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AIDS
的結果:共找到 69 筆 約 0秒愛滋及早發現並治療 可過與一般人無異生活
新北市衛生局為擴大愛滋防治,辦理「性福巴士-大專院校巡迴愛滋防治宣導」,將篩檢帶入校園中,讓學生可以免費並匿名快速篩檢,今年9月就有名大學生小遠看見攤位上前測試,一驗發現竟是陽性,但因發現得早,及時...
世衛:對付COVID-19 可借鏡抗愛滋史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期間,全球各地醫療系統都需升級,以控制住傳染並能因應病患湧現,以及防範日後爆發。路透社報導,世衛突發衛生事件執行主任萊恩(...
每天吞顆維他命B2,一週就能改善嘴破?營養師破解常見B群迷思
Q:蔡營養師,老一輩的人都說「嘴破」就是「火氣太大」,但我們家兒子也常常嘴破,小學生哪裡會火氣大啊?到底嘴破是怎麼形成的呢?A:「嘴破」是我們一般人的俗稱,臨床上我們稱之為「口瘡性潰瘍」(Aphth...
諾貝爾獎得主稱新冠病毒是人造?教授解析科學家背景
在過去兩天裡,最熱門的新冠病毒新聞之一是《諾貝爾獎得主聲稱新冠病毒是人造的》,例如《亞洲時報》(Asia Times)發表的French prof sparks furor with lab lea...
紐時:等待疫情大爆發?全球防疫新焦點是伊朗
紐約時報報導,伊朗已成為中國大陸之外、全球防止新冠肺炎擴散的焦點,鄰近多國的零星病例全都可追溯自伊朗。有學者稱伊朗現況是「製造疫情大爆發的配方」,對全球防疫形成重大威脅。伊朗向來是朝聖者、移工、商人...
陸專家警告:血漿療法有風險 宣稱療效還太早
中國近期援引抗SARS經驗,為武漢肺炎重症病患注射康復者血漿,宣稱患者接受治療後,症狀明顯好轉;但專家警告,這類療法仍存在人體排斥等風險,雖值得研究,但宣稱具有療效還太早。COVID-19(2019...
稱武漢肺炎有歧視 叫肺炎不精準…COVID-19到底該叫啥
WHO日前宣布,為了避免某些地區被汙名化,因此將武漢肺炎正名為「COVID-19」,意思是2019年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疾病,正當媒體開始配合WHO將它改稱為「新冠肺炎」時,衛福部卻以怕民眾聽不懂或分...
野味市場死灰復燃 專家:中國沒能從SARS疫情學到教訓
衛生專家說,中國沒能從當年的SARS疫情中學到最重要的教訓,那就是野生動物市場是疾病的龐大繁殖場,可能將病痛帶給人類。「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報導,一般咸認嚴重急性呼...
愛滋病毒感染有特效藥變得像三高 名醫籲患者一起面對
奇美醫學中心感染科主治醫師杜漢祥今天指出,愛滋病引來很多擔心及恐懼,都在於對疾病的不了解。經過專業團隊的解釋後,民眾可以更放心的接受檢查,「我們可以更勇敢地一起面對這個疾病」。奇美醫學中心感染科表示...
石榴被捧為最強天然血糖藥 飯前喝石榴汁有助降血糖?
讀者2019-6-24在《有助勃起功能的食物》回應:有關於「某某食物有助某某健康」請教您對於「石榴是天然的血糖藥」的看法。網路連結所打開的是一篇發表在《每日健康》的文章,沒有日期,也沒有作者,標題是...
身為肺癌權威醫 他卻親手開給病患一張「死亡處方」
也許在將來,我們也可以自由而平常地選擇,如何走向結束。照片中的這位醫生叫D. Ross Camidge,科羅拉多大學癌症中心胸部腫瘤科主任,肺癌專家。今年春天,準確的說,是2019年4月16日,他親...
響應全民愛滋篩檢日 醫院宣導「三篩五步 愛滋止步」
為響應每年6月27日的全民愛滋篩檢日「National HIV Testing Day」,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今天上午和台灣紅絲帶基金會舉辦108年度國家篩檢日「三篩五步 愛滋止步」活動,三篩為「正確...
VR+AR+MR 虛擬實境體驗 術前不再天人交戰
智慧醫療發展多元,台北榮總近期利用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和混合實境(MR)技術,開發全台首款輔助疾病決策的虛擬實境體驗遊戲,讓病人身歷其境口腔癌、腎臟癌、心房顫動或氣切等治療照護方式,了...
一次中獎 千萬別心存僥倖!醫師:戴保險套防愛滋病
據衛福部疾管署最新資料統計,去年我國愛滋病毒(HIV)感染人數增加1993人,平均每天增加5人,累積感染人數為3萬7919人,目前存活人數為3萬1496人。而愛滋病(AIDS)就是由HIV病毒引起,...
醫病平台/落實以病人為中心:健康識能與醫病共享決策
「病人為中心」是大部分醫院寫在醫院經營的理念,以前參加醫院評鑑時,簡報的第一張幻燈片,幾乎都是以病人為中心的醫院宗旨,但其後的簡報內容,卻很少扣著這個中心的精神,大家都很重視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在這...
不止是性病 梅毒不治療恐嚴重損害心臟和大腦
梅毒曾經是重大的公共衛生安全威脅,因為梅毒會導致許多嚴重的健康問題,例如:關節炎、腦損傷和失明等,一直到1940年抗生素青黴素(Penicillin)問世,梅毒才能進行有效的治療,為什麼梅毒有毒呢?...
會痛嗎?會致癌嗎?認識性病「菜花」
日前一則新聞「新生兒屁股長菜花」,引起許多討論及關注,究竟新生兒為什麼會屁股長菜花呢?經由醫師解釋,可能是在生產過程遭受感染,就一般大眾的認知,菜花是性病的一種,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將進一步介...
一年24人喪命 李斯特菌症居奪命傳染病第五名
李斯特菌症在2018年1月列為法定傳染病,短短一年,已成傳染病死亡人數排行榜第五位,感染的163人中,有24人死亡,多數是老人和免疫力不全者;若孕婦感染,則會釀死胎或早產。近年國際間發生多起因食用遭...
忘了自己是如何長大?讓我們成為孩子生命的助力吧
成為孩子生命的助力 – Aid to life常聽人說:「因為愛,所以我進了幼兒教育」,也許天生的氣質的差異,我卻是「因為進了幼兒教育,所以我愛孩子,愛那在孩子身上看到的生命。」孩子真的不只是孩子...
長庚大學新發現! 海膽也有後天免疫基因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教授傅崇安長期研究生物免疫系統,今年在加州紫海膽體內發現「AID/APOBEC」基因,顛覆以往科學界認為高等生物才有這類的後天免疫力基因,他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國際知名期刊「自然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