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6 醫聲.癌症防治
搜尋
吸菸
共找到
843
筆 文章
-
-
2022-08-22 名人.精華區
賴志冠/電子煙助戒菸? 成人減害難 少年濫用快
吸菸是威脅健康的頭號殺手,每兩位吸菸者即有一位將死於吸菸所致疾病,卻因尼古丁成癮而難以戒除。1970年代,國際逐漸認知吸菸的健康危害,跨國菸商便推出低尼古丁、低焦油的「淡菸」產品,標榜「香醇依舊,健康無虞」以擄獲市場並成為熱銷菸品。然而數十年來,吸菸致死人數不減反增,才揭穿淡菸竟是菸商利用檢測漏洞所導演的世紀騙局,終在2010年嚴禁淡菸、涼菸的誤導行銷。自此全球菸品銷量一路下滑,跨國菸商只得另謀出路,祭出新型菸品救市,電子煙、加熱菸應運而生。新型菸品行銷套路師法淡菸,但更加精進,以不再燃燒為宣傳主軸,強調只有加熱、沒有菸灰,在缺乏充分醫學驗證下,便強力宣傳具「健康減害」效果。菸商同時積極分化、扭曲社會的反菸認知,強調因為菸草燃燒才危害健康,只要不燃燒的新型菸品盡速合法,就能協助無法或無意戒菸者停用傳統紙菸。然而,菸商對新型菸品的高成癮性、潛在的人體危害,以及勾引青少年入門成為最流行的菸品,一律否認或避重就輕。行銷誤導 高中生使用率飆高菸商的減害行銷手法誤導,當然也重創台灣菸害防制工作,目前新型菸品均未合法,但專賣店街頭林立,網購更是容易。過去卅年,台灣成人吸菸率逐年探低,2020年降至13.1%,但電子煙使用率卻上升至1.7%,比兩年前增加3倍,且自述為了戒菸而使用者不到兩成。更糟糕的是,前一年官方調查高中生電子煙使用率高達5.6%,國中生也有2.5%,均是成人數倍,但據老師反應,校園的真實狀況可能更加嚴峻。國內狀況徹底打臉菸商說詞,不僅絕大多數成人使用者與戒菸減害無關,反倒勾引眾多不吸菸的青少年使用。紐西蘭 發現尼古丁劑量高紐西蘭2020年吸菸率與台灣相近為13.7%,為達到2025年吸菸率降為5%的目標,紐西蘭效法英國,於2021年9月啟動「無煙紐西蘭2025行動計畫」,期待藉由鼓勵成人吸菸者轉換成電子煙,來降低吸菸率。未料實施不到一年,紐西蘭氣喘與呼吸基金會(ARFNZ)便調查發現,9至13歲少年竟高達27%在過去一周使用電子煙,且這些電子煙多是含高劑量尼古丁。大部分家長普遍認為孩子只是好奇嘗試,當獲悉電子煙尼古丁濃度可能高達50毫克,等於2至3包傳統紙菸時,莫不驚嚇萬分,因為大部分的孩子參加派對時,可能在兩三小時內便吸完一支電子煙。成人減害 只是菸商宣傳糖衣紐西蘭氣喘與呼吸基金會近來呼籲,協助吸菸者戒菸需仰賴完整的行為支持,如果只是走進零售店買了電子煙,不可能成為有效的戒菸策略,只會讓吸菸者變成多重菸品使用者;相較之下,澳洲政府的電子煙只能透過醫師的戒菸處方取得。「無煙紐西蘭2025」屢被有心團體與人士作為鼓吹減害政策的範例,但實施未滿一年,便發現減害只是菸商的宣傳糖衣,成人吸菸者戒菸減害效果微乎其微,帶來青少年濫用的災難性後果。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2-08-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名家觀點/里長帶隊打疫苗 耕莘醫院院長林恒毅:攝取蛋白質 也助增強免疫力
新冠肺炎衝擊全球兩年多,COVID-19病毒將與人類長久共存,面對後疫情時代,新店耕莘醫院院長林恒毅表示,民眾今後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被病毒攻擊,提升免疫力,重視衛生習慣。政府、醫療院所、企業與民間團體更要合作建立社會安全網,例如由里長主動協助年長里民預約疫苗,甚至集體帶往接種站,都是抗疫路上最美好的風景。多攝取蛋白質 增加免疫力「新冠疫情也是再一次的人類浩劫。」林恒毅說,新冠疫情讓人回想起1918年歐洲發生的流感疫情,那是人類第一次面對流感大爆發,造成三千多萬人死亡。相較於20世紀初期,幸運的是人們已有高超的醫療技術與防疫措施,以台灣來說,從口罩到疫苗等防疫政策,各級醫療院所的治療與照護準則,都逐步引導全民建構起對抗新世代病毒的能力。林恒毅認為,未來新冠病毒可能與人類長期共存,在生活中民眾仍應保持警戒,保護自己不被攻擊。病毒侵襲人體的主要途徑是呼吸道,口、鼻則是「入口」,因此最簡單也最有效阻絕病毒的方式就是把口罩戴好,更要勤洗手,以免雙手成為傳播病毒的媒介,在公共場所和群聚地點也要隨時注意防護。要避免呼吸道的感染,首先應提升自身免疫力。林恒毅說,民眾日常飲食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才能促進免疫球蛋白等抗體的形成,同時配合適當運動,能有效增加免疫力。在家就醫 視訊門診成常態後疫時代的醫療環境也隨之改變。林恒毅表示,Omicron病毒襲台之初,一度造成醫療量能吃緊,但隨著衛福部推出視訊看診,就診秩序快速恢復,如今視訊門診已成常態,民眾可以從容的在家就醫,大大降低醫病雙方的負擔,也紓解疫情管控的壓力。林恒毅認為,智慧醫療絕對是未來的趨勢,隨著各種社群媒體與線上工具的普及,遠距醫療將更輕鬆方便。國家防疫與醫療政策上,也會進行法規鬆綁以及規畫更多元的遠距門診模式,方便獨居老人或行動不便的族群就醫,民眾也要學著適應新形態的數位就醫模式,年輕世代更應協助不善使用3C的年長者。兩年多的疫情戰役中,林恒毅說,最可貴的是部分非都會地區出現了強大的社區力量,例如新北市由里長發動,協助不會使用網路的年長里民預約疫苗、線上門診或集體帶到指定地點注射等,讓年長或經濟條件落後的民眾也能跟上科技醫療的腳步。結合公益力量 醫療無死角林恒毅呼籲,台灣必須持續發展這樣的互助模式,除了鄰里、社區之外,更要結合醫院、企業和公益組織的力量。例如新店耕莘醫院設有健康促進中心,醫護人員定期前往烏來山區為居民提供衛教與醫療服務,且因為有獅子會捐助的巡迴醫療車,更方便醫院前進偏鄉,彌補醫療資源的不足。「台灣偏鄉很多,只要各家中型以上醫院認養一處偏鄉,再加上企業與公益團體的投入,建構起完善的互助模式,偏鄉醫療就不會有死角。」林恒毅強調,這是每個醫院的責任,要去思考哪些是政府做不到的,且只要醫院肯去協助補足,一定也會有民間的資源進來一起奉獻,建構更強大的社會安全網,讓全民防疫的路能夠長長久久的走下去。專家小叮嚀肺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的第二名,死亡率更是高居各類癌症之首。判斷肺癌最大的困難在於初期症狀沒有專一性,發現時常已是肺癌晚期。常見的咳嗽、咳痰、咳血和胸悶都有可能是肺癌,當這些呼吸道問題伴隨著體重減輕發生時,就要高度警覺。新冠疫情期間,肺部疾病受到國人更多關注,繼大腸癌、子宮頸癌、口腔癌與乳癌免費篩檢後,國健署今年7月起啟動「肺癌早期偵測計畫」,針對兩大高危險族群:有家族病史、重度吸菸者,提供二年一次的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部篩檢,期盼能盡早發現、盡早治療,建議符合資格者應盡快篩檢,即使不完全符合者,平時也應提高警覺,必要時自費進行篩檢。
-
2022-08-15 癌症.肺癌
氣吐不出來恐代表身體長期缺氧 肺癌權威教你如何增強肺功能
▌增益肺功能的保健運動肺的體積大,但氣吐不出來也沒用,像是抽菸者或氣喘病人等,他們的氣道狹窄,瞬間可以用的氣很少,若緊縮到無法換氣,就會有生命危險。而一般人也必須要有通暢的呼吸道,才能有充足的氧氣供身體使用,否則長期血氧不足,會影響身體機能,產生疾病。吐氣量顯示呼吸道是否暢通,也代表一個人的咳嗽能力。在進行肺功能檢測時,會以用力呼氣一秒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和尖峰呼氣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 PEFR)為指標,來瞭解呼吸時進出肺部的氣體量及其流速。連同肺活量合併評估,當一個人的肺容積與呼吸流速都正常時,通氣功能大致是正常的。進行肺臟手術前,也會以肺量計做肺功能檢查,主要參考指標是用力呼氣一秒量(FEV1),因為一般人用力吐完氣的時間約需三秒鐘,其中大部分空氣都會在第一秒呼出,檢測FEV1較精確,可藉此推估咳嗽能力及手術安全性、病人術後存活率及對日後生活的影響等,而若是較複雜的手術還需加上心臟超音波及運動肺功能檢查。肺臟的氧合能力指的是氣體交換能力。如同腸胃道除了構造健全外,也需要有好的吸收能力;當氧氣進入肺臟,會經由擴散,完成氧合作用,但若肺泡膜因病變或吸菸導致纖維化,即使有吸入空氣達到肺泡,氧氣也無法穿透肺泡膜提供身體運用,形同虛設。除上所述,肺功能也和胸壁的肌肉及橫膈膜的力量有關。我們的胸腔在呼吸時就像是一個幫浦,吸氣時,肋骨向外、橫膈膜往下沉,使胸腔擴張、腹腔變小;呼氣時,橫膈膜上升、胸壁向內收縮,順勢將肺臟裡的二氧化碳擠出。因此,吸氣時要能讓胸壁擴增到最大、橫膈膜下壓到最低,如此才能讓肺活量上升。現代人久坐或習慣駝背,都可能壓迫肺部,影響肺活量,而缺乏較高強度的運動,也會導致相關肌肉無法大力運動,使吐出的氣體量小而弱,因此,想要增強呼吸功能、增加肺活量,多做一些胸壁肌肉及橫膈膜的肌力訓練是必要的。自我檢測肺功能的方法一分鐘登階測試: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的「一分鐘登階測試」,是依據一般人一秒鐘約可爬一個階梯的速度,來檢測肺功能及肺阻塞風險。五十到八十階以上:一分鐘之內可登階五十階以上,表示肺功能相當不錯,屬於低風險族群。三十到五十階:一分鐘之內登階三十到五十階,屬於中度風險族群,需檢視是否有吸菸史或喘、咳、有痰等症狀,應多留意肺功能狀態。○到三十階:一分鐘之內只能登階○到三十階,便屬於高風險族群,代表肺功能很差,要盡速就醫。六分鐘行走測試:由美國胸腔醫學會(ATS)開發的六分鐘行走測試(6MWT,The 6-minute Walk Test),是用來衡量一個人步行六分鐘的最大距離,以評估其心肺運動能力。測試時可選擇在三十公尺長度的走廊,或利用居家室內空間(建議至少十五公尺長),以舒適但稍快的速度於固定距離中來回行走,同時搭配指尖血氧機及計步器,測量六分鐘內之血氧濃度及總共走多少距離(以公尺計)。一般健康人之血氧飽和濃度約為百分之九十五至一百,至於六分鐘行走總長度會依年齡、身高、體重、性別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大致而言應落在四百至七百公尺間,且是輕鬆、不費力的,否則就得注意是否心肺功能不足。生活中有益肺功能的簡易運動強化肌肉力量、提升呼吸效率是鍛鍊肺活量的方法。可以透過訓練胸壁肌肉及橫膈肌來提升肺活量。像是練習用腹式呼吸,或是進行能加強上臂肌力的各式運動,以及平時多做深呼吸和擴胸運動等,持之以恆,都對維持呼吸功能、增加胸壁彈性有很大的幫助。以下介紹幾個可以增益肺功能的日常保健運動。擴胸運動:胸腔和四肢關節一樣需要經常固定伸展鍛鍊,擴胸運動是以抬手外展幫助我們張開胸腔吸進更多空氣。曾有研究指出,人類在一小時之內約有三至四次不自覺的深呼吸,就是在幫胸廓拉筋,打開胸腔(參考圖2)。要留意的是這個動作不是在練手,而是在練胸廓,必須把胸腔伸展開來才有用。許多臺灣中生代在學生時期做的國民健康操,就有雙手外展、挺胸的動作,可以回想一下做看看。建議每坐半小時,就起身活動一下,做些擴胸運動,同時搭配深呼吸,平時也應盡量抬頭挺胸,減少滑手機、避免駝背,提供肺臟呼吸時的足夠空間。腹式呼吸:呼吸要有效率和品質,如果呼吸得太淺,氣體只在上肺葉交換,其實並無法完全滿足身體的需求。採取腹式呼吸能促進橫膈膜的功能、減低呼吸速率,及增加胸廓活動度(參考圖3)。做法是先吐完氣後、用鼻子深吸氣,吸氣時將手放在腹部,要感覺到腹部有漸漸鼓起,想像一顆吸飽氣的氣球;等吸到極限時,再噘起嘴來慢慢吐氣,此時應感到腹部回縮,逐漸恢復平坦。吸氣同時亦可讓肩部向後外展,以利肺部擴張,吐氣時肩部再慢慢回復原位。吸、吐氣的時間長度建議為一比二或一比三,可每日做三回,每回一百次,來增加肺活量,但若在進行時有感到頭暈或不適就先暫停,這可能是因為吐掉太多二氧化碳造成的。圓唇呼吸:這是一種訓練吐氣的方法。好處是能使呼吸道保持一定的壓力,降低肺內肺泡塌陷,同時訓練呼吸肌肉的力量,增加肺部氣體交換功能,此外,這種呼吸法也能讓人感到放鬆、減輕焦慮,使呼吸次數降低。練習時,選擇一個自己覺得舒適的位置,放鬆肩膀、身體坐直、頭向前傾,雙手則撐著大腿或桌面。吸氣時,使用鼻子吸氣,心中默數一、二,此時須將嘴巴閉上,避免口乾及嘴巴漏氣。吐氣時,再以噘嘴方式(像在吹蠟燭),將空氣經由口腔緩緩吐出。吐氣的長度約是吸氣時的兩倍,所以吐氣時要在心中默數一、二、三、四(參考圖4)。圓唇呼吸有助維持氣道通暢,每天可練習十分鐘,於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各做一次。幾次練習後,會慢慢覺得呼吸變得輕鬆或順暢。擴胸運動、腹式呼吸及圓唇呼吸,可參見臺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的「新冠肺炎病患出院前後的呼吸運動」示範影片,雖是提供給新冠肺炎病患的呼吸運動示範,但做法相同。唱歌或吹奏樂器:通常胖的人比較容易喘,是因為肚子大,橫膈膜降不下去,呼吸空間小,只得增加呼吸次數;相對來說,練過聲樂、很會唱歌的人,呼吸就比較有效率,因為不論是唱歌或吹奏樂器,在一呼、一吸過程中,能訓練到「丹田」,讓橫膈膜與胸腹部肌肉相互配合運作,增強肺功能,不僅可以幫助紓壓,讓心情愉快,還是非常好的增進肺功能運動,一舉兩得。若不愛唱歌,也可用吹氣球的方式來鍛鍊肺功能;先深吸一口氣,再對著氣球慢慢吐氣,直到氣吹完為止,每回重複做至少十五次,每天練習三回合,也會有很好的效果。其他增強肺活量的運動:任何運動只要執行時間和強度足夠,都可以強化心肺功能,特別是游泳,因為在水中可以對肺部產生壓力,進而提升呼吸肌肉功能、強化肺活量,是訓練肺活量最有效的運動。此外,慢跑、健走、騎自行車、跳繩、伏地挺身等,亦可訓練心肺耐力。至於年紀大、體力不好的人則可練習太極拳或氣功,在做動作時搭配吸氣,手回復身側時搭配吐氣,雖較緩和,但可搭配呼吸韻律,對肺活量的提升也有幫助。測量最大呼吸量1.先用測量尺沿肋骨最下緣繞胸廓一圈,雙手交疊固定住測量尺。2.深吸一口氣,記錄此時的胸圍(最大胸圍)。3.接著慢慢把氣吐完,再記錄此時的胸圍(最小胸圍)。將步驟2及3所測得的數字相減,所得到的「呼吸差」,正常來說,應該要在五公分以上;如果小於三公分,就算是呼吸太淺。※ 本文摘自《肺癌的預防與治療:全面贏戰臺灣新國病》。《肺癌的預防與治療:全面贏戰臺灣新國病》作者:陳晉興, 梁惠雯 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2/07/29
-
2022-08-14 醫療.婦產科
更年期愈晚愈好,代表卵巢機能很正常?婦產科醫師詳解更年期迷思
女性停經前後,身體出現各種改變,一方面要適應,另一方面對更年期仍充滿迷思。例如,更年期是不是來得愈晚愈好,這是否表示卵巢機能正常?而早早停經的人,一定衰老得比較快嗎?迷思1:更年期是不是來得愈晚愈好,表示卵巢機能正常?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亞倫說,女性更年期來得晚,不一定表示卵巢機能正常,可能原因是女性初經於國中才來,同時又合併多囊性卵巢,排卵機制受到影響,且卵子數量較多,而比一般女性延後約三至五年停經。蔡亞倫說,另有部分女性52、53歲停經,卻開始自行服用荷爾蒙補充品,導致60歲才停經,他提醒,如此可能會增加罹患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及乳癌風險,建議服用荷爾蒙補充品前,應先諮詢醫師,了解有無相關家族史,再評估是否適合服用。新光醫院婦產科醫師何震宇則說,女性中約有5%停經較晚,確實有可能延後至60歲,這與體質有關,有可能是卵巢功能比其他女性好,但也有可能是初經13、14歲才來,停經時間也會延後。迷思2:早早停經的女性,一定是衰老得比較快?「過早停經的女性,確實衰老得比較快。」蔡亞倫說,女性40歲前停經稱為「卵巢早衰」,此時卵巢無法製造女性荷爾蒙,而開始出現骨質疏鬆、夜間盜汗、熱潮紅、情緒易怒或暴躁、睡眠品質不佳等。蔡亞倫表示,若有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及乳癌家族史,或有吸菸、有血栓風險的女性,不適合使用天然荷爾蒙藥物緩解症狀,而須改用植物性荷爾蒙補充品改善症狀。何震宇指出,卵巢早衰原因可能是卵巢曾經受傷、手術,或受遺傳、放射線、環境毒物等影響。缺乏女性荷爾蒙保護,可能讓血管內膜硬化、失去彈性,增加罹患高血壓機會,一旦全身血液流通不佳,也可能造成身體衰弱,並增加罹癌機會。迷思3:更年期前後的不正常出血為正常反應,不用太擔心?蔡亞倫說,女性更年期前後可能出現不正常出血,如果發生在停經前,可能原因是月經天數或周期改變所致。不過,若是停經後不正常出血,尤其是停經一年後,再有出血情形,最有可能的三大原因,第一是萎縮性陰道炎,其次是子宮頸息肉、子宮肌瘤等,最後是子宮內膜增生、子宮頸或子宮內膜癌等,此時應速就醫檢查。更年期前後不正常出血原因多為良性反應,如缺少女性荷爾蒙,導致陰道壁變薄、乾澀,容易引起感染、發炎、出血,此時可透過骨盆腔、尿液檢查,如果是感染細菌、黴菌,需用相關藥物治療,痊癒後再以荷爾蒙藥物、軟膏,或將玻尿酸灌入陰道等方式,緩解陰道乾澀及增加彈性。如果要確認有無子宮頸息肉、子宮肌瘤等,蔡亞倫說,須經內診檢查子宮頸有無息肉、破皮、發炎、糜爛,或有無感染人類乳突病毒,並可經由子宮頸抹片檢查是否罹癌,同時可合併陰道超音波、子宮鏡等,檢查子宮體與卵巢有無息肉、肌瘤、卵巢囊腫等,再依不同症狀加以治療。迷思4:使用荷爾蒙療法可緩解更年期不適症狀,但也有致癌風險,能免則免?蔡亞倫說,女性更年期使用荷爾蒙療法,可以緩解不適症狀,但不建議一直使用,如果服藥一、二年後,症狀已慢慢改善,或於過度期後,約55歲就可以慢慢減藥。如果服藥期間發現有巧克力囊腫、子宮內膜增生等情形就須停藥。雖然目前有合成黃體素藥物,可能會增加乳癌風險,但短期使用沒問題,停經後10年內都可以使用,但若年齡已逾60歲就不建議用。何震宇說,臨床緩解女性更年期不適,多須依個人不同症狀,給予不同治療方式,若使用荷爾蒙藥物,常須三至六個月後,才會慢慢看到效果。迷思5:更年期女性常有陰道乾澀不適,應減少性行為?禾馨民權婦幼診所院長陳保仁說,女性停經後常引發陰道狹窄,而出現陰道乾澀、出血、疼痛等症狀,此類型稱為「乾太太症候群」。想要緩解陰道乾澀,可採用健保給付的陰道荷爾蒙凝膠,效果十分穩定,但需使用三個月以上,才有機會改善八成症狀;也可採用自費陰道雷射治療,讓陰道恢復緊實、彈性,但陰道雷射第一年須做三次,自費6至7萬元,第二年也要做一至二次,花費約2至4萬元,每次治療15至20分鐘。蔡亞倫則說,女性停經後若反覆陰道發炎,或自然產後容易漏尿,常引起尿路感染等,為減少陰道感染,可以採用陰道雷射,同時合併藥物,應有相輔相成的效果。但如果陰道持續有灼熱感、乾澀等不舒服情形,建議減少性行為次數,降低感染、發炎機會。
-
2022-08-14 失智.大腦健康
追蹤10年研究揭超加工食品加速失智發生 究竟吃什麼能避免失智症?
一項重大研究發現,每天吃一個漢堡和薯條,或兩條香腸,可能加速認知功能衰退,提高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科學家發現,與攝入較少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的人相較,從超加工食品中獲取每日所需卡路里四分之一的人,認知能力下降速度快28%、執行功能下降速度快25%。8月在阿茲海默症協會國際會議(Alzheimer'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上發表的這項研究,從2008年到2019年追蹤了10000名巴西人,平均年齡為51歲。這項長達10年的研究,讓每位參與者在研究開始時,填寫一份關於飲食的問卷,也完成關於延遲單詞回憶、單詞識別和語言流暢性的測試,以觀察其認知能力變化。領導這項研究的聖保羅大學病理學家Natalia Goncalves博士說,研究證實高鹽、高糖、高脂肪的超加工食品,可能引發大腦發炎或病變,對認知能力危害甚大。超加工食品被定義為幾乎不含天然食物(whole foods),且通常添加調味劑、色素、乳化劑和其他食品添加物。包含漢堡、薯條、冰淇淋、糖果、碳酸飲料都是。要達到每日四分之一的熱量來自加工食品,大約是500大卡的熱量,美國農業部表示,這相當於一個漢堡加薯條(約700大卡),或兩根4磅重的香腸(約800大卡)。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食用最多超加工食品的人,多是年輕人、女性、白人、受過高等教育且從未吸菸者。吃什麼能避免失智?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表示,到目前為止,雖然沒有明確證據顯示多吃特定食物,可以避免罹患阿茲海默症,但許多研究探查了某些食物,例如藍莓、草莓和綠葉蔬菜,可能對此疾病提供保護。選擇這些食物作為研究對象,是因為它們具有抗發炎特性,被認為有助降低危險蛋白質堆積的風險。最近一篇論文建議每天吃一份菠菜或羽衣甘藍,可以降低罹患失智症風險;另一份論文則指出,經常吃魚的人,晚年的認知功能高於不吃魚者。美國國家老齡化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則指出,富含水果、蔬菜和魚類的地中海飲食,是降低失智風險的關鍵飲食。資料來源/英國每日郵報
-
2022-08-12 醫聲.領袖開講
開卷有醫|陳晉興:肺癌死亡率高且健保花費居十癌之首,全民須謹慎面對
很高興經過臨床醫界多年來的疾呼與努力,政府終於在二○二二年七月一日, 正式將肺癌納入公費篩檢項目中,也就是除了過去推動的四癌篩檢(大腸癌、口腔癌、乳癌、子宮頸癌)外,新增了「第五癌」篩檢。 此舉領先全球,讓臺灣成為第一個將肺癌家族史及重度吸菸者列入公費肺癌篩檢補助的國家! 之所以有此「壯舉」,實在是因為肺癌對於國人健康的威脅,已經不容忽視。 肺癌高居「三冠王」,威脅近在咫尺肺癌已連續十多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從二○○四年,肺癌年度死亡人數超越肝癌後,就不再讓出「冠軍寶座」,且人數一路攀升,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最新十大癌症統計數據(見表1)顯示,肺癌總死亡人數已正式突破萬人大關,創歷史新高。 不僅死亡率高居所有癌症之冠,死亡人數亦占癌症總死亡人口約兩成,也就是說,全臺平均每五位因癌症死亡的人口中,即有一人死於肺癌,稱之為「最要命的癌症」可說名符其實。 而肺癌的發生率同樣駭人,根據衛福部二○一九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新發生之肺癌個案達一萬六千兩百三十三人,較前一年又再增加百分之五.七,平均每十萬人口發生率為六十八.七七人;若依性別區分,發生率排名均為第二位,男性僅次於大腸癌、女性僅次於乳癌。每三十二.三八分鐘就有一人罹患肺癌,為國人最好發的癌症之一。 分析近十年統計資料(二○一○年至二○一九年),男性肺癌確診人數增加百分之三十二,女性則是大幅增加百分之八十九,將近翻倍,成長速率驚人。十年前後相較,二○一○年,肺癌診斷總人數為一萬零六百一十五人,女性患者約占百分之三十七,到了二○一九年,全年新增肺癌人數上升至一萬六千兩百三十三人,當中女性則增長到占了百分之四十五.五,占比逐漸與男性「勢均力敵」,甚至未來很可能超越男性病患人數。 中央健保局每年公布的「癌症費用排行」中,和各類癌症相較,肺癌都是最燒錢的癌症,二○二一年醫療支出統計顯示,肺癌治療費用一年就「吃」掉健保二百二十八億元,近五年平均成長率達百分之十四.六七,居十大燒錢癌症之最! 肺癌既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更是晚期發現比例最高(初次診斷時大多為晚期)且醫療支出也最高的「三冠王」,肺癌對國人及無數家庭造成強大衝擊,是當前全民皆須謹愼面對的「新國病」。 肺腺癌威脅日盛,未吸菸族群切勿忽視過去認為吸菸者較容易得肺癌,現在肺癌患者卻有更多比例是罹患與吸菸關係相對小的肺腺癌。根據官方統計,二○一○年,在所有肺癌患者中,肺腺癌約占百分之五十五,到了二○一九年,肺腺癌比例已大幅增至百分之七十一,短短十年間增加逾兩成。 換句話說,「我不吸菸,所以,我不會得到肺癌」的舊式觀念已不再適用,肺癌對於各年齡層、不吸菸族群,或是一般認為的健康人,也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威脅。 舉例來說,女性肺癌患者當中,有九成都不吸菸,且自二○一八年以來,六千多名確診肺癌的女性患者中,肺腺癌比例卻高達八成八,平均發病年齡比男性更年輕五歲。 就二○二一年國內的統計數據顯示,女性因肺癌死亡的人數有三千七百零五人,是乳癌的一.二七倍、子宮頸癌的六.○九倍,平均每天有十.一五名女性因肺癌致命。在肺癌面前,女性族群更顯得更為「脆弱」,需要留意肺癌帶來的殺傷力與威脅。 全民皆須警惕,及早篩檢為上策 更令人膽顫心驚的是,肺癌可以說是初期無症狀的隱形炸彈。 由於肺臟本身並沒有痛覺神經,過往多是等到腫瘤體積過大、壓迫氣管之後,病患開始覺得喘、不舒服,或是發生遠處轉移時,才意外發現,然而此時都已到第三、四期,為時已晚,五年存活率已剩不到百分之十。 所幸現在已有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簡稱LDCT)篩檢,不僅是醫師早期診斷的一大利器,甚至是當前早期肺癌篩檢最有效益的工具。 多年來,政府與醫界對此凝聚共識,也不斷致力推動國家政策往全民篩檢的方向邁進。在本書出版前一刻,我們很高興看到,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宣布,自二○二二年七月一日起,針對肺癌「高風險族群」提供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公費篩檢補助的訊息頒布,期望不久後的將來,這樣的措施可以更加普及,守護全民健康。 護肺、保肺,刻不容緩 為了揭開肺癌的神秘面紗,近年來,醫界投入許多研究,探究其致病因子,希望能更加有效的防治肺癌,甚至尋求根治之道。畢竟不單是臺灣或亞洲,肺癌對人類健康的威脅,全球皆然,各界都相當關注。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發布的「二○二○年全球最新癌症」數據指出:全球肺癌新增人數為兩百二十萬;而在全球因癌症死亡的九百九十六萬病例中,肺癌死亡人數為一百八十萬例,遠超過其他癌症,位居癌症死亡人數第一位。 同時,世界衛生組織也持續上修預估的死亡人數,對肺癌的威脅警示。 既然肺癌有如此高的死亡率,加上節節攀升的發生率,更需要透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來提升治癒率與存活率。 逃離不了空汙、煙塵的我們,在兵荒馬亂對抗新冠肺炎(COVID-19)之餘,別忘了肺癌的危險,對於這可怕的「三冠王」、「新國病」,我們需要有更多的瞭解,超前部署,不能輕敵。 本書從陳晉興醫師診間最常見的問題談起,彙整大眾最關心的幾個議題加以解答,用Q&A的方式幫助大家快速建立正確認知。 我們也採訪了十位深具熱情與生命力的肺癌病友,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與抗癌經驗,企盼藉此帶給其他癌友更多信心與希望。 同時,我們分別從預防端與治療端提供讀者目前最新趨勢與最正確的資訊,包括日常生活保健注意事項、保護肺部的方法、如何提升免疫力、可以多做哪些運動。 倘若身邊已經有肺癌患者需要幫助,本書也介紹並分析各種最新治療方式,以此補足在診間短暫時間裡沒有辦法淸楚解說的部分,希望幫助大家瞭解現在有進步的醫療做為後盾,可以更穩定心情、專注對抗疾病。 雖然一本書的篇幅有限,做為一本家庭醫療保健工具書,我們盡可能讓內容豐富且完整;而回到我們的寫作初心,更希望這一本保健指南,能成為您傳遞關心的一只載體,有時候幾句溫馨提醒、多一些不怕嫌煩的防癌建議,都有可能挽救親友的健康。 ※ 本文摘自《肺癌的預防與治療:全面贏戰臺灣新國病》。《肺癌的預防與治療:全面贏戰臺灣新國病》作者:陳晉興, 梁惠雯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2/07/29
-
2022-08-10 癌症.頭頸癌
口腔癌末病人增 醫:疫情延就醫、拒脫口罩難早期揪病灶
口腔癌是台灣青壯年男性最容易看到的癌症,根據國民健康署10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口腔癌發生個案8204人中,其中9成為男性。專家提醒,新冠疫情讓許多患者畏懼就醫、篩檢,等到病情惡化到口腔癌第4期才就醫,多半為時已晚,呼籲民眾應盡快回診,並兩年一次追蹤。抽菸、喝酒、吃檳榔是導致口腔癌的致命關鍵,研究指出,嚼檳榔者罹患上呼吸消化道癌症風險,較不嚼檳榔者高5倍,若三者皆有使用習慣,較無使用者更高達10.5倍。根據國健署110年死因統計有3395人死於口腔癌。全國口腔癌篩檢資料發現,透過篩檢發現的口腔病變者,高達75%屬癌前病變及早期癌症,只要戒除菸檳習慣搭配治療,就可降低癌前病變惡性轉化的風險,加上定期檢查,更可降低26%死亡風險,早期發現、適時治療,存活率可高達8成以上。馬偕醫院總院癌症中心主任呂宜興表示,近2年因為新冠疫情影響,民眾畏懼就醫、篩檢,等病情嚴重時才就醫,因此常見患者疾病嚴重度遠大於以往,包括癌細胞已有肺部、骨頭轉移,甚至局部腫瘤大到「超過我們想像」,即便醫療介入也很難處理。呂宜興指出,且近期發現口腔癌第四期患者比例很高,第四期中也有分4A、4B、4C期,現在很多都是4B、4C期患者,不僅花更多精神及強度治療,結果可能不盡理想,有些患者及家屬可能會因此喪氣、放棄治療,沒想到因為疫情,拖半年、一年時間就醫卻造成嚴重後果。呂宜興也發現,近期因為防疫戴口罩緣故,有些門診不一定會要求患者將口罩脫下做例行檢查,或即便醫護要求患者脫下口罩,患者及家屬憂心染疫而拒絕脫口罩,若講話不清楚、口腔或喉嚨內長異物、腫瘤,口罩遮住便很難察覺,他仍希望各科醫師恢復原先作法,盡量幫病患多些檢查,找出細小問題。近年電子煙、加熱菸等新型菸品猖獗,呂宜興認為,新型菸品上市時間短,目前國外研究證實電子煙、加熱菸造成肺部纖維化,但與口腔癌的關聯性有待研究,不過吸菸依舊從口腔進入,菸品中的精油、色素、少許尼古丁量都會經過口腔,雖研究未明但不能否定兩者的關聯。極少數不煙不酒也不吃檳榔的民眾卻罹患口腔癌,呂宜興分析,這群口腔癌患者大致與兩件事有關,第一為「長者」,包括假牙尺寸不合,長者年紀增口腔形狀改變,需要適度調整。第二則是「過度清洗舌苔」,強烈刺激造成口腔粘膜破壞。不過這兩件事導致罹癌人數僅一成,相當少見。「口腔黏膜檢查是由醫師目視及觸診口腔黏膜,診斷是否有疑似癌前病變或癌症病兆,檢查過程只要三分鐘。」國健署長吳昭軍提醒,口腔黏膜檢查能及早發現癌前病變,並加以治療、阻斷癌症發生的機會,符合政府補助對象之30歲以上有菸檳習慣的民眾,每2年可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牙科、耳鼻喉科醫療院所接受口腔黏膜檢查。經檢查發現,若是早期(第0-1期)病灶,又能及時接受口腔癌治療,5年存活率可高達8成;如果延遲發現或治療,則晚期個案存活率通常不到4成。國健署提醒,口內只要出現「破斑硬突腫」之一的症狀,應盡速就醫,必要時應接受切片檢查,以確定診斷、及早治療。1.破:口腔黏膜破皮超過兩週未癒合2.斑:口腔黏膜出現不明的紅斑、白斑3.硬:口腔黏膜逐漸變硬、緊,最終嘴巴張不開4.突:口腔黏膜表面不規則突起(乳突狀或疣狀突起)5.腫:臉或頸部出現腫塊或兩側不對稱
-
2022-08-09 焦點.菸酒毒傷身
女兒抽菸傷透爸爸心 醫曝青少年吸菸「恐提早腦霧」
「吸菸有害健康」是大眾所知,菸商近年研發新型菸品、電子煙等,還不斷誤導年輕人可以減害,造成更多年輕人吸新型菸品。董氏基金會發現,今年父親節一反常態,接到多起國高中生家長求助「女兒吸電子煙該怎麼戒?」醫師警告,青少年大腦發育未完全,吸電子煙或各類菸品,可能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腦霧」症狀。最新發表於胸腔期刊「CHEST」的研究指出,美國2019年8月起爆發「電子煙相關肺傷害(EVALI)」個案,截至2020年2月,半年來共2807個EVALI住院確診案例;研究發現,有6成的EVALI病人必須送進加護病房,其中三分之一的病人被插管,還有6.7%的病人必須用葉克膜搶救生命,最後仍有7%的EVALI病人死亡。台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表示,憂心電子煙造成年輕人危害,菸商在網路與社群不斷洗腦行銷,讓許多年輕人誤以為新型菸品減害或無害,但根據2021年3月澳洲雪梨科技大學發表的研究,市售電子煙被驗出高達164種有毒化學物質,尤其幾乎都含有尼古丁,導致年輕人快速成癮,並易成為雙重或多重的尼古丁產品使用者。蘇一峰表示,且研究指出,使用電子煙的青少年在未來2年內,成為吸菸者的可能性是未使用者的6倍,而使用大麻的機率則有3.5倍。高雄榮總戒菸治療管理中心主任薛光傑提醒,人體到25歲腦部發育才會完備,但電子煙商主要鎖定的行銷對象都是13歲到24歲的年輕族群,嚴重傷害大腦,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缺損、難以做決定等「腦霧」症狀。且菸商刻意再電子煙中加入「尼古丁鹽」,其尼古丁含量甚至可抵30到60支傳統紙菸,讓使用者更易上癮且更難戒除。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指出,美國一名19歲的YouTube網紅麥考爾・米拉貝拉(McCall Mirabella)以影片紀錄自己戒電子煙的痛苦艱難過程,沒想到尼古丁戒斷症狀來的又急又猛,她出現易怒、焦慮、暴飲暴食、失眠與嘔吐等症狀,才驚覺電子煙的危害,麥考爾覺得「戒電子煙的過程,根本就是在戒毒」。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指出,世界衛生組織2021年資料顯示,全球已有超過1.6萬種市售電子煙口味配方正在「鉤癮」著全球的年輕人。雖「菸害防制法」還未完成修正,但新型菸品仍受「藥事法」及「菸害防制法」規範,尤其是雙北及臺南市皆已有防制新型菸品的自治條例,若有違規情事應向地方衛生局檢舉,或提供資料透過董氏基金會代為舉發。電子煙靠口味香氣攻陷年輕人,還有時尚科技又千奇百樣的造型,加上又狀似隨身碟、原子筆、麥克筆、橡皮擦或立可白等文具,不容易被辨識與發現,更沒有傳統紙菸濃厚的菸臭味,家長不容易察覺孩子是否吸食電子煙,董氏基金會建議家長可多注意孩子是否有以下狀況:1.孩子身上偶而有無法解釋的甜味或水果味。2.孩子經常感覺到頭痛、頭暈、噁心,或是容易氣喘吁吁。3.孩子的情緒變化大、喜怒無常、經常感到焦慮,或有無法克制的衝動行為。4.有來路不明的電池、充電器、USB隨身碟等。5.用過的煙彈或拋棄式的電子煙裝置。6.類似插入式電玩的裝置。7.學校課業或運動成績突然退步。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常務理事、台大家醫科醫師郭斐然指出,目前還沒有真正戒除電子煙的醫學方法,只能依據戒菸的「3不3要」原則—「不要留菸、不要買菸、不要伸手菸;要吃口香糖、要多喝水、要多運動」來戒除,或是下載「戒菸就贏APP」,也可撥打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尋求各種專業的戒菸協助。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2-08-05 養生.抗老養生
國際期刊:8種長壽方法,做到6項就能延壽5、6年!而且慢性病愈多愈有效
每年都有許多研究機構發表可以讓人更長壽的方法,但是東說一種、西說一種,也不知道該執行哪一種最好。在最新的《年齡與老化期刊》中,日本專家找出8種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只要執行其中6項,可以延壽5到6年。 這項研究是由日本大阪大學醫學院的公衛專家所主持,他們的研究團隊進行一項本土大規模調查,整理出包含日本45個地區、共計有4萬9021人,長達20年的健康資料,這些人的平均年齡為56.8歲,追蹤的20年中,了解受測者的飲食、運動、飲酒、吸菸、睡眠與身體質量指數等,發現只要落實8種生活習慣,就可大幅降低死亡的風險。8項長壽生活習慣 這8項生活習慣包括:①每天至少吃1次水果,或每週至少吃7次。②每天至少吃1次魚,或每週至少吃7次。③幾乎每天都喝牛乳。④規律運動,每天至少走路半小時,且每週至少運動5小時。⑤身體質量指數在標準範圍內。⑥不吸菸,從來不碰菸或本來有吸菸,但現在已戒菸。⑦從來不喝酒或少量飲酒。⑧睡眠足夠,每晚睡足5.5小時至7.4小時。慢性病愈多愈有效研究結束時共9,865人過世。進一步分析顯示,在男性來說,相對於只維持0至2種健康生活習慣者,有維持3種習慣者死亡風險可降低12%,有4、5、6、7至8種健康生活習慣的人,死亡風險分別降低15%、32%、40%及47%。在女性方面死亡率降的比例略低,分別是降低3%、26%、33%、38%及44%的死亡風險。 在40歲族群來說,維持7到8種健康生活習慣者,相較於只有0到2種健康生活習慣者,男性可延壽5.3年,女性可延壽6.2年。即使已經有了慢性病,維持健康生活習慣也能延長壽命,甚至慢性病愈多種,可延長的壽命愈長。如果分別有1種、2種和3種慢性病的人,相較於只有0到2種健康生活習慣,若能維持6種健康生活習慣,延長的壽命時間分別是6.9、8.3與8.7年,而且慢性病愈多愈有效。延伸閱讀: 。吃太鹹失智風險提高?營養師:少喝「1飲品」就可以逆轉 。氣象專家李富城「輕微失智」! 專家列「10大前兆」:重複購物、找不到東西小心了
-
2022-08-03 焦點.元氣新聞
影響親子關係 6成老菸槍抱小孩受阻
藝人王傳一菸齡超過20年,為了女兒成功戒菸,他戒菸過程「最怕戒斷症狀」,如注意力不集中、焦慮等不適感,戒菸初期曾在失敗與再挑戰間輪迴,他認為要戒菸成功,最重要是堅定的決心與毅力,加上愛孩子家人的動力,就能努力朝目標邁進。根據一項網路戒菸習慣調查,因家庭而戒菸者中,88.6%的人因健康及親子互動出狀況,其中56.2%的人抽完菸後常被阻止與小孩互動或長時間接觸。許多吸菸者表示,感受到家人刻意拉開距離,心裡不太舒服。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任顏啟華表示,親子互動受阻是吸菸危害之一,調查發現,曾為了家人而戒菸者,有6成曾被阻止抱小孩,近4成受阻長達3個月以上,也有7成5的人會主動降低與家人親密互動頻率或保持距離。顏啟華指出,臨床觀察有5成戒菸者是為了自身健康,有1成5的人是因為家中有小小孩出生,或被太太逼戒菸。其實戒菸沒有想像中簡單,失敗主因多與「戒斷症狀」有關,包括情緒不穩、注意力不集中、咳嗽、頭暈等症狀,且容易與親近家人起衝突。顏啟華說,許多人想靠意志力戒菸,成功率僅3到5%,藍領及白領皆有,像高知識份子或業務,擔心沒有吸菸無法融入,營造業勞工環境有許多吸菸者,即便想戒菸也有人會遞上香菸。他們需搭配尼古丁替代療法,提高戒菸成功率,以跳脫履戒履敗的惡性循環。國健署今年擴大戒菸補助,自5月15日起接受戒菸輔助用藥服務,不分對象皆免收戒菸輔助用藥部分負擔費用,提高戒菸誘因。現行醫療機構或藥局戒菸服務中,有多種尼古丁替代戒菸輔助品,以低劑量的尼古丁紓緩戒斷症狀。顏啟華說,戒斷症狀出現30分鐘期間,對戒菸者很折磨,多數劑型使用後需10到20分鐘才開始發揮,去年台灣引進歐美常用新劑型戒菸噴霧,噴入口腔後5分鐘即可緩解症狀。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2-08-03 養生.聰明飲食
吃多漢堡冰淇淋 恐導致大腦損傷
二○二二年阿茲海默症協會國際會議一日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指出,每天食用超過每日卡路里攝取量百分之二十的超加工食品,可能導致認知能力衰退。過去研究指出即食食物、熱狗、漢堡、冰淇淋等超加工食品會提高肥胖、心臟與循環問題、糖尿病、癌症的風險,甚至可能導致壽命縮短。新研究則顯示吃太多超加工食品可能促使整體認知能力下降,包括與執行功能有關的大腦區域,涉及負責處理訊息與決策能力。根據研究,與食用最少量超加工食品的人群相比,食用最多的男性與女性整體認知能力下降速率快百分之二十八,執行功能下降速率快百分之二十五。哈佛醫學院神經學教授坦齊表示:「雖然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與重複研究,不過新的研究結果相當引人注目,並強調了攝入適當營養的關鍵作用,能夠維護與增進大腦健康,以及隨著我們衰老時降低大腦疾病的風險。」坦齊並未參與該項新研究。他指出超加工食品的主要問題:「這些食物通常含高糖、高鹽、高脂肪,會加劇全身的炎症,這可能是對身體與大腦健康老化的最大威脅」。坦齊補充解釋由於超加工食品的便利性,可能取代含高植物纖維的食物,植物纖維對於保持腸道微生物群落的健康與平衡具有重要作用,「這對大腦健康及降低年齡相關大腦疾病的風險尤其重要,如阿茲海默症」。這項研究追蹤超過一萬巴西人長達十年之久,超過半數的研究參與者為女性、白人或受過大學教育,平均年齡五十一歲。研究中吃最多超加工食品的人群通常更年輕,多為女性、白人,教育程度與收入較高,較可能是從未吸菸的人群,目前有喝酒的可能性較低。
-
2022-08-03 焦點.菸酒毒傷身
吸菸者9成「家庭關係出狀況」 被疏離、要求不能抱小孩
藝人王傳一菸齡超過20年,為了女兒成功戒菸,他分享經歷戒菸過程「最怕戒斷症狀」,如注意力不集中、焦慮等不適感,戒菸初期他也曾在失敗與再挑戰間輪迴,他鼓勵正在戒菸者,最重要是堅定的決心與毅力,加上愛孩子家人的動力,就能努力朝目標邁進。根據一項網路戒菸習慣調查,因家庭而戒菸者中,有88.6%的人因健康及親子互動已經出狀況,其中有56.2%的人,抽完菸後常常被阻止與小孩互動或長時間接觸。許多吸菸者表示,感受到家人刻意拉開距離,心裡其實不太舒服。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任顏啟華表示,親子互動受阻是吸菸危害之一,調查中曾經為了家人而戒菸者,有6成曾被阻止抱小孩,近4成受阻長達3個月以上,也有7成5的人會主動降低與家人親密互動頻率或保持距離。顏啟華表示,臨床觀察有5成的戒菸者是為了自身健康,有1成5的人是因為家中有小小孩出生,或被太太逼戒菸。以中山醫收治的戒菸者,成功率約40%,因醫院有醫師以及個管師協助追蹤,成功率相對高。顏啟華說,戒菸沒有想像中簡單,失敗主因多與「戒斷症狀」有關,調查指出,3成用意志力戒菸者,多次放棄戒菸原因,因菸癮或戒斷症狀太強,有8成認同累積失敗會增加困難度。他補充,戒斷症狀包括情緒不穩、注意力不集中、咳嗽、頭暈等症狀,且容易與親近家人起衝突。顏啟華說,許多人想靠意志力戒菸,其實成功率僅3到5%,這類族群包括藍領及白領皆有,像是高知識份子或業務,擔心沒有吸菸無法融入,而營造業勞工環境有許多吸菸者,即便想戒菸也有人會遞上香菸。需要搭配尼古丁替代療法,提高戒菸成功率,跳脫履戒履敗的惡性循環。國健署今年擴大戒菸補助,自今年5月15日起接受戒菸輔助用藥服務,不分對象皆免收戒菸輔助用藥部分負擔費用,提高戒菸誘因。現行醫療機構或藥局戒菸服務中,有多種尼古丁替代戒菸輔助品,以低劑量的尼古丁紓緩戒斷症狀。顏啟華說,戒斷症狀出現30分鐘期間,對戒菸者很折磨,多數劑型使用後需10到20分鐘才開始發揮,去年台灣引進歐美常用新劑型戒菸噴霧,噴入口腔後5分鐘可緩解症狀,相較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先前等待外賓時,因嚼戒菸口香糖被外界認為不尊重,新型藥物較不會引人側目。屈臣氏在父親節前夕推出戒菸諮詢門市活動,7月28日至8月24日,於限定200家門市中,將由專業藥師提供免費戒菸衛教諮詢與尼古丁成癮檢測服務,藥師會依民眾吸菸狀況與生活型態,建議戒菸方法並推薦適合的戒菸輔助產品,讓戒菸事半功倍。
-
2022-08-02 焦點.健康知識+
高糖、高鹽、高脂肪食物,小心愈吃愈傻! 研究:超加工食品吃多恐傷腦
2022年阿茲海默症協會國際會議(Alzheimer'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1日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指出,每天食用超過每日卡路里攝取量20%的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可能導致認知能力衰退。過去研究指出即食食物、熱狗、漢堡、冰淇淋等超加工食品會提高肥胖、心臟與循環問題、糖尿病、癌症的風險,甚至可能導致壽命縮短。新研究則顯示吃太多超加工食品可能促使整體認知能力下降,包括與執行功能有關的大腦區域,涉及負責處理訊息與決策的能力。根據研究,與食用最少量超加工食品的人群相比,食用最多的男性與女性整體認知能力下降速率快28%,執行功能下降速率快25%。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神經學教授坦齊(Rudy Tanzi)表示:「雖然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與重複研究,不過新的研究結果相當引人注目,並強調了攝入適當營養的關鍵作用,能夠維護與增進大腦健康,以及隨著我們衰老時降低大腦疾病的風險。」坦齊並未參與該項新研究。高糖、高鹽、高脂肪 加劇炎症損腦健康他指出超加工食品的主要問題:「這些食物通常含高糖、高鹽、高脂肪,會加劇全身的炎症,這可能是對身體與大腦健康老化的最大威脅。」坦齊補充解釋由於超加工食品的便利性,可能取代含高植物纖維的食物,植物纖維對於保持腸道微生物群落的健康與平衡具有重要作用,「這對大腦健康及降低年齡相關大腦疾病的風險尤其重要,如阿茲海默症。」這項研究追蹤超過1萬巴西人長達10年之久,超過半數的研究參與者為女性、白人或受過大學教育,平均年齡51歲。研究共同作者克勞蒂亞.蘇摩多(Claudia Suemoto)說:「在巴西,超加工食品占總體卡路里攝取量的25%到30%。」「美國人消耗的58%卡路里、英國人消耗的56.8%卡路里、加拿大人消耗的48%卡路里來自超加工食品。」研究中吃最多超加工食品的人群通常更年輕,多為女性、白人,教育程度與收入較高,較可能是從未吸菸的人群,目前有喝酒的可能性較低。
-
2022-08-02 焦點.元氣新聞
2022上半年十大熱搜疾病!新冠肺炎、猴痘無懸念 最讓女性困擾的這疾病也入榜
上網「搜尋」已是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查資料、看餐廳評價,當然也包括搜尋健康知識或認識疾病。元氣網是國內最早建置「疾病百科」的健康網站,透過強大的編採團隊收集整理,並將艱澀的專業用語正確轉譯,且所有內容皆經國內權威專家審閱。元氣網自八月改版,擴大充實疾病百科內容,並請十位名醫分析上半年十大搜尋疾病:1. 新冠肺炎審稿專家:長庚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今年上半年元氣網搜尋疾病第一名是新冠肺炎,這一點兒也不意外。自2020年新冠病毒自大陸武漢擴散,全球即壟罩在疫情之下,國內2021年雖面臨社區感染,但真正帶來全面衝擊是今年的Omicron變異株造成的大流行。截至七月底,全台累計染疫人數逾四百萬人。從聞之色變到全台近五分之一染疫,新冠肺炎是大家最想了解的傳染病。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新冠肺炎」,從冠狀病毒家族開始介紹,到最新診斷與治療,由感染科權威、林口長庚醫院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審閱。黃玉成表示,新冠病毒一開始來勢洶洶,但隨著病毒演化和大家透過疫苗接種建立防護力,病毒致死率持續下降,甚至可望低於流感病毒,如同其他冠狀病毒感染後引發一般上呼吸道感染,例如感冒。也因此,防堵思維漸漸轉為與病毒共存,可預見各項防疫措施將漸放寬或取消。至於疫苗,年底可能會有次世代疫苗可供選擇,不同於目前疫苗針對原始武漢株設計,次世代疫苗有助預防Omicron;未來是否會如同預防流感,需要每年預測病毒株設計疫苗?需持續監測病毒演化,如果只是引發輕症,或許連接種疫苗都不必。不過,如今我們仍不能掉以輕心,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於七月廿九日表示,全球疫情下降,但日本、韓國病例屢創新高,預估台灣未來也可能單日新增五萬例,須觀察鄰國死亡率、重症比例、醫療量能等,八月暫時維持現行防疫措施,並持續監測國內BA.4、BA.5個案。>>看詳細2. 猴痘審稿專家:高醫小兒感染科主任李敏生全球對抗新冠病毒的戰爭尚未停歇,又出現新的傳染病威脅──猴痘,猴痘病例多發生在歐美,但國內也出現境外移入病例,讓國人大為緊張。「猴痘」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二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猴痘」由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李敏生審閱。李敏生請大家不要太過憂心,猴痘目前在歐美案例較多,國內雖有境外移入案例,但在醫師警覺下,很快被攔截,並未擴散。天花和水痘皆經由空氣傳播,目前認為猴痘傳播力有限,大多透過特定接觸或同住親密家人飛沫傳播,且國內尚無本土病例,有歐美等猴痘病例較多地區旅遊史者,若出現症狀,必須特別留意。猴痘初期症狀並不典型,若有相關旅遊史,一旦生殖器和會陰部出現皮疹,就要提高警覺,猴痘的皮疹和手足口病的疹子有點類似,但手足口病通常只出現在四肢,與猴痘不同,可作為鑑別診斷參考。>>看詳細3. MIS-C審稿專家: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隨幼兒感染新冠病毒比率增加,臨床「MIS-C」患者也有增加趨勢,「MIS-C」來勢洶洶,台大兒童醫院曾收治兩名因此出現中風症狀的案例,特別舉行記者會呼籲大家不可輕忽。在此之前,大家從未聽過「MIS-C」,「MIS-C」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三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MIS-C」由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審閱。黃立民表示,兒童感染比率升高,代表Omicron對孩子殺傷力不容小覷。台大小兒部副主任張鑾英則指出,新冠病毒進入家庭後,兒童被感染機率高達九成,而成人感染率大約七成七。兒童症狀大多是發燒,最高溫度達39.2度,平均發燒2到3天,也有相當比率出現喉嚨痛,其他還有腹痛、胃口減少、活力變差等症狀。確診者多12歲以下,男比女多,幾乎都沒有打過疫苗。指揮中心已將六個月至五歲兒童納入疫苗接種對象,黃立民表示,目前預防MIS-C最好的辦法仍是接種疫苗;由於MIS-C經常出現在感染後二到六周,也請家長提高警覺,如果出現上述症狀,一定要帶孩子就醫。>>看詳細4. 痔瘡審稿醫師:郵政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洪樹玉痔瘡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第四名疾病,也是前五名中唯一和「疫情」較無關聯的疾病。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痔瘡」,由郵政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洪樹玉審閱。根據健保統計全台醫院所執行痔瘡手術數量,洪樹玉可說是全台灣看過最多「人體菊花」的醫師,他也特別在元氣網分享保養肛門、痔瘡的獨門見解。洪樹玉建議,不管男女,如廁用衛生紙擦拭肛門後,可將衛生紙摺成一小塊,放在會陰附近,以手指按壓20次,可有效舒緩局部充血的肛門組織。如果經濟能力許可,不妨設置免治馬桶,解便時先沖水,且選擇水量較大的水柱來沖洗肛門,同時可以濕潤肛門及大便,讓糞便不乾不硬,容易滑出體外,無需用力擠便。有痔瘡的人如何選擇運動?洪樹玉表示,對痔瘡有益的運動包括快步走、慢跑、輕鬆運動、韻律體操、游泳等;有些運動則不宜,例如舉重、高爾夫、溜冰、滑雪、拳擊、角力、橄欖球、足球等。>>看詳細5. 心肌炎審稿專家:台中榮總院長、心律不整權威陳適安為了對抗新冠病毒,去年全民大規模接種mRNA疫苗,但接種後是否容易引發心肌炎,大家都很關切,「心肌炎」也因此成為元氣網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五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心肌炎」由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負責審稿。身為國際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多次協助指揮中心舉辦COVID-19疫苗與心血管疾病臨床處置研討會,並擔任主持人,透過研討會進行學術討論與衛教宣導。根據研討會討論,國內、外研究顯示,接種疫苗後僅極少數人,小於萬分之一會發生心肌炎,心肌炎好發於年輕、男性及第二劑疫苗注射後,症狀大多發生於疫苗施打後一周內,治療後大部分是輕症、短時間可恢復,死亡率約1%,低於病毒性心肌炎的死亡率5%到30%。台中榮總副院長、兒童心臟權威傅雲慶也提醒民眾心肌炎早期症狀,一旦出現,及早就醫:1、胸痛、胸口壓迫感、胸悶2、心悸、心跳過快或過慢、不規則3、呼吸急促或困難4、運動耐受不良、體力變差5、暈厥、昏厥>>看詳細 6. 大腸癌審稿醫師: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台大醫院癌醫分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姿君大腸癌連續多年盤踞10大癌症發生率之首,根據110年死因統計,位居癌症 死因第三位,僅次於肺癌和肝癌;雖然各年齡層都有大腸癌患者,但40歲以下大腸癌患者約占6%,比率不低。「大腸癌」是元氣網上半年搜尋疾病第六名,「疾病百科」中的「大腸癌」由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台大醫院癌醫分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姿君審稿。梁金銅曾受訪指出,大腸癌治療進步,副作用低,但愈年輕的患者愈容易復發。年輕人免疫力強,卻出現沒能殺死的癌細胞,代表癌細胞特別「厲害」,攻擊可能又快又猛。但大腸癌是最可能預防的癌症之一,有五成大腸癌可透過調整飲食、運動與避免肥胖來預防,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可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二至三成。一般民眾50歲以上,建議每兩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有家族史者可於45歲起,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或大腸鏡檢查。>>看詳細 7. 胃潰瘍審稿專家: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胃潰瘍」是元氣網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七名,「疾病百科」中的「胃潰瘍」由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審稿。台大院長吳明賢是國內腸胃科權威,他曾帶領團隊和台灣幽門桿菌及胃腸疾病聯盟,發表幽門螺旋桿菌除菌的最佳一線療法及二、三線救援治療,且臨床應用收到極好成效,過去數十年,台灣消化性潰瘍發生減少七成以上,馬祖經驗更發現胃癌減少了五成以上。消化性潰瘍已非慢性病,若能正確診斷,依病因做適當診治,大多數患者都能痊癒。若沒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也沒有服用導致潰瘍藥物的患者,應進一步檢查是否有糖尿病、罕見的免疫疾病,或是胃癌、胃泌素瘤等可能導致潰瘍不易痊癒的疾病。另外,建議採取清淡且規律的飲食,少吃刺激、辛辣、太油、太甜、糯米製品、飲用咖啡及柳橙汁,避免菸酒,讓腸胃道不適症狀減少。>>看詳細8. 白帶審稿專家: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海芙刀治療中心執行長鄭丞傑白帶是女性陰道分泌物的俗稱,許多女性為白帶的顏色和氣味苦惱,白帶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八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白帶」,由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海芙刀治療中心執行長鄭丞傑審閱。鄭丞傑說明,很多人認為有白帶就不好,其實正常陰道分泌物具有清潔及保護陰道功能,只是正常白帶應該是乳白到透明無色、稍具黏性、無異味,如果聞起來臭臭的,像魚腥味,或是呈現黃綠色、綠色、血色、且呈乳酪狀、泡沫狀、濃液狀等,建議就醫治療。白帶透露不少女性的健康訊息,鄭丞傑說,透過白帶診治疾病是婦產科醫師的基本功。至於女性要避免陰道感染,有個簡單卻常被忽略的動作,那就是如廁後擦拭及沖洗方向,應該由前往後,避免把肛門細菌帶到陰道。>>看詳細9. 不寧腿症候群審稿醫師:花蓮慈濟醫院實證醫學中心主任許晉譯「不寧腿症候群」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九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不寧腿症候群」由花蓮慈濟醫院實證醫學中心主任許晉譯審閱。不寧腿症候群帶來的困擾可能非患者難以想像,有人每晚至少得起床三次,有人在睡前必須按摩雙腿一、兩個小時,以減輕疼痛。門診中不少夫妻一起就診,患者被另一半抱怨,雙腿不停亂動、亂踢被,吵得自己不能睡。不寧腿症候群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影響部位以下肢為主,肢體在處於靜止狀態時,會出現如蟲爬或燒灼刺痛等不適感,症狀卻在活動時改善。如何避免? 缺鐵患者應考慮適度補充鐵劑、 盡可能避免多重藥物使用(超過5種藥物需要醫師評估是否有可移除之藥物),以減少藥物副作用、 糖尿病患者盡可能控制好糖化血色素,避免神經病變、再來就是咖啡、酒精攝取適量。另外,減少不寧腿症候群發作,除了不要在晚上攝取會讓人興奮的物品,像咖啡因、酒精、避免可能誘發的藥物,例如抗組織胺、抗精神病藥物、抗憂鬱藥物、止吐藥等。許多人認為運動有助改善,許晉譯提醒,規律運動很重要,但不要選擇在睡前進行運動。>>看詳細10. 肺腺癌審稿專家:台北榮總胸腔部主任陳育民「肺腺癌」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十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肺腺癌」,由台北榮總胸腔部主任陳育民審閱。肺癌蟬聯癌症死因榜首超過十年以上,發生率也居高不下。肺腺癌屬於非小細胞肺癌,是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女性得肺腺癌機率比男性高。在臺灣有50%以上的肺癌病患並不吸菸,超過九成得肺癌的女性都不抽菸,而且近十年有年輕化的趨勢。LDCT對於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部結節敏感性高,衛福部於2022年7月起,提供有肺癌家族史和重度吸菸史者,每2年一次免費補助篩檢,對象包括:具肺癌家族史:50~74歲男性或45~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重度吸菸史:50~74歲吸菸史30年以上,且1天1包以上,或1天吸菸3包,持續10年,並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的重度吸菸者。陳育民也提醒,預防肺腺癌,應該戒菸並拒吸二手煙、注意減少接觸廚房油煙、避免化學物質毒害、出門戴口罩預防空汙。>>看詳細>>想要瞭解更多的疾病訊息,請見元氣網疾病百科https://health.udn.com/health/disease_list
-
2022-07-31 醫療.耳鼻喉
數據解析/鼻竇炎困擾兒童、青壯年 每3到5人就有1人
疫情發生前,台灣一年有430萬人因為鼻竇炎就醫,平均每5人就有1人,比率超高。疫情後兩年因呼吸道感染減少,鼻竇炎人數也逐年下滑,但去年仍有223萬人,共就醫259萬次,其中74%都選耳鼻喉科,95%去診所。健保資料顯示,鼻竇炎在小孩和青壯年特別普遍,不論疫情前後,0到10歲兒童因鼻竇炎就醫的比率最高,疫情前每3個小孩就有1個,31到40歲則是5個人就有1個。過敏人口多,台灣鼻竇炎患者人數,遠高於其他國家。台大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林志峰分析,台灣1/5人口一年內曾經罹患鼻竇炎,其他國家僅1/7到1/15,盛行率偏高。可能因素包括地狹人稠、空氣汙染、過敏人口多、就醫方便,以及醫師以症狀診斷為主。幼兒園和小學容易發生交互傳染,加上現在小孩過敏比率高,過敏合併發生鼻竇炎的可能性本來就高。當孩子鼻涕變濃、咳嗽有痰,可能就是急性鼻竇炎,要是拖超過3個月還沒好,就是更難纏的慢性鼻竇炎。新莊錦明耳鼻喉科診所院長周慶明表示,兒童的鼻腔和鼻竇發育未完全成熟,呼吸道抵抗力較弱,本來就比較容易感染。現在大約1/3的小孩有過敏性鼻炎,比率近似於0到10歲鼻竇炎健保就醫率。這些孩子平時鼻黏膜就很容易受刺激而發炎腫脹,要是沒控制下來,讓鼻竇原本就很小的開口受到堵塞,鼻竇的空腔內就容易滋生細菌,當分泌物愈堆愈多、愈來愈濃稠,就是鼻竇炎。吸菸、氣喘、長期過敏……成人慢性鼻竇炎多,不易根治。青壯年鼻竇炎就醫率也高,林志峰推測,如能將資料細分「急性鼻竇炎」和「慢性鼻竇炎」,可能會發現兒童以急性為主,成人則有更多慢性鼻竇炎。臨床觀察,吸菸者幾乎都有鼻竇炎,氣喘患者得到鼻竇炎的比率也有七、八成,長期鼻子過敏的人,急性鼻竇炎也容易反覆發作,症狀持續時間拉長,就變成難以根治且早發的慢性鼻竇炎。診斷鼻竇炎除了看症狀,必要時也要做些檢查,方能確定診斷。周慶明說,診所可做X光檢查或鼻咽喉內視鏡檢查,前者可看到鼻竇腔室變白,表示有蓄膿;後者可檢視鼻竇開口的堵塞情形,若是被鼻息肉堵住,光是吃藥效果不好,會建議到醫院做內視鏡手術,切除息肉,才能真正暢通鼻竇。鼻竇炎抽血檢查最大宗,可查看嗜酸性白血球比例。健保資料顯示,鼻竇炎相關檢查以抽血為最大宗,去年223萬名鼻竇炎患者共做了1,444萬件抽血,其次是350萬件細菌培養、239.4萬件電腦斷層造影、89.2萬件磁振造影,鼻咽喉內視鏡檢查只有53.8萬件,排第5位。林志峰表示,抽血可能是要看血液中嗜酸性白血球比例,若偏高就屬嗜酸性鼻竇炎,臨床上比較不容易治療,容易復發,近年來新研發的生物製劑,就是在補足這個治療難題。抽血也可能是要做一些過敏和氣喘相關檢查,達成精準醫療目的。內視鏡有即時、方便檢查的優點,且不會有放射線的曝露,是輔助診斷鼻竇炎的重要工具。電腦斷層能夠確認病情嚴重度,了解病患鼻竇細項構造,以及輔助手術導航進行;磁振造影應用於疑似鼻竇腫瘤,評估眼窩或顱底及腦部侵犯的狀況。鼻竇炎的因素多、相關共病也不少,若是兒童鼻竇炎患者,林志峰會建議做聽力測試或鼓室圖,因為鼻竇積膿久了,有時會影響聽力,甚至導致永久聽損。鼻竇炎合併氣喘者,可視需要安排肺功能檢查,抽菸者一定要配合戒菸。50歲以上會打呼的鼻竇炎患者,可能合併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可作睡眠生理檢查。嚴重鼻竇炎可能合併嗅覺異常,不論食物多香,都聞不到味道,也可安排嗅覺試驗來確認。抗生素用藥最多,第二名抗組織胺;平均每100人只有1人手術。健保資料顯示用藥以抗生素為大宗,去年就有102萬人吃抗生素,第二名是抗組織胺,第三名和第五名都是消炎止痛藥,第四名是去鼻充血劑,第六名是類固醇鼻噴劑。林志峰表示,抗組織胺是用藥上的兩面刃,雖可緩解部分合併鼻過敏症狀,但急性或慢性鼻竇炎若使用過多,反而會使鼻涕更黏稠、不易排出,增加治療難度。去年223萬名鼻竇炎患者中,有8,758人住院,共做了1.6萬件內視鏡功能鼻竇手術,平均約每100人只有1人做手術。林志峰表示,手術比率比疫情前低很多,因疫情期間原本排定的手術取消了不少,手術的遞延效應是否會加重疾病的嚴重度,仍待觀察。「常有人說鼻竇炎『開刀也不會好』,其實不然。」林志峰說,慢性鼻竇炎背後因素很多,確實很難根治,但只要詳細評估、明確診斷,並將找出的問題一一處理,生活品質可以大幅改善。千萬不要聽人說鼻竇炎不會好,就全盤否定手術的價值,術後遵照醫囑好好洗鼻子、使用類固醇噴劑,病人症狀改善的滿意度還是很高的。
-
2022-07-31 醫療.耳鼻喉
鼻塞、鼻涕倒流是過敏還是鼻竇炎?醫教你從2點判斷
台灣鼻竇炎盛行率高達20%,加上環境潮濕、空氣汙染、人口密集等問題,讓許多人飽受鼻竇炎之苦。鼻竇炎長期出現鼻塞、鼻涕倒流等症狀,還會造成面部腫脹、有疼痛感。醫師建議,症狀出現時應及早就醫,平時做好鼻竇、鼻腔保養,減緩發炎情況,也能恢復生活品質。鼻竇具重要免疫功能,可抵抗外來細菌、病毒、菸害等。鼻竇位於眼眶及鼻腔周圍的頭骨空腔,空腔也與鼻腔相通,鼻竇分別有四對空腔,分別是位於前額的「額竇」、位於鼻腔外側的「上頷竇」、位在兩眼中間的「篩竇」,以及在鼻腔後上部的「蝶竇」。空腔內表皮稱為「黏膜」,分泌出來的黏液可協助滋潤並過濾吸入的空氣。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蔡易錚表示,鼻竇具有重要免疫功能,可抵抗外來的細菌、病毒、菸害等。鼻竇炎分為急性及慢性,若為急性鼻竇炎,發作時宛如感冒症狀,會出現流黃膿鼻涕等,基本上服藥一周即可好轉。空汙吸菸、過敏、鼻竇解剖變異,慢性鼻竇炎三大原因。蔡易錚指出,慢性鼻竇炎則是鼻竇長期發炎、化膿,加上鼻腔黏膜纖毛產生變異,鼻息肉或肉芽組織不斷增生,讓鼻竇與外界的通道口愈來愈小,導致膿液排不出,不斷堆積在內,形成惡性循環,患者也一直有黃綠色鼻涕、鼻涕倒流、眼部額頭悶脹痛、嗅覺變差、鼻塞等症狀出現。蔡易錚表示,形成慢性鼻竇炎常見三種原因,包括空汙或吸菸者、遺傳過敏性體質者,及本身鼻竇解剖變異者。遺傳性體質包括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等;若本身鼻竇解剖變異,也會因細菌或病毒入侵後不容易排出,堆積在鼻竇內成為鼻蓄膿,導致發炎變成鼻竇炎。持續發炎腫脹,還可能引發中耳炎、潛水夫病。三軍總醫院耳鼻喉暨頭頸外科部主治醫師孫萬烜表示,台灣屬於潮濕的海島天氣,加上空汙問題,都是鼻腔黏膜的潛在危險因子,容易讓鼻腔黏膜長期處於過敏狀態。且黏膜系統連結鼻腔、鼻咽到耳朵,若持續發炎腫脹導致循環不佳,除了鼻竇炎,還可能引發中耳炎、潛水夫病等。孫萬烜表示,像是感冒或新冠病毒感染,上呼吸道症狀多類似鼻竇炎表現,包括鼻竇肥厚、過敏、發炎。若症狀持續不超過三個月,屬於急性鼻竇炎,可透過藥物控制,讓黏膜發炎狀況穩定下來;但若超過三個月,黏膜持續處於肥厚狀態,導致長年蓄膿或黏液,則成為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感冒鼻涕多清澈或黃白,鼻竇炎是黃綠色。不過鼻竇炎與過敏性鼻炎、感冒症狀相像,蔡易錚表示,過敏性鼻炎的鼻水、鼻涕屬於較清澈或白色,臉部不會腫脹;鼻竇炎的鼻涕多為黃綠色,感冒的鼻涕多為清澈或黃色;感冒復原時間約3至5天症狀就緩解,慢性鼻竇炎症狀不會很快緩解,基本上持續超過三個月。新莊錦明耳鼻喉科診所院長周慶明表示,鼻竇炎是局部發炎及感染,典型症狀是鼻涕濃、鼻涕有臭味、咳嗽、鼻涕倒流等,患者很少會發燒,但有時感染嚴重、範圍較大,病人可能也會頭暈頭痛,或是在鼻竇所在的臉部對應位置有痛感,例如額頭痛,嚴重時甚至有失明或腦部感染的風險。「鼻竇炎大多是兩側,如果是單側要特別注意。」周慶明提醒,單側鼻竇炎可能是黴菌感染、長腫瘤,也可能是牙齒的問題,需要耳鼻喉科和牙科合作,才能治得好。因為鼻竇的天花板上面是腦,地板底下就是牙齒,臨床上看過牙齒發育異常,長到鼻竇裡,或是植牙打太深,這些都可能會導致鼻竇炎。輕微鼻竇炎 可用洗鼻器自行清洗蔡易錚說,民眾平時若感覺鼻塞、有黃綠鼻涕出現,可到藥局購買一般洗鼻器,搭配生理食鹽水做鼻腔沖洗,緩解鼻竇炎症狀。輕微鼻竇炎患者只要透過簡單洗鼻即可改善症狀,但若沖洗鼻腔後症狀沒有改善,建議到醫院進一步做內視鏡等檢查,評估是否用藥或手術治療。
-
2022-07-26 癌症.肺癌
為什麼85%吸菸的人不會得肺癌?教授揭吸菸者得肺癌機率
我在五天前發表的每天三包菸,活到104,注重養生,終年51裡有說【因為你每天吸一包菸,所以你得肺癌的「機率」會比不吸菸的人高出許多】,但我卻沒說出吸菸的人得肺癌的機率到底是比不吸菸的人高出多少。根據美國CDC,吸菸者罹患肺癌或死於肺癌的機率是不吸菸者的 15 至 30 倍。美國癌症協會也有說「包括吸菸和不吸菸的人,男性在一生中罹患肺癌的機率約為 15 分之一,而女性則約為 17 分之一。 吸菸的人風險是要高得多。」但是,這兩則資訊都沒有提供它們的數據來源。事實上,我所看過的幾十條相關資訊也都只是說吸菸的人得肺癌的機率較高,但卻沒有說出數據的來源。所以,我只好自己去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做搜索。PubMed共收錄了將近兩萬篇有關「吸菸和肺癌」的論文,而其中的三篇有提供「吸菸者得肺癌的機率」。1994年:Lifetime probability of developing lung cancer, by smoking status, Canada(一生中罹患肺癌的機率,按吸菸狀況,加拿大)。這篇論文顯示,每1000個人裡面,從不吸菸的男性有13個最終會罹患肺癌,從不吸菸的女性有14個最終會罹患肺癌,當前正在吸菸的男性有 172個最終會罹患肺癌;當前正在吸菸的女性有 116個最終會罹患肺癌。2004年:The cumulative risk of lung cancer among current, ex- and never-smokers in European men(歐洲男性當前、前吸菸者和從不吸菸者罹患肺癌的累積風險)。這篇論文顯示,(1)從不吸菸者得肺癌的累積風險在英國是 0.2% ,在意大利和德國是 0.6%,(2)前吸菸者得肺癌的累積風險在德國為是4.2%,在英國是 5.7%,在意大利是 6.5%,(3)當前吸菸者得肺癌的累積風險在德國是 14.3%,在英國是 15.7%,在意大利是 13.8%,(4)在瑞典,這些累積風險較低,前吸菸者為 2.3%,當前吸菸者為 6.6%。2018年:Estimating lifetime and 10-year risk of lung cancer.(估計一生和10年的肺癌風險)。這是一項在瑞士進行的研究,而有關吸菸與一生中罹患肺癌的風險是:從不吸菸的男性1.8%,女性1.3%;過去吸菸的男性7.2%,女性5.8%;當前正在吸菸的男性14.8%,女性11.2%。從這三篇論文可以看出,從不吸菸的人一生中得肺癌的機率大約是1%,而持續吸菸的人一生中得肺癌的機率大約是15%。也就是說,儘管吸菸者罹患肺癌的機率是不吸菸者的 15倍,但是絕大多數吸菸者(85%)終其一生是不會罹患肺癌。那,為什麼,儘管是長期吸入大量的致癌物,這85%的吸菸者卻不會得肺癌呢?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答案,但是一篇今年4月發表的論文有提供兩個解釋。這篇論文是發表在頂尖的Nature Genetics(自然遺傳學)期刊,標題是Single-cell analysis of somatic mutations in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in relation to aging and smoking(與老化和吸菸相關的人支氣管上皮細胞體細胞突變的單細胞分析)。它在一開始就說:「肺癌是所有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它與吸菸是有密切的相關性。香菸菸霧中的化學致癌物,如多環芳烴,會引起 DNA 損傷,導致致癌突變。……有報導指出,70% 與吸菸相關的死亡是發生在高齡人群中,而80-90% 的終生吸菸者從未患過肺癌。」研究人員使用一個叫做 SCMDA 的新技術來比較兩種人的正常肺上皮細胞:14 名從不吸菸者,年齡在 11 至 86 歲; 和 19 名吸菸者,年齡在 44 至 81 歲之間。研究人員發現肺上皮細胞的基因突變頻率是(1)隨著年齡而升高,(2)隨著吸菸包年數而升高,但是在23 包年數後,就不再升高。【註:「包年」是長期吸菸量的計算單位。例如每天吸一包(20支香菸),持續吸了23年,包年數就是23】根據這樣的結果,研究人員提出兩個假設來解釋為什麼絕大多數吸菸者不會得肺癌:(1)這些人可能具有較高修復DNA損傷的能力,(2)這些人可能對菸草菸霧有較高的解毒能力。請注意,這兩個解釋都只是假設,但吸菸會提升得肺癌的機率達15倍卻是肯定的。還有,吸菸會提升全身各種疾病的風險也是肯定的。所以,請您千萬不要被「104歲老奶奶一天三包菸:勸我戒菸的醫生早都死了」這樣的網路傳言給蠱惑了。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原文:85%吸菸的人不會得肺癌,為什麼
-
2022-07-25 癌症.抗癌新知
四癌篩檢量還在谷底 肺癌篩檢25天僅千人且集中北部
疫情期間就醫障礙增加、民眾諱疾忌醫,國健署公布去年(2021年)四癌症篩檢量比疫情前一年(2019年)減少23.4%,今年7月也僅比去年同期多3.6%,減幅還有2成沒補回來,只能靠下半年衝刺。今年7月1日開跑的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截至至25日上午9時止僅1032人利用,且近半數集中於北部(478人),中部和南部各251、274人,東部僅29人。為鼓勵民眾踴躍參與癌篩,國健署署長吳昭軍今邀請4大醫學會代表、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一同出面呼籲「疫情已趨緩,但癌症沒有消失」,符合5種公費癌症篩檢條件的民眾,應趕快出來篩檢,出來篩檢。「很多人拿著兩年前糞便潛血陽性報告,卻不來做大腸鏡。欠的債該還了!」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秘書長邱瀚模表示,疫情期間人們有「錯誤的安全感」,但實際上,疫情結束也不會順便帶走癌症,反而會因為這兩年「很多事情沒有做」,腫瘤被養得更大。邱瀚模指出,即便沒家族史,若不做任何篩檢,每15個人就會有1人大腸癌,潛在人數可觀。邱瀚模指出,糞便潛血檢查陽性就有5%機會會大腸癌,要是後續不做大腸鏡也不治療,死亡率增加6成,拖愈久、死亡率愈高。如果腸子裡有一顆大息肉,不處理,6到9個月就可能癌化,一年後大腸癌機會變兩倍;要是已有早期大腸癌,不處理,半年到一年就會進展到更後面的癌症期別。「疫情已經不同,有疫苗、有抗病毒藥物,看到癌症機率數字,還要不要賭?我想大家心理有數。」「乳癌不是摸出來的,是照出來的!」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表示,乳房攝影才看得到乳癌早期的鈣化點,可減少40%晚期乳癌、減少41%乳癌死亡率。可惜民眾常要等到「女歌手罹癌」,來做篩檢的人才忽然增加。「癌症篩檢不能靠名人罹癌去提醒,」他建議婦女可用「生日」自我提醒,一年做攝影、一年做超音波,接替進行就有很好的效果;子女也不要只是送媽媽生日蛋糕而已,要帶媽媽去做乳癌篩檢。「戴口罩加重鴕鳥心態、疫情嚴峻時有些醫師不願檢查口腔,這兩個因素導致口腔癌篩檢量減少幅度達5成,是四癌篩檢中最嚴重的。」頭頸部腫瘤醫學會常務理事呂宜興表示,疫情這兩年多因為外出都要戴口罩,會加重病人鴕鳥心態,原本口腔癌中晚期才診斷比例已經高達一半,現在又出現上升趨勢。呂宜興表示,早期口腔癌有得用雷射手術、口內手術就可處理好,晚期可能涉及大範圍切除、骨骼皮瓣的重建和復健,吞嚥和語言功能都會受影響,也有較高風險受到職場歧視。他提醒30歲以上長期有菸、酒、嚼檳習慣者,口內出現腫瘤或潰瘍2周不能癒合者,都應趕快出來做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黄建霈表示,子宮頸抹片檢查成效很好,早期只要簡單局部手術,一期也還有機會保留子宮。如果拖到很晚才發現,手術範圍較大,可能傷害到膀胱等周邊器官,術後可能需要長期裝尿袋、吃軟便劑或灌腸。目前台灣子宮頸癌發生率已從20幾年前的10萬分之30降低到8,但距離10萬分之4的根除目標還有一段路要努力。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癌症篩檢不僅可為健保省錢,也可減少生產力損失,推估4癌篩檢做1年,就可以為國家省下150億元,等於是花1元賺5元,是非常划算的投資,但反過來說,如果沒做好,未來就會面臨損失。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早期大腸癌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第4期則不到2成;子宮頸抹片發現病變者,有97.9%是子宮頸癌前病變及早期(0-1期),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口腔癌晚期個案存活率不到4成。乳癌第0期及第1期5年存活率逾94%,第4期僅約35%。第1期肺癌之5年存活率約9成,但第4期5年存活率就僅剩1成。建議民眾可透過「全國癌症篩檢活動暨醫療院所資訊查詢網站」查詢就近有參與公費癌篩的院所,也可直接詢問醫療院所或衛生局。*全國癌症篩檢活動暨醫療院所資訊查詢網*五癌篩檢資格:乳癌:45-69歲婦女、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大腸癌:50-74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子宮頸癌:30歲以上婦女,每3年應至少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口腔癌: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之民眾、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之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肺癌:符合下列兩條件之一(1)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2)重度吸菸史:50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之重度吸菸者,每2年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
-
2022-07-20 醫療.心臟血管
酷暑注意! 26歲運匠一要命動作 心肌梗塞險死
近日連日高溫,台中一名26歲男送貨司機正中午送完貨後,回車上將冷氣調到最低,好涼快一下,沒想到頓感胸部悶痛、冒冷汗,且上氣不接下氣,他嚇得直衝中港澄清醫院掛急診,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經手術搶救打通血管,揀回一命。這名運匠回想,當天中午因卸完貨全身覺得很熱,一回到車內便將冷氣溫度調到最低,想好好涼快一下,沒想到只是開冷氣的這小小的動作,竟險些害命。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心臟內科醫師孫德光說,戶外持續高溫,溫差過大是誘發心肌梗塞的關鍵因素。車內氣溫突降,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恐長期造成心臟負荷加重,這名運匠有三高,送貨工作又需頻繁進出車內外,冷氣低溫與車外炎熱天氣,使身體如此反覆承受劇烈溫差的加乘作用,更易引發心肌梗塞風險。孫德光說明,這名運匠到院後,經心電圖、X光、心臟超音波等檢查,會診心臟內科,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發作,其右冠狀動脈因血栓形成導致完全堵塞,立刻進行緊急心導管手術。經進行血栓抽吸術、氣球擴張術及支架置入術後,打通完全堵塞的右冠狀動脈,於90分鐘內重獲血液順暢循環,幸運撿回一命。孫德光指出,患者年僅26歲,但心血管老化嚴重程度,宛如七、八十多歲長者,研判動脈硬化猝發心肌梗塞的致命風險達九成。患者身高158公分,體重90公斤,又有吸菸與熬夜習慣,自身飲食偏愛甜食且未加節制,是典型三高族群,更是好發心肌梗塞的高風險者。孫德光強調,近年發現心肌梗塞已有年輕化趨勢,每8名心肌梗塞患者,就有一名年輕人,凡吸菸、肥胖、三高族群、患有第二型糖尿病、膽固醇過高,甚至有遺傳性家族病史,都是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若民眾常感胸部悶痛、呼吸困難、心悸、冒冷汗等症狀,建議尋求心臟內科醫師診治。
-
2022-07-20 醫療.心臟血管
頭痛、耳鳴、頸肩痠痛都是高血壓早期警訊!醫授2招助改善
高血壓性疾病佔據國人10大死因第8位,但根據統計有三成的民眾,沒注意自己患有高血壓,可能會造成腦出血、腦梗塞、心臟病、腎臟病腎功能不全尿毒等嚴重併發症。這些人都是高危險族群 早期警訊莫忽視嘉榮家醫科主治醫師洪恩琪表示,除了體重過重、有吸菸及飲酒習慣的人外,飲食重口味、運動量不足和常有心理壓力的人,也是高血壓的高危險族群,因此平時可注意是否有頭痛、耳鳴、暈眩、頸肩痠痛僵硬等高血壓早期警訊,建議即早諮詢醫師治療控制。睡前、起床固定量血壓 當心這些狀況影響數值此外,長輩應在每日起床及睡前的固定時間,呼吸平緩、肌肉放鬆的情況下,採取坐姿、手臂平行心臟的方式量測血壓,並避免於運動洗澡、飲用茶類或酒精飲料後量測,以免影響血壓數值。得舒飲食5原則 預防高血壓洪恩琪醫師也推薦長輩們可以採取「得舒飲食」(DASH),以五穀根莖類食物取代精緻米麵食品、天天攝取新鮮5蔬菜及5水果、每日2杯低脂乳補鈣、以白肉取代紅肉、適度吃堅果及用好油等五大原則,來阻止及預防高血壓。保持規律運動習慣 遠離心血管疾病洪恩琪醫師提醒,高血壓患者要有運動的習慣,可從每週3次、每次30分鐘開始,逐漸養成每天運動習慣,且建議長輩以感到稍微吃力、仍可唱歌說話的程度,才是適合的強度,避免競賽型或過於激烈的活動,感覺身體不適就要休息,如果血壓降下來後,就中止運動,血壓會在4週後回升,因此適當的運動,貴在持衡才有效果。(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量血壓要用右手還是左手? 專家曝「6個NG行為」:多數人都做錯 ·每4人就有1人高血壓!降血壓怎麼吃? 營養師授「5秘招」:吃對還能瘦
-
2022-07-18 癌症.肺癌
所有人都需要做肺癌篩檢嗎?2高風險族群2年1次免費篩檢
40歲林小姐身體狀況良好,卻特別到門診要求自費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一問才知,她的媽媽剛被診斷為肺癌第四期,因為擔心自己也有狀況,所以就醫要求做肺癌篩檢。檢查結果發現,一處毛玻璃狀病變,大小約1.1公分。經與醫師詳細討論後,林小姐決定接受胸腔鏡手術,切除小於0.5公分實質病變,確診為早期肺癌,不須術後治療,只要定期追蹤。不論全球或台灣,肺癌都是癌症死因的第一位,一旦被診斷為晚期肺癌,死亡似乎是必須面對的問題。唯有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才有痊癒的可能性。美國一項大規模臨床研究顯示,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可有效降低肺癌的死亡率。中央研究院院士楊泮池(前台大校長)發現,與歐美相較,台灣肺癌女性患者比男性多,台灣女性肺腺癌病人90%以上無抽菸習慣;後來一系列研究證實,台灣女性肺癌與家族史及油煙暴露有關。也因為台灣肺癌的特殊性,再利用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進行大規模的肺癌篩檢,發現找到肺癌的機會更高。肺癌篩檢找出的病人,95%以上都是屬於第零期或是第一期,這些早期病人五年存活率都在九成以上,只需要定期追蹤即可,不須接受全身性的治療,生活品質不打折。但所有人都需要做肺癌篩檢嗎?答案是否定的。只有高危險族群,如抽菸、肺癌家族史、暴露在二手菸環境、煮食油煙長期暴露或有慢性肺疾病的人,適合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至於篩檢結果如是正常,需隔多久再篩檢?目前並無定論,建議可與醫師討論篩檢時機。目前低劑量電腦斷層用來作為肺癌篩檢非健保給付項目,需自費。衛福部國健署從7月起,開辦肺癌早期偵測計畫,台灣成為世界第一個針對具肺癌家族史與重度吸菸史兩大肺癌高風險族群,提供2年1次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的國家。肺癌篩檢可早期發現病灶、及早治療,降低死亡率,提升生活品質。若屬於肺癌高危險群,建議在一定年紀後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為健康做最佳決策。但肺癌篩檢並不能預防肺癌的發生,肺癌主要的危險因子是吸菸,因此戒菸才能有效遠離肺癌,找回自身的健康。
-
2022-07-12 焦點.元氣新聞
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中風送醫,熟記FAST口訣爭取緊急救援時間
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今晚間驚傳身體不適送醫,據了解,蔡炳坤與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私人聚餐時,突然身體不適,出現手臂無法舉起、說話有困難,坐在一旁的柯文哲見狀即刻將他送醫治療。仁愛醫院晚間表示,蔡炳坤是腦出血性中風,已在緊急動手術當中。根據元氣網疾病百科資料(資料來源:出血性腦中風),腦中風可分為出血性中風和缺血腦中風兩類。出血性腦中風是指血管硬化引起腦部血管破裂,導致顱內出血。依出血原因又可分為兩大類:腦內出血和蜘蛛膜下腔出血。雖然出血性中風的發生率較缺血性腦中風低,但起病急、病程發展迅速,故死亡率和致殘率相當高。出血性腦中風好發於中老年人,也與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吸菸有密切關係,又以長期控制不良之高血壓,為該病發生最主要的原因。症狀包括突然出現頭痛欲裂、眼歪嘴斜、單側身體無力、與人交談時失語等病徵。一旦中風發作,要把握3小時的黃金時間,盡速將病患送醫治療。為提高民眾警覺,台灣腦中風學會對民眾宣導辨識口訣「微笑、舉手、說你好」,只要有嘴歪臉斜、單側肢體無力、說話不清楚或失語的症狀,就應該立刻打119送醫。建議民眾平常可以做自我健康管理,三高患者更要按時服藥、定期追蹤檢查,遠離腦中風致命威脅。●微笑:臉部表情是否不對稱或嘴角歪斜●舉手:單側手腳是否無力、舉不起來●說你好:說話是否口齒不清※有上述症狀,應該立刻打119送醫治療補充知識:急性中風治療創紀錄遠離失能兩關鍵:FAST及早辨識、打119送醫如何防治腦中風?美國心臟/中風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AHA/ASA)表示,腦中風雖好發於高齡者,但55歲以上的罹病風險,每10年以倍數增加,有家族病史應更加小心。台灣腦中風學會也表示,45歲以上男性、55歲以上女性是腦中風的高危險族群。腦中風的危險因子與三高及生活飲食型態息息相關,國健署鼓勵所有民眾一起實踐健康生活公約,擺脫危險因子糾纏:●慢性病管理:三高患者發生中風的風險約為一般民眾的2倍,務必遵從醫囑規律檢查與用藥,高血壓患者要養成天天量血壓的習慣。另,9%的腦中風與心律不整(如:心房纖維顫動) 或其它心臟疾病有關,應尋求醫療專業建議或治療。●生活管理:戒菸、節酒、健康吃、規律動、控體重(BMI)、好睡眠,不僅讓人遠離腦中風的威脅,也是杜絕其他慢性病的通則,更是健康長壽的良方。同場加映:預防飲食/「地中海飲食」到底怎麼吃?「我的餐盤」口訣教你補足營養
-
2022-07-06 醫療.新陳代謝
衛福部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 對抗慢性病
代謝症候群是多項疾病共同危險因子,後續發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風險,比一般人高出二至六倍,而去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超過一半是慢性病,包括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衛福部國健署與健保署攜手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幫助民眾遠離代謝症候群危害。衛福部長陳時中昨表示,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針對20至64歲民眾,透過健檢發現代謝症候群,經基層院所醫師評估慢性病風險因子,再依個人化健康管理,提供飲食、運動、體重控制、戒菸戒檳、三高管理等健康指導,並與病人共同設定改善目標,定期追蹤和年度評估,了解個案代謝症候群是否改善,讓民眾遠離慢性病。國健署長吳昭軍說,依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歲以上受檢民眾超過3成7患有代謝症候群,約71萬人面臨三高等慢性病發生危機,若腹部肥胖,或有血壓、血脂、血糖三高問題,或好膽固醇過低等,五項危險因子中若有三項以上,就是罹患代謝症候群,不良生活型態是導致代謝症候群的主因,特別是吸菸者、缺乏身體活動者分別增加1.5倍與2倍發生機率,因此有效早期預防或控制管理代謝症候群,為阻斷慢性病與降低健康危害的關鍵。台北榮總內分泌與新陳代謝科主任胡啟民與研究團隊分析健保資料庫2000至2018年數據,患者平均追蹤6.75年,發現單純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為每年每千人9.91人,但若又罹患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增為22.68人,風險約增2.3倍;單純高血壓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為每年每千人21.14人,但若又合併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增為25.22人,風險約增加1.2倍。胡啟民說,糖尿病與高血壓都為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過去研究顯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到2.5倍,國內約2成5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死於心血管疾病。依健保數據顯示,罹患糖尿病或高血壓後,不可再得到另一項疾病,其中又以高血壓危害高於糖尿病,因此一定要均衡飲食、控制體重、適度運動、戒除菸酒、常量血壓及規律回診及用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胡啟民說,衛福部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民眾可到住家附近的基層診所監控代謝症候群,這是便民的做法,有助降低慢性病發生機率。
-
2022-07-05 醫療.新陳代謝
代謝症候群引發三高、心臟病 衛福部推防治計畫救健康
代謝症候群是多項疾病共同危險因子,患者後續發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風險,比一般民眾高出2至6倍,依去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超過一半是慢性疾病,特別是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衛福部國健署與健保署合作,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幫助民眾有效改善慢性病共同危險因子,遠離代謝症候群的危害。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針對20至64歲民眾,透過健檢發現代謝症候群,藉由基層院所醫師協助,評估慢性病風險因子,進而依個人化健康管理需求,提供飲食、運動、體重控制、戒菸戒檳、三高管理等健康指導,並由醫師和病人共同設定改善目標,定期追蹤和年度評估,瞭解個案代謝症候群是否已改善;期許民眾做到早期健檢、早期管理、避免慢性病的健康守則。國健署長吳昭軍說,依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歲以上接受成人健檢民眾,超過3成7檢查出有代謝症候群,約71萬人面臨三高等慢性病發生危機,若腹部肥胖、血壓、血脂、血糖三高問題、好的膽固醇過低等,這5項危險因子中若有3項以上,就是罹患代謝症候群。因此,有效早期預防或控制管理好代謝症候群,是阻斷發生慢性疾病與降低民眾健康危害的不二法門。吳昭軍表示,不良生活型態是導致代謝症候群的主要因素,特別是吸菸者、缺乏身體活動者分別增加1.5倍與2倍發生機率,但罹患代謝症候群民眾常因平時沒有明顯不適症狀,所以輕忽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性,進而錯失遠離慢性病的良機,國健署呼籲,40歲以上民眾多加善用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了解是否罹患代謝症候群,及早在醫師指導下做好個人健康管理,即可重拾健康,避免慢性病發生。
-
2022-06-29 醫聲.癌症防治
投票/LDCT肺癌篩檢今起納入「5癌篩」2族群及早預防
肺癌為全球癌症死亡第一位,若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今宣布,7月1日將啟動「LDCT肺癌篩檢計畫」,針對重度吸菸者及具肺癌家族史2類族群,提供每2年1次LDCT檢查,台灣成為全球首個針對2族群提供篩檢的國家;另若為重度吸菸者,亦可加入自費戒菸計畫,預防肺癌發生。篩檢補助2年一次 對象為老菸槍、肺癌家族史者肺癌高風險族群每2年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計畫,對象包括:一、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二、重度吸菸史:50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之重度吸菸者。符合任一肺癌高風險族群者,可洽詢此計畫辦理醫院預約檢查。高居全球癌症死因首位 肺癌發現期別影響死亡率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肺癌是全球癌症死因第一位,我國肺癌標準化死亡率雖已連續9年下降,肺癌仍高居台灣癌症死因第一位,109年共9629人死於肺癌,占了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五分之一(19.2%)。肺癌個案的死亡率高,存活率低,主要與診斷的期別有關。108年肺癌確診個案有4.2%被診斷為0期、29.1%為1期、4.3%為2期、12.3%為3期、50.1%為4期。目前第1期肺癌之5年存活率約9成,第2期接近6成以上,第3期則下降到近3成,但如果到第4期才就醫,5年存活率就僅剩1成,期別之間5年存活率差距很大。LDCT是目前唯一具國際實證,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能降低重度吸菸者20%肺癌死亡率。各國也提供相關篩檢,美國聯邦醫療照顧保險(Medicare)及貧困者醫療補助計畫(Medicaid),針對重度吸菸者搭配戒菸服務,提供每年1次LDCT肺癌篩檢;南韓國家癌症篩檢計畫,針對重度吸菸者搭配戒菸服務,提供每2年1次LDCT肺癌篩檢。不吸菸也會得肺癌 具家族史者風險高除吸菸者外,我國發現女性肺癌個案,僅5.9%有吸菸,因此衛福部103年起補助台灣肺癌學會,針對吸菸以外的危險因子,執行「以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篩檢臺灣不吸菸肺癌高危險族群之研究(TALENT)」,由由中央研究院楊泮池院士領導17家醫院共同參與研究計畫。第1輪LDCT肺癌篩檢試驗結果顯示,50到74歲具肺癌家族史者(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罹患肺癌)之肺癌檢出率,較其他不吸菸肺癌高危險族群高。楊泮池表示,國際研究多針對吸菸者進行研究,目前僅部分國家針對重度吸菸者提供肺癌篩檢服務,我國TALENT研究顯示,對於不吸菸卻罹患肺癌,肺癌家族史是目前所知最重要的危險因子。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看到去年肺癌死亡9千多人「是我們心中的痛」,重度吸菸者是肺癌高危險群之一,且男性居多,他這幾十年被催促下「我也號稱戒菸成功」;而非抽菸女性罹患肺癌,可能是環境因素,因此經專家討論,特別將女性具肺癌家族史篩檢年齡提前到45歲,讓更多具肺癌風險因子的女性能接受篩檢,不過他仍提醒癮君子,遠離肺癌「最有效的還是戒菸」。國健署提醒,肺癌出現以下警訊速就醫:一、持續咳嗽甚至惡化二、痰帶有血絲或咳血三、呼吸急促、出現喘鳴聲四、持續胸痛且有惡化情形五、聲音沙啞六、四肢關節疼痛七、無預警體重下降、食慾不振LDCT可協助早期診斷肺癌,降低肺癌死亡率。不過LDCT篩檢發現結節的比例很高,但多數為良性結節,建議檢查結果異常的民眾,應配合醫師建議持續定期追蹤,以觀察結節有無新增或變化情形。若確定為肺癌,更應配合醫師的治療計畫。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現有四癌篩檢包括子宮頸癌、乳癌、口腔癌、大腸癌,肺癌篩檢則是第五癌篩檢,請符合資格之民眾,洽詢參與此計畫全台22縣市共98家辦理醫院,踴躍篩檢,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提醒您:吸菸有礙健康
-
2022-06-28 醫療.心臟血管
50歲男裝心臟支架7年後胸悶竟又梗塞 再放1支架救命
50多歲李先生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7年前急性心肌梗塞,被送急診後心臟冠狀動脈放了支架,他之後平時服藥,但日前工作突然感覺胸口一陣悶痛,趕緊去衛福部嘉義醫院就醫,醫生確認又心肌梗塞,再次接受心導管的治療,放血管支架,搶回一命。部立嘉義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黃英和說,李先生這次發現阻塞的病灶是左前降支血管的中段,便以置放血管支架治療,而他7年前左迴旋枝血管放的支架,經檢查無再阻塞;經過兩天的休養順利出院。黃英和解釋,心肌梗塞是因為心臟血管的急性阻塞,就好像水溝裡經年累月的累積許多髒東西,在完全阻塞之前,血流都還是勉強通過的,此時的不見得會有症狀,頂多是運動時會容易喘和胸悶,一旦發生急性的血栓,血管完全阻塞時才會有明顯的症狀,會胸痛、胸悶像大石頭壓在胸口一樣,嚴重的話會造成惡性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甚至心臟停止。黃英和表示,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療,多用心導管氣球擴張術,以及置放支架立即打通阻塞的血管,讓心臟血流馬上通暢,受損的心臟功能逐漸恢復,但不是放完支架就一勞永逸,1年內再次狹窄或阻塞的機率可能高達20%;現支架材質與技術的進步,支架再阻塞的機率已下降一半以上,更重要是持續追蹤與服藥,包括抗血小板藥物控制血壓、血糖及血脂的藥物,能預防支架再阻塞及日後心肌梗塞再次發作。黃英和指出,年齡、遺傳體質、吸菸、三高等,都是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最好早期診斷早期介入治療、控制三高等危險因子、心導管術後應注意規則服藥及定期回診,才能把血管再阻塞的風險降到最低。
-
2022-06-27 醫療.心臟血管
膽固醇多高才叫超標?醫師揭什麼情況下需要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高血脂症(Hyperlipidemia)是動脈硬化心臟病最重要的危險因子,動脈硬化發生在腦部會造成中風、發生在心臟會造成心肌梗塞、發生在四肢會造成周邊動脈阻塞。如果沒有控制好血脂肪,就有可能在全身上下造成各種併發症,產生嚴重的後果。根據不同的脂肪成份,高血脂症又分為高三酸甘油脂症(Hypertriglyceridemia)和高膽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其中,高膽固醇血症比高三酸甘油脂症更容易增加動脈硬化的風險,因此有效地控制血中膽固醇含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本篇文章會簡介我們常常聽到的膽固醇究竟是什麼、膽固醇控制的標準以及服用降膽固醇藥物的時機。膽固醇是什麼?一般人聽到膽固醇的第一反應都是避之唯恐不及,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膽固醇其實是人體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質。膽固醇是構成細胞膜的必須物質,也是許多體內激素的製造原料,例如我們熟知的腎上腺素、性賀爾蒙、膽酸及維生素D。在正常情況下,膽固醇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當膽固醇過多時,身體會無法承受,在血管內皮沈積,造成動脈硬化,進而產生中風、心肌梗塞等風險。膽固醇是脂溶性的物質,不溶於水,因此膽固醇在血液中需要形成特殊的型態,才能溶於水並運輸至其他細胞利用。這種型態稱之為「脂蛋白」(Lipoprotein),脂蛋白包含了許多成分,例如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磷脂質等脂肪成分與蛋白質。根據攜帶的脂肪密度高低,形成不同的脂蛋白,也就是我們最常聽到的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指的是由LDL攜帶的膽固醇,因為膽固醇英文是Cholestero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又稱為LDL-C,是造成動脈硬化的最大元兇。高血脂、高血壓、吸菸造成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引發血管內皮慢性發炎,LDL會鑽到受傷的血管內皮下面,與發炎細胞共同作用,產生動脈硬化斑塊,縮小血管管徑。上述情況發生在腦部即是中風、在心臟是心肌梗塞、在四肢是周邊動脈阻塞。若醫師提醒您抽血的膽固醇偏高,通常指的是LDL-C。因為血中LDL-C過高是身體亮紅燈的警訊,LDL-C又被許多醫師稱之為「壞」膽固醇。「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指的是由HDL攜帶的膽固醇,又稱為HDL-C。與LDL-C不同,HDL-C的數值是越高越好,LDL-C則是數值越高越危險。因為HDL的功能是把組織及血管壁的膽固醇帶回肝臟代謝,算是體內的清道夫。如果把脂蛋白想像成公車,LDL就是把膽固醇載到身體各處堆積,成為體內的亂源,HDL則是負責把膽固醇載回代謝工廠的肝臟回收,清掉體內多餘的垃圾。因此,HDL-C被醫師稱為「好」膽固醇,越多越有保護器官的效果,數值太低反而不好。膽固醇多高才叫超標?膽固醇不像血壓、血糖一樣有統一的標準值,標準值會隨著年紀、心血管疾病風險而有所差異。年紀越大、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越多,膽固醇要控制更嚴格。膽固醇控制標準(參考臺灣108年修訂之全民健康保險降血脂藥物給付規定表)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1.高血壓2.男性≧45歲、女性≧55歲或停經者 3.有早發性冠心病家族史(男性≦55歲、女性≦65歲) 4.HDL-C
-
2022-06-23 癌症.頭頸癌
預防口腔癌 醫師:留意五大症狀速就醫檢查
口腔癌為國人青壯年常見癌症之一,醫師提醒,除避免抽菸、嚼檳榔與飲酒,建議更要落實定期口腔黏膜檢查,配合定期追蹤及治療,避免轉變為口腔癌。柳營奇美口腔顎面外科醫師林哲毅說, 口腔癌為我國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ㄧ,男性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皆排名第4名。根據台灣最新十大癌症死因統計,口腔癌及食道癌死亡年齡中位數僅61歲,為十大癌症中最年輕者,與抽菸、嚼檳榔與喝酒的習慣有高度關聯性。本土研究亦指出,嚼檳榔造成口腔癌及上消化道(咽、喉、食道)癌的機率,為未嚼者28倍及5倍;若菸、檳榔、酒三者皆有使用習慣,罹患上呼吸消化道癌及口腔癌風險較無習慣者高達10.5倍及123倍,由此口腔癌與有菸檳酒習慣息息相關。依據國民健康署10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男性口腔癌發生個案人數有7468人;另依109年死因統計有3380人死於口腔癌,其中81.8%有吸菸行為及70%有嚼檳榔行為。目前台灣每年透過篩檢,可發現近3000名癌前病變個案與約1000多名口腔癌患者,透過篩檢發現多屬於癌前病變及早期癌症,配合定期追蹤及治療避免轉變為口腔癌。他提醒,民眾口腔若有下述5大症狀一定要速就醫檢查,「破」:口腔潰瘍嘴破持續兩周以上未改善。「斑」:口腔出現紅或白或紅白色抹不去斑。「硬」:口腔出現硬塊或是黏膜變硬或變緊導致張口受限。「突」:口腔黏膜出現不正常突起。「腫」:口腔及顏面部或是頸部兩側有不明原因腫脹或腫。
-
2022-06-22 焦點.健康知識+
生活中培養健康好習慣,可延長壽命!日研究:有慢性問題者也有效
最近日本1項研究發現,只要在生活中養成好習慣,即使已經80多歲,也可以延長壽命。日本大阪大學研究人員表示,包括減少飲酒、不抽菸、減肥和增加睡眠等,對於長壽皆有很大的好處,而且即使對有慢性健康問題的人也是如此,研究刊登在《年齡與衰老雜誌》(Age and Ageing)上。慢性疾病者想延壽 一定要養成好習慣研究發現,養成這些好習慣之後,不只使40歲健康人的壽命延長了6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好習慣所帶來的好處,甚至適用於那些患有危及生命的疾病患者,包括癌症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高血壓、糖尿病和腎病患者等。大家都知道這些疾病會縮短人類的預期壽命,但研究結果表明,健康的生活好習慣可以抵消這種影響。社會流行病學領域的先驅Hiroyasu Iso博士表示,研究人員收集了居住在日本約50,000人的數據,這些人被追蹤長達20年的時間。科學家們指出,壽命還受到社經地位和獲得醫療保健的影響,他們最初在1988年至1990年間對參與者進行了評估,參與者回答了有關飲食和運動、飲酒、吸菸狀況、睡眠時間及其BMI(身體質量指數)或體重的問卷調查,同時也報告罹患任何疾病的狀況。研究結果發現,改善生活方式以延長壽命的重要性,即使對於老年患者和有多種長期健康狀況或多種疾病的患者中也是如此。研究作者的Ryoto Sakinawa博士說,更多的改良健康行為與男女性的長壽直接相關,尤其這是在一個國民預期壽命接近85歲的國家,首批衡量生活方式選擇和健康行為對老年人,甚至是患病的人的影響的研究之一。定期運動、均衡飲食 可影響人體健康與壽命去年,英國研究人員就健康習慣和長壽的好處得出了類似的結論,他們的研究發現,定期運動和均衡飲食有助於克服長期疾病對預期壽命的負面影響。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即便患有多種長期疾病的中年人,若採取了健康的生活方式,預計可以多活6、7年。日本的研究人員則指出,關於積極改善生活方式如何對健康和長壽產生深遠影響的發現令人相當振奮。這項研究結果將有助於設計未來的醫療環境、公共衛生方法,以及與患者合作促進健康生活方式選擇的政策。★資料來源:These Healthy Habits Add Years to Your Life, According to New Research★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