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5 橘世代.愛玩橘
搜尋
1
共找到
20694
筆 文章
-
-
2020-03-05 養生.聰明飲食
不止增強免疫防病毒!多吃薑對人體有4大好處
生薑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食材,經常用來調味,其實生薑的藥理作用也很大,很多中藥當中都會加入生薑改善人體的血液迴圈,有利於疾病更快好轉,生薑在冬天食用是比較適合的,能夠防止人們出現感冒,在感冒的時候喝一些姜水,對於疾病也有一定治療作用,現在我們可以仔細瞭解一下薑,看看它對人體究竟有哪些好處?吃薑對人體有哪些好處?1、薑有治療感冒的作用很多人在感冒以後都會喝姜水,主要取決於生薑的發汗作用,在發汗的時候生薑可以祛除人體的寒氣,尤其對於風寒感冒特別好用。在泡姜水的時候一定要以沸水為主,這樣可以最大作用的發揮生薑的藥理作用,也可以在姜水中當中適當加一點紅糖,只要合理運用,對不起,都能很好的緩解感冒症狀,甚至能使病人恢復健康。2、薑能預防疾病人們在吃薑的時候,主要把它當做調味品,其實薑還具有預防疾病的作用。生薑在進入人體以後會產生抗氧化酶,這種物質可以降低人體血液粘稠度,能夠調節人體的生理機能,增強人體抗病能力,對於預防前列腺炎以及胰腺炎,都有一定的幫助,薑還可以防止細胞色素沉積性變異,對於皮膚的保護也有一定作用。3、薑具有健胃作用當人們胃口不佳的時候,可以吃點姜,薑的開胃效果相對比較明顯,薑粉可以刺激胃腸蠕動,更有利於人們對食物吸收。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姜最好白天吃,睡覺之前吃對健康不好。人體平躺的時候胃腸蠕動能力特別差,薑可能長時間刺激腸道,引起一些不良反應,所以在吃薑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白天吃,晚上儘量不要吃。4、薑可以解毒薑具有發汗解表的作用,簡單來說就是對於一些淺表性的中毒有一定緩解作用,所以說平時多吃一些薑,還有利於人體的排毒,更有利於皮膚健康。生活中很多人只喜歡吃海鮮,但是海鮮比較容易引起中毒,這個時候就可以吃一點生薑,防止海產品當中的毒素出現積累,更快將毒素代謝出去,對於人們飲食後經常出現的腹痛腹瀉也有緩解作用。生活中喜歡吃薑的人不在少數,薑對人體的好處還是很多的,還能預防風寒感冒,尤其是在人們出現胃口不佳的狀況時,可以適當喝一些姜水,具有明顯的開胃效果,不過姜不適合在晚上吃,容易刺激到腸道,就容易出現失眠,這也是人們在吃姜時需要注意的問題,在吃完海產品以後,也可以吃一點薑進行排毒。
-
2020-03-0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肺炎患者怨「要隔離多久」 醫護嘆:將心比心吧!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台灣截至目前為止共有42個確診案例、1例死亡,除了病患及病患親友身心俱疲外,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更是疲於奔命,聯合陽明醫院胸腔內科蘇一峰即在臉書上發文表示,病患因為肺炎拖了四天才來急診,因而被懷疑是新冠肺炎隔離,不斷的採檢讓患者有些不耐煩,讓蘇一峰感嘆「我也想你快點解除隔離」。為了防疫新冠肺炎,許多第一線的醫護人員都得穿上防護衣,蘇一峰表示病患希望他能保證那是當天最後一次採檢,但對方卻不知道,主治醫師要進病房時,還得先花20分鐘穿上全套隔離服,採檢時更得謹慎避開過程中的噴嚏、咳嗽等分泌物,而這還僅是為患者採檢的必經過程。蘇一峰指出,當患者抱怨「到底還要隔離多久」時,許多第一線的檢疫人員、醫護人員都已經不知加班工作了多久,甚至還有醫護人員憂心把病毒帶回家,只能住在醫院宿舍或租屋,對於病人的著急、身體的不舒服他能感同身受,但蘇一峰也期盼患者能忍受隔離期間的不便,「因為在台灣有許多人的犧牲才能讓疫情目前還能得到控制」。蘇一峰的這番話讓不少網友感動,紛紛向醫生及護理人員說聲辛苦了,認為醫生和病患其實內心是一樣煎熬的,應該要更能體諒,也有不少醫護人員感同身受的表示,光穿上隔離服就會飆汗,更遑論還得上八個小時的班,希望民眾能將心比心。
-
2020-03-0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以為政府會幫我付」父女搭武漢包機返美國 隔離2周收鉅額帳單
一對美國父女不久之前搭乘包機從中國武漢返抵美國,事後在美國進行隔離2周,期間多次接受地方政府的檢驗以及醫護照顧。回到家卻發現收到3918美元(約合新台幣11萬7千元)的帳單,當下他胸口感到一陣難受,驚呼「以為政府會幫忙付掉這些錢」。據外媒報導,這名父親烏辛斯基(Frank Wucinski),原本因為工作所以和女兒安娜貝爾(Annabel)一起待在武漢,然而在2月初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後,就和女兒搭乘撤僑包機回到美國,沒多久前才剛結束在聖地牙哥海軍陸戰隊米拉馬航空基地(Marine Corps Air Station Miramar)的14天隔離生活。兩人在隔離期間受到多次檢疫,幸好最後父女皆呈現陰性反應,得以順利回家。但到家後不久收到了數張帳單,上頭分別載明救護車、放射檢查、醫生等費用,共計3918美元(約合新台幣11萬7千元),此外還必須負擔2200美元(約合新台幣6萬5千元)的撤僑費用。烏辛斯基看到帳單一陣錯愕,直說「以為所有費用都會由政府支付」,心想究竟自己該如何才能付出這筆鉅額帳單?他說自己有保險,但只適用在大陸,沒辦法於美國使用,這讓他大感無助。醫院事後回應,部份帳單是有誤的,已經移除該項目,會再查明出包原因。但烏辛斯基還是得掏出救護車的2598美元(約合新台幣7萬7千元),以及撤僑費用2200美元(約合新台幣6萬5千元)。烏辛斯基事後把事情經過po上募資平台,已順利募得近1萬8千美元的善款。他表示會用剩餘的資金來購買美國的醫療保險。
-
2020-03-0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善用大數據新科技 台灣防疫表現登國際期刊
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的王智弘博士在國際期刊分享台灣對抗武漢肺炎經驗,他說,有鑑於全球疫情蔓延,了解台灣迅速實施的行動、評估這些措施在防範大規模疫情的成效,也許可啟發他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政策成果暨預防中心主任王智弘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網站3日刊登的文章中,以「台灣因應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大數據分析、新科技與積極主動採檢」(Response to COVID-19 inTaiwan Big Data Analytics, New Technology, andProactive Testing)為題,細數台灣防疫措施。這篇文章從辨識危機、管理危機、溝通與政策、目前防疫成果與未來挑戰5個層面探討台灣防疫行動。王智弘寫道,有鑑於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地緣鄰近性及航班往來數量,台灣自2003年經歷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以來,一直保持警覺,隨時準備好因應源於中國的傳染病。王智弘提到,台灣迅速動員並制定各項具體措施,以辨識病例、圍堵疫情、分配資源,維護公共衛生。台灣利用全民健保資料庫,整合移民和海關資料庫,創造大數據以供分析;還能在患者看病時,根據旅遊史與臨床症狀發出即時警訊,協助醫護人員辨識病例。台灣也善用新科技防疫,包括透過QR code掃描與線上通報旅遊史與身體症狀,根據14天內的航班起飛地,為旅客的感染風險做分類。此外,台灣主動追溯出現急性呼吸道症狀、且經流感檢測呈陰性反應的患者,回頭對他們重新進行武漢肺炎採檢,結果在113個病例中驗出1例。綜觀而言,截至2月24日,台灣累積確診病例30例,遠低於起初模型預測台灣會是境外移入病例風險第2高的結果。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2月17日至18日所做民調,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危機處理得宜,支持率升破80%,總統與行政院長的支持率也攀升至近70%。然而,文章也提到台灣面臨3項挑戰。第一,政府向民眾發布的即時訊息都是以中文與手語傳達,除了疾管署官網,並無足夠的不同語言向在台灣旅遊或居住的外籍人士溝通。第二,台灣起初在防堵疫情時將注意力放在航空旅行上,曾在1月31日允許鑽石公主號郵輪停泊基隆港,後來船上驗出多起確診病例,短暫令民眾感到恐慌。第三,這些防疫政策的密集實施程度是否能維持到疫情結束,以及是否能持續獲得民眾接受,仍有待觀察。文章提到,各政府在武漢肺炎危機當前,經常要在充滿不確定性與時間受限的情況下做出艱難決定,而台灣透過提早辨識危機、每日召開記者會與發布簡單明瞭的衛生訊息,針對不斷變化的疫情發送即時、精確與透明的資訊,讓民眾安心,台灣可成為一個社會迅速因應危機及保護國人利益的例子。
-
2020-03-0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健身」也要防疫 消保處抽查26健身中心發現防疫漏洞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日本等國外地區近日更傳出健身房之感染案例,以致民眾對於室內運動之安全性不免心生疑慮。行政院消保處日前派員赴健身房及運動中心等場所進行瞭解,發現部分業者防疫措施有待加強。消保處2月份派員訪查雙北地區15家私立健身中心、11家市立運動中心及公有設施附設運動中心,發現僅5家健身中心業者主動為入場消費者消毒清潔雙手,僅3家運動中心主動為入場消費者量體温,1家運動中心主動為入場民眾消毒清潔雙手。配戴口罩方面,15家健身中心員工全部配戴口罩;11家運動中心中,有9家服務人員配戴口罩。消保處表示,目前最重要的防疫措施就是要量測體温、勤洗手及必要時配戴口罩。考量健身及運動場所之消費者大量活動及身體分泌物、與不特定他人共同使用健身器材,以及室內空間人群密集接觸等特性,為落實防疫工作,消保處建議健身中心與運動中心強化消費者入場前之防疫措施,主動為其量測體温並消毒清潔雙手。此外,健身場所每日全館均需消毒清潔,另備有75%酒精消毒液,供消費者利用。並加強空氣濾清循環,改善室內環境通風。每間教室需於課程結束後,再進行消毒清潔作業。各項健身器材設備,除每日多次以酒精消毒外,並公告提醒消費者於使用前、後自行以酒精消毒該健身器材。
-
2020-03-0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醫師大讚台灣口罩制度領先WHO一個月 特別這件事超有感
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未來30天新冠肺炎可能將有全球大流行,並呼籲各國提高口罩生產,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醫師陳志金今天在臉書上稱讚台灣的口罩政策世界第一,早在一個月前就決定提高產量,讓台灣人不必排隊搶口罩,「那些罵政府花錢添設備增加生產線的,也閉嘴了吧」。陳志金在臉書上表示:看禾到WHO在呼籲各國提高口罩生產就很有感!台灣雖然沒有加入WHO,但是所做的事,卻是領先WHO豈止一個月?1.蘇院長宣布禁止口罩輸出當初在罵的人,現在應該都已經閉嘴了吧?聽說某藝人的臉書,至今都還沒有貼文?2.口罩實名制這樣搭配健保卡的系統,世界上也沒有哪個個家做得出來吧!看看韓國排隊搶口罩的人龍,各國口罩價格大飆漲!台灣人,很慶幸自己還能買到便宜口罩!3.口罩生產國家隊,快要日產1000萬片,躍升世界第二口罩生產國!感動這些廠商的對台灣的付出,那些罵政府花錢添設備增加生產線的,也閉嘴了吧?4.健保卡結合出入境資料;手機定位、細胞廣播.. 等等台灣科技的發揮,令人讚許5.疫情指揮中心的指揮調度看著世界各國確診人數的攀升,台灣的人數排名逐漸下降,真的很有感!6.大家共體時艱,為了疫情控制,紛紛取消/延期大型活動、配合隔離檢疫,真的很感動!大家再一起配合指揮中心的專業領導,戰戰兢兢、腳踏實地的走,全民一心抗疫,疫情終究會過去的#也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實力!#我台灣我驕傲#TaiwanCanHelp網友對此也很有感「政府真的有先見之明」、「這是WHO至今唯一有用的發言」、「感謝第一線人員的付出」、「口罩如果還有多的到時候可以高價賣到國外,台灣還可以賺一筆」,也有日本網友回應「我們日本人要多跟你們學習」,「韓國也學台灣把口罩統一收購了」還有網友幫忙整理台灣的防疫時間表,指出台灣在1月28日就已宣布口罩禁止出口,2月6日口罩實名制上路,3月2日產能提升。
-
2020-03-0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以為只是小流感」 武漢疫區小民吐露官方隱匿實情
「吹哨者」李文亮醫師染疫身亡前,因披露新冠肺炎疫情真相反被檢討整肅,而深入重災區武漢近郊的左嶺,當地居民說,最初的確是官方刻意營造只是小流感的氛圍,延誤了遏止疫情的契機。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中文網2日報導,左金金是武漢左嶺居委會的工作人員,1月19日他和同僚奉命看守一名2019冠狀病毒疾病疑似病患,當時官員下令:「不要向居民透露太多情況,以免在春節前造成恐慌;一般性的警告就足夠了。」報導說,左金金的妻子是護士,早在去年12月就告訴他,武漢有人感染了一種神秘的病毒,但領導要大家放心,宣稱這種病毒的傳染性不強,疫情可能會逐漸消失;「包括我都以為是一個小小的流感,應該還好,直到死了人」。報導指出,因官員最初沒有向居民鄭重示警,且年關將近,當地的連鎖超市與地鐵站依然人滿為患,老年人四處走動和社交的時候往往不戴口罩,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有這個必要,或者買不到,「量體溫只是走個形式,體溫計都是壞的」,疫情因而加劇蔓延。隱匿與刻意淡化疫情的嚴重性,後果就是一發不可收拾。報導指出,根據社區記錄,2月1日,左嶺新城有11個病例,一週後暴增至79個;2月11日,116人確診及4死。此後官方不再發布訊息,許多居民感到憤怒。報導說,左嶺沒有足夠的口罩、消毒劑與環衛工人,疑似患者被居家隔離,任由病毒在家中傳播,等到終於被轉移到隔離區時,根本沒有承諾的醫療服務。報導引述全家染病的校車司機張勁說:「我們失去了信心,這一片沒人負責。」
-
2020-03-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沒發燒也可能染疫 鍾南山團隊:只篩發燒恐漏診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拉警報,進入密閉空間前量測體溫成了必要,不過中國領銜抗疫的鍾南山團隊近日發表論文指出,因近半數患者入院時尚未出現發燒症狀,若只量體溫恐漏診。陸媒科技日報報導,這篇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官網的論文,蒐集自去年12月11日至今年1月29日,全中國30個省、市552家醫院共1099例實驗室確診的臨床資料,證實診斷是否罹患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不能單憑發燒為依據。研究指出,43.8%的患者入院時尚未出現發燒症狀,但隨著病情發展,88.7%的病患才相繼出現高燒不退,因此僅以發燒作為診斷標準容易漏診。研究另發現,沒有出現發燒症狀的冠狀病毒疾病患者,比例高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和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的病患,再次證實如果監測病例的定義側重於檢測發燒,極可能漏掉感染的病患。論文指出,噁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在冠狀病毒疾病較為少見,但糞便、胃腸道破損黏膜和出血處也可化驗出病毒,因此各方需注意預防糞口傳染。至於潛伏期有多長,研究指出,剔除不合理資料後重新計算,潛伏期的中位數是4天。研究彙整全中國新冠肺炎患者的資料,顯示罹患新冠肺炎的死亡率1.4%,僅有1.9%的患者曾直接接觸野生動物;生活在武漢以外的居民,有31.3%的患者近2週曾造訪武漢;72.3%的患者曾在近2週曾接觸武漢地區居民。
-
2020-03-0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澳媒揭中國學生取道第三國 隔離14天到處趴趴走
澳洲2月起實施武漢肺炎防疫入境禁令,多所大學提供中國留學生補助,取道第三地隔離14天再返校上學,澳媒報導,部分學生停留期間到處趴趴走,未確實自行隔離,增加感染風險。澳洲政府為防杜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擴散,2月1日起禁止所有曾經在14日內到過中國的外籍人士入境。受這項禁令影響,數以萬計在農曆春節前返回中國渡假的留學生,可能無法及時返回澳洲開學。對此,墨爾本大學、阿得雷德大學和西雪梨大學等採取應變措施,提供每一名在第三國停留14天,再返回澳洲上學的中國留學生最高7500澳元(約新台幣15萬元)補助,以彌補額外機票和住宿費用。稍早昆士蘭大學一名中國留學生確診。據第九電視台新聞網站昨日轉載澳洲聯合新聞社(AAP)報導指出,病患在離開中國後,首先在杜拜停留超過14天,於2月23日飛抵澳洲昆士蘭州首府布里斯本(Brisbane)。不料,到了2月25日,患者開始身體不適,但一直拖到2月29日才就醫,事件傳出後,隨即引起澳洲輿論關注。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今日報導提到,一名昆士蘭州衛生局高級官員表示,現年20歲的患者稍早在杜拜停留期間,曾經與其他來自中國留學生接觸。澳洲人報進一步指出,不少中國學生於第三國停留期間並未自行隔離,反而到處趴趴走。據社交媒體分享的影片顯示,中國學生在取道第三國後,不乏其人跑趴、上餐館,讓自己增加與來自中國病毒帶原者接觸的風險。澳洲外交部建議,任何自中國離境後進入澳洲的外籍人士,首先必須在離開中國後自行隔離14天。澳洲國際教育協會(International EducationAssociation of Australia)總幹事洪尼伍德(PhilHoneywood)坦承,留學生在第三國是否會確實自行隔離,澳洲政府根本無法確認。對此,一國黨(One Nation)領導人韓遜(Pauline Hanson)批評,澳洲防疫入境禁令的漏洞已經路人皆知,對澳洲人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澳洲教育產業每年來自國際學生的收入高達220億澳元(約新台幣4400億元),其中4成來自中國留學生。
-
2020-03-0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獨家專訪/華人營養師:5新冠病人死在我醫院、辦公室只有我戴口罩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已快速在美國蔓延,西部華盛頓州的金恩郡(King County)是新冠肺炎的重災區,一位來自台灣的營養師孫志銘在金恩郡一所已有五例病人因新冠肺炎死亡的醫院任職,他3日在社群媒體發文,並接受世界日報專訪表示,同為面對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病人高危險群的醫護人員,「辦公室內只有我一人戴口罩」,更令他咋舌的是,同事看到他戴口罩,竟問他「生病了嗎?」孫志銘說,美國目前九名死亡案例中,已有五人在他任職的醫院過世,皆是來自同一家安養中心「生命照護中心」(Life Care Center of Kirkland)的病人;由於這家醫院距離爆發疫情的安養中心1.8哩,因此許多病人會送至該院。我在這家醫院 已工作一年多孫志銘說,他在台灣執業三年多後,赴華盛頓州立大學攻讀碩士,並在美國執業四、五年,在金恩郡柯克蘭(Kirkland)的長青健康醫院(Evergreen Health Medical Center)已工作一年餘。他說,這間醫院可容納300多床,由於柯克蘭(Kirkland)華人居民不少,所以病人也有不少華人。有追蹤醫療人員 我不在名單內孫志銘說,目前該院的過世案例,皆是死亡後才驗出病毒,雖然病人進入醫院時有戴口罩,但醫護人員並沒有特殊防護。「醫院已對接觸過病人的醫療人員進行追蹤,但只有主管掌握名單。」他說,「我不在名單裡,所以應該是好事。」同事對我說:你最好把口罩拿下 但令他最驚訝的是,醫護同事們似乎並不特別緊張;整間醫院只有約四分之一醫護人員戴口罩,即使是接觸過病人的同事,也認為自己年輕又沒有慢性病史而不太擔心,還有同事對他說:「你最好把口罩拿下來,看到你戴口罩,可能會造成其他人的恐慌」。他詢問主管醫院的防護政策,主管也回答,沒有強制戴口罩,如果他覺得有疑慮就戴,讓他覺得美國在防疫管理的認知及嚴謹度上,與台灣相去甚遠。以下是孫志銘發布在臉書的文章,世界日報獲其授權刊登:防疫日記第一天 這幾天陸陸續續有朋友傳訊息來問候,感謝你們的關心。今天是我第一天上班,我要來分享第一手消息,要告訴你們美國人有!多!誇!張!美國上周六出現第一起病毒感染的死亡病例,地點發生在 Evergreen Health Medical Center in Kirkland,實際上病人於周五死亡,周六通報。一直到今天周一,死亡個案陸陸續續增加至六人,其中有五個都在這間醫院裡死亡。為什麼我要說這個呢?因為這間醫院是我上班的地方,沒錯!我今天就是有去上班!周六聽到消息有點震驚,因為周五下班前完全沒有透露出任何消息,知道有病人過世,但是完全沒提到病毒這件事,周日死亡人數增加,我在想說周一上班會是個什麼樣的情景?是大家帶著口罩穿著防護衣?抑或是像陰屍路的第一集男主角醒來整間醫院空無一人?總之周一一早我走路去上班,備好口罩一進醫院馬上戴上。因為我很早就到醫院(早上五點半),看到第一個人坐在公共區域沒有戴口罩,想說可能還早沒有人,看到迎面而來的清潔人員戴著口罩,我想說終於像樣點了!之後在辦公室我把口罩拿下來(因為只有我一個人),一直到第一位同事進來前我把口罩戴上。同事一進來看到我戴著口罩,問我生病嗎?我說沒有,只是醫院裡太危險要帶著口罩自保,她跟我說戴口罩沒用啦~我們都是健康人染病毒機會很小,況且我們辦公室這麼小(一間不到一坪坐四個人),就算真的怎麼樣你也躲不掉。(傻眼)接下來第二個同事進來了,一樣問我生病嗎?我重複回答著。她開始說她周五、周六上班的情況:她在周五有接觸過一個病人(已死亡),當時沒有驗出是陽性,是在過世之後才知道。當然這類的病人房門外都有警示需要戴口罩才能進去,總之她與病人有接觸史,開始說:「我不擔心我染上病毒,畢竟我年輕又沒有慢性病史,我比較擔心的是我如果攜帶病毒到其他病房去影響到其他病人。」(傻眼)接著看到我戴口罩,她說:「你最好把口罩拿下來,第一個看到你戴口罩可能會造成其他人的恐慌;第二個你戴口罩近來在門口志工會把你攔下來量體溫覺得你可能生病。」(傻眼)過沒多久,主管從其他棟走過來(路程約十分鐘沒有戴口罩),我們問了到底醫院的政策是什麼?進病房樓層需要戴口罩嗎?主管說也沒強制,覺得有疑慮就戴(傻眼)。然後同事問到,她跟染病毒的病人接觸過,需要額外做什麼防護嗎?主管說,醫院會有專人打電話跟這些接觸過的醫療人員聯絡詢問健康史之類的,若是有感冒發燒的症狀可以去員工檢驗站做初步篩檢,但是如果沒有就不用(傻眼)。後來那個勸我不要戴口罩的同事,今天要去加護病房照顧病人,我說你去加護病房不用戴口罩嗎?她說,「我沒打算戴,反正病人通通都在隔離病房裡,如果真的要戴就看主治醫師的決定,如果主治醫師要我們戴我就會戴。」(傻眼)後來我到樓層去查看病人,整間醫院差不多只有 1/4 的醫護人員有戴口罩,我是口罩一個一個換,因為進去一間丟掉出來再換新的,走在樓層間大家看到你戴口罩真的會多看你一眼!這是在已經發生死亡病例的醫院!要不是親眼所見我真的很難想像美國人真的不曉得這件事情的嚴重性!為什麼這麼多死亡案例?因為毒窟 Life Care Center of Kirkland 就在醫院附近,所以有問題一定往這送!通常來直接送加護病房,然後不到一兩天就直接登出。在台灣的你們很幸福,CDC 還建議大家不要戴口罩,不知道是怕大家搶口罩還是怎樣?(是說想搶也沒得搶)我現在只能自求多福,明後天不用上班,這兩周是關鍵點,不知道防疫日記會不會有續集,知道的是全美的病例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
-
2020-03-0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談《病主法》:我們能對生命坦然到何種程度?
【編者按】2018年以來,「醫病平台」曾邀請醫學倫理與法律專家討論「病人自主權立法」,並有幾位安寧照護的專家醫師撰文討論生命末期的照護。本週的主題是「《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由參與推動台灣這兩個重要法律條文的楊玉欣前立法委員與我們分享這條例的時代背景以及她個人的看法,並有家醫科醫師與我們分享他參與「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的經驗,以及一位已簽署了「預立醫療決定」的志工分享她本身做這決定的心路歷程。《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於2019年1月6日上路至今,全國已有一萬多位民眾參與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ACP)門診,並且簽署了預立醫療決定(Advance Directive,AD)。這些來診諮商的民眾,通常對《病主法》有一定程度的認識跟接受度,且多數是相對健康或罹病但病情在控制中的狀態。在診間跟這些民眾談到符合預立醫療決定的五大特定臨床條件(末期病人、不可逆轉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其他經政府公告之重症)時,他們能跟這些嚴重的病況保持一個安全的距離,坦然地說出自己在那樣的疾病狀態下選擇或拒絕維生醫療跟人工營養。然而,就個人粗淺的觀察,在這些尋求諮商者之中,有一小部分的民眾需要額外的關心,分別是失智症及罕見疾病的患者。失智症患者會因其症狀的嚴重度不一,而有不同程度的理解跟決策力。一般來說,即便是理解、溝通無礙的來診民眾,要釐清他們對《病主法》的疑惑,達到確實有效的預立醫療決定,醫、護、社工或心理師組成的諮商團隊通常都要花上六十分鐘的諮商時間。因此,您可以想像到諮商團隊要傳達的訊息量是相當的大。以團隊的角度來說,跟輕度失智症的患者做諮商,如果用正常的解釋速度,常常會導致患者根本沒有掌握到想要傳達的資訊,更不用說能夠做成有效的溝通了。執行ACP諮商的醫師並非每位都是神經相關專科出身,但決定能力(Decision Making Capacity,DMC)的評估,確是每位諮商醫師面對來診的失智民眾需要具備的能力。決定能力有四個核心的組成:(1)能夠了解做出預立醫療決定相關的資訊;(2)記住這些資訊的時間需要長到可以做出選擇;(3)在決策過程中,可以利用這些資訊作為權重或參考;(4)能夠溝通、傳達自身做成的決定。如果臨床醫師觀察到患者在這四個核心組成中有任何一項無法做到,比如說患者每次都說:「醫師你剛講完,我就忘記了。」這樣我們需要調整每次釋出的資訊量,務必確認患者能記住夠長的時間,並能在我們提出預立醫療決定的問題時,基於這些資訊作判斷。同時,我們可以參考患者先前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的分期。0.5分(可疑)到1分(輕度)的患者經過適度引導,還能夠處理跟判斷《病主法》相關的資訊,2分(中度)可能相當勉強、常常無法有決定能力,而3分(嚴重)以上的患者,確定不能判斷或解決問題。當然,每一個失智患者略有不同,也許在每天的特定時間裡,患者認知功能會比較理想。我們可以個別化安排諮商時段,來落實病人自主的真諦。另外,輕度失智症患者也會因為自身在往後幾年間可能發展為極重度失智,而在諮商過程中有一些情緒反應。諮商團隊除了善盡說明義務,也要給予患者適度肯定跟支持,以照顧到他們的情緒。無論如何,能儘早讓失智患者了解《病主法》,在有決定能力的前提下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是衛政機關跟醫護團隊應負的責任。另外一個更小眾、更弱勢的族群,是我們罹患罕見疾病的朋友。罕見疾病種類繁多,臨床病程或快或慢,進展的嚴重程度也不一,非常難以簡化界定。在《病主法》特定臨床條件中的第五款(其他經政府公告之重症),衛福部已在今年1月將多發性系統萎縮症與十項罕見疾病納入。這些罕病包括俗稱漸凍人、舞蹈症、泡泡龍等疾病,初估會有一千七百多人受惠,這樣的作法固然值得肯定,但若以疾病別來說,這仍僅佔台灣數百種罕病中的一小部分。以每年新增十項罕病的進度,且越往後的罕病可能越有爭議、醫學界越難界定所謂痛苦難以承受、疾病無法治癒的程度下,要大多數的罕病在幾年間完全納入第五款公告項目的期待可能會落空。當來診的罕病患者問我說:「醫師,我的病沒有列入第五款公告的項目,這樣我要怎麼適用《病主法》?」明明知道這位患者已經經歷過心肺衰竭、需要長期使用呼吸器的痛苦,我當下只能回應說在某些可預見的疾病狀況下,《病主法》第一款的末期病人會有裁量空間,屆時可能也有適用的機會。不過,比起末期病人這樣相對含糊的字眼,如果患者本身罹患的罕病可以納入第五款,或者可以納入較大的罕病群組,去對應操作型的臨床功能條件,這樣不是更有保障嗎?當然,我相信對於各類罕病納入第五款這個議題,不同的醫師也許有不同的考量,但基於尊重病人自主、確保病人善終的理念,沒有被納入的罕病患者確確實實是《病主法》最弱勢的一塊。這個難題,需要社會大眾、病友團體跟衛政機關更多的投入跟關心。最後,我想提的是要珍惜醫病雙方的坦然:諮商團隊可以坦然表述《病主法》所保障的權益、來診民眾可以坦然溝通自身對生命的態度,而這一切無非是賦予社會大眾免於過度醫療干預、追求生命自主的權利。對於失智症跟罕見疾病這兩類患者,團隊要給的同理跟支持更多了,溝通的環節跟內容更需要量身打造,否則不僅沒有照顧到民眾想要坦然面對生命的情緒,也很容易讓決定書淪為民眾不知為何而簽的產物。《病主法》開啟了醫病之間一條坦然的道路,希望它可以引起更多公民的討論,讓台灣走向醫療自主更為健全的社會。
-
2020-03-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廚工不一定要戴外科口罩 布口罩也可以
廚工不分疫情,只要上工就要戴口罩,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口罩短缺,有些學校因自備給廚工的口罩不充裕,只能購買布用口罩應急。台南市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有詢問衛生局,廚工戴口罩是基於衛生,不一定要戴醫療用口罩,布口罩、一般口罩即可。鄭新輝表示,春節後考慮到開學後,學校廚工需要口罩,因此下單要買1000盒口罩,但因缺貨,遲未能買到,為此特別詢問衛生局局長陳怡,是否廚工也要戴醫療用口罩,陳怡表示,廚工在悶熱的廚房中工作,戴口罩是基於衛生,因此不用戴醫療口罩。鄭新輝說,由於無法買到醫療用口罩,只能請有中央廚房的學校,若自備的量不足,就自行購買布用或一般口罩給廚工使用。開元國小有3盒為廚工準備的口罩,約1個月用量,校長李添旺說,因一般口罩也買不到,因此改買布用口罩,每名廚工發多個,可以換洗。但也有學校仍有充足的口罩可用,復興國中校長敬世龍說,因寒假前就提早準備,足夠這學期使用。有校長表示,掌廚的廚工因煮食時有大量水蒸氣,加上流汗,口罩都會溼答答,廚工相當辛苦,若政府能配發口罩,當然樂觀其成。目前,廚工進入廚房前都會先量體溫,做好防疫,如果身體有問題就會請廚工回家休家,不會進中央廚房。廚工張瑞香表示,從洗菜到煮菜過程中,會滿身大汗,口罩也會變濕,戴起來很不舒服,但關係到師生健康,每天自己也都這樣工作,已經習慣了。
-
2020-03-04 養生.聰明飲食
排光身體的毒素!多吃6類天然解毒食物減身體負擔
所謂「病從口入」,相對的,健康也可以吃出來!飲食一體兩面,吃得對、吃得好,身體健康;相反的,如果餐桌上斥充著不健康、有害的食材,毒素長期累積體內,久而久之就容易生病。 我們居住的生活環境裡充斥著各種毒害,不論是有形無形、有味無味,都在侵襲我們的健康,台北郵政醫院資深營養師黃淑惠指出,多吃以下6類食物,都有助毒素和有害物質排出:1、根莖類食物→地瓜、南瓜根莖類食物富含膳食纖維,其中特別推薦地瓜和南瓜,除了富含膳食纖維之外,黃色食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類胡蘿蔔素,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排毒,維生素A和類胡蘿蔔素則提供肝臟解毒功能;另外,地瓜和南瓜都是高鉀食材,也可以促進腎臟排毒,可說是對肝、腎、腸道都有增加排毒功效的食物。2、海藻類→海帶芽、昆布、海菜海藻類包括海帶芽、昆布、海菜等,特性是黏稠、含豐富的可溶性膳食纖維,有利於腸道吸附有害物質,也可以吸附膽酸將之排出,有助於降低血膽固醇,並具有吸附重金屬的功能,排除重金屬等有害物質。3、蕈菇類→木耳、香菇木耳、香菇都屬於蕈菇類,口感柔軟,具吸附性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含量很高,利於重金屬和藥物殘留的排出,可說是「腸道清道夫」,也可以降低血膽固醇。同時,蕈菇類屬於高鉀食物,利水性強,可提高腎絲球過濾率,增加腎臟過濾功能,排除有毒物質。4、深綠色蔬菜→地瓜葉、空心菜深綠色蔬菜的營養價值高,若提到排毒功能,特別推薦地瓜葉和空心菜,維生素B群含量高,提高肝臟解毒功能;也富含維生素A、C和菸鹼酸,以及類胡蘿蔔素含量高,可幫助清除自由基。地瓜葉和空心菜屬於粗膳食纖維,也就是不可溶的膳食纖維,功能像「掃把」,可以把腸壁上剝落的老廢細胞或細菌病毒殘骸掃出,避免囤積體內,同時有「抑菌作用」,抑制細菌病毒感染,避免腸胃炎。5、水果→蘋果水果是每天不可少的食材,水果之中的「蘋果」可說排毒功能相當卓越,蘋果皮是粗纖維,果肉是可溶性膳食纖維,一個果實之中,有不可溶的粗纖維和可溶性的膳食纖維,掃把和海綿吸附雙重功能兼具。蘋果含蘋果酸和檸檬酸等有機酸,可以排除乳酸,讓身體比較不會疲勞;果皮的槲皮素高,清除自由基強,防癌抗癌強,避免細胞變性。6、益生菌益生菌可以幫助腸道製造及維持好的菌相,強壯腸道功能,間接幫助清腸排毒,不妨每天適量攝取益生菌或優酪乳、優格等食材,但要注意避免攝入過多糖分,注意食品包裝標示。 延伸閱讀: 排毒光流汗、上廁所還不夠! 再教你5招清出身體裡的廢物 排毒從斷食開始? 一次搞懂3種斷食法要怎麼吃才對 
-
2020-03-04 橘世代.愛玩橘
櫻花滿坑谷!新竹「山上人家」迎賓—賞櫻觀星看日出
賞櫻盛季,新竹縣五峰鄉賞櫻秘境除尖石鄉司馬庫斯外,五峰鄉「山上人家森林農場」,因地處優勢,白天可賞櫻、看日出、觀雲海,晚上也能觀星,看銀河, 吸引不少攝影愛好者前往。山上人家森林農場座落在大隘白蘭休閒農業區,附近海拔1200公尺,面積5公頃,鄰近參山國家風景區與鵝公髻山,有高聳的吉野杉圍繞,園區附近有農民種植水蜜桃、李子、甜柿及高冷有機蔬菜,這裡因有自然生態景觀,有時也看得到遠處翻騰的雲海,清幽如畫的美景令人嘆為觀止,每年10月至3月平日免費開放攝影愛好者於清晨5點入園,等待拍攝日出與瞬息萬變的雲海。今年因櫻花大爆發,不管平日、假日都吸引滿滿人潮上山朝聖,每人入園門票200元,可抵消費,賞花走累,可點份燉羊膝、烤雞腿排等招牌菜,好好吃上一頓再出發前往下個景點。住宿的旅客稱讚「櫻花盛開,開得滿坑滿谷,不輸給武陵農場」,也有家庭旅遊的網友表示,「第一次入住,貼心提早告知早點上去,避免因濃霧而不容易開車,也詳細的解說園區路標,同時告知隔天日出時間」。由於連續多日業者都在粉絲頁上公告停車場爆滿,讓想去朝聖的網友哀嚎,「為什麼連平日都會塞」,也有騎機車的勇士表示,「我上去都騎車,開車真的會塞到懷疑人生」。外地民眾走北二高(國道3號)下竹東交流道(90.3),接縣道120行約2公里右轉竹林大橋,橋上十字路口左轉北興路,榮民醫院前右轉再左轉進縣道122經東泰高中後到29.6K(往五指山)依山上人家指標前往。中山高(國道一號)下新竹公道五交流道(94),左轉公道五路二段,左轉慈雲路右轉走68東西向快速公路往竹東,下北興路出口北興路直走,於榮民醫院前右轉再左轉進縣道122 ,經東泰高中後到29.6K(往五指山),依山上人家指標前往。從竹122縣道往山上人家的路共有4條,因山路崎嶇難行,業者建議,不要從41.9K道路上山,也不建議使用導航系統,並提醒民眾記得加滿油再上山。同時教大家走竹122縣道,依循五指山指標於29.6K處右轉,接著走到看到有五指山登山口與西王母廟牌樓叉路時走右邊,直到遇到南庄叉路口左轉、涼山叉路口右轉,距離目的地1.2公里有一個叉路走右邊上坡的路,就可以順利抵達。沿途若不是遇到大霧,都能看到業者貼心設置許多指示牌。不管是從南下或北上,下交流道後,一般不塞車車程約75分鐘。記者日前凌晨上山,雖然路途上沒有塞車,卻碰上大霧,只能將車子大燈、霧燈、閃黃燈全都打開,慢慢嚕上山,因此建議民眾選擇白天上山,或前一晚先住宿再看日出觀雲海,會比較安全。離山上人家30分鐘車程外的五峰清泉部落,是充滿歷史與文學氣息的部落,已過世的「少帥」張學良,於1946年從重慶到台灣,之後50餘年幽禁生活,最早的13年在此度過,留下無數事蹟,讓訪客再三回味。知名的文學作家三毛,於1983年起至1986年幫美籍丁松青神父翻譯著作《清泉故事》、《剎那時光》、《蘭嶼之歌》三本書時,遇見景致宜人的清泉,就像找到她夢想的家般,便在此居住下來,來三毛夢屋時,可以看到仍保有當時純樸外觀與風貌的紅磚屋,屋內展示三毛過去的文學創作、舊照片、資料、報導、書籍等,若時間足夠,不妨坐下來吃塊鬆餅、喝杯茶、望著怡人景致,靜靜感受三毛對此的喜愛。【期間限定/賞櫻特輯】。最美賞櫻新秘境!桃園「翠墨山莊」3公頃櫻花大綻放。不用出國!台灣有個「上帝部落」千株櫻花綻放成海。2020陽明山「櫻你而在」!各式櫻花粉嫩盛開。賞櫻必去!宜蘭「櫻花公路」萬株櫻花接力綻放。8000株櫻花花海、粉紅隧道!靜岡「4大河津櫻名所」 強力募集 橘世代社團 人生最自由開闊的階段就是熟齡,50以後的橘世代,用不同的態度看世界,深度旅行、體驗文化、品味人生,你也愛玩嗎?歡迎加入「愛玩橘」,展開生命的新旅程!【立即申請 專屬社團】
-
2020-03-04 橘世代.好心橘
鐵工轉行烤鰻魚 存好心備好料,端出好滋味
鐵工轉戰餐飲會不會太跳Tone?43歲楊承樺是雲林北港人,12歲北漂學做鐵工、求學,一次初嘗鰻魚飯後念念不忘,加上要養家活口,開始兼做餐飲賣串燒,在台北南港從擺攤擺到開店;心繫老家的他,近年找雲林白鰻養殖戶、醬油廠合作,更為孩童、長者在除魚刺下足功夫,3年前總算端出無刺鰻魚飯;楊承樺笑說「北港生我,南港惠我」,盼有朝能獲米其林必比登推介,為兩港爭光。「家裡經濟不好,總要有人分擔」,楊承樺回憶說,兒時到三重學做鐵工,在師父嚴格教育下,成長快速,短短2年就獨當一面;那時雖是自己決定離家,但還是會想家,每月薪水1.2萬元,會寄1萬元回家,留2000元自用,其中光打電話回家就花1500元,每天都靠中午員工餐補充營養。楊承樺說,為了不讓家人感到愧疚,他到南港鐵工廠上班,隨後就讀南港國中夜間部,19歲才國中畢業;當兵時透過隨營補習管道,陸續通過考試,取得高中學力資格,退伍報考中華技術學院機械工程系獲全校第一名,求學期間也認識另一半;期間有朋友帶他去吃鰻魚飯讓他難以忘懷,做烤鰻魚、鰻魚飯也成為他的餐飲夢。後因女友懷孕,想到一分工作難養家活口,楊承樺也決定兼做串燒攤增加收入,撿拾裁切不要的白鐵焊接攤車,25歲開始過起白天做鐵工、晚上賣串燒到凌晨3點、每天睡不到3小時的生活。楊承樺表示,當時不懂經營,傻傻跑去一般市場親自挑選蔬菜魚肉,起初晚上賣8小時只賺200元,若含人事成本根本沒賺到;後來遇到有業績壓力的年輕業務員推銷品質好的雞肉,他決定幫忙買一批,才發現貨源成本差很大,串燒攤收入也因此有起色。辛苦歸辛苦,楊承樺並未放棄鰻魚夢,他從串燒醬汁配方開始研究,6年前在北市南港區開店,醬汁配方還找到雲林老醬油廠生產,又找到雲林白鰻養殖戶、米廠合作,確保料品質良好、鰻魚油脂豐富有香氣、不缺貨後,3年前才敢在菜單新增鰻魚飯。「客人的意見都很寶貴」,楊承樺說,店內原本會使用少量味精製造甜味,後來客人反映會過敏後,全面改用自己炒製的干貝鹽;還有最早的鰻魚飯只大概挑掉大刺,也因客人的小孩不方便吃,客製化完全除刺讓孩子吃得開心安心;「結果一做回不來」,沒想到完全沒刺的鰻魚飯成賣點,不只在地有7旬老夫妻每周買回家吃,還有年約90歲家住板橋的老阿公,專程來品嘗。對味道也挑剔的楊承樺常向學徒說「自己不敢吃的就別端給客人,不健康的配方連想都不要想」;他表示,自己一路走來碰到許多貴人,從鐵工轉作餐飲雖從零開始,但面對轉機他都是心存善念,想著怎麼把事情做好;他也期許學徒們自立門戶後做出不愧對良心的餐飲店,他會很驕傲,他也感謝生他的北港、養他的南港,盼店內鰻魚飯能進一步為地方爭光。【更多精彩下半生↘↘↘】。跨縣市勤學不倦 她還下鄉當長輩的「運動」老師。副警長退休變「志工副班長」 重出江湖教人寫訴狀。拿起花草做創意,搬起鋼筋做公益 一做就是20年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3-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這些人要注意了 得流感可能比得新冠肺炎更要命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全球延燒,但有些人說,其實流感更致命,造成的病逝人數更多。美國總統川普上周曾說,不需要誇大新冠病毒危險性,美國每年有數萬人因流感病逝,但上周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只有幾十個。白宮代理幕僚長穆瓦尼也說,流感害死更多人,新冠肺炎「不是伊波拉,不是SARS,不是MERS,就算中鏢了也不是判死刑」。但公衛官員認為,這種說法其實沒有抓到問題重點。流感疫情的確很糟,因此專家們全力設法阻止流感蔓延,他們更不希望另一種呼吸道傳染病大流行,因此重點是全力防止新冠肺炎擴散。不過,到底新冠肺炎和流感哪個比較危險?紐約時報整理兩種病毒在各方面的同異。哪種病毒較致命?到目前為止,新冠病毒似乎比流感病毒更致命。平均來說,流感病毒株殺死約0.1%感染者,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死亡率則異常地達到大約2%,但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中國大陸武漢,早前估計的死亡率在2%左右,在2月28日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針對全中國1099個病例的最新研究中,則發現較低的死亡率數字1.4%。但許多專家認為,若有許多輕症或無症狀病例未被發現,新冠病毒的死亡率恐更低。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佛西博士與臨床主任雷恩,以及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主任瑞福在上述期刊發表社論指出,新冠病毒真正的死亡率可能低於1%,跟流感相去不遠。南韓的疫情統計支持這個看法。韓聯社報導,南韓中央防疫對策本部副本部長權埈郁3日說,南韓新冠肺炎整體死亡率為0.6%,但高齡者比較容易發生重症,70到79歲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為4%,80歲以上為5.4%。但即便是死亡率相對較低的疾病,若有大量的人感染,病逝人數仍相當可觀。哪種病毒傳播力較強?新冠病毒迄今似乎比流感傳播力更強,且跟流感大流行季節出現的病毒株傳染力大致相當。每位新冠病毒感染者平均可傳染給2.2個人,但武漢與周邊省份感染病例數激增的情形,則因初期管理不善而使這一數值出現偏差。當一種流行病獲得控制時,病毒再生繁殖數值就會下降。相比之下,每位流感病毒感染者可傳染約1.3個人。1918年流感的病毒再生繁殖數值跟新冠病毒大致相同,甚至更高,但當時現代醫學治療藥物與疫苗還未問世。在流感病毒與新冠病毒引起的疾病中,人們可能在症狀出現之前就具傳染性,使得無法控制病毒傳播。目前並不知有多少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僅出現非常輕微的症狀或毫無症狀。哪些人感染風險最大?65歲以上老人、患有慢性病或免疫系統較弱的人,均是容易罹患新冠病毒與流感的高危險群。在中國,感染新冠病毒的男性,尤其是40多歲及更高齡男性,死亡率已經高出女性,但這情況未出現在流感感染者身上。即便中國的男性吸菸率較高,但造成此一差異的原因尚不清楚。不過,流感對兒童,尤其是幼兒的危害似乎更大且可能變成重症,但感染新冠病毒的兒童往往無症狀或症狀輕微。此外,流感對孕婦尤其危險,容易導致重症。至於新冠病毒是否對孕婦構成嚴重威脅,目前尚不清楚。哪種病毒感染後會帶來較嚴重症狀?根據CDC數據,截至2月22日,美國在當前流感季節至少有3200萬個流感病例,住院治療有31萬例,死亡有1.8萬例,今年兒童和年輕人的住院率則異常地高。若無流感疫苗,勢必將出現更多病例和死亡案例。多數流感患者兩個禮拜內可痊癒,有些甚至幾天內就痊癒。相較之下,目前並無新冠病毒治療藥物或疫苗。多數新冠病毒患者情況並不嚴重,只有一些人出現重症。根據中國迄今對患者所進行的最大規模研究,接受治療的患者中,80%病患症狀輕微,15%為重症,5%後來發展成病危狀態。感染新冠病毒的初期症狀為發燒和咳嗽,與流感相似,若不進行病毒檢測,很難分辨出來。此外,肺炎在冠狀病毒患者中很常見,即便在症狀較輕患者中也是如此。專家認為,很多人可能根本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到沒發現到已感染新冠病毒。由於未計入這些病例,因此目前無法知道真實的輕症與重症比例。抗體測試或有助於確定輕症者與無症狀確診者的數量。新冠病毒患者痊癒後是否能獲免疫力?病毒感染後通常會在人類血液中產生抗體來抵抗病毒,並防止再次感染。因此,假設新冠病毒患者痊癒後會獲得免疫力是合理的,但免疫力將持續多久仍未知,因為其他引發普通感冒的冠狀病毒,免疫力也會減弱。目前有哪些治療藥物?目前雖有幾種治療新冠病毒的藥物正在測試中,但尚無任何藥物獲得批准。醫生只能建議患者多休息來減輕疼痛與發燒,以及多攝取水分來避免脫水。這些都是醫生治療病毒性疾病的常用療法。新冠病毒導致的肺炎患者恐需進行氧氣治療,若呼吸困難加劇,則必須使用呼吸器。流感則有四種處方藥,若在症狀出現後一兩天內使用,均能達到最佳療效。雖非仙丹妙藥,但它們可減輕疾病的嚴重程度,並將病程縮短一天左右,且降低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此外,接觸流感患者的人也能使用這些處方藥,預防可能被感染的風險。流感跟新冠病毒一樣,也會引起肺炎和呼吸困難,呼吸急促者必須立刻就醫。
-
2020-03-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世衛:新病毒無人具免疫力 憂心防護設備短缺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今天表示,2019冠狀病毒是新病毒沒有人具有免疫力,代表更多人容易感染,並公布全球死亡率約3.4%,另憂心個人防護設備短缺損害各國應對能力。世衛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今天在日內瓦記者會上說明病毒疫情最新情況,表示目前全球累計9萬893例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病例、死亡3110例。譚德塞指出,隨資訊增加愈來愈能了解這種病毒疾病,並非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也不是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及流感。它是具有獨特特徵的獨特病毒,也是一種新病毒,沒有人對此具有免疫力,代表會有更多人容易感染。他說明COVID-19與流感重要區別包括,COVID-19傳播效率不如流感,對流感而言,感染但尚未發病的人是主要的傳播驅動力,但COVID-19似乎並非如此。來自中國的證據顯示,只有1%的COVID-19病例沒有症狀,且大多數病例在2天內出現症狀。第2個主要區別是COVID-19疾病嚴重性高於流感,目前全球死亡率約3.4%,而流感死亡率遠遠低於1%。隨疫情蔓延,他說現今外科口罩價格上漲6倍,N95口罩漲逾3倍,且要數月以後才能交貨,十分擔心囤積及濫用造成全球嚴重短缺,正在損害各國應對能力,無法保護醫護人員就無法停止病毒,呼籲各國採取激勵措施,鼓勵製造商提高產量。此外,譚德塞表示今天是他的生日,而最好的禮物是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已有2週沒有伊波拉病例報告,這對全世界都是好消息。
-
2020-03-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不想被肉搜! 疫調多一個小動作 保護別人也保護自己
新冠肺炎確診案例不斷增加,每遇確診個案,衛生單位便要開始疫調接觸史,「追蹤」也成了一門重要作業。在疫調過程中,據實以告應該是基本原則,才能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若有人刻意隱瞞,透過勾稽比對,電子足跡也會洩了個案的底,只能說在如今數位時代,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不誠實,下場可能會依違反傳染病防治法被罰。●傳染病做疫調 跟時間賽跑國內新冠肺炎確診42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對每個案進行詳細疫調,必要時會公布個案活動時序。自個案發病日起至隔離前接觸者調查,包括是否曾至國內公共場所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在無適當防護下曾有長時間超過15分鐘面對面接觸者?或提供照護、相處、接觸病患呼吸道分泌物或體液的同住者?曾與確認病例在無適當防護下2公尺近距離接觸的醫療機構人員?愈快、愈完整了解,對防疫成效愈好。●防疫視同作戰 誠實為上策民眾看到疫調結果,有時也會懷疑:感染個案真的有說實話嗎?疫調真的有落實嗎?有網友反映,每個人都有祕密,萬一在這些敏感時刻,個案去了不該去的地方、見了不該見的人、說出來會鬧家庭革命的話,當事人真的會老實說嗎?副總統陳建仁強調,「誠實是疫調成功的必要條件。」但在誠實豆沙包還沒有問世之前,能夠完全相信感染個案的陳述嗎?高雄市衛生局疾管處簡任技正潘炤穎表示,疫調有時也像辦案,若受調查者不配合,有時也要突破心防。防疫視同作戰,誠實為最上策,對自己、對分秒必爭的防疫都最好。●電子足跡清楚 不要想掩藏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網高屏區指揮官陳垚生表示,即使當事人有心隱暪曾去過那些地方,疫調單位還是查的出來,只是要花費時間的長短。現今每個人都會留下電子足跡,加上手機定位,在傳染病防治優先的情況下,警政、衛生單位經過調查勾稽比對,調閱沿途監視錄影器,當事人何時、何地、搭什麼交通工具?都無所遁形。若涉及極度隱私部分,疫調單位也會勘酌處理。新冠肺炎確診第32例印尼女看護,疫調足跡在2月16日至24日曾6次搭某客運公車在新北市移動。這個訊息引起一些乘客恐慌,擔心自己是否也搭上同班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這名外籍移工活動時序,精準到幾月幾日幾點幾分;客運業者也調出這名女看護6次搭公車的畫面,全程都有戴口罩,才讓民眾比較放心。●病患隱匿蹤跡 小心被重罰還記得去金芭黎舞廳的確診台商嗎?因為隱匿曾去舞廳跳舞的足跡,且全程未戴口罩。潘炤穎表示,依傳染病防治法第43條,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及相關人員對於檢驗診斷、調查及處置,不得拒絕、規避或妨礙,違者可處6至30萬元罰鍰。結果這名台商被重罰30萬元,這還不是最慘的,因此蒙受鉅額營業損失的商家,也不願輕易放過台商。昨天新竹就有開罰1例100萬元。●行程隨手記錄 助自己回想一般人沒有詳列行事曆的習慣,寫日記的人更少;年代愈久遠的事記得愈清楚,2、3天前的事反而模模糊糊。當有需要的時候,所有不管遠的、近的前塵往事,只能靠「回想」。上班族林小姐說,以前也沒想那麼多,後來有天中央公布某個確診個案的活動時序,她突然擔心自己去台北龍山寺拜拜是不是同一天?搭的客運是不是同一車?現在她開始會在手機行事曆簡單註記去了哪兒,不是為了別人,而是方便有需要時可以更快回想。
-
2020-03-04 科別.心臟血管
劉真靠「人工心臟」撐著 等待換心續命
國標舞女王劉真在心臟主動脈瓣膜手術過程心臟驟停,經葉克膜搶救後再換裝人工心臟續命,多數人對人工心臟的認識有限,它分體內及體外兩種,早期植入體內的人工心臟,自費高達500萬元,雖讓等待換心的病患增加活命希望,卻不是人人負擔得起。高雄長庚醫院2年前收治一例急性心肌梗塞的澎湖青年,他休克倒下時,由父親緊急做心臟按摩救回,後送高雄長庚搶救。醫療團隊從他鼠蹊部打進一個主動脈幫浦輔助心臟,之後做繞道手術,沒想到拔管第5天心律不整,裝上葉克膜搶救12天,再換裝體外心室輔助器爭取續命,後來評估裝上人工心臟更能持久。當時裝人工心臟自費需500萬,家屬負擔不起,打算放棄之際,院方以專案向董事長王瑞慧爭取,獲同意全額給付,這名年輕人也因為裝上百萬級人工心臟,挺過8個月後幸運等到換心機會,至今健康良好。高雄長庚心臟外科主治醫師李芳艷表示,民眾心臟出問題送醫急救,必要時會先裝葉克膜,葉克膜不能使用過久,否則會產生感染等併發症。如果裝葉克膜心臟仍不見起色,下一站就是要裝心室輔助器。心室輔助器又分兩種,依美國FDA規範,體外的可使用一個月,置入體內的心室輔助器,協助病人心臟把血打到全身去,直至心臟回復功能就可移除。李芳艷說,人工心臟材質為鈦金屬,現已發展到第三代離心式,1顆用十幾年沒問題,第3代使用1000多例,兩年存活率將近8成。目前體外的心室輔助器健保可給付,體內的人工心臟,在健保挹注下也已降價。
-
2020-03-04 橘世代.好野橘
現金流夠用就好!真正的存股高手這樣做
真正的存股高手,很少出場,因為現金流夠用就好,一直存下去, 勝率會越來越高。萬一遇到股災來臨,也不用害怕,怕的是你急著賣出,然後把股票賣在低點,造成年化報酬率很低⋯⋯甚至賠錢出場!用「降成本」的概念來說明,是因為股價的高低會影響人的心情起伏。無論你持有的張數是多或少,如果遭逢股市大跌,股價一片綠油油時,還能說自己不受影響,那大概有兩種原因1.張數太少( 所以真的沒什麼) 2.成本太低( 所以麻痺了) 當存股成本在10 元以下,甚至降到0 時,不論股災、崩盤、重挫⋯⋯,只要繼續持有,仍然能領股利,當眾人哀鴻遍野之後,你還是一尾活龍呀。心態搖擺不定,也會影響存股結果隔壁老王和同事小張,兩人皆拿出100 萬買20 元的第一金50 張,假設它連續4 年配息1.2 元。老王每年領到現金6萬,但不把6 萬當作持有成本扣除;小張每年也領到現金6 萬,但用開店成本計算的方式扣除後,降低了持股成本。不幸在第5 年遇到股災,第一金價格突然跌到16 元,老王因為成本始終算在20 元,此時他的心理狀態,會覺得雖然4 年拿到24 萬的現金股利,但是現在股價也賠了4 元,50 張就是賠了20 萬。「只剩下4萬!再不賣也許連4萬都沒了!」這時,老王的心理壓力很大,也許會因為不想虧損而做出錯誤判斷;小張雖然每年也領到6萬元,但他是用開店的思維,認為自己是預買在4 年後15.2 元的第一金,所以碰到股災時,反而安慰自己「還有賺到0.8元」,50張就是4萬元!心裡沒什麼壓力。第一金股價跌到16 元時,實際上兩人獲利都只剩下4 萬元,但是心理狀態完全不同,老王深怕由盈轉虧,可能就把第一金所有持股都賣在16 元。小張則是老神在在,反正第5 年如果繼續配息1.2 元,成本就繼續下降到14 元,就算第5 年股災讓第一金股價下跌到16 元,他還是可以安心續抱,甚至反手在16 元附近加碼!這就是降成本讓兩人在「心理狀態」上的差異。這個心態的差別,也是能不能在存股這條路上走下去的關鍵。本文摘自《存股輕鬆學:4年存300張金融股,每年賺自己的13%(超值加贈存股SOP投資影音QRcode)》幸福文化 2019/09/11 出版【更多存股指南大公開↘↘↘】。疫情成轉機?存股達人公開「危機入市」投資攻略。從流浪教師到不敗教主,存股達人陳重銘「踏實投資術」大公開。從月光族變「富媽媽」如何靠存股獲利100%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3-04 新聞.健康知識+
牙膏常見這項抗菌成分 研究:可能提高骨質疏鬆發生率
要保護牙齒,不受牙菌斑的侵襲,定期刷牙和使用牙線非常重要。但是,要檢查一下您所使用的牙膏中,是否含有有害的化學物質三氯沙,因為最近有個研究發現,三氯沙雖然對保健牙齒有好處,但可能對身體其他部分產生負面影響,例如骨骼。三氯沙是一種添加在牙膏中的抗菌劑,可以減少牙齦感染並改善口腔的健康,不過研究發現,三氯沙給骨骼帶來的問題大於有益於牙齒的問題。三氯沙是從1972年起就出現的一種抗菌劑,一開始是使用於醫院的手術擦洗液,之後也被運用在製造肥皂、洗手液和除臭劑,甚至被用於切菜板、信用卡、垃圾桶和牙膏中。三氯沙這個化學物質還存在於衣服、玩具、廚具和家具中,可以減少或防止細菌污染。在這些產品中添加三氯沙後,就可以在包裝上添加抗菌等字眼的標籤,並強調這些產品的功能,而給消費者提供了未經證實的暗示,也就是含有三氯沙(或其他抗菌劑)的產品,可以防止嚴重的感染。但在實驗室中對動物或人體進行的多年研究表示,與三氯沙有關的副作用包括抗藥性細菌的發展、荷爾蒙功能異常、過敏反應增加、肌肉受損,以及不確定的環境影響等。考慮到這些副作用,使用含有三氯沙的產品,可能會透過皮膚或口腔吸收少量的三氯沙,就如同2008年的1項研究證明,這個研究發現超過75%的測試對象的尿液中,檢測出有三氯沙的含量。儘管還不確定三氯沙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但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隨後採取了一些行動,導致抗菌劑從2016年開始被禁止在消費產品中使用,先從肥皂開始,其次是2017年的健康清潔劑。而這次的最新研究的研究人員,回顧了來自1800多名女性的數據發現,尿液中三氯沙含量高的人,其測量出來的骨質密度最低,而骨質疏鬆症在尿液中三氯沙含量最高的人群中也很常見。停經後的女性的骨質密度低與尿液中三氯沙含量,要比年輕女性強烈得多,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停經是骨質密度急遽下降的時期,而且停經後的婦女的骨質疏鬆症相關骨折發生率最高。★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20-03-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黃立民上課 教你認識新冠病毒和檢測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尚未退燒,近期更出現患者有二度確診個案,且台灣並非首例,是否為病毒太刁鑽、捉摸不定?有人整理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上課內容,給黃立民看過,他同意提供給更多民眾了解。以下為全文內容:#關於PCR檢測:1.PCR本身的敏感度不是100%。雖檢體有病毒但檢查不夠敏感,PCR就會是陰性。另外要看採取檢體的方式,比方說採到比較差的檢體或是下呼吸道才有病毒,但你採上呼吸道就採不到。2.第一代的PCR檢驗方式還有待加強,還可以再好一點。3. 疾病第一週,PCR一次檢驗偽陰性大約30%,兩次9%,三次3%,三次這樣做錯的機會就很低了,目前的極限大概就這樣子。4.復陽的意義?大部分復陽病毒量是不高的。傳染力也不高。現在觀察到病人3~4週都有可能測到病毒,所以回家後還是要勤洗手做健康管理。5.復陽對於感控可能也是壓力,因為意味需要把病人隔離更久。#關於病毒變異:1.病毒變異會朝著增強傳染的效率還有致病的能力這兩個方向。2.病毒變異的位置如果變到PCR偵測的序列,那這個PCR就會測不出來。目前全世界都很即時的追蹤病毒的序列,這可以很快的修正。3.病毒變異如果是對疫苗針對的位置變異,這就會影響到疫苗的開發,疫苗就需要改變。(p.s.這就會讓疫苗生產所需的時間拉更長)4.目前最有效的藥物(指瑞得西韋)是針對酵素,這個酵素比較不容易變異。5.新冠是一株演化得非常成功的病毒,很適應人類,讓人類得病輕症甚至無症狀且還可以傳染,這樣就非常難防治。結論:全世界應該沒有哪個國家會躲過這波流行。案例很少的國家你要小心他是真的少還是沒有去偵測。
-
2020-03-03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防疫須知/居家隔離檢疫者與家人該小心什麼?
中韓義伊返台居家隔離檢疫者該怎做? 家人防護須知這幾件事新冠肺炎疫情擴大,全台已達44人確診個案,國人海外旅遊若從警示區回台,包括中港澳、南韓、義大利、伊朗、入境後需居家檢疫14天,又如果有確診者,需居家隔離14天。由於冠狀病毒容易透過飛沫傳染,甚至也會在殘留在物品表面上,患者接觸過的物品及其表面,都會有病毒附著在上面,普通人經雙手接觸後,再碰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就會導致感染。那麼,被居家隔離、檢疫者要如何才能避免病毒繼續傳播給其他人,照顧者無論是醫護相關人員或家人們又該如何徹底落實防疫工作,確保衛生清潔呢?以下整理相關做法供民眾參考,以便能平安度過病毒肆虐的這段期間,保護好自己也保護身邊的人。返台後怎麼回家?▌ 親友接機▌ 中短程旅客:搭機場排班計程車,採跳表方式收費。▌ 長程旅客:搭乘租賃車,計價比照高鐵票價2倍向乘客收費。▌ 台東及離島:搭排班計程車至松山、台中、高雄機場、基隆港或高雄港,然後轉搭國內海空運航線,再搭計程車或由親友接送回家。從3月4日起需居家檢疫者自機場返家不能搭乘大眾運輸,一定要坐機場排班計程車或租賃車。在為期一周的宣導,自3月11日起,若入境居家檢疫者違反該方案規定,仍搭乘大眾運輸返家,將依「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最高可處罰100萬元。被居家隔離了,要準備什麼東西?1.口罩同一副口罩應只限同一個人重複使用,且應每天更換,並檢查口罩有沒有破損。戴的時候也要注意讓口罩與鼻樑貼緊,和臉部內外上下是否有密合,正確使用口罩才能有效防範病毒入侵。2.漂白水、消毒水衛福部臉書粉專有教導民眾,如何自行將市售漂白水稀釋調配為消毒水或使用環境消毒用產品。首先要準備的材料有市售含氯漂白水、清水(濃度:500ppm、稀釋倍數:100倍)稀釋方式:★小量:10cc漂白水加入1公升清水中。★大量:100cc漂白水加入10公升清水中。★當日配製好的消毒水要標示名稱,未使用完應於24小時後丟棄3.洗手皂、洗手液另外,防疫期間,洗手的時機和正確洗手方式也相當重要,「濕、搓、沖、捧、擦」樣樣不可少!★洗手時機:吃東西前、進出醫院前、接觸病人前後、上廁所後、擤鼻涕/咳嗽/打噴嚏後…等。★洗手時應注意部位:指頭、指縫、手掌、手背、手腕……等部位。★洗手步驟:濕:用清水將雙手完全弄濕。搓:抹上肥皂,手心、手背、手指互相搓洗至少20秒。沖:用清水將雙手澈底沖洗乾淨。捧:用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並記得關水龍頭。擦:用烘手機或紙巾將手擦乾。★洗手方式:濕洗手:以肥皂澈底搓洗雙手20秒以上。乾洗手:使用酒精含量60%至80%的乾洗手液搓洗20秒以上。4.酒精自行配製75%酒精一點也不難。民眾可以用量米杯或養樂多瓶將買到的95%酒精,量四次,然後再量一次純水,自來水煮準冷卻後的水即可。接著把量好的酒精及水混合在一起,就完成75%酒精了!保存方式可倒入保特瓶、乾淨的乾洗手瓶、化妝水等噴霧瓶罐裡放著,但切記外觀要寫字,標示清楚避免家人誤食。此外,衛福部粉專也補充,酒精濃度介於70%~78%就有效,並不一定要稀釋到75%剛剛好。5.體溫計隔離期間,每日早/晚各量體溫一次、詳實記錄體溫及健康狀況,主動通報地方衛生局/所;地方衛生局/所應主動追蹤其早晚體溫紀錄,民眾可參考衛福部疾管署「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個案接觸者居家(個別)隔離通知書」。如果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刻通知居家隔離/檢疫通知書上的聯絡人、所在地衛生局,或撥 1922,依指示就醫。禁止自行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就醫。6.垃圾袋垃圾袋可用來裝隔離者的分泌物,如擤完鼻涕、咳嗽完吐痰後的衛生紙,應如實包裝好,並在垃圾袋內外皆可再噴灑些許消毒水。7.一次性的塑膠手套清理隔離者衣物或分泌物時,戴上一次性的塑膠手套,可避免照顧者皮膚直接與其做接觸,另外,進行居家環境清潔或消毒時,也可戴上。8.充足的水和食物如果真的不幸被居家隔離了,網路上有不少網友推薦如冷凍食品、罐頭、泡麵,或是各種餅乾、零食,以確保隔離期間內,食物不會缺乏,不過也有人認為可以先請家人買好一些蔬果和肉類等食材,自己煮營養健康的食物,讓病情趕快好起來,這樣子也能避免逕自違反隔離規定外出購物。(看罰則:違反居家隔離規定者,可罰30萬元,違反居家檢疫規定者,可罰15萬元。)9.個人娛樂用品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追蹤被隔離者情緒支持與評估,發現約1成出現憂鬱情緒等,精神科醫師建議,看書或追劇有助減低焦慮。隔離者可準備平常使用,可以上網的電腦或手機,除了關注外界狀況,也能打發時間。防止居家隔離者同住家人遭感染,正確做法注意這幾件事1.照顧者應與被隔離者保持1公尺以上距離,減少接觸,例如分開用餐、分房睡,並注意居家通風良好。若一人租屋在外,也盡量不要返回家裡,避免感染家庭成員。2.照顧者也必須配戴口罩。3.用肥皂勤洗手。4.準備個人專屬碗筷,不要和大家的放在一起,使用後也要確實消毒、單獨擺放晾乾。5.消毒常接觸的物品,例如門把、桌椅、地板…等。居住在各縣市的民眾,該怎樣尋求地方政府的協助?台北市>>居家檢疫者如屬獨居或全家人皆被檢疫,且無親友可協助送餐,由區公所協助每日送早、午、晚三餐,每餐餐費上限100元,由區公所以災害準備金支應。新北市>>民政局推出居家防疫關懷包實體包及數位版,實體包提供14片口罩及衛教資訊,數位版隨機提供各類影音平台的14天免費觀賞序號,隨機提供給新北居家檢疫者追劇看電影。教育局親師生平台,讓居家檢疫者能持續學習。>>宜蘭縣居家防疫安心包內有14天分防疫口罩、漂白水、垃圾袋、肥皂、宜蘭優質米,甚至還有花卉種子、盆栽與培養土,可種植療癒。此外,為了怕民眾在家無聊,還有由中華電信、台灣大寬頻、台灣連線及台固媒體科技提供多元的電影、音樂、電子書及追劇等休閒包,以及LINE TV、LINE MUSIC 14天免費體驗序號、momo購物折價券300元。基隆市>>為居家檢疫或隔離者準備「暖心關懷包」,包包內有市長問候的暖心卡、衛教資料、口罩、酒精用品、簡易食品等,甚至有提供免費線上影音服務,陪伴度過居家生活上的不便。桃園>>在食物補給方面,設計出裝有零食、泡麵、燕麥、水、中藥材、用來消毒環境的氯錠等物資的「減壓紓食包」,提供給需居家檢疫14天的民眾。娛樂方面,則與平台CATCHPLAY+、LINE Taiwan、中華電信、KKBOX、蝦皮購物及台灣大哥大攜手提供2萬組體驗序號,兼顧追劇、聽歌或購物等各項服務,還有中藥黃耆等讓居家檢疫者烹煮食材補身體。台中>>台中市政府提供居家隔離、檢疫民眾「關護包」,其中有電子書單,希望讓居家檢疫及隔離者利用閱讀舒解壓力。新竹市>>發放「居家關懷包」,提供口罩、體溫計、消毒液、垃圾袋等用品,並提供泡麵、零食,關懷包內也有心理諮商專線,與LINE TV和LINE MUSIC影音娛樂平台帳號,即日起若居家檢疫者與隔離者有送餐需求,市府將協助專人送餐。新竹縣>>關懷包內有關懷手冊、溫度計、口罩14個、肥皂、漂白水等物資。雲林縣>>「雲林防疫錦囊包」給居家檢疫、隔離者,包括居家環境小叮嚀、口罩、防疫洗手皂、毛巾、小王子點心麵、八寶粥等生活用品,同時提供300組台數科「top news」APP帳密,全頻道免費居家收視14天,陪伴民眾度過隔離期間。>>嘉義縣體溫計,口罩14片(每天一片),漂白水及防疫衛教資訊等。>>嘉義市防疫安心包裡頭有14片口罩、漂白水、平安皂、運動彈力球、健康肌力操影片連結。高雄>>針對居家隔離/檢疫民眾關懷服務,市府提供居家隔離檢疫關懷包,內含物包括環境清消、洗手及心理諮商相關衛教宣導的資料、影片、口罩、關懷說帖內有「全民防疫 宅家看戲」的QR-CODE,並製作多語言版本依國籍發放。屏東縣>>縣府推出「屏安關懷包」,提供居家檢疫、隔離小叮嚀、口罩、防疫洗手皂、體溫貼片及相關支援服務專線等,方便民眾在檢疫期間自我健康監測及有問題時可立即找到諮詢管道。>>花蓮縣居家關懷包,內有罐頭、餅乾、泡麵等乾糧,溫度計、口罩、乾洗手、沐浴用品、衛生紙,還有拖鞋、垃圾袋、曬衣架、環保餐具等日用品,並為女性貼心準備生理用品。
-
2020-03-03 名人.施昇輝
施昇輝/《一路玩到掛》破產上天堂!不遺憾的第三人生的理財重點
從電影看第三人生2:《一路玩到掛》你有夢想清單嗎?近幾年來影響我最深的一部電影,就是《一路玩到掛》。它的原文片名The Bucket List其實更傳神。到了第三人生,你還有什麼願望,還有什麼夢想還沒實現?趕緊把它們通通列下來,寫成一份待辦清單,因為沒有人知道「明天」還是「意外」哪一個會先來?傑克尼柯遜(Jack Nicholson)和摩根費理曼(Morgan Freeman)這兩大性格男星演活了劇中這對老頑童。傑克有錢卻封閉自己,摩根沒錢卻勇於追夢。沒錢的點燃了有錢的生命之火,有錢的幫助沒錢的完成心願。在真實人生裡,我們看到很多沒錢的人,照樣喜歡封閉自己,而很多有錢的人,卻一樣不敢追夢。你如果真的很窮,或許很多需要花錢才能實現的夢想確實很難達成,但並不是所有的夢想都要花很多錢吧?傑克尼柯遜不過是想跟女兒和解,這根本不用花錢就能做到,不是嗎?不要用「沒錢」兩個字,就輕易否定了自己很多的夢想。曾有安寧病房的醫護人員做過臨終病人的調查,最多的五項遺憾都和錢無關,它們分別是:第五名,後悔自己沒有更快樂些。第四名,後悔自己沒有和老朋友多保持連絡。第三名,後悔自己沒有勇氣表達內心情感。第二名,後悔自己花太多時間工作,錯過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第一名,後悔終其一生活在別人的期望裡。我相信很多人的夢想是「環遊世界」,這牽涉到「時間」、「體力」,和「金錢」三項因素。首先,你要和時間賽跑,因為你不立刻採取行動,或許來不及跑遍所有國家,但這是三者中最簡單的一件事。其次,體力一定是隨年齡而下降,所以你應該從最遠、飛行時間要最長的地方開始玩起,到你老了走不太動的時候,再去日韓等鄰近國家吧!最難的當然是金錢,為此而讓夢想卡關,不敢追求的考慮,不外乎以下兩點:1. 以為退休金只有這麼多如果你只敢存在銀行,當然錢就幾乎不會再增加了,而且還會讓通貨膨脹率默默吃掉你的實質購買力。大家真的不要害怕股票,如果你對股票的期望報酬是「領股息」,而不是「賺價差」的話,就可以確定有其他的收入會進帳。在台股中,要找到「幾十年都有穩定配息,且股息殖利率(註)可以超過5%,同時絕對不會倒閉下市」的股票,其實並不困難。萬一你真的不知道如何選股,那就買那些標榜「高股息」的ETF(指數型基金)吧!其中以號稱是「國民ETF」的「元大高股息」(0056)最具代表性。一旦每年都有5%的股息收入,你就敢開心花錢了吧!註:股息殖利率 = 股息 ÷ 股價。2. 想留一些錢給子女我在此要給各位讀者當頭棒喝!我們到了第三人生,子女教養的責任已盡。以往我們努力賺錢,讓他們念書,教養他們成年,已經仁至義盡,現在我們該為自己而活,把剩下的錢都留給自己去花才對,因為如果能夠「破產上天堂」,這才是最完美的人生。除了當頭棒喝,我也要給各位當面恭喜,因為在第三人生的花費都可以至少打九折。我以我和老婆2014年去地中海搭郵輪的經驗,來跟大家說明箇中的道理。當時郵輪旅遊還沒有像此時這麼夯,我們兩個人的旅費合計就超過了50萬元。我太太有點捨不得花這麼多錢,但我跟她解釋,如果我們省下來不去,這50萬元未來會成為子女的遺產,按規定要課10%,也就是5萬元的遺產稅,所以不管我們要不要去搭郵輪,這5萬元都不再屬於這個家,所以我認為我們自己出45萬元,國家幫我們出5萬元,這不就是打九折了嗎?現在更有錢的人,遺產稅會課到20%,他們的花費就是打八折了。第三人生的理財重點,不再是「努力賺錢」,而應該是「開心花錢」,然後就能一路玩到掛,最後破產上天堂。
-
2020-03-03 養生.聰明飲食
「蕗蕎」嗆辣開胃 台灣原住民的防疫偏方
17年前的SARS疫情狂掃世界、今年的新冠肺炎風暴龍罩全球,坊間都流傳許多健身防疫飲食偏方,除了傳統中藥或食補方帖,其實台灣原住民也有防疫偏方,就是食用蕗蕎防疫健身。蕗蕎阿美族語為「根閙」,卑南族語「達隔閙」,排灣族稱「lukiu(路奇捂)」。台灣坊間常流傳防疫偏方,從鳳梨﹑蜂膠﹑蕃茄汁﹑精力湯﹑大補茶﹑養生鍋﹑抗疫菜等不勝枚舉,如今新冠肺炎來勢洶洶,這些偏方又再被流傳,不過,原住民如何食用蕗蕎?引人好奇。蕗蕎正名為「薤(讀蟹)」源自大陸,因此它的英文名稱就是Chinese Onion;蕗蕎又稱火蔥、蕎頭、辣韭或小蒜,栽培歷史悠久,台灣由早期移民從大陸傳入,日本人也喜愛吃此菜。台東的原住多數是混合香菜、辣椒、蒜末、薑末拌醬油,再抓一小把蕗蕎蘸沾混合香菜、辣椒、蒜末、薑末的醬料直接吃下肚,辣到讓人渾身冒汗,原住民相信這樣吃,對防疫有幫助。另一種吃法用蕗蕎沾鹽巴,直接吃。排灣族獵人魯瓦說,蕗蕎(lukiu)是天然殺菌食材,也是很好的開胃菜,如果上山打獵,他都會帶1把,餓了沾鹽巴配飯就很開胃,也會配烤肉來吃,老人家代代相傳,說吃蕗蕎能殺死身體裡面的壞東西。阿美族人也愛吃蕗蕎,因嗆辣,他們另叫「火蔥」,傳統吃法是沾鹽巴生食或配鹹豬肉來吃。另卑南族人蔡宗義表示,蕗蕎他們叫達隔鬧,平時家裡的涼拌菜,通常把蕗蕎洗一洗後,就配上香菜、辣椒和蒜頭,淋上醬油,就能直接吃,有助增加身體免疫力。台東市一心中醫診所院長林聰明說,新冠肺炎有如古代的瘟疫,不論東、西方國家,每隔一段時間,數十年或數百年就會發生一次,古代發生瘟疫,醫藥不發達,不像現代能研發出相應疫苗或藥物,在古代抵抗力強的人,就熬得過,抵抗力弱的人就熬不過,該死的死,不該死的活下來,瘟疫就自然消失,跟新冠肺炎疫情一樣,有人感染病毒沒有症狀,有人發病就是重症,甚至死亡,差別在於人的抵抗力高低。林聰明說,坊間流行的抗疫偏方,什麼喝蒜水、薑汁、養生鍋、精力湯等對抵抗新冠肺炎,根本沒有效,雖然吃了,不傷身,但他呼籲民眾千萬不要拚命吃這些偏方,已生病的人更不要去吃什麼偏方,這樣無助抗病與治療,正確作法還是就醫。他說,中醫強調「固本培元」就是要增強自己的抵抗力,當然依季節中醫有不同的食補藥材,那都只是輔助,最重要的自己的生活作息要規律,飲食要正常、不偏食、少油少鹽少糖,還要適量運動,天天保持心情愉快,身體自然健康,抵抗力就強。
-
2020-03-03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女兒大邱返台打疫苗遭拒、母控「醫療人球」衛生局:醫院沒錯
台南市一名鄭姓女子最近帶著孩子從韓國大邱返台,依規定需自主健康管理,因為孩子要打疫苗,她從上月28日起陸續帶孩子前往三家醫院要求注射,都被拒絕,憤而向媒體投訴,指孩子變成「醫療人球」,但衛生局表示,孩子也在自主健康管理14天期間,本來就不應該注射疫苗,醫院的處置沒有錯。衛生局表示,鄭女在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依規定是可以戴著口罩出門,但應減少外出,所以這個部分不會開罰,但鄭女如果再繼續四處投訴醫療人球部分,與事實不符,將依照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移送法辦。至於鄭女的孩子有疫苗注射的需求,衛生局會在14天過後,安排她到就近的衛生所注射。目前韓國大邱因為新天地教會信徒,成為韓國新冠肺炎的「重災區」,病例相當多,由於鄭女從大邱返台,衛生局表示將密切注意鄭女的健康狀況。據了解,鄭女的丈夫在大邱工作,因為1歲女兒延遲注射德國麻疹與水痘疫苗,她上月25日返台後就急著注射,而且趕著要再回去大邱,而她入境時,韓國疫情尚未升溫,目前入境都要居家檢疫14天,不能外出趴趴走,但她入境時只要自主健康管理14天,有需要仍可外出。她自28日起,戴著口罩陸續帶著孩子前往台南市安南醫院、奇美及成大醫院,要求幫孩子注射,但醫院都拒絕,認為注射疫苗孩子可能會發燒,到時候很難與新冠肺炎的疫情區隔,建議她等到14天,也就是3月11日以後再注射,但她覺得孩子變成人球,被醫院踢來踢去。安南醫院今天表示,依衛福部的規定,目前從陸港澳、韓國及義大利返國者,14天之內不能夠趴趴走,也不能自行前往醫院,如果有就醫需求,必須撥打1922防疫專線,由防疫人員安排就醫,而針對自主健康管理對象需要注射疫苗,因為疫苗有發燒等副作用,也不建議在14天內注射。
-
2020-03-03 科別.骨科.復健
「滑鼠手」腕隧道症候群 醫師:中重度病患可手術改善
腕隧道症候群又稱「滑鼠手」,台南市安南醫院骨科醫師張伯羣發現,這幾年來門診發現此類的病人數增加顯著,他今天說,輕度腕隧道症候群可以使用藥物或手腕護具等方式改善,但中度或重度的腕隧道症候群病患,必須考慮手術鬆解發炎增厚的橫腕韌帶來緩解神經的壓迫。張伯羣表示,工作中經常使用雙手施力或經常碰觸手腕的人是腕隧道症候群好發族群,例如清潔人員、機械操作員、家庭主婦、打字員等,症狀會因為工作而加劇。另外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都可能造成腕隧道症候群。張伯羣表示,早期的腕隧道症候群主要是以感覺神經為主,可以會出現拇指食指中指的間歇性麻木或疼痛的情形。通常會在繁重的工作後加劇,有時候晚上也會感到不舒服甚至難以入眠。他說,如果到中度的神經壓迫,麻木及疼痛會持續一整天,同時運動神經也開始部分受到影響,有時捻毛巾會覺得力不從心,或者拿筆及繫鞋帶會不太靈活。到了重度壓迫時會造成掌面的肌肉出現萎縮,這時就算接受治療也不一定能恢復以往手部功能了。張伯羣提到,腕隧道症候群的減壓手術有想當多方式,各有優缺點,最傳統的方式是縱向5公分的傷口,將皮膚劃開後直接在肉眼操作下將橫腕韌帶切開達成神經減壓效果。但傳統方式口較大且術後較容易產生血塊,且局部的疼痛持續較久。張伯羣表示,安南醫院引進腕隧道症候群專用光刀系統,可將傷口縮小至1至2公分以內,減少皮下出血,且在光刀的導引下,在神經旁鬆解韌帶會相對有保障。
-
2020-03-03 科別.心臟血管
老人家心瓣狹窄別「放棄治療」人瑞接受手術破紀錄
主動脈瓣膜狹窄可能發生心絞痛、昏厥以及心衰竭症狀,且可能在短期內死亡。過去唯一有效的治療方式是直接打開心臟置換主瓣膜,但對於年紀大的病患,因為體力不佳、手術風險高,因此往往「被放棄治療」。但是五年前102歲的陳爺爺接受經導管主動脈置換手術(TAVI),如今已是高齡107歲人瑞,打破最高齡世界紀錄,今天更在振興醫院院長魏崢的見證下一起切下蛋糕。隨著老化所引起的主動脈瓣膜狹窄常發生在65歲以上,約2%有主動脈狹窄;85歲以上的發生率則超過4%。魏崢表示,大部份主動脈狹窄的病人一旦因瓣膜嚴重狹窄,發生心絞痛、昏厥及心臟衰竭的症狀,病情便急轉直下,短期內就會死亡,從有症狀到死亡平均時間為兩年。而過去唯一有效的治療方式為「開心手術」,置換主動脈瓣膜。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治醫師李永在表示,傳統的開心手術需要把胸骨打開,並使用人工心肺機將心臟停止進行瓣膜置換,但手術時間、住院天數長;使用一般微創手術則只是將傷口切小,但仍要全身麻醉、以心肺機停止心臟,反而可能因為範圍小、手術時間長,風險比一般傳統手術高很多。李永在表示,經導管主動脈置換手術(TAVI)則是將可收折的人工瓣膜收納在細小的導管,從大腿股動脈送入主動脈瓣位置後打開,「如花苞瞬間綻放」,取代原先病變的瓣膜,平均手術成功率97%;且不需要將心臟停止即可完成,手術時間約30到40分鐘,手術風險可控制在2%以下,對年紀大的患者來說,體力負擔和風險較小。他說,過去85歲以上的病患若有主動脈瓣膜狹窄,約1/3會放棄手術,但經過TAVI手術後,存活率從六成提升至八、九成;65歲以上病患追蹤兩年,則發現TAVI手術效果和外科開心手術差不多。他說,若是過去曾置換過生物瓣膜,李永在表示,也可透過TAVI手術,無需再次開胸,可使用「瓣中瓣」的方式將新瓣膜經導管植入就瓣膜中,延長壽命。他說,振興醫院目前以執行超過560例,其中有近百例是曾接受過外科換瓣再次手術的病人,受邀至中國大陸、日、韓等國進行指導。目前TAVI手術是否納入健保仍在研議中,約需自費新台幣百萬元。
-
2020-03-03 養生.營養食譜
維持「健康3力」 免疫食譜這樣吃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民眾除了要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將病菌、病毒隔絕於身體之外,正確的飲食防疫觀念也很重要,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攜手系友會推出「吃的口罩」,幫助大家維持「健康三力」,也就是基礎體力、免疫力和身體保護力,讓自身的防疫能力更完善。基礎體力:是維持良好免疫力和保護力的基礎。若要顧好基礎體力,需補充身體充足的能量及各式營養素,而充足的能量則是免疫力及保護力運作的基本需求。免疫力:指身體阻絕有害病原及物質、辯識並加以清除的能力。皮膚和黏膜組織是人體主要與外界阻隔的屏障部位,其中皮膚可直接將病原菌阻隔於體外,黏膜組織會分泌抗菌物質、酵素、免疫球蛋白及免疫細胞,幫助阻斷外來病菌穿透黏膜組織而進入人體內。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富含抑菌物質的蒜、薑、洋蔥、咖哩和薑黃等食材。身體保護力:提高保護力可以幫助免疫力維持良好的平衡。建議可以適度攝取抗氧化和抗發炎食材,例如新鮮蔬果富含維生素C及植化素,魚油和亞麻籽富含Omega-3,都是不錯的選擇,有助保護自己的細胞在與病原菌作戰時避免同歸於盡。在此重要的防疫時刻,特別分享私房的防疫食譜—「免疫均衡濃湯」,食材包括皇帝豆、綠花椰菜、洋蔥、蘑菇、生腰果、薑以及少許的亞麻仁油和蒜末,含有豐富植物性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蘑菇中的多醣體、花椰菜和蔥蒜成分中的硫化物,都是提升免疫力的好幫手,可以補充體能,相當適合晚餐食用。免疫均衡濃湯材料(4人份):綠花椰菜1顆、洋蔥半顆、黃帝豆100克、蘑菇20克、生腰果50克、薑20克調味料:亞麻仁油適量、鹽少許、蒜末適量作法:1.洋蔥半顆切絲,加薑、蒜末以油拌炒。2.綠花椰菜洗淨,去粗皮分小朵,先以滾水汆燙備用。3.生腰果以果汁機略打成泥狀,再放入花椰菜、洋蔥、薑、蒜末及1200ml熱開水略打。保留蔬菜纖維口感。4.倒入鍋中,加入黃帝豆、蘑菇放瓦斯爐上煮滾,最後加入亞麻仁油、鹽、黑胡椒提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