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3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偏鄉醫療
共找到
130
筆 文章
-
-
2024-10-23 慢病好日子.慢病專欄
地方名人堂【花蓮縣】偏鄉資源少居家醫療卻冠全台 朱家祥:服務密碼在這裡
花蓮好山好水,是旅遊的一大看點,但地形狹長造成的交通不便,人口與資源多集中於偏北的市區,加上原鄉部落的語言文化,必須因地制宜推出符合當地的醫療政策,對此,花蓮衛生局以「去(Go)」打造主動出擊的公務精神,深入偏鄉,提高縣民醫療可近性,創下居家醫師服務涵蓋率全國第一、失智確診率全國第一等亮眼佳績,還與花蓮慈濟醫院合作,推出全國首創的家庭健康戶口名簿。「去」貼近民眾 提升接受公衛政策意願花蓮縣民平均壽命77.12歲,較全國平均少3.11歲,健康問題刻不容緩,但境內幅員遼闊、山區偏鄉多,花蓮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醫療服務應更積極「去(Go)」貼近民眾,提高接受接種疫苗、健檢等公衛政策意願。依文化制定專屬的衛教策略是花蓮縣醫療政策的特色,例如原住民文化與檳榔密不可分,但研究指出,有嚼檳榔者罹患口腔癌風險是一般人的28倍,朱家祥表示,不能用漢人的思想一味禁止,而是進行深度文化調查,探詢部落傳統習俗,再透過具相關知識的種子原住民,才有辧法推動口腔癌相關衛教。朱家祥也說,花蓮慈濟醫院承接衛福部「健康福祉科技整合照護計畫」,已跟秀林、吉安、光復衛生所合作,發展家庭健康戶口名簿,衛生所可看到個人及其家庭的健康資訊,透過該個案提醒其他家人應接受健檢等診治,打造沒有圍牆的醫院;期望明年將該模式導入全縣13個鄉鎮市。花蓮老年人口佔19%,又多居住於交通不便、資源取得困難的偏鄉,對此,衛生局針對偏鄉重要食材來源的行動菜車進行改造,增加販售乳製品、未精緻全榖類等民眾缺乏攝取的品項;藉由菜車帆布、層架標示、廣播及老闆,普及營養知識;錄製七種語言的營養宣導,降低語言隔閡,這些都能有效增加民眾營養攝取量。對於老人常見的失智症,花蓮衛生局除了在社區進行衛教、推廣失智友善概念外,也由縣內5家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整合資源,主動到獨居或行動不便的長者家中進行篩檢,找尋疑似個案,這樣縮短確診評估時間的作法,讓花蓮縣失智確診率全國第一。值得一提的是,花蓮成人健檢也主動進入社區巡迴,使花蓮成人健檢覆蓋率33%,高於全國平均的25%;老人健檢則特別納入維生素B12、葉酸及維生素D,「研究指出,維生素D、糖化血色素與骨鬆、糖尿病、癌症、慢性病死亡率有關。」預計明年再新增鈣檢測。「去」解決醫護問題 方便後續為民服務「衛生局也要當醫師的後盾,『去』解決醫護遇到的問題,後續他們為民服務才會順暢。」朱家祥說,衛生局提供診所醫師訓練,使其能基礎識別患者需求;派人到診所解決電腦設備問題;帶醫師前往照護對象家,或先集中病患,讓醫師一次看診,減少醫師往返時間。多管齊下的策略讓花蓮居家醫師服務涵蓋率居全國之冠。花蓮縣內10家醫院,多分布於北區,因此衛生局推行公衛政策十分仰賴診所,朱家祥舉例,新冠疫情期間,花蓮率先跟診所合作,啟動居家照護模式,短時間內號召72家西醫診所、22家中醫診所加入,並召開會議,向健保署反應視訊病患後相關的健保申報問題,降低居家照護的阻礙。朱家祥也表示,許多醫師回饋,他們親自到患者家中看診後,才了解地處偏遠、獨居都是造成患者無法定期追蹤、醫囑遵從性低的原因,因而重新點燃醫師們最初從醫時的初衷與熱情,這也讓朱家祥更堅定衛生政策的推行方向。此外,近年偏鄉醫療強調遠距醫療,但朱家祥坦言,仍須克服網路資訊佈建困難,期待未來跟業者合作,推出5G行動醫療車,深入各個偏鄉提供到宅服務,健保署也能多給予外展醫療服務支持,做第一線醫護人員的靠山,一同為偏鄉民眾健康努力。
-
2024-10-1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療奉獻獎/八八風災封路也巡診 中醫卓青峰每周固定上阿里山行醫已21年
21年來,嘉義迦南中醫診所院長卓青峰堅持每周一次深入阿里山鄒族部落看診,施藥、針灸不說,還買早餐上山,送給每個來看病的人。即使落石封路,他仍駕駛吉普車繞小路上山,路開到哪裡,他就看診到哪裡。近年他回學校在老人學研究所進修,學習遠距醫療、人工智慧等新科技,希望偏鄉的中醫照護更有品質、更有效率。卓青峰年幼時曾感染小兒麻痺,他克服身體的不方便,2003年起在無中醫資源的阿里山鄉來吉部落成立首處中醫巡迴醫療點,莫拉克八八風災時道路中斷,據點改至樂野部落。村民感謝他,卓青峰則說,其實他受益良多,他能上山賞景、看雲海、呼吸香甜的芬多精,還有機會幫大家看病,覺得很享受、很開心。投身中醫31年 每周固定上山卓青峰有原住民血統,投身中醫31年。一次參與世界展望會到嘉義偏鄉巡迴衛教的機緣,發現山區居民的醫療觀念不足,決定從己身做起,以設置醫療點,致力推動中醫資源在城鄉均衡發展。目前還擔任健保中醫門診總額醫療資源不足地區改善方案的召集人。阿里山鄉來吉、樂野部落路途遙遠。卓青峰每周固定上山的周二,早上6點先在自家診所打包器具及藥材,7點前偕妻子一同出門,8點30分準時抵達部落開始看診,中午看診結束再開車下山。上山途中,他會購買早餐,帶上山與居民分享,抵達巡迴醫療點時,先把脈問診、開藥方,妻子協助調配中藥,還有針灸或經絡疏通等療法,讓病人得到全方位中醫照護。曾患小兒麻痺 理解病人不適「海拔600公尺以上的空氣是甜的!」卓青峰如此形容。醫療點所在的樂野村,海拔超過一千公尺,有一大片美麗的楓香林地,還有茶園、咖啡、蘭花等,優美的環境吸引卓青峰愛上了這裡。他說,這個地方不同季節會有不一樣的風景,趁著巡迴醫療偷得浮生半日閒,在山林間徜徉、吃飯,是他和妻子難得的放鬆時光,是夫婦倆的小確幸。卓青峰出生在1959年,那年代台灣盛行小兒麻痺,他年幼時感染病毒,留有後遺症,身體肌力下降影響運動表現。不過,卓青峰不斷鍛鍊、提升肌力,擔任中醫師更能以同理心看待病人,理解患病的不適感,更關心病人,他從中也領悟現今社會的醫療資源不平衡,認為應該建立更完善的制度,讓醫療資源在城鄉平衡發展。落石阻路 路開到哪看診到哪身體不是卓青峰參與救災的阻礙。921地震時山區災況慘重,卓青峰開著吉普車挺進災區,協助載運物資,也攜帶藥物及針灸用具到南投縣信義鄉救災, 他連夜為近百名災民看診,帶去的藥幾乎都用光了。莫拉克八八風災重建期間,來吉部落撤離山區,前往中庄營區、逐鹿社區等臨時處所避難。部落交通不便,居民因天災下不了山,幸而有卓青峰不間斷上山看診,即便落石阻斷道路,他也能駕駛吉普車從一旁小路穿越,「路能夠開到哪裡,我就能看診到哪裡。」山區網路不穩 常常耽誤看診卓青峰在阿里山鄒族部落看診20年,看診過程中與部落居民的互動讓他很有親切感。他學會了簡單鄒語,也與居民互教台語,雙方建立了深厚情誼。在山區設置巡迴醫療點,最大的困難就是交通和通訊,每逢地震、颱風等天災,道路可能中斷,還有土石崩落的威脅,上山往往像是跟老天爺賭運氣,但卓青峰擔憂病人,總是想辦法改道通行。「目前最難解決的是網路通訊。」卓青峰說,患者病歷都在網路系統中,看診時要先連上專屬VPN,才能調閱資料看診。然而山區網路不穩定,網路常常很難連線,就會耽誤看診時間,這個難題希望有天能夠解決。去年拿到碩士 專攻老年學台灣進入高齡社會,嘉義縣高齡人口比率逾22%,是全台之冠。卓青峰說,部落年輕人離鄉就業,只剩老人和小孩在山上,目前看診的病人近半數都是老年人。他盼望進修老年醫學,讓自己與時俱進,近年有女婿協助看診,他逐漸卸下重擔,才得以在2020年考入成功大學醫學院,攻讀老年學研究所,並在去年取得碩士學位。65歲的卓青峰,正式邁入老年,切身感受老年疾病的各種問題迫在眉睫。他的心願是將研究所學習的人工智慧等新科技和中醫結合,發展在宅醫療(居家照護)、遠距醫療,加入實證醫療概念,更全面的照顧老年人。卓青峰小檔案年齡:65歲學歷: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醫學系成功大學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現職:迦南中醫診所院長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全民健保中醫門診總額醫療資源不足地區改善方案召集人經歷: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媽祖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正道中醫醫院針傷科主任主要事蹟:2003年7月起於阿里山鄉成立首處中醫巡迴醫療點,持續服務21年2024年中華民國第一屆華佗偏鄉醫療奉獻獎
-
2024-10-1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療奉獻獎/章殷超堅守貢寮偏鄉30年 打造健康「烏托邦」
新北市貢寮區樂文診所負責人章殷超,台大醫學系畢業、台大醫院住院醫師訓練完成後,主動申請出任貢寮衛生所醫師兼主任。後來開設診所,仍然選擇無醫區域。堅守偏鄉30年,人們讚美他犧牲奉獻,他倒說自己心裡有一個烏托邦,如果稱為「奉獻」,過程中有太多「享受」,吸引他樂此不疲。章殷超常走在制度的前方,過去在偏鄉實踐深度居家關懷與醫療服務時如此,現在著手催生他最新的願景「貢生.寮」家屋–做為社會處方的共生小屋,亦復如此。1992年章殷超從醫學院畢業,服役後進入台大醫院家醫科受訓,連續兩年到貢寮衛生所學習及支援一個月。他感受到衛生所家醫科學長高昂的使命感及基層工作人員的熱情,醫療隊經驗在心中播下的服務偏鄉種子,已然萌芽。完成住院醫師訓練後,章殷超1997年再回貢寮,接任衛生所主任,想要做出「偏鄉執業與社區健康照護」的一個模式,給有志基層服務的夥伴參考。義診短暫 偏鄉社區獲益有限偏鄉醫療資源不足,常有公益社團來義診,然而點狀或短暫的資源挹注,社區獲益有限。章殷超與公益社團洽談,說服對方運用義診經費,支持固定的醫療團隊進駐偏鄉,定期定點,持續服務。雙方合作至今。貢寮是偏鄉,卯澳、馬崗、吉林和龍崗是偏鄉中的偏鄉。考量衛生所員額無法擴編,章殷超選擇離開公務體系,讓公費生學弟接任衛生所正職職缺,他再以特約醫師身分在衛生所開門診、巡迴醫療及居家服務,章殷超的觸角也伸得更長,透過深度居家關懷,開啟新視野。章殷超當初到偏鄉行醫,收入不及在都會區發展的同學。外界曾用「犧牲奉獻」形容他,但章殷超覺得「享受奉獻」比較貼切與接近實況,「過程中有太多的享受,若是犧牲,恐怕難撐這麼久。」在老街開診所 候診區像客廳投身居家醫療多年後,章殷超覺得若能有個「據點」,將有新的局面,於是2004年在僅有400位常住居民的貢寮老街開設樂文診所,以診所為基地與社區互動,實現他嚮往的健康園地。樂文診所呈現居家風情,候診區像開闊的客廳,章殷超在診間看診外,還會在客廳對病患解說藥品、指導復健動作。從1999年執行居家醫療開始,章殷超在病患家中接觸大量家庭照護者與外籍看護,發現照顧照護者與降低照護者壓力,比提供完整的醫護專業服務與指導更重要。新台客小舖 解外籍看護鄉愁樂文診所於是與地方創生團隊合作,由診所替外籍看護代購生活用品。外籍看護陪長者來診所就醫時,就能順便取得所需,甚至可以在居家服務時代為配送。這家服務外籍看護與新住民的「新台客小舖」,專賣一解鄉愁的營多麵、天貝、春捲皮、蝦餅、辣椒醬,也經營互助、關懷、尊重與感謝。在偏鄉行醫,章殷超與獨居的簡阿嬤有長達27年的難捨情緣。住在老街的簡阿嬤20多年前因脊椎神經壓迫,雙腳逐漸沒力,卻堅持每天上樓拜拜,下樓時採坐姿滑下樓,6年前薦部出現傷口,發現時已是第四期褥瘡,經過數個月就醫治療,才將傷口治好。但許多自我照顧細節難以確實,褥瘡癒合後仍傷痛不斷,並因脊椎神經壓迫併發排尿不順。章殷超考量簡阿嬤大小傷痛常發生在私密部位,因此常在看診結束才約她到診所治療,也多談一些照護與生活上的事。閒談中,章殷超聊起想成立一個像「家屋」的空間,取名「貢生.寮」,由診所專業人員定期協助住民提升能力,照護自己的生活細節。那麼長輩既不麻煩家人,又可避免諸多併發症風險,簡阿嬤也樂見這樣的家屋設立。建置家屋 打造「社區的家」可惜簡阿嬤沒有趕上。2年前她感染新冠肺炎,併發急性腎衰竭去世。簡阿嬤的兒子知道母親的心願,決定把媽媽晚年獨居的兩層樓建物,交給章殷超使用,建置「貢生.寮」家屋。簡阿嬤生前的處所改造後的格局,已讓章殷超無障礙空間「社區的家」呈現雛形。他希望未來能具備急性期後端照顧的功能,同時是生活媒合平台。這個家還會有「社區客廳」,讓不便使用一般長照據點的長者,能在這裡做一些客製化的活動,扮演類長照據點的角色,減緩老化,豐富生命。章殷超的父親是他台大醫學系的學長,為改善家庭經濟,回雲林家鄉開業。小時候父親騎著機車載他出診,父子在田間小路上馳騁,是他內心的甜美回憶。「手腳深入土地人間,眼光懷抱烏托邦」,章殷超因對家庭醫學與社區醫學新興的概念懷抱如此的憧憬,決定留守偏鄉,兒時埋藏的父子生命悸動更不時湧現腦海。章殷超小檔案年齡:58歲學歷:台大醫學系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博士現職:樂文診所負責人經歷:台大醫院家醫科兼任主治醫師台北縣貢寮鄉(新北市貢寮區前身)衛生所主任新北市五所偏鄉衛生所居家在宅醫療服務特約醫師主要事蹟:新北市104年度醫療公益獎及醫療貢獻獎2020年度台灣醫療典範獎
-
2024-10-1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療奉獻獎/田惠文守護秀林原鄉23年 五全照護成全台典範
打從國小開始,田惠文就坐在父親的摩托車後座,一同進入屏東深山為部落居民治病。自高雄醫學大學畢業後,她被派到花蓮縣秀林鄉從事巡迴醫療,率領衛生所同仁逐一處理偏鄉肺結核、肝癌、肝病、糖尿病等健康照護問題,再到完善個案管理、全人關懷,視病如親。手勢眼神克服語言不通田惠文是台東卑南族原住民,承襲父親志業,走上偏鄉行醫這條路。1997年初任秀林鄉衛生所醫師,一度短暫調到其他鄉鎮,2001年再回到秀林鄉衛生所擔任主任,守護鄉民的健康已23年。在公共衛生領域,秀林鄉一向是重要指標,秀林鄉是花蓮面積最大的行政區,人口約1萬7000人,當地結核病、B肝、C肝、糖尿病、桿菌性痢疾等疾病盛行率,都遠高於全國平均,鄉民的健康照護常是中央關注焦點。初出茅廬的田惠文努力融入這個以太魯閣族為主的原鄉,語言不通不是問題,「我有一『手』好母語」,手勢、眼神的交流,與發自內心的關懷,讓她獲得病患信任,拉近了距離。面對秀林鄉各項棘手的健康問題,田惠文的第一步是帶同仁上課,以結核病為例,她剛到部落時,不只族人,連衛生所都有同仁以為結核病是「遺傳病」。她獲得上級支持每周五停診,衛生所同仁一起上課學習肺結核知識,一個月後團隊對於肺結核有深入理解,才得以對症下藥。培訓關懷員對抗結核病第二件事是回歸到病人本身,她發現許多肺結核病情控制不佳的病患,服藥順從性很差,這是因為對疾病缺乏了解,也因為吃藥很無聊。因此她培訓在地居民成為「都治關懷員」,定時送藥到病人手中確保服下並給予關懷。很快將肺結核病人數減半,發生率下降40%、個案數下降43%,治療成功率提升到80%。2004年起,田惠文爭取健保署醫療給付效益提升(IDS)計畫,以提升秀林鄉居民就醫便利性,並與花蓮慈濟醫院共同承做。在鄉內九個部落提供巡迴醫療服務,她天天走入部落,雖然要衛教兼包藥,但從來不覺得辛苦。秀林鄉是全國第一家建立全鄉家庭健康戶口名簿的衛生所,以IDS計畫成果為基礎,於2022年轉型為全國第一個「全人整合照護計畫」,由政策推動、資源整合、醫牙共照、中西合療、分級醫療、遠距醫療共同協助下,打造出「全心、全人、全家、全程、全隊」的五全照護,健保署並以秀林為典範,推廣到其他縣市。深耕成果驚豔美國學者秀林鄉衛生所團隊深耕的成果引起國際好奇,美國杜克大學兩位學者多次來交流分享經驗,看到秀林鄉衛生所將閒置空間開放給長輩聊天,還訓練員工帶活動、舞蹈,變成日托站,長輩們個個神采奕奕,讓他們相當驚豔。這幾年來,秀林鄉歷經颱風、地震、太魯閣號列車出軌、疫情等天災與事故的考驗,田惠文一次又一次率領團隊突破難關。今年(2024年)4月3日地震,當時正在所內看診的田惠文和病患被震得跌在地上,她扶著病患逃出衛生所。地震後團隊繼續留在衛生所,協助治療地震受傷的病患。當時蘇花路廊、中橫公路交通中斷,田惠文還想方設法轉介洗腎、轉運送慢性病用藥,讓病患安心。拚無人機投藥強化醫療勇於任事的她,多年來主動提出多項有助改善鄉民健康的計畫,帶領衛生所團隊,翻轉外界對秀林鄉既有的負面印象,因此獲獎無數,如今醫療奉獻獎為她輝煌閃亮的行醫生涯再添光彩。因為「想要做得更好」,田惠文持續精進,在慈濟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攻讀博士班三年,希望透過自己的研究,鼓勵民眾重視飲食和運動,更加健康。另外她也投入無人機投藥計畫,希望利用科技紓解交通不便造成的偏鄉醫療困境。從小時候陪著父親跨上摩托車,戴起聽診器走入屏東山區,到現在成為秀林鄉衛生所主任,以醫者之心陪伴關懷部落居民,田惠文似乎註定要成為偏鄉的健康守護天使。田惠文年齡:60歲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慈濟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班進修中現職:秀林鄉衛生所主任經歷:門諾醫院醫師衛福部立花蓮醫院醫師秀林鄉衛生所主任主要事蹟:97年花蓮縣模範公務人員99年衛福部全國優良防疫公務類個人獎101年健保署偏鄉醫療服務獎101年總統頒發蘇拉颱風災害應變期間搶救有功人員106年衛福部全國防疫績優公務團體111年第14屆金所獎優等獎113年衛生福利專業獎章
-
2024-10-1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療奉獻獎/侯明鋒南台灣乳癌第一刀 打破「醫不叩門」 主動出擊
有「南台灣乳癌第一刀」之稱的高雄醫學大學教授侯明鋒,打破「醫不叩門」的傳統,主動出擊找病人,開疆闢土。從切病灶做研究、寫論文,到帶領乳癌團隊參與新藥臨床試驗,讓乳癌防治成為一門專科,病患得以早就醫、早治療,提高存活率。近50年行醫生涯,相當於台灣乳癌專科發展史的縮影。侯明鋒在嘉義朴子農村長大,從小父母親教導助人救人,促使他選擇行醫這條路幫助更多人。高雄醫學院畢業後,經一般外科住院醫師訓練,隨即赴美進修乳房外科。完整乳癌治療 赴美學習第1人當年的台灣,一年沒多少乳癌病人,美國乳癌的病例數一直攀升。侯明鋒看出乳房外科大有發展,從診斷、影像、手術甚至化療放療、病理學,整套都學會了帶回台灣,是台灣首位赴美學習完整乳癌治療的外科醫師。返台後,侯明鋒在高醫附設醫院建置乳癌防治模式。為了推廣乳癌防治觀念,他帶著一台超音波上山下海,挨鄉挨戶做乳房篩檢,把不敢看病的婦女找出來。原本高醫一年20個乳癌病人,他走出醫院,可能一天就篩檢了兩百多人,每個鄉鎮都出現3、4例病情嚴重患者。因為觸診、超音波訓練扎實,加上細心探查,侯明鋒常能找到機器查不出來的腫瘤,尤其超音波助攻能力特強。侯明鋒為此寫了一篇論文,指出東方女性、特別台灣女性乳房較小,用超音波好好篩檢,並不輸給乳房攝影。因為這篇論文,本來畏懼乳房攝影疼痛的婦女放下心來,政府也願意負擔超音波檢查,上門求診的人漸漸「絡繹不絕」。台灣家族乳癌遺傳 首位發表學者「BRCA1和BRCA2兩個遺傳基因,是造成台灣家族性乳癌遺傳的元凶」,第一個發表此學術成果的學者即是侯明鋒。讓「部分乳癌的確具有家族性遺傳基因」的理論有了實證,並且發現當BRCA1和BRCA2發生遺傳上的突變時,就算女性年紀還輕,罹患乳癌的風險大增。過去台灣基礎醫學難在蒐集檢體。熱衷蒐集資料的侯明鋒說:「以前醫師沒做研究的觀念,覺得開刀時剪檢體太麻煩,可是我堅持要剪,一定要把檢體蒐集起來。我已經蒐集上萬個檢體,到現在還在蒐集。」連中研院都要跟他調資料做研究。說他擁有「南台灣最大乳癌檢體資料庫」並不為過。串聯高屏地區醫護 每月開讀書會即使當上高醫附設醫院院長,侯明鋒仍持續寫論文。大學醫院還是要做研究,「我習慣隨身帶著一本筆記本,每個資料都寫下來,隨時醫學會要發表論文,一拿就有資料。」如今發表在SCI論文已有406篇。以乳癌論文升到教授,侯明鋒是全台灣第一人。「台灣小,大家要合作」,侯明鋒格外注重分享、合作和醫病共同成長。他發起串聯高屏地區醫護成立高雄市乳癌防治衛教學會,每個月開讀書會,希望藥師、小兒科醫師都變成乳房專家。臨床試驗開啟侯明鋒另一個乳癌研究境界。50歲那年,他考取兩張臨床試驗的國際證照,數月後,國外臨床試驗就找上門來,在侯明鋒領軍下,高醫乳癌臨床研究團隊近年參與新藥臨床試驗的成果豐碩,被遴選為新藥臨床試驗中心,「四期乳癌存活率因為試用新藥而提高了。」催生俱樂部 數百座談幫助病友為了鼓勵病友,侯明鋒一手催生「木棉花關懷俱樂部」。這個由乳癌病友組成的團體,會員突破1500人,成立28年來辦過數百場座談,病友互相打氣重新展開生活。侯明鋒採走動式管理、言傳身教的帶人哲學。他任院長時,高醫進駐台東大武衛生所建立醫學中心級的專科門診,目前已卸下院長職務的他,仍每月定期到大武衛生所看診。有了台東大武成功經驗,侯明鋒把這套模式復刻到澎湖離島。澎湖每年有300人次到高醫求診,搭飛機或渡船都辛苦。「不如醫師動、病人不動」,包括侯明鋒也到澎湖看診。偏鄉醫療支援,就像一場接力賽,他期待一棒接一棒傳承下去。「有心就能做得到」 日睡6小時侯明鋒一天只睡6小時,早上5點就起床。每天騎著腳踏車去醫院,中午不休息。當天的刀開完,晚上8點必到病房巡房。數十年都是如此,「以身作則」也成為高醫最美的風景。從醫近50載,問他怎麼保持對醫學的熱情和堅定,侯明鋒吐了兩個字「有心」,只要有心,什麼都做得到。侯明鋒小檔案年齡:70歲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現職:台灣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醫學大學乳房外科名譽教授經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院長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第三屆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台灣癌症醫學會理事美國水牛城婦女醫院乳房科醫師中華民國臨床腫瘤學會理事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監事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理監事主要事蹟:●高醫建置乳癌防治模式●高醫團隊前進台東、蘭嶼、澎湖,甚至索羅門群島●成立高醫木棉花關懷俱樂部●成立台東大武鄉衛生所暨南迴緊急醫療照護中心
-
2024-10-0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療奉獻獎/建置南投山城醫療 張常勝坐輪椅也堅持看診「我只是走路慢一點,不是到不了」
南投埔里基督教醫院醫事部主任醫師張常勝罹患小兒麻痺,深刻體會弱勢、病人與身障的種種艱難,台大醫學系畢業後,即遠赴南投偏遠的山城行醫。為縮小城鄉醫療差距,張常勝率先建立肺結核病房、職業傷病診療與安寧居家療護等,守護大埔里地區居民健康長達31年。一歲染小兒麻痺症 從此跛行1950至1970年代,小兒麻痺症在台灣盛行。張常勝出生於基隆,一歲多時遭病毒感染,從此只能跛行。他認知「體能不如人,那就做好能力所及之事」,用功讀書,1980年考進台大醫學系,寒暑假期間常去偏鄉服務,醫院實習時多次照顧遠從山地鄉到台北住院的病人,投入偏鄉醫療的念頭開始在心頭萌生。1987年,張常勝考進台大公衛所,鑽研職業傷病領域,1989年取得碩士學位後,進入台大醫院與台灣省慢性病防治局,參與照顧肺結核與塵肺症等病人。不料1992年被傳染肺結核,也成了患者的張常勝選擇繼續醫治病人,接受當時最新療法「短程治療」,半年後順利痊癒。考進台大 看見偏鄉人力匱乏防治局期間,張常勝再次感受偏鄉資源匱乏的衝擊。肺結核病人診治後需住院數周,曾有感染肺結核的婦人,從桃園山地鄉下山就醫,還拖上三、四個孩子。婦人說,小孩不能幾個禮拜沒人顧,只得帶來陪媽媽住院。這觸動張常勝學生時期的回憶,感慨就醫對偏鄉人仍然是大事,下定決心前往偏鄉。1993年,張常勝得知南投埔里基督教醫院沒有內科醫師,他的專長之一的肺結核在埔里極為猖獗,他斷然起而行,從台大醫院轉往埔里小山城實踐初衷。張常勝成為埔基唯一的內科醫師,負責發展加護病房和內科照護。兩年後埔基派張常勝去高雄醫學大學接受腎臟內科訓練,返院後在埔基建立慢性腎病照護,也支援山地巡迴醫療去仁愛鄉部落看診。90年代,埔基每年仍會發現一百名以上的肺結核患者,平均每三天就有一件新個案。張常勝深入山地部落後發現,有些部落的居民最大死因是肺結核。肺結核痊癒的關鍵在於完整的治療,需規律吃藥半年,但山地醫療人力不足,衛教宣導不易,有些病人藥吃了一兩個月,就中斷或不規律用藥,導致未能痊癒,甚至產生多重抗藥性,最終死亡。建立南投第一個肺結核病房有鑑於肺結核需要住院的重病病人很多,南投縣內卻無肺結核病房,張常勝著手規畫在埔基設置專責病房,1998年建立南投縣內第一個肺結核病房。921地震時結核病房嚴重毀損,一處小兒科病房重建為呼吸隔離病房;2003年SARS大流行,病房又再改建為可以收治SARS病人的病房。從肺結核到SARS,張常勝看顧多是高傳染性的病人。1994年,一位肺癌末期的老婦人從美國返回,想要在埔里老家善終,但是她已虛弱得無法就醫,希望埔基派醫師出診。當時台灣還沒有安寧療護的觀念,張常勝挺身而出,直到老婦人去世。後來安寧照顧基金會開課推廣安寧療護觀念,他鑽研精進,1998年組建南投縣內首個安寧居家療護團隊,2017年建立埔基安寧病房,構成完整連續的安寧療護系統。張常勝還是南投縣職業傷病診治的重要推手。2003年他開始第一個職業醫學與傷病診療門診,2023年埔基設立職災職能復健中心,獲勞動部認可,成為職災職能復健專責醫院。31年駐守偏鄉 感謝妻子力挺從醫34年,有31年駐守偏鄉,張常勝最感謝的是妻子周純玟。妻子帶著三個年幼的孩子跟著他住進埔基宿舍,操持家務、教養孩子,是他最堅強的後盾。孩子漸漸長大後,為了升學,妻小搬遷至台中,張常勝當時曾考慮是否該轉換跑道,但他終究心繫偏鄉,並沒有離開。偏鄉醫療人力至今依舊普遍不足,張常勝負責的安寧療護、職業傷病等科別的醫師缺口更難補足。他期望有更多醫師投入,扭轉醫院裡多數專科仍是「一個科一個人」的醫療困境。「我只是走路慢一點,不是到不了。」他說,從小到大沒想過行動不便會是問題。雖然工作時常跌倒,甚至摔斷腿,但就算打上石膏,仍能坐著輪椅看門診、值班查房、居家訪視。只要力所能及,張常勝將持續如此,盡心盡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張常勝小檔案年 齡:64歲出生地:基隆市學 歷:台灣大學醫學系台灣大學公衛碩士成功大學公衛博士肄業現 職:埔里基督教醫院安寧照護科及醫事部主任醫師經 歷:台大醫院內科住院醫師奇美醫院胸腔內科臨床研究員中華民國環境職業醫學會秘書長及理事高雄醫學大學腎臟內科臨床研究員埔里基督教醫院內科部主任埔里基督教醫院社區健康中心主任埔里基督教醫院慢性醫學部主任主要事蹟:埔基2019年至2023年病人滿意度第一名保安宮第6屆保生醫療奉獻獎中華民國環境職業醫學會服務貢獻獎
-
2024-10-07 焦點.杏林.診間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超人醫師」中風又癌症復發:希望有更多的徐超斌一起為偏鄉服務
山陀兒颱風上周侵台,在台東南迴地區帶來超大雨勢,造成山區多處落石跟泥流衝出路面,南迴公路部分路段封閉。這並非單一事件,而是南迴居民的日常,對外交通不便,山路經常因大雨坍塌,導致居民就醫困難。面對「南迴四鄉」的醫療困境,中風且鼻咽癌更三度復發的「超人醫師」徐超斌,持續為部落和族人打造醫療照護網絡。徐超斌罹癌5年 每天看診行程仍滿檔徐超斌於2019年被確診鼻咽癌,過去曾中風的他曾說:「中風不會危及性命,癌症會。」罹癌5年,徐超斌每天行程滿檔,照樣到病人家中看診。他最近癌症復發,依然為建置南迴診所奔走。但他不是一個人,愛是最初的出發點,南迴基金會用行動醫療結合多元照護,沿著一百公里長的南迴公路,將眾人之愛的火光送進偏鄉角落。 「把光照進看不到的地方:超人醫師徐超斌X南迴基金會以行動醫療點亮偏鄉」由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與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合作,完整紀錄從徐超斌一個人到一群人築夢的故事。被大家稱為超人醫師的徐超斌是台東土坂部落排灣族人,年輕時就立志回到家鄉。畢業後,先是在台南奇美醫院接受訓練,後為了履行對自己的承諾,成為達仁鄉衛生所醫師,站在第一線上為鄉親服務。深刻體認偏鄉醫療資源匱乏,他增開夜間門診、假日門診,並親自開車做巡迴醫療,即使中風之後行動不便,徐超斌依然堅守醫師崗位,讓「超人醫師」事蹟不脛而走,感動許多人。為了支持他改變偏鄉醫療的困境,促成他在2012年成立「南迴基金會籌備處」,並於2019年正式成立「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 病患、醫護人力都不足 籌建南迴醫院的計畫轉為診所基金會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籌建南迴醫院。然而在病患數、醫護人力都不足的前提下,南迴醫院能夠撐多久?蓋醫院是提升偏鄉醫療資源的唯一處方嗎?在眾多考量之後,基金會決議暫緩建院,徐超斌雖對蓋醫院還是抱著期待,只是他也體認,自己必須務實,南迴行動醫療才能走得久遠,「基金會計畫的轉變,也是徐超斌的改變。」回應南迴地區在地醫療需求,南迴醫療計畫的首部曲,就是2021年8月成立了「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附設居家護理所」。不僅是徐超斌個人回到家鄉服務,也帶著南迴基金會董事會成員、工作團隊一起回來,將在這裡落地生根,照顧社區每個人的健康;而南迴醫療計畫的第二部曲「南迴診所」,以定點門診和居家醫療為兩大服務主軸。醫療不再限於醫院的白色巨塔內,更延伸到每個家庭、每個偏遠的鄉鎮,以及每個需要幫助的角落,確保每一個生命,都能夠得到應有的照護與尊重。在愛與關懷的初衷下,南迴行動醫療計畫繼續走下去,把光照進看不到的地方。徐超斌:希望有更多的徐超斌一起為偏鄉服務徐超斌在新書影像故事中說:「我為南迴偏鄉努力那麼多年,我一直有一個期待,就是有更多的徐超斌一起來為偏鄉地區服務。畢竟我不可能一直活很久,總有一天會離開人間,因此期待將來有更多的人一起來投入偏鄉,不論醫療、社會福利、長照,願意為偏鄉做事、願意關心身旁所有的人,是我真的想要做的事情。」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董事長李靜蘭分享:「我們要追求的『醫療平權』,不是口號,而是讓地處偏遠的南迴四鄉居民,可以透過醫療資源的整合與分配,滿足他們的殷切需求。再來則是解決醫護人力短缺的問題,我們已著手整合周邊醫護人力,變成一個醫療網絡、彼此支援。李靜蘭說:「南迴醫療永續服務」與「爭取醫療平權」互為表裏、息息相關,透過提供教育訓練課程來培育人才、正視醫護人員合理的薪資待遇,唯有同時滿足以上二項條件,才能讓醫護人力不再是偏鄉的過客。」 「愛,不是我們要去的方向,而是我們出發的地方。」在圓夢的過程中,南迴基金會發展出適合南迴偏鄉的醫療模式,並誓言未來會更努力地讓「南迴模式」成為偏鄉的醫療典範,複製在台灣所有原本不被看見的偏鄉角落,一起迎接醫療曙光,讓「南迴模式」——始於南迴、終於環島。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為新書撰寫推薦序,讚許南迴診所帶領台灣打開新的醫療模式:「徐醫師不僅致力於提升南迴地區的醫療服務,更強調與社區互相扶持,建構彼此依存的歸屬感,真正賦權於民眾,展現全人照護精神。創新的『南迴模式』,深入社區,不局限於醫療服務,更強化照顧支持系統,以人為中心提供服務、關懷生命。」關於「南迴基金會」 南迴基金會於2019年3月正式成立,是台灣第一個由社會大眾勸募善款所成立的醫療財團法人基金會。以從事醫療事業辦理醫療機構及公益事業之目的,建立符合在地需求的醫療模式、提供南迴線及鄰近區域等居民具空間及文化可近性的醫療服務以及全人關懷的健康照護。已設立居家護理所、診所,提供居家護理、在宅醫療、定點門診等服務,串連鄰近醫療院所、長照機構,建構社區醫療照護網絡。推動在地人才培力,專業人員實見習,醫療人文研究等教育及學術計畫,提升就業機會,以實現地方共生、永續發展之願景。 ●「把光照進看不到的地方」徐超斌影像故事預告精華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qGAl0DWmwg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8-03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talk/陳明智深耕3年讓新營醫院大蛻變!養生簡單吃,「一天一餐」減重10公斤
衛福部新營醫院院長陳明智,從醫逾30載,長期投入偏鄉醫療照護,也常主動出擊深入社區進行衛教。「先生緣,主人福。」是陳明智很喜歡的一句話,他認為醫病關係,不應該太功利,少一點商場化,多一點關懷、多一點信任,可以讓民眾得到真正的健康。醫師哥一句話 走上外科路59歲的陳明智,出身原鄉,老家在屏東三地門,流露著排灣族原住民熱情,他的父親從小相當重視教育,哥哥陳明德也是醫師,現任高雄茂林區衛生所所長。陳明智說,哥哥一直是他學習目標,實習選擇分科時,因哥哥一句話「你當然就選外科」,因此走上外科之路。除一般外科,陳明智還取得消化系外科、大腸直腸外科、內視鏡外科等專科執照,在衛福部南投醫院服務時,更取得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碩士,後分發到衛福部恆春旅遊醫院升任副院長。恆春第一台刀 出自他之手就任前,他先南下了解恆春醫院狀況,發現院內沒有手術時需要的腹腔鏡,就先向廠商借來腹腔鏡,上任前先運抵,這樣「超前部署」果然及時派上用場。當年陳明智到任約一個月後,幫一位患者做大腸鏡發現腫瘤需開刀,患者直接問要轉去哪裡開刀,陳明智回答「我開啊。」後來手術完成,還是恆春醫院第一台刀。陳明智執業逾30年,臨床經驗豐富。103年完成恆春首例大腸癌微創手術;107年恆春牡丹鄉婦人因車禍嚴重外傷,重大腹部器官受損,馬拉松式手術輸血超過6000㏄,將病人從鬼門關救回;108年於旗山醫院完成首例切除3公斤重如「小玉西瓜」的肝腫瘤切除手術。深耕新營3年 患者漸回流3年多前,陳明智升任新營醫院院長,上任後積極「改造」醫院,除增加加護病床床數、高壓氧等,院外停車場改為無人工管理,收入大幅增加,也計畫興建急診大樓,串聯舊院區。他認為,醫院存在價值,不是只等民眾來看病,而是幫助民眾將健康照顧好。陳明智也把握爭取新營醫院可能曝光度行銷,也深入附近敏惠醫專尋求可能產學合作機會,大新營鄉親都明顯感覺到,新營醫院不再暮氣沉沉,患者也逐漸回流,讓外界看到醫院大蛻變。細數3年多來陳明智在新營醫院大幅改善的軟硬體設備,包括門診及候診區裝修、加護病房暨呼吸照護病房改造、高階健檢休息室、整修6樓新醫講堂、2樓及3樓的會議室、車牌辨識停車場,購進新型的電腦斷層掃描儀、引進內視鏡影像系統及高壓氧設備、軟體大幅升級,讓就診病人與社區民眾很有感。愛旅遊羽球 一天一餐養生醫療人員工作環境高壓,如何紓壓、養生更顯重要,陳明智熱愛運動,飲食簡單,喜好原形未加工食物,2年多前開始推動「一天一餐」迄今,從一開始不習慣飢餓感,如今成功減重逾10公斤以上。他也熱愛旅遊,閒暇時會前往最愛的日本,更喜歡打羽球,曾獲得第10屆全國醫師盃羽球錦標賽團體賽壯年組冠軍。疫情後更重視同仁身體健康,購置健身器材,並將整修的6樓新醫講堂改造成多功能用途,包括打羽球、桌球等運動或KTV歡唱,預計今年舉辦「新醫盃」羽球賽,號召同仁一起來健身。為確保工作和家庭之間平衡,陳明智認為,最重要的是夫妻間互信相扶持,更感謝另一半在背後默默支持,讓他無後顧之憂。「員工好,醫院才會好,病人才能得到良好照顧。」陳明智說,他注重員工身心健康,改建醫師辦公室、專科護理師辦公室、醫事單位等辦公室,打造舒適幸福職場,改善職場工作氛圍。未來將引進核磁共振(MRI)、建置智慧病房,讓新營醫院也能有醫學中心等級的醫療服務。陳明智小檔案● 年齡:59歲● 專長:微創手術、腹腔鏡、甲狀腺超音波及手術、疝氣手術、血液透析用雙腔導管手術、肛門出血結紮、瘡廔管手術治療● 現職:衛福部新營醫院院長●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碩士● 經歷:衛福部恆春旅遊醫院、旗山醫院副院長、南投醫院外科主任、彰化基督教醫院外科醫師、日本昭和大學橫濱北部病院研究醫師● 給病人的一句話:先生緣,主人福。
-
2024-07-0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我對偏鄉醫療的想法
【編者按】:本週只有兩篇文章,主題是「偏鄉醫療」,因有感於兩個月前三位醫師分享他們對這方面的奉獻而做出回應。一位本身已經全職在台東照顧病人十多年的癌症專科醫師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稱讚這三位來往奔波於都市大醫院與偏鄉小醫院的「候鳥醫師」,並分享一位生前來往奔波於美加與台東的宣教士安芳蓮醫師 (Dr. Florence On) 的感人故事。→想看本文一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資深醫師回憶二十幾年前見證一個新成立醫學院的醫學生對偏鄉醫療所表現的愛心,並分享自己對公費醫學生教育與偏鄉醫療的看法。在我的行醫生涯裡最大的遺憾是未能在台灣為「偏鄉醫療」做過什麼貢獻。我記得回國的最初三年(1998-2001)我在慈濟醫學院服務,當時我們曾經帶領一些醫學系學生隨著慈濟人醫會的醫師們到尖石鄉做「醫療服務」。因為當時慈濟醫學系還沒有畢業生,最高年級是五年級學生,我們隨團參加活動的有一年級到五年級醫學生,我沿路一直在思考我能夠在這趟到偏鄉的機會,讓這些還沒有真正照顧過病人的醫學生學到些什麼。記得當天我們到達尖石鄉時,許多民眾都還在教堂裡做禮拜,所以我們幾個人就到教堂裡參加他們的活動,而後我們才開始義診。我帶著幾位五年級學生看門診,想不到我看到的第一個病人就是剛剛在教堂裡唱聖歌時,紅光滿面歌聲宏亮的中年女性的原住民。但當她來看病時卻說了一大堆的症狀,嘴乾、舌燥、疲累、嗜睡、便祕,而一看她每天服用好幾種藥,都是抗憂鬱、焦慮、失眠的藥,但身體診察卻看不出有什麼器官有問題。我費了很多時間,對她解釋她目前所提到的許多症狀很可能都是他所服用的藥物所引起的副作用,我認為她其實還蠻健康的,不需要吃這些藥。她說,她過去看過的定期來這裡看診的內科醫師也都認為她沒有病,過去抽血也檢查不出有什麼器官出問題。於是我勸她把這些她不需要吃的藥停掉,也許她剛剛所告訴我的症狀就會慢慢消失。但這種藥不能一下子都停掉,所以我就由哪一種藥先慢慢減少,而後再減少第二種,而後再減少第三種。與我一起參加「義診」的五年級醫學生也幫忙我把這些減藥的方式寫得一清二楚給她做參考。想不到她最後問我的話竟然是:「那你今天要給我開什麼藥?」言下之意,我看了半天竟然沒有幫她看出是什麼病,要吃什麼藥。我一時為之氣結,而這位五年級學生也很感慨地説,我們要如何改變病人的就醫態度實在是太困難了。接著我帶著幾位低年級醫學生去做家庭訪視,我們去看了一位摩托車車禍造成脊髓受傷而雙腿癱瘓的年輕男性病人。他告訴我們他如何與傷殘奮鬥的故事以及心內對家人感到的歉疚令人同情。他對我們勸他所做的復健工作,也以非常正向的態度接受自己的傷殘,讓我們深受感動。在回程的車上幾位低年級的醫學生都十分興奮地說我們這種醫療服務很有意義,想不到幾位五年級的學長竟然冒出一句話:「老師我們這種稱之為『醫療服務』的訪視,對這種在偏鄉的病人,我們一群人一年來看他們一、兩次,真的有幫忙嗎?與其說是『服務』,我倒認為這是『擾民』!」我覺得這幾位學長姐的話不無道理,看著一群學弟妹的失望眼神,我也一時不知如何以對。我告訴這些學生,只要看到這些鄉民對這些醫師群的熱烈歡迎,我深信慈濟人醫會行之有年的醫療服務絕不是我們今天要求讓醫學生隨隊參加的「一年一度」。但我希望這些高年級的同學可以認真地想想,真的要幫忙「偏鄉醫療」,我們醫學生可以怎麼做。想不到幾個月之後,有三位當天參加尖石鄉醫療服務的醫學系五年級學生前來與我分享他們想幫忙偏鄉的計畫。他們說他們想要「認養」一個村,事實上他們已經選好了離花蓮市不是太遠的「水璉鄉」。這地方的人民大多數為原住民,他們沒有醫院或診所,都是等到生了大病,才往花蓮送。他們說,如果我們醫學生能與這裡的村民商量,週末讓我們高年級已經接受臨床訓練的四、五年級的學長週末來對社區老年人做一些身體診察的工作,量血壓、脈搏、聽診,發現有問題的可以幫忙他們安排到花蓮市慈濟醫院看門診,而低年級的學弟妹可以幫忙當地學童補習功課,以及陪伴村里的的獨居老人解決一些生活問題。就這樣子他們成立了一個「社區健康服務隊」簡稱之「社健隊」(笑稱之「射箭隊」)。記得當時任教於慈濟醫學院公共衛生的內人就做了這社團的指導老師,而我們有時也在週末到水璉鄉看他們。透過學生們的愛心與熱情,我們才領悟到偏鄉的問題,不是只有生病給藥而已,更重要的是真心關懷各年齡層的全方位照顧,我們從醫學生學到了只要你有心,關心偏鄉並不是只局限於醫藥,各個年齡層的生活教育都很重要,培養社區正確的衛生習慣、了解醫學常識以及早期診斷治療都是非常有意義的。我回國後有機會在教育部醫教會服務了十年,參與多項醫學教育政策與執行,但卻因為公費醫學生的問題最主要都是衛福部醫事司掌管,醫教會都無從介入。記得我曾經在一次衛福部(當時還稱之「衛生署」)與教育部對公費生的偏鄉醫療服務辦法的會議裡提出自己的看法。我認為如果我們能夠將公費醫學生的教育有個全國性的整合,不管在哪個醫學院就讀,這些公費醫學生每年暑假期間都能有一段時間在不同的山明水秀的山地偏鄉舉辦共識營,邀請一些可敬的長年貢獻於偏鄉的「醫療奉獻獎得主」來與學員分享他們所做的工作與他們對偏鄉醫療的看法,並且他們也可以邀請開會地點的當地偏鄉居民與醫學生分享他們的文化以及他們對醫療的需要與看法。我相信偏鄉醫療需要進一步瞭解居民希望得到的是什麼樣的幫忙,他們對於西方醫療、中藥或他們祖傳秘方的看法。同時這種讓全國各校公費醫學生的定期聚會,讓他們有機會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互相鼓勵切磋,培育愛心,也會促進各校公費生的醫學教育更加融會貫通,幫忙全面提升偏鄉醫療的品質。記得我當時談這些想法時,還收到讓我感到鼓勵的回應,然而我卻始終沒有看到這建議的落實。非常高興最近三位有心人在「醫病平台」分享他們對「偏鄉醫療」所做的努力,以及邀請到在台東服務多年的劉漢鼎醫師的好文章。劉醫師文中所提到的「安芳蓮醫師」,更使我追憶過去透過同事方麗華藥師的介紹,直接從安醫師所得到的諸多人生啟示,使我熱淚盈眶、不能自已。延伸閱讀:2024/7/1 守護偏鄉醫療的候鳥醫師2024/4/27 我的偏鄉醫療嘗試2024/4/25 守護洄瀾山海間青少年的醫師2024/4/23 人生注定的一段邂逅——「與病人為友活動」的前世今生
-
2024-07-0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守護偏鄉醫療的候鳥醫師
【編者按】:本週只有兩篇文章,主題是「偏鄉醫療」,因有感於兩個月前三位醫師分享他們對這方面的奉獻而做出回應。一位本身已經全職在台東照顧病人十多年的癌症專科醫師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稱讚這三位來往奔波於都市大醫院與偏鄉小醫院的「候鳥醫師」,並分享一位生前來往奔波於美加與台東的宣教士安芳蓮醫師 (Dr. Florence On) 的感人故事。一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資深醫師回憶二十幾年前見證一個新成立醫學院的醫學生對偏鄉醫療所表現的愛心,並分享自己對公費醫學生教育與偏鄉醫療的看法。四月下旬,「醫病平台」刊出三篇以「偏鄉醫療」為主題的文章,分別是黃富煥醫師、張雲傑醫師和陳浤燿醫師所分享他們如何投入到偏鄉醫療的心路歷程,讀後讓我深有所感。筆者在約十年多前,也是有感於台東癌症照護資源的缺乏,及病患奔波於外縣市治療的辛苦,在上帝的呼召下,全家搬到台東,投入台北、台東兩間醫院的「癌症無縫醫療」合作計畫。十年多下來,也聽到或看到不少投入偏鄉醫療的感人故事,也願在此做一點分享。醫療資源不均的藥方之一——候鳥醫師台灣的全民健保雖然已經開辦了將近三十年,降低了就醫門檻,減輕了病人經濟上的負擔,而且仍能維持不錯的醫療品質,不輸其他先進國家。這點成就,已經是全台灣人共同的驕傲。然而全民健保有一個難以完全克服的困難環節,就是醫療資源的分配不均。偏鄉地區的醫療資源遠遠不及都會地區,以台東為例,至今沒有一家醫學中心,對於急重症和癌症的照護能力,也差了都會區一大截。病人也不太信任本地的醫療院所,紛紛到外縣市尋求更好的醫療。再加上台東地形狹長,有好幾個山地鄉,又有綠島和蘭嶼兩個離島,交通的阻隔,又更增添了就醫的困難度。種種因素,常導致小病拖到變大病,大病拖到沒藥醫的悲慘狀況。這些問題都以客觀的數字,反映在台東人較短的平均餘命和較高的死亡率上。政府當然也有提出一些政策來改善偏鄉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例如提供經費來幫助偏鄉改善醫療設施、以公費醫師來支持偏鄉醫療,或是要求醫學中心派人來支援偏鄉醫療人力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政策措施,也的確讓偏鄉醫療不至於走到山窮水盡的局面。然而即使有再好的政策,如果沒有「人」願意投入,又或者是「人」投入了,「心」卻在別處,都會讓原本的美意大打折扣。三位醫師,都是從醫學中心投入到地區醫院,或是到基層醫療的衛生所,或是到山地巡迴醫療,而且是自願長時間,不間斷地投入。他們的熱血,對於原本就留在偏鄉的醫療工作者,是很大的支持和鼓舞。他們像候鳥一樣,付出時間、付出心力,來回奔波於原本工作的崗位和偏鄉地區,我覺得可以用「候鳥醫師」來形容他們的辛勞和付出。台東的候鳥醫師——安芳蓮醫師的故事提到「候鳥醫師」,台東基督教醫院(東基)曾經有一位宣教士安芳蓮醫師(Dr. Florence On)的故事,相當感人,堪稱傳奇。安醫師1943年出生在美國賓州費城,父親是廣東華僑,母親是西班牙裔美國人,父母都是基督徒。她成長的背景,有強烈的種族歧視氛圍,對於異族通婚接納度很低。除了在學校裡,要忍受老師和同學的嘲笑或不友善的對待,即是在教會,也要忍受會友對她和父親視而不見的冷漠。這樣的成長過程,造成她自我認同的困擾,讓她恥於承認父親的血緣關係,而傾向母親的歐洲白人血緣認同。大學時狀況稍有改善,她在哈佛大學攻讀西班牙文學時,重新堅定了信仰。她鄙視聖經的內容用來支持種族歧視理論與不公義,也逐漸了解不應以基督徒的行為來論斷,而是要跟隨基督的榜樣、遵從祂的話。當時哈佛大學有一個知名的合唱團,經常受邀到各教會巡迴演出。團員中有兩位黑人,曾有教會要求演出時不可以讓黑人上台,遭到合唱總監斷然拒絕,寧可放棄演出的機會。類似這樣的基督徒典範,深深影響了安芳蓮的信仰,也讓她開始願意與弱勢的人站在一起,成為好友。信仰和自我認同的危機1968年安芳蓮到德國念醫學院,她原本期待母系歐洲的文化聯結,能夠讓她脫離美國的種族歧視氛圍,可以更加自在。結果事與願違,老一輩的德國人懷念希特勒的統治,強烈排斥外國人。年輕一輩的德國人則普遍左傾,嚮往共產主義,討厭基督徒,更討厭美國的資本主義。安芳蓮,一個帶有東方面孔的白人,又是美國來的基督徒學生,感受到強烈被排擠,幾乎是在很痛苦的心情下,勉強完成醫學教育。她在自傳中提到:「我變得充滿憤怒、仇恨與沮喪。我的理想破滅的更深。如果不是來自德國與全世界的外國基督教徒聚集的校園大專基督教團契,我確定自己將會精神錯亂。」找到救贖安芳蓮回到北美後,在加拿大完成了兒科醫師的訓練,她開始尋求成為宣教醫師的機會。她提到從小因為照顧唐氏症的弟弟,嚮往自己長大能成為照顧人的內兒科醫師。同時她受到史懷哲博士的激勵,想將上帝賜給她的才能和力量,奉獻在偏遠落後的地區。1983年她受邀來到台東,在東基擔任兒科醫師。她一肩扛起台東所有兒科病人的照護工作,除了要負責急診和門診外,也要照顧早產的新生兒,和住院瀕死的小病人。一週工作時數常超過120小時,幾乎除了吃飯和睡覺外,都在照顧病人。這半年的時間,她極端的忙碌,卻無比的快樂。她擺脫了成長背景種族歧視帶給她的陰影,重新接納了自己雙重文化的豐富內涵,更相信上帝所賜予她的一切,能給成為別人的幫助和祝福。成為往返美加的候鳥醫師1988年她很高興地再次受邀來台東。她體諒東基經營上的困難,於是以半年在加拿大工作,賺取生活費和奉養父母的費用,半年到台東從事無償奉獻的候鳥醫師工作。她提到她之所以不計代價,不畏勞苦地回來台東,不只是自己靈性上的需求,更是希望能夠鼓勵原住民的工作夥伴,讓她們不會自覺矮人一截,而能夠更有自信來挑戰和進修。九年下來的服務工作,她的中文講得更好,也與本地人有更深的友誼。她常常在兒科査房時,處方給小病人更多的維他命L (Vitamin Love)。這個處方,成為東基的傳奇藥方。她在自傳中有一段很美的文字:「生命的追尋旅程中,我經由學習謙卑和饒恕自己與他人而能接受並了解自己,且找到舒適的自我認同。當年歲日長,才了解經由走過認同的危機,才發現自己,接受自己是誰,從哪兒來的過程後,藉上帝賜給我們的天賦潛能來完成上帝的旨意,儘管有時會處在極端的困境中,但終會帶來智慧與憐憫。慢慢地我也理解到不管是單一種族、或雙文化、三文化或多文化血緣背景,都是豐富的,因為上帝賜予每人都是獨特的。感謝神給我許多特別的朋友、不同種族或國籍的導師幫我在這條艱辛的人生道路上發現自己。終歸,最重要的事是成為上帝要我們成為的樣子,願意服侍與幫助我們所會遇到的人,將基督的公義、愛、希望帶給他們。」2000年她獲頒醫療奉獻獎。2007年因癌症病逝於加拿大,親友依其遺囑,將她的骨灰運到臺東。後記安芳蓮醫師的故事非常感人,不只在於她因信仰而願意奉獻付出,也更在於她在付出的過程中,找到了她生命的終極關懷。如今台灣各個角落不論如何偏遠,都能看到許多類似奉獻付出的候鳥醫師,走出自己的舒適圈、飛到遙遠的地方來貢獻所學。聖經詩篇139篇9-10節:「我若展開清晨的翅膀,飛到海極居住,就是在那裡,你的手必引導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筆者也更期待未來有更多「候鳥醫師」,飛到更遙遠的地方,將希望的種子,灑落在世界各處的窮鄉僻壤上。感謝:本文參考方麗華藥師所整理「安芳蓮醫師手稿」,特此致謝!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5-16 醫聲.醫聲要聞
永續健康論壇3/AI消弭偏鄉差距 提升照護品質
人工智慧(AI)已成為醫療領域的核心,也是促進醫療平權的重要工具。數位科技不僅能進行偏鄉遠距醫療、預測疾病風險及急重症照護,還能讓手術更精確。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還以生成式智能護理與交班紀錄,加速醫院的營運管理,並節省醫護人力成本。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提到,利用高科技可以讓手術更精確,減少併發症且縮短病人的康復時間,比如在胸腔外科及整型外科的合作下,進行的胸椎交感神經顯微重建手術,顯著改善了手術後的代償性出汗問題。而長庚名揚國際的顱顏重建,早已應用3D列印及電腦導航輔助系統,去年更成立「手術技能訓練暨研發中心」精進外科醫師的手術技能,利用擴增實境(AR)進行醫師的培訓並吸引國際人才前來觀摩。至於急重症的應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王照元指出,智慧醫療應用於急重症照護、加護病房、手術麻醉智能管理、生成式智能護理與醫護交班紀錄協作,不僅協助醫師快速準確地判讀氣管內管的位置,更引入AI演算模型,每十分鐘自動評估急診病患的狀態,預判準確率高達九成六,並預測三個月內病人的存活率及急重症病人死亡風險,提升照護品質。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理事長陳相國指出,成大醫院影像緊急通報系統的運作,可讓病患影像資訊經智慧醫療精密演算、比對,及時發出腦出血、氣胸與主動脈剝離等緊急病灶警示,醫療團隊在三分鐘內就能採取行動,爭取黃金救命時機;對於銀髮族心血管疾病患者,AI技術也能進行心血管影像判讀、疾病預測。「智慧醫療的發展,是促進醫療平權的關鍵。」天晟醫院院長鄭貴麟指出,天成醫療體系已整合患者資訊,實現即時數據共享和精確的診斷支持,例如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測(LDCT)配合AI判讀技術,不僅提高了診斷的準確率,也減輕了醫療人員的工作負擔。長年投身偏鄉醫療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該院副院長戴嘉言指出,山地原鄉民眾的平均壽命比全體國民減少十歲之多,近年雖然差距較過去有所縮減,但還是象徵「健康權」的不平等。戴嘉言表示,高醫長期配合健保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IDS),除派專科醫師定期駐診偏鄉,也結合虛擬健保卡,與衛生所合作設立醫療遠距門診會診,傳輸資料給專科醫師判別,開立處方箋並在地取藥,衛生所與醫院亦能共享病歷;增加醫療可近性,更提升平均餘命,如台東縣民近五年增加0.97歲,增幅居全國第二。
-
2024-05-16 醫聲.醫聲要聞
永續健康論壇1/超高齡社會來襲!醫療、科技待整合 法規應與時俱進
五二○新政府上台後,面對超高齡社會、少子化、醫護缺工的夾擊,智慧醫療輔助醫護工作,成為提升病人安全的重要發展,透過遠距醫療也可消弭偏鄉醫療差距,達到健康平權。然而法規未全、健保補助、軟體產業缺乏、醫科文化不相容,成為智慧醫院落地的四大挑戰,急需整合。今年適逢高醫大70周年,高醫大邀集優秀校友們共同舉辦「2024永續健康未來醫療趨勢論壇」,由高雄醫學大學、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中華民國高雄醫學大學校友總會、天晟醫院主辦;台灣醫務管理學會、台灣醫事法律學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協辦,齊討論智慧醫療科技、大病人小醫院、友善醫療環境等議題。準衛福部長邱泰源指出,在科技持續努力下,也永遠守護以人為本。財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董事會董事長陳建志、前立委暨天成醫療體系創辦人張育美也指出,疫後加速了醫療科技的整合,數位醫療成為重要發展,也可促進醫療平權改善就醫環境,但目前礙於法規限制、各醫院系統各行其是,待持續整合。明年台灣就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雄醫學大學校長楊俊毓提及,老年人口的增加及照護人力的不足,將成為現代社會重大挑戰,新冠疫情使得台灣在科技與照顧領域的結合成為顯學,智慧醫療將更有效率地照顧民眾健康。清華大學與高醫大即將共同打造智慧醫院,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指出,以智慧醫院與轉譯醫學為主的跨域合作,聯手打造達九百床規模的醫院,平時可為急性一般病床使用,疫情時可轉為防疫專責病房。健保署長石崇良指出,利用數位科技推動的大家醫整合照護計畫已啟動,透過疾病風險模型,將病患分流到各級醫療院所就醫,提升照護品質。高醫大持續於偏鄉服務,消除C肝的經歷也獲醫療奉獻獎。陳建志表示,醫界應思考如何提升醫療資源有效應用、運用數位科技完成醫療轉型,並透過遠距技術消弭偏鄉醫療差距。事實上,智慧醫療科技不只可協助醫師手術,還能對疾病預警、照護及追蹤,在管理上也省力不少。台中榮總曾是國際認證台灣第一家的智慧醫院,院長陳適安指出,推行智慧醫療,是要將風險降到最低,中榮與陽明交大攜手研發的「Healthcare GPT」,其中一個是Call center AI,預計六、七月開始可提供民眾即時線上文字回答,讓弱勢、超高齡族群也能感受到智慧醫療的效率。台灣醫療及科技產業聞名全球,智慧醫院卻屈指可數。張育美指出,醫療端提出問題,科技要幫忙解決問題,兩者相容才能對人民產生最好的幫助,但美國跟台灣都沒有成功,原因在於臨床路徑與科技尚無法結合,仍需努力。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王照元指出,AI無論如何應用,都要先收集資料整合再發展,才能落地應用,且系統要相容才能讓AI更有效益,目前AI已能生成病歷,但並不合法,法規如何與時俱進也是重要課題。美國的癌症中心曾試圖引進AI系統,卻因與現有的SOP有落差而失敗,十年前,美國FDA規定,軟體應用在醫學上都必須設監測機制,未來如何在保障病患隱私的同時,有效利用數據進行管理和研究,都需要遵守國際法規。「健康台灣推動聯盟」成員、醫師公會全聯會副理事長陳相國表示,目前面臨「受限法規,醫療數據取得困難」、「健保補助有限,醫院缺乏推廣誘因」、「台灣缺乏軟體產業」與「醫界與科技業文化大不同」四大挑戰,期待透過基礎建設、遠距長照、居家在宅醫療的施行,讓「高齡照護不是夢」。中華民國高雄醫學大學校友總會理事長謝尚廷、榮譽理事長藍傳盛、輔導理事長梁明聖都說,高醫大優秀校友在醫療場域各有所長,共同維護民眾健康。
-
2024-05-04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talk/王蘭福控制飲食、多運動養生,「騎腳踏車」是健康祕訣
衛福部台東醫院守護後山鄉親健康128年,去年2月台南部立新營醫院副院長王蘭福轉調接掌部東,胸腔內科專長的他,盡其所能將畢生所學奉獻給偏鄉外,更要帶領這台百年醫療團隊列車,提升部東醫療服務量能。王蘭福養生祕訣管理一間百年醫院,若沒有健康的身體和心靈,著實是很難勝任,王蘭福的養身之道就是控制飲食、多運動,始終讓自己維持運動的好習慣,喜愛運動的他,尤其喜歡騎腳踏車,以保持穩定的健康狀態。王蘭福表示,現在2個孩子都讀大學,太太工作也較不忙,所以兼顧家庭蠟燭兩頭燒的辛苦面已經不太常發生,反倒是工作的壓力在所難免,所以休假時他會到處旅遊走走調適心情,讓自己的身體和心緒獲得紓解,有好的身心,才能帶領團隊不斷向前邁進,更上一層。發揮所長 對抗肺結核王蘭福畢業於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是一名公費醫師,87年畢業後,幾乎都在偏鄉地區的縣市服務,包括苗栗、玉里、新營和現在的台東,就這麼巧讓他的胸腔內科專長,得以在肺結核好發的偏鄉縣市盡情發揮,治療更多鄉親。台東縣肺結核發生率居全台第三高,王蘭福表示,結核病常見「發燒、咳嗽超過2周、體重減輕」三大症狀,潛伏期雖然能長達5年但無傳染力,萬一發病只要按時服藥2周即可降低傳染率,恢復正常生活及工作,治療6至9個月就能痊癒。肺腺癌是國內癌症第1名,王蘭福也關注台東民眾的肺,雖然台東有乾淨的好空氣,但肺腺癌的成因與長期抽菸、廚房油煙及家族遺傳史有關,建議民眾一定要定期接受檢查。招募新血 推長照醫療對於台東偏鄉醫療,王蘭福認為,目前部東醫院的規模及設備雖不比台東馬偕和台東基督教醫院,但就醫療體系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尤其部東醫護上下團結一心,疫情期間肩負起收容重症患者的大任,近年更守護起東海岸醫療的責任,讓台東醫療不重疊浪費。部東醫院有128年歷史,歷經無數次的大樓整建及組織調整,但唯一不變的就是持續堅守台東醫療的第一線。要如何讓部東的運作更有效率和提升服務量能?王蘭福上任後積極招募新血,讓本院和成功分院陸續增加了胸腔內科、眼科、牙科、精神科、急診醫學科、麻醉科等8位專科醫師;同時優化醫院資源,與其他醫院合作引進更多資源。「未來醫院持續重視專科醫師的增加和長照的發展。」王蘭福說,目前部東精神科醫師已漸完整,也針對老人、一般成人及孩童的診療爭取更多醫師到部東服務,同時面對台東高齡化的問題,長照醫療將是他推動的重點服務之一。王蘭福小檔案年齡:51歲專長:一般胸腔疾病、肺癌、肺結核、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氣喘、重症加護現職:部立台東醫院院長、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學歷: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碩士經歷:台北榮總胸腔部住院醫師、總醫師、臨床研究員;玉里榮民醫院胸腔科主治醫師;部立苗栗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台南新營醫院副院長給病人的一句話:照顧健康是自己的責任,唯有照顧管理好自己的健康,才能做更多對自己、對社會有意義的事。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2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我的偏鄉醫療嘗試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偏鄉醫療服務與醫者的愛心」。一位在醫學中心的主治醫師回顧自己在初入醫學院時,在同學的互相鼓勵與人文老師的啟發下,發起「與病人為友」的學生暑期活動,成功地激發醫學生的愛心,並繼續傳承成為該校具有特色的醫學生服務活動。→想看本文一位小兒科醫師分享自己如何以「平衡大學附設醫院的教育責任與利用專業知識來幫助需要的偏鄉兒童」為心願,將青少年照護觀念導入健保架構下,並能貼近在地青少年族群的需求而努力,形成「社區-學校-家庭」的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想看本文一位醫學中心小兒外科醫師分享他同時也在兩所偏鄉醫院為理想奮鬥,他的一句「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道出了他們期待集結一群志同道合的醫師同行,從而確保照護的完整性與持續性。「醫病平台」衷心希望這些故事可以感動更多的醫學生、醫師、社會大眾,多多關懷偏鄉醫療。緣起偏鄉醫療最常遭遇的困擾,便是醫療人力與資源缺乏。而台灣的小兒外科除了有醫師平均年齡逐年老化與新血後進減少的問題,在偏鄉環境更是不容易有小兒外科醫師的生存空間,因為醫師在選擇服務的地點時,往往有許多的考量,例如經濟收入、生活環境、或孩子教育需求等等。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以下簡稱北醫附醫)鄰近繁華現代的信義計畫區,無論大眾交通或是國道交通都相當方便,因此平時便肩負大臺北東區民眾的醫療需要,甚至涵蓋基隆市、新北市汐止區等地的後送醫療。然而,大學附設醫院有教育的責任,雖然業務量沒有其他醫學中心多,仍需要維持小兒外科服務。 根據台灣小兒外科醫學會的統計,有130萬兒童少年人口的大台北地區約有30名在職的小兒外科醫師,相較於偏鄉地區,人力資源相對豐富很多。以每百萬人口計,大台北地區的小兒外科醫師人數不僅超過美國,更是全國之最。於是「如何平衡大學附設醫院的教育責任與利用專業知識來幫助需要的偏鄉兒童」就成了縈繞在我心的牽掛。蘭陽的呼喚羅東聖母醫院是隸屬於天主教靈醫會,於1952年由從中國大陸來台的修士與修女們創立,自始至終致力於照護蘭陽地區那些經濟困窘、身處弱勢的民眾,逐漸成為許多當地人健康的依託。近年來,宜蘭縣每年約有三千名新生兒誕生,而聖母醫院大抵上承擔了其中三分之一的嬰兒醫療服務,顯見其在兒科照護的重要性。從馬偕醫院來的周桔源醫師,在這裡提供小兒外科的服務,但一年一年的過去,這裡需要有年輕醫師來接棒。因為看到這樣的需求,我鼓起勇氣,挺身而出,接下這個偏鄉支援計畫。在北醫附醫的長官支持與聖母醫院長官的幫助下,雙方合作的計畫得以順利推展,自2022年4月起,我便開始每週四至聖母醫院進行手術與看診。在支援期間,我在聖母醫院進行了一系列的小兒外科常規手術,如腹股溝疝氣修補(引進腹腔鏡手術)、耳前瘻管切除、舌繫帶鬆弛及板機指鬆弛手術等。此外,我也實施了需要短期住院的手術,包括嬰兒腹股溝疝氣修補、淋巴管瘤切除、隱睪症矯治、多指(趾)重建及肛門瘻管手術等。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許多原本需前往遠地醫院長期就醫的孩子,現在可以在聖母醫院就近接受追蹤與治療。比如,一位需要長期胃造瘻管的罕病兒童,在過去經常往返於台大兒童醫院與急診室更換造瘻管,而今卻能在我的聖母醫院門診安排更換與追蹤。若聖母醫院收治了需矯治先天畸形的孩童,我也能即時與兒科醫師進行討論,並協調轉院手術。期間有位近週歲的女童,自兩個月大開始就間歇性嘔吐,經由我們的互助機制轉介至北醫附醫進行檢查,發現她患有先天十二指腸蹼膜所導致的阻塞,最終通過手術得以康復。這樣的轉介案例越來越多,也使得北醫附醫在2023年順利取得小兒外科專科訓練醫院的資格。透過這次合作,我深刻體會到,若無願意合作的專業小兒科醫師、專精且樂於照護兒童的麻醉科醫師,以及一個願意學習並成長的手術室團隊,要在短時間內建立一個能照顧兒童的外科團隊是相當困難的。幸運的是,聖母醫院在院方的支持下早已具備這些條件,順理成章成為合作成功的基石。 飛越山海,支援台東隨著我在聖母醫院的支援步入一週年之際,過去一年的支援成效顯著,鼓舞了我,進一步想要推廣這種合作模式,但這樣的支援模式,是否真能在其他地方複製呢?作為一位花蓮女婿,我一直密切關注東部地區的醫療需求。花蓮擁有慈濟醫院的資源,小兒外科醫療服務相對完善,但台東的情況卻大不相同。過去,台東的小兒外科服務大多依靠台北馬偕醫院的醫師們輪流支援,每隔三、四個月集中一天時間處理所有手術。這樣的漫長等待中,孩子們的病情有可能會惡化,或家屬可能遺忘孩子需要及應該接受的手術治療。在這種迫切情況下,家屬常常不得不帶著孩子跋涉至花蓮或高雄尋求治療,而這樣的距離,對於西半部的家庭而言,就如同從屏東到台中一般遙遠。於是我開始考慮是否能將與聖母醫院合作的模式,搬到台東來實施,至少每月提供一次的小兒外科門診與手術服務。雖然這對西部許多城市來說可能只是杯水車薪,但至少能夠讓需要的孩子能盡早接受手術,預防嚴重的併發症。衛福部的研究報告也指出,疝氣和腸阻塞是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的部分原因。社群媒體上經常可見台東基督教醫院(以下簡稱東基)的鄭弋醫師為孩子們的醫療需求發聲,於是我鼓起勇氣聯絡她,探詢兒童外科醫療的需求及合作可能性。感謝上帝,當時的東基院長陳志成醫師對完善醫院照護體系充滿熱忱,我們的初次會談後,就達成共識,要一起合作為台東的孩子們服務。台東的支援計畫遂於2023年7月順利啟動,儘管首次的門診因颱風而不得不取消。有一名因包莖併發反覆的包皮龜頭炎以及嚴重的泌尿道感染的孩子原本計畫來門診安排手術,卻因颱風延誤了診治。在這緊急關頭,我與陳院長透過視訊討論病情,並由陳醫師親自安排手術前的檢驗、檢查及麻醉諮詢。8月,我乘坐最早的班機前往台東,在著陸後直接前往醫院,再次訪視病人並詳細解釋手術過程。幸運的是,我過往在彰化基督教醫院(以下簡稱彰基)接受過外科訓練,而東基所使用的電腦系統正是彰基的,彰基外科也曾對東基提供過支援。在這樣的完美配合下,我順利完成了首次手術和門診支援。最讓我意外的是,在台東的首次門診中,接連診治了超過十位需要手術的孩子,包含疝氣、多指、隱睪症、尿道下裂、甲狀舌骨囊腫、鰓裂遺跡等病症。由於每次支援只有一整天,我必須在上午安排四至五台手術,並在下午進行門診,因此首次門診的病人需求竟花了兩個月才得以滿足。後來,我開始於週四處理完台北的公務後,趕搭晚間的班機前往台東,以便隔天一早開始手術,努力爭取更多時間來為孩子們完成手術,減少他們的等待時間。週六一早巡視完手術後的病人,我便搭班機返回台北。支援期間的住院病人照護工作,都得依靠兒科醫師的幫忙;手術後的傷口照護則交由一般外科的李柏慶醫師在門診中追蹤,這樣也彌補了我只能每月支援一次的遺憾。在此過程中,得到了前任院長陳志成醫師以及繼任的馬堅毅院長的全力支持,手術室及麻醉科同仁的協助,使我得以在台東為這些孩子們提供及時的醫療服務。團結前行:共同為偏鄉醫療邁進的心願景「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這句話道出了團隊合作的力量。若我們的支援模式能夠更加成熟與流暢,我期待能夠集結一群志同道合的醫師同行,從而確保照護的完整性與持續性。必須承認,要為孩子們提供及時的小兒外科急症照護,最理想的情況是有專業的小兒外科醫師能常駐宜花東地區。但正如我之前所提到的,這不僅需要小兒外科醫師,同時也依賴於兒科、麻醉科以及兒童重症科醫師的密切合作。這些條件要能具足著實不易,除了靠政府建立相關配套措施外,也有賴醫界與政府合作找出更好的解決方案。而在這個環境成形之前,我要感謝北醫附醫的長官給予的支持與理解,讓我能以此為基地,延伸醫療服務的觸角至那些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延伸閱讀:4/23 人生注定的一段邂逅——「與病人為友活動」的前世今生4/25 守護洄瀾山海間青少年的醫師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4-2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守護洄瀾山海間青少年的醫師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偏鄉醫療服務與醫者的愛心」。一位在醫學中心的主治醫師回顧自己在初入醫學院時,在同學的互相鼓勵與人文老師的啟發下,發起「與病人為友」的學生寒假活動,成功地激發醫學生的愛心,並繼續傳承成為該校具有特色的醫學生服務活動。→想看本文一位小兒科醫師分享自己如何以「平衡大學附設醫院的教育責任與利用專業知識來幫助需要的偏鄉兒童」為心願,將青少年照護觀念導入健保架構下,並能貼近在地青少年族群的需求而努力,形成「社區-學校-家庭」的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一位醫學中心小兒外科醫師分享他同時也在兩所偏鄉醫院為理想奮鬥,他的一句「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道出了他們期待集結一群志同道合的醫師同行,從而確保照護的完整性與持續性。「醫病平台」衷心希望這些故事可以感動更多的醫學生、醫師、社會大眾,多多關懷偏鄉醫療。花東縱谷的美景是令人嚮往的旅遊勝地,也因為地廣人稀、南北狹長的特性,讓醫療的可近性成為在地醫療提供者的重大挑戰與使命從2008年開始在花蓮慈濟醫院小兒科受訓及服務,對我來說最重要的轉折點,莫過於在2013年時有機會接待從美國威斯康辛兒童醫院(Children’s Hospital of Wisconsin)來訪的青少年醫學科教授Professor Susan Jay。在跟她互動的幾天中,深刻了解到青少年醫學的核心服務架構,需要有多專業的團隊:青少年醫學醫師、婦產科醫師、兒心醫師、心理師及社工師,互相補位一起撐住有需要的青少年朋友,這正是台灣在青少年醫療照顧中不足的一塊拼圖;而協助青少年族群的臨床工作,也再次喚醒自己在學生時期對於人際互動、心理與精神健康的興趣。然而當時台灣並未有此次專科訓練,於是大膽地向Dr. Jay提出到威斯康辛兒童醫院,接受青少年醫學次專科臨床與研究訓練的請求,也受到她的支持與歡迎。在那一年半的訓練過程中,深深體會到雖然東西方有著不同社會價值觀與文化差異,然而青少年朋友眾多的醫療照護議題,都是跟他們所處的家庭、學校、社區、社會文化與大環境的變動習習相關。當2017年初回到台灣,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在台灣推動屬於我們的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將青少年照護觀念導入健保架構下,並能很貼近在地青少年族群的需求,這是我們在建構「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時,首先要回應的問題。花蓮慈濟醫院位處於東台灣,以往我們在醫院兒科門診所接觸到的青少年,大多數就醫的原因是急性身體不適,如感染性疾病、頭痛、胸悶/胸痛、腹痛、睡眠問題、外傷等,這些生理上的病痛,是家長及青少年本身認為需要就醫的主要因素。然而,一般青少年在成長中會經歷的議題,包括:青少年生理發展、生殖健康、心理健康、人際互動和同儕關係,高健康風險的行為如菸、酒、藥物濫用與不安全性行為所衍伸的健康危害,都不是家長優先帶青少年到醫療院所就醫的重要因素。期待身為兒科醫師的我們,在醫療上能提供青少年需要的協助並回答他們的疑問,協助評估與轉介適當的醫療資源。這樣的觀察就此埋下了走出醫院、進入社區的動機:青少年來不了醫院,醫療就走向他們。在因緣際會下,接續老師林俊松醫師的棒子,到秀林衛生所提供偏鄉巡迴醫療,每週二的嬰幼兒預防保健及疫苗接種服務,以兒科醫師的角度來分享兒童常見疾病的處理、兒童生長發育、親職教養、兒童青少年體位改善等議題。在門診中能遇到許多年輕媽媽帶著嬰幼兒來打疫苗,藉著這樣的機會提供他們育兒觀念的指導、了解家庭中照顧孩子的支持系統、年輕媽媽的避孕指導、協助連結社會資源,希望讓她們的育兒道路走的更穩健。除了提供必要的藥物與檢查外,更重要的是給與照顧者適當的疾病衛教,讓家長可以在家安心處理孩子們的身體不適:如何退燒?如何補充水份和食物?如何判斷危險徵狀而必須提早帶回就醫,這些服務模式,明顯的降低家長的焦慮與困擾,也降低了不必要的就醫奔波。這樣的服務據點除了提高就醫可近性外,也更進一步連結醫學中心的資源進入社區,讓秀林衛生所成為鄉內兒童青少年健康評估與轉介的樞紐,讓鄰近的秀林國小、秀林國中與原住民兒童少年之家的學童們及家長們,得到更便利的整合性醫療服務。在此想分享這幾年社區服務中印象深刻的個案,來呈現花蓮慈濟醫院與秀林衛生所,大家串在一起動起來後,對孩子們及家庭的改變!因為有一群人正努力的讓偏鄉不再是偏鄉。從2022年七月開始,藉由花蓮慈濟醫院承辦的衛福部中央健保署「山地離島地區全人整合照護計畫」,開始在秀林鄉崇德村和佳民村衛生室開設「兒童生長巡迴特別門診」,由筆者帶著兒童腸胃科及青少年醫學科的專業知能,走進社區、走進部落;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是在參與花蓮縣學童健檢這十幾年來,包括崇德村在內的偏遠地區中,有一定比例學童呈現的體位異常是兩極化:過輕體位約有7-9%;在小學四年級以後,體位過重或肥胖加起來約為25-30%。這些學童的生長發育是需要花時間評估,也需要讓照顧者意識到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的必要,尤其飲食習慣可造成營養不良或肥胖問題,更是需要從小重視的。因此,藉由衛生室的地段護理師或校護,將這些孩子從學校轉介到衛生室的門診,透過照顧者協助改變家中飲食、運動、睡眠等習慣,在幫助孩子的同時也讓家長受益。印象很深的是一名十歲本應進入青春期的女童,經由校護和地段護理師的多次訪視和評估,被轉介到「兒童生長巡迴特別門診」,在崇德衛生室初次與小女生及母親聊天時,發現孩子其實從小就略嫌瘦小,家長雖然在意也找不到好的策略。評估起來主要是每日營養熱量不足、再加上活動量大及晚睡,漸漸的就比同年齡的玩伴瘦小,當時四年級的她身高僅有118公分、體重14.5公斤,看起來就像六、七歲的瘦小女孩;在衛生室跟母親及女孩詳細說明,並衛教每日的飲食攝取策略及營養品補充,並建議轉介小兒內分泌科醫師,做生長賀爾蒙及骨齡等相關檢查以確認狀況,於是當場與院內小兒內分泌周威志醫師通電話,並開立檢查單及回慈濟醫院就醫的轉診單,而崇德衛生室的護理師也隨即跟家長約定空腹抽血的日期,讓孩子下次到醫院回診時,已有需要的檢驗結果,減少就醫的奔波。回診時周醫師評估發現這位十歲女童的骨齡只有7.5歲,身體評估也尚未進入青春期的乳房發育,所幸相關內分泌及營養指標都在正常範圍的低標內,只要好好的追蹤營養攝取、睡眠與活動,應該就能慢慢追上應有的生長狀況。接下來一年多的追蹤過程,看到了媽媽的積極配合與孩子為了長高而主動參與,在六個月內體重增加了3.3公斤、身高增加4.5公分,至少已與該年紀正常生長曲線的下限相當;在12個月內身高已達正常值的下限、體重亦接近正常值、性徵也開始發育,伴隨而來的是更有自信的孩子、笑容也變得更燦爛。雖然這個「兒童生長巡迴特別門診」,看似只派出醫師到衛生室的單兵作戰模式,但要把小兒專科門診從醫院搬到社區,其實背後是需要多個團隊的跨領域合作,其中特別感謝花蓮慈院醫事室團隊居中協調聯繫把每個環節串好、秀林鄉衛生所田惠文主任站在孩子與家庭的需求上全力支持、崇德衛生室筱君護理師的積極協助,透過這樣的方式一起找出適合的服務及轉介模式,讓我們能為守護偏遠地區孩童與家庭的健康更往前邁進一步。在筆者築夢踏實的過程中,最大的成就感莫過於當一個能幫兒童與青少年「轉譯及代言的實務工作者」,讓他們及身邊的重要他人能看見彼此,增進關係融洽,讓他們在生活中找到「自我與歸屬感」。在回到台灣七年後的現在,腦海中已有清晰屬於我們的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期待自己持續站在青少年健康照護的崗位上,走出花蓮並連結有志於成為青少年重要他人的專業人士,共同投入這個領域,將持續推動「進校諮詢醫師」服務:提供青少年健康評估與諮詢,並與學輔資源分工提供互補性的醫療服務,啟動必要的轉介來銜接後續醫療服務,提高醫療可近性並滿足青少年族群的需求,形成在「社區-學校-家庭」的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延伸閱讀:4/22 人生注定的一段邂逅——「與病人為友活動」的前世今生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4-2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人生注定的一段邂逅——「與病人為友活動」的前世今生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偏鄉醫療服務與醫者的愛心」。一位在醫學中心的主治醫師回顧自己在初入醫學院時,在同學的互相鼓勵與人文老師的啟發下,發起「與病人為友」的學生寒假活動,成功地激發醫學生的愛心,並繼續傳承成為該校具有特色的醫學生服務活動。一位小兒科醫師分享自己如何以「平衡大學附設醫院的教育責任與利用專業知識來幫助需要的偏鄉兒童」為心願,將青少年照護觀念導入健保架構下,並能貼近在地青少年族群的需求而努力,形成「社區-學校-家庭」的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一位醫學中心小兒外科醫師分享他同時也在兩所偏鄉醫院為理想奮鬥,他的一句「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道出了他們期待集結一群志同道合的醫師同行,從而確保照護的完整性與持續性。「醫病平台」衷心希望這些故事可以感動更多的醫學生、醫師、社會大眾,多多關懷偏鄉醫療。1997年夏天,清大研究所畢業的同時,我也在人生路口徘徊,思索著未來的方向。而接著兩年的軍旅生涯不僅履行了對國家義務,也想清楚自已的下一步——打開醫學之門,退伍後經歷一年的努力,終於考上中國醫藥學院的醫學系。而在地球的另一端,戴正德教授正懷著對故鄉深刻的情懷,決心將人文醫學的火種播散到台灣這塊土地上。在命運的牽引下,「生命意義學」這門課程相繼在成大、中山醫學院及中國醫藥學院開設,開啟了哲學在醫學院中的耕耘之旅。同年,林岳亨學長也在中國醫藥學院開始他的醫學旅程,修讀了「生命意義學」,在戴老師的啟迪下,對「醫學人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2001年秋天,國家衛生研究院舉辦了一場深具意義的醫學人文研討會,旨在透過台灣醫學史中的標誌性人物尋找或者定義「醫學人文」究竟為何。許多對醫學人文教育充滿熱忱的師長和學子齊聚一堂,我也有幸參與其中。這場研討會雖然從歷史的視角讓我們接觸到了「醫學人文」,會後,我們仍舊難以清晰界定它的全貌。岳亨學長同樣出席了這次研討會,並在休息時刻與我們這些學弟妹們認識交流,分享了各自對於會議內容的感想。神奇的是,我們似乎心有靈犀一般,都產生了一個共同的念頭——我們是否應該採取一些行動來探求醫學人文的真義呢?某天晚上,岳亨學長約我,到敦煌書局的咖啡屋相聚,展開了一場關於如何促進醫學生深入體驗醫學人文的對話。他分享他了在軍旅生活中,曾經在醫院陪伴過自己連隊的弟兄住院,那段日子給予他深刻的感悟,也成了他決心再次投身醫學學習的關鍵動力。而這種在醫院實際陪伴病人住院的體驗,如果也能夠讓醫學生參與,一定能讓他們對於醫學人文的理解更加生動與深入,遠超過傳統課堂所能傳遞的。「學弟,根據我之前的經驗,我想我們可以來創一個活動,讓醫學生可以去病房陪伴病人五天,在活動結束後,大家可以把這五天的心得寫下,如果大家文筆都不錯,甚至我們還可以集結成一本書喔!」「學長,這個想法很棒,但要如何起頭呢?」 學長想了一下,他接著說:「我們先寫個企劃案,然後寄給各醫院,對方如果有回應,我們再親自去拜訪,說明我們的想法與做法。」「學長,那這個活動名稱要叫什麼呢?」「『當醫師前,先成為病人的朋友』,如何呢?」「這個名稱有點長,如果叫做『成為病人的朋友』,你覺得如何?」「學弟,不然我們就用「與病人為友」好了。」活動名稱一經確定,我們便立刻著手將初衷轉化為行動,擬出一份明確而簡潔的企劃書,使得我們的想法能夠清楚展現給所有人。又經過一整夜的努力與細緻的打磨,計劃書的雛形終於成型。在此過程中,岳亨學長也邀請了孫成賢學長共襄盛舉,加入我們的籌備行列,分擔聯絡的任務。我們三人攜手將這份充滿期望的企劃書與邀請信遞送到我們挑選的醫院,滿懷希望地等待著他們的回應。經過一個月的不懈努力,我們的活動在臺灣獲得了南北回響:從淡水馬偕醫院安寧團隊到中國醫大附醫社工室、埔里基督教醫院家醫科,再到高雄長庚醫院精神科病房,各方均慷慨開放,支持我們「與病人為友」的倡議。活動地點確立後,我們著手製作宣傳單張,在BBS的系統板塊和班級版面廣為宣傳,吸引了四十位學生參與——大多數是滿懷熱情和好奇心的大二與大三學生。為了讓每位參加者都有所準備,在正式活動之前,我們舉辦了預備課程,特邀洪寶蓮教授和社工組長,為我們講解同理心以及與病人相處的要訣,賦予學生們基本的專業知識與人文關懷。隨著寒假的到來,我們便按照自己選擇的志願,踏上了「與病人為友」的實踐之旅。我當年參加的是埔里基督教醫院家醫科負責的偏鄉醫療,這個經歷與其他隊伍截然不同。我們的任務不是在病床邊照顧病人,而是與埔基的醫療團隊一同深入仁愛鄉的山區,實地參與當地的日常醫療服務。在醫療站內擔任志工,我們不僅協助團隊處理各種醫療行政事務,更通過團隊的引介深入了解原住民部落的生活,體會偏鄉醫療工作的點點滴滴。這五天的經歷讓我體會到原鄉的醫療不只要具備專業知識,還要對原住民文化有深刻理解,才能夠讓醫療團隊照顧深入偏鄉社區。在那充滿期待的開學前一週,我們這群「與病人為友」的夥伴們,約定一同返回學校,舉辦了一場充滿溫度的心得分享會。每位參與者都有機會分享他們與病人之間的感人互動,這不僅讓我們能夠從他人的視角感受醫療的多樣性,還能學習到不同的醫療觀點。特別是我們這一組分享的山地醫療經歷,展示了如何在偏遠的仁愛鄉,得益於全民健康保險的支持,使當地的醫療服務得以接近平地區域的水平。分享會的尾聲,我們有幸邀請到戴正德教授聆聽我們的故事並給予鼓舞。他提到了一本書名為《醫院裡的哲學家》,並告訴我們:「經過今天的分享,我看到你們每個人都如同醫院中的小哲學家,懷著對醫學的熱情和對病人的同理心。我希望這份感動和想法能激勵你們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都能成為一名視病猶親的優秀醫師。」因戴教授鼓舞,我們每一位投身於這次活動的同學都將感動之情化作文字,記錄下了這次經歷。在接下來的幾週,我們進行了仔細的編輯與美術設計工作。當年的系主任沈戊忠教授慷慨助我們籌措出版資金,最終以醫學系的名義出版了《讓醫學從關懷出發:一群醫學生的寒假作業》一書。這本書的發行不僅是我們對於這段經歷的共同記憶,更向全國眾多醫學教育界的師長前輩們展示了醫學人文教育的另一種可能性。這本書實踐了「病人是醫生最好的老師」這一理念,進一步強調了病人同樣可以成為醫學生學習醫學人文的良師益友。在畢業五年後的我,再次與戴正德教授的人生軌跡相交。教授邀請我加入他在學校所開設的「生命意義學」與「醫師與社會」兩門醫學人文課程的教學陣容。如今已是第十個年頭,這段不短的時間裡,我身為學長及醫師,與戴老師那醫學哲學家的身份形成完美互補,共同為學生提供一個關於醫學人文更宏觀的視野。戴老師曾對我說道:「回到台灣,我失去了許多,但換來的也很多。特別是能教導你們這群優秀的學生,見證當初播下的醫學人文之種茁壯成長,令人格外欣慰。」我對老師表示感激:「感謝老師當年選擇回台灣,更感激您落腳台中,讓我們中國醫大和中山醫大的醫學生們,能夠受益於您的寶貴教誨。」自2002年起,「與病人為友」活動至今已歷22載,成為中醫大醫學系醫學人文教育的獨特潛在課程。這項活動對我們的同學及後輩所產生的深遠影響或許難以用數字衡量。然而,不久前,一位好友分享了他將小兒外科醫療擴展至台東的經歷,另外一位學弟在受訪中也談到了「與病人為友」的理念,這讓我堅信,這活動已在台灣醫界中悄然發揮其影響力。在此,我想對那些一路上支持我們,讓這項活動得以延續至今的每一位,表達我最衷心的感謝。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4-13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talk/把病看好只是基本!余忠仁提升醫療量能,讓醫院成守護民眾健康的護國神山
台大醫院新竹台大分院今年3月升格為醫學中心,成為北區第二家醫學中心。新竹台大分院院長余忠仁指出,升格醫學中心是該院全體同仁的願景,目前已達成階段性里程碑,未來將努力爭取擴建湳雅院區,加速生醫醫院二期工程施工進度,提升醫療量能,精進醫療服務品質,成為守護新竹地區民眾健康的「護國神山」。衛生署立新竹醫院於2011年7月改制為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肩負「提供急重症醫療服務,滿足在地民眾醫療需求」的使命;2021年1月1日,台大醫院將新竹分院、生醫園區分院、竹東分院三家分院正式整併,成為「新竹台大分院」。養生秘訣/ 靜心不急躁 重訓健身減壓作為醫院管理者,余忠仁在工作上講求實事求是,他強調一定要找出問題,務實分析並求得解方,但凡事保持靜心,絕對不能急躁,才能冷靜分析問題,推動方案執行。醫師的工作壓力不小,余忠仁說,他有固定運動的習慣,每周會到健身房重訓健身,如今重訓已六年多,在專業教練指導下揮灑汗水,對紓壓有正向回饋。此外,他也養成定時睡覺的習慣,照著既有步驟過生活,有助於靜心,心情放鬆了,壓力減輕,自然就能達到養身功效。各司其職 成醫療網絡核心余忠仁表示,整併後的三院區透過業務整合、資源共享、角色分工,發揮綜效。位於新竹市的新竹醫院主要提供重度級急重症醫療服務;生醫醫院竹北院區以轉譯醫學研究、創新醫材及藥品研發為主,並提供急重症、癌症、優質健檢及國際級特色醫療服務;生醫醫院竹東院區將加強其高齡、偏鄉、慢性醫療與精神醫療等照護服務。新竹台大分院三院各有特色,也各司其職。不過,要成為醫學中心可不容易,余忠仁說,「把病看好」只是基本,還得成為區域醫療網絡的核心,當地區醫療院所的領頭羊,具完整的醫事人員培育系統,在研究上創新。整合地方 將擴大分級醫療成為醫學中心後,余忠仁說,未來醫院將和地方現有資源做整合,擴大與深化分級醫療及偏鄉醫療照顧;在教學與研究方面,希望擴大師資培訓,成為南桃園及竹竹苗最完善的醫學中心訓練醫院、全人照護教育的師資培訓輔導機構,設置國考級OSCE考場,通過一般醫學示範中心評鑑,目前正洽談清大與陽明交大學生來院實習的可能性。「解決醫療空間不足問題,也是醫院發展的重要項目。」余忠仁表示,未來將努力爭取擴建「湳雅院區」,興建「急重症大樓」,發揮醫學中心的功能,並加速生醫醫院二期工程進度。面積5.18公頃的新竹醫院湳雅院區,目前行政院已核定國有地部分為有償撥用,市有地部分也是以有償方式處理。生醫醫院竹北院區現今完工一期工程,病床約1500床,待二期研究大樓完工後,將設有行政區、宿舍區、國際會議中心,一期大樓全部開啟後,新竹台大分院病床也將增至1969床,提升醫療量能。余忠仁小檔案年齡:63歲專長:一般內科學、胸腔內科學、重症醫學、胸腔腫瘤學、超音波醫學、分子醫學現職: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台大醫院新竹台大分院院長學歷:台大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台灣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碩士專班(EMBA)畢業經歷: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醫院新竹生醫園區分院院長、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台大醫院內科部胸腔科主任、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理事長給病人的一句話:升格為醫學中心,將精進醫療服務品質,持續守護新竹地區民眾的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03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吳錫金日行萬步,以爬樓梯代替坐電梯!落實地中海型飲食,每餐7分飽、多喝水不吃甜食
30多年來守護雲嘉沿海偏鄉健康的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媽祖醫院),近年來隨著醫療需求的增長,積極投入急重症醫療並獲具體成果,去年更榮獲美國Newsweek評選為2023年台灣最佳醫院第22名殊榮。中醫大北港附醫院長吳錫金是背後的重要推手,帶領醫療團隊在偏鄉打出一片天,個人也榮獲「台灣醫療典範獎」。養生秘訣/地中海飲食 日行萬步養身吳錫金求學時熱愛運動,是籃球班隊,更是西洋劍社長。他說,運動除了健康也學到團隊合作,如今年過6旬的他,唯一運動是走路,日行萬步,在醫院以爬樓梯代替坐電梯,堅持吃得簡單健康,以地中海型飲食為主,每餐7分飽,多喝水、不吃甜食,他也落實攝護腺疾病的飲食,早上、下午喝杯黑咖啡是不錯的選擇。面對高壓力工作,吳錫金認為,從住院醫師到管理醫院,壓力無所不在,正向思考是他面對壓力的態度,提升思想高度,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才能紓壓。感謝太太的支持,打點家務、教育小孩,讓他無後顧之憂,面對更多挑戰。「共好、利他」是吳錫金的生活哲學,只有捨得才能獲得,這也是他行醫的核心價值,「勤能補拙、化不可能為可能、做好風險管理」是他一貫的工作態度,「認真做不會錯」,以學習、面對替代畏懼跟放棄,如同醫師鼓勵病人積極接受治療,才能看見奇蹟與重生的可能。「全能外科」醫師 撐起偏鄉醫療一片天家住台中的吳錫金,1982年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畢業,從醫以來深造不懈,在學術領域更創造巔峰,除主攻泌尿科,腦外傷、取血栓、骨科、開胸等手術也都能執行,等同是「全能外科」醫師。他曾任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主任,投入醫學教育改革,為醫學系設計5、6年級臨床醫學課程,以「醫院就是醫學院的概念」,從學習到工作全在醫院完成,建立專精訓練體系,強化醫療職能,培育不少醫學後進人才。2016年奉派到北港擔任院長,看見偏鄉醫療資源不足,決心投入更多心力改善,提升醫療品質。主攻泌尿科 赴美進修精進攝護腺癌是台灣男性第5大癌症,身為泌尿專科醫師的吳錫金,因為使命感,於1991年赴美國德州休士頓MD安德生癌症中心進修,該中心對攝護腺癌容易移轉到骨頭有深入研究,開啟了他在臨床轉譯醫學的研究之路。後又到美國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訓練中心,專研泌尿道腫瘤、攝護腺癌及微創、達文西機器手術,讓個人專業更上一層樓。吳錫金說,很多事情往往在不經意中出現,尤其醫療日新月異,更要隨時做好接受新挑戰的準備,面對問題或新領域、新智識都要勇於嘗試、持續不斷學習,觀念要隨時更新,充實充電是醫師的「日常」,更要有長遠規畫,及早做好準備,才能隨時迎戰多變的每一天,這也是他的人生態度。拚高齡醫療 為雲林留人才中醫大北港附醫服務雲嘉沿海偏鄉30餘載,2016年吳錫金接任院長後,推動醫院擴建,積極投入改善醫療設備、招聘優秀專科醫師,協助醫院通過JCI認證(國際醫療品質評鑑),建立口碑與品牌形象,贏得民眾信任。初到雲林時,吳錫金發現攝護腺癌診斷少且發現時多數晚期,因此親自走入社區宣導,成立樂活小站、失智共照中心,推動攝護腺特異抗原偵測,將每年8月訂為「攝護腺警覺月」,如今診斷晚期攝護腺癌比率已從4成降至3成。同時引進第2代荷爾蒙製劑、免疫、PARP抑制劑、細胞治療、鐳223及海福刀等,提供整合式治療。近兩年更增加顱內動脈(IA)取栓治療、EBUS支氣管內視鏡超音波、畸形脊椎微創手術等,引進雲林唯一「高壓氧氣治療艙」,裝設電子白板、病人量測數據自動上傳系統、AI智慧醫療紀錄-智海系統,打造科技智能治療,讓偏鄉患者獲得更先進的全方位醫療照護。雲林高齡者多,行動慢、聽力差,吳錫金與病人溝通腳步跟著放慢,無形中產生更多耐心包容和人情溫暖,真正有「視病如友」之感,讓工作更有動力。雲林務農病人多,不少更是弱勢獨居,不論就醫負擔或疾病照顧均需仰賴外援,身為海線標竿醫院,如何引進先進醫療、改善偏鄉就醫不便是重要課題,也是未來要努力的方向。吳錫金小檔案.現職: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院長、中國醫藥大學泌尿學教授.學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亞洲大學健康暨管理學院健管所碩士.經歷:美國德州大學M.D. Anderson癌症中心研究員、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主任、中國醫藥大學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醫療副院長.專長:泌尿道腫瘤、攝護腺癌、微創及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給病人的一句話:積極參與疾病治療,您我才有機會共創奇蹟。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2-2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在醫院實習時的病程紀錄
【編者按】:繼上週義守大學醫學系師生介紹低年級的「醫學人文的教與學」,本週由臨床教師與該校最高年級醫學四、五年級學生繼續介紹這主題。校方在入學前的面試前強調,該校公費醫學系的宗旨目標與優缺限制表明:「如果還沒有考慮清楚的同學,拜託大家,將機會讓給有強烈意願長期下鄉服務的同學們。」希望明確傳達給應試考生們應建立起與自己對話、反思的能力與習慣。當學員進入校園後,透過與義大醫院及其他友校的合作,引導並協助學員參與大量的國內外偏鄉義診與跨文化服務學習,以選修或課外學習的形式,針對特定族群、議題與場域進行體驗與深入探討,足跡遍及全台各偏鄉、離島、原鄉部落,甚至遠赴海外協助義診服務。→想看本文一位四年級學生寫出她看了一部紀錄片,敘述一座位在日本北方的離島「禮文島」,島上有2300位居民,但卻只有一家醫院,兩位父子醫師的感人故事給她對偏鄉醫療的醫病關係加深了認識。→想看本文一位五年級醫學生敘述她照顧癌末病人的無奈與惶恐,而真情流露道出她寫病歷時,「我一字一字打上,但我一點也不知道,該怎麼把這些痛苦放進病程紀錄裡」。希望這新設的醫學校能調教出更多有愛心願意長期下鄉服務的好醫師。大五進醫院第一天,被指派的病人是一位阿婆,癌症、第四期。老師說,自己的病人要天天打病程紀錄。病程紀錄寫得好,即是可以讓沒有參與照護的醫護人員,看完後大致了解病人的狀況。第一天到病房,她坐在輪椅上說,左腿又麻又痛、兩腳水腫,緊緊的不舒服。「哪裡痛呢,可以指出來嗎?哪一種痛呢,刺痛、抽痛?一陣一陣的,還是連續的呢?」我把LQQOPERA(部位(Location)、性質(Quality)、量(Quantity)、發作情形(Onset mode)、誘發因子(Precipitating factor)、惡化因子(Exaggerating factor)、緩解因子(Relieving factor)、伴隨症狀(Accompanying symptoms))逐條問了一次,寫病程紀錄的目的性強得生硬,每開口羞愧感就加深。「先前跌倒受傷、骨科開過刀,」老師對PGY學長說,「止痛換成morphine,levo第幾天了?」學長說第三天,查房的隊伍往下個病榻。「何時會使轉去厝?」阿婆的聲音傳到走廊。聽不懂藥物簡稱,生澀的操作系統查詢藥囑。欄位中morphine(嗎啡)閃著危險的紅字,高警訊藥物提醒:不當使用時,可能對病人造成嚴重傷害。隔天去看阿婆時,阿婆在輪椅上、趴在床沿嘔吐,塑膠袋裡暗綠色澤的液體腥臭。老師皺著眉頭說,「要不吐就會痛、要不痛就會吐,真的很難啊!」改了一天藥,不吐了、但止痛效果有限,又換回嗎啡。再隔一天看護大姐說前一晚吐了七次。參考資料(UpToDate)是這麼說的,「開始使用嗎啡常會發生噁心,但耐受性很快就會發生,持續性噁心並不常見。」但過了四天,早上七點,看護大姐還是說吐了,阿婆吐完又餓又虛弱、餓得不舒服吃了又吐。快速耐受、罕見的持續性噁心在哪?下午聽到「實證醫學」四個字,不由得生起氣。說是自己的病人嗎,也不過每天上午下午加上老師查房時,各去一次十分鐘。三十分鐘能夠對阿婆的了解當然有限,早上到值班室時,總翻看前晚的護理紀錄、交班紀錄和醫囑,勉強拼湊阿婆過去的十二小時,感覺自己是打腫臉充當有資格穿著白袍的人。學長經過背後,說:「好懷念呀,記得當clerk(實習醫學生)的時候才有閒情逸致一則一則細看護理紀錄。」這次沒有生氣、是害怕,害怕自己兩年後已經習慣病痛的樣子。看護大姐逐漸把我當成報告所有症狀的對象,還是只能趴睡、試著躺上床時傷口劇痛、按照我的建議吃布丁(其實是老師在別床建議類似病人的話,我是假威的狐狸),不過吃了三口要休息一次。晚上阿婆突然躁動想要離開輪椅站起、開始抱怨腳酸麻、過半小時就抽痛到面部也痙攣,到注入的嗎啡生效前,痛苦的樣子令人不忍。「還有其他的問題嗎?」佯裝冷靜但其實對這些問題毫無頭緒的我問道,並拿出聽診器,濫竽充數聽著呼吸音心音。「何時會使轉去厝?」阿婆又問。水腫的雙腳,滲出水、長出水泡。姨婆教我水腫時,用力按壓恥骨左右兩側的穴道,要不了多久就能尿出一大堆來。給利尿劑、補白蛋白都做不到,如果我是阿婆的家人,想當然一定會試。我可以偷偷告訴看護大姐沒有證據力的民俗療法嗎?以醫學倫理四原則評估了一下,沒說。但這樣符合行善原則嗎,我不確定,我的原則其實是不要被罵。過了七八天逐漸把阿婆當成親近的老人家。天天打招呼、天天問一樣的問題。不知道她認不認得一天來看三次各十分鐘的我,也許是覺得我很煩。面對各種症狀、非症狀依然束手無策,只能覆述醫囑、護理紀錄、老師學長姐說過的話,重複一樣無傷大雅也無濟於事的衛教。骨轉移。看護大姐幫阿婆擦澡時,發現背上膨出了一個腫塊。週五兩公分、隔週二已經四公分,另外還新浮出了一個腫塊在同側肩上。速度之快,連老師都驚訝。嗎啡的劑量持續往上加。看護大姐說,「入院前幾天還能聊天,現在人已經不清楚了。」 「阿婆,你佗位咧疼?」阿婆趴在病床上堆高的枕頭上,指了指腳。「阿婆!你敢知影你這馬底佗位?」我問。「底厝啊。」阿婆抬頭露出臉,語氣輕盈愉快、嘴角帶笑。那天早上病房還沒開燈,不過色調是明亮的,陽光灑在圍簾上,氣氛安寧得諷刺。一陣鼻酸湧上,前幾天還能順利對答的呀,是腦轉移的關係嗎?阿婆覺得自己在家,是不是比較開心了呢。情況又惡化了,「血氧濃度不穩定,鼻導管以0.3 L 輸入」,我寫在病歷裡。阿婆的家屬都來了,阿婆的兒子、媳婦、孫子、孫女。問及病況的時候看著看護大姐。不看著兒子是故意的,心裡想,平常你又沒在顧、問你你也不知道。但我又有什麼資格這樣質疑呢?三個禮拜後,阿婆還是坐在輪椅上,但和初見時的樣子已經判若兩人。像棵逐漸枯萎的植物,生命流逝的痕跡明顯;身體一點一點蜷縮,與胚胎在子宮發育的進程恰恰顛倒。「因為癌症的進展而情況惡化」,我一字一字打上,但我一點也不知道,該怎麼把這些痛苦放進病程紀錄裡。延伸閱讀:認真體驗、時時反思,醫學人文發展醞釀中《在孤島上拯救生命》觀後感想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2-27 焦點.杏林.診間
《在孤島上拯救生命》觀後感想
【編者按】:繼上週義守大學醫學系師生介紹低年級的「醫學人文的教與學」,本週由臨床教師與該校最高年級醫學四、五年級學生繼續介紹這主題。校方在入學前的面試前強調,該校公費醫學系的宗旨目標與優缺限制表明:「如果還沒有考慮清楚的同學,拜託大家,將機會讓給有強烈意願長期下鄉服務的同學們。」希望明確傳達給應試考生們應建立起與自己對話、反思的能力與習慣。當學員進入校園後,透過與義大醫院及其他友校的合作,引導並協助學員參與大量的國內外偏鄉義診與跨文化服務學習,以選修或課外學習的形式,針對特定族群、議題與場域進行體驗與深入探討,足跡遍及全台各偏鄉、離島、原鄉部落,甚至遠赴海外協助義診服務。→想看本文一位四年級學生寫出她看了一部紀錄片,敘述一座位在日本北方的離島「禮文島」,島上有2300位居民,但卻只有一家醫院,兩位父子醫師的感人故事給她對偏鄉醫療的醫病關係加深了認識。一位五年級醫學生敘述她照顧癌末病人的無奈與惶恐,而真情流露道出她寫病歷時,「我一字一字打上,但我一點也不知道,該怎麼把這些痛苦放進病程紀錄裡」。希望這新設的醫學校能調教出更多有愛心願意長期下鄉服務的好醫師。仔細回想,我意識到自從升上大二之後,我的思考中就很少再出現「偏鄉」,雖然大二暑假到瑪家鄉見習有再度思考它,但在學期開始後又很快的被專業課程覆蓋了,之後就沒什麼機會接觸,也慢慢的把「偏鄉」拋到腦後了。這次連假,休息時間滑滑臉書,剛好看到這個紀錄片,我很意外我居然看到流淚。我看到鐵三醫師即使得到淋巴瘤也堅持自己的醫生責任時,我哭了;晃生醫師放棄在日本本島的醫生工作,自願回到故鄉服務家鄉民眾,我看到他用心服務病人的身影,我哭了;我看到晃生醫師帶著土田爺爺去看他生命中最後的櫻花時,我也哭了。我想我哭的原因除了因為感動於升田父子的付出,島民對父子兩人的信任關係,我想也是因為我找回了迷失的自己。我在這部紀錄片裡所看到的東西首先是禮文島,這是一座位在日本北方的離島,島的周圍有可愛的海豹,冬天時這裡的風雪大到打到臉頰會疼痛。島上有2300位居民,但卻只有一家醫院,而醫院內又只有兩個醫師,一位是升田鐵三醫師,以及他的兒子升田晃生醫師。再來談談紀錄片的主角——升田晃生醫師。紀錄片中對於他的背景只有簡單描述,所以我上網查了一些他的資料:晃生在1998年為了在札幌的私立中學上學離開了禮文島,之後在旭川醫療大學就讀外科專業。2010年畢業後,雖然在幾所醫院中任職,但是知道鐵三將要退休的事情後,決定繼承父親在離島的醫療事業。2020年4月作為町職員被任用,8月起開啟了正式的雙人就醫體制。紀錄片裡提到晃生醫師本來是消化道外科醫師,一年會開130幾台刀,本來致力於研究更好的醫療技術,但因為知道爸爸將要退休,即使對於研究仍有嚮往,但他還是選擇回到故鄉接手爸爸管理的醫院。回到故鄉後,晃生醫師要處理的就不再只有腸胃問題,他還要處理小兒科、皮膚科等等非他專業的問題。紀錄片有拍到父子兩人的辦公桌,他們的辦公桌以及背後的書櫃上全是放專業書籍,我自己是理解成在面對非他們本科專業的醫學問題,他們仍然努力學習鑽研,並不因此情況而覺得自己所學都沒有用。而因為全島只有他們兩個醫生,他們與島民的關係都很好,就像家人一樣。他們除了要面對島民的身體健康問題,更要思考如何陪伴像家人一樣的島民走完人生最後一程,這是年輕的晃生醫師所要面對的生命課題,鐵三醫師說:「他應該要自己找到答案,傾聽病人的心聲,應該就會知道。」肝癌末期土田爺爺的故事他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仍然掛念著如同他的孩子般、他親力親為照顧的櫻花。在一個風光明媚的日子裡,前往醫院的路上,晃生醫師帶著土田爺爺最後再看一次他最愛的櫻花,吟一首美麗的詩:「我親愛的櫻花,嚴冬之後,即使你的主人不在了,也不要忘了春天。」最後土田爺爺說:「我很幸運,遇到一位這麼好的醫師。」四天過後,土田爺爺離開了,他所愛的櫻花仍然在春天的陽光下綻放。我想晃生醫師在慢慢尋找他的答案,看到這個紀錄片的我心裡有某個開關被打開了,但我無法清楚描述是什麼,我只知道我也在跟晃生醫師一樣在尋找一個屬於我的答案。偏鄉的醫病關係寫到這裡,我突然意識到紀錄片除了紀錄偏鄉醫師在偏鄉的行醫故事,醫病關係在最後更是為這個紀錄片添加讓人感動的元素。我想到這學期的見習課程所學習到的敘事醫學。所謂的敘事醫學,它不是某種新的臨床治療方法或醫學科技,相反地,它要喚醒臨床專業照護人員運用與生俱來、貼近人性的聽說故事能力,去給病人適切的診療並同時療癒自己。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的麗塔.霞蓉醫師(Dr. Rita Charon)認為,要得知病人的生病故事,最好且最容易的方式就是聆聽。面對第一次接觸的病人,她不再單方面詢問許多一般診療例行的提問,而是把手擺在膝上,看著病人說:「我將成為你的醫生,所以我需要知道很多有關你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請你告訴我如何了解你的處境。」然後讓病人開始講,自己則專注地吸收病人所說的內容。上學期的見習課程,我們學習在以LQQOPERA(部位(Location)、性質(Quality)、量(Quantity)、發作情形(Onset mode)、誘發因子(Precipitating factor)、惡化因子(Exaggerating factor)、緩解因子(Relieving factor)、伴隨症狀(Accompanying symptoms))的架構下向病人問診,進而得到我們所需要的資訊。這學期我們要學習傾聽病人的生病故事,更甚者是生命故事,傾聽病人的心聲,來了解我們該如何提供病人他所需要的醫療協助,建立彼此信賴的醫病關係。我想這就是鐵三醫師所說的傾聽病人的聲音吧!我們會走入偏鄉,在服務的六年裡我們會是偏鄉醫師。在那六年裡,或是未來更長的時間裡,我們要如何服務病人呢?或是離開偏鄉後,我們要如何服務來到我們的診間尋求一個希望的病人?我覺得這是我們在學習之餘不要忘記去思考的。我們在專業知識的學海中沉浮,但不要忘記我們想成為一個怎麼樣的醫師。感謝緣份讓我看到這個紀錄片,讓我找回讀醫的初衷。最後想說有著溫暖笑容的晃生醫師真的太帥了!延伸閱讀:認真體驗、時時反思,醫學人文發展醞釀中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2-2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認真體驗、時時反思,醫學人文發展醞釀中
【編者按】:繼上週義守大學醫學系師生介紹低年級的「醫學人文的教與學」,本週由臨床教師與該校最高年級醫學四、五年級學生繼續介紹這主題。校方在入學前的面試前強調,該校公費醫學系的宗旨目標與優缺限制表明:「如果還沒有考慮清楚的同學,拜託大家,將機會讓給有強烈意願長期下鄉服務的同學們。」希望明確傳達給應試考生們應建立起與自己對話、反思的能力與習慣。當學員進入校園後,透過與義大醫院及其他友校的合作,引導並協助學員參與大量的國內外偏鄉義診與跨文化服務學習,以選修或課外學習的形式,針對特定族群、議題與場域進行體驗與深入探討,足跡遍及全台各偏鄉、離島、原鄉部落,甚至遠赴海外協助義診服務。一位四年級學生寫出她看了一部紀錄片,敘述一座位在日本北方的離島「禮文島」,島上有2300位居民,但卻只有一家醫院,兩位父子醫師的感人故事給她對偏鄉醫療的醫病關係加深了認識。一位五年級醫學生敘述她照顧癌末病人的無奈與惶恐,而真情流露道出她寫病歷時,「我一字一字打上,但我一點也不知道,該怎麼把這些痛苦放進病程紀錄裡」。希望這新設的醫學校能調教出更多有愛心願意長期下鄉服務的好醫師。義守大學醫學系自創系以來目標明確,就是要培養出一群具社會關懷熱忱且臨床能力優異,能為偏鄉與各族群提供完善全人照護的醫師。在懷抱此理想努力下,已經邁入第五個年頭。很快的,學生都已披上白袍與病人開始密切接觸。回顧過去四年努力的軌跡並展望未來發展,不禁回想,我們臨床老師們,在醫學人文領域究竟為學生們鋪陳了哪些學習體驗與反思發想呢?醫學人文重要的特色,在於以人為出發點,跳脫強調普遍性和可預測性的傳統純科學思維,回到病人、民眾甚至是自身的需求與特定觀點進行深刻發想。基於此概念,系主任於入學前的面試前說明,就將公費醫學系的宗旨目標與優缺限制跟所有考生詳加分析,且不同於大部分學校對自己系所的推銷,一開始便非常誠懇的表明:「如果還沒有考慮清楚的同學,拜託大家,將機會讓給有強烈意願長期下鄉服務的同學們。」希望在學子們踏進學系的半步之前,就明確傳達給應試考生們應建立起與自己對話、反思的能力與習慣。當學員進入校園後,除了傳統的倫理、社會學、生死相關課程外,系上也依學員需求與文化背景、居住區域分布等,透過與義大醫院及其他友校的合作,引導並協助學員參與大量的國內外偏鄉義診與跨文化服務學習(如參與陽明大學的行醫醫定行、與原住民醫學會合作之偏鄉基層醫療見習、義大醫院定期澎湖離島義診等),以選修或課外學習的形式,針對特定族群、議題與場域進行體驗與深入探討,足跡遍及全台各偏鄉、離島、原鄉部落,甚至遠赴海外協助義診服務。在人文教師帶領下的志工服務體驗,是另一種提供醫病角色間換位思考的經驗,以旁觀者的角色,冷靜全面觀察醫療現場中溝通與同理不斷交替發生的過程。另一方面,因醫學院各醫學相關系所的多元特性,也可透過與後中醫系及後醫學系外國專班學生們的密切交流,理解並交換對於不同知識架構與文化認同的觀點。進到醫院實習後,是另一階段將人文思維外顯化、實務化的嘗試。透過各臨床科別安排的主要照顧學習,以及於臨床照護報告中需獨立呈現的全人照護反思,提供醫學生持續接觸病人、實際照顧病人、理解其生命故事與需求後,是否會產生出有別於所謂「醫療常規」的獨特想法,另外也讓臨床老師有進一步理解學生、給予回饋的機會。另外在家醫科實習階段,也特地安排社工實習機會,跟著有經驗的醫療社工了解病人,因非醫療因素無法順利出院的各種社會家庭因素、因醫病立場與健康識能落差產生的誤解與不滿意,以及有機會涉獵雖然讓人不舒服,卻又不能假裝看不見、不存在的家暴兒虐社會現況。義大醫學系是個青澀,但老師與學生們都充滿熱情與探索精神的學系。雖然目前系上人文領域的學習安排仍以課堂授課、臨床體驗與回饋反思居多,但隨著人文領域師資的建置與投入漸趨多元完善,也期待能產出更有創意的課程發想,讓師生、醫病間能迸出更多充滿人性的火花。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2-1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培養人類學之眼的醫學人文課程
【編者按】:本週由義守大學醫學系師生介紹該校的「醫學人文的教與學」。專攻人類學的盧老師首先指出義守大學醫學系是全國唯一只招收公費生的醫學系,而用心良苦地以培育將來成為偏鄉醫師、基層醫師的醫學生設計課程。在參考了各醫學系的醫學人文課程後,她認為公費生的醫學人文應該可以從人類學開始、培養人類學之眼。在課程設計上,前半部份以人類學的方法為主。後半部份則以幾本醫療人類學民族誌的導讀,希望加深學生們對於「醫療」全貌觀的思考,培養見樹也見林的能力。一位二年級醫學生說出透過醫學人文課程,幫忙她開始了解身體診察只是看到疾病表現的一隅,而透過人文課程,漸漸了解到生病的病人心裡的想法,同時醫生受傷了,也需要被理解與治療。一位四年級醫學生透過「生命與死亡」的課,說出這門課蘊含許多故事、情緒、思辯,有些可以理解,有些卻是要自己經歷過才懂。期待這種生死觀的傳遞與共學,也是未來執業時的借鏡:和病人一起面對生命的課題,一起探索、找出一套可以接受的詮釋方式,讓死亡的意義昇華成生命的祝福。醫學人文是什麼?這是每年大一新生必修「醫學人文」第一節上課時,我請學生回答的問題,並且需寫下、牢記。多數學生的答案是醫病溝通、理解病人、成為一名好醫生,我猜想這或許是補習班的模板答案。少數學生會提到關心社會、關心不同文化背景的病人。作為一名人類學科訓練出身的醫學人文老師,究竟要教什麼?這個問題著實在教書的第一、二年困擾著我。義守大學醫學系是全國唯一只招收公費生的醫學系,站在講台上,望著底下在不久的將來將成為偏鄉醫師、基層醫師的稚嫰臉龐,我究竟可以給他們什麼?公費醫學系的設立,在衛福部的「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中明言是為改善偏鄉地區醫事人員不足問題,「提高公費醫師服務期滿後留任率」。姑且不論政策本身所引發的諸多討論,我的學生們就是這群將來成為偏鄉醫療照護的力量之一(至少一段時間)。偏鄉醫療一直是我關注的主題,起源於某次旅途即將結束時,將身上剩餘的半盒普拿疼贈送給喜馬拉雅山麓中流亡的人們,不預期地,他們緊緊握住了你的手,傳遞而來的是對於生存中病苦消減的期盼與希望,我的心顫抖了一下,至今無法忘記。台灣的偏鄉環境雖不致於像在高原沙漠開車半日才能找到補水站那般荒蕪,但仍有許多資源不均、甚至被遺忘的黑暗角落,等待被看見。於是,在參考了各醫學系的醫學人文課程後,我想,公費生的醫學人文應該可以從人類學開始、培養人類學之眼。在一路求學的人文環境中,我甚少去思考「人文」是什麼。對我而言,它從來不是一個具體的「東西」,它是一種尋找理解世界、理解他人的方法、技術、甚至情感。因為全然地沈浸其內,就像日常生活中的陽光或空氣,然後構成外人眼中的「文化」。活在其中,一切都視為理所當然,只緣身在此山中。然而在一群科學家之間,「人文」忽然就變成了他者,我習以為常的思維脈絡、觀看角度,忽然就成了他人的不尋常。而這恰恰是人類學的核心內涵:唯有透過他者、才能看見自己。人類學家總是要去一個「異於」自己的文化中蹲點、進行田野工作、試圖成為異文化中的「內部人」(insider),從他們的目光理解他們的行為、認知、及其所構成的世界觀,再透過敏銳觀察、深度詮釋,回到自己的文化社會脈絡中,以「外部人」(outsider)的眼光與之對話、反思我們的習以為常,最終成為一部民族誌。我們不停在「內部」和「外部」游走,同理心、參與觀察,小心處理人際之間的情感及倫理議題、不帶先天的價值判斷、並經常反省「先天」的構成、是否成為偏見。人類學在西方是通識基礎課程,在台灣則被視為學術的專業學門、仰之彌高,甚至經常與考古學相混,誤以為在挖掘古代遺跡或骸骨。其實人類學應該是可以應用在各行各業的有利工具。以醫療為例,走進診間的每個病人都是「他者」,每位他者都來自所屬的文化脈絡,這個脈絡構成了他的生命意義,生命意義之所向,則影響選擇、行動、與結果。走出診間,一位偏鄉醫師面對的是社區、部落、所屬族群,而這些又構成當地文化與社會的核心。如果看不見這些,只看見病歷數據,那可能會遺漏許多訊息。那要如何「看見」?人類學之眼要如何培養?在課程設計上,目前的規劃主要分為兩部份,前半部份以人類學的方法為主,包括參與觀察、換位思考、深度訪談,以及分析詮釋。由於人類學強調親身參與,因此也安排兩次實作課程,包括至義大醫院擔任志工,但不僅僅只是去「服務」,而是必須從課堂中所習得的人類學方法,觀察並同理所服務的民眾之所需所感;另一次則是聆聽並記錄路人的對話,從既有的語言線索中(經常破碎、斷裂且雜亂),培養敏銳度與連結脈絡的能力。後半部份則介紹三至五本醫療人類學民族誌,透過深入簡出的導讀,希望加深學生們對於「醫療」全貌觀的思考,培養見樹也見林的能力。例如在《黎亞:從醫病衝突到跨文化誤解的傷害》中,苗族移民父母和美國醫療體系都極力地想捥救黎亞的生命,但斷裂和衝突卻不斷加大,關鍵在於彼此都站在自己的文化立場思考、沒有「跨」過去;在《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中,從山村進到城市的彝族青年們成為社會毒瘤,國家治理、甚至大型國際醫療計劃介入都宣告失敗,問題點不在法律懲罰的力道,而是弱勢族群在現代化社會變遷中的失聲與掙扎。人類學之眼的方法一旦養成,將成為日常工作與生活中的習慣,那是一種觀看的視角,看見的世界或許便會有所不同。往後的臨床見習、實習、偏鄉醫療實作、甚至參與國際醫療救援,希望都可以不斷透過應用,與理論及生命經驗產生對話。文化人類學者Clifford Geertz有一段著名的話廣為流傳:「人是一種懸掛在他自己編織的重要之網中的動物。文化就是那些網,因此對它的分析不是一門尋找規律的實驗科學,而是一門尋找意義的解釋性科學。」我不知道有多少醫學生對於尋找充滿模糊與不確定性的「意義」會感興趣,但現實生活場景中的人們(及我們),不都是在充滿灰色地帶的日子中尋找存在的意義?雖然已經開始有學生跟我反映,醫學人文的評量能不能不要寫報告、改用考試的方式?考試也希望能出選擇題、不要出申論題。「為什麼?」我問。「因為這樣才能考100分。」可能在漫長的成醫過程(on doctoring)中,許多人會逐漸變得汲汲營營,我偶爾也會擔心,現在的追求分數,以後不會變成極端物質主義追求者?繼而又想,要怎樣才能將雙手被人們緊握時、心臟顫抖瞬間的感受,明確地傳遞給年輕的心靈?當一名具備基礎醫學能力的優秀的人,也別忘了盡力去尋找瞭解病患及家屬身心福祉與最佳照護的方式。學期末時,學生們必須將十八週前所寫下的「醫學人文是什麼」重新拿出來省視,看看自己的觀點有了什麼不同、獲得了什麼、還想知道什麼,或者什麼也沒改變。他們的期末報告其實也是我的參考索引,畢竟,做為一名資歷淺薄的醫學人文老師,我也還在思考「醫學人文」究竟可以是什麼。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1-11 醫聲.醫聲要聞
「偏鄉牙醫」為由大開波波牙醫名額惹議 衛福部回應了
衛福部草擬「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第二期」內容外流,將打開海外歸國的「波波牙醫」員額限制,本國牙醫不滿。立法委員林為洲與本土小牙醫聯盟今天上午舉行記者會,痛批政府藐視國會,以偏鄉醫療為由,讓計畫成為波波牙醫取得執照的跳板。對此,國際牙醫校友聯合會下午發布聲明表示,本國牙醫不願至偏鄉任職,該計畫能緩解偏鄉牙醫資源缺乏問題,各界不該反對。衛福部口腔司則表示,全台還有數十縣市無牙醫師職業,計畫核定後歡迎關心偏鄉醫療的牙醫都能參與。國際牙醫校友聯合會表示,多年來偏鄉只靠少數年齡偏高的牙醫苦撐,平均年齡已超過50歲,過去國內年輕牙醫因家庭、進修等因素,多數不願至偏鄉任職,政府制定完整計畫,期待注入生力軍,各界不應想方設法阻止,「偏鄉及弱勢的醫療正義及醫療人權,才是政府和立委們應該關注的議題。」另外,聯合會指出,參與計劃的波波牙醫,均已通過考試院一階國考,在配合政府落日條款,且不影響現有國內實習教學條件下,於衛福部計劃中,在教學醫院完成適應性訓練及PGY訓練後,自願至醫療缺乏地區提供服務。計畫也將解決,過去政府「不當限制」國際牙醫適應訓練名額,導致波波牙醫在取得證照路上「塞車」的問題。醫師法修法後,赴國外念牙醫的人數幾乎歸零,藉由服務偏鄉,讓剩餘約1000人的海歸牙醫人力發揮效用,實為良善政策,本土小牙醫聯盟不該看圖說故事,曲解計畫意義、誤導大眾。聯合會表示,計畫國內、國外生皆可申請,國內年輕牙醫可以自由選擇實習時間地點,所以若沒有服務偏鄉意願,自然不會想要參與,但相信大部分國內牙醫是樂觀其成的;本土小牙聯盟自稱代表1萬6000名基層牙醫,貼上「騙鄉計劃」的標籤,直稱是為國外生量身打造,這一種狹隘心態將使偏鄉問題無法解決。針對各界質疑,衛福部口腔健康司司長賴向華表示,衛福部去年成立口腔健康司,很重要任務就是完整口腔醫療體系,提供民眾更好的口腔健康照護。偏鄉醫療缺乏一直是問題,依衛福部統計,截至今年10月底,全台還有153個牙醫醫療資源不足鄉鎮市區,其中53個無牙醫師執業。賴向華說,第二期計畫還在規畫討論中,相關內容目前尚未定案。該項計畫並未針對牙醫身份設限,醫師將在牙醫師資源不足鄉鎮執業、以巡迴醫療或到宅醫療等多元方式,提供偏鄉民眾牙科醫療服務,衛福部也會充實這些偏鄉的牙醫醫療設備。計畫核定後,歡迎關心偏鄉醫療的牙醫師共同參與,讓偏鄉民眾皆能獲得適當的牙醫醫療照護。延伸閱讀:藐視國會? 傳衛福部偏鄉計畫將開波波牙醫限額遭反彈
-
2023-11-10 醫聲.醫聲要聞
藐視國會? 傳衛福部偏鄉計畫將開波波牙醫限額遭反彈
日前衛福部「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第二期」遭與會者流出,因內容計畫要讓海外畢業的「波波牙醫」,循偏鄉受訓管道取得執業資格,遭本土牙醫大力反彈,認為此舉恐打破政府對波波牙醫每年限額50人的承諾,亦無法解決偏鄉牙醫資源稀缺問題。立委林為洲指出,立院朝野共識,維持波波牙醫目前限額,衛福部取巧以計畫形式打破額度上限,根本是藐視國會,應出面說明清楚。立委林為洲與本土小牙醫聯盟今舉行「『假偏鄉真後門』計畫 ,波波牙醫教刷牙換執照?」記者會。本土小牙醫聯盟理事姚欣宜說,衛福部「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第二期」內容,是由教學醫院派主治醫師至部立醫院服務,空出的職缺則由本國牙醫或波波牙醫畢業生補上。不過,兩者要求不同,本國牙醫畢業後需經實習且取得執照才符合資格,波波牙醫則可不必經過實習、不必拿到執照,只需通過第一階國考即可。姚欣宜表示,參與該計畫接受畢業後訓練(PGY)後,必須「綁定」在部立醫院服務4年,本國畢業的醫師PGY受訓管道多,鮮少有人會選擇加入計畫,所以這根本是為波波牙醫量身定做。另外,部立醫院位置多位於縣市鬧區,附近本來就有牙醫診所,「這根本解決不了偏鄉醫療問題。」同樣的經費,若比照衛福部日前出資補助南投鹿谷鄉設立牙醫診所,就可建立超過千家診所。本土小牙醫聯盟召集人、台灣基層牙醫協會理事長黃映綺表示,依照計畫內容,衛福部大開波波醫師實習、取得執照的員額,計畫本身加上其他實習管道,4年共會增加240人,若再加上原先每年50人的限額,波波牙醫人數將超過全台八大牙醫院校,成為「第一大校」。衛福部顯然是以「服務偏鄉」為由,讓計畫作為波波牙醫跳板,呼籲衛福部即刻停止是項不合理的計畫。黃映綺說,全台共有1萬6000多名牙醫師,每位牙醫服務的病人數已低於理想比例,且牙醫診所數目「比7-11還多」,但卻分布不均,因器材購置成本高昂等原因,偏鄉「無牙醫診所」,而非「無牙醫」。衛福部日前才減少畢業後會綁定投入偏鄉醫療的本國公費生招生名額,卻花大錢以偏鄉為由「培訓波波」,究竟理由為何,應向外界說明,否則就是黑箱作業。林為洲表示,立法院第七會期曾處理波波牙醫議題,原先提出附帶決議,要開放實習名額,但因爭議過大,朝野共識決議不執行,維持每年50名波波牙醫的實習名額,落實總量管制,確保本土牙醫優先性。衛福部本次透過「偏鄉計畫」,花國家資源讓未經訓練、只通過的第一階段國考的波波牙醫走後門,自己堅決反對,這是藐視國會決議的行為。本土小牙醫聯盟理事馬偲紜則說,立委已要求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衛福部長薛瑞元承諾,附帶決議不可執行,衛福部將承諾忘得一乾二淨,想出以計畫方式讓附帶決議「復辟」。副總統賴清德也曾承諾,堅守波波牙醫每年50人限額,如今也背起打破承諾的黑鍋。但計畫本就不得違反法律,凌駕於醫師法之上,這已違反行政程序。延伸閱讀:「偏鄉牙醫」為由大開波波牙醫名額惹議 衛福部回應了
-
2023-11-02 焦點.元氣新聞
救護車要開40分鐘 中榮團隊用「這科技」為腦中風病患搶命
從南投埔里到台中榮民總醫院,根據GPS導航資訊,開車距離近65公里,行車時間最快也要花40分鐘以上,救護車肩負重大救命任務,那麼長的車程讓救命任務充滿變數。救護車車程,醫療人員只能消極等待?「救護車車程40分鐘,難道在這段時間,醫療人員只能消極等待,完全無法多做一點事來挽救人命?」臺中榮民總醫院智慧醫療委員會團隊、遠距照護中心團隊因為這樣的起心動念,讓救護車上的急救流程有了創新變革,同時也挽救更多人命。舉例來說,曾有偏鄉腦中風病患因而受益。當在偏鄉的醫師疑似有腦中風栓塞患者時,隨即通知台中榮總神經內科「腦動脈取栓團隊」待命,並根據病患在穿戴式裝置所呈現的數據而給予救護員正確指示,並做好「靜脈血栓溶解術」的準備,也同步調度好加護病房床,在急診團隊的協助下,通力合作,使病患得以在黃金治療期給藥,並大幅減少腦中風傷害。克服重重挑戰 就為搶救更多人命!「對的事情,就要趕快去做!」臺中榮民總醫院院長陳適安認為,偏鄉醫療如果有智慧、遠距醫療的輔助,當地急重症病患就可以多一點活命機會,在他的大力支持下,該院智慧醫療委員會負責人李政鴻副院長、陳昆輝執行長與該中心團隊結合穿戴式裝置、救護車生理監測系統與遠距、雲端數位科技等,設計出一套遠距救護車急救輔助流程,為病患多爭取救命時間。陳昆輝解釋,當救護車上的病患穿上穿戴式裝置,從臺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到臺中榮民總醫院約40分鐘車程中,各項重要生理指數就會透過雲端數位科技傳到臺中榮總醫院急診室,醫院急診團隊便可隨時監控病患生理指數變化、給予救護員適當指示,同時做好準備,當病患一進入急診室,急救流程就可迅速啟動,且救治流程也可以更精準、更符合病患需求。李政鴻指出,在救護車行駛的時候,最具挑戰性的地方在於,要確保路程上的網路訊號十分穩定、順暢,尤其是經過隧道的時候,訊號可能比較微弱,經過與協力夥伴來回溝通、討論、測試,才終於找到解決方法,病患雖然受益,但甦醒、被救回一命後,往往不知道背後醫療人員、技術人員花了多少心力、努力,才有這樣的成績,讓偏遠地區長輩、病患也能及時得到幫助。遠距照護觸角延伸至偏遠地區事實上,台中榮民總醫院智慧醫療委員會團隊也將遠距照護的觸角延伸至住在偏遠地區的長輩、臥床病患,陳適安說,曾有一名92歲年長者住在嘉義,由於行動不方便,無法頻繁進出醫院,透過遠距生命跡象及心電圖監控照顧系統,醫療人員就能了解病患的心臟狀況,且即時提供關心、支援,病患回診時,主治醫師也能掌握最新狀況。不過隨著疫情解封,有關遠距醫療的給付部分,目前正呈現限縮趨勢,這樣的趨勢實在令人憂心。陳適安認為,醫院進行智慧醫療科技的建置,是一項勢在必行的趨勢,但如果要持續進行創新研發、永續運作,政府的投入、支持,以及相關醫療費用的給付或補助,都是維持創新研發及運作的重要基礎,期盼透過數位醫療科技的研發與運用,可以造福更多病患、民眾,同時也能與世界接軌,創造台灣更多耀眼成績。
-
2023-11-02 焦點.元氣新聞
中榮活用AI科技 醫療、管理更升級
訓練PGY住院醫師時,AI人工智慧也能派上用場,結合元宇宙、延展實境(XR),年輕醫師在診治「心肺安妮」時,可清楚心肺功能復甦狀況,以及精準預測心臟或心律重症的死亡風險。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表示,數位醫療為國家基本功,除了培訓醫師及確保醫療安全性、有效性外,還可落實居家及遠距醫療,政府應儘速排除相關障礙,積極打造另一座護國神山。在醫療數位轉型上,臺中榮總動作之快,已成醫界領頭羊。陳適安於2021年1月16日就任院長後,成立智慧醫療委員會,收集業管院內AI計畫,每月開會並主持智慧醫療委員會「組長會議」,邀集相關同仁,在晨會討論工作進度,以及面臨哪些困境。兩年前,中榮為全國首將5G應用於遠距手術指導及現場無時差手術展示將5G技術導入偏鄉醫療,透過動態影像傳輸,讓住在山上、離島等患者與醫師視訊溝通。並採購多台移動式超音波儀器,醫療團隊帶著現代化醫療儀器下鄉,到府診治,讓在宅住院不再是夢想。AI人數位轉型落實臨床領域 縮短撰寫病歷及報告時間三年多來,中榮致力推動數位轉型,成果斐然,研發不少技術,累積經驗,且不吝與其他醫學中心分享成果,與不少醫院齊心投入居家醫療。該院數位轉型擴及「醫師、病患、手術、教研、行政」等五大區域,整合兩百多個系統,資訊工程相當浩大。陳適安指出,AI人工智慧、數位轉型,落實在臨床領域,首先能縮短撰寫病歷及報告時間,提高行政效率、醫療安全性。此外,中榮與鴻海集團鴻準科技合作研發「生理監測救護車」,希望在就醫途中,醫院照護應變中心就能收到血氧、血壓、心電圖等生理資料,做出精準診治,擬定治療策略。「在推動過程所遇到障礙,比想像中還困難。」陳適安表示,首先大部分醫療院所不太願意投資於數位轉型,因為這塊領域仍看不到商機,被認為是不賺錢的。再者,在不少醫療院所服務的部分資深醫師在門診時,仍習慣由總醫師撰寫病歷,因對電腦科技陌生,相對抗拒數位轉型。法規限制、軟體設施不足 偏鄉數位醫療還有一大段路要走陳適安說,數位醫療為國家基本功,但受限於繁雜及更新緩慢的醫療法規,加上軟體設施仍有待精進,距離完美,還是有一大段路要走,以救護車為例,明明在偏鄉醫療扮演著重要角色,但目前仍無法克服5G傳輸先天障礙,以致救護人員較難與醫院急診做緊密聯繫。陳適安指出,如果在送醫途中,雙方密切溝通,救護員提供完整資訊,讓醫療端掌握患者狀況,如此一來,患者到院前,醫療團隊即已做好術前評估,救護車一抵達醫院,就可直接送至開刀房或導管室,大幅縮短搶救時間。行政院國科會公告「公務機關生成式AI參考指引」草案,禁止應用生成式AI撰寫機密文書,公務員不得向AI提供公務機密,各機關若使用生成式AI執行業務,應揭露此一資訊。對此,陳適安表示,該草案是否適用於醫界,目前各界看法不一,建議謹慎討論,以免拖延醫療數位轉型的腳步。陳適安強調,AI人工智慧、醫療技術均為台灣強項,如果電腦、大數據等科技數位產業能與醫療產業緊密結合,將能打造出我國另一座護國神山。
-
2023-10-21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洪弘昌每日喝養生蔬食汁均衡飲食!教你自煮「羅漢果菊杞養生茶」養生保健
南投縣是全國面積第二大的縣市,人口卻不到50萬人,讓南投縣醫療先天不良。衛福部南投醫院是公立醫院,院長洪弘昌是南投子弟,秉持「守護縣民健康.投醫一直都在」的理念,以行動默默守護南投鄉親的健康,歷經9年努力,讓南投醫院從地區醫院轉型為區域醫院。受父親影響 關心偏鄉醫療洪弘昌是國內肝膽腸胃科權威,土生土長的南投人。他的父親洪紹勳在草屯地區行醫,從小耳濡目染,當醫師也成了他一生職志,回到南投服務,更明白南投醫療資源不足的嚴重程度。他與南投醫院的淵源很早,87年任職內科主治醫師,在台北榮總接受專科訓練,先後出任部立朴子、台中醫院副院長,103年升任南投醫院院長迄今,創下南投醫院院長任期最久紀錄。因為父親的影響,洪弘昌相當關心偏鄉、弱勢族群的醫療,尤其南投縣人口高齡化嚴重,許多長輩有慢性病和重大疾病,但因缺少專科醫師,他經常得輾轉搭車到台中、彰化看診,對長者和家屬都是沉重的負擔,他決心讓南投醫院成為鄉親的「依靠」。找醫院價值 擴充設備科別南投醫院是南投公醫龍頭,但醫療資源不足,「以前南投醫院老舊、醫師又少,遇到複雜的病症就束手無策。」洪弘昌說,他曾提出優越條件想召募專科醫師到南投醫院,但願意到南投這種「鄉下」的醫師少之又少。南投醫院像超過60年的老店,想要重新獲得鄉親的信賴,不可能一蹴可幾。洪弘昌積極為南投醫院找出價值,靠著改革成為縣內唯一24小時提供接生、小兒科急診的醫院;透過與台大、台中榮總、三總、中山醫大、彰基等醫學中心合作,讓更多專科醫師進駐南投醫院;更擴充醫療設備及科別,成立放射腫瘤中心、高壓氧中心、核子醫學科、心導管中心等,讓南投醫院也有醫學中心的設備和人員,鄉親就近便能就醫,重拾對南投醫院信心。首創3+4計畫 育長照人才醫療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工作,洪弘昌鼓勵醫護不只為工作「負責」更應「當責」,將「專業、品質、當責、創新」核心價值銘記在心。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南投醫院的進步看得見,榮獲多項國家品質標章(SNQ),南投醫院更在三年前升格區域教學醫院,提供南投縣重症及癌症全程醫療的醫療院所。洪弘昌也為醫院的照顧人力不足憂心。107年投醫與五育高中照顧服務科合作提供實習,學生畢業後即可投入醫院照服員。更推出全國首創的「3+4」計畫,安排學生每周二天至中台科大長照系上課,用四年在職進修取得大學學歷,培育在地長照人才,可補足臨床與長照缺口。自煮養生茶 也提供給員工儘管公務繁忙,洪弘昌仍維持固定門診服務病患,常會延誤吃飯時間,但他也不忘均衡飲食的重要性,每天都會準備一杯「養生蔬食汁」,裡頭食材包括菇類、蔬菜、大蒜等,以滿足膳食纖維、類黃酮、菇類多醣、蒜元素等各種營養元素的需求與吸收,確保身體健康。「員工是醫院最寶貴的資產」,洪弘昌不只自己喝養生茶飲,也熬煮「羅漢果菊杞養生茶」提供給員工飲用保健。▋羅漢果菊杞養生茶材料:羅漢果1個、菊花4朵、甘草3片、枸杞1大匙、炒決明子1大匙、開水適量。作法:羅漢果敲破掰成小塊,與其他材料一起放入鍋中,再加適量開水,大火煮開,轉小火再煮10分鐘,濾出湯汁即可飲用。從主治醫師到部立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始終選擇在公醫體系服務,因為部立醫院肩負著推動國家政策的公醫使命。20多年來扎根於南投縣的醫療服務,洪弘昌說,一路走來真的不容易,但「守護縣民健康,投醫一直都在」。洪弘昌小檔案年齡:57歲專長:肝膽結石、慢性肝炎、肝硬化、腸胃道出血、消化性潰瘍、各種腸胃道不適(胃癌、肝癌、大腸癌)現職: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院長學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中山醫學大學臨床研究所碩士、中山醫學大學臨床研究所博士經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教授、衛福部台中醫院副院長、衛生署朴子醫院副院長、衛生署南投醫院內科部主任、台北榮總內科部醫師及消化系內科專科醫師、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中華民國公立醫院協會理事給病人的一句話:不是生病才開始養身,養身也在養心,這是一輩子的事。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19 焦點.杏林.診間
第33屆醫奉獎/南投唯一整形外科醫師陳恒常 走在重建整形的路上 復原外貌更撫平受傷的心
曾任台北馬偕醫院總院主治醫師兼兩個醫療中心主任的陳恒常,風光行走台灣醫界和國際,卻在57歲那年轉身,放下馬偕長達29年的閃亮資歷,從大都會的醫學中心去了南投山城裡的埔里基督教醫院,成為南投地區僅有的專任重建整形外科醫師。埔基的這11年,陳恒常無數次在整形外科醫師聚集的場合被同行關切詢問:南投人口相對稀少,單一位整形外科醫師究竟能做什麼?怎麼活得下去?陳恒常心底有篤定的答案。傳承醫者仁心,外科父子同獲醫療奉獻獎。陳恒常出身嘉義朴子的醫師世家,父親陳天惠受其義父、當地第一代醫師陳天惠影響從醫,曾獲選第八屆醫療奉獻獎,所主持的外科診所,是朴子、布袋、東石、北港一帶醫術最好的。陳恒常在診所長大,「從小就站在椅子上看父親執刀。」四兄妹出入診間像走廚房,父親常開玩笑說要指定他們以後一人一科。耳濡目染下,四兄妹全踏上從醫之路。陳恒常身為長子,原本想要承繼父親衣缽選擇一般外科,但考慮當時大規模醫療院所逐漸普及,地區性外科恐將式微,而且他愛創意思考,想更深入鑽研專門領域,最終選擇了整形外科。專注於燒燙傷、顱顏畸形治療,創立兒童燙傷基金會。高雄醫學大學時期,陳恒常專注於燒燙傷、顱顏畸形╱骨折、慢性傷口及褥瘡等以重建整形為主的治療,也因宗教信仰,立志照顧弱勢族群,時常利用寒暑假參加山地或外島的醫療隊,到各偏鄉地區義診。1981年醫學系畢業後,陳恒常進入台北馬偕醫院,完成整形外科訓練,成為獨當一面的主治醫師,並赴美在紐約大學醫院顱顏中心進修,又出任馬偕燒傷中心主任、 國際醫療中心主任。他對外也很活躍,參與推動創立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拍攝「沖脫泡蓋送」宣導影片;甚至自費自假至海外義診,泰北部落、西非、中國雲南、四川,都去過。醫學美容颳起風潮,成了賺錢的金雞母。台北馬偕也在2000年由整形外科成立醫學美容中心,陳恒常卻沒感到雀躍,反而想起「到有需要的地方去」的習醫初心,2012這年,他投身南投山城。捨醫學中心到南投山城,讓高齡者活得舒適有尊嚴。「到埔里行醫是緣分,更是神的指引與呼召。」陳恒常回憶當時埔基院長趙文崇將卸任,陳恒常在朴子長老教會的師母是埔里人,告知他埔基在徵院長,建議他嘗試,而他曾受埔基創院院長謝緯感召,謝緯胞兄的兒子又是他同學,重重關係下,陳恒常決定投出履歷,從5名應徵者中脫穎而出。在埔基,除了門診、開刀等工作,陳恒常也指導醫學生在院內短期見習,前往當地社區醫療實習,或去山地部落宣導衛生教育、基本健康檢查及諮詢。南投因人口結構高齡化,整形外科常見的手術是皮瓣手術,多是為了治療臥床出現的褥瘡。對同行而言,健保給付不多,又缺挑戰性,做的意願不高,陳恒常卻樂此不疲,因為他只單純的「想幫忙」,希望能讓高齡病人活得更舒適且有尊嚴。專程至台北商借器械,幫顎裂小兄弟動手術。深耕偏鄉越久就越清楚城鄉差距、就醫不便等醫療困境。陳恒常記得有一對山地部落小兄弟先天顎裂,導致語言障礙,影響人際溝通,但南投沒有相關醫療設備,到外地就醫少說要4小時車程,家長因而放棄,沒讓孩子治療。陳恒常為了這對小兄弟,竟專程去台北商借必要器械回埔里幫他們開刀,成功在偏鄉完成醫學中心也難得一見的顎裂及帆咽閉鎖不全手術,並在當地接受語言治療。還有一對年僅7歲、6歲的馬家小姊弟,2014年全身面積50%深度灼傷,但中部醫療資源不足,只能往南、北部大型醫院送,與死神搏鬥3個月才脫險。隔年又因新北發生「八仙塵爆」,大量燒燙傷病患帶來嚴重的排擠效應,小姊弟安排不到機會可持續復健治療。陳恒常親自前往小姊弟家中,評估兩個孩子的狀況後,決定應用過去在馬偕醫院燙傷團隊的照護經驗,讓他們在地接受疤痕重建治療,不必再舟車勞頓,孩子也得以在熟悉的環境中穩定成長與復原。挺進烏克蘭戰地,伸援手也讓醫療扎根。陳恒常也沒忘了國際醫療,除協助外國人在台就醫,更曾赴布吉納法索、泰國曼谷等地醫院建置醫療系統,今年甚至冒險遠赴烏克蘭,醫治在戰火中爆炸受傷的患者。陳恒常在國外面對重建整形需求時有一特色:更傾向不要全由他動手做,而是盡可能從教育著手,直接在當地教學,甚至協助當地醫師到台灣、美國等地受訓,讓醫療技術在當地扎根。陳恒常對於整形手術有他獨特的哲學。譬如整形外科過去的觀念,是補皮、縫合、皮瓣、顯微手術等由簡而繁的進行重建,但陳恒常認為,基本動作學精準後,在執刀上應該要有邏輯,不必複雜化,而是更要「以病人的利益為最大考量」。他同意「同一個問題,不同人可能有不同方法」,但不該是為了賺錢去開複雜的刀,應該以病人的需求及角度思考:做什麼對病人最好,有沒有能讓病人不用花大錢,又縮短不能工作、上學的時間,或縮短住院的時間,以及有利於往後治療或預後的作法。不只處理患者外觀問題,更要治療受傷的心。有越來越多整形外科醫師朝醫美發展,陳恒常說,有人說整形外科是「拿刀的精神科」醫師。以前的整形外科沒有醫學美容這塊,現在「有市場也需要人才」,但不差他一個。對於各項新穎的醫美技術,陳恒常倒是仍樂於了解新知。有些人為追求個人對美的極致追求,願意花錢受罪開刀,陳恒常說這沒有不對,只不過不是他想做的。他只想秉持初衷,專注在以重建整形為主的治療上,他想解決的不僅是患者外觀上的問題,更要治療患者受傷的心。陳恒常已卸下院長職務,專任臨床。既然家人支持,他就盡力發揮所長,繼續做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好奇南投唯一整形外科醫師能做什麼嗎?「當你全心全意想做好一件事的時候,全世界都會來幫你,」這是陳恒常的答案。個人獎:陳恒常年 齡:68歲出生地:台北市學 歷 :高雄醫藥大學醫學系、美國紐約大學NYU醫院顱顏中心擔任clinical observer進修現 職:埔里基督教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醫師經 歷:台北馬偕醫院總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燒傷中心主任╱國際醫療中心主任、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CBF)董事、國際燒傷醫學會(ISBI)西太平洋區域代表、台灣世界展望會董事、埔里基督教醫院院長主要事蹟:●推動全國兒童燒燙傷防治,拍攝「沖脫泡蓋送」宣導影片。●投入偏鄉醫療,深耕南投山城,是唯一專任的重建整形外科醫師。●參與海外醫療,曾至泰國、中國、西非,今年遠赴烏克蘭義診。【看更多得獎者故事】.第33屆醫奉獎系列專題報導(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0-17 焦點.杏林.診間
第33屆醫奉獎/繳一樣多健保費,山地居民卻無法享有平等醫療!戴嘉言將醫療送入山
「醫療平權」四個字近年喊得震天響,而其實,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戴嘉言已經默默實踐26年。為了替原住民彌補不平等的醫療權利,他在醫院裡開設原住民特別門診,也「移樽就教」到山地開設快閃門診,就近診治,努力讓山地居民享有盡量接近平地水準的醫療資源。學生時期就就投入偏鄉,現也帶學生深入山區。戴嘉言對偏遠山地的關切啟蒙於唸高醫的時候,隨服務隊去偏鄉學校辦營隊,從此惦記偏鄉民眾的需求。他不只身體力行,在成為師長後,更推動偏鄉醫療的概念向下扎根。在高醫,臨床醫師要下鄉,醫學生也要深入山區,到偏鄉見習。戴嘉言說,每個學生的背景不同, 可能有些人沒辦法想像偏鄉的醫療環境、醫療設備,因此高醫在大一、大二的選修課程就安排學生認識不同族群、不同地區,這是大學的社會企業責任。戴嘉言直言,偏鄉、山地最大的問題在於醫療資源不足,當地居民跟都市人繳一樣多的健保費,醫療卻幾乎只能仰賴當地衛生所。若發生急症、重症,因為路途遙遠,就算從山上送下來急診處理,也是凶多吉少。「應該強化在地醫療,把資源放在當地,而不是要病患舟車勞頓地去就醫。」繳一樣多的健保費,山地居民卻無法享有平等醫療。不只資源短缺,山區連通訊傳輸都有困難。戴嘉言說,一般看診必備的「健保卡」需要讀取資料、傳輸資料,在平地看診通常10秒鐘就可以完成,在偏鄉網路不穩定的狀況下傳輸約需要2分鐘,再遇上網路中斷,資料得重新上傳,一個病人可能就要花10幾分鐘。戴嘉言專精肝膽胰內科,他大致以兩種形式在偏鄉醫療上貢獻自己的專長。一種是在桃源鄉、達仁鄉等地設置專科醫師門診;另一種是「外展門診」,高醫組醫療團隊,由司機載著醫師、藥師、護理師、行政人員,以及抽血、超音波設備上山,到泰武鄉、獅子鄉等地。他形容外展門診像快閃店,在各處短暫出現,替當地病人治療。至於偏鄉服務地點如何選擇,戴嘉言是依據肝病程度,優先前往嚴重的地區。認為「受懲罰」而不就醫,衛教扭轉民眾偏差觀念。我國在1985年開始推行新生兒B肝疫苗接種,讓曾經是「國病」的B肝感染率大有改善。但攤開數據,平地B肝帶原者不到千分之一,山地區域先前仍高達2%至3%,雖然都接種疫苗,卻出現明顯落差。戴嘉言推測,可能是山區斷電影響冰箱保存疫苗的效果,或是家長未按照時程讓孩子接種疫苗,以致影響疫苗效力, 因此戴嘉言進行募款,讓山地小朋友再次接種疫苗、完善保護力。城鄉差距不只體現在醫療資源分配的問題上,民眾觀念也有落差。譬如戴嘉言在偏鄉篩檢時發現民眾有肝癌,不嚴重、應該容易處理,患者卻認為自己是「受懲罰」而不願意治療,讓他感嘆必須再加強力道推廣衛教,才可能消除醫療觀念的誤解跟偏差。還有一個狀況也令戴嘉言傷腦筋。他說,就算已經發現身體有問題,但是不少偏鄉居民考量交通困難或是礙於農忙等牽涉生計的因素,遲疑著不願意就醫。有一次,又是在篩檢時發現一名病人有胰臟病變,勸他治療卻面有難色。戴嘉言實在急了,採取非常手段,直接交代他回家收行李,和醫療隊一起搭醫療車下山,送醫治療。戴嘉言說:「非得盡力讓那些病人來醫院就醫進一步處置不可,否則前面的努力都白費了。」設置就醫綠色通道、專車接送,和當地衛生所密切聯繫。為了讓偏鄉居民到醫院就診更便利、迅速,戴嘉言規畫「綠色就醫通道」,由高醫提供專車接送偏鄉居民來往醫院,並專為偏鄉居民開設肝病特別門診。雖然專車接送的路途仍然費時,至少減少跟其他病人共同排隊等候的時間。這樣的模式已經運行快30年,戴嘉言說,因山區醫療資源、衛教觀念逐漸改善,最近專車接送看診的需求已經減少。為貼近當地民眾,戴嘉言在偏鄉看診時會穿插使用原住民族語,說說簡單的「呼吸」、「放鬆」等字詞,形成看診時一下出現英文術語向旁邊醫學生解釋,一下出現阿美族、布農族語等有趣景象。戴嘉言其實不會說原住民語言,只是聽久了大概會講一些,大多仍要靠翻譯,但原住民也足夠感受到戴嘉言的用心良苦。目前戴嘉言一個月仍會去偏鄉服務4、5次,每次半天至一天不等。偏鄉服務的範圍幅員廣大,平常仍仰賴跟當地衛生局的緊密配合。他說,當醫院檢查報告發現腫瘤、癌症時會即刻與當地衛生所聯繫,通知民眾盡快回來檢查,再搭配綠色通道的就醫管道,盡可能讓等候時間縮短。假如還是按照常規看診流程通知,下一次回診檢查恐怕已經一個月之後,拖延太久了。肝病治療努力見成效,笑稱自己「快失業」了。2016年起配合政府的「消除C肝」政策,目標是「必須篩檢九成的民眾並且治療八成民眾」,當時重中之重是桃源鄉,經過多年定期檢查治療已經達到消除目標,但仍不能掉以輕心。戴嘉言說,消除之後還要持續追蹤,以超音波、抽血等定期檢查,以免有飲酒造成其他疾病或是肝癌等狀況。經過多年努力,肝病狀況已大有改善,戴嘉言笑稱「最近看診需求變少,自己快失業了」,但後續追蹤仍要持續進行,現在仍會在桃源、達仁等處定期看診。他也發現,隨著B肝疫苗、C肝口服藥等出現,B肝、C肝等漸漸銷聲匿跡,但是現代人生活型態轉變,脂肪肝等次重要疾病越趨嚴重,現在轉而針對偏鄉國中生做檢查,期盼持續透過自身專業,把醫療資源注入偏鄉。個人獎:戴嘉言年 齡:57歲出生地:高雄學 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現 職: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肝膽胰內科主治醫師、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教授、台灣肝癌醫學會常務理事、台灣消化醫學會理事、台灣腫瘤消融醫學會理事主要事蹟: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炎防治中心主任、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委託高雄醫學大學經營)職業醫學科主任、高雄醫學大學主秘●原住民族委員會2019年第14屆原曙獎之健康醫療類之非原住民有功人士獎●高雄醫學大學「社會人類文化貢獻類」第26屆傑出校友【看更多得獎者故事】.第33屆醫奉獎系列專題報導(責任編輯葉姿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