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1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搜尋
呼吸困難
共找到
991
筆 文章
-
-
2021-06-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預防新冠肺炎「隱性缺氧」致命 選購血氧機有3步驟
新冠肺炎疫情近月來加溫,發生多起感染者在家猝死的案例,醫界認為是「隱形缺氧」,建議準備血氧濃度偵測儀,隨時留意,因此網路買賣醫療器材漸漸興起。但彰化縣衛生局提醒,醫療用血氧濃度機為第二級醫療器材,未開放網路買賣,民眾在選購時,要注意善用「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二看、三會用」口訣,才能確保權益與安全。醫界指出,「隱形缺氧」就是身體已出現低血氧,卻沒有呼吸困難的感覺,因此專家提醒,確診者若屬於輕症在家隔離者,建議準備血氧濃度偵測儀,隨時留意,因此近來血氧機在網路買賣興起,許多業者或民眾逐漸加入電子商務的行列。不過,彰化縣衛生局表示,醫療器材不同於一般商品,具有一定程度的風險,所以網路通路販售醫療器材有一定的門檻,應先取得醫療器材商資格及具有實體通路營業場所,才可在網路販售已開放且經核准的醫療器材。 衛生局表示,「醫療用血氧濃度機」(市面上俗稱的血氧機)屬醫療器材分類分級管理辦法附表所列「E.2700 血氧飽和測定儀」的品項,以為第二等級醫療器材列管,並未開放於通訊交易通路販售。衛生局提醒民眾在選購「醫療用血氧濃度機」前,善用「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二看、三會用」口訣,即第一要先認識「醫療用血氧濃度機」醫療器材,第二是在購買產品時看清楚包裝上載明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第三則是在使用前要詳閱說明書,才能正確使用醫療器材,透過簡單的三個步驟,才能確保買到合法的醫療器材並安心使用。衛生局強調,為保障自身消費權益和安全,使用醫療器材前可向相關專科醫師諮詢,並詳細閱讀產品使用說明書;如有發現不良品或使用時或使用後發生不良反應,可至藥物食品化粧品上市後品質管理系統通報,或撥打不良反應通報專線:02-23960100通報。
-
2021-06-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影/防隱形缺氧 醫師示範平時、緊急穴位按摩法
國內傳出感染新冠肺炎後因「隱形缺氧」致死的病例,帶動血氧機和相關的智慧腕錶熱賣。聯新國際醫院中醫科陳藝文醫師說,隱形缺氧初期沒有明顯徵兆,一旦緊急發作都是相當危急,死亡風險高,建議立刻打119或1922求救,並且趴著或坐著保持勻稱呼吸,也可用力掐按身體的中衝、勞宮、湧泉3個急救穴位,幫助維持血氧,順暢呼吸。陳藝文指出,中衝穴的位置在手掌中指尖的中央,勞宮穴是握拳屈指時,中指指尖對應於掌心的位置;湧泉穴位於腳底中線的上三分之一處,這3個穴位可強化呼吸功能,在危急時按壓有助緩解。「隱形缺氧」是指身體出現低血氧,卻沒有呼吸困難的感覺,但是血氧濃度已降至93%以下,可能影響呼吸中樞正常功能,造成突然猝死。陳藝文說,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隱形缺氧是痰飲在肺部瀰漫所致,病患於望診時面色為暗黑色,觸診胸口下方的區域時,會摸到腫滿堅硬,病人也會比平常更容易出現疲累或想睡覺的情況。陳藝文醫師表示,如果家中沒有血氧機,有2個簡易觀察方法,一是嘴唇顏色如果是暗沉或青紫色,就表示血氧濃度偏低。另一方法是按壓指甲鬆開後如果沒有立刻恢復淡紅色,也是低血氧的警訊。此外,60歲以上有抽菸習慣,以及慢性肺部疾病、慢性病三高的患者,是隱形缺氧的高風險族群,應多加留意。陳醫師說,平時可按摩肺經增進心肺功能,提高血含氧,也可以再多按壓手部的心包經,與腳部的腎經和胃經,包括內關穴(手腕上三指處)、郄門穴(手腕上五指處)、太溪穴與復溜穴(足踝內側附近)、豐隆穴(小腿外側正中處),都是可以寬胸化痰、預防隱形缺氧的穴位。每個穴位各按壓1分鐘,每日2至3次。醫師提醒,如果症狀持續未改善,建議至醫院進一步檢查治療,由中醫師辨證開立處方,可以川七、丹參或清熱涼血潤肺等藥材,改善隱形缺氧的情況。
-
2021-06-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新冠疫苗後發燒怎辦?專家警告這些情況快就醫
國內各縣市新冠疫苗正依「COVID-19疫苗優先接種順序」施打中,然而,卻陸續傳出施打疫苗後猝死案件,這些案例和疫苗是否相關,還必須進一步的調查。不過,一般接種後容易出現哪些副作用?若發燒了該怎麼辦?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COVID-19疫苗Q&A 」中指出:.接種完COVID-19疫苗後多久可以得到保護力?*疫苗注射後,身體需要時間產生保護性抗體,疫苗接種後一般約2週後開始產生保護力。完成COVID-19疫苗所有劑次接種,才能確保疫苗保護力持續較久。*取得緊急使用授權之臨床試驗資料顯示,需接種兩劑之COVID-19疫苗,第二劑接種後7至14天開始產生保護力。*取得緊急使用授權後推行疫苗政策國家如以色列的實證顯示,接種一劑Pfizer/BioNTech疫苗後14~20天保護效力近六成,但疫苗保護力持續多久未知,目前仍建議完整接種所需劑次,才能具足夠保護力。*需注意的是,接種疫苗後,仍有少數機會會罹患COVID-19。因此即使完成COVID-19疫苗接種,仍應遵守防疫新生活原則,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以降低感染風險。.COVID-19疫苗會有哪些副作用?疫苗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反應大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其他可能反應包含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噁心,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接種疫苗後可能有發燒反應 (≥38℃ ),一般約 48 小時可緩解,如有持續發燒超過 48 小時、 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釐清病因,並告知醫師曾接種疫苗,以做為診斷之參考,同時請醫師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病管制署。.如果接種疫苗後發燒,該怎麼處理?根據臨床試驗數據,接種疫苗後發燒的比率介於8至16%,大多會在48小時內緩解。建議您可以多喝水,多休息,若持續發燒或有其他不適,可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症狀、發生時間與疫苗接種時間,以作為診斷參考。.接種COVID-19疫苗後,若出現了副作用或不良事件,該怎麼辦?疫苗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反應大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其他可能反應包含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噁心,這些症狀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如症狀持續、或發生嚴重過敏反應、其他具臨床意義之事件者,應儘速就醫釐清病因,並告知醫師曾接種疫苗,以做為診斷之參考,同時請醫師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病管制署。.接種疫苗後假使又感染COVID-19,會增加疾病嚴重度或影響治療效果嗎?接種COVID-19疫苗後,大部分人體內會產生對抗SARS-CoV-2的免疫力,因此假使又感染到COVID-19,疫苗接種後體內產生之細胞性免疫力與體液性免疫力將使疾病表現較輕微;另接種疫苗不會影響藥物對COVID-19的治療效果。延伸閱讀: ·我適合接種COVID-19疫苗嗎? 兒童、過敏者、哺乳婦女族群一次解答 ·感染新冠肺炎康復後,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嗎? 專家解答
-
2021-06-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11人猝死和AZ疫苗有關? 李秉穎:沒有發現危險訊號
國內開放75歲以上長者施打日本捐贈的AZ疫苗,傳出已經11人接種疫苗後猝死。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李秉穎今天上午接受寶島聯播網主持人周玉蔻的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電話專訪,他說,還是建議打,年齡是新冠重症和死亡最重要的危險因素,「老人家受不了新冠病毒,年輕人可能還受得了」。他說,開始接種疫苗之前就有持續幾次的衛教活動,打了疫苗之後出現任何不良事件,包括死亡,不一定是因果相關,用科學態度去看有沒有因果關係的話,就是要跟沒有打疫苗的人發生率相比,如果有確實高於沒有打疫苗的人,才能說有因果相關。李秉穎說,他去年在疫苗接種的諮詢小組就要求行政單位必須根據健保資料庫,台灣地區每天或每年可能跟疫苗有關的不良事件,列起來可能上百種,例如腦中風、神經炎,有這些背景資料,萬一出現類似今天的狀況的時候,就可以知道有沒有高於背景值。通報的死亡數如果比一般沒打疫苗的老人高,才有因果關係,需要去調查。李秉穎表示,學理上來說,美國CDC講過,臨床表現沒有過敏性休克,不能說它是疫苗致死。從媒體報導看起來,並沒有過敏性休克的症狀,打疫苗之後呼吸急促、呼吸困難、臉部潮紅、呼吸聲音很大等等,它臨床表現不像。他說,從內政部的人口統計就知道,前年統計75歲以上老人家總數是140幾萬人,再看死亡人數,一年以內9萬5000多人,數字就是很複雜,換算成每天死亡數75歲以上老人家261人死亡,這就是我們的背景值,現在打了7、8萬名老人家,可以預期一天之內約14人死亡,現在出現11名老人猝死,並沒有超出預期值。所以從背景值的資料,我們沒有發現危險訊號。周玉蔻問,教授杜紫宸在臉書寫,注射AZ疫苗後死亡比例高得嚇人,「日本這批疫苗是否有品質問題,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是不是應該立案展開調查?」李秉穎說,當然會去調查,會有衛生相關人員做疫情調查,如果家屬願意接受的話,可以解剖釐清死因,不過就是說,學理上來講並沒有過敏性休克,如果品質有問題,不可能不被食藥署驗出來,「我們食藥署很龜毛的欸,龜毛得非常厲害」,人家藥廠已經驗過,進來後食藥署要再驗一次。李秉穎說,如果疫苗品質有問題,通常也是無效而已,不會說出現不良反應,以前疫苗安全事件是細菌汙染,在檢驗品質時就會被驗出來,「那可能是幾十年以前會出現的事情」,可能就是敗血症,但敗血症也不會猝死。李秉穎表示,老人家會猝死其實也不是感染症,感染症也不會猝死,會猝死是心血管疾病或腦中風,一下子發作。無論美國、歐盟也持續用不良事件通報發生率和背景值做比對,台灣也這樣做法,用科學態度看疫苗事件是不是有因果關係。如果說直接關係就說疫苗引起的話,反而會影響疫苗措施和民眾健康的保障。還沒打疫苗的長輩,建議去打嗎?李秉穎說,還是建議打,年齡是新冠重症和死亡最重要的危險因素,重要性高於潛在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會有引發重症的風險,但年齡越大是死亡率和重症發生比率是等比級數上升,有民眾擔心老人家身體弱是不是不適合打疫苗,但就危害性,「老人家受不了新冠病毒,年輕人可能還受得了」。李秉穎說,臨床實驗上,不管是哪種疫苗,年紀比較大的人不良反應會比較少,就是免疫系統老化以後,對疫苗外顯反應比較低,感覺到的症狀比較低,但還是滿有效的,反而可以說老人家承受不良反應是比較輕的。他說,過敏性休克是體質因素關係,建議有急性過敏性休克的人,打疫苗之後一定要休息30分鐘密切觀察,如果沒有急性過敏就休息15分鐘,但必須自己警覺密切觀察15分鐘。接種以後有任何不舒服要立刻回來,有過急性過敏的人觀察期要久一點。打疫苗之後,發生持續頭痛、胸痛、腹痛、不明原因出血點等症狀,馬上就醫檢查有沒有血栓問題。
-
2021-06-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發現隱形缺氧該怎麼辦?氧氣瓶有用嗎?重症醫師詳解!
台灣本土疫情尚未解除警戒,聽聞「隱形缺氧」可能在就醫之前便會猝死,不少民眾開始思考是否準備氧氣瓶在家以防萬一。對此胸腔內科/重症醫學黃軒醫師表示,可以是個選擇,但仍有需注意的地方,以免害死自己。 血氧跳崖式直墜,隱形缺氧惡化速度極快。 黃軒醫師表示,新冠病毒最特殊的特點之一,就是除了容易使得肺部受損,也可能出現急性低血氧的情況,使得患者血氧濃度不斷降低,形成民眾所關注的「隱形缺氧」,這兩種情況都會使得患者出現缺氧的情況,引發致命的危機。 黃軒醫師說明,低血氧並非新冠肺炎特有的急症,但有別於一般出現低血氧進程多如走下坡緩慢進行,新冠肺炎所出現的急性低血氧常見以「跳崖式」的速度進展,氧氣濃度直落谷底,節奏之快,往往讓患者措手不及,若未發覺症狀,患者可能上一秒還在對談,下一秒便倒下、猝死。因此才呼籲多留意相關症狀,可預備著血氧機監測血氧。但是否準備氧氣瓶,則需考量用途為何、何時使用。 隱形缺氧可用氧氣瓶嗎?醫:可用來等待救援 氧氣瓶不可單用於「急救」隱形缺氧! 黃軒醫師表示,民眾若自行準備氧氣瓶放在家中,最怕的情況就是把自己當作醫生,認為出現隱形缺氧的情況靠氧氣瓶自救即可,這種問題在各項疾病當中都非常常見,在一般輕微的跌打損傷還不打緊,但隱形缺氧可是致命危機,後續的治療也非常重要,並非單靠氧氣就能救命,氧氣瓶頂多延遲猝死的時間,且會有延誤治療導致送命的危險。 血氧不足立即求救,可用氧氣瓶等待救援! 黃軒醫師提醒,氧氣瓶目的在等待救援而非救命,民眾如欲購買氧氣瓶作準備,也建議先準備血氧機以利偵測,避免浪費氧氣瓶。血氧機的偵測,一般正常的血氧濃度為95%,偵測到94%~90%就代表著血氧濃度偏低,也可能代表著隱形缺氧正在發生,90%以下更是特別危險。 有鑑於染疫者往往隱形缺氧惡化速度飛快,一般民眾也可能為染疫者而不自知,建議若發現低於95%,如為確診者應撥打1922通報等待救援,如為未確診但有疑慮,則撥打119等待救援,不論如何皆不可拖到90%,而氧氣瓶就是在此時等待救援之際使用。 走動6分鐘觀察隱形缺氧,相關症狀提高警覺! 除了血氧機測量以外,黃軒醫師也建議可多觀察相關症狀,在家中來回走動六分鐘,若有出現呼吸困難、感覺易喘、嘴唇、末梢泛紫,往往就代表著有隱形缺氧的情況,應盡速求救。此測試中若症狀提早出現,就應提高警覺,例如心肺功能不佳者就有可能提早在三分鐘左右時出現,不可大意。而若在還沒做之前就出現,更是不能輕忽。 「超人姿勢」助改善隱形缺氧?醫:需專業人士。 另外,近日廣傳與超人姿勢相似的「俯臥姿勢」,在醫學上確實為呼吸窘迫的救命姿勢,此姿勢可更進一步的使用肺部功能,更有助於患者呼吸。但此姿勢並非單純趴著即可,也需倚賴醫護人員及醫療器材。提醒如遇血氧濃度不足,最重要的還是先撥打1922或119求救。 二級醫療器材不得網售,血氧機留意FDA認證 黃軒醫師也提醒,購買血氧機時應特別注意出處及FDA相關認可,血氧機為二級醫療器材,無法在網路販售,僅有取得販售許可的藥局、醫療器材商可以販售,在社群平台、網路商城所看到的恐有黑心商品或不法販售的疑慮。且血氧機是否合格就如同口罩,一般民眾難以分辨,甚至無法辨別,對於血氧測量準確堪憂。建議如有血氧機的需求,可至具販售許可的藥局或醫療器材商詢問,以利購買到安全無虞的設備。 《延伸閱讀》 .醫揭隱形缺氧危險真相:2症狀在家發現快就醫 .隱形缺氧在家猝死僅需半天?!4族群留意症狀!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6-13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75歲以上如何預約接種AZ疫苗? 各縣市相關措施一次看!
社區內設置接種站 方便年長者接種疫苗端午連假過後,日本捐贈的124 萬劑AZ疫苗將要開打,第1到第6類的對象通通都可以打,第7類則需要造冊備准。有鑑於一到六類恐無法達到100%接種,且有許多民眾認為65歲-75歲這段族群沒有被納入;對此指揮官陳時中回應說,若施打率不高,就是會往下開,65歲以上長者是下一波重點。莊人祥表示,6月15日起會開放年長者至社區診所接種,針對年長者的疫苗接種策略,基本上會沿用流感疫苗的方式,由各地方衛生所在轄區內廣設接種站,由里長在社區內設站,安排長者進行施打,另外6月15日起也能在診所接種疫苗,指揮中心近日內也會公告能夠施打疫苗的合約院所名單,方便民眾預約。「75歲以上長者」施打資格開放75歲以上長者(含65歲以上具原住民身分者)施打,只要為民國35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者,或具原住民身分之證明文件且為民國45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者,均符合接種資格。同時,75歲以上長者,不限其居住地或戶籍地,均可就近完成接種作業。各縣市長者施打疫苗的相關措施台北市柯文哲說,明早8時開放網路預約,85歲以上長者網預約太辛苦,請兒孫輩幫阿公輸入,北市有28家醫院、診所135家和12家聯醫門診部健康中心,原則上可以預約盡量預約,有數位落差的,會透過里幹事、鄰長送通知單送到每一戶信箱,哪一里去哪一家醫院去打,有對應時段。今晚就會準備好,最慢明天請里幹事去發。新北市📣【重要通知】新北市獲中央分配的8.3萬劑AZ疫苗即將於下周二(6/15)開放施打!〓施打對象〓1⃣ 85歲以上長者2⃣ 住宿式長照機構住民及工作人員3⃣ 洗腎患者4⃣ 醫事、防疫人員及高接觸風險者#新北市民政局 規劃分區、分里、分時段方式,在各 #區公所官網 公布詳細接種時間和地點。長輩的施打求穩、不求快,分批接種可大幅降低群聚風險,區公所會派 #接種大巴 接送長輩前往醫院,有需求的民眾也可撥打新北市4大計程車隊專線,將有 #接種小黃 優先派車(自費)。🔺皇冠大車隊:4128-333/手機5510🔺台灣大車隊:4058-8888/手機55688🔺大都會衛星車隊:4499-178/手機55178🔺大豐衛星車隊:2918-3000/手機55100若市民朋友家中有85歲以上長輩,請協助他們查詢疫苗接種資訊,針對獨居及需要協助的長者,區公所會派員主動聯繫。市府團隊能理解大家想趕快打疫苗的心情,也會努力爭取更多數量,請市民朋友耐心等候,我們會努力讓大家都可以打得到。#新北市第三級警戒準則 #行動治理 #我的新北市🔴新北市COVID-19疫苗施打規劃🔴🔺施打對象▪️ #第一階段 (6/12-6/17接種)住宿式長照機構住民及工作人員;#85歲以上長者;#洗腎患者;醫事、防疫人員及高接觸風險者▪️ #第二階段 (視中央到貨後,5天內陸續接種)居家式及社區式長照機構住民及工作人員;80-84歲長者;醫事、防疫人員及高接觸風險者▪️ #第三階段 (視中央到貨後,5天內陸續接種)75-80歲長者(原住民65-74歲長者);醫事、防疫人員及高接觸風險者🔺接種地點▪️ 第一至第三類人員:21間合約醫院、29家衛生所(院內)▪️ 長照社福機構及洗腎患者:長照社福機構▪️ 75歲以上長者(原住民65-74歲長者):21間合約醫院、29家衛生所(院內);中、大型接種站🔺施打方式▪️ 第一至第三類:線上預約( 6/13起陸續開放預約,可至 https://reurl.cc/3aYKv8 查詢 )及造冊▪️ 長照社福機構、洗腎患者:轄區衛生所安排200隊 #機動接種隊,入機構施打▪️ 75歲以上長者:分區、分里、分時段輪流接種( 可至https://reurl.cc/0jXKa6 查詢);保留部分合約院所線上預約名額( 6/13起陸續開放預約,可至 https://reurl.cc/3aYKv8 查詢 )台中市台中市75歲以上長輩逾13萬人,由里長造冊及通知,可按排程到快打站接種,不用預約,如有行動不便者市府會安排到府施打。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非台中市籍的長者可以選擇跟合作醫療院所預約,但市府的快打站依名冊施打,只限定台中市籍。台南市從6月15日起施打,免預約、免排隊,全數皆由區公所里幹事進行個別通知,以在地合約診所與衛生所為主要施打地點,無須預約。首波15日到20日會以85歲以上(民國25年12月31前出生)、75歲以上(民國35年12月31日前出生)領有重大傷病卡或具原住民身分的長者為優先,第二波則為75歲以上以及65歲以上具有原住民身分的長者,接種日期待下波公布。高雄市高齡長輩接種時程分3波 免預約、免排隊,一定打得到接獲通知單的長者依通知書順序前往接種,不用預約;若沒接到通知書,或戶籍在外縣市但居住在高雄的長者,可直接聯繫區公所。第一波施打6月15日到17日,對象為87歲以上長者(民國23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第二波施打6月18日到22日,對象為80到86歲長者(視疫苗撥補狀況通知)第三波施打暫定6月23日起,視疫苗撥補狀況通知,對象為75歲到79歲長者(民國31年1月1日至35年12月31日出生)宜蘭市15日起各鄉鎮村里幹事會主動對符合施打資格長者(88歲以上),發送「施打疫苗通知單」到家戶;至於88歲以下長者,待後續疫苗再配發時,逐次降低施打對象年齡。基隆市基隆市75歲以上長者有2萬3700多人,市府擴大設立27個施打站。透過里鄰及區的系統來通知施打,不需要預約;以年紀較大者優先、再打次高年齡層,預計5天左右可完成作業。桃園市全市設置25個接種站,下周一前里長會送達通知書,民眾依記載時段帶著通知單、健保卡及身分證到場施打,免排隊、免預約;若沒有戶籍,里長里幹事簽名就可以就近接種。對81歲以上長者分3天分齡施打,15日施打88歲以上長者、16日施打84歲以上長者,17日施打81歲以上長者。若有錯過者,17日會安排2個時段補接種。施打完81歲以上長者後,會對75歲以上長者逐步施打。新竹市新竹市75歲以上長輩打疫苗免預約 通知單今、明發送設6個疫苗接種站,2.4萬名長輩先打。安排80歲以上長者與65歲以上原住民接種,避免群聚,將造冊發「COVID-19疫苗接種通知書」,請長者依通知書上的施打站地點、時間,憑身分證、健保卡、通知書、意願書前來接種疫苗。若戶籍不在竹市、但有居住事實,請聯繫鄰里長由公所協助造冊;若有需要,可免費預約計程車或復康巴士前往。苗栗縣縣府規劃40場接種站,符合施打資格的民眾需先至所屬鄉鎮市的Google表單進行預約,不過縣府12日上午發出「緊急通告」表示,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通告所有接種需於15日開始,所以暫緩報名。彰化縣彰化75歲以上長者將以「萬人快打」 方式預約施打,為了避免群聚,都不採現場報名,為避免特權,也都以電話預約留下紀錄。6月11日至13日上午8時至12時開放預約,民眾可致電27家衛生所,每通電話限預約2人,必須為配偶或直系親屬。另彰化縣25家醫院及58家診所等合約院所,可採電話或網站預約,不限彰化縣籍。南投縣第六類提供75歲以上、原住民65歲以上長者的疫苗撥配量為1萬1304劑,衛生局已依比例,將疫苗分配至全縣49家各鄉鎮市衛生所、醫院及合約診所提供接種服務,南投縣訂於6月15日上午9時起,由各接種服務機構同步開放電話接種預約,6月16日上午9時開始提供疫苗接種服務。雲林縣雲林縣針對高齡長者接種策略,是依戶政系統造冊,行政區規劃接種場次後,由鄉鎮市公所村里幹事通知民眾,民眾依通知單前往接種,獨居或行動不便者村里幹事會協助接種。接種順序分3梯次,第1梯次為85歲以上,約1萬7503人;第2梯次為80至84歲,約2萬104人;第3梯次為75至79歲,約2萬2060人。嘉義縣嘉義縣優先提供85歲以上高齡長者接種,透過戶政系統資料,由村里長逐一進行調查,再由衛生所通知接種,民眾可至轄內4家醫院、18鄉鎮市衛生所、43家合約診所,除阿里山鄉、大埔鄉在衛生所接種外,規劃16鄉鎮市社區擴大接種站。屏東縣屏東縣獲撥2.9萬劑AZ疫苗,全縣48處中大型注射地點同步啟動,接到村里長或村里幹事通知施打時間及地點後可前往接種,不用預約。長者依年齡級距通知施打,第一批是年滿85歲以上優先;75歲以上、未滿85歲的長者,則依後續中央疫苗撥補數量,公佈施打的年齡級距。花蓮縣花蓮擇定5處接種點,6月15日花蓮縣第二類至第五類相關人員開始施打疫苗,75歲以上長者及65歲以上原住民長者開放疫苗預約接種,後續依疫情指揮中心公告時間及配發疫苗數量,依序通知民眾施打,13鄉鎮市衛生所會以電話預約方式受理,或採網路預約。台東縣8000劑AZ疫苗到位,縣府目前正規畫討論相關施打期程及方式,預計下午3點半開記者會對外說明。目前已委請各鄉鎮市長及村里長們協助,針對縣內75歲以上長者(含65歲以上原住民長者)進行調查,先造冊掌握施打意願。澎湖縣澎湖獲配發12300劑疫苗,規劃16日開打採預約、分流,第6類75歲以上長者,衛生局已發函各鄉市公所協請村里辦公室造冊,屆時請長者持健保卡至社區接種站施打。符合條件的民眾也可用電話向衛生所、部立澎湖醫院預約,由院所依序通知安排注射。金門縣金門獲配1萬1200劑AZ疫苗,75歲以上長者、65歲以上具原住民身分長者採電話掛號「預約制」,金門醫院則可使用網路掛號預約。疫苗接種合約院所包含社區大型接種站、金門醫院院本部及烈嶼院區、5鄉鎮衛生所、傅仰賢診所、陳水湖診所、吾家內心情診所。疫苗接種QAQ1:不同廠牌的COVID-19疫苗,效果是一樣的嗎?目前核准使用的COVID-19疫苗,均經過衛生主管機關審查其效果與安全性符合標準,可以有效預防COVID-19有症狀感染、重症或死亡。Q2:接種COVID-19疫苗前有什麼注意事項?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以避免疾病本身的症狀與疫苗不良反應相互混淆。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施打後於注射部位加壓至少2分鐘,並觀察是否仍有出血或血腫情形。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與注射後非常罕見的血栓併血小板症候群可能有關聯,接種前請與醫師討論評估相關風險後再接種。過去曾發生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或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症者,應避免接種。Q3:接種COVID-19疫苗後若出現這些副作用,請盡速就醫若先前曾因接種疫苗、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的民眾,接種後請於接種處或附近留觀至少30分鐘;一般民眾則建議至少留觀15分鐘,並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無恙後再離開。另外接種後請持續觀察身體是否有不適症狀,如果不適症狀持續未改善請儘速就醫診治、釐清病因。由於國外於接種 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後出現罕見的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大多發生在接種後的 28天內,若接種後出現以下任一症狀,請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以利醫師釐清病因、給予適當治療。◎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Q4:2劑疫苗的接種間隔要多久?以目前台灣到貨的疫苗而言,AZ疫苗2劑接種須間隔8週以上(指揮中心標準為10~12週)。Q5:對雞蛋或牛奶過敏,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嗎?目前COVID-19疫苗並未含雞蛋或牛奶的成份,故對雞蛋或牛奶過敏者,並非COVID-19疫苗接種禁忌症。接種COVID-19疫苗前,皆須先經醫師評估身體狀況,若為過敏體質,應於施打前告知醫師,由醫師評估是否施打疫苗。Q6:有過敏體質,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嗎?接種COVID-19疫苗前,皆需先經醫師評估身體狀況,若為過敏體質,應於接種前告知醫師自己的過敏史,由醫師評估是否接種疫苗;接種後也應在醫院休息30分鐘,以確保安全。Q7:接種完COVID-19疫苗後多久我可以得到保護力?◎疫苗注射後,身體需要時間產生保護性抗體,疫苗接種後一般約2週後開始產生保護力。完成COVID-19疫苗所有劑次接種,才能確保疫苗保護力持續較久。◎取得緊急使用授權之臨床試驗資料顯示,需接種兩劑之COVID-19疫苗,第二劑接種後7至14天開始產生保護力。◎取得緊急使用授權後推行疫苗政策國家如以色列的實證顯示,接種一劑Pfizer/BioNTech疫苗後14~20天保護效力近六成,但疫苗保護力持續多久未知,目前仍建議完整接種所需劑次,才能具足夠保護力。◎需注意的是,接種疫苗後,仍有少數機會會罹患COVID-19。因此即使完成COVID-19疫苗接種,仍應遵守防疫新生活原則,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以降低感染風險。Q8:接種COVID-19疫苗後,我仍需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嗎?疫苗保護力並非100%,且目前接種疫苗的人數仍為少數。故在疫苗涵蓋率仍不高的情況下,為預防疾病的發生、保護易感族群,建議即使完成COVID-19疫苗接種,仍應遵守防疫新生活原則,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
2021-06-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首批莫德納擴大開放接種 指揮中心:第一類對象皆可打
台灣首批莫德納日前開打,首波7萬劑疫苗,9日讓第一線未打疫苗的醫護優先接種,以第1類接種順位風險1、2級醫護人員,約7.5萬多人安排優先接種。指揮中心今天公布,自今日起同時開放所有第一類對象包含醫院、診所及其他醫事機構等執業登記醫事人員、非醫事工作人員,以及集中檢疫所非醫事人員接種莫德納疫苗。指揮中心指出,截至11日這批莫德納累計接種2萬4869人。依據目前研究顯示,接種兩劑不同技術產製的COVID-19疫苗,第二劑接種後發生不良反應機率及嚴重程度較高,故不建議交替使用,惟若接種第一劑COVID-19疫苗發生嚴重過敏反應或產生任何(含對疫苗成分)嚴重的立即過敏或不良反應,並經通報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VAERS)判定為嚴重反應者,建議經醫師評估後接種不同技術產製的 COVID-19 疫苗,完成後續劑次。指揮中心進一步表示,另依美國疾病管制及預防中心近期針對COVID-19疫苗接種不良反應事件監測發現:「曾有報告極少數年輕族群在接種mRNA疫苗後發生心肌炎的不良反應事件,大多發生在接種後數天內」。由於莫德納COVID-19疫苗屬於mRNA疫苗的一種,因此會在接種意願書上加上下列說明「接種mRNA疫苗後應注意若有發生胸痛、喘或心悸等症狀,請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接種單位或地方政府衛生局如接獲相關不良反應事件通報,亦請依循相關作業進行通報,以利及時掌握。指揮中心指出,為利接種作業推動及維持社交距離避免群聚,COVID-19疫苗接種後調整留觀時間為15分鐘,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但針對先前曾經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之民眾,接種後仍請於接種處或附近留觀至少30分鐘。倘持續發燒超過 48 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亦應儘速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以利醫師及早釐清病因,並給予適當臨床處置。
-
2021-06-12 該看哪科.皮膚
戴口罩皮膚不適怎麼辦? 醫:你一定要知道的7個要點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升溫,目前全國升級為三級防疫措施,民眾外出必須全程佩戴口罩,也停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聚會。戴口罩亦成為民眾的日常,有些人長時間戴口罩出現臉部過敏等不適現象,該如何改善呢?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邀請皮膚科趙昭明醫師為民眾解惑。口罩材質與臉部過敏醫用口罩主要可以用來防止微生物、體液及粒狀物質的傳遞,為有效阻擋有害的氣體、氣味及飛沫進入口鼻,結構上由外而內分別為防水層、過濾層及吸溼層等三層。材質上多以不織布材料為主,而不織布成分通常都含有聚酯纖維聚乙烯或聚丙烯。趙醫師指出一般人對聚酯纖維過敏的機率很低,但有些人屬於敏感肌膚,當口罩纖維材質或口罩摺痕處與皮膚長時間摩擦,就會引起皮膚炎;如果口罩不織布內含有游離甲醛或者是可遷移性的螢光劑,就更容易引起過敏。長時間佩戴口罩可能引起的皮膚問題民眾長時間佩戴口罩,呼吸產生的溼氣容易使口罩的熱氣、水氣增加,臉部溫度升高,對油性肌膚、混合性肌膚、脂漏性皮膚炎、酒糟、痘痘肌者,其毛囊皮脂腺容易分泌較多油脂而阻塞毛孔,進而容易引起毛囊發炎形成痘痘,尤其在下巴及鼻子處,且臉部也容易泛紅。對敏感肌膚、異位性皮膚炎者及幼兒,皮膚容易出現汗液浸漬、潮熱、磨擦刺激,造成紅腫、搔癢及脫屑,尤其在臉頰兩處、口罩摺痕及邊緣壓膚處,可能引起皮膚屏障角質功能破壞、敏感性增加,進而發生刺激性皮膚炎。正確佩戴口罩為防疫必須,避免皮膚問題您一定要知道7個要點:①佩戴合格醫用口罩,戴多層口罩容易增加皮膚負擔及臉部壓痕產生,且民眾因戴多層口罩而呼吸困難,將口罩拿下來換氣,反而增加風險。②口罩耳掛彈力帶長時間掛戴會造成耳朵、耳垂掛帶處皮膚勒痛,可用凡士林膏輕塗一層再用紗布墊住耳朵再戴。③儘量不要把口罩反覆取下及佩戴,並避免用手去摸臉以減少刺激。④長時間戴口罩時,儘量不要上濃粧或使用太滋潤的保養品。⑤口罩有破損、異味或汙損時建議立即更換,以確保隔離效果。⑥一般人不需使用N95口罩,避免臉部過度密封造成溼熱紅腫,油脂增加。⑦回家後儘快摘除口罩並將臉部徹底清潔乾淨。食藥署呼籲民眾:疫情期間雖然長時間戴口罩可能會引起不適,但為了避免防疫破口,請一定要正確佩戴口罩,「開、戴、壓、密」四步驟不可少,勤用肥皂洗手,如身體不適,出現疑似症狀請先撥打防疫專線1922、聽從防疫人員指示就醫。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1-06-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注射疫苗前先吃藥止痛 醫師引用美國說法:毋湯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掀起民眾搶打疫苗的風潮,但最近兩天接連發生3起注射後引發血栓的案例,讓部分民眾開始裹足不前,心臟科門診接到不少詢問電話;員榮醫療體系員榮醫院今天表示,產生血栓的機轉不同,不建議預防性服藥預防血栓,已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仍可施打疫苗,只要注射後做好「壓迫止血」,避免出現嚴重血腫情形。民間流傳,注射AZ疫苗之後可能發燒、全身痠痛無力,很多人注射前服用1至2顆普拿疼減輕身體不適,或服用阿司匹靈、其它抗凝血藥物預防形成血栓,而員榮醫療體系心臟內科接到心血管疾病患者來電詢問,可否預防性服用?或有血栓相關病史、目前服用抗凝血劑可否注射疫苗。員榮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陳裕峰說,注射疫苗後的副作用確實讓部分民眾怯步不前,最近連續兩天出現3起血栓案例,讓心血管疾病患者擔心,其實根據目前資料統計,注射AZ疫苗4至28天後,如果出現持續性頭痛、癲癇、腹痛超過24小時、下肢腫脹或疼痛或胸痛及呼吸困難等情形,均可視為血栓可能的症狀。陳裕峰指出,目前尚無證據顯示,血栓疾病史者注射疫苗後有較高機率的不良反應,因此已服用抗凝血劑患者仍可施打疫苗,只要注射後做好「壓迫止血」,避免出現嚴重血腫情形,有人認為先服用抗血栓藥可預防發生血栓,但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建議,不宜使用阿司匹靈或其他抗凝血藥物來預防血栓形成,以免加重出血機率。美國CDC也不建議施打疫苗前,使用藥物預防注射後的副作用,如果真的不舒服再用藥減緩疼痛不遲;此外,注射前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也可能會減低疫苗效果。陳裕峰說,整體而言,注射疫苗絕對利多於弊,民眾務必要施打疫苗,才能阻絕新冠病毒橫行,有疑慮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都可親自就診或運用視訊診療、電話診療,請醫師評估以除解除疑慮。
-
2021-06-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者居家隔離當心 符合8大警示症狀速求救
為防止在家隔離的新冠肺炎輕症、無症狀患者病情突然惡化,指揮中心公布確診者居家照護指引,一旦出現心跳快、呼吸喘、低血壓等8大症狀其中之一,應速打119評估就醫。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擴大,確診者持續增加,為確保醫療量能,無症狀、輕症確診者可居家隔離,但因近日頻頻傳出居家隔離個案出現「快樂缺氧」、病情急轉直下猝死事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研議列出相關症狀,供居家隔離個案參考。指揮中心近日祭出新版「確診個案居家照護期間警示症狀評估與注意事項」,內容指出,為了將醫療資源留給重症患者,呼籲確診者先留在家中勿離開,部分可能有較高風險的病人則請在家等待衛生單位通知。為確保居家隔離個案對健康警訊有所警覺,指揮中心整理8大症狀供確診者每天進行評估,包含「無發燒超過攝氏38度,每分鐘心跳大於100次分鐘」、「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或兒童因病況無法飲水,出現眼眶凹陷、無淚、口腔舌頭乾燥等脫水現象」以及「低血壓(收縮壓低於 90 mmHg)」等。指揮中心指出,8大警示症狀只要出現任一個,都務必立即聯繫119、衛生局所或撥打1922,也提醒確診者在居家照護期間可使用通訊診療,能按醫囑使用解熱鎮痛、抗組織胺、腸胃或止咳等藥物。另外,指揮中心也呼籲病人在居家照護期間,應補充水分、盡量臥床休息,並務必觀察自身症狀變化。
-
2021-06-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痊癒患者小心後遺症 日本醫生整理出5大症狀
台灣本土新冠疫情爆發,每天約有300名以上新增病例,累積個案數即將突破萬人,日本早台灣約1年爆發疫情,已經有許多新冠患者康復,但追蹤發現新冠患者常見5個後遺症,包含倦怠感、呼吸喘、掉髮、嗅味覺障礙、不安等,就算解隔離也要有皮膚科、耳鼻喉科、精神科等各專科,協同後續治療。後遺症1:孤獨感與身體症狀 疲倦感由然而生日本岡山大學醫院副院長大塚文男表示,治療新冠肺癌後,長期有長期後遺症不少,多數治癒患者都有治療需要,倦怠感就相當常見,感染新冠費延後,必須長期對抗疾病,疾病初期需要被隔離而感到孤獨感,身心都會感覺到疲倦,甲狀腺與糖皮質類固醇分泌異常,貧血、肝臟、腎臟障礙也容易有倦怠感。後遺症2:肺部傷害呼吸容易喘 小心再次出現肺炎大塚文男持續說明,新冠肺炎容易導致長時間肺與支氣管發炎,肺與支氣管因受傷,容易再次引起其他類型肺炎與支氣管炎,導致呼吸困難,一旦再次發現自己呼吸不太過來,一定要到醫院檢查,利用X光、電子斷層掃瞄、血氧檢查,確認是否有肺炎發生,確診後利用藥物治療。後遺症3:新冠病毒恐刺激皮膚導致掉髮 也要考慮是不是壓力性落髮大塚文男也說,經常有回診病患說,浴缸排水口都會有很多掉髮,如果掉髮很厲害,不能排除新冠病毒對皮膚可能有直接影響,但也要考慮是不是壓力性落髮,如果新冠痊癒患者發現頭髮異常脫落,可能要會診皮膚科使用相關藥物。後遺症4:嗅味覺異常 導致味覺難分辨大塚文男提醒,新冠肺炎可能對鼻黏膜有傷害,導致味覺難分辨,必須考慮長期性影響,味覺異常可能因缺乏鋅導致,嗅味覺異常是否讓飲食不均衡,必須要特別注意。後遺症5:周遭異樣眼光 心理壓力遽增大塚文男補充,新冠肺炎許多人都在注目,確診者周遭親友可能投射異常眼光,讓人感到不安,心理狀況不佳憂鬱也能視為後遺症,需要精神科醫師協助。★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6-04 新聞.杏林.診間
專業觀點/接種AZ後發燒 通常48小時可緩解
接種AZ疫苗後,可能有發燒反應,通常約48小時可緩解,其他可能副作用反應包括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惡心等症狀發生。這些症狀年長者發生頻率低於年輕人,通常症狀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根據AZ疫苗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接種後一般副作用發生頻率,最常見分別為注射部位疼痛占54.2%、疲倦53.1%、頭痛52.6%,其他副作用則有肌肉痛44.0%、畏寒31.9%、關節痛26.4%,而發燒38℃以上則為7.9%。AZ疫苗是腺病毒載體疫苗,施打第1劑發生副作用頻率會高於第2劑。AZ疫苗接種劑次為2劑,完成2劑接種可預防63%有症狀感染的風險,且臨床試驗資料分析,打完第1劑的22天後有71%的保護力,當接種間隔12周完成2劑接種,保護力達81%。過去曾發生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或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症者,應避免接種。而此疫苗與非常罕見的血栓併血小板症候群可能具關聯,接種前應與醫師討論、評估。接種AZ疫苗後28天內,若出現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任一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以利醫師及早釐清病因,並給予適當臨床處置。
-
2021-06-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台大醫療量能吃緊 醫美診所力挺捐呼吸器
日前北市聯醫工會、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接連發出求救信,坦言人力、資源面臨高度考驗。現在醫護相挺,有醫美診所1日主動捐贈三台呼吸支持器,提供台大醫院使用,希望拋磚引玉,協助病患和醫療體系度過難關。國內疫情未見趨緩,日均本土確診數仍維持三位數,累計死亡人數逾百人,多數集中在雙北市,重症病患增加讓雙北市醫療量能吃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新冠肺炎患者中,平均每六人,就有一人重症伴隨嚴重呼吸困難症狀,加重醫療體系照護人力和設備負擔。疫情嚴峻,第一線醫護警消壓力倍增,醫美診所院長蔡佳芬身為台大校友、皮膚專科醫師,拋磚引玉,捐贈三台呼吸支持器,提供母校台大醫院,希望為醫療第一線添補設備需求,協助染疫病患和醫療體系挺過這波疫情。
-
2021-06-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國內首例!30多歲男接種AZ疫苗 出現「血栓、發燒」不良反應
AZ疫苗從3月22日第一批接種開始,陸續發生不良事件。其中,一例接種後引發併血小板低下症後群(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TTS),經專家研判為本國首例TTS個案,指揮中心將持續監測疫苗接種不良反應事件。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我國首例因接種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後,引發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後群案例。案為30多歲男性,於5月12日接種第一劑AZ疫苗後,曾出現發燒等身體不適症狀,於三日後逐漸緩解。5月19日起,出現微燒、持續頭痛、腹痛等症狀,就醫抽血檢查後,發現血小板低下,D-dimer異常升高等,同步影像學檢視頭部、腹部雖未發現血栓病兆,經臨床研判依「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TTS)臨床指引」及時診治,個案目前血小板值恢復中,症狀已改善並轉至普通病房持續觀察中。本案經專家審查,符合布萊頓合作組織(Brighton Collaboration)病例定義,研判為我國首例TTS個案。與會專家於綜整相關資料後表示截至目前國內AstraZeneca COVID-19已接種461,647人次,本例為我國首例TTS個案,發生率為百萬分之2.1,其他國家如英國於接種第一劑後TTS發生率約百萬分之12.3(截至5月1日),歐盟則為百萬分之6.5(截至4月4日),建議指揮中心應持續監測疫苗接種不良反應事件。指揮中心呼籲,接種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後28天內,若出現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任一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以利醫師及早釐清病因,並給予適當臨床處置。
-
2021-05-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積極運動能更快從新冠康復?出現以下症狀應暫停
台灣的新冠肺炎確診者愈來愈多,其中多屬輕症。未來將有更多從新冠肺炎中康復的人,急於恢復正常生活,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運動。運動對心理和身體的復原都有極大幫助,但在身體逐漸康復時,選擇合適的運動很重要,否則可能帶來反效果。以下是專家分享感染新冠肺炎後的運動指南。Q 我什麼時候可以開始恢復運動鍛鍊?新冠肺炎對每個人的影響都不同,何時可以恢復正常運動,完全取決於個人症狀。如果此刻你還有相關症狀,應該等到症狀緩解之後,才開始進行輕度至中度的鍛鍊。美國密西根州Briarwood家庭與運動醫學部的醫學主任Keri Denay說,感染後通常需要10-14天的康復期,在此之前進行鍛鍊可能會加劇或延長症狀時間。至於沒有症狀的人,根據《國際臨床與實驗醫學雜誌》上發表的研究結果,運動可以改善免疫系統,包括COVID-19等呼吸道感染。和有症狀的人相比,無症狀的人對病毒的免疫和發炎反應較低,但醫師建議還是要謹慎行事,因為有些人可能對病毒的反應延遲,較晚出現症狀。所有感染新冠肺炎的人,不論有無症狀都必須至少休息十天。Q我的感染症狀已經解除,如何安全地開始運動?最好從低強度運動開始,例如散步、瑜伽、輕鬆騎單車或游泳。如果你偏好重量訓練,請謹慎從較輕的重量開始,慢慢增加,千萬不要用生病前的重量作為訓練標準。避免進行HIIT這類鍛鍊多次重複動作的高強度間歇訓練。上述研究建議,在四個星期內遵循50/30/20/10的緩和規則會很有幫助。第一周應至少降低過往運動能力的50%,接下來的三周內分別降低30%、20%和10%。不過實際情況還是要依自己感染的嚴重程度調整,有些人可能需要數月後才會完全恢復。出現以下症狀 暫停運動在進行高強度運動時,要監控身體的感覺,如果遇到以下任一症狀,請暫停運動並諮詢醫療人員。忽略以下症狀並從事高強度運動,可能導致患有心肌炎的人出現心律不整,而某些情況下的心肌炎可能是由COVID-19引起,甚至沒有被檢查出來。● 胸痛或心悸● 心率太高、上氣不接下氣● 心跳回復慢● 呼吸急促、呼吸困難● 極度疲勞● 四肢腫脹或肌肉痠痛● 發燒● 視野縮減或視力喪失資料來源/赫芬頓郵報
-
2021-05-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新冠猝死 5症狀快送醫
近日多名新冠肺炎確診長者於家中隔離時猝死,造成憾事,成大醫院老年科主任兼感染科主治醫師張家銘日前線上開講時建議,確診者在家隔離時若出現5大症狀時,趕緊送醫。台灣死亡個案多超過60歲張家銘指出,隨年齡增長,身體機能衰退,整體來說,80歲長者的體能約為30歲年輕族群的一半,例如心臟功能衰退三分之一,肺功能則下降一半,因此倘若長者罹患新冠肺炎,容易喘不過氣,死亡風險高。根據美國統計顯示,每10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其中8例為65歲以上老年人;50、60歲以上新冠肺炎患者,住院率、死亡率都較5歲至17歲患者還高。目前台灣的死亡個案年齡,也多為60歲以上長者。血氧濃度92%以下要小心疫情期間如何保護老人?張家銘建議,居家首要留意老年人是否有發燒,由於65歲以上長者體溫低於年輕人,在健康時就應該測量他們的基礎體溫作為參考。若體溫單次高於37.8℃、多次高於37.2℃,或體溫增加超過長者正常體溫1.1℃以上,且合併不明原因疲憊、整日臥床、懶得動等問題,就要小心是否有感染發燒問題。最近國內出現無症狀、血氧濃度降低的「快樂缺氧」危機,張家銘說,正常人血氧濃度數值95%以上,若92%以下要小心缺氧,建議家中若有確診者,可考慮使用居家血氧監測器,隨時關注血氧變化。老人應該施打疫苗嗎?張家銘表示,高齡者施打疫苗發生血栓機率較少,建議日後開放疫苗就盡快施打,以免感染會迅速變為重症。胸悶痛透過位置分辨病因疫情上升讓人的胸口悶痛、會猝死嗎?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鄭浩民傳授掌握分辨心臟疾病的要點,強調胸悶痛可透過位置來分辨是否為心血管疾病。像飯後打嗝胸痛,可能是胃食道逆流;突然呼吸困難,可能是氣胸、肋膜問題或神經肌肉痛;若突然感覺刺痛、有血壓變化,恐是主動脈剝離;若悶痛時間長,運動時常冒冷汗,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每周採「722」血壓測量法鄭浩民說,若出現10分鐘以上劇烈胸痛、冒冷汗、暈厥、呼吸困難及血壓上升,休息後仍無法改善,或是血壓降低且四肢冰冷,有可能出現休克,須盡快送醫治療,避免猝死發生。台灣高血壓學會建議「722」測量法,每周7天、每天2回、早晚各2次量血壓觀察,飲食多以蔬果、全穀、低脂為主,並維持每周3次、每次30分鐘運動習慣,掌握危險因子可有效控制病情穩定。「疫情緊急 遠距救急」專家系列課程採用「線上」以及「即時」兩大特點,民眾無需外出,可即時與專家提問互動。想報名更多線上課程主題,請查詢「元氣網活動專區」或至WaCare遠距健康平台。
-
2021-05-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完新冠疫苗頭痛、視網膜靜脈阻塞 新增2例接種後不良事件
本土疫情確診數已累積突破三千人,除雙北以外,各大縣市也持續出現本土病例,目前疫苗施打案例新增2例疑似不良反應,其中一例出現視網膜靜脈阻塞,目前仍在住院治療。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布,5月24日新增通報 2 例疑似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其中一例個案在接種後39 天,感到頭痛、單側眼睛畏光、視野缺損,疑似視網膜靜脈阻塞,目前住院治療中。另一例個案為接種當天,出現皮疹和呼吸困難,疑似過敏反應且住院觀察 ,目前除肌肉痠痛及頭暈外無其他症狀,已返家休息。據疫苗接種資料指出,醫事人員接種人數達16萬3960人次,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 1萬6296人,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含第一類至第三類家屬已有4萬0148人次接種,截至5月24日疫苗累積接種人數達30萬3568 人次,其中公費 27萬0640 人次,自費 4萬1038 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表示,宣布將三級警戒自5月28日延長至6月14日,未來COVID-19疫苗將分批到貨,其中6月將到貨200萬劑,至8月底可達1000萬劑。
-
2021-05-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如何照護家中新冠確診者?出現6大症狀速就醫
若家中或同住者有Covid-19確診病患,在尚未安排住院前,可以怎麼做? 照顧病患 提供病患生活所需,提醒多休息與喝水,可視醫囑服用藥物,或於發燒時服用退燒藥劑。 大多數病患為輕症,休息數天後症狀可自行恢復,請等候衛生單位通知,惟需注意症狀是否惡化。 若出現以下症狀時,請立即聯繫119、衛生局或撥打1922。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指甲床發青。 保護自己 若本身是Covid-19重症高風險族群,包括65歲以上,免疫力低下或有潛在疾病等,請不要直接照顧確診病患。 照顧過程中,盡量避免與Covid-19確診病患直接接觸。確診者在家中請一人一室,盡量不要離開並使用不同衛浴設備。 若需共用空間,應開窗確保空氣流通,如需共用衛浴設備,請於浴廁備妥稀釋後的漂白水或酒精,於每次使用完後進行消毒。 禁止訪客。Covid-19確診者與照顧者均不應和同住者以外的人接觸。 避免與確診者共餐、共用物品。 確診者使用過的餐具應以洗潔劑清洗,清洗時戴手套,並於清洗完畢後進行手部衛生,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酒精消毒。 手部衛生及佩戴口罩或手套 照顧者若需進入確診病患房間時,雙方均須佩戴口罩。 確診病患若離開個人房間,或身邊有其他家人時,雙方均須佩戴口罩。 接觸可能被確診者血液或體液汙染之物品或表面時,另須佩戴手套 請使用稀釋後漂白水或酒精清潔確診者經常觸摸的物品表面,若確診者可自理,可交由確診者清潔其所處的隔離環境。 照顧確診者前後均需執行手部衛生,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酒精。 注意經常且正確洗手,避免以手觸碰口、鼻、眼睛等。 健康監測 照顧者本身若為確診者之密切接觸者,與確診個案於其症狀發生前3天至隔離前曾有共同用餐、居住或未佩戴口罩下,面對面15分鐘以上的接觸,不得外出。 照顧者在照顧期間,亦須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監測是否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等Covid-19感染相關症狀。 照顧期間結束,應自最後一次與確診病患接觸日起居家隔離14天。 《延伸閱讀》 .高壓防疫生活引頭痛、失眠、胃痛 楊聰財5招改善「新冠壓力症候群」! .防疫在家動一動,防椎間盤突出!醫教簡單3伸展有助防範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5-23 名人.黃軒
為什麼新冠患者易猝逝家中?醫曝輕症或無症狀仍死亡原因
為什麼COVID-19容易猝死在家中?台灣,連續3天報導多例死在家中的COVID-19 確診病例 : 1.永和78歲確診男家中無呼吸送醫不治 發佈時間 2021-05-21 21:312.70歲染疫婦「拒絕就醫」死在家中!失聯3日今確診 發佈時間 2021-05-20 15:44 3.女友上班確診 男友(58歲)被發現猝死家中 發佈時間 2021-05-22 16:25記者問我「為何COVID19 患者,容易猝死在家中?」我說這些早在去年就發生在國外了,國外媒體給它取個美幻的名稱叫「快樂缺氧」(Happy Hypoxia),這是我們重症患者會常出現,呼吸衰竭前的症狀之一。我在門診也遇過,打開門診的門,我62歲病人還微笑對著我,緩緩坐下來,慢慢説他過去一周的症狀,說著説著忽然語詞斷斷續續、嘴唇變黑,額頭冒冷汗⋯⋯我即刻要護理人員迅速使用上氧氣,因為在重症醫療的訓練,我知道這叫隱形缺氧(silent hypoxia)狀態了。一切來不及了太多研究指出COVID-19病毒是可能會影響肺功能,儘管對患者來說,症狀可能還不是很明顯。國外建議是鼓勵COVID-19輕症或無症狀感染者,在沒有明顯症狀的情況下可以待在家裡(Stay Home),但到醫院要就診時,又往往太遲了,因為大家多已經死在家中了。輕症或無症狀,仍然會死亡很多【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如果合併隱形缺氧】(Silent Hypoxia),他們的症狀往往讓許多醫師大感驚訝。我的重症患者有些血氧濃度已經很低了,臨床上原本認為這些缺氧的人,應該已經語無倫次或處於休克狀態,但他們往往卻【意識清楚】、【情緒平穩】而且還能【正常應答】,也可以和醫師聊天,也【可以滑手機】。這些隱形缺氧,有時會逐漸地發生,有時很快,早上沒症狀,晚上就心跳停止了,這使一般人是難以察覺,所以也就被稱為「隱形殺手」。「隱形殺手」,源自於隱形缺氧(Silent Hypoxia)幾乎在所有臨床經驗中,肺部發生疾患時,吸收氧氣及排除二氧化碳的能力也都會出問題,但COVID-19這種疾病卻不同。醫界先前就在高海拔【登山者】和【飛行員】身上觀察到有這些隱形缺氧(Silent Hypoxia)的現象。 由於山上高度增加時空氣稀薄,每次吸氣獲得的氧分子也較少,但只要有體力的代償地急促呼吸幾下時,仍可以排出二氧化碳,呼吸急促下多吸幾次的氧分子。COVID-19患者的情況與飛行員有幾分類似,【無症狀或輕微感染者的病患】,在染疫初期大多仍保有良好的心臟功能,因此仍有能力將血液輸送到身體末梢部位。COVID-19病毒會慢慢讓身體缺氧,病患初期開始並不會感到呼吸困難,但部分患者會逐漸覺得「難以呼吸」或「感到胸悶」。這兩者都是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列為緊急危險徵兆的症狀,當COVID-19感染者出現這兩大症狀,可能隱形缺氧(Silent Hypoxia)已經在進行,而病情也已經變得相當危急。這些隱形缺氧,是怎麽發生?附著在細胞膜表面的受體蛋白「ACE2」上入侵細胞,而肺臟和肺泡上有非常多的ACE2。一旦COVID-19病毒侵犯細胞達到一定數量,人體免疫反應和病毒之間的大戰就會造成許多肺泡破壞。這可能會阻礙氧氣從肺泡進入血液的通道,如果病人體力很好,心臟夠強,可以用肌肉多作幾次的呼吸急促代償,可以多吸一點氧分子,二氧化碳也可以較快從血液進入肺臟、排出體外,因此較不受影響。隱形缺氧正在發生時,也就難以察覺。COVID-19會使肺部的氧氣移動與血流不協調(V/Q mismatch)。一般來說,血管會收縮,讓血液盡量流入肺臟中充滿氣體的部位載運氧氣,減少缺氧部位的血流。但COVID-19患者的這套保衛機制可能會失常,使得更多血液流向肺臟受損的部位,反而較少血液流經健康部位。所以隱形缺氧才是逐漸發生的,難以察覺。白話文就是,很多「病者本身,是自己根本沒有能力判斷自己是不是要去看醫生」的,一直吸不到氣、昏迷、臉色變黑⋯⋯這些會造成很多在家突然猝死的病例一直在上升,有些是死後才知道,原來這些都是COVID-19病毒造成的,但一切往往都來不及了。這些「快樂缺氧」(Happy Hypoxia),依舊會死人的不要告訴我,無症狀或輕微感染者,肺都是健康的,人也是不會死的。有時候,有些人只是正在「快樂缺氧」(Happy Hypoxia),而這一切只是死神的慣用手法,連病人本身,也不知道他快要死了,更何況沒有受訓重症醫療訓練過的家人呢。猝死在家,也就常常引起很多遺憾。這些「快樂缺氧」(Happy Hypoxia),依舊會死人的,且一點都不會使人快樂啊!奇怪,為什麼又美化叫成 「快樂缺氧」(Happy Hypoxia)呢?※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5-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四肢麻木、呼吸困難 新增2例新冠疫苗不良嚴重反應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5月20日新增通報2例疑似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 一例為接種後隔日出現呼吸困難、四肢麻木無力症狀,目前症狀已緩解,可正常上班;另一例為接種後第3天接種部位出現大片紅腫及硬塊,左手指末梢有麻木情形,目前症狀稍有改善,門診追蹤觀察中。目前累計通報案件共658例,其中47例為疑似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5月20日疫苗接種人數新增1萬5232人次,但其中公費1萬5165人次,自費67人次。累計接種28萬1647人次,其中公費24萬614人次,自費4萬1033人次。
-
2021-05-21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我是肺炎、流感、感冒還是氣喘?胸腔科醫師教分辨這些症狀,完整解析呼吸道疾病
近來武漢肺炎、流行性感冒佔據大量媒體版面,民眾也相當關注自身健康問題,紛紛好奇自己出現的症狀,「我是肺炎、流感、感冒、氣喘還是肺癌?」呼吸道疾病相當多元,除了最常見的感冒、流感,也別輕忽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3位的肺炎、 抽菸易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好發於40歲以上男性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等。民眾可了解疾病症狀,再依情況決定是否就醫檢查,若自覺是小病,不要到急診室就診,以免徒增病毒感染風險,可至一般診所就診。呼吸道疾病千變萬化, 又以呼吸道感染最為常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鄒志翔列出以下13種呼吸道疾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健保花錢榜居第4名 普通感冒 透過病毒或細菌感染,具傳染性,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逾200種病毒與普通感冒有關,以鼻病毒最常見。 普通感冒的症狀通常從鼻塞開始,漸漸出現打噴嚏、流鼻水、喉嚨癢、咳嗽,偶爾會有輕微頭痛,較少發高燒。普通感冒的治療多以舒緩不適為主,多休息、多喝水,大約3∼5天,最多1周就能康復。 季節性流行性感冒 主要由病毒引發,A型、 B型會引起季節性流行,經飛沫及接觸傳染,於人潮擁擠處快速傳播。一般說來,季節流感好發於秋冬,與普通感冒不同,常引發高燒39℃以上,全身肌肉痠痛、倦怠無力,伴有明顯頭痛、喉嚨痛及咳嗽,會持續1∼2周。嚴重者可能引發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等併發症,甚至走向心肺衰竭。 定期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方式,高危險群包括慢性心肺病患、嬰幼兒、老人及醫護人員,都應定期施打疫苗。近2年因青壯年感染流感的併發症比較嚴重,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也放寬至50歲以上。 咽喉炎 分別為咽炎和喉炎, 因咽與喉緊密相連,交互影響,通常合併稱之。急性咽喉炎多為病毒引起,細菌感染較少見,好發於季節交替時;另環境因素,如高溫、粉塵、煙霧、刺激性氣體等也可能引發;用聲過度則會引發急性喉炎。 急性症狀常見喉嚨痛、發燒,有時合併出現咳嗽、流鼻水、打噴嚏、頸部淋巴結腫大。一般不會妨礙日常生活,多喝水、多休息,飲食禁刺激、辛辣物,不要抽菸。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是第3大死因支氣管炎 支氣管發炎時會分泌過多黏液,導致咳嗽、咳痰、發熱、呼吸困難等症狀。急性發炎多在3∼5天內好轉,咳嗽、咳痰 則持續2∼3周。急性支氣管炎多數為病毒或細菌感染;另外,刺激性氣體、寒冷空氣,也會減弱支氣管的防禦力。 肺炎 肺炎主要有2種病因,一是細菌感染,一是病毒感染。肺炎通常為細菌引發,又以肺炎鏈球菌最常見。肺炎鏈球菌平時寄居鼻腔,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就可能入侵肺部,以老人、幼童、慢性病患最易感染,不過靠施打疫苗可預防。 而病毒性肺炎則比較少見,奪走多條人命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症候群)、MERS-CoV(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以及在2019年底於中國武漢爆發的新 型冠狀病毒COVID-19),都是病毒性肺炎的例子。 病毒性肺炎為吸入性感染,透過人與人之間的飛沫傳播。研究發現,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是病毒性肺炎的高危險群,且在冬春之際、季節性流行感冒病毒肆虐時,罹患病毒性肺炎的機率也會提高。 肺炎主要症狀為發熱、咳嗽、咳痰、畏寒、噁心、嘔吐、胸痛、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難、咳血,與其他呼吸道疾病最大的區別在於,會出現肺部浸潤現象。少數破壞力強的細菌、病毒(如 SARS)會傷害肺部組織,留下肺纖維化的後遺症。 肺炎居國人10大死因第3位,若能及早就醫,治癒機率高。若沒有好好處理,後續可能產生嚴重併發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心肺衰竭等,千萬不可輕忽。 慢性呼吸道疾病,肺阻塞居全球第4大死因 氣喘 醫學上稱為「支氣管性哮喘」,發生原因為先天體質加上後天環境。氣喘病人通常有家族病史,症狀為長期咳嗽、時好時壞,特別是季節交替、夜間低溫時最難受,伴隨胸悶、有痰,呼吸中有「咻咻」的喘鳴聲,常合併有過敏性鼻炎或鼻竇炎。 有過敏體質的人不一定會發病,主要是被過敏原激發,最常見的是塵蟎,有些人則對飲食過敏,也有人對花粉、貓毛狗毛、德國蟑螂等過敏。 慢性阻塞性肺病 簡稱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主因是抽菸引起發炎反應,肺泡無法有效交換氣體,病患會出現喘、悶、咳、呼吸困難等症狀。如果20歲開始每天抽1 包菸,大約到40歲左右,就會 產生COPD症狀,患者也較易罹患流感、肺炎、肺結核及肺癌等疾病。 COPD又分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區別在於肺氣腫病人走路會喘,體型偏瘦;慢性支氣管炎則以咳嗽、痰多為主,病人體型較胖,也有患者綜合2種症狀。由於COPD是進行性疾病,藥物雖可控制病情,但無法逆轉病程,愈早戒菸,愈能減緩惡化程度。 肺結核 屬第3類法定傳染病,乃肺臟受結核桿菌侵襲,形成結核。患者多為過去曾感染再復發,也有人是被傳染,但機率較低,吸入結核菌僅5∼10%會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是咳嗽3周以上,甚至咳血,也有人會持續發燒,並非急性高溫,體溫約在37.5℃左右,嚴重的話,體重會減輕。現在已有很好的藥物可治療,但需要服藥6∼9個月,病人要耐心遵從醫囑。 支氣管擴張症 因支氣管永久性擴張,容易反覆感染,病人的表現通常是咳血、痰多,對天氣變化較為敏感。成因多為年輕時肺部感染所致,某些疾病如肺結核的後遺症,也會導致支氣管擴張。另外,有自體免疫疾病的人也是高風險群。 其他胸腔疾病,肺癌高居國人惡性腫瘤死亡率第1位 肺癌 居國人惡性腫瘤死亡率第1位,與30年前不同的是,過去扁平細胞癌、肺腺癌的比例約6:4,現在已各半。扁平細胞癌的主要危險因子是抽菸及二手菸,具有很強的關聯性,所以政府大力宣導戒菸。但近10年肺腺癌比率上升,患者多數不抽菸,連家庭主婦也會得,推論可能與空氣汙染有關。睡眠呼吸中止症 因病患睡眠時上呼吸道重複塌陷阻塞,所以會產生打鼾、呼吸中止現象,通常白天會精神不濟。同時因長期夜間缺氧,易產生高血壓、糖尿病等併發症。 「肥胖」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主要危險因子,頸圍愈粗,罹患機率愈高。一般好發於40歲以上男性以及更年期女性。目前已有很好的治療方式,病人須配合減重、安眠藥減量,以免加重睡眠呼吸中止症狀。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簡稱ARDS( a d u l 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廣泛性的肺泡微血管受損,使得氣體交換受到嚴重阻礙,造成呼吸困難、缺氧,甚至皮膚會呈藍紫色。 常見原因為敗血症、肺炎引發的併發症,或流感、嚴重創傷、溺水,進而可能會造成肺部硬化,導致多重器官衰竭,致死率極高。治療上會給予支持性療法,等待肺部漸漸恢復功能。 間質性肺疾病 主要是各類病因使得肺部間質產生發炎、纖維化等病變,讓肺部氣體交換功能受影響。有些是自體免疫疾病引起,如硬皮症、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等,愈早發現愈可治療。 另外還有原發性肺纖維,俗稱「菜瓜布肺」,乃不明原因造成漸進性的肺部纖維化,肺部像菜瓜布般粗糙有空洞,失去交換氣體功能,病患呼吸會像快窒息般痛苦,發病至死亡僅2∼5年。原發性肺纖維化原因不明,但有藥物可以緩解,讓症狀不至於惡化太快。 綜合上述,非病毒或細菌引發的呼吸道疾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高危險因子主要是抽菸;如果是病毒或細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像流感、普通感冒,以及SARS、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等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因有傳播性,必須要戴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本文摘自今周刊特刊)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被關1年多才解禁,她看台灣「還沒不可收拾」:每個人守5關,幾週疫情就能挺過去!.70歲是逗號不是句號!她不再繞著先生轉、獨居新生活:就算有小挫折也無礙愜意人生.兒子找到伴想結婚,媽卻怕他被詐騙會離婚?翅膀硬了要離巢,想太多不讓他飛才悲劇
-
2021-05-20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QA/讓人聞之色變! 你一定要知道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
自去年十二月中國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爆發不明原因肺炎疫情,昨天已傳出跨省跨國感染,大家對「2019新型冠狀病毒」聞之色變,以下為大家整理「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常見疑問,為大家解惑。Q: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致病原?A: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Q:2019新型冠狀病毒流行地區?A:中國武漢。起初患者多為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經營及採購人員,故以「武漢不明原因肺炎」稱之,後確認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已傳出或有疑似病例國家八國。中國、台灣、泰國、日本、南韓、香港、新加坡、越南。並已造成中國三人死亡。Q:2019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關聯性A:經病毒基因定序發現,2019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病毒相似度近80%,但並非同一株病毒。Q:2019新型冠狀病毒特性A:冠狀病毒、禽流感H5N1病毒都是人畜共通傳染疾病,兩者都是RNA病毒,特性為突變速度非常快速。多數冠狀病毒在動物中傳播,宿主傳到中間宿主,再到人身上,當病毒突變時,人就有被感染的可能。Q:2019新型冠狀病毒傳染途徑A:動物傳人。當出現兩起家庭群聚時,WHO起初認為是「有限度人傳人」,病毒在一公尺內近距離接觸、接觸時間長、或醫護人員照顧病人等較可能傳染。但因個案快速增加,專家認為應已超越「有限度人傳人」範圍。致死率目前尚無法判定。可能症狀發燒、咳嗽、少痰,部分患者出現呼吸困難,肺炎呈雙肺浸潤等症狀。Q:民眾如何自保A:留意身邊發燒患者,避免去人多擁擠處;若至中國甚至武漢當地,請配戴外科或N95口罩,並避免接觸生禽。若有相關症狀,應儘快就醫並告知相關旅遊史、接觸史。資料來源/疾管署、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黃高彬、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整理製表/記者簡浩正 聯合報
-
2021-05-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全台新冠肺炎疫情拉警報!跟著做6大措施避免染疫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認為,要有效降低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風險,就要著手於最基本的「非藥物介入處方」相關防疫措施(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 NPIs),預估目前社區達成率僅60%,建議提升至90~95%以上,才能有效避免社區隱形感染者傳播。1.勤洗手勤洗手是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最重要的公共衛生習慣之一,生活環境中存在許多看不見的細菌、病毒,雙手於不知不覺中會接觸、沾染,不經意觸碰口鼻就容易將病菌帶入口中。陳秀熙指出,勤洗手也能夠有效降低新型冠狀病毒,透過接觸眼口鼻而導致感染新冠肺炎,建議吃東西前、照顧小孩前、看病前後、上廁所後、擤鼻涕後,一定要徹底清潔雙手。如果使用肥皂濕洗手應持續40~60秒,使用酒精乾洗手至少20~30秒,並配合內、外、夾、弓、大、立、腕的標準洗手動作。2.戴口罩陳秀熙表示,戴口罩能防範新型冠狀病毒其他經由飛沫、空氣傳播的傳播風險,研究發現,戴口罩的比例與社區傳播率呈現負相關,也就是戴口罩能夠有效降低新冠肺炎人對人傳染的病例基本再生數(R0值),尤其是不易保持社交距離、會近距離接觸不特定人士的公共場所,更應該戴口罩。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民眾於8大類場域活動時,應強制配戴口罩,包括:醫療照護(醫院、診所、護理之家、長期照護機構)、公共運輸(公車、捷運、台鐵、高鐵、輕軌、客運、計程車)、生活消費(傳統市場、超級市場、百貨商場、社區藥局、藥妝店、旅館)、教育學習(學校、圖書館、K書中心)、觀展觀賽(游泳池、遊樂園、戲院、電影院、體育館、活動中心、博物館、美術館)、休閒娛樂(電影院、MTV、KTV、健身房、理容院、酒吧、酒店、按摩)、宗教祭祀(寺院、宮廟、教堂)、洽公機關(郵局、銀行、農會、證券、保險、電信、各級政府機關)。3.維持社交距離根據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刺肋針》最新實證研究發現,維持社交距離可以有效降低新冠肺炎感染率,中國文革式封城下感染率下降97%、非中國的國家則下降57%。陳秀熙說明,社交距離是指人與人肢體接觸的距離,應儘可能保持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的社交距離,最好儘量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若是進入擁擠、密閉場所,例如: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電梯、展覽會、體育競賽、演唱會等近距離接觸的社交活動,則應全程配戴口罩。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時,建議以「總量管制」、「分時分眾」及「單向導引」等方式,有效維持社交距離及避免人流交錯,必要時建議暫時停辦活動,。另外,家人或朋友間的聚餐,餐桌上進食時仍應避免交談,吃完要交談時,也先配戴口罩。陳秀熙表示,1公尺的社交距離,約是成人平舉單側手臂,指尖不碰觸其他人的情況下;1.5公尺的社交距離,則是成人平舉兩側手臂,兩側指尖不能碰觸其他人。4.有症狀者須採檢因應萬華茶藝館群聚感染嚴重,台北市及新北市新冠肺炎疫情急劇惡化,爆發百例以上社區感染,目前台北市萬華區設置5處社區快篩站檢測,包括: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及和平院區、剝皮寮、西園醫院、青草廣場(仁濟醫院舊址),而新北市於新北市聯合醫院板橋院區設置1處社區快篩站。陳秀熙指出,根據台北市萬華區的社區快篩站檢測,篩檢陽性機率為10%,顯示社區確實存在新冠肺炎隱形感染者,但考量醫療院所量能的問題,建議有症狀者才須自行主動採檢。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資料顯示,目前已知罹患新冠肺炎確診個案臨床表現,包含:發燒、乾咳、倦怠、呼吸急促,其他症狀有肌肉痛、頭痛、喉嚨痛、腹瀉等,另有部分個案出現嗅覺味覺喪失或異常。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官方資料則指出,新冠肺炎的臨床症狀,包括:發燒、發冷、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疲勞、全身無力、頭痛、嗅覺喪失、味覺喪失、喉嚨疼痛、流鼻涕、鼻塞、噁心、嘔吐、腹瀉、腹痛、肌肉痠痛。5.公費對象優先接種新冠疫苗根據臨床研究顯示,目前國際間緊急授權使用的新冠疫苗,包括:牛津疫苗(AZ疫苗)、莫德納疫苗、輝瑞疫苗(BNT疫苗)、嬌生疫苗,在完整接種1劑或2劑後,對預防新冠肺炎感染,保護力約有6至9成,且能夠降低症狀及嚴重併發症風險。陳秀熙舉例,目前國內提供的AZ疫苗,根據第3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可有效降低67%有症狀的新冠肺炎發生,以及預防100%住院;但要注意的是,AZ疫苗接種後超過8周以上,才能有較好的保護力,第2劑施打間隔超過12周,其效益顯著高於少於6周疫苗效益。目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名列10大類對象優先接種新冠疫苗,包括:醫事人員、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維持社會運作之必要人員、機構及社福照護系統之人或其受照顧者、維持國家安全正常運作之必要人員、65歲以上長者、50~64歲成人。但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資料顯示,截至5月11日,國人新冠疫苗接種率,僅占總人口數0.55%,而醫事人員比例為48.5%,其餘9類公費疫苗接種對象則占25%,而自費接種對象為26.2%,建議接種率達6至7成,才能達到群體免疫成效,陳秀熙建議,公費對象優先接種新冠疫苗。6.遵守感染風險追蹤管理機制目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針對具有感染風險民眾追蹤管理機制,分為確定病例接觸者的居家隔離、具國外旅遊史者的居家檢疫、專案申請獲准縮短居家檢疫者的加強自主健康管理、5類對象的自主健康管理、與確診者足跡的自我健康監測。居家隔離:居家隔離14天,由衛生主管機關每日追蹤2次健康狀況,隔離期間留在家中或指定地點不外出,也不得出境或出國、不得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有症狀者由衛生主管機關安排就醫;隔離期滿應再自主健康管理7天。居家檢疫:居家檢疫14天,由里長或里幹事進行健康關懷14天,撥打電話詢問健康狀況並記錄健康關懷紀錄表,檢疫期間留在家中或指定地點不外出,也不得出境或出國、不得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有症狀者由衛生主管機關安排就醫;檢疫期滿應再自主健康管理7天。加強自主健康管理:居家檢疫期滿後至入境滿14天,僅能從事固定且有限度商務活動,禁止至人潮擁擠場所,例如賣場、夜店、夜市、百貨公司、餐館、觀光景點等,須記錄每日活動及接觸人員,不可接觸不特定人士,且應全程配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並配合衛生主管機關每日回復雙向簡訊回報健康狀況。自主健康管理:5類對象分別為、通報個案經檢驗陰性者、居家檢疫或隔離期滿者、加強自主健康管理期滿者、台帛旅遊泡泡專案返台者、經地方衛生主管認定有必要。對象1、4、5須自主健康管理14天;對象2、3則須自主健康管理7天。無症狀者可正常生活,但應避免出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或容易近距離接觸不特定人士、或無法落實配戴口罩的公共場所等場域,禁止與他人從事聚餐、聚會、公眾集會等近距離或群聚型活動;延後非急迫需求之醫療或檢查,如需外出應全程配戴醫用口罩;勤洗手,落實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每日早晚各量體溫一次。有發燒或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身體不適者,確實配戴醫用口罩,主動與當地衛生局聯繫或撥1922,依指示儘速就醫,且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返家後也應配戴口罩,並禁止外出,與他人交談時應保持1公尺以上距離。對象4應於入境後5~7天至指定醫療院所自費採檢,如就醫後經醫院安排採檢,返家後於接獲檢驗結果前,應留在住居所不可外出。自我健康監測:與確診者足跡相同時,須進行自我健康監測14天,每日早晚各量體溫一次,可正常生活、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仍應落實勤洗手、外出配戴口罩等防疫措施;若出現發燒、上呼吸道、嗅味覺異常等症狀,則要回報衛生局評估是否採檢,若須採檢應配戴醫用口罩,盡速至就近指定社區採檢院所就醫,並主動告知接觸史、旅遊史、居住史、職業別及身邊是否有其他人有類似症狀,切記不得搭乘大眾運輸。延伸閱讀: 。防疫時期出現發燒、咳嗽? 就醫時「這件事」一定得做 。新冠肺炎大爆發!全台進入警戒狀態,跟著這樣做就沒錯
-
2021-05-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圖表/新冠、流感和感冒有何差異?專家教你初步症狀判斷
●輕症易出現鼻塞、流鼻水、咳嗽、嗅味覺喪失等上呼吸道症狀●病毒進入下呼吸道,會引發全身性的發炎反應及鼻風暴●嚴重會有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發燒、肌肉骨頭痠痛、疲勞、頭痛等症狀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各大醫院急診室湧進大量希望接受篩檢人潮,造成醫療量能相當吃緊。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表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約10%至30%是無症狀患者,但不少發病患者症狀與一般感冒、流感的症狀很類似,沒有特異性,容易混淆而影響診斷。 其實這三種疾病主要症狀表現還是有所差異。周百謙指出,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播主要是透過飛沬傳染方式,如果咳嗽、打噴嚏或是說話,就會在空氣散播時進入周遭人的鼻腔或口腔作暫時性的存留,初期會以上呼吸道的症狀為主,如鼻塞、流鼻水、咳嗽、嗅味覺喪失等,屬於輕症症狀,和感冒症狀相似。 隨著時間進展,病毒可能進入下呼吸道,引發全身性的發炎反應及鼻風暴,此時的症狀與一般感冒症狀不同,常見胸悶胸痛、喘、呼吸困難、發燒、全身肌肉骨頭痠痛、疲勞、全身無力、噁心、腹痛、腹瀉、頭痛等症狀,這與流感部分症狀表現類似。 目前台灣已進入新冠肺炎社區感染傳播,本土確診病例數不斷攀升,周百謙說,由於新冠肺炎沒有標準症狀及特異性,且陽性確診病例數激增,已經無法靠TOCC疫調進行篩檢,民眾要自我警覺,可從三種疾病症狀比較表進行初判,若有咳嗽及胸部不適症狀時,建議盡早就醫接受採檢,確認是否有問題。
-
2021-05-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有症狀不就醫恐病情加重 診所醫吐疫情爆發看診近況
台灣疫情嚴峻,大醫院醫療量能面臨考驗,民眾如有咳嗽等症狀,記得先去「診所」看病。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開業小兒科診所醫師林應然指出,有民眾持續咳嗽好幾周、喘鳴聲不斷,直到咳到睡不著才敢至診所就診,竟已罹患氣喘,幸好發現不晚,予以適當治療後,病況已獲控制。雖然如今處防疫非常時期,林應然提醒,該看病還是要看,民眾如果咳嗽超過1周、症狀影響日常生活及伴隨發燒等,除可能是罹患新冠肺炎外,延誤就醫恐導致氣管炎、鼻涕倒流、劇烈喘鳴、呼吸困難等,嚴重還可能致死,因此務必要及早就診,大醫院醫療量能緊蹦、收治嚴重病患,民眾若有症狀,可至一般基層醫療院所或是平常就診的診所就醫。昨日我國新增333例新冠肺炎本土案例,國內疫情不斷升溫,新冠肺炎戶外篩檢站人潮眾多,大型醫療院所醫療量能也面臨考驗,林應然目前於基層小兒科診所任職,他指出,近幾日門診門診量下滑5成左右,民眾因疫情不敢至診所看病,還會來就診的大多是病情嚴重者或是身體不適很久、不得不看病者。來診所看病並沒有那麼可怕,林應然說,診所醫師都會確認TOCC史(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群聚史),也會查看健保卡註記,確認無疑慮,才讓民眾進入診所看診,且目前部分診所也開始實施「戶外候診」,降低染疫風險。民眾至診所看病務必要帶好口罩、做好清毒、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林應然提醒,做好上述基本防護後,只要不要亂摸,手不要碰觸眼、口、鼻,即能大大避免染疫的可能。他並提醒,需要規則服藥者如氣喘患者,當自己不方便就診時,可請親人協助拿藥,避免病況加劇。
-
2021-05-17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圖表/我確診了、我有接觸史該做什麼? 指揮中心列十大注意事項
台灣本土疫情進入三級警戒,確診案例與接觸人數激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醒民眾,此時正面臨台灣防疫的重要時機,唯有民眾提高防疫警覺,確診者與接觸者皆遵守規範,不要因一時方便或僥倖心態,導致過往的防疫努力功虧一簣。為防堵疫情擴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製作兩張圖表,提醒確診者與接觸者應注意事項。圖表指出,多數確診個案症狀輕微,自行在家休養即可康復,應將醫療資源留給重症病患。在家休養時應一人一室,務必配戴口罩、勤消毒雙手,避免離開房間與同住者接觸。注意自身身體狀況,發燒可服用退燒藥減緩不適,若出現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應立即聯繫119、衛生局或撥打1922,依指示就醫,並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也應電話聯絡症狀發生前三天之內,曾共同用餐、居住或未配戴口罩交談的密切接觸者,請他們自我隔離病健康檢測。若身為確診個案接觸者,除非有立即就醫需求,應在家自我隔離,不要離開住所。隔離期間應一人一室,配戴口罩、勤消毒雙手,避免與同住者共餐、接觸。觀察自身是否出現Covid-19症狀,如發燒、流鼻水、腹瀉、頭痛、嗅覺或味覺異常等,若出現出現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應立即聯繫119、衛生局或撥打1922,並依指示就醫或篩檢,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
2021-05-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吸菸、肺氣腫…感染病菌或肺部疾病機率上升!6方式改善肺部健康
肺炎傳染來襲,身體「衰弱」的族群面臨更高風險。隨著年紀增長,身體生理儲備量下降,在面臨外界壓力時無法維持身體恆定,甚至身體平衡被打亂後恢復變慢或不完全就是「衰弱」。根據統計,衰弱的老年人死亡率更高,比起身體狀況強健的老人,死亡率高出3-5倍。 哈佛大學附屬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BIDMC)胸腔重症監護主任Richard Schwartzstein提醒,肺部擁有足夠生理儲備量,才能幫助抵抗感染與慢性疾病,而生理儲備量隨著年齡會逐年減少,尤其吸菸、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氣喘等族群下降速度更快,會使感染病菌或肺部疾病機率上升。平日可透過6種方式維持肺部生理儲備量,有助於改善肺部健康。 中等強度運動 助清除黏液分泌物 Schwartzstein指出,中等強度運動如快步走路,是鍛鍊心臟與肺部機能的良好方式,並且能增加深呼吸時的深度、幫助打開肺部,有助清除肺部內累積的黏液分泌物。肺部中黏液分泌物聚集的部位,是吸入性病毒或細菌沉降、繁殖的良好環境,能清除愈多黏液分泌物,愈能幫助肺部維持健康。 減少吸入煙塵毒素 平日應戴口罩 當吸入愈多外在環境中的毒素,例如粉塵、二手菸、空氣污染,肺部會分泌黏液分泌物包覆這些有害毒素,一旦吸入愈多有害物質,可能導致黏液分泌物過多、呼吸困難。Schwartzstein建議平日戴上口罩,尤其是有氣喘或過敏的族群,在氣溫變化時更容易發生支氣管痙攣等問題。 吸菸無「安全值」 少量也會破壞肺部 吸菸沒有所謂的「安全值」,只要接觸到尼古丁等有毒物質,就會增加感染機會與肺癌風險。Schwartzstein博士指出,即便是少量吸菸,菸中的物質也會以各種方式破壞肺部,引起肺部刺激發炎並增加黏液分泌物。 每天30分鐘深呼吸 幫助肺部舒張 深呼吸是最好的肺部伸展運動之一,能幫助肺部舒張並清除分泌物,同時也能降低血壓和調節心率。Schwartzstein建議每天練習約30分鐘深呼吸,深呼吸運動建議方式:在舒適環境中坐下或躺下,緩慢並深深呼吸,維持肩膀姿勢,腹部向外鼓張,然後呼氣放鬆腹部,動作重複5分鐘。 每小時改變姿勢 增加肺部氣體循環 久坐不動對健康不利,Schwartzstein醫師建議每小時至少改變一次姿勢或起身運動,可以練習簡單的深蹲或彎腰伸展,有助於肺部的氣體循環,也可促進清除黏液分泌物。 過重影響橫膈膜 減肥能減少肺部負擔 體重過重會造成各種健康問題,也會增加肺部肌肉的壓力,尤其是橫膈膜向下運動會因為身體肥胖受到阻礙,使肺部體積無法伸展舒張,Schwartzstein 提醒,適當體重控制能減少呼吸時的肺部負擔。正常成人應盡量維持正常BMI值,成人BMI建議在18.5(kg/m2)及24(kg/m2)之間。 《延伸閱讀》 .盡量別久坐!研究:長時間不運動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率增149% .3大族群易感染新冠病毒?中醫師教3關鍵提升免疫力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5-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是否戴2層口罩引熱議 專家指戴好戴滿較重要
網路近日流傳一名美國華裔醫師透過臉書發文指稱,美國CDC發布報告指出,在醫療口罩外層多戴一層布口罩可減少病毒傳播,台南市政府衛生局長許以霖說,正確戴好口罩比較重要。網路上近日流傳一名美國華裔醫師Justin Yang透過臉書發文表示,美國疾病預防管制中心(美國CDC)今年2月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在外科口罩外再多戴一層布料口罩,可以減少90%以上的病毒傳播,發文中並鼓勵台灣民眾戴兩層口罩,這篇文章在台灣引發民眾熱烈討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昨天的指揮中心記者會中表示,醫療用口罩經過檢驗合格,基本上在防疫上是夠的,如果換得了氣,多戴幾層也沒關係,如果換不了氣,一直拿下口罩,反而形成防疫破口。本身為醫師的許以霖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雖然多戴一層口罩可以多一點阻隔的機會,但其實合格的醫療口罩本來就有兩層,一層防生物、一層防水,只要能確實戴好,基本上防護能力是足夠的,如果真的很在意防護力,那選擇N95口罩會比兩層一般口罩更好。許以霖表示,就如陳時中所說,如果能換得了氣當然沒關係,但不論是戴N95或是兩層一般口罩,對一般民眾來說會比較不舒服,若常常拿下來透氣,反而增加沒有確實戴好口罩的風險。擁有美國耶魯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學位的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昨天也說口罩戴一層是夠的,市府在第一線防疫實務上發現,現在還有很多人連一層都不願意戴好,這才是讓大家最擔心的。「科學的養生保健」站長林慶順則在網站上撰文指出,美國CDC於2月19日發布的「發病與死亡率每周報告」是在闡述兩種口罩佩戴方式,報告結論認為「有多種簡單的方法可以使口罩更好地貼合」,而戴兩層口罩只是選項之一,非唯一選項。「科學的養生保健」網站文章中指出,美國CDC網站在4月6日更新提升口罩防護的佩戴方式,要點是緊密貼合與容易呼吸,也就是說,如果戴兩層口罩會造成使用者呼吸困難,那就不是正確的佩戴方法。
-
2021-05-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要戴2層」是錯的!CDC建議正確佩戴2要點
今天早上一打開電腦就在臉書看到三位朋友來詢問同一問題,也在LINE群組看到大學同學在問同一問題。這個問題是「口罩真的需要戴兩層嗎?」,而他們傳來的文章是《健康雲》發表的口罩要戴2層! 美醫師:台灣防疫觀念「停在去年」。我現在把這篇文章有關口罩的部分拷貝如下:美國一名華裔醫師14日透過臉書發文,警示台灣「防疫觀念太過陳舊」,…而且美國CDC發布報告指出,在醫療口罩外層多戴一層布料口罩,能有效減少超過9成以上的病毒傳播,但在台灣卻鮮為人知。…Justin Yang說,若想避免被傳染,最重要的就是要戴口罩,而美國CDC於2月19日發布的發病與死亡率每周報告指出,戴兩層口罩(double masking,外層為布料口罩、內層為醫用口罩)能有效防止90%以上的傳播,這點真的很重要,連白宮官員在公共場合也都戴了雙層口罩,Justin Yang自己在門診也都是這樣,但他卻很少看到台灣人討論這件事,「請告訴你的親朋好友,口罩不只要戴一個,要戴兩個。」上面這段文章裡面提到的「美國CDC於2月19日發布的發病與死亡率每周報告」是在闡述兩種口罩佩戴方式【(1)在醫療口罩外面加一個布口罩,(2)把醫療口罩的耳朵(ear loop)打結】,是否可以增進貼合度,從而降低感染率,而結論是(照原文翻譯):「這些實驗凸顯了良好貼合度增進口罩性能的重要性。 有多種簡單的方法可以使口罩更好地貼合,從而更有效地減慢COVID-19的擴散。」從這個結論就可看出,CDC認為「有多種簡單的方法可以使口罩更好地貼合」,而戴兩層口罩只是選項之一,而非唯一選項。事實上,這份報告在最後的討論裡說(照原文翻譯):「最後,儘管使用兩層口罩或打結和褶塞是可以優化貼合性並增強口罩性能以控制感染源和保護佩戴者的眾多選擇中的兩個,但是兩層口罩可能會阻礙某些佩戴者的呼吸或阻礙周圍的視力」。由此可見,這份報告非但沒說「口罩一定要戴兩個」,反而還說戴兩個口罩可能有害。健康雲這篇文章也有這一段:對此有PTT網友貼出了,美國CDC網站4月6日公布提升口罩防護的佩戴方式,重點是要確保口罩貼緊臉部,可以使用口罩固定架或是在外面多戴一個布口罩,但不建議同時戴2個一次性口罩,這樣並不會改善貼合性,若是佩戴N95口罩則建議單獨使用,不需再搭配其他口罩。沒錯,CDC網站的確有在4月6日更新提升口罩防護的佩戴方式,而它還特別強調不要同時戴2個一次性口罩(請看下面拷貝自CDC的插圖)。由此可見,「CDC建議口罩要戴兩層」的說法是錯誤的。事實上,你如果仔細研讀CDC網站的這篇文章就可看出,它所認為的正確口罩佩戴的要點是:(1)緊密貼合,(2)容易呼吸。也就是說,如果戴兩層口罩會讓你呼吸困難,那就不是正確的佩戴方法。總之,CDC絕對沒有建議口罩一定要戴兩層。原文:CDC建議口罩要戴兩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