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8 該看哪科.婦產科
搜尋
凝血
共找到
647
筆 文章
-
-
2020-08-25 養生.營養食譜
黑木耳助養骨、防血栓、助減肥,這樣煮更有利營養吸收!
李姿儀營養師表示,黑木耳富含果膠及膳食纖維,有利於抑制膽固醇在血管中堆積,且也具有抗凝血的作用,有助於防範血栓的形成,所以對於一般人保養血管相當有利,也對高血壓患者患者相當有幫助。富含維生素D,用油拌炒吸收更好營養師表示,一般而言黑木耳偏乾,所以料理時宜用熱水煮;而因為黑木耳除了果膠和膳食纖維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對於骨骼保養相當有幫助;而維生素D是為脂溶性,所以在烹調的時候可以考慮加點油用拌炒的方式料理,如此吸收會更好。油品以橄欖油等為佳,有利降膽固醇、血栓等風險而用油方面,營養師建議可多以富含Omega-3、Omega-9的油品為佳,如魚油、橄欖油、芥花油、苦茶油等,有利降膽固醇、血栓等風險。而高血壓患者則更需要注意避免動物性油品,如牛油、豬油、雞油等。體積大、熱量低,對減肥有幫助黑木耳是一種體積大、熱量低的蔬菜類,其100克僅有25大卡,對於減肥族群相當有利。營養師也建議平常可先將其打成黑木耳露或白木耳湯至於冰箱保存,主餐之餘腹餓時可以吃,同時也能避免吃下蛋糕、餅乾等熱量較高卻沒什麼營養的垃圾食物。含水溶性纖維、抗凝血,孕婦、手術、腹瀉者不宜而營養師也表示,雖然黑木耳對身體健康、血管保養、骨骼等都相當有幫助,但也因為其營養少數族群不宜食用。例如黑木耳具有抗凝血的作用,所以即將生產的孕婦或手術前後的族群不宜食用,以避免大量出血;而因為富含水溶性纖維,所以容易腹瀉者也不宜食用,以避免情況加劇。(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08-24 新聞.用藥停看聽
中西藥併服血壓驟降 這些藥物、食物均不宜共食
50歲江媽媽日前發現高血壓,立即掛號西醫求診治療,醫師開西藥降血壓,控制於130至140mmHg之間;江媽媽同時又認為自己更年期失眠,看中醫服用中藥,沒想到血壓遽降至100、頭昏,經醫師診斷認定是中西藥併服產生交互作用,呼籲民眾中西藥不要同時併服。台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中醫部主任吳宗益提醒,民眾常以中藥、西藥雙療法治療疾病或調養身體,若將中藥與西藥併服時,可能降低藥物效果,或是引發發炎等不良反應。例如,服用西藥抗凝血劑患者,同時服食當歸等具有活血化瘀的中藥,可能使抗凝血的藥效增強,進而増加出血的機率。吳宗益建議,民眾服用中、西藥要相隔2小時,以減低其產生交互作用;另患者於門診時,應主動告知醫師正在服用的中西藥物,讓醫師針對不同藥理作用調整藥物劑量。藥師林靖偉也提醒,不同的西藥間也可能產生交互作用,例如抗生素是用來治療發炎、細菌感染的常見藥物,當中抗菌的成分四環素,會跟金屬離子結合而降低藥物功效,患者若因先天貧血問題服用鐵劑,就診時應主動告知醫師,並建議隔餐服用。他說,服用抗生素患者也應避開與含鈣的食品及維他命一起服用,否則可能彼此結合而減少腸胃吸收。林靖偉說明,食物與藥物間的部分禁忌,用藥時也常被忽略,例如含咖啡因飲品、食物及酒精等,因具有刺激中樞神經系統,會引起心跳加速、胃酸分泌等反應,若同時服用抗焦慮劑,可能會降低藥效,建議避免長期和藥品併用。另抗凝血老藥(Warfarin)是藉由減少維他命K作用,來達到減緩凝血功能,若過度食用含豐富維他命K的菠菜、花椰菜、萵苣等深綠色蔬菜,則會減少抗凝血藥效;而服用抗憂鬱藥的患者,服藥期間若攝取過量含酪胺酸食物,如乳酪、優格、香腸等,很可能會導致致死性高血壓。
-
2020-08-20 癌症.大腸直腸癌
男子大腸鏡切除瘜肉等待解說 跑去抽菸引發腹部劇痛
50歲劉姓男子因糞便潛血篩檢呈陽性,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醫師發現他右下腹升結腸處有個約3公分瘜肉,以大腸鏡瘜肉切除術處理,但結束檢查等待醫師解說時間,他自行跑去抽菸、吃東西,結果右下腹出現劇痛,醫師為確認瘜肉切除處的傷口是否破裂引發腸穿孔,立刻安排電腦斷層掃描,幸好無大礙,男子休息2天後出院。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林裕鈞表示,大腸鏡可直接檢查腸道有無潰瘍、發炎或惡性腫瘤的早期病灶等問題,當發現異常時能立即做切片供診斷分析、切除瘜肉處理;許多研究指出,透過大腸鏡發現瘜肉並切除,是降低大腸癌的有效方法。接受大腸瘜肉切除術後,雖可恢復一般飲食,但不可以立即抽菸、喝酒或暴飲暴食,以免產生腹痛、腹瀉、出血、腸穿孔等併發症,此外也要配合醫師建議,視情況停用幾天活血化瘀的藥物及食物,例如抗血小板及抗凝血藥物、銀杏、靈芝、魚油、中藥補品等。他指出,根據統計,糞便潛血篩檢為陽性者,100人中約50人有大腸瘜肉、5人可能有大腸癌,因此建議篩檢為陽性的民眾,一定要立即接受大腸鏡檢查,趁瘜肉尚未轉變為大腸癌之前切除,才能降低風險。接受大腸鏡檢查前,應配合衛教指示服用清腸瀉藥、多喝水、多走動,將殘餘的糞水排乾淨到淡黃色半透明的程度,檢查的品質才會良好。林裕鈞提醒,預防大腸癌要少吃燒烤油炸類、多吃蔬果及膳食纖維、規律運動、維持適當體重、以及戒菸,並建議有抽菸、飲酒習慣、肥胖、大腸癌家族病史者,因長大顆瘜肉和罹患大腸癌的風險較高,可考慮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確保自身健康。
-
2020-08-20 橘世代.健康橘
腎結石不再是長者專利 醫師建議3種方式徹底清除
根據研究,國內平均每10人中有1人有結石問題,男性又比女性高出2至3倍,甚至有人戲稱「讓男人嚐到生產疼痛經驗」的腎結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陳嘉宏指出,過去較常出現在40歲以上中年者,但近年來越多年輕人也有腎結石困擾,除了透過4指標自我檢查外,也能利用3種方式清除腎結石。結石較常見的是輸尿管結石,約占75%至85%,其次為腎結石,約占15%,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因4種壞習慣,包含不吃早餐、缺乏飲水及運動、飲食不當、夜生活過度成為腎結石高危險群。陳嘉宏指出,上班族生活節奏快,長期不吃或不正常吃早餐會導致膽汁長期淤積在膽囊,影響胃酸分泌、膽汁排出,誘發胃炎、膽、腎結石;大量進食醣類及含草酸類食物也會增加腎結石問題。很多上班族,尤其女性,因承受龐大競爭壓力,坐在辦公室的時間都很長,嚴重缺乏運動、造成脂肪過量儲存、工作緊張少喝水,甚至不喝;另外,大量喝酒或是飲用咖啡也會引發腎結石。陳嘉宏表示,腎臟有結石生成時,若石頭靜靜待在原地不動,通常不會有任何不適症狀,許多人都是在健檢時做超音波檢查意外發現,若病患有疼痛感、反覆感染、持續變大、影響腎功能等4種情況,就要積極處理。通常病患被告知有腎結石後,一定會問,「需要去做震波碎石嗎?」陳嘉宏表示,目前清除腎結石最常使用的體外震波碎石術、經皮腎造廔取石術、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等3種方式,各有優缺點。陳嘉宏分析,體外震波碎石術是使用X光或超音波定位,再以體外震波打碎,優點是非侵入性治療,門診就可施作,免住院,缺點是無法處理超過2公分、太硬的結石,沉在下腎盞的結石,也不易擊碎及排出。肥胖者震波穿透距離較遠,碎石效果不理想;正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不適合做體外震波,可能引發出血;孕婦也不能做,可能傷害到胎兒。經皮腎造廔取石術又稱「鑽洞取石」,從後腰部打洞放入導管,經導管使用超音波或雷射擊碎結石,再用取石鉗夾出碎石。優點是可處理2公分以上較大結石,清除也較為徹底,缺點是會留傷口,又因腎臟血液豐富,術後需放置引流管引流血水,疼痛感強烈、恢復期長,需住院約5至7天。若結石不只1顆且分散,就須多打幾個洞。而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則為近10年發展出的方法,主要處理2公分上下的結石,針對體外震波不易定位的結石也能擊碎,若同時有好幾顆結石甚至是兩側腎臟結石,都可一併處理。軟式輸尿管鏡是一種可彎曲270度的內視鏡,從膀胱經輸尿管到腎臟,搭配雷射及取石網,將腎結石打碎撈出。優點是沒有傷口、恢復快,住院3天就可出院,缺點為器械精密,需部分負擔、有輸尿管狹窄問題、無法全身麻醉、心肺功能不佳的人不適合。陳嘉宏舉例,一名病患阿海長期受腎結石所苦,雖做過體外震波,但結石太硬又卡在腎臟深處,改做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後才取出結石,完全不留傷口,術後沒幾天就可正常上班,一舉解決多年困擾。儘管這3種方式為目前常用清除腎結石的手術,但陳嘉宏提醒,每天攝取足夠水分,才是預防結石的不二法則,結石最怕細菌感染,最壞情況可能產生敗血症。精選延伸閱讀↘↘↘。排出咖啡色尿液!8點檔男星忍痛一流!結石忍8年...。喝豆漿會養大子宮肌瘤?手術摘除後是否會復發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8-20 科別.泌尿腎臟
腎結石年輕化 喝足夠水可預防
國內平均每10人有1人有結石問題,男性又比女性高出2至3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陳嘉宏指出,過去較常出現年逾40的中年者,但近年來愈多年輕人也有腎結石困擾,除透過4指標自我檢查,也能利用3種方式清除腎結石。結石較常見的是輸尿管結石,約占75%至85%,其次為腎結石,約占15%。近年來愈來愈多年輕人因4種壞習慣,包含不吃早餐、缺乏飲水及運動、飲食不當、夜生活過度成為腎結石高危險群。陳嘉宏指出,上班族生活節奏快,長期不吃或不正常吃早餐會導致膽汁長期淤積在膽囊,影響胃酸分泌、膽汁排出,誘發胃炎、膽、腎結石;大量進食醣類及含草酸類食物,也會增加腎結石問題。很多上班族,尤其是女性,久坐辦公室且嚴重缺乏運動,造成脂肪過量儲存、工作緊張少喝水,甚至不喝;另外,大量喝酒或咖啡也會引發腎結石。陳嘉宏表示,腎結石靜靜待在原地不動,往往不會有不適症狀,許多人都是健檢時發現,若病患有疼痛感、反覆感染、持續變大,或影響腎功能等4種情況,就要積極處理。發現腎結石,患者最常問「需要做震波碎石嗎?」陳嘉宏表示,目前清除腎結石,最常用的有體外震波碎石術、經皮腎造廔取石術、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等3種方式,各有優缺點。陳嘉宏分析,體外震波碎石術是非侵入性治療,門診就可施作,缺點是無法處理超過2公分、太硬的結石,沉在下腎盞的結石,也不易擊碎及排出。此外,肥胖者碎石效果不理想,正服用抗凝血劑的人、孕婦都不能做。經皮腎造廔取石術又稱「鑽洞取石」,可處理2公分以上較大結石,清除也較徹底,缺點是會留傷口,術後需放置引流管引流血水,恢復期長,需住院5至7天。若結石不只1顆且分散,須多打幾個洞。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主要處理2公分上下的結石,若有好幾顆結石或兩側腎臟結石,都可一併處理。優點是沒傷口、恢復快,住院3天就可出院,缺點需部分負擔,有輸尿管狹窄問題、無法全身麻醉、心肺功能不佳的人不適合。陳嘉宏提醒,每天攝取足夠水分,才是預防結石的不二法則。
-
2020-08-19 新聞.健康知識+
這9種食物天生帶「毒」 購買料理前要多加注意!
眾所周知,吃了不干淨或腐敗變質的食物可能引起食物中毒。鮮為人知的是,有些食物即使清洗乾淨了、沒有腐敗變質,也可能天生帶毒素。更可怕的是,有些毒素不怕高溫,需要格外注意。1.河豚毒素:河豚毒素。河豚味道鮮美,但由於其含有劇毒,民間自古就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河豚毒素是一類神經毒素,0.5毫克就可致人死亡。其熱穩定性好,煮沸、鹽醃、日曬均不能將其破壞。不過,養殖河豚已經實現無毒,可以放心食用。防毒建議:如果想吃河豚,最好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養殖的,野生的一定不要吃。2.毒蘑菇毒素:多種毒素。不同類型的毒蘑菇含有不同的毒素,也有一些毒蘑菇同時含有多種毒素。每年全國各地都會出現採食野生蘑菇中毒死亡事件。原因在於,很多人過分相信自己辨識毒蘑菇的能力,還有人受到錯誤辨別方法的誤導。防毒建議:別吃不認識的蘑菇。3.新鮮的黃花菜(金針花)毒素:秋水仙鹼。秋水仙鹼進入人體後被氧化成二秋水鹼,這是一種毒性很大的物質,能強烈刺激腸胃和呼吸系統,導致噁心、嘔吐、腹瀉以及腹痛等,更嚴重的會有肌肉疼痛無力、手指腳趾麻木等症狀。防毒建議:先將鮮黃花菜(金針花)用開水焯一下,再用水浸泡2小時以上,撈出後擠掉汁液,徹底炒熟。4.未煮熟的四季豆毒素:皂素、血細胞凝集素等。四季豆又叫扁豆,是最容易引起中毒的食物之一。皂素存在於豆莢中,對人體消化道黏膜有較強的刺激性,可引起胃腸道症狀;血細胞凝集素存在於豆粒中,具有凝血作用。防毒建議:四季豆一定要燜煮10分鐘以上,如果是東北油豆角,最好燜煮15分鐘以上。實在擔心中毒,可先焯一下(放在開水鍋中加熱至半熟或全熟)。另外,大豆、豌豆、菜豆、刀豆、蠶豆等豆類中也含有凝集素、胰蛋白酶抑製劑等,食用前需要充分煮熟。5.發苦的瓜毒素:葫蘆素。櫛瓜、瓠瓜、黃瓜和南瓜等瓜類,如果吃著明顯發苦,說明其中含有大量苦味的葫蘆素,這種物質攝入過多可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再嚴重的,可因劇烈嘔吐、腹瀉而導致水電解質紊亂和代謝性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而且經烹飪加熱後,葫蘆素的毒性也不會減弱。防毒建議:瓜類買回家去皮去瓤後,可先用舌頭舔一下,苦的就不要吃。6.苦杏仁毒素:扁桃苷,又名苦杏仁甙。苦杏仁甙水解後會產生有毒的氫氰酸和苯甲醛,會引起中毒,甚至可能致命。防毒建議:苦杏仁不要直接吃,應反復用水浸泡,並充分加熱後再食用。7.未成熟的番茄毒素:番茄鹼。番茄鹼是一種有毒物質,食用後可出現噁心、嘔吐、頭暈等症狀。防毒建議:選購充分成熟、顏色鮮紅的番茄。8.不新鮮的青皮紅肉魚毒素:組織胺。鮐魚、鰺魚、竹莢魚、鯖魚、鰹魚、金槍魚、秋刀魚、馬鮫魚、青佔魚、沙丁魚等青皮紅肉的海水魚,體內含有豐富的游離組氨酸,在細菌作用下極易產生組織胺。組織胺可引起毛細血管擴張、血管壁通透性增強,支氣管收縮,從而導致一系列臨床症狀,包括臉紅、頭痛、心慌、胸悶、腹瀉、血壓變化甚至休克。防毒建議:青皮紅肉魚一定要買新鮮的,如果暫時不吃要冷藏或冷凍。9.發芽發綠的馬鈴薯毒素:龍葵素。發芽後,馬鈴薯芽眼、芽根和變綠、潰爛的地方,龍葵素的含量劇增。人吃了這種馬鈴薯,輕者噁心、腹痛,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防毒建議:馬鈴薯應在陰涼、乾燥處存放,如出現小部分變綠、發芽,可把變綠、發芽部分削去,在烹飪時加點醋,酸性可促進龍葵素分解,加熱後可食用,如馬鈴薯發芽、變綠面積超過一半,就不要吃了。(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8-13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四季豆纖維不輸葉菜類,但千萬別這樣吃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四季豆這類豆科植物,蛋白質含量相對比較多,算是它的一大特色。而且,別小看四季豆,豆莢的纖維質含量並不輸給葉菜類蔬菜,四季豆裡的纖維質就比空心菜、高麗菜來得高,也勝過蘆筍,堪稱是蔬菜中的「高纖一族」。【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出處/2008-12-07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四季豆的名稱因地而異,在台灣也叫做「敏豆仔」,到了中國大陸,四季豆就是菜豆,也有人稱為刀豆、豆角等。四季豆可說是名副其實,台灣市面上,幾乎一年四季都看得到,但因盛夏時產量較少,價格相對較貴。四季豆是再尋常不過的蔬菜,但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美國耶魯大學以營養品質指標幫食物評分,英文名為green bean的四季豆,跟青花菜、秋葵等並列最高分,100分。調和五臟 利水又消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楊素卿:中醫認為屬性甘淡、微溫的四季豆,有健脾益氣、消暑化濕的效果,還能調和五臟、補精神,很適合脾胃虛寒的人食用,這類人吃得少、常軟便,女性的症狀還包括白帶多。不只如此,四季豆也有利水、消腫的效果。雖然四季豆本身的屬性溫和,但乾扁四季豆的屬性會比較燥熱。內含皂素 千萬別生食要特別提醒的是,生的四季豆裡含有皂素、豆素,對黏膜具有刺激性,且有凝血作用,千萬不要生食或打成汁後飲用,否則可能會出現頭暈、惡心、嘔吐、腹脹、腹痛等中毒症狀。安全起見,食用四季豆前,最好徹底煮透。枸杞同煮 防便秘可明目中醫講究藥物同源,以200公克四季豆,加上香菇、蒜瓣兩瓣、少許辣椒同炒,起鍋後再撒上一點枸杞,四季豆本身可以預防便秘、消水腫,枸杞則有明目的效果。另外,菜豆稀飯也是很簡便的煮法,以四季豆、肉絲、磨菇、紅蘿蔔跟稀飯同煮,或改用糙米,加入四季豆、竹筍、香菇、紅蘿蔔跟少許肉絲,以薏仁取代糙米,消水腫的效果會更好。可溶性纖維 有助降低膽固醇國泰醫院營養師賴秀怡:比起一般蔬菜,像四季豆這類豆科植物,蛋白質含量相對比較多,算是它的一大特色。而且,別小看四季豆,豆莢的纖維質含量並不輸給葉菜類蔬菜,四季豆裡的纖維質就比空心菜、高麗菜來得高,也勝過蘆筍,堪稱是蔬菜中的「高纖一族」。以芹菜為例,每100公克含有1.6公克的膳食纖維,其中,0.7公克為粗纖維,0.9公克為可溶性纖維。而同等重量的四季豆,膳食纖維有2.5公克,扣掉0.8公克的粗纖維,可溶性纖維有1.7公克。可溶性纖維不只有助於降血脂、降膽固醇,還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幫助排便。維生素多樣 可當寶寶副食品除了蛋白質、纖維質,四季豆裡也有不少維生素B1、B2,在其他的維生素、礦物質部分,四季豆可說是「該有的營養都有了」,加上沒有特別氣味跟口感,小朋友接受度高,也很適合做為寶寶副食品。網路傳言,四季豆因含大量的鐵,烹煮後易褐化,事實上,褐化是因為氧化反應所致,四季豆的鐵含量不算特別突出。乾扁四季豆 做法不健康豆科植物都含有皂素,建議煮熟後再食用,煮熟後的四季豆不只口感較好,也比較容易消化。由於四季豆富含纖維質,又含有寡糖,進入腸道被分解後,較容易導致脹氣,但比起其他豆子,四季豆引發脹氣的情況輕微多了。四季豆料理裡,最富盛名的恐怕就數川菜乾扁四季豆。但因這道料理往往要用大量的油下去炒,或是油炸,加上調味料下得重,從營養師的觀點來看,實在不建議多吃。原味烤豆 吃得到清甜要享受四季豆的清甜味,可以在烤肉時,以鋁箔紙包裹後放在架上烤,是非常健康的吃法。至於外食族,因四季豆不易走味,可以前一晚先用水煮熟四季豆後,放置在冰箱裡,第二天做成沙拉食用,或加入些許蒜末、紅蘿蔔絲後涼拌食用。
-
2020-08-11 科別.心臟血管
輕忽靜脈曲張 肺栓塞恐要命
久站或久坐的人要小心!如果長期有腳水腫、小腿浮起的青筋或蚯蚓狀血管情形,千萬不可輕忽,恐有靜脈曲張問題,倘若置之不理,容易導致肺栓塞而有致命的危險。髂靜脈被壓迫 放置支架改善55歲的李先生今年初發現,每到下午或傍晚左腳就開始腫脹,有時腫到連鞋子都穿不下,但隔日早晨就會自行改善,他不以為意。近日因為走動明顯變喘又常胸悶,就醫檢查發現,他的肺部血管被一個大血塊塞住,導致缺氧,左腿深層靜脈出現長段血栓,經診斷是慢性深層靜脈血栓,誘發急性肺栓塞。經血管內超音波導管併藥物溶栓治療,李先生的呼吸急促和下肢水腫消失。後續檢查發現,左側髂靜脈被壓迫狹窄,放置靜脈支架改善回流後,徹底解決困擾他已久的腳水腫問題。日常生活中,下肢水腫並不少見,但這類偶發的生理性水腫,多發生在需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如因工作需久站或久坐的人身上。有時吃得較鹹或水喝得過多,也可能出現類似症狀,只要抬高雙腿配合適當按摩,通常都會緩解。若是下肢水腫頻繁出現,就得當心可能有病理性成因。單側下肢水腫 血管功能異常病理性下肢水腫可分為雙側或單側性。雙側性下肢水腫多由心臟、肝臟或腎臟功能異常引起,也常合併軀幹或上肢等全身性水腫,經使用藥物治療相關慢性病後,通常會獲得改善。但若是出現單側的下肢水腫,可能是血管功能出現異常。回收下肢血液的血管有淺層和深層靜脈系統。淺層靜脈較易擴張,長時間久站或久坐會使靜脈擴大曲張,在小腿上出現浮起的青筋或蚯蚓狀血管。持續惡化的靜脈曲張,可能使防止血液倒流的靜脈瓣膜永久損傷,造成血液逆流惡性循環,出現下肢水腫長期不消。深層靜脈異常則多跟血液回流不良,造成血栓阻塞有關,常見發生在長時間久站或久坐、長期臥床、肥胖、懷孕、血液黏稠度高或有惡性腫瘤病史的人身上。部分人因血管構造先天異常,導致後腹腔的髂靜脈被壓迫狹窄,血液回流困難進而產生血栓。輕者出現長期的下肢水腫,嚴重會有下肢疼痛、麻木,甚至有難以癒合的下肢傷口。血栓在下肢靜脈累積後,還可能順著血流進入肺臟,塞住肺部血管引起急性肺栓塞。剛開始會有活動變喘或胸悶,嚴重時則造成缺氧或急性心臟衰竭的致命情況。避免久站久坐 最好常換姿勢預防靜脈回流不良和血栓,應避免長時間久站或久坐,每小時最好改變姿勢,活動5到10分鐘。尤其長時間開車或乘坐交通工具時,最好不定時活動雙腳或轉動腳板,幫助血液循環流暢。另外,適當增加水分攝取,也可幫助減少血液黏稠度,避免血栓產生。有需要時,穿著醫療彈性襪,也可加速血液循環回流。習慣性單側下肢水腫的人,宜盡早就醫檢查,接受靜脈血管功能及超音波檢查,提早發現靜脈回流異常或血栓阻塞,並依檢查結果,決定是否繼續進一步的電腦斷層或血管攝影檢查。專業診斷後,針對較小的血栓盡早以抗凝血藥物治療。有較大血栓或藥物成效不彰時,也可及早接受微創超音波導管溶栓手術,或針對狹窄病灶進行支架置放,才能避免血栓致命疾病的發生。
-
2020-08-10 新聞.健康知識+
83歲森喜朗抱病飛台悼李登輝 台大醫揭右手紗布下的玄機
日本前首相森喜朗9日率團訪台,代表日方專程前來追悼前總統李登輝,但他目前正在洗腎,只能當天來回。森喜朗手上包裹厚紗布,代表此行是抱病來台,有醫師指紗布下有靜脈留置針,森喜朗對逝世好友的真情流露相當動人。森喜朗昨(9日)率日本國會跨黨派議員來台弔唁前總統李登輝,弔唁團成員包括首相安倍晉三胞弟眾議員岸信夫等人,蔡英文總統親自接待。森喜朗透露安倍晉三打電話給他,明示暗示請他來台,他欣然接受授命,不過他個人目前正在接受洗腎治療,沒辦法離開東京兩天以上,只能當天來回。森喜朗訪台時可見其右手上包著厚紗布,抱病從公誠意十足。台大血液疾病權威教授陳耀昌在臉書表示,在紗布下有個「靜脈留置針」,還有露出小部份的墊針頭酒精綿球,這是出院病人若還有靜脈注射的必要,就要放置一個靜脈留置針;裝了此針後每次注射完藥物,就要注入少量抗凝血劑防血液凝固,而為了防止感染,留置針每三四天要換一次。陳耀昌表示,83歲的森喜朗抱病來台弔唁李前總統,真情流露勝過千言萬語,在國際外交史可能是史無前例?森喜朗和李登輝擁有深厚情誼,當記者提問請他分享和李的交情,森喜朗回應若真要他說,他可以說一個小時,他跟李登輝的緣分很深。如今李登輝過世了,他與安倍討論商量過,都認為身為李登輝的友人,想要親自到台灣追思。他表示彼此最深刻的事情是,李登輝曾赴日就醫,當時中國有意見,他仍決定發放簽證給李登輝,因為這是人道問題。
-
2020-08-04 科別.心臟血管
正值壯年反覆中風 當心是心臟這個問題造成
腦中風是非常嚴重的健康危害,多年來都在十大死因中名列前茅,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常讓人措手不及,還可能留下後遺症,千萬不可大意。中風徵兆包含臉部表情不對稱、一側手臂無力下垂、說話含糊不清,若發現這些徵兆,一定要立刻就醫。腦中風分成出血性腦中風、缺血性腦中風,出血性腦中風是腦部血管破裂,缺血性腦中風則是腦部血管阻塞,大約70-80%的中風屬於缺血性中風。發生缺血性腦中風時,醫師會安排一系列檢查,嘗試找出導致中風的原因,例如動脈粥狀硬化、心房顫動、凝血疾病、動脈炎等,不過仍有10-40%之缺血性中風找不到明確病因,被稱為「隱源性中風(cryptogenic stroke)」。「隱源性中風」在45歲以下族群的發生率較高 ,對患者、家人容易造成巨大衝擊。隱源性中風的可能原因相當多,其中又有50%隱源性中風患者合併有開放性卵圓孔(卵圓孔未閉)。中風徵兆刻不容緩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科陳業鵬醫師回憶道,曾經有位三十多歲的女性患者,本身沒有特別疾病史,有一天卻突然單側無力被送來醫院。腦部核磁共振檢查顯示腦部有區域中風,比較像是血栓造成的缺血性中風。經檢查找不出中風原因,此稱隱源性中風,懷疑是否有卵圓孔未閉合,初步超音檢查未發現異常。但是進一步的經食道心臟超音波檢查中,果然在心房中隔找到未完全閉合的卵圓孔。經過評估,醫師建議患者將卵圓孔關閉並服用抗凝血劑,以預防二次中風,現病人癒後良好。什麼是卵圓孔未閉?陳業鵬醫師表示,每個人的心臟都有卵圓孔,在胎兒時期,我們的肺臟尚未發育完全、仍是塌陷狀態,回到右心房的血液主要會經由卵圓孔進入左心房,然後進入左心室,被送往全身。出生之後,氣體交換的工作由肺臟負責,回到右心房的血液會進入右心室,再送入肺臟循環,於是卵圓孔會漸漸關閉。一般而言,卵圓孔會在5到7個月左右關閉,若到了一歲之後還沒完全關閉,就叫做「卵圓孔閉鎖不全」、「卵圓孔未閉」或「開放性卵圓孔」。成年人約有25%的人有開放性卵圓孔。近年來,研究發現卵圓孔未閉也有可能導致腦中風,因為有一些血栓可能經由卵圓孔飄到左心,隨著血液送往全身,若血栓進入腦部,就會導致缺血性腦中風。所以在臨床上若遇到找不到明顯原因的中風,醫師便會安排病患進一步檢查,看看是否有卵圓孔未閉的狀況,進而接受進一步治療防止再次中風。關閉卵圓孔,減少二度中風的機會陳業鵬醫師解釋道,中風患者若檢查出卵圓孔未閉,目前的治療指引會建議關閉卵圓孔。過去要關閉卵圓孔得藉由外科手術,必須打開胸骨,接上體外循環機,讓心臟停止跳動,再打開心臟修補卵圓孔。補好卵圓孔後,外科醫師會縫合心臟,並讓心臟回復跳動。 隨著導管技術的進步,現在已可利用導管來進行卵圓孔關閉手術。醫師會由鼠蹊部靜脈放入導管,一路通往心臟,進入右心房。在X光的輔助下,將導管穿過卵圓孔進入左心房。確認位置後,放置卵圓孔關閉器,血栓便無法再經由卵圓孔進入左心房,病人可在清醒下完成治療,順利的話,手術可以在30分鐘內結束。醫師通常會安排患者於手術前一天住院,第二天進行經導管卵圓孔關閉手術,沒有問題的話,術後隔天便可以出院。因為是由靜脈插入導管,靜脈壓力低,較不會有腳部血腫的問題。和開心手術比較起來,經導管卵圓孔關閉的手術時間短、恢復期也快、安全性較高、疼痛較少、住院天數也較少,是現在醫療指引建議治療方式。臨床研究發現,與使用抗血小板藥物的患者相比,接受經導管卵圓孔關閉手術並使用抗血小板藥物的患者,可以減少97%再次中風的風險。目前大部分國家的指引都建議關閉卵圓孔,而美國神經內科學會與歐洲神經內科學會2020年治療指引都建議患者關閉卵圓孔以降低再次中風。在台灣對於曾經中風,且有卵圓孔未閉的患者,健保亦有給付經導管卵圓孔關閉手術。部分患者可能因為身體狀況、心臟結構的一些變異等,不適合接受經導管卵圓孔關閉手術,只能採用傳統開心手術,或者保持藥物控制,相對來講復發性中風的機會就會比較高。預防中風,保養重點陳業鵬醫師提醒道,接受經導管卵圓孔關閉手術後,患者還是要記得規則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因為卵圓孔未閉僅是隱源性中風的可能原因之一,規則服藥有助於降低二次中風的機會。部分患者可能有出現心房顫動或心房撲動的機會,最好能定期回診追蹤。剛接受完經導管卵圓孔關閉手術的患者,初期建議暫時不要進行太激烈的運動,經過一段時間後,內皮會包覆卵圓孔關閉器,脫落的機會很低,屆時便可恢復正常運動。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加留意血壓、血糖、血脂、膽固醇等狀況,務必好好控制,維持健康生活型態,才能降低腦中風的風險!原文:
-
2020-07-29 科別.血液.淋巴
運動讓血友病患關節受傷?錯!醫呼籲運動增加肌肉強度
血友病患者因為缺乏凝血因子,若是不及時予以治療,可能造成大量失血,或是關節、體內積血而造成內部損傷。因此,血友病患者從小就會被限制上體育課,降低碰撞的機會。但中華民國血液學會理事、三總血友病中心主任陳宇欽表示,血友病患者不能運動是一種迷思,患者需要規律運動訓練肌肉強度,才能對關節有更好的保護。陳宇欽表示,台灣血友病患約1500人,以缺乏第八凝血因子的A型最常見,其次為缺乏第九凝血因子的B型。由於血友病病因是凝血因子濃度不足,會造成嚴重出血。重度血友病患凝血因子濃度小於1%,常出現自發性出血,即使沒有碰撞也會出血,頻率約一個月二至三次;中度血友病患凝血因子介於1%至5%,通常介於是碰撞、受傷時就會出血,頻率約一年四至六次;輕度血友病患的凝血因子濃度則介於5%至40%,發生嚴重創傷或手術時才會有出血不止的問題。而血友病患常因關節出血,刺激滑膜增生,導致更容易出血;因此有許多人認為血友病患因為要避免受傷出血的風險,不能運動。但陳宇欽表示,這是錯誤迷思,血友病患者更應多適當運動,因為運動能訓練肌肉,讓關節有更好的保護。他進一步表示,過去A型患者一周要注射二到三次凝血因子,B型則是每周一至二次,但現在健保已將長效型藥物納入,可拉長藥效半衰期,四到七天注射一次即可,因此可與醫師討論何時運動,以及進行何項運動為佳。陳宇欽建議,可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如游泳、桌球、羽球、跑步等非接觸型運動,尤其游泳因不增加關節負擔,最為合適。
-
2020-07-27 癌症.癌友加油站
先後罹2癌,葉金川車照騎山照爬「與其擔心癌症奪走生命,我更怕被維生管子束縛」
葉金川的人生經歷太精彩,從中央健保局首任總經理、坐鎮和平醫院的抗SARS英雄、衛生署長、馬英九總統的政治救火隊。始終鮮明的是犀利的個人風格與態度。淡出政治圈後,葉金川瀟灑活成夢想生活家,獨木舟、鐵人三項、高空跳傘、攻百岳,生活得不亦樂乎,卻鮮少人知道他先後罹患淋巴癌與皮膚癌。不過,葉老大始終是葉老大,連抗癌歷程也要一直帥帥的、不讓家人擔心,才不枉男人的氣概啊!二○一四年十二月,葉金川左眼皮突出一個綠豆大小的硬塊,在不該有淋巴的位置長出淋巴塊,長大的速度又快,有醫學背景的他,很快警覺不太對勁。先找眼科醫師檢查,也讓病理科化驗,醫師起初判斷是淋巴增生,無須過度憂心。誰料隔了半個月不到,另一邊的右眼皮上又長了一顆。「兩邊都是淋巴增生,那就是癌症了!」葉金川心中暗喊不妙。為了確診究竟是單純的淋巴增生還是淋巴癌,病理切片送第一家醫院無法確認,為求慎重,再送第二家醫院進一步分析。回顧當時的心情,葉金川笑,當然會嚇到啊,會緊張啊!也會覺得「我怎麼會那麼倒楣?」他說:「只是你要很冷靜!」在等待病理檢查報告的三天內,就像是等翻撲克牌一樣,到底是死神牌,還是高掛無事牌呢?「等待的時候最難受了。」「要死的話也早點告訴我。」一直要很帥的葉老大,此時心裡其實忐忑煎熬,為了不想讓太太張媚擔心,男子漢的浪漫是善意隱瞞了太太,獨自承擔。結果出爐,是淋巴癌。台大畢業的他,選擇到花蓮慈濟低調就醫葉金川冷靜的查閱相關醫療書籍,一步一步的規畫,安排如何應對這突然其來的人生轉折。淋巴癌分期將大大影響治療計畫與存活機會,現在是局部的病兆,還是已經擴散到全身了呢?他進行了骨髓穿刺,看看骨髓裡面造血細胞有沒有變化,如果已經發生變化,那麼就是第四期。所幸骨髓造血細胞沒有變化,接著進行PET正子掃描,看身體的其他部位是否擴散,所幸也無事。「但是PET只能看到○‧三公分以上的腫瘤,就算掃不到腫瘤,不代表沒有更細小的腫瘤在蔓延。」醫師建議葉金川進行預防性的標靶治療,以降低未來復發的機會。治療正式展開,台大醫學系畢業的葉金川,卻低調選擇回到熟悉的花蓮慈濟醫院接受治療。當時他任職血液基金會董事長,治療期間就在花蓮與台北之間通勤往返。葉金川是台大醫學系第二屆畢業生,這一班的學生縱橫醫界,出了三個衛生署長,包括林芳郁、葉金川與侯勝茂;兩個健保局長,分別是葉金川還有賴美淑。同學中還有各大醫學中心的院長,群醫遍布全台醫界重要角色,想要尋求醫療照顧,葉金川比誰都有資源,他卻選擇到遙遠的花蓮慈濟就醫。葉金川說,除了跟花蓮慈濟的感情深厚,他當時也不想驚動太多人,他說,比一般人有資源就會比較好嗎?選擇一個信任、親切、可以誠實給予忠告的醫療團隊,對病人才是最好的選擇。瞞著太太、朋友治療,單車照騎、山照爬治療期間,在花蓮的清晨,他一人先赴醫院接受放射治療,戴上訂製的頭罩,可以讓放射線更精準對準患部,眼罩則保護眼球不會在治療後惡化為白內障。治療完成就繼續到慈濟授課,同事沒人知道他在幹嘛,只覺得怪,葉老師怎麼那麼早來上班。葉金川以為自己隱藏得很好,但是因平日服用抗凝血劑阿斯匹靈的關係,放射治療後眼睛出血腫脹比常人更嚴重。不知情的人,還以為葉金川去做眼睛美容手術。逢人問起,他便把話題岔開,笑稱「被老婆打了」。標靶治療期間,葉金川單車照騎、山照爬。主治醫師婉轉勸說,治療期間免疫力會降低,要他好好靜養。堅持要正常生活的葉金川頑固的跟醫師頂嘴,「你們不是說標靶治療只會殺死癌細胞,不會傷及正常細胞嗎?」「我正常的淋巴球都在的話,免疫力就不會降低啊。」「不是啊,你要說個理由說服我啊!」每周五次的化療,連續二到三周,每次注射藥物需要六小時,都在門診進行治療。一直到不得不住院時,需要家屬簽名,這下紙包不住火了,拿著住院單給太太簽名,「我得到淋巴癌,現在要去住院。」張媚才知道葉金川罹患淋巴癌,而且已經偷偷治療一段時間。太太問:「如果是第四期怎麼辦?」他囁嚅回答:「就化療啊!」太太再逼問:「如果化療沒效怎麼辦?」葉金川說:「一步退一步啊,就去骨髓中心啊!」一向溫婉的太太此時已經瀕臨抓狂邊緣:「如果骨髓中心也沒效怎麼辦?」葉金川耍賴說:「那就辦告別式啊。」早年罹患淋巴癌等同被宣判死刑,葉金川坦白說,放射治療、標靶治療都不痛苦,最辛苦的是等待病理報告,那種等待命運被宣判的感覺。「面對癌症,你能怎麼辦,一定會發生這些過程,該來的還是會來,就是面對它。」葉金川也領了重大傷病卡,在期滿五年後失效,很慶幸。在六十五歲生日時,開了同學會,告訴同學「我罹癌了」、「但我好了」,一貫的葉金川作風。健保制度的創辦者,如何看待癌症病患的醫療費用負擔呢?葉金川說,治療期間的費用幾乎全是健保包辦,不過,只能給付到放射治療。他也笑稱,「標靶藥物需要三十萬元,全部得自費,健保也真的滿狠的。」隨後念頭一轉,他維護地說,因為健保沒有辦法給付降低復發可能性的費用,只能幫你給付治療費用,預防要靠自己。健保始終就是他的心頭肉。皮膚癌再上門,從此防曬更嚴密告別淋巴癌後,二○一九年,葉金川在脖子上又發現皮膚癌,一顆痣在頸間長大,會癢。這次一樣沒跟太太報告,自行處理了。帶著未癒合的傷口出國旅遊,揣了把小剪刀,意圖自行拆線,可是脖子上的縫線沒辦法自己拆,只好央求護理背景的太太幫忙。這次他準備好說辭,「皮膚癌有三種,我這種基底細胞癌是最簡單的一種,切除就可以了。」他對太太說,基底細胞癌像是象棋中的卒子,每次只會走一步,進展很慢。不像是黑色素瘤,那就像是俥,橫衝直撞的,就很危險。葉金川自己推理說,熱中戶外活動的他,雖然戴護目鏡、穿著長袖,但是脖子沒有保護好,常常曬到皮膚「燒焦」,因此罹患皮膚癌也不奇怪。現在他已經學乖,外出時,防曬工作更為嚴密,戴帽子、領巾等,把自己一寸不露的緊緊包裹起來。葉金川擁有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哈佛大學流行病學碩士背景,讓他總習慣用客觀角度審視自己的癌症。他說,台灣的男性一輩子有五成的機會、女性有四成的機會得到癌症。而絕大多數的癌症不會奪命。與其擔心癌症奪走生命,葉金川更害怕中風、洗腎,長年躺床,被維生管子束縛。「你必須要想清楚,你的生活價值,生活就是要能跑、能動、能飛、能跳,如果都不能,人生好像少了什麼,如果翅膀被剪掉,那他還是鳥嗎?蛇的鱗片被刮掉,那他還是蛇嗎?那麼,你想過,你是什麼呢?」要怎麼活著?葉金川說:「我要精彩,活得帥氣。」書籍簡介書中深度採訪了12位名醫與公衛權威,他們或在臨床照顧病人,或在海外醫療團服務,或在深山海濱小鎮裡義診,或在擘畫國內醫療政策,或在致力提升全民公共衛生。在醫界的領域各有擅場。他們是,台大權威林肇堂醫師 、失智權威劉秀枝醫師、仁醫陳愷鴻醫師、無菸餐廳推手韓柏檉教授、不孕症名醫林禹宏醫師、肝臟移植專家林俊昌醫師、心身醫學領航者陳冠宇醫師、海外醫療團長廖學聰醫師、產科名醫陳樸、後山家醫守護者陳淑媜醫師、大砲衛生署長楊志良、健保創局總經理葉金川。當有一天,他們罹患癌症,當醫師變成了病人,為了鼓舞癌症病患,願意展現他們在生病過程中的驚愕、掙扎、脆弱與釋然。並無私的分享私房抗癌方法,用自身的抗癌歷程,殷切叮嚀也曾在泥沼中的癌症病患。用自身的抗癌歷程,展示遭遇逆境也能溫柔微笑以對的生命的教育。立即購書》.udn買東西:https://bit.ly/2YNNdW2.博客來:https://bit.ly/3fzwnRw
-
2020-07-27 科別.泌尿腎臟
聯結車冷氣壞 司機熱到中暑休克合併急性腎衰竭
一名50歲聯結車司機因車用冷氣故障,即使渾身大汗仍拚命工作,最後因發高燒到醫院急診,就診時,司機耳溫達39.5度,且全身倦怠、不易集中注意力、血壓急速下降,醫師立刻安排腦部電腦斷層檢查,抽血診斷出司機罹患「中暑合併急性腎衰竭與休克」。新竹馬偕醫院急診醫學科部主任解晉一指出,該名司機到院沒多久血壓就急速下降,收縮血壓只有60至70毫米汞柱,意識更加衰弱,雖然能夠叫醒,但很快就又昏睡過去,小便的量很少,幾乎排不出尿來,導尿後發現病患尿液少、顏色深,進一步抽血發現腎功能失常急性腎損傷。醫療團隊見狀,立即為司機進行急速降溫,保持病患身體皮膚濕潤、加速散熱,經由靜脈輸液及口服飲用給予充足水分,並以快速生理食鹽水灌注近6公升,藉此改善腎功能,提升心臟灌注壓,緩解休克狀態,努力減輕腎臟傷害,之後司機住進加護病房觀察,很幸運腎臟沒留下任何後遺症,目前已出院回家。解晉一表示,熱傷害依症狀可分成熱痙攣、熱暈眩、熱水腫、熱衰竭、熱中暑,這些都與身體裡的水分與鹽分喪失有關,一旦發生熱傷害,病患的症狀會隨體內器官的受傷程度,或系統功能障礙而有不同程度的變化。中暑病患的皮膚常因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常導致無法散熱,並產生乾燥潮紅的現象,病患可能出現意識不清的症狀表現,若忽視病情,終究會造成中樞神經功能異常,進一步引發休克、心臟衰竭、心跳停止、橫紋肌溶解、多重器官衰竭,甚至致命性的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併發症。解晉一提醒,民眾夏季開車出遊前,務必確認車輛冷氣功能,避免長時間待在悶熱的車廂內,從事戶外活動需要消耗很多體力,要積極補充水分,不能口渴才喝水。
-
2020-07-26 科別.心臟血管
急性心肌梗塞年奪逾萬命 3縣市發生率最高
心臟病長年盤踞10大死因第二,108年全台有1.9萬人死於心臟病,急性心肌梗塞是主因,以花蓮縣發生率最高,其次為南投縣、基隆市。醫師呼籲出現「心痛喘、冒冷汗」,快叫救護車。多數民眾對「急性心肌梗塞」都不陌生,卻不見得明白這是個怎樣的疾病。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黃瑞仁表示,心臟需要冠狀動脈供應大量的氧氣和養分,當冠狀動脈因血栓阻塞時,心臟缺乏氧氣及營養,心臟肌肉就會壞死,容易併發心律不整及心臟衰竭,危及患者生命。黃瑞仁指出,急性心肌梗塞根據心電圖型態分為3種類型,其中又以「ST上升型急性心肌梗塞」(STEMI)最為緊急,這類心肌梗塞患者的冠狀動脈已完全被阻塞,自梗塞的那一刻起,負責心臟收縮力的心臟肌肉就開始流失,必須緊急進行心導管手術打通血管。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李貽恒指出,據統計,台灣小於55歲年輕族群的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發生率,近8年攀升近8%,每延遲30分鐘治療,一年後的死亡率將上升7.5%。正因如此,若能在到院前的救護車上,及早以心電圖做出診斷,提前給予雙重抗凝血藥物,同時通知醫院的心導管團隊,於到院時立刻進行緊急心導管手術,將有助於縮短治療所需的時間,早期打通血管,降低死亡率。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民國97年至107年全台各年齡層民眾心肌梗塞急診就診率逐年攀升,40至64歲中壯年族群平均增2成。高雄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主任黃偉春表示,107年全台共有1萬6000多人發生急性心肌梗塞,以發生人數來看,新北市2869人居冠,其次依序為台中市1737人、台北市1717人;但從每10萬人發生率來看,則以花蓮縣15.4人居冠,南投縣12.3人、基隆市12.1人。心肌梗塞治療分秒必爭,但多數患者即便自覺不適,卻仍選擇自行就醫。黃偉春說,過去曾對高雄地區心肌梗塞患者就醫方式進行調查,發現只有20%患者會叫救護車,其餘80%患者認為叫救護車不好意思,還是會選擇找家人來或甚至自行就醫,恐有30%患者會在就醫途中死亡。黃偉春呼籲民眾謹記救心救命口訣「心痛喘、冒冷汗,卡緊叫救護車」,當出現心痛、胸悶、噁心嘔吐、氣喘吁吁、冒冷汗症狀,代表很可能是心肌梗塞,必須立刻撥打119請救護車送醫,必要時才能救自己或救他人一命。
-
2020-07-25 科別.心臟血管
每到下午腳就痠、脹? 5種人靜脈血栓嚴重恐截肢
常待在家,少活動、久坐臥或久站的人就要小心了,因為可能增加靜脈血栓栓塞風險!俗稱的「經濟艙症候群」就是其中一種。靜脈血栓栓塞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單側大腿有痠痛腫脹的問題,若錯過黃金治療期,嚴重者有可能導致截肢或身亡。 一般靜脈曲張只是淺層 5種人容易發生深層靜脈血栓 林口長庚醫院血管外科柯博仁醫師形容,到中午、下午以後,會腳痠、脹脹,算是比較輕微的症狀;厲害一點的時候腿的膚色會有改變、感覺熱熱的,再更厲害的話,對整個動脈血流也產生影響,造成腳容易發冷、發白,這個時候就有截肢的危險。一般靜脈曲張只是淺層的靜脈栓塞,其中長期久坐久站、中老年人、孕婦、血管受過傷、腫瘤患者,特別容易發生深層靜脈血栓問題。如果血栓隨著血液流到各個器官,可能就會導致肺栓塞、永久性血管阻塞等危險狀況。 輕症以抗凝血藥物治療 嚴重者得做導管手術 症狀輕微會先以抗凝血藥物搭配彈性襪治療,症狀較嚴重還能透過手術來治療。手術方式包括手動傳統導管溶栓術及超音波震盪導管溶栓術,搭配藥物溶解血塊;以及PMT血栓清除導管,使用機械導管抽吸血塊。臺大醫院心臟內科李任光醫師指出,傳統手術在手動清除血栓時,每清除一次就必須把導管拿出體外清理一次,再放進去才能血栓,其實非常費時耗力又沒有效率的。而在超音波搭配之下,透過超音波震動能讓大血栓變成小血栓,這時之後再去溶解,效率會提高,且依據過往經驗看來,抗凝血藥物的劑量也能降到傳統手術的十分之一。柯博仁醫師表示,PMT血栓清除導管運用機械原理,經過電腦運算,程式規劃設定,能用最短的時間把血栓吸出來,縮短時間、手術更安全有效性,併發症也最少。另外,因為是順著血流而不是透過螺旋槳做強烈的吸取,所以對血管內膜傷害性非常小。 預防靜脈血栓 多做3件事 要預防靜脈血栓,醫師呼籲平時多活動、多喝水降低血液濃稠度、避免緊身服飾阻礙血液循環,也可多穿醫療等級彈性襪,減少靜脈曲張,如果對下肢腫脹有疑慮,能到院進行血管超音波或靜脈血流檢查,及早治療避免措施黃金治療期。(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足底筋膜炎一踩就痛! 專家傳授6招對付你的足跟痛 腳一踩就痛! 放鬆足底筋膜每天6動作有做有差
-
2020-07-24 橘世代.健康橘
吃薑好處多:抗氧化、促代謝!這三種人吃反而傷身
家家戶戶炒菜不可或缺的「薑」是養生食材,富含植化素,薑辣素、薑油酮、薑烯酚,具有多種健康好處。不過,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薑,提醒民眾注意。在薑的各類營養素中,薑辣素是辣味的來源,隨著薑愈老而含量愈高,因此嫩薑不辣,老薑卻超辣。薑油酮、薑烯酚則是薑的香氣來源,且有溫暖身體的作用。而生薑中的薑辣素在炮製過程受熱後,會轉變為薑烯酚或薑油酮等聚合物,增強了薑的效用。吃薑養生!暖身、抗氧化、促代謝郭綜合醫院營養科組長郭家伶表示,生薑肉性味辛溫,具有發表散寒、溫胃止嘔的功效;生薑皮富含精油、揮發油,性味辛涼,與生薑肉藥性正好相反,有利尿消腫的功效。薑蘊含的營養素具有多種養生好處,包含有助於減少噁心嘔吐、抗發炎、抗氧化、暖身等,進而能幫助降低癌症、動脈硬化、心臟疾病等風險。另一方面,郭家伶指出,當人體免疫細胞正常運作時,體溫為36.5℃~37.2℃,體溫每下降1℃,會使免疫力降低30%。現代人愛喝冷飲、吹冷氣,加上久坐、少運動,容易導致免疫力、身體血液循環變差,代謝功能也變慢。薑酮醇、薑烯酚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使身體暖和;而在高溫多雨的夏季,薑還可以發揮袪溼散熱、幫助代謝的功能。不過,也提醒民眾,適量吃薑之外,還需配合均衡飲食、適度運動、正常作息,才能真正吃出健康。怎麼吃薑?磨泥、磨粉、切片變化多至於薑要怎麼吃才好?郭家伶表示,可用於燉煮、翻炒、熬湯等,或使用磨泥器磨成薑泥(可過濾),直接加入飲品中,十分方便。另外,也可以將老薑洗淨後帶皮切薄片,充分曬乾後,再用食物調理機打成薑粉,放入密封罐保存。薑也不能吃過量!三種人不適合攝取需要注意的是,薑也不能過量攝取。建議生薑的攝取量一天1克,勿超過10克;乾薑的攝取量則是一天1~2克,不超過2~3克。此外,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薑。以下三種族群較不適合食用,提醒民眾注意,並事先諮詢醫師。1.體質陰虛的人:表現出來的症狀有手腳心發熱、手心有汗、經常口乾、口唇異常乾燥、皮膚乾燥、明顯有脫水症狀、脈博過速、心煩易怒、睡不好。2.內熱較重的人:如果有發高燒、肺熱燥咳、咳痰較黃、胃熱嘔吐、舌頭或臉部會異常潮紅、口臭、痔瘡出血、便祕等疾病。3.服用西藥中的人:生薑與抗凝血西藥併用,會增加凝血時間,且有出血的風險,應特別小心。本文摘自《今周刊 幸福熟齡》|幸福熟齡延伸閱讀。糖尿病不只要控制血糖!醫師:更要留心「這問題」,當心罹胰臟炎機率高。血便、排便習慣改變,當心大腸癌找上門!醫師:少吃這3類食物、注意這8大身體警訊。C肝也會癌變,肝功能正常不代表沒問題!醫師:可能早已纖維化,這5大族群是高危險群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24 科別.腦部.神經
「頭部外傷」和「暈厥」病患 需要照頭部電腦斷層檢查嗎?
因為頭部受傷來到急診的病患,有時候會被醫師建議做頭部電腦斷層檢查,有時候是病患或家屬主動向醫師詢問是否需要做頭部電腦斷層檢查,醫師卻認為不需要。電腦斷層檢查是否算是頭部外傷時應該進行的常規檢查呢?醫師又是依據哪些原則判定病患是否需要做電腦斷層檢查呢?哪些頭部外傷病患可能需要電腦斷層檢查?電腦斷層用於頭部外傷,主要的優點就是能快速判斷是否有顱內出血和顱骨骨折。然而,電腦斷層也有輻射暴露和費用昂貴的缺點。雖然在合理的使用下,利遠多於弊,但是確實需要慎選病患,避免不必要的檢查。病患來到急診時,醫護人員會先評定病患的昏迷指數(Glasgow Coma Scale),意識完全清醒的人昏迷指數是滿分15分,分數越低者病況越嚴重,評分在13分以下的中重度頭部外傷病患,一般都建議做頭部電腦斷層檢查,而評分在14或15分的病患屬於輕度頭部外傷,醫師會依據病史詢問和身體檢查的結果來判斷病患是否需要安排頭部電腦斷層檢查。 台灣神經外科醫學會建議輕度頭部外傷病患有下列情況者接受頭部電腦斷層檢查,包括:受傷後2小時昏迷指數沒有恢復到15分、疑似有顱骨骨折的現象、顱底骨折的任何徵候(例如:腦脊髓液鼻漏、耳漏等)、局部神經學異常、癲癇、嚴重顏面損傷、嘔吐2次或以上、年齡大於65歲或小於2歲、藥物或酒精過量、持續嚴重瀰漫性頭痛、傷後失憶30分鐘以上、危險的受傷機轉(例如:行人被機動車撞擊、乘客被拋出車外、從大於1公尺或 5個階梯以上高度跌落)、凝血異常、多重創傷、開顱病史。事實上,這些判斷標準是依照歐洲及北美多個臨床指引整理而來,在後續的研究實證發現,依照這樣的原則決定是否需要做頭部電腦斷層檢查,患者需要接受腦部手術的靈敏度(sensitivity)將近100%,意思是頭部外傷後,嚴重到需要接受腦部手術的病患中,幾乎100%會發生至少一項上述提及的症狀、徵象或情況,而被臨床指引挑選出來。反之,如果沒有符合上述的任何條件,患者應該不需要做頭部電腦斷層檢查。當兒童發生輕度頭部外傷時的處理 除了詳細的病史詢問、身體檢查以及比成人更精細的臨床準則,來幫助醫師與家長共同決策之外,更多的時候是採用密切觀察的方式來替代立即的電腦斷層檢查。因為孩童腦部正處於發育階段,過去有研究顯示電腦斷層的輻射曝露增加兒童終其一生的罹癌風險,曝露劑量越多、越年幼者,其癌症發生風險越高。 無論是兒童或是成人,對輕度頭部外傷病患而言,比立即電腦斷層檢查更重要的是對病患密切的後續觀察,一旦出現病情變化,立刻評估是否進行進一步的影像檢查。即使病患初時的電腦斷層檢查沒有異常的發現,事故之後的數週內仍可能發生延遲性顱內出血,需要神經外科手術介入。暈厥是否應該接受頭部電腦斷層檢查?暈厥是另一個常被民眾詢問是否應該接受頭部電腦斷層檢查的急症,在定義上,暈厥是一種突發的、短暫的意識喪失,在沒有醫療介入的情況下,病患可以自動的、完全的恢復原來的神經功能狀態。其主要的病生理機轉是暫時性的腦部血液灌流不足,最常見的兩大類原因是神經反射失調和心臟輸出異常。當一個人「突然昏過去,之後又自己醒過來」,他(她)有可能是暈厥,或者表現很像是暈厥的其他疾病。如果醫師在詳細的病史詢問和身體檢查之後,判斷必須排除腦部相關疾病,如:癲癇、腦梗塞、腦出血等,就會安排腦部的影像檢查。如果在意識喪失期間發生頭部外傷,也可以依照前述的準則來處理。反之,如果病患只有不嚴重的外傷且神經學檢查正常,應該不需要做頭部電腦斷層掃描。
-
2020-07-17 科別.心臟血管
久沒動腿腳痠脹?忽略小症狀恐截肢 多做3件事預防靜脈血栓
民眾防疫呆在家,少活動、久坐臥或久站的人就要小心了,因為可能增加靜脈血栓栓塞風險,俗稱的「經濟艙症候群」就是其中一種。靜脈血栓栓塞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單側大腿有痠痛腫脹的問題,若錯過黃金治療期,嚴重者有可能導致截肢或身亡。林口長庚醫院血管外科柯博仁醫師形容,到中午、下午以後,會腳痠、脹脹,算是比較輕微的症狀;厲害一點的時候腿的膚色會有改變、感覺熱熱的,再更厲害的話,對整個動脈血流也產生影響,造成腳容易發冷、發白,這個時候就有截肢的危險。輕症以抗凝血藥物治療 嚴重者得做導管手術一般靜脈曲張只是淺層的靜脈栓塞,其中長期久坐久站、中老年人、孕婦、血管受過傷、腫瘤患者,特別容易發生深層靜脈血栓問題。如果血栓隨著血液流到各個器官,可能就會導致肺栓塞、永久性血管阻塞等危險狀況。症狀輕微會先以抗凝血藥物搭配彈性襪治療,症狀較嚴重還能透過手術來治療。手術方式包括手動傳統導管溶栓術及超音波震盪導管溶栓術,搭配藥物溶解血塊;以及PMT血栓清除導管,使用機械導管抽吸血塊。臺大醫院心臟內科李任光醫師指出,傳統手術在手動清除血栓時,每清除一次就必須把導管拿出體外清理一次,再放進去才能血栓,其實非常費時耗力又沒有效率的。而在超音波搭配之下,透過超音波震動能讓大血栓變成小血栓,這時之後再去溶解,效率會提高,且依據過往經驗看來,抗凝血藥物的劑量也能降到傳統手術的十分之一。柯博仁醫師表示,PMT血栓清除導管運用機械原理,經過電腦運算,程式規劃設定,能用最短的時間把血栓吸出來,縮短時間、手術更安全有效性,併發症也最少。另外,因為是順著血流而不是透過螺旋槳做強烈的吸取,所以對血管內膜傷害性非常小。預防靜脈血栓 多做3件事要預防靜脈血栓,醫師呼籲平時多活動、多喝水降低血液濃稠度、避免緊身服飾阻礙血液循環,也可多穿醫療等級彈性襪,減少靜脈曲張,如果對下肢腫脹有疑慮,能到院進行血管超音波或靜脈血流檢查,及早治療避免措施黃金治療期。
-
2020-07-10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別人有1、2種好菌,它卻有10幾種!神奇的「克菲爾」可以在家DIY
2020年6月中旬,英國每日郵報刊登了一則有關發酵食物的健康類新聞,報導中稱;隨著發酵類食物有益身體的健康知識愈來愈普及後,美國本土也開始上架銷售高加索人的傳統發酵食物---克菲爾發酵乳(Kefir)【註1】,但由於克菲爾發酵乳的尖銳味道(產生乳酸所以微酸、產生碳酸所以有氣泡、產生乙醇所以有些微酒味)可能並不符合一般人的大眾口味,因此廠商擔心銷售不佳,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它的愛好者竟然迅速增加,例如:美國樂購(Tesco)公司內部報告指出,2018年底上市後到2020年2月的18個月中,銷售額已經快速成長了400%。克菲爾發酵乳是一種益生菌食品,最早起源於北高加索山區,又由於當地的傳統部落居民都相當長壽,因此他們每天都飲用的克菲爾發酵乳,其健康神奇功效早就聲名遠播。而真正最古老的克菲爾菌叢到底包含哪些有益的細菌,現代人已經無法百分之一百掌握,但最常被報導的菌種有克菲爾乳酸菌 (Lactobacillus kefiranofaciens)、胚芽乳酸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乳酸鏈球菌(Streptococcus Lactis)、乳脂鏈球菌(Streptococcus Cremoris)、乾酪乳酸菌 (Lactobacillus casei)、醋酸菌(Acetic Acid Bacteria)、馬克斯克魯維酵母菌(Kluyveromyces marxianus)、以及釀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等十幾種。正因為有這麼多種類的益生菌存在,所以使得克菲爾發酵乳有著許多對人體的健康作用。在現代社會中,克菲爾菌叢除了可以用來製作乳製品(牛奶或羊奶)外,也可以用來製作非乳製品(麵包)的發酵食物。如果是乳製品,因為有冷藏,所以含有非常豐富的“好”細菌,科學家認為有助於改善腸道健康,降低疾病風險並減輕體重。如果用來製作麵包,則是將克菲爾菌運用在烘焙製作上,有助於分解麵筋讓麵包更柔軟,並且能把酵母發酵過程中的酸性平衡,可以避免食用後產生不適的困擾。純天然的克菲爾菌麵包當然不用添加人工香料,自然散發特有的迷人香氣,聽說是麵包持續煥發青春生命力的秘密武器。現在,我們可以在超市買到普通的酸奶或優格,它們也是一種發酵乳食品,但通常只含有1~2種好菌,例如:嗜酸鏈球菌(Streptococcus hermophilus)、保加利亞乳桿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乾酪乳酸菌(Lactobacillus casei;乳酸菌的一種)、和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a;比菲德氏菌)等。但是克菲爾菌叢則是含有12種或更多種類的好菌,比起一般酸奶中僅添加典型的一種或兩種細菌來說,相差很大,潘老師讀了新聞報導後,特別想在台灣購買克菲爾發酵乳來嚐嚐,可惜沒有買到,因此只好在家自己動手做,聽說現在西方國家的手作圈中,Kefir很熱門喔!上面提到克菲爾發酵乳有氣泡口感(fizzy),原因是菌叢中含有可以製造碳酸的酵母菌,類似蘇打水。愛爾蘭共和國科克市食品研究中心(Teagasc)的微生物學家柯特教授(Paul Cotter)提到,正是這種微生物的多樣性,才可以使克菲爾優於一般酸奶等更簡單的發酵乳食品。柯特教授去年發表在《營養雜誌》上的一篇評論指出,食用克菲爾與減少發炎反應,改善膽固醇水平和健康血壓有著密切相關性。同時,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雜誌2015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在製備克菲爾發酵乳期間形成的小分子蛋白質,可以減少促成心臟病發作的凝血反應,並增加腸道對鈣質的吸收。早期傳統部落是將所謂的克菲爾Grains(翻譯成菌叢或菌粒),首先添加到牛奶中,因為特殊菌叢存在grains裡面,當多種益菌啟動發酵完成後,就會產生克菲爾發酵乳,將其過濾後剩下來的小顆粒,就是被活化後的菌粒(菌叢),看起來像粘糊糊的小花椰菜花(用清水沖一下會看得更清楚),這就是真正古老原始的產品。但科特教授說,許多人已經不使用這種技術,因為很難批量生產。現今擴大規模的一種流行方法是使用少量的克菲爾菌粉來製造所謂今天的克菲爾發酵乳,潘老師就是只能買到這種菌粉,沒有買到所謂的克菲爾菌粒。科特教授補充說:在這種情況下製造的克菲爾發酵乳,它們與喝益生菌酸奶非常類似,只是口感不同而已。但大家可以到俄羅斯的市面上找到優質的克菲爾產品,因為它的標籤會說它是用實際的克菲爾菌叢製成的。另外,英國德比郡的營養師邦德(Helen Bond)也提醒消費者,有些市售的克菲爾產品中,不能免俗地添加了大量的糖、調味劑、和果泥,這也會造成熱量攝取過多和影響口腔健康,當然也會減少益菌對身體健康的好處,大家需要特別謹慎小心購買。發酵乳製品的歷史從1300年到今天2020年,歷經七百多年,源遠流長,其製作技術由先人一代傳一代,一直傳承到今天,開枝散葉,連食品種類也成多樣化,各民族作法也不盡相同。又由於科學的進步,我們也了解到腸道菌對健康的重要性,以及發酵食物中各種不同菌種的功能。在寫這篇文章時,除了學習新知外,也讓潘老師對食物文化的歷史淵源和多樣性感到驚奇,在歷史長河中,許多飲食文化不但未曾淹沒,反倒經由人類的交流,經過數千年後更加發揚光大,發酵乳種類繁多,真的是《學,然後知不足》。【註1】克菲爾(Kefir)相傳是源於土耳其語(Keif),大意是good feeling或feeling good,也就是享用此飲品後會感受到的美妙經驗。目前網路上敘述的克非爾至少有兩種型態,Water Kefir (水克非爾)及Milk Kefir(奶克非爾),兩者都含有乳酸菌和酵母菌。奶克非爾是用鮮奶(牛奶或羊奶)等動物奶中的乳糖來培養菌叢的,似鬆軟的白乾酪 (cottage cheese),黏黏滑滑的發酵乳。水克非爾是以甘蔗(cane sugar)、棕櫚糖(palm sugar)、麥芽糖(maltose)、楓樹糖漿(maple syrup)等植物糖來培養菌叢的,類似蘇打水(soda water)。兩者酒精都只含微量,甚至有的可低至0.05%。克非爾經發酵後含豐富維生素B1、 B6、和B12。水克非爾是全素食(vegan),或者是不想食用奶類食品的選項。
-
2020-07-08 該看哪科.婦產科
產後愈早下床愈好 避免肺栓塞
孕產婦要小心肺栓塞,且產後愈早下床愈好。生第二胎的39歲李小姐,一個半月前就在鬼門關前走一遭,為給寶寶最好養分,她懷孕期間沒有節食,體重高達112.5公斤,由於是剖腹產,因疼痛而第一天沒有下床,第二天下床由老公協助如廁解尿後,竟一陣暈眩、兩分鐘後癱軟在地,更在半小時內心跳停止,還好醫師及時處理置撿回一命。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昨天提出警訊,據台灣生產事故救濟年報分析,孕產婦肺部靜脈栓塞僅次於羊水栓塞及產後大出血外之重要死亡原因。不少人都是長時間臥床後,才一起身想上廁所就休克倒地,因此建議自然產產婦在6到8小時內、剖腹產24小時內就要盡早下床。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表示,從2016年6月以來,已有14名產婦因肺部靜脈栓塞喪命,上述李小姐的例子是典型的肺栓塞,當孕產婦長時間臥床時,血液循環會比較差,當一起來活動,末端血液往肺部、腦部跑,而肺部循環沒辦法獲得氧氣時,就會出現栓塞,導致產婦在床邊或如廁時倒地,甚至逾五成到院前死亡,急救都來不及。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林芯伃說,孕婦懷孕期間血流較慢,加上生產會有傷口,癒合時凝血功能被活化,產生血栓風險為非懷孕期間的8至10倍。所有準媽媽應認知此風險,只要有家族史、體重較重(孕後BMI值大於30)、超過35歲以上高齡產婦、做過試管嬰兒、多胞胎、抽菸及長期臥床者,皆是高危險族群。建議生產前就可以穿彈性襪,產後愈早下床愈好,不要因為怕痛而一直臥床。黃閔照說,肺栓塞跟羊水栓塞一樣危險,死亡率高達三成。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正推動ROPE(Reduce Obstetric Pulmonary Embolism)救命繩計畫,發送「安產御守」小卡,提醒孕婦產後不要一直臥床,建議自然產6到8小時內、剖腹產24小時內就要盡早下床,若因傷口疼痛不便下床者,也要勤翻身;高風險者要穿著彈性襪,避免血栓形成。
-
2020-07-07 科別.婦科
剖腹產肺栓塞風險較高 醫推御守籲孕婦產後速下床活動
孕產婦要小心肺栓塞,且產後越早下床越好,一個半月前生第二胎的39歲李小姐,就在鬼門關走一遭。為給寶寶最好養分,她懷孕期間沒有節食,體重高達112.5公斤,但因是剖腹產,因疼痛而第一天沒有下床,第二天下床由老公協助如廁所解尿後,竟一陣暈眩、兩分鐘後癱軟在地,更在半小時內心跳停止,還好醫師及時處理才撿回一命。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今提出警訊,據台灣生產事故救濟年報分析,孕產婦肺部靜脈栓塞僅次於羊水栓塞及產後大出血外之重要死亡原因。不少人都是長時間臥床後才一起身想上廁所就休克倒地。醫學會提醒,自然產建議6到8小時內、剖腹產則建議24小時內就要盡早下床。理事長黃閔照表示,從2016年6月以來,已有14名產婦因肺部靜脈栓塞喪命,上述李小姐的例子是典型的肺栓塞,當孕產婦長時間臥床時,血液循環會比較差,當一起來活動,末端血液往肺部、腦部跑,而肺部循環沒辦法獲得氧氣時,就會出現栓篩,導致產婦在床邊或如廁時倒地,甚至逾五成到院前死亡,急救都來不及。台大醫院婦產部醫師林芯伃說,孕婦懷孕期間血流較慢,加上生產會有傷口,癒合時凝血功能被活化,產生血栓風險為非懷孕期間的8至10倍。故所有準媽媽應認知此風險,只要是家族史、體重較重(孕後BMI值大於30)、超過35歲以上高齡產婦、做過試管嬰兒、多胞胎、抽菸及長期臥床者,皆是高危險族群。建議生產前就可穿彈性襪、產後越早下床越好,不要因為怕痛而一直臥床。黃閔照說,肺栓塞跟羊水栓塞一樣危險,死亡率可高達三成,不過這是可以預防的。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正推動ROPE(Reduce Obstetric Pulmonary Embolism)救命繩計畫,發送「安產御守」小卡,提醒孕婦產後盡早下床,自然產建議6到8小時內、剖腹產建議24小時內就要盡早下床,若因傷口疼痛不便下床者,也要勤翻身;高風險者也要穿著彈性襪,避免長時間不活動,來減少血栓形成。
-
2020-07-05 科別.泌尿腎臟
腎結石痛起來要人命!夏季水分流失快,尿路結石怎麼辦?
最近氣溫屢屢飆破攝氏38度大關,夏天是尿路結石好發的季節,因炎熱的天氣使人大量流汗,若未適時補充足夠的水分,就會讓使尿液的濃度增高,因此容易形成結石。尿路結石的治療方式1.傳統的侵入性手術及藥物治療2.近年來尚有非侵入性的治療方式:體外震波碎石術,其具有不需開刀、不需住院、不需麻醉、無傷口、療程僅需30 ~ 40分鐘、效果佳且治療方便等優點,成為尿路結石病患的首選治療方式。 體外震波碎石機的原理,是利用一個橢圓型的反射器發射震波,然後利用X光或超音波定位,將震波源發射之能量集中到結石上,使結石在原位被打至粉碎,不會對皮膚造成傷害或引起劇烈疼痛。打碎後的結石並不會馬上消失,而是在術後1日至3週之間,隨著尿液逐漸排出體外。所以尿路結石病患在接受體外震波碎石術治療後,需要大量喝水增加尿量,才能真正有效地排出結石,否則擊碎的結石積聚在體內,不但容易誘導新結石的形成,這些小結石也會再次凝集成較大的結石。並非所有的尿路結石或病患都適用「體外震波碎石術」雖然體外震波碎石術安全又有效,但並非所有的尿路結石或病患都適用,如:結石直徑大於2.5公分以上,或是小於0.5公分以下、懷孕婦女、凝血功能異常者、無法平躺者、嚴重尿路感染或高燒者、過胖造成定位困難者,都不適合接受體外震波碎石術。食藥署提醒,接受尿路結石治療前,應先洽詢泌尿科醫師,經檢查評估後再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於治療前後務必遵守相關注意事項,並定期回診追蹤。如需查詢醫療器材許可證產品相關資料,可至食藥署網站的許可證資料庫查詢。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0-07-04 養生.健康瘦身
1個月胖10公斤怎麼救?中醫教消脂解方3招
原本體態勻稱的小如,受新冠疫情影響,學校實施視訊教學,她整天在家耍廢,餐餐都點外送,加上校園禁止運動,外出機會大幅減少。直到檢疫解除,餐敘邀約不斷,使她短短一個月內胖了10公斤,讓她相當苦惱。收治個案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陳書怡表示,小如因體重突破人生巔峰,不得不上門求診。評估後,建議調整飲食與運動,也搭配穴位針灸及按摩改善脂肪囤積,還她窈窕身材。陳書怡指出,「少吃多動」一直都是減重最高原則,但現實生活中往往因不可抗力之因素,使得減重之路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如一控制飲食就出現月經不規律、腳軟手抖、心悸等;或是明知道該運動,但下班後只想癱軟在沙發上等。她進一步說明,其實每個人的體質不盡相同,除了少吃多動,重點在於調整身體陰陽氣血的運作穩定平衡,像是血虛、氣虛、氣鬱、痰濁等體質,常是導致肥胖的元凶,中醫能針對不同的體質給予不同的治療,當助健康減重。陳書怡提到,常見脂肪囤積在上手臂、腹部、臀部,造成蝴蝶袖、鮪魚肚和河馬臀,除了平時多做伸展運動,藉由中醫的經絡按摩、局部穴位針灸,增加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陰脾經,甚至帶脈的氣血循環,加速脂肪細胞代謝,都能有效改善脂肪囤積的問題。另外,根據個人體質的不同,搭配不同的穴位作加強,例如,氣虛體質患者,可加強合谷穴、太衝穴;痰濕患者可按摩足三里、豐隆穴等,再視情況搭配中藥調理可達最佳效果。陳書怡提醒,若本身有糖尿病、凝血功能不佳、高血壓、心臟病、洗腎等宿疾者,則應先與醫師溝通後再治療。減重成功後,若不想成為「復胖者聯盟」的一員,除了建立規律的運動習慣,調整飲食與生活作息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
2020-07-03 養生.保健食品瘋
魚肝油當魚油吃?兩者用途大不同,好處也不一樣
營養師,我最近買了一罐魚油保健食品,妳幫我看一下,每天吃兩、三顆沒問題吧?」營養師接過來看嚇一跳說:「這是魚肝油不是魚油,吃過量了會中毒。」「什麼!魚肝油?魚肝油跟魚油不是一樣嗎?」這是振興醫院營養師林孟瑜親身碰到的例子。她說,魚油跟魚肝油雖然只差一個字,但來源與成分卻差很多,民眾很容易搞混。林孟瑜表示,魚油主要是從魚的脂肪組織中萃取出來,而魚肝油則是由魚的肝臟中萃取出來魚油含有ω-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系列中對人體有益的DHA(22碳6烯酸)及EPA(20碳5烯酸)脂肪酸,魚肝油則含有維生素A及維生素D。魚油:清血管魚肝油:保護眼睛、顧骨頭魚油中的DHA對眼睛視力及腦細胞發育有正面助益,可改善記憶力減退。另有研究指出,DHA可降低情感性疾病的發生,包括憂鬱及過動等至於EPA則有降低血脂及減少血栓以及抗凝血的作用,素有「血管清道夫」之稱。台北榮總營養組組長楊雀戀表示,彙整各國家相關學會建議,一般成年人DHA加上EPA的一天攝取量約需要400毫克到600毫克如果是有心血管疾病者,則DHA加上EPA的建議攝取量必須要是一般成年人的2倍,也就是一天800~1200毫克至於懷孕婦女,建議增加ω-3的攝取量,其中DHA每天要攝取200毫克至300毫克。至於魚肝油中的維生素A有助於眼睛視力,另可改善乾眼症及夜盲而維生素D則有助於骨骼的發展及補充,對小朋友骨骼、牙齒的發育及預防老年人的骨質疏鬆均有一定的幫助。魚油:一般不會吃過量魚肝油:吃多累積體內,會中毒既然魚油跟魚肝油都含有這麼多對人體有好處的成分元素,那麼兩種油都多吃不是很好嗎?楊雀戀指出,一般魚油的劑量不大,多吃對正常健康人較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如果魚肝油吃多了,問題就大了,尤其有些民眾誤以為魚肝油是魚油,一旦過度攝取,是會中毒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都是脂溶性的,跟維生素C是水溶性的並不相同,水溶性的維生素如果過度攝取人體會排掉,但脂溶性並不同,過度攝取會在體內肝臟等器官累積。維生素A和維生素D要如何攝取才不會過量?楊雀戀表示,維生素A的成人建議攝取量,女性為每天600微克,男性則為500微克而維生素D的成人建議攝取量,無論男女均為每天10微克。楊雀戀進一步指出,如果過度攝取維生素A超出建議攝取值的5倍,皮膚會過敏、乾燥及脫皮,並導致肝脾腫大、厭食、關節痛及頭痛若維生素D超過建議攝取值的5倍,則血液中的鈣會太高,進而導致心血管及腎臟病變所以對於維生素A及維生素D的攝取,最好在建議量的2倍以內,是比較安全的範圍。魚油:飯前或飯後吃魚肝油:隨餐吃無論是魚油還是魚肝油,只要弄清楚不要搞錯了,而且依照建議值及指示來吃,對人體才是有益的。楊雀戀指出,魚肝油由於是脂溶性的,所以建議可以隨餐一起吃,可以提高吸收率至於魚油的使用,飯前或飯後服用都可以,但有些人吃魚油易反胃或是脤氣,有的還會拉肚子或是打嗝口排魚腥味,如果要避免這些不適症狀,建議可以隨餐吃,將問題降到最低。林孟瑜則建議,在吃魚油或是魚肝油之前,一定要先分辨清楚,再看罐裝上的建議量,如果是建議吃1~2顆,比較保守可以先從建議最低劑量,也就是1顆吃起。吃魚油主要是攝取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ω-3是人體必需脂酸,人體無法從體內自行合成,必須要藉由外來轉換補充,那麼要攝取取ω-3,非得要吃魚油不可嗎?天然食物,也能簡單補充到林孟瑜說,魚油是從魚身上萃取來的,直接吃魚當然也可以攝取到ω-3,深海魚含有相當豐富的ω-3,民眾可以多選擇含量比較高的深海魚,包括鯖魚、鮭魚、鮪魚、鯷魚、秋刀魚及沙丁魚等。另外,一般海鮮類如蝦、花枝及牡蠣等也含有微量ω-3。事實上,ω-3不是只有魚才有,一些植物當中也有。楊雀戀說,植物中的α-次亞麻油酸 ,也是屬於ω-3的一種,其進入體內可以轉變成DHA及EPA,只不過轉換的速度較為緩慢,在核桃、蕎麥、大豆及大豆沙拉油、紫蘇油及亞麻仔油等食物中,均含有豐富的α-次亞麻油酸另外,深綠色蔬菜,特別是冬季產的菠菜、白菜、茼蒿、蘿蔔及蕪菁等,因為低溫容易使植物中的α-次亞麻油酸含量增加,是素食者攝取ω-3的主要來源。至於魚肝油中的維生素A跟維生素D,林孟瑜表示,維生素D可由牛奶、雞蛋、鮭魚、鯖魚等食物獲得,曬太陽比飲食更好,藉由陽光的照射,人體內也能自行合成維生素D而維生素A可由牛奶等乳製品、蛋及紅橘色蔬果包括胡蘿蔔、紅椒及木瓜等,富含有維生素A或維生素A先質β-胡蘿蔔素等食物獲得。如果不想太麻煩,不太想去計算維生素A的攝取量,1杯牛奶、1顆蛋、3公分乘以3公分大小丁塊的胡蘿蔔,或是木瓜4到5塊,每天換著搭配一、兩樣吃,就可以攝取到維生素A,由於維他命A會在體內累積貯存,這樣一點點的累積也不會過量,多少可以維持一定的量,是平時自食物中最簡單補充維他命A的方法。魚油抗凝血 手術前要停吃雖然相較於魚肝油,魚油對健康人比較沒有過度攝取的疑慮,但還是有一些族群是不適合吃魚油的,由於魚油有抗凝血的功能,若有肝硬化而凝血功能會變差的病患,不適合吃魚油另外,血友病患也不宜吃,還有平時有服用具有抗凝血功用如阿斯匹靈藥物的人,也不適合吃魚油。另外,如果預計要動手術,則建議術前2個月要停止吃魚油,還有孕婦為避免生產不易止血,建議懷孕32週以後就要停止吃魚油。延伸閱讀: 魚油、Q10,這樣吃最健康! 垃圾食物傷神經,吃魚油有救?
-
2020-06-2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全球互通經驗 醫師抗疫 不再無助
路透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人類從起初的不知所措,進展到累積許多抗疫經驗,從美國路易斯安納州紐奧良市到倫敦再到杜拜,全球有近卅名醫師說,萬一今秋疫情捲土重來,他們更有信心應對。紐約市西奈山醫院傳染病醫師戈比.裴特爾說:「我們準備好應對第二波疫情。我們現在知道的多多了。」包括美國在內,一些國家單日新增病故人數持續下降。多名醫師說,疫情爆發初期那幾周,根本不知如何照顧病人,只能憑直覺醫治,現在他們更有信心能把病患照顧好。根據路透資料,全球六月平均每天新增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四千五百九十九例,比四月平均每天六千三百七十五例下降不少。紐約州最大醫療保健提供商「諾斯威爾醫療集團」三月通報,住進旗下醫院的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達兩成一。諾斯威爾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麥克金說,由於及早治療和病患處理流程改善,死亡率目前已降到百分之十。裴特爾回憶說,今年三月西奈山醫院擠滿新冠肺炎病患時,她覺得很無助,幾乎沒有關於如何治病的指引,而且相關醫學研究倉卒完成,醫師都不敢完全相信,「那時你真的會很無奈,我站在病患前,看著他們呼吸困難,不禁想如何才能幫上忙?」此外,全球醫師還從經驗中學到不少,包括:更了解新冠肺炎併發症,如凝血和腎衰竭;更了解如何幫助呼吸困難的病患;更清楚什麼藥適合哪一種病人。醫師還更知道使用哪些手段能有效抗疫,包括:普篩、使用恢復期血漿、抗病毒藥物、類固醇等新療法;各機構甚至各大洲的醫師也會互相分享最新醫學研究。
-
2020-06-28 養生.保健食品瘋
高劑量魚油可護心,但吃多影響消化蠕動!專家建議多吃這食物也有幫助
外電報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於2019年12月核准一種主要含EPA(Eicosapentaenoic acid)成分的魚油新藥上市,用於治療三酸甘油酯偏高者。FDA顧問委員會參考了2019年1月3日發表的臨床研究REDUCE-IT,該研究以8179名使用史他汀類(Statins)藥物後,三酸甘油酯仍偏高且具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患者作為受試者,其結果顯示,該藥與安慰劑相比,能夠有效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nvents,簡稱MACE,係指心血管死亡、非致命心肌梗塞及非致命性腦中風等)風險將近25%。但也有幾項副作用,包括心律不整、內出血。多年來,國內外營養專家都建議,魚類因富含天然Omega-3脂肪酸,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Omega-3脂肪酸主要是由3種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所組成,包括存在於豆腐、黃豆、芥子油與堅果類的「α-次亞麻油酸」,以及主要由攝食魚類與其他海洋生物所獲得到的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等3種必需脂肪酸。這3種脂肪酸都無法由人體自行合成,必須從食物攝取,也因此使得魚油在保健食品中大行其道。要證明吃魚能否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並不容易,過去的研究多為觀察性的報告,直到近兩年,國際知名期刊連續刊登了3篇以EPA成分為主的魚油濃縮製品相關的臨床試驗,才算有了定論。高劑量魚油可減少續發之心血管疾病美國核准魚油新藥上市,是根據2019年1月3日一篇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論文,該研究以8179名具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病患為對象,其中71%的受試者攝取含EPA魚油作為續發性預防,因為他們曾經發生過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或做過心導管、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等;另外29.3%的受試者則沒有心血管疾病。該研究發現,使用以EPA成分為主的高劑量魚油(每天4公克),對於原本有心血管疾病的受試者,可降低25%的續發心血管風險,包括減少心血管疾病導致之死亡、缺血性心臟病、非致命性中風發作等,都有明顯的作用,尤其對年齡小於65歲、三酸甘油酯超過150 mg/dL者,效果特別顯著。但對於一般沒有心血管疾病者的預防,雖有效果但沒有達到統計學上的差異。該研究可說是首次指出含EPA高劑量魚油對於已有心血管疾病者,確實有預防效果。低劑量魚油 對糖尿病患預防心血管病無效另一篇2018年10月的研究,同樣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則以一萬五千多名糖尿病患為對象,該報告顯示,若每日使用一公克魚油(omega-3),對預防心血管疾病並沒有顯著效果。該論文與前篇論文比對判讀,可以推估魚油劑量太低的話,對於有糖尿病或有高血壓的病患,預防效果不彰。每天一公克魚油 心肌梗塞發生率下降另一個VITAL(VITamin D and OmegA-3 TriaL)的臨床試驗也很有代表性,共有兩篇論文,發現高劑量魚油對於有心肌梗塞的病患來說有明顯的效應。該研究對象有兩萬五千多人,樣本數非常大,而且是一般沒有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研究分成四組,一組吃維生素D、一組吃魚油(omega-3)、一組兩種都吃、一組兩種都沒吃。觀察對心血管疾病及癌症預防是否有效果。研究發現,每天補充兩千單位的維他命D並沒有降低發生心血管事件與癌症之風險。但是每天補充一公克的魚油,雖然沒有減少主要心血管事件及癌症的新發生率,但對於心肌梗塞的發生及死亡風險確實會下降,對於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療法,以及所有冠心病的發生率皆有顯著下降。報告指出,心肌梗塞可降低28%,需做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者可降低22%,對於心肌梗塞死亡率則可降低50%,但在減少中風方面沒看到效應。總括來說,若從2018年到2019年所刊登的3篇重要臨床試驗結果可發現,低劑量魚油對降低心血管疾病確實有一些效果,在糖尿病患則沒有明顯效果;高劑量魚油的效果則較明顯可見,且對於已經有心血管疾病者,效果更明顯。 國內研究發現魚油可降三酸甘油酯國內2013年由臺大醫院發起,由國內八大醫學中心共同參與的臨床研究,共收治了253名三酸甘油酯超過200 mg/dL的病患,當中有40位病患超過500 mg/dL。給予病人純化魚油(Omacor? Pronova BioPharma),一公克魚油中,含有460 毫克 EPA 及 380毫克 DHA。將病患分成3組,一組一天2公克、一組一天4公克、另一組為安慰劑,治療持續8星期。結果發現,魚油確實可降低三酸甘油酯,一天4公克組的病患可降低32.1%、一天2公克組的病患則可降低29.7%,對於三酸甘油酯更高的個案,能降低的幅度更可達48%~50%。由此可看出,無論是服用2公克或4公克,降三酸甘油酯的效果都不錯。因此,以台灣的研究結果而論,是否一定要吃足4公克,是需要進一步斟酌的。魚油做成藥物,需經過除汙(農藥、重金屬)、純化、淨化(去氧化物質)等多道步驟,在臨床上確實有降血脂(主要是降三酸甘油酯)的作用,通常使用1~2克的劑量,效果就不錯,但並非適用於每個病患。有些病患的三酸甘油酯可能高到兩、三千,是基因因素加上飲食習慣造成,超過1000 mg/dL以上就常有乳糜血症(血漿呈現混濁的乳白色),也很容易發生急性胰臟炎,反覆發生就是胰臟癌的候選人,還可能合併有糖尿病。胰臟一旦受損,後續要面對很多疾病的問題,所以對於這類型嚴重高三酸甘油酯症病患,會建議使用魚油做輔助治療,因為傳統用藥已經幫不上忙了。此外,長期使用降血脂藥物,病患的腎功能會受影響,若血中肌酸酐數值已達異常,可將降血脂藥物稍微減量、加上魚油補充,讓腎功能恢復正常,三酸甘油酯也能保持在500 mg/dL以下。許多研究都顯示,魚油的效果與吃的劑量有關,劑量越高效果越好,問題是,吃太多時,過多的魚油會影響胃腸的消化與蠕動,會有噁心感、肚子會不舒服而難以下嚥,而且有魚腥味,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一週吃3次不同種類的魚 分散風險所以,一般人若想預防心血管疾病,建議多吃新鮮的魚即可。美國心臟醫學會在2013年就建議,一般人每週應攝取至少兩至三次魚肉,一次約100公克,且選擇應多樣化、並以深海魚種(Fatty fish)為優先,包括Omega-3含量高的鮭魚、沙丁魚、鯷魚、鯖魚、鱸魚、鱒魚、旗魚、鱈魚、秋刀魚等。而在吃法上,煮魚湯、吃烤魚都會比油炸或油煎料理方式更為健康,魚種的選擇上也儘量交替食用不同種類的魚,以分散風險,減少魚類遭受環境、重金屬與環境荷爾蒙污染所帶來的健康威脅。至於若想額外補充EPA及DHA膠囊,應該先與心臟科醫師討論,尤其是三酸甘油酯過高的人,雖然建議每天可食用2至4克的EPA 與DHA補充劑,但仍應在醫師的指示下服用。魚油經過濃縮提煉過程變成藥物後,除了價格昂貴外,也只適用於部分高血脂病患;而市售魚油保健食品,也無法確定其品質,雖然都叫魚油,但成分、含量、製程仍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從新鮮魚類攝取魚油,既天然也不用花太多錢,才是對健康最好的選擇。 Q:魚油為什麼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機轉為何?A:根據文獻,魚油可抗發炎、降血壓、降三酸甘油酯、降血栓。一些發炎指標會下降。也有文獻提到魚油有幾種機轉:可抑制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合成,減少原脂蛋白B(Apo B)的合成,加強極低密度脂蛋白的轉換速率,降低飯後血脂濃度。另外,魚油不會使血糖惡化,還可稍微降血壓。最重要的角色在血液凝固方面,魚油可減少血小板凝集和延長凝血時間,這是魚油被認為可減少冠狀動脈疾病的主要原因。【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健康雜誌》第52期(2020-04-15出版),原文連結】
-
2020-06-27 養生.健康瘦身
4種減肥常有的表現!讓你少吃多動反而更胖
20歲女大生「小如」原本體態勻稱,但受疫情影響,學校實施視訊教學,不用出門的她,幾乎整天在家耍廢,餐餐都點外送,直到檢疫解除,餐敘邀約陸續上門,使她短短一個月內胖了10公斤,體重突破人生高峰,令她相當苦惱!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陳書怡表示,「少吃多動」一直都是減重最重要的原則,但現實生活中往往因不可抗力之因素,使得減重之路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像是有的人一減少進食量就出現月經不規律、腳軟手抖、心悸等症狀,或是下班後只想癱軟在沙發上,完全無力運動,導致體重直線上升。其實每個人的體質不盡相同,除了少吃多動,陳書怡指出,常見脂肪囤積在上手臂、腹部、臀部,造成所謂的「蝴蝶袖」、「鮪魚肚」和「河馬臀」,而中醫減重的重點在於調整身體陰陽氣血的運作穩定平衡,血虛、氣虛、氣鬱、痰濁等這些體質,常是肥胖最重要的原因,而針對不同的體質給予不同的治療。除了運動伸展是良方外,藉由中醫的經絡按摩、局部穴位針灸,增加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陰脾經,甚至帶脈的氣血循環,都能有效改善脂肪囤積的問題,成就健美體態。運用中醫針灸與經絡按摩可改善體態,針刺穴位可增加氣血流通,加速脂肪細胞代謝循環;另外,根據個人體質的不同,搭配不同的穴位作加強,例如氣虛體質患者,可加強合谷穴、太衝穴;痰濕患者可按摩足三里、豐隆穴等,再視情況搭配中藥調理可達最佳效果。若本身有糖尿病、凝血功能不佳、高血壓、心臟病、洗腎等宿疾者,陳書怡提醒,應先與醫師溝通後再治療。延伸閱讀: 夏天減肥好難? 營養師私藏TOP10燃脂食材大公開 減重失敗都是澱粉的錯? 誤會大了!是「它」在扯你後腿
-
2020-06-21 科別.泌尿腎臟
發現結石怎麼辦?該選哪種手術處理?泌尿科醫師解析
泌尿道結石可能發生在腎臟、輸尿管、膀胱,依據結石的大小、所在位置的不同,處理的方式也各異。在台灣做最多的是就是體外震波碎石術,台大醫院泌尿部主任張宏江表示,因為這個方式最不痛、不用麻醉、半小時打完石頭就可以正常上班生活,所以民眾接受度最高。體外震波碎石術●限兩公分以下結石●做完可以馬上上班張宏江表示,體外震波碎石術用於第一線治療是有健保給付的,目前規定是兩公分以下的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若確定阻塞,都可以用。兩公分以下的結石,體外震波通常都可以擊碎,效果很好。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殷約翰表示,體外震波碎石術需要兩台儀器,一台X光機定位,將結石的位置固定在另一台震波儀反射鏡的焦距上,反射鏡把正負電極接觸時產生能量集中起來之後,從體外穿過病人皮膚、肌肉,直到將結石打碎。張宏江表示,體外震波碎石術只要差不多半小時,做完可以接著上班、正常生活,術後服用有助加速排出石頭的輸尿管放鬆劑、觀察血尿情形,並於一周後回診確認還有沒有殘餘的石頭。因為有的結石鬆軟,有的較硬,但也要震波打下去,才知道石頭硬度如何,如果一次打不碎,可以再打第二次。殷約翰表示,石頭打碎之後,大約八成人都能順利解尿出來,少數不順利的情況可能是解尿會痛、有血尿、發燒,或還有石頭解不出來,可用輸尿管鏡夾出來。●誰不適合?雖然體外震波碎石術好處很多,但不見得每個人都適合。殷約翰表示,大於兩公分的結石不容易打碎;有吃抗凝血劑、體質容易出血,會擔心震波造成出血;輸尿管結構先天異常等情況,打碎了石頭還是很容易卡住;輸尿管有發炎或水腫,結石會黏在管壁上面,打碎也排不出來。上述這些情況就不適合用體外震波碎石。另外,極度肥胖者脂肪層太厚,會影響能量穿透,懷孕婦女不能用X光定位,也不適用體外震波碎石。輸尿管鏡碎石及取石術●需全身或半身麻醉●術後有暫時性血尿殷約翰表示,用輸尿管鏡碎石和取石,需要全身或半身麻醉,所以通常病人要住院一天、術前禁食。輸尿管鏡是經由尿道、膀胱,到輸尿管中,透過雷射或氣壓的方式碎石再取出,沒有傷口也不會傷害組織。但如果石頭多或硬,阻塞了輸尿管,術後也需要一些時間消腫,有時候也需要放置引流管,術後三到五天內可能有暫時性的血尿。如果有攝護腺肥大,導致輸尿管管徑被壓縮者,內視鏡的管子會過不去,必須先解決攝護腺的問題再來做。張宏江表示,輸尿管鏡手術時間要看石頭大小、輸尿管管徑是否容易進去而定,如果輸尿管有扭曲或阻塞,就會比較久。通常0.5公分的石頭可以在30分鐘內做完;石頭較大者,兩小時內也要做完。張宏江表示,結石手術通常以兩小時為限,不希望花太久時間,因為輸尿管和結石都帶有細菌,手術過程中要一直用很大量的水沖洗,如果細菌隨著水跑到體內,很容易造成感染或敗血症,因此手術時間不宜太久。經皮腎造廔取石術●侵入性高、風險高至於腎臟結石,張宏江表示,因為不會痛,很容易長到兩公分以上,造成反覆腎炎或影響腎功能,才會發現。健保給付經皮腎造廔取石手術,要全身麻醉,因為侵入性較高,有出血、氣胸等風險,中型醫院以上比較會做。軟式輸尿管鏡●須自費約十萬元現在有軟式輸尿管鏡的新技術處理腎臟結石,因為管子前端能彎曲,搭配高能量雷射,可以擊碎腎臟不同角落的石頭。這個技術在台灣已經頗為普遍,但尚須自費,單次用的軟管要價十萬元左右,目前正在申請健保給付,結果還沒有定論。膀胱鏡取石術●類似輸尿管取石,技術更簡單如果結石在膀胱,狀況最單純。殷約翰表示,膀胱結石通常都是從腎臟掉出來,或是因為攝護腺肥大導致解尿解不乾淨,久了就會有膀胱結石。膀胱鏡取石的原理與輸尿管鏡相同,但是技術上比輸尿管鏡更簡單,因為膀胱內部空間大,可以很快找到石頭並且擊碎、取出。
-
2020-06-18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防疫期間少出門 女大生勻稱體態增重10公斤求助中醫
一名20歲女大學生原本體態勻稱,但受疫情影響,學校實施視訊教學,很少出門的她,幾乎餐餐點外送,最近疫情結束餐敘邀約又陸續上門,讓她短短一個月內胖了10公斤,令她相當苦惱而求助中醫師。醫師評估後建議她調整飲食與運動,並搭配穴位針灸及按摩改善脂肪囤積,將有助於還她窈窕身材。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部醫師陳書怡表示,「少吃多動」一直都是減重最重要的原則,但現實生活中往往因不可抗力之因素,使得減重之路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除了上述的例子外,有的人一減少進食量就出現月經不規律、腳軟手抖、心悸等症狀,或是下班後只想癱軟在沙發上,完全無力運動,導致體重直線上升。她表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除了少吃多動,還得要調整身體陰陽氣血的運作,使其穩定平衡,而血虛、氣虛、氣鬱、痰濁等這些體質,常是肥胖最重要的原因;針對不同的體質給予不同的治療,是中醫健康減重的關鍵。陳書怡說,常見脂肪囤積在上手臂、腹部、臀部,造成所謂的「蝴蝶袖」、「鮪魚肚」和「河馬臀」除了運動伸展是良方外,藉由中醫的經絡按摩、局部穴位針灸,增加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陰脾經,甚至帶脈的氣血循環,都能有效改善脂肪囤積的問題。她說,針刺穴位可增加氣血流通,加速脂肪細胞代謝循環,另再根據個人體質的不同,搭配不同的穴位作加強,例如氣虛體質患者,可加強合谷穴、太衝穴;痰濕患者可按摩足三里、豐隆穴等,再視情況搭配中藥調理可達最佳效果。陳書怡提醒,若本身有糖尿病、凝血功能不佳、高血壓、心臟病、洗腎等宿疾者,則應先與醫師溝通後再治療。除了建立規律的運動習慣,調整飲食與生活作息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