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5 醫療.皮膚
搜尋
台大醫院皮膚部
共找到
27
筆 文章
-
-
2024-05-17 醫聲.Podcast
🎧|男性乾癬好發年齡較晚 鄭運鵬深受其擾且有5%機率遺傳帥兒「德德」
前民進黨立委鄭運鵬過去自爆自己年輕時飽受乾癬折磨,台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理事長蔡呈芳表示,下一代出現乾癬的機率大約5%,因此有機率遺傳給神似韓星車銀優的帥兒子「德德」。乾癬發病的時間,與異位性皮膚炎不太一樣,只要兩年內積極治療,不復發機會大大增加。🎧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蔡呈芳分析,乾癬是「皮膚免疫系統部分失衡的一種疾病」,也是一種發炎性疾病,病患的皮膚會大量、迅速增生,引發皮膚發紅、皮屑迅速產生等症狀。據研究統計,若父母都有乾癬,小孩有近三成機率也會有乾癬問題,但若只有父親有乾癬,下一代產生疾病的機率只有約5%,但若雙胞胎中有一人有乾癬,另一人出現的機率就高達75%。台灣也有統計發現,乾癬病患中,20%的人在三等親中有人罹患乾癬。乾癬和異位性皮膚炎 是不一樣的疾病「乾癬和異位性皮膚炎不一樣。」蔡呈芳指出,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患,通常在一歲左右就會發病,所以父母通常了解這種疾病和先天體質、遺傳有關,但乾癬的好發年齡比較晚,女性多為17、18歲發病,男性大多在25歲左右發病,因此常有家長誤解,以為乾癬是孩子熬夜、常打電動、不運動、常宅在家裡等因素造成,進而引發親子衝突。另外,蔡呈芳也發現,有些乾癬病患因家人、長輩「過度關心」,常燉補或要求孩子「補東、補西」,導致疾病惡化。這種現象的背後原因在於,乾癬是一種發炎性疾病,當病患常吃燉補藥膳、料理,容易火上加油,促使身體發炎更厲害,症狀也隨之加重。在蔡呈芳門診中,就有病患因順從家人指示而吃太補,症狀加重後到其他地方求救,其他地方的人說這是「排毒」,後來拖到病情十分嚴重才就醫,生活品質大受影響。發病一、兩年內積極治療 不復發機會大大增加蔡呈芳提醒,乾癬病患若在發病一、兩年內積極治療,約三分之一的病患不會復發,治療通常在四到六周就能產生效果,以最有效的生物製劑來說,約三分之一的病患可以逐漸把回診時間拉長,藥物劑量也可以逐步調降,不見得要終生用藥。此外,在生活上,也要留意壓力不要太大,且要好好睡覺、避免不必要外傷,像如果皮膚癢,又一直摳,便容易產生傷口,乾癬也會更嚴重。在乾癬控制上,最重要的是,一旦出現乾癬,病患一定要接受正規、專業治療,遵守醫師建議、指示,情況才會好轉,皮膚外觀也才有機會恢復正常,生活品質也才比較好。蔡呈芳小檔案現職:台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台大醫院一般及皮膚過敏免疫科主任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蔡怡真音訊剪輯:蘇湘雲腳本撰寫:蘇湘雲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台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蔡呈芳理事長
-
2024-04-18 醫療.皮膚
傷口剛癒合勿拉扯減少疤痕擴大 3種治療方式可預防蟹足腫復發
當皮膚受傷時,傷口的深度和嚴重程度將決定是否形成疤痕,而疤痕可能帶來困擾,甚至伴隨搔癢和疼痛感。最常見局部色素沉著的表淺性疤痕,皮膚不會凹凸不平,其淡化暗沉的方法,包括防曬、果酸換膚、左型維生素C導入、維生素A酸藥膏、杜鵑花酸藥膏等;但若是紅色疤痕,如紅痘疤,可採行染料雷射治療。疤痕嚴重程度也受遺傳因素影響,有疤痕病史或家族史的人應在手術前進行術前評估。疤痕淡化通常需要綜合多種治療方式,每個疤痕的嚴重程度各不相同,因此治療的次數和時間會因疤痕的情況而有所不同。一般傷口癒合後,可以使用美容膠帶協助減少皮膚張力,避免過度拉扯剛癒合的傷口,以降低疤痕變寬的機會。矽膠藥膏和矽膠貼片也是預防疤痕的有效幫手,矽膠有助於維持角質層的防護和保水度,促進膠原蛋白的正常生成和排列。對於輕微凹凸不平的疤痕,可考慮利用飛梭雷射或汽化式磨皮雷射治療,使疤痕漸趨平整。在傷口修復過程中,若纖維母細胞的反應過度,會形成凸起的肥厚性疤痕或蟹足腫。肥厚性疤痕常局限在原傷口位置,常見於上半身、肩膀和上肢的皮膚,這種疤痕會隨著時間逐漸改善,不太容易復發。相對地,蟹足腫則是疤痕超出原本傷口的大小,並在周圍形成手指狀的突起,擴展至其他皮膚區域,如耳朵和軀幹位置,常見於膚色較深的患者,蟹足腫不會隨時間改善,且容易復發。針對肥厚性疤痕和蟹足腫,目前有多種治療選項。1.局部病灶內注射類固醇,能軟化疤痕、減少疼痛和癢感。2.局部肉毒桿菌素注射,可治蟹足腫。3.嚴重蟹足腫可以手術切除結合低劑量放射線治療,抑制組織內過度活躍的纖維母細胞,減少蟹足腫復發。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18 醫療.皮膚
蕁麻疹為何都治不好,一定要吃藥才會好嗎?先區別你是慢性還是急性蕁麻疹
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罹患「慢性蕁麻疹」的人愈來愈多,據統計,台灣每5人就有1人曾有蕁麻疹發作的經驗。醫師表示,壓力大、天氣熱、運動後流汗、食物、藥物,甚至不明原因,都會引起蕁麻疹發作,皮膚出現紅、腫、癢的「膨疹」,一直癢不停,若症狀反覆發生超過6周以上,即為慢性蕁麻疹。蕁麻疹是常見的皮膚病之一,俗稱「風疹塊」,會伴隨癢、麻、灼熱等感覺,這些腫塊是因皮膚裡的肥大細胞受刺激釋放組織胺,導致皮膚膨脹長疱疹,嚴重者可能會血管腫、眼睛腫,甚至呼吸困難。研究顯示,人一生有三分之一機率會發生蕁麻疹,女性發生機率是男性的2至3倍。急性與慢性蕁麻疹區別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蔡呈芳表示,蕁麻疹分急性與慢性蕁麻疹。急性蕁麻疹多是外來物質刺激導致肥大細胞過敏所引起,只要找到過敏原,避免接觸,用抗組織胺搭配短期類固醇治療,幾天就會痊癒;當蕁麻疹症狀持續6周以上,則屬慢性蕁麻疹,要找出是誘發性或是自發性蕁麻疹,若無法排除誘發因素,就得做長期抗戰準備,使用免疫調節劑或拉高抗組織胺劑量治療。台大醫院的調查研究顯示,78%慢性蕁麻疹患者,與精神、情緒、工作等壓力大有關係,若長期處在心理壓力大的情況下,失眠比率會非常高,且壓力更大,往往互為因果、持續惡化。唯有改變生活節奏、調整作息、紓解生活壓力,對於改善慢性蕁麻疹的病情有幫助,甚至可以不藥而癒。慢性蕁麻疹6成源於自發性蕁麻疹 根治不易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羅陽說,慢性蕁麻疹約6成是自發性蕁麻疹,找不到發生原因;3、4成屬於誘發性蕁麻疹,原因包括壓力、水、運動、熱等,也可能跟自體免疫疾病如甲狀腺炎、慢性感染等有關,甚至與吃的藥物有關。慢性蕁麻疹要根治並不容易,羅陽指出,大部分要靠問診發現,例如注意是否有胃食道逆流、腸胃炎症狀,或是衣服摩擦等,必須把可能誘發的原因排除,才有機會控制;蕁麻疹患者皮膚長期處於敏感狀態,很容易受到外來物質刺激,因此需要一段時間控制、降低皮膚敏感度,若能延緩發作頻率,生活品質就可以獲得改善。羅陽分享,曾遇過一名中年男子慢性蕁麻疹突然發作,看了很多醫師、吃了不少抗組織胺等藥物,症狀沒有改善,甚至出現排尿不順而就醫,檢查都沒找出原因,經問診才發現是「熱」引起,透過針劑輔以低劑量抗組織胺治療,才逐漸控制下來。蕁麻疹發生機率 女性是男性的2至3倍蕁麻疹各年齡層都可能會發生,羅陽表示,沒有特定好發族群或是危險族群,通常女生比男生容易引起。每個個案因為成因不同,要注要的事項與治療方式都不太相同,應該求診找到問題,透過藥物控制,以維護生活品質。慢性蕁麻疹與急性蕁麻疹比較資料來源:蔡呈芳、羅陽
-
2024-01-30 醫療.皮膚
冒痘流膿飄異味 化膿性汗腺炎和青春痘常見差異一次看懂
50歲工程師翁先生,7、8年前鼠蹊部和股溝突然冒出大面積的痘痘,腫痛流膿、流血,常將衣褲浸濕,坐立難安,天天包尿布上班,原來是「化膿性汗腺炎」作祟。不少病友像翁先生一樣出現「椅子恐懼症」,不敢坐椅子,搭乘別人的車也擔心弄髒,經治療後,終於穩控病情。化膿性汗腺炎是一種慢性且反覆發作的發炎性毛囊疾病,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蔡呈芳說,病灶通常發生於腋下、頭皮、臀部、腹股溝、肛門周圍及生殖會陰部、女性乳房間和乳下等特定部位,6個月內有2次以上反覆發作的疼痛結節,嚴重者病灶處會不斷滲出膿血而產生異味,甚至形成皮膚瘻管,就像下水道一樣互相連通,輕輕擠壓單顆膿疱,就會引爆周邊膿疱破裂膿液滲出,一般引流手術無法根治。蔡呈芳說,化膿性汗腺炎主要發生於頂漿腺分布處的毛囊,與青春痘發生於皮脂腺毛囊不同,不會有脂漏、閉鎖性粉刺現象,發生時間不局限於青春期階段,可能持續終生,甚至可能轉化為鱗狀細胞癌,是皮膚科門診治療最棘手的疾病之一,嚴重者超過8成會有疼痛、膿瘍發炎、近7成坐姿疼痛等症狀,長期反覆發作不僅容易影響生活品質,也會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憂鬱症與焦慮症等共病風險。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廖怡華表示,化膿性汗腺炎無法根治,但依照疾病嚴重程度,給予一般照護、局部治療、全身性治療與外科治療,都有助達到減少病灶疼痛、改善生活品質等目標,一般照護包括傷口照護、疼痛管理、視共病需求轉介其他專科,以及體重管理和飲食習慣調整;局部治療以抗生素藥膏與抗菌洗劑為主;全身性治療則有抗生素、A酸、荷爾蒙治療藥物、免疫抑制劑或免疫調節劑、生物製劑與小分子抑制劑等藥物選擇。廖怡華指出,國內化膿性汗腺炎臨床診療共識建議,治療時應同時評估內科用藥與外科手術,內科用藥是指接受全身系統性抗生素等治療12周後,如果改善效果未達預期,即應考慮使用生物製劑,外科手術則需視個人病況,予以病灶切除或全面性切除等手術。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06 醫療.皮膚
白頭髮可以黑回來嗎?要多久染一次?多吃黑色食物能「吃黑補黑」?關於白髮的5個QA
頭髮的顏色,是由我們毛囊中的黑色素細胞所決定。先前演藝圈流行起一股「白髮風」,女星如珍芳達、葉蒨文等人都大方以一頭白髮亮相。但對一般人來說,白頭髮不免仍會給人「年紀大、老了」的聯想,除了日常保養,不少人也會好奇白頭髮可以黑回來嗎?白髮是否能逆轉?常聽說多吃黑色食物可以養髮,「吃黑補黑」是真的嗎?1.白頭髮可以黑回來嗎?白髮能「逆轉」?頭髮的顏色,是由我們毛囊中的黑色素細胞所決定。由於頭髮的主要結構「角蛋白」是無色的,所以頭髮的本色其實是白色,而黑色素細胞就猶如毛囊中的「染色機」,將頭髮變成黑色。 當毛囊退化、老化,毛囊裡的黑色素分泌減少,或是黑色素細胞酪氨酸酶(Tyrosinase)的活性減弱,長出來的頭髮顏色就會變淺,因此不管怎麼拔白頭髮,毛囊新長出來的頭髮依舊會是白色的。這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一旦長了白頭髮,就很難「逆轉」。 但如果是因為疾病或精神壓力而導致的白髮,則有機會靠治療疾病、紓壓等方式來改善。若是已經長出、變白的頭髮則很難再黑回來,只能等白髮掉了後重新長出新的頭髮。 【延伸閱讀】白頭髮可以拔嗎?怎樣才能變回黑髮?中西醫教你正確的白頭髮預防之道2.為什麼白髮好像越來越多?白髮成因有哪些?白髮的成因有很多,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皮膚部主任黃瑞雲指出,這與年齡、精神壓力、疾病等都有密切關係,但主要還是受到基因遺傳所影響。另外像是抽煙、失眠、肥胖、營養不足、用腦過度、過度日曬等生活習慣也是可能原因。 台大醫院皮膚部兼任主治醫師曾奕騰表示,頭髮之所以會變白,在於毛囊黑色素細胞及幹細胞的退化、減少,「基因」是當中最重要的因素,通常在約30~40歲開始就可能陸續出現,因人而異,若受基因遺傳影響,也有可能20歲前就提前出現。 醫師建議,若覺得自己的年紀還沒到,但白髮突然明顯或大量地增加,可檢視自己是否有上述問題,當作一種對身體健康的提醒。3.多吃黑色食物有助養髮,真的能「吃黑補黑」嗎?常聽到人說,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豆等,能有助養髮、使頭髮烏黑,是真的嗎?對此,黃瑞雲醫師表示,這種說法其實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新光醫院醫學美容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徐常捷也說,「飲食均衡」才是養好秀髮、延緩白髮生長的不二法門,建議平常可多吃穀類、豆類、奶蛋等富含「維生素B群」和「蛋白質」的食物。 當然,還是有不少黑色食物含有豐富營養,能幫助養髮,像是海帶、紫菜、昆布等海藻類食物,含碘、鐵及維生素B12,碘可使頭髮有光澤;鐵及B12是預防貧血的重要營養素,能使頭髮得到充足養分。4.白髮多久染一次?染劑有可能傷腎或致癌嗎?改善白髮最快的方式,還是得透過染髮。但白髮多久可以染一次?另也有說法表示染髮會傷皮膚、傷髮,甚至是傷腎、致癌等,這些說法是有根據的嗎? 曾奕騰醫師建議,每次染髮至少間隔3~6個月。染髮確實會對於髮幹及頭皮等帶來一定程度的傷害,因為染髮劑中多含有PPD(對苯二胺)或其他衍生物,是一種常見的接觸性過敏源,容易造成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一般來說,顏色越深或效果越持久,PPD含量可能就越多,傷害也會越大。 醫師建議,每次染髮至少間隔3~6個月。 至於染髮是否會傷腎或致癌,醫師表示,目前醫學上尚無確切證據。染髮若要達足以傷害內臟的程度,染劑需要能夠穿透頭皮、進入血液循環,雖然部分研究顯示染劑可經由頭皮吸收,不過量其實很少,是否足以造成臟器傷害還有待研究。 染髮致癌這個說法,現在也尚未有明確定論,曾奕騰醫師說,雖然過去有研究認為染髮與癌症有關,但後續研究尚未找出更進一步的關聯性。 【延伸閱讀】想靠染髮遮白髮,卻越染越白?白頭髮是頭皮老化嗎?白髮5大QA藥師一次解答5.真的會「一夜白髮」嗎?常聽到人說,因為憂思過度、心力交瘁等因素,造成「一夜白髮」,真的有可能會這樣嗎? 對此曾奕騰醫師表示,一般從生理學上來看是不大可能,白髮多是逐漸產生,要一夜改變髮色,除非是使用特殊藥劑染白或脫色,才有可能做到。 若真的出現一夜白髮,較合理的原因可能為罹患大範圍圓形禿,患者有白髮也有黑髮,但因為造成圓形禿的淋巴細胞較容易攻擊黑髮,導致黑髮一夕之間幾乎全數掉落,剩下的白髮便給人一夕之間頭髮「變白」的視覺感受。延伸閱讀: 50歲後少登山!長庚骨科醫師:延長膝蓋壽命,最好的4種運動 減重第一步是要睡飽!台大醫師身體力行「斷糖4招」,兩年內瘦了15公斤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2-23 醫療.皮膚
皮膚出現突起紅腫是蟹足腫?了解蟹足腫治療與相關因子
●蟹足腫和肥厚性疤痕不同,會異常增生●蟹足腫和遺傳、膚色、皮膚張力等因素有關●可以注射、手術、冷凍等方式治療蟹足腫不是一般的疤痕,而是一種異常增生的疤痕組織,往往在患者身上「持續擴張」而讓人感到困擾。醫師表示,通常蟹足腫和個人體質有關,過大的疤痕雖可用手術處理,但也可能因為多一個傷口,造成蟹足腫再生。因此已知有家族史等,最好的方式還是避免打耳洞、刺青、霧眉和不必要的手術,以免出現不必要的傷口引發蟹足腫。蟹足腫是什麼?會癢嗎?蟹足腫與增厚性疤痕該如何區別?「正值妙齡的女子因後背長出兩顆青春痘,不慎抓破,沒想到後背居然長出如『巨蟲』般的蟹足腫,只能穿著寬鬆的衣服遮掩....」。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蟹足腫是一種異常增生的疤痕組織,主要是由於疤痕處的膠原蛋白分泌紊亂,受到一些刺激就會不正常增生,導致疤痕組織會變厚、變凸,還會不規則地生長,有如「螃蟹腳」一樣向外擴張,甚至會超過原本的傷口範圍,因此得名蟹足腫。這些突起的疤痕除外觀不佳,患處還容易發生搔癢和刺痛等不適感覺,尤其夏天容易發癢,造成患者生活上的困擾。蟹足腫和肥厚性疤痕常會被搞混,肥厚性疤痕主要是因為原先的傷口過深,傷到真皮層,刺激膠原蛋白過度反應來修復傷口,形成突起的疤痕。但肥厚性疤痕是局限性的,不會一直擴張。引起蟹足腫的相關因子有哪些?如何避免蟹足腫發生?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蔡呈芳表示,蟹足腫的相關因子有以下幾種:。遺傳因素:家族中有蟹足腫病史者,或是膚色愈深的族群,愈容易出現蟹足腫。皮膚張力因素:皮膚張力大的部位容易發生,例如肩部、前胸等。荷爾蒙因素:有些產婦在剖腹產後的傷口處,也容易出現蟹足腫。其他因素:長時間摩擦傷口或患者本身有高血壓,也是蟹足腫局部惡化的因素之一。蔡呈芳說,蟹足腫無法事前檢測,往往很小的傷口就有可能引起,例如:弄破青春痘、擦傷都可能引起,通常在30歲以前就會發生。曾經有因小傷口出現突出的疤痕就必須注意,長大後就不要穿耳洞、刺青和霧眉,避免日後出現更大的蟹足腫。蟹足腫療選擇有哪些?多攝取維生素C能預防嗎?蔡呈芳指出,治療方式的選擇必須視患者的年齡、疤痕大小和部位來評斷:注射治療:主要以少量化療藥物、類固醇、肉毒桿菌素為主,抑制細胞過度生長。注射治療須每二至四週治療一次,如果患者太年輕、患部過大,無法使用注射治療。手術治療:可以將整個疤痕根除,但手術後的傷口又是新蟹足腫的生成因子,因此手術前必須找到張力較小、合適的部位下刀,再做放射線處理,讓細胞分裂能力變低。其他治療方式:也有醫師會以矽膠貼壓平患部或是使用液態氮冷凍治療,消除突起的疤痕。蔡呈芳提醒,本身有蟹足腫體質的患者,如果需要進行大手術前,可以將自身的情形和主刀醫師說明,讓醫師選擇合適的手術術式與後續處理,有助於減少日後蟹足腫生成的機會。坊間據傳多攝取維生素C有助於預防蟹足腫,趙昭明表示,並沒有足夠的研究證據支持此一論點。雖然膠原蛋白需要維生素C來合成,但如果無法有效抑制細胞生長,就不易預防蟹足腫的生成。(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2-11-23 癌症.胃癌
與胃癌抗戰挺過8次化療!唐玲「黑痣變腫大」憂是黑色素癌,醫教判別好痣壞痣
47歲女藝人唐玲,一直以來給人健康陽光的形象,於2019年發現罹患胃癌,淡出演藝圈積極抗癌,已陸續切掉子宮、卵巢和胃來保命,勇敢挺過8次化療。但造化弄人,今年5月又診斷出癌細胞轉移,被醫師宣告已是癌症第4期,目前仍積極治療中,要定時就醫追蹤,每次檢查最基本就是驗血、照胃鏡及電腦斷層,勇敢的她會在社群分享自己的抗癌點滴。罹癌後的唐玲對身體內外的變化,時時都提高警覺。她自曝從小長在右腹部的一顆小黑痣,原本很平坦,最近突然變得又腫又大,且周圍還呈現不規則型,讓她擔憂是黑色素癌的徵兆!後來找整形外科醫師化驗,化驗結果是脂漏性角化症,不是惡性腫瘤的皮膚癌,讓她鬆了一口氣;而從小長在腹部的小黑痣,近日已開刀切除。因唐玲現在的身體很敏感,醫師叮囑她千萬不能讓牙齒發炎,否則可能導致癌細胞容易轉移。對此,她也依自身經歷提醒大家,若身上有痣,一旦發現痣的外觀出現變化,如擴大、不規則、顏色不均等,就須提高警覺。貼文曝光後,網友們都紛紛關心她的健康狀況,留言給予支持鼓勵:「加油!關關難過關關過,妳是勇敢的女戰士,祝平安相隨!」、「也太大顆了吧!」、「感謝主,是良性!辛苦妳了」、「我臉頰上也有一顆,開完刀檢驗還好是良性。」、「人生旅程就猶如過無數個隧道,經過黑暗忍耐,終於柳暗花明又一村了!」。是「黑痣」,還是「黑色素細胞癌」?看似無害的痣,竟是黑色素細胞癌的徵兆?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廖怡華指出,黑色素細胞癌是常見皮膚癌中最致命的一種,容易與良性的痣混淆。臨床上有病患接受雷射治療,反而延誤病情造成癌細胞擴散,等到可疑的痣擴大,病灶已產生傷口變嚴重時,往往已是癌症晚期。以黑色素細胞癌3C期為例,癌細胞因為已經擴散到淋巴結,病患五年存活率不到七成,術後復發率高達九成。廖怡華醫師表示,有熟齡病患到醫美診所求助雷射或冷凍治療除痣,但沒想到治療後,痣仍復發並持續擴大,經皮膚科專科醫師檢查才發現是黑色素細胞癌,治療因病情延誤而更加棘手。醫師提醒,無論雷射或電燒等除痣方式,都無法根除黑色素癌,更可能因延誤治療,造成癌細胞的轉移。該如何避免誤診,錯過黃金治療期?廖醫師建議,如果身上有痣,可以從5個部分觀察是否有黑色素癌的風險:痣的形狀不對稱、邊緣不規則、顏色不均有異色、直徑大於0.6公分、外觀突起變大。廖怡華醫師提醒,只要有其中一個特徵就應該找皮膚專科醫師就醫,透過醫師肉眼和皮膚鏡檢查,必要時配合皮膚切片病理化驗,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避免惡化。判別好痣壞痣的ABCDE原則A:對稱性(Asymmetry)指痣的外觀上下左右對不對稱。B:痣的邊緣(Border)若是皮膚病變,會有邊緣呈鋸齒狀,或是缺角、突起,或是沒有明顯邊界等外觀。C:顏色均勻(Color)正常的痣通常顏色均勻,如果痣看起來有不均勻的多種顏色,或是顏色深淺不一,都要留意。D:直徑大小(Diameter)若直徑大於6公釐以上,或是持續變大要注意。E:快速隆起或起變化(Elevation或Evolvement)如果痣快速隆起或是快速擴大,可能有問題。黑色素細胞癌治療 手術切除為主當病患確診是黑色素細胞癌後,主要的治療方式是手術切除,在切除病灶時通常會檢測「前哨淋巴結」,以病理切片檢查判斷癌細胞是否有淋巴轉移,如果有淋巴轉移現象,癌症分期則為第三期;廖怡華醫師說,第三期以後的黑色素癌細胞全身擴散及局部復發的機率很高,因此針對第三期(淋巴轉移)及可切除的第四期(遠端轉移)病患,目前除了手術,還會搭配標靶藥物、免疫治療等輔助療法,降低復發機率。
-
2022-05-31 醫療.自體免疫
異位性皮膚炎大多數與食物過敏相關性不高
很多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很常問,「我是不是對什麼食物過敏,才讓病情一直好不了?」有些患者甚至花錢去做食物過敏檢測,一旦發現自己的過敏指數偏高,就直觀認為很多食物不能吃。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詹智傑指出,食物很少是引起異位性皮膚炎的元兇,誘發原因多數還是外在環境因素造成,而接受正規治療,才能讓病情穩定。目前常聽到的抽血過敏原檢測會有兩個指數,分別是IgE(免疫球蛋白E)及IgG(免疫球蛋白G)。詹智傑認為,IgE偏向急性發炎性的反應,檢測以呼吸道為主的過敏原,例如,塵蟎、灰塵、花粉等等,食物類相對少,這個品項的檢測比較適合氣喘或鼻炎的患者。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因發炎機制複雜,除急性惡化外,大多為慢性發炎,IgE的指數對患者的皮膚嚴重度並沒有直接相關。詹智傑解釋,異位性皮膚炎依IgE的指數高低可以分成兩大類,分別是IgE指數偏高的外因性以及IgE指數正常的內因性,以台大醫院本身的臨床個案統計,台灣個案中,外因性超過八成,而內因性個案不到兩成。內因性異位性皮膚炎是個體皮膚障蔽缺損合併皮膚發炎,容易接觸環境刺激物而產生症狀,它的發炎機制並不會造成IgE反應,也因此IgE指數正常;相對的,外因性則是會有過高的IgE反應,誘發原因多數都是外在環境造成,例如潮濕、空污、黴菌孢子、粉塵、塵螨等。至於過敏檢測還有一項就是IgG,它是一種保護抗體,處於長期慢性的表現,看似與慢性發炎的異位性皮膚炎有關連,實際上,兩者關連並不大,詹智傑指出,IgG檢測雖然可以檢查很多不同食物,但與食物過敏及皮膚炎沒有絕對關係,是與吃的內容物多寡有關,民眾可能會發現,怎麼愈常吃的食物,IgG的指數愈高,就是這個原理。曾經有個案拿著一疊過敏原測試報告跟詹智傑醫師討論,患者抱怨:「我有上百種的食物IgG偏高都不能吃,那我的生活還要過嗎?」診間確實有不少患者為此困擾,患者會花錢去檢測過敏原,很大的原因是希望可以找出更進一步的解決方式,但這反而讓病人非常自責,會以為病情嚴重是自己無法控制口慾而造成。寫食物日記,紀錄每次病情惡化時的食物其實,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若真的想要了解自己的皮膚炎是否真是食物相關,不是去驗過敏指數,反而是寫食物日記,紀錄每次病情惡化時的食物,前後數次比對,找出真正可能惡化皮膚炎的特定食物,用自身的經驗值找出原因,觀察某種食物進食前後對身體的反應,才能抓出哪個食物會惡化皮膚炎,減少誘發機會。詹智傑都會告訴病人,皮膚嚴重度跟過敏指數沒有直接關係,不要盯著指數來增加自己壓力,更不需要因其指數高低來決定是否更改治療的藥物,新型的治療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發炎的源頭壓制,可以達到大幅度的進步,成功治療後,除了患者自身經驗中確認容易誘發癢疹的特定食物外,飲食上沒有什麼限制。加上現今治療精準化,新療法可以改善異位性皮膚炎大部份的症狀,患者的人生也從不想抬頭看世界,到邁開步伐向前走的彩色人生。
-
2021-12-08 醫療.自體免疫
大掃除全身發癢 男患異位性皮膚炎用藥狂打嗝
29歲邱先生患有異位性皮膚炎,大掃除時全身發癢,用類固醇控制卻讓他皮膚變薄又狂打嗝。醫師說,類固醇是控制過敏的好藥,但若不適合或抗拒使用,也有非類固醇藥物可選擇。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今天舉行衛教記者會,台大醫院副院長江伯倫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氣喘與過敏性皮膚炎是過敏3部曲,其中異位性皮膚炎容易最先被誘發,之後可能出現其他過敏疾病。江伯倫表示,國內估計有超過200萬名患者,幼童盛行率較高,除了遺傳因素外,飲食、空污、甚至抗生素使用都是危險因子。江伯倫說,皮膚搔癢是異位性皮膚炎主要且最難受的症狀,反覆搔癢感染會形成惡性循環。台大醫院先前研究,異位性皮膚炎會影響孩童生活品質與行為情緒,導致睡眠障礙、焦慮或過動,甚至影響孩童成長。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提到,使用類固醇藥膏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相當有效,是全世界的治療共識,但許多民眾甚至醫師對用藥有迷思,擔心類固醇會導致皮膚萎縮變薄,甚至影響生長發育等。也有患者苦於類固醇的副作用,從小就是過敏體質的邱先生說,經過敏原檢測發現對塵蟎過敏,他回憶大學住宿舍大掃除,渾身發癢讓他抓到破皮流血;他長期使用類固醇藥膏,但每次用藥都會打嗝不止,諮詢醫師才知道他不適合用類固醇。朱家瑜表示,若病友擔心類固醇副作用而停藥或減藥,反而不利病情控制,可與醫師討論使用非類固醇藥物治療。朱家瑜提醒,異位性皮膚炎是因皮膚乾燥加上過敏原引起發炎,故保濕很重要,傳統上最好的保濕劑是凡士林,若太油膩可選擇較清爽的保濕乳液。
-
2021-11-19 該看哪科.皮膚
金魚眼、香腸嘴、風疹症狀反覆6周以上 恐為慢性蕁麻疹
台灣有超過500萬人發生過蕁麻疹,屬於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醫師提醒,蕁麻疹患者皮膚會紅、腫、癢,出現類似「金魚眼」、「香腸嘴」、「風疹塊」症狀超過六周,可能是慢性蕁麻疹,民眾應儘速就醫、穩定用藥治療,有機會可控制病情。一名男性蕁麻疹患者,因全身「癢」到受不了,長年不分季節都睡在大理石地板上,女兒一度認為爸爸「犯了瘋病」,直到治療後,症狀控制,才終於能好好睡覺。另外一位女病患尼姑,看診時曾被醫師告誡不能吃某些食物,導致三年來只吃蔬菜配白飯,壓抑至極。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副秘書長黃毓惠指出,蕁麻疹是自體免疫相關疾病,患者皮膚會紅、腫、癢,外觀上可分為「風疹塊」及「血管性水腫」。風疹塊外觀如同蚊子叮咬般、大小不同的腫塊,通常在24小時內皮膚會恢復正常外觀。血管性水腫好發於眼睛、唇舌、咽喉等血管密集的黏膜處,因此也有金魚眼、香腸嘴的別稱。若是在咽喉黏膜發生水腫,可能引發呼吸道阻塞,有致命危險。黃毓惠說,上述症狀若反覆發生超過六周,即為「慢性蕁麻疹」。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約有20至25萬人為慢性蕁麻疹患者,且患者多為30至49歲女性。目前雖誘發疾病原因不明,但推測可能和女性的體質與壓力大有關,大多屬於「職場女強人」類型,平日兼顧工作與家庭,長期處在高壓生活環境中有關。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朱家瑜說,台大醫院透過健保資料庫研究發現,慢性蕁麻疹患者常伴隨發生焦慮症、睡眠障礙或是陣發性情緒疾患等精神疾病,風險是一般人的1.43至2.32倍,慢性蕁麻疹患者合併使用精神科用藥是一般人的1.95至2.70倍,特別冬季,患者心理壓力大或情緒不佳,病情可能惡化。朱家瑜指出,皮膚科醫學會今年推出更新診治共識三面向,協助基層醫師有效診治慢性蕁麻疹。包括「診斷」包括症狀反覆發作持續超過六周,即為慢性蕁麻疹患者。「處置」藥物治療單純化,接軌國際指引建議。「評估」治療成效納入患者自覺評估,有助治療最適化調整。黃毓惠本身也是慢性蕁麻疹患者,國中開始發病,進入醫學系後,準備專科醫師考試時,同時需要照顧病患,又忙於前往日本進修,龐大壓力讓病情失控,「癢」到完全無法入睡,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她以過來人經驗分享,多數患者誤以為用藥後可「立即見效」,其實應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樣,長期控制、與病共存。黃毓惠表示,臨床上許多病人不願吃藥,有些是擔心藥物副作用,她說,目前臨床多以口服抗組織胺藥物為主,不需過於擔心副作用。近日又看見民眾誤信偏方,網購鹿胎盤、牛樟芝等來吃,她提醒千萬不要亂服藥,有人亂吃藥導致紅疹面積更大,情況更糟,應遵從醫囑正確服藥。台大醫院皮膚部醫師卓雍哲表示,蕁麻疹的「癢」是個主觀症狀,患者可透過自覺評估,反饋給醫師,讓醫師做最適當的治療方針,而慢性蕁麻疹是全身性疾病,須兼顧藥物及非藥物治療,患者可自主照顧,避免過敏原來改善症狀。他提醒,日常生活中可避免「食、衣、住、行」四大雷區,患者可放心配合醫師、耐心持續用藥、安心日常生活,提高疾病認知,並以積極、正確的態度來面對,才能使症狀得到良好的控制。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麻辣鍋等含酒精、香精、辣味食物。衣:避免換季衣物未清洗便直接穿。住:避免天冷長期緊閉門窗導致屋內空氣不流通,粉塵累積。行:出門應避免溫差或日光照射等誘因,誘發蕁麻疹發作。
-
2021-07-27 醫療.皮膚
愛清潔者是好發族群 皮膚科醫教你10招預防汗皰疹
● 夏天潮濕悶熱,好發汗皰疹● 手指、腳趾邊緣會出現一顆顆的小水泡● 少接觸清潔劑,預防汗皰疹夏天天氣濕熱,許多人的手指、腳趾邊緣會出現一顆顆的小水泡,這些小水泡往往令人搔癢難耐,還會脫皮,這是典型「汗皰疹」症狀。今年受疫情影響,不少人因頻繁噴灑酒精、洗手,導致汗皰疹就醫患者激增1倍之多。急性患者 手嚴重龜裂流血一名40歲女性精油老師是汗皰疹慢性患者,已長達十年,今年在疫情下,她經常噴酒精、洗手、戴手套,竟導致汗皰疹急性發作,手部嚴重龜裂、產生死皮,甚至流血。就醫後,經調整生活作息、使用外用藥膏兩個月後,症狀才穩定改善。35年來也飽受汗皰疹困擾的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朱家瑜表示,今年5、6月就醫的汗皰疹患者較往年多出1倍,「診間每40位患者中,約有10位是汗皰疹患者,過去則是每90位患者有5位左右是汗皰疹患者。」汗皰疹是一種反覆發作的濕疹性疾病,不會傳染,朱家瑜說,如果溫濕度變化過大、氣候潮濕悶熱、體質、免疫力低下、常接觸洗潔劑、睡眠不足、情緒壓力大、多汗症及皮膚長期悶在汗中,就易導致汗皰疹發作。今年夏天汗皰疹復發患者特別多,朱家瑜指出,防疫下,許多人都包得密不透風,噴酒精、勤洗手,不斷刺激手部皮膚,為阻絕病毒,有人還戴手套,使手部長時間被悶住,「就好像浸泡在汗裡面」,都是誘發汗皰疹的重要原因。醫護、愛清潔者 是好發族群尤其醫護人員、特別愛清潔者,是汗皰疹好發的族群。朱家瑜說,汗皰疹發作的急性期通常會癢,剛發作時,常從手掌或腳掌紅疹開始冒出小水泡,可能會蔓延至手指或腳趾,但一般幾周內會自行痊癒,慢性期則會出現圓圓的小脫屑。小水泡別抓 恐增感染風險朱家瑜強調,汗皰疹急性期時,應避免搔抓小水泡,一旦水泡被抓破、出水,會增加感染風險,嚴重還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汗皰疹的診斷,新光醫院皮膚科醫學美容中心主任唐豪悅表示,經醫師問診、觀察患處皮膚就可以確診,治療多以外用類固醇藥膏和口服抗組織胺即可改善。對於反覆發作的患者,建議平常可以擦滋潤油膏、凡士林保養。「預防勝於治療」,朱家瑜及唐豪悅提醒,汗皰疹患者不要熬夜、睡眠充足,應適時紓壓,要避免接觸菸酒,少吃甜食、燒烤炸辣類食物或海鮮,芒果、荔枝、龍眼等熱性水果不宜多吃。防疫雖然重要,但要留意酒精噴灑次數,盡量少接觸清潔劑。
-
2021-07-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完莫德納疫苗「新冠手臂」腫一大包 台大醫師:3至4天後消退
COVID-19疫苗持續接種,網傳疫苗要打在右手,可避免心肌炎副作用。指揮中心今天表示,應是無稽之談,發生罕見的心肌炎副作用,與接種哪隻手無關。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接種人數持續增加,但疫苗謠言不斷。先前有人稱手臂接種部位能吸附湯匙,懷疑打疫苗後身體出現磁力;近期更流傳疫苗要打在右手,因為距離心臟較遠,可避免心肌炎副作用發生。針對疫苗打右手防心肌炎的傳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應屬無稽之談,少數人接種莫德納(Moderna)等mRNA疫苗可能發生心肌炎副作用,國外觀察以年輕男性居多。莊人祥強調,心肌炎屬非常罕見的副作用,但COVID-19疫苗是肌肉注射,心肌炎罕見副作用的發生,與接種哪隻手臂無關。台大醫院今天在臉書(Facebook)專頁發文,邀請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兼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朱家瑜,說明接種疫苗後的常見皮膚反應。盛傳打完疫苗後手臂竟能吸附湯匙或其他金屬,朱家瑜解釋,人體皮膚本來就可吸附湯匙或金屬物品,多年來陸續有報導,有科學家研究證實,這並非人體有磁力,而是皮膚的皮脂或分泌物造成吸附現象,只要皮膚塗抹滑石粉,吸附現象就會消失。朱家瑜指出,最近2個月類似的新聞與影片在世界廣傳,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及諸多歐美科研機構都發聲明駁斥相關謠言,請民眾不要以訛傳訛。此外,朱家瑜也解釋接種COVID-19疫苗後的「新冠手臂」(COVID arm)現象,手臂接種處可能腫一大包,又熱又痛,可能有點癢,類似蜂窩性組織炎症狀。朱家瑜說,這是接種後的「延遲性大型局部反應」,以莫德納疫苗的臨床試驗觀察,受試者中有0.8%的人會出現此現象。朱家瑜表示,「新冠手臂」一般會在3至4天後逐漸消退,最長甚至可達25天,建議可局部冰敷改善症狀,如果真的很腫痛,也可使用口服抗組織胺加上外用的類固醇藥膏,有時可以加止痛藥來治療。朱家瑜提到,即便打第1劑出現「新冠手臂」,仍可打第2劑疫苗,通常第2劑施打同廠牌疫苗時,雖然會更快出現紅腫,但症狀反而較輕微,也比較快消退,甚至約半數的人未出現新冠手臂反應。
-
2021-05-03 該看哪科.皮膚
不痛不流血就沒事?關於痣的三大迷思,最要當心「惡性黑色素瘤」
愛美是人的天性,許多人喜歡做醫美除疤、除痣,但是得注意,別把癌當痣!一名30多歲妙齡女前往醫美除痣時,發現手上有顆不規則的黑痣,醫師擔心有病變疑慮,經過切片化驗後,發現是皮膚癌中致死率最高的「惡性黑色素瘤」。 該名女子在醫師建議下除了進行手術切除患部,也進行前哨淋巴結切片,發現痣的深度雖然不深,但已有擴散跡象,屬第三期惡性黑色素瘤。此外,因BRAF基因檢測呈現陽性反應,在醫師的建議下進行標靶藥物進行治療。 收治該病例的臺灣免疫暨腫瘤學會、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吳教恩表示,過去常見民眾因身體長了痣擔心影響外觀或運勢考慮除痣,但其實痣有無健康疑慮,才是最該重視的關鍵。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指出,根據皮膚科醫學會的問卷調查顯示,有近半數民眾平常不會留意身上的痣。提醒民眾,平時應多留意痣的變化,才能即早發現身上的痣是否為惡性黑色素瘤,掌握黃金關鍵期。 對於痣的三大迷思,你一定要知道! 迷思一:長痣不自知,恐埋惡性黑色素瘤危機 根據最新調查,除了有半數民眾不會主動觀察身上的痣外,亦有高達6成民眾無法分辨身上的痣是否是近一年新增或幾乎無特別留意過痣何時出現。民眾應隨時提高警覺觀察與留意身上的痣,一旦是一年內出現,且形狀大小規則不一,就得多留意。 迷思二:別只重命相與外在美,小心遺漏惡性黑色素瘤的好發位置 有超過9成的民眾最在意臉部的痣。此外,曾有45%民眾考慮除痣,且45%民眾中,有高達60%曾因外觀考慮除痣;因命理因素想除痣的民眾也有超過1/3。 亞洲人惡性黑色素瘤的好發部位為四肢肢端,如手指腳趾、手掌腳掌、趾甲等較難察覺處。但根據調查發現,民眾對指甲、腳底等肢端痣的重視程度相當低,僅不到10%民眾會特別留意指甲、腳底等部位,恐錯失惡性黑色素瘤早期的黃金治療期。 迷思三:不痛不流血就沒事?錯誤認知恐延誤治療關鍵期 調查結果顯示,民眾認為痣有健康疑慮的前三名分別為會痛、潰瘍有傷口與會流血,皆有高達7成的認知度。醫師提醒,雖惡性黑色素瘤為台灣少見的癌症,但惡化速度極快且癌細胞容易轉移,治療相當困難。民眾除了多加留意,一旦發現痣的外觀出現變化,如擴大、不規則、顏色不均等,就須提高警覺,並非會痛、會流血才是有問題的痣。
-
2021-04-29 該看哪科.皮膚
難治異位性皮膚炎新解方 台大公布口服新藥臨床成果
難治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有新解方!台大醫院昨天公布參與口服新藥跨國臨床試驗成果,使用最新一代口服JAK抑制劑來治療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在接受連續每天口服藥物治療12周後,高達70%受試病患達到病灶改善75%的目標,更有13%患者的病灶消失,原本全身到處紅癢痛,都不復存在。台灣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約兩百萬人,其中約有十幾萬人屬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使用傳統藥物治療無效者一萬人左右,他們只能每兩周打一針生物製劑,若未符合給付條件,一年藥費高達50萬元。台大醫院皮膚部教授朱家瑜表示,這項臨床跨國試驗發現,每天服用新一代口服JAK抑制劑,療效優於生物製劑。異位性皮膚炎是慢性反覆發炎性疾病,有八成患者在五歲以前就發病,常合併有過敏鼻炎、氣喘等其他過敏性疾病。朱家瑜說,這次研究18國共收案838人,台灣共16人,台大、北榮、中榮、馬偕、成大、中山都有參與,台大收案占一半以上。朱家瑜指出,傳統藥物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可改善50%以上症狀,但可能影響肝腎功能,以及惡心、嘔吐、掉髮等副作用;三年前問世的生物製劑可改善一半的症狀,但需要每兩周打一針,患者常需要請假,造成不便。這次口服新藥臨床感受明顯優於其他藥物,每天口服一顆,更方便也更有效,預計今年上半年可通過美國食藥署審核,下半年可能引進台灣。但新藥並非對所有患者都有效,仍有二到三成受試者的症狀並未顯著改善。
-
2021-03-20 科別.皮膚
從「痣」看健康!專家提點揪出「索命痣」的痣相3迷思
許多人面對身體長的痣,多只會擔心影響外觀或運勢,因而考慮除痣,殊不知,「痣」有無健康疑慮,才是最該重視的關鍵。根據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最新問卷調查顯示,有近半數民眾平常不會留意身上的痣。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提醒,千萬不可輕忽身上的潛在「痣」命危機,平時應多留意痣的變化,才能即早發現痣是否為致命的惡性黑色素瘤。他特別整理關於「痣」的三大迷思,請大家能重視「痣」對健康的影響。 迷思一:長痣不自知 恐埋惡性黑色素瘤危機調查顯示,除了有半數民眾平常不會主動觀察身上的痣外,亦有高達6成民眾無法分辨身上的痣是否是近一年新增或幾乎無特別留意過痣何時出現。朱家瑜表示,應隨時提高警覺觀察與留意身上的痣,一旦是一年內出現,且形狀大小規則不一,就得多加留意。迷思二:只重命相與外在美,恐遺漏惡性黑色素瘤好發位置朱家瑜指出,該調查也指出,有超過9成的民眾最在意臉部的痣。此外,曾有4成5民眾考慮除痣,且4成5民眾中,有高達6成曾因外觀考慮除痣;因命理因素想除痣的民眾也有超過1/3。亞洲人惡性黑色素瘤好發部位為四肢肢端,如手指腳趾、手掌腳掌、趾甲等較難察覺處。根據調查,大眾對指甲、腳底等肢端痣的重視程度相當低,僅不到1成者會特別留意指甲、腳底等部位,錯失惡性黑色素瘤早期的黃金治療期。迷思三:不痛不流血就安心? 錯誤疾病認知恐延誤關鍵期調查顯示,民眾認為痣有健康疑慮的前三名分別為會痛、潰瘍有傷口與會流血,皆有高達7成的認知度。但對於痣的大小、顏色、形狀等產生變化時,有可能是惡性黑色素瘤徵兆症的認知則敬陪末座。朱家瑜提醒,雖惡性黑色素瘤為台灣罕見的癌症,但惡化速度極快且癌細胞容易轉移,治療相當困難。提醒大家,一旦發現痣的外觀出現變化,如擴大、不規則、顏色不均等,就須提高警覺,並非會痛、會流血才是有問題的痣。諮詢專家/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 朱家瑜
-
2021-03-10 癌症.皮膚癌
腳底有黑點恐致命!醫師提供惡性黑色素瘤自我檢查指標
「上一次看自己腳底是什麼時候?」忽略腳底有「黑點」恐致命,皮膚科醫師指出,黑色素瘤惡化速度極快且癌細胞容易轉移,建議民眾留意手指腳趾、手掌腳掌、指甲等有無黑點或痣,一旦發現形狀不對稱、邊緣不規則、顏色不均勻、直徑大於6mm,或是大小、形狀、顏色改變,便可能罹患黑色素瘤,建議至皮膚科診所就醫,及早發現與治療,可大幅提高存活率。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指出,惡性黑色素瘤是台灣致死率最高的皮膚癌。根據民國107年癌症登記報告,惡性黑色素瘤佔整體皮膚癌發生個案數僅7%,但因為「惡化快」、「易轉移」、「難治療」,致死率竟高達58%。朱家瑜說,黑色素瘤有3成來自良性痣,但根據2021最新網路調查,台灣民眾除掉痣大多因為美觀,而非擔心健康,除痣位置多在臉部而忽略足部,但台灣黑色素瘤好發於四肢肢端,提醒民眾注意出現在腳底、腳背及腳趾等的黑點或痣。為協助民眾判斷身上黑點、痣是否為黑色素瘤,朱家瑜提供「惡性黑色素瘤ABCDE自我檢查指標」,若有A(Asymmetry)不對稱、B(Border)邊緣不規則、C(Color)顏色不均勻、D(Diameter)直徑大於6mm、E(Evolving)大小、形狀或顏色改變等上述五個徵兆,建議至皮膚科診所就醫。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吳教恩表示,黑色素瘤初期癌細胞尚在皮膚表層,存活率達100%,進入第1期的患者5年存活率達8成以上,但到第4期時卻降至1成,凸顯早期發現惡性黑色素瘤並進行手術切除的重要。吳教恩說,罹患黑色素瘤的歐美民眾發現中有9成都是第1期,但台灣民眾竟有半數已至第3、4期,少數是第1期,甚至有患者因延誤診斷、治療,導致截肢,且調查顯示,近5成的民眾不會注意身上有無新的痣,更有近6成的民眾不知道新痣何時出現,呼籲應積極觀察一年內新增的痣,善用自我檢測方法,以早點發現黑色素瘤,方能進行診斷與治療。針對治療藥物,吳教恩表示,國外研究發現,基因BRAF會促進黑色素瘤癌細胞生長,西方5成病患都有BRAF突變基因,亞洲則約2成,幸已有對應之標靶藥物,另MEK基因標靶藥物能抑制BRAF標靶藥物的抗藥性,透過雙標拔藥物能延長患者存活期。吳教恩補充,有位30多歲的年輕女患者小涵罹患惡性黑色素瘤第3期,癌細胞已擴散至局部淋巴結,但第3期預後相對不好,需切除腫瘤、清除淋巴結,且無轉移至其他位置,5年存活率約4成,復發機率約6至7成,但配合雙標靶藥物,復發機率能降至4成,個案如今已使用藥物1年,順利完成治療,目前追蹤中。朱家瑜說明,國外黑色素瘤致病因素大多跟日曬、遺傳基因有關,國內雖也顯示部份基因會致病,但推測我國黑色素瘤與民眾平時走路一直壓迫足部位置更有關,目前仍積極研究中。●惡性黑色素瘤ABCDE自我檢查指標:A(Asymmetry)不對稱B(Border)邊緣不規則C(Color)顏色不均勻D(Diameter)直徑大於6mmE(Evolving)大小、形狀或顏色改變若有有上述五個徵兆,建議至皮膚科診所就醫。
-
2021-03-09 科別.皮膚
皮秒雷射改善皮膚 老董也凍齡
邁入中年的王董事長縱橫商場日理萬機,隨著歲月留在臉上的黑斑、細紋加深,讓他看起來蒼老許多,也顯得沒精神。想透過醫美改善膚況,向皮膚科醫師求助。要解決臉頰大面積曬斑、細紋及膚色暗沉問題,且想縮短術後恢復期,醫師建議王董採用皮秒雷射治療。兩個月後,王董回診時,整個人神清氣爽,也開心分享臉上的斑不見了,膚色也明亮了,看起來年輕了好幾歲。傳統雷射術後修復期長、傷口不易照顧,容易產生術後反黑、發紅及疤痕等副作用。但隨著科技進步,近年來雷射治療有很大的突破,不論針對輕齡肌或熟齡肌,透過皮秒雷射治療,就能幫助改善色素斑、青春痘疤、細紋、毛孔與刺青等膚況。相較於傳統雷射,皮秒雷射能瞬間進入皮膚,以光震波效應破壞黑色素,減少皮膚的熱傷害、紅腫反應,讓術後反黑的機率下降,治療次數減少。如果再加上全像聚焦科技,產生表皮沒有明顯傷口的「光學空泡效應」,就能刺激真皮層膠原蛋白的新生和重組,使得毛孔、疤痕及細紋獲得改善。進行皮秒雷射治療前,先局部塗抹麻醉藥膏,舒緩治療時些微的刺熱感,一般全臉治療時間約15分鐘即可完成,結束後,可適當的冰敷減緩不適。術後要加強防曬及保濕,才能達到治療效果。有些人在皮秒雷射除斑後,會出現部分皮膚色素沉著問題,導致除斑後的部位膚色變深,這屬正常現象,只要注意術後護理,在一段時間內就會消退,不用過度擔心。皮秒雷射多半需要數次治療才能獲得治療效果。市面上皮秒雷射機器種類多,搭配的療程、品質及費用自然差異很大。建議有需求的民眾謹慎選擇治療的醫療院所,雷射治療結果皆受個人體質不同影響,需與皮膚科醫師討論後,依個人狀況調整不同的治療模式。
-
2021-01-11 科別.心臟血管
別直衝山頂賞雪 醫:幼童5成會有高山症
氣溫回暖一天又要急凍,山區將再度降雪,高山醫學權威、醫者診所醫師王士豪提醒,國小以下學童至高地時,高山症發生率近五成,家長務必小心,開車載孩子賞雪時不要一步到位、直衝山頂,應先在中海拔過一晚,讓身體適應高山海拔,降低罹病風險。王士豪表示,幼童大腦比成人飽滿,對壓力變化較敏感,加上身體不舒服時大都以哭鬧為主,難以即時發現罹患高山症,因此上高山最好先在中海拔處過一晚,例如上合歡山可先在清境過夜,開車直衝高山若發現身體不適應「捨得放下美景」,否則一不小心可能引發腦水腫和肺水腫,甚至不幸死亡。三總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祝年豐表示,目前可以服用丹木斯(Diamox)等藥物來預防高山症,但只有成人劑量;為了避免風險,最好不要帶小朋友登高山。祝年豐說,在高山上出現一陣陣頭痛 、呼吸急促、惡心等症狀可能就是高山症,最好就不要再往上爬,要趕快下山。除了高山症,有人為了賞雪而雙腳凍傷。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蔡呈芳表示,台灣的降雪常是「雨夾雪」,溼、冷、冰,如果穿拖鞋或一般鞋子上山,可能出現凍傷或「戰壕足」,嚴重時腿部神經病變,甚至必須截肢。「戰壕足」大都是雙腳在濕冷水中泡太久,血管異常收縮造成缺氧,出現痛、癢、腫脹,甚至凍瘡。「戰壕足」不一定在攝氏零度以下才發生,末梢神經較差的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是高風險族群。王士豪建議,登山賞雪或冬天至日本北海道旅遊,最好穿著防水登山鞋,裡面穿套雙毛襪才能保暖;最近上山看雪,至少要穿防水鞋或是雨鞋。
-
2020-11-13 癌症.抗癌新知
誤把黑色素細胞癌當黑痣 醫師籲:雷射除掉恐更嚴重!
看似無害的痣,竟是黑色素細胞癌的徵兆?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廖怡華指出,黑色素細胞癌是常見皮膚癌中最致命的一種,容易與良性的痣混淆,臨床上有病患接受雷射治療,反而延誤病情造成癌細胞擴散,等到可疑的痣擴大,病灶已產生傷口變嚴重時,往往已是癌症晚期。以黑色素細胞癌3C期為例,癌細胞因為已經擴散到淋巴結,病患五年存活率不到七成,術後復發率高達九成。廖怡華醫師表示,有熟齡病患到醫美診所求助雷射或冷凍治療除痣,但沒想到治療後,痣仍復發並持續擴大,經皮膚科專科醫師檢查才發現是黑色素細胞癌,治療因病情延誤而更加棘手。醫師提醒,無論雷射或電燒等除痣方式,都無法根除黑色素癌,更可能因延誤治療,造成癌細胞的轉移。然而類似案例常在門診中真實發生,該如何避免民眾誤診,錯過黃金治療期?廖醫師建議,如果身上有痣,可以從5個部分觀察是否有黑色素癌的風險:痣的形狀不對稱、邊緣不規則、顏色不均有異色、直徑大於0.6公分、外觀突起變大。廖怡華醫師提醒,只要有其中一個特徵就應該找皮膚專科醫師就醫,透過醫師肉眼和皮膚鏡檢查,必要時配合皮膚切片病理化驗,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避免惡化。指甲、腳底出現異常痣 當心癌細胞上身!黑色素細胞癌是皮膚表皮基底層產生黑色素的黑色素細胞,惡性分化時產生的癌變。目前台灣黑色素細胞癌以肢端型的發生率最高,病灶多長在手腳指掌或指甲。由於一般人很少注意腳底,加上黑色素細胞癌初期沒有症狀,不痛不癢,導致部分病患是被家人無意間發現或因不以為意,拖到很晚才就醫。至於為何會罹患黑色素細胞癌?廖怡華醫師說,長在背部或腿部的案例主要來自於過度紫外線曝曬引起病變,肢端型案例則可能與皮膚和外部環境摩擦接觸或外傷有關。黑色素細胞癌好發於50歲以上患者,男女比例差不多。黑色素細胞癌治療 手術切除為主當病患確診是黑色素細胞癌後,主要的治療方式是手術切除,在切除病灶時通常會檢測「前哨淋巴結」,以病理切片檢查判斷癌細胞是否有淋巴轉移,如果有淋巴轉移現象,癌症分期則為第三期;廖怡華醫師說,第三期以後的黑色素癌細胞全身擴散及局部復發的機率很高,因此針對第三期(淋巴轉移)及可切除的第四期(遠端轉移)病患,目前除了手術,還會搭配標靶藥物、免疫治療等輔助療法,降低復發機率。廖怡華醫師進一步解釋,在黑色素癌細胞中,訊息傳遞因子BRAF基因的活化對腫瘤的生長非常重要,而其中最常見的突變是發生在V600這個胺基酸位置,針對這個突變的藥物治療目前已有對應的標靶藥物可以使用。有一位50歲的病患,正值事業巔峰時被確診罹患黑色素細胞癌3C期,癌細胞已轉移到淋巴,復發的機率很高,他的黑色素癌細胞經過基因檢測,具有BRAF基因突變,於是術後搭配BRAF基因對應的輔助藥物治療,至今仍在定期追蹤,沒有復發。目前國內黑色素細胞癌病患中,約有近兩成病患有BRAF基因突變,廖怡華醫師說手術後搭配術後輔助治療藥物,可以阻斷癌細胞增生的傳遞路徑,延長病患的存活期,但使用該藥前,需要使用病患的外科檢體確認基因突變。另外近年也有免疫療法,靠提升自體免疫機能來對抗黑色素細胞癌,這些都被視為治療新契機,也讓人類面對致命的癌症,可以超前部署,預防惡化。判別好痣壞痣的ABCDE原則:A:對稱性(Asymmetry)指痣的外觀上下左右對不對稱。B:痣的邊緣(Border)若是皮膚病變,會有邊緣呈鋸齒狀,或是缺角、突起,或是沒有明顯邊界等外觀。C:顏色均勻(Color)正常的痣通常顏色均勻,如果痣看起來有不均勻的多種顏色,或是顏色深淺不一,都要留意。D:直徑大小(Diameter)若直徑大於6公釐以上,或是持續變大要注意。E:快速隆起或起變化(Elevation或Evolvement)如果痣快速隆起或是快速擴大,可能有問題。
-
2020-09-10 科別.指甲.足部
指甲變形變色 小心染上灰指甲
當指甲出現變形變色,小心灰指甲(甲癬)上身!灰指甲或臭甲是甲癬的俗稱,是由黴菌感染造成,是國人常見的指甲疾病,灰指甲占指甲疾病50%。大部分病人是先感染香港腳(足癬)未治癒而擴散至指甲,感染的指甲是黴菌的溫床,導致灰指甲和香港腳經常性復發。灰指甲好發於腳趾甲,因為香港腳比手癬更常見,且腳趾甲生長速度較慢。常見危險因子包括:年老、男性、指甲曾受傷、穿著過緊不合腳的鞋子、常使用公共更衣間、糖尿病、愛滋病或周邊血管疾病患者。最常見的灰指甲型態為遠端側緣甲下型,黴菌從指甲遠或側端的下緣開始感染,導致指甲下緣增厚、角化、變色、變形、易產生碎屑、甲床分離等,並漸向指甲近端感染。有時會形成一黃色條紋,是其他指甲疾病不會出現的表徵;其次常見的灰指甲是白色表淺型,黴菌自指甲表面感染,導致指甲變成如粉筆一般白色、失去正常光澤。當指甲出現變形變色,就是得到灰指甲嗎?不一定,灰指甲只占指甲疾病50%,也就是有一半的指甲疾病並非黴菌感染所造成。其中指甲乾癬和灰指甲一樣,均會造成指甲變色、不透明、甲下角化、產生碎屑,但不同之處在於指甲乾癬會在指甲表面出現凹洞、在甲床分離近端有油滴狀變色或鮭色斑,灰指甲則不會。其他指甲疾病包括:鞋子穿太緊壓迫或外傷導致之指甲變形、濕疹、扁平苔癬、粗面指甲等都需要與灰指甲區別。因為治療灰指甲大多需使用口服抗黴菌藥物,所以正確診斷非常重要。診斷上可以刮指甲屑做顯微鏡的檢查,黴菌培養以鑑定菌種,或剪下指甲送病理染色檢查。對於較輕微的灰指甲,可考慮使用外用藥治療,先用銼刀去除病灶再加上外用抗黴菌藥物。不過,就算使用最新型外用藥物治癒率仍小於20%,因此使用外用藥一年仍未痊癒時,就必須考慮口服抗黴菌藥物治療,一般手指甲需治療6周、腳趾甲為12周,治癒率可達六至七成。很多人擔心口服藥會傷肝,其實對絕大多數病人是無影響的。大約有小於3%的病人會肝功能異常,但大多不嚴重且停藥後肝功能多可恢復正常。因此,治療期間應遵從皮膚科醫師指示,定期監測肝功能指數,以確保用藥安全。
-
2020-08-26 科別.皮膚
手掌腳掌長滿水泡確診罕見掌蹠膿皰症 9大危險因子易釀病
40多歲陳小姐多年來飽受關節疼痛之苦,多次就醫,找不出病因,只能服用類固醇以及A酸等藥物,由於腳底腳趾長滿水泡,潰瘍化膿,又癢又痛,嚴重時無法穿上鞋襪,至皮膚科就診,經過進一步檢查,確診為罕見的「掌蹠膿皰症」。與乾癬類似 基因表現不同「掌蹠膿皰症」(Palmoplanatar Pustulosis,PPP)是一種慢性發炎疾病,成因不明,盛行率約10萬分之9,長久以來,被視為乾癬的一種類型,3%至4%乾癬患者會併發「掌蹠膿皰症」。近年研究發現,掌蹠膿皰症與乾癬在基因表現不盡相同,因此,掌蹠膿皰症獨立出來為另一種疾病,患者手掌腳掌表皮出現水泡、膿皰,反覆發作,以致皮膚發紅、增厚、搔癢、脫屑,據病人自訴,「痛起來宛如火燒般」。研究逾六成有抽菸習慣台大醫院日前完成國內首份掌蹠膿皰症臨床研究報告,分析1994至2019年間66名掌蹠膿皰症病患,發病年齡中位數為44歲,女性占59%、男性42%,整體來說,62%有抽菸習慣。除抽菸之外,掌蹠膿皰症的危險因子,還包括基因遺傳、過度日曬、扁桃腺發炎、牙科感染、鼻竇炎、壓力、鞋襪摩擦,以及皮膚與含鎳飾品接觸等。進一步觀察病灶,起初症狀僅為針頭般的細小水泡,局部發癢,病程發展迅速,沒多久水泡就大如圖釘,且為連續性病灶,變成一大片水泡、膿包,又癢又痛。症狀類似濕疹 易被誤診從外表看來,掌蹠膿皰症症狀類似於濕疹、汗皰疹、黴菌感染(香港腳),因此很容易被誤診,許多患者反覆發作,病灶愈來愈嚴重,傷口化膿,湯湯水水,手指、手掌布滿水泡,除了影響外觀,不方便工作,有時連手指敲打電腦鍵盤,都有困難。在治療上,可分為局部和全身系統性,局部治療以類固醇藥膏和照光治療為主,全身系統性治療則使用口服A酸與施打生物製劑。臨床顯示,照光治療效果有限,使用A酸皮膚則會愈來愈薄。至於塗抹類固醇藥膏,可抑制發炎,容易結痂,且有止癢效果,但長期使用,容易併發水牛肩、月亮臉。傳統藥物治療 效果有限掌蹠膿皰症是一種慢性疾病,傳統藥物治療效果有限,以致容易反覆發作,因為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就會產生記憶細胞。如果持續施打生物製劑,可以減少發炎反應,讓病情平穩,但需持續用藥,每月兩、三萬元藥費,經濟負擔不小。提醒民眾,如果手掌、腳底反覆出現水泡,且發紅化膿,異常疼痛,務必提高警覺。一旦合併不明原因關節炎,則需積極就醫找出病因,若確診為掌蹠膿皰症,需耐心接受治療,且一定要戒菸,遠離菸害。
-
2020-07-14 科別.皮膚
整天待在辦公室也要防曬?皮膚科醫師建議至少擦這係數
待在辦公室裡也需要防曬嗎?其實如果坐在窗邊,室外陽光長波UVA可以穿透玻璃,某些室內燈源也有讓人變黑的紫外線,長時間暴露於藍光之下,也會使膚色變暗。皮膚科醫師建議,即便整天待在辦公室,雖不用高係數防曬,但可能還是需要使用大約SPF30,PA++的防曬品。最常見防曬標示SPF是針對UVB的防曬係數,PA或PPD則是針對UVA的防曬係數。UVA穿透性比較深,會促使皮膚老化,UVB則會導致表面曬紅曬傷,反覆曬傷會增加皮膚癌的風險,兩個都要防。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蔡呈芳說,研究發現,日光燈等可見光中的藍光,也會引起膚色變暗,而且持續時間更長。趙昭明皮膚科診所院長趙昭明表示,上午10點到下午2點的紫外線最強,如果座位在窗邊,也會受到長波UVA的影響。另外,某些室內燈源也有會讓人變黑的紫外線,其中鹵素燈與投射燈的紫外線最強。如果室內不防曬,長期下來還是可能會變黑,建議至少擦SPF30,PA++的防曬品。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醫師黃毓惠表示,紫外線UVA會活化黑色素細胞,變成黑色素,增加罹患皮膚癌的風險,即便不追求白皙,還是建議應該做好防曬。蔡呈芳表示,一般人在攝氏18度以內環境不會流汗,大約攝氏20度才開始會流汗,若在冷氣房、沒流汗,其實不太需要補擦防曬,如果比較容易流汗的人,最好選擇防水的防曬品,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廖怡華提醒,防水型防曬乳的測試是撐超過80分鐘就過關,所以還是建議,超過80分鐘仍要補擦。
-
2020-07-12 科別.皮膚
正確使用防曬乳 皮膚科醫師:卸除防曬乳別用卸妝棉
放暑假了,高溫抵擋不了出去玩的決心,上山下海、尋幽踏浪之際,你是否備妥因應環境變化的方案?不想出遊帶回一身「紅豆冰」、曬到皮膚脫皮發紅變黑,甚至脫水、遭雷擊引發致命危機,出門前多一分常識與準備,才能讓每趟遊程畫下完美句點。每到夏天,我要去海邊!不過,今年氣溫飆高,紫外線指數也不容小覷,藥粧店裡琳琅滿目的防曬品,到底該怎麼選、怎麼擦、怎麼卸?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蔡呈芳說,現在疫情期間出門有戴口罩和帽子,他就不擦防曬,但如果知道自己會在大太陽底下走路,還是會擦防曬。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廖怡華表示,她只要出門必擦防曬,因本身非敏感性膚質,物理性或化學性防曬都可以擦,如果擦化學性防曬,就會注意要在出門前20到30分鐘擦。UVA讓人老 UVB讓人黑、罹癌最常見防曬標示SPF是針對UVB的防曬係數,PA或PPD則是針對UVA的防曬係數。蔡呈芳表示,UVA穿透性比較深,會促使皮膚老化,UVB則會導致表面曬紅曬傷,反覆曬傷會增加皮膚癌的風險。簡而言之,UVA令人老,UVB令人罹癌,兩個都要防。蔡呈芳表示,化學性防曬吸收光波之後再重新釋放,是對特定波長選擇性的防護;物理性防曬透過物理顆粒反射光波,無差別地擋掉各種波長,比較全面。現在有研究發現,日光燈等可見光中的藍光,也會引起膚色變黑,而且持續時間更長,現在有些新的物理性防曬成分,進化到連藍光都可防。選擇高係數 以免擦不足量廖怡華表示,她自己都擦SPF50的高係數防曬品,因為SPF係數標準測試是每平方公分塗抹兩毫克,大約是一個手指尖的量擦整臉,廖怡華表示,很多人不會擦到這麼足量,所以寧可選高係數,才不會因為用量不足,讓防曬效果打折扣。如果想達到防曬品標示係數的效果,建議要以一個指尖的量擦臉,一個指尖的量擦脖子。廖怡華表示,平常在醫院工作,整天不外出,也不太會流汗,所以她不會補擦防曬;如果有外出或流汗,就一定會補擦。她說,一般型的防曬遇到汗水或水,都會流失,所以只要流汗就要補擦,建議在戶外至少兩小時要補擦一次,補擦前記得把皮膚擦乾。防水型防曬 照樣要補擦到海邊戲水或容易流汗的人,廖怡華建議選擇防水型的防曬乳。如果能正確補擦防曬,再善用有UPF認證的衣帽或陽傘等物理性遮蔽,基本上不太會曬黑。但千萬別以為擦防水防曬乳就萬事俱備,因為防水測試是撐超過80分鐘就過關,所以建議80分鐘就要補擦。各種防曬係數測試可信嗎?蔡呈芳表示,目前台產防曬品是塗在塑膠片上測試,並不能模擬皮膚有毛孔、會收縮的情況。國外生產的防曬品則是以人背測試,比較能忠實反應實擦情況。消費者選擇的時候,可以留意其測試方法,再按照自身需求及產品所建議的方式擦,通常都有一定效果。卸除防曬乳 別用卸妝棉至於防曬品質地,蔡呈芳和廖怡華都覺得,無論水狀、凝乳狀、噴霧都無妨,重點是正確使用、補擦。要提醒的反而是防曬品和卸妝品都可能引起過敏。蔡呈芳表示,相較於化學性防曬,物理性防曬主成分不太會引起過敏。但是防曬品還有界面活性劑、香料、防腐劑、殺菌劑,有些防曬品為了讓效果更全面,會同時有物理性和化學性成分,這些次要成分通常才是過敏原。廖怡華說,理論上,防曬乳用界面活性劑就可以洗除,所以她只用洗面乳、以手指在臉上畫圈,絕對不用洗臉機或卸妝棉摩擦,以免傷害皮膚角質這個重要的保護層,反而變成敏感肌。防曬卸過頭 最怕傷害角質蔡呈芳表示,理想的防曬是一個清爽透氣的膜,不被皮膚吸收、不容易流失、可以隔絕光線、能夠洗得乾淨,這是很困難的技術。如果防曬卸過頭會破壞皮膚保護層,很多人洗完臉感覺乾乾澀澀,不是因為太乾淨,是因為太刺激,讓皮膚中的蛋白質都變硬了。另一方面,若沒洗乾淨,防曬成分殘留在毛孔又遇到油脂,會導致粉刺、毛囊發炎等問題。有些防曬品乾脆直接添加去粉刺成分,這種成分會去角質,結果讓該留在體外的防曬成分被身體吸收。蔡呈芳提醒,如果卸防曬之後,皮膚感到乾燥、發紅、緊繃,甚至紅腫、脫皮、發癢,就要趕快找皮膚科醫師協助,並且重新檢討所用的防曬和卸妝產品。
-
2020-07-07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連滑手機都困難! 乾癬性關節炎5病徵別小看
國內正式解除社交限制,民眾生活解封,紛紛開始展開各項活動,但對於乾癬性關節炎患者而言,仍因關節腫脹變形而行動受封、生活受限。調查顯示,乾癬性關節炎患者中有半數停止社交生活、減少與人接觸,甚至影響工作。張先生是1位55歲上班族,在20歲時罹患乾癬,到35歲時,發現關節開始腫、痛、發熱,起初不以為意,後來才驚覺這就是之前接受衛教時,醫師曾說過的乾癬性關節炎,嚴重的疼痛遍及全身,從髖部、腰部、頸部關節到手腳關節都腫痛,痛到無法入睡,更無法翻身、難以起身,只能躺在床上掙扎。經歷各種治療方式的他,到如今使用針劑生物製劑治療,雖然已好轉許多,然而卻仍感受到關節的腫脹發熱,也期待有新的治療選擇。 財團法人風溼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溼病聯盟董事長蔡世滋醫師表示,全台乾癬患者約8至10萬人,其中約有3成的乾癬患者會發生乾癬性關節炎,再加上未經歷乾癬治療、直接出現乾癬性關節炎的患者,推估至少超過2萬人為乾癬性關節炎所苦;部分患者因受到乾癬皮膚病灶困擾,再加上關節疼痛問題,讓本身較為缺乏自信的病友,生活又再籠罩一層陰霾,關節復原遙遙無期。 台灣乾癬暨皮膚免疫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蔡呈芳醫師表示,分析台灣健保資料庫數據發現,台灣的乾癬患者中,罹患乾癬性關節炎的患者10年來的比例倍增4倍,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乾癬性關節炎較常見的病徵如周邊關節疼痛,也容易有下背疼痛、香腸指、足底筋膜炎等問題,患者可能會出現指甲凹陷脫落的狀況,若未及早發現治療,恐造成骨頭、關節腫脹疼痛甚至變形,導致不可逆的傷害,讓打電腦、滑手機、開瓶罐、扣鈕釦、綁鞋帶等生活中看似簡單的小動作都難以進行。蔡呈芳醫師提醒病友,若發現指甲病徵、下背或關節疼痛,需要特別提高警覺,以免耽誤黃金治療期。 此外,1項最新的跨國調查研究顯示,乾癬性關節炎患者中,逾7成病友表示疾病對其工作及社交生活產生負面影響,不只工作品質及效率下降,更有1成病友被迫離職。除了影響患者職涯發展,也對其家庭及社交造成諸多不便,高達5成以上的病友因疾病必須停止任何運動及社交活動、害怕與人接觸,嚴重影響其生活品質。 國內目前已有最新的口服標靶藥,蔡長祐醫師說明,根據研究,患者在治療2周之後,即可明顯感到疾病緩解;50%的受試者,在治療3個月的時間後,關節腫脹疼痛的症狀明顯改善。這項口服標靶藥物今年6月已經通過健保給付,對患者來說更方便,成為乾癬性關節炎患者進階療法的新選擇。(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瓶蓋打不開別只想到肌少症! 「不死癌」中年婦女最危險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僅傷關節! 細數6大恐怖併發症 最新!國人10大死因糖尿病居第5位 糖友營養補充選對了嗎? 缺血性腦中風不分季節如未爆彈 炎炎夏日怎麼預防?
-
2020-01-19 科別.皮膚
令人畏懼的帶狀疱疹何時容易發作?這項因素是關鍵
老一輩的人常認為,長了皮蛇,最怕病灶擴大延伸,一旦在身體圍繞一圈,恐凶多吉少。果真如此嗎?皮蛇長一圈 不會小命不保高雄榮總高齡整合照護科主任周明岳表示,帶狀疱疹俗稱「皮蛇」、「風蛇」、「腰纏蛇」,光從字面上來看,就知道疾病相當恐怖險惡,令人畏懼。以往醫療水準較差,不瞭解帶狀疱疹成因,又缺乏抗病毒藥物,一旦長了皮蛇,神經抽痛,確實痛苦。如果範圍變大,或是病灶出現在眼窩、頭部、耳朵等重要器官附近,當然就有致命風險,且可能影響聽力、視力。至於皮蛇長了一圈,人就會死亡,周明岳指出,這是鄉野傳說,以前或許有人得了皮蛇,身體虛弱,病灶蔓延,最後死於其他合併症。但現在抗病毒藥物進步,只要確診後,立即用藥,就能大幅減輕疼痛及日後神經抽痛機率。水痘病毒再活化 沿神經節生長帶狀疱疹為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再度活化的表現。第一次感染時,引發水痘,痊癒之後,病毒並未消失,而是潛伏在脊髓神經節,如果身體免疫力變差,病毒再度活化、增生,就會引發帶狀疱疹。特別的是,病毒隨著感覺神經蔓延至皮膚表面,大部分出現在胸部、腰部、大腿等部位,順著神經節分布狀況而擴散。因為神經節為一段段,如果長出皮疹,模樣確實像是「皮蛇」、「腰纏蛇」。初期皮膚無異狀 常難以確診周明岳表示,帶狀疱疹一開始發作時,皮膚毫無症狀,但神經刺痛,相當不舒服。如果長在腰部,腰痠背痛,長在胸部,同樣劇痛,合併灼熱感,身體出現倦怠、頭痛、發燒等感冒症狀,但外表並無異狀。因此,不少患者還被另一半奚落,認為無病呻吟,假裝生病。俗話說,「最後看診的醫師最厲害」,周明岳認為,皮蛇病程發展,就相當符合這句俗語。如果病灶長在胸部、臀部,病情相對較輕微;如果是在眼窩、耳朵、生殖器等部位,則可能引發嚴重後遺症,不可不慎。例如,引發結膜炎、角膜炎,甚至導致失明,部分患者聽力受損,或是顏面神經麻痺。即使沒有上述後遺症,有些患者飽受神經痛之苦,有些人甚至持續數月、數年,期間產生持續性或間歇性疼痛,痛到憂鬱。疹長在哪裡 純粹機率問題至於皮蛇病灶位置為何會不一樣?周明岳說,「這純粹是運氣、機率。」剛好長在眼窩、耳朵的比率並不高,加上抗病毒藥物精進,因此,平均治療半個月後,大部分患者就能恢復正常。皮蛇患者大多體虛、免疫力較差,生病期間應該好好靜養休息,盡量不要外出。免疫力降低 隨時可能復發周明岳指出,許多人以為只有老年人會長皮蛇,其實門診收治不少年輕皮蛇患者,有大學生為了期末考趕報告而連續熬夜,以致免疫力變差,皮蛇上身。但因體力好、本錢夠,年輕皮蛇患者的病程明顯較短,來得快,好得也很快,且日後神經痛機率也明顯低於中老年人。但值得注意的是,長過皮蛇,並不會終身免疫,只要身體疲累,免疫力低下,仍可能復發。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蔡呈芳提醒,盡量少熬夜、睡眠充足,飲食均衡,生活作息保持正常,並適度運動,紓解壓力,以及施打皮蛇疫苗,唯有保持良好免疫功能,才能避免再痛一次。接連感染 留意癌症或免疫疾病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許仲瑤也提醒,若不到四十歲忽然得到帶狀疱疹,或是感冒結束後接著發生帶狀疱疹,一個感染接著一個,發生在年輕人身上並不尋常,要小心可能有癌症、自體免疫疾病等,導致免疫力下降,應提高警覺,盡速就醫詳細檢查。帶狀疱疹病程發作初期身體單側靠近胸椎或腰椎部位出現刺痛、痠麻或灼熱感。也可能出現倦怠、頭痛、發燒等感冒症狀。2-3天後皮膚出現紅疹,並進展為水泡。待水泡化膿後,逐漸結痂剝落。多數會自行痊癒,但長在眼窩、頭部、耳朵、生殖器等重要器官附近風險較高。有些人會留下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甚至持續數月、數年,期間產生持續性或間歇性疼痛。生活照護長皮蛇不能吃蛋?醫師:無稽之談家中有人得帶狀疱疹,該如何照顧?●水泡破掉怎麼辦?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蔡呈芳指出,由於帶狀疱疹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建議家屬協助擦藥、清潔患部,如果水泡還沒破掉,可用溫清水洗澡,輕輕擦乾患部即可。如水泡破掉,則可用生理食鹽水清潔傷口,塗抹藥膏,避免碰到水,減少感染機率。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廖怡華表示,通常只要不用力壓,水泡不太會破掉,建議可用紗布稍微覆蓋,或使用痱子水,有收斂水泡的效果。若水泡很大,可請醫師在診間使用針頭將水泡吸乾,避免弄破水泡,造成續發性的感染。●飲食有沒有禁忌?在飲食上,病友應少吃容易發汗的辛辣食物,避免因為流汗導致皮疹水泡刺癢或紅腫。至於可不可以吃蛋?有一說,蛇愛吃蛋,罹病時吃蛋,會讓皮蛇變大,對此,蔡呈芳表示,這是無稽之談,沒有必要減少蛋白質攝取。
-
2019-12-17 科別.皮膚
身體出現刺痛感就要有警覺 醫師告訴你皮蛇發病4症狀
「哎啊,好痛呀!這樣折磨我,不如死了算了!」78歲的老爸病懨懨地斜躺在沙發上,哀嚎許久。媳婦忍不住偷偷拉住先生嘀咕:「老爸先前不是帶兵的將官嗎?怎麼長起疱疹就唉唉叫呢?」讓沙場硬漢也吃不消的帶狀疱疹,就是民間俗稱的「風蛇」、「皮蛇」或「腰纏蛇」,與水痘一樣都是由Varicella-Zoster病毒感染或活化引起。也就是說,患者在幼年或年輕時感染這種病毒,皮膚出現了水痘症狀,痊癒後病毒潛伏在脊髓神經節內,當身體免疫力降低時,病毒再伺機活化、增生,然後隨週邊感覺神經蔓延往皮膚表面擴散,形成蛇樣纏身的帶狀疱疹。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蔡呈芳指出,多數患者在發病時,是先在身體一側靠近胸椎或腰椎部位出現刺痛感,一般幾天後浮現丘疹,再逐漸成為一團團沿著神經節分布的水泡,讓人又癢又痛,但有時會痛到2~3個月才發疹,發疹持續約1週,之後水泡化膿,接著結痂剝落。但別以為痂皮脫落,惡夢必然解除。帶狀疱疹最常見、也最擾人的後遺症,便是可能引起長達數月,甚至數年的患部持續性或間歇性疼痛,且這種痛不是普通的皮膚或肌肉痛,而是痛徹心扉的神經痛;病人常因疼痛而導致心情不佳、不敢活動、失眠倦怠、憂鬱厭世等,或連衣服碰到都痛,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至於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發生率、嚴重程度與持續時間常隨年齡而增加,像是60歲以上的銀髮族若得到帶狀疱疹,出現疱疹後神經痛的比例高達5成以上。另外,免疫力低下的癌症化療患者,以及罹患愛滋病或紅斑性狼瘡、糖尿病者,不僅較易出現帶狀疱疹,且發病後產生慢性神經痛等嚴重後遺症的比例也較高。而除疱疹後神經痛外,臨床上也曾發現有患者的疱疹病毒侵犯到眼角膜,進而造成失明後遺症;或是侵犯聽覺神經造成失聰;也有人損及薦腸關節,造成大小便失禁;也有侵犯到橫膈膜,造成打嗝不止。更惱人的是得過帶狀疱疹後並不見得能終身免疫,當人體免疫力低下時,還是有可能再度復發,因此預防更顯重要。蔡呈芳指出,曾經感染水痘的人就有機會發生帶狀疱疹,預防之道在於維持良好免疫功能,他提醒大家,平時宜作息正常,睡眠充足,均衡攝取各種營養素,並適度安排運動與休閒活動舒解壓力。延伸閱讀: 「皮蛇」好了還很痛是怎麼了? 守住免疫防線 拒絕皮蛇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