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6 養生.運動健身
搜尋
Youtube
共找到
489
筆 文章
-
-
2021-12-26 養生.人生智慧
網紅陳志忠53歲當直播主 建議銀髮族不要排斥科技 有機,不要讓框架綁住自己
「網紅」這個名詞,並非年輕人專屬。53歲的17LIVE「181閒畫家常(陳志忠)」,擁有2個碩士學位,是充滿社會歷練的中年人士,平時就愛畫畫的他,在臉書社團結交了一群畫畫同好,還曾相約到日本畫老建築、百年書店,更從臉書、IG跨足直播,成為一位不露臉直播教學插畫步驟、分享貓狗插畫與生活速寫的網紅,在社群潮流與科技設備的輔助下,不設限的人生下半場就此展開。從臉書分享 透過直播互動約3、4年前陳志忠成立臉書粉絲團,他說分享畫作後得到網友回饋,更增添想畫的動力,因畫畫能讓人忘卻煩憂,希望透過直播,讓更多對繪畫有興趣的人願拿起畫筆,「畫得好不好並不重要,做開心的事才是重點」。他除了畫水彩,更善用iPad Pro和Apple Pencil,「平板的大螢幕搭配觸控筆,讓畫畫更簡單,不僅有許多功能、顏色和筆刷,畫錯了還可以隨時回到上一個動作,或是將畫錯的圖層刪除就好。」就連直播,陳志忠也是靠手機和iPad Pro完成。他以「181閒畫家常」為名加入17LIVE直播一年以來,每天直播一小時、每次都完成一張作品,至今已累積近360張;此外,他還創作了5、6組LINE貼圖。靠科技輔助 累積創作能量面對科技時代的各種設備與用法,陳志忠遇到不會用的就問小孩,他更笑說「YouTube是很好的老師」,自己Google搜尋找解法。他也時常在IG或直播中問網友想看他畫什麼主題,除了可愛的貓狗之外,網友出題五花八門,有人想看他畫陸龜或海龜,還有人點名要畫在機車上坐著酷斯拉,「遇到較少接觸的題材我會上網做功課,也因此增加不少生活常識;藉由直播讓我認識更多人,同時累積創作的能量。」他還會在直播中與粉絲互動、一起決定貓狗插畫的配件、顏色等細節。不懂就多問 鼓勵同輩嘗試現在陳志忠將直播當成日常的一部分,也是他給自己的新定義:有機會就去嘗試,不要讓框架綁住自己,並且試著堅持做一件事,如果能成功,以後想學、想做其他事都不會太困難。他建議中年人或銀髮族不要排斥科技、要有願意接受新事物的心態,多跟年輕人互動,不懂的就多問。尤其現在手機的拍攝功能都很好,可以請家人幫忙開設臉書或IG帳號,把每天拍的照片放上社群當成相簿收集,只要常拍,拍攝技巧就會進步,更能在社群上獲得稱讚與成就感。陳志忠曾出版過教學書籍「城市旅行速寫!台灣」,他希望能有機會再出第二本旅遊手札相關書籍,帶粉絲用Google Map旅遊、把看到的景致畫下來。透過社群與直播,陳志忠努力讓自己的作品被看見,接下來還計畫將作畫過程錄影、搭配精簡的文字,做更有系統的規畫,他說「不知道機會何時會到來,但我準備好了!」
-
2021-12-25 養生.人生智慧
「不老電競」中最年長選手劉孟德:線上學習不中斷,遇到瓶頸問谷歌都找到答案
75歲的劉孟德是今年「不老電競」中最年長選手,除了打電玩,他也喜歡用影片記錄生活,這兩年來,他的YouTube頻道上傳了30支自己剪輯的生活紀錄,堪稱數位頑童。【延伸閱讀:熱血爺奶尬電競,翻轉老後人生 獲得兒子崇拜的眼光,拉近親子距離!】線上學習不中斷 還能當老師今年中疫情浪潮來得又大又急,劉孟德退休後參加的讀書會和課程統統改為線上,他因此學會使用Zoom、Google meet、Facebook、LINE視訊、U簡報及Discord來上課及開會。疫情致使生活停擺之前,劉孟德參加了兩個日文讀書會,雖然多數成員年紀都比劉孟德輕,但是遇到數位操作問題,例如借閱圖書館電子書,都問劉孟德,他會操作並截圖,在群組線上教學。劉孟德生平首次接觸電腦是用開機片開機,螢幕只有黑白畫面DOS及PE2的年代,當初複雜指令讓他放棄。世界上第一隻智慧型手機在劉孟德45歲時出現,他57歲才擁有智慧型手機。而今,他成為悠遊數位、自己做影片、參加電競比賽的數位阿公,靠的是中年後起的狂熱學習欲望。製作影片自己來 辛苦卻開心劉孟德57歲才開始學習文書軟體如Word、Excel等,邊學邊用,愈學愈有趣,找回對電腦的熱情,65歲還念空大取得管理與資訊學學士學位。後來又報考日語碩士班,親手繕打排版備審資料,有深深的成就感。72歲時,劉孟德對製作影片產生興趣,便學習用「威力導演」軟體,腳本、拍攝、剪接、字幕、音樂、特效都自己完成,「雖然很辛苦,但努力過真好。」他笑著說。遇到瓶頸問谷歌 都找到答案操作數位遇到問題有誰可以問?「問Google(谷歌)就好。」劉孟德一派輕鬆,他也問過兒子,兒子總是回:「你先上網找找看(方法),不會再問我。」幾次下來發現網路上都可以找到方法,也就習慣自學。劉孟德說,任何人對陌生事物會感到懼怕不安,他也是,但是透過科技工具協助學習已是未來不可逆的趨勢,他鼓勵橘世代朋友別害怕,勇敢擁抱科技工具吧。
-
2021-12-23 慢病好日子.慢性呼吸道疾病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自體免疫疾病 就怕引起肺纖維化
自體免疫疾病無法完全治癒,是將伴隨患者一生的疾病,曾有病友形容免疫系統持續像滴水穿石般攻擊身體內部,自己卻不知不覺,直到身體發生狀況才前往就醫後確診。台灣平均每年新增4000名病例,累計已超過12萬人,而他們除了原本的疾病症狀之外,免疫系統還可能侵犯肺臟等器官,一旦引發肺纖維化,治療十分困難。類風濕性關節炎 也要注意自體免疫疾病為何會肺纖維化?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長祐說,肺部有如海綿,失控的免疫細胞若攻擊肺,受損的肺臟逐漸纖維化,變成俗稱的菜瓜布肺,使肺泡裡的氧氣進不了血管,人體缺氧,呼吸就會發生困難。蔡長祐也說,引發肺纖維化的自體免疫疾病,以硬皮病最常見,纖維化進展也是最快的,其次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症、皮肌炎與紅斑性狼瘡,而且「一旦罹患肺纖維化,死亡率都會很高。」初期症狀 指關節皮膚變硬逾半數的硬皮病患者會發生肺纖維化,且致死率高。而類風濕性關節炎也因確診人數占自體免疫疾病大宗,除關節遭破壞,若罹患肺纖維化,10年存活率只有一般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一半,也應特別注意肺部病變危機。三軍總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盧俊吉指出,硬皮病好發於40至50歲的女性,初期症狀是指關節皮膚變硬,食道肌肉蠕動也會出現問題,吞嚥食物變得困難。部分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肺部,發生間質性肺病,惡化成肺部纖維化,肺功能會很差,甚至發展成重症造成死亡。剛開始咳嗽 接著明顯喘林口長庚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方耀凡說,多數合併肺纖維化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一開始會咳嗽,接下來會出現明顯的喘,然而,多數患者不會聯想到這樣的喘和累與免疫疾病相關,因此方耀凡呼籲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平時要有病識感,定期檢查肺功能。蔡長祐說,肺部纖維化發生後,病人呼吸會變得淺且急促,易喘、易咳和疲累,但很多人會忽略,以為只是小病,甚至不去就醫,錯過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機,最後因肺纖維化失去功能,整個人喘到動彈不得,他在臨床上就看過病人「連翻個身都困難」。新藥可抑制 健保有給付他呼籲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平時要留意肺部健康,定期檢測,風免科會每三到六個月為患者做肺部X光、聽診後背下肺葉,並進行肺功能檢測,包括DLCO(一氧化碳擴散試驗)、VC(功能性肺活量)、FEV-1(一秒鐘吐氣量)和FVC(用力肺活量),每年一次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描(HRCT)。蔡長祐強調,近年已有新藥可抑制肺纖維化,目前硬皮病併發肺纖維化的患者也已通過健保給付,因此只要盡早發現,趁早治療,都可以避免肺纖維化持續惡化,有不錯的治療效果。【更多內容精彩影音】>>>沉默的重症-肺纖維化【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1-12-22 退休力.活躍好學
遠距教學…網聚學瑜伽 同事感情變更好
擔任節目企畫的高心怡,疫情期間沒得錄影,在家過得「荒廢」。有次出門,發現穿不下褲子,於是在YouTube找到網美運動影片,號召同事線上同步運動。如今三級警戒不再,她和同事的線上運動聚會持續,鍛鍊身體又維繫情誼。高心怡體質不易發胖,但五月中疫情爆發,節目外景全暫停。畢業後一直忙於工作的她,終於能放鬆,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結果體重急遽上升。疫情趨緩後,外景節目恢復拍攝,高心怡發現自己體力跟不上了,錄影過程甚至一度眼神渙散,差點暈倒。高心怡決定重啟運動,礙於當時三級警戒,於是她向同學借來瑜伽墊,上網尋找喜歡的網紅影片教學,跟著運動。高心怡用社群軟體跟同事連線,大家運動過程中彼此打氣,一小時說說笑笑就把運動做完了。現在三級警戒解除,高心怡依然每周三天,利用晚上跟同事視訊一起居家運動,體力明顯回升,不只找回健康,與同事間的感情也變得更好。發現網路影片教學很方便,高心怡也會將筆電帶到海邊,觀看衝浪教學影片,下海練習衝浪,技巧進步了不少。「在疫情前我覺得做節目好累,但因為居家運動,漸漸跟同事熟起來,現在變成會互相加油的好夥伴,工作也變得更加順手。」高心怡鼓勵大家,運動不只是維持基本體態,也是建立交朋友的好方法。
-
2021-12-21 退休力.理財準備
疫情下轉念 葉士愷:投資直到辭世那刻
「我已經做好活到一百歲的準備。」旅居波蘭的作家葉士愷說,疫情爆發重整了他的人生,為了抵抗通膨,不僅買了人生第一間房,也規畫將七成的收入投入理財。「健康自在不需要再為經濟煩惱」是他對退休的想像,目前朝向這目標努力邁進,現在的投資是為了未來的自在生活。葉士愷原是工程師,在接到一張全是紅字的健檢報告後,接下外派新加坡工作,因此接觸沙發衝浪,接待了超過四百多位異國友人,著有「在家環遊世界!400沙發客住我家」。如今他離開工程師的工作,和波蘭妻子蜜拉開設Youtube頻道「波蘭女孩x台灣男孩蜜拉士愷」,為自己的人生創造更多可能。一九八五年生的葉士愷其實沒想過成為人瑞,原本認為退休距離自己很遙遠,但最近他認識的波蘭朋友,幾乎每個人都有親友因疫情過世,他認為疫情改變了許多事,成為新的常態。不僅疫情帶來的不安全感,還有愈來愈嚴重的通膨,讓葉士愷決定提早做好財務規畫,例如在波蘭買了房子。他說,原本沒有買房的計畫,但波蘭的通膨「太誇張了」,於是選擇在波蘭買房。葉士愷現在的財務規畫,也將收入的三成作為生活開銷,七成繳房貸或投資,投資則求取長期且穩健,像買定期定額的股票等。他規畫退休之後,每個月的財務有一半是生活支出,一半仍可繼續投資,不管是投入股市或是其他的方式,投資必須要持續到辭世那一刻。
-
2021-12-21 退休力.理財準備
2021退休力大調查:疫情趨動家教老師Hank轉型線上教學
一場疫情讓實體教學停擺,從事家教多年的理化老師Hank也不例外,他轉往線上教學平台發展,深入淺出地講解物理原理和數學公式,吸引來自各縣市學生報課,手邊學生最多有卅人。由於線上教學不受地點限制,打開電腦,拿著平版當白版,隔著視訊鏡頭就能搞定,暑假時還曾帶著家人邊環島邊教課,讓他直呼「線上教學回不去了!」根據聯合報「2021退休力大調查」,疫情讓許多年輕人及早規畫財務,有四成的人於疫情期間居家上班。工作型態改變,考驗大家的應變力。32歲的Hank考取教師證,曾在新竹市公立國中擔任代理老師,去年新學年度他開始以公費生身分攻讀資優教育研究所,課餘時間持續家教工作,今年年初透過線上平台學英文口説,沒想到疫情衝擊帶來人生轉機,讓他從平台的學生「升級」變老師。Hank說,原本他使用的線上平台只有開放語言學習,後來得知開放升學補習,心想自己本就擅長國中理化、高中物理、數學等,今年六月決定加入平台老師行列,除了將原本家教學生轉來線上,也透過平台開拓許多外縣市的學生。「幾乎都是家長主動來幫孩子接洽!」Hank在平台上以「Hank老師」為名進行教學。他觀察,因疫情無法出國、營隊紛紛取消,許多家長擔心孩子沒事做,開始幫忙尋覓線上家教,又以私校學生居多,替孩子「超前部署」先修新學年度課業。線上教學不像實體家教得到指定地點,有網路就能隨時隨地上課。他說,以前趕家教怕遲到,得提前抓好車程,改線上教學後,「五分鐘前上線即可」。他暑假時帶父母環島,也不用向學生請假,白天遊山玩水、晚上家教賺錢,努力玩也努力工作。不過,線上教學並非沒有缺點,Hank發現,線上教學方便,也能提供更豐富教材,但要克服訊號問題,也確實難掌握學生吸收程度,少部分學生不開鏡頭,到底有沒有認真聽課不得而知,他也曾抓包學生眼鏡鏡片反射畫面「同時瀏覽其他網站」。Hank的學生從小學五年級到卅多歲都有,曾有家長替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報名。他有特教背景,了解特殊生不易融入團體生活,較適合一對一教學,他教課不時穿插撲克牌魔術激起學生興趣,也主動關心學生生活狀況,如同導師般陪伴。「線上教學已經是趨勢!」Hank也在教學時同步錄製螢幕,將影片上傳YOUTUBE頻道分享,是平台人氣老師之一。他認為,傳統面對面家教限制多,但線上教學相對自由,學生更有選擇老師的權利,需求將只增不減。●聯合報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自己的老後準備有那些優勢與不足。▍退休力測驗:>>六種動物測退休力 看看你是那一種?
-
2021-12-19 慢病好日子.腦中風
慢病最愛問【腦中風】腦中風治療3部曲:119通報、到院治療、術後復健
Q:75歲的陳阿公,平日由外籍看護照料,某天早上用完餐後,覺得疲倦、右側手腳發麻無力,又回房休息一下,中午也沒有食慾,這種情況看護應該怎麼辦?醫師開講因應冬日增高的急性中風機率,雲林縣政府消防局應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台灣腦中風學會邀請,舉辦「救護分隊複訓課程」,強化救護技能、增進專業知識,共同響應腦中風教育課程,邀請台灣腦中風學會秘書長、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主任周中興、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神經內科主任尹居分享腦中風急救指南及治療方案,因新冠疫情調整模式,透過雲端視訊軟體線上授課。有異狀善用119通報,能加速就醫流程。周中興表示,若不幸發生急性腦中風,一定要搶時間快送醫,因為發病初期就是黃金治療期,拖愈久,治療效果愈不理想。「搶時間送醫、到院後治療、及時且耐心復健」是腦中風治療三部曲,辨識病徵非常重要。當發現家人出現疑似中風的症狀,就要提高警覺趕緊送醫,透過第一線消防急救人員初步檢查確認,並送往有能力處置的醫院,同步通報病人的資訊,全方位啟動救護流程。為什麼通報119急救非常重要?周中興說明,病症檢查及診療步驟可以提前在救護車上開始,民眾若自行就醫,還要經過掛號、等待,黃金治療時間一分一秒流失。全台各縣市的消防系統已接軌到院前後的緊急救護服務,偏鄉或醫療資源較不足的縣市,更應多加善用119,避免延誤就醫。病人到院之後,經由團隊評估、影像診斷,使用靜脈血栓溶解劑(rt-PA)治療,可改善腦中風預後及復原機會。把握黃金時間打通血管,能降低失能程度。尹居浩解說,針對缺血性中風患者,發病3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越有機會降低失能程度。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目前黃金時間已拉長到4.5小時;超過4.5小時,則使用另一項動脈血栓移除術,血管梗塞若在前循環,需於8小時內、若在後循環則於24小時內置入微創導管,利用支架取栓或抽吸的機械性方式打通血管。缺血性腦中風治療以靜脈血栓溶解劑為主、動脈血栓移除術為輔,兩種方式可以同時進行,為病人爭取治療時間,減少造成終身失能殘障的遺憾。加強中風急救識能,謹記「微笑、舉手、說你好」口訣。對於民眾的中風急救識能不足,第一線消防急救人員和醫院救護團隊非常有感,周中興提醒,日常謹記「微笑、舉手、說你好」口訣:嘴歪臉斜、單側肢體無力、說話不清楚或失語、把握時間趕緊打119送醫。腦中風雖然有「閃靈殺手」之稱,發作前依舊有徵兆可循。本身有三高或心房顫動等慢性疾病的民眾,要特別注意身體狀況,定時服藥、定期檢查,戒菸且改善生活習慣,消弭致病的風險因素。周中興強調,幅員廣大的縣市,城鎮之間距離較長,後送機制應加強使用119系統,提升救治效能。腦中風好發中老年族群,但現代人生活習慣的改變,近年也開始趨於年輕化,熬夜、抽菸、重口味、不愛運動等習慣只會拉近我們與腦中風的距離。教官小叮嚀陳韋鳴表示,腦中風被喻為「閃靈殺手」,徵兆來得又急又快,若沒有及時發現、及時送醫治療,常會留下失能後遺症,造成病人與照顧者沉重的負擔。雲林縣的人口老化高居全國第二,地域特性是民眾住宅距離較遠,與都市密集型態不同,腦中風通報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家中長者只有外傭照護,發生急性腦中風症狀時,因缺乏機警度或是溝通不良,錯失治療良機。陳韋鳴曾遇過,鄰居好幾天不見人影、沒出來聊天,才驚覺阿公原來在家裡中風了。他呼籲家中若是有外傭照護的情況,應該要多教導緊急救護的觀念,發生有任何異狀時,一定要立刻打電話給雇主或打119尋求救援,避免憾事發生。腦中風的緊急救護更應把握「就近」、「適當」原則,爭取黃金治療時間。【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1-12-19 醫療.自體免疫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與病共處的漫漫長路 自體免疫病友的真心話
自體免疫疾病是一種無法被根治,將伴隨病友一生的疾病。無論是身體長時間的不適,或是擔心其他器官遭到攻擊的恐懼,都使許多病友徬徨無助,這條與病共處的漫長路究竟如何好好走?邀請十位病友、家屬與我們聊聊他們的想法。Q:自體免疫疾病對生活與家庭最大的影響?張姐〡類風濕性關節炎20年病友生病給我最大的遺憾,是造成家人間的疏離感。以前我親自為家人做飯,後來因關節腫痛,做飯力不從心,從此家人共聚一堂用餐的機會減少了。這個病有一天能夠痊癒是我們最大的希望,我也努力讓自己其他器官可以一直健健康康。小俠〡乾燥症15年病友我應該更早前就生病了,很多症狀多年來像滴水穿石般攻擊我的身體。一開始發病時因為身體發炎,容易覺得累,可以隨時睡著,當時看著同齡的朋友下班後聚會玩樂,我不解為何他們都有這種體力,我卻不行,沒有意識自己原來生病了。Q:平常會如何照護自己的健康狀況呢?胡小姐〡乾燥症1年病友我跟小俠是大學同學,沒想到又因病相繫,我自己會持續追蹤肺功能,想告訴大家的重點是,要跟上一次「自己的」數據比較,我們的標準一定比一般人低一些,所以隨時觀察自己的身體各數值有沒有異常變化,才是最重要的。林大哥〡硬皮病12年病友一開始知道硬皮病會攻擊肺部,危害生命,我就牢牢記得醫師告訴我的:心態要正常樂觀,病情和人生才會改善。冬天到了,硬皮病病友的手腳會僵,一定要注意保暖,然後「適度」運動,我們的肺沒有一般人健康,千萬不要過度運動。Q:與病共處這麼長的時間,最深刻的是什麼呢?包姐〡類風濕性關節炎50年病友我是台灣第一個換人工關節的人,術後醫師告訴我手術失敗了,因為變形的手沒辦法恢復原樣,但我還是很開心,因為不痛了就已經非常好。我最大的心願是醫療愈來愈進步,以後罹病的病友可以不用再受我們受過的苦。龔姐〡紅斑性狼瘡40年病友紅斑性狼瘡可能會有乾燥症、類風濕性關炎和硬皮病等共病,讓我感到最可怕的是肺部病變,一旦纖維化成了菜瓜布,就回不去了。所以只要身體出現特殊狀況,回診時我一定會告知醫師。我們也要永保樂觀心情,認識和接受疾病,和平共處。Q:有沒有特別想給病友的鼓勵或提醒?陳大哥〡多發性肌炎病3年病友患病初期,因為在國外忙碌而忽略,直到後來體力衰退嚴重,連上下床都困難,緊急返台直接從機場進醫院,確診是皮肌炎。提醒病友不要太恐慌,我想告訴大家,治療過程中,醫病互信最重要,我非常信任我的主治醫師,一切交給他。林小姐〡病友家屬我母親的特發性纖維化發病時來得又急又快,緊急送醫後確診是特發性肺纖維化,但所幸媽媽符合健保給付用藥,很幸運地在治療後重回正常生活。醫師告訴我們,罹患這種「沉默的重症」一定要趁早治療,想辦法保留肺功能。聽聽醫師怎麼說免疫疾病患者 應留意肺部警訊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林聖皓醫師「肺纖維化可以稱它為沉默的重症」,由於肺纖維化是一種不可逆的肺病,但初期症狀為久咳或喘,很容易被輕忽,通常急性肺纖維化的患者一來到診間,就知道肺部狀況可能無法逆轉了,且過去沒有藥物能夠治療,五年存活率甚至比許多癌症來得低。所以一旦確診肺纖維化,愈早配合醫師治療,愈能延緩肺功能惡化的速度,保留較多肺功能及生活品質。林口長庚醫院風濕免疫科╱方耀凡醫師「重視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肺部健康,已是風免科的趨勢。」多數合併肺炎的患者,一開始會咳嗽,但很難有警覺心,接下來會出現明顯的喘。疾行個短短幾十公尺,就喘到上氣不接下氣。提醒不論有無疾病,都要定期關注自己的肺部狀況,不要忽略任何小徵狀,尤其免疫疾病患者最好每半年做聽診後背下肺葉、肺部X光檢查與肺功能檢測;如有發現肺功能異常,每年至少進行一次HRCT電腦斷層掃描。【相關內容精彩影音看更多】【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
-
2021-12-1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你怎麼知道有病人自主權利法?」 不動勇士簽署預立醫療決定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非常高興邀請到國內遺傳疾病大師林秀娟教授介紹他們的團隊。這是一門需要專精的學問、耐心的修養以及多元合作(醫師、護理師、諮詢師、個管師、社工師等)的臨床專科。林教授是國內這方面頂尖的小兒科醫師,她以深入淺出的文筆勾勒出遺傳疾病病人家屬的種種遭遇,需要團隊各種不同成員的合作。她並邀請兩位罕見疾病個管師分別敘述一位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病人,已經癱瘓臥床,氣切使用呼吸器多年,還同意團隊拍攝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宣傳影片,藉由他的故事幫助及鼓勵更多其他病友,以及一對罹患亨丁頓氏舞蹈症的母子以及家中唯一健康的父親剛被發現得到癌症,而呼籲積極協助這種不幸的病人與家屬取得所需要的醫療及社會資源,並讓他們看見社會上溫暖的一道曙光。 我們團隊,包括醫師、社工師、護理師及個管師,要去拜訪的個案非常特殊唷! 阿杰今年30歲,診斷是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已經癱瘓臥床,氣切使用呼吸器好幾年了。經罕病個管師聯繫得知他有意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於是團隊到宅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 ACP)。 一進到個案家中,看到他身穿乾淨的白色T恤及帥氣牛仔褲,房間擺滿可愛的公仔,床邊還放置電腦設備,小杰微笑打招呼說:「謝謝您們來看我!」我驚訝又好奇,阿!不是氣切裝了呼吸器嗎?怎麼說話還如此清楚有條理,小杰解釋說他特地花了很多功夫去學習發聲。他從小就不會走路,也沒上過一天學校,全在家靠網路自學,目前幫助教會工作,協助發行專刊及審稿。小杰娓娓敘述他的生命故事:「有記憶以來我覺得自己只是不能走路,媽媽把我照顧的非常好,生活起居沒有太大影響。後來聽父母說才知道自己曾被醫生判定只能活到兩歲。小時候被家人帶在身邊,到處求神問卜,接受各種民俗療法,也曾被算命說我上輩子做壞事之類的。直到19歲有一天突然胸痛送醫,醒來時發現我全身插滿管子,在加護病房住了40幾天,接受了氣切手術。出院回家後,每天一睜開眼,就只能望著天花板和四面牆壁發呆。幸好教會的朋友來看我,讓我藉著信仰能『走出來』。「你怎麼知道有病人自主權利法?」「在那次住加護病房後我與家人溝通,希望未來能走得有尊嚴,於是在家人支持陪伴下我簽署了『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最近在網路看到『病人自主權利法』已經上路,希望可以了解,這是為了我媽媽,我怕她到時候又捨不得放我走。」真是令人敬佩的勇士!小杰雖然沒有受過學校教育,但他的思維談吐成熟及縝密,他希望可以為先安排好自己的未來,除了顧慮家人,熱心善良的他還同意我們團隊拍攝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宣傳影片,藉由他的故事幫助及鼓勵更多其他病友。他的影片可以連接youtube。
-
2021-12-15 慢病好日子.慢性呼吸道疾病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咳喘逾兩周 小心肺纖維化
咳嗽、氣喘、疲倦,常被當成感冒之類的小毛病,但要小心這可能是肺纖維化的前兆。醫師提醒,肺纖維化是不可逆的疾病,尤其特發性纖維化(IPF)的成因不明,加上常被輕忽而易延誤治療。不明原因最為棘手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表示,肺纖維化主要病灶是肺部間質受損,造成間質性肺病,肺泡漸漸纖維化,嚴重惡化的肺有如菜瓜布,因此俗稱「菜瓜布肺」。王鶴健說,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會因間質性肺病發生肺纖維化,但最棘手的是一些原因不明的「特發性肺纖維化(IPF)」,可能的危險因子包括:吸菸、胃食道逆流、暴露粉塵環境,或與癌症治療和抗心律不整的藥物有關。忽視症狀未做檢查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林聖皓表示,肺纖維化患者因肺部硬化,無法順利進行氣體交換,造成缺氧而不停喘和咳,且易疲累,多數人初期忽視未做詳細檢查,然而健保資料庫統計,急性肺纖維化病患的存活中位數不到一年,堪稱是「沉默的重症」。因此近年醫界格外重視,林聖皓說,民眾若出現易喘易累,咳嗽超過兩周,應至胸腔科檢測,一旦確認是間質性肺病,會安排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描(HRCT)。近年肺纖維化能夠透過治療,延緩病情,多年前收治一位73歲的男性病患,因早期發現,積極配合治療下,肺功能下降速度明顯減緩,目前年紀已82歲。部分職場易暴露粉塵部分職場環境,也容易暴露在粉塵之下,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副研究員洪粕宸表示,民眾要留意長時間粉塵的暴露,除早年在礦場的工作者外,運輸及搬運業及農牧業是高危險群,近年興起的外送快遞及美容美髮產業工作者,也應改特別留意自身的肺部健康。洪粕宸說,勞工健康保護規則規定,特別危害性工作場所的勞工應每年進行特殊勞工健康檢查,例如肺功能測試和X光。也建議從事相關工作者,先認知作業場所有哪些危害,減少接觸危害發生源,或改用危害性質較低的物質。早期治療延緩惡化王鶴健表示,肺纖維化只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有機會延緩肺部惡化。民眾如果出現咳、喘、累等症狀超過兩周,應積極就醫。高風險族群以及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建議配合醫師診斷半年做一次肺功能檢測,出現異常者,可每一至二年做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描(HRCT),了解肺部健康狀況。【更多內容精彩影音】>>>沉默的重症-肺纖維化 【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1-12-15 養生.聰明飲食
劉德華10年不吃飯、Ella三餐都吃飯,哪個好? 別再汙名化白飯,你該知道的白飯4大好處
香港電影導演王晶就透露「四大天王」劉德華,為了維持身材,不僅以吃素多年,竟然10年沒碰過米飯,「劉德華那種日子不是人過的!」減肥、如何瘦得健康都是許多人的人生課題之一。不吃白飯,是一般人最常想到減肥的方式之一,香港電影導演王晶就透露「四大天王」劉德華,為了維持身材,不僅以吃素多年,竟然10年沒碰過米飯,「劉德華那種日子不是人過的!」王晶也在微博發文表示,「自律是藝人的必修課之一,因為要保證上鏡絕對好看。不光是演員,其他的演藝人也都是有在堅持自律去維持最佳身體狀態的。」而近年來盛行低醣、低碳飲食,吃白飯好像較沒營養又容易胖,使得白飯變成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存在。但是,白飯真的是減肥大忌嗎?白飯其實是無辜的?不吃反而身體出問題很多人會認為,減肥就要減少精緻澱粉的食用量,因此減少吃白飯的量。但事實上同份量的糙米雖然比白飯保留更完整的營養素,但白飯仍保留大部分的營養。中華民國自律神經失調症協會理事長郭育祥在他的診所官網為文指出,「雖然經過2~3道的加工程序,但白米的本質並沒有被改變,就好比將高麗菜的外葉剝除,食用裡面的嫩心一樣,仍然是純粹簡單的天然食材。營養不僅尤在,更是去蕪存菁,取其精華。」郭育祥也表示,以白飯當作主食更可以增加飽足感,飯後不想再亂吃,以及可以維持血糖穩定,不容易突然感到飢餓等可以幫助減肥的優點。另外,營養師倪曼婷在臉書表示,碳水化合物是構成熱量的三大營養素之一,本來就是熱量主要來源,的確可以透過減醣減重沒錯,但要是減少蛋白質或油脂攝取也一樣會體重減輕。她也曾遇到執行生酮飲食的個案,因為持續三個月不吃白飯(再加上每餐約500克重的魚/肉類+幾顆雞蛋),雖瘦了10公斤以上,但後來卻出現高血脂、頭暈、暈眩、情緒不佳等不適反應。除此之外,倪曼婷也指出,有遇過不吃碳水化合物,導致經期大亂且不斷落髮的例子。而且有許多人不吃或少吃米飯,改吃麵包、麵條等精緻澱粉,但這些較好吸收的醣類進入體內會使血糖快速增加,促使胰島素分泌將血糖快速降低,轉變成脂肪,使人更容易胖。減重醫師公開2招白飯吃法減重醫師蕭捷健與營養師劉家芸在YouTube頻道《跟著吃貨找醫師》中指出,大家看到白飯就像看到鬼一樣,白飯沒那麼可怕,也因為身體需要澱粉燃燒脂肪,如果長期不吃澱粉,會使得身體很快進入停滯狀態。蕭捷健也表示,自己會吃白飯,尤其是「運動前一餐」一定會吃白飯。其實吃東西會變胖取決於升糖指數(GI值),如果食物GI值越高,吸收速度越快速,而攝取高GI食物也易造成血糖、胰島素上升,而胰島素上升會加強身體吸收熱量!若還想降低白飯升糖指數,蕭捷健表示兩招可以有效降低:1.放冷:因為冷卻後的白飯會變成「抗性澱粉」,促使消化吸收速率變慢。2.加入白醋:也會降低升糖指數。另外,也可加入粗糧雜豆,提升整體飽足感,營養價值高。營養師王為國說,身體需要從食物獲得能量才能運作,我們需要從飲食攝取醣類、脂質、蛋白質等3大營養素。一般建議攝取醣類熱量占總熱量五至六成,蛋白質占一成五到兩成,脂肪占兩成五到三成五,以維持身體正常生理機能。延伸閱讀:減肥還在不吃「白飯」?難怪你又累又發胖!營養師公開「澱粉、蛋白質、脂肪」黃金比例Ella陳嘉樺也是吃白飯減肥!原本Ella也是以吃沙拉、雞胸肉等方式減肥,但卻發現造成手腳容易冰冷,水腫狀況嚴重。看了中醫後才知道,因為身體太寒,造成體內濕氣重,反而代謝不好,因此中醫建議她吃白飯去濕氣。而Ella靠吃白飯,竟也瘦下3公斤!她的「三餐白飯減肥法」訣竅是:1.三餐都以白飯為主食2.搭配蔬菜和肉類3.晚餐在5點半前吃完(減少晚餐飯量)4.只戒掉手搖飲和甜食5.水果屬涼也在下午4點前吃除了助減肥,白飯還有什麼好處?哪些人更該吃?除了減肥必吃外,其實白飯還有很多好處。中醫師李琪表示,白飯好吸收、好消化,又能維持腸胃的正常運作,因此多吃白飯對健康很有幫助!而白飯的好處為:好消化、不會上火,是因為它的特性是味甘、性微涼,具有補益脾胃、益氣生津的效果。1.好消化:「補益脾胃」的特性,能夠增加腸胃的活動力,加上白米已去除所有的外殼和胚芽,非常好吸收。2.不會上火:它「益氣生津」的特性,能夠幫助補充水分,增加糞便的濕潤度;而「微涼」的特性能夠降低腸道熱度、消除火氣,使排便順暢,減少上火機率。另外,中醫師李琪也指出,有以下狀況的人吃白飯更可以緩解不適:1.胃炎、胃潰瘍2.胃食道逆流3.便祕4.腹瀉5.長期疲倦6.長痘痘、濕疹、皮膚過敏延伸閱讀:別再誤會「白飯」了,其實便秘、胃食道逆流的人更該吃!中醫師點名:9大身體問題,吃白飯可穩定症狀若不想吃白飯,又該如何吃?營養師劉家芸在YouTube頻道《跟著吃貨找醫師》推薦,若是不想吃白飯,可以選擇玉米、南瓜、地瓜、蓮子等「原型食物」,這些都屬於好澱粉,富含膳食纖維,可以幫助腸胃蠕動。營養吃趙函穎在其著作《營養師的減醣生活提案》中指出,若是你是愛吃澱粉的「白飯控、麵食控」,不妨選擇跟飯、麵很像的減醣替代澱粉食材,如花椰菜飯、豆腐飯、櫛瓜麵、蒟蒻麵等。其實花椰菜飯,就是把白花椰菜切碎取代白飯。因為白花椰菜的顏色和煮熟後的口感與白飯很像,膳食纖維量是白飯的2倍,含醣量卻只有白飯的6%,能增加飽足感,並解決排便不順,很適合想瘦身,或控制血糖的人吃。延伸閱讀:吃白飯易胖、營養又低?不要再誤會白米飯了,不吃飯改吃這些「精緻澱粉」才糟糕10多年來堅持不喝牛奶!85歲台灣糖尿病之父:牛奶喝越多,乳癌、心血管疾病比率越高
-
2021-12-12 慢病好日子.腦中風
慢病主題館【腦中風】首次中風弱化症狀感受度 二次中風更難察覺、死亡率達25%
藝人李炳輝、廖峻近年都經歷過「二次中風」,相較於首次中風,兩人二次中風的症狀,有個共通點是「被他人發現」。台灣腦中風學會秘書長、三總神經科部主任周中興表示,中風過的患者常常難以分辨身體不適的症狀,到底是首次中風引起,還是二次中風,若沒能及時救治,二次中風帶來的後遺症往往比首次中風嚴重,增加家屬照顧難度。國內調查,10%的中風患者,一年內會二度中風。「中風出院不等於完全恢復,必須隨時防範二次中風。」周中興表示,據一項德國調查顯示,首次中風後第一個月就有「二次中風」的風險,機率約為1.2%,一年內發生二次中風的機率約7.4%,五年內為19.4%;據國內的調查,則是有10%的中風患者,一年內會二度中風,一旦發作,殘障程度都比第一次嚴重,死亡率高達4分之1。周中興解釋,首次中風的患者,最常見的症狀是「手腳無力」、「疲憊」,也因為無力多動導致陷入更無力的循環;當二次中風發生時,身體反應也同樣是無力感,讓患者無法察覺而輕忽症狀,通常二次中風都是親友或是醫師觀察到,才即時被發現。無論是第一次中風或是二次中風,家中有中風患者,對於家庭的照顧負擔極大。周中興說,其實中風是可以預防的。中風的高危險因子中,除了三高,還有被稱為中風隱形殺手的「心房顫動」。全台人口約1%有心房顫動,因心房顫動導致的中風致死率更高,據調查,心房顫動引起的中風,一年內死亡率約有50%。周中興表示,心房顫動可能是持續性、也可能是陣發性偶然發生,心律不整使得心房收縮異常,血流不順容易凝結成血塊,阻塞腦血管,引發缺血性腦中風。心房顫動患者、有家族史者,務必追蹤治療。周中興表示,具有心房顫動家族史的民眾,應定期追蹤檢查,確認心血管健康。若已確診為心房顫動患者,醫師大多會採取「預防」的概念,讓患者定期服用抗凝血劑,避免中風發生。至於已經中風但沒有確診心房顫動者,則要隨時注意心房顫動的症狀。他解釋,心房顫動發生的時間可能只有幾秒或是幾分鐘,一般監測難以準確抓到,即使是24小時心電圖,也不一定能確認,也可能首次中風時就是因為心房顫動引起,但未能及時抓到訊號,並未被判定是心房顫動引發的中風。他呼籲,已中風過的患者,平時必須多留意是否有心悸或頭暈症狀,必要時,可以做長時間的心電圖紀錄檢查,避免二次中風發生。周中興強調,不管是首次中風或是二次中風都有機會預防,最怕患者輕忽,有些患者首次中風的後遺症不嚴重,開始隨意停藥、不回診、不運動,甚至拾回過往的不良習慣,如抽菸、高熱量飲食等。他呼籲,預防二次中風應該要遵守「三不原則」:不抽菸、不油膩、不停藥。【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1-12-12 慢病好日子.慢性呼吸道疾病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沉默的重症 小心肺纖維化
提到肺病,多數人想到的可能是肺癌或慢性肺阻塞等,但還有另一種肺部殺手----肺纖維化。患者的肺部因間質性肺病逐漸侵犯而引發肺纖維化,最後整個肺惡化如菜瓜布,奪走患者生命,是醫師眼中沉默的重症。Q:間質性肺病是什麼?與肺纖維化的關係?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一般人對間質性肺病比較陌生,所謂「間質」,就是肺泡間的結締組織,是人體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區域,肺纖維化即是肺泡病變。把肺的結構想成一棵被風吹成橫倒的大樹,樹幹到樹枝是呼吸道,樹葉是肺泡,肺泡(葉子)生病了,即為肺纖維化。部分肺纖維化的原因不明,五成以上患者是特發性肺纖維化。「特發性」就是成因不明,治療非常棘手,而且是不可逆的疾病,只能盡量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延緩肺部惡化。另外肺纖維化部分成因來自自體免疫疾病,目前已證實容易引發肺纖維化的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病、乾燥症、皮肌炎、多發性肌炎與紅斑性狼瘡。Q:為什麼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容易引發肺纖維化?臺灣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長祐:這是因為失控的免疫細胞會攻擊自體組織和器官,一旦攻擊到肺部間質,阻擋氧氣進入血管,患者呼吸愈來愈困難,整個肺部也逐漸纖維化。但偏偏肺纖維化初期症狀不明顯,多半只是容易喘、乾咳和疲累,常被病人當成是感冒,不是以為「多喝水多休息就會好」,就是隨便吃感冒藥或咳嗽藥,結果延誤了治療。Q:該怎麼確認自己有沒有罹患肺纖維化呢?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臨床上判讀肺纖維化有三大口訣:「喘、咳、累」,若咳嗽兩周以上,或是以前快走爬樓梯沒問題、現在卻氣喘如牛,就要小心,盡快就醫檢查。臺灣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長祐: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是高風險族群,更要提高警覺;相對地,醫師的警覺性也很重要,一定要定期為病人進行肺功能檢測和影像檢查,若確實發生肺纖維化,醫病一起努力,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以更有效的控制疾病,預後的生活品質也大幅改善。聯合報將於12月12日下午兩點在元氣網粉絲團舉辦「沉默的重症─肺纖維化」線上直播講座,邀請九大專家分享精彩解析,並首映十位病友及家屬與病共處的生活點滴。肺纖維化線上講座,詳細訊息看更多>>>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7755/5892408【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1-12-08 醫療.慢病好日子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喘、咳、累逾兩周 自體免疫病患者當心
肺是人體重要的器官,醫師提醒,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容易引發「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PF-ILD),致死率高,患者應提高警覺,一旦出現喘、咳、累超過兩周的狀況,要立刻就醫,盡早搶救肺部健康。失控的免疫細胞 會攻擊肺台灣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長祐表示,肺部有如海綿,為人體進行氣體交換,滿布微血管和肺泡,血管和肺泡間的地帶是間質,並讓氧氣進入血管和紅血球結合,運送到全身。但人體罹患免疫系統疾病時,失控的免疫細胞有時會攻擊肺部,使肺臟中的纖維母細胞活化,修補受傷的部位,導致氧氣難以進入血管,產生「間質性肺病」(ILD),患者愈來愈難吸收氧氣,整個肺部逐漸纖維化,成為「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PF-ILD)。蔡長祐說,容易引發間質性肺病的自體免疫疾病包括:紅斑性狼瘡、類風濕關節炎、乾燥症、硬皮病、皮肌炎與多發性皮肌炎,而且「一旦罹患間質性肺病,死亡率都會很高。」尤其硬皮病患者最易併發間質性肺病,要特別當心。早期發現治療 可延緩惡化患者在發病初期常會輕忽「咳」和「喘」,以為只是小毛病不去就醫,錯過早期治療的時機。蔡長祐強調,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對任何輕微症狀都不應輕忽,例如以前快走、爬樓梯沒問題,但現在快走幾步或一點斜坡卻很喘,就要警覺極可能是肺部出問題。一旦確診肺纖維化很難治癒,所幸現在有新藥推出,蔡長祐表示,新藥可抑制發炎纖維母細胞,防堵新纖維再生,因此只要能早期發現、治療,就可延緩病情惡化,病人可享有較好的生活品質。醫師警覺 定期為病人肺檢測另一方面,蔡長祐指出,醫師的警覺也很重要,風免科每半年會為自體免疫疾病患者進行肺功能檢測,最常見的測試是DLCO(一氧化碳擴散試驗),還要做VC(功能性肺活量)、FEV-1(一秒鐘吐氣量)和FVC(用力肺活量)等檢測。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為高危險群之外,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副研究員洪粕宸指出,部分職場也是肺纖維化高風險環境,雇主與勞工應先認知作業場所的危害發生源,盡可能地降低肺部傷害。每年應進行包含肺功能測試和X光的特殊勞工健康檢查。聯合報將於12月12日下午兩點在元氣網粉絲團舉辦「沉默的重症─肺纖維化」線上直播講座,邀請九大專家分享精彩解析,並首映十位病友及家屬與病共處的生活點滴。肺纖維化線上講座,詳細訊息看更多>>>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7755/5892408【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
-
2021-12-07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打造健康長壽臺北城 活躍老化活動創意爆棚
依內政部統計,臺北市為全國平均壽命最高的縣市,截至今(110)年10月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數19.84%,且北市十二行政區中已有7區邁入20%超高齡門檻!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達活躍老化、健康老化目標,今年以「青銀樂活 健康好漾」為主題舉辦活躍老化系列活動,「樂齡巨星秀」由65歲以上長者組隊拍攝短片參加線上競賽、年輕世代與長輩互動的「青銀時光作繪拍」創意徵選活動,也運用創新設計鼓勵長者落實健康生活!今(6)日在北市府1樓中庭與北市府官方Youtube頻道採虛實併行方式舉辦頒獎典禮頒獎表揚得獎隊伍及作品,同時邀請95歲陳珠女士暢談長壽秘訣,呼籲市民關注活躍老化、青銀共融議題,力行健康生活。跨世代2.7萬歲合作短片創意爆棚北市活躍老化競賽自去年起轉型為線上舉辦,因反應良好,今年「樂齡巨星秀」持續線上競賽,活動由27支隊伍396位長輩和年輕朋友組隊上傳創意與活力的短片,隊伍由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健康促進團體及長照機構組成,參與民眾合計2萬7,857歲,其中還有12位90歲以上長輩展現活力,隊伍加入流行元素跨世代合作,也將防疫融入在表演中,創意十足。松山區「BTS防疫老年團」將「視訊會議畫面」融入表演,巧妙結合時事橋段,演出十分亮眼;信義區「永安社區發展協會-銀髮樂活隊」表演整齊劃一,能感受隊伍滿滿用心與新意。頒獎典禮也邀請95歲陳珠女士暢談長壽秘訣,她表示,參加活躍老化競賽就是最好的保健,雖然今年社區據點因疫情暫停許多活動,減少了互動的機會,但為了維持身心健康,更積極參加線上課程,並以電話或LINE與親友聯繫感情增加互動,充分展現活到老、動到老的精神。青銀樂活共創世代共融衛生局黃世傑局長指出,為倡議代間互動共創高齡友善氛圍,今年舉辦了「青銀時光作繪拍」創意徵選活動,活動分為2組,國小組繪畫創作與國高中組照片徵選,學生和家中長輩共同創作,活動徵得56件創作,由社會教育、藝術人文領域、攝影專家評比,共有12件作品脫穎而出,作品呼應高齡友善社區精神,內容貼近生活且發人省思。國小組金獎以「祖孫對弈趣」為主題,透過豐富的色彩及構圖呈現溫馨的祖孫互動;國高中組金獎「青銀同拍 要你好看!」由學生邀請阿公阿嬤一起入鏡自拍,日常簡單小動作牽起了全家人情感,作品呈現燦爛的幸福笑容。獲獎作品也將於110年12月11(星期六)至12月12日(星期日)在剝皮寮歷史街區151展間展出,北市衛生局邀請市民朋友前往觀展。創新設計落實長輩健康生活北市衛生局近年也結合「設計思考」創新手法,邀請長輩參與設計健康生活,長輩回饋飲食及身體活動習慣平時皆受到家人影響,因此今年以家庭為概念推出「Health Family月來越健康」活動,設計「好食愛動日誌」,由長輩規律地每日紀錄運動、飲食日誌,養成健康生活習慣,近3個月來獲得約5萬人次熱烈回響,也將分析找出影響長輩健康生活習慣之因素及可介入的關鍵行為。北市衛生局表示,為鼓勵市民落實健康生活挑戰自我,將「Health Family月來越健康」活動加碼延長至明(111)年2月25日(星期五),歡迎市民揪親友一同加入Health Family行列拿好禮,更多活動訊息詳見臉書粉絲專頁。衛生局黃世傑局長強調,北市在110年底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將積極推動各項高齡健康服務,打造健康長壽臺北城。並呼籲「健康」是長輩幸福樂活的本錢,鼓勵年輕世代與長輩間分享生活點滴,陪伴長輩落實健康生活,參與社區活動促進健康,共創世代共融。臺北市政府衛生局110年活躍老化系列活動資訊:🏆 北市府youtube頻道同步直播頒獎典禮:https://youtube.com/user/TaipeiCityNo1 🎬 「樂齡巨星秀」社區隊伍創意短片集錦:https://event.udn.com/activeaging/dancing/ 📷 「青銀時光作繪拍」創意徵選活動線上作品展:https://event.udn.com/activeaging/photo/ ⭐ Health Family月來越健康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family2021
-
2021-12-06 慢病好日子.慢性呼吸道疾病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肺纖維化致死率高 初期喘咳易被誤為感冒
肺纖維化致死率高,但初期症狀輕微不明顯,容易輕忽。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表示,多年前曾收治過一位特發性肺纖維化的中年婦女患者,當時她咳得非常嚴重,甚至咳到鄰居來敲門抗議,但當時無藥可醫,最後不治離世。間質性肺病 引發纖維化間質性肺病(ILD)引發的肺纖維化近年引起醫界重視,因為該病初期症狀的喘和咳,常被誤認為感冒而輕忽,以致延誤治療,堪稱隱形殺手。王鶴健說,肺的主要功能是進行氣體交換,如果把肺的結構想成一棵倒下的大樹來看,樹幹到樹枝是呼吸道,樹葉是肺泡,肺泡(葉子)生病了,病變發生在肺泡之間的結締組織─間質,即為間質性肺病。王鶴健提到,部分間質性肺病會嚴重到肺部纖維化,五成以上患者是特發性肺纖維化(IPF)。他解釋,所謂「特發性」,就是找不到原因,最為棘手,國外醫界研究認為可能的關聯性包括:胃食道逆流或金屬粉塵的環境曝露、家族性遺傳等,但至今都不是百分之百明確。職場粉塵多 也是高風險另外,包括硬皮病、乾燥症、皮肌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也是發生ILD的高風險族群。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副研究員洪粕宸也指出,部分職場是肺纖維化高風險環境,主要與粉塵暴露有關,運輸及搬運業及農牧業皆是高危險群,因此勞工健康保護規則也針對特別危害性工作場所之勞工,要求應每年進行特殊勞工健康檢查,例如肺功能測試和X光。另近年興起的外送快遞及美容美髮產業工作者,也應特別留意自身肺部健康狀況。部分自體免疫疾病 先從肺開始台灣目前未全民推廣肺功能檢測,王鶴健建議,成年人至少做一次,吸菸者更要主動追蹤。而部分自體免疫疾病的症狀先從肺開始,引發肺纖維化,卻沒有關節、皮膚等表徵性症狀,建議醫師也要警覺,定期為自體免疫疾病病人進行肺功能檢測(DLCO)、胸部高解析度電腦掃描HRCT及肺部聽診;也期許病人主動詢問醫師,目前已有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藥物,可減緩肺功能下降的速度,早期發現介入,可有效延長生命,提高生活品質。聯合報將於12月12日下午兩點在元氣網粉絲團舉辦「沉默的重症─肺纖維化」線上直播講座,邀請九大專家分享精采解析,並首映十位病友及家屬與病共處的生活點滴。肺纖維化線上講座,詳細訊息看更多>>>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7755/5892408【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1-12-04 養生.運動天地
有片!站立腹臀腿間歇訓練 適合新手、膝蓋友好
在家做膩徒手運動,或總覺得重複的動作沒效果?適時運用對的物品,即使不用上健身房也能強化訓練!今天教你一套15分鐘站立運動,可以收腹瘦腿,適合所有人一起動一動!這套臀腿站立間歇運動,每個動作46秒,中間休息15秒,只要站著就能完成,即使是健身新手,或是膝蓋不好的人也能做到,你可以選擇徒手,也可以用彈力帶增加強度,體力許可的話,還可以重複一次加強訓練,快跟著黑面 蔡媽媽育兒動ㄗ動,一次把腹臀腿練起來!想了解更多健康運動的影片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一起越動越年輕!黑面 蔡媽媽育兒動ㄗ動 Youtube頻道 ► 點我看超媽事務所 Youtube頻道 ► 點我看延伸閱讀深蹲正確姿勢VS錯誤姿勢 避免腰酸膝蓋痛!10分鐘無跳躍運動 初階版不傷膝蓋「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1-11-27 該看哪科.皮膚
提早出現「滿頭白髮」 醫師提醒:骨質疏鬆、心臟病恐找上門
擁有一頭烏黑亮髮,是顯年輕的象徵。但如果年輕人長白髮,可能是身體出問題了!外科醫師江坤俊指出,提早出現白髮的原因,多數是因為血液循環不佳,這時受影響的不只是頭髮顏色,還會導致骨質形成不良,得到骨質疏鬆的機率提高4倍,歐洲研究也發現,「少年白」得到心臟病的機率是一般人的5倍。白髮被視為「智慧」的象徵,但出現在年輕人身上,則要擔心是否身體出狀況。江坤俊在「江P醫件事」YouTube提到,人的頭髮可以呈現黑色,是因為黑色素細胞的緣故,但到了30歲以後,黑色素細胞就會開始耗損,平均每十年耗損8%-20%,到了50歲以後,頭髮半白是正常的老化現象。但有些人明明還很年輕,不到40歲就開始長出許多白髮,江坤俊解釋,這是因為黑色素細胞不太健康,有可能因為「血液循環不好」,或是「抓頭皮傷到黑色素細胞」,而提早出現白髮。江坤俊進一步說明,中醫上有個說法,「白髮出現的位置對應身體五臟六腑的疾病」,像是如果白髮出現在額頭,可能代表脾胃、腸胃功能不好,如果長在兩鬢,則代表肝臟功能不好。以西醫來看,出現白髮的年紀較早,多數是因為血液循環不好,得到骨質疏鬆的機率也是一般人的4倍。江坤俊表示,良好的血液循環可以維持黑色素細胞的健康,如果血液循環不好,對於造骨細胞也會有影響,他也指出,歐洲曾經研究過2千名40歲以下,提早出現白髮的年輕人,發現得到心臟病的機率是常人的5倍多,與血液循環不佳有關。維持烏黑亮髮的關鍵,江坤俊強調,「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戒菸、戒酒、控制體重」,這三項是最容易傷害黑色素細胞的。江坤俊建議,可以觀察父母出現白髮的年紀,如果父母30多歲就出現白髮,自己也在類似年紀就有白髮,那可能是基因問題,但如果父母50幾歲都沒有白髮,自己30幾歲就滿頭白髮,那要小心是「身體已經出問題了」。
-
2021-11-26 養生.運動天地
有片!如何在家訓練上半身?6分鐘教你練胸、背、肩
房間小沒地方健身怎麼辦?買了啞鈴卻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嗎?「Ashlee咻咻」教你只要一組啞鈴、一張椅子就能輕鬆練到整個上半身,胸部、背部、肩膀、二頭肌、三頭肌,都可以有效訓練。對於居家訓練來說,啞鈴的實用性很高,體型小收納方便、輕鬆的更換重量、練到的部位很多,根據美國肌力與體能訓練協會做的實驗,啞鈴對肌肉的活化比槓鈴增加了15%。「Ashlee咻咻」現為國際私人健身教練,自己推出線上健身菜單,舉辦的體態競賽,在網路上帶起了一陣健身風潮!想要上半身增肌的人快點打開影片一起做吧,新手也可以從輕的重量開始做,比較不會受傷!想了解更多關於健康運動的影片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身體更強壯!完整影片:看這裡Ashlee官網:看這裡FB:看這裡YOUTUBE:看這裡 延伸閱讀居家訓練超有感 空姐教你4組動作練出蜜桃臀COSTCO食物太罪惡?營養師告訴你減脂也能輕鬆吃!「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1-11-25 慢病好日子.更多慢病
慢病主題館【治療】巧克藥師:服用西藥多留意 中西藥地雷搭配禁忌多
日常服用西藥時,可能與我們吃的食物、或常見中藥材產生交互作用,不僅可能會造成藥性減弱、過量,甚至是藥物中毒,嚴重時恐危及生命!且一次服用兩種以上的藥物,就有可能產生藥物交互作用。延伸閱讀:小藥師健康營養資訊/亂吃綜合維他命 小心更傷腎!【減少藥物吸收】西藥:抗生素中主要抗菌的成分四環黴素 (Tetracyclines)和奎諾酮類抗生素(Quinolones),會與金屬離子鈣、鎂、鋁、鐵結合,產生藥動學交互作用而形成難溶性的螯合物,減少吸收,等於藥物沒有功效。因此,應與下列中藥錯開服藥時間:*中藥:石膏、牡蠣、龍骨、海螵蛸、石決明、滑石、代赭石。*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的失眠、心神不寧的的「龍骨牡蠣湯」,富含碳酸鈣,若與抗生素同時一起服用,會導致中西藥都失去療效。【增加出血風險】西藥:抗凝血劑 (Anticoagulant)與抗血栓藥(Antiplatelet)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凝固,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口服抗凝血劑來「通血路」,以免血栓阻塞血管。當與活血化瘀類的中藥併用時,就會增加內出血風險。*活血化瘀中藥:當歸、丹參、紅花、山楂、三七、益母草、赤芍、丹皮、川芎、桃仁、人參、柴胡。*用在預防與治療心絞痛的丹參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因此正在服用Warfarin類抗凝血藥物的急性期中風患者與心肌梗塞等疾病患者,應避免同時服用丹參中藥材,以防止出血反應發生。【增加低血糖風險】四神湯裡的芡實、茯苓和山藥,都有降血糖功效,糖尿病患應避免同時吃降血糖藥與四神湯,因為併服時可能會增強降血糖的效用,造成低血糖昏倒甚至休克情況。【增強呼吸抑制】西藥:嗎啡、止咳劑類,如可待因(Codeine)、右美沙芬(Dextromethophan)是通過中樞神經系統的咳嗽中樞的抑制作用,若併用中藥的鎮咳藥可能會加重呼吸抑制甚至死亡。*中藥鎮咳劑:枇杷葉、苦杏仁、桃仁、白果(前四者皆含有氰苷)、川貝、前胡、桔梗、桑白皮、半夏、罌粟殼、白果。【增強橫紋肌溶解】西藥:史達汀降膽固醇藥(Statins)、Fibrate類降三酸甘油脂藥,與紅麴中藥處方藥-壽美降脂(LipoCol Forte)產生藥動學代謝交互作用,使得降血脂藥物在血中濃度上升,而加重肌肉痠痛的副作用,嚴重將導致橫紋肌溶解,甚至急性腎衰竭的危險。【增強類固醇副作用】甘草中含有甘草酸,與抗發炎藥物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s)作用相近,併服等於加重類固醇的效果,也同樣增強副作用。且皮質類固醇會降低人體內的鉀,而甘草也會降低鉀的量,若同時服用,則可能會讓身體內的鉀過低,引發多重疾病,須多加注意。 參考資料:1.UpToDate Lexi-Interact™ Online2.Fish DN (2001). "Fluoroquinolone Adverse Effects and Drug Interactions". Pharmacotherapy. 21 (10 Suppl): 253S–272S. doi:10.1592/phco.21.16.253S.33993. PMID 11642691. S2CID 296174553.Herb-drug interactions: a literature review.Drugs. 2005; 65(9):1239-82. 4.Cardiovascular pharmacotherapy and herbal medicines: the risk of drug interaction.Int J Cardiol. 2005; 98(1):1-14. 5.中西藥交互作用查詢 - 衛生福利部服務網站 6.中西藥交互作用資訊網 本文經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加入臉書社團】慢病好日子社團招募新成員啦!社團主要討論各種慢性疾病,透過文章、影片、圖片、課程及病友故事分享,提供醫療知識及互助鼓勵。🔔加入臉書社團🔔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 【延伸閱讀】-喝茶可控制血糖?中醫師建議3種適合糖尿病患的茶飲-影響血糖的食物放後面…掌握5原則 糖友照樣嗑大餐-防疫在家不能運動?腎友在家自我運動和穴道按摩增加抵抗力!【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1-11-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巧克藥師:約20%新冠患者症狀出現皮膚紅疹?
你知道新冠肺炎症狀也可能出現在皮膚嗎?根據美國與英國的皮膚醫學刊指出,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可能會有「新冠皮疹」,讓患者可以觀察到自己的皮疹,且出現的時間較長,能輔助新冠病毒診斷率,減少傳播風險。皮疹雖然只能作為輔助診斷,但卻可作為民眾自主觀察、提高警覺的症狀。如果發現自己曾有接觸史,再加上身上出現「不明紅疹」,並合併有發燒、腹瀉、乾咳等症狀,就須馬上就醫。輕症者,例如有手腳指凍瘡樣病灶,則須通知14-21天內接觸的人。延伸閱讀:慢性病患打新冠疫苗 醫師:不需停藥以下為幾種可能是新冠皮疹的症狀:【蕁麻疹】膨起的紅疹通常持續五天左右。若排除皮膚病史、且無因食物引起過敏,卻又常出異常的蕁麻疹(Urticaria)及上呼吸道症狀,就須特別警覺!【水泡】小顆的、大多同一時期出現的水泡(Vesicular),並分布在軀幹或四肢。水泡病灶通常出現在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疾病的早期。【網狀青斑】網狀青斑(Livedo reticularis)大約6%患者是這種病灶,呈現暗紅色或紫色的網狀斑紋,且可能在四肢或臀部。這類患者通常「病情比較嚴重」,大多是「老人」,伴有凝血功能異常或血管病變,幾乎100%都要住院,且預後較差。要注意和一般正常人(例如年輕女性或小孩)生理性的大理石狀皮斑(cutis marmorata)做區分。【瘀斑】皮膚上出現瘀斑(Petechial),會有一顆顆紅紅紫色的瘀點。【麻疹樣】麻疹樣(Morbilliform)大多在軀幹。和麻疹的紅疹很像、也和其他的病毒疹很像(例如 HIV或登革熱),也像藥物引起的疹子,因此叫麻疹樣。【腳趾凍瘡樣】肢端缺血(Acral ischemia)在手指或腳趾(比較常在腳趾)會有紅色或紫色的疹子,有時趾頭會水腫,也可能有水泡。通常會痛。一般持續14天左右。大約20%患者是凍瘡樣病灶。比較特別的就是這種紅疹,通常患者是小孩或年輕人、且發生在疾病的尾聲。網路上有大量的照片,在GOOGLE圖片輸入關鍵字-新冠腳趾(Covidtoes)就會出現很多參考照片。-----[同場加映]:我疑似有新冠肺炎紅疹怎麼辦?※有其他症狀(發燒、乾咳、腹、咽喉痛)+皮膚紅----->急診(並告知高度風險)※無其他症狀+皮膚紅疹+可能接觸史----->急診※無其他症狀+皮膚紅疹+無接觸史----->皮膚科門診※無其他症狀+以前有麻疹、最近又發作+無接觸史----->皮膚科門診※無其他症狀+以前有麻疹、最近又發作+有接觸史----->自主居家隔離,觀察是否有其他症狀※無其他症狀+凍瘡樣趾----->自主居家隔離,通知可能接觸過的人參考資料:1.‘COVID Toes': Mysterious Skin Condition Could be Linked to Coronavirus, Derms Say2.Manalo, I. F., Smith, M. K., Cheeley, J., & Jacobs, R. (2020). A dermatologic manifestation of COVID-19: Transient livedo reticular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83(2). https://doi.org/10.1016/j.jaad.2020.04.018本文經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加入臉書社團】慢病好日子社團招募新成員啦!社團主要討論各種慢性疾病,透過文章、影片、圖片、課程及病友故事分享,提供醫療知識及互助鼓勵。🔔加入臉書社團🔔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 【延伸閱讀】-頭暈、手腳無力是低血糖還是中風?2招辨識急性中風症狀-Johnny游/五個融合運動及鍛鍊的步驟 在家也能輕鬆對抗疾病-防疫在家不能運動?腎友在家自我運動和穴道按摩增加抵抗力!【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
-
2021-11-22 醫療.慢病好日子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婦人長期氣喘咳嗽、胸悶 醫查出竟是炸雞塊裹麵粉引起
一位67歲的婦女有長期氣喘合併慢性咳嗽、胸悶多年,醫師透過電腦斷層檢查和詳細問診,研判病患罹患過敏性肺泡炎,並查出害她反覆發作氣喘的元兇就是她工作上必須接觸的麵粉;所幸好及時發現,也教導病人工作中應戴上口罩,才使她避免再吸入麵粉,造成俗稱菜瓜布肺的肺纖維化。長安醫院胸腔內科醫師許人文指出,病患胸部X光只看到些微浸潤與腫脹,但是經過電腦斷層檢查,很清楚看到兩側肺野有典型的拼布狀塊狀變化,這些高低密度一塊塊的變化,代表兩側的小支氣管都受到外來粉塵的刺激,造成了過敏免疫反應,導致肺部持續發炎;嚴重的話甚至會造成肺纖維化,死亡風險比癌症還高。他說,婦人反覆發作的氣喘跟工作有很大的關聯性,但要在臨床上發現這種疾病其實並不容易。許人文說,原來這名婦人的職業是在工廠裡幫忙炸雞塊,並在雞塊要下鍋前先為雞塊裹上一層厚厚的麵粉,卻因麵粉粉塵不斷地被吸進兩側的支氣管和肺部,造成了過敏性的肺泡炎,也就是所謂的過敏性肺炎。他說,病人在指導下已了解自我的疾病與工作環境的關係,因此在工作時會全程戴上密閉型口罩,做最妥善的肺部保護,目前症狀已持續改善中,不再反覆的氣喘發作。許人文提醒,民眾如有超過持續8周以上的乾咳、久喘等症狀,建議前往胸腔內科進行檢查,避免延誤病情。【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
-
2021-11-21 新聞.長期照護
北市跨域創新高齡營養友善服務 爺奶吃好、吃飽、呷百二
臺北市長者對於營養最大的困擾有哪些?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調查,這些「老大人」常見問題多為不清楚餐盤口訣、不了解優質蛋白質食物來源等。臺北市因此端出很多友善服務,期盼提醒長者與家屬多加注意老人家的營養。「牙口保健、我的餐盤」解決長者三大營養問題。為瞭解臺北市長者營養知能與健康飲食行為,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近年透過團體營養教育、社區篩檢及宣導活動,進行長者營養認知調查。結果發現,43%長者受口腔狀況影響進食;衛生局進一步為7,179名長者做營養風險篩檢發現,營養不良風險者占8.3%,而「水分攝取不足」、「經口攝取不足」與「蛋白質-熱量攝取不足」,則是困擾長者的三大營養問題。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主任張惠萍表示,老人家經口攝取食物不足,很多時候和牙齒不好有關。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因此與跨領域專家合作,像是與臺北市牙醫師公會合作邀牙醫師為民眾主講「牙口保健」,還製作「動嘴皮聰明吃—袋著走」夾鏈袋,讓長者時時刻刻都能注意口腔衛生習慣。臺北市長者對3C的接受度高,為提升長者對「我的餐盤」及「三好一巧」口訣的認識,也與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合作製作「食樂營養‧我的餐盤」健康操影片,運動時可記住口訣,並將影片放置於中心網站及YouTube,隨開隨看,幫助長者好記憶。另外,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也和「臺北e大」平台合作高齡飲食質地的線上微課程,希望長者和共餐據點備餐人員運用零碎時間也能吸受營養新知。拍攝健口操影片,協助改善長者吞嚥能力。為強化咀嚼吞嚥能力,衛生局也與語言治療師合作拍攝「健口操~邊玩邊練好食力」影片,利用長者兒時熟悉的風車、吹龍童玩,研發「吹出好食力風車」及動動嘴「強化好食肌吹龍」教具,還用小黃瓜、胡蘿蔔、魷魚絲、口香糖訓練長者使用口腔口輪匣肌和吞嚥能力,影片可在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網站及社群影音平台看得到。街頭巷尾常見的連鎖超市,是民眾採買食材的便利管道,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與連鎖超市(例如:全聯福利中心、台灣好農)合作創新課程,由社區營養師設計健康食材採購專區,鼓勵民眾選購健康食材,建立健康友善採購環境。也與台灣主婦聯盟試辦生活保健室,舉辦自我評核迷你營養評估、肌少症與衰弱症篩檢等活動,還邀請聯合醫院社區藥師於現場進行長者常見慢性病用藥注意事項說明。行動餐車開至偏鄉山區,增加青銀互動。行動餐車是時下常見的餐飲方式之一,提升營養也能增加青銀互動。臺北市與「職學國際青年發展中心—KM行動餐車」合作安排餐車至北市偏鄉山區示範DIY料理,餐車餐點製備人員皆為16-22歲的年輕朋友,於製作食材之際,連結關懷之情;也結合民間餐飲業者教長者如何在家做出好吃均衡的餐食。為培育未來營養師加入社區營養服務行列,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更結合大專院校營養科系學生辦理活動,像是請文化大學營養科學系學生至社區表演「容易咬軟質食」、「牙齦碎軟質食」戲劇;安排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學生至社區青銀合作料理DIY等。此外,為讓公共衛生領域學生了解社區營養資源,也和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班合作「公共衛生教育實習」課程,提供學生暑期實習機會,增加對衛生教育專業知能。營養衛教互動平台,照顧E化零距離。為提升營養不良高風險個案管理,臺北市在營養衛教互動平台設計線上簡易營養篩檢評估表,連結臺北市社區健康服務中心整合式篩檢、共餐據點輔導、社區醫療群診所轉介等資源,提醒長者如何吃得更營養。疫情期間,長者可在家玩「我的餐盤」及「快問快答」互動遊戲,即時獲取營養新知,提供營養照顧E化服務零距離。市民可多利用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完善的營養照護服務,讓社區營養師帶您啟動健康營養幸福生活。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關心您 廣告
-
2021-11-20 醫療.自體免疫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沉默的重症 早期「喘、咳、累」竟比肺癌更致命
肺是人體重要的器官,受損嚴重可能致命。肺纖維化的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常會因為出現咳、喘等症狀,而誤認是支氣管炎、氣喘或是心臟相關疾病,若延誤治療,其死亡風險甚至比肺癌還高,發生急性惡化的病人,平均存活率不到一年,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提醒,有些間質性肺病的原因不明,五成以上患者是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所謂「特發性」,就是找不到原因,最為棘手,國外醫界研究發現可能的關連性,包括胃食道逆流或金屬粉塵的環境曝露,家族性遺傳也可能有關,但至今都不是百分之百明確。特發性肺纖維化的病情會無情地不斷惡化,肺部逐漸纖維化。王鶴健說,有些人是慢慢惡化,如溫水煮青蛙,病程七到十年;但也有人快速惡化,兩三年即不治死亡。有相關症狀或為間質性肺病高風險族群者,應該要有肺部健康意識,及早檢查、及早治療。>>>>【病友暖心訪談完整系列影音專區,看更多】Q:什麼是肺纖維化?A:王鶴健說,肺纖維化主要病變發生在肺泡間的結締組織,該處即是間質,是人體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區域,把肺的結構和肺泡比喻成一棵被颱風吹倒的大樹來看,樹幹到樹枝是呼吸道,樹葉是肺泡,肺泡(葉子)生病了,即為間質性肺炎。當肺泡和血管當中及之間的組織持續發炎,就會變厚、變硬、和出現疤痕,而肺纖維化就是出現疤痕的醫學名稱,隨時間而惡化,疤痕亦會變得更厚,受影響的位置更廣泛。同時,肺部會無法將氧氣輸送到血液。肺纖維化是一種高度威脅生命的肺部疾病,但一開始因為症狀輕微不明顯,多數患者容易輕忽。王鶴健提醒,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屬於間質性肺病高風險族群,極易惡化至肺纖維化,定期檢查與病患自身的疾病意識非常重要。>>【延伸閱讀】肺纖維化致死率高 初期喘咳易被誤為感冒Q:為什麼會發生肺纖維化?A: 有些間質性肺病的原因不明,五成以上患者是特發性肺纖維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他王鶴健解釋,所謂「特發性」,就是找不到原因,最為棘手,國外醫界研究發現可能的關連性,包括胃食道逆流或金屬粉塵的環境曝露,家族性遺傳也可能有關,但至今都不是百分之百明確,以50至60歲年長者為好發族群。目前已知恐誘發肺纖維化之成因:・長期吸入有害化學氣體或溶劑・吸入石綿、矽、煤灰・服用藥物或接受腫瘤化學治療、接受放射線治療・病毒感染・自體免疫疾病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是間質性肺病的高風險族群,因他們產生的自體抗體會攻擊人體的結締組織,也會攻擊肺部肺泡,引發發炎和病變,甚至惡化成「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PF-IDL)。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長祐表示,當人體罹患免疫系統疾病時,失控的免疫細胞會攻擊自體組織和器官,有些更攻擊到肺部間質,產生間質性肺病而造成肺纖維化,目前證實容易引發間質性肺病的自體免疫疾病包括:・硬皮症(SSc)・類風濕關節炎(RA)・乾燥症(SJS)・皮肌炎與多發性皮肌炎・紅斑性狼瘡(SLE)近年胸腔科很重視間質性肺病和自體免疫疾病的關係,當患者到胸腔科就診時,醫師會盡量先查出患者是否有自體免疫疾病的病史,因為有些自體免疫疾病病人的症狀會先從肺開始,卻沒有一般常以為的關節、皮膚等表徵性症狀。>>【延伸閱讀】喘、咳、累逾兩周 自體免疫病患者當心Q:肺纖維化初期症狀是什麼?A: 在臨床上判讀間質性肺炎的主要症狀有三大口訣: 喘、(乾)咳、累,因為患者肺部由軟變硬,肺泡變硬後要交換氣體很費力,呼吸就會很辛苦,非常容易累。王鶴健形容,間質性肺炎病人的呼吸特徵是淺而快,速率快,但無法深呼吸,因為這樣耗能最少,但很多人會輕忽平時的咳和喘,以為只是小毛病。更棘手的是有些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只出現關節,皮膚,黏膜等外顯症狀,還有些忍受力較高的患者根本不去就醫,錯過了早期治療的時機。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長祐強調,自體免疫疾病的病人對任何輕微小症狀都不應錯過,例如以前走路、爬樓梯都沒問題,但現在走個幾步或走一點斜坡都會喘,就要警覺極可能是間質性肺病的症狀,應盡速就醫,避免肺纖維化持續惡化。Q:自體免疫患者都會發生肺纖維化嗎?A:蔡長祐指出,在自體免疫疾病中,硬皮症最易併發間質性肺病,幾乎九成硬皮症患者都會發生,再惡化成漸進性纖維化的機會也很大;乾燥症發生間質性肺病的機率也不小。「整體來說,一旦罹患間質性肺病,死亡率都會很高。」不同的自體免疫疾病,病程從間質性肺病,發展至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的時間長短也不一定,有快有慢,有人可能一兩二年,才逐步肺纖維化,目前臨床上確定硬皮症最快,他個人經驗發現很多發性肌炎跟皮肌炎也很快,其次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乾燥症也不能輕忽。>>【延伸閱讀】咳嗽、走路喘 自體免疫患者小心肺纖維化Q:該如何盡早發現肺纖維化?A:王鶴健指出,目前造成肺纖維化的風險因子尚未完全確認,不過呼籲民眾應理解及辨識出相關症狀,及早尋求醫師建議,相關症狀如:・快走、爬坡時呼吸吃力・出現持續咳嗽狀況・呼吸困難、易喘・容易疲勞等症狀不過,部份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很少出現肺部症狀,例如紅斑性狼瘡,只需要醫師建議定期每半年請醫師聽診後下背肺葉音及肺功能檢查,而乾燥症和硬皮症患者就一定要留意,一旦出現乾咳、喘、累,就應盡快請醫師診斷。王鶴健也說,台灣目前未全面推廣全民肺功能檢測,他建議每人成年時要做一次,吸菸者更提高警覺,隔幾年要做一次 。Q:哪些檢測能確認是否罹患肺纖維化?王鶴健說,特發性肺纖維化的初期症狀也是咳,但有時病人不以為意,尤其吸菸者晨起會「菸嗽」(台語),更缺警覺性,讓肺部逐漸硬化有如「菜瓜布肺」。而間質性肺病近年引起醫界重視,因為該病初期症狀的喘和咳,常被病人以為 感冒而輕忽,以致延誤治療,風免科醫師也開始留心患者出現間質性肺病的可能,醫界近年更積極倡議要善用工具,為自體免疫疾病病人進行肺部聽診、肺功能檢測、以及肺部影像判讀(X光、HRCT高解析度電腦斷層)。蔡長祐表示,處於高風險族群的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在疾病診斷初期,至少要做一次肺部檢測,接著長期追蹤,一般風濕免疫科每半年會為自體免疫疾病患者進行肺功能檢測,最常見的肺功能檢查是FVC (用力肺活量)。另外,也會安排DLCO檢查來檢視患者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能力,以評估患者疾病嚴重度,即是透過一氧化碳,測量出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能力,進而看出病況嚴重性。如果發現肺功能有異常,會進一步進行HRCT(高解析度電腦斷層),透過影像判讀來確認肺部是否已發生纖維化的狀況。Q:一旦確定罹患肺纖維化,該怎麼辦?蔡長祐表示,間質性肺病很難治癒,但現在有新藥推出,可抑制纖維母細胞,防堵新纖維再生,因此有助於放慢病情惡化的速度,例如硬皮病的病人已納入健保給付,應充分與醫師討論並積極治療,已確診肺纖維化較輕微的病友,應定期檢視肺功能狀況,並依醫師建議每年接受HRCT(高解析度斷層掃描),透過影像判讀來確認肺部健康狀況。>>【知道更多】認識失控的肺纖維化聯合報與元氣網粉絲團合辦「沉默的重症─肺纖維化」線上直播講座,邀請九大專家分享精采解析,並分享十位病友及家屬與病共處的生活點滴。>>「沉默的重症─肺纖維化」線上講座精彩內容完整收錄【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
-
2021-11-19 養生.運動天地
童年回憶殺 正妹惡搞經典健康操 網噴笑:旁邊的人超厭世
前奏一下回憶直接滿到喉嚨,七、八年級生國小必跳的健康操,你還記得多少?Youtuber「希望今天很幸運」惡搞國民健康操,還奉上加快版,長大後的你還跟的上嗎?「聽說,Lucy時常做運動,身體健康精神好」這句話是不是有旋律?嘹亮嗓音帶點本土味、國台語混和的旁白,小時候的你是不是覺得超「見笑」,影片中呈現經典版之外,還加快秒數、搭配情境,網友笑稱:「比小時候還厭世」!延伸閱讀更多運動趣味影片,歡迎追蹤「有肌勵」的粉絲專頁,我們第一手為您更新健身、健康等各種訊息!原始影片:點我看希望今天很幸運|Youtube頻道希望今天很幸運|FB粉絲專頁希望今天很幸運|Instagram「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1-11-19 養生.運動天地
有片|大腿後側好難練?10分鐘帶你跟馬鞍肉說掰掰
梨形身材好困擾?有屁股扁塌、假跨寬問題,貼身一點的褲子穿起來都不好看?Youtuber「Bellysu」教你10分鐘居家訓練,拉緊大腿後側肉、減少馬鞍肉,練出臀部微笑線。影片中共有13組運動,分別是侧蹲、單腳硬舉、停頓抬腿、跪姿深蹲、盤腿橋式、停頓抬臀、滑板屈腿、蚱蜢式,每組做30-50秒,大腿、小腿、臀中肌都能顧到,快打開影片,一起動起來吧!「Bellysu減肥中」的頻道很適合運動新手,她的分類明確,例如「臀腿訓練」、「炸出腹肌」等,很多居家訓練,不用道具就能做,能夠容易的找到適合自己的影片去做訓練。「Bellysu減肥中」Facebook: 這裡看「Bellysu減肥中」YouTube: 這裡看完整影片:這裡看想了解更多關於健身的影片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讓身體更強壯!「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社群,提供健身資訊、健身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歡迎加入我們!(FB/IG/YT搜尋:有肌勵)「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延伸閱讀運動抖M請進!13分鐘超強虐腹訓練10分鐘深蹲大全 瘦腿練出蜜桃臀
-
2021-11-17 養生.家庭婚姻
看《瀑布》才懂媽媽! 賈靜雯:媽媽需要的不是講理,只是一句「媽,我知道了」
在賈靜雯新作《瀑布》裡,她飾演一個堅強的單親媽媽。然而在疫情、工作危機與女兒叛逆期的雙重夾殺下,她默默地無聲地崩潰了。日前上理科太太的Youtube節目時,賈靜雯分享了自己在詮釋這個角色時,既是女兒,也是媽媽的心境。不知道現在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孩子多大了呢?也許他們還在懷裡喝著奶,也許正是牙牙學語的可愛時期,但看著孩子正如此全心地愛著媽媽,你是否曾經想像過:也許他們有天也會步入叛逆期,慢慢地與你疏離?他們現在討抱討到你想逃離喘口氣,但青春期後,他們可能連家都懶得回,打電話都已成應付。這時,全心為孩子奉獻大半輩子的你,該如何自處呢?鍾孟宏導演的新作《瀑布》,雖不是恐怖片,卻紮紮實實地拍出了所有媽媽們心底最深的恐懼。賈靜雯飾演的單親媽媽品文,生活中只有工作與家庭。前夫奇文(李李仁 飾)與她離婚後,幾乎不曾以情感或經濟方式關心前妻及女兒。身為財務與情感支柱,她知道自己千萬不能倒,但一場疫情,不只擊垮了世界,也擊垮了她。公司因新冠疫情減薪的消息讓人不安,房貸和車貸壓得她喘不過氣。對於離婚三年的前夫,她無法忘懷,但以另組家庭的前夫卻不領情。她敲門叫女兒出來吃飯,女兒說她還不餓,品文發怒:「你以為自己在住飯店嗎?」她覺得女兒用咖哩飯醬汁寫下Bitch罵自己,質問女兒:「妳到底都是怎麼跟他們(同學)說妳媽的?」疫情讓母女二人,同住一起卻無法好好對話,情緒緊繃地就像在坐牢。你知道媽媽無聲地崩潰了嗎?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的自我被媽媽這個身分吞噬。而孩子漸漸大了,有了自己的交友圈、追逐的事業,甚至有了自己的感情依歸、有了下一代之後,媽媽,接下來要去哪裡呢?回頭望去,那個年輕時的自我也早已無蹤影。就像我們現在處理自己的生活已經夠難了,不免經常會忽略:自己的媽媽,正在面臨巨大的失落,她們的生活重心已經消失了,她們對自己的存在充滿疑惑,她們其實很需要幫助。《瀑布》中的品文,她氣女兒,但更氣那全心為女兒付出、不愛自己的自己。她做了一場怪夢,出現一棟沒有護欄的高樓,一個孩童在裡頭到處亂爬,母親眼看孩子即將墜落,趕忙衝上前,結果孩子在邊緣煞住。反倒是母親來不及停下,摔了下去。都說夢是潛意識的延伸。品文她深愛女兒,甚至願為女兒而死,但又難免怨恨自己竟要為孩子死!明明不聽話亂爬的是孩子啊!怨與愛交錯,再加上對現況失控的恐懼,成為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逼得她思覺失調症爆發,出現幻覺幻聽。幸好,女兒小靜早在她沒發現的時候,默默地長大了。她能精算家用開銷、做收支決策,她甚至能明快做出決定,與外遇父親斷絕關係母女兩人終於在女兒的理解與支持下,有了新關係。 賈靜雯: 孩子喊「媽媽」,耳邊有頻率以為自己在幻聽《瀑布》這部電影為思覺失調做了一個比喻:就像你站在瀑布後面,流水轟隆轟隆,但在瀑布後世界無比安靜,那水聲宛如幻聽。其實,哪一個媽媽不曾以為自己幻聽呢?賈靜雯在為電影宣傳,接受採訪的時候說:「哪一個媽媽不崩潰呢?不要說思覺失調,媽媽有時也會幻聽的。像是我睡覺的時候,都常常覺得孩子是不是在叫我?那頻率在耳邊有點驚悚。有時真想對孩子說:可不可以找爸爸呢?有一種東西叫爸爸啊!」她在與理科太太的對談中說道:「品文這個媽媽角色給我的影響有點深。我覺得媽媽其實是強大和脆弱的綜合。大家常覺得脆弱不能放在媽媽身上,但我(在演這個角色的時候,就是)要把這兩個東西放在一起。」賈靜雯素顏出演,把身為人母的風霜、辛苦、委屈、倔強與創傷都寫在臉上。透過她那駝著被走路的姿態,你可以看到那名為母職的重量,壓在她的身上。媽媽自從有了孩子,就像抱著一顆炸彈在生活,怕孩子跌倒了、走失了、吃不飽了、不高興了……時時刻刻都在豎起神經戒備。深怕自己失職,作不好完美母親的角色。而扛著這麼巨大的壓力,一旦壓力失去,得到的卻不是解脫和快樂這麼簡單。賈靜雯說:「當媽媽犧牲、迎合,把自己全部奉獻給家庭或另一半,而這東西不不見了之後,這衝擊可想而知非常大。」電影裡的品文甚至花了三年的時間才知道自己出問題。這些累積都是一點一滴的。 媽媽要的不是道理,她是要你變回她的小孩而媽媽對於存在的焦慮,在自己的女兒也變成母親之後,這份焦慮也變得更為巨大。賈靜雯跟理科太太聊到自己跟母親的關係時說:「我跟媽媽的關係很微妙,很親又很煩。有時覺得媽媽真的操心操太多了!我會覺得:『現在我也是媽媽,你要說的我也都知道了!』我想要跟她講道理。但後來我才發現,媽媽要的不是道理,她是要你變回一個小孩,跟她說:『媽,我知道了!媽,我聽到了……』」比如隔代教養難免碰到不同調,新世代的媽媽總是嫌阿嬤育兒想法老派,但就像電影說的:「與妳母親相處,最重要的是理解,不要一直否定她,多站在妳媽的角度,改變你們相處方式。」賈靜雯坦承,關於這些母女相處的新關係,自己也都還在學習,她自己也是從這一年,孩子都生了三個之後,才學會怎麼嘴甜撒嬌,才知道怎麼回頭去安撫母親。「其實我媽媽到現在都還會關心我:有沒有上廁所?我們在媽媽心中,是永遠的小孩。但同時媽媽也變成一個小孩,她需要存在感,需要出去玩,需要被安慰。」就像賈媽媽有時也不免跟女兒開玩笑:「平常沒事不找我,一找我就有事」媽媽永遠是我們最好的神隊友,但媽媽有時也想要當我們的朋友、當我們的旅伴。所以,在關心自己的孩子之餘,也別忘了我們同時也是一個女兒。我們的媽媽一直以來都是這麼堅強地扛著,但變老的她,其實是很脆弱的。多關心一點媽媽吧!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2021-11-12 養生.運動天地
羅馬尼亞硬舉教學!5大常見錯誤別再犯
羅馬尼亞硬舉是訓練後側鏈肌群動作的絕佳動作,相較與傳統硬舉,羅馬尼亞硬舉使用的股四頭肌較少,因此能強化現代人前側肌群過於強勢的問題,影片中將會教學,如何正確操作羅馬尼亞硬舉以及避免常見錯誤。專業健身教練Jay Wang在影片中提醒,羅馬尼亞硬舉5大常見錯誤包含:為了增加動作幅度而產生的圓背、重心後怡、膝蓋彎曲過多、脊椎過度伸展、膝關節伸展過多,如果沒有調整成正確方式,不僅無法達到訓練效果,還容易造成運動傷害!更多健身訓練影片,歡迎關注「有肌勵」粉絲專頁,讓我們一起變成健身達人吧!影片授權:Jay Wang原始影片:點我看粉絲專頁:Jay Wang Youtube頻道:Jay Wang「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1-11-1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陳時中沒戴口罩喝酒高歌 衛福部回應了
今晚網路傳出衛福部長陳時中參加一場聚會的影片,影片中陳時中高歌喝酒,有網友質疑,此影片為三級警戒時期拍攝。影片傳出也立刻上了爆料公社、Youtube。對此,衛福部回應表示,此段影片為去年6月15日,當時部長陳時中為下鄉宣導防疫新生活時期,當宣導防疫行程結束後,接獲北上高雄友人的邀請,臨時去一個餐會會場,唱了兩首歌就離開了。據了解,正崴集團董事長郭台強在影片中與陳時中互動熱絡,兩人還彼此敬酒,而在場每個人都沒有戴口罩,也沒有社交距離。衛福部長陳時中昨晚親自回應,該聚餐時間為去年6月15日,當時受友人邀請前往,原因是去年5月8日解封後,有些企業人士想幫他打氣,「這絕對不是三級警戒時期的活動」,當然他自己有自己要檢討的地方,但若外界質疑是在三級警戒期的活動,這樣就不好了,因為時空完全不同。陳時中說,當時他的心情很高興、比較輕鬆,因此動作稍微大了一點,這也是人之常情,現場的人都是第一次見面,只認識邀請他的友人,其他企業友人就是幫他打打氣。●衛福部長陳時中也於昨晚發出聲明:對於今日網路傳播本人參加一場餐會影片,部分解讀與事實不符,為免誤解,本人在此鄭重澄清:一、聚會的時間在去年6月15日,非三級警戒期間。二、此聚會為友人臨時邀約,到場時間已晚,故僅短暫致意,唱2首歌即離開。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