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2 醫聲.疫苗世代
搜尋
HPV
共找到
167
筆 文章
-
-
2021-10-20 醫聲.疫苗世代
曾志仁:男性罹HPV風險高,疫苗「家庭接種」為原則
近十年來,哪些癌症盛行率增加幅度最快?答案是與HPV(人類乳突病毒)有關的口腔癌、咽喉癌,且以男性為主。婦癌腫瘤權威、中山附醫副院長曾志仁表示,HPV嚴重威脅男性健康,呼籲政府將小男生納入HPV公費接種對象。 曾志仁表示,十年幾前,HPV疫苗問世時,常被稱之「子宮頸癌疫苗」、「菜花疫苗」,但愈來愈多研究發現,與HPV有關的癌症類別,比一般人想像還要多,除了女性專有的子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還可能誘發口咽癌、肛門癌等。 臨床顯示,HPV疫苗對於婦癌預防效果相當優異,接種後可減少八成八的罹癌風險,先進國家大規模接種後,子宮頸癌新增人數明顯下降,自2018年起,全球HPV所引起的口咽癌(頭頸癌)人數已超過子宮頸癌。 「男生不要再以為HPV與我無關」曾志仁說,世衛組織今年5月公布一項重要數據,全球感染HPV所導致的相關癌症人數中,男生多於女生,也就是HPV對於男性健康生命威脅,已超過女性。 研究發現,女性在感染HPV後,罹患口腔癌的風險與一般人的18倍,而男性罹癌機率更高,高達50倍。曾志仁指出,「家庭接種」為HPV疫苗施打原則之一,夫妻、情侶應該一起接種,保護自己及另一半。 臨床則發現,男性感染HPV風險更高,除了性行為之外,抽菸、喝酒、檳榔、過熱飲食、與刺激食物等等會刺激增加口腔咽喉罹患癌症的風險。男性一旦感染HPV, 難以單靠體內免疫系統清除病毒。 全球196個國家中,已有23個國家提供青少年HPV疫苗公費接種,小女生、小男生均可接種疫苗,遠離罹癌風險。2018年起,衛福部實施HPV疫苗公費接種,對象為國一女生,接種兩價型的HPV疫苗,但小男生仍排除在外。 為降低HPV感染機率,有效預防HPV相關癌症,達成世衛組織2030清除HPV最終目標,曾志仁說,「HPV無所不在」,男生感染後風險更高,所以男女都應要有接種HPV 疫苗的意識、公費疫苗接種對象也是新國際趨勢。
-
2021-10-19 醫聲.疫苗世代
婁培人:HPV口咽癌超越子宮頸癌,男女接種疫苗以達群體免疫
許多人一聽到人類乳突病毒(HPV),直接聯想到子宮頸癌,不過,世界衛生組織一項研究證實,2020年人類乳突病毒(HPV)引發口咽癌的人數已超越子宮頸癌,且男性患者多於女性,國內臨床觀察則發現,男性口咽癌病友社經地位、教育水準,普遍高於檳榔引起的口咽癌病友。台大醫院副院長暨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婁培人表示,口咽癌已經成為全球最主要的HPV相關癌症,年度新增人數已經超越子宮頸癌。研究顯示,HPV引起的口咽癌患者中,男性多於女性,年齡平均年輕五到十歲。婁培人說,若兩性同時感染HPV,男性比女性更不容易產生抗體,較難清除病毒,承受更大的風險,除了口咽癌之外,還可能引發其他頭頸癌以及陰莖癌、肛門癌。婁培人強調,HPV所引起的口咽癌,對男性威脅更大,且男生感染HPV後,宛如攜帶病毒的行動硬碟、USB,只要與任何一台電腦「連結」,都可能讓電腦中毒、當機,因此,從流行病學角度來看,透過疫苗接種,降低男性感染機率,將有助於降低HPV對於人類的危害。婁培人建議男性也應接種HPV疫苗,如果男女共同接種,會比起只有女性接種,更容易達成群體免疫效果。目前國健署僅提供國一女生接種兩價劑型HPV疫苗。婁培人說,台灣HPV感染以16型機率最高,這也是引發子宮頸癌的主要類型病毒,其次為58型,不論頭頸癌、子宮頸癌,皆有極高比率係因58型HPV感染所致。但兩價、四價疫苗並無法預防58型HPV感染,需接種九價HPV疫苗,才能降低感染風險。繼美國之後,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核發九價疫苗頭頸癌之適應症的國家,且男女皆可施打,年齡為九歲至四十五歲。婁培人說,這對國人來說,可是一大福音。不過,HPV疫苗價位偏高,為推動疫苗接種、預防癌症的最大阻力,婁培人建議,政府可採取「定額式補助」,讓民眾自由選擇不同價數的HPV疫苗接種,再提供不同額度的費用減免。婁培人建議,如果在經濟能力許可,家長應讓兒子、女兒接種HPV疫苗,自家兩個兒子都打了疫苗,因為妻子認為「孩子很乖,也無法得知未來的伴侶,在人生經歷中,是否不小心感染過HPV。」此外,不要再稱「子宮頸癌疫苗」,而稱之「HPV疫苗」,否則許多男生直覺「我又不是女生,為何要打子宮頸癌疫苗?」,忽略了HPV病毒對於男生的致癌風險。
-
2021-10-18 醫聲.疫苗世代
賴瓊慧:擴大公費HPV疫苗接種 高中生、產婦都要打
世界衛生組織(WHO)宣示於2030年清除子宮頸癌,國內自2018年對國一女生公費接種HPV疫苗,林口長庚副院長暨婦產科主治醫師賴瓊慧直言,「以國內目前的接種策略,是不可能根除子宮頸癌的。」她指出,公費HPV疫苗應擴及高中女生、產後婦女,鼓勵19到25歲成年女性自費接種,並建議兩年後將國一男生納入公費接種對象,才有可能達到清除子宮頸癌的目標。人類乳突病毒(HPV)是導致子宮頸癌的主要因子,賴瓊慧指出,HPV感染將導致子宮頸癌、外陰癌、陰道癌等女性癌症,名列女性十大死因的子宮頸癌,更是HPV導致的女性癌症之首,根據國際上的研究,HPV-16、18、52、58為高致癌型別。根據賴瓊慧的最新研究「結合子宮頸抹片檢查及HPV DNA檢測之子宮頸癌篩檢」,進行國內超過一萬人次的篩檢,結果發現,結合子宮頸抹片檢查及HPV檢測,發現罹患子宮頸癌及子宮頸中重度皮內瘤的女性感染HPV可達97.2%;而其中最常見的型別依序HPV-52、18、58。擴大疫苗接種年齡、性別,有過性行為也應施打2018年起,國內目前僅針對國一女生接種公費HPV疫苗,賴瓊慧建議,公費疫苗接種對象應補種16至18歲的高中女性,同時鼓勵19至25歲成年女性,自費接種HPV疫苗;針對未接種HPV疫苗的產婦,她則建議以「支持生育」為出發點,公費補助其產後接種HPV疫苗。藉由「多年齡世代」的接種策略,擴大HPV保護力。即便是已發生過性行為者,賴瓊慧建議仍應接種HPV疫苗。她解釋,HPV型別超過百種,台灣常見型別也有四十種以上,即便不幸已感染某一型別,接種疫苗仍可降低未來感染其他HPV型別的機率。賴瓊慧補充,根據研究,曾經感染過HPV的帶原者,再度感染不同型別的機率,是非帶原者的三倍之多,意即存在「易感體質」。故不論已感染過HPV的帶原者、已有過性行為者,都可以考慮「接種疫苗,把對其他型別的保護力補齊」。過去各界多認為HPV感染僅與女性有關,事實上,男性與女性同受HPV威脅,反覆感染將造成口咽癌、肛門癌及陰莖癌。要翻轉成見,賴瓊慧認為,應從教育著手。除對民眾進行衛教,也應於與HPV男性癌症相關的泌尿科、耳鼻喉科、直腸外科等醫學會,開設教育課程,深化醫療服務提供者「男性接種HPV」之觀念。衛教施行兩年後,賴瓊慧說,基於性別平等,男性應有施打HPV疫苗保護自己的選擇,社會對於HPV男性癌症的衛教較普及後,可以從國一開始為男性公費施打疫苗。疫苗應涵蓋台灣常見之HPV 52、58型賴瓊慧解釋,目前公費的二價疫苗僅涵蓋16、18兩型,四價疫苗雖多了6、11兩型,卻仍未包含國內子宮頸癌高致癌風險的HPV 52、58兩型。若要獲得HPV 52、58型之保護力,就必須接種九價疫苗。她說,「目前,九價疫苗的型別範圍最廣,已可涵蓋九成以上在台灣容易導致癌症的HPV型別。」不過由於九價HPV疫苗價格較高,而政府預算有限,目前仍無法公費施打,「大家真的應該來思考,該怎麼做。」
-
2021-10-16 該看哪科.感染科
青少年要打哪些疫苗? 亞東醫師:不只BNT,年輕人也需要HPV、流感疫苗
BNT疫苗陸續抵台,學校的施打作業也積極進行,但除了新冠疫苗外,家長們知道,青少年還要接種哪些疫苗嗎?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陳志道提醒,爸爸、媽媽們除了專注在新冠疫情之外,也可能忽略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與流感等疫苗,而這些疫苗對於成長中的青少年也同樣重要。青少年要打哪些疫苗呢?一、青少年於幼兒期應接種以下疫苗:1.水痘疫苗未曾接種疫苗且未得過水痘者,建議自費接種1劑,13歲以上者則應注射2劑,2劑至少間隔4~8周。2.B型肝炎疫苗B型肝炎與肝硬化及肝癌有密切關係,該病毒經體液或血液,例如親密接觸、輸血、注射等途徑傳染,許多人容易在青少年期,因為沒有足夠的保護措施,導致感染。如果已經接種,隨著時間抗體力價可能消失,建議檢測B型肝炎抗體,再進一步諮問醫師是否建議補打1劑B型肝炎疫苗。 3.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均飛沫傳染。施打該疫苗可預防併發中耳炎、肺炎或腦炎;或睪丸炎、卵巢炎,影響生育能力;若懷孕婦女早期感染德國麻疹,會導致流產、死胎或畸型。隨著時間抗體力價也可能消失,建議青少年可檢測MMR抗體。 4.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的混合疫苗建議在11~12歲間若未曾施打Td者,可以直接追加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非細胞型百日咳混合疫苗,其後每10年則建議再追加1劑Td。二、建議青少年接種的疫苗:1.人類乳突病毒疫苗人類乳突病毒是重要的性接觸傳染病原,與生殖道疣及女性子宮頸癌有關,建議9~26歲女性及高風險男性接種,正值性生活活躍的青少年期,當開始有性行為後,感染HPV的機會將大幅增加。施打疫苗的最佳時期為沒有過性行為或未受到HPV感染者,但若已有性行為,也呼籲青少年施打,保護自己及伴侶健康。2.流感疫苗流感病毒極易產生變異,每年流行的病毒株幾乎稍有不同。社交活躍期的青少年容易互相傳播,建議青少年(及6個月以上兒童)每年接種1劑流感疫苗,提升群體免疫力,以免受流感疫情威脅。三、針對高風險族群的建議疫苗:1.肺炎鏈球菌疫苗其病菌經飛沫傳染,可侵入呼吸道或血液中引發肺炎、菌血症、腦膜炎等嚴重病症,建議高危險族群之青少年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2.A型肝炎疫苗A型肝炎經糞口傳染,好發衛生條件不佳的地區,食用遭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感染,導致急性肝臟發炎。若前往A型肝炎盛行區的旅遊者建議施打,共2劑,2劑間隔6~12個月,保護力可達20年以上。 3.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腦膜炎雙球菌全球都有感染個案,主要流行地區位於撒哈拉沙漠以南橫跨非洲中部的「非洲流腦帶」地區,容易在人口聚集場所或活動造成疾病傳播,建議高風險旅遊或留學青少年施打。
-
2021-10-13 性愛.性病防治
「連結」對象不固定 小心菜花朵朵開
25歲小陳,前不久透過社交軟體和前女友重逢,久別勝新婚,很快就相約「連結」了。不料幾周之後發現生殖器長了好幾顆像花椰菜的東西,像極了一支花束,雖不會痛但愈來愈大,他緊急就醫,褲子一脫,就「花」現了,是「菜花」無誤,馬上安排手術燒除。菜花如延誤治療,有可能病變成陰莖癌,女性則會提高子宮頸癌風險。俗稱菜花的尖形濕疣,是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導致,主要是藉由性接觸感染,或經由被患者分泌物汙染的器物(如三溫暖、游泳池、泡溫泉的共用毛巾、馬桶坐墊)而間接傳染。這些贅肉可能單獨長或叢生聚在一起,就像小朵花椰菜長在皮膚或黏膜上,男女都有機會發生。值得注意的是,只要可能接觸到病毒的任何部位,包括肛門、耳朵、嘴角甚至口腔內,都有可能長菜花。很多病患說他們都有戴套,為什麼還會感染?其實只要是和患者親密接觸就是高風險的行為,因為性行為的前戲大都不會使用保險套,且保險套也只能保護陰莖部位,陰囊及其他會陰部也是感染風險區。也有病人說他結婚後單一性伴侶、沒在外捻花惹草,但為何還是中標?別忘了病人本身或是另一半,婚前的生活有可能「相當精彩」。據統計,80%的50歲成人都曾感染HPV,但都沒有症狀且能藉由人體免疫系統自行清除病毒。但若發病,潛伏期依病毒量與被感染者的免疫能力有所差異,大約三周到八、九個月,平均約三個月,而且潛伏期時即有傳染力。菜花的診斷,主要是肉眼先看到,手術檢體的病理診斷最為可靠。一旦確診,可用藥物治療、手術、電燒、冷凍、雷射療法等,但治療後常復發,所以病人也常需接受多次或多種的治療。想要預防感染菜花,可考慮施打HPV疫苗,有研究指出,已感染者確實清除菜花病灶之後施打疫苗,仍約有50%的保護力。避免「連結」對象不固定,建議單一性伴侶並全程使用保險套,才是預防性傳染病的不二法門。如果一方已罹病,性伴侶也應接受檢查和治療,以免反覆傳染。
-
2021-10-10 癌症.卵巢.子宮
接種HPV疫苗 預防7成子宮頸癌發生率
子宮頸癌是我國婦女癌症發生率第9位,及死亡率第8位的癌症,慢性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是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預防子宮頸癌接種HPV疫苗,能有效預防7成以上的發生率,降低對婦女健康的威脅。防治子宮頸癌的發生,台灣在民國84年起,提供30歲以上女性子宮頸抹片檢查服務,讓子宮頸癌標準化發生率及死亡率下降達7成,但每年仍有約600多名女性死於子宮頸癌,及1400多名子宮頸癌新診斷個案。之後發現,確診HPV是引發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要預防子宮頸癌的發生除安全性行為及定期接受抹片篩檢外,接種HPV疫苗亦能有效預防7成以上的子宮頸癌,降低子宮頸癌對婦女健康的威脅。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指出,HPV幾乎是引起子宮頸癌的主因,以施打HPV疫苗的各國研究數據來看,保護力可存在人體內長達10幾年,長期的保護效益佳。李秉穎說,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對9至14歲性行為尚未活躍的女生提供HPV疫苗的接種服務,預防效果最好,目前超過111個國家將HPV疫苗納入國家疫苗接種計畫,青少年也涵蓋在內,WHO也訂定目標,盼在2030年以前,將世界的HPV病毒清除到最低。國民健康署自107年12月底開始,推動國一女生公費接種HPV疫苗的服務,截至目前108學年度國一女生接種涵蓋率已達87%。今年HPV疫苗接種計畫較特別,部分青少年與BNT施打計畫強碰,還搭上流感接種潮。疾管署公告,建議至少間隔7天。李秉穎表示,尚未有研究指出,HPV疫苗與新冠疫苗相繼接種,對人體負面反應的證據,在美國甚至可以同步接種,台灣是為了方便釐清不良反應狀況,建議間隔7天接種。針對HPV疫苗不良反應統計,國健署調查,2018年起至2020年9月底,接種約26萬劑,共接獲通報210件不良反應,約千分之0.8,最常出現的症狀為注射部位紅腫痛,其次是發燒、暈眩、頭痛,多屬輕微至中等程度且為時短暫。但有五類人還是不建議施打,國健署公布,像是接種HPV疫苗後出現過敏症狀者、 已懷孕、有計畫懷孕者、本身有特殊疾病史者,如凝血性問題疾病、免疫功能異常或正服用免疫抑制劑,以及接種當天身體不適的人。國健署自110年3月起,已針對109學年的國一女生提供校園接種服務,提醒符合公費HPV疫苗接種的女學生,需完整接種2劑次,才有更好的保護力。尚未完成接種的109學年(目前國二)及108學年(目前國三)的女生,也要記得依通知單儘早完成HPV疫苗接種。現行的HPV疫苗依疫苗預防型別不同,可以預防70%HPV感染,但並非萬靈丹,疫苗尚未涵蓋所有病毒型別,所以接種HPV疫苗後,仍需注意安全性行為,使用保險套,及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
-
2021-10-02 新聞.元氣新聞
流感疫苗系統當機接種資料無法上傳 疾管署搶修
公費流感疫苗昨天開打,卻傳出「流感疫苗管理系統」當機,無法上傳接種資料。衛福部疾管署今天證實,系統伺服器異常正在搶修中,但民眾個資不受影響。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採購632萬劑,昨天是開打首日,有醫療院所發現上傳接種資料的「流感疫苗管理系統(IVIS)」當機,無法上傳疫苗接種資料。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為管理疫苗施打對象與疫苗庫存量,流感疫苗必須於施打後隔日中午前,將接種資料上傳至「流感疫苗管理系統」。今天上午確實接獲同仁回報系統當機,無法上傳。洪子仁說,院內依照標準流程,先保留接種資料紙本,將等系統恢復後再盡快補登接種數量、批號及施打對象,但他強調,系統當機,並不影響現場接種作業。「怎麼第1天就當機,很奇怪。」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開業診所醫師林應然說,診所收到多少流感疫苗、當天接種多少劑、接種對象身分為何、庫存量剩多少,通常當天會登錄至系統,但昨天開打,資料就無法上傳。林應然說,往年少有系統當機情況,流感疫苗管理系統當機雖影響不大,資料可再補登,但近期多種疫苗開打接種作業已使醫護人力吃緊,改天還要再派人力補上傳資料。對此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莊人祥回應,昨天因流感疫苗管理系統的伺服器出狀況,導致系統連線異常,目前還在請資訊人員協助搶修中,但不影響到民眾個資,目前暫請疫苗合約院所以紙本紀錄,待系統修復後再上傳。今年因同時要接種流感、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人類乳突病毒(HPV)等多種疫苗,令不少診所忙翻天,台北市醫師公會常務理事、開業醫師周賢章呼籲中央整合多個疫苗接種系統,讓各種疫苗接種運作、登錄更有序。此外,不少民眾等待接種COVID-19疫苗,加上COVID-19疫苗與其他疫苗接種須間隔7天,以致流感疫苗接種踴躍度不如去年。洪子仁提到,昨天公費疫苗開打首日,全院僅60人接種,與去年開打當天接種約600人相比,接種量只有1/10。洪子仁呼籲,民眾關注焦點雖在COVID-19疫情,但秋冬後流感疫情可能反撲,建議符合公費資格的民眾務必接種流感疫苗,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是重症高風險群,務必要按時接種。
-
2021-09-28 癌症.頭頸癌
三成口咽癌染HPV病毒 台大長庚名醫:男性要打HPV疫苗
一名中年男性覺得嘴巴不舒服,一開始以為是牙痛,拔牙後還是痛。後來又被診斷為三叉神經痛,又做了神經阻斷術,卻仍腫痛難消,轉診耳鼻喉科醫師才發現原來是HPV感染導致的扁桃腺癌,一種比較少見的頭頸癌。收治這名個案的台大醫院副院長暨耳鼻喉科教授婁培人提醒,HPV病毒不只引起子宮頸癌,還會引起不易診斷的口咽癌等頭頸癌,新增確診人數在多國都已超越子宮頸癌。基於公衛預防考量,全球已有43國家或地區實施男女共同施打HPV疫苗的計畫。台灣也跟上美國,今年九月將HPV疫苗適應症納入預防HPV病毒引起頭頸癌,而且9到45歲男性也適用。婁培人表示,口咽癌與HPV感染關係密切,英國在2015年、美國2020年個案數都已經超越子宮頸癌,丹麥今年新增病例數也預計將超越。在台灣,義守大學研究發現,本土HPV相關頭頸癌從1995年起快速成長,40至50歲成長最快。長庚醫院分析541位口咽癌病人發現有28.4%感染HPV,以感染第16型佔八成為最大宗。婁培人表示,HPV感染盛行率最高的年齡在20到25歲、50多歲這兩段,感染到產生癌的潛伏期可長達10年到30年,應及早預防,因為「現在沒有不代表以後不會有。」男性感染HPV又比女性更不利,因為六、七成女性可以針對所感染的HPV病毒產生抗體,但男性僅一成有抗體,容易持續感染,男性一生感染HPV的機率高達91.3%,女性則是84.6%。林口長庚醫院婦癌科副教授周宏學表示,雖然自然感染產生的抗體很低,但是打疫苗抗體是自然感染的幾十倍以上,而且HPV疫苗是利用病毒的外殼做的,算是「空包彈」,可讓身體免疫系統學習辨識、抵禦後來接觸的病毒,但不會造成感染,而且多價疫苗引起的免疫反應,還能一次對抗多種型別的HPV病毒。婁培人表示,2018年美國頭頸部外科醫學會做了聲明,強烈建議兩性都要接種HPV疫苗。2019年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在他擔任理事長時,也發表了觀點聲明,基於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同樣建議兩性都應接種。去年美國FDA通過9至45歲的兩性都可打九價HPV疫苗,用於對抗頭頸癌產生,台灣今年九月也跟進,成為全世界第二個通過的國家。婁培人表示,不論男旅,九價HPV疫苗都要接種三次,追加劑藥間隔兩個月、六個月,臨床試驗顯示疫苗安全性高,沒有嚴重不良反應。HPV疫苗與其他疫苗應間隔二至四周,最好在沒有性行為的時候施打,美國建議12歲,台灣是13歲,但若已有性行為還是可以接種,增加身體對於各種型別HPV病毒的防禦力。
-
2021-09-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中BNT明天10所高中先開打!國中打完子宮頸疫苗才打
全國129萬名的國、高中生今天起陸續在校園施打BNT疫苗。台中市沒有搶在第一天開打,衛生局規劃從9月23日起從10所高中開始施打,預計一周內打完43所高中。國中有一所最快9月27日開打,多數從10月1日開打,因目前國中還在施打子宮頸癌疫苗,要相隔一周才能打BNT疫苗。台中市教育局副局長葉俊傑表示,全市130所學校,盡量都安排「下午施打」,用意是讓學生們「打完疫苗就能回家休息」,每天上午協助的醫療院所會到學校和校長與校護確認動線,協助配合事項,學生們打完疫苗,身體若有不適反應,可申請疫苗假,不列入出缺席紀錄,疫苗假以3天為原則(含接種當日),必要時得延長。明天要開打的10校:台中家商進修部(夜間)、台中一中、宜寧高中、文華高中、豐原高中、忠明高中高中部、大明高中藝術分部、清水高中、大里高中高中部、明道高中高中部。教育局說,台中市滿12歲的國小學生零人。意願調查在校施打比例94%,但教育部公告台中在校施打意願90%,因教育部有納入進修部人數,分母人數較多,進修部造冊名單,也由台中市衛生局協助打疫苗。台中市目前在幫國中生接種HPV子宮頸疫苗,必須相隔一周,才能接種BNT疫苗。多數國中都在10月後開打,全市符合資格的學生要在10月19日前全部打完。選擇自行到醫療院所施打的學生,就要掌握預約系統,根據指定時間、地點施打。教育局表示,與衛生局討論結果各校都安排「下午施打」,少數學校選擇「整天施打」,校方就要特別注意學生身體狀況,和家長保持聯繫,身體不適要撥打119,打完疫苗避免劇烈運動。
-
2021-09-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青少年BNT、流感疫苗接力注射 台中南投拉長間隔14天才打
中秋連假後,12至18歲青少年將接種第一劑BNT疫苗,10月接著打流感疫苗,中央宣布兩種疫苗至少間隔7天。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說,為降低家長疑慮,台中BNT、流感等疫苗接種,將間隔14天再打。台中市衛生局表示,針對國二女生的HPV(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有14所國中無法在9月中旬前打完,為避免影響BNT接種,將延後到12月再打。南投縣衛生局長陳南松說,兩種疫苗間隔會拉長到14天,讓家長、學生放心。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認為,兩種疫苗同時打也不會互相干擾,間隔7天為了判定副作用的來源,不必太擔心。青少年有多種疫苗要打,陳姓家長說,家長群組都在聊,擔心打BNT有心肌炎反應,搶著幫小孩買疫苗險,不過早晚都得打疫苗,市府拉大兩種疫苗間隔,會讓家長更放心。梁姓國中家長說,孩子沒做過心臟檢查,就怕有未知毛病,打了不知道會不會有風險?不少家長說,BNT畢竟新疫苗,不像流感、HPV疫苗有大量施打紀錄,雖然有政府把關,還是會擔心。台中市衛生局表示,台中國高中生BNT第一劑23日起開打,約有15萬人,中央上周五表示,BNT疫苗會再進來,要求在10月8日前打完第一劑,第二劑間隔28天後再打。曾梓展說,中央規定新冠、流感疫苗間隔至少7天,但考量家長的擔心,兩種疫苗會間隔14天再接種,先打完第一劑BNT,間隔14天再打流感疫苗,再隔14天才打BNT第二劑。中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黃高彬說,國外研究報告指出,青少年打BNT疫苗併發心肌炎,較感染新冠肺炎併發心肌炎高,讓家長陷入兩難,若兩劑間隔拉長到4個月,心肌炎比例可降低到百萬分之6。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說,青少年接種BNT第二劑1周內,極少數個案打BNT併發心肌炎,但症狀輕微,國外資料顯示,經治療預後良好。
-
2021-09-12 該看哪科.皮膚
長繭、雞眼消不掉?醫曝2根除關鍵 有黑點要小心!
生活中時不時會發現身體某處長繭,特別是在手、腳部位,不少人發現會用手撥、磨平的方式消除,但往往效果不盡理想,甚至過沒多久又長出來。對此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皮膚科唐豪悅醫師指出關鍵問題,從日常就可以輕鬆改善。 硬皮是繭還是雞眼?醫:小心也可能是病毒疣。 唐豪悅醫師指出,繭最主要的生成原因就是磨擦,皮下組織長期摩擦,外層角質層就容易變厚,形成硬皮,像是吉他手的手指就容易長繭,常見也包括手指、腳趾、腳根等。 和繭非常像的「雞眼」,其實也是繭的一種,常見出現在足部易摩擦之處,整隻腳都有可能出現。當原本已經形成的繭又再更進一步的反覆摩擦,就會形成雞眼這樣更深層的繭。也因這樣的繭更為深層,已破壞了皮膚內層,因此有別於一般的繭,按壓會感到疼痛,且外觀多以半透明呈現,形似雞的眼睛,因此得名。 值得注意的是,身體長出的繭,有時也未必就是「一般的繭」。唐豪悅醫師指出,當人體感染HPV病毒時也可能出現繭,也就是所謂的「病毒疣」。病毒疣是經病毒所感染,因此不同於前述兩者出現於摩擦處,身體各處皆有可能出現,四肢較為常見,患部和繭相似,但會出現極為細小如沙粒般聚集的黑點,常讓人誤以為沾到髒東西,按壓也會痛。 也提醒特別注意,病毒疣雖少部分患者可透過免疫力康復,但其為少數族群,病毒疣傳染力高,傳染途徑為接觸傳染,包括接觸患者或物品等,亦可能自己傳染給自己其他部位,若無治療,也可能逐漸增大,長在趾甲附近可能影響趾甲造成變形。提醒繭上有小黑點多留心,為避免自己反覆感染或傳染給親友建議及早就醫。繭、雞眼消不掉?醫指2關鍵:別自己亂剪。 從上述可見繭未必只是繭,這是其中一項患者再怎麼剪、怎麼磨都遲遲無法消除的原因之一。其次,若真的只是一般的繭或雞眼,回到繭生成的根本原因「摩擦」,以穿鞋舉例,若鞋子一直都是穿同一雙,同樣的部位自然會反覆的不斷繼續摩擦,繭和雞眼也就會不斷的生成。 另一方面,自行剪掉、磨平,除了會因為誤判原因和沒有解決根本原因,導致無法根除以外,唐豪悅醫師也指出此舉也容易使得患部或周邊皮膚受傷、造成細菌感染、甚至是蜂窩性組織炎等更嚴重的問題,特別是手容易接觸各種物品,腳多處於悶熱、潮濕、易有大量細菌的鞋子當中。因此若要消除繭,還是建議透過治療及生活調整為佳。繭、雞眼別亂剪,醫教2招輕鬆改善及防範! 唐豪悅醫師表示,不論是繭、雞眼或是病毒疣,治療方式其實都相當簡單、健保也有給付。繭和雞眼可透過水楊酸溶解,而病毒疣則可透過冷凍治療進行改善,醫師會以低溫的液態氮塗抹於患部徹底破壞病毒,療程視情況有所不同,一般約兩次左右。至於許多口耳相傳的民俗療法,唐豪悅醫師則不建議,先不論是否有效,多半容易誤判或越弄越糟,未必免徒增治療困難,呼籲還是交給專業醫師處理為佳。 在生活調整上,防範長繭、雞眼或復發,避免摩擦自然是最重要的,腳部建議時常更換不同的鞋款,鞋款以合腳、舒適、不咬腳、不會太緊為佳,亦可穿厚一點的襪子,如此可大幅減少同處摩擦的機會,繭或雞眼自然也就不易生成。至於病毒疣則以避免傳染機會為主,在泳池、三溫暖等戶外空間,建議避免赤腳走路,平時也建議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以維持免疫力,降低病毒纏身的機會。 《延伸閱讀》 .指甲出現條紋、白斑?營養師指常見5情況從飲食作改善! .指甲倒刺拔掉、咬掉易成甲溝炎!醫教2步驟輕鬆清除!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9-12 性愛.性病防治
固定性伴侶為何還會染菜花? 醫曝「潛在感染源」:半年內都可能發作
菜花多發生在性接觸複雜的人身上,那固定性伴侶是不是就完全沒有染病風險呢?答案是否定的!中醫師黃慶雲指出,菜花雖然主要透過性行為傳染,但仍有在公共場合不慎感染的機率,建議性行為之前都應做好預防措施,若不幸發作,也須盡早接受治療。【延伸閱讀:性交出血正常嗎?專家分析6大可能原因,熟女更應當心婦科疾病】菜花又稱為尖頭溼疣 哪些地方易間接感染菜花又稱為尖頭溼疣,是由人類乳突病毒(HPV)引起的疾病,發病時會在男女性生殖器、肛門部位發現增生的白色肉芽狀突起物,非常容易透過接觸傳染,少數也可能因為三溫暖、游泳池,與患者共用浴巾、馬桶及浴缸等媒介,讓病毒有機會造成間接傳染。診間也曾遇過患者雖然固定單一性伴侶,卻染上菜花的案例,黃慶雲表示,原因可能在於伴侶過去曾與1人以上發生過性行為,這也同時增加潛在的感染風險。因為菜花病毒潛伏期較長,感染後約半年內會發作。值得注意的是,若病毒在體內大量繁殖,甚至2年後才會因身體免疫力功能下降而再發作,菜花病毒本身傳染性很強,可能引起睪丸炎、攝護腺炎、子宮頸炎等,嚴重引起男性陰莖癌、女性子宮頸癌。中西醫治療菜花 安全性行為為首要針對菜花治療,西醫多以雷射、電燒或二氧化氮冷凍及化學藥膏等方式,去除表皮突出肉芽,但有些肉眼看不到的肉芽無法清除,加上雷射電療將會破壞皮膚組織,傷口需要修復,要是患者抵抗力下降,病毒又伺機復發。而中醫在治療菜花上,則採用內服金銀花散,以產生清熱、解毒、消疣之效,提升內在細胞免疫功能,再加上外抹蒲公英、冇骨消的萃取液,加速菜花病原體就自然脫落,進而達到改善病症的目的,既不會有傷口也不會留疤,約1至2個月病毒可清除而癒。預防菜花上身首重安全性行為,若有不適症狀、勿忌諱求醫。黃慶雲提醒,菜花治癒速度與個人體質和生活作息有關,接受中醫治療期間,應禁止性生活、注意個人衛生,睡眠充足、適當運動,避菸酒和辛辣飲食,才能及早復原。(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感染菜花會怎麼樣? 專家曝「發病症狀」:不分男女老少 ·泡溫泉、做SPA怕染菜花! 這2個地方最容易藏病毒 
-
2021-09-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疫苗9月23日當周開打 先高中生再國中生
BNT疫苗上周到貨93.3萬,日前指揮中心表示將優先給12至17歲的校園族群接種,其餘則優先開放給18至22歲年輕族群接種。但外界擔心國中生適逢接種HPV疫苗,若間隔太近是否會有影響。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BNT疫苗預定自9月23日當周開始接種,將先從高中開始施打,應可錯開。莊人祥表示,之前ACIP委員曾開會討論,認為兩種疫苗接種至少應間隔七天以上。而BNT疫苗先從高中生開打,再來才是國中生,應該會和國中生接種HPV疫苗差兩周以上。另外,外界關心高血壓肥胖者或被醫師告訴不適合打AZ疫苗,何時可打BNT疫苗?陳時中則表示,要看進貨量再做安排。
-
2021-08-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免疫橋接認證COVID-19疫苗成趨勢 日、英都擬採用
免疫橋接可望成COVID-19疫苗的認證趨勢,感染科醫師李秉穎今天表示,免疫橋接在疫苗界行之有年,近期英國、日本都有計畫採用免疫橋接認證新研發的COVID-19疫苗。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於6月10日首度公布國產COVID-19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標準,將採用免疫橋接方式,以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的中和抗體做為替代療效指標,屢遭外界質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李秉穎今天表示,目前全球有200多種COVID-19疫苗正在研發階段,但隨疫情流感化,未來恐怕越來越難有進行三期臨床試驗的環境,也涉及倫理爭議,免疫橋接勢必成為新的認證管道,英國、日本等國都計畫以免疫橋接認證COVID-19疫苗。李秉穎說,除了新研發的疫苗,美國近期也打算以免疫橋接的方式將現有COVID-19疫苗的適應症擴及到兒童、青少年族群。對於外界對免疫橋接的質疑,李秉穎說「抗體濃度高低和保護力成正比,這是疫苗學的根本道理」,人體感染病毒後,第一線就是靠著疫苗產生的抗體將病毒中和掉,因此理論上抗體濃度高低,確實能反應疫苗帶來的保護力多寡。李秉穎指出,過去國際間將HPV疫苗從四價增至九價時,也採用免疫橋接,肺炎鏈球菌疫苗也採此模式獲得認證,並非台灣獨創的新方法。
-
2021-07-28 該看哪科.皮膚
打MMR疫苗治病毒疣 須防副作用
張小姐是30幾歲的上班族,因為手指頭長了許多顆病毒疣,因此她選擇冷凍治療。但是,治療了幾個月後,病毒疣的病灶只有一點點脫落的現象,範圍還是一樣大,數量一樣多,她很擔心長在指甲附近的病毒疣會導致指甲變形,以及冷凍治療留下疤痕。因此,她改為局部注射MMR疫苗,打完後,病灶縮小了很多。病毒疣是由人類乳突狀病毒所感染,這種病毒往往會長期潛伏在宿主皮膚細胞中,反覆發作。皮膚病毒疣有多種表現形式,常見種類有HPV類型1、2、7、27等,具有高度傳染性,可以從一個人傳染到另一個人,也可以從一個部位傳染到同一患者的另一個部位。治療病毒疣有多種方法,包括使用三氯乙酸、水楊酸、電燒灼、冷凍療法、手術切除和二氧化碳雷射等,然而,這些方式造成疤痕的機率很高。局部注射MMR疫苗也可以治療病毒疣?根據已發表的論文顯示,注射之後,隨著病毒疣周圍T細胞的增加,Th1細胞因子變多,白細胞介素IL-2、IL-4、IL-5和腫瘤壞死因子也增加,共同幫助引發針對HPV的更強免疫反應,以攻擊病毒,因此,可以治療病毒疣。注射MMR疫苗也會有副作用,大部分患者在注射時會局部疼痛,極少部分有頭痛、鼻炎,或是注射部位水腫、紅斑等症狀,通常是短暫的,數日後消失。但若是免疫功能差、使用免疫抑制劑,或有感染性疾患如皰疹等,就不建議接受MMR注射治療。和其他治療方式相比,MMR病灶內注射免疫療法為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不像其他治療易留下疤痕。由於細胞免疫的作用,復發率低,可考慮用作病毒疣的一線治療方法。
-
2021-07-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重磅快評】再怎麼攀親帶故也無法提升高端疫苗公信力
衛福部七天火速保送高端疫苗上市,外界對這支黑箱疫苗不僅高度質疑其保護效力,也不滿審查不符國際標準,業者除連日提告,又展開攀親帶故的話術來行銷自家產品。繼「與莫德納系出同門」、「與NOVAVAX是孿生兄弟」,現在為了「免疫橋接」,又扯上子宮頸癌疫苗(HPV疫苗)和流感疫苗,抱怨說人家早就這麼做,「合理的免疫橋接也算是三期」。高端老總陳燦堅用早已取得藥證並全球大量施打的產品,來為自家實驗未完成的新冠疫苗背書,實在「居心叵測」,而且也欺負民專業水平。他不知道,蒙高端特權闖關影響,全台民眾早已具備疫苗專業知識,而且比他更專業、誠實的專業學者已發布多篇文章,說明免疫橋接並不適用於新型疫苗,常規作法更不是用於兩種不同技術平台。學者所引用例子,正是HPV疫苗和流感疫苗。HPV與流感疫苗與高端新冠疫苗唯一交集,就是同屬次蛋白疫苗,但前兩者的免疫橋接,是針對乳突病毒、流感病毒不同病毒株作疫苗修改時使用。美國FDA同意,在同一支疫苗針對突變株做修改時,可以用免疫橋接的方式,比較原始疫苗與新世代疫苗。顯而易見,陳燦堅的攀親帶故,只是在魚目混珠。國內多位學者指出,除非是非常近似的同一類平台疫苗(如同為mRNA、或同為蛋白質疫苗平台),否則其引發的免疫反應、跟遇到病毒時產生的反應,很可能不相同。但看看衛福部替高端量訂作的EUA審查,是和腺病毒疫苗AZ相比,這是無知還是替高端找個最容易的靶?全球除大陸之外,另一支次蛋白疫苗NOVAVAX還在作三期臨床;就算要橋接,高端根本沒有符合國際標準的比較對象。業者所謂「合理的免疫橋接也算三期」,說好聽是自吹自擂,其實是無中生有。無論高端或是指揮中心某專家宣稱「一定可應付Delta」,都是沒有科學根據的賣藥廣告,對比官方把所有審查都關在密室進行,只會讓人更懷疑高端的品質有不可告人之處。陳總若有難言之隱,無法把所有數據攤在陽光下接受檢驗,那就專心管好自家品管,別再發生送到食藥署的成品被退貨。連不合格產品都能出廠交貨,就算你和知名疫苗攀親帶故,公信力也沒救了。
-
2021-07-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女性接種疫苗經期紊亂 婦產科醫師:暫時免疫反應
接種新冠疫苗常見副作用包含,發燒、接種部位腫痛,與肌肉痠痛等,也有不少女性發現,「打完疫苗月經就來了」、「月經比平常還要不舒服」、「經期變亂了」等等,婦產科醫師蔡鋒博說,疫苗啟動身體免疫反應,發揮的暫時性作用,並不會有長期性的影響。打完疫苗月經紊亂,比台灣先早一擴大接種的英、美皆有相關資料。外媒報導,部分停經婦女、服用賀爾蒙藥物,甚至跨性別者,接種疫苗後產生出血狀況。太陽報6月底指出,英國藥物及保健產品管理局回收4000份監測報告,30至49歲的女性的不良反應顯示,接種疫苗後經血量更多,截至5月 17 日,AZ疫苗有2734例通報,另有1158例與輝瑞疫苗有關,66例屬於莫德納。新冠疫苗並非先例,蔡鋒博說,女性排卵,與子宮內膜的增長和剝落,需要借助免疫細胞完成,而過去施打流感疫苗、子宮頸癌疫苗(HPV疫苗)就都有女性異常出血的報告,所幸都是暫時性的反應。他指出,接種疫苗所產生的免疫反應都屬於短暫現象,新冠疫苗並無研究指出增加流產、不孕的副作用,呼籲女性可以放心接種。蔡鋒博說,雖說短暫性出血對人體無害,但停經後的婦女可以再加以注意,因其本身是子宮內膜癌的好發族群,若有疑慮可以就診檢查。
-
2021-07-16 醫聲.疫苗世代
HPV疫苗/HPV也會引發口咽癌 醫:男女都應打疫苗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人人嚴陣以待,但別忘記生活中有些病毒的威脅也不容小覷。以癌症為例,約5%癌症與HPV(人類乳突病毒)感染相關,除了眾所皆知的子宮頸癌,研究發現HPV也是引發口咽癌的元凶之一。林口長庚醫院婦癌科副教授暨主治醫師周宏學表示,許多人都知道HPV為誘發子宮頸癌的主因,但愈來愈多研究證實,HPV還會引發菜花、口咽癌、外陰癌、陰道癌、肛門癌。去年年底美國一項臨床研究顯示,HPV與菸、酒並列為歐美地區口咽癌的三大危險因子,如果排除檳榔、抽菸、喝酒等不良生活形態,感染HPV就成為罹患口咽癌的最大風險。周宏學指出,在台灣應該也是如此,檳榔為國人口腔癌的主要致癌因子,而感染HPV則名列第四,隨著性行為開放頻繁,致癌風險恐將逐年上升。「男性接種HPV,保護自己,也保護另一半。」周宏學說,HPV為子宮頸癌主要致癌因子,女性應該盡可能接種HPV疫苗,有效預防感染病毒。為了疼惜另一半,並降低自身罹癌風險,男生也應接種疫苗。周宏學強調,HPV侵襲不分男女,醫界建議,男女均應施打HPV疫苗,依照仿單規定,9到45歲為適合施打HPV疫苗的年齡。此外,新手媽媽生產後,則是很好的接種時機。研究發現,女性分娩時,子宮頸內部的黏膜上皮層變薄,抗感染能力減弱,容易增加HPV感染的機率。歐洲婦癌與陰道鏡學會研究證實,婦女產後感染HPV的整體風險,較未曾生育婦女還要高。
-
2021-07-05 名人.黃軒
不只抗新冠!醫:將有3種mRNA疫苗問世預防疾病
對COVID-19病毒疫苗,很大貢獻的因素之一,就是人類開始採用了最新的「mRNA疫苗」技術作為疫苗生產。大家都一定以為「mRNA疫苗」技術,只作為COVID-19疫苗使用而已,我們才只有了Moderna和BNT疫苗,你們都錯了!「mRNA疫苗」技術橫空出現,是人類疫苗的里程碑,可以想像成這是疫苗的標靶藥物,這些都是人類未來「預防疾病」的重要工具。因為產生mRNA,可作用於任何疾病預防的標靶,因此未來是預防各種疾病的mRNA疫苗,而不會只是COVID-19 病毒疫苗。據科學研究報導,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的「三種mRNA疫苗」將有助於預防各種疾病。癌症疫苗預防癌症病毒傳播的疫苗已經存在。比如B肝疫苗可以預防一些肝癌,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可以預防子宮頸癌。然而,由於mRNA疫苗的靈活性,人們正在關注開發不僅可以預防病毒引起的癌症, 而且可以預防各種癌症的疫苗。癌症腫瘤含有正常細胞中沒有的抗原和蛋白質。如果可以訓練免疫系統識別這些腫瘤相關抗原,免疫細胞就有可能摧毀癌細胞。癌症疫苗是這些抗原的特定組合,有藥廠已著手開發進行:1.BioNTech與輝瑞合作開發了一種mRNA疫苗針對惡性黑色素瘤有效的癌症疫苗。2.德國生物製藥公司CureVac正在開發肺癌的疫苗,該疫苗已在早期臨床試驗 (Phase 1)中取得成功。3.Moderna公司,設計出一種對每個患者的腫瘤都有獨特作用的疫苗,以訓練個人的免疫系統並訓練身體對抗癌症。這個研究正在第二階段試驗(Phase 2)中,他們甚至期待往個人化的抗癌mRNA疫苗發展。萬用的流感疫苗 如果有一種疫苗可以保護身體,免受所有病毒株的侵害,就沒有必要每年為新的病毒株接種疫苗。1.Moderna公司,針對季節性流感的mRNA疫苗開發計劃。該計劃針對世界衛生組織 (WHO) 預測將流行的四種流感病毒株,找出這些病毒株通用的流感疫苗。通過收集有關流感基因組的大量數據,研究人員找到了該病毒最「高度固定」的 mRNA 代碼。「高度固定」的mRNA代碼,也就是這種 mRNA 代碼最不可能因突變,而引起病毒蛋白的結構或功能突變。研究小組成功製備了,達四種不同病毒蛋白的mRNA混合物,針對這個萬用的流感疫苗接種發展中。2.動物實驗已經有效,對小鼠的研究,發現這種實驗性疫苗,可以針對多種流感病毒株,同時非常有效。研究人員,也正在致力於人體內的「萬用流感疫苗」的開發計劃中。瘧疾疫苗 瘧疾是由單細胞寄生蟲瘧原蟲引起的一種傳染病,由蚊蟲叮咬引起。1.葛蘭素史克製藥公司的研究人員專利的瘧疾疫苗編碼,一種稱為Plasmodium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PMIF)的寄生蟲蛋白。通過免疫系統識别這種蛋白質為目標,就有可能訓練免疫系統根除寄生蟲。2.動物實驗已經有效,這種瘧疾疫苗在小鼠實驗中,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併計劃在英國進行人體的臨床試驗。這種瘧疾mRNA疫苗是一種mRNA疫苗可以自我複製放大,當mRNA進入細胞時,就會產生一組自我複製放大mRNA的拷貝。因此,只需要生產少量的mRNA,有望成為繼現有標準mRNA疫苗之後的下一代mRNA疫苗。mRNA 疫苗仍存有許多挑戰1.冷凍儲存mRNA疫苗需要冷凍儲存,這限制了它們在發展中國家和偏遠地區的使用。相關疫苗公司,正在致力於開發一種可以冷藏的mRNA 疫苗。(這樣你們買疫苗,也順便買他們的冷凍設備……嘿嘿)2.監管障礙任何新技術的疫苗問世的監測,都必需進行大規模的臨床試驗。COVID-19病毒的大流行,導致mRNA疫苗的快速批准及開發,更提供了大批、現成的人體實驗,為此新技術發展,其監管障礙比往年小很多。3.昂貴另一個問題是太貴了。個人化的mRNA癌症疫苗很昂貴,也並非所有國家都有大規模生產mRNA疫苗的新設施。超乎你的想像我們以為mRNA疫苗,只是為了COVID19 病毒而已⋯⋯殊不知,人類從治療疾病到預防疾病的跨時代會開始,以前認為疫苗接種,只為了產生抗體抵抗病毒、病箘感染的。現在mRNA疫苗新技術,會改變了我們下一代子孫,進入100歲的健康生命著手。你看不到、感受不到那個盛世?不要擔心,科學家已經在著手準備了!mRNA疫苗技術,具有破壞性和創新性,可以克服人類疾病挑戰。「從治療疾病到預防疾病」,改變當前和未來你對疫苗的想像。※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6-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中醫推5食材、穴位助防疫,抗病毒、抗發炎、增強免疫力!
文:澄明中醫診所院長/郭祐睿中醫師 抗疫先注意,中醫增強免疫力 中醫講究「治未病」,治未病的意思就是在疾病還沒發生之前,就先作好防禦,尚未發病就先治療,但是怎麼防禦呢?平常就可以做好免疫力疊加的功夫,以下出現在國外期刊中增強免疫力的幾種方法,在勤洗手、戴口罩、打疫苗之外,平常還能怎麼增強免疫力呢? 總結來說,可於平常使用穴位刺激、薑黃、益生菌、大蒜、肉桂和黑胡椒等方法或食物,這些都有科學證明可以減少感染COVID-19及感染後的副作用,例如:呼吸道感染、肺纖維化、瀰漫性肺泡損傷、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以及相關的感染性休克、肺和腎損傷的症狀,這些方法簡單方便、甚至在家裡有現成的食物可以使用。 在針灸穴位方面: 2020年9月《醫學(Medicine)》發表:針灸可通過刺激交感神經、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等神經抗發炎通路發揮作用,減少發炎反應;此外,同樣的期刊在10月發表了針灸能改善的症狀還包括感染武漢肺炎之後的:焦慮症、失眠、白細胞減少、疲勞、噁心嘔吐、腹痛、腹脹和呼吸困難的問題。我們也推測若是以三伏貼長期刺激穴道,能產生同樣的效果,無論是男女老幼大人小孩,均可以中醫的角度使用對症的中藥,敷貼在特定穴位,達到調整體質的效果。 在食物方面: 薑黃: 2020年10月《植物療法雜誌(Phytotherapy Research)》發現:薑黃素具有廣泛的生物作用,包括抗菌、抗病毒、抗真菌、抗氧化和抗炎活性,薑黃素對多種病毒發揮抗病毒作用,包括流感病毒、腺病毒、肝炎、人乳頭瘤病毒 (HP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HIV)、單純皰疹病毒-2 (HSV-2) 。薑黃素通過各種機制發揮抗病毒作用,包括抑制病毒進入細胞、抑制病毒和病毒蛋白酶的包裹、抑制病毒複製以及調節多種信號通路,因此,薑黃素是具有對抗 COVID-19 發病機制的必須食物之一。 益生菌: 2019年11月《前沿免疫雜誌(Front Immunol.)》提出:益生菌能通過調節 NF-κB、MAPK 和模式識別受體(PRR)通路來發揮抗發炎和免疫調節作用,從而降低 Th2 反應並上調 Th1 反應。此外,益生菌可以改善先天免疫反應和對抗發炎反應,並透過調整腸道環境,改善黏膜健康,有助於預防及對抗 COVID-19 。 大蒜: 2020年11月《營養學雜誌(Nutrition Journal)》研究發現:大蒜可以抑制SARS-CoV-2 的病毒複製,減少COVID-19的爆發,因為大蒜能提高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此外,大蒜能幫助提高維生素B1、B2吸收,其中B1能幫助促進體內醣分解,B2促進代謝、活化細胞、消除疲勞。 肉桂: 2018年10月《食品藥物分析雜誌(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彙整:肉桂具有抗菌、免疫調節作用、抗真菌活性,亦可緩和糖尿病的腎臟病變,此外發現肉桂醛通過抑制 NF-κB 活化來抑制 TNF-α 誘導的炎症,所以肉桂可以用於緩解 SARS-CoV-2 引起的肺炎現象。 黑胡椒: 2017年10月《國際免疫藥理學(Int Immunopharmacol.)》提到:黑胡椒長期以來被用於許多菜餚中,從黑胡椒的乙醇提取物中獲得的胡椒鹼具有很強的抗炎作用。它通過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活性來促進先天免疫,並且是一種有效的抗氧化劑,可通過中和自由基、ROS 和羥基自由基來防止氧化損傷,因此可以用於抑制 COVID-19 期間引起的發炎反應。 不只上述的食物具有抗COVID-19、促進免疫力的作用,還有許多食物,例如:生薑、洋蔥、檸檬、羅勒等,可以減輕由於 SARS-CoV-2 感染引起的病理影響,平常時可以藉由上述的穴位刺激及食物攝取,做為疫情發生期間的增強免疫力的方法。 《延伸閱讀》 .7類營養素助防疫、提升保護力!營養師:有助抗病毒、抗發炎、抗氧化 .打完疫苗喝雞湯助維持免疫力!營養師教接種後飲食3重點。
-
2021-04-26 新聞.元氣新聞
納新疫苗牛步 建議採部分負擔
我國每年投資國人常規疫苗經費約卅億元,因菸捐收入減少,加上擴大疫苗項目與接種對象、改用新型疫苗等,導致支出增加,如今肺炎鏈球菌疫苗擴及六十五歲族群政策遲未實現,小兒腸病毒疫苗又即將上市,疫苗經費缺口愈來愈大,「疫苗專家們如坐針氈」,建議新疫苗費用採用部分負擔並加強宣導,或許是解方。近年來,政府投注於疫苗的經費大幅上升,學齡前兒童常規疫苗,從九十六年每人二千元,一○六年成長到一萬二千元,每年疫苗接種總經費也從五億元,成長到卅億元,新納入疫苗包括幼兒五合一、細胞日本腦炎疫苗、國中女生的HPV疫苗等,但仍有許多疫苗無法納入常規接種名單。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肺炎鏈球菌工作小組召集人、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無奈指出,研究證實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具經濟效益,不僅減少感染,也減少病患住院、醫療支出等,但該疫苗接種對象擴及六十五歲族群的政策,延宕多年,主要原因就是經費短絀。民國九十五年推動肺炎鏈球菌疫苗時,兒科資深權威林奏延與李慶雲,認為是兒童預防醫學新世紀,聯袂拍了卅秒宣導影片,呼籲民眾接種,帶動風潮,成為成功的疫苗宣導。但我國的疫苗宣導管理嚴格,影片很快就被下架。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疫苗接種屬於預防層面,只要在國內取得許可證的疫苗,就應該可以擴大宣導,提升民眾認知。他以韓國為例,韓國捷運上就可見疫苗廣告,宣導內容包括認識疾病、作用與副作用、並強調需諮詢醫師意見。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委員暨台大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表示,新疫苗愈來愈多,民眾需要更多的疫苗資訊,才能促進接種意願,以美國為例,由政府提供疫苗接種建議名單,不分公費與自費。他建議,國內可由具有公信力的學術機構提出疫苗接種建議名單,提供民眾參考。
-
2021-04-03 性愛.性愛後遺症
性交出血正常嗎?專家分析6大可能原因,熟女更應當心婦科疾病
有些女性在性生活時或在性生活後會出現少量的陰道出血。這種出血通常是淡粉色或者鮮紅色的,有時表現為白帶中夾雜著血絲,個別人會持續數日後才乾淨,或者反復出現。性生活出血是許多女性羞於啟齒的困擾,還會令人惶恐不安,擔心出現嚴重疾病。現在就來列一列性生活出血的常見原因。性交出血6個可能原因1.性交不當:粗暴性交行為,頻繁的性生活,都會導致女性內、外生殖器損傷而出血。這類出血常伴有陰部疼痛,嚴重者傷口可長達幾釐米甚至穿透腹膜到達腹腔,同時因出血量的不同有時為淡紅色,有時為鮮紅色。一旦性生活中或者之後出血,尤其是出血量多、無法止血時,千萬不要心存僥倖當作月經血去護理,應立即去醫院檢查損傷情況,採取恰當的治療措施。如陰道內填塞紗布止血或者縫合止血。一般男性是性行為的主動方,要注意性交過程不可過於激烈,要在身體承受範圍內享受魚水之歡。2.子宮頸癌:性生活時接觸性出血常常是子宮頸癌變的早期表現。子宮頸分佈有豐富的小血管,受到癌細胞的浸潤後會導致周圍組織變脆、毛細血管增生,有的人可出現菜花樣贅生物或者組織壞死脫落而導致出血。在性交的過程中,宮頸更容易受到損傷而出血。發現不明原因的性生活出血後,尤其是35歲以上的女性,應儘早到婦科門診行TCT(薄層液基製片細胞學檢測)和HPV(人乳頭瘤病毒檢測)檢查,必要時還需要進行陰道鏡下取病理活檢,確定病變類型,及時治療。人乳頭瘤病毒(HPV)是一種DNA病毒,目前已分離出130多種,不同型別的病毒侵犯的部位不同,會有多種臨床表現。如低危型HPV感染可造成尋常疣、趾疣、扁平疣、生殖器疣等,高危型的HPV持續感染可導致宮頸癌。據文獻報導99%的宮頸癌患者檢測出高危型HPV陽性,但HPV陽性並一定都會患宮頸癌。TCT檢查是宮頸癌的“哨兵”,對宮頸癌細胞的檢出率為100%,同時還能發現部分癌前病變及微生物感染。TCT和HPV聯合檢查更有利於早期發現宮頸病變,減少漏診。3.宮頸糜爛:八成以上女性會在婚後患有此“病”。這裡要說明一下,宮頸糜爛不是一種病,現在這個稱呼已被“宮頸柱狀上皮異位”所取代,且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變化。它與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的發生毫無關係。子宮頸在性激素的作用下,並受到炎症長期刺激,導致宮頸管內的柱狀上皮細胞外移,使宮頸外口看上去紅腫,像是糜爛的樣子,或者宮頸外口的上皮細胞剝落,形成糜爛面。性交時由於男方龜頭的摩擦容易損傷造成出血。這類出血量比較少,可能僅表現為擦血或帶下裡夾有血絲。可通過婦科檢查確診,採用陰道上藥、物理治療或者手術治療。4.子宮頸息肉:在慢性炎症的長期刺激下,子宮頸口會出現單個或多個帶蒂的小肉芽組織,這就是宮頸息肉。宮頸息肉質地較脆,在與陰莖摩擦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擠壓出血,一般出血量較少,可行手術切除治療。5.生殖器官炎症:當有陰道炎時,陰道黏膜會充血水腫,在性交時容易損傷陰道黏膜而出血。女性的尿道和陰道相距很近,患有尿道炎的女性也容易在性交時受到擠壓損傷而出血。此外,女性患外陰炎、子宮內膜炎或者宮內節育環放置不當均可導致性交出血。避免生殖器官炎症的發生,就要注意個人衛生,尤其在性生活前後要做好清潔工作。如出現陰道分泌物有異味、顏色質地有變化,或者外陰瘙癢、陰道灼熱不適等症狀時要及時就醫。這裡需要提醒的是,若在陰道分泌物檢查中發現滴蟲,或者陰道炎反復發作者,需要性伴侶同時接受治療,並且在炎症未治癒前不要有性行為。6.子宮內膜異位:這類疾病是育齡期女性的常見病、多發病,常伴有痛經。它是由於具有活性的子宮內膜細胞,轉移種植到了宮腔以外的地方。有的子宮內膜異位到了子宮頸上,呈現出藍紫色結節狀,會出現性交疼痛伴有出血,一般出血量少,在婦科檢查後可進一步確診。性交出血會影響性生活的品質,也會由此暴露出女性身體尤其是婦科方面的隱患。因此如果在性生活中出現了出血的症狀,尤其是35歲以上的女性,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婦科做相應的檢查,明確病因,大多數情況是可以治癒的。不要擅自止血而不去醫院檢查,等到病情嚴重了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
2021-03-31 醫聲.癌症防治
頭頸癌/2021癌症高峰論壇:從預防到早篩 殲滅癌威脅
病毒感染引發的癌症最具代表性的是肝癌及子宮頸癌,在政府推出早期篩檢及疫苗政策下,發生率及死亡率持續下降。而為了消滅國病肝癌,可以利用影像檢查搭配微創消融手術,在第一時間就將癌細胞殲滅;至於子宮頸癌,除了WHO的消除計畫,專家建議考量性別平權,疫苗政策應有更廣泛的溝通。目前針對肝癌高危險群族,進行甲型胎兒蛋白檢查及腹部超音波篩檢,但準確性受限,台大醫院癌症微創介入中心主任黃凱文說,日本已將甲型胎兒蛋白、PIVKA-II等列入肝癌腫瘤指標,台灣最近才將PIVKA-II納入健保給付。腹部超音波對於極小的腫瘤無法提供清晰影像,容易錯失早期病人。黃凱文指出,肝癌細胞不會吸收特異性顯影劑,利用MRI檢查有機會發現早期患者,即單一腫瘤小於5公分或腫瘤2到3顆,小於3公分,若患者不能進行傳統手術,微創消融手術有機會清除腫瘤。微創消融手術難度高,必需將細針穿刺進入腫瘤,利用各種能量清除癌細胞。黃凱文說,現在可利用軟體模擬虛擬實境,術中再經由導航指引,讓醫師準確的位置,清除癌細胞,讓治療靠科學,並非靠醫師運氣。WHO已宣布2030年消除子宮頸癌,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賴瓊慧指出,目前有三方案,十五歲女性施打HPV疫苗覆蓋率達9成;子宮頸抺片或HPV檢測,35歲到45歲女性達7成覆蓋率;篩檢異常者9成能做適當的診斷及治療。實際上台灣已逐漸達標,以抹片篩檢為例,推廣之初就達7成,如今望更進一步。賴瓊慧指出,新診斷的子宮頸癌患者4成4一生未做過子宮頸抹片,怎麼找出未做子宮頸抹片的患者非常重要。國健署已與各大醫院進行子宮頸抹片加HPV病毒檢測計畫,希望找出隱藏的個案。除了利用早期篩檢找出患者,HPV疫苗也有助降低子宮頸癌發生率,賴瓊慧認為,HPV與子宮頸癌、陰道癌、肛門癌、外陰癌、口咽癌都有關。在歐美四國進行研究中,接種四價疫苗,HPV感染盛行率、高度子宮頸皮內腫瘤及生殖器疣發生率都降低;蘇格蘭施打二價疫苗後,HPV感染盛行率及高度子宮頸皮內腫瘤發生率也降低。在國家政策上,賴瓊慧建議,需建立女性多年齡世代HPV疫苗接種策略,將HPV檢測納入子宮頸篩檢系統,由於疫苗也減少生殖器疣,陰莖癌及肛門癌及其癌前病變可以預期,對減少頭頸癌也有間接證據,男性接種也有一定的效益,建議建立性別平權的疫苗接種政策。
-
2021-03-31 醫聲.癌症防治
癌篩政策/2021癌症高峰論壇:根除癌症 下波篩檢目標胃癌、肺癌
國家癌症防治計畫希望在2025年,達到癌症死亡率下降25%,衛福部國健署代理署長賈淑麗指出,透過癌症篩檢,一年內可以挽救近六萬名民眾生命,未來持續對病毒性肝炎、HPV、胃幽門螺旋桿菌進行篩檢,並補助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擴大保護網。衛福部107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為11萬6131人,較前一年增加4447人。賈淑麗在「二○二一全癌解碼精準治療癌症高峰論壇」指出,癌症發生人數預計將持續上升,但希望完成「二○二五年國家消除C肝」和「二○三○年消除子宮頸癌」目標。賈淑麗指出,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中,女性乳癌、肺癌、攝護腺癌、子宮體癌及甲狀腺等標準化發生上升,皮膚癌、口腔癌及食道癌等發生率穩定,大腸癌、肝癌、胃癌及子宮頸癌等標準化發生率有下降趨勢。國健署推動四癌篩檢,每年篩檢逾5百萬人次,其中找出5萬名癌前病變、9000名癌症病患,一年約挽救6萬名民眾生命。賈淑麗說,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癌前病變和癌症,尤其是感染型癌症透過篩檢與及早根除感染,發生率已逐年下降。子宮頸癌與人類乳突病毒有關,接種HPV疫苗可以預防感染,國健署推行國一女生接種HPV疫苗,施打率超過8成以上。曾有國病之稱的肝炎,造成肝癌發生率居高不下,但透過B、C型肝炎篩檢及追蹤,預計2030年時,可讓30到70歲民眾的肝癌、慢性肝病肝硬化死亡率下降65%。此外,幽門桿菌被列為一級致癌物,胃癌患者感染幽菌比率為9成,治療幽菌,可阻斷胃癌的發生。賈淑麗說,目前針對偏鄉地區進行篩檢試辦, 將對碳13尿素呼氣檢查陽性的病患,給予除菌服藥。至於肺癌,賈淑麗說,台灣肺癌學會正在協助「以LDCT篩檢台灣不吸菸肺癌高危險群之研究」,評估對不吸菸者的危險因子及篩檢規範。賈淑麗也呼籲,民眾也應該透過戒菸、戒檳榔、戒酒,增加身體活動,減緩過重及肥胖,共同為國家癌症防治而努力。
-
2021-03-24 該看哪科.婦科
台東80歲老婦肉瘤3年長到5公分 醫師手術並教如何保養
台東縣一名80多歲、患有糖尿病老婦人3年前在會陰部長肉瘤,她因害羞遲未就醫,一直長到約5公分大才由孫女陪同到台東基督教醫院婦產科看診,婦產科醫師古妃君以簡單外科手術切除,經病理化驗屬於良性上皮纖維息肉,卻已是半年來古妃君遇到的第4個良性上皮纖維息肉案例,最年輕僅28歲。古妃君表示,老婦發現會陰部皮膚腫瘤慢慢變大,但長的地方太害羞,一直不好意思看診,直到孫女因巴氏腺囊腫到東基婦產科看診,手術痊癒後,鼓勵她也就醫。這名患者腫瘤垂墜在中央鼠蹊部的位置,外觀嚇人。開刀切除後就可出院療養,1周後回診恢復狀況佳。但害羞的老婦人回憶手術當天有男性聲音,古妃君解釋她開刀由護理師輔助後才放心。古妃君說,上皮纖維息肉在外陰部相當罕見,通常會形成單一的皮膚結節,發生原因不明,但已確認與人類乳突病毒(HPV)或性行為無關。她說,女性外陰部除了腫瘤問題,最常見的是搔癢與起疹,濕疹類最常見,多數是接觸過敏原如清潔劑、長時間未更換衛生用品等;長期搔癢可能是內褲過緊摩擦,容易使皮膚增生變厚,產生染色素斑。症狀嚴重會影響睡眠與情緒。不過早期發現可早期治療,古妃君表示,衣著應盡量寬鬆,材質以透氣棉質最佳;清潔最好單純以清水清洗,且忌用過熱的水;清洗後拍乾可使用單純的天然植物油如橄欖油、椰子油或凡士林輕塗外陰皮膚,就有很好的保養效果。飲食方面有足夠的水分、減少糖分和加工品食物、維持良好作息和運動習慣,是根本之道。
-
2021-03-21 醫聲.癌症防治
子宮頸癌/2021癌症論壇:HPV疫苗 保護男女下生殖道
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是醫學史上重要發明,可降低HPV感染率,減少子宮頸癌的發生。由於HPV也會感染男女性的下生殖道,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賴瓊慧指出,疫苗能減少生殖器疣(菜花)發生,對陰莖癌、肛門癌及其癌前病變預期有降低發生的可能;因此,疫苗政策需要性別中性,男女都施打才能互相保護。人類乳突病毒,與子宮頸癌100%相關。HPV目前已知有40個型別會感染男女性的下生殖道。賴瓊慧指出,目前已知有多個癌症與HPV相關,子宮頸癌是100%有關,陰道癌78%、外陰癌50%,與男性較有關的肛門癌88%、口咽癌則是70%。HPV疫苗2001年在全球發表,已有相當多研究發表,美國、澳洲與丹麥進行的研究分析,接種HPV疫苗後,除了HPV感染盛行率、高度子宮頸皮內腫瘤與生殖器疣的發生率都下降。澳洲是第一個施打四價疫苗的國家,從2007年開始針對女性施打,在男性無公費接種的狀況,仍因群聚保護效果看到菜花發生率明顯下降。到2011年時,小於21歲的族群,菜花發生率大幅下降九成。澳洲從2013年起也將男性列入施打對象。WHO已宣誓在2030年要消除子宮頸癌,發生率要降低至10萬分之4,目前2017年台灣的癌登資料子宮頸癌發生率是10萬分之7.9。男女皆施打疫苗,保護才能更全面。賴瓊慧認為,要消除子宮頸癌就需提早找出癌症病人,台灣抺片檢查做得不錯,六年內有做的比率達67%,但仍有人不願篩檢。台大曾調查新診斷個案有44%一生未做過抹片,尤其長輩認為已無性行為不需要篩檢,但HPV感染後病毒不會自動消除,仍有機會變癌症。目前國健署與國內12家醫院合作,進行抹片及HPV檢測,預計至少篩檢6,000名婦女,希望更積極的找到早期患者。在國家整體政策上,國健署提供國一女生施打疫苗。賴瓊慧則建議,需要多年齡世代的政策,補打16-18歲女孩,鼓勵19-25歲女性自費施打及產後HPV疫苗接種;將HPV納入子宮頸癌篩檢系統,利用自我採樣增加篩檢覆蓋率;至於男性施打疫苗,需透過更多衛教管道與各界溝通,建立性別中性的疫苗施打。給癌友的一句話:醫學隨時有新突破,一定要把病情穩住,才有嘗試新治療的機會。
-
2021-03-20 醫聲.疫苗世代
HPV疫苗/ 2021癌症論壇:HPV疫苗,保護男女下生殖道
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是醫學史上重要發明,可降低HPV感染率,減少子宮頸癌的發生。由於HPV也會感染男女生的下生殖道,林口長庚副院長賴瓊慧指出,疫苗能減少生殖器疣(菜花)發生,對陰莖癌、肛門癌及其癌前病變預期有降低發生的可能;因此,疫苗政策需要性別中性,男女都施打才能互相保護。HPV目前已知有40個型別會感染男女生的下生殖道。賴瓊慧指出,目前已知有多個癌症與HPV相關,子宮頸癌是100%有關,陰道癌78%、外陰癌50%,與男性較有關的肛門癌88%、口咽癌則是70%。子宮頸癌主要由第16、18型引起,其他型別58、33、52、31也有不同佔比。而第6、11型是最常見的低危險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可能會引起生殖器疣(俗稱菜花),但致癌機率相對小。HPV疫苗2001年在全球發表,已有相當多研究發表,美國、澳洲與丹麥進行的研究分析,接種HPV疫苗後,除了HPV感染盛行率、高度子宮頸皮內腫瘤與生殖器疣的發生率都下降。澳洲是第一個施打四價疫苗的國家,從2007年開始針對女性施打,在男性無公費接種的狀況,仍因群聚保護效果看到菜花發生率明顯下降,到2011年時小於21歲的族群,菜花發生率大幅下降九成。澳洲從2013年起也將男性列入施打對象。至於蘇格蘭施打公費兩價疫苗的調查,HPV16及HPV18感染率都下降很多,也間接保護了33型及31型,但無法降低生殖器疣的發生。WHO已宣誓在2030年要消除子宮頸癌,發生率要降低至10萬分之4,目前2017年的台灣癌登資料子宮頸癌發生率是10萬分之7.9。賴瓊慧認為,要消除子宮頸癌就必需提早找出癌症病人,台灣抺片檢查已做得不錯,6年內有做的比例達67%,但仍有人不願篩檢,台大曾調查新診斷個案有44%一生未做過抹片;尤其長輩認為已無性行為不需要篩檢,但HPV感染後病毒不會自動消除,仍有機會變成癌症。目前國健署與國內12家醫院合作,進行抹片及HPV檢測,預計至少篩檢6,000名婦女,希望更積極的找到早期患者。在國家整體政策上,國健署提供國一女性施打疫苗。賴瓊慧則建議,需要多年齡世代的政策,補打16-18歲女孩,鼓勵19-25歲女性自費施打及產後HPV疫苗接種;將HPV納入子宮頸癌篩檢系統,利用自我採樣增加篩檢覆蓋率;至於男性施打疫苗,需透過更多衛教管道與各界溝通,建立性別中性的施打策略。●給病人的一句話:醫學天天都在進步,昨天還沒辦法的病可能明天就有新的突破,即使罹癌、轉移、再發這些打擊也要勇敢面對,一定要和主治醫師合作把病情穩住,才有嘗試新治療的機會。2021癌症高峰論壇請點 https://bit.ly/3lvSNah 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 癌症高峰論壇3月27日(六)、3月28日(日)10時起全程直播,請鎖定元氣網粉絲團直播留言抽總金額2萬元禮券!
-
2021-03-19 醫聲.疫苗世代
專家領袖意見/2021癌症論壇必知九件事之3:癌症疫苗
利用疫苗降低病毒感染導致的癌症是醫療史上重大的發明,最早是B肝疫苗,可大幅降低B型肝炎病毒造成的肝癌。B型肝炎疫苗1981年全球上市,台灣領先全球1984年推出施打計畫,1986年7月起,全面推動所有的新生兒接種B型肝炎疫苗。第二支疫苗就是人類乳突(HPV)疫苗,人類乳突病毒型有40個以上型別會感染男女生的下生殖道,因此也與多個癌症有關連性,其中子宮頸癌關連性最強是100%的致病因子、陰道癌78%、外陰癌50%,與男性有關的肛門癌為88%、口咽癌70%。2001年HPV疫苗全球上市,台灣核准三種(二價、四價、九價)上市,目前政府也提供國一女生公費施打。三種疫苗皆可預防最重要的第16型及第18型引起的子宮頸癌,保護力約10年,四價及九價男性也可施打。想知道更多「癌症疫苗」的訊息,請鎖定3月28日(日)上午11時10分至25分,由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賴瓊慧主講:「透過預防醫學,消除HPV相關癌症」。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 癌症高峰論壇3月27日(六)、3月28日(日)10時起全程直播,請鎖定元氣網粉絲團直播留言抽總金額2萬元禮券!
-
2021-03-17 癌症.抗癌新知
「四大癌症」是哪四個?家醫科醫師教你如何在篩檢前判斷症狀
在醫療科技發達的台灣,隨著時代的演進,許多過去無法治療的疾病,都慢慢發展出治療的方法;然而即便如此,各種癌症依然是醫療領域中的難解之謎。根據統計,癌症已經連續蟬聯國人十大死亡原因榜首之位長達近40年,這也是為什麼一般民眾往往聞「癌」色變:一旦和癌症扯上關係,就彷彿開始了生命的倒數計時……其實依照身體不同器官組織產生的癌症百百種,有些癌症在目前的醫療技術下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及控制的效果、有些則是較難以診斷治療的種類;但無論是何種癌症,早期發現、早期接受治療,其預後都會較晚期發現來的佳。這也正是為何國民健康署自2010年以來全面的推廣四大癌症的篩檢服務,目的就是為了提早診斷這四類的癌症,以增加民眾治療和存活的機率!四大癌症包括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及口腔癌,每種癌症根據其症狀、表現等使用不同種的篩檢方式,適合篩檢的對象也不盡相同,以下分別更進一步的說明。大腸癌大腸直腸癌為台灣常見癌症之一,位居十大癌症死亡率前三名,早期的大腸癌幾乎沒有明顯的症狀,然而經由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接受治療,其存活率可以大大提升!在接受篩檢之前,也可以初步判斷自己有沒有以下的症狀◎排便習慣改變:改變時間持續超兩週,如間歇便秘或腹瀉、糞便細如鉛筆。◎不規則腹痛:造成腹痛的原因很多,一般大多可在排便、排氣或一段時間之後有所改善,若反覆發生無法改善的腹部疼痛,則須多加注意。◎血便、黏液便:最常見的糞便帶血多半和痔瘡相關,然而若是本身沒有痔瘡、或是出血量大,則需要就醫檢查;另外在糞便中觀察到暗紅色血液或血塊也需要留意。◎不明原因體重減輕:指沒有特別減重的情況下體重持續下降,可能伴隨有食慾不佳和疲累,若是有持續的情況,建議至門診檢查追蹤。◎不明原因貧血:腸道內的腫瘤會造成慢性小量出血,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會造成長期血液流失,進而造成貧血。往往民眾會有疲勞感、容易頭暈、昏厥、運動時更容易喘等症狀。◎裡急後重(排便排不乾淨的感覺):若是癌症生長在接近肛門處,會阻礙糞便正常排出、造成便意,因此才會有屁股裡面重重的、一直想大便的感覺。以上的症狀並不是絕對用來診斷大腸癌的工具,但若發現自己符合多種表現又無法恢復、查不出原因,更建議進行檢測追蹤。◎篩檢項目:糞便潛血檢測,採樣少量的糞便檢測是否有出血的情況。◎篩檢對象:50歲至未滿75歲之一般民眾。◎篩檢間隔:每兩年一次。◎篩檢地點:全國各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若是檢測結果為陽性,通常會建議進一步做大腸鏡來確認腸道內是否有不正常組織增生,或是單純痔瘡、良性息肉等造成之出血。乳癌乳癌為婦女族群常見的癌症,也是65歲之前女性癌症死亡率的前三名,目前乳癌根據期別、種類等,有不同之治療方式。早期乳癌以手術搭配或學治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或荷爾蒙療法大多都有不錯的存活率;而一旦到達晚期,存活率則大為下降。早期乳癌不一定有症狀,但若是有下列發現,可進一步檢查確認:◎無痛性腫塊。◎乳房外觀改變,如突出或凹陷。◎乳房皮膚有橘皮樣變化、或是溼疹、紅腫及潰爛的情形。◎乳頭有異常分泌物,如帶血乳汁、血液等。◎乳頭凹陷。◎腋下淋巴結腫大。平時可於洗澡時觀察檢查自己的乳房,早期發現變化,當然這些變化並不是每位乳癌患者都會出現,也因此定期篩檢才顯得更為重要!◎篩檢項目:乳房X光攝影。◎篩檢對象:45至69歲婦女;或是40歲以上,二等親內家人有罹患乳癌之病史者。由於乳癌有家族遺傳之特性,因此對於家族有乳癌病史的民眾提前其篩檢年齡。◎篩檢間隔:每兩年一次。◎篩檢地點:全國各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檢驗結果若有出現異常,後續會安排乳房超音波、切片等檢查;最常見的還是良性發現,只需定期追蹤。子宮頸癌子宮頸癌為目前國內婦女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研究指出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造成,感染後多數人會自動痊癒,只有少部分的人會因持續感染引發的慢性刺激、加上其他癌症因子而轉變為癌症。因此預防HPV感染和早期發現追蹤就可以有效的預防子宮頸癌!一般來說,由HPV感染後轉變為癌症,通常需要漫長10-20年的時間,故凡有過性行為之女性,尤其是早婚、生育次數多、性伴侶較多的女性有較高的風險,建議至少每三年接受一次抹片檢查。依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表示,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降低約70%子宮頸癌之死亡率;而外國的研究則指出三年一次的抹片篩檢可以降低60-90%的子宮頸癌發生率!子宮頸癌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的症狀,若是有發現不正常的陰道出血、分泌物有顏色或氣味之異常、夾雜血絲、停經後的出血等,都需要提醒自己就醫檢查。◎篩檢項目:子宮頸抹片檢查。◎篩檢對象:30歲以上之婦女。◎篩檢間隔:建議每三年一次。◎篩檢地點:全國各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檢測結果會直接寄回家中,若是有異常的情形,請務必至醫療院所進行後續的追蹤治療。口腔癌口腔癌泛指發生在口腔部位的惡性腫瘤,台灣地區口腔癌常侵犯的部位在頰黏膜、舌頭等部位。造成口腔癌最重要的危險因子為「嚼檳榔」、「抽煙」、「喝酒」;此外不良的口腔衛生、蛀牙、長期配戴不適合的假牙等也會提高罹癌的機率。統計上來說,吃檳榔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機率為一般人的28倍,吃檳榔配上抽菸則罹癌率提升到89倍,若同時有吃檳榔、抽煙和喝酒習慣的人,其罹患口腔癌的機率則是大大增加到一般人的123倍!口腔癌常見的症狀◎口腔內部或周圍有硬塊、腫脹、脫皮、變色(包括紅、白斑)等。◎嘴唇或口腔有長期(超過兩週)無法癒合之潰瘍。◎口腔內部或附近有原因不明的麻木、疼痛或觸痛。◎口腔內不明原因出血。◎舌頭活動受阻、或是張口困難(嘴巴張不開)。◎頸部有不明原因之腫塊。◎咀嚼或吞嚥時感到疼痛及困難。◎拔牙傷口不易癒合、牙齦腫脹等。目前口腔黏膜檢查是由醫師目視或觸診,尋找口腔內是否有不尋常的變化,非侵入性、無痛也無副作用!◎篩檢項目:口腔黏膜檢查。◎篩檢對象:30歲以上有嚼檳榔(包含已戒)或吸煙者;18歲以上有嚼檳榔(包含已戒)之原住民。◎篩檢間隔:每兩年一次。◎篩檢地點:牙科、耳鼻喉科、或通過口腔癌篩檢訓練之其他專科。檢查若是有發現異常,會進一步進行切片診斷或後續治療,提早發現的口腔癌存活率大多在七成以上,也因此高風險的民眾建議一定要定期追蹤篩檢!總結癌症為影響國人生命的首要敵人,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也要定期接受癌症篩檢,降低癌症發生的可能性;又或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以大幅提升存活機率。目前大多數民眾對於四癌篩檢都有初步的認識,也期許未來有更多的民眾願意加入定期篩檢的行列,成為自己健康的守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