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4 科別.骨科.復健
搜尋
高齡
共找到
2515
筆 文章
-
-
2020-10-24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中型醫院打好專科基礎 讓醫師有全人照顧概念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今年新開幕,由長庚集團BOT經營,定位為地區及中型的醫學中心等級醫院,院長黃璟隆表示,各地區有不同需求,「在地化是好的」,在新北市增加精神科及長照服務。黃璟隆說,像土城這樣醫學中心等級的中型醫院,有條件可把基本醫療知識傳授得更全面更扎實,讓醫師都有「全人」照顧的好概念。我們跨科整合較容易黃璟隆指出,醫師養成過程中,除了專科如內科外,還細分為心臟內科、腸胃科及胸腔科等次專科;因為大醫院有機會碰到難症及罕症,學生在學習時,常會專注在「次專」的某一科,不過難症及罕症畢竟少見,專科打好基礎最重要。土城醫院規模並不大,因此跨科整合較為容易。黃璟隆以自己是小兒科專業為例,強調他也要懂眼科及心智科等領域,這樣小朋友若發燒就診,就不只看他的發燒,還會注意他的身高、體重、有無自閉及斜弱視等整體問題,以達到「全人」照顧。另外,像癌症及高齡醫療等更是需要跨科的基礎。著力兒虐及兒少保護「如果醫師以全人的角度去對待病患,會讓病患得到更好的照顧。」黃璟隆認為,如果以病患為主體,整個醫院的氛圍就會更融洽。黃璟隆接著分享的不是他專攻的過敏,反而是兒虐及兒少保護。他指出,台灣近來每年約有一萬名兒童受虐成案,他的團隊在政府及長庚支持下舉辦研討會,邀社工、警察及司法檢調單位參與,讓大家提高兒虐的敏感度,看出兒童被虐待的痕跡,揪出虐待及防止孩童再度受虐。兒童氣喘防治衛教宣導「對於兒童氣喘防治,透過衛教讓校護及體育老師認識到正確的照顧及保養觀念,學生在上體育課的時候,可以不必被晾在旁邊。」這些都是黃璟隆團隊在工作之餘投入的領域,很多人跟他講何必浪費時間,但他覺得「不會啊,國家看起來更進步了。」推動跨領域業務20年黃璟隆說,以「利他」角度來看,從十幾、廿年前推動這些跨領域業務,到現在累積的成果自己都沒想過,「每一樣事情要做起來都要很久」。他從2007年與年輕主治醫師一起推小兒身體狀況長期追蹤,當時的主治醫師從講師、助教,升等到教授,一起發表數十篇研究,都有助於互相成長,更重要的是,以團隊來面對問題,就不會勢單力薄。黃璟隆小檔案年齡:62歲專長:過敏氣喘、過敏性鼻炎、風濕性疾病、紅斑性狼瘡、小兒過敏免疫疾病現職:新北巿立土城醫院院長、長庚大學醫學系教授、台灣兒科醫學會監事長給病人的一句話與醫師多點信賴溝通。保持運動、吃得營養,尤其開心最重要;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要適當排解。
-
2020-10-24 新聞.長期照護
高齡門診最愛問:控制三高,長照風險少一半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被稱為三高,是現代人健康大挑戰,對65歲以上長者,更是如此,統計顯示,65歲以上長者八成至少有三高其中的一種。三高影響認知功能、使失智風險增加,但若能穩定控制,可降低長照風險,減輕親友照護與經濟的負擔。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黃安君表示,研究顯示,65歲以上高血壓盛行率約六成;60歲以上有二成的人有糖尿病,65歲以上飆至四成。至於高血脂症,包括高膽固醇血症與高三酸甘油酯血症,前者血液中總膽固醇(T-CHOL)超過240 mg/dl,後者三酸甘油酯逾200 mg/dl,65歲以上患者也約兩成有高血脂症。三高可能使動脈粥狀硬化,使大小血管病變,出現腦中風、心肌梗塞、視網膜、腎臟變等風險,也對認知功能有影響。研究顯示,血壓、血糖不穩定是失智危險因子。不過,65歲以上的人雖然要控制三高,但在不同狀況下,有不同的控制標準。例如同樣是80歲,相對健康者與長期臥床者相較,三高控制目標不同,健康者偏向一般人的控制準則,臥床者伴隨身心失能或體力差,三高控制應適度放寬。例如血壓,黃安君表示,65歲後若收縮壓偏高雖然要注意,但若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數值差距過大,即「脈壓」過高, 或出現一起身就會頭暈的姿勢性低血壓等,恐更增認知功能異常的風險。在血糖控制方面,當年紀增長、有輕度認知功能異常或輕微失能時,若血糖控制太嚴格,反而可能加重認知功能異常。黃安君舉例,目前國內外指引考量共病、日常是否需協助、是否有認知功能異常等,分為三等級:第一等級:共病症小於三種,日常生活可自理、認知功能無問題者,糖化血色素目標是小於7.5%,與一般成年人糖化血色素檢測值4到6.5%之間接近。第二等級:有共病、認知功能輕微障礙者,糖化血色素目標為8%。第三等級:臥床需人家幫忙,有慢性肺病、需洗腎、轉移性癌症病人或中重度失智症等,糖化血色素目標控制在8.5%。同樣控制糖尿病,黃安君表示,可依狀況不同照護長者,飲食上也別太嚴格,六大類食物皆能攝取,只是攝取米飯、水果類等含醣食物應注意分量。黃安君之前曾收治一名90多歲有糖尿病的伯伯,同時有心血管、關節、攝護腺肥大等共病,加上已出現失智症症狀,吃東西無法定時定量,進食量也變少,但打了多年的胰島素劑量卻未調整,導致頻繁低血糖,家人就覺得伯伯越來越虛弱、不想活動,經檢視其血糖常低於90 mg/dl以下。在將胰島素改為每日一次長效劑型,並配合口服藥物後,伯伯回診時精神變好,願意起身活動,也讓家人放心不少。黃安君呼籲,年長者若有三高,治療目標隨身心功能,考量失能、失智等情況調整;而當患者已出現藥物副作用時,家屬應向醫師反應,立即調整藥物,並減少副作用,減低臥床等長照風險。
-
2020-10-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蔡總統:台灣能貢獻全球防疫 參與WHO至關重要
台灣全球健康論壇今天登場,超過24國專家線上與會。總統蔡英文在會中分享台灣抗疫經驗,強調台灣有能力、也願意在全球防疫工作中貢獻,讓台灣參與WHO對於全球抗疫至關重要。衛生福利部、外交部今明兩天共同舉辦「2020年台灣全球健康論壇」,今年主題為「在後疫情時代以創新、包容和夥伴關係實現永續發展目標」,針對今年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如何達成永續發展等議題展開討論,國內有多達500名專家參與實體會議,並邀請來自歐洲、美國、澳洲、日本等24名國外專家線上演講及討論,線上超過30個國家、近300名參與者直播收看,共計近千人參與盛會。蔡總統與會致詞時表示,2020年對於全球來說是非常不平靜的一年,因應武漢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世界各國忙於因應疫情衝擊,台灣相對穩定的防疫成就,受到世界的肯定。蔡總統說,台灣因2003年有對抗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的經驗,發展出一套完整的防疫機制,疫情爆發之初,台灣就立即採取一系列重要措施,包括登機與居家檢疫、早期診斷與發現、實施社交距離、配戴口罩等,並運用大數據分析和數位科技防堵疫情擴散。蔡總統指出,在照顧好國內醫護與國人需求後,台灣也不遺餘力地協助有需要的國家,特別是在口罩、藥物及醫技等三方面,希望和國際社會攜手共度難關。今年7月美國「彭博經濟」(Bloomberg Economics)的評比中,台灣在75個經濟體中,抗疫表現名列第一,這是政府團隊的努力加上全民配合防疫政策的成果。台灣實施25年的健保體系也成為防疫穩定的基礎,蔡總統說,健保大數據讓政府得以追蹤病人接觸及旅遊史,也能進行個人身分認證,推動口罩實名制政策;在疫苗方面,台灣已有3家疫苗業者進入第一期臨床試驗計劃,政府將持續加速疫苗研發。蔡總統指出,除了疫情,台灣也正面臨人口快速老化的嚴峻挑戰,2025年台灣將步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將達20%,因應人口老化,台灣從2017年迄實施長照2.0政策,不僅擴大照顧對象也增加服務項目,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長照系統,也持續增加從居家到住宿式照顧等多元的服務,目前整體長照服務涵蓋率已經超過51%。蔡總統強調, 作為全球公衛社群的一員,台灣正積極推動跨國防疫網絡及與新南向國家的醫衛合作,台灣有能力也願意在全球防疫工作中繼續貢獻,今年2月在馬來西亞舉行的第一次亞太經濟合作(APEC)衛生工作小組會議中,提案成立並引領「數位健康次級工作小組」,盼貢獻台灣數位產業專長促進全球公民健康,也相信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於全球預防、對抗疾病和疫情至關重要,同時也要感謝理念相近的國家及友人大力支持。蔡總統說,台灣位處印太地區主要交通樞紐,地理位置相當重要,理應在防疫體系中扮演關鍵角色,任何單一國家無權以政治因素,破壞全球為防疫所做的努力,未來將持續秉持Taiwan can help and Taiwan ishelping初衷繼續與國際社會分享醫療照護方面的專業,維護健康的基本人權。
-
2020-10-23 新聞.生命智慧
人生一定會碰到的7種「臨終急救法」:葉克膜、氣切、CPR…你該知道可以怎麼選
編按:如果走到人生終點,你想怎麼告別身邊的人,和這個世界?自己的生命,自己作主。自己的終點,自己來寫!醫療科技的進步,讓人們擁有更多的「生存」機會。但是,「活著」≠「好活」。過多的醫療行為,只是延續生命,並未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我們都會老,但是又該如何「安老」?由《好活與安老》作者蔡宏斌醫師告訴大家。最後的尊嚴—臨終急救與處理臺灣高齡醫療時代來臨,「如何好好告別」已成為現今每個人都不可避談的事,無論是身邊摯友親人,還是自己遭遇,當生命無預警來到最終回,你會想要如何寫下生命結局呢?在媒體新聞中,或電影、電視劇中,常會看到昏迷很久的病人身上插滿各式各樣粗細不一的管子,獨自躺在加護病房的畫面。依照古典醫學的定義,「心臟跳動」就代表人還活著。但是隨著醫療技術進步,依靠機器運轉雖然能使心臟持續跳動,但這樣躺著,真的算是「活著」嗎?根據加護病房的資料統計,一個依照自然病程,5至7天便會自然死亡的病人,若已呈現多重器官衰竭,使用維生醫療延長30天生命,則相對的會失去救助其他六條生命的機會。換個角度想,如果躺在病床上的人換成自己或是親人,你會願意嗎?臨終急救的種類當因重大意外或是重病,導致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或生命徵象消失時,你會接受哪些臨終急救?我們常聽報導,「某某人因葉克膜關係,撿回一命……」,甚至「有家屬哭求醫院,找『葉醫師』救自己的家人一命……」,大家似乎耳熟能詳,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知道「葉克膜」是什麼、何時使用,又會帶來什麼後果?我們先來談談,所謂的「臨終急救」,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種類:一、心肺復甦術(CPR)一般人最常聽到的「心肺復甦術」,是指對臨終末期病人所做的標準急救程序。雖然在心肺復甦術的搶救下,有15%的病人得以存活;但根據證據顯示,心肺復甦術無法讓多數重症末期病人的身體功能恢復到先前的水準,且若是患有多重病症,或是無法自理行動的病人,存活率更低於2%。此外,「成功的」心肺復甦術可能造成包括:肋骨骨折、胸部電擊灼傷、腦部受損、身體機能退化、無法恢復意識、必須依賴維生機器度日等等可能的後果。二、維生醫療意指用以維持末期病人生命徵象,但無治癒效果,只能延長其瀕死過程的醫療措施。可能包含:1. 氣切(氣管切開術): 將氣管在頸部的位置切開一個洞,可以流通外界空氣,也可避免意識昏迷者的口腔分泌物嗆入肺部,同時做為長期抽痰使用。2. 透析治療(洗腎): 分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兩種,在血液透析中,病人全身的血液必須流經一台機器,「洗淨」血中雜質,再將乾淨的血送回病人體內。透析的過程有時會讓病人感覺不適甚或精疲力竭,也常會伴隨有噁心、盜汗、頭暈、心跳加速、昏厥等現象。3. 呼吸器: 當病人無法自行呼吸時用來協助呼吸的機器,連接機器的軟管會從嘴巴置入直通氣管,利用機器將空氣打進肺部。對於可能會拔掉管子的病人,通常需要綁住雙手,或是注射鎮靜劑,避免因意外拔管而造成危險。4. 人工營養與流體餵養: 以一根能裝載流質食物的塑膠管,經由鼻腔直接插入胃或腸子。但對於末期的病人來說,太多的營養可能造成病人不適,且若對身體功能逐漸停擺的病患強迫灌水(靜脈輸液),累積的水分反而會讓病人感到不適。5. 抗生素: 末期病患常會反覆發生經常性肺炎,此時便會使用抗生素治療。藥物雖然可能暫時有效,但無法根治持續惡化的基本問題。6. 血液製品輸注(輸血) :當病人血紅素過低、血小板低下,或是有凝血功能障礙時,分別給予濃縮紅血球、血小板,或是新鮮冷凍血漿與凝血因子的輸注治療,可能延長病人數天時間 ,但若其病因無法治癒,會繼續出血或身體出現瘀青及血斑。過度輸血有可能發生肺水腫或是輸血過敏反應。7. 葉克膜(ECMO)體外維生系統:葉克膜是一台取代或輔助心肺功能,使身體器官能得到充足的氧氣與血液灌流的機器,可能引起的併發症包括:形成血栓或出血,感染時甚至會引起敗血症或敗血性休克。而機械性幫浦運轉也可能引起溶血症狀,肢體末端也會因動脈插管造成的缺血而需要截肢,其他還會造成心肌的傷害或肺水腫等。葉克膜僅可以維持病人的心肺功能,但不能治病,生命末期病人使用葉克膜僅是延長死亡的過程,病人仍會死於原本罹患的疾病,或因葉克膜導致的併發症。在台大醫院的研究顯示,如果使用葉克膜超過14天,病人的臨床問題仍無法改善時,醫療團隊就應該與病人家屬討論未來的治療計畫,避免最後成為對病人無益的治療。在《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所提到的維生醫療,是指對臨終病人的無益醫療,和《病人自主權利法》中所提的維持生命治療,是對病人有益的醫療並不相同,雖然在醫療技術上同樣可以使用這七種方法,但是仍要依照病人的自主意願、醫病共同決策與臨床實際情況來做妥善處置。書籍介紹好活與安老:從病人自主權到安寧緩和,「全人善終」完全指南作者:蔡宏斌出版社:發光體出版日期:2020/02/26作者簡介/蔡宏斌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台大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碩士、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現職台大醫院整合醫學科主治醫師。台灣醫院整合醫學會理事、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理事、台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發起人、荒野保護協會永久會員。長期關注醫護過勞與健康不平等議題,用心守護重症病人的健康, 陪伴家屬走出生命的幽谷。曾出版《好命到終老》系列書籍,主編《生命末期腎臟病人安寧緩和醫療評估指引》,經營《用心守護》臉書專頁,於2017年榮獲公共健康數位傳播獎。用心守護-蔡宏斌臉書粉絲團:www.facebook.com/ntuhhint (粉絲人數14萬)延伸閱讀: 老舊枕頭捨不得丟,都是在養黴菌!譚敦慈:出現這兩種狀況,就應該要換新的
-
2020-10-22 科別.骨科.復健
台師大公布骨質危機地圖 全台不合格率超過8成
台灣師範大學和藥廠順天堂合作,以醫療公益巡迴車跑遍全台各縣市,為民眾進行骨質密度檢測,累積數據後繪製出「全台民眾骨質危機解密地圖」,不合格率達8成以上。台師大教授吳忠信今天公布相關數據,在「天上聖母號」巡迴車近3年的累積下,共有2820人接受檢測,骨質密度不合格率為81%,其中男性不合格率為74%,女性84%。以年齡層統計,年紀越大不合格率越高,60歲以上族群高達9成不合格。進一步分析區域差異,北部、中部民眾不合格率較高(82%),南部則較低一些(74%)。研究團隊指出,骨質流失與老化、女性更年期有關,空氣污染也有影響,台灣民眾不合格的年齡正在下降,可見骨質危機不只發生在銀髮族,一般民眾也要注意。台師大今天在鄰近社區舉辦重陽敬老活動,同時邀請「天上聖母號」開進校內,協助民眾瞭解自身骨質密度。活動還有親子布袋戲表演、寵物健康諮詢、視障按摩、製作中草藥防蚊包、品嚐平安防禦飲等。長期研究科學中藥的吳忠信指出,高齡者瞭解自身骨質流失狀況,可適時補充中藥,緩解關節退化等症狀,避免行動不便影響生活。他也主張讓高齡者養寵物,不只是有個生活伴侶,更能緩解老化、失智等問題,抒解壓力、提升社交關係。面對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台灣中醫團隊也投入研究,找尋有抑制病毒附著、滲透等效果的中草藥,希望能造福全球,一同度過疫情難關。
-
2020-10-22 失智.新手照顧
飲食照護/長者咀嚼功能維持正常 有助延緩失智
台灣的銀髮海嘯來襲,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將高達460萬人。預防勝於治療,口腔健康是健康的第一道防線,研究發現,強化咀嚼及吞嚥能力,可以延緩失智,更是重要的防老關鍵。常見銀髮族有失智、失能、認知功能障礙、吸入性肺炎等四大疾病威脅。其實只要做到「均衡飲食攝取、餐後口腔清潔、勤做健口操、鍛鍊咀嚼力」,並持之以恆,不僅可以防老,並且有效降低失智等問題的發生率,促進健康生活的延續。陽明大學牙醫學院團隊曾發表咀嚼能力與大腦灰質關聯性的研究,並榮獲2018年世界牙醫學研究學會的老年研究論文比賽首獎。此研究發現,只要把牙齒保持好、咀嚼功能維持好,就能減緩腦中灰質退化速率,延緩失智症發生。國外許多研究顯示,咀嚼能力較差的人,認知功能也較差,甚至容易出現沮喪等情緒問題,進而增加失智的風險。據統計,每個人平均一天正常咀嚼的時間大約是9分半,但隨著年齡增長,就需要更長的咀嚼時間,才能確保咀嚼及吞嚥的功能不會快速退化。每天的飲食是維持銀髮族健康的關鍵,很多上了年紀的人,牙齒狀況不好或是裝了假牙,往往只吃軟的、流質食物,長期下來,容易因飲食不均衡、咀嚼能力降低,導致健康狀況每況愈下。建議牙齒狀況不佳或戴假牙的人,應該要訓練、維持口腔的咀嚼功能。像核桃、毛豆都是營養價值高又不會太軟的食物,適合每日攝取;牙齒狀況還不錯的人,偶爾則可以嚼食口香糖,也是一種輔助鍛鍊咀嚼肌群的方式,每次咀嚼10至15分鐘即可。口腔內咀嚼肌的訓練,建議從青壯年時期就持續性的進行,愈早開始愈好,成效愈明顯。可以利用通勤的時間、等電梯的時間,一天3次、每次3分鐘做口腔健康操,隨時隨地都能做。簡單的動作就能鍛鍊咀嚼肌群,延緩失智的發生,還能防止嗆咳與幫助維持唾液分泌及吞嚥功能。
-
2020-10-22 科別.一般外科
「腳中風」不處理 小心潰爛、發黑要截肢
90歲謝姓老婦因左腳痠麻、腳底疼痛到醫院就診,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大腿動脈嚴重阻塞,發生俗稱「腳中風」的下肢缺血症;老婦在接受「微創導管支架手術」後成功打通血管,並置放專門針對大腿動脈設計的新型專用支架後,當下她的腳馬上恢復溫暖,也不再疼痛。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楊智鈞表示,大腿的動脈主要有2條,第1條動脈接續到小腿,第2條到大腿,老婦第1條動脈幾乎全部塞住,只靠第2條動脈的小血管支援,因此血流完全不夠用,好比「高速公路塞車,只能改走一般道路,花費更多時間,因此要做的就是讓高速公路不塞車」。他指出,目前針對腿部動脈狹窄、阻塞的治療,與心臟血管阻塞類似,以「球囊擴張+支架」導管治療為主,只有少部分不適合導管治療的病人,才會開刀做繞道手術。另外,對超過20公分長段阻塞的腿部動脈,由於大多有嚴重鈣化問題,需要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楊智鈞提醒,高齡、糖尿病、高血壓、抽菸或過去有其他動脈疾病的民眾,特別容易好發腿部動脈阻塞症,常有腳痛、腳麻、末梢冰冷等症狀,如果出現足部發炎、潰爛、腳趾頭發黑,一定要馬上打通血管,否則截肢的風險很高,家中長輩如有上述症狀,可至心臟外科門診接受評估檢查。
-
2020-10-22 養生.抗老養生
健康老化關鍵?專家提出避免年老衰弱最佳方案是…
進入老年衰弱期的人,大致可以分為二類。一種是因為生活習慣病造成生活機能低下而衰弱,另一種是80歲之後因為失智症或身體機能低下導致老年衰弱。前者主要屬於醫療對象,後者主要屬於長照對象。將醫療費用及長照費用的數據對照比較之後,更能看出這樣的傾向。日本的地方行政機關都擁有國民在醫療、長照上的相關資料,分析這些資料之後,能夠得到更明確的結果。在75歲之前就進入老年衰弱期的人,主要的花費是醫療費而不是長照費。至於其他人在60多歲時則不太有醫療費發生, 但隨著年紀愈來愈大, 醫療費也跟著增加。本身有生活習慣病而很早就進入老年衰弱期的人,在過了80歲之後長照費用會激增。而其他的人在80歲之前幾乎沒有使用到長照費,要到80歲之後長照費用才會慢慢開始增加。此研究是由研究員谷口優長期追蹤2700人之後得出的數據。由於是首次發表於全球的資料,所以倍受注目。影響健康餘命的二大主因是「疾病」和「老化」。無論是「疾病」或「老化」都會損耗健康機能,造成老年衰弱期。預防疾病,就是要預防生活習慣病以及癌症、腦中風、心臟病和腎臟病。預防老化則是要預防失智症和運動障礙症候群。從飲食上的關係來看,若想預防生活習慣病,要避免攝取過多的脂肪,多吃蔬菜,維持均衡營養。重點在於不能過胖。另一方面,想要預防老化的話,需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及脂肪,注重營養均衡的飲食。重點在於不能過瘦。年長者體重稍微重一點是沒有關係的,在飲食上則要吃各種不同食材,如此可以預防失智症和腰腿功能的退化。預防疾病重點在「避免肥胖」,預防老化重點在「避免過瘦」,兩者看似矛盾,但共通的重點是「均衡的飲食」。就如同本書最前面我所介紹的營養均衡食譜。高齡者不能再瘦下去1987年起,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研究所與美國密西根大學及日本國內多所大學共同進行了一項持續的研究。研究者之一的村山洋史( 現任東京大學高齡社會綜合研究機構特聘講師) 利用這份研究資料調查BMI 值的變化。簡單地說, 就是研究高齡者長期的體重變化是變胖還是變瘦。研究結果可以得知美日有非常大的差異日本的高齡者, 胖的人長期下來在BMI上幾乎沒有變化, 而標準值的人和瘦的人則有愈來愈瘦的傾向。美國的高齡者, 標準值的人有稍微變瘦的傾向, 而胖的人則有愈來愈胖的趨勢。這份研究在美國流行病學雜誌上發表之後,造成非常大的迴響。BMI在28左右的體重過重者約5%,他們的體重幾乎經年維持不變。而BMI在25左右,比標準略胖的人占27%, 隨著老化, 體重則跟著減輕。BMI在22左右的標準體重者占44%, 體重也隨著老化而減輕。BMI小於20(過瘦)的人占24%,這些人的年紀愈大,體重變得愈輕。日本人BMI的分布跟美國人有很大的不同,日本人本來就偏瘦,邁入老年之後變得更瘦。美日間有如此大的差距,美國人應該重視肥胖問題,但相較之下,日本人則不能再瘦下去了。 圖片設計/Kato 文章&圖片出處/摘錄自出色文化《日本醫學博士教你飲食新革命─提早打擊肌少症、骨質疏鬆、腦力流失》
-
2020-10-21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國際失智症月「德曼莎計畫」 共創台灣失智友善環境
今年國際失智症月「德曼莎計畫」系列活動藉由多元的活動宣傳提升民眾重視失智者人權及營造失智友善環境,德曼莎計畫系列活動之四大主軸分別為「串聯22縣市推廣失智友善之系列活動」、「2020年國際失智症月」、「失智友善社區推廣行銷」及「失智友善職場分享會」。四大宣導目標,共創失智友善台灣台灣邁向高齡化社會,因應失智症的照護、醫療、福利等社會成本,也日益可觀。如果能提早發現失智者的病徵,擬定長期之支持性及照護計畫並連結社會資源,不但可減緩失智者退化狀況,更能減輕家庭及社會的負擔,提昇失智者及照顧者的生活品質。民眾易將失智症誤認為是普遍的老化現象,對於失智症相關的支持性資源也不甚熟悉。今年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與國民健康署攜手合作,將新穎概念及失智友善元素融入系列活動中,打破傳統宣導模式,以18-45歲年齡層之民眾為主要目標族群,提升青年人對於失智症之正確識能及友善態度,亦期望能協助其家中長者預防及延緩失能,故今年國際失智症月設定四大宣導目標,分別為「破除失智即失能的迷思」、「重新看見失智者的能力」、「減少民眾對失智者的恐懼及歧視」、「認同且支持失智者及家屬」,透過一步步的引導,倡議失智者人權及推動台灣失智友善環境。「德曼莎計畫」全台遍地開花「德曼莎計畫」系列活動是由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主辦、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承辦,串連全台22縣市於6月至9月間陸續於各縣市辦理沙發講座及失智者創作展,分享失智照顧甘苦談,含嘉義市、新竹市、彰化縣、澎湖縣、雲林縣、苗栗縣等展開一連串沙發講座、失智者創作展及胖卡行動咖啡車,獲得民眾的熱情參與及熱烈迴響!擔任沙發講座主持人和講者的白婉芝女士說:「透過德曼莎計畫的系列活動能分享自身經驗幫助社會大眾,覺得很有意義實也非常開心!」除此之外,前來擔任咖啡副手的失智者,也展現熱忱、滿懷笑容的服務兌換咖啡之民眾,破除大眾對於失智即失能的迷思,並看見他們的自信笑容。協助失智者的日常生活與YouTube科普頻道「台客劇場 TKstory」網紅合作製作網路徵件競賽活動宣導影片─「奧客別來!失智咖啡廳送錯你敢罵?」,廣邀青年朋友以手機拍攝短片的手法呈現民眾與失智者間的真實溫馨互動及生活點滴,讓大眾看見失智症議題。另規劃與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渣打銀行、家樂福合作舉辦失智友善職場分享會,提供如何幫助失智者之個人財務管理;後續將與台北捷運公司和家樂福續辦分享會以及專家會議。9月國際失智症月9月21日為國際失智症日,假內湖科技園區舉辦失智者創作展及認識德曼莎─解謎體驗遊戲,即使是豔陽高照下,年輕人仍踴躍參與,累計共有135位年輕上班族參與,並兌換失智者提供之胖卡咖啡車的飲品;9月24日至25日假臺北市南港軟體園區─南軟樂活空間舉辦「2020年國際失智症月─遇見德曼莎活動」,本次活動內容精彩,讓民眾對於失智症有更深的認知,邀請失智症專家分享失智症預防等重要且實用知識,希冀透過活動引領台灣邁向「2025失智友善台灣777」(2025年,失智家庭照顧者有7成以上獲得支持和訓練、罹患失智症的人口有7成以上獲得診斷及服務,以及全國民眾有7%以上對失智有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的目標。德曼莎計畫將持續辦理各項活動到10月,期望透過一般民眾、青年族群、跨領域企業與職場一同參與及關注失智症議題,不但可幫助自己家中長輩、及早預防失智的行動,更可在專業領域中發展有助於失智照顧及友善社區推動的產品,期待未來早日達到失智友善台灣的目標。延伸閱讀:【失智症十大警訊】【成功老化-銀髮族保健手冊】【失智安全居家環境宣導影片】
-
2020-10-19 科別.骨科.復健
60歲後肌肉流失加快 物理治療師教你不讓肌少症上身
老人家因身體退化少動或不動,加速肌肉量減少,結果因此更害怕會跌倒降低活動量,產生惡性循環。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吳秉耕說,改善肌肉量和功能首推營養補充與規則運動,高齡者不一定要出門或上健身房才能運動,只要有把穩固的木頭椅加些小器材,在家就能簡單的運動。吳秉耕說,人體30歲以後肌肉量每年減少1到2%,60歲以後減少速度加快。老人若帶有多重慢性疾病、身體功能缺損,少動或不動更會加速肌肉量減少而出現「肌少症」,後續可能衍生失能、跌倒、功能退化等不良影響。肌少症評估以肌肉量、肌力、功能性測量為主,台灣社區老人肌少症以步行速度每秒低於 0.8公尺,手握力男性<26公斤,女性<16 公斤,合併肌肉量及身體功能或肌力低下判定。衛服部基隆醫院引進身體組成分析儀器, 加上握力測試及行走速度測試,評估受測者是否為肌少症個案。「我都沒辦法出門,怎麼做運動?」吳秉耕說,在治療室常常會聽到老人家說這類的話,規律的運動是維持肌力及心肺適能最佳選擇,對高齡長者來說,不一定出門才能運動,家中只要有一把穩固的木椅 ,加上棍子、小球、彈力帶等小器材, 也能在家裡做簡單的運動。居家運動可以坐姿或站姿,阻力運動或重量訓練能增加肌力及肌耐力,可使用肢體的重量、水瓶、彈力帶等進行單一關節肌力訓練。每次20到30分鐘原地踏步、抬膝等中強度有氧運動,可增加心肺適能及肢體敏捷性。瑜珈及伸展操能提高肌肉的柔軟度,核心運動可提高軀幹穩定度。吳秉耕表示,進行各項肌力相關運動前要暖身避免運動傷害,運動強度依體能增減,不要過於勉強,運動結束也不要忘了進行適當緩和運動及伸展。居家運動模式建立並適當訓練後,可再鼓勵長者到戶外走走,增加社交活動。
-
2020-10-18 科別.骨科.復健
年長者常忘吃藥 骨質疏鬆症治療以針劑為佳
確診骨鬆後,該怎麼治療與監測骨密度是否上升?醫師表示,可透過骨質密度檢測、抽血做骨生化檢查等方式來檢視骨骼情形。若確認為骨鬆,藥物有口服與針劑可選擇,在考量用藥順從性上,現以針劑為主,且患者需治療至少3至5年,才能看出長期成效。另外,三高與糖友應先控制病情,避免再次骨折或導致共病產生。糖尿病控制不佳,增加骨鬆骨折風險。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常務理事、高雄長庚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陳榮福表示,骨鬆是造成骨折及相關共病的重要原因,因骨鬆患者多數為年長者,常會出現全身疼痛無力、駝背、脊椎側彎、關節變形等情形,骨鬆更可能合併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內分泌異常、肝腎病和肌少症等慢性共病。如有些慢性病患因長期服用類固醇,恐導致骨鬆副作用;有些患者甲狀腺功能異常,會導致鈣過度流失或異常,也增加骨鬆風險。若家中長輩有糖尿病、高血壓等三高疾病,檢查出有骨鬆症時,後續治療上,陳榮福建議患者應先控制病情。因糖尿病控制不好,會造成骨質疏鬆及骨折增加,主要是因為血糖高會造成骨骼中主要的第一型膠原蛋白糖化現象產生,骨質密度不差、但是骨骼的力度質量降低中看不中用。加上糖尿病患同時有神經病變或是視網膜病變時,會影響走路平衡容易跌倒,更增加骨折的風險,且某些糖尿病的藥物本身可能對骨質密度有不利的影響,更是要小心選擇使用。高血壓患者,利尿劑使用不當,加速鈣流失。高血壓的患者,若本身疾病問題加上利尿劑使用不當,可能會使骨骼中的鈣質加速流失,更會提高骨質疏鬆及骨折發生的風險。在治療上,除透過骨質密度檢查以T-Score(T值)確認骨鬆外,可經抽血看骨骼代謝生化指標。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脊椎中心脊椎側彎矯正科主任羅元舜表示,骨質密度常用雙能X光吸光測定法(DXA),將檢查結果計算出T值。範圍若在+1至-1間,表示骨質密度正常或骨質健康;若在-1至-2.5間,表示骨密度低但尚未骨鬆程度;若在-2.5甚至更低,就是骨鬆症。骨骼代謝生化指標則是抽血看骨質生成速率,若體內負責將老舊骨質移除的蝕骨細胞活性,開始超過製造新骨質的成骨細胞活性時,人體骨鈣流失的速率,會開始大於骨骼形成的速度,恐造成骨鬆。兩大類治療藥物,抑制流失、增生骨質。骨鬆在治療上,陳榮福說藥物分為抑制骨質流失和促進骨質增生兩大類,前者是停止骨質繼續流失,後者則是促進骨質生長。一般來說,骨質疏鬆症健保給付第一線使用的藥物是抑制骨質流失,為立即抑制蝕骨細胞的功能,但缺點是蝕骨細胞停止活動後,也無法再活化生骨細胞,因此骨質也不再增生。而促進骨質增生部分,為一種副甲狀腺素的藥物,可刺激造骨細胞作用,達到骨質增生,開始治療後可明顯增加骨密度,但也須留意噁心、頭痛等副作用。陳榮福與羅元舜皆表示,現抑制骨質流失藥物多樣,口服與針劑皆有,但臨床上考量醫囑順從性、患者多為高齡、吞嚥困難而中斷等因素,仍以針劑為主;而促進骨質增生藥物極少,目前皆為針劑。且無論是口服或針劑,建議患者皆需治療至少3至5年,才能看出長期治療成效。家中意外多,務必做好防跌措施。除此兩大類藥物外,骨鬆患者今年有新選擇。羅元舜表示,去年美國FDA批准一款新藥,既能增加骨形成,又具抑制骨質流失,降低骨折風險,為自費針劑,他建議民眾可再觀察,或骨密度極低、高骨折風險的停經後女性等骨鬆患者,可與醫師討論後再進行治療。羅元舜呼籲,民眾一旦骨鬆發生骨折後,恢復期十分漫長,基本上是一年以上,除遵照醫囑治療、藥物不要中斷,運動與飲食中鈣質與維生素D攝取不可少。另外,很多骨鬆患者跌倒處是家中,手撐地導致手腕骨折,他也呼籲可改善家中設備避免跌倒,如裝扶手於上下樓梯間、浴室、廁所,地板可裝止滑墊或地毯、不放雜物、避免家具凸出等,都是避免跌倒、再次骨折的方式。
-
2020-10-18 名人.劉秀枝
劉秀枝/我是老人好自在
一位70多歲的朋友對我埋怨道,她住院接受手術,手術前一天醫師問了她許多有關個人的疾病問題,並告知手術風險,她都一一回應,但談到最後時,醫師卻將同意書遞向在旁一直沒出聲的兒子。她快速攔截,在上面簽了名,交還給醫師。她嘟囔著:「難道是醫師認為我老了,無法自己做決定?可是從頭到尾都是我在與醫師對話啊!」幾天前,我獨自搭車到淡水漫步,走著走著迷失了方向,看到路旁有位老婆婆與一位中年女士在聊天,我「很自然地」走向中年女士問路,她說不知道,反而是老婆婆為我指引正確路徑。難道年過70的我,「也」下意識地對老年人有偏見,認為她應該不會知道?如果連我這個老人都如此看待老人,那麼一般人對老年人的刻板印象也就不難理解了。歲月的腳步從嬰兒、小孩、年輕人、中年人到老年人,處在哪個階段,一看就知道。例如疫情期間,我自認衣飾光鮮,又戴著口罩和帽子,心想皺紋和白髮都不見了,自覺輕盈地踏入捷運車廂,卻有位年輕人立刻起身讓位。年齡讓我們不僅外貌、動作、心境不一樣,連疾病都不同,如小兒多感染,年輕人易有自體免疫問題,老人常退化,也才有小兒科、青少年門診和高齡醫學等科別之分。甚至,即使同一個疾病,發生在不同年齡,所表現的症狀、用藥劑量和療效也常有所差別,所以病例討論會時,一定會先報告病人的年齡。人生每個階段都有它的美好和限制。老,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固然可能視茫、髮蒼、齒搖、腦筋不若以前靈活,但閱歷豐富、智慧圓融,如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生理和心理年齡可能比實際年齡年輕。而且每個人老化的速度、老化的器官以及對老化的適應能力都不同,不可一概而論,老了並不等同衰老病弱。年老如我,常活動健走,勤讀書報雜誌以健腦,慣用3C產品、遊走網路以跟上時代,並且穿著整齊不邋遢;即使,別人一眼就能看出我是老人。是啊,我本來就是,而且還是個自在自主的老人。所以囉,面對年紀我們還可打出一張王牌,就是心態:「接受變老的事實,往好的方向看,並自我心理建設。」例如,捷運上被讓位,是一種尊重和體恤,應該欣然接受。尤其常看到尖峰時間,捷運車廂內很擠,但敬老座硬是空在哪裡,等待讓給老人家,我都非常感動。再看看各種敬老方案,如臺北公車、捷運每個月免費480元,火車、高鐵票半價,以及許多博物館、美術館免門票等優惠,我們都歡歡喜喜的享受,並不認為是對老年人的財力歧視呢。於是我笑著告訴朋友:「那位醫師可能只是認為妳的兒子也應看看同意書的內容,不過想必對妳的果斷俐落印象深刻,發覺有些老人很不一樣,以後對老年人說不定會刮目相看呢!」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
2020-10-18 科別.骨科.復健
發現骨鬆只要多吃高鈣食物、補充鈣片?醫:錯誤觀念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骨質疏鬆症成為國人關心的重要議題。根據國民營養調查報告統計,台灣50歲以上女性骨鬆症盛行率為38.3%、男性為23.9%,且有逐年增高趨勢。鈣質是骨骼維持健康最重要的元素,缺鈣的人骨骼會變得脆弱,加上骨質疏鬆不易察覺,許多人都是骨折、受傷後才發現自己罹患骨質疏鬆症。但由於民眾對病症、鈣質攝取的了解不足,常產生許多誤解,以訛傳訛後更出現不少問題。像許多人以為平常攝取高鈣飲食就不會骨質疏鬆、吃鈣片可能造成泌尿道結石、怕骨折乾脆避免運動、葡萄糖胺補充品可以解決缺鈣問題等,這些其實都是錯誤觀念。迷思1 只要平常攝取高鈣飲食一定不會骨質疏鬆。許多人認為只要攝取高鈣飲食,像是從小就天天喝牛奶、常吃小魚乾等高鈣食品,就不會骨質疏鬆。但土城醫院骨科主任陳文鈐表示,其實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多因子疾病,並不單只有缺鈣會造成。陳文鈐表示,骨質疏鬆症主要有原發性與續發性兩類:1.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停經後骨質疏鬆症:是女性特有,通常發生在51至75歲時,女性因為停經,缺乏女性雌激素,導致蝕骨細胞增加,最後骨量流失,容易造成椎體壓迫性骨折以及遠端橈骨骨折。老年型骨質疏鬆症:人隨著年齡增加,維生素D合成下降,使腸胃鈣吸收能力下降,血鈣偏低導致副甲狀腺分泌增加,使破骨細胞活性增加,造骨細胞數目漸少,是自然老化的過程。2.續發性骨質疏鬆症若患者長時間服用大量類固醇藥物,或患有內分泌疾病包括副甲狀腺亢進、副甲狀腺亢進、生殖腺官能不足以及糖尿病,都有可能造成。這幾種問題不是攝取高鈣飲食便可解決,建議就醫,對症下藥。迷思2 鈣片吃多了,可能會造成泌尿道結石。有人以為吃鈣片可能造成泌尿道結石,陳文鈐解釋,其實泌尿道結石主因是食物中的草酸、磷酸被吸收進體內,與身體中的鈣結合為草酸鈣、磷酸鈣,接著被過濾到尿液中,才會在尿道形成結石。但攝取鈣片時,草酸、磷酸在腸胃中就會與鈣片結合,經由腸胃道從大便排出,所以攝取鈣片反而會減少泌尿道結石的可能。迷思3 缺鈣的人,可以吃葡萄糖胺補充品。葡萄糖胺其實是針對退化性膝關節的治療藥物,本身不含鈣質,但市面上有些含葡萄糖胺保健食品名稱會讓人誤以為能保護骨頭、增加體內鈣質。甚至有業者聲稱該產品能減少骨質疏鬆問題,但醫界對此說法始終存疑,多年來的研究也未顯示葡萄糖胺有此效果,健保署更在2018年10月取消對葡萄糖胺的補助。若要補充鈣質,醫師建議還是以鈣片加維他命D,會有較為顯著的效果。迷思4 發現骨鬆時,只要多吃高鈣食物、補充鈣片,不需藥物治療。許多民眾發現自己有骨質疏鬆時,會認為只要自行補充高鈣食品、鈣片、維生素就好。但陳文鈐說,其實有些嚴重骨質疏鬆的患者,已經發生脊椎壓迫性骨折、髖關節骨折、手腕骨折等與骨質疏鬆高度相關的問題。這類嚴重骨質疏鬆的患者光補充鈣質已來不及強化骨質,須使用特定的骨鬆藥物才能快速減少再次骨折的機率,因此需要由專業醫師診斷治療。迷思5 因為怕骨折,所以骨鬆的人最好多休息,不要運動。發現自己骨質疏鬆後,有些人擔心動作太大會發生骨折意外,便不運動,但這是完全錯誤的觀念。根據沃爾夫定律,只要持續運動,骨頭就會長得比較好,而65歲以上長者骨頭雖然無法再生長,卻能透過運動維持骨骼健康,減緩骨質流失問題。醫師建議,若膝蓋狀況良好者,可以多爬山、曬太陽;膝蓋不好的人,可以用快走、散步的方式減少骨質疏鬆的速度。但並不是所有運動都能減緩骨質疏鬆,像是游泳、騎車、划船,這些運動因為骨頭沒有承受重量訓練,所以對減緩骨質流失效果較差。
-
2020-10-17 癌症.乳癌
30歲罹患乳癌 她被迫面對生命與生育的抉擇
30歲的小嫻一直渴望有孩子,卻在今年6月確診乳癌,醫師告訴她,治療恐傷及卵巢功能,若想生孩子須冒著刺激腫瘤風險凍卵,挽救最後「生機」。全台每年卻有千名乳癌患者面臨相同選擇題。乳癌是全台最多女性罹患的癌症,一年新增多達1.3萬名病例,平均每10人有1人是年齡不到40歲的年輕族群,每年以新增1000人速度持續增加當中,平均一天就有3名年輕女性確診乳癌,人數仍在逐年攀升當中。醫療技術的進步,大大提高了乳癌患者的存活率,但這些救命的化療、放療和藥物,卻可能剝奪年輕女性當媽媽的機會,愈來愈多人被迫提早對「生育」這件人生大事做出選擇,一旦決定放棄凍卵機會,恐怕再也沒有後悔餘地。今年30歲的小嫻(化名)在5月生理期過後,右側乳房突然神經抽痛,一摸竟摸到奇怪硬塊,就醫檢查發現長了一顆纖維囊腫,但纖維囊腫大多是橢圓形,她的卻是不規則狀,一週後切片檢查結果出爐,醫師僅淡淡地說「是惡性的」,短短幾字卻讓她的世界瞬間崩塌。她回憶,確診當下她腦中一片混亂,眼淚奪眶而出,她彷彿電視劇女主角,腦中不斷冒出「怎麼會是我」。在旁人眼中,小嫻看似是職場女強人,凡事都要求做到最好,但受家庭因素影響,內心一直渴望有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庭,如今單身的她正處於全力拚事業的階段,現實卻給了她重重的一擊。「醫師,我會死嗎?」這是小嫻開口的第一個問題,醫師解釋下,她才知道原來年輕乳癌患者並不少見,加上她是第二期、還沒有轉移,好好治療的話,治癒率相當高。只要完成化療、手術並吃5到10年荷爾蒙藥物,療程結束後,還是可以繼續人生旅程。不過,醫師也坦言,化療可能傷害卵巢功能,使用荷爾蒙藥物期間也不能懷孕,如果有計畫生孩子,必須趁治療前凍卵,留下健康的卵子。原以為罹癌已是一大折磨,殊不知取卵更讓她吃盡苦頭,小嫻說,凍卵的第一步就是取卵,每天得在自己肚皮上打排卵針,「打下第一針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費盡千辛萬苦,第一次只取到3顆卵,令她備受打擊,只好從頭來過,第二次總算補足到15顆,光取卵就花了新台幣20多萬元,每年還得繳8500元保管費用,對於踏入社會僅6年多的她,是筆不小的開銷,緊隨其後的癌症治療更花光她所有積蓄。癌症治療上,她決定先化療縮小腫瘤,化療雖有健保給付,但每月仍得花5000元打停經針保護卵巢,針劑、營養品費用也要價數千元,標靶藥物吃1年得花上200萬元,商業保險雖負擔部分醫療開銷,但每當她化療結束正是虛弱的時候,還得加緊處理申請保險金的文件,一刻都閒不下來。在沒有家人金援的狀況下,小嫻在抗癌之餘必須持續工作,但因時常得請假治療,收入也受到影響。「罹癌之後,真的容易變得沮喪。」小嫻坦言,即便知道每一次治療,都離痊癒更近一步,朋友也給予滿滿的支持,但內心深處總有個質疑的聲音:「就算痊癒,我的人生還能像生病前一樣精彩嗎?未來的對象會不會一聽到我曾罹癌就嚇跑,即便對方不介意,對方的家人也能接受嗎?」另因荷爾蒙藥物會增加畸胎風險,治療期間不可懷孕,完成為期6年療程後,也已步入高齡產婦階段,求子之路勢必更為艱辛。乳癌高居年輕女性罹癌之冠,每年有超過1000名癌友和小嫻一樣,面臨著經濟、家庭、生育、職場以及對人生悲觀的困境。「年紀輕輕就確診乳癌的患者真的變多了。」多名乳房外科醫師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都有相同感受。台北長庚醫院一般外科及乳房外科主治醫師郭玟伶表示,她收治的年輕患者有的才20幾歲、30歲出頭,很多根本還沒結婚,就不得不面對生育難題和高昂的醫療費用,是相當辛苦的一群。郭玟伶說,很多年輕女性初入社會沒幾年,對生育沒概念、沒規劃,也沒有對象可以討論,得知罹癌過後很慌張,只想著趕快治療保命,錯過凍卵機會,卻不知化療會傷害卵巢,恐怕再也無法生育,留下終生遺憾。長期關注年輕癌友生育議題的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說,乳癌患者是女性每年新確診人數最多的癌症,隨醫療技術進步,乳癌患者在抗癌過後,還有漫長人生道路要走,要面臨的問題也愈來愈多,生育問題更是重要的人生大事之一。為了確保癌友在確診當下儘早在「生命」與「生育」間取得平衡,做出不讓自己後悔的決定。癌症希望基金會成立「癌友生育健康資訊平台」,提供生育決策自我評估、病友故事分享以及生育健康衛教訊息,鼓勵癌友為自我生育作決定。
-
2020-10-17 新聞.長期照護
高齡門診最愛問:為何老人容易一跌再跌?
老年人最怕跌倒,一旦跌過一次,不但可能再次跌倒,嚴重者可能因此臥床、失能,甚至致死。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鄭丁靚表示,一旦跌倒,千萬別掉以輕心,跌倒是警訊,背後代表有更深層的問題,必須評估內在和外在因素,加以改善。王奶奶(化名)某天鼻青臉腫來到北榮高齡醫學門診,家屬原以為因奶奶剛住進安養機構,機構為避免奶奶不適應環境而失眠,開立了助眠藥物,才導致奶奶半夜起床上廁所時跌倒。但經過詢問,奶奶其實住進機構前就已跌倒過好幾次,只是當時在家裡,熟悉環境,她適時扶住家具,跌得並不嚴重,她也因此沒有告訴任何人。更進一步發現,奶奶因為頻尿,趕著上廁所,加上對環境不熟悉,跌得比以往都嚴重。後來,醫師開立改善頻尿的藥物,加上教導奶奶從床上起身及下床的安全姿勢,奶奶就不再跌倒了。鄭丁靚表示,老人跌倒可分為內在和外在因素。內在因素包括骨關節退化、肌肉流失造成腿腳沒力,又或是感官功能退化、本體對地面凹凸感覺下降等。外在因素則包括家中堆積雜物電線、小孩或寵物貿然衝出,或為了方便鞋子只是套上,並未確實穿好,都可能增加跌倒風險。另外,許多長者因為腿腳不便或曾經跌倒,而害怕跌倒,不敢上廁所,進而不敢多喝水,反因水分不夠導致姿勢性低血壓,更容易頭暈跌倒,造成惡性循環;也因為害怕跌倒不敢出外走踏,使得人際疏遠,加重認知功能退化。衛福部國健署統計,65歲以上老人,每六人就有一人過去一年曾跌傷,15%至20%有中重度身體損傷、5%有一處骨折、1%甚至出現嚴重的髖關節骨折;在髖關節骨折的患者中,近一半再也無法行走、五分之一在六個月內死亡。鄭丁靚說,跌倒雖高居65歲以上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二位,但僅兩成會認真找出跌倒的原因,六成長者跌傷後未採取任何防跌措施。北榮高齡醫學中心若發現長者因跌倒而就診,會先了解長者過去是否曾經的跌倒,進行問診和評估,了解是否常在同一個地方或同一個時間跌倒,試著分析危險因子;接著進行實驗室或影像學檢查,進一步釐清可能的原因。最後,根據長者跌倒的嚴重性,評估是否需要住院,並安排健康促進方法,調整營養攝取,並讓肌肉關節再次活化。鄭丁靚表示,長輩防跌最重要的三招,包括增加運動量,鼓勵長者多活動、按照醫囑服藥,適時整合多重藥物,以及環境改善;尤其防跌設施,「不是有安裝就好,而是要安裝好」,以減少長輩跌倒的機率。
-
2020-10-15 科別.消化系統
C望工程/基層缺乏誘因 患者回診率低
消除C肝,目前仍有許多卡關之處,包括基層診所消除C肝比率偏低,僅占百分之八,不少醫師對C肝治療的認知停留在干擾素;治療醫師以腸胃科為主,其他科別醫師興致缺缺,再加上患者回診率低,即使成功篩檢發現,也未必能順利接受治療。專家建議,若能解決目前卡關之處,消除C肝速度就能大幅提升。基層參與是消除C肝重要的一環,但目前基層診所參與率低,多以區域醫院為大宗。桃園市診所協會理事長蕭敦仁直言,「誘因不足,沒人想多做」,桃竹苗基層醫療與健保署合作,排除C肝檢驗的高藥費,減免診所稅務,避免檢驗C肝使診所額外負擔稅收。為了讓更多診所醫師動起來,桃竹苗基層醫師直接進駐患者有C肝高風險的洗腎室;對於非腸胃診所發現的C肝患者,希望可平行轉診至消化內科診所,但希望有更多誘因,除了治療結束即轉回,未來希望對平行轉診診所提供獎勵點數。基隆長庚胃腸科主治醫師錢政弘長期針對新北市東北角以及基隆安樂區民眾篩檢C肝,發現被篩檢出C肝患者,四成一不會回診,即使主動出擊,只能再找回百分之九願意就診,打電話時只要是家屬接到,更是不會回診。錢政弘認為,只要有公權力介入,由中央或衛生局直接且全面要求,就有機會增加C肝治療率,目前社區內C肝清除率僅七成二,希望可達八成。高雄長庚副院長盧勝男建議,篩檢後召回治療對消除C肝有很大的幫助,建議透過健保資料庫,針對曾篩檢C肝者,要求檢驗治療。二○二五年台灣邁向超高齡化社會,若此時不從篩檢支持治療,未來這群民眾年齡增加,恐使醫療花費更多。
-
2020-10-14 失智.失智資源
失智據點/讓失智者得照顧、照顧者得喘息 竹市打造失智照顧圈
● 失智症患者易情緒緊張,家人可學習照護技巧● 新竹有3家失智共照中心、10處失智服務據點,讓失智者有最好的照顧● 失智者的家屬應及時向外求援,別把照顧壓力都扛在自己身上李爺爺罹患失智症後變得容易緊張,例如傍晚要倒垃圾,他從中午就很著急,把全家搞得緊張兮兮。經新竹市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安排,李爺爺每周五天到失智社區據點上課,不僅與同學相處愉快,緊張情緒也緩和許多,家人照顧更輕鬆。到服務據點上課 情緒變緩和新竹市副市長沈慧虹表示,高齡社會來臨,市府十分重視失智症的預防及延緩工作,因此失智服務資源的布建已愈趨完整。包括成立新竹台大、新竹馬偕、新竹國泰等3家失智共照中心,並設立三區共10處失智服務據點。透過個案管理的失智照顧圈讓失智者受到最好照顧,李爺爺情緒緩和即是最佳範例。失智友善座談 專家分享經驗此外,新竹市於三區也成立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中心,提供失智症家屬的個案管理、心理支持、喘息服務、照護技巧訓練課程。109年也在三區衛生所設置失智友善推廣中心,不定期在社區辦理失智預防及失智友善宣導工作。因應每年九月的國際失智症月,新竹市政府於上個月舉辦「失智友善進行式─營造失智友善城市」座談會,邀請三位專家分享實務經驗,藉由案例讓民眾了解如何尋求失智症門診的幫助,同時介紹在地服務資源與支持系統。沈慧虹說,舉辦座談會的目的,是希望藉由失智友善社區營造及資源共享等議題,喚起民眾對於失智議題的關注,不只是認識失智症,也能認同失智友善理念,願意一起加入失智友善天使及失智組織的行列。尋求長照支援 偶爾喘息一下出席座談會專家分別為台大新竹分院失智共照中心主任賴秀昀、高雄長庚醫院失智共照中心主任陳乃菁及仁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佩霖。參與座談的蔡小姐說,座談會讓自己對失智症有更多的了解,也更清楚失智症服務與長照資源哪裡找。新竹市衛生局代理局長楊清媚呼籲,家有失智者的家屬,可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及時向外求援,別把照顧壓力都扛在自己身上,「偶爾喘息一下,才能為了所愛的人,繼續把生活過好。」
-
2020-10-12 科別.骨科.復健
步步為營別貪快!簡文仁教你照口訣爬樓梯不怕傷膝
● 整天宅在家 不利身心健康● 上下樓梯都以防滑防跌安全第一為考量● 強化膝蓋負荷能力 避免受傷大家都會上樓梯,也常上樓梯,但有人說,上錯樓梯踩錯步法會傷膝蓋。更有人說膝蓋不好,不可以上下樓梯,使得有人不敢住樓上,可見上樓問題多多。尤其現在是高齡社會,很多長者都是住在舊式公寓沒有電梯,搬家換房子也不是那麼容易,如果膝蓋或腿力不好,整天都擔心上下樓梯甚至因而害怕出門,整天宅在家裡身心健康都會受到影響,實在不好。每個人狀況不同考量點不同,所以建議有不同的上樓梯策略及步法。但萬變不離其宗,都以防滑防跌安全第一為考量,所以有一句口訣給大家參考:安全防跌擺第一,全掌保穩又保膝,半掌湧泉可刺激,也可拉筋阿基里斯腱。安全防跌擺第一:任何健康問題都要求安全第一,不要傷害了身體,若為了保健養生,反而造成傷害,那真是得不償失。全掌保穩又保膝:這是針對膝蓋腿力不好的人較安全穩定的步法。步步為營,不要貪快,上樓時,整個腳掌都踩穩在階梯面上(圖1)。可以更省力更安全上樓,膝蓋也不會超過腳尖,可減少負擔,是年紀較大、體能較差、平衡較不好的人,小心採取的步法。半掌湧泉可刺激:體能平衡較好的人,又想較快上樓,可以一半腳掌踩在階面邊緣上樓(圖2),順便刺激足底腳心的湧泉穴,達到保健的效果,也是訓練腳力及平衡延緩老化的好方法。也可拉阿基里斯腱:如果不急著上樓,又有扶手可扶,平衡穩定沒問題的狀況下,也可以踩在階梯邊緣時,順便伸直膝蓋讓腳跟下陷(圖3),以伸展拉筋,從腳底筋膜、阿基里斯腱到小腿肌肉群、甚至達到膝蓋後側的軟組織群,就像踩拉筋板一般,也有很好的拉筋效果。有人說爬山傷膝蓋、跑步傷膝蓋、運動時膝蓋不能超過腳尖,這也會傷膝蓋。其實這不是傷不傷的問題,而是看每個人的負荷能力問題,這些都對膝蓋造成較大的負荷沒錯,如果膝蓋較不好的確可能傷到,但如果及早將膝蓋訓練好強化它的負荷能力,就不會那麼容易傷到了。
-
2020-10-11 養生.聰明飲食
具膠狀丶黏稠感的食物就有膠原蛋白?專家教你分辨
韋恩聽過很多人講過有植物性的膠原蛋白,其實這都是誤會或是廠商刻意的誤導。膠原蛋白只有動物才有,植物沒有的,否則植物都可以走路了。就像世界上沒有格魯特的,世上也沒有植物性的膠原蛋白。這篇新聞說黃金果有滿滿的膠原蛋白就是錯得離譜,鄉民說說就算了,媒體至少要查證一下。會走路的樹的傳說不過,在秘魯等地的亞瑪遜盆地,確實傳說有一種會走路的棕櫚樹。幾十年來,厄瓜多爾等拉丁美洲國家的雨林嚮導一直向遊客介紹這種神奇的「會走路的樹」。根據科學家研究,這種學名叫做Socratea exorrhiza的樹真的會移動,只是一年只能移動20公尺,而它的根高高地立於地面又有分叉,看起來真的有腳的感覺。其實他所謂的走路,只是因為樹倒了,或者是土地沖刷,讓根在新的地方長入土裡,取代舊的根,所以人們久久看一次之下以為樹自己走到新的位置了。植物不會動,與他們沒有膠原蛋白有很大的關係。同樣是支撐身體、連結細胞,造物者讓植物演化出纖維素,而動物演化出膠原蛋白。纖維素沒甚麼彈性,膠原蛋白彈性超好,這就造成一種會動、一種不會動的分別。膠原蛋白是彈性與活動力的來源膠原蛋白就是在人體裡提供彈性的成份,所以膠原蛋白在人體裡含量非常高,占所有蛋白質的30%左右,可以說全身都有膠原蛋白。皮膚裡有它,才能捏下去彈回來、保持形狀;肌腱裡有它,肌肉才能伸展、收縮,我們才能動;軟骨裡有它,才能作為骨頭的緩衝彈簧網;連骨頭裡都要有它,才能保持彈性,不會一碰就碎掉。所以說,我們身為能活動的動物,就是靠膠原蛋白。也只有動物才有珍貴的膠原蛋白,植物動不了,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膠原蛋白。膠原蛋白在體內的分布膠原蛋白在體內依細微結構以及其特性、用途有所不同,而分成很多型,人體總共有近30型的膠原蛋白,從第一型、第二型等羅馬數字排列。比如說第一型廣泛存在於真皮、骨頭、肌腱當中,是人體含量最高的一種膠原蛋白;而第二型主要存於關節軟骨當中;而上皮組織基底膜都會有第四型的存在。常被誤認為膠原蛋白的植物性成分因為膠原蛋白以及同樣來源的明膠,在冷卻後會呈現一種膠質甚至結凍的狀態,如魚膠凍、豬肉凍。所以很多植物來源的同時也具膠狀丶黏稠感覺的東西,就會被誤以為也是膠原蛋白。韋恩整理一下常被誤會為膠原蛋白的植物性成份,廣義上他們都屬於黏多醣的家族:單純的多糖所謂多糖就是由單糖的單體聚合成長鏈的大分子,這些多糖存在植物體的各處,很常出現的分子型態是果膠或是甘露聚糖等等。●葉子: 蘆薈●果實:存於黃金果、火龍果、秋葵等果實●花: 蓮花●豆類: 關華豆膠、刺槐豆膠等●根莖:山藥、桃膠 (桃膠其實是櫻花、桃樹樹幹上的分泌物)●海藻: 褐藻膠、昆布、珊瑚草●微生物: 黑木耳、白木耳 (木耳是真菌,所以嚴格來說不算植物,木耳是常被誤認有膠原蛋白的對象)●另外還有吉利T,吉利T是加工的產物,其實它是混合不同比例之海藻膠與植物膠 (蒟蒻、刺槐豆膠等)所製成,常被拿來取代吉利丁用(吉利丁就是明膠,就是動物性的了)蛋白聚糖另外有一小群多糖是糖類單體混和了胺基酸或蛋白質,依型態又稱為蛋白聚糖或是醣蛋白,這類分子的特性是分子量特別大,而且吸水力特別好,比如說玻尿酸一個分子可以吸收600倍的水分,保濕力特佳。這類分子有:●幾丁質 (菇類很多,蝦蟹的外殼也是幾丁質構成的)●玻尿酸 (細菌細胞壁或分泌物裡很多)●葡萄糖胺 (許多海藻含有葡萄糖胺)有沒有發現這些成分最近相當出名,因為這些成分如玻尿酸、葡萄糖胺很多在人體裡也很重要、是動植物都會生成的成分。因為其保濕潤滑的特性,常在關節處扮演潤滑劑的腳色,或是玻尿酸在眼球裡扮演重要的水潤成分。正確享用植物性黏多糖的機能性所以這些植物性成分被當成膠原蛋白是一場誤會,不過這不代表這些成分沒有功能,事實上這些植物性多糖,對人體的健康也可以有方面的益處。腸道菌的食物這些多糖很多屬於水溶性膳食纖維,所以人體不能消化,但是進到大腸卻可以被腸道益菌所利用,所以對益菌生長有好處,因此對整腸、幫助消化有用,也因為這些纖維保水力特別好,所以可以幫助糞便的濕潤與體積,對預防便祕有益處。也因此,日本人特別推崇這些黏滑的食物 (ぬるねば食),如昆布、山藥、菇類、納豆等等,認為常吃這些食物是長壽的秘訣,甚至可以預防癌症。蛋白聚醣的機能性玻尿酸、葡萄糖胺等等特殊的含胺基酸的多糖,有保水、潤滑的效果,所以對關節活動力或是皮膚、眼睛的保水性的幫助有許多研究證明有其效果,甚至對潰瘍等黏膜修復也有研究說有效。所以對於現在高齡化的社會,是很受矚目的功效成分。所以只要不把這些當成膠原蛋白,認識他們的正確機能,就可以享受這些植物黏多醣對我們健康益處了。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0-10-11 科別.眼部
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療程完整 能預防復發
90歲的林老太太,5年多前突然視力減退,眼前一片模糊,求醫發現罹患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異常增生的脈絡膜新生血管已經破裂出血,造成黃斑部水腫,視力僅剩0.05,在接受眼球內注射抗血管新生因子眼睛用藥後,黃斑部積水消退,新生血管逐漸萎縮,即便已屆高齡,病患視力仍恢復到0.7,至今追蹤都很穩定。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眼科部主任吳為吉醫師指出,之前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治療方式比較複雜,也可能影響到視網膜正常的感光細胞,反而造成傷害;近年來發展的眼內注射抗血管新生因子用藥,可直接作用於不正常的新生血管,病人視力回復的機會較大,副作用較小,是目前治療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優先選擇。持續施打 能維持視力穩定眼內注射效果好,但療程較長。吳為吉醫師說明,抗血管新生因子眼睛用藥必須評估病情、長期施打,才能達到最佳效果,一般來說第1年須注射8到9針,第2年4到5針,第3年2到3針,第4年後可能1年注射1針,甚至不需要再治療,定期回診追蹤即可。不過抗血管新生因子眼睛用藥一針約需三萬多元,過去在健保給付限制下,終身每人每隻眼睛僅給付7針,「大約有3成患者在打完健保給付的針數後,因無法負擔自費注射而放棄,導致治療不足。」吳為吉醫師指出,這些沒有繼續治療的患者,多數會復發導致視力再度惡化。109年6月1日起,健保署放寬抗血管新生因子眼睛用藥給付範圍,從原本7針增加為14針,為患者省下可觀的治療費用。吳為吉醫師建議,病人應積極接受完整的治療,配合定期追蹤,不僅有助視力回復穩定、預防復發,如果另一眼同樣發生黃斑部病變,也能即時處置,不致延誤。自我檢查 外出配戴太陽眼鏡黃斑部是視網膜的視力中樞,就像國家首都一樣重要,黃斑部病變患者除了看不清楚,還會難以判斷物體的正確顏色、形狀、距離位置等,造成日常生活困難。吳為吉提醒,平時可左右眼輪流注視磁磚、窗框格線或阿姆斯勒方格表來自我檢查,如出現扭曲異常、暗影,須盡快就醫。50歲以上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三高等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檢查視網膜,外出時盡量配戴太陽眼鏡,減少強光對黃斑部造成的氧化傷害。
-
2020-10-11 養生.運動天地
最保命的一塊肌!每日10分鐘呼吸肌運動 防老後嗆咳與吸入性肺炎
編按:50歲以後,走路容易喘不過氣、吃飯時嗆到、咳嗽,甚至誤嚥頻率增加?隨著人的年紀增長,肌肉會逐年流失,特別是平時較少刻意活動的肺部和喉嚨肌肉。這2個部位所主掌的呼吸和咀嚼機能,和老後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勤做「肺活」和「喉活」,保命又回春!人體有超過600多條肌肉,撐起我們每日的日常活動。然而,醫學研究顯示,年過40歲以後,人體肌肉量每10年會流失8%,最終可能引發使年長者失能的「肌少症」。近年來,有愈來愈多人意識到練肌肉的重要性。但你做的肌肉訓練,真的有練到該練的部位嗎?已步入高齡社會的日本,近年來提倡兩種肌肉訓練活動:「肺活」和「喉活」(編按:在日文中,「OO活」即積極進行某件事之意。例如「就活」是努力找工作、「婚活」則是積極結婚對象)。肺部和喉嚨,是人們平時較少刻意運動的部位,也因此肌肉特別容易流失。這2個部位的肌肉群分別主宰呼吸和吞嚥功能。因此可以說,保養肺和喉嚨的肌肉,就是為老後的生命安全買保險。肺不好,健康就不好! 每秒呼吸量測你的肺年齡東京有明醫療大學校長本間生夫指出,人的肺部周遭有多達20幾條肌肉,協助我們做出呼氣、吸氣的動作。這些肌肉統稱為「呼吸肌肉」,其中以肋骨間的肋間肌和肋骨下方的橫膈膜最具代表性。身體的肌肉量會因老化而流失,呼吸肌肉當然也不例外。因此,若沒有特別鍛鍊,人的呼吸機能在60歲前後會大幅衰退。呼吸變淺、走路、運動都特別容易喘,連帶使新陳代謝變差。肺活量大、呼吸機能好的人,不僅精神較佳、夜間更容易入眠,還能全面性的提升身體健康。怎麼判斷肺健不健康?日本呼吸學會有一套計算「肺年齡」的公式。男性的肺年齡:(0.036 X身高)- 1.178 – 儀器所測得之用力呼氣1秒量(FEV1)/0.028女性的肺年齡:(0.022 X身高)- 0.005 – 儀器所測得之用力呼氣1秒量(FEV1)/0.022相關調查的結果顯示,除了老化以外,抽菸、空汙、缺乏運動等因素,都會讓現代人的肺年齡遠高於實際年齡。想讓肺年齡「回春」,首先要有好的生活習慣。包括戒菸、在空氣品質太差時戴口罩、使用空氣清淨機等。此外,呼吸肌肉的訓練也不可或缺。4 種「肺活」運動 幫你練到呼吸肌肉在日本,肺活量衰退已是大眾相當重視的健康議題。包括《東京電視台》、《日經新聞》等媒體,都以專題報導並提出訓練建議。以下整理4組肺活運動,每天撥出10分鐘,就能好好鍛練呼吸肌肉。1. 側腹肌肉伸展操(影片來源: GronG グロング)雙腳盤腿坐,舉起左手。伸直背部、左胸外側,緩緩往前伸展。維持10秒至20秒後,換右手重複相同動作。2. 寶特瓶吸氣法準備一個2公升的寶特瓶,在不會太難受的前提下,以嘴巴用力吸氣,直到寶特瓶凹陷的程度。這個簡單的方法可鍛鍊橫膈膜的肌肉,但因較容易累,因此做完可休息一下再進行。3. 吹氣球呼氣法和前述寶特瓶吸氣法相反,吹氣球的練習重點在於「盡可能用最少的次數,將氣球充飽」。根據統計,成年男性平均4次呼氣吹飽一顆氣球,成年女性則是6次。吹氣球的動作會使用到腹部周圍的肌肉以及部分背肌,多練習幾次,提升肺活量的效果相當顯著。4. 睡前呼吸肌肉按摩平躺在床上,嘴呈現O字型慢慢吐氣。手放在肋骨下緣橫膈膜的位置做腹式呼吸。用手按摩肋間肌、胸肌。睡前放鬆緊繃的肌肉,可讓呼吸更加輕鬆順暢。喉嚨肌肉退化 吃不下、易嗆到、聲音會變老為什麼長輩吃飯容易嗆到、咳嗽?這不是錯覺或恍神,可能是喉嚨的肌肉退化了。人的舌頭根部後方有塊會厭軟骨,就像是氣管上方的蓋子,可以確保食物吞嚥後進入食道,而非氣管。當支撐會厭軟骨上下移動的肌肉退化,導致這塊「蓋子」無法正常蓋上時,就會導致誤嚥、嗆咳。吞嚥功能不佳,會影響人的進食狀況,使身體無法攝取足夠的營養。此外,長期有食物掉入氣管,久了就會成為吸入性肺炎。隨著年紀增長,喉嚨肌肉無力,甚至是足以致命的風險因子。怎麼判斷自己的喉嚨肌肉是否夠力?日本宮崎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井手慎介提出了幾個檢測標準:1. 吃飯嗆到機會變多2. 不自覺清嗓子的頻率變多3. 睡覺的時候會咳嗽4. 喝飲料的時候感覺「卡卡」5. 常覺得喉嚨裡有東西6. 說話的聲音變了若上述症狀中有2個以上符合,代表喉嚨肌肉已開始有退化的跡象。4個以上的症狀符合,則代表退化跡象相當明顯。4種喉活運動 降低肺炎風險還能瘦臉若你也是「喉無力」一族,不妨參考日本耳鼻喉科專家西山耕一郎設計出的4組「喉活」動作。每天花5分鐘練習,不僅能降低日後吸入性肺炎的風險,還有其他額外的好處。喉結上下移動時,會運動到包含「喉頭上舉肌肉群」等一系列的喉嚨肌肉,讓鬆弛的頸部肌肉緊實。此外,聲帶的位置在喉結後側,鍛鍊喉嚨肌肉連帶會使聲帶變靈活,可改善老化所導致的聲音粗糙等問題。1. 額頭吞嚥操慣用手的手掌下緣放在額頭上,眼神看向肚臍方向。輕輕將頭往下壓,再將額頭往後推。做吞嚥動作,讓喉結維持在向上的位置5秒。重複5~10次。(出自美ST Online)2. 抬額下巴體操雙手大拇指放在下巴後方,用力往下壓,再用拇指的力量將下巴向上推。做吞嚥動作,讓喉結維持在向上的位置5秒。重複5~10次。3. 喉頭E聲操嘴角往兩旁延伸,發出「E」的聲音,持續感覺喉嚨周圍充滿力量,維持5秒。重複2~3次。4. 下沉吞嚥操慢慢地做吞嚥的動作,感覺喉結上下移動。每天花一點時間練習8組動作,就能對老後生活帶來決定性的改變,甚至可能救你一命!原文:最保命的一塊肌要練!每日10分鐘呼吸肌運動,防止老後嗆到與吸入性肺炎
-
2020-10-10 失智.大腦健康
預防失智症,從飲食著手!專家教你這樣吃效果好
想要解開失智症的原因,很難以人作為實驗對象,所以實驗都是以動物為主。不過以人類為研究對象的流行病學,卻發現了飲食與失智症間的關聯。例如愛丁堡大學的米契爾‧ 露西亞諾教授曾發表過一份報告,指出常吃地中海飲食的人較不易罹患失智症。所謂的地中海飲食是南義和希臘克里特島等地中海沿岸地區傳統的飲食方式,包含魚類、肉類、深色蔬菜、橄欖油、水果、乳製品和豆製品、穀類等。地中海飲食會綜合使用這些食材。地中海飲食分數高的人,特徵是經常吃魚、較少吃肉,並且適量喝一點酒。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的比例是一比一。研究地中海飲食分數和失智症發生的關係,可以很清楚地得知,地中海飲食分數愈高的人,阿茲海默症發作的風險愈低。也有人研究日式飲食和失智症間的關係。東北大學的大崎世代研究, 以約一萬四千名六五歲以上的男女為對象做了六年的追蹤調查。報告結果指出,日式飲食(魚、大豆製品、蔬菜、水果等)分數高的群組,能夠抑制需要長照服務的失智症發生機率。日本料理和歐美飲食不一樣,是用小碟分裝後再端出各式各樣的料理。由此可知,攝取富含多種營養素的食物,能夠預防失智症。也有人研究特定的食材。九州大學的久山町研究牛乳及乳製品跟阿茲海默症的關聯。該研究顯示,攝取較多牛乳及乳製品的高齡者,得到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會降低。單一食材沒有用,複合多樣營養才有效被認為可以預防失智症的營養素和食材有很多種,但沒有任何一種是「只要吃了就能預防失智」的關鍵食材。營養成分在人體內有複雜的互動作用,其機制到目前都還是未知的黑盒子。維生素B12被認為是跟失智症有密切關聯的營養素,但人體幾乎不會有極端缺乏維生素B12的現象。有的人可能因為遺傳因素或是胃部被切除而造成維生素B12不足,這些人可以透過補充維生素B12來治療症狀,但其他的人能否光靠補充維生素B12來預防失智症仍是未知數。維生素B12在跟容易吸收維生素B12 的因子結合時會被吸收。維生素B12 跟食材中的蛋白質相結合進入胃部之後,蛋白質會被稱為胃蛋白酶的一種酵素分解掉,游離的維生素B12則跟鈷胺素蛋白(一種唾液中的蛋白質)結合,避免維生素B12在滿是強酸的胃裡被吸收掉。跟鈷胺素蛋白緊密結合的維生素B12結合體,從胃部到達十二指腸,在這裡鈷胺素蛋白被胰液分解,而游離的維生素B12跟胃部所分泌的胃內在因子(胃壁細胞產生的醣蛋白質)結合,在小腸中被吸收。如同上述機制,維生素B12並不會直接被吸收,而是會不停地反覆與其他物質結合,路徑十分複雜。因此,除了維生素B12之外,還要考慮其他營養素跟胃等消化器官的作用才行。魚油中富含的EPA和DHA雖然被認為可以防止失智症,但究竟是能夠單獨作用還是需要配合其他因素,到目前為止仍然不太清楚。在假說中,EPA和DHA能讓血液清澈及流通順暢,由於充足的養分和氧氣運送到腦部,所以可以防止失智症。讓實驗動物服用EPA和DHA後,發現造成認知症原因的腦內β澱粉樣蛋白減少了。但這個假說只是建立在人類也可能有效的說法上,我們並不知道是否真的對人類也有效。我們雖然可以測量血液中的EPA和DHA,但目前仍然不清楚實驗結果是否也適用於人類。由於人類無法接受跟動物一樣的實驗,所以需要藉由流行病學的調查來確認實驗結果是否同樣適用於人類,但目前仍難以判斷失智症與EPA及DHA的關聯。想要調查食品及失智症間的相關性並不容易。因為要追溯失智症的發作需要花很多時間。若無法持續追蹤20到25年,是無法得知研究對象會不會得失智症的。最少也要追蹤10年的時間。但是要研究對象在10年或20年內持續吃不確定有沒有效的食物是不可能的事。因此要證明食品和失智症的關聯是非常困難的。本研究所的研究部部長金憲經曾和廠商共同研究過卡芒貝爾乳酪的黴菌效果。卡芒貝爾乳酪的黴菌能夠分泌BDNF這一種神經營養因子。跟其他乳酪相比,只有卡芒貝爾乳酪中的黴菌能夠迅速提高BDNF的分泌,這一點在動物實驗中已經得到證實了。科學已經證明BDNF的分泌可以促進神經再生。但對失智症是否有效仍然不清楚。「BDNF上升似乎可以改善失智症」雖然是一種假說,但BDNF上升跟改善失智症的關聯仍然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想要以人做實驗對象又非常的困難。目前可以斷言的,只有攝取營養均衡的飲食(包含具有各種效果的營養素)是很重要的。日本的老年人有「吃少、粗食」的傾向。吃得少可能無法攝取到多樣的營養素。在三大營養素中,老年人的蛋白質和脂質攝取不足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的流行病學研究中, 已經確認了銀髮族的白蛋白和總膽固醇的數值如果愈低,身體機能和認知機能就會愈容易變差。因此想要預防失智症,應該將預防營養不足的對策列入解決方案之一。營養均衡的飲食跟身體的健康(老年衰弱期的預防)和頭腦的健康(失智症的預防)是息息相關的。 作者/新開省二 整輯/黃慧玫 圖片設計/Kato 文章&圖片出處/摘錄自出色文化《日本醫學博士教你飲食新革命─提早打擊肌少症、骨質疏鬆、腦力流失》 【延伸閱讀】 失智症非正常老化 找對科別妥善治療有助延緩病情惡化 浴室是最常失足跌倒的地方!居家環境注意5要點 頻頻夜尿不只打斷睡眠,醫師籲,還可能造成死亡風險提高
-
2020-10-09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科技/AI有好數據就夠?蔡宗憲:產業仍須結合使用者需求
透過AI是否可以讓資訊更接近真實?宏碁電腦集團前瞻技術總處副理蔡宗憲今於「人工智慧與失智照護的未來」研討會表示,AI能達到預測效果,他提出「今天的真相是明天的歷史」,即使蒐集到足夠的數據與參數,最後仍會回到使用端,使用者所需的也許僅有一個功能,AI能提供真相的同時,應更貼近使用端。蔡宗憲今以「交通運輸業」、「心房顫動」、「流感預報」、「居家照顧」四大不同領域,與AI結合後,是否更接近真相做一探討;他表示,近年各種叫車服務,都希望能幫助改善計程車空車、民眾無法隨時叫車的問題,特別是民眾叫車後,看見還要再等6分鐘,這時若路邊有輛空車經過,即使內心有點對叫車的司機不好意思,但礙於時間仍會招空車搭乘。蔡宗憲表示,公司就開始思考到底哪一種方式,可以降低民眾棄車率,同時也能讓民眾滿足「隨叫隨到」的需求,他們設計三種方式,一種是民眾需要計程車時,就直接秀出自己等待的地點,二是告訴民眾周邊有多少人也在等計程車,三是則是顯示當地等人數的熱區。結果最受歡迎的是第一種,不但直覺,也能讓計程車不用在繞來繞去,民眾也能快速等到計程車。蔡宗憲表示,但其實這三種方式中,僅有第一種使用「敘述統計」,其餘都是使用人工智慧建置出來的,他提到,商業的真相其實就是以使用者為中心,因此透過深度訪談與設計思考,找了非常多計程車司機訪談,並實際測試得到最符合他們需求的結果。蔡宗憲表示,流感預測以及心房顫動的裝置都是他們公司協助研發的產品,在設計的過程中,皆會出現「變數」,以流感預測為例,今年全球面臨新冠肺炎疫情,往年急診最高峰的時刻,今年完全消失,因此在設計上,得隨時增加變數,才有辦法更貼近真相。他也提到近年許多人工智慧都希望能與醫療照顧結合,以居家照護解決方案(Wellness Hub)為例,他們曾監測一位高齡長者,一直以來這位長者都有活動量的反應,直到某天突然沒有活動量,團隊發現後派人前往,才發現該名長者已經過世。他表示,從這次的經驗中學習到,雖然AI可以達到提醒的效果,但後續是否有更快速的反應時間,讓長輩死亡的事件被發現,甚是在即將死亡時,作出提醒,對於AI是否能帶來更真實的世界,他認為,最好的永遠會在明天等著我們,明天的我們會比我們現在更接近真相。
-
2020-10-09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科技/糖尿病不是糖尿病?陳亮恭從科學角度講故事給你聽
糖尿病,可能不是你想的糖尿病?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在「人工智慧與失智照護的未來」研討會上,從3500年前的歷史故事談人類花了好幾千年才透過生物指標定義與分類糖尿病,成為醫師能懂的「語言」,但科學時代來臨,穿戴裝置可透過光學或汗水分泌做無創的血糖偵測,準確率雖不夠好,但未來糖尿病的定義與分類可能因科學被翻轉,讓你所知的糖尿病,不是你想的糖尿病。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台灣整合照護學會、科技部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共同舉辦、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協辦的「人工智慧與失智照護的未來」研討會,邀請11名專家扮演科學「柯南」,為民眾尋找新可能的真相。主講者之一的陳亮恭以「尋求真相的科學研究道路」為題,先為民眾講故事。他說,中國隋煬帝罹患「消渴症」,尿多、喝多、吃多、但變消瘦,也就是現代人最熟知的糖尿病。除了隋煬帝,3500年前的埃及法老王也受糖尿病困擾。雖然人類很早就發現了糖尿病症狀,但對疾病完全不認識。直到有人發覺患者的尿液顏色不一樣、味道甜甜的,才逐漸從「嚐尿(water taste)」工作中找到生物指標,讓19世紀之後出現尿液篩檢和血糖檢測,定義出何謂「糖尿病」。陳亮恭說,醫師想要治療糖尿病,就是依著過去生醫研究發現逼近結果的平均值數字來進行診斷和治療,「但假如糖尿病的定義或分類都沒有被標準化,醫師是很難診治的。」陳亮恭強調,單一生物指標都已經這麼複雜了,當人工智慧(AI)出現後,運用大量資料進行糖尿病預測,從患者的血糖值發現變異度高、併發症也會高。但過去醫師所學的多是平均值的結果,而非變異度。另,穿戴裝置也開始提供無創的血糖偵測,其利用光學和汗水分泌進行偵測,所以呈現出來的資料也和醫師過去所學的不同。陳亮恭說,雖然這方式的準確率不夠,但當有一天變得很準確,這可能代替生醫研究結果,成為糖尿病的新指標。「可見,未來醫師看病,可能愈來愈不知道糖尿病的真實樣子。因為醫師懂的語言,在科學上的分類不一定是對的。」陳亮恭說,探究一個題目是很挑戰的,很可能不會只有一個答案。期待本研討會的專家們扮演科學柯南,於探討AI和失智照護的新觀點之中,能找出革新人類醫療的新軌跡。
-
2020-10-0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生命的共在,怎麼樣才是「順順的走」?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療團隊對生命末期的看法。一位年輕的神經內科醫師利用兩個真實的故事,一位老人家對於讓老伴接受氣切的後悔,道出當初沒有給她機會好好把心中的掛慮說出來,「大家就要我決定了……」,另外一位年輕人在老父生命末期時,拒絕回答醫師問他對電擊等急救處置的意見而有「無可理喻」的行為。作者由此呼籲病人與家屬最好都能在生前好好討論生死議題,家人間盡可能提早敞開心胸談論生命末期的相關安排。同時醫療人員因為具有醫療知識和實務經驗,應該能理解家屬心中說不出的苦,願意調整制式的處理方式,多給家屬多一分尊重和多一點時間,引導他們走過最艱難的生死關卡。另一位中生代的腫瘤內科醫師回顧自己多年來照顧病人經驗的累積以及態度的轉變,悟出自己需要竭盡所能,根據每個病人的不同狀況給予最適合他的建議,陪伴他走完全程。不管結局如何,希望能夠達到「寧靜」的目標。一位安寧療護的資深護理教授在詳讀這兩篇文章以後,認為如果醫療團隊能以同理溫柔地對待陪伴病人與家屬,那些未能說出口的想法與期待就會被看見,同時這二位醫療照護的生命經驗,提醒了我們,除了「醫學」的科學實證性,也正因生命之沉重與其影響深遠,更須重視「療癒(healing)與關懷 (caring)」的柔軟與涵容的力量。參加2020年ICN於台北世貿中心舉辦為期數天之「國際護理會議(International nursing conference)」會場,返回醫院的捷運上,一路閱讀此二篇醫師撰寫之短文,思緒不自覺地跌落至短文敘及醫師與病人、家屬(家庭)相遇且獨一無二的生命經驗,以及所激盪的照護情境,也讓讀者有機會反思生命現場的諸多健康議題與倫理困境。甫步出捷運站,天空不作美地下起雨彈,未帶雨具的我,疾步前行回家,晝日尚未散去的暑氣迎面拂來,卻也能感受到一絲絲夜裡秋日的涼意已悄然降臨,頓感生老病死的無常,不也依樣地在每天每個人的生活中不斷上演著。美國哲學家和教育家約翰·杜威 (John Dewey)說:「我們並非由經驗中學習,我們是由反思經驗中學習(We do not learn from experience, we learn from reflecting on experience)」,透過敘事力書寫日常照護歷程的生命故事,再提出更多的探問,主動反思此珍貴的醫療照護經驗,將淬鍊出推動我們進步與成長的心智。在「面臨生死關卡」一文,我們看見了在「以病人為中心」的照顧信念背後所呈現的脈絡(context of care),意即每個罹患生理疾病的個體,其生命或生命情境是無法脫離複雜的生活背景,而此生活背景係由「心理社會、文化信仰、家庭歷程、經濟與生活習慣等因素」所交織而成。因此,當我們面對臨床「醫療照護問題」,尤其是倫理兩難困境時,更需要回到主題脈絡來釐清「問題」。醫療決定可能是「短暫」的事,但照顧是家人「一輩子」的事,家屬的感情、擔憂、苦累…等等,都是醫療人員少有機會見到的,有時受限於自己的想法而不自知。如同乃菁醫師回顧起當年江爺爺已退化到臥床又無法言語的狀態,插管接上呼吸器多日,仍無法自主呼吸,當緊急狀況入住加護病房氣切的關鍵時刻,醫師擔心插管太久對爺爺不好,勸江奶奶同意讓爺爺氣切;如今看見八十四高齡的老奶奶的心底深處,還是滿滿地怒氣與遺憾,奶奶會喃喃抱怨:「當我老了就聽不懂嗎?」 「只是在那當下有苦難言、很多話不知道該怎麼說」 「我很捨不得他走,可是我又不想要他痛苦。」 「我那時候都沒有想清楚,大家就要我決定了,氣切之後呢?誰來告訴我這之後的十幾、二十年中每一天的照顧要怎麼辦……」奶奶對穿白袍醫師多一分尊敬與不敢忤逆,卻換得老伴氣切且臥床這麼久而感到後悔,甚至懷疑醫療單位勸說的背後,是不是有什麼回扣可以拿﹖養護費用並不便宜,不知道未來自己還要撐多少年?也擔心自己比爺爺早離世……」但一想到自己累了,奶奶又立刻怪自己不應該這樣想。醫療人員在熟悉的醫療歷程,似乎容易直覺地認為自己都是為病人做出最有利的決定,並努力地告訴病人、家屬我們所知道的一切或做了什麼,有意或無意間,透露出希望家屬依照我們的想法來做醫療照護決定,尤其面臨死亡關卡,醫療人員要讓病人、家屬都準備好並決定是否要電擊等急救處置,這是不容易的事。年紀輕不代表就有勇氣可以做決定,年紀大也不表示老了聽不懂,就能輕輕帶過;更何況每一個家庭內部有各自的歷史、情緒與不為外人道也的窘境,在醫療現場需有人力協助他們思考和表達意見。當疾病產生於人類的個體時,無論是疾病初期或末期,戰戰兢兢地謹慎面對當下每個生命,盡力讓病人恢復健康,是作為一個健康照護者尊重生命的表現;然而,當身體衰敗與生理的極限進入疾病末期,且無臨床試驗的機會與可能性時,依Jonsen, Siegler & Winslade(2010) 提出臨床倫理四象限,以「行善、不傷害、尊重自主及公義」為基礎,延伸出醫療決策四主題,包括「醫療因素、病人意向、生命品質以及其他經濟社會文化」考量,進行倫理反思,反思病人接受該項延命治療或措施的成效與未來生活品質為何?基於尊重病人的自主性,或許醫療照護目標將調整為強調生活品質的提升與生命的安適甚於延長存活期。如果醫療人員願意調整或跳脫制式的醫療處理模式,多給家屬時間同理病人或家屬說出心中的掛慮及苦處,以及能把醫療現場所有選擇攤在家屬面前,協助他們走過糾結的思考歷程,理解病人與家屬心中重視的價值,這也是提供適切醫療照護,達到自主共享決策的關鍵要素。就如同江奶奶一知道老伴確診帕金森氏症,就立刻自職場退休,帶著爺爺到世界各地去玩個夠,實踐著他們心中所認定的生活品質,而沒有遺憾。當乃菁醫師面臨案子口中喊著:「不要問我這個問題!」且拂袖而去時,她仍能因案子曾經表示「任何違反父親安排的舉動就是不孝」,進而同理案子可能係憂心「老父親從未交代過面對無效醫療時的意願,若父親想活下去,做兒子的決定不急救,父親因去世,有一天父子在另一個世界重逢時,老父親會把他罵得狗血淋頭」的行為反應;認真地詢問家屬:「那麼醫師要你同意氣切時,你真正的想法是什麼呢?」 「怎麼樣才是『順順的走』?」讓家屬感受到「醫師願意花時間聽我說」,抱持著同理關懷的態度,向案子分析各項處置的利弊得失,進行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以取得共識。從這二則故事中發現,相異的情境卻指出一個簡單且重要的事實,就是當人能置身於所處的情境中被探究與理解時,「要不要氣切」、「要不要急救」的棘手問題,就能轉變為陪伴病人與家屬的旅程。病人和家屬在伴行的路上,被同理溫柔地對待,那些未能說出口的想法與期待就會被看見。但伴行的旅程雖極其不易與珍貴,要原本不相識的人,從靜默不語的尷尬,因著苦痛及陪伴,發展出信賴的情誼。從醫療制度給付、人力分配、工作流程,乃至學業養成教育與臨床訓練、民眾的教育等,每個環節無不影響著終端照護現場,在有限的時間與資源下的醫療工作環境,如何支撐起這等溫柔的人性化照護,將是我們無可迴避的問題。「角色的轉換」與「日漸繁忙」的工作,是多數臨床醫療工作者所面臨的情境。不辣醫師提及「住院醫師」一開始憑著一股傻勁和對生命的熱愛,跟著病人一起開心與難過,有時不忍病人與家屬的受苦,還會禁不住地潸然淚下;從不知所措、感同身受地真心付出,不離棄病人地陪伴病人而學習成長,直至能自在地面對,並接受到病人、家屬滿滿的感激,進而對這份工作產生強烈的使命感與承諾。住院醫師參加過多場的案例討論、家庭會議與團隊會議,以及在職教育、研習進修與討論會議,隨著年資的增長,成為主治醫師後,焦點大多專注於如何提供更佳的醫療照護,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夠專業與堅強,醫療人員常採用最簡單的因應方式,就是視而不見,與病人、家屬保持一點距離;常會不自主地壓抑心中的情緒及忍住眼眶中打轉的淚水……盡量不展露出自己的脆弱和不知所措,又得面對疾病的不確定性、醫療的極限與無止盡的忙碌。然而,對於注意力與焦點持續放在病人及家屬的醫護工作者,在我們的日常工作,是否創造了機會,將焦點暫時由被照顧者轉移至工作者?我們必須反思如何避免悲憫疲憊(compassion fatigue)呢?如同護理學家珍華森(Jean Waston)於照顧關懷理論(Human caring theory)提及照護過程,要透過自身的存在與對方的真實互動,進而促成雙方的共同轉化,讓照護成為真實的存在(being)與成為(becoming)。肯•史瓦茲 (Ken Schwartz)於1995年創造了史瓦茲中心(Schwartz center),此中心的任務是提供醫療健康照護者滋養慈心(compassion)素質的環境,透過定期舉辦的討論會及主題設計,創造慈心的工作環境,健康照護工作者能共同討論自身的感受與衝擊,促進醫療團隊成員間的相互理解、支持與省思,成為支持健康工作者的力量與資源,以緩解成員面對工作的壓力或苦難情境的情緒負荷,累積正向能量,這是我們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之一。行筆至此,我們看到了兩位醫者對於末期醫療與自身的省思,一種「我是為了你好」的心意可能成了家屬的壓力,以及一種面對醫療照護,反求諸己的求好心切。在醫病關係上,當個超人累積滿溢的負面情緒,抱怨或激動哽咽落淚時,也莫忘了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人……除了關照病人家屬,自身與夥伴們,也希望在低潮時刻,有人拉自己一把,當您關心起別人的時候,常常自己的煩惱會一掃而空。病人、家屬、同事的回饋,也能讓自己感到溫暖而不孤單;讓我們一起透過回憶、體諒和放下,修復傷痕,帶著滿滿的愛與包容,雖負重前行,亦樂在道途上。從事護理教育工作三十餘年,要為這些始終堅守在臨床崗位,認真守護病人與家屬的工作人員,給予最大的掌聲。此二位「醫療照護」的生命經驗,提醒了我們,除了「醫學」的科學實證性,也正因生命之沉重與其影響深遠,更須重視「療癒(healing)與關懷 (caring) 」的柔軟與涵容的力量。
-
2020-10-09 養生.樂活人生
當無常變日常、3度和至親死別…韓良憶領悟要為「一個人老後」作準備
作家韓良憶的父母和姐姐,在這10多年來相繼離世,讓她感覺到生命無常。荷蘭籍先生又年長她10歲,兩人沒有小孩,她坦言:「我勢必要面對一個人的老後。」於是,她結交年輕的朋友、尋覓未來居住的養老院、寫好遺囑,她強調:「我不要拖累別人。」歷經親人的死別,她發現自己變得更成熟了,「我比較活在當下。」而在父母走後,她也轉變寫作方向,以「日常」為主題,「我寫飲食、季節,因我們擁的是日常,它多麼珍貴,怎麼可以不好好面對每一天?」 她出生在一個幸福家庭。父親做砂石生意、母親是老師,「他經常帶我們去餐廳吃飯,他很會吃,一邊指著菜說它如何好吃、如何做。」再加上有個很會做菜的外婆,她和姐姐韓良露在耳濡目染下,對吃也頗有研究。 婚前就簽協議書、遺囑 韓良憶的英文很好,為持續練習英文,1998年透過網路,認識在大學任教的荷蘭籍老公,「我們很談得來,一次相約見面後發現彼此很適合,討論是否可以從筆友變成遠距離交往的情侶。」 當時,她從事翻譯和寫作工作,時間自由,「交往時一年飛到荷蘭3次,一次待1個月。」飛行生活疲累,她想安定下來,兩人討論結婚。 「面對婚姻,我很實際,我們是熟男熟女,先寫協議書、財產的分配和遺囑。她說明:「雖然我不想要離婚,但人生很難講,有些事先講清楚比較好。」 「結婚是找個談得來,價值觀不要差太大,能相處的伴侶。」就這樣,韓良憶在荷蘭住了10多年。2013年先生退休後,他們搬回台灣定居,回到人親土親的家鄉,她繼續寫作、主持廣播節目等工作。 喪母之痛多年難以走出 兒時的韓良憶是個胖妹,在校曾被霸凌。因此,她認為,人生很難求得十全十美,但自己的成長過程也算平順,直到40歲那年母親被檢查出罹患癌症、忽然過世,讓她對生命有許多感悟。 「這是我第一次碰到很強烈的生離死別,尤其是她走得很突然。」當時她旅居荷蘭,聽到母親罹癌的消息後,立刻返台照顧,「醫生說她還有半年生命。」沒想到,在一次例行檢查中,母親就這樣走了,「那時我完全不能接受。」 「那是我生命中最憂傷的時候。」她落寞道,「那是2003年,那年發生的SARS已經夠讓人傷心,又遇這件事。」她花很長時間才走出喪母之痛,「最近我想,可能是她的靈魂不想要受苦,才這麼快走。」 連父親也來不及說再見 然而,女兒心中最大的遺憾是,沒能和母親好好告別,「我沒有在她臨終時,在她耳邊說什麼;她的走讓我學會告別,我要彌補!」 2011年夏天,高齡87歲的父親心臟病發作,她再度返台、陪在父親身邊。「當時醫生說,父親可以再支撐半年到1年。」沒想到,隔年元月在例行檢查當天出了狀況,他也走了。 她依然沒能好好告別,「這是我一直覺得很可惜的事。」後來,一位親戚告訴她,父親「連尿都尿不出來、要導尿,走路很困難。」親戚轉述父親的話:「如果活成這樣,那不如不要活了。」 聽到這番話,她知道這是父親的選擇,「我釋懷了。」 姐姐早逝讓她了解無常 姐姐韓良露的過世卻讓她難以接受,「她真的太早走了,才56歲!」當時她已經回台定居,姐姐生病時每天陪伴,「我知道她已經準備好,接受自己的狀況,只是對先生不好意思,無法陪伴他走未來的人生。」 3度和親人的死別,韓良憶學會接受人生無常,「母親過世時,我知道人生無常,但沒有接受;爸爸走了,是因為他不想活了,我好像可以接受,但不太確定;姐姐的走,我了解無常,因此,更接受日常。」 於是,她的書寫更貼近生活,像最近出版的新書《好吃不過家常菜》,依照台灣農諺做料理,像1月是大白菜的季節,就做大白菜料理,「夏天有很多瓜,我就寫瓜,也寫麻辣豆腐,吃辣開胃、還可以去濕、流汗。」 她強調:「這些都是老祖先留下來的節氣養生,我只是依照時令去吃而已,這是一種自然之道。」她引用美國料理大師費雪的話說:「既然活著就要吃,還要吃得優雅,吃得津津有味。」 身為作家,韓良憶認為自己在社會上不是功成名就的人,「為什麼人要分成魯蛇和贏家,人生不應該分輸贏。」年逾50,她很滿意現在的自己和生活,「我們要先愛自己,自己快樂,身邊的人才會快樂!」 (協力場地/TAKE FIVE五方食藏)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人到最後,終究是一個人!「孤獨離世」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選擇想要的方式告別.離死亡越近,愛得就越深!50後的2種浪漫:越是接近終點,越是讓人奮不顧身.心理健康,才是身體健康的根本!養心的6原則,讓第二人生不怒不憂,悠活過日
-
2020-10-07 科別.骨科.復健
每3人就有1人有行動力隱形危機 醫師:50歲開始肌力訓練、增加蛋白質攝取
隨著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每3個人就有1個人有行動力隱形危機1!數據顯示,台灣骨質密度過低、環節不適、肌肉量過少的人數高達720萬2,未來三種問題所帶來潛在「行動力不良」的盛行率恐佔3成以上的人口3。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陳榮邦提醒,行動力不良通常合併骨骼、環節、體力等問題,若中壯年族不開始重視骨骼保養、肌肉訓練,未來老年後失去生活自理的機率將會提升,成為高齡社會的隱憂。陳榮邦醫師表示,過去大家都著重於骨質密度低、行動不靈活、肌肉量下滑等單一問題的討論,但近年來國際趨勢建議將行動力作為一綜合性的評估,加入骨質密度、肌肉質量、平衡感、體脂肪量測量,呼籲熟齡族從50歲就要開始重視行動力,可有效提升銀髮期的生活品質。陳榮邦醫師提醒,骨骼、環節、體力具有互動關係,三者會相互影響。研究中發現,肌肉質量可以預測骨質密度,尤其在停經後婦女身上更為顯著4。陳榮邦醫師表示,人體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造成機能下降,但行動能力會因為「長期使用治標不治本的緩解方法」、「不正確的飲食觀念」和「沒有依照年齡調整運動習慣」三種常見行為,導致鈣質和蛋白質攝取不足,流失大量肌肉,恐讓民眾提前進入行動力危機。常見三大行為、飲食、運動習慣 當心陷入行動力危機莫名痠痛貼貼布、買護膝解決? 邁入中年是身體出現痠痛、疲勞及無力感的開端5!開始有打不開瓶蓋、腳步沉重、步伐變慢等狀況,然而,多數人只當作是工作太累或身體正常老化,用貼布、護腰、護膝產品就想解決。根據研究,近4成行動不便的中年人有下肢不舒服,其中15%的人有嚴重背部不適的問題6。陳榮邦醫師提醒,光用貼布、外在保護產品無法阻止肌肉的流失,若身體長期有痠痛、無力的狀態,排除其他疾病後,就要考慮是否為肌肉量、骨骼支撐或環節機能降低的問題。想健康最好少吃肉類、奶類?許多人到中年會開始追求吃得健康,因此減少肉類、奶類的攝取,但有些觀念恐導致鈣質和蛋白質攝取嚴重不足!陳榮邦醫師提醒,隨著基礎代謝率減緩,中老年人的確應該減少熱量的攝取,但隨著年齡增長,蛋白質的攝取量應該要增加。醫師也建議,應適度地增加牛奶飲用頻次,因為牛奶提供優質蛋白質,其中乳清蛋白更能提供肌肉重要的胺基酸來源,增加蛋白質攝取有助於肌肉生長,增強體力。散步、遛狗、騎腳踏車就算是訓練行動力?民眾在50歲後,運動頻率和鍛鍊程度就會大幅下降7。因為怕受傷但又不能不運動,很多人會選擇每天散步、遛狗,周末偶爾騎腳踏車、爬山,就覺得有在訓練行動力。但陳榮邦醫師表示,有氧運動對於提升心肺功能、增加基礎代謝率較有效,但對提升肌肉量幫助不大,因此建議熟齡族應該要搭配肌力訓練,增加肌肉質量和骨頭的承受力。提升行動力二原則 秘訣是去公園、每天補充足夠蛋白質!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黃駿豐醫師表示,要避免陷入行動力危機,最好從「提升蛋白質攝取」和「有氧運動搭配肌力訓練」做起,只要去公園運用既有器材進行重量訓練、每天喝2杯牛奶補充身體所需蛋白質,就能擁有健康的老後生活品質。黃駿豐醫師建議,熟齡族每日蛋白質攝取量應增加到每公斤體重1.0-1.2公克蛋白質8。此外,做完肌力訓練後可以馬上補充蛋白質,幫助肌肉生長。若是擔心肉類油脂攝取過多,可以每日飲用2杯高鈣低脂牛奶,即可攝取1,200毫克的鈣質9和近4成5蛋白質需求量10,補充熟齡族每日所需鈣質及蛋白質等。依據醫師門診觀察,民眾普遍有「做肌力訓練會變成筋肉人」,或是「認為自己不需要做高強度的鍛鍊」的觀念。醫師表示,體能是行動力的關鍵,熟齡族除了有氧運動外,一定要搭配肌力訓練,強化肌肉,才能減少體力、骨骼、環節的負擔。醫師建議,肌力訓練一點都不難,平時只要到公園運用既有的器材,例如上肢牽引器、漫步機、扭腰器,就能提升肌肉耐力。TOA和安怡響應世界骨鬆日 打造健康行動力為鼓勵民眾提升行動力,今年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和安怡在10月17日早上11點到晚上6點,於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舉辦「安怡超敢動—打造健康行動力」活動,現場除了提供免費骨密度檢測、肌肉檢測,還有專業的安怡知識講座,現場更有濃縮乳清蛋白牛奶幫助民眾進行補充營養,邀請民眾共同以實際行動,正視行動力危機,打造黃金行動力!
-
2020-10-07 科別.消化系統
B、C肝擴大篩檢 嘉義市5萬4千人受惠
國健署9月28日起擴大B、C肝免費篩檢對象,從45歲到54歲,放寬到79歲,嘉義市府衛生局今公布,符合條件的共有5萬4千人,可到全市132家醫療院所篩檢,民眾到社區及衛生所施打流感疫苗時,也能同步篩檢。市府衛生局說,過去中央補助免費篩檢的年齡層不多,但C肝好發的年齡層為中高齡,地方政府必須去籌措民間資源,例如與國際扶輪社合作,增加篩檢中高年齡者的能量,這次擴大年齡層,相信更多人可受惠。衛福部統計,國內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死亡約13000人,肝癌更是高居癌症死因第二位。感染B、C後每4人有1人會變成肝硬化,肝硬化後每20人有1人會併發肝癌,是造成慢性肝病與肝癌死亡的主要原因。衛生局指出,衛福部訂定2025年達成消除C肝目標,希望透過擴大篩檢找出C肝感染者,早期篩檢早期治療,只要檢查出血液中有病毒,就可以使用健保口服新藥治療C肝,相當於政府送20萬元大禮幫忙把C肝治療好,C肝治療不可怕,約3個月治療期,副作用小,97%以上的人可以治療好。篩檢訊息可電洽嘉義市衛生局國民健康科(05)2338066轉514或517,篩檢服務機構可參考健保特約醫事機構網站查詢。
-
2020-10-06 科別.骨科.復健
「肌」不可失! 高齡社會銀髮族隱性殺手肌少症
71歲周姓老婦人外商公司退休,與丈夫常出國旅遊、登山,但這3年2腳越來越不聽使喚,爬樓梯、從馬桶站起來,甚至擰毛巾、上市場提菜籃,越來越吃力,有天清晨浴室跌倒造成髖關節骨折,只能以輪椅代步,嘉義長庚醫院關節重建科主任黃贊文說,老人因「肌少症」造成的跌倒意外,不可輕忽。2018年台灣成為高齡社會,老化問題對健保及社會照護體系帶來巨大挑戰,嘉縣已面臨這樣衝擊,老化比例超過20%,高齡、退化和骨質疏鬆症是必然趨勢,還有容易被忽略疾病就是肌少症。國健署資料,65歲以上男性23.6%,女性18.6%患肌少症,隨著肌肉力量和肌肉質量減少,肌少症會造成活動力下降,增加跌倒風險,肌少症與高齡、脊椎及關節退化、骨質疏鬆症習習相關,降低老人生活品質,最後還會造成失能及生活依賴。像周老婦人病例不在少數,「跌倒」成為老人事故死亡原因第2名,年齡增加,肌肉力量和質量流失速度會加快,40歲後大腿肌肉力量每10年減少10-15%、肌肉質量每10年減少8%;到70 歲大腿肌肉力量每10年減少25-40%、肌肉質量每10年減少15%。民眾可量小腿圍自我篩檢,按2019年亞洲肌少症共識會 (AWGS)建議,若男性小腿最大圈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3公分時須特別留意,建議至醫療院所進一步評估,當肌肉力量減退和肌肉質量減少就可以診斷為肌少症。肌少症目前沒有特殊藥物治療,主要著重於營養攝取和運動訓練。營養需要足夠蛋白質攝取(每天每公斤體重1.2-1.5克)、鈣質(每天1200毫克)及維生素D(每日8百IU)補充;肌耐力訓練最好每周至少3次以上阻力訓練。黃贊文表示,當民眾開始有爬樓梯困難、無法長時間走路、從椅子上或馬桶站起來無力、擰毛巾無法施力等,或量測小腿圍時發現有肌少症風險,建議到醫院接受肌肉力量評估及肌肉質量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