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6 醫療.皮膚
搜尋
中毒
共找到
818
筆 文章
-
-
2024-07-13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查房,怎麼兩個女生看到我一直叫爸爸?
有一天查房,走進某病房內,兩個漂亮女孩一直叫「爸爸!爸爸!」我嚇了一跳,怎麼有那麼漂亮的女生叫我爸爸?難道我也#MeToo而不自覺嗎?仔細看床上,原來躺著肝昏迷的病人,意識不清,我前來探視,女兒急於把老爸叫醒!人會昏迷不醒有很多原因,例如突然心臟病發作,發生心肌梗塞、腦部缺血或心律不整,心臟內的血塊跑到腦部血管將腦血管塞住了,或血壓太高,腦出血了;或者糖尿病血糖太高昏迷,或血糖太低也會昏迷;或者肝不好,人體代謝的廢物無法解毒,血液中的氨升高引起肝昏迷。肝引起的昏迷,有些原因是有些人B型肝炎急性發作,就是本來有B肝,由於服用了刺激免疫系統的藥物,例如類固醇,或其他來路不明的中草藥引發藥物性肝中毒,肝臟機能不足,無法維持正常生理機能,就可能引發肝昏迷。其次,有了B、C肝,肝臟長期發炎引起肝硬化,肝硬化到了末期,肝臟萎縮、肝機能衰退或加上引起食道靜脈瘤破裂出血,也會引發肝昏迷。此外,長期酗酒過度也會引起酒精性肝硬化,到了末期也會肝昏迷。評估是否有肝不好引起的昏迷,最好的指標就是抽血驗氨(NH3),NH3高大概是肝不好引起的肝昏迷。原來這兩個女兒看我去查房,急忙叫著昏睡的老爸看能不能醒過來!並不是叫我爸爸!害我受寵若驚。酒會傷肝,路人皆知,但喝酒的過癮就連正人君子也很難抵擋。相傳古代詩人李白就是喝酒在江中飲酒作樂,看到水裡的月亮很漂亮,想用手去抓起來,不慎跌落江內,溺水而死亡。隨著B、C肝藥物的開發,國人對肝病知識的進步,因B、C肝引起的肝硬化、肝癌造成肝昏迷的病人有慢慢減低,但酒精性肝病引發硬化末期,肝機能失調,或吐血引發肝昏迷的病人有愈來愈多的趨勢。可怕的是,長期酗酒引起的肝硬化在超音波上很難診斷,常常看起來只有脂肪肝而已,而病人也沒有什麼症狀,通常是腳水腫了,肚子大了起來,或黃疸了或吐血了,求醫就診,才發現已經肝硬化末期了,此時只能靠換肝才能回復彩色的人生。因此保肝要成功,戒酒也是很重要的。●欲知正確肝病新知,請追蹤「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及「好心肝.好健康」Facebook粉絲專頁。肝基會出版會刊及肝病治療手冊,歡迎來電索閱。若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免費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相關資訊。
-
2024-07-09 養生.聰明飲食
外食、熬夜身體累積毒素!營養師分享6大解毒食物、4大排毒方法
炙熱的夏天,適逢暑假,很多人的生活作息改變,包括熬夜、親友聚會、吃消夜、出國吃美食等,很容易攝取到高油、高糖、高鹽的飲食,也較容易接觸到加工的食物,不知不覺就吃下一些有毒物質。營養師劉怡里在其粉專中建議,應適當的幫助身體解毒,提高抗氧化、抗發炎能力,也推薦6大類可以解毒的食物。4大身體排毒的好方法1.增加水分攝取,也可以攝取無糖茶飲,提高多酚類的抗氧化營養。2.注意每天是否吃到6大類食物,多選擇原型未加工、高纖低GI的食材,並且使用清淡的方式烹調。3.注意食物中毒問題,不熟的餐廳場所建議不吃生食,用餐前洗淨雙手,使用公筷母匙。4.家中貯存食物要小心,夏季天氣熱,烹飪後的食材,建議1小時內冷藏或是冷凍存放,定期清理冰箱,降低食物微生物的感染。6大類解毒食物1.乳品類:牛奶、無糖優格推薦原因:*富含維生素A、E、B和葉酸、菸鹼酸*可預防血管阻塞*降低血管性硬化失智症2.全穀雜糧類:紫地瓜、糙薏仁推薦原因:*富含膳食纖維、花青素、葉酸、維生素B群*能避免大腦發炎3.豆魚蛋肉類:秋刀魚、蛋黃推薦原因:*含有DHA,有助大腦活化,其中EPA可以降低身體*發炎反應,提高抗氧化能力*可預防失智4.蔬菜類:地瓜葉、青江菜推薦原因:*富含維生素B1、B2、E、葉酸*可幫助醣類運用*協助大腦正常運作5.水果類:草莓、桑葚推薦原因:*莓果中的植化素有高含量的花青素、類黃酮等抗氧化劑*可降低及修復大腦受到自由基的攻擊6.油脂堅果種子類:苦茶油、酪梨推薦原因:*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可降低壞膽固醇、維持好膽固醇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08 名人.施壽全
施壽全/飲食毋須太忌口 人生會沒樂趣
呼吸與消化系統是外物進入人體兩大主要管道。從疾病觀點,病原體或有害物質都可能直接造成系統與器官的損害,但在正常情況下,吸入空氣(氧氣)帶來的作用比較單純,但入口的東西則可謂包羅萬象,造成的影響相對就複雜多了。例如最近寶林茶室中毒事件,就是典型禍從口入。許多人最關心的,也正是飲食。飲食提供人類生存與生活必要的營養,營養不足或營養過剩,都會引發其他器官系統機能障礙或構造病變,重要者包括如內分泌與心、腎及腦血管等。不過,因為消化道直接面對飲食「衝擊」,所以消化系醫師,也經常會遇到病人詢問,飲食該如何調整。消化系結構中常出問題的,主要是內襯的黏膜與居中的平滑肌層。黏膜負責分泌胃酸、黏液與各種酵素,肌層管理蠕動,它們的機能都受自主神經控制。精神壓力 影響消化系統更多消化道疾病種類繁多,有不少緊急與嚴重情形,但相對較多數的,如胃腸機能障礙、胃食道逆流、消化性潰瘍與腸躁症等,精神壓力或情緒起伏,透過自主神經造成影響,比飲食影響更大。飲食常被一些專家分成健康或不健康兩大類,有些資訊言過其實。有病人因消化系統問題,所以甜、酸、辣、油膩,鹹、發酵等食物,全都禁戒,整個人被搞得心神不寧,瘦了一大圈,症狀卻未見改善。啥都能吃 避免敏感食物就好一般狀況下,藥物處置以外,我回答病人關於飲食,總是說:如果你明確感受到某種食物,會造成即刻或後來的不舒服,如燒灼感、疼痛、脹氣或腹瀉等,就意謂你可能對它較「敏感」,那就避免,否則什麼都能吃,只要分量不要太過,別太頻繁就好。最常被問到的還有飲品,包括茶、咖啡與酒,到底能不能碰?道理也一樣。少量飲酒對循環有益,茶與咖啡雖含有少許興奮劑,但除非晚上喝影響睡眠就避免,否則有人習慣上班過程中,喝上兩、三杯,若胃腸無不適感,就毋須忌口。也常有人飽餐一頓後,不知吞下多少卡路里,卻在最後上飲料時,怕熱量太高選擇黑咖啡,此種思考可說「見樹不見林」。長期飲食「不健康」,對身體當然有影響,但有時限制也未必有用,例如膽固醇與尿酸過高,服藥就比飲食控制有效。「吃」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偶然不是毫無節制的享受美味,即使餐飲內容都不太健康,身體也自然有調解與去毒機制,通常不會造成什麼無法收拾的後果。倒是依照一些「危言聳聽」的說法,飲食這個也禁忌,那個也謝絕,人生還有什麼樂趣?
-
2024-07-06 養生.聰明飲食
盤點10大天然排毒食物!洋蔥、番茄、南瓜、白色食物都上榜
中醫師周大翔指出,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的《道德經》提到,「夫有天地,則有萬物焉,有萬物,則有毒之能也」,所謂是隨手可及,盡皆有毒,建議透過選擇天然健康食物及正確烹調食物的方式,可以來降低「毒從口入」的機會。1.十字花科蔬菜十字花科蔬菜如青花椰菜、花椰菜、高麗菜、白菜、白蘿蔔等,含有類黃酮、類胡蘿蔔素、蘿蔔硫素及吲哚,能夠促進肝臟產生解毒酵素,有益肝臟進行化學物質、藥物及致癌物質的中和作用,幫助排除體內的毒素。2.洋蔥洋蔥含有鉀、硫、磷等利尿營養素,可以清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鈉及毒素,減輕腎臟負擔,也具有抗氧化功能的槲皮素、穀胱甘肽及有機硫化物,可以幫助解毒,保護腎臟健康。3.番茄番茄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C等多種天然抗氧化物,可以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富含的植化素茄紅素、β-胡蘿蔔素、穀胱甘肽,更是有助肝臟解毒,幫助人體代謝許多重金屬及有毒物質,減少肝臟及腎臟受損的風險。4.南瓜南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及β-胡蘿蔔素,南瓜也含有果膠,可以吸附體內農藥、重金屬等毒素,具有清除腸道與肺部雜質的功效,南瓜所含的甘露醇,有通便的作用,可以減少糞便中毒素對人體的危害,南瓜籽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鋅,可促進肝臟的解毒酵素系統功能,有助肝臟排毒。5.蘋果蘋果含有的多酚及黃酮類,是天然化學抗氧化物,可以清除體內的毒素,富含的可溶性纖維果膠,能有效促進胃腸道中的重金屬鉛、汞、錳排出,蘋果的水溶性纖維含量豐富,主要存在於果皮中,吃蘋果時最好連皮一起吃,記得要將蘋果皮確實清洗乾淨,以免吃進殘留的農藥。6.糙米稻穀經過脫穀加工成為糙米,優點是精製程度最低,且保留了胚芽米、白米沒有麩皮,含有更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維生素E等營養素,糙米可說是最營養的米飯類,糙米屬於高纖食物,主要含有非水溶性纖維,一碗糙米飯約含有3.2公克的膳食纖維,是白米飯的5倍之多。7.燕麥燕麥同時含有水溶性纖維及非水溶性纖維,膳食纖維含量更多,每100公克大約就含有8.5公克,相當於白米的15倍多,也是糙米的3倍,燕麥富含的鉀、鈣、錳、磷、銅、鐵、硒、鎂、鋅等多種礦物質,參與體內許多化學反應,可以提升新陳代謝,強化循環系統及代謝排毒能力。8.地瓜地瓜的營養成分豐富,每100公克地瓜約有2.8公克膳食纖維,也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β-胡蘿蔔素、吲朵、葉黃素等強大抗氧化物,有助身體排毒,含有豐富的寡糖,可以強化益生菌菌叢,是肝臟及腸道很好的排毒食物。9.堅果堅果含有維生素A、C、E,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的功效,堅果富含膳食纖維,可以調節腸道菌叢、促進脂肪代謝,堅果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3能抑制身體發炎反應、Omega-9能強化代謝效率,礦物質鋅有助於提升代謝、幫助肝臟及腎臟的修復及再生,加強排毒的能力。10.白色食物周大翔指出,中醫理論認為,白色食物入肺經,肺臟是人體的排毒器官,咳嗽與排痰都是排毒的方式,平時可以多吃白色的食物,如白蘿蔔、山藥、蓮藕、銀耳、水梨、百合等,可以保養肺臟,有助於排除肺部的毒素。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02 養生.聰明飲食
早餐吃一塊紫地瓜、午餐加一盤地瓜葉…6大類食物有助身體排毒!
炙熱的夏天,適逢暑假,很多人的生活作息改變,包括熬夜、親友聚會、吃消夜、出國吃美食等,很容易攝取到高油、高糖、高鹽的飲食,也較容易接觸到加工的食物,不知不覺就吃下一些有毒物質。營養師劉怡里在其粉專中建議,應適當的幫助身體解毒,提高抗氧化、抗發炎能力,也推薦6大類可以解毒的食物。4大身體排毒的好方法1.增加水分攝取,也可以攝取無糖茶飲,提高多酚類的抗氧化營養。2.注意每天是否吃到6大類食物,多選擇原型未加工、高纖低GI的食材,並且使用清淡的方式烹調。3.注意食物中毒問題,不熟的餐廳場所建議不吃生食,用餐前洗淨雙手,使用公筷母匙。4.家中貯存食物要小心,夏季天氣熱,烹飪後的食材,建議1小時內冷藏或是冷凍存放,定期清理冰箱,降低食物微生物的感染。6大類解毒食物1.乳品類:牛奶、無糖優格推薦原因:*富含維生素A、E、B和葉酸、菸鹼酸*可預防血管阻塞*降低血管性硬化失智症2.全穀雜糧類:紫地瓜、糙薏仁推薦原因:*富含膳食纖維、花青素、葉酸、維生素B群*能避免大腦發炎3.豆魚蛋肉類:秋刀魚、蛋黃推薦原因:*含有DHA,有助大腦活化,其中EPA可以降低身體*發炎反應,提高抗氧化能力*可預防失智4.蔬菜類:地瓜葉、青江菜推薦原因:*富含維生素B1、B2、E、葉酸*可幫助醣類運用*協助大腦正常運作5.水果類:草莓、桑葚推薦原因:*莓果中的植化素有高含量的花青素、類黃酮等抗氧化劑*可降低及修復大腦受到自由基的攻擊6.油脂堅果種子類:苦茶油、酪梨推薦原因:*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可降低壞膽固醇、維持好膽固醇(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6-28 養生.聰明飲食
芋頭助控血壓血糖又解便!營養師認證養生4好處一次看
芋頭營養價值高,對養生相當有幫助。劉怡里營養師介紹芋頭的對人體的好處,也提醒芋頭是屬於澱粉類,若當餐又有其他澱粉就要小心超量,像是許多民眾吃鍋習慣加芋頭,就得多加留意。 芋頭助控血壓血糖又解便!營養師指養生好處一次看。 高纖、低熱量:劉怡里營養師表示,芋頭屬於低熱量的澱粉類,同樣是100克的情況下,白飯約183大卡,芋頭僅有128大卡,有助減重。膳食纖維豐富,約2.3g,屬於中高膳食纖維,有利控制血糖、促進排便、維持腸道健康。 β-胡蘿蔔素、B群:芋頭也吃得到β-胡蘿蔔素,於身體生成維生素A,有助護眼、促進夜視力、修復肌膚、保護個器官黏膜、維持免疫等。B群方面則有維生素B2,同樣有利修復皮膚、保護各器官黏膜;葉酸有利保護腦神經及DNA;菸鹼酸有利抗發炎、保養皮膚。 鉀、鈉、鎂、鋅:另也有豐富的鉀離子,可幫助身體鈉鉀平衡、去水腫、防範高血壓。另也有些許含量的鈣、鎂、鋅,鈣有助骨骼健康,鎂有助神經穩定及維持心血管健康,鋅則幫助維持身體機能、發育、免疫等正常。 豐富蛋白質:值得一提的是,芋頭也是個蛋白質豐富的澱粉食材,約100克就含有2.5克,是吃素時、尤其全素者補充蛋白質相當好的選擇。 料理芋頭、吃芋頭時會發癢?營養師指4種人留意避免佳! 限鉀族群:芋頭雖然營養,不過也還是有部分族群需要多留意酌量或避免食用。劉怡里營養師表示,芋頭鉀含量相當高,洗腎、透析等限鉀的腎臟病友就需要注意,若要吃建議在之前先和醫師、營養師討論。 易脹氣、腸道狀態不佳:另外,芋頭膳食纖維也不少、也容易產氣,對於腸道狀態不佳或有脹氣的族群而言可能會稍有負擔,也建議避免食用為佳,待狀態良好之後再吃。 料理芋頭、吃芋頭會癢?芋頭因含「草酸鈣」和「芋頭糖蛋白凝集素」的關係,會使人接觸後出現發癢、刺痛、紅腫等症狀。芋頭自然無法生吃,在料理前可戴手套,或者直接連皮一起加熱料理再削皮,若不幸真的碰到發癢可用熱水沖或鹽水洗改善。不過若是對於每每食用芋頭之後較易過敏族群,就建議即便煮過還是避免食用為佳。 注意!芋頭也是個過敏原:值得注意的是,芋頭除了上述會引起發癢症狀外,它本身也是一種過敏原,就像有些人對海鮮過敏,少部分的人也會對芋頭產生嚴重過敏反應。對芋頭過敏者自然應避免,若發現自己吃了煮熟的芋頭還是會出現過敏,就應立即停下,若發現喉頭緊縮等過敏性休克相關症狀則應立即撥打119送醫。 芋頭有毒要少吃?至於許多長輩會說「芋頭有毒要少吃」,也是基於上述兩點,雖然和現代所稱的毒物觀點不同,但確實會對有些人體造成負面影響,不過不具有使人中毒的成分,否則應當連吃都不能吃。 芋頭雖養生但注意是澱粉類!吃鍋留意替換,別澱粉超量。 建議吃6-8塊芋頭,減少半碗飯。劉怡里營養師提醒,芋頭雖然營養,但是屬於澱粉類,別和蔬菜類混淆、誤以為是蔬菜類而多吃,以免澱粉量攝取過高,反而影響血糖不穩。建議留意澱粉替換,6-8滾刀塊的芋頭110克約等同於半碗白飯熱量。換句話說,粗算吃約6-8塊建議減少半碗飯,3-4塊芋頭就建議減少1/4碗。 吃鍋注意,這些都是澱粉類:芋頭和澱粉的替換尤其是在吃火鍋時要特別留意,許多鍋物火鍋料會芋頭、玉米、南瓜一起上,再送上一碗白飯,這四種都是相當養生的澱粉類,但需小心當餐澱粉恐怕超量。而芋頭湯也是一種澱粉類湯品,若習慣喝芋頭湯再加芋頭會更需要注意份量。 其他芋頭甜品也要留意:其他芋頭製的甜品類也要留意,例如芋頭酥、芋圓等,以芋圓為例,雖以芋頭為基底作甜品,不過視店家也會加進許多的太白粉等精緻澱粉,而且芋頭甜味較低,也會加進許多精緻糖調味。若當餐要吃飯又要吃芋圓等甜品,芋圓60克等於半碗飯的熱量,建議留意澱粉之間的替換。 《延伸閱讀》 .你以為是蔬菜,其實是澱粉。8食材別混淆,聰明吃避免變胖血糖飆! .南瓜助防癌、顧心肺、好處多!營養師指8好處,3吃法更有助養生!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28 養生.保健食品瘋
到底需不需要吃?研究:吃綜合維他命並不會讓你活更久!各種維他命吃過量的副作用
到底需不需要吃維他命?根據美國一項大型研究指出,吃綜合維生素補充劑不會讓你更健康,甚至比起不吃的人,死亡風險竟還略高一些。專家指出,只要飲食均衡,健康的人基本上不建議特別補充維他命。吃維他命有病治病,沒病強身?許多人都有吃維他命保養品的習慣,認為維他命有助維持健康及預防慢性疾病,有病治病,沒病強身?但維他命到底有沒有需要吃,一直以來都有不同見解。根據近期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的一項研究指出,吃綜合維他命補充劑的人,比起不吃的人死亡風險還略高。這項研究追蹤40萬名、平均年齡61.5歲、沒有慢性病史的美國成年人超過20年,與未服用綜合維他命的人相比,每天服用的人的死亡風險沒有改善,服用補充劑的人還略增加4%的死亡風險。尤其當涉及心臟病和癌症等慢性病時,綜合維他命恐怕無法為人們提供任何真正的保護作用。而對於健康的人來說,吃綜合維生素則更可能根本沒有好處。維生素雖可以透過補充劑獲得,但一般仍建議從天然食物中攝取更好。根據《Healthline》訪問史丹佛醫學院的營養師 Alyssa Kwan指出,她通常不會建議那些已有健康和均衡飲食習慣的人服用綜合維他命,只有當患者在營養不足的情況下,例如可能食欲真的很差,或無法透過正常飲食來滿足營養需求,此時才會建議他們補充維他命。【延伸閱讀】想攝取各種維生素該吃什麼?常見6種維生素功效及食物來源服用多種維他命小心過量問題此外,如果只是吃一種維他命倒還好,事實上更有人是每天都吃多種維他命,這就要當心不知不覺各種維生素重覆攝取過量的問題。例如吃綜合維他命又吃B群,導致體內B12過量,當綜合維他命都吃完時,體內已經習慣高濃度的B12,當開始沒有服用時,反而出現缺乏B12的症狀,如貧血、精神沮喪等。以下列舉大眾最常吃的維他命,若攝取過量可能產生的影響。各種維他命過量的副作用.維生素D:攝取過量可能產生全身性維生素D中毒反應,包括厭食、腹痛、嘔吐、便祕、消化性潰瘍、胰臟炎等。也可能引發高血鈣症,對心血管系統則會引起高血壓、心律異常,腎臟也會受害,嚴重甚至腎衰竭。.維他命C:導致體內草酸含量增加,提高腎結石風險。.維生素A:急性維生素A中毒會出現噁心、嘔吐、嚴重頭痛、頭暈、視力模糊等現象。每天攝食超過3萬微克的維生素A長達數年可能慢性維生素A中毒,會出現中樞神經異常、肝臟、骨骼異常或是皮膚變異等反應。另,女性懷孕期間或懷孕前期大量攝取維生素A則可能導致胎兒畸形。.維他命B3:吃多會有肝毒性,可能影響肝功能。.維他命B6:恐增加神經病變風險,導致手腳麻、感覺異常等症狀。.維生素E:過量攝取高劑量維生素E會增加出血性腦中風的風險,或導致腹瀉、頭痛、噁心、視力模糊、皮疹等症狀。.葉酸:攝取過多可能引起失眠、過敏及身體不適,以及鋅的減少和腸胃疾病。【資料來源】.《Healthline》Taking a Daily Multivitamin May Not Help You Live Longer..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6-27 醫療.婦產科
妊娠糖尿病增子女ADHD風險?台灣跨國合作研究推翻此一論述
過往研究發現,孕婦患有妊娠糖尿病會增加子女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風險,但成功大學最新研究推翻此一論述。馬偕醫院婦產部資深主治醫師黃閔照說,此研究可以讓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不需過度擔心是否會造成子女ADHD。據統計,國內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約占所有孕婦17%,以每年約14萬名孕婦估算,約2萬多人患有妊娠糖尿病。成大藥學系與臨藥科技所群體健康數據中心教授賴嘉鎮,以台灣等7個國家跨國真實世界數據研究發現,妊娠糖尿病不會提升子女ADHD風險,對於未來ADHD公衛政策及治療妊娠糖尿病方面,提供更為明確的方向。黃閔照表示,孕婦出現妊娠糖尿病時,建議須透過營養師的協助,於懷孕期間控制飲食熱量,多攝取原型食物及多運動,同時做好血糖監測,好好控制血糖,避免胎兒早產,或體型過大增加肩難產、剖腹產機會,甚至妊娠糖尿病嚴重時,還可能引發酮酸中毒,將造成孕婦、胎兒死亡,不可不慎。妊娠糖尿病孕婦生產後,不可掉以輕心,其中約5成生產後真正罹患糖尿病。黃閔照提醒,孕婦生產後4至12周需持續監控血糖,以降低罹患糖尿病的機會。賴嘉鎮說,該研究透過嚴謹的因果推論方法,有效識別妊娠糖尿病並非ADHD的影響因子,「避免將無辜的嫌疑犯誤判為真正的兇手」,有助研擬提早進行介入性治療或預防措施,期盼患有妊娠糖尿病孕婦所生的孩子出現ADHD時,可以減少媽媽內心對孩子的愧疚及外界的歧視。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6-27 焦點.健康你我他
你家的食物如何保存?/魚肉分裝入袋 別把冰箱塞滿
台灣邁入炎熱夏天.民以食為天,飲食必須謹慎處理,稍微疏忽,將惹禍上身。幾個月前,台北市某知名餐廳發生食物中毒事件,輕者需住院二至三天,嚴重者不幸死亡,也凸顯了飲食與人類生命是密不可分的。食物在高溫的天氣容易滋生細菌,若是買回家的食材保存不當,也容易吃壞肚子,因此選擇食材首要著重「新鮮」,絕不要貪小便宜,認為大碗便宜又好吃。「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若食材不新鮮,任憑你的廚藝有多大本領,也是徒勞無功,前功盡棄。其次,食物儲存於冰箱內要保留適當空間,不可將剩菜剩飯塞滿冰箱,導致冷氣對流不順,不但無法保鮮,還會產生細菌。買回來的魚肉洗淨後要分袋裝入,盡量在有效使用日期內消化掉,綠葉青菜先用報紙分裝,貼上膠帶冷藏,才不易腐爛。更要謹記吃多少煮多少,才不會造成浪費。此外,冰箱開關次數也不可太頻繁,並注意冰箱門的緊密度,不然冰箱冷度無法保持,很容易造成熟食腐壞。例如煮綠豆湯、紅豆湯無法及時食用完畢,建議可以用小夾鏈袋做成綠豆冰或紅豆冰冷凍,既清涼又解渴。食物保存與每個人的健康息息相關,為了自身健康,人人必須建立保存食物的正確觀念。
-
2024-06-27 醫療.腦部.神經
半夜睡覺不自覺踢腳!小心惱人的「不寧腿」,5大高危險群要當心
半夜睡覺時,腳會不自主抽動,甚至有麻癢、緊繃、刺痛等,讓人忍不住想要起身動一動來緩解不適。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正強表示,夜間腳不舒服,好像有成群螞蟻在爬,是俗稱「腿部躁動症」的不寧腿症候群,會影響睡眠、增加罹患心血管風險。陳正強說,不寧腿症候群屬於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在睡覺時常會有「癢、麻,腿裡面有東西在爬,或像針在扎」的感覺,想抓又抓不到癢處。陣發性的腳抽動症狀,一個晚上可能有高達2、300次的腿部動作,易讓情緒波動焦躁,嚴重干擾睡眠品質。造成不寧腿的原因不寧腿的造成原因,可分為原發性及續發性,原發性為分泌多巴胺的細胞功能異常,續發性則多與生理、病理有關,例如:缺鐵性貧血、腎功能不佳。陳正強提到,缺鐵性貧血常發生在女性生理期,可以補充口服鐵劑來改善或飲食攝取足夠的鐵質。腎功能不佳的患者,不寧腿症候群有很高比例出現在鄰近洗腎或已經在洗腎的病人,因為過多尿毒累積在體內,導致尿毒性不寧腿。國內透析族群的盛行率約15-25%,幾乎每4位腎友就有一人飽受不寧腿之苦,比一般民眾高出許多。另外,糖尿病和酒精中毒引起的周邊神經病變,也會引起或惡化不寧腿症候群。陳正強呼籲,不寧腿症候群除了抖腳症狀、腿部麻脹的不舒服感,也會因為睡眠干擾而提高罹患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機會。當睡不著或淺眠,身體的交感神經會過度興奮、使血壓升高,心跳持續快速跳動無法休息。治療不寧腿症候群的方法,可先嘗試改變生活作息,規律運動及攝取均衡營養,戒菸、減少喝酒、依個人狀況補鐵。若症狀嚴重,才由醫師評估開立多巴胺藥物以及抗癲癇藥物。罹患不寧腿症候群的高危險群1.缺鐵性貧血者2.尿毒症、洗腎患者等腎功能不佳3.懷孕(寶寶出生後,症狀會自然消失)4.糖尿病導致周邊神經病變5.巴金森病患者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26 焦點.健康知識+
比馬桶還髒!重症醫盤點「10大生活用品」是細菌溫床,你每天會碰幾項?
你以為每天觸碰的日常生活用品都很乾淨嗎?其實有些物品表面看似乾淨無菌,卻是細菌的溫床!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警示細菌無所不在,盤點天天接觸卻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日常10大生活用品」,若長期不清潔可能導致感染風險!日常10大超髒生活用品黃軒盤點每天常接觸10大生活用品,其實超滿細菌髒到不行,有些甚至比馬桶髒:1.蓮蓬頭每天洗澡時都會使用蓮蓬頭,但你知道嗎?蓮蓬頭的「出水孔」容易累積污垢,內藏大量細菌。根據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指出,蓮蓬頭的出水孔每隔3個月就會積聚水垢,而未經清潔的蓮蓬頭,其細菌含量比較馬桶水更多,即等同於用馬桶水洗澡!這些細菌可能會透過蓮蓬頭噴出的自來水,滲入身體皮膚、頭髮、耳朵和眼睛,成為感染細菌的途徑。尤其是對於老人、孕婦和免疫系統較差的人,可能造成肺部感染等健康風險。改善方法:5招保持蓮蓬頭清潔專家建議試試以下5方法,保持蓮蓬頭清潔,讓沐浴更健康:1.使用一個臉盆,注入溫水或熱水。2.加入一匙「過碳酸鈉」(也叫活氧漂白粉或氧系漂白粉)。3.待「過碳酸鈉」溶解後,放入蓮蓬頭浸泡約30分鐘。4.使用舊牙刷清除附近的污垢。5.最後用清水沖洗即可。2.洗衣機洗衣機內藏細菌!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指出,洗衣機內部佈滿細菌。如果不定時清洗洗衣機,有機會在洗衣服時令衣物沾染細菌,造成交叉感染。研究更發現清洗內衣褲後,洗衣機內會沾染約1億個大腸桿菌。洗衣機的污垢主要來自洗衣液使用過量,超量的洗衣液殘留在洗衣機內,形成污垢,尤其在洗衣機夾層和底盤。這些污垢可能比你想像中更多,甚至比廁所馬桶的細菌還多!改善方法:5方法DIY洗衣機清潔保持洗衣機清潔,讓你的衣服真正乾淨,衣服才不會越洗越髒!洗衣機清潔5方法:1.槽洗淨功能:使用槽洗淨或一般清洗模式,開到最高水位。2.加洗衣機清潔劑:市售洗衣機清洗劑或過碳酸鈉,溶於溫水後倒入洗衣機。3.中途暫停撈污垢:若污垢多中間暫停一下,撈乾淨再繼續洗。4.擦拭污垢:槽洗淨脫水後,用濕毛巾擦拭底部污垢。5.持續清洗:再用滿水位的洗衣模式繼續清洗,直到幾乎沒有污垢為止。3.手機手機上的細菌不容小覷!現代人手機不離身,不論是導航、拍照,甚至上廁所時也不會放下手機。但你知道嗎?手機上的細菌可能比你想像中多,手機螢幕的細菌比馬桶污糟多400倍!根據研究,手機上存在對人體有害的細菌,其中包括:.表皮葡萄球菌:可能引起皮膚過敏。.金黃色葡萄球菌:有18%的機率導致敗血症、壞死性筋膜炎.大腸桿菌:有16%的機率導致食物中毒。改善方法:3種情況DIY清潔手機為避免手機成為細菌的溫床,請在3種情況下定期清潔手機:1.從戶外回到家中時2.用餐前3.如廁後4.滑鼠和鍵盤你的鍵盤可能成為「鍵盤腸胃病」的溫床,藏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不速之客。美國研究人員測試了鍵盤,驚人發現鍵盤上的細菌比馬桶墊多出20,598倍!滑鼠上的細菌更是比廁所的沖水把手多出45,670倍!也許我們應該更重視它的清潔。改善方法:2方法DIY清潔滑鼠和鍵盤用酒精擦拭和棉花棒,以保持這些電子產品衛生的2方法:1.鍵盤:用酒精棉片或抹布擦拭鍵盤表面,並用棉花棒清理按鍵底下的灰塵。2.滑鼠:同樣使用酒精擦拭滑鼠表面,注意清理滾輪和按鍵間的縫隙。5.浴巾/毛巾毛巾一週不洗藏菌過億!你的毛巾通常多久清洗一次?是每天、每三天、每週,甚至是每個月?根據研究,毛巾上存在對人體有害的細菌,其中包括:.大腸桿菌:使用1天後含菌量多了近90倍,達1,700萬細菌之多.金黃色葡萄球菌:用了3日的毛巾細菌含量繼續暴增至8,700萬個.念珠菌:用了1星期的毛巾細菌含量達9,400萬個改善方法:定期清洗毛巾做好3件事為了避免毛巾成為細菌的溫床,請記得做好3件事遠離細菌:1.每週至少洗一次毛巾,或更換乾淨的毛巾。2.若毛巾習慣掛浴室內,確保浴室通風、排濕功能良好。3.用後應在有陽光或通風處晾乾,避免毛巾濕著滋生細菌。6.牙刷你知道嗎?牙刷上的細菌比馬桶還多,甚至高達千萬個!為什麼牙刷這麼骯髒?主要原因是細菌滋生,浴室潮濕不通風,牙刷成為細菌的溫床。另一原因是不正確清潔,洗牙刷時攪一攪、搓一搓根本不夠,牙菌斑黏附在刷毛上。改善方法:5招正確清潔牙刷5招正確清洗牙刷,保持口腔健康,遠離細菌的侵害:1.每6-8周更換牙刷,即便刷毛沒有變形。2.刷完牙後,徹底清洗刷頭上的食物殘渣和牙膏。3.直立擺放牙刷,讓它自然風乾。4.牙刷根部若變色,立即更換,代表污垢累積過多。5.超音波洗牙刷杯:使用超音波清潔刷頭,讓牙刷保持乾燥。7.砧板根據研究,一般家庭使用砧板7天後,每平方公分的病菌高達20萬個以上,而使用2個月的木頭砧板,上面的總生菌數更是馬桶的12倍!換言之,在砧板上切菜,甚至比在馬桶上來得更髒。改善方法:9招注意使用衛生與清潔砧板易孳生細菌,建議生熟分開,定期更換,並正確清潔:【使用砧板注意事項】1.生食與熟食應使用不同砧板,並用完後立即清潔。2.砧板使用避免太多劃痕,否則不易清洗,應該及時汰換。3.木頭砧板容易吸水、發霉,不可長時間泡水。4.塑膠砧板易留下刀痕,損傷嚴重需更換。5.不銹鋼砧板易清洗,但需注意刀具磨損。【正確清潔方法】1.使用洗碗精、沙拉脫等食品用洗潔劑刷洗,避免使用鋼刷。2.不要直接用滾燙熱水沖洗,因食物殘渣中的蛋白質遇熱凝固反而不容易洗淨。3.洗淨後放在通風處晾乾,避免發霉。4.若想額外消毒,可用75%酒精或200 ppm的漂白水8.抹布袜布可能比你想像中更骯髒,成為細菌的藏身之地!一項英國研究發現,袜布上的細菌含量高達每平方公分8.75億個,甚至比馬桶更多!這些細菌包括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改善方法:清潔袜布3步驟正確清潔袜布的3步驟,如果袜布變黃、出現黑點,立即丟棄,保持健康和衛生!1.浸泡:將袜布浸泡於稀釋漂白水(10毫升漂白水混和於1公升清水內),或用滾水煮過。2.擰乾:用手擰乾袜布。3.曝曬:讓袜布在陽光下曝曬,細菌無法抵擋太陽的力量。9.冰箱門把手在繁忙的辦公室生活中,茶水間是休息、聊天和泡茶的地方。然而英國科學家最近發出了一項警告,茶水間可能是危險的,因為這裡的一些地方可能存在著危險的細菌。而冰箱門把手被認為是茶水間最骯髒的地方!科學家在調查中發現,這裡存在大量危險細菌,包括大腸桿菌和假單胞菌。假單胞菌是一種通過糞便傳播的細菌,可能導致肺炎等疾病。對於易感染的人而言,這些細菌可能會增加生病的風險。改善方法:保持3好習慣降低風險為了保持良好的衛生,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勤洗手:上完廁所後,應該進行徹底的手部清潔,以避免細菌傳播。2.定期清潔:定期清潔冰箱門把手,避免細菌滋生。3.避免接觸臉部:不用手觸摸臉部,以減少細菌傳播風險。10.電燈開關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電燈開關是我們經常接觸的物品之一。然而,這些看似普通的開關可能成為了細菌和病毒的溫床。電燈開關經常被我們的手指觸摸,因此容易沾染細菌。特別是「浴室的電燈開關」,由於我們在外面接觸了許多物品,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所以觸摸浴室電燈開關的手可能會很髒。但是,只需輕輕用橡皮擦擦拭,就可以迅速恢復乾淨。改善方法:2招清潔電燈開關1.每週擦拭:使用消毒濕紙巾定期擦拭電燈開關的表面,並在擦完一個區域後就丟棄紙巾,避免重複使用。2.避免接觸臉部:不用手觸摸臉部,以減少細菌傳播的風險。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才能遠離細菌的侵害!看完以上黃軒盤點的「10大超髒常用的生活必需品」,外表看似乾淨,實際上卻比馬桶還髒好幾百倍的細菌溫床,務必參照上述黃軒提醒的「改善方法」,避免被細菌侵害人體健康,造成感染風險!延伸閱讀:.衣服洗後有異味、愈洗愈髒?專家授清洗洗衣機6步驟.內褲不是不能用手洗!婦產科醫師提醒2問題沒注意,恐滋生細菌.譚敦慈家裡沒蟑螂的秘訣!家事達人分析3種天然清潔神器優缺點
-
2024-06-24 養生.生活智慧王
地板黏就馬上走人!主廚舉9種「餐廳一定很髒」跡象:當心食安風險
不少在餐飲業當廚師的人選擇外食的時候,都會注意到該餐廳的衛生環境,「Buzzfeed」新聞網站近日報導主廚們所整理出餐廳很骯髒的九種跡象,提醒外食族要小心,凡有跡象出現,別去那家餐廳吃,食品品質、環境衛生、餐廳員工關係都可能出毛病。首先、走進一家餐廳地板,發現鞋子黏黏的,可以肯定餐廳不常打掃,可以馬上轉頭就走。第二、一位主廚表示,他最重味覺,如果一家餐廳讓他聞到酸臭,或者消毒水的味道,代表食物腐敗或打掃不妥當。其他當過廚師的網友支持他的這項見解。第三、另位當主廚的Reddit網友指出,一家餐廳的菜單龐大,代表他們供應的餐點要不是冰凍、預製,就是加熱的,或者食物成分並不十分新鮮,要提高警覺。預製食品有可能對健康造成風險,料理或儲存不當,食客就可能食物中毒。第四、不只一位自稱當過主廚的Reddit網友指出,假如一家餐廳的食譜貼圖,顯然不是由他們廚房料理出來的,就該提高警覺。第五、發現果蠅。有果蠅就代表廚房很髒。果蠅雖不咬客人,但會攜帶很多病菌。第六、遠離自助餐桌及沙拉吧;很多時候菜色只是一再添上,菜盤及餐具並未妥善清洗。第七、每個餐飲學校老師都說,菜單上如拼錯字詞,都是故意的,因為這樣就不必賣你真貨,例如「鱈魚排」寫成「雪魚排」,就是很好例證,值得警覺。第八、如果菜單本身就超級髒,從未清潔過,那麼代表那家餐廳一切都不衛生,超髒的。第九、留心服務生團隊。假如他們當中,大多人看來面帶不滿,或者意氣消沈,餐廳大概就不太妙;他們自己都沒受到好的待遇,可能也不太在意你吃到什麼。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6-21 寵物.照顧指南
毛小孩誤食有毒食物怎麼辦? 專家分析多種可能情況及3處置重點
寶林中毒事件,再添1死,目前已累計5名死者。國內發生重大食安事件,令許多毛小孩的主人擔心,家中毛寶貝,如遇誤食有毒食物時,該怎麼辦?前台北市獸醫公會理事長楊靜宇表示,毛小孩誤食中毒可分為貪吃,食用不該吃的食物,以及在戶外接觸到除草劑、消毒劑等兩大類,後者屬於神經毒,風險較高,提醒飼主帶狗狗外出散步,一定要留意公園布告欄是否張貼消毒等告示。毛小孩誤食有毒食物怎麼辦?楊靜宇指出,如以機率來看,狗狗中毒場所以家裡居多,可能是飼主誤餵了巧克力、洋蔥、葡萄等狗狗不可吃的食物,也可能是狗狗貪吃,連防腐劑、保冰劑或是玩具,也吞下肚。如為這類中毒,症狀相較輕微,但如果一口氣吃了太多,也會引發風險。楊靜宇說明,如果狗狗只吃了1、2顆葡萄,還在容許範圍,但要是吞了一大串,就必須緊急就醫,予以洗胃。楊靜宇說,狗狗中毒,急診就醫,最怕的是誤觸殺蟲劑、消毒劑,這屬於神經毒,只要接觸,就可能導致癱瘓,到地不起,猛流口水,必須立即送醫,進行催吐,施打解毒劑。如果毒素劑量過重,將引發肝腎衰竭,情況嚴重。楊靜宇坦言,在擔任台北市議員時,要求教育局、公園處於校園、公園等場所噴灑殺蟲劑、除草劑及消毒藥劑之前,務必提早在網路公布訊息,並在場地附近張貼告示。飼主也應提高警覺,外出遛狗時,多留意布告欄上的訊息。一般來說,狗狗誤食時處置重點如下:1.飼主不要貿然幫寵物催吐:除非獸醫或專業人士執行,否則有害物質可能對狗狗的食道和胃部造成進一步傷害。2.立即尋求獸醫協助:獲悉狗狗可能誤食有害物質,即使還沒出現症狀,也應立即尋求獸醫協助,告知食用哪些食物?數量?時間?3.常見中毒症狀提高警覺:狗狗食物中毒後,出現了哪些症狀?常見為嘔吐、腹瀉、虛弱、困惑、發抖。「預防才是上策」,楊靜宇提醒飼主,將狗狗不可食用的食物放在高處,或是儲藏箱及櫃子裡,並維持家中環境整齊,每天提供乾淨的飲水及飼料,以確保狗狗安全及健康。延伸閱讀:.追蹤六年研究發現:長期養寵物者「可防止認知功能下降」.如果有一天我們比寵物先走 遺物整理師告訴你遺留寵物的孤獨死現場.可帶貓咪出門遛貓?獸醫提醒:帶貓皇出巡只有牽繩不夠!還需注意1細節★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19 焦點.健康知識+
王柏傑酒駕被抓驚訝稱「前晚喝的」!喝酒後酒精多久會退?2步驟快速算
聯合報報導,藝人王柏傑昨天(18日)下午酒駕碰撞遊覽車進了警局,今天(19日)凌晨他在交保出來後受訪,連續說了好幾次「非常」抱歉,他稱不知前一晚的酒精,可以到隔天下午還測出來這麼多。王柏傑經紀人解釋,「他是在17日晚上喝酒的,第二天(18日)下午是很清醒,完全沒有想到自己體內酒精還沒有散,所以才會開車」。王柏傑再次表明這些都不是理由和藉口,並再次為自己的行為道歉。其實不止王柏傑,不少人經常在被測出酒駕後驚喊「我只喝一二口耶」、「我是很久前喝的耶」…那究竟喝酒後要多久酒精才會消退呢?喝酒後酒精多久才會退?2步驟計算開業腸胃科醫師鄭泓志曾在其臉書粉絲專頁《你的腸胃科醫師 鄭泓志 內科 慢性病》談到如何計算酒精代謝速度,他根據「零級消除動力學(zero order kinetic)」,指出人體一小時能夠代謝的酒精量大約為10公克,教大家按照以下兩個步驟快速算出酒後多久能開車上路。根據這樣的算法,以大家很常喝的啤酒來看,你若喝了一罐330毫升的啤酒,至少就要1.65小時才能代謝完,因此謹慎點你應該要2小時後才能開車或騎車了。1.先計算出喝的飲品有多少酒精2.計算出幾個小時能夠完全將酒精代謝完畢.每喝一罐(330毫升)啤酒(5% 酒精),含有酒精330*5%=16.5克酒精,需要16.5/10=1.65個小時才能代謝完畢。.每喝一杯(45毫升)白酒(40% 酒精),含有酒精45*40%=18克酒精,需要18/10=1.8個小時才能代謝完畢。.每喝一杯(150毫升)紅酒(12% 酒精),含有酒精150*12%=18克酒精,需要18/10=1.8個小時才能代謝完畢。(資料來源/臉書粉絲專頁《你的腸胃科醫師 鄭泓志 內科 慢性病》)不容易醉的人 體內酒精濃度仍高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部資深主治醫師方俊凱之前接受《元氣網》「元氣醫聲」Podcast專訪,對於不少人在喝酒睡一覺醒來後,就騎車、開車上路的問題做出解釋,方俊凱說,大部分酒駕班裡的人都是喝酒睡一覺醒來就上路,但忽略了喝酒會造成肝臟發炎,難以代謝酒精,理所當然過不了酒測,「即使不容易醉,體內累積的酒精濃度仍高。」而有酗酒傾向的人代謝完酒精,會出現抖、焦慮等戒斷症狀,此時也不適合開車,若無這些戒斷症狀,代表腦內還是有酒精,因此建議,民眾喝酒完後絕對不要駕駛交通工具,2、3天後再自行上路,對自己及他人安全較有保障。【延伸閱讀】酒後脫序是因酒精中毒?宿醉要怎麼解酒?關於喝酒的8大迷思,專業醫師解惑!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4-06-18 癌症.皮膚癌
指甲紅腫疼痛且傷口難癒?當心可能罹患皮膚鱗狀細胞癌
指甲的傷口老是好不了,指甲看起來怪怪的或有紅腫疼痛等症狀,小心可能罹患「皮膚鱗狀細胞癌」。一位76歲陳先生右手食指指甲出現疼痛腫脹狀況,反覆數個月,原以為只有甲溝炎毛病,但擦藥只有部分改善,經安排切片檢查,診斷為甲床鱗狀細胞癌,後續接受手術切除癌細胞,還好沒有蔓延無須截肢,術後恢復良好。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楊雅棠表示,指甲如果有紅腫疼痛等症狀,或是變形、增厚,大部分是灰指甲、甲溝炎,不過,指甲的問題也可能是皮膚腫瘤所致。指甲是皮膚的延伸,各類良性及惡性皮膚腫瘤都有可能發生在甲床及甲周皮膚,雖然皮膚癌的死亡率比率遠低於其他癌症,仍不能輕忽。甲床鱗狀細胞癌在皮膚惡性腫瘤的占比很低,卻是指甲周邊組織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楊雅棠提到,這種指甲惡性腫瘤,好發於中老年男性,手指又比腳趾更為常見,以單一手指的表現為主。目前致病原因發現與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慢性輻射暴露、慢性砷中毒等危險因子有關。楊雅棠說,甲床鱗狀細胞癌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若腫瘤尚未侵犯到骨頭,可用莫氏手術或其他完整切除方式搭配冷凍切片確認惡性細胞切除乾淨,再依切除範圍而採用局部皮瓣重建、植皮重建或二級癒合的方式照顧傷口。若是較晚期腫瘤已侵犯骨頭,則需採手指截肢手術。甲床鱗狀細胞癌症狀表現常與其他良性疾病如甲溝炎、灰指甲、病毒疣等非常類似,一般民眾可能難以區分箇中差異。楊雅棠強調,若是發現指甲異常或傷口久不癒合,一定要提高警覺,建議找皮膚科醫師進行評估,及早就醫診斷,及早治療。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6-17 焦點.健康你我他
你家的食物如何保存?/食材當令 現煮現吃
地球暖化導致氣溫急遽上升,食物保存稍有不慎便極易變質、發霉腐敗。居家保存食物最普遍的方法是使用冰箱冰存,但冰箱儲存非萬靈丹,切記維持低恆溫勿頻繁開啟,才能避免食物走味。自家保存食物的做法,是食材選擇當令新鮮、現煮現吃為原則,煮熟的蔬菜嚴禁隔夜再煮,不僅營養被破壞,更可能滋生有害物質。水果類冷藏也須盡快食用,以免發霉腐爛。一般調味料以密封罐保存,避免受潮。其他各式食物、飲料若要冰存時,需使用保鮮盒袋,依不同層次分門別類封裝保存,但仍須依冰存先後順序取用,不可相互混雜堆放,更不可經年累月不動造成變質。已烹煮過熟食冰存後,確保完全煮沸才再進食,以維持衛生安全。炎炎夏日是細菌病毒猖獗季節,食物中毒等食安問題時有所聞,為防止病從口入,損害腸胃健康,對食物的保存絕不可掉以輕心,多一份關心就多一份保障,希望每個人都能平安健康地度過夏天。
-
2024-06-17 養生.聰明飲食
鮭魚下鍋前到底要不要洗?專家告訴你避免食安最好的處理方式
有個問題在許多家庭廚房裡爭論不休,那就是烹飪鮭魚片之前,要不要先清洗?現在美國農業部(USDA)食品安全檢查局公共事務專家卡羅色斯(Meredith Carothers)出面表示,為了避免感染因洗鮭魚而衍生的食安問題,最好方式就是「完全不要洗」。「Parade.com」報導,所謂清洗鮭魚片,便是在魚片上頭用水洗滌。卡羅色斯表示,如果你選擇烹飪鮭魚片之前一定要清洗,那麼洗之前要先確定完全洗淨水槽並消毒,洗完再做一次。即便照著做了,還是有散播病菌之虞。農業部2019年「食品安全消費者研究專案」(Food Safety Consumer Research Projec)報告說,洗滌禽肉的人當中,六成洗完或沖完,水槽中仍有細菌;更叫人擔心的是,就算他們仔細清洗或消毒水槽,14%仍有細菌。因為清洗及消毒很困難,實在沒辦法確定細菌已經除掉,所以最好就是完全別洗。編按: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表示肉類不用洗,美國就規定豬肉買回家不可以洗,以免水花四濺會有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容易造成食物中毒,但有些人不習慣肉類不洗直接下鍋,她分享自己的清洗秘訣。1. 水盆裝一半水。2. 輕輕把肉倒進去,不要引起水花,稍微泡一下。3. 若為雞肉,可放進煮沸的水,把血沫過掉及殺死沙門氏菌。【延伸閱讀:市場採買回家,蔬果肉蛋怎麼洗,哪個該洗哪個不用洗?】洗鮭魚就跟洗雞肉一樣,可能汙染水槽、鄰近的碗盤甚至你自己;大概沒人願喝沾到鮭魚汁的水而生病,然後交叉給家人。你在烹飪鮭魚時想知道魚肉有沒妥當料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測溫;鮭魚肉內部最低來到華氏145度(約攝氏62度)就完全料理好了。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料理方式,要求要先洗鮭魚肉呢?卡羅色斯建議唯一的料理方式,便是你想除掉魚肉表面的水分,可以拍一拍。有些文化相信,洗肉類、魚類可以確保乾淨、純淨,例如很多加勒比海裔人家會用醋、萊姆或檸檬來沖洗要料理的肉類及魚類,除掉多餘的殘渣及軟化肉質。另一種原因是世代相傳。既然祖母都洗她的魚類、雞肉了,那麼後代也該照著做,「但很抱歉,祖母錯了。」過去洗滌肉類、魚類是想除掉任何肉眼可見的髒垢或血漬,但美國食品安全綱領已奉行很久,倒不是要大家都拋棄文化信仰,只是出於食安角度,專家說得很清楚,「肉類及魚類不必洗」。
-
2024-06-16 養生.聰明飲食
菜豆是蔬菜類還是豆類?營養師教簡易方法辨別哪些豆子屬於「蔬菜豆」
蔬菜有益健康,有人把各種豆子當作吃蔬菜,有些賣場也把豆類放在蔬菜區。然而豆子種類多,屬於蔬菜的只有一部分。有些豆子主成分是蛋白質,有些大多澱粉,吃錯了反而變胖、血糖飆升,到底哪些豆類才是蔬菜呢?常見的蔬菜豆:甜豆〡荷蘭豆〡四季豆〡豇豆〡粉豆〡醜豆。四季豆、甜豌豆、豇豆等,口感明顯與澱粉豆不同。蔬菜除了容易分辨的葉菜類,還有花葉、果菜與各種菇類。豆類蔬菜是歸屬蔬菜的豆科植物,富含膳食纖維、低熱量。許多人分不清楚吃的是什麼豆、算不算蔬菜。奇美醫學中心營養師洪嘉享表示,還是有簡易方法判斷,例如菜豆、荷蘭豆、四季豆、豇豆、甜豌豆等,豆莢等部位鮮嫩、吃起來爽脆清甜的應該就是蔬菜,尤其通常「具有鮮脆的口感且富含水分,吃起來帶有自然的鮮甜味」。除了營養成分,在口感上跟「全穀雜糧類」的乾豆類例如紅豆、綠豆,及「豆魚蛋肉類」的豆類例如黃豆,都可明顯區別。市場菜豆名稱多樣、果莢不同,都屬於高纖一族。許多菜市場容易買到的條狀菜豆,看起來都很像,很多人都管它叫四季豆,但真正學名是「菜豆」。包括敏豆、豆角、玉豆、刀豆、芸豆、粉豆、醜豆等都歸類於「菜豆屬」,又因果莢外型差異而有不同名稱。醜豆果莢扁長,側邊曲線扭曲,豆仁圓且凸起,因不美觀被稱醜豆,不過醜豆果莢肉質厚又軟嫩。民眾常用台語稱呼「敏豆仔」的豆子,則是一種淡綠色圓莢四季豆,豆莢細長,種子較不突出,表面較平順,口感清脆帶甜,也是高纖一族蔬菜。而菜市場攤販經常叫賣的「菜豆仔」,在植物學上的歸類其實不是菜豆,而是「豇豆」。豇豆果莢圓直形,有青皮、白皮、紫紅皮等品種。細長形狀約30到50公分長,又稱作長豆,和一般20公分左右的菜豆大不同,很好分辨。富含多種營養素,對穩定血糖、血壓都有幫助。豆類蔬菜除了口感佳,也富含多種營養,像是膳食纖維、維生素C、葉酸與各種礦物質(鐵、鉀、鎂),對於血糖及血壓的穩定都有幫助,不過對於腸胃功能不佳的人則要適當攝取。國健署建議成人每日蔬菜攝取量為三份,一份約生重100公克,豆類蔬菜可搭配其他類蔬菜食用,以達每日建議攝取量。豆類蔬菜膳食纖維高、熱量低,能增加腸道內益菌活動,促進腸道蠕動、軟化糞便,預防及紓緩便祕,幫助排除腸道廢物,間接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料理前去除豆莢側面筋絲,才不會影響美味。洪嘉享指出,豆類蔬菜也因富含膳食纖維,需較長時間咀嚼,能增加飽足感、降低食欲,相對有助飲食控制和減重。而水溶性纖維也可延緩胃排空、降低葡萄糖吸收速度,避免飯後血糖急速上升。還可與膽汁結合排出體外,有助降低膽固醇合成,可預防心血管疾病。林姓主廚表示,料理豆莢類的蔬菜如敏豆、荷蘭豆、甜豆、醜豆等,要讓食材更好入口,清洗下鍋前還是要先去掉豆莢側面堅韌的「筋絲」,可以先將蒂頭折下一小塊,由上而下順著兩側邊緣把粗纖維撕掉,避免影響口感。蔬菜豆安全吃Q:豆類蔬菜易殘留農藥,如何避免吃進農藥?1.浸泡後以流動水清洗營養師洪嘉享指出,豆類蔬菜屬「連續採收作物」,較容易受到害蟲侵襲,常以農藥防治,農藥殘留風險較高。為避免殘留農藥吃下肚,烹調前務必要徹底清洗,以免危害身體。建議先浸泡在水中10分鐘,再用流動的水沖洗,過程重複2~3次。2.汆燙後再清炒豆類蔬菜的烹調方法多樣,可以清炒、燉煮或加入湯品。油炒前可先滾水汆燙一遍,去除殘留藥物,炒完後鍋底的水濾掉,只吃撈起的菜豆。Q:四季豆未煮熟透,吃了會中毒嗎?坊間流傳多年的說法:未煮熟透的四季豆(菜豆)吃了會中毒!食藥署回應疑問指出,四季豆確實含有毒成分:主要為菜豆毒素、皂苷(皂素)和胰蛋白酶抑制物。但這些有毒物質只要持續高溫就可破壞,民眾不用過於擔心。食藥署表示,四季豆必須徹底加熱到「内外熟透,色變豆熟」才可安全食用。顏色未變或還有豆菁味,就千萬別吃。吃了不熟的四季豆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胃部燒灼、腹脹,腹瀉等腸胃症狀,可能伴有頭暈、頭痛、冷汗、畏寒、四肢麻木等輕度神經症狀。部分還有心慌、胸悶、無力,少數造成溶血性貧血,但病程很短,一般1到2天。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6-15 寵物.寵物疾病
狗狗發抖怎麼辦?獸醫師警示原因不只1種,常見5種毛孩發抖原因一次看
雖然身上都是毛,為何狗狗還是會瑟瑟發抖?獸醫師提醒,如果狗狗身體異常,持續發抖,可不能等閒視之,必須觀察是否還有其他症狀,並在短時間送至動物醫院,查出原因。5種狗狗常見發抖原因獸醫師蔡志鴻表示,當狗狗興奮、緊張、氣溫過低、疾病疼痛、中毒時都會發抖,飼主必須釐清愛犬發抖原因,如果不是太冷,或是興奮,就應該聯想到疾病或中毒。以下整理出5種狗狗常見發抖原因:1.興奮、開心:狗狗開心時,會跟人類一樣開心,全身發抖等。2.緊張恐懼:狗狗就會時發抖,例如,遇到吠叫的大狗、被抱到動物診所的看診台、或是聽到打雷聲及煙火鞭炮聲,以及強震,此時,狗狗耳朵尾巴下垂、身體蜷曲、身體發抖,還可能亂竄,不少狗狗都是在這種情況走失。3.氣溫太低:氣溫過低,狗狗跟人一樣,遇到低溫時會透過發抖產生熱能。4.生病:狗狗一邊發抖,一邊身體不舒服,例如,肚子發硬、一摸就哀叫,這可能是腸胃炎。如果不想走動,疲勞、嗜睡、虛弱,則可能腎臟病、神經疾病、關節疼痛,心血管疾病。5.中毒:狗狗如果誤食有毒物質,就會發抖、抽搐、全身無力、嘔吐,以及不停地流口水。蔡志鴻說,如果狗狗發抖,又合併其他症狀,務必緊急送到寵物醫院,找出病因,對症下藥。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15 養生.生活智慧王
出國要帶什麼?超實用出國旅遊必備物品藥品清單 懶人免煩惱!
暑假即將到來,又是出國旅遊高峰。外出遊玩要玩的盡興,事前準備不可少。出國要帶什麼?行前準備事項有哪些?《元氣網》為您整理必備物品清單。常備及備用藥品1.上呼吸道疾病:綜合感冒藥、解熱止痛藥出去玩最怕身體突然出狀況,尤其如果是老人或小孩隨行,情況可能又更麻煩。而且出國就醫不方便又貴,所以最好自備一些備用藥品,如果有小問題吃點藥可以緩解症狀。2.腸胃疾病:胃酸抑制劑、腸胃藥、止瀉劑旅遊疾病中以吃壞肚子最常見,因此常聽見「旅遊者腹瀉」的名詞。人體到了新環境,會因為當地的水質、土質不同而出現反應,症狀輕微,只需要多休息補充水分,若是嚴重到嘔吐、水瀉,一定要盡速到醫院就醫。3.蕁麻疹或過敏性鼻炎等過敏病症:抗組胺劑、吸入劑…有過敏史民眾,到國內外旅遊的過敏病症,分為食物過敏、花粉過敏、環境過敏。食物過敏通常會呈現在皮膚,出現紅疹、皮膚癢等狀況;花粉過敏則會出現鼻塞、流鼻涕、胸悶等問題;環境過敏可能是天氣太冷或是環境太髒,同樣會有皮膚癢、流鼻涕等症狀。建議民眾攜帶抗組胺劑、吸入劑和腎上腺素注射器,可在問題發生後立即用藥。4.失眠、時差問題:習慣的枕頭、安眠藥有些人出去住飯店旅館會認床而失眠,若有認床問題的民眾,可以攜帶習慣的枕頭一起旅遊,或是睡前泡熱水澡。若是長期有失眠問題,事前記得找尋醫師開立安眠藥的處方。5.暈車藥容易暈車、暈船、暈機的人,應在上車、上船前半個小時到一小時先吃藥預防。6.慢性病用藥:長期控制病情的慢性病,尤其像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患者,出國前須備足夠藥量,建議可多帶幾天份藥量,以免遺失或其他突然狀況。7.高山疾病:丹木斯、威而鋼如要去國外爬高山,一定注意預防高山症發作。常見用藥有丹木斯(Acetazolamide)、類固醇(Dexamethasone)、鈣離子阻斷劑(Nifedipine)和威而鋼(Sildenafil)等。以上藥品皆須由醫師謹慎評估後處方,建議行前先掛醫院旅遊醫學門診,確實依醫囑指示服用。8.登革熱:如果到衛生條件比較差的國家,止瀉藥、防蚊液備著比較安心。旅遊保險旅途中狀況難料,一般都會建議行前購買保險。建議的旅遊險包括:1.旅行險:最基本的就是旅行平安保險。2.旅平險+傷害醫療費用附加條款:保障旅遊期間受傷就醫衍生的醫療費用支出風險。3.旅平險+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健康保險附約:保障在海外因突發疾病住院、門診或急診診療所需之費用風險。4.旅行不便險:保障因旅程取消、班機延誤、旅程更改、行李延誤、行李損失及旅行文件損失等相關風險。防疫用品近期新冠疫情再度捲土重來,Omicron變異株流行;而國人最常去的日本,最近「鏈球菌中毒休克症候群」患者也大增,致死率高達30%至70%。因此出遊若到人多的地方,仍要注意,口罩、酒精、乾洗手等用品最好隨身帶著。特別要提醒的是,酒精棉片或是濕紙巾如果要放到手提行李中,一樣受液體限制規定,建議只要帶會使用的數量就好,其他的需放入託運行李中。打疫苗如果你要到非洲國家,如肯亞觀賞動物大遷徙,可能需要先接種黃熱病疫苗、腦脊髓膜炎疫苗、傷寒疫苗、瘧疾預防用藥,通常人體需要大約二週的時間才能產生完整的抵抗力,建議提前做好準備。如不清楚欲前往的國家是否有流行疾病或疫情,是否需要施打疫苗,可先至疾管署查詢「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再評估是否前往,及行前注意事項。個人衛生用品近來環保意識盛行,有些旅館不提供衛生用品,因此牙刷、牙膏、刮鬍刀等最好備齊。還有免洗褲、個人慣用的化粧用品也不要忘記。個人安全防護用具去治安較差的國家,別忘了帶著個人安全警報器、防狼噴霧器,以備不時之需。其他防曬乳、曬後修復霜、行動電源、小型急救包、雨具等,不要漏了。務必注意,行動電源或鋰電池不可託運,請放隨身行李攜帶!出去玩還是有許多無法預期的事可能發生,出去國外也總是不像在國內方便,做最周全的準備,才能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參考資料及實用旅遊資訊】.《疾管署》國際旅遊與健康.《疾管署》國際旅遊保健資訊.《外交部領事局》旅外安全.《桃園國際機場》出國便利貼.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6-13 活動.健康小測驗
「夏季健康小測驗」盛夏到!當心熱出病 4個小測驗幫你快速自我評估
高溫盛夏來臨,大家是否覺得身體都熱出病了!?除了中暑,皮膚病、腦中風、黃斑部病變,都是夏日高風險好發疾病,嚴重更可能埋下罹癌風險!【夏季健康小測驗】● 夏天暴汗沒補水小心中風!你是中風高風險族群嗎?● 天氣又濕又悶,皮膚出現異狀是斑?還是癌?● 小心太陽中毒!除了皮膚要防曬,眼睛也要防曬?● 原來這樣也會中暑?這些夏季NG行為超傷身!【夏季抗暑對策】● 【飲食調整】總是心情浮躁、食慾不振……你有「夏季疲勞」嗎?● 【注意防曬】高溫不斷攀升,你不可不知的夏季必備防曬策略!● 【喝水補充】多喝水勤防曬,預防中暑有撇步● 【培養運動】如何防範、對抗慢性病?健康從規律運動開始!4個健康小測驗,幫助你快速評估自身健康狀況「腦中風,不是冬天比較容易發生嗎?」但其實,腦中風並不是只有冬天才比較容易發生,在炎熱的夏天,腦中風也是大家需要注意的意思的隱藏殺手,特別是三高族群的人,需要更多的留意!▼中風很要命!1分鐘我風險評價▼▲回到列表▲進入夏季,炎熱天氣常讓民眾出現皮膚曬斑問題;進入芒種時節後,氣溫升高的午後雷陣雨季,空氣中更透慢著悶熱濕氣,導致人體的汗水與人體熱排散不暢,頭皮及臉上也容易出油,身上也爆出濕疹、痘痘。▼皮膚發現異狀!1分鐘我風險檢測▼▲回到列表▲炎炎夏日,除了皮膚要防曬,眼睛也要防曬!台灣的夏天紫外線很強如果眼睛常曬太陽,太陽光線刺激,對瞳孔的傷害很大,眼睛如果沒有做防曬,傷害在不知不覺、經年累月下,易罹患白內障或黃斑部病變,嚴重者更有可能會失明。▼你的眼睛防曬了嗎?1分鐘自我檢測▼▲回到列表▲夏季中暑嚴重恐「器官衰竭」!你可能會覺疑惑,心臟病、心肌梗塞不是好發秋冬?怎麼天氣熱會心臟病發?醫指出,因大量流汗脫水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或進出冷氣房、室內外溫差大,易導致不穩定血管硬化斑塊破裂,都可能引發血栓而造成心血管阻塞。▼這樣也會中暑?1分鐘警覺檢測▼▲回到列表▲如何遠離以上疾病困擾?元氣網教你從飲食調整、注意防曬、喝水補充、培養運動4點著手,幫助你重新享受舒適的夏日時光。【飲食調整】總是心情浮躁、食慾不振……你有「夏季疲勞」嗎?夏季天氣又濕又熱,面對這樣的環境,我們身體的汗水不易排出體外,熱氣就容易積在身體中,讓我們容易感到疲倦、心情浮躁。這些夏天的煩惱,只要吃對食物、做對運動,都有辦法解決,快跟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芒種養生掌握「除濕、消暑」兩要點 中醫師推薦2種飲品解暑▶👉【免費線上課程】中醫師教你健康動 八段錦及穴道按摩▶👉【免費線上課程】線香療癒力!2堂初學者的入門課-簡易手作X放鬆品香▶▲回到列表▲【注意防曬】高溫不斷攀升,你不可不知的夏季必備防曬策略!夏天氣溫高、太陽大,想要不曬黑,一定要擦防曬,但你知道除了皮膚要防曬,眼睛也要防曬嗎?夏天的紫外線很強,如果眼睛常曬太陽,易罹患白內障或黃斑部病變,嚴重甚至會失明!快來一起看看夏季必備的防曬攻略!👉選什麼顏色的鏡片好?眼科醫師教你炎夏護眼怎麼做▶👉不只皮膚發紅、疼痛!醫揭「曬傷10個沒料到症狀」:頭痛、發燒都中 6措施減緩不適▶👉眼睛不防曬,恐致2種眼部疾病!醫師教4招挑對護眼的太陽眼鏡▶▲回到列表▲【喝水補充】多喝水勤防曬,預防中暑有撇步夏天容易出汗,補水顯得格外重要,千萬別等口渴才補充!否則,小心疾病找上你,中暑、熱衰竭、結石容易發作等。怎樣喝水才能真正發揮效果?喝太多、喝太少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快來一起學習如何正確喝出健康!👉喝水該喝冰水還是熱水好?好處壞處和「最佳飲水溫度」一次看懂▶👉天熱防急性心肌梗塞,保持水分很重要!研究建議吃「一水果」有助心臟健康▶👉不渴不代表喝得夠!兩圖看懂脫水會有何症狀及一天要喝多少水▶▲回到列表▲【培養運動】如何防範、對抗慢性病?健康從規律運動開始!許多人都聽過「人要活,就要動」這句話,如果一個人不運動,很容易就會得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更有研究發現,14天不運動人體新陳代謝就會改變,慢性病、早死風險也會攀升!快來一起養成運動習慣對抗慢性病,動出健康保護力!👉【免費線上課程】在家簡單做有氧與肌力訓練 提升心肺功能▶👉【免費線上課程】心肺訓練 有氧強化心肺耐力▶👉【免費線上課程】久坐下背痛好困擾!3動作放鬆緊繃背肌、腿後肌、增加髖關節伸展▶▲回到列表▲💡想了解更多夏日常見疾病?👉點此前往▶
-
2024-06-12 焦點.健康你我他
你家的食物如何保存?/三餐分食定量 減少隔夜菜
炎炎夏日,高溫潮濕是滋生細菌的溫床,食物保存或料理不當是夏日食物中毒的元凶。我一周光顧一次傳統市場,因應夏天胃口不佳,採買量會隨之減少,買回家隨即分裝成小袋,肉類冷凍、蔬果冷藏。家中冰箱一大一小,依食材屬性不同,大的放生鮮蔬果、肉、蛋、奶類和各式醬料,小的放五穀、粉類、堅果和中藥等乾貨,料理以「先進先出」為原則,冰箱放七分滿,定期清理冰箱,這些都是維護食材安全的基本常識。一日三餐的料理,把握分食定量原則,減少剩食。家中備有分食餐盤,每個人必須把自己餐盤中的食物吃光光,若沒有吃完,也要趕快冷藏,隔天立馬解決,絕不拖到第三天,避免食物質變。水果或點心也是如此吃法,拳頭大的水果一人一個,要分食的一律切成四的倍數,每個人負責吃完自己的分量。點心也是吃多少,就從冰箱拿多少,而非全部拿出來,吃不完再冰回去。夏天大家最愛的食品:冷飲、冰品和涼拌,為了食在安心,最好在家自行DIY,注意雙手潔淨,使用煮過的開水或過濾水製作,完成後立刻冷凍、冷藏。不得已購買外食,也要尋找衛生可靠的店家,避免發生花錢又傷身的憾事。俗話說:「病從口入」,夏天想要美食與健康兼顧,就要多留意食品的衛生與安全囉。
-
2024-06-12 醫療.感染科
她到琉球浮潛遭海膽螫傷 變成蜂窩性組織炎!被刺傷先做一件事緩解疼痛
屏東縣張女5月母親節周末到琉球鄉旅遊,浮潛時遭海膽刺傷,「手指插了10幾根海膽刺」之後到衛生所就診,因刺拔不出來了,護理師提醒回去多泡熱水代謝掉即可。未料一周後,海膽刺的黑逐漸代謝,但手指頭卻腫起來,醫師診斷蜂窩性組織炎。遭海膽、水母刺傷 有過敏休克風險屏東基督教醫院感染科醫師郭泓頡說,遭海膽、水母刺傷或螫傷,有些會有過敏立即休克的風險,當出現頭暈、全身無力等症狀時,要盡速就醫,若沒有立即反應,先做簡單傷口處理。海膽、水母,有蛋白質會讓體內產生毒素反應,泡熱水30分鐘到90分鐘,就醫打破傷風,若還有剩餘刺要移除。張女在母親節時到琉球浮潛,遭海膽刺傷,「手指插了10幾根海膽刺,試著拔了幾根都斷掉,有一根拔成功,但拔出來就流血了」,她到衛生所處置,護理師說明,拔不出來直接將刺弄斷,刺的成分是蛋白質,回去多泡熱水代謝。張女說,被刺一周後,海膽刺的黑逐漸代謝掉,當她以為手快好時,手卻腫起來了,因為當時周末到醫院掛急診,醫生診斷是蜂窩性組織炎,提醒他之後要掛感染科回診,如今過了一個月,還在吃藥、回診,手有消腫,但還是不能彎。蜂窩性組織炎皮膚是身體最大的器官,負責屏障有害物質、細菌及外來異物進入人體,當皮膚受損導致屏障出現漏洞,病原菌入侵,在皮下組織產生紅、腫、熱、痛等發炎反應,即是蜂窩性組織炎。(資料來源/北榮感染科主治醫師陳夙容)屏東縣府衛生局指出,衛生所若遇被海膽刺傷民眾,經醫師評估輕微個案刺傷處予以清洗及消毒,並衛教個案返家泡溫水,以緩解疼痛及加速復原,這是貼心服務,無收取健保卡及費用。若經醫師評估,有破傷風或嚴重過敏疑慮,即予醫療處置及施打破傷風疫苗。如遇外籍遊客,亦有提供中英文衛教單說明。用溫水浸泡30到90分鐘可緩解中毒疼痛症狀衛生局提醒,民眾戲水浮潛時,應穿著專業潛水衣包裹身體,防止被蜇傷。海邊玩耍,遇到珊瑚、海膽刺傷可用42℃到45℃的水,浸泡30分鐘到90分鐘,可緩解中毒導致的疼痛症狀,若傷口未改善,請民眾儘速就醫。屏縣府昨宣布,今年7月1日起收取觀光保育費,收取範圍為琉球鄉杉福、漁埕尾、肚仔坪3區潮間帶,每人60元,劃設「核心區」並將「梅氏長海膽」及「口鰓海膽」自保育對象移除。根據調查,近年琉球海域珊瑚覆蓋率衰退,甚至失去珊瑚礁功能,潮間帶海膽(梅氏長海膽及口鰓海膽)繁生,嚴重侵蝕礁岩,影響潮間帶植被生長,危害生物棲息環境。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6-09 養生.生活智慧王
為何捕蚊燈一開始很厲害,用一段時間會失去功效?專家這麼說
Q:聽說公蚊不會吸血,他們吃什麼維生?母蚊為什麼要吸血?「吸血」並非蚊子存活的要件,蚊子是以吸食糖水、攝取植物汁液維生,而且公蚊不會叮咬人類,僅有母蚊為了刺激卵巢發育才會吸血,以攝取額外蛋白質。因此,若母蚊子沒有交配,也不會叮咬人類。Q:如果一隻蚊子飛進室內,一直打不到,會叮咬人幾天才死掉?一隻蚊子可以叮咬人類的天數約為20多天。蚊子一生周期約20至30天,母蚊子的壽命較長、約1個月,公蚊約20多天。另外,氣溫也會略微影響生長周期,冬天氣溫較低,新陳代謝慢,蚊子的壽命會比較長一些。蚊子從卵孵化到成蟲階段,約需要一個禮拜到10天,成蟲後順利交配的母蚊才會叮咬人類,吸了血後,刺激卵巢發育,進而產卵。雌蚊子的一生不會只叮人一次,可能要4至5次,至少要吸到半飽後,卵巢才會開始發育,吸血充足的蚊子約可產卵100多顆,未充足的狀況下約產70至80顆卵。Q:為什麼我會成為蚊子的「天菜」?跟血型、體溫有關嗎?蚊子叮咬的對象,主要選擇是依據「二氧化碳」的釋放,體溫確實也會影響到蚊子的叮咬選擇,但血型卻不見得有關。人類釋放的二氧化碳是吸引蚊子的主要原因,會在「長距離」的狀況下吸引蚊子靠近,例如睡覺呼吸吐出來的二氧化碳、運動完體內二氧化碳濃度高等狀況,容易吸引蚊子接近。然而,每個人體質不同,吸引近距離的蚊子,關鍵是在皮膚上的化學物質,汗裡面有胺基酸、乳酸、尿酸,也有很多細菌以及其代謝物。以「夜市人潮」比喻,長距離吸引,就像人一窩蜂前往夜市一樣,蚊子則是感受到二氧化碳所在,因而蜂擁前往;近距離吸引則是在夜市攤位聞到不同味道,有人想吃臭豆腐,有人則被鹽酥雞吸引,每個人身上會散發不同味道,進而吸引蚊子,而不同體味會吸引的蚊子種類也不盡相同。然而,血型並不是決定蚊子叮咬喜好的依據,有的研究說O型血容易被叮咬,也有人說A型血會吸引蚊蟲,其實跟血型沒有關係,重點是還是皮膚上的化學物質。另外,體溫確實也會影響蚊子的喜好,但不是體溫高就會獲得蚊子「青睞」,體溫高的人若在冷氣房中久待,皮膚溫度偏低,也不會吸引蚊子。蚊子最喜歡的溫度是36.5度,但仍會受個人身體散發的味道等綜合影響。Q:我家住10樓,卻有蚊子出沒,蚊子有辦法飛這麼高嗎?蚊子也會搭電梯!台灣蚊子種類多達上百種,每種蚊子習性不同,例如,冬天常見的地下家蚊一般出沒在地下室污水槽,但是可能跟著民眾搭乘電梯到樓上去,因此上到8至10樓都有可能,不一定是自己飛上去。Q:小黑蚊跟蚊子有什麼不一樣?除了搔癢,會帶來傳染疾病嗎?小黑蚊並非蚊子,其實是「台灣鋏蠓」的俗稱。小黑蚊並不會傳染疾病,但跟蚊子一樣會影響人類,主要在白天叮人,但無法飛得太高、太遠。小黑蚊屬於台灣原生種的吸血昆蟲,為騷擾性昆蟲,一般在春雨過後會大量繁殖,出沒在有藍綠藻或陸生綠藻、同時有人群聚集處。雌蟲吸血高峰約在上午11點至下午3點,一般叮人體的小腿、膝蓋、手背、手肘等處。Q:怎麼止癢才不會一直狂抓到破皮?被蚊子叮咬是人體的免疫反應,如果沒有很嚴重的搔癢,可以使用綠油精、萬金油等藥膏,也可使用有抗組織胺的藥劑止癢,否則抓破皮恐二次感染。如果出現嚴重反應,如紅腫發燒等,就得就醫。Q:衣服的顏色深淺,會吸引或避免蚊子騷擾嗎?蚊子比較喜歡暗色系衣服,因此穿著白色、淺色衣物可以達到驅蚊效果。深色對蚊子來說具有保護色,因此蚊子較喜歡待在黑色處,穿深色衣服相對增加被叮咬的機會。Q:植物萃取的精油、防蚊液有效果嗎?天然植物萃取的精油,部分沒有防蚊效果,部分則是效果有限。特別提醒,台灣常用的「樟腦油」並沒有防蚊效果,用多了還會有神經中毒的疑慮,民眾使用上應該多注意。建議選擇衛福部、環境部認證的防蚊液,如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等,經過政府檢驗,確保防蚊效果。Q:居家多種植防蚊植物,可以減少蚊子嗎?標榜驅蚊效果的植物不少,如艾草、香茅、貓薄荷、迷迭香、驅蚊草等。在環境中種植防蚊植物,並不會有太多防蚊效果,除非是萃取出植物內成分,如檸檬桉等才會有效果。Q:含有「敵避」成分的防蚊液,人人都可以使用嗎?如何選購?目前政府核可的防蚊藥劑分為三類:一類是含有diethyltoluamide/DEET(待乙妥/敵避)的防蚊藥劑,一類是含有picaridin(派卡瑞丁),另一類則含有IR3535(伊默克)。疾管署建議成人可使用「敵避」濃度不超過50%的防蚊液;孩童則建議使用濃度10%至30%濃度的藥劑;2個月以下的嬰兒不適用,建議以外在遮蔽替代,如:蚊帳、長袖衣物等。另外,派卡瑞丁和伊默克僅適用在2歲以上的幼兒。防蚊液建議噴灑在皮膚裸露處,才能在皮膚表面形成保護膜以預防蚊蟲叮咬。另外,防蚊藥品中DEET、picaridin或IR3535的濃度與藥效並無直接關係,而是與藥效持續時間有關,一般來說,較高濃度能提供較持久的防蚊保護,因此流汗較多就需要補擦防蚊液。Q:預防小黑蚊叮咬,用一般防蚊液有效嗎?小黑蚊雖然不是蚊子,但同樣會叮人,使用一般經過政府認證的防蚊液同樣有效。Q:為什麼捕蚊燈一開始很厲害,用一段時間會失去功效?捕蚊燈以電擊式占多數,利用燈管發出蚊子眼睛光譜最敏感的波長,誘捕蚊子進入捕蚊燈內,觸碰網內的高壓電並擊斃。然而,捕蚊燈的使用效果會根據蚊子種類而有不同,例如白線斑蚊在白天出沒,外面的陽光比捕蚊燈還強,晚上時白線斑蚊又不活動,因此就沒有辦法透過捕蚊燈捕捉。陳錦生說,捕蚊燈對於熱帶家蚊等夜行性蚊子比較有效,一般而言,夜行性昆蟲對於波長372奈米的紫外光吸引力較強;埃及斑蚊喜歡綠色燈光,有的蚊子用白色燈光就可以誘捕,而市售捕蚊燈光為節省成本,有時候會使用藍光燈管,效果就沒有那麼好。使用捕蚊燈有時候會聽到很多「啪!」的聲音,但其實真正抓到的蚊子數量很少,大多是其他昆蟲。Q:家有養寵物,不能用含除蟲菊的驅蚊產品,要怎麼驅蚊?除蟲菊是殺蟲劑常見成分,也是蚊香、電蚊香常見成分。魚和貓的體內缺乏可以分解除蟲菊的酵素,會造成傷害。因此點含有除蟲菊的蚊香或使用殺蟲劑時,必須要將魚缸的蓋子蓋好、打氣機關掉,或是把寵物移出去,等到30分鐘後、充分通風再復原環境,讓寵物進入空間。蚊子引發的疾病.登革熱病媒蚊:埃及斑蚊、白線斑蚊初期症狀:突發性高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及出疹.日本腦炎病媒蚊:三斑家蚊初期症狀:發燒、腹瀉、頭痛、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精神不安.屈公熱病媒蚊:埃及斑蚊、白線斑蚊初期症狀:發燒、頭痛、疲勞、噁心、嘔吐、肌痛、出疹及關節痛.瘧疾病媒蚊:矮小瘧蚊初期症狀:發燒、畏寒、冒冷汗諮詢/長榮大學名譽教授陳錦生(專精蚊蟲生態與防治)
-
2024-06-05 慢病好日子.慢性腎臟病
慢病最愛問【腎臟病】我罹患慢性腎臟病,真的沒藥醫了嗎?醫生說只有糖尿病合併腎病變的病人才有藥可用?
專家告訴你回覆專家: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石光中慢性腎臟病其實有藥醫!當發現自己的腎臟出問題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找出造成腎臟病的源頭,並加以控制。譬如若因糖尿病造成腎臟病,則務必按時服藥和控制血糖,透過對症下藥的方式,在慢性腎臟病早期都能獲得有效控制。但若到了eGFR30左右,開始進入慢性腎臟病第四期,就需要進一步的藥物介入,才能延緩腎功能惡化,像是新一代降血糖藥SGLT2抑制劑,可促進糖份從尿中排出,達到降低血糖的效果,進一步保護腎臟。本來eGFR大於30的病人才能使用SGLT2抑制劑,但目前已經放寬適應症,洗腎中的病人也能使用SGLT2抑制劑。不過,目前健保只給付eGFR大於30的病人,預計今年年底,洗腎的病人才會通過健保給付。SGLT2抑制劑的好處相當多,包括降血糖、減重、預防心血管疾病、改善白蛋白尿及降低腎臟負擔。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假如沒有糖尿病,卻有心衰竭的病人,使用時劑量要降低,才不會造成低血壓的情形。雖然SGLT2抑制劑好處多多,但也要特別注意使用上的風險。由於SGLT2抑制劑的功能是排糖,會建議使用時每天的飲水量要增加500-600cc,避免糖份蓄積在膀胱,造成生殖、泌尿道感染。此外, SGLT2抑制劑有降血壓的作用,所以有些人反應吃藥後覺得頭昏,建議這個時候要回診跟醫師討論是否該調整劑量。由於SGLT2抑制劑在排糖的同時,鈉離子與額外的水分也會經由尿液排出,雖然有減重的效果,但對於一些年紀大的患者,因每天攝取的熱量少,使用SGLT2抑制劑時,需注意可能產生肌少症的問題。SGLT2抑制劑還有一個副作用是造成酮酸中毒,雖然發生的機率較小,但還是要特別留意。【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06-04 焦點.健康你我他
你家的食物如何保存?/嚴守飲食三關 杜絕食物中毒
雞蛋受汙染、辣椒粉含毒染料、蔬果農藥殘留超標等食安問題,讓人憂心忡忡。最近發生寶林茶室邦克列酸毒素中毒風暴,更是人心惶惶。為避免病從口入,老伴和我以「嚴守飲食三關,拒絕中毒風險」為準則,確保吃得安全。1.到信譽良好的超市或食品行,選擇信用可靠的廠牌食品;即便在傳統市場,也與長期信任的固定攤販採購。不買可能添加有害成分的加工食品。2.老伴堅持「自己做飯」,非迫不得已,絕不外食。自己做飯的食材都看得到,能確保食物安全,吃得安心。處理食物時,會徹底清洗雙手和蔬果,使用兩個(四面)不同的砧板和四把刀具處理各種生、熟食材,避免交叉汙染。且將食物完全加熱煮熟,尤其是易腐敗滋生細菌的海鮮和肉類。3.好好對待儲存食物的大功臣「冰箱」,定期清潔來防止細菌生長,也不擠滿食物,阻礙冷空氣流通,導致食物變質。更將食物保存在適當的溫度下、存放在密閉的容器中,以防止食物腐敗和異味四散。冰箱也是我們解凍食物的好地方,因為若在室溫下處理,一不小心就會病菌叢生。炎夏來臨,希望藉由這飲食三關,小心謹慎的清洗、處理和儲存食物,可以降低食物中毒和發生腸胃炎的風險。
-
2024-05-30 養生.營養食譜
苦瓜、芥菜…5種常見甘苦卻超營養的菜!專家教去苦味秘訣,這樣處理可以少吃點苦
很多人不吃苦瓜、芥菜等這種「苦苦的」蔬菜,但這些帶有苦味的菜含有非常豐富的營養素,農糧署教大家,其實可以利用一些聰明煮法來降低它們的苦味。5種常見苦味重卻營養的菜苦瓜 苦瓜是瓜中的維生素C之王,苦味來自所含的葫蘆素及苦瓜素。其中白皮苦瓜苦味最低、綠皮次之,山苦瓜最苦。另外如絲瓜、瓠瓜、櫛瓜、南瓜等多數瓜類,苦味來源就是葫蘆素(cucurbitacin),該成分常見於葫蘆科作物,栽種時的環境因子及遺傳因子都會影響苦味程度。【去苦味秘訣】去籽時將內膜刮乾淨,或料理前先汆燙,可降低苦味。芥藍芥藍含有鈣及維生素A、C等營養,芥藍的莖、葉及花苔皆可食用,苦味來自有機鹼和金雞納霜。【去苦味秘訣】搭配油脂食材,起鍋前加糖。芥菜 芥菜含有維生素A、B、K,苦味是來自芥子油苷(硫代配糖體)。【去苦味秘訣】搭配油脂肉類,加點糖或酒降低苦味。萵苣 萵苣品種多元,生食熱炒皆適宜,更含有維生素A、C、B群等營養。苦味來自白色乳汁中的「萵苣素」,苦味輕重與品種、溫度及肥料管理有關。【去苦味秘訣】料理前可沖洗或浸泡冰水降低苦味。A菜A菜又被稱作「臺灣萵苣」,含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葉綠素、ß胡蘿蔔素、菸鹼酸、鐵、鈣、磷等營養素。但要注意不要加熱過久,否則營養容易流失。【去苦味秘訣】在洗淨後快速汆燙再沖冷水,能有效去除苦味,再用油蒜快速翻炒一下即可。太苦的就別吃!其實多數帶有一點點苦味的菜都還是可吃的。但之前網路曾傳出「絲瓜變苦會有毒」?以現今農育技術,一般情況下其葫蘆素含量非常少,但當食用量過高時,仍可能造成腹瀉問題,但絕不會到中毒傷害人體之毒性程度。農糧署仍提醒,如果不小心吃到太苦的菜就別吃了,以減少腹瀉情形發生。【參考資料】.《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 .《農業兒童網》 .《農業部農糧署》農產品常見網路食安疑慮及解答.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5-29 醫聲.領袖開講
防疫英雄藥師的日常/李懿軒:善用社區藥局資源,守護大家用藥安全健康
藥師小檔案姓名:李懿軒執業地點:出雲藥局(新北市三重)年齡:35歲最想跟民眾說的一句話:平時善用社區藥局資源,需要時可以守護大家用藥安全及健康眾多藥師另擔任外送員,送藥到府疫情期間,眾多藥師肩負著發放口服抗病毒藥物任務,另擔任外送員,送藥到府,仔細講解藥物服用方式,還需留意是否有用藥禁忌。出雲藥局負責人李懿軒表示,當時一名確診者服用抗病毒藥「倍拉維」、偏頭痛藥物後,突然低血壓,情況危急,但急診壅塞,無法就醫。他只能用電話與家屬聯繫,那時閃過一個念頭「我的職業生涯會不會就斷在這!」。「倍拉維」早晚有別,一次需服用兩種錠劑,如果錯誤服用,成效不彰,甚至讓身體不適。 李懿軒指出,「倍拉維」禁忌太多,而健保雲端藥歷僅能得知西醫開藥紀錄,難以得知確診者服用清冠一號或是紅麴等保健食品。再者,確診者在家隔離,家人領藥時,也很難清楚說出當事人正在服用哪些藥物。李懿軒表示,該名案例讓人印象深刻,確診後分別拿到長期服用的偏頭痛藥物以及「倍拉維」,但受時間差影響,他在調劑時,還無法從健保雲端藥歷系統得知之前的藥物記錄。不料,一兩個小時後,接到家屬求救電話,確診者服藥後意識不清,癱軟在地,出現低血壓,以及疑似麥角鹼中毒的症狀。當時疫情嚴峻,急診壅塞,找不到醫院收治,李懿軒只能遠端支援,請家人每兩小時量一次血壓,並服用症狀治療藥物,所幸患者逐漸清醒,度過難關。除了指導確診者正確服用抗病毒藥物,位於新北市三重的出雲藥局是藥物配送的核心藥局,收到抗病毒藥物後,必須轉送至衛星藥局、分區藥局。李懿軒指出,藥品配送初期,新北市僅2家核心藥局,大概以大漢溪南北作為區分,他負責配送範圍遼闊,遠至三峽、三芝,都得親自開車運送這些昂貴藥物。隨著感染人數暴增,送藥到府的任務量愈來愈大,李懿軒表示,為了兼顧門市營業,只能透過中午離峰空檔,或晚上打烊後配送,有時一晚得幫6至7名病人送藥,一天下來,必須跑10、20趟,等於藥師兼外送員。不少北漂青年在三重地區租房,大部分住在公寓頂樓加蓋房間,因未與家人同住,一旦確診,只能靠藥師負起送藥任務。李懿軒說,光是爬樓梯到五樓,就氣喘吁吁,滿頭大汗,不過,運動量一多,體重變輕,算是意外收穫。送藥到府的任務比想像中還要複雜送藥到府的任務比想像中還要複雜,李懿軒表示,除了必須花時間配送,還得花時間「調藥」,因為藥局存備藥物種類有限,不見得會有大醫院醫師習慣開立的藥物,這讓許多藥師在調劑時,相當困擾,還需跟病患解釋為何藥物不同。值得一提的是,出雲藥局屬於愛滋指定藥局,李懿軒那時也幫不少愛滋感染者送藥,因為大部分愛滋感染者並未讓家人、室友瞭解自身感染狀況,如何成功送藥(抗愛滋病毒藥物),又不會被發現,也需要一些技巧。李懿軒說,感染者不能出門拿藥,這違反防疫規定;至於直接按門鈴,送藥到府,這又太危險,因為同住家人可能先拿到藥物。一名年輕愛滋感染者事先告知用藥需求,他在送藥時,將抗愛滋病毒藥物裝在保健食品盒子,假裝探視生病的朋友,這才順利送藥。開業前,李懿軒多次為愛滋感染族群發聲,擔任年輕藥師學會理事長,致力愛滋友善,希望讓更多藥師了解該愛滋族群需求,願意投入愛滋指定藥局。2018年全國愛滋指定藥局僅17間,在政府推動性平、持續教育訓練下,2021年他卸任理事長時,各縣市均有指定藥局,已有59家,目前全國共有111家指定藥局。新冠疫情漸趨流感化,藥局功能也隨之轉換。李懿軒笑稱,如此為了響應衛福部國健署「長者量六力」,宣導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延緩失能的關鍵,需要管理六大面向的內在能力:「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及憂鬱」。他幫長者做身體檢測,也在藥局添購了許多健身器材與玩具,持續發揮專業,服務社區民眾。
-
2024-05-26 養生.聰明飲食
吃不完的飯隔日再吃?專家提醒加熱剩飯當心3原因易滋生病菌
許多人經常煮一鍋飯,吃剩的隔日加熱再吃。今日美國報(USA Today)報導,剩飯加熱時需格外小心的原因有三。前兩個原因是米的pH值為中性,而且比其他食物含有更多水分,都有利於細菌生長;此外,米中還含有被稱為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的細菌孢子,在烹煮後仍能存活,並在室溫下繁殖。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Albuquerque)營養師蕾爾(Shelley Rael)表示,仙人掌桿菌會引起嘔吐與腹瀉,而煮過的飯未迅速冷藏、在冰箱中存放過久(根據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的食品安全App,米飯最多能存放3-4天)、或未正確加熱米飯,都容易滋生細菌。營養師梅瑟(Jen Messer)也指出,剩飯加熱通常不會造成立即的危險,但操作不當也會對健康帶來不利影響。米飯在存放冰箱前可放置多久?除了避免將剩飯放在冰箱超過3-4天再食用外,煮好的飯不要放置太久再吃或冷藏也很重要。蕾爾說,米飯在烹煮後、食用前或冷藏前最長可放置2小時,但如果是在室外,時間應減半。例如在溫暖的夏季野餐時,室外溫度可達80°F或90°F(26℃或32℃),如果將飯與其他食物一起放在桌上,更容易滋生細菌。在這種情況下,最好將米飯冷卻,如放置時間超過一小時,就該扔進垃圾桶。如何加熱剩飯剩飯加熱有兩點需注意,一是要確保安全,二是保持米飯原有的風味與鬆軟口感。梅瑟說,讓剩飯保持鬆軟可口的最好方法是在加熱前加入少量水或高湯。有些人以微波爐將米飯加熱一兩分鐘時,會放顆冰塊和蓋上濕的廚房紙巾;或是在微波爐中同時放一杯水,沸水產生的蒸氣能讓米飯不致變乾硬。烤箱也可用來加熱剩飯,某個烹飪網站的建議比例是,每杯飯加2湯匙水,然後將飯鋪在烤箱專用的平底鍋內,用錫箔紙蓋好,加熱15-20分鐘即可。依同樣比例,也可在爐灶上直接將剩飯加熱。蕾爾說,無論採用哪種方法,都要確保飯的內部溫度至少達到165°F(74℃)後才能食用。她說,她會用即時讀取的烹飪溫度計來測量。梅瑟也認為,165°F(74℃)是殺死任何細菌並使剩飯可安全食用的必要溫度。在加熱過程中最好不時攪拌,以確保受熱均勻。她建議,在達到所需溫度後,最好將飯放置一兩分鐘後再食用,「切記避免重複加熱」。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陳抱宇也曾指出,食材準備難免帶有微生物,且食品中也常有仙人掌桿菌的芽孢。為避免仙人掌桿菌造成食物中毒,重點在於減少細菌大量繁殖,尤其食品烹調後應盡快吃完,若未能立即食用,需使用至少65℃以上高溫保溫,或是溫度低於7℃以下冷藏,避免食物放置室溫太久。無論是白飯或炒飯,遵循前述食物處置原則,即可減少食物中毒的發生。此外,保持食材新鮮,重視手部衛生,食器維持乾淨,生食與熟食分開處理,確保食物徹底加熱,並隨時注意保存溫度,以降低食物中毒風險,減少仙人掌桿菌或其他微生物造成的腸胃炎。責任編輯:辜子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