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0 科別.婦科
搜尋
陳碧珠
共找到
266
筆 文章
-
-
2021-03-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逆轉?AZ疫苗對巴西變異株有效接種有信心 羅一鈞回應
AZ疫苗11.7萬劑在台已四天,目前還在食藥署的檢驗流程,外電最新報導,AZ疫苗對巴西變種病毒株具防護力,相較於先前在南非變異株的保護力差到被停打,巴西變異株一樣帶有E484K突變卻出現逆轉,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這份研究目前只說初步看起來有效,還沒有進一步的科學數據佐證是真還是假,三月底以前數據會發表,屆時再來看。羅一鈞進一步說明,從報導原文看不到相關數據,不過,AZ疫苗原本在南非效果打折扣,導致大家對同一種突變株的巴西病毒感到悲觀,倘若研究為真,當然會對國人接種AZ疫苗比較有信心,無論如何,指揮中心一定會密切注意各國疫苗施打情形以及病毒的變異狀況。
-
2021-03-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護照 陳時中:寧擬3、5、7天檢驗取代
日前第一波AZ疫苗抵台後,邊境管制是否鬆綁備受關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開放邊境要等到施打疫苗覆蓋率至少六成以上,才會做進一步的相關考慮,然而,打過疫苗,這只是參考值,當中還有許多變數以及科學證據不足的問題,對於疫苗護照「沒那麼贊成」,寧願仍用檢驗取代疫苗護照,可能會規畫3、5、7天不等檢疫時間因應不同情況,至於檢疫天數的適用對象為何?就看對方來源國的疫情狀況判斷。AZ疫苗目前只來11.7萬劑,國產疫苗也還在收案中,陳時中表示,國衛院長期以來,一直希望能建置自己的生物製劑,完成屬於國人自己的生物資料庫,同時發展自己的疫苗產線,除了增加國家研發量能,也想擁有自己P3實驗室提高研究量能,並生產一部分疫苗供緊急使用,因此繼扶植國產疫苗之後,又有了國家疫苗二廠想法。陳時中表示,疫苗二廠自製、自產、自用,用途非常的大,計畫已送到國發會,希望能夠盡快定案,希望三、四年能建置完成,對台灣生技產業未來也相當有幫助。
-
2021-03-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重症卻陰性?緬甸境外移入案935之死 張上淳解惑
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一例新冠肺炎死亡個案(案935),其Ct值其僅一次Ct值偏低,2月中旬就變成陰性,卻持續重症,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整體看起來還是一次事件,不是再次感染的狀況,造成嚴重肺炎,仍與年紀過大又有慢性病有關。新增死亡個案為案935,本國籍60多歲男性,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病史,去年1月至緬甸工作,12月24日於當地發病、29日確診、30日住院治療,今年1月27日症狀緩解後出院。其後續因再度出現呼吸困難,2月3日於當地住院治療,2月7日搭乘醫療專機返台,入境後收治住院隔離治療,並經醫院採檢確診。個案住院期間因呼吸衰竭持續使用呼吸器治療,3月1日因病情惡化使用葉克膜治療,後續因多重器官衰竭不幸於昨日病逝。張上淳僅說明,案935在緬甸住院後,在今年1月時有使用抗原快篩,當時結果呈現陰性,當初有讓其症狀穩定,就達到可以出院程度,所以當時才會出院,結果沒幾天又開始喘起來了。張上淳說,案935在2月8日第一次採檢的Ct值為23,第二次採檢就上升至34,且血清也為陽性狀態,後續檢查Ct值也偏高,2月中旬就變成陰性,整體看起來還是同一個事件。張上淳表示,到3月仍無起色,因此裝上葉克膜,能用的抗病毒藥物如類固醇、免疫球蛋白,都還是無法挽回,認為一部分也是個案年紀比較大,也有高血壓等慢性病,據過去國內外統計,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罹患新冠肺炎預後都很差,是危險因子。
-
2021-03-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一張表掌握新冠疫苗不良反應 韓國1人打AZ疫苗休克
新冠疫苗是解封希望,但民眾都害怕打完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指揮中心今提供一表展示各國接種三類疫苗不良反應監測,其中韓國有一人接種AZ疫苗後休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韓國自2月26日開打至今,以施打29.1萬劑AZ疫苗,其中嚴重不良反應共一件,死亡調查事件共七件,目前未發現疫苗導致死亡者。羅一鈞說,該名出現嚴重不良反應韓國人,是一名30多歲女性,接種後出現呼吸加速、眼瞼腫脹等過敏反應,經藥物治療後已改善,初步了解,其有甲狀腺低下病史,施打劑量較低,若接下來施打物量增加,會列入監測。未來我國有機會接種的莫德納疫苗,目前美國共接種758萬劑,其中21件嚴重過敏反應,83件死亡調查事件;BNT疫苗部分,英國及美國分別有190件、50件嚴重過敏反應,死亡調查各自為英國212件、美國113件。沒有任何疫苗出現直接導致死亡的死亡個案。
-
2021-03-06 新聞.元氣新聞
高齡醫學權威陳亮恭接任關渡醫院院長 發展健康社區
台北市立關渡醫院今天上午舉行新任院長布達交接,在北榮院長許惠恒監誓下,將印信交給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這是剛上任兩個月的許惠恒院長,讓陳亮恭以「醫師教授院長」三重身分掌管關渡醫院,期許透過陳亮恭高齡醫學的專長,把剛合併的陽交大學術資源與人才交流帶入社區醫療,實現友善健康照護。陽交大校長林奇宏今受邀出席交接典禮時,特別謝謝許惠恒院長展現彈性,讓陽明交大體系與台北榮總體系在學術交流、人才互動,走出法規限制,創造新的意涵,他樂觀相信,陽交大未來可與北榮體系更深入合作,做出更多突破性的嘗試。自民國89年起,關渡醫院由台北市政府委託榮總經營已21年,台北市衛生局副局長陳正誠表示,長照是關渡醫院未來的工作重點,陳亮恭不但是這方面專家,林奇宏過去擔任北市衛生局長,兩人就高齡醫學、衰弱議題多有合作。台北榮總經營關渡的績效相當好,市府所收回饋金在去年創新高,謝謝歷任院長付出與奉獻,陳正誠幽默地說:「亮恭院長有壓力了」!給予期勉。陳亮恭是國內高齡醫學權威,取得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及衛生福利研究所博士後,曾赴英國牛津大學進修,返國後,自民國95年北榮成立高齡醫學中心開始,推動高齡整合門診、高齡病房、急性後期照護、長期照護與社區健康老化介入各項創新,帶領北榮高齡醫學中心榮獲行政院經建會金斧獎、行政院政府服務品質獎等重大獎項首獎,也獲得亞洲唯一之全球高齡研究卓越中心榮耀。目前也陳亮恭也擔任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高齡醫學科教授、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及台灣整合照護學會常務理事。對於被指派接任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表示,關渡醫院所處的北投關渡次分區很有意思,老年人口比率雖逾17%,有人種田、有人捕魚,有關渡宮這個信仰中心,也有華碩這類高科技的大型企業存在,除了陽交大,還有北藝大、城市科大的學生,是個多元特性的複合社區,也充滿活力。他打算利用自己多年來在高齡醫學的經驗,讓關渡醫院跳脫醫學單層思維,讓活力老化成為可行的行動方案,例如運用陽交大的科技專長,開發長者社區行走安全的路徑分析,以不同的行動輔助,乃至於自駕車技術,讓老人願意也安全地走出來,讓老化的過程從長照變短照,甚至可以不長照。這也是落實他過去研究成果的最佳場域,由點擴大到面,成為最宜居的社區。
-
2021-03-05 新聞.杏林.診間
專業觀點/過去承歡膝下 現在善用長照
只要有家人,就可能面臨長照風險,只是時間早晚與歷程長短。讀者分享的心路歷程,不僅是台灣中生代目前面臨的危機,也是台灣從傳統社會轉變至工業社會的縮影。國發會推估,從1960年至2060年的一百年間,台灣扶老比,即勞動力人口相對於65歲以上老年人口,從2比1變成1比1,現在家庭沒有眾多手足、大家普遍不同住,過去「承歡膝下」、「照顧孝道」的傳統觀念跟現在的生活型態不同,需要改變。長照歷程平均約十年,最重要的是「階段性照顧」,特別是隨失能程度調整,提供適切的住所及照顧服務,例如輕、中度階段可以住在家裡,使用短時數、重點照顧的居家服務、日間照顧(類似老人的托兒所)、家庭托顧(類似老人的保母),但進入中、重度時期,需要隨時有人看護,除非家人可照顧或聘請移工,住宿式機構成為適切的選擇。家庭照顧是「愛的勞務」,上一代要做好照顧規畫,下一代也能放下不必要的罪惡感,沉重的勞務負荷有人可分擔,家人才有餘裕維繫愛。民眾應多利用長照資源,或可上網查詢家總「長照四包錢」、「家庭照顧協議」線上指引工具。
-
2021-03-05 科別.腦部.神經
3個月飆胖16公斤 北榮鼻視鏡摘除腦腫瘤
36歲從事美髮業的翁小姐,一年半前體重莫名上升,「只喝水、沒吃東西都在胖」,短短3天就胖了5公斤,3個月就從49公斤飆到65公斤。一次搭機下降過程發生劇烈頭痛,就醫揪出腦內竟有6公分巨大腫瘤,確診為少見的「庫欣病」,北榮「經鼻內視鏡手術團隊」以不需開顱、微創鼻內視鏡手術,成功摘除翁小姐腦內的腫瘤。翁小姐說,發胖時出現月亮臉、皮膚粗糙、冒痘痘、毛髮增生等症狀,甚至四肢水腫及無力,被確診有巨大腫瘤在腦袋作祟,「自己都嚇哭了」。北榮新陳代謝科主任陳涵栩表示,庫欣病是一種內分泌與荷爾蒙障礙引起的腦瘤,發生率每年每百萬人口約10人,台灣每年約新增60至70個病患,男女比約5比1,是少見疾病,臨床多因「突然變胖」求診,患者會肌肉無力、皮肉較薄,伴隨骨質疏鬆。鼻內視鏡並非新創手術,台北榮總在104年由鼻頭頸科與一般神經外科醫師共同組成「經鼻內視鏡手術團隊」,至今已完成超過400例手術,庫欣病約占了10至15例。北榮一般神經外科醫師王緯欣指出,庫欣病目前無藥物治療,在所有腦下垂體腫瘤中最難診治,摘除過程跟「大小」無關,只要體內有一點點的殘餘,對內分泌影響都非常大,不單外表,還有血壓、血糖不穩等慢性病威脅。北榮鼻頭頸科主任藍敏英說,翁小姐術後幾乎未發生鼻部不適或嗅覺喪失等併發症,異常增高的荷爾蒙也很快下降,體重及臉型回復以往樣貌。原本腫瘤大到覆蓋鄰近血管及神經構造,要完全切除又保存內分泌及神經的功能難度相當高,此一成功案例因此獲得國際知名期刊「Neurosurgical Focus Video」封面刊登肯定。
-
2021-03-04 科別.腦部.神經
輕熟女成月亮臉!3個月飆胖16公斤 北榮搶救腦內風暴
36歲從事美髮業的翁小姐,愛美總維持美妙身材,然而,一年半前體重莫名直線上升,曾經三天就胖五公斤,「只喝水、沒吃東西都在胖」,最多一個月重達10公斤,3個月竟從49公斤飆到65公斤,平常就愛自拍的她,現在成了月亮臉,皮膚也變得粗糙冒痘痘還有毛髮增生,甚至四肢水腫及無力,後來在住家的南部醫院透過影像檢查找到腦下垂體竟有6公分巨大腫瘤,還包覆鄰近的大血管及神經構造,確診為少見的「庫欣病」,於是決定北上榮總,終於在鼻內視鏡手術團隊的協助下成功摘除這顆腦內不定時炸彈,連阿嬤都不可思議地說「開腦竟然可以從鼻子進去!」北榮新陳代謝科主任陳涵栩表示,庫欣病是一種內分泌與賀爾蒙障礙引起的腦瘤,發生率約每百萬新加十個,算是少見疾病,通常女男比例為5:1,台灣每年約新增60-70個病患;而由腦下垂體引起的庫欣病占三分之二,腎上腺約一成,也有癌症所引起,臨床門診多因「突然變胖」來求醫,然而,跟一般胖子的區別是,患者會肌肉無力、皮肉較薄伴隨骨質疏鬆。北榮一般神經外科醫師王緯欣表示,庫欣病目前沒有藥物治療,在所有腦下垂體腫瘤中最難以診治,摘除的過程跟大小無關,只要體內還有一點點的殘餘,對內分泌影響都會非常大,不單是外表,還有血壓、血糖等慢性病的健康威脅。北榮鼻頭頸科主任藍敏英表示,翁小姐術後幾乎未發生鼻部不適或嗅覺喪失等併發症,異常增高的賀爾蒙也很快下降,在新陳代謝科、鼻頭頸科及神經外科等多專科的追蹤下,體重及臉型回復以往樣貎,影像檢查亦無殘瘤,不須再接受輔助性的藥物及放射線治療。由於腦下垂體腫瘤及其他顱底腫瘤若有神經血管的侵犯,除傳統開顱手術外,要從鼻子的通道進行手術,難度是相當的高,要達到腫瘤完全切除又保存內分泌及神經的功能更是難上加難,此一案例因此獲得國際知名期刊Neurosurgical Focus Video封面刊登肯定。鼻內視鏡並非新創手術,北榮104年起由鼻頭頸科藍敏瑛主任與一般神經外科王緯歆醫師共同組成「經鼻內視鏡手術團隊」,與美國匹茲堡醫學中心合作,已完成超過400例手術,更共同發表10餘篇相關論文,其中,庫欣病手術個案約占了10至15例。
-
2021-03-04 失智.失智資源
失智據點/失智夫遭據點退貨 民間團體籲照護接地氣
在花蓮大學教英文的曾敬惠,其59歲的先生四年前被確診為年輕型失智患者,因為退化太快引發精神問題,先後被三個失智共照中心以「人手不足、超出服務範圍」婉拒退貨,搞得她好幾次教課教到一半不得不回家應援,先生後來被強制送進精神科的護理之家照顧。「教書這麼久,從來沒想過家人有被『退學』的一天。」曾敬惠感嘆,「自己的家庭也算有醫療背景,在照顧上還是面對很多挫折。」一開始在花蓮苦無照顧失智症患者的資訊,不得其門而入,還得常搭火車到台北取經,「生活亂成一團」,最後乾脆成立花蓮縣失智症關懷協會,提供當地相關家庭需要。2019年台灣失智症人口超過29萬人,2031年失智人口更將倍增至46萬人,屆時每100人中至少有2人失智。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連同全台16個民間團體提出呼籲,希望政府落實失智照護要更接地氣,目前推動的長照2.0雖將失智納入,並成立共照據點,看似提供不少服務,但使用上仍有很多挑戰。曾敬惠期望政府,應明確訂出共照據點的功能與定位,包括提供一定失智專業人員比例,並加強教育訓練及考核,「照顧老人跟失智患者很不一樣,經驗不足或不對,真的會不知如何因應。」如此才能讓失智照護成為常態,進而共享長照基金與給付。2012年被確診為阿茲海默症、也是台灣失智症協會失智者諮詢顧問小組之一的蘇惠美建議,中央及地方政府可透過成立「失智者諮詢顧問小組」,讓失智者的意見真正納入照護政策,她以自身經驗舉例,像出入公共場所如銀行、賣場、搭公車,政府可訓練更多協助失智的人員,具體提供友善服務,才能讓輕度失智患者更願意走出家門,減緩退化,進而減輕照顧家庭與社會的負擔。
-
2021-03-04 失智.失智資源
失智據點/63歲丈夫失智遭3據點退貨 民間單位建言盼接地氣
原在花蓮大學任教英文的曾敬惠,2017年其59歲的先生從復健科醫師被確診為年輕型失智患者,因為退化太快引發情緒精神問題,先後被當地三個失智據點以人手不足、超出服務範圍婉拒退貨,好幾次教課教到一半都不得不離開教室回家應急,先生後來強制送進精神科護理之家。「教書這麼久,從來沒想過自己家人有被退學的一天。」曾敬惠感嘆「自己的家庭也算有醫療背景,在照顧上還是面對很多挫折。」因此不但成立花蓮縣失智症關懷協會,也期望政府在長照服務能明訂失智專業功能定位,例如:提供據點一定失智的專業人員比例,並加強教育訓練及考核,才能共享長照基金與給付。台灣失智症人口急速攀升,衛福部2017年公布的「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2.0」,訂出2020年達成「失智友善555」目標,也就是5成以上照顧者獲得支持與訓練、5成以上患者獲得診斷、5%以上民眾對失智症有正確認知,此一目標目前僅新北市公開宣布達陣,台灣失智症協會今日透過記者會連袂全台16個失智症民間團體,呼籲政府盡快公告成果數據,並提出三大建言盼更接近地氣,落實失智照護。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表示,政府長照2.0雖然納入失智照護成立共照據點,看似有許多美意,使用上還是有很多挑戰,這三大建言包括:(1)提高政策等級,邀請有病識感且有表達能力的失智者代表參與政策制定(2)加強長照體系的失智照護服務訓練及考核(3)透過法規的串聯建置更完整的失智安全防護與權益保障制度。除了曾敬惠以失智症家屬的身分參與其中,2012年被確診為阿茲海默症、也是台灣失智症協會失智者諮詢顧問小組之一的蘇惠美建議,中央及地方政府可透過補助成立「失智者諮詢顧問小組」,讓失智者充分表達意見,才是真正的幫助失智者。台灣失智症人口2019年已超過29萬人,衛福部估計2031年失智人口更將倍增至46萬人,屆時每100位台灣人有超過2位失智者,失智症已是全世界各國的重要議題,面對民間單位的意見,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表示,2020「失智友善555」三項目標大抵已完成,實際數據成果將根據業務進度做出報告,最新2021年失智行動方案也已提高目標,預期2021 年-2025 年台灣失智症確診率提升至 7 成,社區識能率達全人口數7%。
-
2021-03-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是打進猴子病毒 「6種人」施打前小心
我國首批20萬劑AZ疫苗,上午10時25分搭乘韓國航空KE-691班機運抵台灣桃園機場。AZ疫苗至成本低廉,價格親民,且運輸過程不用特殊冷鏈,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隻疫苗其實是將把不會造成人體致病的猴子腺病毒打入體內。Q:AZ疫苗是打進猴子病毒,我會生病嗎?A: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玉成介紹,AZ疫苗是載體疫苗,使用的病毒載體是猿猴腺病毒,不會造成人類感染。其他病毒作為載體,帶著可產生新冠病毒棘蛋白的基因,打入人體後,引發針對新冠病毒棘蛋白的免疫反應。Q:我適合打AZ疫苗嗎?A:振興醫院感染科主任李明政提醒,AZ疫苗屬於減活性疫苗,基底是腺病毒,雖然活性大幅降低,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患者,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患者、在做免疫治療的病人不建議施打,改打非活性mRNA製程的莫德納疫苗較好。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說,目前新冠疫苗有年齡下限,但沒有年齡上限,兒童青少年不建議施打,主要是因為臨床資料少,懷孕或哺乳中婦女不建議優先施打不代表不能施打,需先專業評估。慢性疾病患者施打比不施打好,但若是屬於治療中甚至急性期,就不建議施打。Q:各國AZ疫苗接種65歲以上長者不同調,長輩可打AZ疫苗?A:英國最新接種研究,發現70歲以上長者接種AZ疫苗保護力隨時間增加效果比BNT疫苗好;80歲以上長者,不論接種BNT疫苗或AZ疫苗,可降低八成住院率;我國凡18歲以上民眾都可以打AZ疫苗,含65歲以上長者。Q:AZ疫苗真的保護力較低,副作用高嗎?A:指揮中心日前已提供一表格,為AZ疫苗平反,該疫苗最常見的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疲倦、頭痛、肌肉痛、畏寒、關節痛,僅不到8%回出現發燒症狀。三軍總醫院副院長、前疾管署長張峰義強調,年輕人接種AZ疫苗後,確實較易出現發高燒或頭痛等副作用,但症狀通常約一天之內改善樂觀認為,「現在正是台灣接種好時機」。不建議施打:1.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患者2.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患者3.在做免疫治療的病人4.兒童青少年5.慢性疾病患者治療中甚至急性期不建議優先施打不代表不能施打,需先專業評估:6.懷孕或哺乳中婦女
-
2021-03-03 科別.骨科.復健
健康主題館/長期長短腳 小心骨盆歪掉
● 睡覺固定側躺一邊,小心長短腳找上你● 0.4公分以上的長短腳,走路跑步相對耗能;0.6公分以上的長短腳,骨盆會歪掉● 長短腳可透過鞋墊改善,從小使用有治療效果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腳是人體行動的第一個受力點,若有長短腳的人更不可輕忽其對健康的影響。台北榮總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李思慧表示,生活中,如果常常不自覺三七步、不自覺翹腳、睡覺固定一邊側躺,就要提高警覺,小心長短腳找上你。為了平衡 身體終將出問題李思慧指出,一個人的腿長、腳型幾乎來自遺傳,扁平足、高弓足、開張足,甚至很多女性以為是穿高跟鞋才有的拇指外翻,也多為天生的,後天外力、年齡增長只是「加速」症狀的發生。以長短腳來說,僅0.5公分的落差看似微小,但大腦長期為了平衡讓身體用其他部位代償,身體終將發生問題。目前醫界投入長短腳的研究,已從最早期落差兩公分逐漸縮小,日本足部研究權威阿部勳教授發現,0.4公分以上的長短腳對氧氣利用率比正常人差,走路跑步相對耗能;美國文獻也指出,0.6公分以上的長短腳族群,骨盆絕對會歪掉。透過鞋墊 可改善足部問題隨著醫學的進步,已可以透過鞋墊改善足部問題,李思慧表示,若從孩童時期開始使用,便有「治療」的效果,對將來骨骼的生長發育較好,等生長板癒合後,鞋墊的功能則是「輔助」,可把鞋墊當成代罪羔羊,取代身體肌肉關節可能出現代償作用,「寧願把鞋墊穿壞,也不要壞掉身體」。挑鞋及鞋墊 要注意鞋楦「做一雙鞋墊最困難的部位是橫弓墊,也就是蹠骨墊。」李思慧說,有些功能鞋墊,只採用雨滴形狀強化設計黏上,幅度或許不符合自然人體,因此若能配合專業醫師評估,透過開模客製,做出來的蹠骨墊才能符合個人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假設足部要完美一百分,鞋墊及鞋子占了75分,剩下的25分則要靠襪子,選對襪子跟適合鞋墊的鞋子很重要。挑鞋及鞋墊要注意鞋楦,應試穿15分鐘後,看看大腳趾跟第五個腳趾有沒有紅,就知道是不是過窄,若鞋身可以扭轉表示太軟,會影響鞋墊效果,鞋身內側要有特別加強的效果較好,鞋底不能有洞,以免鞋墊受力不均。配套運動 才能全方位治療足部問題也會影響上半身,如骨盆旋轉、下背痛、腰椎滑脫、頸椎滑脫等。「要有對的運動配套才能全方位治療」,李思慧強調,2010年起,她的團隊開始投入智慧運動平台,預計今年下半年推出服務,藉著相對應的各式復健運動,在門診取得專業建議後,病人一回家手機接通醫院的虛擬雲端,影片投影到自家電視螢幕,系統會告訴你運動頻率與次數,告訴你做得是否正確,比給一張衛教單或QR Code還有實際導引及督促作用。
-
2021-03-02 新聞.食安拉警報
充工業氮氣黑心米餅遭爆 醫師:恐有濃度不純、雜質風險
知名嬰幼兒食品「樂扉寶寶米餅」遭爆違法使用工業氮氣填充包裝,廠房四周還有蟑螂、老鼠屎,令許多媽媽擔心吃下肚的寶寶會不會有健康問題。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表示,氮氣不是毒氣,只是使用「工業氮」作為食品添加物,恐有衛生、濃度不純產生等雜質風險,嬰幼兒器官相對敏感,擔心的媽媽們可密切觀察小孩的身體健康狀況,有必要就前往門診就醫。顏宗海表示,正常來說,氮氣暴露在空氣的濃度高達78%,氧氣佔21%,在國外如歐美國家,氮氣是合法的的食品添加物,但前提是用「食品等級」,不但比較衛生,濃度也比較純,透過添加,讓食物包裝內的氮氣從空氣的78%提高到99%以上,當氧氣作用一減低,可延長食品保存壽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標準,用於食品填裝的氮氣純度不能低於99%,《歐洲藥典》更是規定要達99.5%以上。然而,若有業者以用工業級氮作為食品保存的添加物,恐怕有衛生以及雜質不純等其他風險,只是對人體的危害到底在哪裡?顏宗海說,就得看政府進一步稽查狀況,透過現場檢驗有更深入的了解。對此,食藥署表示,食品組還在討論中,稍晚才會回應。顏宗海強調,氮氣在一般空氣下就存在,其實不是毒氣,只是米餅多為小孩食用,買到該款米餅的媽媽們,除了停止食用、趕緊退貨,可密切觀察小孩的身體健康狀況,若真的太擔心有必要就去就醫。
-
2021-03-02 科別.骨科.復健
肩推啪一聲 胸大肌竟斷裂…重訓常見五類傷害
● 常見重訓受傷原因,對動作不熟、對阻力大小、次數與組數沒規畫● 上肢重訓容易肩推過頭成胸大肌拉傷,臥推不當容易二頭肌肌肉斷裂● 下肢重訓要當心蹲舉引起髕股肌鍵炎40多歲的張先生近來勤上健身房做重訓,一次未經教練同意,逕自增加肩推組數,突然胸前「啪」一聲,手頓時沒力還疼痛無比。原以為肌肉撕裂,就診才知左邊胸大肌拉斷了,肌肉纖維斷裂無法修復,兩邊胸形明顯不對稱,仿如「男身女乳」,最後留下「肌肉養成記」的後遺症。重訓受傷 主要是操作不熟高雄長庚醫院骨科系運動醫學科主任周文毅表示,健身風潮方興未艾,重訓超夯,以往求診患者多為退化性疾病,近年來健身受傷的就醫民眾已占臨床二到三成,年齡介於30至50歲,顯示青壯年族群確實已把運動風氣帶起來。重量訓練會受傷,主要多是患者對訓練動作的操作不熟,或是對於阻力的大小、次數與組數沒有規畫。一般來說,重訓分為上、下肢。周文毅提醒,上肢重訓容易因肩推過頭,造成胸大肌拉傷;臥推不當也有二頭肌肌肉斷裂風險;有患者在臥推時上推槓鈴不小心滑手,造成肩峰鎖骨關節脫臼;下肢重訓,要當心蹲舉引起髕股肌鍵炎。由於每個人的重量承擔力不同,周文毅建議,先找專業教練評估,一旦負荷量超過自己可承受的80%,一定要有人從旁協助,初期可從「低重量、多組數」,循序漸進,再慢慢轉為「高重量、低組數」。教練在旁 受傷發生率較低振興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黃永錚認為,國外統計,重訓時教練在旁,受傷發生率較低;臨床上,常見重訓受傷部位,分別為肩關節、手腕關節、下背部(主要是腰椎)、膝蓋及肌肉撕裂。以肩關節為例,啞鈴平舉或躺著臥推時,最容易發生肩旋轉肌撕裂;若臥推、蹲舉舉過頭,拉、放速度太快,手抓握的位置、姿勢不對,也可能會出現手腕關節炎,嚴重導致腕隧道症候群。下肢施力不對 恐會傷到腰蹲舉、抓舉則常造成下背受傷,「就像有些媽媽直接抱小孩不小心傷到腰」,黃永錚表示,曾有患者下肢重訓用不對的地方施力,造成腰部椎弓節解離,進而引發脊椎滑脫走上手術之路。重訓是一種阻力運動,導致手術的比率不高,周文毅指出,若不想用槓鈴,仍可以利用彈力繩、彈力帶,一樣有效果。黃永錚表示,TRX懸吊式阻抗也是重量訓練,雖然力量沒有那麼大,相對緩和也相對安全。重訓有益身體健康,周文毅表示,30歲後肌肉、骨頭量開始往下掉,及早建立肌力,可替身體存骨本,預防肌少症與關節退化;黃永錚認為,重訓讓身體代謝能力好,不易變胖,「能量用在肌肉上比存在肚子好」,遠離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等。運動套餐 4類缺一不可「許多老人病,藥物效果有限,運動卻是共同良方。」周文毅呼籲,完整的運動套餐應要涵蓋四類:阻力性的無氧重訓、耐力性的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平衡運動、柔軟運動(拉筋、收操),缺一不可。
-
2021-02-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首批AZ疫苗 抵台還要晚幾天
我國透過COVAX平台訂購四七六萬劑疫苗,首波廿萬劑AZ疫苗預計二月廿二日後可收到供貨通知,但至今沒有下文,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長周志浩表示,經駐外單位聯繫,COVAX表示還在處理中,可能還要晚幾天。針對近期好幾個國家陸續收到AZ疫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明,「應該不是由COVAX平台發送。」周志浩也說,基本上,COVAX是平等的,「我們沒收到,大家也沒收到。」若收到AZ疫苗的國家應分別購買,端看合約怎麼訂定與供應。疫苗還未抵台,指揮中心已針對新冠肺炎疫苗優先接種對象更新因應,從九大類擴增為十類,疫苗總量不超過三千萬劑。其中,空服員、防疫計程車司機、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的代表國家運動員、外交人員新列入第三、四類優先施打。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這兩類族群預估不超過五萬人。調整後,新冠疫苗施打第一順位仍為卅三萬名醫護人員;第二順位是「維持防疫量能」的一線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第三類「高接觸風險工作者」,新列國籍航空機組員、國際商船船員(含國籍船舶船員及權宜國籍船員)、防疫車隊駕駛、防疫旅宿實際執行居檢工作者。第四順位是這次新增的「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除了因公務的外交人員,代表國家出國比賽的選手也在列,其他順序都順延一位。陳時中補充,賽事不單只有運動員本人,周邊支持的團隊都可納入優先施打對象,但返國後仍需遵循十四天居檢規定。
-
2021-02-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迎東奧 國手列第四優先施打 陳時中:為國爭光也要安全
日本東京奧運因疫情延至今年7月23日確定舉行,指揮中心考量出國比賽的運動員為國爭光也要顧人身「安全」,新增列入第四優先施打疫苗族群,指揮官陳時中並且強調,連協助運動員比賽的經紀團隊都在此一條件,不過,團隊比賽返國後,仍得遵行14天居家檢疫規定。指揮中心昨天上傳新版新冠疫苗施打優先族群,從原本九大類擴增為十類,其中,代表國家出國的運動員或選手成為第四優先的施打族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主要是因為東奧今年確定舉行,相關訓練比賽已經展開,雖然選手們在國內沒有風險,但不代表出國沒有感染風險。陳時中補充,他們(運動員)是為國爭光,尤其是奧林匹克,是國際重要運動比賽,也是運動選手一生努力的目標,當然希望他們在安全情況去參加,比賽也不是只有運動員本身,一定是有周邊支持的人員,一樣納入優先施打對象。至於團隊返國要不要居檢呢?陳時中表示,根據目前科學證據,還是有必要。
-
2021-02-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COVAX食言?疫苗2月抵台無望?指揮中心:會延後幾天
我國透過COVAX平台訂購476萬劑疫苗,目前第一波取得AZ疫苗20萬劑,原預計2月22日左右可收到對方通知劑量和相關運送情形,但2月只剩兩天,至今尚未回應。疫情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我方昨已經取得駐外單位聯繫,對方還在處理中,會延後幾天。傳我首批新冠疫苗最快將於本周抵台,最可能是AZ疫苗,但如今COVAX尚未來信通知通知劑量和相關運送情形,疫苗2月抵台恐無望,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強調,過去從未承諾2月抵台,僅提到最快3月來台。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說,目前好幾個國家都沒收到COVAX平台通知劑量和相關運送,周志浩也說,大家都沒收到訊息,大家應是同步沒收到,「我們沒收到,大家也沒收到。」分別購買要看合約的部分,這部分他國都列為保密事項。美國開放嬌生疫苗緊急使用授權,陳時中說,「我們保持聯繫」,目前掌握嬌生疫苗想向COVAX供貨,將持續聯繫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則說,據初步臨床試驗結果,嬌生正努力朝僅接種一劑即可,「嬌生效果看起來是不錯。」我國取得新冠疫苗速度較慢,但有專家建議,可以透過加速接種效率,後發先制。陳時中表示,這正是指揮中心目前努力規畫方向之一,透過資訊系統,讓我國新冠疫苗效率變快,「我們將積極準備。」
-
2021-02-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疫苗自費接種有望 台商、留學生最快5月受惠
國內新冠疫苗自費接種現曙光,我實施接種1-2個月後,若國內疫苗有餘裕,將釋出一定數量給商務人士、出國工作、留學等對象,提供民眾自費接種需求,最快5月有望受惠。傳我首批新冠疫苗最快本周抵達,若首批AZ疫苗如期2月底抵台,3月初即可開打第一劑,實施接種1-2個月後,國內疫苗有餘裕,就可開始討論哪些對象可開放自費接種。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也說,「確實有機會」,但需視疫苗數量、接種地點佈建是否足夠。莊人祥強調,目前自費接種對象討論,一定需要等公費接種一至兩個月後,也要看現有採購疫苗量以及未來採購量,詳估後才會做配套給自費,若最樂觀才3月開始接種,最快5月再來考量自費接種。針對擴大公費對象,未來開打後是否比照流感疫苗分批施打模式,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優先順序要間隔多久要看疫苗進來的量施打狀況。這十個類別仍在造冊中,「我們也會避免掛一漏萬,如果有其他需求者,我們也會納入討論。」為何要把運動員納進?莊人祥說,國手們近期可能就要出國,前往去東京奧運比賽、訓練,確實有施打疫苗需求,強調從台灣出境的國手們當然在國內沒有感染風險,但擔心出國可能被染,「因為要國爭光出國才列入公費對象。」新增公費對象種類大約會增加多少受惠者,莊人祥僅說,「這些人不會超過5萬人」,但詳細數字造冊中,未來是否會擴大就是要看後續採購疫苗數量,也會針對臨床試驗結果,逐步擴充18歲以下兒童接種。
-
2021-02-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疫苗公費對象增 國手、空服員、防疫車隊司機受惠
我新冠肺炎疫苗優先接種對象從九大類擴增為十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第一順位是33萬名醫護人員,再者是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但第四順位改為專案申請者,入因外交人員、代表國家出國運動員,另外,空服員、防疫計程車司機也名列其中受惠。順序第一者為「維持醫療量能」醫事人員,分別是醫療院所執業醫事人員及醫療院所非醫事人員(含集中檢疫所非醫事人員);第二順位是「維持防疫量能」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分別為維持防疫體系運作中央及地方政府重要官員、衛生單位第一線防疫人員。另外,港埠執行邊境管制海關檢查(Customs)、證照查驗(Immigration)、人員檢疫及動植物檢疫(Quarantine)、安全檢查及航空保安(Security)等第一線工作人員,實際執行救災、救護人員(指消防隊及民間救護車執行緊急救護技術第一線人員)也是第二順位。其他第二順位對象還包含.實際執行居家檢疫與居家隔離者關懷服務工作可能接觸前開對象第一線人員(含提送餐等服務之村里長或村里幹事、垃圾清運之環保人員、心理諮商及特殊狀況親訪等人員)、第一線海巡、岸巡人員、實施空中救護勤務人員。第三順位是「高接觸風險工作者」,其中明列國籍航空機組員、國際商船船員(含國籍船舶船員及權宜國籍船員)、防疫車隊駕駛、防疫旅宿實際執行居家檢疫工作第一線人員,及因應疫情防治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認定有接種亟需對象。另外港埠CIQS以外的第一線作業人員也在第三順位,含於港埠入境旅客活動區域需接觸旅客第一線工作人員、執行港口各類船舶之碼頭裝卸倉儲、港埠設施及職安、環保管理巡查,引水等各項作業,須與外籍船員接觸等第一線工作人員。第四順位是這次新增的「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莊人祥強調,由各該主管機關提具需求說明、預估接種人數及時程,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案申請。再視疫苗進口期程及供應量整體評估提供。如因外交或公務奉派出國人員、代表國家出國之運動員或選手等。其他順序延後一位,分別為維持社會運作之必要人員(警察、憲兵)、機構及社福照顧系統人員及其受照顧者(受照顧者、工作人員、居服員、社工人員、矯正機關工作人員)、維持國家安全正常運作必要人員(軍人、軍事機關及國安單位之文職人員)。再者才是感染後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或導致死亡的65歲以上長者、可能增加感染及疾病嚴重風險者(19-64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高風險疾病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最後才是50-64歲成人。關於疫苗施打優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去年7月29日接種諮詢小組討論出一版新冠肺炎疫苗九大族群列出順序,經過半年討論有更新,已經於昨天上線,才會從九大類擴增為十大類。
-
2021-02-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者接觸者隔離新制 自3月1日起須採「1人1戶」
部桃群聚事件中,出現多起家戶傳播情形,甚至全家人都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表示,考量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嚴峻,為提升我國社區防疫安全並確保國人健康,自3月1日起,實施確定病例接觸者居家個別隔離措施,須採「1人1戶」。除自從今年元旦起「居家檢疫」需「1人1戶」,3月起居家隔離也比照,陳時中指出,「1人1戶」是指於隔離期間,除經專案核准,同戶內不可有非隔離者;若家戶內有非隔離者,須至防疫旅宿或由地方政府協調至集中檢疫所進行隔離,並由地方政府安排前往隔離地點交通方式。家戶中所有同住者若皆為隔離者,且與確定病例最後接觸日皆相同,則可於同一戶家中之獨立專用房間(含衛浴設備),以「1人1室」方式進行隔離。陳時中表示,考量未成年者、65歲以上長者、身心障礙/失能者、重大傷病者等具共同照顧需求,彈性准予非隔離者在隔離地點同住,不受1人1室限制。但陳時中也強調.基於風險管理考量,照顧者以1名為限,並須為固定人員,且應比照隔離者,開立隔離通知書,同時進行隔離、設定電子圍籬系統、期滿自主健康管理及遵守相關規定與注意事項。民眾於隔離期間若有醫療照護需求,應先主動與衛生局聯繫,禁止自行前往就醫,衛生局同意居家隔離者外出就醫後,須先行聯繫醫療院所,醫療院所於接獲衛生局通知時,應事先了解居家隔離者之病況、主訴、TOCC及是否進行SARS-CoV-2採檢等。預先妥為規劃就診動線、分流措施、安排就診時間及相關醫療照護人員等感染管制措施,並請衛生局依約定時間及地點安排或指定病人交通接送,以準時到達醫療院所。
-
2021-02-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助巴拉圭防疫 國泰醫院獲外交貢獻獎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連台灣最遠的邦交國巴拉圭都有疫情,國泰醫院去年透過線上教學,協助巴拉圭醫護人員防疫,四度獲得外交部「外交之友貢獻獎」。新冠肺炎大幅限制國際移動,但國泰醫院自去年起即透過視訊,與巴拉圭衛生部疾管局人員分享因應疫情作法,去年12月底,國泰醫院更與巴國亞松森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締結為姊妹醫院,透過線上教學,協助訓練該院醫護人員。國泰自民國96年醫療援助巴拉圭,多次派遣資訊專家赴巴國進行醫療資訊系統開發,巴拉圭醫療體系原本掛號、醫師處方到藥局發藥皆為人工紙本手繕,去年這套整合系統完成,造福當地45間醫療機構,每月病人服務量達17萬人次,醫護人員服務量能平均增加2倍,病人看診等待時間從2.5小時縮短至0.9小時。
-
2021-02-26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健保給付/罕病不罕見 國健署:全球罕病患破3億相當於1個美國
每年2月最後一天為國際罕見疾病日,衛福部國健署呼籲,每一種罕病的盛行率雖然極低,但全球罹患罕病總人數已突破3億,相當於人口排名第3位的美國人口數,罕病,其實並不罕見,號召民眾一起響應「我支持罕病、我驕傲」。國健署表示,歐洲罕見疾病組織(EURORDIS)於2008年2月29日發起第一個國際罕見疾病日,以這4年一次的日子及2月獨特的月份天數,呼應罕見疾病極其罕見的特別意涵,若當年沒有2/29,即落在最後一天,今年該組織延續去年罕病不罕見、罕病不孤單、罕病有尊嚴(Rare is many ‧ Rare is strong ‧ Rare is proud)主題精神,再次強調罕見疾病家庭,身心都需要照護。C先生夫妻原本甜蜜期待家中第一個寶寶誕生,懷孕過程接受完整例行產檢都平安,沒想到寶寶出生時卻發生呼吸困難、唇裂等症狀,轉院到罕病照護團隊的醫院詳細檢查,才發現寶寶罹患了罕見疾病「CHARGE 」症候群,未來恐怕得面對寶寶雙側後鼻孔閉鎖、小腦發育不良、心臟與眼器官先天性等多重器官缺損,以及後續看不到盡頭的醫療與復健之路及醫療支出,夫妻感覺到生命無助及擔憂,C太太甚至出現了嚴重自殺傾向。國健署表示,C先生夫妻的案例,正是許多罕病家庭身心困境的縮影,後來夫妻在政府與罕病治療醫院的合作下,立即透過跨院內科部組成的照護團隊啟動機制,並經同意量身制定符合C先生家的照護計畫,包括寶寶的治療及申請身心障礙與健保重大傷病身分及相關補助,同時在家庭支持下提供解說疾病對寶寶未來的生長、日常生活、就學等可能產生影響,並提供醫療補助、社會福利及有關民間團體資訊,還加入罕病基金會汲取其他家長照顧經驗。隨著國內政府2000年通過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施行至今超過20年,國健署積極建置罕病照護網絡,推動「罕見疾病照護服務計畫」,目前全省共有14家罕病照護團隊的醫院,施行至今,已通報1萬8千多位罕病個案。
-
2021-02-24 癌症.肝癌
北榮研究;免疫療法+口服抗病毒藥 治B肝肝癌更有效
癌症免疫治療應用於B肝肝癌有新法了,北榮肝癌團隊最新研究,60名病患在接受免疫治療的同時給予口服抗病毒藥物,體內B肝病毒不但不會活化,還能降低肝衰竭、肝損傷風險,降低死亡率,此發現也於去年八月刊登於國際期刊「癌症免疫治療」中。據衛福部最新統計,2019年肝癌死亡人數7881人,平均每天約21人因肝癌死亡,為國人癌症死因第二,其中七成有B肝帶原,隨著免疫療法在癌症治療崛起,部分肝癌患者陸續出現不錯成效。以北榮內科部肝膽腸胃科主任黃怡翔為首的團隊,至今收治逾150名肝癌免疫治療病患,其中六成有B肝,最新研究指出,60名患者即使病毒量大於每毫升血漿100個國際單位,治療期間同步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無人再有B肝病毒活化情形;反之,體內B肝病毒量偏高卻未同時口服抗病毒藥物,有六分之一比例出現病毒再活化。黃怡翔表示,接受免疫治療的肝癌患者多為晚期,過去會先要求吃完抗病毒藥物等病毒量下降才展開治療,如今可同步服用且更有效,有助死亡機率下降。
-
2021-02-23 科別.骨科.復健
B肝帶原肝癌免疫治療有新法 北榮最新研究登國際期刊
B肝帶原為國人肝癌主要死因,臨床上已開始運用免疫治療在部分病患獲得不錯療效,為了讓患者在治療過程更安全而安心,北榮研究團隊研究發現,透過「抗病毒藥物」搭配,可避免治療期間體內B型肝炎病毒的再活化,進一步降低肝損傷等風險,此一重大發現,刊登在國際知名癌症免疫治療期刊上。肝癌為全球發生率第五高的癌症,每年全世界約有85萬人罹患肝癌;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2019年肝癌死亡人數7881人,雖較前年減少了416人,平均每天仍有21人因肝癌死亡,為癌症死因第二,其中,約有七成左右的肝癌死亡個案來自B型肝炎帶原。免疫治療在癌症治療崛起,也開始應用於部分肝癌治療,獲得不錯成效,北榮內科部胃腸肝膽科教授黃怡翔所領導的肝癌團隊,研究釐清此治療是否會因免疫系統的改變,造成患者體內B型肝炎病毒的再活化,導致急性肝炎或肝衰竭;以及B型肝炎帶原的肝癌患者,若體內的肝炎病毒量偏高,治療期間是否會因B肝活化而造成肝損傷。團隊分析了院內病患的資料發現,B型肝炎帶原的肝癌病患,即使病毒量大於每毫升血漿100個國際單位,若能在免疫治療開始時同步接受B肝抗病毒藥物治療,治療期間沒有人發生B型肝炎病毒的再活化;反之,病患體內的B型肝炎病毒量若偏高,卻未同時服用抗病毒藥物,反而會出現病毒再活化的情形,此重大發現也於109年8月發表在國際知名癌症免疫治療期刊(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上,為臨床患者提供更適切適切的治療模式。黃怡翔所領導的肝癌團隊,也是目前國內最多肝癌病患接受免疫治療的團隊,2017年以來收治病患人數超過150人,其中,超過60%的病患皆患有B型肝炎,北榮表示,台灣甚至亞太地區皆為B型肝炎及肝癌的盛行區,希望透過此分析,讓患者可在更安全的前提下安心接受免疫治療。
-
2021-02-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陳時中:BNT主動聯繫 心比較定
指揮中心與德國BNT疫苗採購出現轉圜,目前等待對方簽回合約。指揮官陳時中昨天首度透露,東洋及雅各臣代理破局後,BNT主動聯繫,「既然總公司要談,我們就來談」,他強調因為是原廠來談,「心就比較定」。陳時中近日接受電台專訪透露,台灣去年原訂和德國BNT總公司洽購疫苗五百萬劑,但簽約前夕受外力阻撓破局。此事一出,被外界批評他因個人意識形態,刻意繞過「輝瑞/BNT」的中國代理商上海復星醫藥集團,直接找德國BNT總公司,才導致疫苗購買進度落後。陳時中表示,此次是德國BNT公司主動聯絡,願意提供疫苗五百萬劑,目前就等BNT合約簽回。至於何時才會簽回?陳時中只說,這一次是原廠主動,心就比較定。疫苗洽談爭議不斷,有直播節目稱取得指揮中心疫苗採購會議照片,並引述市場猜測,指台灣東洋董事長林全透過蔡總統影響衛福部。對此台灣東洋表示,去年八月代理BNT疫苗到結束,林全基於迴避原則,從未與任何官員或立委討論該案,更未與總統蔡英文見面、通話或進行其他接觸。東洋直指節目中刊出指揮中心會議照片,涉及違背保密協定,經查是上海復星王姓代表逕自洩漏,除了對指揮中心及與會相關人員感到困擾抱歉,也已與律師商討下一步的法律行動,未來有任何不實說法與指控,都將保留法律追訴權。
-
2021-02-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韓德義廠通過緊急授權 疫苗若抵台7天內打
衛福部食藥署昨天完成AZ疫苗韓國、德國及義大利廠的緊急使用授權(EUA),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我已同意使用AZ疫苗,且確認三個海外廠區符合規範,未來自這三廠的任一批AZ疫苗,只要檢附檢驗報告,可直接書面審查,換句話說,AZ疫苗抵台後,最快七天內可開打。國外緩打頻傳 我將持續關注不過,國際間因AZ疫苗副作用緩打事件頻傳,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表示,台灣對此高度重視,將持續關注國外做法和數據,但目前接種數目其實並不算多,是否為不良反應事件,還需進一步區隔。專家則指出,疫苗出現副作用可預期,建議觀察醫護人員接種反應,即時修正。莫德納緊急授權作業仍在進行過去海外疫苗抵台,檢驗封緘至少需四十天,食藥署長吳秀梅表示,昨天上午已通過AZ疫苗緊急使用授權,若疫苗來台時已檢附資料,提出專案書面審查,檢驗封緘時間可從四十天縮短至七天;至於莫德納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作業,還在進行。外界估COVAX平台提供的AZ疫苗最快本周抵台,昨天再被問及此事,陳時中仍語帶保留,僅說為加速檢驗封緘,希望外國廠備齊文件;目前已知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分配COVAX平台疫苗,「但還沒被通知怎麼配送,當然可能爭取國航運送」。過年前,才傳出南非因AZ疫苗對變異株保護力有限而停打,近日法國、瑞典也因AZ疫苗副作用導致醫護請病假,造成醫療量能短缺,因此暫緩施打。新冠疫苗抵台後,陳時中坦言,任何狀況都可能發生,將密切監測,但是以AZ疫苗接種量較大的英國來看,目前並未出現上述狀況,指揮中心以世衛組織公布為原則。專家:現在台灣接種好時機目前觀察,年輕人接種AZ疫苗後,確實較易出現發高燒或頭痛等副作用,但通常一天之內改善。三軍總醫院副院長、前疾管署長張峰義樂觀認為,「現在正是台灣接種好時機」,最重要的是建構群體免疫,目前雖看到一些疫苗副作用,但屬於可接受程度,相信亞洲人出現發燒等副作用的機率較低。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感染科權威黃立民認為,雖AZ疫苗有效性不如RNA疫苗,但安全性高,AZ疫苗來台後,可先接種部分醫護人員,如大量醫護人員出現副作用,可修訂接種模式。新增境外移入 接觸26人掌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國內新增一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案九四三),為菲律賓籍廿多歲男性,今年二月三日來台工作,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並無症狀,個案於二月十八日檢疫期滿,因公司要求,同日至醫院自費採檢,陽性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廿六人。
-
2021-02-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政府直接採購BNT疫苗東洋再介入?東洋嚴正澄清
BNT主動承諾會供應台灣新冠疫苗後,目前指揮中心還在等BNT合約簽回,卻有直播節目指出,去年代理BNT疫苗破局的台灣東洋重新介入洽談。台灣東洋對此發出聲明嚴正澄清,表示未參與政府與BNT直接聯繫購買等相關事宜;董事長林全基於迴避原則,去年代理到結束從未與任何官員或立委討論該案,強調避免以訛傳訛,日後再有類似報導、轉述或猜測,將依法提出告訴。台灣東洋主要針對直播節目「下班不演了, 朱凱翔」19日播出「獨家曝光!衛福部、BNT、東洋生技視訊會議」內容若干不實作出澄清,公司表示,去年8月接洽BNT疫苗至結束期間,林全不但沒有與任何政府官員或立委商討該案,更未與總統蔡英文見面、通話或進行其他接觸,遑論透過蔡總統影響衛福部,提高BNT 疫苗採購數量由60萬劑增至200萬劑,均與事實不符。台灣東洋也指出,直播節目中提出的指揮中心會議照片,涉及違背保密協定,照片為公司內部使用,經查是遭上海復星集團王姓代表逕自洩漏,造成指揮中心及與會相關人員困擾,東洋表達歉意。針對上海復星王姓代表,東洋已於去年12月19日寄出存證信函,也已與律師商討下一步法律行動,未來有任何不實說法與指控,都將保留法律追訴權。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東洋、雅各臣代理BNT疫苗破局之後,BNT總公司主動聯繫台灣,東洋也說明,對於政府與BNT直接聯繫購買疫苗的相關事宜,公司並未參與,不對此次洽購予以評論。
-
2021-02-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不用40天! 韓德義3國AZ疫苗通過EUA 抵台7天內可打
過去不論什麼海外疫苗抵台,檢驗封緘都需耗時40天,但衛福部食藥署今早完成韓國廠、德國廠及義大利廠的AZ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未來三廠任何一批疫苗運來台,只要隨付檢驗報告,就可直接進行書面審查,疫苗抵台最快七天內可開打。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不管藥物、疫苗進口台灣,第一關就是食藥署同意使用,第二就是生產廠符合我國要求,第三關是每一批質量檢驗,我國已同意使用AZ疫苗,且已確認三個海外廠區符合我要求,只要等待對方附檢相關文件,就可進行書審,大幅縮短審驗時間。但被問及台灣最快何時可開打,陳時中仍語帶保留表示,還是要看疫苗到貨時間,到貨後就是7至40天之間的檢驗作業時間,為加速檢驗封緘時程,希望外國廠都可準備相關文件。目前外界預估最快能抵台的疫苗是COVAX平台提供的AZ疫苗,陳時中說,COVAX的疫苗分配、運送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但怎麼配還沒被通知,當然是有可能爭取國航運送,目前來看,COVAX平台提供的AZ疫苗應會從韓國來台。另外,AZ疫苗第一劑疫苗及第二劑接種間隔時間會影響效力,目前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AZ疫苗兩劑需間隔28天,陳時中僅說,後續值得觀察,接種量越來越多,可參考數據就越來越多,將持續收集相關資料,交由專家滾動式修正。
-
2021-02-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醫護打AZ疫苗頻傳病假 多國緩打 陳時中:持續監測數據
台灣首批新冠疫苗最快下周抵達,外傳最可能是AZ疫苗,醫事人員將優先施打,但已開打AZ疫苗的歐洲,因副作用導致醫護請病假,法國、瑞典暫緩施打,是否影響下個開打的台灣,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任何狀況都有可能,我們高度重視。」但陳時中也說,目前AZ疫苗相關接種數目仍不夠多,英國AZ疫苗接種數量多並沒有異常,國內將依循世界衛生組織公布,18歲以上民眾可使用,但會持續監測相關數據。若首批AZ疫苗如期2月底抵台,3月初即可開打第一劑,依衛福部建議,AZ疫苗兩劑需間隔28天,約4月初開打第二劑。根據牛津大學臨床數據分析,接種後22天產生免疫力,國內最快在5月初就能出現具完整保護力者。