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6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中醫
共找到
2341
筆 文章
-
-
2019-12-05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乳癌放療副作用讓人痛苦 中醫療法讓她重燃抗癌信心
一名66歲女性年初發現罹患乳癌三期,接受醫師的建議進行化療,但產生如反胃噁心、食慾差、體力下降、躺臥感到天旋地轉等副作用,讓她對往後療程心生畏懼,所幸後來加入中醫,以中西醫整合治療,症狀改善許多,讓她繼續能往抗癌之路前行。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醫師王崧指出,乳癌連續佔據我國女性十大好發癌症排行榜首位多年,在台灣,45歲以下的患者佔總乳癌的人口數已提升至32%,顯見有年輕化的趨勢,台灣女性不可不慎。他說,乳癌的治療方式已趨多元,主要有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抗荷爾蒙治療等,並且根據不同的荷爾蒙受體(ER、PR)、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及細胞增殖指標(Ki67)等多種生物特性作分型,制定不同的治療計畫,而中醫在其中也能扮演不同角色,與患者在同一陣線對抗病魔。王崧說,中醫療法在乳癌不同的治療期間,能為患者設計個人化的治療方針,以達到減緩副作用、增強體力、提升生活品質及降低復發或轉移機率的目的。如手術前後,會使用平和補益方式,幫助體力恢復、傷口癒合,要盡量避免食用熱補的食材,以免誘發傷口腫脹發炎。化療期間,患者於化療第一周時,主要是降低噁心嘔吐、黏膜潰瘍、腹瀉便秘、精神疲倦等副作用,以清利濕熱為主;第二周開始則主要以補養氣血增強體力,為下一次化療提前作準備。因放療期間部份患者容易出現口乾、咳嗽或皮膚損傷,此時也可使用養陰清熱的藥物改善。使用抗荷爾蒙治療的患者,治療期間常會出現潮熱、失眠、多汗、焦慮等更年期症狀,此時輔以舒肝解鬱、滋陰清熱的中藥,可大幅改善不適,等療程結束進入追蹤期,則以提升免疫力、降低腫瘤復發率,和提升生活品質為目標。
-
2019-12-04 養生.聰明飲食
卵磷脂高出雞蛋3倍!專家揭小小一顆鵪鶉蛋有多營養
鵪鶉蛋有著「卵中佳品」的美譽因而受到了人們的青睞。鵪鶉蛋真如此神奇嗎?鵪鶉蛋含有哪些營養成分?常吃鵪鶉蛋對身體有哪些好處?鵪鶉蛋含有哪些營養成分?雖然鵪鶉蛋體積小,但鵪鶉蛋的營養價值超過了雞蛋。據現代研究,鵪鶉蛋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等。相同重量的鵪鶉蛋和雞蛋中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雖基本相同,但它們之間還是存在差別的。鵪鶉蛋所含的蛋白質比雞蛋高百分之三十,含鐵量比雞蛋高接近一半,B群維生素含量多於雞蛋,特別是維生素B2的含量是雞蛋的兩倍,而膽固醇含量卻比雞蛋低,尤為突出的是它的卵磷脂含量比雞蛋高三到四倍,還含有成分較高的賴氨酸、胱氨酸、蛋氨酸等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常吃鵪鶉蛋對身體有哪些好處?鵪鶉蛋與鵪鶉肉一樣,歷來都是食物中的珍品,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為,鵪鶉蛋甘、平、無毒,入心、肝、肺、胃、腎經,具有補血、養神、健腎、益肺、降血壓等功效。對於肺病、胃病、糖尿病、心臟病、神經衰弱、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硬化、小兒疳積、支氣管哮喘、腎炎浮腫、神經衰弱、代謝障礙、肝炎、腦膜炎等疾病均有較好的輔助療效,對營養不良、發育不全、身體虛弱、孕婦產前及產後出現的貧血等都有很好的滋補作用。所以,鵪鶉蛋對身體的益處多多,每天可適量攝入。總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確實是以食用雞蛋為主,不過對於不同人群還是應該區別對待的。比如六歲以下的幼兒,可以選擇吃鵪鶉蛋,每天三到四個為宜,因為同樣重量的鵪鶉蛋中鋅和硒的含量會比雞蛋高一些,有利於孩子的身體發育。中小學生學習負擔重,用眼比較多,可以選擇吃雞蛋,每天兩個左右,雞蛋中維生素A含量高,對視力發育有利。此外,筆者建議鵪鶉蛋最好以蒸或煮的方式吃最好,消化吸收率基本上可以達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作者簡介:藥師方健,大陸三甲醫院副主任藥師,原文取自《搜狐網》
-
2019-12-03 失智.大腦健康
預防方法/高齡社會不用怕 醫師這四招不怕失智症上身
台中市第一警分局舉辦「108年下半年警察志工聯繫會報暨特殊(成長)訓練」,邀集百餘名志工夥伴參加,並邀請台中醫院醫師廖妙淯授課,呼籲長者平日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多動腦、均衡飲食、多參與社會活動,有效防治失智症發生機率,例如年長者投入志工服務,就是很好的活動。台中市警察局第一分局昨邀集百餘名志工,表揚13名績優志工,其中3名榮獲內政業務銅質獎章志工、10名為分局績優志工。活動針對高齡志工講授常見的詐欺案件類型、年長者交通安全,再安排「探討失智症發生原因及防制方法課程」,聘請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高年科主任醫師廖妙淯為志工們授課。廖妙淯表示,長者平日若能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多動腦、均衡飲食、多參與社會與人際互動,可有效防制及延緩失智症的發生機率,像志工們投入志願服務活動,就是預防失智症發生的良方。第一警分局副分局長周俊銘指出,台灣已正式步入高齡化國家,在台灣80歲以上的老人,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本分局警察志工成員,有逾三分之一為高齡志工,特別感謝志工們熱忱參與並投入警察志願服務工作行列,以自己的生命經驗積極參與並貢獻社會。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19-12-03 養生.抗老養生
冬季養生重補腎 多吃「5黑」抗老、禦寒
「補冬補嘴空」是台灣人的諺語,冬令進補的文化傳承千年,至今仍為人們防病治病、健康延年所需求。除了可以對慢性病患者予以調治之外,對於年少者可助長發育,對中青壯年可以增強體質,對於老年人則可延緩衰老、保持健康。腎為先天之本,從立冬起至立春之前的這段時間,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身體的新陳代謝相對比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動力──「腎」來發揮作用,所以冬天補腎最合時宜。根據中醫的「五行學說」,冬季在五臟配屬中,內合於腎,在五色配屬中,則歸於黑,黑色獨入腎經,能益腎強腎。中醫師沈蘊之指出,許多黑色食材不僅營養豐富,且性味平和,補而不膩,食而不燥,例如黑豆、黑芝麻、黑木耳、海參、烏雞等,當然也有些看起來不是黑色的食材,但其也有健腎、補腎的功效,像是胡桃肉、枸杞和山藥等。1.黑豆→補腎鎮心推薦吃法:可以喝黑豆豆漿,但是,脹氣的人不宜吃太多豆製品,要特別注意。2.黑芝麻→補肝腎,潤五臟推薦吃法:芝麻糊:黑芝麻磨粉沖服,或搭配山藥粉、核桃粉、紫米粉。黑芝麻炒製後燥熱,熱性體質者吃了容易牙痛、口瘡等症,宜慎用。3.黑木耳→清腸胃、補腎氣推薦吃法:雙耳羹:白木耳6克用溫水發泡,新鮮黑木耳6克、3顆黑棗,一起入鍋,加水蓋過材料,燉煮到軟爛後食用,可加入適量糖調味。4.海參→壯陽療痿推薦吃法:海參湯:發泡海參4個、鮮香菇4朵、高湯1碗、羅漢參4個。作法:羅漢參去皮切片,入鍋加高湯煮開之後,小火慢燉至羅漢參熟透,再將鮮香菇片及去沙發泡好的海參入鍋,續用小火煨燉5分鐘,添加少量鹽調味即可。5.烏骨雞→益肝補腎推薦吃法:首烏杜仲雞湯:烏骨雞塊3塊、杜仲5錢、何首烏5錢、黑棗5顆、生薑、米酒、鹽。作法:先將烏骨雞汆燙備用,雞肉、黑棗、薑片、何首烏用米酒加水煮開,小火慢燉40分鐘後,加調味料即可。延伸閱讀: 冬天想瘦又怕餓? 8種減肥食物市場裡就能找到 冬天吃鍋又怕胖? 5個小技巧讓你在減肥也能飽口福
-
2019-12-03 養生.抗老養生
寒流報到 2招做足保暖
「真的好冷!」入冬首波大陸冷氣團來勢洶洶,氣象局預估這一周氣溫偏低。專家提醒,「保暖」是最基本的自我保護,適時增添衣服,外出戴上帽子、口罩、手套,嚴防因低溫而發生憾事;台灣失智症協會更指出,冷氣團來到,照顧失智者的家人更要特別注意,避免患者走失。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表示,腳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腳冷則全身冷」,但因雙腳距離心臟最遠,血液流經「路程」最長,血液供應慢,使足部保暖能力較差,容易導致下肢冰冷,引起不適。建議可以用熱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也可選擇保暖透氣、吸濕性好的鞋襪,做好足部保暖。陳潮宗建議,每次泡腳20分鐘,水溫42℃左右最佳,同時可按摩腳底中間凹陷處,在足掌前三分之一的湧泉穴,有助調理臟腑、舒通經絡用;每天按摩「足三里」五分鐘,也能補中益氣,讓下肢溫暖、調理脾胃。足三里穴位於膝蓋外側下緣凹陷處往下三指到四指寬的地方,用指尖順時針按摩即可。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失智症患者對環境改變的調適較弱,有時失去判斷溫度冷熱能力,隨著冷氣團來到,家人要特別注意,以防失智者走失而暴露於寒冷中,進而失溫發生危險。她建議,可在長者衣服及背包放置聯絡資料,並準備愛的手鍊等,萬一走失,可以盡快聯絡家人。衛福部國健署也提供禦寒保健小撇步,包括保暖、暖身和隨身攜帶保暖衣物。保暖是指居家時在臥室、衛浴與客廳要防寒措施;外出時,善用圍巾、帽子、口罩等,尤其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暖身指剛起床後的活動勿過於急促,先補充溫開水,慢慢溫和增加身體活動。再來是隨身攜帶保暖衣物,晚上睡覺時,備妥保暖衣物在隨手可拿到的地方,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早起時,都先添加衣物保暖,再進行活動。65歲以上長輩對於環境溫度變化反應較不敏銳,更要隨身攜帶保暖衣,以備不時之需。
-
2019-12-03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寒流報到 做「足」保暖好過冬
「真的好冷!」今年入冬首波大陸冷氣團昨天晚上南下,今天出門馬上感受到寒風吹來,氣象局預估威力最強在今天晚上到明天的清晨。中醫師提醒,雙腳務必做好保暖,並且可按「足三里」、「湧泉穴」這些暖身穴,讓手腳回溫。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表示,腳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腳冷則全身冷」。但因為雙腳距離心臟最遠,血液流經的「路程」最長,血液供應到該處較慢,使足部的保暖能力較差,導致下肢冰冷,並引起各種不適。最好的辦法是每天用熱水泡腳,促進周身血液循環,使全身都暖和起來。陳潮宗建議,每次泡腳20分鐘,水溫42℃左右最佳,同時可按摩腳掌的湧泉穴,起到調理臟腑、舒通經絡的作用。另外可選擇保暖透氣、吸濕性好的鞋襪做好足部保暖。陳潮宗表示,除了湧泉穴,每天按摩「足三里」五分鐘,也能起到補中益氣,讓下肢溫暖、調理脾胃的作用。足三里穴位於膝蓋外側下緣凹陷處往下三指到四指寬的地方,用指尖順時針按摩即可。國民健康署也提供禦寒保健小撇步,以嚴防因低溫及溫差過大促發心血管疾病之發生:一、保暖:居家臥室、衛浴與客廳要做好防寒措施;外出時,善用圍巾、帽子、口罩等做好完整的保暖,尤其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二、暖身:剛起床後的活動勿過於急促;先補充溫開水;身體活動以溫和漸進方式慢慢增加。三、隨身攜帶保暖衣物:晚上睡覺時,要先備妥保暖衣物在床邊隨手可拿到的地方,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都先添加衣物保暖後再進行活動。尤其65歲以上長輩對於環境溫度變化反應較不敏銳,更要隨身攜帶一件保暖衣,以備不時之需。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表示,由於失智症患者對環境改變的調適比一般人弱,有時也失去判斷溫度冷熱的能力。因此,隨著冷氣團來到,照顧的家人要特別注意,以防失智者走失而暴露於寒冷中,進而失溫發生危險。可在長者衣服及背包放置聯絡資料,並準備愛的手鍊等預防走失工具。氣溫驟降,「保暖」是最基本的自我保護,適時增添衣服,外出戴上帽子、口罩、手套,嚴防因低溫而發生憾事。
-
2019-12-02 新聞.健康知識+
天氣轉冷注意保暖 醫師提醒吃飯配紅、黑色食材助暖身
天氣明顯轉冷,醫師提醒,年長者、有心血管病史者,應格外注意保暖,起床後先喝溫開水、運動務必先暖身。中醫師則提醒,吃飯配些辛香料、紅色和黑色的食物,都可助暖身。中央氣象局指出,受到大陸冷氣團影響,今天北台灣愈晚愈冷,氣溫一路下降,入夜到明晨為此波冷氣團威力最強時候,台南以北及宜蘭將出現攝氏12、13度左右低溫,其他地方也只有14、15度。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林志學上午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低溫與早晚溫差大都會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林志學說,老年人的體溫調節能力相對較差,應多注意保暖;天冷時容易突發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有相關病史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病人,務必記得按時服藥,且要定時量測生理數據。林志學也表示,早上起床後可先喝一杯溫開水,幫助血液循環;如果有運動習慣,一定要做好暖身運動,且衣著要保暖。開業中醫師吳明珠則說,天冷的時候,除了保暖、多加衣物,圍巾、帽子、口罩都要準備。在飲食方面不要再吃冰品、少吃生冷食物,且食物可搭配辛香料,如蔥、薑、蒜、辣椒等,促進血液循環。吳明珠說,冬天格外要注意心血管問題,以中醫來說,紅色可護心,可適當吃牛肉、番茄、紅莧菜、紅鳳菜、帶皮蘋果、枸杞等;紫洋蔥、芹菜、黑木耳有助穩定血壓、降膽固醇。此外,吳明珠也表示,天氣冷時著重補腎,黑色的食材可以幫忙,如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可以幫助血液循環、溫暖身體。吳明珠表示,老年人和幼童在天冷時可能容易有氣管問題,可靠食材補肺氣,如西洋參、黃耆、白朮、防風等,煮成茶湯喝;或選擇市面上常見的四神湯,也是很好的食補。天冷時,流感病毒也蠢蠢欲動。林志學說,今年因公費流感疫苗分批接種,年長者的公費疫苗12月8日才開打,建議開放後即時接種,若不想等,也可先自費接種,且常伴隨流感而來的肺炎,也有疫苗可防範。
-
2019-11-30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冬天大吃少動造成水腫?先看你是哪型才能對症下藥
早上睡醒臉腫到不認識自己,每到下午就覺得褲子鞋子變緊,感覺雙腿像綁了鉛塊一樣沉重,按壓腫脹的皮膚後,凹陷處過一段時間才恢復…這些水腫的症狀,妳都有嗎?李培泠醫師分享,其實除了長輩容易會四肢水腫外,也有很多年輕女性會因為水腫問題前來看診,希望可以透過中醫治療,重新找回窈窕體態。很多人都會覺得水腫就是腎臟、心臟出了問題,其實不一定喔!從中醫觀點來看,人體水氣代謝是在肺的通調肅降、脾的運化轉輸、腎的溫化蒸動這三大功能協調下來完成的,所以水腫和肺脾腎三臟關係最大,同時也和三焦、膀胱有關係。治療上,主要會根據以下三大類型來對症下藥:一、風邪襲表、肺失通調:較容易引起眼瞼浮腫,伴隨惡寒發熱,常用越婢加朮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來解表清熱、消腫除濕。二、脾虛失運、氣不化水:容易身體水腫,且會伴隨腹部悶脹、大便不成形等症狀,常用五苓散合、五皮飲來健脾化濕,利水消腫。 三、腎陽衰微、水濕內盛:這類型通常會全身水腫,但下半身更為嚴重,腰部和膝蓋時常感覺酸軟不適,伴隨畏寒、倦怠等症狀。常用真武湯、金匱腎氣丸 來溫腎散寒、化氣行水。醫師說明,像這幾天天氣變冷會影響氣血循環,更容易造成水腫問題。大家要記得平常要多走動,促進下半身血液循環,晚上睡覺時可以用小枕頭稍微把腳抬高。在飲食上,則要少吃重口味,鈉含量高的食物,避免生冷飲食。可以多吃利水利濕 的食物,像是薏仁湯、紅豆湯以及四神湯這些都可以促進體內水分的新陳代謝,消除水腫。最後也提醒大家,不要因為擔心水腫就不敢喝太多水,如果身體缺水,反而會使水分淤積,更難消除水腫喔!來源出處:圓扶原中醫診所
-
2019-11-30 養生.聰明飲食
豬肝補血效果好卻被說很毒?營養師教安全吃豬肝
最近網上有這樣一種說法:豬肝是解毒器官,所以本身也會聚集毒素,最好一點都不要吃,現如今,很多權威的機構都已經禁食豬肝了。而當老百姓們看到這種言論的時候,就可能會很害怕,甚至會再也不吃豬肝了。但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卻有不同的意見,下面就和大家聊一聊豬肝是否能吃,要怎麼吃才會更健康。首先要給大家強調一下,雖然豬肝是解毒器官,但只要肝臟是健康的,就能把毒素排出去,因此並不會聚集太多的毒素。當然啦,這也需要看參照對象,畢竟肝臟是處理毒素的地方,所以相對於其他器官來說,肝臟的重金屬和藥物殘留確實會稍微多一點。至於很多權威機構禁食豬肝,這也確實是事實。比如芬蘭食品安全局、美國優生優育基金會等等,都建議妊娠女性少吃或者不吃肝臟。而豬肝作為最常見的肝臟之一,自然很多人會第一時間聯想到它。但這些國家的權威機構能代表全世界嗎?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告訴大家,當然是不可以的。在日本和中國等國家,都沒有相關的規定。而中國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和《婦幼平衡膳食寶塔》,反而建議每週吃1~2次動物血或畜禽肝臟。之所以中國會推薦吃,是因為豬肝是補充鐵和維生素A等營養素的優質選擇。而之所以有些國外權威機構禁食豬肝,往往是害怕大家沒有去合理的進食豬肝,可能就會對健康造成傷害。一般來說,吃豬肝最需要擔心的問題,是維生素A過量。此外,如果食用過多的豬肝,也可能會攝入較多的重金屬和藥物殘留,對健康不利。所以說,吃豬肝沒問題,但一定要限制食用量:寶寶可以放心吃,但每週不要超過2次,每次不超過20g。孕婦也能放心吃,而且可以稍微多吃一點,建議每週食用75~85克的豬肝。另外要提醒一下大家,有些人處於貧血狀態時,就會大量吃豬肝,甚至每一頓都吃,這是大錯特錯的。依然存在維生素A、重金屬和藥物攝入過量的風險,會對身體造成傷害。這類人比較適合一周吃1-2次豬肝,但總量最好不要超過100克。本文摘自《爆炸營養食堂》,由十餘位專業營養師和媒體人組成的健康自媒體工作室,用原創文章和短視頻來評論熱點健康新聞,講述健康、營養、中醫、食療相關知識及趣事,帶您遠離健康謠言。
-
2019-11-30 新聞.健康知識+
喉嚨微痛、快感冒喝薑茶 為何反而症狀加重?
流感季節來了!每次只要一爆發流行性感冒,你是不是也都百分之百中鏢?不少人因擔憂自己會染上感冒,聽聞感冒初期可以喝薑茶,有助驅趕感冒的功效,因此感覺到喉嚨有輕微的不舒服,就趕緊煮了薑茶照三餐保養喝,但沒想到,不喝還沒事,一喝喉嚨痛的症狀竟快速惡化,就連咳嗽、流鼻水等症狀都出現了。 中醫師林佩蓁說,薑茶的確有驅除感冒的功效,但僅適用於感冒還沒發生、快要發生的時候,如果已經有喉嚨發炎的症狀了,這時再喝薑茶,反而會火上加火,使感冒的不適症狀越來越嚴重。 要預防流感或感冒沒有別的方法,首要是避免被感染,並應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林佩蓁解釋,只要免疫力高了,流感就不容易找上門,而提升免疫力的方法,也可以透過「食療」的方式,作為日常生活的保養。 以中醫觀點來看,流感也是一種感冒,而感冒與外來的風邪、寒邪入侵人體有關,簡單來說,就好比人吹冷風時,或在寒冷的氣溫下,身體為了要對抗環境,這時免疫力就會下降,於是容易造成呼吸道的感染,引起喉嚨痛、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狀。 快發生感冒時,身體都會微微出現警訊,這時身體會變得比較怕冷,容易受寒,就要特別注意感冒可能快找上門了。推薦可以適量飲用「薑茶」,將生薑放入煮沸的水裡煮約10分鐘,或可加入紅茶,連續喝1~2天,可以抑制感冒的發生。 另外,當出現感冒症狀後,應要攝取維生素C較高的食物,比如適量喝楊桃汁、檸檬汁或甘蔗汁,而若有發燒症狀時,也可以適量的攝取鹽水,幫助體內消炎及電解質的平衡。然而,多數人沒有這樣的警覺,往往在喉嚨疼痛時才發現自己感冒了,這時就不建議再喝薑茶了,否則火上加油,會造成病情的快速惡化,可別再搞錯了。 延伸閱讀: 吞維他命C防感冒 2點沒做到效果大打折扣 喝感冒糖漿治感冒 但「這行為」恐害你賠上肝腎健康
-
2019-11-30 養生.聰明飲食
想要品嘗最鮮美的原味!台灣一年四季最該吃哪些水果
台灣素有「水果王國」的美譽,水果種類豐富,一年四季皆可品嘗到鮮甜可口的水果,但是季節轉換快,你是否也常常在選購水果時,擔心是否是當季水果而苦惱呢?據農業易遊網報導,台灣水果依季節分成春、夏、秋、冬與全年產期的類型,一起享受這些水果帶來的幸福、健康、新鮮的好滋味吧!春季水果(3-5月)梅子:風味以清酸稱絕,滿口生津而別有風味。西瓜:香甜多汁,被稱為「夏季瓜果之王」,傳統中醫認為西瓜味甘、性寒,助於解暑、止渴、開胃、利尿等。李子: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B12等營養成份芒果:早在明朝,李時珍便將芒果稱為「果中極品」,有止暈、行氣、消食等功效。另外,芒果富含大量的維生素C,也有助於抗氧化及美膚。枇杷:枇杷果肉酸甜適中且柔軟多汁,除了鮮食之外還可製成加工品如果膏、果露,釀酒等,以及非常知名的枇杷膏。草莓:草莓擁有豐富的維生素C,每100公克有60毫克,是蘋果的7-10倍;果肉內富含果膠和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消化。荔枝:每年春末夏初時期,最好吃的其中一項水果就是荔枝,玉荷包的價錢常常是新聞的焦點。夏季水果(6-8月)紅龍果:火龍果果實含花青素、鈣、磷、鐵等礦物質、維他命群、植物性蛋白及高量水溶性膳食纖維。糖分以葡萄糖為主,幾乎沒有果糖和蔗糖,這種天然葡萄糖,容易吸收,適合運動後食用。桃子:台灣水蜜桃有平地及高山之分,因栽種區域不同產生不同口感,水蜜桃味甘、性溫,且富含蛋白質、鈣、磷、鐵和維生素B、C。梨子:梨子的含水量達89%,是優質的天然飲料,內含有大量果糖,可迅速被人體吸收,水梨大部份的纖維都在果皮上,連皮一起食用可得到較多完整的纖維化合物。葡萄:葡萄營養豐富,含有維生素B1、B2、C、P、胡蘿蔔素、蛋白質、氨基酸及鈣、鉀、磷、鐵等多種礦物質,其總抗氧化力在水果中獨占鰲頭;另外,葡萄含有大量葡萄糖及果糖,容易被人體吸收,迅速轉化為熱量,幫助恢復體力、消除疲勞,但糖尿病患者應忌食,一般人食用完畢則應盡快漱口、刷牙,否則容易造成齲齒。酪梨:酪梨是金氏世界紀錄中記載最營養的水果,雖然沒有水果的甜味,但是視為建康的水果。其中脂肪高達8.3%~22.8%,這些脂肪的主要成份﹐是對人體有好處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及必需脂肪酸,所以有利於血脂肪的控制。酪梨也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鉀鎂等礦物質,兼具一般水果的營養價值。龍眼:龍眼營養豐富,幾乎含有人體所需的營養素,包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C、E、K、鉀、磷、鈣、鐵、鋅等,具安神定志、補血益脾、降脂護心、健腦抗衰等益處。但因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只能淺嚐;腎臟病忌鉀者應少量品嘗;有上火發炎徵兆、消化不良者及孕婦則不宜食用。其它還有:百香果、西瓜、李子、芒果、荔枝秋季水果(9-11月)文旦柚:文旦柚也稱為柚子,諧音「佑子」具吉祥含意。文旦柚熱量很低,含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B2、維生素P、胡蘿蔔素,以及鈣、鉀、磷、鐵等微量元素,可健胃、化痰、美容養顏、幫助消化、降低膽固醇。柿子:柿子不僅美麗,還富含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維生素C、碘及各種礦物質等,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可補充養分、潤肺生津、幫助消化,對缺碘所引起的甲狀腺腫大也有幫助。洛神:洛神花含有豐富的花青素、黃酮素、β胡蘿蔔素、酚類化合物等,能抗氧化、助消化、降血壓、消暑降火、養顏美容。腸胃不適者建議不要空腹飲用,體虛氣弱、腎功能欠佳的人需適量,血壓偏低者、生理期間的女性及孕婦則不宜食用。其它還有:紅龍果、百香果、芒果、梨子、酪梨冬季水果(12-2月)金棗:新鮮的金柑果實呈圓形或橢圓形,金黃色,大約如大拇指,可連皮帶肉吃是最大的特色,果皮甜中帶點苦味,可潤喉,生津解渴,幫助消化。柑橘:柑橘由內至外都具有營養及經濟價值,果肉有豐富的維他命C和礦物質等。番茄:番茄最重要的營養成分是茄紅素,具有獨特的抗氧化能力,而且不會因烹煮而被減損,甚至會因為細胞壁被破壞而釋出更多茄紅素。正因如此,番茄是少數鮮食和熟食皆宜的食材。蜜棗:棗子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C、B1及B2,尤其維生素C,是西瓜的5倍,水梨的9倍,蘋果的20倍,堪稱為「維生素C果」。臺灣的產地集中在南部,以高雄、臺南和屏東為主。其它還有:柳丁、柿子、草莓全年盛產水果:木瓜:木瓜富含維生素B1與B2、維生素A、維生素C、木瓜酵素及多種礦物質,可預防感冒、幫助消化,對產後婦女來說,也有促進乳汁分泌的功用。紅肉木瓜含大量的β胡蘿蔔素,算是天然的抗氧化劑,可以延緩衰老。鳳梨:鳳梨果實含豐富的營養成分,如維生素A、B、C,有機酸、氨基酸、胡蘿蔔素、膳食纖維,以及鐵、鎂、鉀、鈉、鈣、磷等。鳳梨中的酵素能解油膩、助消化、降血壓,適合飯後食用。但不宜吃太多,可能引發過敏反應,出現腹瀉、嘔吐、頭痛、全身發癢等症狀。蓮霧:蓮霧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B2、維生素B6、鈣、鎂、硼、錳、鐵、銅、鋅、鉬等微量元素,屬於微鹼性水果,可調節人胃腸的酸鹼度。蓮霧富含水分、清涼解渴。釋迦:釋迦內含豐富維生素C、蛋白質、鐵、鉀、鈣、磷等,助於調節血壓、促進腸胃蠕動。對於未患有糖尿病,牙齒不好且高血壓的長者來說,釋迦是良好的營養補充食物。水果產季月曆
-
2019-11-29 養生.聰明飲食
一餐吃20個水餃會變胖嗎?營養師教餃子熱量怎麼算
餃子是老牌的傳統美食,餃子餡料豐富,總有一種能打動你,在冬天吃一碗熱騰騰的帶湯餃子,對許多吃貨來說真是幸福感爆棚。對於需要控制熱量的人來說,餃子熱量不低,不能放肆吃,但餃子熱量比較難以衡量,那麼一頓吃幾個餃子最合適?對於餃子餡來說,素餡餃子當然要熱量低一些,肉餡餃子熱量高一些,每100克素餡餃子大概184大卡,肉餡餃子,如豬肉韭菜餡大概250大卡左右。拿午餐來說,如果在減肥期間,建議女性吃500大卡左右,普通冷凍的小水餃一個在15克左右,肉餡餃子大概吃15個,素餡則可以吃17到18個。如果是家裡包的餡料充足的大餃子,一般有20克,吃10到12個就可以了,不要吃得太多。其他規格的餃子大家可以按照標準自己衡量一下。所以大家要想多吃幾個餃子,可以選擇素餡的,不過從營養學上來說,還是葷素搭配的餃子營養更全面一些,如果想要控制餃子的熱量,在包餃子的時候,餃子的油和皮上也可以下一些功夫。餃子拌餡時少放一些油,尤其是在肉餡餃子中,至於餃子皮,可以選擇蕎麥麵,蕎麥麵相對於普通小麥粉熱量低一些,而膳食纖維含量更高,消化速度相對更慢,除了要減肥的人以外,用蕎麥麵做成的餃子也很適合糖尿病人吃。至於蘸料,辣椒油熱量是比較高的,大家需要克制一些,而且辣椒油的油含量很高,放太多也容易造成油的攝入超標,其他的醬油、醋熱量很低,但是也要注意不能放得太鹹防止鹽攝入量超標。不過餃子中能裝的食材還是要少一些,大家應該在一天中其他的餐點中補足吃餃子時缺少的一些營養,比如吃純肉的餃子,下一頓就要多吃一些蔬菜,飯間的水果也不能少。如果是素餡的餃子,下一頓就吃一些動物性食物,尤其是瘦肉和雞蛋最好。如果是葷素搭配的餡料,在其他的餐點裡盡可能增加食物的種類,保證平均每天不重複的食物種類數最好能達到12種以上。本文摘自《爆炸營養食堂》,由十餘位專業營養師和媒體人組成的健康自媒體工作室,用原創文章和短視頻來評論熱點健康新聞,講述健康、營養、中醫、食療相關知識及趣事,帶您遠離健康謠言。
-
2019-11-29 養生.健康瘦身
秋葵+綠茶證實真的能減肥!營養師曝關鍵是靠這一點
天氣冷就是想要吃點熱的、甜的東西才會覺得全身都暖起來,不知不覺體重又增加不少,很多擔心過一個冬天就像胖胖北極熊的女生開始未雨稠謀,聽說日本女星號稱光是喝秋葵茶,三個星期就瘦五公斤,好想趕快試看看。但是不曉得是不是騙人的?營養師劉純君說,秋葵綠茶減肥可能是有效的,不過能減肥成功是靠「噁心」吃不下,就看大家是否撐得住!十根秋葵切碎加兩包綠茶包,三週減五公斤有日本女星上節目說,為了快速減肥,用秋葵綠茶讓她在三星期就減重五公斤,讓人聽了好羨慕,而且據說秋葵茶很好做,只要把十根秋葵洗乾淨,去掉蒂頭,之後秋葵切成0.5公分 一小段一小段的,放到大的水瓶中,加兩個綠茶茶包,用1000CC熱水沖泡,等放涼了就可以喝,可以在餐前就先喝,也可以用餐間或用餐後馬上喝。有營養師說,因為秋葵有很高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可以延緩醣份吸收,加上綠茶的兒茶素,所以可以延緩血糖上升,吃進去的食物熱量不會快速被累積成熱量和脂肪堆積,秋葵的果膠還能保護胃壁,加在一起的控制效果更好。劉純君說,如果體重一個月可以瘦兩公斤以上,通常都是脫水比較多。 愛吃零食、重鹹等易水腫體質喝 體重降最快這位日本女星說她三星期瘦五公斤,推測她可能是易水腫體質,劉純君說,由於綠茶利尿,加上秋葵含大量的鉀離子,每百公克的秋葵含有299毫克的鉀離子,超過兩百高克就可以稱為高鉀食物,高鉀食物的鉀離子有助身體代謝鈉離子,鈉本來會讓水滯留的作用,排鈉會讓身體呈現脫水狀況,把鈉離子代謝掉可以消水腫,體重下降速度快,或許這樣才能減下那麼多的重量。這種特別適合平常愛吃高鹽,例如愛吃洋芋片等零食者,或是喜歡吃燒肉、烤肉、炸雞等食物中常會放很多醬料及調味胡椒鹽,往往吃進很多的鈉,劉純君說,我們膀胱的排水量最高可高達0.8公斤,如果三個多星期都持續排鈉,加上飲食有控制,很容易減重兩公斤以上。 秋葵味道腥怪 喝久易噁心不過劉純君提醒,秋葵綠茶之所以容易減重的原因之一,是因為秋葵的水溶性纖維有一種古怪腥味,喝久了會覺得有點噁心,如果很堅持每天喝這麼怪味的秋葵綠茶,胃口一定會很差,胃口差、吃得少,加上脫水,體重真的會降很快。 心律不整、腎功能不好、易過敏者不要亂試秋葵綠茶減肥很適合兩種人,一是像前面介紹愛吃鹹、水排不出去者,另一種則是適合有高壓的人,多吃高鉀排除體內水分,也有助血壓降低,另外,血糖高、身體燥熱的人也比較適合,劉純君說,因為秋葵和綠茶在中醫上都是屬於比較寒涼的食物,所以如果是容易手腳冰冷的人,最好不要靠秋葵綠茶減肥。另外,秋葵有毛,是屬於容易誘發過敏的食物,容易過敏或容易腹瀉的人,或是有心律不整、腎功能有問題的人,最好不要嘗試。一口肉一口菜效果也不錯如果不想靠覺得噁心、胃口差吃不下來減肥,劉純君建議可以「一口肉一口生菜」,像韓國人吃燒肉一樣,每一口肉都用青菜包著吃,或是吃高水溶性纖維的青菜配飯,靠蔬菜抓住肉和碳水化合物的作用,就可以讓熱量吸收降低,也一樣有減重的效果。
-
2019-11-29 科別.皮膚
偏方治乾癬 感染險喪命
乾癬是無法斷根的擾人疾病,有人尋求偏方,反而造成病況惡化,一位阿伯誤信偏方造成全身發炎、80%皮膚嚴重膿疱,引發次發性感染,差點喪命。由於乾癬難纏無法只用單一方法治療,因此利用光療、生物製劑再加上中醫外用、內服藥,中西醫連手更能與乾癬和平共處。台北榮總皮膚診斷科主任陳志強說,很多人以為乾癬只是皮膚病,但它是全身性慢性免疫系統疾病,若未對症治療,病灶惡化不只影響外觀,也可能合併乾癬性關節炎、心血管疾病,甚至是代謝症候群。「乾癬有時被誤診,因此確診很重要,才能釐清是否有合併症。」陳志強說,過去治療方法較少,很多病友深受乾癬困擾,不敢上學或上班。但現在治療「武器」多,其中生物製劑可針對免疫系統出問題的細胞激素,進行源頭的標靶治療,更精準有效。坊間常謠傳,西醫只會用類固醇「壓制」乾癬,治標不治本,使不少病友尋求中醫或其他偏方治療。陳志強表示,中醫和西醫治療目的均是為病人著想,只要能穩定治療乾癬,病人當然都能試試看。但他強調,「治標不治本」不適用於乾癬,因乾癬是免疫疾病,無法斷根,只能長期控制,就跟糖尿病或高血壓相同。另外他也澄清,愈來愈多皮膚科醫師用生物製劑取代或減少外用類固醇,因此乾癬只用類固醇治療是誤解。中西醫合併治療讓病情更加穩定,病情穩定後就能帶動善的循環。陳志強指出,研究發現,當患者病情未好好控制、病灶難看,就不敢外出、運動、社交,生活習慣變差還可能罹患憂鬱症。陳志強也遇到一名阿伯放棄正規治療,改用鄰居口中很厲害的草藥,結果乾癬大爆發,全身布滿嚴重膿疱,還認為是排毒,後來送醫才救回一命。即使是中醫治療也有不少科學實證,台北長庚中醫部主任楊賢鴻也不認同「排毒說」,他提醒尋求中醫患者,若皮疹原本只長在頭皮上,但後來遍布全身,且影響到工作生活,就需要求助西醫治療,讓急性症狀趕快控制下來。陳志強呼籲病友,一旦發現乾癬病灶變得更癢、更紅、更厚、脫屑更多,就應回診就醫,「讓皮膚改善不惡化,才是真正的乾癬治療指標。」癬中求勝-乾癬衛教講座時間:12月22日(日)上午10-12點(9點30分報到)地點:信義誠品6F視聽室(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1號)免費報名:02-86925588轉2698、2974網路報名:http://bit.ly/2qmAjAy
-
2019-11-28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高以翔猝死/預防勝於治療 中醫教日常保養防心因性猝死
近日藝人高以翔因在大陸長時間錄製節目時,體力不支倒地昏迷心臟驟停,經過一番搶救送醫後仍不幸逝世,享年35歲,令社會大眾不敢置信、深感惋惜,但同時也讓更多人開始深思要如何保養,避免心因性猝死。對此,顏明鴻中醫師表示,心因性猝死大部分是因心臟疾病在壓力疲勞下引發致命性心律不整,如心室顫動、心室頻脈,造成心臟驟停。中醫重視事前預防,有些時候偶發的胸悶、心悸、心痛,甚至是心律不整,大部分的人不會多以留意,但其實身體早已發出警訊。醫師補充說明,中醫經辨證論治診斷心臟陰陽氣血盛衰,在對證下藥來改善體質,對於偶發的胸悶、心悸、心痛、心律不整也就能獲得改善。最後,顏明鴻醫師也提供平日的保養方法:一、可搭配穴位按摩來進行保健:1.內關穴: 寧心安神、理氣止痛。2.勞宮穴: 清心火、安心神、強心,特別適合加班熬夜、喝酒應酬後火氣大的人。3.郄門穴: 養心護心,治心痛、心悸、胸痛。二、保健茶飲有些簡單常見的保健茶飲對虛證心臟不適也有幫助,可用蓮子15顆、柏子仁3g、黨蔘6g、紅棗3顆,加500c.c.水,大火煮沸後,小火煮30分鐘,濾渣即可。蓮子、柏子仁具有養心寧心的作用。黨蔘、紅棗則能幫助補氣健脾。本文取自圓扶原中醫診所
-
2019-11-28 科別.腦部.神經
月經失調、視力模糊 竟是腦下垂體腫瘤作怪
一名34歲女性月經失調數月,持續看中醫不見成效,直到她告訴醫師視力變得模糊,醫師警覺這個現象可能源於腦下垂體長腫瘤,因此才影響內分泌且壓迫視神經。將她轉診神經科,果然揪出腦下垂體有顆病灶。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表示,腦下垂體位於顱骨底,在視神經交叉的正上方。這個直徑不過一公分的小小腺體主宰人體內分泌,前葉會分泌泌乳激素、生長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黃體生成激素等,後葉會分泌抗利尿激素與催產素等,進而影響人的生長、代謝、甲狀腺、性功能等諸多生理機制。腦下垂體腫瘤的發生原因不明,好發於成年人,黃啟訓臨床上觀察患者以30歲至50歲女性為多。他表示,這種腫瘤多是良性,但它可能影響內分泌,例如泌乳激素分泌過多,可能造成女性月經異常、非孕產期卻有乳汁滲漏等;當促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可能使情緒緊張、心悸手抖等。他說,當腫瘤壓迫周圍組織,可能使腦壓升高造成頭痛;若壓迫到視神經則可能影響視力,由於腫瘤往往從上往下壓,因此視野會從下方往上漸漸模糊。黃啟訓表示,月經長期失調,甚至合併有視野變化、頭痛等情形,就要警覺可能是腦下垂體腫瘤釀禍。臨床上會透過抽血進行荷爾蒙檢查,並照X光確認腦下垂體所在部位是否變大,必要時再作磁振造影檢查(MRI)與手術治療。
-
2019-11-28 科別.腦部.神經
月經失調數月 她視力模糊就醫才知是「腦下垂體腫瘤」
月經周期長期不規則,得懷疑是內分泌疾病問題。一名34歲女性月經失調數月,持續赴中醫調理不見成效,一日她告訴醫師近來視力變得模糊,醫師警覺這個現象可能源於腦下垂體長腫瘤,因此才影響內分泌且壓迫視神經。醫師將她轉診神經科,果然揪出腦下垂體有顆病灶。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表示,腦下垂體位於顱骨底,在視神經交叉的正上方。這個直徑不過一公分的小小腺體主宰人體內分泌,前葉會分泌泌乳激素、生長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黃體生成激素等,後葉會分泌抗利尿激素與催產素等,進而影響人的生長、代謝、甲狀腺、性功能等諸多生理機制。腦下垂體腫瘤的發生原因不明,好發於成年人,黃啟訓臨床上觀察患者以30歲至50歲女性為多。他表示,這種腫瘤多是良性,但它可能影響內分泌,例如泌乳激素分泌過多,可能造成女性月經異常、非孕產期卻有乳汁滲漏等;當促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可能使情緒緊張、心悸手抖等。另外,當腫瘤壓迫周圍組織,可能使腦壓升高造成頭痛;若壓迫到視神經則可能影響視力,由於腫瘤往往從上往下壓,因此視野會從下方往上漸漸模糊。黃啟訓表示,當月經長期失調,甚至合併有視野變化、頭痛等情形,就要警覺可能是腦下垂體腫瘤釀禍。臨床上會透過抽血進行荷爾蒙檢查,並照X光確認腦下垂體所在部位是否變大,必要時再作磁振造影檢查(MRI)與手術治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兼任醫師周宗翰表示,手術可能切除到部分腦下垂體而影響內分泌,這時適合尋求中醫協助,上述個案就在中藥輔助下至少讓月經每月都來。另外,腦下垂體腫瘤可能復發,而活血通絡、化痰軟堅等用藥有助改善腦部循環與穩定內分泌系統,降低復發風險。
-
2019-11-27 科別.腦部.神經
婦人跌落田急性脊髓損傷 翻身困難三個月治療今重生
雲林50歲陳姓婦人,早上去田裡工作要跨越水溝因有高低落差,不慎滑倒撞到頭頸部,2小時後先生發現立刻送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急診,診斷為頸椎第6、7節錯位急性脊髓損傷,神經功能嚴重受損,胸部以下無知覺且雙下肢幾近全癱癱瘓,由神經外科洪誠澤醫師細心做減壓及固定手術後,在團隊治療三個月後陳婦再度站起及行走。洪誠澤醫師表示,造成脊髓損傷的原因通常是外傷引起,尤其交通事故,其次則為高處墜落及運動傷害等,超過一半以上的損傷發生在頸椎,其次分別是胸椎、腰椎、以及薦椎部位。他說,脊椎損傷臨床症狀的表現依損傷部位高低及損傷嚴重度,輕則局部疼痛,重則癱瘓、痙攣、感覺障礙、膀胱排尿功能紊亂,關節攣縮、褥瘡、心理障礙,甚至呼吸障礙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洪醫師提到,脊髓損傷病人在發生的一兩年內之黃金期,應該要把握時機,積極復健,將肢體功能提升至最佳狀況,同時避免不良後遺症的產生。中醫部陳香霓醫師說,陳女士於開刀後第二周會診中醫,當時吞嚥困難需用鼻胃管灌食,大小便無知覺,需包尿布及導尿管,且四肢皆無力,在床上自行翻身都有困難,更不用說從床上起身,經中藥及針灸治療二周後,鼻胃管移除,大便漸有知覺,可慢慢位移至輪椅上坐著。經經過醫院集合神經內科葉建治醫師控制血壓、泌尿科吳錫金院長解決排尿問題、復健科謝文逸督促復健及中醫陳香霓醫師的針灸中醫加強薦椎處的穴位針灸刺激後,陳婦在頸椎受傷後持續復健及針灸三個月,現在四肢靈活,長期戴頸圈引起的肩頸僵硬痠痛,也在針灸治療下獲得到相當的舒緩,陳婦及先生今天到場感謝醫療團隊。院長吳錫金說,脊椎損傷是一種複雜的傷病導致損傷節段以下肢體嚴重的功能障礙或癱瘓致殘,對外傷性脊髓損傷病人應積極搶救、團隊合作,再加上早期鍛鍊,不僅能預防併發症,還能促進肢體功能的恢復和重建。
-
2019-11-26 新聞.健康知識+
一天喝不到8杯水會怎樣?營養師建議可靠蔬果補水
我們通常都說斷水比斷食對人來說更危險,光喝水不吃東西,身體可以動用全身脂肪蛋白質來緊急供能,維持一段時間,而光吃食物不給水喝的話,機體只能支撐數天。斷食至所有體脂和組織蛋白耗盡50%時才會死亡,而斷水至失去全身水分10%就可能死亡。我們都聽說過一天要喝八杯水的說法,但是很多人都覺得難以做到,那麼喝不夠八杯水,身體就會慢慢變差嗎?身體缺水時,會感到口渴,並且影響體溫調節,如果長期缺水,會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加,造成靜脈血栓的生成,所以一般對於中老年人都被建議多喝水。此外,缺水還會影響全身的生理功能,造成耳中風、肌肉痛,更可怕的是,會造成皮膚和內臟加速老化、大腦萎縮,影響機體整體功能,愛美的女性朋友要知道,喝水比買使用化妝品要便宜、有效多了。一般來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需要2500毫升左右的水來維持正常的機體代謝。乍看確實有點難以做到,但這其中,喝的水只占到大半,食物中的水佔一部分。正常條件下進行輕體力活動的成年人,每天大概需要喝水1500到1700毫升就夠了,大約是7到8杯。很多人搞不清楚這裡面的杯子究竟有多大,今天告訴大家,像普通的一次性紙杯那麼大就可以了,大家可以參照自己的杯子大小,來調整究竟喝幾杯水合適。另外,如果覺得直接喝水太枯燥,就可以在吃飯時多攝入一些水分,大家平時吃的水果蔬菜中都含有大量的水分,許多家庭還有喝湯的習慣,在飯間吃一些水果或者飯前喝湯,還可以增加我們的飽腹感,防止熱量攝入過多造成的肥胖,有助於減肥。還要提醒大家,最好不要等到渴了再喝水,那個時候機體缺水程度就已經比較大了。應該一次少喝,想起來就喝一口。如果覺得水實在寡淡,可以喝無氣蘇打水,無氣蘇打水為了迎合口味,會在裡面加一點甜味劑,沒有熱量卻有甜味。但不要用果汁或飲料代替。即使鮮榨果汁中都含有大量的糖分,很容易造成糖分攝入超標。飲料中的糖分更是超標,喝多了還有引起痛風的風險。本文摘自《爆炸營養食堂》,由十餘位專業營養師和媒體人組成的健康自媒體工作室,用原創文章和短視頻來評論熱點健康新聞,講述健康、營養、中醫、食療相關知識及趣事,帶您遠離健康謠言。
-
2019-11-26 養生.營養食譜
含高鈣、抗氧化、又有飽足感…高麗菜量多價跌,這時吃CP值最高!
最近高麗菜進入盛產期,量多價跌,天氣也慢慢冷了,又可以開始吃火鍋,有「蔬菜人蔘」之稱的高麗菜正是火鍋最受歡迎的菜之一,大家應趁便宜多買多吃。此外,之前風靡日本的高麗菜減肥法,營養師表示,餐前先吃些高麗菜確實能提升飽足感,降低主食攝取量。高麗菜便宜,營養價值卻是相當豐富,有「蔬菜人蔘」之稱。根據農委會農糧署網站資料,臺中市信德中醫診所鄭文裕院長撰文指出,高麗菜含有維生素B群、C、K、U、鈣、磷、鉀、有機酸、膳食纖維等營養素,及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其中鈣、鐵、磷的含量在各類蔬菜中名列前五名,又以鈣的含量最為豐富,是黃瓜的五倍、西紅柿的七倍之多。其所含的吲朵素(indole)能改變雌激素的代謝,降低乳癌風險,其所含有的異硫氰酸鹽,可降低致癌物的毒性,有效預防肺癌和食道癌。蘿蔔硫素則是功能強大的抗氧化物,可以增強體內酵素的解毒能力,也是維生素C和纖維的良好來源。高麗菜還有耐放的優點,放在通風處可放好幾天不會壞。根據農委會農業兒童網介紹指出,放入冰箱保存前,將芯心取出,塞入濡溼但不滴水的紙團,再裝進保鮮袋,並採以莖部朝下,依原來生長的方向放置,可延長保存時間。而之前網路流行高麗菜減肥法,有些較極端的方式是連續、完全只以高麗菜為「主食」,這是不健康的吃法,還是應該補充適量蛋白質、澱粉類,及加入一些其他蔬果。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趙函穎曾受《聯合報》訪問指出,比較建議的做法是,食量較大的人可於「餐前」先食用高麗菜提升飽足感,降低正餐主食攝取量。
-
2019-11-25 科別.精神.身心
醫學躍進!評估精神疾病 可輔助儀器偵測腦功能
一般精神科醫師評估病情,主要透過會談配合心理測驗,無法抽血驗得,若做腦部電腦斷層(CT)或核磁共振(MRI)往往發現腦部結構無異常,缺乏客觀的生物指標。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引進「近紅外光腦光譜儀(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首創技術及判讀,透過測量患者的大腦前額葉功能變化,作為評估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的輔助工具。中醫大新竹附醫身心科醫師周伯翰指出,NIRS的原理主要是偵測大腦活動時的血流變化進而反應大腦功能變化情形,類似功能性腦磁振造影(fMRI) 的訊號,但相比之下NIRS機器更輕巧,可以在病房內或門診即時施測,更適合容易緊張或病情不穩定的患者,此技術於2005年獲日本政府許可在臨床精神醫療用於鑑別診斷「憂鬱症、思覺失調症與躁鬱症的憂鬱症狀」,周伯翰自2013年從「日本東京大學神經精神醫學研究所」進修回國後,便將此影像分析技術引進台灣。周伯翰表示,根據日本2014年大規模多中心的研究顯示,利用NIRS技術,可以正確分辨出74.6%的憂鬱症患者與85.5%的躁鬱症或思覺失調症患者。周伯翰在台灣過去5年來已應用NIRS技術評估超過500位患者大腦前額葉功能,並發表多篇研究論文於國際期刊,研究主題包括思覺失調症、憂鬱症、躁鬱症、失智症、纖維肌痛症與工作過勞者的大腦前額葉功能變化,為此研究領域的專家,爾後更和哈佛醫學院合作,利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技術區別正常人與早期思覺失調症患者的NIRS訊號,發現診斷正確率高達八成,此研究成果也於去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年會發表。近期與交大研究團隊更獲國際期刊邀請針對「NIRS於思覺失調症患者的臨床應用」主題撰寫綜合評論(review article),結論顯示NIRS不僅可以用來追蹤思覺失調症患者的臨床症狀與藥物療效,也可以預測患者未來的生活功能恢復情形,已於今年10月刊在國際期刊「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周伯翰也分享,一位25歲初次發病的思覺失調症患者,一開始出現被人跟蹤與監聽的被害妄想且有聽幻覺而出現自言自語情形,經過一個月藥物治療後臨床症狀改善,NIRS也顯示患者的大腦前額葉功能在藥物治療後和治療前相比回復活性,讓患者與家屬「真正看得到」自己的進步,也了解服藥的重要性。周伯翰指出,前額葉是大腦的司令官,掌管許多複雜高階的認知功能,台灣能否能像日本利用NIRS鑑別診斷精神疾病,仍待更大型的研究才能斷定。但目前研究已發現許多精神疾病如憂鬱症、躁鬱症、失智症、焦慮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患者均與大腦前額葉功能失調有關,許多研究結果也指出NIRS作為這些精神疾病的藥物治療反應、病情變化或是功能恢復的生物標記亦有相當大的潛力。此外研究也顯示NIRS也可以偵測如腦傷、中風的患者的腦功能恢復狀況。周伯翰補充,臨床診斷精神疾病黃金準則仍是以會談為主,但是配合較具體的腦前額葉功能變化圖形,更能讓病患與家屬理解精神疾病與腦功能失調之間的關係,進而增加病識感與重視對疾病的治療。
-
2019-11-24 新聞.長期照護
拿藥不吃、自我診斷… 別當醫師眼中的NG病人
除了找到好醫師,民眾也要學會當個好病人。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鈴宜建議,要當個好病人,病患應「先讓自己成為有知識的人」。好病人:先了解疾病相關知識。NG病人:反客為主,自己當醫師。陳鈴宜說,在看診前,可以先蒐集資料,只要對疾病及治療方式有一定的認識,就不會畏懼疾病,並且在看診時化被動為主動,配合醫師的專業建議,才能討論出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不過她也提醒,許多病患很聰明,看診前搜尋許多資料後,往往在看診時「自己當醫師」,一進診間便反客為主,將醫師的角色搶過來,直接診斷自己的病情,完全聽不進醫師的話,往往使醫師很難繼續與患者溝通。陳鈴宜認為,有效的溝通,醫病雙方都有責任,建議民眾看診時,先陳述自己的症狀,並掌握發問技巧,當醫師使用醫療專業術語,聽不清楚、有疑義時,都應用適當的態度詢問,通常醫師都很樂意詳加解釋。好病人:事先做好紀錄,能清楚扼要描述病情。NG病人:看到醫師,要問什麼都忘了。有些病患看到醫師一緊張,出現「白袍恐懼症」,要問的問題全忘了。陳鈴宜說,這類病患並非不想問問題,而是不知從何問起,或有聽沒有懂,甚至看到醫師忙碌、面色較為冷淡時便退縮了。她建議,病患不妨在看診前記錄自己不舒服的相關資訊,包括什麼時間、什麼事之後,症狀有何改變、有沒有家族史等。也可準備別家醫院的病歷摘要、檢查影像、做過的治療、就診紀錄等,都有助於門診時醫師的診斷及評估。衛福部台中醫院高級專員、醫務專科社工師建議,現在人手一支手機,可運用現成的手機記事本APP,記錄每次的看診情形,做成自己的健康紀錄。也可將每次看診要問的問題、已問的問題,及醫師的回答等詳列進去,讓記事本APP成為健康管理工具。好病人:聽從醫囑,遵照服藥指示。NG病人:不遵醫囑、自行增減藥物,覺得沒效頻換醫師。很多子女擔心,父母獨自就診,常常忘記醫囑,甚至不知道藥要怎麼吃,回到家後一問三不知,更慘的是誤解了醫師對於病情的解釋,該怎麼辦?陳鈴宜認為,若子女無法陪同父母就診,可先協助父母記錄各種症狀出現的時間和頻率、過往的用藥紀錄等。不過此舉僅能協助醫師診斷疾病,但病情解釋的部分,往往因長者聽不懂,返家後不知道如何遵照醫師的指示治療,使得症狀無法獲得緩解。因此,仍然希望子女抽空陪父母就診,避免治療延宕,或日後產生醫病之間的誤會。她說,醫師喜歡聽從醫囑、遵照醫師指示處理疾病的患者;相反的,不遵照醫囑、自行增減藥物,導致疾病改善程度不佳,病人覺得「沒效」又繼續往下一間醫院,反而容易延誤疾病治療的黃金時間,而產生更多併發症。好病人:當有必要而尋求第二意見時,清楚說明,不重複無謂檢查。NG病人:怕惹醫師不開心,不敢說自己多次就醫檢查。有的病患看了A醫師仍有疑惑,又找其他醫師看診,很擔心惹A醫師不開心。陳鈴宜說,對於先前看過的醫師與處置,最好針對病況轉變能有詳細的描述,以利後來的醫師快速了解目前病況,且不浪費時間重覆無謂的檢查。對於這類經常「逛醫院」、喜歡尋求第二意見的患者,多半醫師並不會因此感到不開心,他們唯一關心的是患者在其他地方做過哪些治療,以及覺得哪些治療對病情並無幫助,並從中找出其他方式改善病情。施睿誼認為,在醫療上,尋求第二意見是常有的事,建議患者讓醫師知道先前的就診紀錄、用藥紀錄,才是對診斷有幫助的。尤其有些疾病是有進程發展的,提供就診紀錄,可以協助接手的醫師做正確診斷。與醫師溝通技巧1. 清楚描述身體不適徵兆是否有特定時間(如飯後、晨起)、位置(如腹痛,是在上腹還是下腹)。2. 提供家族史、疾病史、會引起過敏的藥物。3. 相關的就醫、用藥紀錄。4. 若與飲食有關,可回想過去一天的飲食紀錄。5.若怕忘記,可在家先做好紀錄。
-
2019-11-24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天冷泡腳助血液循環?中醫:不是將腳放到熱水中就好
天氣轉冷,不少人都會感到手腳冰冷,進而讓晚上較難入睡,影響睡眠,因此不少人會選擇以泡熱水澡或泡腳、泡溫泉幫助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冷,但老人家常擔心水過熱會引起其他問題,到底如何泡才不會因水過熱而產生問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人的雙腳距離心臟較遠,且是血管分支的末梢部位,血液循環會較差,再加上腳的脂肪層薄、保溫差,所以,腳掌皮膚溫度低、極易受寒,而腳部如果受涼,還會引起人體許多器官不舒服,包括鼻、咽、氣管等上呼吸道黏膜內的毛細血管收縮,使抵抗力下降,潛伏在體內的致病菌就會乘機大量繁殖,時間久了,還可能導致血管舒張功能失調,誘發下肢平滑肌痙攣、關節炎和風濕性疾病等。然而,除了醫療外,還可以透過哪些保健方法改善手腳冰冷、避免血液循環不佳等問題?周宗翰說,在中醫傳統觀念中,「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腳,開陽固脫;夏天洗腳,暑濕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蠕;冬天洗腳,提升丹田。」由此可見,泡腳對人體好處多,且是安全又方便的方法。人體腳部光是腳踝以下就有33個穴位,若以雙腳66個穴位計算,則占全身穴位的10%。雙腳是人體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之一,尤其雙腳穴位與各臟腑有相對應的反射區,脾、胃、肝、腎等重要臟腑的經脈都經過這裡,因此泡腳時通過經絡傳導,也能有助臟腑的保健與治療效果。周宗翰認為,經常泡腳,有助於刺激腳部的腎經湧泉穴,與踝關節以下的各穴位,發揮滋補元氣、壯腰強筋、調理臟腑、疏通經絡,以及促進新陳代謝、延緩衰老的作用。不過,若想透過泡腳來改善手腳冰冷、促進血液循環,周宗翰提醒,並不只是將腳放到熱水中就好,要注意包括水溫或加入點鹽巴、按摩等方法與技巧,都能讓泡腳的效果更好、達到促進血液循環目的:1、水溫:保持40~42℃左右,若天氣較熱一點,可將水溫稍微調降到38℃左右。2、水深最好淹過小腿肚。3、熱水中加入鹽巴:有助入腎,或是加入桂皮、生薑,有助促進循環。4、泡腳時按摩:建議可將手掌握拳,適度敲擊小腿內側,以刺激肝脾腎經,或是用手按摩小腿的穴位,例如位於足心的湧泉穴,或是足三里、三陰交等部位,都有助加強經絡、氣血循環,達到更好的護腎效果。5、晚上睡前泡腳:建議在晚上臨睡前泡腳,效果最好;泡腳完的半小時內上床睡覺,更有助陽氣生發,同時也達到助眠作用。6、泡腳時間:建議每次浸泡10~15分鐘左右,以防止水溫過熱、過度發汗,而導致體力透支,在這段時間水涼了就要換水。7、泡腳後按摩:泡腳後,可以再做一些簡單的按摩,也可以幫助清除體內毒素。值得注意的是,泡腳時出汗是正常的,這時候千萬不要吹風扇或者開空調,因為泡腳時,全身的毛孔都處於打開的狀態,如果這時候吹空調或者電風扇,不僅不能養生,還容易著涼。延伸閱讀: 血液循環主宰身體健康 培養暖體質可以這樣吃
-
2019-11-24 橘世代.健康橘
打擊虛胖消水腫 中醫師教你這樣吃薏仁
摸摸臉頰、捏捏小腿,好像有那麼一點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前中醫針灸科主任楊素卿表示,只要確認不是疾病造成的水腫,建議可用薏仁泡茶或做料理,可達到排濕利水、養顏美容的效果。楊素卿說,如果是腎衰竭或糖尿病引起腎炎所造成的水腫,外觀看會覺得皮膚較白,用手指按壓還會凹下去,要等一下才會彈回來。若是心臟無力,水分也會堆積在周邊,但這類型水腫,人的皮膚會看起來有些青紫色。至於肝炎引起的水腫,則是以腹水為主要特徵,身體浮腫之外,肚子也會鼓鼓的。上述情況都必須要就醫,針對疾病進行治療,也要注意飲食中的糖分和鹽分攝取不能過量。如果確定不是疾病造成的水腫,問題就單純多了。楊素卿說,薏仁高纖、低脂、營養豐富,低升糖係數,可以輕身利氣,去濕健脾、利水消腫,還能補氣。薏仁還是青春痘治療常用的排膿散主要成分, 能養顏美容,建議不要只喝薏仁水,應該要把薏仁一起吃掉。除了薏仁水,楊素卿建議可以煮熟薏仁混入正餐米飯,同樣吃一碗,營養又加分,澱粉量又不變。但要注意,薏仁性寒,有些胃寒的人吃太多薏仁會胃痛,子宮肌腺症、經前、經後水腫及懷孕婦女也不適合多吃。如果擔心薏仁寒性,楊素卿建議煮薏仁水時可加點黑糖和幾片未去皮的生薑,不但利用薑皮加強利水功效,也可以調和掉薏仁的寒性。【消腫養生薏仁茶】材料:取30克薏仁、20克黃耆、5到6克桂枝,3片未去皮生薑做法:泡進350毫升熱水即可,可回沖一次,記得要把最後薏仁吃掉。立即加入FB社團!面對人生下半場,橘世代要優雅過好日!所以,我們創立了【健康橘】社團,從現在開始,邀請各位一起提前為第二人生準備,讓身心活得更健康、自在又任性,打造亮麗熟年。加入>>
-
2019-11-24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準媽咪夜半腳抽筋 可多吃小魚乾、黑芝麻和紅棗核桃
孕婦腸胃機能不好,也容易抽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兼任醫師周宗翰指出,不少孕媽咪夜半容易腳抽筋,這可能是因為鈣質不足,也可能與腸胃機能不佳影響鈣質吸收有關。中醫師注重體質調整,建議孕媽咪注重飲食均衡、避免寒涼食物、規律運動與日曬、睡前泡腳等,並可適量補充補腎潤筋的食療。母胎中寶寶成長需要大量的鈣質,特別在懷孕12周後有更明顯的需求,因此一般建議孕媽咪每日攝取足800至1000毫克的鈣質。周宗翰指出,倘若孕媽咪攝取的鈣質不足應付自己與寶寶的需求,寶寶便會轉往母體吸收,導致孕婦體內發生鈣磷不平衡,夜半就容易抽筋。不過,鈣質充足的情況下還是有可能抽筋。周宗翰舉例,腸胃機能不佳、身體無法完整吸收食物中的鈣質,也會增加抽筋風險。這種時候,過量攝取鈣劑可能反倒會與體內其他營養元素競爭、使其他營養不足,也加重腸胃負擔。因此,中醫同時注重體質調整,周宗翰指出,飲食除了建議營養均衡、避免寒涼與甜的食物,還建議適量使用補腎潤筋的食療,像是將補腎氣的黑豆、潤腸的胡麻仁、治療血虛的芍藥和甘草等熬煮成粥;可添加小魚乾、黑芝麻、紅棗、核桃等配料。適度運動、接受日曬、睡前以熱水泡腳、注意避免風寒等,均能促進經絡順暢、降低痠麻與抽筋風險。
-
2019-11-23 養生.聰明飲食
長很像的大白菜、小白菜、娃娃菜 營養上誰最優秀?
入冬以後餐桌就是白菜的天下,不過說到白菜,很多人會想到長相類似的小白菜、娃娃菜,它們長得很像,但是味道稍有差別,價格也差很多,那麼是什麼導致它們的差別呢?大白菜、小白菜、娃娃菜都是十字花科的植物,但是屬於不同的屬,也就是說,屬於同一家族的不同類別。大白菜,是土生土長的中國菜,大白菜水分充足,含有胡蘿蔔素、各種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營養高、口感好而且耐儲存,價格低,是北方主要的儲冬蔬菜之一。 小白菜,是由大白菜培育而來的不結球品種,葉子更稀疏,不會長得很大。所以,小白菜和大白菜並不是同一個品種。最容易和大白菜搞混的是娃娃菜,娃娃菜也不是大白菜的菜心,它是從日韓引進,經過專門培育的,不會長到大白菜那麼大。娃娃菜個頭偏小,吃起來口感爽滑,比大白菜纖維鮮嫩一些,容易咀嚼,味道更甜。所以,大白菜、小白菜、娃娃菜都是不同的品種,本質上味道、口感都不太一樣。從營養成分上來說,這三種蔬菜中,娃娃菜的膳食纖維含量最高,胡蘿蔔素、葉酸含量最為突出,其他維生素、微量元素成分也稍高於大白菜和小白菜。不過,因為娃娃菜與大白菜外形相似,價格卻比大白菜貴上數十倍,所以有些商家會把大白菜剝到成為娃娃菜那麼大的菜心,當作娃娃菜來賣。所以大家在購買娃娃菜的時候,可以從顏色、外形等方面多留心一些。從顏色上來說,白菜心因為被完全包裹在菜葉里,接觸不到陽光,菜心更偏白,而娃娃菜的葉子從外到裡都是嫩黃的。從外形上來說,娃娃菜外形比較均勻一些,捏起來更緊實,白菜心的葉子、葉基和葉脈都比較寬大,尤其是菜根部比較粗壯,捏起來感覺比較鬆,菜葉皺縮比較明顯。還要提醒大家,這些營養成分差別其實很微小,不能單靠吃一種蔬菜期望獲得所有的營養,大家最好幾種蔬菜輪換著吃,蔬菜種類越豐富,攝取到的營養素才能越全面,而且多吃深色果蔬,對於身體的抗衰老作用和身體機能調整效果比較好。本文摘自《爆炸營養食堂》,由十餘位專業營養師和媒體人組成的健康自媒體工作室,用原創文章和短視頻來評論熱點健康新聞,講述健康、營養、中醫、食療相關知識及趣事,帶您遠離健康謠言。
-
2019-11-23 新聞.健康知識+
冬天嘴唇乾裂,多喝水就可以了?還有3點也很重要
隨著冬天的到來,很多人的嘴唇出現了乾裂的情況。對於女性這是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情,當男朋友或者是老公想要親吻的時候,自己還會非常沒有面子。在社交上,跟別人交流的時候如果嘴唇乾裂,別人在注視的時候也會很嫌棄。有的人說嘴唇經常乾裂,多喝水就可以了,真的有這麼簡單嗎?嘴唇是我們外在的皮膚,它具有一定的自我保護作用。當我們在吃熱的食物或者是喝熱水時,嘴唇上細膩的皮膚是容易感受到的。並且, 跟其他的皮膚不一樣,嘴唇失去水分的速度很快,鎖水也非常難。尤其是在冬天,北方的冬天天氣乾燥,更容易從嘴唇上帶走水分。另外,有的人在發現嘴唇乾裂後,還可能會經常去舔嘴唇,其實這樣的方式還會加速嘴唇乾裂、起皮。對付這樣的情況,多喝水是可以起到作用的。但我們不光要注意這個方面,除了多喝水以外,還有以下這3點也很重要。首先,在飲食上避免吃過鹹的食物,鹽是百味之首,在烹飪任何食物的時候,都可能會用到鹽。如果你經常吃重口味的食物,過量的鹽會吸收你體內的水分。同樣的對於嘴唇上的皮膚也是非常不利的,容易增加嘴唇乾裂的情況。所以,對於已經出現嘴唇乾裂的人要注意食物的口味,少吃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如大量的辣椒、麻油、花椒等調味品。其次,大家要注意蔬菜水果的補充,蔬菜水果是生活中常見的食物,但對於它們的攝入情況,人們很難達到健康的標準量,一方面容易出現攝入超標的問題,這個原因占得比例是非常少的。另一方面,容易出現攝入不足的問題,多數人都是這種情況。蔬菜水果吃得不夠,機體補充的營養不夠,嘴唇也容易出現乾裂的情況,這是大家要注意的營養均衡。最後,對於經常嘴唇乾裂的人,要注意保護嘴唇。到了晚上臨睡覺之前, 用溫水把嘴唇的皮膚沾濕, 去掉死皮的部分, 之後塗抹上唇膏。唇膏可以有維生素E的成分、神經酰胺的成分,有利於唇部的保養跟潤澤。如果是白天,在出門之前可以做下護理,注意嘴唇的防曬,可以幫助嘴唇減少一部分的水分流失,是保護嘴唇的好辦法。因此,除了多喝水以外,我們還要補充足夠的營養、健康飲食、做好嘴唇的護理工作是最重要的。本文摘自《爆炸營養食堂》,由十餘位專業營養師和媒體人組成的健康自媒體工作室,用原創文章和短視頻來評論熱點健康新聞,講述健康、營養、中醫、食療相關知識及趣事,帶您遠離健康謠言。
-
2019-11-23 養生.健康瘦身
熱量比米飯低!菱角當主食助減重 但2種人慎食
近年來,減肥防癌的養生觀念風行,過去中醫所推崇具有補五臟、輕身效能的菱角,因為天然、零脂肪,含有豐富營養素,原本台灣民間秋冬常見的季節零嘴搖身一變,成為減肥、防癌的養生聖品。然而,營養師提醒,吃15顆菱角,相當於半碗飯的熱量,對於想減肥的民眾,一定要節制,注意攝取量。 臺安醫院營養師蔡曉蓉指出,一顆菱角約9~10公克重,100公克有10~11顆菱角,熱量約110大卡。分析菱角的營養價值,每100公克的菱角中,醣類約占86%,食材歸類屬於全穀根莖類食物,可以取代米飯做為主食。其實藉由不同全穀根莖類食物,經常進行不同主食的替換,得以增加營養素的攝取種類,像菱角就是很好的選擇之一。 隨著飲食精緻化,在烹調及製備過程皆有改變,市售處理過的菱角仁大多去除掉外層薄膜,將大部分的纖維質去除。然而,蔡曉蓉指出,菱角含鉀、磷、鐵、鈣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因此吃菱角時,最好是自己剝殼吃,味道最原始,也保留較多營養素 近年來,大陸及日本學者研究發現,菱角可防癌,蔡曉蓉對此則表示,研究的數目及規模有限,是否具防癌效果,仍需更多論文發表佐證。市售菱角多為蒸煮後的菱角,但也有人會生食,且台灣人生食菱角習慣挑選嫩菱,煮食則為老菱,但若要生食一定要刷洗乾淨,否則會不小心吃進菱殼上的小蟲。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菱角富含較多磷及鉀,腎臟疾病患不宜多吃,而其含大量的醣類,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則須以食物代換原則,與每餐之主食類做替換,例如每餐要吃半碗飯的糖尿病患,可將主食部分改為菱角11顆,以菱角取米飯的部分。不過,對於癌症病患,大多須增加熱量的攝取,一般認為容易取得的食材如麵包、餅乾類等加工製品,與其增加人工添加物的風險,不如選擇新鮮自然的食材為增加熱量攝取的部分,例如菱角及各種全穀根莖類。延伸閱讀:生吃蔬菜更營養? 6種人恐吃出病外食族注定只能當胖子? 三餐這樣點讓你吃飽不吃胖
-
2019-11-22 科別.腦部.神經
秋冬突然臉歪嘴斜 可能和蘇揆一樣顏面神經麻痺
當突然出現臉僵嘴麻、眼歪嘴斜的症狀,不一定是中風,有可能是好發在秋冬季節的顏面神經麻痺。顏面神經麻痺與中風的部分特徵相似,但是原因不同,提醒患者在出現不適症狀時,應趕緊就醫,經過醫師安排詳細檢查、鑑別診斷之後,排除中風,對症下藥、安排適當的治療。南投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張嘉為說,顏面神經麻痺不分性別與年齡,任何人都有可能發生,發病原因尚不明,可能為病毒感染、自體免疫失調或是生活壓力等原因導致。大部分是突然發生臉部單側的動作失去功能,像是抬頭紋不見、眉毛一高一低、眼睛無法閉合、臉部不對稱、容易流淚、嘴巴歪斜、耳後疼痛、味覺出現異常等症狀。中醫師賴卉蓮表示,顏面神經麻痺在中醫屬於「面癱、口眼喎斜、吊線風、歪嘴風」等範疇,又名面癱。多由正氣不足,脈絡空虛,風寒、風熱之邪乘虛侵襲面部經絡,以致經氣阻滯,經筋失調,筋肌縱緩不收而發病,部分患者癒後可能復發。臨床上可以中藥調理或針灸治療。臨床常用穴位如風池、陽白、攢竹、四白、迎香、地倉、頰車、顴顟、下關、翳風、合谷、足三里等穴。張嘉為說,在藥物治療後,患者不適症狀會在幾個月後慢慢恢復、改善。顏面神經麻痺的癒後不錯,除了尋求醫師協助,患者也應調整生活作息,勿熬夜,補充綜合維他命,另外顏面神經麻痺會造成眼睛閉不起來的情形,容易導致眼睛乾澀的情形,必要時可使用人工淚液,睡覺時可以用眼罩保護,改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