同意,於是兩人結婚三年後進入分居。佐佐木表示:「我的丈夫比我小九歲,剛步入三十多歲,他永遠無法想像或理解更年期」、「女人永遠都是女人,不管她多年長,她也許都認為自己可以生孩子」她也幽默笑說幸虧丈夫當時告訴她「月經結束意味著她不再是一個女人」這樣的蠢話,她才可以鐵下心離婚。而佐佐木現在回老家與父母居住在一起,並繼續與骨質疏鬆症抗戰,除了平日按時服藥、注重飲食之外,每年也必須接受一次血液檢查和其他檢查。她還會每天帶著她的狗狗走5000步,對於現在的生活她表示:「比更年期之前健康多了。」即使如此她仍希望能早點意識到更年期的發生。正因為當時覺得30、40多歲的自己也能輕易懷孕,所以沒有及早進行結婚育兒的規劃。佐佐木透過自身經歷告訴年輕女性,更年期可能帶來身體症狀之外的生活衝擊,如果生小孩在妳的人生清單裡,最好與伴侶儘早規劃、達成共識。
-
2024-10-26 性愛.性福教戰
還在糾結要不要結紮?泌尿科醫師曝門診最常被問2問題!術後6件事保養蛋蛋
對於不想生小孩或不想再生育的夫妻來說,男性結紮,是最方便的避孕選擇。但有些男生一來是嘴上說怕痛、事實上更多的是心理層面的障礙,最擔心的事莫過於,怕結紮會影響性功能?泌尿科醫師指出,結紮後的性功能,包括性慾、勃起功能和射精能力都不會受到影響;甚至因為心理上的放鬆,反而得以讓性生活品質提高。結紮會不會影響性功能?好幸福泌尿科體系總院長戴槐青醫師在臉書分享指出,門診前來詢問結紮的患者,很多人關心結紮會不會影響性功能?」戴槐青明白的指出,研究和臨床經驗都證實,結紮後的性功能,包括性慾、勃起功能和射精能力,並不會受到影響。因為睪丸仍然會正常分泌睾固酮,這是維持性慾和其他男性特徵的主要激素。射精量也不會明顯減少,因為精液的主要成分,來自前列腺和精囊液,精子只佔其中極少數部分。因此,即便精子無法進入精液,射精時的液體量,仍然與結紮前相差無幾。戴槐青說,有些人甚至覺得結紮後的性生活品質反而提高,這很大程度上來自心理上的放鬆,不用擔心會不會不小心就「中獎」了。這樣的心情反而能夠提升親密關係的品質,增加性生活的滿足感。不過戴槐青強調,這種效果取決於夫妻雙方對結紮的理解與認同。如果一方對結紮有疑慮或擔心,可能反而會影響性生活的滿意度。結紮後還能再接通嗎?那如果真的結紮了,之後還能復原,能反悔嗎?戴槐青說,這是門診被問最多的問題,其實是可以的,但成功與否取決於多種因素。結紮後的接通手術,稱為輸精管接通術,其目的是將被切斷或結紮的輸精管重新連接,讓精子再次能夠從睾丸進入精液,從而恢復生育能力。但接通的成功率不是百分百,除了考驗執刀醫師的技術,此外就看患者本身的狀況了,如本身沒有其他生殖系統疾病、健康狀況良好的男性,接通的機率較高;以及,結紮的時間越長,接通成功的機率也隨之下降。結紮術後6件事保養蛋蛋1.術後休息和避免劇烈活動:術後頭兩三天盡量避免進行任何劇烈的運動或是重物。大多數可以在幾天內回到正常工作,但如果工作涉及繁重的體力勞動,建議一週後再回去工作。2.使用冰敷減輕腫脹和不適:將冰袋(或者用毛巾包裹的冰塊)輕輕敷在蛋蛋上,每次15-20分鐘,每隔幾個小時做一次,特別是在手術後的前兩天,可以減少腫脹並緩解疼痛。特別提醒,絕對不要直接將冰塊放在皮膚上,以免凍傷。3.穿著支持性的內褲:術後的幾天穿著支持性良好的內褲,也就是較緊的內褲,或運動內褲,有助於減少蛋蛋的晃動,進而減輕不適感。4.保持傷口乾燥與清潔:術後頭48小時內,一定要避免直接沖洗傷口,儘量不要讓水沾到手術部位。如果需要洗澡,建議用擦澡的方式。等到兩天之後,你可以輕柔地用水清洗,但還是要小心,不要用力揉搓傷口。如果發現傷口有紅腫、異常分泌物,或是出現發燒等感染徵兆,請馬上就醫。5.注意疼痛管理:結紮後的疼痛並不劇烈,輕微的不適建議使用非處方止痛藥,如布洛芬或撲熱息痛,來緩解疼痛和減少發炎。如果疼痛持續加劇,或長時間無法緩解,也請盡快就醫。6.暫時避免性生活和自慰:術後一周建議避免任何形式的性生活或自慰;恢復性生活3個月內,仍然需要採取其他避孕措施,因為結紮後的精子,可能仍然殘留在輸精管中。(資料來源:戴槐青醫師)男女避孕有何不同?避孕方式其實蠻多種的,男性、女性使用的避孕方式不太一樣,多數人最熟知的保險套,不管男性用或女性用,避孕的失敗率都是最高的。要能最成功避孕的方式,還是以結紮手術成功率最高,最一勞永逸。男性輸精管結紮僅需局部麻醉、傷口照護也較容易,女性輸卵管結紮易有腹腔沾黏風險,因此如要選擇永久避孕,都會較推薦讓男性動結紮手術。男性保險套:失敗率高輸精管結紮手術:失敗率低女性保險套:失敗率最高輸卵管結紮手術:失敗率最低子宮內投藥系統子宮內避孕器皮下避孕器陰道內避孕環口服避孕藥避孕貼片【參考資料】.《泌尿科戴槐青醫師》臉書粉絲專頁.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0-25 醫聲.醫聲要聞
沒有人就沒有人才 專家籲企業出2招催生
沒有人就沒有人才!台灣生育率全球墊底,影響未來人才數量,各家企業花招百出,盼招募、留下人才,甚至催生增加人才。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歐洲在臺商務協會(ECCT)人資委員會共同主席許修豪表示,雖現行性別平等工作法列有育嬰假、產假、家庭照顧假等,但該法旨在促進性別平等,而非鼓勵員工生育,加上未見金錢獎勵生育的明顯成效,因此呼籲企業主動促成法令改變,並同步改變公司家庭友善措施,才有助於攬才。少子化成因複雜,歐洲商會友善家庭聯盟(ECCT FFA)昨舉辦「人口永續與人才永續最佳實踐高峰會」,邀請政府官員、國際智庫及企業代表,探討如何透過創新政策與實務行動,營造友善家庭與生育的職場環境。經濟學人智庫代表Emily Tiemann在預錄影片中指出,兒童托育、財務誘因、職場政策和人工生殖補助有助於提升生育率,也能增加家庭收入與國家長期稅收。借鏡他國 提供彈性職場政策、托育服務許修豪說,少子化不再只是個人選擇,公司須主動協助解決現實面障礙,培育未來人才,這也將是磁吸現有人才的誘因。歐洲推行家庭友善政策多年,ECCT執行長何飛逸(Freddie Höglund)表示,希望ECCT成為台灣政府與企業的橋樑,透過各種倡議導入有效經驗。OECD國家除提供彈性工時及場所、賦稅減免和社會給付、托育及課後照顧,也有足夠的產假、父親(陪產)假、育嬰假、家庭照顧假、短期照顧病童假等,例如丹麥有薪產假長達18周,法國育嬰假每個小孩、父母分別計算,每月給付約1萬8千元,直至幼兒滿3歲。然而,台灣全薪產假最多8周,育嬰假八成薪僅2年,許修豪建議,政府可參考台北市政府友善育兒職場標準,給予全薪育嬰假、父親全薪陪產假等,並修訂性別平等工作法,讓有育兒需求的員工選擇遠距工作或轉任半職員工,公司也能主動制訂相關政策。台灣2022年開始實施0到6歲國家養政策,擴大平價教保,增加育兒津貼及托育補助,降低就學費用,但許修豪表示,公立托育中心仍不敷需求,私立費用甚高,政府應藉由補助或稅捐優惠,鼓勵企業在工作場所設置托育空間,亦或仿效香港、新加坡,降低國人雇用外國家事工作者的法律門檻。政府應推育兒友善企業認證 鼓勵改善內部措施此外,許修豪說,政府可設立育兒友善企業或城市認證、標章,鼓勵企業和地方政府都投入資源,針對晚婚晚生造成的不孕症問題,則能讓員工自行調整合理班表,以便定期回診,或鼓勵保險公司開發相關保險。台灣默克醫療保健事業體總經理、ECCT FFA共同主席池田秀子(Hideko Ikeda)表示,單靠政府或個人努力不夠,須企業和社會各界合作,並借鑑具實證基礎的國際經驗,因地制宜,找到有效的少子化解決方案。台灣默克人力資源策略夥伴李京穎舉例,公司提供12周產假、5天全薪家庭照顧假、每個不孕症療程有2天全薪助孕假、2萬4千元的育嬰津貼、62萬5千元的生殖輔助治療補助,若夫妻皆為員工仍可重複申請,「每個寶貝都是重要人才資產,企業要提早做準備。」親子天下2023年推出友善家庭職場獎,創辦人、董事長兼執行長何琦瑜表示,縣市津貼總額暴漲,生育率卻腰斬,據調查,家庭最重視彈性工時和工作制度,因此也被納入獎項評選標準,再加上組織文化與領導階層的承諾、安家生養專案等特色與創新性、企業新生率等成效指標;該獎項亦被天下永續公民獎等其他獎項列計。去年有26家企業從209家脫穎而出獲獎,共誕生5026名新生兒,相當於台北市新生兒數的三分之一,每胎生育津貼總計發放近1億元,0到6歲育兒津貼總發放近3億元,企業平均離職率12.6%,企業育嬰留停復職率82.6%,比勞動部79%高4個百分點。鴻海科技集團今年獲得天下人才永續獎第二名、天下永續公民獎第七名,人資長夏國安說,員工平均34歲,正值育齡年紀,所以公司十分重視生育,2015年推動養育政策,每月給予1萬5千元育兒津貼,直至幼兒6歲11個月,夫妻皆為員工也不影響,至今累積共發放7億3千萬元;公司也提供懷孕員工通勤補助、衛教健康諮詢,以及孩子大學前各教育階段的支持,如國高中AI課程、大學獎項獎金與實習機會,「人才力就是競爭力,想留下人才,就要讓他們放心。」
-
2024-10-24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母親臨終的指示:就算生病也不要多做什麼
如同一開始所述,母親在5歲和12歲時失去雙親,由兩名就讀帝國大學的哥哥,和就讀女子大學的姐姐們撫養長大。母親在家中沒有大人為榜樣的環境下長大,某種程度一直都活得很像少女。閱讀母親這段時期的日記,我覺得就像個孩子。不過,自從認知能力明顯衰退,這樣的生活方式卻變成母親很大的桎梏。如果生活可以悠閒一點,便不至於每天都被迫意識到自己能力衰退。2024失智症永續照護新未來國際論壇時間:2024.11.30(六) 13:30(12:30開放報到)地點:政大公企中心 2F 國際會議廳 (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免費線上報名:https://event-health.udn.com/campaign/2024dementia-162免費報名電話:(02)8692-5588 分機5616及58711998年,這段時期的尾聲,母親不知為何開始寫臨終筆記,彷彿預測自己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所以開始做準備。當然,這段時期,母親還沒有罹患阿茲海默症的自覺。應該是她決定,或是希望盡情挑戰一直以來想做的事,在獲得相當程度的成就感後,再按照自己的意思邁向老後吧!不過,母親卻沒能如願。2000年開始到2003年為止的第二期,估計是失智症開始的時期,症狀也越來越明顯。前兩年,母親還想努力維持以往的生活模式,到了後兩年,她就慢慢放棄一直以來所做的事,更常在日記裡質疑自己是不是失智,以及提醒自己失智就糟糕了。2002年以後,表示不順利、擔心、後悔的語彙急速增加,超過以往抵抗時期的感動、幸福和感謝。面對母親越來越明顯的生活障礙,周圍的我們越來越不安,她也同樣緊張,不斷把自己的恐懼和痛苦寫在日記裡。來到2004年至2008年的第三期,母親的交友關係,以及社交活動幾乎完全停止,完全只能承受著認知能力衰退所造成的生活困難,偶爾才會抵抗一點。失智症相關的日記記載,在2006年來到高峰,之後轉為下降。如同先前所述,這是因為2007年以後,日記缺失的天數急遽增加所致。2009年,母親的日記難得有記載的天數裡,大概64.3%都在講認知能力衰退的相關挫折。到了這個階段,母親只有與妹妹,或是信任的幫傭兩人在家裡安靜的待著,內心才能獲得平靜。母親原本一直期待與弟弟一家去旅行,卻因為不習慣電車往返,還有弟弟一家費心安排的旅館房間太大,讓母親覺得不安。即使我與母親兩人相處,也無法像妹妹那樣令她心裡平和。唯有一次我陪著母親在庭院除草,那天她平穩的表情,我至今都難以忘懷。2008年到2011年期間,母親幾乎無法按照自主意願過生活。雖說如此,她也無法放任自己都讓別人照顧、悠閒過日子。母親日記中的話語充滿不安,片段的記述更顯示她腦中的混亂和困惑。這樣的狀況,直到2008年入住老人安養院也沒有改變。每次讀到母親在半夜醒來,無法掌握周圍狀況而變得不安,我就不禁流下眼淚。母親與家人一對一相處,什麼都不做就會覺得安心,如果家人離開眼前,只會讓她不安和混亂,母親的心情長期得不到平靜。最後的那段日子,我們沒讓母親吸氧氣,也沒從末梢血管補充水分,等母親無法進食,呼吸能力變差後,就只剩下時間問題。和光醫院的醫護人員讓母親的身體保持舒適,用冰沾溼乾燥的嘴脣,且經過病房時都會來慰問鼓勵。母親過世的前一天,傍晚我去探訪,深夜妹妹也來,最後一天早上則是弟弟夫妻探視,我們叫喚母親時,她都有微微張開眼睛。母親在安穩狀態下,嚥下最後一口氣。這樣的送別方式,我也不是那麼果斷、有自信。我把母親接來自己醫院,直到離世為止,一直心懷不安和罪惡感,如果更早、更積極採取醫療照護,母親是否可以活得更久?我是不是覺得照顧母親很累,所以選了最輕鬆的處置方式?母親在臨終筆記留下指示「就算生病也不要多做什麼」,把我從不安中拯救出來。我一直都是不可靠的兒子,但是母親到死都還牽掛、袒護著我,原諒我的不孝。
-
2024-10-22 退休力.論壇活動
2024退休力論壇/遠離爬樓梯惡夢!北市老宅「電梯補助」這邊看
編按:隨著年齡增長,行動力逐漸退化,許多長輩面臨上下樓梯的困難,特別是居住在無電梯的老舊公寓中,這樣的挑戰更為明顯。對長輩來說,原本簡單的外出變得艱鉅,不僅影響日常生活,還可能限制了社交,導致心理和生理健康的衰退。為了改善這一困境,北市府推動老屋加裝電梯補助計畫,讓更多長輩得以重獲行動自由,提高生活品質。窗前公園綠意盎然,幾位長輩聚在一起泡茶聊天,但對住在5樓沒有電梯老公寓的70歲老夫妻來說,卻是咫尺天涯,不僅無法親近自然,也連帶影響社交,夫妻倆猶如籠中鳥。幸經全棟住戶一致同意,向台北市政府申請補助安裝電梯後,兩人終於能出門四處串門子,到公園喝咖啡、逛市集,夫妻感情也升溫。不出門影響社交 加速心智退化據統計,全國住無電梯老屋的長輩占13.17%,尤其台北市老公寓比獨棟透天厝多,以雙拼四、五層樓無電梯的步登公寓為主,加上子女成年就業後離家,留下父母二人居住,直接影響長輩生理健康,也因缺乏社會連結,加速心智的退化。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老人住老屋的比率勢必再攀升。長輩身體機能退化,住屋需求更強調通用設計,經濟富裕者可直接換屋,但多數長輩因習慣居住環境,擔心換屋、租屋費用等,而選擇按兵不動、自宅安老,形成「囚居晚年」。台北市政府95年起,針對屋齡20年以上、6樓(含)以下、非高級住宅等老公寓,推出「增設電梯補助」計畫。電梯總工程費約在500萬至700萬元間,去年北市府提高補助至300萬元,約占總工程費5成;一樓若須處理違建雨棚等,市府加碼10%協助;如在市府公告畫定的都更整建或維護策略地區,補助則提高至480萬元,占總工程費8成,居全台之冠。台北市都市更新處主任秘書謝明同說,民眾申裝電梯最常遇到兩大挑戰,分別是不同樓層對電梯的需求度不一、當初建築規劃無閒置空間增設電梯,都更處會派員與輔導團專業建築師至現場評估申裝空間,協助向住戶講解法規,申請者也能以自身需求、負擔較多費用、房產增值等誘因,說服其他住戶。一旦符合電梯申裝條件,都更處將委託專業建築師或施工廠商處理相應法規程序及建設,完工後再核撥補助款,從取得建築許可執照到完工,耗時約一年。計畫累計至今完工45案,近3年每年申請約15案。謝明同說,今年更放寬申請資格,由管委會限制變成可由各棟建物推派代表人即可。北市都更處專家 分享經驗想知道更多電梯補助申請流程或解決申裝問題的方法等,歡迎報名聯合報舉辦2024退休力論壇「延遲轉大人-XYZ的人生使用說明書」,現場有北市府都更處專家分享第一線處理經驗,一起尋回踏出家門、自由無拘的生活享受。2024退休力論壇延遲轉大人──XYZ的人生使用說明書 時間:11月9日(六)上午10時到下午4時地點:政大公企中心 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門票:888元報名:02-8692-5588轉2622或5616udn售票網購票連結(現場憑門票享千元好禮):https://tickets.udnfunlife.com/application/UTK02/UTK0201_.aspx?PRODUCT_ID=P0O0JKP3
-
2024-10-18 焦點.健康知識+
八個生活習慣讓人多活23年!哈佛研究:60歲開始養成都不嫌晚
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夠延緩衰老,哈佛大學近期在《NUTRITION》期刊發表研究,根據一項關於美國老兵的調查,發現有八種能讓人延長壽命20年的逆齡抗衰老行為。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與退伍軍人事務部研究人員分析了719,147名40歲至99歲美國老兵的數據(研究期間有3337人離世),結果發現在中年養成8個生活方式,就能幫助延長壽命21~24歲。研究報告通訊作者、健康專家Xuan-Mai Nguyen表示,研究顯示在40歲時開始遵循這八種習慣的人群,與不遵循以上任何一種習慣的人群相比,男性平均壽命長24年,女性平均壽命長21年。即使是60歲才開始養成八種健康習慣,仍能多活將近18歲。八個生活方式讓你年輕23歲1.運動這項研究指出,與不運動的人相比,運動可使全因死亡的風險降低46%。Nguyen表示,發現壽命較長的人每周都會進行7.5代謝當量(metabolic equivalents)的運動。代謝當量是一個衡量運動強度的單位,可以粗略理解為每小時運動所消耗的大卡數。每周運動7.5代謝當量是什麽概念?相當於跑步47分鐘、騎自行車48分鐘、游泳55分鐘、打籃球1小時、划船1.5小時的運動量。2.不濫用止痛片避免止痛片成癮是延長壽命的第二大關鍵因素,可將早逝風險降低38%。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已將止痛片成癮列為全國性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雖能緩解疼痛,但止痛片服用過量可導致木僵、昏迷和抑制呼吸。3.不吸煙這項研究指出,從不吸煙可將早逝風險降低29%,並且「什麽時候戒煙都不晚」。目前世衛組織已將「煙草依賴」定義為一種慢性疾病,任何年齡段開始戒煙都有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炎、呼吸道感染、中風等心血管疾患風險的好處,還能提升免疫系統功能。4.緩解壓力隨著社會競爭愈加激烈,承受壓力也逐漸增大,有效控制壓力可將早逝風險減少22%。緩解壓力對於心理健康、提升夫妻生活精力、增強抵抗力、減少心血管負擔、緩解肌肉緊張與疼痛都有益。如果只靠自己無法有效解壓,也可以向家人和朋友傾訴、或尋求專業人士支持等。5.植物性飲食植物性飲食可使長壽概率提高21%,而且我們只要遵循健康的植物性飲食計劃就可以,不必成為嚴格的純素食主義者。在所有植物性飲食中,Nguyen本人最為認可的是富含全穀物和綠葉蔬菜的地中海飲食。6.避免酗酒每天喝四杯以上酒或含酒精飲料就可稱為酗酒,避免酗酒可以將早逝風險降低19%。7.睡眠充足睡個好覺(每晚7至9小時且不失眠)可將全因過早死亡減少18%。數十項研究已證實,睡眠不佳是各種健康問題(包括早逝)原發和惡化的關鍵推手。8.良好社會關係這項研究發現,被積極的社交關係包圍可以延壽5%。與擁有融洽社會關係的人相比,曾被社會孤立過的人全因死亡率要高出32%,感到孤獨的人比沒有感到孤獨的參與者早亡的可能性高出14%。
-
2024-10-15 醫聲.慢病防治
男人性慾降低是睪固酮惹的禍?醫師說影響最大是這裡
老男人最怕被嫌只剩一張嘴,這意謂著性功能開始衰退,只會碎碎唸,認定是男性荷爾蒙搞得鬼。實際上,男性在40歲之後,男性荷爾蒙睪固酮開始下降,主要影響的是認知功能、肌肉量下降、情緒化,性慾下降影響最小,台灣男性學暨性醫學醫學會祕書長張奕凱醫師指出,很多中壯年若同時出現體力變差、情緒易怒疲勞,可以抽血檢驗睪固醇,有研究指出,補充睪固醇2年後,不只可能情緒平穩,還能減少4成的第二型糖尿病發生的機會。日前一名50餘歲的銀行員因過於爆怒、全身倦怠影響到家庭及工作,常和老婆起爭執,老婆覺得不太對勁,將先生帶至診間檢查,張奕凱醫師幫患者抽血檢驗睪固酮,發現正常數值為350-400ng/dl,但患者只有一半200ng/dl,後來跟患者溝通說明後,體外補充凝膠睪固酮後,患者精氣神都回來了,生活品質好很多,夫妻都滿意。張奕凱指出,很多人認為睪固酮只影響性慾,但實際上最響最大的是身體肌肉量及脂肪分泌及認知能、骨密度,但中壯年後身材走樣體力變差,總認為「年紀大,體力變差是正常」,因為疲累性慾也跟下降,甚至記憶力思考能力都變差,由於影響肌肉脂肪比例,三高及肥胖的情形就跟著發生,逐漸影響身心健康。男性須「保養」身體,才能維持生活好品質很多男性認為,這些都是自然老化現象,不用理它,但張奕凱強調,睪固酮隨著年紀開始減少,適時補充不只可以改善身心疲累情形,減少與家人的爭執,主要是能維持生活品質,男性要用「保養」身體的概念來看待睪固酮的補充。日前,澳洲有一份研究認為,補充睪固酮還能減少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張奕凱指出,男性睪固酮下降會造成肥胖,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會,澳洲的研究將被診斷患有糖尿病前期或是初確診糖尿病的個案分成兩組,實驗組為接受睪固酮治療的男性,每3個月注射一次長效型針劑睪固酮,治療2年後,發現比起安慰組有接受治療者,可以降低41%的糖尿病發生機會,這也代表糖尿病前期患者被治療後可逆轉。目前體外補充睪固酮的方式,有塗抹經皮吸收、長短效針劑、鼻粘膜內製劑等,各有優缺點,睪固酮若低於350ng/dl且有合併症狀,健保可以給付每二到三週打一針的針劑型,其餘劑型得自費使用,由於補充睪固酮有可能影響造精功能,若有生育問題須小心使用,另外,也會長期追蹤PSA數值及血比容數值。張奕凱認為,男性在50歲之後,在進行健康檢查可以檢驗睪固酮,若不足就應該與醫師討論補充,很多男人即使自費用藥後,體會到用藥好處後,多數不會停藥而是繼續使用,以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
2024-10-12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老公,有求必應,老婆,有求必孕?
去拜拜,祈求菩薩有求必應是每個善男信女的願望。同樣的,久婚不孕,去拜拜,希望能早日懷孕生子,「有求必孕」也是另一種信徒的願望。在現實上,婚前老公對老婆通常有求必應,除非是女追男的,然而婚後可能就不一樣了。現代生兒育女大不易,因此不少現代年輕夫妻婚後可能養個毛小孩也不大願意生小孩,即使婆婆抱孫心切,老婆也不願意「有求必孕」。婚後老公對老婆有求必應,通常也是相對的,老婆體貼,老公通常自然對老婆有求必應,反之可能就會有求不應,相應不理了。在醫學上,身體要它能有求必應是有一番學問的。例如,如果睡眠不足,大腦休息不夠,白天工作或上課要求聚精會神,可能就不那麼如意了,有人會喝咖啡提神解勞求得一時的清醒,就好比馬兒跑不動,你用馬鞭鞭牠一樣短期有效,長久就可能師老兵疲了。男女關係上,如果老婆希望老公體力好、耐操耐勞「有求必應」,就要先把老公這條牛看好養好顧好。如果他有B肝不知追蹤,肝發炎了,或肝硬化了,或長了大的肝癌,或得了其他癌症,他可能很疲倦了,「侍兒扶起肌無力!」他怎麼能夠對老婆百依百順呢?另一方面,如果老公要求老婆傳宗接代,「有求必孕」在現代社會也是有條件的。第一是老婆天生喜歡小孩,而不是喜歡養寵物。第二是生了之後經濟可以負擔,最好有人幫忙帶小孩,最重要的是老婆沒有不孕症、多囊性卵巢症,沒有其他種種影響懷孕胚胎著床的問題。懷孕之後,也要好好呵護才能順產,傳宗接代。此外,很多女士擔心生產後身材走樣,這對現代女士而言,都是很大的變數。總之,「有求必應」、「有求必孕」都很重要,但這中間有很多功課要做要學習。求神明幫助之時,最好先與智者求智慧,與醫師求健康,通盤考慮,一一克服,如此才能水到渠成,有志竟成,人生也才會完美。●欲知正確肝病新知,請追蹤「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及「好心肝.好健康」Facebook粉絲專頁。肝基會出版會刊及肝病治療手冊,歡迎來電索閱。若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免費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相關資訊。
-
2024-10-12 性愛.性福教戰
另一半熱衷鍛鍊很健康很好?細數毀掉你性生活的10件事,吃飽再性愛難高潮!
不管你們是夫妻或只是情侶關係,穩定的性生活無疑是長久關係維繫的重要原因。但生活中有太多因素讓性生活中斷,先不討論第三者介入的問題,光是二人之間可能就有許多變化因素,例如另一半運動過度的體能,及家中的毛孩子,都可能成為干擾破壞性愛的兇手之一。元氣網整理《The Guardian》、《HUFF POST》及網友讀者的經驗,歸納出可能毀掉伴侶性生活的10個原因。1.房間太亂了「研究指出,雜亂會扼殺性欲。凌亂無序的空間會造成壓力,不利性生活。」《The Guardian》訪問男性性愛教練Cam Fraser指出,臥室應該像一個「聖殿」,沒有任何壓力和干擾,能讓你完全感到放鬆,隨時可以在其中親密接觸。如何創造這樣的氛圍?首先應該確保床鋪的整潔,那些髒衣服或雜七雜八的東西都該放到該去的地方;並且不要在床上談論諸如孩子或工作的事情,讓這個地方成為只有睡覺及性愛的場域。2.沒有以正確的方式開始你跟伴侶之間的性愛,都是怎麼開始的?這會是能不能成為激發對方慾望的關鍵。如果都是很制式化的要求與進行,有一方可能偶爾會回報以冷淡的對待。此外,如果每次總是某一方的主動要求,也可能會有問題。偶爾讓對方感覺你需要他/她,能讓你們的性愛更能起化學變化。因此無論是何種方式,找到你跟對方的性愛啟動開關,是非常重要的。3.突然闖進來的「孩子」有些夫妻愈來愈少進行性愛,很多都因為小孩,而這孩子不限人類小孩,也包括了「毛小孩」。如果小孩突然闖進來,不但場面尷尬,兩人應該也會嚇得慾望全失。而如果是「毛小孩」在旁邊,你也覺得無所謂嗎?這則要看個人感受,有人可能覺得寵物沒關係,但也有人覺得不自在。兩人應該溝通好,如果另一半在意,請先確保家中的任何「小孩」都已經安頓好再進行。4.另一半過度的運動適度規行的運動是好事,但過度運動也可能影響你的性生活。《The Guardian》訪問的性愛與生殖研究中心《Kinsey Institute》研究員兼性與心理學podcast主持人Justin Lehmiller指出,「長期進行高強度運動的人,其平均性慾低於進行輕中度鍛煉的人。」因為太頻繁的劇烈運動,會導致身體的疲勞和荷爾蒙紊亂。而怎樣算是過度運動?專家指出,如果出現慢性疲勞、精力不足、憂鬱或煩躁情緒、性慾下降、長期疼痛和睡眠中斷等問題,就表示你該減緩運動頻率強度。讓強、中、輕度的運動交錯進行,並保持適度休息,注意不要在運動中受傷,因為這些都會影響你身體性愛的表現。5.晚餐後才做愛大部份人似乎都會先飽餐一頓後再做愛?但《我們這個時代的裸體:大聲談論老年性愛》一書的作者Joan Price指出,這是錯誤的行為,因為,吃飽後血液流向消化系統,而不是流向生殖器官,此時較難被喚起性欲並達到性高潮,這因素對較年長的人影響更多。作者建議幾個較適合性行為的時間點:1.早上或下午精力充沛的時候。2.若只有晚上有空,盡量在晚餐前;若只能晚餐後,多一些時間先消化。3.週末。6.血壓偏高據估計 80% 的勃起功能障礙是由於身體原因造成的,通常是高血壓。對男性而言,血流減少會使其難以勃起和維持勃起,稱為勃起功能障礙,積即一般俗稱的陽痿。勃起功能障礙也可能進一步引發心理的焦慮,變成身體的心理都有障礙。而對女性而言,高血壓會減少流向陰道的血量,導致女性性慾或性興奮降低、難以獲得性高潮、陰道乾燥缺乏潤滑等問題。因此控制好你的血壓,不僅對身體健康很重要,也對性生活健康同樣重要。7.對外表信心不足這較常發生在女性身上。例如老覺得自己不具吸引力,或執著於避免暴露身體的體位,恐會減低做愛的性致。因此,花點時間做讓自己覺得性感的事,例如,偶爾與朋友去跑趴、瑜伽,或做深層按摩,也可提高身體信心。當心理準備好時,提醒自己,盡情享受性愛。8.性愛變成例行公事據調查,已婚夫婦性愛的次數及滿意度高於單身及未婚人士。已婚狀態的性愛並不一定單調,可以帶來更多的舒適和親切感,更何況妳的伴侶知道妳的敏感帶以及如何愛撫妳。而無趣的性愛的確很難帶來美好經驗,當性愛已成例行公事,建議坦承妳的性需求,並嘗試新事物,如適時的使用情趣用品幫忙。9.太過新奇冒險的性招式與上個原因相反,有些伴侶就是想在一成不變的性行為中尋求新奇刺激。然而,太過刺激的轉變,或過度追求性技巧,也可能造成另一半的不適應。性治療師、《慾望剖析:建立聯繫和培養激情的五個秘密》一書的作者Emily Jamea提醒,嘗試新的性行為或姿勢要循序漸進,如果一下子超過熟悉的舒適範圍太多,可能令人產生大量的壓力荷爾蒙,進一步焦慮、封閉。因此,慢慢改變及嘗試,並要隨時察覺對方是否有不適反應。性技巧不好10.不顧慮另一半感受及回饋良好的性溝通,包括可以適時的表達你的各種欲望,也包括接受伴侶的反饋。如果某一方始終強勢的主導,不顧及對方的意願及心情,從不聽從對方的回饋,那最終只是讓另一半對你愈來愈反感。專家建議在性愛前試著問對方「你希望我如何取悅你?」,學會與伴侶談論二人都想要、都可以接受的性行為,將可以更豐富二人之間的性體驗及親密度。 【參考資料】.《The Guardian》Cuddling too much and doing it after dinner: 12 ways you could be ruining your sex life – and how to fix them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0-11 養生.心理學解密
范琪斐清空配偶欄 前夫外遇離婚卻哭了!心理師指這原因
資深媒體人范琪斐今秀出已清空配偶欄的全新身分證,她於臉書分享她與結婚近20年的墨西哥裔老公離婚過程,她曾提及兩人離婚的原因,近因是前夫有了第三者,遠因是兩人對老年想像的不同。而兩人到簽字那刻,前夫還哭了,她心想「這不是你造成的嗎?」開業諮商心理師羅惠群表示,走到離婚這一步,無論誰對誰錯,兩人都同時面對到「關係失落」,接下來兩人可預期都會有一段自我適應階段要走。「就這樣,一個一起生活20年的人,完完全全的,從我的生活中消失了」范琪斐與結縭近20年的前夫,近期正式畫下句點,她也坦然分享離婚過程,兩人的婚姻路選擇走上不同的道路,她說,離開這段關係後「請恭喜我,因為我真的會過的比以前更好。」該文引發不少網友回應,除了恭喜她以外,也有不少網友分享自身離婚後的人生經驗,鼓勵范琪斐迎接下一階段的精彩人生。羅惠群表示,結束近20年的婚姻關係,無論男方是否外遇,或是兩人相處困難,又或是兩人對於老年生活有衝突,以現代人平均餘命80歲來計算,20年等於是四分之一的人生,兩人都會面臨到「關係失落」,有些人的表現是哭泣、難過、生氣,有些則是不甘心,不斷回頭追尋過去的影子。不過,人不會只有在婚姻中,面臨到關係的失落,從小學畢業、與初戀告別、父母離世等,人生一路上都在面臨大大小小的關係失落,通常每一個人都有力量可以從關係失落中重新站起來,不管是向朋友一吐怨氣,或是尋求下一段關係等都是方法之一。但有些身心狀態較差的人,會因為關係失落影響人生的決策,像是該階段比較容易被詐騙等多重壓力,此時,如果意識到自己已經無力抵禦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一定要立即尋求專業的心理師援助。羅惠群表示,每個人面對關係失落重新站起來的時間不一,有人花了數十年,有人幾天就調適好生活,一段關係的結束其實也代表新的開始,雖然是老生常談,從臨床經驗來看「時間能治癒一切」,重新站起來的過程中,無論是哪一方都需要「陪伴」的力量。近年名人離婚的新聞屢見不鮮,羅惠群說,台灣社會對於婚姻必要性這件事,愈來愈願意開始討論,上一代會認為婚姻是人生必要的清單,很多夫妻為了在清單上打勾,強忍著關係的痛苦過活,現代人更能接受婚姻不是人生一定要做的事情,如果要進入婚姻前,也比過去更能理解,要承受婚姻關係需要承受的責任,他認為是一件好事,也期待對於離婚,不要認為一定是悲傷的事,有時候反而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任何事都是一體兩面,也不用太用框架去看待。
-
2024-10-02 養生.家庭婚姻
醫師才說恭喜!年輕夫妻掉淚「想拿掉孩子」網估小孩養到大高達800萬
「一對夫妻在我的診間哭了…」新光婦產科醫師李維鈞在社群透露,日前有對夫妻懷孕,正要說恭喜時,夫妻卻表示要拿掉孩子,經過詢問後,才知道這對夫妻深思熟慮後,做出了這樣艱難的決定。日前,李維鈞醫師在粉專表示,一對年輕夫妻進診間表示懷孕了,明明是好消息,下一句卻是: 「我們想拿掉…」。當醫師準備超音波檢查,正要說明藥物和手術流產的風險時,夫妻選擇藥物流產,「當我開始解釋使用藥物的流程和副作用時,太太突然哭了起來。原本沉默的先生也轉頭拭淚」。養一個孩子,索費不貲有網友統計,養一個孩子粗估花費約570萬元。 其中,0-6歲需要負擔保母費、奶粉、尿布、幼稚園學費、保險費,每月約花費2萬5,000元,6年需180萬元。 小孩上小學後,公立小學的學雜費、補習費、衣食住行、保險費等等,每月約花費1萬5,000元,6年需105萬元。李維鈞看著這對夫妻深陷悲傷,他不禁開口「或許我可以幫上某些忙」,後來得知這對夫妻已育有雙胞胎,「突如其來的懷孕,讓他們感到無法負擔再多一個孩子的責任。經過深思熟慮後,他們做出了這個艱難的決定」。養育孩子,不只經濟還要精力李維鈞理解夫妻倆的選擇,「養育孩子不僅需要經濟支持,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與其未經考慮就把孩子生下來,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未來,思考清楚才是更負責任的選擇,我只能用胚胎還沒有心跳去安慰他們,希望他們可以釋懷,並且強調之後避孕的重要性」先生也已經安排好去結紮了,不會讓太太再承受這些苦。醫師李維鈞認為,「這對夫妻選擇了一條艱難的道路,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放棄了對生命的珍惜。相反,他們以一種極度負責的態度,為了已有的家庭和未來的孩子做出了決定」。正常養,800萬跑不掉!有網友算出到孩子大學畢業前的費用:孕前檢查、生產、無痛分娩3萬產後護理10萬0-3歲托育費1.5萬*12*3-- 54萬0-3歲奶粉尿布0.5萬*12*3-- 18萬4-6歲學費托育費1萬*12*3-- 36萬4-6歲生活費0.5萬*12*3-- 18萬7-15歲學費補習費1.5萬*12*9-- 162萬7-15歲生活費0.5萬*12*9-- 54萬16-18歲學費補習費2萬*12*3 -- 72萬16-18歲生活費0.8萬*12*3-- 28.8萬19-22歲學費住宿費2萬*12*4-- 96萬19-22歲生活費1萬*12*4-- 48萬合計600萬以上還不含機車、iphone 、玩具、名牌球鞋衣服、出遊、醫療等不定期花費……正常養,真的800萬跑不掉!有生孩打算的你,先開始存錢,絕對錯不了!※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4-09-29 名人.吳佳璇
爸爸失智,媽媽形同沒有伴!該如何為失智家人做照護決定?
家父近日因急症就醫,被救護車送去我曾經求學、工作多年的醫院。然因觀看角度改變,發現許多不同。護理師過去在床邊照顧病人後,必須回到護理站,逐一登載測量到的體溫、血壓等數據,並記錄各種治療處置。如今,由於資訊傳輸電子化,只要掃描識別病人身分的手環,資料便自動上傳,省去不少人工登錄的時間。但我也發現,不少曾經由實習醫師執行的照護工作,現在都改由護理師施行;且為提升住院病人權益,許多治療程序都需預先說明、簽署同意書,整體而言,住院護理工作其實更加吃重。個人以為,林林總總的同意書中,以是否放棄插管等維生設備最沉重。儘管醫病雙方都以尊重生命為前提,並顧及當事人最大福祉,可惜這兩端不僅常被社會風俗、親情等拉扯,且有權參與核心決策的家人亦有不同考量,唯有不斷溝通,才能做出共識。身為阿茲海默型失智者的女兒,加上浸淫精神醫學將近三十年,我特別關注失智者在不同階段的照護決策。從輕度進展到極重度,過去十年我們做過大大小小無數決定,儘管不如人意的屈指可數,但我還是為自己在父親保有多數認知功能時,幾番嘗試仍無法讓他對自己人生如何謝幕做出明確指示,感到有些遺憾。可當我看完《在愛之中告別》,竟鬆了一口氣,要是父親如書中男主角,在失智初期即明確表達「寧可站著死,也不要跪著活」,並尋求安樂死,身為家人,恐怕更不知如何自處。這是一本由小說家妻子寫下的真實故事。為了達成丈夫心願,這對定居美國的夫妻,找上瑞士知名的非營利機構「尊嚴(Dignitas)」,並在先生心智能力退化到尚能完成安樂死最後流程的邊緣,展開這趟「同進不同出」的哀傷之旅。由於作者的冷靜、慧黠與幽默,讓故事在苦澀的美感中跌宕,是一部餘韻無窮的佳作,連我心底的小小遺憾,都間接受到撫慰。失智症自初期進入中期,患者的精神心理症狀(BPSD)將益形旺盛,也是照顧者勞心又勞力的階段。記得父親診斷隔年,我們姊妹和一起照顧的外籍看護,一度人仰馬翻。除了不斷調整藥物,試圖控制混亂的行為,並堅持前往日照中心,接受減緩退化的非藥物治療,但我也不諱言,那時也搜尋、參觀過幾家有口碑的機構,為交給機構照顧做準備。所幸,父親BPSD的強度漸漸減弱,我們也摸索出因應之道,迄今仍維持居家照顧的模式。但我必須強調,居家照顧並不是每位失智者最好的照顧方法,例如語言學者鄭秋豫教授,將她失智的先生交給機構,就是一個跳出「老老照顧」泥淖,照顧者重整自己疲憊不堪的身心,並直視「獨老」現實的最佳選擇。鄭教授將她的血淚經驗寫成《你忘了全世界,但我記得你:一位語言學學者與她失智、失語的摯愛丈夫》一書,書末在國外工作的女兒,有一段怵目驚心的內心話,「爸爸對話的能力不見了,雖然家裡有人,但媽媽實際上已經沒有伴了。」也因為深愛父母的女兒強力支持,鄭教授終於卸下諸多責任,回歸自己,把握人生為時有限的剩餘時光。同為失智者家屬,讀到兩位作者無私又深情的分享,即使在父親病榻旁,也感受到無形的力量。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9-29 養生.家庭婚姻
先生抱怨,有小孩後怎麼做都被老婆罵!諮商師:夫妻須留意感情生變6大關鍵原因
專屬於情侶間的濃情密意,為什麼往往在結婚有小孩後就漸漸消失?日本一對夫妻就是在婚後,因著育兒方面的觀念歧異,讓丈夫苦惱不已。聽聽諮商師怎麼說?有小孩後怎麼做都被老婆罵先生泡奶、換尿布,太太都不滿意。根據日本媒體「現代ビジネス」報導,一名40出頭的男子,即便有妻有房,但偏偏妻子對育兒有其堅持,希望餵寶寶吃有機食物,也鮮少使用尿布,就連抱嬰兒抱法也有意見,或是針對泡牛奶溫度控制大聲責罵。更苦惱的是,隨便都能端出一桌好菜的廚娘妻子,現在做的菜色味道變為清淡,還以「對身體不好」為由,不准丈夫添加調味料,吃飯成了痛苦的時光,餐桌上的食物甚至乏味到,讓男子忍不住丟進垃圾桶。為了家庭和諧,男子與公司女同事保持適當距離,沒有做出越矩行為,只是生子後,衍伸出來的苦悶日子不知道還要過多久?夫妻須留意感情生變6大關鍵原因對此,心理諮商師林萃芬曾於著作<從外遇洞察人心>分享,生命的每段分水嶺都可能帶來情感變質。除了上述的案例,以下分享6個夫妻感情變質的可能原因,一起來按圖索驥,找到感情生變的線索,讓夫妻感情不輕易生變!夫妻感情生變原因1:有了小孩以後在林萃芬諮商的過程中,經歷過太多先生在妻子懷孕期間外遇,曾看過身懷六甲的太太,坐著計程車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去找先生,找到之後還被先生咆哮怒罵,委屈到終日以淚洗面、無法入睡。也有的太太在孩子出生後,注意力全部轉移到孩子身上,對親密性生活都興趣缺缺,先生一方面覺得自己的重要性都被孩子取代,另方面性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就給自己合理的外遇理由。夫妻感情生變原因2:失業的時候根據《美國社會學評論》(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的調查發現,男性在失業階段,外遇風險最高,機率達到百分之十五,這是因為跟伴侶拿錢,會威脅到潛在的「男性雄風」,外遇就是男性重振雄風的方法之一。其實無論男性或女性,長期失業在家,很容易對自己失去自信心與價值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當人們在工作上失去成就感時,就有可能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可以立即獲得成就感的地方,這個時候發展一段感情,不僅會感受到自己的魅力與價值,同時還能得到溫暖與安慰。夫妻感情生變原因3:交友軟體交友軟體盛行後,引發很多外遇事件,不少人會透過交友軟體尋找聊天的對象,重新體會談戀愛的感覺,雙方先約出去吃飯、看電影,若是情投意合再更進一步發展關係。夫妻感情生變原因4:生病之後不少人在歷經生死關頭後,會頓時感到「生命無常」、「來日不多」,為了把握時間去做「自己想了很久,卻一直沒做的事情」,或是覺得「自己都沒有為自己活過」,就有可能會突然做出人生的重大抉擇,放掉以往努力很久的目標,或是率性的辭職,或去談一場不被祝福、不被允許的愛情。夫妻感情生變原因5:家人過世經歷重要家人、朋友過世之後,有些人會感到特別孤單,覺得沒有人瞭解自己,悲傷失去長期倚靠的精神支柱,伴侶也無法取代對方的重要性,為了找到新的精神寄託,而發展出新戀情。例如有人是受到過世家人、朋友的啟發,看到對方人生留下的遺憾,自己想要避免未來有相同的遺憾,而決定感情出軌。夫妻感情生變原因6:創業的過程很多人創業後,會渴望得到尊重與仰慕,進而感受成功的價值,倘若伴侶沒有及時改變對待他的方式,就有可能發展出另一段滿足「被仰慕需求」的關係。也有人是創業後,有了新的工作夥伴,雙方常常一起並肩作戰,進而發展出革命的感情。也有人是創業後,需要各種人力與經濟的資源,這個時候,若有人及時伸出援手,基於感恩之心,也有可能發展出戀情。滾動式更新互動方式不論是身為老婆或是老公,孩子並不是甜蜜不再的藉口,如果覺察伴侶最近的行為模式,或是說話方式跟以前不太一樣,不妨瞭解轉變背後的需求是什麼,及時更新互動方式,或許可以為生活帶來新的可能性。延伸閱讀:.「終有一天我會在你的人生場景中缺席」一位罹癌母親教會我們的事.妻婚後默默付出,卻換來夫外遇找小三!專家點出婚姻手原因.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4-09-28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talk/每個人都是向死而生!蔡兆勳投身安寧醫療,教會家屬「有種愛是放手」
「每個人都是向死而生!」台大金山分院院長蔡兆勳投入安寧緩和醫療20多年,透過傾聽、互信,陪伴末期病人走進善終大門,讓病人理解,接受安寧緩和醫療可讓最後一段路仍活得像「人」,也讓家屬認同「有一種愛是放手」、「適時放手才是真愛」,做到生死兩相安。行醫看盡人生百態,蔡兆勳與病人之間有太多刻骨銘心故事,他娓娓分享時,幾度紅了眼眶。蔡兆勳說,有一對老夫妻都是家醫科門診病人,相處久了情同家人,幾年前老先生患口腔癌,最後照護過程因為躁動,手腳遭束縛,過得相當痛苦,因此建議老先生最後一哩路採取安寧緩和醫療,身上不再插滿管子,走得安詳、有尊嚴。某一天老先生的遺孀帶讀大學的孫子到診間,對孫子說「要向蔡醫師說感謝,他讓阿公好走」,離開診間前,老婦人告訴蔡兆勳「我以後也要去那裡(安寧病房)」,一席話讓蔡兆勳很感動,讓病人走得無憾、家屬無悔,正是推動安寧緩和醫療的目的。在死亡之前 只有學習面對「我那麼有錢還如此痛苦,窮人怎麼辦…」這是一名財力雄厚的老翁告訴蔡兆勳的感觸,說明在死亡之前,只有學習面對,無關財富。這名老翁收治在VIP病房,他無法接受被插上鼻胃管,直嘆痛不欲生,蔡兆勳協助他與腫瘤科醫師、家屬溝通,讓病人感受到「有人懂我、與我同在」,也順利將鼻胃管移除,從愁容轉成笑容。統整6步驟、蔡10點、5良方畢生投身安寧緩和醫療領域,蔡兆勳統整出「六步驟、蔡十點、五良方」。六步驟之首是精準評估,當生命只剩2天或20天,照顧內容不同,要掌握病程,才能規畫妥適且可行的醫療計畫。蔡十點是親切地打招呼、拉近彼此的距離、投其所好等方法,卻是與病人建立信任關係的不二法門。面對死亡準備的五良方,是生命回顧肯定自己、衝突化解、心願完成、四道人生、心靈成長,幫助病人找到面對死亡方法,就能降低恐懼。蔡兆勳是嘉義人,就讀有「醫師搖籃」封號的嘉義中學,如願拚上醫科,考量個性較內向,又患手汗症,不適合走外科領域,直到實習時接觸家醫科,讓他找到定位。養生秘訣/茹素近30年 愛跑步做體操也因為蔡兆勳的內心特質是內向,不敢接近人,但為扮演好家醫科醫師這個角色,他學會跟病人溝通互動,不斷自我調整改變,發現可以幫助病人,逐漸走出興趣,之後接觸安寧緩和醫療,讓他更明確感受到「我覺得我可以」,一路如魚得水。蔡兆勳今年8月接下台大金山分院院長一職,他說,金山分院懷抱使命感,除要守護北海岸一帶居民健康,提供安老善終的照護,將持續擦亮「台大金山分院」招牌,發揮正念,帶給更多人力量。蔡兆勳每周三仍在台大總院家醫科看診,照顧老病友,每周3天住金山分院宿舍,茹素近30年的他,生活很簡單,他喜歡跑步、做體操,騎腳踏車,「每天規律運動很重要,在醫院做體操都做到爆汗,隨時隨地都可做很有用。」他笑說,這就是他到目前肚子都沒有凸出來的原因。蔡兆勳小檔案● 年齡:57歲● 專長:家庭醫學、安寧緩和醫療、老年醫學● 現職:台大金山分院院長、台大醫學院醫學系家庭醫學科教授、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理事長、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副理事長● 學歷: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及緩和醫療科主任、台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主任、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現任常務理事)●給病人的一句話:學會死亡,才能學會生活,才懂得生命。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9-19 退休力.課程
退休力/重現學習力擴展視野 50歲中年男北上學習葡萄酒知識
「以前喝酒就是開了就喝,但上了這堂課後,我終於明白品酒是一種儀式感,更懂得享受每一口酒。」55歲的陳小姐輕抿著葡萄酒,提到平時會和家人在家小酌,卻從未系統化的學習過,在炙熱的午後,陳小姐和一群即將步入退休的中壯年族群,為了提升葡萄酒的專業知識及生活品味,特地參加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的微醺課程。50歲的劉先生特地從高雄北上來上課,他平時就對品酒略有涉獵,因此更期待與同好們一起深入學習。當諦梵尹葡萄酒坊的首席釀酒師盧震宸提到匈牙利東北部的托卡伊(Tokaji)是貴腐酒的最佳產地時,他認為這樣的課程「經濟實惠」,不僅學到了冷門的專業知識,還拓展了視野。64歲的謝先生則與5太太連袂來上課,兩人提到一直以為新世界產地,像是美國酒不需要醒酒,上課後才明白這是個誤區。經過釀酒師詳細的講解,他們重新認識不同產地酒類的品味和風格,並品嚐了六款經典葡萄酒,感受到每支酒香氣的獨特性,這對夫妻笑著說:「上完這堂課後,我們品酒的視野變得更開闊。」盧震宸對於學員們的熱情感到驚喜。他表示,這次的品酒課程與以往輕鬆的品酒會不同,學員們認真聽講、勤做筆記,非常熱愛學習。他強調:「微醺系列課程不僅教人如何飲酒,更重要的是教導學員如何透過品酒,提升生活品味,重視的是味覺的愉悅,而不是攝取的量。」這堂課程是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退休5力課程《微醺系列—斟一杯詩意 酌一口快意》的第一堂,接下來將帶領學員探索更多元的酒類世界,包括清爽酸甜的清酒、經典調酒的品飲與實作,以及蘇格蘭威士忌酒廠之旅,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報名參加《微醺系列—斟一杯詩意 酌一口快意》9月27日(五)清爽酸甜的魅力清酒10月26日(六)經典調酒三款品飲及實作11月02日(六)蘇格蘭威士忌酒廠之旅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地點:台北市塔悠路289號報名:線上報名洽詢:02-8692-5588轉5869※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4-09-18 焦點.元氣新聞
金蘭醬油慘案再現?「蝸牛小米粽」奪3命 醫指可能跟這有關
台東今發生集體食物中毒,已經累積3人死亡,死者生前疑似都吃過「蝸牛小米粽」。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表示,可能是聚乙醛、有機磷殺蟲劑、氨基甲酸鹽等農藥、殺蟲劑導致。馬偕急診毒物科主任蘇昱彰則說,有可能是粽葉誤用,但症狀等資訊還不夠多,仍需要釐清。台東縣金峰鄉賓茂及壢坵部落中,83歲劉姓老婦人自製小米粽,內餡包入蝸牛、豬肉、竹筍、小米粉等,17日自己食用後即出現不適,家屬發現後立即呼叫救護車將劉婦送醫,未料劉婦還未到院就失去心跳,隨後宣告不治。結果親友到劉婦家中守靈,喪家端出劉婦生前自製的蝸牛小米粽分食,還煮蝸牛湯等,不久陸續有多人不適送醫,至於是何種食物肇禍,衛生局正進一步調查釐清中。楊振昌說,目前有懷疑是幾項農藥或是殺蟲劑,但仍不能斷定,今天已經有跟食藥署、疾管署聯繫,會搜集相關數據持續檢驗。第一,有可能是聚乙醛農藥,誤食症狀有些嚴重,可能會抽筋等,但死亡率通常沒有這麼高,但仍不排除可能。再者,楊振昌表示,當地醫師有跟毒物中心聯繫,根據症狀判斷有可能有機磷殺蟲劑或是氨基甲酸鹽,這兩者中毒症狀類似,嚴重可能會造成呼吸衰竭死亡。另外,他認為也不能排除氰化物中毒的可能,至於因為誤食葉子中毒也有可能,但機率比較低。蘇昱彰表示,生物毒性反應可能不會這麼快、這麼嚴重,如蝸牛,比較可能是包粽子的粽葉,依照目前症狀來看比較像有機磷中毒。若為聚乙醛,患者分泌物可能沒有有機磷那麼明顯。另外,若為假酸漿葉(碧果草)也可能有毒性。至於是人為造成還是採集污染還要進一步釐清。蘇昱彰強調,自己不在當地,對於病人的毒性症候群表現比較不清楚,仍需要了解更多症狀、使用食材等資訊,一切都還在釐清中。台灣寄生蟲學會前理事長、中國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蝸牛常見的中毒原因是寄生蟲「廣東住血線蟲」,但發病時間至少要2周,研判此案與蝸牛無關,而是食材中的植物引發中毒。黃高彬說,蝸牛身上的廣東住血線蟲,吃下肚之後必須先經由腸壁吸收,隨血流送至中樞神經,才會導致腦膜炎致死,潛伏期至少2至3周,且只要煮熟後食用,應無疑慮;原民部落常用於料理的山豬肉,也可能因寄生蟲導致中毒,但潛伏期亦長,至少1個月以上。此案發病時序快,應不是寄生蟲中毒。黃高彬表示,據媒體報導,出事的小米粽使用芋頭梗作為食材,若不慎使用到含有毒素的姑婆芋,發病時間會很快,其他鄉野間常見的食材,例如綠摺菇、大花曼陀羅等,誤食後1至3小時就會發病,與本次事件民眾發病時間較為相似,而常見的肉毒桿菌食物中毒,發病時間至少12至36小時,也可以排除。至於是否可能變成寶林茶室翻版?楊振昌說,應該不至於,這起案件雖然嚴重,但是規模比較不大。30多年前金蘭醬油創辦家族第二代鍾秋桂一家人,因誤信生吃蝸牛養生,食用自家飼養的非洲大蝸牛,但蝸牛疑有廣東住血線蟲寄生,導致侵入腦部、脊髓或神經根,造成鍾家夫妻與母親、長子死亡,次子陷入昏迷,臥床十年之後身亡,幾乎滅門。
-
2024-09-17 醫聲.醫聲要聞
結褵38年夫成「無語良師」助醫學教育,妻淚眼:有緣再行人間菩薩路
16日清晨六時許,太平洋方向的雲散開,晨光照進花蓮慈濟追思堂,嗡嗡誦經聲迴盪其中,八具覆上素布的棺材正等候中。這裡是八位「無語良師」大體老師的送靈現場,前面連續幾天與「老師」進行模擬手術的白褂師生,與家屬分站兩側,師兄姊站在後方,手上拿著經文念誦,一同送上無盡的祝福與感謝。在這場疫後首場實體送靈會前幾天,幾十位師生,透過八位大體老師,學習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經陰道人工網膜修補、手腕傷口縫補等術式,一旁的螢幕除了顯示老師生前的病況、進行的術式,也包含學生事前家訪家屬,所得的人生故事。113年師鐸獎得主、慈濟大學模擬醫學中心主任曾國藩表示,為讓醫學生與醫師有臨床手術的實習、精進的機會,慈濟大學在2003年建置全台唯一以人體為對象、擁有8座教學手術臺的模擬手術室,2008年全新的模擬醫學中心竣工啟用。「我們強調亡者靈安、生者心安,整個流程除了醫學教育,也結合人文關懷。」曾國藩說,在模擬手術之外,前後還有學生家訪、大體老師生平介紹、與家屬互動、啟用典禮、著衣入殮、送靈儀式、感恩追思會、入龕典禮。72歲「無語良師」林宗輝的太太蘇欣吟表示,先生進入慈濟20餘年,長期參與大體老師的相關事務,對其無私的大愛深受感動,早早簽下遺體捐贈志願書。今年年前某天,他突然肚子絞痛,就醫發現腸沾黏,開刀切去100公分,但因糖尿病舊疾,傷口難癒而併發肺炎,即使醫院全力搶救,依舊敵不過無常。根據林宗輝生前的意願,急凍其遺體,直至此次九月課程再回溫處理;特別的是,向林宗輝學習的人之一,是他生前曾接觸過的慈濟大學醫學系大五學生陳品延,他表示,先前學校練習多用模型,但透過大體模擬手術,才知道實務跟想像的不同之處,有助於往後臨床處置。陳品延也說,慈濟一直提倡視病猶親,透過事前家訪,得知老師生前除了愛他們這群學生,也熱衷於社會服務,生後還為學生付出,十分偉大,因此上課解剖時,不只把大體視作教具,而是一個人,用更虔誠、尊重的心態面對,並期盼將收穫應用於未來行醫。蘇欣吟表示,夫妻倆晚婚無子,慈濟大學的慈誠懿德制,讓他們有機會擔任學子在外的父母,而陳品延即是下一屆「孩子」;相信透過大體模擬手術,不僅幫助學生精進醫術,也能領悟生命的意義,尊重、感恩人事物。最後她對結褵38年的先生道,「你已圓滿此生,脫離身心病苦,這一世障礙已排除,相信能重生到極樂世界,跟佛祖修行,或是成為上人的弟子,繼續來人間行菩薩路。」
-
2024-09-15 名人.林靜芸
從最幸福女人成動念謀殺親夫的照顧者 如何從沉重照護困境中尋找出口?
羅先生跟羅太太是出了名的恩愛夫妻,羅先生比太太年長六歲,兩人經常手牽緊緊,照相時羅先生必定摟著妻子。出門聚會兩人像是連體嬰一定同時出席。68歲時羅先生心肺功能退化,需人照顧。羅太太開始擔當重任,羅先生只吃太太現煮的餐食。羅太太每餐需要烹煮,還須陪看門診,提醒服藥、量血壓、記錄羅先生喝進排出的水分。幸好當時羅先生還能自己洗澡、如厠。羅太太偶而出門買菜、辦事,羅先生必定連環CALL她回家。這樣過了五、六年,羅先生的病況加重,除了心肺以外,腎臟和腦子也有狀況。他無法再自主行動;洗澡、如厠都需要他人幫助。問題是羅先生體重80公斤,羅太太才45公斤。先生一有狀況,瘦弱的太太常搬不動也移不動。羅先生常感嘆身體不聽使喚,也抱怨太太聽不懂使喚,心情愈來愈不好,脾氣愈來愈差。晚上羅太太需起床協助先生如厠,白天要作家事,身體疲累,精神疲乏,她覺得自己瀕臨崩潰。羅先生健康時,羅太太曾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女人,這幾年沉重的照護工作讓她對人生絕望。每晚睡前她都告訴自己,不能再過這種日子,明天就在先生的飯裡加藥,兩個人一起結束算了。幸而羅太太沒有勇氣傷害丈夫,時間就這樣慢慢過去。有一天早上,羅太太看到手機中跳出同學群組的旅遊照片,她忽然很想去二二八和平公園,她想起過去在公園與丈夫約會的許多甜蜜畫面。出門前她一度很猶豫,在外面無法量測先生的水分,無法顧好他的血壓。但是長久累積的鬱卒,讓她無法多想,就衝動地推著輪椅上的先生坐上捷運,來到這個當年的「新公園」。公園還是老樣子,兩人慢慢安定下來。平常總皺眉閉緊雙唇的羅先生,凝視著滿身大汗的太太,難得開口說了句:「謝謝!」話沒說完,太太就流淚了。羅先生露出笑容伸手撫摸她的額頭、鼻子、嘴吧。這正是生病前的羅先生每天睡醒一定做的動作。羅太太淚流滿面,她告訴先生:「我知道很辛苦,但是你要勇敢!」羅先生牽緊太太的手,還像戀愛時候偷親了她一下。心中滿是委屈的羅太太,在公園吹風曬太陽,不知不覺地,委屈竟轉變成要好好照顧先生的鬥志。夫妻兩人在公園待了一上午。中午兩人還去附近的日本料理店吃飽才回家。那晚,羅先生異乎尋常地合作,太太為他洗澡、上厠所、上床特別順利。之後羅太太又帶丈夫去了大安森林公園、中正紀念堂,甚至包車子去旅遊。如今羅先生繼續生病,羅太太還是照護者,但是兩個人不僅能溝通,且有感情,有歡樂,有期望,照護變得單純,羅太太心裡踏實,沒再想過要謀殺親夫。一般疾病治療後的照顧旨在恢復病人健康,基本上是延續醫療;長期照護重點則在維持病人的生活品質。很多長照工作者包括親人,會忽略了這個主旨,迷失於翻身、量血壓、記錄尿量等生命健康維護,忽略陪伴,忽略歡樂。其實讓病人高興,自癒力能夠發揮,照護才能順利。而心中歡樂的病人給予照護者正面的回饋,絕對是照護者最大的安慰。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9-07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talk/吳子鈞:什麼都帶不走,只有健康是自己的!訓練肌力吃七分飽養生
77歲的宏恩醫療體系總院長吳子鈞,是一名神經外科醫師,在1972年創立台中宏恩醫院,如今已邁入第52個年頭。之後因應社會需求,陸續創設龍安分院(精神專科醫院)、2家護理之家、2家康復之家,員工數300多人。醫院順著政策走,落實醫療分級,重視「生活化醫學」。吳子鈞是彰化鹿港人,兒時搬到台中,因父親飽受胃穿孔接受3次切胃手術的病痛折磨,因此立志要當醫師,也順利考取中山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即進入台中澄清醫院服務,主攻神經外科專科。當年吳子鈞看診接觸的多為中低階層病患,感受到窮人貧病難以負擔醫藥費的痛苦,立志要蓋窮人醫院協助弱勢,於是在1972年創設宏恩醫院,附設護理之家,約一半患者為中低收入戶或申請補助個案。為精神病患設分院2002年因為高中同學、時任台中市衛生局長林瑞欣的一句話,「中部缺精神專科醫療機構,患者只能遠送東部,仍一床難求。」吳子鈞思考當時社會氛圍,民眾不願與精神專科醫院為鄰、少有醫院願意投入,有迫切的需求,因此創設龍安分院為精神專科醫院,並於2004年營運,總床數184床。吳子鈞指出,某年除夕夜,他和妻子林豐麗探視龍安分院留守的醫護人員,發現一名40歲男病友沒回家圍爐,患者說「家裡的床早就被家人丟掉了!」夫婦倆聽了很心酸,為了讓無家可歸的精神病患者有個「家」,於是在彰化芳苑購買一甲地捐給宏恩基金會,並募集善款興建150床的慢性療養機構「喜願家園」,於2018年4月營運。養生秘訣/訓練肌力吃七分飽吳子鈞一輩子省吃儉用,西裝褲、外套縫縫補補十年同一件,開的是平價的汽車。為了防跌,他每周固定抽出1小時進行肌力訓練,也因每日工作時間長,在醫院時會盡量爬樓梯或快走運動;飲食清淡,平時二菜一湯,吃七分飽,偏好吃魚、水果,喝白開水或靈芝茶,讓他活力滿滿。閒暇時,吳子鈞喜歡閱讀醫學、管理、勵志、財經等文章或報導,欣賞畫展,聽老歌及古典音樂,如世界三大男高音、奇異恩典等;也喜歡旅遊,看沿途風景、建築、招牌,還想學攝影及唱歌,但因為工作實在繁忙,每天除了睡眠外,都在看診,時間都給病人了,難有休閒時間。家庭醫師著重衛教醫院經營首要落實醫療分級,吳子鈞說,宏恩醫院屬於地區醫院,應扮演好「家庭醫師」角色,協助重症患者轉診到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治療輕症患者,並著重「生活化醫學」,很多疾病是生活習慣不好造成的,透過衛教,讓民眾從生活中進行保健。吳子鈞指出,宏恩醫院肩負預防醫學責任,積極推動社區健康促進、舉辦健康講座,也添購高階健康檢查設備,例如肺癌篩檢的低劑量電腦斷層、大腸癌最新式篩檢的NBI290型內視鏡等。提供員工醫療資源醫院管理方面,吳子鈞充分授權,他認為,重點是把員工當成家人,多鼓勵員工,「員工的事就是我的事」,員工要進修、小孩升學、眷屬遇到的困難等,他都會盡力協助,並享有宏恩醫療體系看病免掛號費、住院費用優惠,讓同仁享受最好的醫療資源。行善設置喜願家園「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是吳子鈞的座右銘,「行醫助人是興趣也是工作」,他樂此不疲。執業至今,他以醫院為家,24小時待命,就為了方便看診,時間都留給病人。多年前夫妻倆投身公益,也因兒女都是醫師,經家庭會議取得共識,將全部資產投入慈善事業,不留給兒女,設置宏恩會福利慈善基金會附設「喜願家園」。吳子鈞小檔案●年齡:77歲●現職:宏恩醫療體系總院長、宏恩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學歷:中山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國立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台大農學院「植物工廠應用技術研習班」第一屆畢業●經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副教授、中央健保署中區分局醫審專家(審核委員)●專長:神經外科、高階健檢、醫美、減重、社區健康●給病人的一句話:什麼都帶不走,只有健康是自己的。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9-04 焦點.健康知識+
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咳嗽微喘檢查出肺腺癌!久咳看不好先做這種檢查
「醫生驚治嗽!做土水驚抓漏。」門診常常會遇到很多慢性咳嗽的病患,動輒咳上一兩個月以上,原因五花八門,細細數起來就可能有20種以上,本系列文章,將可能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和疾病簡單的做一些介紹,讓久咳不癒的患者可以掛對科,看對人!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之十:肺癌【建議就診科別】胸腔內科小診所的夜間門診,承襲鄉村人口的習慣,晚上出門的人不多,夜診病人三三兩兩,一個六十歲上下的阿姨走進診所,跟櫃台說想看咳嗽,阿姨看起來很有氣質,講話很溫柔,但講沒幾句就穿插著咳嗽。阿姨走進診間還咳著:「醫師,我這咳嗽從新冠好後,已經咳好幾個月了,看過很多診所都看不好,反覆咳,家人說家裡附近有胸腔科醫師,叫我來看看。」「您新冠是什麼時候的事?」「七八個月前了。」點開阿姨的雲端病歷,果然斷斷續續每個月都有感冒和咳嗽的用藥。「OO女士,您以前有氣喘病史嗎」?「沒有。」「那有過敏性鼻炎或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嗎?」「沒有特別感覺。」我看了阿姨的喉嚨,看起來確實也沒有明顯發紅或胃食道逆流的徵象。心想新冠後久咳,誘發氣喘還是比較常見的原因。「您咳這麼久,有照過X光嗎?」「還沒有照過,之前都是當成看感冒,拿藥吃而已。」久咳微喘心電圖查出心律不整 確診肺腺癌正想應該排個肺功能和胸部X光,因為夜間合作的X光檢驗所已經休息,想說是否要先做肺功能鑑別氣喘時,聽診發現阿姨的心律不整是會漏拍的那一種。當下一驚,馬上請她去做心電圖,心電圖出來是房室傳導阻滯,而且是可能會進展成完全阻滯的第二型,有生命危險那種,雖然阿姨現在只覺得輕微喘和很咳,但若心電圖發生變化,後果不堪設想!立馬跟個案要家人的聯絡方式,簡單說明病情後將阿姨轉到急診。急診X光發現心臟後面有腫瘤陰影,做了一些處理後,先讓阿姨出院回家,接下來醫院安排的電腦斷層發現肺腫瘤整個包在心臟和大血管上。阿姨夫妻擔心的回到診所,諮詢接下來他們要怎麼辦,我看了雲端資料後,把後續醫院可能做的檢查,稍微做了說明,讓夫妻有些心理準備,後續切片證實是第四期的肺腺癌。所幸這位溫柔和善的阿姨,肺腺癌的細胞是屬有有基因突變的種類,適用於標靶治療,經過合適的口服藥物標靶治療後,腫瘤縮小到幾乎看不太到,阿姨的心律回歸正常,咳嗽也大幅改善。久咳不癒 至少還是要做胸部X光肺癌雖然不是久咳最常見的原因,但久咳不癒的病人,建議至少還是要做胸部X光檢查。然而,胸部X光檢查對於肺癌篩檢並不敏感,通常靠X光診斷肺癌多半是第三期以上。政府這幾年積極推廣的肺癌癌篩低劑量電腦斷層,才是有效篩檢肺癌的工具。因為低劑量電腦斷層的推行,讓肺癌早期診斷的比例大幅提高。目前如果是有家族肺癌病史的50-74歲男性,和45-74歲女性,以及有重度吸菸史的50-74歲個案,都可以洽各大醫療院所,詢問是否可做免費的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這邊要注意的是,吸菸個案必須配合戒菸治療才可接受篩檢。目前肺癌的治療進展神速,離我在十年前胸腔專科考試時還只有幾種標靶藥物可以使用,到現在藥物治療的組合和選擇多到數不清。各種新型的基因突變點和研究也持續在進行。以往覺得第四期肺癌可能人生所剩無幾的觀念,逐漸在轉變。以肺腺癌為例,台灣有一半左右的患者有EGFR的基因突變,目前第三代的基因突變藥物號稱超過一半的患者可以達到超過三年的存活時間。臨床上雖然有些棘手的個案真的診斷沒多久就離世,但也有許多個案,可以一線治療接二線,二線接三線,換了十幾線治療撐過五年十年的個案。而這些有機會長期抗戰的個案,也代表癌症治療進入一個新紀元,逐漸步入類慢性病治療的時代。(本文經作者授權,原文部落格連結、作者臉書專頁)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8-28 養生.家庭婚姻
沒見男孫一面死不瞑目!媳婦懷孕34週,被婆婆臨終要求媳婦明天剖腹
一個人臨終所願該被好好滿足,這應該是周遭親友會都有的共識,總會想盡力達成他們最後的願望,不留下遺憾。但如果長輩的願望是看到你的孩子出世,這該麼辦?中國一位網友寫了一篇長文,內容就是上述的困擾,她不知所措,希望聽聽網友的建議。一位懷孕34週的準媽咪,被臨終的婆婆要求提早剖腹生產,讓她見孫子一面。公公、老公都支持婆婆,一起遊說。這位媽咪認為孩子的健康最重要,但如果不照做,恐怕和老公婚姻不保。懷孕34週,婆婆被醫師宣布臨終這位網友目前懷孕34週,但婆婆因為癌症病情加重,醫師判定沒辦法再活多久。沒想到婆婆對她提出要求說:「我知道我肯定也活不了多久了,但是我還有最後一個願望沒有實現,我想在我死之前能看看我的孫子,能夠看看他長什麼樣子,就算我馬上死了,我也能夠瞑目了。」婆婆當場要求明天就讓醫生安排手術,提前把孩子剖腹生出來。一旁的公公和老公都站在婆婆這一邊,安慰婆婆:「我們會想辦法讓你看到你的孫子的,放心吧。」如果是你會怎麼做?原PO認為現在離預產差不多還有一個月,她並不想提前讓孩子出世,沒想到一家人都說她冷漠無情,希望大家評評理。婆婆要看孫子一眼,否則死不瞑目原PO今年28歲,和老公結婚一年多,原本沒有計劃這麼早要孩子的,但是婆婆在一年前卻查出重病,醫生斷定活不過一年,所以就打亂夫妻原本的計畫。老公也知道婆婆一直想看到他們生孩子,所以兩人商量了一下,決定提前要個孩子。原PO開始積極備孕,很快在兩個月後就懷孕了。婆婆知道後,整個人精神都好了很多,在我懷孕四個月的時候,確定肚子裡是個男孩子,更是開心,還說她是家裡的大功臣,為他們家傳宗接代了。從那以後,婆婆雖然生病了,但是每天都會讓公公去買各種食材,回來煲湯給原PO喝。公公、老公都支持婆婆臨終願望沒想到在懷孕34週時,婆婆病情加重突然暈倒,情況極不樂觀,提出了要她提早把孩子生出來的要求,而且公公、老公都支持。原PO當場把老公拉出病房,說:「你是不是瘋了?孩子都還沒有足月,現在就算刨出來,你媽也是看不到的,他各個器官都還沒有發育成熟。」沒一會兒公公從病房出來了,他說:「兒媳婦我知道我們提這個要求讓妳有點為難,但是妳看到妳媽估計也撐不了幾天了。要是妳同意了,我馬上就把名下的一套房子過戶給妳,就算爸爸求妳了,希望能滿足她的這個願望,妳就算可憐一下她的心情吧。」老公則說:「我已經質詢過醫生了,醫生說34週的孩子基本上都發育成熟了,如果實在有什麼,大不了就住一週的保溫箱就好了。」不想冒風險的準媽咪,希望孩子自然出生原PO原本以為老公會站在她這邊,畢竟我肚子裡的是他的孩子,沒想到就因為婆婆一句話想看孫子,就這樣至我們的孩子身體健康於不顧。原PO不願這麼做,希望孩子能夠自然出生,我不想因為大人的自私而害了孩子,不想冒任何風險。她對老公和公公說:「孩子在我肚子裡,你們誰都沒有權利來決定他什麼時候出生,我會等他自己發動,他想出來了再出來,我的孩子我得為他的健康負責。」沒想到這麼說讓老公大怒,說別的孩子就算是早產也照樣健康活下來了,搞不懂孩子都已經快足月了,質疑原PO為什麼非要這麼固執?公公也說這樣太自私、太冷血了。不提早剖腹生產,和老公的感情再也回不去原PO氣得哭了,難過為什麼都不替孩子想一下呢?對老公實在太失望了,於是回了娘家,沒想到公公每天還給發簡訊,希望她能滿足婆婆得願望。原PO知道如果不能滿足婆婆的要求,和老公之間就再也回不去了,他們一家都會覺得是她太自私,讓婆婆帶著遺憾離開了,可能會為此記恨一輩子。家務事難解,如果是妳,妳會怎麼做呢?延伸閱讀:.「終有一天我會在你的人生場景中缺席」一位罹癌母親教會我們的事.妻婚後默默付出,卻換來夫外遇找小三!專家點出婚姻手原因.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4-08-26 名人.鄒頡龍
鄒頡龍/〈怪醫黑傑克2024〉畸胎瘤皮諾可 真的存在嗎?
還記得當年進入大學,有一堂課老師請我們上台,分享為什麼報考醫學系。前幾位同學都說,想效法史懷哲,為偏鄉窮苦的民眾服務;有個同學很隨興說,從小功課不錯,阿嬤說當醫師好,就考醫學系了……全班哄堂大笑;另一位同學很認真地說,因為從小看漫畫《怪醫黑傑克》,覺得醫師實在太酷了,以後想當外科醫師。全班聽了大笑後,有好幾個附和:「對耶,想當醫師多少受了這部漫畫的影響。」手塚治虫是日本著名漫畫家、醫學博士,被譽為「日本漫畫之父」。《怪醫黑傑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自1973年開始連載,至1983年結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總銷量達到數千萬部的黑傑克醫師是一個傳奇,小時候遭遇可怕的爆炸意外,幸虧一位醫術高超的外科醫師將他從鬼門關救了回來。拼湊的皮膚有不同顏色,臉上、身上滿是疤痕,連頭髮都是一半黑一半白,特殊的外型讓他從小被霸凌嘲笑。他奮發向上,並成為一位卓越外科醫師。黑傑克醫師有著超能力的手術技巧,卻拒絕墨守成規,有時收取天價的手術費,也經常無償地為有需要的患者治病。在漫畫問世50周年之際,日本推出真人版的《怪醫黑傑克2024》,由日劇天王高橋一生主演,將孤傲又富有人性的黑傑克演得入木三分。吸引觀眾注意的,還有年僅7歲的童星飾演的助手「皮諾可」。漫畫中,她原本是寄生於一位18歲富家千金身體裡的畸胎瘤,具有心臟、肝臟等一切器官,但是不具有身體。黑傑克將畸胎瘤取出來,為這個18歲的女孩以人造纖維創造出一個身體,使得皮諾可有著18歲的心靈,卻只有6歲兒童的身體。什麼是畸胎瘤呢?畸胎瘤(英語:teratoma)源自於原始生殖細胞或胚胎幹細胞,可能出現在卵巢、睪丸或身體其他部位。卵巢畸胎瘤是一種常見的畸胎瘤,占全部卵巢原發性腫瘤的15%,腫瘤中可以看到類似正常的器官組織,比如毛髮、軟骨、牙齒、肌肉等。卵巢畸胎瘤可能為良性或惡性,治療的方法是手術切除。雖然畸胎瘤的原始細胞可能演化出不同組織,不過發展出完整的器官並不常見,因此像漫畫中於卵巢腫瘤出現一個有思想、有心跳的皮諾可,這樣的機會微乎其微。短短兩個小時的電影如何呈現《怪醫黑傑克》的精華?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任務。劇中重現了手塚治虫在50年前漫畫中讓人嘆為觀止的斷肢重接,以及器官移植手術。一位婦人罹患「獅面症」,臉部骨頭腫脹,看似一頭獅子。失去美麗容顏與丈夫歡心的女人徹底絕望,找上死神「奇利柯醫師」,他準備以溫柔設計,讓婦人在較少痛苦下安樂死。面對疾病,究竟應積極求生,或求死?最後黑傑克成功治癒美婦,恢復她的容貌。電影末尾卻讓這對重拾歡樂的夫妻深陷在突發的山崩災難當中,生死未卜。醫師的職責是什麼呢?讓病人從疾患中重生,更有尊嚴、更有價值地活著。但人並不是神,生命有其極限,醫學也有極限,如何拿捏,是醫學界長久追尋的問題。《怪醫黑傑克》問世50年了,在2024的今天,我仍然推薦年輕的醫學生讀這部漫畫。Facebook請搜尋:鄒頡龍醫師聊生活,談健康
-
2024-08-25 養生.營養食譜
朱慧芳/車前草的土洋之戰
台灣路邊公園常見的車前草,跟北美、歐洲郊區普遍見到的洋車前草,都是屬於車前草屬的植物,而且外觀特徵幾乎一模一樣,在我的眼中實在很難分辨它們誰是阿兜仔老外,誰是在地種!好在無論在亞洲或是歐美,現在都可以方便地買到車前草的加工食品,其中洋車前草籽的種子外殼,因為含有高比例的植物纖維素,而成為健康食品貨架區的熱門品項,不少品牌包裝上標榜著有機認證,甚至已經普及到出現口服膠囊,讓我更放心購買,不必去摘院子裡的野草來實驗。第一次認識車前草,是在一所大學校園的草地上,從一對正在採摘車前草的老夫妻口中聽到。我還記得他們說,車前草全身是寶,他們用新鮮採摘的車前草煮成茶喝。校園內的車子少、汙染少,每次去附近的校園散步時,他們都會順手採一些帶回家。據他們說,車前草的嫩葉和新鮮的長穗狀花柱,都可以當成蔬菜吃,葉子在料理之前要先用熱水汆燙,以去除輕微的苦澀。如果一次採的量多,可以先曬乾,需要時就像煮青草茶一樣,加水煮來喝。自從被他們指點之後,我突然發現車前草幾乎無處不在,它們喜歡生長在較為陰涼,有樹蔭或是半日照的地方。不用種植、不用施肥,就像所有野草一樣,春風吹又生。車前草有許多別名,包括「牛耳草」,據說西漢時期,軍中士兵和馬匹都因為血尿症而痛苦不堪,其中一位士兵發現馬匹吃了地上長得像牛耳的草,不再尿血,且恢復活力,趕緊向長官報告。因為像牛耳的草長在車子的前方,所以就被稱為車前草。夏天是車前草的生長旺季,而我也是在這個夏天開始嚐試。洋車前草種子的外殼含有高量的天然植物膠質,且不含麩質,製作白花椰菜素肉餅時,加入少許洋車前草籽粉末,不但可以吸取多餘的水分,讓料理過程更有效率,還可以把切成細末的食材黏聚在一起,產生像製作葷食的丸子、肉餅漢堡時一樣的黏稠質感。不過,要達到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自然口感,份量和比例的拿捏就需要多做幾次彈性調整。有了製作素肉餅的滿意經驗,我更大膽的把從健康食品店買的洋車前草籽粉,加入煮好的麥片,一來為了增加纖維的攝取量,更多的是為了讓麥片的口感更柔滑好吃。這個暑假,有機菜農阿東伯每周都會把司馬庫斯盛產的有機高麗菜載下山來,我也幸運地搶到幾顆。看到甜脆新鮮的高麗菜,忍不住想包一些高麗菜蔬餃來吃。包蔬菜水餃時,最困難的是把餡料聚攏在餃皮內,因為蔬菜食材缺乏黏性和膠質。使用馬鈴薯粉、樹薯粉、玉米粉、地瓜粉當做增稠劑,雖然也可達到目的,但只怕增加了澱粉帶來的熱量,且加多了也影響口感。我在拌好的高麗菜、胡蘿蔔、白豆乾餡料內,放入二匙洋車前草籽粉,稍微放置讓它發揮吸水功能,包水餃時感覺比平時容易不少。煮熟後的水餃口感非常滑潤,餡料也凝聚成團,不會輕易散開。然而,有一好沒有二好,增加了黏性和滑潤,高麗菜該有的清脆爽口感卻減少了。下一次製作蔬菜餃,我會繼續嚐試,直到找出自己滿意的洋車前草籽粉剛剛好的份量。
-
2024-08-24 養生.家庭婚姻
新婚夫妻赴歐蜜月60天、回台灣竟秒離婚!原因曝光震驚全網
新婚夫妻常會出國度蜜月,享受專屬的兩人時光。對此,一名網友分享,公司一位女同事和老公去歐洲度蜜月60天,結果回台灣就立刻離婚,讓他超級錯愕。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這名網友在社群平台「Threads」表示,公司一位女同事,婚後和老公去歐洲度蜜月60天,近期回台灣竟然就離婚了,因女同事認為「旅遊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弄不好,不必浪費時間一起走下去」,讓他聽了超錯愕,同時又覺得如此果斷非常帥氣。貼文一出後,不少網友也認同該名女同事作法,紛紛表示「其實是真的,兩個人的小旅行專案都執行不來,人生太多其它地方都不能依賴」、「出國能脫離彼此舒適圈,看出經歷疲倦困乏後的本性,適不適合繼續走下去」、「其實我覺得這樣很好,因為馬上發現問題,也沒有新的生命誕生,及時止損」、「這樣很好,不合就不勉強」。此外,也有不少網友認為,旅行真的是感情照妖鏡,指出「我覺得60天就算是結婚很久的夫妻也可能會吵到離婚」、「突然覺得婚前應該先跟伴侶去海外長期旅行,能更快分辨出對方是否適合相伴一生」、「蜜月60天算是修行的程度了」、「不論跟誰出國旅遊60天,難免都會吵架」、「60天連神仙都會吵架哈哈」。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23 退休力.活躍好學
老夫帶老妻練壺鈴 執子之手健康到老
「帶太太來運動,就是希望她陪我一起健康到老。」73歲錢睿煌帶著太太張麗莉一起參加壺鈴課程,不僅是為了彼此健康,更深知太太平日照顧老母親,缺乏足夠的運動,而壺鈴的基本訓練動作能幫助年長者建立正確的體態,預防腰椎受傷。「只要每天運動,就會愈活愈年輕。」更讓錢睿煌感到安心的是,課程環境輕鬆有趣,適合初學者。老師在上課前會根據每個人健康狀況,與運動習慣調整壺鈴重量,確保大家能安全地享受運動樂趣。恩愛夫妻 互助完成動作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開辦的「強肌運動系列─增肌減脂抗老減齡」初階班,吸引不少熱愛健身的年長者參加,其中有兩對攜手同行的夫妻,特別引人注目。他們的互動充滿溫馨與甜蜜,不時相互協助完成各種伸展動作、散發出的恩愛氣氛,讓人不禁為之動容。73歲錢睿煌與70歲張麗莉更是課堂中的焦點。張麗莉提到,上課的第一天,錢睿煌還很神祕,不願透露要帶她去哪裡,直到上車後,才知道先生為了她的健康著想,報名上壺鈴課。錢睿煌透露,因為張麗莉一個人不願意去運動,健身無疑是他能送出最好的禮物,「帶太太來運動,不僅能增進她的健康,對我們未來也有很大幫助」。學習正確運動 保護自己錢睿煌退休後熱心公益,先在台北市生命線擔任義工,目前則是幫助國小生進行心理輔導。他提到,年長者需要注意正確的運動姿勢,尤其是提菜籃或重物,壺鈴課程幫助他們學會如何保護自己,減少運動或生活中的意外傷害。69歲王先生和55歲太太是聯合報課程的老學員,曾參加拳擊課,這次參加壺鈴課程。王先生表示,肌力訓練和反應能力對年長者來說十分重要,尤其是他退休後,擔心如果不定期運動,可能會變得怠惰。太太也提到,參加這樣的課程,不僅能增加活動量,還能結交新朋友,「我們兩個一起來上課,就是為了互相糾察。」壺鈴運動不僅能訓練下半身的力量,還有助於保持身體的穩定性,這對年長者行動力至關重要。保持肌力 85歲嬤來上課課堂中還有位85歲的孫奶奶,她是一位熱愛古典文學、繪畫和電影的長輩。她來上課就是為了保持肌力,防止衰退。她相信,適度的運動和伸展對年長者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常動腦,就不怕失智。」對她來說,身體的健康和大腦的活躍同樣重要。隨著初階課程即將結束,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計畫在9月4日推出進階版的「強肌運動系列─增肌減脂抗老減齡」課程。運動教練田玉笛指出,進階課程將根據學員的熟練程度和體能狀況,逐步增加訓練強度及難度。學員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全面提升自己的體能,在課程中嘗試不同的動作組合,例如:土耳其式站立、盪壺等,這些挑戰性動作,不僅能帶來體能上的突破,還充滿趣味性,適合想保持身體健康的人。強肌運動系列增肌減脂抗老減齡壺鈴課進階班:●周三課程:日期:9/4、9/11、9/18、9/25、10/2、10/9時間:下午3時至4時30分●周四課程:日期:9/5、9/12、9/19、9/26、10/3、10/10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地點:台北市青少年發展處4樓舞蹈教室(台北市仁愛路一段17號4樓洽詢:02-8692-5588轉5869線上報名:網址
-
2024-08-21 焦點.元氣新聞
新藥一瓶21萬,癌友:「要放棄什麼才能繼續治療?」病團盼癌藥基金快上路
新藥新科技研發快速,提升癌友存活率,但根據調查,近7成癌症病友必須自掏腰包,才能使用符合國際治療指引的用藥。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癌症負擔程度,台灣排名前20名,亟須健保制度以外的癌症新藥基金挹注,提升癌友存活率與生活品質。自費新藥一瓶21萬元 癌友苦思「要放棄什麼才能繼續治療?」一位在台灣癌症基金會服務的乳癌病友,大學時期因樂團與男友相戀,畢業後結婚步入禮堂,幸福生活卻因女方罹癌戛然而止,歷經2年不斷復發、轉移,逐漸對健保給付藥品產生抗藥性,一瓶要價21萬元的自費新藥成為最後希望,夫妻二人思考,「要放棄什麼才能繼續治療?」另一位癌友和陪伴10餘年形同家人的寵物犬同時罹病,為陪伴愛犬走向生命的盡頭,決定自費用藥續命。蔡麗娟指出,即時且適當的治療,對癌友與家屬來說相當重要,台灣癌症基金會倡議成立「癌症新藥基金」,以病人為中心理念,減輕癌症家庭負擔,不再因高額自費而失去對生命的期待;新藥突破,讓癌症治療慢性病化,提升病友存活率,但需要癌症新藥基金與健保合作,才能讓每位癌友都取得有效的治療。癌藥基金設立還差最後一哩路癌藥基金面臨財源、法源問題,距基金設立還差最後一哩路。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張文震表示,台灣癌症基金會2019年起投入癌症新藥基金政策研究,歷經6年努力,執行2次台灣首見、逾千人以上規模癌友家庭大調查,訪談逾40名專家、舉辦議題工作坊,倡議行動才獲得跨黨派支持,成為政府健康台灣推動方針之一。台灣癌症基金會8月起在高雄市、台北市舉辦「『可不可以,不放棄?』台灣癌症新藥基金TmCDF貨櫃主題展」,張文震表示,該展覽集結基金會服務的病友故事,尤其是罹病過程中,因自費費用高昂「不得不放棄」的遺憾,藉由故事發聲,希望每位癌友、民眾享有平等的醫療權益,「盼全民一同為成立癌藥基金集氣,讓癌友不再抱憾。」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8-18 名人.傅志遠
傅志遠/那些在急診室擦肩而過的故事
孩子漸漸長大,從坐在推車的嬰兒,變成會頂嘴會反抗的青少年,彷彿是一瞬之間。長大之後要面對的問題變多、煩惱變多,我對他的要求變多,免不了父子的衝突也時而出現。每回和孩子吵架,我常因此心情不好,偶爾翻翻他們小時候的照片與我曾寫過與孩子快樂互動的故事,想著想著便更沮喪。某個因小事吵架不歡而散的早上,我趕著出門上班,不想再為孩子的事心煩。這天在外科急診當班,來了一對因口角互毆的夫妻,先生傷勢較輕,妻子卻需要手術,結果兩夫妻既是病人,也是彼此的家屬,協助對方簽署相關文件時,我注意到他們身邊有個小男孩。應該是兩夫妻的孩子,很無助地站在兩張病床中間,由於年紀很小,所以幫不上忙,護理人員忙進忙出也沒空理他,所幸孩子很乖,就只是靜靜地站著。我招招手讓他來我這裡,把抽屜裡應付嘴饞的零食拿了一包給他:「要不要吃餅乾?」「可以嗎?」小朋友眼睛亮了起來,可是卻不敢伸手接。「當然可以!」我怕他不好意思,所以撕開包裝,讓他可以直接拿起來吃。「我要問一下媽媽……」小朋友看了遠處躺在病床上的母親,不過她正在做手術前準備,沒空管孩子在做什麼。「謝謝。」本以為他拿了餅乾會走回座位,他卻站在我工作的電腦前發獃。「你在幹嘛?」小朋友指著電腦螢幕問我。當時急診同時有好幾位傷患正在處理中,我指指周遭:「我是醫師,這些都是病人。有些是車禍、有些是跌倒……」早幾年的我一定把他打發走,不過當了爸爸之後,對小孩的容忍度提高很多,所以很慈祥地跟小朋友講話。(慈祥是旁觀的住院醫師給我的形容。)他似乎對我的工作很有興趣,東問西問一堆問題。「你幾年級?」與其一直被問,倒不如我來跟他聊天。「我四年級,可是老師說我只有二年級而已,他們說我過動,所以程度不好。」「什麼意思?」「因為我上課都聽不懂,所以老師就叫我坐在最後面。」聽到這裡,我突然有點心酸。「那你們有上英文課嗎?」我陪自己的兩個孩子讀英文好幾年,或許這會是個好話題。「有,可是我也聽不懂,所以都蹺課。」「蹺課?去哪裡?」「躲在廁所裡,或其他人找不到的地方。」看看這個孩子,有種說不出的難過,很想幫他,卻不知怎麼做。一個跟我只相處幾分鐘的家屬,卻意外讓那天上班的心情很灰。醫療工作這些年,我接觸過各形各色的人事物,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令人難過的事件,很想幫忙他們,卻心有餘而力不足。回到家把這個故事跟家人說,忍不住抱抱孩子,先前吵架的不愉快,似乎一點也不重要了。我也試著讓孩子們知道,比起很多弱勢者,我們是幸福的,更要知足,感謝上天的厚愛。
-
2024-08-13 退休力.理財準備
收租店面想分給女兒,該在生前贈與還是留遺囑?4種稅試算完再決定!
曾媽媽近期跟朋友聊起退休規劃,大家都頗有感慨,擔心的問題也各有不同,好友們都認同洪蘭教授提到的,老後三寶「老友、老伴、老本」當中,「老本」最重要,因為有錢,老了才不會惹人嫌,長壽才有意義。但是曾媽媽心中有一個擔心,如果把錢全部都留在身邊,當有一天開開心心去跟上帝喝咖啡時,子女會因為爭產而感情破裂,不相往來。尤其是不動產的獨特性,每個物件都是不同的,若要用遺囑做到完全公平的分配,實在太困難了。生前贈與不動產,重重稅務如何解?於是,曾媽媽仍然決定要將名下兩間收租的店面在生前贈與給兩個女兒,在經過了解之後,曾媽媽得知原來在生前贈與店面不但要繳交贈與稅,還須要繳高額的土地增值稅,未來如果女兒出售還會面臨高額的房地合一稅,算一算實在很心疼,只好向擁有不動產稅務專業的財務顧問請教,有甚麼方法可以合法節稅又能達到生前傳承的目的呢?不動產傳承面臨的4種稅務顧問告訴曾媽媽,不動產如果要傳承給下一代,移轉時會有土地增值稅、契稅、遺產及贈與稅,如果出售不動產有獲利時,則須依照所得稅的規定課徵財產交易所得或房地合一稅 :1.土地增值稅 土地增值稅係將現在的土地公告現值減去原地價,扣除地主投入勞力資本改良的費用,計算出土地漲價總數額,所以土地持有期間越長、土地面積越大,在出售或贈與時,可能會有很高額的土地增值稅要繳,所以是需要優先考量的移轉成本。(試算土地增值稅:財政部稅務入口網/線上服務/線上稅務試算/土地增值稅試算)生前移轉時,土地增值稅在自用住宅有10%的優惠稅率,應好好善用,有機會將最高40%稅率降低至10%,節省四分之三的土地增值稅。若是死後繼承,由於繼承移轉的土地免課土地增值稅,就可以節省下一筆可觀的稅金,日後若子女將繼承得來的土地賣掉,土地的漲價總數額會以繼承開始時計算,相對能降低出售時土地增值稅,所以常聽說不動產用繼承較為節稅,就是這個原因。2.契稅不動產因買賣、承典、交換、贈與、分割、占有,都需要繳交契稅,簡單來說,誰取得這筆不動產,誰就要繳交契稅,所以子女跟父母買房,或是受贈而來的房子,都是子女要繳交契稅。契稅是以房屋現值乘以稅率計算,如果是一般的買賣或贈與,契稅稅率都是6%,並且要在契約成立起三十日內申報,想要了解契稅金額可以透過下列方式 :1.向稅務機關申請「稅籍證明」,上面登記的「房屋現值」乘上稅率,就可以得知應納稅額。2.房屋所有權人用自然人憑證、工商憑證或以註冊的健保卡,可以透過線上查詢。( 財政部稅務入口網/線上服務/線上查調/查調申請 https://www.etax.nat.gov.tw/etwmain/etw103w?taxType=10&token=-5775733353674344836 )3.遺產及贈與稅依照遺產及贈與稅法的規定,動產、不動產及有價值的權利在移轉時,都應依法申報納稅,所以在評估贈與和繼承時,要一併計算贈與稅或遺產稅,其中贈與稅的免稅額是以每人每年計算,較容易計算,如果是遺產稅就要按照全部遺產來評估,相對複雜許多。若是不動產要以買賣的方式移轉,就免繳納遺產及贈與稅,但二等親以內親屬間以「買賣」方式移轉房地,因為涉及遺產贈與稅及房地合一稅的申報,若有短報、漏報或是「假買賣,真贈與」的情況,將是重點查核的對象,因此務必要謹慎誠實申報。4.房地合一稅出售104年12月31日以前取得且持有期間超過2年之房地,就是俗稱的舊制。在舊制不動產交易課稅時,土地是課徵土地增值稅,不列入綜合所得稅課稅範圍,僅在房屋部分計算財產交易所得,但房屋會隨著時間折舊,土地則因稀有性而大幅增值,故產生租稅不公的情況。房地合一稅就是在此背景條件下因應而生,希望能夠落實租稅公平,若出售105年1月1日後取得的房地,適用新制房地合一稅,需在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日之次日起算30日內提出申報,不會統一在所得稅報稅月徵收,其相關規定是在綜合所得稅當中,所以房地合一稅仍是所得稅的一種。房地合一稅在不動產傳承時,到底應如何評估 ? 不同的移轉方式,會影響「取得成本」的認定,如果是贈與或繼承,取得成本會以受贈或繼承時計算遺產及贈與稅的價值來認定,這個金額相對較低,若是買賣,則可以用買賣時的取得成本來認定,未來在計算出售房地所得時,能夠大幅降低所得金額。簡單舉例說明 : 市價2000萬的房地,若是繼承或受贈取得,則課稅價值可能只有500萬,雖然節省了遺產贈與稅,但子女未來出售時,假設仍以2000萬出售,依照房地合一稅計算,視同獲利1500萬 ( 2000萬交易價格 - 500萬取得成本 = 1500萬所得 ),若以現在最高稅率45%來計算,要繳交高達675萬的房地合一所得稅。稅目試算後還需全盤考量 找出最理想贈予方式以上四種稅規定在「平均地權條例」、「契稅條例」、「遺產及贈與稅法」、「綜合所得稅」等不同的稅法當中,如果再加上繼承時須考量的「民法」中應繼分、特留分、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的應用,確實是相當的複雜。最後顧問建議曾媽媽仍應將以上每一項稅目進行試算,考量是否有機會適用優惠稅率;同時評估該不動產未來可能變動的情況,甚至考慮受贈子女的婚姻狀況,來決定是生前贈與、買賣或是死後繼承、分配,才是比較完整的不動產移轉規劃評估。畢竟不動產金額都不小,移轉時要繳交的稅金動輒數十萬數百萬,得先仔細評估,以免因小失大。作者:楊馥瑄經歷:TFPA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樂學網[理財觀念實務班]講師理財周刊線上直播課程講師Smart智富月刊保單評選委員政治大學壽險經營管理碩士學分班台灣大學高階財富管理研究班壽險公會表揚全國最佳績優外勤人員(2006)專業證照: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信託業業務人員信託業務專業測驗合格投信投顧相關法規乙科測驗合格人身保險業務員銷售外幣收付非投資型保險商品測驗合格投資型保險商品業務員資格測驗合格財產保險業務員資格測驗合格人身保險業務員資格測驗合格(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8-11 退休力.自在獨立
找尋理想老後生活?「這概念」最重要!改裝老後居住空間,還能讓照顧者也減壓!
「面對改變很困難,但唯一不變的就是天天在變。」天主教失智症老人基金會社工主任陳俊佑服務過許多長輩,他說,每個人面對老的方式都不同,無論老後居住或照顧方式,最擔心不願意接受改變,或受限於自身習慣的長輩,建議及早培養適應力、找尋資源的能力。如何尋找理想老後的居住模式?陳俊佑說,找尋理想老後生活或居住模式,其實所有年齡層都一樣,必須懂得自己需要什麼、因應自身需求做出改變。偏偏「改變」這件事,對任何人來說都不簡單,更別說行為模式已經固化的長輩,光是要意識到自己需要調整,就已經不容易,要再適應新的行為模式,更是難上加難。曾有位八十多歲榮民伯伯,雙眼失明,他習慣獨居,即使看不到,還是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可料理三餐。但社工發現,他家長期漏水漏電,萬一他不小心碰觸到積水處,馬上就有生命危險。某次他生病住院,社工在他出院後將他送到榮民之家,但他極不適應,不到一年就離世。每位長輩需求不同,唯有自己知道需要什麼,但所有人都無法預測未來,唯一可做足準備的是適應改變。例如,先了解其他人老後生活模式,如多數人因行動不便感到困擾,需要搬到一樓或有電梯的房子,就應思考如何因應,例如,先嘗試找一樓民宿或親友家,住上幾個月,讓自己有住一樓的體驗,增加適應力。陳俊佑指出,百歲世代,大家壽命愈來愈長,任何年齡層都應從現在開始培養適應力、找尋資源的能力,未來即使是獨老或是與子女同住、與老伴走完最後一段路,都能安心安適。為長者改裝室內空間 照顧者也減壓徐宛菱在長照領域工作多年,由於先生是室內設計工程專業,夫妻倆目前專為高齡及身障夥伴設計友善空間,客戶以退休族和長照使用者為主。她表示,空間改裝不只對長輩有好處,還可幫助照顧者。目前長照2.0也提供居家無障礙補助,以及施工期間的喘息服務,可多加利用。最常施作的改裝區域是浴室,若晨室內裝修公司專案經理徐宛菱曾遇過一名長輩,原本如廁需要家人協助,改裝後可以自己上廁所,心情截然不同。「廁所凌亂還會影響照顧者,不但有安全疑慮,還遇過居服員因此感到有壓力,造成服務困難。」徐宛菱表示,浴室改裝首先注意的是出入口高低差,馬桶旁加裝支撐幫助起坐,淋浴空間應可容納照顧者進入,倘若長輩有泡澡習慣,還可以改為開門式浴缸。廚房、臥室以及玄關也是重點。改變廚房流理台高度及省力緩衝式拉籃,提高長輩做菜意願。根據衛福部國健署106年調查,65歲以上長者最常跌倒的室內地點是臥室,所以建議增加臥室光線,及床鋪旁加設可攙扶設施;此外,很多人會把輪椅、助行器等輔具放在玄關,不但凌亂也影響進出動線,因此櫃子不只放鞋,還要規畫收納輔具。許多人剛退休時因身體健康、行動自如,室內改裝以美觀、設計感為主,徐宛菱提醒,應提前考量老年生活,打造一個自立空間,若獨居,也可安裝警報器等智能科技,遇到緊急情況直接按鈴可以一次打給多位家人,若有一天需要照顧者同住,浴室、臥室應可容納兩人,照顧者才可好好照顧及休息。數位版看這裡培養韌性 有助老後安居老後人生規畫,千萬別全仰賴子女,只有自己知道什麼樣的生活適合自己。如何增加韌性,培養老後適應力,來看看三位專家的三帖藥方。來測退休力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責任編輯 吳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