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
乳腺炎常見於產後哺乳時的女性身上,指的是發生於乳腺周圍因乳腺阻塞導致細菌感染,而引發的蜂窩性組織炎,通常發生於生產後2-3週;乳腺炎可再分為急性、慢性乳腺炎,其中以急性乳腺炎較為常見。非哺乳期的女性也可能出現乳腺炎,然而比例較少,多是乳頭皮膚外傷所致。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炎的症狀與其他哺乳期的不適不同,多出現於單側乳房,而非雙側皆有症狀。
- 症狀: 乳房硬塊 乳房局部紅腫/熱痛 結節 腋下淋巴腫大 發燒 畏寒 肌肉酸痛 肌肉無力
- 併發症: 乳腺膿瘍 乳汁淤積 敗血症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乳腺炎常見於產後哺乳時的女性身上,指的是發生於乳腺周圍因乳腺阻塞導致細菌感染,而引發的蜂窩性組織炎,通常發生於生產後2-3週;乳腺炎可再分為急性、慢性乳腺炎,其中以急性乳腺炎較為常見。非哺乳期的女性也可能出現乳腺炎,然而比例較少,多是乳頭皮膚外傷所致。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炎的症狀與其他哺乳期的不適不同,多出現於單側乳房,而非雙側皆有症狀。
乳腺增生是一種乳管內的表皮細胞過度生長導致的疾病。此疾病與乳管內乳突瘤有關,患者乳頭出現分泌物的症狀,即為乳管內乳突瘤所致。根據調查,70-80%的女性身上,都曾出現過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症狀。事實上,乳腺增生可再細分為「典型乳腺增生」與「非典型乳腺增生」兩個類別。其中典型乳腺增生發展為乳癌的機率較低,細胞型態也與正常細胞較接近;非典型乳腺增生患者則較可能罹患乳癌,發病率較一般女性高出了4-5倍之多。 非典型乳腺增生患者罹患乳癌的機率較高,然而真正會發展為乳癌的非典型乳腺增生患者,佔所有非典型乳腺增生患者的比例並不高,舉例來說,在確診非典性乳腺增生後25年,僅30%患者罹患乳癌。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好發的第一位。乳房是由乳腺小管、乳腺小葉及腺泡上皮構造所組成的,主要功能是製造乳汁。乳癌是由於惡性腫瘤侵略並破壞乳房正常組織而形成的癌病腫瘤,是比較容易早期發現的癌症,分為0-4期,第0期原位癌的5年存活率約97.7%。
正常的男性陰囊內有兩粒睪丸,右左各一粒, 主要的功能是製造精子及產生睪丸固酮,以維持男性生殖及性功能。睪丸癌是指一個或兩個睪丸的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的癌病。
乳管擴張是一種乳管發炎的病症,通常會於兩側乳房同時發生。患者位於乳頭下方的乳腺管,一處或多處出現管壁變厚、乳管阻塞,或產生黏稠分泌物,進而導致乳房腫脹、腫塊…等症狀。乳管擴張常發生於更年期女性身上,然而非更年期女性身上也有可能出現。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乳管擴張與乳癌並無關聯,患者罹患乳癌的機率並不會增加。
帕奇得氏症是乳癌的癌前病變,屬於早期癌症的一種,也是乳癌常見的併發症 之一。帕奇得氏症主要的疾病特徵是乳頭濕疹,然而與單純的乳房濕疹症狀同時出現與雙側乳頭的特性不同,帕奇得氏症患者常常只有單側乳頭出現症狀。帕奇得氏症與異位性皮膚炎的鑑別特徵則在於,患者濕疹處會具有明顯分界。研究指出,帕奇得氏症常於臨床上受到忽視,延誤診斷的時間可長達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