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5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搜尋
健保
共找到
4131
筆 文章
-
-
2020-02-05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影/比黃金還珍貴!郵差日送160萬片口罩 竟有藥局拒收
全國郵差動起來,因應口罩實名制,中華郵政今起每天配送160萬片口罩。由於口罩搶手,就有郵差緊張表示「比黃金還珍貴」。不過據了解,稍早執行配送任務時有健保藥局拒收口罩。對此,中華郵政說,會和衛福部了解狀況,一切都是按照規定投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前天晚上宣布,口罩實名制明天上路。全台6515間健保特約藥局和53間偏鄉衛生所口罩,全由中華郵政公司負責配送。中華郵政公司郵務處長陳敬祥說,今天起每個單位每天配送一包,內含200片大人口罩(四盒),50片小孩口罩(一盒),五盒裝成一包。若遇周末沒營業怎辦?陳敬祥說,只要假日有營業的健保藥局,都會去送,讓民眾方便提領。他說,全國每天配送數量是160萬片,前後總共投入人力3000人,包含運輸人員、投遞人員等,每天得去全國24家製造廠商收取口罩,遍布十縣市。有郵差表示,口罩現在比黃金還珍貴,很怕被搶,「而且錢掉出來人家會還你,但這個(口罩)掉出來不會,而且找不回來。」面對郵差的擔憂,陳敬祥說,配送口罩難免增加多的手續,但在安全管控上會加強,由四輪車輛配送,不會有被偷的疑慮。稍早也有郵差回報,目前有少數健保藥局不收口罩,表示不想販賣。對此陳敬祥說會和衛福部了解狀況。中華郵政則和員工表示,若不收,盡可能避免爭執,就先拿回來。至於每天配送口罩,員工的休假是否會調整?陳敬祥說,的確增加變動,目前會向勞動部爭取法律上的寬容,站在防疫、作戰最優先情況下,在法律允許範圍下執行口罩相關任務。為了讓口罩的分配更為公平,口罩實名制明日起上路,專業用途口罩(N95)由衛生局配發,民生使用的一般醫療口罩則於健保特約藥局販售,採健保卡實名購買。購買原則為身分證尾數奇數者在周一、三、五購買,尾數是偶數者二、四、六購買,周日則是全民皆可。此外,每人可以代購一次,大人可以幫小孩買,或幫行動不便者購買,必須攜帶兩張健保卡。至於兒童用的口罩,則需持12歲以下兒童的健保卡才可購買。
-
2020-02-05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哪裡買口罩?台南市推「口罩領購藥局地圖」手機就可查
因應武漢肺炎,政府推出實名制到健保特約藥局購買口罩,7天可購買2片,價格10元,希望方便民眾能買到口罩。台南市政府也推出「台南市口罩領購藥局地圖」,市民只要掃描QR code條碼,或是手動輸入網址,即可查詢哪裡有配合的藥局可買口罩。台南市政府研考會指出,口罩實名制將從2月6日實施,市民須持健保卡至台南市5百多間健保特約藥局購買,此次口罩實名制規定,7天僅可購買2片,2片價格10元。可購買的日期是依照身分證號碼最後一碼奇偶數判斷,如果身分證最後一位數為1、3、5、7、9,周一、周三、周五與周日可到藥局購買,若身分證最後一位數為0、2、4、6、8,可在周二、周四、周六及周日到藥局購買。市府提醒,周日雖然不限制購買者,但要留意藥局周日是否有營業,有關營業資訊可透過市府提供的「台南市口罩領購藥局地圖」中查詢藥局聯繫方式。地圖使用方式可掃描市府提供QR code條碼,或是手動輸入https://p.tainan.gov.tw/u/v52d開啟與查詢,有問題也可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台南市衛生局防疫專線06-2880180。市府表示,目前目前尚未有社區傳染發生,勤洗手、出入密閉空間或醫療院所記得戴口罩、生病在家休息,呼籲市民如果近期曾出入境中國大陸,返國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應主動通報並依指示戴上口罩,衛生局會安排後續就醫事宜。
-
2020-02-05 武漢肺炎.專家觀點
香港恐現本地感染 王明鉅憂心台灣零社區感染防線被攻破
香港昨天出現武漢肺炎首宗死亡病例,又確診出3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個案,都是本地感染個案,香港累積個案增至18宗,香港恐現本地感染,7千醫護罷工升級。台大醫院前副院長王明鉅說,他最擔心的香港發生社區感染,很可能已經變成事實,台灣目前零社區感染的防線,有一天會被攻破。王明鉅在臉書貼文指出,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擔心沒有用,只有加緊腳步做好準備。他提出了幾個建議:一、請健保署與移民署將目前會跳出的中國湖北旅遊史的範圍,再擴大包括中國大陸與香港、澳門。如果有相關旅遊史的民眾,如果有身體不適,除非緊急狀況,請暫時延後到醫院去就醫。如果身體不適,也請在這個時刻,開始踐行醫療分級制度,先到家附近的診所就診,再以轉診方式作後續的醫療安排。所有的民眾,也請千萬別要為了你自己,故意隱瞞你的中港澳旅遊史。二、請政府排除萬難,提升攸關國人群體保護效果的各種防護設備與觀念。包括口罩數量一定要充足與真的作好個人衛生的勤洗手,以及各個公共場所的消毒。尤其是公共場所的消毒工作,除了醫院之外平時並不會有太多人注意是否真的徹底落實。而且許多機構的清潔工作常是由外包公司用最低的價格得標來負責處理。三、請衛福部、教育部、科技部、經濟部大家一起盤點全國各個醫院、研究單位、生技公司、學校…,到底有多少能被訓練、能被動員、能被徵用的病毒檢驗人才與實驗室以及相關病毒檢驗所需的檢驗設備。台灣現在還沒有社區感染,我們還有一點點時間,必須儘快做好這些攸關未來萬一發生社區感染時,將會非常需要,也才能安定人心的診斷與鑑別能力與能量。四、請政府趕快妥善規畫,對於需要隔離的輕症病人,數量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就可能大量增加的輕症病人,一個不是醫院,但又能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尤其包括網路通訊以及基本的醫學觀察的容納場所。因為他們是輕症,所以醫療需求可以先不必到醫院住院,但是如果回家,又實在難以作到隔離。同時病情可能會有變化,所以要讓他們安心就必須至少有足夠能力的醫療觀察與監護。五、請政府一定要立即投注更大資源,務必讓所有醫學中心的醫療人員個人防護設備,絕對是最高等級也最充足的。口罩、面罩、防水隔離衣、安全的插管設備…。因為這些醫療人員的自身安全,不但是所有罹病民眾的最後一道防線,絕對不能失守。王明鉅說,信心,才是台灣如果真的面臨這個疫情的生死威脅時,最重要的武器。他當了很久的烏鴉了,但他真的擔心台灣,「希望台灣永遠不要發生社區感染,天佑台灣。」
-
2020-02-0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當今癲癇醫療照護的挑戰:從難治癲癇談起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癲癇」,由一位癲癇病人的母親描述她陪伴罹患癲癇多年的兒子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並且因為醫師的不離不棄,使病人終於因為癲癇外科治療的進步,而找到突破性的進展。因為她的文章,感動了我們,改變了「醫病平台」一向的原則:「避免來稿提到某一醫院或醫師的名字,以避免有『置入性行銷』之虞。」我們轉而利用這機會,邀請文中特別提到照顧這位病人多年的神經內科蔡醫師以及安排病人最後接受外科手術的尤醫師各寫出一篇他們照顧癲癇病人的心得,並介紹這位病人所接受的、較不為人知的癲癇外科治療。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社會大眾看到病人與家屬因為「癲癇」這疾病所遭受到的「痛苦」,並看到醫療團隊如何努力替病人「治病」,替病人與家屬「醫心」,醫病雙方都不放棄希望,共同努力,找到最好的治療與完美的成果。更希望這可以幫忙社會大眾進一步了解「癲癇」這疾病,鼓勵這種病人擺脫疾病所遭受的誤解與歧視,而能走出黑暗的角落,接受更先進的治療。1997年我曾以「什麼是難治癲癇」在成大醫院癲癇病友會主辦的「難治癲癇的處置」教育演講中作為引言,當時有幾個癲癇病友團體正在積極爭取立法,將最難治的頑性癲癇列入「身心障礙者保護法」;2001年底,終於獲得政府公告修法,不過其主軸是立基於社會福利,因此對病友、家屬與社會而言,「癲癇症」仍然是很大的困擾與負擔。難治癲癇一直是全世界醫療與研究的核心議題,它帶來了新型抗癲癇藥物的開發、臨床試驗、癲癇診斷的精進、外科評估與治療的進步。雖然台灣的癲癇醫療照護都緊跟著先進國家的頂尖醫療持續進步中,但是普及性與落實度仍不足以嘉惠全台灣約五至六萬名難治癲癇的朋友。癲癇醫療的核心是正確的診斷,其次才會有適當的處置,如藥物治療、外科評估與處置以及心靈的關懷。各國的文獻幾乎一致認同癲癇的誤診率達30%左右,因此醫師的主責是做出正確的診斷;相反的,也有癲癇朋友,甚至家屬堅持自己的信念,不能接受或不信任醫師給予癲癇的診斷,從而延誤病情,甚至發生嚴重的傷害與意外之後,再來求診。癲癇醫療的處置主要以獲得長期持續沒有癲癇發作為目標,藥物治療仍是主流,外科處置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將另有專家以專題介紹)。二十年前,台灣醫界可以選擇的抗癲癇藥物只有第一代(一種)、第二代(兩種)與當時最新的第三代(二至三種)三種類別,如今健保已同意給付超過十種以上的第三代抗癲癇藥物供選擇使用。服用抗癲癇藥物有其必要性、合理性與長期性,但是卻有為數不少的癲癇朋友與家長質疑使用藥物的種類、藥量,暗中以自己做實驗,為自己減藥或停藥;由於使用過程難免出現藥物的副作用,這是許多癲癇朋友及家長所最擔心的,但很遺憾的是有時他們並不會因為醫師事前的說明,甚至保證,而去除心中的疑慮。有些病人在增加劑量的過程或新增藥物後,在預期治療效果尚未彰顯時,就懷疑療效而未能同意接受醫師的指示,規則服藥。長期服藥過程中,不少醫師要求病友每次複診提供癲癇日誌,以查看癲癇發作日期、次數、生活型態,以供分析綜合可能的誘發因素,作為醫療參考。卻總是有病友忘記,甚至在幾次複診後,有許多癲癇朋友或家屬要求「只要拿藥就好」,但就是有醫師聽從他們的要求。癲癇朋友或家屬的這些信念與行為,以及縱容病友與家屬的醫師,都深深的影響癲癇的醫療品質。醫師對癲癇朋友與家族的安慰與鼓勵、親人的陪伴、朋友的支持、師長的教誨,都屬於雪中送炭,但是每次面對再發的挫折,尊嚴與信心馬上就被打敗,主要的因素包括長年以來,媒體側重於報導癲癇的負面新聞,其成效為一再強化社會文化對癲癇的標籤、汙名化,使得一般人聽到癲癇,隨即反應內心的恐懼,一看到癲癇朋友也就自然而然的保持距離,甚至排斥,造成許多癲癇朋友及家屬只得生活在這個看不到但卻深深的感受到龐大陰影,難以處之泰然。許多癲癇朋友常聽到「要看開、要獨立、要堅強」的鼓勵與勸戒,但是這並不實惠,因為這是一件知易行難的大難事。解決此一難事之道在於,要越早開始,就可以越早克服,因為高達60-70%的首次癲癇發作都發生於嬰幼兒、兒童與青少年期,他們在發育與發展的過程中,若一再的飽受隔離、歧視、霸凌、侮辱,影響人格與個性至鉅,甚至終其一生;此外,由於每個人都是所屬家庭的成員,家庭中有人罹患癲癇時,難免因為癲癇發作的併發事件,如難以預期的傷害、意外或需要轉送急診,甚至於有的還需住院等而帶來困擾,尤其是有難治癲癇的成員;還有因為家人對待癲癇成員的態度,包括過度保護或限制,有些則選擇逃避、甚或轉而憂鬱,也有容易情緒失控、衝突,尤其是在青少年這個階段;負責照護的家屬在持續的壓力下,也會造成焦慮、憂鬱或疏離。如果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雙方沒有建立有共識的合理解決方案並落實於生活中,一再的家庭衝突,不僅無法有正向溝通,甚至可能破壞和諧的家庭關係。癲癇症不屬於罕見疾病,大多也不需要高強度的照護,但它所延伸出的家庭、心理、社會層面議題,卻高於其他的疾病類別。藉此提出幾項重要具體可行的策略與方案,供各層級關心癲癇醫療照護者參考:1.訓練癲癇專科護理師成為癲癇醫療照護團隊的一員。2.建立各級學校的校護以及特殊輔導諮商管道,形成地區癲癇登錄系統,以利全面性的進行癲癇醫療照護。3.整合各醫療層級致力於癲癇醫療照護的醫師群,建立癲癇個案管理系統,以利雙向轉診。4.落實個人化整合醫療服務,在執行面上要以癲癇朋友以及家庭為單位,並由此推動癲癇醫療健康知能。5.登錄各地方、地區或區域的正式、非正式病友團體,由交換經驗到形成共識。6.組織癲癇青年朋友共識群,共同與所屬癲癇醫療專業團隊,為進行廣泛正確癲癇知識宣導教育盡一份心力。7.在醫療商業化取向的現實,規劃癲癇醫療照護團隊的分級與任務。8.規劃癲癇白皮書。
-
2020-02-05 武漢肺炎.回首SARS
走過SARS/全民量體溫比率高達七成 連美國人都不敢置信
【編按】中國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擴大,世界各國都紛傳確診病例。2003年SARS帶給台灣劇痛,但台灣也在防疫面有了經驗與進步。元氣網摘錄2009年財團法人歐巴尼紀念基金會出版的《回首SARS》、《走過SARS》二書部份摘文,讓大家借鏡,避免讓過去SARS的慘痛經驗再次上演。就全球SARS疫情的發展過程來看,台灣屬於後期,確定病例的病史也比較清楚,加上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沒有發燒,就不會傳染」(No fever ,No transmissiom)防疫原則,便於我們制訂一個良好的公共衛生以及防疫上的措施。沒有發燒,就不會傳染,攻破了SARS病毒的弱點,有如一刀砍斷了病毒「阿基里斯的腳跟」,這場防疫之戰就變得簡單許多。(附圖)附圖之圖說:病患剛感染SARS病毒時,並不具傳染力,一旦發燒,病毒就可能傳染給其他人。直到退燒之後,還是具有傳染力,因此,患者仍須隔離一段時間,防止病毒擴散。就世界衛生組織所公布的SARS傳染時程,病患在發燒到38.5度之後的一兩天,才具有傳染力,如果所有醫療院所都一起來篩檢發燒病患,設立發燒篩檢站,無疑是事半功倍,因此,委員會決定在全國廣設發燒篩檢站。於是我們要求每個大醫院都要設立臨時體溫篩檢站(fever clinic)。病人來看病,尤其是來急診,都必須先至篩檢站量體溫,如果正常,才讓病人進入急診,接受例行檢查。fever clinic設有臨時的檢查設備、X光檢查等。如果有發燒病人則在此檢查,病人與病人之間距離相當安全,不致有相互傳染之虞。檢查結果如懷疑為SARS病例,則經由專設路線至專門病房,如此一來,便能將可能是SARS的患者與 一般患者清楚地隔開來。這個決定以及篩檢站的設計與設立都是由當時健保局總經理張鴻仁負責,在很短時間內,全國各大醫院都設置了fever clinic,我還特別帶著國外學者、防疫專家實地參觀,反應熱烈,一致認為,我們台灣行動相當迅速。抗煞期間,民眾不敢至醫院就診,因此有些多出來的人力,可以投入抗煞工作,而張鴻仁一肩扛起了後勤工作,這就是我前面說的三仁,而張鴻仁的重要性就在於此。如果說只有發燒的人才會傳染SARS,那麼如果全國人民都接受篩檢、量體溫,不就可以找出所有SARS病人?據我所知,這個構想是由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提出的,構想當然很好,但做起來,卻有許多技術有待克服。那時SARS流行已經到了尾聲,即使全民量體溫10天,也只能抓到極少數人,成本過高。至於疾管局內部會議則針對是否執行全民量體溫一案,有一番熱烈討論,基於各種理由,大部分的人都同意全台灣每個民眾都應該自我健康管理,連續測量體溫十天。在疫情似乎已近尾聲之際,做這一件事似乎有些多餘,甚至連行政院院長游錫堃也問說「有必要嗎?」但我對於這項提議,是舉雙手贊成,因為這是台灣前所未有的全民大動員,雖然理論上只能篩檢到極少的SARS病人(根據我們估計,好像只有0.8人),但卻能夠測試出台灣民眾為了公共衛生,可以產生多少動員力量以及凝聚力?台灣民眾在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合作到哪一種程度?盡管只是志願性,沒有任何強制力,但可以趁著這次機會,演練台灣公共衛生的操練(Public Health Exercise)。全民量體溫,就得幫每戶人家準備溫度計,在政府各部會的配合下,我們在第二天就籌到了足夠的溫度計,透過各地里長、鄰長的分送,一兩天後就全數發放完畢,每一戶都有一支溫度計。事前就預料一定會有人唱衰,批評溫度計不夠用等,但我們首先調查了台灣全國溫度計的存量,並著手採購、分發,兩三天就準備就緒。「報告總統,溫度計不夠用!」知名政論節目主持人在節目上,下了這麼一個標語,我早就知道有人會唱衰、潑冷水,攻擊我們沒有配套措施,這些都是意料中的事,是我們社會的一大特色,也成了我們文化特點。台灣人民是可愛的!根據事後的各項民意調查,絕大部分的國人幾乎都做到了連續十天測量體溫的要求,前衛生署藥政處長王惠珀所做的「全國民眾對後SARS防治措施的意見調查研究」,結果發現,每天量體溫的民眾高達了73.6%;日後檢討此項措施時,調查也發現,約有85.6%民眾改變了衛生習慣,與以前相較,更常洗手、量體溫以及生病時戴口罩,只有13.8%受訪者認為沒有改變。我想今後我們國家如果再度遭逢不幸的重大事件,人民是可以被動員的,是可以信賴的,可喜!等到SARS疫情告一段落,我應邀至美國,進行學術報告,公布了台灣全民量體溫的數據,美國人都不敢置信。5月26日,這天,我到了萬芳、恩主公等各大醫院,告訴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只要病人沒有發燒,就不會傳染SARS病毒。 不久之後中區抗煞指揮會終於成立了,為什麼在SARS流行這麼久後才成立?這是因為這次防疫任務相當成功,台灣南北兩頭燒,台中卻安然度過。我在5月27日至台中,與中國醫藥大學董事長蔡長海醫師強討論此事,蔡董事長表示,胡市長擔心會影響台中市譽。市長不希望看到SARS到他的市來,這是可以瞭解的,但更積極的作法應該是主動配合政府措施,一旦病例出現,就有機會制管控它。蔡董事長非常配合,由他擔任中部指揮。(本文摘錄自財團法人歐巴尼紀念基金會2009年出版《走過SARS》)
-
2020-02-05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實名制明上路 藥局憂人力、怕過卡系統當機
口罩販售實名制將於六日上路,民眾可持健保卡到健保特約藥局購買,原本被排除在口罩通路外的社區藥局突變成主要配售點,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擔心人力不足難以應付大批民眾,同時也憂心過卡系統因使用過度當機惹民怨。「很錯愕!但也很興奮!」高雄市藥師公會發言人黃芬民說,這是基層藥師首度被納入正式防疫系統內,台灣擁有最高的健保納保率,透過此機制配售口罩,如果施行順利,將能在世界公衛防疫史上寫下一筆。但不少藥師擔憂的是,如以每家藥局每天配發兩百片成人口罩、五十片兒童口罩計算,一天會有一百廿五人進入藥局買口罩,而藥師仍有用藥諮詢、慢性病處方箋領藥等常態性業務,不少一人藥局的人力恐不足以應付。其次,民眾以健保卡購買口罩,紀錄從電腦上傳到系統可能需要一些時間,如民眾在這段空窗期又跑到別家藥局買口罩,恐會造成重複購買問題。台北市健保特約藥局林姓藥師則指出,政策趕著上路,刷卡系統至今沒測試,也令人擔心之後會不會凸槌卡住無法順利賣口罩,由郵局配送的狀況會如何也還不知道;而部分藥局服務櫃台與刷卡機同一處,如何同時應付買口罩人潮、購買或領取其他藥品的民眾也是難題,更別說沒空間大排長龍,影響店內、店外騎樓動線。民眾如欲查詢哪裡有「健保特約藥局」,可上健保署網站、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查詢。健保署另建置新系統,預計二月六日開放查詢每間健保特約藥局口罩數量,歡迎多多利用。對於外界批評口罩政策朝令夕改、變來變去,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昨天表示,口罩政策雖有改變,卻是因應實際狀況而做調整;實名制購買口罩上路之後,也會進行滾動式檢討。Kolas表示,政府一方面會持續滾動檢討該政策,一方面正不斷增產口罩,口罩量正陸續增加,未來民眾可購買的次數、數量、價格、甚至實名制執行的期限,都將視疫情的發展隨時修正。為宣導民眾正確使用口罩,避免口罩荒,公衛與流行病學學者出身的副總統陳建仁也與「徒弟」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合拍「雙V的口罩講堂」短片。
-
2020-02-05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自費看病 身分證可查旅遊史
為防止武漢肺炎自境外移入造成疫情擴大,衛生福利部全民健保署持續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風險評估,勾稽移民署資料,建置「防疫名單」,協助第一線醫療人員插卡查詢病患旅遊史,目前名單已有近卅四萬人,其中近四成返台後曾就醫。近期傳出部分自疫區返台民眾以自費看病,逃避旅遊史查詢。對此,健保署表示,已修改電腦系統,今起只要取得病人書面同意書,透過身分證字號、居留證或護照號碼就能查詢旅遊史,健保署同步公告同意書範本。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民眾沒帶健保卡還是可以就醫,在無卡查詢機制尚未建立前,是由各分區業務組提供電話代查服務,同仁廿四小時值班手機,遇到沒帶卡的患者,醫護人員都可用電話查詢。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組長李純馥表示,健保署已改好電腦系統,建立無卡電腦查詢機制,醫療機構今起只要輸入病人的身分證字號、居留證或護照號碼,就能透過電腦查詢旅遊史,針對已提升至一級和二級流行地區的省市加強警示。截至四日,防疫名單收載人數為卅三萬九千多人,就醫人數占百分之卅八,就醫病患以香港旅遊史最多,其次為澳門、廈門。分析防疫名單一月一日至卅日就醫資料,返台後九成在診所看病,以看牙周病、呼吸道感染人數最多,均超過兩萬人。
-
2020-02-05 科別.腦部.神經
33歲男昏睡不醒 竟是腦中風
新竹33歲粘姓男子,去年11月在家昏睡不醒,母親發現及時送醫,被診斷小腦出血,經顱內清腫及腦室引流手術,術後接受中醫針灸及復健治療,恢復情況良好。粘姓男子從事製造業,有原發性高血壓但未服藥,當天在家睡覺,醒來覺得頭有點暈,走路搖搖晃晃,認為可能是工作累,就繼續補眠,未料醒來時已開完刀、在加護病房。中醫大新竹附醫神經外科醫師巫智穎表示,「開顱併顱內血腫清除及腦室引流手術」先將頭蓋骨鋸開,再切開腦膜,清除40毫升的血塊,病患術後住院約2周。粘男術後在復健科醫師何宇淳、中醫科醫師黃詩偉協助下做後續治療,透過頭皮針灸,刺激頭部穴位,加速腦神經修復、循環,也透過四肢穴位刺激,促進復原。黃詩偉表示,根據國內健保資料庫的分析研究指出,腦中風的病患搭配中醫治療,可加速復元,縮短住院天數,改善生活品質,更可預防二次中風,降低6成中風再發率。何宇淳指出,粘姓病患手術成功,神經後遺症不多,口齒不清已完全復原,不過仍有肢體的動作障礙,目前進行平衡協調及眩暈復健,未來復原可達9成以上。急診室主任游俊豪提醒,腦中風不只是老年人專利,年輕族群也有高危險群,一旦健檢出現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可每天固定時間量2次血壓,並維持正常作息,控制飲食、多運動、少熬夜。
-
2020-02-05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賣口罩的特約藥局哪裡找?健保署網站、app均可查
中國大陸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口罩販售實名制將於2月6日上路,民眾如欲查詢哪裡有「健保特約藥局」,可上健保署網站、app查詢。健保署全球資訊網首頁,點選「社區特約藥局專區」,可透過條件查詢,設定搜尋條件、選擇所在縣市、鄉鎮市,特約類別應點選「藥局」;另可透過地圖查詢,點擊指定縣市的圖示後,特約類別一樣點選「藥局」。健保署建置新系統,預計2月6日開放查詢每間健保特約藥局之口罩數量,歡迎民眾利用。若民眾有下載「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可點選「院所查詢」,有三種查詢方式,地圖查詢、條件查詢、附近院所。附近院所可直接呈現自己所在地半徑1公里至10公里內之所有特約藥局位置。健保署表示,為讓資源利用公平及透明,健保署強化全國電腦資料庫系統,將由中華郵政配送口罩至全國6000多家「健保特約藥局」,民眾持本人「健保卡」前往購買,每張健保卡可購買2片口罩,7天內不能重複購買,偏鄉地區則由當地衛生所代為處理,民眾如有疑問,可撥打防疫專線1922,或健保署服務專線諮詢:市話0800-030-598或4128-678(不須加區域碼),手機改撥02-4128-678。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強調,國內專家已再三呼籲口罩使用時機應著重在「看病、陪病、探病的時候要戴,有呼吸道症狀者應戴口罩,有慢性病者外出建議戴口罩」,健康民眾及一般學生無須戴口罩,請民眾將口罩留給真正需要的人,讓資源發揮最大效用。
-
2020-02-04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1片戴3天半? 陳時中:口罩是戰備概念 不需人人戴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口罩販售實名制6日上路,口罩由郵差配送至全國健保特約藥局,每家每天配發200片成人口罩、50片兒童口罩。據了解,有部分一人藥局擔心在人手不足下難以應付,以及電腦插卡、讀卡的速度不夠快,會被民眾飆罵。藥局憂人手不足台中藥師公會理事長蕭彰銘說,確實有這些擔心和反映,每家每天配發200片成人口罩、50片兒童口罩,就是增加125人次的客人,加上其他藥局業務須處理,藥局在短時間增加人手恐怕也會有問題,今天藥師公會全聯會召開的會議上提出來討論。但健保藥局是否可以選擇不承接任務,這點還必須釐清。一位林姓藥師,政策趕著上路,刷卡系統至今沒測試,令人擔心之後會不會凸槌卡住無法順利賣口罩,由郵局配送狀的況會如何也還不知道;如何同時應付買口罩人潮、購買或領取其他藥品的民眾也是難題,更別說沒空間大排長龍,影響店內、店外騎樓動線。有藥師讚重要創舉蕭彰銘指出,有許多藥師認為,這是一次神聖且重要的使命,願意欣然接受,並認為如果這條通路建立後,未來會是台灣重要的防疫通路,相關大數據的蒐集也不是超商可以辦到的,所以是一次重要創舉。對於外籍在台人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在台外勞、移工者,若有在台工作事實就會有健保卡,因此仍可購買。另外,針對口罩不夠用的情況,陳時中強調,口罩是一個戰備的概念,不需要全民戴口罩,雖然一般人可能認為全民都要戴口罩,時時要戴口罩,甚至口罩要戴三天半,但其實戴口罩只是一個戰備的概念,平常是不需要戴口罩的,健康的人也不需要戴口罩,需要時再戴口罩,政府的做法,只是讓大家的機會都一樣,都能買到口罩,這樣人人都會有一個戰備的口罩來備用。【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蘇揆拍板6日起實施口罩實名制,但每個人7天內限購2片,民眾不禁大怨根本不夠用,也引發民眾恐慌,是不是口罩原料已出現短缺?經濟部表示,已要求工業局緊急向各原料廠商進行詳細盤點,同時經濟部與國軍合作的62條產線預計三周後會陸陸續續完成上線,屆時國內口罩產能應就可以逐步提高,讓國內供應趨於穩定。
-
2020-02-04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7天2片 醫嘆:恐真要重複使用了
口罩實名新制2月6日上路,7天僅可購買2片。前台大醫院副院長王明鉅指出,防疫專家說現在根本不必戴口罩,但是教育部讓全國從小學到高中,大學全部延後開學,明明白白就是在告訴大家疫情很可怕,對專家說法投下不信任票,這個稀鬆平常根本不起眼的外科口罩,現在可能真的得重複使用了。王明鉅在臉書貼文指出,今天開始,很可能每個醫院的門口都會大排長長長長的人龍。因為大家都沒有口罩可戴,也沒有口罩可買。所以無論是醫院員工還是病人,或是探病的人,可能全部都會突然發現陷入沒有口罩可戴,沒有口罩可買,無法進入醫院工作或看病的窘境。有朋友問他,口罩到底能不能重複使用,他可不敢說口罩能重複使用。但從今天開始,這個稀鬆平常根本不起眼的外科口罩,可能真的得重複使用。一個星期只能用健保卡買到二片,不重複使用,剩下的三天難道不必上班嗎?不重複使用又能怎麼辦呢?真不用戴口罩? 王明鉅:教部延後開學,打臉防疫專家王明鉅指出,雖然防疫專家們不斷說著,現在根本不必戴口罩。但是教育部讓全國從小學到高中,再加上大學也全部都晚開學二個星期的作法,明明白白就是在告訴大家疫情很可怕,就是對這些專家的說法投下了不信任票。王明鉅說,政府所祭出的7天2片10元的新口罩政策,是不是要大家徹底理解,反正怎麼買也不會夠用而且也買不到口罩。王明鉅,所以也許最好的作法是就乖乖認命,也不必再擔任何心。就完完全全聽從防疫專家們的話,大家根本就再也不要戴口罩了。王明鉅,現在都還沒有任何一個新型冠狀病毒的社區感染,全台灣就已經為了口罩亂上超過一星期。未來如果萬一的萬一,台灣真的發生社區感染的時候,大家又該怎麼辦呢?
-
2020-02-04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實名制將上路 在台外籍人士憂:我們怎麼辦
口罩實名制將於6日上路,花蓮一對來自歐美地區的外籍夫妻,為了有氣喘的3歲女兒,這幾天連跑好多藥局、超商,都買不到口罩,因3人來台短期學術訪問,沒有健保卡,擔心未來實名制上路後,被排除在外無法買口罩。這對外籍夫妻去年帶著3歲女兒來台短期學術研究,因女兒有氣喘,特地選擇在空氣品質好的花蓮居住,因屬於短期居留,3人都沒有健保卡。這對外籍夫妻這幾天在花蓮跑了好幾家藥局、超商,無論大人、兒童口罩全部缺貨,聽說憑健保卡購買的實名制即將上路,他們擔心以後更買不到口罩,壓力相當大,連日來到處打聽「哪裡有兒童口罩可以買?」也決定寫信向外交部求助。此外,實名制依身分證字號依奇、偶數分流,末碼雙號者可於每周二、四、六購買,單號者可於每周一、三、五購買(身分證末碼「0」為偶數),周日則開放全民皆可購買。許多在台工作的移工雖持有健保卡,但憂心沒有身分證,不知道會不會被排除在外。花蓮縣衛生局表示,實名制是針對國人的購買限制,若有健保卡無身分證的外籍人士,可持健保卡到健保特約藥局刷看看,至於沒有健保卡也沒有身分證的外籍人士,因今天與中央召開的視訊防疫會議未提到,還需再向中央請示。
-
2020-02-04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實名制後口罩去哪買?哪些是健保特約藥局?三招可查詢
為解決口罩搶購問題,政府將於6日開始實施實名制,購買地點也從原本的便利商店移到各地的健保特約藥局。不過民眾可能不熟悉自家附近的健保特約藥局,聯合新聞網提供三種查詢方式,讓民眾簡單操作就能知道藥局地點。1.健保署查詢網站 記得選地區也要選藥局▌健保署網站:http://www.nhi.gov.tw/QueryN/Query3.aspx6日開始民眾必須至家附近的特約藥局購買口罩,健保署平時便有提供查詢系統讓民眾查閱健保特約醫療單位。民眾使用時只要輸入住家所在區域別,並記得在第五項「特約項目」選擇「藥局」,就可以知道家附近的特約藥局地址。2.網友自製Google地圖 藥局地點一目瞭然除了健保署網站外,有網友整理衛福部公布資訊,以Google地圖自製「全台健保特約藥局地圖」,將藥局地點標註在地圖上。只要輸入住家地址,地圖便會顯示周邊特約藥局,民眾便可循著路線錢去購買。3.衛福部藥局明細 詳細記錄地址電話▌衛福部Excel查詢網址:https://udn.com/upf/news/2020/20200204.xls另外,衛福部也提供詳細的藥局明細,當中記錄藥局名字、地址及電話。民眾可以點擊連結下載,並使用Excel程式中的尋找功能,就可快速找到藥局的詳細資訊。行政院昨日晚間公布「口罩實名制」實行辦法,今日民眾便不能在全台便利商店購買,6日開始可持個人健保卡,至全台6505家特約藥局購買。每間藥局每日配額200片成人口罩、50片兒童口罩,一人7天限購2片,視產量情況再做調整。
-
2020-02-04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實名制2/6上路 又有網路神人先做好健保藥局地圖
為了平息口罩之亂,並防止少數民眾重複購買,讓更多真正需要的民眾都能順利買到口罩,衛生福利部宣布推出口罩購買實名制,即日起超商、藥妝店將不再販售政府配發的醫療口罩,自2月6日起,民眾需憑健保卡向全台6,505家健保特約藥局購買。雖然衛福部同時也宣布,新制上路的同時將會推出網站供民眾查詢可購買口罩的地點,但「硬是要學」網站(https://reurl.cc/Rd5eVZ)搶先製作了全台健保藥局地圖,提供民眾預先查詢。點開地圖後,只要點擊一下藥局定位圖標,就可以查到該藥局的地址、聯絡電話、營業時間等詳細資訊。2月6日新制上路後,相關購買規定與費用也有調整,民眾需持本人健保卡前往購買,每張健保卡可用10元購買2片口罩,7天內不能重複購買。且為分散購買人潮,身分證字號末碼雙號者可於每週二、四、六購買,單號者可於每週一、三、五購買,週日則開放全民皆可購買。另上班族及行動不便者,可委託親友代為購買,一人限代持一張健保卡,購買規則相同;兒童口罩僅限12歲以下兒童健保卡購買。每家藥局每天配發200片成人口罩、50片兒童口罩;另偏鄉地區將由當地衛生所代為處理。
-
2020-02-04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任何一家藥局都可買到實名制口罩?健保特約藥局名單看這裡
武漢肺炎造成口罩搶購大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晚(3日)宣布,口罩實名制將從二月六日上路,民眾須持健保卡至六千多家健保特約藥局購買,七天僅可購買兩片,兩片價格十元。那是不是街上隨意一家藥局都可買到呢?或是偏鄉或偏遠地區沒藥局,該去哪裡買呢?衛福部公布了「特約藥局及無健保特約藥局鄉鎮衛生所名單」供民眾查詢,需要買口罩的人,請從名單裡的這些藥局及替代地點去購買,此外,2月6日後,健保署新系統也可開放查詢每間健保特約藥局之口罩數量。還是要再度提醒,口罩夠用就好,請留給真正需要的人使用!●「特約藥局及無健保特約藥局鄉鎮衛生所名單」查詢名單: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XM2e489aAufTkZUYsJOqDR_xj8C_trie●下載「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可點選「院所查詢」,可依地圖查詢、條件查詢、附近院所。附近院所可直接呈現自己所在地半徑1公里至10公里內之所有特約藥局位置。
-
2020-02-04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口罩何時戴?謹記「1不3要」
口罩全台搶購,雖然政府一再強調不是人都需要戴口罩,但許多機關或是交通運輸卻又要求沒有戴口罩不得進入,到底何時「要戴口罩」,搞得民眾一頭霧水。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詹珮君表示,可以謹記「一不三要」戴口罩原則,提醒戴口罩要記得壓墊片,與人交談時也不要拉下口罩。詹珮君表示,許多民眾還不太清楚何時該戴口罩,戴口罩原則:一「不」:就是在開放空間不用戴口罩。三「要」:1.有生病,去醫院看病時要戴口罩,以保護其他人。2.如果免疫力不好的慢性病患者要戴口罩。3.出入人多擁擠的地方,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小,要戴口罩。詹珮君指出,很多人好不容易買到口罩,結果卻戴錯、戴反了,沒辦法達到保護效果。最常出現的兩大錯誤,第一是鼻梁的墊片沒壓,第二則是許多人要交談時就把口罩拉到下巴,因此提醒大家口罩「要戴就要戴好」。針對口罩分配發放的問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傍晚記者會時表示,目前口罩一天約可生產320萬片,但有許多民眾建議可採實名制,目前行政院也在研擬,但很多地方需要考慮,其中「健保卡是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若有定案將儘速告知大眾。
-
2020-02-04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不想被隔離?看病居然用這招 大鑽防疫漏洞...
武漢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台灣目前雖僅10案例,卻已人心惶惶,有患者發燒不但趴趴走,還去舞廳紓壓。群眾的恐慌,造成口罩搶購潮,但對頻繁接觸患者的醫護人員而言,最憂心的不是病毒,也不是防疫措施不足,而是怕被貼標籤、病患隱瞞旅遊史。看診要求自費 恐成防疫漏洞有醫師吐露,遇到一名從北京回台病人, 前一天打電話到診所預約看診,詢問他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病人都說沒去過疫區,隔天就診時才說找不到健保卡要求自費,診所櫃台人員堅持一定要讀卡,病人盧了半天無法看診只好離開,但之後因身體不適又繞回來,終於拿出健保卡,一插卡連線,電腦竟跳出「從武漢回來」訊息,令醫護大吃一驚。 台北市就有中型醫院在群組公告提醒醫師,部分從疫區回來的台灣人不想被隔離,會以自費看病,來逃避健保卡雲端註記,「請醫師要留意,即使自費,仍要先刷過健保卡才安心」。診所醫師表示,為防堵武漢肺炎疫情,移民署和健保署早已連線,上月13日以後返台者,他的旅遊史都會被註記在健保卡中,讓第一線醫療人員多一分警覺。沒帶卡看病?盼電話查詢旅遊史高雄市診所協會理事長楊宜璋說,的確有零星患者忘帶卡,要求押證件看診,因對方沒有發燒、咳嗽症狀,診所為避免醫療糾紛多無法拒絕。為防自費成防疫漏洞,已反映健保署,希望能透過電話查詢未帶卡的病人旅遊史。高雄長庚醫院每天就診人數高達上萬人,為避免少數民眾隱匿旅遊史,也要求民眾刷健保卡確認出入境紀錄,避免口頭詢問旅遊史時,有「漏網之魚」。 來院者如未帶健保卡,須填寫簡易篩檢問卷,填寫內容若謊報,依法可開罰15萬元,避免防疫破功。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遇到有民眾沒帶健保卡,除了要求詳填問卷資料與簽名,若有發燒,會將患者轉往急診室外的戶外帳篷就診。SARS盛行恐慌蔓延 醫護家庭遭排擠「當瘟疫來襲,蔓延最快的不是愛,也不是病毒,而是恐慌。」衛福部草屯療養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沈政男,回顧2003年3月侵襲台灣的SARS,導致1萬3000人被隔離、356人感染,73人死亡,深刻寫下感受。沈政男說,第一線醫護沒日沒夜,投身照顧確診及疑似患者,甚至遭感染;另有更多未接觸SARS患者的醫護,被鄰居、社區排擠,至今留下難以撫平的創傷記憶。因應SARS疫情,高市民生醫院後方曾成立高市發燒咳嗽特別門診,提供疑似者就診,以區隔醫院動線,掛牌當天鄰近居民包圍診所拉白布條抗議,還言語威脅醫護與患者。任職高雄榮總的醫師就說,SARS疫情讓全台進入戒備狀態,他雖不在第一線照顧SARS病人,但自己念幼兒園的孩子卻被老師叮嚀「先不用來上學,以免其他家長恐慌」,讓他頗無奈。照顧SARS患者醫護 心理創傷難痊癒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院長周煌智曾與教授醫師蘇東平共同為《科學人》雜誌撰文,用SARS疫情對第一線醫護衝擊,進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重度憂鬱症、恐慌及失眠症的研究。他們發現,照顧SARS患者的醫護,憂鬱症發生率比照顧非SARS患者的醫護高出13倍,失眠發生率高出4倍。周煌智說,尤其是照顧病人因而感染SARS的醫護,在疫情盛行時,有三分之二都罹患急性創傷壓力症候群與重度憂鬱症,即使疫情經過1年半,仍有三分之一醫護心理創傷未痊癒,四年半後才逐漸恢復生活品質;但因腦部海馬迴及杏仁體仍有殘留損傷,對媒體災難報導十分敏感,一旦有生活壓力衝擊,易導致精神症狀再度發作。他表示,在疫病流行時,有組織的工作環境與條理分明的照護步驟,是醫護避免感染、增加安全保護的最佳良方;提醒醫院應避免讓有精神疾病史、年紀較輕以及對武漢肺炎有負面感受的同仁參與照顧患者。對民眾而言,正向、樂觀的態度,以及對疾病的正確認知,更能降低對疫情的恐慌程度。
-
2020-02-04 武漢肺炎.專家觀點
口罩7天限買2片 醫生嘆:口罩現在可能真要重複使用了
口罩實名新制2月6日上路,7天僅可購買2片。前台大醫院副院長王明鉅指出,防疫專家說現在根本不必戴口罩,但是教育部讓全國從小學到高中,大學全部延後開學,明明白白就是在告訴大家疫情很可怕,對專家說法投下不信任票,這個稀鬆平常根本不起眼的外科口罩,現在可能真的得重複使用了。王明鉅在臉書貼文指出,今天開始,很可能每個醫院的門口都會大排長長長長的人龍。因為大家都沒有口罩可戴,也沒有口罩可買。所以無論是醫院員工還是病人,或是探病的人,可能全部都會突然發現陷入沒有口罩可戴,沒有口罩可買,無法進入醫院工作或看病的窘境。有朋友問他,口罩到底能不能重複使用,他可不敢說口罩能重複使用。但從今天開始,這個稀鬆平常根本不起眼的外科口罩,可能真的得重複使用。一個星期只能用健保卡買到二片,不重複使用,剩下的三天難道不必上班嗎?不重複使用又能怎麼辦呢?王明鉅指出,雖然防疫專家們不斷說著,現在根本不必戴口罩。但是教育部讓全國從小學到高中,再加上大學也全部都晚開學二個星期的作法,明明白白就是在告訴大家疫情很可怕,就是對這些專家的說法投下了不信任票。政府所祭出的7天二片10元的新口罩政策,是不是要大家徹底理解,反正怎麼買也不會夠用而且也買不到口罩。所以也許最好的作法是就乖乖認命,也不必再擔任何心。就完完全全聽從防疫專家們的話,大家根本就再也不要戴口罩了。現在都還沒有任何一個新型冠狀病毒的社區感染,全台灣就已經為了口罩亂上超過一星期。未來如果萬一的萬一,台灣真的發生社區感染的時候,大家又該怎麼辦呢?
-
2020-02-04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七天兩罩 全民罵翻「沒病都戴出病來了」
武漢肺炎疫情引發口罩搶購,新北市長侯友宜、國民黨及民眾黨都建議用實名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晚宣布,六日起實施健保卡實名制領取或購買,但限「七天兩罩」,政策一出民眾罵翻,痛批一片口罩要戴三點五天,沒有病菌都戴到有病菌了。國民黨與民眾黨雖都表示支持口罩實名制,但國民黨對七天只能買兩片口罩的措施,認為雖是為解決口罩難求現況,採取「先求有」的應急作法,但難以滿足民眾所需。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樂見中央面對問題、調整作法。每人對口罩的需求不同,依據衛福部宣導「四大戴口罩」原則,其中一個原則是出入通風不良、擁擠密閉空間時要戴,如果每天搭捷運通勤,兩片肯定不夠。此外,沒有健保卡的外國人或在台旅客要如何取得口罩,還要請中央研議配套措施。家有五歲孩子的鄭姓家長表示,不解為什麼是七天兩罩?一片口罩平均得戴上三點五天,這難道不會很惡心嗎,更何況現在都是雙薪家庭,父母親都要上班,一家四口又只能幫一個人代領,政府是在整老百姓嗎?「這個政府是腦殘了嗎?」在民營企業上班張姓女子說,七天二片口罩,就算是一家四口的小家庭也不夠,是要一家輪流戴?政府能保證六日以後就一定有口罩可買了嗎?劉姓家長也忍不住痛罵「爛透了」,七天兩罩根本就不夠用,且還無法幫多的家人代購,非常困擾,就算是共體時艱也不應該這樣子,況且這同樣也會引發大家排隊買口罩,因為擔心藥局會賣完。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合會副總會長穆風認為,疫情還沒有爆發的時候,七天兩罩可能還算夠用,但如果疫情爆發,根本就不夠用。他批評,政府現在的作法沒有解決問題,反而是帶頭恐慌,搞得家長每天想辦法買口罩,就為了應付未來開學後。針對政院實名新制,國民黨指出,若雙薪家庭皆於受管制之大樓上班,每周口罩需求至少十片,按目前新制,只能分配到四片,是否有其他管道購買補足不足之數量?政府是否要解除這些大樓的管制?民眾黨團總召賴香伶表示,樂見其上路,但希望注意分裝細節,降低汙染風險。賴香伶也提醒,偏遠鄉鎮沒有健保特約藥局,需要政府特別的關注,確保口罩能到達偏鄉。
-
2020-02-04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連夜跑超商買口罩 通勤族:7天2片怎麼夠?!
行政院拍板,2月6日起買口罩實名制,到全國6000多家特約藥房,用健保卡7天買2片。不過有百貨公司櫃姐指出,公司規定上班戴口罩,另有人搭捷運通車上下班「7天2片怎麼夠用?」另有家長批行政院「當初都相信政府説口罩夠,沒去搶購錯了嗎?」買口罩實名制在Ptt引起熱議,多數網友擔心天天上班、通車都要戴口罩,7天2片一定不夠?也質疑「怎麼算出來的?」「周休2日不是5日好嗎?」也有網友為政府説話:「口罩產量配給全國人口數,7天2片不然能怎樣?」「怎麼做都駡」「實名制保證買得到,不好嗎?」明天開始超商不賣口罩,學生家長連夜跑幾家超商趕買口罩,她表示孩子上補習班,一整天起碼得用兩片,不買怎行?並抱怨之前太相信政府沒搶購口罩,現在後悔了!
-
2020-02-0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QA/4日起超商不賣口罩 你一定要知道的買口罩Q&A
明天起超商不賣口罩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台灣的疫情並沒有更嚴重,但因為兩岸往來人多,導致社會大眾心生恐懼。往年一個月的是用量大約130萬片,現在產能雖提升至320萬片,但因為有搶購的事情,還是供不應求。因此從2月6日起民眾必須持健保卡才能買到口罩。買口罩Q&A:●口罩要去哪裡買?從明天起四大超商將不販賣口罩,自2月6日起民眾必須持健保卡到健保特約藥局才可購買口罩,每家藥局每天配發成人口罩200片、兒童口罩50片,偏鄉地區則由衛生所代為處理。●口罩怎麼買?一次可買多少?一張健保卡可用10元購買2片口罩,7天內不能重複購買。身分證字號末碼雙號者可於每週二、四、六購買,單號者可於每週一、三、五購買,週日則開放全民皆可購買。●可以幫別人代買嗎?一人可以最多可使用兩張健保卡,因此除了自己,可以代購一份,因此可幫行動不便或親友購買,但身分證字號末碼必須同為單號或雙號才可代買。另兒童口罩僅限持12歲以下兒童健保卡購買。●怎麼知道哪裏可以買?2月6日開始購買後,將提供即時地圖讓民眾知道哪裡售清。另外,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也可即時查詢特約藥局會讓大家知道哪裏●如果健保卡不見怎麼辦?可不可以先買再補卡?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現在健保卡申請補發很快速,只要到健保署各分區業務組,30分鐘內就能補發新卡,但沒有帶健保卡就不能購買。●病人或弱勢族群也限制購買?陳時中表示,依據目前產量病人部分也一併限制購買,但之後會在電腦裡針對有需要的病人做註記,並將視產能提升做調整放寬。另外,弱勢、獨居、身心障礙者,也將責成地方政府社會局,視需要在地方額度予以配發。●年紀很大,又有慢性病,七天兩個口罩怎麼夠用?李伯璋表示,針對有65歲以上、慢性病、三高、重大傷病等特別需要口罩防護的族群,健保署會進行研議,去釐清各項條件的定義,並進行做某種程度的放寬,2月6日前會以正面表列公布條件。●外籍人士剛來台灣工作或就學,我還沒有健保卡怎麼辦?李伯璋表示,這個部分將研議配套措施,2月6日公布相關辦法。●所有的口罩超商、藥妝店都買不到了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監測應變官莊人祥表示,目前只限一般醫用和外科口罩,其他棉布或活性炭等非醫療用口罩則不在此限,如果沒有呼吸道症狀者不需要戴口罩;有呼吸道症狀但兩片醫用口罩不夠用的話,可先用非醫用口罩,阻絕飛沫噴出感染他人。陳時中強調,實名制購買目前沒有設定期限,但現在經濟部已經正在全力發展產能,預期本月中到月底可以增加64條產線,並已請廠商24小時加班與國防部支援人力。另外也感謝中華郵政負責全力配合口罩的配送並吸收郵務費用,以及藥師公會全聯會和藥技師公會全聯會的在口罩配售和衛教上的義務協助。
-
2020-02-04 新聞.用藥停看聽
因疫情不敢上醫院拿藥 藥師:慢箋都可在健保藥局領藥
武漢肺炎疫情嚴峻,為降低病毒傳染風險,有醫院將門診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藥改至戶外,也有民眾不敢前往醫院,索性不領藥。但藥師提醒,慢性病用藥不可中斷,除了醫院之外,民眾也可憑醫院或診所開立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到任何一家健保特約藥局領藥,不但避免出入醫院等場所降低感染風險,也可保護自身健康。針對慢性病病患,醫療院所會開立慢性連續處方箋,通常分三次領藥,每個月一次,讓民眾未來三個月不需掛號就可領藥。但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黃彥儒表示,許多民眾以為慢箋只能在醫院領藥,因此發現有民眾因為受到武漢肺炎的疫情影響害怕到醫院,而中斷吃藥。黃彥儒說,慢性病患者面對疫情提身自身免疫力以及穩定控制疾病很重要,因此不可中斷慢性病用藥。國內已實施醫藥分業,只要憑醫師開立的處方箋,可自行選擇到任何一家健保藥局領藥。對於有些民眾擔心健保藥局領到的藥和醫院開的不同,黃彥儒強調,每個藥品都有自己的健保代碼,只要處方箋上註明,健保藥局就能給民眾完全一樣的藥品,或是藥師也能透過雲端藥歷幫民眾確認藥品品牌,所以無需擔心。黃彥儒表示,到健保藥局領藥除了能夠減少出入醫院、降低感染風險外,民眾也有更充裕的時間,向藥師諮詢用藥相關問題,例如服用降膽固醇藥物或抗凝血藥物,與哪些保健食品有交互作用,藥師就能詳加提醒。
-
2020-02-03 該看哪科.婦產科
高齡孕婦 子癲前症風險高近2倍
婦產科醫師表示,以35歲以上高齡產婦,或本身已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的女性,較可能出現子癲前症。國健署也表示,高齡孕婦罹患子癲前症風險,比一般孕婦高近兩倍。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組長林宜靜表示,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人2018年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03歲、生育第1胎平均年齡為30.90歲,其中35歲以上高齡者占30.12%(含二三胎者);而35歲以上才生第一胎者,也占22%。高齡產婦在我國孕婦中,的確有一定比例。國內外統計數據顯示,高齡產婦的子癲前症風險平均比一般孕婦高出近兩倍。林宜靜說,世界衛生組織(WHO)2014年的跨國研究顯示,35歲以上高齡產婦,與20至35歲間的孕婦相比,罹患子癲前症的風險高出1.78倍。林宜靜說,美國2014的醫學研究也顯示,若以4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與20至35歲間的孕婦相比,罹患子癲前症的風險更高出2.17倍。國內部分,健保署的早期數據也曾顯示,高齡產婦的子癲前症風險,也比非高齡者高出約兩倍左右。林宜靜說,只要是懷孕的孕婦,就應該定期、按時產前檢查,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國健署目前已補助準媽媽十次產前檢查、一次超音波檢查、第36周時一次乙型鏈球菌篩檢;而孕婦若以34歲以上接近高齡時,則在懷孕16周以後以羊膜穿刺方式,即多一次產前遺傳診斷,來進行染色體或基因突變分析,避免胎兒患有唐氏症等疾病。孕婦應辨識自身是否為高危險妊娠。林宜靜說,若孕婦出現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或本身有自體免疫、慢性疾病時,應向所檢查的醫師討論目前院所設備是否合乎需求,或轉至設備較完整的大型醫院。林宜靜表示,也可參考衛福部所擬定全台70家「高危險妊娠孕產婦及新生兒照護品質中、重度急救責任醫院」,當懷孕出現緊急狀況時,責任醫院可提供較完善照護服務。新手爸媽有任何問題,也可上國健署「孕產婦關懷網」及0800-870870專線洽詢。
-
2020-02-03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影/如何正確洗手、脫戴口罩 蔡壁如示範
武漢疫情延燒衍生口罩之亂,民眾黨立院黨團今天提出口罩配發建議健保卡限購等四大主張。民眾黨立委蔡壁如也示範正確洗手及脱戴口罩方法。蔡說,許多人常忽略脫口罩,正確脫法是拉束帶從耳朵側脫下,再接觸口罩外側邊緣將內側包住對折丟棄。至於正確洗手,許多人會忽略指縫,建議應該肥皂搓洗30秒以上,再以流動清水沖洗。蔡壁如說,因應防疫,政府呼籲民眾要勤洗手、戴口罩。但如何正確洗手?蔡說,手指頭每天都有菌落數,建議可以將指甲剪短一點,避免指甲縫藏污納垢,另外也要使用肥皂搓揉至起泡,洗手時,指尖及指縫都要仔細搓揉至少30秒以上,再用流動的清水沖洗後用擦手紙擦乾,至於在家裡,建議要每天換乾淨的擦手毛巾。蔡壁如說,建議民眾戴口罩還是要使用外科口罩,要將深色面戴在外面,正確戴法鐵條朝上,將束帶拉起將鼻嘴罩著,蓋好下巴及鼻樑中間,再來將鼻梁上的鐵條壓一下,與鼻梁密合。蔡壁如說,許多人會戴口罩,但卻常常忽略脫掉口罩?脫掉時,也是拉著束帶將口罩從耳朵側脫下,再接觸外側邊緣將口罩內側包住對折,健康人使用的口罩丟棄在垃圾桶即可。蔡壁如說,有些人口罩戴一戴,因為戴久不舒服就會往下拉,但重點是鼻孔部位還是要蓋住。
-
2020-02-03 該看哪科.婦產科
高齡孕婦子癲前症風險 國健署:比一般孕婦高出近兩倍
懷孕雖是喜悅之事,但婦產科醫師表示,以35歲以上高齡產婦,或本身已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的女性,較可能出現子癲前症。國健署也表示,高齡孕婦罹患子癲前症風險,比一般孕婦高出近兩倍。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組長林宜靜表示,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人2018年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03歲、生育第1胎平均年齡為30.90歲,其中35歲以上高齡者占30.12%(含二三胎者);而35歲以上才生第一胎者,也占22%。高齡產婦在我國孕婦中,的確有一定比例。而國內外統計數據顯示,高齡產婦的子癲前症風險平均比一般孕婦高出近兩倍。林宜靜說,世界衛生組織(WHO)2014年的跨國研究顯示,35歲以上高齡產婦,與20至35歲間的孕婦相比,罹患子癲前症的風險高出1.78倍。林宜靜說,美國2014的醫學研究也顯示,若以4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與20至35歲間的孕婦相比,罹患子癲前症的風險更高出2.17倍。國內部分,健保署的早期數據也曾顯示,高齡產婦的子癲前症風險,也比非高齡者高出約兩倍左右。林宜靜說,只要是懷孕的孕婦,就應該定期、按時產前檢查,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國健署目前已補助準媽媽十次產前檢查(第一次為懷孕12周時,檢查包含孕產史、抽血、驗尿、身體檢查等更完整項目)、一次超音波檢查、第36周時一次乙型鏈球菌篩檢;而孕婦若以34歲以上接近高齡時,則在懷孕16周以後以羊膜穿刺方式,即多一次產前遺傳診斷,來進行染色體或基因突變分析,避免胎兒患有唐氏症等疾病。孕婦應辨識自身是否為高危險妊娠。林宜靜說,若孕婦出現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或本身有自體免疫、慢性疾病時,應向所檢查的醫師討論目前院所設備是否合乎需求,或轉至設備較完整的大型醫院。也可參考衛福部所擬定全台70家「高危險妊娠孕產婦及新生兒照護品質中、重度急救責任醫院」,當懷孕出現緊急狀況時,責任醫院可提供較完善照護服務。新手爸媽有任何問題,也可上國健署「孕產婦關懷網」以及0800-870870專線洽詢。
-
2020-02-02 新聞.科普好健康
台灣第一例 微創治癒壞死性胰臟炎
43歲陳先生,因上腹悶痛合併發燒,就醫檢查發現為膽囊結石造成急性壞死性胰臟炎,醫師初步為患者進行膽胰內視鏡取出膽管結石,胰臟炎症狀與血清學檢查亦有所改善。但短期間又因腹痛再發而就醫,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有壁型壞死性組織淤積」,使用抗生素治療,仍持續發燒且無法進食。醫師決定採「經口內視鏡超音波導引放置雙翼管腔並列金屬支架」,並配合廣效型抗生素靜脈注射以及胃鏡,經支架施行清創術治療後,患者相關症狀逐漸改善,終於又可以享受健康美食。術後5周,患者順利以胃鏡拔除金屬支架,術後迄今將近3個月,胰臟炎相關症狀已明顯改善,此為台灣首位利用內視鏡超音波置放金屬支架,並合併清創術治療壞死性胰臟炎的案例。急性胰臟發炎 死亡率可達20%胰臟位於上腹後腹腔,負責胰液消化酵素與內分泌胰島素製造、儲存與分泌。急性胰臟發炎症狀有上腹痛,通常進食後加劇、前傾身緩解,可能轉移痛至背部,還有腹脹、惡心、嘔吐、發燒等症狀。胰臟發炎的主要原因包括膽結石、酒精性、藥物或高血脂。尤其是三酸甘油脂過高,次要原因為高血鈣、惡性腫瘤、外傷、感染、缺血性、血管炎、自體免疫性疾病等,或是膽胰內視鏡後造成之急性胰臟發炎等。急性胰臟發炎程度,可能從輕微至相當嚴重的併發症,嚴重時死亡率甚至可達10至20%。治療急性胰臟發炎,過去傳統以外科手術為主,施行清創,或經皮置放外引流管來治療。但傳統治療的缺點,包括住院天數長、失血量大、復元期長,還有相當比率的手術相關併發症,甚至死亡,以及外引流管的滑脫與及感染等問題。自費微創手術 改善預後近年來,隨內視鏡超音波技術發展與進步,以及雙翼管腔並列金屬支架的應用,使得胰臟偽囊腫或是壞死性組織可以利用此微創方式來治療,大幅改善患者生活品質以及預後。目前健保沒有給付此技術與金屬支架,患者需要自費使用。根據國外文獻統計,目前此技術併發症機率約5至20%,可能造成腹痛、出血、支架移位及腸胃穿孔等副作用,但大多數可以利用內視鏡處理治療。對於罹患胰臟炎的民眾,建議及早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避免反覆感染,以維持胰臟的正常運作。
-
2020-02-02 科別.骨科.復健
本土研究:置換人工關節 濕疹發生風險高出近四成
台灣的人工關節置換需求隨著人口老化快速增加,近來有醫師在臨床上觀察到,部分不明原因濕疹的患者曾經置換人工關節,因而懷疑人工關節可能引起濕疹。中國醫藥大學近日發表的統計性研究的確顯示,裝有人工關節的民眾罹患濕疹的風險高出一般人近四成,不過是否真的有因果關係,尚待探究。這項研究於去年11月發表於國際期刊「醫學」(Medicine),由中醫附醫皮膚科主治醫師吳伯元與骨科主治醫師蔡俊灝共同撰寫。研究團隊利用全民健保資料庫,找到2000年至2010年間2024名置換人工關節的民眾,另找8096人作為對照組,觀察兩組人到2013年底前的濕疹發生情形。研究團隊同時考慮了年齡、性別、免疫力、疾病史以及關節置換位置等影響因子。分析結果顯示,曾經置換人工關節的人後續罹患濕疹的風險高出對照組38%,其中,置換髖關節者的罹病風險高出24%,置換膝關節者的罹病風險高出45%。不過,5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則沒有顯著差異。中醫附醫皮膚科主任吳伯元表示,這項統計性研究只能看見置換人工關節與罹患濕疹的相關性,還不能確認兩者間具有因果關係。研究團隊下一步將藉由實驗探究其中機轉,如果找到特定人工關節材質可能提升濕疹發生率,那麼未來或許有機會製作這類成分的過敏測試貼布,讓有意置換關節的民眾先試貼於皮膚,確認無礙再動手術。吳伯元建議,醫師與置換人工關節的病人在術後應留心是否有過敏反應,如果發生原因不明的濕疹應提醒醫師,讓醫界累積更多關於併發症的訊息。如果民眾曾換過人工關節、後續罹患濕疹,且懷疑兩者有關連,那麼日後若有需要再換另肢人工關節時,宜與醫師討論是否應更換不同材質的產品,以降低濕疹發生風險。
-
2020-02-02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原民吃野味都沒事?老祖宗的智慧 一定避開這一點
武漢肺炎延燒,源頭疑似與吃野味有關,但台灣原民生食用飛鼠、山羌、梅花鹿、狐狸等野味,卻少有中毒情況;不過有人喝野生鱉血,卻得了敗血症差點送命。苗栗縣泰安鄉衛生所醫師兼主任賴聖民是南庄泰雅族人,他指出老輩族人吃野味如飛鼠腸是生活經驗的傳承和智慧,絕非胡亂食用;以他自己從小看老族人吃飛鼠腸,其實也不是殺了直接生吃,還是要用鹽或米飯醃幾天,這也有殺菌效果,但不會醃太久,避免破壞效用。桃園市原民局長林日龍表示,原住民過去食用野味,都會在狩獵結束時當場烤煮或醃漬處理,不生食,也不食用自己不認識的動物,少有吃野味中毒的情形發生。另外,隨著社會變遷,許多原住民的年輕人離開部落打拚不再打獵,當今原住民吃野味的傳統其實越來越少,除了豐年祭外,一年也許都吃不到一次。山豬、飛鼠肉 都做成醃肉苗栗縣泰安鄉山地原住民議員黃月娥是護士出身,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她看相關報導,心裡也很納悶「為什麼我們原住民吃野味就沒事?」她說,當地泰雅族人現在還敢生吃的野味,主要是飛鼠的腸子,但都是年紀較大的老輩或獵人,50歲以下的年輕一代大概都不敢生吃了;至於山豬、飛鼠的肉都是以醃漬方式製作醃肉。她說,老一輩人生吃飛鼠腸,直接沾鹽食用,還當成健胃的補品,認為飛鼠都是吃樹上的嫩葉,不吃地上的植物,所以很乾淨;生吃飛鼠腸可治胃痛,她以前見過生的飛鼠腸,顏色綠綠的。製作醃肉 肉片還會烤一下黃月娥說,20年多前她剛擔任縣議員時,鄉內曾有人吃醃肉食物中毒而腹瀉的個案,主要是吃的醃肉密封不佳且太潮溼,才會吃到遭金黃色葡萄球菌汙染的醃肉導致腹瀉,但住院幾天就好了;現在製作醃肉,肉片還會烤一下,即使沒有獵物,大家也會用買來的豬肉、魚肉醃製,風味讓人垂涎,因已發酵熟成,衛生較無虞。飛鼠腸食糜 含益生菌、酵素苗栗縣泰安鄉衛生所醫師兼主任賴聖民表示,飛鼠其實有不同種類,以中低海拔的飛鼠而言,通常都在樹上天然的環境棲息,吃的是嫩葉,比較沒有受地面病菌汙染的疑慮。但高山飛鼠可能因覓食關係會到泥土地面等複雜環境,牠的腸子就不適合食用。賴聖民說,泰雅族人吃的飛鼠腸子,其實是盲腸以上的小腸部位,腸內的物質是食糜,不是大便,因此吃飛鼠大便的說法是錯誤的。飛鼠小腸內的食糜含有益生菌、酵素等物質,食用對人體消化確實有幫助,目前文獻沒有記載吃飛鼠腸出問題的情況。泰雅族文化 吃飛鼠腸可「固胃」他指出,像泰雅族人設陷阱,會選擇氣溫較適合的季節,如春、冬時節,不致讓獵物很快腐敗,如死亡已久,族人聞到味道自然會判斷,有異味都會放棄;另外獵物傷口出現白蛆,具有高蛋白,在早年物質缺乏的年代,族人也會取來食用。新竹縣府原民處長雲天寶也表示,對泰雅族來說,飛鼠的腸子可以「固胃」,這是泰雅族幾千年來食的文化,不擔心會吃到排泄物,也從來沒聽說過有族人因此生病。原民獵人:最重要是新鮮、煮熟 台東大武排灣族獵人嚕瓦認為大陸吃野味的人多,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就是用飼養的代替去野外抓,野生動物飼養就不會健康,容易得病。他說,野生動物長年在山上野外生活,活動力大,抵抗力強,也不容易生病,生病了也自有一套本能去吃草藥治病;他很少看到台灣野生動物生病,獵捕動物四十幾年了,吃到現在也沒事。台東卑南族獵人蔡宗益表示,抓野生動物最重要的是要新鮮,還要煮熟,如果放太久自然不新鮮、不健康;喝狐狸的血也一樣,抓到活的馬上放血,倒在碗裡和米酒混合,殺菌又補身,已經死的就不會放血拿來喝。台東達仁鄉排灣族耆老王成良說,以前老人家去山上看陷阱,有時候是三天或一個星期看一次,常常抓到動物時,已經死很多天了;但老人處理這些死很久的山豬、山羊和水鹿,大多是取出內臟後,就地先火烤,帶回家再烤過煙燻,這樣能去臭味,也殺死細菌,肉質就像吃肉乾一樣,放久了也都能吃。喝生鹿血、生鱉血 罹敗血性休克66歲朱先生日前與友人餐敘,喝下生鹿血及生鱉血,以為能強身健體、補腎壯陽,沒想到回家後出現發燒、嗜睡、畏寒等症狀,症狀持續兩天才緊急送醫;檢查後確診為敗血性休克,住院治療一周,才從鬼門關走回來。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醫師陳虹志指出,敗血症患者臨床上不罕見,但朱先生沒有糖尿病與其他慢性病,菌尿狀況很輕微,肺部、皮膚均無明顯感染跡象,近半年內亦無旅遊史,患者到院時卻呈現敗血性休克合併多重器官衰竭的現象;直到住院兩天後血液培養報告顯示為抗藥性的大腸桿菌,調整後線抗生素後,情形才逐漸改善。陳虹志解釋,當天的鱉魚若是由民間養殖得來的,養殖業中使用抗生素的目的原是治療細菌感染性疾病,及預防細菌感染性疾病的發生,若使用過當就會造成抗藥細菌產生。就算民眾吃的是野生的鱉魚,以2008年台灣大學對台灣河川水中殘留藥物的實驗證明,河川水中充斥著健保開立的抗生素、止痛藥、以及慢性病用藥,就算是飲用野生的生鱉血,一樣有可能會造成抗藥性細菌感染,更何況鱉還有水蛭等寄生蟲卵存在可能,生飲實在非常危險。
-
2020-02-0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從SARS到武漢肺炎 那些經歷與警惕
近幾週來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已超過十個國家有病例報告,死亡人數超過百人,引起全球關注與警戒。中國下令封閉湖北省多個城市、美日等國預備包機撤僑,台灣確診案例逐漸增加、民眾開始排隊購買口罩消毒藥水。令人不禁回想起2003年台灣發生SARS疫情時的種種歷程與社會現象。當年11月筆者與同事舉辦了三天的研討會,並於2013年將該研討會論文集結出版,名為「疫病與社會~台灣歷經SARS風暴之醫學與人文反省」,總共收錄二十篇論文,作者涵括醫療、公衛、藥學、法律、社會、政治、哲學、歷史等領域的優秀學者,內容涵蓋:個人自由與集體安全、疾病控制與救治之法理研析、國家體系醫療體系與公衛政策、疾病社區與防疫經驗、院內感控與醫院評鑑、後SARS台灣之醫學倫理、疾病與風險社會、疫病歷史回顧與反思等八個章節。當年眾多學者基於社會所歷經慘痛教訓而發之思考與反省,想必或多或少能在今日帶來一些用處,或避免重蹈覆轍,值得回頭檢視一番。而筆者回顧當年主編本書時,彙整重要新聞事件與社會現象所撰寫之編者序言,提出個人、機構、政府三層面之倫理反省,新聞事件今日讀來仍舊怵目驚心,值得警惕。因此以下節錄該文主要段落,期與讀者共同回憶與思考防範提升之道:倫理面向回顧台灣SARS疫情事件以台灣為例,疫情的蔓延涉及醫療制度、公衛體系、國家防疫策略及危機應變、政治管理種種複雜的問題;若從倫理學的角度分析檢討之,已可概分為涉及「個人層次」、「機構層次」與「國家層次」不同層面之個人行為與組織決策之道德問題,充滿醫學倫理及專業倫理的議題值得被探討。茲從此面向,將疫情蔓延時刻所發生之重要事件作一簡要敘述回顧:個人層次、屬於市民醫療行為及醫師專業倫理的問題一罩難求:民眾驚恐搶購口罩、商人趁機囤積口罩、哄抬價格牟取暴利,並傳有民意代表介入大發國難財;造成醫療用N95口罩供應不足,第一線醫護人員必須重複使用之,安全受威脅。隱匿病史:疑似感染民眾就醫時害怕遭到拒絕、刻意隱匿其先前曾經至疫區醫院就醫之病史,造成疫情之擴散、並危害到醫護人員。不遵守居家隔離:某研究員自香港返回台灣,按照規定必須居家隔離十天,但該研究員沒有自我隔離,還到學校教書、隨後並出國。記者醫院臥底:A週刊兩位記者在B醫院封院後,以病患家屬的身分隱藏在院內採訪、攝影達十天之久,甚至還進入急診室,被發現後以「新聞自由」及人民有「知的權利」自辯。市長帶頭阻撓病患轉院:衛生署將B醫院疑似染SARS的三名病患轉送到C醫院,遭D市長、議長、市議員以及該院週遭七個里的里長,率眾以車輛、肉身阻擋在C醫院急診室前的通道上,要求病患原車北返。經內政部長、三黨立委斡旋、衛生署副署長保證疫情不會在D市擴散後,方解除這場抗爭。抗爭拒絕醫療廢棄物:E醫院醫療廢棄物運至F縣E鄉某環保公司焚化爐消息曝光後,鄉民激烈反彈在廠外圍堵抗爭,並在廠房門口達起棚架,揚言進行長期抗爭。在地檢署檢察官坐鎮指揮、優勢警力戒護、環保署長郝龍斌親自壓車下,E醫院醫療廢棄物方順利進入環保公司焚化,期間曾爆發零星警民肢體衝突。太平醫師:部份資深醫師在遠處指揮調度,而經驗不足的年輕住院醫師與護士,卻在防護不足、操作不熟練中承擔風險;一名實習醫生於高雄某醫院實習時感染SARS,兩名年輕住院醫師因染煞病故,許多醫學生家長因此害怕子女受疫情波及,不顧醫院人力嚴重不足的問題,向教育單位施壓要求將一千三百位實習醫生撤出醫院,甚至直接向監察院檢舉教育部失職。不同醫護專業間之權益、溝通問題在其間浮現。醫護人員歇業辭職:某G縣市署立醫院暫停門診、急診,該縣三分之一的診所紛紛以各種理由自行停業。南部某醫學中心一百二十四名護士因不願照顧SARS病患而選擇辭職,數位醫師提出辭呈。行政院強調政府將優先處理醫療院所工作環境與安全改善等問題,醫護人員若有疑慮應循正常管道申訴,不能說辭就辭、臨陣脫逃,影響醫護人員整體士氣與聲譽;若溝通無效,政府不排除依法徵調醫護人員與徵用醫院,以公權力直接介入。染煞不知出國旅遊:H醫院急診部I醫師旅遊日本出現發燒症狀,以為自己只是感冒風寒水土不服、自行服用退燒藥,返台後診斷出感染SARS,引起日本社會的恐慌與不滿。落跑醫師:J醫院K醫師於該院封院期間逾期未返院隔離、自行居家隔離,被指責為不盡責的落跑醫師,事後並遭L市醫師懲戒會停業三個月處分。K醫師辯解認為醫院封院擠滿近千名員工和兩百多名住院病患,但院內只有四百多病床,根本無法達到隔離需求,只會造成更多交叉感染和傷亡,同時醫護人員自己應是被隔離者,更不應在設備不足下照顧病人,因此拒絕返院,絕非不盡責之落跑醫師。機構層次、屬於醫院的行政與組織倫理問題L醫院孤軍奮戰:M醫院爆發嚴重的醫護人員集體感染後,L醫院急診處湧進一天一百多位疑似SARS患者,然而N95口罩、隔離衣、負壓病房等防護設備嚴重不足,L醫院不斷地向衛生署發出求救信號、要求分散病患到其他醫學中心,衛生署說沒有法源依據,其他私人醫院則基於營運考量不願收治。L醫院孤軍奮戰兩周,終於爆發院內群聚感染,為避免疫情擴大,只好暫時停止急診,隔離兩百五十位醫護人員,並採取幾近半封院的做法、新大樓「只出不進」。此一情形暴露國家對醫療資源之緊急指揮與調度不力,及中央與地方政府對醫療機構之專業自主的管理問題。只出不進枉顧病患社會安危:N醫院在發生院內感染後,採取「圍堵隔離、逐步封樓、只出不進」的策略,哪裡有SARS就封哪裡,翌日消息傳出後住院病患開始自動辦理出院,紛紛逃離醫院,院內病患從兩千五百餘人驟降到六百餘人。行政院防疫委員會顧問O擔心這些病患可能會流向P市的Q、R等醫院,使南部進入社區群聚感染…。他表示,盡早找到病人早點治療有助降低死亡率,因此找到N醫院出院病例已是迫在眉睫。N醫院決策委員會指出醫院沒有公權力限制病患出院,可提供名單供衛生局追蹤掌握。報導指出「疫情失控不但見證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對於這個龐大的醫療體系指揮失靈,也曝露出一個完全以營利績效為導向的教學醫院,在面對SARS疫情之處理竟然顢頇萬分。」醫院怕影響營運隱匿病情不報:行政院接獲北中南各大醫學中心醫師檢舉,醫院院長、感染管控主管為了醫院的面子、業績、怕被封院,在院內出現SARS疫情後多隱匿不報,情形嚴重成為疫情擴大主因。行政院所獲資訊顯示部分醫院在院內出現疫情時,初期都認為自己可以處理,等處理不了、壓不下來時才往上報,但此時往往已一發不可收拾。S、T、U醫院皆如此。檢舉醫師認為醫院若誠實通報,可讓醫護人員提高警覺、外界的協助進來,醫護人員在良好保護下工作,減少被感染危險。看護工「趴趴走」形成防疫漏洞:R醫院爆發院內群聚感染,兩名看護工和一名慢性病患的PCR檢驗呈陽性反應,由於看護工在醫院內、甚至於不同醫院之間「趴趴走」,造成防疫漏洞,挑戰院內感染管控,也暴露醫療看護工於醫療照護體系中的角色與安全問題。院內感控與醫院評鑑:院內感染是此次SARS流行主要型態,院內感控平時在醫療商業化的趨勢下受到輕忽,長期缺乏投注資源、人力、品管,終於在高傳染力的SARS病毒挑戰下爆發嚴重疫情;而醫院評鑑制度本身及醫院應付醫院評鑑的措施亦存在許多問題須檢討。醫療商業化與醫療品質:財團投入醫院經營、將醫療事業商業化、企業化、營利績效導向的做法,大大扭曲醫療專業本質與倫理、改變醫病互動;為了怕影響營運而隱匿疫情、延遲通報或拒收病患,其背後的經營哲學之倫理問題,是院內感染、疫情擴大最主要原因。國家層次、政府防疫政策與衛生決策的問題離島地區醫療資源與支援不足:離島地區V、W、X相繼皆有SARS疫情,均有疑似SARS病患要轉送到台灣,卻遭到航空公司拒絕、海鷗直昇機呼叫不到的情形,造成這些地區的恐慌,政府也因未能保障當地人民的醫療權而受到指責。離島地區並一度發生口罩、耳溫槍缺乏、病患無法送往本島就醫,充分反映對離島及偏遠地區的醫療資源分配嚴重失衡。轉診機制:SARS疫情從醫院擴散到醫院,從台北到高雄,主要感染源來自病患在醫院間遊走,顯示醫療體系中醫療機構之分級及分工模糊、無法落實分級醫療與轉診制度,醫師與醫院執行醫業的模式與民眾的自由市場式、消費行為化的求醫行為,交互強化了這種醫療分工混亂的問題,影響醫療資源使用之效率與醫療品質,也成為疫病迅速散佈的原因之一。衛生署因而擬定三級轉診制度,勸告百姓有發燒或咳嗽請先從基層醫師看起,依照病例的可能性往上分級轉診。Y醫院封院事件:Y醫院因爆發群聚感染,行政院與Z市政府共同宣布Y醫院暫時關閉、全面管制,院內兩百四十位病患集中治療,九百三十位員工(含志工)全部召回集中隔離,否則記過嚴辦。市府不惜祭出重罰、甚至啟動內政部失蹤人口協尋機制,務必將所有員工找回集中隔離。另外,九百三十位員工的家屬將居家隔離,而過去兩週內曾到Y醫院就醫、住院的病患及進出人員,也將全部追蹤管制,必要時不排除召回集中隔離。數名醫護人員因不滿裝備不良、未受良好防護訓練、未獲得充分資訊,對隔離措施表達嚴重抗議,大喊「我們在等死」、「政府罔顧人權」,數名護士一度衝出封鎖線,與警方發生推擠,揚言員工將跳樓,以喚起衛生單位改善目前混亂的隔離情形。針對此情形,市長Z說防疫視同作戰,這種行為有如敵前抗命,將依法強制處分。此措施為了集體安全而限制個人自由,甚至危及個人安全,涉及了重要的「個人行動、居住、遷徙等基本人權」與「社會安全、政府決策及公權力行使之正當性」的問題。國家醫療體系與公共衛生政策:長久以來公共衛生體系之建立在全民健保開辦之衝擊下,有醫療化之傾向;國家整體健康照護體系之發展是否重醫療而輕衛生保健、資源之分配是否有兼顧醫療體系與公共衛生系統之均衡發展,值得好好檢討。(以上引述自: 蔡甫昌、江宜樺(編)(2013)。疫病與社會―台灣歷經SARS的醫學及人文反省。臺北市:臺大醫學院。編者序。)SARS之後,醫界推動了不少教育改革,其中最主要的包括:一、衛生署及醫策會推動全國性「住院醫師一般醫學訓練」,除了強化醫學系畢業生一般醫學之照護能力,也將「醫學倫理、法律、品質」列為住院醫師一般醫學訓練的必備課程。為了此教育計畫之推展,相關課程之種子教師研習營會也隨之發展,提供相當容量的種子教師培訓。二、2003年修訂「醫師執業登記及繼續教育辦法」,將「醫學倫理、醫療相關法律、醫療品質課程、感染控制、性別議題」列為醫師繼續教育必修課程,並佔總積分數的十分之一;各醫學會、公會、醫學中心為服務會員及醫師同仁,辦理許多倫理法律繼續教育課程。三、「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醫策會)所掌理的我國醫療院所評鑑,開始強調「醫學倫理與病患權利」、「病患安全及醫療品質」甚至「醫療組織倫理」,藉具體評鑑標準的建立,來帶動各級醫療院在運作上必須有所革新措施。繼SARS經驗的巨大衝擊,2005年H5N1突變型流行性感冒(禽流感)、2009年H1N1新型流感(豬流感)、2010年超級細菌等一波波新興傳染疾病前仆後繼,依舊考驗著國家治理與國際社會的防疫作為。當前的武漢肺炎,其實正是檢驗醫界十幾年來醫學教育革新成效的時刻:是否所有醫療人員面對武漢肺炎疫情挑戰時,其一般醫學照護能力是否充分?對於照顧病人過程其感染控制與自我保護能力是否足夠?在面臨病人最佳利益與自身風險產生張力與衝突時其醫學倫理法律思維與權利義務權衡是否適當?這些都將面臨檢驗。就社會整體而言,年輕一輩可能缺乏對於當年SARS疫情之經驗與記憶,約二十五歲以上有過體驗者,在面對當前疫情時可能內心焦慮程度較低。然而當社會大眾面臨疫病對於個人之生命、健康、財產帶來威脅時,人性之弱點仍然可能再度帶來人心恐慌與社會動盪;在缺乏心理準備與充足資訊輔導下,上述當年之案例與事件仍可能再度發生;但是若能透過歷史回顧與案例思考,並獲得正確的防疫資訊與社會支持,將有助於國人能及早在心理上有所預備而能從容應對,本文期許或者能透過歷史教訓與倫理面向之思考,來裝備人心以加強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