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1 新聞.元氣新聞
搜尋
天花
共找到
338
筆 文章
-
-
2022-02-23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防疫隔離不能移動 治療師授三式運動緩解筋膜疼痛
春節連續假期久,加上為了防疫許多人整天宅在家,長時間追劇、玩手機,或久坐打牌、打衛生麻將,長時間固定不動、運動又量不足,讓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人增加約三成。專業物理治療師吳培瑜因此建議從改善長期不良姿勢或維持固定運動習慣來克服,她並示範三式運動來改善,同時,適用於有防疫隔離需求者,可自行在室內運動。「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物理治療師吳培瑜表示,肌筋膜疼痛是因姿勢不良、久坐或缺乏運動,造成肌肉長期處於收縮用力狀態、肌筋膜張力失衡。其特點是在肌肉中有著明顯的肌肉緊帶(taut band),而其中會有特別敏感的壓痛點,按壓時會有特別強烈的疼痛,稱為激痛點(trigger point)。要緩解這疼痛的症狀,物理治療師吳培瑜表示,最重要的是找到引發及造成肌筋膜疼痛的原因,再去做改善,效果才能夠持久。例如:改善長期不良的姿勢或維持固定的運動習慣。為幫助大家改善肌筋膜疼痛,物理治療師吳培瑜並示範三式訓練與放鬆運動,每次2~3回合。第一式【俯臥抬手訓練】,步驟1:俯臥,雙手肘彎曲成90度,大拇指朝向天花板。步驟2:雙手向前向上伸直,來回重複10~15次。加強訓練上背和下斜方肌群。第二式【胸椎活動度伸展】,坐在椅子上,雙腳與肩同寬,左手抓住右腳踝,右手向上延伸並伸直。10~15次為一回合,每次停留15秒鐘。以伸展胸椎。第三式【背部活動度伸展】,步驟1:四足跪,雙手在肩膀的下方,膝蓋在臀部的下方。步驟2:屁股慢慢向後碰觸腳跟,雙手往前伸直,停留30秒。可舒緩整個背部肌群。
-
2022-02-23 新聞.元氣新聞
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最快3月預告 社保司:擬預告10天公告
本周五衛生福利部全民健康健保會(健保會)將開會,議程包括「全民健保財務調整措施」的「政策諮詢」。衛福部社會保險司司長商東福表示,諮詢事項共有五大項,除了全民矚目的部分負擔調整方案,還包括投保金額上下限、旅外國人停復保規定、政府財務責任比例、補充保費就源扣繳結算方式。商東福表示,如果討論意見一致,最快三月初進入預告程序,可能僅預告30天或10天,就會公告實施。商東福表示,這次會議議程中的「政策諮詢事項」是「全民健保財務調整措施」有五項,除了補充保費部分需要立院修改健保法母法,其餘四項都屬於法規命令,由衛福部完成預告、公告流程即可實施。其中以部分負擔調整方案最為優先,因部長陳時中曾指出希望今年上半年上路。有關投保金額上限,商東福表示,現行最高級距為18萬2000元,但基本工資逐年調漲,健保投保天花板卻遲未調整,有人覺得不公平,因此提出討論,或許會把天花板打開,多加一級,例如最高級距提高到20萬。至於停復保,商東福說,社會大眾質疑有些人長期在國外就停保,回台灣就復保就醫,使用健保資源,因此二代健保有要求復保至少要繳三個月的費用。根據2019年資料,當年度有9萬人停保後復保,其中3萬人並未就醫,另外6萬人有就醫,但所繳的保費與其醫療費用是差不多的。商東福坦言「錢的部分已經平衡,其實不是錢的問題,是大家覺得公不公平的問題。」商東福表示,也有人主張要把停保規定取消,只容許少數特定情況者可以停保,許多細節因社會共識難形成,可想見「健保會還有得討論」。目前比較有共識的部分,是針對因公長期在海外,獲釋遠洋漁船等就醫不方便者,可排除在規定之外。商東福表示,這次諮詢事項雖多,但應不會分多次會議,因為只是要聽聽委員的意見,不是像總額或費率那樣需要做決定。如果討論意見一致程度高,會後經過整理資料,最快三月初可以預告。至於預告天數,是否會長達60天,還是會像福食一樣只有10天?商東福表示,這些問題之前報紙都有討論,去年也討論過,已經討論很久了,所以基本上預告不會60天那麼久,30天或10天都有可能。
-
2022-02-2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醫師工會促 補償審核標準應透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去年三月修訂「執行第五類傳染病防治工作致傷病或死亡補助辦法」,允諾加碼醫護染疫補償金,從卅五萬元提升至一百萬元,且溯及至去年一月十五日。但前線染疫醫護近日獲發補償金,卻不如預期,有人僅得六萬五千元,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祕書長陳亮甫呼籲,補償金審核標準應公開透明。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醫護染疫補償金申請案有一○六件,其中八○件審議完畢,有卅八案核定補助,兩案不予補助,發出總額三九一萬九千五百元,平均每案十萬三千元,單案最高核定金額為五十三萬五千元,超越過去卅五萬元天花板。不過,平均每案僅十萬三千元,僅達百萬補償金的一成。衛福部次長薛瑞元日前解釋指出,一百萬元指的是補償金上限,醫護染疫後還需經過中央審議小組審查,依感染程度、住院時間長短研判,並非每案都能拿到最高上限。據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明,中央審議小組會根據需要補償公平處理,未來因新冠肺炎相關影響和住院天數較短,補助金也會變低。陳亮甫指出,若因Omicron染疫後有輕症化趨勢,則不再給付高額,並不合理。「國內外對新冠肺炎後遺症認識時間短,不該輕率判斷生命價值。」他認為「沒人自願染疫,應拿出公開透明的標準審核。」包含是否衡量住院長短、疾病傷害程度、職位薪資補償等條件,都該一併公布。針對醫護人員染疫產生後遺症,莊人祥表示,除了補償金外,還有兩個管道如參與「新冠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或院方成立支持系統,皆能提供照顧服務。
-
2022-02-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百萬補償金跳票!醫護染疫獲6.5萬 通過38案平均10萬
衛福部去年3月宣布將醫護染疫補償金上限,從35萬元提高至100萬元。北市聯醫胸腔科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指出,醫院同仁染疫出現肺纖維化卻僅獲6萬5000元,認為「政府說要挺醫護」,但結果不如預期,門檻依舊嚴苛。蘇一峰指出,院內有同仁因重症COVID-19 患者插管困難,被患者嘔吐噴濺感染Alpha株病毒。「不只發燒、喘住院多天,被迫停工一個月頓失收入」。如今過了半年收到公文,發現僅獲6萬5000元。且身體除了輕微纖維化,隨之而來的「長新冠」症狀更讓人困擾,體力已大幅下降。此外,蘇一峰說,院內也有7、8名醫護染疫,且另一名醫師症狀更嚴重,有明顯肺部纖維化,且須高流量氧氣鼻導管,且停工二個月,如今該名醫師體力非常差,晚上睡覺時常胸痛驚醒,獲賠20萬元。蘇一峰不解,「政府說要挺醫護,但當初說的百萬補償金,如今連35萬賠償都不到,難道非要到確診身亡才算數。」認為醫護補償金「門檻仍高」且「宣達不實」,認為不該拿「挺醫護」作秀。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去年3月,允諾加碼醫護染疫補償金,修訂「執行第五類傳染病防治工作致傷病或死亡補助辦法」,補償金從原本的35萬元提升至100萬元,且可溯及至去年1月15日。衛福部次長薛瑞元指出,目前100萬指的是上限,醫護染疫後還需經過中央審議小組審查,比如依感染程度、住院時間長短研判,並不是每項案子都能拿到最高上限。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目前醫護補償金申請共有106件,其中80件審議完畢,有38案核定補助,2案不予補助,發出總額達391萬9500元。平均每案僅10萬3144元,其中單案最高核定金額為53萬5000元,超越過去35萬元天花板。蘇一峰表示,國內本土疫情在5月最為嚴重,許多醫院醫護全程穿著完善防護衣仍須捨命救人,但許多染疫醫護申請補償金卻超過半年,「本來應該又快、又到位,如今是又慢、又打折。」審查結果卻讓不少醫護心寒。
-
2022-02-0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3境外改列本土 防疫旅館連環爆
昨天僅增兩例本土個案,境外移入有四十七例,但指揮中心另宣布三例境外移入個案改判為本土,二例在台北市,一例在高雄市,原因都是旅館群聚。指揮中心表示,案一九○四二返台檢疫期滿後,回桃園第二天出現咳嗽症狀,並傳染給四名家人。基因定序發現與高雄港群聚定序相同,經查其入境後曾入住高雄市防疫旅館,且該旅館同樓層曾有高雄港陰轉陽個案入住。另兩名改判本土個案為大陸返台案一八七六一、案一八七八六。兩案原本認定互不相關,但曾入住台北市相同防疫旅館,且病毒基因定序後,發現兩人與之前入住同防疫旅館、同樓層的印度境外移入一家人序列相同,認定在防疫旅館內染疫。台北市長柯文哲說,管道可能是空調,也可能是同時打開門而傳染,都不確定。北高兩地紛傳防疫旅館群聚事件,一名自大陸返台男子原列桃園市境外移入個案,病毒基因定序竟與高雄港群聚案相同,高市府衛生局疫調溯源,該男子曾入住高雄的防疫旅館,旅館同樓層有老婦確診,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穎昨表示,元月廿八日當天上午,男子因隔離期滿需採檢,而二月五日確診的老婦則因房間馬桶不通換房,兩人均離開房間。按理,居隔者是不能出房門,碰巧兩人都曾離房,至於當日如何「接觸」,尚需釐清。至於台北部分,指揮中心副組長羅一鈞說,發現該旅館天花板有氣流相通情形。柯文哲表示,空調設備還沒有改善前,此防疫旅館暫不入住。指揮官陳時中說,過年至今疫情穩定,將維持二級警戒至二月廿八日,原訂二月十四日截止的春節檢疫專案也延長至廿八日,另與專家討論解封事宜,找出一條台灣模式的防疫之道,預估最快二月底,就可漸開國門。陳時中說,邊境管制將逐漸放鬆,分為兩步驟,第一步為放寬商務簽證資格,第二步則考慮將入境檢疫天數從十四天縮短到十天,其中包括七天旅館、三天住家的「七加三」方案。
-
2022-01-20 養生.人生智慧
從《茶金》落魄茶葉大王到《解憂雜貨店》爺爺…75歲張復建不設限:年紀大不是干擾是優勢
「年齡也許是一種限制,內心卻可以海闊天空,而無論什麼年紀都該擁抱不完美的自己,將人生起伏、蜿蜒當成風景,在隨遇而安中等待天晴。」由果陀劇場推出、改編自日本作家東野圭吾作品的《解憂雜貨店》近日加演!飾演雜貨店爺爺的張復建,在劇中為眾多煩惱的提問人指點方向,戲外也用豐富閱歷為熟齡者解憂。 75歲的張復建從影近半世紀,他是舞台劇《婚外信行為》裡的外遇丈夫、公視人生劇展《面容》裡的失智老人,也是夯劇《茶金》裡落魄茶葉大王! 「我對角色生冷不忌,只要你們敢找,我就演!」50年來從古代演到現代、從帝王將相演到凡夫俗子,甚至曾在歌仔戲軋過一角,在錯綜複雜的劇情中看盡人生百態,近日他也在果陀劇場推出、改編日本作家東野圭吾作品的《解憂雜貨店》飾演雜貨店爺爺。 張復建9歲習京劇,是復興劇校第1期學生,7年坐科訓練紮實,10歲已能上台演出經典戲目《挑滑車》,15歲隨劇團赴美巡演,1年跑遍全美40幾個州,畢業時在菊壇已小有名氣。 但傳統戲劇演出收入不穩定,他後來轉進影視圈,重新適應寫實的肢體語言。剛進片場時不懂馬術,一上馬就摔下來,「我就再來一次,多騎多摔,OK了!」 奪金鐘後不挑戲,突破框架演到現在 能摔能打,騎馬、吊鋼絲難不倒他,甚至能3天3夜不摘頭套洗澡、睡覺,80年代成為電視台最受歡迎的「中生」。 只是瓊瑤時裝劇蔚為風潮後,「我們這一大票打仔幾乎沒有演出機會了。」他認為既是演員,文武戲都要能演,積極轉型改變戲路,也在此時因演出舞台劇《蝴蝶夢》,遇上知名導演胡金銓。 「我跟了胡導演1年多,台上他對演員這份職業的執著,台下他忠於導演工作,即使心裡不好,也強打起精神來,就是這部分感動了我。」他笑稱猶如「打通任督二脈」,「別人覺得我會演了!」 隔年,張復建便以《西施》夫差一角擒獲金鐘獎視帝,1993年二度憑時裝劇《意難忘》敲響金鐘。戲劇圈常有所謂「金獎魔咒」,但他得獎後不挑戲、不設限,反倒跨越戲路、年齡框架,一路演到了現在。 用感覺去活出來,年紀大是優勢 張復建說,演員年紀到了,外貌各方面一定受限制,但年齡不是問題,「用感覺去活出來,年紀大反而不是一個干擾,而是優勢。」如果什麼角色都能接受,就能拿掉心理障礙,「什麼角色我都能演,而且我演的很愉快!」 再說,只要心態不老,人就不會老。「你要是這個也不能、那個也不學,一點生活情趣也沒有,那才叫真的老了。」 像他每天花2~3個小時閱讀報章雜誌,觀念時時維新,看到好文、好句就做筆記,20多年來累積近20本手札。 從小練功也養成他運動筋骨的習慣,每天必動半小時,下午再慢走1個鐘頭、約3~4公里路程,「運動帶來心態上的安定,覺得可以大膽行動,就不會躡手躡腳。」加上打掃、做飯等家務,「沒演出的時候反而覺得時間過得好快,每天怎麼這麼忙啊!」他大笑。 這些日常看似平淡,卻是生活本來的面目,「我們在外面有再多頭銜、作品,都是虛擬的,真正回來面對的是家庭的一點一滴。」 放下執著不是認輸,而是善待自己 所以他從不自認為「明星」,兒子在校時也不准提起爸爸藝名,他對孩子一無所求,唯一看重是「面對生活的勇氣」。 「放下執著不是認輸,而是善待你自己,事情不是過不去,是你自己讓他過不去。」如同張復建在《解憂雜貨店》裡的台詞:「每個帶著煩惱來找我的人,他們的心裡都有答案。」 至於他自己則以「簡單、知足、勤勞」為人生箴言。「天地間,唯簡能看得到玄機,能嚐得到滋味,有煩惱就想得簡單一點。」知足能常樂,在喜悅情境中凡事都會往好的方向想,也會有感恩的心。 第3是勤勞,「當下勤、當下補拙,當下勞、當下就有收穫,」既勤且勞就能把握當下、珍惜現在。 不過,人生總有低潮時,張復建安慰:「心想事成不容易,做不到沒有關係,擁抱這個不完美,你才能原諒自己,不要再給自己製造壓力。」●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27歲打工討生活,被笑「明星竟然端盤子」...許傑輝:我不是最耀眼,但可以是最努力的.最好的友誼並非要聯繫頻繁!不以利益為目的的關心,對成年人來說很難得、要珍惜.98歲豐興林文貴辭世》365天只休息2天、天天騎車巡廠!堅信「別人教我兒子,比我教得好」
-
2022-01-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防疫下一步? 陳建仁:高疫苗覆蓋率國 不追求零確診
面對來勢洶洶的Omicron疫情,台灣該怎麼辦?「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前副總統陳建仁表示,台灣人已有足夠的防疫能力和知識,群眾心理和社會氛圍都願意配合防疫工作,不必害怕「與病毒共存」。他指出,台灣兩劑疫苗接種率破七成,而「與病毒共存」是高疫苗覆蓋率國家的作為,如英國呼籲國人學習與病毒共存,以色列、新加坡不再追求「零確診」,而是持續提升疫苗覆蓋率、大幅減少重症與致死人數。中研院新書「研之有物:中研院的21堂生命科學課」今天下午舉辦分享會。作者之一陳建仁以「台灣的科學抗疫之路」為講題分享台灣的防疫政策。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謝世良則從免疫學者的角度,探討是否能透過醫療技術降低確診患者的免疫反應,避免引發重症。2003年SARS最嚴竣時期,陳建仁接下衛生署署長一職,帶領台灣遏止疫情擴散,並積極推動組織再造、建置全國感染症醫療體系。他觀察這兩年台灣的防疫,認為全世界只有台灣能夠如此精準掌握密切接觸者。許多國家採取封城或普篩,是因為無法精準掌握密切接觸者,台灣則透過疫調做到精準防疫,因此可以不做封城或普篩。陳建仁認為,台灣防疫可以分成兩階段。第一階段是發現新冠病毒至前年11月疫苗問世,此時最好的防疫方法為阻斷病毒傳播。台灣能在「上半場」成功阻斷病毒傳播,歸功於 SARS 期間施行的各項防疫措施──手部消毒、量體溫、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與避免群聚。但疫苗問世後,下半場最重要的任務是藉接種疫苗提升群體免疫。陳建仁指出,在傳染病的歷史上,除了天花,幾乎沒有病毒可以被完全消滅。要撲滅新冠病毒很難,不但耗時耗錢、更耗損很高的社會經濟成本。但新冠病毒會「流感化」,傳染力高但毒力低,如挪威新冠病毒的致死率僅為萬分之五,與普通感冒、流感差不多。台灣的「防疫三寶」—快篩、疫苗、口服藥物都準備好了,大家不要害怕「與病毒共存」。被問到甚麼時候可以正常出國?陳建仁認為,「是全世界疫情都得到控制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是安全的,除非每一個國家都是安全的。」如果不幫助疫苗接種率很低的國家,也許有一天新的病毒又會冒出來。未來需要天天戴口罩?他認為,有呼吸道感染症狀的人戴上口罩,是公共衛生素質的展現。而疫後的新常態生活,將會是「線上線下一起發展」,民眾必須適應疫後的數位化環境。有觀眾問陳建仁會不會再度參選?陳建仁表示,學術研究是他的終身職志與最愛,而他現在決定回到「最愛」,更何況「學術研究的貢獻不會少於政治人物。」
-
2022-01-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1保全3歌友會成員確診 桃機群聚累計12例
桃機群聚案昨天深夜增加四名案例,累計達十二例。新增案例為一名女性機場保全人員,及三名歌友會相關成員。女性保全上月廿九日連續上班至昨天,僅元月二日未上班,與清潔人員足跡重疊,機場保全公司人員總計三九一人,將全面進行PCR採檢;此外,金嗓歌友會擴大採檢結果出爐,增加三名確診案例,其中二人為歌友會會員,另一人是會員的妹妹,歌友會尚有一百人待今日完成採檢。歌友會篩檢姊妹確診 還有一司機機場保全人員在機場工作時間長達八天,地點分別在入境一樓大廳以及三樓出境外圍。該名保全人員上下班未搭乘交通車,自行上下班。前進指揮所指揮官王必勝表示,由於染疫保全人員與清潔人員部分足跡重疊,機場保全三九一人中,其中六十七人已快篩為陰性,但因該名女保全確診,將針對三九一人進行PCR釐清感染狀況。桃園市衛生局長王文彥表示,昨天針對金嗓歌友會五百卅多人採檢,其中三人確診,二人是歌友會會員,另一人是會員的妹妹。這二名歌友會會員一位是六十多歲的女性,其妹妹一同採檢確診,另一位會員為五十九歲的計程車司機,兩名會員都跟案一七二三九歌友會中有足跡重疊,被判定是感染主因。他說,其中一名確診者的小孩也接受篩檢,但結果未出爐,其就讀的桃園某國小今預防性停課一天。第三劑疫苗 間隔縮短至三個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表示「Omicron疫情已經進入本土」,且案一七二三九與社區頻繁接觸,也讓社區Omicron疫情隨時都可能爆發。指揮中心全力防疫,第三劑疫苗間隔縮短至三個月,已取得專家共識,最快今天公布接種對象。桃機原先的八案確診者家庭接觸者初步皆為陰性,也擴大匡列職場接觸者。針對指標案一七二三O至忠貞市場擺攤,案一七二三九參加的歌友會也全面開啟社區篩檢,但專家憂已有數波感染,陳時中表示,時序上可能有幾波感染的可能性,但社區未篩檢到個案且無不明來源個案出現,還不敢這樣定論。境外暴增四十例 逾半來自美國昨日新增四十例境外移入案例,為今年度最多,其中自美國入境有廿四例占比最高。指揮中心昨也宣布,國內再增加一起北市某防疫旅館群聚案件,案一七一二七,自去年十二月卅一日列為境外移入,與案一七○七三住在隔壁房,疑透過天花板小隙縫傳染,改判為本土病例,兩案皆感染Omicron。這波旅館群聚事件已累積五起。由於國內本土確診數增加,指揮中心昨宣布應變及專責醫院請三日內騰出廿%及五%作為專責病房。
-
2022-01-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防疫旅館群聚又來! 隔壁房客重疊3天 皆染Omicron
防疫旅館群聚再爆一例!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3例本土確診、40例境外移入,其中以美國最多,3例本土為桃園機場群聚相關。指揮中心說,案17127,原本列為境外移入,檢疫期間居住北部防疫旅館,因與隔壁房住客皆確診Omicron,經基因定序確認「僅差一位點」,今將案17127改判本土個案。根據指揮中心資料,案17127於12月17日自瑞士入境,自12月17日至12月24日入住北部某防疫旅館,居住於803號房,並於12月28日發病、12月31日確診,ct值15;案17073則是12月27日自美國入境,於12月22日至12月29日入住防疫旅館,房號為805,後續採檢12月29日確診、無症狀,ct值18。兩人都是採取春節專案「7+7」方案。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案17127和案17073入住防疫旅館重疊日為12月22日至12月24日,兩人經過病毒全基因定序,確認為Omicron,彼此相差一個位點,根據定序結果及流病調查,推斷可能為17073傳染給17127,今日將案17127由境外移入改判本土個案。陳時中隨後證實,這間是位於台北市的防疫旅館,案17127和案17073居住的該樓層中,仍居住在內的旅客2人陰性,已返家3人也都陰性,飯店員工18人陰性,同住家人3人陰性,目前 應是旅館內案例,會持續注意。羅一鈞表示,旅館調查還沒完全結束,8樓監視器還在調閱,不過環境檢視後確認803、805兩房間是相鄰,且發現天花板隔間有效隙縫,是否導致傳染有待商榷。目前該棟旅館只出不進,其餘旅客安排至其他防疫旅館,後續針對環境進行清消採檢,需經過專家複查才能決定是否恢復入住。羅一鈞說,就兩案感染時序來看,該案入境第13天才驗出,且病毒序列兩人僅差一個位點,對比我國現有的境外資料庫以外,其餘都來自美國、加拿大,因此案17127先行改判本土,後續調查進行中。目前北市已有4旅館發生本土群聚,桃機8人確診有4例Omicron,各國確診指數狂飆,是否擔心社區將步上後塵?陳時中坦言,很不希望發生,所以努力做防堵。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針對全台474家防疫旅館已查核完畢,119家旅館是有需要改善,有5家完成複查,發現改善樣態不同,比如有可立即改善就請立即,如果需要調整空調通風,要依照調整幅度限期改善再安排複查,如果原本環境設計不適合,會請該防疫旅館退場。
-
2022-01-04 養生.運動健身
你要健康地老化還是患病狀態的延長?哈佛教授揭關鍵3大因素
▌患病狀態延長或壓縮我念高中時,學校規定我們必須選修健康教育來取代一學期的體育課。在這堂課裡,我們不用攀繩或打籃球,而是去到學校體育館下一間昏暗的教室,然後有一位肥胖而臉色紅潤的老師在走道走來走去,拇指塞在吊帶底下,大聲教授健康知識。我不記得他說了什麼內容或忠告,只記得他宣稱能從耳垂看出我們有沒有吸大麻,而且90 %的吸菸者會得肺癌死掉。有個自作聰明的朋友(是我朋友,真的不是我)問道是不是得到肺癌的人最後一定都會死掉,老師大吼道不是,只有90 %會死掉。後來有一天我們去上課,代課老師說我們的健康教育老師死於心臟病發作,他的死無意中又給我們上了一課。我們都會死於某種原因,即使是經常活動、飲食適度,十分注意健康的人也一樣。事實上,儘管知道應該運動,像川普這樣不運動的人現在也比以前活得更久、更健康。為了評估這個難題,我們先仔細觀察死亡和患病間的機率關係。大多數狀況下,與老化有關的統計數字集中在生命年限,而沒考慮到健康年限(健康良好沒疾病的時間)。要同時考慮生命年限和健康年限有個不錯的方法是以時間為X軸,功能能力(健康狀況的測定方法)為Y軸畫出圖形,如圖28 。健康的人儘管偶爾短暫生病,但大多數時候的功能能力接近百分之百。接著在某個時候,與年齡有關的衰老出現,功能能力因嚴重疾病而下降,最後造成死亡。千萬代以來,一般狩獵採集者若沒有夭折,健康年限和生命年限看起來大概和圖28 的上圖差不多。這張圖的依據是針對狩獵採集者進行的醫學調查,這些人大多死於呼吸和傳染病、暴力和意外,長期慢性非傳染疾病發生率相當低。這些資料顯示,年紀較長的狩獵採集者約有三分之二在死亡前仍擁有高功能能力,處在患病狀態的不多,大多數的人在七十多歲時仍然如此。因此他們的健康年限和生命年限相仿。從圖28 的下圖可以看出,公衛和醫療科學的進步對健康年限和生命年限的影響有好有壞。壞消息是雖然傳染病的預防和治療都有長足進步,但現在許多人罹患慢性非傳染疾病,在死亡前有多年患病狀態。在醫學術語中,這段死亡前的長期患病狀態稱為「患病狀態延長」(extension of morbidity)。在西方族群中,許多人長期患病,最後死於心臟病、第二型糖尿病、阿茲海默症和慢性呼吸疾病,許多人還有退化性關節炎,以及越來越多的自體免疫疾病。美國六十五歲以上的民眾至少有五分之一健康狀況普通或差。儘管患病率這麼高,我們活得還是比農耕祖先久得多,也比狩獵採集祖先久一點。二○一八年美國平均壽命是七十八歲,接近一百年前的兩倍之多。更多人活得更久,但大多死於慢性疾病而非傳染病。這種延長患病期間的改變被稱為「流行病學轉變」(epidemiological transition),通常被視為醫學進步。沒有在年輕時罹患天花而迅速死亡,而是在年老時緩慢地死於心臟病,不算是幸運嗎?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我的上一本書《從叢林到文明,人類身體的演化和疾病的產生》提到,現在許多使我們緩慢死亡的疾病是不匹配疾病,原因是人體難以適應現代環境條件或適應不足,包括吸菸、肥胖和身體活動不足。雖然這些疾病經常發生在中年,所以被歸類為老化疾病,但並非年齡所致,也不該視為老化的必然結果。很多人活到老年並未罹患這些疾病,這類疾病也很少侵襲年長的狩獵採集者以及生活在自足社會中的許多老人。如果許多人所謂的老化疾病是可以預防的,那麼生命結束時的緩慢折磨也就可以避免。史丹福大學醫學教授詹姆斯.弗里斯(James Fries)在一項著名研究中指出,預防藥物可藉由壓縮患病期間,協助人類活得更健康、更久。弗里斯起先依據他的主張進行大規模研究,測定兩千三百多名賓州大學校友的生命年限、失能和三項疾病風險因素(高血壓、吸菸和缺乏運動)。可以想見,風險因素超過兩個的校友之死亡年齡,比僅有零或一個風險因素的校友早三.六至三.九年。更重要的是,他們死亡前的失能期間多出五.八至八.三年。簡單說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患病狀態的影響是死亡的兩倍。弗里斯的患病期間壓縮模型(參見圖28 下圖)有助於我們思考身體活動對老化的影響。簡而言之,針對導致現代工業化西方社會大多數民眾死亡的主要疾病而言,長期缺乏身體活動、吸菸和體脂肪過高,是影響罹患機率與時間的三大因素。雖然美國民眾的死亡證明上有三分之二的死因是心臟病、癌症或中風,但這些疾病更基本的原因大多是吸菸、肥胖和缺乏身體活動。缺乏活動的人通常過重,有時還會吸菸,所以很難判定身體活動本身對患病狀態和死亡的影響。史丹福跑者研究的目的就是想瞭解這點,該項研究的主持人還是弗里斯。一九八四年,他和學生開始研究五百多名業餘跑團成員以及四百多位健康但缺乏身體活動的對照組。當時這些研究對象都超過五十歲,健康良好,很少人吸菸,沒有人酗酒,也沒有人肥胖。其後二十一年,弗里斯等人耐心地記錄每位研究對象的身體活動習慣、每年進行一次失能問卷調查,測定行走、穿衣和進行日常活動的能力,有人死亡時還會記錄死亡年度和死因。弗里斯等人必須等待二十年才能知道結果,但我在圖29 中就已經總結了結果,這些結果值得仔細研究。上圖是跑者和非跑者在給定年度生存機率與時間的關係。下圖是失能與時間的關係。從圖中可以看出,健康的非跑者死亡率的提高速度高於跑者,研究結束時、在給定年度死亡的機率超過跑者的三倍。就死因而言,非跑者死於心臟病的機率超過跑者兩倍,死於癌症的機率是兩倍,死於神經性疾病的機率超過三倍。此外,非跑者死於肺炎等感染的機率超過十倍。同樣重要的是,下圖中的失能分數指出,非跑者的功能能力流失速率是跑者的兩倍。研究結束時,非跑者的失能分數超過跑者兩倍,代表就這方面而言,跑者的身體大約年輕十五年。總而言之,跑步可以壓縮患病狀態,進而延長生命。希波克拉提斯應該預測得到,針對身體活動對患病狀態和死亡的影響所進行的其他研究,結果也大致相同。不過,這不表示身體活動就確定是青春泉源,而且別忘了它本身無法預防老化,進而延後死亡。但身體活動確實可引發許多機制,阻止衰老和預防許多隨時間導致死亡的慢性疾病,提高年紀漸長時維持健康的機率。這個推理帶出三項十分重要的結論,協助我們解釋為什麼川普不愛運動又過重,但沒有年紀輕輕就死掉。首先也是最基本的,我舉出的死亡和患病狀態統計數字都是機率。飲食適度和運動不保證長壽和健康良好,而只能是降低患病的風險。依據相同概念,吸菸者罹患肺癌的風險較高,體態不佳或肥胖者比較容易罹患心臟病或糖尿病,但也有很多人沒有罹病。第二,醫療進步正在改變患病狀態和死亡的關係。糖尿病、心臟病和某些癌症已不是不治之症,而能以維持血糖、減少有害膽固醇、降低血壓和對抗突變細胞的藥物治療或控制多年。以川普的例子而言,他據說正常的血壓和膽固醇值,可能代表他服用的藥物降低了這些風險因素。 最後,許多複雜的環境和遺傳因素可能影響罹患某種疾病的機率,因此難以釐清因果關係。雙胞胎研究發現,活到八十歲的長壽只有20 %可歸因於基因。然而我們如果活到那個年紀,基因在判定我們是否能成為百歲人瑞時扮演的角色就會越發重要。不過,這不表示基因在疾病中扮演的角色不重要。遺傳變異影響許多種慢性疾病,例如冠狀動脈疾病、心律不整、第二型糖尿病、發炎性腸道疾病和阿茲海默症等。在這些疾病中,基因負責裝上子彈,但扣下扳機的是環境。此外,大多數這些疾病背後的基因通常很少,影響也很小。我可能遺傳了幾百個提高心臟病機率的基因,但每個基因對我得病的貢獻微乎其微。醫療科學讓我們在年紀漸長時維持活力已有長足的進步,但實際上說來,年紀漸長時維持健康的最佳建議幾百年來一直沒有改變:不要吸菸、避免肥胖、飲食適度,當然也要經常活動。※ 本文摘自《天生不愛動:自然史和演化如何破除現代人關於運動與健康的12個迷思》。《天生不愛動:自然史和演化如何破除現代人關於運動與健康的12個迷思》作者:丹尼爾.李伯曼 譯者:甘錫安出版社:鷹出版 出版日期:2021/12/28
-
2021-12-30 新聞.健康知識+
過的是一種借來的生活 病毒到底算不算「活著」?
▌半活著「伯克並不打算宣稱這些生物體還活著,但這些生物相當活躍,它們算是『半活著』。」二○二○年春天,郊狼白天在舊金山的街道上漫步,一群山羊接管了威爾斯的某個小鎮,胡狼在特拉維夫的都會公園裡徘徊。而在威尼斯,有大批鸕鶿突然湧入運河裡追逐魚群,加拿大雁護送小雁沿著拉斯維加斯大道中間搖擺走著,路過關門中的萬寶龍鋼筆專賣店和芬迪手提包專賣店。由於某一種生物,也就是人類,閉門不出,讓生物界發生了一種奇特的擴張現象。這種幾十億人進入禁閉狀態長達幾個月的情況,被科學家稱為「人類停滯期」。對於幸運的人來說,最大的挑戰便是無聊;而對不幸的人來說,失業、飢餓和其他災難就在眼前。對於最不幸的人來說,得了這種病會讓他們發高燒、乾咳到發抖。某些病人在晚上抖得很厲害,以致牙齒發顫。有五分之四的患者在家中熬過了這場病,但有五分之一的人住進了醫院。某些人的肺部變成膿液和發炎肆虐下的荒蕪之地,幾十萬人死亡。紐約市的死亡情況,甚至必須靠挖土機在哈特島挖出長深溝,才有足夠地方掩埋大量棺材。這種新的肺炎於二○一九年底在中國武漢市首次發現。幾週內中國的研究人員便分離出將所有病例關聯在一起的微觀線索,也就是一種病毒。二月時,病毒學家正式將它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他們也分析了病毒基因並重建了突變紀錄史,追蹤到這種冠狀病毒可能起源於蝙蝠。許多感染人類的其他危險病毒也來自於蝙蝠,這種冠狀病毒以某種方式發展出適應性,讓自己可以在人體內部蓬勃發展。咳嗽或甚至大呼一口氣,就能把包含病毒的飛沫散布到空氣中,隨時準備好攻擊那些搭乘同一輛公車,共享同一張餐桌,或在同一座教堂祈禱的人,讓他們吸入病毒。這種病毒可以在門把、長椅或其他表面上存活幾小時或幾天之久。一旦人們以手沾到這些病毒,又不經意地擦眼睛或擦鼻子時,就會讓病毒展開進入「新宿主」的旅程。該病毒表面的蛋白質,可以抓附在呼吸道裡某些特定細胞表面的蛋白質上。病毒的膜可以打開這些細胞,把自己的基因倒入細胞內部。它們用的是和人類細胞建構蛋白質相同的遺傳密碼,結果細胞便會將病毒的基因當成自己的基因,為它們編碼蛋白質,讓細胞裡充滿可以進行新感染作業的病毒蛋白。它們還會阻止細胞進行自我維持所需的各種作業,因此細胞會乖乖聽話,不斷製造出新病毒。細胞製作出這種病毒基因的新拷貝後,便將它們包裹在布滿新蛋白的膜中。然後新病毒會聚集成氣泡狀,遷移到受感染細胞的邊緣後,溢出細胞,繼續把幾百萬個新病毒帶進呼吸道裡。對大多數病患來說,當病毒仍在鼻腔和咽喉中進行大量複製時,免疫系統就已得到人體「被入侵」的訊息。於是人體免疫系統開始進行防禦,學習如何使用抗體進行精準攻擊,阻止病毒繼續感染新細胞。不過這些病毒的基因本身懂得狡猾迴避的方法,懂得如何直接關閉被入侵細胞的警報系統。在某些人體內,在病毒大量繁殖向下入侵肺部的緊急狀況下,由於免疫系統發現已經無法以外科手術般的精準度攻擊病毒,只好改為「全面攻擊」。方法便是往各個方向噴出有毒化合物來對抗病毒。最後,病患慢慢淹死在自己的免疫系統所創造出來的毒海裡。如果新型冠狀病毒都讓病患快速變成重症狀態,這場戰鬥可能會容易一點。因為人們生重病時,可以立刻讓他們住進隔離病房。然而新型冠狀病毒卻是悄悄潛伏在宿主身上幾天,然後才出現最初症狀。受感染的人依舊過著日常生活,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繁殖病毒且呼出成團的感染雲。這些人可能在飯店吃午餐或在客服中心工作,也可能在太平洋航行的遊輪上扶著欄杆。一旦感染周圍的人後,某些宿主會出現感染症狀,但其他染病者並未出現症狀。感染到新冠肺炎的無症狀病人可能會離開武漢。某些人穿越整個中國,回到老家與家人一起慶祝農曆新年,飛機也把受感染的乘客載送到歐洲和其他地區。病毒也因散布繁殖而產生變異,出現了不同基因特徵標記的新譜系。科學家藉由這些變種病毒,重建了病毒在國家和城市間移動的途徑。有些國家的病情控制得很好,有些國家則由於貧窮的限制或有錢人的傲慢而飽受病毒摧殘。很難想像到會有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對人類世界造成嚴重打擊的事物。也很難想有什麼東西比病毒更會複製,在短短幾個月內,利用別的物種複製出成千上萬的自己。儘管如此,仍有許多科學家會說新型冠狀病毒「不算活著」,不該進入名為「生命」的私人俱樂部中。幾千年來,人們只能透過病毒造成的死亡和破壞來瞭解病毒。醫生為它們取了疾病的名稱,如天花、狂犬病和流行性感冒。十七世紀, 范雷文霍克用顯微鏡觀察水滴,發現了細菌和其他微小的奇特物種, 但他看不到身形更小的病毒。兩個世紀後,當科學家終於發現病毒時, 也並未真正認清它們。十九世紀末,歐洲少數幾位科學家研究了一種被稱為「菸草嵌紋病」的菸草作物疾病。它會使植株發育不良,葉面上也會覆蓋著斑點。科學家在水中搗爛了一片染病的葉子,然後把混合液體注入健康植株中,觀察到它們也會生病。但當他們在混合液中尋找病原體時,卻找不到細菌或真菌。因此它被認定一定是完全不同的東西。荷蘭科學家拜耶林克(Martinus Beijerinck)利用陶瓷過濾器,把染病菸草植株葉子搗碎的液體加以過濾。因為陶瓷的毛細孔很小,任何細菌都無法穿透,因此過濾後只剩下清澈的液體。他把這些清澈液體注射到新植株中,疾病也繼續傳染。拜耶林克得出結論,菸草植株裡面有一些「看不到」的東西在繁殖。一八九八年,他用一種古老的毒素名稱將這種東西命名為「病毒」(virus)。病毒學家繼續找到會導致狂犬病、流行性感冒、小兒麻痺症和許多其他可怕疾病的病毒。有些病毒會感染特定種類的動物,有些病毒只會感染植物。生物學家也發現了「噬菌體」,也就是只會感染細菌的病毒。最後,噬菌體就成為人類有史以來看到的第一種病毒。一九三○年代,工程師製造出威力強大的電子顯微鏡,引起世人對病毒世界的關注。透過電子顯微鏡可以看到噬菌體位於細菌宿主的上方,它們的身體看起來像是一種晶體,下半身鑲嵌了像腿一般的細線。其他病毒有的看起來像蛇,有的看起來像足球。新型冠狀病毒屬於冠狀病毒,以其表面蛋白質的冠狀突起而得名。它們會讓病毒學家想起日蝕時才可能見到的太陽外圍「日冕」暈光。在此同時,生化學家也將病毒分解為分子組成。他們從拜耶林克的菸草嵌紋病毒開始觀察,發現病毒具有與人類相同的胺基酸,可以組建蛋白質。但在這些蛋白質裡,生化學家找不到人類細胞用在代謝上的任何酶。亦即病毒根本不必進食或生長,舊病毒也不會生下新病毒,至少不會直接產生新病毒。被病毒寄附的宿主細胞是以自己的胺基酸、鹼和糖,接受病毒的指令來組裝病毒。也就是說新產生的病毒,都是宿主細胞本身分子的重新組合。對於尋找生命定義的生物學家來說,病毒確實令人頭疼。他們無法完全剔除病毒的存在,因為病毒顯然具有生命中的某些特徵,但又缺乏其他特徵。如果事實證明病毒是像「巴希比爾斯」或「放射性生物」這樣的海市蜃樓,就不必太過擔心。不過科學家對病毒的研究越多,就越能證明它們真實存在,然而病毒的本質也更令人困惑了。「當有人問我這種可以通過過濾器的病毒,到底是活的?還是死的?」英國病毒學家皮里埃(Norman Pirie)在一九三七年寫道:「我想唯一明智的答案就是『我不知道』。我們知道病毒能做很多事,也有很多事做不到,如果有某些委員會能將『生命』一詞做出定義的話,我會試試看病毒到底能不能符合定義。」皮里埃和其他病毒學家繼續研究病毒的分子本質。許多病毒的外殼是由蛋白質所製成,還有一些病毒具有脂質包膜。在病毒內部包含了基因束及將它們結合在一起的蛋白質,不過它們沒有自己的ATP 來協助反應。病毒外部帶有一層毛茸茸的糖霜狀蛋白,這些蛋白質通常精確地符合宿主細胞表面上的蛋白質。因此這種類似開鎖的方式是病毒感染的第一步,它必須像鎖的鑰匙一樣配合準確。這也就是為什麼病毒會對感染的物種具有選擇性,及為何它們入侵某些類型的細胞而跳過其他細胞的原因。一旦進入細胞後,病毒的外殼(或外膜)就會破裂,傳入病毒本身所帶的基因。如果基因的複製是生命的關鍵,那麼病毒當然應該算是活的。有些病毒的基因編碼為DNA,使用的是和我們遺傳相同的四個字母。被感染的細胞將會讀取該病毒的DNA,並生成RNA 分子,然後將其轉變為病毒的蛋白質。但皮里埃和其他病毒學家發現有許多病毒已簡化了這種轉化過程。一九三○年代,皮里埃發現菸草嵌紋病毒的基因不是DNA 而是RNA。後來的研究證明他是對的,而且發現許多其他病毒都使用RNA 作為基因,包括新型冠狀病毒也是。當這些RNA 病毒入侵細胞時,它們的基因就直接轉譯成蛋白質。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讓病毒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使人類生病。目前只有在病毒身上,才能找到這種特別的生化現象。無論病毒使用DNA 或RNA 來編碼基因,都只需要一點點病毒就能得逞。人類帶有兩萬個蛋白質編碼基因,使全球經濟陷入谷底的新型冠狀病毒只有二十九個。每當新型冠狀病毒入侵人體呼吸道中的某個細胞時,製造出來的幾百萬個新病毒全都來自這二十九個基因。通常形式都相同,不過偶爾也會有些錯誤發生。病毒的突變類似我們熟悉的其他生命形式。事實上,病毒的突變率遠高於人類、植物甚至細菌。我們的細胞內含有一組校對機制,負責檢查新的DNA 序列是否有錯,還會把大多數錯誤駁回,進行修復。大部分病毒不會進行任何校對,但特殊的新型冠狀病毒和其他冠狀病毒除外,它們帶有原始校對蛋白的基因。雖然它們的變異速度不如其他病毒,但它們突變的速度仍比人類快上幾千倍。這些突變可能會讓病毒失效,讓它們無法入侵其他細胞或綁架細胞的生產機制,還有許多突變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區別。也可能有一小部分突變,能讓該病毒比其他共同競爭細胞原料的病毒更具競爭優勢。例如這種突變可能加快複製所需時間,也可能使突變病毒在免疫系統的雷達上無法察覺,當然後面這些病毒都會得到天擇的青睞。對病毒的現代研究已證明病毒具有另一種重要的生命特徵:演化。例如它們可以發展出對病毒藥物的抗藥性,它們也能進化為從一種寄主物種擴散到另一個物種。在NASA 的生命定義中,演化帶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與會者喬伊斯認為病毒的演化,並不足以彌補它們不是「自我維持的化學系統」的事實。因為病毒是把自己寄託在寄主細胞的化學系統內,且只有在寄主細胞內部才能進化。「根據目前的有效定義,病毒並不能通過這一關。」喬伊斯在接受《天體生物學雜誌》(Astrobiology Magazine)採訪時宣布。 不過,病毒也有自己的捍衛者。從二○一一年開始,法國科學家福泰爾(Patrick Forterre)提出了一系列主張病毒「活著」的論點。他說:「至少在某些時刻是活著的。」對福泰爾而言,細胞是生命的基本特徵。當病毒入侵時,被侵入的細胞等於有效成為病毒基因的延伸。福泰爾將這種細胞稱為病毒 胞。「正常細胞的夢想是產生兩個細胞,而病毒細胞的夢想是產生幾百個或更多的病毒細胞。」他在二○一六年寫道。 福泰爾並未贏得太多病毒學家的支持。有兩位學者羅培茲—賈西雅(Puri_cación López-García)和莫雷拉(David Moreira)稱他的論點「與邏輯無關」,其他人則把這種病毒胞的存在當作一種詩意的認可。不過病毒很快就無法如他所想像地那樣活著,當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建立現代分類系統時,他們斷然宣稱「病毒不是活生物體」。「因為它們過的是一種借來的生活。」一位委員會成員解釋。不過,這真的有點奇怪。人們可以把病毒逐出生命的殿堂,卻讓它們掛在自己家的門口,因為那裡擠滿了病毒。一公升海水裡所含的病毒數量,就比地球上所有人類都多,挖一勺汙泥裡的數量也大致一樣。如果我們能計算出地球上所有病毒的數量,病毒將遠遠超過每種基於細胞的生命加起來的總數,且可能多上十倍。病毒的多樣性也相當驚人。某些病毒學家估計,地球上可能有數兆種病毒。每當病毒學家發現新病毒時,通常都是還沒人發現過的病毒譜系。舉個例子,當鳥類學家發現一種新鳥類時,他們會感到相當興奮。現在請各位想像一下這種「首次發現新鳥種」的喜悅,這就是身為病毒學家的日常。我們是否可以把這些「生物多樣性」從生命裡排除?放棄這些病毒,意謂著我們必須低估病毒與生命生態網間的綿密纏繞情形。無論是殺死珊瑚礁,或消滅肺裡的假單胞菌來治療囊腫性纖維化,都是在一片屠殺中對抗獵食者。然而,病毒還會與許多宿主保持著和平的關係。健康人類的身體裡擁有幾兆病毒,也就是所謂的「病毒組」(virome)。大多數會感染人體這個「微生物組」裡的幾兆個細菌、真菌和其他單細胞。某些研究也顯示,病毒可以讓這些微生物組保持平衡,有助於維持人體健康。※ 本文摘自《生命的一百種定義:原來還可以這樣活著,探索生物與非生物的邊界》。《生命的一百種定義:原來還可以這樣活著,探索生物與非生物的邊界》作者:卡爾.齊默譯者:吳國慶出版社:鷹出版 出版日期:2021/09/01
-
2021-12-1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你怎麼知道有病人自主權利法?」 不動勇士簽署預立醫療決定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非常高興邀請到國內遺傳疾病大師林秀娟教授介紹他們的團隊。這是一門需要專精的學問、耐心的修養以及多元合作(醫師、護理師、諮詢師、個管師、社工師等)的臨床專科。林教授是國內這方面頂尖的小兒科醫師,她以深入淺出的文筆勾勒出遺傳疾病病人家屬的種種遭遇,需要團隊各種不同成員的合作。她並邀請兩位罕見疾病個管師分別敘述一位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病人,已經癱瘓臥床,氣切使用呼吸器多年,還同意團隊拍攝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宣傳影片,藉由他的故事幫助及鼓勵更多其他病友,以及一對罹患亨丁頓氏舞蹈症的母子以及家中唯一健康的父親剛被發現得到癌症,而呼籲積極協助這種不幸的病人與家屬取得所需要的醫療及社會資源,並讓他們看見社會上溫暖的一道曙光。 我們團隊,包括醫師、社工師、護理師及個管師,要去拜訪的個案非常特殊唷! 阿杰今年30歲,診斷是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已經癱瘓臥床,氣切使用呼吸器好幾年了。經罕病個管師聯繫得知他有意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於是團隊到宅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 ACP)。 一進到個案家中,看到他身穿乾淨的白色T恤及帥氣牛仔褲,房間擺滿可愛的公仔,床邊還放置電腦設備,小杰微笑打招呼說:「謝謝您們來看我!」我驚訝又好奇,阿!不是氣切裝了呼吸器嗎?怎麼說話還如此清楚有條理,小杰解釋說他特地花了很多功夫去學習發聲。他從小就不會走路,也沒上過一天學校,全在家靠網路自學,目前幫助教會工作,協助發行專刊及審稿。小杰娓娓敘述他的生命故事:「有記憶以來我覺得自己只是不能走路,媽媽把我照顧的非常好,生活起居沒有太大影響。後來聽父母說才知道自己曾被醫生判定只能活到兩歲。小時候被家人帶在身邊,到處求神問卜,接受各種民俗療法,也曾被算命說我上輩子做壞事之類的。直到19歲有一天突然胸痛送醫,醒來時發現我全身插滿管子,在加護病房住了40幾天,接受了氣切手術。出院回家後,每天一睜開眼,就只能望著天花板和四面牆壁發呆。幸好教會的朋友來看我,讓我藉著信仰能『走出來』。「你怎麼知道有病人自主權利法?」「在那次住加護病房後我與家人溝通,希望未來能走得有尊嚴,於是在家人支持陪伴下我簽署了『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最近在網路看到『病人自主權利法』已經上路,希望可以了解,這是為了我媽媽,我怕她到時候又捨不得放我走。」真是令人敬佩的勇士!小杰雖然沒有受過學校教育,但他的思維談吐成熟及縝密,他希望可以為先安排好自己的未來,除了顧慮家人,熱心善良的他還同意我們團隊拍攝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宣傳影片,藉由他的故事幫助及鼓勵更多其他病友。他的影片可以連接youtube。
-
2021-12-08 新聞.健康知識+
讓眼睛過勞,小心視力模糊又發癢!專家教你3分鐘就能放鬆的超簡單「眼睛瑜伽」
瑜伽練習幫你減輕眼睛疲勞 你的雙眼看起來疲憊萬分嗎? 在忙碌的一天工作結束後,你的眼睛是不是感到疼痛又沉重?眼睛疲勞是眼睛因過度使用而感疲倦的常見情況。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在昏暗的燈光下閱讀、長時間長距離駕駛、暴露在強光下以及長時間盯著電子設備螢幕。透過以下簡單的瑜伽練習,解除日常生活盯著電子螢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而且,不限時間地點,可以隨時隨地練習。 什麼是眼睛緊張? 現代科技提供了無數的好處,但正因為如此,現代人習慣一天花好幾個小時坐在電腦、電視機前,再不然就是盯著手機和平板不放。過度依賴電子設備可能會導致眼睛、頸部和肩部的病變,你有沒有注意到自己變成了瞇瞇眼,時不時地揉眼睛? 大多數人每天工作時都是盯著螢幕至少8小時,而這種「與螢幕的親密時光」越來越長造成成人出現視力模糊,眼睛發癢、灼熱、乾眼、頭痛、疊影、疼痛和其他眼睛疲勞症狀,即使是在家裡,我們大多數人要不是看電視就是在手機追劇。 螢幕包含了電腦螢幕、平板、智慧型手機,強迫使用者必須近距離的聚焦在電子螢幕上,眼睛的生理構造並不是為近距離觀看而設計的,這給眼部肌肉帶來了額外的壓力,也會影響身體姿勢,特別是頸部、肩部和背部肌肉。 瑜伽運動如何舒緩鎮靜眼睛緊張 幸運的是,透過特別設計的體位法動作與眼球運動,簡單的瑜伽練習就可以幫助恢復眼睛活力,消除頸部肌肉緊張。謹慎準確的練習有助於放鬆過度使用的肌肉,減少臉部和眼睛的緊張,同時加強肌肉,幫助眼睛重新恢復注意力。「透過讓眼睛更加靈活並增加適應性,你可以防止眼睛問題變得更糟,甚至可以改善問題。」 瑜珈士透過眼睛瑜珈鍛鍊注意力,並提高意識、內在存在感以及幸福感。我總是提醒我的學生,通過控制眼睛,你可以控制心靈與身心平衡。下次當你發現自己在盯著螢幕時不自覺地揉眼睛,請嘗試以下練習:在不到5分鐘的時間內,緩解眼睛疲勞!可以單獨練習,也可以按照順序一起練習,並可根據需求,在一天內多次練習。 眼球瑜伽 - 讓我們開始吧! 掌心覆蓋練習 1. 雙手摩擦 10 至 15 秒,直到雙手溫熱。 2. 輕輕地將雙手放在眼睛上,指尖放在額頭上,掌心呈空心狀覆蓋在眼睛上,掌跟則在臉頰上。 3. 呈空心狀的掌心遮住眼睛,但不要直接平貼在眼睛上,雙手稍微與眼睛保持一點距離,讓眼睛感覺像進入黑暗之中。閉上眼睛,深呼吸,放鬆。 4. 想像一下,眼睛正在溫柔吸收黑暗,同時也清楚感受到從手中傳來的溫暖能量。 5. 感覺眼睛肌肉變得柔軟,大腦處在於平靜狀態,並享受這種視覺刺激。 6. 只要你沒有感覺不適,可以持續練習掌心覆蓋眼球運動。練習時間從數秒到五分鐘,都可以自由選擇。當你準備結束這回合練習時,請輕輕地將雙手放下,慢慢睜開眼睛。 【注意】這種掌心覆蓋技巧也可以在下述眼部運動練習之後進行,提升休息成效。 眼球旋轉運動 為了保持平衡放鬆,眼睛也需要有意識地運動。記得所有的練習,頭頸肩都必須保持直立、穩定、中正。 1. 坐直,脊椎中正,自然呼吸。 2. 透過放鬆眼睛與臉部肌肉來柔化你的目光視線。 3. 在不移動頭部的情況下,將視線看向天花板。 4. 然後沿順時針方向慢慢轉動眼睛,盡可能將圈圈畫大。同時注意周圍的物體,流暢自然地轉動眼球。 5. 重複 5 到 10 次,然後閉上眼睛放鬆。 6. 準備就緒後,換逆時針方向練習。 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練習,緩解眼睛疲勞,保持眼睛健康! 作者簡介Master Sujit Kumar,五歲開始修習瑜珈,參加多項瑜珈比賽獲獎無數,至今仍是印度Bihar州立瑜珈比賽蟬聯6次冠軍紀錄保持人,在26歲創辦索莉雅太陽瑜珈(Sujit-Sauryayoga),立志推廣瑜珈這門古老科學,希望藉由超過15年的教學經驗帶給全家男女老少身心靈平衡健康的生活。「Sujit老師的3分鐘神奇瑜珈課」專欄文章列表 延伸閱讀: 孤獨死指南》妹妹獨自一人在家中過世...呂秋遠:決定「獨居一輩子」該做的10個準備
-
2021-12-04 養生.運動天地
冬天肌肉緊繃易受傷! 健身教練教你15分鐘暖身的運動防護
許多人在冬季容易因為天氣而全身懶洋洋,但若因為寒冷而減少運動,反而會造成身體血液循環差,不利健康。健身教練提醒,冬季早晚溫差大,在運動前務必熱身至少15分鐘,啟動肌肉活動。此外,不少熟齡有下背痛或肌力不足的狀況,透過正確的肌力訓練,可望改善長久困擾的痠痛不適。彎身畫圓 伸展全身肌肉冬季因早晚、室內外溫差大,常誘發心血管疾病,熟齡該如何做好冬季保健呢?健身工廠教育訓練部副理黃智新表示,運動前或早上起床時,身體肌肉較冷,可以透過簡單的暖身操,來喚醒肌肉活動力,減少受傷機會。暖身的重點在於全身肌肉的伸展,黃智新示範,以身體下彎用畫圓的方式由下往上伸展,包括背肌、腹肌、胸大肌和腳底等,多個部位都能一次活動到,達到全身性的暖身。訓練核心 熟齡告別背痛談到運動,黃智新透露,熟齡維持規律運動、鍛鍊肌力,不僅有助於提升體態,更可以透過增加核心力量和穩定度,改善身體疼痛問題。他分享,有一位50、60歲的男性學員因為腰背長期疼痛而想嘗試運動來改善。觀察發現,這位學員的核心力量不足、姿勢不良,使頸柱前傾、駝背嚴重,也有腰痛、下背痛的長期困擾。因此,透過循序漸進的安排,利用徒手運動、固定器材訓練,讓核心更有力量,在1年的固定鍛鍊後,下背痛的狀況已不再復發。在解決身體的不適後,更有信心鍛鍊肌肉線條,讓身材更健美。2個動作 提升平衡穩定黃智新建議,熟齡要加強核心跟下肢力量的訓練,包括下背部、腹部核心、臀腿等,增加身體的平衡、協調性和穩定度。第一個動作推薦「分腿蹲」,首先採取高跪姿,前、後腳皆呈90度,腳尖踩在地面、腳跟朝向天花板,挺胸、收肚子,身體直上、直下,膝蓋不往前推。這個動作能緊實臀部和雙腿、鍛鍊下背肌肉,改善平衡感。第二個動作,推薦健身房常見的「機械捲腹」,透過器材輔助,訓練手臂、腹部、背部等,這動作可以養成腹肌、穩定骨盆。因為若是腹肌無力,易使下背部壓力過大、骨盆前傾等狀況,是許多人容易忽略的小地方,平時可透過器材加強訓練。
-
2021-12-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翁啟惠廣效疫苗研發新突破 推去醣化mRNA新冠疫苗
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在廣效疫苗研發上,今(3)日傳出重大進展,他與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徹團隊成功研發廣效新冠肺炎mRNA疫苗,為過去研發廣效流感疫苗、廣效單醣化棘蛋白疫苗之後,再度將他的醣分子技術應用在mRNA疫苗開發上。翁啟惠發現廣效mRNA疫苗的中和抗體效價,雖較廣效單醣化蛋白疫苗略低,但CD8+ T細胞免疫反應特別高,對英國Alpha變異株、南非Beta變異株、巴西Gamma變異株及印度的Delta變異株都產生保護力。翁啟惠、馬徹團隊研發的廣效mRNA疫苗,已申請美國專利,除有潛力可達廣效、對抗變異株外,也容易快速、大規模生產,保存條件也如同莫德納疫苗,保存在零下20℃,且價格將可望更低廉。翁啟惠日前在經濟日報生技論壇演講中指出,新冠病毒至今已出現超過500萬個變異株,數量之多過去少見。他指出,自人類發現病毒傳播以來,除了天花,沒有任何一種病毒徹底被消滅過。而目前現有的新冠疫苗,無法完全抵擋病毒傳播,僅可以預防重症,如何研發廣效疫苗以因應病毒持續的突變,是大家都在思考的問題。翁啟惠在演講中指出,人類病毒有突變及醣化兩個特性,RNA病毒容易變異,發展廣效疫苗要知道突變的趨勢,不會突變的地方大部份是包在醣分子裡,因此廣泛保護性疫苗設計,醣化將是關鍵。翁啟惠近日自美國返台,結束了14+7隔離期後,在公開場合幾次談到他和馬徹團隊在廣效疫苗的新進展。針對之前已發展的單醣棘蛋白廣效疫苗,翁啟惠認為,這已成了因應變種病毒最佳工具,現在全世界流行最多的就是Delta病毒,超過90%都是Delta變異株,現在單醣棘蛋白廣效疫苗的設計,引發的免疫反應都會加強,實驗上也證明是這樣,可以抑制各種病毒變異。翁啟惠指出,目前單醣棘蛋白廣效疫苗已取得美國臨時專利,面對剛爆發的變異株Omicron,翁啟惠研究其構造後,對廣效疫苗的效果有信心,這個病毒醣化跟Delta都一樣,24醣化位子都一樣,這代表疫苗設計,考慮醣分子的話,可以控制得住。
-
2021-11-0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徵召日記完結篇/一點一滴琢磨打亮 老篩檢站再現榮光
支援期間我深深感受到,自己所站立之地,是多麽備受祝福。我所待的和平篩檢站深具歷史意義。2003年以前,是綠地草皮小公園,SARS後成立了有負壓設備及隔離病房的發燒篩檢中心,18年來使用次數並不多,五月中旬因應疫情開放使用,比起臨時搭棚的簡易發燒篩檢站,這裡的篩檢是在有空調及負壓的室內環境下進行,較為安全、舒適。SARS後成立的發燒篩檢中心,建築、設備充滿歷史感。可惜因為不常使用,環境、設備略顯老舊,當我第一次踏進這棟頗具歷史的建築物時,自動玻璃門卡卡打不開,而工作必須使用的換藥車,不僅抽屜拉不開、有時一用力拉、抽屜就會整個掉下來;室內光線偏暗,且約莫有三分之一的空間關閉不使用,身處其中,就像進入電視台中午會播放、動輒數百集演不完的鄉土劇場景,有一點點令人害怕。有時會發生驚險的事。譬如有天早上,一位學姊突然急匆匆地拿了串鑰匙要來「開門救人」,原來值班學姊K不久前進入隔離病房,為確診阿姨量測血壓,才準備要離開,就發現被反鎖在病房,幸好可以向阿姨借手機打電話求救。還有一次是連續大雨午後,突然「哐啷」一聲,等候區天花板的日光燈整片垂掉下來,篩檢工作只好暫停。缺什麼、補什麼,民間動員支援前線大作戰。成立18年的老發燒篩檢站雖然時有狀況,可是因為「人」,老舊建築有了溫度,也成為疫情中最堅實的後盾。原本這裡的設計是可以承接100人採檢,經過不斷修正、調整動線,後來每日篩檢量可達300人以上。此外,一有空檔,學姊就帶著我們擦門窗、拖地板等,一點一點擦亮塵封的環境。連利用假日前來支援的立委蔡壁如也稱讚:「哇,換藥車愈擦愈亮了!」蔡委員是資深護理師,疫情期間她低調地跟著義勇軍排班支援最前線,有次我們一起上白班,她細心又沒有架子,有空就到處走動觀察,聆聽護理師、化學兵及醫師說話,休息時間也忙著協調各種事務。也因著她的深入了解,支持者及企業家大動員,及時展開了支援前線大作戰:小至洗髮精、牛奶、瓶裝水、水果等物資,大至最新式的行動發燒篩檢車,以及防護裝備等,缺乏的物資馬上補齊,效率快又好。至於未開放的篩檢站祕區是什麼樣子?正好7月初篩檢人數銳減,上班較能喘口氣,C醫師身兼導覽,帶我們實際走一遍發燒篩檢站祕區。發燒篩檢站祕區,彷彿「18年前就準備好的禮物」。篩檢站的平面設計類似回字形,從大門進來左手邊是採檢室、右手邊是隔離病房區,通過小小的走道轉彎是檢驗室,之後就是尚未開放的祕區:推開厚重大門,有一條空曠走道,連通到採檢室旁的X光室,再往前走是醫護人員專用的浴室及換衣間,以及放置藥物及醫療用品的地方,這裡有道門可以直接通往外面,民眾跟醫護人員動線完全分開、減少感染風險。採檢區的設計很精巧,採檢者站立的後方牆壁,就有方形抽風口,避免採檢時被感染。後來我走了好幾趟如同迷宮般的密道,幽暗、灰塵密佈,可是每次走完就覺得感動不已:這真是18年前就準備好的禮物啊!人生少有天降奇蹟,只有點滴累積,過往傷痛的眼淚開成了花,默默地守護這塊土地上的子民,平平安安生活下去。(系列完)
-
2021-10-30 養生.健康瘦身
熟齡養肌訓練班!珍珍教練帶你鍛鍊「核心肌群」 2動作超受用
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會開始流失而影響日常活動,導致力不從心的狀況發生,連帶影響一個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透過運動能增強肌力、延緩老化,但許多熟齡者對運動往往敬而遠之,多是擔心體力無法負荷、做不來、害怕受傷而卻步。《橘世代》於10月舉辦「爸媽養肌訓練班」,邀請長期陪伴熟齡爸媽健身的珍珍教練開課,課程強調「功能性訓練」,包括走路、上下樓梯需要用到的髖、膝關節,蹲下站起會使用到的肌群以及預防跌倒的臀中肌訓練。詳細講解 簡單動作能強肌珍珍教練表示:「訓練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在延緩我們身體機能的衰退,並且讓我們保有『好好生活』的能力。」課程中,珍珍教練透過詳細的講解與實際調整學員姿勢,幫助掌握動作正確性以避免受傷,達到更佳的運動效果。當日有遠從高雄來的阿嬤學員表示,一堂課運動下來身體很有感,動作簡單回家也能做,非常受用;還有夫妻一同前來的學員表示,更清楚瞭解到各肌群與日常活動的相關性,能針對較弱的地方去加強,獲益良多!學員回饋 兩個動作最受用當日學員公認最受用的動作是能幫助鍛鍊核心肌群,加強軀幹穩定能力的「死蟲推大腿」。動作說明:躺下將背部平貼地面,兩手與肩同寬,伸直朝向天花板。雙腿打開略與骨盆同寬,大腿與身體呈現90度,小腿與大腿呈現90度,此為預備姿勢。接著雙手輕推大腿,大腿跟全身抵抗,每次推30秒,共做3組。第二個受到學員好評的動作是「雙人深蹲」,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信任夥伴,技巧是把重心往後移,就可以蹲得更深、更穩,對於增強腿部肌耐力很有效果。動作說明:雙手互相交叉牽住對方,取手可打直的距離,穩定好之後將屁股往下蹲,像是要蹲到隱形的椅子上,再一起站起來。蹲8次,共2組。看完以上的介紹,也想跟父母或伴侶一起在家運動嗎?請大家跟著珍珍教練一起運動。
-
2021-10-14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胃食道逆流」噁心、反胃、難入睡 從4種體質和飲食切入改善症狀
不少民眾深受胃食道逆流,也就是俗話說的「火燒心」困擾,往往合併睡眠障礙、心情煩躁、皮膚乾癢等問題。部立苗栗醫院中醫科醫師楊哲彥表示,有位50多歲女性老師,初診時抱怨說近半年多都很難入睡,曾服用鎮靜及抗焦慮藥物,症狀依舊時好時壞,之後發現空腹太久或飯後常有噁心、吐酸、反胃、胸口悶熱等症狀。 楊哲彥說,胃食道逆流症因不同體質和臨床表現,而有不同分型,常見的有胃火熾盛、肝氣泛胃、飲食積滯、寒濕內阻等4種,共同症狀有噁心、反胃,咽乾卡痰感,治療原則以疏肝理氣、養心安神及健脾和胃為主。 一、胃火熾盛型 常因吃過量燥熱食物水果造成,如蔥、薑、蒜、胡椒、辣椒、蝦蟹、龍眼、荔枝、堅果類等,會有口乾、舌燥、舌破、偶爾便秘、大便不暢及胸口灼熱等症狀,治療以「清胃降火」為主,如清胃散、甘露飲、半夏瀉心湯、天花粉等。 二、肝氣泛胃型 多因煩躁易怒、情緒低落、睡眠不足造成,而有胸部煩悶、食慾起伏、淺眠多夢等問題,治療以「疏肝理氣」、「清心安神」為主,如龍膽瀉肝湯、柴胡疏肝散、加味逍遙散、清心蓮子飲、酸棗仁湯、香附、伏神等。 三、飲食積滯型 多因過量或不潔飲食、缺乏活動造成,常見胸悶、腹脹、便秘偶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治療以「健脾和胃」、「消食化積」為主,如平胃散、保和丸、霍香正氣散、砂仁、山楂、神麴、大黃等。 四、寒濕內阻型 多因過食生冷、冰寒飲食造成,而有大便稀軟、解不淨感、嘔吐酸水等困擾,治療以「溫化寒濕」為主,如理中湯、香砂六君子湯、薏苡仁、生薑等。 楊哲彥說,建議平時要多注意飲食習慣,調整生活步調和情緒管控,胃食道逆流症就能離你遠去。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享受獨處,發現高級的自己!6位孤獨達人:如何度過孤單時間,會決定你的偉大程度.丈夫升主管常出差,竟外遇希望離婚!1故事體悟:外遇,是夫妻之間最深沉共謀.抱怨、與世界為敵有什麼用?中年後明智選擇,是用所有力氣變美好、義無反顧走下去
-
2021-10-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PCR零陽!柯文哲:若兩周沒確診 考慮是否天天花3百萬
台北市今天本土加零,新增四例境外移入個案。台北市長柯文哲說,從統計數據看過去前三周,一周一個,數量不多,判斷很多都是殘陽復發,研判感染率低。至於七家醫院免費PCR,柯文哲說,現在每天還是有超過一千人做PCR,不過零陽性率,算一算一個人免費PCR要3千元,每天要花300萬,一個月就要花9千萬,若連續兩周都沒有確診,台北市是否每天還要花這3百萬,這要考量看看。柯文哲也說,中央最近有函文到台北市,將來公衛篩檢對象還是要調整,目前是住院及陪病家屬入院時有一次免費PCR,至於目前台北市七家醫院免費PCR名額,一個月要花9千萬,已經這麼久時間,每天做一千個,所以每天是否要花這3百萬,還是要考量成本效益,有個案當然要篩檢,但若連續兩周沒確診,就要考量看看。至於台北市居家隔離人數,現在每天還是有兩百人,柯文哲說,台北市不是沒有確診?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居隔?柯說,因為坐飛機境外移入的個案前後排都要隔離,都要被抓去居家隔離,目前台北市的精準疫調,都在處理入境的確診案例。
-
2021-09-13 醫聲.健保改革
獨/明年住院自付額天花板再調高 單次最多付4.3萬元
衛生福利部9月9日預告修正明年住院部分負擔上限,同一疾病每次住院自付額上限由今年的4萬1000元調高至4萬3000元,全年累計住院自付額上限從6萬9000元調高為7萬2000元,分別調高2000、3000元。衛生福利部社會保險司司長商東福表示,這次漲幅並未高於去年,依照健保資料推估,調高天花板之後需多付一些費用的民眾,大約有1萬3400多人,增加部分負擔金額2754萬元。商東福強調,健保對重傷病患者、低收入等弱勢群體均有免除或補助,此次調整的影響有限。商東福表示,天花板的概念是一個配套,希望不要讓經濟困難又有醫療需求的的人不會負擔過重,是根據醫療需求去看,無關他有沒有錢,因此也沒有排富。民眾自付額超過天花板的部分,就由健保署來付給醫院,醫院收到的給付不會改變。這次預告之後會有六十天的搜集外界意見,完成法定程序之後,於明年一月一日生效。商東福表示,去年住院單次及累計自付額天花板分別調高2000、4000元,相較於再之前五年調幅只有1000元、2000元,去年調幅確實創下五年新高。今年分別調高2000、3000元,是根據主計總處2021年8月更新之2020年平均國所得計算。因為2020年和前一年的國民所得相當,經濟有成長,因此這次預告明年調整金額也與今年相當,不過調幅還是沒有高於去年。至於民眾自付額怎麼計算?商東福表示,慢性病房或急性病房住院,依照天數不同,有不同的部分負擔比率,比如急性住院30天部分負擔比率是10%。假設某病人住院期間健保藥費、檢驗費、開刀費等,所有健保給付項目總和是50萬,病人會需要負擔5萬元。由於明年天花板是4萬3000元,超過的7000元,就由健保署來付給醫院。另外,民眾每年度的住院自付金額也會累計,商東福表示,如果某病人明年有次住院發現,累計部分負擔金額已經超過7萬2000元的年度天花板,超過的部分也不用付。
-
2021-09-06 名人.精華區
張鴻仁 /找出感染者 主動監測系統須升級
1996年愛滋病雞尾酒療法上市,隔年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免費提供治療的國家。幾乎一夜之間,愛滋病通報病例倍增,過去防疫體系用盡一切方法想要「高危險群」出來匿名檢驗都沒效,如今不費吹灰之力。由此可知,面對新冠病毒 ,我們可以「清零」或「嘉玲」,但是永遠沒辦法即時發現每一個「無症狀」不驗不知道的「感染者」。疫苗不具備阻斷傳染能力這些感染者,可以是偷渡客,可以是非法移工,地下「八大行業」,或只是參加了一個「趴」。不只愛滋病,B、C肝這類病毒可在身體裡躲了十幾廿年不被「宿主」查覺,這也是為什麼在可以真正阻斷「傳染」的疫苗出現前,這個病毒要「根除」非常困難。人類防疫史上,只有天花,被我們「鎖起來」;小兒麻痺病毒,努力了幾十年,還差最後一哩路。目前所有的新冠疫苗都不具備阻斷傳染的能力,想要用「普篩」或「廣篩」證明社區裡完全沒病毒,不切實際;以為「清零」就可以完全恢復「正常」,也是一廂情願。未來清零與否非關心重點幾個月前,我們以為用疫苗達成「群體免疫」,疫情就得到控制,現在知道,縱使八成以上的成年人口打完兩劑,事情也不像我們當初想的那樣簡單。所以,未來幾周清零與否,雖然各地方政府首長還是很有壓力,但應非重點,我們應該要關心的是主動監測系統升級了嗎?先用疾管署的「流感速訊」說明,「流感速訊」包括實驗室監測,全台有好幾個實驗室專門做病毒檢驗,並向疾管署報告檢驗結果。其次,拜健保IC卡之賜,疾管署知道每天有多少人得到「類流感」去看病。類流感是臨床診斷,由醫師依病人症狀判定,不是用檢驗,公共衛生抓「大方向」時,常犧牲準確度。第三是重症,所有不明原因肺炎及死亡的長期趨勢。過去沒有IC卡時代,使用「哨兵監測系統」,在全國各地找熱心醫師通報,屬於抽樣調查的觀念。防疫體系只能抓重放輕所以,新冠肺炎可以用主動監測「抓到」所有病例嗎?答案是,重症可以,但無症狀和輕病不可能。這個不可能,有一部分是成本效益,如果所有「感冒」都進行多種呼吸道病毒檢驗,以每年上千萬人次,至少要幾百億。錢可以是小事,但我們未來真的會這樣看待新冠病毒?撇開錢不說,未來對「感染者」,都要「強迫隔離」,接觸者也是?只要有一例「社區感染」就「封」,餐廳不內用,教堂廟寺不開放?任何監測系統,對社會最「私密」的部分都沒什麼用,想躲起來的人,不容易被找到;防疫體系要持續長久運作,只能抓大放小,抓重放輕,要大小通吃,輕重不分一網打盡,社會成本非常高;未來的主動監測系統必須升級,在過去的類流感監測系統,要加一組「哨兵」以及「快速反應部隊」。把新冠當升級版的類流感不可能完全沒有病例,但是要愈早發現愈好,一發現就迅速圍堵,而且醫療體系不能淪陷。如此,就可以把新冠當成升級版的「類流感」,大家的生活早日恢復正常。
-
2021-08-2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你的情況很不樂觀,請做好心理準備」該如實把病情告知病患,還是只告知家屬?
【編者按】醫學教育大師奧斯勒教授曾說「學醫不看書就像沒有航海圖在茫茫大海上漂流,然而只看書不看病人就像卻從未出海航行。」(He who studies medicine without books sails an uncharted sea, but he who studies medicine without patients does not go to sea at all.)台灣醫學教育的困境是社會大眾對於醫學生參與自己或家人的照護還是有些心理上的障礙。「醫病平台」本週就以「年輕醫師與醫學生照護病人的學習心得」為主題,讓我們聆聽一位剛畢業的醫師與兩位五年級醫學生參與照護病人時想到些什麼,學到些什麼,了解這些經驗對他們將來的行醫會產生怎麼樣的影響。我們衷心希望作者的努力可以產生共鳴,導致更多社會大眾的積極參與醫學教育。唯有臨床醫護人員的投入以及病人、家屬的幫忙,我們才能培育更多更好的年輕醫師與醫學生,將來我們的子女生病時才能有更好的醫療照護。早晨,我在護理站瀏覽病人的資料,看起來昨晚沒發生什麼事,今天順利完成內視鏡手術後,腹痛好幾天的他應該可以舒緩一些,雖然這個手術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卻是目前醫療上能夠給予他最大的幫助了。病人目前的狀況比前幾天改善很多,算是鬼門關前繞了一圈又回來,更別說這次入院前一個禮拜他才因為相同的腹痛進來,那時候還一度送進加護病房,零零總總的治療過程,都暗示著家屬和病人情況很不樂觀,原主治醫師甚至在更早之前就和照顧他的小兒子討論過是否要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o not resuscitate, DNR)」的同意書,小兒子那時候表示需要時間和其他家人討論,而這個議題從那時起就延宕至今。但是今天還有另一個異於平常之處,正是月初輪換教學醫師的時候!一個禮拜前班表出來後,我就四處打聽這位老師的教學風格:老師在查房前,自己會先看過病人的狀況,打好病程紀錄,再聽醫學生的報告,就連今天是換團隊的第一天也是如此,她不僅清楚病人,也知道我們對病人的掌握程度。進病房前,老師和我以及主責的專科護理師確認,待會要跟病人再提一次DNR的簽署,考量到伯伯的情況,有可能會跟上次住院一樣需要送到加護病房,到時候身邊只有小兒子,所有的決定壓在他的身上,危急時刻怕他做出後悔的決定,因此希望可以開門見山的和伯伯好好溝通。病房內,老師不疾不徐的自我介紹,伯伯沒有太多的訝異,畢竟昨天上一個主責醫師就有解釋過今天會是新的教學醫師來照顧他,與此同時,我注意到一向在醫師來查房的時候,總是會全神貫注聆聽的小兒子,異常的在看自己的手機,似乎沒有打算參與今天的查房,而此刻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伯伯身上;一開始,伯伯還看著老師,後來他微傾的頭漸漸轉正,雙眼變得濕潤,眨著眼睛看向天花板,他突然語帶哽咽的說:「是,我都知道。」帶著越來越濃的哭腔,伯伯說著他的決心,過去曾經發生過嚴重事故的他,認為自己的這條命是撿來的,他沒有任何依戀,只求最後離開的時候可以平穩的走。病房內所有的醫護人員都在不小的尷尬之中,我們都沒有預期到伯伯會有這麼大的情緒波動,在大家靜靜聽著伯伯的自白時,我看見老師慢慢側身坐到伯伯的床沿,握著伯伯的手細細聆聽,正當老師準備要開口回應的時候,一旁的小兒子終於開口:「你怎麼可以現在跟病人說這些?之前的醫師都是請家屬到外面才講,你現在在他要做手術之前講這些,不就會讓他的情緒影響到等下要做的手術了嗎?」冷漠的口氣,讓原本已經凝結的空氣更加雪上加霜,老師抬頭問了專科護理師:「有說不能跟病人解釋嗎?」她搖搖頭;一旁的我,腦中飛快的翻著所有畫面,但完全沒有家屬曾經說過不要告知伯伯的印象。伯伯這時說:「沒關係,這些我都知道,這是我的身體,現在發生什麼事我最清楚。」小兒子也沒再多說什麼,頭一低,注意力又回到自己的手機;伯伯的眼淚早已潰堤,接下來收尾的十分鐘對我來說彷彿一世紀那樣漫長,碎得徹底的醫病關係,已經沒有修復的可能,只能在表面蓋個布,盡速撤離。這是我第一次在醫療現場看到毀壞的醫病關係,事後反覆回想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昨天前主責醫師也有跟病人解釋今天要進行的手術對他來說稍微有點風險,但是實際說到是否要簽署DNR時,確實是請小兒子到外面才說。住院期間,原主治醫師也來看過伯伯,我在一旁清楚地聽到醫師在小兒子面前問伯伯:「你知道自己的情況嗎?」伯伯灑脫的說知道。這次住院的主責護理師和伯伯一個禮拜前住院的時候是同一個人,她都是在病房內和伯伯以及小兒子解釋病況,並沒有特意迴避。我心裡不禁開始思索,那麼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我們該怎麼辦?我覺得這不僅僅是一句虛無縹緲的團隊溝通不良能夠概括解釋,最具體地問題癥結點在於――病情解釋要到怎麼樣的程度才算清楚?伯伯、小兒子,或是主治醫師三人心裡各自忖度,到底另外兩個人知道了多少,又或者不知道了多少的情況,一定要換了醫師在不知情之下狠狠地被揭開才能夠打破僵局嗎?從伯伯的情況來看,前主責醫師有向病人告知治療的風險,原主治醫師也有確認病人知道現況,但是那樣的程度足夠了嗎?從病人肯定的回答,大家各自得到想要的答案,看起來一片祥和,不過細究就可以發現誰都沒有戳破什麼,每個人還是可以活在自己的理想中:家屬以為病人只知道部分、醫護人員完成告知義務。反過來說,如果所謂完善的病情告知是要在每次面臨風險的時刻,對末期病人時時提醒「你的情況很不樂觀,請做好心理準備」如此完美、如此正確,如此沒有人性的溫度,想必也不會是理想中最好的解決之道。語言的侷限注定讓病情解釋沒有完美的時候,分寸拿捏也有賴於深厚的關係基礎,但臨床上真能每次都這麼幸運地等到病人、家屬和醫護人員建立好關係,才發生需要作出抉擇的關鍵時刻嗎?在一個行之有年、每個月都在進行的教學醫師輪換制度中,都會出現溝通的困難,那麼我們真的很難期望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現實中,每個人都能在一片混沌之中做出最正確的選擇。我第一個接觸到的困境讓我認識了如此令人挫敗卻又充滿挑戰性的醫療場域,這無關乎一位醫者的知識是否淵博,又或者技術是否高超,這是最純粹的人與人之間情感的相互流動:我看見了你,我感受到了你,我希望你一切安好,我希望幫助你做出符合你希望的決定,每一位醫者都期盼能夠在一段錯縱複雜的關係中,滿足所有人的願望。我承認這是一個烏托邦式的口號,回到我們的故事,這些話看起來一文不值,然而真實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灰色地帶令我們煎熬,但也能帶給我們希望,就像走入婚姻不是愛情的終點,所有的關係都要雙方的努力才能維持,希望看完這篇文章的讀者,糾結的並不是找到誰該為整件事情負責,因為每個牽涉其中的人都有責任,能夠為每一次的醫病溝通付出心力,一起創造最圓滿的互信互任,就是我們能從這個故事裡學到最寶貴的一課。
-
2021-08-22 該看哪科.耳鼻喉
天旋地轉還是頭重腳輕?耳鼻喉科醫教你分辨頭暈或眩暈
臨床上常見不少患者深受眩暈所苦,有些患者來到診間時自述:「醫師,我頭暈,走路不穩、搖搖晃晃」,又或者「我前陣子起床時,看到天花板會旋轉」,同樣都感覺「暈」,你分得清是「頭暈」還是「眩暈」嗎?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可從感覺上簡單分辨,頭暈就像是在船上搖晃,頭重腳輕;眩暈則是眼前的物體會有旋轉感,而且容易反覆發作。通常只要對症治療、遵照醫囑,都能獲得改善。年輕時為了考試挑燈夜戰,即使2、3天不睡覺也能挺過去;到了中壯年,處於高壓工作狀態,如果熬夜趕報告,副交感神經受到不當抑制或交感神經過於活化,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就容易引發眩暈,通常以過勞、緊張、焦慮、睡眠不足、容易生氣等特性的族群罹患率較高。眩暈分2類 中樞神經性疾病恐致中風李宏信醫師進一步分析,眩暈可概分為「中樞神經性疾病」和「周邊神經性疾病」2大類,前者主要是以腦部疾病為主,人體供給腦部血液的動脈系統有2個,頸動脈負責供應大腦血液,椎基底動脈則負責供應小腦與腦幹血液,若頸動脈狹窄可能有中風之虞,但未必會暈;不過若是出現眩暈現象,則有引發中風的可能。至於「周邊神經性眩暈」,通常是由內耳不適所引起,為前庭系統傳到腦部的過程發生異狀,當聲音傳到蝸牛體後能夠判斷高低音、大小聲,三半規管能製造出方向及速度感,若因內耳老化、血管不通、吃過鹹,淋巴液過多、導致積水,只要頭稍微轉動,就可能覺得搖晃感嚴重。耳石脫落 眩暈情況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耳石脫落也是可能造成眩暈的情況之一,李宏信醫師解釋,前庭神經下方有個圓形物體如同鐘擺一般,三半規管和前庭前方也有個很小的石頭,若掉落、跑動就會刺激神經,導致眩暈。李宏信醫師指出,造成耳石脫落症的原因多以頭部遭到重擊,以及隨著年紀老化沾黏性不佳所致。透過正確耳石復位術多數都能好轉,但因為執行過程有風險,有引發急性眩暈的可能,合併盜汗、心悸現象,建議應在專業的耳鼻喉科醫師指示操作下,比較安全。此外,若眩暈反覆發作且伴隨耳鳴和聽力減退,則可能是梅尼爾氏症,有時感冒病毒入侵或鼻涕跑入內耳裡,也可能造成眩暈發生。維他命B滋養神經 維他命C抗氧化劑眩暈症狀依嚴重程度來看,正處於急性期時,常常躺在床上無法起身,易有嘔吐、盜汗情況,嚴重時應打119掛急診,打止暈針、輸入點滴後,好轉即可返家,但仍可能隔1、2天後又發作,應持續服用藥物,並防止頭部轉動過快,多躺著休息。通常急性期多以利尿劑來排除體內之鹽份及水份,降低內耳壓力。李宏信醫師補充說明,內耳功能會隨著血管缺乏彈性、老化逐漸退化,治療上還會給予打通血路的藥物,擴張血管、增加滲透力,增進血管的供血功能;再者,長期應輔以維他命B滋養神經,促進神經恢復、再生,並添加維他命C抗氧化劑、鋅、鎂等微量礦物質等,對於內耳功能都有修復作用。家醫科醫師李政道提醒,排除腦部疾病和腫瘤的可能性之後,因內耳問題所導致的眩暈,服藥至少應以3個月為1個療程,再視病情的穩定情況,逐步減少服藥次數,所謂預防更勝於治療,平時勿過勞、適時舒壓、適度休息,勿食用過油、重鹹的料理,就能減少眩暈上身。(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久蹲起身頭暈是貧血嗎? 小心是低血壓!醫師警告「姿勢性低血壓」7大高危險族群 ·為何會罹患眩暈症? 專科醫曝「誘發因子」:老人、停經婦女要小心
-
2021-08-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翁啟惠:新冠肺炎恐流感化 只能靠疫苗、口服藥
生策會會長翁啟惠表示,COVID-19病毒一再變種,恐將「流感化」,接下來「藥物」應對COVID-19疫情很重要,尤其是口服藥,未來只有靠「疫苗」及「口服藥」才能讓世界逐步恢復秩序。早在2020年2月疫情爆發之初,翁啟惠即在生策會網站撰文示警,COVID-19病毒恐將「流感化」,要有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的心理準備,最有效方法是靠疫苗。翁啟惠目前人在美國進行相關工作,他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採訪時指出,以現在狀況看來,COVID-19病毒會持續存在人類社會,且會一直突變,最可怕的是有很大的比例是無症狀的感染者。他表示,有史以來只有天花一個病毒被消滅,其他都還在,現在COVID-19病毒已進到各式各樣的人體裡,很難去除,只能與它共存;因此接下來「藥物」應對COVID-19疫情很重要,尤其是口服藥,未來只有靠「疫苗」及「口服藥」才能讓世界逐步恢復秩序。不過,翁啟惠坦言,疫苗不太可能完全預防感染,但可預防重症,藥物則可治療輕症,就像「克流感」一樣,有症狀的話可以透過服藥降低重症發生率。針對近來討論熱烈的「免疫橋接」議題,翁啟惠表示,現階段正值COVID-19疫情大流行,現實面要做真正的傳統三期臨床很困難,因為涉及醫學倫理問題,各界都在思考新方法,與現有的疫苗「比較」也是一種可能。翁啟惠分析,現在被使用的COVID-19疫苗在評估對各種變種病毒的有效性上,也沒有完整臨床數據,不是真的把打了疫苗及沒打的人曝露在Delta病毒下來進行臨床試驗,大多是用比較的方式。不僅是COVID-19疫苗,翁啟惠透露,每年流感疫苗的開發,主要也是看安全性及免疫反應的評估,沒有真正做有效性的臨床實驗。現在每年新一代的流感疫苗都是以安全性及血清抗體產生的效價做為核准依據,只做一期看安全性及免疫反應,並沒有在真實人類世界去做二期、三期來實測有效性。正因為如此,翁啟惠說,流感疫苗開始施打時,沒人知道真正的保護力有多少。翁啟惠預期,免疫橋接可望成為新的認證管道之一,也可能會是未來發展趨勢,包括英國、日本、韓國等都計畫以免疫橋接認證COVID-19疫苗;至於怎麼比較以及比較什麼,將會是關鍵。
-
2021-08-14 養生.運動天地
強健身體的免疫力!她靠2招「呼吸操」放鬆肌肉、保持身心靈平衡
不久前,疫情在社區蔓延,我們身處危機,日常規律被打亂,如今,疫情趨緩,我們渴望「常態」的安定感,才發現,我們以為的「舊日常態」不再,「變動」成為唯一不變的事。「學習與變動共處,在心裡培養安定感」成為疫情下你需要裝備的新能力。 8月的《橘世代》,希望帶著讀者重新喚起習以為常的覺知:好好呼吸、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鍛鍊,透過藝術和園藝,療癒自己,重新愛上疫後生活。新冠疫情打亂了生活步調。疫情之下,除了強健身體的免疫力,也要強化內心的穩定,時下正流行的自癒力和藝術輔療,有助於身心靈平衡,正向度過這場疫情風暴。疫情來襲,最需要的是保持正念,建立自身療癒力讓生活恢復正軌,學習呼吸是最好的自我照顧,在一呼一吸之間平衡身體系統運行。腹式呼吸 啟動與生俱來自癒力當身體承受壓力時,呼吸會不自覺地急促變短,包括心情煩躁焦慮,感到一陣胸悶喘不過氣來。調整呼吸可以放鬆緊繃的身體,別小看這再平常不過的生理機制,愈是基礎的事物愈容易讓人忽視!自癒力學會理事長黃利利推廣「正念呼吸操」,藉呼吸吐納平衡身體的自癒及免疫力,非常適合居家防疫。疫情蔓延之際,更要好好鍛鍊肺部,透過呼吸鎮定情緒,同時改善身體不適症狀。黃利利是主婦聯盟綠主張生活消費合作社的創辦人之一,長期關心食安、環境議題。55歲那年,身體開始走下坡,鼻子、咽喉、氣管、肺等呼吸系統都出了問題,經常過敏乾癢。60歲省思飲食固然重要,心理狀態更是健康的根本,因緣際會接觸「腹式呼吸」,於是投入自癒力推廣。黃利利相信,學會調整呼吸就能調心,把空氣吸入肺內再吐出的節奏,能牽動各部位肌肉、加速體內排毒。規律深呼吸 放鬆跳脫負面情緒腹式呼吸可提高肺活量,充分運用肺泡交換氣體,過程中刺激副交感神經活躍,有益身心放鬆。黃利利把腹式呼吸結合伸展運動,延伸出「正念呼吸操」,專注於規律的深呼吸,摒除雜念體驗慢活、放鬆、靜心。一吸一吐之間,放鬆肌肉、沉澱思緒,自然就能跳脫負面情緒。練習腹式呼吸時,保持順暢平穩、深吸慢吐,每分鐘約5-6次呼吸循環。黃利利笑說多做幾次,呼吸對了,不僅肺更健康,也能改善睡眠品質、自律神經失調。現代人生活壓力倍增,直接反映在身體病痛,「正念呼吸操」運用深沉的腹式呼吸達到放鬆效果。黃利利建議,「每天花10分鐘,或是在情緒極為煩躁時專注呼吸,很快就可以恢復平衡,讓身心靈有煥然一新的感受。」正念呼吸操疫情下,多做擴胸運動,強化肺部功能,加上「正念呼吸」,透過呼吸幫助養生、靜心。第1式:雙手畫圓吸氣打開胸部,前腳微蹲,後腳拉直,感受背部及腿部的變化。第2式:拉筋伸展吸氣往下開胸、膝蓋彎曲、手臂離臀,感受背肌的變化。愛自己的藝術課 舒緩焦慮藝術也能治病?2018年,加拿大醫療機構與蒙特婁美術館進行跨界合作,醫生可開立「藝術處方箋」,透過體驗藝術促進健康。已有科學證明,藝術能改善憂鬱、焦慮,刺激神經活動。新活藝術創辦人暨執行長康思云認為,藝術是與生俱來的能力,每個人都能透過創作表達文字無法呈現的情感,注入身心靈正向動能。「疫情自5月中旬急速升溫,民眾待在家防疫快要悶出病,難免心情焦躁、疲累,應該把時間花在好好照顧自己。」康思云鼓勵大家拾起畫筆或使用複合式媒材,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式享受創作過程,隨心所欲繪出療癒新生活。藝術創作不僅能陶冶性情,拿筆畫畫、動手DIY也能訓練長輩的手部肌力,同時刺激顏色認知。一幅幅寫實或抽象的動人圖像,舒緩每天接收疫情資訊的焦慮,也活絡熟年創作力。線上藝術輔療服務 豐富創作能量疫情期間,新活藝術把實體課程轉變成線上形式,並串連全台藝術輔療師推出「免費線上藝術療癒工作坊」,民眾在同一時間上線互動,體驗遊戲互動、實體創作與心靈對話。藝術輔療導入照顧的元素,從創作中重拾生活價值與意義,專注當下培養心靈韌性,暫時忘卻世俗煩憂。隨著時間過去,難免會出現防疫疲勞,康思云提供身心調整妙方:藉由藝術找到安穩身心的力量,放寬心面對疫情或生活變化。防疫之餘,不妨參加線上藝術療癒工作坊,網際網路維持了人際聯繫,也緩和了社交距離的冷漠。康思云看到許多長者有了新的社會互動,重新建立友誼,期待疫情趨緩或結束之後,持續豐富藝術能量,讓生活變得更好。手作紓壓創作1.選擇家中隨手可得的素材,例如雜誌、廣告DM等可快速上手的材料。2.剪下雜誌、廣告DM的圖案,例如食物、建案或風景圖等。3.將剪下的圖案自由拼貼,發揮巧思拼貼出可敘述的故事,增加趣味性。
-
2021-08-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16日起預約 蔡炳坤:接受度要看接下來實際接種數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第6輪新型疫苗開始接種高端疫苗;屆時有60萬劑可供接種,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今天表示,民眾單選高端人數有18.2萬人,其他是複選,國人對高端的接受度,要看接下來高端多少人預約?多少人實際接種?才能看出國人的自由選擇,北市府尊重市民選擇。蔡炳坤也提到,接下來恐會進入很高的期待期,因下半年不僅有第一劑需求,也有數百萬人將陸續該打第二劑,所以下半年台灣民眾,對疫苗需求將相當殷切,北市府也期待,下半年的疫苗數量,能因應民眾的期待。另外,對於「帛琉旅遊泡泡」已被衛福部長陳時中簽核,確定8月14日重啟,且帛琉釋出2000劑疫苗給遊客,對於出國打疫苗?台北市長柯文哲說,「帛琉喔,為了打疫苗還要花飛機票?但如果是順便旅遊也還可以。」有民眾向媒體投訴,花博接種站過去拉12條動線,今天卻未比照辦理,導致大家排隊現場亂成一團,蔡炳坤表示,今天花博是仁愛醫院提供接種服務,但接種從下午兩點開始,因這次是莫德納疫苗,民眾提早到花博,導致比較多民眾排隊,尤其今天僅接種731人,只開兩條接種線,下午兩點是開始接種後,很快就消化掉人流。
-
2021-08-10 新聞.元氣新聞
【寵物保健徵文示範作】嘎先生/等待
寵物名:妹妹品種:傑克羅素梗年齡:15歲文/嘎先生有時候回憶是舊地重遊,有時候回憶是睹物思人,可如今的我卻是「睹人思物」。看著眼前的他,從健健康康到病入膏肓,從熟能生巧到舉步維艱。有多少片段是當初來不及記錄的,也有很多故事只剩文字描述,更有不少趣事是,如今的當下看見某個角落時,才會想起來的。照顧他們後半生的歲月裡,有很多很多的體悟。首先是這句話「選擇,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如今往返醫院就像走廚房的我,又有了另一種體會。身為主人,無論和他們相處時間是長是短,我們會記得每一個喜怒哀樂的時光。他是如何的開心快樂,他是如何的悶悶不樂,他是如何的殷切期盼,他是如何的衰老衰敗,我坐在診間的樓梯間,傻傻地望著天花板,等待妹妹做檢查以及他的報告。聽著時不時從診間傳出的叫聲,忽然間覺得,這段漫長的歲月,我好像忽略掉一個時刻,叫做「等待」。從妹妹來到這個家,我和家人等著他熟悉環境,等著他慢慢習慣飲食、生活,再慢慢等著他學習、長大,再來等著他從幼年變成青年,從青年等著他變成壯年,最後等著他漸漸的老年。每一個等待的時刻,是每個主人「都參與其中」,但是卻最容易被主人忽略掉的。在醫院的我,想起了那些我帶妹妹去過的大大小小醫院,這是如今的我最常「等待」的時刻。等著醫生的報告,等著醫生的講解,等著醫生帶妹妹出來,等著護士包藥交給我,等著完成領藥手續後離開。也許你認為這只是一種小到不行的過程,可是對我而言,卻有種說不出的感覺。「我在臨別之前,等著和你說再見」如果你心裡,和我一樣,也有著這句話當前提,那也許你就會和我一樣,在診間等待時,充滿了許多複雜的情緒。裡面包含一點點的期待,期待他再次展現生命的旺盛給我看,讓我知道他還沒到時候,讓我知道他還可以陪我一陣子。裡面也包含了一點點的悲觀,悲觀的告訴自己,他的歲月騙不了人騙不了自己,讓我知道他的問題根本是無解。當然也包含了一點點的絕望的心理準備,讓我知道,也許今天過後,他解脫而我也解脫的日子,終於到了。妹妹來到這個家已經超過5600個日子,我無法量化的寫出我等了他多少時間,我雖然疲憊,但也知道這是如此的彌足珍貴。「每一次的等待,都在告訴我時間的珍貴」。⭐️「寵物健康我守護」徵文邀稿中 賺獎金6000元幫毛孩加菜!陪你在家度過苦悶疫情的毛小孩,歡迎來分享牠的健康小故事!來信需附上寵物簡歷與照片,不僅有高額獎金,還有udn文創精美授權贈品等著你喔!(點擊上圖瞭解更多活動詳情)活動截止日為8/24(二),歡迎踴躍投稿!
-
2021-08-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臺灣百年前疫情的「懷思憑弔」 疫情烽火下的我見我思
【編者按】在這全球籠罩於新冠疫情的困境下,特別感到興奮的是,醫學生時代所景仰的基礎醫學老師,居然在她仍然勤於研究與教學之餘,主動與我們分享她由「新冠疫情之省思」,進而引申到「全民防疫運動:從個人情緒免疫保健談起」的心得。更意想不到的是透過她的推薦,她的學生也是位名教授,不僅是科學家,也兼具豐沛的歷史與文學素養,巧妙地以古代流感與古籍瘴癘的「前世今生」、臺灣百年前疫情的「懷思憑弔」、臺灣近百年來流感的「編年紀實」、「疫情時代」衝擊下的「有守有為」,分段介紹他在疫情烽火下的一些看法。希望透過這兩位兼具科學專長與人文素養的學者精心撰寫的三篇文章,在疫情肆虐的無奈之下,我們找到一些還可以做的努力。現代流感與古籍瘴癘的「前世今生」瘴癘,亦稱瘴氣(中醫慣用之名詞),是指山林間在濕熱環境下因動植物腐敗而產生的一種能致病的微生物(如病毒、細菌與真菌)滋生汙染物。由瘴氣引起的疾病一般稱為瘴病,故瘴病是多種疾病(流行病或熱帶疾病)的總稱;又瘴氣作為古代的疾病地理學概念,其主要與南方氣候、植被和地貌有關。瘴氣被認為是一種有毒氣體或薄霧,其不僅只在被感染個體內引發致病,更是會隨空氣傳播至該汙染區域內的多數個體(人或動物) 。醫學界往往以為過去所說的「瘴病」即是因水土不服所罹患的「中暑」或「感冒」或「瘧疾」等症,然廣義的「瘴病」則泛指熱帶或亞熱帶所在區域的傳染病。西方將瘴氣稱之為miasma,意思是「不潔」或「污染」。雖然「疫」難以認定為某一種病或症,但就「眾人同病;即疫也」的意義來說,古籍醫書或現代流行病學對「疫」之解,無疑是指稍有規模的流行性疾病,如「霍亂」、「天花」與「登革熱」等。其中「疫」中之重的「瘟疫」或謂「大疫」,更是指某種流行病/傳染病的大範圍爆發,諸如瘧疾、鼠疫、肺結核等,這當中也可能就包括了好發在特定季節或地區的「流感」疫情。隨著現代實證醫學的崛起,瘴癘(疫癘)這用詞已漸漸被後人接受是某些生物(主要是人類)因細菌或病毒感染所引發的流行性傳染病,如風熱性感冒(流感病毒或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傳染疾病)。臺灣百年前疫情的「懷思憑弔」清朝統治期間,來台的漢人多將台灣稱為瘴癘之地,文獻記載中也多次強調台灣島上疫病橫行,如清代《平台紀事本末》所載乾隆五十一年(1786)時際,偽鄭(即明鄭時期1662-1683)時多瘴癘,居民寥落;更云當年軍中疫癘大起,各路副將、參將、游擊、守備先後沒於軍,弁兵死者日數十人。由這些史書記載顯示,自明鄭正式經營/署理台灣至清初(康/雍/乾時期),來台/遷台/開台的我輩先祖都遇到了與先後來到台灣(福爾摩沙)的荷蘭人或西班牙人相類似的久居難題,亦即無法克服疫病(瘴癘)之生死交關。因疫情而病歿的現象到清末/日治的台灣還是經年發生,且台灣本島南北各處無一倖免。據史料記載,1871年日本國藉口琉球海難船民遭臺灣南端高士佛社等居民(排灣族)殺害之故,于1874年出兵攻打恆春半島的原住民,史稱「牡丹社事件」。在此之際,日本西鄉從道所率領的三千六百名官兵前往台灣征戰中,竟有500餘人死於疫病(戰鬥陣亡者僅20餘人),而清朝6500員派台「文武員弁」也因「疫氣流行」而病故者眾。再者,清末來台灣鎮守海疆的左宗棠楚軍(湖南兵),也於1885-1886年修築嘉義至大陂橫貫道路之際,許多士兵因遇到暑熱、瘴癘所引發的水土不服(主要是瘧疾)而相繼病死長埋台灣,這近百座埋骨處現就位於高雄市甲仙區小林里五里埔,即甲仙鎮海軍墓。日治初期的台灣,于1896-1917二十年間,就曾出現了五次鼠疫流行(造成兩萬四千人死亡)與1919-1920年北部地區爆發過嚴重的「虎列剌」(即霍亂,造成四千三百多人死亡)。之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初期,因公共衛生推行落後,再加上兩岸人流頻繁往來下,導致原本在台灣已幾乎「絕跡」的各種傳染疾病,包含霍亂、天花、鼠疫與狂犬病等疫情又再次爆發。以1946年(民國35年)為例,台灣就曾因中國傳來「霍亂」,導致當年全台3809人染疫致病,2210人不幸死亡(致死率高達58%),而嘉義地區更因防疫封城(港)管制而導致警民重大衝突,進而衍變成了當時的重大社會事件——「布袋事件」。臺灣近百年來流感的「編年紀實」流行性感冒(Influenza),通常簡稱為流感(Flu),為一種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流感病毒屬於正黏液病毒科,為RNA病毒的一種,主要有A、B及C型,其中A型和B型幾乎每年都會引起季節性的流行。20世紀內曾發生過四次較為嚴重且有記載的流感大流行疫情,如1918年西班牙流感、1958年亞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與1977年俄國流感等。其中1918-1919年間的西班牙流感大爆發,是近代歷史上最為嚴重的一次瘟疫大流行(估計有10億人被感染),導致全球死亡人數超過了5千萬。依據日治臺灣的1918-1919流行性感冒疫情與防疫年表,這個百年前西班牙流感在臺灣地區所造成的死亡人數,第一波超過2萬5000人(死亡率達7.18%);第二波亦超過了2萬3000人(死亡率達6.3%)。21世紀初的疫調則有,2003年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是一種由冠狀病毒(Cov)所引起的首例致命流行病;2009年的墨西哥流感(A型H1N1),該病毒之遺傳組成結合了人類、鳥禽及豬隻的流感病毒基因成分(造成超過一萬人死亡)及2012年的中東呼吸道綜合症(MERS),它也是一種冠狀病毒。這20年期間爆發的上述異常致命的流感大流行,所幸僅有非典型肺炎——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在台灣流行肆虐,這波疫情有346名國人確診病例,然因其高致死率(接近20%)也造成73人不幸死亡。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是一種全新的冠狀病毒,又被稱為Sars-Cov-2,是2003年薩斯(SARS)病毒的變種/分支毒株。從2019年底Covid-19在中國武漢地區爆發後,短短幾個月就擴散至全球多個國家,迄今(7/24)為止,全球已經有一億九千多萬個病例數,四百多萬人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台灣國內則超過1萬五千個病例數,七百多人感染新冠病毒而不幸死亡。雖然Covid-19主要通過人與人近距離接觸而染疫,但該病亦已被證實可藉由被污染的物品表面等環境因素傳播,這意味著它比SARS或 MERS的疫情更難控制與阻斷。特別是,這次疫情的Covid-19病原體亦已經出現多次變異,而這種自體突變似乎能強化病毒對細胞的感染力,導致其傳染性亦急劇增強,更甚者得以避開免疫系統的阻擊(如印度Delta變異病毒株),無怪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被聯合國稱為「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峻的危機」。「疫情時代」衝擊下的「有守有為」2019末至今的新冠疫情已帶給了世界經濟帶來的熔斷衝擊,其嚴重程度遠比上世紀初的大蕭條,更因受到隔離封城、邊境管制、供應斷鏈及防控措施等影響,讓許多數人面臨著失業與貧困。從去年(2020)初第一位女台商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後,台灣民眾就謹遵守著外出要戴口罩/面罩來保持社交距離,進出各大公眾場所也須嚴守「紙本登記制」/「簡訊實聯制」;染疫患者/疑似與確診病患接觸者,也都分別採取了「居家檢疫」、「防疫旅館/隔離酒店」及「自者隔離」與「居家隔離」等不同的防疫措施,來阻絕新冠病毒的傳播鏈。隨著全球疫情的升溫和病毒的持續變種,台灣的新冠肺炎本土疫情也從五月中旬進入極為險峻的階段,而三級警戒也持續延長至七月下旬(7/27全國調降為二級警戒)。再者,今年六月底國產與進口的新冠肺炎快篩試劑已陸續在各大通路/超商販售,於此同時政府也加速設立各地熱點地區的篩檢站與廣設集中檢疫所。隨著台灣政府全方位抗疫推動(滾動式調控),再加上國人上下做好自身良好的防疫配合(沒有人想當那個破口),很慶幸在七月下旬已看見了確診數與死亡率都大幅下降,對即將微解封(降為二級警戒)後的百業復甦與時序正軌,將是令人多所期待和樂觀看待。另外,國人每天都關心的議題還是圍繞在何時可以打到疫苗,包括每一波疫苗接種對象優先順序、爭議不斷的疫苗接種殘劑(餘針)及可能分配施打的疫苗種類及其副作用。目前在台灣公費疫苗接種只有兩種選擇,即以腺病毒載體為技術的AstraZeneca(AZ)疫苗與以mRNA為技術莫德納 (Moderna) 疫苗這兩種,然民眾目前似乎還期望有第三種以上的選擇,特別是已有一些國人選擇出國去尋找其他已獲WHO 批准緊急授權(EUA)的疫苗接種。然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新冠疫苗,都可能會有非預期的副作用(近五百例接種疫苗後發生死亡之不良事件),更是讓有意願施打疫苗之民眾的普遍疑慮。面對民眾的疑慮與恐慌,建議可由施打者可自行預約選擇所青睞的疫苗種類,年長者可與醫生來共同決定/評估是否施打,某個程度上是可舒緩施打者的不安/壓力,並提高所謂安慰劑的正面效應。近日台灣南部出現了十多例印度「Delta」變種病毒確診者(台灣目前主要仍是Alpha變異株),這著實令人擔憂也需國人更加努力配合政府政策——「輪到你,就去打」,盡己所能為台灣的防疫做出微薄但卻又重大的貢獻。目前,已施打過第一劑的國人才剛超過26%(計次人口比為27%),讓疫苗施打的覆蓋率,故從原本設定需要65%-70%才能達到「群體免疫」的戰略方針,須提升至80%-85%的覆蓋率,如此才能讓這傳染力強及重症比率高的新冠變種病毒接近「清零」。在這三級警戒即將解除之際,我們接著是要面臨充滿了不確定性的「後疫情時代」,期許國人同胞依舊秉承「生命不息,奮鬥不止」之價值信念,相信台灣不久後就能回到往日正常生活且再現昔日經濟榮景。謹以祈願並祝福本文讀者們都能喜樂平安長樂未央!
-
2021-08-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已完整接種新冠疫苗還會傳播Delta變異株嗎?一次看懂Delta最新資訊
你知道,我們「身邊有共同的敵人叫Delta」嗎?你們了解這位敵人至今橫行90幾個國家,你住的地方,你身邊的人,搞不好就是帶著這個Delta橫行也不自知啊!什麼是Delta變種病毒所有病毒都會隨時間變種,而COVID-19病毒已經歷了數千次變種。隨著時間的推移,原始COVID-19病毒就一直在發生變異,從一個人類宿主跳到另一個人類宿主,這些突變導致了比原始COVID-19更具有一些新特徵,例如更大的傳播力。Delta變種病毒以前被稱為B.1.617.2,被認為是迄今為止傳播性最強的變種,比最初的毒株和在英國首次發現的Alpha變種更易傳播。Delta變種病毒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具傳染性的病毒。例如在6月19日,Delta變種病毒在美國佔比例僅為30%,而至7月17日,在美國的新COVID-19病例超過80%已是Delta變種病毒引起。Delta變種病毒的傳染力?1.和原始COVID-19病毒比較根據統計發現,自COVID 19 爆發的原始病毒來比較,1個確診者,原本只可以傳染2.6人,變種之後:美國變種病毒=1傳3英國變種病毒=1傳5印度變種病毒=1傳8(Delta病毒)2.和常見的病毒比較美國CDC表示,這種變種病毒株比普通感冒、流感、Ebola、天花和水痘,更具有傳染性。3.和COVID-19變種病毒比較Delta病毒株傳播能力高,比起最初在英國首次發現的Alpha病毒株更易傳播。Delta比起Alpha變種病毒,傳染力高出40至60%。相對於一年前,現在Delta變異株也比原來COVID-19病毒的傳染性要強2.5倍以上。Delta病毒,傳染力為什麼會更強了?1.複製能力更高?一個Delta病毒感染者,其呼吸道內病毒載量是原始COVID-19病毒株的1260倍,也就Delta病毒變得更具有快速的複製能力,也只有維持高複製能力(+1000以上複製能力),才能夠使Delta病毒適合在宿主內快速傳播。2.病毒量,更濃了80.65%的Delta病毒,其病毒量都是維持在>6x105 copies/mL,高濃縮的量。反之,只有19.05%的原始病毒,會維持如此高濃縮的量而已。3.傳播期,更提早 研究指出,早期原始毒株在人體內可被檢測出來的時間為7天,而Delta毒株高複製、高濃縮量,使其僅需3.7天就能被測出,更提早傳播出去。Delta變種病毒特別之處是,短時間內可以大量繁殖,令病人可以將病毒傳播出去。這時間病人可能自己也並不知道已感染病毒,幾日後才發病時才去看醫生,但等到檢測結果發現時就太遲了。4.氨基酸點,突變成功了Delta病毒變異株內的氨基酸,和原來的COVID-19病毒的氨基酸突變到有點不同了,使Delta病毒更加容易跟人體細胞的ACE2接受器結合,人更容易感染,傳播力因此更大。同時也可以,逃避身體內的免疫系統功能辨識。因此接種疫苗後,體內抗體有時候會更難認清Delta病毒變異株,從而降低了疫苗保護力。感染Delta病毒,會有什麼症狀?英國Zoe Covid Symptom研究發現,自5月起感染肺炎的患者,最多出現頭痛、其次是喉嚨痛、流鼻涕及發燒。「咳嗽也變成少見,甚至嗅覺喪失幾乎已消失了。」早前COVID-19病毒確診患者會出現發燒、頭痛、嗅覺味覺消失和腹瀉。所以,Delta病毒症狀更像一般感冒,有些患者連發燒都沒有,只有輕微的喉嚨痛、頭痛、流鼻涕等病徵。甚至有專家指出,很多Delta病毒患者僅是「重感冒症狀」為主,這得小心以免耽誤治療及增加傳播他人機會。Delta變種病毒,有高住院率?Delta病毒確實會導致致病率和住院率會上升。那是因為Delta病毒已經變種到一旦進入身體之後,理應想繁殖下一代,不會即時害死宿主。蘇格蘭最近的研究發現,感染Delta變種病毒的人,其住院率可能性大約是感染Alpha變種病毒的兩倍以上。Delta病毒,死亡率更高?從感染後28天數據來看,原始COVID-19病毒毒株的死亡率為1.9%;而到目前為止,其Delta變異毒株的死亡率為0.3%。到目前為止從死亡率來看,Delta變種病毒會死人,但並非更加致命,也非死亡率更高。但是「小心高住院率,仍然會消耗醫療資源的」。疫苗對Delta變種病毒是否有效?蘇格蘭發表在權威醫學雜誌《刺絡針》(Lancet) 上的統計數字,在第2劑COVID-19疫苗接種至少兩週後,輝瑞BNT疫苗對Alpha變異的保護率是92%,對Delta的保護率則下降到79%。而牛津阿斯利康AZ疫苗對Alpha的保護率則從73%,下降到對Delta保護率的60%。疫苗保護率雖然有降低,但並沒有降低太多,尤其對於重症的保護力還是有九成以上。不要以為現在的疫苗,對抗變種病毒效力不好,至少「不會輕易讓你變成重症和死亡」!你知道在美國Delta毒株感染,在這其中得到感染的新病例,有近97%的重症患者,其實都是未接種過任何疫苗的人。也許你有聽說,以色列衛生部最新報告顯示,受Delta變種病毒影響,輝瑞(PFE-US)與BioNTech(BNTX-US)的新冠疫苗效力降至39%。這不是完全沒有保障了嗎?其實這些都是小族群的研究。該份報告由於尚未公開參與實驗的人數,且針對已接種與未接種的人群進行的測試方法不同,因此統計數據可能存在偏差。儘管對變種病毒有效率降低,統計數據也同時顯示保護力下降中,輝瑞疫苗預防重症的效力估計為91%,預防住院的效力估計為88%。又根據7月21日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面對變種病毒,疫苗保護力可能會少一些。我們原本的疫苗從來沒有說是100%有效的,到目前為止它們似乎對所有已知的變種都仍然有效。即使有Alpha、Delta、Gamma、Kappa、Lambda等,但「疫苗仍然沒有完全失去作用」,至少有打疫苗,你可以活著健康安心一點。已接種疫苗的人,還會傳播Delta病毒嗎?新的研究顯示,已接種過疫苗的人在感染了Delta變種之後,其鼻腔和喉嚨裡都攜帶了大量病毒。那些所謂的「突破性感染」影響的人,即便沒有症狀,也可能與未接種疫苗者一樣具有傳染性。這意味在高傳播的地區,接種過疫苗的人仍可能需要戴上口罩,不僅是為了保護自己,也是為了保護身邊每個人。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6月23日的研究報告發現:1.如果打了AZ疫苗或BNT 疫苗後,就可以減少40至50%的家庭傳播。(Overall, the likelihood of household transmission was approximately 40 to 50% lower in households of index patients )2.如果自己是確診者,也因有AZ疫苗或BNT疫苗後,症狀也比較輕微,也較少傳播給家人(those who had been vaccinated were likely to be less severely symptomatic、and might have been less infectious than those who were unvaccinated.)(原文:Effect of Vaccination on Household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in England)可見得打疫苗,不管是面對變種或不變種的病毒,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沒有注射疫苗,怎樣減低變種病毒感染風險?對於那些沒有資格或無法獲得疫苗接種的人來說,「戴口罩」仍然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防疫。出門要注意個人衞生、保持「社交安全距離」。要「勤洗手」,不要隨意觸碰眼、鼻和口。這是最基本的防疫措施。希望一般民眾能看懂,我們不要擔心Delta變種病毒,我只擔心:1.你沒有完整接種疫苗。2.你沒有戴好口罩,勤洗手、保持社安距離。3.而一直怪疫苗不好,忘了「自己個人防疫行為不好,才是各種變異病毒🦠最易侵機而侵入的弱點」。※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