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5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AI人工智慧
共找到
37
筆 文章
-
-
2024-03-07 活動.活動最前線
【免費報名】2024智慧未來大勢講座:AI引領智慧生活 全面建構幸福城市
聚焦「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主題的2024智慧城市展,將在台北及高雄盛大展出,今年展示重點為AI人工智慧在智慧城市的各種創新應用,包含攸關國際競爭力的淨零轉型。新光保全成立40幾年來,從傳統產業開拓新的服務模式,善用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並結合5G、AIoT等創新科技,提供多元應用解決方案。因應2050年為聯合國訂定淨零碳排放目標,新光保全積極投入綠色能源計畫、躍升為綠色保全服務企業,公司營運與ESG的策略並進,不僅搶攻智慧城市商機,也實踐企業永續價值。在2024智慧城市展中,新光保全以AI打造智慧城市的營運系統 City Operations Through AI,建構幸福宜居城市。展攤包含城市治理、智慧管理、智慧交通、智慧照護、智慧建築,全面建構智慧城市與智慧生活的美好藍圖。3/19(二)、3/20(三)、3/21(四)特別舉辦「2024智慧未來大勢講座」,邀請各界專家分享如何無縫接軌現代科技與便利生活。工研院機械所智慧機械產業推動組業務總監郭子鑫主講「社區之電動車充電安全推動研議」,隨著電動車市場的擴大,將帶來更高的充電需求,在智慧城市發展中,社區用電安全是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被譽為「最年輕教授」的林日璇主講「如何應用AI跟數位雙生優化城鄉營運管理」,數位雙生有助於城市規劃管理,利用虛擬模型呈現實體環境的「真實」情況並利用AI協助解決各種狀況。網聯科技林鼎皓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分享「AIoT智慧物聯網EaaS應用在ESG上的能耗管理與其他案例分享」,永續發展成為全球企業潮流,將講述AIoT智慧製造如何實踐ESG永續目標。在全球淨零碳排的浪潮中,國家發展委員會也推出臺灣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邀請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童慶斌教授主講「建築與營建低碳管理的挑戰與機會」。在智慧照護方面,特別邀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分享「實踐宜居城市:數據驅動的健康長壽智慧社區」,強調透過智慧科技或數位輔助,長者在家也能享有各種服務資源。匯集各界能量推動城市數位轉型,新光保全應用AI解決問題、創造價值,想了解更多智慧城市相關的訊息,歡迎免費報名參加講座,開啟智慧新生活。【2024智慧未來大勢講座:AI引領智慧生活 全面建構幸福城市】📌3/19(二)時間:14:00-15:00主題:社區之電動車充電安全推動研議講者:工研院智慧機械推動組 郭子鑫 業務總監📌3/20(三)時間:11:00-12:00主題:如何應用AI跟數位雙生優化城鄉營運管理講者: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林日璇 教授📌時間:14:00-15:00主題:AIoT智慧物聯網EaaS應用在 ESG 上的能耗管理與其他案例分享講者:網聯科技 林鼎皓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3/21(四)時間:10:30-11:30主題:建築與營建低碳管理的挑戰與機會講者: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 童慶斌 教授📌時間:14:00-14:40主題:實踐宜居城市:數據驅動的健康長壽智慧社區講者:關渡醫院 陳亮恭 院長📍講座地點:台北市南港展覽館2館(P201A展攤)台北市 11568 南港區經貿二路 2 號⭐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L23Ra3UiyJwRri4m6
-
2023-11-02 焦點.元氣新聞
中榮活用AI科技 醫療、管理更升級
訓練PGY住院醫師時,AI人工智慧也能派上用場,結合元宇宙、延展實境(XR),年輕醫師在診治「心肺安妮」時,可清楚心肺功能復甦狀況,以及精準預測心臟或心律重症的死亡風險。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表示,數位醫療為國家基本功,除了培訓醫師及確保醫療安全性、有效性外,還可落實居家及遠距醫療,政府應儘速排除相關障礙,積極打造另一座護國神山。在醫療數位轉型上,臺中榮總動作之快,已成醫界領頭羊。陳適安於2021年1月16日就任院長後,成立智慧醫療委員會,收集業管院內AI計畫,每月開會並主持智慧醫療委員會「組長會議」,邀集相關同仁,在晨會討論工作進度,以及面臨哪些困境。兩年前,中榮為全國首將5G應用於遠距手術指導及現場無時差手術展示將5G技術導入偏鄉醫療,透過動態影像傳輸,讓住在山上、離島等患者與醫師視訊溝通。並採購多台移動式超音波儀器,醫療團隊帶著現代化醫療儀器下鄉,到府診治,讓在宅住院不再是夢想。AI人數位轉型落實臨床領域 縮短撰寫病歷及報告時間三年多來,中榮致力推動數位轉型,成果斐然,研發不少技術,累積經驗,且不吝與其他醫學中心分享成果,與不少醫院齊心投入居家醫療。該院數位轉型擴及「醫師、病患、手術、教研、行政」等五大區域,整合兩百多個系統,資訊工程相當浩大。陳適安指出,AI人工智慧、數位轉型,落實在臨床領域,首先能縮短撰寫病歷及報告時間,提高行政效率、醫療安全性。此外,中榮與鴻海集團鴻準科技合作研發「生理監測救護車」,希望在就醫途中,醫院照護應變中心就能收到血氧、血壓、心電圖等生理資料,做出精準診治,擬定治療策略。「在推動過程所遇到障礙,比想像中還困難。」陳適安表示,首先大部分醫療院所不太願意投資於數位轉型,因為這塊領域仍看不到商機,被認為是不賺錢的。再者,在不少醫療院所服務的部分資深醫師在門診時,仍習慣由總醫師撰寫病歷,因對電腦科技陌生,相對抗拒數位轉型。法規限制、軟體設施不足 偏鄉數位醫療還有一大段路要走陳適安說,數位醫療為國家基本功,但受限於繁雜及更新緩慢的醫療法規,加上軟體設施仍有待精進,距離完美,還是有一大段路要走,以救護車為例,明明在偏鄉醫療扮演著重要角色,但目前仍無法克服5G傳輸先天障礙,以致救護人員較難與醫院急診做緊密聯繫。陳適安指出,如果在送醫途中,雙方密切溝通,救護員提供完整資訊,讓醫療端掌握患者狀況,如此一來,患者到院前,醫療團隊即已做好術前評估,救護車一抵達醫院,就可直接送至開刀房或導管室,大幅縮短搶救時間。行政院國科會公告「公務機關生成式AI參考指引」草案,禁止應用生成式AI撰寫機密文書,公務員不得向AI提供公務機密,各機關若使用生成式AI執行業務,應揭露此一資訊。對此,陳適安表示,該草案是否適用於醫界,目前各界看法不一,建議謹慎討論,以免拖延醫療數位轉型的腳步。陳適安強調,AI人工智慧、醫療技術均為台灣強項,如果電腦、大數據等科技數位產業能與醫療產業緊密結合,將能打造出我國另一座護國神山。
-
2023-08-02 慢病好日子.深度報導
慢病放大鏡【共病】防治篇3|人、財、識能3缺 醫籲各科打破城牆
人人談癌色變,但慢性疾病對健康危害更嚴重,八成中老年人至少罹患一種慢性病;年逾六十五歲,罹患兩種以上比率高達七成。慢病專家認為,目前在醫療端,慢病共病的整合治療仍有加強空間,且人力、財源、識能三缺,政府應正視慢病共病對於國人的威脅。衛福部統計,二○二一年國人死亡原因中,四大非傳染性疾病就超過六成,癌症占百分之廿八、心血管疾病百分之廿二點八、糖尿病百分之六點二、慢性呼吸道疾病百分之三點四,累積慢性疾病占比來到百分之卅二點四。台灣整合照學會常務理事周明岳表示,「共病症」是指某特定疾病及其併發症,例如,糖尿病患者常合併視網膜病變。「多病共患」則是一個病患同時罹患兩種或兩種以上疾病,臨床上不少病患有糖尿病、腎臟病、高血壓,治療上更為棘手,亟需整合慢病共病資源。周明岳點出現有整合困境,例如人力上,需整合藥師、營養師、護理師、醫師、個管師等專業人員,但健保並未給予相關給付,醫師在診間繁忙,無法提供各個病患詳實衛教,個管師則是分科別各自管理,無法針對慢病共病患者一步到位的衛教訊息。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指出,台灣糖腎共照網做得很好,這是正確的方向,但在推動「慢性共病衛教師」時,常引起極大反彈,因為醫療院所不知經費從何而來。若要建置足夠衛教人力,應走向定額給付作做為鼓勵。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指出,慢性腎臟病的共病眾多,在疾病早期階段,各科別一起協助病友找出問題,到了後期,則共同照顧。健保推廣「糖腎共照」(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希望持續打破各科別的藩籬,齊心照護腎臟病友。健保署副署長李丞華表示,慢病共病患者必須跨科、跨院就醫,透過AI人工智慧,除了整理同一家醫院病歷摘要,提高門診效率,未來還可跨院整理出完整病歷,有助於慢病共病治療。【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08-02 慢病好日子.深度報導
慢病放大鏡【共病】防治篇4|善用AI「算病」 更精準個人化
相較於癌症的詭譎多變,慢性病相對單純,可預期性高,近幾年來,AI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等技術發展迅速,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王宗道等專家均認為,善用AI系統,可精準預測出風險,提高治療及照護品質。吳麥斯表示,衛福部推動「糖腎共照」,腎臟科醫師看診時,須觀察血壓、血脂等數字,心臟科醫師也會看到糖化血色素等數值,醫院端如能引進數位科技系統,全方位地評估病患的血壓、血糖等資料及相關危險因子,相信能夠提高慢性共病患者的治療品質。為了民眾容易了解慢性腎臟病,台灣腎臟醫學會以紅橘黃綠等燈號區別,如檢測數字落在綠色區間,風險較低,每年應至少追蹤一次腎功能。如為高風險的橘燈,務必積極治療,每年做兩到三次腎功能檢查,吳麥斯說,如透過衛教及數位科技,病狀控制在橘燈,不致惡化為紅燈,就是最好的永續。黃建寧指出,在「慢性疾病共照衛教」中,病患就像在高速公路開車,遇到心臟、腎臟科等慢病問題,就進入休息站,接受衛教、治療,再回到高速公路往前開,如能導入AI系統,慢病共病治療就更完善。黃建寧說,AI有如「自動駕駛」,可自動預測、運算,提醒慢病患者何時至休息站,接受衛教以及治療。王宗道說,傳統使用三高、年齡、體重、BMI等因子預測心血管疾病風險,準確度僅約七成,原因在於生活、飲食、運動、睡眠習慣、情緒等指標尚未能量化,且慢性腎臟病、代謝症候群等共病未能納入預測平台。王宗道說,二○二○年起,心臟學會分析健保資料,結果發現,心血管鈣化分數處於「超高風險者」,即使做過血脂檢查,服用抗血脂藥,仍有半數未意識自身血管鈣化嚴重,未接受治療。二○二一年一項研究透過AI分析四十四萬名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群就醫行為,結果顯示,實際就診不到兩成。王宗道說,若能定期量血壓,並規律用藥,可降低百分之五十一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及百分之廿六死亡風險。【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05-24 活動.精彩回顧
精彩回顧 /3M預測全球前瞻三大趨勢 虛擬實境、遠距健康、車聯網均入列
美商3M台灣子公司今天(23日)公布「3M全球前瞻趨勢2023年度洞察報告」,揭示三大重要趨勢「氣候變化與資源稀缺」、「人口結構和社會變遷」,以及「數位與實體世界的融合」,強調跨領域溝通與應用正在改變產業的發展與創新。從日常消費品菜瓜布、隔熱材料到應用於半導體製程、交通等先進材料,都有3M科技隱身其中,美商3M台灣子公司董事總經理仝漢霖博士表示,「3M相信科學能改善生活。」3M百年品牌共有51個核心科技平台交互應用,累積研發出近6萬個創新產品,與產業鏈的合作夥伴共同創新。昨天在「3M全球前瞻趨勢2023年度洞察報告」會上,3M技術長陳君杰、知識力專家社群創辦人曲建仲、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所長兼資深產業顧問洪春暉,共同就三大趨勢深度對談。曲建仲指出,在全球面臨氣候變化與資源短缺的大趨勢下,去碳與能源轉型回收再利用材料等成為企業必須提出行動回應;面對超高齡社會,接下來面對的人口負成長、缺工現象;而虛實整合趨勢中,已可見疫情期間,台灣已有電商網購、車聯網、遠距醫療照護等加速發生。3M技術長陳君杰表示,面對全球性的挑戰,3M透過51個科技平台研發產品,廣泛運用於各領域。舉例來說,飛機身上的Hello Kitty圖案若用傳統的噴漆製作,約要2、3天,但3M使用特殊貼膜,不僅省時,且可減輕機身重量,達到降低碳排目標,落實ESG。另外在虛擬實境領域,3M已有折疊光路解決方案,朝輕量、高解析度等發展,可應用於虛擬眼鏡等產品。3M全球前瞻趨勢2023年度洞察報告書重點包括:趨勢一、氣候變化和資源短缺全球經濟高速發展和自然資源快速消耗,引發了環境破壞和氣候變遷,例如自然災害、嚴重的資源短缺和極端氣候等等狀況。根據2023年度3M科學狀態指數(State of Science Index)調查報告顯示,91%台灣人(全球為82%)擔心全球暖化會導致人們流離失所;92%台灣人相信科學可以幫助減少氣候變遷的影響。然而,若要減緩人類、經濟和生態系統所受的衝擊,是需要社會各界凝心聚力的。應用面有:電動車能源系統及使用者體驗、再生能源利用、「淨零碳排建築」與「綠色交通運輸」等。趨勢二、人口及社會變遷人口及社會變遷極大地影響了文化、經濟和資源投入的板塊移轉。比如說,人口高齡化正導致勞動力減少,而在已開發國家少子化也愈演愈烈,隨之健康照護、醫療生技的商機需求因應提升;再者,科技進步對工作和消費方式的重塑,帶動行動辦公、遠端服務、電商消費的發展;以及城市化發展加速,同時也加快數據、通訊及科技相互運用的智慧城市藍圖得以更快實現。 應用面有:機器人自動化、道路建設應用,如反光材料安裝明顯標誌處,降低交通事故等。趨勢三、數位與實體世界融合軟體、感測器、AI人工智慧、和HMI人機界面的大幅應用爲全球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重塑了工業、商業和人們日常生活的面貌。因著數位與實體世界的融合趨勢,讓我們的世界擁有了雙重可能,也讓這兩種世界的消費體驗無縫銜接,而那些致力創造虛實整合的品牌或企業則將脫穎而出。 比如說,將資源心力投注在工業自動化與互聯化、數位化增強體驗、人工智慧創新、科技民主化等等的企業,將會在未來搶得先機。應用面有:5G產品解決方案、VR虛擬實境裝置解決方案、半導體加工和處理等。
-
2023-05-1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關於ChatGPT與醫病關係的幾點想法
編者按:幾週前才以ChatGPT為主題,由三位年長的醫師發表這新科技可能引起對醫病關係以及醫學教育的影響。本週我們再度以同一主題,由醫學院畢業沒幾年的年輕醫師寫出他們對人工智慧對醫療的影響。一位醫師討論「大型語言模型」對病歷書寫可能發生的影響。在目前煩忙的醫療工作中,如果能只輸入簡短正確的病史要點,而由電腦轉寫為文法通順且內容正確的住院、出院、轉院的病歷紀錄,可以改善醫療工作的效率。其他兩位醫師由另一角度探討這問題,認為這種科技的介入最大的受益者應該是普羅大眾,病人可以更容易獲得他們可以了解的醫療專業知識,讓病人在醫病關係中獲得較為平等的地位,並且因為診斷和檢驗效率的提高,而大幅降低等待時間,提高治療品質。同時,醫師也才能有時間改善與病人與家屬的互動,達到更理想的醫病關係。這三位年輕世代的醫師呼籲醫護人員、民眾和醫學生一起好好利用新技術,創造更美好的醫療環境,並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共同成長。引言本系列文章旨在深入探討人工智慧模型,特別是像ChatGPT一般的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如何改變或影響既有的醫學教育模式以及醫病關係。先前的文章透過科技面、人性面和產業面深入解析潛在問題,也透過實際與ChatGPT的問題,展現其寫作、草擬大綱與結構性問答的能力。大型語言模型是指具有10億數量級以上的自然語言處理系統,它們可以處理自然語言問答、數學推理、程式語言寫作、情感分析等多種任務。科學家發現,深度學習模型的能力並非與模型參數數量成正比,當深度學習模型的參數數量到達一定數量級,例如GPT-3的1750億或LLaMA的650億時,深度學習模型的能力會呈指數型上升,並在各種任務上表現出卓越的成長。對於大型語言模型所帶來的革命性改變,醫界持有不同的觀點。簡言之,可以用光譜來表達:在光譜的一端是ChatGPT將帶來醫療就業市場的革新,因為病人將可以從ChatGPT獲得更即時與近乎正確的答覆,提供可近的專業醫學知識;另一端則是無法改變醫病關係,反而讓診間與醫師的實際互動彌足珍貴。本文將會從科技與社會的角度切入,展示新的科技即便改變人類的行為,但仍然不會改變人類的需求;接著,本文將融匯光譜的兩端,並與您一起勾勒出未來醫病關係的新模式。你還買書嗎?淺談專業知識的解放台灣出版業產值曾達到600億元的高峰,卻在這幾年跌至180億元。人們通常歸咎於台灣人不愛看書、網路書店的興起,抑或是國家政策的失當。不過,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現象。不妨簡單地問「還翻過任何一本紙本百科全書嗎?」、「還買過一本紙本的中英文字典嗎?」或「還需要紙本的健身、園藝、食譜書籍嗎?」,答案多近否定。是的,我們有許多的閱讀動機在於解決問題,而隨著科技與網路的興起,在人手一機的時代,諸多的疑難雜症的解方在網路上俯拾皆是——是的,差不多就是一個俯拾的時間,就能從手機和電腦在網路上檢索答案。人類文明社會的成長,一部份由專業知識的解放過程所驅動:從最初部落文明中,耆老透過口耳相傳知識,到傳統社會的文書記事,到現代社會的網路檢索。隨著ChatGPT的發展,我們也許不難想像下個文明對專業知識的態度—由大型語言模型直接搜集數十篇相關新聞報導、學術論文、散文札記,並按脈絡與結構彙整其中的知識,並在遠短於俯拾的時間內答覆終端使用者。當佶屈聱牙、艱澀拗口的專業知識以平易近人、淺入深出的方式傳遞給病人,相等於醫學的專業知識的大門向大眾人民開啟,改變最多的將會是醫生與病人之間的資訊不對等。這形同於賦權(empowerment):幫助病人突破醫學專業的限制,去除原來的無力感,進而能透過增加相關知識而主動並積極地改變生活型態。大型語言模型可能取代醫生嗎?Google搜尋引擎的興起是醫學知識普及的一個顯著例子。過去,醫學專業知識常常存在於接受過醫學專業訓練的醫護人員的大腦中,或者被隱藏在厚重、陳舊的醫學教科書中,因此,對於一般民眾而言難以獲取。然而,在Google搜尋引擎問世之後,醫學知識的門戶被一聲巨響地打開了。據Google在2015年發表的報告顯示,每20個Google搜尋項目中就有一個與醫療健康相關,而如今每天有超過85億的Google搜尋次數,這意味著一天即有四億次的健康相關搜尋。近年的研究還顯示,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和成年人會在Google上尋找醫療健康資訊。就連在診間,患者提及自己的疾病及治療方案時,也不再只提及認識的醫護人員的專業建議,而是經常提及自己透過網路查詢相關資訊。這些都表明,科技的發展降低了門檻,讓專業知識得以普及,這對人們的生活和健康帶來了巨大的影響。Google尚且不能取代醫生,那大型語言模型有可能嗎?首先,我們必須意識到醫學需要問診、身體診察、血液檢查和侵入性檢查,以及各種藥物和非藥物治療方式。這些都不能單靠「豐富和全面的醫學知識」來取代,而需要使用昂貴的專業儀器和技術人員來完成。因此,單一的大型語言模型無法取代醫生,更準確地說,無法取代整個醫療過程。其次,我們需要認識到大型語言模型可能會在「病史詢問」和「根據檢查結果診斷疾病」方面達到專科醫師的水準。相比於Google作為檢索系統,大型語言模型具有自然語言處理能力,能夠記憶和統合大量的醫學專業知識,並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整合病人提供的信息,給出相應的建議或判斷。在「病史詢問」和「疾病診斷」上,AI極有可能超過99%的專科醫生,成為第一線民眾資訊的對象,或「第二位醫師」。事實上,再搭配手持式檢測設備(心電圖、超音波)、進階的電腦視覺技術等等,AI模型可能進一步配合部分的非侵入性檢查,成為居家的醫學顧問。有人可能質疑AI模型沒有實際接觸病人的經驗,因而無法做出有效的判斷,更不用說處理複雜病史、多種重大疾病集於一身的急症病人。但別忘記,大型語言模型「可以」閱讀上百本醫學專業書籍、上萬個權威醫學期刊的個案報告和數千萬個醫學影像。此外,它還能整合醫學電子數據庫,從上億筆急重症的病人的資料中學習不同治療處置對病人的影響。這種學習能力跨越了數十個專業科別、族群、國家和醫學中心,其所擁有的「經驗」是所有醫生所難以企及的。儘管如此,訓練這樣一個全能整合性的大型AI模型在近期尚屬困難,原因在於資料前處理的繁複、病人隱私的維護、商業利益的劃分、模型的可責性與跨系統軟硬體整合。但是,這樣的未來是可以預期的。屆時,醫療機構需要重新思考AI與醫師的權責設計、醫療服務的規劃、商業模式的洗牌與重新建立。讓AI成為更好的醫病溝通工具未來勢必會出現卓越的大型語言模型,在醫學知識、醫療教育上有超群的表現,甚至能在台灣醫院本地的資料上進行微調。這將大規模地挑戰既有的醫療結構。而醫療機構是否有最優秀的大型語言模型,或者將左右民眾對於醫療機構的信任程度。在民眾端,未來的大型語言模型設計上,將會引導民眾將自身的不適、副作用與疾病有系統性且全面性的表達,就像是讓實習醫生使用LQQOPERA進行問診般。(LQQOPERA是一種問診架構,透過詳細詢問部位、性質、量化、發作情形、誘發因子、惡化因子、緩解因子及伴隨症狀來了解病狀特性,進而協助鑑別診斷)。接著,引導民眾傾訴家族史、疾病史、藥物史等等相關病史,以協助醫師更深入地瞭解病人。最後,大型語言模型可以獲得非正式的個人化相關常識、鑑別診斷、健康指南以及就診建議。在醫師端,大型語言模型可以快速整理病人的主訴以及相關病史,將診間的醫療模式更專注在人本關懷、身體診察,而非搜集重要但瑣碎的病史資訊。大型語言模型可以快速地為醫師推薦可能的鑑別診斷、檢查檢驗、藥物套裝以及衛教資訊。加速整個看診流程。在醫病關係上,大型語言模型可以幫助醫師更好地瞭解病人的需求。透過用Line追蹤與提醒吃藥,衛教正確的用藥指導,避免不按時服藥、吃吃停停、未完成整個療程,增加臨床治療的困難度。在醫學教育上,導入AI,讓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醫師專注在「真實的智慧」而非「表面的知識」,讓醫學生專注在獨立思考以及臨床思維。簡言之,我們可以讓AI成為醫護人員與民眾之間的催化劑。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不是反應物也不是生成物,但是卻參與反應的過程,並且可以提升化學反應速率。在未來,我們可以想見大型語言模型將成為醫病溝通之間的催化劑,協助病人更有效地傳遞自身的需求、不適與病情;協助醫生有效地理解與追蹤病人狀況。AI參與了醫病關係,提升了醫病互動間資訊的傳遞速度,卻未取代病人或醫生的任一方。機會命運請選擇對於醫療體系而言,如何將人工智慧技術融入醫療服務、醫病關係和醫學教育中,將是影響未來發展的重要關鍵。對於科技公司而言,如何有效防止人工智慧的偏差和攻擊,避免隱私資訊的外洩,提高效率和正確性,以及快速微調以滿足病人需求,是在AI市場上取得領先地位的細節與魔鬼。在整個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中,或許,最大的受益者將是普羅大眾:降低專業知識門檻,讓病人成為醫病關係中平等的一方,真正達到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增進診斷和檢驗效率,大幅減低等待時間,並提高治療品質。醫療的本質始終是「人與身體的互動」。無論科技如何發展,基於共同探索的醫病關係仍是醫療成功的重要關鍵。讓醫護人員、民眾和醫學生一起擁抱這個挑戰,利用新技術為彼此創造更好的醫療環境,並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共同成長。延伸閱讀:3/27-醫病平台/ ChatGPT會改變醫病關係嗎?3/29-醫病平台/ ChatGPT對醫病關係的影響3/31-醫病平台/ 醫學院教授的難題——沈默的槍手: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5/8-醫病平台/大型語言模型對病歷書寫的典範轉移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3-08 焦點.元氣新聞
用中文輸入可以嗎?ChatGPT聊天機器人註冊教學及使用方式
OpenAI最近推出了最新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型ChatGPT,該模型能夠讓電腦像人一樣自然地理解和產生語言,成為AI領域的一大突破。ChatGPT能夠進行對話、回答問題、寫作、翻譯、寫程式等多種自然語言處理任務,且在多個測試中表現出卓越的成績。ChatGPT的推出為人工智能應用開拓更應用空間,對於推動人工智能產業有著重要的意義。你可能不知道,以上關於ChatGPT聊天機器人的介紹文字,大多是產自ChatGPT。自去年11月底問世後,ChatGPT已迅速風靡全球,引起許多人對各種人工智慧應用的興趣,並預示著人工智慧世代即將來臨。現在,我們需要瞭解ChatGPT。如何開始使用ChatGPT?你只需要註冊一個Open AI的帳號即可。首先,在ChatGPT團隊的Open AI官網(https://openai.com/)上點擊「Try ChatGPT」,並使用自己的email進行註冊,或用已有的Google或微軟帳號進行導入。註冊步驟教學第一步:點擊Open AI官網上的「Try ChatGPT」第二步:進入後點選「Sign up」進行註冊,或是已有帳號點選「Log in」登入第三步:選擇帳號的創建方式,以Email進行註冊,或用Google帳號或是Microsoft帳號串接第四步:為你創建的帳號設定密碼第五步:為你創建的帳號設定姓名,「First name」填名字,「Last name」填姓氏第六步:輸入你的手機號碼第七步:輸入手機收到由Open AI傳送的驗證碼後即可完成註冊ChatGPT可以用中文輸入嗎?需不需要收費?ChatGPT是一個擅長多種語言溝通的聊天機器人,因此使用中文輸入是可行的。近期ChatGPT已推出收費版本,但仍可使用免費版本。為什麼ChatGPT產出的資料不是我要的?正確下指令可以讓ChatGPT更有效率完成你的任務,減少出錯的機會。目前各種指令教學在網路上也變得非常流行,然而這些指令教學基本上依循一個大原則:提出需求時,用詞要精準。例如:65歲女性健身時,該如何安排一週的訓練清單?
-
2023-01-01 名人.洪惠風
洪惠風/AI人工智慧取代醫師,會更好嗎?
Q:下列何人最熟悉醫療指引?(單選題)A醫學生 B實習醫師 C住院醫師 D總醫師 E主治醫師 F教授 G律師這是美國醫界流傳的笑話,據說答案是G。也就是說,在醫療糾紛時,美國律師比醫師還認真,會仔細研讀指引中的每個字句,跟案情比對,希望能抓到醫師或是醫院的錯處。醫療指引並不好讀,動不動就是一兩百頁密密麻麻的醫學英文,不但許多國家很多地區都有,品項眾多,頻繁改版,不同的醫療指引,偶爾還會相互牴觸,讓人莫衷一是。但共同的特點,是每個治療指引,都是由許多專家在廣泛參考最新研究報告後,在科學的基礎上,共同做出的客觀建議。臨床醫師跟病患只要照著最新指引的建議做,通常醫療行為都不會太離譜。醫療指引有點像是囉嗦的開車指引,胎壓多少、車速多少、紅綠燈該如何因應、離前車應保持多少距離……當遵守所有的規則時,車禍的機會就會降低。每個指引的前言中都會有一段文字,交代這個醫療指引,不過是建議,不是金科玉律,更不是法律,臨床醫師在面對不同狀況時,必須要加上自己的判斷,以病人的利益為優先,做出取捨。在大部分的狀況,醫師病患遵循治療指引,偶爾做出微調(如開車緊急避難,需要靈活應對交通規則),會是最佳的醫療型態。如果不遵循指引,風險就會增加。曾見到2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家中的血壓都快150(糖尿病病人,建議血壓控制在小於130/80),糖化血色素A1C控制在9-10+之間(除非年紀大或如低血糖的風險高等其他因素時可稍微放鬆外,一般建議糖化血色素要小於7,甚至小於6.5),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LDL也在100上下(2019歐洲治療指引建議,糖尿病十年以上時,LDL要小於70)。這位病人三高未達標一段時間後,就心肌梗塞了,令人驚訝的,是發病後,她的數值仍然維持不變,甚至LDL還更高了(心肌梗塞後LDL應小於55)。如果每一個數值都好好控制,她那次的心肌梗塞有很大機會是可以避免的,發病後如果好好控制,更能預防下一次的發病。醫師跟病患或許是太累,或許是沒有跟上時代,或許是粗心,或許是該注意的東西太多……臨床上沒有人能夠不犯錯,所以醫院常常會利用檢查表、個案管理等方式來確保不會有該做而未做,或是不該做而做的漏洞。最近CHATGPT聊天機器人模型在網路上暴紅,它可以寫程式、交報告、寫小說、還能聊時事、討論問題,它像是個知識淵博又永不休息的大師,給大家無盡的想像,雖然也犯錯,卻一天一天進步。AI人工智慧會比醫師更好嗎?有許多爭辯,但我相信在上述的情境時,答案會是肯定的,因為它能避免Clinical inertia(臨床惰性)、Physician inertia(醫師惰性)。這兩者的意思,就是數值應該要更積極控制,卻沒有積極處理,也就是說「應做、能做、卻未做」。醫療指引中建議的數值是全世界醫學會中,許多專家共同做出的最理想血壓、血糖、血脂建議,遠比個人經驗更科學,更客觀。只要照著做,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能降到最低,而且還會依照最新的研究結果,即時做出調整。在AI醫師來臨前的解決之道,是自己注意數值,如果發現未達標,請跟自己的醫師好好討論一下。
-
2022-12-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翁啟惠:Omicron變異株較可控 中印疫情是最大變數
COVID-19疫情已延燒3年,生策會會長、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表示,1年多來變異株都停留在Omicron系列,如果沒有再出現不同於Omicron的變異株,應該比較可以控制;但現階段看來,中國大陸及印度會是最大變數。翁啟惠強調,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致死率約0.1%,比流感的0.1%到0.2%還低一點。翁啟惠受訪時表示,看到之前新冠病毒改變真的很嚇人,2021年疫苗問世,10月還在流行Alpha、Beta、Gamma病毒株,到11月短短1個月就已經有超過95%病例是Delta病毒株,12月已經有70%以上是Omicron。翁啟惠進一步指出,現在Delta病毒株已消失,剩下Omicron,這樣變化讓傳統疫苗開發速度遠遠趕不上病毒變種速度,幸好有mRNA技術的重大突破,快速製造疫苗來控制疫情,但即便如此,mRNA疫苗的開發速度也趕不上病毒的突變,因此廣效疫苗仍是努力的目標。「現在有點像流感,來什麼就發展什麼,但問題是流感並沒有變那麼快」,已經打了5劑COVID-19疫苗的翁啟惠說,去年底至今已經1年多,都還是Omicron系列,Omicron已經很多變種了,如果一直變不出不同於Omicron系列,那就可能已越來越適應人類,彼此相互共生,可以控制,也就能比較放心了。翁啟惠表示,COVID-19致死率下降很多,已接近流感的0.1%到0.2%的致死率,希望往後不會太嚴重;現階段看來中國大陸及印度兩個人口多的地方是最大變數。談到廣效疫苗,翁啟惠解釋,目前已經有將近2000萬個棘突蛋白序列被發現,團隊透過AI人工智慧去分析這2000萬個序列,找到其中有12段是不會突變,Omicron變異株出現之後發現其中的4段又改變。他說,如果以後其他地方也都改變,那就很難研發廣效疫苗了。找到不會突變的序列,才有機會做成廣效疫苗,翁啟惠和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徹、林國儀合作的團隊發現這些不會突變的地方大多被醣分子蓋住。因此要讓免疫系統找到這些序列,就必須掀開這些醣分子,也就是去醣化的技術。翁啟惠表示,現在所有疫苗設計都沒有考慮醣化,因此不會突變的抗原就不易被免疫系統看見,所以免疫反應較弱,因此對各式各樣的變種病毒效力就較小。「沒有被醣分子蓋住的地方幾乎全都突變了,只有被醣蓋住的還沒有突變」,那是很重要的問題,只不過因技術的困難,大家都忽略不去探討這問題。病毒就是利用人的醣化機制來偽裝自己,讓寄主的免疫細胞看不見。他強調,不只新冠病毒,所有人類的病毒都是蓋了醣衣,去逃避免疫系統。如果這個疫苗所產生的抗體和T細胞能夠辨識並記住病毒不會突變的地方,那就算這個病毒以千萬種造型出現,都逃不了這個廣效疫苗的手掌心了。
-
2022-10-15 失智.失智資源
健保署研擬擴大失智藥處方權限 讓患者就近領藥
隨著人口老化,台灣失智症患者逐年增加,為了提高醫療及照護品質,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將在經費許可下,放寬藥物適應症,並准許家醫科醫師開立相關處方用藥,讓患者更易取得藥物。 李伯璋表示,目前治療失智症藥物費用昂貴,因此,僅限於神經科、精神科等醫師可開立處方藥物,許多偏遠地區醫療院所並未設立兩大科門診,患者及家屬必須長途搭車就醫,才能取得藥物。健保署歡迎神經內科、精神科等專科醫師、AI人工智慧業者、以及各大醫學研究機構提出申請計畫案,多多利用健保大數據資料,研發更精準的預測及診斷系統,造福更多病友,透過腦部構造影像判讀,有機會提早確診,預估病情發展。例如,學界透過健保資料庫可瞭解失智症人口全貌,包括,各縣市失智人口分布,以及相關致病的危險因子。而產業界則能運用學界醫界研究報告,提供失智症患者及家庭相關服務,共同打造友善環境。 在政府擬定國家重要公衛政策時,健保大數據總扮演著重要角色,透過數據分析,提供即時政策反饋,李伯璋表示,在失智症的預防與治療上也是如此,透過電腦斷層(CT)、磁振造影(MRI)等高階影像資料庫,除了建立失智診斷系統,還可精準估算出失智人口。 衛福部推估台灣地區失智症盛行率,預估到了2025年,失智人數約為30萬人,但健保署2021年大數據卻顯示,全國已有29.7萬名失智症接受治療,盛行率與就醫人數幾乎一致,這在公衛流病研究領域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對此,李伯璋表示,健保在失智症診斷上定義明確,在主診斷及次診斷均有一定的代碼,相當嚴謹,因此,能夠準確地統計接受治療的失智患者人數。 至於依照盛行率所推估出失智人口,與實際就醫的失智患者人數相去不遠,李伯璋認為,這應該是愈來愈多民眾對於失智症有正確認知,一旦長輩記憶力、認知功能變差,能主動陪同就醫。 不過,兩者差距甚小的實際原因,仍須進一步探究,是否也可能是現行失智症盛行率被低估了,以致於國內失智患者確診率竟可接近百分之百。 衛福部針對失智症擬定「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也納入國家重大政策,李伯璋表示,如能更精準地推估未來失智症人口,就可建構更完整的預防及醫療體系,打造醫療照護網絡。 例如,在全民健保「醫院以病人為中心門診整合照護計畫」中,就給付「失智症門診照護家庭諮詢費用」,110年提供9114名失智症患者及其家庭使用,在111年上半年度,就有5389名失智症患者及家庭使用。 此外,在健保署「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中,針對重度以上失智患者等因疾病特性外出就醫不便患者提供居家醫療照護服務,包括,醫師、護理師、藥師、呼吸治療師等醫事人員視訪,給予診療、藥物,以及尿管護理、氣切護理、留置導尿管及鼻胃管等特殊照護等。(健保署關心您 廣告)
-
2022-07-24 焦點.元氣新聞
環境‧長照‧食安 高齡社會的幸福關鍵字
新冠肺炎襲捲全球,健康不再是「顧好自己」就能維護,決定權在「環境」。台灣正面臨超高齡化社與環境汙染等問題,在地深耕超過38年的台灣房屋,長期關注氣候變遷以及社會趨勢,推動植樹造林、友善農場;因應超高齡化社會需求,開發「亞洲健康智慧園區」。台灣房屋秉持兼顧「環境、長照、食安」三大面向,重新打造幸福三部曲,創造幸福的全新定義。打造富齡新生活,從幸福三部曲開始。「你對幸福的定義是什麼?」台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表示,幸福並不只是幫助客戶買到一間屬意的房子,或買到一片有增值機會的土地,幸福應該是以更寬廣的格局,善待環境、推動食安、提供高齡者住在舒適的居住空間中,時間堆疊帶來的是各種富有,讓國人能「富齡」也是台灣房屋努力打造幸福的目標,「利他共贏」四個字更是他始終如一的信念。彭培業表示,台灣房仲產業已臻成熟,法令完備,實價登錄制度也提供消費者公開透明資訊。房仲業已不能僅停留在「訊息產業」,需回饋大眾,且ESG也不該只是一句簡單的口號。社會面臨各種變化,包含氣候暖化導致的環境危機、高齡化帶來的老年照顧問題,兩者交會的關鍵字即是「健康」。台灣房屋提出的幸福三部曲,分別為「植樹造林計畫」、「善待員工回饋社會」、「樂齡建築園區」。首部曲▼植樹造林計畫● 都市綠化面積應達整體10%,才能改善都市熱島效應。彭培業表示,首部曲「植樹造林計畫」,初期起心動念是因「2010年國道三號崩塌事故」而起,20餘萬噸的土石崩落在高速公路上,造成三車四人不幸罹難。這起走山意外令人震撼,也讓他萌生「植樹造林」的使命。彭培業發現,依照都市計畫法,都市綠化面積應達到整體的10%,才能有效改善都市熱島效應,以台北市為例,即使有計畫地規畫綠地,如大安森林公園等,整體綠化面積也只占5%。但令他驚訝的是,新加坡綠化面積竟達60%,且做到城市綠化的極致,不僅讓植物攀上垂直牆面、佔據大樓屋頂,並充分實踐了垂直綠化及摩天綠化,因而有「花園城市」美譽。● 啟動十年種樹計畫,累計種植超過一萬五千棵樹。彭培業認為,既然新加坡有辦法做到,台灣一定也可以,企業不能只自顧解決眼前問題,也得提出跨世代的解決方案,他深信「植樹」是最可以維護生態的方法之一,「如果一個人很難達成,就讓企業來做」。因此,台灣房屋於2015年啟動「十年種樹」計畫,於占地25公頃的苗栗大湖林場種植一萬棵樹,多年來細心養護、補種樹苗,每五年還得再疏伐五百棵樹。除了在苗栗大湖,後續更陸續在新北市瑞芳、桃園市中壢、新竹縣關西等開闢林場,累計種植超過一萬五千棵樹,每年可以為台灣減少二千五百公噸的二氧化碳量。同時,台灣房屋在新竹沙湖壢成立一處「漣漪書屋」,創造二手書更大的價值,今年書屋舉辦「綠化森活」植樹活動,一周內發出三千株小樹苗給民眾,盼能在民眾心中投下一顆小石子,形成漣漪,形成良善的循環。二部曲▼善待員工回饋社會● 「解憂隨身聽」服務,分擔員工的煩惱。彭培業表示,房仲業挫折多、壓力大,若員工不健康,企業就無法運轉,台灣房屋不僅在乎他們的身體健康,更在乎他們的心理健康。2021年,台灣房屋推出「解憂隨身聽」服務,當員工出現人際、工作、情感等煩惱,可以透過LINE與心理諮商師諮商,理解自身心理不適,協助找尋改善方法。於台灣房屋的職涯中,提供各式訓練課程,且台灣房屋斥資一億打造「智慧型訓練中心」,結合AI人工智慧實境擴充互動訓練,讓新進員工可以身歷其境,學習檢測屋況或是面對客戶等情境等,強化員工能力。台灣房屋亦是業界中的「幸福企業」,像是疫情期間,全員普篩檢測,給予公衛知識教育訓練、防疫照顧假、疫苗接種假、隔離檢疫給予雙倍薪資,注射一劑新冠疫苗即享有一萬元的注射津貼。同仁即使離職,台灣房屋設有「離職復職服務中心」,免費輔導轉職、法律諮商,若希望復職,也能透過服務中心安排,為業界首創。三部曲▼建立「樂齡建築園區」● 養老之前先養生,整合銀髮族舒適生活所需。彭培業觀察,全球都邁向高齡化時代,長照也成了全球社會的趨勢,但因應戰後嬰兒潮,台灣人老得太快,導致政策福利跟不上老化速度,台灣雖然醫療品質良好,但「不健康餘命」卻長達7.6年。他認為,最好的長照應該是「沒有長照」,養老之前一定要先養生。彭培業表示,有長照需求的民眾,在台灣的選擇有限。台灣雖然有許多護理之家、長照中心,但品質良莠不齊。於是,「亞洲健康智慧園區」在這需求中應運而生,整合土地開發、營造工程、休閒娛樂、醫療護理等產業,打造台灣首座「環境、溫泉、餐飲、醫學、護理」五合一的頂級渡假式莊園。● 離塵不離城,居住環境與大自然共生。從2011年起,彭培業便走訪日本、加拿大、歐美各國,向當地的照護機構取經。他發現,銀髮族真正需要的是「舒適生活」,溫暖日照、新鮮空氣、健康餐飲、智慧醫療,遠比在鬧區裡逛街購物更重要。於是,亞洲健康智慧園區座落於新竹關西,而不是繁華的台北。彭培業表示,關西氣候宜人、陽光充足、空氣品質良好,園區周圍坐擁山巒疊翠,園區闢有頂級純淨的碳酸氫鈉溫泉,住在此處「離塵、不離城」,每天沐浴在森林中,盡情與大自然共生,享受屬於自己的退休時光。彭培業表示,園區除了有飯店等級的居住空間,園區全面綠化,一年四季都有繁花盛開,人均綠地可高達六坪以上,且園區內全時段播放音樂,提供溫暖的溫泉設施,舒緩壓力、活絡筋骨、預防疾病,幫助延緩失智失能。● 注重營養、智慧醫療,過有尊嚴的老後生活。「環境健康,人就會健康。」彭培業如此說。園區未來亦整合資源,將中壢的二十座溫室植栽蔬果,每天由專屬營養師調配時令菜單,提供營養健康的餐點;專業門診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也有護理團隊負責照顧及復健,讓長者安心養病,享受有尊嚴的老後生活。彭培業表示,「把服務做到極致,就是一種藝術。」他不只是一位房仲業經營者,更是一位充滿善念、幹勁十足的創意家,為客戶服務、為員工著想,更關注社會脈動,期望與環境結下善緣,為下一代創造美好未來。彭培業認為,只要心中懷有追求幸福的信念,你我都能成為一顆顆種子,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傳遞幸福,讓更多人溫暖相愛、共同成長,在永續的道路上攜手前進。
-
2022-03-01 癌症.頭頸癌
中年男長期鼻塞、鼻涕帶血絲 檢查確診罕見癌症
新竹1名中年男子長期有鼻塞、鼻涕倒流等問題,偶爾鼻涕中帶著血絲,經內視鏡檢查,發現男子有鼻息肉懷疑是惡性腫瘤,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和病理化驗後,確診罹患罕見的「嗅神經母細胞癌」,經過3D微創內視鏡導航手術併顱底重建後,男子恢復良好,持續回門診追蹤。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王堂權表示,嗅神經母細胞癌是嗅覺上皮區域所長出的腫瘤。據統計資料顯示,頭頸癌在男性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已連續9年名列第四,近年來大約年增萬名患者,其中鼻腔和鼻竇的癌症約佔頭頸部癌症的3.3%,而此種罕見的癌症又僅佔鼻腔及鼻竇癌症的3%,也就是說,全台灣每年大約只有不到10人可能會罹患嗅神經母細胞癌,屬於非常罕見的惡性腫瘤。典型的嗅神經母細胞癌是長在鼻腔頂部與顱底的位置,會往篩竇、前顱窩及眼眶侵犯。症狀會包括鼻塞、流鼻血、嗅覺異常、頭痛、複視、嚴重者可能造成失明。然而,最常見的症狀僅為鼻塞及流鼻血,由於此疾病初期症狀與其他鼻部疾病並沒有特異性,所以大約有70%的病患發現時已經屬於晚期。王堂權指出,慢性鼻竇炎併鼻息肉的病患常有鼻塞、鼻涕倒流等症狀,而嗅神經母細胞癌除了這些症狀之外,可能還有不正常的流鼻血或嗅覺異常等情況。上述該名中年男病患的嗅神經母細胞癌是從右側鼻腔的嗅覺上皮長出來,左側鼻腔仍然維持一定的功能,所以自始自終,病患都覺得聞得到氣味,此第一時間不容易被診斷出來。王堂權根據臨床經驗,透過高階數位內視鏡檢查,往鼻腔深處探查病灶,再經過影像強化及AI人工智慧輔助判讀後,認為並非一般常見的鼻息肉,可能是嗅覺上皮所長出來的腫瘤,經過病理化驗後,診斷為嗅神經母細胞癌。病患後續接受3D微創內視鏡導航手術併顱底重建,順利切除惡性腫瘤,讓他可以迅速回復正常的生活。
-
2021-12-08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健保署攜手台大科學算命 用AI進行心血管風險評估
心血管疾病為台灣十大死因第二名,平均每十分鐘奪走一命,每年有近五萬名高風險族未就醫。健保署與台大醫院合作,將結合全國性影像巨量資料庫與台大開發AI心臟鈣化評估技術,為每位曾做胸部影像檢查的國人進行「科學算命」。最快明年第一季就能透過健康存摺,提供高風險群做出個人化的評估和提醒,估計每年可挽救約750條人命。台大醫院心臟內科教授王宗道表示,心臟鈣化分數(CAC)是目前唯一被心臟學界認可顯著提高心血管風險分層準確度的檢查項目。100分以下是低風險,十年內發生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機率不到10%,建議維持健康生活型態、控制三高危險因子;101到400分是中高風險,發生機率10到20%,400分以上是高風險,機率超過兩成,建議要強化控制危險因子,並且積極做心血管疾病篩檢。王宗道使用AI模型分析去年12月3.3萬人胸部電腦斷層影像,發現許多民眾沒有因心血管疾病診斷而就醫,粗估一整年下來可能有高達4.8萬名高風險民眾未就醫。如果未來能夠結合影像檢查與風險評估,透過健康存摺主動提醒,這五萬人或許會因此積極注意自身生活型態,以每年3%的發病率、發病後50%的死亡率做推估,每年可望挽回約750條人命,免死於心肌梗塞或中風。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目前健康存摺已有多項疾病風險評估及追蹤,包括肝癌、末期腎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民眾只要輸入檢查結果,就能得知自身風險。與台大醫院的合作,可影像學的智慧醫療導入心血管疾病評估,為民眾提供個人化的精準醫療。
-
2021-11-29 新聞.長期照護
張慶光/金窩銀窩 不如自己的窩
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帶來很大的想像空間,近來有非常多財團、建設公司或企業爭相投入所謂「銀髮住宅」的開發。有別於以失能者為主的照護機構,這類銀髮住宅主要的目標是身體健康而生活可自理的初老族群,提供入住長者食、衣、住、行、育、樂等全方位服務,有些並結合在地醫養資源,打造連續照護服務社區,讓長者即使未來因退化而無法獨立生活,亦能就地安老。為了吸引有錢有閒的初老世代入住,各家銀髮住宅在軟硬體建設的投資都不手軟,從最基本的「全屋無障礙」到「無齡通用」,甚至「高齡友善」的介面設計一應俱全。在安全上亦引進諸多高科技資訊設備,從視訊監控到主動安全通報,甚至可以用AI人工智慧來提供符合入住者需求的智能住家環境。另外,亦有專屬營養師調配飲食,各種健身育樂設備更是不可或缺,藝文講座及展演每月都有,長者還可自組社團……讓人感覺住進去好像進了人間仙境,長者可以無憂無慮,暢快的享受退休後的人生。照理說,這樣完善的規畫應該有很多長者搶著入住,但目前大部份銀髮住宅的入住率仍不高,雖然有很多行銷資源投入,也的確引起社會大眾關注,打動了一些兒女的心,不過真要搬進去長住,對長者而言,心理還有很多的結要打開。無關軟硬體設備好壞,也不是服務沒有到位,或入住費用太高的問題。費用當然要考慮,但我覺得長者在評估要不要入住時,可能還沒到費用這一關就開始猶豫了。想了解長輩為什麼排斥入住銀髮住宅,要從長者的觀點來看。我個人認為,以健康及生活可自理的初老長者而言,在評估是否要搬離現有住家,最大考量是-----如何與家庭、社交、生活圈保有連結,不會因此而斷了線。老人家很惜情,若搬離原有家園,而入住的地方又離很遠,等於要揮別過去幾十年的生活環境,重新建立所有社會關係,並且適應新環境,這是很難突破的一點。另外,華人社會不像歐美國家很早就習慣「空巢期」,對他們而言,退休後搬進養老社區,是一個理所當然的選項。但在台灣,將長輩送進安養中心,要克服很多的心理壓力才可能提出來。除非長輩自己願意,否則子女多半難啟齒。有些銀髮住宅為了增強其適合老人居住的印象,在很多地方安裝扶手,房間也設置電動床,甚至安裝可以吊掛病人的移位設備,這些設施當然很貼心,不過若針對生活可自理的健康長者,這些設備反而讓他們心理產生不安的聯想,感覺看到自己未來年邁體衰的樣子。其實現在有很多非固定式的輔助設備,可以等到有需要時再導入即可,這樣也許可以減少健康長者的排斥感。目前很多銀髮宅因土地成本考量,多蓋在市郊,政府若能釋出一些因少子化而併校停招的市區中小學校地,改造成銀髮宅,讓長輩可以在地老化,不用離開生活圈、家人圈、朋友圈,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生活,也許可以提升未來銀髮宅的入住率。當然,長者若能持續保持健康身心,未必要煩惱未來要住那裡的問題,可先思考如何改造家中環境,在熟悉的環境中生活才是首選,畢竟金窩銀窩都不如自己的窩。
-
2021-11-25 新聞.元氣新聞
骨髓抹片AI判讀 台大獲兩地認證
台大醫院與雲象科技合作研發「骨髓抹片AI自動分類計數系統」,涵括超過70萬個細胞標註資料集,今年獲得衛福部食藥署與歐盟CE核准,取得智慧醫材許可證,成為「全球首款」同時獲兩地認證的血液判讀AI醫材。台灣每年約有1100人因白血病死亡,白血病患者抽血檢查異常時,須藉骨髓穿刺診斷,因此骨髓抹片判讀是血液疾病重要基礎。而骨髓抹片判讀,現需仰賴醫檢師,在顯微鏡下計數500個血球分類,費時費力才能精準判讀。台大三年前與雲象科技合作,研發「骨髓抹片AI分類計數」系統,運用台大醫院38年龐大的骨髓抹片檢體庫,使用近60萬個細胞訓練AI判讀,並以2萬6千個細胞測試,讓AI達到可自動分類計數15類骨髓細胞,準確率高達九成。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主任周文堅表示,過去人工判讀一張影像平均耗費20至30分鐘,透過AI縮短到5分鐘以內,協助醫師與醫檢師縮短判讀時間,減輕醫療人員負擔,有助經驗傳承。「骨髓抹片AI分類計數」具多國、多中心的臨床驗證,254位病人的骨髓抹片分別來自台大總院、台大雲林分院、台北國泰與美國BioReference Laboratories。雲象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葉肇元表示,骨髓抹片AI分類計數,目前定位為輔助,判讀結果再由醫師綜合評估,下一階段將研發全自動掃描。
-
2021-11-04 該看哪科.巴金森病
生活照護/家有巴金森病患者該如何安置 3要點打造安全居家環境
巴金森病是一種好發在老年人的腦部神經退化性疾病,僅次於阿茲海默症,巴金森病的症狀分為動作障礙與非動作障礙,部分病患會有憂鬱、便秘、睡眠障礙等非動作障礙,動作障礙則較為常見,包含平衡障礙、肢體僵硬、轉位困難及凍結步態等,大幅增加跌倒風險。由於病患待在家的時間較長,掌握安全、方便的原則進行居家擺設環境調整,並透過運動訓練或復健預防跌倒,提升病患體力也能讓心情愉悅。要點一:浴室保持地面乾燥、加裝扶手防滑墊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每6名長者就有一人曾經跌倒,過半數發生在住家內,浴室是家中發生滑倒、跌倒的高風險地方。除了清除地面積水、加裝扶手及防滑墊外,浴巾、肥皂及洗髮精等放置於方便拿取的位置,當病患在浴室時確定有家人在附近,不要將浴室門鎖起,且若能將門設計為向外開,能避免病患在浴室跌倒不起時,出現擋住門而難以對外求援的情況。要點二:起居、廚房保持明亮與動線寬敞,避免使用地毯、茶几與邊桌與浴室相同,臥室及客廳也存在不少造成跌倒的死角,根據106年國健署發布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年長者發生跌傷地點第一名為臥室、第二名為客廳。這些居家空間要留意需保有寬敞的動線,少用地毯、茶几或邊桌,家具不要有尖銳的邊角,避免跌倒時碰撞受傷。另外,明亮的光線也有助於避免碰撞而跌倒,包括將電燈開關裝置在容易看到及用到的位置,走道或房間的兩頭裝設雙向開關,避免需要走過黑暗地帶去開燈,臥室、客廳多裝置小夜燈,以及避免桌面過於光滑導致反射光線,造成視線錯覺。提升廚房的安全並方便清理,可準備長柄拖把或畚箕等清除積水,減少病患清理時需要彎腰的狀況,廚房的櫥櫃避免設置在過高位置,以免拿取時發生危險。要點三:常做簡易巴金森病運動訓練與復健,改善肢體僵硬與平衡問題,降低跌倒風險病患除了將居家佈置成安全舒適環境,降低因顫抖,肢體僵硬、動作遲緩及平衡問題造成跌倒的風險,建議平時在家還可以透過「臉部微笑操」改善因肌肉僵硬而出現面無表情、撲克臉,或做「吞嚥操」訓練舌頭靈活度,有助於吞嚥功能。台大物理治療系黃正雅副教授表示,這些簡易的運動及復健動作在家就能進行,適當的運動有助於強化大腦功能,巴金森病病友在作居家復健運動之前,需先由醫師診斷病程,聽從醫師醫囑服藥治療,同時由物理治療師評估運動原則,藥物加上運動雙管齊下,更能有效延緩退化與失能。巴金森病居家運動操 家人互動增加趣味性運動可以改善關節僵硬造成的不舒服症狀,同時增加肌力、訓練身體平衡,黃正雅介紹5招「巴金森病居家運動操」,在家即可自行操作的復健訓練動作,家人一起參與互動更有趣。1. 雨傘伸展運動:採坐姿或站姿,雙手持雨傘抬到最高的位置停留10秒,眼睛望向雙手,保持上半身抬頭挺胸,避免身體過度前傾或後傾,這動作主要是改善駝背和背肌無力。2. 上肢肌力運動:採站姿或坐姿,手握啞鈴或水瓶上舉、側舉到水平高度,停留3-5秒,訓練上肢肌力。3. 下肢肌力運動:採站姿或坐姿,雙腳交替抬高,訓練下肢肌力。4. 跨步平衡運動:雙手叉腰或單手輕扶椅子站立,兩腳與肩同寬,雙腿交替作跨步動作,每跨一步停留3秒,訓練動態平衡、重心轉移及走路功能。5. 行進節拍運動:走路或原地踏步時,搭配數數的口令,例如從1開始,每數到3的倍數加上拍手動作。家人從旁協助互動,多找幾樣新的玩法,動口、動腦、動手讓效果加乘。資料來源:元氣網綜合整理、全方位巴金森醫療照護手冊●貼心小提醒巴金森病存在一些察覺不到的症狀,包含憂鬱、便祕、消化不良及失眠等,民眾可注意自身心情變化與腸胃相關問題,提醒50歲以上民眾每月定期做40秒巴金森手指操自我檢測,將右手伸直後打開手指,上下手指輕碰25下後,再換左手做,過程中如速度改變、動作變慢、停頓打不開或開合大小改變,可搭配自我檢測表篩檢,若有疑似症狀,請儘早至神經內科或動作障礙科就醫,及早治療有助於預防及延緩失能。巴金森病自我檢測延伸閱讀:巴金森警訊/出現手抖、憂鬱、關節僵硬?小心可能是巴金森病診斷工具/巴金森病潛伏20年 AI人工智慧助精準預測巴金森警訊/不只手抖、慢動作 憂鬱也潛藏巴金森病風險若罹患巴金森病,想要了解更多與巴金森病和平共存的資訊,包括罹病後如何復健、日常照護與飲食推薦等,歡迎加入「幸福巴士」巴金森FB社團
-
2021-11-04 該看哪科.巴金森病
生活照護/當你的巴金森病家人有吞嚥困難、營養不良 照顧者有哪三招可幫助他?
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暨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創辦人吳瑞美表示,巴金森病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常見腦部神經退化性疾病,平均好發年齡為60歲,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會出現動作逐漸變慢、關節僵硬、手部顫抖、平衡困難等動作障礙,部分病患會有憂鬱傾向;到了中晚期病友更將面臨吞嚥與進食障礙的難題,恐陷入更深的憂鬱之中,巴金森病人的家屬可以如何引導正確進食與攝取足夠的營養成為一道新課題。【延伸閱讀】更多巴金森的用藥治療、日常照護、飲食建議,都在「幸福巴士」巴金森臉書社團「阿公最近愈來愈瘦,吃飯變得好慢」,該怎麼辦?吞嚥困難、咀嚼能力降低、顫抖的手握不住餐具等,是巴金森病友常見的飲食困境,尤其到了晚期,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等相關問題。此時,建議諮詢營養師進行個別化的飲食調整。由於中軸肌肉的活動性變差,巴金森病患吃飯時較難下嚥,喝水或喝湯時也比較容易嗆到引發吸入性肺炎。在食物的準備上需花費較多心力,建議可以透過語言治療師評估吞嚥狀況後,根據病患的吞嚥及咀嚼狀況調整,可將食物切小塊、煮軟爛或打成泥狀來進食,能增加阻力降低吞嚥造成的嗆咳問題。「阿嬤的食量愈來愈小,體重變輕,還有營養不良」,該怎麼辦?「均衡」是巴金森病患的飲食原則,若病友因為吞嚥問題,每餐吃的量不多,也可「少量多餐」,規律地監測體重及飲食攝取的狀況。近來不少研究也提出高纖蔬食飲食、地中海飲食可延緩巴金森病的進展,高纖蔬果的攝取,搭配充足的飲水量,正常成人一日的飲水量為體重乘以30毫升,假設體重為60公斤,一日應喝足至少1.8公升的水,能改善病友的便秘、消化不良問題。「手抖不停,握不住湯匙、筷子,吃飯時常常掉滿地」,該怎麼辦?用餐搭配輔具能提升進食效率與安全,坊間有許多協助長者進食的輔具,包含特殊設計的碗筷、湯匙等,當替巴金森病病患選擇輔助餐具時,「方便入口」及「防止滑落」為兩大原則。近來許多營養指引也提出布置怡人的用餐環境概念,除依照病患的需求準備餐食、布置舒適的用餐環境以外,「陪伴用餐」也相當重要,陪伴能讓長輩心情愉悅、增加食欲。●貼心小提醒巴金森病存在一些察覺不到的症狀,包含憂鬱、便祕、消化不良及失眠等,民眾可注意自身心情變化與腸胃相關問題,提醒50歲以上民眾每月定期做40秒巴金森病手指操自我檢測,將右手伸直後打開手指,上下手指輕碰25下後,再換左手做,過程中如速度改變、動作變慢、停頓打不開或開合大小改變,可搭配自我檢測表篩檢,若有疑似症狀,請儘早至神經內科或動作障礙科就醫,及早治療有助於預防及延緩失能。巴金森病自我檢測延伸閱讀:延緩退化/5招巴金森病居家運動操 訓練肌力延緩手腳顫抖診斷工具/巴金森病潛伏20年 AI人工智慧助精準預測巴金森警訊/不只手抖、慢動作 憂鬱也潛藏巴金森病風險若罹患巴金森病,想要了解更多與巴金森病和平共存的資訊,包括罹病後如何復健、日常照護與飲食推薦等,歡迎加入「幸福巴士」巴金森FB社團
-
2021-09-20 養生.人生智慧
活到300歲,你要不要?曾寶儀:安樂死是讓人重新思考「如何活著」
編按:知名主持人曾寶儀在2018年遠赴世界各地,拍攝了一系列名為《明天之前》的紀錄片節目,探討包括安樂死、AI性愛機器人、美墨邊境和永生不死等深刻議題。共通性就是反思:「生命是什麼?」她認為,40歲以前旅行是向外看,在乎遇見了誰?看到了什麼?但40歲後的旅行是向內看,看自己改變了什麼。提起曾寶儀,不少人會想起她是香港知名藝人曾志偉和「寶媽」王美華的女兒,頂著高學歷和星二代的光環,過去除了是許多綜藝節目中的熟面孔,更多次擔任重要頒獎典禮的主持人。然而,近年她漸少在這些光鮮亮麗的場合出現,主持類型也逐漸轉為藝文人物專訪、紀實性節目,去年她更和一群好友一同拍攝《我們回家吧》旅遊節目,不少人都發現,她比過去給人的感覺更成熟,卻也更自然不造作。今(2021)年48歲的曾寶儀,2018年曾應騰訊新聞邀請,拍攝了一系列紀錄片《明天之前》。她接觸的受訪對象包括大力推動安樂死的「死亡醫生」菲利普.尼奇克、擁有AI人工智慧的性愛機器人、美墨邊境NGO,以及追求無限延長壽命的「永生」支持者。對她來說,這趟旅程別具意義,除了拍攝主題都與人性、社會核心的思考有關:生與死、性與愛、邊境與移民⋯⋯她在踏上這段旅程之前,曾有好一段時間,因為和她最親的祖父過世,陷入深沉的悲傷,以及對於「生死」產生了疑問。她曾在專訪中提到,爺爺的過世對她而言並非不能接受,「但一個和妳這麼親密的人離開了,心裡就是空了一大塊,你會感覺有些事物就是再也回不去了。對我來說,這件事很像一個鬧鐘,提醒我該停下腳步,去想那些過去還沒有答案的問題。」認識安樂死 讓她體會該如何活著對曾寶儀而言,拍攝過程的挑戰除了訪談必須要用全英文進行,更在於要在短時間內,就必須觸及受訪者內心最私密、柔軟的部分。「另一個層面而言,也像是驗證過去自己對這些議題的看法,是否會因此受到挑戰?」曾寶儀說,在探討這些人生大哉問的時候,重點其實並不是「答案是什麼」,「這些問題甚至可能沒有標準答案,但最重要的是在追尋答案的過程中,我們得到了什麼。」儘管有事前諸多準備,在採訪安樂死議題的旅程中,曾寶儀仍然受到不小衝擊。例如,「死亡醫生」菲利普發明了一種可在死前用VR觀看虛擬影像的太空膠囊狀棺材,他說:「為什麼死亡不能是一場有型與優雅的盛宴?」而從澳洲遠赴瑞士接受安樂死的104歲人瑞大衛.古道爾則告訴她:「當我不能自由旅行、閱讀想讀的書,我就覺得差不多該離開這個世界了。」她發現,與其說安樂死是討論「如何死亡」,但最終卻是讓人對於「如何活著」,有了更深層的思考。「如果沒有對死亡本身經歷一番深刻的思辨,可能也不會感受到『活著』這件事真正的意義所在。」而相對於安樂死,落在光譜另一極端的,則是一群亟欲無限延續生命、追求「永生」的人們。有人將瀕死的家人冷凍保存,盼望有一天科技進步時能再重逢;致力於研究抗老基因的學者則說:人們所要的並非長生不死,而是逆轉衰老。有意思的是,當曾寶儀詢問身邊的朋友:如果有天可以選擇健康無病地活到300歲,你想不想要?大多數人的回答是:只有我一個人嗎?還是我所愛的人也能和我一起活下去?「比起生命的長短,我認為如何度過更具意義。」無論是有意識地選擇終結生命、或是對於長生不老的追求,「最重要的思考在於,我們是否能因為生命的侷限性,進而珍惜活著的每一天,我認為這才是最有意義的。」直面價值觀的衝突 不急著判定是非黑白除了關於生死的正反方思辯,另一個也讓曾寶儀在這幾趟旅程中獲得的體會,則是「尊重不同的價值與立場。」在美墨邊境議題的拍攝行程中,她先後訪談了提供難民人道援助的NGO團體,以及防止非法移民偷渡的民兵組織。「兩方人馬看起來是站在完全相反的立場,但難道就一定有一邊是錯誤的嗎?以我看到的來說,他們都是善良、誠實的人,只是恰巧彼此選擇捍衛的價值,就結果而言是互相衝突的。」「在我看來,強迫別人遵從自己的價值觀,或是單方面認為自己所相信的事物才是唯一正確,都是一種狂妄。」曾寶儀說。而用性愛娃娃取代真人伴侶,看似驚世駭俗,「但你也不能否認,這些娃娃在某種程度上,填補了某些曾經在感情或關係中受傷的心靈。」「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歷程,從而導向了不同的選擇,我覺得經歷這些體驗之後,對我而言一個很重要的結論,就是先不急著批判、選邊站,而是抱持著更開放、同理的心情,去面對世界上各種不同的想法。」不急著打勾勾完成清單 生命會水到渠成在這趟旅程之後,曾寶儀更體會到,當自己「卡住」的時候,不妨適時轉個方向思考、凡事往後退一步。過去經常到世界各處旅行、主持的曾寶儀,去年也受到疫情影響,大部分時間都留在台灣。「過去的我,可能會因為工作減少而焦慮,但現在我可以換個角度想,如果不是突然空出這些時間,我大概也不會有機會在一年中接連完成兩本書,整理自己的心路歷程,在台灣拍了旅遊節目,也不會有這麼多時間可以陪伴伴侶、家人。」曾寶儀笑說,過去自己的人生很像是超商集點,「我會很急著要完成更多事情,或是拚命想自己還可以做什麼。但我現在比較學會放鬆、順其自然,專注在當下來到生命中的事物就好。」例如她也沒有想到,當初單純為了興趣而認真學英文,最後讓她獲得了《明天之前》這個難得的跨國節目製作邀約。她也有感而發地說:「40歲以前的旅行,大多是往外看,在乎的是自己去了什麼地方、見到了誰,40歲以後,眼中所見的一切,反而更讓我懂得如何向內與自己對照。如果我早20年接到這個邀約,或許不會有這麼深刻的感受。」如今她時刻提醒自己:保持更敞開的心,珍惜生命中每一次相遇的風景。「我覺得人生沒有冤枉路,所有的生命歷程最後都會成為積累,現在的我或許臉上多了幾條皺紋,但我過得更自由、無所畏懼,並且心中充滿了愛。」曾寶儀笑說。原文:活到300歲,你要不要?曾寶儀:一趟接觸安樂死者與「求長生不老者」的跨國旅行體悟
-
2021-09-10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警訊自我檢測/便祕、憂鬱、焦慮…不只有手腳顫抖,這些非動作障礙也是巴金森前兆
許多人都知道行動緩慢、手腳顫抖為巴金森病常見的動作障礙症狀,但台大醫院一項臨床研究卻發現,部分巴金森病人在出現動作症狀的前10至20年,已有便祕、憂鬱、焦慮等非動作障礙的症狀,這些病人雖有至腸胃科、身心科就醫,卻找不到病因。「憂鬱、焦慮是巴金森病症狀表現中的一塊拼圖。」陽大附醫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劉翁銘說,患者腦部組織退化,除了多巴胺分泌異常,連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分泌也受到影響,以致出現情緒障礙,許多患者更合併便祕困擾。台灣平均確診年齡60歲劉翁銘表示,如何提高國人對於巴金森病的認知,了解早期巴金森病的非動作障礙症狀,進而提早確診、提早用藥,這是治療巴金森病的重要課題。 健保大數據顯示,台灣巴金森病人平均確診年齡為60歲,比起歐美各國平均50歲,年長不少,劉翁銘認為,這與國人對於疾病認知程度不足有關,常以為年紀大了,走路自然變慢,直到失能,生活難以自理才就醫,確診時常已是中晚期,增加治療難度。 如何於罹病早期確診,給予正確用藥,一直以來為治療巴金森病的重要瓶頸,劉翁銘表示,台大神經研究團隊研究證實,透過非動作障礙症狀,如憂鬱、焦慮、便祕,如能盡早確診,接受治療,就可有效延緩疾病惡化。自我檢測可做手指操 劉翁銘曾收治一名40多歲男性巴金森病人,務農為生,從小開朗樂觀,但家人早在幾年前發現他性格有些不太一樣,常無來由地憂鬱、不開心,甚至出現撲克臉、面具臉。 直到他自覺單側肢體逐漸僵硬、活動不便時,這才就醫,經核子醫學影像檢查發現,腦部多巴胺細胞退化,確診為第一期巴金森病,規律用藥及回診,幾年下來,仍可下田務農。 劉翁銘說,提醒民眾多注意自身及家人身心變化,定期每月8日練習「巴金森病手指操」,大拇指與食指做開合動作,左右各25下,重複做、愈做愈快,如果會愈做愈慢、開合幅度變小,甚至黏住、打不開等,建議到神經內科接受檢查診斷。另外,若有手抖、動作慢、走路不平衡、憂鬱等症狀,務必積極就醫,至神經內科或動作障礙科尋求協助。AI幫助及早發現退化近年來,AI人工智慧結合健保大數據,讓許多病人得以早期確診,劉翁銘指出,最新AI系統能從巴金森病人手指操影片中,察覺出細微異常動作。病人靈敏度變差、退化狀況,也可作為調整藥物的重要參考。
-
2021-09-07 新聞.新聞
診斷工具/巴金森病潛伏20年 AI人工智慧助精準預測
許多人都知道行動緩慢、手腳顫抖為巴金森病常見的動作障礙症狀,但台大醫院一項臨床研究卻發現,部分巴金森病病人在出現動作症狀的前10~20年,已有便秘、憂鬱、焦慮等非動作障礙的症狀,這些病人雖有至腸胃科、身心科就醫,卻找不到病因。 巴金森病症狀表現多樣化 憂鬱、焦慮不可忽略 「憂鬱、焦慮是巴金森病症狀表現中的一塊拼圖。」陽大附醫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劉翁銘說,患者腦部組織退化,除了多巴胺分泌異常,連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分泌也受到影響,以致出現情緒障礙,許多患者更合併便秘困擾。 劉翁銘表示,如何提高國人對於巴金森病的認知,瞭解早期巴金森病的非動作障礙症狀,進而提早確診、提早用藥,這是治療巴金森病的重要課題。 AI人工智慧結合健保大數據 幫助及早確診巴金森病 健保大數據資料顯示,台灣巴金森病病人平均確診年齡為60歲,比起歐美各國平均罹病50歲,年長不少,劉翁銘認為,這與國人對於疾病認知程度不足有關,常以為年紀大了,走路自然變慢,直到失能,生活難以自理才就醫,確診時常已是中晚期,增加治療難度。 如何於罹病早期確診,給予正確用藥,一直以來為治療巴金森病的重要瓶頸,劉翁銘表示,台大神經研究團隊研究證實,巴金森病病人在出現動作障礙的一二十年前,幾乎都有非動作障礙症狀,如憂鬱、焦慮、便秘,如能透過這些蛛絲馬跡,盡早確診,接受治療,就可有效延緩疾病惡化。 劉翁銘說,曾收治一名40多歲男性巴金森病病人,以務農為生,從小個性開朗樂觀,但家人早在幾年前發現他性格有些不太一樣,常無來由地憂鬱、不開心,甚至出現撲克臉、面具臉。 直到他自覺單側肢體逐漸僵硬、活動不便時,這才就醫,經核子醫學影像檢查發現,腦部多巴胺細胞退化,確診為第一期巴金森病,規律用藥及回診,幾年下來,仍可下田務農。 劉翁銘說,大部分巴金森病病人常合併憂鬱、便秘等症狀,提醒民眾多注意自身及家人身心變化,定期每月8日練習「巴金森病手指操」,自我檢測,若有手抖、動作慢、走路不平衡、憂鬱等症狀,務必積極就醫,至神經內科或動作障礙科尋求協助。近年來,AI人工智慧結合健保臨床大數據,讓許多病人得以早期確診,劉翁銘指出,最新AI系統能從巴金森病病人手指操影片中,察覺出細微異常動作。再者,病人靈敏度變差、退化狀況,也可作為調整藥物的重要參考。>>>快來看影片測測看,手指開合速度是否有變化? 【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happyparkinsons
-
2021-04-20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多重外傷隱形殺手 長庚研發AI揪骨盆骨折
一位工地工人自高處跌落,右大腿骨骨折送到急診,血壓一直不穩定,卻找不到正確病因,只能進行輸液和輸血治療。轉到林口長庚,利用AI人工智慧輔助診斷後,發現除了左側股骨骨折外,還有左側恥骨骨盆骨折;找到出血點即時止血後,血壓馬上回穩,並於手術一周後平安出院。林口長庚外傷急症外科主治醫師廖健宏表示,由於送到急診的外傷病人都很嚴重,多處出血,第一線醫師可能多會考慮到是其他臟器出血引發血壓過低,難以在第一時間考慮到是骨盆骨折所造成的大出血。然而,骨盆骨折容易引發大量出血,若未及時判斷,持續出血死亡率高達三成,可說是多重外傷的隱形殺手。且有4%至9%的患者,在第一時間髖部骨折會被誤診,若誤診或延誤診斷,術後第一年患者死亡風險也會增為兩倍。林口長庚外傷急症外科主治醫師鄭啟桐則表示,由於重大外傷病人到院的第一張X光片為骨盆X光片,若能透過AI輔助,便能快速判斷是否有骨盆骨折的風險。因此,長庚外傷團隊利用醫院自身龐大的外傷資料庫,收集過去2008至2016年高達5204張骨盆X光片,訓練及新設計出AI演算法,能同時辨識各種不同位置及不同類別的外傷型態,並利用熱點標示,精準指出病人受傷的位置。鄭啟桐說,系統經過訓練後,目前準確度、敏感度以及特異性皆高達九成以上,並相較之前單純利用人工判讀,可減少誤診比率五成。目前長庚也已將此系統運用於該院2000多例的病患。廖健宏表示,過去的AI演算法,多僅能單一部位的單一病灶進行分析判讀,相對侷限,而長庚的系統則突破過去限制,能同時辨識各種不同位置及不同類別的外傷型態。因此該團隊研究報告也登上自然(Nature)期刊2021年2月的子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
2021-03-25 癌症.大腸直腸癌
AI神輔助早揪大腸癌無遁逃 北榮內視鏡新突破登期刊
大腸癌連14年高居國人癌症發生率第一名,罹癌年齡更從50歲逐漸下降至30-40歲,為了幫助民眾早揪這位癌王,台北榮總內視鏡團隊結合AI影像研發出「腸道內視鏡多模態輔助診斷系統」,除了可以智慧辨識瘜肉,更首創可同時識別多種不同的大腸病灶,準確度達90%以上,此一研究成果獲得今年2月國際內視鏡知名期刊Surgical endoscopy接受刊登,預計今年中進入臨床實驗。北榮內視鏡診斷暨治療中心主任盧俊良表示,利用AI人工智慧來協助內視鏡醫師執行臨床疾病的診斷,已是醫界熱門廣泛的研究主題,但以往相關研究像日本、歐洲,多只限於判斷單一病灶,例如大腸有沒有瘜肉,或者瘜肉是增生型還是腺瘤型,但臨床上,醫師在執行大腸鏡檢測,還需要觀察其他的大腸可能病變。北榮這套「腸道內視鏡多模態輔助診斷系統」,就可以同時辨識瘜肉(polyp)、憩室(diverticulum)與盲腸(cecum),準確率達90%以上,另外,「盲腸到達率」是大腸鏡檢查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這套系統還能判別大腸鏡檢查是否已到達最後最深的位置,幫助檢查品質的提升。盧俊良表示,大腸鏡檢查是預防大腸癌早期發現、早期處理的有用工具,系統以每秒30次頻率快速比對輔助醫師判讀病灶,相當於每位患者每秒同時擁有「30+1位」醫師來進行內視鏡的檢查診斷服務。目前北總內視鏡團隊正將這套人工智慧系統進行優化處理,希望今年年中進入更嚴謹的臨床試驗,希望在最短時間內落實於常規檢查,為大腸癌預防做出精準的第一道防線。
-
2021-02-21 失智.失智資源
失智課程/善用3平台 當個聰明照顧者
udn X WaCare 失智線上課程 聽取專家建議 還能即時互動失智症者的照顧之路可能長達8至10年,每一個階段的精神行為、身體衰退程度常有變化,且根據失智旅人粉絲網頁與WaCare針對百餘位照顧者的調查,每一位失智者多數有2~3位照顧人力,因此善用科技遠端照顧,提升技巧,可能是下一階段更聰明的照顧方法。目前針對失智症者提供互動式服務的平台有聯合報系udn與遠距健康平台WaCare合作推出的線上照顧即時課程與影音,以及聚集11萬多名照顧家屬、專業人士的「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請跟著元氣周報一步步操作加入平台,讓你的照顧問題即時獲得解決。udn×WaCare失智線上課程每周有三個晚上,每次15分鐘,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進駐,於WaCare App與專家Live面對面,一同解決長期困擾你的失智照護問題。目前該平台針對失智症照顧共推出七大系列,WaCare執行長潘人豪指出,去年三月,該平台針對照顧者收集最令他們感到困擾、壓力負荷大的問題,結果發現,照顧者最迫切需要被改善的是,前兩大為精神行為症狀和吞嚥飲食問題,其他則為照顧者紓壓、衛生清潔、肌力提升、資源申請以及居家改造。照顧者除了有15分鐘可以聽取專家的具體建議,還有5分鐘能即時以視訊或文字訊息與專家互動。這項即時團課服務開設五個月以來,已吸引超過一萬人報名參加,有一半以上是失智症照顧家屬,還有想提升照護技巧的長照機構專業人員、照服員等,若來不及參與即時團課,平台提供近百部影片,讓民眾購買後可在空檔時間觀看複習,甚至針對外籍看護提供口譯版本的影片。如何加入live團課?1.下載WaCare App依手機作業系統,於App Store或Google Play搜尋「WaCare」App,下載並安裝成功後,開啟App即可看到提醒視窗,選擇註冊或直接登入。小提醒:帳號註冊請先選擇國籍,再輸入手機號碼;登入同樣需先選擇國籍再輸入手機號碼、密碼。2.瀏覽主題課程註冊完成並成功登入後,即可看到相關課程頁面,請先點選「健康課程」,再點選課程標籤,瀏覽你需要的主題課程。3.報名主題課程向下滑動點選你需要的主題,即可看到相對應的課程影音預告、簡介與師資介紹,欲報名課程,請直接點選「報名」按鈕。4.報名成功報名成功後,於課程時間點選下方「開啟」按鈕,即可看到專家在線上與您Live面對面,一同解決失智症照護上的難題。元氣網失智頻道聯合報系長期關注失智照顧者,不僅在元氣網開闢失智頻道,自今年元月起,將內容根據照顧者歷程,規畫為辨別疑似症狀、新手照顧、大腦健康、非藥物治療、資源申請等目次,方便民眾根據自己的情境點選文章、影音閱讀。此外,民眾在閱讀文章至文末時,還可以看到相對應的udn×WaCare失智線上課程,今後透過AI人工智慧,會針對有類似情境的族群提供更精準的線上課程等資訊。如何加入元氣網失智頻道網址:https://health.udn.com/health/cate/10691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網頁「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目前有11萬多名粉絲,有超過六成是照顧家屬,二成為醫護、社工等跨領域專業人士。粉絲專頁主編陳韻如指出,失智照護有許多難題,但同樣也有對應的方法,透過粉絲網頁不僅能即時獲取專業的醫療資訊,更珍貴的是,照顧者們會彼此分享照顧故事,在不同角落、不同境遇的照顧者互助,得到支持與力量。如何加入粉絲專頁?請至https://www.facebook.com/NTCDementia,按讚並且追蹤。或至臉書搜尋「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
-
2020-12-14 醫聲.數位健康
智慧醫院/程文俊:智慧化醫療 醫病關係仍靠互動
隨著電腦科技進步,AI人工智慧在全球席捲成為風潮,不僅在產業及生活應用上愈來愈夯,在健康照護產業更被廣泛應用,提供智慧化的醫療服務。長庚智慧化 超前部署長庚醫院自1976年創院以來,「管理靠制度,制度靠表單,表單靠電腦」,所以電腦一直是相當重要的角色,意外超前部署成為台灣最早數位化的醫院。2000年開始,長庚醫院即推行電子病歷,積極發展醫療智慧化。2014年獲醫策會頒發台灣首家「智慧醫院」標章,更在2019年成為全台第一家通過國際數位醫療組織最高等級認證(HIMSS7)的醫院。智慧化 擬訂五大目標目前長庚體系醫院全台逾一萬張病床、每年門診量高達九百萬人次,因此必須更早推動醫療智慧化,智慧化分為五大項目:醫療照護、教學研究、品質指標、成本效益及整合型專案;也擬訂五大智慧化目標,包括醫療的品質、病患的安全、創新的服務、平台的整合及流程的簡化,來建構智慧醫院。一條龍作業 減少病患等待智慧化醫院以民眾門診就醫為例,依照「門診及檢查智能報到系統」,從手機掛號到檢查結束,將醫療系統、排程系統及報告系統依照不同屬性安排時間,在最方便的時間一次做完系列檢查並完成報告,一條龍作業減少病患等待時間,並且提升就醫檢查服務品質。智慧化醫院對醫師而言,經由電子病歷、雲端紀錄,看診前可以瞭解病患狀況,以感控及重症照護為例,經由智慧監控面板,可以掌握全院發燒動態及分布區域,加護病房病患生理變化,利用遠距技術跨出醫院場域,對偏鄉、離島病患做遠距診斷,緊急處置。3D智慧膠囊 揪出併發症在人工智慧方面,例如長庚醫院團隊利用人工智慧物聯網通訊技術開發了3D智慧膠囊,靠一顆口服的數位藥丸可即時監測重症患者的腹壓變化,揪出高風險併發症患者及早治療。而在預測疾病上,今年長庚以「人工智慧整合12導程心電圖預測心臟收縮功能與死亡風險」、「人工篩檢X光影像的骨質疏鬆風險」榮獲新創獎。智慧化對醫院而言,首要強調的是「閉環管理」,指的是從步驟開始,掌控整個醫療行為直到結束的流程,萬一出了問題,立即就知道是哪一環節點出錯,馬上可以處理,以提升病患安全。對醫院經營而言,有醫囑的閉環、用藥閉環、病理閉環、檢驗閉環、護理閉環等管理,可以避免差錯,提高效率,提升服務品質。應用智慧 快速整合大數據另一個認證的重點則是BI(business intelligent),指的是應用智慧,也就是快速將醫療資訊大數據整合並應用,其他包括結構化病歷,資訊的連結與交換、資訊安全等;更強調CDSS(臨床決策支援系統),包括資材、醫材、用藥、人力資源的管理等,數據可變成有用的資料,作為醫院管理決策的參考。雖然智慧化醫療方興未艾,人工智慧或智慧醫院仍然只是一個重要的輔助,醫病關係是要靠互動,要有溫度,是永遠無法被取代的。
-
2020-11-27 科別.心臟血管
新型貼片心電圖 AI穿戴防猝死
近來心因性猝死事件頻傳,台北榮總和三總合作將智慧醫療導入醫學影像與心電圖進行分析,藉由AI人工智慧判讀大量心電圖波形,辨識有問題的訊號,並與穿戴式裝置結合運用,能更有效即時偵測心律不整,進一步預防猝死。台北榮總副院長陳適安表示,北榮與三總合作近十年,將AI人工智慧醫療與穿戴式裝置運用,研發新型貼片式心電圖,即便是遠距,也可以快速精準測出問題。退輔會主委馮世寬打趣說,「以後我去立法院都要戴,看前後心律有沒有差別」。陳適安指出,通常心律不整為陣發型,僅連續偵測24小時,若當下未發生心律不整,就難以偵測發現。如果能夠連續測十天,診斷正確率可到80%,但通常檢測工具太大或病患不願意配戴這麼久的時間。新型的裝置輕巧,貼在左前胸,續電力可高達兩周,病人可回家連續配戴14天後再拿回醫院判讀,或住院病人貼在胸前,可將監測資料無線傳輸到病房中控儀表板,隨時監控。北榮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羅力瑋則表示,由於14天且24小時連續監測,有非常多資訊必須分析,AI則幫助減少至少三分之二的時間。北榮目前利用六萬多位病人、約22萬張心電圖和超音波配對,開發心電圖AI預測模型,已完成布魯格達症候群及肺動脈高壓預測模型,準確率最高可達九成,可進一步預防猝死。羅力瑋以肺動脈高壓為例,過去難以早期偵測,民眾出現喘的症狀才來就診,病情已是中度以上。若過去曾有胸悶痛、心悸、昏厥,卻無法被確診者,可使用AI人工智慧醫療與穿戴式裝置,從心電圖波形準確判讀出有相關問題,及早給予藥物治療。馮世寬說,希望未來可將此新技術引進榮家和軍方,若是新兵有心臟問題,可提前預防,避免訓練中途發生猝死。
-
2020-11-26 醫聲.數位健康
數位醫療新科技/「數據運用」是邁向健康變老的關鍵解藥
超高齡社會來臨,老化無可避免,但如何才可以維持健康狀態迎向老年生活?信諾集團亞太數據分析主管Aaron Jones指出,藉由企業、學界與政府的公私協力,將全民健康保險的數據資料,透過雲端及AI技術建構資料與模型建置分析平台,從數據模型中找出潛在危險因子及早預防並降低疾病發生機率,可讓台灣的銀髮族能享有更健康的高齡生活。美國信諾保險集團在台子公司康健人壽,與台灣安進(AMGEN)和台北市美國商會共同舉辦2020年「高齡化社會論壇 2.0」,從高齡化社會的健康、醫療、保障、科技等多方面向,探討如何透過公私協力,妥善運用醫療及健康大數據,以達到疾病的精準預測和預防,為銀髮族建構出更健康的高齡環境。Aaron Jones分享,信諾集團擁有高達1億8000多萬的客戶數,目標聚焦於疾病的預防,利用數據科學深入了解民眾的健康風險與需求,運用擴增智慧技術並透過機器學習演算,預測疾病可能發生的時機,讓醫療機構能及早介入協助客戶,並採取適當行動,成功降低疾病發生的風險,讓客戶獲得可輕鬆負擔、高品質的健康照護,擁有健康無憂的老年生活,同時減少可避免的醫療行為。結果證實,這樣的方式能將再次入院的比率降低10%至15%,病患的醫囑遵從性更達到75%。康健人壽總經理暨執行長邵駿崴(Tim Shields)表示,未來遠距醫療普及也有助於民眾即時進行醫療諮詢及診斷。完善的數據不僅可更精準預防疾病,也有助於保險公司精準找出保障缺口,設計出更符合需求的保障方案。邵駿崴表示,要發揮數據的最大綜效,需仰賴政府、學界、和企業間的共同努力,透過平台的建立、數據資料的去識別化、流程的簡化和資源的共享,以造福更廣大的民眾,落實全齡健康。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戴雪詠表示,健保醫療資料,可由被保險人授權提供給可信任的第三方使用,以進一步做健康管理的應用。國內已有近20家的健康管理公司與醫療院所透過這些數據,找出照顧病人的最佳方式。也有15個醫界及學界單位申請和健保署合作,將醫療影像透過AI人工智慧,作為疾病診斷依據,甚至也有醫院透過這些數據開發疾病預測軟體,提前預測民眾可能患病的風險。
-
2020-11-17 醫聲.數位健康
數位醫療新科技/AI智能小兵來了 速揪新冠肺炎
● 智慧醫療是未來生醫發展的趨勢,透過AI大數據分析,可提高診療精準度● AI人工智能小兵可輔助揪出腫瘤病灶● 遠距醫療運用在疫情時代很常見,醫師在遠端即可進行視訊診療人來人往的急診室裡,忙碌的醫護人員分身乏術,AI人工智慧輔助診療機器人也忙著工作,判讀上百張的X光片,以最快的速度掃描排序,抓出疑似新冠肺炎的患者,優先給醫師做最終確認。醫師和AI人工智能小兵共同工作的景象,在疫情時代愈來愈常見。台瑞峰會 分享創新醫療健康大數據結合人工智慧,由瑞典貿易暨投資委員會台北辦事處、工業技術研究院及國際藥廠台灣阿斯特捷利康共同舉辦「2020台瑞創新醫療生態圈暨商業合作高峰會」,邀請台灣、瑞典兩國共約240位專家分享生技醫療研發與智慧醫療的臨床運用,以及20多間藥劑部展示台灣臨床數位藥事服務的發展,促進雙邊交流。揪糖友視網膜病變 準確率高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分享,遠距醫療的運用在疫情時代愈來愈常見,例如居家隔離者的健康數據在遠端就能傳達給醫師下處方、視訊診療。台大醫院能協助造血疾病診斷的AI計算骨髓抹片細胞系統,以及能揪出被稱為「癌王」胰臟癌病灶小於2公分的AI系統,連糖尿病患者的視網膜病變也能協助診斷,準確率達90%以上。不僅台灣,歐洲的智慧醫療也急速發展。瑞典駐台代表孔培恩分享,新冠肺炎疫情也帶動了瑞典的遠距醫療,患者用電腦連結網頁或手機使用App,即可預約看診、與醫師視訊互動、獲取檢驗報告,減少過多人際接觸的傳染。納健保?病人隱私? 待解決智慧醫療是未來全球生醫發展的趨勢,透過AI不斷的「練兵」修正錯誤,提高精準度,運用於臨床,可望造福更多患者。但吳明賢表示,目前仍有許多前置端待解決,包含AI智慧醫療能否納入健保給付、健保大數據涉及的病人隱私等法規面;第一線醫療人員的接受度及當AI判讀出錯時,與醫師間的責任歸屬問題。AI輔助醫療 診斷仍靠醫師科技部政務次長謝達斌表示,儘管AI會不斷修正、練兵提升精準度,但AI只能輔助醫療,無法取代醫師,最終的診斷仍需醫師「眼見為憑」。至於病人隱私問題,台灣已採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範」去識別化,也開發出相關技術解決。創新醫療圈 建構台灣模式謝達斌強調,所有AI人工智慧醫療在研發前,都須先了解「使用者及市場需求」,從患者或健康個人等使用者出發,連結像是藥物、運動器材端等提供者,再到醫院、診所等施行場域,並加入第一線醫療人員使用後的意見,從政府開始串起企業、醫界、使用者組成「創新醫療生態圈」,累積經驗建構「台灣模式」打好基礎,未來才有機會對外展示、外銷全球。台灣阿斯特捷利康總裁陳康偉也表示,該公司一直以來致力於拓展科學、創造創新治療方案,加速台灣生物科技發展,以改善病患醫療品質。
-
2020-10-22 科別.腦部.神經
彰化秀傳透過AI判讀 腦出血病人平均提早25分離開急診
搶救腦出血病人是在與時間賽跑,彰化秀傳醫院與AI(人工智慧)公司合作,透過AI的腦出血自動判讀,即時通知醫師,並顯示在醫院的資訊系統,加速醫療決策流程,秀傳醫院今天舉辦成果發表會,表示使用AI後,腦出血病人平均提早了25分鐘離開急診,進入下一步處置和治療。彰化秀傳急診部主任童春濱表示,腦出血原因主要來自腦血管疾病或事故傷害,這兩種都列於十大死因,在急診的處置是分秒必爭,為了加速急診流程,將AI軟體結合醫院的影像與資訊系統,讓疑似腦出血的病人在急診掃描腦部電腦斷層後,由AI判讀是否腦出血,並將結果透過簡訊傳送給醫師,且在醫院的資訊系統上做出警示,提醒醫師優先處理。彰化秀傳醫院統計今年5~8月使用此一資訊系統的臨床數據顯示,使用AI後,腦出血病人平均提早25分鐘離開急診,甚至在夜間放射科醫師不在院內,但待命值班時,平均節省時間達50分鐘;AI的協助有效地加速流程,使病人可以盡早進入下一步處置,如住院或開刀等。此外,使用AI後,每位病人放射科的報告完成時間大幅減少了12.5小時,無論病人或醫師,都因為AI的協助而提升效率。秀傳首席醫療副院長黃士維表示,秀傳將AI導入急診是善用新創科技來提升整體醫療效率與品質,使腦出血病人盡早接受治療,減少急診停留時間,在新冠肺炎期間,更有降低感染機率的效果,並提升急診病床的周轉率,可服務更多的病人。
-
2020-09-22 癌症.乳癌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台大引進超級電腦助乳癌診斷
乳房超音波是常用來發現和早期診斷腫瘤的檢測方法,但是大量的影像資訊讓醫師需耗費許多時間閱片,若使用AI(人工智慧)輔助,就能在一秒內快速完成閱片程序,且偵測準確度達95%。然而發展AI,需要有強大的電腦運算能力,因此台大醫院引進新一代的AI超級電腦,藉由大量的運算能力處理巨量複雜的臨床影像和文字資料,提升智慧醫療發展。台大醫院今年2月成立智慧醫療中心,院長吳明賢表示,智慧醫療是未來醫療發展重要的主軸,尤其是在AI的應用是台大未來五到十年的重點。而智慧醫療的四個區塊,台大原已含括資料、人才、臨床轉譯,只差「運算力」。因此台大醫院耗資新台幣約1700萬引進兩套AI超級電腦系統DGX A100,預計可提升處理醫療影像的速度可提高兩倍效能、語言處理提升五倍效能,若搭配基因運算軟體則可提升2.25倍的效能。其中,台大將AI系統應用於輔助乳房超音波診斷,減少醫師閱片時間並提升準確率。外科部主任黃俊升表示,過去乳房超音波必須一邊掃瞄一邊看螢幕上是否有任何懷疑的腫瘤,一一記錄、一一拍照,但若是醫師經驗不夠或是不夠專注,則可能遺漏。新的掃描方式,則是一次性將全身做詳細掃描,透過AI系統可在一秒內快速閱讀完大量的影像,並定位出腫瘤可疑的位置,偵測準確度達95%、良惡性診斷準確度則將近九成。台大影像醫學部主任陳世杰則表示,目前AI系統在醫療上除了輔助影像診斷,也輔助偵測,不僅提升準確性,也改變醫療流程,加快速度。他舉例,過去送到急診的病人可能有腦出血,由急診醫師開立檢查,影像醫學部醫師則病人依照順序一個一個閱片,可能不會第一時間看到急診病人的資料。但透過AI系統,可以直接挑出危急病人,讓影像醫學部醫師在第一時間可以快速判讀,並將診斷結果回傳給急診醫師進行診治。除此之外,台大醫院也利用AI開發出肺結自動偵測系統以及心臟主動脈鈣化/脂肪全自動分析AI模型。吳明賢表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大數據就像是石油,而開採石油需有良好的工具,尤其基因定序就像無字天書,利用AI系統可快速從中找出脈絡,進一步做到精準健康、精準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