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8
共找到
8821
筆 文章
-
-
2022-04-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東今+29曝確診足跡 酒吧、小吃部、早餐店、診所都入列
台東縣今日新增29名確診者,從疫調結果初步推論,有9例成功地區活動足跡者,8例為酒吧足跡重疊,延伸至同住家人及同學,3例為國中及高職學生,外縣市旅遊足跡有3例,2例為小吃部延伸、2例為居隔、2例感染源待釐清。東海國中有1班學生因與確診個案有密切接觸,25日起至5月3日停止實體課程。衛生局說明,從初步疫調了解,9例成功地區活動足跡者,其中有7位為成功地區國小學生。另外3例國中及高職學生分別為池上國中、公東高工的學生,截至今天中午全縣累計高中職以下確診41學生4老師。8例酒吧延伸的確診案中,有4位確診者自述曾經在4月17-19日到酒吧消費,另外例則為酒吧案確診者延伸至同住家人還有學校、有2例4月17-20到澎湖旅遊、1例4月18-19到台北的外縣市足跡。另目前縣內因疫情停課資訊,教育處表示,今天新增東海國中1班級學生與確診者接觸,自明日起至5月3日停止實體課程,其他,新港國中、三民國小、成功國小等校停止實體課程至4月29日,忠孝國小(含分校及附幼)、池上國中、寶桑國中、賓朗附幼、三民國小和平分校、成功鎮幼,也因確診及匡列已達該校3分之1班級數,為確保安全,全校停止實體課程至5月1日。另海端國小、福原國小及公東高工各有1班學生因與確診個案有密切接觸,匡列隔離,為審慎起見,兩所國小停課至5月1日,公東高工則停課到2日,豐田國中已達該校3分之1班級數,則自4月25日起至5月2日停止實體課程,因疫調持續進行中,是否延長停課時間將滾動式檢討另行公告。
-
2022-04-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屏東+40揭3頁確診足跡 申請居家照護44人、累計居家隔離1472人
屏東縣今新增40例確診,也創下單日確診新高,其中有16例為家族群聚感染,15例居隔陰轉陽。屏縣府指出,統計截至4月23日,本縣人居家隔離現管1472人,5歲以下確診者幼兒累計24例,無重症,皆未解除隔離。居家照護計畫申請,累計至23日止接獲通報個案64案,醫療團隊評估,有44案符合居家照護。疫調指出,40例本土確診個案,有16例分屬6個家族,為接觸確診親友或同事而感染;其中有二對夫妻,分別為案53057、53058及案53060、53061;案54477、54478、55720、55721為一家四口,案54485、54486、54487是一家三口,案56621、56622、56623為一家三口,共10案為先前匡列居家隔離,在居隔期間陰轉陽。另有一對父子案54474和54475,感染源疫調中。與其他確診個案相關有13例,其中有5例居隔陰轉陽。另有11例案仍在疫調及追溯感染源中。縣府指出,屏縣有18校23個班級停課,累計32名高國中小學生確診,有8名學生解隔離。班級停課學校,恆春工商、東港海事、屏東高工、明正國中、公正國中、東港高中國中部、恆春國中、繁華國小、餉潭國小、僑勇國小、港東國小、東興國小、恆春國小、東光國小、東港國小、東隆國小、崇蘭國小、海濱國小等,727人居家隔離。衛生局表示,確診者相關足跡包括漁子濯有限公司、東晟冰場、屏東市北區市場、大中華生技食品公司、中山黃昏市場、東港漁市場、小琉球居琉潛水店、大福漁港、白沙碼頭、漁福漁港、杉福生態廊道、和生市場等,均陸續清消作業。
-
2022-04-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基隆婦產科診所9人群聚感染 出生3、5天女嬰確診轉送大醫院
基隆市1家婦產科診所出現新冠肺炎群聚感染,共有6名嬰兒和3名工作人員確診,其中2名分別出生才3天、5天的女嬰轉送林口長庚醫院安置。基隆市長林右昌今天說,發生群聚感染的婦產科診所有6名嬰兒確診,目前新生兒的狀況基本上都是健康無虞,有2名新生兒送林口長庚醫院安置。另外有3名工作人員也確診,合計9人。基隆市衛生局長吳澤誠表示,疫調結果顯示,這家婦產科診所的感染源,懷疑是新生兒室工作人員指標個案。傳出疫情之後,新生兒室人員全部匡列,整間婦產科診所共有77人做PCR採檢,又有8人確診。
-
2022-04-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宜蘭確診+122飆新高 移民署收容所驚傳逾四分之三染疫
宜蘭今天新增122名確診首度破百,個案數再創新高。由於移民署宜蘭收容所確診人數不斷增加,縣府請醫療團隊進駐設站篩檢,篩檢276人中發現208人陽性,平均每4人中就有3人確診,陽性率逾75%,相當驚人,目前這些人尚無確診案號。連同日前的確診個案,統計該收容所傳播鏈累計已有244人確診,其中205位是收容人、35位工作人員、4位親屬,陽性率超過八成。縣長林姿妙表示,收容所確診者除了本國籍工作人員外,收容人皆為外籍移工,此次病毒傳染力太強,收容所雖全力防疫,仍不斷有確診個案,皆屬輕症;縣府請醫院給予專案醫療照護,防疫醫療服務不分國籍,協助確診者早日恢復健康。今天新增122名確診者中,還有晶園會館喜宴案新增9人。魚販群聚案再新增4人,由於該案持續有新增人員確診,衛生局明天下午將在大溪漁港提供篩檢服務,請有需求的民眾前往篩檢。南澳鄉部分今天新增17人確診,其中4人跟晶園喜宴案相關、1人與金岳喜宴相關、另外12人感染源尚待釐清。衛生局正持續透過篩檢找出社區確診者,再次提醒民眾,即日起5月15日前每周三、五、日上午10點到下午1點,在金岳籃球場設置戶外篩檢站,請有症狀或疑慮者儘快接受篩檢。另外,今天新增確診學生數共9人、教職員1人,新增全校停課為金洋國小1校、新增部分班級停課為馬賽國小1校,受影響學校共49校,116位學生、8位教職員確診。連日來的確診個案中,很多屬於不明感染源,可見生活四周有許多傳染病毒的可能,縣府呼籲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務必做好防疫措施,保護自己與他人。
-
2022-04-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雄+145公布足跡滿滿7頁 台塑林園廠增22例
高雄今天新增145例本土確診個案,隔離期間陰轉陽17例、外縣市旅遊史15例、特定娛樂場所7例,另外密切接觸者高達102例。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同住親友53例、餐飲娛樂20例、職場環境24例、高風險場域則有5例。疫調中4例是因檢驗報告都在今早8點左右才出爐,後續應可釐清感染源。陳其邁指出,密切接觸者部分在同住親友、餐飲娛樂兩區塊增加最多,主要是上周五、六因有些市民知道自己有外縣市旅遊史,有些是外地工作、外地念書,因知道自己有確診診足跡重疊,回到高雄後主動篩檢才確診,但也造成同住親友、同一餐飲娛樂場所等相關確診。陳其邁說,「高雄現階段風險是同住親友為最多,主要來自外縣市旅遊史,但因為多數人都會自主通知,這部分也相當重要。」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穎表示,在昨天整夜疫調中發現有18例都有外縣市旅遊史,已告知外縣市衛生局疫調,個案後續留在高雄照顧。有7例有台北旅遊史,其中有一例有張惠妹小巨蛋演唱會足跡。另外在台南史有2例主要是宗教活動相關。今日確診足跡有7大頁,主要分布的地方仍是餐飲娛樂相關,包括音樂酒館、燒肉店、拉麵店,包括果然匯夢時代店、享溫馨KTV巨蛋店、鼎王麻辣鍋七賢店、日出小火鍋中山西路店、老四川麻辣燙中山店、麥當勞、超商、市場等,另外還有數家補習班足跡,包括原心文理補習班、百博文理補習班明華分班、史丹佛美語補習班等。包括樂世界小吃部、彩虹小吃部也有足跡。潘炤穎表示,台塑林園廠群聚事件中,總共採檢295人,其中有22人陽性,包括第一圈廠辦有21例、第二圈包括職場其他接觸者有1例,273人陰性。
-
2022-04-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苗栗新增24例確診 足跡遍及市場、大賣場、台鐵、高鐵
苗栗縣今天新增24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案例,公共場域足跡遍及頭份市黃昏市場、大潤發、苑裡市場,及台灣鐵路局竹南車站、高鐵苗栗站等地,已完成清消,並啟動社區篩檢。縣政府衛生局疫調,今天新增24例,其中13為匡列居隔離前採檢確診,11例因症狀、足跡重疊、持簡訊,或有染病疑慮至醫院、社區篩檢站採檢確診,新增個案男、女各半,年齡分布4歲到70歲,以喉嚨痛、咳嗽、發燒為主要症狀。9個鄉鎮市有確診者,分別頭份市6例、三義鄉4例、竹南鎮3例、泰安鄉3例、南庄鄉2例、苗栗市2例、通霄鎮2例、苑裡鎮1例、頭屋鄉1例,衛生局陸續安排醫院、加強型防疫旅館,或居家照護收治。衛生局指出,仁德醫護專6名學生確診案,案503341住頭份),其他5人同宿舍住宿生,皆為外縣市,由當地衛生局列收案,疫調接觸32名教師及181名同生造冊通知採檢,目前無新增案例,持續密切監測中。此外,昨天在大千、李綜合、通霄光田醫院、慈佑醫院,及竹南大厝里社區PCR採檢站共採檢734人,其中8人陽性,其他陰性,泰安鄉鄉立幼兒園快篩站篩檢172人,2人快篩陽性轉醫院採PCR陽性確診。衛生局因應社區感染源增加,篩檢站持續開設,慈祐醫療團隊進駐大厝里活動中心今天到下午5點止持續篩檢;大千醫院、李綜合醫院、大順醫院急診室旁,今天下午4點至晚上8點開設篩檢站。另,因應東河國小附設幼兒園學站童染疫,南庄鄉社區感染風險增加,今天下午3點30分至6點30分在東河國小戶外走廊,開設重光南庄東河PCR篩檢站,呼籲與確診者足跡重疊,或有染疫疑慮的民眾前往免費PCR篩檢。
-
2022-04-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中+150 盧秀燕:明起醫院、住宿型長照機構暫停探視
台中市今天確診達150例,來到新高,其中有兩醫院醫護確診。市長盧秀燕表示,因台中人口有282萬,市府申請列為「高風險城市」防疫措施可加嚴,多項新措施也可試辦,防堵疫情。盧秀燕宣布,明日起台中市境內醫院、住宿型長照機構暫停探視,除例外情形籲請民眾配合。全國今日本土確診新增5092例,台中市本土個案新增150例,其中年齡部份,未滿12歲16例,12至64歲126例,65歲以上8例;在性別部份,78位男性、72位女性;依感染源分類,密切接觸者63位,調查中87位。市長盧秀燕今日於防疫記者會表示,考量台中是全台第二大城市,近期新增確診個案數都超過百名,為加嚴防疫,明起台中市境內醫院、住宿型長照機構暫停探視,除例外情形籲請民眾配合。盧秀燕指出,雖然中央已調整各縣市防疫工作的優先順序,不須再調查相關足跡動態,直接匡列同住者、共餐者等,但市府仍做足跡調查,聽到民眾的聲音,今起台中繼續公布「熱點足跡」。
-
2022-04-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疫情嚴峻新增1重症10中症 50多歲男住加護病房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迅速升溫,中重症個案也持續增加。國內今天新增一例重症、10例中症個案。其中,重症個案為50多歲男性,曾接種三劑疫苗。本身有糖尿病史,因上消化道出血、腸阻塞併呼吸衰竭,於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輕症個案為26278例,占99.64%、中症88人,占0.33%、重症8人,占0.03%;其中重症已24人解隔離。陳時中表示,今天新增10例中症病患介於50至80多歲,皆為男性,僅有一位50多歲個案無慢性病史。個案都出現血氧低於94%和肺炎症狀,皆使用瑞德西韋。其中四名個案為未接種疫苗、一名打一劑、兩名打兩劑、三名接種三劑疫苗。
-
2022-04-24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健保大數據/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No.1林口長庚醫院/發生過急性膽囊炎 三成患者一年內復發根據健保資料庫分析,110年各級醫療院所執行膽結石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手術量,林口長庚醫院為第一名,醫學中心的總量為8,997,林口長庚佔970件。林口長庚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王尚煜表示,膽結石手術現在多以腹腔鏡為主,傳統手術大多是執行其他項目手術時,順便切除膽囊,或病患有特殊狀況才採用。王尚煜表示,需要切除膽囊,幾乎都是有症狀的膽結石患者,有症狀的患者分為兩大類,急性、非急性。急性患者通常是以「急性膽囊炎」或是「膽結石合併膽管結石」表現,膽管結石會先採取逆行性膽道取石術,也可以放置支架,此時需要內科醫師協助。而急性膽囊炎的患者約有一成需要放射科幫忙進行膽囊引流術,先將腫脹的膽囊消腫,好幫助外科醫師在切除膽囊時,不要切到膽管。王尚煜表示,林口長庚的跨團隊合作非常有經驗,24小時都能給予醫療協助,可能是因此手術量為醫學中心第一。很多患者對於膽結石有症狀就要切除膽囊常常會有疑慮,他說,根據研究指出,只要發生過急性膽囊炎,僅執行膽囊引流術而不切除,超過三成的患者一年內會再復發,且症狀會比先前嚴重。醫學中心No.2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膽絞痛易復發 有症狀建議外科治療健保署資料統計,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110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842人次,居醫學中心第二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一般外科主任楊宏仁說,腹痛的表現千奇百怪,膽結石造成的腹部疼痛便是其一。最常見症狀為膽絞痛,常發生在飽餐後,特別是吃了一頓豐盛油膩的晚餐後。許多患者誤以為胃腸炎而自行服用胃腸藥,待症狀緩解後便以為是胃腸藥發揮效用了,從此相信自己就是胃腸發炎。楊宏仁說明,無症狀患者,除非有特殊考量,一般建議不處理。但一旦出現症狀,就建議接受外科治療。因為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有相當高比率的膽絞痛病人每年都會復發,並且每年都有1%到2%產生嚴重併發症,包括急性膽囊炎、急性膽管炎、急性胰臟炎,甚至致命。楊宏仁說,標準外科治療就是腹腔鏡膽囊切除,只需在腹部開三至四個小的切口,就可摘除膽囊,是目前膽結石治療首選。中國附醫院內有多位經驗豐富的醫師,也有24小時在院值班的主治醫師提供緊急膽囊切除手術服務。近年來更添購4K、3D等高階影像系統,增加手術安全,並提供三厘米針狀器械,讓術後疼痛降至最低,傷口也更不明顯。區域醫院No.1嘉義基督教醫院/使用單孔內視鏡 傷疤隱藏效果更好健保署統計,嘉義基督教醫院去年執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417人次,為區域醫院最多。嘉基醫院指出,院內提供單孔腹腔鏡手術,僅在肚臍內開一個洞,傷疤隱藏更好,可避免身體疤痕和心理陰影。未來規畫以達文西手術客製化「保膽手術」,去除結石、不犧牲膽囊。嘉基一般外科主任劉憲說,國內膽結石盛行率5%至10%,嘉義地區換算約5萬到7萬多人,另因B肝、C肝盛行率高,往往腹部超音波掃描發現膽囊有異就轉介,外科七名醫師皆有微創手術能力,能早期治療。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常規在腹壁周圍開3孔,嘉基提供僅開在肚臍內的「單孔」手術,多自費2000、3000元「傷口保護套」,手術一個多小時,傷疤隱藏得更好,外觀幾乎看不出來。劉憲認為,20歲至30歲女性為高風險群、對疤痕更在意,單孔頗受患者好評。不過,當患者BMI大於30、過度肥胖者、發炎較嚴重、沾黏情況等,手術難度高,建議做3孔手術。劉憲也說,腹腔鏡手術多數「昨天住院、今天開刀、明天休息、後天回家」,返家傷口不必換藥,能洗澡、做緩和活動,隔周回診後結束療程。地區醫院No.1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術前檢查 術中監測 避免極少數之併發症110年健保數據統計,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腹腔鏡膽囊切除術270人次,居地區醫院第一名。輔大醫院器官移植及肝病治療中心主任楊博智說,因膽囊是浮動器官,一般手術會直接將整個膽囊摘除,無法像腎結石一樣用儀器震碎。且若只設法取出石頭,膽囊收縮力會更差,更容易重新長出石頭。輔大醫院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有兩大特色,首先是手術前一定會詳盡檢查病患身體狀況,包含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等,了解是否有膽道風險;過程中也會用ICG螢光顯影技術監測膽道情況,以確保手術不會有併發症。再者院內儀器先進,一般術後傷口是3個,現在更能做到單一傷口,只在肚臍裡有個小傷口,不過自費要負擔十萬元左右。楊博智補充,膽結石手術風險很低,僅0.5%至1%,不過若病患有膽道或血管異常,就要提防併發症,包含膽道狹窄、膽汁滲漏等,這些術前都要小心檢查判斷。團隊有五位醫師可以執行常規手術和急診手術,技術熟練。楊博智提醒,民眾常擔心開刀會少個器官,但有疼痛等相關症狀就建議手術,否則一年內有50%的機率復發,等嚴重到急性發炎時再開刀,風險將會更高。
-
2022-04-24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到底要不要開刀?切除膽囊後不能吃油?醫詳解如何應對膽結石
很多人都是在健康檢查的時候,「意外發現」自己有膽結石,這時候問題就來了。膽結石沒症狀,不開刀可以嗎?開刀是怎麼開?開完之後會有什麼影響?處理膽結石經驗豐富的外科醫師說,有很多人說自己沒症狀,其實是將膽結石疼痛誤以為胃痛。兒童期就發現、職業需常出國者,建議預防性切除。膽結石要不要開刀拿掉,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需要專業醫師根據病人個別條件考量。台北榮總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石宜銘表示,在臨床帶醫學生實習的時候,也會問學生這個問題,99.9%學生都說不願意開刀,因為他們年輕、無症狀。臨床上確實看過有人60多歲發現膽結石,沒有不舒服,沒開刀,到了90歲依然和平共處。石宜銘表示,動手術都有風險,有些人即便放著不開,風險也與開刀差不多,這種情況可以不開刀,除非有下列10種特殊情況,醫師會建議考慮開刀切除膽囊。1.兒童期就發現膽結石:因為孩子還有幾十年人生要過,變化難料,可趁身體健康、手術風險較低時處理。2.先天性溶血性貧血的病人:此疾病會增加膽結石復發機率。3.膽結石直徑大於2.5公分者:石頭太大會刺激膽囊,慢性發炎是癌症可能的成因之一。4.發現有「瓷膽囊」:即膽囊壁鈣化,合併膽囊癌的機率高。5.發現有異常的膽管、胰管會合:此結構異常容易導致膽囊癌。6.接受外科減重手術治療:這類病人減重幅度大,之後很容易有膽結石,可在同次手術預防性切除膽囊,不增加額外手術風險。7.其他原因需做腹部手術:可順便處理膽結石,不增加額外手術風險。8.器官移植的病人:因服用抗排斥藥,若出現膽囊發炎或胰臟發炎等膽結石併發症,可能引發嚴重感染,可趁還沒發炎時預防性處理。9.有其他重大疾病:例如心臟病、糖尿病、慢性肺病、慢性腎病、免疫相關疾病等。萬一膽結石發炎時,還有其他共病一起找麻煩,會很難處理,所以可趁還沒發炎、其他疾病相對控制良好時預防性處理。10.職業需要常常出國者:例如航空業、遠洋漁業。預防性切除,可避免在醫療不便情境下發炎,面臨難以處理的窘境。上腹疼痛都當成胃痛,患者以為自己沒症狀。石宜銘表示,如果是超高齡長者,又有多重慢性病,手術風險極高,這種情況下如果膽結石沒有症狀,當然不會開刀;如果有症狀,考慮到手術風險,也可能嘗試先用膽囊引流來解決發炎問題,但這是不得已的作法,因為之後還是很可能復發。台中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余政展表示,「右上腹疼痛」是膽結石的典型症狀,有時也會轉移到背部。很多人症狀是上腹悶痛,誤以為是胃痛,其實是膽在痛。有症狀的病人會建議手術,因為一旦已有疼痛,發生急性膽囊炎、急性膽管炎、急性胰臟炎等嚴重併發症的比率就會變高。如果膽結石很多又很小,即便沒症狀也會建議處理,因為這些小石頭容易掉出來,塞到膽管、胰臟開口,也有引起膽管炎、胰臟炎的風險。使用腹腔鏡手術居多,但特殊狀況可能改成傳統手術。石宜銘表示,現在手術多使用腹腔鏡,傷口小到幾乎看不見,恢復快又美觀,順利的話隔天就可以出院了。但也有少數人術後有出血、膽汁滲漏等併發症,這些手術相關風險術前都要先溝通好,才不會讓病人感覺期望落差太大。有時候要腹腔鏡開進去後,才能知道以前腹部手術、反覆發炎留下的沾黏情況,如果沾黏程度高,解剖構造已經改變、看不清楚,就需要改回傳統術式,這也需要在術前先跟病人說明。余政展表示,膽結石手術並不是術前決定用腹腔鏡,就可以百分之百保證用腹腔鏡完成,少數人狀況不允許,術中須改傳統手術。他強調,現在無論傳統手術或腹腔鏡,技術都很成熟,病人不需煩惱太多,重點是要有術中可能改術式的心理準備。切膽囊免驚無膽吃油易腹瀉?醫:多數能正常飲食很多病人術後都會被家人碎念「不能吃油」,石宜銘都會告訴他們「沒這回事。」膽結石開刀前,很多人吃油就痛,是因為還沒治療,吃油膩食物時,膽囊收縮排出膽汁,結石可能堵住膽囊出口而引起疼痛,所以很多人以為術後也不能吃,但這是錯誤的。石宜銘表示,膽囊的主要功能是儲存膽汁,膽囊切除了,膽道還在,而且膽道有彈性,可略為擴張,取代膽囊儲存膽汁的功能。只有少數病人術後吃油膩會拉肚子,絕大多數都可以恢復正常飲食,術前不敢吃的牛排、滷肉飯都可以吃了。余政展表示,膽囊也有濃縮膽汁的功能,少數人沒了膽囊,吃太油會腹瀉,但這真的因人而異。如果不放心,可以慢慢調適,觀察吃不同食物的身體反應,漸漸就知道哪些美食可以安心享用,不用害怕。
-
2022-04-24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為什麼中風後肩膀疼痛?復健科醫揭可能的3大原因
洪爺爺中風後一直努力復健,原本幾乎動彈不得的右手終於開始有些動作,家人跟醫療團隊都很開心。然而這幾天洪爺爺做復健顯得意興闌珊,因為失語症的關係,洪爺爺似乎想表達什麼又無法清楚說出。復健科醫師發現,洪爺爺肩膀一活動就露出不舒服的表情,檢查後發現洪爺爺的肩部肌腱發炎,經過治療,洪爺爺終於恢復精神繼續復健,期待右手可以活動自如的那天來臨。為什麼中風後會肩膀痛?中風後的肩膀疼痛是常見卻常被忽略的狀況。據統計,每10位中風病人,就有1到2位受肩膀疼痛困擾,最常見於亞急性(中風後1 ~ 6個月)及慢性期(中風6個月後)的中風病人。中風後的肩膀疼痛好發於年長者、本身有糖尿病、周邊血管病變等狀況、中風後有感覺或活動功能障礙,以及張力痙攣(spasticity)的病人。肩膀疼痛對一般人已非小事,對中風病人來說,更可能造成憂鬱、疲憊、睡眠障礙等情形,並影響復健成效,不可不慎。中風後的肩膀疼痛可分為三大類:• 肌肉骨骼相關:中風後的上肢力量不足,可能使肩關節不穩定,造成肩關節脫位(subluxation),傷及肩部關節及肌腱等軟組織,常見疾患包括沾黏性肩關節炎、肱二頭肌肌腱炎及旋轉肌腱炎等,肌肉骨骼相關的肩膀疼痛通常會被動作誘發,例如將手舉高就覺得疼痛。• 中樞性疼痛(central post-stroke pain):原因是支配肢體感覺的神經傳導出狀況,很多病人是傷及腦幹、丘腦或頂葉等構造。疼痛的特徵類似神經性疼痛,疼痛會突然、短暫、劇烈,甚至會有燒灼或刺痛感。 這個疼痛與動作無關,不動都會痛!• 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上肢從肩膀到手都可能會有疼痛或水腫,通常找不到明確病灶,目前認為跟中樞及周邊神經、交感神經及局部發炎都可能有關係, 尤其容易發生在初期無力又缺乏被動關節活動。特色是痛覺過度敏感,例如輕碰就覺得極度疼痛, 時間過久甚至會導致肌肉萎縮以及指關節紅腫攣縮。上述三種中風後的肩膀疼痛原因可能互相重疊,病人的肩痛原因不只肇因於其中一種,因此中風後的肩膀疼痛診斷治療需特別謹慎。中風後的肩膀痛如何預防與治療?急性期(中風後1-2月內):預防勝於治療, 中風初期肌張力低,正確的上臂擺位及使用肩帶支撐無力的上肢,能避免肩關節脫位,也降低關節肌腱韌帶受到拉扯受傷的機會,避免後續發生關節攣縮。此時維持肩關節的活動度很重要,此外研究顯示,可行範圍內強化肩膀的肌力可以減少中風後肩膀疼痛的發生機率。可以依照中風的時期從事不同的復健運動,病人能獨立坐姿時,就可以開始自己執行一些肩部運動, 以同時增加關節活動度及肌力,例如手向前推球。雙腿向外張開,腳掌在膝蓋正下方,大球置於身體前方,雙手手掌平放於大球上,中風的手無力,可用健側手幫忙壓住手背,來執行運動。手向前伸,將球往前推,軀幹自然放低,伸展背部以及肩關節,稍作停留再回到起始姿勢。此組動作共重複6 ~ 8次。亞急性(中風後2 ~ 6個月):肌肉骨骼相關疾患、中樞性疼痛及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都可能於亞急性期開始出現。若有肌肉骨骼相關疾患,例如肱二頭肌肌腱炎、沾黏性肩關節炎,可使用口服藥物、復健或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中樞性疼痛可使用藥物或中樞神經刺激治療;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則可以藥物、復健或神經阻斷術等方法治療, 當然逐步增加主動運動更是重要。若病人可以開始站立,可從事肩膀肌群穩定度訓練,例如撐手站立。雙手固定前方椅背, 屁股離開後方椅子,重心向後移到腳跟,膝蓋打直。身體重心前移,讓更多重量落在雙手上,盡量將膝蓋打直並停留。此組動作共重複6 ~ 8次。慢性期(中風6個月後):若有張力,可考慮使用肉毒桿菌注射降低張力痙攣。 隨著神經能力的復原,肌力提昇、肩關節更為穩定後,可從事下面的進階肌力訓練。 結語中風後的復健對患者的功能恢復十分重要,然而中風後的肩膀疼痛常常被忽略,影響中風患者的生活品質及復健動力。治療中風後的肩膀疼痛不僅能緩解疼痛、促進生活品質,更能減少中風後憂鬱及疲憊,提升睡眠品質,增加復健效果。如果你的家人復健時說出或指出肩膀疼痛,請盡快跟復健科醫師討論,讓中風患者盡快擺脫疼痛,才能更專注復健,以期好的療效, 重拾獨立自主以及有尊嚴的人生!參考資料:Paolucci S, Iosa M, et al. Prevalence and time course of post-stroke pain: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hospital-based study. Pain Med 2016;17(5):924–30.Anwer S, Alghadir A. Incidence,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hemiplegic shoulder pain: a systematic review.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0;17:14.Dawson AS et al. Stroke rehabilitation. Best practices writing group: management of shoulder pain following stroke. In: Canadian best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for stroke care. Ottawa, Ontario, Canada: Heart and Stroke Foundation and the Canadian Stroke Network; 2013. p. 47–50.Jang SH, Yi JH, Chang CH, et al. Prediction of motor outcome by shoulder subluxation at early stage of stroke. Medicine (Baltimore). 2016;95(32):e4525.Jung KM, Choi JD. The Effects of Active Shoulder Exercise with a Sling Suspension System on Shoulder Subluxation, Proprioception, and Upper Extremity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Med Sci Monit. 2019 Jun 30;25:4849-4855(本文轉載自台灣復健醫學會,原文網址:肩膀好痛!原來中風後也常常會肩膀疼痛!)
-
2022-04-24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61歲至70歲為膽結石發作高峰 醫揭膽結石常見共病
根據流行病學推估,膽結石盛行率約20%,但大多數患者無症狀,可與膽結石和平共處,會出現症狀者約4%到5%。無症狀者多是健檢發現,自費檢查,不會列入健保資料庫。根據健保統計,診斷為膽結石的患者,從108年的26萬4,567人,到110年的26萬5,927人,人數差異不大。以近三年數據來看,女性比男性平均多出2萬229人,膽結石患者的年齡層,最多集中在61歲到70歲。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朱光恩表示,被診斷罹患膽結石的患者通常都是「有症狀」而就醫;沒症狀的膽結石完全不會痛,通常是透過健康檢查發現,由於是自費健檢,資訊不會進入健保資料庫。患者常問「我的膽結石有多大?」大反而不易卡住。從110年被診斷膽結石的健保數據來看,患者從31歲到40歲這個年齡層開始快速增加,到了61歲到70歲來到最高,之後緩速下降。朱光恩表示,膽結石會出現症狀通常是卡在膽管,當年紀愈來愈大,膽管直徑也會愈來愈大。以50歲來說,正常的膽管直徑約0.5公分,60歲就會變成0.6公分,80歲變成0.8公分。朱光恩表示,很多患者會詢問「我的膽結石有多大?」他說,「大」通常不可怕,最怕小結石剛好卡在膽管入口,如果塞住就會引發症狀,大結石因為太大,即使滾到膽管入口,也不會進入膽管而卡住。不過隨著年紀增加、膽管直徑加大,大結石也有可能卡住而引起發炎。膽結石發作不分季節,但常發生在冬季、高熱量飲食後。根據健保統計,108年被診斷膽結石者,10月人數最多、109年則是7月、110年為11月。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科長陳依婕表示,109年及110年碰上疫情,109年2到3月及110年5到6月,明顯受疫情影響,膽結石看診人數減少,疫情後則都有一波患者高峰期,如109年7月及110年11月都是當年看診人數高峰。國泰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信佑表示,臨床觀察,膽結石患者最多的季節是冬天,108年還未受疫情影響,可發現10月就診人數最高。他說,膽結石不是冬季才會發生,而是冬季天冷加上聚餐多,許多人吃好吃滿,或吃高油脂、高熱量食物,讓膽結石出現症狀機率大增。陳信佑表示,膽囊負責儲存肝臟分泌的膽汁,而膽汁的成分主要是膽固醇、卵磷脂、膽汁酸鹽組成。入秋冬後,人類飲食改變,偏向吃高熱量食物,膽汁為了乳化脂肪,膽囊會強烈收縮,增加結石亂跑並堵住入口的機會。他強調,不是冬季容易膽結石,而是飲食讓膽結石容易出現症狀。膽結石常見共病胃食道逆流/三餐不正常 膽胃都受傷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膽結石十大常見共病,以胃食道逆流為最多,占110年總診斷人數的15%,其次依序為高血壓、第二型糖尿病、腹痛、消化性潰瘍、高血脂、慢性肝炎(B肝、脂肪肝)、胃潰瘍等。朱光恩表示,膽結石風險以「肥胖」為最大宗,但經健保統計,臨床膽結石患者常有三餐不正常的現象。他分析,膽汁的分泌是為了幫助消化,現代人飲食不定時,兩餐之間經常相隔很久,或吃飯時間太趕,生活緊張等,都可能讓膽囊過度使用,當膽汁分泌功能不佳,連帶會影響消化功能,胃酸增加,形成胃食道逆流,形成惡性循環。高血脂 糖尿病 都會增加膽囊負擔數據顯示,膽結石其他共病還有三高,朱光恩表示,高血壓是長者普遍的問題,通常與膽結石並沒有直接關係,可能與膽結石好發年齡也是年長者相關。至於高血脂,膽汁協助分泌膽固醇,血脂愈高,膽囊分泌膽汁頻率就愈高;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本身膽固醇密度比一般人高,因此與膽結石的發生呈現正相關;肝病也是如此,朱光恩表示,肝臟負責分泌膽汁,若肝臟功能不佳,就會影響膽汁品質,進而增加膽結石的風險。
-
2022-04-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疫調簡化:密切接觸者僅限4類 匡列對象縮為2天
指揮中心昨與同為疫情高風險六縣市首長進行「新冠肺炎防疫綜合討論會議」,會中多數共識,將改採「重點疫調」,只針對同住親友、同班同學、同辦公室或同工作場域同事共四類密切接觸者進行疫調,並研議調整居隔強度,匡列對象從目前針對確診者發病或採檢陽性的前四天、縮減為前二天起的密切接觸者。居隔天數也可能縮至七天,或是「以篩代隔」因應。因應Omicron傳播速度快,輕症患者多的特性,必須簡化疫調作法,不能拖垮公衛量能,進而影響醫療照顧。新北市長侯友宜在會議中指出,要考量後端醫療量能及前端公衛體系、轉換過程中如何調整。他表示,居隔轉型勢在必行,重點要擺在高風險族群裡面最重要的同住家人,保持社會動能及醫療量能。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會中決議疫調採「重點疫調」。基隆市長林右昌則建議,居家隔離通知應簡化並加速,並以疫苗施打的劑數來訂定不同居隔天數的標準。台北市長柯文哲則說,諸多討論都必須要回到「中央戰略是什麼」?決定戰略,才能制定戰術,才能執行戰鬥。柯文哲也詢問,台灣整體醫療體系量能有多少?可容許多少居家隔離?學生停課?只要中央戰略清楚,準確告知地方,北市一定使命必達。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六縣市首長均建議能簡化疫調。礙於地方衛生單位人力有限,密切接觸者對象將以四類為主,同住親友、同班同學、同辦公室或同工作場域同事,不會再往其他的接觸活動匡列。另,除了同住親友,同學、同事等都採「最小匡列原則」。簡化疫調的討論中,也希望確診者分擔防疫責任,須主動通知同住親友及校方、公司、機關及機構的防疫長;陳時中在討論中也提出,未來每個職場都要有「防疫長」,由防疫長提供確診者相關聯性的名冊給衛生局,再由衛生局依名冊開出電子居隔單。會議中另個討論重點為居隔天數與強度,陳時中表示,六縣市首長認為,綜合世界各國經驗,居隔天數應從十天縮至七天,但居隔期間要採取剛性或軟性隔離,甚至是軟硬兼施,六縣市政府各有想法,目前指揮中心也有想法,因此明天將舉行第二次會議討論。隔離在家怎麼「伴」?看元氣網送你這些居家處方!✅處方一:4/25、4/27、4/29 免費線上Live課,讓專家從隔離情境告訴你如何預作準備!立即領取▶https://pse.is/45jb9n✅處方二:隔離在家隨時免費看 8 堂自主課,專家將告訴你飲食、解壓、用藥安全方法,伴你度過居家隔離期。立即領取▶https://pse.is/44zjbp✅處方三:想知道其他輕症隔離的患者在家中的經驗與心情嗎?快加入Line社群,一起來交流討論。立即加入▶https://bit.ly/3MlHBcF
-
2022-04-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孩童輕重症如何辨別?小兒科醫師來解惑 重症早期恐有這些症狀
隨著孩童染疫人數增加,不少居家照護的家長憂心,不知該如何辨別孩童症狀的輕重,及是否有緊急就醫必要,市府今天防疫記者會上,找來高雄醫學大學小兒感染科醫師李杰明說明,孩童症狀觀察辦法,替家長釋疑。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今年1至4月本土病例分析兒童0至19歲占確診個案20%,大部分都輕症,99.8%都輕症無症狀,僅0.2是中重度個案,比照美國兒童感染,同占19%和台灣差不多。本土疫情小朋友與成人症狀不同,小於12歲大部分是發燒咳嗽,成人青少年是喉嚨痛、咳嗽,症狀不典型難從症狀判斷,因此,任何發燒呼吸道症狀,則需透過就醫或快篩,來查出是否確診。至於該如何及早發現孩童重症,李杰明說,若小於1歲、神經相關疾病、代謝相關疾病、先天心臟病、肺部疾病、肥胖及早產兒等都是進展成重症的危險因子,重症的早期症狀則有高燒39度,意識出現變化、呼吸淺快、腹瀉嘔吐等,有這些早期症狀者,爾後變重症的可能性較高。李杰明建議,在家照護孩童,每天可算2到3次,每分鐘呼吸次數,11個月以下嬰兒大約每分鐘大於50次,1到4歲大於40,就是呼吸急促,可觀察呼吸時是否有胸凹及呼吸費力等現象,或透過膚色、唇色觀察是否缺氧,檢查四肢是否冰冷,或多換幾次尿布來觀察尿量,從中了解症狀與情況。因在家照護是現在政策方向,中央也訂出5大警訊表徵,6大緊急送醫條件,5大警訊出現任何1項就應該聯繫居家照護單位,或視訊診療或就醫;若出現6大緊急送醫的其中1項,就需撥打119或緊急送醫。李杰明還說,輕症兒童通常1周就康復,極少數染疫後,2至6周會出現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但美國發生率10萬分之2,黃種人更少,若真出現罕病症狀,就需要就醫尋求協助。另家長可透過「兒童評估三角」,從A外觀,B呼吸及C循環來評估,兒童的狀況是否良好。
-
2022-04-2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4月23日足跡整理包/金門首見軍人確診民眾慌 花蓮黃昏市場群聚滿滿9頁足跡曝
新冠肺炎疫情今(23)日國內新增4204例確定病例,分別為4126例本土個案及78例境外移入;本土案例以新北市1563例最多,台北市945例、桃園市527例、基隆市219例、台中市171例及花蓮縣138例等縣市破百例以上。《聯合新聞網》為您不斷更新整理全台確診足跡,所在縣市哪有足跡一看就知。已不公布疫調足跡縣市:台北市、新北市改為公布足跡熱點縣市:台中市【基隆市】|【桃園市】|【苗栗縣】|【新竹市】|【新竹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金門縣】|【連江縣】基隆市基隆今新增219個案,市長林右昌下午也公布足跡,有信義市場、基隆廟口、凱悅KTV、信二路郵局、七堵南興市場、廟口營養三明治(58攤)、康是美前大麵炒(40攤)等。桃園市桃園市政府今天下午公布新冠肺炎確診者18至21日最新足跡,多數是小吃店、餐廳,好樂迪、錢櫃KTV和中壢知名酒店也上榜。苗栗縣苗栗縣今天新增28例,確診人數近來逐日增加,且社區不明感染源個案也增加,縣府將持續開設篩檢站。新竹市新竹市今天激增51例本土確診,竹市府公布18日至21日共15處足跡點,包括百帝林森門市、東進路上的新竹百富遊樂場、北大路詩卿髮廊、西大路上林美好美、光復路一段養鍋(內用)、大魯閣湳雅廣場、大潤發湳雅與忠孝店與西大路林家牛肉麵等處。新竹縣新竹縣今增57例確診,案例年齡分布在2歲至81歲,確診者以青壯年為主,分別為30名男性、27名女性,Ct值分布在14.10至31.4之間,症狀以喉嚨痛、咳嗽、發燒為主。無症狀者有20名,占3成多。台中市台中新增171例確診。台中指標個案大里頂尖幼兒園女教師4月10日參加阿妹演唱會,後返回學校授課確診,該幼兒園今天增12例,累計44例;另外,今天新感染鏈后里某幼兒園因有學童出現症狀篩檢確診,今有5例確診,為4歲到5歲學童,4女1男。彰化縣彰化縣今天新增34例確診新冠肺炎個案,衛生局公布足跡包括彰化是普吉島泰緬餐廳、芬園古早雞農場、京軒素食彰化店、北斗江南為麵食館、鹿港海味珍海鮮、員林綠光森林、摩斯漢堡員林店等處。南投縣南投縣政府今公布26例確診個案,公共場所足跡包含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塔塔加遊客中心、竹山農會、育成文理補習班、長頸鹿美語南投二校等。雲林縣雲林今天新增51例本土確診個案及2例境外確診個案,分布如下,斗六10例、虎尾5例、麥寮8例、褒忠11例、元長6例、臺西3例、口湖2例、斗南、土庫、古坑、莿桐、二崙、東勢各1例,合計共51例。嘉義縣嘉義縣今天公布7例確診案例,確診者公共場所活動史包含7-11祥和門市、太保鐵路邊蚵仔麵線、寬士村自助餐及7-11柳子林門市等地。台南市台南市今(23)日共新增51名COVID-19本土病例,包含曾參加鹽水某教會活動個案7名、阿妹演唱會衍生個案2名、具外縣市活動史個案4名等,以及感染源疫調中個案27名。高雄市高雄今天新增98例,市府下午公布足跡,健身工廠、World Gym世界健身俱樂部、享溫馨KTV,及彩虹林小吃部、H男模會館及大帝國舞廳等,都曾有確診者停留。屏東縣屏東縣今天新增24例,8例為4個家庭群聚案,5例居隔陰轉陽;公共場所活動史包含中華電信屏東運營處、屏東國民運動中心、𡘙師傅便當專賣店(民生店)、丁丁連鎖藥局(廣東店)、東港漁市場、全家便利商店(內埔水門店)等處。宜蘭縣宜蘭縣今天新增90例本土個案,縣府公布20名確診者足跡,曾到過家樂福、奕順軒、全聯福利中心、7-11、全家便利商店、OK便利商店、喜互惠生鮮超市、教會、星巴克、南澳鄉立圖書館、加油站、銀行、郵局、羅東轉運站等。花蓮縣花蓮縣今天新增138例,累積達1122人,還有1131人隔離中。新增案例中,吉安鄉黃昏市場就占32人,其中19人是攤商,其他為採買的消費者或延伸出的家人,考量黃昏市場疫情擴散,累積染疫達50人。台東縣台東今天新增25例本土個案,確診者公共場所活動史包含尋夢園小吃部、7-11冠美門市、台東豐榮郵局、好樂迪、第九空間酒吧、育生小兒科診所、台東觀光夜市等地。金門縣金門縣新增2例確診,分別是一位20多歲女大生,Ct值15.45,接種過1劑AZ疫苗;另一個案是30多歲在小金門服役的軍人,已接種過3劑疫苗,因女友於22日確診,自行快篩呈現陽性,由於這是金門首次傳出有金大生與軍人確診,也引起民眾擔憂與恐慌。連江縣連江縣今天新增2名確診者,皆為居隔陰轉陽,公共場所活動足跡包含介壽獅子市場、東莒老人活動中心等。
-
2022-04-24 養生.聰明飲食
專家認證10種加工食品有益健康!番茄醬、酸菜都上榜
每當提及加工食品,多數人通常認為加工食品對身體無任何益處,甚至對健康有害,例如洋芋薯片和太空包裝食品。美國心臟協會根據美國標準飲食(SAD)觀察發現,標準美國飲食中有70% 的鈉攝取來自加工食品。然而美國標準飲食,其實就是指高碳水化合物、加工糖和飽和脂肪為主要成分的飲食,它會導致一系列慢性疾病,也難怪被稱為可悲飲食。不過,根據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的說法,吃對加工食品獲得營養也是有可能的。營養師Christine Rosenbloom指出,其實我們常喝的牛奶和冷凍小胡蘿蔔都屬於好的加工食品。營養師Christine Rosenbloom指出10種有益健康的加工食品如下:1.罐裝豆類:纖維含量是糙米藜麥的2、3倍Christine Rosenbloom表示,有方便、健康等好處,罐裝豆子的纖維含量是糙米或藜麥的兩到三倍,但要選擇低鈉品種或用冷水沖洗豆子以去除多餘的鹽分。2.牛奶豆漿:富含鈣、蛋白質、維生素D、鉀和磷我們無法直接喝從乳牛身上擠出的牛奶,所以牛奶確實是經過加工以確保安全且無菌,牛奶富含鈣、蛋白質、維生素D、鉀和磷,是種營養健康的加工品。而對於素食者來說,Christine Rosenbloom則建議喝豆漿,因為豆漿是唯一一種含有完整蛋白質的植物性牛奶。3.優格:蛋白質、維生素B、鈣和益生菌的極好來源優格是蛋白質、維生素B、鈣和益生菌的極好來源。建議食用每份含糖量少於12克的優格,並添加喜歡的新鮮水果來調味;而最近很流行的希臘優格的蛋白質是普通優格的兩倍,糖分更只有普通優格的一半。4.冷凍蔬菜、水果:有時候甚至比新鮮的更優冷凍蔬菜和水果經過最低限度的加工,並且保留了大部分的營養。在某些情況下,冷凍蔬菜比新鮮蔬菜更優,因為它們是在營養高峰期進行加工的。5.番茄醬:極佳的抗癌、抗氧化劑加熱番茄會釋放出身體可吸收的抗癌、抗氧化劑---番茄紅素的含量,但記得要用糖和鈉含量最少的番茄醬。6.德式酸菜:豐富的益生菌有助於消化這種發酵過的的高麗菜對健康有益。營養專家Erin Palinski-Wade指出,由於在發酵過程中,酸菜會產生豐富的益生菌,有助於幫助消化系統健康;另外,德式酸菜富含纖維,同時也提供了維生素A和維生素C。7.冷凍或罐頭魚:也是個好選擇美國退休人員協會表示,某些國家或地區可能並不總是能買到新鮮的魚,因此冷凍魚可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就像蔬菜一樣,魚在捕穫後立即冷凍,因此與新鮮一樣好,而且更容易儲存。魚罐頭也很方便,但要尋找鈉含量最低的品牌。8.堅果、種子和堅果醬:有益心臟健康的脂肪隨著年齡的增長,蛋白質對於幫助維持肌肉量很重要。堅果中含有大量蛋白質和有益心臟健康的脂肪,但要選擇沒有添加糖、鹽或防腐劑的品牌。9.烤雞:建議搭配綠色蔬菜一起食用當沒有時間做飯並想避免吃速食店的雞肉時,晚餐可以試試看烤雞。專家建議,吃烤雞要去除雞皮,以減少脂肪量,並且要和綠色的蔬菜沙拉一起食用。10.營養麥片:蘊含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雖然營養麥片經過加工,但營養麥片添加了維生素和礦物質,確保可以獲得推薦量的日常營養。建議選擇富含B6、B12和葉酸的全麥穀物,但每盎司含糖量不得超過6克。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吃太鹹小心傷腎、傷心! 「6大陷阱食物」吃起來不鹹但都藏高鈉 ·無添加防腐劑罐頭為何可以久放? 不用冰「真實成分」曝光
-
2022-04-24 養生.人生智慧
龍千玉2年內接連面對摯愛離世!轉念放下跟自己和解,習佛靜心更珍惜身邊人
生離死別是人生一大課題。龍千玉在2年內接連面對摯愛離世,至今仍忘不了爸爸病逝闔眼那一刻,女兒的猝逝則讓她留下椎心刺骨的自責,她說:「我們有很多路可以選擇,可以選擇悲傷、可以選擇轉念,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心態。」憶及過去種種,雖止不住淚水,但佛學給了她滿滿力量,深信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龍千玉(本名江玉滿)縱橫歌壇43年,人稱「基隆虎爺」的爸爸江金城是幕後推手,因為知道她愛唱歌,某日鳳飛飛正巧到虎爺廟拜拜,江爸請託牽線,就此打開龍千玉的演藝路。在台語歌壇闖出名堂後,她在台北置產接來媽媽、妹妹同住,擔任船員的爸爸留在基隆,後來爸爸因假牙摩擦導致潰爛,就醫檢查確診第1期口腔癌,全家總動員尋找、嘗試各種治療方式,經醫師確認沒事後出院。父親病逝 難忘他不捨眼神江爸回診均沒異狀,正當全家人放下心中大石,約半年卻診斷出癌細胞擴散,江爸緊急住院治療,龍千玉透露:「那年我爸有感應,說會有個很大、不一定過得去的劫。」江爸在2010年5月因感染併發器官衰竭過世,回首急救那刻,龍千玉啜泣說:「我爸的眼神一直看著我,好像在說救不起來了嗎、救不起來了嗎?我看到他捨不得離開我們的眼神,慢慢眼睛閉起來就走了。」龍千玉說,面對爸爸的走雖然有心理準備,但傷痛依然巨大。沒想到的是,2年後她再度面臨生離死別,她在51歲生日前一晚突然接獲女兒曹春齡猝死,突如其來的噩耗讓她深受打擊,腿軟癱坐在地,她哽咽地說:「那天我非常後悔,很後悔為什麼要去睡覺,或許女兒是因為我去睡覺,覺得無聊就想說回去板橋好了。」痛失愛女 8個月足不出戶時間拉回到2012年7月29日中午,母女倆才相聚並安排好隔天慶生計畫,龍千玉因晚上有演出先回房間休息,女兒則返回板橋租屋處,「登台前我接到她男友的電話說發生意外,但表演無法取消,趕緊請同事去了解狀況,表演完接到電話說女兒送到醫院,已經沒有氣了。」她沉痛地還原心碎情況,泣不成聲。女兒驟逝讓她措手不及,加上不曾提及自己為人母的身分,遭外界質疑故意隱瞞,接二連三的打擊,導致她心生畏懼,躲在家中,長達8個月足不出戶,甚至考慮退出歌壇。見到她失魂落魄的樣子,兒子陪著她在加拿大住了1個多月,盼她早日揮別傷痛。為了母親 努力振作再出發返台後,龍千玉某日瞧見媽媽坐在客廳,「微弱燈光照著我媽的白髮,發現我媽變得好憔悴、好消瘦,我問說『媽怎麼不去睡覺』,我媽回『妳這樣我怎麼睡得著』。」當下有如當頭棒喝,她自我反省身為女兒,卻讓媽媽跟著自己受苦,終於打起精神,鼓起勇氣接下演出工作。歌迷的加油讓舞台上的她感動落淚,發現自己還是很喜歡唱歌,媽媽告訴她說:「那妳要繼續唱歌,事情過去已經過去,不能一直責怪自己,如果可以在唱歌裡面找到快樂,那妳就好好地唱。」跟自己和解 將小愛化大愛歌迷的鼓勵、家人的陪伴起了效果,龍千玉同時潛心習佛,她強調摯愛離世固然傷心,但絕不能輕生,「輕生是很不好的行為,輕生不能解決事情,並不是一了百了,而是沒完沒了。」一步一步轉念成功的她心懷感謝,她說,因每次分享都是在釋放壓力,甚至可以幫助有相同經歷的人,「對我來講也是一種放下,我覺得不要太為難自己,一定要跟自己和解。」走過悲痛之後,龍千玉以新歌「人生月台」形容人與人之間的緣分有深有淺,因此更該為身邊的人努力活著,鼓勵大家嘗試去做有意義的事情,自然而然會漸漸地遠離陰霾,「像我女兒走的那一年,我就認養了10個小孩,把他們都當成自己的小孩,他們會寄照片來給我看,看了好滿足。」習佛靜心 更珍惜身邊人歷經2次和家人的生離死別,龍千玉體悟人生無常,不敢說自己真的完全放下,每每想起爸爸、女兒仍是淚流滿面,她坦言轉念真的很難,不過日子有限,向有同樣經歷的人深情喊話:「學習找到新的目標,慢慢一點一滴地轉,好好活著,好好珍惜身旁的人事物。」爸爸江金城病逝之後,她想起小時候家境不好,自己很早出社會分擔家計,很少陪在爸爸身旁,現在跟媽媽同住相依為命,因此不時陪著媽媽遊山玩水,實踐珍惜身旁人事物。而她習佛之後心靈更趨平靜,悲痛萬分的情緒也透過佛經覓得慰藉,她說:「眼淚愈來愈少,心情愈來愈平靜,表示亡者去了很好的地方。」龍千玉常感嘆跟女兒的緣分很薄,欣慰的是現在還能陪在媽媽身旁,她特別提到很多人雖然孝順父母,不過應對可能會較沒耐心,必須設身處地思考:「有天自己也會變老,媽媽的樣子就是我未來的樣子,所以要多一些包容,珍惜愈來愈短的相處時間。」
-
2022-04-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雄+96⋯健身族染疫越來愈多 三家健身房有足跡
全台本土確診案例破4千人,中央公布高雄市今天新增96例,但其中2例被市府排除。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餐飲、補習班與特殊娛樂場所外,高雄市政府提醒民眾要注意健身房的感染案例增加,今天共有健身工廠同盟店、World Gym陽明店及美力健身房上榜,值得民眾提高警覺。高雄市府下午召開防疫記者會,市長陳其邁指出,高雄市今天新增96例,13例陰轉陽,16例外縣市、8例特殊娛樂場所、58例密切接觸者,目前風險以外縣市旅遊史最大宗,從曲線圖看,其他縣市是指數型上升,雙北與桃園三縣市數字斜率相對高,代表社區應該有很多不明感染源,高雄市處於相對低的低點,上升沒有那麼明顯,但台灣是一日生活圈,還是要注意。簡任技正潘炤穎指出,今天比較特別是健身房,在疫調中心愈來愈多,如健身工廠同盟店、world gym世界健身俱樂部陽明店,以及複合式釣蝦場、課後輔導中心,交通工具、餐飲要特別留意。此外,KTV也是群聚重點,餐飲店未戴罩易感染,足跡涵蓋休閒場域愈來愈多,如健身房、撞球館、游泳池,以及特定娛樂場有三家,分別為彩紅林小吃部、大帝國舞廳及H男模會館。
-
2022-04-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雄今+96例!市府公告「海量確診足跡」 健身房、釣蝦場入列
全台本土確診病例今天新增4126例,高雄新增98例,事後高雄市府排除兩例,改為96例。確診者足跡,包含健身工廠、World Gym世界健身俱樂部、享溫馨KTV,及彩虹林小吃部、H男模會館及大帝國舞廳等。高雄市長陳其邁說明,高雄今天新增96例中,13例陰轉陽、外縣市旅遊史16例、特定娛樂場所8例、密切接觸者61例,疫調後2例排除,外縣史旅遊史中,台北7例、台南5例、台中、彰化、屏東各1例。市府下午公布確診者足跡,含蓮潭棧清粥小菜、健身工廠、安迪美式廚房、高名文理補習班(東光分校)、假期釣蝦場、原鄉只閃紙傘文化村、舊城傳統美食、天仙釣蝦場、享溫馨KTV(五福店)、World Gym世界健身俱樂部、爭鮮迴轉壽司、美力健身房、大帑殿KTV、彩虹林小吃部、H男模會館及大帝國舞廳等海量足跡。高雄市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穎說,今天足跡休閒場域愈來愈多,其中,疫調中健身房足跡愈來愈多,KTV也是群聚重點,包括複合式釣蝦場含餐飲、KTV等都有有確診個案足跡停留。陳其邁也呼籲,民眾要懂要趨吉避凶,減少不必要聚會,在密閉又長時間接觸的區域,仍是高風險地方,更應落實防疫。
-
2022-04-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一杯20萬的手搖飲!屏東再有居隔者違規外出遭罰
好貴的搖搖!屏東縣今再有居家隔離者違反規定外出買飲料,遭裁罰20萬元,並送集中檢疫所強制安置。此外,今新增24例新冠確診個案,有4個家族8例因家族群聚染疫,屏東縣府疫調後公布確診者足跡,最引人注目的是屏東市國民運動中心也出現確診者足跡。而至今為止,屏縣暫停實體課程校數有16校21班:恆春工商、東港海事、明正國中、公正國中、東港高中國中部、恆春國中、繁華國小、餉潭國小、僑勇國小、港東國小、東興國小、東光國小、東港國小、東隆國小、崇蘭國小、海濱國小等。屏東今新增24例本土確診個案,22日啟動居家照護計畫後,統計至22日下午4時30分止,接獲通報個案19案,經醫療團隊評估,有7案符合居家照護。衛生局將轉介至其熟悉的醫療院所或衛生所,在個案居家照護10天期間每天進行健康關懷,同時提供醫療諮詢服務,居家照護者有用藥需求可請親友代領也可以申請送藥到宅服務。根據縣府疫調,今新增24例中有8例分屬4個家族,其中案「48635」、「48636」分別為1歲10月及10個月大的小姐妹,因為接觸確診家人,媽媽帶至醫院採檢確診。截至22日為止,屏東5歲以下幼童染疫累計已有20例,其中8例因有發燒、咳嗽等症狀收治醫院,無重症,目前都尚未解隔離。至於其他確診者,案「50723」、「50724」為母女,案「50727」、「51474」為母子,均為接觸確診家人而染疫,案「50727」及「51474」在居隔期間陰轉陽;案「49623」、「48628」為母子,因母親「49623」在工作場所接觸確診同事,母子都確診。此外,案「49626」、「50721」、「48633」、「50726」也是個別接觸確診家人;案「49625」參加聚餐,與確診者足跡重疊,其同事案「50725」也確診;案「50728」是也是接觸確診同事。 案「48629」、「48631」分別參加阿妹小巨蛋演唱會後,出現身體不適症狀,至醫院採檢後呈陽性。案「48627」、「48632」、「49624」、「48637」、「50722」、「51472」、「51473」,仍在疫調中。確診者相關足跡包括美廉社內埔三地門店、全家內埔水門店、丁丁藥局廣東店、21金小火鍋屏東店、東港漁市場、內埔小麟牛排村、台灣三洋永順電器行、春日佐光人文和風燒鍋、中華電信屏東營運處、國民運動中心、九如鄉下湖福德祠等,已陸續進行清消作業。
-
2022-04-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增11例中重症個案!6人沒打疫苗 重症6旬婦打過3劑疫苗
國內今日確診個案4126例本土個案,境外移入有78例,新增11例中重症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中症個案增10人,中症率0.35%,重症個案增1人,重症率0.03%。目前累計85名中重症個案,中症解隔有24人,重症累計7人,有4例死亡。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1例重度個案,為60多歲女性,曾打三劑疫苗,她有抽搐、低血鈉,有使用氧氣罩、瑞德西韋治療。其餘10例中症為20歲至90多歲,有慢性病史,大多血氧濃度低於94例,有使用瑞德西韋,胸部X光有肺炎跡象,其中有6人沒打疫苗,5人打過三劑疫苗。昨日境外移入落地採檢1301人,驗出58例陽性,陽性率4.46%。近日入境有印尼、越南、菲律賓較多,但逐次人也變得較少。今日早上進來三個航班,共檢驗81人,陽性率為2.47%。國內今年累計病例數達2萬2256人,有99.62%為輕症。目前醫療床數沒有變化,專責病房總床數6159床,空床率59.8%;北部空床率稍低,中央集中檢疫所7170總床數,空床率23.1%,地方型加強防疫旅館維持1936總床數,空床率40.1%,下周中央集中檢疫所會增加一些床數。
-
2022-04-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4126例、境外78例 增11例中重症個案
國內新增420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126例本土個案及78例境外移入,有58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增10例中症個案、1例重症個案。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4126例本土病例,為2047例男性、2078例女性、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發病日介於今年4月7日至4月23日,其中包含2126例為無症狀感染。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563例),台北市(945例),桃園市(527例),基隆市(219例),台中市(171例),花蓮縣(138例),高雄市(98例),宜蘭縣(90例),新竹縣(57例),雲林縣(53例),新竹市及台南市(各51例),彰化縣(34例),台東縣(29例),苗栗縣(28例),南投縣(26例),屏東縣(24例),嘉義市(10例),嘉義縣(7例),金門縣及連江縣(各2例),澎湖縣(1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35例男性、43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2例),加拿大、泰國、美國及菲律賓(各1例)移入,另72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3月23日至4月22日。指揮中心指出,今年4月21日公布之境外移入病例案42932,經疫調後改判為本土病例。今年4月22日公布之本土病例案45506、案46453及案47199,經疫調後改判為境外移入病例,分別自印尼、德國及丹麥移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8,011,27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7,959,488例排除),其中51,298例確診,分別為10,267例境外移入,40,97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新增6例空號病例(原本土病例案34815、案37575、案44227、案44925、案46703及案46898經疫調後為重複或陰性個案,改列空號),累計212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6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42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5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30例、桃園市28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4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4-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16歲少女疑打疫苗死亡逾百日無法入殮 家屬悲:臉凍到不成人形
台北市一名16歲馮姓少女,去年11月10日接種第一劑BNT疫苗,之後疑因不良反應,12月30日過世,但經過百日,遲遲未能查明死因,領不到死亡證明,無法安葬。新黨黨部今舉行記者會揭發這起令人遺憾的案例,議員潘懷宗指出,遺體在台北市立第二殯儀館冰櫃躺近4個月,遺體臉部凍到不成人形,令馮媽媽痛苦萬分。北市衛生局表示,年底因疫情忙碌及人員異動,未能及時處理,已進行內部檢討及流程改善。此案在2月時已責成主管及承辦人專案處理,並蒐集及調閱各醫院相關病歷資料。4月初完成後,全案函送社團法人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審議。受害家屬指稱,去年12月13日上網為馮小妹登錄疫苗接種受害救濟,卻遲遲未接獲公衛人員協助,直到今年4月8日衛生局才送案給生策會,為何這中間100天,北市衛生局為何毫無作為?另外,馮小妹雖已過世,並未領到正式死亡證明,戶政事務所卻強行要求馮媽媽,必須在2月7日完成受害人的除戶作業,否則就要罰錢,而且在當天已經強制除戶了,沒有正式死亡證明為何將受害人除戶?戶政事務所到底為什麼一定要這樣做?家屬質疑,去年12月30日,檢方以死因不明為由,將馮小妹遺體扣留在二殯,不准探視,不准火化,要馮媽媽靜待司法相驗,然而馮小妹在二殯躺了超過一百天,馮媽媽也等待超過一百天,檢方卻沒有任何進度。家屬指出,疑似疫苗致死的司法相驗,早就已經有很多先例,現在若連疫苗致死的死因,相驗SOP都有問題,試問衛福部和法務部的橫向聯繫,出了什麼問題?這樣要如何讓民眾安心?台北市議員擬參選人郭榮先、桃園市議員擬參選人彭佳禹、輿情中心主任季節,今陪同家屬舉行記者會,並由市議員潘懷宗開協調會。郭榮先指出,馮媽媽找他陳情之前,已經找過幾位立委、議員陳情此案,全都音訊全無、推託之詞等結果;面對行政單位、司法單位更是互踢皮球,毫無共識,民眾相當心力交瘁。季節表示,民眾對疫苗的疑慮有沒有道理,數字會說話,根據衛福部疾管署官網公告的資料,截至4月20日國內累計有1萬8968件新冠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換算在台灣1千個人裡面就有一個人接種後出事,而當中死亡案例更高達1449起,也就是每1萬位接種新冠疫苗的國人,就有一位疑似因為疫苗的副作用不幸過世,比率非常高。
-
2022-04-23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久坐中風、心臟病風險增147%!醫教6習慣有助逆轉
文/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醫學科 郭志東醫師 當今社會大部分人的生活時間都被困在辦公室的桌子下或家裡的沙發上,由於科技的便利和現代生活方式,大部份人越來越喜歡久坐而變得不愛運動。 美國研究:每天久坐13小時,死亡風險高出200%! 據美國心臟協會的研究指出,自1950年以來,久坐不動的工作增加了83%。現在,靠體力活動的工作佔美國勞動力的比例不到20%,而台灣也存在相類似的趨勢。很多人認為,每週規律運動就可以長保心臟健康,但2017年底美國發表在《內科醫學年鑑》上的一項研究發現,久坐是早逝的一個風險因子。根據研究,坐的時間越長,早逝的風險就越大。以下是該研究的一些數據: 每天坐著超過13個小時的參與者的死亡風險比每天坐著少於11個小時的參與者高出200%。每次坐的時間不超過30分鐘比超過30分鐘的人患病風險低55%。而超過90分鐘者患病風險更是高出兩倍。 英國研究:久坐與少坐相比,心臟病、中風、死亡率增高! 英國拉夫堡大學和萊斯特大學2011共同開展的研究也表明,與坐得最少的人相比,坐得最多的人患病和死亡的機率有所增加,具體如下: .糖尿病的風險增加112%。.心臟病和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機率增加147%。.死於心血管事件機率增加90%。.死亡率增加49%。 當你長時間坐著時,身體便會產生以下變化。首先是血液流動會減慢,這會導致脂肪酸在血管中堆積而導致心臟病。第二是身體處理脂肪的能力減少了,脂蛋白脂肪酶是身體一種十分重要的酵素,它能分解血液中的脂肪。但當久坐時,身體產生的脂蛋白脂肪酶會下降約90%,這使得身體很難利用脂肪,當身體不再使用脂肪時,脂肪就會被儲存起來,造成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第三是久坐會導致胰島素抗性,進而導致第2型糖尿病和肥胖,這是心臟病的兩個極為主要風險因子。即使你每天規律完成30分鐘的運動,一天當中其他23個小時做什麼也是很重要的。有些人可能每天早上都會去健身房慢跑30分鐘,但現在某些智慧型手機都會隨身記錄每天的步行數,而一天過去除了慢跑之外,剩下的時間其實都沒怎麼動。以通勤上班族來說,上下班的路程有時候很長,坐在車裏可能接近1小時,回到辦公室就在電腦前坐上8個小時。雖然經常運動的人,對心血管疾病的保護力仍然比沒有規律運動的人低很多,但研究顯示,久坐10個小時以上似乎也是一個門檻,超過10個小時的久坐,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增加。 要改變久坐帶來的壞處,建議每隔一小時就站起來走動走動。可利用手機或電腦上的應用程式來提醒你走動是一個不錯的做法,它能提醒你應該適時活動一下,舒展筋骨。在工作的習慣中,創造一些起身活動的機會,例如,使用站立式辦公桌或可以調整高度的辦公桌,會讓你更有意願四處走動。利用通訊軟體交待事項或傳遞訊息固然很方便,但如果每天有一兩次直接走去辦公室與對方面對面交流,不僅能引起對方的重視,更讓自己遠離久坐的風險中。除此之外,天氣好的時候,利用午休時間,到附近的公園綠地走走,呼吸新鮮空氣可以提高創造力。若你必須一整天坐在電腦前,在辦公室做一些輕微的運動是有好處的,例如每坐20分鐘,試著站8分鐘,伸伸懶腰,走動2分鐘,去喝杯水或去個洗手間也是不錯的選擇。 最後,利用智慧型手機或簡單的計步器記錄自己的步數,通常建議目標是每天走一萬步。但如果你久坐不動,任何「一小步」的改善都是有益的。當你一天只走2000步時,那就爭取達到4000步,慢慢達到預設的目標。如果對工作習慣引起的不良影響有許多疑問,建議向家庭醫學或一般內科醫師諮詢,他們可提供許多慢性病預防的意見。而心臟科醫師也可讓你了解更多預防心臟病和其相關的醫療處置。營養師、復健科醫師和物理治療師,則可以提供你飲食及運動方面最正確的資訊。 《延伸閱讀》 .久坐屁股痛是哪裡出問題?物理治療師指3大可能,4招助改善! .上班常頭痛、肩頸痠痛?醫指常見關鍵,簡單3伸展有助改善!
-
2022-04-23 養生.聰明飲食
一天可以喝幾杯咖啡?咖啡因過量症狀有哪些?睡眠、情緒、口渴、頻尿!
咖啡是上班族手上必備的飲品,上班總需要來杯提神醒腦!但是,過多的咖啡因可能對身體有負面的影響。那麼,每天可以攝取多少咖啡因?其攝取量又依族群年齡而有所不同,成人每天不超過300毫克、孕婦不超過200毫克,12-18歲的青少年則應在100毫克以內,12歲以下孩童記得要避免,以免影響成長。咖啡因攝取過多的8種症狀當咖啡因攝取超標,可能會導致副作用。快點檢視自己日常中有沒有出現下列症狀吧!咖啡因攝取過多的症狀包括:頭痛、焦慮、睡眠障礙、易怒、心跳加快、口渴、頻尿、胸痛1.頭痛:咖啡因是一種精神興奮劑,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早上喝咖啡或含咖啡因的茶來提神。咖啡因會引發所謂的“咖啡因反彈”。這意味著飲用大量咖啡因後,可能會在最初的好處消失後出現戒斷症狀。總體來說,適量攝入咖啡因是可以的。但是,如果經常頭痛,最好避免每天使用。2.焦慮:影響情緒,適量的咖啡因可以帶來幸福感,但喝兩到六杯咖啡會反而會帶來焦慮。焦慮會呈現心煩意亂、焦躁不安或張不安的感覺。不過每個人可以承受的咖啡因含量不同。3.睡眠困難:當接近睡前食用時,100-200毫克以上的咖啡因可能會有輕微的睡眠障礙。睡前攝取咖啡因會降低睡眠的時間和品質,也更難以入睡!建議在睡前六個小時內不要攝取含咖啡因飲品。4.易怒:攝取咖啡因容易有煩躁感,主要會影響大量攝取咖啡因者。如果在攝入咖啡因後生氣或情緒容易激動,表示需要減少咖啡因攝取量。5.心跳加快:咖啡因對心臟有不同的影響。有些人喝兩三杯咖啡後,咖啡因代謝較慢者,罹患心臟病的風險較高。而代謝快者,在攝取相同數量的咖啡因時對心臟影響較小。心跳加快也可能是對咖啡因過敏、敏感或是其他健康問題。當咖啡因影響心臟,建議減少咖啡因攝取量。6.口渴增加:有研究顯示,即便是攝取少量咖啡因也可能會增加口渴情形。7.尿頻:咖啡因是一種利尿劑。咖啡因會增加腎臟的血流量,並直接影響在過濾血液時重新吸收鹽和水的能力,導致膀胱中的尿液增加。隨著尿液的流失,營養素也會隨著流失。研究發現,喝大約四杯咖啡會導致硫胺素、維生素B12、鈣、鎂、鈉、磷酸鹽、氯化物和鉀的含量減少。可能對骨骼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8.胸痛:當流向心臟的血流受阻時會出現胸痛。隨著體內咖啡因含量增加,血液流動阻力也會增加。所以,過多的咖啡因可能會導致胸痛。不過引起胸痛所需的咖啡因含量很高,如果每天只喝一到三杯,發生胸痛的情形較低。咖啡中的咖啡因,具有降低食慾、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增加基礎代謝率的效果,若能把握正確喝咖啡的原則,將有助於能量的消耗...... https://bit.ly/3JiUent
-
2022-04-23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防疫在家自己煮,零失誤健康料理營養師教你做:蛋香鮭魚炒飯、薑黃菇雞飯、蒜香鮮蝦粉絲煲
輕症確診者愈來愈多,許多縣市已啟動居家照護,確診者及同住家人在符合條件下,即可在家進行隔離。在這特殊時期除了餐餐叫外送,也可以試試看自己在家下廚!在家自己煮的料理除了泡麵、罐頭之外,其實還有很多簡單又新鮮的料理可以嘗試;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就來教大家三道簡單零失誤的健康料理,再同場加映一道大家夏天最喜歡的甜點吧!【健康菜單1:蛋香鮭魚炒飯】▶ 主要食材:白飯、鮭魚片、洋蔥末、蛋、油、蔥末、辣椒末、其他調味料▶簡易做法:1. 鮭魚片洗淨後先用米酒及鹽巴醃10~15分鐘2. 熱油鍋完畢後用中小火香煎鮭魚,煎至兩面金黃後起鍋3. 將鮭魚去皮去刺後,用叉子拌成碎粒狀備用4. 再將蛋炒至7~8分熟後起鍋備用5. 用鍋中剩餘的油依序將洋蔥末、白飯、蔥末、蛋、鮭魚加入拌炒6. 調味過後即可起鍋▶ 營養師碎碎念:鮭魚跟蛋一樣都是優質蛋白質來源,且富含ω-3脂肪酸,屬於好的油脂,能夠抗發炎、保護心血管;而洋蔥能增強我們的免疫力,也有很好的抗氧化功能。一般外面的炒飯為了做到粒粒分明常常會加入過多的油脂,而自己在家裡炒就可以控制用油量,兼顧好吃又健康喔! 【健康菜單2:薑黃菇菇雞飯(簡單電鍋料理)】▶ 主要食材:米、雞肉(去骨)、洋蔥絲、紅蘿蔔絲、香菇丁、鴻禧菇、薑黃粉、其他調味料▶ 簡易做法:1. 將去骨雞肉切成適口大小後,用醬油膏、味醂、胡椒、鹽醃半小時2. 在電鍋內倒一杯米後,放入洋蔥絲、紅蘿蔔絲、香菇丁、鴻禧菇,再加入醃好的雞肉(連同醃料喔!)最後撒上薑黃粉3. 加入一杯水後蓋上鍋蓋煮大約30分鐘,煮好後可再悶10分鐘4. 將飯及配料拌勻後就可以盛裝起來吃囉!▶ 營養師碎碎念:這是一道非常簡單零失誤的健康電鍋料理,就算是廚房新手也不用怕失敗唷!它的精隨在於「薑黃」具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也能提升自身的免疫力,還有預防失智及抗癌的功效,印度咖哩就是因為裡面含有薑黃所以成為了疫情期間的熱門料理喔!再加上優質蛋白質雞肉、富含膳食纖維的菇類、富含β胡蘿蔔素的紅蘿蔔、具極高抗氧化能力的洋蔥,整道料理都是滿滿的健康喔! 【健康菜單3:蒜香鮮蝦粉絲煲】▶主要食材:白蝦、粉絲、蒜末、薑片、蔥末、水、其他調味料▶簡易做法:1. 事先將粉絲用溫水浸泡30分鐘2. 將白蝦去腸泥並剪去觸鬚尖頭,洗淨後放入鍋中小火慢煎,待蝦油被逼出、蝦體煎至變色後即起鍋備用3. 用留有蝦油的鍋加入蒜末爆香,陸續加入薑片、蔥末、調味醬汁及水,稍微煮滾後加入粉絲,再加入開水,量要淹過粉絲4. 煮至小滾時可放上剛才的蝦一起煮熟,煮至入味後撒上蔥末就可以起鍋享用囉!▶營養師碎碎念:粉絲是綠豆粉製成的,本身熱量就比米飯還要低,又因為烹調過程中吸了很多水膨脹,因此在達到同樣的飽足感下粉絲的用量會比米飯、麵條都來的少,吃進去的熱量相對也會比較低喔!而蝦子屬於低脂肉,本身蛋白質豐富,又是低GI的食材,還富有很強抗氧化力的蝦紅素。整道料理非常好吃又不太會有罪惡感,還能營養加分喔! 【同場加映:自製低卡巧克力冰淇淋】炎炎夏日根本無法抵擋冰淇淋的誘惑啊!但是冰淇淋熱量都超高的耶怎麼辦?誰說這些甜點一定就罪大惡極呢!Evelyn就來教你們自製低卡冰淇淋,用現成的新鮮水果就可以做成,也不需要搭配冰淇淋機喔~一起來動手做做看吧!▶主要食材:香蕉、可可粉、裝飾配料(水果、堅果或燕麥)▶ 簡易做法:1. 將香蕉切塊並放入密封袋中冷凍一天2. 取出冷凍好的香蕉塊,放入食物調理機或可以打冰塊的果汁機,並加入適量可可粉,打至成泥狀3. 將打好的可可香蕉泥倒入模具中,放入冷凍庫至少4小時4. 成形後就可以挖出來裝杯,加上裝飾的配料後就可以享用囉!▶營養師碎碎念:自己在家吃冰淇淋也可以很健康!這是用香蕉為基底,口感雖然不像一般冰淇淋一樣滑順,但因為是天然的水果,保留許多營養成分,也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加工及添加物,因此非常健康美味喔!另外,也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改變口味,例如將可可粉改成抹茶粉或咖啡粉,或是喜歡更綿密的口感也可以加入一點牛奶或杏仁奶唷!不過還是要注意牛奶及杏仁奶會提高熱量,所以適量就好囉!看完今天的文章,有沒有讓你肚子很餓了呢?下一餐就來展現一下你的廚藝吧!拋開泡麵與罐頭,防疫期間你也可以當自煮小達人,除了省錢、美味,還能兼顧健康喔!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2-04-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花蓮增百例逾千人居隔 花防部、黃昏市場感染擴大
花蓮今天新增100例,累積達984人,並有1158人還在隔離中。衛生局今天說明疫情狀況,新增個案中,陸軍花防部已由營區群聚擴大到官兵家人,新增15人包括8名官兵及7名家人;黃昏市場再增8人染疫,其中7人是攤商。玉里鎮社區感染雖沒有新增個案,但上午快篩有10人陽性,正在進一步PCR檢測。衛生局長朱家祥說明,新增100例中,部立花蓮醫院7人、奧斯卡餐酒館1人、婚宴群聚3人、宜蘭婚宴群聚20人,市場8人、營區延伸15人、外縣接觸6人,疫調中40人。陸軍花東防衛指揮部日前有6名官兵確診,今天再增15人,包含8名官兵及7名同住家人。朱家祥說,只要是花蓮子弟,都採居家照護,也和國軍花蓮總醫院聯繫,希望在營區全面快篩。吉安鄉黃昏市場昨新增5例、玉里春日社區昨新增6例,為避免社區感染擴散,縣府今天上午在玉里鎮春日派出所後方廣場、下午2時至傍晚5時,吉安鄉黃昏市場對面的好客廣場增設快篩站。朱家祥表示,黃昏市場今增8例中,有7人是攤商,另1人是昨天確診者的家人,快篩服務還在進行中;至於玉里社區,今天沒有新增確診案例,上午快篩219人有10人快篩陽性,已轉到台北榮總玉里分院進一步PCR,還在等待結果出爐。因應南區疫情狀況,縣府從4月23日起至5月8日,在玉里鎮設立社區快篩站,4月23日到5月1日在台北榮總玉里分院,5月2日到8日在玉里慈濟醫院靜思堂前,時間都是平日下午3時30分到6時30分分,假日上午8時30分至11時30分。北區部分,國軍花蓮總醫院篩檢站開設到24日為止,中午12時至下午5時為一般民眾,5時至晚間7時為學童;25日起至5月1日由花蓮慈濟醫院接手,時間為上午11時30分至晚間6時30分。此外,教育處代理處長翁書敏說明校園疫情停課狀況,宜昌國中5人確診,7年級該3班停止實體課程到4月23日,9年級該班停止實體課程到4月29日;北埔國小2人確診、稻香國小1人確診,該班均暫停實體課程到4月24日;私立台大幼兒園1人確診,該班暫停實體課程到5月1日。
-
2022-04-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中今確診+183 新增案例多與阿妹演唱會有關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下午4時公布,台中新增183例創新高。阿妹演唱會感染鏈新增7例,累計39人確診。大甲媽回鑾遶境新增3例,累計共4例。大里頂尖幼兒園女老師參加阿妹演唱會,感染鏈擴大,增8例,累積32例。警員染疫今增2例,累計3例。盧秀燕說,與昨日相較,今日全國新增將近800例,台中今天新增183例為輕症或無症狀,顯示疫情仍在升溫,呼籲市民好朋友,落實防疫別輕忽,減少外出也不要恐慌。她指出,台中市幾個重要群聚案件,包含大里頂尖幼兒園今日新增8例(3例老師、5例為家庭群聚案延伸),此群聚案共累計32例,其中5例老師、11例學生、16例為家庭群聚延伸;大甲媽遶境回鑾新增3例,累計4例;逢甲校友會群聚新增4例,累計10例;阿妹演唱會新增7例,累計39例。盧秀燕指出,染疫員警增二例,包括案45550為豐原區50多歲男性,東勢分局警員,4月17日至確診朋友家泡茶,4月20日晚上感覺喉嚨卡,4月21日至醫院採檢確診,研判感染源為4月17日泡茶朋友,目前匡列親友2人居家隔離。此外,案44544為南屯區30多歲女性,太平分局警員,4月18日出現症狀,4月20日就醫採檢陽性Ct值21,感染源調查中,目前親友5人居家隔離,職場79人快篩陰性。台中市衛生局說明,統計台中市有參加阿妹演唱會的確診者累計39人,包括昨天新增一名台中市第五分局四平派出所警員12日參加阿妹演唱會確診,以及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30多歲男住院醫師16日北上台北看阿妹演唱會,今天再增7人。衛生局也統計,大里頂尖幼兒園女老師4月10日參加阿妹演唱會,後返回學校授課,導致該幼兒園包括學童、老師與家長染疫,今增8例,累積32例。大甲鎮瀾宮媽祖16日回鑾行經台中沙鹿,隔天回鑾大甲鎮瀾宮,昨天有一名清水區40多歲男子16日參加遶境迎媽祖,接觸多名南下的北部友人,他在19日確診。足跡為16、17日兩天下午2時到6時在沙鹿中山路勞工育樂中心,今天再增3例。
-
2022-04-23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要打幾劑?有什麼副作用?兒童接種莫德納注意事項
本土確診數一直往上升,12歲以下兒童卻無疫苗可打,日前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專家開會決議,拍板通過最快五月開打「6至11歲兒童第一、二劑」。以下整理兒童施打疫苗詳細注意事項。【對象】6-11歲兒童族群【疫苗品牌】莫德納疫苗【接種劑數】2劑,間隔12週【接種劑量】成人劑量之一半(50微克)【接種地點】視家長與幼童接種意願,由地方政府衛生局指定COVID-19疫苗合約醫療院所及安排校園接種。【可能副作用】【預期效益】國際上目前做完兒童試驗的只有BNT與莫德納等核酸疫苗,這些疫苗對兒童的保護力,雖不足以完全阻隔病毒,但的確可以減少感染的時間和病毒量,對發展成重症和兒童特殊的MIS-C (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也有預防的效果。【與BNT比較】【國際經驗】美國尚未核准莫德納用於兒童,但包括歐盟、加拿大和澳洲等國都已經核准。>>延伸閱讀/各國兒國施打情況隔離在家怎麼「伴」?看元氣網送你這些居家處方!✅處方一:4/25、4/27、4/29 免費線上Live課,讓專家從隔離情境告訴你如何預作準備!立即領取▶https://pse.is/45jb9n✅處方二:隔離在家隨時免費看 8 堂自主課,專家將告訴你飲食、解壓、用藥安全方法,伴你度過居家隔離期。立即領取▶https://pse.is/44zjbp✅處方三:想知道其他輕症隔離的患者在家中的經驗與心情嗎?快加入Line社群,一起來交流討論。立即加入▶https://bit.ly/3MlHB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