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 失智.非藥物治療
搜尋
音樂治療
共找到
39
筆 文章
-
-
2024-10-24 失智.大腦健康
預防阿茲海默症的飲食策略 提升神經生長因子的關鍵方法
神經滋養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包括神經生長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腦衍生神經滋養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神經滋養素3(Neurotrophin3)、神經滋養素4/5(Neurotrophin4/5),以及刺激TrK型蛋白催化酶受體蛋白等。1991年,Crutcher及Weingartner等人發現神經生長因子蛋白(NGF protein)及神經生長因子信使核糖核酸(mRNA)在年老的老鼠腦內減少。1991年Fisher等人使用神經生長因子餵食年老的動物,刺激其海馬迴中隔路徑的膽鹼激素遺傳表現型(cholinergic phenotype)改善執行功能。1994年Hefti認為使用神經滋養因子治療是對神經的一種保護,並進行臨床實驗來治療周邊感覺神經病變、側索硬化性肌萎縮症、阿茲海默症。前瞻性的研究神經滋養因子將反轉神經細胞體合成機轉的萎縮,以及神經突觸節狀物的萎縮,重新建立失去的神經突觸的互相接觸。神經生長因子藉著各種身心活動的刺激,從神經樹狀突纖維往神經細胞體傳送化學訊號給基因組,再刺激神經軸突的增長及變大,來代償凋零而不能再生的其他神經細胞功能,並且活化海馬迴神經幹細胞,恢復海馬迴調節壓力、學習及儲存記憶力的功能,進而降低認知功能的頹退。《新約聖經・馬太福音》第13章12節中寫到:「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這就是「用進廢退」的道理。頭腦越用越靈光,神經突觸變大,不用則越來越萎縮。趁早養成生活好習慣可以預防阿茲海默症的發生,而罹患失智症後才改善生活習慣,有如逆水行舟,雖然辛苦些,但延緩失智症惡化的復健措施,永遠不嫌太遲。預防阿茲海默症的良好習慣1.提升內因性神經生長因子:例如學習訓練、頭腦體操、身體運動、充足睡眠、心理治療(包括藝術治療、音樂治療、舞蹈治療、園藝治療、娛樂治療、懷舊治療、人際互動、教會的團契活動等)。2.提升外因性神經生長因子:例如環境的刺激、陽光、精油按摩、抗精神病藥物、抗憂鬱劑、薑黃素、戒菸、戒安眠藥等。3.抗氧化食物:包括綠色蔬菜、地中海飲食、植物油、深海魚油Omega3、DHA及EPA、兒茶素、紅酒、咖啡、維他命E、維他命C等,降低b類澱粉蛋白的凝聚,減少神經類澱粉斑塊的數量,延緩阿茲海默症的嚴重程度。抗氧化食物
-
2024-10-23 失智.Podcast
【Podcast】Ep17.失智症者與照顧者的療癒課,用音樂譜出失智症家庭的溫柔篇章
「音樂之所以能夠充滿影響力,是因為音樂可以啟動失智者未受損的腦區。」音樂治療師賴香芸受邀擔任最新一集「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節目來賓,談到音樂治療是以人為本的非藥物處方箋,經由專業的音樂治療師設定目標,透過一連串的活動引導來達成例如認知行為的促進、定向感的增進、情緒撫慰或是團體動力等預設的目的。主持人陳韻如分享一段真實故事,一名中度失智症者,每次的音樂治療都不願意配合,不是答非所問就是不講話、也不理人,有一次課堂上大家一起唱《酒干倘賣無》,他卻忽然眼眶含淚,當賴香芸問大家想起什麼時,他第一次打開心房說出他好想念爸爸!以人為本的音樂治療賴香芸談到,吸引長輩的歌曲一定是跟他們的生命經歷相關,通常以懷舊老歌為主,但最重要的是,音樂治療師要能夠依照長輩的身心狀態調整課程內容,當長輩引發共鳴願意開口說話時,老師也要與之互動,而不是急著進行下一個教案,「音樂治療是以長輩為主,因此最珍貴的就是長輩們的回饋。」她曾遇過一名很容易情緒躁動的學員,其他老師都束手無策,賴香芸提議用音樂搭配按摩撫觸的方式來安撫,而她也成功地讓這名學員平靜下來,賴香芸的秘訣就是「讓他有安全感」,事前清楚告知活動內容,讓學員知道即將發生的事情,同時觀察學員的反應,確定對方同意之後才開始進行,同樣的原則也可套用在失智症照顧關係裡,當失智症者情緒不穩時,必須提供安全感,藉由他熟悉的音樂以及肢體接觸來達到安撫的效果。清唱+撫觸可安撫失智症者「清唱是很好的方式。」賴香芸說,播放音樂其實是第二選擇,音樂是經過混合的聲音,對於受損的腦區來說比較無法應付,清唱則是最單純的聲音,同時演唱者還能夠自行調整節奏快慢,若是照顧者真的沒辦法清唱,可以選擇比較緩慢輕柔的音樂,但播放時一定要留在被照顧者的身邊陪伴,而不是音樂一播就走開去做其他事情,她建議可以握著被照顧者的手一起打節拍,就能逐漸緩解躁動的情緒,若是情況許可,最好是能夠陪伴被照顧者走一走,「可以牽著他的手,在他身上輕輕打節拍,然後跟著音樂一起唱,當唱到他熟悉的段落,可能就會跟著唱和。」很多時候照顧者會比較心急,覺得音樂治療活動時長輩都沒甚麼反應,賴香芸也提供許多專業建議,首先讓長輩充滿安全感,再者要尊重長輩當下的選擇,然後從互動中調整出最適合的照顧方式。許多長輩是屬於觀察型人格,他們並不是沒有反應,而是在觀察這堂課或這次活動,然後才會參與進來。擔任音樂治療師多年的賴香芸,創立「中華民國音樂輔助身心照顧專業協會」,擔任理事長一職,致力音樂照顧的研究與培訓,不但照顧陪伴過許多失智症家庭,也培育過許多有志投入音樂療癒領域的專業人士,她於節目中分享許多寶貴經驗與建議,完整內容請收聽「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第十七集《失智症者與照顧者的療癒課,用音樂譜出失智症家庭的溫柔篇章》。本集重點:✎音樂治療如何觸動失智症者的心✎失智症者情緒躁動時,可以這麼做…✎為什麼清唱比播放音樂效果好✎照顧者以音樂緩和氣氛的做法✎別心急,長輩不是對音樂沒反應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節目收聽平台:🎧SoundOn:https://reurl.cc/ZVLXkg🎧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pveLel🎧KKBOX:https://reurl.cc/1bNeV9🎧Spotify:https://reurl.cc/Gp2e2p⭐歡迎按讚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並將你的經歷還有故事留言或私訊我們:https://www.facebook.com/ntcdementia⭐更多關於失智症的第一手資訊,都在元氣網「失智」頻道:https://health.udn.com/health/cate/10691
-
2024-08-30 醫聲.Podcast
🎧|音樂力量超神奇!竟讓病懨懨失智老人有活力、厭世年輕人翻轉情緒
許多人並不知道,像波浪鼓、音片鼓、手搖鐘的聲音、旋律,或是帶動唱、拍手唱歌,都可用來設計音樂治療活動,也可為情緒焦慮、失智、需要復健等族群,帶來翻轉情緒、啟動活力新力量。🎧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舉例來說,像波浪鼓所製造的海浪聲,便可以讓一個人的焦慮、茫然情緒找到出口。社團法人台灣音樂治療學會理事長、輔仁大學音樂學系助理教授吳佳慧在治療治療領域深耕多年,她分享道。過去曾有一名年輕學員,想報考冷門科系碩士班,但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家人很希望這位學員走教職之路,這位學員因而焦慮、茫然,當這位學員上音樂治療課程,剛開始滿臉愁容、抑鬱寡歡。一鼓一世界,凝視滾珠生頓悟在元氣醫聲Podcast節目中,吳佳慧準備波浪鼓、音片鼓、手搖鐘等樂器。她解釋,波浪鼓是一種鼓,裡面含許多小圓珠,隨著鼓面擺動,小圓珠翻滾、碰撞,便會產生如波浪般聲響。當時,這位學員不斷搖著波浪鼓,眼睛一直凝視著滾動的小圓珠,當停下波浪鼓,「我想通了!」這位學員突然冒出這句話,眼神也重新展現光彩。這位學員娓娓訴說著,搖動波浪鼓時,她把自己想像成其中一顆小圓珠,其他小圓珠代表家人,原本她費盡心思想控制小圓珠的方向,不希望小圓珠有太多碰撞,但發現無論如何努力,小圓珠還是無法受到控制,當小圓珠彼此碰撞,卻也發出悅耳的海浪聲。這位學員領悟到,這過程就像人生之路,很多事情非自己所能掌控,一個人也無法討好身邊所有人,但即使彼此碰撞,最終還是可以產生美好的聲響,從此她就敞開心房、隨遇而安。量身打造音樂活動,治療過程更有動力事實上,音樂治療的運用非常廣泛,使用的樂器、形式也十分多樣化。對失智、過動、躁鬱症與思覺失調症等族群,都可帶來幫助、啟發。吳佳慧表示,音樂治療,主要是根據不同對象、目標去設計活動,從樂器、樂曲、節奏、旋律到活動形式,都需要量身打造、設計,而上述樂器,都可用於音樂治療,但也都需要治療師的引領、規劃。另外,像不少人上健身房,喜歡一邊聽音樂,一邊順著音樂節奏採飛輪。吳佳慧指出,這雖然不是音樂治療,但這樣的概念可應用於復健療程,病患在復健時,若在音樂治療師的帶領下跟隨音樂節奏、旋律進行復健運動,往往比較有持續性,且病患也較有動力接受復健治療。音樂的力量、形式,充滿無限可能性在吳佳慧的印象中,曾有失智長輩只要參加音樂治療活動,便充滿精神、活力十足,這位長輩過去只要參與活動,便開始打瞌睡,精神、體力都很不好,但參加音樂治療活動,便大為不同,看到長輩恢復活力,家人、音樂治療師都感到非常驚喜。吳佳慧希望未來針對音樂治療師的認證、進修等,可以訂立專法,並有更完整的制度規劃,同時也希望更多病患、民眾可以從音樂治療獲得啟發與療癒的力量。吳佳慧小檔案現職:社團法人台灣音樂治療學會理事長輔仁大學音樂系專案助理教授經歷:兒童發展中心社會福利機構教學醫院精神科音樂治療師學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美國Immaculata University音樂治療碩士輔仁大學音樂學系學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蘇湘雲音訊剪輯:蘇湘雲腳本撰寫:蘇湘雲音訊錄製:周佩怡特別感謝:社團法人台灣音樂治療學會
-
2024-05-1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最沉重,也是最甜蜜的負荷!」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各校分享「醫學人文的教與學」。這次分享三篇文章的醫學院,包括一位還沒進入臨床階段的醫學生,介紹他如何由課堂老師的啟發使他學到醫學與人文的課程可以當作一個橋樑,橫跨醫學與各種領域,思索兩者碰撞出的火花。同時也分享課程提供許多參訪活動,是一種記憶的傳承,讓學生對學校產生強烈的歸屬感、認同感,而領悟「醫學與人文可以說是一門貫穿人生的重要課程」。→想看本文一位在臨床實習的醫學生描述在他所參與照顧的一位病童的整個治療過程中,見證了小男孩透過藝術治療,展現了驚人的勇氣和力量,而在告別式上,音樂治療師用小男孩生前最愛的歌曲改編成樂曲,溫暖的陪小男孩完成生命的最後一哩路。→想看本文更難得的是,這學校的醫學人文課程的主要負責教授,雖然目前借調台北市衛生局長要職,看到了兩位醫學生的報告後,居然在夜深人靜時,寫出作家吳晟面對自己孩子們時所說:「最沉重,也是最甜蜜的負荷!」是各醫學院校負責醫學系人文課程的老師的最佳心情寫照。謹在此對這些老師致上最大的謝意與敬意。夜深了,滑著手機的對話群,倏忽地發現一條邀請寫短文回應對人文課程學習心得的訊息,疲憊的身體好像又有了一點點有精神了,也想把身為一位安排教學內容且親自執教老師的種種心得,透過敲鍵盤的手表達。結合大班授課與體驗學習來進行的台大醫學系大一學生必修的「醫學與人文」課程,無法揭櫫「提升學習者人文素養」似乎遙不可及的學習目標,但是細細閱讀該篇醫學生的學習心得,相信課程所期待醫學生達成的學習目標「培養學習者對於學習人文的興趣」確有完成。雖在心中湧起一絲絲難掩的喜悅,卻依舊還是戒慎小心。已經不太清楚是何時被委以協助台大醫學系醫學人文相關課程的重責大任,秉持多元包容的精神,就從「醫學與人文」課程開始,不再如過去將醫學人文這一名詞僅僅連接於同理心,而是涵蓋眾多人文領域、採用多種授課方式、結合不同背景教師,由共同課程出發進入臨床學習,並且隨時參考學生學習回饋調整涵蓋領域、授課方式、授課教師。身為課程主要負責教師,作家吳晟面對自己孩子們時所說:「最沉重,也是最甜蜜的負荷!」是最佳的心情寫照。沉重的是,即便醫學院及醫學系投入相當多的心力與資源協助醫學系的人文課程,縱使授課教師們都盡心盡力,學生們的評價依舊不若期待中的滿意,對於課程的回饋也依舊犀利。誠然,人文課程得以不斷地進步,也多虧這些學生回饋。甜蜜的是,當學生們有感受到老師的用心教學與課程的精心安排時,哪怕學生們只是很隱諱地表達,都足以讓老師們有種甜甜的感覺,而忘卻了課程安排的繁瑣、授課時的辛苦以及那些不若期待中的滿意。夜更深了,氣溫也似乎降得更低了,該睡了,相信台大醫學系的醫學人文課程會如明天的天氣一般越來越好。延伸閱讀2024/5/6 醫學生不只是醫學生:醫學視野下的人文之旅2024/5/8 原來是這樣!在臨床實習中體會醫學與藝術的結合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5-0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原來是這樣!在臨床實習中體會醫學與藝術的結合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各校分享「醫學人文的教與學」。這次分享三篇文章的醫學院,包括一位還沒進入臨床階段的醫學生,介紹他如何由課堂老師的啟發使他學到醫學與人文的課程可以當作一個橋樑,橫跨醫學與各種領域,思索兩者碰撞出的火花。同時也分享課程提供許多參訪活動,是一種記憶的傳承,讓學生對學校產生強烈的歸屬感、認同感,而領悟「醫學與人文可以說是一門貫穿人生的重要課程」。→想看本文一位在臨床實習的醫學生描述在他所參與照顧的一位病童的整個治療過程中,見證了小男孩透過藝術治療,展現了驚人的勇氣和力量,而在告別式上,音樂治療師用小男孩生前最愛的歌曲改編成樂曲,溫暖的陪小男孩完成生命的最後一哩路。更難得的是,這學校的醫學人文課程的主要負責教授,雖然目前借調台北市衛生局長要職,看到了兩位醫學生的報告後,居然在夜深人靜時,寫出作家吳晟面對自己孩子們時所說:「最沉重,也是最甜蜜的負荷!」是各醫學院校負責醫學系人文課程的老師的最佳心情寫照。謹在此對這些老師致上最大的謝意與敬意。從大一進入醫學系以來,師長們就強調醫學本身是一門「以人為本」的學問,豐富的醫學人文課程包含了哲學、文史、藝術、心理等面向,尤其課程中常常接觸到藝術與醫療的介紹。然而那時是懵懵懂懂,內心總是有個疑惑:「到底為什麼醫學要和音樂、繪畫等藝術連結,是否一定要學習這些技能才算是有醫學人文素養?」後來,也從醫學演進史了解到,最早的醫學便是先賢們觀察病人的臨床症狀及表現,歸納整理出疾病的特徵和治療方式,進而有系統性地對疾病展開實驗與研究。與其說醫學是科學,它更像是一門藝術。醫學與人文是習習相關,唇齒相依。「阿伯你好,我是這個病房的實習醫學生,這兩週都會在病房看您喔!」在大五進入臨床實習後,每當我來到一個新病房時,總是要重複著自我介紹給病人聽,也重新去認識他們。醫學生就像一只不斷轉動的陀螺,如同觀賞電影般從一位病人的故事躍遷到另一位。儘管電影扣人心弦,但當片尾曲響起,感謝名單浮現,電影院的燈光逐漸明亮時,我僅能是輕輕擦拭眼淚,整理自己的服裝,沉著地走出影廳。然而,電影的故事並未結束,我是否真正深入體驗劇中角色的情感?是否真的能夠感受其痛苦?或者只是暫時的情緒激動?在醫院裡,醫師與病人之間的連結是那麼脆弱。儘管雙方曾如此緊密相連,感受過深厚的親密,但我仍然只是他或她生命中的短暫過客。我常覺得,我與病人之間存在著一層朦朧的隔膜,距離雖近但不清晰,觸碰雖近但無法真切。病人的困頓在我面前毫無保留地呈現,然而內心的脆弱卻不易展露,我也小心的讓自己保持專業,不流露太大的情緒。我常覺得,醫生與病人之間的關係維持在一種微妙的平衡。當醫師傳遞不樂觀的消息時,雙方需要承擔多大的勇氣?如何面對病人與家屬絕望的眼神?當醫學超越純粹的理性時,一切變得複雜。然而,這些波瀾的情感,不過是別人的敘事嗎?就如同那些讓我流淚的小說、電影和戲劇,我能允許我的情感涉入多深?每次照顧一個病人,就如同打開一本豐富曲折的故事,當診察及病歷紀載完成,已然完成能交班的工作,但我依然如一只陀螺,在各個故事之間旋轉不止,好似留下眾多未完結局,而內心的疑惑,也須待日後實習方能繼續探索。在小兒科實習時,我遇到了一位罹患橫紋肌肉瘤的小男孩,在勇敢地接受化療所帶來一系列的痛苦後,仍不敵病魔離世。這位小男孩住院的期間,接受來自藝術治療師們的治療與幫助。治療師以繪畫、音樂及舞蹈為祂帶來了安寧和愉悅,使小男孩在最艱難的時刻,也能找到一絲安慰。儘管無法用言語表達,舞蹈和繪畫讓祂有了與最愛他的家人及治療師們的溝通方式,得以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小男孩的媽媽在照顧他的期間,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但藝術的媒介讓母親和小男孩有了情感的連結,陪伴她走過哀悼的歷程。在男孩的告別式上,音樂治療師用小男孩生前最愛的歌曲改編成樂曲,溫暖的陪伴小男孩完成生命的最後一哩路。整個治療過程中,小男孩展現了驚人的勇氣和力量:儘管面對生命的挑戰,依然保持著開心和笑容。透過藝術治療,小男孩展現了自己獨特的生命價值和意義。陪伴兒童面臨生死的心痛場景,這樣真實地在眼前,是對我很大的衝擊,醫療團隊所提供病人的支持與實際互動也令我了解,原來藝術也可以和這樣和臨床醫療結合。在生命最黑暗的時刻,在現代醫學的所不能及之處,病童和家屬們更需要的是情感上的陪伴與關懷。透過藝術治療,不僅是身體病痛的緩解,更是建立起人與人間心靈上的支持和連結。進入臨床實習後,很大的挑戰是除了要能靈活運用學到的各種醫學知識外,也要開始學習如何與病人應對,了解病人的需求。所謂的全人醫療,不僅僅只是治好身體上的疼痛,更是給予病人心靈上的支持。在即將卸下實習醫學生的身份時,我重新審視大一時醫學與人文的課程內容,讓我對這些課有了不同的體認。在臨床嚴肅且專業的老師們,講起音樂藝術信手捻來,每天穿梭的醫院背後是藝術空間的理念,真正支撐起現代醫療與醫學教育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細膩的人文情懷。在醫療越來越商業化的現今,更能體現出醫學人文的重要性,敦促我們重新思考醫療與醫學教育的本質。醫學校老校長高木友枝的那句「做醫生之前,先懂得做人」,在進入了臨床後,讓我有了更深的體悟。延伸閱讀5/6 醫學生不只是醫學生:醫學視野下的人文之旅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5-0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學生不只是醫學生:醫學視野下的人文之旅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各校分享「醫學人文的教與學」。這次分享三篇文章的醫學院,包括一位還沒進入臨床階段的醫學生,介紹他如何由課堂老師的啟發使他學到醫學與人文的課程可以當作一個橋樑,橫跨醫學與各種領域,思索兩者碰撞出的火花。同時也分享課程提供許多參訪活動,是一種記憶的傳承,讓學生對學校產生強烈的歸屬感、認同感,而領悟「醫學與人文可以說是一門貫穿人生的重要課程」。一位在臨床實習的醫學生描述在他所參與照顧的一位病童的整個治療過程中,見證了小男孩透過藝術治療,展現了驚人的勇氣和力量,而在告別式上,音樂治療師用小男孩生前最愛的歌曲改編成樂曲,溫暖的陪小男孩完成生命的最後一哩路。更難得的是,這學校的醫學人文課程的主要負責教授,雖然目前借調台北市衛生局長要職,看到了兩位醫學生的報告後,居然在夜深人靜時,寫出作家吳晟面對自己孩子們時所說:「最沉重,也是最甜蜜的負荷!」是各醫學院校負責醫學系人文課程的老師的最佳心情寫照。謹在此對這些老師致上最大的謝意與敬意。過年在與親戚聊天的時候,他們都會問我:「醫學系有那些課程?」此時,我會很有自信地跟他們說,醫學生的課程除了醫學專業的課程外,我們還有許多人文相關的課程。我覺得醫學相關的課程是種「硬實力」,能培養醫學生的專業技能;而人文相關的課程可以增加醫學生的「軟實力」,訓練醫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團隊合作、溝通能力等,這些能力在學術交流和醫病關係上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醫學與人文是所有大一醫學生都會修的課程,課程內容十分多元,涵蓋許多主題,包含藝術、歷史和文學等。有一次的主題是醫學與攝影,透過徐思淳醫師的介紹,讓我了解到每一張照片背後必定會有個故事,藉由構圖與光影傳遞給觀眾,這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有時反而比話語更具有份量及震撼力。課後的討論是:「若你/妳要策劃一場攝影展,請以『疼痛』為主題,請問你/妳會選擇哪類照片進入展場,而這類照片能傳達哪些意涵?」這可能是痛苦的表情、嚴重的傷口、或是疼痛治療的過程。這樣的展覽不僅可以提醒觀眾疼痛的存在,更可以透過藝術的方式傳遞關懷和理解。因此,醫學與人文的課程可以當作一個橋樑,橫跨醫學與各種領域,讓我思索兩者碰撞出的火花。除此之外,醫學與人文課程也提供了許多參訪活動,以台大校史館的參訪為例,同學們可以親自感受校史館的氛圍,長著綠蘚的十三溝面磚有久耐風霜的傲然,斑駁的牆面則有歲月駐足的印痕,這些真實的感覺十分可貴。不僅如此,校史館內的文物保存著台大歷年的校園風情,這是一種記憶的傳承,讓我對台大有很強烈的歸屬感、認同感。對我而言,醫學與人文課更是一個望遠鏡,不僅讓我能夠遠觀整個醫學世界,更能聚焦在我有興趣的部分。在陳彥元醫師講述台灣醫療史的時候曾提到「漢醫」,這讓我開始省思台灣從傳統中醫到西方醫療的漸變過程,透過課後的查閱資料,我對於傳統中醫愈來愈有興趣,在大一下的時候我便修了張嘉鳳老師的中國古代的醫療與文化,更進一步的認識傳統中醫。最後,透過這個望遠鏡,我能更清晰地看見醫學與各種領域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這些連結對於病人、醫學專業和社會的影響。因此,對我而言,醫學與人文的可以說是一門貫穿人生的重要課程。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4-22 失智.非藥物治療
「失智 好好生活」系列講座 音樂療癒助照顧關係升溫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與聯合報「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Dementia)」粉絲團於4月20日舉辦「樂來樂靠近—失智症音樂療癒」講座,由音樂治療師董懿萱主講「音樂療癒在失智症照顧上的應用」,活動報名相當踴躍,許多關心失智照顧的民眾前來參與,現場座無虛席。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主任陳俊佑致詞時強調,失智症照顧在非藥物治療方面的重要性,而在所有的非藥物治療方法中,經過各國專家科學研究,「音樂治療」證實可以促進大腦皮質增生,他表示,音樂治療師董懿萱在台大職能治療系完成學業,赴美費城繼續深造音樂治療,回國後實地服務失智者跟家庭照顧者,培訓全台各地失智症照顧專業人員,去年董懿萱更進一步實證研究,音樂活動還可以促進照顧者跟失智者的關係。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營運長吳貞瑩首先感謝許多民眾從外縣市北上參加,並感性地談到聯合報有許多六、七十歲以上的讀者,感謝讀者們跟著報社一起變老。今年「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Dementia)」粉絲團舉辦「失智 好好生活」系列講座,「樂來樂靠近—失智症音樂療癒」是首場活動,接下來還有失智照護眾多面向的主題,包括好好飲食、好好友善、好好照護、好好預防、好好守護、好好治療等,幫助台灣社會和失智症家庭尋找解方,期待讓更多的民眾參與。住在台中的童小姐是聯合報資深讀者,為了參加這場活動,於前一天專程北上,具備藥師專業背景的她,因身邊親友失智而積極學習與了解非藥物治療的相關課程,她對音樂療癒非常感興趣,因為是之前沒有接觸過的領域,她希望之後也能在台中舉辦失智照顧相關活動。音樂治療師彈奏吉他 帶全場歡唱講座一開始,董懿萱彈奏吉他帶領全場民眾唱「歡迎歌」,在歌聲中現場氛圍熱鬧起來,喚醒大家精神。現場民眾表示拍手踏腳跟著唱和,也有民眾表示開心得想要跳起舞來,整場活動現場民眾反應熱烈,頻頻拿手機拍攝失智症衛教以及音樂療癒專業資訊。董懿萱表示,音樂治療始於二戰時期,用來改善軍人精神焦慮等情狀,後續慢慢發展出相關專業。音樂治療有許多臨床實證,主要是運用音樂元素跟治療對象互動,用音樂建立關係,達到不同治療目標。她提醒,必須受過合格訓練的音樂治療師才能進行專業課程,目前以美國、英國的執照為主。有興趣的台灣民眾可以到中華民國應用音樂推廣協會網站查詢相關資訊。至於一般民眾,即使沒有音樂背景,也可以透過學習,自己在家帶失智者進行簡單的音樂介入活動。十五到卅歲聽的音樂 印象最深刻董懿萱在課程中表示,音樂的功效包含生理反應、共乘效應、溝通、情感表達、文化意義、美感娛樂。例如開場的「歡迎歌」會讓身體熱起來、呼吸心跳加快甚至流汗,心情產生變化等,就是「生理反應」,但並不是每次都要喚醒精神,假設學員原本心跳較快或情緒較躁,就會以舒緩音樂幫助學員平靜。選擇音樂時「文化意義」是重要關鍵,應挑選符合對方背景,例如慣講台語的長輩卻播放國語歌曲,當然對方會沒有反應。音樂本身是一種非語言的溝通,學員即使沒有說出很喜歡現場音樂,也能從表情及肢體表現看出心情。此外,也要考量學員過往經歷,例如有些人本來就會彈鋼琴,也許會對鋼琴聲音較有感情,她更強調「十五到卅歲之間聽到的音樂,通常是長輩印象最深刻的,陪伴時可以挑選這區間的音樂,但也因人而異,例如有些長輩也會愛聽蔡依林等流行歌曲。」人們喜歡開心的經驗,只要是做喜歡的事情,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音樂也可以達到同樣效果,此外,音樂也可以引發自傳式的回憶,會想起自己過往重要經驗,例如以前求婚播放的音樂。音樂治療於失智照顧上的應用照顧者可以運用音樂跟失智長輩對話,例如播放「小城故事」可以問長輩是在哪裡聽到?是在別人家還是在廣播節目中?或是參加過鄧麗君勞軍演唱會?也可以考考長輩演唱小城故事的歌手是誰?鼓勵長輩分享過往經驗。曾有照顧者回饋,以前不知道跟失智媽媽聊什麼,上課後經常在家播放音樂,就能跟媽媽以音樂為話題開始閒聊往事。通常長輩不會馬上清楚說喜歡哪些歌曲,照顧者要嘗試溝通找出喜好,長輩好惡分明,避免播放引發劇烈負面情緒的音樂。運用長輩喜歡的音樂,來提升他活動的動機,例如長輩不願意去據點上課,可以邀長輩一起唱歌,跟長輩說那我們現在出門遠足,長輩就較有可能願意出門。她建議,照顧者可以建立長輩的播放清單,還可以依照音樂屬性進行分類,例如運動時聽節奏較明確的音樂,幫助提升運動效率;夜晚則播放可放鬆舒眠的歌曲。她提醒,照顧者本身也可以建立一份自己的播放清單。音樂療癒改善照顧者與失智者關係董懿萱表示,去年進行簡單調查,發現六成照顧者跟失智者的關係明顯改善,此外,音樂療癒也增加照顧者的正向經驗,而不是一直累積負面情緒。今年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也會舉辦失智症家屬音樂照顧培訓工作坊,教大家運用不同類型的音樂活動,失智症家屬透過工作坊學習,可在家裡自己帶失智者進行音樂介入活動,有興趣的民眾可到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網站查詢報名資訊。講座現場更帶領大家進行簡單的音樂律動活動,利用懷舊老歌「一支小雨傘」的歌詞,跟現場觀眾一起設計動作,「咱二人」可以左右手各伸出食指,「做陣遮著一支小雨傘」兩手做出撐傘動作,現場氣氛熱絡。在「玫瑰玫瑰我愛你」歌聲中,現場民眾跟著講師一起進行身體打擊樂,最後,全場歡唱「外婆的澎湖灣」、「望春風」等懷舊歌曲,並在即興創作的唸謠朗讀聲中,圓滿結束。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Dementia)」粉絲團舉辦的「失智 好好生活」系列講座,接下來還有好好飲食、好好友善、好好照護、好好預防、好好守護、好好治療等失智照護眾多面向的主題,有興趣的讀者記得追蹤粉專,掌握最新講座消息。加入>>
-
2024-03-26 失智.失智資源
失智症音樂療癒 家人關係潤滑劑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與「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Dementia)」粉絲團於4月20日舉辦「樂來樂靠近—失智症音樂療癒」講座,由音樂治療師董懿萱主講「音樂療癒在失智症照顧上的應用」,並可於現場體驗音樂療癒活動。董懿萱從事音樂治療約7年,具美國音樂治療協會合格執照,她表示,音樂療癒的應用很廣,從新生兒、發展障礙孩童、生理復健或中風腦傷病患、精神疾病復健、安寧病房、癌末病患等都在其範圍,近年她主要服務於長照領域,照顧長者與失智者等。「用音樂可以很快跟長輩產生情感連結。」一位重度失智的長輩,平時幾乎不開口說話,也迴避眼神交流,偶爾以點頭搖頭回應,一次她帶學員們唱「茉莉花」,這位長輩就像開啟情感樞紐,當場唱出整段完整歌曲,那次課後他終於開始跟長照機構的工作人員互動。董懿萱表示,許多失智長輩剛開始上課很緊張,一直想找陪伴前來的家人,但課程中用音樂減緩焦慮,漸漸地能在課堂上與老師有問有答,享受當下。對於照顧失智爸媽的子女來說,音樂像是親子關係的潤滑劑,她有一位照顧失智媽媽的學員,課後跟媽媽用音樂話題聊天,這才知道原來媽媽年輕時喜歡去戲院,電影裡的英文歌曲勾起往事情懷,之後每當生活中有摩擦,都會用英文歌曲做為緩衝。董懿萱希望,透過「樂來樂靠近—失智症音樂療癒」講座讓更多民眾、失智症照顧者了解音樂療癒如何照顧失智者,沒有任何音樂基礎的人,如果想用音樂陪伴失智者、家人,不用擔心音感、節奏感不好,都歡迎來講座聆聽體驗。「失智 好好生活」系列講座 樂來樂靠近—失智症音樂療癒時間:4月20日(六) 上午10時至12時10分地點:萬華老人服務中心教室1 台北市萬華區西寧南路4號A棟3樓⭐點我報名去👉https://event-health.udn.com/form/campaign/251洽詢:02-8692-5588 轉6359或2070
-
2024-03-22 活動.精彩回顧
失智好好生活系列講座:樂來樂靠近—失智症音樂療癒
講座資訊◆時間:2024年4月20日(六)上午10:00-12:10(9:30開始報到)◇地點:萬華老人服務中心教室1◆報名對象對失智症音樂照顧、應用音樂創作活動有興趣的民眾;失智症病友的家屬;失智照護領域提供服務之工作人員,如醫師、護理師、社工、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心理師、長照個管師、照顧服務員等。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根據「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以下簡稱「失智旅人」)的粉專統計,民眾提出的問題中,家庭照顧問題占了近50%。在聯合報失智資源使用大調查中,則發現失智照顧的模式有71%是在家照顧。為了讓失智者跟照護者相伴失智症的過程中,可以用對方法,順利照顧、好好生活,因此,失智旅人打造以「失智 好好生活」為核心主軸的Podcast節目和系列講座,透過囊括失智照護眾多面向的主題―好好飲食、好好友善、好好照護、好好預防、好好守護、好好治療,幫助台灣社會和失智症家庭尋找解方,透過不同的模式取徑,期待讓更多的民眾可以參與、近用。其中,「失智 好好生活」系列講座中,將先由揭開序幕。運用存在你我生活中的音樂做非藥物照護,一步步朝向「失智 好好生活」邁進。「樂來樂靠近—失智症音樂療癒」講座介紹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難忘的旋律曲調,失智者即使忘記如何說出「雨傘」這個詞,卻可以大聲唱出「一支小雨傘」;即使不知道該怎麼撥打電話,卻可以用鼓敲出屬於自己的節奏;甚至可能因為失智的關係,認不得自己是誰,也認不得最愛的家人,但聽到自己最愛的音樂後,又記起那個喜愛音樂的自己,跟著家人一同手舞足蹈。這些真實發生的場景,不禁讓人讚嘆音樂的力量無遠弗屆,對於失智者或照顧者,都是有一項最好用的非藥物照護工具。音樂治療不僅僅是播放音樂或唱唱卡啦ok,達到放鬆或娛樂效果而已,它是由專業的音樂治療師,巧妙選擇並應用對於失智者有益處的音樂,設計出唱歌、聽音樂、或使用樂器等各式音樂活動來達到不同治療目標;不僅幫助失智者身心靈健康,還能延緩認知退化。其實,科學研究也已經證實,音樂能活化失智者的大腦,延緩失智症惡化、穩定情緒。對照護者來說,學會把音樂活動作為溝通媒介,也是跟失智者建立美好互動、重新連結的機會。所以,透過學習失智症音樂療癒,讓我們都能「樂來樂靠近―音樂來了,快樂也靠近了」吧!講師介紹董懿萱 音樂治療師 現職: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 音樂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學歷:美國費城卓克索大學音樂治療與諮商研究所畢業經歷:曾任國立新加坡中央醫院職能治療師、美國 Girard 精神專科醫院實習音樂治療師。訓練、證照:具中華民國應用音樂推廣協會專業會員資格、美國音樂治療協會合格執照、職能治療師證照、長照專業人員證照。專長:●心理動力取向音樂治療●長照職能治療●失智症●身心障礙性健康議題●精神疾病復健
-
2024-03-20 失智.非藥物治療
音樂治療可延緩失智者病情和照顧品質 提高失智者幸福感5方式
國內失智症患者高達30多萬人,隨著大腦功能逐步退化,常出現肢體力量衰退、意識混亂等,讓家屬照顧力不從心。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表示,為照顧失智者,基金會近年積極推廣音樂照顧模式,幫助失智者促進自我表達與認知功能,同時緩解憂鬱、焦慮,改善精神行為症狀及日常生活照顧的配合度,增加失智者整體照顧品質。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藝術作為促進健康與幸福的全面性報告」指出,不論是失智者或照顧家屬,藉由參與音樂活動能對身心產生正面效益,有效減少醫療成本,達到疾病預防目的。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昨舉辦「樂來樂靠近—音樂照顧培訓方案家屬交流會活動」,參加音樂培訓課程的失智者家屬彭文瑤說,幾年前開始,爸爸罹患失智症後,隨著病情進展,出現嚴重幻聽、幻覺,參與課程是希望爸爸有多一點活動,但因爸爸重聽嚴重,家人一直習慣用紙筆溝通,不覺得爸爸可以享受音樂,「感覺那是奢侈、遙不可及的」。然而,參加音樂培訓課程後,彭文瑤發現,爸爸可以透過耳機聽到喜歡的音樂,並會隨著哼歌,有一段和爸爸一起分享音樂的時光,音樂活動也讓爸爸心情愉快。★增加失智者幸福感輔仁大學音樂系助理教授、音樂治療師林歆敏說,研究團隊讓失智症照顧者接受12周的音樂照顧培訓,再由照顧者在家中帶領失智者進行音樂活動,相較沒有進行音樂治療的對照組,發現接受音樂治療的實驗組在正向照顧經驗獲得顯著改善,幸福量表也呈正向變化,顯示增加幸褔感有明確成效。失智者認知、肢體活動不斷退化,照顧者常感到無計可施,進而懷疑及貶低自己,引發心理壓力。林歆敏指出,音樂治療可以透過敲打樂器、聽音樂、陪唱,或是隨著音樂節拍活動身體,增加照顧者與失智者互動,體驗彼此開心的事情,以促進正向照顧品質,增加照顧者的自我認同、成就感,並延緩失智者的退化速度。★年輕時的歌易共鳴研究發現,失智者對年輕時20至35歲所接觸的音樂、歌曲特別有感,應該是這時的音樂伴隨著人生求學、出社會等階段,可以喚起失智者共鳴。「音樂彷彿是照顧者與失智者關係間的潤滑劑。」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音樂治療師董懿萱說,失智症音樂照顧培訓工作坊包括4次課程,教導家屬採用音樂聆聽、音樂律動、歌唱、樂器彈奏、即性創作等,並針對每個家庭進行2次個別訪視,提供個別化建議,介入後約6成家屬在正向照顧經驗及自覺與失智者關係品質,均有所改善。林歆敏說,照顧者在家與失智者進行音樂治療、互動時,可以利用5種不同的方式。★音樂治療5方式1.讓失智者用耳機聽音樂,選擇失智者年輕時20至35歲所接觸的音樂、歌曲,失智者會特別有感,可以喚起失智者共鳴。2.讓失智者聽不同節奏感的音樂,並隨著打節拍、活動肢體、跳舞,如快節奏的音樂,身體擺動就會比較快,而慢節奏的輕音樂,身體擺動就會比較慢,促進失智者與照顧者間的互動。3.照顧者也可以隨著音樂節拍不同,以快或慢的方式幫失智者按摩、搥背。4.失智者聽音樂、聽歌時,照顧者可以和失智者一起哼歌、陪唱、接歌,或一起敲打樂器。5.如果住家環境不適合敲打樂器,可以帶失智者到住家的中庭或附近公園敲打,讓失智者可以接受不同的刺激。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9-28 醫療.巴金森病
動作變慢又幻覺…腦退化疾病分不清?失智症VS.巴金森病差異一次懂
「牆上怎麼有黑影在爬?家裡有髒東西!」、「你是不是偷我的錢?你把錢藏在哪裡?」一名年過八十歲的老先生常因看到牆上有黑影、有蛇在爬而大叫,且情緒緊張、躁動。此外,老先生動作還變得有點遲緩、不靈活,家屬無法理解老先生究竟罹患什麼疾病,原以為他撞邪、被鬼附身,就醫後醫師檢查發現,原來這名老先生患有路易氏體失智症。失智症背後病因眾多,也依致病原因分為許多類別,其中,以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佔多數,上述老先生的路易氏體失智症也是其中一類,除易產生幻覺、疑心病外,也常合併如僵硬遲緩、不平衡等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症狀,醫師向家人說明後,家人終於了解情況,經過治療各症狀也獲得控制與改善。失智症vs.巴金森病 症狀表現差在哪?每年的9月21日為國際失智症日,當月為失智關懷月。失智症病人的治療、照護格外受關注,而談到失智症與巴金森病,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委託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興建經營)神經內科科主任徐榮隆觀察,許多人分不清楚兩者的差異,他解釋,「簡單來說,巴金森病主要是動作出現問題,失智症則是大腦功能有異常。」徐榮隆分享,一般而言:📍巴金森病病人:初期頭腦、思考都很清楚,主要症狀表現以動作障礙為主,有遲緩,僵硬或手抖問題,部分病人也會出現非動作障礙如失眠、便秘情緒低落等,📍失智症病人:動作沒問題,手也不會抖,但認知、記憶力或思考常有障礙,導致出現像大眾熟知的容易迷路、走丟等現象。失智症vs.巴金森病 治療目標一樣嗎?目前,巴金森病的重點治療目標在:1.改善手抖、僵硬及步態不穩等動作障礙2.預防病人跌倒、骨折3.降低失能風險在用藥上則以兩大類藥物為主,分別為左旋多巴(Levodopa)、多巴胺受體促效劑(Dopamine agonists),多數病人用藥後,症狀可以獲得改善,不過經過一段時間,隨著病程發展用藥可能出現副作用,常須依病人狀況調整藥物劑量,此時良好互信的醫病關係就是巴金森病治療上的關鍵要點。至於治療失智症方面,則是在照護陪伴上需要家屬與照顧者多費心力,醫師會協助開以乙醯膽鹼酶藥物、抗精神病藥物等,治療目標主要在:1.維持病人的生活自主功能2.改善行為、精神上的問題3.減緩認知功能退化失智症vs.巴金森病 非藥物治療分別是?徐榮隆表示,巴金森病病人透過太極拳等運動可以改善關節僵硬造成的不舒服,同時增加肌力、訓練肢體平衡。而針對失智症的輔助治療,他也分享,像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所成立的失智症病友團體,常會安排各式郊遊行程、手作或音樂治療等課程,讓病人多與人群接觸,在學習手作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緩和病人情緒,幫助延緩退化。徐榮隆也說,無論是巴金森病或失智症病人,復健都是很重要的一環,建議可以●維持運動習慣●多訓練肌力、平衡感●多曬太陽●多參與社交活動●家人、照護者也可以參加病友團體,運用資源讓身心獲得支持,對提升照護識能、壓力紓解都有幫助。失智症與巴金森病 緩退化都靠早期診斷 及早治療巴金森病與失智症的早期診斷與治療為延緩退化重要的關鍵,徐榮隆特別分享,在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如果病人不願承認自己可能患病且抗拒就醫,家屬陪同病人就醫前,可預先透過數位問卷或問診前數位評估表單等方式向醫師表明狀況,醫師事先了解後,問診時在對話上就會格外留意,避免病人、病人家人因病人抗拒就醫而產生衝突,他提醒,家屬可多利用這項服務,讓醫病溝通更順暢。專家特別提醒:雖然失智症與巴金森病是兩種不同的疾病,但要當心巴金森病病人罹病時間一久,常可能因退化合併失智症,此時治療就必須雙管齊下。對於照護者來說,當病人同時合併失智症、巴金森病,照護往往更辛苦,也更耗費心力。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3-09-1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兒童醫院病房裡充滿笑聲!看看舞蹈動作治療師在做什麼?
【編者按】:繼上個月一所教學醫院附設兒童醫院的安寧團隊介紹醫師、護理師與社工師的工作,本週由該團隊的兒童友善醫療音樂治療師、藝術治療師與舞蹈動作治療師各自寫出他們為病童以及家屬所做的治療,並分享他們由這種工作所獲得的成就感。→音樂治療師的分享→藝術治療師的分享這幾篇文章最珍貴的地方是讓我們領會到醫療的目的並不是只有診斷、用藥或開刀達到治癒,而是安寧團隊有一群非醫療人員可以利用音樂、藝術與舞蹈使這些無法治癒的病童與心力交瘁的家屬得到紓解而展現笑容。在兒童醫院裡因為醫療處置,用藥換藥,疾病疼痛,藥物副作用等種種原因,醫院裡面總是充滿著哭泣聲、安慰聲、鼓勵聲、怒罵聲、恐嚇聲,我常常在想可否增加些不一樣的聲音。笑聲就像磁鐵般總是會有吸引力!當病房有了笑聲就吸引出快樂的氛圍,當病房有了笑聲就會吸引出許多好奇者想一探究竟,當病房有了笑聲許多關係都會改變,當病房有了笑聲可以看見不一樣的彼此。我的孩子生病了沒體力怎麼跳舞?這是家長常會提出的疑問,但身體的律動一直以來都是人類的本能,且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發生,我們舞動的舞台包括:病床上、床沿邊、病床前、走廊、廁所等,舞蹈動作治療師先運用舞蹈動作元素慢慢讓病童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再用創造性舞蹈的牽引,讓病童在沒有框架中自由發揮,往往音樂一放輔助道具一拿,各個就如同無病痛般開心跳舞,快樂的氣氛總是會充滿整個病房,此時其它間病房的病童就會隨笑聲牽引而來,有時我們會邀請大家是否願意一起共舞(當然一定是在疫情後才可如此),轉眼間病房變成一個開心的舞池,有許多人一起共舞。「加油!勇敢一點不要怕」 「不要再哭了!」 「你不開心,我在這邊照顧你就開心嗎?」 「我可以哭嗎?」 「我為什麼一定要勇敢?」 「我會被放棄嗎?」在醫院久了許多的關係都會改變,有的對立、有的緊張、有的過度依附或依賴。當舞蹈動作治療師與孩子互動,引導孩子慢慢找到屬於自己的肢體律動,舞動中常常加入共同創作出的舞步與動作,舞動中慢慢產生成就感與我能夠的想法,肢體自然會隨著音樂舞動,產生自在快樂的氣氛,也開始感染了其他的人。主要照顧者看見了病童舞動時的笑容與自在的肢體,心中的壓力放鬆許多,有時會靜靜地欣賞著,有時還會跟病童一起共舞,他們看見了彼此此時此刻的笑容,明明剛剛還在因吃藥而互相生氣中。有時孩子舞動時,醫生、護理長或護理人員剛好進來,也都會先欣賞一番他們的舞姿,而不是急著醫療處理,真的很令人感動。他們看見了病童不一樣的一面,有時醫生、護理長和護理人員還會跟著舞動一下,此時病童都會跳得更賣力更起勁,好像他們站在同一陣線上做一樣的事,因為看見了不一樣的彼此,共同創造了短暫共舞的片刻。舞蹈動作治療師在醫院陪伴孩子一定都在跳舞嗎?其實也不一定,我們常常也都只是陪伴孩子感受當下的身體,給予回應。當孩子麻藥還沒完全退時,大家的反應都不太一樣,有的會像喝醉酒想要吐,治療師就會輕撫病童的背部,慢慢的調整呼吸,吸與吐之間也有肢體的律動,有的孩子躺在病床上看著天花板說看見蝴蝶(產生幻覺),於是我們用手一起跳蝴蝶之舞。當孩子打針或消毒換藥時,治療師陪在一旁,輕拍病童的身體,與病童在一起,有時還會像實況轉播員一樣,現場轉述醫療行為進行到哪裡,因為有的孩子不敢看又想了解。舞蹈動作治療師在醫院總是在想著,如何讓病童改變焦慮不安擔心的心情,即便只是短短片刻的快樂也是極為珍貴。在小小的空間(病床)創造大大的舞台,是舞蹈動作治療師的夢想。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9-1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病房裡的小小藝術家
【編者按】:繼上個月一所教學醫院附設兒童醫院的安寧團隊介紹醫師、護理師與社工師的工作,本週由該團隊的兒童友善醫療音樂治療師、藝術治療師與舞蹈動作治療師各自寫出他們為病童以及家屬所做的治療,並分享他們由這種工作所獲得的成就感。→音樂治療師的分享這幾篇文章最珍貴的地方是讓我們領會到醫療的目的並不是只有診斷、用藥或開刀達到治癒,而是安寧團隊有一群非醫療人員可以利用音樂、藝術與舞蹈使這些無法治癒的病童與心力交瘁的家屬得到紓解而展現笑容。2020年是我第一次與新發病、六歲的小怡相約在病房進行藝術治療,那天她剛做完十五天的化療,有著靦腆且少話的小怡,向我展示獨自創作送給媽媽的折紙花束和手工誌作的色紙日記本,不難感受到她對創作的高度熱愛,小小年紀展現豐富的創造力,且非常得獨力完成的精緻作品,雖然小怡因生病無法上學,但一拿到學校的送來新作業本,相當認真的學寫字也決不馬虎。持續穩定陪伴小怡每周一次的病房藝術治療一段時間,也觀察到小怡每次接受例行性人工血管的消毒或換針,以及因化療副作用破壞口腔粘膜避免不了的清創,都會讓她放聲大哭而滿臉淚珠,看了真令人不捨。但也發現小怡在治療後馬上收拾起情緒,自發挑選藝術材料進行創作,開始進入她的第三空間(The Third Place),也就是英國兒童心理治療大師溫尼考特(D. W. Winnicott)所提出的論點,將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恐懼與衝突,透過創作安撫與爬梳自己,來回穿梭於現實與幻想的過渡空間中,產生情緒的調節,達到內在主觀世界與外在現實環境的整合,也因此讓小怡在創作歷程中慢慢的產生內在的力量與資源,去面對每次困難的治療與身體的不適。然而照顧小怡的媽媽,也因長期不捨小怡接受醫療處遇時,面臨的疼痛與害怕。小怡病情一但有變動常導致無法在預定的時間出院,或是出院後因為發高燒隔天又再度緊急入院,加上住在半開放式的病房空間,小怡媽媽容易受到醫療環境的影響,例如不捨其他病童的哭泣、家屬們的擔憂、醫療的緊急狀況,或是耳聞他床的病童離世,都深刻的牽動著小怡媽媽不安的情緒。在有次的藝術治療中,媽媽拿起小怡的眼鏡作品,我邀請媽媽戴並探問媽媽:「看見什麼?」媽媽掉下眼淚說著:「我希望一家人能像以前可以到公園野餐。」而日後小怡媽媽發現自己開始容易失眠,生活上缺乏自理的動力,也沒有其他特別的興趣,大部分的時間心情感到低落且容易哭泣,而我也避開小怡,獨自與媽媽協談。然而小怡媽媽希望自己盡快好起來才能好好照顧小怡,若發現自己的狀況沒有改善,又陷入自責的循環裡,有病識感的小怡媽媽開始求助於身心科且要求住院,這段時間小怡則改由外婆照顧,小怡也從創作中表達對媽媽的思念與期待媽媽出院的日子到來。我在一次探訪住院中的小怡媽媽,那是一個陽光和煦的下午,日光透過玻璃斜射在長廊上,小怡媽媽的精神看起來很好,微笑說著:「可以暫時放下戒備的心情和回應生活瑣事,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時間後,小怡媽媽再度回到照顧者的角色,記得那個月剛好是母親節,小怡繪製有一個大大的愛心包圍著小熊媽媽,而小熊則在外面守護著,我也為母女拍下這難能可貴的一刻。 治療邁入今年的第四年,小怡只要固定回門診進行治療,有時也因例行性的檢查或是感染需要住院,小怡終於回到日夜盼望的學校,同儕互動和課業學習都適應的不錯,喜歡的藝術創作與手作也延伸到日常,在爸媽上班時可以藉此陪伴自己。 幾次回院的創作中,乖巧的小怡有別以往的安靜,主動與我聊天,繪畫起感謝友善醫療團隊的成員,且自許未來也成為一名藝術治療師。有次看到我制服上印有「藝術治療師」的別針,小怡一時興創作起別針,表示一枚給自己,一枚送給我,有著一雙巧手的小怡,在黏土別針上用心鑲進彩色的小珠子,在紙片上寫下對我的謝謝,放置於文具小膠囊中,再用黏土包覆起來,固定於別針的背後。這枚別具意義的紫色別針,連結著彼此的陪伴,以及自我的期待,更多的是藝術帶給小怡經驗到當面對困難時,可以透過藝術創作展現掌控感與我能感。兒童生病對家庭是一件重大事件,而對於治療期程較長的病童,家庭需要投入更多的心力與資源,除了著重於病童的心理支持之外,對於主要照顧者全程的陪伴,也極需特別協助與心理支持。藝術治療的介入能減低病童在住院時的焦慮與不安,透過藝術的非口語特性協助兒童與青少年能以藝術表達自己,藝術治療師也能藉由個案的創作歷程進行評估,降低防衛減低病童的情緒焦慮並適應醫療環境,增進醫病關係,提升醫療品質。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9-1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音樂治療照護分享
【編者按】:繼上個月一所教學醫院附設兒童醫院的安寧團隊介紹醫師、護理師與社工師的工作,本週由該團隊的兒童友善醫療音樂治療師、藝術治療師與舞蹈動作治療師各自寫出他們為病童以及家屬所做的治療,並分享他們由這種工作所獲得的成就感。這幾篇文章最珍貴的地方是讓我們領會到醫療的目的並不是只有診斷、用藥或開刀達到治癒,而是安寧團隊有一群非醫療人員可以利用音樂、藝術與舞蹈使這些無法治癒的病童與心力交瘁的家屬得到紓解而展現笑容。對於長時間照顧重大傷病的孩子,照顧者很容易陷入只看到孩子生病的病容、倦容的狀態,忘了孩子生病前「孩子」的樣子了,也忘記孩子生病前「自己」的樣子。還記得那天在安寧個管師的陪同下,來看這個臥床多年的孩子。因為緊張的關係,只要有人靠近、觸碰,孩子就會出現表情僵硬,肢體僵直的反應。媽媽在一旁反覆地說著孩子緊張的狀態,滿眼擔憂。音樂治療師拿出蛋沙鈴,一邊輕柔的搖動,發出沙沙的聲響,一邊清楚的告訴孩子「我來唱歌給你聽」。「我的寶貝寶貝 給你一點甜甜 讓你今夜都好眠 我的小鬼小鬼 逗逗你的眉眼 讓你喜歡這世界 哇啦啦啦啦啦 我的寶貝 倦的時候有個人陪 哎呀呀呀呀呀 我的寶貝 要你知道你最美(寶貝/張懸)」在媽媽的回憶中,「寶貝」是孩子喜歡的歌曲之一。聽著歌聲,孩子放鬆了,臉部露出笑容,身體也不再僵直,不時還會向治療師伸出手。看著孩子,媽媽也放鬆了。啪的!眼淚直流……「好久沒有看到孩子笑了!以前我們也會這樣放歌給他聽,他好開心,會咯咯的笑。住院久了,都忘記孩子喜歡音樂了。」在音樂治療的介入下,治療師重新建立了孩子與照護者的互動狀態,並找回孩子應該有的樣子!另外,在照顧重大傷病的孩子時,因為身上的管線,以及醫療儀器的介入,照護者常會向治療師反應「都不能好好地抱抱他,和他說說話」,看著主要照護者努力在管線之間找到可以觸摸到孩子肌膚的地方,局部地給予輕柔的安撫,著實令人不捨。音樂治療在有限的狀態下,提供了替代方式;治療師會鼓勵主要照護者,特別是媽媽,面對面的(Live)唱歌給孩子聽──選擇孩子喜歡,或是主要照護者喜歡的歌曲,搭配孩子的呼吸速度,唱給孩子聽。聲音即是振動,透過歌唱的聲波,讓孩子感受到主要照護者「聲音的擁抱」,一種全身性的、不受管路限制的擁抱,進而帶給孩子安定、安全的感受。歌唱的同時,治療師也會引導主要照護者將環境中機器的聲音,想像是在為自己與孩子伴奏,透過環境音樂治療(Environmental Music Therapy)的概念,轉而讓繁雜的嗶嗶聲響變得有意義。然而,當孩子最終走到生命的盡頭時,音樂治療又可以為孩子,及其主要照護者留下什麼念想(legacy)呢?在入職前的面試,負責醫生問到「當面對生命的離去,作為助人者你如何調適你自己?」答案是音樂創作!同樣的創作,音樂治療師在臨床也會帶著孩子或(和)主要照護者進行,並錄製成音樂作品留予遺族。治療師會和照護者討論孩子喜歡的歌曲,在熟悉的旋律下,進行歌詞改編,引導照護者講出對孩子愛。再者,治療師也可能依據過往與孩子和主要照護者工作時的經歷,直接為其進行歌曲創作,協助照護者向孩子說再見。最後,藉由錄製作品留下孩子或(和)照護者的聲音,在未來失落、想念與難過時,代替孩子陪伴遺族。「有沒有那麼一首歌 會讓你輕輕跟著和 牽動我們共同過去 記憶它不會沈默 有沒有那麼一首歌 會讓你心裡記著我 讓你歡喜也讓你憂 這麼一個我(有沒有一首歌會讓你想起我/周華健)」身為一位音樂治療師,我真心地感謝我有音樂作為後盾,讓我可以用這溫柔的力量,去協助醫院裡有需要的孩子及其家庭。在與孩子和家庭工作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會有那麼一首歌,代表著他們,讓我可以記得那個他和她。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8-0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寶貝你是我們生命中最閃亮的星星——新生兒安寧緩和醫療照護分享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兒童安寧緩和療護」,分別由這團隊的小兒科醫師、專科護理師以及社工師分享這專科中的專科所提供的種種療護。→小兒科醫師分享的文章在這科技日新月異、醫學越分越細的環境下,希望讀者由這三篇文章可以了解兒童面臨生命末期,病人本身以及父母、家屬所需要的療護有些並不是只有科技面的進步,而是更人性化的同理與了解,可以為每個病人或家庭找到適合他們的最佳治療與照顧方式。突如其來的誕生,讓多數父母措手不及,尤其是極度早產的孩子們。疫情嚴峻的日子裡,家屬無法參與會客,早產的孩子們硬生生的和爸媽分開好長好長的時間,在親子關係的建立上成了新生兒科醫護人員所擔心的事,這天一個新的照會,透過電話和媽媽連繫,低沉且失去活力的聲線,著實令我們擔心不已。因著孩子腦傷嚴重,家屬做出了撤除維生醫療的決定,從這天起媽媽的傷痛與自責也來到了最高峰,陸續出現了多次自殘的行為,想著自己先走,就能在天上繼續照顧自己的孩子。經過了一番波折,孩子意外的脫離了輔助設備及藥物,自己找到了身體功能的平衡。醫療團隊成員們一天又一天的帶著媽媽親自照料孩子,捕捉各種親子互動可愛的瞬間,替孩子表達心聲、做孩子的代言人。一點一滴的累積,一步步從加護病房到回家,自親子關係建立至長期照顧輔具等居家照顧,一路上我們始終陪著孩子和家人一起前行。媽媽開始看見我們眼中所看見的孩子,不是缺乏、不是錯誤的結果,而是獨特的奇蹟女孩。透過社工師、復健治療師、兒童友善醫療團隊、音樂治療師與社區呼吸照護等跨團隊一起合作,一群人一起在黑暗中撐起了一道裂縫,讓光照了進來,溫暖了這個家。過程中爸媽發掘了自己的潛能與不可能,齊心為孩子復健努力,看著一家四口一起進步,挺過了大大小小感染的孩子,卻在某天午後,靜悄悄的離開了大家。告別的日子裡,團隊的醫護人員再次跨團隊合作,一起在現場陪伴我們的孩子與家人,「孩子!這次妳準備好了,妳也知道媽媽變厲害了,才能安心飛翔,對嗎?妳放心這次妳把媽媽訓練得很勇敢了!」照顧重大傷病的孩子成長絕非件輕鬆的事,兒科領域更乏於看護或照服員協助家屬喘息,對主要照顧者來說絕對是甜蜜的負擔,家中成員的爭執更是免不了,但愛始終能化解憤怒與敵對的牆垣,透過困境讓一家人的情感連結更加緊密,更能珍惜日常生活中所擁有的幸福。兒童安寧緩和醫療自兒童診斷重大難治疾病便可開始介入,一開始旨在協助家屬調適及因應後續返家照顧等支援,更進一步能透過各職類不同專業領域一起協助,如:醫療輔導師、藝術治療師、音樂治療師或舞蹈治療師等,提供兒童治療期間所需學習及遊戲與認知發展的需求,隨著疾病進展與兒童較無法確知病程等特性,醫療團隊在臨床中發現案家為高風險需關懷的家庭。及早的介入,在起初協助兒童及家人有較好的調適及親子關係的建立,由其兒童透過親子互動來建立自我概念及價值,此不僅有助於兒童疾病的復原,更能賦權父母成為「好」父母,積極的營造有助於兒童身心發展的生活環境。我們都不知道死亡那天會親臨,但回頭看,我們會知道和寶貝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充滿驚奇,充滿孩子和爸媽的不可能,而這就是妳,來到這世界帶給爸媽生命永恆的禮物與祝福。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7-06 焦點.元氣新聞
醫曝李玟碰上2大關卡闖不過!這些名人也受憂鬱症所苦
李玟不敵憂鬱症輕生 醫曝2大難關藝人李玟(Coco)不敵憂鬱症輕生離世,今由親姐姐在臉書及微博公佈消息,享年48歲,文中提及「李玟數年前不幸患上了抑鬱症,經過長時間與病魔抗爭,可惜近日病情急轉直下。」李玟飽受腿部疾病之苦外,與富商老公婚變消息也時有傳聞,精神科醫師表示,女性罹患憂鬱症比例是男性2倍,尤其40至45歲更是女性好發高峰期,若沒有接受穩定治療,每年5月及11月都是自殺高峰期,很多人撐不過去便不幸離世。關卡一:邁入更年期、老年交界 身心都巨變精神醫學專家、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院長楊斯年表示,罹患憂鬱症成因多,包括生物、心理、社會層面等,且到了40至45歲階段正好是人生過半,即將邁入更年期、老年交界,身體機能逐漸走下坡,心理負擔壓力則增加,身心變化將產生交叉,慢慢會感覺「力不從心」,不能再像年輕一樣好體力、擁有事業光環等,對於許多成功人士來說很難調適,若超過心理可負荷程度,且持續憂鬱,很容易成為憂鬱症。關卡二:憂鬱症每年2個「高峰期」出現:清明節前後、中秋節過後楊斯年指出,憂鬱症患者會出現低潮的情緒障礙,會在每年2個時段「高峰期」出現,包括上半年的5月、也就是清明節前後,以及下半年中秋節過後,每當「換季」時天氣忽冷忽熱、或是下雨等,最容易讓憂鬱症患者「感覺不舒服」,當憂鬱症患者好不容易捱過秋冬,到了隔年夏天便恢復力氣,若這力氣沒有用在讓自己復原,恐導致自殺人數增加。憂鬱症九大症狀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憂鬱症有九大症狀,包括情緒低落、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體重下降或上升、嗜睡或失眠、精神運動遲滯、容易疲倦或失去活力、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經常想到死亡。楊斯年說,前2項為主要症狀,後7項為次要症狀,上述症狀同時出現5項(含)以上,並持續2周以上,即可能為憂鬱症,必須就醫。楊斯年表示,憂鬱症要接受六個月到兩年正規治療,除了藥物治療外,亦可透過心理治療,不過得先釐清造成患者憂鬱的原因,若倒因為果,錯誤歸因會阻礙正常治療,在認知行為治療上,恐讓患者更加惡化,例如許多家屬會抱怨孩子不乖乖唸書,或是不願意外出工作而予以指責,但其實是因為憂鬱症影響他的求學、就業功能,若對於精神疾病沒有正確認識,會阻礙治療。憂鬱症易復發 關心身邊患者「一問二應三轉介」 「一問二應三轉介很重要。」楊斯年提醒,憂鬱症容易復發,因此正規憂鬱症治療3個目標是「降低症狀」、「恢復功能」、「避免復發」,身邊若有親友陷入憂鬱,可以口頭關心「你還好嗎?」,若有得到對方回應「我心情不好,想要自殺」等,應帶他轉介醫療資源。不少憂鬱症患者情緒不佳、思考變慢也抗拒就醫,但身旁的人必須提高警覺,尤其憂鬱症是螺旋狀循環,越復發會越難治療,因此希望在一開始發作就要接受正規治療,好好吃藥,避免停藥又復發。楊斯年表示,根據統計,女性較男性容易好發憂鬱症以外,女性終生盛行率約20至25%,相較男性10至12.5%高出一倍,代表終生女性罹患一次或多次憂鬱症「每四人就有一人」,雖有部分患者得過一次憂鬱症後會痊癒,但其餘憂鬱症患者罹患後「接下來10年多次復發」。他表示,憂鬱症只要好好接受治療,有三分之二的患者「可以恢復生病前的功能程度」,呼籲家屬及患者應正視、尋求正規醫療途徑。看詳細疾病百科:憂鬱症這些名人也受憂鬱症所苦.艾成長年受憂鬱症所苦 名醫揭3階段拉住憂鬱情緒.受憂鬱症所苦!前立委黃義交從住家11樓墜樓送三總不治,享壽69歲.張國榮逝世20周年 憂鬱症問題在香港的嚴重性.國寶雕塑家朱銘疑久病厭世輕生 四大方向觀察老人憂鬱.「被憂鬱吞噬」 SHINee主唱鐘鉉燒炭身亡 遺書曝光.竹內結子猝逝/產後憂鬱突發難防 醫:第二胎風險更高許多人有憂鬱症狀不自知?楊聰財分析精神疾病為何與自殺息息相關【記者沈能元報導】知名藝人李玟驚傳因憂鬱症離世,她於5月20日才發新歌,當時的歌詞:「生活要面對很多困難和傷痛,勇敢去挑戰,去追求,你就是戰士。」如今看來令人感慨。相信李玟直到最後一刻仍在努力,期待能用歌聲點亮粉絲們的每一天。李玟離世,引發民眾關注憂鬱症問題,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根據衛福部《自殺防治手冊》,自殺族群七成以上有憂鬱症,罹患憂鬱症的自殺風險約為一般民眾的20倍。但精神疾病並不是自殺的唯一風險因素,也不是所有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都會嘗試自殺。自殺是複雜的多因素問題,重要的是減少面臨自殺的風險,並適時尋求專業的幫助和支持。以下是楊聰財的說明與分析:精神疾病為何與自殺行為息息相關?精神疾病與自殺行為之間存在緊密的關聯。雖然並非所有精神疾病患者都會嘗試自殺,但許多研究表明精神疾病是自殺的重要風險因素之一。下面是一些可能解釋這種關聯的因素:心理痛苦:精神疾病患者通常經歷情緒困擾、心理痛苦和絕望感,這些感受可能促使他們考慮或嘗試自殺作為一種逃避或減輕痛苦的方式。無助感:某些精神疾病,例如重度憂鬱症或焦慮症,可能導致患者感到無助和無望。他們可能對現狀感到束手無策,無法找到有效的應對方式,這種無助感可能加劇他們對自殺的考慮。精神病症狀:某些精神疾病症狀本身可能增加自殺風險。例如,思覺失調症患者可能出現幻覺或妄想,這些症狀可能導致他們產生自殺的念頭。社交隔離:精神疾病可能導致患者與社交網路的疏遠,他們可能感到孤立、被排斥或無法獲得支持。社交隔離可能使他們感到無助和絕望,增加自殺的風險。高風險行為:某些精神疾病,如邊緣人格障礙或酒精或藥物濫用障礙,與自殺行為高度相關。這些疾病可能導致衝動控制問題和衝動行為,增加了自殺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精神疾病並不是自殺的唯一風險因素,而且並非所有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都會嘗試自殺。自殺是一個複雜的多因素問題,其風險受到許多個體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包括精神健康、社會支援、生活壓力、個人經歷等。重要的是,對於精神疾病患者,提供適當的治療、支援和心理健康服務是至關重要的,以減少他們面臨自殺風險的可能性。如果您或您認識的人對自殺有任何想法或感覺絕望,請立即尋求專業的幫助和支持。台灣的憂鬱症盛行率如何?在台灣,調查指出,8.9%的人有憂鬱症狀,約200萬人,其中重度憂鬱者,約佔5.2%,約125萬人。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05年至2015年全球憂鬱症患者已超過3億人,佔世界總人口4.4%,而人數仍持續成長中。 台灣本土數據方面,根據2016年衛福部統計顯示,國內憂鬱症會造成嚴重的社會經濟負擔以及失能,在所有疾病中排名第一這一高盛行率可能與多種因素相關,包括工作壓力、家庭壓力、社會期望、人際關係問題以及其他心理和生理因素。台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方式和高度競爭的環境也可能對憂鬱症的盛行率產生影響。許多人有憂鬱症狀不自知?是的,有許多人可能出現憂鬱症狀卻不自知。憂鬱症是一種心理健康障礙,它會導致情緒低落、失去興趣或快樂感、能量不足、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評價下降、睡眠問題等一系列症狀。然而,有些人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正經歷憂鬱症,或者他們可能認為這些症狀是與日常生活中的壓力或其他問題相關的正常反應。以下是一些可能導致人們不自知憂鬱症狀的原因:自我否定:有些人可能傾向於自我否定或將自己的感受歸咎於個人失敗、弱點或缺陷。他們可能認為自己無法有憂鬱症,或者認為這種情緒是他們自己的過錯。社會觀念和文化影響:某些文化對於心理健康問題存在一定的社會觀念和偏見。這可能導致人們對憂鬱症持有誤解或忽視症狀,將其視為弱點或缺乏意志力的表現。缺乏知識:有些人可能對憂鬱症缺乏瞭解,不瞭解與之相關的症狀和特徵。他們可能無法將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聯繫到憂鬱症,並且可能對求助或尋求專業支持缺乏意識。內外化行為:有些人可能通過內化行為來應對憂鬱症狀,即將自己的情緒和痛苦隱藏起來,不向他人表達或尋求幫助。這可能導致他們無法意識到自己的憂鬱症狀。憂鬱症與遺傳有關嗎?憂鬱症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疾病,其發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遺傳、生物學、心理社會等因素的交互作用。遺傳因素在憂鬱症的發病中起著一定的作用,但並非是唯一的因素。研究表明,憂鬱症在家族中有明顯的遺傳聚集現象。如果一個人的親屬(如父母、兄弟姐妹)患有憂鬱症,那麼他患病的風險就會增加。根據孿生研究,同卵雙胞胎中若一個人患有憂鬱症,另一個人也患病的概率會高於異卵雙胞胎。遺傳研究已經識別出多個與憂鬱症風險相關的基因。這些基因可能與神經傳遞物質的代謝、神經發育等生物學過程有關。然而,目前還無法確定具體的遺傳變異如何影響憂鬱症的發病機制,這仍然是一個活躍的研究領域。除了遺傳因素,其他因素也與憂鬱症的發病密切相關,包括生物學因素(如神經化學不平衡)、心理社會因素(如壓力、創傷經歷)以及個人特質等。這些因素與遺傳因素之間的關係相互作用,對憂鬱症的發展和表現產生影響。需要注意的是,遺傳風險並不意味著一定會患上憂鬱症,環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憂鬱症的發生。若您有憂鬱症的相關症狀或疑慮,建議尋求專業醫生或心理學家的評估和建議,以便進一步了解您的個人憂鬱症目前有哪些治療方式?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有多種治療方式可供選擇。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憂鬱症治療方式:心理治療:心理治療是憂鬱症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常見的心理治療包括認知行為療法(CBT)、人際療法和解決問題療法等。這些治療方法可以幫助患者了解和改變負面思維模式、培養更健康的應對方式,並提供情緒支持。藥物治療:抗憂鬱藥物可以在憂鬱症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常用的抗憂鬱藥物包括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和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SNRI)。這些藥物可以調節大腦中的神經遞質,改善情緒和情感狀態。身體活動:適度的身體活動對於改善憂鬱症狀具有益處。有氧運動、散步、瑜伽等身體活動可以釋放身體中的內啡肽和多巴胺等化學物質,提升心情和幸福感。社會支持:獲得家人、朋友和社區支持對於憂鬱症康復至關重要。參加支持團體、與親友交流、尋求情感支持可以幫助患者減輕壓力、分享感受,並獲得實用建議。輔助療法:一些輔助療法被用於輔助憂鬱症治療。例如,藝術治療、音樂治療和瑜伽等可以幫助患者舒緩壓力、促進情緒釋放和放鬆。治療憂鬱症的最佳方法可能因個人情況而異,有時需要結合不同的治療方式。如果您或您認識的人懷疑自己患有憂鬱症,建議尋求專業的心理健康專家或醫生的幫助。他們可以評估您的情況並提供適合您的治療方案。抗憂鬱藥物通常有哪幾種類別?抗憂鬱藥物通常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類別: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s):這是最常被使用的抗憂鬱藥物類別,包括氟西汀(Fluoxetine)、帕羅西汀(Paroxetine)、舍曲林(Sertraline)等。它們通常會抑制腦中血清素的再吸收,增加血清素的濃度,以改善情緒和情感問題。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SNRIs):這些藥物同時影響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再吸收,例如文拉法辛(Venlafaxine)、舍曲林(Duloxetine)等。三環抗憂鬱劑(TCAs):這是較早期的抗憂鬱藥物,包括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丙咪嗪(Imipramine)等。它們主要作用於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再吸收,但也會影響其他神經遞質。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這些藥物抑制單胺氧化酶的活性,阻斷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降解。例子包括丙咪嗪(Phenelzine)、備氟米特(Moclobemide)等。由於與其他藥物和食物有可能產生嚴重的相互作用,MAOIs的使用較為限制,通常在其他藥物無效或無法耐受時才考慮使用。此外,還有其他類別的抗憂鬱藥物,如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再吸收抑制劑(SNDRI)和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放出劑(SDRI),但它們的使用較為罕見。值得注意的是,抗憂鬱藥物的使用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症狀來決定,並且需要根據醫生的指示正確使用和劑量調整。每種藥物都有不同的作用機制和副作用,因此尋求專業醫療建議非常重要。患者常會擔心藥物愈吃愈重?憂鬱症患者擔心藥物引起體重增加是相當常見的疑慮之一。雖然某些抗憂鬱藥物可能與體重增加有關,但這種情況在所有藥物和患者之間並不普遍。某些抗憂鬱藥物,如一些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和臥藥(如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等),在一些人中確實與體重增加有關。這些藥物可能導致食慾增加、新陳代謝率下降或液體滯留等影響,進而導致體重增加。然而,這種影響在不同人群中的表現方式可能存在差異。重要的是要記住,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都不同,而且潛在的副作用也因人而異。某些人可能會體驗到體重增加,而其他人可能不會有這個問題。此外,藥物對體重的影響通常是輕度的,並且可能在治療初期出現,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輕或消失。如果您對抗憂鬱藥物的副作用感到擔憂,建議您與醫生進行詳細討論。醫生可以幫助您評估藥物的風險和益處,並可能根據您的需求和症狀選擇最適合您的治療方案。此外,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的飲食和適度的運動,也是重要的,可以幫助控制體重以及改善整體健康狀況。是否與不穩定治療有關?憂鬱症的病況不佳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個人生理和心理的原因,以及治療方案的適應性和有效性。如果患者正在接受治療,但病況仍然不穩定,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不適合的治療方法:每個人對憂鬱症的治療反應可能有所不同,因此一種治療方法對某些人可能有效,對其他人則不一定有效。如果目前的治療方法無法緩解症狀,可能需要考慮調整治療方案,包括改變藥物、心理治療或其他治療方法。藥物反應或副作用:藥物治療是憂鬱症管理的常見方式之一,但不同的人對藥物可能有不同的反應。有些人可能對某些藥物不敏感,需要調整藥物種類或劑量。此外,藥物可能會有一些副作用,例如睡眠問題、食慾改變或情緒波動,這些副作用可能影響病況的穩定性。心理治療的適應性:心理治療可以是個人或群體形式的,包括認知行為療法、心理動力療法等。如果治療師和患者之間的合作不順利,或者治療師的方法不適合患者,可能會影響治療的效果。疾病的自然進程:憂鬱症是一種複雜的疾病,其病程可能因個人差異而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需要長時間的治療和支持才能達到穩定的狀態,而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波動或復發的情況。如果你覺得治療方案對你的憂鬱症病況不佳,我建議你儘快與專業醫療專家(例如精神科醫生或心理治療師)討論這個問題。他們可以評估你的病況並提供相應的建議和協助。他們可以重新評估你的症狀和治療計劃,並根據需要進行調整。重要的是與醫療專家進行溝通,共同找到最適合你的治療方法。★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2-03 失智.新手照顧
有失智精神行為怎麼辦?醫授「與失智長輩互動7原則」,優先考慮非藥物治療
過年期間與過年後對於有失智長輩的家庭可能是個挑戰,一方面長輩能與許久不見的親人互動;另一方面,生活的變動也可能會給家人帶來一些負面的照顧經驗,例如:重複的詢問、打電話,同時在年節後家屬也需要多費心力,協助長輩調整回到原本的生活步調。與失智長輩互動的7大原則1.避免直接指正或過於執著失智長輩可能會忘記或認錯比較不熟的朋友家人,周圍的人應理解這是疾病表現的一部分。遇到這樣的情形不必太難過,若患者始終堅持己見,也不應該太執著於指正患者的錯誤,可以順著患者的意思應答即可,不需要過度刺激患者以免造成後續情緒起伏。2.穩定的生活模式讓失智長輩維持平常結構的生活作息及光照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鼓勵患者每天在早晨能夠照射太陽光,或保持室內光亮,黃昏時應盡量讓患者處於寧靜的環境。親友應避免太早或太晚登門拜訪,建議以上午為主,以免影響患者的生理週期。白天應盡量保持室內光亮,黃昏時分應轉換為柔和的燈光,並盡量讓患者處於安靜的環境,避免影響夜晚的睡眠。3.面對反覆詢問,適時轉移話題失智長輩因記憶力退化之故,時常會有反覆說同樣的話,或是做同樣的事情,有時候甚至在短短幾分鐘內就重複非常多次,使得脾氣再好的家屬都失去耐心,而有的患者則是會做出重複的要求,這時周圍的人應善用失智長輩的特性,可以巧妙的轉移話題,讓患者的心思放到另一件事上,以減少重複問話或行為。4.矯正視力、聽力問題視力、聽力退化是漸進式的,過程中我們的身體會慢慢適應退化的感官,所以不容易馬上察覺。但是若有視力、聽力退化會造成外界對於大腦的刺激降低,增加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所以失智長輩更應矯正視力、聽力問題,如配戴助聽器或是老花眼鏡。5.鼓勵失智長輩發揮其尚未退化的功能適當的認知訓練,給失智長輩多一點時間完成事情,鼓勵發揮其能力,多讓長輩做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情。6.其他輔助療法介入懷舊治療、藝術治療、音樂治療,有時可安撫病患情緒,轉移其注意力。結合精油的芳香療法也可以下降病人焦躁程度。7.注意長輩的身體健康失智長輩或因冷熱感覺不敏感,或因記憶力減退,天冷時常穿得太單薄,需要家屬協助添加衣物。另外因為長輩也常患有其他慢性疾病,也需要家屬協助按時服藥。行為精神症狀之處理流程先嘗試找出可能原因,是病人因素、照顧者因素還是環境因素?‧病人因素:可能是病人的基礎需求未滿足(如:餓渴、失眠、無聊、缺少互動)、疼痛、搔癢、本身個性問題、合併其他精神疾患、合併身體症狀、或與藥物相關。‧照顧者因素:需要先辨認照顧者的情緒狀態、會不會照顧者本身對病人狀況有不切實際的期待或是不良的溝通及照顧方式。‧環境因素方面:需要注意環境中是不是有過多或過少刺激。 (如:聲響或光線的干擾、病人活動量太低)或是受其他人之影響(如:病人離開熟悉的環境、主要照顧者變換、或是住院中其他病友干擾)。長輩年紀較大,時常有同時有多種慢性疾病,在面對失智相關行為精神症狀時,因優先考慮非藥物治療。若在嘗試過後仍改善有限,則應該再與老年精神科醫師討論是否需要增加或調整用藥。
-
2022-11-24 失智.像極了失智
退休後什麼事都提不起勁?醫師提醒注意失智症早期症狀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彭詩惟今天說,失智症早期常見症狀是短期記憶力衰退,但與「健忘」不同。健忘者經提示可能會想起來,但失智症者存取記憶的地方已壞掉,難再想起。民眾從生活習慣和社交活動著手,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會,打造幸福的老年生活。退休後漸漸感到力不從心彭詩惟為70多歲王姓婦人看診,主訴退休後漸漸感到力不從心,連最喜愛的書法、繪畫也興致缺缺。家人近一兩年也發現她記憶力似乎大不如前,所以才來看診。經過安排心智功能檢查及一系列評估後,確定王姓婦人罹患阿茲海默症。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持續攀升彭詩惟說,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65歲以上人口,每13人有1名失智者,80歲以上提高到5人有1人失智,因為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未來台灣失智症人口將持續攀升。失智症以阿茲海默症為大宗,另外還有血管性失智症、額顳葉型失智症及頭部外傷、腦腫瘤等因素導致。阿茲海默失智症雖然不可逆,但可依醫師評估及需求使用藥物「乙醯膽鹼酶抑制劑」、「NMDA受體拮抗劑」,延緩阿茲海默症退化的速度,也可嘗試懷舊治療、音樂治療、藝術治療或認知訓練。失智症早期最常見症狀為短期記憶力衰退彭詩惟表示,失智症早期最常見症狀為短期記憶力衰退,比如說常常忘記東西放在哪裡,重複詢問相同的內容,與別人約好的聚會,或才剛講過的事情也會不記得。其他可能症狀包括對原本勝任的事漸漸感到力不從心,言語表達困難,判斷力減弱,出門會害怕迷路或個性改變等等。國際權威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2020年研究顯示,改善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可望延緩或降低40%以上的失智症發生率。彭詩惟說,改善作法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控制,加上生活型態調整,如戒菸、控制飲酒、多運動、避免肥胖,同時保持心情愉快,學習新事物等等。從生活習慣和社交活動著手,大大降低罹患失智症機會彭詩惟提醒民眾從生活習慣和社交活動著手,就能大大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會,例如參加社團、當志工、保持愉快心情與健康飲食。民眾也可參加政府或民間團體辦理的相關講座和活動,或是閱讀相關書籍、參加線上課程,提前了解失智症。發現身邊親友出現失智症早期症狀,請儘速就醫讓醫師評估及診治。
-
2022-11-01 焦點.元氣新聞
「昨夜星辰」金鐘視后馬之秦傳出在家中病逝 享壽80歲!
金鐘視后馬之秦傳出在家中病逝,享壽80歲,她曾在1986年以創作劇坊「昨夜星辰」獲得台灣第20屆金鐘獎最佳女演員,有過3段婚姻,育有4子。2017年她參加舞台劇「移民也瘋狂」接受世界日報專訪指出,她扮了半輩子的「婆婆媽媽」,生活中真的非常享受四個孩子的媽媽的角色。馬之秦於2014年到2016年曾演出三立戲劇「我的寶貝四千金」、「軍官•情人」等戲。戲內戲外以敢愛敢恨著稱。日前藝人白冰冰錄中視「冰冰Show」時玩遊戲不慎摔跤,馬之秦為了她還緊急打到電視台詢問,沒有想到今天傳來馬之秦過世的消息。馬之秦走出憂谷 敬老助老迎新生【2006-04-01/民生報/記者薛桂文╱報導】曾演出「昨夜星辰」、「一剪梅」等經典名劇,四次入圍金鐘獎的資深藝人馬之秦,在光鮮亮麗的舞台下,過去12年其實一直深受憂鬱症所苦,如今她從照顧老人的志工服務中找到新生,終於走出憂鬱的陰霾。「憂鬱症就像一道無形的傷口,平時或許很正常,但稍不注意,當不安的情緒累積,傷口就可能撕裂,像被利刃深深刺傷,讓人流血!」馬之秦談起罹病的經過,有著深刻體會。在演藝圈打滾40多年,64歲的馬之秦說,或許因為長期壓抑情緒,12年前她開始不對勁,常莫名心悸、出冷汗、不想出門、不與人接觸,還會沒來由想哭,愛面子的她,每當發病,就一個人躲在家中,連親人都矇在鼓裡;當時,憂鬱症不像現在廣為人知,看了許多醫師都不得其法。後來,有人建議她不妨嘗試就診精神科;她還記得,第一次上精神科門診,她自覺是公眾人物,非常不好意思,連病歷表都不敢填,只請護士進診間通報:「我是馬之秦,不知醫師願不願意幫我看病?」經過兩、三次評估,終於確診是憂鬱作祟。不過,就醫服藥後,馬之秦的憂鬱症仍時好時壞,直到三年前,在友人介紹下,她參與了「傳神居家照顧協會」的活動,服務老人;剛開始,她覺得老人家難溝通,有些害怕,但時間久了,發現只要順著老人的脾氣,照顧並不難;而這些活動也分散了她對自己疾病的注意力,常在談笑間,難過情緒就漸趨緩和。馬之秦表示,現在她仍定期就醫用藥,但藥只在晚上吃,平日若覺得憂鬱症快犯了,她便到協會找事做,把腦筋花在老人家身上,也從照護老人的工作學習、成長,重拾快樂。最近,馬之秦更接任了「傳神居家照顧協會」的理事長,不但下半生都計畫投入老人關懷,還捐出一百萬元,開設全台第一家免費的日間托老中心,在台北、高雄兩地提供服務,預計可收容100名輕中度失智、失能、家人又無法全天照顧的老人家。值得一提的是,在傳神協助老人居家照護、日間托老的,除了專業人員外,還有一百多名平均年齡68歲的老人志工,年紀最大的甚至達八十幾歲,其目的除了讓這些老人覺得自己還有用,延緩老化,也因老人彼此聊得來、易溝通,照護上不虞代溝。馬之秦說,一般的托老服務,老人常是「等吃、等睡、耗時間」,缺乏刺激,所以,「傳神」的托老強調活化老人的感覺機能,例如讓老人一起包餃子,手腦並用,還有各種音樂治療,如同復健運動,讓失智、失能老人也能重拾尊嚴與自信。
-
2022-10-27 失智.大腦健康
不是只有上了年紀才會失智! 「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8題中2題建議檢查
台灣在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而失智人口也逐年攀升。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推估,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3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約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何謂失智症?失智症是一群症狀的集合,不只是記憶力的減退,還包括語言能力、視覺空間能力、注意力、執行功能、社會認知、定向感、計算能力、抽象思考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舉例來說,若是家中長輩出現像是判斷力變差、興趣降低或不愛出門、重複相同問題、處理個人財物或使用日常生活工具出現問題也有可能是失智的表現。另外失智同時也可能伴隨個性改變、憂鬱焦慮、行為障礙、重複現象、漫遊、幻覺、妄想、睡眠障礙等情形。老了一定會失智嗎?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在正常老化的過程中,能力減弱的速度是非常緩慢的,並且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停在某一種狀態。一般而言,在65歲後,長輩的記憶力才會有較明顯的減退,然而在掌握概念和技巧方面的事物仍能保持良好的學習能力,或是透過重複練習來改善。失智症患者的記憶力則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差,即使經過提醒也還是想不起來、無法勝任過去熟悉的事物或技能,導致影響到日常生活。不是只有上了年紀才會失智儘管年齡增加,失智的機率升高,但也有65歲前就罹患失智的「年輕型失智症」,遺傳的因子較為強烈。患者通常症狀較嚴重、退化速度快、對藥物反應較差、容易有較多精神情緒行為症狀。由於病人較年輕,往往對家庭造成較大的影響。失智的發生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為三類1.退化性:包括阿茲海默氏症、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等,異常蛋白長期沉積在患者腦部而引發病變。而以阿茲海默氏症為最大宗,約佔六成以上。2.血管性:可能是大血管破裂或梗塞引發中風;也可能是細小血管長期慢性梗塞。3.可逆性:有部分失智症是可逆性的,例如中毒、低血糖、甲狀腺功能低下、貧血、缺乏維生素B12或葉酸、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水腦、腦部外傷或腫瘤等。失智症診斷主要有三個步驟,問診、認知功能檢查、抽血檢查及腦部影像。近年來亦有生物標記的發展,增加診斷正確率如磁振造影、腦脊髓液檢測、類澱粉蛋白正子攝影、葡萄糖正子攝影、基因檢測等。治療失智症‧非藥物治療在使用藥物治療之前可以先嘗試非藥物治療。例如調整為熟悉的環境、結構的活動安排、認知訓練、懷舊治療、園藝光照治療、音樂治療、芳香療法、動物輔助治療、藝術治療等非藥物照顧方法,也能改善失智患者的情緒與精神行為症狀。‧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方面,目前可以用來治療失智症延緩退化的藥物包含乙醯膽鹼酶抑制劑及麩氨酸NMDA受體之拮抗劑。前者主要經由增加腦內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濃度來改善認知症狀,包含Donepezil、rivastigmine、galantamine,後者則是減少麩氨酸所造成之神經毒性而降低腦細胞的受損的memantine。除了針對認知功能治療的藥物之外,醫師也會依患者狀況給予其他類藥物治療相關的情緒與精神行為症狀。此外全世界仍積極研究失智症的相關治療,例如以β-澱粉樣蛋白為清除目標的單株抗體Aducanumab或是非侵入性的腦刺激術等。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失智人口比例逐年增加。雖然失智會使人的功能逐漸喪失,但透過及時診斷並給予治療,仍有許多患者能保持現有的能力,延緩退化。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AD-8)可由個案或家屬檢測幾年來在以下這些事情上有否改變?並將結果記錄下來(有改變得1分,無改變或不知道得0分)。□得分≧2分,需安排進一步確診□得分<2分,建議每年至少進行1次失智症篩檢※此量表僅提供失智症初步篩檢用,請儘早至本院精神科門診做進一步檢查。
-
2022-08-28 失智.大腦健康
失智症患者同時患有心血管疾病為最多 醫師籲須妥善控制
根據健保署統計,110年約有29萬人被診斷為失智症患者,其失智症患者共病的情形,以心血管疾病最多,約有12萬1,609人,其次依序為視力障礙有4萬6,290人、代謝疾病4萬3,473人、憂鬱症4萬1,401人、焦慮症2萬2,884人、躁症3,744人、聽力障礙524人等。失智症患者同時有心血管疾病,須妥善控制避免惡化。林口長庚神經內科失智症科主任陳怡君表示,失智症患者最常見以心血管疾病為多,不過,心血管疾病與失智症都屬於老年人常見的疾病,難以判定是先有心血管疾病導致失智症,還是失智症發生後,才出現心血管疾病。失智症的型態,除了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就是血管型失智症,因腦出血或是腦阻塞造成腦損傷引起的失智症。陳怡君表示,若失智症患者同時有心血管疾病,必須妥適控制,避免腦中風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發生,使失智症更加惡化。其餘風險因子,包含肥胖、氣喘、多重用藥的患者,都屬於可能讓失智惡化的高風險共病。患者多有慢性病,多重用藥影響病情、增加跌倒風險。陳怡君表示,失智症患者大多是長者,可能因慢性疾病而有「多重用藥」的問題,多重用藥也可能會影響睡眠、食欲、注意力等,增加跌倒風險。失智症患者跌倒後,可能會加重失智症狀,也會增加照顧難度。失智症照顧上,需要分失智症等級給予協助,陳怡君表示,極輕度失智或輕度失智症患者,如果具備自我照顧能力,照顧者僅需協助增加他們的認知刺激,以及定時服藥,照顧難度不高。如果進入到中度失智,家中要減少雜物堆積,避免因為碰撞增加跌倒的風險,此時患者會開始出現精神行為的明顯異常,容易與人發生衝突,照顧者得開始學習與患者溝通的技巧,避免衝突發生,也不用過度矯正他們的行為。重度的患者則會更放大行為異常的部分,包含可能會攻擊他人、出現幻覺等。短期記憶雖變差,仍可維持長期記憶,延緩退化速度。陪伴照顧失智症患者,可以透過懷舊的方式,幫助他們繼續維持部分的認知,協助熟悉相關事務。如果長輩年輕時有特別熟悉的技藝,也能讓回憶陪伴著他,雖然短期記憶變差,但長期記憶仍可盡量維持,持續使用才不會退化更快速,維持用進廢退的精神與失智症患者相處。失智症家屬最擔心患者深夜突然出門,也會增加照顧的難度,家屬可以尋求專業的協助,或是學習照顧技巧,避免類似情況發生。桃園長庚醫院提供照顧者免費諮詢服務,電話是(03)319-6200分機2199,時間為每周一到周五上班時段。尋求失智據點、共照中心,讓長者維持與人互動。北醫附醫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呂旻益表示,照顧失智症患者若出現困難,可尋求政府資源,包含失智據點、共照中心等。他說,失智症患者需要維持正常的作息,才能避免夜間外出,以據點而言,會給予長輩充足的活動量,也會讓老人之間相互交流,如音樂治療、懷舊治療等,協助動腦才能降低退化的速度。呂旻益表示,無論是已經罹患失智症或是預防失智症,都倡議採取「地中海飲食」、「蔬果飲食」等方式,地中海飲食可以減少體內自由基的出現,也能降低三高發生的機率,蔬果飲食則是可以減少鹽分攝取,同時也建議要維持運動習慣,才能達到預防或是延緩的效果。
-
2022-05-06 活動.健康聚樂部
【元氣一日課】年輕就會有肌少症?養成運動習慣、正確補充蛋白質才能有效預防
人上了年紀之後,隨便跌倒一下,就可能造成骨折等嚴重後果,久久無法痊癒,而這都是由於肌少症的緣故。不只年長者,如果年輕時經常久坐不動、沒有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用錯誤方式瘦身…,也會出現肌肉流失的情況。其實只要具備正確的健身、營養補充知識,並持續進行下去,就能有效預防肌少症。📢除了預防肌少症,再教你 6 招,正確補充蛋白質|活絡大腦|解決失眠|養成健康習慣!快跟著元氣網一起登入學會。你注重健康嗎?還是你有健康意識,但卻不知道如何開始?【元氣網一日課程】聚集最豐富的專家群,告訴你生活健康大小事,並透過一日健康學習表,按照自己的步調輕鬆學,發掘自己不一樣的潛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快來元氣網,體驗獨家免費一日健康課程,不受時間地點限制,隨時隨地輕鬆學習!【主題簡介】0負擔健身秘訣 讓你養肌變年輕!人的肌肉、骨骼會隨著年齡增長不斷流失,所以「肌少症」就成了老人失能的主因,只要一跌倒受傷,就需要很長時間才有辦法恢復。其實不只老人,年輕人也不能掉以輕心,如果沒有及早養成運動習慣,或用錯誤的方式瘦身…,都可能讓肌少症找上門。想要有效健身、增肌,就來跟專家一起學習預防肌少症的運動,並了解蛋白質的補充方式。【專屬你的健康學習表】元氣網提供主題式影音課程、內容,可參考健康學習表自主分配個人生活作息時間,並陸續完成目標,無觀看時間與次數限制。📝目標Get:✅ 完成 2 個自主運動(預防跌倒,提升肌力)。✅ 學會 1 個生活技巧(教你從飲食著手,解決失眠問題)。✅ 進行 1個健腦活動(與人互動聊天,趁機活絡大腦)。✅ 閱讀 4 篇健康知識(學會正確補充蛋白質,有效增肌)。★完成學習目標後,元氣網還會不定期寄送客製化學習包、優惠訊息電子報給你!★【立即開啟你的一日學習】● 09:00-10:00【運動】活力晨操● 10:00-12:00【閱讀】居家活動● 12:00-13:00【閱讀】食在美好● 13:00-14:00 午休時光● 14:00-15:00【運動】醒腦運動● 15:00-16:00 下午茶時光● 16:00-18:00【活動】放鬆活動● 18:00-19:00【技巧】食在美好● 19:00-20:00【閱讀】洗澡沐浴● 20:00-21:00【閱讀】一夜好眠● 21:00 準備就寢⏰ 09:00-10:00【運動】活力晨操預防跌倒 肌力提升:運動專家 葛厚函👉課程來源:WaCare遠距健康⏰ 10:00-12:00【閱讀】居家活動失智症音樂治療2效果,幫助緩和患者情緒、延緩退化失智症是一種不可逆的退化疾病,可運用藥物改善症狀,或者用非藥物治療都是延緩病程的方式,快跟著專家學習音樂治療,可療癒失智症患者身心,也能喚起回憶、刺激感官、緩和焦慮或憂鬱情緒,還能有效降低照顧者壓力。👉《點此看全文》音樂治療居然還能幫失智者建立規律生活作息?⏰ 12:00-13:00【閱讀】食在美好健身需要吃多少蛋白質才夠?攝取過量恐增肌不成反變脂肪有健身習慣的人,應該都知道要多補充蛋白質,但其實有研究顯示,錯誤的高蛋白飲食攝取,竟然會對腎功能造成影響。其實對於健身者需要多少蛋白質,應該要依個人身體情況判斷,像是體脂肪高的族群,就可以多攝取蛋白質;身材比較精實的人,反而需要更多的碳水化合物。👉《點此看全文》年齡、飲食習慣不同,對蛋白質的需求量也不一樣?⏰ 13:00-14:00 午休時光⏰ 14:00-15:00【運動】醒腦運動肌不可失 肌少症知多少:職能治療師黃馨慧👉課程來源:WaCare遠距健康⏰ 15:00-16:00 下午茶時間⏰ 16:00-18:00【活動】與家人談天⏰ 18:00-19:00【技巧】食在美好飲食保健 對抗失眠飲食對策:營養師 徐佳靖👉課程來源:WaCare遠距健康⏰ 19:00-20:00【閱讀】洗澡沐浴待在家胖一圈,洗澡、睡覺也能甩肉疫情升溫,許多人長時間待在家沒出門,腰間贅肉馬上多了一圈!其實變胖的原因和吃脫不了關係,再加上窩在沙發追劇配零食,懶得動就會導致體重失控。想告別肥胖,專家建議先改掉不良的生活壞習慣、恢復運動力,生活自律就從制定健康目標開始。👉《點此看全文》運動太累了?就用「肥胖退散3招」輕鬆甩肉⏰ 20:00-21:00【閱讀】一夜好眠晚上容易醒,白天又更想睡?小心已中睡眠4大陷阱最近是不是覺得晚上容易醒,白天又更想睡?感覺自己變成一隻金魚,記憶力只剩十秒嗎?這可能是因為你長期缺乏優質睡眠,導致腦袋過勞的象徵。想讓思緒清晰?一定要先睡得好。擁有美好睡眠,要先從生活型態檢視起。請留意以下「四大陷阱」:1.睡前喝酒、2.愛喝飲料或咖啡、3.不曬太陽、4.隨便吃吃過一餐。
-
2021-11-28 該看哪科.耳鼻喉
聽損治療方式/幼兒嚴重聽損須在5歲前 植入人工電子耳
先天發育不良或後天因素引起的聽力損失,除了配戴助聽器,還有其他治療方式嗎?台北榮總耳鼻喉頭頸醫學部耳科主治醫師王懋哲說,聲音是種能量,首先傳到耳朵骨膜引起震動,並經過聽小骨傳到中耳,再由耳蝸絨毛細胞感應震動,把聲音動量轉為電能,最後為神經訊號透過聽神經,傳遞至腦幹聽覺皮質。骨膜或聽小骨缺損引發的聽力損失,稱為傳導性聽損;而耳蝸絨毛細胞、聽神經、腦幹聽覺皮質缺損,或是聽神經瘤、腦膜瘤壓迫聽神經或腦幹造成的聽損,則為感覺神經性聽損。目前手術治療聽損方式,包括骨膜修補手術、聽小骨置換手術、鐙骨置換手術、側顱底手術及人工電子耳,術前須經醫師評估,選擇最合適的手術方式。1. 骨膜修補手術常用於慢性中耳炎患者,國內最常見手術。王懋哲說,骨膜修補手術常用於慢性中耳炎患者,此類患者上呼吸道反覆感染後,細菌會隨著耳咽管進入耳內,並導致耳膜破洞。此時需使用耳朵前方側臉或耳朵後方頭皮的筋膜,以取代骨膜進行修補。此為目前國內最常見的手術方式。2. 聽小骨重建術若缺損程度大,需置換人工聽小骨。主要是治療慢性中耳炎、先天聽小骨鏈異常或不明原因引起的聽小骨缺損。手術依缺損程度,可採用自己的聽小骨一部分或是耳朵軟骨,雕磨成需要修補的形狀後,重新接回受損聽小骨的位置,但如果缺損程度大,則要直接置換成鈦金屬材質的人工聽小骨。3. 鐙骨置換術耳硬化症亞洲患者很少,手術台灣少見。為針對聽小骨硬化症,又稱耳硬化症患者,因鐙骨底板硬化無法傳導聲音,手術會在硬化的鐙骨足板上鑽小洞,置入人工聽小骨取代硬化的鐙骨功能,再把硬化的鐙骨取出。因耳硬化症好發於白種人,亞洲人患者很少,目前這類手術已越來越少,台灣耳科醫師一生手術患者約八十至一百人已是最多,但在歐洲可能一年患者就有這麼多。4. 側顱底手術用於處理過大的聽神經瘤、腦膜瘤。王懋哲說,聽神經瘤、腦膜瘤患者常有耳鳴、聽不到症狀,一旦腫瘤大於三公分可能會壓破腦幹,引起走路不穩症狀,嚴重時更會危及生命。手術是切開患側耳朵後方的腦殼,如此手術空間比較大,可以看清楚位在小腦與腦幹間的病灶位置,以利直接摘除腫瘤,又可避免在手術過程傷害到顏面神經及周遭血管。5. 人工電子耳嚴重聽損幼兒須在五歲前植入,並搭配語言治療。國內新生兒好發雙耳全聾的重度聽損比率約為千分之一至三,新生兒出生後會進行聽力篩檢,一旦發現嚴重聽損,須在六個月內確診,以利幼兒長到一歲後、體重達十公斤時植入人工電子耳。王懋哲說,人類大腦必須在五歲前接收到聲音的刺激,否則無法發展語言,因此患有嚴重聽損的幼兒須在五歲前植入人工電子耳,並搭配語言治療,往後才能說話。振興醫院耳鼻喉部聽覺科主任力博宏說,人工電子耳手術方式是於耳後腦殼經微創手術打開約2.5公分傷口,將電極順著耳蝸的形狀植入耳蝸,並利用耳朵外的聲音處理器接收聲音,再以電訊號方式經聽神經傳至腦幹,重新建立傳導途徑。因手術傷口小,可讓人工電子耳於24小時開機,加快聽損幼兒語言復健的時間。力博宏說,植入人工電子耳後,該院會加入人工智慧概念,以降低環境噪音對人工電子耳的影響,隨後進行聽語復健時,還會加入音樂治療課程,讓聽損兒的聽語復健更加順利。目前健保給付未滿18歲單側電子耳,力博宏說,「雙耳聆聽,天賦人權」是從醫以來的信念,仍呼籲健保署對於雙耳嚴重聽損的聽損兒,可以同時給付雙耳人工電子耳,以利提升聽損兒的生活品質。除了幼兒,成人也可能因耳蝸絨毛細胞受噪音傷害造成聽損;服用抗生素、癌症化療藥物及治療肺結核等耳毒性藥物,或是暴露於有害重金屬等,都可能造成雙耳全聾,必須植入人工電子耳。不過目前健保特材並未提供成人人工電子耳給付,單側自費就需花費近百萬元。
-
2021-10-12 寵物.照顧指南
寵物知識+/「我差點殺了一隻貓」關於寵物溝通和安樂死決定
前幾天接到一個朋友的訊息,說希望我能跟她家的貓咪-蒂蒂溝通,據所知蒂蒂是一隻高齡15歲的老貓,器官已經衰竭,已達到醫生說的可以安樂死的標準。主人告知我這次溝通,是與蒂蒂最後一次說話,因為曾經看過另外一隻過世的貓,最後臨終時很痛苦,所以打算給蒂蒂使用安樂死,希望她走好。連線蒂蒂其實蒂蒂給我的感覺還沒到非常重病,除了上半身氣管部分,好像卡卡的,有水在裡面。或者是說,連她自己也沒感受到痛苦(聽主人說蒂蒂的個性呆呆的)。主人問:『蒂蒂你還想繼續活著受苦嗎? 還是明天帶你去找醫生,幫你舒服睡覺好不好? 』蒂蒂傳給我看一個溫暖、令她安心的地方,很明顯是她的家。我說:『蒂蒂比較不會說話,大都用畫面傳達,我想她是說想要繼續待在家裡。』提到安樂死,蒂蒂有傳出『害怕』、『恐懼』的情感出來。我:『你們是有曾經在蒂蒂面前討論過安樂死嗎?』主人說有。其實動物無法100%了解,什麼是安樂死,牠們大都無法理解,人們選擇幫寵物安樂死的背後動機,其實是想要解緩牠們的身體上的痛苦,對牠們來說,安樂死的意思,就是要離開主人了。試著想一想,如果你今天是寵物,身分對調,真的會希望離開你所愛的人、離開你所愛的家嗎?我曾經遇過,因為幫寵物做了安樂死而感到自責的主人;也曾遇過沒幫寵物做安樂死,而感到自責的主人。所以問題的核心,不是在於是否要幫寵物做安樂死,而是主人自己是否可以真正放下,超越生死。所幸最後,朋友打算不幫蒂蒂做安樂死了,打算依照蒂蒂的願望,讓牠在家裡靜待時間到來。關於生死,宇宙間自有安排與蒂蒂的溝通結束,對我來說這不過是一場平常的溝通。 直到隔天,我收到圖書館通知,告知我半個月前預定的書已經抵達,就是這一本《陪牠到最後》,我拿到後隨便翻了一頁,就翻到了作者對於寵物安樂死的看法。『人與動物都必須自己去完成生命的全程,勇敢的去面對所有病痛與衰老去逝,整個過程都是學習,及格了才有學分,學分夠了才能畢業。』『不要輕易決定濫用安樂死,所有的醫學判斷、主人的想法,遠遠不如動物自己的決斷,你得用心去傾聽牠們的聲音。』試想如果你是一個讀了四年大學,準備要畢業的準畢業生,結果你朋友擅自幫你申請延讀,然後申請還過了!你會不會氣死?(好我承認這個舉例很爛)但要說的是,目前看起來幾乎9成的安樂死,都是主人自以為幫寵物判斷的結果。我覺得你讀書、寫論文很累呀,我主動乾脆幫你申請退學,你說好不好呀?前面說過了,動物對於安樂死沒有太大的觀念,牠們只懂得死了就是離開主人了,為什麼主人你要讓我離開你?我曾經遇過被安樂死的貓咪,祂說來的很快,根本來不及就走了,懵懵懂懂的到了另一個世界,雖然不恨主人,但祂是滿頭問號。可是我無法看著寶貝痛苦下去……大部分會選擇幫寵物做安樂死的主人,都是無法眼看家中的寶貝衰落下去,或是受苦。 這本書也沒有完全禁止安樂死,甚至書中有些案例是用安樂死的,但作者主要是想要表達:動物寵物們有自己的自由意志,我們應該好好尊重且去觀察,而不是一昧擅自幫寵物做決定,牠們與人類一樣有靈魂,更應該幫助牠們的靈魂圓滿、永恆不朽。 碰到寵物已經得了嚴重病症,我們可以換個角度去想,這些都是靈魂課題的一部分,而你與寵物是命運共同體,放開你的心輪去感受,這部分的課題到底是要你與寵物學習什麼?寵物雖然不會說話,但能懂主人的心為什麼牧羊犬可以指令牧羊群?那是因為寵物們彼此習慣用細微而小的動作與心電感應,人類因為有語言了,久而久之已經卻忘這像能力,其實寵物溝通就是心電感應的一種。 我也時常說,寵物溝通其實是每個人都會的,人也是動物不是嗎?所以你只要透過大量的練習與寵物心電感應,自然會學成。 當寵物生了重病,大部分的人都會出現這種念頭:『寶貝好可憐,不要痛了喔….好可憐你好受苦喔……』,這種意念就會自動傳到寵物,寵物就會覺得備感壓力。 想想如果你自己是一個重病患,已經病懨懨躺在床上,然後你的家人都跑來跟你說『你好可憐喔….怎麼會發生這種事…….』這樣你的感覺會如何? 那今天再換個角度想想,如果你自己是一個躺在床上的重症病人,你的家人跟你說:『好好休息,不用擔心,不管發生甚麼事情我都會永遠陪伴著你。』並且懂得接受這件事情與放下。 這個放下是必須要你與寵物雙方的,你知道已經盡了全力,你知道你會用祝福牠的念頭,來迎接牠的死亡,你們倆沒有再多的遺憾,只有滿滿的感謝彼此這段時間的陪伴,那才是放下。 我對於安樂死沒有特別的想法,每一件事物都沒有絕對錯誤與絕對正確,錯誤與正確都取自於個人決定。 但我希望看見有緣這篇的人,如果你正碰到安樂死這議題上,希望你可以去感受寶貝寵物真正的想法,並且用一種祝福與愛的念頭,去看待整個事件發生。我差一點殺了一隻貓 主題回到我幫忙蒂蒂溝通這件事。當下溝通完,我沒有特別心情轉變,對我來說是一場平常的寵物溝通罷了。但到了隔天晚上,與彩油諮詢師Sophia聊天,自己才驚覺如果與蒂蒂溝通收到錯誤的訊息,那是不是蒂蒂就已經不在這世間上了? 而又因為我的關係,蒂蒂目前到今天,還在家裡,與牠最愛的主人在一起。寵物溝通師不僅是溝通,更要有職業道德上面的人一直給我課題,一直盤繞在我必須要學習穩固自己的能量場,因為一個人的能量場不夠穩定,接收到的訊息有可能被外在的因素、心情給受到影響,因而說出錯誤的訊息,給人錯誤的判斷。彩油師Sophia說,她前陣子也有一個客戶,80歲癌末的病患來占卜塔羅牌,就這麼巧抽到【死神】,【死神】代表著重生與死亡,身為占卜師的你會如何解讀? 我們身為身心靈工作者,維持穩定自身的能量場就是對於客人、學生的一種職業道德,穩固好了,你的能量才能流通,也才能更發揮,而不被外在的事物、能量給干擾。我曾經想說繼續學習靈氣,學習到四階就可以出來教人了!但後來了解到,一個身心靈老師不僅是要教人,更要把正確的觀念教導給學生,更穩固自己的能量、找回自身的力量,這才是一位身心靈老師該教導的東西。寵物安樂死決定如果你現在正對寵物是否要決定安樂死,可以先看這本《陪牠到最後》,或許你的想法會有轉變。 或者書中有寫得了重症的寵物,其實除了醫療方法外,也許多有用的輔助方法,像是顏色治療、音樂治療、花精、靈氣,這些都可以舒緩病情。本文摘自海音小牧師|寵物溝通安樂死 我差一點殺了一隻貓 寵物溝通-蒂蒂 關於寵物安樂死決定,經作者授權轉載。海音 x 靈光綻語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iin0726海音 x 靈光綻語 IG:https://www.instagram.com/heiin1111/
-
2021-09-05 失智.像極了失智
你吃的藥可能引發失智風險?專家曝「1成分、7款藥」需注意
美國FDA近二十年來首度通過失智新藥,你用的到嗎?你知道,長期吃哪些藥有可能會提高失智風險?最新研究發現,顧好你的心,也對你的大腦好。失智、老化大不同 早期症狀不明顯藥害救濟基金會訪談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藥劑部吳承誌藥師指出,失智不是只有忘記,是全面退化,並非正常老化,而是一種疾病。不單只有記憶力衰退,還包括語言能力、空間感、思考認知等各方面功能退化;但早期失智症狀輕微,與正常老化的差別不大,多半等到中期症狀明顯才被發現台灣失智症協會點出,一般人都以為長輩是老番顛,人老了都是這樣,輕忽長輩其實是生病。正常老化的情況下,可能突然忘記某事,但事後會想起來,但若是失智症,患者對於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完全忘記;早期表現可能只有記憶力變差,常找不到東西,漸漸出現生活習慣和個性改變,多疑和無緣無故亂罵人等症狀。(推薦閱讀:失智症會遺傳嗎? 6症狀都非正常老化,神經內科醫師告訴你如何預防)治療失智症藥物 多元方式能改善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退化型失智症,被認為與大腦出現不正常的斑塊(由於ß類澱粉蛋白大量堆積),以及神經纖維糾結有關,造成神經原與相關連結喪失功能。美國FDA在六月通過新藥Aduhelm,可以有效減緩ß類澱粉蛋白的堆積,是首度針對疾病進程研發的藥物,核准上市做為阿茲海默症治療用藥。惟台灣目前尚未核准。現行藥物以症狀治療為主,沒有辦法治癒受損退化的大腦。主要是膽鹼酶抑制劑與NMDA拮抗劑,它們可以改善神經傳導物質傳遞,延緩疾病進程。吳承誌說明,前者適用於輕至中度病人,可能副作用有噁心、腹瀉、頭痛、嘔吐等,後者則用於中至重度病人,可能副作用有眩暈、躁動、尿失禁、失眠、腹瀉等。此外,透過建立熟悉、穩定、有安全感的環境,懷舊療法、芳香療法、寵物治療、音樂治療等非藥物治療,也能改善失智患者精神行為症狀。(推薦閱讀:提升腦力、延緩失智! 每天只要堅持做這10件生活小事…逛街也算)這些藥可能引發失智風險 擅自停藥害了了陸續有研究發現,抗膽鹼藥物有提高認知功能衰退的風險。抗膽鹼藥物會阻斷一種名為乙醯膽鹼的神經傳導物質,抑制副交感神經,作用於全身,常見於過敏藥、感冒藥、腸胃道用藥、以及治療憂鬱、膀胱過動症、巴金森症、與癲癇等用藥。(推薦閱讀:研究:糖比古柯鹼更容易上癮 攝取過多小心失智風險飆)在一項約有28萬人參與的病例對照研究中,發現抗膽鹼藥物活性愈強,80歲前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愈高,尤其是部份的抗憂鬱劑、膀胱抗毒蕈鹼用藥、抗巴金森症用藥和抗癲癇藥;研究結論指出,中、老年病人若使用上述藥物,建議考量用藥的效益與發生失智的風險,如果有其他治療選項,應考慮使用別種用藥或者非藥物方式替代。然而,這不代表該類藥物都不可以使用,藥害救濟基金會特別提醒,貿然停藥會加重病情,特別是抗憂鬱或抗癲癇等藥,切勿擅自停藥,如有相關疑慮,應回診與醫師討論。延伸閱讀: ·咖哩防失智症、抗癌!哪一種顏色好? 營養師曝「食用關鍵」:3種人別碰 ·老化跟失智常搞混? 最大差別在這個地方!醫師曝「4危險誘因」
-
2021-07-03 新聞.長期照護
自閉症兒半夜不斷吼叫⋯一位被自責淹沒媽媽的啟示:學會「劃清底線」,被照顧者不是你人生的全部
許多照顧者心中總是會存有「我是不是做得不夠好」的自我懷疑。本書作者潘妮・溫瑟爾成為一名照護者,因為她摯愛的兒子亞瑟確診了自閉症。潘妮以自己的經驗,加上與其他照護者的訪談,提供了真實且充滿力量的信念與工具。她堅信,創造一個讓照護者與失能者不再恐懼為自己發聲的環境,是整個社會的義務。潘妮希望幫助每一個照護者學會善待自己、尋找社群、面對悲傷、體驗喜悅,並告訴他們:「你不孤單,而且你已經做得夠好了。」昨晚糟透了。兒子的大聲呼叫,把我從沉睡中拖了起來。等我清醒地發現周遭仍是漆黑一片,睡眠不足的危機讓胃開始脹痛。我伸手拿起手機,默默祈禱時間比我想像得晚。手機上閃現的時間是凌晨兩點半,我心中滿是恐懼。校車還有五個多小時才會來,我們只剩下四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但是從他呼叫的聲調判斷,今天晚上我們誰都別想睡了。一個小時後,我們母子倆坐在廚房的地上。我哭個不停,而亞瑟則自顧自地背誦著他最喜歡的電視節目腳本,這是他自我安撫的方法。亂丟的食物、因為毯子沒有鋪平而發飆,以及亞瑟不准我上樓看他妹妹是否因為他的大叫而被吵醒等等情況,是我們最後待在廚房的原因。而我之所以哭個不停,則是因為自己不久前的憤怒以及對亞瑟大吼大叫的行為。我真的非常希望在這種時候,自己只是個不受感情干擾的機器人,或是一個可以保持冷靜以及在情感上稍稍保持一點距離的學校老師,情緒不會一點就著,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堅不可摧的冷靜地基,讓兒子能夠隨時在上面摔撞磕碰。我們後來抱在一起,我向他說對不起,而他也用他唯一知道的抽象語言對我說「對不起,媽咪」,我的心都碎了。我累死了,然後我突然意識到我們兩個可能都被女兒的感冒傳染了。當亞瑟生病時,他本來就低的抗壓性直接全部揮發。而我在生病時,處理崩潰的能力也劇烈下降。這種時候,我竟然無法提供他更好的照護,實在太不公平了。在這樣一個他需要我安穩地待在他身邊的晚上,我卻因為疲憊與氣憤,在他的火上添油加柴。那件事過了多年以後的現在,我知道自我打擊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但是我依然希望自己能做到不可能的事情。我想當個完美的媽媽。身為一個失能孩子的母親,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始終不認為我對自己有特別高的期待。我只是做我認為需要做的事情。事實上,我覺得那些事情只是最低要求。我並沒有設定高標準,我這麼告訴自己。亞瑟值得我最妥善的對待,但是我怎麼做都不夠好。我甚至從不覺得自己所做的接近過「足夠」這兩個字。在無數個夜晚,我研究著治療方式與早期介入治療的問題。與許多人以為的情況相反,在亞瑟的診斷結果出來後,我們幾乎是立即被人揮揮手送出門外,沒有任何協助與支援。我們沒有人可以徵詢、沒有任何行動計畫,更別提任何介入輔導了。我們真的就只是自求多福地直到孩子上學,所有能夠得到的協助,全都必須自己主動搜尋,幾乎沒有任何人可以提供任何指引。我花了無數小時細讀網路上的各種網站,希望能弄清楚下一步該怎麼做。文件、研究以及收費提供早期介入的私人開業治療師資訊,讓我不勝負荷。充斥著各種恐懼因子的論文,描述著孩子3歲時必須出現的進展,以及5歲、7歲前絕對、一定要出現,否則就永遠不會再有的進展。有些家庭描述因為某某治療方法的發現,他們付出了收入的損失與治療費共六百萬元進行全時間治療,結果孩子的人生在短短兩年後就被改變的奇蹟故事。「不過,難道你不會為了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嗎?」資料上這麼寫。任何稱職的父母,為了確保孩子得到人生中必要生活技能的最大可能,不是都會辭去工作、提高貸款金額、橫跨全國、導入重大的生活變化?攤在我面前的,是排山倒海的資訊、成千上萬種花費很多很多錢、很多很多時間,或既花很多很多錢,也花很多很多時間的治療方式。所有故事都大同小異:「我們幾乎要放棄希望了,我們試了如此多種做法,然後某某治療方法的出現改變了我們的人生,現在小強尼可以如我們曾經夢想的那樣走路、說話、吃東西、睡覺與排便。別放棄希望!世上確實有一種對你的孩子有效的治療方式。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你有足夠的信心,奇蹟就會發生。」為了把充滿驚恐的父母口袋裡的錢全都榨出來,歧視殘疾的身心健全主義(Ableism)與消費主義的恐怖攜手合作,全力運轉。當我和照護者對談的時候,完美主義是一個不斷出現的議題。或許在涵蓋了各種關係的照護環境中,一般社會大眾對我們的期待,讓我們這些父母照護者變得極為脆弱。儘管在各種照護環境下,大家需要承受的壓力本來就夠沉重了,但是無論怎麼做,永遠都不夠好的感覺,卻更讓許多父母不知所措。這也是本章之所以要聚焦在父母照護者身上的原因。當我們照顧的對象是伴侶或父母時,或許他們還有時間在有能力的時候,稍稍緩和我們的恐懼,讓我們知道自己已經做的夠多了。我所交談過的每一位成年失能者,他們對於與照護者之間的關係、對於擁有既能幫助他們,又能瞭解他們希望儘可能獨立的需求,而且為了支持他們以及他們的將來奉獻所有的伴侶,都懷抱著感激之情。但是身為父母,不論撫育的孩子是否失能,都得不到這樣令人安心的保證。或許「我們死後有誰來照顧孩子」這個始終無所不在的恐懼因素,也在其中作祟,因為這個問題會讓身為父母的我們承受無法負擔的壓力。如果我們可以納入更多治療方式、如果我們可以再努力一點,或許腦子裡那個知道我們對「我死後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這類問題根本無解的暗黑聲音,就會安靜一點。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當一個母親潔思・莫克斯漢(Jess Moxham)和我曾喝著咖啡、吃著肉桂麵包討論過這些似乎無法克服的初期壓力。我們兩人的兒子出生日期只差了幾天,都是在離家兩哩內的醫院出生,但是兩個孩子的失能狀況大不相同。班(Ben)出生的時候非常虛弱,有腦性麻痺的問題。他終身都要坐在輪椅上,雙手的活動力有限,進食時也需要透過鼻胃管。潔思還記得班接受治療的最初幾年,她所承受的強大壓力。她回憶在某一天,她彙整了一張所有職能治療、語言治療與心理治療的活動,外加所有預約的醫師門診時間、鼻胃管進食和尿布更換的總表,結果發現一天完全不夠用。「我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當他的母親?」她這麼想。當我們兩人從網路上讀到其他母親為自己的孩子做的額外事情時,我們都出現了類似的反應:難道我們放棄工作,全心全意專注在孩子身上,不是為了讓他們充分發揮潛力嗎?如果我不做這些額外的事情,我就是個不稱職的糟糕母親嗎?網上看到的這些故事,最終全都會歸納出一個結果,那就是如果父母犧牲得夠多,就一定會成功。但是我覺得這樣的壓力讓我處在分崩離析的狀態中。我的腦子裡永遠不停地轉著各種想法:萬一音樂治療對亞瑟確實有效,怎麼辦?如果我們不試試看,永遠都不會知道這種方式有沒有效。萬一他18歲時依然無法做這件事或那件事,怎麼辦?屆時我永遠也不會知道這是不是因為當初我沒有讓他嘗試音樂治療。所以我們必須試試音樂療法嗎?但是我們負擔得起嗎?花一小時的車程去上三十分鐘的課程,我們做得到嗎?我們一定得做到,不然我永遠不知道有沒有效。如果我努力了,但沒有幫助,或許是因為我不夠努力。貫穿在這些追求完美想法的中心思想,是滲透到我們社會每一個角落中、歧視殘疾的身心健全主義。我們的文化公開但間接地告訴我:如果我兒子不能說話,或不能輕鬆地與人互動,都是因為我努力不夠,不然就是他不夠努力。不論是哪一種原因,這種——套用艾倫・狄波頓的用詞——「人類的完美性」,最後只會讓我們全陷入失敗的感覺中。當我在網路上看到一個爸爸或媽媽和大家分享他們的艱困、抒發著他們因為無法聽到自己孩子的聲音而悲傷時,通常大家的留言都是「別放棄希望!」這種情況讓我感到無比難過。我們可以對自己失能的孩子永遠抱持希望,但同時也要接受他們或許永遠也無法透過語言溝通的可能性。潔思告訴我:她看過一本有關一個腦性麻痺孩子的書,孩子的母親辭職在家,全心全意教導孩子閱讀與打字。這個孩子之前就讀的學校認為他母親不可能成功。這本書所傳遞的訊息—假定技能的重要性—很強大,潔思發現她看完這本書後,開始自我懷疑她對班的一些決定。「如果他長大了一點,卻仍不識字的問題在我,怎麼辦?」她對我這麼說。我點點頭,回想起到現在都還會爬上心頭的類似不足感。不過我們兩個人也都同意,只有瘋子才會那麼想。我們的兒子都可以去上很棒的學校,有很多學習、社交以及體驗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機會。潔絲和我一樣,太清楚那種想讓自己的孩子嘗試一切可能性想法的危險。如果真的把所有的治療與學習方式,以及父母的責任全都扛在肩上,那麼身為父母的人以及他們所有的關係,很可能會被吞噬得一乾二淨。潔思很久以前就必須辭去她的建築師工作,因為她即使不把時間全部投注在兒子身上,也無法享受工作。她現在是位作家,為了兼顧三個孩子的需求,這個工作比較合適。儘管我們兩個當母親的人都因為有工作而比較快樂,但是看到其他母親用犧牲換來了不可置信的成功,也讓我們感到不安。萬一我們現在做的一切真的不夠,怎麼辦?底線自我照顧的範疇,比我們每天增加的活動與技能要大,也可以說是我們為自己設定的底線。我們很難為自我照顧理出一條清楚的路線,特別是初入照護環境時,我們很可能需要把整個生活調整到全變了樣。或許我們在擔任照護者之前曾經有過底線,但是人生的大轉彎,把那些底線全甩了出去。我們在提供照護協助時,其實不一定能守得住特定的底線。試想,一個即將當爸爸或媽媽的人說:「告訴你哦,週末睡懶覺對我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就算有了孩子,我還是要繼續在週末睡懶覺。」哈,簡直是笑話!不過這也不代表我們應該放棄所有的底線。或許這只代表過去我們會為其他人做的事情,現在我們要說不。如果環境條件不同,而我又有選擇的權利,我一點都不想如此深入地介入兩個孩子的學校安排。但我沒有辦法在每個週末開車載女兒去參加好幾個不同的課外活動,所以她的課外活動必須要在要學校進行,不然就得和朋友一起去,而她朋友的父母還必須樂意順道接送。我不能帶著兒子處理太多雜事,因為那麼做的結果就是災難一場,我也無力承擔太多社會責任。在我們家,週末一切事情的速度都很緩慢,處理起來也比較容易。至於我的院子,雖然我愛極了自己的院子,但院子的情況卻是慘不忍睹。不論住在同一條街上的某位鄰居用多麼爽朗的語氣(如果我的表現有點小家子氣,這位鄰居的態度就會變成笑裡藏刀)批評我的前院,我都堅持自己不是女超人的事實,並強調相較於讓整條街的人開心,我的心智健康更重要。持續工作是我堅決不妥協的底線之一,只不過守住這道底線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支薪照護者的表現令人失望、兩個孩子讓人分身乏術、兒子找不到傳統的育幼機構,還有短短兩個小時的睡眠後就得工作十個小時的日子。但是工作讓我能夠在孩子以外的世界,探索自己的興趣。工作讓我有能力支付一些額外的協助,這樣我就不是兒子唯一的照護者,可以減少很多背負的壓力。工作讓我有餘力加入年金計畫,而這也表示孩子會看到我接受其他人的協助—我在小時候幾乎沒有看到其他人的幫助。就連走路到辦公室的四十分鐘路程,都為我的一天帶來極大的歡愉與空間感,因為中間會經過好幾條安靜的後巷以及一個綠意盎然的大公園。安靜步行時,不論是做做白日夢、聽本書或聽聽Podcast內容,都是非常美妙的機會,讓我可以享受獨處的平靜時刻,沒有孩子、沒有工作、沒有需要做的任何事情。儘管我並不清楚我們一家三口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但繼續工作將一直是我生命中的首要重點,只不過對於工作的形式,我可能需要保持彈性。書籍介紹照顧別人,是一門不可能完美的藝術:一個全職照護者的生命故事,為照護之路帶來撫慰與希望作者:潘妮.溫瑟爾出版社: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21/02/05作者簡介潘妮.溫瑟爾Penny Wincer:出生於澳洲墨爾本,在墨爾本大學取得電影與創意寫作學位後,搬至倫敦。從事多年室內裝潢與生活風格攝影師,再度執筆寫作。溫瑟爾為許多部落格和網路媒體撰寫教養文章,也出版許多關於親子旅行見聞的文章。目前是單親媽媽,和兩個孩子住在倫敦南部。她曾經二度成為照護者,第一次是照顧她的母親,第二次是照顧她患有自閉症的兒子。延伸閱讀 每月倒貼薪水也不放棄!連加恩:好命的孩子,應該要付出更多
-
2021-06-22 失智.非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失智症音樂治療2效果,幫助緩和患者情緒、延緩退化
👉新手照顧我陪你,更多需要知道的都在這▶失智症是一種不可逆的退化疾病,可運用藥物改善症狀,或者用非藥物治療都是延緩病程的方式,快跟著專家學習音樂治療,可療癒失智症患者身心,也能喚起回憶、刺激感官、緩和焦慮或憂鬱情緒,還能有效降低照顧者壓力。音樂在每個人的生命中,佔有重要一席之地,一句歌詞、一段旋律抑或是樂器的聲響,就能帶領聽者回憶起美好往事。音樂照護師項朝梅分享多年音樂治療經驗,音樂照顧活動除了聆聽,還可以搭配律動、歌唱、舞蹈、繪畫或敲擊樂器等。過程中,產生認知、社交以及增進肢體感官等刺激,適合規劃在治療設計中。哼哼唱唱活化腦部,音樂身心安頓關於音樂照顧,項朝梅解說方式非常多元,可依身體狀況在活動中加入樂器或改變動作,例如兒歌「伊比呀呀」改成「伊比拍拍」、「伊比搓搓」,邊哼唱邊為對方按摩,用遊戲來增加社交互動、肢體活動功能。運用音樂合奏,則能滿足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成就感,促進失智長輩的注意力跟上節拍,慢慢刺激開口唱歌或身體律動,在友善氛圍中感到被尊重、被愛護。(推薦課程:失智可以改善! 靠「這招」喚起回憶、改變心情、減緩記憶力衰退)失智症病患對往事如數家珍,卻不記得近期發生的事,透過有趣的音樂互動有助於喚起記憶。項朝梅建議,可先從節慶活動著手,敲奏音樂勾起過往愉快的年節回憶,或是聆聽懷舊歌曲重溫美好時光。要注意避開太過悲傷的老歌,有些歌詞或歌名厭世感濃烈,容易引起反效果。可選用具「未來性」的歌曲,聽完之後充滿正向能量,失智症患者雖然忘得快,但情緒都會記得。認知功能逐漸退化是失智症的主要症狀,但不是退化到孩童程度,項朝梅提醒在音樂設計方面,並非以兒童音樂為主,依個案需求回溯長輩的成長背景更能引起共鳴。她分享音樂照顧經驗,一位90多歲的退休老軍官,坐在輪椅上行動不便,聽到國歌使出力氣起立站好,藉此鍛鍊手腳肌力。音樂創造的儀式感帶來昔日從軍的歸屬感,找回心中最熟悉的過往,連結過去回憶、現在生活與未來憧憬。項朝梅另提到,音樂可以建立日常作息規律,例如早起放國歌或健康操、用餐時間放交響樂、睡前放安眠曲,藉由音樂不斷引導下一步。有信仰者可以聽詩歌,午後播放大自然的蟲鳴鳥叫音樂等,產生心靈安適感。音樂可以改善患者情緒、促進語言溝通,亦能重新修復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的關係,減少照顧過程產生的摩擦。💡陪你一起照顧失智家屬,更多實用資訊點此▶
-
2021-04-30 活動.精彩回顧
輔具大展/就在本周四 2021全台最大輔具長照展
全台規模最大的輔具及長期照護專業平台ATLife台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將在下周四(5/6)至周日(5/9)於南港展覽館盛大展出,開幕典禮當天並將舉辦「台灣智慧樂齡照護創新科技產業大聯盟」成立儀式,集結220家國內外知名品牌、超過550個攤位,共同展示超過2000款輔具及長期照護智能新品,精準呈現台灣輔具及長期照護完整產業鏈。專業論壇研討會 促進跨域新交流今年的專業論壇研討會主題多元、集結不同產業新知,促進跨領域交流。由經濟部工業局主辦一系列的「台日高齡照護需求座談」,開啟台日雙方照護科技新視野、科技部補助工程科技推展中心「精準健康跨域交流與媒合會」,推動健康科技應用、跨域共創美好老後生活。社團法人台灣輔具產業發展協會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ICF暨輔助科技研究中心共同主持的「長照輔具服務營運計畫書訓練課程」,期望推動國內長照輔具租賃服務的商業模式。此外還有台灣長期照顧物理治療學會「長照復能輔具應用論壇-讓物理治療陪您看見”能”」,透過專業人員提供運動和照顧技巧指導,減輕家庭照顧者的照護負擔。豐富的論壇內容希望透過跨領域互動,推廣輔具及長期照護產業的全面性樣貌,讓民眾深入了解輔具及長期照護的世界,為家人及自己實現居家自立生活的目標。ALL ART 藝術分享會 翻轉銀髮新生活2021 ATLife全新企畫 ALL ART藝術分享會,命名取自ART、LOVE、LIFE的字首,即以藝術與愛之名重新詮釋活潑的生命,開啟精采人生新篇章。一系列的藝術分享體驗活動,特別邀請到小光點畫廊、財團法人向上文教基金會|台中市銀髮生活達人江阿本老師、張蓴楨老師、王訓鋒老師、盧凡思先生|美感輔導長、宋淑雯音樂治療師、蔡佳芸音樂律動老師規劃藝術分享體驗活動,從音樂的美妙旋律、繪畫的豐富色彩與手作的趣味技法,邀請大家一起來感受藝術的美與力量。此活動為免費報名參加,展前於ATLife官方網站報名,名額有限。每年都獲得盛大迴響的「12大樂齡長照需求」導覽手冊,今年仍在現場免費限量贈送,透過12大日常生活問題統整,彙集參展廠商產品精華,幫助參觀者找尋最適合產品。ATLife七大重點專區、三大特色主題館,重點集結輔具產業鏈資源,提供給使用者、照護者擁有最多元選擇的採購、體驗平台,除了協助減輕照護者的負擔之外,更貼近使用者的需求,提供一個結合衛教新知、選購產品指南及政府補助資源的全方位交流平台。現在免費預約登記,在5月4日前完成預登參觀資格,即可抽超棒好禮iPad第八代。👉🏻立即登錄:https://www.chanchao.com.tw/entryApply.asp?id=ATLIFE2021 👉🏻參觀登錄及更多展覽資訊請至:www.chanchao.com.tw/ATLife/
-
2021-03-22 新聞.長期照護
醫病天地/長照職能治療 改善遲緩兒
台中有名3歲男童發展遲緩接受長照職能治療,台灣兒科醫學會常務監事、小兒科醫師林釗尚指出,男童媽媽抱持正面態度,把詞彙融入音樂中幫助孩子記憶,半年後他到宅評估,男童進步神速,能與人有良好互動,顯見教育與引導重要。林釗尚說,部分家長對孩子的發展遲緩沒警覺性,直到就學才發現,錯失及早療育的機會。他指孩子發展有多項指標,包括大小肌肉張力、粗細動作的力量掌握,還有平衡、語言、人際互動與情緒表達等,每項發展都有時間點,若查覺孩子落後,要及早向兒科醫師或或早療門診尋求專業評估。男童媽媽表示,孩子1歲才會爬,且肢體動作不協調,2歲後四肢動作才慢慢跟上,語言發展遲緩,直到2歲才叫「爸爸」,就醫果然診斷為亞斯伯格症,接受職能治療並安排職能治療師到宅治療。林釗尚說,半年前到宅評,男童自我防備心很強,不與外界互動,評估過程在沙發上跳來跳去,不聽媽媽勸告。但男童母親是鋼琴老師,耐心對待,還以音樂治療,本月12日他二度到男童住家評估,發現男童有很大改變。男童媽媽指出,發現孩子有音樂、美術畫畫天分,彈奏一遍曲子馬上記住並哼唱出來,運用孩子天分,把詞彙融入樂譜,男童透過哼唱記下詞彙,改善語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