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Delta變異株
共找到
387
筆 文章
-
-
2022-01-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三劑疫苗對防Omicron沒有用?美CDC最新報告出爐
讀者Robert Kuo今天(2022-1-24)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您好:在Line群組,有一則如下的訊息在傳,強調第三劑加強劑是沒有必要的。想請問教授:1.是否如陳培哲先生所說的,第3劑的莫德納對於防Omicro一點都沒有用。2.若是無效,由於莫德納與BNT的同屬一類的疫苗,本人本周預約去打第3劑,按他的邏輯是否可以推論也無效呢?」這位讀者附上的Line群組訊息是:害了了啦!!!新冠疫苗第3劑加強劑該不該打?陳培哲院士曝「這件事更重要」第3劑疫苗是指揮中心相當得意的消耗庫存莫德納疫苗政策。根本就知道3劑疫苗對防Omicron沒用,趁著莫德納快過期趕緊推出,免得打不完有政治風暴。第3劑疫苗都是老疫苗,用的是老病毒株做的,產生及加強都是對老病毒株的抗體。要說能保護Omicron這種免疫逃脫病毒,就像說服老百姓用去年的流感疫苗來防止今年的流感一樣的荒謬。可是指揮中心陳時中就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用這個來騙人。去年年中流感疫苗銷不掉就騙過一次,這一次即期的莫德納疫苗疫苗,也依例再騙一次。第3劑疫苗政策若看看最近美國的報告,就知道是疫苗廠玩的伎倆。第3劑疫苗可比第2劑疫苗降低9成的死亡率,真是好棒棒。但新冠死亡率2%,第2劑疫苗降低9成死亡率,成為0.2%。第3劑疫苗又再降低9成死亡率,成為0.02%。所以要感染上千人才會比打2劑少死一人,但是報告上可不會這麼講。報告會說降低9成死亡率,這不是商業術語又是什麼?(作者為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讀者寄來的那個連結,打開的是《TVBS健康2.0》2021-10-27發表在YouTube的影片,而內容是訪問陳培哲博士。可是,陳博士並沒有說「第3劑的莫德納對於防Omicron一點都沒有用」,而是說「可能對大部分的人是不需要的」。至於讀者寄來的那兩段文章,則是拷貝自《中時新聞網》在2022-1-9發表的中央搞破口 地方別陪葬,作者是王任賢醫師。我們現在就來看王任賢醫師所說的「第3劑疫苗是指揮中心相當得意的消耗庫存莫德納疫苗政策。根本就知道3劑疫苗對防Omicron沒用」,是不是正確。首先,在2022-1-9,也就是王醫師發表那篇文章的時候,並沒有任何關於「第3劑疫苗對防Omicron」有用或沒用的科學或官方數據。而直至現在,唯一的科學或官方數據是三天前(2022-1-21)美國CDC才剛發表的三份報告。第一份報告是發表在CDC的網站,標題是COVID-19 Incidence and Death Rates Among Unvaccinated and Fully Vaccinated Adults with and Without Booster Doses During Periods of Delta and Omicron Variant Emergence — 25 U.S. Jurisdictions, April 4–December 25, 2021(在 Delta 和 Omicron 變體出現期間未接種疫苗和完全接種疫苗的成年人中接種和未接種加強劑的 COVID-19 發病率和死亡率 — 美國 25 個司法管轄區,2021 年 4 月 4 日至 12 月 25 日)。這一份報告的重點是,在 Delta 和 Omicron 變體出現期間,在 25 個美國司法管轄區,有接種第三劑mRNA疫苗的人,在防止感染和死亡方面,有較高的保護力。尤其是在 50-64 歲和 65 歲以上的人群中,比例更高。第二份報告也是發表在CDC的網站,標題是Effectiveness of a Third Dose of mRNA Vaccines Against COVID-19–Associated Emergency Department and Urgent Care Encounters and Hospitalizations Among Adults During Periods of Delta and Omicron Variant Predominance — VISION Network, 10 States, August 2021–January 2022(第三劑 mRNA 疫苗在 Delta 和 Omicron 變異佔優勢期間針對 COVID-19 相關急診科和緊急護理遭遇以及住院治療的成人的有效性 — VISION 網絡,10 個州,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1 月)。這一份報告的重點是,在以 Delta 和 Omicron 為主的時期,第三劑mRNA疫苗在「預防與 COVID-19 相關的急診室和緊急護理遭遇」的效力分別為 94% 和 82%,在「預防與 COVID-19 相關的住院」的效力分別為 94% 和 90%。第三份報告是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標題是Association Between 3 Doses of mRNA COVID-19 Vaccine and Symptomatic Infection Caused by the SARS-CoV-2 Omicron and Delta Variants(3 劑 mRNA COVID-19 疫苗與 SARS-CoV-2 Omicron 和 Delta 變異引起的有症狀感染之間的關聯)。這份報告的結論是,相對於未接種疫苗和接受 2 劑 mRNA 疫苗,接受 3 劑 mRNA 疫苗是與針對 Omicron 和 Delta 變種的保護性有關。所以,從這三份報告來看,「第3劑疫苗對防Omicron沒用」的說法並不正確,而「第3劑疫苗是指揮中心消耗庫存莫德納疫苗政策」的說法並不合理。不過,話又說回來,您絕對是有權利懷疑美國CDC的報告。原文:第3劑疫苗對防Omicron沒用?是指揮中心消耗庫存莫德納疫苗政策?
-
2022-01-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璩大成:無論何種疫苗 打滿3劑都有保護力
催打第3劑疫苗,北市聯醫副總院長璩大成今天指出,無論是BNT加莫德納、AZ加BNT還是高端疫苗,各種排列組合打滿3劑都有臨床上或實驗數據上的保護效力。台北市政府下午舉行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防疫記者會,台北市長柯文哲指出,從第20期公費疫苗預約狀況可看出,民眾還是偏愛莫德納,但在醫學上,BNT跟莫德納是沒差的。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台北區副指揮官、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璩大成說,有關第3劑疫苗的效能,其實坊間說法莫衷一是,不同醫師也有不同說法,因此聯合醫院教學研究部同仁以實證醫學(Evidence-based)的精神,找尋所有最新數據製成圖表。璩大成說明,以BNT為例,打完2劑到了第6個月後,與未接種過疫苗的人相比,面對Delta變異株會有約30%的被感染後有症狀風險,面對Omicron變異株更有60%的被感染後有症狀風險,但注射第3劑疫苗後,風險皆明顯下降到25%以下,顯示第3劑疫苗無論對何種變異株都有效。璩大成進一步表示,實際上來講,無論是3劑都BNT、BNT加莫德納、AZ加莫德納或AZ加BNT等各種排列組合,保護效力都非常好,可以有效降低被感染後有症狀機率到約30%,避免重症住院的保護效力更高達88%,不需要特別做比較。璩大成說,至於高端或諾瓦瓦克斯(Novavax)等次蛋白疫苗,雖沒有臨床數據,但以綜合抗體數據來看,打完第3劑後的綜合抗體數量非常明顯上升,顯示無論是何種疫苗,打滿3劑都有臨床上或實驗數據上的保護效力。此外,對於是否加開高端疫苗接種點,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最近大家很關心高端疫苗,台北榮總週末加開的特別門診還剩下1000多劑,今天開始還有第20期疫苗接種中,將視最後接種情況,把剩餘量能規劃進第21期的量能裡。
-
2022-01-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簡訊量雪崩暴跌 陳時中:實聯未落實 餐廳停內用
國內案例數不斷上升,二名於桃園亞旭電腦工廠任職的移工,曾在一月九日赴西堤餐廳用餐,礙於未落實聯制,導致疫調未能即時追蹤,讓疫情一夕豬羊變色,也讓實聯制的存在備受質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實聯制的使用從去年六月大約五點二億多則,到今年一月(統計至廿一日)僅剩一點九億多則,他強調,即起若未落實實聯制,其業者就禁止再提供內用。台灣因Delta變異株,去年五月疫情大爆發,實施簡訊實聯制至今屆滿八個月,但中間因疫情趨緩,使實聯制使用率「雪崩式下滑」。根據指揮中心統計,去年六至九月,實聯制則數為五點六億至五點二億,十月為四點九億,陳時中表示,疫情趨緩的過程中「有人說,實聯制沒有意義」,因此從十二月開始,實聯制的則數降至二點九億,今年一月剩一點九億。陳時中表示,西堤餐廳衍生出的案例,讓指揮中心非常心痛,也學習到匡列接觸者總是會有漏網之魚,因此即日起嚴格要求所有餐飲場所落實實聯制,若餐廳未配合執行且經輔導未改善,就要停止內用服務,他強調「要把可能的漏洞補起來」。由於實聯制並非強制規定,陳時中表示,不會處分,他也說,實聯制簡訊則數從最高的五億九千萬,降至現在二億則,也不知道要處分誰。他呼籲,疫情退燒時,防疫措施就會放鬆、喪失警戒,但疫情再起時,就開始怪東怪西,這不是好現象,大家應該互相警戒、幫忙。
-
2022-01-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Omicron比喻「哥布林」醫師:分散它們 各個擊破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延燒,已從桃園擴大到北北基、新竹等鄰近縣市,引發多起社區傳播案例,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表示,以電玩遊戲來比喻,Omicron變異株就像「繁殖力超強的哥布林」,若感染母數過於龐大,重症的絕對數字仍然會壓垮醫療體系,最佳戰法就是分散它們,並各個擊破。謝宗學在臉書上「Dr.E小兒急診室日誌」發文指出,Omicron的確是魔王株,但限於傳播力,從各樣資料數據來看,比起新冠原始株、Alpha和Delta變異株,重症率最低,用魔物等級來說明,「Omicron變異株擁有魔王級數的傳播力、哥布林級數的重症率」,但還是比史萊姆級數的一般感冒危險。謝宗學舉例,熟悉RPG冒險遊戲的人應有所體會,史萊姆不理它也沒關係,攻擊時生命值受損極小,但哥布林就不同,攻擊力雖不強,但若沒穿好護具,生命值仍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減少,且哥布林繁殖速度很快、數量又多,同時面臨一大群哥布林,一不小心就會滅團,「對付哥布林最佳戰法是分散它們,各個擊破」。謝宗學認為,Omicron變異株就像「繁殖力超強的哥布林」,千萬不能讓它突然大量傳播造成超大規模疫情,即使重症率不高,若感染數過於龐大,重症的絕對數字仍會壓垮醫療體系。防堵Omicron最安全、妥當的做法,就是仔細疫調、隔離、逐步並分批治療染疫病人。一般民眾至少要接種兩劑新冠疫苗、準備充足新冠藥物,加上戴口罩、勤洗手,才有可能在損傷最小的情況下戰勝。謝宗學最後表示,「哥布林幾乎不可能完全消滅,只能和平共存」,但絕不能讓它們有機會組織軍團來襲或大規模在各地流竄,否則會成巨大傷害,「現在的我們最好不要一次面對超大量哥布林,一邊整備資源,一邊隔離分化,想盡辦法漸進式共存才是比較適當的作法」。
-
2022-01-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與Omicron共存? 醫:若放棄抵抗 先倒下的是血汗醫護
Omicron變異株來勢洶洶,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示警,確診Omicron雖大多為輕症,但感染數暴增,疫情演變難以預測,若整個社會放棄抵抗,要與病毒共存,「先倒下的將是血汗醫護」。潘建志在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billypan102/posts/481925959955794 )指出,根據美國南加州11日發表的最新論文,Omicron變異株比起Delta,確診數暴增、住院人數更多,但住院率少5成、進ICU比率少9成、平均住院日較短,且大多都能活著走出醫院,但確診的分母如果大太多,以絕對數量而言,還是會有更多人變成重症。潘說,Omicron變異株主要感染上呼吸道。打過疫苗者,身體會產生各種抗體,但呼吸道粘膜裡的抗體IgA(免疫球蛋白A)量較少,Omicron飄上去就入侵細胞了,不往呼吸道下方走,馬上就大量繁殖,以氣溶膠形式靠呼吸就散布出去,但也因沒進到氣管深處,呼吸空能影響較少就不須插管,肺部發炎也不會造成免疫風暴,而這可是之前新冠病毒株致死主因。潘建志表示,根據南加州論文統計,感染Delta的病患未施打疫苗比率為49.7%,但Omicron變異株僅26.6%,也就是說,Omicron變異株的突破性感染能力更高,有更強的免疫逃脫,但因打過疫苗者感染後症狀較輕微,因此Omicron整體統計症狀較不嚴重,住院數較少。「所以不能反因為果,說Omicron症狀輕微就不打疫苗」,他說,雖感染Omicron變異株症狀輕微,但住院人數仍大量增加,若醫療過載崩壞,無法維持醫療品質,重症及死亡率比率就不會這麼低,且大量感染是最近1個月的事情,也有學者表示,感染Omicron變異株對身體的長期影響尚不清楚。潘建志表示,每個國家情況不同,台灣在去年5月Alpha變異株的疫情中,累計死亡率高達5%,相比發達國家實在太高,且台灣長時間清零,Delta變異株沒有大流行,曾感染且自然免疫的個案比各國都少,因此,Omicron變異株侵台後,疫情如何演變很難預測。潘建志說,台灣還不能放棄打疫苗、戴口罩、勤洗手等防疫手段,這些措施都能避免醫療過載,減少住院個案,以免排擠到其他疾病的醫療量能,「整個社會若放棄抵抗,喊說要和病毒共存,先倒下的將是血汗醫護」。
-
2022-01-1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Omicron傳染力強!憂童染疫增 北中南盤點400床備戰
Omicron傳染力強,這一波桃園疫情已有七名幼兒確診。衛福部憂心幼兒確診個案暴增,恐急需醫療量能,因此請北、中、南共十家醫院,盤點四百張病床用於收治兒童確診個案。另外,指揮中心分析Omicron感染患者症狀發現,六成有喉嚨相關症狀,可能以流鼻水、鼻塞等類似感冒症狀表現。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說,國內十二歲以下未接種疫苗,十二至十八歲疫苗接種也未完整,加上去年十月美國Delta變異株流行,發現兒童確診人數增加,一旦病例數暴增,將嚴重衝擊兒科醫療量能。衛福部次長石崇良指出,已選定台大兒童醫院、台北馬偕醫院等十家醫院,盤點四百張病床,視兒童病例數多寡滾動式調整。「若成人確診個案爆量,幼兒會掃到颱風尾,導致個案數暴增。」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說,現階段規畫兒童輕症由一般醫院專責病房處理,另一方面要著手預備收治重症個案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說,為避免兒童感染Omicron,提醒家長不要帶孩子前往人多擁擠場所。指揮中心估計,前五十例感染Omicron出院個案將以成人為主,而從發病到解除隔離,平均十二天,以喉嚨痛為常見症狀,如聯邦銀行首例確診個案(案一七六三○)的相關患者十三人、約六成出現喉嚨不適等相關症狀,但喉嚨不一定會痛,有時候就是撓癢的感覺;另有四成未出現喉嚨痛,而是以發燒等症狀呈現。
-
2022-01-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室內通風不到位 專家憂「氣溶膠感染」醫護首當其衝
境外移入病例暴增,醫院專責病房照顧負擔沉重,已有至少三名北市專責護理師確診。過去照顧Alpha變異株或Delta變異株,重症患者更多,醫療人員都沒有這麼快受到波及,確診人數暴增或許不是造成院內感染唯一的原因。國內專家憂心,國外已有共識Omicron很可能透過「氣溶膠」傳染,但國內討論甚少觸及,仍僅著重飛沫及接觸傳染,若沒做好通風,室內感染風險將大增。疾病管制署《感染控制雜誌》去年10月的文獻指出,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新冠肺炎可透過氣溶膠傳染,眾多無症狀確診者可能就是透過呼氣時所產生的氣溶膠感染他人。飛沫感染可透過醫用口罩阻絕,但氣溶膠可穿透並圍繞於口罩周圍,即使佩戴醫用口罩或相隔六公尺,也無法保證免於受懸浮在空氣中的氣溶膠傳染。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表示,新冠肺炎的氣溶膠傳播「在國外是有共識的」,台灣卻很少討論。照顧確診者的醫護人員要防範氣溶膠傳播,有兩大重點,首先是抽風設備,例如開窗、外氣循環的空調,或是以抽風機創造微負壓,再者是醫護人員必須配戴N95口罩。如果通風不合標準,或是防護沒有戴好,照顧過程被感染的風險就會比較高,兩人一室的風險會更高。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翻譯WHO新冠肺炎室內通風指引,其中明訂「如果自然換氣或內循環都無法達成,就要使用機械通風。」機械通風的程度則是按輕重症、成人或兒童區分,明確訂出「病室內每床病人的通氣量」的標準。以成人為例,新冠肺炎輕症每床病人需要每分鐘3.6立方公尺的通氣量,重症需要每分鐘9.6立方公尺的通氣量。由於通氣量是以人為單位,意即如果按照衛福部昨天公布之應變計畫,之後一間專責病房收治不只一人,通氣量也要跟著加倍。此外,病房的氣流方向應從護理站(乾淨區)出發,經過走廊(中介區)、最後才進入病室(汙染區);病室內的空氣則要要用HPEA過濾處理再從窗戶或出氣口排出去,如果沒用HEPA處理,就要確保出氣口與人類或動物、上下通風系統的進氣口保持2公尺或4公尺以上的距離。對照上述WHO指引,台灣去年6月訂定至今的「醫療機構因應COVID-19感染管制措施指引」,通風相關內容卻相當簡略,僅提及「病室房門應維持關閉。若無負壓隔離病室,可安置於單人隔離病室,不須關閉空調」、「非負壓之單人隔離病室可考慮適度開啟窗戶」。北市專責病房近來連日傳出專責病房護理師確診,有基層醫護人員向本報表達憂心,擔心這可能近期倉促重啟專責病房並未做好通風有關,他們也擔心通風沒有到位的情況下,衛福部開放兩人一室後,醫護感疫風險更大。不過,包括醫院主管及主管機關都認為,專責病房經過醫策會查核,通風都有做好,不會有這些隱憂。發生兩名專責護理師確診的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院長蔡景耀表示,該院上周才給醫策會專家考核過,不論空間、動線、空調、通風,都通過審核。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新冠肺炎「畢竟不是空氣傳播的疾病」,醫策會專家也都會根據醫院原本病房的條件,去建議病室開窗、裝抽風機,或使用外氣循環空調。石崇良表示,現在Omicron確診都是輕症,不像之前還有重症需要插管、吸氧氣等,醫護人員接觸飛沫機會較低,在病室停留時間也變短,防護裝備齊全下,感染風險應該是比之前更低;以兩人一室收治,也可減少醫護人員穿脫防護裝備的次數。
-
2022-01-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外界憂醫療量能崩?張上淳:確診者符合3條件即可解隔離
近日Omicron境外確診數不斷增加,但多半為輕症或無症狀,外界憂心壓迫醫療量能。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專家小組近期針對新變異株Omicron的解除隔離條件討論,非重症無需ICU治療、輕症住在負壓或專責醫院的人,符合3項條件即可解除隔離,自主管理。張上淳表示,先前解除隔離版本是針對Delta變異株,擔心會有高傳染力,因此制定較嚴格條件,特別是要求2次呼吸道檢體的Ct值需大於30,或者檢驗陰性才可解除隔離。如今有Omicron新變異株,專家小組認為不需個別對於變異株設定條件,只要不是重症、症狀緩解如退燒發病達10天以上,大部分Ct值都很高,第三條件是確定連續2次Ct值大於30或陰性,有此三條件即可解除隔離,不需再區分是感染何種病毒,返回社區都是安全的。另外針對「舊案」,張上淳表示,不論是在境內或境外感染,但先前沒被診斷出的人,被診斷出來後,看到Ct值偏高、病毒量偏低,只要有相關條件,特別是抗體檢驗、後續呼吸道檢體PCR,只要Ct值高或者陰性,相較過往需要區指揮官診斷,確認為舊案可提早解除隔離不用關10天,這次修訂後,因為經驗越來越多,不需要勞煩指揮官,因此只要符合3項條件,可在衛生局同意下解除隔離。張上淳表示,確診舊案如果沒有症狀,可以避免再次感染,就比較不擔心。如果舊案的N抗體為陽性,代表更早之前已被感染。若2次呼吸道檢驗,第一次採檢Ct值偏高、2天內第二次採檢若Ct值下降,就代表是急性期;如果沒有此情況,Ct值高、或間隔24小時再採檢仍是陰性,就無需擔心急性感染,即可判定為舊案。無論國內或國外確診,依照客觀數據,都可提早解除隔離,張上淳表示,不少醫界討論,擔心Omicron突然增加,是否會佔用醫療資源,指揮中心也會評估,在疫情嚴峻或個案較多的時候,在3個條件下,不需要連續2次採檢陰性才能解除隔離,而是只要發病10天以上,即便沒有呼吸道檢體陰性或Ct值大於30,必要時也可以讓個案到集中檢疫所,在社區中繼續隔離,不占用醫療資源,這也是此次專家會議討論出的但書,避免每次都要經過小組討論,緩不濟急,讓指揮中心可以快速反應。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新的解除隔離標準,若經研判為舊案,可以不需待滿10天提前解除隔離,第一條件是無相關症狀,以及一採陽性時Ct值大於30,連續兩次採檢Ct值大於30或陰性,則不需待10天,部分民眾確實可以受惠,多少比例仍需更多資料整理。張上淳表示,過去都有提早解除隔離的條件,不過需要多一道手續,就是經過網區指揮官,會延誤半天或一天的時間,現在因新的Omicron變異株,希望減少延誤時間,讓醫院可以更快速達到解除隔離。
-
2022-01-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醫指第三劑好處不明顯 他呼籲「別選AZ疫苗」
指揮中心下令開始施打第三劑新冠肺炎疫苗,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表示,第三劑追加劑的好處,並沒有前兩劑基礎劑那麼明顯與絕對,建議第一線醫護防疫人員,再追加第三劑疫苗。此外,第三劑疫苗建議以莫德納、BNT、高端為主,建議不要選擇AZ,尤其是前兩劑都接種AZ者。謝宗學在臉書粉專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中貼文分析接種第三劑疫苗的優缺點。他表示,疫苗對於減少重症率或死亡率的效果不錯,但對於增加保護率效果不佳,特別是 Omicron 變異株,意即接種疫苗後還是有可能染病,但較不容易躺在加護病房或死亡,即使接種第三劑追加劑也是如此。謝宗學建議,第一線醫護、防疫、軍警消人員、或工作性質需要接觸大量群眾的人、或希望得到有比較好保護力的人,接種第三劑追加劑,但必須承擔的風險是接種疫苗後的不舒服或併發症。而第三劑追加劑疫苗的選擇建議以 mRNA 疫苗(莫德納、BNT) 或蛋白質疫苗(高端)為主。想要得到較高抗體又可以承擔較高副作用的人,可以選擇 mRNA 疫苗;不想承擔較高副作用但可以接受較低抗體的人,可以選擇蛋白質疫苗。謝宗學指出,比較不建議追加劑選擇腺病毒載體的 AZ 疫苗,原因是抗體反應最低又要承擔一定程度的副作用,特別是前兩劑基礎劑是 AZ + AZ 的人。謝宗學表示,建議大家一定要接種兩劑新冠肺炎疫苗,因為對於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有明顯的好處,但對於第三劑追加劑的接種,相對上比較保守,原因是這些疫苗都是很新的疫苗,每接種一次都必須承擔一定程度副作用的風險。謝宗學表示,目前研究看來第三劑追加劑的好處,並沒有前兩劑基礎劑那麼明顯、那麼絕對,若有次世代疫苗上市,意即針對 Omicron 或 Delta 變異株疫苗,他的態度也不會保留。謝宗學強調,現在是過渡期,第三劑追加劑是沒有最好方法中比較好的方法和選擇,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自己想要的結果和可以承擔的風險,再做出最後的選擇。
-
2022-01-1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Delta+Omicron變Deltacron 指揮中心:未發現,持續監測
全球新冠疫情因應Omicron大幅上升,根據外電報導,地中海島國賽普勒斯(Cyprus)近期被發現一種結合Delta和Omicron的變異株,被取名為「Deltacron」,賽普勒斯大學生物科學教授科斯特里基斯(Leondios Kostrikis)指出,Omicron的傳播力恐勝過Deltacron。彭博社在8日報導,賽普勒斯大學生物科學教授科斯特里基斯(Leondios Kostrikis)近日發現一種結合Delta和Omicron的變異株,表示在Delta的基因序列裡發現類似Omicron的基因特徵,將其命名為「Deltacron」,並稱已發現25起相關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小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國內還沒有發現任何這類帶有Delta主要特徵,同時具有Omicron的病毒株,但對於國際上的變異株,指揮中心都會持續監測。
-
2022-01-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擋住Omicron幾乎不可能 專家:應朝減災而非清零思考
桃園機場群聚事件不斷延燒,指揮中心及桃園市政府無不戰戰兢兢,持續擴大篩檢及疫調。但專家表示,目前桃園機場群聚事件的時空背景,已與去年5月台北市萬華爆發本土疫情不同,如今要擋住Omicron變異株幾乎不可能,但國人疫苗覆蓋率提升,應是朝「減災」而非「清零」思考,盡速讓高風險族群接種第三劑疫苗,並儲備抗病毒藥物。桃園機場群聚事件,昨晚再新增一名保全人員確診,目前共累積12人確診,包括7名清潔人員,2名保全人員,3名金嗓歌友會相關染疫人員。另有一名防疫計程車司機因與清潔人員病毒基因序列不同,為不同感染源,而新北市今天又有一名防疫計程車司機確診。「現在要擋住Omicron變異株幾乎不可能。」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說,Omicron變異株傳播力強且進入社區,但病毒量約是Delta變異株的十分之一,在病毒量減弱的情形下,即使接種完整疫苗的突破性感染患者幾乎都是輕症,已逐漸有流感化趨勢。「防疫在不同時段要有不同的思維及作法。」蘇益仁表示,面對Omicron變異株防疫作法,應是「減災」,盡量擴大篩檢,找出感染者盡速隔離,即使陸續傳出10多個、20多個確診個案,只要快速疫調、匡列,讓疫情維持在可控及小規模狀態,還是可降低擴散風險,這是可以接受的。若還是一味的「清零」,這是不對的政策,應該要面對現實。目前海外國人大量返國過年,機場成為破口,指揮中心努力守住邊境的同時,這是老天爺給的契機,讓國人趁機盡速接種疫苗,而65歲以上長者疫苗施打率偏低,務必盡速施打疫苗,一旦感染可能掃到颱風尾,容易引發重症及死亡。蘇益仁說,他的看法與指揮中心及一般民眾不同,目前嚴守邊境已無法阻擋Omicron變異株,包括高齡者、醫護人員、防疫人員等,應盡速追打第三劑疫苗,同時準備抗病毒藥物。當疫苗覆蓋率更高、藥物準備妥善,今年3月後,才能慢慢與病毒共存。因貧窮國家及歐美國家的群體免疫力已達8成以上,相信Omicron變異株流行過後,疫情會慢慢緩和。
-
2022-01-0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桃機群聚案擴散 陳時中坦承社區傳染已成立
指揮中心昨公布新增四名本土案例,晚間又傳一名女保全確診,疑似在入境大廳與旅客接觸,另一名計程車司機採陽但等待複驗,累積十三人確診,一人待複檢。疫情已從桃園機場向外擴散至第二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坦承,社區傳染已經成立。桃機群聚案連環爆,昨天又新增五十八名境外移入病例,Omicron內外夾擊。因應疫情風險,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決議,滿十八歲以上,已接種兩劑疫苗且間隔滿十二周(八十四天)即可接種第三劑,預計一月底、二月初迎來接種高峰,一月底達七六八萬人符合資格,不排除重啟預約平台。至於接種疫苗品牌,前兩劑接種mRNA疫苗,如莫德納或BNT或高端疫苗者,可選擇接種莫德納半劑量、BNT、高端或AZ疫苗;若前兩劑接種AZ疫苗,可選莫德納、BNT或高端疫苗等mRNA或蛋白質次單元疫苗,不建議AZ為第三劑。桃機確診13例 感染源不同昨天公布新增四名本土個案為三名歌友會相關成員(案一七三六八、案一七三六九、案一七三七○)、一名機場保全(案一七三七一),加上先前七名清潔人員及一名防疫計程車司機(案一七二四○),及晚間新增一人,共十三人;該司機雖然也驗出Omicron,但與清潔人員病毒序列不同,硏判感染源不同。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其中十二例都打滿兩劑疫苗,皆為突破性感染。84例境外定序 79例Omicron疫調發現,指標個案應為清潔人員(案一七三○七),曾與其他確診清潔員於鄰近區域工作,靠近行李轉盤附近的洗手間,雖兩人工作時間未重疊,可能在洗手間接觸被傳染,需進一步定序確認。現已針對三八八名夜班保全等職場人員,八百多位歌友會成員篩檢,結果預計今天出爐。昨天新增五十八例境外移入個案,其中卅五例自美國入境。最近一周境外移入病毒基因定序結果,八十四例中僅五人驗出Delta變異株,其餘七十九人都是Omicron。台灣迄今已有一四五人感染Omicron變異株,其中七例本土、一三八例境外移入,多在入境或檢疫時被驗出。疫情警戒是否升級?陳時中表示,在本土案例可追蹤前提下,不會升高防疫等級,但呼籲全民快點打疫苗。目前感染者都是在返家前被驗出,「一昧把集中檢疫時間加長,不去注意可能問題,不是個好方法。」陳時中也表示,全球疫情嚴重,昨天全球共二四六萬人染疫,現在仍處於高峰期。中研院院士陳建仁認為,元宵過後是疫情關鍵期。
-
2022-01-08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圖表/Delta、Omicron愈來愈像感冒!一表細看症狀差異
新冠肺炎疫情進入2022年仍未休,近日桃機群聚事件已累計12名確診病例(截至1/7),指揮中心指Omicron變異株已進入社區,建議已接種兩劑新冠疫苗且間隔滿12周(84天)以上的滿18歲民眾,應盡速接種1劑疫苗追加劑以提升免疫保護力。據指揮中心觀察,Omicron的重症死亡風險不如Delta嚴重,許多國內外專家更指出,病毒變異愈來愈快,趨勢已愈來愈朝「流感化」、「感冒化」發展。以下圖表帶大家快速了解COVID-19原始病毒株與變異株Delta、變異株Omicron的比較。【防疫追蹤】>>疫苗施打.第三劑打莫德納還是BNT疫苗?專家教你選副作用最小、保護力最佳組合.第二劑和第三劑最佳組合怎麼選?AZ、莫德納、BNT疫苗混打保護力及副作用一次看.整理包/追加劑對象放寬為18歲以上! 8大QA不可不知>>疫情發展.英Omicron確診18到35歲飆最多 症狀與Delta無太多差別.Omicron變種病毒走向 李秉穎:一個症狀可以看出感冒化.確診者常見的10大症狀有哪些?Delta病毒症狀像重感冒?專家解析「症狀、傳染力」
-
2022-01-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旅館群聚+1 隔壁住客定序同均為Delta 境外改本土
北市防疫旅館再加一例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先前公布,案17181於12月26日檢疫14天期滿後,因出現症狀採檢確診,回溯追查發現所居住的防疫旅館,曾有案16941於12月22日確診。指揮官陳時中今證實,案16941與案17181經過病毒基因定序,兩人均為Delta,且S蛋白序列彼此相同,案17181改判本土案例。陳時中表示,案16941與案17181群聚,兩人為相鄰房間,確定感染Delta,兩人的S蛋白序列相同。雖案16941病毒量低,無法比對全序列,但S蛋白序列均為相同,近期均僅自美國境外移入發現相關報告,判定是16941傳給17181。陳時中表示,根據定序結果及流病調查,推斷最可能為16941傳給17181,因此今日將案17181由境外移入改判為本土病例。他表示,該家防疫旅館北市府決定只出不進,針對環境是否遭汙染,將由專家研判,來決定是否可以再收旅客。指揮中心先前指出,案17181於12月12日入境,入境及檢疫期滿採檢均為陰性,1月1日因出現症狀就醫採檢確診。其匡列對象7人,包括媽媽、太太、三個小孩以及保母。回溯採檢飯店,發現案16941為自美國入境的本國籍40多歲男性,12月19日入境、22日確診,定序為Delta。由於案16941入住房號為3007,案17181入住房號為3006,房間相鄰且入住時間重疊,今證實為旅館群聚。民航局指出1月3日至10日將有許多旅客返台,若旅館人力不足如何規劃配套?陳時中回應,12月14日很早就啟動配套,首先是旅館量能,現在都要訂好房可以住,不論何種方案,需要清消密度較高,這些都在計劃之內。另外針對負擔最重的防疫計程車或巴士,陳時中說,這些交通部也規劃過,地方衛生局積極配合,加上全都在裡面採檢,不用往外移,包括醫師等醫療單位進入採檢,這些都是按部就班做,有困難可以提出我們幫忙解決。
-
2022-01-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桃園機場群聚再增1確診 專家:應還有2至3名黑數
桃園機場群聚事件今早再傳新增1人確診,共累計5人確診。專家表示,現在最重要的是釐清感染源,如此愈不會遺漏感染者,避免疫情向外擴散,而最精準的是進行詳細疫調及盡快完成基因定序檢查,並依調查結果隨時檢討防疫作為,預估整體群聚事件應還有還有2到3個潛藏的確診黑數未被找出。「現在可能還有確診個案在機場裡晃來晃去。」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指揮中心設立前進指揮所的目的,就是要找出潛藏感染者,他相信可能還有潛藏感染者未被找出,但人數不會太多,約是個位數,否則疫情早就大規模爆開。因此,現在重要的是,一定要盡快完成疫調及病毒基因定序,以判斷是否為同一起事件,如果當中有人是感染Omicron,但有人是感染Delta,那對後續的防疫作為就會有不同的結果。現在指揮中心判定是群聚感染,但不代表是同一事件,務必盡速釐清感染源。黃立民說,目前指揮中心公布PCR篩檢Ct值,是非常粗略的指標,無法作為釐清感染源的指標,比如有兩個人同時被同一個人傳染,但兩個人因體質不同所產生的病毒量也不同,這樣一來,Ct值就會有高低不同。「其實現在最危險的是社區,疫情可能早已經傳出去了。」黃立民說,桃園市設立篩檢站是正確的決定,現在相關人員應盡速篩檢,找出潛在感染者,此波疫情至少還要再觀察1至2周,以判斷疫情擴散情形。至於,前進指揮所針對14天內有症狀的高風險旅客入境動線,要重新釐清評估風險,避免與其他民眾、工作人員接觸,降低傳播可能性。不具名專家表示,此舉對機場防疫沒有幫助,如果是靠入境者自行告知有無症狀,一定會有人不說,形成漏網之魚,應該是針對所有入境者落實篩檢SOP。此名專家說,目前機場防疫針對入境者進行深喉唾液PCR篩檢,但唾液是入境者自取沒人監督,很多人都是隨便取、應付了事,如果只是動線區隔,沒有確實採檢,機場防疫形同虛設,相關防疫作為務必進行總體檢。
-
2022-01-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三劑預約必看/追加劑打莫德納還是BNT疫苗?專家教你選副作用最小、保護力最佳組合
台灣新冠肺炎疫苗第一劑覆蓋率破八成,第二劑近七成,但面對全球疫情再起,Omicron變異株占比在短時間內突破兩成,台大公衛學者分析,第三劑必然得打,而且最好混打。只是面對這麼多種疫苗,還要考量到不同變異株的效力,到底怎麼打才好?根據學者整理的最新研究及上市後監測資料,前兩劑打AZ,第三劑選BNT或莫德納皆可;但若前兩劑打BNT,第三劑選莫德納會更好。【延伸閱讀:第三劑打莫德納或BNT會增心肌炎風險嗎?】Q1:如不混打,無論AZ、BNT、莫德納都要打三劑?A:沒錯,針對Omicron病毒,打三劑防護才會比較足。台大公衛校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急診部主任賴昭智指出,各大疫苗廠牌都已針對Omicron發布以下效益報告。AZ打三劑:第三劑接種後28天,中和抗體濃度是第二劑後28天的2.71倍。BNT打三劑:可有效避免Omicron重症,接種第三劑,對抗Omicron的中和抗體可提升25倍。丹麥疫苗上市後監測發現,BNT兩劑接種滿31天後,就無法有效對抗Omicron感染,再打第三劑可讓保護力回升到55%。莫德納打三劑:第三劑打半劑,中和抗體濃度增37倍;第三劑打全劑,中和抗體濃度增83倍。【延伸閱讀:前兩劑混打 第三劑可採「AZ+BNT+BNT」或「AZ+莫德納+BNT」】Q2:要對抗Omicron,如果混打該怎麼打?A:英國疫苗上市後監測顯示,前兩劑打AZ,第三劑無論打BNT或莫德納,對抗Omicron的效果都相近,如果前兩劑打BNT,第三劑要選莫德納,對抗Omicron的效益會更高。Q3:要防範Delta感染,第三劑該怎麼打才好?A:台大公衛學者任小萱指出,英美臨床試驗比較30歲以上成年人接受多種混打組合對抗Delta病毒的效果,結果顯示,無論前兩劑打AZ或BNT,第三劑接種全劑莫德納28天後的中和抗體濃度,大幅高於其他混打組合。Q4:哪些混打組合的副作用比較低?A:任小萱表示,以疲勞、疼痛、發紅等輕微不良反應最常見;根據英國研究,混打副作用比例可從高到低排名如下:第一名:2劑AZ+莫德納第二名:2劑BNT+莫德納第三名:2劑BNT+嬌生第四名:2劑BNT+AZ第五名:2劑AZ+嬌生第六名:2劑AZ+半劑Novavax【延伸閱讀:前兩劑混打 第三劑可採「AZ+BNT+BNT」或「AZ+莫德納+BNT」】Q5:打三劑疫苗可以預防重症嗎?A:公衛學者林庭瑀指出,相較於Delta,Omicron的重症風險比較低,如果接種三劑疫苗,保障更高。英格蘭當地監測資料發現,相較於未接種者,接種第三劑滿14天的人,無論感染Delta或Omicron,住院風險都大幅降低七成。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提醒,台灣尚未面臨兩劑保護力大幅下降問題,應可維持第三劑間隔五個月,但研究已顯示三劑防護更充足,所以仍不能太快放鬆戴口罩等公衛防疫措施。
-
2022-01-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旅館Omicron群聚 2例列本土
去年底台北市中正區某防疫旅館出現三名境外移入Omicron個案(案一七○五八、案一七○八五、案一七○九九),連日疫調後,指揮中心昨天宣布此為群聚事件,案一七○五八、案一七○九九改列為本土個案,而這也是台灣首現的Omicron本土確定個案。此外,桃園市中壢區某國小、平鎮區某高中兩所學校昨晚發出緊急停課通知。據了解,中壢某國小有任職於機場的學生家長確診,基於防疫,在學生採檢結果出爐前,今天全校預防性停課一天,該班級停課七天。由於機場員工多數都已接種第二劑,是否為突破性感染,加上又是邊境防疫關口,機場再現破口,指揮中心不敢輕忽,昨晚桃園市長鄭文燦與指揮官陳時中連夜開會研商因應。陳時中表示,改列本土個案的兩名確診者應是在旅館住宿期間被感染,共同感染源為案一七○八五,三人分住於五樓、六樓,有可能為交叉感染所造成的環境汙染,或是空氣傳播所致。案一七○八五自美國入境,全基因定序報告顯示,案一七○八五傳染給分別自中國及日本入境的案一七○五八及案一七○九九的可能性高。至於北市第三起疑似旅館群聚事件,陳時中表示,雖已確認兩名個案均感染Delta變異株,但全基因定序尚未完全出爐,若以此推論為群聚,「快了一點」。北市中正區某防疫旅館有三名確診新冠肺炎個案,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昨天上午才表示,北市防疫旅館「所有疑似群聚案都只是疑似」,結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就宣布其中二例改列本土。台北市衛生局表示,已要求防疫旅館改善硬體設施,否則禁止入住。台北市前晚再傳中正區二家、北投區一家防疫旅館疑似有群聚感染情況。台北市衛生局專門委員歐佳齡說,已要求確診者投宿的防疫旅館淨空樓層,「只出不進」,稽查後要求改善硬體設施,否則不能收客入住。此外,本報前天報導指揮中心去年研擬春節檢疫專案時,擔心防疫旅館不足,要求各部會幫忙,包括探詢國防部出借國軍英雄館、交通部出借中華電信會館,和經濟部出借台電會館等,但遭碰軟釘子。交通部昨表示,防疫旅館必須要有獨立冷氣,不可有中央空調,中華電信會館是否合用,會中已有討論,要等指揮中心做最後確認,都有配合,並沒有指揮中心「叫不動」部會的問題。
-
2022-01-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旅館查核進度到哪? 陳時中:100多家有缺失
針對旅館群聚事件頻傳,指揮中心去年底要求地方政府於今年1月3日前完成查核。對於查核進度,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需查465間、已查395間,經查有100多家有缺失需複驗,8家完成複驗,接下來將請專家小組前往視察。陳時中表示,旅館發生群聚後,已就相關指標要求各地方政府回頭檢視。而台北市也有在檢視幾家旅館,但不代表有群聚,只是先檢視群聚可能性及早處理。至於昨天公布的北市中山區旅館發生兩例Delta案例,陳時中雖然都已確認為Delta,但定序尚未還權出爐,若以此推論為群聚「快了一點」。不過有專家指出,入境者唾液篩檢之後就到防疫旅館,但防疫責任全押在防疫旅館上並不妥當。陳時中則表示,每個環節都有其責任,防疫旅館也是一環,每個人負責一部分工作,希望大家在一起建立防疫體系。另外,目前指揮中心放寬陪病者若接種兩劑疫苗則免篩檢,但有民眾投訴醫院仍要求PCR。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則表示,規定已於12月24日發文周知衛生局醫療院所,是說「得免篩檢」。
-
2022-01-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2確診房相鄰 入住時間重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舉行臨時記者會,宣布台北市再添一起防疫旅館疑似群聚事件,已有兩人確診(案一七一八一與案一六九四一),由於房間相鄰(三○○六號、三○○七號)且入住時間重疊,高度懷疑是旅館群聚。北市至少五家防疫旅館防疫破功。陳時中表示,昨天新增廿例境外移入病例,其中案一七一八一於十二月十二日返國,入境後住在北市某防疫旅館,期間採檢均為陰性,二十六日檢疫期滿進入七天自主管理期,一月一日出現症狀,自行快篩陽性,就醫採檢確診。案一七一八一的家戶接觸者一共六人,包括母親、太太、三名小孩和到府保母,均未參加跨年大型活動。由於個案在自主管理期間曾經到幼兒園接送小孩,幼兒園今、明兩天停課,將視採檢結果決定復課時間。防疫人員回溯檢視該旅館染疫狀況,發現案一六九四一(自美國入境的本國籍四十多歲男性),十二月十九日入境、二十二日確診,入住房號為三○○七號,而案一七一八一住三○○六號,房間相鄰,且兩者病毒基因定序為Delta,高度懷疑是旅館群聚。陳時中表示,在該防疫旅館住宿時間重疊的檢疫者均須召回採檢,員工也需採檢,同樓層房間清空。昨天廿例境外移入病例中,男女各半,年齡介於未滿五歲到六十多歲之間,其中十一例來自美國,英國兩例次之,其餘為澳洲、加拿大、越南、沙烏地阿拉伯、泰國、希臘與中國大陸各一例。十八例為突破性感染,一例未滿五歲而未打過疫苗,一例調查中。
-
2022-01-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6防疫旅館淪陷 疑群聚擴大
防疫旅館群聚案例近日激增,指揮中心昨天下午宣布北市出現第三件疑似防疫旅館群聚案例,晚間本報記者再掌握北市新增兩間防疫旅館群聚案件正在調查中,還有另一間尚待確認,累計北市共有六家防疫旅館的疫情拉警報。連同桃園 七家旅館破功指揮中心原本於元旦連假暫停召開疫情記者會,但昨天下午臨時舉辦,指揮官陳時中在記者會上表示,北市又多一例防疫旅宿疑似群聚案件,昨公布確診的案一七一八一與上月廿二日確診的案一六九四一曾住在北市中山區同一家旅館,房號相連,均感染Delta病毒株。晚間北市再傳三例疑似群聚感染的旅館,北市正針對其中兩家疫調,另一家尚待確認。從去年十二月中起,北市累積六家防疫旅館破功,連同桃園一例,全國已有七家旅館相繼淪陷,顯示這一波防疫旅館群聚疫情嚴峻。接送小孩 幼園停課二天陳時中指出,案一七一八一於去年十二月廿六日檢疫十四天期滿,一月一日出現症狀,就醫採檢確診,Ct值十八點一;回溯追查發現,其所住的防疫旅館於廿二日也有人確診,案一六九四一Ct值為廿三點八。為此,已匡列接觸者四十一人,其中八人列居家隔離,包括案一七一八一同住家人六人、保母一人及計程車司機一人,除計程車司機待採檢,另七人檢驗結果均為陰性。飯店工作人員、回溯及在館旅客共卅三人,均列為自我健康監測,廿三人檢驗中、十人待採。案一七一八一曾至幼 兒園接送小朋友,幼兒園今、明停課。昨晚北市再傳三家防疫旅館疑似爆發群聚感染,分別為中正區兩家、北投區一家,業者連夜清潔消毒,檢疫者撤離原本房間;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尚未接到北市政府的通知。但北市消息人士透露,確有此事。專家籲 旅宿業打第三劑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表示,愈來愈多防疫旅館破功,可見在旅宿工作的第三類人員染疫風險遠高於醫護人員,一旦沒守住,病毒可能入侵社區,指揮中心應讓第三類接種對象盡快打第三劑,別死守五個月間隔原則。陳時中僅表示,是否縮短間隔需專家研判。指揮中心統計,符合接種第三劑者(施打第二劑已滿五個月)約近四十萬人,十五萬人接種,整體第三劑覆蓋率僅百分之零點六八。
-
2022-01-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又1起旅館群聚? 陳時中:房間相鄰+時間重疊 高度懷疑
又一起防疫旅館群聚?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天臨時舉行記者會主要是又一旅宿發現疑似群聚案件,今天公布的案17181於12月26日檢疫14天期滿,但因之後出現症狀採檢確診,回溯追查發現其所住的防疫旅館曾有案16941於22日確診,Ct值為23.8,兩人房間相鄰且入住時間重疊,高度懷疑為旅館群聚事件。陳時中表示,案17181於12月12日入境,入境及檢疫期滿採檢均為陰性,1月1日因出現症狀就醫採檢確診。其匡列對象7人,包括媽媽、太太、三個小孩以及保母。相關採檢結果尚未出爐,但明天幼兒園先停課至明後天。回溯採檢飯店,發現案16941為自美國入境的本國籍40多歲男性,12月19日入境、22日確診,定序為Delta。由於案16941入住房號為3007,案17181入住房號為3006,房間相鄰且入住時間重疊,因此高度懷疑為旅官群聚。另外,飯店工作人員應採10人,九人已採檢、一人待採,會等結果出爐加以研判更多資料。不過匡列人員跨年期間都沒有跨年,是好消息。
-
2022-01-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3指標見疫情曙光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2022解封有望
新冠肺炎延燒第三年,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疫苗施打、抗病毒藥物再加上新冠病毒弱化,三項指標皆代表朝好的方向發展,樂觀看待2022年底前,全世界將先後解封,逐步恢復各國商務往來,團體旅遊或開放自由行。Omicron出現二、三個月後,若無新變異株,代表疫情好轉。西元1918年發生的西班牙流感事件,延燒約三年疫情才平復,從世界大流行演變為地方性流感疾病。洪子仁指出,新冠疫情同樣邁入第三年,隨著民眾陸續施打疫苗,建構對抗病毒的基本保護力,就算最新變異株Omicron的傳播力較Delta更快,但症狀多屬輕症化,大多為流鼻水、喉嚨癢、疲倦等,即使確診,也有抗病毒藥物可使用,皆可避免重症或死亡機率。洪子仁以疫情大流行曲線觀察,我國去年5月11日出現Alpha指標個案,最高峰每日500多名確診者,約莫一個月又10天後,控制到每天100名確診,而Delta於印度流行也是2個月左右控制住。他指出,許多國家在疫情出現時,會加嚴防疫措施,減少疫情傳播機會,以此推估Omicron經過二、三個月後,若無新變異株出現,且確診數下降、死亡率較Delta低,則代表疫情往好方向走。還有200萬人連一劑疫苗都沒打,承受感染高風險。相較國際疫情嚴峻,台灣疫情平穩,洪子仁表示,邊境防疫嚴格或鬆綁,皆與社區風險高低有關,若邊境管制過強,可能造成民眾往來不便,但太鬆又怕疫情進入社區。近期每天境外確診病例皆為二位數以上,邊境嚴管仍無法鬆懈。要成功防堵疫情,他認為「防疫金三角」缺一不可,包括中央防疫體系、醫院以及公民素質。「全台2300萬人,扣掉不能打疫苗者,還有200萬人連一劑都沒打!」洪子仁語重心長說,沒打疫苗,任何病毒株都有極大威脅,若未來少了管制作為,病毒竄進社區,短時間必定大量增加確診病患,雖大多為輕症,但仍有一定比例會演變為重症,甚至死亡,屆時醫療量能又面臨考驗。春節返台人潮眾多,洪子仁提醒,入出國求學或商務往來無可避免,呼籲民眾「做好該做的事」,除了施打疫苗,平時個人防護措施,包括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即便在國外也能把感染風險降到最低。他身為第一類醫療人員,已在去年3月22日、5月20日接種二劑AZ,12月2日施打第三劑莫德納。他鼓勵民眾,平時維持充足睡眠及營養,維持正向及樂觀心情,就能保持最佳免疫狀態。新年防疫走向提高篩檢強度 主動發現病毒並阻斷台灣去年5月發生新冠本土疫情,中央與地方因「篩檢」互槓,成為各界爭論焦點。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認為,防止社區傳染病一定要有篩檢機制,當病毒量高時,抗原快篩也能篩檢出來,「快篩是找出傳播力最強的人,當下的狀態」,但他反對漫無目的廣篩,增加偽陰、偽陽困擾,篩檢過與不及都不好,但要從經驗得出結論,給後人借鏡。「去年發生本土疫情,就是輕忽社區監測。」洪子仁比喻,傳染病就像火勢,若火苗出現不撲滅,等開始燒旺,想滅也難。回顧5月萬華群聚,導致一萬多人確診,回推或許4月初病毒早已進入社區,至少在社區內悶燒40天、經過8波傳染,他也認為台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槓中央」設置快篩站是對的,早投入社區篩檢才能抓出確診者,及早防堵疫情擴散。經過5月Alpha疫情後,台灣每日篩檢量從1千增加到3萬。洪子仁指出,9月又出現新北幼兒園群聚,還是傳播力更高的Delta,卻只有33人確診,原因就是「發現得早」,因病毒進入社區時,不到2周即被篩檢出,阻絕了隱形傳播鏈,若超過半個月未篩檢,持續讓疫情悶燒,恐釀百人以上確診。洪子仁表示,台灣防疫成績好,有科學根據,以每10萬人口死亡數來看,台灣為3.5人、全球為60人,相差20多倍。如何避免再出現本土疫情,他認為需提高篩檢強度,除了出入醫院需篩檢、疾管署下水道監測等,亦可針對社區熱點抽查篩檢,如菜市場等人群聚集處,「要主動發現病毒並阻斷,不是等有症狀才篩。」此外,篩檢方式除了鼻咽採樣,應引進更多簡易篩檢方式、降低檢驗試劑費用等,增加篩檢可近性。洪子仁小檔案年齡:55歲現職: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行政副院長、台灣新光健康管理公司總經理、醫療品質策進會醫院評鑑委員教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
2022-01-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流感化並不等於可以「與病毒共存」 陳秀熙分析2022年疫情2大趨勢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台大公衛學院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每周三固定直播,向國人傳遞科學防疫新知,已持續將近100個星期不曾中斷。身為國內最密切關注國際疫情的學者,陳秀熙分析2022年疫情有兩大趨勢,首先是新冠疫情會走向流感化,口服藥必然要普及化;再者是次世代疫苗的發展成敗,將帶來決定性的影響。要達到與病毒共存,抗病毒口服藥不可或缺,最快要今年中以後。陳秀熙表示,現在Omicron變異株在歐美掀起新一波大流行,目前觀察到傳播力增強、輕症化等趨勢,這項挑戰將延續到新的一年,而且全世界都必須面對。如果走上流感化之路,勢必也需要類似於克流感的抗病毒口服藥,才能避免重症死亡,但在藥物普及之前,大量輕症個案仍可能讓醫療體系崩潰,因此發展次世代疫苗來減少確診,仍然非常重要。「次世代疫苗發展速度、病毒變異速度,兩者間的消長,具有決定性的意義。」陳秀熙指出,目前多劑混打的基本原則也已確定,以輝瑞和莫德納這兩種mRNA疫苗的開發腳步最快。如果能夠成功開發有效回應病毒變異的次世代疫苗,各國非藥物公衛防疫措施嚴格度、疫情可忍受度、人民心理負擔,才能比較放鬆,「希望Omicron帶來的疫情,可以在2022年畫下句點。」然而,今年開始走向流感化,並不等於可以「與病毒共存」。陳秀熙分析,今年底忽然殺出一個Omicron,要達到與病毒共存的狀態,最快要到今年中以後。現在以色列已開始接種第四劑,以一劑效力是半年來估算,世界各國在今年中都可能已經打到第四劑,這時口服藥應該都出來了,不可能每半年無止境的打下去,但未來確實有可能像流感疫苗一樣,每年打一次。面對變異株襲來,要落實「疫苗、檢測、公衛防疫」金三角。變異株一直來,民眾自我防護的方式會有任何不同嗎?陳秀熙說,面對變異株不用慌,重點就是「疫苗、檢測、公衛防疫措施」這個金三角,應該要落實成為社會新常態。只是疫苗要打到第三劑、第四劑,很容易忘記,他建議疫苗預約平台可轉型為客製化的自動預約系統,有主動提醒、自動預約的功能,有助於覆蓋率穩定提升。再者,他建議具有合格檢測能力的醫療院所,可提供民眾檢驗中和抗體的自費服務,幫助民眾檢查自身保護力。陳秀熙提醒,如果接觸過有風險的境外旅客、出入過高風險的場所,之後就要每三到五天自行定期快篩,繼續保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的好習慣,維持好的防疫文明。如果有需要出國,則強烈建議,一定打過第三劑再出國,如果前兩劑打載體疫苗,第三劑應該要混打mRNA疫苗,才能獲得最佳保護力。春節防疫重點機場是重要感染源 嚴守居家檢疫是關鍵有新冠疫情相伴的第二次農曆春節,對於台大公衛學院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來說,與平常的日子並沒有太大不同。陳秀熙說,自己平常都有維持慢跑習慣,去年十月接種第二劑疫苗之前,頻繁定期自行快篩,完整接種之後也沒有改變運動和戴口罩的習慣。預計這次春節,只會在自家簡單聚會,還有很多研究資料要整理,幾篇文章想要寫,都是為了對防疫的部署提出有用的建言。「歐美疫情已經告訴我們,機場是很重要的感染源。」陳秀熙提醒回國的旅客,就算持有陰性證明,到了人多的機場,如果心情鬆懈,沒有做好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以酒精洗手、避免觸碰公共物品這些個人防疫作為,很可能就會在機場感染。陳秀熙分析,如果出境前於機場感染,到台灣入境是驗不出來的,等到病毒量漸漸上升,很可能剛好就是選擇春節方案的旅客回家檢疫的時候。回家以後,要是沒有做好定期檢測、沒有嚴格遵守居家檢疫規定,就很可能會造成家戶傳染,同住家人若外出去到人多場所,就可能衍生社區傳播鏈。「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戒,才能將病毒阻絕於境外、保護境內社區。」陳秀熙呼籲,以台灣過去兩年養成的防疫文明習慣,加上疫苗覆蓋率達到一定程度,社區已具備一定的保護力,不需太過恐慌,但仍要嚴格遵守檢疫相關規定,不可以有僥倖和鬆懈心理,如果家有居家檢疫者,拜託同住家人與他一起共體時艱,千萬不要去人多場所也不要參加聚會,按照規定時間做快篩,外出時也要全程戴口罩。陳秀熙小檔案年齡:60歲現職: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經歷: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劍橋大學生物統計博士
-
2022-01-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下的生離死別 台北榮總院長許惠恒:一幕幕都是醫護最難忘的場景
「從全球觀點來看,新冠肺炎疫情一波又一波,遠遠超過原先的預期。」許惠恒擔任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近一年,帶領醫護人員防疫有成,保持零院內感染,但看到確診病人病逝前,家屬不能見到最後一面,仍感慨萬千。隨國人疫苗施打率提高、遵守防疫新生活,面對今年疫情發展,他保持樂觀態度,「相信一切會愈來愈好。」新變異株致病嚴重度下降,但高齡、免疫不全者仍應慎防。許惠恒回想前年(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大家原本期待可能像SARS一樣,疫情很快消失不見,但經歷兩年,國內目前仍受Omicron變異株威脅,「病毒變異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估計還會不斷有新變異株出現。」疫情至今,北榮收治260名確診患者,高達半數是重症,卻始終保持零院內感染。為做好防疫管理,許惠恒每天上午八時準時舉行晨會,掌握國內外疫情趨勢及變化。他觀察,新冠病毒Omicron變異株致病嚴重度較原始株下降,但與流感病毒相比,對高齡、免疫不全等病人的致病率仍高,醫療量能負擔仍大。不過,即使國內再有一波本土疫情,許惠恒有信心可以安然度過。他說,去年五月北部爆發本土疫情,各醫院量能緊繃,但也累積許多SOP,北榮對防疫物資準備、醫護人員調配等都有經驗,也超前部署,將思源樓部分病房改為負壓隔離病房,未來更著手規畫重症負壓隔離病房。外界憂心春節防疫專案可能有破口,許惠恒說,「擔心難免,但醫院已做好萬全準備。」疫情下的生離死別,一幕幕都是醫護最難忘的場景。雖然樂觀看待疫情,但談起疫情下的生離死別,許惠恒難掩感傷。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名重症插管病患,臨終前因昏迷無法和家人視訊道別,家人見不到最後一面,希望留下病患手掌印作為紀念,最後護理人員排除萬難達成家屬心願。「疫情期間,所有醫護人員都是一路學習和感恩。」許惠恒還記得,有一名確診者過世後,遺體送往電梯要移至往生室,所有曾照顧過患者的醫護人員比照安寧病房模式,站在電梯兩側向遺體90度鞠躬,慎重的態度讓家屬寫信表達感謝。許惠恒說,今年疫情能否終結,還要更長時間觀察。他呼籲國人盡速完整接種疫苗,去年12月中旬,他已追加第三劑,但隨病毒不斷變異,往後可能要打第四劑疫苗。院長養生計畫執行168斷食謹守2原則 減掉10公斤、血壓很聽話疫情期間工作繁重,台北榮總院長許惠恒不忘照顧個人健康。身為糖尿病專家,他為控制血壓,一年半來進行168間歇性斷食法,16小時不吃東西,讓胰臟多休息,降低分泌胰島素的機會,成功減重8至10公斤,也維持血壓穩定。許惠恒血壓偏高,他了解多吃澱粉、含糖食物,容易刺激胰島素分泌,長期下來,胰島素分泌過多,不僅促進脂肪囤積,也將使胰臟功能衰退,進而引發糖尿病,若能減少胰島素分泌,不僅可以控制血糖,也控制體重及血壓。他每天不吃早餐,直到中午十二時才吃中餐,並於晚上八時前吃完晚餐。「168間歇性斷食法,一定要遵守兩個小原則。」許惠恒說,第一是每日熱量攝取要減少,雖不是完全減少成只有兩餐,但絕不能把三餐熱量灌到兩餐,每天熱量是兩餐多一點即可。其次,晚餐澱粉攝取要減半。如平時吃一碗飯,晚餐就改吃半碗,因晚餐離睡覺時間不遠,如果吃太多,澱粉食物的葡萄糖會轉為脂肪,長期下來還是會囤積,這樣對身體不好,但晚餐的蛋白質、脂肪還是照常吃。許惠恒提醒,正在服用降血糖藥物患者不建議168斷食法,以防服藥後又不進食,引發低血糖;另有胃炎、胃潰瘍病史者,長時間不進食,病情也可能惡化,同樣不建議。外界多討論吃水果到底應在飯前吃或飯後吃,哪一種比較健康。許惠恆說,有研究指出,飯前吃水果讓胃容量變小,且纖維質有飽足感,正餐會少吃一點,可以控制體重;但也有研究認為,飯前吃水果,血糖容易上升,且水果糖分會刺激胰島素分泌,增加脂肪囤積。因飯前吃水果的好處證據仍不足,他還是每天飯後吃兩份水果。面對防疫壓力,許惠恒每天走一萬步,讓自己多思考,並隨時看醫學雜誌了解疫情變化,他還增加洗手次數和時間,以防病毒感染。今年春節假期,許惠恒會在家與家人團聚、休息,準備好春節後再出發。許惠恒小檔案年齡:64歲現職: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經歷:台中榮民總醫院院長、世界糖尿病聯盟西太平洋區主席、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
-
2022-01-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春節不是最危險時期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曝Omicron可能的疫情高峰
新冠疫情肆虐,今年邁入第三年。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回憶2021年經歷國內疫情大爆發的種種,他認為未來疫情的走向將是「審慎樂觀」。Omicron取代Delta成為主流株,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是它的重症率比Delta低,憂的是傳播力強,染疫母數增加,一樣會拖垮醫療量能。所以他非常支持台灣採取「以根除為手段、共存為目標」,他也指出,面對Omicron的威脅,春節並不是最危險的期間,而是一月中到一月底之間,國人一定要堅持現有的防疫習慣。以根除為手段、共存為目標,台灣因「謹慎」而防疫成功。吳明賢表示,自疫苗研發成功後,全球對於疫情都走向「樂觀」,後續卻發現疫苗保護力難以長時間維持,突破性感染不斷發生,病毒持續變異都讓疫情走向變調。從美國現在的確診案例都是Omicron來看就能窺知一二,快篩站都來不及重設,患者人數就持續暴增。他認為,台灣的防疫之所以成功,取決於「謹慎」,無論是歐美國家或是新加坡,疫苗接種率都非常高,從疫情趨勢來看,病毒逐漸走向流感化,但各國都太早樂觀,提早採取「與病毒共存」的策略,讓病毒有機可乘。他回憶今年疫情大爆發,台大醫院面臨內憂外患,內憂是5月15日,指揮中心公布萬華社區感染,爆發感染源的地點是阿公店,台大醫院緊鄰萬華,5月18日有兩名工務人員染疫,立即啟動全院採檢,總計有十人染疫,院內感染必須要立即控制。外患則是,和平醫院不久後宣布只出不進,導致一周內台大醫院湧入超過135名確診患者,其中有30多人需要住加護病房。不過,長期的演練,以及專責病房快速設置,不只解決院內的危機,也幫其他醫院爭取到一周的整備時間。吳明賢表示,承平時期就得憂患,事件可能會爆發,隨時做好準備,才能即時因應。因應春節返鄉疫情高峰,醫院初三就恢復人力備戰。吳明賢表示,緊接下來,台灣也可能面臨內憂外患,春節返鄉潮加上境外Omicron的威脅,各家醫院其實都已經做好準備。他笑說,這次的春節大概只能吃個團圓飯就趕緊回到醫院,醫院初三就開始恢復人力,以因應這次春節返鄉潮可能帶來的疫情。而他預估,除夕到初六不會是疫情的高峰,推估最高峰會落在一月中旬到一月底之間。吳明賢強調,疫情再怎麼變化,疫苗仍是可以提升保護力的最佳方式,再搭配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需要靠全民一起努力,再搭配醫療體系的配合,台灣才能屢屢戰勝病毒。院長抗壓密技上班前抄心經 穩定自己 才能穩定軍心2021年5月,疫情來得又快又猛。身為國內龍頭醫院,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坦言,當時壓力非常大,為了紓解壓力以及穩定自己的心性,五、六月期間,一到辦公室就先抄一遍心經,有時候下班前再抄一遍。他說,防疫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穩軍心」,如果身為最高指揮官心都定不下來,就不要談防疫了。疫情大規模爆發時,台大醫院立即將醫療量能降載,停止手術、醫療業務等,但確診患者卻不斷湧入,急診主任一度提出要關急診。吳明賢說,若當時停急診,恐怕又走向18年前SARS的路,畢竟當時轉來台大醫院的許多確診患者,都已經轉了好幾家醫院,頻頻被拒收,如果台大醫院再不撐著,民眾的恐慌可能會更深。從五月起醫療降載,影響到醫院的基本運作,包含連續虧損、部分患者就醫遭到延宕,吳明賢說,那時沒日沒夜都在協調,以及思考如何提升院內士氣。他說,醫療同仁遇到疫情,並沒有人卻步,即使他曾經寫過一封給住院醫師的信,絕大多數的醫師都是為了國人健康挺身而出,甚至主動做了更多,像是休假時也出勤協助篩檢等,「真的很感動」。吳明賢說,整家醫院的運作是靠全體同仁的努力建立起來,套一句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話「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任何的危機都是轉機。疫情戰場上訊息萬變,若不是全體同仁一起面對與解決,台大醫院也沒辦法頂住壓力,守住防疫戰場。吳明賢小檔案年齡:57歲現職:台大醫院院長經歷: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台大醫院副院長
-
2022-01-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不必等到五個月!黃立民與指揮中心「唱反調」:應盡速接種第三劑
新冠肺炎疫情從2019年底冒出頭,至今在全球已延燒兩年。但去年到今年初,在全球疫情告急下,台灣一直維持「加零」好似一切都不受影響、歌舞昇平時,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好似「一隻烏鴉」,不畏當前輿論,用專業知識不斷向國人示警疫情可能發生。建議及早將抗體拉起,預防旅外入境可能引發的大流行。而前陣子國際疫情才稍微趨緩,沒想到又出現Omicron變異株,各國疫情再度升溫,紛紛接種第三劑疫苗。黃立民再度基於自身專業,與指揮中心「唱反調」,認為應盡快讓高風險族群接種第三劑,不必等到五個月。指揮中心日前決議,仍維持第三劑追加劑的間隔為五個月,無縮短必要;黃立民則表示,因耶誕、春節假期緣故,許多旅外國人入境,預期一月將迎來一波大流行。而許多人都是在九、十月接種第二劑疫苗,須等到三月才能接種第三劑,屆時「都流行完了,再打有什麼意義?」「可以理解指揮中心做了決議不願修改,但什麼是正確的,總是可以討論。」黃立民直言,「之前要等(間隔拉長)是因為疫苗不夠,但如果疫苗夠何必等?」他解釋,國外研究指出Omicron變異株讓疫苗的中和抗體效價減少30倍,而之前Delta變異株也只減少六倍。因此就算之前中和抗體效價600、1000,遇上Omicron只剩下20、30左右,不用等到接種一段時間後抗體消退,就已讓保護力「掉到不容易擋住」新的變異株。因此不要等到五個月,就應及早將抗體拉起來,才有辦法抵擋接下來可能的疫情。即使新冠流感化,每年病毒株不同,仍可能引發重症威脅。不過,國際間也認為Omicron有趨向流感化的趨勢,是否意味著邁向正常生活不遠矣?黃立民表示,國際上有些專家認為Omicron變弱,有些認沒有,「既然大家意見不一致,表示沒有定案。」他說,就算新冠肺炎往流感化方向走,但每年流感病毒株不同,也還是會突然造成重症、死亡率突然升高,因此僅看新冠肺炎的重症和死亡率,斷言可否過正常生活或是與病毒共存「是不穩定的」,最重要的還是要研發出有效的疫苗和藥物。黃立民表示,尤其一旦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出現,只要出現類流感症狀立即給予克流感和新冠肺炎抗病毒藥物,大幅降低死亡和重症,「大家就不怕了」。而現在目前新冠口服藥已陸續問世,現在就等大規模使用後,能否驗證和臨床試驗一樣好,以及我國何時可以拿到藥物,預估還要半年,民眾生活才有可能回歸正常。專家防疫法寶看偵探片放鬆 吃維生素D提升免疫身為台大兒童醫院院長、也是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的黃立民,不僅就疫情提出各項建議,也身負醫院的感染管制重任。他說,不論醫院或是政府,感染專家都是同一批在「操」,而且其他科別的醫師也會來諮詢相關意見。醫學中心會議及相關行政事務本來就多,身為院長「確實滿忙的」。因此下班時,黃立民喜歡看影集、書籍,尤其是偵探片、推理小說。他笑說,感染科醫師本身就像偵探一樣,面對病人要立即針對他的症狀、染病時間,推測敵人可能是病毒還是細菌等,立即給予適當的用藥。而且下班有時還是會想東想西,看偵探片腦筋較能專心想劇情,就可以轉移注意力。面對持續兩年的疫情,黃立民如何做好防護,讓自己和家人免於感染?黃立民表示,打疫苗很重要,因此一開始開放醫護同住家人施打疫苗時,就讓家人接種。自我防護方面,黃立民則說,因為自己是感染科醫師,對於如何做好自我防護不是太大的問題。他指出,除了戴口罩外,染疫最大的風險「都出在手」。因此提醒民眾回家之後一定要把手洗乾淨,尤其摸臉之前一定要勤洗手。而他自己則在辦公室各處放上乾洗手,「只要經過就按一下」,增加洗手頻率。另外,黃立民也會兩三天補充一次維生素D。他表示,現已有非常多研究發現維生素D有助於免疫力提升,且一般日照仍無法補足所需,因此建議一般民眾也可適時補充。黃立民小檔案年齡:64歲現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台大醫學院兒科教授經歷:台大醫院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
-
2022-01-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今年能出國玩嗎?前台大醫林氏璧曝2022年最樂觀的劇本
曾任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的孔祥琪,以「林氏璧」為筆名,成為知名日本旅遊部落客,過去三天兩頭往日本跑的他,疫情來襲兩年,只得收起玩心當「宅男」。但他不負感染科醫師專業,遍閱國內外疫情趨勢、疫苗進展及醫學期刊,提供大家第一手資訊。2022年到來,他盼如世衛組織預想,這是終結疫情的一年。2022年最樂觀的劇本:新冠肺炎流感化,再不需逐例通報。台灣去年度悲喜交加,五月本土疫情爆發多起群聚感染,引起民眾恐慌,但隨著疫苗催打發威,年底有長達一個多月的零確診,但與此同時,新變異株Omicron又虎視眈眈。相較SARS不到一年就宣布終結,新冠疫情卻遙遙無期。「今年度能否終結疫情,仍傾向樂觀。」孔祥琪表示,Omicron傳染力雖強,短時間就躍升為全球主流株,但其重症人數仍較過去低,有逐漸「流感化」趨勢。「以南非來看,隨群體免疫或自然感染數增加,患者卻多屬輕症,對避免醫療量能崩潰,仍屬於好現象。」歐美疫情再起,若與南非趨勢相似,可以斷言「疫情差不多走向終點,大流行將過去。」孔祥琪說,2022年最樂觀的劇本,將是新冠肺炎案例再也不需要逐例診斷、通報,高風險患者及長者比照流感逐年施打疫苗。但是能否走到這一步,端看台灣民眾暴露的風險有多高,是否能完成「邊境開放」的期末考。歐美催打第三、第四劑仍難敵疫情,恐應回歸防重症目標。台灣疫情都在控制之中,加上疫苗施打率不錯,當各國疫情再起之際,台灣仍然不敢放鬆邊境,只能一延再延。他認為,對比現今疫苗覆蓋率數字,從Alpha病毒出現後,指揮中心喊出「六成覆蓋率」,至今已無法應對Delta或是Omicron病毒,除前線防疫人員及邊境打滿第三劑外,未必執著於民眾得盲目追求第三劑、第四劑。以國外為例,德國及以色列催打第四劑、歐美催打第三劑,卻仍擋不住疫情攻勢,傳染力強的Omicron,遲早會突破邊境重圍,因此,得回歸「防止重症」等公衛目標,台灣現今仍可爭取施打時機。首要應確認,施打二劑是否對現今及未來防重症皆有效,且盡快補足二劑缺口;接下來是國內篩檢等措施多管齊下,加上口服藥物上市,甚至在今年度三或四月次世代疫苗出爐,可加惠準備施打第三劑的民眾。個人疫苗計畫衝高抗體濃度 出國前28天再打第三劑春節即將到來,孔祥琪說過去兩年疫情期間,除非必要,他都避免出入公共場所,舉凡逛街、逛夜市等一概拒絕,且隨身攜帶酒精、乾洗手,自助加油前後都會消毒,若需要按電梯、手扶梯也同樣嚴格清消一遍。平時除了解最新疫情趨勢,接送小孩、開PODCAST節目或撰文分享觀點外,上電視台節目時,也留意隔板架設,且遵守快篩陰性等規定。他表示,去年已施打二劑疫苗,第三劑準備選擇莫德納。「我採策略性接種疫苗,打算在出國前28天接種第三劑,再次將抗體濃度衝高。」他說,不能出國的兩年,花最多時間在追日劇,若未來有機會到日本,希望能到東京旅遊,即便只是到現場發呆、無所事事也沒關係。至於春節是否有旅遊計畫?他說,目前國旅出遊人數眾多,他偶爾會到宜蘭旅遊,春節也會與太太一起回娘家拜年。近年國內博物館推出一年份家庭卡等優惠,也因疫情延長使用期限,會帶孩子一起去參觀。原預計今年度春節可望開放邊境,卻又遇到Omicron疫情。他呼籲,台灣無法一輩子靠鎖國防疫,為了健康著想,無論是春節拜年、抱孫,為了家人及自己,務必打滿兩劑疫苗,別等疫情爆發才匆匆施打,恐已來不及。林氏璧小檔案本名:孔祥琪現職:全職旅遊部落客經歷:台大醫院內科感染科主治醫師
-
2021-12-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國外期刊曝打疫苗除病毒速度快?羅一鈞:數據仍要觀察
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近期指出,針對NBA球員、球隊職員的研究,打過疫苗染疫後較快恢復陰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接種疫苗能降低重症致死率已是定論,但清除病毒的快慢仍要觀察。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這項研究只針對Alpha和Delta變異株,尚無Omicron變異株仍需要研究證實。羅一鈞指出,按照學理上預估,疫苗對於Omicron的預防效果較差,清除效果是否維持那麼好,還有待觀察,已知國內觀察23例Omicron個案中,除了1位以外,皆有完整接種疫苗。但是排除病毒的時間,根據篩檢第一次Ct值需要大於30,最短也需要八天才能達到,最長則耗時十二天,看來跟過去Delta變異株沒有相差很遠,所以疫苗效果未必有明顯大幅縮短,仍要更多資料佐證。而面對境外移入個案多,醫護人員是否會有過勞情形。陳時中表示,醫護人員一直都很過勞,但依照目前個案數看,醫療量能仍可負荷。而國內開放數位疫苗證明二天內,截至中午十一點半,已有9萬6784人次申請,未來國內使用會推行兩個禮拜才會開放,陳時中說,「希望這段時間把問題都排除,國內將有限制使用在特殊區域。」
-
2021-12-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兩變異株結合成「Delmicron」成魔王?羅一鈞解答了
近月歐美染疫人數狂增,外媒報導恐是Delta與Omicron結合的雙重變異株「Delmicron」惹的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這一說法指的是Omicron輕症類似的發燒症狀,並非指出現新變異株。羅一鈞今日於記者會說明,關於「Delmicron」說法是源自印度報導,指的是臨床觀察中,認為Omicron症狀多屬輕症,與印度發現有民眾發燒或全身症狀相似,所發明新詞,非指檢驗出病毒有新組合。他解釋,Omicron變異株本身的突變多,也包括Delta變異株的位點,兩者有相近之處。隨國外個案增加,也陸續看到染上Omicron的民眾,會出現類似母株Delta個症狀,例如味覺異常或發燒、輕微感冒或全身倦等症狀。但他強調,「Delmicron」的現象,不代表新變異株出現,無須用新名詞取代病症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