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6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保健品
共找到
256
筆 文章
-
-
2024-11-25 醫療.精神.身心
失眠不是只能吃安眠藥!營養師建議6營養素讓你睡更好
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成年人失眠盛行率達23.5%,慢性失眠占了6.7%。女性慢性失眠多於男性,且隨著年齡增長,失眠問題變得更普遍。失眠發生原因很多,改善的方法也多,推薦可補充6種營養素,有助腦神經放鬆,讓睡眠品質更好。1.鈣與鎂鈣是建構骨質重要的營養素,也與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有關。若鈣不足,會使神經過度敏感,導致神經異常興奮,反應在睡眠,會引起失眠及多夢的狀況。與鈣質相輔相成的是鎂離子,鎂能幫助放鬆肌肉、舒緩壓力,同時能調節肌肉及神經細胞收縮功能,安定情緒、消除焦慮。高鈣食物,如牛奶、豆干、黑芝麻、深綠色蔬菜、南瓜籽、小魚乾等;高鎂食物,如燕麥、小麥、薏仁、腰果、杏仁及綠色蔬菜。若要補充保健品,鈣與鎂2:1至3:1的比例,是最接近人體的鈣鎂組成。2.色胺酸色胺酸是合成血清素的原料。在白天,血清素可以讓人注意力集中,感到快樂喜悅(憂鬱症患者通常被發現血液中的血清素不足)。到了晚上,血清素會轉變為褪黑激素,讓人放鬆,進入睡眠,所以睡眠要好,製造褪黑激素的原料色胺酸補充絕對不能少。含有豐富色胺酸的食物,例如牛奶、黃豆、大紅豆、堅果、魚肉、雞肉等。3.維生素D日照可以幫助皮膚合成維生素D。維生素D有很多功能,譬如血清素合成就需要維生素D幫忙,血清素要轉變為褪黑激素,也要透過曬太陽效率才好。正常的健康人體血清的維生素D濃度應在30ng/mL,如果不足,建議可以透過多曬太陽補充,尤其是曬接近中午的太陽效果最好,或是補充維生素D保健品。4.維生素B群維生素B群要攝取足夠,尤其維生素B6、B12、葉酸及菸鹼酸與睡眠相關。維生素B6能幫助製造血清素,和維生素B1、B2一起作用,會使色胺酸轉換為菸鹼酸,有助增進神經系統健康,減少失眠者在夜間醒來的次數;維生素B12則具有維持神經系統正常、消除煩躁不安的功能。B群廣泛在所有原型食物中,如非精緻的全穀類、新鮮蔬菜、肉類、小麥胚芽、堅果、啤酒酵母、蛋與深綠色蔬菜等,經常外食或挑食的人,也可以透過保健品攝取。5.Omega-3脂肪酸松果體是大腦負責在夜間分泌褪黑激素的地方。Omega-3脂肪酸在體內會轉化成DHA,而DHA正是構成松果體脂肪的主要成分之一,所以補充Omega-3脂肪酸,可以幫助松果體的功能更加完善,分泌褪黑激素的作用更好。Omega-3脂肪酸來源,如各種深海魚(鯖魚、秋刀魚、鮭魚 鱈魚等),素食者可食用亞麻仁籽、亞麻仁油、紫蘇油、印加果油等。6.益生菌腸道的菌種及數量,可以直接影響大腦下視丘內,掌管全身生理時鐘的調節器,當壞菌增加時,許多有害的代謝產物生成,會直接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干擾大腦的正常運作,影響睡眠品質跟情緒。透過補充多元化的益生菌,一來可以穩定情緒、消除焦慮,還能幫助睡眠品質的提升。飲食當中更不能忘記益生菌最愛的食物「益生質」,也就是纖維質,才能讓腸道裡的好菌順利繁殖。
-
2024-11-17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反覆感冒、咳嗽未必免疫力差 4個好習慣有助支持健康免疫系統
氣溫變化大,感冒頻繁不易痊癒、過敏嚴重、倦怠感揮之不去,可能都是免疫力下降的警訊。身體的免疫細胞擔當「保家衛國」的任務,太弱容易被各種病菌入侵,太強可能起內鬨打起細胞內戰。在各種病毒肆虐的環境中,如何適當強化免疫力?免疫系統是人體健康的關鍵,不過「免疫力」和人們口語常說的「抵抗力」不完全相同,抵抗力可以視作免疫力的泛稱。以過敏為例,表現出來的症狀,是反覆感冒、咳嗽、流鼻水,醫師指出,「但是他們的免疫力沒有比人家差」,生病只是「身體這次作戰輸了」,下次再碰到這個病菌的抵抗力就上升。均衡飲食、充足睡眠、規律運動和壓力管理,都是提升抵抗力的方式。被病毒侵犯如「更新病毒碼」,能提升抵抗能力。秋冬天氣變化,免疫力較容易下降嗎?中華民國免疫學會理事長葉國偉認為「不會」,免疫力下降應該是指個人的體質,精確來說,「免疫力差」應該是指患者「免疫功能有問題」。每個人都有免疫力,少數罕病個案,是基因等先天因素導致免疫力缺損,遭受病毒或細菌強烈攻擊時,可能完全無抵抗能力,因此引發敗血症等。葉國偉表示,免疫力是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有很多不同的細胞,一般來說,是當身體遇到外來病菌侵犯的時候,細胞會趕快製造出對抗外來侵害的「武器」,作戰贏了當然就不會生病,輸了就會產生疾病症狀,但也代表身體再遇到同個病毒就不會生病、下次的對抗能力會提升,就像是家長常說陪孩子「更新病毒碼」。孩子常咳嗽、流鼻水,過敏症狀可能被誤為免疫力差。有些小朋友常感冒、咳嗽、流鼻水,家長就會認為孩子免疫力比較差,但其實有時候是過敏症狀。葉國偉指出,以過敏症族群為例,表現出來可能是反覆感冒、咳嗽、流鼻水,但是他們的免疫力沒有比人家差,而是身體出現的過敏症狀被誤會成免疫力差。常有人說,高壓忙碌會造成免疫力或抵抗力低下,因而容易生病。葉國偉說,有可能是生活作息改變,壓力大的確會影響身體對抗病菌的侵犯,「抵抗力」變弱就容易生病,未必是「免疫系統」出問題;而且抵抗力變差有時候是暫時性的,只要調整好作息、壓力解除,這些症狀自然就會減少。免疫系統與生俱來,過強可能侵犯正常細胞。葉國偉表示,身體的免疫系統是與生俱來,多數人都有正常的免疫系統,僅少部分的人有免疫缺損,如抗體缺乏、嚴重的複合型免疫功能缺乏等,可能比一般人更容易遭受病毒或細菌的強烈攻擊,甚至對於病毒完全沒有抵抗能力,或在出生幾個月後,被嚴重的細菌感染,導致敗血症甚至死亡。不過,免疫能力也可能在後天受到影響,例如愛滋病就屬於「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IDS),病毒感染會造成患者的免疫能力整個被壓制,容易受到感染。不過,免疫系統太強也不好,會讓身體喪失辨識病源的能力,可能發生攻擊自己身體正常細胞的「自體免疫疾病」。帶狀疱疹病毒活化 多因老化致免疫力下降談到免疫力減弱,常讓人聯想到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蔡長祐說,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活化引起的皮膚病,好發於冬季至早春,通常在過度勞累、緊張、季節變換之際發生,與免疫功能低下有關。隨著年紀增長所導致的免疫力下降,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再次活化的重要因素。治療方面,使用抗病毒藥、藥膏敷料及減緩神經痛藥物,主要目的是抑制病毒繁殖及水泡擴散,並避免傷口感染以及後續神經痛。預防帶狀疱疹,需要良好的免疫力,施打帶狀疱疹疫苗是提升抵抗力的方式之一。蔡長祐提醒,罹患過帶狀疱疹不代表終身免疫,當人體抵抗力下降,還是有可能復發,特別是50歲以上、慢性病患者或生活作息不正常、壓力大等免疫力較差者,都是高危險族群,應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充足睡眠、調適壓力及接種疫苗,都有助於提升免疫力。感冒頻繁不易痊癒、過敏嚴重、倦怠感揮之不去,都可能是免疫力變弱的警訊,就好像身體內的士兵,要抵抗入侵身體的病菌,可透過調整生活作息、規律運動、釋放壓力等,飲食也是重要的關鍵,包含國健署「我的餐盤」所列的六大類食物。參考「我的餐盤」口訣,盡量攝取原型食物。對於提升免疫力的食物,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理事李哲佑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質等巨量營養素都不能缺乏,可參考衛福部國健署推出的「我的餐盤」,口訣包含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很多民眾可能會認為,直接吃維生素保健品更方便,但營養師建議應該先補充巨量營養素,並建議從「原型食物」中攝取,如南瓜、馬鈴薯、地瓜等,之後才是維生素C、D和鋅、硒等微量元素,其中鋅、硒可從海鮮類取得;維生素C可從蔬果等攝取;維生素D則能藉由菇類或牛奶等補充。攝取植化素抗氧化:茄紅素、花青素、葉黃素。除了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外,有抗氧化功能的植化素也很重要。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包含葉黃素、葉綠素等,都能免於自由基的發炎反應,間接提升免疫功能。許惠玉說,常見的植化素如茄紅素,協助人體清除導致老化與眾多疾病的自由基,具有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等作用,可從番茄、紅椒、胡蘿蔔等獲取;花青素可抗氧化、抗發炎、預防罹患癌症,以及增強血管的彈性,預防心臟疾病、舒緩過敏症狀等,可藉由紫高麗菜、茄子、紫菜等獲得。增加腸道好菌、睡個好覺,都能增強免疫力。李哲佑說,很多研究都傾向維持腸道健康,免疫力會增加。因為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除了補充益生菌,增加腸道菌叢的多樣性、生態平衡,更重要的是日常飲食,腸道容易發炎的人,通常是加工製品攝取過多、原型食物吃太少。除了飲食,充足的睡眠也和抵抗病菌有關。李哲佑表示,常見於蛋白質食物的酪胺酸如奶製品等,屬於褪黑激素的原料,建議在睡前約30分鐘至1個小時,可以喝一杯溫牛奶;其餘如最近熱門的GABA也可助眠,常見於糙米、發酵的茶等,但建議不要太晚吃這類食物,以免反而影響睡眠。長期規律運動,再忙都要給自己15分鐘動一動。除了食物,長期規律運動也相當重要。中華民國免疫學會理事長葉國偉說,最基本的「健走」簡單又省錢,也可以騎腳踏車,或稍微提高強度,跑步或爬郊山,也可以到健身房運動,「我自己以前也很少運動,現在一天不運動很難過。」有時候覺得工作很累,就要有點「強迫自己」動起來,每天至少半小時,如果真的很忙,15分鐘稍微伸展也好,好過直接坐在沙發上休息。葉國偉說,有時候結束工作很累,也會有想偷懶的時候,但他會強迫自己至少騎半小時的腳踏車,能換來身心舒暢。他也建議民眾,運動不要只做一兩天,就因為肌肉痠痛想放棄;短時間的運動累積起來雖然也有好處,但不建議每次只動個3、5分鐘,因為5分鐘內的運動,通常只是在熱身而已,持續較長時間可以讓心肺功能更提升。每個人對壓力的適應能力不一樣,葉國偉表示,小朋友可能因為考試或學業因素,上班族則因工作節奏帶來壓力,會導致睡不好或亂吃東西而營養不均,進而衍生失眠等慢性問題。如果因為工作或學業壓力,覺得自己的免疫力稍微減弱,就要找到自己的壓力來源並改善,例如正向思考,或把自己的時間管理做得更好。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07 養生.保健食品瘋
大豆萃取物能改善攝護腺問題嗎?教授告訴你答案其實很簡單
讀者吳先生在2024-10-18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博士您好,步入45歲之後開始出現頻尿及尿不乾淨的問題,非常擔心是攝護腺出狀況,因此對於相關的營養品一直都有留意!最近看見了ㄧ支由以色列藥廠推出的熟男保健品攝力士Brizo,標榜100%大豆植萃精華,採用獨家美國SC012專利技術,完整保留了大豆中的營養精華。能有效維持男性的生理機能正常運作,及改善夜尿、頻尿、尿急等症狀!然後其產品也有經過充分的科學研究和臨床測試,確保男性長輩的食用安全。 其實讓我困惑的事,單單大豆的營養素就能改善夜尿、頻尿、尿急等症狀嗎?假使是如此,那長期食用大豆製品會不會也有一樣的功效呢?謝謝博士!讀者寄來的連結打開的是保健品攝力士Brizo的廣告。它在《最新消息》欄目裡列出4篇「專題報導」。我把它們的標題和各篇的一小段內文列舉如下:第一篇是2023-7-24發表在《早安健康》的經常尿急、跑廁所? 這1粒關鍵營養成分,改善「男」言之隱!:「Brizo攝力士」,…其獨有的「熟男勝利方程式」,…提煉「單一成分大豆植萃精華」,…根據使用者調查顯示,超過9成使用4周後生活品質提升有感,幫助維持男性的前「腺」健康,輕鬆度過熟齡期,早晚一粒,自信有魅力。第二篇是2024-4-18發表在《商周》的樂齡50+ 以色列藥廠以植萃專利搶佔熟齡保健商機:「攝力士Brizo」不僅成分單純、植萃且無副作用,還能有效幫助人體吸收,是男性日常保養的好選擇。而根據使用者調查顯示,超過9成使用者在使用4周後生活品質提升有感,有助維持男性的「青春腺」健康並且食用方便。第三篇是2024-5-2發表在《潮健康》的50歲後下半身「流速」開始變慢? 輕熟男保養必吃「1營養素」找回流量密碼:針對餐餐外食的上班族、外食族群,因大豆原型食材取得不易,不少男性想快速且更輕鬆地補充營養。大豆萃取物營養品「攝力士Brizo」是眾多熟齡或樂齡男性的理想選擇,也有不少輕熟男提早「超前部署」,為青春腺健康做足準備。第四篇是2024-7-4發表在La Vie 的內外兼具,安心感從設計開始! 攝力士打造熟齡保健新思維:攝力士不僅是一款保健品,更是一種積極正向的生活態度的體現——…幫助男性提早做好準備,從40+青壯期開始守護青春腺,揮別熟齡生活中可能會面臨到不敢大口喝水、頻繁夜醒上廁所、睡眠品質不佳、失眠、白天也無法集中精神專注做事等問題。我想,讀者們應當有能力判斷這4篇文章到底是「專題報導」還是廣告吧。不管如何,這4篇文章都刻意地使用「青春腺」來模糊「攝護腺」和「性腺」(睾丸)這兩個不同的器官,從而一箭雙雕,既能改善排尿問題,又能增進雄風魅力。更了不起的是,這樣做就能避免被監管當局逮著,說是在做非法聲稱攝護腺或性腺療效的勾當。不過,既然產品的名稱是「攝力士」,而讀者吳先生關心的是「攝護腺」,我就只針對「攝護腺」來做進一步的討論。首先,讀者吳先生所提起的夜尿、頻尿、尿急等症狀都是「良性攝護腺增生」(也叫做「攝護腺肥大」)或攝護腺癌引起的。但是,上面那4篇文章卻都沒有提供任何「大豆萃取物」可以改善「攝護腺肥大」或攝護腺癌的科學證據。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科學證據根本就不認為。請看下面這3篇論文:2012年:Isoflavones in treating watchful waiting 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a double-blind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異黃酮治療觀察等待良性攝護腺增生:一項雙盲、隨機對照試驗)。結論:這項隨機對照試驗研究表明,在 12 個月的時間裡,大豆異黃酮僅比安慰劑稍有優勢。2020年:Soy and isoflavone consumption and subsequent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mortality: the Japan Public Health Center-based Prospective Study(大豆和異黃酮的消費與隨後的攝護腺癌死亡風險:基於日本公共衛生中心的前瞻性研究)。結論:我們的研究表明,大量攝取大豆和異黃酮可能會增加攝護腺癌死亡的風險。(註:日本公共衛生中心是官方機構,類似美國的疾病控制中心CDC)2022年:Soy in 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and prostate cancer: a literature review(大豆在良性攝護腺增生和攝護腺癌中的作用:文獻綜述)。結論:補充大豆/異黃酮不會積極改變健康受試者或 BPH 患者的 PSA 值,也不會改變性荷爾蒙。隊列或病例對照研究的薈萃分析表明,食用大豆食品與較低的攝護腺癌風險有關。(註:BPH是「良性攝護腺增生」的英文縮寫;PSA是判定BPH及攝護腺癌的血檢數值)所以,我給吳先生的建議是,去看泌尿科醫生,不要浪費時間和金錢在保健品上。原文:「大豆萃取物」能改善攝護腺問題?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01 養生.保健食品瘋
維生素E對腸道、肝臟有益 但為何醫生不建議補充保健食品?
佛羅里達州腸胃科醫師薩哈布(Joseph Salhab)認為,每個人的飲食都需攝取更多的維生素E。他近日在抖音(TikTok)發布的影片中稱,研究顯示,持續攝取維生素E的人,某些腸道疾病與脂肪肝的發生率較低。維生素E對腸道、肝臟有益薩哈布說,維生素E是強大的抗氧化劑,能保護肝臟免受氧化壓力的傷害,有助修復肝臟,並增強免疫力。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今年稍早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維生素E對脂肪在肝臟中積聚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保護作用;這種疾病可能造成肝臟嚴重損傷,並增加罹患心臟病與肝癌的風險。成人與13歲以上的青少年每日維生素E的建議攝取量為15毫克 (mg),兒童則低於此數。維生素E保健品 服用不當副作用大一盎司杏仁堅果約含6.8毫克維生素E,2湯匙花生醬約含2.9毫克,半杯煮熟的菠菜含1.9毫克,半杯切片芒果約含0.7毫克。薩哈布也推薦酪梨、黑莓、奇異果、蔓越莓、榛果、松子與橄欖油。不過,薩哈布不建議服用維生素E保健食品。他說,如果服用不當,會有很大的副作用,他力薦從飲食中攝取這種營養。飲食均衡不太會缺維生素E 除非長期未攝取油脂、堅果最新的研究指出,即使15毫克是維生素E的每日建議攝取量,但保健食品往往含有數百毫克。過量的營養補充品可能導致維生素E中毒,引起出血、噁心、腹瀉、其他腸胃症狀、肌肉無力與頭痛。不過維生素E中毒與缺乏症都很少見,平日飲食均衡者不太會缺乏維生素E,除非長期未攝取油脂、堅果,或由於脂肪吸收或代謝問題。薩哈布強調,適當的飲食對肝臟健康十分重要。(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4-10-25 醫療.巴金森病
新研究:喝綠茶可改善巴金森病退化? 專家分享關鍵飲食指南
「研究發現綠茶中的兒茶素能有效延緩巴金森病(巴金森氏症)、喝咖啡有助改善動作障礙症狀…」罹病人數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第二大神經退化疾病巴金森病,會為病人帶來許多打擊生活品質的動作症狀,如顫抖、僵硬、緩慢、走路不穩等,還可能出現便秘、憂鬱、睡眠障礙等非動作症狀,在網路社群常可見各類新研究的資訊與討論。台大新竹分院神經部主治醫師郭懿芝表示,病友可以適度攝取綠茶、咖啡等等飲品改善心情,但是否有治療巴金森的療效,目前相關研究仍缺乏長期追蹤,且實際的成分攝取量也有差異,坊間的飲食相關研究報告通常是以動物性實驗為主,如綠茶會以高劑量或濃度的兒茶素去計算,而人類實際上難以攝取到如此大量的成分,改善症狀的關鍵仍是均衡飲食並配合醫師規律服藥。巴金森病食療怎麼吃?高纖均衡與心情好助控制疾病「病人都會問我要吃什麼,我都說如果我知道吃什麼巴金森病就會好,我會辭職去賣那個。」郭懿芝在診間常以幽默口吻來向患者建立飲食觀念。她表示,多數巴金森病患以藥物治療為主,此部分由醫師視病人狀況調整。輔助性治療如規律運動、健康飲食,更是巴金森病人自己可以把握的關鍵。郭懿芝說明,在均衡飲食前提之下,巴金森病人喝茶或咖啡都沒有關係,少數研究確實指出兒茶素及咖啡具有抗發炎、抗氧化的效果,對於神經退化性疾病如巴金森病有一定的助益,但不應期待飲食可以延緩症狀。也要注意適量的攝取,如每日咖啡攝取建議以約一杯超商大杯美式為上限,過量可能反倒可能引起顫抖現象。日常的飲食雖沒有特別禁忌,但最著重的是攝取高纖的食物,由於巴金森病人常會有便秘或腸胃不適的症狀,但巴金森藥物主要透過腸胃道吸收,若是便秘可能影響到藥效,因此建議病友多可攝取高纖食物促進腸胃蠕動,增加或提高藥物吸收的效果。巴金森病保健品有幫助嗎?醫病交流改善症狀是治本之道郭懿芝分享,維他命補充也是病患常見問題。目前研究上維他命B、C、D、E 對於巴金森病的效果同樣指向抗發炎與抗氧化的機轉,雖可以補充但也不是必須一定要補充,多曬太陽、外出活動、規律運動也非常重要。攝取維他命B群、B6則要特別留意和藥物需間隔至少30分鐘到1小時,避免與藥物吸收競爭而影響藥效。另外,加工食品與醃漬食品也要減少。一言以蔽之,所有的疾病都需要注重均衡飲食,目前並無任何飲食能取代治療。許多病友會尋求特殊飲食方式 ,多半出自希望藥物減少、降低副作用或症狀,郭懿芝強調,如果患者覺得藥物調整後確實有怪怪的、不舒服的狀況,還是建議提早回診不要忍耐,並主動向醫師說出自己的狀況。特別是巴金森病,許多症狀都需要仔細釐清是疾病本身的惡化、用藥後副作用、或是其他身體問題,有時候也需要往返回診釐清症狀和藥物之間的關係後才能觀察判斷。她舉例,曾有一名50多歲患者主訴早上吃了某個新開立的處方後,開車上班常常昏昏欲睡,但因晚上也睡不好,不能確定是失眠症狀或是藥物影響,於是嘗試將服藥時間改到傍晚,症狀就獲解決,相反地,也有病人是調藥後仍舊嗜睡,則可能是和巴金森病本身症狀有關,要朝睡眠問題下手。巴金森病吃藥不舒服怎麼辦?記錄用藥讓醫師尋找解方「醫師不怕你問,只怕你不問。」郭懿芝語重心長,有時候因看診時間限制,部分細節醫師來不及多問病人,但病友可以勇敢地提出問題,尤其是在剛開立新的藥物或調整藥物時,藥袋上標示的副作用會依每個病人有所不同,並非一定會發生,發生的嚴重程度也因人而異。因此可以先主動詢問醫師是否有預期的副作用或其他可能發生的狀況,並透過日記方式紀錄,下次回診時與醫師討論。「每個人每刻每秒都正在退化,只是巴金森病友從多巴胺神經元開始退化而已。」郭懿芝提醒,面對巴金森病無需緊張,這個疾病就像是慢慢走下坡,雖然分為五個階段,但它與癌症的期別不同,而是病人退化過程的表現,醫師會依照病人狀況協助改善症狀。同時也會依據年齡評估藥物選擇,協助病人維持良好生活品質,細水長流。她呼籲,雖然退化性疾病本身不會痊癒,但醫師會按照每個病人的需求設定個人化的治療策略,只要保持密切且順暢的醫病討論,搭配規律的運動及均衡高纖飲食,長時間巴金森病和平共處絕非難事。延伸閱讀📍【新治療、藥物、症狀延緩一次看】📍【巴金森病友疑難雜症大補帖】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4-10-21 養生.保健食品瘋
如果整個研究都假的怎麼辦?專家警告保健品科學詐欺已成浪潮
美國的SupplySide Supplement Journal 《供應方保健品雜誌》是一家專門在報導保健品產業界消息的媒體。它在2024-10-9發表Studying the studies: A flood of fraudulent scientific papers puts industry claims at risk(檢討研究論文:大量欺詐性科學論文使產業界面臨風險)。副標題是:「科學欺詐波浪」已達高潮,以及對保健品產業界的影響。作者Risa Schulman 博士是幫保健品公司評估科學研究和策略的專家。我現在把這篇文章整理和翻譯如下:第一次發生在我身上大約是一年前。我到 PubMed 想確認一篇我曾引用的論文,但是卻看到標題旁邊有一個字:撤回。啊?我找不到原因,但我曾引用的這篇論文是無法再引用了。幾個月後,這樣的事又發生了。所以,我決定深入調查一下。結果比我預期的容易。今年初春,科學造假的波浪達到了高潮,所有這些默默無聞的故事突然成為頭條新聞。營收超過 20 億美元的全球出版社 John Wiley & Sons 於 2024 年 5 月 19 日宣布,將關閉其在 2021 年收購的 Hindawi 出版公司的 19 家期刊,理由是大規模研究詐欺。 《華爾街日報》報導稱Wiley 在過去兩年中撤回了11,300 多篇論文(據《衛報》報道,2000 年全球撤回率為每年40 篇論文,2013 年為每年1,000 篇論文) 。觀察家認為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科學詐欺的主要來源是不道德的作者個人,其中有不少是來自哈佛和史丹佛等頂尖大學。但在過去 15 年裡,更陰險、腐敗的「論文製造廠」不斷湧現。學者只需支付 1,000 至 2,000 美元的費用,就可以買到一篇完整撰寫的虛假科學論文並發表在知名期刊上。這些工廠的員工都是年輕科學家,他們在該領域找不到其他工作,並且主要集中在幾個國家:埃及、中國、印度、日本、義大利,最主要的是伊朗。這些人很狡猾,冒充特刊的客座編輯,而這些特刊的審查往往比較寬鬆,或者更兇惡,同時向多家期刊提交文章,力求以最大限度來提高發表的機會。在一些國家,他們的活動是合法且公開的。也許最不祥的是,詐欺論文即將以人工智慧的形式呈現。 雖然人工智慧生成的寫作仍處於早期階段,但很容易想像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可以利用人工智慧產生一份完整捏造的研究報告。科學誠信的倡導者之一是來自我們自己的行業:Alan Gaby是基礎教科書《營養醫學》的作者,巴斯蒂爾大學前教員,也是多個替代醫學期刊的特約編輯。大約 20 年前,他開始注意到一些不正常的情況。 2022年,他發表文章《自然醫學研究詐欺是否盛行?》,列舉了他所看到的種種詐欺類型。同樣來自我們行業的《整體初級保健》主編Erik Goldman最近在他的文章《欺詐性研究淹沒營養領域,腐蝕可信度》中發表了對欺詐性研究及其產生條件的深入剖析。Wiley出版社關閉的那些 Hindawi 期刊對我們行業來說是非常熟悉的,例如循證補充和替代醫學(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預防醫學進展(Advances in Preventive Medicine)、國際慢性病(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ronic Diseases)等等。如今,每當我看到這些期刊上發表的文章時,我都會豎起觸角。有時,當我深入審查一項研究設計或統計分析時,我會被一個驚慌的想法打斷:等等!如果整個研究都是假的怎麼辦!這一新現實的影響是深遠的。在我們前進的過程中,每家公司內部以及我們整個產業都需要考慮一些因素。至少,在審查期刊文章作為概念驗證或證實主張時,必須進行另一層審查,然後需要回顧並評估先前的分析。在全球範圍內,這可能是我們行業向前邁出一步的機會,並表示:「我們意識到了。我們將會認真對待科學誠信」,而不是假裝它沒有發生並讓它成為批評者的更多素材。所有這些活動的形成方式都處於進化的早期階段。有些工作可以獨立完成,但有些則需要整個產業共同完成。我鼓勵高階主管和行業領導者在他們的內部和更廣泛的圈子中開始對話。我設想將投資者聚集在一起,形成可以共享的最佳實踐和資源。現在為時還不算太晚,而我們實在不應該讓科學詐欺走在我們前面。在下一波有關科學詐欺的頭條新聞聚焦於保健品行業之前,讓我們先進行一次對話。跟保健品科學詐欺相關的文章:紐約時報教你「偽科學如何推銷健康」維他命及補充劑的隱形危險,美國公視紀錄片薑黃素之王:大咖教授大規模作假「晚安3秒」玩弄科學「醫師發表HMB肌少症治療白皮書」的幕後「台灣01益生菌」玩弄科學原文:保健品科學詐欺已成浪潮,業內專家警告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13 養生.保健食品瘋
不要試圖透過服用補充劑來攝取茄紅素!為何專家會這麼說?
讀者Kathy在2024-9-19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想請教林教授,台大的蒲永孝教授是國內攝護腺癌的權威,對茄紅素的藥品開發這家藥廠也在進行,想就教林教授國外是否類此研究的新進度呢?感謝您。我點擊Kathy寄來的連結,看到一篇2007年發表在一家保健品公司網站的文章,標題是「人體的紅色保衛戰—番茄與茄紅素」,作者是臺大醫院泌尿部蒲永孝主任。這篇文章是在介紹「L-O-M®多重茄元素」(簡稱「多重茄元素」),說它是具有這些功能:(1)男性攝護腺健康的維護, (2)攝護腺癌的預防,(3)心血管疾病的預防,(4)女性健康的維護。由於搜索醫學文獻需要用英文,所以我花了一點時間搜到一篇2006-12-15發表在《台灣產經新聞網》的文章台大臨床試驗指出Multi-Carotenoids多重茄元素能改善排尿弁?。這篇文章的標題已顯示「多重茄元素」的英文是Multi-Carotenoids,而文章的內容也顯示「台大臨床試驗」就是蒲永孝主任在文章裡說的他的團隊的研究。只不過,Multi-Carotenoids在字面上的意思是「多重類胡蘿蔔素」,所以,「多重茄元素」顯然是為了方便行銷而創造出來的商業名詞。我在2019-6-5發表的褐藻素,蝦紅素,吹捧與現實裡有說,「類胡蘿蔔素」是一群化學結構相似的營養素,包括褐藻素,蝦紅素,葉黃素,玉米黃質,及β-胡蘿蔔素。這些營養素除了化學結構相似外,大多還具有兩個共同特點:(1)橘紅色,(2)有抗氧化作用。事實上,已知的「類胡蘿蔔素」有600多種,還包括了茄紅素(lycopene),請看茄紅素攝取,為什麼番茄需要煮,西瓜則不用煮。「多重茄元素」其實也就是以茄紅素為主要成分的保健品,而這也就是為什麼蒲永孝主任那篇文章的標題所用的名詞是「茄紅素」而不是「多重茄元素」。蒲永孝主任聲稱「此研究是第一次證實,多重茄元素可以改善男性攝護腺肥大造成的排尿功能」。但是,我在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裡卻搜不到他曾經用Multi-Carotenoids或lycopene做過的研究論文。 其實,讀者不用搜查論文也可以推理出同樣的答案。如果真的是「證實」,那為什麼17年來泌尿科醫師(包括蒲主任?)還繼續在給攝護腺肥大患者開立有不良副作用的處方藥?蒲永孝主任還說「由於日常生活飲食中,能獲取的茄紅素含量一般皆不足,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甚至建議,可以經由軟膠囊的型式補充茄紅素」。首先,醫學界從來就沒建立過茄紅素攝取的正常量,所以當然也就無法判斷「足或不足」。(註:儘管缺乏臨床證據,最常看到的是建議是每天從食物攝取10毫克)再來,我在美國癌症協會的網站搜不到有「可以經由軟膠囊的型式補充茄紅素」這樣的建議。事實上我看過的正規醫療機構都是建議要從食物來攝取茄紅素。例如哈佛大學就說:「茄紅素實際上比你想像的更容易獲得,特別是因為它存在於番茄以外的其他食物中。營養學教授Edward Giovannucci還警告說,不要試圖透過服用補充劑來攝取茄紅素」。(註:哈佛這篇文章有列舉富含茄紅素的食物,例如一小份罐頭番茄或新鮮西瓜就超過一天所需的建議攝取量10毫克)蒲永孝主任在文章的結尾說「若不幸讓癌細胞躲過免疫系統監視,任其坐大,則可能回天乏術。茄紅素可能是人體一個強力有效的保衛因子…多重茄元素可能是保健更好的選擇,這都有待我們進一步的研究」。 是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17年過去了,這句話仍然是真理。延伸閱讀:類胡蘿蔔素指數?健康指標?原文:茄紅素改善攝護腺肥大?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9-30 焦點.元氣新聞
壓力大、虛累累,小心身體無聲抗議!選擇有國家認證的專利紅麴,高效又安全!
你也是「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工作超載、壓力爆表嗎?沒時間運動、經常「報復性熬夜」,想要改變卻又力不從心?現代人生活作息不正常,責任制或輪班制的工作環境,容易讓健康亮紅燈!在無法改變生活方式的狀況下,補充適合的營養,增加代謝能力,這道功夫絕對不可少!紅麴是近年快速竄紅的養生好物,具有輔助調節血脂血糖、延緩衰老等多重功效,究竟紅麴「寶藏級功效」有哪些?消費在選擇紅麴保健品時又該注意些什麼?盤點紅麴4大功效紅麴是一種發酵物,是煮熟的白米加入紅麴菌發酵而成。紅麴從早期就被視為傳統養生聖品,還可當作天然色素,近年研究發現,補充紅麴對健康有很多好處,讓紅麴一躍成為新興的熱門保健品,簡單來說,紅麴主要有以下幾種功效:1.輔助調節血脂血糖,完勝健檢數字。2.降低總膽固醇,遠離高風險等健康危險因子。3.延緩衰老,幫助思緒靈活,避免卡卡當機。4.調節生理機能,促進循環代謝,維持良好的精氣神。國家認證X獨家專利菌株, 吃1樣就能顧3項雖然紅麴功效卓越,但市面上產品品質良莠不齊,該如何挑選?與其聽信網路謠言、都市傳說,不如選擇通過檢驗、擁有國家認證的產品,由國家最高單位把關,對於成分和劑量都有嚴格管理規範,方能安心長期補充。在目前市面上獲衛福部審核通過的「健字號」紅麴保健品中,「娘家大紅麴」以全方位3大功效,受到許多消費者的青睞。「娘家大紅麴」使用台灣大學潘子明名譽教授團隊研發的世界獨家專利成分ANKASCIN安可信心568-R,專利紅麴菌株經動物實驗,有助「調節血脂」、「調節血糖」、「延緩衰老」,獲得國家3健康食品認證,吃1樣就能顧3項,高效又方便!此外,「娘家大紅麴」也是市面上調節血脂血糖保健食品中,唯一做到「3降1升1調節」的紅麴保健品,持續使用可輔助降低三酸甘油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還能提升好的膽固醇,並且調節血糖,宛如為健康築起一道道護城河,把隱形炸彈擋在門外。針對超高齡社會最令人憂心的退化問題,「娘家大紅麴」經誘導型老化動物實驗模式結果,被認證有延緩衰老之功效,使用「娘家大紅麴」有助降低代謝類澱粉廢物沉積,提升思緒反應力,進而維持思緒清晰、常保靈活、敏捷的判斷力,詳細實驗結果均記載於健康食品查驗登記許可資料摘要。紅麴有沒有副作用?怎麼吃才安全?市面上許多紅麴保健品都含有莫那可林K (Monacolin K),而莫那可林K有傷肝、傷腎及與慢性病藥物產生交互作用的風險,而許多會補充紅麴保健品的人,也都開始在吃慢性病藥物,若紅麴保健品含有莫那可林K,可能會產生副作用,因此莫那可林K已遭到美國禁止於保健食品使用。「娘家大紅麴」不含莫那可林K,不會有上述風險及副作用,是台灣市面上唯一獲得美國食藥局FDA核可上市的紅麴。坊間有此一說:「紅麴保健品必須要添加Q10才有效」,這是真的嗎?的確,輔酶Q10有「發電機」、「助燃劑」之稱,是人體能量合成的重要酵素,能幫助參與能量代謝。原則上輔酶Q10是人體可以自行合成的,但是當產品含有莫那可林K時,會干擾輔酶Q10合成,因此許多紅麴保健品都會額外補充Q10。但「娘家大紅麴」不含莫那可林K,不會抑制體內輔酶 Q10 合成,所以不需要額外添加Q10。 對體質較敏感、重視安全的消費者來說,「娘家大紅麴」不僅符合台、美檢驗認證標準,功效看得見,長期吃也不會有副作用,更透過「醫、學、產」三方合作,從紅麴發酵到產品製造均在台灣,使用全密閉專利自動化密閉固態發酵,製程設置多重風險管制點,頂尖專利技術加上超嚴謹製程,讓消費者能夠全然信任。不只長輩需要補充紅麴,「這族群」也須及早保養!除了中高齡族群因代謝下降,營養吸收率不如年輕時好,建議補充「娘家大紅麴」支援健康,上班族經常外食和應酬,家庭事業兩頭燒,沒時間運動、作息不正常,高壓生活容易導致身體的血糖血脂不穩定,建議及早透過「娘家大紅麴」調節生理機能體質,儲存人生下半場的續航力,同時還能幫助思緒清晰不打結,工作效率更提升!現在就來體驗「娘家大紅麴」的好處>> https://bit.ly/4dGo3O6
-
2024-09-25 醫療.婦產科
月經來容易偏頭痛?藥師建議可多攝取5種營養品有助緩解
女性生理期來之前,易有心情低落、易怒的情緒反應,以及胸部脹痛、腹痛、腹瀉、嗜睡等生理症狀。藥師李昱興表示,「偏頭痛」是女性最常抱怨的困擾,關鍵就在於荷爾蒙變化,建議多補充鎂、鈣、B群、魚油、薑黃這5種營養品,有助於緩解疼痛。為什麼女性頭痛總是愛在生理期來報到?李昱興說,當女性經期來之前,荷爾蒙濃度急降,包括黃體素、雌激素以及血清素減少,會讓腦部血管收縮而導致頭痛。另外,若因經期前頭痛而累積焦慮及壓力,則可能加劇頭痛症狀。通常在月經來的前2天至月經來後第3天,偏頭痛狀況最為明顯,又稱為「月經偏頭痛」。根據台灣頭痛學會資料顯示,女性偏頭痛患者人數是男性的三倍,20至40歲的女性,平均每5人有1人受偏頭痛所苦。李昱興提醒,服用止痛藥能有效緩解不適,但是要適量使用,若每次一痛就吃止痛藥,長期下來可能對藥物產生依賴性。李昱興強調,「該吃止痛藥還是要吃」,不需要過度忍耐,除了藥物之外,建議多攝取5種保健品調節血流、放鬆肌肉。搭配多做舒緩肩頸的運動,促進腦部血液循環,可遠離惱人的偏頭痛。1.鎂:研究顯示,生理期偏頭痛與缺鎂有關,每天額外補充鎂,可舒緩神經並調節肌肉收縮、減輕經前症候群與經痛,也能改善停經後的不適。建議多吃腰果、杏仁、香蕉等。2.鈣:適當的鈣質補充,有助於放鬆肌肉、協調神經系統、改善情緒等。富含鈣質的食物,包括小魚乾、黑芝麻、牛奶、深綠色蔬菜等。3.維生素B群:尤其是B6,能調節血管收縮,減少子宮過度收縮所引起的經痛。研究發現,每日補充200毫克鎂與50毫克B6,連續一個月可顯著減少與焦慮相關的經前症狀。4.魚油:富含Omega-3,能減少經期的發炎反應,並促進腦部循環。食藥署建議,成人每日攝取量不超過2000毫克。5.薑黃:薑黃含有薑黃素,具強大的抗發炎效果,能減輕經前症候群,但每日建議攝取量不宜過多。依世界衛生組織建議,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日建議量不超過180毫克。
-
2024-09-11 養生.聰明飲食
4類食物是膠原蛋白殺手,吃太多恐讓你抗老做白工!專家透露吃什麼才能補膠原蛋白
年過40,身體逐漸老化,這時候很多人會積極補充膠原蛋白。不過在你一邊拼命補膠原蛋白時,另一方面又吃這吃那,很可能就白補了!醫師提醒,4類食物要少吃,因為它們是膠原蛋白的小偷。什麼是膠原蛋白?膠原蛋白有什麼作用?人一直在變老,想要永遠維持年輕,是不可能的事!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可以藉由一些方法,讓身體老化速度慢一點。例如,吃膠原蛋白。膠原蛋白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要吃膠原蛋白呢?根據國健署衛教資料指出,膠原蛋白是由特殊胺基酸序列組成的結構,在體內為結締組織的主要成分,像是韌帶、皮膚真皮層、角膜都含有膠原蛋白的構造。開業醫學美容醫師吳易儒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指出,膠原蛋白是人體中最豐富的蛋白質,在多個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對於維持年輕健康的肌膚和身體至關重要:.皮膚:保持彈性、光滑和水分。 .關節:潤滑和保護。 .血管:維持血管壁彈性。但膠原蛋白生成需要維生素C、胺基酸等營養物質,且會受到生活方式、飲食、環境等因素影響。隨著年齡變化,20歲後,膠原蛋白就開始逐年減少了,到了 40歲時,體內膠原蛋白約減少30%。在攝取足夠的維生素C狀況下,人體可以自行合成膠原蛋白,但想從飲食中補充膠原蛋白較為困難。因此,有些人就會透過膠原蛋白保健品來補充。4類食物是膠原蛋白殺手不過在你一邊拼命補充膠原蛋白時,如果一方面也肆意東吃西吃胡亂吃,很可能會白補白花錢。吳易儒就提醒,如果你有在吃膠原蛋白,請少吃以下這些東西,因為這些食物是「膠原蛋白小偷」,它們正在偷偷破壞你吃進的膠原蛋白。1.糖類:過多的糖會導致糖化作用,破壞膠原蛋白結構2.炸物:高溫油炸會產生自由基,加速膠原蛋白分解3.酒精:會導致脫水,使皮膚失去彈性4.咖啡:過量飲用可能影響睡眠,間接影響膠原蛋白生成此外,還要記得多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以幫助膠原蛋白合成。多吃豬蹄、雞爪也能補充膠原蛋白?而膠原蛋白保健品似乎也不便宜,因此許多人會想說,是不是可以從某些食物中攝取膠原蛋白,例如多吃豬蹄、雞爪等,能補充肌膚的膠原蛋白,讓皮膚Q彈?上述提到,若想從飲食中補充膠原蛋白是較為困難的,國健署曾闢謠指出,這是因為食物中的膠原蛋白因為結構大,無法直接被腸道吸收,需經過酵素切割後才可吸收利用,所以人體很難利用食物中的膠原蛋白。因此雖然豬蹄、雞爪等部位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但就因其分子結構過大,還必須先經過人體消化吸收,且在合成皮膚的膠原蛋白時,仍需有足夠的營養素輔助,例如:維生素C;目前也尚未有研究指出攝取「豬蹄」、「雞爪」等食物有幫助肌膚合成膠原蛋白的功效。甚至如果大量攝食這些食材,反而會吃下過多的油脂與熱量,因此要注意攝取量。想要抗老化、維持肌膚健康,還是得從均衡飲食著手,從各式水果、蔬菜及堅果種子類等,攝取充足的維生素及礦物質,才能提供肌膚足夠的抗氧化能力,也減少發炎物質對肌膚的傷害。【參考資料】.吳易儒醫師臉書粉絲專頁 .《國健署》真相與闢謠.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9-03 醫療.消化系統
逆轉脂肪肝3類食物務必忌口 專科醫曝飲食5重點助預防及改善
隨著台灣肥胖人口增加,有脂肪肝的人數愈來愈多,根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最新統計,台灣平均每兩人就有一人罹患脂肪肝。「元氣最愛問」節目邀請好心肝診所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林姿伶探討如何防治脂肪肝,許多人因為不良生活型態而罹患脂肪肝,建議應「循序漸進」進行調整,適度運動、飲食均衡外,切忌「酒、油、糖」攝取勿過量。一名少女有過胖問題,正餐改吃水煮蔬菜,一段時間後體重仍沒有下降,原來是媽媽擔心女兒營養不足,煮排骨湯滋補,並且加「油」提升口感,導致減重失敗。林姿伶說,常看到體重過重的兒童,父母也是相同體型,儘管跟脂肪肝相關的基因超過60個,但是除了遺傳基因以外,更關鍵的還是生活型態。飲食習慣 循序漸進改善台灣美食誘惑太多,通常都是糖分過高例如珍珠奶茶,或是油炸物過多像臭豆腐、炸雞排,較難做到馬上忌口,林姿伶建議,應採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調整,例如原本一天一杯手搖飲,可以拉長時間為三天一杯、一周一杯,而不是馬上禁喝,不過,當然還是應多喝水。脂肪肝又發炎 趕緊就醫林姿伶指出,門診曾有一位肥胖的男性脂肪肝病患,經過飲食控制及踩飛輪運動後,從體重過重變成型男,但是過沒多久,他回復原本生活型態,沒運動、飲食沒有節制後,又復胖了。因此,預防或改善脂肪肝及肥胖問題,重要的是「循序漸進、持之以恆」才會有效果。脂肪肝很常見,C肝患者與脂肪肝的關係較高,林姿伶特別提醒,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但並不是每個脂肪肝都會演變為肝癌,若被告知有脂肪肝先不要慌張,聽從醫囑即可改善,但若是「脂肪肝且有發炎情況」,一定要積極治療,不可放任不管,以免引起細胞受損,引發慢性發炎、肝硬化,嚴重可能會罹患肝癌。脂肪肝形成3大原因1.飲酒習慣:任何酒類都可能導致脂肪肝無論紅白酒、威士忌或啤酒等酒類,偶爾可以小酌,但要適量。2.新陳代謝問題:特別是高血脂、高血糖要注意新陳代謝問題,特別是高血脂、高血糖等,務必要遵守醫囑、按時服藥。3.體重情況:過重或過輕都有可能脂肪肝無論體重過重或過輕都可能有脂肪肝,即使是瘦子也可能是「皮包油包骨」,門診曾遇過有跑馬拉松、外型看起來很健康的脂肪肝患者,因此定期健診很重要。預防及改善脂肪肝飲食5重點1.果汁、果乾不多吃,不可用水果餐取代正餐。2.堅果類一日食用三到五顆即可。3.保健品不是拿來贖罪的,切勿大吃大喝後,為了安心一次攝取過多保健品。4.好的食物是拿來取代有害食物,不需要過量攝取。5.不要再有「以形補形」的錯誤觀念,動物肝臟營養高,但熱量高、膽固醇高。
-
2024-08-22 養生.聰明飲食
世界最健康水果?教授告訴你巴西莓如何成為眾人追捧的「奇蹟之果」
我太太的妹妹5月初從台灣來做客。聊天時她說每天都在吃巴西莓(粉末),因為聽人家說巴西莓有超多的營養素,包括抗氧化物、維他命、纖維等等(所以有很多健康好處),而她吃了之後真的就不再有便秘的問題。(註:目前沒有任何巴西莓用於便秘的研究)我聽了之後,笑笑。這是我對任何當著我面說出的食物(包括保健品)的種種好處的一貫反應。原因之一是,科學證據是無法在聊天裡表達的(怎麼拿出論文?),所以也就只能不置可否。可是,她卻不就這樣善罷甘休,一定要聽聽我這個健康「專家」的意見。其實,我心知肚明,說白了點,她就是要得到我的肯定,因為她早已準備要買很多巴西莓帶回台灣送給親友。不過,說真的,雖然是勉為其難地做,但在閱覽巴西莓的資料時,我的確是很享受獲得大量新知的樂趣。先說巴西莓是如何被吹捧,例如Elle網站在2024-1-28發表的世界上最健康的水果是它!巴西莓營養價值超高連好萊塢女星都愛吃,護眼顧腸胃、減緩老化徵兆等5大好處盤點;副標題是:不愧是被稱作「奇蹟之果」的巴西莓,好處多到數不完!好,現在可以開始討論。首先,此莓非彼莓 – 巴西莓並非莓果,而是棕櫚果。它的大小和顏色都像藍莓,但卻只有一層薄薄的果肉(單一種子佔了約70%,所以不是莓果)。市面上的巴西莓食品是用果皮和果肉製成,加以冷凍或乾燥的果泥。由於它本身並不好吃,所以通常是跟其他水果或甜品混著吃。【註:新鮮或冷凍的巴西莓帶有錐蟲病原,請看2012年發表的Survival in vitro and virulence of Trypanosoma cruzi in açaí pulp in experimental acute Chagas disease(實驗性急性南美錐蟲病,巴西莓果肉中克氏錐蟲的體外存活率和毒力)】巴西莓的俗名是açaí,而學名是Euterpe oleracea。用這個學名在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搜索會出現532篇論文。它們大多是出自巴西,所以應該可以說,就是「民族驕傲」或「國家之光」的論文。(註:諷刺的是,絕大多數巴西人在20多年前根本就不知道他們的國家有這麼一種水果。請看本文靠近結尾處)巴西莓的臨床研究論文共有15篇,而其中11篇是出自巴西,3篇是出自美國,1篇是出自英國。那三篇出自美國的論文裡,有一篇(2014年)是沒有提供研究結果,而另兩篇都是在2018年發表。這兩篇的標題和結論是:Phase II Trial of Acai Juice Product in Biochemically Recurrent Prostate Cancer(巴西莓果汁產品治療生化復發性攝護腺癌的 II 期試驗)。結論:本研究未達到 50% PSA 反應的主要終點。 然而,整體耐受性和對 PSA 穩定的影響值得在生化復發族群中進一步探索。Açaí (Euterpe oleracea Mart.) beverage consumption improves biomarkers for inflammation but not glucose- or lipid-metabolism in individual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in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e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在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中,飲用巴西莓 (Euterpe oleracea Mart.) 飲料可以改善代謝症候群患者的發炎生物標記物,但不能改善葡萄糖或脂質代謝】。結論:這項小型試驗研究的結果表明,所選劑量的巴西莓多酚可能對代謝症候群有益,因為在 12 週內只有發炎和氧化壓力的兩種生物標記物得到改善。 在得出巴西莓多酚對代謝症候群的功效的結論之前,應使用更高劑量的多酚進行後續研究。那篇出自英國的論文是2016年發表的,而它的標題和結論是:Consumption of a flavonoid-rich açai meal is associated with acute improvements in vascular function and a reduction in total oxidative status in healthy overweight men(食用富含類黃酮的巴西莓餐與健康超重男性的血管功能的急劇改善和總氧化狀態的降低有關)。結論:在這項針對超重男性的急性研究中,食用巴西莓與改善血管功能有關,這可能會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未來的干預研究,也許需要長期設計,在更廣泛的人群中以及疾病風險的其他生物標記上進行,以充分闡明巴西莓對健康的益處。您有沒有注意到這三篇論文都有說「需要進一步研究」?但是,已經六七年了,我還沒看到進一步研究。《紐約客》(New Yoker)在2011-5-23發表Strange Fruit(怪水果),對巴西莓這個在10年前只有極少數亞馬遜土著知曉的水果如何地被炒作成為全球追捧的「奇蹟之果」,做出非常詳細和有趣的論述。這篇文章共有6190個字,所以要將它精簡到能讓大家快速又全面地了解是蠻困難的,但我就勉為其難盡力而為:1.兩個20出頭的美國人Ryan Black和Edmund Nichols在1999年去巴西旅遊時無意間發現巴西莓,然後成立了一家叫做Sambazon公司,將巴西莓推銷到美國、英國等有錢的國家。2.他們和一位名叫Nicholas Perricone的皮膚科醫師拉上關係。這位醫師在當時已經出版了兩本暢銷書,並且用自己的名字成立了一家專門在賣保健品和護膚品的公司。3.就這樣,這位靠吹牛成就名利的醫師在2003年又出了另一本暢銷書The Perricone Promise: Look Younger, Live Longer in Three Easy Steps(Perricone 承諾:通過三個簡單步驟,讓您看起來更年輕、更長壽)。在這本書裡,巴西莓被說成是superfood(超級食物)。4.隔年這位醫師上了Oprah Winfrey的節目,吹捧巴西莓的健康和抗衰老功效。就這樣,美國人開始對巴西莓為之瘋狂。5.又隔年,一家叫做MonaVie的公司成立,開始進行巴西莓保健品的直銷,在3年內賣出價值超過20億美金的巴西莓保健品。6.天花亂墜鋪天蓋地的廣告,以及受害人的抱怨引起聯邦監管機構FDA和FTC(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聯邦貿易委員會)以及消費者保護團體BBB(Better Business Bureau,商業改善局)的關注與調查,從而導致巴西莓保健品的銷售放緩。美國健康研究院有發布一篇關於巴西莓的文章。它的重點是:1.巴西莓產品在美國被宣傳用於減肥和抗衰老。2.聯邦貿易委員會已對涉嫌以欺騙方式銷售巴西莓減肥產品的公司採取行動。3.沒有基於人體研究的明確科學證據支持巴西莓用於任何與健康相關的目的。4.同行評審期刊尚未發表任何獨立研究來證實巴西莓單獨可以促進快速減肥的說法。 當研究巴西莓強化果汁對大鼠的安全性時,研究人員發現給予果汁的動物和未給予果汁的動物之間的體重變化沒有差異。原文:巴西莓,世界最健康的水果?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7-17 焦點.元氣新聞
丟三落四、反應變慢!思緒清晰只吃銀杏夠嗎? 2024市售5大銀杏推薦
工作忙碌、日理萬機,你是否也經常丟三落四、反應慢半拍?平時和朋友聊起「初老」狀態,總是彼此打趣說「該吃銀杏了!」但你知道什麼是銀杏?銀杏真正的功效有哪些嗎?什麼樣的族群特別需要開始補充銀杏?讓我們進一步釐清「吃銀杏」的正確觀念!銀杏是什麼?一次搞懂銀杏的營養成分銀杏(Ginkgo biloba)是中國古老的藥材,又名「白果」,被記載於《本草綱目》中,也被達爾文稱之為「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物種之一。銀杏葉包含「萜類」與「類黃酮」兩大活性成分,這些成分有助抗氧化和幫助循環。銀杏除了在東方是常見的保健食品補充劑,也於1970年代傳入歐洲,銀杏葉萃取物被廣泛用於德國和法國醫學界,除了能幫助思緒靈活、反應靈敏,還有許多養生保健的功效。銀杏的功效有哪些?大多數人對銀杏的認識,就是能幫助思緒清晰,尤其是中高齡族群,經常找不到老花眼鏡在哪裡、到超商買東西,付了錢就把東西留在櫃台上…,適時補充銀杏,有助運轉順暢不當機,活化生理功能,解決迷糊帶來的困擾。除此之外,銀杏還有以下功效:● 提升專注力,增加工作效率● 思緒有條理,幫助表達流暢● 幫助循環,調節生理機能● 幫助改善情緒,提升正能量誰適合吃銀杏? 除了上了年紀的長輩,一般年輕人或六、七年級生,適合補充銀杏嗎?其實,銀杏不只長輩需要吃,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速、工作高壓、每天都有一大堆待辦事項,需要額外補充營養、維持思緒靈活。尤其是以下幾個族群,特別適合補充銀杏:● 步入中年,感覺力不從心的壯世代● 工作時間長、需要提升專注力的上班族● 學習壓力大、有海量英文單字要背的學生● 每天和時間賽跑、分身乏術的三明治族群● 經常需要做決策、深度+快速思考的專業人士銀杏該怎麼吃才正確?吃銀杏會有副作用嗎?生吃銀杏或食用未經特殊處理的銀杏種子,可能會導致中毒,建議補充經過專業處理的銀杏葉萃取物會比較好。據研究指出(註1),每日銀杏攝取量超過120毫克,可作為日常保養,若想有感調整注意力,建議每日攝取240毫克以上,持續服用至少5個月。中高齡族群消化機能較弱,建議餐後服用,懷孕婦女、哺乳媽媽、使用抗凝血藥物者,在使用前要先諮詢專業醫師,有手術計畫者,至少於一週前停止使用,癲癇患者應避免使用。不只銀杏!這些也是重要的「心智營養」除了銀杏以外,現今普遍被使用的益智營養有「綠薄荷萃取物」,能幫助提升專注力、敏銳度 ,給你活力滿滿的一天。而俗稱「腦磷脂」的「PS磷脂醯絲胺酸」常用於高齡益智和兒童保健品,能幫助集中注意力,提振表現。此外,益生菌家族中的「比菲德氏菌」,據研究顯示也能幫助思考靈活度,強健運算功能,緩解壓力。銀杏保健品怎麼挑?雖然很多人都知道要吃銀杏,但對銀杏保健品的品質、功效仍「霧煞煞」,究竟挑選銀杏保健品時,該注意些什麼?【銀杏挑選要點1】選擇複方搭配,功效更加乘銀杏搭配綠薄荷萃取物、PS磷脂醯絲胺酸、益生菌、葉酸、維生素B、E等思路關鍵營養素,複方加乘效果更全面。其中,每日攝取900毫克的綠薄荷萃取物有助增加專注度,特別要留意多酚成分含量,才能更有感保養。PS磷脂醯絲胺酸是近年新興的保健原料,可選擇擁有國際大廠專利、高濃度的PS磷脂醯絲胺酸,讓人更加安心、思緒有感。【銀杏挑選要點2】國際專利認證,品質可信賴保健品需長期吃,才能看得見效果,功效也因人而異,因此挑選擁有國際專利認證、經專科實證的產品,代表它的成分經過嚴謹的實驗與安全測試,是功效和品質的有力證明。【銀杏挑選要點3】 通過第三方檢驗,安心有保障每一家產品都說自家的最好,通過第三方檢驗合格的產品,在成份內容、穩定性、安全性方面都備受肯定,使用更安心。5大市售銀杏保健品推薦 !【銀杏推薦品牌1】 大研生醫好記易PS銀杏薄荷葉膠囊● 成份:9合1複合配方,包含:銀杏果萃取粉、綠薄荷萃取物 、磷脂醯絲胺酸 PS 、比菲德氏菌 、維生素群 、葉酸等。● 專利認證:原料有國際專利認證+頂規大廠雙重保障● 第三方檢驗報告:有台灣大廠牌,專業、有感、口碑卓越,嚴選美國大廠Neumentix®專利水萃綠薄荷,多酚成分為市售最高,幫助敏捷不遺漏,國際專利大廠高濃度 70% 磷脂醯絲胺酸,辨識傳遞 UP 升級;雙FDA官方GRAS認證比菲德氏菌,有助提升思考靈活度 ,增加營養因子活躍。不僅添加銀杏萃取物,還有維生素B、E、葉酸輔助,9合一複方提供全方位思緒營養。通過第三方檢驗,不含塑化劑、重金屬、農藥殘留、西藥。這裡買【銀杏推薦品牌2】杏輝蓉憶記膠囊● 成份:專利成份AIE2● 專利認證:多國專利認證+國際期刊發表● 第三方檢驗報告:有杏輝醫學集團20年研究結晶,成分並未添加銀杏,僅有專利成份AIE2,由「沙漠珍寶」管花肉蓯蓉淬取,是常保思維敏捷的關鍵,有助傳導、代謝、學習,產品獲得7 國獎項肯定,也是榮獲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及SNQ國家品質標章雙重肯定之健康食品,並通過419項安全性檢驗和毒理試驗。這裡買【銀杏推薦品牌3】永信HAC 銀杏果錠● 成份:銀杏果粉 、葡萄籽萃取物 、紅葡萄葉萃取物、大豆卵磷脂粉、冬蟲夏草菌絲體。紅葡萄葉有前花青素(OPC)、白藜蘆醇,可以幫助調整體質,順暢不糾結。「葡萄籽萃取物」+「銀杏果萃取物」,雙重質量升級,完整攝取,健康維持。六合一順暢配方,加倍健康好循環。這裡買【銀杏推薦品牌4】得意人生 升級版銀杏膠囊● 成份:銀杏果萃取物、紅景天、西伯利亞人參、精氨酸、柑橘生物類黃酮、碳酸鈣。PLUS升級版銀杏膠囊,美國原料進口,配方升級,有助增強循環、思緒不卡、提升關鍵思維、維持健康,適合銀髮族、壓力族、上班族、熬夜族。這裡買【銀杏推薦品牌5】美國Mega 銀杏果膠囊● 成份:銀杏果、西伯利亞人蔘、山桑子、大豆蛋白粉● 第三方檢驗報告:原廠通過美國FDA、GMP、NPA等多項認證來自美國加州的營養品牌,天然草本配方,銀杏果能幫助調整體質,促進新陳代謝,再搭配西伯利亞人蔘、山桑子,滋補強身,精神旺盛,幫助思路清晰,適合長青族、上班壓力大者、循環不佳者使用,是中老年人的最佳營養品。這裡買了解更多:B群推薦怎麼挑?醫師說明維生素B群功效、攝取量註1:Effects of Ginkgo biloba on dementia: An over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 - PubMed (nih.gov)
-
2024-07-09 養生.保健食品瘋
為何不同醫師會開立不同藥?教授曝你可能不知道的「味素藥」
我在2024-6-16發表顱電刺激之用於治療失眠、 憂鬱、及焦慮,讀者Uta在2024-6-20留言:感謝教授,我也曾被建議施作,但因自費不便宜,加上網路查到評價兩極,我再詢問另外兩位身心科醫生意見後,這兩位醫生都認為這治療對我的症狀沒有幫助。尋求第二、第三意見真的很重要呀!我在2020-1-16發表維他命B12濃度越高,死亡率越高,讀者Uta在2024-6-20留言:這兩個月因為椎間盤突出造成臀腿麻痛,A醫院的骨科開了Me cobalamin 500mcg/cap給我一天吃2次。看藥袋的治療用途是寫維他命B12補充;末梢神經障礙。同時也吃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因為長期看林教授的書和網站,對補充B12滿滿疑問,好奇真的有效嗎?(A醫院的兩個醫生都要開B12給我吃)吃了兩個禮拜痛麻照舊。後來因故於B醫院開刀切除椎間盤突出的部分,開刀前一天住院,因為護理師拿給我的藥沒有這顆,我問護理師,護理師說這個不用吃,要吃也不是現在吃。現在也拆線了,醫生也沒有開B12,只有肌肉鬆弛劑和止痛藥。感覺不同醫生對於要不要補充B12有不同看法。在臉書椎間盤突出病友的社團內,網友大多都在分享吃合力他命或其他保健食品,或是A醫院開的藥。讓我很疑惑這是真的有效還是智商稅?不知道林教授能不能為我解惑?(補充:A醫院沒有抽血檢查驗我有沒有缺B12)不同的醫師會有不同的意見,開不同的藥(具療效的),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醫生給病患開不具療效的保健品,例如維他命,就通常是因為(1)有利可圖,(2)錯誤認知,或(3)顯示盡心(安撫或滿足病患)。腎臟科醫師邱文淵和我素昧平生,但三不五時就會來函跟我討論。我也有邀請他做我2020年的新書維他命D真相的推薦人。他在2021-6-28寄來一個主題是「味素藥」的電郵。我把它拷貝如下:林教授:關於Vit D的缺乏和補充在很多疾病和新冠肺炎,這些論點都是各説各話,相信的人相信,不相信的人存疑。我們稱這種藥叫"味素藥",食之無益,不吃也無害。從以前敗血症使用類固醇、手術預防性抗生素、預防性使用胃藥避免腸胃道出血、保肝片、止血藥等,我們都知道這些治療不一定對病患有好處,但是在臨床上我們還是會使用。因為如果病情,有任何變化,我們的解釋就是我們盡力了。早年吹捧的Vit C 、E、葉酸和鋅,現在都很少人再提了。Vit D 現在在浪頭上,只要抓到一點邊就可以取得贊助、發文章,何樂不為!我個人認為,「味素藥」之所以會源遠流長,生生不息,主要還是因為民眾有這樣的需要,請看我發表的:紀錄片《維生素的異想與真實世界》,公視邀請點評保健品危害,民眾自討的維他命及補充劑的隱形危險,美國公視紀錄片紅麴歷險記+天底下根本就不應存在保健食品讀者Uta留言裡說的「網友大多都在分享吃合力他命或其他保健食品」就更是明擺在眼前,民眾需求「味素藥」的最佳見證。不過,我還是要再次提醒,請看我在10天前發表的綜合維他命→死亡風險增4%←39萬人,20多年數據。原文:味素藥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6-19 醫療.婦產科
更年期荷爾蒙失調恐引慢性病 醫提醒吃荷爾蒙保健品留意這些重點
一名50歲女性,在短短幾個月內胖了10公斤,心情非常焦慮,明明沒吃什麼,體重卻一直飆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表示,女性在停經前後,體重特別容易失控,因為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及黃體素分泌減少,讓基礎代謝率下降,這也意味著「進入更年期」,進而停經。洪育忠說,女性更年期最常見的症狀為熱潮紅、盜汗,以及情緒起伏不定、失眠、陰道乾澀、容易泌尿道感染等。面對各種身心不適,許多女性常選擇忍耐、壓抑的方式面對,以為只要熬過這段時間,就能擺脫種種不適。荷爾蒙失調恐引慢性疾病 多選擇植物性荷爾蒙洪育忠提到,女性體內主要的荷爾蒙包括雌激素、黃體激素、濾泡刺激激素等,它們掌管著月經週期、生育能力、情緒控制等功能。女性的更年期通常發生在45至55歲之間,會因為荷爾蒙雌激素分泌量不足,出現生理上的改變,健康和生活品質也會受到影響。荷爾蒙對於調節身體功能極為重要,如果出現失調情形,會導致更年期症狀的出現,亦可能引起或加重慢性疾病。常見的慢性疾病如下:骨質疏鬆症:雌激素對骨質密度的維持非常重要,女性更年期由於雌激素下降,可能導致骨質流失加速、增加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心血管疾病:雌激素對心血管系統具有保護作用,包括促進血管壁彈性、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等。因此,雌激素下降可能增加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癌症:荷爾蒙在人體內的調節作用也與癌症的發生有關,例如:雌激素過高可能增加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雌激素過低則可能增加骨骼、卵巢等癌症風險。想要改善荷爾蒙失調的身心狀況,洪育忠建議,從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著手,多吃富含鈣、維生素D和鎂的食物,如牛奶、乳酪、優酪乳等乳製品;豆腐、豆漿等豆類;杏仁、核桃等堅果,以及菠菜、羽衣甘藍等綠葉蔬菜。另外,食用富含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新鮮蔬果,有助於維持身體代謝平衡。洪育忠強調,多選擇植物性荷爾蒙,尤其是大豆異黃酮,對熟齡女性保養有很大的幫助。食用保健品則要注意劑量及濃度,可先諮詢營養師或專業醫護人員,避免刺激子宮肌瘤增長或亂經。面對生理上的改變,洪育忠呼籲,可透過健康檢查全面了解荷爾蒙失調問題,包括老化程度、壓力及抗壓力荷爾蒙是否平衡,並予以進一步的治療。3個良好生活習慣應對更年期1.規律的睡眠習慣: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有助於恢復身體的平衡和提升心理健康。2.適度運動:散步、瑜伽、游泳等有氧運動,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壓力和維持健康體重。3.應對壓力:進行深呼吸、冥想、放鬆技巧等,緩解情緒波動和焦慮感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6-15 醫療.腦部.神經
為心腦充電 易思腦『好腦帶』行動鍛鍊裝置 延長大腦保固期
『好腦帶』行動鍛鍊裝置,達到身心最佳平衡易思腦獨家引進『好腦帶』行動鍛鍊裝置,不限時間、空間限制,隨時配合鍛鍊APP進行心腦鍛鍊,有助於睡眠、專注、放鬆、紓壓、身心等面向,進行心腦平衡調節。它的操作原理為:NFB心腦神經回饋,基於腦科學研究的理論;使用者透過APP內超過40款的聲音、影像或遊戲情境,以腦波回饋機制的自我覺察與強化意念控制,讓心腦在遊戲中學習與自我調整,短而不斷的天天鍛鍊,有助於調節身心反應能力與控制力;專注與紓緩情緒。適用對象包含:• 睡眠品質不佳、欲緩解壓力的年長者或職場工作者。• 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不足者。• 想發揮身心潛能的專業工作者。• 欲以非藥物、非侵入性緩解神經緊張者。心腦健康從學習與鍛鍊開始臺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財團法人腦血管疾病防治基金會 高明見董事長,一直提倡推廣心腦健康的概念,在體驗『好腦帶』行動鍛鍊裝置後表示:”放鬆及集中精神的腦波圖的變化,可作為神經回饋訓練的參考“未來只有2種人:心腦鍛鍊過的,和其他人易思腦心腦保健品牌,由大江生醫前副董事長關淑君創立,她因基因檢測時,發現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基因較正常值高了3成左右,開始關注老化、神經可塑性等議題,進而引進美國BCIA生理回饋國際聯盟,在歐美發展相當成熟的神經調節鍛鍊系統,有助於情緒穩定、調節睡眠品質、緩和壓力與焦慮,幫助注意力、記憶力等;腦波評量、NFB神經回饋鍛鍊課程,由專業的臨床、諮商心理師進行一對一從腦波訊號分析,釐清心腦狀態與運作失衡的關聯性,並透過心腦可塑性激勵學習,讓心腦神經有根本性的精進。『好腦帶』行動鍛鍊裝置,限時體驗易思腦『好腦帶』行動鍛鍊裝置,特別推出限時體驗優惠,了解更多訊息,請於連結 https://reurl.cc/p3pmVa 留下聯絡方式,或洽心腦專線:(02)8797-5757※好腦帶非醫療產品,不用於疾病診斷、治療或預防。※好腦帶需搭配 Neurofeedback 應用程式APP使用。※好腦帶內含射頻模組 NCC ID:CCAF15LP0280T1易思腦心理治療所/易思腦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港墘路187號10樓
-
2024-06-12 焦點.元氣新聞
2024市售6款維生素B群推薦! B群不只提神 功效、吃法、挑選原則一次看
現代人生活忙碌、壓力大,很多人都會買維生素B群來吃,可說是國人最常見的保健食品,然而,B群究竟包含哪些維生素?除了提神以外,吃B群還有哪些好處?怎麼吃才能發揮最佳功效?在補充B群前,你務必要知道幾件事:B群是什麼?包含哪些維生素?B群是幫助人體正常運作的重要維生素,包含8種維生素:B1、B2(核黃素)、B3(菸鹼素)、B5(泛酸)、B6、B7(生物素)、B9(葉酸)、B12等,這8種維生素通常經常共同存在,也會互相發揮協同作用,因此被稱為B群。B群功效有哪些?B群家族裡的每種維生素都各司其職、扮演不同角色,一般來說,B群可提供以下功效:● 產生能量維生素B群可協助蛋白質、醣類、脂質等營養素轉化為生活所需的能量,幫助維持生理機能。長期缺乏B群可能會讓能量轉換出現問題、代謝不順,導致走路不穩、眼睛酸、手腳痲。● 促進代謝維生素B群可幫助循環順暢,維持正常新陳代謝,進而有精力充沛的感覺。● 增進皮膚、毛髮健康,打造好氣色維生素B群可改善皮膚乾燥,促進皮膚健康,幫助維持紅潤好氣色。● 改善情緒,減輕壓力。維生素B群中的B1、B6和B12有助穩定神經系統和情緒。哪些族群需要補充B群?維生素B群可從天然食物中攝取,六大類食物奶、蛋、豆、魚、肉類,蔬菜、水果、及堅果類中都含有不同的維生素B,但要注意的是,B群是水溶性維生素,無法大量儲存在體內,會隨體內的水分流失。建議以下族群可適度透過保健品補充B群會更有效率:● 飲食不均衡、步調快速、工作型態十分消耗腦力,或需要大量體力支持者。● 素食者、銀髮族容易缺乏B群。● 有喝酒習慣者,需要吃B群來幫助代謝。● 孕婦是B群的高需求者,B6有助改善孕吐,葉酸則對胎兒發育十分重要。● 有特殊疾病飲食受限者,建議經過醫師評估後適度補充B群,幫助代謝營養,產生能量。B群什麼時候吃較好?攝取量應該要達多少?維生素B群為水溶性維生素,建議間隔6-8小時、分段食用,一天也無須攝取太多,因為B群容易從尿液代謝,功效頂多維持2-3小時,無法長時間提供生理穩定來源。不過,目前市售B群有不同劑型,可選擇緩釋劑型,讓B群在體內釋放時間更長,身體能完整吸收營養,不造成浪費,也無需間隔分段補充。雖然補充B群好處多,但B群劑量並非越高越好,攝取過量只會排出體外,建議補充每日建議劑量即可。衛福部建議成人一天B群攝取量如下:B群推薦怎麼選?掌握4原則!【維生素B群挑選原則1】留意成分含量B群挑選的一大重點,就是確認B群的攝取量,各種B群需要互相搭配,才能相輔相成發揮最大作用。除非有特殊需求,例如想要改善睡眠品質,可留意相關B群成分 (B6、B12) 含量是否充足,否則一般來說建議選擇含有完整8種B群、足量成分的產品,補充均衡營養。【維生素B群挑選原則2】留意B群型態B群是水溶性營養素,一般B群吃進去2-3後小時內就會被代謝,如果想要維持長時間精神活力並完整吸收營養,建議選擇「緩釋型」B群,長時間在體內釋放,長效作用提升續航力。【維生素B群挑選原則3】複方搭配,功效加乘複方營養素與B群相互作用,可達到更好的功效發揮與效率轉換,像五味子、牛磺酸、酵母硒、鋅等,都非常適合與B群搭配,達到1+1>2的效果。【維生素B群挑選原則4】有第三方檢驗認證,食用安心保健食品外觀看起來都差不多,但原料等級與製程有很大的差別,建議選擇通過第三方檢驗認證的產品,不含重金屬、塑化劑等,品質無虞,安心食用。市售6大B群品牌推薦!【維生素B群推薦品牌1】大研生醫B群緩釋雙層錠● 複方成分:五味子、牛磺酸、酵母硒、鋅● 劑型:雙層錠劑● 型態:新型專利緩釋型● 第三方檢驗:重金屬、塑化劑及農藥殘留指標等SGS檢驗榮獲台灣新型專利Time-Release製程技術打造的緩釋雙層錠劑,8小時長時間釋放,讓身體完整吸收8種維生素B,快速補充活力並提升續航力。高單位B群+「溫補珍品」五味子+「元氣之王」牛磺酸+「健康元素」酵母硒+「成長關鍵」鋅,補足人體所需關鍵營養素,幫助新陳代謝,給你好體力、好氣色,連續兩年榮獲Monde Selection國際金獎認證。產品連結【維生素B群推薦品牌2】DHC 維他命B群劑型:錠劑型態:一般型第三方檢驗:微生物衛生指標SGS檢驗日本食用率第一的B群品牌,添加9種維生素B群,有助於維持能量正常代謝,增進肌膚、神經系統、黏膜及消化系統的健康,每日攝取可常保充沛活力,天天神采奕奕。產品連結【維生素B群推薦品牌3】台塑生醫醫之方 緩釋B群雙層錠● 複方成分:五味子、牛磺酸、乳清蛋白● 劑型:雙層錠劑● 型態:緩釋型● 第三方檢驗:塑化劑Intertek檢驗高單位維生素B,雙層設計,透過緩釋技術持續補充,有助於維持能量正常代謝、精神旺盛,並添加乳清蛋白增強體力,一天一錠,備足全日競爭力。產品連結【維生素B群推薦品牌4】杏輝醫藥優倍多YouBest A+ 五味子B群● 複方成分:Lipucan ®茯苓萃取物、肝精、薑黃、五味子萃取物● 劑型:軟膠囊● 型態:一般型● 第三方檢驗:指標成分、農藥殘留、微生物、塑化劑及重金屬等指標完整B群添加五味子萃取物、肝精萃取物(來自豬)、薑黃萃取物、多國專利Lipucan®茯苓萃取物等,20種營養成分幫助營養補給,促進新陳代謝,精神滿載!產品連結【維生素B群推薦品牌5】白蘭氏 鐵+維他命B群雞精錠● 複方成分:鐵● 劑型:錠劑● 型態:一般型● 第三方檢驗:微生物、塑化劑、黃麴毒素及重金屬等指標白蘭氏獨家雞精精華B群,一次補足鐵和B群,顆粒小好吞服,無異味,輕巧包裝方便攜帶,每天積極補充,提振精神,體力充沛,找回活力和正能量。產品連結【維生素B群推薦品牌6】克補 B群+鋅加強錠● 複方成分:維生素C、維生素E、葉黃素、鋅● 劑型:錠劑● 型態:一般型● 第三方檢驗:微生物、重金屬、塑化劑、橘黴素檢驗完整8種B群,B2增量2倍,添加葉黃素,搞定3C族,並添加鋅維持生殖機能,搭配維生素C和維生素E,一錠3效,薄荷迷你錠,清新好吞。產品連結
-
2024-05-23 醫療.消化系統
空腹脹氣隱藏危機,當心是小腸菌叢過度增生!醫師分享7招保腸道健康
你有胃脹氣的毛病嗎?吃飽飯後明顯感覺到腹脹,可能是吞入太多空氣或食物難消化,還有腸胃疾病產生氣體。不過,有時候明明沒吃什麼東西,空腹卻有脹氣情形,小心是「小腸菌叢過度增生」(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簡稱SIBO)。你有胃脹氣的毛病嗎?小心是「小腸菌叢過度增生」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說,食物進入消化系統後,經過腸胃蠕動,小腸負責吸收營養、大腸吸收水分。人的胃腸道一天大約產生0.5到2公升的空氣,透過打嗝、放屁的方式,將氣體排出體外。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常有腸胃功能障礙症狀,在「小腸菌叢過度增生」的情況下,會因為食物沒有完全消化,囤積在小腸而產生氣體,容易有脹氣、腹脹不舒服,甚至一直處於飽足感,導致食欲低落。顏佐樺表示,腸道蠕動不良、消化酵素過低,是造成「小腸菌叢過度增生」的原因,主要症狀為經常性腹脹,直接影響食欲,面對美味也吃不下,有礙營養吸收。其主要成因有四項:1.胃酸酵素不足:當胃酸、膽汁、酵素分泌不足,食物無法充分被消化,容易讓細菌進入小腸繁衍生長。2.蠕動不良:腸胃蠕動功能不佳,食物及液體停留在腸道中,致使細菌生長,或小腸內的細菌無法清除,加劇「小腸菌叢過度增生」。3.藥物及免疫力不佳:長期使用制酸劑、慢性疾病用藥,可能會影響胃酸、膽汁、酵素分泌;而免疫力下降易使腸道受感染,均可能導致產氣過多。4.愛吃精緻糖、易脹氣食物:例如高油脂、高糖類及碳酸性飲料,提供細菌生長的環境。顏佐樺提到,可以透過「乳果糖呼氣測試」檢測是否有小腸菌叢過度增生的情況,另藉由腸道菌相功能檢測找出腸道環境失衡的原因。除了健康檢查,腸道環境的保健可以從日常飲食及生活習慣做起,維持腸道環境平衡。改善排便和脹氣的保健之道1.細嚼慢嚥、飯水分離:提高食物在口腔和胃消化效率,讓食物在胃裡充分消化。2.適量攝取酸性食物:搭配一點酸性食物,例如果醋,可刺激胃酸分泌。3.補充消化酵素:食用木瓜、鳳梨等天然食物,或適量攝取消化酵素保健品。4.避免食用過多精緻加工及易脹氣食物:蘆筍、豌豆、洋蔥、韭菜含有較高的纖維和難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容易造成脹氣不適。5.養成排便習慣:檢視每日水分攝取、油脂、膳食纖維或運動量是否足夠;補充膳食纖維時,要注意是可溶性纖維。6.釋放壓力:壓力會影響自律神經,導致腸胃蠕動不良,紓解壓力可維持腸胃蠕動功能正常運作。7.避免久坐:站立半小時或進行適當運動有助於促進消化;行動不便者可以透過腹部按摩達到效果。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16 養生.保健食品瘋
得了糖尿病就煩惱多多,不想讓生活品質下降,網問:補充保健食品有用嗎?
全台灣目前有超過 1500 個保健品牌,產值已連 5 年創新高,110 年達 215 億元(註一),顯示國人對身體健康的重視,以糖尿病患者而言,許多糖友傾向購買能幫助調節的苦瓜胜肽,或是含鉻、維生素B群的膠錠產品,但是否真的有效? 擁有十年臨床糖尿病衛教經驗的營養師王玟茵解答:「想照顧好糖尿病,先做好飲食管理,再搭配營養補充,才是與糖尿病共存的不二法門!」糖友飲食管理的關鍵:控制醣類攝取,掌握「定時」、「定量」、「低升醣指數」醣類食物包含全榖雜糧類、水果類及乳品類,其攝取份量是影響血糖上升的主要關鍵,學會控制醣類的攝取,是糖尿病友的第一堂課。很多人以為控制醣類攝取就是「不吃澱粉」、「不吃所有醣類」,但其實重點是「定時」、「定量」、選擇「低升醣指數」的食物;「定時」指的是固定時間用三餐,「定量」指的是每餐的醣類份量要固定。定時定量可避免吃進過多食物、導致體重上升,亦可使血糖較平穩。選擇「低升醣指數」的醣類如南瓜、地瓜、糙米,其膳食纖維含量較高可增加飽足感,也需避免精緻糖含量高的食品,如含糖飲料、蛋糕、糖果等。定期血糖監測是糖友自我管理的重要指標,可選擇飯前空腹及飯後兩小時,並搭配飲食紀錄,瞭解自己的血糖值,才能有效調整藥物、飲食及活動量。定期檢查要從「頭」到「腳」,預防病程長的潛伏風險台灣糖尿病人口已破250萬人,每3名患者中,就有1人未滿60歲(註二),糖友年輕化、病程長,面對與病共存的下半輩子,若不及早預防,潛伏風險恐擴及全身,如中風、視網膜病變、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神經病變、糖尿病足等併發症。平時除了飲食管理,國健署呼籲糖友要做好從「頭」到「腳」的定期檢查(註三),不只定期血糖監測,經常性血脂、血壓、體重量測,每年也要至少一次檢查眼睛、牙齒、足部、心血管等,如發現異常,可及早就醫治療。飲食上也能做到提前預防,玟茵營養師建議糖友可多攝取好的油脂如Omega-3、GLA(γ次亞麻油酸)、膳食纖維、優質蛋白質等,這些營養素都可以幫助穩定、調節生理機能、增加體力,搭配定期檢查,有效避免潛伏風險。 落實全營養,使用糖友全方位管理好幫手除了常見的苦瓜胜肽等保健膠錠,玟茵營養師建議可選擇糖尿病專用的營養品,醣量固定,可取代部分正餐或點心,可幫助管理,又含豐富的營養成分,確保攝取所需營養。百仕可「鉻護糖尿病營養素」即為衛福部核可,市售唯一全方位管理的糖尿病營養品,首創「3重穩固」與 「3效守護」配方,除了鉻、膳食纖維、肌醇,還添加GLA(γ次亞麻油酸),維生素B6增進神經系統的健康、EPA+DHA (Omega-3) 優質藻油,維生素B1幫助維持皮膚、心臟及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葉黃素守護糖友晶亮水潤。 百仕可鉻護糖尿病為低升醣指數食品(低GI),還含有12g優質蛋白質,相當於2顆蛋,維持重要身體機能也避免飢餓感。百仕可鉻護糖尿病營養比例符合 2022 美國糖尿病學會針對膳食纖維、飽和脂肪、反式脂肪之建議,更經過醫學實證,4週有效維持良好營養狀態,讓糖友吃得安心有保障。百仕可「鉻護糖尿病營養素」✓經衛福部核可的糖尿病專用營養品,可取代部分正餐或點心,幫助飲食管理、攝取豐富營養✓膳食纖維、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營養比例符合2022美國糖尿病學會之建議✓3重穩固:含鉻、膳食纖維、肌醇✓3效守護:添加GLA(γ次亞麻油酸),維生素B6增進神經系統的健康;EPA+DHA (Omega-3) 優質藻油,維生素B1幫助維持皮膚、心臟及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葉黃素守護糖友晶亮水潤3重穩固x3效守護,提供糖友全方位管理和保護!想與糖尿病共存,飲食、定期追蹤缺一不可,搭配方便又提供全方位守護的營養品,幫助糖友在健康管理之路上事半功倍,管理好了,生活品質也變更好!參考資料註一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高齡化及健康預防觀念提升,保健營養食品產值連5年創新高,2023年2月15日註二 資料來源: 聯合報新聞網:糖尿病年輕化 大數據找最佳照護方式, 2023年10月12日註三 資料來源: 衛福部,控糖A到G ! 你7了沒!2014年10月30日
-
2024-05-02 寵物.寵物疾病
貓咪不舒服18種徵兆!各年齡常見疾病一次看,定期健檢、早期發現並預防
貓咪個性、行為難捉摸,生病不易發現,貓咪好發疾病有哪些?該怎麼觀察貓咪生病特徵呢?根據農委會寵物登記統計,寵物貓登記數量逐年增長,犬派轉貓派現象廣見於各縣市。隨著養貓人口數增加,貓咪照護也越來越受重視,以下整理貓咪各年齡常見疾病、生病特徵、健康檢查,只要飼主悉心照顧、仔細觀察,有助預防貓咪疾病發生率。貓咪不舒服的18種徵兆貓咪身為獵食、肉食性動物,是食物鏈頂層的動物,通常會隱藏牠們生病狀態,飼主可透過貓咪行為觀察是否出現健康異常。若發現出現以下徵兆,有可能貓咪不舒服的徵兆:.嘔吐,除排毛球外,嘔吐次數增加.排便狀況,如:腹瀉、未排便.排尿狀況,如:無尿、少尿、血尿、頻尿.食慾改變、口渴,如:食量大增或驟減、大量喝水.體重變化,莫名消瘦.呼吸頻率,在休息狀態下,呼吸指數應為一分鐘小於30下.口臭、流口水或口腔出血.體溫上升,觀察鼻頭是否保持濕潤.第三眼瞼外露.身體部位出現腫脹.眼、鼻分泌物增加.嗜睡、活動力下降.頻繁抓耳朵、甩頭.異常掉毛、頻繁舔毛.走路、跳躍姿勢異常.躲在陰暗處、貓砂盆等.莫名大叫.莫名出現攻擊行為未施打疫苗、年輕貓咪常見疾病除了先天性疾病之外,未施打疫苗的貓咪和年輕貓咪要注意傳染病如貓瘟,症狀有嚴重下痢及嘔吐、血便甚至可能造成死亡風險,以及須留意上呼吸道感染,其中上呼吸道感染三大常見病原為皰疹病毒、卡里西病毒、披衣菌:.疱疹病毒:流眼淚、眼屎、角膜炎、結膜炎等眼睛症狀及打噴嚏、咳嗽、發燒、食慾不振,嚴重恐有死亡風險。.卡里西病毒:與疱疹病毒症狀類似,但鼻症狀較輕微,不同之處為有明顯口炎、口部潰瘍,病毒有可能入侵肺部造成肺炎。.貓披衣菌:好發幼貓或免疫力低下的貓咪,老年貓也有可能得。披衣菌症狀有結膜炎、頻繁眨眼、流眼淚、鼻蓄膿、食欲不振、體重下降及發燒等。 上述三種貓咪病毒都有機率出現在多貓家庭,應定期接種三合一或五合一預防疫苗,並時常保持居家環境衛生、定期消毒打掃,才能有效預防貓咪感染傳染病。中、老年貓咪常見疾病中老年貓常見疾病為甲狀腺亢進、貓咪腎衰竭、心臟病、腫瘤、慢性疾病及關節炎等。.心臟病:貓咪最常見心臟疾病為「肥厚性心肌病」,根據《心傳動物醫院》解釋,肥厚型心肌病是左心室心肌異常肥厚的心臟病,當心肌變厚或結構異常時,心室腔室空間被壓縮,導致心室血液可能逆流到心房,導致心房擴大且壓力上升。擴大的心房中血液滯留加上心肌細胞拉扯,使細小血塊(血栓)易凝集在心房,隨時可能從心臟打出去, 造成身體各處動脈栓塞,最常見症狀就是貓咪四肢癱瘓及劇烈疼痛。緬因貓、布偶貓等特殊品種貓好發心臟疾病,可挑選含有Q10、魚油的保健食品做為日常保健。.腫瘤:貓咪常見血液性腫瘤如淋巴瘤、肥大細胞瘤等,若有白血病病毒,可能藏於淋巴結導致腫瘤,幼年施打疫苗,有機率降低淋巴瘤發生。.甲狀腺亢進:好發於8歲以上的貓咪,常見症狀為嘔吐下痢、亢奮易怒具攻擊性、毛髮零亂無光澤、多渴多尿,以及食欲好但體重持續消瘦。甲狀腺亢進、腎衰竭、心臟病、腫瘤、慢性疾病及關節炎等都是中老年貓常見疾病。定期健檢,有機會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貓咪腎衰竭:由於腎功能老化及長期飲水量不足,若發現貓咪食慾不佳、暴瘦、大量喝水、多尿、嘔吐等明顯症狀出現時,可能代表腎功能已無法正常運作。慢性腎病初期症狀不明顯,不少貓咪在腎功能損失75%以上才被確診。.其它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導致高血壓的可能原因有慢性腎病、甲狀腺亢進及心臟病。糖尿病部分,肥胖的貓須特別留意!因脂肪越多,其胰島素抗性易導致第二型糖尿病,若貓咪體重莫名消瘦就要注意。.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易出現在肘關節和髖關節,膝蓋和腳踝則容易雙側同時出現,症狀有跳躍能力及頻率下降、整理毛髮次數減少、異常如廁行為或如廁位置改變,當發現貓咪跛行時,通常關節炎已經非常嚴重。摺耳貓、短腿貓等特殊品種貓,可能關節不好,可以葡萄糖胺、綠唇貽貝等做為日常保健。此外,貓哮喘、皮膚病也是貓咪常見疾病。貓哮喘好發春天、空汙嚴重時,其徵兆為貓咪蹲下(母雞蹲)、脖子伸直、咳嗽等。皮膚病則因台灣高溫、潮濕,就算貓咪不出門也要小心黴菌,夏季時須留意寄生蟲如跳蚤,以及由蚊子傳播的傳染病—心絲蟲,定期做好居家衛生有助減少貓咪皮膚病問題。貓咪情緒緊張也是致病原因之一貓的個性敏感、易緊張焦慮,搬家、溫差、鏟屎官換人、裝潢擺設改變、高頻音律等環境發生改變,都有可能造成貓咪緊張、焦慮甚至出現異常舔毛、自發性膀胱炎。通常貓咪皮膚病脫毛會呈現均質、塊狀掉毛,若是心因性掉毛,肚子和手等部位會呈現參差不齊、長短不一脫毛現象。自發性膀胱炎則會出現尿血、尿血塊、尿尿結晶變多等。飼主可先將環境改回原樣並以費洛蒙、貓草舒緩貓咪情緒,或是口服保健品如色胺酸,可增加多巴胺濃度,放鬆情緒,若還是無法解決貓咪情緒問題甚至出現攻擊性,最後獸醫師才會進一步採取藥物控制。當環境發生改變,可能造成貓咪緊張、焦慮甚至出現異常舔毛、自發性膀胱炎。貓咪需要做健康檢查嗎?貓咪善於忍痛,觀察日常行為僅能看出部分病症,定期施做詳細的健康檢查有助早期發現並預防,年輕貓咪平均1-2年做一次即可,老年貓則因甲狀腺亢進、腎衰竭、心臟病發生率較高,建議半年就要做一次健檢。貓健檢費用依項目不同,千元至上萬元不等,一般健檢項目如下:.基礎問診.理學檢查.血液生化檢驗.尿液檢查.糞便檢查.X光影像檢查.超音波影像檢查.內分泌檢驗.血壓測量.心電圖年輕貓健檢項目可以血液檢查為主,由於貓咪好發肥厚性心肌病,建議4歲以上的貓咪除了血檢,可加做X光片以利觀察心臟大小前後變化,老年貓則需要的項目較多,進階檢驗項目,可依據獸醫師判斷,若有需求再進行。延伸閱讀:.突大量喝水、多尿…貓腎衰竭會好嗎?腎貓症狀、飲食建議一次看.你的1年等於毛孩5~7年!貓狗定期健檢很重要!健檢項目費用一次看.貓咪亂尿尿怎麼辦?貓行為諮商師:貓亂尿原因、解決方法指南一次看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30 醫療.新陳代謝
喉嚨痛、脖子腫是感冒嗎?竟是「甲狀腺炎」惹禍!女比男風險高的甲狀腺炎QA一次看
一位30歲新手媽媽,在生產後約2個月左右開始出現心悸、手抖與體重減輕等症狀,本以為只是因為照顧小孩太累,因而不以為意;但在分娩後約6個月,這位媽媽開始感覺到體力越來越差且很容易怕冷,體重也漸漸增加,甚至出現2周胖快6公斤的狀況。驚覺不對之下,急至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求診,才發現自己原來有甲狀腺賀爾蒙不足(甲狀腺低下)的問題,醫師診斷她為「產後甲狀腺炎」(Postpartum thyroiditis)。在接受甲狀腺賀爾蒙的初步補充與治療1個月後,她的疲憊感已大幅解除,體重也開始下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王舜禾說,「產後甲狀腺炎」屬於「自體免疫甲狀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家族,又稱「橋本氏甲狀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發病原因常常是因為病人以前本來就有「自體免疫甲狀腺炎的體質」,生產後因免疫反彈被誘發並且加重。不過除了自體免疫甲狀腺炎,「甲狀腺炎」還可以分成哪些?症狀都一樣嗎?甲狀腺炎會自癒嗎?飲食上是否有什麼禁忌?甲狀腺炎是什麼?甲狀腺位在頸部喉結下方,正好在男生打領結的位置,大小、形狀也類似,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內分泌器官,掌管體內新陳代謝、生長以及發育的功能,較常見的甲狀腺炎為「亞急性甲狀腺炎」以及「橋本氏甲狀腺炎」,兩者都好發於中年女性。亞急性甲狀腺炎的發病機制目前尚未明確,大部分是在感冒後發生,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患者的症狀包括心悸、盜汗、喉嚨痛、手抖等甲狀腺機能亢進(甲亢)症狀。橋本氏甲狀腺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可能與遺傳以及部分環境因子(碘攝取過多或是吸菸),患者體內會產生抗甲狀腺抗體,會破壞自己的甲狀腺組織,如果沒有調整飲食妥善治療,有可能會發展成甲狀腺癌。甲狀腺炎症狀有哪些?亞急性甲狀腺炎根據雲林基督教醫院衛教資料,亞急性甲狀腺炎最常見的症狀是在頸部甲狀腺的部位感覺疼痛,且可能併有發燒,頸部疼痛可延伸至耳朵、下巴或喉嚨,其他症狀包括聲音沙啞、吞嚥疼痛、倦怠、肌肉或關節酸痛。在發炎初期,因甲狀腺組織受破壞,可能釋放出甲狀腺荷爾蒙,而產生短期的甲狀腺亢進。病患因此出現心悸、怕熱、緊張等甲狀腺亢進的症狀。然而,之後卻又可能演變成暫時性的甲狀腺功能低下。絕大部份病人的甲狀腺機能最後會回復到正常。橋本氏甲狀腺炎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專科醫師林安琪表示,橋本氏甲狀腺炎多見於40~60歲的女性,女性患者約為男性的5~10倍。發病初期常無特殊症狀,常見症狀為硬且有多發性結節的甲狀腺腫。此外,亦可能合併甲狀腺功能異常的症狀。病人可能一開始只有甲狀腺腫,後來慢慢出現甲狀腺低下的症狀 (疲累、無力、怕冷、便祕、浮腫、皮膚及頭髮變乾變粗等) 。少數會出現甲狀腺亢進的症狀,如手抖、體重減輕、緊張、心悸、大便次數稱加,甚至凸眼等。甲狀腺炎的飲食禁忌?飲食禁忌主要針對橋本氏甲狀腺炎。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內科部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吳婉禎指出,橋本氏甲狀腺炎的治療以吃「低碘飲食」最重要,即避免多吃海中植物及海鮮,如海苔、海藻、海帶、紫菜、昆布等,包括昆布湯或昆布熬煮的火鍋湯底和拉麵湯;也可以考慮買無碘鹽,並減少外食機會;服用保健品時也要留意其含碘量。吳婉禎表示,透過飲食可降低病人甲狀腺腫、防止病程進展造成機能低下。若發生「甲狀腺機能低下症」則需給予甲狀腺素補充治療,大部份人需終生服用甲狀腺素,每天約100~200微克,建議飯前服用,服用劑量的調整需請教醫師,切勿自行調藥。甲狀腺炎如何診斷?王舜禾醫師表示,橋本氏甲狀腺炎(自體免疫甲狀腺炎)可以藉由抽血與超音波診斷。依過去的研究顯示,此類患者有9成以上有抗甲狀腺過氧化酶抗體(Anti-TPO Ab),因此可透過抽血來判斷是否有相關體質。因為甲狀腺可能曾經經歷反覆發炎,所以超音波下可見甲狀腺呈現不均勻回音(heterogeneous echogenicity),可以此來診斷。甲狀腺炎如何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根據雲林基督教醫院衛教資料,多數病人需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來緩解症狀。若症狀較嚴重,也可能需服用皮質類固醇。一般而言,服用類固醇1天之內,就可大大改善症狀。1週後便可逐漸減少類固醇劑量,但少數較嚴重的病人可能需使用類固醇長達3個月或更久。除消炎藥物外,若病患進入甲狀腺機能低下期,也必須暫時服用甲狀腺素補充。若有甲狀腺亢進通常不需要治療,因為症狀常是短暫且輕微的。橋本氏甲狀腺炎治療方式同上述,飲食上改採低碘飲食,如果有出現甲狀腺機能低下,則需補充甲狀腺素。為什麼產後會發生甲狀腺炎?王舜禾醫師表示,在正常生理中,因為胎兒有一半基因來自於父親,為了防止母親的免疫細胞認為胎兒是外來物而導致攻擊胎兒,母體會在懷孕期間下調自體免疫力,形成免疫「容忍期」,但在分娩後母體免疫力會「大幅反彈」,因此有許多自體免疫疾病都容易在產後2~6個月內發生,而「產後甲狀腺炎」就是自體免疫疾病的其中一種。「產後甲狀腺炎」屬於自體免疫甲狀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家族,發病原因常常是因為病人以前本來就有「自體免疫甲狀腺炎的體質」,生產後因免疫反彈被誘發並且加重。延伸閱讀: 手上冒出一粒粒小水泡,奇癢無比?皮膚科醫師:「汗皰疹」別擠破!水泡破掉會...
-
2024-04-30 醫聲.高齡社會
隨著台灣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社區藥局轉賣長者需求物品,還多「這服務」!
台灣將在明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在高齡化、少子化「雙重夾擊」下,逐步改造社區藥局樣貌,嬰幼兒奶粉、尿布已變成配角,甚至撤櫃,取而代之的是銀髮族尿布、奶粉、營養品、假牙清潔產品,這在總銷量占比中,已接近三成。而社區藥局也成為「健康照護站」,除提供藥品、保健食品等諮詢,也和國健署等合作,幫民眾測量血壓、代收糞便潛血檢查樣本。伴隨少子、高齡化,藥局轉攻銀髮商品藥師公會聯會副發言人、開業藥師王明媛表示,以往孩子生得多,嬰幼兒奶粉及尿布為藥局熱銷商品,但隨著少子化、人口老化,藥局樣貌大不同,以她自身藥局為例,一、二十年前,幾乎一半以上的貨架商品都與嬰幼兒有關。不過,嬰幼兒產品逐漸乏人問津,幾無商機可言,王明媛表示,自家藥局於民國100年起,就將嬰幼兒奶粉、尿布等商品全部撤櫃,改賣長者專用的奶粉與紙尿褲,以及假牙清潔錠、血壓計等產品,還有不同款式的拐杖、輪椅、便盆椅等輔具。對於藥局客源的轉變,開業藥師易麗珍也感受深刻,她表示,藥局宛如「老年人的柑仔店」,最暢銷的是老年人營養補充品(罐裝),除了提供給一般中老年人飲用,另外也有專供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疾病,或是特別用於補充蛋白質等產品。至於假牙清潔錠、黏著劑,則從小包裝換成大包裝、量販包,足見其需求量有多大。開業藥師李懿軒表示,許多社區藥局在十年前就嗅到市場改變的氛圍,轉而販售高齡產品,戰後嬰兒潮世代步入中老年,不少人罹患慢性病,習慣持慢性病處方箋至藥局領藥,而這群潛在客源消費力驚人,這讓藥局改變行銷重點,加強展示銀髮族生活日用品、保健品。最近幾年,大型連鎖藥局、藥妝通路、醫材行紛紛投入銀髮族的保健照護市場,社區藥局則提供更深度的照護,例如,和國健署合作血壓量測、「長者量六力評估」,以及多項藥師照顧計畫,除了解決民眾用藥,疾病預防角色愈來愈吃重。李懿軒認為,社區藥局老年人產品朝向分眾,例如,長輩如出現吞嚥咀嚼困難,就會需要食物增稠劑或食物成型劑;再者,接受癌症化療療程,導致黏膜組織受損的中老年癌友,則需補充以氨基酸做的黏膜修復產品。值得注意的是,高齡市場蓬勃發展,這對年輕藥師來說,也是一大考驗,必須耐得住老年消費者可能帶來的「煩」、「嘮叨」。李懿軒認為,個性外向,喜歡與人互動、聊天的年輕藥師可以選擇至社區藥局。如果不喜歡與人打交道,或許比較適合至醫療院所工作。藥師提供衛教諮詢 也當心靈導師台灣藥局超過一萬家,數量之多,有如便利超商,不少民眾將社區藥局視為好鄰居,除了提供藥物、保健食品等專業諮詢,藥師有時也需扮演心靈導師,聽民眾聊心事、吐苦水。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提醒,藥師應瞭解輔具補助等相關規範,掌握高齡銀髮族群的需求。「社區藥局藥師耐心要很夠」開業藥師易麗珍說,藥局主要客源為六十五歲以上族群,不少老先生、老媽媽加入LINE族群後,常會私訊提問。最怕接到「你下午在嗎?」等訊息,因為人一來,就坐上二個多小時,什麼都能聊,有時就是純粹抒發心裡的垃圾,藥師常得一邊做事、配藥、結帳,一邊回應著民眾的需求。資訊爆炸,網路搜尋當道,藥師專業也備受挑戰,易麗珍表示,常有民眾帶著網路偏方,或是從國外購買的保健食品,上門討教,這讓藥師必須不斷充實本質學能,才能提供正確衛教訊息。例如,日前「小林製藥紅麴產品」傷腎事件,許多民眾網購相關產品,或至日本旅遊時購買,不少人至藥局詢問時,相當擔心,懷疑自己身體不適,就是這樣吃出來的。易麗珍建議,在服用保健食品時,還是應該先請醫師、藥師評估,才能降低風險。台灣將在明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黃金舜指出,老年人口愈來愈多,慢性病患隨之增高,而慢性病處方箋數量也會變多,部分患者至社區藥局領藥,藥師就應該扮演好健康守護的角色,提供用藥諮詢服務。再者,國內長者不一定和子女同住,很多家庭老老扶持,獨居比率也不少,除了用藥及保健食品等疑問,對於輔具的需求也愈來愈高,黃金舜表示,不少失能民眾符合輔具補助資格,但卻不清楚規範,為此,全聯會著手提醒獨立(個人)藥局藥師,盡快加強這方面服務,並提供更多輔具,供銀髮族選擇。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4-25 失智.Podcast
【Podcast】EP6.生活比吃藥重要!失智者日常活動的聰明安排
除了帶失智家人到醫院尋求藥物治療或參加專業機構的非藥物治療課程之外,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家中度過。然而,若因擔心失智症者走失而完全避免戶外活動,將對他們的身心造成重大傷害。如何為失智家人規劃豐富有意義的日常生活,以減緩病情惡化?當精心安排的活動未能引起失智症者的興趣時,又該如何協助他們?這些都是照顧者經常面臨的問題。最新一集《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邀請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社區職能治療師/延希職能治療所所長 柯宏勳,從專業職能治療的角度,探討非藥物治療的各種解決方案。為照顧家庭提供實用的建議,幫助失智症者延緩病程,迎接更有品質的生活。日常生活即是非藥物治療主持人陳韻如分享一段「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的真實故事,一名83歲的奶奶在疫情警戒時確診失智症,當時她記憶錯亂,連原本拿手的煮飯技能也忘了。家屬除了定期回診,也嘗試給她吃保健品,另外,也給奶奶畫數字油畫,一天畫一點,畫了20幾幅,現在也回到可以再下廚的狀態。讓失智症者做有興趣的日常活動,有助延緩失智病程,甚至讓失智症者恢復昔日的生活技能,可見非藥物治療的活動安排,對失智症治療具正面效果。陳韻如提出,照顧者精心安排各項活動,想讓失智症者能夠參與,但卻遭到拒絕,或是愛面子不願走出去,究竟哪些日常活動安排適合失智症者?「藥物以外的照顧的方法都算非藥物治療」,柯宏勳所長在節目中強調,活動安排是非藥治療中很重要的方法,但「非藥物治療需要照顧者的引導技巧」卻常被忽略。「其實活動可以有深淺不同層級,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興趣專長,都可以拿來作活動安排」。透過導引了解失智症者的人生故事懷舊、音樂、園藝治療是常見的非藥物治療,柯宏勳還在節目中分享,如何透過讓失智症者聆聽老歌,創造與失智症者溝通的話題,成功引導失智症者說出自身背景,他表示「非藥物治療是蒐集資料的概念」,將失智症者的人生故事引導出來,對於安排活動是很好的線索。為失智症者安排活動的目的是希望他們更好,但常常會把活動變成上課,反而降低失智症者的參與意願。當失智症者參與活動的意願不高時,建議換個方式引導他們,譬如進行拼圖遊戲時,可以跟失智症者說「我們要不要試著把它完成」,甚至可以用請教的態度,避免失智症者興趣缺缺。活動「少量多餐」 多鼓勵失智症者失智症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據衛福部統計,國內65歲以前發病的「年輕型失智症」患者已突破1.2萬人。柯宏勳表示,年輕型失智症者的活動安排跟非藥物治療,原則其實與失智長者一樣,年輕型失智症者的體力都還很好,活動安排可以多一些與體能有關的元素。失智症者因為認知功能減退,大腦的注意力不容易持久,在活動安排上,柯宏勳建議採取「少量多餐的概念」,活動進行到一半時,安排休息時間,讓失智症者起身動一動,再回來完成活動。另外,也可以把日曆、時鐘掛在顯眼處,藉以輔助失智症者現實導向的問題,也能變成活動的媒材。「多給失智症者鼓勵」,柯宏勳表示活動設計的目的是引導失智症者願意參與,願意參與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即使過程中有做不好的地方,也別忘了多鼓勵,增加失智症者再次參與活動的意願。本集重點:✎失智照顧者的真實故事:8旬失智奶奶靠非藥物治療 重捨煮菜技能✎哪些日常活動安排適合失智症者? ✎如何安排失智症者有興趣的活動?如何鼓勵失智症者參與活動?✎年輕型失智症者的活動如何安排?一項活動的時間多久? 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節目收聽平台🎧SoundOn:https:https://reurl.cc/6vDYkr🎧Spotify:https:https://reurl.cc/xaE44V🎧KKBOX:https:https://reurl.cc/ezm77Q🎧Apple:https://reurl.cc/5v2ZZq⭐歡迎按讚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並將你的經歷還有故事留言或私訊我們:https://www.facebook.com/ntcdementia⭐更多關於失智症的第一手資訊,都在元氣網「失智」頻道:https://health.udn.com/health/cate/10691
-
2024-04-14 養生.保健食品瘋
天底下根本就不應存在保健食品!為何前衛生署副署長李龍騰這麼說?
我在2024-3-28發表紅麴保健品→腎衰竭、死亡,8年前就警告,之後有許多讀者來討論,其中以Elliot提供了最多寶貴的資訊。他前天(2024-4-9)的留言是:日本國內正在激烈辯論的議題,功效宣稱的合理性與客觀性、市售機能性表示食品/健康食品是否與功效宣稱般加註警示標語。日本消保會調查報告裡提出市售健康食品上架前必須提出過剩攝取與長期攝取的日本人“人體臨床試驗“之安全性報告,作為健康食品標示宣稱法規的制度改善方案。Japan’s CAA urges Food with Function Claims businesses to declare health hazards、Kobayashi Pharma scandal reignites debate on ‘functional food’ labels | The Japan Times*Consumer Affairs Agency (CAA) = 消費者庁 = 消費者保護會*Foods with Function Claims (FFC) = 機能性表示食品 = 小綠人健康食品引述李龍騰醫師:「我認為,天底下根本就不應存在『保健食品』或『健康食品』這類詞彙!顧名思義,食品就是食品,是為了供應人類每日所需各種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營養,吃它們是為了讓我們維持必要生理機能生存下去,絕對不是為了治療疾病。生病了就是應該看醫師,並遵循醫囑用藥,而不是猛吞各種利用人工合成、又添加了各種賦形劑(讓食物成為錠劑、膠囊等形狀)等各種額外成分的保健食品……」不少人誤信保健食品是藥性相對溫和的「藥」,以致有病不看醫師,或者用藥之外,又將保健食品作為多多益善的「食補」來源,這些錯誤迷思不知害死多少人。留言裡所提到的「日本國內正在激烈辯論的議題」指的是一篇2024-4-2發表在NutraIngredients-Asia的文章Red yeast rice saga: Japan authority urges all FFC businesses to declare health hazards(紅麴歷險記:日本當局敦促所有FFC企業申報健康危害)。NutraIngredients是一家專門在報導和分析保健品的媒體,也就是說,它是保健品行業的夥伴。所以,由它來報導不利於保健品行業的新聞,就更凸顯了這個行業對民眾健康的深切危害。留言裡所提到的「引述李龍騰醫師」指的是一篇大前天(2024-4-8)發表在《新新聞》的文章小林製藥紅麴案當頭棒喝!保健食品「越吃越補」迷思 小心燒錢又傷身。文章的第一段是:前衛生署長、台大醫院家醫科兼任主治醫師李龍騰接受《風傳媒》訪問時直接了當地說:「我認為,天底下根本就不應存在『保健食品』……」這篇文章的摘要是:紅麴製成的食品、保健食品被認為有助降低血脂與膽固醇,近年紅透半邊天。不料日本小林製藥生產的紅麴原料卻被驗出青黴菌類的軟毛青黴酸(puberulic acid),且疑似因此造成5人死亡、百餘人住院,其中多人因腎功能異常洗腎。由於相關原料也有輸台,且國內已有疑似個案通報,導致人心惶惶。更甚者,依法食品不得宣稱療效,但不少人誤信保健食品是藥性相對溫和的「藥」,以致有病不看醫師,或者用藥之外,又將保健食品作為多多益善的「食補」來源,這些錯誤迷思不知害死多少人。是的,我們的政府,不管是台灣、日本或美國,都是在幫助,甚至鼓勵保健品業者從事「不知害死多少人」的勾當。那些慫恿民眾服用保健品,甚至親自販賣保健品的醫師,請捫心自問,醫德何在。後記:Elliot留言:補上內文 “Kobayashi Pharma scandal reignites debate on ‘functional food’ labels | The Japan Times". 之連結,先前留言時漏掉。日本媒體對此機能性表示食品重新審視之報導與辯論不少,英語、華語編譯報導較少。紅麴事件後,韓國媒體則是針對其相似的“건강기능식품(健康機能食品)”審查制度進行探討審視,中國媒體至今倒是尚未見到對蓝帽子保健食品(国食健字)檢討的聲音。原文:紅麴歷險記+天底下根本就不應存在保健食品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11 醫療.新陳代謝
口服胜肽真能降血糖?教授告訴你為何口服比皮下注射研發艱辛
我在2024-3-8發表瘦瘦筆,有效嗎,讀者Ray在2024-3-19留言:林教授您好,想詢問一下以下網址,(藥廠終於克服蛋白質類藥品胰妥讚無法口服吸收的問題),這段敘是否有問題,經消化後還有效果嗎?還是並不是用腸胃吸收就可達到效果?因為教授常說口服方式無法吸收,至少會變成雙胜肽或三胜肽才能吸收。這個留言裡的連結打開的是一篇由三總北投分院藥師蔡瑞雅撰寫的文章「瑞倍適(Rybelsus®)全世界第一個GLP-1口服降血糖藥」。這篇文章的確有說「藥廠終於克服蛋白質類藥品胰妥讚無法口服吸收的問題」,但這樣的說法並非完全正確,因為胰妥讚並不是蛋白質類藥品。而是胜肽類藥品。我等一下會解釋。「瑞倍適」和「胰妥讚」的英文分別是Rybelsus和Ozempic,而它們都是丹麥藥廠諾和諾德研發出來的降血糖藥,前者是口服劑型,後者是皮下注射劑型。事實上我在2021年就已經有說諾和諾德已研發出口服劑型,請看減肥新藥。值得注意的是,諾和諾德還有一款叫做Wegovy的藥(俗稱「瘦瘦筆」),而它事實上就是Ozempic,只不過它是用來減肥。所以,可以預期的是,諾和諾德很快就會推出一款口服的「瘦瘦筆」。至於這位讀者所說的「教授常說口服方式無法吸收,至少會變成雙胜肽或三胜肽才能吸收」,請看我在2018年發表的胜肽,蛋白質,怎麼吸收。在這篇文章裡我有說「鏈條長度如果是2到50個氨基酸,就叫做胜肽。鏈條長度如果是多過50個氨基酸,就叫做蛋白質」。Rybelsus和Ozempic都是商品名,而它們的主成分都是Semaglutide(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是一個含有31個胺基酸的合成物,分子式為C187H291N45O59。這就是為什麼我會說「胰妥讚並不是蛋白質類藥品。而是胜肽類藥品」。我發表過大約60篇跟「胜肽」有關的文章,大多是在抨擊一大堆所謂的「胜肽」仙丹靈藥,例如:苦瓜苷=苦瓜胜肽?降血糖?(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副院長在電視新聞做出有關苦瓜胜肽的錯誤敘述)肽胡扯(醫師在推銷胜肽保健品)「肽-諾貝爾獎傳奇」的傳奇(內容農場的胡言亂語)胜肽謊言何其多(社交媒體流傳的錯誤資訊)我在2017年發表的口服胰島素,有假也有真裡有這麼說:『胰島素注射是由病患自己做,而如果是需要終身每天注射,當然是極度的不方便。因此,有製藥公司就想開發「口服胰島素」。「口服胰島素」是有真的也有假的。「假的口服胰島素」並不含胰島素,而這類產品廣告得最兇的就是「苦瓜萃取物」及「苦瓜胜肽」。這類產品是以「補充劑」(食品,非藥物)的名義在販售,但卻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它們具有降血糖的功效。「真的口服胰島素」是真的含有胰島素,但這類製劑目前還處於臨床試驗的階段,並沒有在販售。「真的口服胰島素」的研發已經近百年了,而其過程可以說是披荊斬棘篳路藍縷。之所以會如此困難,是因為胰島素是一種「胜肽」,所以當它進入胃腸後就會被分解成氨基酸,不再具有降血糖的功效。縱然有保護的方法可以避開分解,胰島素也因為分子太大而很難被小腸吸收(即進不了血液循環系統)』。那既然無法進入血液循環,又怎麼能治療糖尿病呢?有關Rybelsus和Ozempic是如何研發成功,解釋的最詳盡的是2023年發表的論文An update on peptide-based therapies for type 2 diabetes and obesity(2 型糖尿病和肥胖症基於胜肽的療法的最新進展)。這兩款藥的主成分都是Semaglutide(司美格鲁肽),而Semaglutide是一種GLP-1 Agonists(GLP-1 激動劑)。GLP-1是小腸分泌的一種荷爾蒙,具有降血糖的功效,而Semaglutide則是人工合成的GLP-1(模仿GLP-1的作用)。由於GLP-1本身是胜肽,所以如果口服的話就會在胃腸被分解,也很難被吸收。Semaglutide雖然也是胜肽,但它是有被做過修飾(modification),從而克服了「被分解」和「難吸收」這兩個問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GLP-1也會在血液裡被快速分解,所以Semaglutide是有被做過另一道修飾來克服這個問題。Rybelsus是口服錠劑,每片含有7或14毫克的Semaglutide ,每天服用一片。Ozempic是皮下注射針劑,每一劑含有0.5,1,或2毫克的Semaglutide,每7天注射一次。從這些服用的劑量和頻率就可看出,縱然是經過千辛萬苦的修飾(非常艱難的研發過程),Semaglutide之用於口服的劑量還是遠遠大於用於皮下注射的劑量(50到100倍)。換句話說,口服的Semaglutide大約只有1%到2%能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那,您想想看,那些沒有經過修飾的胜肽,例如苦瓜胜肽,是應該叫做「口服胰島素」還是「口水胰島素」?原文:降血糖藥,口服胜肽艱辛研發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02 焦點.元氣新聞
害怕孩子低人一截?營養師曝3關鍵!突破孩童成長侷限!
孩童一生一次的成長黃金期,家長該如何把握?男孩 12-14 歲、女孩 11-13 歲是骨骼生長的關鍵時刻,家長想幫孩子補出籃球員、模特兒般的體格,讓兒女的成長贏在起跑點,該怎麼辦?所有的健康議題、成長問題,都必須從生活中找答案,才能突破天生侷限、激發小孩體內的成長動力,邁向高度自信的道路!聯華食品旗下保健品牌KGCHECK營養師陳慧玲提醒,影響孩童成長的因素不外乎「營養、運動、生活作息」三大關鍵。平時家長只要多幾個小動作,就能良好掌握這三大關鍵。1.關鍵1:挑對運動,強化骨骼不傷身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兒童及青少年進行每週至少三次、每次六十分鐘的骨骼強化運動,例如跑步、跳繩、籃球、網球、阻力訓練或跳房子等。要注意的是,因為孩子的體溫調節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所以要避免在濕熱的環境下運動,且在運動中務必補充水分,且應避免持續訓練單一部位、單一肌肉群,以免造成運動傷害!家長可陪伴孩童多方嘗試此類骨骼強化型運動,找出孩子喜歡的運動項目,每週持之以恆的快樂運動。➤家長小撇步➤● 讓孩童每週運動3次,每次60分鐘● 推薦的骨骼運動:跑步、跳繩、籃球、網球、阻力訓練或跳房子● 順應孩子興趣來選擇運動項目,事半功倍⚠️ 請注意!運動量別過頭囉!小孩如果過度運動可能會造成身體上的負擔,若孩子是學校球類校隊,每天大量消耗能量的情況下,需隨時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況,也要多注意食物營養的補充!2.關鍵2:作息需規律,睡得好才能長得好一個孩子要穩定“向上”發展,天天睡飽是必須的!若晚上睡足八個小時,且睡眠品質佳、有足夠的熟睡期,則生長激素在這八小時內大概會分泌四至五次。所以家長應盡量讓小孩在晚上9點前上床入睡,且避免在睡前接觸刺激,以免影響睡眠品質,營養師就提醒家長,睡前2小時盡量不要讓小孩進食,尤其是容易造成亢奮的含糖零食,以免影響睡眠品質及發育!➤家長小撇步➤● 讓孩童9點前入睡● 每日睡滿至少八小時● 睡前兩小時不進食3.關鍵3:只喝牛奶不夠,成長期補鈣有撇步!營養均衡是孩童發育的基礎,若孩子體重過重、喜愛吃炸物甜食,則可能加速生長閉合,因為體內脂肪與糖分導致的胰島素分泌都會影荷爾蒙與生長激素。家長想讓孩童在成長上擁有“高度”自信,除了應注意營養均衡、避免肥胖之外,也應在成長速度閉合前補充「正確的」營養,加強攝取鈣質千萬別選錯了方法,以免造成反效果或是徒勞無功。成長所需關鍵營養A.鈣質:大家都知道鈣質是骨骼的基礎,但是一般人熟知的補鈣方法其實並不如想像中的有效,例如100ml牛奶的鈣質含量僅有125 mg,但7-9歲孩童的每日建議鈣攝取量卻是800 mg、10-12歲則高達1000 mg,只靠喝牛奶很難滿足孩童的營養需求。營養師建議,若家長特別注重孩子的補鈣狀況,可挑選專為孩童及青少年打造的高鈣補給品,但應注意挑選可信賴的品牌與廠商,最好能將補鈣食品融入日常的飲食生活中,挑選方便食用、口味良好的方式來補鈣,避免引起孩童的反感。B.維生素D:吃盡了足夠的鈣質,還必須讓身體吸收才行。維生素D能夠增進鈣吸收,有助於骨骼及牙齒生長發育!C.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的主要成分,除了能夠建造及修復組織,還能刺激生長因子。成長期的孩子若缺乏蛋白質,即使有了生長激素,也無法合成肌肉,更會影響生長發育。平日飲食可以多補充優良的蛋白質,如魚類、雞蛋、黃豆製品、奶類等。➤家長小撇步➤在這個頻繁外食、孩童容易挑食的年代,家長想要更有效、方便的幫成長期孩童補鈣,可依照以下原則挑選食品:● 具成長期關鍵養分:鈣質、維生素D、蛋白質● 選擇經過實驗的專利成分● 滋味好,適口性佳:可融入日常飲食中當早餐或點心,增進孩童食用的意願,持之以恆的補給● 選擇可信賴的大廠牌,注意產品原料的溯源與檢驗報告營養師推薦!聯華食品生醫研究室KGCHECK 《高鈣成長蛋白飲》 就是好選擇!四大優點,幫您把握孩童一生一次的成長期1. 鈣含量足夠,多元配方全面掌握成長關鍵:每杯 KGCHECK《高鈣成長蛋白飲》含930mg鈣質,鈣質含量等於6片起司或9杯牛奶,輕鬆滿足孩童每日的鈣質需求量!且添加維生素D、乳清蛋白(蛋白質)、酪蛋白磷酸胜肽、ABC益生菌,給予成長期孩童完善的營養配給,不僅能抓住鈣質,更能維持骨骼及牙齒生長發育。2. 日本媽媽的秘訣,超熱銷的專利配方:想要在成長上衝刺一把,只補鈣還不夠,KGCHECK《高鈣成長蛋白飲》還特別選用日本熱銷10年的專利成分--水解蛋黃粉Bonepep®,經研究顯示有益於成長期的補給,是連高度注重孩童成長的日本媽媽們都信服的專利配方。3. 味道良好,孩童愛喝:KGCHECK《高鈣成長蛋白飲》沒有小孩排斥的保健品怪味道,僅有適度的奶香味,佐以簡單的果汁粉調味,甜度適中順口,可加入豆漿或牛奶讓小朋友當早餐天天喝,不對補給品產生排斥感。4. 台灣大廠牌出品,產品履歷公開透明,讓家長安心:KGCHECK《高鈣成長蛋白飲》由台灣食品大廠聯華食品出品,嚴格把關食品的品質,包裝上的「產品履歷」QRcode一掃就能看見完整的產品檢驗報告及原料溯源資訊,每一口都喝得超安心,讓家長放心。聯華食品KGCHECK營養師表示,成年前給孩子補營養都不嫌晚!把握成長黃金期,培養孩子的高自信!
-
2024-03-31 養生.保健食品瘋
小林紅麴產品致腎衰竭甚至死亡,紅麴保健品還能吃嗎?教授這麼說
這兩天台灣主要媒體都在報導一則紅麴保健品導致腎衰竭和死亡的新聞,例如《公視新聞網》今天發表的高雄洗腎婦長期服用紅麴膠囊 用到小林原料食藥署將釐清關聯。它的第一和最後一段是(紅色字):高雄疑似出現小林紅麴相關產品的受害者,1名婦人去(2023)年診斷出急性腎衰竭後開始洗腎,1週洗腎3次;巧的是她為了降膽固醇,3、4年前開始服用大醫生技銷售的紅麴膠囊,家屬接到生技公司通知稱產品用到小林紅麴原料要下架,懷疑腎臟惡化恐跟小林紅麴原料有關。生技公司已通知日方,後續求償都會協助。不過食藥署回應,民眾選購的膠囊不是小林紅麴產品而是原料,是否有關聯還要調查。只是台灣若只吃到原料不是藥物而無法藥害救濟,是否導致消費者申訴無門?對此,食藥署尚無回應。而在日本方面,小林製藥也宣布再新增2起死亡案例,累計到28日上午已有4人死亡、106人住院治療,小林製藥為此召開股東大會,社長當場2度道歉。 最諷刺的是《自由新聞》發表的服小林紅麴原料膠囊 女子患急性腎衰竭。它的插圖是:事實上我在8年前設立這個網站之後不久就發表營養補充品的潛在危險,而其中有這麼一句話:紅麴米補充劑被認為對降低膽固醇“可能有效”。但在一項研究中,有三分之一的產品被發現受到Citrinin腎臟毒素的污染。去年我又發表紅麴成份中的Monacolin K會傷身,美國零容忍?,其中我引用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發表的文章Red Yeast Rice: What You Need To Know(紅麴米:你需要知道的)。我把重點翻譯如下(紅色字):一些紅麴米產品含有一種叫做桔黴素(Citrinin)的污染物,它有毒並且會損害腎臟。在 2021 年對 37 种红麴米產品的分析中,只有一種產品的桔黴素含量低於歐盟目前設定的最高水平。 此外,四種被桔黴素污染的產品被標記為「不含桔黴素」。 在這8年裡我發表了至少1000篇文章,一再警告保健品非但無益反而有害,例如:2018:美國醫學會:該關注補充劑的危害了2018:補充劑摻假問題嚴重2023:保健品會殺死你嗎2024:維他命及補充劑的隱形危險,美國公視紀錄片至於小綠人認證是否就代表有效或無害,請看:2022:國家SNQ標章:認什麼證2022:Elliot留言集錦12:小綠人真的健康嗎2024:保健品危害,民眾自討的如果你沒時間看這些文章,那就簡單一句話:保健品在上市前後都不受監管,只有在發生重大事故之後才會被追究,所以,我才會說「民眾自討的」。後記:文章發表後的隔天小林製藥宣布發現出問題的產品含有puberulic acid(谷歌翻譯成青春痘酸),請看Kobayashi Pharma confirms 'puberulic acid' in beni-koji supplements。這個化學物是非常罕見,所以就更顯現保健品的危險是四面八方,無所不在。原文:紅麴保健品→腎衰竭、死亡,8年前就警告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3-27 養生.保健食品瘋
台灣DHC也使用到小林製藥問題紅麴,表列台日受波及產品!專家解析紅麴相關製品還能吃嗎?
日本小林製藥於3月22日指出,由於食用營養食品的13人出現腎臟病症狀,因而發布含紅麴之5項機能性食品之自主回收通知。日本MBSNEWS還報導,小林製藥26日聲明證實,1名消費者連續近3年購買該公司回收的紅麴保健食品,罹患腎病後不幸身亡,目前正在查其死因是否與服用該產品有關。小林製藥表示,自今年1月11日以來陸續收到醫師或是患者回報,累計有13名年紀在40歲至70歲的男女在服用「紅麴降膽固醇錠」後出現腎臟疾病典型症狀,包括浮腫與倦怠感。其中,重症的2人一度需要洗腎。另小林製藥在官網證實接獲家屬聯繫表示,一名因腎病去世的親人生前曾服用過紅麴保健食品,在2021年4月至2024年2月期間透過網購取得該產品,近3年時間每天服用3粒。但目前小林製藥正在積極確認消息與因果關係。日本小林製藥回收含紅麴之5項機能性食品食藥署提醒民眾如赴日本旅遊,應避免購買上述回收產品,如已購買者應避免食用。台業進口及使用「小林製薬」紅麴原料的業者及產品而「小林製薬」發布回收之產品,經食藥署查核未有申請輸入我國之查驗紀錄,但有2家國內輸入業者有輸入該公司紅麴原料之紀錄:●三合興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共計31批:製成「納豆紅麴植物膠囊」。25日新北衛生局已前往封存原料、成品。●和司特股份有限公司共計25批。●台灣「DHC濃縮紅麴」,目前已經停售,3/25官方宣布預防性下架、回收並給予退款。●常春樂活御紅麴膠囊。(已預防性下架)》國內共123件品項預防性下架,下架一覽表(2024/03/27更新)吃紅麴降血脂?醫:效果並不顯著,「不要埋頭苦吃」台灣也有很多人在吃紅麴降血脂保健品,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藥師王明媛曾受訪表示,醫學研究發現,相關成份與降血脂藥物結構相似,需注意的是,紅麴保健食品不可與降血脂藥物、魚油一起服用,因為降血脂藥物、魚油保健食品都由肝臟代謝,如果「吃太多」將會增加肝臟負擔,提醒國人吃紅麴保健食品須提高警覺,一旦出現強烈的肌肉痠痛等肝功能異常副作用應速就醫。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則曾引用美國心臟學會年會發表的研究指出,魚油、肉桂、大蒜、薑黃、植物固醇、紅麴等6種保健食品降血脂效果並不顯著,市售不少保健食品都標榜可以降血脂,但實際效果不得而知,提醒民眾使用保健食品1至2個月後,可透過抽血檢查,確認降低LDL幅度是否達到期望標準,再決定要不要長期使用,建議民眾斟酌選擇,「不要埋頭苦吃」。紅麴是什麼?主要4用途,相關製品多紅麴是紅米經過麴菌發酵的產物,根據食藥好文網撰文指出紅麴主要的用途有4種,包括:1.作為天然來源的色素使用2.調味3.肉類的保存4.健康食品-調節血脂市面上紅麴相關製品很多,像是紅麴香腸、紅麴貢丸、紅糟燒肉、紅麴蛋捲餅乾、紅麴保健品等,似乎標榜含紅麴,就有「養生健康」的意含!?食藥署提醒,紅麴製品在發酵過程,如果品質控制不佳有可能會產生「橘黴素(Citrinin)」,因此應避免購買來路不明的紅麴產品。橘黴素是一種黴菌毒素,對肝與腎具有毒性,肝腎功能不佳的人更要小心評估,孕婦食用前也最好先詢問醫師意見。尤其保健品只能作為保健用途,不能治療任何疾病,有疾病者仍需就醫。選擇保健食品3自保之道至於消費者要如何選擇合格的產品?食安營養師廖欣儀建議,消費者可透過以下3方式,了解所購買的保健食品是否做好完整的食安保障:1.留意產品是否有「公開」檢驗報告:檢驗報告最好來自公正第三方的檢驗機構較為客觀,例如SGS(台灣檢驗科技)、intertek(全國公證)、SuperLab(台美檢驗)等等,且報告公開在店頭或是產品官網可供快速查詢。2.注意報告的日期是否更新:每份報告都會標示其送驗的日期,如果廠商放的報告日期過時,代表可能過去某一批生產有檢驗,但是後續不一定有檢驗,那麼安全性也會降低。3.注意檢驗的項目是否完整:以營養食品來說,常見的檢驗項目包含塑化劑、微生物、重金屬、農藥、三聚氰胺等,其中塑化劑跟微生物是多數產品都需要檢驗的項目,若產品中含有植物成分則需要檢驗重金屬跟農藥,若產品含有奶粉成分則最好要檢驗三聚氰胺。有些廠商只檢驗其中一項就大肆宣傳有做檢驗,但多數消費者不易辨別,廠商自主檢驗正確的項目,對消費者才有有保障。廖欣儀強調,營養補充要避免踩雷,除了留意廠商是否有做好自主把關之外,選擇信譽良好的品牌,且均衡飲食,任何食品都不要過量,是食安事件頻傳最有用的自保之道。【參考資料】.食藥好文網.食藥署.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3-27 養生.聰明飲食
海鮮也有低脂、高脂之分!一圖教你聰明選擇適合瘦身的海鮮
夏天腳步近了,減肥旺季將至,許多人展開「增肌減脂」的鏟肉計畫,尤其飲食控制最重要,大家常以優質蛋白質的海鮮、豆製品和雞肉作為「減脂」的主要食物。海鮮根據脂肪含量有低、中、高之分不過,營養師彭逸珊表示,海鮮有低、中、高脂肪之分,並非任挑任選,建議宜選擇吃對低脂、中脂肪的海鮮。彭逸珊也提出一份海鮮脂肪含量比較表,可協助大家聰明吃對海鮮,減脂路上可以更輕鬆、少走冤枉路。低脂海鮮包括香魚、黃魚、白鯧、文蛤、白蝦;中脂海鮮則有鮭魚、虱目魚、肉鯽、鱈魚;高脂海鮮則包括秋刀魚、鯖魚、虱目魚肚等。進行減脂時,不要因為補充魚油而吃進太多高脂魚類減脂食物首推吃海鮮,彭逸珊指出,魚類屬於優質蛋白質,雖然高脂魚類含有較多的魚油,對身體有一定的好處,但在減脂期需要達到熱量赤字時,這部分比較容易忽略,因此建議應選擇吃低脂、中脂的海鮮,並且可補充魚油。在食用頻率上,以吃低脂海鮮為主,每周穿插2至3次吃中脂肪類海鮮。彭逸珊強調,飲食上全以低脂海鮮搭配豆腐、豆乾、豆漿等豆製品,以及雞胸肉等食材。另外,也可選擇從保健品補充魚油。責任編輯:吳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