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9 癌症.頭頸癌
搜尋
健保大數據
共找到
281
筆 文章
-
-
2022-05-29 癌症.頭頸癌
每年就醫人數約兩萬人 健保大數據揭鼻咽癌患者這年齡層最多
三立董事長林崑海今年2月傳出因鼻咽癌離世;近日主演韓劇「我們的藍調時光」的韓星金宇彬,也曾因罹患鼻咽癌暫停演藝工作五年,經兩年治療康復。依健保署108至110年統計資料顯示,國內鼻咽癌患者每年治療人數約兩萬多人,屬於中老年民眾好發癌症,性別為男性多於女性。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您了解國人鼻咽癌的就醫狀況,以及有哪些致病因子及症狀,作為民眾及早預防與就醫的參考。相較於歐美,鼻咽癌好發於台灣及中國大陸沿海地區。健保署長李伯璋說,罹癌關鍵受外在環境、生活型態等影響,引發體內基因突變所致。儘管鼻咽癌多見於中老年人,但也可能發生於各年齡層,李伯璋說,健保署有一名30多歲同仁罹患鼻咽癌,所幸病情屬於初期,經治療後已經康復。他提醒,若出現流鼻血等症狀,且一直沒有好轉,應盡速就醫檢查。每10萬人平均就醫人數,61至70歲最多。李伯璋指出,每年鼻咽癌就醫患者約兩萬人,人數不算少。為更清楚觀察各年齡層罹癌情形,這次的健保大數據,健保署首次提供108年至110年,各年齡層鼻咽癌患者每10萬人的平均就醫人數,希望讓民眾更清楚了解鼻咽癌在各年齡層的發生率,可以及早提高警覺。若以110年最新統計,鼻咽癌就醫患者人數最多為51至60歲,總計5,761人,其次是61至70歲5,417人,第三是41至50歲3,974人。若更精準以每10萬人平均就醫人數分析,第一是61至70歲的176.77人、其次是51至60歲的160.38人,第三是71至80歲的136.46人。李伯璋說,由此分析,鼻咽癌屬於中老年民眾的癌症。上呼吸道初期就可能有症狀,及早就醫治療效果好。鼻咽癌常見症狀有六項,分別是頸部腫塊、單側的聽力障礙或閉塞感、痰中帶血絲或鼻涕中含血、單側鼻塞或鼻涕增多、頭痛和臉麻或遠看東西糢糊。如韓星金宇彬就是一直出現流鼻血,就醫檢查確診罹患鼻咽癌。李伯璋說,一般民眾對鼻咽癌的了解及關注,可能不如肺癌、肝癌、乳癌及大腸癌等常見癌症,且國人常因過敏出現流鼻涕等症狀,可能因此輕忽鼻咽癌。但鼻咽癌位置多在上呼吸道,只要在呼吸過程不舒服,「這是一定有感覺的」,因此若有鼻涕、痰帶有血絲等,或出現上述不適症狀,可能就不是單純的過敏,應到耳鼻喉科進行檢查。李伯璋舉例,大腸癌要等到腫瘤長到一定程度,造成腸道阻塞,才可能被診斷發現;有些人會出現便祕、腹瀉症狀,此時若自行購買藥物服用,可能無法及時就醫而延誤治療。但鼻咽癌初期就可能出現症狀,立即就醫有機會及早發現,以利及早治療,對於預後很有幫助。病灶位置較集中,放療敏感度高、效果佳。李伯璋說,鼻咽癌無法靠藥物治療,目前使用放療敏感度高,效果很好,主因是鼻咽癌病灶位置較為集中,放射線可以精準的直接殺死癌細胞;但如大腸癌因病灶擴散範圍廣,放療治療效果不佳,就須以化療為主。依各種癌症特性不同,醫師會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如何避免罹患鼻咽癌?李伯璋說,罹癌關鍵為人體受外在環境、生活型態等影響,引發體內基因突變,民眾平時應多自我照顧,如少吃醃製、發酵類食物,若罹患鼻竇炎要好好治療,降低轉變為鼻咽癌的風險,而有鼻咽癌家族史者也要提高警覺。藉由健保大數據統計,了解各種癌症臨床好發民眾的年齡、族群、治療方式等。李伯璋指出,這是讓民眾對於各種癌症都有清楚的認知,可以早一步進行防癌準備,即使罹患癌症後,對治療方法也能多一些認知,面對癌症治療不要緊張。
-
2022-05-29 癌症.頭頸癌
如何早期發現鼻咽癌?專科醫教你看懂鼻咽癌腫瘤位置、分期與治療方法
患者血液中常含高量抗EB病毒免疫球蛋白A抗體(IgA)。許多人以為鼻咽癌是頭頸癌其中一種,罹病原因也相近,其實並非如此。吸菸、喝酒、嚼檳榔是口腔癌等頭頸癌常見致病原因,但鼻咽癌致病原因目前不明,一般認為與種族、遺傳、環境和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簡稱 EBV)有關。馬偕紀念醫院癌症中心主任及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呂宜興表示,鼻咽癌的診斷主要靠鼻咽病理切片,但醫界發現,鼻咽癌患者血液中含高量的抗EB病毒免疫球蛋白A抗體(IgA)。呂宜興說,不同於被感染後出現的IgM及IgG抗體,IgA與腺體有關,其與鼻咽癌之間的關係尚未十分明瞭,但目前檢驗血液中EB病毒抗體,有助於早期發現鼻咽癌。以鼻咽內視鏡進行切片,才能進一步確診。不過,不論是抽血發現抗EB病毒免疫球蛋白A抗體數值偏高,或是出現流鼻血等疑似鼻咽癌症狀,鼻咽癌的診斷仍要靠鼻咽內視鏡及切片,是必要的檢查。鼻咽位於鼻子後方,跟喉嚨交接,一般理學檢查不容易看到。鼻咽內視鏡有點像胃鏡、大腸鏡,將管狀的鏡頭伸入鼻腔,醫師透過鏡頭檢查兩側鼻咽部的狀況,也可以同步進行鼻咽切片。呂宜興說,透過切片將疑似病灶的組織送病理檢查,才能確定鼻咽癌的診斷。呂宜興表示,確定是鼻咽癌後,患者後續必須再接受影像檢查,如磁振造影和電腦斷層,除了呈現鼻咽癌在鼻咽處腫瘤的大小,CT及 MRI可幫助確認腫瘤擴散情況,視腫瘤侵犯程度進行分期,決定治療方式。以放療和化療為主,依期別五年存活率達七至九成。鼻咽癌的分類依病理組織學、臨床表現、腫瘤形態而不同,臨床治療以國際間普遍接受的TNM系統分期。T代表原發腫瘤在鼻咽部位向四面八方侵犯的程度,N代表有無頸部淋巴結轉移,M代表有無遠端轉移,共分四期,有不同的治療方式。鼻咽癌的治療主要是化療和放療,通常第一期病灶局限於鼻咽部,可接受放療;第二和三期及四A期合併化放療;四B期因為出現遠端轉移,以化療為主。許多人一聽到癌症第四期,就覺得非常嚴重。但呂宜興請鼻咽癌患者別緊張,兩年前鼻咽癌分期將骨骼和肺臟轉移列為四C,但經評估患者預後等因素,現在列為四B。一般來說,鼻咽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約為七成,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患者,五年存活率可以達到九成。 三、四期復發機會較高,定期回診追蹤很重要。台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陳俊男表示,鼻咽癌第一、二期治癒率可達90%以上,三、四期復發機會較高,因此持續追蹤不可或缺。至於追蹤頻率,建議治療後第一年每三個月追蹤一次;第二年每三至六個月追蹤一次;第三年以後每六個月追蹤一次,第五年之後每年追蹤一次。病人都很關心復發,陳俊男表示,定期回診的時候,會每三到六個月做鼻咽內視鏡、相關影像及抽血檢查。鼻咽內視鏡目的是看原本腫瘤部位是否恢復平整、有無新病灶。胸部X光及核磁共振檢查,確定是否有轉移或復發。抽血如果測得到EB病毒,就要懷疑是否有復發或轉移;抽血若發現甲狀腺功能低下則需藥物補充。緩解治療副作用 維持病友生活品質長庚醫院頭頸癌個案管理師張雅嵐表示,相較於頭頸癌患者,鼻咽癌患者社經地位通常較高,自我照顧能力與支持系統較強,但臨床常見因忽略副作用處理而影響治療。經常困擾患者的副作用,包括化療引發的惡心、嘔吐,放療引起頸部僵硬、聽力障礙及分泌物過多、口乾、口腔破皮或影響口腔衛生導致蛀牙等。台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陳俊男表示,鼻腔分泌物黏稠常是病人最困擾的,很像廚房油煙那麼黏,用水沖也沖不掉,用手去挖也會流血。其他相關不適包括咳嗽、鼻塞、流鼻血、鼻涕濃,耳悶等,很多病人甚至因此無法躺著睡覺。這時候需要接受耳鼻喉科的局部治療改善症狀,病人也可以學習自己進行鼻腔沖洗、增加鼻腔濕潤度,增加排除分泌物的機會。
-
2022-05-29 癌症.頭頸癌
亞洲人好發!權威醫揭鼻咽癌3大危險因子 6大症狀與預防方法一次看
韓星金宇彬常流鼻血,27歲發現鼻咽癌。以「繼承者們」韓劇竄紅的韓國偶像男星金宇彬,2017年罹患鼻咽癌,當時才27歲,在歷經三次抗癌治療、35次放射線治療,兩年半後終於戰勝病魔,順利復出,重回演藝圈。金宇彬最初症狀為流鼻血,他在拍戲時常常流鼻血,原本不以為意,以為只是經常熬夜、工作太累所致,在影星李炳憲建議下,至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才確診罹癌。亞洲人好發,初期症狀表現不明顯,頸部腫塊為最大警訊。事實上,鼻咽癌好發於亞洲人,其中又以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區盛行率最高,如廣東、福建、台灣,又稱為「廣東癌」,且男性多於女性。國健署年初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鼻咽癌在108年男性癌症發生率排行榜中,位居第六,平均每年新增1300人癌友。與肝癌、胰臟癌相似,鼻咽癌同屬「無聲的癌症」,罹癌後症狀表現不明顯,一旦出現流鼻血及頸部腫塊等症狀,接受診斷時,病程大都來到中晚期,其中以頸部腫塊為最大警訊,此時,癌細胞已轉移至頸部淋巴結,必須治療。嬰兒副食品常吃泡菜等醃漬物,日後罹癌風險高七倍。鼻咽癌治療權威、台大醫院副院長婁培人表示,罹患鼻咽癌原因有三:1. 基因遺傳如一親等內家屬罹患鼻咽癌,則罹癌風險為一般人的19.2倍。研究指出,廣東人、台灣人即使到美國生活,並不會降低鼻咽癌風險,由此可見,此癌症與基因密切相關。2. EB病毒感染幾乎每一個鼻咽癌患者體內都感染過EB病毒,因此,該病毒為罹癌的必要條件,但並非帶有此病毒就會罹患鼻咽癌,另與基因變異、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3. 醃漬食物研究發現,剛開始吃副食品的嬰兒常吃泡菜、醃蘿蔔、醬菜等醃漬食物,則日後罹患鼻咽癌的風險為一般人的七倍。調查也發現,客家人罹患機率較高,可能與飲食習慣有關,因嗜吃鹹魚、鹹菜等醃漬品。由於韓國民眾喜歡吃泡菜、醬菜,則正可解釋為何金宇彬27歲即罹患鼻咽癌。腫瘤在鼻腔深處,即使病程中晚期,患者多無疼痛感。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教授黃祥富表示,鼻咽癌位置在鼻腔深處,差不多就在做新冠病毒PCR及快篩時的採檢棒深入鼻腔的位置,透過鼻咽內視鏡檢查,就能察覺異狀,只可惜鼻咽癌症狀不明顯,即使病程已是第三、第四期,患者也不覺疼痛不適。台灣癌症基金會整理出鼻咽癌六大症狀,分述如下:1.頸部淋巴腺腫大此為最常見及最早出現的症狀,通常不覺疼痛,腫塊忽大忽小。2.頭頸部區域疼痛不少病人單側頭痛。3.口鼻部的出血早晨第一口痰帶有血絲,及經常流鼻血。4.鼻或鼻咽症狀鼻塞、鼻咽或膿性鼻漏。5.耳部症狀聽力障礙、耳鳴及耳阻塞感。6.神經症狀鼻咽癌侵入顱內造成顱神經麻痺,產生複視 。40歲以上男性、淋巴腫大、鼻涕痰液帶血絲,應速就診。黃祥富表示,如有上述症狀,應該至耳鼻喉科就診,只要透過鼻咽腔內視鏡檢查,即可發現異狀。進一步確診則需病理切片,樣本送至病理科化驗檢查。至於電腦斷層、鼻咽腔雙重造影、核磁共振等,則為輔助檢查的工具。至於哪些人屬於鼻咽癌高風險族群,黃祥富指出,鼻咽癌好發於40歲以上男性,提醒中老年男性,如有淋巴腫大、鼻涕痰液帶有血絲,以及耳朵悶塞等症狀時,就應至耳喉鼻科就醫。「鼻咽癌是可被治癒的腫瘤。」婁培人說,五成以上鼻咽癌病患於確診時已經到了晚期,但治療效果不錯,透過放射線治療合併化療,不論病程為第一期,或是第四期,治癒率可達七至八成。
-
2022-05-24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不定時炸彈「泛視神經脊髓炎」 失能風險伴終身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視力受損、肢體癱瘓,每次復發,就再度重創神經組織,讓「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面臨失明、失能及死亡的陰影中。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日前舉辦病友座談會,邀請神經內科醫師張國軒、病友小浮誇、癌友謝采倪、網紅律師娘大家齊聚一堂,分享交流抗病經驗。林口長庚神經內科教授級主治醫師張國軒表示,「泛視神經脊髓炎」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疾病,因自體免疫機制失調,導致自體免疫抗體反過來攻擊體內的中樞神經細胞,一旦反覆發作,將重創視神經、脊髓及大腦等,嚴重恐致失明、癱瘓,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泛視神經脊髓炎」早期病友常被誤診為「多發性硬化症」,因為臨床表徵相似,但致病機轉不同,治療方法也有所差異。前者容易反覆發作,症狀嚴重,且更容易留下永久殘疾。健保大數據顯示,全國約有500多名「泛視神經脊髓炎」病友,症狀表現多元,主要症狀為視力變差、腸胃問題、肌肉痠痛,不少病人先後看過眼科、腸胃科、復健科,找不出病因,才被轉至神經內科,以致無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臨床顯示,「泛視神經脊髓炎」好發於30至40歲的女性,張國軒指出,這個年齡層女性肩負工作及家庭重擔,可能擔任公司主管,又為人母,一旦發病、確診,將造成衝擊,身心承受重大壓力。病友小浮誇分享自身經歷,她表示,自己從來沒聽過這種疾病,但醫師告知罹病時,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由於反覆發作,讓家人相當擔心,但也由於他們支持,她才能逐步與疾病和平共處,但治療費用昂貴,希望健保能夠盡快給付專用生物製劑。張國軒指出,在急性發作時,需要使用大量類固醇抑制發炎反應,但常有心跳快、血壓高等副作用,還可能誘發癲癇;此外,為了預防復發,必須依賴生物製劑來抑制免疫系統、減輕發炎。「生物製劑可說是免疫疾病的標靶藥物。」張國軒說,「泛視神經脊髓炎」於2021年列入罕見疾病,病友可申請重大傷病,但生物製劑價格昂貴,如能納入健保,就可減輕病友經濟壓力。「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需長期接受藥物治療,才能有效預防急性發作避免癱瘓。新型專用生物製劑效果顯著,經臨床實驗及上市後追蹤證實,有效減少七到九成的復發風險,不少病患施打後,已有五年未再復發。新型專用生物製劑適用於反覆發作的病友,但該藥物價格昂貴,目前仍需自費,絕非一般家庭所能負擔。病友期待健保能夠先給付病情嚴重患者,作為後線治療,提高生活品質,重返職場。健保署長李伯璋:期盼健保財務健全 降低病人沉重負擔對此,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讓每個病友都能順利用藥,盡可能提供最好的醫療,這是健保最高原則,但健保資源有限,實在很難讓每個病友都滿意,但他一定盡可能地改善藥物支付規定,減輕病患負擔。李伯璋說,之前共擬會議曾討論過此案,但「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人數較少,而生物製劑藥費昂貴,專家委員並未同意納入健保給付。「健保財務狀況不佳,錢就這麼多」,結果如此,令人感到抱歉。李伯璋強調,期待健保部分負擔順利上路,健保財務改善,讓急需新藥的罕見疾病患者如泛視神經脊髓炎能使用最有效的藥物,並提供給付,降低病人經濟負擔。
-
2022-04-24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健保大數據/110年膽結石門診就醫10大院所
110年膽結石門診就醫10大院所
-
2022-04-24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健保大數據/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No.1林口長庚醫院/發生過急性膽囊炎 三成患者一年內復發根據健保資料庫分析,110年各級醫療院所執行膽結石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手術量,林口長庚醫院為第一名,醫學中心的總量為8,997,林口長庚佔970件。林口長庚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王尚煜表示,膽結石手術現在多以腹腔鏡為主,傳統手術大多是執行其他項目手術時,順便切除膽囊,或病患有特殊狀況才採用。王尚煜表示,需要切除膽囊,幾乎都是有症狀的膽結石患者,有症狀的患者分為兩大類,急性、非急性。急性患者通常是以「急性膽囊炎」或是「膽結石合併膽管結石」表現,膽管結石會先採取逆行性膽道取石術,也可以放置支架,此時需要內科醫師協助。而急性膽囊炎的患者約有一成需要放射科幫忙進行膽囊引流術,先將腫脹的膽囊消腫,好幫助外科醫師在切除膽囊時,不要切到膽管。王尚煜表示,林口長庚的跨團隊合作非常有經驗,24小時都能給予醫療協助,可能是因此手術量為醫學中心第一。很多患者對於膽結石有症狀就要切除膽囊常常會有疑慮,他說,根據研究指出,只要發生過急性膽囊炎,僅執行膽囊引流術而不切除,超過三成的患者一年內會再復發,且症狀會比先前嚴重。醫學中心No.2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膽絞痛易復發 有症狀建議外科治療健保署資料統計,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110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842人次,居醫學中心第二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一般外科主任楊宏仁說,腹痛的表現千奇百怪,膽結石造成的腹部疼痛便是其一。最常見症狀為膽絞痛,常發生在飽餐後,特別是吃了一頓豐盛油膩的晚餐後。許多患者誤以為胃腸炎而自行服用胃腸藥,待症狀緩解後便以為是胃腸藥發揮效用了,從此相信自己就是胃腸發炎。楊宏仁說明,無症狀患者,除非有特殊考量,一般建議不處理。但一旦出現症狀,就建議接受外科治療。因為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有相當高比率的膽絞痛病人每年都會復發,並且每年都有1%到2%產生嚴重併發症,包括急性膽囊炎、急性膽管炎、急性胰臟炎,甚至致命。楊宏仁說,標準外科治療就是腹腔鏡膽囊切除,只需在腹部開三至四個小的切口,就可摘除膽囊,是目前膽結石治療首選。中國附醫院內有多位經驗豐富的醫師,也有24小時在院值班的主治醫師提供緊急膽囊切除手術服務。近年來更添購4K、3D等高階影像系統,增加手術安全,並提供三厘米針狀器械,讓術後疼痛降至最低,傷口也更不明顯。區域醫院No.1嘉義基督教醫院/使用單孔內視鏡 傷疤隱藏效果更好健保署統計,嘉義基督教醫院去年執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417人次,為區域醫院最多。嘉基醫院指出,院內提供單孔腹腔鏡手術,僅在肚臍內開一個洞,傷疤隱藏更好,可避免身體疤痕和心理陰影。未來規畫以達文西手術客製化「保膽手術」,去除結石、不犧牲膽囊。嘉基一般外科主任劉憲說,國內膽結石盛行率5%至10%,嘉義地區換算約5萬到7萬多人,另因B肝、C肝盛行率高,往往腹部超音波掃描發現膽囊有異就轉介,外科七名醫師皆有微創手術能力,能早期治療。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常規在腹壁周圍開3孔,嘉基提供僅開在肚臍內的「單孔」手術,多自費2000、3000元「傷口保護套」,手術一個多小時,傷疤隱藏得更好,外觀幾乎看不出來。劉憲認為,20歲至30歲女性為高風險群、對疤痕更在意,單孔頗受患者好評。不過,當患者BMI大於30、過度肥胖者、發炎較嚴重、沾黏情況等,手術難度高,建議做3孔手術。劉憲也說,腹腔鏡手術多數「昨天住院、今天開刀、明天休息、後天回家」,返家傷口不必換藥,能洗澡、做緩和活動,隔周回診後結束療程。地區醫院No.1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術前檢查 術中監測 避免極少數之併發症110年健保數據統計,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腹腔鏡膽囊切除術270人次,居地區醫院第一名。輔大醫院器官移植及肝病治療中心主任楊博智說,因膽囊是浮動器官,一般手術會直接將整個膽囊摘除,無法像腎結石一樣用儀器震碎。且若只設法取出石頭,膽囊收縮力會更差,更容易重新長出石頭。輔大醫院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有兩大特色,首先是手術前一定會詳盡檢查病患身體狀況,包含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等,了解是否有膽道風險;過程中也會用ICG螢光顯影技術監測膽道情況,以確保手術不會有併發症。再者院內儀器先進,一般術後傷口是3個,現在更能做到單一傷口,只在肚臍裡有個小傷口,不過自費要負擔十萬元左右。楊博智補充,膽結石手術風險很低,僅0.5%至1%,不過若病患有膽道或血管異常,就要提防併發症,包含膽道狹窄、膽汁滲漏等,這些術前都要小心檢查判斷。團隊有五位醫師可以執行常規手術和急診手術,技術熟練。楊博智提醒,民眾常擔心開刀會少個器官,但有疼痛等相關症狀就建議手術,否則一年內有50%的機率復發,等嚴重到急性發炎時再開刀,風險將會更高。
-
2022-04-24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到底要不要開刀?切除膽囊後不能吃油?醫詳解如何應對膽結石
很多人都是在健康檢查的時候,「意外發現」自己有膽結石,這時候問題就來了。膽結石沒症狀,不開刀可以嗎?開刀是怎麼開?開完之後會有什麼影響?處理膽結石經驗豐富的外科醫師說,有很多人說自己沒症狀,其實是將膽結石疼痛誤以為胃痛。兒童期就發現、職業需常出國者,建議預防性切除。膽結石要不要開刀拿掉,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需要專業醫師根據病人個別條件考量。台北榮總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石宜銘表示,在臨床帶醫學生實習的時候,也會問學生這個問題,99.9%學生都說不願意開刀,因為他們年輕、無症狀。臨床上確實看過有人60多歲發現膽結石,沒有不舒服,沒開刀,到了90歲依然和平共處。石宜銘表示,動手術都有風險,有些人即便放著不開,風險也與開刀差不多,這種情況可以不開刀,除非有下列10種特殊情況,醫師會建議考慮開刀切除膽囊。1.兒童期就發現膽結石:因為孩子還有幾十年人生要過,變化難料,可趁身體健康、手術風險較低時處理。2.先天性溶血性貧血的病人:此疾病會增加膽結石復發機率。3.膽結石直徑大於2.5公分者:石頭太大會刺激膽囊,慢性發炎是癌症可能的成因之一。4.發現有「瓷膽囊」:即膽囊壁鈣化,合併膽囊癌的機率高。5.發現有異常的膽管、胰管會合:此結構異常容易導致膽囊癌。6.接受外科減重手術治療:這類病人減重幅度大,之後很容易有膽結石,可在同次手術預防性切除膽囊,不增加額外手術風險。7.其他原因需做腹部手術:可順便處理膽結石,不增加額外手術風險。8.器官移植的病人:因服用抗排斥藥,若出現膽囊發炎或胰臟發炎等膽結石併發症,可能引發嚴重感染,可趁還沒發炎時預防性處理。9.有其他重大疾病:例如心臟病、糖尿病、慢性肺病、慢性腎病、免疫相關疾病等。萬一膽結石發炎時,還有其他共病一起找麻煩,會很難處理,所以可趁還沒發炎、其他疾病相對控制良好時預防性處理。10.職業需要常常出國者:例如航空業、遠洋漁業。預防性切除,可避免在醫療不便情境下發炎,面臨難以處理的窘境。上腹疼痛都當成胃痛,患者以為自己沒症狀。石宜銘表示,如果是超高齡長者,又有多重慢性病,手術風險極高,這種情況下如果膽結石沒有症狀,當然不會開刀;如果有症狀,考慮到手術風險,也可能嘗試先用膽囊引流來解決發炎問題,但這是不得已的作法,因為之後還是很可能復發。台中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余政展表示,「右上腹疼痛」是膽結石的典型症狀,有時也會轉移到背部。很多人症狀是上腹悶痛,誤以為是胃痛,其實是膽在痛。有症狀的病人會建議手術,因為一旦已有疼痛,發生急性膽囊炎、急性膽管炎、急性胰臟炎等嚴重併發症的比率就會變高。如果膽結石很多又很小,即便沒症狀也會建議處理,因為這些小石頭容易掉出來,塞到膽管、胰臟開口,也有引起膽管炎、胰臟炎的風險。使用腹腔鏡手術居多,但特殊狀況可能改成傳統手術。石宜銘表示,現在手術多使用腹腔鏡,傷口小到幾乎看不見,恢復快又美觀,順利的話隔天就可以出院了。但也有少數人術後有出血、膽汁滲漏等併發症,這些手術相關風險術前都要先溝通好,才不會讓病人感覺期望落差太大。有時候要腹腔鏡開進去後,才能知道以前腹部手術、反覆發炎留下的沾黏情況,如果沾黏程度高,解剖構造已經改變、看不清楚,就需要改回傳統術式,這也需要在術前先跟病人說明。余政展表示,膽結石手術並不是術前決定用腹腔鏡,就可以百分之百保證用腹腔鏡完成,少數人狀況不允許,術中須改傳統手術。他強調,現在無論傳統手術或腹腔鏡,技術都很成熟,病人不需煩惱太多,重點是要有術中可能改術式的心理準備。切膽囊免驚無膽吃油易腹瀉?醫:多數能正常飲食很多病人術後都會被家人碎念「不能吃油」,石宜銘都會告訴他們「沒這回事。」膽結石開刀前,很多人吃油就痛,是因為還沒治療,吃油膩食物時,膽囊收縮排出膽汁,結石可能堵住膽囊出口而引起疼痛,所以很多人以為術後也不能吃,但這是錯誤的。石宜銘表示,膽囊的主要功能是儲存膽汁,膽囊切除了,膽道還在,而且膽道有彈性,可略為擴張,取代膽囊儲存膽汁的功能。只有少數病人術後吃油膩會拉肚子,絕大多數都可以恢復正常飲食,術前不敢吃的牛排、滷肉飯都可以吃了。余政展表示,膽囊也有濃縮膽汁的功能,少數人沒了膽囊,吃太油會腹瀉,但這真的因人而異。如果不放心,可以慢慢調適,觀察吃不同食物的身體反應,漸漸就知道哪些美食可以安心享用,不用害怕。
-
2022-04-24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健保大數據/膽結石切除膽囊 沒必要使用達文西手術
大魚大肉之後,總是感到右上腹部不舒服嗎?這樣的症狀可能是膽結石在作怪。當膽結石在膽囊裡形成,多半無症狀,可與之和平共存;一旦掉進膽管堵塞,發生疼痛或發炎,就建議就醫處置,以免後患無窮。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您了解國人膽結石就醫、手術狀況,及時適當處理,別讓它成為體內的不定時炸彈。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膽結石患者從108年到110年稍微上升,整體人數以61歲到70歲為大宗。痛到無法忍受再就醫,一旦變急性膽囊炎需緊急切除。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膽結石常以腹痛作為表現,當出現症狀時,都會建議採取手術切除膽囊,沒有症狀則是定期追蹤,與膽結石共存。近年醫界會推薦使用達文西手術切除膽囊,他直言,膽結石沒必要使用達文西手術。李伯璋表示,膽結石症狀多以「腹痛」作為表現,容易被誤診為消化不好,而且腹痛的症狀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等到痛到無法忍受再就醫時,往往已經是急性膽囊炎,必須立刻開刀切除膽囊。肝臟發炎影響膽汁分泌,也會增加膽結石機率。造成膽結石的原因通常與肥胖相關,健保資料庫顯示,胃食道逆流、高血脂等共病都與飲食不正常有關係。共病中還包含被視為國病的肝病,李伯璋表示,肝與膽囊的關係密切,肝臟負責分泌膽汁,肝臟發炎會使膽汁狀況不佳,連帶增加膽結石的機會。膽囊因為產生膽結石,讓膽囊發炎,兩者陷入惡性循環,也可能誘發肝癌、胰臟癌等消化道癌症的風險。李伯璋表示,膽結石沒辦法只把石頭挑掉,根據指引,當膽結石出現輕症的疼痛症狀時,就建議將膽囊切除,否則膽結石後續造成的影響,將遠大於初期的症狀,放太久也可能癌變,膽囊癌的發生率雖然低,但也值得注意。切除膽囊後,通常不太會有後遺症,不過急性膽囊炎必須把握黃金24小時,避免嚴重發炎,影響周邊器官,後續引發沾黏等問題。傳統手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健保都有給付。目前的手術方式有傳統手術、腹腔鏡手術以及達文西手術三種,但健保署僅針對傳統手術以及內視鏡手術給付。健保署目前針對傳統手術(也就是膽囊切除術)的支付點數為1萬4,736點,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為1萬6,209點,李伯璋表示都屬於合理的支付價格。達文西手術切除膽囊,除改善傷口滿意度,其他與內視鏡無差異。健保署曾在民國102年針對達文西膽囊切除術進行醫療科技評估(HTA),認定達文西手術與腹腔鏡手術並沒有顯著差異;民國109年再次評估,結論顯示,就良性膽囊疾病而言,達文西膽囊切除手術較腹腔鏡膽囊切除,可顯著改善病人對傷口疤痕的滿意度,及醫師手術時的身心負荷。其餘的手術指標包含總手術時間、術後中重度疼痛降低50%、術中/後併發症、術中失血量、術後疝氣風險、術中轉開腹手術、住院時間,與腹腔鏡相比都沒有顯著差異。李伯璋表示,針對膽結石的手術,健保給付都有涵蓋,除非民眾很重視手術疤痕,否則膽囊切除術無需使用到達文西手術。在檢查方面,110年膽結石患者執行腹部超音波的人數為13萬9,818人,總檢查次數為24萬2,965次,等於每人平均檢查次數為1.73次。李伯璋表示,通常診斷會需要一次超音波,術前也需要一次,他認為這樣的檢查次數算是合理。膽結石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提高風險,特別是高風險族群,如肥胖、女性、40歲以上的民眾等,飲食習慣需特別注意,避免高油、高熱量的飲食,三餐定時定量,平時的作息正常,容易緊張的民眾,必須適時放鬆,避免因緊張過度分泌胃酸,讓膽囊認為胃裡有食物,過度分泌膽汁,增加罹患膽結石風險。
-
2022-04-24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61歲至70歲為膽結石發作高峰 醫揭膽結石常見共病
根據流行病學推估,膽結石盛行率約20%,但大多數患者無症狀,可與膽結石和平共處,會出現症狀者約4%到5%。無症狀者多是健檢發現,自費檢查,不會列入健保資料庫。根據健保統計,診斷為膽結石的患者,從108年的26萬4,567人,到110年的26萬5,927人,人數差異不大。以近三年數據來看,女性比男性平均多出2萬229人,膽結石患者的年齡層,最多集中在61歲到70歲。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朱光恩表示,被診斷罹患膽結石的患者通常都是「有症狀」而就醫;沒症狀的膽結石完全不會痛,通常是透過健康檢查發現,由於是自費健檢,資訊不會進入健保資料庫。患者常問「我的膽結石有多大?」大反而不易卡住。從110年被診斷膽結石的健保數據來看,患者從31歲到40歲這個年齡層開始快速增加,到了61歲到70歲來到最高,之後緩速下降。朱光恩表示,膽結石會出現症狀通常是卡在膽管,當年紀愈來愈大,膽管直徑也會愈來愈大。以50歲來說,正常的膽管直徑約0.5公分,60歲就會變成0.6公分,80歲變成0.8公分。朱光恩表示,很多患者會詢問「我的膽結石有多大?」他說,「大」通常不可怕,最怕小結石剛好卡在膽管入口,如果塞住就會引發症狀,大結石因為太大,即使滾到膽管入口,也不會進入膽管而卡住。不過隨著年紀增加、膽管直徑加大,大結石也有可能卡住而引起發炎。膽結石發作不分季節,但常發生在冬季、高熱量飲食後。根據健保統計,108年被診斷膽結石者,10月人數最多、109年則是7月、110年為11月。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科長陳依婕表示,109年及110年碰上疫情,109年2到3月及110年5到6月,明顯受疫情影響,膽結石看診人數減少,疫情後則都有一波患者高峰期,如109年7月及110年11月都是當年看診人數高峰。國泰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信佑表示,臨床觀察,膽結石患者最多的季節是冬天,108年還未受疫情影響,可發現10月就診人數最高。他說,膽結石不是冬季才會發生,而是冬季天冷加上聚餐多,許多人吃好吃滿,或吃高油脂、高熱量食物,讓膽結石出現症狀機率大增。陳信佑表示,膽囊負責儲存肝臟分泌的膽汁,而膽汁的成分主要是膽固醇、卵磷脂、膽汁酸鹽組成。入秋冬後,人類飲食改變,偏向吃高熱量食物,膽汁為了乳化脂肪,膽囊會強烈收縮,增加結石亂跑並堵住入口的機會。他強調,不是冬季容易膽結石,而是飲食讓膽結石容易出現症狀。膽結石常見共病胃食道逆流/三餐不正常 膽胃都受傷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膽結石十大常見共病,以胃食道逆流為最多,占110年總診斷人數的15%,其次依序為高血壓、第二型糖尿病、腹痛、消化性潰瘍、高血脂、慢性肝炎(B肝、脂肪肝)、胃潰瘍等。朱光恩表示,膽結石風險以「肥胖」為最大宗,但經健保統計,臨床膽結石患者常有三餐不正常的現象。他分析,膽汁的分泌是為了幫助消化,現代人飲食不定時,兩餐之間經常相隔很久,或吃飯時間太趕,生活緊張等,都可能讓膽囊過度使用,當膽汁分泌功能不佳,連帶會影響消化功能,胃酸增加,形成胃食道逆流,形成惡性循環。高血脂 糖尿病 都會增加膽囊負擔數據顯示,膽結石其他共病還有三高,朱光恩表示,高血壓是長者普遍的問題,通常與膽結石並沒有直接關係,可能與膽結石好發年齡也是年長者相關。至於高血脂,膽汁協助分泌膽固醇,血脂愈高,膽囊分泌膽汁頻率就愈高;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本身膽固醇密度比一般人高,因此與膽結石的發生呈現正相關;肝病也是如此,朱光恩表示,肝臟負責分泌膽汁,若肝臟功能不佳,就會影響膽汁品質,進而增加膽結石的風險。
-
2022-04-24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藥物縮小膽結石不見得是好事!醫:更易卡在膽管
許多民眾有膽結石不自知,等到健康檢查或肚子劇痛就醫才發現,但我們能和膽結石和平共存嗎?醫師提醒,膽結石雖不會立即致命,但可能引發急性膽囊炎、膽管炎,嚴重時恐引起細菌感染、菌血症或敗血性休克,若因膽結石產生疼痛,應盡快安排開刀切除膽囊,避免致命風險。超音波檢查膽結石,準確性高且無需高額費用。三軍總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林煊淮表示,現在多用超音波檢查膽結石,準確性高且無需高額費用,相較過去照X光或斷層掃描,較難精準照出膽結石。用更精細的核磁共振雖能看得更清楚,但費用高達上萬元,「殺雞焉用牛刀」,以超音波檢查既實惠又能清楚診斷。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朱光恩表示,當人開始進食,膽囊會收縮、排出膽汁幫助消化食物,這時用超音波無法看清楚膽囊,因此超音波檢查前,必須空腹八小時,讓膽囊呈現舒張狀態,才能清楚查看膽囊內是否有膽結石。膽汁內膽固醇、膽紅素過高也易形成結石。朱光恩表示,中年女性因肥胖或生育後體質轉變,是膽結石的好發族群之一,但膽結石生成也與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若常吃高油飲食或不規律進食,以及高血脂、高膽固醇或肥胖等,會讓膽囊內的膽汁變得黏稠,易結晶成石頭。朱光恩提醒,台灣人常有地中海貧血,因紅血球容易被破壞,會導致膽汁內膽紅素成分上升,若膽汁內膽固醇、膽紅素過高,使膽汁成分形成「不和諧」狀態,也容易形成膽結石。膽結石是常見疾病,朱光恩說,但民眾出現上腹痛,往往以為是胃痛,照胃鏡查不出原因,才發現是胃旁邊的膽囊出問題。因此若在門診遇到患者主訴肚子痛、上腹痛,通常會安排照胃鏡、超音波等一同鑑別診斷。朱光恩說,肝臟分泌膽汁儲存於膽囊內,一進食膽囊就會有神經性反射,收縮將庫存膽汁擠出,幫助消化。當膽囊內充滿膽結石,一進食膽囊一收縮,就可能產生痛感,干擾民眾生活作息。只要曾出現膽囊發炎、膽絞痛,再發機率很高。膽結石會造成什麼風險?朱光恩說,若產生急性膽囊炎,不僅會產生劇烈疼痛,還可能細菌感染、高燒不退、引發敗血性休克,尤其患者本身有糖尿病、尿毒症等慢性病,可能有生命危險。若無發生緊急狀況,膽結石雖不需急著處理,但仍像「不定時炸彈」,建議應手術切除膽囊。林煊淮指出,膽結石若無引起不適症狀,建議追蹤即可,無需開刀;若曾經出現膽囊發炎、膽絞痛等狀況,再發生機率相較其他患者更高,且下回可能引發其他併發症或敗血症。先前曾有病人因膽結石發炎就醫,三、四個月後再次發作,便建議他務必要安排開刀切除膽囊。約三分之一患者不願開刀,潛藏「不定時炸彈」。朱光恩指出,部分藥物宣稱可以縮小膽結石,但縮小不見得是好事,因為大的膽結石不容易卡住膽管,小膽結石反而更容易卡住,進而引發膽管炎。林煊淮觀察,門診約三分之一的患者較不願意開刀,尤其四、五十歲年輕患者,總覺得只是石頭稍微「堵住」,動動身體、換個姿勢就好了,寧願忍痛兩、三個小時撐過,也不要開刀治療。不過也有患者因要出國工作,憂心在國外看病不方便且費用昂貴,趕在出國前開刀切除膽囊。朱光恩表示,的確有患者因為膽結石而不敢出國、出遠門,憂心在國外急性發作無法開刀,他遇過一名四十多歲患者,就是因為不想開刀切除膽囊,原預計要去非洲出差也告吹。他發現,近年膽結石患者有年輕化趨勢,仍建議患者應盡快開刀解決。
-
2022-04-24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膽結石需要積極處理嗎?醫詳解膽結石症狀及如何治療與預防
結石相關疾病中,民眾常聽到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膽結石則較陌生,因為膽結石患者多數沒有症狀,許多人常是因為其他疾病檢查時,才發現自己有膽結石。膽囊發炎,右上腹持續悶痛;膽結石卡在膽道,會出現陣發劇痛。振興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林信吉說,膽囊的主要功用為儲存肝臟分泌、幫助消化的膽汁,當人開始進食、需要消化時,膽囊開始收縮,將儲存的膽汁透過膽管運送到十二指腸幫助消化。由於膽汁在膽囊中儲存,長期下來,膽汁內的物質有可能慢慢結晶,而成為結石。由於膽結石主要生成在膽囊中,除非卡住膽道或是造成膽囊發炎,否則不痛不癢,難以發現。雖然膽結石大多沒有症狀,然而一旦卡住膽道、阻礙膽汁排出,或是摩擦造成膽囊發炎,最典型的症狀為右上腹痛。除此之外,可能延伸至右背、胸骨下(中上腹)的疼痛,甚至可能因為膽汁排不出而有噁心感,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林信吉表示,若是膽囊發炎,會呈現好幾天的持續悶痛,且隨著發炎越來越厲害,還會有發燒的症狀;而膽結石若是掉出膽囊卡在膽管,膽汁排不出,膽囊會強烈收縮想把結石推出去,而造成像尿道結石卡在輸尿管,出現一陣一陣的劇痛。超過七、八成膽結石患者一輩子都沒有出現症狀。而根據健保大數據資料顯示,膽結石常見的共病診斷,前五名分別是胃食道逆流併食道炎、本態性高血壓、第二型糖尿病、腹痛、消化性潰瘍,不禁讓人聯想是否因為症狀相像,抑或具有相同危險因子。新光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吳秉修表示,由於膽結石通常沒有症狀,往往是透過腹部超音波檢查時,才發現原來自己有膽結石。而與膽結石常見的共病診斷疾病,則是常需要進行腹部超音波或是全身性身體檢查的疾病,未必和膽結石相同的危險因子或是症狀所致。吳秉修也表示,由於膽結石屬於「良性問題」,超過七、八成患者一輩子都沒有症狀,因此就算檢查出膽結石,若沒有疼痛等問題,就不需要積極處理。除非有特殊原因,否則也毋須預防性的手術治療,只需要每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定期追蹤即可。除非膽結石過大、造成反覆腹痛,或是已造成急性膽囊炎、胰臟炎等併發症,才需要進行手術摘除。另外,如果結石卡住膽管,也會形成黃疸,導致肝指數跟著異常。因此如果出現黃疸,也需要馬上處理。喝橄欖油排膽結石、讓結石變小等偏方,醫師說都沒用。之前網紅「愛莉莎莎」拍片提到「喝橄欖油排膽結石」的民俗療法,曾經瘋傳。是否有類似的飲食或是偏方可以預防,或讓膽結石變小?林信吉則笑說,「完全沒有!」對於預防膽結石的發生,林信吉表示,由於膽結石主要是膽固醇、膽紅素、膽鹽等物質組成,可分為膽固醇型和色素型。其中,膽固醇型的膽結石主要和飲食習慣有關,因此常吃高熱量、高油脂等飲食者為好發族群。另外,短時間內減重、長時間未進食者,因膽汁儲存在膽囊時間過長而未分泌,也容易產生結晶,因此在預防上應盡量減少攝取油膩食物、三餐正常進食,能降低膽結石發生風險。除了飲食,林信吉表示,有些降血脂藥物或是避孕藥也會使得膽結石生成機率增加,因此若發現自己有膽結石,可和醫師討論更換藥物,避免膽結石繼續生成。另外,如性別、遺傳、懷孕和體質也是影響膽結石生成的因素,較難預防。
-
2022-03-27 該看哪科.巴金森病
健保大數據/110年巴金森氏症患者就醫5大院所
110年巴金森氏症患者就醫5大院所
-
2022-03-27 該看哪科.巴金森病
健保大數據/巴金森氏症治療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No.1台大醫院/從治療、衛教到復健 整合病友所需資源台大醫院是收治最多巴金森氏症病友的醫學中心,110年就治療了4,656人。台大醫院神經部、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主治醫師戴春暉表示,當巴金森病友病程進入中期後,不只有動作問題,還有認知、相關照顧問題,狀況較複雜,醫學中心的藥物種類多,也能提供跨專業整合治療,所以病友會逐漸往醫學中心集中。全面性的整合治療和服務,也是台大醫院吸引許多病友就診的原因。戴春暉表示,台大醫院神經部前主任吳瑞美創建「巴金森症及動作障礙疾病中心」,是亞洲唯二榮獲美國巴金森基金會評鑑為「卓越」的巴金森中心。台大巴金森中心將病友所需的專業整合,有多科別醫師、護理師,專精於巴金森氏症的物理和職能治療師,還有心理師和營養師。如果病人需要手術治療或全基因定序,巴金森中心也能整合,病友不會感到孤立無援。台大巴金森中心很重視衛教,有專責護理師定期以一對一或一對多的方式,針對病人給予符合個人需求的建議。巴金森中心也與「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密切合作,創造病友交流互助的機會。巴金森中心和協會定期舉辦講座,邀請各界專家分享新知,病友也會一起出國參加活動。區域醫院No.1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學會走路技巧 不怕出門「凍住」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北市聯合醫院巴金森氏症治療表現突出,110年患者人數1,634人,為區域醫院第一名。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內科醫師鄭詠純說,巴金森氏有四肢僵硬、走路小碎步等動作障礙,影響外出意願。不少長者會在準備過馬路、轉彎、進入狹小空間、下火車、搭手扶梯時,受到心理壓力及情緒影響,導致定住動彈不得,甚至跌倒。北市聯醫有物理治療師教導走路,針對患者在過馬路、搭乘大眾運輸下車至月台等狀況,給予一些小撇步,如要求患者在走路前默念「1、2、1、2」,讓身體及四肢跟著指令節奏行進;道路上一橫一橫的斑馬線也有幫助,讓患者踩著線依序前行,這樣的指令對患者極有幫助。除了動作障礙,巴金森氏症也有非動作障礙,鄭詠純舉例,曾有一對老夫妻來看診,起初看到妻子滿臉瘀青,以為是妻子要看診,結果竟是丈夫坐下問診。原來丈夫睡覺做夢時,會根據夢中情況做出行為反應,導致妻子不敢再與丈夫同眠。鄭詠純說,一般民眾會誤以為非動作障礙是其他疾病,需透過專家及診療會談判斷病患是否罹患巴金森氏症,以及早治療。地區醫院No.1彰化員林基督教醫院/及早積極治療 才能延緩退化彰化縣員林基督教醫院是治療巴金森氏症患者最多的地區醫院,據健保署110年統計有632人。該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建輝說,巴金森氏症初期可能會被誤為單純老化,而錯失治療先機,及早治療才能延緩退化速度。林建輝說,巴金森氏症是一種神經退化疾病,主要症狀為靜止性顫抖、動作遲緩、動作幅度變小、步態不穩,但顫抖也可能是其他問題,必須進行相關檢測才能確診。員基有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檢查,並可搭配總院彰化基督教醫院的核子醫學檢查。巴金森在明顯發病的五到十年前還是有些徵兆,例如睡覺時手腳會亂動,或像夢遊一樣,突夢囈,或聞不到味道。林建輝說,有些血管性巴金森氏症常是中風引起,和三高有關,因血管已硬化、鈣化,腦部輕微中風造成血管性巴金森氏症,病人不自覺。林建輝說,除了以藥物治療,也會配合相關復健及衛教,有些長輩有錯誤觀念,曾有一名病患一聽到即使吃藥也無法治癒,就放棄治療,一年後再回診,已變得很嚴重。另一名退休公務員52歲就患巴金森氏症,除了吃藥,他也非常努力每天去散步,常去爬山運動,至今已治療七年,完全沒有惡化,生活也不受影響。基層診所No.1陸教授神經科診所/花時間教育病友、家屬 更能穩定控制病情據110年健保資料統計,桃園市「陸教授神經科診所」治療巴金森氏症患者773人,人數居全國基層診所第一名。院長陸清松被稱為「台灣巴金森之父」。該院執行長張秀禎表示,診所的設計就是希望讓巴金森病友及家屬感受居家的自在,在沒有「白色恐懼」氛圍下,與醫護討論個人化的健康管理。陸清松教授過去30多年任職林口長庚醫院,致力於巴金森氏症的研究與照護。診所則延續他關懷動作障礙疾病的初衷與熱情,診間一幅鬱金香(巴金森代表花卉)攝影作品,是陸清松2007年應邀在世界巴金森氏症的醫學大會演講時獲頒,肯定他對巴金森的研究和貢獻,是很高的榮譽。他指出,醫學中心往往無法給予病友及家屬時間、教育,「我們努力的方向就是改善這些不足之處」,強調醫病共同參與的治療模式。「傳遞正確而充份的知識,才是疾病治療的開始。」團隊的治療目標包括讓病友的症狀可以在第一階段的七至十年獲得穩定控制,並且減少藥效波動起伏現象,以及改善異動症等併發症。未來,整合全方位的治療策略包括新型藥物、手術、運動復健、飲食等,期待病友治療的目標三階段可以從三個七年跨到三個九年。
-
2022-03-27 醫療.巴金森病
好好治療巴金森 壽命與一般人無異
巴金森氏症剛開始被發現的時候,被視為一種導致年長者動作緩慢的疾病,兩百多年過去,科學家發現巴金森氏症並非年長者的專利,症狀除了動作障礙,還有其他不容易分辨的非典型症狀。巴金森氏症病程可長達20年以上,只要接受治療,病友的平均壽命不比一般人短,若能具備正確的知識、獲得良好的照顧,可以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非典型巴金森病友問題更複雜,更難診斷。台大醫院神經部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主治醫師戴春暉表示,巴金森氏症有很多種分類方式,第一種是用症狀分為「典型」和「非典型」。典型病友發病之初,主要症狀侷限在靜止型顫抖、僵硬、動作遲緩,通常要等病程發展十年以上,才會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問題。不過,大約有15%巴金森氏症病友屬於非典型,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例如,有些人在巴金森氏症發病第一年就併發失智症;有些人除了巴金森氏症主症狀之外,會出現小腦退化引起的步態失調、自律神經功能異常、嚴重便祕、排尿困難、血壓不穩定。戴春暉表示,非典型有六種,其中四種比較常見,兩種比較少見,共同點是問題更複雜、更不容易診斷。九成病友是年長型,約一成是年輕型,通常有家族史。除了用症狀分,也可以用發病年齡分。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政霖表示,九成巴金森氏症病友都是年長型,只有大約一成是年輕型,通常都有家族史。年輕的定義在文獻中有不同的切分點,有的定義為40歲以下,有的是50歲以下。隨著精準醫學的發展,也逐漸了解有某些基因可能與疾病進展速度較快有關,另外一些基因則是對藥物的反應較佳。戴春暉表示,巴金森氏症依照嚴重程度,可將病程分為五期,第一期症狀僅發生在單側;第二期症狀出現於雙側;第三期症狀發生在雙側,且軀幹平衡反射能力變差,行走時容易重心不穩,影響日常生活;第四期行動困難;到了第五期,患者無法行走,需仰賴輪椅或終日臥床。病程分為五期,通常在第二、三期停留時間較長。「我們看巴金森氏症的醫師,都覺得自己在跟病友一起變老,因為每個病友都會跟我們很久。」戴春暉表示,巴金森氏症的好發年齡平均在62歲,在有治療的情況下,病程可以長達20到25年,每一期大約是3到5年,但通常第二、三期會停留比較久的時間,到了第四期以後又進展比較快速。戴春暉表示,這是因為到了第四期以後,病友往往年紀大了,身體較虛弱,加上走路不方便、活動力下降、需要照顧的程度上升,發生跌倒意外、併發肺炎的風險也提高,所以病程會推進地快一些。戴春暉會算給病友聽,平均62歲發病,好好接受治療,之後還有20到25年,病友的平均壽命並沒有比一般人短,有正確的知識、良好的照顧,可以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注意是否有便祕、嗅覺喪失,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該怎麼留意巴金森氏症的早期症狀?李政霖表示,初期症狀不明顯,不容易察覺,特別是有些病友在手抖、動作慢、肢體僵硬發生之前,就有便祕、嗅覺喪失,以及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REM behavior disorder ,RBD)等非典型症狀。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的特色為常作惡夢、熟睡時腦部無法抑制肌肉張力,無意識地拳打腳踢,同眠的伴侶應提高警覺,提醒及早就醫。預防巴金森氏症減少接觸毒物 避免高壓生活要預防巴金森氏症的發生,戴春暉建議,可以從避免接觸危害物質、保持健康習慣、避免長時間壓力或過度工作做起。許多農民常會接觸到的殺蟲劑、焊接工作時可能接觸到的重金屬(錳),含有重金屬的地下水,都是危險因子。戴春暉多年臨床工作,看過許多病友是在一個很大的壓力事件後發病,可見高強度的壓力或許也是誘發因子,因此他建議避免長時間壓力和過度工作。最後是要保持身體健康、規律運動,因為巴金森氏症是運動神經系統退化的疾病,若能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也有助於預防巴金森氏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2-03-27 醫療.巴金森病
及早進行吞嚥訓練 多運動是延緩巴金森病程的關鍵
常見失智或中風患者用餐時吞嚥困難、需在流質食物中添加助凝劑,或因長期臥床感染肺炎,其實不只這些病友,巴金森氏症晚期病友也須面臨失能困境。醫師表示,巴金森氏症屬神經退化疾病,雖無法治癒,但及時經由藥物治療就能控制病情,所以從病友罹病初期開始,家人的精神支持十分重要,應陪同病友一起運動,隨時關心身心靈狀況,而病友也不要充斥負面想法,「每天過得快樂就好。」是巴金森氏症除了延緩病程之外最重要的治療目標。【指南一】>>>別怕失能找上門 專家解密3關鍵 減緩巴金森病退化速度晚期病患可能合併失智,但需進一步診斷鑑別。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部動作障礙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陳柔賢說,民眾出現身體僵硬、顫抖等,未必是罹患典型巴金森氏症,也有可能是非典型類巴金森氏症,雖然兩者均為神經退化性疾病,但相關症狀、疾病發展速度、對藥物反應等都不相同,甚至可能是由中風、外傷引起的續發性巴金森氏症,而這都需要醫師進一步鑑別診斷。巴金森氏症病友若病情長達十年以上,或是年齡75歲以上,可能會合併失智症狀,但也可能是罹患非典型類巴金森氏症中的路易氏體失智症。高雄長庚醫院神經肌肉疾病科主治醫師林祖功說,並非所有巴金森氏症病友都會合併失智症,出現失智症狀時,均須醫師診斷。【指南二】>>>巴金森病也會失智?專家提醒家屬要留意 憂鬱可能是合併徵兆避免後期吞嚥困難,罹病初期就要開始進行吞嚥訓練。「巴金森氏症為多巴胺細胞緩慢退化,病人漸漸出現手動得慢、走路走得慢、吞嚥緩慢等症狀。」陳柔賢說,巴金森氏症病友罹病後約7至10年,隨著病程進展出現吞嚥困難,進而營養不良等問題,這些情形並非共病,也無法經藥物控制,而是病友的必經過程。為延後病程進入晚期,病人應配合醫囑服藥及規律運動,並從罹病初期就要開始訓練吞嚥功能。林祖功說,如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就推出運動指引及吞嚥訓練APP程式,建議正常長者也要進行吞嚥訓練。【指南三】>>>巴金森病蜜月期可以被延長?專家分享1關鍵 避免異動症、斷電現象提前報到當用餐出現困難,病患須專心進食,家人勿邊吃邊聊天。林祖功說,巴金森氏症患者用餐時,若已出現吞嚥困難,家人須多給予時間、耐心,尤其病友吞嚥功能不佳,喝水、吃流質食物容易嗆咳,建議在流質食物中適時添加助凝劑。且病友進食時一定要專心,原因是大腦退化後,無法一心多用,此時家人不要和病友說話,避免嗆咳感染肺炎。若病友進食困難已致營養不良,恐造成體重下降、肌肉萎縮,且易增加感染肺炎風險,此時就須使用鼻胃管等方式,協助病人進食。晚期病友認知功能下降,可能出現幻想等精神症狀。林祖功門診曾收治一名70多歲阿公,罹患巴金森氏症多年,但近日發現阿公回診情形不好,經家屬檢視阿公平時使用的藥盒發現,阿公多未按時服藥,再經診斷發現,阿公已無法自主服藥,他提醒家人要多注意阿公服藥情形。此外,巴金森氏症晚期病友認知功能開始下降,可能會出現一些精神症狀,如看到先人在家開派對的視幻覺,或是出現被害妄想等幻想症狀,或懷疑食物被人下毒而不吃東西,導致營養不良。林祖功說,隨著病程進展,生活可能愈來愈不方便,他鼓勵病友不要充斥負面想法,認真、快樂過好每一天,因人生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誰都不知道。【指南四】>>>長輩悶悶不樂又憂鬱 恐是巴金森病惡化徵兆?專家提醒:觀察細節揪出長者失能危機確診初期家人鼓勵陪伴最重要,別急著談預立醫囑巴金森氏症病友確診後,經由藥物治療就可控制病情,約還有十多年可以自理生活。林祖功說,不建議在疾病初期就要預立醫療自主計畫,或提早與家人討論經濟、財產、安寧照護等問題,但從病人罹病初期開始,家人的精神支持十分重要,如陪同病友一起運動,隨時關心病友的身心靈狀況。當下最重要的是,家人應要求病友按時服藥、積極運動。陳柔賢說,研究發現,多運動恐是延緩巴金森氏症的重要關鍵,如打太極拳、跳土風舞等有輪替動作的運動,並早晚在戶外盡量大步走,最好是多次進行,如每天走一萬步,可以拆分為兩次或三次走完,以訓練大腦神經細胞。巴金森病自我檢測 40 秒手指操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呼籲民眾透過「巴金森手指操」自我檢測,將右手伸直後打開手指,上下手指輕碰25下後,再換左手做,建議每個月檢測一次,如果發現動作變慢、停頓打不開或開合大小改變,應先就醫排除關節及肌腱問題,再由醫師詳細評估。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加入
-
2022-03-27 該看哪科.巴金森病
深部腦刺激手術治巴金森 術後仍須服藥控制
巴金森氏症是一種慢性神經退化疾病,主要是因大腦「黑質」部位退化,神經傳導的多巴胺細胞死亡,而導致運動變得混亂和無法控制。疾病初始,病友大多能以藥物,如左旋多巴加以控制;但隨著病程拉長,藥物治療效果變差,有些病友便需要接受手術治療。隨病程進展、藥物失效,就需考慮是否手術治療。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表示,巴金森氏症病友因製造多巴胺的細胞退化,因此藥物治療包括給予左旋多巴藥物,以彌補退化的神經所減少的多巴胺,或是增強對多巴胺受體的刺激。一開始因人體還有適當的多巴胺分泌量,因此藥物劑量不需太多就能調節動作,一天只需要吃二至三次就能應付生活。但隨疾病進展,大約五年,藥物治療到中期,分泌多巴胺的細胞越來越少,藥物劑量隨之增加,有些患者會產生運動併發症,包括多巴胺太多時引起的異動症,也就是在藥效高峰時出現不自主、面部手腳揮舞的動作。有些病人則會出現「開-關現象」,也就是藥效存在時,病患運動正常,藥效一旦消失就像關上電源一樣,失去活動能力。這時就需要考慮是否需進行手術治療。胚胎細胞、幹細胞治療,仍在臨床試驗,非常規治療。振興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鐘子超表示,巴金森氏症最常見的手術為「深部腦刺激手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他說,早期也曾使用視丘破壞手術或是蒼白球燒灼術,來破壞腦中不正常的細胞活性。但因電擊後燒灼屬於不可逆的手術,且「無法控制破壞多少」,怕破壞太多造成活動性下降,破壞太少則可能出現異動症狀,因此這類手術通常用於僅有顫動症狀或是只有單側症狀的病友,若有兩側症狀則不適用。另外,現在也正發展植入胚胎細胞、幹細胞的神經生長素治療,目的是希望腦部產生多巴胺的細胞能力再生,但仍在臨床試驗階段,並非常規治療。DBS手術在腦中植入電極,須讓患者在半清醒中執行。至於深部腦刺激手術(DBS)則是在兩側視丘下核或蒼白球內核植入電極,透過電流來調控腦內不正常的活動訊息,以控制巴金森氏症帶來的運動症狀。鐘子超表示,由於這項手術需穿過腦組織區域精準的置放電極,因此不同於其他手術讓病人全身麻醉,DBS手術過程中非常仰賴麻醉醫師,讓患者能在半夢半醒間接受手術,以隨時評估腦部其他組織是否受到破壞,病患的語言或肢體能力是否受到影響。108年DBS特材納入給付,病友可省下60至80萬。因這項手術不同於燒灼手術,反應可逆,加上已發展約20年,技術進步可利用導航系統精準定位植入的位置,而且健保於108年將DBS特材納入給付,原本花費需百萬的費用,約可省下60至80萬,因此漸漸取代燒灼術。手術後前半年,病患需較密集回診,約一個月回診一次,針對症狀調整相關參數;之後三個月追蹤一次即可。而除了植入腦中的電極外,DBS也會在鎖骨下埋置脈衝刺激器,也就是所謂的電池。葉篤學說,電極植入後不會再更動,至於電池約可使用五到十年,當電量降低時,需再次執行手術更換。病友最想問誰適合DBS手術?並非所有巴金森氏症病友都適合接受DBS手術。葉篤學表示,接受手術的病友必須為原發性巴金森氏症,而非因水腦、中風或腫瘤等引起的續發性巴金森氏症;且過去對於左多巴(levodopa)藥物的反應良好,也就是有藥效期症狀可大幅改善者。另外,無憂鬱症、焦慮症、心臟疾病等的患者,才適合接受手術。手術後就不必吃藥嗎?雖然DBS手術後可降低藥物劑量約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不過葉篤學也提醒,並非執行手術後,病友就不需吃藥,手術只是扮演輔助藥效的功用,無法完全取代藥物。另外,他也提醒,由於植入的電極屬於精密程式控制的電器,應避免接觸強大電磁波,例如避免接受核磁共振檢查、過海關安檢時也要事先說明。且位於鎖骨的電池會導熱,也要注意泡溫泉時不可泡太高,避免灼傷周圍皮膚。
-
2022-03-27 醫療.巴金森病
調節大腦多巴胺 巴金森需長期用藥、隨時調整
國內老年人口增加,巴金森氏症病友人數逐步上升,目前全台有七萬多人,除了2025年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患病人數會不斷上升,由於巴金森氏症早期症狀容易被忽略而延遲就診,人數恐比預估更多。也因巴金森氏症為進行性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無法根治,不僅病友日常生活受影響,後續照護與失能衍生的長照經濟壓力也需被重視。使用左旋多巴藥物或多巴胺促進劑,減緩動作障礙。醫師表示,緩解及控制巴金森氏症以藥物治療為主,目前主要藥物因機轉不同大致分為左旋多巴(Levodopa)與多巴胺受體促效劑(Dopamine agonists)兩大類。藥物能讓多巴胺細胞分泌多巴胺,或減緩多巴胺代謝速度,但病人須長期用藥,難免出現藥效波動等情形,此時就要隨時調整用藥,家人也要關注及提醒病友按時用藥,延緩病情惡化的時間。高雄長庚醫院神經肌肉疾病科主治醫師林祖功說,巴金森氏症是種神經退化疾病,可能先天帶有相關基因,合併後天環境汙染、大腦感染病毒,以及有機磷、重金屬、殺蟲劑、化學藥品等,使存在於間腦的多巴胺細胞快速老化、凋亡,以致多巴胺分泌不足。延伸閱讀>>巴金森病蜜月期可以被延長?專家分享1關鍵 避免異動症、斷電現象提前報到藥物搭配因人而異,若出現藥效波動需重新調整。治療方面,「一百位巴金森氏症病友,治療藥物搭配就有一百零一種方式。」林祖功說,治療時常依巴金森氏症病友年齡、症狀給予藥物,並因人而異,如年輕患者常用長效型多巴胺受體促效劑,年長者則使用左旋多巴藥物,但藥物仍會交互調整,因患者需長期用藥,有時藥物劑量不足或太強,而出現藥效波動,此時就要重新調整用藥。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部動作障礙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陳柔賢指出,首先可以給予左旋多巴藥物,左旋多巴為多巴胺的前驅物質,經腸道吸收後,穿過大腦血腦障壁,進入多巴胺細胞,再轉為多巴胺釋放到大腦。其次,或可以給予多巴胺受體促效劑,讓大腦接受到類似多巴胺的刺激,緩解不適症狀。最後是利用抑制酵素等藥物,減緩大腦中多巴胺的代謝速度。巴金森氏症病友在出現手抖、身體僵硬等動作障礙前,常出現睡眠困難、憂鬱等非動作障礙,如何緩解?陳柔賢說,早期巴金森氏症易出現的前期症狀包括便祕、睡眠困難、憂鬱、嗅覺異常等,此時將依不同症狀給予相對應的治療藥物。不斷更換醫師、轉換用藥,病患恐更受苦。林祖功說,巴金森氏症病友出現手抖症狀,多巴胺細胞已有六至七成退化,若合併憂鬱,將選擇同時能緩解動作症狀及憂鬱的藥物,幫助病友提高生活品質,降低用藥負擔。臨床觀察,病友從發病到離世長達17到20年,若規律用藥治療、運動,可以延緩身體退化、失能速度,「巴金森氏症不是完全悲觀的病,只要及早發現並用藥控制,它可以分期付款,減慢退化速度。」「部分巴金森氏症病友常因服藥後,感覺治療效果不佳而到處就醫,如此一來成了藥物白老鼠。」林祖功曾收治一名70多歲巴金森氏症女患者,始終感覺藥物治療沒有效果而到處就醫,每位醫師都在嘗試最佳用藥,而病人就是一直使用不同的藥物,不斷受苦。他建議轉換醫師時,應要有前一位醫師的轉診資料,並找尋神經內科醫師追蹤,避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陳柔賢說,包括糖尿病、高血壓等藥物都有副作用,但吃藥是為緩解不適症狀、延緩失能時間,尤其巴金森氏症的治療需透過漸進式用藥,由醫師評估病友是身體僵硬、手抖影響日常生活較多,還是頭暈、嗜睡、皮膚緊繃及異動症(身體不自主動作)等藥物副作用影響較多。病人不應擔心藥物副作用而拒絕用藥,以免病情惡化,且不應尋求幹細胞、基因治療等期望治癒,「巴金森氏症為進行性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是無法被治癒的。」儘管如此,也鼓勵病人在罹病初期就和醫師溝通治療目標,以延長治療蜜月時間。照護提醒讓病友按時服藥 照顧者的重要任務「讓巴金森氏症病友按時服藥,這是家屬的責任。」陳柔賢說,家屬應想盡所有方法,例如,可以輪流打電話叫病友吃藥,或是幫病友買四個鬧鐘,設定好服藥時間,讓病友按時吃藥,就如同小朋友不吃飯,爸媽就要拿著飯碗追著孩子餵飯,這是一樣的道理。林祖功也說,若病友生活功能出現問題,不吃藥身體就僵硬不能外出、無法爬樓梯等,因此吃藥是要取得平衡,且患者每半年到一年也會抽血檢查肝、腎功能,其實不用太過擔心、因噎廢食。為提醒病友規律用藥,家屬可用藥盒分裝藥物,或使用手機APP等方式,提醒病友按時用藥,延緩病情惡化。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加入
-
2022-03-27 該看哪科.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友年增2千人 左旋多巴藥物使用量最多
隨年齡增長,巴金森氏症罹病比率也跟著上升。據健保近五年資料統計,從106年的6萬9千多人,上升至110年的7萬7千多人,每年以兩千多人速度成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指出,巴金森氏症盛行年齡以60至80歲為大宗,案例增加速度與台灣人口老化有正相關,台灣正值高齡社會,需特別關注其發生率。國內罹病率女性高於男性,可能與年齡較長有關。根據110年健保資料統計,巴金森氏症病友人數共77,428人,以總人口來看,約每一萬人中,有三人罹患巴金森氏症;從年齡層來看,排名第一為71至80歲、其次為81至90歲、61至70歲。若以當年度61歲以上人口來看,在527萬老年人口中,就有7萬740名被診斷為巴金森氏症,約每一萬名老人中,有134人罹病。國外研究顯示,男女罹患巴金森氏症的比例為1.3:1,但以國內數據來看,女性罹病機率較男性高一些,可能與女性平均年齡較長有關。但葉篤學表示,巴金森氏症罹病原因複雜,如頭部外傷、病毒感染、環境毒素如農藥的使用等等,都可能是危險因子,「曾遇過因為得了流感重症,演變成巴金森氏症的案例。」巴病友因其他疾病就醫,憂鬱症高居第一,其次為睡眠障礙。此外,巴金森氏症也與憂鬱、便祕、睡眠障礙等非動作症狀有關。110年健保數據顯示,巴金森氏症患者十年內因其他病症就醫件數,排名第一為憂鬱症,高達37萬3千件;排名第二為睡眠障礙,達23萬7千件。甚至當病程發展到中後期,腦部發生退化後,有近二成五患者出現失智等認知功能障礙。若要盡早診斷巴金森氏症,或觀察用藥治療後的調整,最常以巴金森氏症量表(UPDRS)進行評估。但依照現行健保給付規定,每年每人上限為一次,葉篤學認為相當不合理,有時個案病情改變,會需要進行量表評估,給付次數建議調升為每年上限四次,否則難以靠患者主觀問答掌握病情或調整用藥狀況。以巴金森氏症常見發病年齡50歲至60歲來說,若能盡早發現治療,其進展快慢因人而異,多數個案平均年齡仍可達80歲。左旋多巴用量最多達五成,多用於較年長患者。在用藥治療上,治療巴金森氏症藥物中,以「左旋多巴」被認為最有效,占健保署相關用藥申報量五成一,這類藥物多使用於長者;另外排行第二的用藥為「多巴胺受體促效劑」,占一成六,多使用於較早發病的年輕族群。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政霖表示,年長的患者,因擔心其動作症狀影響生活,如跌倒、身體無法自主,多使用治療較果較佳的左旋多巴,但服用五到十年後,藥效會出現起伏或有效時間縮短。多巴胺受體促效劑占一成六,多用於年輕患者。一般來說,越早使用左旋多巴,意味著失效時間越早,因此對於發病較早的年輕族群,較易在左旋多巴治療一段時間後,產生藥物引起的異動症,因此建議一開始使用「多巴胺受體促效劑」治療,延緩使用左旋多巴的時機。而部分長者使用左旋多巴劑量提升到一定程度時,也需要加上一些多巴胺受體促效劑或長效型藥物,對於改善藥效起伏有所助益。醫師提醒,有些藥物會出現噁心、想吐或嘔吐、食欲不振、輕度幻覺、精神混亂、嗜睡、血壓低、疲倦等副作用,不要因此任意調動藥物的搭配或停藥,可以定期回診與醫師諮詢,進行藥物調整。若能在早期控制好巴金森氏症的症狀,可以減緩多巴胺細胞的退化,避免症狀惡化速度加快。
-
2022-03-27 該看哪科.巴金森病
新藥+量表納入給付 及早發現巴金森氏症患者
54歲金曲歌后詹雅雯因罹患巴金森氏症震驚歌壇,手抖、動作障礙、服藥後的頭暈、食欲不振,讓她因此暴瘦十公斤,也引起民眾對此疾病的關注。據健保資料庫110年統計,台灣有超過七萬人罹患巴金森氏症,且隨著高齡社會來臨,患者人數將持續攀升。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您了解國內巴金森氏症患者就醫狀況,也提醒注意家人是否有相關症狀,及早就醫。據健保資料庫110年統計,台灣有77,428人罹患巴金森氏症,其中女性41,372人、男性36,056人。健保署長李伯璋指出,估計全台65歲以上人口約有1%罹患巴金森氏症,80歲以上人口可達4%,隨年紀增長、罹患機率越高,且有部分患者同時出現失智症狀。李伯璋說,罹患巴金森氏症不只病友生活大受影響,對每個家庭也是沉重負擔,健保署致力提供巴金森氏症新藥給付和多種鑑別量表供醫師選擇,進而盡早察覺病症、及早治療。110年起給付三種新藥,提升巴金森氏症用藥品質。「神經疾病最無奈的就是沒辦法控制自己,甚至吃了藥也不會好的無力感。」李伯璋說,身邊有同事醫師及老師罹患巴金森氏症,除了生活無法自理,更被迫放棄原有職涯規劃、退居幕後休養。健保署為提供病友多種治療選擇,自去年(110年)宣布給付三種治療巴金森氏症新藥,包含具高度選擇性的safinamide,可用於左旋多巴(levodopa)穩定劑量下,出現運動功能波動等特異性患者,預估每年約有一千到五千人受惠,盼能提升巴金森氏症的用藥品質。「非運動症狀」的初期病徵不明顯,須加強及早診斷的能力。此外,李伯璋也指出,包含巴金森氏症與失智症等腦部神經疾病,在診斷有其難度,特別是初期病徵表現不明顯,患者往往直到晚期症狀嚴重、生活受影響,才被診斷發現。李伯璋說,醫師應充實醫學新知,從許多老年人共病特徵進而推敲、抽絲剝繭,也可透過量表輔助鑑別。舉例來說,巴金森氏症除一般認知的手抖、步態不穩較為常見,另有「非運動症狀」包含失眠、便祕、睡眠障礙、憂鬱症等,常見於高齡長者身上,如何盡早診斷是重點。尤其長者本身病痛多,甚至患有多重慢性病,「非運動症狀」可能不容易察覺。李伯璋表示,這類族群需要透過精準量表進行診斷,提早發現並對症下藥,健保署更擴大「動作障礙量表」的適應範圍。三項動作障礙量表納入給付,輔助醫師及早鑑別。除了原有巴金森氏症量表(UPDRS)納入給付外,包含肌張力不全症量表(FMDRS)、異動症量表(UdyRS)、斜頸症量表(TWSTRS)等三項動作障礙量表,也納為給付項目。根據規定,每人每年每項限制申報一次,且一項可給付健保點數520點,若使用兩種以上量表,健保點數則一律給付800點,總計四款量表可用以協助與巴金森氏症類似的其他疾病診斷,有助醫師鑑別病徵,讓病友及早獲得治療。面對巴金森氏症等神經疾病,「漸進式」的剝奪生活自理權,讓老年生活增添變數與無奈。李伯璋鼓勵民眾,「人無法選擇生哪種病,但要務實去面對。」面對後續治療或是進行復健,該服藥的時候服藥,維持心情愉快,規律運動,把握當下生活,就能減緩神經退化及老化進展。
-
2022-01-31 該看哪科.眼部
健保大數據/109年白內障就醫件數5大院所
109年白內障就醫件數5大院所資料來源╱健保署‧白內障主診斷碼:E0836、E0936、E1136、E1336、E1036、Q120、H26、H25、H28‧白內障手術:醫令申報86006C、86007C、86008C、86011C、86012C且有申報特材之案件‧民眾自付差額人工水晶體:僅申報自付差額人工水晶體案件 ‧同一案件申報不同功能分類人工水晶體計4件
-
2022-01-31 該看哪科.眼部
健保大數據/白內障手術特色院所
手術全國No.1林口長庚醫院/白內障患者年輕化 與高度近視相關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109年執行白內障手術量醫院排名,林口長庚醫院位居第一位,多達5,109人。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部長吳為吉表示,該院為全國最大醫學中心,眼科主治醫師多達30多位,且分科相當細,許多困難的案件,經轉診都可以解決。吳為吉表示,臨床觀察近年白內障患者有增加趨勢,有兩大主因,老年化以及3C用品的過度使用。白內障就像是「白頭髮」,只要使用愈久,發生機率就會愈高,加上對於健康意識的提高,也讓白內障的患者增加。另外,55歲以下白內障手術需送健保審核,他觀察這幾年有增加的趨勢,白內障患者「年輕化」,與高度近視有絕對關係。吳為吉表示,白內障患者各自的需求不一,林口長庚眼科的醫師幾乎都可以做白內障手術,加上眼科分為五個次專科,如視網膜科、眼角膜科、青光眼科、眼整形科、一般眼科都可以做白內障手術,因此手術人數自然比較多。另外,醫師長期累積的口碑與名聲,也是讓人信賴的原因。他表示,白內障手術術後最需要保養,最怕病人眼內感染,最常見的問題像是沒有用無菌的消毒棉棒消毒,或是不小心敲到眼睛,會讓傷口裂開。患者全國No.1台北榮總/完整評估眼睛健康 給患者最適合的建議健保署統計,台北榮總109年度白內障就醫人數全台最多,高達3萬3,173人。台北榮總眼科主治醫師劉瑞玲說,北榮於白內障診斷、治療已有30多年經驗,更是台灣第一家採用顯微手術治療白內障的醫院,透過顯微手術摘除白內障的水晶體,並置換人工水晶體,確保患者生活更便利。「全台白內障就醫人數最多,對台北榮總來說是很合理的。」劉瑞玲說,北榮在診斷、治療白內障有優良歷史,患者間口耳相傳,具有口碑,更有許多患者到北榮尋求第二意見。隨白內障治療技術日新月異,北榮目前的檢查儀器、手術設備也都是最好的,加上醫師醫療技術、服務等專業能力扎實,提供高品質服務。不論使用健保給付的人工水晶體,或使用多焦點人工水晶體,甚至是飛秒雷射等手術自費項目,醫師於術前會針對患者病情的嚴重性,進行詳細檢查、評估及衛教,如果患者必須手術治療,同時會預估患者術後生活可能遇到的情形及帶來的好處。劉瑞玲說,醫師不僅會評估患者用眼情形,且對眼睛整體健康也會充分了解。有時患者想自付差額更換多焦點人工水晶體,但病情並不適合,醫師也會提供專業意見,讓民眾了解。區域手術No.1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白內障為門診手術 就近治療方便安心據健保署統計,109年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完成3,833例白內障手術,在區域醫院排名第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院長蔡景耀說,手術量為五家院區總和,總數在區域醫院排名第一,應有四大因素。首先,白內障手術屬門診手術,術後就可返家休息,北市聯醫院區分布在北市各大行政區,對病人來說可近性高。其次,白內障手術使用的人工水晶體等醫材,均有健保給付,患者負擔不大。而院區眼科醫師等級、能力也與醫學中心相同,親和力高,以致民眾放心就醫。第三,北市聯醫為區域醫院,部分負擔等收費對比醫學中心低,花費不多的情形下,仍可以享有等同醫學中心的醫療服務。第四,白內障為年長者常見的眼睛疾病,北市聯醫近5年來,推動高齡友善醫療環境,包括對80歲以上年長者或身心障礙民眾,可以安排優先看診、領藥、檢查,手術流程也都會細心安排,提供病人最好的醫療服務。蔡景耀進行的白內障手術患者最高年齡是102歲,他說,只要病人身體健康,自行活動沒問題,術後又有家人照顧,都可以手術。但若是超高齡者無法自行活動,或獨居、沒人照顧,可能就沒有辦法經手術治療白內障。診所總計No.1大學眼科/換人工水晶體 近六成選在診所手術開刀、手術,絕大部分會選擇大型醫院,但白內障患者置換人工水晶體卻相反,近六成在基層診所動手術。大學眼科總院長林丕容表示,白內障手術難度並不高,如果診所醫師經驗豐富,且設備先進,又提供較新穎的多功能水晶體,只要做出口碑,當然能夠贏得患者信賴。林丕容表示,大學眼科診所為國內首家引進超音波乳化白內障儀器的醫療院所,近年來更增添飛秒白內障儀器,並備有多款多功能水晶體。在白內障手術經驗上,許多眼科診所醫師不遜於醫學中心資深醫師,加上診所服務的可近性較高,醫病溝通良好,不管是掛號、回診、手術、術後衛教等均比較到位,逐漸讓眼疾病友習慣在眼科診所就醫。「在人工水晶體置換手術上,口碑相當重要。」林丕容表示,患者手術前一定會到處打聽,此時如果親友分享手術經驗,強力推薦,某些醫師就成了白內障手術名醫。二次大戰後湧現嬰兒潮,現在都已五、六十歲,預估白內障患者每年以一成比率增加。建議挑選人工水晶體時,多打聽,並與醫師溝通,如果經濟能力許可,選擇功能性較強的人工水晶體,畢竟這是「一生一次」的手術,馬虎不得。
-
2022-01-30 該看哪科.眼部
健保大數據/白內障手術自選人工水晶體 以單焦、非球面最多
健保署最新統計資料,109年白內障診斷人數共57.4萬,相較107年57.2萬、108年59.5萬,診斷人數曲線向下滑;執行白內障手術人數,109年18.7萬,相較107年17.8萬、108年19.1萬,同樣也有減少趨勢。專家分析,白內障患者診斷、手術量下降,與新冠肺炎疫情自108年底爆發,影響民眾就醫意願,使非急迫性手術因而暫緩延後有關。白內障雖非急症,但拖延過久也可能發生青光眼。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一般眼科科主任呂大文表示,白內障並非急症,多半是視力模糊看不清楚,這兩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整體就診率的確降低。不過白內障若持續拖延,未及時治療,可能合併產生青光眼。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表示,若病患白內障狀況輕微,可由病人自行決定手術時間,但有兩種情況「醫師非開不可」,一個嚴重白內障惡化為黑內障,另一則是綠內障(青光眼)。白內障原因,是眼睛水晶體從透明變白、混濁,導致視力模糊;黑內障則是白內障加劇,水晶體硬化變黑色;白內障久未治療也會變成綠內障。陳瑩山說,白內障手術多以小傷口切面,若水晶體變硬、合併眼壓升高,在執行置換水晶體手術時,眼內的虹膜會不斷向外擠壓,增加開刀風險,醫師必須放慢速度,原本手術20分鐘可以結束,可能得40分鐘才完成。因疫情不敢就醫,糖尿病患控制不佳,影響眼睛。白內障主要為老化疾病,根據109年健保統計,61至70歲有6.9萬人進行白內障手術,71至80歲則有6.5萬人。另外,有19.3萬人的白內障患者有糖尿病,6萬人有青光眼,3.9萬人有甲狀腺疾患。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一般眼科科主任呂大文表示,高血糖、高甲狀腺素都容易產生白內障,而治療青光眼的藥物如散瞳劑,也可能促使白內障發生。臨床上常見糖尿病患未妥善控制病況,引發白內障、青光眼,在疫情之下,民眾不敢到內科追蹤糖尿病,進而引發眼部疾病,眼科間接成了「疫情受災戶」。陳瑩山舉例,40多歲林先生是糖尿病患者,受疫情影響,並未持續到院檢查追蹤,近期眼睛腫脹、疼痛才就診,檢查出白內障併發青光眼。另一名50多歲的黃小姐,不知自己有糖尿病,因近視增加、看不清遠處而到眼科門診就醫。經陳瑩山評估,協助轉至內科抽血檢查,發現血糖飆到400mg/dl,這才確診糖尿病。白內障手術次數診所最多,共有14萬件,佔比57.6%。陳瑩山表示,白內障通常不可逆,但若由糖尿病、高血糖引起的白內障則是可逆,只要將血糖控制好,水晶體水腫、混濁度都會改善。像是上述的黃小姐,將血糖控制到100mg/dl,不僅視力恢復0.8,遠處也能看得清楚,將疾病控制好再來視力矯正。109年全台白內障手術共24萬3,567次,以整年18萬7,528人手術來算,平均一個人手術1.3件。白內障手術次數以診所最多,共有14萬327件,佔比57.6%;醫學中心則有4萬7,087件,佔比19.3%。以全台白內障就醫排名,分別是台北榮總、林口長庚、北市好視多眼科、嘉義長庚及高雄榮總,件數從1.2萬至3.3萬。手術件數排名則是林口長庚、台北榮總、台大醫院、北市聯醫、台北馬偕,件數約3千至5千件。基層診所白內障手術件數高於地區醫院。醫師分析自選人工水晶體 以單焦、非球面最多白內障人工水晶體使用比率,根據109健保統計,選用健保全額給付人工水晶體(健保片)有14萬5,374件,佔六成;選用民眾自付差額人工水晶體則有9萬1,611件,佔近四成。而自付差額人工水晶體種類功能、廠牌多,最多民眾選用「單焦點、非球面」人工水晶體,共有5萬7,363件,超過六成。近年民眾選用自付差額人工水晶體比率上升,尤其以「單焦、非球面」最多。呂大文觀察,相較健保片提供「球面」,更多民眾認為「非球面」的清晰度較高,若有保醫療險的患者,幾乎都會選擇自付差額,挑選「單焦、非球面」的人工水晶體。如果沒有保險,也會寧願多花點錢,選用「非球面」人工水晶體。呂大文表示,民眾大多有投保獨立醫療險、團體保險或公司保險,通常3萬元以下的手術多可完全給付。「單焦點」民眾自付差額片約3萬元,保險通常可完全給付。「雙焦點」約6萬元、「三焦點」約8萬5到9萬,如果民眾保險是實支實付,會有更多人選雙焦、三焦功能。呂大文觀察,有些中高齡的白內障患者,一直猶豫是否要開刀,但因保險公司規定70歲後不給付白內障手術,因此在68、69歲時「壓線」來開刀。另外,有些患者是Uber司機,開車時需同時看Google map以及看遠路,大多會選雙焦片,既可看遠又看近,另外越來越多長輩喜歡用大螢幕iPad等3C產品,也會選雙焦片,更貼近生活所需。
-
2022-01-30 該看哪科.眼部
健保大數據/白內障與糖尿病關連性最高 共病人數超過19萬人
白內障本是老化不可避免的眼疾,但近年也出現年輕化趨勢。白內障手術何時做較恰當?人工水晶體該用健保全額給付或民眾自付差額?很多患者拿不定主意。三年前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曾分析白內障患者就醫狀況,三年後的數據趨勢有何改變?一起來關心這個人人都會面臨的醫療需求。台灣老年人口眾多,白內障患者理應逐年增加,但最新健保大數據統計顯示,109年國內白內障確診人數為57萬4,179人,與108年59萬5,977人相較,少了2萬多人,白內障手術也比前一年少了3000多人。 對此,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可能與109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有關,白內障患者視力逐遍變差,有些人不急於一時接受治療,因此並未積極就醫。此外,許多大型醫院為了收治新冠肺炎患者,調度醫療人力,而暫停了非緊急手術。選民眾自付差額人工水晶體比率略增,診所六成七用健保給付。對照106年與109年健保資料,選用健保全額給付人工水晶體占率從六成三降至六成一,109年近四成白內障患者選擇了自付差額的人工水晶體。進一步分析各醫療院所使用人工水晶體狀況,醫學中心採用健保全額給付水晶體特材的比率最低,為五成一,四成九使用民眾自付差額水晶體。基層診所剛好相反,健保全額給付特材占率達六成七,僅三成三選民眾自付差額水晶體。 三年之間,選擇健保全額給付水晶體的比率差異不大,僅下降2%。李伯璋表示,健保給付水晶體已有不錯的功能,「不是每個眼科醫師都會建議白內障患者選擇要再補差價的自付差額水晶體。」而是參考患者年齡、用眼狀況,選擇最適合的水晶體。 看個人需求,也有企業家認為「用健保全額給付的就不錯」。李伯璋表示,自己一位企業家好友就認為「用健保全額給付的就不錯」,在接受白內障手術時,選擇了健保全額給付水晶體,術後也覺得效果不錯,眼前「大放光明」。 許多人以為部分眼科醫師習慣推薦昂貴的民眾自付差額人工水晶體,李伯璋說,並非如此,以他妻子為例,雙眼均接受過白內障手術,術前參考醫師建議,選用與醫師母親同一款的人工水晶體,價格一般,並不是最貴的。 對於近四成白內障患者願意自掏腰包,多花幾萬元選用自付差額人工水晶體,李伯璋表示,健保全額給付水晶體如果在品質與視力矯正效果上,仍有改進空間,當然就需好好檢討,不希望民眾有著「健保的就不好」觀念。與糖尿病關連性最高,共病人數超過19萬人。此外,這次健保大數據特別分析國內白內障患者共病問題,結果發現,前三大共病為糖尿病、青光眼、甲狀腺疾患,其中以糖尿病關連性最高,共病人數達到19萬3,593人,青光眼則有6萬882人。 李伯璋說,「糖尿病有如百病淵藪」,除了提高白內障風險,也增加洗腎機率,全台灣糖友人數高達200多萬,長久以來,造成健保財務上的重大負擔,有必要盡快解決此問題。 為此,新年度健保總額編列了糖尿病高價用藥的特別預算,實施對象為基層診所,金額為2.7億元,李伯璋表示,希望基層診所也能落實糖尿病整合治療,讓更多患者就近至診所就醫,並能服用較好的控糖藥物,讓血糖維持平穩,進而逐步降低白內障及洗腎等盛行率。把3C當保母 未來白內障風險大增李伯璋表示,隨著人口老化,3C產品普及,加上高度近視患者比率上升,未來國內白內障患者勢必逐年增加。健保署聯手眼科醫學會及各醫院院所加強「護眼」宣導,希望國人養成正確的用眼概念,盡量減少使用3C產品的時間。 李伯璋提醒家長,不要將手機、平板當成育兒保母,為了不讓幼兒哭鬧,就放任小朋友使用3C產品,這將嚴重傷及視力健康,小小年紀就近視,一旦高度近視,日後白內障風險大增。
-
2022-01-30 該看哪科.眼部
白內障手術可能有哪些併發症?術後無法恢復如初可能有哪些原因?
Q:白內障手術可能有哪些併發症?任何手術都有併發症的可能,白內障手術的併發感染機率為1‰到3‰,如眼睛發炎、光敏感、光幻視、黃斑部水腫、後囊膜混濁、人工水晶體脫位、眼瞼下垂、高眼壓等。其中後囊膜混濁也就是纖維化細胞增生是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相對比較嚴重的併發症為人工水晶體脫位,可能是因為先天性懸韌帶發育不全或鬆弛無力,或是外傷引起懸韌帶斷裂、眼病變所致。Q:白內障術後不滿意,可能有哪些原因?幾乎都是醫病沒有充分溝通所致。隨著國人對於健康的要求愈來愈高,也讓手術後康復的效益提高,很多時候,患者沒辦法接受為何術後視力無法恢復如初,但事實上任何已經損壞的器官,是沒辦法恢復到原樣的。舉例而言,白內障患者兩隻眼睛退化速度並不會一致,有時一眼視力0.9,另一眼0.1,常會先選擇單開一眼,開完後造成視差,也讓患者開始質疑手術品質。而白內障常常會引起「乾眼症」,患者會以為是術後引起的不適感,引起抱怨。另外,若患者一眼用多焦點水晶體、一眼使用單焦水晶體,也會讓雙眼感覺不適,這些常是術前溝通不足所致。Q:白內障術後回診及注意事項?白內障手術過後,大約會有一個多月的傷口恢復期,恢復期的睡覺時間一定要戴好鐵眼罩,避免手碰到眼睛,導致發炎,得重新手術才能改善。恢復期間若眼睛出現發紅、異物感、畏光、疼痛等,都屬於正常現象,不過如果出現劇烈疼痛、嚴重紅眼、噁心嘔吐、視力突然下降等,都屬於嚴重感染發炎等情況,應盡速就醫。Q:糖尿病或高血壓患者可以做白內障手術嗎?糖尿病、慢性疾病或是免疫疾病的患者,術後較可能出現併發症。因此,糖尿病患者若糖化血色素高於7.5以上,不建議執行白內障手術,避免發生黃斑部水腫或次發性發炎。本身有慢性眼睛發炎、紅斑性狼瘡、虹彩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體內發炎容易產生過多蛋白,此時又進行手術,也可能誘發更嚴重的發炎反應。Q:民眾自付差額水晶體有哪些選項?我該怎麼選?民眾自付差額水晶體都屬於「非球面水晶體」,包含非球面水晶體、散光矯正水晶體、多焦水晶體、散光多焦水晶體,四種水晶體各有不同特色。非球面水晶體:可以幫助光線進入雙眼時能聚焦在同一點。散光矯正水晶體:可以改善散光的問題。多焦點水晶體:適合沒有散光的患者,又可以滿足看遠看近的需求。散光多焦點:適合有散光或是老花眼的患者。每一款水晶體的特色都不同,可依照患者的生活需求選擇。Q:白內障年輕化的原因?該如何避免?3C用品的過度使用以及高度近視人口增加,都使白內障患者呈年輕化的趨勢。根據統計,台灣每10人就有9人近視,其中高度近視(即近視超過600度)占近視人口中的三到四成,醫學界推估,高度近視未來將成為常態。高度近視的患者發生早發性白內障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0倍。其餘的原因還有眼睛接受過多的紫外線曝曬,也會增加白內障的機率。要避免早發性白內障,建議眼睛一定要每半年定期追蹤檢查,平時多攝取抗氧化食物,減少紫外線曝曬,戴防UV的太陽眼鏡。諮詢醫師/三軍總醫院一般眼科科主任呂大文、林口長庚眼科部部長吳為吉
-
2022-01-30 該看哪科.眼部
原來我用很差的視力在開車!當眼科醫師也患白內障:拖延病情絕對是自討苦吃
術後視力檢查過關 林惠朗開心領回駕照三重信林大學眼科醫師林惠朗,年輕時近視250度,年紀大了後,剛好抵消老花眼,自認視力不算差,每個星期到林口打兩次高爾夫球,小白球都看得見。直到年過75歲,去年到眼科醫學會和北區餐會,看不到螢幕上的字,才驚覺視力變差。他收到監理所的通知,要求75歲以上駕駛每三年要做視力檢測,結果測驗結果不佳,可能拿不到駕照。林惠朗說,「駕照對我來說太重要了!要上班、打球、帶太太出門登山郊遊都要開車,不能沒有駕照。」於是安排眼科檢查,並進行白內障手術。「身為眼科醫師,自己要開白內障手術還是會擔心。」林惠朗的手術,最後是由兒子林均昶醫師(三重信林大學眼科院長)及媳婦莊雅容醫師(龍潭大學眼科院長)共同完成。他心想,兒子和媳婦技術精湛,加上先進完善的設備,還有誰比他們更讓我放心,短短三天內把兩個眼睛都開完。術後第二天,他的視力變得相當清楚,第八天駕照檢測通過。林惠朗說,白內障手術除了仰賴醫師技術好,也感謝自己沒把白內障拖到又硬又熟才手術,不僅讓開刀時間縮短、恢復時間也加快。他奉勸白內障患者不要等到視力很差才開刀、病情拖延絕對是自討苦吃。開完刀之後,他更體會兩件事情,「原來我之前的視力真的很差,但都沒有自覺。」林惠朗說,白內障是慢慢退化,年紀大的人常不自覺,直到開完刀後才發現「自己用很差的視力到處開車趴趴走,隱藏很大危險。」48歲就霧茫茫 陳永泰擺脫眼鏡大放光明「我沒想過自己不到50歲就得白內障,比父母身體更糟。」台安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永泰說,他在43歲時,發現開會時螢幕看不太清楚,有次還看不到演講稿上的字,起初以為是老花眼,配了老花眼鏡稍有起色,但過一陣子又固態復萌。直到48歲檢查發現得了白內障,且症狀不輕要考慮手術。陳永泰說,當時想到要讓機器伸進眼睛挖洞,內心會有點恐懼。透過執刀醫師仔細檢查說明,下定決心動刀。陳永泰說,讓他下定決心最大的誘因,在於人工水晶體可以根據需求客製調整度數。平常需要高度用眼看手術螢幕、手機的他,最後選擇單焦鏡片,減少視野周邊出現曲度扭曲的機會,也額外搭配抗藍光、紫外線。執刀同仁是台安醫院王倫奕醫師,技術風評很好,十多分鐘即完成。「術後拿下眼罩還不太習慣,直到光線進入眼睛,覺得自己來到美麗新世界。」深受水晶體混濁之苦且光線暗淡的他,終於再度看到明亮柔和的嶄新視野。三年後再做另一眼手術。有了新眼睛不只探索新風景,也大大改變生活品質。陳永泰說,從前大近視,眼鏡不離身,眼鏡壓壞、弄丟了是家常便飯,加上熱愛運動的他,冒汗會使眼鏡起霧,「如今再也不用煩惱戴眼鏡!」陳永泰回想,是否手術時用X光操作定位,產生出的游離輻射加速眼睛惡化,又或者進行內視鏡手術長時間用眼導致。「出現白內障警訊,讓我更重視調整生活,不要操壞自己的眼睛。」醫師說再等兩年 林美照不拖延立刻手術67歲演員林美照早期是歌仔戲小旦,即使年過花甲,外型依舊保持亮麗。提起兩年多前動白內障手術,坦言:「我覺得不要再拖了,遲早都要動這一刀,不如就早點解決。」林美照擁有一雙明亮大眼,長期在鎂光燈下工作,導致畏光,還患有乾眼症,拍哭戲時,明明內心難過糾結,卻「哭不出來」,偶爾需要借助人工淚液。形容「和醫師有仇」的她,2019年已覺得視力模糊,開車時若被太陽光照射到眼睛,或夜晚碰到來車車燈刺眼,「眼前就會突然一片白」。她知道,不能再拖了,決定到眼科求診。「其實當時醫師說我還不到必須動手術的時候,還可以等個兩年,但我覺得不要再拖了,該開就開吧。」在醫師建議下,她換多焦抗老花、矯正散光的非球面水晶體,兩年前開右眼,原打算再開左眼,後來因調整兩眼視力平均達0.6,她認為狀況不錯,就未再動左眼。問到白內障手術後,醫師是否交代術後的護眼方法?林美照自嘲「不乖」,「動完手術後,醫師說可以離開,我就走了,完全沒問。」她熱愛表演,也愛追劇,未因動過手術而改變生活作息,尤其最愛在夜深人靜時捧著平板電腦、窩在被窩裡追劇,「昨晚我才追劇追到今天早上9點。」率性「做自己」的她,笑說多虧乾女兒是營養師,嚴格控管她的飲食,以往只要喜歡的食物總是吃到飽,導致血糖、膽固醇過高,「以前我不喝白開水,現在只喝煮過的過濾水,可樂也戒了。」就是希望身體健康,不想造成兒女負擔。
-
2022-01-30 該看哪科.眼部
有哪些症狀?一定要動手術治療嗎?6問題了解白內障
Q:為什麼會有白內障?白內障是正常老化現象,大約在40到50歲後,眼睛內的水晶體會漸漸硬化、混濁產生白內障,隨著白內障增加,視物會變得愈來愈模糊,有時候會有畏光的症狀,白內障的視力問題,沒辦法透過視力矯正改善。除了老化會造成白內障,車禍撞擊等外傷,或是虹彩炎、青光眼等疾病也可能產生併發性白內障;再者是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也可能產生代謝性白內障;長期使用類固醇等藥物也可能引起藥物性白內障。另外,因遺傳或是染色體異常等,也可能發生先天性白內障。Q:白內障一定要手術治療嗎?不一定。白內障治療除了手術以外,還有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以延緩白內障的速度為主。手術治療是等到已經影響視力或是影響生活作息時,才建議進行手術,手術也能避免白內障導致青光眼、虹彩炎等狀況。Q:白內障手術最佳時機是?太輕微或太熟都不好?白內障手術時機因人而異,通常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品質,就建議進行白內障手術,如單側視力下降導致摔倒、視差引發車禍,或容易誘發高度危險的急性青光眼等,就算已經影響生活品質。從健保給付的標準來看,白內障影響視力到了0.4時就建議開刀。而職業駕駛有視力0.8的需求,因此職業駕駛的視力,若因白內障已降到0.6,也建議手術開刀。許多患者會認為白內障可能重複發生,乾脆等到白內障更嚴重時再動手術。如果白內障太熟,會傷及水晶體後囊,可能會造成囊袋破裂、瞳孔變形,或是黃斑部水腫、視網膜裂孔、青光眼等,建議盡速開刀,不宜等到過熟再處理白內障。而白內障仍輕微時,則建議用藥水延緩惡化,不建議開刀,畢竟摘除水晶體需要縫6到7針,對於眼睛仍有傷害。Q:白內障手術後,白內障還會再生嗎?經歷白內障手術後大約一年以後,約有15%到30%的機會,會因為疾病、體質的關係,在水晶體後囊的部分出現「纖維化細胞增生」,即在後囊長出一層膜,但並不是白內障又長回來了。常發生在年紀輕的患者,或是有三高、糖尿病、免疫疾病的患者身上,且女性多於男性,此狀況僅需要到眼科門診,使用雷射將後囊袋渾濁的部位去除,過程大約5到10分鐘,即可恢復視力。Q:換完人工水晶體,為什麼感覺視力沒有變好?這個原因多元且複雜。人工軟式水晶體粗分球面與非球面,目前健保全額給付以「球面」為主,但有些患者明明不適合球面,卻因為健保全額給付而選擇球面,球面水晶體僅提供一般日常所需的視力,且球面視覺外圍會略有變形,導致患者會認為效果不佳。非球面水晶體分為單焦、多焦、矯正散光等多種不同功能的水晶體,術後要學習適應多焦水晶體,也會讓患者認為術後狀況不佳。如果更換人工水晶體的患者,先前就有糖尿病、高血壓,或是眼睛已經有角膜病變、視網膜病變、青光眼、視野缺陷、視神經病變等,也容易讓手術後效果相對差一些。不過任何更換人工水晶體之後所出現的「視力並沒有變好」的問題,大多發生在醫病缺乏良好的溝通所致。部分患者會過於期待更換人工水晶體後,視力將完全恢復到沒有疾病之前。Q:白內障手術要到診所開還是到大醫院開?白內障手術屬於眼科基礎的手術,目前大約有一半的白內障患者手術都在診所執行。在選擇診所或醫院時,可以先探詢口碑,瞭解使用的儀器、設備,是否能夠完全消毒,讓手術更加安全。(諮詢醫師/三軍總醫院一般眼科科主任呂大文、林口長庚眼科部部長吳為吉)【延伸閱讀】>>健保大數據/白內障何時手術最好?選用人工水晶體最新趨勢
-
2021-12-26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健保大數據/109年全身麻醉執行件數10大院所
109年全身麻醉執行件數10大院所
-
2021-12-26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健保大數據/麻醉執行特色院所
全身麻醉No.1林口長庚醫院/麻醉兩大目標 安全手術、加速恢復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林口長庚醫院於109年執行全身麻醉的件數為全國第一,有4萬8,316件。林口長庚醫院麻醉部主任余黃平表示,麻醉人數與手術次數環環相扣,林口長庚為全台最大的醫學中心,也擁有相對大量的手術量。而109年的數據,正值疫情期間,手術量相對少,沒有疫情的期間手術量更大,全身麻醉次數也會跟著增加。余黃平表示,林口長庚的麻醉品質主要著重在兩大目標,增進病人手術安全、如何加速手術中或術後恢復。並依照患者風險隨時作調整,包含患者擔心術後會發抖、嘔吐、希望加速恢復等,會調整麻醉藥物的類型及時間。患者若是女性、不抽菸、有暈車暈船體質,每有上述一項,就增加10%到15%麻醉術後嘔吐的風險,因此在麻醉期間會特別調整。林口長庚的麻醉科醫師也是全台最多,總計有46人,更細分次專科,包含心臟胸腔麻醉科、神經麻醉科、一般麻醉科、婦幼麻醉科等,亦針對不同的疾病,如兒童癌症、罕病治療等,調度專科麻醉師協助。另外,患者若對於藥物過敏,可自費進行「麻醉藥物過敏篩檢」,避免麻醉過程中,出現任何麻醉藥物過敏的情形。全麻診所No.1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全麻泌尿相關手術 麻醉醫師全程監控健保數據統計,109年全身麻醉執行件數,書田診所以854人居基層診所之冠。書田診所院長蔡培斌表示,除了病患人數較多之外,還與該院的歷史沿革有關,在勞保時期申請「跨表」業務,雖屬於C級(診所),但仍可執行B級(醫院)業務,進入健保後,仍舊如此。書田診所一年能夠執行近千例全身麻醉,這也證明了,只要擁有先進設備、充足人力,診所也可獲得患者的信賴,執行具有一定風險的全身麻醉手術。 蔡培斌表示,書田診所以泌尿科為主,在執行輸尿管內視鏡取石術、攝護腺肥大手術、膀胱內視鏡、膀胱腫瘤治療、腫塊切片時,為減輕患者的憂慮不安,並提供優質醫療服務,都會提供全身麻醉。在全身麻醉過程中,專業麻醉科醫師全程監控患者生命跡象及生理數據,萬一遇到突發狀況,立即給予最妥善的處置。在接受泌尿道手術時,是否都需全麻?答案是不一定,以成年人膀胱鏡檢查為例,一般只需局部麻醉,大部分病患只會感受些許不舒服及疼痛感。但部分患者容易緊張,身體可能出現不自主的抖動,或是尿道比較緊,增加手術難度,就可考慮全身麻醉,讓檢查及手術過程更為順利。靜脈或肌肉麻醉No.1三軍總醫院/使用標靶控制注輸術精準掌握麻醉深度三軍總醫院去年執行靜脈或肌肉麻醉逾7,083人,居全國醫療院所之冠。現任麻醉醫學會理事暨三總麻醉部主任葉春長表示,靜脈麻醉多使用於1小時內的手術,常見大腸鏡檢查、震波碎石,也包括洗腎患需疏通血管之血管形成術(PTA)及靜脈導管植入術(Hickman catheter)等。三總使用靜脈麻醉標靶控制注輸術(TCI),累積多年大數據,可精準掌握麻醉深度、病人復甦時間,降低術後噁心、嘔吐機率,促使病人迅速恢復,該技術三度獲得SNQ國家品質標章。三總統計,去年院內使用靜脈麻醉手術排名,第一名為直腸外科的大腸鏡,第二名是心臟血管外科的血管形成術,第三名則是泌尿科的震波碎石,第四名則為心臟外科、胸腔外科及一般外科的人工血管放置術。台灣近10萬洗腎人口,顧及洗腎病人多有共病,麻醉風險等級較高,若發生血管堵塞無法洗腎,需盡快疏通血管或重新建立血管管路時,若預估手術時間小於一小時,盡量以不需插管的麻醉方式:由心臟外科給予局部麻藥,並搭配麻醉科施行靜脈麻醉標靶控制注輸術,在完善監視設備及專業麻醉照護下進行手術,讓洗腎病人進行手術時更安全。靜脈或肌肉麻醉診所No.1禾馨民權婦幼診所/施打減痛分娩 九成不會影響產程據健保署109年資料統計,台北市禾馨民權婦幼診所靜脈或肌肉麻醉執行件數,居基層診所第一,總計1,041人。該診所麻醉科醫師林賀典表示,醫師會建議病患麻醉方式,但病患若太害怕或因其他原因拒絕半麻,也可選擇全身麻醉,但醫師仍會權衡利弊,若剖腹產進行全麻的風險較高,且小孩也會暴露在麻醉藥,通常建議孕婦不要全身麻醉。許多孕婦因怕痛要求醫師施打減痛分娩,林賀典表示,其實有無打減痛分娩並不會影響生產情況。他坦承,確實打減痛分娩可能會生得比較慢,但差不了多少,通常會建議孕婦「與其痛得要死1小時,不如不痛發呆1小時」。高達9成孕婦打了減痛分娩仍生得下來,而且病人在不痛的狀態下,與醫師的配合也比較好,可控制在較好的生產狀況。林賀典表示,麻醉也有極端案例,一般來說,只要給予病患10cc就會睡著,但曾碰到一名30多歲健康男子,打了30cc才睡著,且維持時間短,該男用了5瓶,是一般人的2至3倍。原以為高劑量麻藥會讓病患昏睡較久,沒想到手術結束後,患者很快清醒、活潑亂跳。林賀典表示,這就是麻醉醫師的挑戰,除了學理,實戰經驗也很重要。
-
2021-12-26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全身麻醉其實比較安全?醫:半麻有更多不確定性
一般人想到麻醉,可能覺得只有手術才會碰到,但從拔牙、醫美,到健檢、手術,都有「麻醉」的身影。有些麻醉讓病人沉沉睡去,有些則是讓病人的患部「不痛」。使用到麻醉醫療的多數是哪些科別?大多使用哪些麻醉方式?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深入分析麻醉就醫數據,了解國內麻醉使用現況。由於麻醉通常伴隨著開刀、檢查等醫療處置,根據107年到109年的健保資料,整體麻醉人數107年和108年分別為138萬2,488人及141萬4,424人,到了109年則略降為140萬2199人。若細分全麻、半麻、局部麻醉和牙科局部麻醉,107、108及109年全麻的申報人數分別為69萬9,826人、73萬2,159人及73萬3,144人;半麻的申報人數分別為21萬3,793人、21萬739人、19萬7,243人;局部麻醉的申報人數為36萬6,138人、37萬5,131人、36萬4,045人;牙科局部麻醉的申報人數則分別為18萬7,642人、18萬1,925人、19萬1,791人。推測可能是因疫情關係,小手術減少,但必要手術仍需進行。麻醉方式由主刀醫師、麻醉專科醫師共同決定。曾為外科醫師的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麻醉的選擇並非單由主刀醫師或麻醉專科醫師決定,往往是兩人依據病人的情況、部位以及開刀時間,共同討論決定。全麻,也就是全身麻醉,看起來風險雖然比較大,但有時在專科醫師角度會認為「比較安全」。他解釋,因為全身麻醉時,呼吸系統都在控制範圍內,只要監控好生理機制即可;至於半身麻醉或是靜脈注射麻醉,則可能在手術過程中會因病人代謝較快而醒來,或是下半身麻醉了、但上半身仍在活動,反造成手術的不確定性,而出現其他風險。全身麻醉,限麻醉專科醫師施行才可申報。不過在麻醉給付規定中,除了全麻(包括「半開放式或半閉鎖式面罩吸入全身麻醉法」以及「半閉鎖式或閉鎖循環式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法」)限麻醉科專科醫師施行才可申報外,其餘麻醉項目並無規定得由麻醉專科醫師施行。李伯璋表示,每一種專科醫師都有特定專長,對病人來說都很重要。但過去麻醉醫師沒那麼多,「外科醫師就會兼著做(麻醉)」。他談到自己過去擔任住院醫師時,一開始開盲腸手術,便曾自己幫病人打半身麻醉,「多數時候沒有問題,但如果病人姿勢沒有擺好,麻藥跑上來,病人就會出現呼吸困難,必須緊急處理。」主刀醫師麻醉,更需嚴格觀察術後狀況。但李伯璋也提到,有一些診所可能因為規模不大,由主刀醫師自己麻醉,省掉部分費用,但相對容易出問題,是需要注意的現象。尤其若一開始麻藥下太多,但手術進行太快,雖可用拮抗劑催醒病人,但也要有耐心讓病人連接呼吸器到完全醒過來,送到恢復室觀察再回到病房,以免發生Rebound(反彈現象)。他舉例,過去剛到南部執業時,就有開業醫師幫病人做甲狀腺手術,結束後看到病人醒過來,以為已無問題,就直接讓病人到恢復室,沒想到病人忽然喘起來、呼吸不過來,只得再插管急救。但病人一旦拿掉原先的管子,便已造成氣管水腫,要再重新插管便不易放入,容易導致缺氧。因此若能一開始就監控好,確定麻藥全退,就能避免類似的事情。是否能從給付方式改善此一狀況?李伯璋認為,若能從政策角度規定當然很好,但現實狀況考量到人力仍然不足,僅能配合醫事司的管理辦法,健保從旁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