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9 橘世代.愛吃橘
搜尋
免疫力
共找到
2297
筆 文章
-
-
2020-05-29 科別.骨科.復健
骨鬆會要命? 顧骨從這1招開始!
WHO將骨質疏鬆症列為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重要流行病,但因檢測不便,導致發生率高,篩檢率卻偏低;加上骨鬆症無聲無息,大多數病人發生骨折後,才知道骨質早已默默流失,失去提早預防的機會。誰是骨鬆高危險群?骨質疏鬆症是因骨質合成變慢或加速流失,輔大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張書豪表示,骨鬆症高危險群以65歲以上老年人及停經後女性為主,另因長期用藥(如類固醇、荷爾蒙阻斷劑、化療藥物等),或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甲狀腺亢進等的民眾,也需注意骨質流失問題。「要趁年輕存骨本」澄清醫院中港分院骨科主治醫師黃榮泰表示,骨量約在30歲時達巔峰,之後以每年平均0.3~0.5%速率減少,50歲以後骨質加速流失,更年期女性更加速為2~3%。黃榮泰強調,台灣屬高齡社會,隨著平均壽命延長,耗用骨本的時間也越長,民眾應及早補鈣,預防骨質疏鬆症。治骨折要先防骨鬆!「骨折不僅影響活動力,也會大幅降低生活品質。」黃榮泰及張書豪皆強調,骨折手術成功不代表真正的康復,應配合復健、營養補充,積極治療骨質疏鬆症,預防再次骨折。老年人若發生髖關節骨折,可能就此臥床不起,手術後一年內致死率達20%。根據臨床經驗,骨鬆性骨折病人中,超過一半未能持續追蹤,以為治療好骨折就沒事,忽略骨鬆問題,往往1、2年內就再度骨折。值得注意的是,鈣是合成骨質的重要原料,黃榮泰表示:「即使已開始藥物治療,只用藥不補鈣,也會影響延緩骨鬆的效率,而治療效果不好,更容易降低病人的信心、放棄治療,形成惡性循環。」最好能在骨折發生前預防,並延緩骨鬆嚴重程度。張書豪建議,50歲以上及停經後女性每1至2年定期做骨密度檢查,若已有骨質流失、疏鬆現象,就應開始補鈣。聰明顧骨要選對鈣坊間鈣片選擇多,醫護人員普遍使用磷酸鈣,因近似人體骨骼成分,吸收好、副作用少,選擇添加維生素D3的鈣片可幫助吸收;同要注意劑量並不是越高越好,鈣片劑量乘上含鈣比例才是能被人體吸收的有效鈣,而腸道每次僅能吸收約500毫克有效鈣,故建議於飯後分次攝取,以免無法吸收而流失。另外,選擇醫療級鈣片原料來源及製程規範較有保障。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菸不酒、規律運動、高鈣飲食或補充鈣片,才能預防骨質疏鬆症。黃榮泰也特別提醒愛喝茶的台灣人,要與高鈣飲食錯開時間,以免茶鹼影響鈣質吸收。預防骨鬆是保障高齡行動力的關鍵,補鈣強建骨質,越早開始越好!★本文經《常春月刊》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延伸閱讀】 喉嚨沙啞,竟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治病關鍵在於免疫機能!專家傳授提升免疫力的最佳方案 講話燒聲愛注意,恐是罹患此癌!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0-05-28 橘世代.健康橘
少生病這樣吃! 9種日常食物讓你三餐吃出免疫力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導,只有營養吃的夠,維持健康的身心,才會有良好的免疫力避免生病。尤其全世界都在對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當下,無不使得人心惶惶,自己所能做的不多,做好防疫工作、保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才能免於傳染或是被別人感染,成功對抗病毒的侵襲。對抗疾病中當然「預防勝於治療」,飲食當然也成為防疫重要關鍵,唯有攝取足夠的營養,才足以提升自身的免疫能力!身體免疫系統發動對抗外來病菌的戰爭!第一道防線:皮膚、黏膜人體外表無一處沒有皮膚覆蓋保護,呼吸道、腸胃道這些體內也充滿黏膜,做為對抗疾病的第一道防線,除了氣體、水分、以及像是精油等少數極小分子外,外來不明病毒細菌想侵入人體沒有那麼簡單。不過當表皮、黏膜組織出現破口,病毒細菌趁機進入體內時,體內第二道防線就會啟動防禦機制。第二道防線:先天性免疫系統免疫系統堪稱是人體的警備,主要工作是預防及對抗疾病,其中有嗜中性球、巨噬細胞、自然殺手細胞等負責這類防禦,免疫系統不需經過訓練,具有立即對應外來的不明感染源,包括引發局部發炎反應(紅、熱、腫、痛),缺點是無法對於特定的病原細菌做出選擇性反應。第三道防線:後天性免疫系統後天免疫有兩種,一種是產生抗體的B細胞主導的體液免疫,以及T細胞主導的細胞免疫系統,共同特性是透過對於特定病源菌產生抗體,識別攻擊外來的病毒細胞。體內免疫系統間的平衡十分重要,要如何維持免疫平衡,是個關鍵又重要的課題。除了許多營養素與免疫系統正常運作有密切關係,不過只要能夠日常均衡飲食,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就能維持身體有足夠的防禦能力!吃對食物才能提升免疫力?身體所需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其實有很多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必須得透過攝取食物來補充,才有辦法維持良好的免疫力平衡。1. 維生素A:主要作用在維持眼睛、鼻子、口腔、肺部及腸胃道的黏膜功能,增強第一道防護能力,減少並避免外界病菌原入侵體內,根據醫學研究指出,身體內維生素A不足會讓體內的殺手T細胞減少,影響到身體免疫功能正常運作。最簡便的維生素A來源就是蛋黃,另外在深綠色及深黃色的蔬菜當中也能找到維生素A的蹤影。2. 維生素B:維生素B會參與體內的胺基酸代謝過程,比方維生素B6會參與白血球的合成,是身體製造免疫細胞的重要來源之一。3. 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維生素C,具有清除造成體內氧化壓力的自由基,更能刺激白血球的吞噬作用、抗體的行程,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只要是新鮮蔬果中都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4. 維生素E:發揮抗氧化、抗發炎功效的維生素E,能清除體內過多的過氧化物及自由基,進而防止體內細胞遭受傷害。5. 鎂:除了在許多酵素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鎂更是製造細胞的重要原料來源,除了促進蛋白質合成,對免疫細胞合成佔有重要地位,更會影響正常發展、功能與分布。鎂最常在堅果類、全榖類食品、綠葉蔬菜中被發現。6. 鋅:作用於調節複製DNA蛋白質,讓細胞得以正常複製,想當然增生免疫細胞也有其功能。獲取鋅的主要來源是來自海鮮食品。7. Omega-3:人體有許多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脂肪酸,Omega-3就是一例,功用是在體內降低介白素-6(IL-6)、促發炎激素(TNF)的生成,降低體內發炎反應狀態。想增強免疫力就要吃這9種食物1.蛋/瘦肉:我們都知道蛋白質是構成身體細胞的主要部分,除此外免疫系統也需要蛋白質維持正常運作,日常飲食中均衡攝取豐富的蛋白質來源就變得十分重要。2.深海魚:許多朋友喜愛食用深海魚類,但很少人知道這些魚類富含omega-3脂肪,比方鮭魚、鮪魚、鯖魚等,每週只需攝取200-300公克的魚,就達到攝取Omega-3脂肪酸所需的量。3.深色蔬菜:從以上得知深色蔬菜,富含多種人體必需而無法自行合成的維生素,還對於免疫系統正常發揮具有重要的作用地位。4.綠色蔬菜:像是花椰菜、菠菜、空心菜,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等具有調節免疫功能效果的物質,盡可能多食用沒有壞處。5.紅色蔬菜:包含紅椒、黃椒、紅蘿蔔等等,皆飽含維生素A前身的β-胡蘿蔔素,對於建構人體第一條對外防禦線佔有十分重要地位。6.奇異果:含有豐富維生素的奇異果,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功效。7.菌藻類:香菇、木耳,或是其他菇類中含有豐富的多醣體,據醫學研究顯示,多醣體具有調節身體免疫功能的重要任務。8.生薑:含有薑辣素的生薑,除了促進血液循環,還能提高身體代謝效率。9.大蒜:大蒜富含的大蒜素及硫化合物,除了提高免疫細胞中T細胞及巨噬細胞的活性外,還可以增強免疫系統的活躍度。破壞免疫力就是這些壞習慣!1.嗜吃甜食、油炸物生活中攝取過量脂肪及甜食,除了影響身體免疫系統功能外,甜食會影響人體製造白血球效率外,更會影響活動能力,導致降低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還有要注意脂肪種類的攝取,比方說攝取過量的omega-6脂肪酸 (玉米油、葵花籽油) ,不僅會抑制淋巴球作用,還會減弱體內免疫力。如果改攝取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多的油脂,其中含有多量的omega-3脂肪酸,這類食品包括橄欖油,花生油比較優良油品,也可採不同油脂交換使用。2.長期睡眠不足幾乎每個人都有過的熬夜晚睡、睡眠不足、睡眠品質差的經驗,隔天幾乎都會影響精神,除此外身體代謝功能也會大受影響,一旦累積疲勞、精神不濟狀況持續,又沒有調整好休息時間,免疫力下降也就不意外。3.沒有運動習慣當身體處於低度運動活動狀態,會出現代謝循環低下的情況,更可能影響免疫系統正常表現。保持日常規律且適當的運動習慣,對於提升身體免疫力有正面的幫助。據研究報告顯示,保持運動會增加免疫細胞的活動力,有助於有效清除入侵體內的病原細菌等惡性物質。規律運動更能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維持免疫系統最佳狀態抵禦外來威脅。4.抽菸、過量飲酒諸如抽菸及過量飲酒這些不良生活習慣,變相增加身體的氧化壓力以及慢性發炎的威脅,這些習慣過程中產生的過氧化物及自由基,也是破壞身體免疫細胞的元兇之一,會讓免疫系統功能下降。聰明的大家看到這邊,都能猜出該如何抵禦現代社會層出不窮的未知病毒。是的,唯有提高自身與家人的免疫能力,在維持健康的生活形態下,充分攝取營養並保持固定的運動習慣,戒除危害健康的習慣,這樣不管甚麼樣的病毒風暴來襲,身體都能具有基本的防禦能力,如此才談得上該如何應對,否則就會陷入與周遭相同的恐慌情緒之中了,祝福大家能夠安然度過病毒侵襲風暴。本文摘自《SuperFIT 極 度 塑 身》【健康精選延伸閱讀↘↘↘】。營養多不一定好!有些營養,你的體質無法吸收。均衡飲食有方法!美食圈教你煮出「天天蔬果579」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28 該看哪科.皮膚
頭髮愈洗愈稀疏?專家教你選洗髮產品4眉角
禿髮問題困擾著不少男性,但女性千萬也別大意!新時代的女性往往必須同時兼顧家庭與事業,導致壓力與日俱增,尤其是本來就有生理痛、頭痛、產後掉髮問題及體質虛冷者,掉髮風險也隨之提升,女性禿頭的年齡層更有逐漸下滑的趨勢。中醫師陳瑞聲指出,女性掉髮原因多,透過中藥調整體質,可確保日後新生髮根堅韌有彈性,根絕掉髮問題。陳瑞聲表示,男女性常見的掉髮類型包括鬼剃頭、圓形禿、脂漏性(細菌感染)掉髮、雄性禿,其實根本原因皆出自頭皮膚是否健康。掉髮症狀也各有不同,鬼剃頭及圓形禿等掉髮方式,速度很快且量多,嚴重者甚至整個頭髮掉光,連眉毛、腋毛、陰毛也掉,主要原因與壓力、身體免疫力、藥物、過度染燙髮導致頭皮受傷變得鬆弛有關。 中醫認為鬼剃頭、圓形禿掉髮是由於氣虛、身體血液循環不佳,血液中的含氧量不足,以致難以供應營養到頭皮膚血管神經,造成頭皮鬆軟凹陷夾不住頭髮,但所幸毛母細胞並沒有受損,仍有挽救機會。陳瑞聲中醫師臨床上針對氣虛體寒的掉髮患者,使用人參、黃耆等藥材補氣,併用當歸、鹿茸等溫補藥材促進血液運行,讓皮膚微血管及神經獲得充足養分,能改善體質、增強免疫能力,有助恢復全身皮膚彈性。只要頭皮鬆軟問題改善,頭髮就會再長出來,且健康不易掉落。 另一種掉髮的類型為脂漏性掉髮,主要是頭髮被細菌塵螨感染,使頭皮變得容易出油、發癢,引起毛囊發炎腫脹束住頭髮,新生的頭髮就會越長越細,最後變成禿頭。 針對脂漏性掉髮治療,中醫採用植物性清潔酵素配合洗髮精,清除細菌及塵螨,分解油脂,再以內服中藥強心補腎,達到放鬆頭皮、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如此一來,暗藏在毛囊內的油脂才能隨著頭髮生長慢慢排出,當毛囊內油脂清除乾淨,自然能長出健康粗黑的頭髮。 陳瑞聲中醫師提醒,想要維持髮量濃密,保養頭髮的應該從小就開始,宜選擇具備天然溫和、能防止塵螨細菌感染效果的洗髮精保護頭皮,且最好不要添加防腐劑或增稠劑為佳,否則易導致毛囊受損,增加掉髮風險。(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頭髮掉不停、愈來愈稀疏? 你可能是這些營養不夠了 家裡地板頭髮掃不完? 3指標判斷是不是快禿頭了
-
2020-05-28 科別.泌尿腎臟
0確診別鬆懈! 醫生教你6招提升免疫力捍衛健康
武漢肺炎來勢洶洶,相信大家應該都跟我一樣,覺得住在臺灣非常幸福。隨著政府、媒體大力地防疫宣導,我觀察到大眾的自覺程度也比以往來得高。多數人積極配合作好自身防範工作,例如戴口罩、勤洗手、居家環境清潔與消毒……在政府邁力守住防疫前線的同時,一起努力。這樣的做法與態度,我絕對給於高度肯定。然而與此同時,我更想提醒大家的是,防疫應該要「內外兼顧」,才能將安全係數提升到最高等級。什麼是「內外兼顧」呢?所謂「外」指的是將病毒阻擋在外,我們每個人現在做的諸多防範工作都是;而「內」指的是提升自我免疫力,鞏固防禦系統。如此,即便病毒來敲門,我們也可以靠著自身防禦力,將病毒檔在門外,讓它無法登堂入室;又或者提供足夠的戰鬥力,讓病毒無法亂入體內各系統、恣意破壞。6招讓你快速調節免疫力、對抗武漢肺炎比起戴口罩,提升免疫力更重要!那麼,面對俗稱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我們該如何提升自我免疫力,避免被病毒擊倒呢?以下提供幾種方法供大家參考,這些方法同時適用於一般人以及腎臟病患者。1.補充優質蛋白我們都知道蛋白質是一切身體主要構造的材料,肌肉、血液、毛髮、皮膚、荷爾蒙等都以它為原料。除此之外,身體製造抗體也需要它!抗體也是一種蛋白質,會與各種免疫細胞相互合作,執行體內的免疫功能。因此,想要抵抗外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我們需要補充足夠優質的蛋白質。在蛋白質的攝取方面,腎臟病患者需要更謹慎選擇,一直以來我都鼓勵病友們挑選品質優良的魚肉,當作蛋白質攝取來源。2.睡眠充足長期七小時以下的睡眠會降低免疫力,睡得飽,才能讓身體獲得完整的修復。建議大家一天起碼要睡足七個小時。3.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容易呼吸道感染原因之一,是太陽減弱以致於維生素D不足,後來就有介入型研究顯示,兒童適量補充維生素D能有效預防呼吸道感染。維生素D具有讓黏膜穩定的作用,它所扮演的防疫角色是當病毒經過鼻腔、氣管等侵犯黏膜時,能夠發揮穩定黏膜,提升免疫細胞吞噬能力的作用。當然,除了透過補充劑之外,想要維持體內足夠的維生素D含量,也可以透過曬太陽這個天然的途徑,因為我們身體皮膚在吸收了陽光紫外線照射後,加上脂肪就會轉化成維生素D。4.熱浴勤做熱浴(乾、濕不限)可以預防呼吸道感染。這在臨床上也是有研究支持的。有一份研究用了二十六年半來追蹤一千九百多名白人男性,評估其進行熱浴的習慣及影響,證實熱浴有助於降低呼吸道感染,而且倘若每週熱浴四次以上,可以降低呼吸道感染率達51%。5.漱喉漱喉在日本也是做過一連串研究,證實能有效預防呼吸道感染。其介質包含水、茶、鹽水、優碘水、漱口水,不論何種液體都有效。要特別提的是漱喉和漱口大不同,漱喉是讓液體觸及喉嚨位置,讓液體在喉嚨打轉一陣子,再將液體吐掉。簡單來說漱喉就是透過這一連串動作,清潔喉頭把病毒帶出來。因為建議大家外出回到家後,不妨花三十秒的時間,馬上漱喉。6.避免精緻糖份的攝取精製糖指的是以加工方式精緻過的加工糖,而非食物本身的天然糖分,例如冰糖、砂糖、紅糖、高果糖玉米糖漿等。有研究顯示吃精製糖可以使白血球降低功能五小時。白血球是我們免疫系統的中樞,也是對抗病毒的前鋒部隊。試想要是前鋒部隊經常昏昏欲睡、欲振乏力,當外來敵人病毒來襲時,應該輕輕鬆鬆就能突破封鎖線。若想讓身體防禦封鎖線牢固一點,建議減少精緻糖份的攝取。腎臟病患容易受到肺炎病毒攻擊?錯,這「幾類人」更要特別小心!最後想針對武漢肺炎與腎臟的關係特別說明。最近有一篇中國的論文提及新型冠狀病毒不僅傷肺也傷腎,讓些許腎臟病患者憂心忡忡。實際上,不僅僅是腎臟,包括生殖器官在內,只要人體中有ACE2(血管張力素轉化酶2)的地方,都有可能受到影響。這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是透過和細胞表面的「ACE2 受體」結合,入侵細胞內部。(本文摘自新自然主義 《腎臟科名醫江守山教你逆轉腎:喝對水、慎防毒、控三高》) 書籍簡介 腎臟是人體的「超級濾心」,負責過濾血液、調節體內水分、製造尿液排泄廢物與毒素,同時也是維持骨骼健康、調節人體免疫力、保護胰臟免於發炎、強化神經與肌肉機能的重要器官。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台灣罹患慢性腎臟病的人數超過200萬人,平均每8個人就有1個人罹患。更可怕的是,高達96%的人,不知道自己腎臟出了問題,往往病情發展到「快洗腎」,才知道自己罹患腎臟病!本書詳盡介紹不同種類的腎功能檢查方法、台灣5大常見腎病變與3大腎病併發症,如果你已罹患腎病,本書可幫助你了解如何透過飲食控制、正確用藥、生活注意事項,避免腎病進一步惡化,成功逆轉「腎」!
-
2020-05-27 焦點.健康知識+
浴室長黴菌,貼保鮮膜、用牙刷清哪一個有效?日本清潔專家的3招聰明打掃法
沒有人告訴你的「病原灰塵」危險性接下來要介紹的「不生病打掃法」,會將灰塵分成2種。第1種是病原體較少的新生灰塵。剛剛從空中飄落到房間的灰塵,所含病原體較少,基本上對人體無害。需要注意的是第2種—「病原灰塵」,因為人類或物品移動產生的氣流,會讓灰塵飄到房間角落聚積,經過一段時間,裡面已增生大量的病原體。病原灰塵存在於自然界中,其中含有一定數量的細菌、黴菌、塵蟎。它們會把房間角落的灰塵當作食物與居所,爆炸性地快速繁殖。因為病原體的聚集,會讓一般灰塵變成病原體濃度極高的病原灰塵。免疫力比較差的人,吸入這些病原灰塵後,會引發咳嗽、肺炎等呼吸系統的疾病。如果你身體感到不適,或許兇手就是病原灰塵。浴室怎麼打掃?浴室溫度高、容易殘留皮脂與皂垢,一鬆懈就會馬上長出黴菌或細菌。正因為浴室是我們洗去一日疲憊與汙垢的地方,更應該從平常就遠離病原體。POINT 1:肉眼看不見的黴菌孢子會躲在天花板細縫,飛散到整間浴室POINT 2:牆壁底部或轉角、磁磚接縫容易滋生黑色黴菌工具:除菌棒(拿毛巾捲住支撐桿,接著套上塑膠袋,再用廚房紙巾包覆。用消毒酒精沾溼後就能輕易除去高處的細菌。)清潔劑:消毒用酒精、去霉劑、含螯合物的中性清潔劑抑制黴菌繁殖,預防「黴菌性肺炎」就算浴室乍看之下很乾淨,其實空氣中還是漂浮著比家中其他地方更多的黴菌孢子等肉眼不可見的病原體。為了防止這些病原體在打掃時進入人體的呼吸道,清掃浴室的時候務必要保持環境的通風。另外打掃時一定要使用冷水,不要用熱水打掃,以免殘留的水氣再次讓空間變得潮濕。還有清潔時的水花可能含有細菌,要儘量避免被潑到。天花板的除菌工程是對付浴室黴菌很重要的一環。黏在天花板的黴菌孢子一旦掉落,就會在浴室各個地方擴散並滋生黴菌,因此要定期用除菌棒清潔。針對已經長出黴菌的牆壁,請使用泡沫型去霉劑,噴上泡沫後靜置12小時,再用水沖掉。一般日常打掃地板時,用含有螯合物的中性清潔劑即可,如果遇到惱人的頑固黴菌,再斟酌使用去霉劑。洗完澡後,請用沒有加工切割過的正常刮水器或毛巾擦乾牆壁上的水滴,這樣也能夠有效預防黴菌增生。POINT 1:若浴室有對外窗,在兩側打開一小縫(各約5公分)讓風在室內循環,保持良好的通風。將毛巾對摺,厚厚地包住除菌棒前端,用消毒酒精沾溼後,以單一方向擦拭天花板。POINT 2:用牙刷刷洗會傷到磁磚細縫,導致黴根更深入。請不要洗刷,直接包保鮮膜靜置即可,約靜置12小時。透過保鮮膜觀察黴菌狀態,看起來快要掉落時,就拿掉保鮮膜,用冷水沖乾淨。廁所怎麼打掃?廁所意外地容易堆積大量灰塵,要小心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病原灰塵出現。尤其是流行腸胃炎的冬季,打掃時要以預防感染為優先考量。廁所的牆壁‧地板POINT 1:病原灰塵有極大的機率會附著在廁所牆壁上POINT 2:通風扇會吸引很多灰塵,導致地板積聚大量灰塵工具:刮水器、廁所用除菌濕紙巾清潔劑:小蘇打粉廁所打掃從清除病原灰塵做起「獅王株式會社生活護理研究所」針對廁所灰塵的調查結果顯示,1克的廁所灰塵中就含有數十萬∼數百萬個一般細菌。除此之外,該公司還另外測試細菌各自在有無灰塵狀態下的培養實驗,結果發現細菌在加入灰塵的培養皿,比未加入灰塵的培養皿增加約10倍的數量。換句話說,清除灰塵在打掃廁所時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一開始我們先用塑膠手套或是拋棄型塑膠袋套住手部,依照從牆壁到地板的順序使用刮水器清除灰塵。如果先打掃馬桶,自馬桶中濺出的水會弄濕灰塵,變得難以清潔,所以不可以這麼做。地板要從裡往外清除灰塵。容易有灰塵附著的牆邊或馬桶邊緣、垃圾桶周圍要重點清潔。飛濺的尿垢請用小蘇打水噴霧先噴一下,再使用濕紙巾像蓋印章的方式擦除。若每週能另外使用除菌濕紙巾擦拭一次就更能安心了。POINT 1:移動刮水器時要統一方向,從牆壁高處往低處清除灰塵。廁所的通風扇會同時吸來大量廁所外的灰塵,一定要徹底打掃通風扇周圍。POINT 2:打掃地板的時候,請使用刮水器由裡往外拖拉,清除灰塵。廁所的灰塵會導致細菌爆增約10倍實驗方法:在聚丙烯板上放置灰塵、菌類、營養物質,並包上一層薄膜,培養24小時。初發菌數:大腸桿菌/4.6(log生菌數)金黃色葡萄球菌/4.9(log生菌數)。營養物質:濃度1/20的NB培養基,灰塵(0.02g)綿:廁所衛生紙=6:4MATSUMOTO'S ADVICE通風扇沒吸走的灰塵會積聚在地板上,成為細菌的溫床。馬桶怎麼打掃?POINT 1:打掃馬桶的人也要小心感染POINT 2:手會觸摸到的地方,一定要防範病毒與細菌工具:馬桶刷、廁所用除菌濕紙巾清潔劑:含螯合物的中性清潔、酸性清潔劑安全打掃「腸胃道致病區」如果直接採用打掃馬桶最常見的馬桶刷清潔法,那麼放置馬桶刷的外盒會在使用完畢後聚積髒水,因此我不建議大家這麼做。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使用拋棄型塑膠袋包覆刷頭後再進行清潔。待清洗完畢後只要將塑膠袋翻面並丟棄即可,既衛生又省事。打掃馬桶時請使用含螯合劑的中性清潔劑,要對付頑固汙垢就用酸性清潔劑。為了預防沖水時導致病原體飛散,請記得蓋上馬桶蓋。馬桶外側請使用廁所用除菌濕紙巾,從上到下依序用力來回擦拭就能清除汙垢。馬桶的整體清潔只要每週做3次就足夠了。遇到嚴重的汙垢時,一樣可用濕紙巾沾酸性洗潔劑來擦拭。沖水把水、溫水洗淨按鈕、馬桶上任何手會觸碰的地方都要每天擦拭消毒。將汙垢擦乾淨後,請更換一張除菌濕紙巾,以單一方向快速擦拭過即可。POINT 1:先噴一層含螯合物的中性洗潔劑,靜置約3分鐘,再用套著塑膠袋的馬桶刷清潔,最後用沖水洗淨。使用廁所用除菌濕紙巾用力來回擦拭,就能清除馬桶整體的汙垢。記得要從上到下依序清潔。POINT 2:手常碰到的地方,來回擦拭完後,脫掉塑膠手套或套著手的塑膠袋,沿統一方向消毒擦拭。對付頑固汙垢使用酸性清潔劑對付頑固汙垢非常有效。清潔馬桶外側時,可用沾了清潔劑的濕紙巾擦拭。清洗馬桶內側則可先噴一層清潔劑並靜置3分鐘,再拿馬桶刷清潔。書籍介紹書名:這樣打掃不生病!【全圖解】:醫療級清潔專家帶你一天12分鐘,輕鬆清除「病原灰塵」,遠離呼吸道、腸胃道感染作者:松本忠男出版社:台灣廣廈出版日期:2019/11/15作者簡介/松本忠男曾任職東京迪士尼樂園及DUSKIN公司(負責日本全國醫院、照護中心的清掃和器材消毒殺菌),之後轉任龜田綜合醫院集團,擔任清潔維護管理人員約10年的時間,負責醫療院所第一線的衛生防護管理及相關業務。1997年,為了將醫療相關服務事業做得更好,成立了Prana股份有限公司,並擔任日本Health Care協會代表理事。致力於指導龜田綜合醫院近100名員工、橫濱市立市民醫院約40名員工,為眾多醫療院所、照護中心、清掃公司等傳授預防疾病傳染的健康打掃祕訣和技巧。延伸閱讀: 頭痛時覺得脖子硬硬的,小心是腦出血!醫師:6種頭痛類型,該做腦部掃描
-
2020-05-2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區手記/辭職潮中 一位華人護士的堅守
美國新冠疫情爆發至今,我們見過一線護士透過視頻爆料發出絕望的呼救,也見過抗疫「總司令」為了戴不戴口罩和專家、記者爭論不休……然而無論外界如何喧囂吵鬧、魔幻現實,總有一些人,他們堅守在一線,為更多人的健康負重前行,初心不負。因為採訪的機會,我見證了華人社區對美國一線醫護人員守望相助的愛心與行動;而在所有我瞭解的大華府新冠募捐微信群裡,都能看到一位幫著核對物資規格、協調捐贈的志願者護士。她叫袁珍,是馬里蘭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旗下Suburban醫院的一名麻醉甦醒室護士。4月初,她被調往醫院新冠病區,專門照顧新冠病人,以往正常的生活節奏和社交狀態就此打破。由於疫情蔓延和她工作的特殊性,我們的交流都是透過微信或電話,我和她也成了名副其實的「網友」。防護服僅反穿衣她告訴我,護士原本一天的工作時長是12小時,但在新冠爆發後經常需要加班;而馬州前期因檢測不足,無法滿足一線的檢測需求,每天都不知自己是否感染的袁珍,只得搬到地下室居住,尤其家中尚有免疫力低下的年邁母親,袁珍擔心連累家人,就連吃飯也是戴著口罩到樓上拿下來再吃。袁珍對新冠病毒的關注早在中國發生疫情之時,而等疫情來了美國,上了前線的袁珍和其他華人護士卻有些「傻眼」。她回憶,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當時給醫院的防護裝備指導就四項:口罩、隔離衣(isolation gown)、護目鏡和手套,與中國醫護的防護級別大相逕庭,尤其是隔離衣,中國醫護人員所用的防護服從頭到腳全包裹,她們使用的隔離衣卻更像反穿衣,背部和脖子都露在外面。許多人擔心,這樣簡陋的裝備能否有效保護一線不受感染,在匯集華府護士的微信群裡,頭一、兩周也彌漫著不安和焦慮。調往新冠ICU病房的第一天,袁珍的心理壓力很大,在地下室徹夜難眠,也曾聯繫國會議員,希望當局加強個人防護裝備指導。6成護士想辭職疫情期間,許多護士不滿防護資源嚴重短缺,而官方防護指導標準又太低,導致他們個人及家庭面臨較高感染風險。根據CDC在今年2月至4月的初步調查,包括護士在內的近萬醫護人員染上新冠;「美國護士協會」(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截至5月初的統計也顯示,全美至少有79名護士因新冠病毒而喪生。曾有護士公開稱自己「活像待宰的羔羊」,不甘做砲灰的他們,有許多選擇辭職;護士社區平台Holliblu近期對逾千名護士調研發現,高達62%表示已辭職或打算辭職。不因害怕而放棄但在辭職潮中,袁珍卻從未有過這樣的念頭。在美國,護士崗位原本就是人力不足,每年國會移民改革提案裡,少不了給外籍護士爭取更多簽證或綠卡名額這一項。袁珍也說,護士容易找工作是真的,她工作的醫院也有個別人因害怕而離職。但她當時沒想特別多,一方面對於自己工作了十多年的醫院有感情、有信任,另一方面也是對不忘初心的堅守。「外科病區都改成新冠病區,這麼多同事都在照顧新冠病人,為什麼我不能?」袁珍話中帶著些許倔強和不服輸,還有骨子裡透出的對這份職業的熱愛。「當初我選擇成為護士,也是因為喜歡這個職業;在別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我能提供關懷和幫助。」袁珍說,假如因為害怕而放棄,自己也會覺得很慫。之後的親身經驗也漸漸打消了她的疑慮,大家雖穿著相對「簡陋」的裝備,但迄今無人因此感染。袁珍說,這或許還是國情不同所致,國內的新冠病房很多是六到八人的大病房,空氣中病毒濃度較高,對醫護的威脅更大;她所在的醫院是新冠病患一人一間,且是會把室內空氣過濾後抽出去的負壓循環病房,極大降低了室內空氣的病毒濃度。作為前線護士,她也感受到院方想方設法在保護一線的努力,醫院原本的負壓病房有限,為了這次新冠疫情也臨時改造,負壓且單人病房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醫護人員。病人出院最安慰不過物資短缺還是普遍難題,「一副口罩一用就是一個星期,除非口罩被新冠病患濺濕或汙染,否則就一直使用。」袁珍說,隔離衣尤其消耗快,照看一個病患每天平均要用20件,單是呼吸道治療就需每6至8小時給藥,期間還要調整病人氧氣供給、回應病人按鈴等,每進出一次病房,就要用掉一件隔離衣。「以前做一件事就十分鐘,現在穿隔離衣、消好毒等等要花2、30分鐘。」袁珍說。儘管每天頂著高壓在新冠病區忙碌和穿梭,但也總有些許安慰。「每次有新冠病人治癒出院,醫院的廣播系統就會播放一陣歡呼聲,大家就知道又有病人出院了,都很受鼓舞。」袁珍說,ICU病房都是重症,但普通新冠病房幾乎每天都有人出院。社區關懷最感動另一份安慰與感動則來自社區,她說,醫院在疫情期間受到來自不同團體和個人的極大支持,每天都有醫護愛心餐,其中華人社區最先知先覺,因為大家知道病毒有多厲害,也有經驗和教訓。整個4月,她除了在一線工作,就是在幫忙社區協調物資捐贈。袁珍說,華人社區在這次疫情中貢獻非常大,但有時也被誤解,說中國賣假貨、是毒源,但在她看來,不管源自哪國,大家都是病毒的受害者,玩弄政治的人在互相拉扯,但做實事的還是在互相幫助、理解,社區也更緊密。她還提醒捐贈物資的熱心華人,市面上有大量劣質口罩,往醫院捐贈時,也要注意口罩的質量和類型;例如KN95是工業口罩,有的過濾率可能只有20%,就不合適醫院一線使用;還有人不小心買到假口罩捐到醫院,一線也無法使用,袁珍說,這種情況或許直接把買口罩的錢捐給醫院,因為疫情,醫院也面臨極大財務壓力。生離死別最心酸她的這股認真勁兒,即便不見面,也能從電話那頭感染到你。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對病患抱持的奉獻心和同理心。有次我們聊起她照顧的一名84歲病患,史密斯先生(化名),從馬州疫區熱點養老院轉來,之前就因基礎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住院的半個月期間,他從普通病房轉入重症監護室,病情不斷惡化,家屬不忍其飽受病痛折磨,依靠醫療器械延長生命,最終決定改以舒緩治療(comfort care)。疫情期間醫院禁止訪客陪同,但家屬可通過視頻通訊與病患見面。史密斯的家人便約了視頻會面,準備和他做最後的道別。視頻前,袁珍給史密斯洗好臉、梳好頭,換上雪白的床單和枕套,再把iPad架到床前。視頻中,史密斯的八位家人訴說著對他的思念和過往生活的點滴:總是帶著全家去度假的顧家好男人,被錯給了高價冰淇淋還要折返去補錢的實在人⋯⋯一小時的視頻會面很快過去,虛弱的史密斯只能斷斷續續睜開眼睛,期間突然咕噥了一聲,讓家人很高興,說他是在說「我愛你們」……這樣的臨終關懷,令袁珍哽咽。相比之下,她照顧的另一位90歲病患安東尼(化名),人生的最後階段就過得很辛苦。安東尼也長期住在養老院,生活需要他人照護;病情加重後,家屬要求不惜一切代價搶救,只要他活著。但安東尼因太虛弱無法進食,需要插胃管,又因身體條件不好,連續插了幾天才成功,之後呼吸不行又得做氣管插管術……看到病人靠著冰冷機器維持生命,苟延殘喘活得毫無質量和尊嚴可言,袁珍痛心又抱歉。正因為這些生離死別,袁珍希望更多人意識到提前思考臨終抉擇的必要,對自己的生命有所把握和安排。心中有愛更何懼有信念的人總會勇敢前行,無論風雨還是彩虹。過去一個多月來,袁珍獨居地下室、每天都不知自己是否感染的生活,終在馬州疫情數字緩和之下,雲開見日。5月以來,馬州的新冠疫情好轉,住院病人數字下降,伴著人們對正常生活的渴望,部分地區逐步重啓。而袁珍,也從原先時常加班,轉向不時多一天放假,早先的緊張和不安,也轉向希望和釋然。「度過了壓抑與焦慮的4月,我們終於迎來有希望的5月。」袁珍說。心中有愛,何懼之有。祝福她,在勿忘初心的路上。
-
2020-05-2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新冠病毒啟示/科技愈發達,站在病毒面前的我們,更安全了嗎?
在科技更加發達的今天,站在病毒面前的我們,更安全了嗎?答案可能恰恰相反。2018年,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健康與安全研究中心發布研究報告─《應對全球災難性生物風險的技術》。報告的作者之一、該中心傳染病學專家阿米什‧阿達加說,人類在近半個世紀以來,已經進入了一個全球災難性生物風險事件頻發的時期。這個判斷不斷被印證。2019年9月,由世界銀行和世衛組織共同召集建立的全球防範工作監測委員會發布《一個危機四伏的世界:全球突發衛生事件防範工作年度報告》(下稱《年度報告》)。報告指出,2011年至2018年,世衛組織在172個國家和地區追蹤了1483次傳染病事件,包括「非典」、中東呼吸症候群、伊波拉、茲卡病毒等。「這些疾病預示著高影響力、潛在快速傳播疾病的新時代的來臨。這類疾病更加頻繁地暴發並且越來越難以控制。」《年度報告》認為,世界正處於地區或全球災難性傳染病及大流行病暴發的高危之中,如果暴發,不僅會造成生命損失,還可能顛覆經濟秩序,造成社會混亂。作為高風險病原,病毒尤其值得關注。如果說病毒的進化就像在積攢火藥,需要導火線才能引爆,那麼在現代社會,無論是人口增長、環境惡化,還是人口頻繁流動、技術濫用風險增高…導火線變得越來越多。更快、更擠、更危險800萬年前,非洲,一隻黑猩猩由於捕食紅頂白眉猴和大白鼻長尾猴,感染了猴子身上的一種病毒,很快,病毒開始在黑猩猩之間傳播。幾個世紀以來,喀麥隆的獵人捕食黑猩猩,也不時會被這種病毒感染。但在20世紀以前,這些獵人遠離人群,病毒沒能感染更多人。20世紀初,非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中部原本疏落的聚居地迅速發展成萬人以上的城市,人們從村莊大批遷移到城鎮,同時帶去的還有病毒。在人口稠密的貧民窟,它們迅速傳播。20世紀中葉,這種致命病毒已經走出喀麥隆,降臨剛果。隨後,被感染者沿河流和鐵路向非洲中部其他城市遷移,到1960年,病毒的腳步已經橫貫整個非洲大陸。隨著剛果獨立,在剛果工作的海地人重返祖國,病毒也傳播到海地。到20世紀70年代,海地移民和美國遊客把這位「殺手」帶到了美國。當科學家終於在1981年發現這種病毒時,它已潛伏於全球,繼續感染了6000萬人,並讓其中一半人失去生命。這就是造成愛滋病的HIV病毒。在全球化起步階段,愛滋病病毒從喀麥隆傳遍全球歷經了半個世紀。而在全球化、城鎮化加速的今天,病毒的擴散、感染隨時都有可能發生。20世紀末,國際社會已經形成共識:傳染病造成的危險,是單個國家無法應對的。美國公共衛生問題專家勞里‧加勒特在《逼近的瘟疫》一書中寫道,「非典」疫情預示著一個新時期─傳染性致病微生物全球流行時期的到來。如今的世界,人口更密集,交通更迅捷,也可能更不安全。地球上的人口在過去的50年間翻了一倍,人口密集的城鎮大量湧現,汙水、垃圾…汙染滋生著病菌。一旦發生傳染病,將有更多人被迅速傳染。地理隔離曾是防止傳染病擴散最古老、有效的方法,也一度在傳染病出現的早期賦予了人類寶貴的「寬限期」,可以及時防堵。但從波音747飛機打破洲際隔離開始,地理隔離逐漸因為高速交通系統的發展被打破。人流高效轉移的同時,病毒也在迅速傳播。「非典」暴發的2003年,中國春運期間的全國旅客運量為18.19億人次。隨著「八縱八橫」高鐵網的逐步完善、「村村通」硬化路的大量修建,2019年春運,全國旅客發送量達29.9億人次。研究者認為,更龐大的春運客流和更稠密的交通網絡,在數量和結構上都使新冠肺炎疫情比「非典」更容易滲透到全國。曾被山海阻隔在世界另一端的新興病毒,如今離我們只有一班飛機的距離。上萬機場和每年46億人次的全球航空客運量,讓病毒可以降落到世界任何一角,且最長不超過36小時。2017年,安哥拉和巴西黃熱病流行,黃熱病毒被一名從安哥拉回國的工人帶入中國;幾乎同時,裂谷熱病毒被另一名歸國人員帶入中國…這些事件的發生說明,人類越來越難預料下一次新發和再發傳染性疾病的暴發,以及病原的身分種類、出現的時間和地點。150萬種風險來自黑猩猩的愛滋病病毒、來自禽類的禽流感病毒、蝙蝠帶來的冠狀病毒,無一不在提醒我們,大多數惡性病毒傳染病都是野生動物體內的病毒「跨界」傳染給人類的。《自然》雜誌曾在2008年做過統計,新出現的傳染病中,有60%是人畜共患,其中72%又是以動物為宿主的病原體引起的。隨著野生動物棲息地被人類不斷侵占,人類與帶病毒動物間的物理距離正在縮小,病毒從動物到人的「溢出效應」正在加速。曾在委內瑞拉西北部暴發的出血熱,原宿主就是當地叢林中的棉鼠和藤鼠。由於當地居民大規模開發農田,牠們失去棲息地,被迫在新建的農村社區中與人類接觸,很快將隨身攜帶的沙粒病毒傳染給人類。在馬來西亞,人類的活動範圍加速擴張,當地人把養豬場建在了蝙蝠的棲息地旁。蝙蝠吃水果,水果被蝙蝠攜帶的尼帕病毒汙染後掉到豬圈,豬吃後染病,最終把病毒傳染給了人。據研究者估算,大約還有150萬種未被發現的病毒在野生動物中流行傳播。描寫伊波拉病毒緣起的《血疫》一書寫道,隨著人類技術的進步與對自然的大規模開發,我們似乎闖入了一個神祕黑暗的禁地,那些原本與人類相安無事的病毒,由於其原本的動物宿主被消滅,或者被當作人類維繫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物資源,因此,選擇了人類作為新的宿主。警惕「殺手」復活2017年,加拿大亞伯達省的一家實驗室中,一個科學團隊將重疊性DNA片段拚接在一起,人工合成了一種病毒,隨後發表論文對製作方法進行了介紹。沒想到,這引起了軒然大波。被合成的馬痘病毒,與在1980年宣布已被根除的致命性天花病毒存在親緣關係。一種擔憂縈繞人心,科研人員製造這種病毒並附帶「說明書」的行為,是否可能降低其他人製造天花病毒的門檻,讓「殺手」復活?高風險傳染病的病原體,並非一定來自自然。《年度報告》認為,隨著科技特別是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致病微生物也可能在實驗室中被研發和製造出來。例如「功能獲得性研究」,就是通過在實驗室中人為增加病原體的毒力、易傳播性或宿主範圍,以研究病毒特性或評估新興傳染病。這類「雙刃劍」研究,一直伴隨著科學倫理和風險的爭論。甚至一些病毒並不需要被特意製造。就在20世紀世衛組織宣布人類已消滅天花的同時,多個實驗室裡仍儲備著用以研究的天花病毒,一旦有人將病毒釋放,局面會再次反轉。特別是,人們現在已經不再接種天花疫苗,對這種病毒的免疫力正在減弱。此後,世衛組織要求所有天花病毒都要送到其批准的兩所實驗室中。但就在2014年,並非上述兩所實驗室的美國馬里蘭州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科學家在打包一間實驗室的物品時,發現了6只20世紀50年代遺留的小瓶子,裡面竟裝著天花病毒。在世衛組織的天花清掃中,它們被忽視了。人們意識到,病毒失控甚至可能不需要複雜的過程。《年度報告》認為,傳染性微生物有可能偶然泄漏,其後果等同於自然流行病暴發,甚至更嚴重。而微生物被故意釋放則將使疫情防範工作複雜化。「新發或再發傳染性疾病是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資訊化背景下一系列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王小理等人撰文指出。社會和生態環境、科學技術等因素使我們離病毒越來越近,而國家安全、公共政策設計等問題,也帶來類似風險。例如,2019年,日本政府以加強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生物安保、開發診斷試劑為由,首次引入伊波拉病毒和其他4種致命病毒。世界做好準備了嗎「面對快速變化的致命的呼吸道病原體大流行病,世界並沒有做好準備。」《年度報告》說。2019年10月,來自20多個國家與國際組織的專家學者撰寫了一份題為《全球健康安全指數》的報告(下稱《指數報告》)。《指數報告》根據預防、疾病監測和報告、快速反應、醫療系統、國際規則承諾、環境危險度6個類別,評估了195個國家預防、發現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在66.7分以上即被認定具有較強危機應對能力的標準下,這195個國家的平均得分僅為40.2分,其中高收入國家的平均分也只有51.9分。「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為重大傳染病或流行病的暴發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指數報告》寫道,各國預防、發現和應對這類重大疾病暴發的能力存在嚴重缺陷。在這個全新的全球化時代,任何一個國家失守,都可能帶來世界範圍的連鎖反應。從資金支援來看,《指數報告》顯示,儘管86%的國家將地方財政或捐助資金投入健康安全建設,但少有國家從國家預算中撥款,用於整體評估、解決健康安全漏洞並制訂行動計畫。從生物安全來看,《指數報告》指出,至少75%的國家在應對全球災難性生物風險相關指標上得分較低,最薄弱的地方之一是,忽視對可能增加知識但也可能損害公眾健康和安全的「雙刃劍」研究的監督。從技術水平來看,「目前國際社會尚不具備在數月內研製針對新型病原體的疫苗與藥物的能力。此外,以微生物法醫學的發展現狀,尚難以可靠地將傳染病大流行回溯和歸因,這表明了當前防範性質的科技發展的滯後性。」王小理指出。從政治、經濟方面來看,王小理等人認為,圍繞先進生物技術的國家間地緣經濟競爭,加劇了建立可在全球範圍內實施的國際準則的挑戰。例如,自《遺傳資源的獲取與公平公正地惠益分享的名古屋議定書》實施以來,對疾病的監測和應對至關重要的生物樣本的國際分享系統卻在弱化。從防範體系來看,《年度報告》指出,國家和地方疫情防範計畫工作往往缺乏有效的「全政府」和「全社會」方針;疫情防範工作中社區參與嚴重不足;國家衛生應急預案協調機制尚不完善,應急機制應擴大到衛生系統以外的部門,但197個國家和地區的歸口單位中,只有4個設在衛生部以外…《年度報告》寫道:「長期以來,在大流行病方面,我們任由恐慌和忽視循環往復─當存在嚴重威脅時,我們加大努力;當威脅減弱時,我們很快將其拋諸腦後。早就該採取行動了。」(本文摘錄自2020年出版《讀者》五月號)
-
2020-05-25 新聞.健康知識+
睡眠規律好處多 成人應睡足7-9小時
專家建議,18-64歲的成年人每日應睡足7-9個小時,才能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為了打造好的睡眠習慣,專家建議要養成規律的生活,打造舒適的睡眠環境,睡前盡量遠離電子螢幕等措施,都能幫助個人輕鬆入眠,擁有良好睡眠品質。根據《每日醫學新聞》報導,充足的睡眠能幫助人們避免疾病、增進免疫力,並且促進心理健康。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統計更顯示,台灣每5人就有1人有失眠問題,顯現睡眠對健康的重要性。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則建議,6-13歲的人每天應睡9-13小時,14-17歲則是8-10小時,而18-64歲的人則是 7-9小時。調查也顯示,人平均要花10-20分鐘入睡,因此也要將這段時間納入計算。舉例來說,若上班族需在7點起床準備上班,就應在22:45或更早入睡,才能真正睡滿8小時。為了擁有良好的睡眠習慣,外媒也建議了下列數種方法如養成規律生活、每日運動、避免使用咖啡因與尼古丁、降低噪音與光線、遠離螢幕等方式。只要能把臥房打造成適合睡眠的環境,多數人們都能輕鬆入睡。《Vox新聞》專欄作家也建議,在睡前45分鐘遠離任何螢幕,並把任何會干擾睡眠的事物移除臥房,並確保房間內的燈光昏暗且保有較低的溫度。外媒也提醒,若上述措施都無法改善睡眠問題,民眾就應尋求醫生協助,檢查是否有其他因素干擾睡眠。【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5-24 科別.消化系統
單純肚子痛竟成腹膜炎 醫師提醒腹膜炎有這些常見症狀
民眾注意,新冠肺炎期間若身體不適,不因有所顧慮而不就醫、或只去大醫院而延誤治療時機。25歲的上班族小婷,4月初某個周一晚上覺得身體不適、肚子出現疼痛感,隔天先去診所拿藥吃,但到周三症狀未見改善,周四時決定至常去的醫學中心掛急診。開刀救回一命但因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該院等候時間較長,小婷痛到受不了,在親友的勸說下改去另間地區醫院,檢查時才發現單純肚子痛竟進展為續發性腹膜炎,所幸在外科醫師緊急開刀下救回一命。收治小婷的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外科部長戴運生表示,腹膜炎是指腹膜發炎,腹膜是覆蓋在腹壁與腹內器官表面的一層膜,除了對臟器有支持固定的作用外,還具有分泌和吸收的功能,在正常情況下,腹膜也會分泌少量漿液來潤滑臟器表面,減少器官運動時的摩擦。細菌感染最常見戴運生說,腹膜具防禦機能,能防禦或吞噬機能的細胞,若腹腔臟器發生感染,周圍的腹膜形成物可包裹病灶,使其侷限而不致蔓延。一般常說的急性腹膜炎是指由於感染、化學性物質或外傷導致的腹膜急性炎症性病變,其中以細菌感染引起為最常見。他說,依發病機制來看,戴運生說腹膜炎可分「原發性腹膜炎」與「續發性腹膜炎」。原發性腹膜炎又稱「自發性腹膜炎」,指腹腔內無腸胃道穿孔和臟器破裂情況,而產生之腹膜或腹膜液之感染。主要原因為細菌經血液或淋巴結擴散至腹腔造成感染發炎,多見於本身免疫力低、肝病、尿毒症、腎衰竭等患者;而便秘、腹瀉也會使腸道內細菌擴散至腹腔造成發炎。女性患者,則常見細菌經生殖泌尿系統進入腹腔,而造成感染。而續發性腹膜炎也可稱「次發性腹膜炎」,他說,指腸道或內臟破裂形成膿瘍、缺血壞死時,所引發腹膜或腹膜透析導管感染的情況,會讓細菌跑至腹腔造成發炎感染。臨床上發生原因,多為急性闌尾炎、消化性潰瘍(即胃穿孔)和腸阻塞所致。續發性腹膜炎占9成戴運生說,腹膜炎患者臨床上常見症狀為:腹痛但有反彈痛情況、噁心感並想嘔吐、有發燒且心跳加快、腹膜透析引流液體呈混濁狀外觀等。而以台灣患者來說,多數都是續發性腹膜炎,與原發性相比,約為9比1。而在治療上,戴運生說,除部分原發性腹膜炎患者,可透過藥物(如抗生素)來控制外,多數病人都需手術,如透過腹腔鏡、剖腹等開刀治療,來切除感染發炎之闌尾、小腸、腫瘤、膽囊潰瘍,並移除腹腔內膿瘍、消化液、糞便與食物。且術後須住院至少兩周,若患者病情較嚴重者,則需進加護病房持續觀察。如小婷原可做腹腔鏡手術,後因時間過晚、病情加重而緊急以剖腹方式治療。戴運生呼籲,民眾當自身發現肚子莫名疼痛、症狀持續未緩解時,應就醫或掛急診以便確定病因,因目前仍是新冠肺炎期間,勿一窩蜂往醫學中心擠,以免人多、時間久候,反而成爲新冠肺炎疫情中另類的犧牲者。
-
2020-05-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殺菌又不傷皮膚的「白藥水」 能當乾洗手用嗎?
有此一說:家中親戚因家人目前打化療藥,因免疫力變低,外出時會攜帶酒精或乾洗手液使用,因武漢肺炎目前酒精和乾洗手液都不易買到,在住家附近的藥局詢問時,推薦白藥水當乾洗手液使用,說是可以殺菌也不傷皮膚,但白藥水的用途是有傷口時使用,請問白藥水真的能當乾洗手用嗎?------------------------------------------------------------------問:白藥水能當乾洗手用嗎?林毅敦醫師回答: 「可以,但是有點殺雞用牛刀的感覺,成本也較貴,如果可以買到75%酒精最好!!」 葉宗仁中醫師回答:「白藥水真的是能當乾洗手用,可改用軟便宜的次氯酸水。」 次氯酸水作用:次氯酸(HClO)結構和漂白水相當類似,具有能穿透無套膜病毒,讓細胞膜蛋白結構崩壞的特性,有一定抗病毒作用,在食藥署規範濃度、劑量下,可做為飲用水的殺菌劑,以及食品容器、食材洗滌用途。
-
2020-05-22 科別.精神.身心
緩解失眠 中醫師建議改變作息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發現全台約十分一人口有慢性失眠症,失眠原因包括三高等慢性疾病或睡前使用3C產品習慣。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中醫師賴博政說,調整生活作息可有效緩解失眠症狀。62歲林姓男子工作繁忙,每天就寢時間超過凌晨12點,躺在床上還在思考隔天待辦事項,往往凌晨1、2點,才能入睡,長期精神狀況不佳、影響工作效率,日前至台北醫院就醫。賴博政指出,一般成年人約20%有睡眠問題,老年人甚至高達30%。原因包括工作、壓力、家庭、人際關係等因素,在精神上過度反應;另外身體疾病、不當使用藥物也會使睡眠品質變差。 長期失眠會導致情緒不穩、記憶力下降或學習效率變低,還有精神不集中、暈眩、倦怠等症狀,無法休息身體會處於慢性發炎狀態,長期恐造成內分泌失調、免疫力下降,提高罹患慢性病風險,如高血壓、腦血管疾病、失智症。賴博政表示,若1周內超過3天失眠,且持續2到3個月以上,建議趕快就醫診療。中醫觀點認為失眠主因為臟腑陰陽失調、氣血不和,導致心神不寧,涉及心、肝、脾、胃、腎,通常採取養心安神和重鎮安神治療方式,「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虛實」,使臟腑的功能恢復正常。他建議可改變生活作息緩解症狀,如保持心情愉快,規律運動,避免緊張焦慮;午睡不超過30分鐘;下午4點後少喝刺激性飲料如咖啡、濃茶或酒;睡前不吃消夜、不喝太多水、不做刺激性活動或看電視、滑手機;晚上11點前就寢,放鬆身心如打坐、冥想,也可使用眼罩及耳塞幫助入睡。民眾也可自製「玫瑰薄荷疏肝茶」,準備1錢薄荷葉、5朵玫瑰花藥材,洗淨後裝入茶袋包好,用800cc熱開水浸泡約10分鐘,溫度下降後溫服飲用,可疏肝解鬱、安神定心。看橘世代 更多新聞
-
2020-05-22 橘世代.健康橘
你一周失眠3天嗎?醫師建議:趕快就診
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最新調查,全台約十分一人口受慢性失眠症所苦,其中輪班工作者罹患慢性失眠的風險,更是一般民眾的兩倍以上,失眠的原因包括三高等慢性疾病及睡前使用3C產品的習慣。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醫師賴博政也指出,失眠主因為臟腑陰陽失調、氣血不和,導致心神不寧,透過調整五大生活作息,可有效緩解失眠症狀。62歲的林經理因業務繁忙,每天就寢時間超過凌晨12點,躺在床上還是翻來覆去,思考隔天待辦事項,真正入睡時,往往已凌晨1、2點,加上經常做夢,醒來後又再度失眠,長期精神狀況不佳、影響工作效率,在開車途中也頻打瞌睡,飽受失眠困擾的他日前至臺北醫院就醫求助。中醫科賴博政醫師指出,失眠是門診常見疾病,原因包括工作、壓力、家庭、人際關係等因素,造成精神上的過度反應,另外身體疾病、不當使用藥物也會使睡眠品質變差,一般成年人約20%有睡眠問題,老年人甚至高達30%。 在長期失眠狀況下,除情緒不穩定、記憶力下降、學習效率變低,還會伴隨精神無法集中、暈眩、倦怠,如果無法好好休息,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長期恐造成內分泌失調、免疫力下降,並提高罹患慢性病的風險,如高血壓、腦血管疾病、失智症。賴博政表示,若一周內超過三天失眠,且持續兩到三個月以上,建議趕快就醫診療,以中醫觀點,失眠主因為臟腑陰陽失調、氣血不和,導致心神不寧,涉及器官有心、肝、脾、胃、腎,通常採取養心安神和重鎮安神治療方式,「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虛實」,使臟腑的功能恢復正常。賴博政建議,可透過以下五大生活作息,緩解失眠症狀。保持心情愉快,培養規律運動習慣,避免過於緊張及焦慮;午睡不超過30分鐘,避免晚上睡不著;下午4點後,少喝刺激性飲料,如咖啡、濃茶或酒類;睡前不吃宵夜、不喝過多水、不做刺激性活動或看電視、滑手機;晚上11點前就寢,建立固定時間睡眠習慣,並搭配放鬆身心活動,如打坐、冥想,另可使用眼罩及耳塞幫助入睡。此外,民眾也可自製「玫瑰薄荷疏肝茶」,準備 1錢薄荷葉、5朵玫瑰花藥材,洗淨後裝入茶袋包好,用800cc熱開水浸泡約10分鐘,待溫度下降後溫服飲用,可幫助疏肝解鬱、安神定心。【精選延伸閱讀↘↘↘】。睡前忌洗澡? 醫師推9招找回一夜好眠。想睡得更好 上床前做對3件事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21 養生.聰明飲食
每天喝蔬果汁,私密處竟頻「出水」 中醫師:蔬果汁要在這2個時間喝才對
一名43歲的上班族女性,平時每天早上有喝蔬果汁當早餐的習慣。患有子宮肌瘤的她,近半年在月經結束後發現,陰道不定時會流出清澈如水的不明液體,而且量多到會弄溼底褲,只好使用衛生棉。因下體長期悶熱,反而導致泌尿道以及陰部搔癢,前往婦產科檢查後確診是陰道炎,使用抗生素治療後搔癢症狀隨即改善,但是陰道出水問題依舊,轉而尋前往中醫門診求助。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師周宗翰表示,這名患者長期久坐辦公室,又屬於肥胖、代謝不佳患者,平時血糖也偏高、控制不佳,以上因素容易導致骨盆腔循環不佳,對於婦科疾患的抵抗力下降,容易造成陰道感染。 此外,女性外陰部處於高溫濕熱的環境之下,又受到患者血糖偏高的刺激,婦科免疫力更容易變差、引起感染,導致陰道發炎與水樣白帶(即陰道出水)的產生。 別輕忽!水樣白帶是婦科疾病症狀 周宗翰指出,健康女性的白帶是一種微酸性的黏稠物,一般量不多,顏色呈乳白色、雞蛋清樣,稍有腥味,有溼潤陰道、排洩廢物、抑制病原菌生長的作用。 但當女性患上婦科炎症等疾病後,白帶就會發生變化,特別是出現水樣白帶、白帶中有血,要提高警覺。 陰道出水又稱為「水樣白帶」,陰道炎、子宮頸炎、子宮肌瘤等多種婦科疾病都有可能引起這項症狀。 若水樣白帶較多,並且持續很長時間,建議先諮詢婦產科醫師、進行檢查,以排除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輸卵管癌的風險。 長期喝蔬果汁,容易導致虛冷體質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患者每天都有喝蔬果汁的習慣,容易導致中醫體質學理中的脾虛濕盛體質,導致身體水分的代謝、調節出現問題,加上患者缺乏運動、長期久坐,本身又有血糖偏高的問題,容易導致盆腔血液循環不佳。 換句話說,水性白帶增多,是血液循環不良的預兆,且水樣白帶也可能與子宮肌瘤、內分泌失調有關係,因此最重要的是改變生活習慣。 從中醫觀點來說,絕大多數蔬菜和水果的屬性偏寒,長期飲用蔬果汁,容易形成虛冷體質,身體新陳代謝速度減慢。 平衡寒涼屬性,蔬果汁建議這樣喝 周宗翰中醫師建議,喝蔬果汁的頻率不要這麼頻繁,並在諮詢醫師後,可在蔬果汁中適量添加薑黃粉、肉桂粉、生薑末,可稍微降低陰道出水的頻率。 除了適量加入溫熱性中藥材來平衡蔬果的寒涼屬性之外,飲用蔬果汁前,也要注意蔬菜和水果的使用量,尤其是含糖量較高的水果,每天應控制在2份以內,過多容易造成血糖上升和肥胖。 蔬菜和水果的比例建議為2:1,因為若蔬菜和水果比例是3:1,蔬菜味道較明顯,有些民眾難以接受,此時也可以先將蔬菜煮過,味道較佳。 此外,蔬果汁打完後不適合久放,要立刻喝,以免蔬果汁氧化變質。建議在陽氣盛的早上或中午飲用,晚上喝易頻尿,恐影響睡眠。 運動促進子宮循環,減少白帶症狀 患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或是平時白帶清澈如水的女性,更需要嚴格執行上述飲用蔬果汁的方式,平時也最好避開生菜、瓜果類、柑橘類、涼茶等寒性食物,並減少甜食的攝取。 同時,養成運動的習慣,可多做骨盆運動幫助改善子宮血液循環,減少分泌物過多的症狀。 原文刊登:.每天喝蔬果汁,私密處頻「出水」 中醫師:蔬果汁要在這2個時間喝才對延伸閱讀:.每天活得充實,把癌細胞累死!「人生在世真正的價值,是精神、態度、信念」.退休後想踏遍千山萬水...口袋裡卻沒有買一張車票的錢!中年後體悟:你的努力,要配得上你的野心.進入空巢期,「老同學」很重要!懂得生命無常之後,是相聚的最好時刻
-
2020-05-21 科別.泌尿腎臟
從尿液看身體病兆!出現深黃褐色可能肝出問題了
每天上完廁所後,你會不會低頭看看自己的尿液?其實,尿液不僅是身體排除廢物的途徑,更是健康狀況的「晴雨表」,一旦出現異常,很可能就是身體發出的警報,絕對不可輕忽。我們可以透過察覺尿液變化,包括顏色、味道、尿量、次數等來判斷身體是否異常。一般來說,正常的尿液是清澈透明的淡黃色,早上起床後第一次排尿或是喝水量太少時,尿液的顏色會比較深,而服用藥物或攝取某些顏色的食物,也可能會短暫影響尿液的顏色。尿液顏色雖然會因各種原因而有變化,但若出現不同平日的顏色(如深黃褐色、藍綠色),或是混濁、有泡沫,同時未發現明確理由(飲食、藥物因素)的話,就該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年紀大的人若出現紅色血尿尤其值得注意,因為血尿常是尿路系統的惡性腫瘤所引起,即使尿液的細胞學檢查沒發現惡性細胞,建議仍須每六個月檢查一次,持續兩年,直到完全正常才可以安心。從尿液顏色看身體病兆尿色異常的可能原因有……尿液顏色是身體的警報密碼,如果出現異常,請對照以下可能原因,確定是否是飲食或藥物所引起,如有疑慮,應立刻就醫檢查。(本文摘自新自然主義 《腎臟科名醫江守山教你逆轉腎:喝對水、慎防毒、控三高》)書籍簡介 腎臟是人體的「超級濾心」,負責過濾血液、調節體內水分、製造尿液排泄廢物與毒素,同時也是維持骨骼健康、調節人體免疫力、保護胰臟免於發炎、強化神經與肌肉機能的重要器官。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台灣罹患慢性腎臟病的人數超過200萬人,平均每8個人就有1個人罹患。更可怕的是,高達96%的人,不知道自己腎臟出了問題,往往病情發展到「快洗腎」,才知道自己罹患腎臟病!本書詳盡介紹不同種類的腎功能檢查方法、台灣5大常見腎病變與3大腎病併發症,如果你已罹患腎病,本書可幫助你了解如何透過飲食控制、正確用藥、生活注意事項,避免腎病進一步惡化,成功逆轉「腎」!
-
2020-05-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吃的口罩!4種高齡者提升免疫力的飲食
新冠病毒肆虐期間,大家搶排口罩酒精,越來越重視消毒洗手。外在防護要周全,內在保健,提升抵抗疾病的免疫力同樣重要!尤其是大多數高齡者也是慢性病患者,一旦細菌或病毒入侵身體,抵抗的能力會比一般人低。此時,均衡的營養、充足的睡眠以及規律的生活就非常重要。至於飲食調整,除了盡可能做到均衡五大類食物攝取,若食量較小,可以減少白飯量,並改為少量多餐。4種食物可以注意多補充:1、蛋白質素食、牙口狀況較差以及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高齡者特別容易出現肉類攝取不夠的狀況。全素食者要額外注意吃多樣化的豆製品,若是蛋奶素,雞蛋及鮮奶都是優質、好消化又方便取得的蛋白質來源,像是蒸蛋或是布丁都很適合當點心。有三高的高齡者,則是因為經常太過擔心吃得太鹹、太甜或太油,反而限制了許多食物的攝取。其實只要烹調清淡,例如;蒸煮、川燙等,選擇偏瘦的肉類,對肉魚豆蛋不用過度顧忌。因為蛋白質吃太少導致免疫力下降、肌少症以及營養不良的虛弱狀況反而更常見。2、蕈菇類各種菇類均含有豐富多醣體能增強免疫力,多醣體的種類又各不相同,因此香菇、蘑菇、舞菇、雪白菇、木耳等等可以經常更換著吃,清炒燉湯都很鮮美也好消化。3、維生素D許多研究都有提到,若維生素D不足,全身生理機能包含免疫力都會降低。雖然經常曬太陽身體就能自行合成維生素D,但許多年長者都長時間待在室內,尤其是近期因為疫情的關係更少外出,此時就會需要額外補充。動物性來源的維生素D3在人體利用率較好,魚類、蛋黃、牛奶含量都不少。素食來源有藻類及木耳,但利用率較差,因此全素的族群可考慮補充維生素D保健食品。4.維生素、礦物質維生素與礦物質在體內都扮演著調節免疫力的重要角色。衛福部建議每人每日都應該攝取至少五份的蔬果,若能達到此建議攝取量,一定可以攝取到足夠的維生素以及礦物質。 「益生菌」及「薑黃」 真的有防疫效果嗎?最近有兩種食材討論度很高,分別是「益生菌」及「薑黃」。兩者真的有防疫效果嗎?1、益生菌研究指出,腸道菌叢健康平衡對調節免疫力以及對抗病毒都有幫助。維護腸道黏膜健康,不止是調節免疫,最直接的作用是對促進腸道機能、改善腹瀉及便秘都有幫助。排便不順、腸胃道蠕動較慢,都是高齡者的常見問題,因此也很建議高齡者補充優酪乳、優格以及益生菌粉等。至於泡菜、酸菜等發酵食品,雖然也含有少量的益生菌,但因為所含的糖份及鹽分較高,每天適量即可,不可攝取過多。另外,洋蔥、燕麥、大蒜、豆類、香蕉、蘋果等等,纖維質、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等營養素都是能讓益生菌生長更好的「益生質」,與直接食用「益生菌」,可以相輔相成。但是,益生質多的食物,通常消化時也容易「產氣」,因此要注意個人腸胃脹氣問題。2、薑黃研究指出,「咖哩」中的薑黃具有抗發炎、抗氧化以及調節免疫力等效果。但目前尚未證實有防疫效果,無須過度購買。 那麼,高齡者如何調整日常飲食以提高免疫力呢?下面以一餐作範例:註1:燕麥在烹調時需先浸泡再與白米混合,並且蒸飯時水要增加,不然對高齡者來說會太硬也不易消化,或者可以使用市售的即時燕麥。註2:提供菇類時,也要考慮高齡者咀嚼和吞嚥的能力,要將切薄片且煮軟。本文經授權摘自《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 高齡營養研究中心》原文請點此
-
2020-05-20 科別.泌尿腎臟
腎虧就是腎功能差嗎? 中西醫看「腎」大不同
中醫有所謂「腎虧」、「腎虛」、「敗腎」等說法,指的是陽痿等「性功能障礙」,因此許多男性總是對腎功能斤斤計較。只要一提到「補」就興致高昂,甚至刻意忽視尿液混濁、泡泡等腎病症狀,能不做檢查就不做,擔心被貼上「腎虧」標籤,成為「不行」的男人。腎功能異常或病變 不一定是腎虧 事實上,中醫的「腎虧」與腎功能好壞根本是兩回事。中醫講的「腎」和西醫講的腎臟「Kidney」是不同的;中醫說的「腎」,涵蓋生殖泌尿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腦下垂體及腎上腺軸等,是多功能的總稱。而腎虧的原因更包含藥物、內分泌、血管、神經,甚至心理等五花八門因素。只可惜大多數人不知其義,以為腎虧、腎虛、敗腎就是腎功能不好,導致明明有異樣也不願就醫,這是國人常見的錯誤迷思之一。我有很多腎衰竭的病人雖然必須定期洗腎,但還是和一般人一樣可以有正常的性生活。因此,一旦懷疑腎臟有異樣,或是腎臟相關檢查結果異常,都應盡速就醫做進一步檢查,以免拖到最後,因腎功能嚴重衰竭導致荷爾蒙分泌異常,對性功能就真的大有影響了。中西醫看「腎」大不同想靠吃藥補腎 恐怕越補越大洞有些罹患腎功能障礙的男性患者,會私下告訴我,他們的腎功能問題可能是「房事太操勞」的關係。當我詢問患者為何會如此推測時,才驚覺有不少患者相信房事太多會傷腎耗精,為了怕日後「敗腎」,所以吃了不少草藥「補腎」,讓我不禁啼笑皆非。如我先前所說,中醫指的「腎虧」與西醫的「腎功能」並不相同,如果男士們為了怕房事過多引發「敗腎」,而吃了一堆來路不明的補品或是草藥,反而可能提高腎臟損傷的風險。(本文摘自新自然主義 《腎臟科名醫江守山教你逆轉腎:喝對水、慎防毒、控三高》)書籍簡介 腎臟是人體的「超級濾心」,負責過濾血液、調節體內水分、製造尿液排泄廢物與毒素,同時也是維持骨骼健康、調節人體免疫力、保護胰臟免於發炎、強化神經與肌肉機能的重要器官。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台灣罹患慢性腎臟病的人數超過200萬人,平均每8個人就有1個人罹患。更可怕的是,高達96%的人,不知道自己腎臟出了問題,往往病情發展到「快洗腎」,才知道自己罹患腎臟病!本書詳盡介紹不同種類的腎功能檢查方法、台灣5大常見腎病變與3大腎病併發症,如果你已罹患腎病,本書可幫助你了解如何透過飲食控制、正確用藥、生活注意事項,避免腎病進一步惡化,成功逆轉「腎」!
-
2020-05-20 養生.聰明飲食
醫生認證!「增進顏值」必吃3大食物 減肥吃也OK
雖然疫情減緩,但許多人依然減少出門,也少到許多人群聚的地方,在家的時間變多了,醫生就推薦在家時,可以多吃3類食物,可以「增加顏值」,提升免疫力。皮膚科醫師廖苑利提到,現代人工作常外食,長期營養攝取不足,會讓身體發出警訊,想讓自己增加顏值,又能提高免疫力,其實靠吃對的食物,也能辦到,而且天天換著吃,也不會覺得膩。以下3項食物就可以多吃。一、水果蔬菜多吃蔬菜、水果是許多人都知道的事情,醫師提醒,可以多吃葉菜類、綠色時蔬以及水果,因為富含維生素,還可選擇具有抗氧化效果的維他命C食物,每天要攝取3種以上的蔬菜,以及2碗裝的水果,增加免疫力。二、蕈菇類蕈菇類如鮮香菇、杏鮑菇等,都內含多醣體,可以清炒、煮湯等均可,特別是鮮香菇,含有豐富營養,可以提升身體的防護力。三、堅果類在家時間多,許多人都會吃零食,想吃零食時,就選吃堅果類,譬如低糖燕麥棒、堅果等,每天只要吃一湯匙的堅果,含有維生素E,也可以搭配優格食用,其中特別推薦燕麥,含有纖維素,維持腸道健康。
-
2020-05-20 科別.新陳代謝
監控血糖、體重 糖尿病並不可怕
現代人的物質與飲食生活富裕,糖尿病人口愈來愈多,台灣約有250萬人罹患糖尿病。糖是重要能量來源,但過量會對健康造成威脅,本報健康版「我的控糖妙招」徵文,讀者投稿踴躍。針對讀者提出的問題。糖尿病醫師認為,糖尿病並不可怕,只要好好監控血糖變化、控制體重、按醫囑適當用藥,就能與糖尿病和平共處。多因飲食失控 導致肥胖台灣的糖尿病患95%以上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台安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毅欣表示,第二型糖尿病與家族史、家族性多基因遺傳有關,現代人物質生活、飲食生活富裕,會加速致病基因的催化,加上後天與時間的因素,只要活得夠久,就易罹患糖尿病。其實糖尿病與老化、退化有關,林毅欣說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人,大多因為物質與飲食失控,導致身體過度肥胖、脂肪增加,產生胰島素的阻抗、胰島素的凋亡,最後胰臟細胞負荷不了,進而得到糖尿病。現在台灣糖尿病盛行率10%,尤其60、70歲以上的老年人,20至30%甚至40%以上都有血糖不耐症。慢性退化疾病 只能控制「糖尿病屬於慢性退化的疾病,只能控制。」林毅欣指出,糖尿病容易因大血管、小血管的併發症,以及全身性感染症而死亡,糖友罹癌的機率也高。如果控糖不佳、血糖高,身體細胞和表皮傷口就不易癒合,易產生細菌感染,若感染入骨而會導致截肢。若是血糖控制得當,這些初期症狀都可以緩解。血糖應控制在標準範圍,如果體檢發現變胖、空腹血糖高,這是糖尿病的警訊。林毅欣強調,糖尿病主要以空腹血糖值及糖化血色素值來確診。正常人血糖值是在100mg/dL以下,若在126mg/dL以內則屬糖尿病前期的灰色地帶,超過126mg/dL即為糖尿病。正常的糖化血色素標準在5.7%或是6%以下,若介於5.8%到6.4%間的範圍,則是糖尿病前期屬灰色地帶,若是6.5%以上就確診罹患了糖尿病。用藥搭配飲食及運動肥胖的人易有糖尿病,有研究顯示,肥胖的人和身體質量指數(BMI)正常的人相較,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增加二倍;大陸的研究則顯示,胖的人每增加10公斤體重,得到糖尿病的機率多1.2到1.5倍。林毅欣認為,如果發現是初期糖尿病,且是肥胖的年輕人,一定要趕快瘦下來,恢復身體健康。一般空腹血糖超過130mg/dL,建議用藥搭配飲食及運動控制來改善血糖。「體重控制可以預防糖尿病」,過胖的糖尿病初期患者,必須減重,嚴格控制飲食,減低熱量的攝取,以減少身體的負擔,讓血糖得以控制。研究發現,喜歡吃油炸、高油脂、高鹽食物的人,易引發糖尿病,因此預防糖尿病,不僅要減糖,也應減鹽和減油。林毅欣建議,患者要多吃原形食物,少喝含糖飲料,勿吃高熱量食物,更要好好監測血糖。糖友膽固醇高 易中風糖尿病人如果膽固醇高,易有心肌梗塞、中風的風險,林毅欣強調,對於糖尿病患來說,膽固醇控制要更嚴格,患者膽固醇應控制在160mg/dL以內、壞膽固醇在100mg/dL以下,患者更應吃膽固醇藥來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是免疫力較差的族群,容易發炎感染,應優先施打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防護,女性患者更要避免泌尿道系統感染問題發生。更年期女性因女性荷爾蒙衰退,會產生更年期症狀,糖尿病發生率高,此時更要花心思追蹤血糖變化,根據追蹤狀況看是否要提早用藥或以飲食及運動來更嚴格控制。
-
2020-05-20 科別.皮膚
小傷口也可能致命! 「這狀況」恐引發敗血症亡
任何1個小傷口都不能輕忽,小心蜂窩性組織炎導致死亡!免疫力低下或皮膚傷口沒有處理好時,細菌就有很大的機會闖入身體,引發局部感染,如果沒有處理好,最嚴重可能引發敗血症,導致多重器官衰竭。醫師提醒,慢性病免疫力低下族群,一定要特別注意傷口狀況,如果有任何異常都該儘速就醫。 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當身體抵抗力下降,或皮膚上有傷口沒有處理好,皮膚的寄生細菌金色葡萄球菌與鏈球菌,就有可能入侵到皮膚下層,導致發炎感染,出現紅腫、發熱、疼痛等症狀,因為感染部位腫脹,皮下呈現類似蜂窩形狀,因此稱為蜂窩性組織炎,跟蜜蜂或蜂窩沒有關係。 蜂窩性組織炎對慢性病患者風險很高,黃毓惠強調,糖尿病患者容易血管循環不好,加上抵抗力也比一般人低,蜂窩性組織炎發生機會比較高。如果沒有把病情控制好,細菌恐怕跟著血流全身移動,導致菌血症,最終導致全身器官都有感染機會,出現敗血症,最嚴重恐怕導致死亡。黃毓惠提醒,常常注意不到的小傷口,都有可能是蜂窩性組織炎的支援幫手,例如香港腳患者,因為雙腳脫皮,細菌入侵風險上升,自然蜂窩性組織炎的危險就會增加。而其實身體任何小傷口都不應該忽視,因此受傷時一定要把傷口處理乾淨,慢性病患者一定要就醫,讓專業醫療人員協助清理傷口,以免蜂窩性組織炎出現。針對蜂窩性組織炎治療,黃毓惠解釋,如果傷口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紅腫、發熱、疼痛,醫生會先開立口服抗生素,大致上都能逐漸減緩病症痊癒,假使病徵太厲害或慢性病患者相關風險較高,就會考慮讓病患住院,使用針劑型抗生素,在醫療人員的照護觀察下,讓發炎狀況可以慢慢消退。(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切菜割傷手指塗優碘就好? 教你4個最新傷口照顧法 傷口用液體OK繃癒合快? 皮膚科醫師警告「8類傷口」別亂用 
-
2020-05-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指揮中心:只要嘗試邊境開放 都可能有第二波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橫掃全球,許多國家邊境紛紛關閉,但隨著疫情逐漸趨緩,關島方面表示,由於台灣的確診個案很少,有可能會先對台灣實施免簽證計畫。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將台灣視為放寬邊境的國家「應該有很多」。除了關島,陳時中表示,將台灣視為放寬邊境的國家應該有很多,因為台灣相對安全。但儘管對方對我方放鬆,若當地有疫情,對於自當地回國者的邊境管制仍然不變,尤其在旅遊方面。另外,4月初才結束封城的中國大陸武漢市,再度傳出新增本土感染病例,因此將對民眾進行普篩,以防爆發第二波疫情。對此,發言人莊人祥則表示,1月23日武漢封城時,大約五、六萬人感染,實際上是否只有這些人,還需要進一步研究。由於武漢人口約1000多萬人,若只有五、六萬人感染,以新冠肺炎通常一個人可以傳染2.2人,平均群體必須55%有免疫力才不會再傳出去。目前感染人數,不論是不是只有檯面上五、六萬,或更多,都難達到55%,還是有機會發生個案傳染。但這不會只在武漢發生,在任何嘗試解封或開放邊境國家都有可能發生。陳時中進一步表示,相信中國疫情比宣稱的要大很多,連中國學者都說一開始下情不能上達。但經過中國強烈封城與小區封閉,相信會有效果。陳時中說,如果真的只有一些小區出現狀況,不用太擔憂,但就怕有第二波隱匿,為了要復工順利,為了在WHA期間狀況看起來平穩。以中國現在的情況不用太擔憂,但以該國習慣性隱匿,提高警覺也是應該的。
-
2020-05-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夏季高溫能否遏止疫情 美研究:可能性微乎其微
北半球夏天腳步近了,氣溫節節攀升,然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今天刊登在「科學」(Science)期刊的研究報告說,夏季高溫不大可能顯著遏止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法新社報導,過去幾個月來的多項統計研究顯示,氣候與新型冠狀病毒之間的關聯微乎其微,在較高溫和潮濕的環境下,病毒較不可能擴散的情況幾乎不存在。不過,這些研究仍在初步階段,氣候與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之間的確切關係大多還不明朗。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的研究並未徹底排除兩者之間的關聯,但得出的結論是,氣候對病毒傳播的影響「微不足道」。報告指出:「我們的研究顯示,如果沒有有效的控制措施,氣候較潮濕的地區可能爆發嚴重疫情,而夏季天氣不會大幅遏止疾病大流行。」普林斯頓大學環境研究所(PEI)博士後研究員貝克(Rachel Baker)說:「我們推斷,在疫情大流行初期,較溫暖或潮濕的氣候不會減緩病毒的傳播速度。」儘管氣候、特別是濕度在其他冠狀病毒和流感病毒的傳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研究顯示,更重要的因子是,人們普遍對2019冠狀病毒疾病缺乏免疫力。貝克說:「我們的確看見氣候對大流行病的規模和時間存在若干影響力,但一般而言,由於大眾非常容易感染,因此無論氣候條件如何,疫情都會迅速傳播。」貝克說,疫情在巴西、厄瓜多和澳洲等國家擴散,顯示較溫暖的氣候條件對遏止這種大流行病幾乎沒有發揮作用。研究人員說,若沒有強有力的防控措施或疫苗,這種冠狀病毒恐持續感染全球眾多人口,「在未受感染的宿主數量減少後」,將演變成季節性疾病。
-
2020-05-19 橘世代.時尚橘
年過四十仍青春 Gigi:每天攝取大量蔬菜還愛吃蒜
Gigi(林如琦)雖然年過40,但外表依舊凍齡,她說自己平常飲食偏清淡,不愛吃肉愛吃菜,食量也不大,最近因為防疫常在家,下廚的機會也變多,她偏好低油低鹽,不希望給身體太多負擔,「像魚我也會盡量保留魚皮,因為魚皮很營養,富含膠質。」她說自己有陣子不吃澱粉,只吃肉又容易膩,所以就會吃大量蔬菜來增加飽足感。她表示蔬菜類有大量膳食纖維,只要膳食纖維攝取足夠,腸道就會健康,而腸道健康,免疫力自然就會提高,「這也是營養師教我的,而且我本身就愛吃菜。」不過她和老公史丹利的飲食習慣大不同,「我老公喜歡重口味,所以他常覺得我做的沒味道。」不過她也熱愛吃大蒜,大蒜中含有蒜精,不但能抗菌,還能保護心血管和提升免疫力,甚至預防腦部老化,是不可多得的食材。【時尚女星特輯↘↘↘】。為人母仍像少女 張榕容:「想吃就吃,不要去違背想做的事」。先吃蛋白質、最後吃澱粉 林依晨飲食也要「零負評」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5-19 橘世代.健康橘
從肌肉骨骼開始...連情緒都被照顧的「結構調整」運動
我們的存在本身就是多面一體,從一個部位,可以影響到全部。我們要在肉體的層面做一個整體的整頓,最簡單的方法,也就是從肌肉骨骼直接調整。我談結構調整,表面上是透過動作來牽動肌肉和骨骼,但其實牽動到的是身體的每一個部位,包括神經、淋巴、內臟⋯⋯這些更深處的組織。是這樣,結構調整才有全面的效果。 我們從表層的結構著手,非但可以深入影響每一個器官,還可以碰觸到更微細的情緒層面。所以,我過去所談的結構調整不只是調整物質層面的架構,還是可以對身心所有層面做一個整頓。然而,這樣的整頓,是比我們任何人想像都更輕鬆、更簡單,是完全可以輕鬆落回生活。它就是扮演那麼重要的角色。我們在人間能走,能跳,能活動,發揮個人的才華、天賦、能力,表達感情,建立形象,追求理想⋯⋯都離不開身體的結構。不只如此,我們要深入意識更深的層面,同樣離不開這個身體最基本的架構。要談這個最基本的架構,我作為一位健康的工程師,還是忘不了過去的醫學訓練,想從最基本的醫學原理開始。結構調整的原理,離不開脊椎,離不開筋膜。可以說,所有結構調整的運動,都是從這兩個重點出發,也不可能離開這兩個重點。但是,讀者朋友不用擔心,即使還是從脊椎、肌筋膜開始談,我相信這裡的解說,會讓已經接觸過前一本《透過運動和療效姿勢結構調整》的朋友更能掌握它的精神,而新接觸的朋友也會覺得容易著手。本文摘自《最簡單、居家隨時做的結構調整運動:感恩身體的功課》,康健雜誌 2020/04/29 出版【健康精選延伸閱讀↘↘↘】。圖解居家運動操/4個步驟跟著做,有椅子就能運動!。小空間運動/在家防疫,也能改善循環增強免疫力我們成立「橘世代粉絲團」囉!不定時好康抽獎,快加入吧!現在立即按讚
-
2020-05-1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美新冠疫苗人體試驗 報捷
美國首個新冠肺炎人體接種試驗第一階段出現「正面」結果,製藥業者Moderna的報告顯示,研發疫苗能提升免疫系統,受試者的抗體數目等同或超過已痊癒的患者。Moderna預計7月展開最終階段臨床試驗。Moderna在18日宣布,疫苗mRNA-1273試驗結果安全且耐受性良好,僅有些微副作用。Moderna為美國首家投入人體臨床試驗的生技公司,從解讀基因序列到研發疫苗僅用了42天。介於18到55歲的受試者前後注射兩次疫苗,間隔為兩周時間。注射較低劑量疫苗的受試者,出現的抗體數與痊癒者相同,劑量較高者則出現更多抗體。Moderna執行長班賽勒表示,mRNA技術產生的抗體數超越自然感染者,應當提供更長的免疫力。消息一出激勵Moderna股價在18日早盤勁漲逾30%,也對美股大盤產生激勵作用。班賽勒說:「我們創造出能阻止病毒複製的抗體,這是非常好的跡象。這份數據再好不過了。」他表示,疫苗的安全性總則(safety profile)看似良好且接種後出現正常反應,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紅腫,以及出現短暫發燒和發冷。預期不久後將進行第二階段試驗,預估最終臨床試驗將於7月展開,屆時將有上千名健康受試者參與。對於解除社交距離措施和安全重啟經濟而言,疫苗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步。疫情迄今已感染全球逾470萬人,並奪走超過30萬條人命,促使製藥廠、學術機構及政府紛紛投入疫苗研發的全球競賽。而歐洲藥品管理局主管萊希同日則表示,歐盟可能在未來幾天初步批准新冠肺炎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上市,「我們可能在未來幾日頒布有條件的藥物上市許可」,盼藉此加速讓該藥物流通到市面上。
-
2020-05-18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身體冒水泡是免疫系統拉警報!就醫快掛「這科」
台南市小池(化名)前年高中畢業後,下嘴唇開始長0.5到1公分不等的水泡,之後擴散到全身,加上過敏體質,全身癢痛,影響睡眠及生活品質,經由當地皮膚科切片確診為類天皰瘡,持續使用類固醇治療和免疫調節劑,產生肥胖及月亮臉,療效不佳。轉至大林慈濟醫院就醫住院,經過敏免疫風濕科醫療團隊的照顧下,病況已緩解,順利出院。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許寶寶表示,「類天皰瘡」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的疾病,體內不正常的抗體攻擊表皮與真皮之間的結構,產生水泡,又癢又痛,會破皮結痂,但沒多久又長出新的水泡,好發位置是身體與四肢,甚至全身。小池身上大水泡如果破掉,非常容易受到感染,住院後,過敏免疫風濕科團隊結合傷口照護師用心照顧,自前年12月底至今,已經沒有再長新的水泡,傷口逐漸癒合,去年2月就已復學,藥物也已減量。許寶寶指出,類天皰瘡女生比男生更多,臨床上會看到水泡大約1~4公分。治療方式要看病人的嚴重程度而定,輕度用一般類固醇藥物即可,中度需加上口服類固醇,如無法控制需加上口服的免疫製劑,重症病患用類固醇加上生物製劑治療,大部分的病人穩定下來後,類固醇即可減量。類天皰瘡不易照顧,容易有傷口感染的問題,傷口護理師每天兩次幫忙共同照護小池的傷口,先戳破水泡,塗抹抗生素藥膏,再用紗布包紮,因傷口十分疼痛難受,患者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會去抓,因此容易合併感染,院方以靜脈抗生素以及免疫製劑口服藥作為輔助。許寶寶醫師表示,天皰瘡和類天皰瘡都是自體免疫疾病,誤把人體正常的皮膚當成是外來的入侵者,啟動一連串攻擊反應,「類天皰瘡」皮膚被攻擊的位置較深,位在表皮和真皮的交界,好發於60-80歲以上的年長族群;「天皰瘡」皮膚被攻擊的位置較淺,位在表皮內部,好發年齡在中壯年,大約是50-60歲之間。患者非常年輕即罹病較少見,建議照顧好平時生活品質,尤其睡眠要夠,拔牙、感染、壓力大容易再復發,病情可能會起起伏伏,需要家人支持與耐心地調整用藥和長期的照護。(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每天一匙堅果護心、提升免疫力! 但要按3原則吃才有用 免疫第一關在腸道! 營養師點名2防疫食物要餐餐吃
-
2020-05-17 養生.營養食譜
海鮮料理 健康又下飯
本身從事公職的劉玉華,平時工作忙碌,且還常有加班需要,不過儘管如此,從小愛吃的她,儘管覺得下了班還要做菜很累,但每每外食吃到什麼「好料」的,總會「手癢」的想要回家嘗試,當看到老公、孩子吃著自己親手煮的餐點,那一臉滿足的模樣,總讓她覺得做菜再辛苦也值得。住台北的劉玉華,是家中的長女,從小媽媽在煮飯時,常會被找去幫忙,在一旁看著看著,不知不覺也學到不少做菜的小撇步,也因為小時候的「訓練」,讓她反而成為親朋好友眼中的「美食專家」,時不時就常討教做菜秘訣,劉玉華也不吝嗇在臉書上傳各種「食譜」。劉玉華直言,疫情期間,在外面用餐比較不安全,自己煮菜的好處就是除了美味、健康外,隔天還可以帶便當;由於平時下班後時間較晚,所以自己都會請老公在一旁幫忙備料,夫妻合手,出菜速度自然就快很多。董氏基金會營養師劉志怡表示,這三道菜的特色就是很「台灣味」,而且是很開胃的菜餚,若是把這三道菜作為一餐,很適合搭配清爽的蔬菜,像是涼拌波菜等。劉志怡說,根據國健署的飲食指南,豆、魚、蛋、肉類同樣都是優質蛋白質來源,其優先攝取順序,魚類,也就是海鮮類排名第二,是動物性蛋白質相當好的攝取來源,飽和脂肪酸比較少,有助於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此外,劉志怡也提到,魚類其實都蠻好的,不過若是要挑選的話,建議像是富含N3脂肪酸的鯖魚、秋刀魚、鮭魚等優先;另外像是第三道菜的馬頭魚燒豆腐,建議可以用虱目魚來替代,除了口感適中外,虱目魚富含次亞麻油酸,有助於抗氧化,保護腦部、心血管等都很有幫助。劉志怡表示,這次菜單中,用了很多「辛香料」,像是洋蔥、胡椒、蒜頭等,由於辛香料有很多植化素,有助調節免疫力,在疫情期間多少都有幫助。不過劉志怡也提醒,由於這三道菜都很開胃,換句話說,也就是口味較重,若是煮給長者、小孩子食用,建議鹽巴、醬油可以少放一點,注意鈉含量的攝取。胡椒蝦材料:大白蝦15隻、蔥2支、蒜頭8顆醬料:米酒少許、鹽兩大匙、白胡椒兩大匙、黑胡椒兩大匙作法:1.將大白蝦洗乾淨、剪掉蝦鬚備用。2.將蔥切細,蒜頭拍碎切細備用。3.開火熱油,接著將蝦子倒入,大火快炒至微熟(小提醒:大白蝦雖然叫做「大白」,但蝦體是灰色,快炒時看到蝦殼稍微變色成為「白色」, 就是微熟 )。4. 接著加入白胡椒、米酒繼續翻炒。5. 再來加入黑胡椒、蔥蒜、鹽,繼續翻炒至略乾即可。6. 起鍋前,再加白胡椒略炒(小提醒:胡椒蝦吃的不僅是胡椒味,重要的是胡椒香味,因此黑白胡椒兩者缺一不可,黑胡椒香氣強烈,白胡椒則帶有胡椒辣味)。馬頭魚燒豆腐材料:馬頭魚一隻、豆腐一塊、蔥2支、蒜頭去皮10個(大瓣的) 、薑兩片、小辣椒兩支醬料:米酒少許、醬油三大匙、水半碗、冰糖少許、香油少許作法:1.蔥白切段,蔥綠切細,薑切絲,小辣椒切片(怕太辣可將籽去掉)。2.在馬頭魚的魚身上劃三刀、轉方向兩刀 (切成網格狀),豆腐切成小塊(約2.5公分)。3.熱油轉小火,放入蒜頭,煎至金黃(切記不要炒太久,蒜頭炒久會黑掉,就容易出現苦味),加入蔥白略煎。4.將蒜頭、蔥白盛起備用,放入豆腐煎至金黃盛起備用。5.放入馬頭魚,中小火將魚煎熟。6.轉大火加入醬油煮滾後加水,再加入豆腐、薑絲、辣椒、金黃蒜頭、蔥白、酒。7.蓋上鍋蓋轉小火,慢慢燒至收汁,馬頭魚燒豆腐完成。三杯透抽材料:透抽中型一隻,洋蔥半顆、老薑三片、蔥2支、小辣椒2支、九層塔些許三杯醬料:黑麻油1/4小碗、醬油膏1/4小碗、酒1/4小碗、少許冰糖作法:1.透抽清洗乾淨,切成圈圈備用。2.蔥切段、蒜頭切碎,小辣椒切片(喜歡吃辣者,可用小型辣椒,例如朝天椒代替,怕太辣者,辣椒挑選以體型大者為佳,另處理時,可將籽去掉),九層塔洗淨摘掉梗。3.冷鍋加入麻油,爐火以「中小火」慢慢將薑片煸香,讓麻油香氣出來,避免受高溫變質產生苦味,隨後再倒入洋蔥、蒜頭爆香(主要是要讓油有香味,炒起來比較入味)。4.開大火將小卷快炒至微熟,將三杯醬料及蔥段、辣椒、冰糖加入,翻炒一下蓋鍋,轉中火。5.煮滾後,略微收汁,接著將九層塔放入,拌炒後熄火,香噴噴的一道菜完成。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0-05-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你的免疫力正在被削弱 盤點生活5個壞習慣
生活中有許多習慣都是在人們沒有意識主導下而執行,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際,以下這些習慣可能正在削弱我們的免疫力。1.睡眠不足你長期失眠嗎?如果你有睡眠不足的傾向,毫無疑問你的免疫力也會跟著衰弱,當睡眠不足成為一種習慣,不僅降低人體新陳代謝,甚至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同時免疫力也會下降,成人一天的睡眠時間建議必需達到7至9小時才算足夠。2.不注重口腔衛生口腔清潔非常重要,除了每天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兩次,還必需使用牙線以及定期到牙醫診所檢查,這麼做不僅能確保口腔健康,也能強化免疫系統。3.頻繁的飽嗝雖然有許多人餐後會習慣打一個舒爽的飽嗝,但可能你的身體正在向你示警;打飽嗝通常是因為胃食道逆流,也就是體內的胃酸正在流入錯誤的方向,如果你長期受胃食道逆流之苦,免疫系統也容易遭到破壞;保持正常的生活習慣如少飲酒、減重以及健康飲食,不僅能緩解胃食道逆流,還能強化免疫系統。4.經常吃速食你知道當你吞下一整個漢堡的那一刻,也正在吃掉大量的細菌嗎?漢堡是高熱量、高鈉及高碳的食物,對身體產生極大負擔的同時,也會刺激免疫系統;此外,許多研究也顯示漢堡的營養價值低,長期食用對人體絕對是負面的影響。5.習慣飲用含糖飲料許多研究都證實,長期飲用含糖飲料會增加罹癌的機率,據「全國健康與營養檢測調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的研究指出,若減少飲用汽水或果汁等高含糖飲料,低密度膽固醇和罹癌的風險都會跟著降低。
-
2020-05-17 科別.消化系統
腸道健康會決定你的免疫力!3方式檢查與做好保養
您知道吃的對或不對、有沒有吃錯,除了會跟我們的腸道菌、食物過敏有關之外,甚至還會影響免疫系統嗎?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 鄭乃源院長,是肝膽腸胃科的專科醫師,他表示腸道微生物會決定你的免疫力!Q1:大家說腸道是最大的免疫器官,但為什麼腸道的健康和免疫系統有關聯呢?人一出生以後到3歲以前是免疫的塑型期,免疫系統開始慢慢建立,此時也是腸道微生物拓植、發展的重要時期。此段時期建立的腸道微生物的結構,終其一生都已大抵確定,因此免疫系統發展同時,必須有這些腸道微生物,這樣腸道免疫系統才會發展的健全。現代過敏性疾病越來越多,許多流行病學證實也是因為腸道免疫系統失衡所引起。剖腹產的普遍、生活環境從戶外變戶內、家裡沒有大型動物等環境的改變,讓我們接觸的菌種變少,訓練免疫系統的機制也變少,甚至過度的抗菌或殺菌的結果,反倒讓免疫系統不健全。過敏就是身體的阻隔結構和功能有滲漏,腸道是外來物質進入人體的最大入口,而腸道中本來就充滿了各種抗原,如微生物菌叢。這些菌叢的菌相變化與免疫系統有極大關聯,可以影響甚至幫助調節免疫系統,讓免疫系統健全較不易產生過敏反應,所以易有過敏者,就更需顧好腸道微生物的生長。Q2:「食物過敏」是一大影響腸道健康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如何避免?早期食物過敏不盛行、民眾不瞭解,甚至當時大部分臨床醫師對食物過敏持懷疑態度。而近幾年來「食物過敏」現象愈趨明確且食物過敏的人口及嚴重程度明顯提升。過敏原多半潛伏在日常飲食中,根據聯安統計,國人前三大慢性食物過敏原為蛋白、小麥、花生。蛋白因較難消化,而含蛋白製品的食物相當多元,國人接觸頻率較高,但蛋白的蛋白質分子較巨大,若未細嚼慢嚥或腸道微菌體不健全,易造成消化不完全的蛋白質分子進入腸道組織,更易引發過敏反應。想要改變或保持腸道的健康或是改善的方法有很多,最重要的並不是倚賴藥物,調整飲食、生活型態、運動等才是最根本的。注意食物的組成,補充益生菌、益生質、多攝取高纖食物,都可以維持腸道微生物菌叢多樣性。最重要的是「找出自己的食物過敏原」,針對重度過敏反應的食物採避開或輪替食用,才能避免過敏-發炎-滲漏的惡性循環,也讓自身的免疫機制重回正常運作軌道。Q3:若擔心自己的腸道或感覺有點不舒服時,有什麼方式可以讓我們知道腸道內的狀況,做好保養?器官檢查:完整大腸鏡,定期檢測腸胃道異常,預防腸癌。功能檢查:食物過敏原檢測,找出讓身體慢性發炎的過敏原,幫助促進腸胃功能健康。另外提醒,過敏原是會改變的,並非做完一次檢查,只要終身避開過敏食物就能相安無事。過度極端的避開過敏食物,有時反而會對身體產生危害。建議定期依檢測出的過敏原重新擬定飲食輪替計劃,才能長保健康。進階功能檢查:有關腸道滲漏、糞便檢測,或是個人化益生菌的檢測分析等等,也都可以幫助找出目前腸道的問題,用比較個人化的方式,協助修復腸道黏膜和培養良好的腸道環境,提升免疫,改善健康。★本文經《聯安醫周刊》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5-17 科別.精神.身心
整天心神不寧、睡不好? 3症狀是焦慮警訊
「醫生,我覺得我得了疫情焦慮症!」55歲陳太太一踏進診間就自述每天的心情隨著確診人數起伏,出門在外隨時害怕別人不戴口罩或咳嗽;頻繁的洗手噴酒精,手都脫皮了,還是忍不住一直清洗,戴口罩帶到耳朵痛也不敢脫下來。 近期更是整天心神不寧、無法專注、晚上都緊張睡不好,睡醒都全身痠痛、疲累,且常發脾氣,和先生起衝突,提不起勁去處理該做事物,只想逃避,不知該如何是好,因此求診;就醫診斷為適應性疾患伴隨焦慮症,目前門診治療中。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佳佐表示,因新冠疫情直接或間接壓力,導致有憂鬱焦慮症狀、關係問題、經濟困擾的個案,在疫情期間明顯增加,也有部分原本已有焦慮、憂鬱、恐慌的個案,擔心疫情期間出入醫療院所感染,而未按時回診,自行減藥或停藥,導致症狀加重。 新冠疫情影響層面廣泛,施佳佐說,因疫情引起的壓力來源主要有四方向:(1)健康-擔心自己或家人得病。(2)關係-在家時間變長,原本相處問題暴露,意見相左起衝突頻率增加;為保持社交距離,外出遊玩受限,調劑及緩衝紓壓管道減少。(3)經濟-各行各業影響,收入減少。(4)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不知疫情未來走向,影響未來規劃方向,無所適從。 為此,施佳佐提到,當疫情影響到出現下列三徵兆即要注意,適時紓壓緩解,避免病情惡化,可考慮就醫: 1、超過一般預期反應的焦慮、憂鬱及身心不適感:如焦慮、憂慮、情緒起伏大、恐慌、易怒、強迫意念行為、坐立不安、無法靜止感覺浮躁或不耐煩、疲累、無法專注、肌肉緊張、睡眠障礙等。2、嚴重悲觀負面想法,甚至出現自傷自殺想法及行為。3、造成自身顯著痛苦或人際衝突、工作能力下降等。 危機可能也是轉機,施佳佐提醒,在疫情期間,有病症仍需看醫生,慢性病者不可擅自停藥,以免病情惡化;學習在家紓壓新方式;正向思考,改變看事情視角;看見自己擁有,珍惜已有,學著感恩;慎選網路資訊,多接觸正能量文章或網路視頻,對於疫情相關內容每看30分鐘就放空一下,以免大量資訊引起焦慮;盤整自己生命中重要大小事的序位,更加了解自己的內外資源及選擇,經由適當的治療及心態上的調整,才不會對生活失去方向。 延伸閱讀: 凡事「搞操煩」易致焦慮! 4典型症狀你也有嗎? 焦慮會破壞免疫力! 教你10個讓心情隨時隨地放鬆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