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免疫系統
共找到
1300
筆 文章
-
-
2020-08-20 醫療.自體免疫
乾癬性關節炎早期有3大警訊! 亂吃補恐加重病情惡化
乾癬不只皮膚有狀況 3成患者發展成乾癬性關節炎手指、手腕關節腫脹,皮膚紅腫、脫屑,當心這不是普通的關節炎,而是乾癬性關節炎。乾癬除了紅色斑塊、皮屑脫落的皮膚症狀外,還會合併其他部位的共病,根據統計,約有3成患者會發展出乾癬性關節炎。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蔡秉翰主任指出,乾癬性關節炎是一個全身性的自體免疫疾病,患者除了手部會受到關節炎影響外,也容易在周邊出現小關節病變、不對稱關節病變、遠端關節病變,甚至可能侵犯到脊椎,症狀表現相當多樣化。 免疫不正常活化 吃補恐加重病情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乾癬是因為壓力、環境等因素刺激,造成免疫系統不正常活化所致,許多患者一聽是免疫出問題,就想透過保健品或食補增強免疫力,不過小心吃補反而使病情更加嚴重。蔡秉翰主任表示,這類患者屬於免疫系統失調,並非缺乏免疫力,若是服用補品或保健食品,反而會刺激免疫系統,導致病情惡化,所以一般不建議患者額外補充保健食品或者食補,維持正常、均衡、健康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才是避免疾病惡化的關鍵。 避免關節變形 生物製劑精準阻斷發炎訊號乾癬性關節炎患者若沒有接受妥善治療,關節有高風險發生無法復原的變形。除了透過物理治療及照光治療等非藥物治療改善症狀,第一線用藥會選擇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減少發炎腫痛,通常還會搭配疾病修飾藥物合併治療,療效不理想的患者,經醫師評估後,可以選擇生物製劑或小分子標靶藥物治療。蔡秉翰主任進一步說明,生物製劑可以精準鎖定發炎因子,阻斷發炎訊號,不僅可以改善皮膚症狀,也有助於延緩關節破壞,減少關節變形的風險。乾癬性關節炎早期有警訊 熟記336法則及早治療提醒乾癬患者留意早期症狀,熟記336防禦法則:頭皮、指甲、私密皺褶處3處是否有皮膚病變;以及關節出現僵、腫、痛等3大警訊;一定要把握6個月乾癬性關節炎黃金治療。此外,患者也應注意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不隨意吃補或保健食品,多與醫師溝通,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都有助於改善病情,恢復良好的生活品質。(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僅傷關節! 細數6大恐怖併發症 連滑手機都困難! 乾癬性關節炎5病徵別小看
-
2020-08-20 科別.一般內科
經常感冒、痠痛、疲倦、便祕、胃食道逆流……可能與這原因有關!
很多人可能會問:「醫師,我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慢性發炎?有什麼檢查方法嗎?」事實上,目前檢驗慢性發炎的實驗室或影像學方法尙未普及於臨床,如細胞激素測定或腦部發炎掃描等檢查大多來自較高階研究單位的專案計畫。那麼,治療者是如何判斷個案是否有慢性發炎呢?關鍵就在於臨床症狀/徵兆的分析,其可協助治療者以最有效率且最貼近病患主觀經驗的方式進行診療,亦可讓個案在每次門診之間做自我觀察與記錄,就像每天量血壓一樣,有利於篩檢、追蹤、與溝通。以下我們將慢性發炎的常見症狀、徵兆逐一列出。(一)疲倦那是一種無止盡的疲憊,找不到可以恢復精力的方法,感覺全身彷彿被沉重枷鎖給綑綁一樣,施展不開。疲憊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心理上的疲憊,覺得提不起勁、無精打采、或者找不到做事與享樂的動力;另一種則是身體上的疲憊,覺得肌肉無力與動作緩慢。心理疲憊與大腦前額葉的功能有關,身體疲憊則與腦部紋狀體有關,顯示疲憊不只是一種抽象的感受(更不是懶惰),而是有其生理學依據。(二)心情莫名低落、焦慮、不耐煩經常為一些自己也覺得無關緊要或雞毛蒜皮的瑣事在擔憂,也常會因為生活的小摩擦而對周遭親友發脾氣。覺得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彷彿別人都在跟自己作對,甚至對未來沒什麼期待。容易反芻負面經驗,並過度猜想可能發生可怕的事。(三)消化道症狀例如喉嚨梗塞感、便秘、拉肚子或胃食道逆流等症狀。「我到底怎麼了?做過胃鏡、鼻咽鏡,看過很多醫師,但都查不出為什麼喉嚨會有卡住的感覺?」關於這點,筆者經常會與病患分享歇斯底里(Hysteria)一詞的典故。早在西元前四百年,被稱為現代醫學之父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將一種多見於女性的焦慮與身體不適的現象命名為hystéra(辭源為子宮的意思),並認為子宮的四處移位是造成身體多處不適的原因,比如當子宮上移到喉嚨時便會有梗塞感。姑且不論這古老論點的偏見與不合時宜,有些人聽了,就會有如釋重負的感覺,意識到原來這不是什麼怪病,而是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被注意到的現象。其他如便秘、腹瀉、或絞痛等類似腸躁症的症狀也與身體發炎有關,尤其是對壓力及作息特別敏感的人,比如有人上台前就會拉肚子,或者輪班時常會便秘,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四)皮膚與呼吸道症狀如果要阻絕外來物入侵,那時時刻刻都與環境有頻繁接觸的皮膚及呼吸道就是第一線邊防重鎭了。因此,人體很自然的在這兩個部位上布滿了免疫大軍,隨時準備迎戰。但若體內環境失衡,導致免疫系統對自身或外界有過於強烈的反應時,鼻炎、氣喘、蕁麻疹、或異位性皮膚炎等皮膚與呼吸道的發炎便接踵而至。臨床上,許多個案也會因為壓力、飮食或作息不正常而惡化上述症狀,這都顯示慢性發炎的狀況正在發生。(五)無法被解釋的疼痛莫名的頭痛、肩頸痛、膏肓痛、四肢痠痛,或胸、腹、臀部的疼痛,看遍骨科、復健科、腸胃科、或心臟科等,都找不出病因。有些人以為個案是在無病呻吟,或說那是公主病,但其實個案的感受是無比眞實的,有時根本動彈不得。舉例來說,有一種稱為纖維肌痛症的疾病,核心症狀是多處肌肉疼痛、疲憊與注意力減退,但周邊組織根本看不出異常,不管巨觀或微觀都與常人無異,而且疼痛的位置還會四處遊走。在人們對此「怪病」還不了解時,個案常被誤以為是心理作祟或止痛藥上癮。所幸,最新研究已指出纖維肌痛症患者的中樞神經其實是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合併諸多痛覺處理機制的異常,還給罹病者治療的機會與公道。(六)經常感冒「醫師,我又感冒了。好像每次來看診,都是在流鼻涕和喉嚨痛。我明明就是看身心科,不是看耳鼻喉科啊……」經常有個案這麼苦笑著說。有人會問,發炎不是免疫細胞變得活躍嗎?怎麼我還會成天被病毒給入侵呢?其實,慢性發炎並非持續性的免疫反應增強,相反的,因為來自各路的免疫細胞、細胞激素及荷爾蒙的複雜互動,有時甚至會出現免疫抑制的效應,如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s)和T 細胞被抑制,並有所謂免疫抑制微環境(immunosuppressive microenvironment)的形成。因此慢性發炎是一種免疫失調的結果,不但抵禦感染的能力減低,甚至也可能誘發癌變(此與近年來被大為關注的免疫治療有關),或出現各種過敏。所以慢性發炎的個案經常在感冒與過敏的交疊發作中度過,有時也很難分淸楚到底是何者了。本文出處/摘錄自遠足文化出版《發炎世代:為人體的心靈、免疫、疾病找到和諧與療癒之道》
-
2020-08-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型冠狀病毒突變 專家:傳染力更強但致命性較低
專家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出現一種突變,在歐洲已越來越常見,最近馬來西亞也出現案例;病毒突變雖然讓傳染力更強,但致命性較低,這也許是「好事」。路透社報導,新加坡國立大學資深顧問、傳染病專家坦比亞(Paul Tambyah)表示,新加坡也有出現D614G變異病毒株案例。坦比亞同時是總部設於美國的國際傳染病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Infectious Diseases)會長當選人。新加坡衛生部未立即回應置評要求。坦比亞指出,有證據顯示歐洲發生新型冠狀病毒突變株擴散與死亡率下降的趨勢同時出現,這意味著突變株的致命性較低。儘管有專家持反面意見,但坦比亞認為,此病毒突變並不會影響潛在疫苗的有效性。他向路透社表示:「病毒傳染力更強,但致命性變低,這也許是件好事。」他指出,大部分的病毒在經過變異後,都有毒力變低的傾向。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科學家最早在2月時就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此突變,歐洲和美洲地區都有案例。世衛也說,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此突變已導致更嚴重疾病。馬來西亞衛生官員16日表示,相信當地已出現D614G變異病毒株案例,呼籲民眾更謹慎防疫。官員還說,突變株的傳播速度比一般病毒株快10倍,目前研發中的疫苗恐對突變病毒株無效。不過,坦比亞認為,這類突變對病毒的改變不足以影響潛在疫苗的有效性。他說:「這項突變會影響棘狀蛋白的結合,不必然影響免疫系統的蛋白質識別,而這也是疫苗的最主要功能。」
-
2020-08-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苗等太久 「抗體藥」搶問世? 多家公司投入研發
新冠肺炎疫苗問世估計還需要一段時間,讓許多生技公司也投入抗體藥的測試,期盼這些藥能立即提供抗體,不須如注射疫苗後,還必須等免疫系統產生抗體。這些還在實驗階段的抗體藥,經動物實驗證實,有機會能直接給予人體對抗新冠病毒所需的抗體;北卡羅來納大學病毒學家柯恩(Myron Cohen)說:「當你獲得抗體,就能立刻受到保護。如果能以高濃度劑量的方式生產,我們將可直接繞過免疫系統。」這些抗體必須以注射方式進入人體,效力估計為數個月,讓醫護人員、新冠病患家屬等高風險民眾暫時免疫。若抗體藥證實有效,疫苗又尚未問世或效果不如預期,抗體藥將被考慮廣泛使用,分配給學校老師等人士。研究人員目前也在實驗抗體藥,是否能協助免疫系統,讓患者免於嚴重症狀或死亡。艾莫利大學傳染病專家里昂(Marshall Lyon)也說:「我們的目標對象是染病第一周的病患,直接用抗體進行治療防止發病。」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藥品評量研究中心主任珍娜‧伍德考克(Janet Woodcock)認為抗體藥「有希望」,且預估會比疫苗更早問世;秋季初期將有更明朗的答案。禮來藥廠(Eli Lilly)就已開始量產抗體藥,另一藥廠雷傑納隆(Regeneron)的藥,則使用兩種抗體,強化藥效更防範病毒異變。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院(NIAID)院長佛奇(Anthony Fauci)也說:「還是得保持警覺,但我對此保持樂觀。」不過現階段抗體藥仍有疑慮;現在還無法斷言,抗體藥能否到達體內全部所需之處,如肺部最深處。此外,病毒可能產生變異,使抗體無效,這也是雷傑納隆的藥物含有兩種抗體的原因。此外,若藥效不夠長,就只能用於治療,而非防疫。更讓人擔心的是,抗體可能強化病毒進入細胞的能力,或觸發免疫系統,使病患病情加重;不過這僅是理論推估,尚未獲得實驗證實。總而言之,抗體藥仍須進一步實驗,確保其安全性。
-
2020-08-13 養生.聰明飲食
近9成的人水果吃不夠!3大變化直接反映在身體
根據衛福部102-105最新國民營養調查顯示,國人每日水果攝取量嚴重偏離國民飲食建議量,19歲以上國人每日攝取水果達2份者不到16%!董氏基金會於109年2月進一步調查國人水果攝取與活力表現,發現僅三成民眾自覺活力表現佳;水果攝取量與自覺有活力,呈顯著正相關!少吃水果有5大主因 多數依賴家裡準備本次調查也詢問少吃水果的原因,無論從攝取頻率或份量來看,原因都相似,其中主要原因:生活忙碌、家中沒有放水果的習慣、覺得處理水果很麻煩、沒時間處理水果、外食沒有提供水果。此外,同時也發現,家庭受照顧者(三餐及水果由家人準備)在自覺活力、水果攝取份量和頻率都高於獨居者;顯示多數家庭成員需要依賴家裡準備水果,家庭採購者的角色是提升家人水果攝取的關鍵。水果量攝取愈少 與負面情緒產生呈正相關然而,董氏基金會108年7-8月間針對全國1517名學童調查發現,當水果攝取量愈少,愈容易發脾氣心情不好、沒精神想睡覺、身體/肚子不適、容易長痘痘,並呈現顯著正相關。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許書華醫師引述2016年《美國公共衛生雜誌》的研究,隨機抽樣共12,385位澳大利亞成年人,顯示水果攝取越多,對生活的滿意度、幸福感越高、對事物也較易持正面看法。大腦和腸道的相互影響 促進腸腦健康循環許書華說明,水果中富含的膳食纖維會改變腸道菌落、增加腸道菌多樣性,透過大腦和腸道的相互影響(腦腸軸),保護大腦免於發炎,促進腸腦健康循環;反之,若是攝取高油糖食物,會降低腸道微生物多樣性、提升發炎反應,經由腦腸軸傳遞至大腦接收後啟動免疫系統與神經抗壓機制,造成焦慮、憂鬱、易感到壓力、學習與注意力下降。2018年《Antioxidants》期刊的研究發現,血漿維生素C濃度與總情緒紊亂呈負相關,且與抑鬱、困惑和憤怒呈反比關係。許書華指出,維生素C可調節代謝及神經化學物質合成(如血清素),協助減輕疲勞及倦怠感,維持正常的心理功能,但維生素C不耐高溫,較難從蔬菜中攝取,因此建議可從水果補充。挑選水果有3大關鍵 CP值、水溶性膳食纖維、維生素C都要注意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莫雅淳營養師建議,為提升身心活力、降低負面情緒,要注意挑選水果有「3關鍵」:1、高CP值(高營養密度&植化素、水果酵素):營養密度是飲食上的一個重要概念,即在相同熱量下,食物所含的各種營養素的種類與含量多寡。選擇營養密度越高的水果,其所含營養價值越豐富,其中又以膳食纖維、維生素C、葉酸、鉀、鎂等營養素,與情緒及活力表現有關。此外,水果中的植化素可協助身體抗氧化、調節免疫力;水果酵素有助於食物消化吸收。2、高水溶性膳食纖維:膳食纖維為益菌生,有助打造健康腸道環境,尤其水溶性膳食纖維更有助穩定血糖及情緒,保持抗壓性,而水果是水溶性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3、高維生素C:維生素C可以減緩疲勞、提升活力,主要存在於蔬菜水果,但維生素C不耐熱且易受氧化破壞,建議以水果作為維生素C的攝取來源。延伸閱讀: 吃菜減重卻變胖? 那是因為這1類蔬菜比肉還肥 吃蔬果最怕農藥殘留! 這5種清洗方式只會愈洗愈毒
-
2020-08-12 癌症.抗癌新知
免疫療法給付再放寬 適用五成泌尿道上皮癌患
衛福部健保署去年4月公告三種免疫療法藥物給付標準,適應於八種癌症,包含泌尿道上皮癌,編列8億元限額給付,一開放名額就出現大量申請。今年4月宣布再放寬申請條件,泌尿道上皮癌患者腎功能條件從原本的腎絲球濾過率放寛為大於30mL/min/1.73m2(原規範為60),且延長使用時間最多可至二年,等於完成整個療程,可望嘉惠更多病友。泌尿道上皮癌好發於高齡族群,初期僅約15%的患者沒有症狀,多數早期被發現的患者,常是在健檢時發現,或是因為無痛性血尿、腎積水、腰部硬塊前來就診,但仍約有三成左右的患者晚期才被確診。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泌尿醫學會副理事長及泌尿腫瘤委員會主委馮思中表示:「膀胱癌、尿道癌、輸尿管癌、腎盂癌等都屬於『泌尿道上皮癌』的一種,泌尿道上皮癌泛指所有尿路上皮的惡性腫瘤,其中以膀胱癌為最大宗。」且「當患者的疾病進展至晚期則需藥物治療,若因健康條件不能接受標準化療,或無法耐受化療副的作用而停藥,將使得治療預後較為不佳。而這時免疫治療就可提供這群病人多一個治療選項。」免疫療法問世後,雖可幫助無法接受化療的晚期泌尿道上皮細胞癌患者,但價格門檻高令患者卻步,同時新療法使用之初,效果也讓患者觀望。去年健保開放給付,根據文獻及健保數據,一線使用約有兩成病患可達到完全反應的成效,同時獲健保給付的病患中約有五成能通過有效性評估,繼續使用健保給付的免疫治療。年約60歲的患者陳先生三年前確診為早期膀胱癌,一開始雖乖乖接受治療病情穩定,但後來仍又復發,加上淋巴轉移,建議切除膀胱。陳先生當時因猶豫接受切除手術而延誤了治療,再次就診時癌細胞已轉移至其他臟器,且經評估不適合標準的一線化療;「免疫治療」所需的費用卻又難以負擔,時值健保宣布給付。目前陳先生已做完一年療程,並達到完全反應。馮思中表示,「去年免疫療法通過健保後,可幫助泌尿道上皮癌的第一、二線治療,但腎絲球濾過率需大於60(mL/min/1.73m2),僅能適用三成的患者;今年4月放寬後腎絲球濾過率在30(mL/min/1.73m2)以上即可,使適用的患者可達五成。」他說,而不符合健保給付的泌尿道上皮癌患者也同時受惠,免疫療法因通過健保給付,整體價格也有所下降,費用不再像過去一樣是天價,使得更多病患可以負擔。馮思中表示:「目前患者仍可透過傳統化療獲得合理療效,但對於不適合化療及化療失敗的病人,免疫療法的使用愈早介入效果愈好,若治療有效可以持續縮小腫瘤,加上免疫療法在生存時間上具有長尾效應,使用時間拉長愈能喚醒體內的免疫系統。」 同時,在安全性的部份也提醒「免疫療法副作用較化療少,但仍有少數的副作用,如過敏、免疫系統自我攻擊等。需注意免疫療法的副作用因人而異,可能從不需治療的輕症到嚴重不良反應,機率大約在15%到20%之間,施打者須加以留意。」
-
2020-08-12 科別.耳鼻喉
忍不住挖鼻孔卻是防疫NG行為 醫師教你最佳處理方式
「挖鼻孔」、「揉眼睛」等小動作常在無意間把病菌帶進身體,尤其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國內面對境外威脅第二波疫情蠢動時,這兩種動作皆被視為「NG防疫行為」。每人每天分泌一公升鼻水但面對看不見終點的疫情,民眾即使能忍住一時,也沒辦法終生不動鼻孔的歪腦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陳榮哲表示,清理鼻垢不是不行,而是應該在乾淨的狀態下清理。「十人中就有九人,每天會挖一次鼻孔或無意識去摸鼻子。」陳榮哲指出,人體每天分泌一公升鼻水,與附著在鼻毛上的病毒、細菌、灰塵等結合後,從鼻腔往食道流動,進而保持鼻腔清潔與健康,換言之,每人每天至少會吃下一公升的鼻屎。不過,當鼻前庭太乾或鼻毛太短,都可能讓鼻水無法有效地與附著在鼻毛上的病菌結合,進而往食道流動,反而因太乾而卡在鼻孔內,成為鼻屎,讓人忍不住想清理。坊間常見的挖鼻孔方法,不脫3種類型,用手指、用衛生紙、用特別留的指甲挖鼻孔,但陳榮哲說,這3種方式都有各自的風險。鼻腔若有傷口 易增發炎機會陳榮哲表示,人類雙手每天接觸幾十萬種病菌,若用一指神功直搗鼻腔,等於是把數十萬種病菌直接放入鼻腔內,包含流感病毒、細菌、新冠病毒、感冒病毒等,體內免疫系統雖會在第一時間抵禦外敵,但當免疫系統沒這麼強壯時,就是病菌開始作祟的時刻。用手指頭挖鼻孔時,若鼻腔恰好有傷口,此舉就會增加鼻腔發炎的機會,傷口結疤後,一陣癢感襲來又誘發挖鼻孔的動機,反覆挖了結疤又挖,最終可能導致萎縮性鼻炎、鼻粘膜萎縮、鼻水分泌減少,降低鼻腔防禦功能,容易出現慢性氣管炎、鼻竇炎等疾病。愛用手挖 鼻內長痘痘機率高臨床也發現,愛用手挖鼻孔的民眾,鼻孔內長痘痘機率也比一般人高。陳榮哲說,幾乎所有鼻腔毛囊炎的患者都是愛挖鼻孔所致,且鼻腔內毛囊炎相對難處理,有些患者還可能引發蜂窩性組織炎而危及生命。陳榮哲表示,使用衛生紙或面紙揉成圓柱狀挖鼻孔,看似安全,其實造成鼻腔傷害的風險恐怕比手指更嚴重,衛生紙或面紙質地柔軟,但跟鼻腔內組織相比,仍是相對粗糙,且許多人常用旋轉方式把揉成圓柱狀的衛生紙放入鼻腔,非常容易造成鼻腔破皮、受傷。流鼻血 建議用手捏兩側鼻翼同理,當流鼻血時,也不要用揉成圓柱狀的衛生紙,放進鼻孔中止血,反而會更傷傷口,建議用手捏住兩側鼻翼,頭往前傾,約10分鐘內就能止血,也不會增加鼻孔內傷口的負擔。至於留指甲專挖鼻孔的民眾,這是最不建議的做法。陳榮哲指出,通常留指甲挖鼻孔的民眾,雖然自稱「專用」,實際上常兼具挖耳朵的功能,東挖西摳,殘留病菌恐更多,加上指甲尖銳,更容易讓鼻腔受傷。陳榮哲建議,若要用手指頭挖鼻孔,最好先徹底洗手,並在乾淨的環境中進行,例如在家裡;或者用「擤」的方式,將鼻屎擤出來,擤鼻屎時,不要兩個鼻孔一起出氣,而是壓住一側的鼻孔,單側擤鼻屎,才不會造成耳朵的壓力。最好方式 拿棉花棒塗凡士林最好處理鼻屎的方式,則是拿棉花棒塗抹凡士林,去除癢感後,透過人體自我機制排除,不需要特別刻意去清理。平時則建議讓鼻孔「暖一點」,戴口罩或是塗凡士林保濕,能避免鼻屎帶來的癢感,降低想挖鼻孔的欲望。
-
2020-08-12 新聞.健康知識+
中研院A型流感疫苗 同時預防異株、亞型病毒
中研院院士翁啟惠領導的基因體研究中心團隊,近期研發出「單醣化嵌合血凝集素蛋白疫苗」,可對抗各種異株和亞型的A型流感病毒,減少因誤判病毒株導致疫苗防護力不足的問題,研究成果七月登上國際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流感疫苗通常只針對單一亞型,不同亞型之間沒有免疫交叉性,一旦病毒突變,或者病毒株預測錯誤,當年趕製的疫苗就會失去預期保護力。中研院說,研究團隊擷取來自兩種不同病毒株的蛋白質,組合成全新的血凝集素,再輔以中研院獨創單醣化技術,研發出「單醣化嵌合血凝集素蛋白疫苗」,可預防各種異株和亞型的A型流感病毒感染人體。論文第一作者、中研院博士後研究員廖心瑜為了克服H1亞型產生的抗體只能預防H1病毒感染的問題,鎖定病毒表面一根根突起的血凝集素蛋白進行研究。廖心瑜先將H1和H5不同亞型的血集凝素序列進行排列,找出H1和H5的共通序列,然後再將不同的區域排列組合,設計出不同於自然界存在的嵌合血凝集素。經多方嘗試,篩選出一個頭部含有共通H5序列、枝幹含有共通H1序列的嵌合蛋白。實驗發現,此蛋白可引發良好的免疫反應。研究團隊還利用單醣化技術,修飾血凝集素上特定部位多餘的醣,簡化後的嵌合蛋白可以露出不易突變的區域,使得人體免疫系統更容易辨識、消滅已被感染的細胞。攻毒試驗結果也顯示能有效抵抗四種不同的H1N1病毒和兩種不同的H5N1病毒,達到至少八成的保護效果,甚至也能中和H3、H5、H7和H9等不同亞型的病毒。
-
2020-08-12 科別.耳鼻喉
實在忍不住不挖鼻孔怎麼辦? 醫師教你這一招
「挖鼻孔」、「揉眼睛」等小動作常在無意間把病菌帶進身體,特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國內面對境外威脅,第二波疫情蠢動,這兩種動作皆被視為「NG防疫行為」。面對看不見終點的疫情,民眾即使能忍住一時,也沒辦法終生不動鼻孔歪腦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陳榮哲表示,清理鼻垢不是不行,而是應該在乾淨的狀態下清理。「十人中就有九人,每天會挖一次鼻孔或無意識去摸鼻子。」陳榮哲表示,人體每天分泌一公升鼻水,與附著在鼻毛上的病毒、細菌、灰塵等結合後,從鼻腔往食道流動,進而保持鼻腔清潔與健康,換言之,每人每天至少會吃下一公升的鼻屎。不過,當鼻前庭太乾或鼻毛太短,都可能讓鼻水無法有效地與附著在鼻毛上的病菌結合,往食道流動,反而太乾而卡在鼻孔內,成為鼻屎,讓人忍不住想清理。坊間常見的挖鼻孔方法,不脫三種類型,用手指、用衛生紙、用專門挖鼻孔的指甲清理,但陳榮哲說,這三種方式都有各自的風險。陳榮哲表示,人類雙手每天接觸幾十萬種病菌,若用一指神功直搗鼻腔,等於是把數十萬種病菌直接放入鼻腔內,包含流感病毒、細菌、新冠病毒、感冒病毒等,體內免疫系統雖會在第一時間抵禦外敵,但當免疫系統沒這麼強壯時,就是病菌開始作祟的時刻。用手指頭挖鼻孔時,若鼻腔恰好有傷口,此舉就會增加鼻腔發炎的機會,傷口結疤後,一陣癢感襲來又誘發挖鼻孔的動機,反覆挖了結疤又挖,最終可能導致萎縮性鼻炎、鼻粘膜萎縮、鼻水分泌減少,降低鼻腔防禦功能,容易出現慢性氣管炎、鼻竇炎等疾病。臨床也發現,愛用手挖鼻孔的民眾,鼻孔內長痘痘機率也比一般人高。陳榮哲說,幾乎所有鼻腔毛囊炎的患者都是愛挖鼻孔所致,且鼻腔內毛囊炎相對難處理,有些患者還可能引發蜂窩性組織炎而危及生命。陳榮哲表示,使用衛生紙或面紙揉成圓柱狀挖鼻孔,看以安全,但造成鼻腔傷害的風險恐怕更比手指更嚴重,衛生紙或面紙質地柔軟,但跟鼻腔內組織相比,仍是相對粗糙,且許多人常用旋轉方式把揉成圓柱狀的衛生紙放入鼻腔,非常容易造成鼻腔破皮、受傷。同理,當流鼻血時,也不要用揉成圓柱狀的衛生紙,放進鼻孔中止血,反而會更傷傷口,建議用手捏住兩側鼻翼,頭往前傾,約10分鐘內就能止血,也不會增加鼻孔內傷口的負擔。至於養指甲專挖鼻孔的民眾,這是最不建議的做法。陳榮哲表示,通常留指甲挖鼻孔的民眾,雖然自稱「專用」,實際上常兼具挖耳朵的功能,東挖西摳,殘留病菌恐更多,加上指甲尖銳,更容易讓鼻腔受傷。陳榮哲建議,若要用手指頭挖鼻孔,最好先徹底洗手,並乾淨的環境中進行,如在家裡;或者用「擤」的方式,將鼻屎擤出來。擤鼻屎時,不要兩個鼻孔一起出氣,而是壓住一側的鼻孔,單側擤鼻屎才不會造成耳朵的壓力。最好處理鼻屎的方式,則是拿棉花棒塗抹凡士林,去除癢感後,透過人體自我機制排除,不需要特別刻意去清理。平時則建議讓鼻孔「暖一點」,戴口罩或是塗凡士林保濕,能避免鼻屎帶來的癢感,降低想挖鼻孔的欲望。•鼻孔保濕防挖技巧1. 戴口罩讓鼻腔保持溫暖2. 別過度修剪鼻毛3. 減少接觸忽冷忽熱環境4. 鼻腔乾燥時可塗凡士林資料來源/陳榮哲醫師製表/記者陳雨鑫
-
2020-08-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國衛院疫苗有效!染疫倉鼠照常吃喝玩 病毒量少100倍
國家衛生研究院今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定DNA疫苗開發平台在病毒挑戰動物模型已看到顯著保護效果。相較於沒打過疫苗的倉鼠,打過疫苗的倉鼠照常吃喝玩,體重不降,而且肺臟病毒量少了一百倍。院長梁賡義表示,接下來希望儘早完成第一期和第二期臨床試驗,最快明年下半年能夠提供國人使用。今天同時也是美國衛生部部長阿查爾與我國簽訂衛生合作備忘錄的大日子,被問及是否可望與美方合作下階段臨床試驗?國衛院成員及安特羅都笑而不答。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所長廖經倫表示,疫苗注射於倉鼠後腿肌肉,再經由呼吸道感染病毒,三天後測量體重及肺臟病毒量,並與未注射疫苗的倉鼠比較。結果發現,有疫苗保護的倉鼠,其體重並未下降,但未打疫苗之倉鼠體重下降一成;打過疫苗的倉鼠,其肺部病毒量也比未打疫苗之倉鼠少了一百倍。廖經倫說,疫苗作用關鍵在於「棘蛋白」,透過疫苗將遺傳訊息打入人體,在人體內產生蛋白,等於是對免疫系統下達一個訓練指令,將來真的有病毒進來的時候可以去中和病毒、阻擋病毒無法進入細胞複製產生新病毒,比較能夠模擬真正病毒感染的狀況。廖經倫表示,根據目前文獻和其他病毒研究,中和抗體是最有效預防感染的指標,也是所有疫苗研發的目標,因為它能直接阻斷病毒去感染細胞。這次動物實驗在第四週和第六週,都看到具專一性的中和抗體,另外也誘發了高量的TH1細胞激素,顯示疫苗安全性高。廖經倫表示,DNA疫苗具有多項優勢,除了在國內快速量產可行性最高、可誘發最高中和性抗體效價,也有別於目前國內外大廠研發的疫苗類型,可分散研發風險。國衛院DNA疫苗的專利也已在申請美國暫時性專利。廖經倫表示,現在全球疫苗以RNA疫苗、DNA疫苗、病毒載體這三種研發走得最快,國衛院DNA疫苗即將進入人體試驗階段,必須仰賴跨國多中心合作,這也是為何選擇與國光旗下的安特羅生技合作,因為國光是目前台灣跨國研發經驗最豐富的廠商。現在疫情較嚴峻地區都有很多疫苗測試正在進行,例如巴西、美國都很適合。安特羅生物科技技術開發處處長李政道表示,安特羅與國衛院從腸病毒71型疫苗合作到現在,默契良好,看到動物實驗成效極佳,驚喜中帶著忐忑,未來勢必要投入更多資源和人力。「研發疫苗是一場豪賭,沒有做到最後不知道誰是贏家,」李政道說,目前全世界沒有一株可以用的DNA疫苗,希望台灣能第一個成功。
-
2020-08-09 養生.聰明飲食
特級初榨橄欖油其實十分少見 你吃到「假的」橄欖油嗎
【文、圖/摘自高寶《你吃的食物是真的嗎?》,作者賴瑞·奧姆斯特】敗壞的油:橄欖油與「松露油」 「只要嚐試過真正的特級初榨橄欖油,不分男女老少,任何有味蕾的人,就都永遠不會再購買贗品。因為那將會是你嚐過最獨特、最複雜也最新鮮的食材,使你對於劣質的贗品完全失去興趣,只要你吃過一次真正的橄欖油,就會如此。」格蕾絲.德卡洛說道,她在普利亞地區擁有一座四百多年歷史的家族手工橄欖油農場。 在我「第一次」品嚐到真正的橄欖油之後,我便從聖多米尼克鄉村度假酒店帶回了四大罐橄欖油,回去與我的朋友和家人分享。而即便大家都自認早已吃過許多「特級初榨橄欖油」,所有人都在此之後都經歷了如我一樣的「頓悟」時刻。一般超市品牌和普利亞當地購買的橄欖油之間,根本完全不能比較。 當我在普利亞初嚐他們的橄欖油時,它在我的喉嚨後部留下一股辛辣溫熱之感,後來我才知道這種感覺叫做「橄欖刺激」(olive sting)。這種刺激之感代表著橄欖油的新鮮度,一般在美國銷售的橄欖油基本上都沒有這麼新鮮。即便美國餐館經常供顏色呈金黃的橄欖油來當作麵包蘸醬,但那些油通常根本不是真正的特級初榨橄欖油,甚至可能也根本不是以壓榨的方式製成的。 大家普遍認為特級初榨橄欖油是最健康的油脂,但真正的特級初榨橄欖油其實十分少見。二○○四年,美國食藥監管局批准業者可以在特級初榨橄欖油標籤上註明其健康效果。就像認證新藥品一樣,這個過程十分艱難。真正的橄欖油對於極富美名的地中海美食來說是必備要角,它的飽和脂肪含量極低,omega3 脂肪酸則含量較高,可大為降低心臟病風險。與芥花油等其他植物油不同的是,橄欖油還有許多其他有益成分,包含了抗氧化劑,還有多酚,是一種抗發炎的化合物,能使心血管功能保持健康。全球還有無數針對橄欖油好處的研究,像是可以打擊某些特定癌症,包含了乳腺癌、結腸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等等,也能幫助維生素吸收、促進消化,並降低膽固醇。橄欖油的油酸含量比任何植物油都還要高,尤其是在真正的特級初榨橄欖油中,油酸的含量更是最高,而這種單元不飽和酸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特級初榨橄欖油還含有固醇和脂溶性的維他命A、D和E,對身體具有保護和抗氧化作用,可以預防動脈阻塞和癌症,並延緩衰老。而其中包括多酚在內的諸多抗氧化劑,也被認為具有對抗腫瘤效果。最近,科學家從橄欖油中分離出一種稱為「橄欖油刺激醛」(oleocanthal)的化合物,更證明可以減少類澱粉蛋白質衍生可溶性配體(amyloid-beta-derived diffusible ligands)所帶來的不良影響,這種配體可能會導致阿茲海默症。 「販賣劣質橄欖油不僅僅是一種詐欺,更是一種危害公眾健康的犯罪行為。」橄欖油組織「米蘭品油師協會」主席法拉維歐.佐拉梅拉如此說道。佐拉梅拉特地為了《特級初榨》一書作者湯姆.穆勒在義大利舉辦了一場橄欖油品鑑會,就像我在美國廚藝學院參加過的那場一樣。《特級初榨》一書內容豐富,但書中揭露的事實也十分令人不安,寫滿了橄欖油行業的種種詐欺行為。更糟糕的是,假橄欖油中幾乎沒有—甚至可能是完全沒有—真橄欖油的風味和對於健康的益處,並且美國市場中大多數橄欖油都是假的。如同法國波爾多一級酒莊所產的葡萄酒,或美國農業部認證的特級牛肉一樣,「特級初榨橄欖油」被認為是目前市場上最頂級的橄欖油。就合法與否而言,「真正的」橄欖油,不過是指從高品質、新鮮的橄欖中榨取出來的果汁,未經加工,風味與健康益處完全保持原樣。至於「假的」橄欖油,則大致上分為三種。一種是用較便宜的油來稀釋,通常是經過加工的種子油,例如大豆油或葵花籽油。就好像毒販會將爽身粉等其他白色粉混和在海洛因或古柯鹼裡頭,這種稀釋法十分簡單(當然也非法),能將廉價原料變為昂貴產品,並且大為提高利潤。有時這些稀釋用油是安全的,也有時並非如此。然而近年來,這種稀釋問題已經不那麼常見,因為批發橄欖油的價格大幅下降,與稀釋過的價格相去不遠,更何況,只要經過氣相色譜法等現代化的檢測,這種非法摻偽的行為就很容易被發現。食藥監管局會定期進行產品供應鏈的分析,而大部分檢測則是由消費者團體或研究人員來進行。 第二種假橄欖油是現在比較常見的,業者會以等級較低的橄欖油來稀釋特級初榨橄欖油。這些低等級橄欖油通常會經過化學加工,破壞原有的風味與健康益處,且更難被發現。 上述兩種做法當然都是違法的。至於第三種特級初榨橄欖油造假,正是我在前面第二章中討論的「灰色地帶誤導」。試圖誤導消費者的廠商,會以合法範圍最邊緣的方式生產特級初榨橄欖油。他們經常使用上一季大量收成並製造的特級初榨橄欖油來加入新的橄欖油中,那些舊油往往早已經接近腐敗。然而從技術來說,這些混合油在上一季裝瓶與貼上標籤之時的確是通過了「特級初榨」的標準,但由於摻入劣質油會導致整瓶油加速變質,等到送達消費者手中時,通常早就已經失去特級初榨橄欖油的特質。這種做法沒有違反任何法律,但任何有行業經驗的生產商都知道這種混和會使橄欖油快速變質。 橄欖油詐欺的歷史悠久,根據《食品科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綜合調查結果,從一九八○年至二○一○年間,學術文章中最常提及的摻偽食品正是「橄欖油」。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橄欖中心」和美國貿易組織「北美橄欖油協會」的消費者研究中,我們可以清楚發現,美國消費者購買橄欖油最大宗的兩個原因是「有益健康」和「美好的風味」,然而這些假橄欖油完全沒有這兩種特質。 自二十一世紀初以來,美國的橄欖油消費量增長了50%以上,以美元來計算的話,它可說是迄今為止最有價值的油。美國橄欖油的消費量幾乎比一般植物油高出三倍,橄欖油的市場價值可說是奇高無比。與其他廣泛使用的食用油相比,橄欖油的成本較高,然而也正如我們反覆看到的那樣,昂貴的產品更有可能遭到假冒,尤其是當人們無法輕易用肉眼分辨這些產品的品質時更是如此。這個幾乎不受監管的市場吸引了無數黑心的經銷商。 假的特級初榨橄欖油不僅缺乏真橄欖油廣受好評的健康益處,甚至還在全球造成了數百人死亡。其中,最著名的事件是一九八一年發生在西班牙的「毒油症候群」,造成兩萬多人中毒,約八百人死亡,並導致許多人遭到永久性的神經損傷和免疫系統損傷。當時那些有問題的「橄欖油」實際上是以苯胺化學變性的油麻菜籽油,苯胺是一種用於製造塑膠的化學物質。這當然是一個比較極端的案例,但正如湯姆.穆勒告訴我的,像花生油和大豆油這兩種較受歡迎的摻偽物質也可能引起人們嚴重的過敏反應。沒有人想要過敏,更不希望購買到的產品實際有包含兩種物質,成分表上卻沒有列出。 美國國內大多數橄欖油都來自義大利,不過當地的研究人員卻在橄欖油中查出各種氣味難聞的物質,包含碳氫化合物的殘留物質、農藥和最常見的摻偽用果渣油,有時還有礦物油以及多環芳香烴,這些都是已證實的致癌物,也會破壞DNA 和免疫系統。諷刺的是,這些油之所以大受歡迎是因為它的抗癌特性,但人們實際上吃下肚的東西卻可能會致癌。不過從比較好的方面來看,你平常會購買到的更有可能只是腐敗、變質、非法加工或所謂的劣質橄欖油,而不是真的有毒的橄欖油。 坦白說,有些人認為這些擔憂沒必要。美國食藥監管局承認橄欖油的摻偽現象可追溯到七十年前,而且幾乎每一次檢測都會發現摻偽,但相較於沙門菌和大腸桿菌等更常見的食物中毒,橄欖油摻偽尚未被認為是高度優先的公共衛生問題。正如某偽食藥監管局專家(他要求匿名)告訴我的:「大多數情況下,從事經濟摻偽的詐騙販因為不想被抓,所以也不會做些太蠢的事情來讓自己成名,他們多半不會放一些太過有害的物質。但是,我們也不能總是指望他們一直都這麼好心。」他最後如此強調。 事實上,橄欖油詐欺事件層出不窮:無論是由學術單位、新聞媒體、法律機構或者政府機關進行的調查,幾乎每一次調查中都會發現贗品在市場中氾濫成災。而眼下最主要的問題是,究竟有多少特級初榨橄欖油是假的呢?身為消費者,我們又能做些什麼?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很多都是假的,大約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假橄欖油,這還只是保守估計而已。也就是說,美國市場中只有三分之一橄欖油名副其實,有些專家認為消費者在美國能買到真品的機率大約是十分之一,而這還是比較樂觀的情況,一項由德國主導的調查顯示,購買到真品的機率其實只有三十分之一。更糟糕的是,這項德國研究中,絕大多數的樣本不僅根本不是特級初榨,還不適合食用。還記得布里瓦主廚之前說過的嗎?許多美國人此生從未嚐過真正的初榨橄欖油,一次也沒有。 所以,身為消費者的你能做些什麼呢?首先你需要先瞭解一些知識,包括橄欖油的製造方法、橄欖油的優劣如何判定,以及橄欖油的品質是如何受到監管的。決定橄欖基本品質的三大因素是分別是:橄欖本身—橄欖有數百個品種、 採穫時的成熟度、摘採與壓榨相隔的時間。如同釀酒葡萄,橄欖品種其實是十分主觀的喜好問題。如果你喜歡卡本內蘇維翁(CabernetSauvignon),那麼你可能就不會喜歡由黑皮諾葡萄製成的勃根第。不過,橄欖油對於消費者來說比較沒有那麼複雜,因為只要區分品種的標籤沒有那麼多,你就也沒有那麼多選擇。 因此,橄欖的成熟度成為人們選擇橄欖油最重要的考量因素。除了風味之外,橄欖油的多酚不但對健康有益,也會延長橄欖油的保存期限,兩者在橄欖生長的過程中,都很快就會達到最高峰。一顆橄欖的風味和多酚達到最佳品質時,通常是果實還沒完全成熟之際,摘採難度較高,榨出的油量也更少,而這表示,相同數量的半熟橄欖比全熟橄欖所能榨出的油更少,因此成本更為昂貴。「當成熟橄欖的顏色變深、能榨出的油更多,風味卻隨之減弱了,這就是生產者很難在成本與品質之間獲得完美平衡的原因」,美國廚藝學院的布里瓦主廚說道。以低成本獲得高產量的最簡單方式就是,等到果實自行從樹上掉下來,將它們撿起來拿來榨油,即便此時果實早已經腐爛,但有些生產者就是會這樣做。
-
2020-07-30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如同身體慢性發炎 醫指3關鍵避免身體養成「易癌體質」
不良生活身體長期發炎,小心身體成「易癌體質」台大醫院林曉凌醫師表示,身體的慢性疾病往往和慢性發炎有關,常見包括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等,最嚴重的一種就是人人聞之色變的癌症。一般細胞都會有個生命週期,當生命週期過了就會老化、死去,並代謝出體外。但當人長期處於各種不正常的因素,如不正常的飲食習慣、生活型態、接觸環境荷爾蒙等,讓身體一直處於慢性發炎、自由基的傷害就有可能讓一般細胞出現變化且不斷地複製,再加上這些風險也都會使得身體免疫力不在正常的運作之中,容易出現無法當下及時發現並排除變異的細胞,在細胞變異和免疫系統出問題的雙重問題下,久而久之自然就演變成了癌症,這也是為什麼常見「癌症是一種慢性病」的說法。3關鍵避免身體變成「易癌體質」培養良好睡眠,有利修復身體林曉凌醫師表示,良好的睡眠不只是讓身體休息,也是為了讓身體進入修復的狀態,比如肝的解毒功能、腦部的資訊重整、讓免疫系統養精蓄銳等。有研究顯示,讓一群健康的人睡眠時間減少,只要經過短短一週的時間,身體發炎指數就會快速的大幅升高,如此可見睡眠對於發炎情況、免疫力強弱等,都是個相當重要的因素之一。但現代因3C產品發達,不少人常常滑手機滑到大半夜,或睡覺前還要再滑個手機才肯入睡,這也在無形當中自己剝奪了身體修復的時間,讓身體不自覺中進入了容易出現慢性發炎的生活型態之中。維持運動習慣,有助淋巴循環林曉凌醫師也表示,相信大多數民眾也都知道或聽過,運動對於身體健康有所幫助,其不只是因為促進血液循環、身體代謝等,也有利於帶動淋巴的運作。有別於血液循環系統以心臟作幫浦進行運作,淋巴系統是以肌肉的收縮帶動運作,因此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對於淋巴系統也是相當有利的。優化飲食方式,身體自然健康在飲食方面,林曉凌醫師也建議,除了應均衡攝取六大類營養(全榖根莖類、豆魚肉蛋類、奶類或乳製品、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種子),也建議注意蔬果、澱粉、蛋白質的攝取方式。蔬果可多以「多色」為主,在一餐當中盡量多攝取各種不同顏色的營養。至於澱粉,現代人多以吃飽為主,對健康較為不利精緻澱粉也隨手可得,因此往往忽略,不妨可以考慮改變成以全穀澱粉為主作攝取,對於健康會更加有利。而蛋白質也是和免疫力息息相關,說到免疫力,許多民眾或多或少都有聽過「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質,因此若飲食型態中長期缺乏優質蛋白的情況,免疫力自然也會受到影響,應多加留意。若是以肉類攝取蛋白質,也要注意紅肉和白肉之間的區別,雖各有各的營養,但建議吃肉多以白肉為主較佳,因為紅肉的肉和脂肪常見是密不可分的,且油脂多為對健康不利的飽和脂肪,因此建議多以白肉為主較佳。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07-30 該看哪科.婦產科
嬰兒不餵副食品會貧血? 兩醫學會推14道育嬰大哉問
懷孕迎接新生命是值得期待之事,不過從媽媽懷孕期到寶寶兩歲,卻是寶寶日後健康與成長的關鍵。兒科醫師表示,兒科醫師的專業協助與知識分享對媽媽來說很重要,兩歲前寶寶容易出現過敏、氣喘、感冒等情形外,甚至不餵副食品可能會貧血,若能多關心飲食、免疫系統等面向,會使寶寶未來健康發展更完善。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與台灣兒童胸腔暨重症醫學會攜手合作,發起「生命最初1000天營養全計畫」,找來全台40位兒科醫師進行調查討論、並蒐集全台800位媽媽最關心的育嬰問題後,彙整出14道育嬰大哉問,並做成診間衛教桌曆且附QR code,即日起於全台3000兒科院所上線,幫助母親隨時搜尋育嬰資訊。此計畫召集人、新光兒科主任穆淑琪表示,計畫歷時近一年、針對媽媽與兒科醫師雙邊進行調查,14道大哉問從「母乳」、「配方奶」、「副食品」三大面向進行問題分類,蒐集全台媽媽最關心的育嬰問題與兒科醫師最常被問的問題。經比對後發現,兩者問題並不全然相同,如在配方奶議題中,媽媽在意配方奶是否影響寶寶「便便」性狀,醫師常被問卻是溢奶、哭鬧等問題是否因配方奶不合所引起;副食品部分,媽媽最想知道出現什麼症狀代表對副食品過敏,醫師則是寶寶何時可開始吃副食品。為何會有這些差異?穆淑琪推測,有可能是因看診時間有限,媽媽看診時不一定把問題問完;也有可能是部分問題為醫師常遇到、覺得較為重要,所以印象深刻。台灣兒童胸腔暨重症醫學會秘書長孫海倫表示,據統計,寶寶兩歲時身高差不多已是成人時的一半,飲食習慣也在兩歲左右奠定,若疏於注意其發育、免疫力等健康面向,可能對往後成長有所影響。她以小兒過敏為例,一旦寶寶發生異位性皮膚炎,未來罹患過敏性鼻炎、氣喘的機會大幅提升。孫海倫舉例,一般來說寶寶在約四個月大時就可餵食副食品,但近年臨床上近三成媽媽會餵食寶寶母乳或配方奶至一歲後,原因可能是工作忙碌或為了方便;不過若只餵食寶寶母乳或配方奶而無任何副食品,會導致寶寶體內的鐵儲存量逐漸降低,在八、九個月大時恐出現缺血性貧血。而目前比較主流的做法,是從寶寶滿四個月就開始餵食副食品,每次一種、少量多樣化的讓寶寶嘗試。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張弘洋表示,兒科醫師確實不易在門診時解答所有疑難雜症。故該計畫已歸納出14個重要問題,製成圖文衛教桌曆,不但方便醫師在診間講解,媽媽也能掃QR code觀看影片,有助減少受到網路謠言或迷思誤導的可能性,快速精準獲得育嬰解答。
-
2020-07-28 癌症.飲食與癌症
飲酒致癌,卻難免小酌怎麼辦?這種方法可以降低風險
作為一種世代相傳的特殊飲品,「酒」已在世上存在了數千年時間,曾是許多社會或場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來,隨著對酒研究的深入,飲酒的危害也逐漸顯露出來。過量飲酒,會影響身體的呼吸、心跳、體溫等正常功能,導致酒精中毒、心腦血管疾病等。此外還有研究顯示,即使少量飲酒也會增加癌症風險。因此,很多人開始戒酒,並儘量不飲酒。不過實際生活中,在交際應酬、親朋歡聚的時刻,有很多人會禁不住誘惑或者別人的勸說,不得不飲一些酒。那麼此時該怎麼辦呢?怎麼能將飲酒帶來的危害降低呢?一項發表在國際癌症雜誌的研究顯示,飲酒會增加癌症死亡風險,而通過運動,可以將這種增加的風險降低一些。為評估運動、飲酒以及癌症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研究人員對英格蘭健康調查(HSE)和蘇格蘭健康調查(SHS)的數據進行了分析,共涉及54686名平均年齡為51歲的受試者。研究人員統計了受試者的運動、飲酒及健康狀況等數據。根據每日飲酒量及每週飲酒頻率,研究人員計算出了受試者每週的酒精攝入量,並將他們分為6組:從不飲酒、曾經飲酒、偶爾飲酒、指南建議範圍內飲酒(女性<112g/週,男性<168g/週)、危險飲酒(女性112-280g/週,男性168-392g/週)和有害飲酒(女性>280g/週,男性>392g/週)組。生活中,酒精含量大致可通過“容積(ml)×度數×0.8g/ml”計算,以500ml的40°白酒為例,裡面約含有“500ml×40%×0.8g/ml=160g”酒精。此外,研究人員還統計了與飲酒有關癌症導致的死亡人數,主要包括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肝癌、結直腸癌、胃癌和女性乳腺癌等。在平均長達10年的隨訪期間,共有2039名受試者因酒精相關癌症而死亡。在調整了年齡、性別、體重、吸煙狀態、水果和蔬菜攝入量等因素影響後,研究人員分析發現,飲酒和酒精相關癌症死亡風險升高之間,存在很強的直接關聯。具體來講,與從不飲酒的人相比,曾經飲酒的人癌症死亡風險增加了46%;偶爾飲酒的人風險增加了21%;指南建議範圍內飲酒的人風險增加了19%;危險飲酒的人風險增加了39%;而有害飲酒的人癌症死亡風險增加最多,為62%。不過,上述風險在考慮到運動量及時間的影響後,又有所改變。當受試者運動強度低於「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每週75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的標準時,與酒精相關癌症死亡風險的增加幅度有所上升,與從不飲酒的人相比,曾經飲酒、偶爾飲酒、指南建議範圍內飲酒、危險飲酒和有害飲酒的人,酒精相關癌症死亡風險分別增加了53%、28%、24%、47%和64%。而當受試者運動強度達到標準時,與酒精相關癌症死亡風險的增加幅度則有所減少,分別為25%、1%、8%、21%和52%。研究人員分析,飲酒可能通過多種途徑增加癌症風險。如酒中含有的酒精和人體消化酒精時產生的乙醛,會破壞健康細胞的DNA;增加氧化應激反應;與維甲酸代謝相互作用;增加雌激素濃度以及改變表觀遺傳等。而運動可以降低體重指數、氧化應激、性激素和慢性炎症,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和免疫系統功能,並影響基因表達和DNA修復,阻斷酒精相關致癌物,從而預防酒精相關癌症及降低死亡風險。對於該研究,美國癌症協會流行病學家Alpa Patel博士指出:「基於迄今為止的證據,最好是既避免飲酒,又進行足夠的運動。這個數字是每週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每週75-15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以預防癌症。」總而言之,飲酒有害健康,也沒有適度飲酒一說。飲酒是繼吸煙和體重超標之後的,第三大可改變癌症危險因素,不論是白酒、紅酒或啤酒,而且不論攝入多少酒精,都與多種癌症的發生及死亡風險增加有關。雖說運動有助於降低酒精相關癌症死亡風險,但是相比於不飲酒的人,其風險仍是升高的。在日常生活中,最好是不飲酒,如果飲酒了,就應進行足夠的運動,盡量降低風險。當然,如果能做到既不飲酒,又進行足夠的運動,那就更好了!(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0-07-27 科別.腦部.神經
視力突模糊 竟是多發性硬化症
用眼過度是現代人的通病,常會感到眼睛痠痛、視力模糊,若視力模糊持續24小時以上,同時又出現肢體無力,特別是「女性」,千萬別以為這是正常的疲憊現象,恐是罕見疾病「多發性硬化症」纏身,得立即就醫。一位30多歲女性,一如往常按下手機鬧鈴準備起床上班,起身看一下手機螢幕卻是一片模糊,以為是忘了把眼鏡戴上,但掛上眼鏡後,其中一眼仍看不見。起初,以為是睡覺期間手壓在眼睛上導致視力模糊,由於單眼仍有正常視力,她暫時不理如常上班,不料症狀長達兩天沒有恢復,嚇得她趕緊就醫。免疫系統疾病 攻擊中樞神經收治患者的新北市立土城醫院腦神經內科主任徐榮隆表示,該名患者先到眼科就診,眼科醫師警覺性很高,懷疑是視神經發炎,馬上轉診至神經科門診,經核磁共振及多方問診確診為多發性硬化症。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也是一種罕見疾病。免疫系統不明原因攻擊中樞神經系統中髓鞘及神經纖維,影響正常傳導功能,也因神經傳導負責多種行為模式,表現的症狀也相對多元。徐榮隆解釋,腦部的神經纖維負責傳導各種訊息,神經纖維外由髓鞘包裹著,就像一條包裹著塑膠皮的電線,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這條電線的塑膠皮,導致塑膠皮脫落,原本可以順利傳導訊息的神經系統,會出現類似「燒怕電」(短路)的現象。傳導能力受損後,會反映到身體不同的部位,最常見以視力模糊或消失、感覺異常、肢體無力、失去平衡、失禁等方式表現。台灣患者又以視力模糊、肢體無力兩種症狀表現最多。首次發病 多在20歲到40歲間多發性硬化症的表現症狀與一般疾病非常類似,臨床上定義為任一種症狀持續發生超過24小時,每次發作其症狀的嚴重程度會累進,或合併發生多種不同症狀,發生至少兩次以上。過去各科對於多發性硬化症的敏感度不高,導致確診時間較長,如今患者就診後幾乎能在一天內確診。多發性硬化症首次發病年齡介於20歲到40歲之間,如同其他的免疫疾病,女性患者多於男性,台灣的患者約有1100多人,此疾病西方比東方盛行,且多發生在氣候寒冷的國家,如冰島。規律服藥 才能維持正生活徐榮隆進一步表示,多發性硬化症是「沒辦法治癒」但「可被控制」的疾病,此疾病最令人擔心的就是未妥善控制時,症狀逐漸累積,到最後影響正常生活。因此治療目的就是避免再次發作,規律服藥絕對是患者終身得遵循的法則,能夠維持正常生活就是藥物的效果。但在規律治療後,患者常以為疾病已被治癒,便自行減藥或停藥,曾有患者自行斷藥而再次發作,導致四肢無力而失能。徐榮隆呼籲患者千萬別自行停藥,應依醫師建議定期追蹤,即使疫情期間也不該掉以輕心。徐榮隆表示,多發性硬化症是神經免疫疾病中最大宗的疾病,也是神經免疫學會最關注的疾病,如今土城醫院的成立,希望能免除新北市患者舟車勞頓之苦,就近就醫,增加患者醫囑遵從性,定期治療避免失能。此事也是林口長庚攜手土城醫院最大的任務,希望土城醫院的成立能造福新北市民眾,擁有更便利、更專業的醫療資源。(本衛教文章由台灣諾華協助刊登)
-
2020-07-24 癌症.大腸直腸癌
中國附醫細胞治療 大腸癌患腫瘤控制
自己就是自己的癌症疫苗!一名68歲女性,已是大腸直腸癌第四期患者,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接受細胞治療後,腫瘤消失,癌胚胎抗原趨近於零。醫師指出,細胞治療可以讓自體免疫擊殺癌細胞,若未來能成立腫瘤庫,癌症疫苗可望成為治療癌症的武器之一。衛福部前年九月通過「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開放六項細胞治療技術,適用對象包括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用於標準治療無效的癌症病人與實體癌末期病人細胞療法。特管辦法通過即將屆滿兩年,中國附醫對末期、現有治療無效的30位患者施行治療,其中10例有顯著反應。亞洲生技展昨天舉行,中國附醫展示細胞治療成果,院長周德陽解釋,樹突細胞就像總司令,教育身體裡原本就有的免疫系統擊殺癌細胞,也就是自己成為自己的癌症疫苗。中國附醫細胞治療中心副主任張伸吉指出,患者治療前,CEA(癌胚胎抗原)高達450,第一劑樹突細胞疫苗注射後,CEA下降,注射到第五劑時,幾乎已無法監測到CEA,治療到第三個月,也就是接種第六劑疫苗時,CEA趨近於零。自己的癌症疫苗分兩方面進行,先運用手術取出體內部分腫瘤組織,培養兩個月,產生更多腫瘤抗原。另一方面,過濾患者血液,分離出大量單核細胞,送至實驗室分化成樹突細胞。此時讓樹突細胞與自身腫瘤抗原互相「認識」,樹突細胞因此可辨識腫瘤細胞,並於體外培養兩周後製成疫苗。這些樹突細胞疫苗打回人體,注入淋巴系統。樹突細胞又稱為DC細胞,是抗原呈現細胞,可將腫瘤所在的抗體呈現出來,樹突細胞並不是直接攻擊癌細胞,而是教導體內的殺手細胞「T細胞」學會辨識癌細胞的特殊抗原,並教育其他樹突細胞培養更多T細胞,讓T細胞擊殺癌細胞。周德陽解釋,樹突細胞搭配PD-1的免疫藥物,可以讓擊殺癌細胞的效果更好。此外,周德陽說,若是再生醫療條例可以放寬,讓醫療院所保存病患的腫瘤,成立腫瘤庫,即可製成個人癌症疫苗,在未來癌症復發時使用;甚至製成具有通則性的癌症疫苗,讓相同類型癌症患者使用。
-
2020-07-23 新聞.用藥停看聽
嘴破就擦口內膏?藥師:嘴破分5類,先清清楚你是哪種
午餐時間,小美身邊同事哇哇喊著,嘴破吃東西好痛苦。小美陷入回憶,學生時代趕專題,曾經一口氣嘴破八個洞,舌尖上的破洞更是讓人痛不欲生,她甚至曾在傷口抹鹽,想要止痛。其實人生可以不必如此痛苦。俗稱的「嘴破」,在醫學上指口腔潰瘍,又稱為口腔炎、口瘡。一般人常認為嘴破就是火氣大,事實上,口腔潰瘍可大略分為外傷性潰瘍、感染性潰瘍、免疫系統疾病造成、惡性腫瘤及血液系統疾病或其他與體質相關原因等五大類,成因各有不同。口腔潰瘍的藥物治療以類固醇消炎藥、非類固醇類藥品、組織凝結劑及保護性凝膠為主。類固醇消炎藥:具有消炎抗過敏作用,不可用於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口腔潰瘍,有胃潰瘍、糖尿病等病史等免疫力低下患者,也不宜使用。非類固醇類藥品:多製成凝膠或口腔噴液劑,具止痛和抗發炎作用。組織凝結劑:使用當下,會有較強的刺激性,隨即迅速消退,能使病變組織凝結而易於排除,加速組織再生及傷口癒合。保護性凝膠:利用膠體黏著的特性,附著於口腔內壁的黏膜上,形成保護膜,使傷口在減少外力刺激的環境下癒合。除上述常見藥品,也有人使用中藥成分的藥粉,或日本帶回添加類固醇、維生素B群、C群等複方成分的口內貼片、噴劑或口服錠劑治療口腔潰瘍。提醒大家,應先知道口腔潰瘍的成因,一般外傷性潰瘍可使用含類固醇的口內膏緩解;但若是由感染引起的口腔潰瘍,應使用抗感染製劑,一旦用了含類固醇的口內膏,可能降低口腔黏膜的免疫反應,進而讓病毒生長愈加猖狂,而中藥材成分生菌數較高,也不建議使用。面對口腔潰瘍時,不可輕忽其成因,了解成因才能對症下藥。另外,調整生活作息及飲食,避免熬夜、抽菸、酗酒及嚼食檳榔,減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口腔衛生,適當補充維生素,是減少潰瘍的不二法則。其他內科疾病所引起的口腔潰瘍,除給予口內膏或凝膠緩解之外,仍應以治療根本疾病為主,如潰瘍情形持續超過三周,應尋求專科醫師診察,切勿輕忽。
-
2020-07-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牛津大學新冠疫苗 初步人體實驗成功
英國BBC報導,英國牛津大學開發的新冠病毒疫苗初步人體實驗成功,一千多名受試者注射疫苗後,免疫系統產生反應,且似乎沒有不良副作用。報導說,試用這種疫苗的一千零七十七名接種者,體內產生能夠對抗新冠病毒的抗體與白血球細胞。這項結果令人振奮,但人體注射疫苗後產生的免疫力是否足以發揮保護作用,仍待進行更大規模的實驗驗證。英國已訂購一億劑這種疫苗。疫苗全名ChAdOx1 nCoV-19,研發速度史無前例。研究人員以一種會導致黑猩猩感冒的病毒進行大幅度基因改造,先使其不會造成人類生病,再將其改成「看起來」很像新冠病毒。新冠病毒表面的棘狀蛋白(spike protein)能與人類細胞受體結合,幫助其複製時的組裝及釋放,也是病毒入侵細胞的重要工具。研究人員將新冠病毒棘狀蛋白的基因結構移植到黑猩猩感冒病毒,就會讓這種疫苗中的病毒看起來很像新冠病毒,注入人體後,免疫系統就能學會如何對抗新冠病毒。BBC說,目前對抗新冠病毒的疫苗研究著重在讓人體產生抗體,但抗體只是人類免疫系統的一部分。抗體是一種免疫系統製造的小型蛋白,能夠附著在病毒表面,使病毒無法感染細胞。T細胞白血球是免疫系統另一個重要角色,能夠協助免疫系統發揮作用,找出並摧毀受到病毒感染的細胞。幾乎所有成功的疫苗都能激發人體產生抗體和T細胞。研究發現,注射了牛津大學這種疫苗的受試者,十四天後體內T細胞含量會達到高峰,廿八天後抗體會達到高峰。不過,相關研究時間還不夠長,還無法確認更長期的免疫作用。注射這種疫苗會產生副作用,但應不會危害人體。實驗顯示,注射疫苗的受試者七成產生發燒、頭痛等副作用,但只要服用常見的乙醯胺酚藥物就能緩解。牛津大學教授莎拉.吉伯特說,這種疫苗能否有助於對抗新冠病毒疫情,還必須進行很多研究才能確認,「但初步結果顯示很有希望」。
-
2020-07-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補充維生素D增強免疫力抗新冠病毒?教授:毫無用處
我是應《白麓論壇》之邀在2020-7-12做了一個你是在科學養生嗎演講,而其中的一個主題是《維他命C和D》。我談到媒體是如何鋪天蓋地吹噓維他命C和D可以抗新冠。隔天,又看到世界日報發表的適當補充維生素D 增提高免疫力 病毒攻擊機率減低,真是感慨萬千。這篇文章的第一段是:如何透過注意個人的「衣食住行」增強自身免疫力,對抗病毒非常重要。有研究發現患者血中維生素D濃度較低者新冠肺炎的病死率較高,那麼適當補充維生素D可以減少細胞因子風暴(Cytokine Storm),降低免疫系統攻擊自己身體的細胞而死亡。上面那段話裡的《增強自身免疫力》是我演講裡的另一個主題,而它也是所有推銷抗新冠產品的《黃金標準》。我告訴觀眾,由於「免疫力」聽起來是如此冠冕堂皇,但實際上是如此籠統模糊,所以不肖業者就可以利用它來推銷一大堆聽起來冠冕堂皇,但實際上卻是毫無用處的「增強免疫力」的產品。要知道,正規醫學文獻裡從來就沒有《增強自身免疫力》這門子事,因為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測量免疫力的強弱(請看增強免疫力抗癌,吃這個補那個)。更可笑的是,如果真的能增強免疫力,那說不定就會攻擊自身的器官,造成《自體免疫疾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上面那段世界日報的文章還有說《補充維生素D可以減少細胞因子風暴》。可是,《細胞因子風暴》不就是免疫力過強嗎?那,《補充維他命D增強免疫力來減少細胞因子風暴》聽起來像不像是《多放炮竹增強火勢來減少火災》?其實媒體吹噓維他命D抗新冠,早已是個常態。例如康健雜誌在2020-5-4發表的研究:維生素D不足易染新冠 怎麼攝取最好?就說:「儘管這份研究還沒經過同儕審閱、也無法證實維生素D能否對抗新冠病毒,研究人員仍建議補充維生素D來預防感染」。沒有證實,但建議補充?這是多麼可笑的邏輯?HeHo網站也在2020-5-14發表研究:維生素D降低50%新冠死亡風險!抑制「免疫風暴」。這篇文章洋洋灑灑地說了一大堆補充維他命D是如何重要之後,在結尾卻說:「人們不應該服用過量的維生素D,大量服用可能會有副作用,…很難講哪種劑量的維生素D對新冠最有益」。既然知道過量服用維他命D可能會有副作用,但卻不知道什麼劑量才對新冠最有益,那為什麼還要叫無辜的普羅大眾盲目地服用維他命D?有一個叫做Healio的網站是專門提供及時資訊給醫療人員的。它在2020-6-2發表Researchers caution against ‘misinformation’ on vitamin D during COVID-19 pandemic(研究人員告誡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不要提出有關維他命D的 “錯誤信息”),其中一段話是:「在大流行期間呼籲大眾補充大劑量維他命D只是基於推測,而沒有得到研究的支持」。它又說:「在這個大流行期間向公眾提供準確,基於證據的建議是至關重要。任何低於這個標準的建議都會誤導,並有可能造成傷害」。耶魯大學在2020-6-11發表Vitamin D Deficiency and COVID-19: Is There a Connection?(維他命D缺乏 和COVID-19:有關聯嗎?),而它的副標題是:耶魯大學醫生說,證據薄弱。醫療資訊網站Medical News Today在2020-7-3發表‘No evidence’ that vitamin D can prevent or treat COVID-19(“沒有證據”表明維他命D可以預防或治療COVID-19)。它說:「英國衛生專家的一項審查發現,沒有證據表明維他命D缺乏是COVID-19的獨立危險因素」。這項英國衛生專家的審查報告是發表於2020-6-29,標題是COVID-19 rapid evidence summary: vitamin D for COVID-19(COVID-19快速證據總結:維他命D用於COVID-19)。它是由13位專家共同撰寫,而這13位專家是審查了所有相關研究,包括那些聲稱補充維他命D可以預防或治療COVID-19的。這份長達58頁的報告的結論是:沒有證據顯示維他命D可以預防或治療COVID-19。這份報告是2020-6-29發表的,但是世界日報竟然在2020-7-13發表適當補充維生素D 增提高免疫力 病毒攻擊機率減低。更何況這還是出自一個部長級的醫生,我能不感慨萬千嗎?世界日報,康健雜誌,HeHo網站,還有許多我為了節省篇幅而沒點名的媒體,一方面說維他命D可以提升免疫力,另一方面卻又說維他命D可以降低細胞因子風暴,一方面說維他命D可以預防新冠病毒,另一方面卻又說沒有證據顯示維他命D可以預防新冠病毒,劑量不明,可能會有副作用…。一張嘴巴兩個洞,右邊說好聽的,左邊說難聽的,永遠不會得罪人,永遠不會錯。這,英文叫Double talk。原文:維他命D抗新冠,一張嘴巴兩個洞
-
2020-07-18 科別.婦科
私密處排氣好尷尬?這二種族群易發生,中醫師3招教保養
一名已婚女性常自覺下體搔癢,伴隨黃色分泌物,更令她難為情的是,偶爾還會有氣流從陰道裡沖出,甚至伴有響聲,類似肛門放屁一般,但是並沒有難聞的氣味。由於這種情況令她非常尷尬,因此前往中醫門診看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師周宗翰表示,早在漢朝張仲景的醫書《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症並治》就有記載,女性陰中有排氣、出如矢氣狀,稱為「陰吹」。 陰吹原因多!陰道感染、體質虛弱注意 造成陰吹的原因很多,通常發生於體質虛弱的女性,因下半身出現盆底肌肉無力、筋膜鬆弛問題,或是陰道反覆感染發炎,以致陰道內的含氣量增加。 女性在咳嗽、大笑、或是受到情慾刺激時,腹壓增加,導致陰道內的空氣受到壓迫,便會從陰道衝出來,形成「陰吹」。 周宗翰中醫師進一步說明,就中醫觀點來看,「陰吹」發生的原因多和脾胃功能失調有關。 中醫的脾胃除了代表消化系統,同時也是代表免疫系統;當脾胃系統運化出現問題,無法將身體的水分有效運用時,就會容易產生「痰濕體質」,造成免疫力低下,進而導致私密處反覆感染的情形。 中醫有效治療陰道感染,改善陰吹症狀 感染陰道的厭氧菌或陰道滴蟲在繁殖過程中,會產生氣體並存於陰道內,當體位改變或腹壓增加時,這些氣體即從陰道裡排出。 出現陰吹時,常常伴隨陰道搔癢、白帶增多、分泌物黏稠帶有黃色的情況,這時要以治療陰道感染為優先。在中醫治療上通常給予清熱解毒,搭配健脾去濕,提高婦女免疫力來治療陰道感染,效果不錯。 多產、更年期也會陰吹,補氣血助改善 周宗翰中醫師表示,多產的婦女也可能有此困擾,其原因在於陰道結構變得鬆弛。 生產過程中,骨盆底提托陰道壁的肌肉組織和筋膜,會因為斷裂或過度伸張而失去彈性,就會使空氣進入陰道內。若是分娩時間過長、胎兒較大、骨盆偏窄導致胎兒娩出困難,都會使骨盆底組織損傷嚴重而難以恢復。 另外,當人體氣血不足時會造成「氣虛下陷」的狀況,導致組織的鬆弛與脫垂,體質虛弱、多產婦女造成的陰吹多為氣血不足型,使用補氣血的中藥能夠改善「陰吹」的症狀。 而更年期婦女除了氣血不足之外,還會因為女性荷爾蒙缺乏,導致陰道內壁的乾燥及萎縮,加重「陰吹」症狀。 此時中藥除了補氣血之外,還要滋腎陰、疏肝氣,也就是給予有助於輔助女性荷爾蒙生成的藥物,除了強化陰道內壁,也可以滋潤陰道、改善症狀。 中醫3招改善生活習慣,遠離陰吹困擾 除了中藥調理之外,周宗翰中醫師提供以下招改善方法: 1. 多吃煮熟的青菜預防便祕 便祕也會加重「陰吹」症狀,因為便祕會使得患者腹壓升高,如果陰道中本來就有少量氣體,這時就會被擠壓出來,發出聲響。 2. 多做提肛運動 可以強化骨盆底肌肉,特別是著重於盆底、肛門、陰道肌肉收縮的鍛鍊,有助於改善陰道排氣的現象。 3. 保持私密處清潔 穿著寬鬆、棉質的內褲,保持外陰部的清潔,並避免不潔的性生活,注意多喝水,以防陰道感染,就可以減少「陰吹」症狀。●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結婚38年,他們感情竟比年輕時更好!退休培養共同興趣,夫妻不吵架、第二人生更快樂.退休,是生命最精華樂章!江育誠:只要做對2件事,黃金人生會更加豐富、精彩.為什麼法國女人,總是如此優雅、不費力?忠於自己,無論幾歲都能美麗自信
-
2020-07-18 該看哪科.婦產科
媽媽懷孕月份決定你生什麼病! 這4個月罹病風險最高
打算懷孕生子的準媽媽,如果想要生個相對健康的寶寶,不能輕忽懷孕期間曝露的環境也可能影響寶寶健康。一項由臺北醫學大學參與的跨國研究發現,孕婦妊娠期間曝露於較高的一氧化碳環境,可能導致寶寶罹患憂鬱症風險增加。這項由臺灣、美國、韓國等專家學者與「觀察性健康醫療數據與資訊學會」(OHDSI)合作進行的「揭露生產季節曝露環境對疾病風險的影響」跨國研究,研究論文刊登在美國醫學訊息學協會期刊(JAMIA)。 台美韓跨國研究 孕婦產前所處環境與罹病關聯大 研究統計分析臺、美、韓三國的數據,共逾千萬人的資料,平均年齡介於35至53歲之間,統計的時間從1979年至2016年不等,平均分析為24年,最長達36年,其中臺灣資料庫橫跨時間達13年;結果發現,孕婦產前所處環境與憂鬱症、第二型糖尿病等疾病風險高低可能有關聯性。 懷孕月份碰上這4個月 寶寶罹憂鬱、高血壓風險增 參與研究的臺北醫學大學全球衛生暨發展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烏斯馬(Usman Iqbal)表示,從分析資料庫發現,如果懷孕前3個月適逢臺灣的10月、11月,也就是一氧化碳濃度相對高的時期,出生的孩子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會相對高;而懷孕初期曝露於PM2.5較高的環境,如臺灣的9月、10月及12月,不僅提高妊娠高血壓風險,也可能進而導致小孩高血壓及心房顫動之風險;而懷孕後期日照太少,影響維他命D吸收,則可能增加妊娠糖尿病風險,進而影響小孩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產前曝露環境 是影響到胎兒發育主因 不過,也有其它研究發現,生產前曝露的環境,可能會影響到胎兒的發育,比如有些研究顯示媽媽在懷孕期間如果罹患流行性感冒,寶寶出生後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另一則是周產期曝露的環境,比如寶寶出生不久後接觸到過敏原或病毒,將會影響日後免疫系統的發育。烏斯馬博士強調,上述結果純粹是從資料整理分析而得,至於出生月份及未來可能罹患疾病之間的因果為何,不在這篇研究的探討之列。 (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老婆懷孕做什麼都錯? 準爸爸做對4件事秒變神隊友 寶寶喝母乳好處多! 關於母乳的3基本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
2020-07-17 科別.骨科.復健
腰酸背痛都找不出原因,那得先掛這一科
可別再以為只有骨鬆才會引起腰酸背痛,平時姿勢不良、久坐不動、骨盆發炎、腎結石、椎間盤突出等,都是引發腰酸背痛的原因之一。曉鈴是一名朝9晚5的公務人員,平常上班總是待在電腦桌前辦公,某日發現腰部莫名的酸痛,她聽聞腰酸背痛可能是因為骨質疏鬆引起的,便補充鈣質,但3個月之後,腰酸的情況仍然存在。求助家醫科醫師後,才得知原來是因為長期久坐不動,導致脊椎附近的核心肌群無力,無法提供有效的支持力,依照醫師建議加強訓練腰部的核心肌群,目前腰酸情況已經大幅改善。根據統計指出,80%的人一生中至少會有一次嚴重的腰酸背痛經驗,到底自己的腰酸背痛原因為何,國泰綜合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葉姿辰表示,造成腰酸背痛原因非常多元,其中70~80%的腰痛與脊椎脫離不了關係,諸如運動拉傷、脊椎附近肌肉支持力不夠、椎間盤突出、僵直性脊椎炎、骨質疏鬆、骨盆發炎、腎結石,甚至癌症轉移等,都可能造成程度不等的腰酸背痛。 釐清病因,看對科別以下是腰酸背痛的常見原因,根據痛楚位置與程度,以釐清下背痛的原因,看對科別: ●腰椎退化性關節炎較常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族群,症狀通常是清晨起床時腰背部酸痛僵硬,起床活動後症狀可以緩解,原因在於椎間盤的老化,同時刺激脊椎負荷而產生骨刺;脊椎關節週圍的韌帶也可能因長期關節炎纖維化,而壓迫到週圍神經,造成坐骨神經痛,疼痛位置多從腰背開始,甚至可能延伸到下肢,引起下肢麻木、酸痛感。就醫科別→骨科、神經外科、復健科 ●缺乏運動,脊椎支持力不夠特別容易發生在缺乏運動的族群上,尤其是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因長時間的坐姿,上半身從肩膀、胸椎到腰椎,都是呈現前傾彎曲的動作,造成腰椎較大的壓力;若再加上缺乏運動,腰背核心肌肉群虛弱無力,無法撐起下背部,因而時常有背部緊繃、腰酸的困擾。就醫科別→骨科、復健科 ●運動傷害引起肌肉發炎肌肉拉傷是造成年輕人下背痛的主因之一,好發於運動者以及需負重職業的人居多。由於運動不當、工作需要搬運重物等,造成脊椎週圍的韌帶與肌肉負荷過大,引起急性的扭挫傷;或是長時間、重複性的工作,導致肌肉、韌帶慢性疲勞損傷,誘發脊椎週圍肌肉痙攣。就醫科別→骨科、復健科 ●椎間盤突出「啊!好像閃到腰了!」要小心,閃到腰很有可能就是椎間盤突出的主要元兇。在下背痛的患者中,椎間盤突出占很大的比例,造成的原因多半是長時間的姿勢不良、彎腰久坐或搬重物所引起,導致椎間盤無法承受過大壓力,而向外擠壓突出,嚴重可能壓迫到神經,造成坐骨神經痛或是下肢酸痛麻痺。就醫科別→骨科、神經外科、復健科 ●骨質疏鬆骨質疏鬆造成的壓迫性骨折,是停經後女性發生下背痛的主要原因,因為停經後女性荷爾蒙會減少,進而影響骨質快速流失。而骨質疏鬆引起的壓迫性骨折,通常發生在腰薦椎或是股骨兩側,形成對稱性的劇痛。若是沒有適當治療,常會形成慢性背部疼痛、駝背,甚至喪失行動能力,嚴重的話,還可能因長期臥床引起併發症而死亡。就醫科別→骨科、婦產科 ●輸尿管結石或腎結石比較容易發生在男性身上,當輸尿管結石或腎結石時,腹股溝疼痛會慢慢轉移到背部,這種痛不像是一般的下背酸痛,而是會一陣陣類似痙攣的痛,同時也會合併產生頻尿、血尿的情況,建議進一步到泌尿科做檢查。就醫科別→泌尿科 ●女性骨盆腔發炎女性骨盆腔發炎是指內生殖器官(子宮卵巢)及週圍的結締組織、骨盆腔腹膜發生發炎時的統稱。常見於有頻繁性生活的女性,初期的疼痛位置在下腹部,會隱隱作痛,有點類似月經來的壓迫痛,同時會合併有分泌物的產生,嚴重的話,疼痛會蔓延到背後,引起下背痛,建議到婦產科治療。就醫科別→婦產科 ●僵直性脊椎炎主要發生在40歲以下的男性,常見症狀是早上起床會覺得僵硬,活動一下會獲得舒緩。目前推測病因與免疫系統及感染有關,導致自體免疫系統的攻擊,讓脊椎週圍軟組織鈣化、骨質增生,引起下背疼痛,目前治療方式是使用生物製劑抑制發炎。就醫科別→風濕免疫科 醫師評估後,對症治療一旦發生下背痛的時候,建議先到醫院檢查請醫師評估,才可對症下藥,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如果是因為外力、姿勢或運動所造成的下背痛,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如下:藥物治療:包含消炎藥、止痛藥、肌肉鬆弛劑等,對於鎮痛、鬆弛肌肉的功效良好。物理治療:比如按摩、熱敷、超音波、電療、腰部牽引等,讓受到壓迫的脊椎回歸到正常的位置,主要由復健科執行。注射治療:當藥物治療及物理治療都沒有辦法緩解症狀時,就建議使用注射治療。舉例來說,若是坐骨神經痛,醫師會在X光的幫助下,以一根長長的針,由患處注入適量的麻醉藥及消炎類固醇,發揮麻痺神經和抑制發炎的作用,7成以上的患者可延續數月有效。外科手術:當保守治療無效時(超過3個月),又診斷出病因,醫師則會建議考慮外科手術,將受損的椎間盤、脊椎等組織,依病因的不同開刀治療。 下背痛的預防葉姿辰說明,下背痛其實要預防勝於治療的,比如平常要有良好的姿勢、減少背負重物、不讓腰椎週圍背負過多壓力和養成運動習慣等,都可以避免下背痛的產生,若想要預防下背痛問題,請跟著做。 避免久坐:因為坐姿會使得脊椎承受比站立更大的壓力,建議坐1小時就應起身活動筋骨;若需久坐時,也建議以背墊支撐下背部,且坐姿要端正,不要彎腰駝背。 避免搬重物:搬重物會造成脊椎過大壓力,若因工作需要,建議舉物時應保持背部的挺直,物品盡量靠近身體,兩腿用力站直,分散重物的重量,因為彎腰提重物是腰部最吃力的動作,應盡量避免。 避免急速旋轉:當腰部肌肉支持性不夠時,若急速轉腰、彎腰、身體過度後仰等動作,都會造成腰部的傷害。 訓練腰部肌肉:當脊椎附近的核心肌肉群虛弱無力時,則無法提供脊椎有效的支持力。適當的運動可以改善及預防下背痛的症狀,建議平時應多做腰部運動,強健腰部核心肌肉,可擁有最天然的「護腰」。 避免長時間低頭:長時間低頭會造成頸椎的壓力,久而久之容易引起下背痛。補充維生素D及鈣質:若是因為骨鬆引起壓迫性骨折,除了適當運動外,建議可補充維生素D、鈣質,如:小魚干、蝦米、豆製品等,以預防女性荷爾蒙的流失。 TIPS:找不出原因的腰背痛,先掛家醫科像是癌細胞轉移、脊椎側彎,甚至是情緒問題、睡眠障礙等,都有可能引起下背痛的狀況。若原因不清,建議先至家醫科就診,找出病症再對症下藥。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85期】延伸閱讀: 久坐腰痠背痛靠腰墊撐? 3減痛重點一項都不能漏下背痛與脊椎有關! 7種疾病都可能出現腰痠背痛
-
2020-07-16 養生.聰明飲食
涼麵每吃必肚子痛?醫:3個條件都會讓大腸桿菌過量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日前抽檢涼麵店家,發現3間業者複撿大腸桿菌數仍不合格,各開罰3萬元罰鍰。夏日環境溫度高很容易滋生病菌,而大腸桿菌是店家在製作與保存食材是否衛生的重要指標,任何1個環節沒注意,大腸桿菌數量就容易超標。如若不小心誤食,輕則腹瀉,重則引發敗血症,對人體的傷害不可輕忽。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蔡明憲表示,食物的大腸桿菌數量可以檢視食品業者衛生環境狀況,如果雙手沒有保持清潔、食物用水未能滅菌完善、食物保存環境不佳,都有可能讓大腸桿菌數量增加。有時吃下大腸桿菌不一定會有立即危害,胃酸與免疫系統都能保護身體,但如果數量太多身體無法承受。蔡明憲提醒,腸胃功能或免疫力比較差民眾,不耐受大腸桿菌侵襲,有時不小心吃到保存不佳食物,就容易腸胃不適拉肚子,但假使稍微腹瀉1次,不須要太在意,但腹瀉2至3次以上,甚至到水瀉地步,就要盡快就醫治療。蔡明憲也說,另外大腸桿菌也很可能入侵血液,導致溶血性貧血,引發腎衰竭。蔡明憲也說,大腸桿菌不是「1種」細菌,而是多種細菌的類別名稱,不同地區可能也會有不同的大腸桿菌,假使免疫系統對部分型態的大腸桿菌,已經能夠有針對性防禦,有時不小心多吃了一些,身體不一定會出現不適症狀,但免疫力沒有對抗過的大腸桿菌,身體的不良反應可能就會比較劇烈。蔡明憲補充,水土不良有時就是大腸桿菌引起,有時身體已經習慣居住地附近的大腸桿菌種類,一旦遭到入侵就會馬上啟動免疫系統,但其他地方大腸桿菌可能有不同,免疫系統處理效率沒有那麼好,所以馬上會有腹瀉等症狀,但當地人卻沒什麼事,原因就在於身體認識的大腸桿菌樣態不同有關。另一方面,涼麵常用的食材花生與芝麻醬,保存環境也非常重要。花生如果放在高溫朝溼環境下,很容易出現黃麴毒素,讓肝腎出現傷害,甚至可能導致癌症發生。芝麻醬如果保存不當,對身體也有負面影響,因此如果買涼麵吃,最好立刻把它吃完,不要剩下等到一餐再吃,否則對身體會有不良影響。(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剩菜剩飯冷凍後加熱吃 少了這幾步恐吞下一堆菌 加熱、切除發霉都殺不死毒素! 換季食物保鮮有3撇步 睡眠呼吸中止成因知多少? 先從了解上呼吸道開始 露齦笑容崩壞氣質 水雷射搭配貼片讓微笑曲線升級
-
2020-07-14 養生.聰明飲食
吃芒果容易皮膚搔癢?皮膚科醫師:選小顆的相對安全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夏日是芒果盛產季節,果肉肥厚、甜美好吃,直接切塊食用、打成冰沙果汁,或是做成蛋糕點心,都可說是人氣美食。不過,皮膚科醫師提醒,吃太多芒果,除了會讓皮膚變黃,還可能引發搔癢或是蕁麻疹,令人癢到受不了。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指出,從入夏以來,每天都會收治到因為吃了芒果引發蕁麻疹的個案,進一步分析,個頭較大的芒果引發過敏的比率較高,而小小顆的台灣土芒果則相對安全些。醫師表示,愛文等大顆芒果含有較多的漆酚成分,這屬於特殊營養成分,但對於某些人來說卻是過敏原,只要一吃就可能引發劇烈搔癢,甚至長出一大片蕁麻疹。經臨床觀察發現,除了芒果之外,鳳梨、龍眼、葡萄等水果也容易引發過皮膚搔癢,原因是「太甜了」。攝取過多的甜味醣類,可能造成太多的自由基,其產生氧化作用會影響代謝,就會引發皮膚搔癢。趙昭明提醒,高血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應該少吃太甜的水果,可以選擇低GI的水果,例如奇異果、芭樂等,以減少過敏、皮膚搔癢等頻率。不過,如果從營養學角度來看,吃芒果好處多多,例如,芒果果肉的纖維較粗,含有許多膳食纖維,可增強胃腸的蠕動,加速腸道內的糞便排除。再者,芒果含有豐富維生素A及β胡蘿蔔素與蕃茄素,100克芒果就含有966(IU)的維生素A,而維生素A能改善乾眼症、預防癌症、強化免疫系統、增進皮膚和上皮黏膜健康,另外,也有助於牙齒與骨骼發育,並保護心臟及心血管。芒果也含有豐富維生素C,能幫助減少體內氧化自由基產生,具有減緩老化的功效,有助於人體吸收體質。芒果的維生素C含量是木瓜的1.5倍,更是鳳梨的2倍。(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荔枝吃多變胖、冒痘還會流鼻血! 3個時間點吃也NG 吃錯品種容易胖! 一張圖秒懂8常見芒果熱量 最新!國人10大死因糖尿病居第5位 糖友營養補充選對了嗎? 缺血性腦中風不分季節如未爆彈 炎炎夏日怎麼預防?
-
2020-07-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患者若有高血糖症「死亡風險提升」
一項最新研究指出,血糖濃度異常過高的新冠肺炎患者,死亡風險是血糖較低患者的兩倍以上。為什麼高血糖會增加新冠病毒疾病的死亡率,確切原因仍有待釐清。這篇由中國研究人員發表在「糖尿病學」(Diabetologia)期刊的報告指出,這是科學家首度確認,罹患高血糖症而非確診糖尿病的患者,死於新冠疾病的風險較高。研究人員調查中國武漢市兩間醫院、605名染疫患者的死亡率。這項研究是建構在先前針對糖尿病患者的研究。5月底一篇同樣發表在「糖尿病學」的法國研究指出,感染新冠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有1/10會在住院7天內死亡。這篇研究報告的作者研判,血栓、血管壁脆弱和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的細胞激素風暴,可能都是原因。研究報告作者還呼籲,醫療院所應檢測所有染疫患者的血糖濃度,而不是只對已知患有糖尿病的染疫病患進行檢測。
-
2020-07-12 名人.鄒頡龍
鄒頡龍/從「亂世佳人」 談午睡的好處
十多年前,筆者到德國的醫學中心進修尿路動力學。剛到醫療單位前幾天,因為時差以及全然陌生的環境,讓我感受到壓力。清晨一早參加會議,接著是忙碌的行程;中午時間到了,我期待用餐以及片刻的休息。讓我驚訝的是:檢查室工作不斷,他們似乎沒有用午餐?當然更別提午休時間了。我這樣撐到下午,精疲力竭,餓得頭昏眼花。到了第三天,我忍不住問:「德國人不吃午餐嗎?我沒有看到你們中午用餐和休息呀?」看到我疑惑的表情,他們笑了!「有吃東西呀,只是你沒看到。」技術員Silke指著桌上的咖啡壺,笑著告訴我:「我們中午吃的很簡單,可能就咬個三明治,喝一杯咖啡,請不要客氣,樓下有個咖啡廳,您可以慢慢用餐。」「那麼……你們不午睡?」我想多了解一點。「一般來說不午睡,想趕快把事情做完。」還記得小時候,最討厭午睡時間,睡不著偷偷睜開眼,還會被罰站。到了中學,課業繁重,這才珍惜午後片刻小睡的時間。在電影中也出現過令人印象深刻的午睡場景。那就是影史上經典戰爭愛情鉅作:1939年的「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在這一部描述19世紀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的電影,名媛淑女在社交宴會午後進入房間,換上舒適的睡衣,好好午睡一番。「為什麼要午睡?我又不累!」費雯麗飾演的女主角郝思嘉一邊寬衣解帶,一邊抗議。「有教養的名門淑女在宴會中都會午睡。」保母這樣回答。古代中國人對午睡可能不太贊同。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對於「宰我晝寢」(白天睡覺)不以為然,說出「朽木不可雕也」的重話。究竟午睡是浪費時間?或有益身心呢?在21世紀的今天,醫學證據顯示:午後小睡片刻有很多好處,包括:●增強記憶力:包括上午剛學到的事物與工作上的技能。●減少疲勞●改善心情:在情緒低落的時候,午睡片刻讓人煥然一新。●提升工作表現●提高警覺心:對於需要高度專注力的人,午睡更為重要。●有助心臟健康,降低血壓●增強免疫系統:對工作壓力大,夜間睡眠不足的人,午睡對身體有修補作用。●補足老年人睡眠時間:隨著年齡增長,睡眠結構出現變化。60歲以上,深度睡眠的時間變少,常見的夜尿,更會打斷睡眠。午睡可補充夜間睡眠之不足。午睡應該睡多久呢?一般建議不要太長,即使是10分鐘的午睡,也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有研究建議最好45分鐘以內。過長的午睡,對健康反而有害。午睡的時間也很重要,不要太接近晚上就寢時間,不然可能會影響夜間的睡眠。最好選擇安靜、沒有強烈光線的地方,才能達到快速恢復體力的效果。好的電影就如藝術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即使過了80年,無論是老、中、青影迷,都對「亂世佳人」劇中的主角或電影主題曲津津樂道。老電影更像時光機,觀眾透過鏡頭鉅細靡遺的描述,彷彿進入一百多年前的美國南方,和郝思嘉等眾多名媛在慵懶午後一起進入夢鄉。看了以上分析,午睡不是懶惰的行為,反而好處多多。請記得在忙碌工作中,抽出10分鐘午睡一下吧!
-
2020-07-09 橘世代.時尚橘
女明星「超省保養法」! 39歲安溥:擦嬰兒乳液
創作歌手安溥出道13年,去年升格人妻、人母,今年39歲的她外型與甫出道時一模一樣、完全凍齡,對她來說年紀代表著「合理化減少美妝支出」,她打趣:「皺紋很多就會漸漸放棄上粉,反正會裂,打肉毒是有風險,顏面神經會受損,與其要醫美,不如強迫拍到妳照片的人幫忙修圖。」安溥透露平常沒有什麼保養的撇步,使用的清潔產品盡量是不起泡避免過度清潔,或使用清水洗臉、不去角質,她透露過去都是接收別人不用的保養品,當媽後則是乳液塗完小孩、剩的塗自己,「嬰兒新生兒潤膚乳液,裡面是酪梨乳木果,對新生兒皮膚完全沒有刺激性,擦完清爽,雖不會好緊好亮,但覺得很健康、也很省。 」她常宅室內創作,雖會熬夜當夜貓族,但仍是會讓自己睡飽睡足8小時,而她皮膚白皙,懷孕時體檢被發現維他命D只有8,正常人應超過30,醫生提醒「不要向鬼一樣關在小房間寫東西,要去曬太陽」,她才每天擦防曬去曬太陽。雖沒有運動習慣,偶爾會去打撞球休閒,她對飲食講究吃原形食物,避免吃加工食物,唯一特別的是她每天都一定會吃芝麻粉,「芝麻糊很多營養,腸胃決定代謝方式、元氣和免疫系統,肝臟造血,跟脾臟、胰臟有很大的關係,吃芝麻糊對氣血很好」。【更多凍齡女星精選專輯↘↘↘】。別人為減肥不吃晚餐 54歲方文琳卻只吃晚餐。53歲美魔女陳明真曝保養祕訣 每天起床空腹喝這一杯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7-08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三伏貼開跑 可改善過敏性鼻炎、氣喘
國小三年級吳姓學生深受過敏性鼻炎困擾,去年嘗試三伏貼治療後,症狀明顯緩解,今年再預約三伏貼門診。台中慈濟醫院中醫師廖宇晨說,三伏貼治療是藉夏日炎熱與陽氣最旺時,透過灸貼溫藥去除體內寒邪、儲備陽氣,提高秋冬時節抵抗力,達到「冬病夏治」目標。廖宇晨指出,「三伏貼穴位療法」研究已獲得國際期刊認同,證實治療過敏性鼻炎、氣喘等病人,經由三伏貼療法可以誘發局部免疫反應,進而調節整體免疫系統功能、改善過敏體質,預防或減輕冬天呼吸道相關疾病,連續做3年效果會更顯著。但感冒、孕婦、2歲以下嬰兒、皮膚容易接觸性過敏的人不適合三伏貼治療。吳姓學生從小遺傳過敏性體質,一到季節交替,猛打流鼻水、打噴嚏,兩眼紅腫嚴重時甚至無法上學,進入青春期後症狀變本加厲,睡前如果不吃抗組織胺藥和使用鼻噴劑,根本難以入眠,家人擔心影響成長發育及課業。去年夏天,吳姓學生首次接受三伏貼治療,整個暑假幾乎都不必吃藥就能安穩入睡,過敏狀況明顯緩解,效果讓他跟家人都十分肯定,今年台中慈濟醫院三伏貼門診公告後,家長再次預約,期待藉由老祖宗夏季養生妙方,有效調整體質。廖宇晨表示,運用夏至陽氣最盛的時節進行「三伏貼」療法,有助過敏性鼻炎及氣喘等過敏疾病病人,在冬天流行性感冒盛行的季節,減緩過敏的不適。
-
2020-07-08 科別.腦部.神經
再不注意恐殃及全身!醫師:6表現是大腦正在發炎
台灣在疫情期間,全民認真防疫之下,流行性感冒減少,但疲倦、焦慮、失眠、食慾差、莫名的不舒服等症狀卻增加了;其實,這很可能是「發炎」的症狀,特別是「大腦發炎」!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精神暨長期照護部主治醫師黃智群表示,發炎是人體正常的防禦機制,當面對病菌、異物或受損細胞,免疫系統會啟動一連串反應將它移除。而人體的心理—免疫—疾病三者關係密切,牽一髮而動全身,過去認為發炎特徵就是紅、腫、熱、痛,但近年來,醫學研究發現「腦部發炎」會引發精神疾病的證據,改變對發炎的認知。黃智群引述相關研究指出,壓力過大、作息紊亂、自體免疫問題、代謝異常、外來刺激物(例如PM2.5),都會引發慢性發炎。另有研究發現,PM2.5細懸浮微粒侵入人體後,不只呼吸系統受損,還會引發全身性發炎,例如加速血栓及動脈粥狀硬化形成,且對孩童的影響還有神經發展障礙、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關聯性。此外,不健康的飲食,則會減少腦部滋養因子、胰島素抗性,還有增加氧化壓力,像是高熱量飲食最容易傷害大腦的海馬迴,讓記憶力減退;另外,研究更發現,若媽媽在懷孕期間吃太多飽和脂肪或反式脂肪,會引起胎兒海馬迴微膠細胞活化,孩子在長大後,身體也更容易發炎。現在已經越來越多證據指出,含糖飲料與發炎指標上升有關。要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慢性發炎?黃智群說,可以觀察自己是否有下列六項發炎常見的症狀,例如:疲倦、心情莫名低落、焦慮、不耐煩,或者有些消化道、皮膚與呼吸道症狀,是否有無法解釋的疼痛或是經常感冒;若長期有這些問題反覆出現,很可能是身體正處在慢性發炎的狀態。雖然慢性發炎影響我們身體各器官、系統,看起來很難解決,但是,臨床治療也發現,這些擾人的病症,也可以透過減壓、良好飲食、正常作息與正念練習來改善,甚至是預防。黃智群強調,進行防疫新生活,其實也是在控制、預防發炎狀態。戴口罩,不只是防感染,也可以防PM2.5對神經發展的傷害;外出曬太陽,不僅能藉由陽光殺菌,也可以維持生理節律,讓心情愉快,此外,學習正念呼吸,不但減緩壓力,且能控制發炎的狀態。延伸閱讀: 身體毒素通通藏在臉! 超容易犯的日常9個NG習慣是元凶 慢性發炎都是自己吃出來的! 5地雷千萬不要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