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1 該看哪科.眼部
搜尋
3C
共找到
502
筆 文章
-
-
2021-07-01 該看哪科.眼部
選什麼顏色鏡片好?炎夏護眼兼防疫,眼科醫師教你挑合適的太陽眼鏡
●眼睛常曬太陽,易發生白內障或黃斑部病變●避免紫外線傷眼,戴太陽眼鏡護眼又能防疫●鏡片顏色選擇黑色、灰色、茶色,濾光及護眼效果好炎炎夏日,皮膚、眼睛都要防曬!在防疫期間,佩戴具包覆性的太陽眼鏡還可以防護雙眼,避免染疫。台灣夏天紫外線很強,如果眼睛常曬太陽,易罹患白內障或黃斑部病變。如何正確挑選一副能護眼又不傷眼的「太陽眼鏡」,可是有大學問!台灣夏天陽光強烈、紫外線特別旺盛,振興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許粹剛表示,若是眼睛常曬太陽,長期吸收紫外線過量,會造成水晶體霧化、老化,容易罹患白內障或視網膜黃斑部病變。眼睛構造是一個感光體,紫外線分三種,UVB會對眼睛水晶體造成白內障傷害;UVA雖能量低但穿透力強,對視網膜的破壞最多,易造成黃斑部病變;紫外線含量少的UVC,則多來自於人造光源,也會破壞眼角膜的健康。許粹剛指出,紫外線是波長比可見光短的光線,這種光線攜帶的能量高,如果眼睛吸收紫外線過量,眼睛就會負荷不了,進而導致眼睛受到傷害,容易發生白內障、黃斑部病變、光傷害角膜病變等眼疾。要保護眼睛避免強光紫外線傷害,許粹剛建議,上午10點到下午3點,是太陽最大、紫外線最強的時段,應減少外出,但必要外出時,一定要戴太陽眼鏡來預防眼睛過度曝曬。尤其可以選擇較具包覆性的太陽眼鏡,不僅能防曬,還可以防疫。選抗UV400鏡片,能過濾95%以上紫外線太陽眼鏡抗UV400是國際標準,許粹剛強調,戴太陽眼鏡要選擇能過濾95%以上紫外線的鏡片,不僅濾光效果要好,透光率也要顧及。鏡片的顏色選擇,建議以黑色、灰色、茶色或墨綠色較佳,濾光及護眼效果都不錯。藍色鏡片的太陽眼鏡則要避免戴,會阻隔藍光、吸光而傷眼。欲選購太陽眼鏡的人,許粹剛建議,應試戴看看鏡片及鏡框的感覺,鏡片的濾光性、透光性及保護力是否能接受,鏡框的舒適度一定要夠,瞳孔距離、鼻墊高度等都必須考慮。可要求業者以紫外線偵測儀檢測一下是否達到抗UV的標準,一旦戴上劣質無法抗UV的太陽眼鏡,反而會使瞳孔放大,吸收更多紫外線而傷眼。時下很「夯」強調室內室外快速變色的「變色眼鏡」,會隨光線強弱改變顏色深淺。許粹剛認為,不能全然取代太陽眼鏡,而是要看使用者的用途而定。一般戶外短時間的抗強光、紫外線都足以應付,但若在大太陽下長時間活動曝曬,它的防曬保護效果就顯得有些不足,建議應選戴包覆性更佳的戶外型太陽眼鏡,才能達到該有的防曬效果。此外,開車時也不適合戴此款眼鏡,它的防曬功能失效。●常見強光紫外線傷眼疾病1.白內障一般人過了50歲,水晶體開始逐漸變混濁而易產生白內障,近年國人3C產品使用普及,尤其目前防疫居家線上辦公上課,更加重3C族過度用眼情形,若長時間吸收過強的紫外線或藍光,就會導致水晶體超量負荷而罹患白內障。2.黃斑部病變眼球正後方的視網膜正中央有黃斑部,若強烈紫外線停留過久,或是長時間近距離使用手機等3C產品,都會加速視網膜的感光細胞老化程度,造成黃斑部病變。3.光傷害角膜病變很多人喜愛到海邊戲水、國外滑雪,如果沒有戴太陽眼鏡,直接讓水面或雪地上的強光反射到眼睛,也容易引起光傷害角膜病變。●哪些人需戴太陽眼鏡?1. 對光敏感的人2. 白內障手術後患者3. 紫外線特別強的地點4. 戶外工作者5. 開車族(資料來源/許粹剛 製表/黃妙雲)
-
2021-06-29 該看哪科.眼部
兒童線上學習藍光傷眼 醫師:多凝視遠方防近視
全台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學生改家裡線上學習。家長擔心孩子使用3C產品的時間長,藍光損害眼睛。南投醫院眼科醫師表示,實證醫學尚未證實藍光對眼睛的傷害,預防近視要減少長時間、近距離的用眼,建議讓兒童休息期間可以凝視遠方,阻止近視形成。南投醫院眼科主任何建賢說,藍光屬能量較高、波常較短的可見光,一般認為會穿透角膜與水晶體射入黃斑部,造成黃斑部感光細胞損傷,造成黃斑部病變。也有人推測藍光能量較高,在過度刺激下易產生過氧化物的自由基,傷害視網膜細胞。另一藍光可能傷眼的理由,在於可見光波長較短,容易造成散射,眼睛在藍光刺激下,須要更用力聚焦,久而久之睫狀肌緊繃,導致眼睛疲勞。何建賢說,戶外光線與LED燈藍光強度比3C螢幕藍光強了數倍,不過使用3C產品時,眼睛直射螢幕,加上時數過長,所以觀念中,3C產品藍光被認為是視力隱形殺手。但藍光對於眼球傷害,在實證醫學中一直無法被有效證實。何建賢提醒,最重要的應該是兒童使用3C產品的時間及方式。包括使用一小時應該休息10到20分鐘;避免在關燈情況下看電視和玩手機,因瞳孔在黑暗中會放大,讓更多光線進入眼睛。黃斑部中的葉黃素與玉米黃素,以及魚油中的Omega-3,可抵禦藍光的氧化損傷威脅,保護黃斑感光細胞,這些養分都可透過食物吸收,可讓學童多攝取深綠色蔬菜、黃色水果、莓果類、魚類、蛋黃等,對保護眼睛有一定作用。防治近視首重寬廣的視野,充足的光線,並減少長時間近距離工作。但因疫情學生採線上教學,導致長時間及近距離大量用眼,違反近視防治原則,建議盡量讓兒童多望遠凝視,可適當阻止近視形成。
-
2021-06-29 該看哪科.眼部
遠距上課傷眼 半小時休息10分鐘
遠端上課增長使用3C時間,精準眼科醫師鄧友迪及劉伊薰聯合診所醫師王又亮建議,使用3C產品每半小時要休息十分鐘、融入遊戲讓孩子喜歡凝望遠方、戴上抗藍光眼鏡等,都有助於保護眼睛,減少視力惡化。王又亮說,家長可跟孩子一起規畫每周行程表,家長可提出每使用卅分鐘3C產品就要休息十分鐘以上凝望遠方,或使用3C產品一定要達到一定距離和光線。鄧友迪也說,結束線上學習後應盡快關掉電腦,做望遠凝視讓眼睛得到舒緩,遠端課程和作業間則最好間隔卅分鐘,讓眼睛、身體都休息,也增進學習效率。王又亮說,放鬆睫狀肌方式除凝望遠方,也可請孩子畫畫遠方雲的形狀或數數遠方馬路上的車子,增加遊戲性。大人可根據自己工作性質,讓孩子忙碌的時間符合自己工作時間,也能提高工作效率。王又亮還說,孩子自由使用3C的時間,可觀看需要站起來動動身體的影片,像是iOS很紅的Active Arcade、YouTube上的Super Mario Bros.等,讓孩子動一動,增加活動力。許多家長詢問是否可使用抗藍光眼鏡。鄧友迪說,目前雖沒有證據證明抗藍光眼鏡非戴不可,學理上減少藍光暴露對視網膜有保護效果。如果家長擔心,孩子也願意戴,多一層保護沒有不好。使用長效型散瞳劑的小朋友,更要乖乖點藥,讓藥效濃度穩定。
-
2021-06-22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新冠失眠了嗎? 作息睡眠有助舒緩
居家辦公上課超過一個月,拖延症、熬夜、失眠情形反而變嚴重?台灣本土疫情未歇,國人因三級警戒「宅在家」,天天接收各種疫情消息,反而心情緊張、焦慮,甚至有民眾出現「新冠失眠」現象。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精神科醫師王浩威昨日分享「作息睡眠」的好處。為守護民眾心理健康,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自昨日起,一連三周推出15場免費直播,號召鄧惠文等15位精神科醫師、心理師、心理學家為民眾線上開解。「新冠失眠」(coronasomnia)是新冠疫情後的新興現象,王浩威表示,國外早已發現,長時間居家不僅模糊工作和休息的界線,也常阻隔人們接觸外界環境和自然光,加上長時間接觸螢幕和3C用品,導致生活作息和生理時鐘紊亂,身心也疲累不堪,常有人一覺醒來,不知今夕是何夕。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王浩威指出,這一年多來網路搜尋最多的關鍵字便是「失眠」,且很多原本已經改善失眠問題的患者,又陸續需要服藥。如何解決新冠失眠問題?王浩威說明,「作息睡眠」能維持身心平衡,舒緩新冠失眠現象,建議白天作息要固定、維持上下班的儀式感、居家運動、避免拖延症,每坐30分鐘宜起身活動一下,避免一直做同一件事,如此反而會效率低落。
-
2021-06-15 該看哪科.眼部
孩子放防疫假直盯3C 醫師:小心放完假多一堆眼鏡族
各級學校因為疫情停學、孩子只能宅在家,不管是上網聽取線上課程或是盯著3C的時間都變長,眼科醫師提醒,可能因此增加孩子近視的程度,愈小的孩子盯著3C的時間要愈短,時間到就應讓眼睛休息,否則防疫假放完,又會多了許多小小的眼鏡族。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眼科中心洪純玲副院長表示,近視兒童因長期點用睫狀肌麻痺劑,導致瞳孔長期被散開,在此情況下又長期近距離不當使用3C設備,讓過多螢幕的藍光會經由瞳孔刺激到視網膜,加上持續看螢幕使得眨眼次數變少以致眼睛乾澀疲勞,近視度數反而容易增加,家長必須好好正視此問題。眼科驗光師胡靖雯建議,一般來說,線上視訊上課以每達30分鐘就休息10分鐘為宜,端視小孩年紀而定。越低年級孩童,注視螢幕時間須越短,以不超過15分鐘為佳。休息時間就充分休息不要再滑手機,建議可做簡易運動或幫家長分擔家事,勿再做近距離使用雙眼事情。除控制每次使用時間外,使用3C設備的距離也需留意。一般電視的最佳使用距離為電視螢幕尺寸的3.5倍,比如觀看32寸螢幕應距離2.8米,40寸應距離3.6米。如為電腦螢幕時,雙眼視線應在水平視線下10到20度之間,螢幕應與雙眼保持50到70公分距離。此外,多吃蔬果避免油炸食物跟偏食,每日補充含葉黃素及DHA食物,如此可提升細胞抗氧化性及保護雙眼濕潤度。洪純玲強調,孩童因視力變化快速,建議家長定期追蹤自家小孩視力長期連續狀況為宜,如有出現任何變化,盡速檢查治療為上策以免憾事發生。
-
2021-06-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直擊接種亂象!「好心疼老人家」 民眾怒批零超前部署
日本提供124萬劑AZ疫苗接種的第一天,高溫突破30度,許多長者拄著枴杖、坐著輪椅到指定接種站準備打疫苗。記者今早直擊,不少民眾反映這波接種亂象,包含線上預約操作難、動線不適合老人、失智長者接種遇挑戰,及難以拉開社交距離等,直批政府超前部屬「根本就是零」。為配合AZ擴大接種,台北市衛生局採線上預約制,6月13日早上8點開放報名,即便市府在12日公布,疫苗接種預約系統操作說明影片,仍讓家中沒有年輕人的長輩直呼「霧煞煞」。像是帶著高齡姐姐來接種疫苗的黃小姐說,自己根本不懂線上預約,是請年輕人協助,8點一到預約就排到38號去了;擔心很多獨居老人不會使用3C,恐無法順利接種。住在大安區的林小姐則說,家中有一位高齡的失智症母親,因行動不便想求助1966,始終打不進去,媽媽因為智能退化,不願配合戴口罩、情緒焦躁不安,前往接種路程更是挑戰重重。她忍不住告訴記者,「我好心疼這些老人家。」看著他們大部分坐輪椅、拄枴杖又頂著豔陽,行走不時有高低差,排隊等待動輒數十分鐘,就連上廁所也是個問題,或許很多老人忘記可以包尿片,沿路還有許多老人陪老人的民眾,實在辛苦。林小姐直言,政府在施打疫苗「超前部署是零」,流程不確切外,匆忙到沒有配套,詢問里長也是一問三不知,建議應該請鄰里去造冊出來,老人家就近前往住家附近診所施打即可;自己很慶幸還有弟弟跟印傭陪同,每家會有各自的困難,很希望失智者能有到府接種服務。另一位不願具名的女性民眾更是激動反映,「看到大排長龍的景象,難道沒有防疫破口嗎?」大家的社交距離都好近,1.5公尺根本沒拉開,現在無症狀患者好多,無疑是讓大家陷入染疫風險。
-
2021-06-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柯文哲酸疫苗「政治內線交易」 陳時中:打疫苗不是比賽跑
日本捐贈的124萬劑AZ疫苗提早分配各縣市,高雄市昨獲配9.1萬劑下午就開放施打,但台北市長柯文哲反嗆,縣市疫苗分配資訊不對等,等同「政治內線交易」。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大家得到的資訊時間都一樣,疫苗開打「不是比賽跑,完善最重要」。指揮中心提前配發日本捐台的一百多萬劑疫苗,而高雄市提前造冊、提前施打。但柯文哲卻認為,高雄市疫苗能提前因應來自中央提前告知,這種資訊不對稱的情形是「政治內線交易」。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秉持公開透明,有些縣市長者較多,無法大家齊頭準備。但指揮中心訂的開打日就是6月15日,不反對提早開始接種,但疫苗接種不是比賽跑,完善才重要。但陳時中也表示,6月9日便公開講過,大家都知道配發數量和目標群,因此各地可作為參考並對於自己的人口數進行掌握,加以準備。而外傳金門在疫苗運送過程曝曬在大太陽下,陳時中表示,不會暴露在大太陽下。發言人莊人祥則表示,雖用一般貨車運送,因為要送飛機到金門等離島,但使用特殊的冷藏箱,就算汽車運輸過程也可以維持一定冷藏溫度,「沒有問題」。對於75歲以上長者不熟3C產品難以預約接種,是否有疫苗機動隊可協助?陳時中表示,有些地方有機動隊到外面去打或是外展服務,主要在洗腎單位和長照機構兩個地方,「其餘外展需要我就不知道」。
-
2021-06-04 新聞.生命智慧
他分享過的文字圖像、吐露的歡喜憂愁,都證明我們曾有過一段交會…刪不掉的聯絡人!
這個習慣,同許多人一樣──定期清理手機裡的過期資料,以求極大化有限記憶體的容量效益。偏偏,有些早已用不上的資訊,只能怔怔地盯著,怎麼也刪不了。近則數月,遠則已達數年之久,那些個聯絡人前後接續到了另一個平行時空,再不可能通話、回覆。然而,在我們仍以為真實的這個世界,他們使用過的號碼、分享過的文字圖像、吐露的歡喜憂愁、發表的觀點辯證,彷彿都是互動的證據,證明我們曾經有過一段交會。將那些生命吐息原封不動留存著,像是某種精神紀念儀式,從手機記憶體神妙機巧地過渡到腦部雲端,同步儲存。後來才知道,原來,許多人也同我一樣,把記憶感懷埋進3C產品中,用這種淺薄偷懶的現代手法,支撐內心所連結的各個生命點滴,我們不約而同,生怕一旦刪除掉那些附隨的有形記述,久而久之,主人翁的身影,也將漸漸淡出生活視線,從而真正徹底從心裡消逝。例如他,因為暱稱筆劃少,在連絡人資訊排序名列前茅,即使離開好些年了,仍時不時映入眼簾。過去我們談不上深厚私交,多是工作往來,但也相處融洽,他一向扮演最佳助攻貢獻團隊,是個非常稱職的幕後英雄,大頭貼裡的他,一逕笑得陽光燦爛自信飽滿,毋須多言,便印刻著主人引以為豪的生平功績,不時回望,為著想記住他更久一點!至於那個如今還在運作,組成浩繁卻泰半安靜的群組,在少了兩位特別熱心問候的成員後,已經許久無人提醒:「免費貼圖來了,快下載囉!」剛開始是她,從不遺漏任何一次貼圖活動,大力分享,我們也樂於便宜享用友情的服務,頂多回個感謝圖了事。後來,連她也靜默了,悄悄住進醫院,多數人都來不及與她說再見,唯一念想只剩過去的合影,以及停格在多月以前的貼文。年前,這群裡另一位長官老友也意外離開了。從實體到線上,長久以來,他被公認為最照顧人的老大哥,逢年過節周到問候,他總跑第一;上任新工作,少不了他的祝賀花籃;當年剛入行的菜鳥生涯,多虧他耐心教導,陪著一路成長,幾年前,聽聞他蜂窩性組織炎險些喪命,那通講了很久的慰問通聯紀錄還留在手機裡,時間點正巧也在農曆年前後。因緣如花謝落,這回,沒機會表達關懷了,僅存跨年「平安喜樂」最後的祝福,不捨刪去。(本文節錄自方舟文化出版《秋葉落下之前:活在燦盛熟齡時》)
-
2021-06-02 該看哪科.眼部
「追劇追太兇」竟角膜破皮 專家透露居家防疫護眼妙招
全國防疫警戒升至第三級,民眾減少外出,居家辦公、學習時,長時間近距離使用電子螢幕,1名中年婦女在家辦公,閒暇時熬夜追劇,近期卻發現視力模糊、眼睛有刺痛、異物感,早上起床還會睜不開眼,就醫後才發現眼睛太乾、角膜破皮。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顏敏芳提醒,民眾上班、上課中間休息時,可至陽台「看遠方」,或是用毛巾熱敷眼部3至5分鐘、閉目休息,有助於舒緩眼部疲勞;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則提供「居家護眼5妙招」。「疫情下,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恐致乾眼症惡化、學童近視度數加深」,顏敏芳指出,疫情嚴峻,近期門診量下降,但凡就診的民眾,都是已經到了不得不就診的情況,許多民眾一整天都待在家,不會外出,不論辦公、休息,都在使用3C產品,對眼睛是一大負擔。顏敏芳說,門診中,許多家長擔心兒童近視度數加深,更有婦女因長時間在家使用電子螢幕,「追劇追太兇」、作息不正常,導致乾眼症惡化,眼睛酸痛難耐、常常感覺眼部有沙子,早上起床還會睜不開雙眼。該名患者就診後,經調整生活作息,休息時不使用3C產品,並輔以人工淚液等,症狀已緩解。顏敏芳建議,民眾居家辦公、學習,休息之餘切勿再看電子螢幕,除可至陽台看遠方,也能使用毛巾熱敷眼部3至5分鐘、閉目休息,有助於眼部血液循環、舒緩疲勞。針對疫情下如何在家做好視力保健,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也提供「居家護眼5妙招」:第1招:控制用眼時間孩子近距離用眼如閱讀寫字、使用3C產品時,每30分鐘應起身活動活動,讓眼睛休息10分鐘。第2招:規範螢幕產品使用時間除了休息時間,兒童水晶體清澈、透光率高,更容易受藍光傷害,吳昭軍建議,2歲以下應避免看螢幕產品,2歲以上每日則不要超過1小時。第3招:注意閱讀環境用眼時,光線要充足,居家看書環境的照度至少要350米燭光以上,書桌光線不直接照射眼睛。顏敏芳補充,一般市售檯燈的照度應該都符合,以眼部舒適為主即可,但檯燈擺放位置應在慣用手的對側,避免產生陰影,影響視線,才不會造成近視度數加深。第4招:保持正確姿勢此外,閱讀時避免趴著或躺著、選擇合適高度的書桌椅,臀部坐滿椅面,雙腳要踩到地、看書或寫字保持30至45公分的距離。第5招:均衡飲食飲食部分,吳昭軍建議,種類可以多樣化,天天五蔬果,都可多多攝取維生素A、B群、C豐富的食物,還有深黃色、深綠色蔬果等,有益眼睛健康。顏敏芳指出,紅蘿蔔、玉米、番茄,也都是很好的護眼蔬果。疫情期間無法到戶外活動,吳昭軍提醒,除上述護眼妙招外,也可利用「eye眼動起來 兒童律動MV」唱跳版,在家與孩子一起運動,除增加親子樂趣,也培養小朋友正確的用眼觀念。※「eye眼動起來兒童律動MV」:https://reurl.cc/OX2jQr)。
-
2021-05-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最好戴面罩!專家指導疫情期間上醫院 注意10件事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高,全台進入三級警戒,疫情期間醫院真的危險嗎?得延後就醫嗎?度過44天部桃疫情危機的衛福部桃園部立醫院院長徐永年昨天線上開講提出「安全就醫指南」,強調不得已必須到醫院看病時,務必做到「口罩戴好戴滿」、「手部隨時消毒、勤洗手」,甚至最好戴面罩,做好萬全的防護。別在醫院進食 離院換口罩醫院真的危險嗎?徐永年指出,在疫情期間,醫院可以是安全的,因為醫院做了很多安全措施,如清消、實名制、乾洗手或洗手液、TOCC疫調、戶外篩檢、遠距看診等;但是醫院也是不安全的地方,因為新冠病毒一直在進化中,這波疫情為英國變種病毒,傳染力高,無症狀患者多,一般人難以辨識是否染疫,若無症狀者在醫院進出的話,有被傳染的風險,如果必須要去醫院,一定要做好防護。在疫情期間,如果真的一定要去醫院時,徐永年強調,一定要「口罩戴好戴滿、洗手要洗好洗滿」,最好還要戴面罩,因為許多人習慣摸臉和鼻子,就易沾染病毒病菌,建議每做完一個動作就去洗手,更不要在醫院裡面進食,也盡量少上醫院的廁所,離開醫院後要換新口罩,然後再洗手,避免染疫上身。陪病者 最好固定一個人在疫情期間,需要化療、洗腎等患者,並無法中斷治療,徐永年指出,他們必須持續就醫完成療程,建議應先做快篩再做治療處置,但提醒戴口罩、勤洗手這些動作一定要做。針對洗腎病患詢問疫情期間是否有居家替代方案,徐永年指出,居家腹膜透析必須學習消毒等程序,宜與醫師討論。對這些比較虛弱的病人,會建議戴著面罩,至少在醫院有人迎面走過來的時候,可以預防空氣中病毒的傳播。就醫或住院陪病的家屬最好固定,徐永年表示,化療、洗腎、骨折住院病患等更須注意,建議陪病最好固定一個人,大家可多利用3C的設備聯繫,減少接觸,避免染疫。民眾如果一定非得要到醫院,戴面罩也可以保護自己,目前觀察在門診診間及候診室約有百分之十的病人及家屬,也開始戴面罩進行防護。慢性病處方箋 可就近藥房拿徐永年指出,如果生病是非緊急的話,大家就不要去醫院看病,慢性病患者可利用遠距醫療看病,取得慢性病處方箋到住家附近藥局或藥房拿藥,有三個月時間不用到醫院,避免染病。徐永年強調,如果有懷疑症狀發生時,盡量趕快去做篩檢,避免後續造成問題。新冠肺炎流感化已經是無可避免的,目前陸續有疫苗進來台灣,若要避免染疫,要盡可能的快點去打疫苗。完整課表、時間可查詢可查詢元氣網:https://pros.is/3gamvr或是WaCare遠距健康平台:https://muk57.app.goo.gl/T3w4。
-
2021-05-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期間網購、收件安全嗎?重症醫:有風險,可先噴酒精或閒置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在台灣持續延燒,近日也傳出郵局員工確診的消息,民眾在防疫期間如有訂貨、領取包裹的需要,也應時時戒備,萬不可視如從前一般日常,領取包裹也是防疫的重要一環。 取件建議2情境設定:寄件人、送貨員已染疫 胸腔內科/重症醫學黃軒醫師表示,3C產品發達的時代,不僅是單純的寄送物品,網購、網拍也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疫情的當下要了解武漢肺炎病毒一般在物品上存活的時間為48~72小時,若寄件者、送貨員其中一方有人染疫,寄送的物品確實是有可能成為病毒的「交通工具」。 因此不論是否有爆出郵差或外送員確診的消息,民眾在取件包裹時,都建議先假設寄件者、送貨員有人染疫而不自知為,以此準備好萬全的準備再進行取貨為佳,以提升自身的個人防疫。不過也同時提醒,高規格的防疫有時也會讓他人感受不舒服,應保有禮節並且無惡意作為。 防疫期間網購、取貨需注意哪些事情? 黃軒醫師指出,在寄件人、送貨人染疫而不自知的情況下,從貨品、到貨品包裝、到運送外盒、包裝等,這些都是有可能藏匿病毒的角落。除此之外,在簽收、取件的同時也可能因接觸沾染病毒。 因此醫師建議,取件時確實戴好口罩,緊密貼齊臉部。取件後最保險的情況,可先將外包裝消毒過一次,拆到物品裝再消毒一次,再將物品消毒一次,其後再進行手部消毒。而若時間不急,也可以先將貨品擺放在戶外等其他角落後進行手部消毒,若包裹上有病毒,約48~72小時也就是兩到三天後便會死亡。但不論如何手部消毒是絕對要做到的,尤其是在接觸臉部之前。 防範接觸傳染分3等級,避免接觸眼口鼻絕對重要 黃軒醫師表示,以目前的現況來看,手部消毒是個人防疫最重要的一環。個人防疫可依等級分成「避免風險區域」、「避免風險物品」、「避免碰觸眼口鼻」,避免接觸眼口鼻是重中之重。 醫師解釋,武漢肺炎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及接觸傳染,以國人的道德標準及防疫作為來看,飛沫傳染雖然還是要注意,但多數危險情境在大家都配戴好口罩及咳嗽、打噴嚏的禮節下已避免,需要特別留意的就是接觸傳染。 像是平常呼籲民眾,非必要時盡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醫療院所等,就是避免風險區域的作法。而不要隨意觸摸非必要物品、接觸物品後應進行消毒等動作即做到「避免風險物品」。但不論再怎麼防範,總還是得要避免百密一疏,因此平常應盡量「避免接觸眼口鼻」,在揉眼睛、挖鼻孔、吃東西之前,務必要先進行消毒、清潔,以避免嚴密的防疫措施在最後功虧一簣。 《延伸閱讀》 .疫情升溫6件事不要做!重症醫:恐讓自己暴露風險當中。 .蔡英文視訊高端、聯亞 國產疫苗預計7月底供應 陳時中:晚開始要打得快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5-1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QA/沒出國卻發燒怎麼辦?公車、捷運安全嗎?中國網購有風險嗎?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延燒全球至今警報尚未解除,近日台灣疫情也逐漸升溫,人心惶惶之際更要懂得如何作好防疫,同時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若對生活防疫有疑慮,請勿擅自猜測、自行下決定或上網搜尋,避免產生錯誤恐慌。今健康採編團隊並實際撥打1922,請1922防疫專員解答,面對防疫升級之後民眾最可能面臨的問題及正確處理方式。 疫情延燒之際,我沒有出國、接觸史,出現咳嗽、發燒怎麼辦? 自全球疫情爆發以來,CDC呼籲有出國、接觸史的民眾出現相關症狀應撥打1922通報,切勿自行就診,以免在真的已染疫的情況下,自行就診這段路上散波病毒。但近日傳出確診者無相關風險卻出現症狀,自行就診後,醫師認為有所疑慮,通報篩檢後才發現確診。 對此1922專員表示,在疫情升溫之際雖然確實還是會有些風險,但相對較低,民眾若在沒有相關風險的情況下出現咳嗽、發燒等疑似症狀,在戴好口罩做好防疫措施的情況下自行就診即可,經檢查醫師發現有疑慮,會再通報篩檢。 疫情延燒之際,現在搭大眾交通工具會不會有問題? 雖然現在台灣疫情升溫,幾位不明本土案例也尚在調查,但捷運、客運、公車等大眾運輸交通工具,除了會監控體溫,在起點站和終點站都會經過一次全面性徹底消毒,民眾不必過度恐慌,和平常一樣確實戴好口罩做好防疫即可。 網購從中國、海外過來會不會有危險? 3C產品發達,網路購物是現在的主要消費方式,出貨地點不只是在國內,也包括了中國等世界各地,但在疫情警報尚未解除之際,是否安全?對此1922專員建議,雖然CDC尚未對此做出相關規範,但若民眾欲購買的物品是冷凍類或需冰過的物品,最好暫時避免,因為如果在真的有病毒的情況下,病毒在低溫、光滑的表面能存活較久,風險較高,一般的產品則風險較低。如有疑慮還是都盡量避免為佳,或是噴灑酒精做好消毒。 戴口罩勿露出鼻子,正確戴好做好防疫。 疫情延燒之際,保護自己和他人最根本的做法,還是一樣戴好口罩、勤洗手,特別提醒民眾戴口罩時切勿露出鼻子、也別掛在下巴,口鼻都應確實緊密遮好,病毒可透過飛沫傳染從口鼻進入,應落實衛生福利部呼籲的開、戴、壓、密4個步驟。 開:開包裝,檢查口罩有無破損。 戴:兩端鬆緊帶掛上耳朵,鼻樑片固定在鼻樑,口罩拉開到下巴。 壓:輕壓鼻樑片,讓口罩與鼻樑貼緊。 密:檢查口罩和臉部,內外上下是否密合。 若民眾在防疫期間有任何防疫相關的疑慮或問題,請善用1922免費防疫專線諮詢,一同做好防疫,守住疫情。 《延伸閱讀》 .AZ疫苗我可以打嗎?施打前謹慎評估! .正確戴口罩,留意細節作好防疫!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5-10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醫病天地/摔倒頸部受損 嚴重會癱瘓
南投縣60歲周姓男子上月與朋友聚餐小酌,起身時跌倒失去意識,被趕緊送至南投醫院急診,卻無顱內出血等腦中風情形,但他清醒後,發現胸口以下毫無知覺,手腳癱瘓,連肛門都無法自主收縮,竟是頸椎第4至6節脊髓嚴重壓迫損傷,醫師緊急手術後,才恢復感覺神經,目前復健復元中。南投醫院神經外科醫師蔡佳勳說,嚴重脊髓損傷最知名病例,就是「超人」男主角克里斯多夫·李維,他騎馬時摔傷導致高頸位受傷,頸部以下完全癱瘓,雖然積極治療,終身倚靠輪椅,呼吸器並苦於臀部褥瘡。他為周姓患者緊急進行減壓及內固定骨融合手術,術後第一天感覺神經逐漸恢復,第二天原本肌力評估零分進步到能舉起雙手抬高雙腳。目前正接受中西醫整合醫療,積極復健及針灸治療,從生活無法自理到能拿湯匙叉子用餐及滑手機傳訊息。脊髓損傷患者除身體多處功能受損外,生活需仰賴他人,造成家庭很大衝擊與壓力,蔡佳勳提醒把握神經損傷後半年至1年的黃金時期,仍有恢復自理功能機會。3C時代,長期姿勢不當導致頸椎退化結構性的改變,起初由輕微症狀如間歇性的頸部痠疼痛、手麻至嚴重症狀如手臂麻痛加劇、四肢無力、下肢僵硬、肌肉痙攣及協調障礙等,經由休息、藥物及復健後,可得到良好改善。
-
2021-05-08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摔倒小心頸部受損 連「超人」一摔都全身癱瘓、終身坐輪椅
南投縣60歲周姓男子上月與朋友聚餐小酌,起身時跌倒失去意識。朋友擔心他中風,趕緊送至南投醫院急診,卻無顱內出血等腦中風情形,但他清醒後駭然發現胸口以下毫無知覺,手腳癱瘓,連肛門都無法自主收縮,竟是頸椎第四至六節脊髓嚴重壓迫損傷,醫師緊急手術後,患者恢復感覺神經,目前仍積極復健復原中。南投醫院神經外科醫師蔡佳勳說,嚴重脊髓損傷最知名病例,就是「超人」男主角克里斯多夫·李維,他騎馬時摔傷,導致高頸位受傷,頸部以下完全癱瘓,雖然積極治療,終身倚靠輪椅,呼吸器並苦於臀部褥瘡。他為周姓患者緊急進行減壓及內固定骨融合手術,術後第一天感覺神經逐漸恢復,遠端肢體運動功能也開始進步,術後第二天原本肌力評估零分進步到病患能舉起雙手抬高雙腳。目前正接受中西醫整合醫療,積極復健及針灸治療,從原本生活無法自理到己能拿湯匙叉子用餐,及手機滑螢幕傳LINE訊息。脊髓損傷患者除了身體多處功能受損之外,生活需仰賴他人,造成家庭很大衝擊與壓力,蔡佳勳醫師提醒把握神經損傷後半年至一年的黃金時期,仍有恢復自理功能的機會。3C時代,頸椎受損不是老年人的代名詞。長期姿勢不當導致頸椎退化結構性的改變,起初由輕微症狀如間歇性的頸部痠疼痛、手麻至嚴重症狀如手臂麻痛加劇、四肢無力、下肢僵硬、肌肉痙攣及協調障礙等。這些症狀在保守性治療包含休息、藥物及復健後可得到良好改善。但嚴重脊髓損傷的主要原因是外傷,例如車禍、高處跌落、被重物壓傷等,脊髓瞬間遭受損傷時,受傷部位以下的所有運動及感覺功能恐皆喪失。呈現四肢癱瘓,麻痺,脊髓休克等狀況。需要考慮緊急手術,避免脊髓受到二次傷害,儘早使脫位脊椎復原,而保持脊椎的穩定度。然而即使第一時間手術治療,仍有可能無法完全復原。
-
2021-05-05 養生.運動天地
急診科醫師的「沒時間健康法」!醫師公開適合上班族效率最好前5名運動
真的沒時間?科學建議最有效的運動要人整日不帶手機,不看電腦,是強人所難。我們有太多工作其實就是在這些3C用品上一面進行。好在醫學研究也開始發現,的確是有一些運動非常省時有效,相當適合忙碌的上班族。一般來說,增進健康為主要目地的運動,具備以下幾個特徵:一次會運動多組肌肉、隨時可以做、接近日常生活會用到的動作功能,以及高強度。以下我就跟大家列舉能讓你在最短時間得到最大健康效益的幾種運動。❶走路:每天走七五〇〇步,可以得到最大健康效益別懷疑,走路仍然是最適合大忙人的運動,不但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而且負擔不大,相當適合男女老少,如果可以搭配好空氣跟好風景就好了。在辦公室坐久了,起身去茶水間晃晃或是找同事講講話,經常是上班族唯一的選擇。依據一份2019年發表在《美國醫學會內科學》的研究報告,高齡女性走越多步,死亡率跟著下降,更好的消息是,當一日總步數大過七五〇〇步,死亡風險其實就不太降了,代表能夠每天走七五〇〇步,就可以得到最大的健康效益。❷深蹲:做一次深蹲,可以運動到大部分肌肉深蹲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極大健康效益的運動,而且還符合上述的四個條件。深蹲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做一次深蹲幾乎可以運動到全身的肌肉。而肌肉量的維持跟壽命息息相關,在老年人尤其重要。此外,類似深蹲能夠同時運動到很多肌群的運動,例如弓箭步跟伏地挺身,都有類似的效果。❸核心肌運動:預防跌倒、降低臥床和運動傷害機率核心肌包括了腹部、背部跟骨盆大部分的肌肉群,是維持身體姿勢,也是保護脊椎最重要的幾大肌群。發達的核心肌可以預防跌倒,對於降低老人家臥床甚至是死亡,非常重要。常見的核心肌訓練動作,包括:仰臥起坐、棒式(或稱平板式)、挺背,以及這些運動衍生的變化。做對這些動作,帶來的運動效果比你預期的大!因為核心肌往往躲在身體的深層, 常常被忽略。尤其, 如果希望降低運動傷害的機率, 好的核心肌也是不可或缺的。❹高強度間歇運動:減脂、降血糖、穩定情緒如果在Google搜尋「最省時的運動」或是「best exercise for busy people」,高強度間歇運動(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簡稱HIIT)肯定占了搜尋結果的一半以上。所謂高強度間歇訓練,例如跳繩、波比跳(英文為Burpee,可同時訓練肌耐力、心肺、燃脂以及核心肌的全身性訓練)、戰繩(英文為Battling Rope,透過一條對折一半的繩子,由雙手握住兩個端點以不同動作創造出來的全身性運動)等等是利用需要爆發力的動作,讓心率至少到達最大心跳率的80%,接著休息讓心率降回最大心率的65%,如此反覆大約四至六次。的確,太忙是現代人不運動最常見的理由,HIIT跟著就應運而生。HIIT相關的研究也不少。相較於連續性的有氧運動,HIIT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達到類似的運動效果,例如改善間歇性跛行、減脂、降血糖、穩定精神疾病、改善冠心病、人的心臟功能等等。值得注意的是,HIIT在許多種慢性病以及癌症病人身上看起來都是安全的。事實上,現在運動醫學界正在進行不少相關研究,在不同慢性病以及身體狀況族群身上,測試HIIT的安全性,因為HIIT是很多人能夠抽出時間做的一種運動。❺打網球或羽球:降低近50%死亡率近年連續有兩個研究發現,需要球拍的運動對長壽最有幫助,裡面又以網球最明顯。一個是在英國進行了十四年的研究,發現經常打球拍運動(網球、羽毛球等等)的50歲左右成年人,死亡率可以下降47%。另一個則是丹麥連續二十五年的研究,發現網球可以延長九.七年的平均餘命。由此可見,除了心肺跟肌肉的鍛鍊,運動裡面另一個重要的元素就是人際間的互動,以及相互支持,這是獨自跑跑步機無法獲得的。給不同忙碌程度現代人的運動建議首先跟大家說一個好消息,就算你一個禮拜只有時間慢跑一次,壽命一樣可以延長。近期研究者彙整了十四份報告,發現有慢跑比起不慢跑降低了27%的死亡率,而且有慢跑的這一組人,不管跑得多勤快,從每天跑到一個禮拜只能跑一次,死亡率都無法再進一步改善。可見,比起不運動,偶爾動一下其實也很有益!但如果你希望放下手機,好好在工作之餘規劃自己的運動型態,以下是針對不同忙碌程度我為你推薦的運動處方。❶工作生活還算平衡、游刃有餘型:做五休二交替做不同運動大部分跟我諮詢運動問題的朋友都是屬於這一型。一般來說如果你工作型態是朝九晚五,在上班前或是下班後都還可以至少撥出一個小時的時間來運動,那你可以在運動計畫中放入上述五種運動。建議你一個禮拜各做一到兩次多肌肉群的重量訓練、核心肌訓練,以及高強度間歇運動。然後,帶起計步器,每天都讓自己走滿七五〇〇步。這類型的朋友反而要留意多撥出一些時間來休息,讓身體恢復,例如每周運動五天、休息兩天。❷馬不停蹄、社會中堅型:一周二次全身肌力訓練或高強度間歇運動這類朋友在作運動計畫時會面對較大的時間壓力,在我的門診中也不少見。通常他們都是家庭中的經濟支柱。雖然時間會剝奪不少可用來運動的時間,但這類的朋友通常也是最願意投資時間跟金錢在運動的人(或是完全反過來,根本不運動)。建議這類朋友一周最好可以抽出至少兩個一小時的時段,各做一次全身的肌力訓練跟有氧(或高強度間歇)運動。記得在運動前要有充足的睡眠,這樣不但避免運動傷害,也可以最大化運動的效果。❸披星戴月、早出晚歸型:每天十分鐘高強度間歇運動30歲以下,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常常是這個類型。在這個日漸競爭的社會,超長的工時正逐步的侵蝕我們運動跟休閒娛樂的時間。在我的診間,偶爾會出現在竹科工作的年輕人,由於年輕,他們身體的問題通常不多,但看到他們的日常生活安排,不禁要令人擔心他們的年輕本錢究竟可以撐到什麼時候。通常我給這類年輕朋友的運動建議會是:能夠站就不要坐、能夠動就不要靜。如果每天能夠有十分鐘運動,準備一條跳繩,或者是好好的作波比跳吧。通常這類的朋友心血管狀態也比較健康,所以做起高強度間歇運動安全的疑慮也比較低。高強度間歇運動,是當你只能作一種運動時最好的選擇。❹空中飛人型:隨時做重量訓練或高強度間歇運動我覺得特別提出這一類是有必要的。隨著商業活動步入全球化,我們身邊真的不乏這一類型的人。常常要到國外,代表你得花許多時間在旅途上以及旅館裡。這時請你多學會一些徒手就可以作的重量訓練以及高強度間歇運動(例如波比跳)。別忘了,你自身的重量就是最好的啞鈴喔。書籍介紹書名:急診科醫師的沒時間健康法:忙碌跟養生不衝突,給每個沒時間的你!作者:張適恆出版社:新自然主義出版日期:2020/08/24作者簡介/張適恆我專長生活型態醫學、慢性病治療、以及急重症的處理。以上三者,恰好就是一個人由完全健康,逐漸進展到亞健康,以及疾病的三部曲。我的熱情,在於幫助每個追求健康人生的你,不但讓疾病遠離你,更能夠脫離亞健康。延伸閱讀: 馬偕院長告白:20多年來,我一直在想那個因我誤診而出生的重症寶寶,現在好嗎
-
2021-04-28 該看哪科.眼部
男童兩年內視差飆破200度 醫師:學童做這六點可護眼
輕忽學童視差,小心度數飆升、疲勞、視覺立體感不佳,甚至帶眼鏡都頭暈!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顏敏芳表示,為預防雙眼不等視,小朋友用眼30分鐘應休息5分鐘,且休息時不要凝視著同一個地方,「不要看書、滑手機、看電視、用平板」;握筆不要握得太下面;用眼需在燈光充足處;視線所及處不能有陰影;若觀察孩子閱讀寫字總是歪著頭,就需提醒用眼姿勢,將頭擺正;注意坐姿,避免側躺、趴看等。現在就讀小學五年級的林弟弟,小三時,左眼遠視50度,右眼近視度數125度,然2年來用眼習慣不佳,右眼度數竟增加至350度,左眼維持不變,兩眼視差度數超過200度,讓他容易感到疲勞、視覺立體感不佳,帶有框眼鏡都會頭暈。3C產品普及,學童近視比例逐年增加,近視年齡逐漸下降,顏敏芳表示,近年門診觀察,雙眼不等視的學童有增多趨勢,兩眼近視度數相差度200度以上,雖然不至於導致眼疾,但恐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如雙眼視覺焦點不易融合、立體感不好、習慣單眼視物、視覺不平衡容易頭暈及較無法忍受有框眼鏡的視差等。雙眼不等視的發生原因除了先天因素,也可能與近距離用眼習慣、姿勢不良有關,如習慣歪著頭或趴著邊看書,顏敏芳說,林弟弟起初一眼遠視,另一眼近視不深,但因不喜歡在桌子上寫功課,有時會跑到床上作業,甚至拿筆姿勢也握得太下面,導致視線焦點過度集中、會有陰影,常常需要歪頭「側看」才能看清楚,用眼習慣不佳,導致短短2年,雙眼視差就超過200度。雙眼嚴重不對視為林弟弟的生活帶來極大不便,顏敏芳指出,林弟弟年紀尚小,18歲前近視度數仍可能會加深,無法進行雷射手術,角膜塑型鏡片(簡稱Ortho-K) 適合度數增加過快、雙眼不等視、無法忍受散瞳劑畏光的副作用,及喜好運動的近視患者。顏敏芳說,林弟弟右眼近視度數深,決定在晚上睡眠時間配戴單邊角膜塑型鏡片,以矯正視力、避免度數增加,隔天睡醒取下角膜塑型片後,不用配戴眼鏡,也不需點散瞳劑,近視的右眼就達到1.0,白天看東西清晰許多,也不再容易感到疲累、頭暈。為預防雙眼不等視,顏敏芳提醒,小朋友用眼30分鐘應休息5分鐘,「不要看書、滑手機、看電視、用平板」,休息時不要凝視著同一個地方,可以和他人聊天、看遠方、出去走走或吃東西等。握筆不要握得太下面,要身體坐正時可以看到筆尖;用眼需在燈光充足處,且坐正時,視線所及處不能有陰影;若觀察孩子閱讀寫字總是歪著頭,就要提醒用眼姿勢,將頭擺正;注意坐姿,避免側躺、趴看等。
-
2021-04-28 該看哪科.眼部
汪汪淚眼有得治!台大雲林分院新式手術無傷口、恢復快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眼科部門診有1成患者常不自覺流目油,即使沒有打呵欠卻總是淚眼婆娑。醫師林佩璇說,這種「溢淚」現象常因排水通道發生阻塞,淚水無法從鼻腔排出而積聚眼眶;院內今引進新式內視鏡淚囊鼻腔吻合術,成功率達9成,手術於門診即可進行,無皮膚傷口且恢復快,不影響面容及外觀。林佩璇說,淚液是由眼窩外上方的淚腺分泌,提供眼睛表面滋潤與養分,並且清潔眼睛表面異物。據統計,一般人每日的眼淚約2 C.C.至3C.C.。多餘淚水本應流入眼睛內側的排水通道,最後從鼻腔排出,林佩璇指出,最常發生阻塞的位置在鼻淚管,若塞住將使淚水無法順利排出,即出現淚眼汪汪現象。林佩璇表示,鼻淚管阻塞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鼻淚管在鼻腔出口有一個瓣膜,通常在出生後會打開暢通;後天阻塞原因則以老化、結膜炎、感染造成占黏或外傷最常見,包括鼻腔疾病、化學治療、放射療法或腫瘤也是可能原因之一。而溢淚嚴重情況一天會擦拭超過4次以上,林佩璇表示,患者到門診會先沖洗淚囊,進一步檢查有無化膿,如不開刀必須反覆沖洗,並透過每天按摩將累積分泌物排擠出來。林佩璇說,如未妥善處理,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可能因細菌感染造成急性淚囊炎,或併發嚴重蜂窩性組織炎;因此部份阻塞時,可使用氣球擴張術治療,嚴重阻塞則需製造一個新的人工排水通道,連接淚囊和鼻腔。林佩璇提醒,新式手術適用阻塞嚴重或急性淚囊炎反覆發作患者,手術前需接受鼻腔結構檢查,有嚴重鼻中膈彎曲或鼻腔疾病者,應先至耳鼻喉科評估可行性。
-
2021-04-28 新聞.用藥停看聽
您正在服用降血壓藥嗎?血壓3C藥注意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根據國民健康署訊息,成年人正常血壓值的收縮壓應小於或等於120 mmHg(毫米汞柱),且舒張壓應小於或等於80 mmHg。當收縮壓達130 mmHg 或舒張壓達85 mmHg,即為高血壓前期,須注意生活型態,改善飲食;當收縮壓達140 mmHg或舒張壓達90 mmHg以上就為高血壓,宜及早就醫。血壓3C藥注意高血壓成因複雜,治療藥品種類繁多,醫師會考量病患血壓數值、成因與其他潛藏慢性疾病等,開立適合的藥品。高血壓病人平時宜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遵循「血壓3C藥注意」原則,早晚定時量血壓,按時服藥。回診時,也應清楚說明居家血壓紀錄、用藥狀況,以利醫師開立適合的藥與劑量。食藥署呼籲:天氣變化時,要注意室內外溫差、做好保暖,並多關心家中老人及高血壓患者身體狀況。此外,應做好血壓3C自我管理。若有任何用藥問題,可向醫院或社區藥局藥師諮詢,尋求用藥指導。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1-04-25 名人.劉秀枝
劉秀枝/現代銀髮族常超乎你的想像
一頭銀髮的我,有次應邀到電視台錄影,經過美容師的巧妝,自覺年輕不少,可是回到家,和來幫我安裝新事務機的陳先生一碰面,他卻輕聲問:「妳今年有80歲了嗎?」果然,再美的裝扮也抵擋不住歲月,而且一般人總覺得別人看起來比較老,他只是實話實說罷了。我不以為意,笑說:「我的年紀比我的外表,以及你所想的還要年輕。」接著發現我獨居,又問:「妳沒有請人照顧妳嗎?」我一愣:「你看我有哪裡需人照顧嗎?」陳先生無言,開始安裝,把列印、掃描、傳真與複印功能與我的電腦和手機以無線網路連接。看著我熟稔地操作電腦與使用手機,他連連讚嘆我好能幹,我則頻頻回答:「這很平常啊。」剛好,最近讀了2020年7月《美國老年學期刊(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series B)》的一篇論文,它回顧75年來社會對老年看法的演變,從1946年發表在其創刊號的一篇論文開始,那個年代稱「老年是人類社會的問題」。西方國家認為老人生產力低、體弱多病,需人照顧,是社會的負擔。亞洲國家雖然敬老,認為老人是智慧與經驗的寶庫,但隨著工業崛起、生活步調加快、知識取得容易,老人也不如以前受到重視。1969年甚至出現「老年歧視」(ageism)的名詞,更給老人貼上負面標籤,讓人恐懼變老。但隨著醫藥與公共衛生進步,生活環境改善,壽命提升,1974年有學者發現75歲前的「年輕老人」(young-old)仍健康有活力。1997年更提倡「成功的老年」,鼓勵老年人維持身體、心智、心理和社交功能,年老而不衰老,即使有慢性病也不失能、失智。這篇論文讓我覺得與陳先生互動的一個多小時內,他對我的老年印象彷彿穿越了時空75年,從一開始只見我外表的老化,到最後對我的上網能力稱讚有加。現今,使用3C產品如電腦、平板和手機等是活力老年的指標之一,透過網際網路能知天下事、學習新知、管理財務、處理文書、傳遞相片、觀看影片,以及與不同社群交流等等,尤其是與遠方的兒女、孫輩以視訊交談,擴大年長者的生活圈。一篇來自亞洲大學,發表於2017年《健康照顧傳播期刊(journal of healthcare communications)》的論文,在2013年對臺灣22個鄉鎮市、50歲以上居民抽樣,並以電話調查,發現7157位受訪者中,有43%使用網路,且與年齡、性別、職業、收入和教育程度等相關,其中65歲以上的2525位受訪者中有18%、1790位70歲以上受訪者有15%使用網路。戰後嬰兒潮(1946-1964年出生)的前半段人口已踏入老年,這個年齡層普遍受教育、生產力高,大都跟得上科技進展,在捷運上看到許多老人也不停地滑手機,就知道上網的老人愈來愈多,相信不少跟上時代的老人聽到Apple時,除了想到香脆好吃的蘋果,一定知道它也是一家電腦的廠牌。可見,現代銀髮族已經超乎你的想像了。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
2021-04-19 該看哪科.眼部
眼睛痠澀 休息時做一分鐘眼睛操舒緩
現代人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3C產品的時間與頻率增加,容易用眼過度,看東西久一點,眼睛就很模糊、痠澀。所以當你覺得眼睛有乾澀感、眼裡充滿血絲、怕光時,代表眼睛該休息了。建議休息時,眼睛可以上下左右轉動,順時針、逆時針各做5次;也可做眼球肌肉放鬆運動,雙眼用力閉合維持5秒,輕輕打開之後,眉毛用力往上撐5秒,重複閉合動作與眉毛往上撐動作各5秒,重複5回,一天可以做10次到20次。也可以輕壓眼睛周圍穴道,例如睛明、承泣、攢竹、魚腰、絲竹空、瞳子髎等,舒緩痠澀不適。
-
2021-04-19 該看哪科.眼部
醫病天地/常用3C產品 小心乾眼症
現代人經常接觸3C產品,間接引發眼睛乾澀甚至疼痛不適,衛福部台北醫院眼科主任林人傑表示,可以熱敷與改變用眼習慣,改善眼睛乾澀狀況,另外在飲食上可多吃綠色蔬菜及含有Omega-3的食物,也有助緩解相關症狀。林人傑說,求診病患多有視力模糊、眼睛疲勞或眼睛有異物感等症狀,他建議每使用3C產品30分鐘,尤其是會散發強烈藍光的手機,就要休息10分鐘,記得凝視遠方、多眨眼睛,保持眼球濕潤度,且要在光線充足的地方使用,並跟3C產品保持至少50公分的使用距離。另外,現代人為了美觀常會戴隱形眼鏡,但林人傑提醒,如果病人有嚴重乾眼症,或有自體免疫疾病,例如乾燥症、風濕性關節炎等,以及身處乾燥、多風環境,都不適合配戴隱形眼鏡,容易產生角膜缺氧、破皮、潰瘍等問題。對於眼睛容易乾澀的病患,林人傑說,每天要作好眼瞼清潔及多熱敷,飲食上避免食用刺激性或辛辣的食物,少喝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多喝水,不要熬夜,定時運動。食物方面,可以多吃綠色蔬菜及含有花青素、Omega-3、不飽和脂肪酸、DHA、EPA的食物,如魚油、鮭魚、藍莓、葡萄、蔓越莓等,來緩解乾眼症的症狀。
-
2021-04-15 該看哪科.耳鼻喉
耳屎能抑菌、過度清潔反傷害!醫提醒:挖耳屎留意6安全重點
用棉花棒、掏耳棒清潔耳朵是日常生活中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不少人也會在洗完澡、洗完頭之後,拿棉花棒挖挖耳朵,不過這看似稀鬆平常的事情,醫師其實相當不建議,一來沒有必要,二來可能造成反效果,三來可能造成耳朵傷害,甚至失聰。 為何不建議自行挖耳屎?醫:沒必要、反效果、危險高 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表示,耳屎主要是由耳道分泌物、油脂、酵素、皮屑等物所組成,具有清潔、抑制細菌增長、保護耳道的作用,能夠避免灰塵、細菌、蚊蟲等有害物質長驅直入直接傷害耳道,如同守門員般的存在,並非像名子一般只是毫無作用的「屎」。過度清潔,如同把這守門員開除了一般。 知道耳屎其實是耳部的守門員,那麼什麼時候挖耳屎最適當呢?對此醫師則表示任何時候都完全不建議,也沒必要。洪暐傑醫師指出,因人體構造的關係,耳屎本來就會隨著咀嚼的動作逐漸自然地向外排出,因此平時根本不必刻意清潔。平常挖耳朵,運氣好的話可以撈出一些部分的耳屎,但絕大多數的情況容易把耳屎往內推,越卡越深。 耳屎越卡越深這還不打緊,較棘手的是,若是因為施力不當或受到旁人擦撞,造成外耳道破皮、刺破耳膜,就很有可能導致耳道感染、聽力受損甚至失聰。因此醫師建議如非必要,盡量避免自行挖耳屎為佳。 除此之外,洪暐傑醫師也指出,不少人認為較粗的棉花棒相對柔軟較不易受傷,接觸面積較大,壓力相對較小,這若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確實有理,但對耳膜而言其實差異並不大,力道拿捏不對,和細的棉花棒一樣,都容易傷害道耳部,一樣會有造成聽力受損的風險,更不用說是掏耳棒,不論何者都不建議。 耳屎太深別硬挖,交給醫師處理最安全! 那麼耳朵的清潔到底該怎麼處理才好?洪暐傑醫師表示,最好的方式自然還是請家醫科醫師、耳鼻喉科醫師進行處理為佳。一般而言,可在耳朵感覺到聽力受阻,或是感覺置身山中,耳朵受壓力影響感到悶悶、脹脹的時候,再請醫師協助,通常約一年一次即可。較軟的會使用專業完整的儀器進行清除,較硬的也會先開立耳垢軟化劑,約4~8週後再進行清除。 若要自行挖耳屎,應留意6大安全重點! 除了看醫生之外,若真要自行處理,可以使用嬰兒油、清水、生理食鹽水等協助軟化,特別要注意溫度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熱,應與體溫相當,否則可能出現嚴重頭暈甚至噁心想吐的情況。另外,若有耳道破皮的情況使用上述這些方式,則可能有造成嚴重中耳感染的風險。而有時較硬、沾黏較緊的耳屎,其如同傷口結痂一樣不好去除,若是硬著處理,反而容易造成耳道破皮受傷。上些這些處理方式,自然還是由專業醫師處理為佳,以避免後續的危險的發生。 自行清除耳屎重點在軟化,因此洗完澡的時候相較安全一些,此時耳屎多少不會像洗澡前較硬,清潔主要著重在外耳道的清潔,避免太深傷害道耳膜,也應避免過度用力造成耳道破皮。並且留意四周,以避免發生碰撞刺傷耳膜。並避免請親友協助清除耳屎,以免出力不當造成耳部受傷。 《延伸閱讀》 .刮痧助改善頭痛、胸悶、痠痛等 中醫:方法要正確,不是越用力、痧越多越好 .避免頭痛,少吃3C食物 腦科醫師:易誘發疼痛,應多吃原型食物為佳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4-14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睡不好很傷身!規律運動、調整睡前吃點心習慣…專家提點「好眠10招」
雖然大家都知道睡眠對健康的重要性,但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所進行的「世界睡眠日睡眠習慣網路調查」發現,接近半數受訪者的睡眠品質不佳(46.0%),且平均睡眠時間不到7小時(6.67小時),低於專家建議的7~9小時。 若進一步檢測大眾睡眠習慣,竟然只有3.3%能完全做到「好眠好習慣」!而排名前三名的「好眠壞習慣」依序是:睡前使用手機、缺乏規律的運動習慣以及沒有規律的就寢與起床時間。 養成好眠好習慣 為健康儲存本錢 當大家都在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懂得積極運動、重視均衡飲食時,千萬別忽略睡眠的重要性。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表示,只要努力養成規律的生理時鐘與好的睡眠習慣,才能為健康儲存更多本錢。 該調查發現,84.4%受訪者習慣在睡前使用手機等3C用品,成為另一個重要議題。因研究已經證實,睡前使用手機會活化大腦的特定區域,從睡前持續到清醒,不僅讓入睡困難,造成淺眠,甚至影響記憶、認知等大腦功能。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睡眠研究中心主任李信謙指出,而調查中也發現,睡前有使用手機習慣的人,睡眠品質不佳的比率明顯高出沒有這個習慣的人許多,分別為48.0%:35.7%。 美國華盛頓大學睡眠專家得羅素醫師(Dr. Lourdes DelRosso)表示:「睡眠專科醫師不僅診療睡眠疾病,更有責任促進睡眠健康」。 因此,台灣睡眠醫學學會鼓勵大家依循世界睡眠學會所推廣的「好眠十招」(10 Tips for Better Sleep),養成規律的睡眠好習慣,讓一夜好眠來紓解疲勞、維持白天清晰的思緒,用健康與活力滋養人生。 好眠一招:規律的就寢與起床時間 該睡覺時就睡覺,該起床的時候就起床,養成規律生理時鐘。現實中,有許多人因為工作必須輪班等因素,導致生理時鐘紊亂,每天失眠成常態;更多的是夜晚打手遊、追劇等,破壞規律生理作息,導致睡眠障礙。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教授蔡宇哲表示,「規律」不麻煩,是可以有彈性的,大概1個半到2個小時之間的變動。如果一個人大約都在晚上10點半上床,那麼在10點半到12點之間上床睡覺,睡眠時間都可以算規律,起床時間也一樣。 好眠二招:檢視自己運動習慣 蔡宇哲指出,根據現在所有臨床科學的驗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運動。如果白天有多一點活動量,甚至有固定的運動習慣,對睡眠都會非常有幫助。他以自身經驗分享,從2年前養成運動習慣後,睡眠品質明顯變好。 然而,跟睡眠時間一樣,規律運動也是可以有彈性的,不一定要每天做,偶爾休息一下也沒關係。此外,建議在睡前2小時內應避免激烈運動,應該讓自己處於放鬆狀態,但千萬別滑手機。 好眠三招:勿在床上工作做事,床只用來進行睡眠及性生活 好夢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吳家碩提醒,謹記上床只做兩件事「Sleep」(睡覺)跟「Sex」(性行為),不要在床上進行跟兩S無關的行為。如果習慣在床上滑手機、追劇、看書、工作等,讓大腦不斷運轉,當然影響睡眠。 他提醒,與床的關係越單純,看到床就會直接連結睡覺,就會特別容易入睡。記得,上床後你是另外一個角色,不用擔心工作、不想煩人的事,快與舒服的床相擁在一起吧! 好眠四招:白天有小睡習慣也不超過45分鐘 也是與生理時鐘有關!白天小睡片刻已被認定能消除疲勞、抵消睡眠債帶來的負面影響。美國研究發現,午睡能促進大腦細胞修復,給大腦充電,激發創造力,提高工作效率。 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建議,白天睡15~30分鐘,可以改善心情、提升記憶等。千萬不能睡超過45分鐘,因為睡得過多,可能進入深度睡眠週期,如被叫醒,可能會陷入昏昏沉沉的狀態,也可能會擠壓主要睡眠時段的品質。 好眠五招:遠離酒精物質濫用,保持健康生活形態 許多人以為飲酒能幫助入眠!研究發現,酒精雖能使睡眠準備期減少,受試者也自覺易於入睡,但腦波顯示快速眼動期卻減少了。受試者常抱怨淺眠多夢、半夜醒來,總睡眠時數則與未喝酒時一樣,大大抵消好入睡的好處。 而喝酒助眠研究進行數週後,受試者睡眠準備期逐漸延長,換言之,開始睡不著了。當受試者當突然停酒時,會產生輕重不一的戒斷現象,比用酒助眠前更難以入睡,且中途常醒來,總睡眠時數因而大幅減少,可說得不償失。 臨床上,常見到失眠患者喝酒以助眠,卻因安眠作用的逐漸降低而增加飲酒量,停酒又有難受的戒斷症狀及快速眼動期反彈現象,導致失眠更嚴重。只好繼續喝、增量飲,因而染上了酒癮,對健康損害更大。 好眠六招:設定使用咖啡因的「截止時間」 許多人會抱怨某些日子睡眠變差,詳細詢問後發現,原來是當天過午後接觸到「含咖啡因飲料」,如茶類、咖啡等。當然,不是每個人對於咖啡因飲料都有相同反應,但如果體質會如此,請在中午以前喝吧,過午之後,請避免攝取! 咖啡因是一種能影響精神的中樞神經興奮劑,不僅能消除疲勞,還可提高人的警覺度、專注力和耐久力,並縮短反應時間。而咖啡因的半衰期長達6個小時,表示它存在體內的時間比想像中更久。為了好眠,時間太晚就別攝取。 好眠七招:調整睡前點心食用習慣 有人晚餐吃得早,所以在睡前會吃點心、宵夜,喜歡吃得飽飽入睡;而有人因工作晚餐吃得晚,不得不帶著飽腹感入眠。但,睡前吃點心、宵夜的習慣,對於好好入睡影響大。 胃的胃酸分泌尖峰是在半夜,所以,完全空腹上床睡覺不是件好事;但,吃得太多把胃裝滿後,躺下恐會發生胃食道逆流,反而破壞睡眠品質。建議睡前進食,以量少易消化為原則,飲食完畢之後最好隔半小時以上再上床。 好眠八招:舒適寢具,擁你入夢 該睡硬床還是軟床?枕頭材質、硬度、高度該怎麼選?都沒有標準答案,應該說適合你的寢具就是好寢具。建議花時間到專門販賣寢具的店家選購,躺好、躺滿再下手。但是,寢具不是決定睡眠品質的唯一條件,該就醫時別逃避。 好眠九招:睡眠時寢室維持舒適溫度,保持良好通風 吳家碩表示,溫度、通風,都是入眠的助攻工具。空氣不流通容易產生異味、悶熱感等,讓人無法好好入睡。寢室內空氣要盡量保持流暢,可開窗產生空氣對流,或利用空氣清淨機維持室內空氣清淨,對提升睡眠品質有幫助。 臥室溫度太熱或太冷都會影響到睡眠。太熱使人身心煩躁而不易入睡,或半夜因躁熱而醒來,嚴重影響睡眠的品質;太冷則讓人手腳感到冰冷難以入眠,也可能因為過冷而中斷睡眠。 夏季氣溫偏高時,可在入睡之前將室溫調降至約25°C左右,產生一個令人容易進入夢鄉的環境,然後利用舒眠功能將室溫逐漸回升至27°C左右,之後儘量保持恆溫。 好眠十招:維持臥室安靜,盡量遮蔽光源 一般而言,人在微暗的環境裡較容易入眠,所以,入睡時應儘量避免不必要的光線在寢室中出現。因為光線進入眼簾,會干擾大腦中睡眠運作的機制,並且使褪黑激素的分泌量減少,使睡意盡失。 聲音也是影響睡眠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超過70分貝的聲音,就有可能會讓人難以入睡。想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應維持寧靜的睡眠環境,或配戴耳塞來協助降低噪音,也有助於安眠。 世界睡眠日睡眠習慣網路調查.調查時間:2021.3.10-3.17.受訪人數:2,209人(男性25.7%,女性74.3%).年齡分佈:20歲以下(2.5%),20-50歲(82.9%),50歲以上(14.6%).睡眠習慣及比率 睡前有使用手機或其他3C產品習慣 84.4% 缺乏規律的運動習慣 56.3% 沒有規律的就寢與起床時間 44.9% 臥室遮光不佳 28.7% 睡前有用含咖啡因飲料習慣 20.2% 床墊棉被等寢具不舒適 16.7% 白天小睡過長 15.5% 臥室溫度濕度不適中 13.8% 睡前有吃大餐習慣 12.2% 睡前有喝酒或抽菸習慣 9.9% (諮詢專家/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睡眠研究中心主任李信謙、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教授蔡宇哲、好夢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吳家碩 )
-
2021-04-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柯說1c.c空針較優?指揮中心正面回應:會評估是否採購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上午接種AZ疫苗,透露自己已交代北市聯醫將空針從3c.c.改為1c.c.,如此較為精確但針具成本較高。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正面回應,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感謝柯市長提出這個觀點,不同容量的針具各有利弊,每個人習慣不同;1c.c.空針理論上比較精確,雖然比較貴,但是大量採購或許也會比較便宜。莊人祥表示,目前每瓶是十人份,但廠商都會裝超過十人份,根據全國統計,目前打掉2.4萬劑是平均每瓶供應10.7人,台北市的是平均每瓶供應10.6人,與全國平均相當,顯示即便有些人用3c.c.空針,也是可以達到不錯的節用數據。莊人祥表示,用1c.c空針,理論上可以比較精準抽取疫苗的量,謝謝柯市長提出這個觀點,「我們也有注意到」。有些人喜歡3c.c,有些人喜歡1c.c,但容量小的要拉比較長,也要用比較大的力氣去打針,有利有弊。至於利弊哪個大,每個人習慣不同,都在考量中。另外,大量採購也許會比較便宜,指揮中心也會評估是否再採購1c.c空針。
-
2021-04-08 該看哪科.眼部
孫愛用3C不聽勸 醫師:長輩這樣做、孫近視度數愈低
3歲的可兒因父母工作忙碌,平日住在爺爺、奶奶家,起床就「開電視看卡通」,一提醒眼睛要適度休息,可兒卻哭鬧不聽,整個上午都在看卡通,父母週末見狀跟爺奶溝通,爺奶卻認為可兒爸媽不知道照顧小朋友的辛苦。小兒眼科專家指出,研究顯示,戶外時間愈長,近視度數愈低,長輩可帶孩子到公園「消耗孩童體力」,做早操、溜滑梯、盪鞦韆或一同散步等,小朋友不無聊,自然不會吵著用手機,遠離3C對眼睛的危害。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今舉行記者會,分享《手機還我 孩子不哭》手冊,傳授解決3C育兒10大困境的妙招,為孩子視力健康把關。有無近視(近視以大於等於50度為標準)與3C產品使用時間長短有關,根據2017年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顯示,學童使用3C產品總時間大於等於1小時,近視風險比使用小於1小時者增加2.34倍。此外,許多國內外文獻指出,長期不正確使用3C,除影響視力,還可能影響孩子語言認知發展、睡眠品質及情緒管理,連帶影響學習專注力、導致肥胖等。3歲的可兒因父母工作忙碌,從小住在爺爺、奶奶家,一起床就要求要「開電視看卡通」,提醒中間要休息,可兒就哭鬧不聽,整個上午都在看卡通,父母週末見狀跟爺奶溝通,爺奶卻不高興了,認為可兒爸媽「只會出一張嘴,不知道照顧小朋友的辛苦」。對此,國健署表示,父母須先認知到長輩只是「協助教養」,且年紀大了,體力、視力或聽力有限,照顧小朋友其實更辛苦,若父母實在無法親自照顧小朋友,可以安排律動課、共學團體、美術課等,減輕長輩照護的負擔。若上述做法有難度,孩童照護仍以長輩為主,需讓長輩清楚了解使用3C的危害,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指出,3C產品如電視、平板、手機等均有「藍光」,會影響孩童視力、睡眠深度,導致白天學習力下降。當兒童上國中前近視度數超過300度以上,「近視加深速度恐如坐火車一樣,拉也拉不回來」,黃建議,應即早落實「3010120護眼招式」,用眼每30分鐘休息10分鐘,若不想高度近視,每天戶外活動120分鐘,帶小朋友去公園、山上跑跳,研究顯示,戶外時間愈長,近視度數愈低。●《手機還我 孩子不哭》手冊連結: https://reurl.cc/2bl93a
-
2021-04-07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北市調查 逾8成國高中生睡不夠 恐易憂鬱
調查指出,台北市有高達84.5%的國高中生周間平均睡不到8小時,小學生睡不到9小時也有33.4%。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指出,睡不夠的學童容易有情緒行為困擾及過動傾向,青少年則容易出現憂鬱焦慮,建議父母應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喚醒孩子前15至20分鐘先拉開窗簾,周末補眠不要過頭等。調查由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楊建銘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醫師張詠森合作,在2018至2020年針對北市1萬多名學齡前兒童、4317名國小學童,以及3625位國高中學生的睡眠狀況進行統計。楊建銘表示,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建議,6至12歲的國小兒童周間平均睡眠應在9至11小時,13至18歲青少年要睡8至9小時,但台灣兒少睡眠時數多低於該基金會建議,尤其台北市等都會區的小孩課業壓力與日常休閒的平衡不足。隨年齡增長,睡眠缺乏更嚴重,學齡前兒童原本有80.5%符合建議,到國小只剩下65.1%,國高中生只剩下15.4%,高達45.7%國高中生睡眠過少,亦即睡不到7小時。研究進一步發現,過敏症狀及3C產品使用,影響兒童青少年的睡眠品質,若有氣喘夜咳、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症狀者,較難以入睡,入睡後容易醒來,白天也比較容易疲倦;若睡前一小時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3C產品,睡眠時間較少,白天也容易嗜睡。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建議,父母應及早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包括透過鬧鐘,給予15至20分鐘的緩衝期提醒收心;收書包做好就寢前準備;也可以自製「睡覺暫停卡」,藉由行為獎賞制度,減少抗拒上床的行為。也可善用生理機轉,喚醒孩子前15至20分鐘先拉開窗簾,讓陽光灑入房間,藉由光線對褪黑激素的抑制達到喚醒功效;周末補眠不要過頭。
-
2021-04-07 該看哪科.眼部
視力模糊 走樓梯踩空 長者不知有白內障
● 白內障是長者常見的眼科疾病,盛行率達七、八成● 視力模糊、眼睛畏光,恐罹患白內障,易跌倒受傷● 預防之道,應節制使用3C產品、外出戴太陽眼鏡、多吃橘黃色及綠色蔬果一名78歲爺爺走樓梯時,因視線不清,踩空跌倒,送至醫院急診室緊急處理後,才發現早已罹患「白內障」,視力僅剩0.2,因為看不清楚,所以跌倒。嚴重程度 隨年齡攀升白內障在老年族群的盛行率高達七至八成,患病人數與嚴重程度均隨年齡逐步攀升,長者往往患病而不自知。振興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呂宜玲建議,高危險群每3個月應至眼科相關醫療院所檢查眼睛,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長者因視線不清、重心不穩,導致跌倒受傷。年齡愈大 水晶體愈老化呂宜玲表示,白內障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眼科疾病之一,與人體自然老化、長期暴露在陽光中的紫外線及頻繁使用3C產品中的藍光有關,年齡愈大,水晶體也跟著慢慢老化,產生硬化、混濁,逐漸造成視力下降、模糊、眼睛畏光等問題。根據衛福部2018年國人死因統計,65歲以上老人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2名,就是跌倒。呂宜玲說,由於長者走路時,容易重心不穩,罹患白內障後會視力模糊,跌倒風險大增。那位78歲爺爺就是走樓梯時,因視線不清踩空跌倒,經檢查發現已罹患白內障多時,因老翁自身沒有警覺,也未定期做眼睛檢查,才遲遲沒有發現已經患病。換水晶體 視力恢復為0.8患者經白內障超音波乳化手術合併人工水晶體置入術治療,復元狀況良好,視力從治療前的0.2恢復為0.8,如今視線清晰許多,大大降低踩空跌倒的風險。呂宜玲指出,70歲以上長者、高度近視者、眼睛反覆發炎,如葡萄膜炎者、眼睛受過外傷者、接受過眼科手術者、不當使用藥物,如類固醇,以及糖尿病患者等,都是罹患白內障的高危險群,且白內障惡化程度在70歲後愈趨明顯。預防罹患白內障,呂宜玲建議,除應節制3C產品使用時間外,外出也應注意防曬、戴太陽眼鏡護眼。在日常飲食方面,可多吃富含葉黃素的橘黃色蔬果與綠色蔬菜,例如青椒、紅椒、胡蘿蔔、菠菜、花椰菜,以及芥蘭菜等。每3個月 定期檢查眼睛呂宜玲指出,臨床上,不少白內障患者直至病況惡化,導致視力不清,才發現罹患白內障,發生意外的風險大增,提醒高危險群應每3個月至眼科相關醫療院所做眼睛檢查,及早發現、及早追蹤治療。
-
2021-04-04 該看哪科.眼部
白內障老翁踩空跌倒送急診 醫師:7大高危險群要注意
一名78歲老翁走樓梯時,因視線不清,踩空跌倒,送至醫院急診室緊急處理後,才發現早已罹患「白內障」,視力僅剩0.2,患病嚴重程度已可動手術,眼科醫師指出,白內障在老年族群中的盛行率高達七至八成,且患病人數與嚴重程度均隨年齡逐步攀升,長者常常患病而不自知,建議高危險群每3個月至眼科相關醫療院所檢查眼睛,以盡早發現並治療,避免長者因視線不清加上重心不穩,導致跌倒受傷。振興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呂宜玲表示,白內障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眼科疾病之一,原因與人體自然老化、暴露在陽光中的紫外線及3C產品中的藍光等有關,年齡愈大,水晶體也跟著慢慢老化,產生硬化、混濁,逐漸造成視力下降、模糊、眼睛畏光等問題,在年長者中的盛行率更高達七至八成,患病人數與嚴重程度均隨年齡逐步攀升。由於長者走路時本就容易重心不穩,罹患白內障後會視力模糊,大增跌倒風險,據衛福部2018年國人死因統計,65歲以上老人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2名就是跌倒。呂宜玲說,之前醫院急診室收治過一名78歲的老翁,走樓梯時因視線不清踩空跌倒,經檢查才發現已罹患白內障多時,且已可進行手術治療,但因老翁自身沒有警覺,也未定期做眼睛檢查,才遲遲沒有發現已經患病。該名78歲老翁動手術後,視力從治療前的0.2變成0.8,「有如重獲新生」,且術後恢復狀況良好,如今視線清晰許多,大大降低踩空跌倒的風險。呂宜玲指出,罹患白內障的高危險群有70歲以上長者、高度近視者、眼睛反覆發炎(葡萄膜炎)者、眼睛受過外傷者、接受過眼科手術者、不當使用藥物(如類固醇)者及糖尿病患者等,且白內障惡化程度在70歲後愈趨明顯。為預防罹患白內障,呂宜玲建議,除應節制3C產品使用時間外,出外也應注意防曬、佩戴太陽眼鏡護眼;日常飲食部分,可多吃橘黃色蔬果與綠色蔬菜,如青椒、紅椒、胡蘿蔔與菠菜、花椰菜、芥蘭菜等。因臨床上發現患者們常常已經罹患白內障卻不自知,病況惡化導致視力不清,大增發生意外的風險,呂宜玲提醒,高危險群應每3個月至眼科相關醫療院所做眼睛檢查,及早發現,及早追蹤治療。
-
2021-04-03 該看哪科.兒科
84.5%國高中生睡眠過少 就寢、喚醒前父母先做這些事
4月4日兒童節,父母最該送孩子什麼禮物?最新一份調查指出,在台北市有高達84.5%的國高中生周間平均睡不到8小時,國小學童也有33.4%沒睡到9小時,明顯低於國際建議時數,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指出,睡眠太少的學童容易有情緒行為困擾及過動傾向,青少年則容易出現憂鬱焦慮,呼籲父母應為小孩建立正確睡眠知識,才是幫助學習的最佳習慣。該份調查係由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楊建銘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醫師張詠森合作,在2018至2020年針對台北市10229位學齡前兒童,4317位國小學童,及3625位國、高中學生的睡眠狀況進行統計。楊建銘表示,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建議,6-12歲的國小兒童周間平均睡眠應在9至11小時;13至18歲青少年則要睡8至9小時,但台灣兒少的睡眠時數多低於該基金會建議,這次取樣的對象為台北市,更凸顯都會區的小孩課業壓力與日常休閒的平衡不足。數據顯示,隨著年齡增長,睡眠缺乏的情況變得更加嚴重,學齡前兒童原本還有80.5%符合建議的睡眠時間,到了國小只剩下65.1%符合,國高中生只剩下15.4%睡眠時間符合,還有高達45.7%的國高中生睡眠過少,亦即只睡7小時以內。研究進一步發現,過敏症狀及3C產品的使用,會影響兒童青少年的睡眠品質,有過敏症狀(如氣喘夜咳、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等)者,較難以入睡,入睡後容易醒來,白天也有較疲倦的狀況,若睡前1小時有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3C產品的國小及中學生,睡眠時間較少,白天也較為嗜睡。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提出五大策略,建議父母及早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包括透過鬧鐘,給予15-20分鐘的緩衝期提醒收心、收書包做好就寢前準備,也可以自製「睡覺暫停卡」,藉由行為獎賞制度減少抗拒上床的行為。也可善用生理機轉,在喚醒孩子前的15-20分鐘先拉開床簾,讓陽光灑入房間,藉由光線對於褪黑激素的抑制功效達到喚醒功效,切忌週末補眠不要過頭,尤其青少年,週間常因應付功課難保有充足睡眠,倘若必須使用週末假日償還睡眠債,建議起床時間不要晚於上學日起床時間1小時以上,也不宜有超過兩小時以上的過長小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