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早期診斷與治療的新曙光|王培寧|2024失智永續論壇
⚠️失智不可怕,關鍵在於及早因應! 🌟輕度失智者的希望曙光🌟 阿茲海默症新藥治療18個月,可延緩退化5個月 ⚠️正視風險,了解副作用: 首兩次注射可能出現副作用,嚴重者包括腦出血、腦血腫 🚨何時該做失智篩檢? 醫師提醒:記憶力異常、認知問題持續、症狀莫名未改善 👉看更多內容: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1922/8402879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失智不可怕,關鍵在於及早因應! 🌟輕度失智者的希望曙光🌟 阿茲海默症新藥治療18個月,可延緩退化5個月 ⚠️正視風險,了解副作用: 首兩次注射可能出現副作用,嚴重者包括腦出血、腦血腫 🚨何時該做失智篩檢? 醫師提醒:記憶力異常、認知問題持續、症狀莫名未改善 👉看更多內容: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1922/8402879
人生最後一哩路,該怎麼走?如何不留下遺憾?自日本掀起一股「終活運動」後,許多人開始檢視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希望不留下遺憾。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營運長吳貞瑩說,在311大地震之後,日本人開始意識到突來的意外,該如何為臨終做準備,於是興起了「終活」兩字。 過去,日本也跟台灣一樣避諱討論死亡,甚至不喜歡提到「老」字,但隨著社會高齡化的發展,死亡、老化、疾病成了避不開的話題。吳貞瑩表示,終活不只為了做好生命走到最後階段的準備,更是為了活在當下,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有一本屬於自己的終活筆記,好好書寫生命歷程,並規畫身後安排。 2024退休力論壇/日本掀起「終活運動」 即起練習不留憾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4194/8349237
「別為了節遺產稅,在生前轉移財產,最好在離開前把錢花光光!」樂活大叔施昇輝今於退休力論壇中分享,自己與朋友間對於遺產的建議,千萬別在生前轉移財產,房屋土地不要讓親人持分共有,生前最好預立手寫醫囑並公證,同時生前就得花時間整理個人物品,先保障自己列出界線,才是最好的善終。 施昇輝也分享自己與父母在家中道別,且全程「不送醫院急診」的歷程。他坦承,決定自己善終容易,決定要讓父母善終,事實上非常困難。他的父親去世時高齡91歲,母親88歲,父母生前沒有請外勞,也沒有坐過救護車,這一路走來所面臨的煎熬、自責,沒有經歷過的人可能很難理解。 2024退休力論壇/「最好在離開前把錢花光」 施昇輝4大建議助善終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4194/8349277
台灣45歲以上中高齡女性逾500萬人,未婚、離婚、喪偶者占比高達4成。71歲資深媒體人高愛倫今年再婚,她表示,年輕的愛情追求浪漫,但「熟齡婚姻摔不起」,自己認識先生不久,就要求對方交出戶口名簿、銀行存摺,用意是確認對方身家清白、經濟無虞。 高愛倫今天在聯合報系舉辦的「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分享再婚歷程。她說,自己與先生交往17年,於今年5月6日再婚的主要原因,是基於財務方面的實際考量,「年紀大了總要有些安全措施」,年輕時嚮往瓊瑤小說,對愛情有些迷思,但熟齡之後婚姻摔不起,「有了年紀的婚姻要直白,我不騙人,也要確保對方沒騙我。」 高愛倫說,年輕人的婚姻是荷爾蒙一來,天雷勾動地火,即使兩人都是「空手到」也沒問題,熟齡者則必須留意對方背景、生活圈、價值觀是否可讓自己輕易融入;自己與先生是因緣際會認識,對方應朋友交代,到自己家中打招呼,雙方對話不過10多分鐘,但留下聯繫方式,先生作息穩定,自己則時常晚歸,戀愛初期常會留話讓先生先睡,「愛情就是這樣,你會感應到他在等你。」 2024退休力論壇/高愛倫:做人討喜就是最好的財富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2928/8348768
「退休後的花費,比我們想像的更多!」在聯合報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中,中國信託銀行專家團隊協理蔡安棋指出,曾遇到企業主,雖然高齡一百歲,仍想繼續掌握企業營運狀況。進入人生下半場,多數人可能面臨通膨降低購買力、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市場狀況波動劇烈、重大事件影響資產起伏等風險,或受到詐騙、不善管理、失智、失能等事件,皆可能對退休金規劃造成重大衝擊。 2024退休力論壇/中信蔡安棋:「一百法則」配置退休金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2928/8348766
台灣擁有亞洲第一步善終專法「病人自主權利法」,不過不少民眾對於如何善終,仍存在疑慮。器捐病主中心執行長蔡宏斌說,許多民眾認為「簽預立醫療決定書等於簽賣身契」,但事實並非如此,民眾隨時均可更改預立醫療決定內容。 蔡宏斌說,自己在醫學中心任職,每日都經歷生死無常,有時患者被送至急診時,已經昏迷無法自我表達,器捐病主中心鼓勵民眾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但許多醫療決策相關條文,專業性、複雜度均高,要民眾理解有其困難,病人時常要經過一次插管、拔管出院的親身經驗,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臨終醫療項目有哪些,並凝聚家族共識,作出決定。 2024退休力論壇/蔡宏斌:預立醫療決定不是賣身契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4194/8349196
台北市不少無電梯公寓,導致長者進出困難,被迫困在家中的案例屢見不鮮。台北市政府都更處更新工程科科長陳俊全在2024退休力論壇中表示,自民國95年,台北市就有增設電梯補助,如果傳統公寓位於一般地區,每座電梯補助金額以300萬為上限,可佔總工程經費50%或60%,若位於策略地區,每座電梯補助金額則以480萬為上限,最高可占補助總工程經費80%。 目前台北市增設電梯補助申請資格為屋齡達20年以上傳統公寓,這棟公寓的所有權人也不能只有單人一位,且必須取得增設電梯相關建築許可,棟數至少一棟,為無電梯合法集合住宅,也不可是高級住宅。只要有管委會或所有住戶推出一位管理負責人,即可提出申請。 2024退休力論壇/無電梯困家中 北市補助老公寓設電梯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4194/8349174
✨重點整理: ✔ 「不老戰隊」挑戰電競偏見 ✔ 電競學習改變人生 ✔ 電競賽事促進世代對話 玩電動不再是年輕人專利,弘道老人基金會舉辦長者電競比賽,並培訓年齡平均逾60、合計逾千歲的「不老戰隊」。基金會高齡友善推廣組長徐昊平說,雖曾遭遇各界「打電競不如打點滴」的質疑,但參與電競戰隊的長輩都是動了真格,有長輩雖說志在參加,實際上以贏得比賽為目標練習,從下午6時練習到凌晨2時,工作人員致電提醒才下線休息。 2024退休力論壇/不如打點滴?徐昊平:長輩克服質疑打電競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4194/8349015
台灣高齡化、少子化嚴重,正面臨嚴重的缺工問題,勞動力拉警報。企業該如何因應人口結構的改變?IKEA台灣人才與文化總監李佳潔表示,中高齡族群在職場的角色愈來愈重要,具有豐富工作經驗、專業知識、人生歷練等優勢,XYZ三代同堂,青銀共融可彼此學習成長。 聯合報系「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今天舉行,李佳潔以「人生3.0,我們是最驕傲的高年級實習生」進行主題演講,她表示,集團內部早於2018年即觀察到中高齡就業的趨勢及需求,新冠疫情解封後,大環境缺工情況更嚴重,尤其是餐飲業、服務業、零售業、觀光業等,中高齡再就業能解決部分問題,包括補足人力、培育更多年輕人加入,避免人才斷層窘境。 2024退休力論壇/IKEA李佳潔:每家公司都該有高年級實習生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2928/8348949
本集來賓,邀請譚敦慈慈護理師,來跟我們大家談談「食安」的問題。 ✏️哪種菜最難洗乾淨讓你不想買? ✏️花椰菜要怎麼洗? ✏️太空包菇類要不要洗? ✏️生雞蛋到底要不要洗?該怎麼洗? ✏️洗鍋子有什麼訣竅? ✏️如何保存隔夜飯? (還有很多....請看影片)
元氣最愛問 幫你解答健康生活的疑難雜症 以健康和生活為主軸 提供實用的新知和建議 你想知道的 我們都幫你問 元氣最愛問 陪你一同勇敢追求 慢老的美好 活出精彩人生 元氣最愛問 等你來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