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6 科別.泌尿腎臟
搜尋
上班族
共找到
885
筆 文章
-
-
2020-09-01 名人.好食課
不是只有咖啡而已!營養師推薦這5種營養素助提神
辦公室待太久,疲倦了嗎?身為上班族,坐在辦公桌、電腦前8小時是生活中的常態,但也因為長久沒有走動、活動,血液比較不循環,總是特別容易感覺疲倦,許多人可能都有帶一杯拿鐵走進辦公室的習慣,但一整天一杯拿鐵就夠了嗎?營養師今天就來帶大家認識最推薦的Top5營養素!提振精神,營養師推薦這5種營養素!長達8小時的上班時間,想要提神醒腦維持好精神,最重要的就是攝取可以刺激交感神經、提供腦細胞養分、幫助能量代謝、抗氧化功效的營養素!我們可以優先從以下top5營養素來選擇1.咖啡因相信這個營養素大家都耳熟能詳,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每次一想睡覺就直覺就會想來杯咖啡的概念。咖啡因可以快速的刺激交感神經,讓我們短時間內就達到提振精神的效果,但攝取過多咖啡因容易造成心悸、影響睡眠等問題,一天建議攝取300毫克以內的咖啡因,每天大約可以喝3杯以內的咖啡或能量飲料。2.牛磺酸許多能量飲料、提神飲料最重要的關鍵成分,牛磺酸可以加速腦部神經元的增生跟延長,讓負責傳遞訊息的軸突延伸,提升反應、思考能力;牛磺酸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同時也可以調控電解質,幫助鉀、鈉、鈣、鎂進出細胞,讓腦細胞維持機能,保持最佳的狀態,減少焦慮與疲憊感。目前台灣並沒有特別訂定牛磺酸每日攝取上限,除非本身對牛磺酸過敏,不然幾乎不會有任何副作用。3.B群說到營養品,最多人吃的就是維生素B群,B群不僅掌管人體能量代謝的關鍵,同時也能幫助我們舒緩情緒,是身體維持順暢運作最重要的營養素,當我們熬夜、加班、工作爆量時,B群會是我們的最佳夥伴;在食用上,因為B群是水溶性,多餘的B群會從尿液排除,只要照著補充品上的說明或者不過量的食用食品,不用太擔心會對身體帶來負擔4.維生素C維生素C是很重要的抗氧化營養素;工作滿載的時刻,身體需要有更好的抵抗力、抗氧化能力,維生素C可以減少體內的自由基,提升免疫力。在劑量上,維生素C有上限攝取量,每天建議不超過2000毫克,一般正常進食不會超過這個量,如果有額外補充保健食品,建議照著各商品的建議量補充,切勿多食用。5.碳水化合物心情不好,疲憊的時候都想吃甜食嗎?沒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一直是我們的心靈寄託;但2019年的統合分析研究卻發現(連結),若攝取大量碳水化合物,爾後的一小時內疲勞感會增加,同時警覺感會降低,但隨著時間來到一小時後,身體反而會傾向更有能量更有力,所以在有一段時間沒進食的狀況下,適度的補充少量碳水化合物,搭配提神營養素,也能幫助我們放鬆,為後續的奮鬥儲備更多能量!想提神,超商可以怎麼搭?長達8小時的上班時間,如果感覺效率變差了,不妨起身翻翻零食櫃或者走到附近的超商挑選食物,讓身體活動活動,也適度進食補充營養。想要吃到上面5種營養素,可以在超商我們可以選擇最簡單的咖啡、茶,一杯市售咖啡即可提供足量的咖啡因,但每天記得大約控制在1-2杯,儘量勿不要超過3杯。另外,能量飲料也是選擇之一,能量飲料含咖啡因、牛磺酸、維生素B群以及碳水化合物,而且要從食物中攝取到牛磺酸較不容易,適量飲用能量飲料可以快速補充。如果想要吃點維生素C,以搭配切好的水果或者拿一顆橘子、蘋果,水果類是最好的維生素C來源!下午疲憊了嗎?快起身去超商帶杯飲品與水果盤吧!【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營養師推薦Top5營養素,幫你提神醒腦提高工作效率】
-
2020-09-01 養生.心理學解密
財富為什麼無法帶來快樂?心理學家:大腦會感到厭煩
【文、圖/摘自商周出版《為什麼我們想要的比需要的多?》,作者布魯斯•胡德】財富為什麼無法帶來快樂?在一項受測人數超過四千五百人的研究中,認同時間勝過金錢的人要比反之者多很多。這樣的結果實在奇怪,因為在各種調查中,受訪者若有選擇,通常寧願有更多錢而不是更多時間。當然,金錢勝過時間的現象也符合過去一百年間消費主義成長的趨勢。我們以為自己想要更多錢,但如果真的訪問通勤的上班族,他們會說自己寧願有更多的時間。或許他們厭惡的是日復一日乏味的通勤,但以金錢報酬來安慰自己,相信它能帶來更多的快樂。我們以為更多的金錢會讓我們更快樂,因為我們可以買更多奢侈品,但我們真正應該珍惜的其實是時間的可貴。很多人以盡可能多賺錢為人生目標,因為他們相信金錢就是快樂的祕訣。一九七○年代約有一萬三千名大學新生參與研究,研究人員詢問他們為什麼上大學。最普遍的答案是為了以後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和賺更多錢,不過那些自評為更重視物質的學生,二十年後平均來說對自己的生活更不滿意,患有精神疾病的比例也比較高。這項關連性研究顯示,那些最終擁有財富的人並不一定是最快樂的人;人們常以為經濟成功是快樂的根源,但事實並非如此。財富為什麼無法帶來快樂?為什麼我們不懂得欣賞已經擁有的東西,反而一只想要得到更多?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把焦點從快樂轉到我們的大腦如何做決定。先來想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判斷的基本原則。其中一個原則就是相對論。相對論不僅是愛因斯坦描述宇宙時空的基本物理定律,也是地球生活最重要的組織原則。所有生物都根據相對比較的原則運作。即使是我們腦子裡最基本的單位,也是相對論的機器。大腦是一套複雜的處理系統,它會把資訊分成不同的電脈衝活動,再經由腦細胞的網絡傳播,由此詮釋所接受到的刺激並產生我們所體驗到的思想與行動。透過這套複雜的大腦網絡,我們的身體可以和世界互動。腦細胞神經元透過不同的放電速度來進行資訊編碼。如果我們可以透過擴音器聽到單一神經元傳送的電力,聽起來會有點像測量放射線的蓋氏計數器,一開始是斷斷續續的爆裂聲,然後在接收到值得注意的訊息時,就會發出像機關槍一樣噠噠噠的聲響。資訊就是透過這樣的方式被處理,然後依據活動分類儲存在大腦裡。不過神經細胞的閥值(threshold)會隨著時間與活動不斷重複而改變。如果相同的訊號不斷送進來,最終放電的閥值會改變。換言之,大腦會學習。神經元網絡因此需要更大的刺激才會再產生反應。當我們重複體驗後,會逐漸感到習慣或厭煩,所以我們天生就有喜新厭舊的傾向,喜歡能夠引起我們興趣的新奇事物。由於大腦會感到厭煩,所以我們才會想要去尋找各種不同的新鮮體驗,從可以刺激神經元的簡單感官體驗,到豐富多樣的人類活動,譬如複雜的購物行為。不論體驗如何,我們永遠都在尋找新的東西。新奇是消費者不斷尋找新產品的誘因之一。我們想要最新最酷的東西,因為我們對手上的東西已經感到厭煩,我們想要不一樣的。廣告商想破頭凸顯商品「全新」或「進階」絕非偶然,因為唯有這樣消費者才會買單。我們腦子裡的注意力系統也會被新的獎勵吸引,讓我們產生想要和渴望。不過就像大部分體驗一樣,我們的快樂也會疲乏。一旦得到想要的東西,我們就會開始搜尋下一個最棒的東西,陷入這種所謂「享樂適應」(hedonic adaptation)的循環。即使是最刺激的經驗,我們也有厭倦的一天。許多物種的性慾都會因為重複的性行為而降低,雄性特別明顯。而新奇可以引發「柯立芝效應」(Coolidge effect)。所謂柯立芝效應就是當新的性伴侶出現時,性慾與性行為能力可以重新提振。這種效應是色情產業如此發達的原因之一,因為它可以提供似乎取之不盡的新人來滿足性衝動。柯立芝效應的由來是,有一次柯立芝總統伉儷到農莊旅行,夫人觀察到一隻公雞頻繁地交配,隨從告訴她小公雞每天會交配數十次。據傳,柯立芝夫人說:「等總統過來時,把這件事情告訴他。」聽完這番話後,總統問說:「每次都是同一隻母雞嗎?」對方回答:「噢,不是的,總統先生,每次都是不同的母雞。」於是他吩咐說:「把這件事講給夫人聽。」
-
2020-08-28 科別.消化系統
不是普通腹痛!讓腸道體無完膚的潰瘍性結腸炎
每個人生活中都曾有肚子痛、拉肚子的經驗,但腹痛若為潰瘍性結腸炎可就不單純了。潰瘍性結腸炎為發炎性腸道疾病之一,會造成患者長期反覆腹痛、腹瀉、甚至血便。因患者多屬年輕族群,在生活、工作上都受到很大的影響。彰化秀傳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李炯宏醫師表示,潰瘍性結腸炎的致病機轉目前尚不清楚,推測可能與免疫系統、腸道菌落、環境、遺傳、飲食、種族、藥物誘發等因素有關。據統計,潰瘍性結腸炎多半在已開發國家案例較多,隨著台灣逐漸發展為已開發國家,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人數也逐年成長,據健保署資料顯示,潰瘍性結腸炎重大傷病卡發卡人數為3260人。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男女比例相近,好發於學生、年輕上班族等族群,但40歲以上的中年族群仍有機會發病。急性發作可能脫水、休克李炯宏醫師提到,潰瘍性結腸炎的急性發作症狀為發燒、大量血便,恐導致脫水、休克、腎功能變化、血紅素下降等。診斷會安排做內視鏡檢查,按壓肚子可能有類似腹膜炎的表現。患者若未及時接受治療,最後恐需要開刀。大部分患者的症狀表現較輕微,可能會出現無疼痛感的血便,因為是直腸出血,故血色會偏紅,血便的狀況會隨著出血量而加深顏色。潰瘍性結腸炎常見症狀及併發症在潰瘍性結腸炎盛行率較高的國家,若年輕人反覆出現不會痛的血便,又無痔瘡徵兆,醫師們便會懷疑為潰瘍性腸炎。但在台灣因盛行率不高,通常會安排內視鏡檢查,搭配病理切片、抽血等來診斷是否為潰瘍性結腸炎。李炯宏醫師說,發炎性腸道疾病很難單靠內視鏡影像就確診,在疾病的不同時期,可能有多種疾病會看到類似表現,故需透過病理切片排除一些特殊狀況。抽血檢驗也可幫助診斷,但沒有單憑哪個指標即可百分之百確診潰瘍性結腸炎。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病史,拼湊各種線索來判斷是否為潰瘍性結腸炎,且往往要反覆發作數次後,才能正確診斷。潰瘍性結腸炎有哪些治療方式?李炯宏醫師分享,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方式會依據患者的疾病表現而有所不同。急性發作的患者,需要使用抗發炎藥物、高單位類固醇,甚至得住院以靜脈注射施打類固醇,搭配免疫調節劑,若仍無法改善,會建議改用生物製劑來治療。部分患者甚至併發腹膜炎,可能要面臨開刀,把嚴重發炎的大腸切除。但大多數患者症狀不會如此嚴重,醫師會依照內視鏡的評分法,評估潰瘍性結腸炎蔓延狀況、嚴重度,再根據臨床表現,給予一些腸道內抗發炎藥物,或口服類固醇,必要時搭配口服免疫調節劑。醫師會根據疾病嚴重度,搭配使用各種藥物,但是若出現腸道穿孔、狹窄、毒性巨結腸等併發症,便需要外科手術處理。平時發炎控制好,才能減少併發症李炯宏醫師提醒,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若能以藥物控制發炎,減少產生後續併發症,如穿孔、廔管、甚至大腸癌等機會都可以降低。平時若未按時服藥及定期追蹤、抽血、內視鏡監控,腸道會慢性潰瘍發炎,有時出血量少不見得有症狀,患者日常生活未受到影響而低估病情,令腸道持續發炎導致穿孔、產生廔管,多年之後產生癌症的風險也會上升。醫師通常會建議患者持續接受藥物治療,促進黏膜癒合,達到沒有發炎的狀態。將疾病控制好,可大幅降低產生併發症的機會,也能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門診大部分的患者,使用的藥物都不會太複雜,當疾病穩定時,患者可能只需口服一兩顆抗發炎藥物,必要時加上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即可。低估病情,問題多多李炯宏醫師指出,病情穩定時,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飲食與一般人無異,無需特別避免何種食物。建議以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營養為原則。但當患者處於急性發炎需要住院時,飲食就會需要調整,住院期間醫師會評估其病情並給予合適的飲食。 生活上維持正常作息即可,盡量避免熬夜,規律的生活有助於病情控制。最重要的是規則服藥、積極配合醫師並定期回診。李炯宏醫師分享,某些患者容易低估病情,自覺「我今天沒有症狀,為什麼還要乖乖地服藥?」可能原本一天只要服一次藥,一旦生活作息不正常,或忘記定時服藥,一段時間後症狀就逐漸復發,等到症狀嚴重,才又終於回診。這樣反覆發作,對患者病情控制較不理想。但往往要經歷過這些過程,患者才會相信潰瘍性結腸炎需要好好控制。李炯宏醫師呼籲,潰瘍性結腸炎是慢性疾病,需好好控制才能維持病情穩定,進而改善生活品質並減少併發症。原文:
-
2020-08-28 養生.健康瘦身
《三十而已》提出的斷食晚餐,真的能治脂肪肝嗎?
熱播陸劇《三十而已》中的「斷食晚餐」養生計劃引起不少人的注意:許幻山體檢查出中度脂肪肝,顧佳為保證丈夫的身體健康,明令禁止許幻山吃晚飯,每天晚餐只能喝一杯蔬果汁,並稱「斷食晚餐」是目前最流行、也是最健康的飲食方式。「斷食晚餐」真的有效果嗎?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腎病內分泌Ⅰ區國際部主任醫師於國泳表示,網絡上對「斷食晚餐」的概念並不清晰,如果只是不吃晚餐,減少進食次數,而非控制和規劃總攝入量,從能量代謝的角度上講並不能達到減肥、緩解脂肪肝等效果。什麼是脂肪肝?廣東省佛山市中醫院肝病科副主任中醫師胡洪濤介紹,脂肪肝是一種肝組織脂肪積蓄過多所致的肝臟疾病。一般來說,正常肝臟中脂肪含量約佔肝臟重量的2%~4%,在某種病因下,如果肝內脂肪含量超過肝臟重量5%或1/3以上的細胞有脂肪變性時,即為脂肪肝。脂肪肝主要分為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及特殊類型脂肪肝,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最為常見,具有家族遺傳的特點。2018版《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防治指南》指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成為我國第一大慢性肝病。我國脂肪肝發病人數迅速增加,且呈低齡化趨勢,可見脂肪肝不僅僅是四五十歲人群的“專利”,很多90後都有脂肪肝。輕度脂肪肝一般無特異性臨床表現,容易疲倦乏力、肝區不適,患者多於體檢時偶然發現。而中、重度脂肪肝,在驗血檢查時可發現肝功能異常,右上腹部可能出現脹痛、隱痛,患者因肥胖致腹圍增大,少數患者也會出現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等症狀。很多患者不了解,脂肪肝最「要命」的是它並非一種獨立的疾病,其還可能會引發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壓、冠心病、痛風、膽石症、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其他疾病,需時刻警惕。「斷食晚餐」科學與否?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肥胖與代謝性疾病中心余佳慧醫生表示:並不建議不吃晚餐。長期不吃晚餐,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特別是年長者和有胃部不適者。而在糖尿病人群中,還容易導致血糖波動、低血糖的發生。斷食晚餐應該是調整食物搭配和限制熱量攝入。將晚餐熱量攝入佔全天熱量攝入的佔比降低至20%,增加蔬菜攝入和適量肉類、主食的攝入,避免攝入過多油脂。但同時,余佳慧醫生強調到:這只重方法只適用於健康的人,對於換有糖尿病、痛風、胃炎、胃潰瘍、逆流性食道炎等患者,是不宜採用這種膳食模式。像《三十而已》中的許幻山之所以有脂肪肝,是因為城市人群尤其上班族,久坐不動,飲食油膩,作息不規律等都協同促進脂肪肝的發生。對於這類脂肪肝,治療基礎就是改變生活方式,包括加強運動,減少油脂攝入,增加新鮮水果蔬菜尤其是維生素E含量豐富蔬菜水果的攝入。「所以單是不吃晚飯,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療效果並不明顯。」余佳慧醫生強調。於國泳提醒,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斷食」。有的脂肪肝患者可能是因為肝臟中肝醣原儲備能力差,盲目斷食可能會出現低血糖,而低血糖對全身臟器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無論是斷食晚餐、斷食午餐還是隔日斷食等方法,不同人群在選擇時應慎重。儘管「斷食晚餐」不可取,但「斷食療法」是存在的。於國泳介紹,正規的斷食療法是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通過氣功封閉胃經,同時開通人體部分大穴,使胃處於休眠狀態。當處於休眠狀態時胃不再蠕動,即使不吃任何東西,人也不會有飢餓感。脂肪肝患者日常怎麼做?胡洪濤建議脂肪肝患者,在服用藥物的同時,從控制飲食下手,根據身高體重計算出每日需攝入的熱量,合理搭配膳食。同時適當加強運動,進行體重管理。中醫認為,脂肪肝的病位在肝,但又與脾胃密切相關,患者應少食肥甘厚味及冰凍、生冷的食物,以顧護脾胃。生活作息方面,現在正處夏季,不建議患者長時間處在空調環境中,避免汗出不暢。建議平時喝溫水,養脾胃。輕度、中度脂肪肝患者需接受定期檢查,動態監測病情變化,若發現肝炎,要儘早治療干預。日常如何預防脂肪肝?對於健康的人,胡洪濤也給出了預防的建議:生活要有規律盡量不熬夜,堅持規律性運動,戒菸禁酒,早起而不貪睡,勤動而不貪坐,堅持餐後散步。調節飲食清淡飲食為主,能安脾和中。減少攝入高脂、高糖、高鹽食品,以防聚濕生痰;多吃能降糖降脂的食物,如玉米、粳米、豆類、香菇、海帶、木耳、鴨梨等;適當吃些藥食兩用的食物,如枸杞、山楂、綠茶等,皆有助於降脂化痰;少食辛辣和油炸煎烤刺激性食物,如洋蔥、辣椒、胡椒、咖哩和酒類等;忌暴飲暴食,少吃零食、宵夜。調暢情志保持情緒安和淡然,亦可培養些業餘愛好,如吟詩、書法、聽曲或垂釣、爬山等,有助於怡然自得,心情舒暢。(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8-27 橘世代.好學橘
退休重生!朱全斌:「生命的最後一段,我要讓它完全屬於我。」
【作者介紹:朱全斌-人生經驗過多種角色:電視製作人、紀錄片導演、編劇、作家、廣播主持人等,去年卸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傳播學院院長一職,從職場退休,展開退休新人生。】記得大約在10年前,有一天在同事的退休送別會上,聽到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話,他說:「我終於可以做自己了。」是的,職場常常讓我們不能做自己,尤其對受僱於機構的上班族來說,他們工作的累,往往不在工作本身,而在於需要跟他人謀和。聰明才智固然重要,跟同事之間相處的情商更重要。上班讓我們感到不自由是因為內在自我經常受到了「組織我」的壓抑,每個職位都有相對應的工作規範與倫理,我們不一定都認同,但是都需要遵守。然而,人是慣性的動物,安穩的職位讓我們有如被豢養的動物,久而久之,那不受控的本性漸漸被馴服了,因而等到退休那一刻到來,可以完全自組織的藩籬脫離時,反顯得有些不知所措。在身體還算健康的情況下,退休人士的生活大致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快快樂樂地開啟生命新的一頁,到處旅行、玩耍,或是投入自己的嗜好,跟老朋友、老同學恢復聯絡,經常聚會,或是忙著學習與發展新的興趣。很多剛退休的人都會經過這一段。另外一種則是對閒下來的狀態很不習慣,想要繼續擔負責任,或者保持生產力。他們也許會在原工作單位從全職改成兼職,或者試圖尋找一份新的工作。不少人會幫兒女帶孫子,或是去做義工,也有為了繼續有收入,而將精力投注在股票、理財等事務上。這兩種人代表著對人生持享樂或生產的基本態度差異。而實際上,有更多的人是在兩者之間擺盪。當他們還在工作時,總是期盼著假期的到來,而退休後不必再上班,餘生都可以用來度假了,卻又會捨不得放下工作。這有點像是鐘擺效應,君不見許多一退休就忙著玩樂的人,三、四年之後,也玩得有點乏了,又會想找個事做。會形成這樣的矛盾是因為在機構待久了,「組織我」成為我們對自我的主要認知,我們關心的事務、思考模式、價值觀甚至世界觀都受到它的影響,我們透過組織得到存在感,長期養成將組織看得比個人重要的習慣,組織內的表現、升遷、待遇與人際關係也成為念茲在茲的人生目標與動機,一旦卸下了職位,失去了努力的方向,還真的有些茫然呢。因此問題不在於選擇享樂或者繼續生產,畢竟,享樂或生產都只是外在的表象,不該是我們人生的目的。退休後人生的時間越過越少,是否能掌控方向,好好把握這百分百屬於自己的日子,關鍵仍在於有沒有建立核心的價值觀。如果一個人的工作符合他的價值觀,那他就是職場中的幸運人,因為這不只是一份謀生的工作,還是能讓他實踐自我,甚至可以發揮個人稟賦的天職。對這樣的人來說,退休也許只是轉換工作形態或場域而已,不會因失去職位就同時也失去存在感。例如企業家如果不只是為了牟利而工作,背後另有更高的利他動機,那只要是可以繼續幫助到別人,也一樣可以在非營利的領域中施展才能得到快樂;而像醫生、律師、工程師、會計師、建築師等專業人士,以往也許只為出得起費用的客戶工作,現在則可投身公益,幫助那些經濟弱勢族群,得到的成就感說不定比以往更大。如果您沒有這麼幸運,知道自己的天份所在,卻大半生都為了生活而沒有勇敢去追尋夢想或栽培自己,那麼此時正是義無反顧該起步的時候了。許多人到了人生可以完全做自己的時刻卻裹足不前,乃是因為他們沒有放下功利心,仍然會用「是不是太晚了?」「不會成功了吧?」這樣的顧慮來否定自己,這完全沒有必要,因為退休生活最可貴的就是可以完全自在,不必再考慮他人的眼光或評價,自己過什麼樣的日子自己決定,除非是沒有天份,否則我相信去做能激發自己熱情的任何事都會是快樂的。我今年開始了我的退休生活,我發現自己心態上最大的改變就是沒有了得失心,不再用目標管理主導我的生活。雖然我仍有想要完成的事,卻並不執著於它的進度與成果。我每天都問自己的內心,當天把時間做怎樣的分配可以令自己最開心?這是我生命的最後一段,我要讓它完全屬於我,同樣有玩樂也有生產,卻不必再受制於人,而是按照自己的節奏來進行,在心與價值觀的帶引下,得到自然的平衡。對我來說,這就是最富足的人生。本文摘自《安可人生》更多退休精選延伸閱讀↘↘↘。人生重開機!「退休那天,我把同事電話都刪了」。區長退休轉當志工,12年來「照顧政府顧不到的人」
-
2020-08-25 橘世代.健康橘
整天都想滑?美國習慣學權威教你擺脫「手機成癮症」
前言:生活中,43%的行動出自習慣,是被忽視的高效潛力!習慣科學領域權威溫蒂.伍德發現如果每件事都要思考、決策,不但沒效率,心智也難以負荷,只要掌握科學驗證的習慣養成4原則,不論學語言、減肥、儲蓄、戒菸……都可以善用習慣,讓改變毫不費力。這篇文章提供了戒斷手機癮的實用工具。你很可能在下班後還經常查看工作郵件,我之所以知道,是因為一項調查發現,59%有公司電郵帳戶的美國上班族都是這樣。雖然這樣的工作安排很有彈性,但負面影響非常明顯,下班後頻繁的電子聯繫會造成更多壓力、情緒耗弱,以及家庭和工作之間的衝突。不只是工作不理想的人有壓力,主要壓力來源似乎和下了班還得待命,隨時讓上司、同事或顧客聯絡得上有關。需要某幾天長時間待命的工作,員工在那幾天早上特別焦慮與疲憊、心情不佳,甚至出現壓力賀爾蒙皮質醇激增的情況。就算你夠幸運,老闆從來沒有在週三晚上九點寄信問你一個「小問題」,你一定還是跟別人一樣經常常滑手機,只不過,你是在看臉書或推特,或是玩最新的遊戲。光是看到來電顯示或聽到簡訊鈴聲,就足以奪走你的注意力,中斷你正在做的事情。還有感情方面的後遺症,「低頭冷落指數」成為感情問題的新指標,人們一直滑手機而無暇與另一半溝通,可想而知,兩人之間一定齟齬不斷,越來越疏遠。我們受苦,還波及與另一半的關係,滑手機成癮就像甘願戴上馬眼罩一樣,你錯失全世界,就為了去看你眼前的東西—你的手機。每當它震動、鈴響,每當你坐下來吃早餐、下車、進辦公室、進電梯、出電梯……你都要滑個幾下。要如何戒斷?當務之急是你得先注意到自己太常滑手機。這聽來也許明顯,但有效的習慣之所以有效,就是因為習慣不讓你的意識發現它們在運作,你得先加以破解。你得自己覺醒。或者,說不定朋友、伴侶或同事也會告訴你:「嘿,你太誇張了,要不要把手機放下一會兒?」接下來就要實際應用工具了,要控制那些啟動和助長滑手機的環境提示,做法很簡單:移除讓你拿起手機的提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丟下手機,坐下來吃早餐、工作間去喝咖啡、吃甜甜圈都不要帶著手機。第一次很難做到,但除非你是急救醫務人員,否則沒有人會注意到有15分鐘找不到你。也許你每次出門都抓起三樣東西:鑰匙、皮夾和手機。其實只要帶上其中兩種東西,你就可以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對多數人來說,這個出門的慣例是很黏人的提示。我們喜歡帶齊裝備再出門,以因應各種可能的情況。不過,請想想在2004年以前是什麼樣子,你出門時都要帶上這三樣東西嗎?還是只有鑰匙和錢包?你安然度過了嗎?要擺脫手機的束縛,也許丟下手機這個方法太過簡單,還好,手機本身提供一大堆重新設定的功能,你隨時都可以增加阻力,讓手機使用更困難。靜音、關機,或是開啟勿擾模式,只接特定的人的電話。你也可以關閉通知,移除使用提示,防止刺激你想起那個壞念頭:「看手機」。另外還有很多方法,把手機放在有拉鍊的袋子裡,像是背包、公事包或皮包等等,讓你每次拿手機都得拉開拉鍊,把手伸進袋子裡。或者,你可以每次用完就把它關機,因此每次都得等待再度開機的過程,這小小的延遲對你的意識心智來說不算什麼,但卻增加了阻力,甚至還有一點挫折感(有沒有搞錯,指紋或臉部辨識又讀不出來了?)還有一個延遲和阻礙滑手機習慣的方法,就是刪除臉書或電子郵件應用程式,至少,你得打開網頁,一個字一個字地打上gmail.com 或facebook.com 才能進入,而不倚賴這些公司故意設計的無障礙應用程式。另外還有一種增加滑手機困難度的方法,是在既有的手機習慣疊上健康的新行為。即便你已經減少滑手機的次數,但你還是會去查看它,何不利用這項韌性十足(且必要)的習慣來建立另一個習慣—一個你自己選擇,而且能幫助你達成目標的習慣呢?要是你每次滑手機都要打電話問候某個家人,短暫地聯繫感情呢?來一段不需要任何理由,卻讓你感到快樂的對話。這麼做尤其能讓家中長輩開心,你也能維繫以往忽略的親情(諷刺的是,是社交媒體讓我們疏遠家人)。如果你真能保持這個新習慣,想拿出手機時就會三思,有時你真的不想與人交談,此時滑手機只會給你自己添麻煩。無論你選擇用什麼方式讓滑手機的代價更高,都要持之以恆,反覆進行之後,一開始的困難就會變得越來越自然。舊習慣的代價繼續存在,新行為終將開始自動浮現腦海。除了破壞既有提示和增加阻力之外,你還可以讓其他行動相對容易。如果不看手機,有沒有其他能快速進行的事情可以取代它呢?我個人多次看過一項可行的替代方案,那就是戴手錶。你有多少次拿出手機只是為了看時間和日期,結果順便打開臉書……然後發現你有新郵件,又順便查看郵件……沒完沒了。不要再把手伸進口袋拿手機,抬起手腕就好,戴上你喜歡又想要炫耀的手錶。買一只色彩鮮豔的手錶、有計算機功能的手錶、有碼錶功能的手錶或老舊的機械錶(就是不要帶智慧型手錶,那是作弊)。這項替代行為能立刻降低你盯著手機的時間。最後,為不滑手機創造獎勵。我為不那麼常滑手機,想到一個非常好的獎勵。假設你到咖啡店坐下來,現在是下午時分,你從辦公室出來透透氣,當然,此時正適合拿出手機查看最新消息。但是,你已經把它關機,並放在有拉鍊的袋子裡,如果這時拿出手機,就得打電話給你姑姑,你因而成功地阻斷提示,並且施加約束力。不過,坐在那裡為了要不要拿出手機而天人交戰,對你一點好處也沒有,不如找一件很棒的事情來做,這件事已經激勵人類好幾個世紀,非常適合讓你的心智專心個幾分鐘,比專心更好的是,它還能擴展你的心智,填補幾處空白。現在做這件事,能讓你晚上與家人吃飯時有故事能夠分享與討論。它輕便又耐用,能豐富你整個自我—找一本好書來讀吧!本文摘自《習慣力》天下雜誌 2020/07/02出版更多精選延伸閱讀↘↘↘。「自制力高的人一定很壓抑?」 其實誤會大了!。熟女被3C綁架!手麻忍痛也要玩,小心最後肌肉萎縮!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8-23 養生.聰明飲食
生菜沙拉當正餐清爽又能減肥?營養師提醒反而易變胖
天氣襖熱,許多女性喜歡「吃沙拉當一餐」,覺得清爽好入口,還能順便減肥。偶一為之無妨,但若長時間把沙拉當正餐,可能減肥不成,還影響健康。吃沙拉,從生菜到醬汁選擇都是一門學問,我們請來營養師為你的夏日沙拉餐把關。你是熱愛生菜沙拉一族嗎?生菜沙拉過去是只出現在高級西餐廳的前菜,如今已進入日常生活,無論在便利商店、速食店、路邊攤都能見到它的身影。有些人對生菜沙拉狂熱,餐餐以生菜沙拉裹腹,營養師提醒,生菜沙拉最多只能取代一餐,若餐餐以生菜沙拉為食,恐無法支撐人體每日所需的基本營養素,基礎代謝率變差反而容易變胖,連帶影響睡眠品質等。營養素雖多 缺乏蛋白質與全穀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生菜沙拉可以作為減重的「幫手」,但不該當作「健康飲食」。生菜沙拉的營養素雖豐富,但多數缺乏蛋白質及全穀雜糧類。依照國健署的建議,每人每天每公斤體重應攝取0.8公克的蛋白質,全穀雜糧類如稻米、大麥,玉米、紅豆、綠豆等,每天建議1.5碗到4碗。蘇秀悅表示,當攝取的熱量不足、飲食不均衡,帶來的副作用就很大。對於原本想減重的民眾,基礎代謝率不足,減重很快就會遇上瓶頸,一旦回到原本的飲食狀況,反而胖更多。而原以為是健康飲食,卻沒有吃足營養素,長期飲食不均衡,缺乏礦物質、鈣、鎂、鋅、蛋白質等營養素,容易影響睡眠、身體器官等。有蛋有肉有澱粉 溫沙拉較均衡隨著營養的觀念愈來愈健全,不少業者也推出有「蛋、肉、菜」的生菜沙拉,同時還會添加藜麥、核果、玉米等,特別像是溫沙拉,通常都是海鮮或是肉類搭配生菜一起食用。蘇秀悅表示,溫沙拉的營養素比一般生菜沙拉的營養素健全,也較為建議用溫沙拉取代正餐。除了生菜沙拉、溫沙拉以外,許多民眾減重時常會選擇「水果沙拉」。蘇秀悅表示,水果沙拉常常藏有陷阱,有些民眾吃完水果沙拉後,並未把沙拉內的水果納入當日的飲食項目,還額外再吃水果,這樣就容易攝取過量的糖分。水果沙拉藏陷阱 害血糖狂飆依照建議,每天應攝取三份蔬菜、二份水果,水果沙拉中的水果也應該算入每日攝取的份量中。如一顆芭樂的熱量為180大卡,水果沙拉中若已經加了一顆芭樂,吃完水果沙拉又額外吃一顆芭樂,等於吃下360大卡,減重計畫恐會因此受到影響。減肥時,也有些民眾會把水果當作解饞的食物。蘇秀悅提醒,只有牛番茄可以作為減肥時解饞的食物,沒有糖分又富含纖維質,其餘的水果,包含小番茄,糖分都過高,不適合減肥時當作點心。吃生菜好處 維生素C未破壞現代人大多是外食族,蘇秀悅表示,平時一個便當油、鹽比菜多,恐不足以攝取到足夠的纖維、維生素C或鉀離子,此時多吃一份生菜沙拉就能擔負起「補足纖維質」的角色。特別是生菜沙拉沒有經過烹調,原本存在蔬菜內的營養素幾乎都能被保存,如維生素C就不會因為「加熱」被破壞。不過,生菜沙拉也因為沒有加熱過,容易暴露在農藥及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李斯特菌等風險中。沙拉性寒 畏寒民眾少吃點而且生菜沙拉最好「現做現吃」,有些生菜沙拉放在店內販售超過一天,營養素都會隨時間流失。建議上班族早上出門前準備好,中午立刻吃完,才能吃到新鮮的蔬果,吃進足夠的營養素。站在中醫的角度,生菜沙拉屬於「性寒」的食物。開業中醫師陳潮宗表示,生菜沙拉對於一般健康人沒有大礙,但對於「畏寒」的民眾而言最好少吃。畏寒的症狀包括手腳冰冷等,這類人通常脾肺功能不佳,建議先調整好脾肺功能,多吃些健脾補氣食物,如薑、四神湯、蓮藕等。化療中患者 不要吃生菜蘇秀悅表示,正在化療的患者、嚴重腎臟病患者、發炎性腸炎、產後正在坐月子的民眾,不建議吃生菜沙拉。化療患者白血球低下,生食對於他們而言恐會增加感染機率,當化療結束,白血球數恢復正常就不再有此限制。至於腎臟病患者,並不是所有期別都不建議吃生菜沙拉,第一期、第二期腎臟病是可以吃的;第三期、第四期的腎臟病患者,因為鉀離子排泄有問題,才建議不要吃。而腸胃道正在發炎的患者,生菜沙拉對於腸胃的負擔相對大一點,也不建議食用。
-
2020-08-20 癌症.肺癌
長年吸二手菸健檢揪出肺結節 她超前部署切除心頭大患
50歲許姓女上班族因丈夫抽菸,擔心吸入丈夫的二手菸,癌肺癌風險高,在公司健檢時追加「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赫然發現毛玻璃狀肺結節約0.5公分,醫師研判應是早期肺癌,經醫病溝通後接受電腦斷層定位術,以胸腔鏡微創手術切除肺結節,終於讓她卸下心頭大患。建議追蹤三個月觀察,但許女士返家後內心相當煎熬,深怕隨著時間推移,會使疾病更加惡化,諮詢積極治療的方式。自己長年士看新聞得知國內肺癌死亡率連10年蟬聯十大癌症首位,女性肺癌發生率增幅又高於男性,想到自己長年憂心「看不到孩子成家」,日前決定安排健檢,赫然發現0.5公分毛玻璃狀肺結節,經醫病溝通後同意採「電腦斷層定位術」和「胸腔鏡微創手術」切除肺結節,讓她卸下心頭大患。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劉柏毅說,許女士平時生活習慣正常,也無不良嗜好,但因先生長期抽菸,擔心自己受二手菸影響,才會在健檢時特別追加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醫師依健檢結果研判應是早期肺癌,建議追蹤三個月觀察,但許女士返家後內心相當煎熬,擔心拖下去會更加惡化,諮詢積極治療的方式。劉柏毅指出,隨著電腦斷層檢查容易發現早期肺癌,但病灶往往太小,導致無法取得組織進行診斷,故目前醫療策略仍以追蹤觀察為主,只是觀察時間往往長達數月甚至一年,使患者相當苦惱;所幸目前可透過電腦斷層定位術,再搭配胸腔鏡微創手術,傷口小、恢復快又能有效切除病灶,減少不必要的擔憂。劉柏毅介紹,電腦斷層定位術是藉由電腦斷層掃描先標示出肺結節的位置,再鎖定肺結節位置,將檢查過程中的不適及氣血胸風險降到最低,搭配胸腔鏡微創手術切除病灶,經由一個約3公分的傷口切除病灶,具有傷口小、切除乾淨、恢復快速等優點,手術前後再搭配個別化的肺部復健,將疼痛及併發症降到最低,讓患者盡速回歸日常生活及工作崗位。劉柏毅提醒,肺癌最常見的危險因子仍為抽菸,但即便沒有抽菸,若有家族史、暴露於二手菸、室外空汙、室內空汙、化學藥劑暴露等,也應特別注意。因早期肺癌不易發覺,也難以診斷,建議民眾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2020-08-20 橘世代.健康橘
腎結石不再是長者專利 醫師建議3種方式徹底清除
根據研究,國內平均每10人中有1人有結石問題,男性又比女性高出2至3倍,甚至有人戲稱「讓男人嚐到生產疼痛經驗」的腎結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陳嘉宏指出,過去較常出現在40歲以上中年者,但近年來越多年輕人也有腎結石困擾,除了透過4指標自我檢查外,也能利用3種方式清除腎結石。結石較常見的是輸尿管結石,約占75%至85%,其次為腎結石,約占15%,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因4種壞習慣,包含不吃早餐、缺乏飲水及運動、飲食不當、夜生活過度成為腎結石高危險群。陳嘉宏指出,上班族生活節奏快,長期不吃或不正常吃早餐會導致膽汁長期淤積在膽囊,影響胃酸分泌、膽汁排出,誘發胃炎、膽、腎結石;大量進食醣類及含草酸類食物也會增加腎結石問題。很多上班族,尤其女性,因承受龐大競爭壓力,坐在辦公室的時間都很長,嚴重缺乏運動、造成脂肪過量儲存、工作緊張少喝水,甚至不喝;另外,大量喝酒或是飲用咖啡也會引發腎結石。陳嘉宏表示,腎臟有結石生成時,若石頭靜靜待在原地不動,通常不會有任何不適症狀,許多人都是在健檢時做超音波檢查意外發現,若病患有疼痛感、反覆感染、持續變大、影響腎功能等4種情況,就要積極處理。通常病患被告知有腎結石後,一定會問,「需要去做震波碎石嗎?」陳嘉宏表示,目前清除腎結石最常使用的體外震波碎石術、經皮腎造廔取石術、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等3種方式,各有優缺點。陳嘉宏分析,體外震波碎石術是使用X光或超音波定位,再以體外震波打碎,優點是非侵入性治療,門診就可施作,免住院,缺點是無法處理超過2公分、太硬的結石,沉在下腎盞的結石,也不易擊碎及排出。肥胖者震波穿透距離較遠,碎石效果不理想;正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不適合做體外震波,可能引發出血;孕婦也不能做,可能傷害到胎兒。經皮腎造廔取石術又稱「鑽洞取石」,從後腰部打洞放入導管,經導管使用超音波或雷射擊碎結石,再用取石鉗夾出碎石。優點是可處理2公分以上較大結石,清除也較為徹底,缺點是會留傷口,又因腎臟血液豐富,術後需放置引流管引流血水,疼痛感強烈、恢復期長,需住院約5至7天。若結石不只1顆且分散,就須多打幾個洞。而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則為近10年發展出的方法,主要處理2公分上下的結石,針對體外震波不易定位的結石也能擊碎,若同時有好幾顆結石甚至是兩側腎臟結石,都可一併處理。軟式輸尿管鏡是一種可彎曲270度的內視鏡,從膀胱經輸尿管到腎臟,搭配雷射及取石網,將腎結石打碎撈出。優點是沒有傷口、恢復快,住院3天就可出院,缺點為器械精密,需部分負擔、有輸尿管狹窄問題、無法全身麻醉、心肺功能不佳的人不適合。陳嘉宏舉例,一名病患阿海長期受腎結石所苦,雖做過體外震波,但結石太硬又卡在腎臟深處,改做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後才取出結石,完全不留傷口,術後沒幾天就可正常上班,一舉解決多年困擾。儘管這3種方式為目前常用清除腎結石的手術,但陳嘉宏提醒,每天攝取足夠水分,才是預防結石的不二法則,結石最怕細菌感染,最壞情況可能產生敗血症。精選延伸閱讀↘↘↘。排出咖啡色尿液!8點檔男星忍痛一流!結石忍8年...。喝豆漿會養大子宮肌瘤?手術摘除後是否會復發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8-20 科別.泌尿腎臟
腎結石年輕化 喝足夠水可預防
國內平均每10人有1人有結石問題,男性又比女性高出2至3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陳嘉宏指出,過去較常出現年逾40的中年者,但近年來愈多年輕人也有腎結石困擾,除透過4指標自我檢查,也能利用3種方式清除腎結石。結石較常見的是輸尿管結石,約占75%至85%,其次為腎結石,約占15%。近年來愈來愈多年輕人因4種壞習慣,包含不吃早餐、缺乏飲水及運動、飲食不當、夜生活過度成為腎結石高危險群。陳嘉宏指出,上班族生活節奏快,長期不吃或不正常吃早餐會導致膽汁長期淤積在膽囊,影響胃酸分泌、膽汁排出,誘發胃炎、膽、腎結石;大量進食醣類及含草酸類食物,也會增加腎結石問題。很多上班族,尤其是女性,久坐辦公室且嚴重缺乏運動,造成脂肪過量儲存、工作緊張少喝水,甚至不喝;另外,大量喝酒或咖啡也會引發腎結石。陳嘉宏表示,腎結石靜靜待在原地不動,往往不會有不適症狀,許多人都是健檢時發現,若病患有疼痛感、反覆感染、持續變大,或影響腎功能等4種情況,就要積極處理。發現腎結石,患者最常問「需要做震波碎石嗎?」陳嘉宏表示,目前清除腎結石,最常用的有體外震波碎石術、經皮腎造廔取石術、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等3種方式,各有優缺點。陳嘉宏分析,體外震波碎石術是非侵入性治療,門診就可施作,缺點是無法處理超過2公分、太硬的結石,沉在下腎盞的結石,也不易擊碎及排出。此外,肥胖者碎石效果不理想,正服用抗凝血劑的人、孕婦都不能做。經皮腎造廔取石術又稱「鑽洞取石」,可處理2公分以上較大結石,清除也較徹底,缺點是會留傷口,術後需放置引流管引流血水,恢復期長,需住院5至7天。若結石不只1顆且分散,須多打幾個洞。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主要處理2公分上下的結石,若有好幾顆結石或兩側腎臟結石,都可一併處理。優點是沒傷口、恢復快,住院3天就可出院,缺點需部分負擔,有輸尿管狹窄問題、無法全身麻醉、心肺功能不佳的人不適合。陳嘉宏提醒,每天攝取足夠水分,才是預防結石的不二法則。
-
2020-08-19 科別.骨科.復健
健康保衛站/3伸展運動 預防足底筋膜炎
工作需要久走、久站的上班族,是足底筋膜炎好發族群,不少患者雖然接受治療,症狀稍緩解,但隔段時間老毛病又復發。物理治療師林惠玲建議,平時可多做規律伸展運動三招式,分別是前足底筋膜伸展、小腿後肌伸展與腳底滾球,降低復發機率。從事服務業的薛先生,工作時需要久走、久站,幾年前開始出現早上醒來腳踏地時,腳底爆痛,走路時腳跟特別痛,久站更是苦不堪言,就醫診斷為足底筋膜炎。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物理治療師林惠玲說,足底筋膜是腳底足弓的主要支撐,能吸收走路時產生的反作用力。任何可能導致足底筋膜不正常拉力情形,都可能造成足底筋膜炎,像是高足弓、扁平足、體重過重、愛穿高跟鞋或習慣用足跟蹬地者,都是好發族群。林惠玲說,治療上可用熱敷、電療及超音波等物理治療方式止痛,一般需要治療半年以上。最新治療趨勢是用震波治療,非侵入性的震波治療能活化細胞,並加速組織再生,緩解疼痛,治療效果更深層,也能加速緩解疼痛。林惠玲也示範生活保健三招,預防足底筋膜炎復發,第一招「前足底筋膜伸展」,以手指與腳底交扣,往上往後拉30至60秒至腳底微微緊繃,每天1至2回,可牽拉腳底及腳後跟肌肉與肌腱,達伸展效果。第二招「小腿後肌伸展」,以弓箭步伸展小腿後側,有達牽拉腳後跟肌肉作用。第三招「腳底滾球」,發作初期可先以軟網球,在腳底畫圓輕踩3至5分鐘,足底筋膜炎後期可選較硬的球,如棒球等,深層按摩足方肌、足弓肌群等肌肉,達到放鬆足底筋膜的效果。
-
2020-08-19 橘世代.好野橘
「準備900萬就可以退休?」4%法則算出你真正需要的退休金
退休金到底該準備多少?這會依你打算幾歲退休、每月生活費等因素而變動,金額不是隨意亂喊。透過「4%法則」就能用月支出去推算所需的退休金,它還是退休後的「安全提領率」。許多人在討論退休金時,往往對於「退休金額」含糊不清,只能用一般推算法。例如,退休後每個月想要有5萬元過日子,一年就需要60萬,如果65歲退休,以活到85歲來計算,餘命是20年,60萬×20年=1,200萬元,這就是自己所需準備的退休金。但是,如果想要提早退休,例如40歲就退休,若同樣活到85歲,是不是就得準備60萬×45年=2,700萬元?看到這個數字,很多人會立馬倒吸一口氣!因為以目前國內的平均薪資來看,一般上班族想在40歲前存到2,700萬元,就算每天不吃不喝,也達不到目標。是不是真的要準備這麼多退休金呢?其實不然,只要運用「4%法則」來計算所需的退休金,就能知道自己幾歲可以退休。什麼是4%法則呢?簡單來說,它又稱為「安全提領率」,也就是每年從退休金中提領4%出來當生活費。這個4%法則也可以用來計算自己的退休金,用簡單的公式呈現是:退休金=每年生活費÷4%(或25倍的每年生活費)。一般人在「想像」退休到底需要準備多少錢時,往往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大部分都是用上述方式來估算,但退休後你每個月會花多少錢,不能用「想像」的,而是必須透過詳實的記帳,知道自己現在每個月的生活費到底是多少,然後加上未來通膨率與醫療費來推算得出,這樣就會比較接近真實數字。換句話說,對於退休,每個人雖然都有不同想法,但何時退休,其實不是看工作年資,也不是看年齡,而是由你的「支出」來決定。 每月生活費3萬元 只要準備900萬退休金有人說,退休金要1,000萬才夠,又有人說要2,000萬、甚至3,000萬才夠……金額隨人喊,似乎越多越好就是了!但你有真正算過,退休後1,000萬真的夠用嗎?或是,你真的需要3,000萬這麼多嗎?如果根本不需要3,000萬,你卻拼死拼活存下這筆錢,這就是浪費自己的精力與資源。因為如果經過有系統性的試算,你只需要1,250萬元就能退休,等於是可以提早很多年就退休,根本不必為了拼到3,000萬元,而一直工作到70歲,或是把肝操到爆……舉例來說,如果透過記帳,你發現每個月支出只要3萬元就夠用,那麼一年就是36萬元支出,這時候你該準備多少退休金呢?答案是900萬元。運用前述的公式,你需要的退休金=36萬÷4%=900萬元。看到900萬,有沒有大鬆一口氣的感覺?因為900萬相較於2,000萬、3,000萬這種遙不可及的數字,顯然親民許多了!但你一定心裡充滿疑惑:900萬真的夠我退休嗎?而且能讓我支用到80歲、甚至90歲嗎?前面說過,4%法則不僅可以用每月支出推算所需的退休金,它還是退休後的「安全提領率」,這是什麼意思呢?先說4%法則是怎麼來的。它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學者威廉班根(William Bengen)在1994年提出的理論,他分析長達75年的股市及退休案例,發現只要在退休第1年,從退休本金中提領不超過4.2%的金額當生活費,之後每年依通膨率微調,退休金到死都花不完。所以,「4%法則」原本是每年從退休金提領不超過4%的金額當作生活費,但我們可以更進階做到另一個層次:那就是依照每月支出,以4%法則推算出退休金之後,把這筆退休金拿來投資一項每年可以穩定獲取4%或大於4%的工具(商品),這樣就完全不會動用到本金,每年只要靠領取配息就能過退休生活,一直到上天堂為止。 投資4%報酬率的商品 這生都花不到本金簡單來說,就是當你有了900萬元的資金之後,只要把錢投入每年有4%投資報酬率的工具上,這樣每年就有36萬元的報酬所得(股息或債息或年金),每個月就可以支出3萬元,完全不會動用到900萬本金。透過前面的4%法則算出具體退休金數字後,你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降低花費、提高存款這兩個重點上,就能提早退休。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到,在工作期間,如果存款比率越高,代表每月支出越低,長期下來,養成習慣後,退休後的生活支出自然也不會高到哪裡去,因為節儉已經成為你的日常生活習慣。而當所需準備的退休金額不用那麼高時,你就可以比別人提早退休。此外,退休金放在投資工具上時,越安穩的越好,而安穩的退休工具通常報酬率並不高,但4~5%是一個很容易達成的目標,只要長期買進ETF指數基金,或是每年穩定配息的債券基金,或是民生必需品公司的股票,每年配息大概都有4%左右。只要這些投資標的每年創造的被動收入大於(或等於)36萬元時,你就能安心退休了。所以,從現在開始,你可以立下新目標:每個月從薪水中提撥一筆錢,存錢的比率越高越好,並且把錢拿來定期投資有穩定配息的工具,如0050、0056、規模大的債券基金等,而且把每年拿到的配息繼續滾入再投資,這樣就更能縮短累積退休金的時間,退休後你每年就可以提領這4%的配息,本金依然不動,這筆錢會一直永遠為你服務。善用「4%法則」,盡早投資穩定配息的工具,這就是提早退休的魔術數字啊!本文摘自《Money錢》更多退休金大小事↘↘↘。《為什麼你的退休金只有別人的一半?》找出好的進場點, 就能避免虧損嗎?。「我能不能提早退休呢?」 先評估有沒有6項條件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8-17 科別.骨科.復健
足底筋膜炎爆痛反覆發作 3招運動腳跟變輕鬆
工作需要久走、久站的上班族,是足底筋膜炎的好發族群,不少患者雖然接受治療,症狀有稍緩解,但只要隔段時間老毛病就會再復發。物理治療師林惠玲指出,平時可多做三招規律伸展運動,分別是「前足底筋膜伸展」、「小腿後肌伸展」與「腳底滾球」,可降低復發機率。從事服務業的薛先生,工作時需要久走久站,從幾年前起卻出現早上醒來腳踏地時,腳底爆痛,走路時腳跟還特別痛,只要久站就更痛,經就醫診斷為足底筋膜炎。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物理治療師林惠玲表示,足底筋膜是腳底足弓的主要支撐,能吸收走路時所產生的反作用力。任何可能導致足底筋膜不正常拉力情形,都有可能造成足底筋膜炎,像是高足弓或扁平足、體重過重、愛穿高跟鞋,或習慣用足跟蹬地者,都是好發族群。特別是工作需要久站、久走,或腿後肌較僵硬者,不僅容易有足底筋膜炎,還會常復發。林惠玲說,在治療上可用熱敷、電療及超音波等物理治療方式止痛,一般需要治療半年以上。最新的治療新趨勢則是用震波治療,非侵入性的震波治療能活化細胞並加速組織再生,緩解疼痛,不僅治療效果更深層,也能加速緩解疼痛。林惠玲並示範三招預防足底筋膜炎「復發」,患者可以做的規律伸展運動。第一招「前足底筋膜伸展」,以手指與腳底交扣,往上往後拉30至60秒至腳底微微緊繃,每天1到2回,可牽拉腳底及腳後跟的肌肉與肌腱,達伸展效果。第二招「小腿後肌伸展」,以弓箭步伸展小腿後側,可達牽拉腳後跟肌肉的效果,或使用拉筋板伸展,效果更好。第三招「腳底滾球」,發作初期可先以軟網球,在腳底畫圓輕踩3至5分鐘;足底筋膜炎的後期可選較硬一點的球,如棒球等,以深層按摩足方肌、足弓肌群等足底肌肉,達到放鬆足底筋膜的效果。提醒做這運動時,足底踩球不可過度放鬆,每天最多5分鐘。
-
2020-08-16 科別.骨科.復健
健保大數據/頸椎椎間盤病變 4大醫療院所
三軍總醫院頸椎手術選擇多 內視鏡全台少有全國「頸椎椎間盤病變」門診就診人數,由骨科聞名的三軍總醫院奪冠,成為排行榜前三名中唯一的醫學中心。三軍總醫院脊椎骨科主治醫師陳秋銘分析,可能與三總在頸椎手術治療方面,相較於其他醫院有更多元手術選擇有關,甚至連目前台灣少有人在做的頸椎內視鏡都可提供服務。陳秋銘解釋,三總頸椎手術方式選擇多,可以為患者提供最適合的手術,治療滿意度高,做出口碑。再加上三總本身就以骨科聞名,自然吸引不少頸椎、肩膀、後背疼痛的患者就醫。另外,國軍弟兄負重容易出現腰椎椎間盤突出問題,到三總就診,可能也會連帶發現頸椎問題。一般醫療院所執行人工頸椎手術多為脊椎融合術、頸椎椎間盤切除術或微創手術。陳秋銘說,頸椎內視鏡手術相對上述傳統手術是較新穎的方式,國內很少有醫院有在做,但三總有培訓相關專業醫師及設備。頸椎內視鏡手術雖無健保給付,但術後傷口僅1公分,是現有頸椎手術中最微創。但頸椎內視鏡手術並非每位患者都適用,陳秋銘表示,內視鏡手術專門治療頸椎椎間盤突出,且可否使用全視病灶位置而定,椎間盤突出位置在後外側才適合。若是椎間盤突出在前位或有頸椎狹窄問題,陳秋銘建議選擇傳統手術,如脊椎融合術、頸椎椎間盤切除術等較為合適。患者在選擇手術方法前,務必與骨科醫師討論。 林口長庚避免頸椎疾病 不要墊高枕頭治療頸椎椎間盤病變手術以脊椎融合術、椎間盤切除術為主要手術方式,而這兩種手術執行數都由林口長庚奪下冠軍。林口長庚骨科部脊椎科主任賴伯亮表示,頸椎椎間盤病變隨著人口老化加上「低頭」的不良習慣,加速疾病的發生,其餘的原因多為外傷所致。頸椎椎間盤病變最常使用的兩種手術為脊椎融合術、椎間盤切除術,兩種皆是從脖子前側的頸椎周邊肌肉畫開傷口,脊椎融合術則是利用顯微鏡放置人工墊片或是患者自身骨頭,以放鬆肌肉,改善神經狹窄導致的四肢麻痛感。椎間盤切除術則是磨掉椎間盤突出處,再視需求植入人工椎間盤。賴伯亮表示,林口長庚對於這兩種手術都有專門團隊,包含腦神經外科、脊椎科醫師等,主要的顯微鏡設備足夠,且複雜的頸椎椎間盤病變,也都能搭配不同的團隊處理。賴伯亮表示,頸椎椎間盤病變常被誤為五十肩,常有診斷錯誤,導致開錯位置送來林口長庚協助的案例。他呼籲,民眾盡可能預防頸椎椎間盤病變,降低低頭看手機、電腦的時間,特別是不要墊高枕頭,頭部跟身體呈現「L型」,此舉是頸椎椎間盤病變患者最常做的動作。當手部、肩頸麻痛感超過兩個月,透過復健等方式都沒辦法改善,就得懷疑是其他疾病引起。高雄七賢脊椎外科全程顯微手術 確保病患安全高雄七賢脊椎外科醫院是全台第一家獲衛福部核准創設的脊椎外科醫院,醫療設備比照醫學中心等級,吸引不少患者求治。院長黃旭霖表示,醫院除以高頻熱凝療法治療頸椎問題,更採用顯微手術置換人工頸椎,安全性更高。3C產品盛行,低頭族增多,不只年輕人滑手機滑到頸椎出毛病,銀髮個案也愈來愈多。有人因頸椎退化或壓迫神經,痛到手臂乏力,最終接受人工頸椎置換,七賢脊椎外科一個月就開幾十台刀。副院長蔡東翰表示,頸椎有七節,統管的神經系統僅次於大腦。一般頸椎造成的病變約可分為神經根型、脊髓型、自主神經型多種,輕則手麻、畏光、頭痛、胸悶,嚴重的會下肢癱瘓,多數醫院只注意到神經根型、脊髓型症狀,七賢脊椎外科則注意到較少被關照的交感神經型,解決許多病患困擾。院長黃旭霖表示,醫院除器械設備及「護病比」比照醫學中心等級,更網羅神經外科專業團隊。脊椎治療部分發展無鋼釘手術,開頸椎也採用顯微鏡手術,全程在顯微鏡底下操作,病人安全更有保障。黃旭霖說,過去置換人工頸椎,是將椎間盤切除再融進骨塊,骨塊分為自費及健保給付;另種選擇是換上陶瓷等材質的「活動關節」,不過費用偏高。不管哪種,手術時間及安全性都差不多,患者可視經濟能力決定。新北市佑達骨外科診所找到問題根源 才能對症解痛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位在新北市永和區的佑達骨外科診所,是基層診所頸椎椎間盤病變門診人數第一名。院長蔡宗穎表示,診治上會先了解病患不舒服的臨床徵狀,再從病痛的源頭治療,如果單純治療疼痛部位,並沒有解決病患的問題。「許多病患照了X光片無異狀,但身體還是不舒服。」蔡宗穎指出,一般民眾就診都會照X光,若無大礙醫師就會開藥、叮囑多休息。但很多問題並不是靠吃藥就能解決,身體的軟組織或韌帶受傷,無法靠X光找出來。蔡宗穎說,除了X光,還會配合超音波檢查,例如,病患腳踝扭傷,還會有撕裂傷,就可透過超音波定位出受傷確切位置,增加治療效果。他舉例,上班族因長時間久坐,覺得膝蓋不舒服,但其實根本問題是在臀部,因骨盆不穩造成臀部的薦髂韌帶受傷,因為不舒服進而改用大腿外側筋膜活動,才導致膝蓋磨損疼痛。他說,如果是扁平足治療,會看足弓是否對稱,但問題在於小腿肚筋太緊、有沾黏,或足弓不正內翻導致腳背延長,筋膜才會被拉扯。病患感覺到「疼痛」是結果,醫師要像偵探一樣找病痛源頭。蔡宗穎表示,只有10%的病患需要手術治療。一般診所會建議病患多休息,但他認為,要找到病患的「弱連結」,加強比較弱的部位,讓筋膜放鬆,搭配物理治療等一條龍治療,讓關節活動穩定度更好,進而得到改善,這也是診所的治療特色。
-
2020-08-14 科別.泌尿腎臟
上班族女子腎病變須洗腎 在家睡覺就能洗
28歲上班族陳姓女子4年前因腎病變開始洗腎,她怕痛、怕打針,平日又要上班,為解決困擾,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醫師建議她選擇全自動腹膜透析,晚上睡覺前將腹部導管接上機器,睡醒後就洗完腎,讓她可繼續維持正常生活。大千綜合醫院腎臟內科主任李明彰表示,台灣洗腎的盛行率和發生率都是全球第一,隨著洗腎方式日新月異,現行發展出全自動腹膜透析,讓病人在家睡覺時就能完成洗腎,不須奔波醫院,也能維持正常生活,省去許多麻煩。他指出,一般洗腎方式分為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醫師會依病人需求和方便性給予治療建議,讓病人考量自身狀況做選擇;新型的全自動腹膜透析在家睡覺就能洗腎,且使用方便不需頻繁更換腹膜透析液,同時減少奔波醫院的時間,讓病人的生活品質更加完善。李明彰分享案例指出,除了上班的上班族女子,80歲的王姓老婦10年前因腎臟癌切除左腎,但因高血壓併發尿毒症需要洗腎,但她是獨居老人,生活雖可以自理,但常跑醫院很麻煩,因此也選擇全自動腹膜透析,每月只要回診一次,目前狀況很穩定。李明彰表示,腹膜透析是利用自己的腹膜來交換毒素,所以會洗出比較多中大分子的毒素和電解質如磷、鉀等,同時腎功能可維持較久,因此在食物和水分的攝取限制較少。由於腹膜透析是每天穩定慢慢治療,對血壓和水分的變動較小,長期下來對心肺功能的影響也較小,全自動腹膜透析可健保給付,因此除非病人曾接受過腹腔重大手術,腹膜透析幾乎適用每位腎友,也更方便。
-
2020-08-13 科別.新陳代謝
胰島素控糖最佳 醫師駁洗腎傳言
我國糖尿病患者多達200萬人,9成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這類患者因胰島素阻抗及分泌不足,需使用口服藥物搭配胰島素控制血糖,但不少患者對胰島素存有迷思,認為胰島素會導致洗腎,反而求助偏方治療。醫師呼籲,胰島素是所有藥物中控糖效果最佳的,類似人體自己產生的荷爾蒙,愈早介入使用控制血糖反而能擺脫洗腎風險。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和紀念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內科主任林昆德表示,第二型糖友因胰島素阻抗,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差,使主要分泌胰島素的胰島β細胞產生代償而過勞,接著逐漸凋零。因無法有效製造胰島素,患者血糖不斷飆高;但臨床上有太多患者誤以為是施打胰島素才使胰島β細胞死亡,其實這完全是錯誤觀念。林昆德指出,糖友若及早使用胰島素,在血糖控制上會有很大的效果,過往曾有患者使用口服降血糖藥物並搭配胰島素半年後,血糖控制穩定,目前僅需服用少量口服降血糖藥物即可。林昆德表示,第二代長效型胰島素與過去胰島素相比,最大好處為施打時間不再受限,過去若是每天固定早上7點施打,就連假日也得特地在7點起床施打再繼續睡回籠覺,對許多上班族而言是極大的困擾,但第二代長效型胰島素的時間不用這麼絕對,若是固定早上施打,只要早上找一個時間記得施打即可,無需對時間錙銖必較。不過,對於糖友而言,最擔心的就是在外打針麻煩,在意他人的眼光,林昆德說,第二代長效型胰島素一天僅需施打一次,找一個在家方便施打的時間就好,不必像過去一樣偷偷摸摸到廁所施打,讓糖友的接受度提升了許多。
-
2020-08-12 橘世代.健康橘
上班久坐害自己腰痠背痛 想緩解要常做兩件事
50歲的阿梅是資深公務人員,天天坐在辦公室,年輕時一聚精會神處理公文,再回過頭看著牆上的時鐘,驚覺兩小時早已過去;如今稍微久坐,就嚴重腰痠背痛,讓她不禁感嘆自己的年紀。其實,久坐辦公室要避免痠痛,專家建議做好拉筋、肌力訓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國人每天平均要坐5.9小時,依衛福部國健署定義,連續坐6小時以上便是久坐。腰痠背痛一族,只要減少久坐,就能讓血液循環變好、肌肉不退化,更至連思考都會變清晰。●辦公室腰痠背痛不要來 隨時拉筋最有效國立體育大學運動與健康科學院院長湯文慈說,在辦公室維持同個姿勢不動,體內受力點固定,血液循環等就會受影響,容易腰痠背痛。建議橘世代上班族,休息時間可以定時健康操與伸展動作,如果只能坐著,則以伸懶腰、拉直腿、扭腳踝。若上班時間有站起來的機會,如等電梯、走去影印東西等,建議做一做弓箭步,湯文慈提醒,別小看簡單的一個弓箭步,透過拉扯下肢筋骨,使這個動作不僅伸展腿部,同時也能減緩腰部久坐造成的不適感。其實可以利用零碎時間,分階段執行積少成多,拉筋效果一樣好。●好怕認真工作忘記站起身 沒事多喝水有用一定有不少人有類似經驗,太專心坐在座位上處理公文、寫程式、劃設計圖或打稿等,等再站起來時可能已經是午休或下班時間,湯文慈建議「多喝水」可以是解決問題的最佳答案。她解釋,記得喝水就會有尿意跑廁所,用生理反應作為「鬧鐘」,裝水也是起身離開座位理由。●肌力訓練好腰力 只需在家準備兩瓶礦泉水或毛巾肌力訓練其實很簡單,居家也可以是健身房,手握彈力帶兩側末端,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踩住彈力帶往下蹲,可以強化下肢肌力;也可手扶穩桌子或家具,穿運動鞋各踩一條抹布來回移動,彷彿像跑步機,用來訓練下肢肌群為主,但過程中手部不能離開扶手,以保持安全。湯文慈提醒,很多橘世代上班族為了打拚,而忘記運動重要性,誤以為退休後再運動還來得及,存股本及保留肌肉抗老化必須趁早;研究指出,久坐者可以靠每天運動30分鐘延長壽命,適度運動可以增強防護力,只需準備兩瓶礦泉水或毛巾,就能在家達到運動效果。健康精選延伸閱讀↘↘↘。低頭族注意!靠一顆球自救「遠離肩頸痛」。樂齡族肌不可失 在家也能練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8-09 新聞.健康知識+
「嗅」出工作效率 好氣味大腦更專注
在家工作想專心並提高效率,「味道」是關鍵!研究顯示,香氣有助於幫助人們更專心,刺激大腦思考,尤其對於因為疫情在家工作需要專注度的上班族,選擇適合的香氛是關鍵。美國的消費數據也顯示,自疫情爆發以來,香氛蠟燭銷售量比起去年同期攀升了13%。迷迭香和鼠尾草,歐薄荷(或名為胡椒薄荷)的香氛適合需要集中精神的工作時段,薰衣草的氣味則適合結束工作後的放鬆時間。《Quartz》報導,過去辦公室普遍希望營造「無氣味」環境,認為鄰座同事的菸味和香水味,或是茶水間的食物味,都會干擾人工作。然而因疫情轉為在家工作,舒適的氣味反而有助於提升工作專注度,刺激大腦思考。《氣味的未來》的CEO,同時也是香水研究專家Olivia Jezler表示,氣味會在無意間影響每個人,不管程度多寡。她在2016年的實驗中,提供香草味道和檸檬味道的黏土給受測者捏塑型狀,結果表示,有味道的黏土可以引導受測者捏出更整齊、完整的形狀,也證明氣味有助於提高人們的工作能力。英國諾桑比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Mark Moss也認為,香氣可以幫助人們更專注、更放鬆,刺激大腦運轉。他舉例,當人們呼吸到帶有融合迷迭香和鼠尾草的精油,其氣味分子會被血液吸收,進而幫助記憶力。不過Mark建議,在家工作不要全天候使用過於濃厚且單一的味道,應間歇性、根據時間選擇,免得造成反效果。【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8-09 養生.營養食譜
周末預備煮 下班快速上菜
現代人相當忙碌,「常備菜」變成很熱門的料理方式,概念是把食材預先處理或半處理好,使用醃漬或涼拌的料理方式,讓忙碌的上班族下班後,也能在家快速上桌開飯。元氣雞湯麵線食材(1人份):去骨雞腿肉1片、蒜頭3瓣、靑蔥1小把、麵線1把、米酒1小匙、鹽、胡椒粉、食用油、枸杞各適量,水500c.c.作法:1. 蒜頭切片;靑蔥切蔥花;雞肉切塊。2. 鍋中開中小火,雞肉下鍋煸出油,將雞肉推至鍋邊,蒜片下鍋煸出香氣,倒入水煮滾;加入米酒、枸杞、鹽、胡椒粉,煮滾後再煮2分鐘即為雞湯。3. 另起一鍋水,滾後放入麵線,煮至喜歡的硬度後撈起,放入碗中,加入雞湯後撒上蔥花即可。TIP:煸雞油時記得雞皮朝下,利用雞肉本身的油脂更添雞湯鮮美,雞湯也不會油膩。胡麻姑姑肉片捲食材(2人):雞蛋豆腐1盒、胡麻醬適量、牛肉片6片、鴻喜菇1包、太白粉少許、蔥花、白芝麻粒、食用油各適量作法:1. 靑蔥切蔥花;鴻喜菇切去底部,用手剝成小束;雞蛋豆腐切厚片。2. 牛肉片上面放雞蛋豆腐,將牛肉片捲起。3. 鍋子開中火倒入油潤鍋,放入捲好的肉片捲,煎至兩面金黃,將牛肉捲推至鍋邊,鴻喜菇下鍋拌炒,蓋上鍋蓋,一起燜煮1分鐘。4. 打開鍋蓋拌炒至鴻喜菇成金黃上色,淋上胡麻醬,再撒上白芝麻粒、蔥花就完成囉。TIP:牛肉片捲起雞蛋豆腐時,尾端撒上少許太白粉,可以幫助黏合。莎莎酸辣蝦食材 (2人份):薑片3片、蔥1根、米酒、魚露各1大匙、蒜頭4瓣、辣椒2根、香菜2株、蝦子8尾、檸檬汁1大匙、糖1/2大匙、小番茄10顆作法:1. 蒜頭切碎、辣椒切碎、香菜略切;水滾後放入薑片及蔥段,蝦子下鍋後加入米酒,燙至蝦子彎曲後撈起,放入冰水中冰鎭後口感更Q彈,剝除蝦頭及蝦殼,切開蝦背去除腸泥後備用。2. 小番茄、糖及檸檬汁打成番茄醬。將番茄醬倒入碗中,依序加入香菜、辣椒碎、蒜碎,攪拌均勻成莎莎醬。3. 莎莎醬加入魚露(可依個人喜好調整口味),再加入蝦仁拌勻就完成囉。TIP:莎莎醬是墨西哥菜中很常見的醬料,很容易做,和所有食材都百搭,搭肉類、海鮮、沙拉或是麵包、玉米片一起吃都相當適合。滷好一鍋肉,下飯好美味滷豬腳、白菜滷、滷三寶、滷雞腿、古早味紅燒肉等,煮好依所需份量分裝,下班時,只要解凍後就能快速覆熱上桌。可口涼拌菜,也是常備小菜百香涼拌南瓜、涼拌大頭菜、和風涼拌洋蔥、涼拌毛豆等等,周末做好這些隨時可取用的涼拌菜,想吃時就隨時美味上桌。善用好醬料,事半又功倍想隨時煮一碗湯麵、燴飯都能快速上菜,就要善用各式市售或是自製醬料,蔥醬、油漬菇及高湯粉或高湯等,都是美味的祕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電鍋、電子鍋讓你不用顧爐火,微波、電鍋幫你加熱自製調理包,廚房食物處理機幫你節省備料時間、快速完成美味料理。
-
2020-08-08 養生.抗老養生
台大醫院新任院長吳明賢的養生祕訣/平日八字養生 假日「相反休假法」
台大醫院新任院長吳明賢,現年56歲,被問到個人養生祕訣,他的回答簡單有力:「養身在動,養心在靜。」這是他在上班日的養生心法;至於假日,則是採取「相反休假法」,讓身心真正休息。「養身必先養心」,吳明賢說,若能做到身體在動、飯好好吃、心靜得下來、好好睡覺、保持心情愉快,人就不太會生病。但現代生活步調緊湊、3C產品發達,人心很難靜下來,運動量也不夠。睡不夠、心不靜,長期下來,健康勢必出問題。養心在靜,行醫30多年,吳明賢每天一大早開晨會,一看診就是一整天,還要查房,大量消耗心力。他早睡早起,保持好精神和體力。偶爾覺得心煩時,他便專心讀書,就不會胡思亂想,心就靜下來。吳明賢每天走路上下班,醫院工作也需要頻繁走動,日行萬步是家常便飯。升任院長後,開始有專車接送,讓他走路量變少,他計畫下班後要額外再去走一走,這是養身在動。即使吳明賢每天走很多路,他深知「勞動」和「運動」不同,只要周末沒有會議,必定與兩三同學好友爬郊山。吳明賢說,爬山時也不能胡思亂想,腦袋真正放空,以免危險,其實任何運動都會有這個效果,所以人在運動後會格外愉快舒暢,這是勞動所不能達到的。「研究證實,上班族生活靜態,休息時若繼續呼呼大睡,往往會愈睡愈累。」吳明賢提醒,最好休假時做一點和上班時相反的事,所以他一直採取「相反休假法」。由於平常耗腦力、身體沒有什機會活動,吳明賢會利用休假時讓身體動一動,頭腦則放空。然而,如果平常是做勞動流汗體力活的人,建議休假時可從事靜態活動。吳明賢小檔案 年齡:56歲專長:一般內科學、腸胃學、分子生物學、醫學教育、流行病學現職:台大醫院院長、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台灣內科醫學會秘書長給病人的一句話生病想盡快痊癒,除了要有好的醫療,心態也很重要,很多研究證實,正面樂觀面對病情,並與醫療團隊合作,才可得到最好的療效和恢復。
-
2020-08-05 癌症.乳癌
乳癌≠絕症! 醫師解密:整理提高存活率這件事一定要做
一名54歲女上班族,四年前確診荷爾蒙受體陽性第二期乳癌,服用抗荷爾蒙口服藥物後,病情控制得宜。不料後來回診時發現癌細胞有脊椎轉移,甚至出現肺積水症狀,但若接受化學治療,副作用會影響日常生活及外表,患者不願因此丟掉工作,剛好借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為由不願回診,好在經醫護人員勸導後,積極治療病情才能再次得到穩定控制。 抗癌藥種類多元 正確治療提供生活品質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吳世重醫師表示,因為擔心副作用而不敢化療,這是不正確的觀念,以現今抗癌藥物的進步,大多能把癌症控制並減少副作用發生。以上述案例為例,當初患者檢查時癌指數高達200多,正常值為30以下,是標準的7-8倍,經安撫及充足的衛教後,建議使用抗荷爾蒙藥物搭配標靶藥物CDK4/6 抑制劑治療,最後病情逐漸穩定外,還能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不會出現落髮、嘔心等副作用影響工作,還能透過健保給付降低日常經濟負擔。 積極回診治療 勿把疫情當藉口 吳世重醫師提到,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乳癌病友抱怨回診需要常進出醫院,擔心會提高感染病毒的風險,甚至把它當作藉口而拒絕回診或中斷治療,其實,醫院已做好完善的防疫措施,進入院內需要量體溫、雙手消毒、必須配戴口罩等,相對於一些不知名的場所,反而更安全,切勿道聽塗說,引起過份擔憂。吳醫師補充說,若有任何困難和壓力,可透過院內支援系統協助跨過難關,例如個管師、病友團體、社工師等,互相陪伴並不孤單,請積極接受治療。 民俗偏方誤病情 遵循醫囑治療才有效 吳世重醫師呼籲,乳癌不是絕症,配合醫院正規抗癌治療,生存機會很高,甚至可以長期穩定病情,日常生活如同正常人無異,不要相信偏方、民俗療法等無科學根據證實的治療方式,病情拖延下去,一不小心會更加嚴重!(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胸部有硬塊不一定是乳癌! 每個人都要會的簡易自我檢查法 乳癌不一定會先在乳房摸到硬塊! 這些部位也要注意
-
2020-08-04 橘世代.時尚橘
年輕拍戲傷壞身 48歲方馨很注重「保養」吃什麼?
方馨演出民視唐美雲歌仔戲「孟婆客棧」,日前才剛殺青,新潮又時髦的古裝造型下,包裹著她姣好身材、修長纖細美腿,每回只要她秀出白皙、零贅肉鉛筆腿,立刻就能引發網友熱議,讚她凍齡好體態。即將過48歲生日的她,今年24歲的女兒芊芊已踏入社會當個上班族,母女倆走在路上根本是姐妹花,她曾分享自己保養秘訣,透露「每餐只吃七分飽」,特別重視早餐的質與量,認為早餐一定要吃對的食物也要吃飽,每日喝足2000cc的水,此外,也保持固定運動習慣。過去方馨因拍戲日夜顛倒,導致身體循環不佳,睡眠太少、皮膚也出現狀況,為了改善身體狀況,她試過不少方法,直到找到最適合自己膚質的保養方式。除了擦保養品外,吃的也很重要,「膠原蛋白粉啊、玻尿酸、胎盤粉,都是可以幫你保養,這都是保持你好體力、好氣色的方式。」表示女人應該要多愛自己,不管幾歲都能亮麗登場。更多精選延伸特輯↘↘↘。王瞳「苦命女王」水裡來火裡去 自認凍齡要趁早。別人為減肥不吃晚餐 54歲方文琳卻只吃晚餐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8-03 科別.骨科.復健
睡醒老是肩膀僵硬、腰酸背痛?醫教簡單3撇步助改善睡眠
不少人常常會有睡醒覺得越睡越累的感覺,常常肩膀僵硬、腰酸背痛、甚至嚴重一點還會有落枕的情況出現,不良的睡覺姿勢往往無法讓人有良好的休息品質,且容易讓身體狀況變差。究竟不良的睡姿是否對於身體會有哪些影響?又該如何改變睡姿?來看復健科輝馥診所許嘉麟醫師怎麼說。如何調整睡姿提升睡眠舒適度?許嘉麟醫師表示,單以睡覺的姿勢而言,並沒有絕對的「正確姿勢」,睡覺時人體為了避免某部位受壓過度,在睡眠期間會有將近20-40次左右的翻身過程,因此睡覺姿勢應以自己舒適為主,過度的調整反而容易影響睡眠品質,甚至因此失眠或間接影響到身體狀態。例如習慣側睡的人若聽從他人建議硬是改成正睡,睡姿還沒調整習慣可能就得先面對失眠的窘境。不過若想要讓自己睡眠增加舒適度,醫師建議可以使用長枕頭或捲棉被等,抱著做支撐或者夾在大腿間,以增加舒適度。而許多如加護病房的患者等無法自行翻身的特殊族群,醫師通常會在每兩個小時將病人翻身成「辛式臥位」,這個姿勢就像前述所說的類似,看似側躺,但會在胸口、大腿、背後放上枕頭,讓對側關節處以及背部都有枕頭支撐,增加舒適度。床具挑選重點在翻身,如何挑選?許嘉麟醫師表示,如前述所提到的,即便在睡眠狀態身體也會自己翻身,因此能使身體「正常翻身」便是挑選枕頭、床具等相當重要的原則。有些床具過軟或是不均勻,躺下去後身體很難翻身,像陷到懶骨頭裡,剛躺下是很舒服,但是腰部沒有支持,移動上會較為困難,再加上壓力會集中在腰部,身體的局部便會受壓過多,若加上沒有適當的支持點讓身體翻動,或是自己身體力量較弱,便會持續受壓,造成睡眠品質不佳。反之,若是床具過硬或是自己過瘦,骨突處明顯易受壓,便會讓局部壓力過大,產生不適,整個晚上便會翻來覆去,睡醒後會像跑了馬拉松一樣很累。因此民眾在挑選床具時,不論是選床或枕頭,務必實際躺躺看,盡量避免任何人告訴你意見左右你的想法,可試躺約10分鐘,枕頭高度、硬度、床柔軟度等,身體自己就會知道答案了,便能知道自己適合軟一點或硬一點的床具。除此之外,無論是枕頭還是床墊或是床單,都必需是「透氣」的材質,濕氣也是常被忽略的睡眠問題,若是床墊不透氣、表布品質差、或直接睡在地板上,身體會感覺悶濕,便會增加翻身機會,或是多夢,在在都會降低睡眠品質。醫師也特別提醒,若是已經有睡醒會酸痛、僵硬的人,睡覺務必要在躺在床上睡,不要趴在桌上也不要坐在椅子上,避免造成脖子僵硬,嚴重甚至會造成頸椎壓迫到、神經壓迫,產生有手麻的問題,反而難處理。睡醒腰酸背痛?比挑枕頭更重要的是?除了挑選適合自己的床具,許嘉麟醫師也表示,在睡姿與睡眠關係中,多數人認為身體不適源自於自己沒睡好,但其實倒果為因,常見是因為身體不適才讓睡眠品質也跟著下降。如常見於女性上班族的肌筋膜症候群、在五十歲前後容易出現的五十肩、打呼連連但實際上睡眠品質很差的睡眠呼吸中止症、較為少見但也會影響的心臟灌流不足等問題,這些都會影響到睡眠。因此醫師常會提醒就診民眾,若有發現到自己身上有任何狀況,應盡早改善,並從飲食、運動、壓力、日常生活壓力調整、工作型態等提升自我的健康度,讓身體修補功能增強,才是真正的治本,會比一昧的買高級枕頭、床墊或是睡前刻意調整睡姿更加重要。(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08-02 養生.健康瘦身
別再養肚子!醫師:喝酒等於喝油 一天別超過100c.c.
不少中年「腹」爸爸挺著啤酒肚,彎腰撿東西時,視線可能被大肚腩遮住;午休時,別人可以趴在桌上睡覺,但大肚男卻只能頭仰著天,靠在椅背上睡覺。啤酒肚可能真的是喝酒喝出來的,有醫師分享,真的有「只因戒酒,半年就減去近20公斤」,跟圓滾滾肚子說再見的成功案例。不動、亂吃、壓力大 養出大肚腩若找出一群啤酒肚爸爸,讓爸爸們自行勾選有哪些不良生活習慣,書田診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柏臣認為,「長期不運動」、「飲食習慣差」及「壓力太大」等三大選項,恐怕是所有啤酒肚爸爸的必選壞習慣,另外,一定有不少爸爸會在「喝酒」選項打勾。陳柏臣說,中年爸爸代謝慢,但忙碌的上班生活,讓爸爸們不僅午餐亂吃,又沒有習慣透過多攝取蔬菜、水果,讓纖維質提供身體飽足感,還有很多應酬要顧,精緻澱粉類、油脂攝取過多,營養素攝取不均衡,再加上不運動、長時間久坐,很容易導致腹部的脂肪堆積。壓力影響睡眠 易報復性飲食另外,現代上班族常加班、熬夜,當壓力過大,也是造成老爸肥胖的元凶。陳柏臣解釋,壓力容易使睡眠變差,進一步造成血壓不平衡,起初雖然會讓人消瘦,但隨著時間推演,隨即而來的是為了填飽空虛的肚子,渴望吃更多的「報復性」飲食,暴飲暴食而累積脂肪。啤酒肚雖然只是一個形容詞,但肚子大真的跟喝啤酒有關係,不只啤酒,只要含有酒精成分,長期喝下高熱量的酒,脂肪就會累積在腹部。陳柏臣說,希望民眾可以記住「喝酒等於喝油 」觀念,若愛好品酒,建議選擇紅酒或麥製酒類,一天不可攝取超過100c.c.。男性脂肪 多囤積在上腹很多人會好奇為何男性更容易「養出」啤酒肚,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仁說,這其實和體內分泌的荷爾蒙種類有關。他解釋,為了保護子宮,女性荷爾蒙會使脂肪囤積在下半身,如大腿、臀部,但男性因為沒有明顯女性荷爾蒙,脂肪更容易累積在上腹部。相對於女性來說,男性更容易在上腹部囤積脂肪,也與肚子脂肪周轉率較快有關,上腹部內臟的脂肪是流動的脂肪,雖流出快速,但進入累積的速度也比上肢下肢更迅速。蕭敦仁說,一旦吃進去的熱量大於身體所需的熱量,多出來的熱量就會在肝臟被轉換成脂肪囤積。擺脫啤酒肚 飲食重於運動因為人體每一天都在老化,尤其在25歲以後,每年肌肉量下降,與肌肉量成正相關的基礎代謝率就會受影響,每年也隨之下降1%。蕭敦仁笑著說,通常變胖都是全身一起胖,但因為肚子累積脂肪的速度較快,手腳相對好像比較纖細,才會造成四肢纖瘦,唯獨肚子圓滾滾的現象。說到保持身材,多數人馬上會聯想到運動,但其實「飲食」比運動更加重要。一般而言,訂製體重控制計畫,飲食與運動控制以7比3為標準,對於體態過胖的啤酒肚爸爸而言,則需更加偏向「飲食」,等到啤酒肚爸爸成功脫離肚腩,體態恢復標準,就可以運動控制體重為主。蕭敦仁說,飲食控制不等於節食,採取不適當節食,起初會瘦得又快又明顯,但一段時間後,肌肉大量消耗,代表每日自然消耗熱量的基礎代謝率隨之下降,反而易迅速復胖,也就是醫學上稱的「溜溜球效應」。建議應和營養師討論出適合自己的飲食模式。
-
2020-08-02 養生.健康瘦身
瘦小腹別急著衝健身房!重訓錯誤憋氣嚴重恐致腦中風
邁入中年的爸爸們因代謝變慢,多少都會有「腹部肥胖」的特徵,也煩惱身材走樣。雙和醫院物理治療師鐘鴻甯建議,可以掌握「運動533守則」,一周運動5次、每次30分鐘(可分次)、讓心跳維持在每分鐘130下左右。如果原本沒有運動習慣,運動初期應該選擇有氧運動,先雕塑身形、提升肌耐力後,再搭配重訓增強肌肉量。勞動不是運動 工作空檔爬梯不管工作屬於需依靠勞力的藍領階級,或是上班族爸爸,因為平時工作勞累,多數不會特別找時間運動。但年過40歲邁入中年後,除了活動量不像青壯年時期頻繁,身體代謝也會降低,鐘鴻甯提醒,上班的勞力不等於運動量,應要培養規律的運動習慣。上班族爸爸可以利用上下班通勤時間或午休,做「半蹲」的動作,透過下半身帶動腹部的運動肌群,訓練肌肉。吃完午、晚餐不建議直接坐下或是躺著,可慢慢走路半個小時,或走樓梯讓食物消化。雕塑體態 從全身式有氧開始鐘鴻甯說,如果需要長時間坐在位子上辦公,只要坐在椅子的前端,將腳慢慢抬離地面再放下,運動的時候透過腹式呼吸,吸氣時腹部凸起,吐氣時讓腹部自然凹下,就可簡單訓練到核心肌群。此外,建議改走樓梯,雖然比較累,但也可增加一天的運動量。如果想要雕塑體態,鐘鴻甯建議先選擇有氧運動,有氧運動種類廣泛,像棒式運動可以同時訓練到屁股、肚子的肌肉。建議有鮪魚肚困擾的爸爸們,可選擇能動到全身的有氧運動,游泳、慢跑、登山等都不錯,在家運動也可嘗試最近有名的「波比跳高強度間歇運動」。重訓錯誤憋氣 嚴重恐致中風有些人會選擇到健身房鍛鍊體能,鐘鴻甯提醒,重訓時需要透過腹式呼吸來憋氣,要是使用錯誤的方式,會造成血管壓力太大,血液中的血酸會增加,憋氣太久最糟的狀況恐會造成腦中風。如果太久沒運動,沒有評估自己的健康狀況就貿然嘗試,可能造成危險,建議漸進式運動,先增加自身的肌耐力、慢慢把運動時間拉長後,再嘗試重訓會比較適合。近年來健身運動盛行,國內外都很流行透過瑜伽、皮拉提斯等靜態運動,改變姿勢及雕塑體態。一般認為這類靜態運動比較適合女性,男性通常會覺得不好意思加入這類課程,鐘鴻甯說,不論男女性都可嘗試皮拉提斯和瑜伽,先透過拉筋讓僵硬的筋骨伸展後,後續增加有氧運動或重訓,比較不會造成運動傷害。戴著運動手環 心跳別衝太高如果擔心運動的時候無法掌握自己的血壓心跳,可以穿戴智慧手環、手錶監控,盡量維持在每分鐘心跳130下,不要超過讓心臟跳太快。如果平時心跳每分鐘約50至60下,運動時則維持在100至120下即可,一下子做太激烈的運動,會造成心臟負擔。至於沒辦法一次運動30分鐘的人,可改為一天運動3次,累積到30分鐘,運動效果也是一樣的。鐘鴻甯表示,開始運動之後不要太逞強,盡自己所能努力就好,要循序漸進達到目標,培養想運動的意願之後,再慢慢增加運動的強度跟組數,不要為了達到目標強迫運動,反而會失去效果。健身怎麼吃牛奶、茶葉蛋就夠 不必買高蛋白健身品 有鮪魚肚的爸爸們如果想要恢復以前體態,除了花時間透過運動保持身材,用餐習慣也要跟著改變,除了盡量少抽菸喝酒,如果喜愛高油、高鹽的重口味食物,也要改為低鹽低油,多攝取原始食材、少吃加工品,才會更有效果。例如,運動完後可以喝牛奶、吃茶葉蛋等增加身體蛋白質攝取,無需刻意買高蛋白粉等健身食品,不但價格較貴,身體也不需要這麼多營養。「波比跳」高強度間歇運動1.雙腳站立,與肩同寬。2.髖關節屈曲、脊椎挺直,彎曲膝蓋盡可能深蹲。蹲下後雙手撐在地面,與肩同寬。3.雙腳向後用力蹬至高平板式姿勢,完成一個伏地挺身動作。4.雙腳跳回深蹲時姿勢。5.收小腹,運用大腿肌肉使身體往上跳,回到站姿著地。提醒肥胖、體能不佳、關節不好、有心血管疾病者不建議做。建議每次最多持續1分鐘,否則姿勢可能偏離正確動作。
-
2020-07-30 科別.骨科.復健
久坐、爬樓梯…臀腿痠痛 簡易拉筋3招 緩解不適
健康版Ⅹ元氣網 推出元氣健康操3C數位科技發展迅速,對現代人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影響,各種身體痠痛逐一浮現。聯合報健康版與聯合新聞網元氣網聯手出擊,合作推出「元氣健康操」專欄,邀請專家以輕鬆方式傳授簡易的保健運動,透過文字與影音,提供居家健康操,跟著做、動一動,讓大家元氣滿滿、愈動愈年輕。你常會這裡痠、那裡痛嗎?其實可以在家裡做拉筋伸展動作改善。台安醫院運動中心教練梅世維傳授「3種臀腿拉筋伸展運動」,讓大家可舒緩身體的痠痛。現代人工作忙碌、壓力大,生活作息不正常、久坐、缺乏運動,身體常這裡痠、那裡痛,不只是中老年人,上班族也飽受肩頸、腰部、腿部等痠痛困擾。事實上,大家可以不求人,透過簡易的居家拉筋伸展運動,緩解改善身體的痠痛。拉筋方式若做錯 疼痛更嚴重許多上班族進入辦公室一坐就是一整天,很少起身活動筋骨,一旦坐太久,很多人的臀部及腿部會很緊繃,容易出現痠麻痛。台安醫院運動中心教練梅世維表示,除了久坐會造成臀腿痠痛外,有時候爬樓梯或走路走太多,也會導致大腿前側痠痠的,膝蓋產生疼痛不適。針對腰痠背痛、臀腿痠痛等問題,梅世維指出,可以透過拉筋伸展動作獲得舒緩改善,但要小心若是拉筋方式錯誤,反而會讓痠痛更為嚴重。正確的拉筋動作,可以幫助肌肉伸展、延展性的拉長,變得比較舒適,進而緩解肩膀、腰部及腿部的痠痛。閒暇動一動 每套做2至3次梅世維推薦3種簡易的居家臀腿拉筋伸展運動,包括大腿前側伸展、臀部伸展及腿部後側伸展等,建議利用閒暇時輕鬆動一動,每套動作可做2至3次,約一分鐘至一分半鐘的時間,可以有效改善現代人常見的臀部及腿部的痠痛問題。3種臀腿拉筋伸展運動腿部後側伸展1.坐姿,左腳伸直。2.右腳的腳掌貼在左腳的大腿內側。3.左腳膝蓋、腳尖朝上。4.身體坐直、臀部坐挺。5.身體朝前、腰彎下去,雙手向前伸展碰觸左腳腳踝。6.停留15秒,右腳收回,回到坐姿。7.換腳做。重複做二到三回。功效:改善腿部痠痛臀部伸展1.坐姿,左腳踩在瑜伽墊上。2.右腳像蹺二郎腿般蹺到大腿前側。3.雙手可以抱著大腿後側或是撐在身體後側。4. 腳慢慢的靠近自己5.胸口盡量向前壓,靠近蹺起的大腿6.停留15秒,右腳收回,回到坐姿。7.換腳做。重複做二到三回。功效:改善臀部痠痛大腿前側伸展1.雙腳站直。2.右手拉起右腳腳踝,大腿骨朝向地板。3.左腳單腳站好,可以微彎。4.停留15秒,放下右腳站直。5.再換腳做。重複做二到三回。功效:改善大腿痠痛
-
2020-07-27 科別.消化系統
便秘多與5因素相關 養成這6個好習慣順暢排便
對於長時間坐著工作、少喝水的女性上班族來說,隨身包包裡常備著浣腸劑,因為便秘纏身,必須透過外物刺激才能擁有「暢快」人生,不過醫師提醒,長期使用浣腸劑恐會成癮,且越用效果可能越差。超過3天沒排便即為便祕 多與5因素相關 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孫文俊指出,臨床便秘定義以時間為指標,超過3天以上沒排便,即為便秘。至於糞便的形狀及軟硬度屬於臨床症狀,如果便便形狀像一顆顆的小雞便,常與水份攝取不足有關,不會稱為便秘。而造成便秘的5大主因,分述如下: 1.飲食:水分及膳食纖維攝取不足。 2.缺乏運動:運動能刺激腸道反射。 3.藥物:有些藥物會間接影響排便,特別是精神科藥物。 4.習慣性憋便:越常憋便、排便反射性會越差,易造成排便功能異常。 5.腫瘤:直腸或左側低位大腸若有腫瘤阻塞,糞便量會越來越少。 孫文俊指出,有些人每天排便,但卻一直有便意,或覺得排不乾淨,這就是所謂的「裡急後重」(tenesmus),有這種症狀的民眾務必提高警覺,因為這可能是大腸息肉或直腸腫瘤所致。一有便意不能忍 長期使用瀉藥、浣腸劑恐有成癮疑慮 孫文俊強調,腸道腫瘤可能引發排便不順,如果伴隨著糞便形狀突然改變、出現便血等現象,且持續2周,就應該趕快就醫檢查,找出病因。在治療上,單純便秘可從飲食和運動著手,平常多喝水、多吃蔬果,每天固定運動,養成正確如廁姿勢,以及固定便便時間,一有便意,就去上廁所,超過8成的輕症便秘都能獲得改善。 至於瀉藥、浣腸劑,孫文俊不建議長期使用,因為只求速成,用瀉藥或浣腸劑來解決便秘問題,恐有成癮疑慮。再者,浣腸劑插管頭形尖銳,若使用不當,還可能讓直腸受傷。有些瀉藥透過刺激大腸收縮蠕動來促進排便,服用越久藥效就會越差。 食藥署則建議,當民眾有便秘等不適症狀,應到醫院尋求醫師診治。孫文俊指出,想要排便順暢,平時應養成固定的排便時間,或在上廁所時,雙腳踏著10至15公分高的小板凳,或是以溫水沖洗肛門等方式,就能刺激便意。(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多吃蔬果還便秘? 這些藥物都是兇手 持續便秘別輕忽! 加上7症狀可能是體內長瘤了
-
2020-07-27 養生.聰明飲食
火腿蛋+大冰奶也NG!營養師列愈吃愈想睡早餐搭配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你是不是常常這樣,每天早上打開外送平台APP、走進便利商店或早餐店都不知道要點些什麼?隨便買個早餐,到公司囫圇吞棗後就開始忙碌起來,但到了10點多就開始沒精神而呵欠連連,其實這都是早餐吃錯惹的禍。營養師要分享如何選擇正確的早餐,讓你提升白天專注力!高糖高精緻澱粉 蛋白質攝取不足有人說吃早餐是不健康的,其實吃不吃早餐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早餐吃了些什麼,回想一下我們每天的早餐,是否都是大量的精緻澱粉,像是饅頭、白吐司、麵包,再搭上含糖奶茶或紅茶呢?以下用便利商店常見的鮮食,來估算這些組合的問題。➤ 烤雞三明治配含糖豆漿 熱量:495大卡 營養素含量:碳水化合物46.6克(37.7%)、蛋白質31.4克(25.4%)、脂肪20.3克(36.9%) 糖量:25.2克(17%)➤ 火腿起司蛋堡配含糖奶茶 熱量:379大卡 營養素含量:碳水化合物58.2克(61.4%)、蛋白質14.5克(15.3%)、脂肪9.8克(23.3%) 糖量:32.7克(34.5%)➤ 鮪魚飯糰配柳橙汁 熱量:385大卡 營養素含量:碳水化合物77.3克(80.3%)、蛋白質7.6克(7.9%)、脂肪5.1克(11.9%) 糖量:36.9克(38.3%)計算這三種便利商店早餐組合後發現,三大營養素都不符合均衡飲食的比例(碳水50-60%、蛋白質15-20%、脂肪30%),甚至鮪魚飯糰與柳橙汁的組合,碳水化合物的熱量佔比超過80%。此外,這些搭配組合還有蛋白質不夠、精緻糖過高的問題。「糖」的熱量佔比竟達38%,而且每一種組合的糖含量都逼近,甚至超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糖上限量(每日熱量的5-10%)。所以好好改變早餐,讓上班表現更好吧!缺乏鈣質恐增加憂鬱機會 鮮奶取代含糖飲料降風險上班族幾乎都有營養不均衡的問題,其中最嚴重的就屬鈣質,鈣質對於上班族非常重要,不只與骨骼健康有關,也與神經有關,若攝取不足也可能造成情緒低落。日本研究發現,乳製品和鈣質攝取不足的女性上班族,發生憂鬱症的風險顯著提高,若可以補充足夠的鈣質或乳製品,憂鬱症的風險則大幅減低。一直以來,我們的鈣質攝取狀況十分不好,根據102-105年國民營養調查,19–44歲男性與女性的鈣質攝取量僅分別達到建議量的50%與46%,鈣質最佳來源是鮮奶,相較於其他飲品,鮮奶的鈣質含量是豆漿的6.6倍、奶茶的9倍、果汁的33倍。精緻糖攝取過多 易產生昏昏欲睡、疲勞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每天攝取2杯乳製品(每杯240毫升),以食品成分資料庫的數據,一盒230毫升的盒裝鮮奶可以提供近230毫克的鈣質,若一天2杯就可以補充近460毫克的鈣質,補足鈣質不足的缺口。除了鈣質,掌管能量代謝的維生素B2也是剛好在建議量的標準而已,若飲食再不均衡時就可能有攝取不足的風險。在維生素B2方面,每盒鮮奶有近0.4毫克的含量,每天喝2杯能補充近0.8毫克,幾乎達到建議攝取量的50%。過去有學者推測,精緻糖會促使血清素分泌而產生昏昏欲睡的感覺,所以早上若攝取含糖飲料和較多的精緻澱粉,就容易在10點、11點感到疲累與昏沉。營養師建議早餐避免喝含糖飲料,必且選擇更多的優質蛋白質。因此推薦用鮮奶取代含糖飲料,不僅提高蛋白質攝取,又能補充鈣質和維生素B2,讓我們活力好,上班表現更好。健康早餐選擇少 營養師建議這樣搭配健康早餐的選擇不多,早上也很難吃到蔬菜,但如果我們一點一滴地從最簡單的地方做起,像是多一點蛋白質、補一點水果,在其他餐食補充回早餐不足的營養,營養師就以上述的NG搭配進行簡單的改良: ➤ 烤雞三明治配全脂鮮奶+茶葉蛋1顆 ➤ 火腿起司蛋堡配全脂鮮奶+水果盒1盒 ➤ 鮪魚飯糰配全脂鮮奶+茶葉蛋1顆跟著營養師的搭配吃,攝取充足的蛋白質營養,避免攝取含糖飲料,又能補充到鈣質與維生素B2,讓上班族有更好的元氣,如果想控制熱量的話,全脂鮮奶也可以改成低脂鮮奶。(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減肥到底要不要吃早餐? 營養師的答案可能跟你的不一樣 腦中風地雷藏在早餐裡! 2種常見組合超NG
-
2020-07-23 科別.消化系統
火燒心找中醫 中藥對症解方有幫助
大三元酒樓董事長因喝酒應酬,胃燒灼不適,尋求中醫後獲得改善。台中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曹榮穎說,中醫對胃食逆流的治療效果佳,但建議患者養胃,少吃酸性食物,避免檸檬、碳酸飲料和牛奶。獲米其林一星評等的大三元酒樓董事長邱靜惠今年73歲,長年喝酒應酬招呼生意,胃燒灼、頻頻打嗝成了職業病,她起初不以為意,直到症狀困擾到日常生活,找西醫照胃鏡,找中醫吃中藥治療,她笑說:「本來找中醫是想減肥,沒想到是先解決胃的問題。」邱靜惠的主治醫師陳潮宗表示,中醫對胃食道逆流的治療結果,在臨床上有足量的國際期刊論文可以佐證。2019年中國醫藥大學發表一篇隨機雙盲試驗,研究發現「吳茱萸湯」與常見抑制胃酸的質子幫浦抑制劑(PPI)西藥相比,在治療胃食道逆流上有差不多的功效,且藥效維持時間更長。曹榮穎今天在記者會表示,胃食道逆流俗稱火燒心,為2019年中醫健保診斷前十大中排名第二的消化系統疾病,台灣約有25%的人有胃食道逆流,但就醫率僅有10%,原因為多數民眾會選擇廣告強力放送的成藥服用,他說「脾胃為後天之本」,民眾應有根本解決病痛的意識,而非不發病就是好。胃食道逆流常見症狀為胃酸逆流、胃痛、胃灼熱,少數會有胸悶痛、打嗝、吞嚥困難等情形,中醫與西醫治療差異,在於中藥有制酸效果,著重「胃氣上逆」,對人體消化吸收的肝、膽、脾、胃等,易達到一起治療和改善的功效。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師賴香君表示,許多中藥材都可治療胃食道逆流,包含能抑制胃酸分泌的烏貝散、保護胃黏膜的白芨、止血且癒合潰瘍面的三七等。她將胃食道逆流分為四大類型:「基本型」胃氣不合,可服半夏瀉心湯,「上班族型」肝胃鬱熱,要喝柴胡清肝湯,「董事長型」飲食積滯,需吃保和丸,「長輩型」脾虛寒濕內阻,可飲香砂六君子湯或吳茱萸湯。如果想遠離胃食道逆流,陳潮宗建議,避免抽菸、喝酒及咖啡因的攝取,易增加胃酸分泌的酸性水果,比方檸檬、奇異果、百香果,酸性飲品像醋、碳酸飲料和酸化快的牛奶,都要謹慎避免;患者的日常作息也很重要,睡前2小時不要進食,且吃飽後不能馬上躺下,否則恐增加逆流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