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6 新聞.食安拉警報
搜尋
1
共找到
19561
筆 文章
-
-
2020-09-16 癌症.大腸直腸癌
有大腸癌家族史 40歲就檢查
漫威電影「黑豹」主角查維克博斯曼日前因大腸癌病逝,享年43歲。隨著國人飲食西化,大腸癌患者增多,義大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蔡英楠指出,糞便潛血若出現陽性反應,每22人有1人可能罹患大腸癌,有家族病史者應提早在40歲開始做相關檢查。大腸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3位,高雄市一名40歲男子參加公司健檢,在糞便潛血項目出現陽性反應,當時以為是痔瘡不以為意,隔年檢查仍是陽性,詳細檢查發現罹患大腸癌第3期,手術加上化療,目前已抗癌6年。國健署提供50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蔡英楠說,根據衛福部分析,潛血檢驗出現陽性反應者,每2人有1人大腸有息肉,息肉分成增生性與腺瘤性,後者可能在2至5年內發展成癌細胞。蔡英楠說,現代人食用過多加工品、煙燻與燒烤類食物,加上蔬菜水果攝取少且不愛運動,是罹患大腸癌高危險群,早期發現罹癌,治癒率高達9成。若潛血檢驗出現陽性反應,蔡英楠建議民眾要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他說,舊型儀器會讓受檢者非常不舒服,但醫學不斷進步,長得像小刺蝟的內視鏡視野先端套頭,柔軟有彈性,柔性刷毛還可以翻出大腸皺褶處息肉,腺瘤偵測率比標準大腸鏡提高10%。
-
2020-09-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醫用口罩9月17日起要有鋼印 未加鋼印可賣到12月中旬
「加利」將中國大陸製非醫用口罩混入實名制醫用口罩販售,為利民眾辨識,衛福部食藥署今天正式公告,從9月17日起,國產平面一用口罩,皆須逐片以鋼印標示「MD」(Medical Device縮寫)及「Made In Taiwan」,若未標示可依藥事法處新台幣3萬至200萬元罰鍰。食藥署今於行政院公報資訊網公告「平面式醫用口罩之標示應刊載事項」,正式規定排除標示或宣稱具N95效果的醫用口罩(立體口罩)及專供外銷用的醫用口罩外,包括一般醫用及外科手術口罩都須於口罩本體上且距離邊緣1.5公分內,以鋼印標示「MD」及「Made In Taiwan」字樣,且字高不得小於 0.4 公分。新制於9月17日上路,而原規定9月16日前在國內合法生產的平面式醫用口罩,須全面收回驗章才可繼續販售,公告中則改為可持續販售至12月17日,若此期限前無法賣完,所有庫存須於110年3月16日前全面收回,待地方衛生機關驗章後才可繼續販售。
-
2020-09-16 養生.聰明飲食
中秋節將至 營養師教你掌握4要點,健康烤肉不致癌!
中秋佳節又快到了,少不了與家人朋友的烤肉大餐,這正是對糖尿病友與減重族群的一大考驗,究竟要如何在享受美食的同時,能維持血糖或體重的控制呢?掌握烤肉四要點:新鮮、均衡、低脂、少糖,才能健康不致癌●新鮮少加工中秋烤肉,食材與醬料選擇以新鮮、天然為優先考量,避免甜不辣、熱狗、香腸、米血、黑輪、培根、貢丸...等過多的加工製品;多吃海鮮、去皮雞肉、腰內肉(菲力)、腱子肉、豬里肌等食物的原型以及選擇低脂肉品,來減少油脂的攝取。市售烤肉醬大多含有過量的精緻糖與鹽分,每刷一次烤肉醬等於多攝取3~5大卡與約50毫克的鈉,建議自製新鮮的烤肉醃醬來取代市售烤肉醬,可避開攝取多餘的熱量與鹽分,也可減少吃到不明添加物的風險。推薦一款柚子烤肉醃醬給大家參考,可以自由調整到符合自己喜歡的酸甜鹹味喔!柚子烤肉醃醬材料:柚子汁或柚子泥4湯匙、蜂蜜1湯匙、米酒2湯匙、醬油2湯匙、蒜末2茶匙、開水2湯匙、薑末適量步驟:1. 將柚子果肉剝好,用壓汁器或手壓出汁,或是用食物調理機打成柚子泥。2. 加入蜂蜜、米酒、醬油、蒜末、薑末與開水,攪拌均勻即可使用。●均衡多樣化烤肉時最擔心的就是營養不均衡,建議烤肉串混合彩椒、青椒、洋蔥、香菇、杏鮑菇、金針菇、茭白筍、蘆筍、玉米筍、櫛瓜、茄子、絲瓜、四季豆等各色蔬菜,或者搭配生菜包肉來取代吐司夾肉的吃法,都可以豐富口感、味道以及營養,且提高膳食纖維的攝取,增加飽足感。●低脂速速烤肉的油脂與醬汁滴落到高溫的炭火上所產生的煙,含有致癌物質 多環芳香烴碳氫化合物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能從鼻子吸入和皮膚吸收,或者跟著食物一起被吃進體內。同時,肉品放置在炭火上高溫燒烤,也會產生另一種致癌物質 雜環胺類(heterocyclic amines,HCAs),大幅提高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建議將食材切小塊與薄片,或者預煮後再烤,可減少高溫燒烤的時間,並多選擇低脂肉品或者去皮去肥肉,來減少油脂滴落在火源產生油煙,降低致癌物質PAHs和HCAs的形成,另外也要將烤焦處去除後再食用,減少吃進致癌物的風險。●無糖少負擔在火熱的烤爐邊,最適合喝上一杯冰冰涼涼的飲料,一般烤肉通常搭配汽水、調味果汁、含糖手搖杯或酒精飲品,喝多了會脹氣與消化不良,且容易喝下過多熱量與增加血糖控制危機。建議吃烤肉時要記得搭配對身體負擔較少的飲品,例如:氣泡水、無糖麥茶、檸檬汁、無糖冷泡茶等,皆可以去油解膩,清爽無負擔。
-
2020-09-16 養生.聰明飲食
30歲起就得預防骨質疏鬆症! 別只喝牛奶,骨科醫師推薦13種食物都要攝取
骨量會隨著年齡增加逐漸流失,尤其從30歲起每年流失骨量0.5%至1%,平均50歲開始,流失速度甚至是好幾倍,嚴重時骨質疏鬆症就找上門;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常務理事、臺大醫院骨科部主任楊榮森指出,預防骨鬆應從小存好骨本,根據衛福部營養參考值,從飲食攝取足夠的鈣質,和協助鈣質吸收的維生素D,有需求時則慎選檢驗合格的補鈣品。從飲食補鈣顧骨本 維生素D也重要骨質疏鬆症分為原發性以及續發性,前者主要是停經後的婦女因賀爾蒙減少導致骨質流失,或因老年性所引起的骨鬆問題,後者則因其他疾病得服用藥物所造成的副作用等導致;楊榮森醫師表示,預防骨質疏鬆症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從飲食中補足所需營養,且要從小就開始,宛如銀行存款般,從年輕開始存骨本,其中又以鈣質與維生素D是改善骨骼和肌肉健康的主要營養素。 為何顧好骨本,不能只補充鈣質,維生素D也很關鍵?楊榮森醫師解釋,要讓身體吸收鈣質,減少骨質流失,這時就得靠維生素D的幫忙,若身體缺乏足夠的維生素D,就會影響到鈣質吸收效果,彼此是相輔相成,且維生素D也能促進骨骼礦化,改善肌力,減少跌倒造成骨折的風險。依照年齡層補足營養攝取量 幫自己顧好骨本 楊榮森醫師進一步說明,鈣質與維生素D在不同年齡層有不同建議的攝取量,根據衛福部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成年人每日鈣質攝取量需1000毫克,至於每日所需攝入的維他命D,若未超過70歲,建議為600國際單位(IU),若為骨鬆者或超過70歲的長者,則建議每日攝入800國際單位較佳(IU)。青少年、孕婦和哺乳婦女,應適量增高。必要時應該檢查血清中的維生素D濃度,若太低時,應適當調整劑量,以達到合適的濃度,維護正常的生理機能。 日常飲食要補鈣 醫師解析維生素D、鈣質如何吃 但究竟該吃哪些食物才能有效攝取足夠的鈣質及維生素D呢?楊榮森醫師舉例,像是鮭魚、鮪魚等含有多油脂的深海魚類、魚肝油或是香菇等,都可從中攝取到維生素D;在鈣質部分,除了牛奶,另外包括深綠色蔬菜、海藻、海帶、金針、香菇、芝麻、小魚乾、木耳、豆類食物、乳製品等天然食物,也都是很好的鈣質攝取來源。對於許多人認為要維持骨骼健康,一定得喝牛奶補足所需鈣質,但其實牛奶只是鈣質其中一種攝取來源;楊榮森醫師解釋,主要原因是比起過去傳統社會牛奶較難取得,隨著民生水準提高,如今隨時都可取得牛奶,具方便性,但以一天鈣質建議攝取量1000毫克而言,除了喝牛奶,也得補充其他食物,才能真正補足所需的鈣質營養。若因乳糖不耐症而未能飲用牛奶者,應另攝食高鈣食物來補充人體需求的鈣質。 補骨產品百百種 依個人需求選擇合適產品 除了透過飲食維持骨骼健康,許多人也會購買市售的補骨或鈣產品來補充鈣質,但又該怎麼選擇?楊榮森醫師說明,市面上各種補骨或鈣產品百百種,所提供的鈣質營養差不多,最重要得依照個人需求去做選擇,尤可諮詢醫療專業人員,選用相關產品來幫自己顧好骨本,或有些人因不容易消化,也可選擇合適的鈣產品幫助自己方便攝取足夠鈣質。不過要注意選擇任何市售的補骨或鈣產品時,也得挑選經衛福部食品合格檢驗的產品,才能避免吃出問題;楊榮森醫師強調,預防勝於治療,存好骨本最重要就是養成攝取鈣質與維生素D的習慣,補足足夠的營養素,維持基本的骨質,才不會邁入老年後,才擔心骨質疏鬆症會找上門。(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長期補鈣卻不見效果? 忽略這1件事等於白吃了 喝大骨湯補鈣? 別傻了!運動、曬太陽還要多吃這些食物
-
2020-09-16 科別.兒科
超強磁力巴克球誤食意外多 兒科學會:全球已近3000件
國內因為強烈磁性巴克球而發生的幼兒意外愈來愈多,兒科醫學會發出聲明表示,因為強烈磁力,幼兒誤食將造成腸胃被吸附,甚至造成嚴重的穿孔與腹膜炎,已有多國禁止販售,要求政府應該加強管理,家長則不能讓孩童單獨玩巴克球,一旦發現誤食要馬上就醫。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昨天在臉書分享一起遇到的病例,1歲男童因嘔吐就醫,用X光照肚子,才發現有5顆亮晃晃的小球排列在肚子裡,家人竟然都沒有發現孩子誤吞巴克球。兒科醫學會之後也火速發出聲明,提到另一起病例,北部某醫院一名4歲男童,吞下多顆巴克球,家人雖然發現,但沒有馬上就醫,飯後孩子出現上腹痛、嘔吐等症狀,就醫後才發現胃、小腸都有巴克球。因為這些帶有磁性的小球彼此相吸,連帶把胃壁、腸子等都吸住,造成孩子胃多處潰瘍,腸子並有瘻管(腸內不正常的相通),還有多處胃黏膜壞死,已腹膜炎的狀況,經開刀取出持續治療。學會在聲明中指出,巴克球的超強吸力的原理基於內含稀有金屬釹(neodymium),市面上已有多種形狀的巴克球被用作益智性玩具訓練想像力和創造力,或當成裝置藝術用。2009年美國開始發行巴克球且行銷各國,但2009-2013年間,估計有2900位孩童因誤吞巴克球被送至急診就醫,全球有不少國家因此禁止販售巴克球。2019年10月起經濟部已將巴克球列入應施檢驗玩具商品,要求業者需經檢驗合格才可在市場販售。行政院消保處亦發文提醒消費者:購買此商品應避免14歲以下兒童將此商品放入口鼻以免造成傷害。但現今網路購物盛行,可在不少網站購買到巴克球,有些包裝上可能未明示警示語或家長購買此商品未詳看警示語,就可能造成孩童誤吞巴克球造成憾事發生。學會籲請政府加強商品管理,尤其是提醒標語是否明顯清楚。此外,呼籲社會大眾提升對巴克球之瞭解,並請家長及老師注意,避免孩童不當接觸。台灣兒科醫學會特別提醒家長及老師們如下:1. 老師發現學童持有巴克球,應立即代為保管再轉交家長。2. 家中巴克球是否存放在安全位置,若孩童使用巴克球時,家長應陪伴在側以防孩童誤吞。3. 家中若有發展遲緩、過動、自閉或其他精神障礙的小孩應避免讓他們接觸巴克球與其他磁鐵玩具。4. 家長發現孩童誤吞磁鐵玩具應盡速就醫。
-
2020-09-15 癌症.淋巴癌
大學前校長患淋巴癌 分享成功抗癌經驗呼籲樂觀面對
奇美醫學中心今天舉辦「全力進擊淋巴癌! 臺南四醫院聯合宣導」活動,一同呼籲民眾認識淋巴癌6大症狀,早期發現、積極治療治癒率可高達九成。嘉南藥理大學陳姓前校長是患者,今天現身說法,表示當初是因體重減輕,腹部疼痛,並不知脾臟淋巴組織繁殖已穿破胃壁,治療胃病一直沒好,後來以為結石,斷層攝影才發現已是第四期淋巴癌。不過他很樂觀面對,經注射六次化療標靶藥物,兩次皮下注射治療,至今將近一年沒吃藥,每三個月抽血、半年斷層追蹤沒再發現癌細胞。他說,雖然父親47年前52歲診斷出惡性淋巴腫瘤,住院10個月往生,但他不要怨天尤人,以正向心態幫助自己配合藥物治療。奇美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任馮盈勳指出,淋巴癌較許多癌症容易治療,1期時發現治癒率高達八、九成,3期也有七成,早期發現治療能長期存活甚至根治;淋巴癌全球每年新增73萬人,台灣兩千人,罹患率相當高,一般民眾罹患會很害怕,其實要了解淋巴癌年輕人20歲就可能發病,但治癒率高,標靶藥物健保部分給付。奇美醫學中心響應2020年世界淋巴癌日,舉辦宣導活動,醫療副院長田宇峯、癌症中心暨血液腫瘤科主任馮盈勳,與柳營奇美醫院榮譽院長曹朝榮、血液腫瘤科主任林正耀,成大醫學中心癌症中心主任顏家瑞、市立醫院醫療副院長李楊成代表各院參與。現場運用淺顯易懂看板讓民眾了解淋巴癌六大徵兆,呼籲淋巴癌病友治療決心,在場群眾胸前戴上綠絲帶響應,病友現身訴說抗癌經歷相互鼓勵,活動後民眾將綠色絲帶貼在「幸運樹」上,提醒自己關心家人。馮盈勳表示,淋巴癌會使淋巴系統造成非常大損害,人體防禦功能會逐漸失效。對抗淋巴癌不二法門為早期發現、早期積極治療、持續追蹤,出現燒(不明原因發燒)、腫(有不痛淋巴腫塊)、癢(皮膚紅疹搔癢)、汗(夜間盜汗)、咳(咳嗽、呼吸急促)、瘦(體重不明減輕)症狀時,應留意是否是「淋巴癌」已找上門。
-
2020-09-15 性愛.性福教戰
吃避孕藥、算安全期…哪種較有效?常見6種避孕方法大PK
小美最近很是苦惱,本以為「安全期」是真的安全,可沒想到竟然意外懷孕了。小美和男朋友近期還沒有結婚打算,於是只能到醫院進行流產。這次「痛」過之後,小美終於明白了,「擦槍」就有可能會「走火」,「安全期避孕法」是不可靠的,不能有任何僥倖心理,否則受罪的還是自己。避孕要用科學的方法。今天,我們準備了一場避孕方法擂臺賽,有請各位參賽選手上場。保險套「小套套,大性福」保險套,分男用和女用兩種。它是以非藥物形式阻止受孕的屏障避孕法。優點:1.高效避孕,全程正確使用,避孕成功率高達98%~99%。2.是唯一可以預防性傳播疾病的避孕方法,如淋病、愛滋病、梅毒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HPV感染。3.對於龜頭太敏感的男性,用套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早洩問題,延長愛愛時間。4.事後收拾戰場比較容易,打個結扔垃圾桶就大功告成了。缺點:1.必須事先備好,中途帶套套可能會影響興致。2.部分男士不喜歡,影響快感。3.極少數人會過敏。4.罕見的情況,套套掉進陰道,還要麻煩婦產科大夫幫忙,場面有些尷尬。溫馨提示:1.保險套應在乾燥、避光處存放。2.對套套需溫柔以待,沿著包裝邊緣輕輕撕開。不能用暴力撕咬、刀切等方法傷害它。3.套套是一次性用品,發現破了立即換一個新的,此時可不能勤儉節約,千萬不要洗洗再用。若用時發現破損要立即口服緊急避孕藥。4.尺寸合適很重要,小了會爆裂,大了會滑脫,都會導致小蝌蚪外逃。5.射精前流出的分泌物裡含有「小蝌蚪」,一個就可以讓你意外當爹,所以接觸女性外陰前就要戴好套套。6.正確戴套套,事半功倍。射精後要及時扶住套套根部,立即取出,避免套套滑脫或精液外漏,導致避孕失敗。短效口服避孕藥「有效避孕,親密無間」優點:1.高效,避孕成功率在99.9%以上。2.對婦科疾病有預防和治療作用,如可治療痛經、月經過多等。3.大多數口服避孕藥都有抗雄激素作用,長期服用可治療痤瘡。4.大量口服口服避孕藥,是治療難治性異常子宮出血的理想藥物,起效快,效果確切。5.緩解月經來潮前,因為雌激素生理性突然降低導致的經前偏頭痛症狀。6.停藥次月即可備孕,不影響胚胎生長發育。缺點:1. 需要每天同一時間服藥,不能漏服藥物。若漏服要立即補服,否則會引起異常出血甚至避孕失敗。2. 藥物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頭痛、頭暈、乳房脹痛等。第四代避孕藥明顯降低了以上副作用。3. 服用口服避孕藥的前3個月會有不規律陰道流血。4. 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5.不能阻斷性傳播疾病的交叉感染。溫馨提示:1.首次服藥最初7天內,若有性生活,需要加用套套屏障法。2.服用方法為月經第一天開始服用,每天一片,吃21天停藥7天。3.漏服1片在12小時內發現,立即補服。超過12小時,建議加用保險套。漏服2片以上,儘快補服,同時後7天內加用保險套。服藥3小時~4小時嘔吐,需要補服藥物。4.慎用口服避孕藥人群包括家族性血栓病史,如心腦血管意外,或有靜脈或動脈血栓形成者;肥胖、合併代謝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並累及血管發生病變者;肝腎功能異常、胰腺炎、精神疾病、甲亢、系統性紅斑狼瘡等風濕性疾病患者;已知或者懷疑存在受甾體激素影響的惡性腫瘤患者;懷疑或已明確妊娠者、哺乳期女性等。子宮避孕器「一環解千憂」常用的子宮避孕器有三種:帶銅T型節育器、含吲哚美辛子宮避孕器、左炔諾孕酮子宮避孕器。優點:1.高效,避孕率可達98%。2.性價比高,是一種相對安全、長效、簡便、經濟的避孕措施,有效期5年~20年。3.具有可逆性,取環後3個月即可備孕。4.選擇空間大,器具種類多,功效各有千秋,可根據情況選擇。5.可治療多種婦科疾病,如痛經、月經過多、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增生等。缺點:1.失效後需要取環,放環、取環都是小手術,會伴有輕微疼痛和少量出血。2.放置子宮避孕器的前6個月內,容易出現點滴樣陰道流血、腰腹酸痛,多可自行緩解。3.環的位置可能會出現移位,甚至脫落,發生避孕失敗,甚至還有手握節育環出生的硬核寶寶,因此,需要定期做超音波檢查。4.節育環作為異物在子宮內長期存在,會伴隨月經量增多、經期時間長、慢性腰腹痛、白帶增加、盆腔感染等情況,但發生率較低。5.放置時有子宮穿孔可能,必要時需手術取出。6.可能增加宮外孕的發生概率。溫馨提示:月經乾淨後3天~7天、人流手術後、產後42天內均可放置,放環當月不能同房。以下情況不宜放環:患有嚴重的心、肺、肝、腎及血液系統疾病,以及各種疾病的急性期;生殖道炎症;不明原因的異常子宮出血;宮腔大於9釐米或小於5.5釐米;體溫超過37.5攝氏度;本人或性伴侶有多個性伴侶。輸卵管絕育術「一勞永逸我最棒」優點:1.永久性。2.安全、有效。3.相關研究表明,輸卵管絕育術可降低卵巢癌發病風險。缺點:1.有再生育需求只能做輸卵管複通術或試管嬰兒。2.術中術後可能發生血腫、出血和複通。溫馨提示:不適合該手術的人群包括患有各種嚴重臟器疾病、身體虛弱不能耐受手術及精神情緒不穩定者;急性生殖器官感染。適合人群為年齡超過35歲、婚姻穩定且已有2個孩子,不再有生育需求、拒絕其他避孕方法的女性。即便滿足上述條件,依然不建議年輕女性行輸卵管結紮術。最後,我們再來看看2位海選就被淘汰的選手。安全期避孕法「不可靠」安全期避孕又稱自然避孕,月經規律者以月經中間日期為核心,前5天和後4天是不安全期,避開這幾天就統稱為安全期。研究顯示,安全期避孕失敗率高達14.4%~47%。因為排卵會受到環境、氣候、情緒、藥物、健康狀況等多個因素影響。月經規律的女性,在感情及身體刺激下可能會提前誘發排卵。而35歲以上的女性,或卵巢功能下降的女性,卵泡發育就不按常規出牌啦,安全期更容易無心插柳柳成蔭!月經不規律者在安全期避孕就更不可靠了。體外射精法「有危害」小蝌蚪在子宮、排卵期女性陰道、輸卵管中分別可存活2天、5天、7天;在靠近陰道的溫暖濕潤處,可存活20分鐘。而男性射精前的分泌物裡有少量精子,因此體外射精避孕的成功率約為80%。此外,長期強行中斷性交對男性的危害不小,可能會導致功能性不射精症或性功能障礙發生,一失足成千古恨!看了這場「擂臺賽」,相信大家對避孕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和考量,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都要認真學習,不要再意外中招啦!
-
2020-09-15 新聞.生活用品毒害
防油紙袋含全氟烷化合物會致癌? 檢測無異常,但出現2情況別用!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傳聞炸雞排對人體健康影響不大,反而是防油紙袋含有全氟烷化合物會致癌,這是真的嗎?食藥署指出,國際間對全氟烷化合物的人體健康風險評估,以及管理標準均尚處於研究階段,而抽驗台灣人體血液進行檢測顯示,無顯著異常情形,不過提醒發現塗層表面有脫落或是有刮傷情形,應避免使用且立即更換。防油紙袋 日常應用廣媒體曾報導,西式速食常用的包裝紙或微波爆米花紙袋的防油化學物質「全氟烷化合物」(Perfluoroalkyls),可能滲透到食物,被吃下肚,並進入血液,長期接觸可能有害人體。食藥署對此指出,全氟類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 PFCs)中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 PFOS)及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因具有良好的穩定性,而且防油、防水、耐熱、耐腐蝕,所以廣泛使用在工業及各種商品上,如防火原料、塗料、地毯、衣服、清潔劑、不沾塗層鍋具及防油紙袋等。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暴露的來源包括吸入的灰塵、飲水及食品等。全氟類化合物 仍無人體致癌證據食藥署提到,全氟辛烷磺酸及全氟辛酸雖經動物實驗顯示,可能損害肝臟功能、影響生殖功能或致癌,但並未有研究顯示該類物質會使人致癌。但因具有生物累積性,其中全氟辛烷磺酸已在98年斯德哥爾摩公約會議中新增為列管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並限制其製造與使用。食藥署強調,全球對於全氟辛烷磺酸及全氟辛酸之人體健康風險評估,仍處於研究階段,尚未建立包裝材質之最高溶出限量。因此,整體而言,民眾對防油紙袋之安全性無需過於擔憂。然而,為維護民眾健康安全,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今年亦開始監測國內市售防油紙袋等之全氟辛烷磺酸及全氟辛酸溶出情形,並將持續密切注意國際間相關資訊,規劃進一步針對國內食品及人體血液之背景值含量進行檢測,研究結果也將做為是否訂定相關管制標準之參考。參考資料:1聽說使用類固醇會得皮膚病,這是真的嗎?2防油紙袋之安全性,食品藥物管理局說明 
-
2020-09-15 科別.呼吸胸腔
53歲婦人膀胱炎求診 意外發現肺部腫瘤
台中市53歲林姓婦人因間質性膀胱炎到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尋求院長李明輝治療,住院期間她一直感到腹部疼痛,李明輝及泌尿科醫師劉明岳協助安排電腦斷層掃描檢查,意外發現1.3公分肺結節,立即會診胸腔外科攜手治療,以甲基藍定位方式進行手術切除,並確定是良性的肉芽組織,穩定病患及家屬的心。苗栗醫院院長李明輝目前也是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專長膀胱功能障礙、尿失禁、攝護腺疾病、攝護腺肥大、尿路結石、泌尿腫瘤、膀胱癌、攝護腺癌等治療。他指出,這名病患經胸腔外科主任連允昌安排全胸腔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後,確定她的右下肺有單一肺節結,因腫瘤長在肺葉內深處,且有1條血管横過腫瘤,如果直接採用針扎取樣,血胸風險高,經與病患及家屬說明討論後,決定進行甲基藍定位手術,並在術中送冷凍切片,迅速確定是良性的肉芽組織,病患現已恢復出院,持續於門診接受追蹤。連允昌指出,病患腫瘤位置在肺葉內深處,若採取內視鏡手術,較無法查看腫瘤確切位置,所以採取甲基藍定位方法,結合利用電腦斷層導引定位術,使用微小探針將甲基藍染劑施打在結節周遭,有利於外科手術能準確目視切除區域範圍,並使用楔狀切除術,較不影響正常肺部組織,對術後肺功能影響降低許多。他提醒民眾,由於肺臟器官內大部份都是空氣,針對沒有症狀的腫瘤,可以用低劑量電腦斷層進行掃描,能清楚及早發現,如有症況可透過胸腔內科門診或健檢方式安排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好。
-
2020-09-15 新聞.用藥停看聽
類固醇短期使用 也要小心3風險
類固醇俗稱「美國仙丹」,過去研究雖已證實長期使用可能產生如青光眼、消化道疾病、月亮臉、水牛肩等副作用,國衛院與林口長庚醫院的研究則發現,即使短期使用類固醇,也會增加消化道出血、敗血症和心臟衰竭的風險,且在服用第一個月內風險最高,提醒醫師、藥師開立相關藥物仍須留意潛在風險。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蔡慧如表示,類固醇在癌症、風濕免疫等全身性發炎疾病扮演重要角色,甚至在新冠肺炎等傳染性疾病,也可減少死亡率和縮短住院時間。2017年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指出,患者使用短期口服類固醇(連續使用天數小於30天)時,可能增加敗血症、靜脈血栓栓塞和骨折的風險。為了解台灣有多少人會短期服用類固醇藥物且使用期間多短會有風險,國衛院與林口長庚研究團隊採健保資料庫2013至2015年資料,利用「病例自我對照研究法」,針對262萬3327名介於20歲至64歲民眾,探討曾使用短期口服類固醇者(小於或等於14天),用藥一個月及二到三個月期間,是否曾發生消化道出血、敗血症及心臟衰竭等情形。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醫師姚宗杰則表示,研究發現有四分之一民眾曾短期口服類固醇,其中以女性最多,占五成五。這些人常出現於皮膚科、耳鼻喉科、家醫科、內科等科別,主要病因為皮膚疾病和呼吸道感染,八成五沒有重大的慢性疾病。短期服用類固醇一年內發生消化道出血的機率將高出1.8倍、敗血症高出2倍、心臟衰竭高出2.4倍;以第一個月內產生的副作用風險最高,服用第二個月後風險則逐漸下降。姚宗杰指出,類固醇毒性和使用長短有關,過去臨床上普遍認為僅長期服用類固醇會有副作用,短期則無;但研究發現類固醇就算吃短期只是相對安全,還是有可能造成風險。因此提醒臨床醫師和藥師,如果不是重大疾病,類固醇僅是用來緩解病患症狀,用藥時必須審慎評估,是否讓其承受副作用風險。另外,若醫師開立短期類固醇,表示有治療需要,由於用藥後有發生副作用的風險,若民眾出現相關症狀,最好主動與醫師討論,勿自行停藥。
-
2020-09-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籃球足球最難防疫 安心運動注意十件事
籃球、棒球、網球都是國人喜愛的運動,你知道在奧委會分類中,這三項運動的疫情風險分屬三種不同等級,有不同的防疫處置建議,民眾運動可以參考。例如在健身房獨立進行訓練,注意器材使用前後用酒精消毒,與人保持社交距離即可;但若在健身房上團體課,人數較多而難以保持社交距離,建議戴上口罩。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最近舉行學術論壇,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吳易澄整理國際權威單位及頂尖期刊的最新建議,歸納專業選手及一般運動愛好者在運動前中後的注意事項。吳易澄指出,奧委會把不同運動項目的傳染風險分為三級,建議採取措施也不同。風險最高的第一級,主要是有密切接觸且缺乏保護性措施的運動,包括橄欖球、拳擊、柔道、空手道、跆拳道、摔角、籃球、足球等。奧委會建議,比賽前隔離14天且沒有任何症狀,或是比賽前至少兩套檢驗報告陰性的結果。風險次高的第二級,是部分密切接觸,但可採取保護性措施或避免措施的運動,例如棒球、排球、游泳接力、羽毛球、自行車、鐵人三項、擊劍、體操等。奧委會建議,要調整比賽方式,採取降低傳染風險的預防措施,例如戴口罩,如果在休息室會接觸到其他人,也要採取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等預防措施。風險較低的第三級,是大部分獨立進行的運動,例如高爾夫、游泳、個人划船、保齡球、網球、滑板、田徑等。奧委會建議,在當地政府及衛生單位的允許下,可考慮開放競賽。不過以台灣常見的馬拉松賽事為例,起跑點附近會比較擁擠,可能還是要戴上口罩,等到拉開距離才能拿下來。一般民眾運動也可以參考奧委會的風險評估原則,吳易澄舉例,在健身房運動時,如果是獨立進行訓練,那只要注意器材使用前後用酒精消毒,與人保持社交距離就可以了。但如果是在健身房上團體課,班上同學都是不特定人,人數較多而難以保持社交距離,建議最好還是戴上口罩。吳易澄表示,N95口罩病毒過濾率大於95%,研究發現,過期11年的病毒過濾率仍超過95%,尺寸不對的也有90%,但N95口罩令人呼吸困難,不適合運動時佩戴。綁帶式外科口罩病毒過濾率71.5%,低頭時過濾率略為下降,轉頭或抬頭時,過濾率增加。至於最常見的耳掛式外科口罩,病毒過濾率也有38.1%,雖然頭部上下看或左右轉動時,過濾率會下降10到15%,但防疫價值不容磨滅。吳易澄提醒大家,運動時如果不能維持社交距離,一定要記得戴起口罩防護。
-
2020-09-15 科別.指甲.足部
為什麼我的香港腳、灰指甲都看不好?皮膚科醫師先導正你2個NG觀念
A小姐走進診間脫下鞋襪,說道:「醫生,我腳常常會癢,有時候還會長小水泡,擦過很多香港腳藥膏,為什麼都沒有好。」B先生走進診間,把腳放到腳蹬上:「醫生,我這個指甲變色好幾年了,擦灰指甲藥擦好久,為什麼都沒有好?」以上的情境每天在皮膚科門診都會上演數次,病人都認為簡單的香港腳、灰指甲應該擦擦藥就會好,但事實卻往往不是病人想的那麼簡單。NG1:會癢的就是香港腳,不會癢就不是香港腳?「香港腳」(或稱:足癬),是一種黴菌感染足部皮膚的疾病,多數病人都抱持以下的觀念:會癢的就是香港腳,不會癢就不是香港腳。事實上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病人會有這樣的想法可能來自於電視廣告、街坊鄰居的道聽塗說或是網路流言等等,當皮膚科醫師試圖導正病人此一觀念時,病人常常無法接受,因為「癢就等於香港腳」這樣的信念在許多人腦中早已根深蒂固。然而在皮膚科醫師的角度,僅從「香港腳」單一診斷出發,也可以有許多表現,香港腳可以癢,也可以不癢,外觀的表現更是多樣化,包含趾縫間糜爛、脫皮,腳掌小水泡、脫皮、紅疹,也可以形成大水泡或是膿皰,感染較長時間的病人常會有角質增厚的表現(此時期常常不癢),有時可以合併異味產生。若是從「癢」的症狀出發,常見的鑑別診斷除了香港腳,還有像足部濕疹、汗皰疹、足蹠蠹蝕症,以及較不常見的乾癬、掌蹠膿皰症等疾病,而前面提到香港腳的其他症狀(脫皮、水泡、膿皰等)在這些鑑別診斷也可能會出現,病人多半無法正確分辨其中的差異。因此在病人探究「為什麼香港腳治療無效」之前,應該要先確認「真的是香港腳」抑或是「病人自己覺得是香港腳」,建立正確的診斷才能有正確的治療。香港腳雖是常見的疾病,要建立正確的診斷,還是需要專業的皮膚科醫師來執行,除了根據臨床症狀及詳細的病史詢問,也可以透過輔助的檢查來幫助確認,「皮屑顯微鏡檢查」是皮膚科診斷皮膚黴菌感染的常用檢查,將患者病灶處的皮屑輕輕刮下,置放於載玻片上,滴上氫氧化鉀溶液(KOH),待皮屑溶解後透過顯微鏡尋找黴菌的菌絲,是一種具有高度特異性的檢查。但是檢查有時候會受到病患先前使用的藥物(市售成藥常含部分抗黴菌成分),導致黴菌量減少以致檢查敏感度降低,因此當病患有疑似香港腳的症狀無法確認時,除了至醫療院所皮膚科看診,就診前如已有使用藥物治療,建議要先停用1至2週,減少顯微鏡檢查出現偽陰性的機會(指有黴菌感染但因菌量低以至採檢無法檢出)。確認診斷後,一般選用外用抗黴菌藥治療數週至數月不等,視情況可短期搭配口服抗黴菌藥。NG2:指甲變色就是灰指甲?「灰指甲」(或稱:甲癬),指的是黴菌感染指甲造成的疾病,常見的表現除了指甲變色(可能變黃、白、褐、灰等顏色),還有甲片增厚、彎曲、變形,甲面粗糙,甲片脆化且易碎,甲床分離(指甲及下方甲床原先應貼合處分開),嚴重者可合併甲床出血,甚至指甲彎曲成如羊角狀。但是以上表現都「不是」灰指甲專一的表現,其他疾病也可能造成相同或相似的症狀,例如反覆的甲溝炎、乾癬性指甲病變、外傷性(或原因不明)甲床分離、反覆摩擦或外傷造成的指甲增厚、外緣性指甲染色、扁平苔癬指甲病變等等。因此病人常有的「指甲變色就是灰指甲」也是一個「錯誤」的觀念,病人覺得擦藥很久治不好的常常根本就不是灰指甲。指甲的疾病在皮膚科屬於相對不容易診斷,且不容易治療的疾病,因此強烈建議病人在開始任何的治療前,先尋求皮膚專科醫師正確診斷,再開始治療。皮膚科醫師診斷灰指甲,除了臨床表現跟病史詢問,可輔以皮屑顯微鏡檢查,另外視病患情況,可搭配指甲片病理檢查或黴菌培養,但指甲的黴菌學檢查敏感度相對較低,有時一次檢查未果,若仍高度懷疑可能需重複送檢。確立了灰指甲的診斷後,除了外用藥之外(灰指甲外用藥物一般對輕至中度感染較有效,中重度感染的患者通常幫助有限,且須使用相對長的時間,數個月到數年不等),口服藥也是一個理想的選項,但需定期監測肝功能,且治療期長(手指甲建議使用6週,腳趾甲建議使用12至16週),完成口服藥物療程後仍需觀察數月,並非吃完藥就一定會立即痊癒,因此病患皆需有長期抗戰的準備。小結,台灣氣候潮濕黴菌容易生長,香港腳及灰指甲都是常見的疾病,反覆感染的情況也屢見不鮮(就像感冒好了以後還是有可能又被傳染),但診斷及治療都需要專業皮膚科醫師執行,切勿聽信坊間流言逕自斷定或使用偏方,平時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保持雙腳清潔乾爽,有任何症狀應盡速就醫。
-
2020-09-15 科別.感染科
又是桃園 本土登革熱增一例 7旬翁常跑三峽菜園種菜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天宣布,台灣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居住桃園市龜山區龍壽里70多歲男性;他雖常至三峽區山上一處菜園種菜,但疾管署初步推測感染地為桃園市龜山區,另外,因住處與日前桃園群聚活動地有差距,應非受群聚感染。為防範疫情擴散,衛生單位已安排於個案住家及活動地進行孳生源清除、病媒蚊密度調查及緊急化學防治。疾管署下午舉行臨時記者會,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該個案為居住桃園市龜山區龍壽里70多歲男性,9月8日出現忽冷忽熱、發燒症狀至診所就醫,因症狀持續且伴隨頭痛情形,9月11日再次就醫並轉診住院,9月12日肢體出現紅疹,醫院進行登革熱NS1快篩陽性後通報,經檢驗確診感染第一型登革熱。莊人祥說,該個案近期無出國史,發病前活動地以桃園市龜山區住家及新北市三峽區五寮尖山一處菜園為主,另曾於8月29日至桃園市大溪區石門水庫溪洲山登山步道爬山,與桃園市本土登革熱群聚病例之活動地均無相關性。依據個案發病前活動史,初步推測感染地可能為桃園市龜山區,但不排除其他活動地有不顯性感染者。莊人祥指出,個案目前仍在住院治療中,四名同住家人無疑似症狀,經快篩也都是陰性。但由於該個案感染的與日前群聚病例都為第一型登革熱,在未進行基因定序下,難以斷言是否為新發單獨個案。疾管署統計,今年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7例本土登革熱病例,16例居住桃園市(15例桃園區、1例龜山區),1例居住新北市;另累計58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以印尼、菲律賓及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為多。疾管署提醒,國內部分地區近期降雨機會增加,提醒民眾應落實「巡、倒、清、刷」,澈底清除環境積水容器,防範病媒蚊孳生。若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
-
2020-09-15 養生.運動天地
哪些運動最難防疫?專家教你分辨染病風險和注意事項
籃球、棒球、網球都是國人喜愛的運動,你知道在奧委會分類中,這三項運動的疫情風險分屬種重不同等級,有不同的防處建議,民眾運動也可以參考,例如在健身房獨立進行訓練,注意器材使用前後用酒精消毒,與人保持社交距離即可;但若在健身房上團體課,人數較多而難以保持社交距離,建議戴上口罩。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最近舉行學術論壇,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吳易澄整理國際權威單位及頂尖期刊的最新建議,歸納專業選手及一般運動愛好者在運動前中後的注意事項。吳易澄指出,奧委會把不同運動項目的傳染風險分為三級,建議採取措施也不同。風險最高的第一級,主要是有密切接觸且缺乏保護性措施的運動,包括橄欖球、拳擊、柔道、空手道、跆拳道、摔角、籃球、足球等。奧委會建議,比賽前隔離14天且沒有任何症狀,或是比賽前至少兩套檢驗陰性的結果。風險次高的第二級,是部分密切接觸、但可採取保護性措施或避免措施的運動,例如棒球、排球、游泳接力、羽毛球、自行車、鐵人三項、擊劍、體操。奧委會建議要調整比賽方式,採取降低傳染風險的預防措施,例如戴口罩,如果在休息室會接觸到其他人,也要採取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等預防措施。風險較低的第三級,是大部分獨立進行的運動,例如高爾夫、游泳、個人划船、保齡球、網球、滑板、田徑。奧委會建議,在當地政府及衛生單位的允許下,可考慮開放競賽。不過以台灣常見的馬拉松賽事為例,起跑點附近會比較擁擠,可能還是會需要戴上口罩,等到拉開距離才能拿下來。一般民眾運動也可以參考這個風險評估原則,吳易澄舉例,在健身房運動時,如果是獨立進行訓練,那只要注意器材使用前後用酒精消毒,與人保持社交距離就可以了。但如果是在健身房上團體課,班上同學都是不特定人,人數較多而難以保持社交距離,建議最好還是戴上口罩。吳易澄表示,N95口罩過濾率大於95%,有研究發現,過期11年的N95過濾率仍超過95%,尺寸不對的也有90%,但N95口罩令人呼吸困難,不適合運動時配戴。綁帶式外科口罩過濾率71.5%,低頭時過濾率略為下降,轉頭或抬頭時,過濾率增加。至於最常見的耳掛式外科口罩,過濾率也有38.1%,雖然頭部上下看或左右轉動時,過濾率會下降10到15%,但防疫價值不容磨滅。吳易澄提醒大家,運動時如果不能維持社交距離,一定要記得盡量戴起口罩。●安心運動需要注意的十件事:・運動前:要確認身體狀況,例如量體溫、注意有無咳嗽喉嚨痛等症狀。保持清潔,落實濕洗手和乾洗手。保持1.5到2公尺社交距離。・運動中:使用自己的毛巾水壺,勿使用別人的物品。練習場地最好是室外場,換場時要清潔場地器材。採取小組練習,建議選手教練工作人員小於十人。減少非訓練人員進出。落實實名制登記。・運動後:要均衡飲食,增加免疫力,避免焦慮。使用漂白水消毒環境,搭配紫外線殺菌輻射。訂定周期化課表,安排訓練負荷與恢復階段。
-
2020-09-1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修改菲國普篩模式?指揮中心:本周四會議討論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冠肺炎個案,為菲律賓籍20多歲女性,今年9月10日自菲律賓入境後確診。不過近期也傳出,指揮中心有打算修改菲律賓入境普篩模式?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本周四專家會議時會討論此事。指揮中心日前宣布,自7月26日起,我國實施菲律賓入境台灣之所有旅客,皆須配合機場採檢措施。台灣目前已有20多例菲律賓境外移入確定病例。不過因指揮官陳時中日前曾表示,目前菲律賓境外移入個案篩檢情形,多數都是從有症狀的人篩檢出來的,不排除將取消菲國入境普篩。莊人祥說,的確有考慮此事,但仍要請專家審慎評估後決定,在本周四專家會議上會討論。
-
2020-09-14 新聞.用藥停看聽
類固醇就算短期用 醫師:研究顯示3種風險仍升高
類固醇俗稱「美國仙丹」,在癌症、如風濕免疫等全身性發炎疾病,扮演重要的角色,甚至在新冠肺炎等傳染性疾病,也可減少死亡率和縮短住院時間,但長期使用類固醇則可能產生如青光眼、消化道疾病、月亮臉等副作用。國家衛生院與林口長庚的研究則發現,即使短期使用類固醇,也會增加消化道出血、敗血症和心臟衰竭的風險,且在服用第一個月內風險最高。這項研究成果也於今年9月刊登於知名醫學期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內科學年鑑)。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蔡慧如與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醫師姚宗杰的研究團隊利用「病例自我對照研究法」,針對2013年至2015年,曾連續使用短期口服類固醇(小於或等於14天)的20歲至64歲民眾進行研究,收案262萬3327人,觀察用其藥一個月及二到三個月期間,是否曾發生消化道出血、敗血症及心臟衰竭等情形。姚宗杰表示,收案平均年齡為38歲,有四分之一的民眾曾短期口服類固醇,其中以女性最多,佔五成五。這些人常出現於皮膚科、耳鼻喉科、家醫科等科別,主要病因為皮膚疾病和呼吸道感染,八成五沒有重大的慢性疾病。但是觀察這些病患,短期服用類固醇一年內發生消化道出血的機率將高出1.8倍、敗血症高出2倍、心臟衰竭高出2.4倍;以第一個月內產生的副作用風險最高,服用第二個月後風險則逐漸下降。他也補充,從實際風險來看,這些短期使用類固醇的病患,消化道出血發生率則為每千人每年27.1人、敗血症為每千人每年1.5人、心臟衰竭則為每千人每年1.3人,風險還是非常低,不需恐慌。姚宗杰說,類固醇毒性和使用長短有關,過去臨床上普遍認為僅長期服用類固醇會有副作用,短期則無。但研究發現類固醇就算只吃短期只是相對安全,還是有可能造成風險。因此提醒臨床醫師和藥師,如果不是重大疾病,類固醇僅是用來緩解病患症狀,在開立的劑量、時間上,則需審慎評估,是否讓其承受副作用風險。另外,由於用藥後一個月內發生副作用的風險最高,民眾若這段期間出現相關症狀,最好主動與醫師討論,勿自行停藥。
-
2020-09-14 科別.腦部.神經
37歲男橋腦中風 顱內動脈取栓手術延長治療黃金時間
新竹一名37歲的周姓男子日前突昏迷送急診,原以為是心臟問題導致昏迷,但住院後發現雙側手腳無力,經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是基底動脈血管阻塞,造成橋腦中風,經過醫師施以顱內動脈取栓手術,約半小時時間搶救,順利將血栓取出,術後周男意識回復,雙側的肢體也開始回復力氣。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科醫師李喬華表示,中風有治療黃金時間,以往只能使用靜脈血栓溶解劑,但只有在中風後3至4.5小時送達醫院的病患可使用。而顱內動脈取栓手術則有三大優點,首先是治療的時間能延長,從8小時甚至到24小時都有機會處理,第二,動脈取栓手術使用偏物理的方式將大動脈內的血栓移除,不像靜脈血栓溶解劑透過藥物,會有全身各部位出血的風險,第三是血管打通率更高。大動脈中風往往造成更嚴重的症狀,更高的死亡率與致殘率,過去使用靜脈溶栓劑可打通率約3成,某些位置的血管甚至不到1成,但現在加上動脈取栓手術,可以達成7至9成的打通率,治療方式彼此相輔相成,讓有機會恢復的腦細胞再次獲得血流供應,給了生活功能回復的契機。李喬華強調,2019年國人十大死因,腦中風仍在前5名,但可怕的不是它造成的死亡率,而是後續引發的致殘率,致殘導致病人可能長期的臥床,生活無法自行料理,需要家人全天候的照顧,日子久了,熱情與期待恢復正常的心被磨滅。李喬華也指出,周姓病患從昏迷開始算起可能已中風近24小時,因病人非常年輕,一旦中風可能會導致終身肢體癱瘓,與家屬討論手術風險後,決定以顱內動脈取栓手術處置,因及時接受治療,配合住院期間與出院後的復健,再次回診時雙側肢體力量已正常,回到了正常生活。李喬華提醒病患及家屬,中風發生時,一定要謹記黃金時間,及早送醫,越早接受治療越能拯救更多的大腦,越有機會取回自己與家人的美好人生。
-
2020-09-14 養生.心理學解密
「天啊!這樣也會被騙?」看到新聞別只會說這句!心理師教你自問1個問題,避免淪為下個受害者
如果今天有個人在你面前,企圖欺騙你,不管他的目的是為了騙錢、騙色,還是純粹想滿足個人私慾都好,我們想請你估計看看,在一百次的騙局中,你能成功地發現幾次對方在說謊呢?在下面寫下你的答案:在遇到一百個說謊的人中,我覺得我可以正確分辨出謊言_____次。雖然我們並不認識你,但我大膽的預言你寫下的數字會極為接近五十,如果要再精確地猜,應該會是五十五左右。這個數字乍看很高,不過,這種辨識率其實就跟丟銅板是一樣的。我們曾提過,研究發現人類並不擅長辨識謊言。這個結論不只針對一般大眾,也同樣適用於那些以辨識謊言維生的人——好比警察與法官。此外,年齡、性別與教育程度,都無法有效提升我們辨識謊言的準確率,就算是認為自己很會辨識的人,他們的辨識率其實也沒有高到哪去。不過的確也曾有篇研究提到一個例外,若一個人越擅長說謊,他就越擅長辨識謊言,準確率可達65%。這就是我們在接下來這部分想探討的:每個人都可能會被詐騙,就算你是博士、老師、大學生⋯⋯也不例外。被大眾視為「洞察人心」的專業——心理師,也很可能是被騙的對象。回到心理學中的「決策心理學」領域,大量資料顯示:在做決定時,人類時常出現「過度自信」的現象。以為自己比別人更不容易被騙、以為自己很擅長辨識謊言,這種自信常常僅是誤會。這種現象其實很常見。相信大家偶爾會覺得「天啊,這也太笨了!這樣也會被騙?」「啊,這樣的手法也可以騙到人?太扯了吧⋯⋯」不過,當局者迷這句話不是說假的;對身處「局中」的人來說,詐騙集團精心策劃的誘餌,夾雜著理性與情緒的元素,會讓人一步步陷入其中而不自覺。過度自信會出問題認知不對稱錯覺(illusion of asymmetric insight)這指的是人們時常會有一種「以為自己懂得比較多」的錯覺。雖然說「知識就是力量」,但「自以為有,卻其實沒有擁有這麼多的知識」這種情況,反而容易讓我們疏忽。大家對於某些概念只是略懂卻認為自己「懂」,即是詐騙集團得逞的原因。我們的「懂」其實破綻百出,只要一時不察,可能連被騙了都不知道,還以為自己的觀念、作法是正確的,心想著「我才不會被騙呢!」。後見之明偏誤(hindsight bias)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研究後見之明的社會心理學家尼爾・羅斯(Neal Roese)曾有段很好的提醒:「如果你覺得自己早就知道這一切會怎麼發生了,那就表示你不會停下來去檢查,為什麼有些事情真的發生了。」而這正是「後見之明偏誤」危險的地方。用後見之明的心態去看待每一起詐騙案,會讓我們對這些詐騙覺得司空見慣,理所當然,沒什麼好深究的,因此,我們便更不會去探討裡頭讓受害者真正被騙的原因。若要破解後見之明,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呢?就是反過來思考看看:「會不會在某些情況之下,我也有可能被這樣的詐騙者給騙了?」這種思考方式稱為「反事實思考」,可以協助我們跳脫出自以為知道的立場,反過來去發現這些案例中自己沒有發現的資訊。反事實思考可以簡單分為兩種,一種是「上行假設」,針對已經發生的事去思考,如果滿足哪些條件,就會出現比真實結果更好的結果。我們可以去問的是,在這些詐騙案中,如果哪些地方「顧好了」,最後受害者就不會被騙了?另一種稱為「下行假設」更像是我們期待大家去思考的,若以自己為主角,在哪些情況下,自己也可能會被這樣的詐騙手法給騙到?一般情況下,大家都比較不願意「唱衰自己」去思考這種可能性,但研究顯示,在生活中練習下行假設的反事實思考,其實可以增加我們的快樂呢!畢竟,我們真的還沒有被騙。知識的詛咒(curse of knowledge)知識的詛咒指的是,在我們了解某些概念之後,就很難同理那些「不懂這些概念」的人到底是怎麼搞的,以及不知道該如何好好與他們溝通。但事實上,詐騙集團蠢蠢欲動的對象不只是我們,還有我們身旁的長輩,以及那些看似快要長大,但其實心智卻未必獨立成熟的孩子。所以避免知識的詛咒不只能幫助自己,更能幫助身邊的人,是相當重要的。自由意志錯覺(free-will illusion)大部分時候,我們會認為我們的每個行為、言語都是出於「自由意志」的。今天要買這本書,做出這個決定的是我,今天把它讀到這邊的也是我。不過,心理學家早已發現人類的意識其實是個廣袤的領域,當中有我們接觸得到的「意識本身」,以及我們接觸不到,卻深刻影響我們每個決定的「潛意識」。在知名著作《快思慢想》中,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延續了心理學家奇思.史坦諾維胥(KeithE. Stanovich)和李察.魏斯特(Richard West)的說法,把大腦思考系統區分為「系統一」與「系統二」。系統一代表的是我們思考中比較反射、直覺的層面(好比,請快速算出:「8×7為多少?」),系統二代表的則是經過縝密邏輯、按部就班分析之後的理性思考(好比,請快速算出:「6×5+34−20÷5」是多少?)。自由意志錯覺是非常普遍存在的,康納曼指出,一般民眾會認為自己的判斷,多半是經過縝密思考後才做出的(也就是歸因於系統二),但眾多心理效應,其實都是負責直覺思考的系統一在搞鬼。而且很多時候,系統一實在太好用了,我們可以不費力、快速做出反應,負責縝密思考的系統二經常就省事地直接通過系統一的決策來進行。「自由意志錯覺」指的就是,我們誤以為直覺的「系統一」並不存在,我們每個決定都是縝密的「系統二」好好地想出來而做的。對大腦來說,縝密思考的系統二運作起來可是相當花費很多力氣的,這便刺中許多台灣人的弱點:我們並不喜歡花力氣思考。當我們用直覺思考的系統一過日子時,其實比較省力,不用想太多,但很多時候就是這種「偷懶」,讓詐騙集團有機可乘。雖然直覺思考的系統一並非「永遠」出錯,但在面對詐騙集團縝密手法的精心計算時,各種「系統一的系統性錯誤」,永遠是系統二應該要出來避免的。過度認為我們的「決策」完全操之在己、操之在意識、操之在系統二,其實也是一種過度自信。我們以為自己總能理性地做出反應,但事實是,每個人的大腦都有它的限制,我們的大腦都是理性與非理性結合而成的。書籍介紹你書名:今天被騙了嗎?心理師教你破解詐騙伎倆作者:林昱萱, 周裕翔, 蘇益賢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0/06/23作者簡介林昱萱初色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政大心理學碩士。專長為憂鬱與焦慮症治療、社交焦慮調適、身心健康促進等。和個案一起用心理學的概念好好生活。聯絡方式:clinpsylin@gmail.com周裕翔新田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臺大心理學碩士。專長為親子溝通、社交、同理心與思考/學習力訓練、兒童與青少年之心理治療。致力於將心理學運用在生活中,正面影響更多人。聯絡方式:yhchou16@gmail.com蘇益賢初色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政大心理學碩士。專長為企業與職場心理學、情緒與壓力管理、成人與青少年之心理治療。除臨床工作外,亦常獲邀至企業、公部門、校園進行演講,每年演講上百場。著作:《練習不壓抑》、《練習不快樂?!》、《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合著)等心理學大眾科普書籍。聯絡方式:psy.su.tw@gmail.com延伸閱讀: 日本名醫誠心建議:想健康,就「不要跑步」!
-
2020-09-14 養生.聰明飲食
葡萄含鐵量其實並不高!改善臉色蒼白、手腳冰冷,這類食物也是補鐵好物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臉色蒼白、手腳冰冷常被認為是貧血問題,許多人變因此多補充含有鐵質的食物來改善症狀。甚至網傳「葡萄乾富有鐵質,可以改善臉色蒼白、手腳冰冷?」國健署指出,貧血的原因很多,而臉色蒼白、手腳冰冷也不一定就是貧血,建議先諮詢醫師診斷。若真的是缺鐵性貧血,國健署建議依照「我的餐盤」,每餐攝取1掌心的豆魚蛋肉類,且不過度依賴單一種食物,才能攝取到均衡營養。貧血原因多元 缺鐵只是其一網傳「葡萄乾富有鐵質,可以改善臉色蒼白、手腳冰冷」是真的嗎?國健署指出,其實造成貧血的原因有很多,像是營養不良、葉酸與維生素E缺乏等營養性貧血,還有地中海型貧血等遺傳性貧血,缺鐵僅是其中一項可能的原因,所以臉色蒼白、手腳冰冷的問題,不一定就是貧血所導致的,建議民眾若是有疑慮,應先諮詢醫師,先確認原因,才能對症下藥。葡萄含鐵不高 適量補充紅肉,依照「我的餐盤」標準至於吃葡萄補鐵正確嗎?國健署強調,由於葡萄及葡萄乾的含鐵量並不高,如果確定是缺鐵性貧血,則建議可選擇含鐵量豐富且吸收率較高的食物,例如:豬血,鴨血、豬肝或牛肉、鴨肉等顏色較深的紅肉,但要特別注意的是,紅肉中飽和脂肪含量高,攝取過多會增加罹患高膽固醇、肥胖或大腸癌的風險。國健署建議,依照「我的餐盤」份量和口訣:1.每天早晚一杯奶:每天早晚各喝一杯240毫升的乳品,或是用起司、無糖優酪乳等方式增加乳品類食物之攝取。2.每餐水果拳頭大:1份水果約1個拳頭大,切塊水果約大半碗~1碗,1天應至少攝取2份水果,並選擇在地、當季、多樣化。3.菜比水果多一點:青菜攝取量應足夠,體積需比水果多,並選擇當季且深色蔬菜需達1/3以上(包括深綠和黃橙紅色)。4.飯跟蔬菜一樣多:全穀雜糧類之份量約與蔬菜量相同。5.豆魚蛋肉一掌心:蛋白質食物1掌心約可提供豆魚蛋肉類1.5~2份,但應避免加工肉品。6.堅果種子一茶匙:每天應攝取1份堅果種子類,1份堅果種子約1湯匙量或三茶匙(約杏仁果5粒、花生10粒、腰果5粒)。參考資料:1有網路文章說葡萄乾富有鐵質,可以改善臉色蒼白、手腳冰冷?2國健署首度公布國人「我的餐盤」 聰明吃 營養跟著來(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貧血就要補鐵? 別急!先搞清楚是哪一種,否則會便秘 含鐵量更勝葡萄、櫻桃! 鐵質之王「紅肉火龍果」2種人不宜吃太多
-
2020-09-14 科別.精神.身心
躁鬱誤當憂鬱症 如何區分看這10點
有一種憂鬱症是怎麼吃藥都吃不好,患者可能是罹患了第二型躁鬱症。研究顯示,此病症患者70%表現都處於憂鬱期,常會被誤當成憂鬱症治療,但是抗憂鬱藥物的治療效果往往不佳。躁鬱症又稱雙相情緒障礙症,病人情緒會在「躁期」及「鬱期」兩個狀態中擺盪。在狂躁期的患者,會出現異常興奮或易怒,活動力和精力異常旺盛,睡眠需求降低、自我膨脹、講話誇大又快又多,一堆計畫想法、忙碌分心、出現異常行為(例如:亂購物、亂投資、捐出自己大量的財產)。若是在輕躁期,周遭人只會覺得患者精力旺盛、自信、多話、急性子、工作狂、個性樂觀。第一型躁鬱症 易被發現躁鬱症又分第一型及第二型,第一型躁鬱症患者,會在狂躁期與憂鬱期之間反覆循環,異常狀態很容易被發現。第二型躁鬱症只有輕躁期與憂鬱期,患者大多在憂鬱期時才會前往就醫,研究顯示,第二型躁鬱症患者一生70%表現都是憂鬱期,若以抗憂鬱藥物治療效果不好。70%躁鬱症患者第一次會以鬱期表現,因此當第一次憂鬱症病發,使用了許多抗憂鬱藥物卻治療效果不佳時,就要考慮是躁鬱症的可能。NIRS測量 能協助鑑別除了病史可以提供線索外,目前臨床可使用「近紅外光腦光譜儀(NIRS)」測量大腦前額葉功能,協助鑑別診斷憂鬱症、躁鬱症與思覺失調症。一位65歲女性,常會莫名焦慮緊張,憂鬱症20年,即使已經合併兩種抗憂鬱藥物治療,病情依然不穩定,時好時壞,穩定時可以自己開車到處遊玩,不穩定時心情就會憂鬱哭泣,經過NIRS測量腦功能後,判斷是躁鬱症,合併rTMS、抗憂鬱藥物和情緒穩定劑治療之後,狀況逐漸穩定。躁鬱症鬱期治療藥物,包括鋰鹽、情緒穩定劑與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或是抗憂鬱藥物合併上述三種藥物協同治療,美國FDA也通過rTMS使用在躁鬱症鬱期的治療。但不建議只使用抗憂鬱藥物治療,除了效果不佳外,也可能會讓患者症狀更不穩定與焦躁。躁鬱誤當憂鬱症 區分看這10點1.年輕時就發生憂鬱症。2.憂鬱發作時出現精神症狀,如妄想、幻覺。3.產後憂鬱症。4.憂鬱病程短,來得快去得也快。5.憂鬱症發作時會出現心智遲緩、反應變慢。6.非典型憂鬱症狀,如食欲大增、嗜睡、對開心的事情有反應、身體沉重無力、對人際關係敏感、突然出現焦慮與歇斯底里等不理性的反應。7.憂鬱發作有季節性。8.有躁鬱症家族史。9.病前的個性開朗樂觀,充滿自信活力。10.剛開始對於抗憂鬱藥物有反應,但是沒有發生重大壓力下,藥物效果卻又變差。
-
2020-09-14 科別.消化系統
男童嘔吐意外在肚子裡發現5白點 醫師:快停售巴克球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今天在臉書上分享一個特殊的病例,一歲的小男童因為嘔吐、懷疑腦震盪而就醫,卻意外發現誤吞有磁性的巴克球,造成腸壁受損,但是家人之前根本就沒有發現孩子吞了巴克球,還好發現的早,否則可能腸穿孔。你家也有巴克球嗎?謝宗學表示,如果家裡有小的孩子,趕快把巴克球丟掉,國外已經有不少誤食的案例,造成嚴重的後果。他並建議政府禁止巴克球在台灣販售。巴克球是一種有磁性的小球,可以隨著個人的想像,排列出各種不同的變化,是一種最近流行的益智玩具,但是原本是設計給成人使用,卻讓許多兒童也感興趣,因而發生誤食意外。謝宗學在臉書上分享這個案例,1歲多的男童因為前一天滑倒撞到頭部後開始噁心嘔吐,到急診室後經過醫師診視安排頭部電腦斷層掃描,並沒有發現異常。因為持續嘔吐,考慮腸胃道疾病,安排了腹部X光,意外發現有5顆相連在一起的「白亮球形異物」在腸道中。仔細詢問病史,家長表示沒有看到孩子誤食異物的經過,但家中的確是有巴克球玩具,哥哥姊姊有時候會拿出來玩。會診小兒外科,經過仔細評估,決定手術將巴克球取出,理由是巴克球是強力磁鐵,散落在腸道不同部位時,容易連同腸壁吸附在一起,可能造成腸壁缺血、壞死,甚至穿孔,最後演變成腹膜炎危及生命。幸好,手術中發現雖然腸壁有多處缺損,但沒有穿孔,經過小兒外科醫師巧手修補,再住院治療一個多星期,最後孩子平安出院。如果上網搜尋,可以發現已經有許多位兒科醫師分享過兒童巴克球誤食經驗,表示類似的意外不斷發生。雖然在台灣販賣的巴克球有警語禁止給 14 歲以下的兒童使用,但只要巴克球進入家庭,難保完全不會讓幼童接觸,最常出現的橋段是哥哥姊姊玩完後沒有將巴克球收好,年紀小的弟弟妹妹好奇趁機接觸,一不小心發生誤食意外。許多國家為了兒童安全直接禁止巴克球販售,建議政府立法禁止巴克球在台灣販售,因為只要巴克球進入家庭,誤食意外就可能發生。在政府明令禁止巴克球販售前,可以做的是絕對不要購買巴克球相關玩具給孩子玩;若家中已經購買,建議將它丟入資源回收桶;公開場合的兒童遊戲區若有巴克球玩具,懇請業者將之移除。因為只要兒童發生誤食意外,有很大的機率需要全身麻醉、接受開腹手術移除巴克球,萬一造成腸胃道穿孔甚至有生命危險。能讓孩子訓練協調、發揮創意的玩具有很多,少了巴克球一項不會有任何影響,何必讓孩子「冒險」玩?即使有家長在一旁監督,發生誤食的過程通常只有短短幾秒,跟本來不及阻止,不要讓孩子有機會接觸到巴克球才是規避風險的根本方法!
-
2020-09-14 科別.心臟血管
心臟亂跳找不到病灶 AI助心房顫動電燒術定位
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不整,台灣的盛行率約1%至2%,約有46萬民眾曾發生心房顫動,且隨著年齡老化,盛行率會越來越高。電燒手術在心房顫動治療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北榮心臟內科主任林彥璋表示,過去要找到確切電燒位置,需要定位上千次,現在透過AI(人工智慧)輔助,不僅可快速定位病灶,也能計算出不同部位電燒後的復發率,以利醫師判斷。隨著電腦計算能力大幅提升,人工智慧(AI)技術也蓬勃發展,且正廣泛運用於醫療和健康照護領域,透過大數據的分析不僅能夠輔助診斷,還能預測疾病風險,提供更精準的醫療。北榮今舉辦「人工智慧在心臟血管疾病之最新發展」研討會,北榮副院長陳適安便提到,「預防勝於治療」,AI也可以用來開發藥物,透過數據快速找出適合治療的藥物;也能用來快速判讀影像資料,降低耗費的成本、提升效率。而早期偵測疾病對心臟血管疾病非常重要,而現在智慧手錶等穿戴式裝置也可以偵測心房顫動,但如何減少雜訊、更快速判讀,是全國心臟血管中心可以互相努力的地方。AI也能用來作為心臟手術的輔助。以心房顫動的電燒手術為例,林彥璋說,過去電燒手術麻煩的地方在於需要使用訊號分析工具做幾千次的高密度定位,知道哪些地方會不正常放電,「就像房間漏水,要掃過整間房間才能抓漏」。而且過去可能會找出很多不正常放電的位置,因為不同的位置之間可能會因為電傳導的關係相互作用,因此必須一一判讀哪些是重要需燒掉的點,哪些相對不重要,因此會燒灼許多位置。林彥璋說,透過AI,只要照了病人的斷層掃描放到系統裡,系統便會和資料庫做比對,連一般常人無法感知到的「蛛絲馬跡」一併做運算,定位出核心的燒灼點,不用再「燒很多地方」,且把最關鍵的部位先解決,心臟功能反而可以獲得改善。他說,這套系統是用100位病人作為範本,將近4萬多筆資料來訓練AI,最後使用11個病人驗證,準確率高達97%,目前正在向食藥署申請許可證,希望未來能廣泛用於臨床。
-
2020-09-14 新聞.用藥停看聽
療效剩八成!杏輝六款藥回收 包括治療痘痘與痔瘡軟膏
知名藥廠「杏輝」六款藥品下架回收,包括痘痘、痔瘡、感冒等用藥。衛福部食藥署品質監督管理組簡任技正陳映樺表示,藥品下架原因主要是持續安定性試驗不合格,效期未到,這些藥品的主成分在降到八成以下,因此要求回收,並針對製程做系統性檢討、改善;10月27日前未完成回收,最高可罰新台幣500萬元。陳映樺表示,藥品就算出廠時合格,根據GMP(藥品優良製造作業規範)規定,已生產藥品在效期內都必須進行安定性試驗,每三個月測試其主成分是否下降,最低不可低於原成分含量九成以下。在七月針對GMP藥廠例行查廠發現,杏輝有六款藥品效期不到一年,但主成分含量已下降到八成以下。包括「杏輝布咳樂液0.8毫克/毫升」及「若蘭仙施面皰凝膠10毫克/公克」兩款處方藥;及「杏輝欣吉視點眼液」、「杏輝咳定舒糖漿」、「杏輝胃邁寧錠」、「杏輝喜癒痔軟膏」四款指示藥。陳映樺說,這六款產品的回收量須看廠商回收計畫書才能確認,但「若蘭仙施面皰凝膠10毫克/公克」和「杏輝喜癒痔軟膏」是常見治療痘痘以及痔瘡用藥,用量較大,逾數十萬支,將要求廠商盡快回收市面上的產品。陳映樺表示,許多藥品在存放後成分下降,但若製程穩定,照理不該發生,且一次查到六款產品不合格,數量稍多,因此要求廠商針對這幾批產品暫停生產,不可出貨,也針對其他產品製程廣泛評估,確認品質。這六款藥品回收期到10月27日,屆時若未回收完全或不確實,將依藥事法處以新台幣20萬至500萬元。回收藥品批號如下:【處方藥】「杏輝布咳樂液0.8毫克/毫升」1批:T00102。「若蘭仙施面皰凝膠10毫克/公克」29批:R00708、R00808、R00911、R01011、R01112、R01212、S00101、S00201、S00303、S00403、S00504、S00604、S00706、S00806、S00907、S01007、S01109、S01210、S01310、S01411、S01511、S01612、S01712、S01812、T00101、T00202、T00302、T00403、T00503。【指示藥】「杏輝欣吉視點眼液」11批:S00210、S00312、T00103、T00205、T00305、T00407、T00511、T00612、U00103、U00205、U00306。「杏輝咳定舒糖漿」2批:R00110、S00112 。「杏輝胃邁寧錠」11批:Q00101、Q00204、Q00304、Q00409、R00101、R00201、R00305、R00408、R00509、R00612、S00107。「杏輝喜癒痔軟膏」64批:S02408、S02508、S02608、S02708、S02809、S02910、S03010、S03110、S03210、S03311、S03411、S03511、S03611、S03711、S03811、T00101、T00201、T00301、T00401、T00501、T00601、T00701、T00802、T00902、T01003、T01103、T01203、T01303、T01404、T01504、T01604、T01704、T01806、T01906、T02006、T02106、T02206、T02307、T02407、T02507、T02607、T02708、T02808、T02908、T03008、T03109、T03209、T03309、T03409、T03509、T03609、T03709、T03810、T03910、T04011、T04111、T04212、T04312、T04412、T04512、U00101、U00201、U00301、U00401。
-
2020-09-13 科別.心臟血管
有高血脂卻不想吃藥 中年男猛吃麥片下場讓醫師嘆氣
40多歲中年男子有高血脂問題又不想吃藥,聽信網路傳聞猛吃麥片,血脂不僅沒降、尿酸還飆高。醫師表示,聽信偏方的後果往往得不償失,呼籲以藥物治療搭配飲食、作息才是正道。根據國健署民國102年至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20歲以上民眾高血脂盛行率高達22.8%,平均每5人就有1人血脂超標,推估全台高血脂患者恐有超過500萬人。網路上各種降血脂偏方滿天飛,有傳聞指出,捐血不僅可增加新陳代謝,還能大大降低血脂肪。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近日發文闢謠,以一名65公斤、總血量5000毫升的成人為例,捐血每次最多捐出500毫升,可能只能帶走約1公克脂肪,且新生的血液仍會從身體各處組織帶出血脂成分。國健署表示,如果捐血人本身血脂肪過高,血液可能含有大量白色油脂,又稱乳糜血,這些捐出的血液恐怕無法使用或需特殊處理,也會增加受血者血管阻塞風險。除了捐血,吃麥片、喝綠茶也是常見降血脂迷思。台大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今天接受媒體電訪時坦言,這些做法都沒什麼效,喝綠茶頂多降低一點點壞膽固醇,吃麥片有機會降個5%到10%,但麥片會使尿酸升高,恐增加痛風風險、影響腎臟功能,若又以全脂牛奶搭配麥片,更是得不償失。王宗道說,2、3年前國內興起一波吃麥片風潮時,他就曾收治一名40多歲中年男性,由於血脂偏高又不想吃藥,索性以麥片取代主食,結果幾個月後回診,不但血脂沒降多少,尿酸反倒飆高。想降低血脂,吃藥絕對比吃任何食品、健康食品來得有效和安全,王宗道強調,藥物都經過長時間研究,長期下來可以降低肝、腎等內臟膽固醇、讓血管恢復健康。「蛤,醫師,可是吃藥會傷肝。」王宗道說,說起吃藥,這是多數患者第一時間的疑問,也是常見的錯誤觀念。根據研究,高血脂患者用藥後,短期內肝指數上升的個案不到2%,另因長期以藥物控制膽固醇,肝臟的膽固醇會降低,肝指數也會逐漸降低,同時減少心肌梗塞風險,才能真正讓人延長壽命。王宗道呼籲,血脂偏高的民眾若沒有血管疾病,可以先在3到6個月內嘗試飲食控制、減輕體重,若不見成效或本身有血管疾病者,則建議就醫用藥治療,才有機會讓血管恢復健康。
-
2020-09-13 新聞.健康知識+
你可能會很震驚:你其實無法一邊聽電視一邊讀書
【文、圖/選自大田《最高學習法》,作者傑里德.庫尼.霍維斯】雙管閱讀?做這個實驗你需要一個播放口語的聲音來源(一台電視就夠了),以及一份讀物(提示:你現在手上拿著的就是!)1、打開電視,找到「人頭在說話」的節目。如同上一個實驗,內容不重要,只要找到某個人在說話的節目就行。2、打開你的讀物,翻到你不太熟悉的一頁(你可以翻到這本書任何你還沒讀過的段落)。3、你的目標是一面聽電視、一面默讀這本書,還要同時理解這兩串訊息。試試吧……現代人生活忙碌,我們很多人善用零碎時間閱讀:通勤電車上、人來人往的咖啡館、銀行排隊時。因此,我們都習慣在嘈雜的環境閱讀,也不至於無法理解讀到的內容。可能就是因為這樣,很多人發現我們沒辦法一面理解閱讀的內容、一面聽懂別人正在說的話時,會感到震驚。要了解背後的原因,我們再回到大腦:看看圖⑦,覺得哪裡眼熟嗎? 閱讀的時候,最先活化的區域是視覺皮質(visual cortex)。大腦的這一區負責處理我們看見的純視覺特質:比如顏色、輪廓與動作。閱讀時這一區活躍起來非常合理,因為你閱讀之前一定得先「看見」文字。有趣的來了。幾乎就在視覺皮質活化之後,聽覺皮質與布洛卡/威尼克網絡也同時啟動。為什麼無聲閱讀時大腦的口語區也會啟動?簡單:歷史上從口頭閱讀轉換為無聲閱讀,並不是真正的轉換,只是把文字轉語言這個動作從聲帶移進大腦。換句話說,你的大腦處理你無聲閱讀的聲音的方法,跟它處理真正大聲說出來的言語幾乎沒有差別。基於這個原因,想一面閱讀、一面聽人說話,跟同時聽兩個人說話一樣—根本不可能!我再說一次:你不可能一面理解你在讀的文字,同時聽懂你聽見的口語。這就是本章開頭那兩個假想情境背後的原理。在喧鬧的酒吧聊天時,你的聽覺皮質瘋狂地處理從四面八方湧進你耳朵的無數說話聲。然而,你的左額下迴會辨識出你朋友的聲音,將它傳送到布洛卡/威尼克瓶頸,因此你才能理解。因此,雖然你可以同時聽見幾十種相互抵觸的聲音,一旦你選定其中一種加以理解,其他訊息全都變得毫無意義。同樣地,在員工會議上,簡報的人站在文字密密麻麻的PowerPoint 投影片前說話。你的聽覺皮質忙得不可開交,既要處理說話的人的聲音,也要處理你自己默讀的聲音。問題就出在瓶頸:你必須決定讓哪一串訊息通過你的布洛卡/威尼克網絡。前面說過,如果你決定選擇某一串訊息(比如你自己默讀的聲音),你就能充分理解讀到的內容,但說話的人的聲音就會被攔下來,變成無意義的噪音。然而,更常見的情況是,我們希望盡量接收所有訊息,也就是看一下幻燈片,聽一下說話的人,往返來回。這就像同時觀看同一齣電視劇不同的兩集,只要我們這麼做,我們對那兩串訊息的理解就會受到嚴重影響。這就是為什麼人們聽完PowerPoint 簡報後,經常比還沒聽以前更茫然。
-
2020-09-13 養生.聰明飲食
讓你提早老化又傷身 營養專家:吃錯蛋白質反而不健康
【文、圖/摘自高寶《吃出超級免疫力》,作者喬爾‧傅爾曼】我們被錯誤資訊洗腦,導致狂吃蛋白質,因此我們必須先能分辨事實與迷思後,才能決定哪些蛋白質來源是對身體最有益處的。▎動物性蛋白質與植物性蛋白質在過去七十年間,大部分學校所使用的營養相關教材都是由肉業、酪農業以及蛋業「免費」提供的。這些產業成功地遊說並影響政府,來獲得有利的法案與補貼,使得每位孩童都被迫接受這些產業的宣傳廣告。產業賣給孩童錯誤的概念,讓他們以為自己需要肉、乳製品以及蛋才有辦法獲得足夠的營養,至此之後,我們的腦中就一直被植入了不正確且危險的資訊。幾乎每個美國人每天所攝入的蛋白質都超出所需。事實上,美國人平均每日攝取超過100 公克的蛋白質,比每日建議攝取量還多出了50%。但我們之中有太多人,包括運動員、健身愛好者、健美選手、節食者、以及體重過重的人都會為了攝取更多的蛋白質而選擇吃蛋白粉、喝蛋白飲、以及營養棒。總體目標是要少吃動物製品,如此一來我們就能減少來自動物的蛋白質,並增加植物性蛋白質的攝取量。若你的生活方式包含激烈且規律運動的話,那確實會需要補充額外的蛋白質,例如阻力訓練與肌耐力鍛鍊都會破壞肌肉蛋白,並且提升我們對蛋白質的需求以促進肌肉修復和生長。但是對蛋白質的需求增加的同時,也會增加與對多餘熱量的需求,因為這樣一來運動時才能有足夠的熱量可以燃燒。但運動同時也會增加我們的食慾,於是乎所攝入的熱量也會隨之提升,使得蛋白質攝取量也相對增加。若我們用各類天然的植物類食物:蔬果、全穀物、豆類、種子與堅果來滿足因為激烈運動而提升的熱量需求,那我們就能獲得所需的精確蛋白質含量。各類典型的蔬菜、堅果、種子、豆類、以及全穀類每1,000 卡約能提供人體50 公克的蛋白質。請別忘記,綠色蔬菜約有50% 是蛋白質,因此你只要多吃蔬菜,就能獲得所需的蛋白質來打造出超級免疫力與抗癌機制。當你的額外熱量是來自於能提升健康的植物性飲食時,你所得到的不僅僅是蛋白質而已,更有大量的抗氧化劑,保護你受到運動時所產生的自由基所傷害,在這一點上大自然的設計是非常完美的!請看以下頁列表,表中標出了下列食物的熱量以及蛋白質含量。考量到一般人體一週最多只能增加約450 公克的肌肉量,這也就是肌肉纖維能將蛋白質轉化為肌肉的上限值,任何超過此上限的蛋白質就只能轉化為脂肪而已。儘管運動員比起久坐的一般人對蛋白質的需求更大,但這些多餘的需求很容易就能從飲食中獲得滿足,使用蛋白質補充品不但浪費錢,而且也不健康。攝入超過身體所需的蛋白質不是一件小事,特別是動物性蛋白質,而是會讓你提早老化並且造成嚴重傷害的。你用不到的多餘蛋白質並不會以蛋白質的形式儲存在體內,而是會轉化為脂肪,或是經由腎臟來排除,透過尿液排除掉過多氮的同時也會過濾出骨頭中的鈣和其他礦物質,造成腎結石。另外,植物類食物是鹼性的,但動物製品卻是酸性食物,會需要利用胃裡大量的鹽酸來消化它們。在吃完高蛋白餐後,血液中的這股酸潮也需要體內同等強度的鹼性反應才能將其中和掉。我們犧牲了骨頭中的礦物質,將其溶解成磷酸鹽與鈣才換到了所需的鹼性反應,這就是骨質流失的初步情況,最終則會導致骨質疏鬆。我們的高鹽分飲食也會使骨質加速流失到馬桶中,而過度刺激骨骼的代謝率則會加劇骨骼的分解與重塑,造成骨質疏鬆以及其他組織鈣質沈澱的狀況。能強身健體、加強骨骼密度、增加肌肉的是運動本身,而非吃進多餘的蛋白質。當你用人工的方式過度地攝取多餘的動物製品來刺激生長時,你的身體質量指數(BMI)確實會升高,但是同時也會增加體脂肪含量。我必須警告各位,當身體質量指數越高時,儘管所增加的身體質量絕大部分是肌肉,也是會容易早死的。體型龐大的足球員提早出現心因性猝死的風險是一般民眾的2 倍以上,其中有許多人是活不過50 歲生日的附129。從這一點看來,使用補充品與類固醇來促進肌肉增長並不算是明智的決定。過多的身體質量,甚至是過度攝取高蛋白的動物製品而使得肌肉發育過度,是晚年罹患心臟病或是其他疾病的風險因子。我們判斷身體健康與否的標準不在於體型,而是必須要以針對嚴重疾病的抵抗力、活得長壽的潛力以及晚年是否能保有充沛的精力與活動力為準。當你想要為了健康而運動、吃得更健康的時候,你的其中一項目標就應該是要減少而非增加動物製品以及動物性蛋白質的數量。
-
2020-09-13 養生.生活智慧王
蔥要怎麼保存?媽媽們曝這點是關鍵 她分享撇步:最長放2年
「蔥」是很多家庭主婦都會用到的食材之一,炒菜時加入些許蔥就能幫助提味,是許多菜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香料,但是該怎麼保存,相信每位婆婆媽媽都有自己的一套。有女網友在臉書發文表示自己買回來的蔥常常爛掉,無計可施之下只好上網求助,想請鄉民們分享自己保存蔥的方法,貼文吸引許多人熱烈的討論。原PO在臉書「我愛全聯-好物老實説」開頭先表示自己並不是要問跟全聯商品有關的問題,而是因為發現社團裡很多媽媽的廚藝都非常厲害,因此她相信大家一定也有一套保存食材的方法。她說自己的問題就是買回來的蔥常常不是乾掉,不然就是爛掉,就算放在保鮮盒裡也是一樣,「所以想搭版問一下,可以分享大家都怎麼保存蔥嗎?」貼文一出,許多網友們紛紛提供自己的小撇步,「切珠狀瀝乾,用廚房紙巾上下舖一層放密封盒,可以放很久又很清脆」、「站著放在杯子裡冰冰箱,我可以冰兩週左右,最上面兩公分的會枯掉,那邊不用就好」、「我都是洗乾淨,放在乾淨塑膠袋+過濾水淹過根本,袋口用橡皮筋攏起來,直放在冰箱裡,一個星期都能維持綠油油」、「把蔥裝塑膠袋,裡面放紙巾,然後密封」、「我直接種起來,慢慢枯萎慢慢吃,可以撐一個月喔」。而多數人都認為「冷凍」是關鍵,「洗乾淨,電風扇吹乾,切末冷凍,用保鮮盒裝,冷凍後很鬆散,使用前不需退冰」、「切蔥末(段)冰冷凍,要用時不用退冰」、「我是切小段和大段冷凍,要用隨時就有」、「洗好,切好要用的寬度,裝袋冰冷凍,可放一個月左右」、「切好放夾鏈袋丟冷凍」、「一般切蔥花冰冷凍,剩下根的部分隨便拿個杯子裝水放進去就可以活了」。當中還有內行人PO出照片,分享自己的作法,「洗乾淨陰涼乾燥後切成段後用保鮮膜包好,放拉鍊袋裡,可保存2年(我在1、2月最便宜時買2大把,最長放到2年還很新鮮)」,留言一出引起許多人的回響。
-
2020-09-13 橘世代.愛吃橘
「米其林」千元有找還能吃3道!華西街20米就有3家
2020台北台中米其林美食指南日前揭曉,許多饕客也開始「按圖索驥」跟著名單摘星去,但若想一嘗星級美食,難道非得讓荷包大失血嗎?精打細算的消費者不妨可從「必比登」推薦開始展開美食之旅!米其林指南除了一到三星的美食評鑑以外,其實還有所謂「必比登Bib Gourmand」的推薦名單,該評審標準為「物超所值的美食佳餚」,而必比登在每個國家會因物價水準不同,而有不同的價位預算定義,而在台灣則是意味著,「客人能以1,000新台幣以下的價位(不含飲料),吃到三道優質的料理。」而在今年的必比登推薦名單內,台北不少夜市入選的美食家數相同,但其中華西街觀光夜市「短短20公尺就有3家」,包含蟬聯入榜的「小王煮瓜」,以及昶鴻麵點、源芳刈包等新進榜,可稱得上「密度最高」,也成為近期華西街夜市人潮最夯地點。小王煮瓜 最強「黑金」魯肉飯原本店名叫做「小王清湯瓜仔肉」的小王煮瓜,開業至今超過45年,是華西街老牌的魯肉飯名店,去年首度拿下米其林必比登推薦後,店面重新裝潢,環境變得更明亮舒適,也換上新的店名招牌,今年則是蟬聯必比登的美食推薦。到此必點的是「香菇魯肉飯」,滷到「黑金色」入味的魯肉醬汁,搭配滿滿的香菇片,誠意十足;而「清湯瓜仔肉」是以赤肉羹與老牌花瓜煨出的大骨湯,口感鹹甜。昶鴻麵點 「菊花肉麵」最簡單的美味今年新進榜的昶鴻麵點,自民國42年開業至今,已經接近70個年頭,不少政商名流都是常客,甚至金曲歌王蕭敬騰以前也常來。店家招牌是「菊花肉麵」,所謂菊花肉其實就是「豬臉頰肉」,因為看起來像是「菊花的紋路」,因而得名。老闆處理豬肉很有一套,吃起來完全不腥,使用油麵淋上大骨湯,再放上幾片菊花肉,就是最簡單的美味。此外,在台北愈來愈少見的黑白切也是必點小菜,這裡的款式眾多,從常見的肝連、大腸,到生腸、小肚甚至豬尾巴都有。源芳刈包 堅持古早味同樣在華西街屹立超過一甲子的「源芳刈包」,在第二代接手後,將攤位改造的整齊清潔,甚至還帶點「小文青風」。店內招牌就是刈包,堅持古法製作,只用三層肉滷出最原始的風味,配上蒸到熱騰騰的鬆軟外皮,以及酸菜、香菜及花生粉互相輝映;此外,還有四神湯、豬肚湯等多種湯品可選,只需銅板價就可以飽足一餐。小王清湯瓜仔肉|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華西街17之4號昶鴻麵點|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華西街15號源芳刈包 堅持古早味|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華西街17-2號|更多愛吃精選專區每間都秒殺!日本職人、麵包冠軍,北部嚴選四家「個性化吐司」推薦士林人才知的隱巷美食 《富士比》富豪也愛吃!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9-13 橘世代.愛吃橘
濃郁可口!純素起司入菜/豆漿奶油燉菜、純素食披薩
什麼是「純素起司」?指的是不用任何動物性食材製成的純植物性「起司」,雖無包含奶類成分,但一樣是滋味濃郁,受到許多素食愛好者關注與討論。純素起司有市售品也可以自製,一樣讓人垂涎三尺,今天介紹兩道由開課必爆滿的人氣烹飪老師Mariko設計的濃湯,以及大小朋友都愛的披薩,誰說素食不能走風味濃郁路線呢!純素起司的料理應用:豆漿奶油燉菜用濃稠牽絲的莫札瑞拉起司,取代白醬或料理塊,煮出自成一格的奶油燉菜。使用起司:融化莫札瑞拉起司材料(份量為4人份):奶油或橄欖油 1大匙、去皮馬鈴薯(切成一口大小) 1顆、去皮紅蘿蔔(滾刀塊) 1根、去皮洋蔥(切塊) 1/2顆、水 300ml、白葡萄酒 50ml、月桂葉 2片、楓糖漿 適量、肉豆蔻 少許、鹽 1/2小匙、胡椒 少許、融化莫札瑞拉起司、無添加的純豆漿 250ml、白味噌 1大匙、白玉粉 1大匙、巴西里(切碎) 少許作法:1. 將奶油放到鍋中,以中火加熱到融化後,把馬鈴薯、紅蘿蔔、洋蔥放進去炒。2. 炒到洋蔥呈半透明狀後,加入水、白葡萄酒、月桂葉。蓋上蓋子稍微燜煮10分鐘,煮到鍋中的食材都變軟。3. 將A所有材料放入果汁機中,攪拌到均勻綿滑。4. 取出月桂葉後,將步驟3倒入鍋中拌勻。持續煮幾分鐘,等燉菜變得濃稠後,就可以加入楓糖漿、肉豆蔻、鹽、胡椒調味。5. 完成後盛入碗中,撒上切碎的巴西里即完成。純素起司的料理應用:純素披薩使用花椰菜做成麵團,不含麩質成分的素食披薩。不只健康,口腹之欲也能徹底滿足!使用起司:漿狀莫札瑞拉起司材料(份量為4人份):1.花椰菜無麩質披薩麵團:花椰菜 1顆(約380g)、奇亞籽 3大匙、製作杏仁奶的殘渣 食譜份量1個、大蒜(切末) 2瓣、橄欖油 1大匙、太白粉 1大匙、奧勒岡(乾燥) 1小匙、鹽 1/4小匙2.披薩醬:水煮番茄罐頭 1罐(400g)、巴西里(乾燥) 1/2小匙、奧勒岡(乾燥) 1/2小匙、橄欖油 1大匙、大蒜(切末) 2瓣、楓糖漿 1小匙、鹽 1/4小匙、胡椒 少許3.配料:喜歡的蔬菜(切薄片) 適量、漿狀莫札瑞拉起司作法:1. 花椰菜汆燙大約10分鐘後撈出、放涼,用食物調理機攪打成碎狀,再包進紗布中,用力擠出裡面的水分。奇亞籽則攪打成粉狀。2. 在調理盆中放入步驟1的花椰菜、奇亞籽,還有「花椰菜無麩質披薩麵團」的其他材料後,用手揉成麵團。接著拿兩層烘焙紙把麵團夾在中間,用擀麵棍擀成0.5cm厚度的披薩餅皮,再撕掉上方的烘焙紙。3. 將餅皮連同底部的烘焙紙放到烤盤上,放入預熱到200度的烤箱中,烤約20分鐘。等餅皮上色後翻面,再烤10~15分鐘。4. 均勻抹在平底鍋用中火熱鍋後,倒入橄欖油和大蒜炒香,再加入材料A,煮10~15分鐘。等到多餘的水分都揮發掉後,再以楓糖漿、鹽、胡椒調味。5. 均勻抹在在烤好的披薩餅皮上,再撒上刨絲或切片的莫札瑞拉起司和喜歡的蔬菜。最後放入烤箱烤10~15分鐘,直到起司融化就完成了。※作者介紹:Mariko老師,現居美國洛杉磯。現任裸食、植物性飲食廚師・講師。曾在美國純素、裸食界指標的主廚Matthew Kenney開辦的裸食廚藝學校「Matthew Kenney Culinary Academy」中任職講師一年半。期間開設的「純素起司課程」堂堂爆滿。本文摘自《純素起司Vegan Cheese》,台灣廣廈 2020/08/27 出版※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延伸/酪梨不只加牛奶!《蔬食共和國》無國界蔬果料理幸福上桌延伸/簡單幾步驟! 在家「自煮」就能端出「打卡甜點」!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