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9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搜尋
人際關係
共找到
404
筆 文章
-
-
2024-11-09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70歲老頑童張博安完成400馬 再戰足球、游泳、龍舟繼續「玩」出精采人生
人稱「安哥」的張博安,是重量級的馬拉松人物,除了曾擔任台灣成立最久的長跑俱樂部會長,自1998年開跑迄今,個人亦完成了超過400場全馬。8年前,他與友人閒聊:「我們來划龍舟好嗎?」於是「大力山龍舟隊」從2個人擴展至現今,已經是100多人的大隊編制,年齡層涵蓋老中青,每年都參加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從2個人到上百人 龍舟隊逐漸壯大聊起組隊契機,安哥笑說,當時看到有人在基隆河邊划龍舟,很想嘗試,沒想到友人力挺,抱持「打鐵趁熱」的精神,想做的事情不馬上行動就冷掉了!於是力揪跑友們一起加入,每個月安排一天到三腳渡碼頭練習。雖然比賽從來沒得名過,仍澆不滅大家對划龍舟的熱情,他認為,開心最重要,也夢想有一天能拿獎金買船。即使端午龍舟賽結束了,但「大力山龍舟隊」沒有停下,每月一次的練習熱身,期待隔年夏天在大直橋下,成績能更上一層樓。「看到大家臉上燦爛笑容與聽到開懷的笑聲,是我最大的滿足。」安哥說,龍舟賽的經驗實在太美好,讓隊友們有「十年修得同船渡」的難得緣分,即使過了中年,仍然可以交到共患難的知心好友。學習各種運動 69歲考取救生員資格安哥家中的展示櫃上,擺滿了許多馬拉松獎牌、獎盃,他分享,43歲才開始接觸長跑第一次參加馬拉松時,還不懂得配速、抓到節奏,抵達終點時,如廁上了半個小時,竟排出血尿,這個插曲一直被當成趣事回憶。跑久了,總是會有運動傷害,2年前,完成北竿硬地超級馬拉松後,安哥把運動觸角伸向其他項目,身影出現在山林百岳、足球場上,還報名救生員檢定。「別看我陸地活動一把罩,活到這麼大了竟然還不會游泳!」安哥心心念念這件事,69歲鼓起勇氣學游泳、報考救生員,隔年以70歲高齡考取資格。雖然是低標考過,他希望未來有機會站上日月潭萬人泳渡的救生浮台,幫忙餵食泳者、維護水上安全。人生成就解鎖,他認為,人生就是要勇敢做夢、努力去嘗試,如果一直害怕年紀、能力,只會流失圓夢的機會。樂於接受變老 年紀無法阻止繼續學習俗話說:人生70才開始,這句話應證在安哥身上。他自認是心裡住著小男孩的老頑童,今年與太太到瑞士遊玩時,從住宿飯店看到山邊有許多人玩滑翔翼,心裡蠢蠢欲動,馬上問導遊:我想試看看。礙於遊程時間不夠,只好作罷,但回台之後又忙著接觸排球、練習健步足球,甚至報名參加「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幾乎一刻都閒不下來。他坦言,年紀確實會侷限正在老化的身體,但不該被年齡定型,只要夢不止息,就有動力繼續向前行。對於變老,安哥鼓勵,心情愉快最重要,愜意自在面對身分證上的數字,保持開放的態度認識新朋友,人際關係也是另一種珍貴財產。擁有多元的朋友圈,獨自一個人不見得會寂寞,他用「獨立但不孤立」勉勵同齡層,保持心態年輕,就是延緩老化的最好方法。
-
2024-11-03 名人.劉秀枝
感染力比打哈欠還強 劉秀枝分享開懷大笑對健康有什麼好處
我參加了一個向心力超強的英文KTV課,能幹的班長安排大家排練一首歌的快閃活動。那晚出席15位,分為4組,每組唱一小段,中間穿插了幾段合唱,輪到唱歌的同學要快速從低矮的長沙發站起來,唱完立刻坐下,有時還得全體一起站起來。動過腰椎手術的我永遠慢半拍,現場像是此起彼落的「蘿蔔蹲」,變成運動訓練了,因為畫面太好笑,我一笑不可收拾。看到我笑得涕淚橫流,很多同學也跟著笑起來。後來班長改變策略,輪到唱歌的那組往舞台走,之後再從舞台走下來,有同學說好像是阿公阿嬤的「頭七禮數」,童言無忌,大家笑得更厲害了。每個人的笑相不一,包括捧腹大笑、眉開眼笑、以雙手或以歌譜遮臉大笑等,笑聲洋溢整個教室。當晚,我一路笑著走回家,笑著入睡。笑是世界通用的溝通工具,不僅有親和力,且有很強的感染力,能增加團體的凝聚力。笑的感染力比打哈欠還強,可能來自於人類的模仿力。不僅是看到,聽到別人的笑聲也可能跟著笑,所以有些節目會使用「罐頭笑聲」來誘發觀眾的情緒。六個星期大的嬰兒就會微笑,老一輩的人說是「床母在逗他笑」,四個月大的嬰兒開始與人互動地笑,惹人疼愛。如果看到有人對你微笑走來,你也會不自主地揚起嘴角相應。即使在疫情期間,人人都戴口罩,也可看出對方瞇著眼裡的笑意。笑,不僅有益人際關係,大笑時幾乎全身都在動,包括臉部、喉腔、胸腔與腹部肌肉,可以增加肺活量。醫學文獻報導,笑時腦中釋放出腦內啡以增進幸福感,降低體內的皮質醇濃度約三成而能放鬆、減低壓力,並且與罹患冠狀動脈疾病呈負相關,可見有保護作用。腦部功能性影像研究顯示,人類笑時,除了大腦額葉的前扣帶皮質區與運動輔助區被活化,還動用了許多其他腦區的神經細胞,並經由腦幹的神經傳導,傳到臉部等肌肉。所以有些腦幹的病變如中風,病人有時會出現「病理性笑聲」,即毫無理由的突然笑或哭出來,但其心裡並不覺得歡樂或悲哀。還有一種少見的「發笑性癲癇」,出現無法控制的短暫性笑聲,大多是腦部的下視丘或顳葉的病變所引起的一種癲癇。我很欣賞「淡然一笑置之」,但更喜歡自我解嘲而引起眾人大笑,化被動為主動,幽默地引領大家一起歡笑。例如百歲醫師麥加莉在她的《人間值得》,提及她還是學生時上台自我介紹,因為太緊張,跌了一跤,裙子裂開。這時,趁著所有人還在驚嚇中,她站起來,拋下尷尬說道:演講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吸引聽眾的注意,希望你們喜歡這個表演!笑是會感染的,帶來欣悅、放鬆、快樂與健康,讓我們互相傳播吧。FB粉絲團請搜尋:劉秀枝joy筆記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13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感恩的心情 打開自在的空間
現代生活的變化太快,我們身心隨時處於一種緊縮而局限的狀態,總覺得不順,人與人很難產生同感共鳴。伴侶分手、事業夥伴不歡而散、人和人各種不了解或不想了解……已是社會常態。看看身邊,很快就會發現人際關係的挫折已經讓一些朋友陷入慢性的身心內耗,到哪裡都碰釘子,到哪裡都不受歡迎,連自己都不喜歡自己。想改變,卻又不知從何開始。與其自己想半天,我常勸想走出來的朋友,先放過自己,找回自在。我們自在,別人跟我們在一起也就感覺舒暢而愉快。這一來,相處自然不容易衍生那麼多問題,而可以只是一起自在。當然,身心很萎縮的時候,不是那麼容易說自在就自在的。我會跟這些朋友分享一個人生的祕密──只需要一個感恩的念頭,我們就可以在心裡打開一個空間,讓負面的念頭慢下來,而讓自己得到一點喘息、一點修復。感恩的對象,可以是別人,也可以是自己。然而在一個人特別緊繃、特別過不去的時候,是很難向別人說「謝謝!」的。這時不要勉強,我們完全可以退幾步,從謝謝自己開始──謝謝自己忍耐著不舒服,謝謝自己即使很難受還希望能打破僵局,謝謝自己想要療癒,謝謝自己還隱約記得舒暢和自在,謝謝自己願意留下這樣的空檔,謝謝自己懂得休息,謝謝自己可以感謝……也許我們會意識到原來自己從來沒有真心欣賞自己、讚美自己過,才會讓別人的一句話或一個臉色帶來那麼大的打擊。一樣地,還是繼續感謝,謝謝自己突然有這樣的體會。這時,內心的空間已經不太一樣,開始裝得進別人,體會得到別人,甚至懂得把感謝也送給別人。一個人懂得感謝,很容易回到自在。確實華人在表達讚美、感謝、欣賞時,總有點不好意思,也就耽擱了這麼一個重要的心靈功課。18年前,我剛回台灣沒幾年,體會到感恩對身心療癒的重要性,便請長庚生技協助推廣各種感恩活動,鼓勵大家走出自己的小角落,關心身邊的存在,將彼此都需要的欣賞、肯定和感謝送出來。在這裡,也與大家分享今年收到的創作,謝謝他們「感恩」、「關懷」、「服務」、「回饋」的用心。對這一切,我們也只能說「謝謝!」
-
2024-10-13 醫療.腦部.神經
忍一忍疼痛不會過去!專家:「能忍痛」不是好事,長期對大腦不利
每個人都害怕疼痛,但疼痛其實是保護身體的機制。當疼痛出現,就是示警身體某些部位出現問題。止痛很重要,但找出疼痛的根源更重要,面對生活中的大小疼痛,忍耐不吃藥並非最好的解決方案。如何適時適當解痛、找出問題所在?常見「痛死人」的疾病又有哪些?如何避免?有人說自己特別能忍痛,有人一點小痛就受不了,疼痛是主觀性的,同樣的疾病或症狀,每個人疼痛感受度為何不同?衛福部嘉義醫院麻醉科醫師洪柏園說,疼痛其實是保護身體的一種機制。疼痛是保護身體的機制,避免遭受更多損傷。洪柏園表示,疼痛來自於受到有害刺激時,特定感覺神經的活化。當人體受到如熱、化學刺激、外力重擊等刺激時,位於皮膚、肌肉、內臟等處的疼痛感受器會被活化,將這些刺激轉化為電訊號,經由周邊神經傳遞至脊髓,再經由脊髓丘腦徑傳送至大腦。大腦的多個區域包括丘腦、體感覺皮質、邊緣系統負責處理這些訊息,形成對疼痛的感知。洪柏園說,疼痛本質上是一種保護機制,提醒身體可能正在受到傷害。這個警告系統會驅使我們遠離有害情境,避免進一步損傷,並尋求幫助或休息,對防禦和生存至關重要。你覺得好痛,我覺得還好,多重因素影響疼痛感受。洪柏園表示,疼痛的感知因人而異,受到複雜的生理、心理和社會因素共同影響。生理層面,基因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有些人對於疼痛較為敏感,而有些人天生擁有較高的疼痛閾值。心理因素也顯著的影響疼痛感知,情緒、壓力、焦慮、憂鬱和過往的疼痛經驗等,皆使得每個個體對於疼痛的感受度不同,因為大腦對疼痛的解讀不僅來自身體的感覺,更包含了情緒的反應。此外,社會和文化因素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不同的生長經歷、社會環境和文化系統,造成了每個人在疼痛耐受性上的差異。所有疼痛都能看疼痛門診,量表可量化疼痛程度。洪柏園表示,疼痛門診由多專科的專業醫療團隊組成,提供所有因疼痛而困擾的病人完善的診斷和治療,包含檢查評估、藥物和介入性治療、復健、行為治療和疼痛應對的衛教等服務,致力於幫助患者緩和疼痛。疼痛評量表是一項有效的工具,用來量化病患感受到的疼痛程度,能夠幫助醫療人員更加了解病人的疼痛狀態,進而做出相對應的措施,也可用於追蹤疼痛程度的變化,追蹤治療成效。目前常用的疼痛評量表有數字等級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 NRS)和視覺類比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等。前者由病患將疼痛程度在0到10的範圍內進行評分,0代表「沒有疼痛」,10代表「最劇烈的疼痛」;後者由一條10公分長的線構成,兩端分別標註「沒有疼痛」和「最劇烈的疼痛」,患者在線上標記出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點,然後通過測量點的位置來量化疼痛強度。慢性、劇烈疼痛不要忍,長期會影響大腦認知功能。洪柏園表示,一味忍痛,尤其是慢性、劇烈的疼痛,而沒有給予適當的治療因應措施,對於身體和心理的健康都是有害的。長期的疼痛可能併發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免疫力低下、慢性疲勞、睡眠障礙等問題,更可引發心理壓力和情緒障礙,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工作效率、人際關係和社交表現。因此,尋求專業的疼痛評估和治療相當重要。建議民眾有相關疼痛問題,可至疼痛科門診就醫與諮詢。洪柏園指出,若痛沒有得到適當因應,變成了慢性疼痛,將使得大腦的結構產生一些改變。在處理疼痛的腦區可能出現灰質減少的現象,導致認知功能減退,而有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問題和執行能力下降的現象,影響患者生活品質。除此之外,神經傳導物的平衡亦會被破壞,例如血清素、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因而造成情緒障礙如焦慮和憂鬱。慢性疼痛對認知功能和情緒帶來深遠影響,因此,他強烈建議患者尋求及時而有效的疼痛因應,來預防上述不良後果。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11 醫療.精神.身心
童年逆境長大後容易藥物成癮?運用家庭韌力4關鍵逆轉
國衛院研究發現,使用毒品女性中一半以上童年曾遭受逆境經驗,包括父母分居或離異、同住家人有酒精、非法或處方成癮藥物等物質濫用者,以及情感疏忽、身體疏忽、情感虐待、身體虐待、性虐待等。其中以父母分居或離異占比最高達51.1%,有物質濫用的同住家人占37.9%,曾遭受情感疏忽者占30.1%,這些都與原生家庭密切相關。處理童年逆境經驗問題,需要整合性治療模式,除了藥物與心理治療外,及早預防需要家庭介入,美國家族治療專家芙瑪,華許博士(Froma Walsh, Ph.D.)在其著作「家族再生-逆境中的家庭韌力與療癒」提到強化家庭韌力的實踐原則,值得參考。童年逆境經驗不是個人的過失,不是當事人可選擇的,身邊成人要負起更大的責任。所謂「家庭韌力」是以家庭為單位,發揮因應與適應功能的過程,以系統觀點了解家庭如何調節壓力,讓家庭成員能克服危機,度過長期的困境。韌力是先天與後天元素之間的持續互動,而支持性的人際關係會增進這種能力,透過訓練與練習可以加強韌力,更妥善處理創傷事件與生命挑戰。這種支持性的關係,是讓兒童在家庭或社會中接觸到至少一位關愛他的親人,這樣可增強兒童在面對困境時的韌力,知道有一個人可以依靠,需要有一個人可以滋養並激發出他們的努力、能力與自我價值感。人際關係是克服逆境經驗的重要保護因子,尤其是原生家庭中的家人關係,家族的力量、專業人員的投入也很重要,化「危機」為「轉機」的關鍵在於為年幼孩子提供愛的環境。在家庭中培養韌力,在於家庭成員間溫暖的關愛、情緒的支持,以及清楚合理的結構與約束。4大目標可以努力:4大關鍵目標逆轉童年逆境1.家庭成員一起面對家庭困境,停止責怪,鼓勵彼此看到家人的優勢。2.建立韌力的兩個關鍵,一是承認有些狀況無法改變,努力把行動放在可選擇的項目,二是降低未來的風險,從已發生的事實中學習好的經驗。3.灌注希望與樂觀,永遠不放棄,從取得生活中的成功經驗開始,增強因應更大生活危機的能力,家人間要有情感交流的時間。4.家庭因應逆境的過程是一條崎嶇不平的路,家庭成員要互相鼓勵支持,深呼吸一下,再嘗試前進。
-
2024-10-06 養生.心理學解密
金錢真的買不到快樂?最新研究推翻理論:收入愈多愈幸福
最新研究顯示,即使家庭年收入超過50萬美元,再多的收入也會顯著提升幸福感。華爾街日報報導,長期以來有大量研究表明,調薪對低工資者有很大的影響,使他們從不安全感趨向穩定,但通常認為超過一定門檻後,所帶來的效果要小得多。但根據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高階研究員基林斯沃斯(Matt Killingsworth)的研究,高薪者獲得加薪,感到與低薪者一樣快樂,也就是所獲的幸福感相同。2010年一篇熱門研究指出,年收入一旦超過7萬5000美元的「幸福感停滯點」後,再多的收入也不能使人更快樂。但最新的研究推翻了這項理論。該研究指出,每年1萬美元到超過50萬美元,平均幸福感與收入對數幾乎完美線性增長,也就是收入愈多愈快樂,就算年薪達到50萬美元的高收入戶也ㄧ樣。他更發現,幸福感與收入對數之間的線性關聯意味著每增加1美元的邊際效用呈指數遞減,而數學上不會真正達到停滯點。這代表收入的比例變化(例如10%的加薪)在任何收入水準下,都感到相同的幸福感,也就是說不管收入是1萬美元還是50萬美元,如果加薪10%都感到相同幸福。然而基林斯沃斯和其他研究者都強調,不只錢,其他許多因素都會影響人類的幸福感,包括人際關係、工作以及所居住的國家,「沒有任何單一因素(包括金錢)能完全主導幸福方程式。」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的最新數據,2021年美國收入最低的20%家庭,平均稅前收入約為2萬3000美元;中間20%的收入約為8萬7000美元;而收入最高的20%平均收入約為41萬8000美元;頂端的高收入者遠超過50萬美元。基林斯沃斯在他的論文中也寫道:「對於個人而言,繼續追求更高的收入完全是合理的選擇,這樣有助於追求幸福。」這句話應證了許多美國人的心聲,根據金融服務公司Empower去年的數據,年收入20萬美元或以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需要的中位數收入為35萬美元,才能感到生活壓力減少。然而,更多的金錢雖然有更多的快樂,但是這也不是絕對,因為帶來的「副作用」因人而異。有些人大幅加薪後的快樂之後會轉為失落,像是派對過後的空虛感;而有些人則自願降薪,因為不想擁有加薪之後也隨之而來的龐大工作量與壓力。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9-21 養生.心理學解密
活得好累!總是在討好別人 心理師:你可能有「好女孩症候群」
「好女孩症候群」用來描述一個人有某些行為或傾向,往往為了是取悅他人,試圖成為完美的人。想想「好女孩」這個詞本身:它讓人聯想到安靜、順從、漂亮的女孩。身為現代女性絕非易事,你應該可愛但不幼稚,性感但不低俗,要聰明但不炫耀,要有雄心壯志但始終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女性應該滿足的社會期待往往難以實現又相互矛盾。對於許多女性來說,日復一日地試圖滿足這些期望可能會對我們的心理健康造成損害。你可能因此有所謂的「好女孩症候群」。「好女孩症候群」是什麼、如何發現?該怎麼辦?什麼是好女孩症候群?「好女孩症候群」的概念並非起源於醫學,它是流行文化的產物,簡單的說,就是用來描述一個人有某些行為或傾向,往往為了是取悅他人,試圖成為完美的人。想想「好女孩」這個詞本身:它讓人聯想到安靜、順從、漂亮的女孩。他們會照顧別人,不會惹麻煩,植根於社會對女性應該如何以及他們應該扮演的角色的刻板期望,當偏離典型的「好女孩」行為時,他們會感到內疚,或害怕被評判。妳可能患有好女孩症候群的跡象「好女孩症候群」是一系列特徵的集合,當走向極端時會一定會對身心造成傷害。「好女孩症候群」有以下六種明顯的特徵:1.完美主義滿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是不可能的,完美主義也不全然是壞事。對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可以給你強烈的自我指導和紀律。但當你將自我價值感建立在你所取得的成就之上時,問題就出現了,請別將自我價值建立在其他人如何看待你的基礎上。有「好女孩症候群」的女性對其他人的回饋很敏感,這可能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2.討人喜歡討人喜歡是「好女孩症候群」的另一個常見表現。取悅他人的人善於預測他人的需求,並在滿足這些需求時獲得安全感和價值感。結果是,即使你受到不當對待,你也不會說出來,反而傾向服從。感覺自己只有對別人有用才有價值,這從來都不是一件好事,但對於有「好女孩症候群」的人來說,他們專注於滿足那些龐大且無法實現的需求,例如成為理想的伴侶、完美的父母和最好的朋友,並且從不給其他人帶來不便。3.將他人放在第一位你聽過「自我犧牲」嗎?為了另一個人而犧牲或否定自己。也許你放棄了你喜歡的工作來養育你的孩子,因為你的另一半不願意妥協。也許你總是同意去吃你同事最喜歡的午餐,也許你每個週末都會長途跋涉回家探望你的父母,儘管你的妹妹還跟爸媽同住。「好女孩症候群」的人總是將他人的需求置於自己的需求之上。4.身體形象問題飲食失調和「好女孩症候群」有關。另外,有「好女孩症候群」的人可能會以美麗的名義進行整形手術,以使自己看起來像其他人,可能會花很多錢購買時尚的衣服,總是試圖改變自己的外表。5.性愛困難性愛困難是「好女孩症候群」的另一個特徵。這些好女孩常常被視為天真純潔,以下是好女孩症候群在性愛關係方面的特徵:對發生(或想要)性行為的恐懼或內疚,尤其是當你想要的人或性行為不符合女性性行為的傳統形象時。很難理解自己的性需求和欲望,因為你總是專注於伴侶的快樂。自我意識(關於你的身體或其他任何事)阻止你與性伴侶充分溝通。即便對性行趕到不舒服,你不會有任何表示。難以辨識性愛關係中的危險訊號,可能涉及性虐待、拍攝性愛影像,或更廣泛的親密伴侶暴力。6.童年時期經歷創傷「好女孩症候群」的行為,例如取悅他人和完美主義,可能是一種過度警覺的心理狀態。過度警覺是一種長期警覺和危險感的狀態,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和焦慮等心理健康狀況有關。為什麼有「好女孩症候群」的人會出現過度警覺呢?以一個在遭受身體虐待的家庭中長大的人為例:他們可能很安靜、順從和自我克制,因為隱形可以讓他們安全地成長。他們可能會試圖讓一切(包括他們自己)看起來「完美」以避免衝突。他們可能被訓練為施虐者找藉口並隱藏自己的情緒。換句話說,幫助他們在虐待情況下生存下來的相同行為,形塑了他日後與他人交往的模式。如何克服好女孩症候群?除了尋求心理師的診斷與諮詢,還有以下方式來幫助自己!辨識和驗證感受當你有「好女孩症候群」,最重要的一步是識別並驗證你的感受。「好女孩症候群」的人往往總是表現得很快樂,但在內心深處,他們可能會感到憤怒、暴怒和怨恨,所有這些負面情緒都是女性被教導要壓抑或不要擁有的,但是感情是存在的。而且它們非常真實,承認這些情緒很重要。學習設定界限採取行動並練習設定界限,例如,學會對別人說不,而不會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即使有時為自己挺身而出會導致周圍的人做出消極反應。當父母發現孩子有好女孩症候群避免使用「好」和「壞」等字眼知教養是「好女孩症候群」的關鍵,你一定要有意識的避免使用「好」和「壞」「好女孩」「好男孩」「好孩子」等字眼,只對對具體行為進行評論,例如「你付出了很多努力」。承認身為人不是只有好或壞的標籤,裡面有很多灰色地帶。聽聽你的直覺父母也要教導孩子傾聽自己的直覺。當一個人不聽從自己的直覺時,很容易被利用,無法遠離有毒或可能有害的人,相反地,孩子可能還會試圖「修復」有毒關係。對孩子來說,當你教他們成為「好女孩」或「好孩子」時,他們就很容易受到掠奪者的攻擊,害怕被父母判斷為「壞」的孩子,更有可能保守被外人欺負的祕密。所以應該教導孩子堅持自己的觀點,相信自己的直覺,並在需要時尋求幫助。再見,好女孩!「好女孩症候群」如果走向極端,會損害身心健康和人際關係。對有「好女孩症候群」的人來說,他們覺得如果有人不喜歡他們,他們的價值就會下降。但我們無法取悅所有人,一旦真正理解了這一點,你就可以向前邁出一些大步。延伸閱讀:.「終有一天我會在你的人生場景中缺席」一位罹癌母親教會我們的事.妻婚後默默付出,卻換來夫外遇找小三!專家點出婚姻手原因.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4-09-13 失智.名人專家
老盟30週年推動「高齡五安 平權翻轉」 描繪高齡社會新藍圖
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百歲人生已不再是難事,這意味著長者在退休後,需重新思考並設計屬於自己的「第三人生」,積極規劃健康、財務、人際關係與娛樂等生活。今年適逢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老盟)成立30週年,特別於9月13日在南港展覽館一館舉辦「老盟30人權為師:第三人生記者會暨樂齡幸福五安新藍圖論壇」,聚焦「安適、安康、安心、安居、安全」五部曲,與專家共同探討高齡人權的未來發展。長者權益仍面臨諸多不平等根據國發會預測,臺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至2050年,65歲以上人口將達766萬。然而,在長者權益的方面,仍面臨諸多不平等。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張淑卿秘書長指出,在行動權與交通權方面,現有的大眾交通工具設計常見不符合高齡者的需求或數量規劃上明顯不足,例如低底盤設計公車有利於長輩,但卻有數量不足的問題;在社會參與上,儘管鼓勵長者擔任志工,但許多志工計畫的意外保險設有年齡限制,使得高齡者參與受限;就業權方面,雖然憲法保障每個人的工作權,但高齡者在求職市場上常被忽視,難以獲得工作機會。老盟30週年活動的與會貴賓包括中華民國行政院陳時中政務委員、衛生福利部邱泰源部長、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周道君副署長、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陳亮妤司長、中華民國立法委員王正旭委員、中華民國立法委員林月琴委員、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李若綺執行長、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倡議委員會李麗芬委員、社團法人愛福家協會涂心寧總幹事及老盟終身代言人郎祖筠、各領域專家與樂齡代表。陳時中:把長照打造成希望工程陳時中致詞時表示,年齡結構改變超快速,希望把長照打造成希望工程而不是老人工程,讓更多年輕人、社會力進到長照產業。長者並非社會的負擔,他們仍然能夠發揮價值。「第三人生」象徵著在退休後開啟的新篇章,是重新發現自我、回饋社會的重要階段,而健康則是這一階段最重要的基石。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關注長者的需求與權益,確保他們在安全、有尊嚴及在社會能充分照顧其需求的情況下生活。要實現高齡社會的美好願景,需要你我共同努力,正如老盟所倡議的「五安」,這不僅是為了長者,也是為了打造每個人未來充實且意義非凡的第三人生。他希望以後沒有老人這個分類,只有健康和不健康這兩類,希望未來大家都做一個快樂健康人。邱泰源:建立樂齡幸福的超高齡社會邱泰源表示,滿足長者的需求並保障各項權益,讓他們能夠安心生活,是整個社會共同的責任。2025年台灣將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面對高齡與少子化的挑戰,必須更加關注如何確保每一位國民在不同人生階段都能獲得全面且有尊嚴的照護。「活得久、過得好、健康有活力」的第三人生,也是老盟此次活動為每一位長者所描繪的美好藍圖。在這一階段,希望每位長者都能保持身心健康,並在社會中持續發揮價值與貢獻,建立樂齡幸福的超高齡社會。安適、安康、安心、安居、安全五部曲老盟理事長方力脩表示,老人福利工作老盟已耕耘三十年,未來還要努力下一個三十年,老人不是國家的負擔而是資產,由政府及全民共同努力打造高齡善良的社會,共同創造快樂健康有智慧且有尊嚴的老人福利國。政策倡導委員會召集人黃松林教授表示,老盟聚焦於「安適、安康、安心、安居、安全」五部曲,分別主張減少或消除年齡歧視,保障高齡者的基本人權;提升高齡者健康識能及相關醫療與照顧服務資源的可及性;加強推廣財務識能及平等參與就業市場與增加醫療長照資源等相關支持;提供安全舒適且交通便利的居住條件;透過社區協力及世代共融活動,活化高齡者專長與能力,重建自我價值。70歲照顧百歲雙親樂齡代表黃志亮照顧一百歲父親,一百零二歲母親,認為老人也要跟童子軍一樣智仁勇。現年70多歲的他,始終透過學習來不斷提升自己。他分享過去連自己的英文名字都不會寫,但如今卻能與外籍看護溝通,這對他而言是一項重要的突破。黃志亮強調,優雅老化至關重要,不應成為年輕人眼中的「怪阿伯」。此外,保持身體健康同樣不可忽視,要避免成為子女的負擔。另一位77歲的樂齡代表林玉燕認為年齡不是問題,重要的是心態,更現場獻唱一曲自創樂齡歌曲,人生五十才開始,六十還是小孩而,七十青春正當時,八十滿滿是,九十歡喜笑咪咪。林玉燕於活動中分享第三人生故事,並表示,「變老不代表變弱」,年長者需要家人和社會的關心,哪怕只是一句關懷的話語,也能帶來很大安慰,與長者溝通需要耐心。「退休後才是生命最美好的開始。」林玉燕說,因為可以全心全意投入自己的夢想,追求更豐富人生。老盟將持續與各界共同推動高齡政策,並透過樂齡幸福五部曲強調全面保障長者生活,翻轉高齡平權,提倡《老人福利法》修法,並建議更名為《高齡者權益保障法》。創造一個自主、自立及共融的健康長壽時代,讓每位長者都能在第三人生活得精彩,成為國家資產而非負擔,需要政府、全民共同努力。
-
2024-09-05 醫聲.高齡社會
共生社區/超高齡浪潮來了!高齡孤獨解方可靠「這方法」
「現在的65歲以上老人和過去的老人很不一樣,人不一樣,環境不一樣,所用工具也不一樣…」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在《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把我變成我們,11個臺灣共生社區實踐故事》新書分享會中指出,台灣正面臨高齡人口增多、孤獨等問題,在過去,談到老人政策,常以「照顧」角度出發,且常以一場場活動為號召,彷彿只要老人願意來參加活動,就算達標,但這樣的作法有其盲點,且並不足夠,推動共生社區,或許是問題解方之一。李若綺直言,現在的老人樣貌已經不同以往,逐漸出現改變,多數老人還是希望可以發光發熱、貢獻專長,從而得到尊嚴、認同、價值,因此以「照顧」為起點的政策,已逐漸無法吸引現在老人熱情參與。此外,即使不斷舉辦活動,但對於多數老人來說,參加活動後,日常生活、人際關係、心理狀態等,還是沒有多大改變,高齡、孤獨的問題依舊存在。從「共照」到「共生」,讓每一族群都能自在生活自2020年,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開始透過內部推動、外部輔導等方式推展「共生社區」概念。李若綺認為,共生社區強調的是讓社區內的年長者、年輕人或每一族群都可以「好好生活」,對於社區中的老人,也是從「社區共同照顧」角度轉變為「社區共同生活」,所有的「據點」,應該改變成「聚點」,讓每一個人都可以自在地相聚、生活。李若綺表示,由於各社區的族群、環境與文化等不盡相同,所以社區共生條件也不太一樣,因此沒有標準SOP,必須跳脫傳統思維,依據每一個社區的獨特性進行思考、設計,才能跨出第一步,在書中,就有許多做法可作為參考、啟發,每個共生社區的成立、運作,都有精彩、獨特之處。運用破框思維,才能幫助達標上述書籍作者高齡趨勢觀察家楊寧茵也認為,運用「破框」思維、跨領域合作,的確可以幫助共生社區的運作、形成。在實際走訪11個台灣共生社區後,她發現,從新北市民活動中心、臺南老街到彰化農村、花東偏鄉等,不同的共生社區各有不同做法。楊寧茵觀察到,在11個共生社區當中,有的是從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轉型,也有社區營造組織幫忙穿針引線,還有是從個人開始而推動共生之旅,無論那一種做法,推動者都必須觀察到社區所面對的問題、困境,結合破框思維、實踐能力,並連結公部門資源,且不被資源框架限制行動、思考,才有機會達到「共生社區-讓每個人都能在社區好好生活」目標。
-
2024-09-02 養生.抗老養生
股神巴菲特慶94歲大壽 曾自曝愛喝可樂及吃雞塊但有5個好習慣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8月30日歡慶94歲大壽,他曾透露自己吃得像個六歲小孩,不只天天喝五罐可口可樂,每周還會至少吃三次麥當勞雞塊,究竟他是如何在沉迷垃圾食物的同時,還是能保持敏銳,並管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呢?財星雜誌(Fortune)指出,祕訣可能就在於他的五個生活習慣。巴菲特相當喜歡吃垃圾食品,他曾在2017年的「成為華倫巴菲特」紀錄片透露,他常去麥當勞享用3.17元的早餐,吃香腸、雞蛋和乳酪,而且超愛喝可樂還有吃糖果,甚至對高油高鹽飲食也毫不忌口。億萬富翁比爾蓋茲也分享了他對巴菲特的飲食觀察,稱他主要吃漢堡、冰淇淋和可樂,可能為年輕人樹立糟糕榜樣。不過,巴菲特依舊能保持敏銳的思考與判斷力,管理他的商業帝國,原因可能在於以下五個生活習慣。第一、八小時的睡眠:巴菲特非常重視睡眠,通常每晚都會睡滿八小時,美國心臟學會的研究指出,良好的睡眠可以延長壽命,能緩解壓力、提升免疫力和穩定情緒等。第二、經常打橋牌:儘管巴菲特經營一家擁有70多家子公司的企業,但他確保每周會撥出八小時與朋友打橋牌,而這種智力遊戲有助於鍛鍊大腦。第三、輕鬆日程安排:巴菲特可能是地球上最有權勢的商人之一,但與其他大老闆不同的是,他喜歡讓自己的日程安排得比較輕鬆,且不做任何不喜歡做的事。第四、他喜歡讀書:巴菲特每天花五到六小時閱讀和思考,有研究顯示,閱讀可以預防認知力下降。第五、知足感恩並維持人際關係:巴菲特曾在2008年被問及保持健康的秘訣,他先是說從均衡飲食開始,立刻引起哄堂大笑。後來他才認真說,擁有良好的心態對他來說非常重要,知足感恩可以減少憂鬱、焦慮、慢性疼痛和疾病,且真正衡量人生成功關鍵在於,「看你想要愛的人中,有多少人真正愛你」。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8-27 醫聲.高齡社會
台灣將迎超高齡社會 老盟秘書長張淑卿:長者5權不平等
台灣即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老盟)秘書長張淑卿表示,長者在行動權、交通安全、就業權、社會參與權、終生教育權、健康權和居住權等「五權」仍面臨諸多不平等,政府應多鼓勵支持高齡者學習第二或第三專長,並積極規畫退休後的「第三人生」。隨著平均壽命延長,活到百歲已不是難事,意味著長者退休後,應重新思考和設計屬於自己的「第三人生」,積極規畫健康、財務、人際關係和娛樂等生活。張淑卿強調,今年是老盟成立30周年,並聚焦「安全、安心、安養、安定、安居」五安,呼籲社會共同關注長者的權益與生活品質。大眾運輸設計 不符需求張淑卿指出,長者在「五權」方面仍面臨許多不平等。例如,在行動權、交通權上,現有的大眾交通工具設計常見不符合高齡者的需求或數量規劃上明顯不足,例如低底盤設計公車有利於長輩,但卻有數量不足的問題;在社會參與上,雖然鼓勵長者擔任志工,但許多志工計畫的意外保險設有年齡限制,使得高齡者參與受限;就業權方面,憲法雖保障每個人的工作權,但高齡者往往在求職市場上被忽視,難以獲得工作機會。應支持學習第二專長教育權也是未來的重要課題,張淑卿呼籲,政府應設立針對高齡者的入學管道,支持他們學習第二或第三專長,並積極參與終身學習。在居住權方面,老盟將持續關注高齡者的居住安全問題,並推動適合高齡者的友善住宅政策。張淑卿提到,當前社會對高齡者認知需轉變,長者不應被視為社會負擔,而是潛在的資產。尤其65歲以上的長者已高達438萬人,若他們能積極參與社會、發揮第二或第三技能,將為社會帶來新的動能和價值。「退休後 才是最美好開始」77歲的林玉燕,現為新北市社會局關懷據點的講師,她表示,「變老不代表變弱」,年長者需要家人和社會的關心,哪怕只是一句關懷的話語,也能帶來很大安慰,與長者溝通需要耐心,對於不熟悉3C產品的長輩,年輕人的指導和陪伴非常重要。她以自身經驗為例,在公共場合有時因聽力問題感到不便,這些困難需要更多包容與理解,社會應多提供讓長者參與的活動,並鼓勵長者多出門,參加社交活動,有助於增進健康和心理的舒適感。「退休後才是生命最美好的開始。」林玉燕說,因為可以全心全意投入自己的夢想,追求更豐富人生。她60歲退休,先到美國探親,之後前往法國與小女兒同住,但她並未止步於此,回台後,積極學習並考取證照,成為衛福部延緩失智失能的講師。這些經歷讓生活變得充實而有意義,健康狀況也隨之改善。保障長者權益 迎長壽時代林玉燕在關懷據點帶動長者學習與互動,並鼓勵大家培養興趣與休閒,從而延續活力與熱情。她堅信,退休依然可以充滿活力和樂趣,她以「幫助別人,可以成就自己」鼓勵長者,只要不斷學習,就能夠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張淑卿強調,老盟將繼續倡議建立無齡社會,呼籲政府、社會及家屬共同努力,創造一個自主、自立及共融的健康長壽時代,讓每位長者都能在第三人生活得精彩,成為國家的資產,而非負擔。
-
2024-08-25 退休力.社會連結
重男輕女家庭沒人能健康長大!心理師建議:建立邊界不必硬當好女兒
七十歲的秀菊(化名)多年未和原生家庭聯繫。她和媽媽住得近,曾經一手打理老人家的所有事—大至報稅、小至剪指甲,只要媽媽一通電話就回家。重男輕女的母親把房子和財產都給哥哥弟弟,疼愛老么的母親有事情先找妹妹商量;但所有勞務都歸她。重男輕女家庭 沒人能健康長大秀菊在某次騎機車回娘家的途中車禍住院,媽媽沒有來看她,只是叨念著事情都沒人處理,問她何時會出院回家幫忙。一直為娘家付出的秀菊,覺得自己在那個家裡只是工具人,不平、怒恨,就再也沒有回去了。現在她不只和母親斷絕往來,和手足也形同陌路。鈺璽診所副院長蔡佳芬指出,傳統重男輕女的文化,使許多女性在傷痛成長,但她提醒,在扭曲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沒有人夠毫髮無傷,只是每個人的傷不相同。例如被溺愛的兒子,可能人生的自我、獨立自主的能力因此被抹煞,一輩子都無法成為他自己,溺愛從來都不是愛,而是傷害。而和媽媽關係比較好的妹妹,也很可能是從小學習到,迴避衝突、照顧哥哥弟弟、討好媽媽,是女兒在這個家唯一的生存策略。拿父母的錯誤行為恨手足,這不合理。更多的故事是,這樣家庭下的姊姊,因為不被重視、沒有資源,因此很努力,反而為自己掙得好的人生。「但也不能用結局來看待重男輕女這件事。」蔡佳芬強調,被忽視的女兒無論後來的人生如何,的確都被傷害了,若生命中沒有遇到其他的挫折,這個傷被藏得很好,可能就平安無事,一旦生命某一刻,不管是婚姻、工作、財務或其他面向,遇到了打擊,就會暴露出內在創傷。她會安慰個案,把創傷視為生命給的挑戰,雖然很苦,但仍值得努力面對,這是機會,處理深藏的困境,讓生命有所跨越。母親角色錯置 女兒成了假想敵小時候你塗鴉,媽媽說:「畫這什麼東西?我隨便畫都比你好。」青少女時對自己的外表沒自信,媽媽說:「怎麼有人長那麼醜!」在無人可以倚靠的家好不容易長大,成年後找到不錯的工作,替自己買了車,媽媽說:「我都沒買過這麼貴的東西。」找到好的伴侶,媽媽患得患失,覺得自己比女兒好,為什麼嫁得比女兒差?有些女性的成長過程裡,不但是女兒,也是媽媽的假想敵。母親角色不總是如傳頌中的慈愛包容充滿愛,媽媽嫉妒女兒,女兒不敢幸福,彷彿擁有幸福人生是對母親的背叛。「那些母親不只嫉妒女兒,」長期關注女性心理議題的臨床心理師黃惠萱指出,這樣的母親本身就有嫉妒的議題,內在的匱乏感,讓她覺得自己總是少了什麼,讓她看見別人的好會感到不公平,嫉妒的情緒會出現在各種人際關係裡,其中,需要母親呵護照顧的孩子最為脆弱,無力回擊也無法逃走,在親子關係裡會吸收承擔最多。黃惠萱補充,嫉妒女兒的母親把自己放錯位置,已經是成人的她,還用小孩子的位置跟女兒較勁。這樣的位置錯置不限於母親,也有父親會在和年幼兒子遊戲時很認真爭個輸贏。他們沒有過渡到大人的位置,卻成為了父母。她說,每個人都會有嫉妒的情緒、競爭的議題,人生早期如何看待競爭、以什麼方式回應並生存,會形成一個人對應各種人際關係的藍圖。而母女又加上性別議題,不成熟的母親會把女兒視為自己的延伸,或是競爭對象。女兒因母親的嫉妒受苦,有的從嬰幼兒就開始、有的是青春期,有的是前面都很好,到了成年期才有,純粹是看母親自己生命是哪一關過不去。這樣的母親多數不會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因為她只是用被母親對待的方式,來對待她的女兒。心理師建議 建立邊界 不必硬當好女兒母親是我們在世界第一個建立關係的人,女性受母親影響至深,對於成長過程因母親而傷痕累累的女兒,臨床心理師黃惠萱第一人稱建議如下:請想像你和母親的是兩個圓,母女關係就是兩個圓的重疊處。重疊面積多大、內涵是什麼,是兩個人共同決定的。成人親子的關係裡,常常是女兒想重疊的,和母親不同,每個人對關係的期待不一樣。如果你已努力但是關係沒有改善,我建議,人生不要花那麼多時間在重疊處,不要一直用媽媽認可的方式,企圖做個「好女兒」。我認識一些長者,決心拉開和母親的距離,不要讓自己因為不健康的關係而受傷,這樣已經很棒了。更積極的做法是,看重和母親沒有交集的其他部分,了解人生不只有媽媽給的這張考卷,不需要以畢生之力想在母女關係拿高分,去開展更多可能、發展更多關係。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2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網路媒體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媒體對精神健康的影響」。這次很榮幸能邀請到「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教授就這重要的議題,由他邀請關心這議題的學者分別寫出他們的看法。胡董事長本身以「精神病理學」的專長點出沈浸於「數位網路媒體的資訊大海」對精神健康的影響,並提出個人「精神樂活」的觀點。→想看本文基金會精神健康指數組召集人楊聰財醫師肯定媒體在健康和精神健康報導的關鍵角色,但更強調其責任不僅僅是提供信息,更是要以負責任和倫理的方式來影響和引導公眾的健康行為和態度。大學通識中心的張松年教授以從事教學與輔導的觀察,點出網路媒體對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他語重心長地指出:「停止嘲諷批評,結合有志之士,同道中人,找到這些需要幫助的學子,提供真實、安全與溫暖的連結機會,使他們重新擁有自信、人際與目標,自然能抵擋網路的負面誘惑,進而再影響更多需要幫助的年輕生命。」在現代網路科技創造的自媒體時代,媒體結合手機、網路科技的力量,影響力已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隨時隨地取得想要的資訊,看似是方便的事,但我們常忘了人類的慾望是個無底洞,當面對網路透過演算法為你量身打造的海量資訊世界,很難有理性選擇的招架之力。以筆者在大學的教學經驗就發現,網路沉迷的學生,往往在「線下」真實的課堂教室沉默寡言,缺乏反應,甚至連分組討論時間,也發現全班靜悄悄,因為即便坐在同張桌子,也用Line文字溝通,放棄語言交流。這樣奇異的現象不禁令人憂心。 青少年期是自我概念發展的關鍵,克服成長問題的成功經驗,將會有助於發展出良好的自我,為心理健康打下基礎。台大醫學院胡海國名譽教授提出的「精健道」中有精闢的見解,他認為「自我,內含心理與腦兩個成分」,「人與環境之連結,推動腦與心境之互動」,這樣的互動歷程就會得到所謂的成長經驗。「融入越多的環境元素,經驗就越多,腦細胞連結愈多,思考愈多元,自我就愈豐富。」而負面的環境元素,如課業成績不佳,同學的排擠、父母的叨唸、身材外貌的比較、缺乏興趣或專長等壓力,引發的情緒需要紓解,問題更需要時間思考、學習、試誤練習與反思,心與腦有如此理性的互動歷程,問題才能獲得改善,自我才能獲得成長,更能適應社會環境。然而青春期的大腦正是情緒發展最豐富,但掌管理性思考的前額葉皮質尚未成熟無法對其有效控制的階段。網路媒體的優勢,就在於它能以豐沛的資源,快速的回應青春期大腦多變情緒的需要,以虛擬的環境取代了真實環境的連結,使腦與心境互動的歷程經驗,與真實的社會環境元素有很大差異。這些差異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產生的影響有:一、從網路媒體看到的世界相對窄化與膚淺,青少年易沉溺於片段的資訊洪流無法自拔:網媒透過演算法程式不斷推播相類似的資訊,看似豐富的資訊,卻並非多元,甚至是窄化的,且資訊量太多,無法細看,更別說思考判斷,因此資訊長度往往愈來愈短,短視頻當道,也就無法談深入的議題,只能追求趣味。青少年不斷追求趣味,卻不思考,或精準地說無法思考,變成反應機器。結果就是花了一大堆時間,接收了一些光怪陸離的資訊,卻不知意義在哪裡?網路世界下線後,失落感、罪惡感更嚴重,若在真實世界又缺乏有意義的連結(如追求生涯目標、良好的人際關係等),就會又退縮回網路世界,繼續飲鴆止渴。因此,筆者認為網媒透過演算法的「餵養行為」應該要立法加以約束。二、從網路媒體看到的世界相對虛假與誇大,社會比較效應下更覺得自己真實生活無趣:本來網路媒體就一切以「吸引眼球」衝高流量為最高宗旨,虛假與誇大成為常態,有了AI以後,許多訊息更難辨真偽,於是現實生活中不曾出現的帥哥美女,在網路上層出不窮;從未體驗過的奢華生活,在網路上比比皆是;奇蹟式的成功經驗,在網路上四處傳播,讓青少年在社會比較的效應下更是自慚形穢,自信低落。故個人認為網路媒體的AI濾鏡或影像生成功能,如果無法管理至少要有標示才能區辨。三、從網路媒體獲得的肯定相對簡單又快速,真實環境自尊低落的青少年更易依賴其中:課業成績不佳的挫敗,需要花費許多心力思考,付出努力累積實力,才能有一點的進步。但在虛擬的網路世界,只要多花一些功夫的在電玩中練功即可獲得勝利,失敗還可輕易滿血復活;貼張美美自拍照就能得到許多的愛心;甚至在網路上誇張的酸言酸語或譁眾取寵的故事,也可以獲得許多大拇指按讚。這使得其線上與線下的自我意象,有很大落差。如果青少年更喜歡網路上的自己,自然就不會願意在真實世界付出更多的心力來努力創造更好的自我。雖然,有些人際關係不佳,性格孤僻,處於團體邊緣的青少年,可透過網路媒體與社群,找到歸屬、支持與肯定,重新點燃其對生命的熱情。但也可能因社群媒體傳遞的負能量,同病相憐,相互取暖,更難走出自我封閉的世界。如果香菸可以課徵菸品健康福利捐,手遊或社群媒體APP,或許也可以課徵心理健康福利捐,增加網媒之社會責任。以筆者從事教學與輔導的觀察,網路媒體對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對於那些本來就已具備有高自信、有與自信匹配的能力、良好的人際關係與生涯目標的學生而言,影響尚輕,但對不具前述條件的學生,網路媒體正好擴大了負面影響。如胡教授所言:「不用心汲取環境元素,經驗就貧乏。」 「不用心汲取環境元素,是由於:不關心、不專注生活,忽略環境元素或者對環境場景,只是反應它,而不汲取它。」現在我們的確看到許多缺乏自信、人際關係與生涯目標的年輕學子只關心網路環境,不在意實體環境,只是反應,而不汲取,無怪乎有某大學教授形容大學生上課有如「人形墓碑」。可惜的是嘲諷無法激勵他們放棄與虛擬世界的連結,甚至適得其反。我們能做的事是,停止嘲諷批評,結合有志之士,同道中人,找到這些需要幫助的學子,提供真實、安全與溫暖的連結機會,「三五成群、溫暖人心」,使他們重新擁有自信、人際與目標,自然能抵擋網路的負面誘惑,進而再影響更多需要幫助的年輕生命。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2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由精神健康的觀點論台灣媒體的影響和責任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媒體對精神健康的影響」。這次很榮幸能邀請到「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教授就這重要的議題,由他邀請關心這議題的學者分別寫出他們的看法。胡董事長本身以「精神病理學」的專長點出沈浸於「數位網路媒體的資訊大海」對精神健康的影響,並提出個人「精神樂活」的觀點。→想看本文基金會精神健康指數組召集人楊聰財醫師肯定媒體在健康和精神健康報導的關鍵角色,但更強調其責任不僅僅是提供信息,更是要以負責任和倫理的方式來影響和引導公眾的健康行為和態度。大學通識中心的張松年教授以從事教學與輔導的觀察,點出網路媒體對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他語重心長地指出:「停止嘲諷批評,結合有志之士,同道中人,找到這些需要幫助的學子,提供真實、安全與溫暖的連結機會,使他們重新擁有自信、人際與目標,自然能抵擋網路的負面誘惑,進而再影響更多需要幫助的年輕生命。」媒體對一個人健康或精神健康的影響媒體對個人健康和精神健康的影響是多方面且複雜的,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面:A=正面影響1. 教育與信息:媒體可以提供有關健康和疾病預防的教育信息,例如健康飲食、運動和預防疾病的方法。2. 支持和社區:社交媒體平台可以幫助人們找到支持群體,分享經驗和感受,這對於那些面臨健康挑戰或心理問題的人來說尤為重要。3. 心理健康支持:通過宣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媒體可以減少心理健康問題的污名化,鼓勵更多人尋求幫助。4. 娛樂和放鬆:娛樂節目和電影可以幫助人們放鬆和減壓,提供一種逃避現實壓力的方法。B=負面影響1. 身體形象和自尊心:媒體經常展示理想化和不切實際的身體形象,這可能導致觀眾(尤其是年輕人)對自己的身體感到不滿意,進而影響自尊心和心理健康。2. 焦慮和抑鬱:持續接收負面新聞或暴力內容可能增加焦慮和抑鬱的風險。此外,社交媒體上的虛假信息和霸凌行為也可能對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3. 睡眠質量:過度使用電子設備和媒體(特別是在晚上)會干擾睡眠,影響身體和心理健康。4. 成癮:媒體和數字設備的過度使用可能導致成癮,這會影響工作、學習和人際關係,進而影響整體健康。C=綜合考量1. 信息過載:過多的信息(尤其是矛盾或不一致的信息)可能導致心理壓力和信息疲勞,影響決策能力和心理健康。2. 行為影響:媒體中的廣告和內容可能影響個人的飲食、消費和生活方式選擇,這些選擇可能對健康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了解這些影響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管理媒體使用,並減少其潛在的負面影響。同時,促進正面的媒體內容和使用習慣可以幫助我們改善整體健康和幸福感。媒體對一個人或者是社會整體身心情緒精神健康的重要性媒體在現代社會中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對個人及整體社會的身心情緒和精神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首先,媒體作為信息的主要傳播途徑,能夠快速廣泛地影響公眾的思想和情緒。正面報導可以提升人們的士氣和信心,而負面新聞則可能引發恐慌、焦慮和抑鬱。媒體對個人精神健康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信息過載與焦慮:隨著社交媒體和24小時新聞頻道的普及,人們無時無刻不在接收大量信息。這種信息過載常常讓人感到疲憊和焦慮,尤其是當信息中包含大量負面或衝突性的內容時。持續暴露在這些信息中,容易讓人產生焦慮、無助感和抑鬱情緒。2.社交比較與自尊心:社交媒體上的完美形象展示,往往讓人們不自覺地進行社交比較,這可能會降低自尊心和自信心。看到他人的成功和快樂,可能讓一些人感到自己的生活黯淡無光,進而引發抑鬱和焦慮。3.資訊可信度與心理安全感:媒體傳播的信息是否真實、可信,直接關係到公眾的心理安全感。假新聞和誤導性報導不僅會誤導公眾,還會破壞社會信任,造成社會恐慌和不安。4.正能量的傳播:儘管媒體常常被批評過度報導負面新聞,但它也有能力傳播正能量和希望。積極向上的報導可以激勵人們,鼓勵他們面對挑戰和困難,從而提升整體社會的精神面貌。5. 對於整體社會來說,媒體的影響更為深遠。媒體報導可以塑造公眾輿論,影響政策制定,進而改變社會結構和運作。例如,關於公共衛生、環境保護和社會公正的報導,可以喚起公眾意識,促使政府和相關機構採取行動。另一方面,媒體也可能因不負責任的報導而加劇社會分裂和對立,破壞社會和諧。因此,媒體在現代社會中扮演著雙刃劍的角色。媒體對一個人健康或精神健康應有的責任媒體對於個人健康或精神健康的責任是一個複雜而重要的議題。以下是一些主要方面:1. 準確報導媒體應確保所傳遞的健康信息是準確且經過驗證的。這包括引用可信的來源和專家的意見,避免傳播未經證實的謠言或錯誤信息。2. 避免誇大其詞媒體在報導健康議題時應避免誇大其詞或引發不必要的恐慌。誇大的標題和內容可能導致公眾過度焦慮或錯誤行為,從而影響其健康和精神健康。3. 平衡報導在報導健康議題時,媒體應該提供平衡的觀點,不僅展示問題的一面,也應該展示解決方案和正面的例子。這有助於公眾全面了解問題並積極應對。4. 隱私保護在涉及個人健康和精神健康的報導中,媒體應尊重個人的隱私,避免披露敏感信息或進行不必要的曝光,這可能對當事人造成二次傷害。5. 教育和提高認識媒體應利用其影響力來教育公眾,增進他們對健康和精神健康的認識。這包括傳遞正確的健康習慣、提供心理健康支持的資源和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6. 支持弱勢群體媒體應特別關注並報導那些在健康和精神健康方面處於弱勢地位的群體,幫助他們發聲,並推動相關政策和社會支持系統的改善。7. 鼓勵尋求專業幫助在報導涉及精神健康問題時,媒體應強調尋求專業幫助的重要性,並提供相關的資源和支持信息,幫助受眾找到合適的幫助途徑。結論媒體在健康和精神健康報導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其責任不僅僅是提供信息,更是要以負責任和倫理的方式來影響和引導公眾的健康行為和態度。延伸閱讀2024/8/19 尋尋覓覓媒體資訊大海中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8-18 退休力.自在獨立
長女的代價!故事到我這一代應該有所不同 彭蕙仙過來人建議:3大關鍵改善母女關係
作家彭蕙仙的女兒羅晴是長女也是獨生女,羅晴曾跟媽媽說,她很訝異,媽媽在高壓嚴厲打罵教育下長大,成為母親後,竟然用尊重孩子身心、自由發展的蒙特梭利教育法對待她。彭蕙仙在中年之後開始閱讀與母女關係有關的書,在讀到「長女情結」時,有被理解、不孤單的感覺,心想著,如果早一點讀到就好了!以前的她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倒楣的人,在和母親的糾葛中痛苦不堪,後來才知道,原來這世上有許多女性因為長女身分,上演著相仿的人生,她並不是唯一因此受苦的人。媽媽對待方式帶來的痛苦,讓她有意識地在對女兒時不要重蹈覆轍。因為她相信,「故事到我這一代應該有所不同」。這個信念來自於一本北歐的小說。故事的原型是作家及她的媽媽、外婆三代的故事,在這部三代女人的故事裡,彭蕙仙看到作者擁有很多與她類似的情結。小說的主角,也就是身為三代的孫女,是個大學生,她說:「可是,故事到了我這一代,應該有所不同了。因為我是一個有知識,而且有能力改變的人。」這段話成了彭蕙仙思想的啟蒙—她的媽媽因為生命經驗的局限,成為和母親相似的媽媽,但她是受過教育、有能力的世代,故事應該從她開始不同。改變並沒有像是揮舞魔法棒瞬間發生,但卻讓她從被逼迫的、受害者的設定中解放,轉換成為一個有能力扭轉局勢的角色。爾後人生在每個可以改變的微時刻,她沒有馬上拒絕,願意停頓、思考,做一些不一樣的事。和媽媽和好並不表示認同媽媽做法,母親造成的負面影響仍然存在,但她已經長出能量面對這些傷痛,甚至能夠超越,不再被捆綁。療癒長女情結 多愛自己一點心理學的研究中,長女是所有孩子中最容易過度認同母親,忘記自己的需求和發展的孩子,也比較容易焦慮、得到憂鬱症,而且長女情結會世代遺傳,對此沒有意識的長女,成為母親之後,也會用同樣到方式對待孩子,造成長女情結的世襲。鈺璽診所副院長、振興醫院特約醫師蔡佳芬,專長是老人精神醫學。她觀察,許多沒有兒子,卻重男輕女的家庭,媽媽會對長女說:「我把你當兒子栽培。」但卻沒有把長女當兒子愛,甚至把沒有生兒子的失落,與對兒子的期待,加諸長女身上,造成母女間的糾葛。她建議為此所苦的長女們,不要過度付出,多留點餘裕愛自己。同時不要期待父母改變,唯一能夠改變的,只有自己。她提醒,不控訴父母加諸身上的苦、不為此掙扎,並不表示同意這些是對的,而是我們已經大到足以明白,無論原生家庭給的是對是錯,我們都已經不是得仰賴父母才得以存活的孩子,我們已經長大,有能力為自己努力,走上新的人生。過來人建議 3大關鍵改善母女關係彭蕙仙身邊有許多長女朋友,每次聚會,都免不了吐槽起自己的媽媽,相互取暖。前幾年,朋友們發現彭蕙仙不太一樣了,有時好奇,彭蕙仙就會分享自己做了哪些事,但她深知,母女關係如何解只有自己知道,每個人的故事與處境不同,人際關係並不存在「有為者亦若是」的道理。對她來說,做到以下三件事,才讓她有機會和母親和好:拉開物理空間:彭蕙仙建議不要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即便母親生活無法自理,也要想辦法找人來照顧,在外面租個小套房,用最少的代價,換取每日自己的時間與空間,撐出空間給自己,才有空間對媽媽。拉開心理空間:心理上告訴自己,媽媽只是你所有人際關係「之一」,不是全部。若遇到掌控欲很強的媽媽,你也有很大決定權,從她的掌控感中逃出,有意識去調整自己的人際關係。換個框架看媽媽:其實人是很立體的,如果媽媽只是方法不好,不是打從心裡不愛這個孩子,換個框架之後會發現,媽媽其實做了許多愛你的事,只是方法拙劣。彭蕙仙分享,她在改變看媽媽的框架後,發現媽媽喜歡潑冷水不是針對她,比較不會敏感於媽媽的冷言冷語,還願意讚美媽媽、牽媽媽手、抱媽媽、嘗試跟媽媽聊天。自己先改變,就有機會改變兩人的關係。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責任編輯:陳學梅★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4-08-16 醫療.精神.身心
17歲確診思覺失調!當年醫師的一句話讓我勇敢走過29年
「如果你不會害怕,那麼就要勇敢地接受它。」這是我當年被確診後,醫師跟我說的一段話,至今我記得牢牢的。在那次確診後回家,我一個人蒙在棉被裡大哭,默默地承受了這一切。我不是一個害怕生病的人,17歲前只要生病了,我都會跟媽媽拿健保卡,一個人到診所就醫。世事難料,這一生既然跟這樣難醫治的疾病結下了緣分,就在一次發作之後,被朋友帶去醫院治療,當時雖然很不安,但是天性樂觀的我,心想「也許老天爺看我太忙了,要我休息、度假、享福啊」。發病時幻聽幻影過去此疾病稱為「精神分裂」,現今改稱「思覺失調」。17歲那年,我突然感覺自己的生活變得不一樣,不斷地聽到有人在耳邊說話,常看到神明和王母娘娘的身影,我不敢跟家人說,我只知道我大概要去看醫師了,我求助於教會的大姊姊,從此展開了我的治療之路。那時我在一家幼稚園工作,卻因為生病離職了,隔年母親也生病,我必須在家照顧她,但我隱瞞了我生病的事情,經常家中、醫院兩頭跑,搞得身心俱疲。也常想我是否應該再就醫,可是當時的我連出門都懶,因此中斷治療一年多。隔年母親往生,全家都深陷在悲痛中,爸爸和哥哥都忙碌地為媽媽策畫追思會,而我卻把是否再就醫的事放在心上,在爸爸和哥哥恢復工作之後,我又踏上了治療的路程。這麼多年來,我一直為自己的健康努力,26歲那年,因為病情的不穩定而發作,竟要從自家5樓跳下去,在大家的勸阻下將我強制送醫,那一年是我人生轉變的開始,我告訴自己「將來我的人生,一定要變得不一樣,變得光彩奪目」。康復之家找到愛29年來,我不斷地嘗試新的用藥,也在醫院社工介紹下,來到彰化縣康復之家,多年來在這裡受到照顧,有時會想家,但很快就調適過來,我在這裡住了18個年頭,每一天康復之家就像一個小型社會,每一個住民都是生命的鬥士,雖然我是一個病人,但我也想要活出自己,讓自己的生命有光彩。如今的我,依然有病,依然有幻聽幻覺,但我知道必須要勇敢,我也算堅強,住院時、在康復之家,我也交到許多好朋友,大家雖然身心不健康,但是都有一顆勇敢的心,面對病魔、面對未來都有不一樣的挑戰,縱使我們還需要治療,吃藥或打針,但我還是希望自己再勇敢一點,也因為我的勇敢,不會再害怕了。專業觀點/思覺失調盡早治療 可避免疾病惡化【整理/記者黃妙雲】精神分裂症因長期被汙名化,使許多患者不願就醫,台灣2014年正名為「思覺失調症」。這是一種慢性且重大的疾病,與腦內功能運作失常有關,好發於青少年晚期及成年初期。思覺失調症臨床症狀,包括知覺、思維、情感、行為等功能性障礙,特別是與一般人的現實有明顯脫節,以幻聽最常見,或病患深受聽覺的控制,按照某個聲音去殺人或自殺等,也可能出現被害妄想,總覺得有人在某處監視他並打算加害於他,因而過度恐慌,可能重複一些怪異的舉止,突然間表現得很退縮、不與任何人互動,某些患者還會出現暴力的攻擊行為、傻笑、大哭。早期症狀可能包含了睡眠型態的改變,如突然難以入睡、多夢,或容易受驚醒等,情緒上的變化,對人際關係和周遭事物變得不理不睬,失去原本的熱情,行徑逐漸變得難以理解、怪異、愛發愣,思考障礙,失去組織語言的能力,開始胡言亂語、言語片段等,這些初期症狀若可及早注意,將能盡早處置而避免疾病的惡化。在治療上,思覺失調症往往需要長期用藥來調整腦部化學物的濃度,再佐以心理治療、家庭治療、環境治療與精神復健等方式,以改善精神官能異常的症狀。(資料來源/元氣網疾病百科)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8-1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一個令我振奮的台大醫學系招生政策的改變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台大醫學系招生政策的改變」。一位非醫師的醫院行政人員以他在醫院的觀察,寫出他認為醫師的培育,不只需要傳授科學知識與技術,更要讓醫學生學會同理心、關心別人的痛苦,並說出他對日前台大醫學系申請入學將採計社會科的讚許。→想看本文這篇文章引起兩位關心醫學教育的台大醫學系校友注意到母校招生政策向前跨一大步的深思,各自寫出他們對這招生政策的期許。最近報上一則新聞,使我興奮萬分。「台大醫學院醫學系日前召開112學年度第3次招生委員會。會議中決議通過,從115學年度起,將會從原先學測採計『國文、英文、數A、自然』,改為『國文、數A、自然、社會』,以社會取代英文。至於校方為何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台大註冊組主任李宏森透露,可以進入台大的學生,通常英文能力都不會太差。入學後還有必修大一英文及進階英文,畢業前也需達到全民英檢中高級的門檻,相信學生可具備基本英文能力。但學生未來需要因應AI、元宇宙、各種傳播科技及創新想法需要,必須注重社會人文素養及社會科學面向的思考,故將採計英文考科改為採計社會考科。」作為一位關心醫學教育的台大醫學系校友對這「突如其來」的新辦法事實上有點驚訝,因為這將是台灣在「如何選擇醫學生」踏出的一大步。想不到一位關心醫學教育的非醫師來稿,使我開始更深入地思考這招生政策改變的意義。同時為了提高醫療團隊與社會大眾對這問題探討的深度,我也另外邀請一位也是台大醫學系畢業生,目前正負責某國立大學醫學院的醫學人文課程的醫師發表他的看法。個人自從醫學院畢業後,曾在台大醫院完成四年住院醫師訓練並做了一年主治醫師,而後到美國又從頭接受同一學門的住院醫師三年完整訓練,研究員一年,而後在美國大學醫院教學十九年。回到台灣致力於醫學教育有關工作也已二十幾年,以下容我說出我對台灣醫師培育的隱憂,以及對母校這次的招生新政策的期望。當我在1998年回國時,最先三年我在慈濟醫學院服務。當時這學校的醫學系還沒有畢業生,最高年級是五年級學生,而以我這種對醫學教育的主要興趣在於臨床醫學的醫師,有機會參加這所臨床醫學沒有傳統包袱的新醫學院正是我最理想的工作地點。我與早我幾年回台參加這醫學院草創的學長李明亮校長一見如故,就放手一博地共同奮鬥。這三年下來,我對台灣醫學生的印象是他們看起來比起美國醫學生年輕許多,而且想法方面也比較不成熟。我當時以為這只是反映美國的醫學生大部分都是高中畢業後進入大學四年(可能來自文科、理科、工科或pre-med 醫學準備科)而後才選擇攻讀醫學,所以年齡上比起台灣絕大多數醫學生都是高中畢業後直接進入醫學系的來得老成,但更重要的是美國醫學生在中學畢業後,進入醫學院之前的大學階段有充分時間思考自己的興趣與前途,而後才選擇學醫這條路。後來我轉到和信醫院在黃達夫院長的醫學教育基金會工作之後,我有機會全職從事台灣的醫學教育工作,前後參與台灣醫學院評鑑委員會(TMAC)的成立與實際工作、教育部醫教會的執行秘書、常務委員,而涉足台灣醫學教育多年,直到幾年前才引退,所以我對台灣醫學教育也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在這種背景下,我有機會提出對台灣醫學教育的看法與建言,而對「台灣醫學生的甄選與培育」也有一些看法。記得在醫學教育基金會的主持下,我們對這主題也前後開了幾次國內、國際的專題討論。最初我們的結論都認為台灣醫學生的甄選都偏重於知識,但對於他們的態度、判斷、學醫的動機與人文修養都無法好好測試,而且醫學院前兩年的「醫預科」常受到基礎與臨床醫學的擠壓,通識與人文教育都未能有效地加強醫學生對人文關懷的深度,也因此醫學生對「病人」的「人」方面的關懷遠不如對「病」的了解。然而當我看到我們兩個在美國成長的小孩在中學時代的必修課程都是均衡的發展「文學」、「歷史」、「哲學」、「社會學」、「物理」、「化學」、「數學」「生物」等等學科,而在美國與我的同事過或被我教過的醫師,他們來自不同的大學醫學院,我也發現不管他們多早或多晚決定學醫,在中學課程並沒有因為要學醫,而少修文史哲學等社會科學。因此我越來越覺得在探討台灣的「如何選擇醫學生」時,我們應該追朔他們在高中三年裡,是否因為中學注重聯考績效的政策下,從高一入學就「分組」「分班」,對將來想唸醫、理、工學院的學生因為大專聯考不重社會學科,而失去同樣程度的學習機會,而相對的,想唸文、法、商、社學院的學生,對數理科學的課目也沒有同樣程度的學習機會。這種以大專聯考為目標的中學教育嚴重影響中學生的「全人教育」,而這才是今天在進入醫學系後,不管我們如何加強人文課程,仍然無法培育出對別人的受苦有敏感度的好醫師的最大原因。個人對理工科所知有限,不敢多說,但作為從事醫療工作者,面對的是遭受疾病折磨的病人,我們所培育出來的醫師如果只知道科學面的醫療,而對病人與家屬的「感情」、「心理」、「人際關係」沒有「敏感度」的話,這種醫師將無法對病人產生「感同身受」的「同理心」,而給予病人與家屬所需要的幫忙。我深信,醫學生在中學教育的太早分組,使他們輕視忽略這方面的素養實在是台灣醫學教育最致命的缺憾。在台大醫院備受醫學生敬重的宋瑞樓教授,從台大醫學院退休以後,就全心投入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的團隊。當我參加和信團隊以後,宋教授常與我分享許多他的智慧。他常說,我們教學生最重要的是要替他們培養出「受體(receptor)」,如果學生沒有「受體」,我們講了半天的人文關懷,他們還是沒辦法領會這些知識的重要性,而始終學不會應用同理心來照顧需要幫忙的病人。我想,我們如果在學生中學階段,就因為「短視的利益導向」,太早就讓學生因為將來想要走哪條路,而只注重儘早灌注加強某些專門的知識,而使學生因此而喪失其他重要知識的學習,這種教育限制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犧牲了全人教育的機會,以致無法培育良醫的遺憾。我深信最近台大醫學系選才的改變,就是要徹底改變這種教育的缺點。如果我們今天醫學系的學生,在他們早期的養成教育,就有機會領會社會學科的重要,那麼這些醫學生將會有比現在的醫學生具有更好的人文教育的「受體」。我深信最近台大醫學系這選才方法的改變,一定是經過多年的醞釀,也一定有遇到過阻力,因此遲遲未能付諸於行,對於一個歷史最久的醫學院,這種改變更是不容易。我深信這一條路是對的,我在此要向這些「先行者」道出我心中由衷的敬佩,也祝福母校可以以身為台灣醫學教育「執牛耳」的地位,再度獨領風騷,領導台灣的教育系統培育出更適合學醫的人才。每個新的政策都會碰到阻力,越大的變革就會碰到越大的阻力,但我深信這條路遲早會讓台灣培育出更多的具有對病人受苦的敏感度的良醫。延伸閱讀2024/8/12 醫病平台/醫學系為什麼要採計社會科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8-04 名人.劉秀枝
劉秀枝/畢業半世紀 醫師群英會
有位定居美國還在執業的醫學院同學近日返台,一位同學大手筆請吃高檔海鮮晚宴,15位同學及眷屬共28位熱鬧出席。1973年從醫學院畢業的我們,邁入第51年,好像一晃眼半個世紀就過了。在場的同學都已76歲,但除了3位完全退休外,12位同學大都還在自己診所看診或在大醫院兼診甚至開刀,有的還另闢事業第二春如創立生技公司或經營農場。一位婦產科同學說,他第一個接生的孩子已50歲,而最年輕的是幾天前才生下呢。還有位內科同學精力充沛,不僅平常看診,當天還遠至嘉義做公益演講,題目是「生活習慣好,健康沒煩惱」,再趕回台北參加這場晚宴。不常碰面的嫂夫人們見面的第一句話常是:「妳都沒有老」、「妳一點都沒變」或「妳愈來愈漂亮了」,大家相視而笑,明知是美麗、善意的謊言,但那天有位聰慧的嫂夫人說:「這些好話有『治療』效果,而且不用掛號或付費喔!」席間,每位同學輪流站起來講幾分鐘,分享近況或感言,逸趣橫生。大家的雙親都已往生,孩子們事業各有成就,孫輩也都聰明可愛,但沒有人炫耀。當同學發表感言時,他或她的另一半專注的、微笑地聆聽,而且深情款款地看著他或她,一幅幅好美的畫面,看得我目不轉睛。我們的年代,當醫師娘很不容易,醫師不論是開診所或在教學醫院任職,需全力投入醫療,醫師娘常扛起家務、理財、親子教育,以及照顧公婆等重任,有位嫂夫人還到婦產科診所親切招呼病人,讓病家心情放鬆。如果夫妻兩人都是醫師,那更是彼此尊重,避免在專業上比較或競爭。因此每次看到同學們,夫妻經過多年磨合,彼此珍惜,很有默契,不僅替他們高興,也打從心裡敬重他們。兩位開業的同學在這次聚會中不約而同提到,隨著年紀愈大,經驗愈多,看診其實是一種享受。因為在聊天中瞭解患者的病痛,加以治療,而且還記得病人及其家人或親戚的名字,讓病家感到窩心,對醫師有信心且信賴,行醫果然也是一門藝術。聊到當年同堂上課的124位同學,已有17位(13.7%)往生,大家都強調健康與活力最重要,且趁著身子還硬朗(有位還是乒乓球高手)時出外同遊,所以現場開始計畫明年同學會來趟日本賞櫻行。當年我們就讀的台北醫學院篳路藍縷,設備、師資都欠缺,在「沒人管、沒人疼」的氛圍下,同學們自強、互助、凝聚力強,練就一身韌性,因此在每個科別都有優異表現。我想,如果剛進入醫學院時也有研究者對我們做問卷調查,並長期追蹤,也許也能像長達86年的「哈佛成人發展追蹤研究」,證實:正向的人際關係,包括與伴侶、家人、朋友與工作夥伴的互動,是健康、幸福與長壽的重要因素。FB粉絲團請搜尋:劉秀枝joy筆記
-
2024-07-31 退休力.社會連結
芬蘭老人高齡長壽的秘密!長期去圖書館參加健腦活動促健康
芬蘭西部城市瓦薩的公立圖書館一樓討論室,下午一點陸續有老人聚集。最年輕的也七十五歲了,還有些拄著拐杖來,他們參加每月兩次的健腦活動。北歐圖書館除以國民數,向來是世界最普及地區之一。瓦薩圖書館是全芬蘭最早開始辦借書的圖書館,1792年。這種重視知識服務的機制遇見超高齡社會,除了行動與借閱發展高齡友善,還開放會議室,與地方紅十字會志工合作,開始長期的老人健腦活動,民眾與協會都不用額外付錢。這種活動不需要醫護、職能治療、心理治療等醫事人員直接指導,而是由老人志工來帶領。年齡相近,生活記憶與共同成長經驗有交集。使用素材很豐富專業有趣,引用自健腦相關網路資源。根據神經學原理,包含記憶、用著色維持運動技能、冥想、維持與提高專注力、創造與發展、自我表達。另有安養機構合力開發的記憶公園。志工按照在圖書館進行活動的需求與多樣性來選擇適合的素材。也就是說,這種活動不是開發某種活動的業者透過管道硬要老人接受,而是老人自己選。活動程序通常志工一開始會分享一點新知,這天分享的是芬蘭國家衛生研究院推廣的finger toimintamalli,這是一個健康促進預防延緩失能的模式。研究60-77歲1200位老人,從年齡、教育程度、血壓、性別、總膽固醇、運動、身體組成等項目後發展的評量失智風險。然後有對應的多重介入防治方式,包含營養訓練、記憶訓練、運動訓練和血管疾病因子控管。希望改善生活方式得以長期維持智能。另外民間還有各種年齡心理健康服務。近來推廣異曲同工之妙的「心理健康之手」,這是一種健康素養推廣。用手為圖像,手腕上是你價值選擇(你的日常生活價值觀是什麼?你按照價值觀生活?你的生活看重什麼,認為是重要的?你白天做哪些積極的事?)。五個手指頭上有吃、睡、聊天、運動、放鬆。外圍分別有五大項:一、飲食營養(你白天吃飯嗎?記得常吃飯嗎?你和誰吃飯?)二、人際關係和情感(你停下來聽朋友說話嗎?什麼事情讓你高興或難過?你與誰共度時光?你白天心情如何?你有告訴別人,你的感受嗎?)三、自由時間與創造(你今天做了什麼有趣的事?什麼事令你發笑?什麼活動讓你忘記時間?網路找到什麼有趣的?對你來說,什麼是美麗的?)四、睡眠休息(你醒來是否感覺神清氣爽?你容易入睡嗎?你什麼時候關閉電腦設備?你還在社群媒體?)五、鍛鍊和傾聽身體的聲音(你白天運動嗎?智慧型手機對你運動有影響?什麼運動帶來好的感覺?身體放鬆的感覺如何?)。以上新知有些解說討論,這可以看到健康促進行銷貫徹,希望在非醫院診所的場所能有效觸達相關對象。然後有幾種健腦活動,包含是非題、選擇題,涵蓋各種芬蘭自然界知識。是非題例如喜鵲是黑白的、梭子魚是一種魚、所有的玫瑰都是芬芳的、熊正在冬眠、蕁麻蝴蝶不是綠色的、夏天過後春天來臨、西葫蘆是根、狐狸在城市裡可以過得很好、貓不會喵喵叫、雲杉球果比松果大、狗發出咕嚕聲、夜晚比白天涼爽、羽扇豆瀕臨絕種、向日葵在春天開花、櫻桃並不比李子大、麻雀成群結隊地生活、蒼蠅是素食主義者、黃蜂在秋天是小氣的、三葉草比莎草開花早、蜂蜜比糖甜。選擇題例如芬蘭最高點、最大的樹、最長的沙灘、最長的河流、最高的瀑布、最長的洞穴、最大的壺穴、最大的交通樞紐。每一輪公布答案後都有從題目來的生活心得交換。然後有鼓勵表達的活動,例如拿到一個提示卡片,要能不說話而用手勢比喻來猜。筆者旁觀也受邀一起活動,雖然聽不懂幾句芬蘭語。拿到一張表達格子(RISTIKKO)的字卡,筆者不斷指著天花板上的格子型日光燈。另一輪拿到的卡片是「在我看來,屬於秋天的動物是」?來參加活動的長者Rasku Rauli退休前在國際企業工作,曾周遊七十五國,並在各地潛水。他說,大家希望住在家裡到老。還能住在家裡的時候,就近有些健腦活動很方便,不需要參加其他活動動用到政府資源,為了給更需要的人使用的活動資源。尤其許多人在家寂寞,來圖書館參加健腦活動,不但有趣而且很自然安全的有社交互動,這對老人太重要。另一位退休前在瓦薩市從事市場行銷的長者Hazze Wazeen與太太一起來,就他所知,這圖書館至少有兩班這種活動團體,交錯每兩周一次。他有兩位全盲的孫子,七十多歲,繼續研究開發專門給全盲者玩的火車和軌道,還有盲人專屬的各種觸覺健腦器具。來這裡,對他來說,有社交,也可以找靈感。他甚至用自己的行銷生產知識經驗,對如何大量生產去幫助各地盲人還有願景期待,「說不定,生產成本比芬蘭低的台灣可以合作」?另一位長者分享,參加這種健腦活動,事前不需要準備什麼,沒有壓力。來之前也不知道志工今天要給什麼。這不會慌張,而感覺是一種驚奇,看看有什麼新的。事實上因為來圖書館,老人遇見的不只老人,還有小朋友、青少年、友善熱情有學問的圖書館服務人員。圖書館是老人最容易感覺仍是社會一份子而不疏離的場所,且十分安全,能平等的參加許多內部與外展活動,甚至幫助一些年輕人。來了除健腦班,在芬蘭圖書館甚至還有數位縫衣機、三D列印設計等各種先進的知識藝術創造設備,供大眾使用。目前台灣的圖書館外觀越蓋越漂亮,分別屬於文健會、教育單位、地方政府文化局等,各有上司。若干圖書館開始辦失智演講,或收藏若干銀髮相關書籍。客觀來看,許多老人到圖書館以往習慣看報。但台灣實體報紙不斷減少,圖書館服務對老人還有無限空間回應社會需要,曾有部分官員認為國內老人數位識能不足,所以難以用APP等線上資源推動健促。但芬蘭的觀念是平等為先,所以思維不是認為老人數位能力不足,而是發展的數位認知活動,必須符合所有老人容易使用!本文所列的芬蘭健腦網址有多樣性與圖樣引導,可看一下,需要多少數位素養才能上手。曾有一位失智日照中心老人親口說「這裡的健腦器材玩一次就無聊了,為什麼要我一直玩呢」?如果衛政與教育和其他單位能統合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對策,或能更有效由下而上匯集各地看法,其實還有非常多現有且近便性高、成本很低的場所,可以促成多樣預防延緩失能的心智活動。而這些場合同步可以快速廣泛的傳達最新的健康識能,總比醫院診所看診的電視牆更積極前衛達到健康老化期待。來測退休力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
-
2024-07-30 醫療.精神.身心
遠離性創傷 關鍵在教孩子正確觀念
台北市信義區幼兒園發生性侵案,加上從去年起的兒童性侵、性剝削案件層出不窮,讓許多家長人心惶惶。兒童性創傷事件,對孩子的未來性格及人際關係會產生巨大影響,也可能造成孩子出現憂鬱、焦慮等情緒反應。該如何預防此類事件?建立正確觀念是關鍵。1.防患未然,性教育不嫌早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給予不同階段的性教育知識。●2-6歲學齡前讓孩子了解自我的身體構造。哪些地方屬於隱私部位,哪些部位不可以隨意裸露或被陌生人觀看與觸碰。家長在家中也要正確示範,例如洗澡完在浴室穿好衣服,上廁所或洗澡時其他人不可隨意進出廁所。●國小低年級讓孩子學習尊重他人身體界線。在玩鬧過程中,對方已說不喜歡、不要再玩,孩子就要停止遊戲,這是建立自我與他人人際界線的初始階段。如果能建立正確觀念,未來可減少發生肢體、人際霸凌的機會。●國小中高年級讓孩子逐步了解性徵、性行為、性向等議題。避免談論性、視性為禁忌等都是不正確的,只會造成孩子自行探索,甚至被有心人士灌輸不正確的性觀念。2.建立暢通溝通管道有些孩子在發生創傷事件時,會被加害人威脅不得告訴其他人,甚至用保守祕密方式讓孩子不得說出去。家長平時可與孩子多談論在學校發生的事件,或孩子對事件的看法及引起的情緒,進而觀察是否有遇到特殊事件或其他異狀。當孩子願意表達,家長也要給予支持性的傾聽。先接住孩子的情緒,再評論事件。也可以每天創造與孩子獨處的時刻,可以是睡覺前、洗澡時,或接送上下學的時間,讓孩子有機會與你談心分享。3.建立安全網,對周遭保持警覺許多兒童性創傷事件的加害人是熟人,包含親友、師長皆有可能。密閉空間、單獨不被打擾的時間都是加害人可能下手的時機。孩子若有托育或上課需求,最好有同伴陪同,並與同伴的家長建立良好聯繫。家長們也要對孩子回家分享的不尋常訊息保持警覺,互相告知提醒。如果孩子出現食欲、睡眠、生活作息改變、情緒困擾及行為問題,例如說謊、暴力對待同儕或手足、自傷、拒絕上學等行為,家長們應特別留意,並可以帶孩子至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門診做評估與諮詢。
-
2024-07-27 焦點.健康你我他
一年一度退休力今年是幾分?/求知求新又求變 盼未來健康更好
我今年第一次填答聯合報推出的「你的退休力,今年有幾分?」測驗,在台灣的工作競爭壓力與日俱增下,退休年齡已有愈來愈年輕的趨勢,不一定要等到適退年齡,盡早規畫才是良策。在金融業工作的我,生理及心理都處於抗壓狀態,早已對「退休」二字了然於胸,因此測驗結果是「王者獅子」,分數是差強人意的67分。這歸功於我的職業的敏銳度,自己不斷求知、求新、求變,也能降低未來人工智慧(AI)所取代的程度。我每天固定讀5份報紙、每周3份雜誌,常將所見所聞之心得寫在社群軟體上,也經常投稿於各媒體。因為職業的關係,對於財經議題、理財項目都有著手規畫;對於歷史、政治、經濟、體育都有濃厚的興趣,也在臉書上成立粉絲專頁,讓更多人加入。由於我是基督徒,做禮拜、去教會,為人禱告、與人互動,更是我將來退休後人際關係的基石。在健康的部分,我只拿到45分不及格的分數。平常極少運動的我,也因工作時間的緣故,比較不注重飲食,當然對健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還好每年的體檢都是正常的,雖然總體檢測出的動物是「獅子」,但總感覺自己是「弱雞」。「退休」是一門學問,現在更成了「必修」的顯學,這次是我第一次填答,以後會年年作答,希望我明年「健康」會更好。
-
2024-07-21 醫療.精神.身心
家中長輩開始會說「別人卡好命」,可能是老年憂鬱!一張「老年憂鬱症量表」馬上測
隨著少子化、超高齡的社會來臨,越來越多「鰥寡孤獨、老病久衰」的長輩,老年憂鬱症將成為社會一大隱憂。到底什麼是老年憂鬱?老年憂鬱和一般人的憂鬱有差嗎?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任級主治醫師、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常務理事張景瑞醫師為大家解析:什麼是老年憂鬱?長輩出現行動遲緩、冷漠等情況,家屬可能會擔心是否是失智症的症狀,但竟有可能是「老年憂鬱症」。長者行動遲緩、不理睬家人、甚至對重大事件無感,這些症狀其實可能是憂鬱症的表現之一。憂鬱症的冷漠與失智症有著類似之處,因此鑑別診斷顯得尤為重要。家屬應該留意長者的情緒變化,及時求助醫生,透過治療,大多數情況下都可以得到改善。馬上檢測!老年憂鬱量表和年輕型憂鬱有什麼差?憂鬱症在長輩的表現和年輕人有所不同,當年輕人出現憂鬱症症狀時,通常會表現出「情緒低落、哭泣」等情況,而老年人的憂鬱症則可能呈現出「冷漠、冷淡」的特徵。 另外,一些老年人可能會表現出極端的焦慮情緒,會有覺得「自己快死了」、到處看病拿藥等慮病想法與行為,這也是老年憂鬱症的一種表現。此外,部分老年人也可能會出現記憶力衰退等症狀,與失智症相似。為何老年憂鬱較年輕型憂鬱症更難治療?老年憂鬱症較失智症的治療效果要好,只要患者願意接受治療,就有機會改善病情。但,老年憂鬱症的病人往往比失智症更難帶來就診,特別是那些極端焦慮或冷漠型的患者。建議家屬可以找患者比較熟悉的醫生(如家庭醫生、老年科醫生或內科醫生等)尋求幫助。有些地方的醫師可能會直接開立抗憂鬱劑給患者,先改善心情,一旦開始治療並看到改善,他們通常會更願意接受後續的治療,這也能給家屬和患者帶來一絲希望。 老年憂鬱症在治療上較年輕型憂鬱症困難的原因有三: 一、長輩痼疾多:老年人通常有多種身體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這些疾病可能會與憂鬱症的治療產生交互作用。例如,憂鬱症常見的身體症狀之一是便秘,而很多老年人恰巧也存在這個問題。他們因為便秘而緊張,不敢吃太多食物,甚至會擔心到處看醫生。然而,很多藥物本身也會引起便秘,導致老年人更加不舒服。治療老年憂鬱時,醫生需要考慮這些因素,選擇合適的藥物,這使得治療變得更加困難。 二、營養不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腸腦軸線」」腸道健康與大腦功能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因此保持腸道健康對於治療憂鬱症至關重要。然而,許多老年人可能由於擔心腸胃不適而不敢進食,導致營養不良。這種情況下,憂鬱症的症狀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形成惡性循環。 三、沒體力活動:綜上因素,身體疾病再加上營養不良,讓體力差上加差,便秘狀況為更嚴重。而且,也導致社交活動與人際關係越來越退化,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因此,治療老年憂鬱症不能僅僅依靠藥物,還需要包括營養補充和適量的運動。對於患者和家屬來說,需要理解並認識到這些困難,並在治療過程中加以應對。 延伸閱讀失智症分4種,有一種叫巴金森失智症,和巴金森式症有何不同?醫師公開4種失智症的差異胃口差、痠痛、健忘 長輩憂鬱風暴來襲!不治療可能導致身體疾病惡化、提高失智症風險「年紀大了」就應該無欲無求?誤解大了!精神科醫師:預防「老年憂鬱」的2關鍵觀念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19 養生.家庭婚姻
夫妻一定要一起睡?看看為何專家說適時分床睡有益處
夫妻分開睡覺越加普遍,專家建議,夫妻兩人因為作息或嚴重打呼等原因而分房睡覺可讓彼此睡眠品質獲得提升,反而有助維持更健康的關係。美聯社報導,66歲的索倫德(Michael Solender)因為一開始被診斷出睡眠呼吸中止症,之後因為彼此體溫差異而持續與妻子分房睡,他說,「對我們來說,睡在各自房間讓我們的關係更健康、更好。這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打鼾、溫度差異、搶被子以及翻來覆去經常導致夫妻分床睡,其他因素還包括疾病、工作輪班以及伴侶作息時間不同。美國睡眠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去年一項研究就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人表示會偶爾或經常為了遷就另一半而睡在另一個房間,而且男性及年輕人比率居多。該學會發言人科斯拉(Seema Khosla)認為,成年人通常需要七至八小時的充足睡眠,這對維持健康的人際關係至關重要。研究也顯示,長期睡眠不佳的人更容易與伴侶發生衝突。因此,她表示,分開睡「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普遍。」事先討論是達成有效分開睡覺的關鍵,科斯拉說,「這並非阻止親密關係,而是明白你可以擁有親密關係或是共度時光,但之後只是分開睡,這是雙方談開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兩個人都需要理解並同意這一點。」西北大學費恩伯格醫學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 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醫師菲莉斯·徐(音譯,Phyllis Zee)也指出,「在結婚前討論睡眠配合度是一個非常好的主意。我常常看到夫妻結婚後,或者在一起一段時間後已經試圖協商出結論了。」她表示,透過科技也有助於讓一起睡覺變得更簡單,例如使用白噪音裝置、冷卻枕頭與寢具、具有雙重溫度控制的床墊以及雙控電熱毯都有所幫助,有些夫妻選擇不再蓋同一條被子,改使用各自的被子,讓彼此更容易入睡。由於意識到有品質睡眠對於健康的重要性,目前分開睡覺已逐漸被外界接受,菲莉斯說,「另一方面,有研究顯示共睡有其好處。」她說,「一般而言,最重要的是在做決定前尋求專業的協助。」(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4-07-19 焦點.健康你我他
一年一度退休力今年是幾分?/蟬聯翩翩蝴蝶 但沒輕盈脆弱
我的退休力檢測,今年和去年一樣都是「翩翩蝴蝶」,測得分數52分,5項核心能力中,「健康」明顯準備不足。測量結果評語:你是蝴蝶,像會飛的花朵,美麗的翅膀自在飛舞,重視自我成長,非常獨立,但輕盈脆弱,健康方面要多加一把勁,並多一點社會參與。大概都對。我從小就非常獨立、有主見,做事情不拖泥帶水,不拐彎抹角,事業工作、家庭打理、經濟理財、親人相處及人際關係,各方面都能獨當一面。吃的方面,我很注重營養均衡,也盡量清淡,少油、少鹽,甚少外食,喜歡自己烹煮。但「輕盈脆弱」這點,可能是用詞及理解有所差異,我並不認同。因為在工作職場上,我整天走來走去,也要搬許多文書卷宗,一刻也不得閒,手腳及全身都有充分活「動」到;下班回到家及假日,一樣「動」個不停,煮飯燒菜、拖地打掃、洗衣晾曬,還有種幾十盆小花,忙得不亦樂乎。平常上下班,我盡量快走去公車站,有時多走一站,中午也會到外面走動半小時,假日上傳統菜市場,也要走兩個小時,買一個禮拜份量的菜,順便和市場內的婆婆媽媽們閒話家常,一趟下來也是滿頭大汗,應該算得上運動。如果能學習老公假日跑步的習慣,跟他到操場或公園,慢慢跑或走走路,運動效果應該會更好、更健康。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
-
2024-07-14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人生挫折 帶來一堂最重要的功課
人生的挫折會反映我們的心,特別是自己覺得陌生的一面。多數人都希望自己是好人,是友善,是受人尊敬喜愛的。這種自我認同也可說是一種基本的自戀,讓我們在社會能妥當運作。人際關係發生衝突,這種基本的自戀會受損。在對方的反彈、自己的憤怒裡,許多朋友會為了自己突然變了一個樣而受到驚嚇。事後讓人難受的,不見得是外界的攻擊,而是對自己的懷疑、不理解和指責。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朋友在人際關係受了傷,會需要找人訴說對方的不是、自己的委屈。想透過語言和情緒重新組織心理認知的現實,重新組織對自己的認識,想確認自我形相依然是好的,是清清白白沒有破損的。我們都有類似的經過,就算不找人說,也會事後反覆回想衝突的經過,不斷對自己解釋,直到安心為止。萬一安不了心,也就用各種方法把自己或對方看做罪人。好像定出一個罪,就可以勉強做個交代。我們會將自己的解釋、發明的各種罪名、念頭和情緒當真。在期待、希望、衝突、痛苦、解釋、安撫、失望、尋求救贖……來來回回,構成人生故事,造出我們的人間。精彩的文學與戲劇都是環繞這樣的心理動力而生,也自然吸引每個人的注意力。我在《水仙:從自戀談起,一種逆風的解讀》分享22個真實的人生故事,正是希望更多朋友能從挫折走出來。會說逆風,是因為我並不把重點放在分析各種有毒的關係或加害-受害者的組合。這只是結果,是人類心理運作機制早晚會產生的現象。療癒真正需要的,是透過同情、觀察與理解,將注意力焦點轉回到我們自己。一個人如果有這樣的幸運,可以用一種同情心來觀察自己,看清自己的運作,看穿自己認定的委屈和傷害不過是為了保護自戀的印象,是自己選擇在腦海的幻覺裡痛苦,他這一生的療癒可說已經「上路」了。道理不難,但我們每個人都困在有限的認知,要從僵化的身心反應脫身,多少需要一些幫助。特別在認識自己的過程,懊惱、委屈、憤怒、責備都可能浮出來,如果沒有一個正向而帶著愛心的環境,人反而容易感覺難堪,甚至沮喪。為了這些朋友,我才在《真原醫》的「心靈聖約」將「感恩」放在懺悔之前。我們先感謝自己願意反思,感謝自己承受那麼多衝突,感謝眼前的遭遇,感謝這一生的經過……不知不覺肩膀和防衛已經鬆下來,內心自然打開一個空間,不被自責給打垮。從2020年夏天,我每年透過線上的靜坐、觀想、呼吸練習和心理的反思,例如今年兩個月的「心,向前行」,陪伴許多朋友走出人生的錯覺。這樣的陪伴一方面提供一個觀念的基礎,同時也很務實從身心的層面讓各種糾纏的能量脫落,為大家爭取一點心理的空間。這麼做,我們才有機會親自觀察到「一切都是自己想出來」的,領悟到人生確實是錯覺,而自己可以輕鬆面對這個錯覺。我們可以支持自己,也可以支持身邊的人,可以接受世界的缺點和不完美,不再強求任何事非要達到自己的期待不可。心裡沒有掛礙,我們活得簡單卻豐盛,不再被自己或別人的期待牽著走,輕輕鬆鬆,活出真正的自由。
-
2024-07-13 養生.家庭婚姻
別被父母道德綁架!孝親費、親自照顧、搬離家是不孝?呂秋遠提醒身為子女該知道的10件事
從小到大在傳統華人社會中,我們身受儒家思想影響,孝道是美德、百善孝為先、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的觀念根深蒂固,認為會孝順的小孩都是好孩子,所以要事事都聽從父母的話。這也意味著不管你的父母如何對待你,你必須要孝順,如果不孝就是道德低下。對此李安提出不同見解,「孝順是個過時的觀念,我從不教孩子孝順,只教他愛」,認為孩子不要被孝順道德綁架。律師呂秋遠也提醒,成長果過程中,若不幸遇到家暴、不負責任、性侵的父母,身為子女該知道的10件事!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別被孝道綁架呂秋遠表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是家庭關係裡最專制獨裁、無可救藥、莫名其妙、不合邏輯的一句話。天底下兇狠家暴、不負責任、性侵子女、離家出走的父母,哪裡會少?但悲慘的是,這個社會還是充滿了對於孝順的要求,讓許多人因為別人怎麼想,自己於是覺得應該這麼做,最後就這樣累死自己。要舉例嗎?這實在太多了。一定要拿多少錢回家、要幾點回家、在外面過夜要先報備、要親自照顧父母、父母不同意的對象不能交往、做什麼工作要經過他們同意、搬出去家裡就是大逆不道等等,如果不按照他們的意思,就是不孝。與此同時,父母不斷干預子女的生活,什麼時候結婚、結婚後何時生小孩、小孩不乖阿公阿媽幫忙帶、夫妻吵架積極介入等,然後用一生積累下來的不動產做為控制工具,用自己辛苦存下來的金錢作為孩子的支撐,讓他可不用工作在家欺負妻兒。如果面對這樣的父母,呂秋遠建議,真的不用太在意他們的想法,你之所以這麼在意,是因為你還沒搞清楚,他們對你的這些無理要求,你本來就可以拒絕!身為子女的你要知道10件事:1.他只是把他的期望移轉到你身上他小時候無法當醫師,所以要你去念醫學院;他國中成績不好,所以要求你要考滿分;他以前沒有錢學鋼琴,所以你必須精通月光奏鳴曲。他會要求你,照他的方向去走,因為這是他的期望,至於是不是你的,那也不是太重要。2.他只是把財產作為控制你的工具等他死了以後,他的錢都是你的。這句話他肯定一天講三次,但是講的時候中氣十足、元氣滿分。接著他不斷的要求你必須按照他的方式去做所有的事情,包括你的愛情、工作、婚姻、小孩,不然,以後你就拿不到財產,因為你不聽話。其實,他一直都要你聽話,只是小時候用打的,現在用拐的。3.他只是生活無聊,想找點事情作他會一邊幫你帶小孩,一邊埋怨為什麼這麼老了還要帶。他會幫你跟另一半吵架,因為覺得孩子受委屈。他會想要管你的錢,因為覺得你的另一半會把錢偷回娘家。但其實那些都是假的,只有「他的生活沒重心」是真的。4.他只是想控制你因為他年紀大了,唯一能控制的只有電視的遙控器,還有你。只要你不聽話,他就會哭著念咒,「我辛苦把你養大,你真的很不孝」,神奇的是,咒語講完以後,你就會自動歸位,他百試不爽,你百事不爽。5.他只是想讓你知道,你一輩子都是他的東西你無情、你殘酷、你無理取鬧。你這矛盾的小東西、你這折磨人的小東西、你這殘酷的小東西。我不依、我不聽。妳知道你這麼說,傷的是什麼嗎?是我肉做的心呀!你的過去,都是我在參與;你的未來,我當然也不會錯過!什麼?你要獨立?你一定是嫌我煩了、膩了。老天爺、蒼天啊!你怎麼不來劈死這個不孝子!6.他只是空虛寂寞覺得冷還在工作的,這份工作大概作了幾十年,早就無聊透頂。沒在工作的,每天跟電視打交道,也不是辦法。配偶還在的,大概已經無話可說;配偶不在的,要追求巷口的阿嬌姨大概也沒有勇氣。「不管你,他要管誰?」7.他只是不懂法律,不知道20歲以後就是成年人你已經是成年人,但是你在父母的心目中,永遠都是那個長不大的、進去校門口會大哭找媽媽的,天真無邪的,貼心小朋友。其實你到了80歲,他還是會覺得你沒有行為能力。8.他只是不知道如何放手他不知道應該適時的放手,讓你自己去跌倒、自己去經歷、自己當父母、自己被孩子氣,他總是以為,只有他在,你才會一生平安順利。9.他只是以為那叫做責任他只是以為,讓你一生順風順水,就是給你的最好禮物。他並不知道讓你有挫折,其實是人生重要的一部。他把責任全部扛下來,以為這就是他人生的最後一里路。10.他只是以為那叫做愛最後的疼愛是手放開。只是他不相信而已。其實你應該做的,只是放過你自己。關於父母,你必須先好好照顧你自己,才能量力而為,定期去就診,盡快自主,做你能做、想做的事情。對於所有的人際關係,你唯一能做的,也就是量力而為而已。李安:孝順是個過時的觀念,我從不教孩子孝順許多父母也喜歡常常把「孝順」掛嘴邊,動不動就對子女情緒勒索「我花了多少錢養你」、「你不順從就是不孝」、「我養你長大,這是你欠我的」、「長大了就翅膀硬了」。彷彿孩子是父母的附屬品,只要不順自已的意且沒有予以回報,就是大逆不道、應受眾人唾棄,在這樣的社會壓力下,你敢不孝順嗎?國際大導演李安,在多年前拍完《喜宴》後,曾說過這段話:「與父母的關係,能夠彼此相愛就夠了,不必要製造一個階級觀念。你一定要小的服從大的,但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你都要尊重他,他的性別取向、他的愛好,他的任何東西你都要尊重他、接受他,這是和平相處的一個基準。我覺得『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當然跟中國人講,幾百年也講不過去,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存在。可是在我的思想裡面,我已經不教小孩『孝順』這個東西,只要他感受到我的愛,同時也愛我就夠了。」其實,孩子和父母之間是獨立的個體,不應該用道德綁架彼此。不聽話、不回報就是不孝順嗎?那只是孩子的選擇,與父母之間的羈絆應該是「愛」,而不是「孝」這種以下對上的概念,別讓「孝順」道德綁架一輩子。延伸閱讀:.李安:「我從不教孩子孝順」,孝順是種情緒勒索?面對情勒6方法解套.三餐費100元!窮養長大卻被要求給孝親費,合理?女兒嘆:沒錢別生小孩.多讀書能延年益壽!外國研究:讀書xx年,可降低死亡風險達34.3%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09 養生.人生智慧
我會成功嗎?大家怎成功的?心想事成是真的!心理師教你4步驟「從心」相信自己
生活中總會面臨各種挑戰,不論是減肥、工作、感情、人際關係等等,「我會成功嗎?」常會在腦海裡浮出。尤其常遇挫敗的人更容易漸漸失去盼望,較難相信自己。 有些人也會出現「反正一定不會成功」、「看吧,我就說吧」、「沒有期待就沒有傷害」。甚至即便沒有察覺,但許多拖延也可能出自於此。立翎心理諮商所郭禺廷諮商心理師指出可能原因,並分享用4個步驟「從心」相信自己。 我會成功嗎?先看是否為「自己想要的」。 是自己的意願?還是世界的期待?郭禺廷心理師首先表示,每個人都是生命個體,做任何事情首先都需要先了解是不是真的出自於自己的意願,或者是出自這個世界的期待、價值觀所定義的?這個世界總會教導著要成功、要怎麼成功,甚至定義成功,彷彿沒有他們說的成功就不好。例如賺大錢。 兩者的差異和影響:若想做的事是世界所設定的方向,且有違心意,那很容易出現「我不覺得自己會成功」,又或者不知不覺的「想要證明自己不會成功」的自我驗證。也可能會出現對世界的失望,「原來世界無法接受我原本的樣子」。 反之,在沒有被灌輸意識、被暗示,不是這個世界或價值觀使然,是自己打從心底的想執行,那會是一股自己支持自己的力量。 舉例:瘦一點比較好看?舉例來說,「瘦」是目前世界普遍的審美觀,但若一個人認為瘦不瘦都無所謂、豐滿很好看,在被暗示瘦身下,瘦下來的機率自然也相對不高,甚至在減重過程當中也會覺得「我在幹嘛?」。 大家都怎麼成功的?靠努力?心理師指3大重要元素! 集結有利因素:除了上述提到的回歸自我,事要成也需要集結各種有利因素,正如「天時地利人和」,可包含資源、背景、人脈、邏輯、方法、計畫、身心健康、安居、時機、成功經驗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個人底氣可以說是「引導和支持」。 個人底氣:引導、支持。就像蓋房子要有設計圖和地基才能夠蓋得起來和穩固,人也會需要底氣,需要被引導、被支持、被信任、被理解,而不是孤軍奮戰,或者只有成功和失敗。是否有人引導、是否遭受到挫折時有人支持和鼓勵,影響就有很明顯的差異。這也和原生家庭有莫大的關係。 舉例:當孩子打翻了水。心理師舉例,小朋友常見出狀況,例如把水翻倒,許多媽媽會當下責罵,小朋友便可能覺得這行為不對、不可以、會被罵。 有些媽媽會問「有沒有怎麼樣?好,沒事,那麼現在怎麼辦?」此時就具有相當多的可能性,而且具有討論空間,例如「處理好善後再買杯水」或「換買其他的飲品」也可以是「沒關係,就不買了。」。這就意味著即便遇到挫敗還是有其他方法可行,而非只有受挫的份。 舉例:都幾歲了,還沒…若以成人來說,不論是婚姻、事業、成就等,很常見背負著親友的期待,或受社會價值觀侷限,衍生出各種「不可以失敗」的焦慮,而且缺乏可能性。例如常見「都幾歲了」還沒結婚、還沒有高薪、還沒有功成名就。甚至不被支持、不被理解自己原本的意願,例如沒結婚也沒差。 當沒意願、沒資源、沒底氣、又失敗:若是在上述都缺乏的狀態下,受挫的機率也就高,而沒有底氣也容易一蹶不振,久了也就容易進入到維持基本生活就好,深層心理需求、自我認同、自我實踐漸漸消失。盼望便如同得要離開這樣的舒適圈,離開舒適圈相當危險,「沒有期待就沒有傷害」。這並非靠努力或意志力就能撐過去的。 我會成功嗎?4步驟「從心」相信自己! 1.休息片刻、回歸自我:郭禺廷心理師建議,當發現自己沒有動力了、已經無所謂了、失去盼望了,或是發現事情還沒開始之前就害怕了,鼓勵先回歸到自我。可以和朋友說說,可以先敬拜、拜拜等,將壓力交給上帝、佛陀等主神,不用自己一個人扛著。也可以到深山、海邊、郊外等對自己而言能夠放鬆的地方休息等,先提升能量或產生能量。等感覺能量恢復了,接著檢視這件事是否真的出自於個人意願?個人的方向是? 2.建立底氣、擴充能力:若目標是基於個人意願,接下來便可自己支持自己,並尋找支持性團體、親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社團等一起聊聊及支持,形成支持網。也可探索、交流是否有各種方法可行,擴充自己的能力。 3.設立目標、身體力行:日常也可以為自己多元設立目標,從「自己有做就能達標」而且有利身心健康的事情建立信心,例如打掃房間、完成自己設定且不高標的行程等。就像朋友守承諾,日久感到信賴可靠;身體力行,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對自己也能產生信賴。也可再為自己逐步設定挑戰,跨越障礙。 4.彈性調整、多元發展:不過就算把自己準備的很好,絕大部分的事情還是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因此也建議讓自己保持彈性,就算失敗了也沒關係,也還有其他路可走。而這些過程當中,也會有過去的思維存在,因此也會需要習慣。 生活與其追求成功,不如布置的更漂亮:就像把自己的房間布置成自己想要的模樣,人的生活最主要在於自己,對於生活而言,若是建立在活的漂亮、享受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而非在人定義的成功或失敗,那會比追逐的事物的成功更加豐碩! 《延伸閱讀》 .提升韌性、意志力!身心科院長:塑造有方法,非單憑「撐下去」。 .更精準提升「自我認同」!增信心、不自滿,降低外界影響!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03 焦點.健康你我他
一年一度退休力今年是幾分?/儲蓄人際關係 樂齡沒有極限
時間飛快,還記得去年才在聯合報元氣網參加退休力檢測,也對檢測結果自我檢視,若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就朝更好的方面做調整,人近退休之年,最大的希望莫過於身體健康、心情愉悅,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擁有獨立自主的晚年生活。今年的檢測,代表我的動物仍是「王者獅子」,得到的分數是79分(整體平均是59分,那我還算是不錯的),檢測結果,系統給我的退休準備心法是:「活得太久,需要長照,預防2個狀況要提早買好保單,為生命終點預作安排,善終是自己的權利,樂齡生活無極限,還有夢想就要追」。系統還針對我社會連結不足部分,給予善意的提醒與建議:「趁退休前建構工作以外的人際關係,參加社團結交不同世代、不同生活圈的朋友,以『興趣』會友,建立新的人際關係,也可以投入社會服務,傳承經驗,從現在開始,關心家人,結交朋友,從自己擅長的事情開始投入」。我覺得做這樣的檢測對退休規畫助益甚多,原本就不喜歡長命百歲的我,已買好失智失能長照險,開放胸懷投入不同世代的交際圈,並持續運動,不斷學習,增進自己的寫作能力,退休後朝文字工作者的方向前進,讓自己的未來在健康、知性、活力,經濟無虞狀態下過好每一天。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
-
2024-07-01 焦點.健康你我他
一年一度退休力今年是幾分?/知足常樂 自在獨立拿滿分
填答退休力題目時,心裡充滿喜悅,感覺很正向陽光。果不其然,檢測65分,與前幾年分數比較,退休準備能力大幅增加,看著發展圖向上爬升趨勢,值得拍手鼓掌。發現成長最多的是「社會連結」,自退休後,曾有段時間離群獨處,雖然自在但欠缺互動,人際關係顯得疏離。後來重新踏入職場,不計較薪資多寡,重點在社會連結,幾經磨合不斷調整,終於找到讓自己發光發熱的一片天。認真的女人最美,容顏雖老化,卻容光煥發,心理年齡呈現年輕化。相由心生則喜,境隨心轉則悅,蝴蝶效應影響,我在夥伴圈裡人緣變好,能力也被看見肯定,這和「暖男水豚」相當吻合,個性溫順,自體發光。較弱的「健康」和「活躍好學」兩個面向,倒不擔心,因為每天定時定量運動,持續閱讀寫作,能讓身體健康有足夠能力抗疫,讓思緒清晰靈活遠離失智。但最近不慎失足造成骨折,才意識到骨質疏鬆缺鈣問題,所幸傷勢並不嚴重,也讓自己找到健康漏洞,對症下藥,因禍得福。最欣喜的是「自在獨立」拿到滿分,這對我和家人來說都是福音,能照顧好自己,身心靈都健康,知足常樂,怡然自得,這就是最棒的退休人生。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