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1 醫聲.醫聲要聞
搜尋
住院醫師
共找到
416
筆 文章
-
-
2023-08-1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一個陽光醫師的快樂秘訣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快樂的醫生」。我們邀請三位不同年齡層的醫師回顧他們的生涯,分享他們如何從自己所投入的醫療工作找到意義,而熱愛他們的工作,享受快樂的人生。這是我們構思良久,第一次邀請到三位在他們的專業都是非常令人尊敬的好醫師,受邀時都二話不說就答應了分享。從他們非常不同的故事,感受到他們如何在行醫路上找到自己的價值。→林信男醫師的分享→黑琵醫師的分享我們誠懇地希望這些經驗的分享,可以使迷失於名利誘惑而鬱鬱不樂的醫師看到明燈,也希望正在生涯抉擇舉棋不定的年輕學生,因為這些經驗分享而看到曙光,同時這也可以幫忙社會大眾(包括病人與家屬)更了解醫師的內心世界。我是一個已經工作十五年,而且每天面對末期病人及加護病房病人家屬的安寧緩和醫療專任主治醫師。很多病人常常說每天看到黃醫師都是笑臉迎人,就覺得自己的病沒那麼可怕了。最近還有病人說我的眼睛笑起來像是月亮。很多醫護同事也常常好奇我每天面對這些病苦與情緒,為什麼能保持快樂?今天就來分享我快樂的秘訣。有三個支柱,以及四個要避免的事情。第一個支柱是豐富美好的人際關係。以前當實習醫師時,病房有位出家當比丘尼之後又回來醫院當住院醫師的學姐邱醫師。我問過她為什麼可以面對任何狀況總是心平氣和而且笑臉迎人,她說她把住院醫師訓練當作修行。面對的每個人,她都當作跟對方結個善緣。我也發現,不論是最親的家人、朋友、或者每天面對的病人、同事,如果能多一點耐心,就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爭吵與負能量。而如果自己連在急診或半夜被叫起來還是可以保持微笑,也常常會得到對方的感謝與讚美,久而久之,自己就可以活在很平和正向的磁場之中。第二個支柱是做自己最喜歡也最得心應手的事情。以我來說,我自己天生不是手巧的人,但溝通能力還不錯,以前有很多在社團與人互動的經驗。也因為遇過好多次家人的生離死別,對於同理心以及面對哀傷比較能游刃有餘。所以從當實習醫師開始,我就盡可能的學習癌症病人的止痛與其他症狀控制的技能。完成家醫科住院醫師後,我又當了一年安寧緩和的研究醫師,並選擇安寧緩和醫學專任醫師為工作。現在有時候聽到年輕醫師努力比較各科工作的薪資,才發現自己當年選科之前好像忘了打聽各科薪資,現在看來我的選擇果然是真愛啊!第三個支柱是找到自己的生命意義。剛開始,當了幾年主治醫師後,獲得一些職務晉升的機會,我也曾因為增加的薪資、外在的眼光而有點飄飄然,有時候也會偏離一點點自己的初衷。但幸運的我後來遇到了很多挫折,在徬徨時與自己大學時的師長一番懇談。老師引領我去想清楚自己的追求與人生意義何在。我看清了自己身而為人的脆弱與極限,而不再追求自己的光環與驕傲。而後轉換職場到大學醫院服務,年復一年的帶著年輕醫學生一起照顧末期病人,以病人為師並傳承自己的一身武藝。在工作中實踐無所求的慈愛,並帶著年輕醫師成長為很好的醫師,就是我自己生命意義的所在。我覺得找到自己生命意義的人是最幸福的。除了三個快樂的支柱之外,我也歸納四個可能會讓幸福人生蒙上陰影的事情。第一個是比較。我很喜歡兩句台語的俗諺:「人比人氣死人」、「一枝草一點露」。做了自己的選擇之後,去羨慕別人,往往是人情之常。但總是有人比自己更有錢、更聰明、更好看、更幸運。我常常對自己說「That’s good enough」,常常提醒自己的幸運,而不是事事要勝過別人,這是我覺得幸福的秘訣。第二個是酒色財氣等種種誘惑。喝酒開車容易肇事,追求不正當的緣分會傷害到自己關愛的家人,對金錢的過度貪求可能有礙病人利益,或者妨礙醫業的專精深入,盛氣凌人則容易結怨有礙清明寧靜的心。這些都是我個人覺得要避免之事。第三個是急躁的心。在台灣大家還蠻追求速度,記得讀醫學系時,有長輩聽到我讀完藥學系還服義務役兩年,說那你不是浪費六年?我那時就很不服氣——可是我那六年過得很快樂、認識很多人、也學到很多事情啊!當很多事情不急著趕進度,一步一步慢慢來之際,自然多了很多悠閒的心境,而能享受一路上的風景。第四個是太在意失敗。可能因為我十八歲時就在大學聯考重重摔了一跤,跟女生告白也常常失敗。但因此發現繞著彎路當著阿宅與魯蛇也會看到許多美好風光,所以後來繼續遇到的種種失敗,都比較能微笑以對。人生很多事情本來就是徒勞無功的,即使再怎麼努力,病人還是可能會治療失敗。即使再怎麼努力,親愛的人可能還是會離我們而去。即使再怎麼努力,小孩跟同事都不會完全聽你的。面對不如預期的結果,甚至面對自己的不夠努力而導致失敗,我覺得都蠻健康的。因為這三個快樂的支柱,以及避免四個陷阱。所以我能學會微笑面對常常不如己意的人生。但也因為慢慢變得寬容而不容易被激怒的自己,我能夠每天對著病人、同事、醫學生給出大大的笑容,往往我自己收穫更多正面的能量。而這些每天點點滴滴的正向回饋,總在每個疲累的失望的時刻繼續給我力量。這是一個陽光醫師的快樂秘訣。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8-1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作為醫者,何其有幸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快樂的醫生」。我們邀請三位不同年齡層的醫師回顧他們的生涯,分享他們如何從自己所投入的醫療工作找到意義,而熱愛他們的工作,享受快樂的人生。這是我們構思良久,第一次邀請到三位在他們的專業都是非常令人尊敬的好醫師,受邀時都二話不說就答應了分享。從他們非常不同的故事,感受到他們如何在行醫路上找到自己的價值。→林信男醫師:「歡喜做,甘願受」我們誠懇地希望這些經驗的分享,可以使迷失於名利誘惑而鬱鬱不樂的醫師看到明燈,也希望正在生涯抉擇舉棋不定的年輕學生,因為這些經驗分享而看到曙光,同時這也可以幫忙社會大眾(包括病人與家屬)更了解醫師的內心世界。答應了這篇邀稿後,心中十分的惶恐。雖然說自醫學院畢業成為醫師,今年是第28個年頭,但是想到我服務的醫院中的資深醫師們,年資超過50年至今仍站在第一線,不管是投身在臨床或是醫學教育仍然積極的貢獻,自己真是汗顏。不過想想如果我的文章對於一般民眾,或是比我更年輕的醫師們,能有一點參考價值,那就算是野人獻曝好了。從醫學生、實習醫師、住院醫師,到必須獨當一面的主治醫師,這一路來,我並非都一直覺得「作為醫者,何其有幸」。尤其曾在血汗醫院服務過20年,當醫院經營者的政策,與對外宣傳「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口號恰恰完全相反的時候,每每在心中都有不如歸去的衝動。近年來醫病關係緊張,因為負責精神科會診的關係,有時需要當一個協調者,去溝通調解病人或家屬對於醫療結果的不滿意。當遇到不講理的病人或家屬的過分要求,心中也會有感慨,為何與自己過不去,要承受這些壓力。所以作為醫者,又哪裡有幸呢?我是精神科醫師,常常有病人或家屬期待我像心靈導師的角色,在他們生命最困頓的時候作為一盞明燈,但是實際的情況是倒過來——病人或家屬們,以他們的生命故事幫我好好的上了一堂課。說得殘忍一點,有些病人是以他們的生命幫我上課。近年因為參與緩和安寧團隊的關係,會遇到病人因疾病快速惡化,而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要面臨生命走到末期。這時候你會看到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幸福」,是建立在非常脆弱的基礎上。雖然理智上都知道人生無常,可是當事情發生到我們頭上的時候,是非常難以接受的。有一些你以為可以慢慢來的事,原來都來不及。來不及好好對待身邊的人,來不及完成自己的夢想,來不及弄清楚自己人生的目標與意義在哪裡。「因為人生無常,所以要好好把握當下」,病人用他的生命,深刻的示範給我。不管從前在一般精神科,或是現在在癌症醫院工作,最讓我痛心的是病人自殺。看到自殺遺族的痛苦,讓我深切體會自殺的傷害性有多深,家屬往往會自責痛苦一輩子,完全不是病人以為的「只會難過一下下,之後就會把他或她給忘了」。我學到的是,人從來就不是一個人單獨地活著,有時候我們的決定會影響其他人一輩子。再大的困難與痛苦,解決掉自己都不是一個好選擇,好好想想如何解決問題才是上策吧!又如同前面所提到的,有些病人或家屬對於醫療有過度的期待,以為現在醫療發達,一定可以馬上解決所有的問題,似乎這世界上永遠存在著什麼神奇的技術,再困難的疾病都可以迎刃而解。當然協調的過程很花心力也很痛苦,但這一群病人或家屬幫我上了一堂叫「謙卑」的課,人定勝天只是一個迷思,事情的發展也不會永遠照著我們的希望發生,至少在醫學上是如此,永遠充滿著不確定性,如果沒有辦法接受這個事實,就只會給我們帶來痛苦。記得照顧過一位病人,從年輕就吃喝嫖賭樣樣都來,婚後一樣花天酒地搞外遇,從來沒有負起當一位先生、父親的責任。罹患癌症後,小三很清楚的表明無法照顧他,結果是原配把他接回家照顧,兒女們都很不諒解媽媽,覺得這個爸爸從沒盡到責任,如今癌症末期就是他應得的報應,為何還要接回來照顧。住院的時候,醫療團隊很想促成這個病人對他不離不棄的太太,能夠說出道歉以及道謝,可是病人始終沒有說出口,直到過世也沒有表示歉意與謝意。我問這位太太她的感受,她說自己心中也不是沒有過怨恨,可是怨恨也於事無補,她很自豪可以靠自己把孩子們帶大。對於這位無緣的先生,她只想盡自己的本分,至於有沒有道歉或感謝,她並不在意。她只想把這輩子的緣有個好的了結,之後就互不相欠了。這是多大的包容與智慧,不僅放過了先生,也放過了她自己。有些時候,病人會很好奇,以我的角色常要聽別人訴苦,我自己會不會壓力很沉重?這時我會感謝這些病人願意跟我分享,對於我的專業或是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學習。或許我的專業可以提供給病人一些方法來處理問題,但是何其有幸,我可以因為醫師的角色,學習到病人與家屬用他們的生命經驗,所展示出來的愛與智慧。也感謝他們的信任,讓我在他們人生旅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陪伴與成長學習。★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8-1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歡喜做,甘願受」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快樂的醫生」。我們邀請三位不同年齡層的醫師回顧他們的生涯,分享他們如何從自己所投入的醫療工作找到意義,而熱愛他們的工作,享受快樂的人生。這是我們構思良久,第一次邀請到三位在他們的專業都是非常令人尊敬的好醫師,受邀時都二話不說就答應了分享。從他們非常不同的故事,感受到他們如何在行醫路上找到自己的價值。我們誠懇地希望這些經驗的分享,可以使迷失於名利誘惑而鬱鬱不樂的醫師看到明燈,也希望正在生涯抉擇舉棋不定的年輕學生,因為這些經驗分享而看到曙光,同時這也可以幫忙社會大眾(包括病人與家屬)更了解醫師的內心世界。醫學生時代讀了瑞士Paul Tournier醫師的幾本書,使我覺得基督徒精神科醫師能與教會的牧師搭配,從事很好的心靈醫治工作。此讀書心得使我很早就期望將來行醫時,以精神科為志向。我和我同班另一位同學於1970年7月進入台大醫院神經精神科接受四年的住院醫師訓練。我們兩人在工作及生活上都是互相支援的好伙伴,彼此分享讀書及工作心得。他是我結婚時的伴郎。我們兩家在休假時常一起帶著小孩出遊。雖然後來他有很長一段時間留在美國,但我們兩人之間的彼此支持及鼓勵一直到今天仍持續著。在老師當中,我經常找某位教授請教。雖然有不少人覺得他的話不好懂,但我卻喜歡找他談。我們的話題包括醫療、研究、社會新聞、家居生活等等,他是我一輩子的老師和摯友。醫師的工作充滿壓力,我很慶幸能有一位同輩及一位老師級的長輩做為可信任、傾談的對象,助我紓壓,使我在精神醫學之路上身心健康成長。精神科醫師的臨床工作不只是單純的醫療,也涉及社會人文層面。病人呈現的失眠、焦慮、憂鬱等症狀,其背後常藏有許多心酸故事。病人揹著這些重擔來到醫師面前,寄望壓力能獲得減輕、紓解。不少人問我每天面對心裡背負苦楚重擔的人,長期下來會不會無法承受而被壓垮?從事醫療工作,除了要有愛心,還需要有樂業精神。其實從事任何行業,都應如此。樂業精神不但使人享受工作,更能從工作中使知識、人格成長。要享受工作,必須對該工作有興趣,而有興趣的工作,不管它是否熱門,你都能做得愉快。樂業精神不只對醫療人員自己之身心健康有幫助,還能感染來就醫看病的病家,使他們也能與醫療人員有好的互動,建立好的醫病關係。五十多年前,精神科是相當冷門的科。當年我選擇精神科時,不少人聽到時會投以好奇的眼光。工作多年後,有一次參加同學會,有的人問我每天要聽那麼多人吐苦水,心情會不會受影響,會不會覺得這工作很沉重,甚至有人開玩笑說要來看我是否也變得人怪怪的。其實我相當感謝上帝,因為我是精神科醫師,人家才願意將其最困難、最痛苦、最得意、最快樂的私領域事情告訴我。我若要自己經歷、領悟這些事情,可能需要活幾百年才能做到,而只因我的工作性質,卻能每天免費獲得此學習、成長的機會。其實,不論是從事那一次專科的醫療服務,你若不是醫療人員,病人就不會把他們的私密「傷口」掀給你看。所以每一次與病人互動的機會,都是上天賜給醫療人員的「禮物」。醫療人員應該以謙卑、珍惜的心領受。也就是以「敬天愛人」的態度,學習、執行醫療工作。尋求快樂,閃避痛苦,乃人之常情。但是尋求快樂的方法如果不恰當,雖然可暫時獲得快樂,結果卻可能帶來痛苦。例如海洛因能刺激快樂中樞,但持續使用卻會帶來成癮及痛苦。許多人以為痛苦及快樂是可以清楚客觀界定的。其實不然,痛苦及快樂是相當主觀的經驗及認知。我喜歡在炎熱的夏天喝一杯冰涼的飲料,那真是一種享受,一種快樂。但是當我牙痛時,在炎熱的夏天喝一杯冰涼的飲料,卻是帶來痛苦。我在念大學之前,不敢吃蒜頭,要我吃蒜頭是一件痛苦的事。現在我喜歡吃蒜頭,吃蒜頭是一件快樂的事,卻會帶給別人痛苦的氣味。我坐在熱門音樂會場,覺得無法忍受那噪音,坐立難安,實在痛苦。但是四周的年輕人卻是如癡如醉,快樂無比。這樣看來,天下的事、物是中性的,甚至是如舊約聖經創世記所說,上帝看他所造的都是「好的」。既然是中性的,好的,為何會出現痛苦或快樂的不同結果呢?這一方面要看時機是否恰當,就如舊約聖經傳道書所說:「哭泣有時,歡笑有時;哀慟有時,舞蹈有時。」另一方面,在時機不對時,若當事人能以積極的態度,對事情賦予正面意義,視所遭遇的困難為上天為助人心靈成長,特別量身訂做,精心設計的訓練計畫,則仍然能扭轉乾坤,使絆腳石變成踏腳石,使痛苦變成快樂。因畫「蒙娜麗莎的微笑」而聞名的大畫家達文西,曾在其筆記本裡面素描畫暹邏(泰國)連體嬰,分別標示為痛苦與快樂,以表示痛苦與快樂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其實台灣話的「疼」(thiaN)既表示痛苦,也表示愛。而愛會帶來快樂。台灣話的「疼」與達文西所畫痛苦與快樂連體嬰有異曲同功之妙。我們從日常生活經驗裡也可體會此看法。我們每個人都有過被塞在高速公路或因某種原因而無法上廁所的痛苦經驗,而當我們衝向廁所解小便的剎那,我們如釋重負,體會到從痛苦進入舒服快樂的特殊感受。但平時我們隨時可上廁所,也就不覺得能解便有什麼快樂。又如我們覺得身體某處發癢,卻因某種原因不容許去抓癢時,心裡會非常痛苦難受。本人就有過手上打石膏無法抓癢的痛苦,恨不得立刻拆下石膏抓癢。一旦能抓癢時,就覺得非常舒暢。上述解便或抓癢之所以會感到特別舒服、高興,乃是其動作之前有極大的不舒服、痛苦。此種快樂是與痛苦相隨的。我的一個孫女五歲時曾因為急性腸胃炎嘔吐而住院。醫師囑咐24小時不准進食及喝水。第二天我們夫妻二人去探視她時,剛好主治醫師來查房。主治醫師診查後,當場指示說可以開始喝水了。她喝下我們遞給她的一杯水後,立刻很高興快樂地大聲說:「好好喝哦!」當她咬下我們遞給她的第一口白土司麵包時,高興的喊出:「好好吃喔!」若非已禁食受苦一天,她哪能感受喝一杯水及咬一口白土司麵包的快樂。回首來時路,感謝上天讓我在醫學之路上有一位同輩和一位長輩一路關心、支持。感謝上帝的帶領,使我以感恩的心勉勵自己面對精神醫療工作的酸甜苦辣。並以痛苦與快樂是連體嬰的認知鼓勵自己與病人。總結一句話,選擇當精神科醫師,我是「歡喜做,甘願受」。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8-12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張文瀚以身為「急診人」為榮!與死神拔河搶救每一條寶貴的生命
台灣急診醫學科的發展短短30年,是一個很「年輕」的科,投入急診醫學領域者,得具備高度熱誠與追求高效率的救援行動,在沉著冷靜中做出立即且正確的判斷,馬偕紀念醫院新任院長張文瀚就是很標準的「急診人」。從小看著家裡親友從事醫療相關產業,讓張文瀚自小就認為,人的一生除了自救外,更多時候救人才會更顯珍貴。立定志向且順利踏上行醫之路後,張文瀚在接受完整的外科專科訓練與外傷訓練後,選了當時十分新興的科別「急診醫學科」。從住院醫師開始,每天在急診室追趕跑跳碰,每個病人的情況都不盡相同,急性病症、衰老或複雜性外傷,甚至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病人,每天都在急診室出現。急診室就像是人生走馬燈般,看盡人生百態,當然也與死神拔河,搶救每一條寶貴的生命。儘管急診起步晚,但發展非常快,近年台灣急診銜接到院前緊急救護的品質與成效都在世界前驅之列。重視協調 急診是團體戰張文瀚說,「專業、冷靜、經驗、快速」,是急診醫學科醫師具備的必要條件,專業是基本能力,冷靜是性格使然,經驗是時間累積,快速則是急診的日常。高居全台前三大急診量的馬偕紀念醫院,一直是同業的指標,要能在高張力與高壓力的情況下工作,還要能夠表現出色,搶救生命,光憑一己之力是不可能辦到的。張文瀚表示,急診醫學重視的是打團體戰,如何掌握急診室的人流,並進行分流,若有人流溢流現象時如何做到暢流,在在考驗著掌舵者的能力與協調力,團隊的合作默契更是關鍵,才能發揮良好的緊急救護品質。在急診拚搏多年的張文瀚,帶領急診團隊拯救的生命不計其數,而每一位病人背後都是一個家庭,這些因緊急救護奏效而從鬼門關成功搶救回來的病人,全都是社會上展現生命力的種子。然而在健保制度下,全台急診近年飽受壅塞、輕症病人充斥等問題,不僅嚴重影響急診醫療品質,也凸顯民眾就醫習慣仍需再教育,儘管急診與其他科別不同,醫師較難有長期照顧且可以培養情感的「老病人」,但張文瀚至今深深以做為急診醫師為榮。10多年前 投入智能醫療有著醫務管理背景的張文瀚,對醫療趨勢有著獨特的見解與眼光,很早就嗅出智能化醫療的趨勢與必要性,醫療與科技的跨領域合作,勢必可以改變急診甚至醫療業的整體發展,成為劃時代醫院管理的新里程,因此,張文瀚10多年前就投入智能醫療的研究,未來也將帶領馬偕團隊在數位發展與科技整合上,展現傲人成果。面對台灣超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張文瀚也率先投入老人急重症醫療,在老人的急症、難症及重症上鑽研與努力,同時也針對到院前緊急醫療投入甚深,都是他在急診醫療上矢志的目標。比鬧鐘先醒 小跑或做操張文瀚每天早上在鬧鐘還未響起就會自然醒,多年來養成晨間運動的習慣,以小跑步或做體操來活絡筋骨。在思緒清楚脈絡分明的情況下,想到的事情直接寫下來,以便到了醫院直接與單位進行討論,在他的時間表裡分秒必爭,會議不拖延,快速且有效率將議案形成共識與有具體結論,都是讓團隊執行更顯效率的好方法。節奏感十足、擅於走動式管理的張文瀚,上班時間每日步數7000步絕非難事,而且同仁還得跟上他「快走」的腳步。張文瀚說,健康是一切的根基,未來還要在醫院內推動健康促進,在各類會議之前先起身做健康操,再從會議推動到單位,讓醫院的職場氛圍在健康的運動中更加和諧。張文瀚小檔案.年齡:60歲.專長:急診醫學科、外科、外傷科、長照醫學科、重症醫學科、老人急重症醫學科.現職:馬偕醫院總院院長、健康智能醫療科技發展學會理事長、國際安全醫院學會理事長、台灣精準健康聯盟主席.學歷:美國聖路易大學公共衛生暨醫院行政博士、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經歷:馬偕醫院總院副院長、馬偕醫院急診醫學部部長、工程科技暨應用醫學學會理事長、大型活動救護協會理事長.給病人的一句話:願主賜您喜樂,讓您的心靈平安,並且您的身體健康得以保守。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8-11 醫聲.Podcast
🎧|看不清標價?竟是血糖惹禍!聽台大權威教護眼小妙招
「楊醫師,我買菜看不清楚菜價,菜到底新鮮、不新鮮,也看不出來,怎麼辦?」在台灣眼科學教授學術醫學會理事長、臺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楊長豪的診間,常有無助病患向他求助因視力受損造成生活大亂,楊長豪醫師指出,在各式各樣的求助病患中,不少是「糖尿病黃斑部水腫」造成,這也是糖尿病病患失明主要原因之一,上述病患所面臨的生活考驗,只是冰山一角,若不盡快揪出原因、展開治療,隨病情加重,病患的世界隨時可能陷入黑暗。🎧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血糖連續失控 視網膜血管就會遭殃眼球構造像一顆兵乓球,最前面是角膜,再來是水晶體,視網膜位於水晶體後方,而黃斑部位於視網膜中心,動物界中,只有靈長類才有黃斑部,其中遍布感光細胞,操控九成視力功能,這就好像傳統照相機底片的概念,當感光細胞接收到影像、光線資訊,就會透過視神經,將資訊傳到大腦,一般人就可順利「看到」東西。當糖尿病患者血糖失控,很容易引發「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異常作用,此時,視網膜血管就好像壞掉的水管,開始滲漏、不正常增生,血液中的液體、紅血球、蛋白質、脂肪等滲出血管,聚積在黃斑部,便形成黃斑部水腫。感光細胞一凋亡 再也無法起死回生「感光細胞一旦凋亡,就再也無法恢復!」楊長豪醫師解釋,當黃斑部中的感光細胞浸泡於上述物質,加上血糖傷害,長時間下來,感光細胞開始凋亡、失去功能,病患就會常常視力模糊、扭曲,或看東西出現黑影,除了買東西看不清楚價格、重要訊息、行車安全受影響,有時看到熟人也無法快速辨識,在人際關係上,也常引起許多困擾。目前治療糖尿病黃斑部病變第一線用藥,以眼科新生血管抑制劑(也稱為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為主,治療方式為眼內注射,醫師會在病患眼睛先上麻藥,再以迅雷不急掩耳的速度將藥物注射至眼內,治療過程中,多數病患不會感覺疼痛。此外,像類固醇屬於第二線藥物,雖然可以消炎、消腫,但可能增加白內障、眼壓升高風險,如果情況嚴重,則會建議用雷射燒灼進行治療,而進行雷射燒灼治療時,有時可能傷及正常感光細胞,造成視力受損,若選擇專業、有經驗醫師,有機會將治療副作用風險大幅降低,對於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的治療,醫師會根據病患不同狀況、臨床經驗給予個別化建議,希望盡可能減緩糖尿病黃斑部水腫傷害。健保放寬給付針劑數 血糖還是要好好控制衛生福利部健保署自2023年2月起,放寬眼科新生血管抑制劑給付針數,最多給付14針,不過給付有些門檻,像糖化血色素( HbA1c)也需要達到一定標準,注射藥物後,黃斑部水腫、視力也都必須有改善,才符合後續申請資格。楊長豪醫師表示,透過藥物持續治療,病患的視力得以改善或是穩定視力,生活品質也可維持正常。楊長豪醫師也提醒,感光細胞的主要成分為葉黃素,因此病患可從天然食物攝取葉黃素,也可藉由保健食品吸收葉黃素,不過對病患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好好控制血糖,且要定期接受眼底攝影、干涉光視網膜斷層掃描等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病灶、減少失明遺憾。延伸閱讀:🎧|罹這癌症機率激增239% 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糖尿病是疾病之母,器官保護最重要!🎧|手搖飲喝太多真的會得糖尿病?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解答7提問楊長豪小檔案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醫學士台灣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管理碩士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現職: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台灣大學醫學院教授台灣眼科學教授學術醫學會理事長經歷: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眼科住院醫師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眼科總醫師台灣大學醫學院眼科助理教授美國杜克大學視網膜科研究員亞東醫院眼科主任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蘇湘雲、滾宬瑋音訊剪輯:高啟書腳本撰寫:蘇湘雲音訊錄製:黃琬淑特別感謝:臺大醫院眼科部
-
2023-08-1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悲傷和死亡
【編者按】:本週是長庚醫學系師生分享他們在醫學人文教育的教與學。這位負責醫學人文教育的臨床老師特別選擇以如何在疫情肆虐之際,分享我們應該如何教導學生「專業型塑」,並引用許多文獻提出醫病溝通需要「用心體會」、「冷靜正向」、「清楚溝通」。→想看本文一位高年級醫學生寫出她從照顧病人體會到醫者不只要了解「疾病」,但更重要的是透過用心聆聽病人、家屬的對話,才能領會病人在疾病診斷背後的情感糾結,才了解疾病對「病人」的影響,也因爲這樣的經驗,使醫學生有機會卸下害怕和病人互動的心防。→想看本文一位同年級醫學生因為見證醫師宣布病人死亡的經驗,而引起許多感觸,最後激起他一句感人肺腑的心得:「我們剛起步,要不忘秉持著對生命謙卑的態度,繼續在醫學的道路上精進鑽研、奮而不懈。」林口長庚兒童氣喘過敏風濕科教授林思楷醫師在長庚醫訊寫道「病患如詩人般,亟欲找得適切隱喻來形容自己的困境;醫者則想深耕自己的情緒韌性,以承受強大傷痛而不潰堤」。五年級踏入臨床學習後,我們這群醫療體系中最菜鳥的學生,每日工作除了累積醫學知識外就是與病人和家屬的互動中學習聆聽和溝通的技巧。在臨床學習過程中,會遇到病人康復出院令人開心的事情,也會有難過的時候。醫學生在學習生涯中也會遇到住院病人過世的經驗, 在宣判病人死亡的當下,除了要保持專業和理性,也需要對病人家屬表達同理心。我還清楚記得在一個細雨綿綿的10月下旬的晚上11點,我留在病房在指導我的PGY住院醫師旁學習。剛接完一位新病人的我正在絞盡腦汁整理剛才做的理學檢查結果和問診資訊,書寫入院病歷。這時學長走過來跟我說,「學弟,有病人expire了。你要來看一下嗎?」「好。」我馬上回答。我戰戰兢兢地跟在學長身後,走進病房,並站在病床的尾端。這時家屬已經在病房內等候了。學長依序確認病人沒有瞳孔反射,用聽診器檢查是否有呼吸和心跳,加上心電圖顯示心搏停止的一條線,說出:「病人在晚上11點20分離開,前往人生下一段路程。請家屬節哀。」昏暗的病房內非常的安靜,隔著玻璃窗戶可以看到外頭的雨毫不留情的繼續下著。在這剎那,時間彷彿被畫上了句點,空氣沈重到令人窒息。學長和我在離開前和家屬鞠躬,將最後的時光留給家屬。在這次震撼教育中,我腦海無數次的閃過自己家中長輩過世的情境。回到護理站,我默默的祈禱著,希望病人能夠放下牽掛、脫離苦海,家屬能揮別傷痛、勇往向前。雖然內心很難過,也很想哭,但是只能強忍著淚,繼續完成手邊書寫病歷的臨床工作。死亡是每一位醫師在職業生涯必須學習面對的艱難議題。縱使目前醫療維生器材日新月異,藥物發展一日千里,仍是有無法治癒之疾患。儘管昔日令人聞風喪膽的新冠肺炎疫情已趨緩許多,世界各國的經濟和民生活動也陸續回歸正常,但是疫情開始時,如海嘯般湧入醫療院所的場景在世界個大城市上演的景象猶如夢魘般揮之不去。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發人深省的一篇論文《Facing Covid-19 in Italy—Ethics, Logistics and Therapeutics on the Epidemic’s Front》描述了在義大利倫巴大區,守護在第一線的醫師需要在醫療資源匱乏情況下做出抉擇,如何配給有限的呼吸器給病人的困難。面對眼前陷入彌留的一位位病人,醫者需要承受莫大的壓力,更要在醫學專業和道德倫理之間考量,造成精神上極大的痛楚(agony)。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影下,教導學生如何面對死亡成為了醫學教育最熱門的議題。為了解決年輕醫師可能無法以理想的觀念看待死亡,醫學院很早便陸續開始引入人文(humanities)課程(醫學歷史、醫療人類學、醫學哲學、大體老師追思大會等)以及橫跨醫學、道德倫理、宗教的「生死學(Thanatology)」課程培養學生接納悲傷面對死亡的韌性。台灣擁有成熟的醫療體系,並且借鏡SARS疫情累積的防疫經驗和優良國民素質的三管齊下,我國無需面對像國外大量的死亡人數。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國外的經驗可以繼續為台灣醫學教育和醫療體系在未來面對新興疾病帶來一些啟發。對於醫學生來說世界醫師會日內瓦宣言 (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 Declaration of Geneva) 其中的兩句話「我鄭重地保證將奉獻一切為人類服務……我將堅持對人類生命的最高尊重」猶如金科玉律,是醫者不可違背的精神。但是醫師終究還是人,面臨死亡會悲傷,心情會低落。病人的死亡不代表醫者不盡責,更不代表失敗。面對病人的家屬,年輕的醫師有時只能強忍住淚水,以保持「專業」的形象,而無處宣洩的悲傷不斷的啃噬著內心。年輕醫師彷彿遊走在鋼索上,要學會視病如親但又不能過度投入,達到完美平衡。若一不留意、心態調適不佳,可能跌入萬丈深淵。懂得適時放下,在忙碌臨床生活尋找興趣幫自己喘息也是很重要的。我們剛起步,要不忘秉持著對生命謙卑的態度,繼續在醫學的道路上精進鑽研、奮而不懈。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8-06 名人.洪惠風
洪惠風/比小說更精采的病歷
「寫病歷很簡單。」學生們一副「聽過一百遍了啦」的表情。「跟八卦雜誌學!」我看了離我最近住院醫師的名牌,然後曖昧地看著他。「標題:已婚帥醫昨晚偷吃嫩模。」「哈哈哈。」引起大家興趣了。「這是主訴,點出最主要的議題,重點說完,再剖析故事,我的病歷分成四段,第一段是形容這個病人,做什麼工作,生活習慣如何?抽菸?喝酒?運動?幾隻狗?幾個老婆?幾個小孩?這些背景可以讓我們了解這個人,全人醫療,才能知道如何更細緻幫助病人。」年輕醫師有的抄筆記,有的靜靜聽講,有的在發呆。「舉例來說,11歲男孩,一頭亂髮,額頭上有個閃電疤痕,住在樓梯下的儲物空間……」「哈利波特!」「是的,像小說一樣,第一段就要讓讀的人腦中浮現病人的模樣,融入他的世界。」我看著這個被當成寫作題材的可憐住院醫師,邊胡謅我的病歷:「26歲男性,中等身材,溫文儒雅,書卷氣極濃,戴方型黑框眼鏡,是新光醫院第一年住院醫師,已婚,有一個兩歲小孩。」「我沒有結婚……」目標不安地在座位上扭動了一下。「對不起啦,純屬虛構。」「哈哈哈,老師沒問題的。」「可是……大一開始,他在夜店盛名在外,與明星名模緋聞不斷。」大家都笑了起來。「是真的,全都是真的。」這位醫師也大笑配合演出。「抱歉抱歉,洩漏你的祕密。」「老師你怎麼知道的?」「第二段的病歷,要敘述過往的病史,幾歲開始高血壓?幾歲開始糖尿病?怎麼治療?控制如何?住院幾次?讓讀者認識這個人過去的歷史,知道他生活中有哪些跟這次疾病相關的遠因。」我拉回寫病歷。「第三段呢,就是這次的主要狀況,什麼時候開始胸痛?位置?程度?銳利痛?刺痛?還是悶痛壓迫?合併症狀?像我們這位醫師昨晚在夜店,被發現跟XX歲A嫩模,當眾擁抱攬舌。」我加油添醋,希望學生永遠不忘。「第四段,是show off時段,要秀出自己知識有多淵博,鑒別診斷有多厲害。」「比如上消化道出血,可能的原因有胃炎、消化性潰瘍、食道靜脈曲張、胃癌、Mallory Weiss、藥物、結核、血管異常增生…第四段寫他平常不會胃痛,暗示沒有潰瘍的癥兆;沒有喝酒或黃疸肝病的病史,暗示不像肝硬化的食道靜脈曲張;沒有嘔吐,代表不是Mallory Weiss;沒有體重減輕,沒有淋巴結,代表沒有支持胃癌的證據;沒有發燒,體重減輕,就沒有結核的積極證據。但……」我停了一下。「他放過支架長期吃阿斯匹靈,膝蓋退化性關節炎最近服用NSAID止痛藥,所以最可能的原因是……」「藥物引起的胃炎或潰瘍!」「是的,當然這些可以寫在第三段,但最重要的是那些陰性Negative的問句,顯現了你的視野,你的想法、鑒別診斷,表達出你是不是不考慮其他可能思慮短淺的醫師。」我看了一下學生。「這是內科的基本訓練,急救時就不能如此,必須膝跳反應;快思、慢想,是兩種不同的思考模式,二者都很重要。」這樣寫出的病歷,是真實的,是理性的,卻帶著感情,往往比小說更精采。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7-21 醫聲.Podcast
🎧|亞洲首發!台灣義診團挺進烏克蘭 一次開三檯刀驚艷國際
台灣率亞洲之先挺進烏克蘭義診!肩負任務的馬偕紀念醫院急診醫學部急診內科主任蔡維德帶隊,展現超乎烏國民眾、醫療人員預期的醫療專業。「遠比歐美醫療團僅單一任務,我們一次執行三項。」他說,義診、超音波教學、行動醫療站,同場加映的手術示範教學獲得良好迴響,「穆卡切沃」聖馬丁醫院院長感謝之餘也與馬偕團隊簽訂MOU(合作備忘錄),就連該市市長也親自接見致謝。盛情的回應,預告著今年九月再度整裝待發。🎧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先走再說!烏國簽證來來回回 背後竟是出自善意諜報戰爭電影場景,出入境關卡的這一幕總令人屏息,身為台灣醫療團長的蔡維德無疑是這次的主角。台灣與烏克蘭非邦交國也沒有辦事處,必須要到波蘭首都華沙的烏克蘭駐華沙大使館才能辦理入境簽證,4月18日飛抵華沙,團員沒有人知道,此刻,烏克蘭簽證仍未核發,入境期程端看命運。被問到怎麼有勇氣直接率隊前往?他事後回想直說,「壓力很大!但不能表現出來。」隨行團員有幾位不是醫療人員,得透過烏克蘭多方人脈協助才能取證,蔡維德說。走的已非過往海外醫療流程,千迴百轉,特許函好不容易到手,劇本總會在這來個斷點。他說,烏國外交部突然改變計劃,收回了原先只能單次出入境的特許函,臨時改發成一年多次的簽證,這才了解烏方希望日後持續保有合作機會,是出自於善意的表現。空襲警報下的現實 烏國醫護、民眾不靠外人代勞雙腳剛踏到烏克蘭國土,首站是西部大城利維夫,短暫停留便驅車南下三小時到義診地點穆卡切沃。蔡維德形容兩地如同歐洲常見的城鎮,絲毫沒有兵荒馬亂之感,反倒是空襲警報聲瞬間拉回到現實,日子依舊要過。這並非爆破聲光效果的戰爭片,而是活生生地紀錄片。他說,心裡一直有刻板印象,以為戰爭中國家斷垣殘壁,僅剩老弱婦孺,實際上,超市、學校等機關依舊照常營運,年輕人也很多,「或許要多和國際交流,才不會成為井底之蛙,抱有錯誤想像。」烏克蘭東部處於烽火,蔡維德在西部義診任務中感受到人們的團結,烏克蘭感激國外奧援,但堅持工作不能只靠外人代勞,自己的國家、國民得自己救,他說,義診時烏方並非要求台灣團獨自去某個鄉鎮,而是派當地醫師接洽,看診時年輕的住院醫師或醫學生一旁充當翻譯,不僅處理了醫病雙方的臨時狀況,也獲取臨床面對病人互動及醫療決策的經驗。三方挺進烏克蘭 8人扛起三大任務這趟任務的原點,穿針引線的要角是北美路加醫療傳道會執行長、醫師鄭博仁。蔡維德介紹,鄭醫師是台僑也是教會人士,長年在美國從事醫療性質的義工活動,烏俄戰爭爆發初始便與烏克蘭當地醫療窗口聯繫,發起了美國僑民的募款募資;一年多的戰事,烏國已有足夠物資,獨缺人力,此時,鄭醫師想起曾與馬偕醫院海外義診經驗,評估院方擁有完善醫療資源,搭起台灣基督教醫療協會,三方挺進烏克蘭。「大家可能不知道,烏克蘭義診在事前花了半年在做行政事務的協調準備。」蔡維德說,以往海外醫療團的人力申請,只需要向單位主管提出,由於為工作一環,所以接獲任務的同仁都會參加,然而這次前往的是戰區,「有愛心是一回事,實際付出做多少又是一回事,不能勉強任何人。」更何況背後得考量家庭等眾多因素,於是院方採徵招自願者。招兵買馬的公告貼出,吸引了70位專業醫護人員報名,一掃蔡維德擔心無人參與的憂慮。下一步則是要和烏克蘭商討所需人力,他說,義診不只單純考慮我方的專業背景,而是要看對方需要什麼,免於專業無法有效發揮的窘境,烏國這次提出設立行動醫療站、義診超音波及手術指導教學,後續馬偕醫院再安排人數、後勤行政規劃,來回討論篩選出8位同仁。台灣義診團做出口碑 9月再出發「不是只有被接受施捨,也要自立自強。」去年剛上任馬偕紀念醫院國際醫療中心主任的蔡維德這番話,說得也是海外義診宗旨,曾赴台灣邦交國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的醫療合作援助,今年下半年也將前往柬埔寨、斐濟等國,任務不僅是做院前救護或義診,向下延伸到訓練基層的醫療人員。至於下一次烏克蘭的義診?蔡維德說,馬偕醫院總院院長張文瀚對任務抱有高度熱誠和支持,第二團預計九月出發,這次透過教會協助,募集到二輛救護車也會一併送抵烏國,更多的計畫正持續溝通,「這一趟隊員們備感驕傲,真的有做出口碑也幫助到烏克蘭。」蔡維德小檔案學歷:美國史第爾大學現職:馬偕紀念醫院急診內科主任馬偕紀念醫院國際醫療中心主任經歷:急診醫學會副秘書長 台灣工程與科技應用醫學學會秘書長美國心臟協會(AHA)台灣國際培訓中心總監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邱書昱音訊剪輯:邱書昱腳本撰寫:邱書昱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馬偕紀念醫院
-
2023-07-16 名人.傅志遠
絕處逢生的真本事:提升對挫折的容忍度 做到不要自我否定
我經常有演講邀約,除了專業醫療之外,有些主題是談成長、談一路走來的工作心得。演講中我固定會放一張投影片,曾經某位前輩告訴過我的一句話:「工作的本質,就是在培養挫折的容忍度。」這句話如醍醐灌頂,一直讓我當做提醒自己的座右銘。多年前曾受長官推薦角逐某個獎項,選拔的內容和我擅長的領域很接近,而且據長官的說法,競爭對手不多也不強,因此得獎機會很大。於是那陣子我花了很多時間準備各種表格、請人寫推薦信、在頻煩往返的書信與電話中,把所需的資料備齊,而且要求盡善盡美。沒有得獎。我很努力,努力的不只是準備的那幾周,還包括過去十幾年的努力,才取得的入圍資格。可惜世界就是這麼現實,無論你做了多少努力,人們看的還是最後的結果。當時非常沮喪,也聽不進各種安慰,我覺得沒有就是沒有,「至少努力過」這種話,其實只有自己在乎,別人不會在乎的。事過境遷,痛苦已經不復記憶,也早從那次的失敗中站起來。面對挫折,又有了另一層領悟。因為工作的本質,就是在培養挫折的容忍度。「老師,我可以找你聊聊嗎?我覺得很想死。」前不久有位學生打電話給我,我跟他並不熟,僅僅工作中聊過幾次,接到電話讓我有點意外。起因是他去某家醫院應徵,卻沒有選到心目中理想的科別。在眾多競爭者中,他只被列在備取名單,可是最後仍然沒有被選上。「我覺得自己是失敗者,一定是不夠好,才沒辦法脫穎而出。」他相當沮喪,說著都快哭了。「人生中會遇到的挫折很多,此時此刻一定會因為挫折而傷心,但是千萬不要自我否定。從以前到現在,我也不是沒有遭遇過挫折,但每一次只要想開,就可以調整步伐往前走。」或許是多走了幾年,看得更多,遇到的挫折更多,因此在原本的座右銘後,又加上自己的註解:「提升對挫折的容忍度,就是做到不要自我否定。」每一個時期,都會有不同的挫折,也會在當下的時空背景中覺得世界末日到了,不由得否定自己。高中的時候,模擬考成績一塌糊塗,當時覺得完蛋了,考不上醫學系了;大學的時候失戀,好長一段時間失魂落魄,覺得自己一定做錯了什麼,或是一定有什麼比不上別的男生,才得不到女孩的芳心;當住院醫師的時候搞砸事情,被師長狠狠地痛罵,我也曾經懷疑自己,是不是沒有資格當外科醫師……訓練完成後沒升上主治醫師,更是工作以來的最大挫折,很多個夜晚我都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當主治醫師後,被病人罵、白眼、酸言酸語、惡言相向,甚至對簿公堂,種種無一不是挫折,有幾次還真的想要放棄這一行。然而幾年之後回頭來看,那些當時過不去的檻,還不是都雲淡風輕一笑置之了?只要自己不放棄自己,挫折都可以是人生的風景與日後成長的動力。有些人被挫折打垮,從此一蹶不振;也有人從挫折中東山再起,絕處逢生。當時的萬念俱灰與自我否定,日後想想都是多餘。認識這個世界的現實與無情,其實就是一種成長。即便已經步入中年,即便在職場上也打滾好一陣子,挫折還是可以讓我成長。走到絕處沒什麼大不了,絕處逢生才是真本事。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7-1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療人員也是人,也會心痛難過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病人的死亡」。這是每個醫者在習醫、行醫的路上都會面臨的考驗。一位五年級的醫學生敘述她第一次遭逢自己照顧的病人過世所感受的震撼,並由衷感激一位住院醫師學長如何伸出援手、幫忙她度過這每個醫學生都會面臨的洗禮。→想看本文一位住院醫師則回顧當年第一次發現自己照顧的病人在晚上突然過世,而隔天早上他到病房才發現「人去樓空」的錯愕驚慌,以及之後自己以過來人如何幫忙學弟妹應付這種考驗,並介紹文獻所建議的「病人死亡後簡報討論會」的運用。→想看本文一位緩和醫療照護團隊的資深身心科醫師也分享快三十年前自己遭逢第一位病人死亡的情景,而說出「醫療人員也是人,面對逝去的生命,尤其是自己親手照顧過的,一樣會心痛難過,而且通常都會一直反省是不是哪裡沒有做好」。如果病人死後有知,或家屬能夠了解醫學生與醫師的感受,這也能帶給醫病關係更祥和溫馨的一面。看到住院醫師與醫學生,分享他們面對病人死亡時心情的文章時,內心感受很複雜,因為這是一個不容易碰觸的話題,但卻是臨床醫療人員每天都可能面對的事。這兩篇文章也讓我心中浮現自己第一個照顧的病人過世時的場景,雖然已經過28年了,當時的景象、聲音,甚至是急救時的氣味、心裡的慌亂與病人急救無效過世時,內心的驚恐仍然歷歷在目。學校畢業後先當了一年內科醫師,這位病人是我剛到內科病房報到第一天,還在摸索新環境時就碰上的緊急狀況。記得接到護理師緊急通知我說,病人的血壓量不到,似乎呼吸已經停止,我從病房的另一頭緊急衝到現場,腦中還在搜索2到3個小時前,學長把這個病人交班給我時病人的病況。來不及多想,學長已經比我先一步到病床邊開始進行急救,接下來的事情腦筋一片空白,只能盡力記得所受的急救訓練,奮力的壓胸做心臟按摩,也不知道經過了多久,只聽到學長跟我說,「學弟,可以了,不用再壓了。跟我去跟家屬宣告病人死亡。」還記得在補急救病程記錄時,我的手在發抖。接下來的那下半天我到底怎麼經過的,跟做夢一樣實在不記得了。直到下班回家,家人打電話來關心,問我上班第一天的情況如何,這時我才覺得胸口似乎有顆石頭壓住,強壓抑住哽咽,勉強自己鎮定地說「還好啦,還好」。隔天上班經過那床病人的病房時,我加快腳步趕快通過,有時就在幫隔壁床的病人做治療,但是盡量避免去看到過世的那個病人的床位。那兩三天中,只要閒下來的時候,就會一直回想自己是不是哪裡疏忽了,如果我早一點看到那位病人的抽血報告,早一點做處置,會不會病人現在還活著。之後因為照顧的病人越來越多,遇上病人過世的機會也越來越多,我們住院醫師之間會互相嘲弄對方,「你是不是喝了每日C啊?怎麼會每天都CPR(急救)。」但我們都知道,只有透過這些玩笑話,我們才會避免想起失去病人的惶恐、自責與難過。醫療人員也是人,面對逝去的生命,尤其是自己親手照顧過的,一樣會心痛難過,而且通常都會一直反省是不是哪裡沒有做好,如果早一點發現問題,是不是結果就會不一樣?這對年輕醫療工作者的影響很大,有些人會離開醫療現場轉換職業跑道,沒有適當的處理失去病人的衝擊是很重大的因素。即使是資深醫師也是一樣,越是從初診斷就開始一起奮鬥的病人,當用盡全力還是無法挽回病人的生命時,越會感受到失落。只可惜在臺灣的醫療環境太忙碌了,這個問題,一直只被當成是行醫生涯必須經過的磨練,而沒有好好的面對與處理。以我參與的緩和醫療團隊來說,我們在緩和專區(安寧病房)對於前一天過世的病人,都會在專區晨會時簡短討論一下。只是我們多在討論病人與家屬的狀況,有時照顧過的緩和團隊同事會談一下自己的感受,但多半是檢討自己那些沒做好,比較少談個人對病人過世的感想。這兩篇文章給我們很好的提醒,醫療人員也是人,都有感情也都需要照顧。葉醫師文章中提到的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的Patient Death Debriefing Sessions(病人死亡後簡報討論會),是一個非常好,可以幫忙醫療人員,適當的處理面對病人死亡失落經驗的模式。透過照護團隊的一起討論,互相的關心與支持彼此的心情,我想不只是年輕的醫師,連比較資深的主治醫師,都能夠獲得療癒與成長。期待未來臺灣的醫院也都能夠有「病人死亡後簡報討論會」,讓醫療人員的心也能夠獲得撫慰。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7-1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不是你的錯——如何減輕病人離世的傷痛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病人的死亡」。這是每個醫者在習醫、行醫的路上都會面臨的考驗。一位五年級的醫學生敘述她第一次遭逢自己照顧的病人過世所感受的震撼,並由衷感激一位住院醫師學長如何伸出援手、幫忙她度過這每個醫學生都會面臨的洗禮。→想看本文一位住院醫師則回顧當年第一次發現自己照顧的病人在晚上突然過世,而隔天早上他到病房才發現「人去樓空」的錯愕驚慌,以及之後自己以過來人如何幫忙學弟妹應付這種考驗,並介紹文獻所建議的「病人死亡後簡報討論會」的運用。一位緩和醫療照護團隊的資深身心科醫師也分享快三十年前自己遭逢第一位病人死亡的情景,而說出「醫療人員也是人,面對逝去的生命,尤其是自己親手照顧過的,一樣會心痛難過,而且通常都會一直反省是不是哪裡沒有做好」。如果病人死後有知,或家屬能夠了解醫學生與醫師的感受,這也能帶給醫病關係更祥和溫馨的一面。 我永遠記得那天早上,我第一次面對自己照顧的病人離世。那是一位八十幾歲的伯伯,患有晚期肺癌,但身體機能仍接近正常,這次住院是因為有些譫妄住院檢查,驗血除了血鈉偏低也無太多異常。當時的我是個大五的見習醫學生(clerk),對於醫學充滿著好奇與熱情,迫不及待地想運用所學到的照護技巧幫助病人,我每天都花很多時間幫伯伯做身體檢查,與他的家人確認病史,從醫學文獻中查找適合的診斷及治療策略,也與伯伯和他的家人建立了緊密的關係,整個醫療團隊都認為只要把電解質及營養調整好,伯伯應該短期內可以出院。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不到七點我就到了護理站準備看伯伯的資料,遠遠看向伯伯的房門卻有點異樣,房號下面的名牌被抽掉了,我充滿困惑地點開病歷,驚覺出院狀態上面寫著「死亡」二字。我更困惑了,拖著遲疑的步伐走到伯伯的病室前偷偷地打開門,發現裡面空無一人,環境已經打掃乾淨,換上整齊的被單,窗戶透進來明亮的日光,彷彿什麼事也不曾發生。我惴惴不安地詢問護理師學姐,學姐淡淡地說了一句:「他昨天突然喘起來掉血氧,後來就expire了。」我呆坐在護理站的角落,看著熙來攘往,病房忙碌的一天正要開始,我卻動彈不得。當下並沒有立即體驗到什麼強烈的情緒,只有許多的困惑不解,為什麼?昨天傍晚去看他的時候不是還好好的?為什麼?我是不是漏了什麼?不斷湧現的疑惑塞滿了整個腦袋卻還不斷擴張,然後從裂隙間紛亂的情緒開始汨汨湧入,自責著自己怎麼會沒有發現沒有早一點來醫院幫忙,質疑著是不是昨天值班醫師沒有好好處理,這些情緒最後堆疊成憤怒與不解,為什麼大家看起來都那麼平靜?為什麼大家都可以若無其事地繼續工作?難道沒有人在意這個病人嗎?難道一位病人的離去就只是病歷上的幾行字、一個醫矚、一行死亡診斷書嗎?為什麼只有我充滿疑惑動彈不得,難道是我太脆弱嗎?我閉上眼睛仍能感受到那天早晨,陽光從大片的落地窗灑落護理站,穿著白袍白衣的人們穿梭著,而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寂寞,彷彿整個世界毫無一點顛簸地繼續向前,獨留我一個人停在原地找不到路。對於後來幾天、以及之後是如何恢復的印象反而非常模糊,那些強烈的情緒就慢慢的被日常的工作埋沒了,我也不知道這些情緒該怎麼處理,或我究竟有沒有好好處理,我只知道從那天早晨之後的很久,我在點開照顧病人的病歷之前都會心跳加速,直到看到有新的生命徵象才會放心。幾年過去,我從一位新手見習醫學生變成一位新手住院醫師,對於醫學的不確定性以及醫者的極限有了更多的經驗,也許有些病人的戛然離世並不是我們能夠阻止的,但我不希望有任何學生再體驗到當時我感受到的那種困惑、那種寂寞。醫療人員如何面對病人離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但在台灣繁忙的醫療環境、以及避諱死亡的文化下,我們並沒有很有系統地去談論此事,或是去教導未來的醫師、護理師如何面對自己照護病人的死亡。許多醫院有所謂的死亡併發症個案討論會(Mortality and Morbidity Conference,M&M),但大多的M&M會議聚焦的議題是醫療處置上可以改進之處,而非對於照護者的情緒衝擊。要如何面對這個困難卻重要的議題,世界頂尖的癌症醫院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提出了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稱作Patient Death Debriefing Sessions1,即是「病人死亡後簡報討論會」。這個會議有幾個特點,是簡短的(約莫十分鐘)、即時的(病人死亡24小時內)且持續的(每位病人死亡都會舉辦),主治醫師會根據一張簡單的小卡主持討論會,主要討論的問題包括「這位病人的死亡與你之前經歷過的有何不同?」、「你對於這位病人過世的感受是什麼?」等等,他們的研究指出這樣的討論對於住院醫師不論是情緒或是專業上都有很大的幫助。團隊中的醫學生面對病人離世時我都會花一些時間跟他們聊聊,就會發現與三、四年前的我一樣,學生們起初的反應都是困惑、然後轉為自責,覺得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或沒有做好才會導致病人離開,也許這時他們最需要的是有一位較資深成員的陪伴,與他們一起回顧整個病程,並且澄清這樣的結果可能是疾病的自然進展,而非他們的疏漏或責任,或反省有什麼地方真的可以做得更好。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病人的離開並不是只有他們在乎、他們難過,只是隨著經驗的累積我們發展出了某些應對策略,或是情緒的感受不會像第一次碰到的那般強烈罷了。實習課程結束收到學生們的卡片,許多人都提到那段談話對他們產生很重要的影響,有人提到如果沒有這段談話,他可能會開始質疑自己是否適合當醫生,這使我感到十分暖心,也再次的體認到這樣的談話有多麼重要。我們不斷倡導著、鼓勵著醫學生用心照顧病人,但如果沒有幫助他們準備好面對這樣的衝擊,無疑是平白將學生推上情緒的火線,這是不負責任且會造成巨大傷害的。我仍會想起那個陽光燦爛卻令人哆嗦的早晨,而現在我終於能稍稍感受到一絲溫暖。參考資料:1.Eng J, Schulman E, Jhanwar SM, Shah MK. Patient Death Debriefing Sessions to Support Residents' Emotional Reactions to Patient Deaths. J Grad Med Educ. 2015 Sep;7(3):430-6. doi: 10.4300/JGME-D-14-00544.1. PMID: 26457151; PMCID: PMC4597956.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7-1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第一次面對病人過世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病人的死亡」。這是每個醫者在習醫、行醫的路上都會面臨的考驗。一位五年級的醫學生敘述她第一次遭逢自己照顧的病人過世所感受的震撼,並由衷感激一位住院醫師學長如何伸出援手、幫忙她度過這每個醫學生都會面臨的洗禮。一位住院醫師則回顧當年第一次發現自己照顧的病人在晚上突然過世,而隔天早上他到病房才發現「人去樓空」的錯愕驚慌,以及之後自己以過來人如何幫忙學弟妹應付這種考驗,並介紹文獻所建議的「病人死亡後簡報討論會」的運用。一位緩和醫療照護團隊的資深身心科醫師也分享快三十年前自己遭逢第一位病人死亡的情景,而說出「醫療人員也是人,面對逝去的生命,尤其是自己親手照顧過的,一樣會心痛難過,而且通常都會一直反省是不是哪裡沒有做好」。如果病人死後有知,或家屬能夠了解醫學生與醫師的感受,這也能帶給醫病關係更祥和溫馨的一面。在三個月的外科實習,從來沒遇過自己照顧的病人過世的我,在進入內科的第一週,猝不及防的體會了。不過作為一名醫學生,我很幸運在第一次面對自己照顧的病人過世時,遇到有經驗的學長帶著我一起面對。簡單講一下那位病人的狀況,那是一個主訴腹痛入院的阿姨,檢查之後發現乳癌已經轉移到整個肝臟以及周圍的淋巴結,可能是因為淋巴結腫大壓到旁邊的神經造成阿姨的腹痛。在和阿姨原本乳癌治療的主治醫師、阿姨以及他先生討論過後,決定要在阿姨肝功能更惡化之前,開始化療試試看。化療完的隔天,阿姨看起來精神跟胃口都好了許多,替阿姨鬆一口氣之餘,我們也持續觀察阿姨的狀況,甚至開始討論在下一次化療之前,阿姨先出院回家的可能性。化療完第二天,阿姨住院第五天,早上查房時,阿姨狀況都還算穩定。下午學長剛好輪休,所以我打算下班前再看一下病人然後跟學長回報狀況。阿姨大概傍晚接近五點的時候突然喘起來,血氧掉到92%但使用氧氣後又回復正常。我去看阿姨的時候,阿姨甚至沒有戴氧氣,跟我說她現在還好,還笑著問我怎麼還沒下班,實習是不是很辛苦,叫我趕快下班不要太晚吃晚餐。後來,我傳訊息跟學長報備阿姨的狀況,學長認為可能還是需要排除一下阿姨發生肺栓塞的可能,告訴我可以幫阿姨做一張心電圖,並聯絡值班醫師看有沒有需要抽動脈血分析。於是我就和值班的學長一起去看阿姨,一開始阿姨還不太願意抽血,認為自己沒事而且住院期間已經抽過很多次血了,學長跟我還是一起說服阿姨配合我們。然後值班學長告訴我說,他會追蹤抽血報告,阿姨目前的狀況應該還好,讓我先下班回家。結果在當天晚上,阿姨過世,原因可能是腫瘤出血(Tumor bleeding)。我是在隔天早上(週六)接到團隊裡學長的電話才知道這件事的。我當下知道的時候,真的是震驚、難過、不知所措也不敢相信,我知道阿姨的狀況不樂觀,但我以為還有一段時間,至少不是現在。「為什麼會這麼快過世?我下班前她還好好的跟我說話……」、 「不能把血止住嗎?面對這種狀況我們是不是真的沒有辦法了?」、 「是不是因為我沒有做到……」。我記得我當時哽咽地在電話中問了學長好多問題,學長耐心地聽我說完,再溫和的替我解答,最後學長跟我說,他不希望我是星期一到醫院,自己打開病歷系統才得知病人過世,我可能會很難過,可能會覺得醫院裡大家就像這個病人沒過世一樣,繼續運轉,他告訴我,病人過世,他也一樣覺得很遺憾很難過,但是希望我不要有自責的情緒,他覺得我作為一個醫學生已經做得很好了,如果我有需要,可以找信任的師長聊聊,他也很願意聽我說。同時,學長也很願意跟我討論整個治療團隊是不是有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從進醫院開始,我們被教導要親自去看病人,透過問診和身體檢查,獲得病人的病史然後和老師報告。想要和病人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醫學生能付出最多的就是時間和關心,剛到內科實習第一週的我很幸運的遇到一位願意接受我的病人阿姨,在我跟她相處的短短五天,我可以感受到我們之間越來越熟悉,阿姨對我比第一天的時候更信任,漸漸地在我一大早去看她的時候會主動跟我說自己的狀況,關心我的生活。因為非常投入在整個照顧病人的過程,所以會忍不住去回想在這個過程中,自己有沒有哪裡沒做好,或是哪裡可以做得更好,很容易會陷進自責的情緒,對於病人的過世,也真的很難接受。我們總是在練習、學習建立一段醫病關係,但好像沒有人會告訴我們,如何面對一段醫病關係因為病人過世而結束。我真的覺得自己運氣很好,遇到一位願意跟我分享他是如何面對這些事的前輩,在阿姨過世之後的好幾天,我在照顧其他病人時都變得有些神經質,看到病人血色素掉或是血氧濃度掉都很緊張,會一直忍不住聯想我的病人是不是又要過世了?學長總是笑笑告訴我,這就是我要練習判斷的了,然後細心解釋哪些狀況在我們照顧病人的時候需要有所警覺。所以病人的離世,對我而言意味著什麼?進醫院之前,我們從書本和課堂上學習各種日益精進的醫學知識,學習疾病可以怎麼治療。進醫院之後,我們也見識了很多厲害又精密的手術、藥物,但只有在親自照顧病人的同時,我們才會慢慢了解我們從前學習的那些治療方法,它們也有極限,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數字:病人平均五年存活率/治療成功率幾成。面對病人的離開,明白在疾病面前,病人有多脆弱,也深刻感受到醫學的極限和無能為力。我記得我當時還問了學長一個問題:「學長,這樣我以後不敢跟病人建立關係了,不然每個病人過世我都要跟這次一樣難過好久。」 事隔半年,我其實已經有點忘記當時學長回答我什麼了,但我記得,當時第一次面對病人過世時,我的種種情緒和困惑有被好好接住,很感謝當時有人告訴我,我可以怎麼做讓自己好過一些,我不只是自己一個人面對,身邊還有其他老師、學長姐。現在再碰到病人過世,我還是會難過好幾天。但我不會因為擔心病人過世而害怕跟病人建立關係,我知道怎麼幫自己的情緒踩剎車,也知道自己盡全力了。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7-0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護人員的過勞與病人安全
編者按:本週主題是「身心耗竭」(burnout),這是目前醫療人力以及醫學教育非常嚴重的問題。一位關心這議題的資深精神科醫師寫出他對這問題的看法,並對醫療院所發出誠懇的呼籲:重視醫療人員的身心健康,團隊互助與信任,提升組織內的心理安全感,共同創造一個良好的醫病環境。同時他邀請另外兩位作者:一位資深臨床心理師發表她專業的看法,提出醫療人員身心健康照護的重點,並對醫療人員發出溫馨的呼籲,「請您也將自己放入視病猶親的照顧對象」。一位醫學系高年級學生寫出她需要將所有基礎與臨床知識融會貫通,要和病人、家屬、師長、同儕溝通,又要隨時趕上新知的獲取與自我檢討。她最後提出非常可愛充滿睿智的自我勉勵:找回初衷、看大方向、活在當下、好好睡覺好好吃飯最重要。最近搬家到醫院附近,房子裝潢整理花了不少精神心力,上週門診的時候,有一位病人跟我說:「醫師我看你黑眼圈很重,好像沒睡好,看起來你可能比我還需要好好調養。」令人不覺莞爾,診間裡面其實常常有這樣的角色互換,病人比醫師更主動積極地成為健康倡導者,病人會關心我的身體狀況,也代表醫病關係還不錯,不過我也不是沒有注重自己的健康,我搬家的緣由,正是想減少每天來回一個半小時的車程,長痛不如短痛,希望一次解決舟車勞頓的問題,讓每天的疲勞減少一些。回想從醫近三十年來,現在並不是我身心負荷最大的時刻,經驗的累積以及工作與生活的取得平衡,讓我已經可以駕輕就熟勝任各種臨床任務,負荷最大其實是擔任住院醫師的時候,當時每天有住院病人需要時時關切,醫學中心的門診往往超時,加上急診與照會病人耗時甚久,值班時還要應付各病房突發狀況與不熟悉的病人,帶領實習醫師進行教學,又是片刻不能鬆懈,更不用說自己處於學習與考取專科執照的階段,臨床技能尚待成熟需要加倍的努力,年近而立也面臨著包括走入婚姻、生兒育女等家庭生活各項任務與挑戰。我記得有一次值夜班早上起來,病房的護理人員請我去補上書面紀錄,說我前一晚在電話聯繫中有幫病人開立了安眠藥,可是我幾乎想不起來這件事情。好在反射動作下所開立的藥物,其實是符合病人需求與醫療常規的,但是當時嚇了我一身冷汗,深怕自己半清醒狀態下犯了什麼錯誤。現在的住院醫師值夜班時數,都已經有所規範,值班隔天也不再需要連續工作,而是可以有半天的休假,也是要預防醫師的過勞,為病人的安全提供保障。過去幾年新冠疫情的影響下,醫療人員過勞的議題再度浮上檯面,許多研究顯示有過半的醫療人員都有過勞耗竭的問題,特別是年輕的族群、女性、工作時數較長者、以及特定的科別,例如急診科,均有較高的身心負荷。過勞者出現較高的焦慮憂鬱,也有生活品質下降,以及各面向健康亮紅燈的狀況。更重要的是以一個醫療機構來看,過勞的族群對於工作滿意度低,有較高的離職率,更有可能產生較多的醫療錯誤,使病人的安全出現疑慮,因此醫療人員的工作生活平衡、壓力感受、工作滿意度、以及復原力,現在已經成為病人安全文化定期調查的一環,與醫療成效與支出等病人照顧的指標相掛勾。那要如何改善醫療人員的身心耗竭呢?美國醫學會指出有三個重要的策略,首先是建立一個重視醫療人員健康的組織文化,包括醫療院所能夠正視醫療人員過勞的議題、在醫院決策過程中,把醫療人員身心健康作為重要的決策考量。很多的國內外研究,指出第一線的護理人員,面臨的過勞甚至比醫師嚴重,所以像是護病比的監控,以及護理人員宿舍的興建,都可以讓某些醫院醫療人員的過勞,比其他醫院來得更少。其次,要增加機構的效率,減少臨床業務不必要的時間浪費,例如一個友善的電子病歷系統能夠大幅增加醫療人員的工作效率,減少工時與身心負荷,從一個醫院資訊系統的投資,以及資訊人員配置的充沛與否,也可以看出醫療院所對於促進醫療業務效率,以及減少醫療人員過勞所投入的心血。同時,在一個教學醫院當中,醫療人員多半同時需要負擔醫療外的其他責任,醫療機構如果能夠在行政、教學、與研究等業務上,提供足夠的資源與支援,對於醫療人員的身心耗竭將有相當大的抑制效果。最後,則是增加個人的復原力(resilience),復原力又稱做心理彈性、心理韌性、或抗逆力,指的是在壓力下並非毫無影響,而是要能夠在逆境中有所調適,進而回復原本生活功能。醫療人員要能夠因應壓力,很大一部分取決於平常照顧病人,是否感受到價值與意義,因此醫院有必要在徵才時,就清楚地溝通醫院的組織文化,以找到適當的人選。此外,良好的工作生活平衡、適量的休閒運動、同儕支持互助、以及身心健康監控與促進活動,都是維持醫護人員身心健康,以及病人福祉的重要策略。我們應當在各個醫療院所提倡醫療人員的身心健康,增進團隊互助與信任,重視每個成員的付出,提升組織內的心理安全感,讓每個人能夠自在地提出想法,讓個人目標與團隊的願景相吻合,如此來,不但能減少醫療人員的身心耗竭,更能促進其成就感與自我價值、增進病人安全與醫療效能、創造一個良好的醫病環境。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6-30 焦點.元氣新聞
免再舟車勞頓 竹山秀傳引進高階微創手術設備
更多衛教影音資訊,可前往【543男方基地】高齡海嘯衝擊全台,南投竹山鎮65歲以上人口約18%,當地多以務農採茶為生,工作機會有限,年輕人口外流,實際生活仍以長輩為多。竹山秀傳醫院多年來不斷引進因應高齡化社區的醫療器材,近期引進南投縣唯一一台「4K高畫質+ICG影像輔助螢光導引手術」微創手術設備,規模比照醫學中心,成為治療高齡者最棘手的急性膽囊和膽道疾病的利器。飯後上腹部疼痛 恐是膽結石徵兆膽囊、膽道結石好發於50歲以上長輩,加上飲食西化,生活習慣改變等,患者愈來愈多。竹山秀傳醫院一般外科蘇啟成主任說,膽囊的功能是儲存濃縮由肝臟分泌的膽汁,膽汁可以幫助乳化脂肪,當吃過多油膩的食物、暴飲暴食、進食時間不定,膽囊收縮時間不固定,讓膽汁留在膽囊的時間過長,增加膽結石的機率。膽結石在形成的過程中,沒有任何症狀,當結石開始引起發炎反應時,也常常會被患者忽略,蘇啟成主任表示,常見的症狀,如飯後會有消化不良、胃脹氣的感受,這屬於初期症狀,較為嚴重者則會出現上腹或右上腹部疼痛,有些患者可能痛到無法入眠,這類情形都可能已經是結石合併急性膽囊炎。一位60多歲的女性,曾有膽結石病史,去年她總感受到飯後會出現輕微上腹疼痛,但並不以為意,不適感斷斷續續持續半年,日前上腹疼痛感擴大,反覆痛了兩天,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下,甚至發高燒,她終於決定就醫求助,檢查後發現膽囊腫大且合併急性膽囊炎,需切除膽囊才能避免進一步惡化。竹山秀傳比照醫學中心 引進微創手術新利器蘇啟成主任表示,過去竹山秀傳的設備並沒有配置「4K高畫質+ICG影像輔助螢光導引」,執行膽囊切除術時,可能會看不清發炎腫脹的膽囊是否已經沾黏到其他器官,有時候發炎的情形嚴重導致鄰近的總膽管位置不清楚,導致手術的難度提高,也可能影響手術預後程度。ICG中文為「靛氰綠」是一種非放射性的螢光染劑,注射進人體後,ICG能與血液中的血清蛋白結合,再透過可以呈現ICG的影像照射,讓某些器官例如膽囊或膽管在影像上可以呈現綠色,幫助手術醫師分辨器官的相對解剖位置。蘇啟成主任表示,以切除膽囊的手術為例,切除過程中,最擔心會傷害到總膽管。急性發炎的時候,膽囊管,膽囊與膽囊管位置極為靠近,若沒有ICG協助,很難在手術中避開重要的器官,過去一般的微創手術就會搭配ICG顯影,但此次引進的儀器還加上高畫質影像,增加醫師在手術中視野的清晰度,手術中的器官解剖位置,細微的血管位置會更加清晰立體,這項手術規格完全比照醫學中心。「4K高畫質+ICG影像輔助螢光導引」微創手術設備,不只能運用在膽囊手術,也能運用在肝臟、胃癌淋巴廓清手術、胰臟、大腸直腸手術。蘇啟成主任表示,ICG的另外特性就是呈現血流的灌注狀態,在腸道吻合手術中,最擔心的是吻合處的血液循環不好,因為如果血流的灌注不足會導致吻合處的滲漏,ICG顯影能即時得知手術吻合處是否有血流供應充足,如果有任何異常,手術當下即可改善與補救。微創手術減少復原期 住院1天半即可返家休息醫學界現在所提及的微創手術,就是利用細小的手術器械和影像系統,透過小傷口來完成手術。一般上常見的有腹腔鏡、內視鏡、達文西機器人手臂三個主軸,而腹腔鏡微創手術則為目前較多的手術技術。竹山秀傳則是以腹腔鏡搭配4K高畫質+ICG影像輔助螢光導引,增加手術的成功率。蘇啟成主任表示,微創手術與傳統手術相比,微創手術有恢復期較短的優勢,傳統的開腹手術,住院恢復期間,動輒一周起跳,微創手術都能在一周內恢復出院。內視鏡手術再搭配4K高畫質+ICG影像輔助螢光導引,也能減少手術時間,讓傷口恢復的更快,以膽囊手術為例,通常患者術後會感受到不適的時間,大約僅有半天,住院一天到一天半通常就可以出院,出院後都能恢復正常飲食,不太會影響日常生活。蘇啟成主任表示,竹山秀傳醫院為照顧高齡長者,不斷引進最新的儀器,讓當地居民可以就近照顧,減少舟車勞頓。蘇啟成主任小檔案現任:竹山秀傳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學經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仁愛醫療財團法人乳房中心主治醫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住院醫師秀傳亞洲微創手術中心指導導師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消化外科專科醫師外傷科專科醫師外科重症專科醫師專長:微創腹腔鏡手術(消化道胃腸,肝膽胰,疝氣)、急症外傷手術、膽道鏡、甲狀腺、乳房手術、微創甲狀腺和肝臟消融手術、急慢性傷口照護
-
2023-06-30 焦點.健康知識+
居家清潔「三細節」沒做好,恐引發重大健康危機
「哈啾!哈啾!」夏季常出現午後雷陣雨,天氣潮溼、悶熱,加上各式病毒、病菌橫行,導致最近許多醫院、診所病患都是爆滿,根據國健署調查(NHIS)顯示,若家有12歲以下氣喘兒,引發孩子氣喘發作的原因中,病毒感染(56.7%)、塵蟎(44.5%)名列第一、二名,家中環境一旦充斥病毒、塵蟎,在病毒與過敏、氣喘的夾擊下,隨時可能引爆重大健康危機。許多研究、小兒科醫師一再提醒,居家清潔時,「要留意地板角落、死角髒汙並先掃後拖」,並「別讓拖把上的髒東西再次汙染乾淨地面」,另外,特別容易受到忽略的部分,就是「清潔工具的乾淨度」,當這三項細節都有顧到,清潔工作事半功倍,黴菌、塵蟎等過敏原便大幅受到抑制,才有機會降低相關的健康危機。別讓地板角落成為過敏原、病菌溫床小兒科醫師吳書毅觀察到,一般進行居家清潔,地板角落、死角處常受到忽視,導致這些地方聚積許多黴菌、灰塵或蟑螂爬過所留下的髒東西,隨著家人進進出出,這些髒污、病菌、過敏原也就揚起、散播,進而增加生病、過敏風險。一旦家人因以上原因受刺激而打噴嚏、咳嗽、流鼻水,即使用手或布摀著,飛沫還是會落到地上,這些飛沫不僅成為病菌、細菌滋長的溫床,更為環境中的各種微生物提供蛋白質養分,且灰塵更容易附著其中,整體環境就會更不健康,形成惡性循環。吳書毅也叮嚀,清除家中過敏原、過敏症狀控制是一項長期抗戰,除了用藥,聰明及正確地打掃來減少環境過敏原刺激,才是維持全家健康根本之道。拖把髒兮兮,清潔地板沒效率,水溫55℃,去除髒汙更有力吳書毅醫生也強調,許多民眾很容易忽視清潔工具的潔淨度,當清潔工具太髒、藏汙納垢,可能讓看不見的細菌、髒汙隨著不乾淨的拖布延伸到家中其他地方。為了徹底清潔拖布、避免洗不乾淨的疑慮,智慧機器人領導品牌科沃斯(ECOVACS)最新T20 OMNI掃拖機器人推出「熱水洗淨」拖布功能,採用水溫55℃的清水清潔拖布,除了可更好的溶解家中常見的地板油汙外,也能避免讓粉類的髒污糊化,造成擦不乾淨或不好清洗的問題,提升拖布本身的清潔度,在掃除的時候不只省時,也能更安心。另外,也有研究顯示,若要用清水消滅塵蟎等過敏原,水溫必須在攝氏55℃以上,才可發揮效果,如果水溫不到55℃,塵蟎等過敏原就會持續囂張、活躍,透過熱水淨洗拖布,減少可能附著於拖布上的過敏原,才有機會提供真正乾淨的環境。此外,許多人掃地、拖地時,也可能同一支拖把在各處拖來拖去,在沒有頻繁清洗,或拖地後拖把沒抬高的狀況下,拖把上的髒汙便容易重複汙染地面,灰塵、塵蟎屍體就隨著髒拖把蔓延,之前所花的時間等於白做工,因此必須把拖把清洗乾淨,拖地後,拿拖把也必須抬高,問題就會大幅改善。針對拖布二次污染的問題,科沃斯(ECOVACS)T20 OMNI掃拖機器人更設計「抬升拖布至9mm高度」功能,免去掃拖機器人在回基座時造成二次污染,同時,拖布抬升時,也能及時關閉拖地功能,增強吸力,將地毯內容易引起過敏的灰塵一起吸乾淨,過敏族群可以減少居家環境中的過敏原,讓居家清潔更輕鬆,也更安心。精選優質掃地機器人,有效守護全家健康隨著智能家電的研發、進展,目前市場上所推出的新智能掃地機器人已成許多人的家事小特助,但根據規格與技術不同,掃拖機器人在應對不同的打掃情境也都不相同,消費者也要精選功能齊全或更符合自己使用情境的產品,才更有機會省時省力。針對居家清潔的不同情境,科沃斯T20 OMNI不僅新增了「熱水洗拖布」與「拖布抬升功能」,也開發了「單掃」、「單拖」、「先掃後拖」、「邊掃邊拖」等多種掃拖模式,應對不同打掃情境,潔淨更加乘。更有「邊角深度清潔」,透過運作時扭轉機身,增加拖地範圍,讓邊邊角角的髒汙無所遁形,有效清除窩藏在地板角落、死角中的黴菌、灰塵與各式髒汙,減少呼吸道敏感或慢性發炎的可能性。除此之外,科沃斯(ECOVACS)T20 OMNI也配備有淨味抗菌塵袋與淨味抗菌濾芯,並可另外選購緩釋銀離子模組,可持續釋放銀離子至清水箱中,由於銀離子可破壞細菌成分,抗菌率可達99.9%,從基站本身的內裝水道、風道開始,就可全面抗菌除臭,從源頭徹底杜絕細菌滋生。守護家人健康,從清潔地板做起,一台清潔功能更細緻、更全方位的掃地機器人,更是「全家健康的守門員」。吳書毅醫師簡介學歷:長庚大學醫學系畢業經歷:長庚紀念醫院兒童內科部住院醫師長庚紀念醫院兒童內科部總醫師中華民國小兒科專科醫師青少年醫學次專科醫師弘森診所 副院長健談健康媒體 小兒科顧問醫師媽咪拜 駐站專家醫師---------ECOVACS T20 OMNI掃拖機器人全新升級以熱水自動洗拖布、溶解家庭常見油汙之外,更配備最高9mm自動拖布抬升功能以適應更多家居環境。此外,T20 OMNI也具備多元掃拖模式、邊角清掃、全程三重抗菌、AI語音助手 OK YIKO等功能。
-
2023-06-24 醫聲.醫聲要聞
醫師被離職再添一樁!民團曝院方「無成本」解僱手法
醫師被離職再添一樁。於亞東醫院服務逾10年的皮膚科主治醫師王姿予,去年6月30日聘僱契約到期時未收到醫院聘書被迫離職。全國醫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吳欣岱表示,住院醫師已納「勞基法」,臨床研究醫師也受衛福部保障,但主治醫師仍是「勞權孤兒」,沒有任何法規保障,籲衛福部、立法院盡速推動「醫療法」修法,保障主治醫師勞動權益。「面對主治醫師在勞權保障不充分、不平等下,醫院惡意無成本解僱事件又一樁,內心非常難過。」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陳亮甫說,醫師勞動權益缺乏法規保障,其實十分弱勢,如果院方不願意續聘醫師,只要在契約到期日前,不要和醫師有任何溝通,當契約到期時,院方不需付出任何資遣費,就可讓醫師失去工作權,日前已發生彰化基督教醫院等醫院惡意不續聘醫師事件。全國醫師醫療產業工會今出面說明「醫師勞權無法可管,醫師被離職再添一樁」事件,王姿予表示,去年6月底,她被迫從亞東醫院「狼狽離職」,個人去留事小,但是最不捨的是病人和學生們,去年5月有兩位主治醫師跟著王姿予提離職,但他們一走,亞東醫院的皮膚科將會喪失訓練住院醫師資格,她急著求見高層,希望能拿點補助留人,但高層卻說「妳是主任,還是我是主任?」要她自己想辦法。最後王姿予於去年6月30日聘僱契約到期,都未接到醫院任何聘書只能離職。王姿予指出,亞東醫院在未續聘她的情形下,為維持皮膚科專科醫師訓練醫院的資格,聘用兼任主治醫師,但仍遭衛福部發現而取消訓練醫院的資格,但住院醫師何其無辜,亞東醫院不當不續聘行為,除造成醫師權利受損,更罔顧病患就醫權益。「若勞基法或醫療法明文規定,醫院和主治醫師的定型化勞動契約條款,我就能受到保障。」王姿予說,醫院就不能未經預告且毫無理由的不續聘,迫使離職,目前將對亞東醫院違法、管理不善行為,將向衛福部及監察院提出檢舉。陳亮甫說,醫師常被認為是自主性高、收入高,和醫院的關係接近合夥、拆帳制,不需要法律來保障工作權益,但現在醫療體系人力問題惡化,且大型醫院採取盈利導向,醫師往往無法和院方平等協商,導致不平等待遇,如今法規有問題、有漏洞,衛福部無動於衷,呼籲應加以重視,讓醫師受到「勞基法」、「醫療法」保障,不要讓蔡英文總統的競選承諾跳票。吳欣岱說,疫情期間接獲多起主治醫師遭醫院惡意不續聘案件,如此踐踏主治醫師的勞動權益,也犧牲了病患的健康權及住院醫師的學習權,呼籲衛福部、立法院應盡速推動「醫療法」修法,以保障主治醫師勞動權益。
-
2023-06-16 焦點.生死議題
讓家屬好好道別!醫:病患好走才是真正的「不打擾」
近期網路上爆紅一句金句「我們醫生不打擾了」引起網友熱議,一名男網友在交友軟體上與女性聊天,若不如自己的意,便意圖用「我們醫生不打擾了」這句話結束對話,由於聊天過程太荒謬,而在網路上爆紅。對此,安寧醫師吳承羲表示,「我們醫生不打擾了」明明是一句很有意義的話,卻被有心人士濫用。「我們醫生不打擾了」被男網友在交友軟體上濫用「我們醫生不打擾了」這句話是自於「直男行為研究社」粉專的一系列連載貼文的投稿。一名自稱是「某大醫院比爾蓋茲」的男網友,使用交友軟體與女性聊天,聊天時會先刻意透露自己的職業是「醫生」,然後會有意無意秀出自己的帳目金額(總收入)、任意散佈病患隱私的x光片或小孩照片,只要聊天過程中突然覺得聊天對象,不符合自己心目中的要求,便會以一句「我們醫生不打擾了」意圖結束對話,並用語言歧視與羞辱女性。種種行為讓與他聊天的女性感到相當不舒服,紛紛向「直男行為研究社」粉專投稿自身經驗。10個家屬圍在爺爺病床旁 此時醫生不打擾對此,安寧醫師吳承羲在臉書粉絲團「東村誠醫師的診療室」表示,其實「我們醫生不打擾了」這句話,身為大安寧緩和科醫師還真的說過這句話。吳承羲回憶起之前跟病人的互動,在一個充滿陽光的下午,帶著安寧團隊到一位90幾歲的老爺爺病房前查房。他看了一下病歷,老爺爺這次住院是癌症轉移復發,疼痛還有呼吸喘的部分,在適當的止痛還有舒適照護之下改善了很多,一兩天意識也漸漸恢復,雖然選擇不放鼻胃管,但是仍然可以用湯匙吃幾口稀飯或果凍 。 吳承羲推開房門想走進病房,卻看到單人房裡來了大概十幾個家屬(有老人也有年輕人),可能好幾代的兒孫、甚至曾孫輩的人全都來了,甚至還有人剛從國外趕回來,連行李箱上的托運條都還沒拆。而除了家人,還有有一位牧師正站在床邊牽起爺爺的手,帶領眾人為他禱告,祈求上帝保佑爺爺平安。陽光從窗外灑進來照著病床上的爺爺,此時的爺爺呼吸雖然淺而微弱,但是可以看得出來他的樣子非常的安詳。對此,吳承羲靜靜地把門關上,退出病房外,對同行的護理師還有住院醫師說:「讓他們好好的和爺爺道別吧,我們醫生就先不打擾了。」真正的不打擾是「為病患做好四道人生」吳承羲表示,為病患做好四道人生,能夠及時的道謝、道歉、道愛、道別,是我大安寧緩和科,也是希望每個醫師、每個人都能夠有的觀念與素養。或許這條路並不容易,但我想這會是繼續努力與推廣的目標。他表示「我們醫生不打擾了」這明明是一句很有意義的話,不知道為什麼會被一個自稱「某大醫院比爾蓋茲」的傢伙拿來用?此貼文一出,許多網友表示認同,「真的,這才是不打擾」、「好溫暖的故事,看您的文字舒服多了」、「好好做完四道,才能做到生死兩無憾」。吳承羲也表示,醫生不打擾,為病患做好四道人生,是很重要的人生課題,病人和家屬有的時候會很需要自己的空間。延伸閱讀:.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無繳交期限!病危師板書「最後回家作業」: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好好說再見」,放手祝福彼有新旅途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1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療天堂」的隨想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療暴力」。一位關心台灣醫療的社會人士,回顧自己幾十年前因為腦瘤到美國開刀,親身經歷到美國醫療昂貴的可怕,而看到最近一位美國醫生在台灣就醫之後,盛讚台灣醫療的物美價廉,以及台灣剛發生的因為拿不到巴氏量表的病人家屬對醫師施暴,而為台灣醫師深表不平。一位具有安寧緩合醫療專長的臨床醫師對這種醫療暴力也深有所感,寫出他透過友人協助解讀相關法律的規定,分享了醫院中適當措施與訓練所能達到的影響。一位身兼第一線的臨床醫師及醫學人文教師,曾專修法律,並在醫學院教授困難醫病溝通醫情境與衝突管理多年,提出面對醫療暴力事件,可以參考預防醫學的模式,發展出「醫療暴力三段五級」。近日閱完「醫病平台誠懇的向醫學院校師生邀稿」,感觸良多。原文連結台灣今日的醫病關係,己非早期農業社會那麽的純樸。如今,社會的醫療纠紛四起,誠如賴 醫師文中所述:有醫學院畢業,即將加入醫療志業的醫學生,後悔走上行醫之路,這是社會要面對極其嚴粛的問題。賴醫師和幾位有識之士,於2016年6月1日成立「醫病平台」,期能在醫界及社會大眾有彼此溝通的園地,藉以改善醫師及病人之間的和諧。如今我己進入坐七望八的耄耋之年,面對醫師的次數不少,基於對醫師的信任程度,個人偏愛到大型醫院就診,幸運的是家族及工作關係,認識不少醫師。我就醫時,總秉持做個和醫師合作的病人。因此,在台灣就醫方面,很少有困擾發生。我看完賴醫師誠懇的向醫學院校師生邀稿乙文,深深感覺作者的用心良苦,尤其在看過許多醫學生、實習醫師及住院醫師等年輕醫師在「醫病平台」上發表的許多文章中,感受到這些未來將承擔醫療重任的生力軍,均具備同情心、傾聽、溝通、醫學倫理、判斷性思維……等做為醫師所應具備的特質。台灣的醫療環境,在環球比較之下,應該是座醫療的天堂。今天在YouTube的影片中,看到一位美國醫師來台灣因肩膀抬不起來,在高雄某醫院就診的經驗。影片中,這位美國醫師當場掛骨科門診,很快的應診,醫師診查後,要他去照X光,接著做超音波檢查,爾後注射一劑,整個醫療過程才一小時左右,依此位美國醫師預估如此療程,在美國至少要花費美金15,000至20,000元左右。令這位美國醫師不可置信的是:他這次看診的費用是新台幣2,500元,折合美金才82元;而在美國要預約一位專科醫師的看診,至少也要二個月以上,在台灣的病人,有耐性等專科醫師診治要等二個月以上嗎?恐怕衛福部長甚或總統都得下台。我個人曾有美國的就醫經驗,簡述於下:我於2003年3月赴美探親之前,在台灣的馬偕醫院,診斷出聽神經長了一個3.5公分的腫瘤,帶著醫師的診斷資料赴美,以為三個月返台後,再在台灣進行腫瘤切除手術。到美國後,在美接待的親友,是大學附設醫院的神經內科醫師,當即將我的診斷資料交她審閱,希她提供第二意見。没想到她當即回說:上週,她的工作團隊(神經外科、耳鼻喉科及她三人小組) 才順利幫一個病人完成相同的聽神經腫瘤切除手術。當時,我除了左耳聽力不佳外,並無重大症狀,但聽神經腫瘤己經長到3.5公分大,怕很快的壓迫到中樞神經,醫師建議及早切除。當年在美,我沒有醫療保險,知道美國的手術治療費用昂貴。因此,當時,唯一的考慮是返台後,再進行手術。萬萬沒想到,當時台灣發生了SARS,情况愈來愈嚴重,各醫院的開刀房均關閉。焦急之餘,經電話徵詢一位在台灣的神經內科教授好友,好友建議因腦部手術,精密度較高,如經濟情况許可,不妨在美就醫。加上家人既知己有順利成功手術的前例,決定不惜花費,堅持在美就醫。4月第一次見到神經外科及耳鼻喉科的二位主刀的外籍醫科後,開刀日期排在二個月後的六月。今年6月是我施行手術後的20週年,想到20年前經過十個小時的手術過程,我是在病床上被麻醉,昏迷不知,但依家人事後的描述,我在早上8點自己輕步走入手術房,至夜深手術室外,只剩陪同我的家人,我應是最後完成手術的人,家人的焦慮可想而知。這20年來的每一天,都是上天重新賦給我的新生命。因此,每天一早醒來,我就會以感恩之心,迎接平凡的每一天。儘管如此,新生命的代價,是當年以美金七萬多元換來的,當然是非常值得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感激當年診治的醫師們及我的家人,沒有他們,就沒有今日之我。此次來美探親,聽聞幾位最近才施行過手術的此地友人,敘述她們痛苦的就醫過程,感覺台灣真是醫療的天堂,台灣人應該知福、惜福才是。可惜的是,午餐後,看到台灣電視的二則新聞:其一、為了過號,婦人咆哮台大驗血處。其二、三總醫師拒應病人要求開立巴氏量表,竟然在醫院中遭病人家屬毆打。真是無法無天,匪夷所思!政府除了譴責對醫護人員的暴力外,真是無法可管嗎?醫病之間的互動及和諧,是雙方能散發來自內心的大愛,診治的醫師成為良醫的條件在己辭世的肝病權威陳定信教授出版的「堅定信念」一書內有專門的章節,對有志從醫的青少年、在學的醫學生、住院醫師們,都是值得當做邁向醫學志業的良好指引。至於病人方面,要先體認台灣的醫療體制,連美國醫師在台灣的親自體驗而覺得是不可思議的醫療天堂,在健保制度庇護之下,國人是要懂得珍惜。有病時,做一位和醫師合作的病人,得到醫療的照護而康復者,對醫療人員的辛苦及敬業的付出,要心懷感恩,醫病關係的和諧才是醫療天堂的真義。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6-0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同理的載體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與文學」。第一篇文章來自曾在醫病平台發表過中譯散文的史丹佛大學醫學院麻醉科教授Audrey Shafer。她最近在一場大病之後,以「醫學是這樣」為題,寫出學者、師者、病人、醫者交錯不息的照護角色,並由上次同一位本身也是醫師的譯者,翻譯成同樣令人感動的中文詩。→想看本文我們也邀請兩位具有深厚人文修養的醫師分別寫出他們對醫學與人文的看法。一位是長年旅居美國的名作家兼退休精神科教授,寫出他對醫師成為良醫的一體兩面「治病」 與「醫人」的重要,而語重心長地發表他對當代醫學教育,越來越注重治病的層面,而幾乎完全忽略了「人」的隱憂。→想看本文一位對「醫學人文」與「科學研究」都有深厚造詣的年輕醫師介紹幾本他所鍾愛的探討疾病、死亡、歷史的好書,而深深體會身為醫師,我們不僅要了解疾病生物上的機制,更要了解罹病的人與他周遭的社群是如何互動,而文學作品正是提供這類分析或敘事最好的媒介。作為醫者,我們總被教導著要去同理病人,要「視病猶親」、「感同身受」,將眼前正在受苦的陌生人視為自己的親人,用自己的身心去感受他們的疼痛,但我們真的做得到嗎?要如何將一個見面五分鐘的病人當作至親,又如何在從來沒有親身體驗此病症的情況下去感受對方的不適?西方人在試圖表示同理時有一句饒富況味的話,「我只能想像你的感受(I can only imagine how you are feeling)」,我永遠無法親身體會,我只能想像,而這樣的想像正是同理的基礎。歷史學家哈拉瑞在其鉅作《人類大歷史》曾提到,人類從群居動物邁入文明社會的一大關鍵正是神話的產生,因為共同相信著某些想像故事,人類得以建立比起仰賴血脈相連的部落更為龐大的文明,建立起國家、民族的共同體。而承載著這些想像的是故事、是文學。透過了解他人的生命故事,透過對於痛苦虛構、非虛構的描寫,透過對於疾病的白描隱喻,我們漸漸才能夠切身的感受到一位陌生人的痛苦,讓同理成為可能。在行醫之路上陪伴著不少癌症病人走完生命的最後,當在病榻旁說出死亡宣告時,家屬的潸然淚下總是使我不知所措,彷彿是那個空間中的他者。的確,我不理解癌症如何吞噬生命,也不理解至親因病離開的苦痛——直到我讀到《當呼吸化為空氣》這本書。《當呼吸化為空氣》是一位被譽為天才的神經外科醫師的自述,這位作者正是我嚮往著成為的模樣,左手執筆右手執手術刀,又會看病又會作研究,這樣一個近乎完美的人在住院醫師訓練完成之際確診了末期肺癌。他以極為細膩靈巧的筆觸帶領著我走進他的世界,那些對於醫院的描寫處處引人共鳴,而在逐漸認識熟悉作者之際,他開始敘寫末期癌症對於他與家人的影響。他曾經的內科醫師同事變成了照顧他的醫師,他不再有力氣長時間寫作,連敲打鍵盤都會引起劇烈的疼痛,我一頁一頁地翻著,自己的身體彷彿與他一同感受著生命的流逝,直到最後幾章嘎然而止——他在完成此書前就因病過世。而「後記」是他的妻子所寫,寫著他們與家人是如何陪伴著作者在病床上安然地睡去,寫著作者的離世所帶來的巨大空洞,那些場景在腦海裡形成一幕幕無比真實的具象,直至闔上書本的那一刻我才驚覺自己早已淚流滿面。往後的日子裡,在病床旁我總是會不斷想到這本書的場景,那些文字彷彿成為一種載體,承載著我的思緒慢慢地靠近病人。對我來說,文學讓同理成為可能,透過對於疾病的書寫,透過這些描繪,我們能夠把自己的生命經驗與他人的交織,形成新的觀點。文學對於醫學的功用不僅限於共感的形成,更可以是解剖疾病與社會複雜關係的利刃。如同蘇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隱喻》中爬梳著人類基於對疾病的恐懼與迷思所衍生出的隱喻,例如癌症明明是基因與細胞機能上的變異,卻在想像的渲染中變成某種「殺手」或「懲罰」,而不幸罹病的患者彷彿道德上犯了罪,受到「天譴」。這幾年造成全球恐慌的COVID-19同樣也承載著許多文化上的隱喻,彷彿染病的人就是不衛生、不負責任地傳染給他人,而為了控制這樣的疾病我們要「封城」,如同抵禦外侮一般抵禦著構造甚至比單細胞生物還簡單的病毒分子。身為醫師,我們不僅要了解疾病生物上的機制,更要了解罹病的人與他周遭的社群是如何互動,而文學作品正是提供這類分析或敘事最好的媒介。有著再多的反思與體認,我們終究無法完整地感受病人的痛,但或許真正的同理並不是到達某個終點,而是這個不斷嘗試靠近的過程。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5-27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朱光恩曾胖到110公斤,靠168斷食瘦25公斤!養生靠固定重訓,出國旅遊調劑生活
大腸癌發生率連續15年居我國十大癌症之首,有年輕化趨勢。專精於大腸鏡檢查的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朱光恩表示,政府針對50至74歲民眾,提供2年1次公費大腸癌篩檢,年輕族群也不可輕忽,尤其有大腸癌家族史的民眾,更應定期做篩檢,及早發現早期治療。養生祕訣/斷食減肥 固定重訓 常出國旅遊近年許多人瘋168斷食,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朱光恩也是其中一員,目前他回到85公斤左右。朱光恩是易胖體質,最胖曾到110公斤,不過,他並非刻意執行168斷食,而是工作型態讓他自然執行,也發現短暫的斷食可減少胰島素分泌,對身體有益。朱光恩每天早上8點上班,早餐會喝杯黑咖啡及水,直到中午12點才用午餐,晚上8點後不吃東西只喝水,並於晚間11點就寢。不喜歡外食的他,大多自行料理,常使用小電鍋、蒸鍋、烤箱及微波爐做菜,像蒸蔬菜、蒸魚肉,撒點鹽巴作調味,煮個白飯就完成一餐;他愛吃義大利麵,也會自製義大利麵醬。朱光恩每周上2次健身房重訓,維持骨骼、肌肉量,也會用跑步機維持心肺功能。飲食、運動是重要養生方法。對朱光恩來說,旅遊更是最棒的生活調劑,過去只要有3天以上休假,常一人飛出國旅遊,他曾走訪非洲、南美洲、中美洲、歐洲等,因為曾赴日求學,最喜歡到日本旅遊。除了是大腸鏡專家,朱光恩也喜歡設計塗鴉,今年兔年診所的「昕新向榮」紅包袋,上頭的小兔子由他親自操刀設計,500個特製紅包袋廣受喜愛。朱光恩自揭有潔癖,要求東西一定要放在固定位置,像放筷子的方向、微波爐不能歪等,就是喜歡整體整齊感。他也將這習慣帶到工作中,像一天要洗數次手,做檢查前工作盤中的超音波探頭針頭、紗布或藥物,必須朝向同一方向,長短粗細也要按順序排整齊,工作起來才順手,也增加病人安全。累積經驗 病人是最好老師前來健檢的民眾多半是消費者心態,認為花了高額費用健檢,要求自然會比較多。不過,對朱光恩來說,無論是受檢者還是病人,「病人就是最好的老師」,病人願意信任醫師,將自己的大腸交給醫師檢查,醫師在檢查中有機會學習、累積經驗,實屬珍貴。朱光恩9歲移民阿根廷,念完醫學院後取得美國醫師執照,1994年返回台灣行醫至今,曾赴日進修,跟著工藤進英教授學大腸鏡一人操作法,並將技術傳回台灣廣受推崇。喜歡聊天 醫病關係良好大腸形狀九彎十八拐,執行大腸鏡檢查,對醫師來說具有十足挑戰,也是讓朱光恩如此著迷的原因。每個人的腸子形狀都不同,且同一個病人每一年的腸子也可能不同,如果飲食、排便習慣改變,或有開腹腔手術導致腸沾黏,都會增加大腸鏡檢查難度。從小在國外長大,造就朱光恩洋派性格,個性活潑、喜歡聊天,常與病人成為好友,不少醫師憂心的醫病糾紛,他幾乎沒遇過。以大腸鏡檢查來說,病人的責任是把大腸清乾淨,醫師責任是做好檢查,他事前會花時間跟病人衛教、溝通,病人了解後配合度都很高,藉此建立良好醫病關係,就能避免糾紛。朱光恩在新光醫院任職29年,一路從住院醫師當到主任,也擔任新光健檢中心主任10年,3年前接下昕新診所院長一職,讓他深感壓力。民眾健檢是「候鳥型」,大多是3年回來檢查一次,因此診所要上軌道,至少要3年時間,正巧診所成立時,碰上新冠疫情大爆發,當時幾乎沒有受檢者,有1年時間是「硬撐下去」,所幸解封後漸露曙光,健檢人數也回流。定期開會 凝聚員工向心力診所與醫院規模不同,經營模式有很大差異。朱光恩表示,醫院有許多部門可協助分派工作,診所得院長親自管理,診所內50名員工平均35歲,是年輕的團隊,他會透過定期開會凝聚向心力,也樂於向年輕人學習,打造優質環境,才能讓受檢者安心。朱光恩小檔案‧年齡:57歲‧專長:內科學、消化系醫學、消化系超音波及相關治療手術、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及相關治療手術、全大腸鏡檢查及相關治療手術‧現職:昕新智慧診所院長‧學歷:南美洲阿根廷國立大學醫學系醫學士、美國醫師執照考試(USMLE)合格‧經歷: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健康管理部內視鏡檢查室主任給病人的一句話大腸癌發生率台灣居世界第一,發生年齡層下滑中,提醒年輕族群、有家族史者,要定期做大腸鏡檢查,及早篩檢、治療。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2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孫子心,故鄉情
編者按:本週是醫病平台偶而沒有特定主題,發表各自獨立的三篇文章。蔡甫昌教授的文章是針對「墮胎」的醫學倫理爭議所做的深入探討,以回應當初未能及時參加我們4/24、26、28的討論。游正民醫師感人肺腑的追憶畢生奉獻鄉里的祖父醫師,相信這篇文章可以幫忙社會了解為什麼醫師常是克紹箕裘的志業。一位從事國軍人才招募工作的作者追憶一位奉獻軍旅生涯的長官,在即將退伍之後,突然因為心肌梗塞而過世。這篇充滿感性的文章可以幫我們了解在我們的周圍有多少敬業樂群、照顧人群的善人,才有今天的詳和社會。一支阿公真傳的象牙聽診器 一本外祖父所著的「鷄肋集」 一堆珍藏令人回憶的舊照片歲月無情,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這些都是小時候寫「作文」常用的詞彙,來描述時間的飛逝如白駒過隙,的確一轉眼我們自己都已是銀髮族輩,從職場退休也將屆十年了。我愈來愈感覺到老年,其實是人生最美的時候,成熟、滄桑、見識、超脫與自由。可以更客觀地審視一切,特別是自己,已經有權利談論人生,談論青年人,中年人和自己這一代了,可以插上回憶和遐想的翅膀,讓思想自由地發翔了。回朔約半世紀前,當我決定離鄉背井,出發去美洲新大陸,再度接受新的挑戰,接受進一步先進醫學的研究和住院醫師訓練,行前拜會從小最關愛最疼惜我的外祖父陳茂堤醫師(日本東京慶應義墊大學醫學博士),他老人家提攜叮嚀的景象仍然歷歷在目,家鄉故里人人稱道的名人良醫,舉凡大台中地區妊娠婦女都曾受到他的恩澤。祖父親切地吩咐:「阿民啊!到我的診療室來,隨便拿一兩樣你所喜歡的醫療儀器作紀念,好好的珍惜它,阿公年歲已大,只是默默地祝福你,願你一日千里,學得一技之長,造福鄉里,永遠記得愛病患如己。」我所選擇的臨別禮物——「一支不顯眼的橡膠製象牙聽診器」以及阿公循循善導的叮嚀,成為我一生醫療生涯最好的座右銘和即時提醒我、伴隨我醫務的至寶。2022年初秋,隨著COVID-19的疫情稍微緩解,回到了久違的故鄉台中,有個非常難得的機會造訪位於東海大學旁的外祖父母安息之地,除了掃墓追思外,讓我的腦海中浮現了許多童年的回憶,就像一陣陣的漣漪激盪在湖裡,宛如聽到了歌聲「春去秋來,歲月如流,遊子傷漂泊。回憶兒時,家居嬉戱,光景宛如昨。茅屋三椽,老梅一樹,樹底迷藏捉。高枝啼鳥,小川游魚,曾把閑情托。兒時歡樂,斯樂不可作」,童年的情景一幕幕的再現,太美好啦!由於經年累月的失修,經過全部子孫商榷,大家同意遷移外祖父母陳茂堤夫婦的墓園到另一嶄新的復活園,逢年過節,園區皆有慎終追遠的追思活動,為此我們向慈愛的天父獻上了衷心的感謝。我們兄弟都是在一個非常溫暖的大家庭長大的,父親游高岩醫師是彰化人,從少年就失怙,自立更生,從商業學校奮鬥苦學考上日據時代的台北醫專,成為鄉梓週知的婦產科醫師,母親則出身於一個嚴謹重禮教的家庭。由於我們所尊敬的外祖父陳茂堤與當年醫學界出名的杜聰明博士都是當年台灣總督府台北醫學校前後期的同學,受到互相的影響和鼓勵,畢業後,都赴汲日本留學,東京都慶應義墊大學醫學部大學院研修藥理學博士,同時完成了產婦人科的專科訓練。我們從小就常常到外祖父母家渡夜玩耍,可以說外祖父的生活禮教和文學藝術詩詞的薰陶,影響之巨,不可言喻。數十年來,兄弟們都各奔前程,離鄉背井,出外求學,如履薄冰,再接再厲,終究熬了出來,前後隔了一甲子,終於有機會能夠回到故鄉,重見江東父老。最近回台,在一次非常偶然的機會,無意中在書房的角落,發覺外祖父陳茂堤的著作《息廬鷄肋集手鈔》,一瞬間,喜出望外,尖叫一聲!這不就是我們子孫夢寐以求的外祖父回憶錄嗎?事隔多年,還保留得完整無瑕,感謝上天!迫不及待地從頭到尾瀏覽一遍。這本回憶錄總共124頁,外祖父謙稱的《鷄肋集》,由杜聰明博士於民國六十二年仲夏寫了序文,台中市樹仔腳市紳林湯盤先生發刋題辭,再由台中市名醫蔡惠郎先生梅園山人撰寫主序,加上所有陳家子女:陳荊和、陳郁芬、陳畹蘭、陳佩芬、陳左芬、陳瀛生相議,於民國六十二年為家嚴八秩壽慶,將這本《鷄肋集》附印,以分贈親戚友朋,感謝平素來的關愛與照顧。八十年確實是一段漫長的歲月,何況其間歷經三朝變局,滄海桑田,滔滔塵世,變化萬千,外祖父將其多彩多姿的人生閱歷、思想變化,用其生動精華文筆,敘述其事蹟,昭彰於世,其志節辛勞至堪敬佩,若公諸於世定使洛陽紙貴。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5-23 焦點.杏林.診間
臺大外科史上沒有完成總醫師訓練的僅三人!黃明和當年回家鄉服務,卻開啟醫療第二人生
一九六五年, 黃明和從臺大醫學系畢業, 經過一年的實習後,展開了住院醫師的訓練。然而,在擔任住院醫師的第三年,也正是他決定離開臺大醫院、回到家鄉彰化服務的一年。讓他做出如此艱難且重大的決定,全是因為胃潰瘍的宿疾復發,讓他難以在競爭激烈的臺大醫院中,完成總醫師訓練。住院醫師,就是二十四小時都住在醫院裡,只允許每週外宿兩次。當時,臺大醫院是一年十個外科醫生畢業,且只有一位才能晉升為總醫師,因此同學間的關係再好,也存在著競爭關係。臺大醫院的總醫師篩選方式如同金字塔:第一年, 多數新人選擇繼續努力打拚,經過第二、第三年的投票,加上第四年的篩選後,總住院醫師除了外科有兩位,其他每一科只會留下一位。不斷朝金字塔頂端邁進的黃明和,即使在擔任高壓的住院醫師時,也與同學、老師的關係友好,不過卻在研究計畫進行得非常順利時,胃出血又再次發作了。那次黃明和緊急進行手術,雖然順利切除部分的胃,但外露的縫線遲遲沒有脫落,甚至勾到其他臟器,造成他吐血的狀況。那時身邊的同學、親友都相當心疼他,即使知道他好勝心強,也紛紛勸他離開競爭激烈的臺大醫院,回彰化休養。「臺大外科史上,完成住院醫師訓練,但沒有完成總醫師訓練的只有三人,我就是其中之一。」黃明和說。當他面對如此困難的決定,曾經是同學的陳維昭也表示不捨。「因為我們待的地方叫臺大醫院, 就是沒有辦法跟一般人一樣, 可以有正常的休息、適度的放鬆,所有的時間、競爭、壓力,不會放過任何一個人。」手術後沒多久,黃明和曾在臺北短暫休養一段時間,並陷入了人生最重大的抉擇—以研究計畫申請出國學習肝臟移植,或返鄉開業。現任秀傳醫療體系副總裁的廖國超先生,同時也是黃明和夫人陳雪芹的姪子,在黃明和於臺北沉潛休養的日子裡,因為週間住校,週末會回臺北的外祖父母家,有時候會看到開刀後靜養的黃明和(那時陳雪芹女士在東門的彰化銀行上班,黃明和開刀後就在陳家臺北的住處靜養)。「那時電視只有兩台,華視、中視,別人在看電視的時候,他都不看。只要他遇到什麼醫學上的問題,就會馬上查文獻,一低頭一個半小時就過去了。」這是廖國超對這位未來姨丈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後來,因為獎學金次年才發放,最終黃明和選擇離開了他曾經打拚過、也引以為傲的臺大醫院,他像被宣告失敗、因傷提早退役的軍官,被迫離開屬於他的戰場,回到資源相對缺乏、技術落後、環境貧瘠的彰化重新開始。只是黃明和沒想到的是,在彰化,有更多等待醫療機會的民眾,他也將在這裡開啟他全新的醫療志業。開啟醫療的第二人生黃明和在臺大醫院訓練的後期,雖然仍在病中,卻仍持續做研究,尤其是他參與李俊仁教授領導的換腎小組,完成了亞洲第一例腎臟移植的成功案例,讓他後來被派去做「免疫學」的研究檢查。因為換腎最怕排斥性,因此能夠成功免疫才是致勝關鍵。後來,他還跟著潘以宏教授做當時非常先進的抗淋巴血清研究。「他那時就算不走臨床,走研究方面一定也是非常成功的。」身為十三太保之首的陳維昭肯定地表示。回到彰化後,黃明和先到了省立彰化醫院外科服務,看起來似乎離開臺大這個眾所矚目的擂台,就此無人聞問。然而,當年留下來的同學們卻不是如此看他的。陳維昭表示:「其實我們(臺大十三太保)的人數不只十三人,很多沒有留在臺大的人也發展得很好,像黃明和就是,只是每次我們一聚會,外界還是會稱我們是十三太保。」如今回頭看黃明和當時的選擇,沈富雄認為,當時臺大醫學院畢業的學生,若沒有出國而是留在臺灣,不是在臺北就是返鄉。他說:「回到家鄉,先在省立醫院做事,等當上主任,人脈時機成熟了,再開一間有規模的醫院,這條路非常符合父母的期待,也讓人很羨慕。像黃明和就是,還有敏盛醫院的楊敏盛。」回家鄉服務的黃明和,與同學們各自在不同醫療體系裡打拚著,而據沈富雄、陳維昭與王正一等人的說法,當時有些同學從國外回來臺灣重新謀職,卻無法順利銜接工作時,黃明和只要聽說了,就會邀請他們到自己醫院的體系裡工作,不論是哪一科,都會給予最優渥的待遇。像這樣的同學情誼,也讓黃明和在後來從事立委期間,與王正一共同研究出「健保草案」與「愛滋病防治條例」等相關議題,而陳維昭至今仍是秀傳醫療體系的榮譽總裁。在同學眼中,黃明和重情,也重才,人脈通暢、與人為善,就像他名字裡的「和」一樣。或許人生的路無法重來,在每個人生的決斷點,都會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而使內心感到惶恐。但黃明和在人生最艱難的當下,秉持著事事用心、追求卓越、與人為善和利澤他人的精神,默默在每條路上種下良善的種子,也因此,即便時間更迭,仍讓許多人敬佩他的胸懷與感念他的付出。(本文摘自商周出版《做蒼生之大醫》)
-
2023-05-21 名人.傅志遠
傅志遠專欄:病人性命與醫師面子,哪個重要?
「幫我打給主任,問他有沒有空來幫忙一下?」手術檯上,我專注在一位大量出血的病患身上,雙手不停變換手術器械與動作,口頭交待護理師幫我打電話求救。一位重大車禍的傷患,在急診確認內出血休克的診斷後,我立即把病患推上手術室開刀止血,然而手術的難度超過預期,流血的位置在腹腔最深處,我雖然試著找出血處並加以縫合,可惜怒張的血管並不好惹。好幾次我以為已經控制住出血,但鮮血仍源源不絕從腹部深處流出,我找不到也控制不了出血。雪上加霜的是,病患因持續低血壓與低體溫,開始出現凝血功能失調,經驗告訴我,這是死亡的前兆。然而越是想要快點找到出血處,越是無法如願,我必須承認,當時有點慌了手腳。不得已之下,我只能不斷地往腹腔深處塞入止血紗布,希望加壓的力量,能讓流血速度減緩一些。這麼做確實有點效果,但我很清楚,這暫時的改善只是假象,終究必需面對根本的問題。在這讓我鬆口氣的一分鐘,腦中想了好幾種處理方式,甚至包括若是病患不幸死亡時,我該如何向家屬說明。此時我仰著頭,唯有如此,額頭上的汗珠才不會滴下來。塞在腹腔的止血紗布漸漸被鮮血滲濕,不一會兒又見到鮮血慢慢自四面八方湧出……「血壓又往下掉了!」麻醉醫師回報目前狀況。「怎麼辦?」站在我對面的住院醫師,問了我一個簡單但是關鍵的問題。身為這台刀的主治醫師,理應有能力有義務解決所有問題,把這台手術完成,整個手術室裡就屬我最資深,大家都在等我決定下一步。我問了自己一句:「止血紗布拿出來後,有沒有把握止血?」「沒有。」這是我內心自問自答的結果。 我決定尋求協助。很快地,另一位主治醫師衝過來幫忙,雖然危機還沒解除,但光是有一位技巧經驗跟自己一樣、甚至比自己還好的搭檔,站在對面一起手術,已讓我吃下了定心丸。在胰臟的後方,腹腔深處中的深處,我們總算把破裂的血管給看清楚,止血鉗夾住並縫合後,血止住了,病人的命也保住了。「主任,謝謝。」「沒事!問題解決就好。」 結束了關鍵步驟後,資深前輩先離開了,我和住院醫師繼續把手術完成。「我很佩服你,都已經是教授了,還願意向外求援找人幫忙。」一邊縫傷口,住院醫師一邊跟我說。「每個人都有盲點,也都有弱點,即使我是主治醫師,即使我是資深主治醫師,即使我已經是教授,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病人的命。」「求救沒什麼丟臉的,因為面子掛不住而損失病人的生命,那才真的不應該。」在我行醫的過程中,見過許多同事的醫療糾紛,其中有很大宗都是「併發症處理不當」,而這些處理不當中,又有很大一部份是因為「醫師內心過不去」。手術難免會有併發症,例如手術後流血、感染之類,任何手術本來就不可能保證沒有併發症,會出問題的常是:當併發症出現時,醫師沒有發現,或礙於面子沒有積極處理(某種程度,再次手術等於承認了前次手術有問題),因而錯失治療時機,造成更大的傷害。跟病人的命比起來,醫師的面子其實微不足道。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5-1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夜空中的星星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國防醫學大學師生團隊分享他們對醫學人文「教」與「學」的心得。廖老師以家庭醫學科醫師的背景,非常貼切地道出醫學人文課程的設計,是希望能夠帶給不同階段的醫學生與醫師醫學課本以外的能力。醫學系二年級學生著重於醫病之間的人性之「愛」,而由這階段的醫學生親自寫出人文老師的開導改變了她的「視角」,而會體察別人的立場,是一篇非常珍貴的醫學生對人文課程的回饋。接著一位醫學系六年級學生分享她在照顧病人所表現的投入,「剝除只看見『病』的表面關係,更貼近理解每位病人作為『人』的獨特經歷與需求。」這句話真是令人感動。同時她還以畫圖的方式說明與病人的相對位置,令人深感學生體貼入微的一面。值得一提的是國防醫學大學這幾十年來持續有醫學生選擇加入longitudinal integrated clerkship,這種「縱貫式」學生必須長期追蹤病人的病況,包含住院與出院後都非常負責任的追蹤病人與表達他們的關心,而令人激賞的是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選修這種「縱貫式」的醫學生。某日稍晚才結束了實習,走回宿舍的路上,看得見很清楚的獵戶座的腰帶,才想到已經進入了春季,也讓我回憶起曾經遇到的一位病人。他是一位換肝多年後患上肝膿瘍的中老年男性,因為反覆的發燒與感染多次來院,掛著一條留置引流管的他昨日才剛住進來,經歷了一年多的醫院實習,我已經能透過抽血結果嗅聞出來他的命運:敗血性休克。作為一顆稱職的螺絲釘,我在住院醫師學長的指派下會診了感染科,替他換了使用的抗生素,醫療團隊也撲了上去安排相對應的處置,到了隔日早上,替沮喪的他換藥被拒絕,聽他悲觀地說這可能是最後一次住院了,妻子也提及主治剛剛過來解釋過要打最壞的心理準備,因此兩人只想安靜度過最後的時光,於是換藥車質量守恆、順從地被推出去。我在五年級時曾選擇校內的縱貫式學習課程,這個課程除了平時的醫院實習,也鼓勵我們與願意加入課程計畫的病人培養長期關係,讓我們不只片面地接觸住院過程,而是能「縱向」地追蹤病人的返家與回診情形,以及可能同時存在的他科治療計畫。此外,亦安排了醫學人文的課程,由老師定期與我們討論臨床的學習情形,讓我們在與追蹤個案的相處過程裡,剝除只看見「病」的表面關係,更貼近理解每位病人作為「人」的獨特經歷與需求。兩天過去,在抗生素與肉體的努力下,他拿掉了升壓藥,生命徵象還能維持穩定,隨著抽血追蹤的感染指數下降,人也不再發燒了,只見查房時主治一面與他打氣,一面囑託要換掉週末暫時開上的嗎啡。我則是因著先前縱貫式課程曾追蹤病人的經驗,暗暗觀察這個病人的情緒變化,也怕他心情繼續低落,會在換藥進入病房時與他和他的妻子多聊幾句。隨著熟悉感與關係的建立,某日病人主動向我抱怨:即便被告知不用每日更換、貼著防水敷料下、為了留置引流管而無法癒合的傷口時常抽痛,他定位著管子周圍的疼痛區域,與我說著門診時被建議的換藥方式與住院做法不同,我猜想著是引流的分泌物留置在管路附近產生刺激,便也在和主治醫師報告後將其排入每日換藥的名單。於是每天一次,由我負責到床畔替他的傷口塞進細細的抑菌敷料和蓋上紗布,多半是我拿著最小的棉棒在洞裡探路消毒,經常是他在洞外與我探討人生哲理。他會和我說他最屬意的是樹葬,也希望有機會半場生前告別式,能向他所愛之人完整地道別。引流管的出口在他的右上腹部,於是那些豁達的生死觀便自我較靠近他的左耳進,病人和他的妻子總不好意思向我道歉又道謝,而我則盡力讓他偶爾低落的念頭右耳出。 更換紗布的舉動在最初始確實能將疼痛頻率降低,然而隨著我對換藥過程越發熟悉,每次換藥後所減緩疼痛的時間卻快速遞減著,那是陽光透過明窗輕柔灑進房間的幾個早晨,還沒到查房時間,護理師就會在走廊攔下剛到醫院的我,輕聲問我有沒有空、能不能先替嚷著疼痛的他看一下?又或是彼時準備著比賽的我,若因競賽的訓練還留在醫院,那便是雙人房裡僅點著床頭小夜燈的幾個夜晚,我會抓著紗布和換藥棉棒躡手躡腳摸進房間,輕拍皺著眉頭、飆著冷汗的他,就這樣在清晨與夜晚不吵醒妻子的狀況下,與他持續著換藥的「約會」。從一天一次、兩次、三次,直到換藥完不到十五分鐘又疼起來,也直到我與某個學長聊天時提起這件事,才被嚴厲地提醒想要解決病人的問題,有診斷、能定位也沒有更換疼痛的形式,便應該在傷口清潔完還是疼痛時去檢視使用的止痛藥,於是在研究了病人的肝腎狀況與副作用,跟老師討論與其同意過後改了醫囑,並在當日下班前去跟他解釋調整了止痛藥。忐忑睡了一覺後,隔天便急著一大早就去看他,沒想到迎來他一抹笑容。我從來就不是期待病人把感謝掛在嘴邊的人,畢竟太常看到人們前一秒客客氣氣、後一步生生氣氣的樣子了。但當他說著好久沒有睡得這麼平穩舒服,並重述著希望我之後務必要繼續帶著謹慎和果決照顧病人。一面看著病人妻子揉著他終於鬆開及乾爽的眉頭,心裡有一股說不出來的感覺慢慢湧上來,原來作為醫者可以做的事情真的好多好多,原來這就是傳說中行醫的成就感與滿足感,原來能真正感受到的道謝其實可以不用夾著謝謝。感謝縱貫式學習鼓勵我們主動接近病人,讓我們在學生階段就能學習貼近病人內心,能較忙碌的醫師前輩們更早地察覺這些病人不知如何描述的訴求,也讓我在進入六年級、學習與掌握了更多的臨床知識後,能更高效率、高機率地解決這些並不致命、卻著實扎心的困擾。他還感性地說,上天派給了他一顆星星,那顆星星就是我。但菜鳥螺絲釘忍著沒跟他開玩笑說:「那顆星星,其實是叫Tramadol的止痛藥。」延伸閱讀:5/15-醫病平台/你的病人不是你的病人 他們是我們生命的老師5/17-醫病平台/化繭為蝶——醫學人文之旅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5-1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你的病人不是你的病人 他們是我們生命的老師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國防醫學大學師生團隊分享他們對醫學人文「教」與「學」的心得。廖老師以家庭醫學科醫師的背景,非常貼切地道出醫學人文課程的設計,是希望能夠帶給不同階段的醫學生與醫師醫學課本以外的能力。醫學系二年級學生著重於醫病之間的人性之「愛」,而由這階段的醫學生親自寫出人文老師的開導改變了她的「視角」,而會體察別人的立場,是一篇非常珍貴的醫學生對人文課程的回饋。接著一位醫學系六年級學生分享她在照顧病人所表現的投入,「剝除只看見『病』的表面關係,更貼近理解每位病人作為『人』的獨特經歷與需求。」這句話真是令人感動。同時她還以畫圖的方式說明與病人的相對位置,令人深感學生體貼入微的一面。值得一提的是國防醫學大學這幾十年來持續有醫學生選擇加入longitudinal integrated clerkship,這種「縱貫式」學生必須長期追蹤病人的病況,包含住院與出院後都非常負責任的追蹤病人與表達他們的關心,而令人激賞的是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選修這種「縱貫式」的醫學生。醫學生在社會大眾普遍望子成「龍」期待下進入醫學院,但進入醫學院後,醫學院老師的期待是望子成「人」。期待培養的醫師除了能醫病又能懂人心,還要能同理病人。醫學生在升學競爭下脫穎而出,進入醫學院後又課業繁重,於是各醫學院設計許多醫學人文課程,期待能補足這些從「龍」變「人」認知的落差。除了醫學院入學前後認知的思維改變外,外面世代更迭快速,面對的病人背景也不同。不同世代的台灣人,有不同世代的思維,醫師也是。不同於前輩醫師早期的行醫方式,新世代醫師面臨許多世局的變化及「人」的變化。Z世代醫學生要能與X世代或Y世代的病人溝通,需要醫學課本以外的能力。好好地聆聽與解讀,才能有醫病一起合作的下一步。而這個能力需要透過醫學人文課程來培養,串接每個世代,每個課程,陪伴每個醫學生轉大人,甚至是轉大人後一生受用的能力。但身處這個世代,醫師除了需要好好理解別人外,也不能忽視自己內心聲音。我是家庭醫學科醫師,從事居家訪視多年,非常理解病家與照顧者的困難。在老年化與少子化浪潮來臨時,我發現許多病人的難處需要臨床醫師協助,開始指導年輕醫師關於出院準備的重要。但是在指導的過程發現許多年輕醫師信心不足,或是對於病人照顧方式無法了解,問題在於不同背景的溝通理解方式不同。在我行醫的這段路程中,處置必須隨著病人背景或是家庭而有所調整,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而這過程中,幫助我最多的是醫學人文思維。於是我加入了醫學人文課程教學團隊,希望能跟醫學院每個時期的我有機會對話,跟過去的我說說行醫未來的旅程,這堂課教了我什麼。我好期待培養年輕醫師除了讀病,還有讀心(包含自己),更有閱讀空氣的能力。大一醫學生:關於醫病之間第一份愛的作業「龍」變成「人」的第一步,也是醫學人文種子放入的最初。大一的醫學人文導論,我們希望能建立醫學生喜歡醫學人文的心,團隊老師及醫師帶領他們小班討論,每次最後與他們分享這堂課身為臨床醫師的我們思維的不同,以及影響我們思維改變背後所面臨的狀況或原因,這些都不是專業課本教的。期中期末報告,學生須完成病人訪談作業,學生大多數是訪問親近的家人。從他們的作業反思發現,在這個時刻他們身為醫者,又身為病人家屬,心情的五味雜陳,還有親近的家人之間透過作業說出了平常不會說的話與感激。不只是幫忙完成作業,他們也理解了父母在培養他們的過程中有多不簡單。大五實習醫學生:關於醫病之間與自己的和解從「人」變成「有血有肉的人」,是醫學人文發芽的證明。大五初入醫學院見習,縱貫式學生必須長期追蹤病人的病況,包含住院與出院後。我帶領著縱貫式實習醫學生的討論會,學生都非常負責任的追蹤病人與表達他們的關心。但一次學生遇到病人長期洗腎併足部感染引發敗血症,病人選擇簽署安寧照護,最後往生。學生已感到十分難過,但最後又耳聞病人太太抱怨無法理解為何她在丈夫最後的安寧照顧時刻,詢問她是不是考慮讓病人截肢爭取一線生機。這個耳聞的家屬抱怨,讓學生不僅難過也喪氣不已,不知道這段期間的照顧與付出到底算什麼。我先安慰學生,也告知他病人家屬可能的心情,這些背後的指責都是捨不得。我鼓勵他在縱貫式報告大會提出來討論。討論時,當他報告病人病程時,他非常的失落也捨不得病人過世。會中先是沉默,然後與會資深主治醫師們也開始討論自己面對第一位病人過世的無力與自責當下的心情,告訴實習醫學生他們並不孤單,生為醫者,這是必經之路,但我們很少談論,我們隱藏自己的悲傷與失落,然後天亮繼續上班,這個印記會記在心上,就像現在還記得一樣。醫師是人不是神,會難過會悲傷,醫學生透過與資深醫師討論病人的死亡,可以減輕心中的失落,不用自責,天亮後可以把自己修好,繼續走在行醫的路上。畢業後一般醫學住院醫師:團隊合作面對時代的浪潮從「有血有肉的人」變成「團隊合作的一份子」,是醫學人文留存的根基。因應老年化的浪潮,醫學院畢業後須完成兩年畢業後一般醫學住院醫師訓練,其中包含一個月老年醫學科的學習。這一個月,我先讓住院醫師理解為什麼他們需要具備高齡醫學的照護思維,以及他們未來行醫的挑戰。在他們的未來,醫院照顧的多數都是長者,思考的不只是治療疾病,還需要維持病人功能及生活品質維持,這需要與醫院其他團隊成員合作。在這個月,他們跟著老年醫學照顧團隊會診訪視各科住院高齡病人,並參與討論病人後續的照顧及如何維持功能。住院醫師問:「為什麼陳奶奶適合轉院去老年衰弱急性後期照護病房接受進一步照顧,但家屬卻堅持拒絕呢?」我答:「因為旁邊照顧的是她先生,爺爺八十多歲了,想法比較悲觀,覺得老了沒用,就不應該再花子女的錢,也不想再陪著她住醫院了。所以就算我們覺得奶奶合適,但她也遵從先生的意思。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想其他的方式,讓奶奶回家也能得到相同的居家照顧跟支持。很多時候病人跟家屬的想法與我們不同,我們也要尊重與支持,然後找出最佳方案。」住院醫師問:「另一位劉奶奶因為食慾不佳,體重減輕而住院檢查,入院後女兒說食慾有改善,餐都有吃完。檢查大致也正常。」我問:「那你知道奶奶都是跟兒子住,白天兒子跟媳婦上班,她獨自在家,自己張羅餐食,回家後食慾還會好嗎?住院期間都是女兒照顧,兒子跟媳婦沒有來過,會不會是除了疾病以外的照顧的問題?」營養師答:「在營養的評估部分,我們也會詢問用餐情境以及營養費的來源,是誰備餐,餐費誰出,或是有沒有能力負擔額外點心的費用。有時候確實會有長者因為不想跟晚輩拿生活費,而忽略自己的營養。」透過與團隊討論每一位不同狀況高齡病人照護,住院醫師運用醫學人文中跨文化的能力,了解自己的想法可能與別人不同,明白醫院與社會運作,擁有閱讀空氣的能力,更能理解自己處於這個世代醫者的位置,以及與世界的合作方式。行醫路上遇到很多病人,他們遭遇的人生的困境跟面對的方式,不是身在白色巨塔我們想像的到的。透過他們,我們才能夠從這個白色巨塔的窗看進世界。醫者除了要具備醫學專業外,也要學習醫學人文打開自己的天線。打開眼睛,張開耳朵,開啟尊重的平等心,虛心學習,才能穿透白色巨塔這扇窗,讓世界接線,未來不管科技的浪潮或任何時代變更,這條線會永遠存在,也能輕易串起每個世代。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5-1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當病人的手機比你聰明
編者按:幾週前才以ChatGPT為主題,由三位年長的醫師發表這新科技可能引起對醫病關係以及醫學教育的影響。本週我們再度以同一主題,由醫學院畢業沒幾年的年輕醫師寫出他們對人工智慧對醫療的影響。一位醫師討論「大型語言模型」對病歷書寫可能發生的影響。在目前煩忙的醫療工作中,如果能只輸入簡短正確的病史要點,而由電腦轉寫為文法通順且內容正確的住院、出院、轉院的病歷紀錄,可以改善醫療工作的效率。其他兩位醫師由另一角度探討這問題,認為這種科技的介入最大的受益者應該是普羅大眾,病人可以更容易獲得他們可以了解的醫療專業知識,讓病人在醫病關係中獲得較為平等的地位,並且因為診斷和檢驗效率的提高,而大幅降低等待時間,提高治療品質。同時,醫師也才能有時間改善與病人與家屬的互動,達到更理想的醫病關係。這三位年輕世代的醫師呼籲醫護人員、民眾和醫學生一起好好利用新技術,創造更美好的醫療環境,並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共同成長。「我們預見這樣的人工智慧模型將會存在每個人的手機裡面,包括病人、家屬以及醫護人員,不對,這是現在已經發生的事了。醫學界必須要盡快開始討論要如何面對人工智慧模型。」微軟的研究部門負責人Peter Lee在討論ChatGPT等人工智慧模型時憂心忡忡地提到,ChatGPT等利用巨量的網路資料訓練的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在這幾年展現了驚人的發展,以美國醫師國考舉例,前一個版本的GPT-3只能拿到剛好及格的分數,但最新的GPT-4已經可以高分通過,許多研究亦顯示高度專業化的考試(如律師、大學入學考試等)人工智慧模型都能得到高分。如此強大的AI模型,任何人只需要付幾十塊美金的月費就能取得,網路上關於非醫學背景的人詢問ChatGPT疾病診斷和治療的新聞更是比比皆是,相關的倫理問題及政策上的討論卻遠趕不上其發展的速度。隨著人工智慧的「智力」呈近乎指數型的增長,可以想見數年內對於醫學知識的掌握超過一般醫師的AI模型就會出現,這將會對病醫關係、醫學教育研究等各個層面造成極為深遠的影響,下文將就幾個面向討論這樣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就病醫關係而言,醫生個人的權威性將會受到不小的挑戰,雖然現代的醫學已從最初的權威家父長式(Paternalism)逐漸轉為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目前醫病共享決策中很重要的基礎仍是對於醫師專業的信任,而這樣的信任在AI時代必定會受到影響。自從網路的興起,我們就常看到病人問醫師說為什麼你講的跟我在網路上查得不一樣,或是拿其他醫師或國家的資料詢問。這樣的情境下,大部分醫師都能蠻有把握得解釋說網路上大多資訊是沒有查證或是有其理解上的誤差,但是進入了AI的時代,如果AI提供的思考及醫療證據更加完備,甚至可以糾正醫師錯誤或有瑕疵的決策,對於專業的信任是否會受到影響?筆者認為在AI時代的病醫關係應該反璞歸真,回到照護—被照護者的關係。假如有一天AI可以提供最佳的診斷及治療選項,病人最需要的也許不再會是大醫院的王牌醫師提供最專業的意見,而是跟他們有密切情感基礎的家庭醫師,可以細膩地、長期地跟病人及家屬溝通及追蹤疾病的進程,並且協助解讀AI提供的建議。這樣模式之下醫生的執業型態可能會變成一個M型分布,其中一群人將會以研究為主,他們將需要具備對人工智慧深刻的了解,包括資料結構、模型訓練及潛在偏誤,並且協助資訊工程師驗證人工智慧所生產出的醫療建議,以及從事基礎研究及和臨床試驗,進行醫學知識的生產。另外一群將會回歸「醫者」的角色,充份運用AI協助以大幅減少執行診斷和治療的時間,而將大部份的精力用在提供身心靈的全人關懷與照顧。如果這就是二十年後醫師的模樣,那我們應該如何教育現在的醫學生呢?台灣現今的醫學教育仍是以大堂課教授需要背誦的醫學知識為主,這樣的模式在以前所有知識都只存在於圖書館的年代有其必要,但在網路時代、甚至接下來的AI時代,每個人隨時都能從手機中得到最及時、最完整的資訊時,醫學生最需要被培養的能力將不是背誦,而是如何獲取、分析及運用知識。美國杜克大學眼科教授Edward G. Buckley曾經在醫學教育的演講中提到,新形態的醫學教育應該有幾項特色:知識面從背誦(memorizing)變成獲取(acquire),資訊面從收集(collect)變成分析(analyze),環境面從單獨學習變成團隊學習,而以後醫生的角色將從治療漸漸變成預防。筆者認為除了學習方法的改變,在內容上也需要更加深醫學人文的訓練。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尤其是病者與醫者之間的互動是極其複雜的,包括了語言與非語言的互動,更要考量到文化、情景等不同脈絡因素。AI固然強大,如果沒有好的資訊輸入也不會有好的輸出,要如何從跟病人的互動中察覺到許多細微的資訊,以及以同理的態度去陪伴病人,提供情緒上的舒緩,這可能是人類最不容易被AI取代的技能,也是醫生最重要的使命。AI的時代下醫療究竟會發展成什麼模樣呢?在訪問的最後Peter Lee 耐人尋味得說道:「2030年對我們科技人來說已經是科幻小說的年代了,連我們都不知道那時候世界會變怎樣。」在科技飛速發展的年代,也許嘗試預測未來已經不切實際,我們真正需要具備的能力是如何在瞬息萬變中隨時調整步伐、反躬自省,自始至終堅持著作為醫師的核心價值。延伸閱讀:3/27-醫病平台/ ChatGPT會改變醫病關係嗎?3/29-醫病平台/ ChatGPT對醫病關係的影響3/31-醫病平台/ 醫學院教授的難題——沈默的槍手: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5/8-醫病平台/大型語言模型對病歷書寫的典範轉移5/10-醫病平台/關於ChatGPT與醫病關係的幾點想法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5-0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大型語言模型對病歷書寫的典範轉移
編者按:幾週前才以ChatGPT為主題,由三位年長的醫師發表這新科技可能引起對醫病關係以及醫學教育的影響。本週我們再度以同一主題,由醫學院畢業沒幾年的年輕醫師寫出他們對人工智慧對醫療的影響。一位醫師討論「大型語言模型」對病歷書寫可能發生的影響。在目前煩忙的醫療工作中,如果能只輸入簡短正確的病史要點,而由電腦轉寫為文法通順且內容正確的住院、出院、轉院的病歷紀錄,可以改善醫療工作的效率。其他兩位醫師由另一角度探討這問題,認為這種科技的介入最大的受益者應該是普羅大眾,病人可以更容易獲得他們可以了解的醫療專業知識,讓病人在醫病關係中獲得較為平等的地位,並且因為診斷和檢驗效率的提高,而大幅降低等待時間,提高治療品質。同時,醫師也才能有時間改善與病人與家屬的互動,達到更理想的醫病關係。這三位年輕世代的醫師呼籲醫護人員、民眾和醫學生一起好好利用新技術,創造更美好的醫療環境,並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共同成長。一位醫師從學生時期開始,在病歷寫作方面就有許多來自師長的要求,例如需要遵循正確的文法和用詞來撰寫病歷,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誤解和困擾,此外,還會有強制參加的病歷寫作比賽。在執業後,「病歷記載不實」、「病歷記載不詳」可說是高懸在每位醫師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在評鑑的壓力下,醫師們必須確保他們的病歷完全符合標準和要求,診斷不能寫縮寫,HFrEF要寫成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T2DM要寫成Type 2 diabetes mellitus。然而,這些要求都造成醫療人員書寫紀錄遠大於與病人相處時間,同時給醫師們帶來壓力和負擔,特別是當他們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的病歷時,或連續上班36小時身心俱疲時。隨著大型語言模型的出現,如ChatGPT,透過簡單的prompt(指令),醫師們現在可以更快速地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進一步提高了病歷寫作的效率和準確性。此外,大型語言模型還可以幫助醫師們改進病歷寫作技能,通過檢查他們的語法和用詞來提高病歷的質量。在過去,一些人提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例如以自然語言書寫的報告,如病理和影像報告,改以條列式書寫,以減少病歷寫作的時間和工作量。此外,還有人提出結構化病歷,用表單的方式來幫助醫師們記錄病人的病情和治療過程。然而,這些方法也存在其缺點,例如過於僵硬和缺乏彈性,可能會限制醫師們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並且可能會導致更多的工作量和時間浪費。在臨床照顧上,由於內科病人的複雜度較高,如癌症病人、加護病房病人,他們有時間跨度很長的過去病史,每當有新的事件,病歷紀錄為求方便,往往是複製前後次,新增一段「This time, he developed acute abdominal pain. He was then admitted for further management.」,這樣的病歷雖然說不會遺漏任何之前的重要資訊,卻讓閱讀、接班的醫師無法在第一時間了解病人狀況。然而在我們所處的世界,萬物都傾向朝最大值熵(亂度)前進,包含病歷,要抵抗此趨勢就需要花費巨大能量,而ChatGPT就像是催化劑降低所需的功。以下分享幾個常見的臨床情境(病人資訊皆為虛構或已經過修改)情境一:複雜的過去病史咒語內容:Outline and Sort the following medical record:54M, LUL lung adenocarcinoma s/p LS1+2 segmentectomy & LND in 2019, pT3N2M1a (visceral pleural), s/p adjuvant VC x 4 concurrent RT to mediastinum 2019/11-2020/04, s/p Iressa 2020/04, with enlarged nodule at RLL, s/p RLL wedge resection, with brain mets 2021/03, s/p RT to brain tumor/skull mets (2021/5), s/p osimertinib (2021/04/14~) with leptomeningeal mets with involvement of cauda equina, esp. bilateral S2-5 roots s/p 30 Gy/ 10 Fr. RT to sacrum level nerve root (2022/11/07~11/18), under Osimertinib 2# QD (2022/12/15~) and #3 bevacizumab QOW (12/1) with more weakness of bilateral lower extremity weakness due to disease in progression, s/p L1~L5, 3000cGy/10 fractions (11/19~11/29), s/p #4 avastin (7.5mg/kg, self paid)結果:54M with history of LUL lung adenocarcinoma:- LS1+2 segmentectomy & LND in 2019- pT3N2M1a (visceral pleural)- adjuvant VC x 4 concurrent RT to mediastinum (2019/11-2020/04)- Iressa (2020/04)- Enlarged nodule at RLL, s/p RLL wedge resection- Brain mets (2021/03)- RT to brain tumor/skull mets (2021/5)- Osimertinib (2021/04/14~)- Leptomeningeal mets with involvement of cauda equina, esp. bilateral S2-5 roots30 Gy/10 Fr. RT to sacrum level nerve root (2022/11/07~11/18)- Under Osimertinib 2# QD (2022/12/15~) and #3 bevacizumab QOW (12/1)- Bilateral lower extremity weakness due to disease in progression- L1L5, 3000cGy/10 fractions (11/1911/29)#4 avastin (7.5mg/kg, self paid)情境二:由急診病歷生成住院病摘咒語內容:Take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and write a medical narrative paragraph:65MDM, HTN on medicationp/w fever with cough 3d, AMS yesterday afternoonno chest pain, no n/v, no abd painER: vitals: 38c bp 100/60 RR 12 HR 120,CBC: WBC 12kLab : Cr 2.0 aki, hypoK k 2.5CXR: bil. infiltrationEKG: SRDX: CAP s/p Tazocinadmitted結果:A 65-year-old male with a history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hypertension, who was on medication for both, presented to the emergency room with a 3-day history of fever and cough, and an onset of altered mental status yesterday afternoon. The patient denied any chest pain, nausea, or abdominal pain. Vital signs showed a temperature of 38°C, a blood pressure of 100/60 mmHg, a respiratory rate of 12 breaths per minute, and a heart rate of 120 beats per minute. The CBC showed a white blood cell count of 12,000/µL. The patient's creatinine was elevated at 2.0 mg/dL, indicative of acute kidney injury, and the serum potassium was low at 2.5 mEq/L. A chest X-ray showed bilateral infiltrations and an EKG showed sinus rhythm. The patient was diagnosed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and was started on Tazocin. The patient was admitted for further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情境三:交班表生成住院摘要咒語內容:summarize in narrative medical record05/24 INR6 s/p FFP 4U。Afib rate s/p rate control add b-blocker for Afib5/25: Bilateral massive plueral effusion >5cm5/26 Afib RVR around 17:00 S/P Amiodarone loading once , check TSH/FT4 s/p NS bolus 250,* HyperK. hold spironolactone* 5/28 HR 150-170 > Amiodarone(300/900) > DC DigoxinBedside Echo: multiple B-lines, bilateral(L>R) side pleural effusion, RLL consolidation, EF R), RLL consolidation, and EF
-
2023-04-24 醫聲.醫聲要聞
兒科住院醫師招聘 比往年更冷
近十年來, 醫界飽受「五大皆空」困境, 受健保給付偏低及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兒科、急診科住院醫師招募更加不易,令醫界憂心。兒科醫學會統計,今年全國兒科住院醫師招聘率僅達七成,招募熱度明顯比往年差,「真的很難招」,連一向搶手的馬偕兒童醫院迄今也尚有名額。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彭純芝指出,去年兒科住院醫師招聘率為百分之八十三,低於內科招聘率百分之八十九,僅高於急診。今年兒科住院醫師訓練容額約一三○人,現僅招募九十多人,距離七月底截止日,僅剩三個月,「冷到不行」,可能無法招滿。彭純芝說,以她服務的馬偕兒童醫院為例,往年一定提前招滿,從未有過補不足困擾,但今年住院醫師訓練容額十四人,距離滿額還差二、三人。相較於急診、兒科、內科等招不滿住院醫師的冷清局面,皮膚科可是炙手可熱,今年部定訓練員額才二十五名,早已擠破頭,皮膚科醫學會發言人、長庚皮膚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林口台北長庚兩院皮膚科也才四名容額,但申請者超過三十人,可見搶手程度。為何兒科住院醫師招募不易? 彭純芝指出,這三年對抗疫情,大家都戴口罩防疫,兒科病人減少,再加上少子女化效應,影響年輕醫師投入兒科意願。再者,少子化趨勢已定,兒科診所開設困難,彭純芝指出,許多年輕世代醫師考量日後開業,而選擇成人科別,例如耳鼻喉科等,大人小孩皆為客源;為了讓兒科醫師有立足機會,政府應該擬定保護兒童醫療的政策,否則兒科醫師恐愈來愈少。台大兒童醫院長李旺祚表示,台灣出生人口逐年降低,早在廿多年前就有人將兒科視為「夕陽產業」,但情況並非如此,兒科小病童還是很多,不過,兒童醫療給付偏低,這也是讓年輕醫師卻步的原因之一。健保署統計數據顯示,新冠疫情前三年,一○六至一○八年兒科申報健保點值占率,分別為百分之六點五、六點四、六點二,逐年降低,雖然兒科醫師人數每年微幅增加,但兒科給付占率偏低。對此,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說,兒科住院醫師招募情況時好時壞,兒科醫師常自嘲是「瀕臨絕種的動物」,未來堪慮,而薪資又非前段班,其他科別積極搶人,造成願意選擇兒科的醫師人數減少。如果現在氛圍是向「錢」看齊,如何把醫師拉回來,十分重要,衛福部將設法提供更多誘因。
-
2023-04-24 醫聲.醫聲要聞
五大皆空困境/兒科醫學會提「小總額」制 盼留住人才
兒科住院醫師招募冷,醫界指關鍵因素為健保給付偏低。兒科醫學會表示,爲增加兒科醫師人數,健保應給予特殊給付設計,期盼建立兒科「小總額」,以20萬名新生兒計算給付,作為保障兒科醫療支出門檻。健保署表示,目前健保已經採取總額制度,正檢視各科別支付情形,將視兒科需求進一步討論。為保障兒童健康,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說,自110年起為期四年推動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公務預算投入28億元,今年開始推行兒童專責醫師制度,讓兒科醫師著眼兒童健康,追蹤兒童肥胖、有無注射預防針等,醫師評每收案照顧一名兒童,一年給予獎勵金逾萬元。但台大兒童醫院長李旺祚說,兒童醫療給付偏低是不能被忽略的議題,衛福部雖推動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並提供獎勵措施,但最重要的應是提高基本健保給付,讓醫師願意投入兒童專責醫師制度,尤其少子化下,兒科醫師更為重要,一定要攬才、育才、留才,降低嬰幼兒死亡率。李旺祚舉例,如為一名3個月大的嬰兒看診, 孩子無法表達身體那裡不舒服,可能要詳細詢問爸爸、媽媽,醫師看診花費的時間是成人的2至3倍,健保給付也應提高為現在的2至3倍,降低年輕醫師的疑慮,改善大家不願從事兒科的情形。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彭純芝說,國內新生兒人數從20萬人降至13萬人,可說是雪崩式的下降,少子化問題嚴重,可能導致40年後出生人數更低,更沒有兒科醫師提供兒童醫療,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給予的獎勵杯水車薪,衛福部應要有長遠的政策,針對基本醫療業務給予足夠的健保給付,更好的福利,以留住人才維持醫療量能。「兒科醫師很重要,一個都不能少。」蔡淑鈴說,健保署重視兒科,若有給付偏低情形,醫學會可提出討論,健保署會優先考慮,尤其是新生兒科,其中早產兒照顧不易,兒科醫師需要勞心、勞力。健保署正檢視各科別健保給付,各醫學會對於新或舊的給付項目都可提出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