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1 癌症.大腸直腸癌
搜尋
大腸鏡檢查
共找到
213
筆 文章
-
-
2020-06-21 癌症.大腸直腸癌
健康醫點靈/定期篩檢均衡飲食 遠離大腸癌
花蓮一名62歲張姓男子近幾個月來胃口變差、出現血便,本以為是痔瘡又發作,但某天腹痛如絞,就醫確診罹患大腸癌。門諾醫院表示,許多人以為只要腸胃道沒有不適,就不需做大腸癌篩檢,錯失早期發現大腸癌機會,其實,早期大腸癌只要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高達9成以上。 門諾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宋孟達指出,大腸癌連續12年蟬聯台灣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尤其有大腸息肉病史、家族有大腸癌病史、年齡超過50歲,平常多菸酒、缺乏運動且愛吃紅肉、加工食品等危險因子民眾,「定期癌症篩檢」是遠離大腸癌的保健之道。 大腸癌常見症狀依腫瘤生長位置而異,若是右側大腸,以貧血、腹痛、腹脹,以及體重減輕等較常見;左大腸或直腸則較常有血便、排便習慣改變等現象,但症狀並不明顯。 宋孟達說,不少民眾聽到要做大腸鏡檢查,想到過程中可能的不舒服,讓很多人都敬而遠之,民眾可選擇自費麻醉鏡檢查,不再讓檢查成為夢魘。在飲食上,應多選擇全穀類食物、多色多種類的蔬果,減少香腸、臘肉等加工肉品,並改以雞、魚肉取代豬、羊、牛肉,均衡飲食以預防大腸癌。
-
2020-06-08 科別.消化系統
糞便有血!大腸癌、痔瘡分不清? 便便顏色藏玄機
衛福部國健署發布10大癌症統計,大腸癌持續12年排名第1位,例如知名藝人豬哥亮,就因大腸癌病逝;但如果大腸癌早期發現,就有機會不開刀或放化療,藉由內視鏡就能去除異常組織。因此,規律的糞便潛血檢查就顯得格外重要,然而有時會看到糞便上有鮮血,到底是不是有大腸癌的可能?讓人非常恐慌。糞便潛血自我安慰是痔瘡 經常錯過大腸癌最佳治療期其實不僅台灣,大腸癌在日本也是容易發生的癌症,癌症死亡排比男性是在第3位,女性則是第1位。雖然大腸癌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但部分民眾就算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呈現陽性,也不願意接受大腸鏡檢查,自我安慰自己可能是痔瘡出血,除了否認自己有癌症外,也有可能是害羞不願意接受檢查。日本針對大腸癌檢查,首先也會採用糞便潛血檢驗,如果發現陽性,就會接續用大腸鏡檢查,確認大腸內有沒有瘜肉或異常組織,但在日本有30%糞便潛血陽性民眾,不願意到醫院進一步檢查,會自我安慰「應該是痔瘡」、「應該不是癌症」等理由,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導致大腸癌往中後期發展。糞便顏色顯露玄機 糞便整體暗紅色或黑色小心大腸癌其實大腸異常組織與痔瘡導致的糞便潛血,想要區分的最好方式,仍然是醫生專業的判斷,假使實在不好意思看醫生,可以觀察血在糞便的狀態,來初步分辨糞便潛血的原因。如果大腸因異常組織導致出血,病灶部位會比較深入,糞便還沒有定型時,血液會融入糞便中,糞便整體顏色都會異常偏暗紅色或黑色。反觀如果是痔瘡引起糞便潛血,大致上是因糞便太硬,當通過痔瘡部位與肛門口時,摩擦導致部位損傷出血,因此能看到血是沾在糞便表面上,顏色也比較鮮紅,藉此可以初步判斷,如果發現糞便表面沾著鮮紅血液,就有可能是痔瘡引起的。藉由糞便沾染血液的狀態,有機會初步判斷出血原因為何。台灣專家意見 民眾難自我分辨糞便潛血原因台大醫學院內科臨床教授邱瀚模表示,臨床確實有糞便潛血陽性民眾,會自己安慰自己可能是痔瘡,但一般民眾很難區分糞便沾染血液,到底是異常組織或痔瘡,因此一定要經由專業判斷,才能確定到底是不是有大腸病變。假使糞便潛血陽性,卻沒有進一步檢查,可以說是玩命。糞便潛血高機率是大腸癌 早期發現治癒率90%以上邱瀚模解釋,一般來說約1千人就可能有2至3人罹患大腸癌。如果糞便潛血呈現陽性,約5%機會是大腸癌,也就是20人中有1個是大腸癌病患,疾病威脅大幅增加。但還好在沒有症狀的情況下,發現到大腸有異常組織,有50至60 %機會是0期或1期,絕大部分都能治癒,發現末期的機會僅7%。邱瀚模強調,當有症狀時再發現大腸癌,20%恐怕已經發展到末期,5年存活率恐怕大幅降低,治療方式也非常複雜,因此在無症狀時把病徵找到非常重要。一旦糞便潛血檢查陽性,接受大腸鏡檢查時發現瘜肉或異常組織,去除後經醫師判斷,大約3至5年要再執行1次大腸鏡檢查,假使大腸鏡確認無異狀,則回到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當陽性出現再接受大腸鏡檢查。★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06-06 癌症.大腸直腸癌
有這麼嚴重?年紀輕輕上班族罹大腸癌 醫師這麼說
台中市36歲陳姓上班族過去沒有重大病史,近年因工作忙碌、壓力大,常熬夜,隔天忙到下午才吃第一餐,常腹痛、腹脹及腹瀉,跑廁所,飽受腸躁症痛苦,他因父兄有大腸癌、大腸息肉病史,在去年2月安排健檢,確診為大腸原位癌,經手術切除,追蹤至今未再復發。衛福部台中醫院腸胃內科醫師許漢廷建議,有大腸直腸癌或息肉家族史(尤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近親)民眾屬高危險群,建議提早篩檢,國民健康署提供年滿50到75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可選擇大腸鏡檢查或無痛大腸鏡檢查,以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效果。許漢廷說,陳姓病患在公司年度健康檢查時,考量陳父多年前因大腸癌過世、哥哥於數年前接受過大腸鏡檢查,發現有大腸息肉後切除,主動要求安排大腸鏡檢查。許漢廷指出,陳姓病患在大腸鏡檢查時,發現乙狀結腸處有兩個直徑大約1到2公分的腺瘤性息肉,立即摘除,後經由病理檢查確認為大腸原位癌,幸好及早發現,經由內視鏡息肉切除術即可達到完整的治療,後續追踨一年多至今尚未再復發。許漢廷說明,另有一名45歲施姓男子在去年9月因腹痛就醫,檢查發現有大腸息肉0.8公分,接受內視鏡手術切除,但半年後又復發0.5公分,醫師叮嚀施姓病患每半年就得接受乙狀結腸檢查,兩年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許漢廷說,國人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西化,台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逐年上升,目前已名列國人十大癌症之第一,死亡率也僅次於肺癌及肝癌排名第三。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主要包括家族史、飲食習慣(高油低纖食物、紅肉攝取)、抽菸、酗酒、肥胖、運動量過少及糖尿病患者,而年齡大於50歲發生率也會大幅上升。許漢廷表示,若腫瘤生長在直腸或較遠端的大腸如乙狀結腸及降結腸,主要會出現血便、排便習慣改變、大便變細、排便排不乾淨等等症狀,若腫瘤生長在較近端的大腸如升結腸及橫結腸,症狀常常只有非特異性的腹脹腹痛、貧血、食慾下降、體重減輕等等,更難以早期發現。
-
2020-06-04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林慈濟研究:大腸鏡檢查 逾7成不必麻醉
大腸鏡檢查時,不麻醉會疼痛難受嗎?嘉義縣大林慈濟醫院發表研究證實,進行換水大腸鏡檢查的患者有93%可不用麻醉、傳統充氣法大腸鏡也有76%患者不必麻醉,身體不會感到不舒服。研究結果已刊登於國際知名「胃腸病學與肝病學期刊」(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主治醫師謝毓錫表示,日前針對150名大腸鏡檢查的患者進行「必要時麻醉」研究,患者隨機分配接受充氣法或換水法大腸鏡,採用充氣法的患者有76%不用麻醉,採用換水法的患者則有93.3%不麻醉即可完成檢查,其中74%患者接受「必要時再麻醉」的檢查方式,結果顯示,必要時麻醉法較常規麻醉減少醫療費用、併發症、恢復時間及人力需求。謝毓錫說,西方國家「必要時再麻醉」的檢查方式,多由醫師決定是否麻醉,較不客觀,此次他的研究是由病人決定是否麻醉,醫療團隊在檢查過程中,每隔2至3分鐘會詢問病人是否不舒服,若在疼痛指數從0分至10分(最痛)中超過2分,就會詢問病人是否需要麻醉,病人同意即由麻醉醫師施予麻醉。謝毓錫表示,其實在有經驗的醫師手中,大部分患者做大腸鏡時不需要麻醉即可完成,但有些患者單純因為害怕做檢查,即使檢查方式不會疼痛,也希望自付內視鏡麻醉費用接受麻醉,還有些患者因不曾做過大腸鏡,不清楚自己該不該接受麻醉,醫師也無法預知病人會不會不舒服。
-
2020-05-25 癌症.大腸直腸癌
影/上腹痛達兩個月無法正常排便 竟是大腸癌第三期
一名44歲男油漆工上腹痛長達兩個月,到醫院照胃鏡遭醫師研判是消化性潰瘍,吃了幾天藥症狀卻沒改善,且出現嚴重的食慾不振,甚至無法正常排便,趕緊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室求助,經電腦斷層確診為「大腸癌急性阻塞」,由大腸直腸科醫師邵彥誠以3D腹腔鏡手術,切除7乘6.5乘2公分腫瘤,並順利於一周後出院。邵彥誠說,該男右側升結腸有7乘6.5乘2公分的大腸腫瘤,造成大腸急性阻塞,先以鼻胃管抽吸使腸道減壓,讓腸子的腫脹情形得到緩解,兩天後再施以3D 腹腔鏡手術,切除右側約60公分的升結腸,並且施以腸繫膜淋巴結廓清手術,避免癌細胞轉移。邵彥誠指出,一般大腸急性阻塞因腸子腫脹,使得腹腔內空間狹小,難以施行3D腹腔鏡微創手術,但經過兩天的減壓治療,加上手術器械進步,患者幸運地還是可用3D腹腔鏡做腫瘤切除。他在該男的腹部打四個洞,分別為3公分、1 公分及兩個0.5公分,傷口小且復原快,另3D腹腔鏡手術因良好的視野與立體成像,讓醫師更容易執行精確的腸繫膜淋巴結廓清手術。邵彥誠提醒,民眾若發現上腹痛、食慾不振、無法正常排便,一定要盡速就醫。該男因常做粗重工作,平常又愛吃大魚大肉,建議民眾少吃醃漬油炸及加工食品,要養成運動習慣降低體重,維持健康生活習慣,以減少大腸直腸癌發生機率,如有家族史,需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才能最有效預防大腸直腸癌。
-
2020-05-22 橘世代.好野橘
買保險最怕不理賠!做對這幾件事 申請理賠很簡單
買了保險之後,最怕保險公司不理賠或理賠金低於預期,讓人「奇蒙子」很差。只要搞懂保單條款,確定自己的醫療險內容,並且在申請理賠前做對幾件事,就能讓理賠變簡單。「我明明就是因意外事故受傷,為什麼保險公司卻說,不符合意外險的醫療理賠項目?真是太令人生氣了,保險一點都不保險!」「之前動手術,結果保險公司說,我的手術不是保單所列的項目,無法理賠!」買保險最怕申請理賠時卻不賠,或只是賠一點點,「奇蒙子」很差,讓我們對保險產生了不信任感。過去幾年,筱雲都是自己跑保險公司遞件申請理賠,原則上只要單據完整、符合保單條款的理賠項目,快則7個工作日、慢則10個工作日,保險公司就會把理賠金撥付下來。避免理賠被拒 買實支醫療險最穩當或許是看過太多保險理賠糾紛的新聞,在20幾年前就開始買保險的筱雲,申請保險理賠之前,都會先拿出保單,逐一看清楚條款內容,一來是知道哪幾張可以申請理賠,不至於白跑一趟;二來保單可能是在不同時期購買,像筱雲在20歲、30歲、40歲與45歲時都買過不同的醫療險,主要是因需求改變,例如舊健保時代,住院天數比較長,那時住院日額是重點,筱雲最高曾買到日額8千元。但是,當健保推出DRG住院診斷關聯群支付制度後,住院天數大幅減少,所以筱雲後來買的住院醫療險就以「實支實付」為重,且先後買了兩張,一張是收據正本理賠,一張是可副本理賠。買實支實付醫療險,對於那些早年只買舊醫療險的人尤其重要,因為隨著醫療技術進步,醫生採用的治療方法也跟以前不同,舉例來說,脊椎骨折雖然有理賠,但是現在的醫療技術是「注入骨泥」,舊保單卻只理賠「脊椎骨折開放性復位術」,也就是打骨釘的方式,結果就有保戶發生理賠被拒的情形。如果這名保戶當初也有買實支實付,就可以順利申請理賠。不同時期買的醫療險 手術認定不一樣10年前筱雲做了大腸鏡檢查,醫生發現有一處息肉就順便切除。要申請醫療給付時,筱雲先查了保單條款上載明「經直腸大腸息肉切除手術」,因此在申請診斷書時,筱雲除了先跟醫生說「我有商業保險」外,還直接拿保單給醫生看,請醫生按照條款內的病名寫診斷書病因,這樣跟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就比較不會有爭議。此外,有的醫療險包含門診手術,有的卻沒有,而且不同時期的保單,對於同一個醫療行為也會有不同的認定。就拿大腸息肉切除為例,當時筱雲有3張醫療險,其中2張是早期購買,「經直腸大腸息肉切除手術」被認定是「手術」,所以這2張醫療險就用手術給付百分比理賠給筱雲;但有1張醫療險是後期買的,「經直腸大腸息肉切除手術」被認定是門診手術,領到的理賠金就較少。反正記住一個要點:保險公司都是按保單「條款」理賠。只要條款上沒寫,或寫得不一樣,就不會理賠。善良一點的保險公司,當保戶跟他們積極爭取時,或許會採取「打折」理賠。意外扭傷 寫「挫扭傷」才賠如果是因意外事故而受傷,有幾個要點一定要注意:①先確定自己的意外險保單含有「意外傷害醫療保險」,以及「實支實付金額上限」。②申請診斷書,記得先跟醫生說「我有商業保險」(讓醫生知道你要申請保險理賠)。③請醫生將意外事由寫進去,例如因車禍意外事故而導致、天雨路滑摔跤等。診斷證明書寫得越詳盡,越有助於申請到理賠。④開立診斷證明書時,請醫生注意措辭,例如不要寫「扭傷」,而要寫「挫扭傷」。因為在保險公司的認定中,扭傷是自力造成,而非外力,例如走路扭到或閃到腰,並不符合意外險「外來、突發」的理賠條件,但挫傷是有外力入侵,才符合意外險理賠條件。因此,診斷證明書上只要有「挫扭傷」的字眼,就符合意外醫療險的理賠條件。復健看中醫 健保診所才理賠因意外而受傷,除了去公立醫院照X光片、治療外,有些人還會去坊間的國術館、物理治療所復健,或者去中醫診所推拿、針灸,這時候就要注意,因為很多不是登記合格的醫院或診所,不符合保單條款約定的「醫院」定義,保險公司都不予理賠。如何簡單分辨呢?看這家診所有沒有「健保」就知道了。喜歡運動的筱雲,偶爾因運動意外受傷,因為多屬於挫扭傷,後續的復健都找有健保的中醫診所,申請理賠時都不會被拒絕。另外再提醒,到中醫看診,通常沒有住院,只是單純接受治療,而在商業保險中,只有實支實付型的傷害醫療險有針對「不住院、門診治療」予以理賠,所以,申請理賠前,務必確認自己所買的意外險包含實支實付的傷害醫療險。跟保險公司申請醫療險給付,得先扣除健保給付,超出健保的部分,保險公司才會實支實付。※本文摘自《Money錢》官方網站【關於更多保險大小事↘↘↘】。定期型VS.終身型保單 確保老年醫療品質。買了好多保險卻賠不到?熟齡族這樣買最到位!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5-19 癌症.大腸直腸癌
早期大腸癌 靠大腸鏡免開刀
大腸癌已連續數年位居台灣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原因不外乎跟飲食西化、肥胖、肉吃的多、菜吃得少等不良飲食習慣有關。衛福部國民健康署針對50歲至74歲民眾,實施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來篩檢大腸癌,但是,當糞便潛血陽性結果出來時,往往會讓民眾感到憂心,對大腸鏡檢查為之卻步。根據目前的研究顯示,糞便潛血陽性者,約一半有腺瘤性瘜肉,也就是大腸癌前病變;約有5%患者可能已有大腸癌。針對潛血陽性的患者,其實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甚至比有大腸癌家族史的患者還來得高,而且這些患者絕大多數都沒有任何症狀。嚴重併發症風險 千分之一對於這種高風險患者,大腸鏡檢查其實是必須且刻不容緩的。雖然大腸鏡檢查較為侵入性,但以目前的技術水平來說,是相對不危險的檢查,發生腸穿孔等嚴重併發症的風險僅約千分之一。一般而言,藉由潛血陽性而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患者,其中若發現大腸癌,有近一半為原位癌或是第一期大腸癌,治癒率及未來存活率相當高。有腸道症狀 別拖快治療大腸鏡檢查可以進一步確認腸道狀況,若發現有癌前瘜肉或是早期癌等情形,可透過大腸鏡進一步將病灶切除。研究結果也說明,此舉可降低未來大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風險。如果有腸道症狀,例如糞便帶血、裏急後重、大便習慣改變或是大便變細等,甚至糞便潛血陽性的患者,應該及早接受大腸鏡檢查,早期發現原因、及早治療,以免一拖再拖,造成無法根治的後果。目前針對大腸瘜肉等癌前病變或是早期癌等,可藉由大腸鏡施行瘜肉切除術或是內視鏡黏膜切除術等進行根治,有健保給付,病患僅需負擔部分耗材費用。對於害怕大腸鏡檢查的不適,也有麻醉鏡檢查等選項,讓檢查不再是夢靨。研究顯示,膳食纖維飲食可以防癌,尤其是預防大腸癌的發生。營養均衡、高纖飲食可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具降膽固醇、降血脂、降血糖作用,對心血管健康有幫助,甚至還能控制體重。
-
2020-05-15 癌症.大腸直腸癌
落實「護腸四重點」大腸癌可預防!
大腸癌是我國罹癌人數第一位已超過十年,但其實根據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指出,21-25%的大腸癌可以透過運動與體重控制來預防;而透過定期大腸癌篩檢,早期癌的治癒率和5年存活率都可超過8成5,大腸癌可說是最可預防的癌症類型之一。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謹記護腸四重點,「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定期篩檢、確診後定期治療」,特別是50歲以上至未滿75歲民眾,政府提供每2年1次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別忽略了保護自己健康的權益。飲食運動「兩多一少」 創造健康生活 大腸癌有許多的危險因子,多半和生活作息有關,包含肥胖、高脂肪食物、紅肉、低纖維飲食、抽菸及飲酒等。其中飲食及運動的「兩多一少」-多運動、多蔬果、少紅肉是預防大腸癌的健康秘訣。◎多運動:肥胖的人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1-2倍,而21-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因應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鼓勵 民眾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達到運動防癌又防疫。◎多蔬果:每日建議食用3份蔬菜與2份水果,蔬菜1份大約是煮熟後半個飯碗的量;水果1份相當於1個拳頭大小。各色蔬菜帶有維生素A、維生素C、鐵、鈣、植化素等多種營養素;其中的膳食纖維可維持腸道健康,增強對伺機入侵的病菌的抵抗力。◎少紅肉:國際癌症總署指出,每天攝取超過50克的加工肉品或100克的紅肉(豬、羊、牛)會增加17% 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定期篩檢」降風險 採便在家輕鬆做 國民健康署補助50歲以上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糞便潛血檢查沒有侵入性也不會造成疼痛,且檢查前不必限制飲食,僅需在使用糞便採集棒刮取檢體並送回檢驗單位,安全又簡單的採便8步驟(如附件),便可等待篩檢結果。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篩檢資料顯示,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者,每2人就有1人有大腸息肉,每22人就有1人為大腸癌,而每2年接受1次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23%大腸癌死亡率。篩檢陽性確診要及早 「確診後定期追蹤治療」 根據2018年台大醫院李宜家醫師等研究團隊分析資料顯示,若糞便潛血篩檢為陽性,越早進行大腸鏡檢查,其罹患大腸癌的風險越低,在篩檢陽性後超過3個月以上做大腸鏡,得到進行性大腸癌的風險增加2倍,而若超過1年才做大腸鏡檢查者,風險更達到2.8倍。大部分的息肉都能在做大腸鏡的同時進行切除,要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糞便檢查潛血陽性後「3個月內及時做大腸鏡確診」是不二法門,並遵從醫囑定期追蹤治療。 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不僅預防大腸癌,也能增強自身免疫力,更有能力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疫情,達到運動防癌又防疫的效果,一舉兩得好處多。原文引用自:國民健康署
-
2020-05-12 癌症.大腸直腸癌
別小看家族史!1招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
57歲的白先生,沒生過什麼大病,沒有不良飲食偏好,體態也維持的很好,計畫再過3年就要退休,好好享受生活。近期由子女安排到醫院健康檢查,以確認身體健康狀態,退休後才能安心到處遊玩。透過無痛舒眠大腸內視鏡檢查,發現腸道內有幾處大小不一的瘜肉,其中包含一顆約1.2公分大小的腺瘤性瘜肉,經病理化驗後確認為具有癌化風險的管狀腺瘤性瘜肉。在報告解說過程中,得知對健康相當有自信的白先生,原本沒想到要安排健康檢查,要不是孩子一直以祖父就是因大腸癌過世,當時發現確診為大腸癌已是末期,錯失了黃金治療時間,有家族史前例才成功說服他來健檢。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指出,形成大腸癌的原因大多與不均衡飲食及不良生活習慣相關。飲食上,由於國人飲食習慣西化,飲食攝取偏向高蛋白、高脂肪、低纖維等,都會增加大腸癌的發生機率;生活上,要注意的是肥胖、不運動、抽菸、經常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另外,還需注意的就是有無腸道相關病史或家族史。梁程超進一步說明,雖然家族病史在大腸癌發生率中佔比僅約5%,但家族病史就是一個確定的危險因素!若家族中有相關病史者,罹患大腸癌風險會高於無家族病史2~4倍的機率。梁程超提醒,有大腸癌家族病史一定要儘早檢查,不要輕忽腸胃不適、排便不順或血便,才不會延誤治療。他特別針對不同族群提出做大腸篩檢的建議如下:1.一般民眾:由於大腸癌好發於50歲以後,且初期無任何明顯症狀。民眾在50歲開始,可安排國健署所提供的每2年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查,若檢查結果有異常,後續需安排進一步的大腸鏡檢查;若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無異常,可安排每2~5年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2.不均衡飲食(高油、低纖、高熱量、愛吃紅肉、燒烤、加工肉類等)、無運動習慣、有抽菸或經常喝酒者。若有符合上述其中一種情況,就是屬於罹患大腸癌的危險族群。建議民眾可提前至40歲開始,每2~5年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3.一等親有相關病史(腸癌或瘜肉)或有家族性相關病史(腸癌或瘜肉)者:建議需在40歲開始,每年定期自主安排大腸鏡檢查。
-
2020-05-03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無痛大腸鏡 船過水無痕
老王有大腸癌家族史,醫師好友勸他做大腸鏡,他打死不從。「我這輩子守身如玉,那個屁眼從未被人家X過!」說得也是,一根管子要從屁屁的地方放入,何況是被陌生人,情何以堪啊?二、三十幾年前,提起大腸鏡,惡名昭彰,因為那時無痛內視鏡未發達,管子插入肛門到直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盲腸,這一趟即使是有經驗的醫師也要二、三十分鐘,如果腸子清潔不乾淨,糞便一大堆那可能費時更久,此外,因為要打入空氣腸子才能撐開看個清楚,因此腹脹、腹痛在所難免,有不少病人因腹痛而呼天搶地、痛不欲生,在痛苦的回憶中完成大腸鏡檢查。時至今日,隨著無痛麻醉技術的發達,做內視鏡,尤其是大腸鏡,在麻醉醫師打了麻醉劑後就睡著了,等到一、二十分鐘後醒過來,早已完成,船過水無痕,許多人喜歡沉睡的感覺,從此大腸鏡檢查不再被一般人視為畏途。大腸癌是近年增加最快的癌症,可能與飲食西化有關,中年以上大便習慣改變,有便血或有大腸癌家族史更要小心,如果怕大腸鏡檢查,可先做糞便潛血檢查或抽血驗大腸癌指數(CEA)檢查,但兩者均正常也不排除沒有大腸癌的可能,保險之道,中年以上還是應做一次大腸鏡檢查,若有息肉,那就要每二、三年做一次,以免大腸癌纏身,要付出更大的代價。●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好心肝會刊89期已出,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0-03-20 科別.消化系統
鋸齒狀息肉 大腸癌隱形殺手
大腸癌已經數年高居台灣十大癌症發生率之首,民眾也逐漸重視大腸保健的重要性。糞便篩檢乃至大腸鏡檢查,藉由發現高危險性的腺瘤型息肉並將其以內視鏡切除,是降低未來大腸癌風險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然而即使定期追蹤大腸鏡檢查,有時仍無法完全避免大腸癌的發生。可能原因很多,像是先前大腸清腸不佳,過多糞便殘留而影響觀測;大腸鏡因為腸沾黏或過於冗長而無法作至盲腸等;其中還有個隱形殺手,大腸鋸齒狀息肉。大腸鋸齒狀息肉,並不是內視鏡觀察下有著鋸齒般外型,這個名稱主要是在病理觀察下的外觀。它好發於右側大腸,包括盲腸、升結腸及橫結腸等。外觀與傳統型腺瘤很不一樣,主要為平坦、色澤看起來與周遭黏膜相似,常有黏液覆蓋看起來有點半透明,容易被誤認為糞渣而不易被發現。要發現這種息肉,不僅醫師需要細心觀察並沖洗腸道,並且患者本身清腸狀況要良好。有時實在難以判別,醫師們還會以內視鏡特殊窄頻影像技術(Narrow Band Imaging, NBI)來觀測,甚至撒上特殊染劑靛藍胭脂紅(Indigo carmine)來讓息肉現形。這種息肉容易側生,發現時往往不小;加上長在大腸深處,內視鏡切除難度增加許多;息肉邊緣也不清楚,也會有切除邊緣不夠乾淨而有復發風險。所幸,現今內視鏡影像不斷發展,這類型的息肉也逐漸能被發現及切除。鋸齒狀息肉好發於哪些人?其實大多數大腸息肉發生的風險因子都類似,不外乎和基因、愛吃紅肉、少運動等有關,但鋸齒狀息肉更和抽菸、喝酒、高身體質量指數(BMI)有關,也就是和生活習慣息息相關。由於這種息肉,致癌風險並不亞於一般傳統型息肉;加上糞便潛血檢查對於此種息肉並不容易檢測出,因此我們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有腸道症狀、家族大腸癌病史或是50歲以上患者更應考慮接受高品質的大腸鏡檢查,以期能早期發現癌前腺瘤並接受切除,防止未來大腸癌的發生。
-
2020-03-20 科別.消化系統
不只影響腸道!發炎性腸道疾病恐肝臟病變、血管栓塞
發炎性腸道疾病會造成患者反覆腹痛、腹瀉、血便,對生活造成極大困擾,但要確診發炎性腸道疾病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葉欣榮醫師回憶,曾有位30歲男性,因大腸鏡檢查發現結腸前端及小腸出現病灶,曾懷疑是發炎性腸道疾病但一直無法確診。先後做了幾次大腸鏡檢查,病理抓到隱窩狀膿瘍,最終診斷為全大腸型潰瘍性腸炎,也通過重大傷病的申請。葉欣榮醫師說,病理切片抓到窩狀膿瘍、肉芽腫、肉芽肥大的機率不高,有時候需做3-5次大腸鏡,且長期追蹤才能確診。目前經潰瘍性結腸炎的藥物治療,該患者的症狀有所改善,但仍反覆發作,經評估後協助該患者申請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後腸道發炎緩解,腸道黏膜在內視鏡下有癒合改善的跡象。 葉欣榮醫師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於20-35歲以及40-60歲之族群,以學生、上班族為主,患者大多是年輕人,但其他年齡層也有可能發生,且愈年輕症狀會愈難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屬於免疫疾病,目前成因不明,推測可能與遺傳、環境等因素有關。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生率正逐年增加中葉欣榮醫師表示,克隆氏症在美國的發生率每10萬人口約有20.2名,歐洲則是12.7名,台灣大約3-4名;潰瘍性結腸炎發生率則稍高,是克隆氏症的3到4倍左右,台灣潰瘍性結腸炎每10萬人口約有12名。台灣的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生率及盛行率每年皆呈現上升狀態,推測可能與飲食西化有關。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的症狀有何差異?葉欣榮醫師解釋,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皆可能出現腹痛、血便、發燒等症狀,有時候亦會有腸道外表現。克隆氏症可能對整個消化道造成影響,食道、胃、小腸、結腸皆受到侵犯,故常出現慢性腹痛,有時候甚至出現小腸狹窄、廔管,令患者因吸收不良而體重下降。大部分侵犯到小腸的發炎性腸道疾病會以克隆氏症為主。潰瘍性結腸炎主要發生在直腸、結腸部位,容易出現裡急後重、一直想上廁所、血便等症狀,但有少部分患者可能影響到部分末端小腸。按時服藥能夠減少急性發作的機會葉欣榮醫師提到,大多數發炎性腸道疾病需長期服藥控制,曾遇過極少數患者在持續治療後,能有一陣子只需補充鐵劑。但也遇過患者自認為沒症狀而未定期追蹤,直到症狀急性發作才掛急診治療,這是很危險的行為。大部分患者發病後,需要長期使用一些抗發炎藥物,必要時再加上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急性發作期最有效的方法還是住院施打類固醇,搭配免疫調節劑,若仍未有起色,可考慮選用生物製劑。目前已有多種生物製劑可選擇,除了緩解腸道發炎,亦可同步預防相關腸胃道外共病。不只腸道出問題!葉欣榮醫師提醒,由於腸道反覆發炎、黏膜受損,容易出現感染。且腸道會持續出血,患者恐出現缺血性貧血或維生素B12不足的狀況,建議可適度補充鐵劑與維生素。發炎性腸道疾病不只影響腸道,還可能出現腸道外表現,如肝臟病變、關節炎、皮疹、虹彩炎、血管栓塞、容易疲倦等。因腸道反覆發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也較一般人高,故患者應定期回診檢查,及早預防相關共病出現。葉欣榮醫師提醒,由於發炎性腸道疾病可能出現多種共病,因此會需與眼科、風濕免疫科等各科別合作。患者若好好接受治療,不但可改善腸道症狀,也能減少共病發生機會。日常保養很重要葉欣榮醫師分享,目前尚未確定哪些食物會誘發發炎性腸道疾病,飲食建議以均衡攝取為原則。此外,亦建議養成固定運動習慣、補充足夠水分,維持良好生活習慣、規律作息、避免熬夜等,對病情穩定都有幫助。由於發炎性腸道疾病需長期治療,許多患者都會抗拒,甚至擅自停藥,導致症狀持續復發、加劇,醫師常需耗費許多時間讓患者了解疾病與治療的重要性,以降低各種共病產生,甚至手術的機會。葉欣榮醫師提醒,患者應定期回診、積極配合醫師治療,按時服藥或打針,切勿任意停藥,才能保有日常生活品質。原文:
-
2020-03-09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別輕忽 定期健檢保平安
一般民眾最好50歲後定期糞潛血檢查飲食不均衡、不運動、菸酒、有家族病史者最好40歲後定期做腸鏡57歲的白先生身材高瘦,向來不菸不酒,計畫再過三年就要退休好好享受生活。近期由子女安排到醫院健檢查,透過大腸內視鏡檢查,發現腸道內有幾處大小不一的瘜肉,其中包含一顆約一點二公分的腺瘤性瘜肉,經病理化驗後,確認為具有癌化風險的管狀腺瘤性瘜肉。「我人生活到這把年紀,沒生過什麼大病,也沒有不良飲食偏好,我以為這就是健康,要不是因為孩子要我來做檢查,不然都不會發現這顆有可能會變成癌的瘜肉!」白先生對於檢查結果十分意外。其實,白先生原本沒想到要安排健檢,主要是孩子們認為爺爺就是大腸癌過世,確診時已是末期,錯失黃金治療時間,於是用家族史說服爸爸來健檢。大腸癌成因與不均衡飲食及不良生活習慣相關,在飲食上,由於國人飲食習慣西化,飲食攝取偏向高蛋白、高脂肪、低纖維等,都會增加大腸癌的發生機率。在生活上,要注意的是肥胖、無運動習慣、抽菸習慣、經常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另外還需特別注意的就是個人有無腸道相關病史或家族病史。雖然家族病史在大腸癌中占比僅5%,但家族病史就是確定的危險因素,若家族中有相關病史者,罹患大腸癌風險會高於無家族病史二至四倍。針對不同族群,參考以下大腸癌篩檢建議:一般民眾:大腸癌好發50歲以後,初期無任何明顯症狀。民眾50歲起,可接受衛福部國健署提供、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若檢查結果異常,需安排進一步的大腸鏡檢查;若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無異常,則可安排每二至五年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不均衡飲食、無運動習慣、有菸酒習慣者:不均衡飲食是指高油、低纖、高熱量、愛吃紅肉、燒烤、加工肉類等。符合上述其中一種情況,就是大腸癌危險族群。建議可從40歲開始,每二至五年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有家族史的人:一等親或有家族性腸癌或瘜肉相關病史者,建議40歲開始,每年定期自主安排大腸鏡檢查。
-
2020-03-07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發生率連年增! 嗯嗯出現「這狀況」該警覺
許多女性在生產後飽受痔瘡之苦而經常出現血便,即使糞便潛血檢查報告為陽性,也以為只是痔瘡出血,並未進一步就醫。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內視鏡中心主任黃洸偉說,「出血」是項重要警訊,只要發現血便務必盡速就醫,找出病因。63歲的陳媽媽於2年前退休,從年輕時就一直有痔瘡問題,但並未積極就醫,最近接受國民健康署成人健康檢查時,即使糞便潛血反應為陽性,卻一點也不意外,仍自認是痔瘡流血。在女兒的陪同下,陳媽媽才至醫院接受「無痛腸胃內視鏡」檢查,赫然發現大腸內有幾處大小不一的瘜肉,瘜肉中還包含有高度癌化風險的管狀絨毛腺瘤瘜肉,最大的約有2公分,這也是造成她血便的原因。黃洸偉指出,糞便帶血是腸胃科門診常見的問題,原因包括痔瘡、肛裂、大腸瘜肉、大腸炎、大腸憩室症,甚至是大腸癌。不少民眾患有痔瘡,因此發現便血時就直接聯想到痔瘡,而未進一步接受檢查。台大醫院與長庚醫院1項研究發現,無症狀且屬於一般風險的民眾同時接受糞便潛血檢查與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在糞便潛血檢查陽性確診個案中,約45%為腺瘤型瘜肉及大腸癌,另55%為痔瘡、增生型瘜肉,或其他原因。由此可見,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如為陽性,確實為大腸癌的候選人;雖然有5成以上機率為良性病灶,但仍應積極就醫,透過大腸鏡找出病因,以免延誤治療時機。衛生福利部統計,大腸癌在10大癌症中排行第2,從2013年後,每年大腸癌發生人數都超過1萬5千人,2016年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41.29人。黃洸偉指出,大腸癌主要是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所造成,罹癌風險將隨著年紀增長而增加,通常好發於50歲以後,如果早期發現腺瘤瘜肉並予以切除,就能降低大腸癌威脅。目前國民健康署提供50至74歲民眾每2年免費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檢查前不需限制飲食,非常方便。若糞便潛血篩檢結果是陽性,則建議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有一半機率可能為腺瘤型瘜肉及大腸癌,不可不慎。(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防大腸息肉變成癌 7個習慣現在做還來得及 別以為切除大腸息肉就沒事! 再繼續做6件事癌照樣離你很近 
-
2020-03-03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罹克隆氏症 男童連續多日腹瀉、腹痛及發燒
台中一名男童連續多日腹瀉、腹痛及發燒,起初診斷為腸胃炎,住院治療一周仍不見好轉,進一步經大腸鏡檢查,切片病理報告確診為克隆氏症,對症下藥後,病情才獲控制。醫師說,此症復發率極高,多需終生服藥,建議定期回診追蹤,避免惡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童腸胃科醫師陳德慶指出,克隆氏症相當罕見,在台灣發生比例約10萬分之0.2,一般好發於20至40歲的青壯年,少部分則會發生在兒童。它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會造成腸胃道慢性及反覆性發炎,兒童在成長發育期間,若長期腸道發炎會造成營養吸收不良,容易影響生長發育。目前該病的發病原因不明,可能與遺傳、腸黏膜免疫調節異常、腸內共生菌種改變,飲食西化或環境壓力等因素有關。陳德慶說,克隆氏症的診斷過程頗為複雜與困難,疾病初期常被當成一般腸胃炎治療,若治療無效,才會進一步透過大腸鏡檢查,再經切片確認是否為克隆氏症所致;侵犯位置從口腔到肛門,但較常發生在小腸或大腸,會以跳躍式的方式引起腸道潰瘍,反覆地潰瘍後會引起腸道狹窄、黏膜層如鵝卵石般突出、腸壁變厚、膿瘍等併發症。他說,克隆氏症全身上下都可能出現發炎的免疫疾病,常見症狀包括腹瀉、腹痛、肛裂、血便、營養不良、貧血等,若沒有及早控制,恐出現腸道外的症狀,如肝炎、關節炎、虹膜炎、葡萄炎等。因為是不易完全治癒的慢性疾病,多數患者甚至需終身服藥。陳德慶提醒,若發炎情形較嚴重,飲食應以低渣飲食為主,並避免容易刺激腸胃道的食物,不少患者規律服藥一段時間後,因自覺症狀好轉,會選擇自行停藥。因此呼籲患者,若確診為克隆氏症,務必定期服藥並回診追蹤,才能避免疾病惡化。
-
2020-02-23 癌症.大腸直腸癌
抗癌化療不苦 中西合療癌友治療動力
大腸癌罹癌病患可提早被診斷及治療,不過後續化療一些副作用,常讓病友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噁心、嘔吐、失眠等症狀。台南市安南醫院中醫部醫師曾印正今天說,中醫師會依每個不同癌症病友的體質來辨證論治開處方,噁心、嘔吐、食慾不佳與體力不支等症狀都獲得穩定改善,也降低不適感,讓病人更有動力繼續後續化療放療。大腸癌罹癌人數已連續11年蟬聯第一,透過國健局推行糞便潛血篩檢、大腸鏡檢查,可讓大腸癌提早被診斷及治療,不過後續手術、化療一些副作用,常讓病友在治療過程中出現掉髮、噁心、嘔吐、大便次數多、手掌紅、失眠與焦慮等狀況,往往會讓病患因上述不適狀況而中斷療程,導致病情控制愈發不穩定。中醫師曾印正表示,中醫藥、針灸是可以幫助病人減輕這方面困擾,因為中醫治療講究量身訂作個體化治療,醫師會依每個不同癌症病友的體質來辨證論治開處方,當下治療時同時也在調養。曾印正說,中醫門診中如遇大腸癌病人,除告知飲食宜忌與飲食健康調整外,也會跟病人強調中醫藥方面治療癌症之優點所在,中西合療証實可減少再復發機會及治療期間不快感。
-
2020-02-2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要當一位好醫師,其實不容易!
【編者按】「醫病平台」的終極目標是促進醫療團隊與社會大眾(包括病人與家屬)互相了解。本週的主題「醫生的心語」是由三位不同世代的醫師說出他們在行醫生涯難忘的經驗:一位是在學生時代勤於筆耕的年輕醫師,因為「武漢肺炎」而追憶2003年SARS肆虐台灣時不幸犧牲的同學林重威醫師,並說出醫師對目前這緊要關頭的誠懇呼籲;一位中生代、長年在美國執業的癌症專科醫師,追憶一位不幸過世的癌症病人,道出醫生內心的遺憾;一位醫學院畢業五十年,大部分時間都在美國行醫,最近才退休的老醫師,回顧自己行醫生涯特別留下印象的幾個病人。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我們更了解醫師的內心世界,我們也盼望不久能有更多的社會大眾與我們分享他們自己或陪伴家屬就醫的經驗與意見。醫師生涯回顧——要做一位好醫師也實在不是容易的事醫病平台的成立是為了使病人與醫生能互相了解,彼此體諒,並重建雙方的尊重與信任,所以我在退休後想要分享些自己行醫的經驗與感想。由於人類知識的成長,科技的進展,媒體的擴張,社會制度的改變,使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複雜。醫生與病人之間已不像以前單純。醫學知識的成長己不是一個醫生腦力可以承受的,醫療已漸漸變成複雜的團隊工作。病人從網上得到不少的醫學資料,對醫生的要求增加,政府與醫療保險公司對醫生要求的文件更加繁雜,新一代的醫生給予病人的時間減少了,醫生與病人的關係也淡薄了。雖然世界宇宙一切不時地轉動變化,但是也有一定不變的法則,醫生的責任還是為病人解除病痛,也應該是最為人尊重的職業。一個醫生只要本著愛心為病人服務,雖然偶爾會有差錯,大部分人是可以了解和原諒的。我行醫四十年從沒有想過是為了賺錢而看病人,社會對我們的報酬是相當優厚,衣食住行不用愁,孩子們上大學也不用貸款。病人的感恩也常常給我們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一位七十多歲女病人來看我,她從口袋取出一顆薄荷巧克力糖給我,並說是昨天她在Olive Garden飯店拿到這顆糖果,她特別珍惜地收起來送我的,她感謝我多年來對她的照顧。這顆糖已經半熔化了,但是當時我心裡的感受是無法形容的。有一天我接到一位老病人女兒的電話,邀請我去參加她父親百歲的生日,她説這是她父親的心願。當我去參加他的生日,他已經有老人痴呆症,但是他還認得我。我也曾經照顧過一位年輕女病人,她可能是一般醫生認為最壞的病人。我第一次看她的時候,她才十九歲,她已經被外科醫師動過食道閉鎖與胃潰瘍的手術,她有反覆發作的胃潰瘍。她長得美麗而且相當聰明,但是她的生活很亂,她用藥,她是急診處的常客,她看了不少的醫生。因為肚子痛,她常來看我。在我照顧她的期間,她也給外科醫生開過刀,我也曾經送她到Mayo Clinic去會診。她常常半夜打電話給我要藥,我給她胃藥,我勸她少用麻醉藥。偶爾她會在聖誕節寄賀卡給我,有一次她還在卡上附信,寫到她有嗑藥的習慣,她希望能改過,但是很因難。我照顧她二十多年,後來她二年沒有來看我。有一天她突然出現在我的診所,她來感謝我多麼年來對她的照顧,她告訴我,二年前她喝酒發生車禍,行動不便坐輪椅,她的生活改了,不再喝酒嗑藥,她上教堂到學校去演講,告訴年輕人不要嗑藥喝酒。她說這場車禍是上帝給她最好的恩賜。提到醫療糾紛,我在四十多年的行醫,有三次被告的經驗。一次是四十歲接受政府醫療補助的肥胖女病人,外科醫生為她做了減肥胃手術,我只看她一次門診,做一次胃鏡檢查,她的律師把所有看過她的醫生們與醫院都控告了,二年後她換了律師,才取消對我的訴訟。另一件是幾年前,我被醫院請去會診一位近五十歲的女病人,我的診斷是部分腸阻塞,可能是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她出院後到印第安納大學醫院開刀,證實是克隆氏症。三年後,她來看我因為肚子痛,我做了大腸鏡檢查,大腸正常,末端小腸有些小侵蝕潰瘍。我認為可能是復發性克隆氏症,我做了一些血液檢驗,也做了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沒有腸阻塞的現象,但是可能有輕微的發炎與纖維化,同時報告有一個可能腫瘤在肚臍下,這腫瘤的影像已在三年前的CT scan 顕示,而且大小不變,胰臟正常。我建議病人嘗試humira治療,病人有點遲疑。我送她回去印城大學醫院會診。三個月後(到大學醫院會診二個月後)重複CT scan顯示胰臟癌,病人後來去世,她的丈夫一年後告我誤診。她的病歷送到病例審查小組,六位醫師認為我沒有過錯。第三個病例是一個長期抽煙的中年男人,因為大便有血,他的家庭醫生要我做大腸鏡檢查,我用內視鏡拿掉一個小息肉。第二天他來見我的護士沒有抱怨,第三天晚上急診處醫師打電話给我,報告病人在急診室抱怨肚子痛,血液檢查白血球增加,X光沒有顯示腹腔內有空氣。我建議做CT scan,發現在大腸邊有一個拳頭大的發炎性腫瘤,他當晩開了刀。因為長期抽煙,他的肺可能不正常,手術後三天,麻醉科醫師才拿下氣管插管。他控告我醫療失誤。我的醫療責任保險公司的律師見了我,以後她與對方律師通了二十多封信與做一次取證。經過幾個月後,律師告訴我要選擇六位專科醫師到醫療審查小組審查小組,雙方各選三位,而且要雙方同意。我的律師建議我要換掉原來的三位醫師,我問她理由,她也說不出。我認為三位醫師都是醫學會認證的,沒有必要換,我希望這件控訴早點送到醫療糾紛審查小組,我認為這只是拿大腸息肉的可能併發症,我不認為有疏忽過失。雙方律師還是要換醫生,換了幾次,拖了三個多月才選出審查小組醫生。六位專科醫師認為我沒有過失,這案才解決。當我的律師要換審查小組醫師時,我認為雙方律師可能在欺詐我們。我打電話給醫療責任保險公司主管抱怨,我認為這件控訴早應該送到審查小組,不需雙方律師來回二十多封信,也不須換原先被推薦的審查小組醫師。我很灰心,我得到的回答是我不知道美國的法律程序。法律應該保護病人,病人有不幸的併發症,保險公司應該給予補助。我認為法律的程序應該改進,我希望律師對醫病關係能更加了解,我也希望病人與家屬能給醫生有機會解釋病情的經過,醫生與病人彼此多了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法律程序。當一個醫生應該每天檢討自己對病人所做的醫療。我開業最忙的時期,一天四小時門診四小時內視鏡手術,還要到三家醫院迴診與會診。有一次我到一家醫院(不是我的主要醫院)去會診一位五十多歲的婦女,她的主要投訴是肚子痛與體重減輕。我去看她時已是晩上九點,隔天去看她也在晚上九點以後,我告訴她與家人CT scan發現她有卵巢腫瘤,可能是癌症。第三天晚上我去迴診,她的丈夫不要我再去看她,他對我說我是好的診斷醫生,但是不是好醫師。她的家庭醫師並不怪我,他認為病人不喜歡聽到自己有癌症。我自己反省,我當時實在太忙,沒有給病人與家屬多些時間,而且也不應該天天在晚上九點後去看病人。當我做住院醫生時,有一位七十多歲的病人因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我治療他的血糖與酸中毒。隔天他醒來,血糖幾乎正常,他的家人很感激。第三天他的血壓下降,他又昏迷了,他得了敗血症,結果他去世了。我很後悔,當時沒想到細菌感染導致糖尿病失控,這病人有中耳炎。另一病例,我為一位老病人做大腸鏡檢查,她有嚴重的憩室病,她的乙狀結腸嚴重變形。她選在近她住家的小醫院,我在早上七點做檢查,十點多護士打電話告訴我病人抱怨肚子痛,我要護士送她去作X光檢查,報告腹腔有空氣。我打電話請了外科醫師去會診,她被送到城南的一家大醫院開刀。我沒有回去看她,也沒有機會跟家屬解釋。事過兩年,她又進入醫院,我被請去會診。她的兒子見到我很生氣,不要我看她。我把她的病歷拿出來,要解釋給他的兒子,他也不要聽。我當時心裡真是痛苦,我很後悔二年前沒有回去小醫院向家人解釋。我已退休了,回想過去,要作一位好醫師也實在不是容易的事。有人問我,如果有來世,我是否再選擇當醫師,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要引用四十多年前,當我在University of Rochester作研究員的時候,一位老教授 Dr Harry Siegel的話:「做醫師是很棒的事,醫學是令人興奮的,每個病人都不一樣,你的生活不會像工程師那般呆板,不管你聰明與否都會被人尊敬,你們都會有很好的發展!」
-
2020-02-18 養生.聰明飲食
抗病毒加強免疫力很重要 營養師推薦吃這5種食物
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來勢洶洶,截至2月11日疾管局統計,全球確診人數超過4萬例、死亡人數1,018例,且依照目前疫情趨勢,似乎仍未有平緩跡象。對抗病毒的來襲,除了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做好外在防護、居家防疫、養成運動習慣、維持良好生活作息之外,把握飲食的營養也很重要。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表示,平日裡有許多常見且容易取得的食物,能輕易補充營養素、加強免疫力。增強免疫力食物1:大蒜大蒜中的有機硫化物,如大蒜烯,具有抗菌功效,能廣泛的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如細菌、黴菌、病毒等,都有抑制生長的作用。增強免疫力食物2:紅藜除了靈芝、人蔘之外,紅藜也含有提升免疫力的三萜類,三萜類可刺激並活化免疫細胞的巡邏功能。當病原體入侵體內,抗體形成之前,免疫細胞中的巨噬細胞與自然殺手細胞,會跟著血液在全身進行巡邏,若是發現異物或感染細胞,就會進行清除動作,降低病毒或細菌對於人體的傷害。增強免疫力食物3:藍莓藍莓中的白藜蘆醇是二苯乙烯類的一種植化素,除了藍莓之外,其他紅、黑色的水果也富含白藜蘆醇,如:葡萄、桑葚等,有研究指出,白藜蘆醇可以抑制流行性感冒病毒的複製。增強免疫力食物4:檸檬或柑橘類水果這些食物除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預防感冒、幫助強化人體的免疫力,還有屬於類黃酮素的橙皮素,能夠減緩多種病毒複製的機會,幫忙對抗病毒。增強免疫力食物5:十字花科的蔬菜十字花科的蔬菜,如花椰菜、高麗菜、芥藍菜等,在藉由切碎時會產生硫代亞硫酸鹽類,此種植化素可以廣泛的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包含細菌、黴菌、病毒,研究指出都有良好的抑制生長的效果。潘富子也提醒民眾,均衡飲食、良好的生活型態及習慣,是健康的根本之道。而腸道被稱做是人體的第2個大腦,腸道不僅是負責運送食物與消化吸收的消化器官,同時還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因此,維護腸道健康狀態,可有效增強免疫力。年滿50歲的國人,建議每1至2年可做1次大便潛血檢查及每2至5年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若有大腸癌家族史、肥胖、少運動、抽菸、不良飲食習慣者,建議更應定期自主安排無痛腸胃鏡健康檢查,降低疾病的發生機率。★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20-02-18 養生.聰明飲食
增強抗體吃對很重要!5大食材打開家裡冰箱就有
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來勢洶洶,截至2/11疾管局統計,全球確診人數超過4萬例,死亡人數1018例,目前疫情趨勢仍未有平緩跡象。對抗病毒的來襲,除了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做好外在防護、居家防疫、養成運動習慣、維持良好生活作息之外,把握飲食的營養也很重要。 為此,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告訴你平日裡有哪些常見且容易取得的食物,可輕易補充營養素,加強免疫力! 1、大蒜大蒜中的有機硫化物,如大蒜烯,具有抗菌功效,能廣泛的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如細菌、黴菌、病毒等,都有抑制生長的作用。 2、紅藜除了靈芝、人蔘之外,紅藜也含有提升免疫力的三萜類,三萜類可刺激並活化免疫細胞的巡邏功能。當病原體入侵體內,抗體形成之前,免疫細胞中的巨噬細胞與自然殺手細胞,會跟著血液在全身進行巡邏,若是發現異物或感染細胞,就會進行清除動作,降低病毒或細菌對於人體的傷害。 3、藍莓藍莓中的白藜蘆醇是二苯乙烯類的一種植化素,除了藍莓之外,其他紅、黑色的水果也富含白藜蘆醇,如:葡萄、桑葚等,有研究指出,白藜蘆醇可以抑制流行性感冒病毒的複製。 4、檸檬或柑橘類水果這些食物除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預防感冒、幫助強化人體的免疫力,還有屬於類黃酮素的橙皮素,能夠減緩多種病毒複製的機會,幫忙對抗病毒。 5、十字花科的蔬菜十字花科的蔬菜,如花椰菜、高麗菜、芥藍菜等,在藉由切碎時會產生硫代亞硫酸鹽類,此種植化素可以廣泛的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包含細菌、黴菌、病毒,研究指出都有良好的抑制生長的效果。  均衡飲食、良好的生活型態及習慣,是健康的根本之道。潘富子強調,「腸道」被稱做是人體的第二個大腦,不僅是負責運送食物與消化吸收的消化器官,同時還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維護腸道健康狀態,可有效增強免疫力,建議年滿50歲的國人,每1~2年可做一次大便潛血檢查及每2~5年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若有大腸癌家族史、肥胖、少運動、抽菸、不良飲食習慣者,則更應定期自主安排無痛腸胃鏡健康檢查,降低疾病的發生機率。 延伸閱讀: 蔬菜、水果可互相取代嗎? 防疫、防流感先顧好免疫力! 日行「這項飲食」策略吃出高防禦 常運動、乖乖吃藥血糖還是高? 當心是這些藥物在搞鬼 
-
2020-01-20 新聞.科普好健康
手沒力、老跌倒 怪腫瘤折磨阿嬤
彰化市一名70歲阿嬤,從事蚵農工作將近50年。這5、6年來一直覺得綁蚵架時手不靈光、走不動也常摔跤,以為是年紀大退化,到醫院檢查都說是腰椎骨刺需要開刀。因為阿嬤怕開龍骨,一直忍耐。半年前阿嬤常說胸悶,吸不到氣,肚子脹氣跟排便困難,家人帶她做了心導管和大腸鏡檢查,也都正常。阿嬤身體狀況多,檢查卻都說沒問題,住台北的家人一度認為是不是得了老年憂鬱症。最近3、4個月以來,阿嬤竟然沒辦法走路,一直跌倒,血壓心跳開始不正常。後來發現沒辦法用筷子夾菜,影響吃飯,也無法做手指精細的動作。最後安排到醫院徹底檢查。經過神經內科詳細檢查後,發現是枕骨大孔內長了三公分的腫瘤作怪。經神經外科手術後,阿嬤現在吃飯用筷子慢慢進步中,胸悶狀況解除,可以用四角拐杖自己走路。脊髓腫瘤、骨刺 症狀大不同脊髓腔內的腫瘤通常生長緩慢,臨床表現視生長的位置而有不同症狀,但是與退化性關節炎及骨刺壓迫造成神經痛的症狀完全不同。彰濱工業區附近偏鄉的長輩大多從事農漁作,骨刺問題很常見。一般而言,坐骨神經痛是以痠麻痛來表現居多,若是有走路不平衡、常跌倒、胸悶、氣不順或是腸胃道問題,就要小心脊椎腫瘤的可能了。高位頸椎或是枕骨大孔附近的腫瘤常同時影響上下肢。如果沒有車禍或是外傷病史,手腳卻無力,或是肌腱反射增強,就要小心是不是脊髓腔內的腫瘤。阿嬤狀況更特殊,在枕骨大孔的位置,也就是腦幹延伸連接頸椎的地方。症狀不專一 容易遭誤判一般壓迫高位脊髓神經的症狀常不專一,有各種狀況,例如:呼吸不順、腸胃消化不良、心律不整、走路不平衡等,常被誤為焦慮症、心肌缺血、胃食道逆流,甚至當作老年憂鬱症而延誤治療。若是以跛行症狀求醫,也很有可能誤認為腰椎骨刺,手術後症狀仍不見好轉。手術風險高 有癱瘓風險診斷脊椎內腫瘤有時很困難。腫瘤如果生長緩慢,輕微脊髓壓迫有時很難從臨床神經學檢查篩檢出來。目前治療仍以微創顯微手術切除腫瘤為主,屬於高風險的困難手術。一不小心傷到脊髓有癱瘓風險,尤其是高位頸脊髓也負責橫膈呼吸功能、神經調控以及腸胃道功能,須由有經驗的神經外科醫師評估及治療。建議如遇無法解釋的手腳反射增強,不明原因「手指失用症」,都應到神經外科門診,請專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
-
2020-01-16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篩檢 每百人有2-3人癌前病變
大腸直腸癌發生率高居國人癌症之首,衛福部國健署統計2018年全台各縣市糞便潛血篩檢,每百人能揪出兩到三人有癌前病變,比率較高的縣市包括台東、嘉義、澎湖、屏東、雲林等;經篩檢後,每千人約一到兩人確診罹癌,比率較高的縣市包括澎湖、高雄、台南、台中等。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各縣市篩檢結果差異,可能是接受篩檢的人口結構不同,有的縣市篩檢的民眾平均年齡較大、有縣市男性較多、有的則是較多人第一次篩檢,因此無法斷言為何部分縣市篩出的癌前病變與癌症比率較高。不過,仍能藉由這些數字觀察到篩檢有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表示,癌前病變不一定會發展成癌症,但目前的醫學知識無法確定哪一顆腫瘤性息肉日後會變成癌症,因此發現息肉就經由大腸鏡加以切除,可降低日後罹癌風險。邱瀚模表示,大腸癌第一期到第四期的五年存活率落差很大,第一期約有九成五,第二期為八成多,第三期降至六成多,到第四期僅剩一至兩成。符合資格的民眾把握政府提供篩檢的機會,有一等親內家族史的人,最好提前至40歲自費作大腸鏡檢查。林莉茹表示,大腸癌危險因子多半和生活習慣有關,建議保持規律運動,應少吃紅肉、每日吃三份蔬菜、兩份水果等。
-
2020-01-16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篩很重要 檢百人有2-3人揪癌前病變
大腸直腸癌發生率高居我國癌症之冠,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全台各縣市糞便潛血篩檢篩檢情形,每篩檢百人能揪出兩到三人有癌前病變,每千人約有一到兩人罹癌。醫師表示,癌前病變者切除病灶即可避免演變為惡性腫瘤,提醒50-74歲民眾把握政府補助兩年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查,有一等親內家族史者宜提前至40歲自費作大腸鏡檢查。衛福部國健署2018年統計資料顯示,全台接受政府補助進行糞便潛血篩檢的人口當中,癌前病變比率約為2-3%,比率較高的縣市包括台東、嘉義、澎湖、屏東、雲林等;經由政府篩檢最後確診罹癌的比率約為1-2‰,比率較高的縣市包括澎湖、高雄、台南、台中等。衛福部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各縣市篩檢結果差異可能源於接受篩檢的人口結構不同,有的縣市來篩檢的民眾平均年齡較大、有縣市男性較多、有的縣市較多人第一次篩檢、有的縣市較多人已持續篩檢數年等,因此無法斷言為何部分縣市篩出癌前病變與癌症比率較高。不過,仍能藉由這些數字觀察到篩檢有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表示,癌前病變不一定會發展成癌症,但目前的醫學知識並不確定哪一顆腫瘤性息肉日後會變成癌症,因此發現息肉就經由大腸鏡加以切除,降低日後罹癌風險。邱瀚模表示,大腸癌第一期到第四期的五年存活率落差很大,第一期約有九成五,第二期為八成多,第三期為六成多,第四期僅剩一至兩成,因此呼籲符合資格的民眾把握政府提供篩檢的機會,有一等親內家族史的人則宜提前至40歲自費作大腸鏡檢查。林莉茹表示,大腸癌的危險因子多半和生活習慣有關,近四分之一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因此平時宜保持規律運動的好習慣,另應少吃紅肉、每日食用三份蔬菜與兩份水果等。
-
2020-01-02 癌症.大腸直腸癌
微創手術切除大腸癌惡性腫瘤 傷口小隔天就可下床
一名50多歲的病患罹患大腸癌,經醫師施以「微創右結腸全腸系膜及D3淋巴結廓清」手術,2個小時成功切除右結腸惡性腫瘤,因傷口小、疼痛度低,患者當天就可下床,術後隔天正常飲食、第4天即出院,恢復良好。微創右結腸手術的治癒率高,但難度高、風險大,院方特別透過視訊,邀集全國約40位大腸直腸專長的醫師一起觀摩,互相交流。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沈名吟表示,此手術有3項特點,第一是肚子只有3到4個小傷口,可讓病患的術後疼痛降低,減少腹壁傷害;第二是所有手術切除及腸道重建、吻合都在腹腔內進行,讓正常組織傷害受損機率降低、加快術後恢復速度。最重要的是第三點,使用3D腹腔鏡新式器械,可完整切除右結腸全腸系膜,清除上腸系膜動靜脈淋巴結,將所有可能轉移侵犯的淋巴組織清除乾淨,達到最徹底完整的手術,增加大腸癌病患的治癒率。而微創手術病人術後恢復進食較快、手術傷口較小且疼痛度較低、通常在術後第一天就可以下床,住院4到5天即可出院,微創手術也優於一般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癒率更高。沈名吟提醒,大腸直腸癌的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容易疏忽或遺漏,若出現排便出血、貧血、腹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糞便形狀變細等症狀,一定要立刻就醫。她也建議每年要做糞便潛血反應、每三年大腸鏡檢查。另外,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健康飲食多吃高纖蔬果、少吃紅肉及加工肉品,不要抽菸,就可遠離大腸直腸癌。
-
2019-12-25 癌症.大腸直腸癌
防大腸息肉變成癌 7個習慣現在做還來得及
大腸直腸癌是國人成長最快速的癌症,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三位。每年新增罹癌人數最多,一年逾1萬5千人得病,連續8年蟬聯國內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平均每35分鐘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癌!不過,只要早期發現及治療,大腸癌是治癒率及存活率很高的癌症。 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表示,大腸息肉為大腸癌的前兆,大多數的大腸癌都是由腺瘤性息肉癌化而來;如果發現大腸腺瘤性息肉,建議及早切除以絕後患,能夠有效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楊靖國指出,大腸息肉有基因遺傳性,若父母兄弟姊妹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病史,就要提高警覺;另外,嗜吃紅肉、高熱量、高脂肪的飲食,日常生活久坐少動,以及肥胖、吸菸,也都是好發族群。  此外,正常的腸道為粉紅色的平滑組織,而大腸息肉是指大腸黏膜表面出現不正常增生的組織變化。早期的大腸息肉小於1公分,通常沒有明顯症狀;超過1公分的大腸息肉,就可能感到腸胃不舒服,甚至造成出血現象。 根據臨床觀察發現,大多數人因為大便形狀及排便習慣改變、便秘、腹痛、腹瀉、解血便等身體不適情形,接受大腸鏡檢查而發現大腸息肉;或是50歲以上接受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陽性反應,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才發現。 預防勝於治療,楊靖國分享7招避免大腸息肉上身: 1、少紅肉、高脂肪、加工食品:紅肉及加工食品中含有較多飽和脂肪,會延長食物消化時間,增加大腸息肉發生機率。 2、多高纖食物:蔬菜、水果及全榖類食物,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天天五蔬果加速糞便排出、預防便秘,預防產生大腸息肉。 3、規律運動:每天運動30分鐘,每星期至少5次以上,有助腸道蠕動,降低大腸息肉發生。 4、正常作息:養成規律作息、充足睡眠、避免晚睡熬夜、吃宵夜,減少內分泌失調及腸道負擔。 5、定期糞便潛血檢查:50歲開始,每2年接受1次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陽性反應,應該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 6、50歲前接受第一次大腸鏡檢查:若從未做過大腸鏡檢查者,建議至少在50歲時接受第一次大腸鏡檢查,大腸鏡檢查可透過窄頻光照射觀察息肉微血管狀況。依據微血管分布狀態,評估為良性或惡性,再進行息肉切除並送病理檢驗,根據檢驗結果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式。 7、曾切除腺瘤性息肉者定期大腸鏡檢查:病理組織分化良好者,建議每2~3年接受1次大腸鏡檢查;病理組織分化異常者,建議依照醫生指示,密切接受大腸鏡追蹤檢查。 延伸閱讀: 別以為切除大腸息肉就沒事! 再繼續做6件事癌照樣離你很近 做大腸鏡檢查防癌 事前2準備一定要做到才有用 
-
2019-12-16 癌症.大腸直腸癌
做大腸鏡檢查防癌 事前2準備一定要做到才有用
近年知名藝人罹患大腸癌的新聞頻傳,大腸癌已成了不得不重視的病症。事實上,早在九年前國人的大腸癌罹患率即超越肝癌,成為台灣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因此腸胃的保健觀念與檢查習慣,顯得日益重要。 大腸癌是由腸道內的息肉轉變而來,可透過兩個途徑:一為大腸鏡檢查,二為糞便潛血的初步篩檢。假設糞便潛血篩檢結果為陽性,代表糞便有沾到血,雖這不意味罹癌,但還是會建議進一步做大腸鏡的檢查,透過病理切片化驗確認。 然而,大腸鏡檢查中有許多需要注意的準備工作,國泰功醫診所胃腸肝膽科許舒淳醫師表示,清腸是最重要的環節,若糞便沒清乾淨、糞石遮住了息肉等病徵,那麼整個檢查就失去了意義。為了達到良好的清腸效果,在做大腸鏡檢查的前三天一定要進行低渣飲食,諸如蔬菜、水果、乳製品、高纖豆漿食物須停止食用,而乳製品雖然沒有纖維質,但容易在腸壁上產生黏著物,會影響對大腸的觀察,所以也不建議飲用。 建議在檢查前三日,可改食用白稀飯、白吐司、麵條、豆腐、蒸蛋、以及去筋、去皮雞肉和魚肉,此外,無渣飲料,如運動飲料、汽水、不加蔥蒜的湯麵、無油清湯也是可食用的;檢查前一天,可吃白吐司、白稀飯、白饅頭等食物,過午後就食用代餐包,不再食用固體食物,並且只能喝無渣流質水分。 除了低渣飲食外,許舒淳強調,清腸藥的服用與飲水也相當重要,這就如同家裡的馬桶,需要足夠的沖水量才能將污漬清乾淨,清腸也是一樣的道理,因此服用完清腸藥後一定要多喝水;值得注意的是,若擅自使用清腸藥有可能會產生副作用,易造成電解質不平衡、脫水等問題,尤其患有心臟疾病、洗腎的患者,在不宜過度進水的情況下,更需依照醫師指定使用清腸藥,並搭配適量飲水來清腸。 大腸鏡檢查過程中,不少人可能會焦慮或與不安,因腸鏡進入到大腸壁時,為方便觀察,醫護人員會在腸內打氣,進而感受到腸脹不適感,且大腸鏡深入大腸的轉彎處時,也易讓人有腸子被捏住的感覺,當大腸鏡進入到腸子最深處時,也有些人則會感受到壓迫感。 不過,如果擔心疼痛,也可選擇做無痛的大腸鏡檢查,在麻醉科醫師專業評估下,嚴謹監控生命徵象,患者於睡眠中完成檢查;此外,近年來內視鏡技術日益發展,例如被喻為腫瘤照妖鏡的NBI無痛腸胃鏡,透過NBI窄頻影像內視鏡系統,大腸息肉在細微不明顯的情況下,檢查時可過濾雜訊及反光,讓息肉呈現更清晰的型態。 近幾年,每年仍有破萬人得到大腸癌,儘管醫學上並沒明確定論什麼時候該做大腸鏡檢查,許舒淳建議,一般民眾可在四十歲前後接受大腸鏡檢查,特別是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罹病的機會會比他人高,所以更需特別注意。延伸閱讀: 別以為切除大腸息肉就沒事! 再繼續做6件事癌照樣離你很近 頻頻脹氣好難受 超過3天可能是重病前兆!
-
2019-12-15 癌症.大腸直腸癌
健保署長李伯璋:發現大腸癌腫瘤 大腸鏡最準確
大腸癌連續11年盤踞10大癌症之首,國內許多知名人物因大腸癌而離世,包括藝人豬哥亮、賀一航、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及知名小兒科醫師葉勝雄。近日資深藝人余天二女兒余苑綺大腸癌復發,也讓大腸癌對國人健康的威脅再次引起關注。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深入分析大腸癌相關數據,提供讀者防癌與就醫參考。據105年至107年健保申報統計,主診斷為大腸癌且屬重大傷病就醫人數分別是6萬2219人、6萬1533人及6萬681人,男性多於女性,就醫人數較女性多二至三成。分析年齡層,各年齡層都有大腸癌患者,但以60至79歲族群患者最多。就醫人數減 與預後良好相關統計顯示,105年至107年大腸癌就醫人數逐年下降,但新確診大腸癌患者數卻從1萬6千8百人上升至1萬7千3百人,107年再攀升至1萬7千6百人,顯示新增人數微幅增加。進一步對比這三年大腸癌患者死亡數,105年為5998人,106年升至6048人,但107年當年死亡人數又略降至6017人。衛福部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就醫人數減少或許與每年死亡人數逐年略增有關,但大腸癌患者治療後存活狀況良好,也是原因之一。他指出,癌症患者治療逾五年後,不再持重大傷病證明,後續追蹤就醫便不列入此次統計,使近三年健保申報與大腸癌有關就醫人數逐年減少。選品質認證醫院 方便後續治療健保大數據也再度證實,醫學中心是國內大腸癌治療重鎮。以手術執行醫院層級別分析,107年所有大腸癌手術,52%為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占44%,剩下4%是地區醫院執行。李伯璋分析,大腸癌手術相對不複雜,許多區域醫院有足夠人力及設備執行。但他也提醒,大腸癌非手術即可治癒,民眾應挑選通過癌症診療品質認證的醫院,後續照顧才能有足夠資源支持。三種手術 健保全額給付大腸癌治療方面,健保全額給付「腹腔鏡手術」、「傳統手術合併腹腔鏡檢查」及「傳統手術」。傳統手術執行件數,區域醫院48%,比醫學中心46%略高;傳統手術合併腹腔鏡檢查也以區域醫院執行件數最多,占51%、醫學中心為48%。健保通過給付與大腸癌相關腹腔鏡手術方法僅兩項,但隨醫療科技進步,同意部分過去只能以傳統手術完成的術式,可用腹腔鏡手術完成,尚未給付申報代碼前,醫院可能用傳統手術合併腹腔鏡檢查申請。目前申報傳統手術合併腹腔鏡檢查,幾乎都是腹腔鏡手術,健保署將盡快完成新版腹腔鏡手術給付代碼。高階檢查 用於癌症轉移追蹤大腸癌相關檢查方面,包括內視鏡(大腸鏡)、電腦斷層(CT)和磁振造影(MRI),據健保署105年至107年統計,內視鏡檢查件數持平,約3萬5千件;CT件數為2722、2763、2514,有略為減少趨勢;MRI件數為1498、1702、1866,則有增加趨勢。不論大腸鏡、CT或MRI,除了用於診斷,也用於追蹤。民眾若想確診是否罹患大腸癌,以大腸鏡檢查為主,高階的CT或MRI檢查反而不是首選,因為這兩種儀器無法將腸子皺褶打開,尤其難找出早期患者藏在腸內皺摺的瘜肉。CT或MRI主要用於已確診罹患大腸癌者,檢查癌細胞是否移轉到其他部位。發現腫瘤 大腸鏡最準確李伯璋指出,大腸鏡分為60公分的乙狀結腸檢查及120公分全大腸檢查,現行內視鏡檢查技術及儀器完善,針對長在腸道不同深淺處的瘜肉都能一網打盡,民眾應充分與醫師討論,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檢查方式,呼籲別用「大砲打小鳥」。值得注意的是,105年至107年,30天內於同院執行CT後又執行MRI,或執行MRI後又執行CT者,每年約有20至30件。李伯璋表示,尊重第一線醫師專業判斷,理解臨床確實可能出現需密集執行高階檢查的可能性,但仍籲醫師善用健保雲端系統,查閱檢查影像,避免重複檢查。
-
2019-12-15 癌症.大腸直腸癌
預防大腸癌上身 醫師:這個季節糞便潛血檢查最準確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2016年癌症登記,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第11年盤踞十大癌症之首,每年約1萬5千人罹患大腸癌,平均每天約41人罹患大腸癌,全年死亡人數約5700多人。篩檢發現患者 占三分之一其實,大腸癌可以預防,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暨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表示,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若出現大便帶血或體重減輕等,多數已非早期。不過,大腸癌與年齡、人口老化、生活環境、飲食西化、家族史、缺少運動、吸菸等因素有關,可藉由定期篩檢早期發現。邱瀚模說,台灣每年新發生1萬5千名大腸癌患者中,透過篩檢發現占三分之一,呼籲50歲至75歲民眾把握機會,每兩年接受定期篩檢。定期篩檢率若年提升到五成甚至七成,大腸癌死亡率可望降到更低。若檢出疑似大腸癌,至醫院做進一步確診、治療並定期追蹤,存活率相當高。50-85歲好發 有家族史傾向邱瀚模說,大腸癌成因很多,男女發生率差不多,雖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好發50至85歲,年齡愈大,瘜肉愈容易在大腸各處生長,增加癌變風險。若以完全沒做過篩檢的年長者來說,每15人就有1人可能有大腸癌。民眾若有家族史,如一、二親等中的父母、兄弟姊妹中有人罹患大腸癌,罹癌機率會增加;長期吸菸者,罹患大腸癌機率也比非吸菸者高。若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也增加大腸癌風險。高危險群 肥胖不運動、愛吃紅肉邱瀚模說,肥胖與缺乏運動是大腸癌危險因子。過去研究發現,肥胖、慢性發炎與大腸癌形成有密切關係。國人飲食西化又愛吃夜市食物,外食、速食吃進過多紅肉,夜市中熱狗、雞排多為高脂及高溫油炸物,加上蔬菜水果攝取少,又久坐、缺乏運動、晚睡等,腸道蠕動慢、排便不順,增加致癌物與腸道接觸機會。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研究顯示,紅肉如豬、牛、羊攝取過多,容易罹患大腸癌,建議紅肉一天攝取量不宜超過16克,若吃牛排餐,則一周最好不要超過兩次。加工品多 吃素未必能防腸癌那麼吃素是否可預防大腸癌?糠榮誠表示,多吃蔬菜有助腸道健康,降低罹癌的可能性,但不代表「吃素」可以預防大腸癌。他表示,素食多使用植物油,這類油品不耐高溫,反而可能因烹調方式有致癌風險。另外,許多素食是豆製加工品,建議以原形食物為宜。糠榮誠和邱瀚模皆表示,預防大腸癌,應保持規律作息、飲食均衡,少吃油炸物、紅肉或煙燻、鹽漬加工肉品,並養成定期運動習慣,注意體重控制。最重要的便是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目前成人健檢提供50至74歲民眾兩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兩大檢查 揪出腸癌1.糞便潛血檢查夏季高溫 檢體陽性率下降時序已入冬,研究顯示,冬天是做糞便潛血檢查最合適的季節。邱瀚模表示,韓國今年七月分析三萬五千多名民眾的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當環境溫度高於24度、濕度高於80%,糞便潛血檢查陽性率及敏感度顯著下降,這表示發現癌前病變機會降低,導致民眾下次篩檢前發生大腸癌機率上升。邱瀚模說明,並不是夏天不能做糞便潛血檢查,只是高溫高濕讓檢體容易變質,破壞血紅素,降低陽性率。建議民眾一定要把檢體盒放冰箱,冷藏可以保存一周都沒問題。但很多民眾很難接受冰箱有糞便檢體,都放在室溫環境,如果夏天放一個晚上就立刻送驗,可能影響不大,如果幾天後才送驗,檢體品質就會打折扣。2.大腸鏡檢查完整檢查一定要做「全大腸鏡」現行糞便潛血檢查相當精準,若檢查結果是陽性,一定要接受大腸鏡檢查。邱瀚模表示,陽性個案未作大腸鏡,未來死於大腸癌風險增加64%。不過,大腸鏡的執行效果,受到盲腸到達率、腺瘤偵測率、清腸程度影響。邱瀚模建議,如果大腸鏡沒有完整檢查到盲腸,下次篩檢前發生大腸癌風險增加76%,所以建議偵測大腸癌一定要做完整全程的大腸鏡,不宜只做直腸鏡或乙狀結腸鏡。如果在腺瘤偵測率小於15%的院所做大腸鏡,下次篩檢前發生癌症的風險增為2.4倍。至於清腸程度,建議確實執行低渣飲食,並在檢查前五到八小時喝清腸藥,太晚或太早喝都會影響清腸率。
-
2019-12-12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鏡檢查常得重做? 醫師說:病患檢查前準備不足
國健署資料顯示,大腸癌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安南醫院消化科醫師黃文威今天說,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但為何常需要做大腸鏡追蹤,主因檢查前腸道準備不足,檢查時腸腔裡還有食物或糞渣,導致無法完整檢查腸壁黏膜,病灶被擋住沒看到,只好縮短追蹤時間。56歲林先生因為國健局補助糞便潛血檢驗呈陽性,上周到台南市安南醫院接受大腸鏡檢查及小瘜肉摘除後,林先生回診病理報告為良性腺瘤,醫師建議半年後追蹤檢查再照大腸鏡,林很疑惑,壁鄰居陳先生狀況類似,5後再追蹤即可。黃文威表示,瘜肉從無到有到長大癌變通常要好幾年,做大腸鏡檢查理論上可以有1、3、5年不等,和個人體質、生活習慣、息肉特性有關,為何常需要追蹤,是因檢查前腸道準備不足,檢查時腸腔裡還有糞渣或食物,導致無法完整檢查腸壁黏膜,病灶被擋住沒被發現等。黃文威說,檢查前2、3天要採低渣飲食:纖維多、筋肉、籽、油膩、難消化食物都要避免,清腸瀉藥使用需遵照衛教指示,常見錯誤是喝藥時間不對或是水分攝取不夠,檢查前4小時喝瀉藥是比較恰當的時機,太晚喝的話要檢查了還沒排完,太早喝即使本來有清乾淨,久了會有上端腸液和膽汁陸續流下來問題,清腸藥物要搭配足夠水分才能發揮最佳效果,約每次1500到2000毫升水分最適合。
-
2019-12-12 癌症.大腸直腸癌
不光靠手術和化療「營養」也是戰勝大腸癌關鍵因素
台灣每年新增超過15,000名大腸直腸癌的患者,是不容忽視的疾病。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教授陳鴻華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與遺傳、環境以及飲食習習相關,國人喜好油炸、燒烤類食物,增加罹患腸癌的風險,這也是大腸直腸癌蟬聯11年癌症榜首的原因。目前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等,治療成效不錯。治療大腸直腸癌最有效的方式是手術,第一期治癒的機會幾乎到90%,第二期有70%~80%,第三期也將近50%~60%以上,即使到了第四期,如果還是能夠開刀的話,五年的存活率還有40%,這幾年最大的改變就是轉移腫瘤的切除,很積極,除了標靶治療和化學治療以外,就是只要有轉移的地方,能夠切除就能夠治療,所以千萬不要放棄機會。 治療大腸直腸癌時,依治療方式不同會有不一樣的副作用,以放射線治療來說,也就是俗稱的電療,可能讓周遭器官受影響,引起發炎。在治療大腸直腸癌時,放射線治療若影響到小腸,造成拉肚子、噁心、嘔吐、小腸發炎;若影響到膀胱,則會帶來放射性膀胱炎,造成血尿。在接受化學治療時,使用的藥物不同,反應也不太相同。一般來說最常見的副作用是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疲倦,有些藥物則會容易造成掉髮,有些則會讓人四肢末端感覺異常、手腳發痲,碰到冰會像被電到,定位感不佳、變得較笨拙等問題。 接受標靶治療時,若使用抗表皮因子生長藥物,會影響表皮生長,因此病人容易長痘痘、甲溝炎。若用抗血管生長因子的標靶藥物,則可能造成病患高血壓、蛋白尿、甚至導致腸穿孔等問題,因此曾有出血、中風病史的患者就不適合使用這類型的藥物。陳鴻華醫師表示:「接受治療時,有些副作用是無可避免的,例如化療後有些人會掉髮,但只要之後不使用藥物後,頭髮就會再長出來,所以別太擔心。如果用藥後噁心嘔吐的情形嚴重,現在也有效果不錯的止吐劑,能減輕病人的不適。至於用藥後產生的高血壓,也需要用藥去控制、預防高血壓的併發症。」營養支持改善體力,提升生活品質陳鴻華醫師說道,癌症治療期間,營養支持的目的在於避免患者體重下降、減輕化療所產生的副作用、提高對治療所引起副作用的耐受力,並降低感染的機率、以及修補因治療對於身體組織造成的損害。營養支持可以分成幾個層次。如果在癌症治療時,患者吃得下、胃口還可以,就要多吃富含蛋白質、熱量的食物。病患能吃就很重要,只要吃得夠,不一定需要補充其他營養品。若怕營養不夠,現在市面上營養品非常多樣化,各自有強調的特性,像是魚油多一點、蛋白多一點,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比較、選擇。由口進食是最好的情況。第二種情況是病人的腸胃道暢通但實在吃不下,不得已的狀況下可以考慮用鼻胃管、腸管灌食,但若能由自己進食,讓腸胃道吸收營養還是較理想的狀態。第三種狀況是患者腸子吸收不良、腸子沾黏、阻塞,必要時就得從靜脈給與營養。 營養支持對於癌友來說相當重要。「好的營養支持,不僅可延長壽命,還能改善生活品質,」陳鴻華醫師指出,「能吃的感覺對病人來說非常重要,我們照顧過許多患者,有人在狀況不好時最後的願望是想喝點熱湯,感受熟悉的味道。」有研究報告指出,對於癌症末期的病人,若加上營養支持,就可以讓病患多活兩個月。營養支持可讓癌友較有體力,改善生活品質,不需要整天躺在床上,可以起來活動,甚至到外面社交,而這些都要有足夠營養才能做得到,如果沒有體力根本無法達成。迎戰大腸癌 營養充足很重要!陳鴻華醫師指出,能夠進食最重要。飲食中要盡量達到足夠的蛋白質攝取量。蛋白質對於所有的組織修補都需要,患者接受手術前,醫師都會先檢測病患體內的蛋白質含量,若數值降很低,表示癌友營養不良,蛋白質都被消耗掉了,組織修復能力一定不好。同樣的道理,蛋白質低的患者對化療的耐受性一定比較差。也就是說,當體內蛋白質足夠,才有夠本錢接受各種治療。陳鴻華醫師強調,營養支持基本上一定要有高蛋白。蛋白質會被消化分解為人體需要的胺基酸,然後被細胞吸收,並將胺基酸組成各種蛋白質。此外,人體內含量最多的游離胺基酸是麩醯胺酸,存在肌肉、肝臟、與腸道各處,可是相對來講消耗也快,需要的時候可以補充。目前台灣醫學研究團隊也有人體臨床實驗研究探討「小分子褐藻醣膠」與免疫、發炎或癌症藥物的關聯,作為癌症治療在營養方面的支持,目前持續有多項相關臨床實驗進行。此外, 2019年的一篇文獻中,小分子褐藻醣膠與一般萃取出大分子結構的褐藻醣膠相比,有較好的吸收率。癌症患者應盡早規劃營養照顧計劃,積極補充營養是抗癌的關鍵;在癌症患者中有高達40%的患者是死於營養不良而非癌症本身,因此營養治療佔相當重要角色,多數研究都指出,在腫瘤治療期間,適當及足夠的營養決定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手術是否成功的最重要關鍵。 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陳鴻華醫師提醒道,要百分之百預防大腸直腸癌其實很困難,即使是同樣一家人,遺傳因素相同、生活環境也相同,依舊是有的人得病,有的人就不會。然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從日常生活、飲食中遠離一些導致癌症的因素。像是我們該盡量減少紅肉、加工肉品(例如香腸、肉鬆、熱狗等)。飲食選擇,還是天然的最好。務必遠離有害物質,絕對要戒菸,飲酒不過量。大家可能會以為檳榔只和口腔癌有關,其實吃檳榔也會傷害到腸胃道,食道癌、胃癌、大腸癌的機會也比一般人高,最好還是要遠離這些有害物質。空氣汙染也是致病原因。除了遠離有害物質、選擇天然食物之外,也得定期做篩檢。50歲以上的族群可先做糞便潛血反應,如果糞便潛血反應為陽性,就要做大腸鏡檢查。陳鴻華醫師提到,「大腸鏡是最有效的檢查方式。」藉由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癌症。陳鴻華醫師呼籲民眾,為了愛你的家人,從今天開始改變生活、注重健康、關切自己的身體狀況,發現疾病後,也絕對不要放棄治療,讓我們都能健康“腸腸”久久,遠離腸癌威脅,戰勝癌症,打造「腸」久人生。原文:營養照顧好,迎戰大腸癌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外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