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9 科別.泌尿腎臟
搜尋
飲食習慣
共找到
1304
筆 文章
-
-
2020-04-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飲食」怎麼吃? 掌握三重點增強免疫力
疫情延燒,全民防疫,除了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去人多的地方、保持社交距離之外,提升自身保護力也很重要。童綜合醫院營養治療科主任李沛融表示,攝取營養就是增加抵抗力、使身體機能達最佳狀態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基本原則就是均衡營養,要注意或加強某些營養素,才能具備完整免疫力。李沛融表示,良好的均衡飲食習慣,飲食多樣化,才能真正落實「防疫飲食」。「防疫飲食」有三個重點,攝取足夠蛋白質、豐富蔬果、及少精緻糖類。李沛融說,建構免疫系統的基本原料就是蛋白質,不論肺部的免疫防禦、全身免疫細胞都是蛋白質建構的。蛋白質來源就是「豆魚蛋肉類」食物,黃豆製品的豆腐、豆漿、豆乾,魚類可首選富含ω-3脂肪酸的魚類,雞蛋及低脂肉品。李沛融提到,「豐富」蔬果可每日攝取5蔬果原則,除了要吃到、種類也需多元,最方便的方式就是每天各顏色都要吃到。因精緻糖類會促進身體發炎、削弱白血球的功能,無助於免疫力,所以民眾應減少或避免攝取這類食物。李沛融指出,除了飲食以外,生活習慣也與免疫力息息相關,研究顯示,若一天只睡4小時,體內的流感抗體就會減少一半。所以每天需睡足7小時的睡眠;另要規律運動,民眾若無法每天持續運動30分鐘,可分開運動時間,如一有空閒時間就運動10分鐘,每日3次,累積30分鐘,一樣對維持身體的保護力具有效果;並壓力調適,生活壓力會促進身體醣皮質素濃度上升,讓免疫系統出現失調。李沛融呼籲,疫情延燒全球之際,民眾更需要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均衡多樣化飲食及保持樂觀的情緒,並配合政府防疫政策,照顧自己及家人的健康,才能真正做到全方位的防疫。
-
2020-04-17 科別.消化系統
腸道差不僅影響消化也削弱免疫力!改善腸道健康,多吃這兩種食物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大腸癌已經連續多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的第一名,醫師指出,飲食習慣與腸道健康息息相關,腸道是萬病之源,因此,擁有健康的腸道便能提升免疫力。 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工時普遍較長,導致外食人口超過 7 成,而長時間的高油、高鹽飲食,容易使腸道年齡急速老化,導致腸道健康出現警訊。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大腸癌已經連續8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的第一名,醫師指出,飲食習慣與腸道健康息息相關,腸道是萬病之源,因此,擁有健康的腸道便能提升免疫力。 腸道不僅是消化器官,更是人體的最大免疫器官,需要隨時消化跟吸收人體每天吃下肚的各種食物,才能正常供給器官與細胞所需的養分,而代謝後的廢物也一樣,需要透過腸道來進行排泄。▋ 排便不順 易引起諸多症狀醫師強調,腸道健康與腸道內好菌及壞菌的數量有著絕對的關聯,當腸道中好菌數較多時,代謝、消化或是吸收能力較佳,能夠迅速將體內不需要的毒素和廢物排出;反之,腸道中壞菌數過多不僅會讓腸道老化,其代謝與消化的能力都變差。 若再加上排泄不順暢,導致糞便長期囤積在腸道,易使大腸受到感染,進而引發腸道病變。生病的腸道,輕則引起口臭、便祕、痔瘡、淺眠、情緒失調等症狀,重則會導致慢性病的產生,或是罹患大腸癌、直腸癌的機率大增。 醫師提醒,受到生活水平的提昇以及飲食精緻化的影響,國人的腸道健康普遍不盡理想,雖然近年來確實已經有許多民眾開始重視腸道健康,進而提倡多喝優酪乳或是補充益生菌。 ▋ 多吃木耳海帶 有助消化排便 除了多多攝取好菌能夠達到改善腸道健康的作用,每日補充足夠的水分,也有助於維護腸道環境,建議正常成人每日應攝取至少2000毫升的水,足夠的水分能和纖維質結合,避免糞便乾硬,使排便順暢。 飲食方面,也應掌握少吃紅肉、多吃蔬果的原則,除此之外,也不妨多吃些可刺激腸胃蠕動的天然食物。舉例來說,黑木耳因富含水溶性纖維,所以能夠刺激腸道蠕動,有幫助排便、預防便秘之作用;海帶則是有著豐富的膳食纖維,其膳食纖維可吸收腸道毒素,促進腸道蠕動,增加消化腺的分泌。(本文獲「《愛長照》」授權轉載)
-
2020-04-16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術後腹瀉 可輔以中醫緩解不適
大腸癌發生率長期盤踞10大癌症前三名,且罹癌年齡年輕化。對於大腸癌的治療,常見手術切除、化療、放療及標靶治療等四種方式,初期大腸癌術後五年存活率達90%以上,但愈後期存活率愈低,而西醫治療可能出現腹瀉、腸阻塞等副作用,輔以中醫治療,可緩解患者不適。腹瀉是大腸癌患者常見的困擾,有的患者因腸子切除部位較多,有的是接受化療或標靶治療的副作用,若一日達數十次,造成生活上極大困擾,患者亦容易疲憊倦怠。臨床上,中醫歸屬於「脾胃氣虛」,以調理脾胃及健脾升提藥物,經驗顯示多半能有效改善腹瀉腹痛症狀。另一種大腸癌術後常發生的問題是腸阻塞,會出現腹痛、便血、體重減輕或排便習慣改變,或糞便大不出來等症狀,往往因劇烈腹痛送急診,檢查發現有腸阻塞。推測可能是因術後沾黏或腫瘤阻塞所引起。改善腸阻塞,西醫通常以通下灌腸為主要方法,如成效不顯著,有時尚需緊急開刀緩解。中醫則歸屬為「積滯內停、濕熱蘊聚」之證,治以「行氣導滯、通腑導滯」。因腸阻塞多屬於內科急症,臨床治療需謹慎小心,中醫準確的辨證加上西醫精密診斷,對症下藥,可有效緩解。「保持良好大便習慣」,對於大腸癌病人是首要條件,加上均衡攝取各式足量的蔬果,避免食用加工紅肉、油炸燒烤等食物,維持良好生活飲食習慣、適度運動和充足睡眠,閒暇時可多做「內關」、「足三里」穴位按摩,都有助於大腸癌術後康復,定期追蹤檢查,當然更是不可或缺一環。
-
2020-04-16 科別.新陳代謝
沒吃什麼也胖? 減重專家破除減肥3大常見迷思
許多人想方設法要減肥以維持好身材,卻因為盲目跟隨網路上未經證實的錯誤減肥方法,導致越減越肥!減重專家曾漢棋醫師提醒,民眾別誤信減肥偏方,平時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及搭配運動,維持身材並非難事。如果是中度或重度肥胖者,建議可諮詢專業減重醫師,由醫師診斷及治療,才能安全有效達到減重目標。曾漢棋醫師累積30多年臨床減重經驗,已經協助許多肥胖者成功減重,在平常門診中發現有些減重民眾使用了錯誤的減肥方法,結果花錢又傷身。以下為常見的減重迷思及正確減重方法,提供民眾參考。減重迷思一:追求快速減肥效果坊間許多減肥產品業者宣稱,自家產品能讓使用者一天瘦一公斤,或是一個月瘦20至30公斤,還會找來一些人作見證,並附上減肥前後的對比照片,使減重者心動下訂,但結果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曾漢棋醫師說明,從生理學角度分析,一公斤之體脂肪相當於7,700大卡熱量,因此想要減掉一公斤的體脂肪,就需要減少熱量攝取及增加熱量消耗達7,700大卡。 舉例來說:一個體重100公斤的人,如果他日常工作都是靜態活動,一天大約消耗3,000大卡熱量,若兩天半的時間不吃不喝,能減少熱量攝取7,500大卡,也就是減少一公斤的體脂肪,而人體每減少一公斤體脂肪大約會流失0.3~0.5公斤的水分,因此,加總起來一個月大約可以減掉體重15公斤,相當於15%體重,這已經是減重的極限。但是這種完全不吃任何食物的減重模式,現實中不太可能發生。如果減肥者每天減少熱量攝取約700大卡加上增加運動消耗300大卡,一個月可減少體重4-6公斤。減重迷思二:單靠運動減肥,不用飲食控制美國德州某知名運動中心,曾經做過運動減肥的大規模人體實驗,每位受試者不需要做飲食控制,單靠運動減重,結果平均每個人一個月只瘦0.3-0.5公斤。減肥的關鍵70%靠飲食30%靠運動,單靠運動是很難成功的,因此想要減肥成功,最好是飲食控制及運動雙管齊下。 曾漢棋醫師建議,減重者的飲食控制可以採用「倒金字塔飲食」,此類飲食法中將油脂類及澱粉類攝取減少,而蔬菜類要吃最多,至於蛋白質類攝取要比平常人多一些,另外減重期間也要補足維他命、礦物質及水分,水分一天要超過2,000 c.c.以上,以提升人體新陳代謝率。 減重迷思三:低醣飲食減肥法比較快?「生酮飲食」減肥法是近期國內風行的減肥方法,在減少醣類(碳水化合物)攝取的同時,脂肪類攝取增加,然而低醣飲食對於減重來說,並不是有利的方式。脂肪一公克含有9大卡的熱量,碳水化合物一公克4大卡,且脂肪類食物的飽足感不如碳水化合物,導致要吃得更多才會有飽足感,熱量很容易超標。 曾漢棋醫師說,若從細胞對營養素利用的優先順序來看,人體細胞會優先利用葡萄醣做能量來源而非脂肪,因此脂肪攝取後容易囤積在體內。另外,碳水化合物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保護人體的結構蛋白質,如肌肉內臟及抗體等不會流失,因此,一天至少攝取100公克的碳水化合物。其實,人體經由碳水化合物形成脂肪的效率很低,一天最多才形成20公克的脂肪,等於50天才會胖一公斤,對於造成肥胖原因來說,根本微不足道。 (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想瘦又怕餓? 8種減肥食物市場裡就能找到 吃菜減重卻變胖? 那是因為這1類蔬菜比肉還肥
-
2020-04-1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餐飲業得認清:即便疫情消散,消費者也可能回不來了!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隨著生活型態的轉變,「三餐老是在外」的人口理當越來越多,不過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各地有成千上萬的人在家中處於自我健康管理或被迫隔離的狀態,無法外食的狀況也逐漸增加,疫情對我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已經出現了重大的改變。自2020年1月21日台灣發現首起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病例,疫情蔓延了數月,人們開始懼怕病毒在人與人之間快速傳播,因而降低了外出的次數,全國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而首當其衝受影響的產業之一即是非常需要顧客上門消費的「餐飲業」。當你作為餐廳老闆,在「等嘸人」上門的此時,心裡只想著疫情過了,景氣就會復甦、客人就會回流?但你沒注意到的是,消費者此時飲食習慣與行為的改變,可能會讓他們開始重新思考往後的飲食方式。你必須認清的是:消費者可能已經回不去了!覺得外食不安全,「增加自煮頻率」、「在家用餐」成新趨勢根據《食力》「外食族防疫大調查:餐飲業怎麼做才能讓你安心?」網路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為了避免外食產生無謂的接觸,有34.7%的民眾選擇「增加自煮頻率」,其次則為「改成外帶(19.1%)」。同樣地,全球市調公司尼爾森(Nielsen)2020年3月27日發表針對香港、韓國、馬來西亞、中國、台灣等11個亞洲國家的消費者調查,同樣發現多數民眾「在家中用餐」頻率比在疫情發生前還高。在中國,有86%的民眾優先選擇在家用餐,其次則為香港(77%)、韓國(62%),馬來西亞(62%)和越南(62%)。此外,調查也發現,外帶食物以及外送到府的需求也增加了,尤其是在香港、韓國、泰國等,這些行為對餐廳的服務內容都將產生明顯的影響。隨著生活型態的轉變,「三餐老是在外」的人口理當越來越多,不過由於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此時,全球各地有成千上萬的人在家中處於自我健康管理或被迫隔離的狀態,待在家裡的時間也逐漸增加,很明顯疫情對我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已經出現了重大的改變。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也表示,疫情衝擊之下,已經沒有「想當然而」的事情,所有短暫的行為都可能變成永久,「創造新常態」已經成為產業和個人要面對的現實。消費者此時的改變,將可能成為常態尼爾森(Nielsen)東南亞區總經理Vaughan Ryan表示,自2020年1月底以來,許多亞洲市場每週民生消費用品的銷售額超過過去平均的20~25%,雖然有搶購囤積的案例發生,但民眾的消費習慣已經演變成「非恐慌式」的搶購,而是轉為「家庭式消費」的趨勢,也就是說,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在家中利用網路購買商品或食物」。面臨消費行為的變化,緊接著迎面而來的問題是:「什麼時候恢復正常」,而答案則是「可能永遠不會」,為什麼?Ryan指出,「消費者的思維以及行為已經重新定位,這可能會造成長期的後果。」以中國為例,有89%的消費者表示,即便疫情結束,仍會願意在線上購買日用品、鮮食等,新的習慣(在家用餐、外帶、外送)可能會永遠取代舊的習慣(外出用餐)。餐飲業的下一步能夠怎麼做?無論是大型餐廳、小型餐館,在疫情衝擊下來客數快速下降,很少有企業能夠倖免新冠肺炎所附帶的損害,作為餐廳老闆,能夠怎麼做減少損失?1、拓展外送服務,不能用原菜單上架儘管減少外出、居家隔離等原因使得人們在家中的時間變長,但也因此出現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例如線上購物,消費者也迅速地適應了這種狀況以滿足日常的需求。為了因應消費者「在家中用餐」頻率的增加,餐飲業者也將「外送服務」作為支撐業績的手法之一。舉例來說,統一時代百貨台北店3月份的餐飲業績就因為疫情衰退了近1成的業績,因此轉而積極強化外帶及外送服務,目前館內已有16家餐飲品牌與foodpanda外送平台合作。而針對曾有其他業者希望百貨可以讓利、降低抽成,統一時代百貨台北店總經理王寶銘表示,因百貨大多屬「抽成」機制,如果業績低相對的抽成也少,因此會再整體考量,視各別的狀況特別處理。此外,社團法人台灣服務業發展協會總顧問李培芬指出,成本的改變,業者勢必得針對外送平台做出菜單上的改變,此外她也建議「菜單不是越豐富越好」,在現今這個非常時期,為了減少損耗,減去銷售量低的菜色項目,備料不需要太多。2、跨品牌合作策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台灣連鎖暨加盟促進協會秘書長劉孆婷也認為,外送的餐廳那麼多,如果業者只是推出平時的餐點,很難脫穎而出,因此可透過品牌跨界合作、或者是商圈合作的方式,用「搭餐」的形式加強餐點優勢。例如寧夏夜市在2019年尾開始與Uber Eats合作,夜市內不同攤商共同「組隊」,可以跨店組成套餐,可以有更多元的選擇,也可以刺激彼此的業績成長。據了解,士林商圈、圓山商圈、公館商圈等店家都可能會納入外送平台的合作範圍。3、開發冷凍商品,開拓「宅商機」除此之外,也有餐廳業者為了因應民眾「自煮頻率」的增加,順勢推出「冷凍料理包」。以和億生活集團旗下的「添好運」為例,就率先全球推出冷凍冷藏食品,包括流沙包、鳳爪、燒賣等,讓消費者在家也能品嘗到米其林餐點,搶攻防疫商機!而涓豆腐、莫凡彼、鬍鬚張、哈肯舖手感烘焙、黑面蔡滷春秋、樂檸漢堡,以及魔法咖哩與Pino Pizzeria Ristorante等8家餐飲業者,也攜手共組「餐飲大聯盟」,結合各家具代表性的人氣冷凍商品,推出「聯名居家套餐7日組」料理組合,更是跨界合作搶奪宅商機的代表。4、精緻高級餐廳可推「家庭組合餐」而理論上,著重於「餐飲體驗」的精緻餐飲(fine dining)類型的餐廳理論上不適合做外送、外帶,但這些餐廳為了生存也開始改變了作法,「Taster 美食加」創辦人高琹雯就以比佛利山莊知名米其林餐廳「Spago」為例,其推出每人59美元、讓客人到店自取的「家庭餐」,一次可享受多種精緻餐點。高琹雯認為,「由於台灣疫情截至3月中仍算平穩,因此截至3月為止部分餐廳相對不受影響,尤其以內需為強的fine dining餐廳更是如此。而國外觀光客占比較大者,或聚餐型餐廳則會影響較大,估計業績會受到3~4成左右的影響。」她也建議,隨著疫情越來越嚴峻,餐廳業者應儘快做出相關的因應措施,因為國外已經有非常多應變的例子,包括外帶、募資、發放優惠券等等,即便台灣還沒走到這一步,我們還是必須超前部署,儘快盤算下一步措施!疫情的延燒,沒有人能夠確定是否僅會持續數個月或甚至一年以上,但可以肯定地說,新冠肺炎已經確實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消費者飲食習慣的改變,在未來的時代,都將讓餐飲業發生巨大的變化!餐飲業又要如何在疫情過後復甦?你已經不能等待,勢必得順應趨勢、調整策略,才能夠真正度過危機!延伸閱讀▶回不了頭的餐飲戰「疫」!你是起身備戰,或坐等淘汰?▶從餐飲集團到街邊小吃,沒戴口罩不做防疫,那生意就別做了!▶害怕共食與自取,自助餐與合菜餐廳受創最深!▶大裁員,不如共覓生機!抗疫「持久戰」餐飲業如何帶著員工活下去?▶餐飲「外送」搶客潮!會是短期紓困的解藥,還是長期毒藥?▶想靠打折撐過去?餐飲業想活命得有更多創意!參考資料▶Nielsen ,COVID-19 Where consumers are heading?(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4-14 科別.心臟血管
高血壓都是吃出來的!5飲食地雷少碰為妙
根據統計,台灣約有430萬名高血壓患者,其中高達160萬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每天還是把高油、高脂和高鹽的食物吃下肚。因為,除非經常量測血壓,否則高血壓很可能沒有任何症狀,而且即便有自覺症狀,也因症狀不具特異性,因此,很容易被忽略。至於已經被判定為高血壓的患者,根據國民健康局2007年的調查,高血壓患者中可以將血壓控制在目標範圍內的比例不高,僅約30,距離及格邊緣很遠。其實無法良好控制血壓,其中很大的原因在於生活型態沒有適當地調整,尤其是飲食習慣這個部分,沒有好好的吃、沒有吃對食物。台灣高血壓學會祕書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根據美國國際預防高血壓第7次會議報告(JNC7)的建議,維持理想體重、採高鉀及高鈣的飲食原則、減少飲食中的鈉含量、增加身體的活動量、避免過量飲酒等等,都具有降低血壓的功效。不但一般人可依此原則來預防高血壓,已經服藥控制高血壓的患者,可使降壓藥物的效果更理想,甚至可以降低藥物的劑量。既然吃和血壓變化息息相關,那麼吃什麼或怎麼吃,會吃出高血壓呢?王宗道指出,臨床研究發現,高血壓的發生有其家族性,也就是和遺傳有關。如果父母一方有高血壓,下一代罹患高血壓的機率便為30~50若是雙親都有高血壓,子女罹患高血壓的機率則上升至50~70。在高血壓的成因中,遺傳雖然占了重要角色,屬於先天因素,但是除了與基因有關之外,也與同一個家族中,不論在飲食或是生活習慣方面,都有極高的相似性有關係。1、鹽分攝取過量:外在的環境因素也可能影響血壓變化,其中飲食方面具有相當強的影響性,尤其是鹽分的攝取。高血壓與鹽分中鈉離子的攝取有關。因為攝取過多的鈉,會增加水分在體內滯留,循環血量一旦增加,血壓就會上升,且增強交感神經的反應性,導致血壓攀升,所以,要預防高血壓,飲食應該保持清淡,不要吃重鹹。2、飽和脂肪酸吃太多:除了不能吃太鹹之外,還要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取。研究分析發現,將食物中的脂肪總量減少,尤其是飽和脂肪酸,對於降低血壓的效果最為顯著。而在選擇食物種類方面,可以增加蔬菜、水果、低脂食物、堅果類以及穀類等食物的攝取,盡量避免高脂食物及甜食、零食等,肉類方面則以魚類、白肉取代紅肉。3、蔬菜、水果吃太少:多吃蔬菜和水果、飲食要節制、將體重控制在標準範圍之內,對高血壓來說也很重要。根據目前全球醫界及營養界公認具有控制血壓效果的高血壓保健飲食原則得舒飲食(DASH)臨床試驗,是將飲食由一般美式飲食,改變為富含蔬菜、水果及低脂食物,增加乳品與堅果類的飲食,同時避免食用含高脂、高飽和脂肪酸及高膽固醇的食品。4、飲食份量沒節制:已經有研究證實,體重每減輕10公斤,可以降低收縮壓5~20mmHg。而要健康減重,不外乎多運動以及飲食控制,改變飲食習慣對血壓值的影響很大,但也是最難做到的。但是其實能改善前述的幾項飲食習慣缺點,對體重控制就很有幫助,進而可以預防高血壓上身。 5、抽菸、喝酒不忌口:抽菸會使血壓上升,還會造成心血管方面的傷害,因此務必戒菸。而有研究指出,適度且適量喝酒,可以降低冠狀動脈心臟病風險,所以,有人為了預防心臟病,開始喝酒保健,但卻忽略了「適量」的問題,還有經常性的過量飲酒,反而容易使血壓上升,因此喝酒的「量」相當重要;不過,正在服用降血壓藥物的人,若是大量飲酒,也可能會使治療無效。延伸閱讀: 吃對血壓自然降! 16種天然降壓食材隨時都能吃到 洗腎前多數人都罹這3種病! 別等身體有警訊才想到要預防 
-
2020-04-1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飲食防疫基本功:想儲糧或居家隔離時,這些你都做到了嗎?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擴散,截至目前全球共累計超過150萬人確診。因此,各國政府鼓勵大家盡量減少社交活動,在家做好自我管理。不過,對於如何在疫情期間採購、製備食材、改善飲食習慣,成了現在須學習的新課題。從2019年底爆發的新冠肺炎至今尚未緩和,每天從新聞中還是可以看到確診人數仍持續增加中。2020年3月11日已被世界衛生組織(簡稱WHO)訂為「大流行(Pandemic)」,目前各國政府大多數也開始鼓勵大家盡量減少社交活動,在家做好自我管理。但是民以「食」為天,生活總是要過下去,對於如何在疫情期間採購、製備食材、改善飲食習慣,成了新課題。新冠病毒經過研究證實不會藉由食物傳染因過去曾經推斷過新冠肺炎的源頭可能是來自於以販售「野味」聞名的中國武漢水產批發市場,許多輿論紛紛指向恐怕會透過食用到「新型冠狀病毒(簡稱新冠病毒)附著表面的食物」而受到傳染,因而有民眾陷入恐慌。針對新冠病毒是否會透過食物傳播的疑問,歐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簡稱EFSA)首席科學家Marta Hugas說明,以往相關冠狀病毒(例如嚴重的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SARS-CoV)和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MERS-CoV))的經驗表明,從未發生過食物傳播的案例,目前也沒有證據證實新冠病毒在這方面有任何不同。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簡稱ECDC)也表示,雖然中國的動物可能是最初傳染來源,但新冠病毒的傳染途徑主要仍是人與人之間,通過人們打噴嚏、咳嗽或呼氣等飛沫傳播。烹飪前、進食前仍須注意如何清潔但英國飲食協會(British Dietetic Association,簡稱BDA)也表示,雖然目前無證據顯示新冠病毒不會藉由食物傳染,不過也無法確定該病毒是否會透過「接觸食物或食品包裝」感染到新冠肺炎。因此,BDA仍建議民眾遵循安全食品處理規範和製備過程中良好衛生習慣的建議,加強洗手和清潔。而WHO針對此次防疫期間的飲食也已發布相同預防性建議,例如:1、準備食物前,應先徹底洗淨雙手、清潔工作區及用具。2、將生和熟食物分開處理,防止交叉污染的可能性。3、在烹調時徹底將食物煮熟,避免食用生食。4、將食物保持在安全溫度下,低於5°C或高於60°C。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簡稱FAO)也指出,不應處理或食用不明原因死亡的野生動物的肉品,也應盡量避免食用未經烹煮的菜餚。若要預備儲備糧食,也應適量選擇適合儲存的食材或食品這次新冠肺炎爆發而引起的恐慌性搶購,聯合國兒童基金會(The 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簡稱UNICEF)則提出了幾項選購食材的要點:1、選擇可冷凍的蔬菜和水果,保持攝取量。2、在沒有新鮮農產品的前提下,可選擇健康乾燥食品或罐裝食品(如蔬菜罐頭、豆干、穀物等乾貨)。3、儲存健康零食(如堅果、奶酪、果乾等等)。4、限制高度加工食品攝取量。此外,UNICEF也建議家長,趁著防疫期間漫長而無聊的空檔與孩童一起透過做飯、吃飯,除了聯繫感情外,也是從小建立良好健康飲食觀念的重要時刻!與此同時,BDA也提到,沒有必要儲存或購買比平時更大量的食物,以減少食材敗壞而浪費的可能性。BDA建議可優先消耗易腐爛的食材,保質期較長的食材或較新鮮的食材可先放置陰涼處,讓出更大的冰箱空間給易腐敗的食物儲存。自我隔離期間應健康均衡飲食針對居家檢疫或自我隔離期間的民眾,WHO歐洲分部提出的「自我隔離期間飲食及營養指南」,提供最佳的飲食建議。1、限制鹽的攝取量在新鮮食物供應量可能會減少之下,必要時只能依賴罐頭食品或加工食品,然而這類的食物中都含有高量的鹽分。由於WHO建議每日攝取的鹽少於5克,因此在烹煮食物的過程中應減少或不加鹽,甚至可以考慮漂洗罐頭食品(如蔬菜或豆類),也就是將罐頭食材取出後稍加以煮沸過的水調整鹹度。另外,WHO提醒醃製食品同樣經常含有高量的鈉,如果想增加菜餚的風味可以改用新鮮或乾燥的藥草或香料。2、限制糖的攝取量想吃甜的食品時,新鮮的水果應是首要選擇,而不是冷凍水果、果汁或罐裝水果。想吃其他甜點時,需確保它們的糖分低且熱量少。另外,也要限制添加進入菜餚或飲料中的糖或蜂蜜量。3、限制脂肪攝取量WHO建議將總脂肪攝入量限制在總熱量的30%以下,其中,飽和脂肪不應超過10%。因此應使用較少的油或不使用食用油的烹飪方式,例如蒸、炒或烤,且改用不飽和脂肪油烹煮。此外,儘量避免食用反式脂肪的食品,例如加工食品或油炸食品,必要時可選擇加工程度較低的食品。4、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有助於消化,且能維持長時間的飽足感。WHO建議所有餐點都應包含蔬菜、水果、豆類及全麥食品(如燕麥、藜麥等),而不是白米飯、白麵包等精緻醣類。5、補充足夠的水分足夠的水分補充對於保持健康至關重要。以喝水代替含糖飲料,是限制糖和過量卡路里攝取的最簡單方法。為增加口感,可添加新鮮或冷凍的水果片,以及黃瓜或香草等香料。另外,盡量避免飲用大量濃咖啡及濃茶、含咖啡因的軟性飲品和能量飲料,以避免對睡眠產生負面影響,長期可能導致免疫功能下降。6、避免飲酒或減少飲酒量酒精不但會影響精神及產生依賴性,造成生理功能消耗、損傷,甚至會削弱身體的免疫力。因此WHO認為,大量飲酒會破壞身體應對傳染病(包括新冠肺炎)的能力。此外,酒精還會使某些藥物無效,同時增加其他藥物的效力和毒性。整體來說,目前尚未證實新冠病毒會由食物傳播,但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及維持均衡飲食,仍值得我們在防疫期間特別注意與遵守的原則。延伸閱讀▶時時擔心中標、讓心好累!新冠肺炎讓這些食材成為熱門關鍵字▶防疫新冠肺炎,除了戴口罩更要「均衡飲食」顧好免疫力!▶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增強免疫、促進肺部健康的保健品銷量持續增長!參考資料▶COVID-19 / Coronavirus - Advice for the General Public▶Easy, affordable and healthy eating tips during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outbreak▶Q&A: COVID-19 pandemic – impact on food and agriculture▶Food and nutrition tips during self-quarantine▶How COVID-19 Spreads▶What is the mode of transmission? How (easily) does it spread?(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4-12 科別.泌尿腎臟
攝護腺肥大 八旬翁尿中有膿
年長男性注意,若頻繁解不出尿、甚至尿中有膿,可能是攝護腺肥大問題。一名住在安養中心80多歲的老翁,之前就有頻尿但出現量少、解尿不順情形,原覺得是年長而不以為意,但三個多月前發現尿中有膿,在女兒陪同下就醫發現是攝護腺肥大、並有兩公分大的結石,經手術治療加上醫師所開抑菌、增加膀胱收縮藥物下,情況明顯改善。近年有年輕化趨勢收治該病患的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殷約翰表示,攝護腺肥大與男性荷爾蒙有關,也是男性獨有的問題,所伴隨常是排尿不順症狀,以往都發生在60歲以上男性,但近年發現有年輕化趨勢,40、50歲患者也大幅增加,他以自己近年臨床患者統計,50至70歲的患者就占約六成。造成攝護腺肥大之原因,殷約翰說,最主要是隨年齡增長,男性荷爾蒙的刺激造成組織增生;另外,不良生活習慣如抽煙、喝酒、晚睡,或是體重過重、肥胖,過油過辣高脂等飲食習慣,肝硬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等,都是可能的危險因子。頻尿、量少、排尿慢他說,攝護腺肥大會引起患者排尿障礙,常見症狀有頻尿、排尿慢、尿流細小、有餘尿感,或夜尿次數增多;到後期時則可能出現膀胱炎、尿道炎,而泌尿系統癌症等也可能引起血尿。在檢查上,他說,透過病史詢問、指診、超音波、膀胱鏡、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等都是方式之一。如上述患者雖沒有血尿,但經超音波檢視後,發現其攝護腺比原先肥大、膀胱內有一顆約兩公分大的結石,一般來說結石大於一公分、卡於膀胱頸或尿道,就會出現明顯的排尿困難。而同時也發現老翁有疝氣的問題,主要原因與便秘一樣,攝護腺肥大患者因為尿不出來,所以膀胱就需用力,以致腹壓升高,久而久之就可能導致股溝疝氣。不過,殷約翰說,因考量老翁年邁且不影響攝護腺割除,故暫不處理。輕症口服藥能改善而在治療上,殷約翰說,若症狀較輕微,多數患者以口服藥治療就能改善,若合併有出血、膀胱結石、腎功能受損或排尿困難而影響生活時,則建議透過手術治療改善。在考量老翁身體狀況尚可下,以手術將攝護腺摘除、結石取出,術後恢復狀況良好,三天後即出院;並開立抑制細菌、增加膀胱收縮藥物,助解尿順利,兩個月後回診時,解尿情況已改善。多蔬果、少辛辣如何防護攝護腺肥大,他建議日常生活可多吃蔬果,減少便秘;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酒等,以免交感神經收縮更厲害;而服用可能影響膀胱收縮藥物時,應向醫師諮詢後再服用,以免症狀加劇;很重要的是,有攝護腺肥大的患者,應定期接受檢查。
-
2020-04-12 橘世代.健康橘
延長壽命有跡可循!做到了,女延10年壽命、男延7年
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讓女性延長10年壽命,男性則是7年。研究人員定義的健康生活方式,包括規律運動、飲酒不過量、維持健康體重、飲食習慣良好且不抽菸。這項美國研究是追蹤11萬1000人超過20年而得到的結果,該研究第一作者、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胡丙長表示,這項研究「對大眾傳達正面訊息」,「透過改善生活型態,人們不僅可以多活幾年,還能夠活得好。」在研究中,受試者在50歲時被詢問是否有符合下列5項標準中至少4項:從不抽菸、飲食健康均衡、每天進行30分鐘的中等或高強度活動、身體質量指數(BMI)介於18.5至24.9之間,女性每天飲用不超過1小杯紅酒,男性則每天飲用的啤酒不超過半公升。符合其中4項標準的女性受試者,在沒有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中風及糖尿病的狀況下,平均可多活34年,比沒有做到其中4項的女性多活了10年。符合其中4項標準的男性則能多活31年,比生活習慣不健康的男性多7年。研究發現,1天抽超過15支香菸的男性和肥胖的人(BMI高於30),無病預期壽命最短。然而,有些狀況對兩性而言都適用,就是健康生活型態不僅可以降低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風險,即使罹患疾病存活率也會提高。胡丙長說:「這些好處在男性和女性身上都說得通。」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是老年人最常見的3種疾病,且和人們的生活型態密切相關。例如,肥胖和體重過重被認為和13種不同的癌症有關,包括乳癌、腸癌、腎臟癌、肝癌和食道癌。英國癌症研究協會統計,人們透過改變生活習慣,像是減少食用加工肉類、多食用含纖維食物和注意防曬,可預防4成癌症。【健康生活輕鬆又easy↘↘↘】。新冠肺炎少出門/15分鐘教練課!養好肌力、練出平衡感。為促兒運動!60歲醫師每天健身,一練10年不中斷。清明吃春捲引血糖飆! 醫師:遵守5招顧健康。5招「慢運動」! 每日15分鐘,幫身體減壓顧老本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4-10 科別.心臟血管
防心血管疾病 避免吃太油太鹹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其中「心血管疾病」是新冠肺炎致命風險第一名!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每年造成全球約1,790萬人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數的31%。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狹心症及心肌梗塞)和中風等。大多數人都知道預防心血管疾病,應避免或減少高油脂食物的攝取,其實還有一項飲食地雷千萬要注意!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提醒民眾,「鈉」攝取也要留意,吃太鹹容易造成體內鈉離子濃度增高,血管中的水分也會相對增加,血管壁的壓力因此會連帶增加,進而造成高血壓。根據國健署105年統計數據,成人每日食鹽攝取量男性平均為9.6克、女性平均7.6克,男女平均攝取量皆超出國健署建議成人每日鈉攝取量不超過2,400毫克(相當於6克食鹽或1茶匙食鹽)。尤其是國人飲食習慣大多以鹹食為主,若再加上餐間的鹹食零嘴一不小心就很有可能攝取「鈉」超標。國人常見愛吃的零食,例如一罐原味洋芋片約163克,鈉含量高達816毫克,占單日鈉攝取量的34%;一包114克的鱈魚香絲,鈉含量約2411毫克,一整包吃下肚,就直接超標單日攝取量。飲食如何避免攝取鈉過多,潘富子建議以下5項減鹽方法:1. 減少使用鹽巴、醬油等調味料,以天然食材或辛香料如檸檬、蔥、薑、蒜等取代。2. 少吃罐頭食品、香腸、火腿等加工食品。3. 少吃醬瓜及其他醃漬物等含高鹽分的食物。4. 避免喝太多味道濃郁的湯,例如日式拉麵的湯頭、豬骨湯等。5. 若有高血壓問題的人,要記得維持低鹽飲食,而不是完全不吃鹽。每日應維持2至4克食鹽的攝取量,過低或過高都可能增加高血壓的風險,可以採用為改善高血壓所設計的「得舒飲食法」。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好發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族群。但近幾年來,心血管疾病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包含缺乏運動習慣、不均衡飲食習慣所引起的三高問題(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肥胖、抽菸及飲酒等因素,因此,提醒民眾除了做好防疫自主健康管理外,也要做好「飲食健康管理」,並且每年應定期安排健康檢查,為自身健康做好把關。
-
2020-04-09 養生.聰明飲食
水果該飯前還飯後吃?專家:這7種不宜飯前食用!
水果該在飯前吃還是飯後再吃比較好?部分營養師主張水果應該飯前吃,能避免飯後吃水果時攝取過多糖分,但卻有人因此引發胃痛及眩暈。到底哪些水果在空腹時最好別吃?針對有眩暈症病史的患者,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則建議,飯前最好避開吃荔枝、甘蔗等含糖量過高的水果。主張飯前吃水果的理論,在於有利於腸胃吸收,另一方面還能控制正餐時進食的熱量,但營養學界歸納出番茄、柿子、香蕉、橘子、山楂、甘蔗和荔枝等7種水果,不宜在飯前食用。像是橘子和山楂富含果酸等有機酸,易產生胃食道逆流症狀;空腹吃柿子易引起胃石症;空腹大量吃香蕉,會使血液中含鎂量突然升高,對心血管產生抑制作用;其中含糖量過高的荔枝和甘蔗,不但容易刺激胃酸分泌,空腹食用更可能因為肝臟轉化酶來不及將水果中的果糖轉換為葡萄糖,導致體內血糖突然飆升,引發頭暈目眩,不可大意。通常罹患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代謝性疾病及心臟血管疾病或頸椎關節黏連症等疾病患者,較常因椎基底動脈循環不全症,引發眩暈、嘔吐或兩側性耳鳴。李宏信指出,部分糖尿病患因為感染、腹瀉或攝取過多糖分高的食物,導致體內血糖急速飆升,而出現頭暈現象。 一般而言,眩暈主要是因內耳淋巴液積水腫脹所造成,壓迫內耳前庭及三半規管內的神經,進而引發平衡失調,若有如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等新陳代謝疾病或長期抽菸者,內耳血管更容易因膽固醇或血脂肪沉澱,造成血管硬化而阻塞或血流不通暢。若是再加上生活壓力大,身體無法順利調適,也會促使內耳血管過度收縮,一旦血流不順暢,就會造成組織缺血壞死,最終內耳神經萎縮,引起眩暈症狀。 若出現突發性眩暈情況,應多加留意盡速就醫。李宏信說明,臨床上急性期多以利尿劑來排除體內多餘的鹽分和水分,以降低內耳壓力。發作時應保持心平氣和、穩定的心理,且勿使頭部轉動,以免促使眩暈症更嚴重,待病情穩定下來,再給予促進血液循環藥物,來提升內耳細小血管的血流供應。長期治療會加強患者神經營養活化、血管擴張及增加血液滲透作用為主,幫助內耳循環以增加氧氣及養分之輸送,防止細胞老化,促進內耳功能恢復正常,降低日後復發的頻率。 眩暈患者只要持續服藥控制,內耳的循環功能都能獲得改善,建議多補充維生素B群補充能量,有助神經細胞修復。家醫科李政道醫師提醒,眩暈屬於文明病,睡眠不足、作息不正常,壓力過大及飲食習慣等,都是造成眩暈的因素,尤其調味過油、過鹹、過甜的食物皆易導致新陳代謝變差,影響內耳三半規管正常機能,飲食應特別留意禁忌,並應戒除菸酒,以免不慎誘發眩暈症狀。★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20-04-09 新聞.健康知識+
食慾不振一定是生病了嗎?應該從何檢查起?
60多歲的阿達,早在5年前就發現有C肝,但鐵齒的他從來沒有聽從醫師建議定期追蹤。 最近這2個月阿達老是感覺很累、食慾不振,工作也提不起勁,他才在老婆的催促下去了醫院;醫師問診後,安排抽血檢查發現肝功能不良,而在超音波下更看到肝腫瘤已大到無法進行電燒、手術等治療了。 食慾不振是門診中常聽到的抱怨,食慾不振不一定等於生病,像阿達這樣查出癌症的病例是很少見的,但確實很多疾病會以食慾不振來表現,所以要結合病人的其他症狀、過往病史、用藥紀錄等訊息,才能綜合判斷出可能的原因。 許多疾病都會讓人食慾缺缺 優先檢查消化系統食慾減退,人們第一個會聯想到消化系統出問題,像是胃食道逆流、急性胃炎、胃潰瘍、胃腸阻塞,甚至胃癌、食道癌等。 胃食道逆流現在愈來愈常見,可能與高油脂、高糖、愛吃宵夜的飲食習慣,以及肥胖、壓力等因素有關,這時除了食慾不振,通常會合併有胸口熱、喉嚨痛等症狀;但也有些病人只是常打嗝、脹氣,或是躺平時容易咳嗽、喉嚨沙啞,看耳鼻喉科也找不出問題,這些非典型的胃食道逆流症狀常被忽略。若食慾不振合併腸胃不適問題,建議可考慮做胃鏡檢查確認。 肝臟出狀況,無論是急性、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甚至肝癌,也都會讓人覺得累又沒胃口。要注意的是肝腫瘤通常沒有明顯症狀,所以肝炎患者一定要定期追蹤,臨床上常有病人剛確認前半年追蹤都沒事,就覺得沒必要回診檢查;等到出現疲累、食慾變差,甚至已經皮膚、眼睛發黃時才回診,病情往往已延誤到無法處理的地步了。 心臟病會影響消化道血液供應、消化機能下降,使食慾減退;腎臟病容易貧血,也常有疲倦、食慾不振狀況。 內分泌問題,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腎上腺問題;以及電解質不平衡,如副甲狀腺、癌症等急慢性疾病導致高血鈣症,也會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便秘等腸胃道問題。 另外,食慾是老年人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要特別注意,尤其是老年人很多疾病不會有典型的表現,例如感染會發燒,但老年人可能不會發燒或只是低燒,僅有活動力降低、食慾減退的現象,很容易被忽略。 食慾不振也是惡性腫瘤患者常見的困擾,很多病人不是被癌細胞打敗,而是敗給了消瘦、營養不良。除了受到放療、化療影響,癌末患者使用的嗎啡類止痛劑等藥物,也是降低食慾的可能因素。 如何找出病因?參考以下建議所以,食慾不振這個聽起來很簡單的症狀,其實背後可能的原因既多且雜,它是臨床上常見症狀卻不具備特異性(無法對應到某個疾病),需要配合其他合併症狀來判斷──這些合併症狀往往才是診斷的重要線索。 事實上「食慾」是很主觀的感受,有時一連串檢查後卻仍然找不出原因,醫師在門診時也很難問出細節,病人常常只強調自己「真的吃不下」,很少有確切的飲食紀錄。體重變化是重要的觀察指標,若體重短期內無預警地大幅下降,有必要尋求醫療協助時,可參考以下建議:有固定回診追蹤的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肝病等慢性病患,先請教你的主治醫師。食慾不振可能是原本病情有變化的徵兆,了解你病情的醫師可以快速有效掌握狀況。如果除了食慾不振還合併有虛弱、怕冷、疲累、水腫、小便減少...等症狀,要盡快就醫。一般患者可先求診腸胃科、家醫科醫師做基本檢查。一般單純食慾不振、未明顯合併有其他症狀時,可找腸胃科、家醫科先做基本檢查,例如抽血檢查,搭配過去病史、用藥情況。找出問題的可能方向後,再進一步判斷是否需深入檢查或轉診至其他專科治療。若是排除疾病因素,判斷是單純的食慾不振時,建議先改變飲食習慣,例如從一日三餐改成少量多餐,再追蹤觀察一段時間,看情況是否有所改善。 有時候,怎麼檢查都查不出問題,才發現是因精神困擾導致的食慾不振,像是憂鬱症、厭食症、失眠等,門診時透過觀察患者的言談舉止可以發現蛛絲馬跡,例如常用負面字眼,這時會引導患者轉診,尋求心理精神專科的協助。 Q&A/疑惑解除補給站Q、食慾不振一定是腸胃出問題?A:雖然食慾不振大部分與消化系統(包括肝膽胃腸)問題有關,但其實感冒傷風都會讓人吃不下,所以各器官出狀況,都會影響食慾;診斷時要合併其他症狀來綜合判斷。 Q、有B肝帶原,最近食量減少、吃不下,是病情加重了嗎?A:食慾不振、體重突然下降,的確可能是肝臟出問題的症狀之一,可至門診驗血檢查來確定,若不是肝病則需進一步尋找其他原因。【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心肝會刊》第82期(2018-04-15出版),原文連結】
-
2020-04-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上班族常清喉嚨被當「肺炎」側目 求醫意外查出慢性病
南投縣一名45歲張姓男子因喉嚨常有異物感,覺得不舒服時就會清清喉嚨,而發出「喀喀喀」聲響,過去並未影響生活,但因新冠肺炎疫情嚴峻,近期只要發出聲響便引人側目,張為此就醫竟意外診出長期胃酸逆流而引發「慢性咽喉炎」。南投基督教醫院指出,張男對於自己頻清喉嚨發出異聲,感到相當困擾,不僅在人多的地方,甚至公司會議上被關注,就連親朋好友都關心他是不是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憂心可能在不自覺中被感染肺炎,因此建議他一定要到醫院求診。南基醫院耳鼻喉頭頸科醫師李尚儀說,張到院後表示其喉嚨常覺得癢癢的,感覺有點像「卡痰」,必須要清一清才能解決癢的問題,經咽喉視診與喉頭鏡檢查,並根據其喉部症狀,研判是長期胃酸逆流至喉嚨而引起的「慢性咽喉炎」。李提到,因患者並沒有出現一般胃食道逆流症狀,而是出現異物感、喉嚨癢、乾咳,症狀與長期胃酸逆流造成的慢性咽喉發炎相符,若長期累積,未妥善治療恐釀食道、咽喉病變,近幾年就有不少名人因食道癌而相繼過世,因此不可輕忽。南基醫院表示,張男經診治後,咽喉內的異物感明顯獲得改善,清喉嚨次數銳減,不太會「喀喀喀」的發出聲響,也就不再遭受異樣眼光;院方因此呼籲,若出現嚴重異物感或乾癢、乾咳症狀,建議尋求專業的耳鼻喉頭頸科醫師協助。李尚儀則提醒民眾平時飲食也要多注意,他說,進食時細嚼慢嚥七分飽,餐後三個小時內不要躺下或睡覺,辛辣、過甜、糯米、油炸等易造成胃酸分泌過多的食物最好忌口不吃,改變生活飲食習慣,並維持均衡飲食及運動,才能長保健康。
-
2020-04-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時時擔心中標讓心好累!新冠肺炎讓這些食材成為熱門關鍵字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飲食趨勢預測平台「Tastewise」發現,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規模爆發期間,網路上對功能性食品的需求與搜尋量出現了驚人的成長,接骨木漿果、迷迭香、康普茶、洋甘菊等搜尋熱度都所有提升。2020年關前就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COVID-19),如今已蔓延至全球上百個國家,也改變了許多消費者的飲食習慣。由以色列與希臘地區Google前任行銷長(CMO)開創、以人工智能技術(AI)為根基的飲食趨勢預測平台「Tastewise」發現,在全球疫情大規模爆發的2020年2~3月期間,網路上對功能性食品的需求與搜尋量出現了驚人的成長,接骨木漿果、迷迭香、康普茶、洋甘菊等都成為疫情下的潛在贏家。Tastewise憑藉AI技術蒐集來自超過200萬個跨社交平台、27萬家餐廳等的海量實時資訊,從餐廳菜單、網絡食譜、社交平台討論等數據,來分析最新的消費者趨勢。多數數據來自美國,藉以推估出全球趨勢。能提高免疫能力、紓解壓力、具醫療效用的食品熱度飛速增長「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健康,從去年(2019年2月)開始就可以觀察到他們更加尋求功能性的食品與飲料,但在新冠肺炎期間,我們看見這股趨勢有驚人的成長。」Tastewise在報告中指出,消費者最感興趣的3種功效為「能提高免疫能力、紓解壓力與有醫療效用」。其中,「有益於免疫系統」的熱度增長了66%。Tastewise指出,以往在冬季快結束時,這類型的需求會減少,但是新冠肺炎的盛行扭轉了這一局面。好比說,有研究證實可緩解流感症狀、增強人體免疫力的「接骨木漿果(Elderberry)」在2020年2~3月期間,於家庭消費者針對提升免疫能力的網路討論中,熱度上漲了108%。此外,Tastewise表示,由於新冠肺炎讓消費者身處於健康、社會與經濟動盪的時期,保持鎮定與舒緩壓力變得很重要,能紓解壓力的食品相較於去年同期增長了12%、被視為有舒壓效用的迷迭香搜尋量更提升114%。「健康是消費者的頭等大事,人們願意更積極主動地攝取具有醫療效用的食物來維持健康。」Tastewise指出,相較於去年同期,醫療效用食品的搜尋量增長了45%,並預計接下來幾個月還會繼續上升。苦瓜、康普茶、醃菜、洋甘菊的網路聲量崛起Tastewise也指出,其中有4種食物在疫情中成為最常被提及、搜尋的熱門話題,分別是苦瓜、康普茶(Kombucha)、醃菜與洋甘菊。在許多地方視為能治療及預防慢性疾病、富含維生素C的苦瓜聲量提高了28%;之前就風靡歐美,含有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的發酵茶「康普茶」較去年同期又成長了55%;一些研究證實能增強免疫能力的醃菜則成長了18.5%;能令人放鬆、抗發炎的洋甘菊茶也成長了81.5%。「對食品業來說,新冠肺炎期間比以往更需要了解消費者在壓力大的時期,會尋找怎麼樣的解決方案以及行為背後的動機。」不過Tastewise也強調,這份數據報告只是反映出消費者的消費趨勢,不應取代專業的醫學建議。疫情關鍵時期,人們都會尋求解方以度過危機。但食品藥物管理署也一再提醒「均衡飲食、適度規律運動及保持正常作息」才是提升免疫力、對抗疫情的不二法則。另外,勤洗手、出入人多地區戴口罩也很重要,防疫不應聽信任何偏方或依賴單一食品帶來的功效,做好日常防護措施才是基本原則。延伸閱讀▶吃維他命C、喝大蒜水和紅茶就能抗新冠肺炎?防疫勿聽信偏方!▶別一窩蜂搶著吃!你以為的「超級食物」可能只是一種營銷手段!▶台灣茶含「茶黃素」可抑制新冠肺炎病毒?扯!媒體捕風捉影、農委會還領頭推銷!參考資料▶Coronavirus sparks ‘staggering growth’ in online searches for foods with functional benefits: report▶More People Crave Immune-Boosters During the Coronavirus Outbreak(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4-07 癌症.食道癌
食道癌最愛這3樣東西! 除了戒掉 日常還要做這些事預防
56歲李姓茶農為了務農提神,40年來香菸、檳榔、酒精不離身,導致胃潰瘍、吐血及腹痛接連而來,兩年前經胃鏡細心檢查發現罹患早期下咽癌,雖透過化療和放療後痊癒,日前追蹤又發現早期食道癌上身,所幸發現得早,醫療團隊採取「內視鏡黏膜下切除術」(ESD)治療後沒有復發跡象。食道癌為國人十大死因第9位,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曾晟恩表示,常見的食道癌細胞型態可分為鱗狀上皮細胞癌和食道腺癌,前者發生於食道內面表層細胞,為台灣人好發的食道癌類型,通常為吸菸、喝酒、嚼檳榔等引起,因此罹癌風險比一般人高123倍;後者是分泌黏液的腺體細胞病變而致,多與肥胖、胃食道逆流等有關。然而,早期食道癌幾乎沒有症狀,但當出現吞嚥困難、聲音沙啞、咳嗽、體重減輕、食物逆流、貧血、頸部異常腫塊等症狀時,代表病程已進入中晚期,且在消化道癌症中,食道癌存活率並不高,故若能早期偵測癌細胞並接受治療,預後效果比較好,但若於疾病晚期發現,通常會使用放療、化療和手術治療,但治療效果通常並不佳。由於食道癌早期不易發現,曾晟恩建議,有食道癌家族史、抽菸喝酒嚼檳榔習慣超過十年者,或是曾經罹患頭頸癌的民眾,每年應定期接受胃鏡檢查,非高危險族群者,可視個人情況,每2至3年接受胃鏡檢查即可。除了戒除香菸、酒、檳榔外,日常飲食多攝取深綠色蔬菜、少吃加工醃漬類食品、維持適當體重與口腔衛生,都能降低罹患食道癌的機率。延伸閱讀: 食物趁熱吃才好吃 但超過「這溫度」恐燙出癌! 戒掉「菸檳酒」還不夠! 防食道癌8飲食習慣也要做到
-
2020-04-04 養生.聰明飲食
「吃醋」排毒又可降膽固醇!中醫師教喝對3時間、3種類,效果更加倍
人的一日三餐會攝取各種不同的食物,在補充身體必需營養的同時,也會吃進或產生許多莫名其妙的毒素,為了維持健康,防止疑難雜症搶著出籠,排毒便成了生活中刻不容緩的功課。1.食醋排毒法的原理《本草綱目》記載:「醋能消腫、散水氣、殺邪毒、理諸藥。」醋中含有多種胺基酸和有機酸,對人體非常有益,同時也是每個家庭的廚房中,必不可少的調味料。夏季時,食物容易遭到微生物汙染而酸敗,甚至發生食物中毒的現象,這時候,就可以在料理時加點醋來殺菌,延長保存時間;它的味道雖然是酸的,卻是不折不扣的鹼性食物,具有抗氧化的功能,可達到排毒養顏的效果。醋也能刺激胃酸分泌,健脾開胃,使人食慾大增;同時,醋中的醋酸可以加快胃排空的速度,或增加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而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這在老鼠實驗和人體實驗都已經獲得證實。醫學研究發現,醋亦可降低膽固醇、調節血壓來促進心血管的健康。❶食醋有助於清腸排毒。食醋中豐富的醋酸,不僅能夠抑制細菌的快速繁殖還能夠將其殺死,迅速清除腸胃有毒物質;食醋與大蒜配合使用(醋泡大蒜),能強身健體、預防感冒、增強抵抗力。❷食醋有助於治療便祕。醋裡含有二氧化碳,在消化過程中會變成氣體,刺激腸胃蠕動、幫助排便順暢。❸食醋有助於提高肝臟的排毒功能。肝臟是人體最主要的排毒器官,飲用食醋能夠有效排出血液裡的老舊廢物,淨化血液,消除脂肪肝(從脂肪肝惡化至重症,一定會經歷血液變黏稠的過程),保護肝臟。2.食醋排毒的飲用時間根據個人體質以及生活、飲食習慣的不同,喝醋的時間可以有所調整,而且不同時間喝,效果也各異。❶早餐後飲用食醋。對於感冒的患者來說,早餐後飲用食醋,有助於抵抗身體的寒冷,尤其是在冬天,可以選擇溫醋飲,減少對胃部的刺激,提高醋的殺菌效果。❷下午飲用食醋。在長時間的學習和工作,或者經歷了劇烈運動後,人會感覺特別疲憊,這時候喝上一小杯食醋,能夠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消除疲勞。❸臨睡前飲用食醋。夜晚通常是人體油脂分泌最旺盛的時刻,這也是皮膚細胞容易衰老的主要因素。因為在夜間,人的皮膚處於一個pH值失衡的狀態,導致血液的循環不順暢,往往出現緊繃的情況。臨睡前喝一些食醋有助於緩解這種情況,因其含有的有機酸、甘油和醛類等,有助於平衡皮膚的pH值,並控制油脂的分泌,加快血液循環,有利清除體內沉積已久的廢物。3.適合排毒的食醋種類❶食醋分為化學合成醋、混和醋和釀造醋三類。合成醋亦稱醋精,是以冰醋酸為原料,再添加香料、色素進行人工合成,酸味大,刺激性強烈,沒有營養價值;而混合醋,就是把釀造醋和化學合成醋依適當比例混合而成;釀造醋則是以穀類、麥、水果、草本植物等,透過微生物發酵釀製而成,工序繁瑣多重,味道香醇。其營養成分包含胺基酸、有機酸、無機鹽及醇類等,具有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去除累積毒素的功效。前2種的品質當然也比不上釀造醋。❷果醋─食醋的完美替代品。當你有渾身乏力、食慾不振、免疫力下降等等問題時,「吃醋」都能搞定,由於食醋一般都用於做菜,因此果醋就成為一種健康飲品應運而生。果醋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胺基酸,可有效提高免疫力;其酸性物質能溶解食物中的鈣,加強人體對鈣、磷等營養物質的吸收;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它是一種強大的抗氧化劑,具有防止細胞癌變和延緩細胞衰老的功效;另外,果醋中的醋酸,還能夠增加胃腸蠕動的速度,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喝醋之後,要記得喝點開水漱漱口,因為醋酸會傷害牙齒琺瑯質,所以不要讓它停留在口腔過久的時間。有些果醋含糖分較多,容易讓血糖上升,糖尿病患者要自己衡量。正在服用西藥的患者不適合飲用果醋,因為部分藥物會與醋產生酸鹼中和的現象,從而導致藥效無法發揮。❸老醋花生。老醋又稱為陳醋,以山西釀造出產者最為有名,所以這道菜也是山西人愛吃的涼拌小菜。雖然花生含有人體所需要的不飽和脂肪酸,但熱量高、有油膩感,而食醋中所含的有機酸恰好是解膩又生香的。老醋花生有清熱、活血的功效,可保護血管壁、阻止血栓形成。做法是把花生(生熟皆可)放到密封的罐子裡,再倒入陳醋,醋要沒過花生,上蓋密封放置陰涼處7至10天就可以吃。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不可多吃,一天最多十幾粒,吃完一定要及時漱口,否則不利於牙齒健康。4.食醋排毒法的注意事項現今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將「醋」當做保健飲品。但醋並非人人都適合,要有科學合理的方法飲用,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❶食醋的用量。成年人每天可以飲食醋20∼40毫升,即便是米醋,最多也不可超過150毫升。老年人或者兒童以及各種疾病的患者,可依據自己的體質情況減少分量。剛開始飲用的人應該少量試服,如果依然感到不適,則要立即停服。食醋飲用要適量,不要急於求成。食醋的飲用方式。喜歡並且習慣的人可直接飲用,喝完記得用溫開水漱口;怕酸的人可用2∼3倍的溫開水稀釋後再喝,也可選擇加入適量的蜂蜜。同樣的,也要及時漱口,以免損害牙齒。❷不適宜飲用食醋的人群。患有胃潰瘍,且胃酸分泌過多的病人,要避免飲用。因過量的食醋,會刺激胃部,使潰瘍情形加重。正在服用「解表發汗」中藥的患者不適宜飲用食醋,因為醋有收斂之性,會促進人體汗孔收縮,還會破壞中藥的有效成分,干擾其發汗解表作用。對醋過敏者及低血壓者不適宜飲用食醋。食醋過敏則會導致皮疹、瘙癢、水腫、哮喘等症狀;低血壓者飲用食醋,則會出現頭痛、全身無力等現象。❸食醋的保存方法。如果發現食醋發酵,出現泡沫、腐敗變味等情況時,應立即停止飲用。最好的保存方法,即是將食醋放入冰箱內冷藏,以免變質。延伸閱讀: 腰痛、肩頸痠痛,原來可能是你的胃不好!日本名醫教你2動作,改善「胃弱姿勢」●書籍介紹一天一排毒,身體才會好:中醫師的全身天然排毒法,清淨五臟,防生病作者:張霆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19/12/04作者簡介張霆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習各科醫術,師從多位名家,其中包括著名兒科專家方鶴松教授、知名中醫專家王鳳岐主任、皮膚科中醫專家許銑主任、民間名老中醫,有“神針王”之稱的王修身大夫等知名專家,同時研讀各家經典古籍,中西醫結合針藥並用,對中醫保健養生有豐富的經驗。出版了《解決小病痛,不用看醫生》《醫生秘而不傳的養生秘笈》《氣血調養好,疾病不來找》《腎好人不老,胃好命就長》等作品。
-
2020-04-01 科別.泌尿腎臟
泌尿道反覆感染與吃也有關!4NG飲食習慣要戒掉
尿道炎、陰道炎,又讓你頻尿、癢到 睡不著了嗎?引起泌尿道感染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不良的排尿習慣、擦拭方式不對,或是性行為等問題,導致細菌逆行往上到膀胱、輸尿管、腎臟等,而引起泌尿道感染,特別是夏季氣候悶熱,更是泌尿道感染的好發季節;然而,其中最主要的細菌是大腸桿菌,你的飲食行為也NG了嗎?1、戒吃精製糖研究證實,糖分會增加身體發炎、細菌增長,這就是為什麼糖尿病患往往容易罹患泌尿道炎、陰道炎,因為當尿液長期間含高單位糖分,會讓尿道細菌獲得充足的養分而大量繁殖。 2、戒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譬如辣物、咖啡、酒類等,都會刺激發炎的產生。3、戒吃油炸、高脂肪食物過多的油脂會感染人體免疫系統的運作,除了讓壞菌更滋生之外,也會讓發炎狀況更嚴重;所以,常吃油炸、高脂肪食物的人,多半也容易長痘痘、剉瘡。4、戒吃溫熱、燥熱食物在中醫的角度來看,老薑、麻油等補品,都屬於「發性」物質,也就是會促使發炎更加嚴重的食物,就好比喉嚨發炎時,若再喝薑母茶,會火上加油,讓發炎更嚴重;另外,泌尿道正在發炎時,也建議避免吃燥熱的食物。延伸閱讀: 私密處飄異味 NG清潔行為你中了嗎? 泌尿問題不全是老化的錯! 這3原因都會讓攝護腺提早GG
-
2020-03-31 養生.聰明飲食
身體脂肪最多的器官竟是「大腦」!醫師教你吃8類食物防失智,阻毒素傷腦
每週吃1次魚,降低失智風險重要的不是別吃什麼,而是該吃什麼。以下是利用超級食物延緩腦力衰退的辦法。大腦是身體脂肪最多的器官,攝取健康的食用脂肪是預防記憶相關疾病的關鍵。為什麼這麼說?飽和脂肪是剛性分子,而omega-3則是有彈性的脂肪。當大腦進行自我修復和製造神經元時,比較喜歡彈性細胞而非剛性細胞,因為後者無法迅速適應新的影響因子。你可以吃有助大腦製造神經元所需的食材,例如魚類就是很棒的omega-3 來源,許多研究都認為多吃魚有益大腦健康。《美國醫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的1項研究顯示,體內 DHA(魚類脂肪)濃度最高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降低了47%。另外《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回顧21篇研究,發現每週只要吃1次魚,就能降低罹患失智症和阿茲海默氏症的風險。要保持大腦靈活,第2種非吃不可的食物是大量蔬果,蔬果同時也能維持心臟健康。講到腦部健康,再怎麼強調植物基礎的飲食也不為過。舉例來說,最近《阿茲海默氏症與失智症》(Alzheimer’s & Dementia)期刊所刊登的1篇研究,檢視了地中海式飲食(我的5大超級食物便是奉行這種原則),研究人員發現大量食用蔬菜(尤其是綠色葉菜類)對大腦很有益處。蔬菜、黑巧克力、茶葉、紅酒、藍莓,減緩老化不只蔬菜,研究人員還發現,吃很多莓果的人,認知衰退的速度也比較緩慢。在飲食中添加種籽也是個好主意,方法很簡單,把種籽和莓果放在鮭魚沙拉上,所有好食物一次到位。《英國營養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在2015年刊登的1份研究檢視飲食習慣和認知功能,研究對象超過 2,500 人,結果發現攝取較多木脂素(lignan)的人,認知功能、記憶、資訊處理的衰退程度都比較低,而木脂素是存在於芝麻、亞麻籽、南瓜籽裡面的化合物。而木脂素攝取量較少的人,他們的認知功能衰退多了3.5倍,記憶衰退多6倍。種籽不但能提升腦力,本身也是香脆的好食物。最後,你可以盡情享受1種糖類,那就是黑巧克力。研究發現巧克力、茶葉、紅酒、藍莓所含的植物營養素黃烷醇(flavanols)可以促進大腦連結,並且保護腦細胞,不受毒素和發炎的負面效果所害。有1項小型研究專門針對記憶力老當益壯的年長者,實驗將受試者分成3組,讓他們喝含有不同分量的可可黃烷醇的飲料,最後再請他們接受智力測驗,結果發現飲料中可可黃烷醇含量最高的那1組,智力測驗表現最好(另外還有附加好處:可可黃烷醇也能降低血壓、改善胰島素阻抗)。種籽對身體的功用種籽只有丁點大,卻飽含蛋白質和健康脂肪,因此是絕佳的零食,也是沙拉的妙搭配。你甚至可以在打冰沙時,加一些種籽進去,添加額外的營養。以下是我最喜歡的幾種。亞麻籽:討厭吃魚者的最愛亞麻籽是原生超級食物,充滿纖維、降低膽固醇的化合物木脂素、健康脂肪 omega-3(和魚身上的脂肪相同)。不妨在優格或雞肉外層裹的脆皮粉中加入亞麻籽。由於亞麻籽的外層很堅硬,如果想獲取所有營養素,建議購買亞麻籽粉。南瓜籽:抵禦糖尿病最強大南瓜籽富含鎂(每1大匙所含的鎂和1大根香蕉的鎂含量相同),這種礦物質能降低罹患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的風險,但大多數人的攝取量都不夠。奇亞籽:補充纖維最厲害奇亞籽的可溶性纖維會在腸子裡膨脹,製造飽足感,免得你忍不住去吃垃圾食物。這些種籽原本是堅脆的口感,等到吸飽冰沙、優格等液體,就會變成果凍的質地。葵瓜子:物美價最廉葵瓜子價廉物美,是補充維生素E的明星食品,只要1大匙就滿足每日所需的1/5 。購買的時候要注意選擇「生」瓜子,而不是添加油脂的「烤」瓜子,這樣就不怕吃下太多熱量。火麻仁籽:補充蛋白質最得力火麻仁籽帶有堅果的味道,蛋白質和omega-3的含量高。不要和它的近親,也就是有麻醉效果的大麻搞混了,火麻仁籽不會讓你醺醺然。建議撒在冰沙和麥片上食用。延伸閱讀: 「趁現在還有救,趕快植牙吧...」一舉看穿黑心牙醫騙你的植牙4大話術●書籍介紹修復身體的超級食物:全美知名醫學博士、健康權威教你, 吃什麼可以不藥而癒,修復失衡的身體。作者:梅默特.奧茲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19/06/03作者簡介/梅默特‧奧茲(Dr. Mehmet Oz)心臟外科醫生,哥倫比亞大學的外科教授。他所製播的《奧茲醫生秀》(The Dr. Oz Show) 8次贏得「日間時段艾美獎」(Daytime Emmy Awards)。奧茲也在紐約長老會醫院(NewYork-Presbyterian Hospital)主持輔助醫學計畫,每年操刀的心臟手術超過 50次。除了本書外,奧茲出版過7本書,都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包括《身體使用手冊》(You: The Owner's Manual)、《做聰明的病人》(You: The Smart Patient)、《節食的你》(You: On a Diet)、《青春永駐》(You: Staying Young),以及獲獎的《從心療起》(Healing from the Heart)。
-
2020-03-2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財經大老外籍媳婦確診吵要吃漢堡 陳時中:醫院非旅館
近日傳出一名財經界大老外籍媳婦,在回台後確診新冠肺炎,在台治療期間,卻傳出在負壓隔離病房,卻因飲食習慣差異,習館吃西食的她吃不慣醫院中式餐點,在病房大鬧要吃漢堡,甚至有醫師為她外出買漢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醫院不是旅館,不會讓鬧事當沒事。陳時中表示,醫院治療應兼顧病人心情,能夠做相信醫護人員都會盡量去完成,但不得妨礙醫院秩序。強調若要求不合理者,將會依據妨害醫院秩序的相關法條「加重處分」,陳時中表示,不會讓住院的病人「鬧事當沒事」。
-
2020-03-26 養生.健康瘦身
日本實證多吃菜少吃飯還是會胖!因為你多吃了「這個」...營養師教你這樣吃飯才會瘦
原來「乖乖吃菜」會讓鹽分攝取過量,所以胖子越來越多!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對餐點的熱量計算越來越重視。不過,不論是現在流行的「乖乖吃菜、減少碳水化合物」或過去「只吃玄米、雜穀、味噌湯的素食時代」相比,攝取的熱量幾乎沒有什麼改變。但是,為什麼現在肥胖的人口越來越多?這是因為,造成肥胖的原因不完全是「攝取過多的熱量(卡路里)」。圖表中顯示,雖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比例減少,但脂質卻增加了。這代表「多吃菜,少吃飯」的飲食習慣,反而造成「脂質攝取量」自然增加。另外,圖示上未標示的,還有從「動物性食物」攝取蛋白質來源的比例增加,而「麵包與麵食類」更是代替了「米飯與薯類」成為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這樣的變化,也與「脂質攝取量增加」有很大的關聯。再說,「全是配菜的飲食」比起脂質還更容易攝取到過多的「鹽分」!好比說荷包蛋,即使完全不用油煎,但為了讓食物美味,還是會添加調味料,就連吃涮涮鍋的本意,是為了少吃油分,但不可能不沾醬料直接吃下肚!然而,只加水炊煮的米飯雖然「0鹽分」,但減少飯量、增加菜肉的吃法,無形中也會增加鹽分的攝取量。在過去,人們的飲食著重「口中調味」,就是將調味較重的菜與白飯一起送入口中,在咀嚼時邊調和味道,邊吃下肚的獨特飲食習慣。這樣能夠幫助身體自然地攝取需要的鹽分。若去掉米飯、只單吃菜的飲食,不僅造成鹽分攝取過多而肥胖,也提高了生病的風險,更會使口味變得越來越重。1985年日本厚生省(等同台灣衛生福利部)推動的「健康飲食生活指南」中,以「1天攝取30種食物種類」做為目標。但是堅持「30種」的數字,反而會因為吃多樣配菜,而造成攝取過量鹽分,造成更多人肥胖。而現在已經撤下了這個目標,改成「主食、主菜、副菜間用餐平衡」,並「組合、搭配多樣化食物」。甚至更加注重「充分攝取米飯、雜穀」的健康飲食觀念。吃飯遵守「6:4」黃金比例,才能吃出纖細小蠻腰!「只吃菜、不吃飯」的飲食習慣,容易吃進過多「脂質」,而變成臃腫大胖子。那麼,想減肥卻老是瘦不下來的原因,都是過度攝取「脂質」嗎?這也不對。不只脂質,「均衡營養的崩盤」才是造成你代謝變差、發胖的原因。為了能使吃進肚子裡的營養得到均衡,並能夠有效的代謝掉,這些構造都是我們人體賦予的。像是:人類的牙齒構造,總共有32顆牙。而其中用來「磨碎米飯等穀物」的臼齒就有20顆,占了62.5%;用來「撕碎魚類肉類」的4顆犬齒,占了12.5%;用來「切斷蔬菜的門牙」則有8顆,占了25%。草食動物較多臼齒,而肉食動物則屬犬齒較多。各類物種都擁有適合自己的身體構造。也就是說,適合我們人類飲食的營養黃金比例是6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15%的蛋白質,與25%以下的脂質。這個數值與日本厚生勞動省所制定的「日本人飲食攝取基準」一致。簡單來說,一餐裡「米飯占6成,配菜占4成」。飲食中,將米飯安排6成比例就是「瘦身雜穀飯計畫」的主要原則之一!但是,這裡的「米飯」絕對不能只使用白米。如同一開始所提及的,因為只有「白米」的米飯是「不能燃燒」的碳水化合物。不過將米飯變成「可燃燒的碳水化合物」的方法非常簡單,只要「在白米裡加入雜糧一起炊煮」就可以了!只要加入雜穀的米飯,便成為了「可燃燒的碳水化合物」。將飲食中的6成換成「可燃燒的碳水化合物」,也能減少一大半料理另外4成配菜的時間。「在米飯加入雜穀」並「占飲食中的6成」是「瘦身雜穀飯計畫」的2大秘訣。利用這麼簡單的方法,就可以打造「一輩子不發胖的體質」!延伸閱讀: 劉真病逝》等不到心臟移植...國標舞女王病逝,享年44歲●書籍介紹減醣瘦身雜穀飯:營養師親身實證,一餐一碗,加速燃燒脂肪,腰圍狂減18公分!作者:柴田真希出版社:蘋果屋出版日期:2020/01/09作者簡介/柴田真希日本頂尖「美女營養管理師」‧女子營養大學短期大學部畢業。現任E-mish股份公司社長。Love Table Labo代表。‧曾從事營養午餐管理、營養諮詢、食品企劃開發與營業等相關工作,之後獨立創業。‧為推廣「雜糧」與「米飯的奧妙」而成立雜糧品牌「美榖小町」。‧應邀參與電視料理節目,並撰寫雜誌、網路食譜專欄,並擔任食品業指導顧問及餐飲業菜單開發。‧著有《椰子油運用事典》(世界文化社)、《女子營養大學的雜糧食譜》(PHP研究所)等書。‧官網:ameblo.jp/makitchen/
-
2020-03-24 失智.大腦健康
含酮飲食活化大腦 避免失智症產生
低醣飲食能避免大腦老化!人體透過代謝葡萄糖與酮體製造養分供應給大腦,但有時會出現低代謝的現象,也就是葡萄糖無法轉化為供大腦使用的能量,而阿茲海默症患者多會出現此狀況。因此,近期有研究特別針對飲食與大腦健康的關係進行研究後發現,低醣飲食對大腦健康有益。含酮飲食對大腦較好根據《每日醫學新聞》報導,為了解飲食習慣對大腦的影響,研究人員分配42位50歲以下的受試者進行為期一週的正常飲食(主要由葡萄糖提供能量)、低醣飲食(主要由酮體提供能量)以及包含12小時隔夜斷食的正常飲食,接著再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測量受試者腦神經的活動狀況。研究人員在受試者進行功能性磁振造影掃描前、後,測量他們體內的酮與葡萄糖水平。另外,為確保受試者大腦的變化是直接受到葡萄糖或酮影響,研究人員再進行了一場包含30位受試者的實驗,要求他們在隔夜斷食後喝下兩杯熱量相同、富含葡萄糖或酮的飲料再進行功能性磁振造影掃描。綜合以上結果發現,富含葡萄糖的飲食會讓神經網絡不穩定,含銅的飲食則會讓神經網絡較穩定。研究人員表示,不穩定的神經網絡與大腦活動減緩或認知敏銳度下降有眾多關連性。改變能量來源根據《Medical Xpress》報導,透過分析過去的資料集,研究人員發現人類在47歲時,大腦老化的影響便會開始浮現,而老化最快速的年紀落在約60歲。不過含酮的飲食能加速大腦活動並穩定神經網絡,研究人員認為,原因在於比起葡萄糖,酮能為腦細胞提供更多能量。許多失智症發生的原因,都與神經漸漸失去將葡萄糖轉化為能量的能力有關,因此若能利用不同的能量來源供給大腦能量,或許有機會讓大腦運作狀況恢復到較年輕時的水準。【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3-24 癌症.食道癌
戒掉「菸檳酒」還不夠!防食道癌,8飲食習慣要做到
食道癌早期幾乎沒有任何明顯症狀,不痛也不癢,高達7成以上的患者在發現時,已經屬於中晚期的階段,主要原因是食道沒有感覺神經,當腫瘤阻塞食道一半以上,才會發生吞嚥困難而就醫檢查。 然而,預防食道癌,在戒除菸、酒之外,正確的飲食之道也十分重要,馬偕醫院營養師許碧惠建議,可以採取8種方式進行改善: 1、多吃含維生素C食物:不吃發霉的食物及減少食用煙燻食物的頻率,以免吃入太多致癌物質,同時也要少吃含硝酸鹽的加工食物,宜多吃含豐富維生素C的天然食物,以產生保護機制,促使亞硝酸胺生成的作用減緩;含維生素C多的食物如芭樂、奇異果、橘子、柳橙、葡萄柚等水果,還有青椒與綠色蔬菜等。 2、每天吃五份蔬果:最好能做到天天五蔬果,蔬果中不只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還有許多如β-胡蘿蔔素、維生素E、植物化學物質等抗氧化物質,可有助預防食道癌。天天五蔬果的配置,以蔬菜3份、水果2份為基礎,蔬菜的量可多食無妨,水果可以吃到3份 大約1顆柳橙或拳頭大小的水果,或是木瓜、西瓜等瓜果類切大塊裝滿1飯碗的量為1份。 3、各種顏色的蔬果都要吃:蔬果食材顏色的搭配,最好能做到紅、紫、綠、白、黃等七彩皆有。蔬果中含有多樣化的植物化學物質,像是茄紅素、花青素、吲哚、異黃酮等,也都具有抗氧化的保護作用,且各種顏色的蔬果當中,各含有不同且多樣的植物化學物質,最好能在日常菜餚中妥為搭配食用。 4、每天吃30種以上食物:每天食用的食物種類,最好達到30種以上,並且盡量食用天然食物為原則。食物的種類吃得愈多,具防癌保護作用的物質與元素就會較為充足,平均每餐可以吃10種以上。 5、不吃燙口的食物:食物的溫度最好能控制在60℃以下,以不燙口為原則。長期以太燙的食物刺激食道易導致食道癌,因此,最好能將熱鍋中的食材先撈置一旁,放涼些再入口食用,喝湯的方法也相同,可先盛一碗放旁邊,等湯涼些再喝,以入口溫而不燙為原則。國人喜歡喝的老人茶,避免燙口的飲用方式也雷同,盡量不要現泡現喝,先經聞香的過程,可以慢一點再品茗。 6、蛋、豆、魚、肉均衡吃:蛋白質的攝取要多樣化,蛋、豆、魚、肉皆有,不要只是肉類等動物性蛋白質。平均每人每天攝取的蛋白質量以4~5份(即4~5兩)為宜,計算的方式,雞蛋1顆就是1份,豆腐1塊(4小格)或豆漿1杯(約260c.c.)也各是1份肉類1份則約為女性手掌1/4大小與前端的厚度,或是一般長度約3根手指的量,若是絞肉則大約為2平湯匙的量就約1份。 7、低溫少油的烹調:烹調宜採低溫少油的方式。以炒1道4人份的蔬菜為例,可以減少用油量,只用半湯匙的油,再略為翻炒後就加水入鍋,用小火烹煮,這種低溫烹調方式,也可有助於降低罹患食道癌的機率。 8、少量多餐,七分飽:胃食道逆流或是過於肥胖等屬於食道癌的高危險群,在飲食方面也應調整改善。為避免胃酸逆流刺激食道,建議最好是少量多餐,每餐不要吃超過八分飽,而且液體與固體食物最好能夠分開食用。 為避免過於肥胖,宜調整避免高油脂、高熱量與低蛋白質的飲食型態,減少攝取過於酥脆的食物如西點、燒餅、油條或炸薯條、煎蘿蔔糕等高油、高熱量與高澱粉的食物,做好體重的管理,維持BMI值在18.5~24之間,男性腰圍勿超過90公分,女性腰圍則維持在80公分以內,這些也都是預防食道癌所不可忽略的重要事項。 延伸閱讀: 食物趁熱吃才好吃 但超過「這溫度」恐燙出癌! 吞嚥困難才就醫太遲了! 早期食道癌用「這招」燙死癌細胞
-
2020-03-23 科別.新陳代謝
18月鏟100公斤 改變飲食習慣奏效
24歲林先生,國中時體重就破百,出社會開始工作,下班總會買一大包鹽酥雞或2至3包洋芋片,每天喝珍珠奶茶、綠豆沙1至2杯,犒賞自己上班辛勞,導致體重增加至191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值)高達60.3,屬於病態性超級超級肥胖。林先生來減重門診時,已檢查出高血壓、高血糖、肝指數高達近正常值10倍等肥胖相關慢性疾病。為了健康及想談戀愛,林先生開始接受中醫調整,並配合西醫門診藥物控制,在藥物幫助下,他的食欲明顯下降,一餐飯量從一口氣吃完一整個電鍋裡的飯,到現在只吃少於一碗飯量,手搖飲也順利戒除,只喝無糖咖啡並每天喝水3000c.c.。一年半後,他減了100公斤,目前體重91公斤、BMI值28.5。未減重前,林先生不但難買衣服,也無法久站,最大困擾就是繫不了汽車的安全帶。他花費一年半減掉一半自己的重量,獲得最大的好處,除了健康指數正常,身體跟著輕鬆許多,也更加有精神。目前他仍持續在體重管理門診固定回診,繼續朝更理想的體重前進中。超級肥胖的患者很難藉由飲食、運動或藥物減重的方式達到有效的體重控制,大部分患者還是需要手術治療,才能達到較佳的減重效果。林先生能夠順利減少100公斤,並改善了「肥胖」所帶來的合併症,不只是藥物控制的幫助,更是他本身堅強的意志力改變飲食習慣的功效。減重不是簡單的路,但減重成功卻能讓人得到健康的新人生。
-
2020-03-20 養生.聰明飲食
無油=健康?錯誤觀念快丟掉!吃對護心、抗發炎
「過度肥胖」會帶給人體很多危害!肥胖是脂肪肝、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乳癌、子宮內膜癌、結腸直腸癌等相關疾病的危險因素。然而,為了維持健康身體、保持窈窕身型,運動配合飲食控制是最有效的體重管理方法。若想靠飲食控制體重,許多人都會直接聯想就是減少吃甜食或減少油脂的攝取。不少女藝人為了要保持纖細身材,對自己進行嚴格飲食控制,餐食以水煮餐為主,所有要入口的食物,一律都會先過水去油,但當心這樣過於偏激的不當減肥方式,恐導致健康狀況亮紅燈。其實,為了維持身體健康還是要適當地吃些油,攝取適當的脂肪來維持體內的正常運作。「脂肪」在人體也是主要營養素之一,可幫助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的吸收,及生成人體中的脂肪組織來承擔保護內臟器官的責任,還可維持神經及皮膚的正常運作。連續3年蟬聯全球最佳健康飲食法第一名的「地中海料理」,其料理方式「特級初榨橄欖油」在當中就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英國知名廚師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在他的料理節目上,常常煮完一道料理盛裝上桌時,都會淋上好幾圈的橄欖油。但因台灣人飲食習慣偏愛吃爌肉、滷肉飯、蔥油餅、鹹酥雞等高油高熱量食物,不知不覺很容易吃進過多油脂,長期下來會使血液黏滯度增加,血脂堆積在血管內壁上,造成心臟冠狀動脈阻塞。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也藉此分享吃橄欖油健康好處:1、橄欖多酚:橄欖油中含有 30 餘種豐富的橄欖多酚,多酚是優異的抗氧化物,可幫助人體有良好抗發炎功效。2、維生素E:橄欖油有較高含量的α型態維生素E,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效,可保護身體脂溶性的組織,如血管、細胞膜等,還可預防脂溶性物質(如:低密度脂蛋白 LDL、結構脂肪酸)被氧化造成對身體有害。3、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橄欖油內含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幫助增加好的膽固醇(HDL),降低壞的膽固醇(LDL),可降低罹患冠心病的風險。4、植物固醇:橄欖油中的植物固醇以β-sitosterol為主。植物固醇在結構上與膽固醇相似,可與腸道中的膽固醇競爭被人體吸收的機率,沒被人體吸收的膽固醇就會透過糞便排出人體外。延伸閱讀: 無油氣炸鍋,罪惡感減半?營養師揭健康3隱憂 2020全球公認最佳飲食法TOP3出爐! 護心、減重、遠離疾病跟著吃 
-
2020-03-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居家防疫大採購!「防災食物」準備4原則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國內累積確診達到100多例,防疫期間不宜在密閉的公共場所久待,許多人紛紛從外食改成買回家自己煮,甚至會多買一些糧食囤積於家中以備不時之需,導致各大超市、賣場湧現物資搶購潮。對於此現象,平日生活中若能多儲放一些「防災食物」,就能避免災時斷糧的危機;如何為自己或家人準備生活所需食物與飲水,是不可或缺的防災準備工作。本指引係依據內政部消防署,提供民眾準備防災食物時之參考。何為「防災食物」?「防災食物」為災害發生前預先在家中準備的食物,通常適合於常溫狀態下長時間保存,具營養價值;於災害發生時在家中避難生活時即可食用,提供身體攝取足夠所需的營養。防災食物要準備幾日份?在防災食物份量的準備上,先評估瞭解平常居家食物儲存狀況,家庭人數、營養均衡、個別喜好、慢性病或過敏禁忌,進而決定準備食物項目及數量。考量家中每位成員之需求及營養,以家庭為單位,最少準備「3日份以上」的防災食物,讓家人在災害來臨時也能安心、平安的度過。買回家後請確認各項食物保存期限,並於外包裝標示日期;於保存期限前食用完畢,並在下次購物補足食物品項。四個原則挑選防災食物:1.可以常溫保存的食物(最好可以保存半年以上)。2.方便攜帶的食品(有外包裝的食品)。3.最好可以不需加熱或加熱水即可食用的品項。4.符合家庭日常飲食習慣的品項。「飲用水」又該怎麼準備?飲用水是維持生命必需品,在發生災害後,停水、停電等情形時有所聞,做好居家飲用水儲備,也是非常重要的課題。醫師建議,每個人每天至少需要攝取1公升的飲用水,但也應考量家庭成員不同的個別需求而增加。除了飲用水,加上料理食物所需用水,每人每日至少要準備3公升才足夠。飲用水應儲存在避免陽光直射、低室溫的地方,配合保存期限,適時的更換,並記得在購物時補足該有的儲備量。
-
2020-03-17 科別.消化系統
一直打嗝、放屁…日常6習慣都會讓你胃脹氣!
胃脹氣是現代人非常普遍的胃部毛病,最明顯的症狀是「上腹部飽脹感,常伴隨打嗝(或稱噯氣)或放屁。新竹馬偕醫院營養醫學中心主任暨胃腸肝膽內科主治醫師陳青富指出,上門求診的病人之中,十之八九會有「胃脹氣」的困擾,常常嗝氣,甚至自覺上腹部明顯外凸,擔心是不是長了「壞東西」而來就醫。 胃脹氣大多與生活飲食習慣不良有關,若經生活飲食習慣調整後,症狀大多可以改善。若症狀仍持續1週以上,或伴隨噁心嘔吐、吐咖啡色食物殘渣(代表有血液混雜其中),並有體重下降等現象,可能是嚴重胃病、甚至胃癌的危險徵兆,建議就醫做進一步胃鏡檢查。 1、氣從口入這類的胃脹氣多半是飲食習慣不良引起,例如暴飲暴食、吃飽後立刻躺著或趴著、邊吃東西邊說話,喜歡吃油膩的食物、喝氣泡性飲料、嚼檳榔、口香糖或抽菸,不知不覺吞嚥了很多空氣到胃裡。 2、氣由腸生胃與腸是相連的,若是嗜食容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牛奶、番薯、芋頭、馬鈴薯、高麗菜、洋蔥、綠花椰菜、茄子、麵包、甜點、汽水、可樂等碳酸類飲料,進入腸道後大量產氣,也會致胃脹氣。3、不動氣滯缺乏運動的人容易胃脹氣,胃腸少了運動刺激、胃蠕動差、排空差,就會脹氣。建議在飯後,應或站或坐、休息30分鐘,然後起身走一走、散步,有助於胃腸蠕動幫助消化,但切記不要激烈運動。4、病致氣生腸胃道疾病可能會產生脹氣的症狀,例如胃炎、消化性潰瘍、肝膽胰疾病、腸躁症、腸胃腫瘤異物阻塞等。一般的胃脹氣,只要改善飲食習慣,細嚼慢嚥、減少攝取產氣食物,多半可以不藥而癒,但若是持續脹氣不改善,就要考慮可能是疾病引起。5、壓力壓力太大,容易使胃部蠕動和胃酸分泌失常,胃排空變差、會造成胃脹氣。可以自我觀察,工作或學業壓力大時,是否特別容易有胃脹不適的現象,應學習紓解壓力,有助改善此問題。 6、藥物引發服用部分降血壓藥物或止痛藥物,容易引發胃脹氣。不僅如此,若為久坐不動的上班族,或是職業大客車、計程車司機、鼻子過敏或鼻竇炎病人、老年人、長期臥床病人、慢性病患都 是高危險群,日常生活中,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細嚼慢嚥,避免產氣的食物或高脂肪、油炸食物,並適當的運動,幫助腸胃正常蠕動。如果是臥床或老人家行動不便者,建議看護者每天至少3次,在臥床患者飯後1~2小時後,於其肚臍邊塗上薄荷油或脹氣膏,以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摩,協助腸胃蠕動。另外,補充益生菌、給予促進胃排空及消脹藥物,以及紓解壓力都有助於緩解胃脹氣;但若脹氣持續不消,伴隨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黑便血便、發燒、體重減輕,應該進一步檢查。延伸閱讀: 頻頻脹氣好難受 超過3天可能是重病前兆! 滿肚子氣放不出來? 快改變這4個習慣 
-
2020-03-16 新聞.健康知識+
素食者較不易中風 血壓控制是關鍵
證據顯示,素食者比較不易中風!國際媒體報導,台灣慈濟大學團隊的研究成果指出,箇中關鍵是血壓的控制。該研究團隊在追蹤1萬3000名受試者後發現,素食主義者中風的機率較一般大眾降低了約一半左右,因為他們的血壓攀升幅度與膽固醇指數都比葷食者低。根據《紐約時報》報導,來自台灣的慈濟團隊將受測者分為兩群,其中約5, 000人追蹤6年,而另外8, 000人則追蹤9年,素食主義者佔整體受測者比例約1/3,受測者平均年齡則為50歲。團隊在一開始詳細記錄受測者的身體狀況、飲食習慣和是否喝酒抽煙,並在後續時間透過健保資料庫追蹤受測者的健康狀況。數據顯示,最終一共發生175起中風案例,兩組素食主義者發生中風的機率基本上較一般大眾減少一半。中風的最主要危險因子主要是高血壓,而研究顯示,一般大眾擁有較低的血壓攀升幅度與膽固醇指數,因此相對來說較不易中風。《每日醫學新聞》指出,素食主義與一般大眾每天吃差不多數量的水果與蛋,素食主義者吃較多的堅果、蔬菜、黃豆,一般大眾則吃下比較多的乳製品與脂肪。但作者也指出,因為受試者是以台灣人為母體,因此相關結果可能不適用於其他人種或國家。西安大略大學神經與臨床藥理學教授史賓塞和拉許大學預防醫學教授坦尼也點出,中風案例不高的原因與研究年限短且受測者平均年齡只有50歲有關,並不是老年人只要採行素食,就可以有如此低的中風機率。【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3-15 科別.新陳代謝
飲食不忌口體重反而降?醫師提醒當心是血糖失控警訊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一名罹患糖尿病近兩年的60歲女性,過去血糖一直控制良好,糖化血色素都控制在6.5%以下,飯後血糖也不會超過160 mg/dL;然而在今年農曆年節期間,面對美食不僅來者不拒,體重還明顯下降,甚至一度以為自己疾病控制良好而沾沾自喜。未料,年後回診檢查,飯後血糖竟高達500mg/dL,並出現多吃、多喝、多尿的糖尿病典型症狀,這才驚覺自己誤會大了!所幸在醫師的評估下,暫時改採胰島素積極治療,幫助血糖回歸穩定。收治上述個案的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王舒儀表示,體重管理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課題,肥胖與不良的飲食習慣會使胰島素無法正常發揮功能,形成胰島素阻抗,導致血糖控制更加困難。患者在高血糖初期往往不會感到身體不適,也不會想要積極控制血糖,像上述60歲女性個案自覺飲食正常,也未察覺自身血糖變化,反而很開心體重減輕,醫師追問下才發現她飲食過量,攝取過多油脂與糖份,回診當天還吃了蛋糕、餅乾等高糖精緻食物,無形之中增加糖尿病併發症風險。根據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在2018年糖尿病品管報告顯示,台灣有高達56.9%患者未達糖化血色素<7%的控制目標。王舒儀主任指出,血糖監測有助於患者了解自身血糖變化,進而認識造成血糖波動的因素,也能提供醫師做為調整治療的依據。而糖化血色素代表患者近3個月的血糖平均值,只能知道平均血糖有沒有達標,無法得知期間內血糖變化的情形,因此,平時飯前與飯後血糖的監測仍有其必要性。王舒儀主任進一步說明,飯前血糖目標值為80-130 mg/dL,而飯後血糖目標值則是80-160 mg/dL,同一餐飯後與飯前血糖的差距不應超過60 mg/dL。此外,臨床也常遇到患者飯前血糖值正常,但糖化血色素卻未達標準,這時候醫師就會懷疑是飯後血糖控制不佳。目前許多藥物都可以協助改善飯後血糖,若服用口服藥仍不見改善,建議改用針劑治療,現階段也有複方控糖筆作為治療選擇,可以同時調控飯前與飯後血糖,一天只需使用一次,增加用藥的便利性,也不用擔心體重增加的副作用。王舒儀主任提醒,許多患者常輕忽高血糖的危害,認為後續控制下來就好,但高血糖對身體的傷害會隨時間持續累積,建議患者應更加積極地控糖,配合良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讓治療更加分。此外,坊間很多減重法不適用於糖尿病患者,因為每位患者的藥物處方不同,有導致低血糖的風險,建議患者在進行特殊減重法前,應先諮詢主治醫師,控糖才能更安心。(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常運動、乖乖吃藥血糖還是高? 當心是這些藥物在搞鬼 糖尿病最怕吃出高血糖! 飲食7要點絕不能忘
-
2020-03-14 癌症.抗癌新知
不要小感冒就吃藥!癌末重生首爾大學醫院院長:預防癌症該有的5個生活習慣
五大防癌守則一般人知道的其中一項癌症常識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有痊癒的可能。」這句話完全正確,尤其是韓國人最常見的胃癌,若初期接受治療,有95%的存活率。換句話說,現在癌症治療的成功與否,在於「是否可提早發現、盡快治療」,但實際上想要發現初期癌症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有人或許會說只要定期接受檢查不就好了嗎?但不是每6個月或一年進行定期檢查,就能100%發現癌症,也有人雖然都有定期進行癌症檢查,還是被診斷出得了癌症末期。再加上一般人都認為自己身體沒什麼異狀,不會一年接受一、兩次精密的醫療保險檢查。由於這些現實狀況,加上癌症本身的特性,使得人們不易在初期階段發現癌症。首先,大部分的癌症在初期都沒有自覺症狀,很多人因為某天突然感到身體出現異常到醫院檢查時,癌症都已潛伏一段時間了。另外,就算是在擁有設備先進的醫院裡服務、經驗豐富、又有實力的醫生,也要腫瘤大小大於5到10公釐,才能辨識或診斷出來。此時,發現的腫瘤很難說是早期發現,腫瘤長到10公釐時,從原本一個癌細胞可分裂30次來計算,等於大約已經增加了10億個癌細胞。就許多研究報告來看,儘管腫瘤只有10公釐,卻明顯已經有70%以上的機率為轉移狀態。美國MD安德森醫院,不把癌症初期病患看成有90%機率可以醫好的病人,只要經判定罹患癌症,便把病人視為「全身罹病」的理由就在這裡。那麼,我們對癌症難道就完全束手無策嗎?每天都要戰戰兢兢地生活,深怕癌症找上自己嗎?現在許多醫生都在針對這些問題做各方面的研究。如果癌症不容易在初期診斷出來,一旦發病又將難以治療的話,「是不是一開始就應該先遠離會致癌的條件呢?」醫生們努力探討這些最基本的問題。可惜的是,至今為止還沒有確切的癌症預防方法,只有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才是最好的。雖然不知道這是不是100%預防癌症的標準答案,但還是有幾項預防癌症的基本原則。第一 先動手清理冰箱大多數的人應該都吃過所謂的抗癌食品。去烤肉店吃烤肉時會說:「聽說吃這個不會得癌症。」然後,一手夾起大蒜,放進包好的烤肉裡,這就是韓國人的面貌。也會到處尋找像蔬菜汁、大蒜汁,這類聽說可預防癌症的食品。我生病後,身邊一時間充斥了抗癌食品,所有的人都一副擔心自己某天起床就會得到癌症的樣子。聽說其中有一位親戚到市場購買大蒜汁,早晚各一包由大蒜和各種蔬菜製成的汁液,把它當水一樣喝,據說下訂的量多到連小型冰箱都快裝不下了。生病的我雖然沒有說任何話,但內心悶得要命。不知道從哪裡而來,沒有出產地的不明大蒜,加上沒有用自己眼睛確認過的蔬菜,就這樣攪和榨成汁後放到人工包裝的容器內,然後在冰箱放了快3個月後再喝掉?不論是包裝的濃縮液、製成錠劑的藥品,都已經不是食物原本的面貌,以人工方式製作成了別的形態,有可能加入防腐劑防止變質,甚至添加化學成分處理,這些都無法避免。最大的問題是材料的出處標示不清,不是說中國產的農產品對身體有害,是因為當它運送到我們面前時,已經添加了許多會傷害人體的防腐劑。當聽到親戚在喝大蒜汁時我心裡有個疑問:「塞滿這些抗癌食品的冰箱裡會是什麼樣子?」用塑膠袋包著的各種火腿、充滿許多色素的飲料、過度漂白的太白粉、過期3、4天打開過的麵包、好幾瓶打好的大蒜、不知放了多久的陳年小菜……等。我當下就跟告訴我那位親戚消息的妻子說:「請他先把冰箱大掃除一番,再去找大蒜汁吧。」預防癌症的最基本原則就是「學習並活出自然的原理」,這也是能阻止細胞突變的最基本生活態度,吃東西時最好能找優質且自然的東西。這裡所說的優質食物是指「最接近自然狀態的東西」,如不使用化學肥料,以有機方式栽培的農作物或沒有任何添加物的食品。遭化學物質汙染或添加不自然的成分,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這些物質凝聚在體內無法排出,久而久之就會讓身體出現異狀。最好不要讓食物連續放在冰箱好幾天,因為食物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變質,越接近自然狀態的物品,變質的速度就越快,最理想的抗癌飲食是趁新鮮時吃完未加工的食品。如果有時間和經濟的餘裕找抗癌食品,就先從查看冰箱開始吧。看著家裡人數不多,卻塞得滿滿的冰箱,一定能了解到一些東西。包含各種加工食品、冷凍食品、丟掉可惜的小菜在內,把冰箱裡擺很久、含有添加物的東西果敢地丟掉吧!冰箱內的空位越多,飯桌上的菜色也就越自然、新鮮,也就能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第二 做適合自己的運動現代人運動不足是眾所皆知的事實,但也有人相當注重運動,甚至還出現了運動後流汗能排出體內致癌因子的學說。先不論這個學說的真實性,運動確實是維持健康生活的必需條件,可是太多人對運動的關心,大過於運動主要的意義,很多人不是為了健康而運動,是為了運動而運動。我現在為了防止癌症復發也會運動。我的運動只是邊打高爾夫,邊慢慢地在草坪上走動,很多人會覺得這樣哪算運動,但我可以自信地說這是最好的運動,因為我自己有看出效果。如果要我在廣大的草地上跑步運動,或是在高爾夫練習場打一箱箱的球,現在的我肯定無法做到,就算勉強去做,反而會使肌肉僵硬、身體痠痛,這樣不叫有運動效果,而是無謂地浪費體力。先拋開預防癌症的運動要「忍耐辛苦,努力流汗」,這種既有觀念改掉運動越多對身體越好的偏見。不是要你隨便敷衍地運動,而是這項運動必須適當地維持自己的身體均衡,並愉快地進行。因此適當的運動依個人的年齡、身體狀況、興趣而有所不同。20幾歲的健康男性想脫離肥胖,每天上健身房也不會累,因為他有充分的體力並能樂在其中,但若4、50多歲的上班族,選擇每天1、2個小時以從沒跑過的慢跑來消除身體的疲倦,如此勉強自己不僅沒有運動效果,也會因過勞而令健康受損。各位不妨可以從自己能輕鬆享受的事情中,尋找可以當作運動的活動,並不斷維持愉快的念頭,自然而然就會產生體力,此時再提升運動的時間和強度也不遲。癌症發病大多和生活方式有關,若跳脫健康平凡,偏向不當或人工的生活時,罹患癌症的機率往往會變高。在注重運動效果前,應該先煩惱它是否有副作用,或會帶來精神上的壓力,別忘了,在基本的生活方式中找出適合的運動才有效果。第三 服用藥物要斟酌現在因卡介苗(BCG)接種普及,結核病的發生率降低,但1950年前,人類對結核病可是一點預防措施都沒有,很多人常會在毫無防備的狀態下,遭到結核菌入侵,這時為了尋找是否有結核免疫而施行的方法,叫曼托(Mantaux)測試。所謂的曼托測試是先在手臂上注射可檢測結核菌是否進入體內的針劑,沒有感染結核病菌的人,注射後不會出現任何變化;而遭結核病菌感染的人,注射後該處會立刻腫得又紅又大,當時測試的結果中有80%至85%的測試者呈陽性反應,不管是沒吃過藥或沒注射過針劑的人,5名中就有4名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感染結核後擁有了免疫力。人們體內有和病菌對抗的力量及自我治癒的能力,像跌倒後傷口會自己癒合,拉肚子一、兩天後會痊癒,或藉由短暫的睡眠就能消除疲勞等,這些都是人體自我治癒的能力,靠著這些能力,我們度過了幾萬年間的許多疾病和災害,這項能力要靠平常的自然生活才能維持。但科技文明的發達、醫學卓越的進步,逐漸讓人類數萬年間的免疫力或自我治癒力消失。近來,許多人只要有一點小咳嗽就會到藥局或醫院看病,數百年前沒有感冒藥或退燒藥我們也都能撐過,但現在只要不吃藥,就大驚小怪得好像感冒不會好一樣。肚子痛就吃腸胃藥、便祕就吃通腸藥,這些藥物會降低人體的自我治癒力,原本會自己增加抵抗力對抗外來刺激的身體,卻因藥物而變得遲鈍。亂用藥物會破壞生理節奏,降低人體免疫力或治癒力。癌症也是一樣的道理,從正常細胞突變成的癌細胞,在我們體內一定潛伏了一段時間,當潛伏後要現身時,唯一能阻擋它的就是我們的免疫系統,雖然不能全部阻擋,但體內的免疫系統越強,就越能減少發病的機率。我雖然是個醫生,卻不喜歡藥物,家裡的常備藥物就只有退燒藥。在三個女兒的成長過程中,也沒讓她們吃過任何感冒藥,雖然會有需要吃藥的時候,但過量食用只是百害無一利。我認為我接受化療後有這麼顯著的效果,是因為平常沒有吃藥的習慣和我的生活態度所致。不僅僅是為了預防癌症,想經營健康的人生就不該使用任何藥物,吃藥前一定要先考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第四 愉快進食是最好的良藥突然想起不久前,在網路上看到一位癌症病患妻子所寫的內容。那位丈夫被診斷出得了胃癌第二期,手術結束後,家裡的菜色有了大改變。原本家人愛吃的辣湯很久都沒出現在餐桌上,連泡菜也都盡量醃漬得很清淡;聽說動物脂肪對身體不好,所以妻子乾脆連肉類都不煮了,但家人間的相處狀況卻越來越不好。手術後恢復良好、返回職場工作的丈夫因自己還被視為病患而生氣、孩子們則是在壓力之下似乎也快被逼到有癌症,家人的不滿逐漸升高,妻子的煩惱也越來越多,她認為由於丈夫平常就喜歡刺激性的飲食,所以得了胃癌,不應該再繼續這種不好的飲食習慣,加上孩子們像丈夫一樣喜歡吃肉、辣的食物,讓她不知該如何是好。我們什麼時候開始因為對癌症有所利弊而選擇吃的食物呢?不論是對癌症或其他疾病,蔬菜都是極有幫助的,這是我們一直以來聽到的話。此外,也必須改掉喜歡吃辣的、鹹的等刺激性食物的飲食習慣。那麼,只吃蔬菜的人就不會罹患癌症了嗎?一生都不碰肉、不吃肉的和尚、尼姑能保證不會得到癌症嗎?不吃辛辣食物的日本人,胃癌發生率卻很高的原因在哪裡呢?1999年美國醫學團體協議發表了<美國人綜合飲食方針>,原先每個協會設立的方針都有所不同,很容易讓病患或一般人混淆,因此美國國立衛生局統合各領域專家後,立下新的飲食方針,主要以預防4大成人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中風、癌症的飲食為方向。第一條飲食方針就是「均衡飲食」,不可以挑食,要均衡地吃東西,再來則是少鹽、多蔬果、少攝取脂肪等,對特定食物進行分析。其中,最重要的基本原則就是要攝取均衡的食物。如果喜歡吃辛辣食物的人,每一餐的食物都要加三匙辣椒醬,一定會出問題;單吃一種食物,例如一天三餐不吃飯,只吃烤到焦黑的肉,就算原本健康的人也會吃出問題來。只要不是這麼極端的飲食方法,每次吃東西時都有顧慮到營養均衡的話,也能夠預防癌症。反倒是一般人為了預防癌症,一整天固執地只吃蔬菜,不僅破壞均衡,長期下來也會累積不少壓力。想吃肉時就吃肉,記得也要和蔬菜一起吃,若是擔心堆積膽固醇或脂肪的話,調整飲食並加上運動就可以了。食物不要超過過度辛辣或過度鹹的範圍,愉快地享用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愉悅地進食可說是最好的良藥。第五 遠離致癌因子現代醫學一直以來最積極研究的領域就是癌症,其中主要都是在研究致癌因子,也就是探討何種情況會引發癌症。目前為止,最確定的致癌因子是我們常看到的香菸,迄今,臨床上發生癌症的主因有1/3以上都是因為香菸。香菸中有30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數十種含有致癌的成分。當然,不是不抽菸就不會得癌症,常見到許多沒抽過菸的家庭主婦,卻發現自己得到肺癌的案例。但是,有研究報告指出,一天抽一包菸的人比不抽菸的人,罹癌率高出4倍,因此戒菸在某種程度上,可說是遠離癌症的捷徑。常和香菸相提並論的物品就是酒類,其實酒精成分並非致癌因子,但它是幫助許多致癌物質作用的角色,可刺激活化致癌因子。我不是要大家因此滴酒不沾,像我雖然不愛喝酒,偶爾也會小酌,只要不是每天喝得酩酊大醉,而是心情愉快時小酌一、兩杯,對精神健康就不會有壞處。肥胖也是導致癌症的原因之一。人們常覺得吃好的食物就對健康有益,殊不知飲食過量和均衡飲食不同。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對現代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影響,認為吃點好的應該不會有任何危險的想法很常就會觸發致癌因子。再來,一定要記住,日常生活中要經常清潔雙手,規律地清洗全身,將周圍生活環境打掃清潔,也能降低癌症發病率。最後要說的是性生活,研究證實,不健全的性生活會增加生殖系統的罹癌率。因丈夫外遇而讓妻子罹患癌症,或自己也罹患癌症的例子一再發生。各位應該都能理解上述所提的內容,實際上罹患癌症的危險發病因子就是超出我們日常生活的所有東西,換句話說,健全的生活也就是可以預防癌症的方法。平凡又合宜的生活可以讓你遠離致癌因子,大家只要回顧自己的生活,即使不是前面所提,有哪些致癌因子也是顯而易見吧?各位不妨先找出這些因素,腦袋裡浮現的致癌因子,可能會因人而異,找出並改掉自己身邊最微小的致癌因子,才能預防癌症。延伸閱讀被醫生宣判剩下4個月,他卻活過16年!首爾大學醫院院長「與癌症為友」的5守則書籍簡介 超越5%存活率,我活過了16年:首爾大學醫院院長與癌症為友的治癒之路암과 싸우지말고 친구가 돼라作者: 韓萬青原文作者:한만청譯者:陳馨祈出版社:高寶出版日期:2014/04/30語言:繁體中文作者簡介/韓萬青1934年生,首爾大學名譽教授、前首爾大學醫院院長。畢業於首爾大學醫學院,並獲得首爾大學醫學博士。曾赴美國哈佛醫學大學進修三年。在擔任首爾大學醫院院長時,以「研究為重,病人為重」的概念改革,並制定體系化的服務系統,為韓國最早加入北美、日本、歐洲放射線醫學會的榮譽會員,將韓國影像醫學提升至國際水準。1998年初在肝臟發現了超過十四公分的惡性腫瘤,診斷過後被判定只剩下四個月的時間可活。選擇接受肝右葉切除手術。1998年切除癌症腫瘤兩個月後,發現癌細胞轉移至肺部。醫生宣判存活率不到5%以堅定的意志展開五個多月的化學治療。如今,年屆80歲,戰勝癌症十數年,仍維持健康的身體,積極地出席演講活動和培訓,為癌症病患們增加許多希望。韓萬青博士認為,越是想脫離癌症,反而越會像掉入沼澤般越陷越深,倒不如將「癌症」視為自己的「朋友」,好好照顧,送走癌症。著有《影像醫學》、《人體橫斷面解剖學》、《介入性放射線科學》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