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0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搜尋
中醫
共找到
2342
筆 文章
-
-
2019-12-20 養生.聰明飲食
「咖啡」助火上逆,加重疾病!中醫師:你適不適合喝咖啡,看舌頭就知道
咖啡是許多人每天必喝的提神飲品,但是,並不是人人都適合大量飲用咖啡。尤其以中醫角度來看,咖啡屬性濕熱,過量飲用會造成陰虛體質者加重化熱傷陰、助火上逆的表現,使原本腹部不適、胃脹痛的症狀加劇。判斷自己是否適合飲用咖啡,中醫師教你看舌頭即可分曉。1名42歲的李小姐,每天都有喝2、3杯咖啡的習慣,近年反覆出現腹部不適,一躺平就胃脹痛,甚至是打嗝打不停的情況,儘管接受中醫及西醫的治療,但效果不佳。日前到台北慈濟醫院求診,中醫部內科戴有志主任發現李小姐舌裂情況嚴重,明顯有脾胃陰傷,並指示戒除咖啡,再輔以藥物調理,2個月後,胃部不適已大幅改善,舌裂紋路也轉為輕微。中醫:咖啡屬性濕熱,飲用過量會導致脾胃陰傷雖然,有許多相關研究指出,咖啡除提神作用外,還有利尿、收斂心氣、減輕心血管負擔的功用;但是以中醫角度而言,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大量喝咖啡。戴有志主任指出,咖啡雖非致病因子,但屬性濕熱,經過烘焙的咖啡豆在中醫來說,更是加重其化熱傷陰、助火上逆的表現,成為疾病的加重因子。若陰虛體質者長時間飲用大量咖啡,將會加劇身體原有的不適狀況。胃食道逆流的人飲用咖啡,會加重胃部不適戴有志主任表示,多數人因為飲食不正常,經常會出現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如果要緩解不適,必需透過疏泄肝的功能,以促進脾胃運行,而脾胃的功能也助於肝的疏泄,二者可說是相輔相成;但當「壓力」造成肝氣橫逆犯胃,胃火上逆,就會出現胃部脹痛、嘔吐、打嗝,使胃酸逆流加劇。此時若飲用屬性濕熱的咖啡,將加乘病患不適,必須透過能降胃火的黃蓮與制酸的烏貝散治標,輔以固本的健脾養胃中藥來治療。戴有志主任說明,舌頭可以反映身體狀況,正常舌頭應為淡紅色,舌苔薄白、無裂痕,但腸胃狀況不佳的病患易出現舌頭裂紋,而濕熱體質病患則會出現黃色、油亮的舌苔。民眾可自行觀察,若舌頭出現這2種情形,應減少咖啡攝取量。【中醫師小叮嚀】:一天不喝咖啡就感覺精神倦怠,此種情況可改服用黨蔘泡製的茶飲,其補氣顧脾胃的特性,同樣能有提振精神之效。戴有志主任也提醒民眾,就中醫觀念而言,白天屬陽,夜晚屬陰,因此下午3點後不適合再飲用易助陽上火的咖啡,以免陰陽失調,影響健康。此外,處於更年期的女性及易心悸或失眠的民眾,同樣因陰虛燥熱的問題而不建議飲用咖啡。延伸閱讀:吃褪黑激素,還是經常失眠?中醫:肝氣鬱結喝玫瑰花茶助改善少年白瘋狂長出來,吃黑芝麻有救?中醫:練太極拳、指腹梳頭就對了〜更年期婦失眠3年睡不好 中醫治療2個月穩定好眠本文獲「華人健康網」,原文:愛喝咖啡舌裂、胃脹痛、打嗝不停…中醫:陰虛體質喝咖啡過量傷脾胃延伸閱讀: 「一定是在做惡夢吧,所以手腳才會不能動彈....」一個27歲中風女孩的病後告白●專欄簡介_華人健康網針對忙碌的現代人,依照不同時節,透過醫師以及各領域專家,提供飲食保健、疾病預防、減重、運動健身、美容保養、養生保健及食譜等醫療保健相關知識,引導民眾養成正確的健康生活態度及觀念。
-
2019-12-20 新聞.健康知識+
補水是冬天第一要務!每天該喝水量=體重乘這個倍數
在美國馬里蘭州梅德斯塔蒙哥馬利醫療中心(Medstar Montgomery Medical Center)擔任營養師的鄺赤雅指出,不管是中醫或西醫,都強調均衡,只是西醫的保養主張並沒有季節之分。她認為,冬季氣候非常乾燥,「補充水分是第一要務」。鄺赤雅說,補充足夠的水分,人體會比較舒服,因此,不只夏季要補充水分,冬季更為重要。所謂補充水分,最快速方便的就是喝水。一般人每天要喝多少水才足夠?鄺赤雅建議,體重以公斤為基準,乘以30,便是一個人每天的喝水量。例如,體重50公斤的人,每天至少喝1500西西的水。1500西西聽起來好像很多,但其實,從早晨起床開始到睡前,一天有十餘個小時,若是分次定量喝,不知不覺就喝完了。定下目標 每天分次喝完 上班族可以在辦公室準備水瓶,把要喝的水量準備在手邊,喝完再補充,就不會因為久坐在位子上忘了喝水;若是退休族,可以把每天要喝的水量準備好,一天內分次喝完。若是平常少喝水的人,可以每天增加一些飲水量,並給自己目標在五天或一周內達成每日目標。另有人擔心,晚上水喝多了夜裡會頻尿,鄺赤雅說,那就盡量在白天喝。例如,外出時自備水瓶,隨時喝上幾口。現在很多公共場合或商場都有飲水機,方便補水。總而言之,「漸進式的調整飲水量和飲水習慣,身體自然會慢慢適應」。另外,三餐喝的湯和水果,也可以算在每天的目標水量中。水果的水分不易量化,因此,計算飲用開水和湯汁的量就可以。鄺赤雅祖籍廣東,家中常煲湯,她婚後也常煲湯給家人喝。中國人煲湯主要是雞湯、排骨湯、牛肉湯等,再放些蔬菜、香菇等配料一起燉,廣東人還會加蜜棗、陳皮等材料。鄺赤雅說,冬天煲湯喝,可以暖和身體,吃素的朋友可以燉蔬菜湯,一樣有營養。不過,有些人認為喝湯就喝進了營養,而且湯中的肉和配料沒有味道,便只喝湯不吃料。但鄺赤雅說:「所謂喝湯,是指湯和料都要吃,光喝湯是不夠的。」尤其,若家中有長輩,一定要鼓勵長輩把湯料也吃完,這樣才能攝取蛋白質。湯中的蔥薑和中藥材等,則可以不吃。按部就班 睡飽睡好補充水分還有一項是塗乳液,臉和手這些暴露在衣物外的部位,冬季都要塗上乳液。鄺赤雅說,不只女性,男性也一樣。其次,冬季天氣變化大,要注重保暖。鄺赤雅說,大家都知道身上要穿得暖,但有時可能出門時天氣還不錯,沒帶帽子或沒帶圍巾,但氣溫說降就降,所以,出門必備帽子、圍巾、手套,放在隨身包包裡,有需要時可拿出穿戴。第三,即使天冷,也要適度運動,若是氣溫低不想出門,可以在家運動,例如做柔軟操或瑜珈,可以和社區朋友一起做操或和緩的太極拳,或看教學視頻,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跟著做。不過,冬天氣溫低,氣血循環較慢,長者要留意站穩腳步,動作確實,不要摔跤。她說:「凡事不要操之過急,按部就班最重要。」最後,睡眠也是冬季保養很重要的一環,鄺赤雅說,有些人冬季手腳冰冷,可以泡個腳或穿上襪子再入寢,並保持睡眠環境安靜。睡得好、睡得飽,對精神和體力都有幫助。 後天預防 減少誘因冬天天氣冷,民眾以為只有年長者才會患風濕病,而且是颳風下雨時才會發病。紐約長老會下城醫院風濕病科主治醫生袁維佳指出,絕大部分的風濕病是由於免疫系統失調,且任何年齡的人都有可能患病;冬天氣候轉變,可能會加重病情,但並不是風濕病的病因。袁維佳專門研究炎症,她說,自體免疫風濕病就是「身體的免疫系統無法分辨自身組織與外來入侵者,因此把自身組織當成入侵者,攻擊不同的器官,出現不同的症狀。」常有人以為氣候是炎症或風濕病主因,但以研究來看,身體內有易感基因(遺傳)和環境觸發,兩相結合,便有可能發病。袁維佳說,遺傳因素是先天不足,無法預防,但後天因素如飲食不節制、起居不正常、過度勞累、情志內傷等,要盡量避免,也就是生活飲食要達到均衡。冬天氣候變化快,氣溫低,更應該減少激發疾病的不良誘因。注意飲食,對風濕病控制有意想不到的作用。袁維佳說,臨床研究發現,減少某些食品可顯著改善類風濕症狀。
-
2019-12-18 新聞.用藥停看聽
號稱中醫秘傳的黃連素能「通血路」?專家說這3招才有效
常被網路廣告「種草」的民眾注意,近期網上常出現號稱史上最強黃連素「通血路」藥能同時治療高血壓跟糖尿病,誇張形容是中醫秘傳的大寶藏。這樣的廣告用語,總讓想擺脫三高威脅的民眾好心動,但衛福部國健署強調,想要「通血路」,首先應從飲食、運動、生活習慣控制等層面下手。據衛福部最新國人十大死因報告,台灣10大死因中,有五種疾病與三高相關。有三高問題的民眾黃小姐在國健署健康九九網站中的「疑問醫答」專區中問到,聽聞黃連素能加強心肌的收縮力,可用其製成的通血路藥治療高血壓跟糖尿病。國健署強調,從西醫觀點來看,沒有名為「通血路」的藥。國健署進一步說明,血路不通的原因是當動脈血管粥狀硬化發生時,會形成一種類似脂肪沉積的瘢塊,當已形成的瘢塊撕裂或破裂後會造成血液凝集,並形成血塊阻塞冠狀動脈造成心臟缺氧,這種情況稱為冠狀動脈栓塞或冠狀動脈阻塞。國健署說,坊間常聽到「通血路」,是較通俗的說法,是為了讓民眾了解降低膽固醇,也就是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可以預防血管被硬化的斑塊阻塞形成動脈硬化。提醒民眾想要「通血路」降低血脂,千萬不要隨便購買來路不明的成藥。想遠離三高問題,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從小養成健康生活型態,平時注意均衡飲食、少油少鹽多纖維、戒菸、少酒、多運動。應從飲食、運動、生活習慣控制等層面下手,若仍無法達成降低膽固醇之目標,需在醫師診治下,安全使用降血脂藥物及控制生活形態兩者並行,才是正確做法。
-
2019-12-18 橘世代.健康橘
天冷如何正確保暖? 中醫師教你「藏」好身體4大部位
最近氣溫陡降,路上行人圍巾、厚外套紛紛出籠,深怕一不小心就感冒,尤其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更容易覺得不舒服。中醫師表示,這個時節的養生要訣在於「藏」,最好把自己「從頭到腳」包暖,適時以中藥食材「進補」,暖暖身子。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表示,時近過年,寒意日漸明顯,一不小心寒邪之氣就會侵入身體,此時的養生要訣就在「藏」字,從頭到腳幾個重點部位務必包緊保暖。一、頭部:頭是一身之主宰,「諸陽所會,百脈相通」,一旦受到寒邪侵襲,易引發感冒、鼻炎、頭痛、牙痛、三叉神經痛等。但是頭部卻是最不善於留住熱量的部位,因此天愈冷愈要做好頭部保暖。a. 外出一定要戴帽子,最好能蓋住前額。頭部出汗後不要立刻摘下帽子,到室內慢慢消汗後再脫帽。b. 耳朵容易散發熱量,最好戴上耳包,或用圍巾遮住耳朵。每天早、中、晚也可搓揉耳廓5至10分鐘,讓耳朵快速回暖。二、背部:背是「陽中之陽」,若是忽視背部保暖,易受風寒入侵,損耗陽氣使免疫功能下降。陳潮宗建議,冬天時最好加穿一件棉背心或毛背心,或是用熱水、熱敷墊、加熱燈等使背部有熱流通過,讓全身更舒服。三、腰部:腰是「腎之腑,喜溫惡寒」,一旦覺得冷,男性會腰膝酸軟,陽痿早洩,女性則容易月經紊亂、痛經等,因此天冷時一定要穿中長外衣,不要讓腰部裸露受寒。平時也可雙手搓腰,搓一陣子後緊按腰眼處,溫敷一下,以收暢達氣血之效。四、腳部:腳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腳冷則全身冷」,但因雙腳距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使足部保暖能力較差。a. 可選擇保暖透氣、吸濕性好的鞋襪做好足部保暖。b. 每天用熱水泡腳,每次泡腳20分鐘,水溫42℃左右最佳,以促進周身血液循環,使全身暖和起來。c. 按摩「湧泉穴」和「足三里穴」,可以讓下肢溫暖並且調理脾胃,尤其湧泉穴適合怕冷、精神不振的老年人。湧泉穴位於腳掌前三分之一凹陷處,足三里穴則位於膝蓋外側下緣凹陷處往下三指到四指寬的地方。除了做好保暖,也可以適時地食用薑母鴨、麻油雞或十全大補湯等來暖身子,其中十全大補湯因有祛寒補血的中藥材,冬季時更適合用來進補。陳潮宗表示,大部份的民眾都可以食用十全大補湯,但若是有喉嚨痛、長青春痘,以及痔瘡、便秘者則避免食用,以免引起發炎反應。●十全大補湯藥材:當歸、熟地、芍藥、川芎、人蔘、茯苓、白朮、甘草、桂枝、黃耆。功效:補氣血:當歸、熟地、芍藥、川芎、人蔘、茯苓、白朮、甘草祛寒:桂枝,怕冷的人可以多加桂枝用量。補氣:黃耆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18 養生.聰明飲食
蔥、薑、蒜,吃哪個對身體最好?營養師揭各自功效
生薑、大蒜、大蔥,都是廚房中常見的調味品。有的人對其中某一樣或者是多樣情有獨鍾,每天都會食用。可這3種調味品,吃哪個對身體健康最好呢?大蔥有哪些營養?在民間有對大蔥的描述,其中說到“一根大蔥三味藥”。在《傷寒雜病論》中還有大蔥相關的配方,蔥白加上甘草等成分,有助於手腳冰涼、寒氣入侵的人群。除了蔥白以外,蔥須、蔥葉也都可以食用。從大蔥的營養成分上來看,每百克大蔥裡面,有2.4g的蛋白質、1.3g的膳食纖維、53mg的磷、329mg的鉀成分等等。冬天適量吃點,還有祛風散寒、提昇陽氣等好處。大家在做湯、炒菜、燉肉、吃火鍋等美食時都可以放上一點,有利於冬天的養生。大蒜有哪些營養?很多人可能認為大蒜要比大蔥營養價值高,從營養成分上比較來看,每百克新鮮的大蒜中,有4.5g的蛋白質、1.1g的膳食纖維、117mg的磷、302mg的鉀成分。由此看出,它們各有各的優勢,並非大蔥全佔優勢。大家在日常食用的時候,大蔥跟大蒜可以一起放。另外,關於大蒜可以致癌的說法,很多人也聽說大蒜被傳言為“保健品”,甚至可以達到治百病的目。也有的研究上發現,吃大蒜可以預防胃癌,降低胃癌的死亡危險。但這些都是沒有得到驗證的實驗,而它本身就是一種調味品而已。除了起到補充營養的目的, 剩下比較大的作用,則是其中的含硫化合物、揮發性成分,有去腥調味的好處。在食用的量上,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每天食用2g~5g的大蒜為宜,不適合過量食用。生薑有哪些營養?生薑跟大蒜、大蔥都有去腥的作用,日常燉肉、燉魚少不了它。跟他們相比,生薑有一個好處,在之前的一項人體研究上發現,在吃完生薑提取物之後,有部分女性痛經的情況改善了。如果你有這種情況,就不妨試試吃生薑。但如果你用生薑泡腳的話,要想起到預防腳氣、感冒、呼吸系統疾病等等,那麼要想生薑中的成分發揮有效的作用, 生薑是不管用的。所以,對於以上的食物,大家可以有針對性的選擇,至於特殊的功效,如抗癌、降血脂、降血壓等等,都沒有這樣的作用。本文摘自《爆炸營養食堂》,由十餘位專業營養師和媒體人組成的健康自媒體工作室,用原創文章和短視頻來評論熱點健康新聞,講述健康、營養、中醫、食療相關知識及趣事,帶您遠離健康謠言。
-
2019-12-17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她2次隆乳失敗慘變風乾橘子皮 中醫+飲食救回雙峰
台中30歲曾姓女子有過敏體質,2次隆乳失敗,拆彈後雙峰縮水到變B罩杯,且表面凹凸不平,有如風乾橘子皮,更慘的是拆彈傷口處長出一條明顯的蟹足腫,身上也因癢抓,出現多道蟹足腫。曾姓女子打算在過年前完婚,不敢再動刀,改向中醫師蔡惠君求助,搶救雙峰,經接受針灸、中藥調理,並且配合調整飲食,攝取堅果、魚油、木耳、海帶、魚湯等,避免吃海鮮、加工、冰冷食品,蟹足腫都消退了,雙峰變Q彈平滑,也變得豐滿,令她滿意不得了,開心當個新嫁娘。蓮樺中醫診所院長蔡惠君說,女患者3年前接受隆乳手術,罩杯升級為D罩杯,不知自己是過敏體質,對於植入的異物產生過敏或排斥,因沾黏、變硬而取出,經清創休養後,今年初二度隆乳仍告失敗,雙峰表面凹凸不平更慘的是,拆彈的傷口因過敏體質,變成一條難看的蟹足腫,包括前胸、背部、腋下等多處也因秋冬皮膚乾燥搔癢,抓到變一條條蟹足腫,注射類固醇仍無法淡化。蔡惠君指出,女患者因過敏體質,改向中醫求助,經由中藥調理體質,以及針灸豐胸,在患者過敏急性期,免疫反應過度亢進,先調和肺、脾、腎三臟的氣血,合併清熱利水的中藥,待緩解期,選用提升肺、脾、腎三臟陽氣的中藥,使免疫系統穩定,預防過敏反覆發生。蔡惠君建議,冬天是一年當中人體最適於儲存能量的季節,同時也是女性豐胸最有效的季節,曾姓女患者為了搶救雙峰,除了中醫調理,並且搭配飲食調整,攝取堅果、魚油、木耳、海帶、魚湯等,避免吃海鮮、加工、冰冷食品,很快就看到成效。
-
2019-12-17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過敏性疾病好幫手 中醫師:三九貼可除寒邪
每年中氣溫最寒冷的三天稱為三九天,安南醫院中醫部醫師部長黃升騰今天說,這三天人體陽氣始發,皮膚乾燥毛孔收縮,血液循環不良,如能在這段期間利用辛散溫熱中藥敷貼於穴位,補充與激發人體陽氣,藉由穴位及經絡走向和特性,除可趨除寒邪,還能提高身體抗病力。黃升騰表示,傳統中醫認為這時如果在皮膚上貼敷辛散溫熱藥物,藥物滲入體內效果較平時好,可選擇一些辛熱藥物,白芥子、附子、乾薑、細辛等,在特定穴位上貼敷,用以治療寒症。這種特有的治法稱為三九貼。三九貼日期為今年12月31日、明年1月9日及1月17日。黃升騰說,臨床上利用藥物有元胡、細辛、白芥子等,加上生薑汁調製成膏狀,在背部穴位如大椎、定喘、風門、肺俞、脾俞、腎俞等穴位進行敷貼,對抗寒冷氣候對人體影響。另一方面針對虛寒性體質或寒濕久留者,黃升騰表示,可以提振陽氣、溫通陽氣,加強驅除寒濕邪氣、增強身體抗病能力,緩解過敏性鼻炎、氣喘、寒性風濕性關節痛發作頻率,另外容易反覆上呼吸道感染的小朋友也適合穴位敷貼。黃升騰說,穴位貼敷治療方法簡便,無毒副作用,易被小兒接受;貼敷法可使藥物持續。必須注意孕婦、兩歲以下小孩、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皮膚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泡者,發燒和咽喉發炎者,不適合此法治療。三九貼後應注意事項敷貼當天一定要禁食生冷、油膩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響治療效果。如皮膚起紅腫、搔癢立刻撕下藥餅,並塗擦適當消炎藥膏改善。
-
2019-12-16 橘世代.健康橘
每晚30分鐘的足部按摩 有助舒緩更年期憂鬱
情緒低潮為更年期常見困擾之一,研究顯示,每晚30分鐘的足部按摩,似乎能讓停經後的憂鬱症女性情緒感到舒緩。國際期刊「醫學補充療法(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edicine)」最近刊出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將90名停經且有憂鬱症的患者分成控制組與對照組,控制組成員每晚進行足部按摩,每隻腳15分鐘,每周2次、為期6周;對照組無特別調理。2組人在試驗前、試驗後與試驗2個月後接受貝氏憂鬱量表測驗。結果顯示,控制組在足部按摩試驗前的情緒分數中位數,由26.97±4.47分,逐漸降至21.20 ± 5.74分;而對照組的情緒分數幾乎差不多,3次分數均在26分上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吳建東認為,這個研究樣本數過小,也沒有雙盲設計,研究方法可能有爭議。不過,按摩或針灸部分穴位,理論上的確有助平穩情緒。吳建東說,刺激湧泉穴、太衝穴與行間穴等有助疏通經絡、疏肝理氣,刺激內庭穴、衝陽穴等則能降胃火。另外,手掌虎口旁邊的合谷穴、頭頂的百會穴等,也有助舒緩壓力。肝鬱氣滯的人經常感到手腳冰冷,可考慮每晚花15分鐘作足部按摩或以熱水泡腳;心情不佳時,可沖泡菊花茶、薄荷茶或玫瑰花茶,甘菊花有助疏散風熱、薄荷有助疏肝解鬱、玫瑰花有助行氣解鬱與活血止痛。平時應多運動與多喝水,以讓體內維持良好的循環代謝機能,較不易陷於情緒低谷。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16 科別.皮膚
中西醫治乾癬 同喊:別信偏方
在季節交替或免疫力下降時,皮膚出現斑塊脫屑又癢又難受,到底是過敏性體質產生的異位性皮膚炎,還是更難纏的乾癬?讓人困擾不已。實際上,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疾病,治療也不同,尤其乾癬不是單純的皮膚病,而是免疫系統失調疾病,不能等閒視之。乾癬目前僅能用藥控制與改善症狀,無法「斷根」,因此不少病友除了看西醫,也會尋求中醫調理。醫師提醒,無論是西醫或中醫,最重要是先確定診斷,對症下藥,千萬別買來路不明的偏方,恐花錢傷身、得不償失。台中榮總皮膚科主治醫師阮昭奎表示,乾癬治療原則為先評估病灶所占體表面積,體表面積未超過10%者,屬於輕度乾癬,可以用外用藥膏,再搭配照光治療,大部分都能達到不錯的治療效果。中重度 病灶體表面積超過10%倘若乾癬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或是病灶體表面積超過10%,皆屬於中重度乾癬,此時除了照光治療,也需要加上免疫調節劑等口服藥物幫忙。若治療一段時間,未達療效,健保則有條件給付新型生物製劑。不過,除了西醫治療,也有不少乾癬病友尋求中醫調理。台北長庚中醫部主任楊賢鴻說,正規中醫治療會先了解病程發展,看是否壓力或其他因素造成,再依臨床症狀和徵象表現進行「辨證論治」。辨證論治 中醫治療內外兼顧「中醫治療採內外兼顧。」楊賢鴻說,若是皮膚紅、脫屑症狀四處出現,就屬於風邪,可用防風、蟬蛻等中藥材;而皮膚有滲出物就是濕氣症,就得用利濕藥材;皮膚乾裂使用清熱涼血藥。當病程拖很久,身虛體弱則需補氣。至於外用藥部分,楊賢鴻說,除了青黛藥膏已被證實安全且對皮膚症狀緩解療效佳之外,大黃、黃岑、黃柏製成的三黃外用藥也適用。雖然臨床有個案報告顯示,中重度乾癬患者住院接受中西醫合併治療,有助縮短病程,但阮昭奎澄清,尚缺大型實證研究。阮昭奎認為,只要症狀緩解效果不錯,無論中西醫皆可試,但前提還是要先確診。另外,當中醫治療沒有起色,或是反應愈來愈不好,建議回頭尋求西醫治療。煎藥洗澡? 乾癬沒那麼簡單需提醒的是,有病友不是找合格中醫師,而是買來路不明的中草藥偏方。楊賢鴻說,有民眾用偏方煎藥洗澡,但治療乾癬沒那麼簡單,不是洗一洗就不見。阮昭奎說,壓力、受傷、感染及情緒都是乾癬復發的關鍵,對付乾癬要有恆心毅力,配合處方藥物治療,同時維持正常作息、減少壓力和負面情緒,也別亂吃可能打亂或活化免疫系統的薑母鴨、麻油雞、牛樟芝等食補。「不要三天捕魚兩天曬網,乾癬多能有不錯的改善與控制。」
-
2019-12-16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補償心理狂熬夜?小心身體抗議讓3危害纏身
小君(化名)是典型的久坐上班族,繁忙的業務量不僅讓她壓力大、經常延遲下班時間,且回家後又經常因補償心理追劇到半夜。生理的變化漸漸顯現在臉上,過去臉部肌膚嫩白有光澤的她,如今似乎相對蒼白、暗沉、容易出油、乾燥粗糙易卡粉、有時會長痘痘,膚況似乎在生理期來潮那段時間特別不佳,令她感到困擾。翰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康涵菁表示,人體會經由腦下垂體分泌濾泡刺激素(FSH)、促黃體生成激素(LH)及下視丘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等,影響女性荷爾蒙生成,受到腦下垂體調控的卵巢則會製造動情素與排卵,這些機制共同形成月經周期。當情緒平靜愉快時,女性荷爾蒙的分泌與作用會變得旺盛,讓女性充滿活力與美感。相反的,如果情緒緊蹦、焦慮不安,交感神經過度活化,人體便會抑制女性荷爾蒙分泌,進而使肌膚變得粗燥敏感、容易產生痘痘、皺紋與黑斑,且在生理期間以及排卵後到下次月經來之前等代謝較差的期間,膚況往往會惡化得更明顯。康涵菁表示,熬夜失眠、作息失調也會牽動人體新陳代謝與荷爾蒙分泌,舉例來說,女性荷爾蒙在夜間時血中濃度較白天高,晝夜顛倒、作息不規律就可能破壞正常生理律動、造成女性荷爾蒙分泌失衡甚至不足,也會影響皮膚的健康。就中醫的觀點,內分泌與肝經有關,而肝經氣血在夜晚11時至凌晨3時左右最旺盛,此時不休息便會影響肝臟解毒功能,容易引起肝氣鬱滯、肝膽火旺等病理反應,使皮膚新陳代謝不佳而影響面容。康涵菁表示,「黃帝內經」嘗言,「人臥則血歸於肝」,因此充足睡眠是維持肌膚健康美麗的重要關鍵。平日應有意識地保持心情愉快,並可多按壓攢竹穴、迎香穴、顴髎穴等處改善膚況。生理期來時,可用高保濕產品維持肌膚滋潤;經生理期間肌膚容易過敏,應加強防曬、盡量避免濃妝、避免菸酒、油炸或重口味的食物,油炸燥熱的食物容易導致油脂分泌旺盛,過多的鹽分則可能使原本經期就容易水腫等臉更顯虛胖,因此建議以清淡的飲食為主。
-
2019-12-15 新聞.健康知識+
「餓死你的疾病,餵養你的健康!」抗癌名醫教你降低患病風險
【文、圖/摘自采實文化《逆轉疾病的科學食療聖經》,作者李維麟】餓死你的疾病,餵養你的健康每個人都希望不要被診斷出癌症、心臟病和其他致命的疾病。規律運動、減少紅肉和糖分攝取,還有不要抽煙都是預防疾病的具體辦法,但是它們只是解答的一部分。利用飲食去支持和強化你身體的血管新生防禦系統可以降低你得到所有可怕疾病的風險。大豆(黃豆) 是第一個被發現可以影響血管新生的食物。一九九三年, 西奧多. 福特西斯(Theodore Fotsis),是一位希臘科學家,在德國海德堡大學(University of Heidelberg)工作,發表了一篇開創性的論文。他發現攝取大豆食物的健康日本男性和女性的尿液中含有一種天然物質,稱為金雀異黃素(genistein),這種物質具有效的抗癌效果。在實驗室中,福特西斯發現金雀異黃素會抑制被腫瘤引發的血管。之後,金雀異黃素更顯示可以直接停止四種不同類型的癌細胞生長(神經母細胞瘤(neuroblastoma)、伊文氏肉瘤(Ewing’s sarcoma)、橫紋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 與視網膜母細胞瘤(retinoblastoma))。我們的身體無法製造金雀異黃素,所以它只能來自於飲食。尿液是從鄉村居民蒐集得來,大部分的居民都是種植茶葉和稻米的農民。他們都是素食者,而且吃的是以大豆為基礎的飲食,這在亞洲很常見。這些農民尿液中的金雀異黃素相較於攝取西方飲食的人們多了三十倍。福特西斯的研究是關於食物中包含的膳食因子清楚被身體吸收且經由尿液排出,而且可以抑制血管新生的第一份報告。研究人員暗示這種大豆特性可能可以解釋人們攝取亞洲植物性的飲食,相較於以西方飲食為主的人在罹患致命癌症的比率上較低的原因。另一位卓越的研究者,亞卓安娜.阿爾比尼(Adriana Albini),在二○○二年時於義大利熱那亞(Genova) 的國家癌症研究機構(National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工作, 提出血管預防(angioprevention)一詞。阿爾比尼推想血管預防可以達到疾病預防的功效,特別是癌症,透過使用對健康人體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複合物去妨礙異常的血管新生。雖然有些藥物的確符合要求,但是食物是最安全的方法。今天,血管預防意味廣泛的健康途徑,包括利用食物、藥物和膳食補充品。阿爾比尼和我與其他科學界的同事合著了一篇關於血管預防的現代文獻回顧,其中包括刊登於著名期刊《自然綜述:臨床腫瘤學》(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內的飲食。血管新生和疾病預防的架構仍由血管新生基金會和國際間的科學家及臨床醫生組織持續發展之中。血管預防飲食的目標是希望維持身體的血管新生防禦系統處在一個平衡的健康狀態。有時候這一點會讓西醫出生的醫生們感到困惑,因為平衡通常不是他們用於疾病治療的語彙。平衡是阿育吠陀(Ayurvedic)和傳統中醫裡面較熟悉的概念,這兩者的重點皆擺在預防性健康的平衡。在這些醫學系統中,健康被視為身心平衡系統的存在。平衡是一種你希望隨時保持的狀態。適居帶(Goldilocks zone)是太空生物學家使用的術語,他們使用強大的望遠鏡去搜索與太陽之間存在完美距離以維護生命的星球:不能太近否則會燒焦;不能太遠否則會結凍。血管新生的適居帶是有足夠的血管以確保我們體內的每個細胞都獲得充分的營養,但又不會滋養疾病。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只能剛剛好。當涉及健康的人體預防疾病時,沒有什麼比起飲食更安全。雖然有些藥物可以預防特殊疾病,像是結腸息肉(colon polyps),但是藥物總是會伴隨著潛在的副作用,因為藥物從來就不是關於平衡。藥物被製造用來執行黑白分明的工作,通常是打敗或加強某件事情。例如:癌症藥物癌思停對治療很有效,但不能用來預防,因為注射後的幾天內,它就會使身體血管新生的訊號減少到幾乎消失。消除這個訊號雖然有利於癌症治療,但是癌思停可以干擾血管新生的正常平衡,因為維持健康器官的功能也需要少量的相同訊號。這種平衡的干擾也會導致副作用,傷口癒合變慢,這是一個需要正常血管新生的過程。相反地,飲食因素並非如此全能且缺乏破壞力,飲食中的抗血管新生因子只能將過多的血管修剪回基線的水準,這就表示一個使癌症挨餓的食物不會餓到心臟,不會令心臟無法獲得需要的血液供應,因為所有一切都是為了讓身體維持在健康的基線水準。方程式的另一端,促進血管新生的食物也不會造成血管過度生長,超越其在循環系統中的正常界線。促血管新生的食物(Proangiogenic foods)和飲料不會過度驅使整個系統導致癌症。與體內恆定的原則一致,血管新生飲食可以幫助維持身體處於協調和平衡的狀態。
-
2019-12-14 養生.聰明飲食
筋骨受傷的人別吃香蕉?營養師:確實有根據
有此一說:聽說筋骨曾經受過傷的人,最好不要吃香蕉,請問是真的嗎?KingNet營養保健諮詢科營養師回答:陳正育營養師香蕉並不會對正常的骨頭有任何影響,但對於受到筋骨(運動)傷害的患者而言,卻是要小心食用。其實,民間口耳相傳:「筋骨傷不可吃香蕉」,依其中醫學理角度看來確有其根據。骨折、筋骨扭傷不可吃香蕉,是由於香蕉含磷稍高,若吃多了易使體內鈣質相對降低,對骨折病人的復原不利。香蕉所含的高醣份,在代謝後,會消耗體內更多的維生素B1,造成神經、肌肉的協調失衡,引發傷處的疼痛或惡化。再者,香蕉中過高的鎂,易造成隨意肌肉的麻痹及肌腱的疼痛。 其實在一般的情況下,反而鼓勵大家多吃香蕉,因為香蕉含有維生素A、B1、B2、B6、菸鹼酸、葉酸、C,及礦物質鈣、磷、鐵、鎂、鉀、錳等,其中,鉀含量特別豐富,鎂的成分也很高,更是食物中錳的最佳來源之一。另外香蕉富含水果特有的果膠質,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具有幫助排便的效果。
-
2019-12-14 橘世代.好心橘
「賢醫」不當鑽石當石頭… 盼激起漣漪
活力十足的張晉賢,曾擔心醫師老爸會罵他「不務正業」,回憶當年告知老父自己在搞這些公益活動時,沒想到老父毫不猶豫舉手贊成,還告訴他「人生沒什麼好爭的,快樂就好」。為給腦麻或發展遲緩的孩子及家屬多點信心,張晉賢有空就往學校跑,孩子不會寫卡片感謝老師,他幫孩子寫教師節賀卡;耶誕節就自己帶著禮物到特教班與師生分享。這些看似醫療以外的事,張晉賢反而認為是治療的一環,「醫療科技有限,愛與關懷無限」。今年初,愛管閒事的張晉賢,幫就讀國三的「老」病患陳同學辦了場畫展,這位病童國小三年級時因腸病毒,留下後遺症右手癱瘓,輾轉找到張晉賢針灸復健,為讓孩子紓壓也重建信心,他鼓勵內向不多話的陳同學繪畫。「這類小孩學習上很弱勢,又有點自卑,只要能讓他們發揮所長,我就會多鼓勵他們,讓他們有機會當主角,孩子的父母不敢相信女兒的作品可以辦展覽」,為此張晉賢跳下來策展,在台北光點幫陳小妹妹開畫展圓夢。這件事還有後續,學校在獲知這個感人的醫病故事後,推薦陳同學參加「2019總統教育獎」,終讓陳同學成為5位教育獎得主之一。張晉賢在診間滿臉笑容的談論此事,秀出孩子畫作為主的帆布背袋時,可以體會醫病同心就是這種溫馨感覺。談起父親,張晉賢表示,80多歲的父親幾年前過世,但一直是他終身學習的榜樣,「過世前還學會用智慧型手機,也會下載影片觀看,父親不斷學習的精神也影響了我」。張晉賢原本念中國醫藥學院的藥學系,後來再考上學士後中醫,當中醫師後為了要跨領域學習,去念了最難的生物醫學工程博士班,跳出中醫的窠臼。EMBA畢業後,目前又在台大公衛學院念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我常告訴我的主治醫師們,跨領域學自己所缺的部分,茫然不知要做什麼,就去學習吧」。這幾年張晉賢也看見不少同僚在診間倒下,對於名利更是看淡,他不斷強調,「五十而知天命,人生已過了大半場,更應清楚自己要做什麼」。在眾人爭先想當鑽石的年代,張晉賢反而不希望自己是鑽石,而是顆石頭,所做的事擲於湖裡會引起漣漪,播送更遠,學習不同領域,就能激起不同的漣漪。看更多報導:《橘世代》立即加入粉絲專頁!正在經歷橘世代的我們其實比任何世代都還有著一顆更好奇的心。想知道關於橘世代大小事>>>立即加入
-
2019-12-14 橘世代.好心橘
熱血中醫師張晉賢 孩子大玩偶 不老歌手夢
「你看,我不是說假的耶!我剛請祕書幫我調動一個診,就是想要再花點時間學吉他,音樂教室都找好了…」財團法人恩主公醫院中醫部部長張晉賢,一臉認真的秀出音樂教室的傳單,向記者解釋。停診學吉他 堅持精進音樂路「你不是組了微微風樂團了,就好好的當主唱就行了」。「不行,我的吉他太爛了,光唱歌就不能跟我的夥伴有互動」。就為了有更好的演出,張晉賢堅持要挪動門診再精進音樂路。因為他始終認為學習新事物,可以分享、感動更多人,這與年齡沒有任何關係。喜歡唱歌的張晉賢年輕時與吉他手好友蔡育呈組成「小五小六」雙人組合,重溫民歌時代。「微微風,風微微,透過和煦微風把音樂種子種在每個人心田上,希望用愛灌溉與守護關心這個社會,願像微微風湧起舊夢,讓大家如沐春風、讓愛飛揚。」這是微微風樂團成立初衷,56歲的張晉賢開玩笑說,「我有歌手夢啊!有生之年想開演唱會…」。但在偶爾走唱的生涯裡,張晉賢總是想,「上天給我們這麼好的天賦,只是唱給自己爽嗎?」中年大叔的樂團夢才開始萌芽。微微風是由七位熱愛音樂的政大EMBA跨屆學長姐組成,團員有金融、飯店管理、幼教、醫療等職業,工作之餘,以吉他、薩克斯風、口琴、木箱鼓等樂器,主要安排到安養院、老人院、身心障礙團體「巡演」,希望透過大眾耳熟能詳的曲風與聆聽者共同回憶舊時光。至今微微風已赴振興醫院銀光學苑、八里樂山療養院、新莊盲人協會演出。成立傻瓜劇團 進EMBA學公益微微風樂團是張晉賢近期的重心,但7、8年前,他在政大EMBA進修時成立了「傻瓜劇團」,是創始人之一,開始將兒童劇碼宅配到偏鄉小學,10月中才結束馬祖3天2夜的離島演出。這些公益活動,幾乎與醫師的角色同等重要,這是他下半場最大的夢想。「傻瓜劇團」成員有300多人,大家依據各人的專長負責不同專業,有錢出錢、沒錢出力,「編劇、攝影、團歌、道具我們都自己來,我們是以非專業挑戰專業,一切都利用自己的資源來做社會公益,這樣才有意義。」張晉賢非常驕傲這個EMBA社團跟別人不同,沒有吃飯談生意,唯一的事就是「公益」,這也是他進EMBA想學的公益事業。「傻瓜劇團」有個特點,演出者自費又自假,演出以孩子為主體,學校沒有體育館沒關係,有操場及穿堂就行,即使一個空地也是他們的表演舞台;愈是偏鄉部落愈往深山鑽,有時全校只有10餘人他們也風塵僕僕前往,因為他們想讓孩子有笑容,讓他們跟都市的孩子們有同等的享受。跑到校園看病人 還被當詐騙會有這些不算輕鬆的夢想,緣自於從醫的路上有太多無奈及無法改變的事實,也開啟他想用不一樣的方式醫治「人心」。張晉賢的主要病人都是需要長期復健的重度腦性麻痺或發展遲緩、學習障礙的小病人,家長們付出了全部的心力,也見不到孩子的未來,張晉賢看到家屬的困境,想要給這些家庭多點信心的養分,開始做點不一樣的事。「有一天我就跑去學校看一個腦麻學習障礙的病童,想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況,特教班老師一見陌生人,還以為我是詐騙集團,怎麼有可能醫師會跑來班上看病人?」不斷學習「開啟天賦另一扇窗」「我常認為企業有CSR,醫師也要有職業責任,對社會的關懷與責任,而照顧患者的家人也是醫師的責任。」他把本分做得極好,只是把救人這件事往外擴到無限大。在旁人看來,人稱「賢醫」的張晉賢,或許比較像「閒醫」,因為沒見過外務這麼多的醫師。但他強調要跨領域,才能開啟天賦的另一扇窗。重拾學習樂趣3要素1.選擇跨領域學習,有不同的嘗試,開啟不同的視野。2.回頭審視年輕時想學的興趣或未完成的夢,在熟齡之際找回學習的樂趣。3.要勇敢接受新事物的挑戰,發掘潛能所在,增加生命豐富性。看更多報導:《橘世代》立即加入粉絲專頁!「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19-12-13 養生.抗老養生
45~59歲是健康關鍵期 謹守「二八法則」讓你更長壽
從人體健康角度來看,45歲到59歲是身體機能容易出現問題的年齡,這個年齡段的身體新陳代謝開始緩慢,人體免疫力也逐漸走下坡路,可謂是人生健康的關鍵時期,如果保養得好便會如年輕人一般越活越年輕;如果保養不當,不僅疾病纏身也為生命埋下隱患,此時需要怎麼做才能遠離疾病,確保長壽呢?這裡不妨從醫學角度來探討養生的二八法則:(1)飲食:二分細八分粗關於飲食,要做到“二分細八分粗”,不可以吃的太精細,要多吃粗糧。粗糧則可以為人們提供豐富的營養,同時富含豐富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有很強的吸水性,吸水後可以膨脹數倍,使大便變鬆變軟,同時加速腸道的蠕動,減少體內毒素在腸道內分解和停留的時間,有利於身體健康。(2)穿衣:二分涼快八分溫暖嚴寒的冬季溫度非常的低,我們一定要根據天氣的變化而及時添加相應的衣物,切不可以為了苗條好看而穿得太少,尤其要做好保暖工作的部位有腳掌、關節、以及腹部,寒氣一般會從腳掌和腹部進入到身體,如果這兩個部位沒有做好保暖工作,就會易於感冒,如果受寒的部位在關節部位,那麼情況就會更為嚴重,很容易在日後出現關節炎、關節痛等後遺症。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穿衣不可過於保暖,不要穿得太厚太多。因為衣服穿的太多太厚,不容易散熱,一旦體溫出現變化,很容易受涼感冒。此外,衣服穿的太多太厚,會降低人體抗寒能力,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人反而更易生病。微寒可以刺激人體,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人體全身臟腑氣血的運行,可增強機體的抗寒能力和免疫力。所以,在穿衣這個事情上,要講究“二分寒八分暖”。(3)疾病:二分治療八分調理很多時候,都是疾病已經到來時,人們才開始手足無措地去接受醫生的治療。其實對於疾病,應該要做到“二分治八分防”,在中醫中叫做“治未病”。“治未病”不僅告誡醫者應對患者病情明察秋毫、未病先防,也啟示我們在疾病未生之前,做到早期干預、扶正以祛邪。比如冬天很多人容易得心腦血管疾病,以腦梗為例,一旦發病,第一時間去醫院治療,確定用藥方案,然後需要長期藥物控制病情,預防復發,這同時,除了二分治療之外,八分的生活調理格外重要,包括飲食作息、康復鍛煉、心理調節都不容忽視。(4)吃飯:二分飢八分飽民以食為天。對於吃飯這個事情,我們要講究“二分飢八分飽”。飲食不能過飽,否則使胃無法蠕動,影響消化吸收,下頓吃飯就沒有胃口。如果在飢餓狀態下飲食,不論吃什麼菜味道都好。此外晚上一定不能吃得過飽,因晚上要睡眠了,如果吃得過飽,不但胃感到不舒服,而且影響睡眠。晚上吃多了,容易造成肥胖,肥胖又容易導致各種疾病。總之,45歲到59歲是長壽的決定期和黃金期,在這個階段,我們要做到“二八”法則,飲食、穿衣、吃飯等要講究一個度,對於疾病則要講究“治未病”。只有做到這些,我們才能健康下半生。作者簡介:藥師方健,大陸三甲醫院副主任藥師,原文取自《搜狐網》
-
2019-12-13 養生.聰明飲食
五穀雜糧健脾養胃 搭配2種食物還能助消化、改善疲勞
全穀根莖類是國民每日飲食指南的重要營養素,全穀類(五穀雜糧)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礦物質,還有少量的微量元素,是主導健康的重要關鍵。以健康的成人來說,每日應該攝取1.5至4碗的量(一碗為200克),才符合營養均衡的標準。 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表示,穀類雖然營養價值高,但仍然少了一些身體需要的蛋白質,其中,穀類含有豐富的甲硫胺酸,可是卻缺乏離胺酸,而豆類則剛好缺少了甲硫胺酸,建議可將五穀雜糧加上黃豆或黑豆一起烹煮,因為豆類的離胺酸可以彌補穀類離胺酸的不足,而穀類則能彌補豆類甲硫胺酸的不足,進而提高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尤其素食者更應該這樣吃。 穀類若能與根莖類一起搭配,比如白米加上山藥,因為山藥富含黏液蛋白,在中醫的角度有助健脾益胃,與白米搭配可助消化;糙米搭配南瓜,因南瓜富含的胡蘿蔔素,能補強糙米植化素的不足,且南瓜的葉酸也能與糙米的鐵質結合,有助改善疲勞與消除貧血。 此外,張斯蘭指出,五穀雜糧類因保留完整麩皮,富含粗纖維質,所以在烹煮前,應該事先浸泡,使穀類有充分時間吸收水分,如此煮才會又Q又香,口感不僅好,也能降低腸胃的負擔。 然而,台灣氣候潮濕炎熱,很容易因為食物運輸或保存過程不當,滋生黴菌或是致癌的黃麴毒素,尤其黃麴毒素經常在花生、玉米、黃豆、小麥等穀類出現,若發現食材有發霉現象,表示菌絲已深入食材,剩餘部分不可再食用,應整袋丟棄。 在選購五穀雜糧時,張斯蘭建議應選有真空包裝的產品,如此就不容易有黴菌或黃麴毒素的感染;同時應挑有相關食品檢驗核可的食品,以及無農藥及重金屬殘留的食材。 五穀雜糧最忌諱潮濕及陽光直射,所以陰涼通風處是最理想的存放地點,拆封後應放入密封罐中,蓋緊擺在陰涼乾燥或直接放入冰箱冷藏是最好,並一定要在期限內食用完畢,以免發霉或變質。 延伸閱讀: 吃粥整腸健胃? 4種狀況恐怕會愈吃愈慘 五穀雜糧有5大好處 但2大族群要節制
-
2019-12-13 新聞.健康知識+
陽光露臉別被騙了! 慎防溫差傷心 8個好習慣讓心臟更強壯
冬天到了,不過天氣變化仍然很大,早上出門可能穿一件薄長袖,沒過幾個小時突然變的冷吱吱,如此一來的溫差很容易就讓心臟吃不消!研究發現,低溫引發的腦中風,最容易發生在曝露於低溫環境中的前2-3小時,若發生臉部不對稱、雙手一邊較無力、說話不順的中風症狀,切勿因症狀緩解而輕忽嚴重性,應該打119迅速就醫。此外,如果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心臟病徵兆,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尤其是更年期女性,要特別注意心肌梗塞會出現噁心、嘔吐、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的症狀,保命要訣就是儘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遺憾。時間是最重要的關鍵!「保暖」是最基本的自我保護行為,但為嚴防因低溫及溫差過大,促發心血管疾病之發生,國民健康署提供禦寒保健8個要點,以安度寒流衝擊:1、保暖:居家臥室、衛浴與客廳要做好防寒與安全措施。處在低溫或外出時,一定要做好完整的保暖,尤其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善用圍巾、帽子、口罩、手套、襪子、防滑鞋,及多層次保暖衣物等,方便穿脫。2、暖身:剛起床後的活動勿過於急促;先補充溫開水;身體活動以溫和漸進方式慢慢增加。3、隨身攜帶保暖衣物:由於長輩對於環境溫度變化反應較不敏銳,因此晚上睡覺時,要先備妥保暖衣物在床邊隨手可拿到的地方,不管是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都要記得先添加衣物保暖後再進行活動;外出時有隨身攜帶一件保暖衣,以備不時之需。4、避免大吃大喝及情緒起伏太大;勤喝溫開水,避免血液過度黏稠;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以預防便秘。也要避免突然用力、緊張、興奮以及突然的激烈運動等。5、有心臟血管疾病的病人不宜泡湯或泡澡:如經醫師囑咐為高危險群,要避免單獨去爬山或從事離開人群的運動,亦不宜單獨泡湯。泡湯溫度勿超過40度;飯後2小時後再進行為宜。6、避免加重身體壓力:運動最好避開酷寒與早晚的高風險時段,避免在寒冬大清早外出運動,晚餐後不要立即運動,應至少隔1個小時待食物消化後。7、妥善控制病情,規律服藥:定期量測及記錄自己的血糖、血壓、血脂肪數據;遵照醫囑按時用藥。8、外出要隨身帶著病歷卡與緊急用藥:註記平時就醫院所、診斷、藥物過敏史;如醫師有開給緊急備用藥品,應隨身攜帶。延伸閱讀: 天冷鼻水流不停? 跟著中醫師這樣做緩解鼻過敏冬天總是手腳冰冷? 別以為很正常!恐是心血管疾病前兆
-
2019-12-13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黑糖養生?花雕酒泡麵食療?用科學解析中藥食補究竟有沒有效?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想知道吃了這餐有什麼保健效果,建議先看包裝上的營養標示,看看澱粉會不會太多、會不會太油,纖維素夠不夠,從營養角度來看食物的「效果」比較合理。坊間關於中藥食補方法有很多迷思,我不是中藥專家,碩士在美國念食品科學,博士在香港唸生物學系,博士後才學中醫。一直都是用食品的角度看中藥材。把食材當作香料還是草藥還是食品,這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迷思1:進補是「治療」,還是「營養補充」?從食品科學角度看「補」,當然是缺了才需要補,如果身體不缺東西為何要補?今天講座會提到吃冬烏、紅豆等食材,補的都是營養,但是如果身體不舒服,而去吃藥膳,就不知道是補哪一種。從營養角度看「補」,中藥為什麼可補營養?這點被混淆可能是從古書《禮記》中開始討論食療,因此華人把食醫看得最重,影響了整個中華文化傳承。但我不確定中藥可以補強營養缺乏,回到生活所需六大營養素,從這個角度出發思考比較單純。迷思2:吃多也代表吸收得多嗎?如果中藥有毒,當然不能多吃,可是平常反過來看,我們認為它有用的時候,那個劑量就很重要,安全跟烹調都要看劑量。最常見的例子枸杞,用幾顆枸杞泡茶喝有明目功效。從科學觀點來看,因為枸杞內含類胡蘿蔔素玉米黃素(Zeaxanthin),玉米黃素人類大概一天需要2毫克,理論上1~10克的枸杞就會有這樣的營養素,但是人體能吸收多少?它玉米黃素是脂溶性維生素,泡在水裡喝會有效嗎?如果把枸杞直接吃下肚,內含的維生素會直接被身體吸收嗎?人的腸子本來就不是簡單的篩網,不是東西吃下去多少就直接吸收多少,而是會篩選作選擇性的吸收。當看到含「玉米黃素」就說可以明目,沒有錯,長期吃可能有效,但你平常偶爾吃一顆,劑量沒有到就沒有用,吃開心而已。另外,常聽到紅棗可補血,補血需要的營養成分鐵質,很多植物裡都含鐵。舉例來說,椰棗成熟時,會把蔗糖轉成果糖跟葡萄糖,所以東南亞的穆斯林在齋戒期間,白天餓了一段時間,太陽落下後第一口就會吃這種很高糖分的水果。所以,每一種食物對身體好與壞,也跟背後飲食文化相關。因此要談食「補」前,要知道自己的身體到底有沒有缺?否則覺得食物某些成分有效,吃下去,未必會達到個人預期的保健功效。迷思3:某些食物的效果比藥物好?當要討論「藥」,如果指的是西藥,無法對比,如果指的是中藥,像是把菊花跟甘草放進藥材是否「有效」,就需要討論。這幾年看到很多訊息讓人覺得不耐煩,像是「吃什麼有毒」?「吃哪些可以排毒」?但講不清楚「毒」是什麼,人類肝臟不是與生俱來就為身體排毒嗎?怎麼會排毒排到大腸去?大腸是排便啊,毒是不是大便?有些新聞標題會寫「吃到不好的食物,等於在慢性自殺」,這句話等於是廢話,並非這句話不好,而是看到這種新聞標題,你會想說得到什麼?還有很多名嘴達人很愛談「養生」,其實從科學角度來看,不能解釋「養生」是什麼意思?迷思4:黑芝麻可以增加黑髮?常有人建議頭髮白了要多吃黑芝麻,科學上的確找得到黑芝麻成分含有「異黑色素」的物質,可惜在頭髮中有另外兩種黑色素:真黑色素(eumelanin)及褐黑素(pheomelanin),決定我們長出來是黑髮還是金髮,但是「異黑色素」不會跑進毛囊變成頭髮裡的黑色素,「吃黑補黑」的概念在科學上是不可行的。迷思5:黑糖也能養生?黑糖的糖蜜裏頭有鈣質、鐵、銅等物質,如果因為想要攝取這些礦物質而吃黑糖,就要知道黑糖中這些礦物質含量很低,一天要吃到200~600公克黑糖才能攝取一天所需的鈣,但是為了補鈣,一天吃到600公克黑糖,並不合常理。有些人在意黑糖裡含有丙烯醯胺,是多慮了。食藥署公布黑糖攝食指引限量(1000 ppb)意義並不大,對業者也不公平。一條油條如果有1000 ppb丙烯醯胺,依照規定不超標,人能吃一條。2006年美國FDA做過調查美國人平均每天吃到丙烯醯胺大概是28~35微克。台灣從沒有計算研究過國人攝取量,直接採取歐盟規定,訂定1000 ppb的數值,是全世界第二個訂丙烯醯胺攝食標準的地區。美國加州建議每天每人每公斤可以吃到2微克,而美國人一天吃30幾微克,當有些人在談論「請大家注意食品安全」是對的,但是不需要用恐怖、恐嚇的方式來討論。去年討論最多的就是「吃紅肉會不會致癌」?我認為在有生之年看不到這天,除非你能夠長命百歲,甚至要等到那天癌症後,還未必能判定紅肉是不是導致癌症的原因。迷思6:花雕酒泡麵有食療效果嗎?最近花雕酒泡麵很風行,花雕酒基本上是糯米酒而已。如果想要喝糯米酒,那就不要煮麵,因為酒精會蒸發掉,但酒能夠增加香氣。這種食品,我個人認為沒有食療效果,唯一的效果是吃起來開心,那也就達到吃食物的最大目的!如果真的想知道吃了這餐有什麼保健效果,建議可以先看包裝上的營養標示,看看澱粉會不會太多,會不會太油,纖維素夠不夠,從營養角度來看食物的「效果」比較合理。延伸閱讀:▶當歸、四物湯催生子宮肌瘤?研究文獻說明可能過度解讀▶煮火鍋的小鮮肉怎麼挑?▶食補,您吃對了嗎?中醫師有話要說(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19-12-12 養生.聰明飲食
蝦頭能不能吃?營養師:蝦子真的需挑掉是這2部位
外面餐館時常能見到大蝦,但是對於蝦頭能不能吃,一直都很有爭議。有時候煮全蝦,我們經常會把蝦頭摘掉不要,但是也不乏拿炸蝦頭當作一道菜的做法,蝦頭炸完之後香酥可口,一口吃下去,外酥裡嫩,十分美味。大家普遍覺得蝦頭比較髒,那麼為什麼還有炸蝦頭這種菜呢?蝦頭裡面還有一種黃黃的東西,很多人認為那是蝦的排泄物,是髒東西,所以不能吃。其實,那並不是蝦的排泄物,而是蝦的卵巢,裡面黃黃的東西成熟之後就會變成蝦籽,所以是可以吃的。但正因為是蝦的卵巢,所以非常容易富集重金屬,蝦如果生活在重金屬含量很高的水裡,就會把重金屬都富集在頭部,所以蝦頭的確是有風險的。但是大家要知道,正規餐館使用的食品原料,應該是有養殖要求的,不會使用重金屬超標的水域養殖。大蝦身上真正不能吃的地方是蝦腮和蝦腸,這兩個地方才是蝦進行過濾食物和排泄的地方,一般會有一些排泄物殘留,蝦死後還會有細菌滋生,蝦鰓在頭部靠近口器那一側,蝦腸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蝦線。所以,如果是正規養殖的蝦,蝦頭完全烹飪熟,是可以吃的,飯館裡做的炸蝦頭大家可以仔細觀察一下,都會把蝦鰓去掉。此外,在烹飪的時候,大家最好把蝦線挑出來,如果沒挑出來但把蝦徹底做熟也是可以吃的。煮蝦的蝦頭口感沒那麼好,可以不用吃,一定要吃的話,注意把蝦鰓去掉。還要提醒大家,雖然正規的油炸蝦頭可以放心吃,但油炸蝦頭的用油量高,大家要限制一些,少吃一點才好,以免產生脂肪攝入超標的情況,危害我們的心血管健康。另外,醉蝦是整個蝦一塊做的,最好不要吃蝦頭,因為醉蝦沒有經過高溫烹飪,讓醉蝦帶有非常大的安全隱患,如果蝦身上有比較頑強的致病微生物,或者含有能夠寄生在人體中的寄生蟲,被人吃下去以後會造成很大的健康危害。本文摘自《爆炸營養食堂》,由十餘位專業營養師和媒體人組成的健康自媒體工作室,用原創文章和短視頻來評論熱點健康新聞,講述健康、營養、中醫、食療相關知識及趣事,帶您遠離健康謠言。
-
2019-12-10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天冷鼻水流不停? 跟著中醫師這樣做緩解鼻過敏
冬季是整年度天氣最冷的時候,中醫學認為人體和自然環境相互呼應,因此冬季也是人體陰氣最盛、陽氣最弱的時候,此時也是許多鼻過敏病人症狀好發的時節,在這段期間常感覺身體的能量不足、活動力下降、血液循環不良、皮膚乾燥、毛孔緊縮等,身體處於一種低代謝狀態。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徐偉展表示,冬至及夏至是自然界陰陽之氣消長的轉折點,這個時節身體最容易受寒,若平時體質虛弱的人更容易出現過敏、氣喘、腹瀉、關節疼痛、遺尿、遺精等症狀。而利用在特定節氣進行特定穴位的中藥敷貼是中醫治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獨特方法之一,已有悠久的歷史,如夏季的「三伏貼」、冬季的「三九貼」。 三九天是依照每年「冬至」次日開始算起,第一個九天稱「一九」,第二個九天稱「二九」,第三個九天稱「三九」。「三九天灸」就是在三九天的時間配合使用溫補通經散寒的中藥敷貼在人體背部的大椎、肺俞、膏肓、定喘等穴,可驅除寒邪並提高身體的抗病力,減緩疾病在冬日發作所帶來的困擾,更進一步來改善呼吸道疾病和體虛易感冒的體質。 徐偉展說,天灸療法是中醫傳統的外治法,其作用機轉是藉著藥物對局部組織刺激,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甚至起泡;且透過藥物敷貼於特定的穴位,持續刺激穴位,通經入絡,達到溫經散寒、活血通脈與調節臟腑功能的效果,因而提高抗過敏能力,並可改善臨床症狀。傳統天灸依選用的藥物不同有很多種類,如毛茛灸、斑蝥灸、旱蓮灸、蒜泥灸、白芥子灸等,而目前中醫界較廣泛應用的是白芥子灸法。 由於穴位貼敷治療方法簡便,無毒副作用,易被小兒接受,但必須注意孕婦、一歲以下小孩、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皮膚經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泡者,不適合三九天灸治療,發燒和咽喉發炎等症狀必須痊癒後,方可接受治療;治療期間並不妨礙其他藥物的正常使用。在使用三九貼後,徐偉展提醒,敷貼當日一定要禁食生冷、油膩以及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響治療的效果。若皮膚起紅腫、搔癢立刻撕下藥餅,並塗擦適當之消炎藥膏。 延伸閱讀: 鼻涕倒流,怎麼回事? 噴嚏、鼻水停不住  是感冒還是過敏?
-
2019-12-10 科別.心臟血管
心臟罷工有前兆 這些症狀一周3次以上要當心
上個月27日台灣男星在中國錄製節目驚傳突發心因性猝死而過世,享年35歲令人惋惜。現代人隨著生活壓力增加、飲食精緻化,心血管疾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又近年來24hr健身中心林立,許多年輕人聽說熬夜加班後運動一下可以放鬆心情,其實裡面卻暗藏危機,不可不知。『心因性猝死』多是因為突發性的心律不整使心臟停擺,而這些病人大多有冠狀動脈阻塞的問題。冠狀動脈為提供心臟血液的主要血管,當接近完全或完全阻塞時會造成心臟肌肉的細胞損傷,以致心臟缺血無法順利搏動出含氧血液而導致休克致死;經驗和研究發現,如果在吃飽後、運動中、或洗澡時,感覺胸口有重物壓迫感,或是常有一股熱氣從胸部上升到咽喉,甚至會合併胸部悶痛易喘、頭痛噁心、左上臂或背部麻木,這些都是典型冠狀動脈心臟病症狀,若一周發生3次以上,請民眾千萬別輕忽,應儘速就醫檢查。 中醫稱之為「胸痺」,因胸中氣血阻塞不通,而導致心臟功能失調的疾病。中醫認為胸痺乃因胸陽不振、痰濁瘀血等痺阻心脈,進而影響心血管循環系統,多見於中老年人,症狀包括心律不整、喘氣,左胸悶脹疼痛,其不適感亦可能放射至背部與手臂。中醫治療上講求辨證論治,依照狀況可服用炙甘草湯、瓜蔞薤白白酒湯等方劑,此外,亦可配合穴位的刺激如:極泉穴和內關穴,對心臟功能具有調和與保護的功用。極泉穴位於腋窩的正中央,當手伸高時,會有明顯凹陷處即是此穴。內關穴位於手掌後第一橫紋正中直上三根指頭,兩筋之間。 若要預防心臟疾病找上你,建議一定要拒菸、控制三高、健康飲食、規律作息與運動,並定期做健康檢查,若有上述不適症狀出現時,最重要的還是要提高警覺,及早就醫,千萬不可存著「撐一下就好了」的心態。
-
2019-12-09 性愛.性福教戰
冬藏讓人性致缺?中醫師教你「養性4招」加強性能力
你知道嗎,性不性福居然跟季節有關!性慾竟然也有淡旺季之分!有時性致缺缺,有時卻如狼似虎,讓人看不清也抓不透。影響性慾的因素非常多,包含病理性及非病理性,非病理性包含環境變化及生活方式,當然也包含四季變化。中醫師余雅雯表示,從中醫觀點看性慾,因人的氣血運行與四季息息相關,所以依循著季節改變,人的慾望也會有所變化。通常春夏時,是氣血運行向外發散的季節,所以性慾容易高漲;秋冬時,因冬季即將到來,所以身體準備「冬藏」,性慾會隨之減退。余雅雯指出,擁有慾望是非常正常的事,適度的性生活是調和陰陽的手段之一,也能能讓內分泌規律,養身同時也能養性;若能同時順應自然運行調整性愛節奏,讓身體擁有更好的抒發,不只增進夫妻親密關係,更是養生之道!想改善性機能與提升性生活滿意度,一般人通常會先想到「養腎補精氣」,但近年來透過診間案例發現,現代人性生活不順,除了病理上的成因外,通常是因為壓力太大、睡眠不足導致性功能不正常。時序進入冬季,中醫講「秋收冬藏」,因此,於立冬進補就能為隔年身體儲存能量,即是順應自然節氣的養生之道。余雅雯提及,同樣道理,為迎接明年的性福,性事上的進補也要在今年先準備好!余雅雯建議,可藉由「養性四招」,幫助加強性能力。除了針對肝腎功能的「食補」、「穴道」,更包含能放鬆心靈的「按摩」及「芳療」,讓大家從身心靈全方面輕鬆養「性」,不再害怕性慾寒冬!養性第一招 足浴作法:以活血的中藥如紅花、老薑、當歸等,將藥材煮出藥汁約10分鐘之後,加溫水調成足浴。功效:身體變得暖和、增強骨盆腔的循環,同時它也有減緩經痛、安神、助眠的功效。養性第二招 穴道作法:按摩湧泉穴、腎俞穴,可提升腎功能,若是診間會以針灸的方式加強。功效:腎功能提升。取穴:湧泉穴,是人體足少陰腎經非常重要的穴位,位於腳底中線前三分之一交點處,當腳屈趾時,腳底前凹陷處。腎俞穴,位在腰背部,第二腰椎下旁開1.5寸,和前面的肚臍眼平齊正好是第二腰椎(督脈的命門穴)。養性第三招 性福晚餐作法:食療仰賴平日的累積,平常可多食用補腎食物,如黑色食物或富含膠質、維生素E的食物。功效:助腎功能,且增加陰道潤滑度,若同時加入浪漫元素,也有促進情慾的功效。涼拌日式鮭魚食材:鮭魚300克、醬油2匙、味醂1匙、米酒1/2匙、韭菜適量、生蛋黃1顆、芝麻和辣椒絲少許作法:1.準備醬料,以醬油、味醂、米酒拌均勻後,備用。2.將鮭魚切成0.5cmx0.5cmx4cm粗條,放入醬料碗裡,用筷子將醬料與生鮭魚輕拌混合,放入冰箱醃漬15分鐘。 3.將韭菜燙好,過冰水後瀝乾,再拌入鮭魚。盛盤後,放入生雞蛋黃,再撒上芝麻、辣椒絲即完成。養性第四招 芳療及按摩作法:精油可使用在純嗅香(促進感官知覺)或精油按摩,還可以加在浴缸中來個夫妻雙人泡澡。有催情功效的精油,如玫瑰、苿莉、依蘭;按摩則可針對腿部內側肝脾腎三經絡,輕柔按壓。 功效:促進情慾及補腎。
-
2019-12-09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卵子品質好不好,看分泌物就知道?醫師這麼說
Q:卵子品質好壞,分泌物可窺知一二?A:卵子的質量影響受孕情形,而卵子品質的好壞可從分泌物窺知一二。醫師表示,分泌物性狀反應荷爾蒙是否正常分泌,倘若荷爾蒙正常分泌,卵子品質理論上也較佳。女性分泌物由子宮頸、子宮內膜與陰道分泌物混合而成,能保持陰道濕潤、排除髒污與防止細菌入侵子宮等。一般來說,接近排卵期時,分泌物呈現較清、較不黏稠狀,排卵期則會增量且呈現透明果凍的型態,排卵期之後會減量,且會變成黃白色、濃稠狀。影響卵子品質的因素有很多,像是攝取過多加工食品、生活作息紊亂、壓力太大、睡眠不足、抽菸飲酒、暴露於環境汙染、少運動導致循環代謝不佳等。中醫有助體內環境改善,中藥雖不含荷爾蒙,但「補腎陽」的用藥可模擬黃體素在人體發揮的功能;中醫沒有排卵針,但能藉由調整體質助患者增加受孕機率。排卵前3天最好孕若身體處在健康狀態,排卵期前三晚最容易受孕,假設月經來潮後第14天排卵,那麼前面三晚都是適合行房的時機。如果月經周期不固定、難以推算排卵日,建議到婦產科請醫師利用超音波檢視排卵情形。諮詢專家/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兼任醫師周宗翰 編輯推薦 有效改善血液黏稠 一天中3個時間記得要喝水 平日睡不飽靠周末補回來?3疾病都是這樣被睡出來的
-
2019-12-08 科別.皮膚
偏方不可信 頑固乾癬治療有新解方
乾癬又稱作牛皮癬,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皮膚病。因至今無可根治的特效藥,症狀徘徊不去,有患者迷思西藥久用對身體不好,卻也可能失去好的治療機會。乾癬是自體免疫疾病,病灶常見於膝蓋、手肘、頭皮或背部等容易摩擦的部位,好發於30歲至40歲,另50至60歲也屬發作高峰期。李婉若表示,乾癬嚴重程度依病灶面積而定。一般而言,病灶面積總加起來不到一至兩個手掌,就算症狀輕微;如病灶面積逾10個手掌大,則算中重度症狀。李婉若說,其實還會評估生活質量,就算病灶面積小,卻長在指甲、頭皮或生殖器,造成患者生活上的困擾,也算嚴重病人。無論哪種類型的乾癬,100%不會傳染給其他人。需要注意的是,同樣的發炎因子可能連帶造成關節病變疼痛或眼睛結膜發炎,另也可能與心臟血管堵塞有關連性。李婉若表示,乾癬必須進行長期治療,過去傳統口服西藥有些副作用,例如可能造成肝腎功能異常,或是造成血脂上升。但近10年生物製劑的出現,算是乾癬治療的突破性發展。生物製劑是一種有藥理作用的蛋白質藥劑,可抑制過度分泌的IL17、IL23等細胞激素,以平衡免疫系統,進一步達到乾癬症狀的改善。臨床也證實,傳統治療無效的乾癬病人使用生物製劑一到三個月後,症狀控制能達到更好的效果,九成以上可獲得改善,副作用也比傳統西藥低。李婉若說,有的病人可能尋求中醫治療,相信中醫調養比西醫更為自然溫和,她指出,目前中醫的乾癬治療上,以中藥青黛製成的外用藥膏對於部分輕症病人有效,能獲得不錯改善;但若症狀較為嚴重,恐怕無法有效控制症狀。至於其他的口服中藥,因科學根據有限且不清楚治療機轉,治療基礎還不夠。她也提及,有病人擔心西醫治療會吃到類固醇,但口服類固醇是乾癬的治療禁忌之一,儘管治療效果快,但一停藥就會反撲,症狀爆發更嚴重、出現膿疱型乾癬,「臨床上除非特殊需求會短期使用,否則一般治療是不會使用的。」
-
2019-12-08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三伏貼+三九貼 中醫教你調理虛損體質減少換季過敏
秋冬寒涼溫差大,加上空氣品質不佳,過敏性鼻炎患者不適頻求診。中醫師表示,善用中醫調理過敏性鼻炎,也能緩解不適。現代人貪涼 導致三臟虛損每逢冬季東北季風南下,空氣中會挾帶許多沙塵與細懸浮粒子,嘉義縣衛福部朴子醫院中醫門診近來常有過敏與氣喘民眾求診,族群多半是有過敏體質與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因空氣品質不佳引發過敏性鼻炎或慢性呼吸道疾病復發。中醫科醫師李昌諴博士指出,鼻子過敏是中醫門診常見的疾病,中醫稱為「鼻鼽(音同「球」)」,與過敏原以及自身體質虛弱有相當密切的關聯。症狀常見頻繁的噴嚏、鼻癢、流大量的鼻涕,並見眼睛紅癢,可戴口罩減少接觸過敏原(如花粉、塵蟎、黴菌孢子、寵物毛屑及沙塵與空氣汙染物)。過敏性鼻炎的發作,診治上多以改善肺、脾、腎三臟虛損為主軸。現代人虛損的原因,與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例如愛喝冰冷飲料、長時間待冷氣房等貪涼行為所致。冷熱兩時機 調理體質是時候李昌諴說,中醫理論中,過敏疾病多屬體質虛寒引起,在飲食上,秋冬季節料理可加入生薑、蔥白、蒜,驅風散寒、達到預防的效果。另外,每年夏至之後,可善用炎熱節氣,貼上三伏貼;冬天最冷的時候(冬至前後)則採三九貼,以調理溫熱身體、調養氣血,減少受季節變換引發過敏的頻率,達到預防醫學的效果。再搭配戴口罩、熱敷、按摩療法、針灸等,加上適當的日常保健,配合食療提升身體抵抗力。「三伏天」和「三九天」是維護呼吸道免疫防線的黃金時機。「三伏貼」與「三九貼」,都是利用藥物由穴位經絡直達病處,對過敏等呼吸道疾病具預防效果,穴位敷貼療法適合:1.過敏體質:包括氣喘、過敏性鼻炎及容易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2.虛寒體質:如手腳容易冰冷的民眾。如果夏季已做過三伏貼的民眾,更應搭配「三九天」作穴位貼敷。「三九天」是一年中氣候最寒冷(冬至前後)的時期。108年的三九天是:初九:108年12月31日(二)二九:109年01月09日(四)三九:109年01月18日(六)抗過敏茶飲 需辯證再服用預防過敏性鼻炎,平時也可喝保健茶飲:辛夷6公克、白芷10克、蒼耳子9克、薄荷6克、川貝母6克、生薑4克、桂枝9克,沸水沖茶飲用,每日600cc。燥熱體質者,可以酌加菊花調整。虛寒體質的過敏患者,建議親洽醫師辯證後,依據個人體質服用小青龍湯、葛根湯,平時保養喝六味地黃丸或枸杞地黃丸。長期調整體質,可以諮詢醫師服用補中益氣湯。按摩臉部「迎香穴」與「鼻通穴」,也能有效預防、舒緩鼻子過敏的不適。若病人能按體質調理,並把握季節時機,積極調養進而改善體質,大多數過敏性鼻炎患者,皆可得到良好的治療效果。過敏性鼻炎飲食禁忌李昌諴醫師提醒,過敏性鼻炎患者有幾項飲食禁忌。1. 避免生冷飲料:如冰淇淋、冰冷飲等。2. 避免涼性蔬果:如西瓜、椰子汁、葡萄柚、水梨、白蘿蔔、大白菜等。3. 忌食辛辣、燥熱、燒烤或油炸等刺激類食物:如辣椒、沙茶醬、羊肉、醃漬物、咖啡及咖哩等。
-
2019-12-07 養生.聰明飲食
魚丸、蝦丸裡真有魚蝦肉嗎?主要成分是這些添加物
近年來,火鍋、麻辣燙等食物裡都少不了魚丸、蝦丸、撒尿牛丸等配菜。丸子口感比牛羊肉有彈性,很多自帶鹹味、味道豐富,而且作為肉製品比牛羊肉便宜些,是大家非常喜愛的火鍋食材。一般人都會覺得魚丸是魚肉做的,蝦丸是蝦肉做的,但是大家可以在超市看到,這些肉丸往往非常便宜。那麼這些肉丸是用什麼做的?相對來說比較便宜的河魚刺很多,如果要加工成魚糜,可想而知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蝦肉不僅價格更貴,加工起來也非常麻煩。所以用真的魚蝦肉去做,成本太高,可能比牛羊肉賣得要更貴,失去了競爭優勢。此外,魚肉蝦肉彈性沒有那麼大,為了方便保存不會容易散,丸子中會加一些食品添加劑,這樣肉的成分就會更少。像這樣的魚丸、蝦丸、蟹肉棒,其實真正的名字叫做海洋仿生食品,普遍是用魚糜、澱粉、食用明膠,然後再搭配相應的香精、穩定劑等添加劑製作而成的。有些特別便宜,這樣的肉丸幾乎是沒有什麼魚蝦肉的,可能會添加一些肉類加工廠剩下的邊角料,比如雞鴨脖皮和皮下脂肪這樣的廉價肉,為了掩蓋本身的味道,再添加一些香精,讓肉丸呈現大家喜愛的味道。所以說,一些小火鍋店裡賣的魚丸蝦丸不僅貴,還不是真肉。但是大家也不用太擔心安全問題,正規超市裡賣的肉丸可能不是肉做的,但是吃了以後也不會有太大危害,不過對於一般人來說,還是吃真肉更實惠。大家在分辨的時候,可以去看一下配料表,一般排在第一位的是主要材料,如果第一個不是魚蝦肉的話,就是仿製的魚丸蝦丸,此外,最簡單的辨別方法還是價格,一看價格比生魚都便宜,就可以初步判斷它到底是不是魚蝦肉做的了。在火鍋店來說,一般像比較大型的火鍋店裡,賣的魚滑蝦滑,呈現肉糜狀,由服務員現成挖出肉丸,價格比較接近真肉的,才含有真正的魚蝦肉。不過建議大家吃火鍋的時候,直接點魚片是最好的,可以清楚地看到是完整的魚肉,能夠避免吃到澱粉、香精摻雜的假肉。本文摘自《爆炸營養食堂》,由十餘位專業營養師和媒體人組成的健康自媒體工作室,用原創文章和短視頻來評論熱點健康新聞,講述健康、營養、中醫、食療相關知識及趣事,帶您遠離健康謠言。
-
2019-12-06 新聞.用藥停看聽
避當歸抗凝血劑等恐怖組合 中國醫建立中西藥比對系統
台灣許多民眾有服用中藥、調養身體的習慣,但若同時在吃治療慢性病的西藥,最怕中西藥交互作用,反而危害健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首創中、西藥院內外交互作用比對系統,如患者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就會提醒中醫師不能開當歸等活血化瘀類中藥。衛福部健保署今舉行「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標竿學習分享會」,由12家醫學中心、區域醫院,以「垂直整合團隊運用雲端醫療主動提醒機制」為主軸,提出特色的智慧應用成果分享。其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應用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開發中、西藥院內外交互作用比對系統,當中醫師開立的藥品,與患者正在服用的西藥不能同時使用時,電腦就會自動輔助發覺潛在相同藥理中、西藥物重複使用,並跳出警示視窗,提醒修改藥囑。中藥與西藥會產生交互作用,絕不是隔一段時間吃就沒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主任秘書主任、心臟介入治療科主任的張詩聖說明, 如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服用抗凝血藥物,預防血栓形成,但這些患者應避免同時服用丹參、當歸等活血化淤的中藥材,避免抑制血小板凝固,增加內出血風險。張詩聖表示,經中西藥交互作用及重複系統比對,發現藥囑修改以當歸、丹參活血化瘀類中藥占96%最多。院外中藥相同藥理重複修改處方率為35%,院內醫師開立具風險的中、西藥併用處方比率下降達28.2% ,醫師修改相同藥理重複中、西藥物醫囑率達52%。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首創的中、西藥院內外交互作用比對系統,許多醫院也都各自發表運用健保雲端系統的加值創新服務內容,如恩主公醫院及國軍花蓮醫院發展重複用藥檢核提醒、台北馬偕及奇美醫院提供高齡用藥整合、台中榮總藥品不良反應資料轉換應用及術前易出血藥品檢核。
-
2019-12-06 科別.心臟血管
天冷心血管承受得住嗎?醫師教遠離高血脂症和心臟病
這周氣溫下探十幾度,面對劇烈的溫差變化,你的心血管承受得住嗎? 在這種天氣,像是容易導致血管阻塞的的高血脂症、以及心悸心痛、心律不整的心臟疾病都是你我不能忽略的疾病議題!高血脂症甄至翔醫師說明,高血脂症會導致動脈硬化,影響觸及全身的器官,千萬不能忽視這個疾病! 從中醫觀點來看,高血脂主要和脾失健運、肝失疏泄、痰瘀阻滯有關,治療上主要會使用能降血脂 的中藥,如何首烏、冬蟲夏草、山楂、陳皮、仲杜、冬瓜等。想要遠離高血脂症,日常中也要留意要選擇不飽和脂肪酸 且冷壓初榨工法為主的油,飲食上要少吃油炸類食品,最後也一定要記得,適度的運動加上正常的作息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心臟疾病面對心臟疾病,中醫重視的是事前預防,有時候偶發的胸悶、心悸心痛,甚至是心律不整,大多數的人可能會習慣性忽略,但其實你的身體早已發出警訊。顏明鴻醫師說明,中醫會經辨證論治來診斷心臟陰陽氣血盛衰,再對證下藥來改善體質,對於偶發的胸悶、心悸心痛、心律不整能幫助改善。這次醫師也特別幫大家整理護心的三穴位和保健茶飲,大家快學起來,一起護好心!護心三穴位1.內關穴: 寧心安神、理氣止痛。2.勞宮穴: 清心火、安心神、強心,特別適合加班熬夜、喝酒應酬後火氣大的人。3.郄門穴: 養心護心,主治心痛、心悸、胸痛。保健茶飲用蓮子15顆、柏子仁3g、黨蔘6g、紅棗3顆,加500c.c.水,大火煮沸後,小火煮30分鐘,濾渣即可。每個人體質不同,當疾病發生時應該馬上就醫治療。天氣變化大,大家也要多提醒長輩務必做好保暖,特別是在進出室內外時要留意溫差,讓我們一起打擊心血管疾病,別讓它們成為人生中的意外。來源出處:圓扶原中醫診所
-
2019-12-06 科別.指甲.足部
下雨鞋濕腳臭好崩潰!網傳7個除臭秘方哪種有效?
陰雨綿綿的天氣,下不完的雨,不僅讓人心情好憂鬱,最討厭的還有鞋子被淋濕這件事,對通勤的上班族和學生來說更是苦不堪言,腳被悶在濕鞋裡一整天,味道瀰漫讓人非常尷尬。腳臭的原因,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和腳潮濕+密閉鞋款、鞋子材質、發炎:如細菌、黴菌感染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患併發甲溝炎等。其中,以「腳潮濕+密閉鞋款」最常見,由於四肢汗腺分布多且發達,當汗液接觸到空氣、環境或是被細菌感染後,就會出現異味。其次,鞋子材質也很重要,像是牛、羊皮或是合成皮製的鞋子較不透氣,腳悶在裡面容易發臭,需要穿能吸汗的棉質襪來加以改善。尤其合成皮的鞋類更可能因為上膠或上漆,含有一些化學物質,除了可能造成接觸性皮膚炎外,一旦遇到汗水,兩相混合,就可能會有皮革化學味冒出來。許多人常穿的布、球鞋,雖然能吸汗,但也容易因此變得潮濕,使用後必須加以風乾,其效果比塞報紙或使用除濕用品為佳,並且最好能準備兩到三雙鞋交替穿。一般人常誤以為是香港腳造成的臭味,其實不然。趙昭明說,香港腳會有味道,但不一定會臭。香港腳是黴菌感染造成角質增生、腳皮變厚,在趾間出現糜爛及水泡的症狀,會發臭主要還是因為腳汗分泌,衍生臭味,如果沒有好好治療,嚴重的話,可能造成蜂窩性組織炎。至於網路上流傳許多「除腳臭秘方」,趙昭明表示,如果只是想以「浸泡」方式除臭,即使可行,效果也很短暫,可能泡完隔天早上就沒效了,不僅完全沒有滅菌效果,如果腳上有傷口的話,更要小心造成感染。˙睡前以酒精擦拭腳部:酒精具有消毒效果,是可行的方式,但須使用濃度75%的酒精,因會揮發,所以每天使用無虞。˙以茶葉包煮水泡腳:茶葉雖有除臭效果,但用在腳上頂多只能幫助洗淨而已,效果有限。˙用粗鹽溶於水泡腳:鹽巴可消毒,但泡完腳後必須擦乾。˙蘿蔔切薄片加水熬煮洗腳:中醫認為蘿蔔可以「去熱」,但用以洗腳除臭效果應有限。˙海邊踩沙吸熱氣:主觀感覺居多,頂多只有短暫性效果。˙冷熱交替泡腳:只有清潔效果,不能除去病灶。˙硼酸、白醋等溶於水泡腳:不建議,恐刺激皮膚。 此外,若有腳臭的人,穿在腳上的襪子也一定很臭,則可以使用弱鹼性的小蘇打粉中和臭酸的襪子異味,發揮除臭效果。 延伸閱讀: 天氣一悶腳就發臭? 1關鍵讓你就此遠離臭腳丫 體味揮之不去? 試試這些方法狠甩臭摸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