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7 養生.運動健身
搜尋
ALS
共找到
107
筆 文章
-
-
2023-09-21 醫療.新陳代謝
紅色尿、綠色尿、黑色尿...尿液顏色反映健康狀況!除了水,這些因素也導致尿液顏色改變
尿液顏色的變化是人體健康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但很多人可能未曾注意,尿液的顏色除了受到水分攝取量的影響外,還可能受到飲食、藥物、代謝物等因素的影響。本文將探討導致尿液顏色改變的多種原因。尿液顏色和其變化原因正常情況下,尿液呈現淡黃色,這是由於尿色素的存在。尿色素濃度越高,尿液顏色越深,而尿色素濃度越低,尿液顏色則越淺。然而,尿液的顏色不僅受到尿色素濃度的影響,還可能受到飲食和藥物的影響。飲食對尿液顏色的影響飲食中的成分也可能導致尿液顏色的變化。.紅色尿液:有些人在食用紅色的食物,尤其是甜菜根後,尿液可能會呈現紅色,它是由於食物中的天然紅色素被代謝後存在尿液中所引起的。.橘黃色尿液:高含量的胡蘿蔔素攝取可能導致尿液呈現橘黃色。這種情況在過量攝取胡蘿蔔、南瓜、甜椒等富含胡蘿蔔素的食物後較為常見。.深啡色尿液:食用大量的黑莓可能導致尿液呈現深啡色,這種情況被稱為"blackberry urine"。藥物引起的尿液顏色改變一些藥物可能會使尿液呈現不同的顏色,這主要是由於這些藥物的代謝物透過尿液排除而導致。以下是一些可能會導致尿液顏色改變的例子:.鐵劑、metronidazole、nitrofurantoin和levodopa等:這些藥物可能會導致尿液變成黑色、棕色或深色。.Phenazopyridine、sulfasalazine、rifampin和rifabutin:這些藥物可能會導致尿液呈現橘黃色。.維生素B2(核黃素):維生素B2的攝取可能會使尿液呈現更顯著的黃色。.Doxorubicin、daunorubicin等抗癌藥物:這些藥物可能會使尿液呈現紅色。.Amitriptyline:這是一種思覺失調症用藥,可能導致尿液呈現藍綠色。.Methylene blue、hydroxycobalamin等藥物:可能出現紫色尿液。其他尿液顏色的可能性此外,尿液的顏色還可能因其他原因而改變,例如:.白色尿液:白色尿液可能是由於磷酸鹽結晶、乳糜尿或是使用propofol藥物所引起。.粉紅色尿液:尿酸結晶可能導致尿液呈現粉紅色。.綠色尿液:尿液的綠色可能來自於使用propofol、amitriptyline,或極少數情況下可能是由綠膿桿菌引起的尿路感染所致。.黑色尿液:黑色尿液可能與溶血產物、肌紅蛋白導致的尿液變化、黑色素瘤等相關。尿液顏色的改變可能涉及多種因素,包括飲食、藥物和其他生理機制。藥物可能導致尿液呈現不同的顏色,這通常是由於其代謝物的影響。若服用藥物後出現尿液顏色改變切勿驚慌,可以諮詢醫師或是藥師是否可能是藥物所導致,並告知有無出現其他新的症狀,以利醫療人員判斷。 參考資料:.Rawal G, Yadav S. Green Urine Due to Propofol: A Case Report with Review of Literature. J Clin Diagn Res. 2015 Nov;9(11):OD03-4. PMID: 26673613 [Full text]..Davis R, Jones JS, Barocas DA, et al. Diagnosis, evaluation and follow-up of asymptomatic microhematuria (AMH) in adults: AUA guideline. J Urol. 2012 Dec;188(6 Suppl):2473-81. PMID: 23098784.Colgan R, Williams 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uncomplicated cystitis. Am Fam Physician. 2011 Oct 1;84(7):771-6. PMID: 22010614 延伸閱讀:.每天觀察自己大便!出現4大便是警訊!醫曝「7便便形態」這最危險.他每天大吃1食物「尿尿超多泡泡 」罹糖尿病!醫師一查:失控了.單「尿液檢查報告」有看沒有懂?教你如何看懂尿液檢查報告的結果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9-19 醫療.感染科
HPV相關癌症中「口咽癌」已超越子宮頸癌! 兩性應共同預防HPV 遠離HPV感染相關風險
大多數的HPV感染會自行清除,若長期持續感染HPV且無法自行清除,可能導致HPV相關疾病。HPV感染原因多 單一性伴侶也應注意HPV相關癌症中「口咽癌」已超越子宮頸癌(註1)。過去民眾只會聯想到子宮頸癌的人類乳突病毒(HPV),實際上也可能會引起頭頸癌、肛門癌等疾病(註2)。根據統計男性罹患頭頸癌的風險較高(註3),不可不慎!台中榮民總醫院耳鼻喉頭頸部主任王仲祺醫師分享,人的一生有高達8成機率感染HPV(註4) ,主要經由性接觸傳染,但因其具高度傳染性,皮膚、黏膜等接觸到HPV就有感染風險(註5),研究指出就算只有單一個性伴侶,感染HPV的機率仍有6成,若在一生中累積3至6位的性伴侶,感染HPV的風險更高達9成(註4)。台灣每50人就有將近1人口咽部感染HPV!台灣近年因感染HPV而導致的口咽癌呈上升趨勢(註6),口咽癌在美國則已超越子宮頸癌成為最常見的HPV相關癌症(註1),好萊塢巨星麥克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就曾因罹患第4期咽喉癌差點喪命,他受訪時曾表示他罹患咽喉癌不是因爲吸菸或過量飲酒,而是因為感染HPV所導致。2023年本土研究發現,台灣將近每50人中就有1人口咽部感染HPV,當中男性口咽部HPV感染盛行率更是女性的1.3倍 (註7)。王仲祺醫師補充,除了菸、酒、檳榔外,不分男女皆有可能因HPV持續感染而罹患頭頸癌(註8)。研究指出,和女性相比,男性感染 HPV 後較不容易自然產生抗體,長期感染且無法自行清除時致癌風險較高(註9)。即便在感染初期沒有明顯症狀(註5),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傳染給親密朋友。頭頸癌患者多為中年男性,常因工作延誤治療王仲祺醫師分享診間觀察,曾發現有病患因頭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而延誤最佳治療時機(註5)。經治療後,病患的外貌可能受影響,甚至也造成了病患生活上的不便性,像是難以說話、吞嚥等症狀,輕則嘴巴乾燥、重則喉嚨壞死。這些生活上的不便性也可能造成病患容易有憂鬱、社交畏懼及抗拒親密關係的情況發生(註10,11), 。且這些患者大多為40至50歲的中年男性族群(註12),這些中年男性族群往往都是家中的經濟支柱,常因工作而延誤治療時機,未來反而會帶來更龐大的醫療負擔。為了避免後續治療對家庭帶來更大的負擔,因此更需要有HPV防範意識。醫籲HPV三訣竅 民眾應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頭頸癌沒有常規篩檢工具,因此不易早期發現(註13),為了避免病患們在手術治療後可能導致的生心理上的不適感,高風險人群可優先透過免費的口腔癌篩檢工具來預防頭頸癌,40歲以上的民眾應定期接受成人健檢服務(註14),盡可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保有較好的生活品質亦可降低龐大醫療費用。王仲祺醫師最後建議民眾不分性別應及早採取行動預防,除了戒菸、酒、檳榔外,更應注意安全性行為、依醫囑接種HPV疫苗(註13)。和所有疫苗一樣,HPV疫苗並非用於治療且可能無法對所有的疫苗接種者都產生保護作用。常發生的不良反應為注射部位搔癢、腫塊、溫熱感等,或頭痛、發燒等全身性不良反應,通常輕微且短暫。其他詳細資訊,請諮詢醫療專業人員。參考資料註1:Van Dyne EA, Henley SJ, Saraiya M, Thomas CC, Markowitz LE, Benard VB. Trends in Human Papillomavirus-Associated Cancers - United States, 1999-2015.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18;67(33):918-924. Published 2018 Aug 24.註2:Questions and answers about HPV vaccination註3:Tsai SC, Huang JY, Lin C, Liaw YP, Lin FC.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and head and neck cancer: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Medicine (Baltimore). 2019;98(7):e14436.註4:Chesson HW, Dunne EF, Hariri S, Markowitz LE. The estimated lifetime probability of acquiring human papillomavirus in the United States. Sex Transm Dis. 2014;41(11):660-664.註5: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7年HPV疫苗衛教手冊註6:Wang CP, Chen TC, Hsu WL, et al. Rising incidence of HPV positive oropharyngeal cancer in Taiwan between 1999 and 2014 where betel nut chewing is common. BMC Cancer. 2022;22(1):296. Published 2022 Mar 21.註7:Lou PJ, et al. Prevalence of oral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among healthy population in Taiwan. Poster presented at IPVC 2023; Washington DC, USA; April 17-21, 2023.註8: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Head and Neck Cancers註9:Giuliano AR, Viscidi R, Torres BN, et al. Seroconversion Following Anal and Genital HPV Infection in Men: The HIM Study. Papillomavirus Res. 2015;1:109-115.註10:Rhoten BA, Deng J, Dietrich MS, Murphy B, Ridner SH. Body image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 an important relationship. Support Care Cancer. 2014;22(11):3053-3060.註11:Fang CY, Heckman CJ. Informational and Support Needs of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 Current Status and Emerging Issues. Cancers Head Neck. 2016;1:15.註12:Hwang TZ, Hsiao JR, Tsai CR, Chang JS. Incidence trends of human papillomavirus-related head and neck cancer in Taiwan, 1995-2009. Int J Cancer. 2015;137(2):395-408.註13:Timbang MR, Sim MW, Bewley AF, Farwell DG, Mantravadi A, Moore MG. HPV-related oropharyngeal cancer: a review on burden of the disease and opportunities for prevention and early detection. Hum Vaccin Immunother. 2019;15(7-8):1920-1928.註14: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口腔癌篩檢簡介 (Accessed:2023/5)
-
2023-09-16 養生.聰明飲食
壓力大就想吃更多?靠大吃大喝紓壓?專家解析高糖高熱量食物的6風險
當我們在壓力下,尤其是在面臨持續壓力時,我們可能會轉向高糖高熱量的食物來舒緩壓力。這些食物,如巧克力、薯片和冰淇淋,確實在短時間內能帶來快感,但隨之而來的負面影響可能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會在壓力下飲食過多?澳大利亞加爾文醫學研究所的一項研究發現,高糖高脂肪飲食可能與壓力相關的進食有關。研究指出,大腦中的一個區域「外側脊小髓」,負責整合獎勵反應,可能在壓力時沒有抑制食物的獎勵反應,導致進食。雖然該研究是在老鼠身上進行的,但我們的大腦也有這個區域,而且我們的飲食習慣很可能也受到壓力的影響,這也引發了一個問題:我們是否會在壓力下飲食過多?這種傾向可能是因為高糖高脂肪食物在我們的大腦中引起快感。這些食物不僅讓我們的大腦釋放出快樂的化學物質,還可能喚起我們的情感和回憶,尤其是那些令人愉快的時光,這能夠幫助我們應對壓力和負面情緒。但這種短暫的滿足感往往會被長期的健康影響所掩蓋。高糖高熱量食物對身體的風險高糖高熱量食物的長期攝入可能對我們的身體產生嚴重負擔:.體重增加:這些食物往往富含高能量,長期食用可能導致體重增加,增加肥胖和相關疾病的風險。.血糖波動:高糖食物可能使血糖急劇升高,接著迅速下降,這可能導致疲倦、昏昏欲睡和食慾增加。.糖尿病風險:長期食用高糖食物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因為過量的糖分攝入可能導致胰島素抵抗。.心臟健康:高糖飲食與心臟疾病的風險有關,可能導致高血壓和高膽固醇。.腸道健康:長期攝入高糖高熱量食物可能導致腸道菌叢失衡,影響腸道健康。.牙齒問題:高糖食物容易引發蛀牙,因為糖分會促使細菌產生酸,損害牙齒。因此,儘管高糖高熱量食物可能在短時間內帶來暫時的愉悅,但長期而言,這種飲食習慣可能對我們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在應對壓力時,我們應該尋求更健康的方式,例如運動、放鬆活動,甚至尋求專業的心理輔導,來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情緒。參考資料:Ip, Chi Kin, et al. "Critical role of lateral habenula circuits in the control of stress-induced palatable food consumption." Neuron (2023).延伸閱讀:.健忘、代謝差、便祕...6大初老症狀你中幾項?營養師曝抗老必吃食物.沒吃多卻愈來愈胖…「壓力型肥胖」除調整作息飲食,還需搭配一治療.有助抗發炎、減少焦慮 一圖看懂9大抗壓飲食及3類食物該少吃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9-12 醫療.消化系統
久坐族的2大危機!醫師告訴你為何便秘和痔瘡容易找上門原因
前言40歲的王先生擔任某公司的行銷企劃,他的日常生活是這樣的:一早就被安排了滿滿的會議,從客戶、小組到主管會議常常開到超過午餐時間;開完會老闆交付了許多任務,由於時間緊迫,午餐選擇吃快餐、狼吞虎嚥完就回到座位繼續坐下來辦公;而為了把想法變成正式的報告只好一路加班到晚上,連坐了12小時後下班再買個鹹酥雞當宵夜,回家當沙發馬鈴薯躺著追劇。這樣長期久坐、運動量不足且飲食不均衡的狀況讓王先生出現了便祕和痔瘡的困擾,加上業績壓力加重了病情,讓他趕緊來就醫。王先生「久坐、久站、工作壓力大與三餐不正常」的久坐族日常,是否跟您很像呢?小心!便秘和痔瘡很有可能找上門喔!第一危機:便祕便秘的症狀?便祕是一種因人而異的症狀,根據每個人習慣的排便頻率、感受而有不同。但臨床醫學上會認為,如果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就可能是便秘了:.正常排便頻率為1天3次~3天1次,如果頻率更低就需要注意了.排便需要很用力、不太順暢,且會有大不乾淨、殘便的感覺.大便形狀乾硬、一粒一粒誰容易便祕?便秘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胃腸疾病,世界盛行率約為20%。在美國,便祕盛行率為16%,隨著年齡增長盛行率越高,大於60歲的盛行率為33%。而根據台灣營養基金會統計,全台超過525萬人有便祕困擾,國人一年甚至要吃掉4.6億顆相關藥物,其中台灣前10大飽受便秘之苦的行業囊括行銷、活動企劃人員 (57.9%)、助理及秘書 (57.1%) 和專櫃銷售人員 (54.5%) 等久坐上班族。其中女性與男性的患病率為3:1,女性更需注意便秘問題。為什麼會便秘?便秘可分為原發性便秘和次發性便秘。纖維攝取量不足、水分不足和腸胃蠕動緩慢歸類為原發性便秘,蔬菜水果中的纖維能幫助腸胃道蠕動、加速排便,而水分能夠潤滑大便避免過乾或過硬,因此缺少纖維或水都有可能導致便秘;而坐姿不良和活動量不足使得腹部血流循環不順將加劇腸胃蠕動緩慢的問題。生活壓力大造成緊張焦慮等情緒因素也會讓便秘不時發生。次發性便秘較不常見,定義是由藥物或是其他疾病間接引起。老年人過度依賴瀉劑,只要短暫停藥反而會有「反彈性便秘」,或是某些精神科藥物的副作用也會影響排便狀況。 第二危機:痔瘡痔瘡的症狀?痔瘡可依生成的位置分為「內痔」與「外痔」。內痔長在直腸內,肉眼是看不到的,因為那裡的神經分布較少,所以通常疼痛度是不明顯的,排便時有可能出血;外痔長在肛門外,肉眼可見,除了排便出血,會較疼痛、異物感明顯、有血栓的風險,讓人坐立難安,連分手的痛都沒有痔瘡痛。一般來說會漸漸從內痔發展到外痔,也就是「脫垂」讓痔瘡從肛門內慢慢跑出來到肛門外,病程可分為四級,只有第一級可以自癒。大部分的人對痔瘡的印象基本上都知道會痛,其實痔瘡的症狀還包含:.排便時出血.直腸部位搔癢和刺痛.疼痛、不舒服.肛門四周腫脹.肛門周圍出現團塊誰容易得痔瘡?全世界痔瘡的患病率約為4.4%。 在美國,每年有150萬筆痔瘡相關的處方。 痔瘡的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45-65歲的人發病率最高。根據台灣健保署108年的統計得痔瘡者有39萬人,以50~59歲為好發族群,男女比例相近。其中第三級痔瘡患者最多,第四級最少。近年來由於大家喜歡邊上廁所邊滑手機,在馬桶上久坐讓痔瘡有年輕化的趨勢。為什麼會得痔瘡?大家對痔瘡的成因認知可能是由肛門附近的靜脈曲張引起,但目前已推翻那項假設,目前被學界最廣泛接受的是「肛門軟墊學說」(anal cushions theory)。肛門附近有由血管組織 (如小動脈、小靜脈、微血管)、平滑肌纖維 (如Treitz肌) 和被肛管上皮細胞覆蓋的結締組織所組成的軟墊組織,主要幫助肛門肌肉更好的收縮和封閉以防液體、氣體和固體外漏。正常的生理組織因久坐、不良的排便習慣而有不當的擠壓摩擦和壓力,導致組織滑出體外 (脫垂)、腫脹出血等情況,才是我們所說的「痔瘡」。解決危機的四個妙招1.健康飲食 腸保健康預防便秘和痔瘡的最佳方法之一是增加纖維的攝取量,有助於軟化糞便使其順利通過大腸排出,也可維持消化道中細菌的生態平衡。纖維分成兩種:可溶性和不溶性,兩者都能預防便秘。 可溶性纖維的來源包括豆類、水果和燕麥, 不溶性纖維則可以在全穀物食品和蔬菜中找到。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NIH) 的建議,成年人每天應該攝入22~34克纖維。要注意的是,纖維量要逐漸添加,以避免腹脹和不適。2.多喝水沒事 沒事多喝水充分補水和多吃纖維能發揮 1+1 >2 的作用。大腸會在糞便排出體外之前連水分 (大約0.3公升) 一起從糞便中排出,才不會讓大便過於乾硬。因此若身體裡沒有足夠水分,最終可能會排出硬而乾燥的糞便。標準來說,正常成人每天應喝 1.5-2.0 公升的水。除了水之外,也可以補充果汁、蔬菜汁或是非咖啡因類液體。3.補充益生菌 腸腸有好菌益生菌是食用後對健康有益的活微生物,通常被稱為「好的細菌」為你的身體和大腦提供各種強大的益處:改善腸胃道健康、提升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和加速腸胃道蠕動。若想解決便秘問題,可以尋找以下菌株的補充保健品 (這些菌株已被證明可以改善糞便的稠度):.Bifidobacterium lactis - 最常見的雷特氏B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 植物乳酸桿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 嗜熱鏈球菌.Lactobacillus reuteri - 洛德乳桿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 長雙歧桿菌,又稱龍根菌除了保健品之外,也可以從天然食物中攝取:泡菜、康普茶、納豆、豆豉和酸菜等發酵食品都含有豐富的有益細菌,以及大量其他重要營養素。4.起來動一動有氧運動 (例如:跑步、慢跑、游泳、瑜伽) 會加快你的呼吸和心率,有助於刺激腸道肌肉的自然收縮,快速排出糞便。而運動也可以帶動腸道和骨盆的血流,使血液循環更順暢,就減少得到痔瘡和便祕的風險。在辦公室坐太久可以考慮做筋膜伸展運動、深蹲或是站起來走個10到15分鐘,幫助身體和消化系統達到最佳狀態。以上四招教大家擺脫久坐族的惡夢!意識到自己的生活習慣需要改善已經是邁向健康的第一步,適當配合飲食和運動,便秘和痔瘡就不會再困擾你囉!參考資料:1.Medscape >Drugs & Diseases > Gastroenterology > Constipation (Updated: Mar 30, 2020)2.Vazquez Roque M, Bouras EP. Clin Interv Aging. 2015 Jun 2; 10: 919-30.3.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Bharucha AE,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3 Jan; 144(1): 211-7.4.Medscape > Drugs & Diseases > Emergency Medicine >Hemorrhoids (Updated: May 31, 2022)5.eMedicineHealth >Constipation: Foods to Eat, Foods to Avoid. Reviewed by John P. Cunha, DO, FACOEP on October 25, 2017.6.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and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2015–2020 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8th Edition. December 2015.7.Wojtyniak K, Szajewska H. Eur J Pediatr. 2017 Sep; 176(9): 1155-1162.8.Yoon JY, et al. Dig Dis Sci. 2018 Oct; 63(10): 2754-2764.9.Dimidi E, et al. Am J Clin Nutr. 2014 Oct; 100(4): 1075-84.【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陳致一醫師】久坐族的兩大危機!近一半的久坐族有以下困擾!】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8-17 癌症.飲食與癌症
吃太營養可能會養到癌細胞?營養師破癌症飲食3大常見迷思
從確認癌症診斷到接受治療前,心中一定會有許多的不確定、擔心和害怕,不論是受疾病影響或是擔憂自己的健康狀況、將面臨的治療挑戰,都可能會造成胃口不好、吃不下飯的情況。有時也會聽到病人說:「我聽人家說,吃太飽、太營養可能會養到癌細胞,是真的嗎?」然而,對癌症病人來說,擁有好的營養狀況才有對抗疾病的本錢。以下將告訴您為什麼營養這麼重要,接受化療前又該如何儲備良好的營養狀態。為什麼好的營養狀況對癌症病人很重要?足夠的營養與我們良好的健康狀態息息相關。然而,癌症病人經常會因為腫瘤本身的狀況以及伴隨而來的治療,造成營養不良的問題,而不同的腫瘤部位也會帶來不同的影響。一般而言,發生在頭頸部、胃腸道 (例如:食道、肝、膽、腸、胃、胰等) 的癌症比較容易影響飲食並引起營養問題。研究中也證實,營養不良與癌症病人對治療的反應有關,甚至會影響住院的天數、後續的生活品質。當營養狀況好,對治療的耐受程度也會比較好,也可能降低副作用的嚴重程度。接受化療前如何照顧好營養?罹患癌症時,除了進食種類、進食量可能受到不適症狀 (像是嘴巴痛、吞嚥困難等) 的影響,也可能會因為某些相關檢查的飲食限制,使進食量更少,進而使體重一下子下降許多。不過,維持足夠的營養狀態和健康的體重,為接下來的治療儲備能量是很重要的。以下是一些飲食原則及建議:・維持正常飲食:基本上治療前這段期間,沒有什麼東西不能吃,比較重要的是找到能吃得下的東西。・如果無法順利進食,可以1.調整食物的質地:嘴巴無法咀嚼的情況下,選擇細碎、軟爛的食物;食物吞不下去,則可選擇流質飲食2.諮詢營養師,選擇適當的營養品補充3.採取醫療介入措施:經醫師評估後接受靜脈營養補充、放置鼻胃管或胃造口灌食癌症飲食的誤解與迷思談到飲食、營養,總是會有很多相關的訊息,有些不容易區分對錯。但錯誤的觀念和訊息可能會影響到營養狀況,甚至會讓人產生困惑和恐懼。以下我們來談3個常見問題。1.湯好像很營養,料吃不下沒關係,喝湯就好?我們時常在感冒、生病的時候,提到用喝的補充營養就會想到喝湯。事實上,湯汁的營養價值很低,但又容易讓人產生飽足感,其他食物就吃不下了,反而會影響到病人的營養狀況。因此,建議仍應以吃進固體食物為主。2.罹癌不能吃肉,改吃素比較好?有些人覺得吃肉容易得癌症,不過其實癌症的病因很多,並不完全與吃肉有關。此外,在癌症治療 (像是化療、電療) 期間,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對治療的副作用、恢復的狀況都會有影響。因此,如果原本不是素食者,不會建議或鼓勵因為罹患癌症就改吃素,另一方面是食物的選擇也會受限,像是當食慾不好的時候、又沒買到想吃的,可能就會吃得更少。3.不能吃太飽、太多,可能會養到癌細胞?化療除了會去殺癌細胞,也會傷害到健康的細胞,若此時營養不夠,反而可能會影響治療的效果。因此,要先顧好自身的營養狀況,才能一起去對抗癌細胞。原則上,癌症病人接受治療前沒有特別的飲食限制,主要是可以視個人狀況選擇適合的食物。此外,對癌症病人而言,維持好的營養狀況很重要,因此若因為疾病影響心情和食慾,建議可以適時尋求專業協助來度過較困難的期間喔!參考資料:1.Bossi P, et al. Malnutrition management in oncology: An expert view on controversial issu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Front Oncol. 2022; 12: 910770.【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曹雅姿營養師】即將接受化療,營養跟上了嗎?嘴巴痛、吃不下可以這樣做】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8-09 焦點.元氣新聞
珊卓布拉克男友漸凍症逝!漸凍症平均壽命僅3年 從這部位退化最快1年內過世
影壇天后珊卓布拉克痛失至愛!與她交往8年、已經像是夫妻的攝影師男友布萊恩藍道,驚傳隱瞞各界在對抗漸凍症,卻仍回天乏術,享年57歲。專家表示,漸凍症患者大多近60歲左右發病,平均壽命約3年,若先從呼吸肌群退化,最快1年內可能離世。根據漸凍人協會數據,台灣每年新增病患至少460人,以盛行率6至8/100000來看,總罹病人數可能在1500人上下。新光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冠佑表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分為原發性與家族遺傳,家族遺傳通常發病年齡較早,但人數少;約9成漸凍症屬於為原發性,致病原因不明,導致運動神經開始退化,發病年齡大約60至65歲左右。漸凍症患者 平均壽命僅3年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又稱漸凍症,林冠佑解釋,人的神經分為感覺神經、運動神經,此疾病可怕在於,會使運動神經退化,像是肌肉逐漸萎縮、沒力,但感覺神經仍正常。而漸凍症患者平均壽命為3年,當中會因不同型態有壽命長短差異,像是有些患者可以活很久,但有些患者半年、一年就需要呼吸器協助,甚至不幸離世。林冠佑表示,身體肌肉分為吞嚥、肢體與呼吸,造成漸凍症患者致命原因主要與呼吸、感染有關,因此有說法是,先從吞嚥肌群退化的患者,進食受影響使得營養不佳,疾病惡化速度較快,加上影響呼吸,壽命也就更短,但仍要看每個人退化部位及速度的不同。臨床上觀察,較多先從肢體開始,例如單手先沒力、萎縮,但起初沒有發現,到後面影響呼吸,則走向漸凍症晚期。漸凍症目前無法治癒針對漸凍症治療,林冠佑表示,目前漸凍症無法治癒,僅有2、3種藥物可延緩患者使用呼吸器時機。近年基因治療發展下,也可協助漸凍症治療,但漸凍症相關基因突變多達10至20種,台灣常見有4種基因,患者須先經過基因檢測,符合當中1種基因,才有相對應藥物可治療,其他基因目前也無藥可用,現行藥物大多是抗發炎、抗氧化,目前沒有可以協助復原運動神經的藥物。「漸凍症」大致分四種類型 (1)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80%病人屬於這型,所以也有人將「漸凍症」稱之為ALS,其實並不完全相等。(2)漸進延髓麻痺(Progressive Bulbar Palsy),這類型病人約佔5%。(3)漸進性肌萎縮症(Progressive Muscular Atrophy)這種類型約佔5~10%。(4)原發性側索硬化(Primary Lateral Sclerosis),這種類型比較少見,進展也比較緩慢,甚至不會致命,但依然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漸凍症危險因子(1)年齡,儘管該病可以在任何年齡發作,但通常出現在 55 至 75 歲之間。(2)性別,男性更容易罹患。(3)種族,所有種族和民族背景的人都可以得到,但更常見於高加索人和非西班牙裔。【疾病百科】運動神經元疾病(漸凍症)(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6-18 癌症.胃癌
傷口越小越好?胃癌手術詳解:從傳統開腹手術到達文西手術
胃癌為臺灣全國發生率第十名的癌症,胃部惡性腫瘤包含胃腺癌、腸胃道基質瘤和淋巴瘤等等。根除性胃部切除手術是治療胃部惡性腫瘤的第一線方法。以最常見的胃部惡性腫瘤——胃腺癌為例,由於胃腺癌有高度侵襲的特性,容易藉由淋巴、腹膜、或血液轉移到其他器官,因此手術的範圍不僅是將腫瘤取下,而須同時切除部分甚至是全部的胃(依照病人腫瘤位置、腫瘤大小而定),並進行淋巴結廓清來預防腫瘤細胞經由淋巴轉移,並同時得到最正確腫瘤臨床病理分期。胃部周圍和附近的血管周圍都有許多的淋巴結,因此不容易在手術前就藉由影像來確認有哪些淋巴結被侵犯,在手術前確認癌症的臨床分期也相當困難。為了盡全力預防腫瘤細胞可能的淋巴轉移,手術過程中需要進行淋巴結廓清,即是將胃部周圍和附近血管周圍所有的淋巴結都摘除並送病理化驗。依據病理化驗後的結果可以得知,有多少顆淋巴結有腫瘤細胞的轉移,此資訊可以讓醫師和患者知道癌症正確的病理分期,除了決定手術後的治療方式之外,也能讓病患與家屬知道癌症的預期的存活率與將來可能要面對的挑戰。手術完成後進行輔助性化學治療,可以更有效的清除微小的腫瘤細胞轉移,提高癌症根治的機率,以達成更高的存活率。因此在確定術後病理分期後,依臨床治療指引建議部分患者進行術後的輔助性化學治療,藉此能更有效的控制具高度侵襲性的胃腺癌。傳統開腹手術由於手術過程中需要切除胃和淋巴結,因此手術操作的範圍相當大,傳統上需要進行開腹手術才能完整且乾淨的取下。所謂開腹手術即是在病人的上腹部,從中線劃出一條開放性的傷口,一般來說至少需要15到20公分的傷口才能讓手術順利進行。劃開傷口後外科醫師會以傷口撐開器將傷口撐開,清楚暴露腹腔內器官,並以肉眼和手持器械直接進行手術。手術過程中會將胃分離出來並進行切除,同時進行淋巴結廓清手術,並進行胃腸道的重建手術,最後再將傷口逐層縫合。雖然因為科技的進步,微創手術是一個趨勢,但傳統的開腹手術仍然有其重要性,無法完全以腹腔鏡手術取代,依舊有些病人的情況更適合以開腹手術來進行。手術方式的選擇與病患本身的因素、腫瘤的因素、醫師專精的手術方式,以及所在地區的醫療水平相關。開腹手術的適用族群其一為大顆的胃部腫瘤。由於進行腹腔鏡胃切除手術時,雖然手術過程中僅需要數個小孔即可放入腹腔鏡器械進行手術,然而手術結束時依然需要擴大傷口來將檢體完整取出。若腫瘤體積較大則需要劃出較長的傷口來取出檢體,可能與傳統開腹手術的傷口沒有太顯著的差距,因此會建議此病人選擇較成熟且容易的傳統開腹手術。另一種開腹手術的適用族群為患者心肺功能較差,由於腹腔鏡手術需要在腹腔灌入氣體才有空間操作器械,脹大的腹腔雖能幫助手術進行,卻會壓縮肺部擴張的空間。若病人心肺功能較差,進行腹腔鏡手術時,心臟與肺部可能得承受更多壓力,如此將增加手術進行中的危險性。因此會建議心肺功能不佳的病人,需做手術前的心肺功能評估,再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手術方式。開腹手術較大的傷口除了有美觀上的影響之外,還會造成病人術後傷口更加疼痛、延長恢復期,可能亦會增加手術併發症的機率。相對而言,腹腔鏡手術雖然在將檢體取出時仍需將傷口做延伸,一般情況下傷口的大小仍然比傳統開腹還小1/2~1/3。然而在手術選擇時,仍必須多考量腫瘤清除的程度,以及病患體能狀況等,不要執著於體表傷口大小,以免因小失大。腹腔鏡手術 (微創手術)腹腔鏡手術的進行方法為在病人腹部體表上開數個小洞,將長型手術器械由小洞深入腹腔內進行手術。手術器械包含一個鏡頭和各種不同樣式的工具,將鏡頭的畫面呈現在螢幕上以進行切除、止血與縫合。手術的目標和傳統開腹手術一樣,皆是要取下胃部腫瘤和周圍的淋巴結,只是手術進行的方式有所差異。和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的優點為可以將手術視野放大,更精準的切割患處,能降低手術出血量與誤傷其他構造的風險。但手術所需時間一般較傳統手術長。手術切除完成後均須將腫瘤檢體完整的取出,因此需要將原本在肚臍上供腹腔鏡放入的傷口擴大成約5~6公分。若病人的腫瘤過於大顆,即會建議病人選擇以傳統開腹手術來進行。除此之外,腹腔鏡手術受限的操作角度亦是其侷限性,外科醫師只能在體外透過長型器械來進行手術。畢竟器械和雙手的靈活度相差甚遠,手術進行的難度也會隨之提升許多。3D腹腔鏡近年來腹腔鏡手術的設備也有長足的進步,傳統腹腔鏡手術只能將鏡頭的影像投射到2D的平面螢幕上,在前後深度的判斷上會不太容易。而現今已研發出的3D立體影像輔助之腹腔鏡,解決了過去2D影像欠缺立體感的問題,手術過程中能讓外科醫師像用雙眼視覺近距離觀察病灶,幫助手術順利的進行。達文西輔助手術達文西輔助手術的原理為以機械手臂取代傳統腹腔鏡手術的長型器械。手術中長時間操作有相當重量的腹腔鏡器械,對外科醫師來說是一大挑戰,達文西手臂可以減輕外科醫師的體力消耗,更穩定的操作鏡頭與器械,讓外科醫師可以專心的進行手術,也能夠增加病人的安全性。手術需要將許多器械放入腹腔中,包含鏡頭與機械手臂。可以分為將所有器械放入一個傷口的單孔手術,與以多個傷口來放入器械的多孔手術。達文西的機械手臂比傳統腹腔鏡的器械更加靈活且穩定,可以像人體手部的關節一般多角度的旋轉,隨心所欲地從各種角度進行切除與縫合。此外,達文西手術亦是利用3D影像系統來呈現畫面,具有立體感的視野與靈活的機械手臂,進行手術時可掌握目標器官與病灶的所有細節,幫助外科醫師順利的進行手術,更降低手術風險。不論是以一般腹腔鏡或是以達文西進行手術,術後的恢復期皆比傳統開腹手術來得短,而兩種手術的預後相比並沒有顯著的差異。換句話說,對於適合以腹腔鏡進行手術患者來說,腹腔鏡手術可以達到與開腹手術一樣好的效果,並且術後可以更快的恢復。結語以上介紹了進行胃腫瘤切除手術時的不同方式,可以分為傳統的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而腹腔鏡手術則可以選擇3D影像系統與達文西機械手臂的協助。隨著病況與需求不同,每個病人適合的方式會有所不同。若選擇進階的手術方式,也可能會需要額外自費健保不給付的耗材。因此要以哪一種方式進行手術需要在術前與外科醫師討論,共同決定最適合個人的手術計畫。胃部切除手術術後需要注意傷口的癒合情況、是否還有出血的情形,並依據醫護團隊的指示進行傷口的清潔來避免感染。除了要注意表層傷口之外,若胃部切除後進行腸道重建的吻合處功能不全,可能會引發腹膜炎,甚至進展成為敗血症。因此術後照護也是治療重要的一環,若有任何不舒服的情況發生都請盡早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們會接續介紹胃癌外科手術後,照護病患的各種注意事項,敬請持續關注。參考資料:1. Diaz-Nieto R, Orti-Rodríguez R, Winslet M. Post-surgical chemotherapy versus surgery alone for resectable gastric cancer.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3;(9):CD008415. Published 2013 Sep 2. doi:10.1002/14651858.CD008415.pub22. van der Veen A, Brenkman HJF, Seesing MFJ, et al. 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 (LOGICA):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 Clin Oncol. 2021;39(9):978-989. doi:10.1200/JCO.20.01540【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黃俊銘醫師】胃癌手術詳解:從開腹到達文西】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6-18 醫療.心臟血管
只要患過心房顫動,中風風險就大幅上升!危險因子及預防方式一次看
「醫師,我的手錶有偵測到心房顫動耶!請問這是代表什麼意思呢?」王伯伯掏出手機打開心電圖紀錄。「你有感到不舒服嗎?」醫師問。「有時候會覺得心悸,有點頭暈。」王伯伯想了想,憂心地問,「聽說心房顫動會中風,接下來該怎麼辦?」穿戴裝置愈來愈普及,經常都有民眾因為被偵測到心房顫動而就醫。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廖英傑醫師解釋,我們的心臟有心房跟心室,心房顫動是心房出現很多不正常的放電,使心房無法正常收縮,並影響到心室收縮的速率。正常時,心房只有一個點在放電,刺激心臟肌肉收縮。廖英傑醫師指出,如果心房同時有多個點在放電,便沒辦法正常收縮,造成心房裡的血液流動較差,而有可能形成血栓。當血栓隨著血液流出心臟,便可能塞住血管,造成腦中風〔1〕、心肌梗塞〔2〕、腸中風〔3〕、肢體中風 〔4〕等嚴重併發症。「心房顫動的症狀差異很大,每個病人都不太一樣。」廖英傑醫師說,「可能完全沒有感覺,也可能感到胸口悶、心跳快、疲倦、頭暈目眩、喘不過氣〔5〕。甚至有些患者只要心房顫動發作,就很不舒服,而需要到急診室。」心房顫動的可能原因很多,年齡是很重要的因素。廖英傑醫師說,高血壓、抽菸、肥胖、心衰竭、心血管疾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等,都跟心房顫動有關係〔6〕。只要有心房顫動,無論是持續發作,或是偶爾發作,都會提高中風的風險。廖英傑醫師說,即使是以前有發作,現在控制很好,心房都沒有再亂跳的病人,中風機會還是偏高。所以一旦發作過心房顫動,就必須用預防中風的角度來思考,接受適當的治療。預防中風是最重要的治療目標!心房顫動最重要的治療目標就是預防中風,無論現在是否有心房顫動,或是心房顫動發作頻率的高低,都必須要預防中風。當中風的風險偏高,就建議使用抗凝血劑來做治療〔7〕。廖英傑醫師說,「因為年紀大的患者較多,所以大部分心房顫動的病患,都建議要吃抗凝血劑,來預防中風的發生。」廖英傑醫師指出:「曾經有患者在接受心房顫動的治療後,就很少發作,患者便自己把抗凝血劑停掉,結果停藥之後沒多久就中風了。病患一直說他很後悔,不應該自己停藥,但是已經無法挽回。」另一個治療目標是讓心房顫動盡量不要發作,降低發作頻率,提升患者生活品質。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共病、心臟功能等狀況,選擇合適的抗心律不整藥物,以協助患者恢復正常心律,或考慮電燒治療、冷凍消融術。現階段也有副作用相對低的抗心律不整藥物,心房顫動患者要依照指示按時服用,不要擅自增加、減少劑量。廖英傑醫師說:「有任何想法都要主動跟醫師溝通,千萬別領了藥不吃,卻又不敢講,而陷入惡性循環。」「我們都會一再提醒患者,服藥過程中若有不舒服的狀況,要回診跟醫師討論。」廖英傑醫師說,「很多狀況不見得和藥物有關,擅自停藥既無法解決問題,還會增加許多危險。醫師會先釐清狀況,再評估是否需要調整藥物。」貼心小提醒心房顫動的發生與心房組織退化有關,可能造成心悸、胸悶、頭暈、無力、喘不過氣等症狀,但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廖英傑醫師提醒,即使心房顫動不常發作,中風的風險仍然持續存在。當患者一旦發生過心房顫動,就必須考慮中風的預防。在使用抗凝血劑或抗心律不整藥物時,如果有任何問題,都要與醫師討論,擅自停藥會非常危險喔!參考資料:1. Alshehri AM. Stroke in atrial fibrillation: Review of risk stratification and preventive therapy. J Family Community Med. 2019;26(2):92-97.2. Violi F, Soliman EZ, Pignatelli P, Pastori D.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Appraisal of Pathophysiologic Mechanisms. J Am Heart Assoc. 2016;5(5):e003347. Published 2016 May 20.3. Bala M, Kashuk J, Moore EE, et al. 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 guidelines of the World Society of Emergency Surgery. World J Emerg Surg. 2017;12:38. Published 2017 Aug 7.4. Spanos K, Athanasoulas A, Argyriou C, Vassilopoulos I, Giannoukas AD. Acute limb ischemia and anticoa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history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t Angiol. 2016;35(5):510-515.5.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Atrial Fibrillation6.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Atrial Fibrillation7. Komen JJ, Pottegård A, Mantel-Teeuwisse AK, et al. Oral anticoagulants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t low stroke risk: a multicentre observational study. Eur Heart J. 2022;43(37):3528-3538.原文:
-
2023-06-14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全身癱瘓卻仍有感覺,漸凍人比植物人痛苦!FDA批准全球唯一「漸凍症」新藥 症狀出現前先治療
2023年4月25日麻薩諸塞州劍橋市百健公司(Biogen Inc.)宣布,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 QALSODY™(tofersen)100 mg/15mL 注射針劑用於治療《超氧化物歧化酶 1》 (SOD1) 基因突變的「漸凍症」患者,該適應症在加速過程下獲得批准。該藥筆者將其翻譯成「托福僧」,這將是全世界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針對「漸凍症」遺傳原因的治療藥物,標誌著不僅僅是科學上的進步,更將為這種無情疾病的治癒前景鋪平了道路。全身癱瘓卻仍有感覺 「漸凍人比「植物人」痛苦全球有超過200,000人患有運動神經元疾病(Motor Neuron Disease; 俗稱「漸凍症」),是一種罕見疾病,罹患此病的患者由於中樞神經系統的運動神經細胞快速死亡,因此神經系統無法再向肌肉發送信號,就會導致肌肉變弱萎縮並停止工作,所以會在2~3年內漸進式的出現: 手/腿/腳無力、無法保持良好姿勢、行走困難、肌肉抽搐或痙攣、四肢癱瘓、言語不清、進食/吞嚥困難、最後可能無法呼吸,這時候需要裝上呼吸器,才能夠維持生命。但是他們的感覺神經依然完好如初,冷、熱、痛、癢都能敏銳感覺,而且意識清楚,像這樣的「漸凍人」,當然比起「植物人」來,更加的痛苦。由於此病早期症狀並不明顯,病患平均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得到正確的診斷,在確定診斷後的三到五年內就可能因為呼吸衰竭而死亡,但也有大約10%的患者,病程進展較緩慢(疾病類型不同),還能有10多年以上的壽命。「漸凍症」大致分四種類型 (1)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80%病人屬於這型,所以也有人將「漸凍症」稱之為ALS,其實並不完全相等。(2)漸進延髓麻痺(Progressive Bulbar Palsy),這類型病人約佔5%。(3)漸進性肌萎縮症(Progressive Muscular Atrophy)這種類型約佔5~10%。(4)原發性側索硬化(Primary Lateral Sclerosis),這種類型比較少見,進展也比較緩慢,甚至不會致命,但依然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漸凍症的危險因子(1)年齡,儘管該病可以在任何年齡發作,但通常出現在 55 至 75 歲之間。(2)性別,男性更容易罹患。(3)種族,所有種族和民族背景的人都可以得到,但更常見於高加索人和非西班牙裔。大多數的「漸凍症」被認為是散發性,沒有任何家族遺傳的關聯性,雖經科學家努力找尋致病原因,90%~95%仍然原因不明,但是大約有10% 的「漸凍症」被認為是有家族遺傳性的,且其中20%是和21號染色體上一個「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SOD1)的突變有關,所以SOD1基因突變的漸凍人,就約佔全部漸凍人的2%左右。SOD1基因負責製造出一種含有銅和鋅的酵素(蛋白質),這個酵素可以有效分解體內有毒分子(超氧自由基)。在美國約有330 人被確診是因為SOD1基因變異所造成的,當帶有此變異基因後,不僅對個人是致命的打擊,甚至會對家族內幾代人都會產生毀滅性的影響。 【疾病百科】運動神經元疾病(漸凍症)「漸凍症」無法治癒?醫學界尚無治癒「漸凍症」的方法,雖然在1995年上市第一個名為「銳利得」(Rilutek)的藥物,後於2017年又通過第二個「伊達拉奉」(Edaravone) 藥物,去年9月(2022年)通過第三個藥物「雷利夫里奧」(Relyvrio),但這三個藥都僅僅只能延緩疾病的進展時間,無法治癒或阻止疾病,因此科學界極需開發新藥來幫助患者扭轉劣勢。在患有 SOD1變異的漸凍人體內,會產生一種有毒形式的SOD1蛋白質,這種有毒形式的 SOD1 蛋白質,就會導致運動神經元退化和死亡,而「托福僧」可以阻止/減少SOD1有毒蛋白的產生,進而阻止疾病的進展。第一個獲FDA批准的漸凍症治療藥物這次FDA批准此藥,主要是根據「托福僧」臨床3期的試驗結果,該結果也已經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這是一項為期28週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臨床研究,參與對象為23~78歲因「漸凍症」導致虛弱且經基因實驗室證實存在SOD1突變的患者。108名患者被隨機以 2:1 比例接受「托福僧」100 mg (n=72) 或安慰劑 (n=36) 治療,期間同時允許患者使用「銳利得」and/or「依達拉奉」,總計有62%的患者服用「銳利得」,8%的患者服用「依達拉奉」。結果顯示,使用「托福僧」的患者,其血漿中神經絲(Neurofilament)的水平大幅度減少了40%~50%,而神經絲是神經元損傷和死亡的標誌,較高的水平與臨床功能快速下降和存活時間變短高度相關,另外,在安慰劑組中神經絲的濃度則是增加了12%。此外,在腦脊髓液中的SOD1 蛋白水平在「托福僧」治療組中降低了 35%,而在相應的安慰劑組中則是降低了2%。「托福僧」是以脊髓鞘內給藥方式(Intrathecally)進行注射,開始時先以14天的間隔,給予三次負荷劑量(loading dose),隨後每28天再給予一次維持劑量。百健公司自己在新聞稿中也承認,利用修訂後的漸凍人功能評定量表,進行評分後,「托福僧」並未在此次的試驗中,達到初始設定具統計意義的臨床效益。但是,研究人員也確實發現藥物可以讓患者的運動功能、呼吸功能、肌肉力量和生活質量下降較少,而不具統計意義的原因可能是28週的試驗時間太短,不足以觀察到藥物對疾病進展的影響所致,因此,這也是第一個基於生物標誌物(非直接由臨床效益)獲得批准的漸凍症治療藥物。參與「托福僧」治療的患者,最常見的不良反應(≥10%)是疼痛、疲勞、關節痛、腦脊髓液中白細胞增加和肌痛。但如果出現嚴重的神經系統個案事件(包括脊髓炎、神經根炎、視乳頭水腫、顱內壓升高和無菌性腦膜炎),就必須立即診斷檢查和治療,甚至可能需要中斷或終止治療。FDA的周邊和中樞神經系統藥物諮詢委員會認為「托福僧」在降低血漿中神經絲濃度的能力“相當可能”為 SOD1-漸凍人提供預防上的臨床益處(但目前尚未證明),這是治療「漸凍症」領域向前邁出的巨大一步,因為在該領域中,尤其是在發病的早期,如果能夠將血中神經絲的水平高低,當作疾病發展的指標,並且給予控制的話,就能阻止疾病的進展,讓病人保留在發病初期的運動功能,雖然,截至目前為止,神經絲作為疾病標誌物的適當性,尚須根據更多的臨床數據進行評估。但此次FDA加速批准「托福僧」的動作,也標誌著FDA原則上同意,即神經絲可以用來預測 SOD1-漸凍症臨床益處的替代標記物,這一重要的決定,將進一步加速漸凍症往後創新藥物的開發。出現症狀前就治療 可望阻止疾病出現在美國,若因為家人被診斷出SOD1「漸凍症」後,就可以自行選擇接受基因檢測,如果確定真的是攜帶了 SOD1的變異基因時,現階段就可以立即加入「托福僧」的臨床試驗,讓他們在出現症狀前,就進行治療,期望可以阻止疾病的出現,或大大減緩其發作時間,或進展速度,這將會是病人的一大福音。參考文獻1.2023年4月26日,在《今日醫學新聞》網站,記者佩爾克(Corrie Pelc)專題報導“ALS treatment: FDA approves drug tofersen for specific type of the disease”。2.Miller TM et al. Trial of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Tofersen for SOD1 ALS. N Engl J Med. 2022;387:1099-110. doi: 10.1056/NEJMoa2204705.
-
2023-05-30 癌症.胃癌
為何有人只要切一點,有人卻要切胃、切淋巴? 詳解胃癌腫瘤分類與治療方式
前言在台灣全國十大癌症的發生率之中,胃癌佔據了第十名的位置,2021年台灣十大癌症死因更排名第八!經常困擾國人的胃潰瘍亦是胃癌的高風險族群,不容忽視。下文將會介紹胃癌的危險因子、分類、並談論胃癌的治療。危險因子胃癌好發於以下患者:1. 反覆胃潰瘍:長期反覆的胃潰瘍時,胃部受傷後需要上皮細胞再生來修復黏膜,反覆地細胞再生時容易出現基因突變而導致細胞癌化,癌化的細胞會不受控制的快速分裂,最終產生腫瘤。2.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是造成胃部發炎與胃潰瘍常見的原因,長期感染與反覆發炎皆會增加癌症的風險。可以藉由吹氣檢查或血清抗體測定法、碳-13尿素呼氣試驗、胃鏡取樣檢查等檢查,來得知有無感染,近年來由於抗生素治療的進步提升了幽門桿菌的治癒率,也間接減少了胃癌的發生率。3. 黏膜腸上皮化生、慢性萎縮性胃炎:兩者皆為胃部慢性發炎後容易出現的疾病。黏膜腸上皮化生可以在病理切片上看到原本胃部的上皮組織變成異常的小腸上皮組織;而慢性萎縮性胃炎則以黏膜層增厚與腺體萎縮為表現。兩者皆可以視為胃癌的癌前病變。4. 曾切除胃瘜肉:胃部瘜肉雖然為一良性腫瘤,但曾經診斷胃部瘜肉的病患比一般人有更高的胃癌發生率,因此切除後也需要定期的追蹤才能早期診斷與治療。胃癌的症狀胃癌通常不具特異性的症狀,部分患者可能出現上腹部不適、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等表現;若腫瘤導致消化道阻塞時,會以上腹部悶脹感做為表現,嚴重阻塞時甚至會持續嘔吐;腫瘤產生腹腔內轉移時也可能出現腹脹及腹水,或是腫瘤引起的慢性出血,也可能會讓病患出現貧血的症狀。在胃部的腫瘤有許多種類,會依照病理切片的結果來進行分類,包含胃腺癌、腸胃道基質瘤 (GIST)、胃淋巴瘤、胃惡性肉瘤,下段將會介紹其中最常發生的胃腺癌,以及容易被搞混的腸胃道基質瘤 (GIST)。胃腺癌胃腺癌是最常見的胃部惡性腫瘤,占了所有胃癌的九成。病程的演進為癌化細胞從胃壁內側的黏膜層長出,逐漸往下侵襲到黏膜下層、肌肉層、胃壁外側。疾病中期則不僅只侷限在胃部,而會繼續往外向周圍的淋巴結進行轉移。晚期癌細胞則會轉移至其他遠處器官,常見部位包含肝臟、肺臟、和骨頭轉移;或是造成腹膜內轉移而產生大量腹水,在女性病患也可能出現在卵巢的轉移性腫瘤。手術治療胃癌的侵襲性很高,容易藉由淋巴、腹膜、或血液轉移到其他器官。除了少數僅只侵犯到黏膜層而非黏膜下層的極早期腫瘤,有機會以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進行切除來取代外科手術;大部分腫瘤發現時已經侵犯到黏膜下層,癌細胞有機會由此層的淋巴和血管轉移出去,因此根治性胃切除手術是治療胃癌最重要的方法。腫瘤生長部位會影響手術切除的範圍,可以將胃分成三等份,若腫瘤長在上三分之一處,則需要切除全部的胃;若腫瘤長在中或下三分之一處,則可以進行只切70~80%的遠端胃部的亞全切手術,由於經研究發現這些病人進行胃部全切或亞全切手術在併發症和存活率皆沒有差異。除了切除胃部之外,手術時也需要同時進行充分的淋巴結廓清,來移除可能已經受到腫瘤侵犯的周邊淋巴結,並得到正確的疾病分期,以利後續治療的進行。淋巴結廓清的範圍包含胃周圍的淋巴結,到附近血管的周邊淋巴結都需要切除並化驗。胃部切除之後為了讓病人後續能正常地以口進食,會進行消化道的重建,將小腸重新接上剩餘的胃部(次全胃切除患者),或直接向上接到食道(全胃切除患者),術後休息幾天即可以開始從流質食物開始嘗試恢復進食。腸胃道基質瘤(GIST)除了胃腺癌之外,腸胃道基質瘤(GIST)也是胃部腫瘤可能的診斷之一。全世界的發生率為每年百萬分之10~15,但臺灣屬於高發生率的地區,為每年百萬分之19~22。病患常見的症狀包含腹痛和腸胃道出血,這些症狀往往沒有特異性,早期病人可能沒有任何症狀而從檢查中意外發現。診斷腸胃道基質瘤需要進行胃鏡檢查,或搭配內視鏡超音波檢查,並針對可疑的病灶進行切片取樣,才能透過病理化驗來診斷。腸胃道基質瘤的癌化細胞從腸胃壁中間的肌肉層所長出,不像胃腺癌是從胃壁內側黏膜層所生長出來。胃部和小腸為最常好發的部位,但也可能生長於任何一段消化道之中。雖然和胃腺癌相比,腸胃道基質瘤較不容易直接侵襲周圍組織或淋巴,但仍然有遠端轉移的可能性。藉由手術進行腫瘤和胃部的切除是治癒腸胃道基質瘤的唯一方式,但由於其不易侵襲的特性,手術過程中不需要進行淋巴結廓清,切除的範圍也較胃腺癌小。除了傳統的開腹手術之外,也可以和醫師討論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的可行性,不僅降低手術過程的傷害,術後恢復也會比較快。對於不能手術的病患或已經有遠端轉移的腸胃道基質瘤,則可以使用標靶藥物來進行全身性的治療。Imatinib即為治療成年人無法手術切除或轉移的惡性胃腸道基質瘤的第一線標靶藥物。縱使腫瘤已經由手術完全切除,若醫師評估有高復發風險,也會建議在手術後繼續吃標靶藥物來避免復發。胃癌預後根據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提出的資料,胃癌病人在接受根除性切除手術與淋巴結廓清之後的五年存活率,會依照癌症的分期有所不同。第一期胃癌的五年存活率為88~93%;第二期胃癌的五年存活率為68~82%;然而,第三期的五年存活率僅為18~54%,而平均存活期則約為33個月。由此可知癌症惡化程度與分期會影響胃癌存活期之長短,若能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則有延長存活期的可能性。因此,建議本文提及的胃癌高風險因子族群定期接受胃鏡檢查,如此一來,當發現有可疑病灶時,可以盡早進行切片診斷,除了有機會以內視鏡切除來進行手術之外,早期診斷進行適當的治療亦會大大決定了胃癌的預後與存活期。參考資料:1.109年癌症統計報告、衛福部110年死因統計結果暨分析新聞稿2.Ilic, Milena, and Irena Ilic. “Epidemiology of stomach cancer.”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vol. 28,12 (2022): 1187-1203. doi:10.3748/wjg.v28.i12.11873.Marsh AM, Buicko JL. Gastric Resection. [Updated 2022 Jul 25].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3 Jan-. 4.Gouzi JL, Huguier M, Fagniez PL, et al. Total versus subtotal gastrectomy for adenocarcinoma of the gastric antrum. A French prospective controlled study. Ann Surg. 1989;209(2):162-166. doi:10.1097/00000658-198902000-000055.Søreide, K., Sandvik, O. M., Søreide, J. A., Giljaca, V., Jureckova, A., & Bulusu, V. R. (2016). Global epidemiology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s (GIST):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ies. Cancer epidemiology, 40, 39–46. 6.Ajani JA, In H, Sano T, et al. Stomach. In: AJCC Cancer Staging Manual, 8th ed, Amin MB (Ed), AJCC, Chicago 2017. p.203.【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黃俊銘醫師】為什麼有人只要切一點、有人卻要切胃切淋巴? 談胃癌腫瘤分類與治療方式不同】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13 養生.聰明飲食
168斷食、隔日斷食、十日斷食...方法怎麼做?好處、壞處有哪些?「4種間歇性斷食」大公開
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 IF)是指在12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內,都不攝取熱量,或只攝取少量的熱量,持續2~21天左右,進而改變身體代謝模式的飲食法。168斷食、52斷食⋯⋯隨著健康飲食、減肥飲食風潮的盛行,也越來越多人嘗試不同的間歇性斷食法,就希望能「健康瘦」。然而長時間不吃東西也讓人擔心出現低血糖、腸胃炎的問題,今天就要介紹7種不同的間歇性斷食法,一次搞懂正確的斷食法怎麼做才能瘦!斷食法是什麼?斷食法到底有哪些?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 IF)是指在12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內,都不攝取熱量,或只攝取少量的熱量,持續2~21天左右,進而改變身體代謝模式的飲食法。維持身體功能運作所使用的熱量,主要是葡萄糖,但長時間不進食的情況下,身體會開始燃燒儲存的脂肪作為熱量,便能達到燃脂的效果;除此之外,身體也會更有效率的利用能量,使得代謝變快、延緩老化,更容易維持正常運作。‧168斷食法(一日或二日內斷食法):這是最常見的斷食法,將一天24小時分為16:8小時,只在8小時內進食,而16小時保持空腹,熱量攝取則維持在每天的基礎代謝所需。至於要從什麼時間開始計算,取決於自己,可以選擇晚一點吃早餐,或早一點吃晚餐。除了168之外,當身體習慣之後,也可以將時間調整成18:6、20:4斷食,或是將時間拉長到以48小時為單位,挑戰36:12斷食、42:6斷食等,都屬於168斷食法的延伸變形。‧隔日斷食法:以兩天為一個循環,一天正常吃,隔天則斷食,如此循環2~21天。斷食期間最多可以攝取到500大卡的熱量,約莫一碗半的白飯。‧52斷食法:以一週為一個循環,5天正常吃,2天斷食,斷食期間最多可以攝取到500大卡的熱量。52斷食法也算是隔日斷食法的變形,只是循環期間比較長,因此對入門者來說比較不會那麼痛苦。52斷食法也很適合上班族,5天上班時保持正常進食,週末在家則做一些輕運動並斷食,也可以幫助身體從疲勞、過度應酬的暴飲暴食中恢復。‧十日超低熱量斷食法:這是以德國Buchinger指南為基礎的斷食法,也是德國醫療界的標準斷食指南。此指南修正於2010年,以10天為一個循環,包含1個清潔日(排出體內糞便),5個斷食日、4個復食日。1個清潔日主要是幫助腸胃先排出積存的糞便,避免突然長時間的斷食造成腸胃蠕動不良;5天的斷食日最多可以攝取到500大卡的熱量,復食日則可以緩慢增加攝取的熱量,避免一下恢復正常進食後的身體不適。斷食法真的有效嗎?事實上,許多研究已經證實,間歇性斷食可以有效改善代謝問題,例如胰島素阻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而12小時是一個基準點(S.D. Anton et al., 2018)。在2019年,一項針對1422人的觀察性研究中,使用Buchinger指南斷食的人,有93.2% 的受試者身體和情緒幸福感增加,404名原本有身體疾病的受試者中,341名(84.4%)改善。因此斷食不只能改善身體不適,也能讓情緒變得穩定愉悅(Toledo et al., 2019)。入門者:168斷食的4週SOP‧第一週:拉長斷食時間:|本週先習慣一天斷食12小時。|在斷食期只喝無熱量飲料,例如水、茶。|進食的12小時不限制熱量,但睡前2小時必須不攝取任何熱量。|澱粉/蛋白質/脂肪=20/50/30,或是10/30/60(生酮飲食)。‧第二週:學會吃乾淨的食物: |習慣一天斷食16小時。|在斷食期一樣只喝無熱量飲料,例如水、茶。|澱粉:全穀物。|蛋白質:優質蛋白質,如魚肉、蛋、豆類,不吃紅肉。|脂肪:不飽和脂肪或堅果。|增加有氧運動量,例如一天騎腳踏車或跑步20分鐘。‧第三週:維持第二週飲食、運動量:|基本上遵照第二週的飲食原則。如果運動量增加,可以調整攝取的澱粉量,稍微多一點,但一樣以全穀物為主。‧第四週:維持前兩週飲食、運動量:|基本上維持前兩週的飲食原則,但可以在有氧運動外增加重量訓練,以一週至少一次,最多三次為原則,適度調整蛋白質攝取量。進階者:十天超低熱量斷食法SOP由於此斷食法可能會導致不適,因此在開始之前最好能諮詢營養師或醫師,進行基本的身體檢查,例如血糖、血脂值等。‧第一天:清潔日(準備斷食)|將一天熱量攝取壓低到1000大卡。|避免會讓自己興奮的成分,例如咖啡因、酒精、尼古丁。|減少活動,讓身體有充分的休息。‧第二天到第六天斷食日:|水分:每天要喝到2500cc的液體,幫助腸胃蠕動,可以是無過濾的果汁、蔬菜汁,或是不含咖啡因的草茶。|澱粉:不需要特別吃澱粉,如果需要,可以吃纖維比較少的穀物,避免增加腸胃負擔。|蛋白質:在斷食中不需要特別補充蛋白質,按照每天攝取熱量的20~30%份量攝取即可。|脂肪:請盡可能以不飽和脂肪酸補充,例如亞麻籽油。油脂除了維持熱量也可以保護腸胃黏膜。|維生素:如果維生素不足,可以透過營養劑補充,或是增加蔬果的攝取量。|活動量:維持身體活動,因為熱量減少會讓身體寒冷,適度的活動可以增加代謝跟維持體溫。|警告:如果感到不舒服,請停止斷食並就醫。‧第七天到第十天:復食日|可以先吃一些纖維比較高的水果,例如蘋果。|當感覺自己腸胃有蠕動、順利消化這些纖維比較高的水果後,可以再補充一些穀物,以及不飽和脂肪。|復食日第一天可以進食800大卡,第二天1000大卡,第三天1200大卡,第四天1600大卡。|在復食日時,每天還是要喝足2500cc的水量,幫助腸胃恢復蠕動。參考資料:Grant M Tinsley, Paul M La Bounty, Effects of intermittent fasting on body composition and clinical health markers in humans, Nutr Rev. 2015 Oct;73(10):661-74.Toledo et al., Safety, health improvement and well-being during a 4 to 21-day fasting period in an observational study including 1422 subjects, PLoS One. 2019 Jan 2;14(1):e0209353.de Toledo, Francoise Wilhelmi, M.D./ Hohler, Hubert, Therapeutic Fasting: The Buchinger Amplius Method (New York: Thieme Medical Pub, 2010).延伸閱讀:.吃得越少,活得越老?研究稱減少卡路里可減緩衰老以延長壽命.靠限時飲食逆轉脂肪肝有用嗎?美國醫學會期刊研究揭改善關鍵.營養師推「八二法則」防衰老又滿足口欲 還能減少自由基產生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01 醫療.心臟血管
打麻將久坐害下肢水腫?當心是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嚴重者恐引發靜脈高壓
「打麻將久坐,一覺醒來竟覺得下肢腫脹不適。」你也有這樣的煩惱嗎?可能是髂靜脈壓迫症候群找上身喔!人體的靜脈與動脈相比,管壁彈性較差、管腔壓力較小,易受到外力壓迫而影響血液回流,造成水腫、酸脹等症狀,而當髂靜脈受到壓迫時,即為髂靜脈壓迫症後群(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 ILVC),嚴重起來甚至會引發肺栓塞、靜脈高壓等疾病。症狀與就醫在髂靜脈壓迫症候群的初期,病患多半不會有症狀,但隨著壓迫逐漸嚴重產生靜脈高壓,症狀也將越來越明顯。常見的症狀包含下肢水腫、疼痛,及行走困難,通常在休息或抬腿之後能夠略為改善。其他可能出現的症狀還包括雙腳外觀出現鐵鏽色的色素沈澱、下肢腫脹如象腳等。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初期多發生於左腳,絕大部分的案例為右總髂動脈與第五腰椎壓迫左髂靜脈所致[1],不過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所造成的壓迫。髂靜脈壓迫也可能發生於右腳或雙腳,若無即時治療,就可能產生上述症狀與其他併發症。髂靜脈壓迫症候群的併發症包括深層靜脈栓塞、肺栓塞。髂靜脈受到壓迫時,下肢血液回流變差,若長期久坐或置之不理,可能會加劇回流不佳的狀況,因而產生深層靜脈栓塞。更甚者,若血栓從下肢靜脈回流到肺部,易引發肺動脈栓塞,讓患者陷於生命危險中。雖然東方人發生肺栓塞的機率低於西方人[2],但切勿抱持著僥倖的心態,仍須注意自身健康。因此,如果自己有久坐的習慣,同時出現下肢水腫、疼痛等症狀,建議儘早就醫,避免疾病繼續惡化。診斷由於下肢水腫及疼痛可能肇因有許多,因此需透過不同的檢查來確立病因。舉例來說,髂靜脈壓迫症較少影響雙側,若病患出現雙腳腫脹的症狀,可能會先懷疑是不是心、肝、腎的疾病所導致的,因此會進行抽血檢查來排除。若檢查出來數值都正常,那就會再考慮是否是髂靜脈壓迫或其他原因所造成的水腫。經過前述檢查後,若醫師懷疑是髂靜脈壓迫症候群,會進行非侵入性的血管造影技術如血管超音波、血管電腦斷層攝影檢查等。超音波能幫助判斷髂靜脈受壓迫的程度,並監測髂靜脈下游有無受到影響而減少回流;而血管電腦斷層合併3D立體影像重建則可清楚定位病灶位置,並確認血管走向、有無構造上的異常等,方便後續治療。另外,亦有一些侵入性的檢查如血管內超音波,能將微小的超音波探頭深入血管內部,能夠用來確立病因,同時評估之後治療的位置。治療選項「診斷為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後,要怎麼進行治療呢?」根據髂靜脈受壓迫的程度輕重,醫師會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若僅是輕微的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可先採用保守的治療方式,包括穿著減壓彈性襪、抬高患肢來幫助血液回流,並且避免久坐久站,增加下肢活動等。另外,若水腫症狀明顯,醫師也可能開立利尿劑來減緩症狀,亦可口服抗凝血劑來降低靜脈血栓發生的機會。若壓迫程度較嚴重,醫師會考慮使用「血管成形術」,利用氣球擴張髂靜脈受壓迫處,以維持足夠的血流供應,更嚴重的病患則會加置「金屬支架」以撐開狹窄的血管。目前這些治療方式都能透過微創手術來減少術後傷口疼痛、出血及感染等問題,風險較傳統侵入性開腹手術低。術後,病患亦可能需服用抗凝血劑來控制病情,避免未來形成血栓。若使用金屬支架置放,由於其為外來物,容易凝血,因此需更加注意抗凝血劑的服用。此外,治療前須先評估病患血管內有無血栓,若有血栓則需事先進行「血栓溶解術」,將原有血栓去除後才能進行血管成形術或金屬支架置放。「治療後,就不會再發生髂靜脈壓迫了嗎?」髂靜脈壓迫症候群的治療並非一勞永逸,在治療後仍須持續進行長期照顧,方法其實就是前述提及之保守治療,包括:減壓彈性襪、抬腿、避免久坐等,預防疾病再次找上身!常見族群與預防運動「那我會不會發生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啊?」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好發於20至50歲的女性[3]。研究顯示,女性發生的機率約是男性的兩倍,並且女性發生的年紀較男性低[4]。其他女性相關的風險因子包括產後、多產及服用口服避孕藥等。女性發生率較高的原因可能是骨盆腔結構的不同及生理週期變化的誘發等。另外,脊椎側彎可能造成解剖構造上髂靜脈的壓迫、身體缺水會造成血液黏滯性增加、身體因疾病而處於高凝血狀態,也都可能增加髂靜脈壓迫症候群發生的機會[1]。「上面提及的大多是不可控制的因素,那我有什麼辦法可以避免髂靜脈壓迫的發生呢?」如同前述有提過的內容,久坐的上班族也是髂靜脈壓迫症候群的好發族群,定時起身活動手腳,促進靜脈血液回流;減少腰椎四、五節對靜脈的壓迫,要注意坐姿和站姿,並加強腰椎核心運動的鍛鍊,就能避免血液積聚於下肢造成的腫痛,也可以預防深層靜脈血栓的形成喔!另外,多喝水降低血液黏滯性、多做有氧運動促進心血管系統,也都能降低發生血栓的風險。結語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初期症狀不明顯,較難早期發現,出現症狀時常常已經有一定的嚴重程度。因此,平時就要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警覺心,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避免久坐,保持身體活動力。若為高風險族群,且身體出現下肢不對稱腫痛或走路不順的跡象,要儘早就醫,尋求醫師的評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健康掌握在自己手裡,多活動手腳,救救自己的下半「身」!參考資料[1] Albeir Y Mousa. (2021). May-Thurner syndrome. In Kathryn A Collins (Ed.), UpToDate. Retrieved February 5, 2023[2] Law Y, Chan YC, Cheng SWK. Epidemiological updates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Asian J Surg. 2018;41(2):176-182. doi:10.1016/j.asjsur.2016.11.005[3] Mayo Clinic. (n.d.). May-Thurner Syndrome.[4] Kaltenmeier CT, Erben Y, Indes J,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f May-Thurner syndrome with emphasis on gender differences. J Vasc Surg Venous Lymphat Disord. 2018;6(3):399-407.e4. doi:10.1016/j.jvsv.2017.11.006【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李紹榕醫師】重則引發肺栓塞、靜脈高壓的恐怖疾病!髂靜脈壓迫症候群怎麼治療?】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24 養生.聰明飲食
8成人這種顏色蔬果吃太少 不同顏色蔬果營養成分及功效一次看
蔬果顏色超繽紛,藍紫色、白色、黃橙色、紅色、綠色全都有!你平常吃哪些顏色的蔬果?哪些顏色的蔬果最少吃到的呢?營養師程涵宇表示,根據2022研究調查發現,8成的成人飲食中,每種顏色的植物營養素均不足,其中又以藍紫色蔬果吃最少!植化素是重要的營養素每個顏色攝取量不足比例為紫色/藍色88%、白色86%、黃色/橙色 79%、紅色78%、綠色69%。蔬菜、水果能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膳食纖維,是維持生理機能正常運作不可或缺的營養,尤其近年來發現蔬果中獨一無二而且超級重要的就是植化素。植化素能夠幫助身體抵抗外在環境威脅,抗氧化、抗發炎、抗菌、抗過敏、保護神經健康、降血脂和降血壓,還能幫助我們更健康,所以,蔬果要吃足,也要吃的多樣,才能補充到多種植化素。哪種顏色的蔬果最營養?食物中存在成千上萬種植化素,不同顏色的蔬果都含有獨特對人體有益的營養,而且植化素具有多效性,也就是只要有攝取,就對身體細胞能夠一起影響,特別是幫助降低身體發炎反應,改善胰島素敏感度、抗氧化、提升身體保護力等!跟著彩虹飲食法吃進營養素如果不知道蔬果份量怎麼吃,直接用顏色來吃也可以的彩虹飲食法,一天吃好吃滿6種顏色蔬果,減脂抗發炎讓身體健健康康:紅色食物/減重抗發炎,調節免疫系統茄紅素、花青素、類胡蘿蔔素、鞣花酸、槲皮素食物來源:番茄、草莓、甜菜、蘋果、西瓜橙色食物/生育健康,調節內分泌α-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生物類黃酮、薑黃素食物來源:胡蘿蔔、橘子、木瓜、芒果、百香果、薑黃黃色食物/生物類黃酮、葉黃素、玉米黃質護腸胃、促進健康腸道微生物健康食物來源:甜椒 鳳梨 玉米*白色食物/黃酮護肝護心食物來源:大蒜、火龍果、白花菜藍紫色食物/花青素減脂、降血壓、神經健康、認知健康食物來源:藍莓、葡萄、茄子、黑莓、紫高麗、紫花椰菜綠色食物/葉綠素、芥子油苷、兒茶素護心、抗過敏食物來源:酪梨**、奇異果、蘆筍、羽衣甘藍、菠菜、綠茶ReferenceBlumfield, Michelle, et al. "Should We ‘Eat a Rainbow’? An Umbrella Review of the Health Effects of Colorful Bioactive Pigments in Fruits and Vegetables." Molecules 27.13 (2022): 4061.Minich, Deanna M. "A review of the science of colorful, plant-based food and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eating the rainbow”." Journal of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2019 (2019).*為全穀雜糧類**為油脂類本文資料來源:程涵宇營養師臉書粉絲團延伸閱讀: 。香蕉用1方法保存在冰箱,1周都不會變黑;香蕉吃多了會傷腎? 。表皮、果點、蒂頭,選購水梨3關鍵!放冰箱前做1動作更保鮮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2-13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常吃速食易有脂肪肝 這2種疾病的風險更高
速食消費(Fast-food Consumption;免下車或沒有服務員的餐點,包括披薩),或稱快餐消費,在美國非常普遍,而且無論你的社會經濟地位如何,在過去50年裡總消費金額都大幅度的持續上升中,相當令人震驚。在台灣,由於飲食快速西化,速食的消費人口,比起美國,當然也不遑多讓,特別是在年輕的族群裡。科學家們於是擔心民眾的健康狀況,是否會因為速食消費增加,而影響身體內更多的不同層面,早期的研究已經證明,多吃速食(含高碳水化合物以及油脂)會有更高的機率導致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然而,科學界對速食消費是否會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風險,卻知之甚少。因此,美國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中心的腸胃肝膽科卡戴珊醫生(Ani Kardashian)決定進一步探討這項課題,並於2023年1月10日將結果發表在《臨床胃腸病學和肝病學》的國際期刊上,結果顯示,吃速食確實與非酒精性脂肪肝有關聯,這一結論,期望為人們降低速食消費,提供另一項額外的理由和動力。台灣24.3%肝癌有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影響了30%以上的美國人口,這是一種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不容小觑。當脂肪在肝臟中過度堆積(正常必須低於5%),容易造成肝臟發炎,而長期慢性發炎的結果,可以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在台灣,根據衛福部107年癌症的登記資料顯示,24.3%的肝癌患者和脂肪性肝炎相關,人數僅僅低於病毒性肝炎,相當驚人。而日常飲食的注意,絕對可以降低脂肪肝的機率,由於這篇論文是第一次科學證明,速食對脂肪肝產生的負面影響之研究,因此筆者特別為文,提醒讀者可以適度降低對速食的依賴才是。常吃速食易堆積脂肪肝 肥胖者和糖尿病患更明顯實驗是這樣進行的,卡戴珊醫生及其同事分析了美國國家年度營養調查數據(2017-2018年),在3,954名成年人中,有2,037人(52%) 食用任何速食,其中有1,147人(29%)從速食中吃進超過20%的每日熱量(速食高比例組),其餘是低於20%(速食低比例組)。在這兩組中,速食高比例組較年輕(42歲 vs 50歲)、男性居多(53% vs 47%)、較為肥胖(50% vs 40%)、飲用含糖飲料較高(43% vs 27%)和比較不喝咖啡(17 % 對 24%),但更重要的是,只有速食高比例組這 29% 的調查對象,會有肝臟脂肪水平的上升,且顯著相關。接著,作者更進一步想要了解,速食高比例組對脂肪肝的影響是否會因不同人群而有所差異,例如:已經是肥胖者或糖尿病患。結果顯示,速食高比例組在肥胖人群中,其脂肪變性的分數和非肥胖組比較,差距高達13個評分單位。另外,速食高比例組在糖尿病患者中,比起非糖尿病患組,其評分差距亦達 13個單位。也就是說,與那些吃速食較少或不吃速食的人相比,那些每天從速食中攝入 20% 或更多卡路里的肥胖或糖尿病患者而言,其肝臟中的脂肪含量會嚴重升高。但對於一般人群而言,雖然是速食高比例組,其肝臟脂肪雖然也會增加,但不會像肥胖者和糖尿病患者,那樣快速且嚴重。可能合理的解釋是這些病況會導致脂肪更容易在肝臟中堆積。脫離脂肪肝 改善飲食是首要之務在這篇文章沒有刊出以前,人們大多以為,每天在速食店吃一頓飯,不太可能會對肝臟造成傷害,但這篇文章告訴大家,如果一頓飯的熱量至少等於他們每日卡路里的1/5時(通常都會),它們就會讓我們的肝臟處於危險之中。作者也針對年齡、性別、種族、飲酒和體育鍛煉等多項因素調整數據後,肝脂肪變性和速食高比例組之間的關聯性,不論在普通人群和肥胖或糖尿病患者中均呈現一致的結果,並未改變。最後,希望今天這篇研究論文,能夠促使健康教育者加強對民眾的營養教育,尤其是那些患有肥胖症或糖尿病的人,千萬不要以為一頓速食不會造成脂肪肝。而目前,治療脂肪肝並沒有良好的藥物,逆轉的方法中,改善飲食是首要之務,其他像是運動和生活作息,也應該要互相搭配,以便能夠及早脫離脂肪肝,恢復健康,且遠離癌症。【參考文獻】1.A. Kardashian et al. Quantifying the Negative Impact of Fast-Food Consumption on Liver Steatosis Among U.S. Adults with Diabetes and Obesity,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2023 Jan 10, DOI:10.1016/j.cgh.2022.11.040 。
-
2023-02-1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視病猶師」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教育需要病人與家屬的幫忙」。一位醫學生敘述因為一位罹患「漸凍人」的病人與家屬願意讓老師在醫學生面前示範他的神經疾病的症狀與徵候,並說出他們「因病而苦」的心路歷程,使學生受益良多。一位醫學生寫出他們事後採訪病人與其夫人,感激他們幫忙醫學生了解疾病帶來的病痛,加深醫學生暸解病人的感受,同時病人與家屬也表示欣慰,他們的努力能「保持教育的火苗不滅,醫學之路就能繼續推進。」。一位資深教授說出臨床醫學的精闢之語:以每位病人從各自的症狀、結合生活與經驗,其實就是一個疾病的自然史,經由對話與溝通,比醫學教科書的文字敘述,更讓人印象深刻,勝讀多本教科書,而勉勵學生「視病如師」。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看見病人的「疾病」,更要傾聽病「人」的故事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床邊教學讓漸凍人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價值非常高興有機會對病人參與醫學生實習問診、檢查提供想法,這是良性、具有醫學教育意義的互動。每位病人的臨床表現,即使是同一疾病,也會有很大的變異和差別,也因此每位病人的症狀,是累積臨床醫學經驗與知識,最重要的基礎。如何讓病人願意分享臨床資訊,是醫師與病人關係的最重大考驗,特別是當病人要面對一群陌生的、還在學習階段的醫學生或是住院醫師,更是重大的挑戰。這些症狀,也許難以描述、涉及隱私、難以啟齒,這些困難,應該是醫學教育者在診治病人時,必須優先考慮的。問診是一個雙向的互動,詳細的臨床表現、症狀描述,對於疾病的診斷,特別是缺少大量、廣泛實驗室檢查的疾病,比如神經疾病、精神疾病,更需要詳細的問診,並依據病人的回應,進一步垂詢病人的症狀。這些互動,一方面是取得臨床資訊;另一方面,這也是病人與醫師的互動,顯示醫師是否有同理心、是否可以讓人感受到。這是人性的互動,而不是單純冷冰冰的如審訊一般的制式問答。這樣的互動,同時也可以展現醫者對病人的關心,病人會很樂意回應。這是有溫度的互動,是成功診斷的基礎,而不會只有「是」與「否」的回答,這相當於孔子所說的:「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這樣的經驗,會給予病人良好的回憶和感受,病人就容易、也願意分享自己的臨床症狀和就醫經驗與治療史。這是個人多年的經驗。總結而言,病人和醫師的互動關係,英文稱為rapport,所彰顯的是病人與醫師的良好互動關係,這樣的關係,可以提高病人願意和醫學學習者的醫學生與住院醫師、醫學專業學習者,分享自身臨床症狀的意願。邀請病人參與醫學生實習時的問診,需要尊重病人。醫學生問診、訪談時,需要考量病人的症狀、精神狀況與體力,即便是非常熟識的病人,我也需要觀察病人的反應,經過評估以後,對於合適的病人,還是會向病人說明與詢問:「是否願意分享自己的臨床症狀,接受實習醫學生的問診。」這是考量病人在極端不舒服的狀態,還願意撥出時間、忍受病情所致的不舒服,來描述自己的症狀,這是不容非常不容易的「利他」行為,不只是需要尊重病人的意願,也需要保護病人的權利。寫這篇文章也勾起我兩年前在台大醫院「臨床病理討論會 clinical pathology conference,簡稱 CPC」的回憶,不只是病人,還包括病人家屬地主動參與、提供醫學生資訊,得到很好的回響,值得和大家分享。這位病人是一位罕見的「類澱粉神經病變」的病人,這是一種罕見疾病,不容易診斷,所以病人先前在各家醫學中心之間輾轉看診,一直到我所在的醫院才做出診斷。有感於自己的症狀特殊與複雜,病人因此非常樂意和醫學生、甚至住院醫師分享自己的症狀以及求醫經驗,就是希望可以加深醫師對於這個疾病的印象和認知,減少病人輾轉求診的辛苦。病人對於這個疾病沒有完善的治療,耿耿於懷,也因此極力向我表示:希望往生後,可以捐贈大體做病理解剖與診斷。在病人往生後,家屬遵從病人的遺願,捐出病人大體做病理解剖。病理科在病理解剖、作出診斷之後,會舉行臨床病理討論會,這是醫學院和醫院互相溝通的最重要教學活動。在那次病理討論會之前,我就想到病人、還有家屬非常熱心,因此和病理科主任討論,是否可以邀請病人家屬參加,一方面讓病人家屬知道最終的病理診斷,另一方面也讓家屬分享症狀、求醫經驗、表達感受,可以用醫學生由病人與家屬的語言,了解病人的症狀、日常行動障礙、生活品質,這是對整個疾病的自然史,最真實與深刻的理解與印象。在主任同意後,我邀請病人家屬參加,病人家屬欣然同意,當天在主治醫師報告完臨床症狀以及做完診斷分析以後,請家屬分分享病人的症狀,同學除了請教家屬,對於臨床表現,有很熱烈的討論。最終病理科醫師做出完整的診斷,並對於病理發現和臨床症狀之間的相關性,有非常詳細的說明與連結,解釋了許多病人、家屬、不同領域專科醫師之間的疑惑:家屬了解病人生前痛苦的緣由、臨床神經科醫師了解病人所以有這些症狀的機制、病理醫師知道這些病理現象會造成病人的那些臨床表現。所有參加討論者,都有莫大的收穫。在討論會結束後,家屬除了表達由衷的感激,終於了解病人生前的痛苦。在這一次的臨床病理討論會之後,病理科的同事告訴我,主任覺得這是第一次的嘗試,讓病人家屬參加,除了是非常成功的經驗,也是經歷過最為感動、而且有收獲的臨床病理討論會,對於病理科醫師,也同樣有收穫,顯示病人的主動參與,其實對於醫學知識的交流、以及治療研究的進展,會是最大的助力。邀請病人主動參與醫學生的問診,這樣的互動其實對於病人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也有莫大的幫忙。個人有多次經驗,印象很深刻的是一位在心臟外科因為心肌病變準備接受心臟移植的住院病人。一位醫學生在和這位病人問診的過程中,病人提到最近幾個月腳底開始發麻,接著手指頭也會發麻,是典型「多發性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學理上,心肌病變造成心臟衰竭的病人,應該只有呼吸困難、走路會喘的症狀,不應該會有感覺神經的症狀,因為這是周邊神經病變的臨床表現。這位醫學生正好前一週在神經科實習,神經科的老師有向同學介紹「類澱粉神經病變」是全身性的疾病,除了影響周邊神經、還會沉積在心臟。醫學生很快地和住院醫師討論、也請我會診,後來這位病人診斷確認是「類澱粉神經病變」,治療的方向改變,也不需要接受心臟移植。這一位病人的個案顯示:病人和醫學生的互動,其實對於疾病的診斷、治療,有莫大的幫助,甚至是決定性的資訊,病人也會是受益者。其中的一個原因是:醫院目前分科很細,主治醫師學有專精,但可能只專注於自己的領域,而醫學生因為在各科實習,很容易會有不同科別的資訊,更容易整合在一起考慮,有觸類旁通的效果,可以避免「見樹不見林」,會有更全面、完整的診斷。這樣的交流,對於罕見疾病特別重要。比如類澱粉神經病變,和醫學生文章討論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英文全名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簡稱 ALS (漸凍人),這些都是罕見疾病。對大部分民眾來說,比較陌生,甚至於醫師也較少聽聞,也因此病人願意主動分享經驗,從醫學教育的觀點來說,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一方面鼓勵病人分享自己的症狀和求醫經驗,同時也感謝這些病人願意為醫學教育奉獻,這些資訊的提供,其實和捐獻大體和腦神經組織,都是同等重要、一樣的偉大!作為醫學教育工作者,除了感激,更鼓勵病人、家屬,一起分享症狀、病程,參與醫學教育,當醫學生有更多了解,未來對於疾病治療,就可以有更多回饋,對於病人可以提供更好的照護。在我所診治的病人,都非常樂意分享他們自己的經驗,特別是這些很難治的疾病。他們的症狀其實非常多樣化,不見得外觀可以看得見,特別是我所看的病人,主要是神經的「麻」、「刺」、「痛」,以及異常感覺來表現。這些在外觀上,其實沒有辦法看出端倪,只能依照病友本人的敘述,以及表情等等非語言等表達方式。他們所用的這些文字描述,還需要醫護人員的同理心才可能感受到,也因此病人都有很高的意願,希望讓醫護人員可以傾聽、了解臨床症狀。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患有類澱粉神經病變的病人,這位病人的症狀,除了肌肉肢體無力、自律神經失調,包括姿態性低血壓、慢性腹瀉,最讓病人困擾的是神經痛,特別是神經痛從外觀上沒有辦法看出那裡的不對勁,但是神經痛是全身性的分布,特別是在肢端的末梢往近端的肢體一直延伸,病人自己的描述是「被背叛的身體所束縛」。我們平常人都有肢體受壓迫後,短暫幾分鐘「麻」感的經驗,我們都知道有結束的時候,但是病人是二十四小時和「麻」相處,因此很樂於向醫師與醫學生分享、說明症狀,希望醫師的了解,可以思考新的治療方法。筆者個人的臨床診療,主要是看疼痛領域的病人。神經痛有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最多數的病人是以麻感為主要症狀描述,但是「麻」可能是運動神經的無法使力,無力的「麻」感、也可能是感覺神經的症狀。不同的「麻」,其描述、反應也有是不同。神經就像電線,生病時,就像電線斷掉,或是絕緣的電線皮磨損、造成漏電,比如反映的症狀,可能是有燒灼、熱的「麻」感,可能是像受壓迫的「麻」感,也可能是像昆蟲、螞蟻爬過的「麻」感,也可能是像電線漏電的「麻」感,不同的「麻」感,代表不同病的生理意義,需要用不同的藥物治療。也因此這些需要用實際的案例、語句和經驗,讓病人可以去想像,從而做出正確的敘述,而這些需要仰賴病人和醫生的良好互動。 在醫學系擔任教師的經驗,包括教授醫學系三年級基礎醫學入門的「大體解剖學」,以及醫學系四年級臨床醫學入門的「神經學問診與檢查」,通常在大體解剖學開學時,提醒同學感念大體捐獻大體的「無語良師」。同學不只是學習解剖學的知識,還要了解學習大體老師奉獻醫學教育的精神。到了臨床醫學的授袍典禮,我常告訴同學,不只需要「視病猶親」,還需要「視病猶師」,以病人為師!每位病人從各自的症狀、結合生活與經驗,其實就是一個疾病的自然史,經由對話與溝通,比醫學教科書的文字敘述,更讓人印象深刻,勝讀多本教科書。而要達到這樣的效果,病人得願意敞開心胸,主動和醫學生分享、對話,除了病人本身的人格特質,作為醫師的照顧者,平常看診時盡心盡力的付出同理心與關心,才能讓病人感受到醫學知識最重要的是累積與傳承經驗,這才是最重要的精神。
-
2023-02-0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看見病人的「疾病」,更要傾聽病「人」的故事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教育需要病人與家屬的幫忙」。一位醫學生敘述因為一位罹患「漸凍人」的病人與家屬願意讓老師在醫學生面前示範他的神經疾病的症狀與徵候,並說出他們「因病而苦」的心路歷程,使學生受益良多。一位醫學生寫出他們事後採訪病人與其夫人,感激他們幫忙醫學生了解疾病帶來的病痛,加深醫學生暸解病人的感受,同時病人與家屬也表示欣慰,他們的努力能「保持教育的火苗不滅,醫學之路就能繼續推進。」。一位資深教授說出臨床醫學的精闢之語:以每位病人從各自的症狀、結合生活與經驗,其實就是一個疾病的自然史,經由對話與溝通,比醫學教科書的文字敘述,更讓人印象深刻,勝讀多本教科書,而勉勵學生「視病如師」。我們一群醫學系五年級的學生擠在病房門口,心情忐忑的等待答覆,等待病人是否同意老師帶著學生到其床邊互動教學的答覆。「可能又要被拒絕了」心中閃過從大四臨床課以來,各種被拒絕的場面:只是醫學生而已,懂什麼?浪費時間;我什麼都不會,不要找我啦;叫學生去唸書比較快……的確,我們只是醫學生,遠不如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鮮少知識也沒有經驗,或許被拒絕是合理,但我們難免失落,也難以找到自己的定位。「好!」出乎意料,不到一分鐘的時間,病人就爽快答應這次的教學!黃先生患有「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在來到病房前,我們已經先看過、討論過其病歷,也學習過ALS的臨床表現、診斷與治療,但是實際與病人互動,和單看教科書是天壤之別,對我們來說是難能可貴的學習經驗:老師為我們示範如何和黃先生和黃太太互動、病史詢問、鑑別診斷,並進行神經學檢查。雖然文獻資料上有許多ALS的介紹,但臨床上每一個病人的疾病表現、病程的演進與變化都是因人而異,這樣的學習模式更實際、更令人印象深刻。但上述對我來說,並非最可貴的事。最令我珍惜的是,這樣臨床的互動使我學習除了要看見病人的「疾病」,更要看見、傾聽病「人」及其家屬的故事。每一個願意成為我們老師的病人都讓我時時刻刻心存感激與欽佩。生病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都是負面的經歷,同時也是一件極為隱私的事;因為身為醫療人員,所以才有這樣的「特權」讓初次見面的病人願意向我們訴說他們的不適與痛苦。ALS是一種罕見疾病,會大大影響病人的生活與活動,且目前為止並無有效的治療方式,相信黃先生自發病到確診,再到慢慢惡化,一路走來一定經過無數次的情緒起伏,有失落、憤怒,或是難過、否定,但最後他與太太願意成為我們的學習對象,並且能在我們這些「外人」面前侃侃而談,除了感謝與感動,更佩服他們面對疾病的勇氣和樂觀態度。在互動過程中,黃先生雖然說起話來較緩慢吃力,但仍很詳細、清楚的向我們訴說來龍去脈,在神經學檢查時,也很努力的配合;黃太太則是幾度表現出對於先生的不捨,但即使淚水在眼眶打轉,仍很正向的鼓勵黃先生,同時也勉勵我們要認真學習。關於如何面對病人和家屬的情緒,尤其是患有罕見疾病的病人,身為醫學生的我們,一開始常不知所措,也時常將病人情緒或想法投射在自己身上,但隨著經驗的累積,我逐漸了解到,感同身受是件好事,使我能同理病人的處境,更能關心到他們的身心靈,也學會要注意各種細節,像是用字遣詞、問診速度等。以黃先生為例,考量他的語速和體力,應該要更有效率的問診及檢查;設身處地去想,面對不可逆的疾病時仍然保持正面樂觀,並非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且兩人互相扶持鼓勵,身為醫療人員的我們即使醫療有限,也應該成為他們的另外一股支持的力量,應適時的稱讚、鼓勵他們的努力。「教學讓今天成為我們最有人生意義與價值的一天!」最後黃先生和太太向我們說道。但帶著滿滿收穫走出病房的我們,不禁想著,其實是因為有他們,才讓今日我們醫學生的學習不同以往,別具意義!
-
2023-01-18 養生.運動健身
運動訓練幫助改造全腦 !「持拍運動」靈活腦袋、增進手眼協調
持拍運動訓練是一個很符合演化目的的運動,且老少咸宜;這類運動能降低47%全因性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與中風死亡風險達56%。(資料來源:《英國體育醫學雜誌》)。持拍運動訓練需要眼快、手快、腳快及決策快,在持拍運動訓練中透過球類介入,不僅課程會變得豐富多元有趣,學生拿到球大約只有千分之幾秒的時間,大腦必須下決定自己該如何透過手眼協調,而不讓球掉落。在這個過程中,大腦得馬上進入演算機率的狀態,達到活化大腦及增加血流量之效果,以及訓練過程中掉球的後果,所以鼓勵運動中融入球類其實是促進大腦功能的整合,對於小孩往後出社會應變能力有幫助,對於成人及銀髮族也同時增加對大腦認知功能的健康促進。為什麼運動可以維持 / 增進腦力?‧增加腦部血液循環、增加大腦的細胞活力‧促進分泌神經滋養因子(BDNF、IGF1)‧觸發神經傳導物質產生多巴胺、血清素‧活化神經可塑性、促進神經新生、強化神經元的突觸連結‧訓練大腦灰質、減緩大腦退化(資料來源:《MDPI (Multidisciplinary Digital Publishing Institute)》)。那麼為何持拍/開放性運動有額外效益?根據研究,每周累積的運動量愈多,大腦皮質厚度愈高(Nithjanantharajah & Hannan,2006),同時強化腦神經的突觸神經傳遞功能(Van Prag, Kemperman, & Gage.2000)及較多的神經新生(Artoal et al., 2006)。另外,有研究也提到運動時的環境比較,多元豐富的外在刺激比單一情境產生30%更多的神經新生(Fabel, et al., 2009)。因此從研究結果(運動所釋放的神經傳導物質)看來,不但一般族群都得運動,銀髮族、甚至是亞健康族群更需要每天運動。一方面保持心情的愉快,樂活舒壓,另一方面增加大腦血液的流動,促進海馬迴神經營養因子基因的表現,幫助記憶、工作輕鬆,讓忙碌的生活更有效率的規劃;特別針對孩童及青少年而言,運動不但不浪費時間,而且還對學習有益,父母可以放心讓孩子去打球、游泳、跳繩等各種開放性運動,只有健全的體魄才會有健全的身心!持拍性球類運動,能協助參加者進行心肺適能、肌肉適能、柔軟度的全方位訓練,且相較於一般體能訓練更顯豐富、多元有趣,以達到良好的身體組成。若能透過結構嚴謹的課程安排,更進而達到身體平衡核心訓練,搭配音樂流暢多變的手部運動,讓訓練更加趣味豐富,同時增加參加者的協調性、專注力,以達到身心靈平衡的絕佳狀態。對於中高年齡層、關節傷害者及初學者,在操作中需要把握循序漸進原則,以滿足不同體適能水準參加者的個別需求。💡建議慢慢安排進自己的訓練中,並融入不同的強度刺激,以避免身體無法適應而導致運動效果降低。從 Copenhagen City Heart Study 2018 研究中提到,與久坐不動的族群相比,從事不同種類的運動(如:羽球、網球、桌球)預期會增加平均壽命(Life Expectancy)。※但目前尚無絕對因果關係可以證實運動為絕對單一影響值,仍可能因飲食、生活作息而影響平均壽命。手部持拍運動訓練的目的,是要創造適合每一個人,並且在運動中安全有效及提升認知功能的訓練,讓所有參加者在沒有身心壓力的氛圍下,開心運動,身心樂活!
-
2023-01-02 醫療.新陳代謝
為何糖尿病本身病因單純 衍生而出的併發症卻變得棘手?
一、糖尿病用藥的原因與目標糖尿病是一種系統性的慢性疾病,病因基礎是胰島素阻抗,造成身體無法好好利用我們所攝取的糖分,細胞處於看得到糖分卻吃不到的窘境。而血液內充滿大量的糖分,看似無害實則造成人體各個器官很大的傷害,長久下來將產生各式的併發症:1. 心臟及血管病變:長期的糖分會對造成血管壁粥狀動脈硬化,產生心血管傷害。2. 神經病變:糖分會造成神經的受損,產生周邊或自律神經病變,病人可能會有手腳麻木、心悸、便秘、腹瀉等症狀。3. 腎病變:腎臟被迫要提高過濾效率,造成腎絲球(腎臟內過濾的小單位)受傷,進而造成發炎硬化,反而失去過濾的功能形成腎病變。4. 視網膜病變:高血糖的環境會對視網膜小血管造成傷害,視神經細胞缺氧後凋亡,是目前造成眼盲的重要原因。可以說糖尿病本身病因單純,然而「牽一髮而動全身」,衍生而出的併發症反而更加棘手。根據「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的統計,2019年的糖尿病人口數為220萬人,其中以第二型佔多數,換算下來的盛行率大約為9.32%[1],而這項數字還在持續增加中,也帶給醫療系統極大的負擔。對民眾來說控制血糖,可以幫助自身的健康,延緩、阻止併發症發生,增進生活品質。若是症狀輕微的糖尿病患可以及早開始篩檢,在對的時機點做對的處置而減少併發症時,有限的醫療資源就能救助已經產生嚴重併發症的糖尿病人,使疾病得到妥善得治療。因此民眾若也能夠有自主篩檢、控制血糖預防糖尿病併發症等意識,對於整體糖尿病友的福祉將會有大大的提升。二、用藥改變、醫師態度改變因為高血糖是造成一切併發症的根本,因此也造就了藥物、胰島素的蓬勃發展。過往,在許多治療上治療者所著重的往往是血糖的數值控制,開立藥物可能只專注在副作用或成本,如此可能會忽略糖尿病人本身潛藏許多其他因素會影響到治療的效果,如:有無肥胖等共病、治療時的年齡、是否已經有心血管等併發症。就以肥胖這項議題來說,過去十幾年來,已經有多篇研究以及回顧性文獻,指出肥胖可能會加速分泌胰島素的Beta細胞受損,以及加重胰島素阻抗。因此不管是在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或是加重第二型糖尿病上,肥胖都扮演著極大的角色[1],[2]。因此在台灣「第2型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中,也都有強烈建議針對糖尿病合併肥胖患者,醫師在治療上應該應用飲食、運動、藥物或手術等方式去治療肥胖,以達到更好的血糖控制。因此除了調控血糖外,醫學界也愈加重視心血管疾病以及腎臟病等併發症的預防。儘管糖尿病與其併發症的控制十分棘手,目前醫藥界也研發出了許多可以有效預防心衰竭與腎臟保護的藥物,像是其中的排糖素(SGLT2抑制劑),值得慶幸。正常生理下的腎臟每天過濾大量水份,其中也會有不少的糖分隨之排出,腎臟理論上會藉由近曲小管的葡萄糖受器SGLT2回收大部分的糖分。這種回收糖分的原理是來自於糖分對於人體來說是很重要的營養物質,因此需要被回收利用。然而在糖尿病人中,就是因為身體已經無法有效利用葡萄糖又攝取過多,造成血糖過高而導致後續一系列糖尿病症狀。因此透過抑制回收糖分,可以讓身體已經過多的葡萄糖濃度回到穩定的水平。而科學家們很快就研發出了可以抑制這個回收通道的抑制劑藥物:排糖素。這個排糖素除了可以降低血糖外,科學家們更發現它有驚人的心臟和腎臟保護效果。一項刊登於2015年NEJM的研究明確指出,這些藥物可以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更可以減少心衰竭的發生[4]。而2016年同樣在NEJM中也發現這些藥物可以減少腎病變惡化的風險[5]。目前排糖素主要用於第二線藥物,用於使用目前糖尿病第一線藥物Metformin(格華止®)未達預期療效時之輔助用藥,劑量的形式同常是以一天服用一次為主。然而請注意:實際用藥需以主治醫師開立藥物為主,切勿自行調整藥物劑量!醫師在開立藥物的同時,針對糖尿病伴有肝、腎功能異常的病人,也會避免使用可能慢性影響肝、腎功能的藥物。除了上小節提到的排糖素外,目前糖尿病治療上還有一個治療的利器,就是腸泌素受體促進劑(GLP-1 RA),其藥理機制來自人體的賀爾蒙:腸泌素(GLP-1)。在人體腸道系統中,有一種神經內分泌細胞L細胞在受到葡萄糖分子的刺激後可以分泌出腸泌素,刺激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調控血糖;同時也會進入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抑制食慾並產生飽足感,以減少攝入更多的糖分。因此,可以說腸泌素就是胰島素控制血糖的「神隊友」。而拜科學進步所賜,科學家研發出腸泌素受體促進劑,可以作用在腸泌素受體上產生與人體內腸泌素相同的作用,有效調降血糖同時有著較低「低血糖」的風險,是第二線藥物當中的首選用藥。除了以上好處以外也有研究證實其對於心血管系統有保護效果[6],像是其可以預防糖尿病患者動脈粥狀硬化並間接預防心肌梗塞。在劑量以及服用頻率上,不同種類的腸泌素受體促進劑也不同,因此以實際服藥狀況以醫師之用法為主。三、隨著醫界潮流,公衛政策也鼓勵共照如前段小節提及,糖尿病的控制不佳會造成腎臟病變的發生。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有22.8萬具有糖尿病及腎病的共病患者。因此許多糖尿病友時常在不同醫療院所之間做重複性的檢查,除了浪費有限的醫療資源外,更使病人浪費大量時間在醫療院所之間來回奔波。近年來,政府也開始正視糖尿病整合照護的重要性,因此健保署在2022年開始推動「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以往糖尿病照護僅著重在醫療,現在更加強調全人醫療,從預防、衛教、篩檢、治療等面向共同處理,藉由整合醫師、藥師、營養師、社工等跨科團隊,提供每位病人「個人化」的治療計畫:透過篩檢、衛教早期介入初期病患的病程發展,面對較嚴重的糖尿病患則可以積極治療,以避免心血管、腎臟疾病的惡化。而健保端也透過提高給付點數達到鼓勵醫療院所整合跨團隊,提供病人一站式的跨科別醫療照護,如此一來除了可以整合病人資訊外,也替病患省下舟車勞頓的時間。在「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下,不管是病人、健保體系、以及醫療院所端都可以各取所需,同時讓疾病的診療可以更加完整。在愈來愈完善、貼近醫病需求的公衛政策下,期許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可以受到更完整的照護。Reference1. 臺灣糖尿病年鑑2019第2型糖尿病2. Kahn, S. E., Hull, R. L., & Utzschneider, K. M. (2006). Mechanisms linking obesity to insulin resistance and type 2 diabetes. Nature, 444(7121), 840-846.3. Al-Goblan, A. S., Al-Alfi, M. A., & Khan, M. Z. (2014). Mechanism linking diabetes mellitus and obesity. Diabetes, metabolic syndrome and obesity: targets and therapy, 7, 587.4. Zinman, B., Wanner, C., Lachin, J. M., Fitchett, D., Bluhmki, E., Hantel, S., ... & Inzucchi, S. E. (2015). Empagliflozin,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and mortality in type 2 diabete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3(22), 2117-2128.5. Wanner, C., Inzucchi, S. E., Lachin, J. M., Fitchett, D., von Eynatten, M., Mattheus, M., ... & Zinman, B. (2016). Empagliflozin and progression of kidney disease in type 2 diabete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5(4), 323-334.6. Ussher, J. R., & Drucker, D. J. (2014). Cardiovascular actions of incretin-based therapies. Circulation research, 114(11), 1788-1803.【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黃彗倫醫師】不只控血糖、更要從頭到腳照護!談談糖尿病共照網發展】
-
2022-12-16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睡醒昏昏沉沉是正常?柏克萊研究提出3絕招改善
相信大家都有相同的類似經驗,那就是早上起床後,依然感覺昏沉沉的,提不起精神,很想再去睡一會兒,但是因為要送小孩上學,或是上班快要遲到,只好打起精神硬撐到底,但是昏昏沉沉的開車,有一定的危險性,另外昏昏沉沉的工作,效率也會大打折扣。因此,睡眠科學家認為,早晨起床後感覺昏昏沉沉的,其實是身體一種善意且惱人的提醒,提醒你要積極的去解決你認為的小問題,但它卻是一個大問題,而且是社會問題,因為昏昏沉沉所造成的道路交通和職業事故,每年可以有數千人死亡。另外,在昏昏沉沉且喪失清醒和警覺性的情況下,會降低生產力、增加醫療保險的使用和工作缺勤,每年在已開發國家中,估計造成生產總額損失約達2%(即僅在美國就有4,110億美元)。況且,有些人的工作還會影響到其他人的安全性,像是軍警人員、醫護人員、消防員和飛行員等等,因此絕對不容小觑。2022年11月19日,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心理系人類睡眠研究中心的沃克教授(Matthew Walker)和研究員瓦萊特博士(Raphael Vallat )共同發表了一篇文章,刊登在國際期刊《自然通訊》雜誌上,研究結論證明每個人在早上起床醒來,到底是精神飽滿,還是昏昏沉沉,基本上與個體的遺傳基因僅些微相關(約25%),而大部分則是由四個關鍵因素所決定: 前一晚睡眠的長度和質量,前一天有無運動,早餐的內容和早餐後血糖的反應。因此,沃克教授提出了三絕招讓你醒來都能精神飽滿、清醒和警覺,且並沒有將咖啡或濃茶拿來作為靈丹妙藥。這三個絕招是:每天要做運動、每晚要睡足7~9小時和吃高碳水化合物但含低精製糖的早餐。英國每日郵報健康版記者漢娜小姐(Hannah Mcdonald)還特別撰寫專文並繪製出三絕招圖表(圖1),提供所有人參考。實驗總共網羅了833位的受試者(英國749人:美國84人),平均年齡46歲,男女比為233:600,其中包含同卵雙胞胎340位,異卵雙胞胎134位。在研究的兩週內,每位參與者會給予多種標準化早餐(內含不同營養成分),並且佩戴加速度計手錶(accelerometer wristwatch),記錄他們白天的運動量,以及晚上的睡眠質量和時間長短,另外還量測並記錄了他們從醒來那一刻,以及,早餐後3小時內(t = 0、0.5、1.5和2.5小時)的清醒度與警覺性水平。吃早餐時間平均落在8點12分,距離起床後平均約1小時8分鐘,餐點由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營養系的廚房統一供應,參與者在吃早餐前需禁食八小時(亦即不能吃宵夜),之後禁食三到四個小時,同時還佩戴了連續血糖監測儀(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監測血糖值的變化。結果發現,前一天有進行運動鍛煉的參與者,一覺醒來時的清醒度較佳,雖然目前尚不清楚體育鍛煉有助於第二天清醒度的科學理由,但適當的運動可以讓你肌肉疲累,進而帶來更好的睡眠,而因為提高了當晚的睡眠品質,因此造就了第二天醒來後的更加清醒與警覺,頗為合理。另外,眾所皆知運動可以提高情緒,實驗中也確實發現參與者的情緒與清醒度之間存在著高度的相關性,也就是說,更快樂的參與者就會感覺更清醒。因為這項研究中,也同時包括同卵和異卵雙胞胎的參與者,所以也分析了遺傳基因在醒後昏昏沉沉中所扮演的角色,結果發現,第二天警覺性的差異只有25%可歸責於基因,其餘都是我們後天可以改變的。前一晚獲得更多、尤其是高質量的睡眠,早被證明有助於提高次日的清醒和警覺性,英國和美國衛生單位都推薦每晚要睡足7~9小時,雖然因人、因年齡而有些微差異,但任何人也絕對不應低於6小時,否則,睡眠不足醒來後,肯定會有認知和感覺運動能力受損的問題發生。柏克萊大學研究發現,比平時睡得早(早睡)或晚起(睡懶覺),或者兩者兼而有之,都可以提高早晨的清醒度。科學研究證實,睡眠可以帶來許多的健康益處,所以每天都應該要有規律和充足的睡眠。睡眠除了能讓大腦學習、記憶和做出合乎邏輯決定的多種功能,運作正常外,還能激發創造力。睡眠會重新校正大腦中情緒的迴路,由負轉正,包括撫慰痛苦,提高情緒。睡眠可以補充我們免疫系統的軍火庫,有助於對抗惡性腫瘤、預防感染和抵禦各種疾病。睡眠還可以通過微調胰島素和葡萄糖平衡來改善身體的新陳代謝狀態。充足的睡眠也與我們心血管系統的健康密切相關,它可以降低血壓,同時讓我們的心臟保持良好狀態。因此,當你生病時,免疫系統就會積極刺激睡眠系統,要求更多的臥床休息藉以幫助免疫系統加強戰力,哪怕就只是一個晚上睡不好,都會造成免疫細胞丟盔棄甲,戰力大損,口破嘴臭,狼狽不堪。研究也發現,睡眠有助於清除一種叫做腺苷(adenosine)的化學物質,這種化學物質會在白天當中在您的體內累積,並導致我們感到疲倦,睡覺可以幫助我們清除背負的腺苷嗜睡債,現代大多數人都睡眠不足,所以睡得晚一點(懶覺)確實有助於提高警覺性。在這次研究中證明,早餐應富含碳水化合物,例如燕麥片和雜糧饅頭,但絕對不是含精製糖的糕點或飲料。柏克萊大學認為一般的健康成年人,高碳水化合物低糖早餐(適量蛋白質)是消除早晨昏昏欲睡的最佳選擇,而含糖早餐的效果最差,因為過多的精製糖會使得血糖飆升,進而削弱大腦的清醒度,更加的讓你昏昏沉沉。最後,筆者要說的是,如果你現在每天都是昏昏沉沉的起床,千萬不要習以為常,放任不管。更別就此認命,以為是遺傳基因在作祟,無法改變。千萬不要再用濃茶或咖啡等的提神飲料來解決問題,因為它們可能會損害你的睡眠品質,如此周而復始,惡性循環。今天柏克萊大學教授,也是世界頂尖的睡眠科學家提供我們一個不同的、更樂觀的解決之道,就從今天起,你可以開始執行上述三絕招,從此改變你每天早上醒來的狀態,讓你保持清醒和警覺,擺脫那種昏昏沉沉的感覺,精神飽滿,你何樂而不為呢?【參考文獻】1.R Vallat et al., How people wake up is associated with previous night's sleep together with physical activity and food intake,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13:7116.
-
2022-12-07 癌症.乳癌
運動訓練是抗癌最佳良藥!專家教5招改善術後副作用
你知道嗎?缺乏運動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比有運動習慣者高出40%,運動訓練是戰勝癌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資料來源: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mortality in breast cancer: a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 Eur J Epidemiol. 2014)。根據台灣乳癌防治基金會網站資料顯示,國內婦女隨著生活型態及飲食西化的改變,好發年齡甚至比歐美國家年輕10歲。在亞洲地區僅次於新加坡,發生率位居第2名,比起其他可能的預防方式,運動訓練可說是最經濟實惠又方便的辦法,不但能有效提升身體免疫力,還能達到保健功效。所以體能活動(Physical Activity)已經被越來越多研究證實有助於癌症預防與控制、且可以降低癌症治療的副作用、提升病患功能性。更有研究指出高身體活動量比低身體活動量者減低癌症罹患風險約在10%~24%(資料來源:Patel et al.,2019,ACSM)。早期的乳癌癌因性死亡率可透過體能活動降低多運動不但可減低患癌的機會,對於病患癒後治療也很重要,愈來愈多的研究探討在癌症治療期間運動的好處,瑞典最新研究也表明,運動可以幫助加快治療後的恢復,儘管大多數研究只探討了婦女的早期乳腺癌,但研究證據表明運動對體重、體適能、肌肉力量、柔韌性和生活質素皆有幫助,加上有七成的患者在化療和放射治療過程中會感到疲勞(癌疲憊),運動訓練也能協助減輕壓力。而另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體重控制,因為研究顯示,治療期間和治療後體重增加會引發癌症復發的風險,特別是乳腺癌、結腸癌和前列腺癌。運動訓練很重要,但你做對了嗎?臨床上很多乳癌患者因為不知道術後保養的重要性,因而產生肩關節沾黏;也有部分患者因手術過程產生一些併發症,造成神經損害、慢性肩膀疼痛等問題,進而服用止痛藥,產生藥物成癮的問題產生。因此,透過運動訓練介入及正確的姿勢,相信很多的併發症都是可以被預防的。💡然而在乳癌患者開始從事運動前的運動測試是常被忽略的一部分!在運動測試上,建議患者可以面對鏡子,兩手同時做不同擺位角度的動作,目標是希望做到患側可以跟一般健康手部一樣的活動度。《運動、拉筋、強化》改善組織的特性以前很多手術後的乳癌患者都會告訴我們說手術後的手都盡量不要動,其實這樣的建議是非常糟糕的,治療過程中包含手術、化療、放療、吃藥控制...都鼓勵患者可以讓自己保持運動或養成規律的身體活動,例如:手部伸展、心肺訓練以及待關節活動度恢復正常後,可適量增加重量訓練,透過安全適當的阻力訓練,皆對癌因性疲憊、術後恢復、預防淋巴水腫及提升生活品質有很大的幫助。另外訓練時,須特別注意肩頰骨的穩定度(肩頰骨下壓後收)。💡提醒事項:面對不同癌症,運動訓練介入的強度都不一樣,這個要特別注意,但有動總比沒動好! 乳癌患者規律運動計畫好處.提升生活質量.提高日常生活功能能力.改善平衡、預防跌倒.體重控制.改善體態與自尊.減少疲勞、壓力、意欲和焦慮.減低肌肉流失(肌少症)風險.減少骨質疏鬆風險.降低心血管疾病及提升心肺功能.改善血流並降低血栓風險.改善淋巴系統流動/引流(資料來源:ACS 2014;Schwartz 2017;ACS 2015; Schwartz 2019)乳癌腫瘤切除手術的潛在副作用包含體態姿勢偏差 / 肌肉失衡、手部或腿部功能下降、手術切口、上肢活動度與淋巴水腫、肌肉攣縮等周邊神經病變及無法以肩關節水平內收的方式使手臂橫過胸部,然而翼狀肩是常見乳癌手術產生的副作用,造成翼狀肩的原因可能是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傷到了一條有支配前鋸肌功能的長胸身經(long thoracic nerve)受損,導致前鋸肌癱瘓無力。※「翼狀肩」亦即「翼狀肩胛症」,患者因從頸椎穿出來的長胸神經受損,致前鋸肌萎縮,出現雙臂無力舉高,是較嚴重的神經傷害,需接受治療,以免造成神經與肌肉永久的損害。想了解更多翼狀肩胛症,請點此👉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5/4436033即使沒有開刀的患者仍然有產生翼狀肩的可能,主要原因還是歸咎於過低的身體活動量、肌肉失衡等狀況,導致前鋸肌太弱,大小菱形肌跟胸大肌又太強等失衡導致,以下5動作可用來訓練及改善:● 彈力帶擴胸:● 反向划船:● 牆壁天使:● 肩關節外旋:● 夾背開胸:全面啟動抗癌力飲食+體重控制+生活型態📌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指出,約4成的乳癌可由拒菸、過量飲酒、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等健康生活型態來預防。📌因此持續性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快走運動3-5次/週,30-40分鐘/次,搭配阻力訓練及每周2次平衡與柔軟度(每天做最好)訓練。📌保持輕鬆情緒、正向積極的態度,攝取天然全食物及喝大量的水並做好體重管理都是擊退乳癌的不二法門!📢好康不錯過!立即登入,免費學習乳癌運動訓練入門4堂課 - 伴你術後身心靈不卡關(線上影音課)※提供無限期直播影片回放觀看
-
2022-11-20 癌症.頭頸癌
依據嚴重程度決定治療方式 醫師詳解口腔癌症狀如何分期
「得了口腔癌,只能開下巴嗎?」手術切除是治療口腔癌最主要的方法,但根據癌症的嚴重程度,也可能會採取放射、化學藥物等治療方法,抑或是合併使用不同的療法。讓我們來認識口腔癌的治療方法吧!口腔癌的診斷依據及分期口腔癌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根據臨床的診斷及分期來決定,因此在進入正題以前,先看看如何診斷口腔癌!首先,醫師會藉由理學檢查中的視診來評估口腔的症狀,如口腔黏膜顏色、質地的變化,或是出現增生物、出血等。若評估疑似有口腔癌病變,便會進一步進行內視鏡的檢查,利用侵入性的儀器更深入觀察病變結構。「視診和內視鏡檢查看起來都像是癌症病變,那就是得口腔癌了嗎?」口腔癌最重要的診斷方法為病理組織切片檢查,除了前述理學檢查及內視鏡檢查外,仍須搭配切片檢查的結果才能確定是不是癌症。另外,也會透過顎骨X光、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來幫助定位及分期喔!根據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目前口腔癌的分期方法主要是根據原發腫瘤大小(T)、頸部淋巴結轉移狀況(N)、是否有遠端轉移(M)的TNM系統來決定。AJCC是一個致力於定義和推廣癌症分期明文標準的組織,目前許多國家的癌症分期都是依照這個組織的指引而訂定的。而台灣在口腔癌的診療也使用AJCC的標準,詳細分期如下[1]:第零期:原位癌腫瘤細胞侷限在口腔黏膜上皮內。第一期:病灶最長直徑小於2公分、侵犯深度小於0.5公分,且無頸部淋巴結或遠處器官轉移。第二期 有以下任何一種情形包括:1. 病灶最長直徑小於2公分、侵犯深度介於0.5至1公分,且無頸部淋巴結或遠處器官轉移。2. 病灶最長直徑介於2至4公分、侵犯深度小於1公分,且無頸部淋巴結或遠處器官轉移。第三期 有以下任何一種情形包括:1. 病灶最長直徑介於2至4公分、侵犯深度大於1公分,且無頸部淋巴結或遠處器官轉移。2. 病灶最長直徑大於4公分、侵犯深度小於1公分,且無頸部淋巴結或遠處器官轉移。3. 病灶大小、侵犯深度介於前三期內之範圍,但可觸摸到同側頸部單顆小於3公分的腫大淋巴結,無遠處器官轉移。第四期 有以下任何一種情形包括:1. 病灶大於4公分、侵犯深度大於1公分,或有周圍組織深部的侵犯。2. 頸部淋巴結轉移的數目超過一個(不論是在原發病灶的同側、對側或兩側)。3. 不論原發腫瘤大小,有對側或兩側頸部轉移或單側頸淋巴結大於3公分等。4. 不論原發腫瘤及頸部的情況,有遠處器官轉移。口腔癌的分期可以用來決定治療的方式,分成外科手術、放療、化療、其他藥物療法等,那醫師會如何選擇呢?外科治療手術切除是治療口腔癌最主要的方法,根據臨床分期的不同,切除的範圍也會有差異 [2]:第一期需切除病變處,若懷疑有潛在淋巴結侵犯的可能性,可能會加入「上頸部淋巴結切除」。第二期則一律連同病變處及上頸部淋巴結都切除。若到第三期,則做廣泛病變處切除及全頸部淋巴結廓清術。第四期則採取大範圍切除病變處及全頸部淋巴結廓清術,切除範圍可能包括臉部皮膚,或部分上、下顎骨等。手術方式包括開放式手術、內視鏡手術等。一般來說,口腔癌是透過直接目視下以開放式手術進行。針對張口困難且腫瘤較大較深的病患,則需要將下顎骨鋸開,以取得較佳的手術視野。針對適合的個案,也可以考慮使用內視鏡手術,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進行腫瘤切除。然而,若是腫瘤太大,判斷無法以內視鏡和達文西機械手臂切除者,仍建議用開放式手術切除,因為手術的首要目標即是將腫瘤徹底切除乾淨。若病情嚴重、切除範圍廣,則需搭配顯微皮瓣重建術。頭頸部腫瘤的治療困難之一就是美觀,當腫瘤過大時,會打開下巴進行切除,而為了術後美觀,在主要的手術結束後須會同整形外科進行重建,依照患處大小,取身體其他部位的皮瓣來填補臉部的空缺。皮瓣的種類包括局部皮瓣(local flap)、遠端皮瓣(distant flap)及顯微游離皮瓣(free flap)。局部皮瓣為傷口週邊的皮瓣,遠端皮瓣為離傷口較遠的皮瓣,這兩者常用的有三角肌肌皮瓣、胸大肌肌皮瓣、斜方肌肌皮瓣、闊背肌肌皮瓣等。而游離皮瓣則是身體任一部位的皮瓣,手術時會將該部位皮膚及供應血流之血管莖(pedicle)一同取下,在口腔癌傷口處經由顯微手術接合血管,為現今較常使用的手術方式,較不受限於組織的位置及大小,常用的皮瓣如前臂橈側皮瓣、小腿腓骨皮瓣及大腿前外側皮瓣等。放射治療對於第一、二期的口腔癌病人,除了上述提及的手術切除外,也可單獨使用放射治療。而對於第三、四期的口腔癌病人,則通常需要合併手術及放射治療,以確保癌症細胞清除完全。由於放射治療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副作用,造成牙齒及牙齦的傷害,也會使傷口不易癒合,因此在進行治療之前,必須要事先做口腔檢查,若有蛀牙、牙周病等情形,要預先治療,康復後才能進行放療。另外,放療也可能引起口角炎等傷口,請至牙科與口腔外科醫師治療、索取藥物。口腔癌術後可能會放置敷料或塗抹藥膏,記得清潔口腔並做好傷口照顧,以維持口腔健康。化學治療與其他藥物療法化學治療本身不能治癒口腔癌,但適用於兩個時機:1. 手術後合併放射治療,輔助清除癌細胞。2. 有遠端轉移而無法切除病灶的末期病人,可減緩疾病惡化的速度,增加病人的存活率。現今也有許多新的口腔癌療法,包括標靶藥物、免疫治療等[3]。標靶藥物如上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 酪胺酸激酶抑制(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像是cetuximab及panitumumab等;免疫治療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checkpoint inhibitors),像是anti-PD-1、anti-CTLA-4等。這些嶄新的療法在部分病人身上有顯著的療效,或許未來能解決目前口腔癌及其他癌症治療上的困境。此外,人類乳突瘤病毒(HPV)的檢測也可能有助於口腔癌的治療。根據研究[4],台灣HPV陽性的頭頸癌(包括口腔癌、咽癌、喉癌等)患者佔所有頭頸癌患者的比例逐漸增加,約有30%左右,而在國外則約佔50%。另外,研究顯示[5],HPV陽性的患者對於放射加化學治療的療效較好,故若能事先進行病毒檢測,就能提供我們治療選擇的依據。結語目前台灣的醫療技術發達,若得了口腔癌,不用擔心治不好!治療口腔癌的方式有很多,醫師會選擇最適合病人的療法,以改善病人的健康,並增進生活品質。此外,目前有部分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若傳統治療無效,也可以考慮使用。最後,在經濟方面,患者可以申請重大殘障傷病卡補助、各種社福補助等,援助病患與其家屬的生活費用。在家庭層面,若家人願意支持、陪伴治療,提供接送等援助,對於病人來說,都是最好的良藥,讓病人能夠克服接受大手術、整形重建等的心理壓力。參考資料:[1] AJCC Cancer Staging Manual, Eighth Edition (2017) published by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Corrected at 4th printing, 2018.[2]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口腔癌之預防與治療[3] Mohan SP, Bhaskaran MK, George AL, Thirutheri A, Somasundaran M, Pavithran A. Immunotherapy in Oral Cancer. J Pharm Bioallied Sci. 2019;11(Suppl 2):S107-S111. doi:10.4103/JPBS.JPBS_31_19[4] Wang CP, Chen TC, Hsu WL, et al. Rising incidence of HPV positive oropharyngeal cancer in Taiwan between 1999 and 2014 where betel nut chewing is common. BMC Cancer. 2022;22(1):296. Published 2022 Mar 21. doi:10.1186/s12885-022-09407-5[5] Gillison ML, Trotti AM, Harris J, et al. Radiotherapy plus cetuximab or cisplatin in human papillomavirus-positive oropharyngeal cancer (NRG Oncology RTOG 1016): a randomised, multicentre, non-inferiority trial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Lancet. 2020 Mar 7;395(10226):784]. Lancet. 2019;393(10166):40-50. doi:10.1016/S0140-6736(18)32779-X【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蔡明劭醫師】侵唇踏齒的恐怖口腔癌!除了開下巴切除腫瘤,還可以怎麼治?】
-
2022-11-13 癌症.肺癌
每天吸髒空氣會不會得肺癌?醫揭冬季空氣品質比夏天差3原因
「這幾日東北季風南下,下週PM2.5、PM10皆飆高!」看到新聞這樣寫,總是心驚驚,擔心自己健康受到危害,而不敢出門嗎?事實上,長期暴露在空氣汙染的環境中確實是肺癌的危險因子,但做好基本的自我防護,也能杜絕疾病纏身哦!何謂「空氣汙染」?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1],空氣汙染為任何會改變大氣自然特性的汙染,可以是化學、物理或生物性質的。以成分來說,他是固體微粒、液滴、氣體等物質所形成的複雜混合物,來源分成人為燃燒各種燃料而形成的,如工廠或交通工具排放之廢棄等,或是天然產生的,如沙漠中的沙塵、火山活動等。空氣汙染對人體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不但會影響呼吸系統,造成喉嚨乾癢、咳嗽、氣喘等,也會影響眼睛的黏膜、心血管系統、甚至有可能造成腸胃道疾病。隨著工業發展、城市的開發,空氣汙染逐漸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了解自己身處環境的空氣品質、如何保護自己的健康,是我們現在需要學習的!如何評估空氣汙染?世界衛生組織會訂定建議的汙染物濃度做為各國、各地區的參考標準,期望藉由降低空氣汙染,增進人民的健康。根據WHO的世界空氣品質指南(2021版)[2],PM10、PM2.5、二氧化氮(NO2)、臭氧(O3)、二氧化硫(SO2)及一氧化氮(CO)濃度為六項用來評估空氣汙染的指標(AQI, Air Quality Index)。而這六種物質也是在空氣汙染中佔比較大的成分。・PM2.5、PM10是什麼?懸浮顆粒 (Particulate matter)泛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顆粒或液滴。粒徑10微米的顆粒物稱為PM10;粒徑2.5微米的顆粒物稱為PM2.5。這兩類物質都可以被人體吸入,沈積在呼吸道、肺臟等。PM2.5傾向沈積在肺臟深部;而PM10主要沈積在較大的支氣管中。這些物質沈積在肺臟表面就可能引起組織破損、發炎等,進一步引起呼吸道疾病。・其他空氣汙染物?-二氧化氮(NO2)為空氣中的氮或燃料中的氮化物經由燃燒作用氧化而成,紅棕色、有刺激性臭味,對眼睛、呼吸道皆有刺激性。-一氧化氮(CO)主要來自汽機車排放之廢氣,為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燒所產生,無色、無味,易和血紅素結合以降低氧氣的運輸能力,導致暈眩、昏迷等現象。-二氧化硫(SO2)主要來自火山、燃料中的硫經由燃燒作用氧化而成,無色、有刺激性臭味,對呼吸道黏膜具刺激性,長期暴露可能產生上呼吸道症狀。和二氧化氮同為酸雨的來源。-臭氧(O3)為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紫外線進行光化學反應後所產生的衍生性汙染物,無色、有特殊性臭味,有強氧化性,可對眼睛、呼吸道造成強烈刺激性。台灣空汙現況根據瑞士空氣清淨科技公司IQAir所發布的「2021全球空氣品質報告 (2021 World Air Quality Report)」[3],在接受評比的117個國家之中,台灣排在第57位,在亞洲落後於第26位的日本、第44位的新加坡及第55位的香港。在首都(共107個)的評比中,台北排在第38位,在亞洲落後於第21位的日本。台灣的空汙在不同季節、不同時間會有程度上的差異。以季節來說,冬季的空氣品質普遍比夏天差,可歸咎於三個原因:・境外汙染物:北京、天津、及整個中國東部沿岸的汙染物隨著東北季風的吹拂引入台灣。・東北季風背風面:由於中央山脈的阻隔,使得台灣西半部位於東北季風背風面,空氣流通較少,造成汙染物擴散不易,進而堆積。・混合層高度較低:冬天對流較差、大氣中的混合層較低,不易將汙染物往垂直方向擴散。而以時間來說,在一天當中,早晨7-9點及傍晚5-9點是空氣汙染較嚴重的時候,主要和都市生活作息相關,這兩個時間點不但是上下班的尖峰時刻,也是人們用餐的時段,交通工具與餐廳油煙排放所帶來的戶外空氣汙染不容小覷。行政院環保署有建立一個即時空氣品質監測網[4],透過中央、地方、大型事業、特殊性工業區的測站,即時更新台灣各地的空氣品質。指標有AQI (Air Quality Index,空氣品質指標)、PM2.5、PM10、O3(臭氧)及O3(8h),民眾可以隨時上網關心自己周邊環境的空氣品質,以便做相應的防範。空汙與肺癌「每天吸入髒空氣,會不會造成肺癌啊?」「沒有吸菸的人,為什麼也會得肺癌呢?」你也有這樣的疑問嗎?在肺癌的風險因子中,吸菸是最重要的,大部分的肺癌患者為吸菸者,僅有約15-25%肺癌患者終其一生未吸過菸[5]。在台灣,90%以上的女性肺癌患者都是不吸菸的[6],那又是為何得到癌症呢?讓我們來看看肺癌的風險因子到底有哪些,而空汙和肺癌又有什麼樣的關聯?肺癌的風險因子有:吸菸(包括二手菸)、致癌物質暴露(如:亞硝酸胺、多環芳香烴、放射線、石綿、鎳金屬、鎘金屬等),肺部慢性發炎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結核等)、基因遺傳、長期油煙暴露、空氣汙染等[7]。其中油煙暴露與長期的空氣汙染便是台灣女性肺癌患者的常見致病因素。那空氣汙染究竟如何造成肺癌呢?研究顯示[8],當空氣汙染物(如PM2.5等)進入到人體呼吸道時,會促進已突變的呼吸道細胞轉變成類似癌症幹細胞的狀態。另外,空氣汙染物會刺激巨噬細胞聚集到呼吸道,釋放特定細胞激素、引起發炎反應,也會使突變的呼吸道細胞增生。這些反應最終就可能促成癌症的發生。如何防範空汙對人體的影響「在汙染的環境中,要怎麼保護自己和他人?」空氣汙染是全民的議題,在政府端,可以鼓勵民眾使用電動車、避免使用柴油車輛、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等;在民眾端,只要從身邊著手,便可以大幅減低空汙對人體的影響哦!那要怎麼做呢?・室外防護配戴口罩是最簡單且最有效率防範汙染物進入呼吸道的方式,但根據不同需求,需要配戴不同類型的口罩。不是所有場合都應該配戴醫療口罩,一般醫用口罩主要是防飛沫傳染病,對PM2.5的防堵效果約只有30-70%。那要如何選用口罩呢?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建議[9],當民眾在道路上騎乘機車或腳踏車時,建議佩戴「附加活性碳拋棄式防塵口罩」(符合CNS14756);當戶外PM2.5濃度偏高時,建議佩戴「防霾(PM2.5)口罩」(符合CNS15980)。而一般醫用口罩適用於醫療院所,N95口罩則適用於傳染病流行期。此外,民眾也可配戴「穿戴式空氣品質監測器」隨時監測周遭環境的空氣品質,或使用手機與智慧穿戴裝置的空氣品質監測app。若偵測到空氣品質不佳,可即時配戴適當的口罩、並避免戶外活動,以防止空汙對健康的危害。・室內防護民眾通常只注意到室外的空氣汙染,但事實上,人體所受到空汙的影響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室內,諸如烹飪所產生的油煙、拜拜的焚香、室內的芳香劑及清潔劑、新裝潢的油漆等。這些東西離我們最近,卻也最容易被我們忽略。那要如何防護呢?最簡單的做法就是開空調、空氣清淨機等,維持居家空氣的流通及潔淨。並確保在烹飪時,開啟抽油煙機,正確用法是:開火前3分鐘到關火後10分鐘,切記不可做完菜立刻關閉抽油煙機,因為油煙中的PM2.5含量很高,料理完最好等個5-10分鐘再關閉。另外,烹飪時也可配戴防油煙的口罩,阻擋油煙的吸入。結語肺癌在世界及台灣的十大癌症中,發生率第二、死亡率第一,且近年來發生率有持續上升的趨勢。若想遠離肺癌,除了要預防菸、致癌物質的暴露外,防止空氣汙染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台灣即將進入空汙嚴重的季節(秋冬),民眾要注意外出時避開空汙高峰、配戴適當口罩;室內在生活起居空間善用空氣清淨機與循環空調、抽油煙機等。自己的健康自己守護,杜絕疾病纏身!參考資料:[1] 世界衛生組織 (2022.10.31)[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1). WHO global air quality guidelines: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and PM10), ozone, nitrogen dioxide, sulfur dioxide and carbon monoxide: executive summary.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SBN: 9789240034228[3] IQAir. (2021). World Air Quality Report: Region and City PM2.5 Ranking.[4] 行政院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 (2022.10.31)[5] Cheng ES, Weber M, Steinberg J, Yu XQ. Lung cancer risk in never-smokers: An overview of environmental and genetic factors. Chin J Cancer Res. 2021;33(5):548-562. doi:10.21147/j.issn.1000-9604.2021.05.02[6] Ko YC, Lee CH, Chen MJ, et al. Risk factors for primary lung cancer among non-smoking women in Taiwan. Int J Epidemiol. 1997;26(1):24-31. doi:10.1093/ije/26.1.24[7] Malhotra J, Malvezzi M, Negri E, La Vecchia C, Boffetta P. Risk factors for lung cancer worldwide. Eur Respir J. 2016;48(3):889-902. doi:10.1183/13993003.00359-2016[8] Swanton C, et al.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an Actionable Inflammatory Axis for Air Pollution Indu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owards Molecular Cancer Prevention. ESMO Congress 2022, LBA 1[9]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面對空污,民眾該如何選配適合的口罩? (2022.11.01)【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李佳穎醫師】秋冬慎防空污致癌!談肺癌與空氣品質關聯】
-
2022-11-09 焦點.生死議題
「一路好走是很棒的祝福!」手不能動的她用「眼控」一字字完成預立醫療
編按:疾病是一種失去,但也創造生命與愛的契機。小青女士罹患肌萎縮性脊隨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人),她與家人一同完成預立醫療決定,即使疾病令她的身體已無法自由移動,生活完全依賴他人,仍堅持以眼控滑鼠打字,一字一句寫下她的心情。2019年2月,我41歲,迎來人生最大的震撼—漸凍症。就是跟霍金一樣的那個漸凍症,全身逐漸癱瘓但意識清楚,最後不能說話、不能吃東西、呼吸衰竭而死亡的罕見疾病,俗稱漸凍人。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世界各國統計平均存活時間都在3-5年之間,在照顧品質良好的狀況下,存活時間可以延長到十年以上……,這些網路上可以查到的訊息提醒我沒有太多好手好腳時間了。我花了兩三個月的時間在心裡把這件事消化一遍,才接受這真的發生在我身上,有一種「橫豎都是死,那更要把剩下的日子過得加倍幸福快樂」的決心。我在心裡把生命未完成的清單列出來,發現我沒什麼錢,所以不用擔心怎麼安排,省了一件事;我一向目光短淺,沒有什麼夢想,當然也就沒有未完成的問題,又省了一件事;想來想去我的清單裡最困難也最重要的是「人」。從小到大我都靠著樂觀幽默、善良、活潑風趣的個性在江湖上走跳,漸凍症是老天爺知道我的才華故意給我的功課,提前告訴我我的生命正逐漸衰弱、慢慢死去,讓我來得及和我最在意的人們好好道別並留下美好的回憶。我是醫療相關工作人員,工作的關係我有幸有很多機會陪伴病人和家屬走過治療的辛苦歷程,也包含走到生命最後一段路。對我來說死亡並不可怕,每個人都會有那一天,活著時候的感受才是更值得花心思的課題。我不在意能活多久,我要的是活得舒服、開心、有尊嚴,我害怕苟活更甚死亡。心裡有了明確的想法還不夠,我需要得到家人的認同,才能在最後告別的時刻讓每個人都沒有遺憾地覺得「這樣走了也好」。2020年9月,我接到高醫罕病個管師的通知,病人自主研究中心與罕見疾病基金會合作,補助全台罕病家庭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提供病友本人和2位親屬免費諮商。我很快地約了我老公、我姊姊和我兩個弟弟一起到高醫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接受諮商。諮商的環境就像家裡的客廳一樣舒適輕鬆,家醫科吳建誼醫師透過投影片,有系統地跟我們介紹病主法與預立醫療的意義與實質的內涵。那些內容其實我都懂,也很符合我不想苟活的觀點,但當我知道自己很快要面臨這些抉擇時,我無法平心靜氣地和家人詳細陳述細節。透過諮商,我和家人一起把這個「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議題完整想一遍,總算有機會好好地聊聊彼此對生命的想法。那次諮商後,我們五個人都簽署了「預立醫療決定」,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是我可以確定最重要的親人都了解我的心意,也一定會支持我的決定。漸凍症確診三年多,我和家人間慢慢有一個具體的共識,如果不能講話或是過得不開心了,就不要繼續延長無意義的生命。不怕死並不是想死,不能好好活的時候,一路好走其實是很棒的祝福。我希望我的兩個孩子長大以後回想媽媽最後這幾年的日子,可以會心一笑,心裡沒有遺憾,會記得他們的媽媽這一輩子過得很充實很開心,就算早早就離開也很精彩繽紛。而不是「媽媽最後那幾年躺在床上,什麼都做不了,好可憐,我們看她那樣也很心疼」之類的回憶。病主法通過也有一段時間了,即便像我這樣罹患存活時間有限的罕病的醫療人員,對於進行諮商這件事,仍然有種「事情還不到緊要關頭」的拖延心態,我很幸運在那時候有機會接受諮商。感謝病人自主研究中心、罕見疾病基金會與高醫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團隊的協助,讓我們及早在心裡面埋下病主觀念的種子,隨著時間的前進,在我們心中逐漸萌芽成一個明確篤定的信念──一路好走其實是很棒的祝福。何謂病人自主權利法?病人自主權利法是亞洲第一部維護病人善終自主權的專法,於108年1月6日開始實施,民眾可經由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並註記在健保卡,事先要求符合末期病人等五大狀況時,是否要撤除維生醫療或管灌餵食,或委由醫療委任代理人決定。預立醫療諮商要收費嗎?‧預立醫療諮商(ACP):民眾可至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機構,進行預立醫療諮商,諮商參與者除本人,還須至少一名二等親內親屬陪同,若有指定醫療委任代理人也須找來一同接受諮商,經意願人同意的親屬也可參加。依據病主法,醫療委任代理人可以是家屬出任,但不能是意願人的受遺贈人、意願人遺體或器官指定受贈人、其他因意願人死亡而獲得利益的人,但意願人的繼承人除外。‧諮商要收費嗎?衛福部醫事司表示,諮商費用以小時為計算單位,每小時上限不超過3500元,並鼓勵全家一同前往。根據過去試辦計畫的經驗,每組諮商時間約在60分鐘至90分鐘,但若民眾提前做好功課、想清楚,到現場僅簽署,就能省下較多費用,衛福部也鼓勵醫療院所不要向諮商時間極短的民眾收費。須符合5臨床條件才可簽署「預立醫療決定」‧預立醫療決定(AD):根據病主法,20歲以上且具完全行為能力,就能預立醫療決定,簽署後可隨時以書面撤回或變更。預立醫療決定的內容是考量未來面對生命末期、不可逆轉昏迷、永久植物人、失智程度極嚴重無法自理、或符合其他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的重症時,要接受或拒絕維持生命治療或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適用五大特定臨床條件:1.末期病人2.處於不可逆轉的昏迷狀況3.永久植物人狀態4.極重度失智5.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疾病,包括多發性系統萎縮症、囊狀纖維化症、亨丁頓氏舞蹈症、脊髓小腦退化性動作協調障礙、脊髓性肌肉萎縮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裘馨氏肌肉失養症、肢帶型肌失養症、Nemaline線狀肌肉病變、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及遺傳性表皮分解性水泡症等。
-
2022-11-07 失智.名人專家
中醫如何對付失智症幻覺?「這些跡象」出現時要特別小心
幻覺是個案感覺到不存在的感官刺激。失智個案常見視覺和聽覺的幻想,但嗅覺與觸覺的幻想也可能出現。個案可能會跟家人描述她看到不存在的人或物,例如看到小孩子跑到家中玩,或是跟家人說有貓狗跑進家中,要家人處理等等;有些個案會跟空氣中不存在的人對話,或是表現出在傾聽某人講話的樣子。有些個案也會聞到或感覺到特殊的氣味,或是不尋常的感官經驗。中醫照護評估中醫師在面對有幻覺的失智個案時,首先會確認幻覺出現的頻率與持續時間,以及幻覺對個案的真實程度,有時候個案會自己明瞭影像或聲音是不存在的幻覺,而可以跟他共存而不干擾到生活。但若是幻覺引起個案強烈的情緒反應,甚至命令個案做出傷害自己或家人的舉動,就需要積極的醫療介入處理。中醫師也會協助家屬找出可能產生幻覺的時間與空間關係,許多患者會在傍晚時分出現幻覺,有的人則是在疲倦時,或是喝了酒或服用助眠藥物後出現。中醫藥物治療針對失智個案的幻覺的中藥治療,以抑肝散和導痰湯的臨床研究較為豐富。導痰湯是由理氣化痰的二陳湯再加上天南星、枳實等行氣開鬱的藥物組成,具有一定的鎮靜與減少幻覺困擾的效果。臨床研究發現導痰湯配合精神神經安定劑 Risperidone (商品名理思必妥)可以減少精神症狀與易受激怒的情形。抑肝散對於失智患者精神症狀的介紹請參考:抑肝散減輕失智症的精神症狀與行為異常症狀抑肝散 - 逍遙散不夠力?快來試試看中醫非藥物治療視幻覺主要影響的區域是負責視覺的枕葉與整合資訊的頂葉,中醫師會針對大腦後側與後上側的穴位刺激,包含承靈穴、後頂穴、玉枕穴、強間穴等等。聽幻覺則主要與顳葉的聽力辨認和頂葉的統合知覺相關,若患者有明顯的聽幻覺困擾,中醫師會刺激浮白穴、天衝穴、承靈穴等等,以減少聽幻覺的困擾。中醫日常照護建議對於失智個案的幻覺,照顧者可以首先確認幻覺對於個案是否會帶來立即的害處。大部分的失智幻覺相對比較良性的,個案並不會因為那些幻覺而感到恐慌、焦慮、或是驚慌失措。失智幻覺常常是相對溫馨的畫面,或是聽到過去親友的聲音,只要單純的傾聽並且陪伴個案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幻覺會命令個案去做危險的事情,或是批評、指責個案的行為,甚至讓個案覺得非常的恐懼、擔心、或者是自責。這個時候可能就需要積極的醫療處理,以減少幻覺對個案的影響。有時候幻覺是來自於對物品的錯認,例如會把晾曬起來的衣服誤認為是親人回來了,或者是把家庭附近的噪音、廣播節目的聲音誤認為是其他人在講話。因此,建立相對簡單、沒有太複雜裝飾與擺設的環境,對於減少個人的幻覺有一定程度的幫助。盡量不要在個案吃飯或者是做事情的時候同時看電視或聽廣播,大腦同時應付不同的任務有可能會誘使幻覺出現。另外有些人會習慣在睡前聽音樂幫助入睡,也盡可能避免有人聲或是有人在講話的音樂類型。參考文獻Liu JL, Ma L, Wang Y.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ffect of modified Daotan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small dose risperidone in treating chronic schizophrenia]. Zhongguo Zhong Xi Yi Jie He Za Zhi. 2007 Mar;27(3):208-10. Chinese. PMID: 17432677.Miyaoka T, et al., Yi-gan san for treatment of charles bonnet syndrome (visual hallucination due to vision loss): an open-label study. Clin Neuropharmacol. 2011 Jan-Feb;34(1):24-7. doi: 10.1097/WNF.0b013e318206785a. PMID: 21164340.※本文由林舜穀中醫師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2-10-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維生素D竟是對抗新冠病毒的神奇療方!何美鄉:維持免疫力正常運作,我們缺的不只是D!
西班牙巴塞隆納有一家醫院(Hospital del Mar)把新冠病人分成實驗組(447 人)與對照組(391 人),所有病患除了接受當時醫療體系可以提供的最適當療法之外,實驗組還多添加了一個口服療方【註】。之後,院方持續追蹤病人的身體狀況30 天,結果顯示(單變項分析),對照組有20.9% 需要住進加護病房,實驗組只有4.5%,死亡率則是15.9% 與4.7% 之別。以多變項分析來看,在年齡、性別、入院時血液中的維生素D、其他疾病等變因受到控制之下,醫生發現,實驗組需要進加護病房的風險減了87%,風險是對照組的0.13;死亡率減了70%,死亡的風險是對照組的0.30。這是什麼神奇的療方?效果豈不是比瑞德西韋所公布的臨床試驗的結果更好嗎?我們看瑞德西韋最終的臨床實驗效果是:治療組在第29 天的死亡率為11.4%,相對於對照組15.2%,只減低了3.8%。這並不是藥物治療的實驗,此研究實驗組的受試者,只不過是被醫生多添加了維生素D的攝取而已。這些人是經過篩選後,剔除了平時有常規攝取維生素D補劑的人。所以醫生所做的事,不過就是幫這些明顯缺乏維生素D的人補上而已。但維生素D並不是多吃多好,本來就缺乏的人,補上了當然會更好,不缺的自然也就不用補。至於這個實驗如何控制維生素D的劑量呢?以口服的維生素D3 來說,入院第一天醫生就會給532ug,之後在第3、7、15、30 天給266ug,算是短期內高劑量的補給。維生素D如此重要,為何至今仍未列入治療新冠病人的指引?甚至確診病人入院時,都沒有將檢測血液中維生素D的濃度列入常規檢驗項目,以做為治療指引?為什麼?因為醫生們有潔癖,要百分百無誤才能列入醫囑。況且醫師不知道要如何訂定給予營養素的指引。比起藥物臨床試驗的嚴謹度,至今維生素D是沒有足夠嚴格的實驗資料可以引用。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在營養師的建議下,補一補原來就缺乏的營養素,不是應該的嗎?況且可能很有幫助。以台灣人普遍缺乏維生素D的情形來看,約30%國人血液中的維生素D少於30ng/mL(建議的正常值)。若要減低癌症或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有些學者認為維生素D的濃度最好介於50-70 ng/mL,甚至更高可能會更好。在如此缺乏的情況下,由營養師建議補充,是不是可以對我們的健康帶來長遠且正面的影響呢?或者更進一步,把血清營養素檢驗,列為健保給付的常規體檢項目。缺乏者可取得營養師諮詢,如此更具預防功能。維生素D 與你的長期健康息息相關我們對於因為新冠病毒感染而重症、死亡的人,總是會尋找各種理由加以解釋。但從流行病學的角度,找到可被改變的因子、降低國人新冠重症率與致死率,才是重要目標。新冠疫情固然趨緩,但病毒會持續存在。對大部分的人而言,因為接種過疫苗,或因重複感染而有足夠的免疫力,就算感染新冠病毒,最多就是出現嚴重的上呼吸道症狀。但你有沒有想過,那些無症狀的人與嚴重症狀的人,差異在哪裡?兒童感染都是以無症狀、輕症居多,為什麼?是否重症者與孩童的差別,在於體內尚未老化的免疫力?再想一想,我們總是要先讓免疫力能夠維持正常運作,才有機會讓它不老化或延遲老化。而包括維生素D在內的多種維生素,正是維持免疫力正常運作的重要因子。有什麼理由不正視我們缺乏維生素的事實呢?況且從全國健康營養調查報告來看,我們缺的不只是維生素D!此時,我們必須更徹底地檢討我們的生活模式,尤其是飲食習慣。或許整個社會對於健康生活模式的執行,並不是一個很友善的環境,比如說高纖、低升醣指數的健康食物,需要花時間尋覓,常常一時找不到只好隨便吃。而可口的高糖、高熱量又不健康的食物,卻是滿街都在誘惑你。我們的下一代生來就處在這樣不健康的生活模式中,未來只會更難翻身。而且不要懷疑,所有慢性病的發病年齡都在年輕化,原因正與我們逐漸惡化的生活模式息息相關。在許多營養調查的報告中,其實各年齡層皆呈現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足,為什麼我們只專注於兒童?因為這件事攸關我們大人沒有努力維護「兒童健康權」,他們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就被賦予不健康的生活模式。當然,父母無辜,他們在非故意的狀況下讓小孩吃得營養不足;但公共衛生學界看見了,卻沒有作為,這就非常違反專業良知了。新冠疫情不會是最後一個全球大流行。整體健康環境似乎趨向緩慢沉淪,對人類健康的負面影響就像是溫水煮青蛙,只會一代一代逐漸惡化。在疫情蔓延的過程,我們經歷了親人離世、醫護人員損傷等慘痛經驗,也讓我們因此看見新冠重症的風險共病。而這些其實很多都可以透過行為、生活模式的調整,就能預防或延緩發病。隨著疫情就要結束,我們是否可以用一種更前瞻性、永續性的思維,重建已經被我們破壞的一切?(本文選自商周出版、何美鄉著《從一個沒有名字的病開始》)【註】參考資料:4. Nogues X, et al. Calcifediol treatment and COVID-19-related outcomes.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21 Jun 7:dgab405.
-
2022-10-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打了疫苗,卻沒有產生足夠抗體?何美鄉分析提升疫苗反應的6個祕訣
光有知識是不夠的,還要懂得運用;光有意願是不夠的,還要有所行動。—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打了疫苗,卻沒有產生足夠的抗體?這樣的情況可能發生嗎?答案是,有的。疫苗再好,還是會有少數接種者對疫苗反應不良,而導致所謂的「初級疫苗失敗」(primary vaccine failure)。意思就是接種了疫苗,卻沒產生足夠具保護性的抗體。在現代疫苗學的發展歷史上,B 型肝炎疫苗問世之際,此類「原發性疫苗失敗」的案例,特別引人注意。約5%的B 肝疫苗接種者,體內沒有產生抗體。這種無反應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具有遺傳易感性(因特定環境條件、生活習慣影響,促發某種遺傳性健康問題)。不過更傳統的疫苗,如流感疫苗,向來都有年長者或慢性病患者對疫苗反應不佳的現象。年齡與疫苗反應的關係一直都是存在的,如在嬰兒期,也會因為免疫系統還未成熟,導致小於六個月的嬰兒對麻疹疫苗反應普遍不足的困境。在成年人族群,導致疫苗反應不佳的原因,是疫苗研究者長期以來非常感興趣的議題。至於老年人,特別容易受到缺乏運動的影響,因為缺乏運動的特徵與自然衰老的結果似乎是重疊的,如罹患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肌少症和認知障礙等傾向。不僅如此,免疫功能也與年齡息息相關。免疫功能的喪失或免疫老化,是指人體中最基本的免疫資源逐漸退化或耗盡,而免疫老化與上述常見的老人疾病相關。免疫老化主要是受低度慢性發炎所驅動,而適度的身體活動,已證明有可能透過調節全身低度發炎來增強免疫系統,且可以降低與年紀相關的併發疾病的風險。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我們總是要試著找到可改變的風險因子,介入並改善人類的健康狀態。要怎麼做,才能讓疫苗反應更好?效力更強?或許,我們已經找到了某些可介入的因子了。身體動一動,疫苗反應好我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這時候若加上本章開頭歌德的那句名言,就再恰當不過了。我們不僅要學習知識,還要加以運用、採取行動;知識對腦袋有好處,運動則會為身體帶來多面向的裨益。眾人耳熟能詳的俗諺,或許要添上一筆:「活到老,學到老,動到老。」有個非常有趣的臨床實驗【1】這麼告訴我們。針對若干不同性別的受試者,科學家要他們在接種疫苗前六小時,針對接種的那隻非慣用手臂,進行三角肌、肱二頭肌的重量訓練。結果發現,經過重量訓練後,女性對疫苗的抗體反應有所增加,而男性的細胞免疫增強的干擾素-γ反應(細胞在病毒感染後所分泌的觸發免疫系統作用的特異性醣蛋白)也更加提升。無獨有偶,另一項研究【2】,對象為年齡約70 歲且長期不運動的長者,他們對於每年季節性流感疫苗反應都有不佳的紀錄。科學家將老人們隨機分組,A 組給予10 個月中等強度的有氧訓練;B 組則只有接受柔軟度與平衡訓練。10 個月後,A、B 兩組分別接種了季節性流感疫苗, 兩相比較之下,接受心肺運動訓練的A 組受試者,有較高的流感病毒抗體反應。此外,新加坡的一個研究【3】,針對華人社區中接種流感疫苗的56 名年長婦女,給予運動手環,用以監測每日身體的活動程度。結果發現,行走更多的人,她們平常那些抗衡發炎的指標(如IP-10 和Eotaxin)會較低,且與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吞噬作用* 相關的基因表現是上調的。在接種疫苗後,施打部位周邊血液中的單核細胞和漿母細胞的擴增更大。研究發現,單核細胞反應和接種H1N1後的抗體效價之間存有正相關;在行走較多的年長婦女身上,發現18 個月後的第二次疫苗接種,顯示出更高的B 型流感抗體誘導。要知道,B 型流感疫苗普遍抗體反應都比較差。我們可以下一個結論:與活動較少的年長女性相比,身體活躍程度較高的年長婦女,在接種疫苗後的免疫反應較佳。而且我們相信對男性也會有類似的正面效果。以下是另一個有趣的實例。【備註】* 單核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中的一種白細胞,也是血液中最大的血細胞。單核細胞產生於骨髓,在血管內為單核細胞,血管外就變成巨噬細胞,能吞噬、清除受傷和衰老的細胞及其碎片。一項針對65 歲以上的長者所進行的疫苗反應研究【4】,顯示有長期運動習慣的長者,對流感疫苗有明顯較佳的抗體反應。而且,只要有運動,不論劇烈或和緩,都可以讓接種流感疫苗後的抗體效價達到保護性的標準(≥ 40)(如下圖)。 上圖分別代表不運動的老年人、有緩和運動的老年人、有劇烈運動的老年人,對於B 型流感病毒、A 型流感H3N2、A 型流感H1N1 等疫苗的抗體效價反應。可以看到,沒有運動的老年人抗體效價始終不如有運動的老年人(不分劇烈緩和);劇烈運動與緩和運動的差異不是很大,顯示只要有運動就能幫助身體產生抗體雖然年長者對流感疫苗反應不良,一直是疫苗產業界亟欲改善的問題。但從科學實據來看,其實只要稍微改變個人行動,也可以替自己增加疫苗反應強度。不僅老人可以受惠於運動後疫苗抗體增加,運動對中壯年人同樣有用。另一篇文獻薈萃的分析,發現定期運動對多種疫苗的接種者,都有增加抗體的效果,同時減低了31%社區感染疾病的發生率,以及37%感染後死亡的機率【5】。從研究報告亦可以知道,即便是在接種疫苗前只進行單次相對劇烈運動,也被認為是增加對疫苗接種產生的免疫反應的有效策略【6】。年紀是疫苗反應的剋星,但有解套方法人類對流感疫苗的臨床經驗,已有約80 年的歷史。年長者對流感疫苗的抗體免疫反應普遍不如年輕人。而流感疫苗的抗體效價,是可直接推算保護力的。也就是說,疫苗對於年長者的保護力較低。但年長體弱,真的是一個不能改變的事實嗎?除上述運動外,還有其他辦法嗎?於1999 年5 月至11 月進行的一項隨機、雙盲、實驗/安慰劑對照的研究【7】,將19 名年齡65 歲或以上,且BMI 指數≤ 25 的受試者,隨機分成兩組,A 組10 人給予營養補充劑†,九名給予安慰劑。九個月後,兩組人接種了流感疫苗,研究發現,有給營養補充劑的A 組,對流感疫苗的反應很明顯比安慰劑組好。研究證明,年長者維持充足的人體必需營養素,就可以獲得較高的抗體效價。這項證據告訴我們,確保老人家營養不失調的重要性,尤其長輩可能食量不大,那就更需要注意食物中的營養素是足夠的,必要時還是可以外加補給。這也是提高抗體效價的一大重要策略。【備註】† 補充劑含有30% 至160% 的美國建議每日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量,抗氧化劑水平提高,每天兩次250 kcal 能量,持續七個月。每100 毫升補充劑包括100 大卡、3.5 克蛋白質、4.5克脂肪、11.4 克碳水化合物、1.8 克纖維、32 毫克鈉、220 毫克鉀、16 毫克氯、160 毫克鈣、160 毫克磷、40 毫克鎂、3.6 毫克鐵、7.2 毫克鋅、1.2 毫克銅、1.6 毫克錳、0.3 毫克氟、16 微克鉬、34 微克硒、14 微克鉻、60 微克碘、96 微克維生素A、1.2 毫克類胡蘿蔔素、100 毫克維生素C、5.2 微克維生素D、28 毫克-α-TE 維生素E、32 微克維生素K、0.75 毫克維生素B1、0.75 毫克維生素B2、5.6 毫克NE 菸酸、1.8 毫克泛酸、1 毫克維生素B6、192 微克葉酸、2.1 微克維生素B12、28 微克生物素、1.2 毫克輔酶Q10 和7.6 毫克黃酮類化合物。睡得好,疫苗反應好一個鼓勵大眾接種疫苗的電視公益廣告,我們的國民阿嬤陳淑芳說:「打疫苗前要吃飽、睡飽⋯⋯」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背後確實有科學根據。不過只有打疫苗前要睡飽嗎?看看以下的資料,打疫苗後的睡眠可能更重要。科學家針對一群沒有感染過A型肝炎的受試者,研究施打疫苗初始免疫反應是否因睡眠受到剝奪而影響【8】。在接種A型肝炎疫苗後,某些人被要求36 小時內不能睡覺,一個月後他們的抗體反應,比起可正常睡眠的人低了約一半。與睡眠剝奪相比,接種疫苗後的睡眠,使得對於抗原具特異性的Th 細胞數目增加了一倍,並增加了該群人中產生Th1 刺激激素細胞的比例。同時,睡眠也顯著增加了具抗原特異性的IgG1。抗體反應與正常睡眠呈正相關,也與接種疫苗後夜晚和白天的免疫刺激激素釋放相關,且正常睡眠的人有較低的壓力荷爾蒙。同樣的研究也顯示睡眠不足會影響疫苗的細胞免疫反應。一年後測試,這兩組人當中,受到睡眠剝奪的人細胞免疫力仍然較低,顯示充裕的睡眠有助於促進免疫記憶【9】。睡得多與睡得少,對於免疫反應有著不小的影響。也不能忽視睡眠品質的重要性。科學家透過記錄並客觀測量成人施打疫苗前三晚和後三晚的平均睡眠品質與時數,結果發現較短的睡眠時間會降低對B 型肝炎疫苗的反應,還對各種細胞免疫造成了長久的缺陷。回到新冠疫苗,針對希臘醫護人員所做的一篇研究指出,受試者在接種輝瑞新冠疫苗後的睡眠品質,與疫苗反應抗體高低確實是有關係的【10】:抗體效價與年齡、不好的睡眠質量和失眠成反比。自古以來,睡眠一直被視為身體健康的象徵。現在透過研究更證實,睡眠攸關人體抗疫武器(疫苗反應)的強度與有效性。同時佐證了「睡得好,人不老」的先人智慧。壓力小,疫苗反應好心理壓力是當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研究顯示,短期壓力會增強免疫系統,但慢性長期壓力最終會透過對免疫系統的影響,進而導致疾病的出現。比如透過提高抑制性T 細胞的活性,從而抑制免疫系統,接著就會增加病毒感染的風險等【11】。在一項研究中,科學家讓醫學生接種B 型肝炎疫苗標準系列(三劑疫苗在六個月施打完畢),每次都是安排在為期三天考試的第三天接種【12】。施打第一劑後,25%的學生體內已經產生B 型肝炎的抗體,他們算是較早反應的人。有趣的是,這25%的較早反應者,他們自述壓力和焦慮感都比疫苗反應較遲緩的人低。換句話說,75%需要接種第二劑或第三劑之後才會有反應的學生,他們的壓力與焦慮是較高的。一項文獻回顧與薈萃分析的文章,也下了結論:心理壓力可能會降低對流感疫苗的抗體反應【11】。這表示已有多項研究佐證壓力與疫苗反應的關係。另一個疫苗反應與心理壓力相關的研究【13】,是以B 型肝炎疫苗接種者為對象。參與者在第一次注射B 型肝炎疫苗後兩個月和六個月,完成了兩次關於日常生活的困境、精神或神經相關的主訴、應對方式和孤獨感等的問卷調查。第一次接種疫苗後七個月的抗體反應高低,與接種第一劑疫苗後第二個月的壓力指數評分成負相關,短期如學術考試的壓力,和長期壓力如經年累月照顧體弱家人,都會削弱疫苗效力與免疫反應。從這些研究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適當放鬆心情,或是避免在高壓的時候施打疫苗,皆有助於增加疫苗的效力。體重和性別影響疫苗反應?如果你的體重過重,打了疫苗後發現還是感染了新冠病毒,或許不是代表你非天選之人,而是你的「體重」背叛了你。科學家發現,施打流感疫苗後,肥胖的人儘管血清學反應良好,然而接種疫苗後12 個月,肥胖者的流感抗體濃度下降的速度較快。而肥胖者的CD8+T 細胞活化降低,功能蛋白表達降低,顯示細胞免疫不足12。不僅如此,研究還發現,肥胖者罹患流感或類流感的可能性,是正常體重者的兩倍。接下來,是性別這個因素。討論性別差異,可能比討論年齡差異更傷感情【14】。研究指出,女性對流感疫苗的反應確實在某個階段較男性具優勢,通常是在育齡(18 到49 歲)的成年女性最為明顯。或許該研究反映了女性獨特的妊娠狀態,但這同時也是嚴重疾病的危險因素。流感病毒感染在小動物模型的研究,顯示發炎免疫反應在性別之間所存在的差異,可能影響感染的結果。研究發現,女性比男性產生更高的促發炎細胞因子的反應,同時也是發病率和死亡率更高的原因。所以,所有育齡婦女,如果沒有特殊醫療相關原因,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比較好的選擇。從不同條件的人對於不同病毒的疫苗反應,科學家們已經有了非常多的研究,雖然不是新冠疫苗的研究,但免疫反應絕對有其參考價值。接種疫苗的免疫反應,可以說是監測免疫力的一個好的工具指標。而事實上,擁有固定的運動習慣、維持健康體態、攝取均衡營養、有足夠且品質良好的睡眠,及適當的紓壓管道,不也都是健康人生應該具備的元素?以上知識都要付諸行動才有用。你被說服了沒?要行動了嗎?【參考資料】1. Edwards. Et al., Eccentric exercise as an adjuvant to influenza vaccination inhumans. Brain Behav. Immun. 2007, 21, 209-217.2. Woods, et al. Cardiovascular exercise training extends influenza vaccine seroprotection in sedentary older adults: the immune function intervention trial. J Am Geriatr Soc. 2009;57:2183-91.3. Wong, et al. Hallmarks of improved immunological responses in the vaccination of more physically active elderly females. Exerc. Immunol. Rev. 2019, 25, 20-33.4. de Araújo et al., Elderly men with moderate and intense training lifestyle present sustained higher antibody responses to influenza vaccine. AGE (2015) 37: 105.5. Chastin, et al., Effects of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on the Immune System, Vaccination and Risk of Community-Acquired Infectious Disease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ports Med. 2021, 51, 1673-1686.6. Pascoe, et al.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on vaccination responses: A review of chronic and acute exercise interventions in humans. Brain Behav. Immun. 2014, 39, 33–41.7. Wouters-Wesseling et al., Effect of a complete nutritional supplement on antibody response to influenza vaccine in elderly people. 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2002 Sep;57(9):M563-6.8. Lange. et al., Sleep enhances the human antibody response to hepatitis A vaccination. Psychosom Med. 2003 Sep-Oct;65(5):831-5.9. Lange. et. al. Sleep after vaccination boosts immunological memory. J Immunol. 2011 Jul 1;187(1):283-90.10. Athanasiou. et al., 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 and quality with immunological response after vaccination against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 infection. J Sleep Res. 2022 Jun 7:e13656.11. Salleh MR. Life event, stress and illness. Malays J Med Sci. 2008 Oct;15(4):9-18.12. Pedersen, et al.,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antibody response to influenza vaccination: A meta-analysis. Brain. Behav. Immun. 2009, 23, 427-433.13. Sheridan. et al., Obesity is associated with impaired immune response to influenza vaccination in humans. Int J Obes (Lond). 2012 Aug;36(8):1072-7.14. Klein et al., Mechanisms of sex disparities in influenza pathogenesis. J Leukoc Biol. 2012 Jul;92(1):67-73.(本文選自商周出版、何美鄉著《從一個沒有名字的病開始》)
-
2022-10-13 醫療.感染科
流感病毒這2型最可怕,4大族群易併發重症!藥師解析為什麼每年都要打流感疫苗
每年10月到隔年3月是台灣流感好發的季節,每到10月左右各醫療院所便肩負起流感疫苗施打的重責大任,以預防秋冬季的流感疫情。自COVID-19疫情爆發與推行外出配戴口罩政策以來,流感重症發生率有極大幅度的下降。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過去在流感好發季節(10月至隔年3月)約有600至1,000不等的流感併發重症案例,但2020及2021年卻分別只有1位及2位的流感併發重症通報案例!除了配戴口罩與酒精消毒等防疫意識抬頭外,COVID-19疫苗提升民眾對預防接種的防疫觀念,間接增加流感疫苗接種意願,減少感染後併發重症的比例。流感病毒有A、B、C、D四種類型,其中A型與B型流感病毒具有人傳人的特性與較強的致病力,能夠造成季節性大流行。A型流感病毒表面的18種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及11種神經胺酸酶(neuraminidase)能夠組合出多達130種以上的亞型,B型流感則可以進一步區分成兩個種系:山形株(Yamagata)及維多利亞株(Victoria)。近年來台灣核准的流感疫苗多為四價流感疫苗,雖然四價疫苗中已含有四種不同流感病毒株,面對容易出現抗原漂變(antigenic drift)及抗原移變(antigenic shift)的流感病毒,新的亞型仍可能造成大流行。病毒表面抗原觸發人體產生特定抗體或免疫反應稱為抗原特性(antigenic properties),當兩種流感病毒的抗原特性不同時,前一次感染或疫苗接種所產生的抗體不一定能夠識別另一種流感病毒。每年2月WHO專家小組會審查南半球數據並預測當年度北半球可能流行的病毒株,而藥廠則根據WHO預測的病毒株來製造疫苗。由於接種的流感疫苗所含的病毒株可能不完全相同,因此建議每年都要重新接種流感疫苗。即使在疫苗病毒株不變的情況下,接種4~6個月後保護效果即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超過1年,因此仍建議每年接種一次流感疫苗。身為民眾健康的守門員,藥師應告知民眾流感疫苗的正確觀念,尤其針對老年人、嬰幼兒、孕婦及慢性疾病患者等流感併發重症的高危險族群,更應該積極推廣流感疫苗對疾病預防的重要性。【參考資料】1. Petrie, Joshua G et al. “Persistence of Antibodies to Influenza Hemagglutinin and Neuraminidase Following One or Two Years of Influenza Vaccination.”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vol. 212,12 (2015): 1914-22. doi:10.1093/infdis/jiv3132. https://www.cdc.gov/flu/professionals/acip/immunogenicity.htm(本文節錄自《藥師週刊》2280期、藥師張中維授權刊載。>>原文連結)
-
2022-10-11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能動而懶得動?想動而不能動?吞顆藥達運動效果不是不可能,僅適用一情況
「要活就要動」,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適當且規律的運動好處很多,在此不一一贅述,其中當然包括:促進骨骼和肌肉健康這兩項。現代人「能動而懶得動」或是生病衰老的人「想動而不能動」都會導致身體因為長期缺乏運動,而造成骨骼和肌肉的退化,最終產生疾病(肌肉萎縮或骨質疏鬆等等)。然而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2022年9月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細胞訊息傳遞研究所的中島智樹教授(Hiroshi Takayanagi),發表了一種可以模仿運動效果,進而促進肌肉和骨骼生長的新藥,這顆被稱為洛卡咪唑(Locamidazole)的化合物,可以不必運動就能增加小鼠的骨骼形成、骨質密度、肌肉厚度和肌肉力量,雖然僅是在動物研究層面上,但因為太過新穎,仍然引起了媒體界廣泛的討論和關注,此研究成果也已經發表在《骨骼研究》的國際期刊上。當我們運動時,骨骼和肌肉會因為一起工作,所以能使它們維持強壯,因此,美國運動醫學學院建議每週應進3~5次的負重運動和每週2~3次的阻力運動。另外,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也呼籲民眾養成良好固定運動的習慣,以加強和維持肌肉和骨骼的健康。科學研究同時已經證明,當肌肉力量增加以後,就可以緩解骨關節炎患者的關節疼痛。但令人遺憾的是,儘管運動好處多多,現代人卻由於工作和生活兩頭忙,大多缺乏運動或是根本沒動,因此世界衛生組織也認為,缺乏運動是現代人一個嚴重且“未得到充分解決的公共衛生問題”,粗估大約有高達85%的世界人口過著久坐不動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其實,不運動除了會造成骨骼和肌肉的問題外,也與許多慢性疾病的增加密切相關,英國心臟基金會就認為全世界超過500萬例的死亡,源自於缺乏運動,這相當於九分之一的死亡人數,實不可小覷。為了測試這個嶄新的化合物 --- 洛卡咪唑(LAMZ),研究人員首先將雄性小鼠分成三組,實驗共進行14天,第一組每天餵食一次10 mg/kg的LAMZ,第二組每天兩次皮下注射6 mg/kg LAMZ (模仿不能或不適合吞藥的臥床病人),第三組則是對照組。結果顯示,口服和注射LAMZ的小鼠,均顯示出肌肉和骨骼的正向變化,與未接受LAMZ治療的小鼠相比,接受治療的小鼠具有更寬的肌肉纖維和增強的肌肉力量。當利用跑步機設備來測試小鼠耐力時,LAMZ治療的小鼠比未治療的小鼠疲勞較少,因此維持行進的距離更長。通過更進一步的研究,了解到LAMZ會先讓「PGC-1α」註1基因的表達增加,接著增加肌肉和骨細胞中線粒體(細胞內的發電廠)的數量,最後促進肌肉生長和增加成骨細胞的活性,同時抑制破骨細胞活性,因此,LAMZ 是一種很有前途的運動疾病治療藥物,包括肌肉減少症和骨質疏鬆症。雖然小鼠研究已經表明,LAMZ可以增強骨骼和肌肉,對周圍組織沒有負面影響,並且可以通過PGC-1α重振肌肉和骨骼來作為治療藥物,相當於模仿所謂的運動治療。但就像大多數在動物身上評估的藥物一樣,下一個關鍵問題是這些效果是否能在人類身上同樣出現。另外,目前在小鼠身上沒有看到有害的副作用,也並不表示在人身上,同樣就沒有副作用,因為可能在動物研究中沒有被觀察到而已。最後,筆者要再次強調,開發一種靈丹妙藥來取代運動,並妄想獲取運動所帶來的所有無數好處,本來就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雖然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病人),藥物可能會比實際運動,來得容易執行和相對安全,但是,實際去運動仍然應該是那些有能力進行身體活動人士的首要選擇,因為運動的好處遠遠超出其對肌肉和骨骼組織的影響,尤其是它對我們心理健康的貢獻。往後,這樣的新藥(像LAMZ等)將最有可能提供給運動不再安全或無法運動的人,相對於我們其他人來說,適當且持續的運動仍然是保持骨骼、肌肉和思想健康的最佳方式。【註1】PGC-1α的英文全名是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 alpha ,是一種已知維持肌肉和骨細胞強壯並增加粒腺體產生的蛋白質。它是一種已知的轉錄共啟動劑,可增加細胞粒腺體、呼吸能力、氧化磷酸化和脂肪酸 β-氧化,當人體在進行有氧運動,肌肉需要能量時,可以提供更有效途徑來產生能量。【參考文獻】1. Takehito Ono et al, Simultaneous augmentation of muscle and bone by locomomimetism through calcium-PGC-1α signaling, Bone Research (2022). DOI: 10.1038/s41413-022-00225-w
-
2022-10-07 養生.心理學解密
在生命終將結束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生活? 專家教你以書寫揭開對死亡的恐懼
在所有令人害怕的事物中,最讓人畏懼的莫過於死亡了。我們都知道自己的生命勢必有告終的一天,只是不知道自己會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死去。這種不確定感成了我們生命中不斷浮現的隱憂,使我們無法全然享受當下的平安與滿足。一想到自己會死,我們可能立刻感到驚慌失措,並且覺得生命似乎沒有什麼意義可言。有些人因此終日惶惶不安,擔心自己隨時可能會死。有些人則會以較輕微的形式表現出來。例如:擔心自己的健康、不敢冒險等等。兩者都有可能會影響、甚至破壞我們的生活品質。有人認為有許多心理健康問題,其實是源自對死亡的恐懼(Iverach et al., 2014)。我們之所以會為自己的健康感到憂慮,害怕生病、住院,就是因為擔心自己可能會死。恐慌症之所以會發作,經常是因為當事人在感覺自己的心臟跳得很厲害時,就以為是心臟病發作了,害怕自己會死掉。人們之所以會罹患各種恐懼症(例如:懼高症、怕蛇,或暈血症),都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在接觸到那些事物時,更有可能會死掉。在我們的生活中,死亡的陰影無所不在,但我們無法終日活在恐懼中,於是便會以各式各樣的安全行為保護自己,讓自己免於死亡的威脅。比方說,我們可能會拒絕從事冒險活動,也可能會追求名聲或財富,讓自己得以永垂不朽,或者努力與他人連結,希望他們能記得我們。這些都是很正常的反應。史丹福大學精神病學榮譽教授歐文.亞隆(Irvin Yalom),在他的著作《凝視太陽》(Staring at the Sun)中,將死亡說得很好:「要時時刻刻意識到死亡並不容易。那就像是試著凝視太陽一樣。過不了多久,你就無法忍受了。」他並且指出:「儘管死亡本身會毀滅我們,但死亡的概念卻會讓我們得到救贖。」就這個意義而言,我們似乎不需要把我們對死亡的焦慮,當成一種令人不快的感受,並設法加以排除。如果我們能直面死亡,或許就能為自己的生命找到新的意義與目標。在接受「人皆有死」的事實之後,我們可以決定要賦予自己的生命何種意義,並以更審慎的態度生活。同樣的道理,我們賦予死亡的意義,也可能會影響我們今日的快樂與幸福(Neimeyer, 2005)在面對死亡時,生命出現了正向的轉變我曾經針對那些在罹患乳癌之後存活下來的患者,做過一項研究。她們當中有許多人都表示:她們在面對死亡時,生命出現了正向的轉變。儘管瀕臨死亡的經驗讓她們產生了很大的恐懼,但也讓她們開始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而且創傷反應愈強烈的人,事後成長的幅度愈大,正向的轉變也愈多。但我們並不一定要如此逼近死亡,才能正視它對我們的意義。「接納與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簡稱ACT),讓我們可以藉著想像自己的葬禮,或想著那些已經辭世的偉人,來探討死亡的意義,思索在生命終將結束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生活。這樣做可能會為我們帶來心靈上的衝擊,讓我們做出轉變,其過程或許痛苦,但卻能使我們做出更好的選擇。舉例來說,你可以想像:如果你能依照自己所重視的原則過活,這樣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如果你照著自己所選擇的意義與目標來生活,你每天會做些什麼?你會為了什麼事情而努力?會捨棄什麼?你會投入什麼工作(即使你可能無法完成)?如果我們能以這種方式探討死亡,就能釐清現在我們該做什麼。既然我們終有一死,因此要根除我們心中對死亡的恐懼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而且這樣的恐懼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有時,我們會對死亡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例如:「我死了,我們這個家就垮了。」或「死亡的過程是很痛苦的。」以致於讓我們的恐懼加劇,甚至嚴重到了干擾日常生活的程度。當我們對別人談論自己對死亡的恐懼,大多數人都會試圖安慰我們,說這是很久以後的事。這類的話固然都是出自好意,但對我們並沒有什麼幫助,因為我們都知道自己總有一天會死,而且事前可能毫無徵兆。就算我們為了逃避對死亡的恐懼,試圖說服自己一時之間還不會死,但爾後當我們面對生命的無常,勢必還是會產生這樣的恐懼。我們需要全然地接納死亡的確定性(它是生命的一部份,必然會來臨)以及不確定性(它不知會以何種形式到來)。有些人認為死亡使生命有了意義。有些人則試著不去想它,認為他們只要盡量趨吉避凶,死亡就不會到來,於是便迴避任何與死亡有關的事物,不願談論死亡,也不想看見任何與死亡有關的場面。遇到那些被他們認為有危險的事物時,他們更是避之唯恐不及,而且他們對死亡愈是感到焦慮,就會把事情看得愈發危險。面對死亡的恐懼,該怎麼辦呢?這時,他們可能就會出現各式各樣的恐懼症。除非我們能夠處理自己對死亡的恐懼,否則即使我們消除了一種恐懼症,過不了多久,必然會有另外一種恐懼症出現。那麼,如果我們對死亡深懷恐懼,而且知道自己終究無法免於一死,那該怎麼辦呢?歸根究柢,如果我們希望充分體驗生活,而不致於讓我們的日常生活,因著我們對死亡的恐懼而受到恐懼,就必須設法接納死亡,將它視為生命的一部份。所謂「接納死亡」,指的並不是我們希望死去,而是不再努力對抗死亡,因為它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接納死亡並不等於放棄生活。事實正好相反。當我們接納了死亡,就得以賦予生命若干意義。反過來說,而當我們感覺生命有了意義、並努力過著有意義的生活時,我們也能夠將死亡視為生命的一部份。這將會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使我們得以依照自己的價值觀過著有意義的生活,把更多的心思花在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並且朝著自己的目標邁進。當我們因為某個親朋好友的死而感到悲傷時,也會意識到自己終將死亡的事實。我們會想:「如果那人可以像這樣說走就走,這樣的事情也可能會發生在我身上。這對我和我的人生而言有什麼意義?我現在過的生活又有什麼意義?」改變我們對死亡的看法人們會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逐漸接納死亡。以下是由 Gesser、Wong 和 Reker,三人(1988)所提出的三種方式。●趨近導向的接納(approach acceptance)—人們因為相信死後仍有生命,或者可能會進入某種形式的天堂,而得以逐漸接納自身的死亡。●逃避導向的接納(escape acceptance)—那些在生命中承受極大苦痛的人,可能會接納死亡、甚至擁抱死亡,因為他們認為死亡有可能使他們得到解脫或免於受苦。●中性的接納(neutral acceptance)—不嚮往死亡,也不把死亡當成逃避痛苦的方式,而是將它視為生命中一個很自然、無法控制的部份。試試看在「接納與承諾療法」中,有時心理師會請案主想像他們在「撰寫自己的墓誌銘」。如果你能在自己的墓碑上寫幾行字,你最想寫的是什麼?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要你去揣測別人對你的看法,而是讓你得以探索自己的理念與價值,也就是你從今天起想要實踐的生命意義(Hayes, 2005)。如果你在做這種練習時感覺很吃力,最好在治療師的協助下進行。你可以試著探討自己對死亡的看法。其中有些是否加深了你對死亡的恐懼。我們每一個人對死亡都有許多想法,其中有些對我們有幫助,有些則對我們有害。舉例來說,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沒有道理會死,那麼當我們想到死亡時,很可能會感到更加焦慮與痛苦。因此,你不妨想一想自己是否有這類想法,並質疑它們的合理性。不過,有時這樣做可能會讓你產生強烈的情緒,因此你不妨找個你信得過的人(一個熟人或一位能指點你的治療師),請他們陪著你做。以書寫揭開我們對死亡的恐懼如果我們能把自己對死亡的恐懼寫下來,就能以一種超然、冷靜的態度探索這些恐懼,並從中得到一些洞見與發現。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隨時停下來,等到自己做好準備時,再回頭繼續寫。要面對死亡的恐懼並不容易,因此如果你能找到一位受過嚴格訓練的治療師幫助你,效果可能大不相同。如果你找不到這樣一位治療師,也可以找一個你信得過的朋友或你所愛的人。他們或許也能給你很大的支持,因為害怕死亡是我們大家共同面臨的問題。當你在書寫、進行心理諮商,或和你所愛的人,談論你對死亡的恐懼時,可以問自己以下這些問題。●關於死亡,你害怕什麼?這些恐懼如何表現在你的日常生活裡?●你對死亡有哪些看法和別人不同?●這樣的差異說明了什麼?●你過去關於死亡的經驗,如何形塑了你目前對生死的看法?●你會做哪些事來讓自己免於死亡?●你希望你的生命有什麼意義或彰顯什麼理念?●你希望在身後留下什麼印記?●無論現在或未來,你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採取什麼行動或做出什麼選擇,來實踐你的生命意義?●如果你希望很久很久以後,當你在生命的盡頭回顧你現在即將展開的這個人生階段時,臉上能夠帶著微笑,對你所做的選擇以及生活方式感到心滿意足,你現在必須過著怎樣的生活?●如果你希望你人生中的下一個階段是你一生中最有意義、最有目標的一個階段,那麼其中會包含什麼?●你要如何看待死亡才能提升你的生命品質?如何面對死亡的恐懼Tip●人類對死亡的恐懼,包含了:對已知事實和未知事實的恐懼。●有些人在瀕臨死亡時會有所成長,他們的生命也會出現正向的轉變。●接納死亡並不等於放棄生命。事實正好相反。●如果我們能接納死亡,就能夠為生命找到意義。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社《為什麼沒人告訴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