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6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搜尋
��-3���������
共找到
19250
筆 文章
-
-
2021-09-16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新冠、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都打助防重症、死亡!6種人建議早打
台灣近日新冠疫情獲得控制,但還尚未止息,最近也即將進入流感、肺炎鏈球菌高峰期,流感疫苗等也即將開打,胸腔內科暨重症醫學黃軒醫師建議,民眾在拚新冠疫苗覆蓋率之餘,可同時接種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更有助提升保護力。 小心新冠疫情+流感季 染上一種都對後續不利。 黃軒醫師指出,新冠病毒、流感病毒、肺炎鏈球菌三者,雖傷害程度不同,但皆對人體呼吸道有害,症狀也非常相似,皆可能出現咳嗽、喉嚨不適、發燒等症狀,也都有可能進入重症及死亡,且若不幸感染一種以上,對健康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提醒民眾在防範新冠疫情之下,也得慎防另外兩者。 黃軒醫師以較為常見的流感病毒比喻,其有如先遣部隊,一般而言殺傷力不高,但一樣有可能致命,通常在進入呼吸道後會一路破壞呼吸道,後續若染上新冠病毒或肺炎鏈球菌,將有如重裝部隊、特種部隊一般大舉入侵,病菌的侵害將易如反掌,重症、死亡的機會將大幅提升。反之也是如此。 另外,進入流感季,也可能出現患者輕忽的問題,雖然現在民眾普遍防疫意識相當高,若有不適症狀都會有所警覺,不過若症狀並無大礙,往往容易讓人心想「沒這麼倒楣吧?」。因此黃軒醫師也提醒,在目前全球仍然是大流行,現階段若有可疑呼吸症狀出現,都建議先篩檢是否為新冠病毒應對為佳,以免誤判造成更大流行的可能。醫療院所也皆會以此方向做防範。新冠、流感、肺炎鏈球菌 3種疫苗都打提升保護力! 現階段新冠疫苗覆蓋率已超過4成以上,黃軒醫師建議民眾可繼續施打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這三種疫苗皆對防範三種病菌的重症皆有所幫助。 已有不少研究發現流感疫苗,有助於降低新冠病毒的重症、死亡率,而美國也進一步研究發現,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後感染新冠病毒,其重症、死亡率明顯下降了3成左右。 黃軒醫師形容,如同派守不同的軍隊駐守保護呼吸道,不論是否已經接種新冠疫苗,都鼓勵施打原來每年依計劃排好的流感疫苗,再加上肺炎鏈球菌疫苗,這些都是相當不錯的「三種軍隊」,一起來支援保護著我們的肺部。 哪些族群建議新冠加打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 黃軒醫師建議,像是年長者、慢性病、肥胖、有慢性咳嗽等慢性呼吸道疾病、孕婦、幼童等高風險族群,更是建議盡早追加這兩種疫苗。且現階段如果因新冠疫苗資源有限,而尚未輪到有慢性疾病的年幼孩童,亦可透過這兩種疫苗先取得一定免重症的保護。 如有意願施打流感或肺炎鏈球菌疫苗者,除了之前對疫苗過敏者應避免,一般民眾建議可先評估時程,不論何種疫苗,皆建議前後間隔2~4周,視個人情況不同,可先與醫師討論,盡早加強提升自我的保護力。《延伸閱讀》 .高端、AZ、莫德納、BNT打哪支?疫苗比一比,洪暐傑醫師破除迷思! .高端疫苗有用嗎?安全嗎?招名威解析,並指最大關鍵問題!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9-16 癌症.抗癌新知
男女罹癌年齡、種類有別!醫曝3共通點:50歲就要檢查
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數據,2018年每4分31秒就有人罹患癌症,大腸癌罹患率最高,但癌症並非急性疾病,與其說「罹患」不如說「發現」,當癌細胞出現到引發症狀,恐怕都已經有數年之久,所以年紀越大發現癌症機會越高,年輕時維持健康生活形態,年紀漸長開始要有規律癌症檢查。癌症風險男女有別 「精準」檢查非常重要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檢診研究部部長中山富雄表示,癌症檢查項目會根據年齡與部位決定,經由詳細資料分析,檢查容易發現的癌症,或不同年齡層也會有個別容易出現癌症,例如工作族群,男性發生癌症機會壓倒性比女性高,年過50歲後胃、肺、大腸檢查,最好定期接受檢查。20多歲子宮頸癌就可開始 家長心理支持很重要中山富雄提醒,女性癌症在不同年紀也會有風險區別,20多歲女性子宮頸癌危險開始增加,雖然年輕女性能有抵抗能力,但與未來生產有非常大關係,最好能規律接受檢查,年輕族群對檢查重要性,可能不是太了解,父母能夠積極給予20多歲女性支持,這對於提高接受檢查的意願,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50歲後不論男女性 胃癌、肺癌、大腸癌都要小心中山富雄也說,子宮頸癌風險有可能隨著年紀下降,當女性步入40歲開始,乳癌風險就會開始上升,50多歲就會跟男性差不多,在胃癌、肺癌、大腸癌發生機會逐漸提高;大概可以說,女性在20至30多歲開始,接受子宮頸檢查,40歲開始加入乳癌篩檢,50歲開始定期檢查胃、肺、大腸等。健康生活降低癌細胞出線機會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中山富雄認為,生活健康維持也非常重要,不要吸菸與過度飲酒,適度舒緩壓力,如果發現免疫力下降,就一定要改善生活習慣,癌細胞出現開始到成長到腫瘤,體積大到可以發現,很可能超過10年以上,當身體內有癌細胞出現,等到年紀到50歲開始,才開始有防癌相關應對措施,可能會太遲。台灣4癌公費篩檢善加利用 特定風險應加強台灣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主任醫師季框華表示,發生癌症與腫瘤,家族史、遺傳、性別、年紀、生活習慣等,很多因素都有關,如果能早期發現,治療方式能夠有較多選擇,效果也會比較好,台灣衛福部國健署有提供4癌篩檢,符合資格民眾,可以定期檢查讓癌症可以在早期發現。(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健檢的尿液檢驗 能揪出什麼病? ·很多病症都在50歲後被發現! 男性健檢指南告訴你必做哪些項目
-
2021-09-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桃園86歲男上午接種AZ第二劑 晚間在家猝逝死因待釐清
桃園市晚間驚傳接種AZ疫苗第2劑後猝死案例,龜山區南崁後街一名86歲李姓男子上午在長庚醫院接種第二劑,期間並無不適,晚間6時許臥床時卻被家屬發現一動也不動,急忙報案,然而救護人員獲報到場時他已無呼吸、心跳且明顯死亡,家屬拒絕送醫;男子有慢性病史,死因將待司法相驗後釐清。65歲以上長者今起接種第二劑AZ疫苗,上午未傳出特殊狀況,全市58個站連續3天將提供5萬7700人施打。
-
2021-09-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影/第8輪AZ今台中現搶打潮 診所醫:1瓶打12人無殘劑
防Delta變異株,公費疫苗第8期AZ疫苗今天開打,台中市衛生局統計,首日上午,長者到快打站打第二劑打率69%,由於本期採雙軌制,約3成上平台預約到診所接種,打氣爆棚;基層診所醫師反映,年輕人搶打AZ疫苗,由於供應量不足,一瓶要打到12人,到打率百分百,「幾乎無殘劑」。台中市衛生局統計,第7期AZ疫苗「全部打光光」,今天開打的第8期中央配撥AZ疫苗13.49萬劑,因符合資格16.7016萬人,經市府爭取,中央預計9月18將增配2萬劑,由於供應量不足,市府啟動應變機制。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說,第7輪AZ疫苗自9月3日至12日開打,中央給台中17.6萬劑,實際打19.9萬劑,因為一瓶10人打,可打到11人到12,使用率逾100%,所以第七輪「打光光」,過去都是95成左右。衛生局說明,考量第八期加上中央增配2萬劑仍供應量不足,且中央宣布每瓶AZ接種由10人改為11人,對此,市府已啟動應變機制,為符合開瓶人數以樽節疫苗,請各院所協助調整預約民眾時段,並經預約民眾同意,安排於本期時段內合併人數接種,全力保障民眾權益。台中7.1018萬名長者今起3天造冊到46處快打站2.0接種第二劑,今天接種踴躍,不到上午8時就報到,其中位於大肚運動公園太極拳訓練場的大肚區快打站2.0還有高爾夫球車「專車」接送,搭乘長者認為「好像在度假」、「偽出國」,獲好評。衛生局供算,快打站今天上午造冊數1.649萬人,至中午共有1.1384人萬人接種,到打率為69%。8輪採雙軌制,開放已意願登記18歲至22歲打第一劑,以及接種第一劑滿10周者打第二劑,台中市有9.6326萬人上唐鳳平台預約,今起到23日在合約院所接種。另有7.1018萬名長者今起3天到全市46處快打站2.0接種第二劑。
-
2021-09-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引發心肌炎、心包膜炎何時易發生? 專家曝「關鍵天數」
美國食藥署與歐盟藥品主管機關發現,施打BNT 與莫德納Covid-19 mRNA疫苗和心肌炎、心包膜炎之間,可能有關聯性。歐洲藥管局分析,截至7月10日, BNT的1.77億劑接種疫苗中,出現145例心肌炎,以及138例心包炎;而莫德納2000萬劑疫苗接種當中,則是出現19例心肌炎和19例心包炎,其中5人死亡。那麼疫苗還能夠安心施打嗎?對此,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施奕仲表示,根據指揮中心表示,雖然數據顯示,確實有發現接種第二劑mRNA疫苗發生心肌炎的年輕男性數字高於預期,但計算其發生率為百萬分之12.6,屬於極罕見的案例,因此從整體公衛角度而言,施打疫苗仍是利遠大於弊。「而且這些年輕人心肌炎發生後,經過適當治療大部分恢復得不錯。」施奕仲指出,不是只有新冠疫苗有可能會造成心肌炎、心包膜炎等疾病,若民眾對於這類型疾病不熟悉,錯過黃金治療時間,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結果。以下是這兩種疾病的發病原因、症狀、預防及治療方式。心肌炎心肌炎顧名思義是心臟組織發炎,主因是病毒感染。舉例來說,許多腸病毒類的病毒,例如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等,或某些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的病毒類,例如流感病毒、腺病毒、微小病毒等,若跑到心臟造成心肌感染發炎,就是所謂的病毒性心肌炎。此外,還有許多不明原因的心肌炎,一般認為可能包含某些免疫失調或異常所引起,例如因自體免疫引發的心肌炎;因mRNA疫苗引發的極罕見心肌炎,可能就是透過免疫異常所導致。文獻上,也有報導極罕見的細菌性或寄生蟲引起的心肌炎。有鑒於心肌炎的主要原因為病毒感染,要預防心肌炎,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個人衛生、提升免疫力,勤洗手、每年施打流感疫苗,也可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由於心肌炎常因上呼吸道或腸胃道病毒感染,導致心肌炎的症狀非常多變、難以發現,假若感冒症狀異常延長病程,身體越來越虛弱,就應該提高警覺。施奕仲指出,心臟發炎時,會降低心肌的收縮能力而影響血液輸出,除了胸痛外,可能會讓人覺得很喘、很累、四肢冰冷、臉色蒼白等症狀;而猛爆性的心肌炎,甚至會導致休克死亡。心肌炎的型態十分多變,醫師可透過理學檢查、血液檢查或X光、心臟超音波協助診斷,心電圖會呈現各式各樣的變化,各種心律不整都有可能發生,傳導障礙、STT段異常也很常見,最終再以心臟核磁共振檢查或心肌切片作確切診斷。」而心肌炎的治療方式則是以支持性療法為主,透過藥物改善症狀,給予發炎部位充分的時間恢復,類固醇的角色有正有負,若是確診病毒性心肌炎,免疫球蛋白的治療可能有很好的效果;至於猛爆性心肌炎患會出現急性心臟衰竭的各種癥候,常需要透過葉克膜延續生命,等待換心。心包膜炎心包膜是包圍心臟的一層纖維層,會包覆在進入心臟的幾條大血管的根部中,平常可能約有30毫升的液體,做為緩衝撞擊之用。但如果心包膜發炎,心包膜可能會蓄積發炎液體,過多的液體有時會壓迫心臟,造成所謂的心包膜填塞,若未及時執行心包膜穿刺引流,有死亡的風險。施奕仲解釋,心包膜炎的發病原因部分與心肌炎相似,主要是病毒感染,在台灣,也會遇到因結核菌感染造成的心包膜炎。此外,尿毒症、癌症轉移、化療電療引起的反應性心包膜炎,也是可能的發生原因。因為造成心包膜炎的成因眾多,預防之道應該以提升免疫力並且從預防或控制慢性病著手,日常生活應均衡飲食以攝取多樣營養素,規律運動來強健身體,並積極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症狀通常是中央或左側的胸痛,尤其呼吸時會更加嚴重、不舒服,可能會合併躺下時呼吸易喘、身體虛弱、發燒、心悸、腹瀉以及嘔吐等症狀。臨床上,醫師會用聽診檢查是否有特殊的心包摩擦音,或是使用心電圖、超音波檢查等檢測來了解。若是發炎情況嚴重,除了使用消炎藥物緩解,若引發大量心包膜積液,會使用手術或引流將積液排除,避免心包填塞死亡。疫苗引發的心肌炎、心包膜炎 容易發生在施打一周後施奕仲表示,無論是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只要提高警覺,出現症狀後及時治療,以這次mRNA疫苗施打後產生的心肌炎與心包膜炎的案例,一般來說都不會威脅生命。即使是疫苗引起的副作用,根據美國疾管中心統計除極少數案例以外,絕大多數人都能康復。根據歐盟藥品管理局的說法,mRNA疫苗造成的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副作用,主要發生在年輕男性、第二劑接種的時候,且發病時間約在一周後到28天內發生。近期台灣出現第一例打完莫德納疫苗診斷心肌炎的疑似案例,是60多歲的女性患者,可見除了年輕男性,任何年齡、性別也都應該提高警覺。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打疫苗引發心肌炎有哪些症狀?會留後遺症嗎? 專家點名「3大危險徵兆」快就醫 ·心臟病接種mRNA疫苗易引心肌炎、心包膜炎? 6種人最好先評估
-
2021-09-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桃園染Delta女曾到A11一蘭拉麵 業者急清消停業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桃園新增1例本土個案16213,為一名打過1劑疫苗的20多歲女性,經快速定序確診感染Delta變種病毒,感染源尚待釐清,北市衛生局表示,該個案曾到曾到北市一蘭拉麵,今清消並停業3天。一蘭拉麵今下午2時許在臉書公報,接獲市府通報,日前深夜營業時段,有確診者足跡涵蓋台灣台北本店別館(信義區新光三越A11),即日起遵守政府所有防疫指引,進行清消,9月15日至18日站時停止營業,並安排所有出勤員工進行PCR篩檢。衛生局表示,今天收到桃園市政府確診個案16213有北市足跡,因此第一時間緊急通知業者進行清消,該店今中午12時緊急停業並消毒,今日起停業3天,18日中午至29日中午前停止內用,僅提供外帶服務。目前已經安排17人進行自我健康監測,並發送5封細胞簡訊,提醒當天同時段用餐顧客。
-
2021-09-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8輪AZ今開打 中壢副區長:宇美町式打法體恤長輩相當順暢
第8輪AZ疫苗今天開打第2劑,桃園中壢區及楊梅區分別開設了11個跟4個接種站,中壢區副區長施永恭指出,今天相當順暢,也無人員有身體不適的狀況發生。中壢區副區長施永恭今天上午至大舊社市民活動中心接種站表示,這3天因為是開放施打第2劑的AZ疫苗,長者普遍都有經驗,按照時間前來,不像第1次施打時那麼緊張,今天整體流程都相當順暢。施永恭進一步指出,這次為了體恤長者,都採用宇美町式的施打方式,之後1922平台預約施打的就會回歸以往的施打後至留觀區的方式。中壢區新街里長莊金泉今天也到場表示,自己從疫苗開打後,已到過20場疫苗接種,希望能在現場給予里民陪伴與支持。中壢、楊梅2個區公所指出,今天一路順暢,並無任何人員有傳出不是狀況。
-
2021-09-16 失智.失智100問
走失問題/多重策略預防走失,讓回家的路不再遙遠!
社會新聞時常有高齡長輩走失報導,上個月又傳出台中市八旬阿嬤有失智情形,深夜偷溜出門,被熱心民眾發現報警求助,這已是失智阿嬤第三次迷路,若無熱心員警及民眾則後果堪慮。為確保失智症家人安全,如何預防走失是照護者必經的課題,事前做好預防準備,遇到突發狀況時能較從容應對,預防走失須採取多重策略,「看、戴、按、案、陪」之基本準備工作,及配戴個人定位手錶,如myAngel御守錶智慧定位手錶,亦是相當重要且有效的方式。一、「看」- 觀察每日日常時時留意長輩的個人特徵(如身型髮型),與每日穿著(如類型、顏色),也可在衣服與隨身物品縫/寫聯絡資訊,若走失時可提供警方或民眾其辨識依據;於myAngel御守錶亦可記錄配戴者特徵,發送協尋需求時可供志工辨識。二、「戴」- 為他戴上「定位手錶」當失智長輩自行外出時,配戴「個人定位手錶」可主動式的追蹤、透過手機隨時查看所在的位置,尋人不再毫無頭緒。整理目前台灣推出的定位手錶:家人可為失智者申請「愛的手鍊」,但「愛的手鍊」屬於非主動協尋,因此,只能被動等熱心民眾幫助失智者,往往家屬要等上1~2天才會收到警察局的通知。所以我們特別推薦台灣大哥大推出的myAngel御守錶,這個手錶屬於主動式協尋,走失時除了定位功能尋找,也可發送協尋訊息,精準推播於所在區域的民眾,透過熱心群眾共同協尋,讓失智者家屬能有機會更早找到家人,而且目前已在新北市平溪運行。myAngel御守錶還有其他為失智者的貼心設計:(1) 手錶待機時間很長,一星期僅需充電一次,若失蹤時間過長不怕突然沒電(2) 可獨立連線網路不須額外插SIM卡(3) 可設定電子圍籬,只要配戴myAngel御守錶的失智家人離家太遠,家人就會收到通知告警(4) myAngel App不限1個家人使用,可透過清友模式,讓五名親友同時使用myAngel App隨時查看位置,共同守護更多安心。三、「按」- 到警察局「指紋捺印」攜帶失智症長輩前往警察局辦理指紋建檔,一旦走失警務人員可透過指紋確認身分並聯繫家人。四、「案」- 立即報案當發現失智症長輩走失時,可立即報警,不需等候24小時,攜帶長輩的特徵紀錄、照片等提供予警方,同時可於myAngel御守錶發送協尋訊息,精準投放於所在區域的志工或民眾協尋,並開啟尋人鎖定等功能,加快協尋速度。五、「陪」- 照顧資源尋求外界協助,學習與熟練照顧技巧:如上網查詢、撥打『1966長照專線』、或『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0800-50-7272』,各縣市有照顧者服務據點,尋求專業評估連結資源,提供指導照顧技巧。失智症者是走失的高危險群,一旦獨自遊蕩街頭很可能會發生意外,家屬平時應做好防走失措施,並強烈建議配戴myAngel御守錶這類型的個人定位手錶追蹤器,家人時刻追蹤,更能有效降低走失風險,讓回家的路不再遙遠。
-
2021-09-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入境檢疫延長防Delta?陳時中:有證據才考慮
有醫師建議延長入境檢疫天數,防境外Delta變異株入侵台灣。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未來若有證據顯示病毒潛伏期變長,才會考慮延長檢疫天數。新北市某幼兒園近日發生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群聚疫情,已確認感染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但該病毒株基因序列與過去國內檢出的個案都不同,研判為全新的Delta變異株。有醫師認為,全新的Delta變異株應來自境外,呼籲延長入境者檢疫天數,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相較他國,台灣在邊境管理算是相當嚴格,只要確實執行檢疫規範,應該都能把疫情控制在一定範圍內,未來若有更多證據顯示病毒潛伏期拉長,或是發病後帶病毒時間更長,才會考慮延長檢疫天數。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也指出,指揮中心9月3日公布新版確診個案解除隔離標準,無論是境外移入病例或本土Delta確診個案,都必須在發病後或無症狀檢驗陽性日起,至少10天後症狀緩解或退燒,再加上2次病毒核酸PCR檢驗陰性或Ct值大於等於30,才符合解除隔離的條件。羅一鈞說,為避免社區中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隔離有不足之處,也要求確診個案一律入住醫院負壓病房或專責病房。至於在入境旅客檢疫方面,羅一鈞指出,還是按照原本規定,要求一律到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隔離14天,並於入境時進行唾液篩檢,居家檢疫10天至12天進行居家快篩,檢疫期滿、解除隔離前再做一次PCR採檢,以防堵疫情入侵。
-
2021-09-15 新聞.元氣新聞
68歲龍劭華糖尿病纏身12年,在沙發上猝逝 ! 網不捨《含笑食堂》3實力演員「都已成天使」
資深藝人龍劭華今傳出過世消息,出道42年的他,多次入圍金鐘,已經是影帝級藝人。龍劭華於14日傳出於高雄85大樓昏倒,在救護人員抵達前就已失去生命跡象,於8點09分過世,享壽68歲,突如其來的離開影迷錯諤不巳。噩耗曝光後,大批網友瞬間湧入他的臉書悼念,也對他的離開相當惋惜。龍劭華經紀人提到,「稍稍寬心的是,你坐在沙發,走得面容是如此安詳,知道你最後一刻沒有痛苦,老天爺帶走了充滿福報的你,永遠歇息」。龍劭華經紀人今天稍早向媒體發布聲明表示,「事情來得很突然,一如他說風就是雨的個性,只是他這次太瀟灑,太率性,毫無預警就離開,讓家屬與所有夥伴朋友都悲痛無法置信」。她說,龍劭華一家人悲痛至極,妻子撕心裂肺的喊著:「爸爸,我們回家!」女兒陳璇淚謝著爸爸養育之恩,兒子陳威佐攙扶著媽媽,非常堅強。今家屬與檢察官李明蓉相驗,過程僅短短20分鐘,確認為罹病致死,家屬也沒有意見,已發死亡證明書讓家屬領回大體。【延伸閱讀:糖尿病有什麼症狀?預防方式是什麼?我為什麽會得糖尿病】龍劭華曾在記者會上爆料,他在2009年確診糖尿病,雖12年來定期服藥,卻都沒有回診,後來覺得身體有異狀,檢查結果血糖值竟是正常人2倍。神經科醫師認為,龍劭華長期有慢性病,突然失去呼吸心跳,可能因血壓飆升導致腦中風、心肌梗塞。2013年上映的《含笑食堂》是由知名導演葉天倫執導的電視劇,演失智患者與家屬的故事,且劇情有考究過,請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參與製作;劇情加入失智症議題,將食物與記憶做連結,用美味的料理喚回流失的記憶,串起一家三代女性不同的感情觀,笑中帶淚的內容感動了大批觀眾。其中有不少資深台劇粉就發現,《含笑食堂》劇中飾演龍劭華孫女的楊可涵、飾演苗可麗初戀男友的吳朋奉、以及龍劭華,台灣演藝圈中3個實力派演員都相繼到天堂當天使,留給外界無限惋惜。劇中飾演龍劭華孫女的楊可涵(小白兔)有著清新甜美的外貌,是節目《我愛黑澀會》美眉出身,後轉戰戲劇圈闖出亮眼成績,卻於2015年飽受憂鬱症所苦,曾吞藥被救回,之後又在家輕生得年27歲;當時龍劭華現身告別式,感嘆表示「希望她一路好走,在天堂比在世時更快樂。」【延伸閱讀:當身邊的人透露自殺想法時... 該如何協助】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飾演苗可麗初戀男友的「三金影帝」吳朋奉,也在2020年5月因腦中風昏迷導致死亡驟逝,享年55歲,消息傳來震驚各界。經紀人說,吳生前沒有相關病史,也沒有類似跡象,只有三月的時候說有胸悶的現象,有去看醫生,但不知檢查結果如何,未聽吳提起;在24日下午與家人約好外出,但家人到吳朋奉家後,意外發現他倒地已無心跳,外表看起來安詳。【延伸閱讀:腦中風可預防?醫籲「三少一多」護血管】與龍劭華合作無數次的苗可麗,昨晚深夜在臉書公開她與龍劭華最後的訊息。聽聞好友驟逝苗可麗難以置信,因為昨天下午兩人才以語音訊息聯絡,「這是你今天留給我最後的圖騰,你就是這麼的幽默瀟灑,讓愛你的我們都措手不及。」
-
2021-09-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直播/新北內用解禁、公有場館開放 侯友宜將在下午15時宣布
新北市因爆發幼兒園群聚案,新北市長侯友宜日前宣布新北禁止內用、關閉公有場館,因禁止內用的禁令到今天,據了解,侯友宜將在下午3點的疫情說明記者會中,宣布開放內用及公有場館。板橋某幼兒園9月5日5出現夫妻確診,截至9月14日有32例確診,其中本土29例、境外3例。侯友宜9月7日表示,一旦確認基因定序是Delta變異株,餐廳內用一律取消。侯友宜也在今天上午的市政會議指出,疫情目前看起來是穩定的,除了少數居家隔離陰轉陽,大概都「穩穩」地往好的方向走,今會充分討論是否開放內用、公有場館,下午就會對外公布。
-
2021-09-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Delta群聚多「舊案」該慶幸嗎?學者:對社區威脅更大
屏東枋山群聚案,是台灣社區第一次面臨Delta變異株威脅,當時確診人數僅17人。這次新北幼兒園再次出現Delta群聚,人數卻多達32人。台大公衛學者分析,幼兒園公衛防疫措施落實度僅35%,此群聚Rt值高達4.65(一個人可傳給4.65人),另比對Delta病毒量動態變化可知,該群聚中的「舊案」病毒量最高、傳染力最強的時間應落在八月初、八月底,當時未被發現,對社區威脅更大。公衛學者林庭瑀指出,中國廣東省佛山研究顯示,Delta感染者發病前3到4天沒有症狀,但病毒量最高、傳染力最強。新加坡研究可看到無論是否曾接種疫苗,感染Delta病毒剛開始病毒量都很高,只是完整接種者病毒下降及康復速度更快。但無論是否打過疫苗,14天後還有少數人病毒量仍高,可能延續至21至28天,必須積極採取隔離和快篩,才能預防社區傳播。基於以上實證,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建議,被匡列為接觸者無論是否曾接種疫苗,自主健康管理可能需要一個月,而且期間必須定期用居家快篩監測。林庭瑀將屏東枋山群聚個案、未曾接種疫苗的埃及爸、完整接種兩劑的台大麻護確診時的Ct值,放到新加坡研究的病毒量動態曲線上看,可發現屏東枋山個案是在感染初期就被發現、匡列接觸者。反觀新北幼兒園群聚,埃及爸和台大麻護等多人都是感染後期才被發現的「舊案」,根據確診時的Ct值回推,他們病毒量最高的時間可能分別落在8月8日、8月26日。因此,發現舊案並不值得高興,因為「沒有在高病毒量時發現Delta個案,對於社區傳播的威脅更大。」幼兒園該如何有效防疫?公衛學者范喬芯表示,加拿大政府要求所有教職員、家長與學童,每天都要填寫自我健康評估問卷,依據「症狀、旅遊史、相關接觸者與居住地」,給予相關指引,並針對高風險或已出現症狀之孩童,提供PCR檢測、抗原快篩檢測或漱口水檢測。美國也正研究與確診相關的六種呼吸代謝物,用於發展兒童呼吸篩檢器,以減少採檢不適、增加受採意願。面對社區中無症狀高傳播的Delta病毒感染者,各國都積極發展監測策略,值得台灣學習。公衛學者范僑芸表示,英國針對人口密集機構如學校、辦公大樓人員,定期進行檢測;在高盛行率地區進行大規模檢測,低盛行地區則進行定期檢測,檢驗工具以快篩試劑為主,強調迅速提供結果。紐西蘭疫情緩和,以PCR為主要檢測工具,重點對象為邊境及航空機組員、確診者之接觸者。疫苗施打率相當高的冰島,一般情況只針對有症狀者檢測,但為了重啟經濟、放鬆室內200到500人的大型活動限制,民眾參加大型活動過後48小時內需強制快篩。疫苗施打率高的加拿大,沒有完整接種疫苗的確診者接觸者才要做PCR,無論一採、七天後二採之採檢結果如何,一率都要隔離十天。
-
2021-09-15 養生.聰明飲食
香蕉皮也能吃 營養師教創意月餅「忘憂芭娜娜」
月餅是中秋佳節習俗之一,但高熱量的特性讓人敬而遠之,花蓮慈濟醫院營養科推出可自己在家做的月餅「忘憂芭娜娜」,教大家運用香蕉、巧克力、堅果做月餅,就連香蕉皮也不浪費,以低油、低糖、高纖又簡單的方式,吃起來輕鬆無負擔。慈濟醫院營養師陳昱升表示,要做「忘憂芭娜娜」月餅,首先將香蕉洗乾淨後去除頭尾,並將香蕉皮取下,放入滾水中,煮2至3分鐘去除澀味後,切成細碎大小,放入檸檬糖水中醃製並冷藏。接下來,將香蕉果肉切成泥狀,並隔水加熱黑巧克力待溶化後,放入香蕉泥、香蕉皮、堅果塊拌勻,冷卻30分鐘後取出,使用造型壓模成型,再冷凍3至4小時,取出後撒上可可粉及堅果粉,即可完成「忘憂芭娜娜」月餅。陳昱升指出,每顆忘憂芭娜娜含有2.3公克的膳食纖維,可降低血膽固醇、血糖及改善便秘,且熱量只有75大卡,讓吃月餅不像以往有罪惡感。他說,香蕉皮中富含色胺酸可在體內轉換為血清素,而血清素能減緩神經活動,使身心放鬆、增加睡意、維持情緒穩定外,也能減少失眠及憂鬱,還有助於代謝及免疫功能;另外,含有可可鹼的巧克力,放鬆平滑肌及血管擴張,再加上香蕉裡所含的維生素B6,幫助體內血清素生成。陳昱升提醒,香蕉為高鉀食物,若是血鉀較高民眾,須斟酌使用,而腎臟病的病友則不宜過量食用,避免攝取過多鉀離子引起心律不整。
-
2021-09-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學者解析防Delta金三角 長者兩劑12歲以上單劑都要90%
面對感染力超強的Delta變異株,台灣該如何精進防疫?台大公衛學者指出,疫苗接種、檢測、公衛防疫措施(NPI),就是台灣面對Delta變異株的必須站穩的「金三角」。重點包括基因定序、群聚高風險場所定期快篩、隔離期滿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快篩。最重要的是「疫苗接種」,同時加快達成60歲以上兩劑接種率90%、12至59歲一劑接種率90%的目標。另外,根據Delta病毒量動態分析指出,無論是否曾接種疫苗,感染Delta發病前三、四天無症狀但病毒量高,少數人發病十四天之後病毒量仍高,這些都要可用居家快篩找到、及早阻斷傳播鏈。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因為多國疫情再起,疫苗取得不易,但60歲以上有重症危險,為增加疫苗應用彈性,應要趕快用「混打」策略,國外也是這麼做。基於目前台灣的疫苗預期進貨量估算,是可以兼顧60歲以上完整接種完整90%,以及12歲以上至少一劑接種率90%目標。突破性感染的問題,就要靠NPI、有系統地監測無症狀者,才能控制。公衛學者林庭瑀指出,中國廣東省佛山研究顯示,Delta感染者發病前3到4天沒有症狀,但病毒量最高、傳染力最強。新加坡研究可看到無論是否曾接種疫苗,感染Delta病毒剛開始病毒量都很高,只是完整接種者病毒下降及康復速度更快。但無論是否打過疫苗,14天後還有少數人病毒量仍高,可能延續至21至28天,必須積極採取隔離和快篩,才能預防社區傳播。陳秀熙建議,被匡列為接觸者無論是否曾接種疫苗,自主健康管理可能需要一個月,而且期間必須定期用居家快篩監測。基因定序也是加強檢測的一環,公衛學者范喬芯表示,美國已投入17億加強基因定序,完成定序比例已從0.36%提升到8.6%,其中49州已偵測到目前國際高度關注的下個威脅「miu變異株」,可提早防範。總統拜登並於9月9日宣示要提供免費第三劑疫苗、要求百人以上企業提供每周篩檢、帶薪接種假,學生及教職員也要定期篩檢,同時政府會壓低居家快篩試劑的費用。至於公衛防疫措施,公衛學者張維容表示,這部分台灣做得很好,從長榮機師及其子的群聚案來看,相關接觸者僅機組員有完整兩劑疫苗保護,社區及校園接觸者僅少數人打過一劑疫苗,但結果都是陰性,由此可見台灣NPI做得很好,必須繼續保持。
-
2021-09-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對抗Delta變種病毒 專家籲混打疫苗提高覆蓋率
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今天表示,面對Delta變種病毒須採取疫苗、NPI和檢測並行的三聯體防疫策略,同時推動疫苗混打策略,以提高覆蓋率。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帶領台大公衛校友群今天舉行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防疫科學線上直播,解析最新疫情發展。台大公衛校友群成員張維容表示,面對Delta變種病毒(最早在印度發現),應採取精準疫苗政策,包括2劑優先順序化(60歲以上2劑涵蓋率90%)、單劑均等成長化(12歲以上單劑涵蓋率90%),在台灣應是可行的。陳秀熙指出,60歲以上感染後會有重症的危險,要達到90%兩劑涵蓋率,就要趕快利用混打策略,以目前台灣進的BNT疫苗混打AZ疫苗,要達到60歲以上2劑涵蓋率90%、且12歲以下單劑涵蓋率90%是有可能的。面對Delta變種病毒,陳秀熙認為,應採取三聯體防疫策略,包含疫苗、NPI(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等非藥物介入措施)及Test(檢疫和快篩),當面臨疫苗突破性感染或低涵蓋率時,就很難達成群體免疫,因此必須和NPI、篩檢相輔相成。台大公衛校友群成員林庭瑀提到,中國廣東省Delta群聚案發現未施打疫苗及突破性感染者在發病前3至4天的病毒量都很高,新加坡研究也顯示,突破性感染者病毒量下降速度比未打疫苗者更快,部分未打疫苗者發病後14天病毒量仍高。以幼兒園群聚為例,林庭瑀指出,在幼兒園很難執行NPI,且幼兒無法施打疫苗,如果未能在高病毒量時發現個案,就可能造成社區傳播更大威脅,但若能在高病毒量時發現個案並及時匡列接觸者,就能有效控制疫情。陳秀熙指出,從機師群聚案可知,雖然機師已施打疫苗,但仍發生突破性感染,不過因有NPI阻擋,加上有些人已打第一劑疫苗,隱性感染傳播鏈減低,讓疫情受到控制,但從幼兒園群聚可知,NPI並非在所有場域都有效,因此必須搭配檢測來協助。
-
2021-09-15 新聞.元氣新聞
食藥署同意基改靈芝液可做食品原料 孕婦、授乳者避食
靈芝不再高不可攀?衛福部食藥署同意將酵母代孕的小孢子靈芝類球蛋白濃縮液作為新型食品原料,並預告訂定「以基因改造畢赤酵母菌(Pichia pastoris)Ey72菌株發酵生產之食品原料小孢子靈芝類球蛋白濃縮液之使用限制及標示規定」草案,加以管理。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廖家鼎表示,此類食品原料主要將作為保健食品,並須須針對敏感族群標示警語。廖家鼎表示,新興或是利用新穎加工技術產製的非傳統供食用的原料愈來愈多,因有廠商申請利用基因改造畢赤酵母Ey72菌株發酵生產小孢子靈芝類球蛋白濃縮液,並作為食品。因此,食藥署針對小孢子靈芝類球蛋白濃縮液作為食品原料使用時,訂定相關規範,包含應符合規格、使用限量及標示規定。規範明定小孢子靈芝類球蛋白濃縮液為利用基因改造畢赤酵母Ey72菌株發酵生產,再經濾膜移除菌體、濃縮、調配混合製得,最終成品不含基改微生物與其轉殖基因片段。廖家鼎說,並未規範小孢子靈芝類球蛋白濃縮液使用的劑型,因為是新型的食品原料,且蛋白質恐引起過敏,因此規範每日食用限量六毫克,且需表示12歲以下兒童、孕婦以及授乳者為敏感族群,避免食用。草案正式施行後,經查獲食品所使用的原料不符合相關規定者,得依食安法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
2021-09-15 性愛.愛情診療室
「我很醜對不對?」「我也沒多帥啦!」《俗女養成記2》陳嘉玲蔡永森的40+成熟愛情
《俗女養成記2》除了有更多貼近大齡女子的生活描寫之外,主角陳嘉玲與青梅竹馬蔡永森之間的成熟愛情,以及他們之間平淡卻充滿溫馨感的日常生活,也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VidaOrange編輯整理了蔡永森和陳嘉玲在《俗女養成記2》中面對愛情的成熟模樣,也許,你可以從他們身上看到逐漸成熟的自己,在這幾年對於愛情是否有了新的想法和體悟。*本文有劇情微雷,請斟酌後再繼續觀看1.為對方細心著想,給予最溫暖的支持「嘉玲Fighting、嘉玲Fighting!」在第二季中考上導遊的陳嘉玲,第一天帶團就遇到了難搞的外國客人,讓陳嘉玲感到非常沮喪。這時,身為棒球隊教練的蔡永森,就這麼剛好地領著棒球隊經過陳嘉玲身邊,他們一邊喊著:「嘉玲Fighting、嘉玲Fighting!」一邊跑了過去。雖然這只是很小的一件事,但蔡永森用他的細心體貼為第一天上班的陳嘉玲送上加油打氣,儘管方法不浪漫卻誠懇無比,不僅溫暖了陳嘉玲的心,也讓她重新恢復笑容,再次找回了勇氣。2.在彼此低落的時候,給對方一個安慰的肩膀「我很醜對不對?」「我也沒多帥啦!」被醫師診斷為「早更」,開始發現自己不再年輕的陳嘉玲,想體驗看看當美女的感覺,所以到了同事推薦的醫美診所微整形,沒想到竟然整形失敗,臉上長滿了過敏疹子。傷心又沮喪的她,和同樣刺青失敗的爸爸坐在屋頂談心,當她要從屋頂上下來時,看到在樓梯底下等著她的蔡永森,陳嘉玲鼓起勇氣把內心的不安一次發洩出來:「我很醜對不對?我接下來會越來愈醜,皮膚會越來越粗、聲音會越來越低、半夜會流汗,還有骨質疏鬆症⋯⋯」而蔡永森卻沒有用任何甜言蜜語安慰她,只是淡淡說了一句:「我也沒多帥啦!」並伸出手拉她下來。陳嘉玲下來之後,又補了一句:「還有,我可能生不出小孩。」蔡永森同樣沒有多說什麼,只是把陳嘉玲的頭髮輕輕撥開,看著她整形失敗的眼睛說:「真的很醜。」並把她擁入懷裡。而陳嘉玲聽了之後,也漸漸放下那些壓力和擔心,因為蔡永森用溫暖的行動讓她知道,不管自己未來發生了什麼事,外表變得再醜再老,身邊永遠會有他陪伴著自己。3.互相體諒,為彼此分擔辛勞「你是不是很痛?」「妳是不是很累?」第三集中,被難搞的客人折磨一整天,最後還被用拐杖砸到流鼻血的陳嘉玲,在蔡永森的住處外坐著等他。當陳嘉玲看到手臂被棒球隊學生不小心用球棒砸斷的蔡永森時,第一個冒出的念頭不是跟他抱怨自己一整天的遭遇,而是先問他:「你的手是不是很痛?」而蔡永森也隨即問她:「妳是不是很累?」回家之後,陳嘉玲幫手不方便的蔡永森洗頭,而蔡永森也幫疲憊的陳嘉玲做了晚餐,最後,陳嘉玲給了蔡永森她家的鑰匙,象徵著兩個人的關係更進一步。儘管在這一集中,兩個人都處在一個比較低潮的狀態,但成熟的他們卻能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把另一半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並用一句平淡而溫暖的問句讓對方感受到自己對他的重視,或許,這就是一段成熟又穩定的感情,最美好的樣貌吧!※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我很醜對不對?」「我也沒多帥啦!」《俗女養成記2》陳嘉玲&蔡永森的40+成熟愛情
-
2021-09-15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婦人腰痛煮菜也痛苦 微創側開腰椎融合手術解決困擾
65歲李姓婦人長期深受腰痛困擾,她後來發現下廚不到3分鐘腰部就痠痛到無法站立,連煮一道菜都困難,求診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外科,檢查發現她腰椎關節退化嚴重,經「微創側開腰椎椎間融合手術」,術後一周已康復,解決忍受十多年的症狀。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外科醫師程久俊表示,李婦曾在外院接受過兩次傳統腰椎內固定手術,對脊椎結構破壞大,造成腰部肌肉容易萎縮,使腰痛症狀又復發,這次經檢查發現腰椎狹窄、胸椎第12節與腰椎第1節鄰近關節退化嚴重,李婦因兩次開刀造成生活不便而抗拒再次手術,後續只接受藥物、復健推拿等保守治療,但半年仍沒有好轉。李婦因工作需長期久站,下班後還需照顧孫子,工作家庭蠟燭兩頭燒,還要長期忍受腰痛之苦,程久俊醫師建議她接受「微創側開腰椎椎間融合手術」,較傳統手術,風險小、手術時間短、減少術中出血,並有利於患者短時間康復,大部分患者術後當天即可下床行走。程久俊表示,以往傳統腰椎手術需要在後背開約10到15公分傷口進入,對神經直接減壓,需破壞脊椎結構才能取出損壞椎間盤,因此術後腰部肌肉容易萎縮造成痠痛,長期照護不易。微創側開腰椎融合手術經腹部側面,開一個小傷口進入脊椎,將受損椎間盤取出後,置換側位支架,再以微創骨釘固定,避開後背脊椎肌肉群,減少腰叢神經及血管損傷。李婦在術後一周康復,解決長期腰痛問題,並於短時間內返回工作崗位。程久俊醫師提醒,腰痛是許多人的困擾,特別是長時間久站久坐或腰部長期承受重力之工作族群,當腰椎椎骨退化或病變,常伴隨腰酸背痛、下肢麻痛無力等坐骨神經痛症狀,新式微創手術是安全的手術選擇,能為椎間盤突出、退化性腰椎滑脫、脊椎管狹窄症、腰椎不穩定,以及曾接受過後側脊椎手術又復發等患者,改善生活品質。
-
2021-09-15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婦人吃完烤肉腸胃炎住院 醫:吃不完不要再冰回冰箱
一名60歲為家庭主婦,日前突然發燒、腹痛、嘔吐及腹瀉,醫師檢查發現她全腹壓痛、眼窩凹陷且皮膚略呈乾燥,診斷為細菌性腸胃炎,伴有脫水現象,並在問診後懷疑她是因吃了不新鮮的隔夜菜引起;所幸婦人經住院治療後,病情已好轉。長安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許鈺銓說,急性腸胃炎大多因食入不新鮮或未充分烹煮之食材而感染,一般分為細菌性及病毒性。病毒性腸胃炎如諾羅病毒較為常見,通常持續1至3日會改善。細菌性感染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情況輕者可能出現腹瀉、腹痛、噁心、想吐、發燒等情況,但嚴重時卻也有致死的可能。而患者在症狀發生前3天前與家人烤肉時,因食材太過豐盛吃不完,心想別浪費,於是便將未食畢之食物冰入冰箱,隔日加熱再取出食用,沒想到就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許鈺銓說,聚餐烤肉時宜注意以下幾點,才可以避免因腸胃道問題破壞過節氣氛:一、肉品及海鮮食材解凍暴露於室溫時間不可過久,避免孳生細菌 ;二、食材於燒烤及烹煮需至全熟再食用。三、群聚難免傳播各種細菌病毒,建議公筷母匙 。四、烹煮食物及享用食物前勤洗手 。五、當日無法食用完畢之食材不要再冰回冰箱,隔餐食用就算加熱也可能產生細菌。
-
2021-09-15 養生.聰明飲食
龍劭華糖尿病纏身12年!3種飲食方法預防糖尿病
編按:「金鐘視帝」龍劭華驚爆今晚6點多在高雄85大樓突然昏倒,到院前已無生命跡象,享壽68歲。他3年前在2018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記者會表示以往拍戲不忌口,長年疏忽飲食問題,某天突然發現自己常常飢餓、1天要吃10餐,不過體重卻反常地暴瘦8公斤,就醫確診得到糖尿病。不過他去年出席活動坦言2009年就知道罹患糖尿病,11年來靠藥物控制,抗拒回診看病,直到因疫情緣故有了空檔,加上家人耳提面命需要回診,一就醫發現指數全面飆高,空腹血糖高達200多、飯後血糖衝破300,嚇到他積極回診。【疾病百科】>>糖尿病分四型 你是哪一種?控制糖尿病情,不需要極端的飲食控制,只要注意食物成分與食用順序就能達成!國外知名健康網站預防(Prevention)提到,減少血糖驟升、導致胰島素急遽增加是第一要務。當您攝取澱粉與精製糖,這些食物吸收進入血液的速度相當快,迅速引發血糖上升,這時您的身體會透過分泌胰島素,將血糖從血液中儲存進細胞中。時間一久,高水平的胰島素會導致肌肉細胞喪失對賀爾蒙調控的敏感度,導致第二型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延伸閱讀:糖尿病有什麼症狀?預防方式是什麼?我為什麽會得糖尿病】3種飲食技巧,透過正常飲食預防糖尿病1. 生菜沙拉來自植物的可溶性纖維能夠吸收澱粉與糖份,就像是海綿一樣在腸胃道中膨脹、吸住澱粉與糖份。但可溶性纖維最終還是會溶解且釋出葡萄糖,然而,這讓葡萄糖滲透進血液中的速度變慢,所以您的身體只需要較少的胰島素來處理糖分調控。而確保您攝取足夠可溶性纖維的方法就是食用生菜沙拉,而且記住,要在攝取澱粉之前哦!2. 吃一點醋任何一種醋都可以,原因是醋可以減緩澱粉分解,醋的高含量乙酸能夠讓分解澱粉的酵素(澱粉酶)去活化、讓澱粉暫時不能分解成糖份。由於醋只作用於澱粉酶,如果您吃麵包或米飯就有效,吃糖果就沒有幫助。另外一個好處是,醋可以增加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所以您應該在飯前先吃點醋,而用醋當生菜沙拉的醬料是相當棒的方法,醋可以像鹽一樣帶出食物的風味呢! 3. 添加蛋白質這樣您不會分泌過多胰島素。很特別的是,我們不希望身體在短時間內分泌太多胰島素,但為了做到這點,我們需要在進食時早一點刺激身體開始分泌胰島素,這就像消防隊應付火災,警報越早響起,就只需要較少的消防員就能將火撲滅。即使蛋白質中不含葡萄糖,它依然能夠引發第一階段的胰島素反應,並防止血糖驟升,並且讓身體使用的總胰島素量下降。 【延伸閱讀:全台一半老人患有三種慢性病,與這件事情沒做好關係很大】
-
2021-09-15 新聞.元氣新聞
龍劭華驚爆猝逝 曾暴瘦8公斤、糖尿病纏身12年
「金鐘視帝」龍劭華驚爆今晚6點多在高雄85大樓突然昏倒,到院前已無生命跡象,享壽68歲。他3年前在2018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記者會表示以往拍戲不忌口,長年疏忽飲食問題,某天突然發現自己常常飢餓、1天要吃10餐,不過體重卻反常地暴瘦8公斤,就醫確診得到糖尿病。他想起確診為糖尿病時,深怕發生合併症給家人帶來麻煩,因此他乖乖配合醫生用藥控制血糖,也保持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而在控糖的過程中,太太常常絞盡腦汁配合均衡飲食原則,烹調健康又美味的料理讓他安心享用,只是他習慣吃重口味,一度不爽到摔筷子拒吃,開玩笑地說:「當初吵到差點離婚。」【延伸閱讀:糖尿病有什麼症狀?預防方式是什麼?我為什麽會得糖尿病】不過他去年出席活動坦言2009年就知道罹患糖尿病,11年來靠藥物控制,抗拒回診看病,直到因疫情緣故有了空檔,加上家人耳提面命需要回診,一就醫發現指數全面飆高,空腹血糖高達200多、飯後血糖衝破300,嚇到他積極回診。
-
2021-09-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Delta早就生根社區沒離開過?醫曝1關鍵直言:它有這麼肉咖嗎
今(14)日增加2例本土案例,與幼兒園群聚案相關,此群聚已達32人感染。疫情指揮中心也表示北市裝修工人夫妻Delta基因定序與幼稚園完全一致,研判為同一群聚,這讓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鬆了一口氣,分析指出「沒有2條以上的傳染鏈,疫情相對單純比較好控制下來」;對於「Delta病毒是從屏東那時就沒有離開過」的傳聞,林氏璧也提出看法。關於今日疫情消息,案16204、16205為同住家人,是於9月6日就已匡列的居家隔離對象。案16204於9月12日出現發燒等症狀,2名個案由衛生單位安排採檢,於今日確診,衛生單位立刻進行相關疫調及接觸者匡列。對此,林氏璧透過臉書發文解讀,「在匡列中的人因為潛伏期中再跑出新確診,因為早已匡列,都不會太擔心」。案16168、16171北市裝修工人夫妻的病毒基因序列與幼兒園其他個案比較,序列完全一致,研判是同一起事件。林氏璧也鬆了一口氣,指出「確認了裝修工人病毒確為同一序列,代表這一圈人都是同一事件,沒有2條以上的傳播鏈,疫情相對單純比較好控制下來」。另,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幼兒園案Delta的序列和之前定序出的任何Delta序列都不同,包括任何境外移入,為國內全新的序列,而目前全案有21人確認感染Delta,且序列完全一致。再比對國內已驗出的Delta資料庫來看,幼兒園的Delta與南非、美國境外移入個案相對接近,但仍有6、7個位點的差異,無法推論是什麼關係。關於「有些人懷疑Delta病毒已經在台灣生根傳了很久,比方從屏東那時就沒有離開」,林氏璧則認為,若真如此,這病毒序列應該要和屏東的Delta序列相像才對,但看來並非如此,「且如果Delta真的在社區存在已久,卻一直沒有燒起來,那它還叫做Delta嗎?Delta有這麼『肉咖(台語,意指軟弱,能力不足)』嗎?」他也提到,今年5月前某些人就講了一年台灣社區早有病毒進來,只是沒篩檢就沒案例,「5月爆發到現在,每天我們都可以驗個2萬上下,7日PCR陽性率壓到了萬分之3至4之間,你還在說Delta早潛伏在社區只是沒篩出來,你可以換一套說辭嗎?」
-
2021-09-15 新聞.食安拉警報
擋非洲豬瘟!11月起疫區進口快遞不得併袋託運 這幾處沒納入
為阻絕非洲豬瘟於境外,台北關今天公告,自今年11月1日起,自越南等疫區進口的空運快遞貨物,除文件類外,均不得併袋託運。不過,非洲豬瘟疫區、快遞量又高的中國大陸(含香港及澳門),並未納入新規定受限範圍。空運快遞貨物簡易申報通關作業規定第3點規定,同一主提單或主託運單項下數分提單或分託運單的同類別「簡易申報單」,得以同一報單號碼合併申報。合併申報時應以「同類別貨物」為限;不同類別貨物,不得混雜於同一報單號碼之「簡易申報單」內申報。相同類別貨物得以數分號貨物併成一袋通關,但每一袋貨物限以一報單號碼申報。為防止快遞業者或進口人利用空運快遞併袋通關簡易措施,夾藏豬肉產品進口,台北關宣布,自本年11月1日起,疫區空運進口快遞貨物除報單類別X1進口快遞文件外,不得以數提單分號貨物併成一袋託運進口,以利X光檢查。關務署表示,疫區起運地或產地包括:越南(VN)、柬埔寨(KH)、寮國(LA)、緬甸(MM)、菲律賓(PH)、東帝汶(TL)、印尼(ID)、印度(IN)、馬來西亞(MY)、不丹(BT)。依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資訊,近三年曾發生非洲豬瘟的亞洲國家還包括中國大陸(含香港、澳門)、蒙古、北韓、韓國,另外還有歐洲、美洲及非洲部分國家,但都未納入新規定快遞「不得併袋託運」的範圍。
-
2021-09-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北市裝修工妻影響2校預防性停課 293人完成採檢
台北市文山區一所國中及一所幼兒園因與確診裝修工妻相關而預防性停課,衛生局今天表示,已採檢293名師生及同住家人,結果預計晚間出爐,若全數為陰性,就能在明天復課。台北市衛生局今天下午舉行記者會說明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現況,疾管科長張惠美表示,台北市今天新增1例自美國入境的個案,為已打過2劑BNT疫苗的30多歲女性,在檢疫期間確診。張惠美說,有關文山區預防性停課的一所國中及一所幼兒園,293名師生及同住家人已完成PCR核酸檢測採檢,結果預計今天晚間、最慢明天會出爐,若全數陰性,最快明天就能復課。教育局補充,受影響的包含國中3個班級90名學生、幼兒園全園101名學生,採檢已在上午完成,將在下午5時30分舉行會議討論是否能復課。台北市文山區裝修工(案16168)及其妻子(案16171)感染Delta變異株,文山區一所國中及一所幼兒園教師因曾與案16171接觸而被匡列居家隔離,導致191名學生預防性停課。此外,有關校園BNT疫苗接種計畫,專門委員歐佳齡表示,疫苗將在22日到貨,提醒各校在打完疫苗後當天就不要再安排體能性的課程,且學生要出示家長同意書並經醫生評估後才能接種,以及務必帶著健保卡。另一方面,大專院校即將開學,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接受媒體電訪時表示,第8輪公費疫苗共有3萬4618名18歲到22歲的民眾預約在台北市接種,這個年齡層幾乎都是大學生,因此許多大學選擇延後實體課程、等疫苗產生保護力,是正確的選擇。蔡炳坤說,台北市日前已訂出大專院校開學防疫指引,不過因大專院校主管機關是教育部,所以北市版本不具強制力,僅為建議、參考。
-
2021-09-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基隆第八輪AZ明開打1萬7161人 第二劑及18到22歲第一劑
基隆市明天起到23日展開第八輪AZ疫苗接種作業,其中包括在9月10日前接種第一劑滿10周以上預約接種第二劑,以及滿18到22歲民眾預約接種第一劑,共有1萬7161人。市長林右昌今天說明AZ及BNT疫苗施打計畫,第八輪的AZ疫苗將在15到23日開打,其中包括在9月10日前接種第一劑滿10周以上預約接種第二劑,以及滿18到22歲民眾預約接種第一劑,共有1萬7161人。至於要接種第二劑AZ疫苗的75歲以上長者共有1萬0901人,將在15至17日統一集中施打;另外高風險的洗腎或機構住民、職工共3千多人,將在9月15日到9月26日安排特約醫療院所直接到機構進行施打。而針對高中學生的BNT疫苗部分,林右昌表示,疫苗施打意願調查表都已發給學生及家長,預計最晚16日完成回收,接著再進行後續進入校園施打規畫。另外,中央已宣布12至17歲的學生,BNT疫苗主要進行造冊入校施打,而因個人因素選擇不在校施打 或不在籍學生,請別擔心,今天上午10點開放線上意願登記,完成登記後,後續將依照指揮中心公布之時間進行施打。家長或青年朋友,若有需要記得把握時間上1922平台登記,才不會錯過疫苗施打的機會喔。
-
2021-09-14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睡太多或太少都有事!每天要睡多久才夠?一表看9個年齡層睡眠時間建議
大家都知道睡眠很重要,睡眠不足可能導致肥胖及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等疾病的風險。但它佔據人生太多時間,尤其現代人每天忙得團團轉,許多人會說「我忙到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究竟人每天要睡多少時間才夠,才足以維持最基本的健康運作?談到人每天要睡多少時間才夠,最重要的是看你的年齡及睡眠品質而定。根據美國睡眠基金會(Sleep foudation)建議,睡眠時間依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需求,中壯年的成人階段(26-64歲),大約需要7-9小時的睡眠時間。而如果我每天就是沒有那麼多時間睡覺,睡眠不足會怎樣?又或者我太貪睡,睡太多又會怎樣?9個年齡層睡眠時間建議階段年齡範圍建議時間新生兒0-3個月大14-17小時嬰兒4-11 個月大12-15小時學步兒童1-2歲11-14小時學齡前3-5歲10-13小時學齡6-13歲9-11小時青少年14-17歲8-10小時年輕人18-25歲7-9 小時中壯人26-64歲7-9 小時老年人65歲或以上7-8小時資料來源:美國睡眠基金會(Sleep foudation)睡眠不足的影響睡的不夠,可能對健康造成的影響包括免疫系統下降,代謝功能變差,皮膚老化快速、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癌症等疾病。現代人還有一個常見狀況,就是平常忙碌睡很少,假日才狂睡補眠。但眠真的能補嗎?根據元氣網專欄作家、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蔡宇哲撰文指出,周末補眠看似可以解決週間睡眠不足,實則又造成了另一個生理時鐘混亂的問題,可說是「挖東牆補西牆」的作法,他建議還是要盡可能增加週間的睡眠時數,及讓周末作息不要差異太大。>>【延伸閱讀】蔡宇哲/週末睡好睡滿是補眠還是傷身體?睡太多又會怎樣根據元氣網專欄作家張金堅教授撰文指出,睡眠太充足也不宜,根據邁阿密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發現,睡眠時間過長(超過9小時),可能導致神經認知功能下降,這也包括學習能力與記憶力的下降,睡太久可能使心臟疾病風險增加約35%至40%,另外與肥胖、糖尿病以及癌症均有相關。>>【延伸閱讀】張金堅/睡眠時間多久才足夠?教授教你怎麼睡出健康睡不好如何改善還有一種人,明明準時睡覺,但睡不好,睡眠品質不佳,導致睡眠時間依然不足。腦神經科學博士鄭淳予醫師曾在其臉書教大家改善睡眠品質,他指出白天就該有些「準備工作」,他提出以下5個訣竅幫助你睡得更好。1、培養日、夜分明的節律2、維持運動習慣,但避免睡前運動3、白天補眠、午睡勿超過30分鐘4、睡前準備黃金期少接觸3C5、睡前準備黃金期多靜態活動>>【延伸閱讀】睡不好超傷身 腦神經科醫師教你睡好覺的5訣竅
-
2021-09-14 養生.聰明飲食
1杯燕麥奶=1/3碗飯!營養師一招降燕麥奶升糖指數
許多人宣揚吃燕麥好處多,60多歲陳太太不但在早餐吃燕麥粥,還把燕麥片混同米飯一起煮,當成主食;還有三高患者,雖不習慣無糖燕麥奶的口感,看上它能降膽固醇、穩定血糖,仍忍耐喝下肚。燕麥健康價值高 食用方式及分量仍需注意營養師提醒,即使食物健康價值高,仍要注意食用方式及分量,千萬別把燕麥奶當水喝,以免吃進過量澱粉,造成反效果,導致血糖、三酸甘油脂及體重飆升。市售燕麥產品從燕麥、燕麥片、燕麥奶,到三合一即溶燕麥片等,從顆粒、扁平到糊狀,還有加不加奶精、糖、堅果等,有些產品則額外添加膳食纖維、增稠劑等,讓人眼光撩亂。不同於一粒粒燕麥嚼起來QQ的,經「整形」壓成扁平狀的燕麥片,不只外觀改變,即使沒添加任何東西,口感也會變得軟軟糊糊,有人接受度低,卻也有不少人迷信比較營養,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說,那是水溶性纖維釋出所致。【延伸閱讀:燕麥奶、全麥製品較好?營養師曝10大偽健康食物】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說,燕麥保留麩皮、胚芽及胚乳,屬於全穀類食物,同樣分量,燕麥片的飽足感勝過白米飯。張斯蘭說,燕麥膳食纖維豐富,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腹部脂肪堆積;水溶性纖維有助緩解腹瀉,也能增加腸道好菌。也因富含膳食纖維,燕麥片吸水性強,吸足了水膨脹,體積增大,不但延長食物在胃裡的時間,增加飽足感。趙強說,胃的功能就是「液化」食物,待食物變成泥狀,才進入小腸,比起燕麥、燕麥片,燕麥奶停留在胃的時間變短,小腸吸收速度快,血糖上升速度也快。一杯240cc燕麥奶 大約是三分之一碗飯流質食物升糖指數(GI)相對較高,下肚後血糖上升速度較快。趙強說,曾有研究以3顆蘋果與等量蘋果做成的蘋果泥、蘋果汁比較,證實食物形態不同,下肚後的升糖指數也不一樣,蘋果最低,其次為蘋果泥,果汁最高。而三酸甘油脂高的人,還要留意升糖負荷。趙強說,升糖負荷是計算下肚的碳水化合物(即澱粉)總量,總量愈高,身體血糖負荷愈大;三酸甘油脂高的人,要特別留意燕麥奶飲用量,一口氣喝太多,胰島素來不及消化,多餘的碳水化合物將轉為脂肪,三酸甘油脂反而增加。張斯蘭以市售燕麥奶為例,一杯240cc約等於1.5份主食,大約是三分之一碗飯。她說,飲料好入口,很容易輕忽飲用量,若喝得多,又沒有減少三餐主食,額外吃下肚的澱粉,反而會讓血糖、三酸甘油脂和體重上升,成為身體負擔。趙強強調,食物再好,仍要控制食用量及食用方式,均衡飲食更重要。他建議,可將燕麥混入白米飯裡烹煮,當成主食吃;比起白米,燕麥、燕麥片更有助血糖穩定。【延伸閱讀:喝豆漿能取代牛奶補鈣嗎? 黃豆vs.豆漿含鈣量差很大】燕麥奶+蛋白質 降升糖指數早餐該選什麼飲料?怕胖的人先看熱量,但要想吃得均衡,應先認清食物種類。營養師說,燕麥奶、五穀奶雖然都是「奶」字輩,若無加奶,其實喝下肚的是液態澱粉,建議搭配蛋白質一起吃。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說,若是外食族,不管是一杯(240cc)米漿、燕麥、五穀奶,約等於1.5份主食,建議可以和茶葉蛋、水煮蛋、火腿肉等蛋白質搭配,還可以再多吃一片土司。她說,一杯薏仁漿的熱量約等於一份主食,除了搭配蛋白質,可以加上兩片土司,或半顆雜糧饅頭。至於牛奶、豆漿,張斯蘭說,這兩種飲品都富含蛋白質,可加入3湯匙的燕麥片沖泡後食用,再搭配一片土司;若能選擇無糖豆漿、低脂或脫脂奶會更佳。另外,營養師建議,燕麥粥裡可以添加腰果、核桃等堅果,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芝麻粉還富含鈣、鐵。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說,澱粉、蛋白質一起吃,不只飲食均衡,還能降低升糖指數,比單吃澱粉的血糖更穩定。他說,以燕麥奶、薏仁漿等搭配麵包、飯糰,下肚的幾乎全是澱粉,缺乏蛋白質,從營養學觀點來看,這樣的組合並不理想。【記者陳惠惠╱專題報導,出處/2012-08-11/聯合報D2/健康】(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
2021-09-14 新聞.長期照護
防疫也要動一動 家醫、復健科醫師線上教長輩運動
疫情逐漸趨緩,不少長輩習慣宅在家,幾乎足不出戶,肌力、體能大減,衛福部豐原醫院推出「延緩失能線上運動課程」,由家醫科、復健科醫師帶長輩做體操,並結合營養師解說飲食,即日起,符合資格長輩均可免費報名。我國5月19日起宣布三級警戒,至8月24日降為二級警戒,3個多月來長輩幾乎減少外出、未到校園、公園運動,衛福部豐原醫院發現,高齡衰弱問題不只體力變差,而是漸進式多重系統生理功能喪失,尤其又以65歲以上為高盛行率,女性又比男性較高。豐原醫院指出,長者在失能前會有一段衰弱的時期,所以衰弱也被視為「失能前期」,是具有可回復的潛能,如能及早發現並介入,有機會讓長者免於失能,回復正常生活功能。今年6月因應疫情期間,豐原醫院推出「延緩失能線上運動課程」,透過通訊軟體,家醫科、復健科醫師透過鏡頭,帶領長者不間斷運動及飲食控制,長者同住家人也可以線上聆聽專業講師講解飲食及運動課程,一起居家學習。豐原醫院表示,只要是符合資格長者均可報名,活動免費,歡迎長找與家屬一起在鏡頭前上課、學習。報名方式周一至周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電洽:04-2527-1180轉3232(家醫科),符合資格長者會先到醫院進行評估,由醫師解說課程、操作使用。
-
2021-09-14 癌症.乳癌
國衛院治療乳癌新利器 海扶刀再進化免除燒傷風險
乳癌為台灣婦女發生率第一位的癌症,過去的治療方式為外科切除手術,輔以放療或化療。近年「海扶刀」治療方式可讓病患免開刀,但易有心肺臟、皮膚燒傷的問題。因此國衛院開發「戒指型」海扶刀系統,透過精準定位免除燒傷風險,關鍵技術已通過我國專利,研究成果也發表於國際期刊上。國衛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研究員陳景欣表示,傳統利用外科切除手術治療乳癌,但高劑量麻醉、侵入式手術,對高齡病患風險較大,且有些病患無法接受乳房部分或全部切除,造成病患退縮。近年出現的非侵入高能聚焦超音波消融術(HIFU ablation),又稱「海扶刀」系統治療方式,則是自體外發射超音波,波束經過超音波膠或水、皮膚、脂肪等軟組織的傳導,聚焦於腫瘤目標組織,讓腫瘤被熱凝固而壞死,乳癌病患便可不須麻醉、開刀治療。但原先的海扶刀系統為「碗狀」,其超音波聚焦的方式容易傷到胸大肌、心臟、肺臟,也易燒傷皮膚。根據美國、以色列、歐盟等地的治療數據,皮膚燒傷者約三到四成。另外,原海扶刀系統打出來的投射熱點如同一顆米粒,針對3至5公分的腫瘤,燒完需要兩小時。陳景欣指出,國衛院研究團隊開發「戒指型」海扶刀系統,圓環形的超音波發射方式可讓波束平行於胸骨,就能減少胸部與心肺的燒傷機率。並且藉由仿體消融試驗、豬肉包圍脂肪的消融實驗等,發現藉由調控輸入不同的電壓,使投射的超音波可成為環性的焦點而非單一熱點,30分鐘便可燒完一立方公分,大幅降低治療時間。期盼未來經臨床試驗以及食藥署查驗登記通過後,可成為乳癌治療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